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0 16:27:01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篇1

二、语文教育的开放性

语文的教育特点中,根据我多年来的语文教育教学经验可以得出,学生最乐意接受的,还是语文教学方式的开放性。因为语文教育教学的开放性在语文与社会生活的息息相关,紧密联系上也有所体现。初中的学生学习语文,不应用语文。这样子,语文的教育教学效果会受到社会生活的检验。所以,必须要根据社会与学生的发展实际与发展能力,来采用灵活的教育教学方式来进行语文的教学活动,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生活相结合,相联系”。在新修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有规定说:“初中的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所以说,作为初中语文学科教师的我们,不仅仅是能够做好课堂教学的任务就可以的,要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的学习与实践,比如,加强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把语文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理论应用到课外阅读上,学校应该开放图书馆,优化图书室,让学生由课堂内教学走向课堂外学习,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可以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主动去学习。学生同时还可以发现和寻找一些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资料和信息,学习和感受到课外新鲜灵活的文章,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篇2

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语文课堂上的听、说、读、写的教学中,要突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注重学生参与意识、探索精神、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条件、创设氛围。对于这一点,笔者认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视作课堂上的“导演”,由原先的演绎知识的“演员”转变为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导演”,要对知识的重、难点和来龙去脉吃深吃透,并要摸清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掌握其思想的差异性,恰到好处地兼顾好、中、差各类学生的接受能力,让课堂的每个“演员”开动脑筋,主动表演。并且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感悟,去思考,去钻研,去实践,探索知识的奥秘。对于学生的见解和看法,不要马上给予肯定或否定,以免挫伤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影响学生踊跃回答问题的情绪,也不要在学生答案不着边际时出面,而要适当地鼓励、启发、引导,让学生品尝找出正确答案的愉悦,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创设语文实践天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语文创新教育的培养贯穿于听、说、读、写等实践活动中,语文教学应变传统的概念化教学(只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为实践性教学。如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我就让学生自己将其改编,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积极性,个个都积极地研究教材、把握剧本,都真正成了剧中人,想过把“演员”瘾,这样也就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突破了课堂教学空间,为学生开创了语文实践天地。同时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无缝式”[3]互动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学及教育机构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以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课堂授课效率,如果能引入一些新技术、新手段,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无缝式”互动,则一方面解决了互动与教学进度的平衡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了“不完全”互动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阶段的互动式教学工具主要有“电子白板”和“抢答系统”两类产品。“电子白板”全名为“多功能交互电子白板”,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把许多宏观、微观的景象清晰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带给他们非常直观的视觉感受,使得学生的体验更直接,感受真实,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传统授课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另外,抢答系统是基于无线通讯技术的互动教学产品,通过现有的多媒体教室进行互动问答,随堂测验等活动,能够将课堂上每个成员的情况及时反映到这个系统中来,学生可以通过自已手中的遥控器来查看自已的答题情况等。互动教学系统的广泛应用,将解决课堂教学的一系列难题,将为教学提升授课实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了卓有成效的、积极的作用。

创新教育已成为了当今教育的主旋律,初中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其课堂教学应是实施素质创新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初中语文教学要立足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想方设法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多种手段,多种技巧,多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创新实践训练,激发出学生智慧的火花,进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论文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论文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将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广大教师要适应时展的要求,在教学实践改革中适时正确引导,不断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首先从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再到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然后要突破课堂教学空间,创设语文实践天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后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实现教师与学生的“零距离、无缝式”互动教学,从而实现对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篇3

1.揭示课题,引入情境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如至亲。”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作品,时空跨度大,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很多内容不是中学生阅历中的。教学新课时,如何把学生带进教材特定的情境中,从而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时空距离,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的钻研教材,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亲身感受作品的情境,找准作品情感的闪光点,导读时或简介作品的写作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或摄取作品最感人的情境加以描述,从而把学生引入情境。

2.绘声绘色,优化情境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境教学就是要以“情”为纽带,以教师之“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情弦。语文教材里的课文大多是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佳品,所谓“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无论写人叙事,还是议论抒情,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但是,教材不是影视文学,无论作者描述如何精彩,感情如何丰富,如果教师不去点拨、渲染,学生不去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也只是一些语言符号的整合。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联想,并运用讲述的方法,把教材的语言化为教师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讲述精彩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在涓涓的情感细流的沐浴中受到艺术感染,成为富有激情的、活生生的人,从而达到精神的恬淡与从容,思维的明晰与开阔。

3.设计角色,置身情境

教材中的小说、戏剧,有很多对话描写。为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情境教学常常利用角色效应,设计角色让学生充分活动,或分角色朗读,或分角色表演。这样可以从教材语言出发,落实教材语言。即“语言情境语言”不断沟通结合,以切实训练学生语言丈字的基本功。同时,学生加深了情感体验,加深了对情境本质的认识。

4.设疑想象,感受情境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文艺作品的鉴赏时说:“我们鉴赏文艺,最大目的无非是接受美感的经验,得到人生的受用,要达到这个目的,不能够拘泥于文字。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够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情感教学常常要指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展开联想和想象,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

二、交流探讨

具体到语文课堂中,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动起来,这也体现了本次课改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去解决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规律,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一环节,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动起来——动口、动手、动脑,倡导课标中提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问题设置既要扣住教材的重点又要有探究性,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交流探究的过程尝试到学习的乐趣。这种交流可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小组之间、正反方之间的交流,要不拘形式,只要能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即可。但必须诚心诚意。师生间的交流,教师必须要“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这样不仅符合学生心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三、拓展延伸

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其目的就是为改变过去那种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部各部分之间割裂的状态,要强调加强与其它学科的沟通,与生活的沟通,在语文课程中学习到其它方面的知识和方法。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陈旧的课堂结构,建立一个开放式的课堂。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想象,激活他们的思维,将他们的学习引向更为深广的空间,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由学习到实践的延伸,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1.语文学科在追求人文精神上应谊把握语文学科特点,找准人文教育的着眼点。着眼于人的精神和人的价值。教师如果在教学中,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上,那么就违背了人文教育的宗旨。语文人文教育要追求对学生的人生关怀、人性关怀。人文教育的实质是精神性的、智慧性的,达不到精神层次,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文教育。要建立相互尊重、信任、平等、宽容的师生关系,倡导民主、合作、教学相长的教风。语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在顾及自己具体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需要和感受。语文课堂应成为“快乐之家”,学习语文过程应成为“快乐之旅”。

2.人文精神的养育具有诸多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教师进行人文教育时采取适宜的对策。人文教育充满想象和创造;人文意义具有抽象性、模糊性,人文语言具有混沌性、隐喻性。人文教育不能用概念解释,而要给出一个特定的“场”,通过展开联想或想象,悟出意蕴和道理。在教学中,要重在激发想象和体悟力,让学生去感受,不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篇4

1.进行多元化教学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多元化思维。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同时拥有九种智力,而这九种智力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不同的智力特征。对于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角度和层次的理解。教师要在理解学生多元化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例如,在语文阅读理解的教学中,对文章进行分析后,可以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对于同一个观点,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对于写作,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方式更加突出。对于同一段文字,不同的学生理解出的内涵角度一般不会是单一的,此时教师应该顺应学生的不同思路去理解学生对同一段文字的思考。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该能够区分多元的思维与偏离主题的区别。由于某些学生理解能力的限制,可能对文字的理解过于偏离,教师也要及时纠正。

2.语文作为对母语的研究学习,需要语文教师从“听、说、读、写”多个度角度进行多元化教学,以系统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然而在多元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借助多媒体工具播放视频或音频文件锻炼学生的听力;可开展辩论赛,以提高学生说话的条理性和逻辑性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也可通过对佳作的赏析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作文能力。

3.在多元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先将学生按照对语文的内在修养分成小组,要求在每个小组包含不同层次的学生,这个可以称为“学生结构多元化教学”。课堂上,以此种小组展开讨论,成绩优良的学生可以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领成绩较差的学生认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相对较差的学生在此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向英语成绩好的学生询问,解答的学生在向其讲解过程中又可提升自己的能力或发现新的问题,以此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

总之,多元化教学可以活跃语文课堂的气氛,让语文课堂不再只是面对没有生机的文字,而是更加注重文字的多元性,学生的多元性,让文字变活,让学生的思维舞动起来。激发学生对文字的兴趣,并且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去了解语文,系统的掌握语文知识。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篇5

一、提高学习兴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只有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学习语文知识,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很多,关键是要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中去,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主体。同时,多利用形象直观的图、文、音频、视频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

基础知识是学习任何一门课程的基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基础知识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文体知识和文学常识几个方面。

在字方面,要注意字音和字形,归纳汉语拼音的规则,整理常用的易错字及形近字、同音字之间的区别等。在词方面,要掌握词的本义、语境义,注意区分近义词、反义词之间的区别,并结合文中的语境去理解,同时也要整理、积累常用的易错词并分类。在句方面,要注意语法、标点、修辞等内容,熟练掌握短语、单句、复句、标点符号的用法、常见的修辞手法等。在文体知识方面,要注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内容,掌握记叙文的要素、人称、顺序、中心、详略等知识要点,掌握说明文的对象特征、说明条理和说明方法等知识要点,掌握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等知识要点,掌握应用文的常见格式等知识要点。在文学知识方面,要注意小说、诗歌、散文等基本常识,熟悉名篇中的主要内容、作家简介等知识要点。

教师和学生要重视这几方面基础知识的积累。教师在教W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去梳理相关知识,并能理解运用,再遇到相关内容时,学生仅需简单回忆即可处理。

三、培养语文综合能力

语文综合能力也可称为语文素质,即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它是学生在后天的学习过程培养形成的,主要包括语言素养、文学素养和文化素养,是检验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准,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如对现代文和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等。针对新课标中关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要求,笔者认为这是对“语文能力”的要求。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计算机、互联网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走进教学活动中,其教学手段、方法、观念、形式等具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使语文教学更加多样化。

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更大程度上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多媒体的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使学生感受更加深刻,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可以更大程度地感受语文教学的情境,不但兴趣浓厚,而且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效率自然也会提高。但是,语文教学不能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也不能取代传统教学成为唯一手段。

五、注重教学与学习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篇6

二、初中语文教学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设计与实施

通过对上文的分析可以得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行多元化教学方式是极其重要的,笔者根据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方式的设计

一般而言,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课文与写作两个部分,在语文课堂上,不仅要对课文进行分析,对写作能力进行训练,还要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语文素养意识的建立。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时候,要结合多元化教学方式,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对课文进行分析与理解,教师要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分析,将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总结,进而从多个角度对文章的核心进行分析与研究。除此之外,在语文教学中,对于同一观点的分析,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中以正反两面为主。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的时候,还要指导学生利用不同角度见审题,针对作文题目展开讨论。由于审题角度的不同,在层次叙述以及作者价值取向上也存在不足,进而会呈现出思维的多元化现象。

(二)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1.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基础,在初中语文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实施中,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强烈的学习兴趣中加强学生对思维能力的发散以及创造力的发挥。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从根本上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生练习写作之前,语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让学生对大自然有所了解,对作文题目展开思考与认识。只有如此,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会产生深度。

2.开展分组合作,提高学生积极性

在语文课程理念下,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作为发展的核心理念,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最为主要的发展目标。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另外,在开展多元化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方式,在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针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集思广益,让小组之间对讨论结果进行讨论与交流。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篇7

我认为,不仅需要教师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和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有一定的教学理论修养和先进的教学观念,尤其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必须要找出相应的阅读教学的新方法、 新手段和新途径。下面,我结合本人教学经历,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正确把握三维目标,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我们应该做到:

第一,在教学的指导思想上,要认清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维目标的实施,绝不是三维之间的几何相加,它是在阅读教学的一体化的过程中实现的。

第二,在实施的策略上,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选择恰当的教学突破口。例如:可以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入手,实施三维目标;可以从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入手,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丰富他们的内心体验,实施三维目标;还可以从交流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入手,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在阅读中享受探究和创造的乐趣,使三维目标得以落实。

第三,在评价的方法上,要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不能只停留在考试分数上。如:在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来的或活跃、兴奋、激动,或痛苦、冷漠、无动于衷的情绪,可以作为我们评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目标达成的依据。第四,在教学上要注重“练什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很大程度上就是阅读训练课。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语文课是“以知识为先导,以实践为载体,以实践能力的养成为依归”的课。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设计时,必须要把阅读训练的内容(即感知能力、理解能力、评价签赏能力和阅读技能)放在课堂教学的重要位置,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二、激发兴趣,让学生热爱语文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我们已经进入了终身学习的时代,语文将陪伴着人的一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地创设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悄然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

三、以学生为主体

在阅读教学中,谁是阅读的主体,这是阅读教学中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先是教师钻研教材,阅读教参及相关资料,然后写出教案。这个教案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上要提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是什么,以及与问题答案相关的板书提纲。教学时,教师常常采用谈话的方法,将“预设”好的问题与结论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这种“请君入瓮”式的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泯灭,创造的天赋被扼杀。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那么,在新课程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呢?

第一,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一是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促使他们主动地读,专心地读,兴致勃勃地读,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感悟。二是要为学生在文本语言与主体直接经验之间架起“桥梁”。文本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是间接的,学生对此没有直觉的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学生, 唤醒学生记忆,借助自己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相似的直觉经验去解读文本的内容。

第二、要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批判性阅读,培养问题意识,让他们在自主探究的阅读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有效的解决问题。这样做,既可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篇8

一、情趣教学的基本内涵

情趣教学主要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的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给予尊重、爱护和引导,使学习成为学生富有情趣的活动。情趣教学中的“情”,主要指师生之间的情感和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教师将爱倾注在学生身上,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自觉地爱戴教师,喜欢教师,以及延至他所教的课程。情趣教学中的“趣”主要指趣味,教师通过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悦耳动听的音乐,令人开心的游戏,体现才思敏捷的竞赛,富有深奥哲理的谚语,活泼轻松的舞蹈,使人身临其境的多媒体,逗人开怀的小品等。从情趣教学的内涵可以看出,其实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要求教师用爱心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情感。

二、初中情趣英语教学的实施

1.从“情”出发,优化课堂教学

(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俗语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从其学”。情感是融洽师生关系的纽带。教师对学生的爱,对他们个性的尊重,对他们的信任与鼓励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自觉地参与英语学习的各种活动,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因此,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情绪的变化,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沟通师生情感,时时用爱心去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此,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谈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流利,板书设计要合理醒目等。

同时,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和大致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完成教学前的热身运动。一堂课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根据情况,教师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唱一首歌曲等。总之,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2.从“趣”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以下几种方法可供参考。

(1)用英语组织教学,激发兴趣。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课内课外都完全置身于一个英语语言环境中,不论从视觉上或是从听觉上接触到的都是英语,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长此以往,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2)创设情景,引发兴趣。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利用周围环境,创设逼真的情景,使学生置身于英语语境之中,进行交际,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在初级阶段的语言训练中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学习它们的名称,描绘它们的形状、颜色、性质、用途等,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例如,教师扮演服务员,学生扮演顾客,顾客要喝饮料时说:“CouldIhavesomebottlesofmilk(pears)?”,服务员就拿出该件商品回答:“OK”,然后问:“Howmanywouldyoulike?”,顾客答“Two”,服务员就拿出顾客想要的东西说:“Hereyouare”,顾客说:“Thankyou”。

实践证明,表演的过程就是巩固操练句型的过程。这样表演了数遍之后,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的句型。然后运用情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语言学习,使学生产生兴趣。

(3)开展游戏,增强兴趣。中学生天生好动,喜爱游戏活动。如果能将英语学习融入游戏之中,学生就会乐意学,教师也会喜欢教,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例如,在上课前,播放“小象要回家”的歌曲,伴随着歌曲的旋律,学生摇摆身体,边摇边唱:Tenlittleelephantsstandinaline!Tenlittletrunkswaving!Hello,hello,hello1,Oh!Timetogo!再如,在HideandSeek的游戏中,教师可以让几位学生分别扮演藏书者(A)、找书者(B)和裁判员(C)。A问:Whereisthebook?B答:Itisinthebag!如果正确,C就回答Yes,否则回答No。在后者情形,就要罚找书者唱一首歌。

此外,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经常举办英语角、英语专栏,同时有意识地从报纸杂志上收集一些小故事、成语、谜语、笑话等,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加以改编,然后让他们举行故事会、游戏、对话比赛等节目。让他们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到其乐无穷,而且印象深刻,经久不忘。

(4)灵活运用教法,保持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学生的兴趣,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面对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不断地探索,不断的追求,恰当使用各种教法。

例如教单词,我们可充分利用直观教具,比如教football,我们指着足球:“What’sthis?It’safootball。再重复一下,football足球的音形意就会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以后看到足球,就会脱口而出football,football,而不需要汉语翻译作中介;教词汇也教句子,开始可进行听力比赛,看谁最先说出所听的句子,看谁读得好,进而进行单词组句比赛等等,都可提高学生兴趣,比老师一遍一遍地讲,学生一遍一遍地读,效果好得多。再如,教课文,可根据不同的体裁和内容在不同阶段上,可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述大意、改变人称、变对话为叙述、变叙述为对话、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和组句成文等多种形式。这样多种教法灵活配合使用,就会把死教材活用,学生学得兴趣浓,用的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实践证明,初中英语情趣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地教学模式。英语新课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才是我们正确的选择。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篇9

 

很多学生总是觉得英语学习难,甚至相当一部分学生放弃了要学好英语的决心。因此,英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怎样学会英语,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如何会学英语。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学法,更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因为“授人以鱼,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

1、必须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信心。

1.1学好英语没有捷径可走。要真正掌握英语。就要勤学苦练,从胆大、皮厚、破嘴、烂笔头做起。“胆大”是指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胆子要大.不怕出错。“皮厚”是指脸皮要厚,说英语说错了也不怕别人笑话。我们都是从不断纠错中成长的。“破嘴”是指在说英语或读英语的时候.一定要张开嘴巴大声地、清楚地、快速地说,看见单词或短语应该读准确、读正确。“烂笔头”是指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该把老师口述的例子和知识点选择重点的记录下来.没有那个天才能够听课时过耳不忘。要勤于整理和归纳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及时记下来。

1.2人贵有志,学贵有恒。学习英语是长期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一定要有恒心。要日积月累,付出长期的努力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坚持和积累是学好英语的法宝。要不怕困难.咬牙坚持学习论文提纲格式。一定能出成果。

2、弄清和掌握各学年度的侧重点。

初一阶段:初一是小学到初中学习生活的过渡阶段,是语音语调定型的阶段,要多听磁带、多模仿,模仿英、美人的语音语调,但不必一味追求洋腔洋调。重点应放在发音正确,吐字清楚, 表达自然。例如,可以把自己想说的话录下来,然后再放出来自己听。其次,要注意书写的规范。按格式、按笔顺,整齐规范地练好英语书写,对初一学生也是非常重要的。

初二阶段:进入初二以后,随着英语知识不断加深、难度不断加大,同学们普遍觉得英语越来越难学了。成绩较好的学生的成绩难以达到初一的高分境界,中下等学生的畏难情绪逐渐明显,两极分化逐渐形成。针对这些情况,刚进入初二年级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应该作出一些策略性的调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强阅读量。在听、说、写、读四项基本技能中,阅读是关键,应该大量阅读简写文学名著和其他简易读物,培养对英语的感性认识,了解英语社会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把自己感兴趣的文章背下来,那对以后写地道的英语会有很大的好处。对于初中级英语学习者,我特别推荐英语简易读物,读的材料要浅易,故事性要强中学英语教学论文,读的速度尽可能快一些,读的越多越好,这是学好英语屡试不爽的一个好办法。

初三阶段: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初三就是复习迎考,实际上,过早的准备初三下学期的中考没有意义,因为备考的实质是复习已学知识和研究考试技巧,因此在还没有掌握大量的英语知识之前何谈“复习”,又如何“复习”呢?所以过早的备考是徒有虚名的;另外,过早的备战中考会侵蚀甚至磨灭自己对学习英语的兴趣,从而丧失能真正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很多机会。人在备考和学习中的心态是迥异的:备考的心是功利的,一心想着如何战胜试题,博取高分,其他的都变得并不重要了;而学习的心是开放的,它接受自己喜欢的知识,也因此迎来了进步的机会。再者,过长的备考状态反而不利于考试。考试的准备时间一般以半年时间为宜,长于这个准备时间,人就会很自然的对这门考试产生厌烦情绪和抗拒甚至逃避心理了。

初三阶段的学习应注意些什么呢?第一提高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尤其应注重英语口语和听力的提高。到了初三,课程安排日益紧凑,各科复习的任务也越来越重,学生会觉得越来越难找机会练习口语。中考改革的种种迹象表明,初中学生的英语能知道多少不是最重要的,能用上多少才是最重要的。学习英语语言,就要学习西方文化。事实已经证明,掌握更多英语国家文化的学生,在英语成绩和大小考试中表现更优越。了解了更多的文化背景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在阅读英语文段,听对话或短文和在语法题中体验语境都有非常明显的帮助。

3、积极听课。

要听好每一节课,关键是提高听课的注意力。那么上课时如何集中精力呢?上课时,应该围绕着所学内容,积极思考。要做到积极思考就要做到专心听讲。上课不要去苦心思索上节课没有解决的问题,而是要集中精力学好本节的内容,否则就会造成恶性循环。

3.1要以理解为主。听讲的目的,就是要听懂老师讲解的内容。有些学生听讲时分不清主次体,结果抓住了芝麻,却丢掉了西瓜。课堂上听是主体,原则是先听清楚再思考,思考懂了再做笔记,不要只顾思考和做笔记而忘记了听讲或顾不上听讲。

3.2要有比较地听讲。听课中,要把自己在预习自学中的理解,和老师讲解的相比较,看自己和老师有哪些相同点和区别点论文提纲格式。通过这种比较,肯定会让你加深理解。

3.3要细心领会老师所讲的第一个细节。在细节上看老师是怎样思考、分析、判断和处理。越是细小的重要细节,就越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3.4要积极的回答问题。老师的提问往往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或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地方,要快速思考、积极发言。在别的同学回答问题时,也要精力集中,边听边分析正误,留心不完善的或有错的地方,随时准备补充和纠正。上课不仅仅是老师向学生单方面传递知识的过程,而且是老师和学生相互交流信息的过程。其中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做,一方面可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启发大家思考中学英语教学论文,提高听课效率;另一方面还能锻炼同学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大脑的快速反应能力,将被动的听课变为主动的参与。因此,你可不要失去这样的好机会!要随时准备积极发言。

大家普遍感到英语单词难记,或许你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你把很多的单词分出来单个背的时候,很快就容易记住,但忘的速度却比记的速度要快。所以,在课堂上一定要注意听老师讲记忆单词的方法。如合成、派生、转义方法;单词辨异;拼读规则;同义归类、同音归类、同义词反义词归类;动词过去式、过去分词的变化规律归类进行记忆。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像学习我们自己的母语一样,通过文章和句子来学习单词。这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当然适不适合你,只有你试过之后才能知道。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篇10

作者简介:谢国安,任教于广西武鸣县武鸣中学。

送走毕业班学生,笔者又拿起了高一英语课本。当有些教师满腔热情地给学生们上高中英语课本第一册(上)中的第一个课时的时候,笔者仍一如既往地开始了“高中英语课程学习前训练”,历时一周左右。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教训告诉笔者:初高中英语的衔接必不可少!正如前人所说:Educationisnotthefillingofapail,butthelightingofafire——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生命的火焰。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广大普通高中的学生,从惨淡的初中阶段逾越高一英语阶段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一、高一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极度薄弱的基础制约着高中生英语学习的进步

(1)说来令人吃惊,这几年,笔者在武鸣中学所教的高(111)、(112)、(137)、(138)四个班的学生中统计发现:音标完全过关的没有一个,绝大部分都未掌握到三分之一!

(2)四分之三左右的学生都没有掌握记忆单词的有效方法,因此,从来不背单词的大有人在,听写成绩低得令人大跌眼镜!

(3)真正掌握词组的人不多,能够活学活用的更少。

(4)学习句型更没有成为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任务,死记硬背不成,干脆放弃!

(5)语法功底极差,因而影响文章理解,影响做题,低分接踵而至。

(6)听力、写作成绩非常糟糕,始终不得要领,成绩徘徊。

(7)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得分极少,极大地挫伤了学生英语学习的

积极性。

故以中考英语成绩三、四十分的惨淡基础面对那么繁重的高中英语学习任务,经过扩招后的广大普通高中学生英语成绩可想而知。

2.学习方法制约着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发展

基础太差的学生们几乎没有什么成功学习方法可言,将初中阶段几乎无所作为的五花八门、因人而异的方法照搬到高中阶段,失败是必然的。

3.高中课程要求不同于初中课程

一般地说,初中课程也重视能力的培养,但更重视基础知识的应用。初中差生经过努力,英语成绩提高几十分的现象累见不鲜,高中英语重在语言综合能力的考察。学生们经常发现,高中考试试卷与高中课程似乎却风马牛不相及。不少学生在课本上花了很大力气,考试成绩有时不升反降,真不知如何是好。

4.初高中题型不尽相同

这几年,尽管初高中题目越来越靠拢,但题型、赋分、要求仍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5.初高中英语教师教法各有千秋。个性不同,初高中教师教法有差异;学识不同,表现的手法也不相同;育人环境不同,也影响着不同教师的心态。不少高中新生发现:现在的高中教师与初中教师大不一样了——节奏快了,联系多了,容量大了,要求高了……

面对这些令人焦头烂额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地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后果不堪设想。许多老师早就认识到这点,大家都在思考如何着手。

当然,面对一个学期繁重的英语教学任务,允许我们用于搞好衔接工作的时间并不多。其次,衔接工作也不等于从头到尾复习初中英语课程。那么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工作应抓哪些重点呢?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多年来,笔者是这样训练的:

二、初高中衔接教学的方法

1.适当补初中英语基础

(1)如何背单词?——抓住字母(组合)读音规律

(2)如何记短语、词组?——“意义、组成、用法”三项缺一不可

(3)如何学习句型?——抓句型灵魂,即该句型体现词组、语法或交际应用中的哪一个?让学生模仿每一个句子造两个以上句子,巩固印象,而勿需死记硬背。

(4)如何学语法?——系统化地研究每一种语法项目的(定义、结构及应用句型),从而抓住其要领。特别要补初中八种时态,时态混乱,高中语法将无法学习下去。

2.高中英语课程特征介绍

(1)学习目标介绍:使学生学习高中英语课程前认识面临以下高中英语学习的主要任务。

1)基础要求:单词:3000左右;短语或词组:1000个左右;句型:1000个左右;语法:词法和句法;交际用语:41种情景。

2)技能要求介绍:听力:抓听前预读与预测,听中抓关键词句,听后及时选答,过后及时朗读录音原文。阅读:研究阅读问题六种题型即标题、主旨、细节、生词、推理、结论以及问题的定位、对策。书面表达:研究几种常见体裁、文章构段技巧、应用文格式与套话。说话技能:掌握几十种常见情景习惯用语,学习引起、维持、退出会话技巧。

3.高考题型简介:关注以下各题型的考点及对策。

(1)听力

(2)单项填空

(3)完型填空

(4)阅读理解

(5)短文改错

(6)书面表达

4.课文与高考题型关系的说明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1)高中英语总体目标分散于各个课文中;(2)课文中每篇课文提供零散的语言点(词汇、词组、句型、语法)。故课本学习应善于多册积累,多册综合,进而升华成各个高考题型技巧,半途而废则意味着知识断层和永远的失败。(3)各个高考题型考察的内容(部分语言点及综合语言能力)。

一言以蔽之:课本与高考题型的关系是(若即若离)的关系。既不能丢课本,忽略了语言点积累;也不能迷信课本,在掌握语言点的基础上做好语言点的系统、分类学习及各专题技巧的研究与训练,英语学习才能走上正轨。

5.教师与学生的磨合

(1)强化预习

1)义形式印发给学生,供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抓重点之用,也可利用现成的教学参考书。

2)提倡超前预习1个单元以上:主要预习单词、词组、句型及课文。

3)课前几分钟必听写并交叉批改,听写内容为单词、词组、句型三项。

(2)教师及时介绍自己的教学风格和手法。

(3)教师对学生的学法建议:引导他们采用科学的手法,少走弯路。

(4)教师对早晚读书内容的建议。

(5)教师对英语专题训练及讲评的时间分段安排。

(6)教师理直气壮地宣传自己的成功做法,学生佩服你,就乐意听你的课,就会努力去适应你的做法。反之,如果他们怀疑你的能力,你的日子就难过了。

经过一周左右的衔接工作,夯实了高一新生的初中基础,了解了高中课程的基本特点,介绍了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师生配合默契,就为大容量和高效率的高中英语课程授课奠定了基础。

笔者有这样的感触:由于衔接工作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初始时,高中授课必定会稍稍落后,但如果学生们真正适应了高中课程的学习,预习工作做得扎实,师生就能做到心有灵犀一点通,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普遍加强,省了查缺补漏的时间,也可因地制宜地适当加快进度,迅速赶上甚至超过其他班级的学习进度,而且质量应该不成问题。实践证明,扎实的衔接工作给学生带来了显著的进步和光明的前景。

1999年至2002年,笔者所教的(111)、(112)两个班的英语成绩的演变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由于做好彻底的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工作,在每次段考、期考、月考中这两个班均名列年级前两名。2002年高考,高112班腾生获得全校最高分,两班平均分名列全校第一名,高112班上本科和重点人数,超过文科快班。

三、初高中英语衔接教学的注意点

当然,衔接工作不仅仅期限于高一新生开学的第一周,在高中长期的教学中都应该继续贯彻英语衔接教学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学生走出阴影,实现英语腾飞!为达此目的,还应采取如下必要措施:

1.高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当代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亚杰说过“有关教育和教学问题中,没有一个问题不是和师资培养联系的,如果没有合格的教师,任何伟大的改革也势必在实践中失败。”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无疑决定着学生将来的学习成绩和可持续发展。做好初高中的英语教学衔接工作,是每一个高中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因此,每位英语教师首先要提高整体素质,做到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其次要不断认真学习和研究新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实质,钻透教材内容,合理使用教参,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评价方式,将新课标的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其四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加强专业素养,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技巧并苦练教学基本功。

2.构建良好的师生交流平台

实施英语课程,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才有可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情感和学习状况,学生才有可能愿意与教师进行教学交流和探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本,教学效果才会显著。另外,师生情感交流应不脱离英语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使语言学习上的成功和情感态度的发展相互促进和共同提高。因此,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份责任,多一份耐心,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埋怨,多一些呵护,少一些打击讽刺;课下对于学困生,采用分层辅导的方法,各有要求,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觉得各有所学,各有所获。

3.防止两级分化,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1)做好教学定位的衔接,定位太低激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2)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相互熟悉对方的教材和教法,相互交流彼此的教学方案。

(3)做好教学方法的衔接。一是衔接阶段适当延续的教学方法;二要了解彼此教学方法的异同;三是重视双方的教学交流。

(4)做好学习策略的衔接,应从两方面下手,一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生;二是重视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5)做好学生评价衔接,掌握评价的基本要求,并学会如何评价。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篇11

[1]黄伟,陈尚达.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与教学设计[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2]靳彤.语文综合性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5]田小禾.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策略--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6]尹玲玲.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现状和实施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0.

[7]郭根福.试论综合性学习教学的新策略[J].天津教育,2004(11).

[8]李晓明.中学语文实用课堂教学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崔磊.人教版初中教材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特点及实施建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6.

[10]陈宗彬.人教版新课程初中《语文》课本综合性学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1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13]丁丽丽.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的研究[D].宁夏大学,2009.

参考文献

[1]许启辉.新编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作业系统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7.4.

[2]王璐.初中语文教科书阅读教材作业系统[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4.

[3]赵静.上海-台湾初中语文文言文编选比较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4.

[4]张翠莹.中国台湾龙腾版《高中国文》练习系统研究[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3.5.

[5]张慧.语文教材七-九年级课后练习系统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5.

[6]顾黄初,顾振彪等.语文课程与语义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范印哲.教材设计与编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8]顾明远等主编.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9]张中原,徐林祥.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10]钱加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11]朱绍禹,任鹰,严正.语文教育学参考资料[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7.

[12]皮连生.语文学习与教学设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13]阎立钦.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4]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篇12

所谓感悟教学法,很难精确地诠释其定义。古人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陶渊明也曾讲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里所说的“义自现”、“会意”,其实讲的是在读书当中的顿然感悟。在阅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突然间会对书中的意旨或是一些话语有所作领悟,有一种豁然贯通的感觉。这就是感悟。我们可这样认为:感悟教学法强调的即是“自悟,顿悟”。所谓的“感悟”,就是“感受,领悟”。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感悟式教学法,意义是重大的。

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若能有效地运用感悟教学法,将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感悟”是先通过感才能悟,“感”包括认知、感觉、知觉等等心理过程。初中学生感知水平已相当成熟,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大力推广感悟教学法。实施感悟教学非常讲究策略.

一、生活的积淀,是感悟的基础

世界繁华多变,无限的世界给人们提供了填补认知空白的无限空间。在语文学习中,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离不开对生活的积淀和提炼。生活融注了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奠定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感知部分。人们从生活中懂得了世情、人情;人文、地理;懂得了真、善、美,假、恶、丑。可以说,生活是个熔炼炉,能融万事万物。生活又是个百宝箱,能从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亦能从中陶冶自己的情操。生活就如雨后那道绚丽的彩虹,既有鲜活的橙,亦有厚重的蓝;有流淌着生命的绿,亦蕴藏凝重的紫。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只要用心去感知,晴朗阴霾,同样是一种风景。

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关注生活、关注现实,把心胸系于民生,世界风云、改革巨变等这些生活的实践和知识的积累是感悟的基础。要想自己不处于尴尬的写作盲态和阅读的苍白境地,就要投身于生活的滚滚洪流中。

二、重视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一门是语言,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对于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感悟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三、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想象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在于“有了它才能提供感受的广阔天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必须以作品的语言为根据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它才会以具体、生动的面貌呈现于头脑中。而只有当在头脑中或多或少地有了形象在浮动,才有体验和感受。引发想象可利用幻灯、画片,实景等情景教学手段。我在教学九年语文上册《望江南》一词中,通过图片展示:在河边的一座望江楼上,一个衣着光亮女子独自一个倚在城楼上,目不转睛地望着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眼睛带着淡淡的忧伤和失望。让学生想象,说说这个女子在做什么,为什么会在这里,她在看什么,如果在等人又等什么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等等,让学生在自由的想象、联想和谈论交流中感情词的意旨。

(一)引发想象。想象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在于“有了它才能提供感受的广阔天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必须以作品的语言为根据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它才会以具体、生动的面貌呈现于头脑中。而只有当在头脑中或多或少地有了形象在浮动,才有体验和感受。引发想象可利用幻灯、画片,实景等情景教学手段。

(二)引发联想。感悟离不开联想。例如纵横交错的联想,从视、听、味、闻、触等知觉上激起反响,给人以深刻感悟。有的联想具有深远感,给人崇高和壮美。如让学生读王之涣的《登鹳鹤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诗中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滴大江流。”王维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收放得宜的联想,从中感悟其深远、壮大、崇高的美感。

四、激发学生情感

皎然说,诗中有静,“非如松风不动,林未鸣,乃谓意中之静。远,非如渺渺望水,杳杳看山,乃意中之远”。由此可见,入其境不需会其意,方能算真正的感受和体验。情感激发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读,可以有表情地高声朗读,可体验作品崇高,悲凉或激昂或欢悦。听,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加深体验。其次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导出他们的真情。

五、修改、正确使用语言是感悟的升华

谈到修改和准确使用语言,古往今来很多佳话被人们传颂。从孔子“韦编三绝”读书境界到苦吟诗人贾岛“推敲”的精益求精;从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艰苦创作到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炼字功夫,无不被人津津乐道。为何人们如此重视修改和使用语言呢?正如唐李沂道:“文章‘能改则瑕可瑜,瓦砾可为珠玉’。”文章只有经过反复修改琢磨、润色提炼去疵病,方成佳作。一个人能对语言的使用进入到这么一个境界,也可以说是达到了对语言的“悟性”,是感悟的升华。可见修改的重要性,一个人只有会修改别人和自己的文章,他才能正确使用语言和运用语言,追求到“悟”的升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