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建筑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0 16:28:37

近代建筑论文

近代建筑论文篇1

Abstract:Chinahasmanycharacteristicsofmodernarchitecture,itinheritedtheonehand,traditionalChinesecharacteristics,whiletheotherhasbeentheimpactofwesternarchitecturalforms,butatthattimeundertheChina''''ssemi-colonial,semi-historicalconditions,thetwoarchitecturalstyleswerenotintegratedanddevelopedintheparticularkindofenvironment.ThispaperformonlygivessomebriefanalysisandreflectionfromthesideofarchitecturalModelinginthishistoricalperiodinwhichtoreflectsomeofthefeaturesforthepurposeofgivingtheinspirationtothedevelopmentsofconstructionmodernization.

Keywords:modern;architecturalform;architecturalculture

1中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简述

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近代建筑体型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古典建筑和西方的古典建筑隶属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些差异可以归结到当地自然条件、人文风俗、思维模式以及技术条件等等多个原因。西方建筑的构成逻辑是一个从原型到细节的过程,西方的哲学传统认为简单几何体是最为完美的形体,也是宇宙构成的根本,这样形而上学的精神贯彻到建筑当中,就使得西方几乎所有古典建筑都可以视为简单几何体的构成。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建筑都是用一些非常概括的体型拼接来做模型,这一发现就从最根本的角度展现出西方建筑的大致风貌与普遍规律。如果说西方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曾被一些古希腊哲学家视为宇宙本源的几何学。

1.1如果说中国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中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多信仰、多神论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局部看都与西方建筑迥异。

从宏观上看,用西方的基础几何形体无法很好地描述其形态。比如从北京的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核心——儒家伦理、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和龙凤图腾无不蕴含其中,那是西方任何高明的几何学说所无法解释的。

从局部看有两点不同门窗等局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如中国的门窗墙面有着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墙上的雕花,无不是岁寒三友、二十四孝之类的内容;而大门上有尉迟恭、秦叔宝的门神形象,这与中国道教属于多神教,与汉民族信仰多神的宗教特点密不可分。西方建筑为了打破平面直墙的单调,主要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1.2组合形式与建筑体量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3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可以做出翘起的飞檐。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由于屋顶巨大加之构筑屋顶结构构件组合形式的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除了以上基本区别外,建筑体量也相差甚远。一般认为,中国人没有十分高大雄伟的纪念性建筑。建筑物以木梁柱结构,坡屋顶,其体量与高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像古代埃及那样高达数百米的金字塔,或中世纪欧洲人花上百年时间建造的高敞雄伟的大教堂,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建筑追求体量适中,结构上也不求宏大与久远。

2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撞击

近代的两次鸦片战争使得帝国主义敲开了我国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的“野蛮移植”。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制之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还在竭力地抵触外来文化的渗透,但是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只能放任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展。而中国的先进分子从鸦片战争中看到了我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极力想通过所谓之洋务运动向帝国主义学习来改变本国落后的状况。因此,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阶层流传起来了。在这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3近代中国建筑实例分析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摹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原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3.1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这座建筑主体造型比较简洁,基本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角锥体构成的坡屋顶形式,钟楼基本呈四方柱状,内外都刻意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这种形式基本上符合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堂的特点,同时在比例和细部中又可以看到一些德国式的风格。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中华黄海之滨,与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毫无共同之处,这可以看出,教堂的设计者为了突出基督教堂的特点,在设计时是刻意求西。这座建筑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代表作。

3.2沈阳火车站

这座火车站由杨廷宝先生(河南南阳人,1901年-1982年)回国设计,杨廷宝先生的留学经历使得这座建筑具有比较浓厚的西方色彩,整体以长方体和圆柱体构成,造型简洁有力。在细部比例、开间大小等方面,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点,另外刻意强调水平和垂直线条也有其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建筑在中国建筑方面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中国的许多著名建筑,都可以看出师法于它的痕迹,包括建国初期对于传统建筑形式和新的建设条件的结合,也基本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其特点可以用外西内中,大体上西化局部上有中国传统元素在里面。3.3西南大学第一教学楼

在建筑上争取中西合璧是很多建筑设计师的追求,但能够珠联璧合者少,貌合神离者多。上世纪50年代初建于现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校内,是原川东行署办公旧址,属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这座建筑是一种传统风格和西方风格比较生硬的结合,整体结构采用砖石建造,长方体的体量感和墙体的存在感都比较强,但是加在建筑顶部的传统式样屋顶比较生硬,虽然其线条对于缓和纯粹几何体的冷酷感有一定作用,但整体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其特点可以用上西下中概括,使人产生上中下西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感觉。

3.4上海有利大楼

1922年,旧屋拆除后建新楼。系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的大楼,据说钢框架是向德国著名的克虏伯工厂订制。大楼高6层,正立面仿文艺复兴风格,外装饰为巴洛克式,大门两旁有修长的爱奥尼克式柱,外墙用花岗岩贴面。整座建筑开间大,楼层高。这种位于街道转角处的建筑在近代史时期比较多见,这种建筑一般沿街道方向以长方体布置,同时在转角处做倒角处理,设置建筑的入口,这种方式更好地利用了街角的空间,同时在中国现存近代建筑中并不多见。其特点可以概括为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拷贝。如果用西欧人的审美眼光看这座楼,也许相当不错,但并非像欧洲人的基督教堂和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堂那样非要突出西方文化或者阿拉伯文化不可的建筑。在当时的中国国土上,与东方文化差距甚远,这也许就是后来仿效者不多的原因。

3.5云南陆军讲武堂

这座建筑的正立面处理是典型的西方风格,整个立面轴对称,力量感非常强。立面做得非常丰富,各种窗户,廊等构成了层次丰富,比例和谐的造型。在西方建筑经常对某一个面做强化处理的方法,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并不是十分流行。作为军事学校,设计者追求雄健阳刚的军人气魄,这无可非议,殊不知在中国有多少行伍中人以“儒将”自诩,具有儒家风度的将才才是最受人青睐的。

3.6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

1923年建成时,这座建筑前身是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建筑规模比较大,达到了3.2万平方米。建筑的地基是正方形,四面临街,整体是一个大正方体,四个立面的比例均按照典型的古罗马三段式设置,在中间由一个穹顶立于建筑之上,这种造型在一些文艺复兴风格的近代建筑中也比较常见,有一些采用传统屋顶代替这种建造元素,但效果并不协调。其次,以此作为汇丰银行无可非议,后来居然作为国民政府的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多有不妥。

以上6例,1、4、5为一类,属于“全西方化”风格。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以开埠(1840鸦片战争以后)为起点,中国建筑开始了主动或被动的“西方化”过程,社会思想、生活方式、城市风貌、建筑风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西方人在华的生活区内,主要由西方人设计完成。具体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在西方人的生活区域内建筑风格由殖民地式转为正规西方样式,人们在接受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同时,这些建筑形式也慢慢被人们所接受,完成了对西方建筑的社会心理上的转变。

2、3、6为一类,属于中西“合璧”风格。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虽然这种风格仍然是在西方的影响下进行的,但是与前期的“全西方化”风格不同的是,一种急于摆脱西方束缚,争取独立发展的倾向日益明显地呈现出来,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族主义的崛起。民族主义在建筑上的体现,就是在新建筑中运用“中国固有形式”的传统复兴浪潮。在这个从上至下一致赞同的浪潮中,建筑形象的政治作用、建筑传统形式作为“国粹”的象征作用被无限地夸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道轻器”的文化方针,在这里演变成了重“中国精神”轻建筑本身的做法,对建筑自身发展规律的关注被人们故意漠视了。这一时期中国的近代建筑十分繁荣。

4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代建筑形体冲击的思考与启示

回顾西方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没有像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那样有很长的思想准备期,所以,源于传统文化的阻力特别顽强,就建筑来说,有些传统落后的建筑思想束缚着我们的头脑,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有目的地、主动地向西方学习,不能闭关自守,不能目空一切,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就是个沉重的教训。“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外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对待西方建筑文化,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但千万不能照搬照抄,对西方建筑不同的态度也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外来的影响有的是无法选择的,而有的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西方建筑思潮中渗透着的创造精神与反叛精神,正是当代中国建筑所缺乏的,因而导致建筑师们盲目地模仿来代替创作,以平庸来代替创新。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创新,中国建筑需要创新来改变当代建筑艺术的颓势,才能使我国建筑生机勃发、欣欣向荣。

参考资料:

[1]顾馥保主编.中国现代建筑100年.中国计划出版社.

[2]杨嵩林,张复合,村松申,井上直美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重庆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徐飞鹏,张复合,村松申,崛内正昭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上海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近代建筑论文篇2

1中西方古典建筑形式简述

客观存在的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反映在近代建筑体型方面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中国的古典建筑和西方的古典建筑隶属两个不同的体系,这些差异可以归结到当地自然条件、人文风俗、思维模式以及技术条件等等多个原因。西方建筑的构成逻辑是一个从原型到细节的过程,西方的哲学传统认为简单几何体是最为完美的形体,也是宇宙构成的根本,这样形而上学的精神贯彻到建筑当中,就使得西方几乎所有古典建筑都可以视为简单几何体的构成。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西方建筑都是用一些非常概括的体型拼接来做模型,这一发现就从最根本的角度展现出西方建筑的大致风貌与普遍规律。如果说西方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曾被一些古希腊哲学家视为宇宙本源的几何学。

1.1如果说中国建筑有“神”的话,那么这种“神”就是中国的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多信仰、多神论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无论从宏观还是从局部看都与西方建筑迥异。

从宏观上看,用西方的基础几何形体无法很好地描述其形态。比如从北京的乾清宫和坤宁宫的对比中一眼就可以看出,中国文化核心——儒家伦理、阴阳八卦、五行生克和龙凤图腾无不蕴含其中,那是西方任何高明的几何学说所无法解释的。

从局部看有两点不同门窗等局部及其相互之间的比例所蕴含的文化也不尽相同。如中国的门窗墙面有着无比丰富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墙上的雕花,无不是岁寒三友、二十四孝之类的内容;而大门上有尉迟恭、秦叔宝的门神形象,这与中国道教属于多神教,与汉民族信仰多神的宗教特点密不可分。西方建筑为了打破平面直墙的单调,主要采用以几何线条作为装饰和点缀。

1.2组合形式与建筑体量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都由台基、屋身和屋顶3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屋身由柱子和梁枋、门窗组成,如是楼阁,则设置上层的横向平座(外廊)和平座栏杆。形象突出的曲线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很自然地可以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是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还可以做出翘起的飞檐。巨大的体量和柔和的曲线,使屋顶成为中国建筑中最突出的形象。屋顶的基本形式虽然很简单,但却可以有许多变化。由于屋顶巨大加之构筑屋顶结构构件组合形式的多种多样,从而形成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灵活多变,不拘一格。除了以上基本区别外,建筑体量也相差甚远。一般认为,中国人没有十分高大雄伟的纪念性建筑。建筑物以木梁柱结构,坡屋顶,其体量与高度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像古代埃及那样高达数百米的金字塔,或中世纪欧洲人花上百年时间建造的高敞雄伟的大教堂,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的。中国建筑追求体量适中,结构上也不求宏大与久远。

2近代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建筑形式的撞击

近代的两次鸦片战争使得帝国主义敲开了我国的大门,伴随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的“野蛮移植”。在腐朽的晚清政府统制之下,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还在竭力地抵触外来文化的渗透,但是由于对帝国主义存在着惧怕的心理,只能放任其在特定的区域内发展。而中国的先进分子从鸦片战争中看到了我国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极力想通过所谓之洋务运动向帝国主义学习来改变本国落后的状况。因此,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意识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阶层流传起来了。在这时期内,我国的建筑文化受冲击是比较大的,我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模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现代建筑在我国积极发展起来了。

3近代中国建筑实例分析

中国近代建筑体系从整体上说是对西方建筑体系包括技术、制度和思想多个层面的摹仿与移植,在本国特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的反对、制约和钳制下带有鲜明的特征,从而产生了所谓的中国近现代建筑思潮。近代史上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是巨大的,很多建筑都是很忠实,也可以说是很生硬地模仿了原西方的形式和比例,也有极少一部分可以看到两者风格的有机共存。

3.1青岛江苏路基督教堂

这座建筑主体造型比较简洁,基本是由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三角锥体构成的坡屋顶形式,钟楼基本呈四方柱状,内外都刻意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这种形式基本上符合中世纪罗马基督教堂的特点,同时在比例和细部中又可以看到一些德国式的风格。这样的房屋建筑在中华黄海之滨,与中华民族的建筑文化毫无共同之处,这可以看出,教堂的设计者为了突出基督教堂的特点,在设计时是刻意求西。这座建筑也可以看成是西方建筑在中国的代表作。

3.2沈阳火车站

这座火车站由杨廷宝先生(河南南阳人, 1901年-1982年)回国设计,杨廷宝先生的留学经历使得这座建筑具有比较浓厚的西方色彩,整体以长方体和圆柱体构成,造型简洁有力。

在细部比例、开间大小等方面,体现出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特点,另外刻意强调水平和垂直线条也有其特点。在很长一段时间,这座建筑在中国建筑方面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中国的许多着名建筑,都可以看出师法于它的痕迹,包括建国初期对于传统建筑形式和新的建设条件的结合,也基本沿着这个方向发展。其特点可以用外西内中,大体上西化局部上有中国传统元素在里面。 3.3西南大学第一教学楼

在建筑上争取中西合璧是很多建筑设计师的追求,但能够珠联璧合者少,貌合神离者多。上世纪50年代初建于现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校内,是原川东行署办公旧址,属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这座建筑是一种传统风格和西方风格比较生硬的结合,整体结构采用砖石建造,长方体的体量感和墙体的存在感都比较强,但是加在建筑顶部的传统式样屋顶比较生硬,虽然其线条对于缓和纯粹几何体的冷酷感有一定作用,但整体上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协调,其特点可以用上西下中概括,使人产生上中下西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的感觉。

3.4上海有利大楼

1922年,旧屋拆除后建新楼。系上海第一幢钢框架的大楼,据说钢框架是向德国着名的克虏伯工厂订制。大楼高6层,正立面仿文艺复兴风格,外装饰为巴洛克式,大门两旁有修长的爱奥尼克式柱,外墙用花岗岩贴面。整座建筑开间大,楼层高。这种位于街道转角处的建筑在近代史时期比较多见,这种建筑一般沿街道方向以长方体布置,同时在转角处做倒角处理,设置建筑的入口,这种方式更好地利用了街角的空间,同时在中国现存近代建筑中并不多见。其特点可以概括为西方古典建筑风格的拷贝。如果用西欧人的审美眼光看这座 楼,也许相当不错,但并非像欧洲人的基督教堂和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堂那样非要突出西方文化或者阿拉伯文化不可的建筑。在当时的中国国土上,与东方文化差距甚远,这也许就是后来仿效者不多的原因。

3.5云南陆军讲武堂

这座建筑的正立面处理是典型的西方风格,整个立面轴对称,力量感非常强。立面做得非常丰富,各种窗户,廊等构成了层次丰富,比例和谐的造型。在西方建筑经常对某一个面做强化处理的方法,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并不是十分流行。作为军事学校,设计者追求雄健阳刚的军人气魄,这无可非议,殊不知在中国有多少行伍中人以“儒将”自诩,具有儒家风度的将才才是最受人青睐的。

3.6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

1923年建成时,这座建筑前身是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建筑规模比较大,达到了3.2万平方米。建筑的地基是正方形,四面临街,整体是一个大正方体,四个立面的比例均按照典型的古罗马三段式设置,在中间由一个穹顶立于建筑之上,这种造型在一些文艺复兴风格的近代建筑中也比较常见,有一些采用传统屋顶代替这种建造元素,但效果并不协调。其次,以此作为汇丰银行无可非议,后来居然作为国民政府的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多有不妥。

以上6例,1、4、5为一类,属于“全西方化”风格。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以开埠(1840鸦片战争以后)为起点,中国建筑开始了主动或被动的“西方化”过程,社会思想、生活方式、城市风貌、建筑风格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西方人在华的生活区内,主要由西方人设计完成。具体的成果主要表现为:在西方人的生活区域内建筑风格由殖民地式转为正规西方样式,人们在接受西方思想、生活方式的同时,这些建筑形式也慢慢被人们所接受,完成了对西方建筑的社会心理上的转变。

2、3、6为一类,属于中西“合璧”风格。兴起的时间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50年代,虽然这种风格仍然是在西方的影响下进行的,但是与前期的“全西方化”风格不同的是,一种急于摆脱西方束缚,争取独立发展的倾向日益明显地呈现出来,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民族主义的崛起。民族主义在建筑上的体现,就是在新建筑中运用“中国固有形式”的传统复兴浪潮。在这个从上至下一致赞同的浪潮中,建筑形象的政治作用、建筑传统形式作为“国粹”的象征作用被无限地夸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道轻器”的文化方针,在这里演变成了重“中国精神”轻建筑本身的做法,对建筑自身发展规律的关注被人们故意漠视了。这一时期中国的近代建筑十分繁荣。

4西方建筑文化对我国近代建筑形体冲击的思考与启示

回顾西方建筑思潮对我国近代建筑的影响,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思考和启示:现代化不但包括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还应该包括思想文化的现代化,我国的现代化没有像西欧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那样有很长的思想准备期,所以,源于传统文化的阻力特别顽强,就建筑来说,有些传统落后的建筑思想束缚着我们的头脑,妨碍着建筑的现代化。但建筑的现代化不等于“西化”,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必须有目的地、主动地向西方学习,不能闭关自守,不能目空一切,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就是个沉重的教训。“西化”并不会必然地导致“民族性”和“地方性”的消失,相反,世界建筑的潮流越来越强调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发展“民族性”和“地方性”,外来文明与传统生活方式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对待西方建筑文化,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但千万不能照搬照抄,对西方建筑不同的态度也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外来的影响有的是无法选择的,而有的是可以加以利用的。

西方建筑思潮中渗透着的创造精神与反叛精神,正是当代中国建筑所缺乏的,因而导致建筑师们盲目地模仿来代替创作,以平庸来代替创新。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鼓励创新,中国建筑需要创新来改变当代建筑艺术的颓势,才能使我国建筑生机勃发、欣欣向荣。

参考资料:

顾馥保主编.中国现代建筑100年.中国计划出版社.

杨嵩林,张复合,村松申,井上直美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重庆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徐飞鹏,张复合,村松申,崛内正昭主编.中国近代建筑总览·上海篇.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近代建筑论文篇3

所谓我国的近代建筑,就是指在我国近代社会发展以及历史时期中所建设的国内建筑。一般而言,从建筑的样式以及表现形式来看,我国近代建筑主要分为西式建筑、传统建筑以及新式近代建筑等三个类型。在我国,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社会,在政治方面经历了二十余代皇帝的改朝换代与更替,在文化方面也曾经有过很多对外的交流与合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依然是单一的一元文化体系。

在这样的历史文化与背景下,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近代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我国近代建筑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其基本方法以及建筑原则都是融会贯通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开始步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近代社会,由此拉开了我国近代建筑的发展进程。期间,我国近代建筑也被动地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影响与推动,具体表现在:一是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二是对西方建筑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可见,这两个方面建筑文化体系的相互作用下,不仅构成了我国近代建筑体系的主要框架,而且也使得了我国近代建筑呈现出中西结合的错综复杂的发展现状。本文认真探讨了在多元文化下我国近代建筑的历史见证,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思考与探索,以期全面推进我国近代建筑的保护与研究。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西式建筑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我国的近代建筑主要是以模仿或者照搬照抄西方建筑为特征的。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是各地以及各个时期的发展极不平衡。一般而言,在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因为受到新兴轮船运输业的影响,加上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很多城市较早地作为商埠对外开放。因此,这个时期,我国近代建筑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思想及观念的影响,在这些沿海、沿江城市先后出现了一些西式建筑。我国的西式建筑,主要以北京的东交民巷使馆、资政院、大理院等建筑为代表,其设计一般都是由国外的建筑设计机构或建筑设计人员完成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我国大部分内陆地区交通不便,几乎处在同外界隔绝的状态,因而表现为强烈的传统建筑思想与文化。

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传统建筑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国的传统建筑主要以模仿古代建筑或者对其进行改造、创新为基本特征的。这一时期,我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一个方面显示了来自世界近代建筑思想与体系的影响。另一个方面,也显示出了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人员面对西方列强入侵而激发的强烈民族思想及意识。在这两个方面的相互碰撞、融合与交叉作用下,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近代建筑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我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主要是在二十年代建筑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筑群、国立北平图书馆以及燕京大学校园建筑等。值得深思的是,我国所出现的传统式建筑群,其设计都是国外的建筑设计机构或者建筑设计人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我国近代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建筑人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吸收与追求。

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式近代建筑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我国近代建筑受到了欧美新建筑潮流的冲击,一些新式近代建筑逐步兴起。在这个时期,我国近代建筑开始进入了极为重要与关键的发展阶段,并以我国近代建筑教育的兴办为标志的。同时,我国近代建筑在多元文化的历史见证下,日益完善与发展,并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建筑体系。实际上,早在二十世纪之初,我国建筑设计人员就在北京、南京等地做了一些尝试。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建筑设计人员也有着很多建筑设计作品出现,丰富多样,纷繁复杂。但是,如何把我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则依然是困扰着人们的难题之一,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在今天,虽然西方现代文化的冲击不再那么强烈,也不是伴随着战争而来。但是,我国建筑设计人员也必须跳出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几千年历史文明,尽量实现中西文化的有机融合。在国近代建筑史上,建筑设计人员创作出许多重要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建筑,都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必须加倍珍惜与保护。而且我国近代建筑作为近代经济社会发展和多元文化下的历史见证,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与价值,这也应当成为保护我国近代建筑的一个重要内容。

4.结束语

总之,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加快,保护我国近代建筑已经被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并正在积极付诸实践。在多元文化的历史见证下,保护我国近代建筑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受到了越来越多人们的高度重视。而我国近代建筑多元的历史、文化与价值,正逐步在世人的面前展开。 

近代建筑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 TU8 文献标识码: A

我国的近代建筑,是指在我国近代社会发展以及历史时期中所建设的国内建筑。一般而言,从建筑的样式以及表现形式来看,我国近代建筑主要分为西式建筑、传统建筑以及新式近代建筑等三个类型。在我国,虽然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社会,在政治方面经历了二十余代皇帝的改朝换代与更替,在文化方面也曾经有过很多对外的交流与合作。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传统文化依然是单一的一元文化体系。

在这样的历史文化与背景下,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近代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在各个历史时期,我国近代建筑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其基本方法以及建筑原则都是融会贯通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我国开始步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近代社会,由此拉开了我国近代建筑的发展进程。期间,我国近代建筑也被动地受到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冲击、影响与推动,具体表现在:一是对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二是对西方建筑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可见,这两个方面建筑文化体系的相互作用下,不仅构成了我国近代建筑体系的主要框架,而且也使得了我国近代建筑呈现出中西结合的错综复杂的发展现状。本文认真探讨了在多元文化下我国近代建筑的历史见证,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思考与探索,以期全面推进我国近代建筑的保护与研究。

1.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西式建筑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我国的近代建筑主要是以模仿或者照搬照抄西方建筑为特征的。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但是各地以及各个时期的发展极不平衡。一般而言,在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因为受到新兴轮船运输业的影响,加上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很多城市较早地作为商埠对外开放。因此,这个时期,我国近代建筑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文化、思想及观念的影响,在这些沿海、沿江城市先后出现了一些西式建筑。我国的西式建筑,主要以北京的东交民巷使馆、资政院、大理院等建筑为代表,其设计一般都是由国外的建筑设计机构或建筑设计人员完成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我国大部分内陆地区交通不便,几乎处在同外界隔绝的状态,因而表现为强烈的传统建筑思想与文化。

2.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传统建筑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国的传统建筑主要以模仿古代建筑或者对其进行改造、创新为基本特征的。这一时期,我国近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一个方面显示了来自世界近代建筑思想与体系的影响。另一个方面,也显示出了我国现代建筑设计人员面对西方列强入侵而激发的强烈民族思想及意识。在这两个方面的相互碰撞、融合与交叉作用下,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近代建筑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我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主要是在二十年代建筑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筑群、国立北平图书馆以及燕京大学校园建筑等。值得深思的是,我国所出现的传统式建筑群,其设计都是国外的建筑设计机构或者建筑设计人员。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在我国近代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建筑人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吸收与追求。

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式近代建筑

近代建筑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近代历史建筑对于城市来说,不单单是旅游景点,也不只是历史遗迹,而是应该发挥其作为建筑的初衷,融入到人民的生活之中,发挥近代建筑应有的文化性、实用性,成为当今社会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近代建筑的间断性研究

中国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从未发生过间断,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世界建筑体系中独树一帜。鸦片战争的枪炮,在近代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在各个方面都受到了来自西方世界的强烈影响,其中中国的建筑体系也因此发生了巨变,逐渐融入了西方的理念与技术,并结合中国自身的文化特点,形成了一套中西结合的建筑体系,对于当今中国的建筑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虽然近代建筑对于中国建筑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一些特殊的历史原因,使得近代建筑的研究一度中断。中断因素主要来源于政治方面,由于近代建筑多建于中国半殖民地的屈辱时期中,加之近代建筑中西结合的外观,使得一些人们不认同近代建筑属于中国建筑的范畴之内,因此研究工作一直中断至结束之后。

十一届三中全会于上个世纪八十年布的精神,使得中国对近代建筑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改观。主要精神为要正视以往已经发生的历史,对于近代遭受列强的历史,换个角度进行看待,明确吸收先进技术文化对于发展自身,免受外敌欺辱的重要作用,正视这段历史与爱国主义并不发生矛盾,积极吸收西方包括建筑在内的各项先进理论知识,拥有广大的胸襟,展现一个大国应有的气象,拒绝满清时期闭国锁国,夜郎自大的落后思想,防止近代屈辱历史悲剧的再次发生。因此我国建筑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开始恢复了对中国近代建筑的系统性研究,并在几十年的研究时间里,已经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填补了以往中国对于近代建筑研究工作的空白。

中国近代建筑本土地域文化特征的建立

中国近代建筑被包括西方研究学者在内的部分中外相关研究人员,长期认定为是“欧洲中心论”的建筑体系,认为中国近代建筑的基础即为欧洲建筑,是欧洲近代殖民时期,广泛散播于世界的欧洲近代建筑体系之一,即为“舶来品”。但欧洲建筑传播至中国后,已经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异,从根本意义上讲,已经与欧洲本土的欧洲近代建筑有了很大差异。

其实“欧洲中心论”只是过于看重近代欧洲殖民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传播,却忽略了传播之后在不同地域的不同成长、转变。当欧洲建筑体系进入中国后,为了适应中国的地域环境以及文化环境,势必要经历本土地域化的变异,而这一过程,正是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的重要过程,如果忽略此点,就自然会得出较为片面的错误观点。

看待中国近代建筑的地域文化特征必须以中国的建筑领域发展为出发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承认西方外来文化对于中国近代建筑影响的主要作用,同时也要正确认识,西方近代建筑在中国大地上经过的地域本土化变异过程以及结果,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变化正是将外来文化消化于自身土壤的主要手段,也是使其得以在中国生存,获得生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是强势文化与本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互相影响的全新结合体。明确中国近代建筑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西洋建筑复制版,是经过了中国地域文化再创造的建筑形式,是有着中国文化特征的建筑体系。

近代建筑的现代再生

随着我国经济城市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越来越多新颖的现代建筑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华大地上。而随着城建事业进程的不断加快,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也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先通过对近代建筑的文化特质和意义价值做了较为深入的阐明分析,从中也可以了解到,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是当今社会城市建设中必须要做的工作。可近代建筑的区域之中,势必会降低土地使用率,与当今现代化城市建设事业中对土地的高利用要求背道而驰,这样就会带来诸多不便。

在近代建筑的保护以及利用的过程之中,往往会因为某些人为因素,由于利益趋势,使得这些先辈留下的宝贵财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尤其是在加大城市化建设的今天,这种情况更为普遍。主要就是由于人们对于近代历史的价值缺少足够的认识,所以使保护和利用工作不能得到很好的进展。因此可以将这些历史建筑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使人们在与近代建筑的沟通中,得到历史的感悟,增加亲近之感。例如沈阳在当代城建规划中,将时期的近代建筑,改建为多个社会基础设施机构,如沈阳中山广场的中国工商银行,就是原时期横滨正金银行沈阳支店,另外还有将原满铁奉天公所改建为沈阳少年儿童图书馆等多个近代建筑再生创造工程。总之通过这种形式,将很多近代建筑赋予新的意义,使人们与近代历史建筑可以有更加自然亲密的对话,使其在当今社会中,继续发挥其作为鲜活建筑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真正实现近代建筑的现代再生。

结束语:

我国拥有着大量的近代历史建筑,其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也随着社会的变迁在不断地变换着,它们作为曾经历史的见证,自然有着深刻的文化含义。而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中,仅仅将其作为历史古迹、文物标本的话,那将失去建筑本身的价值与生命,因此必须使这些近代建筑赋予全新的时代含义,让人们可以与之产生自然亲切的对话,进而使这些近代建筑可以在当今社会中获得全新的再生。

参考文献:

[1]张松.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国际与国内法规选编[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3(01)

[2]陈雳.历史・空间一亚欧历史建筑与城市漫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05).

近代建筑论文篇6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到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这110年就是中国近代的时间,近代教育建筑则是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一个载体。重庆它不同于其它沿海城市,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发展主要靠自身的建设,如开辟新市区、整治道路交通等,重庆的近代教育建筑样式多样且建筑水平高超,其探究价值可想而知。

1.重庆近代教育建筑的发展

1.1开埠前(1840年――1891年)

开埠前,重庆的教育建筑主要以学宫、私塾、书院、义学等传统教育机构为主。学宫建筑一直沿用管式建筑的风格体系,主要地处城区市;开埠前的书院兼备古代私学的传统特色和佛教寺庙建筑的长处,既有学府的精髓又带有民居的味道,以传统的中轴对称作为布局形式;私塾则主要是没有高中的进士开设的,分为专馆和散馆两类,多维民居、寺庙等普通建筑,至于义学主要面向贫困家庭,所以其规模不大且其教学场所多为民居,因而义学的建筑没有具体特征且分布也没有规律。

1.2开埠到辛亥革命前(1891年――1911年)

充开埠到辛亥革命爆发前的这一时期,重庆近代教育建筑开始呈现西方化趋势,在科举制度被废除后,新式学堂的创办更是被大力提倡。在此期间,重庆的教育建筑建设没有统一规定,学校的建设问题主要靠旧公房改造、政府拨款、私人捐款、社会团体捐款等方式解决。教会学校的建筑则是由教会出资建造的,它的建筑风格十分独特,帮助传播了西方文化,融合了中西方近代建筑的特色。而新式学堂则融合了传统建筑、近代中西方建筑的特色。

1.3辛亥革命后(1911年――1929年)

辛亥革命后,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教育制度,要求全国各地重视师范教育,学堂一律改称学校,私立学校一时兴起,而校舍则沿用教会的建筑风格,整体轮廓十分复杂,多采用砖木混合的结构。

1.4建市后(1929年――1937年)

重庆商埠改为重庆市是重庆建市的标志,重庆市开始加强对市区学校的管理,将私塾改为代用小学,同时也有很多大专学校兴办起来,学校建筑包括教学楼、办公楼、宿舍、职工宿舍以及运动场,这些建筑使用的都是青砖青瓦,檐下使用独具重庆民居建筑特色的撑竿。这一时期的教育建筑风格各异,精美的建筑作品层出不穷,正处于近代教育建筑迅猛发展的时期。

1.5抗战时期(1937年――1945年)

抗战时期,以上海、南京为主体的诸多沿海城市的各大学校和研究所开始大规模地向以重庆为主的内地迁移,在这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重庆成了教育中心,其教育事业得到空前发展,但不论是高等教育院校还是中等教育建筑都受到了战乱不同程度的冲击。

1.6战后(1945年――1949年)

由于战后国民政府的腐败。重庆的经济状况日益糟糕,教育经费严重不足,重庆教育陷入严重困境,教育建筑自然无从谈起。

2.重庆近代教育建筑的主要风格形式

2.1本土风格

在古代,因为重庆的地理环境有别于平原地区,其建筑往往都顺应了自身的地形和气候并且材料也有所创新,重庆当时并不富裕,所以建筑大多朴实无华,有的建筑甚至大量使用竹木进行捆绑,这些建筑至今仍对现代建筑起着很大作用。另外,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让中原文化难以传播到重庆,但是多次大规模的移民给重庆带来了外来文化并促使了重庆本土建筑的多样化发展。如今尚存的建筑样式有吊脚楼、天井式民居、扒崖建筑等。

2.2中西合璧风格

这种近代教育建筑风格并没有特定的范围局限,重庆近代出现了很多中西合璧风格的建筑。这一现象不仅反映出西方文化对中国近传统建筑的影响和冲击,也能体现中国传统建筑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求变求学。总之,这种风格的教育建筑在重庆近代教育建筑中占据主流地位。

3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中国近代教育建筑不论从形式还是风格上都在与时俱进,由传统建筑走向了结合西方建筑再创造的道路,展现了其逐步现代化的过程。而重庆近代教育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研究价值,对重庆近代教育建筑进行初步探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重庆和它的文化教育,并指导现代教育建筑不断改进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宇振.论近代城市建设发展研究的多维因子--以近代重庆城市为例[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近代建筑论文篇7

关键词:历史风貌建筑、色彩特征、色彩保护

abstract:As a symbol ,building colour express the style of architecture directly.At the same time,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and the look of our cities. And then,it is a direct reflection of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a region.

This article try to explore the history ofdiversified color of near modern architectural of Tianjin,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Then giving Initial strategy on the color protection of near modern architectural g in Tianjin .

Key words:THE HISTORIC BUILDINGS、Color characteristics、Color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1,关于建筑色彩的研究。

城市建设的永恒目标是追求一座城市、一幢建筑的特色,其中建筑色彩带给人们的艺术感是首要的要素。城市中不论是一些标志性的公共建筑还是具有代表性的社区住宅都应具有地方特色,协调一致,合理搭配。总而言之,城市建设不仅仅是经济繁荣的表象,更应是人类闻名与进步的艺术代言人。

国外对建筑色彩的研究主要是从城市这个概念出发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关注城市色彩问题并将其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是在60年代初。到了70年代后才开始对建筑单体的色彩进行研究和实践。进入90年代后,才扩展到环保、多元、人性化等多个角度来研究建筑单体色彩。日本京都自1972年起就以本地古建的色彩为挤掉,对城市建筑的色彩做了规定;在英国伦敦,人们对著名的泰晤士河两建筑进行了色彩的规划;意大利以传统建筑色彩基调为基础为整个城市建筑色彩进行了规划,以保护富有特色的城市环境。

具体实践有:美国设计师珍妮科帕茨在《三围空间的色彩设计》中,探讨了色彩的三维感知理论及应用,并首次,结合建筑材料探索了色彩研究对于历史建筑保存、恢复及整修的策略。英国色彩规划专家兰卡斯特进一步提出了“色彩景观”的概念,即“即将建筑色彩看作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因素来研究,如何使其所承载的重要历史、文化和美学信息在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发展以及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中发挥作用”。日本吉田真悟2011年出版的《环境色彩设计技法―街区色彩营造》中对街区和建筑色彩的设计的研究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

在国内对于历史建筑的色彩进行研究的成果却相对较少,其中重要的有:学着杨春风对北京古城的建筑色彩进行了调查研究。她从面积对比、明度对比、色相对比、彩度对比、补色对比、冷暖色调对比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古城建筑色彩的特点。具有相当高的科学参考价值。

高履泰等学者运用专业仪器设备对故宫古建筑群各构件的色彩数据进行测定并作了定量化研究。另外,他还围绕建筑色卡的使用,对住宅建筑色彩设计、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为今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数据资料。

天津大学陈学文等学者认为传统的依赖直觉惊醒判断的手法,不利于建筑色彩设计的准确性,应在研究中将复杂的色彩关系量化等措施采用科学的态度来处理。

2,历史建筑色彩

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社会条件影响下,各个地域的建筑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建筑成为地域文化最有力的承载者之一。而建筑色彩则是一个地狱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最直接的反映者。如:北京紫禁城的黄色琉璃瓦、红色柱子、宫墙,与周围居民的青瓦灰砖表现出了强烈的对比,同时,也是全城色彩的主导;江南地区的粉墙黛瓦,融入到了周围山水中形成的色彩体现了江南建筑的秀丽淡雅。

3,天津历史建筑

3.1天津的历史建筑

天津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与其他名城一样,有着久远而深厚的历史,并且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天津拥有形式多样的历史风貌建筑。2005年《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中依法确定了5批746幢、114万平方米的历史风貌建筑。是中国第一部针对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地方专门立法。条例中划分了6个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五大道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一宫花园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解放北路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劝业场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古文化街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中心公园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这些风貌建筑不仅饱含着天津的人文历史,而且凝缩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篇章。同时也是丰富的建筑色彩资源库。

天津建筑色彩处处彰显着地域文化特征。天津为保卫都城而设,其传统建筑型制、风格受北京影响较大,天津属典型北方城市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降雨集中。建筑选用中高明度,中低彩度暖色调,使天津市冬季亮丽起来,并满足人们趋暖性心理需求;在雨季既利于辨识,又不过于强烈,形成含蓄的色彩印象。

此外,天津有明清以来体现儒家文化的文庙、佛教文化的大悲院、道教文化的玉皇阁、妈祖文化的天后宫、伊斯兰文化的清真大寺以及天主教文化特色的望海楼、老西开教堂,这些建筑色彩勾画出天津历史民俗文化的清晰面目。

3.2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

《天津文化通览》把天津文化概括为包容、吸收的特征,多元化的构成和与时俱进的品味。天津历经600多年的建城史和近代租界的城市规划发展,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人文科学价值的建筑。这些建筑反映并代表着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市中心区域逐步形成了包括法国、意大利、英国风格等在内的浓郁的一过风情及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天津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中西交融的城市文化,原各国租界建筑体现了个国家的建筑色彩习俗。如:意租界内的建筑多为清水红砖配以水泥檐口与墙裙。

最近,天津市有关部门也正在酝酿天津城市色彩规划项目。60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究竟应该以什么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此外,随着时间的更迭和变迁,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色彩在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破坏,采取有效的建筑色彩保护和修复措施已经显得非常迫切与重要。

4,关于天津近现代历史风貌建筑色彩的研究策略

我国建筑色彩的研究仅有哈尔滨、武汉、南京、杭州等少数大城市从城市历史色彩的地域特征出发研究色彩定位、主色调确定等方面做了研究,并且将城市色彩以各种导则或法规的形式颁布。

杭州市城市色彩规划方案

为了,详细的了解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提出、建立和整理出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近代历史天津历史建筑的色彩资源参考系。为天津近现代建筑的色彩保护和新兴建筑的建筑外部和城市色彩设计提供色彩资源库和色彩的参考。并且通过系统和对比分析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特征,提出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和修复策略。

4.1实地调查天津的历史风貌建筑

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实地调查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及其构成现状,进行现场勘测与测量、色彩统计。对于一些搜集相关资料困难的例子,采取搜寻地方志、摄影、访谈、绘图等方式搜集建筑色彩的相关资料。

4.2历史文献的研究

大量阅读与整理文献资料,运用这一课题的相关理论,包括历史建筑、色彩地理学、色彩学、文化地理学等。根据研究对象,寻找相关支持论点的各个学科中的相关原理。得出历史建筑的最佳修复策略。深入探究历史建筑色彩的渊源,如,初始色相、色彩的材料及色彩的制作和调制工艺这些能够为复原和修整历史建筑色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4.3建筑色彩的分析整理

首先,一个系统的组成,并不是由其各个要素的简单堆砌,而是以一定的规律、秩序或计划有机联系起来的整体。历史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色彩也是由建筑的不同部位的色彩要素而构成的色彩系统。因此,必须在大量的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搜集到的色彩数据整体为根据整体地地、系统地分析天津建筑的色彩。

但是,只有通过比较分析,才能确定多元的历史建筑的归属区域与其他历史建筑归属区域的色彩特征,在发现差异的同时,也才能更加深刻和准确地把握和概括各种历史建筑的色彩特征。

5,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原则及策略

5.1色彩保护的原则

5.1.1协调性原则

在修复的过程中要保证天津近现代保护建筑的整体色彩基调与天津市的的小协调;保护建筑的装饰色要与其相应的单体建筑和相应的区域相协调。

5.1.2材料的优化使用原则

为了延续天津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应参考历史文献或者实地调查,尽量保持近现代保护建筑的原有色调;尽量科学的研究并在保护过程中,使用保护建筑的初始色彩材料的制作和调制工序;尽可能的使用本地材料。

5.1.3科学性原则

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历史建筑色彩修复的手段也是不断的在提高。从常用的人工色彩修复、色彩定量化、到新兴的计算机虚拟色彩修复方法。不论使用哪种修复方法都应坚持科学性的原则,确保修复后的建筑能够显示其历史的传承性。

6,历史建筑色彩保护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大城市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行动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是,从现有的建筑色彩理论和实践成果来看,现有的理论大部分仍然是从城市这一宏观层面开展的,针对历史建筑色彩的理论专著和实践报告实属不多,有待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到了当代,很多历史建筑物的色彩已面目全非,或者因缺乏相关的、科学的、准确的数据为参考,而采取了错误的修复方式。很多实物修复的案例表明,用现代的材料、现代的工艺完成的修复其色彩的历史真实性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7,结语

做好天津历史风貌建筑色彩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政府更好以历史建筑色彩为基调进行城市色彩的规划和还原历史建筑的历史风貌,充分尊重天津当地的地域文脉、历史、文化,使其在城市色彩规划管理和知道下,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

8,参考文献

[1] 珍妮・科帕茨 《三维空间的色彩设计》 周智勇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43一5

[2] 宋建明 《色彩设计在法国》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03-04

[3] 孙旭阳 《基于地域性的城市色彩规划研究》 [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8-05-01

[4] 李允稣 《华夏意匠》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02-09

近代建筑论文篇8

abstract:As a symbol ,building colour express the style of architecture directly.At the same time, i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architectural aesthetics and the look of our cities. And then,it is a direct reflection of the regional culture of a region.

This article try to explore the history ofdiversified color of near modern architectural of Tianjin,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Then giving Initial strategy on the color protection of near modern architectural g in Tianjin .

Key words:THE HISTORIC BUILDINGS、Color characteristics、Color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正文:

1,关于建筑色彩的研究。

城市建设的永恒目标是追求一座城市、一幢建筑的特色,其中建筑色彩带给人们的艺术感是首要的要素。城市中不论是一些标志性的公共建筑还是具有代表性的社区住宅都应具有地方特色,协调一致,合理搭配。总而言之,城市建设不仅仅是经济繁荣的表象,更应是人类闻名与进步的艺术代言人。

国外对建筑色彩的研究主要是从城市这个概念出发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关注城市色彩问题并将其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因素是在60年代初。到了70年代后才开始对建筑单体的色彩进行研究和实践。进入90年代后,才扩展到环保、多元、人性化等多个角度来研究建筑单体色彩。日本京都自1972年起就以本地古建的色彩为挤掉,对城市建筑的色彩做了规定;在英国伦敦,人们对著名的泰晤士河两建筑进行了色彩的规划;意大利以传统建筑色彩基调为基础为整个城市建筑色彩进行了规划,以保护富有特色的城市环境。

具体实践有:美国设计师珍妮科帕茨在《三围空间的色彩设计》中,探讨了色彩的三维感知理论及应用,并首次,结合建筑材料探索了色彩研究对于历史建筑保存、恢复及整修的策略。英国色彩规划专家兰卡斯特进一步提出了“色彩景观”的概念,即“即将建筑色彩看作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因素来研究,如何使其所承载的重要历史、文化和美学信息在人文环境的保护和发展以及高品质人居环境建设中发挥作用”。日本吉田真悟2011年出版的《环境色彩设计技法―街区色彩营造》中对街区和建筑色彩的设计的研究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

在国内对于历史建筑的色彩进行研究的成果却相对较少,其中重要的有:学着杨春风对北京古城的建筑色彩进行了调查研究。她从面积对比、明度对比、色相对比、彩度对比、补色对比、冷暖色调对比等方面分析了北京古城建筑色彩的特点。具有相当高的科学参考价值。

高履泰等学者运用专业仪器设备对故宫古建筑群各构件的色彩数据进行测定并作了定量化研究。另外,他还围绕建筑色卡的使用,对住宅建筑色彩设计、建筑环境色彩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为今后其他研究者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数据资料。

天津大学陈学文等学者认为传统的依赖直觉惊醒判断的手法,不利于建筑色彩设计的准确性,应在研究中将复杂的色彩关系量化等措施采用科学的态度来处理。

2,历史建筑色彩

在不同地区的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社会条件影响下,各个地域的建筑呈现出了不同的形态。建筑成为地域文化最有力的承载者之一。而建筑色彩则是一个地狱的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最直接的反映者。如:北京紫禁城的黄色琉璃瓦、红色柱子、宫墙,与周围居民的青瓦灰砖表现出了强烈的对比,同时,也是全城色彩的主导;江南地区的粉墙黛瓦,融入到了周围山水中形成的色彩体现了江南建筑的秀丽淡雅。

3,天津历史建筑

3.1天津的历史建筑

天津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与其他名城一样,有着久远而深厚的历史,并且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天津拥有形式多样的历史风貌建筑。2005年《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中依法确定了5批746幢、114万平方米的历史风貌建筑。是中国第一部针对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的地方专门立法。条例中划分了6个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五大道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一宫花园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解放北路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劝业场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古文化街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中心公园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区。这些风貌建筑不仅饱含着天津的人文历史,而且凝缩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篇章。同时也是丰富的建筑色彩资源库。

天津建筑色彩处处彰显着地域文化特征。天津为保卫都城而设,其传统建筑型制、风格受北京影响较大,天津属典型北方城市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降雨集中。建筑选用中高明度,中低彩度暖色调,使天津市冬季亮丽起来,并满足人们趋暖性心理需求;在雨季既利于辨识,又不过于强烈,形成含蓄的色彩印象。

此外,天津有明清以来体现儒家文化的文庙、佛教文化的大悲院、道教文化的玉皇阁、妈祖文化的天后宫、伊斯兰文化的清真大寺以及天主教文化特色的望海楼、老西开教堂,这些建筑色彩勾画出天津历史民俗文化的清晰面目。

3.2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

《天津文化通览》把天津文化概括为包容、吸收的特征,多元化的构成和与时俱进的品味。天津历经600多年的建城史和近代租界的城市规划发展,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人文科学价值的建筑。这些建筑反映并代表着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市中心区域逐步形成了包括法国、意大利、英国风格等在内的浓郁的一过风情及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天津逐步形成了独特的中西交融的城市文化,原各国租界建筑体现了个国家的建筑色彩习俗。如:意租界内的建筑多为清水红砖配以水泥檐口与墙裙。

最近,天津市有关部门也正在酝酿天津城市色彩规划项目。600年的历史文化名城究竟应该以什么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此外,随着时间的更迭和变迁,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色彩在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破坏,采取有效的建筑色彩保护和修复措施已经显得非常迫切与重要。

4,关于天津近现代历史风貌建筑色彩的研究策略

我国建筑色彩的研究仅有哈尔滨、武汉、南京、杭州等少数大城市从城市历史色彩的地域特征出发研究色彩定位、主色调确定等方面做了研究,并且将城市色彩以各种导则或法规的形式颁布。

杭州市城市色彩规划方案

为了,详细的了解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提出、建立和整理出一个较为全面、系统、科学的近代历史天津历史建筑的色彩资源参考系。为天津近现代建筑的色彩保护和新兴建筑的建筑外部和城市色彩设计提供色彩资源库和色彩的参考。并且通过系统和对比分析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特征,提出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和修复策略。

4.1实地调查天津的历史风貌建筑

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实地调查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的色彩及其构成现状,进行现场勘测与测量、色彩统计。对于一些搜集相关资料困难的例子,采取搜寻地方志、摄影、访谈、绘图等方式搜集建筑色彩的相关资料。

4.2历史文献的研究

大量阅读与整理文献资料,运用这一课题的相关理论,包括历史建筑、色彩地理学、色彩学、文化地理学等。根据研究对象,寻找相关支持论点的各个学科中的相关原理。得出历史建筑的最佳修复策略。深入探究历史建筑色彩的渊源,如,初始色相、色彩的材料及色彩的制作和调制工艺这些能够为复原和修整历史建筑色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4.3建筑色彩的分析整理

首先,一个系统的组成,并不是由其各个要素的简单堆砌,而是以一定的规律、秩序或计划有机联系起来的整体。历史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色彩也是由建筑的不同部位的色彩要素而构成的色彩系统。因此,必须在大量的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搜集到的色彩数据整体为根据整体地地、系统地分析天津建筑的色彩。

但是,只有通过比较分析,才能确定多元的历史建筑的归属区域与其他历史建筑归属区域的色彩特征,在发现差异的同时,也才能更加深刻和准确地把握和概括各种历史建筑的色彩特征。

5,天津近现代历史建筑色彩的保护原则及策略

5.1色彩保护的原则

5.1.1协调性原则

在修复的过程中要保证天津近现代保护建筑的整体色彩基调与天津市的的小协调;保护建筑的装饰色要与其相应的单体建筑和相应的区域相协调。

5.1.2材料的优化使用原则

为了延续天津城市发展的历史文脉:应参考历史文献或者实地调查,尽量保持近现代保护建筑的原有色调;尽量科学的研究并在保护过程中,使用保护建筑的初始色彩材料的制作和调制工序;尽可能的使用本地材料。

5.1.3科学性原则

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历史建筑色彩修复的手段也是不断的在提高。从常用的人工色彩修复、色彩定量化、到新兴的计算机虚拟色彩修复方法。不论使用哪种修复方法都应坚持科学性的原则,确保修复后的建筑能够显示其历史的传承性。

6,历史建筑色彩保护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大城市对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行动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但是,从现有的建筑色彩理论和实践成果来看,现有的理论大部分仍然是从城市这一宏观层面开展的,针对历史建筑色彩的理论专著和实践报告实属不多,有待人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到了当代,很多历史建筑物的色彩已面目全非,或者因缺乏相关的、科学的、准确的数据为参考,而采取了错误的修复方式。很多实物修复的案例表明,用现代的材料、现代的工艺完成的修复其色彩的历史真实性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7,结语

做好天津历史风貌建筑色彩特征的研究,有助于政府更好以历史建筑色彩为基调进行城市色彩的规划和还原历史建筑的历史风貌,充分尊重天津当地的地域文脉、历史、文化,使其在城市色彩规划管理和知道下,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城市发展之路。

8,参考文献

[1] 珍妮・科帕茨 《三维空间的色彩设计》 周智勇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43一5

[2] 宋建明 《色彩设计在法国》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03-04

[3] 孙旭阳 《基于地域性的城市色彩规划研究》 [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8-05-01

[4] 李允稣 《华夏意匠》天津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5-02-09

近代建筑论文篇9

关键词:日本;当代建筑思潮;传统文化;信仰危机;野武士

绪论

放眼当今世界建筑界,有很多耳熟能详的日本建筑师名字,安藤忠雄、矶崎新、妹岛和世、黑川纪章……而且他们设计理念和风格正在不断渗透到我们年轻一代的意识里。反观华夏大地,能够自己闯出一片天地的建筑设计师却寥寥无几。

中日两国的建筑文化系出同源,在相似的文化背景下,古代建筑形制、结构、材料乃至核心理念都很类似。近代以来,两国同样遭到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本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虽然历史境遇相同,却走上了不同的社会变革道路。而建筑设计的理论和观念随着这两条路, 一边如疾风暴雨般地迅猛发展,硕果纷呈;另一边却经历了艰难叠涩,举步维艰。现在日本已经成功地结束了“以西为师”的成长历程,完成了把西方文化和日本文化结合交融的任务,走向了建筑文化向世界输出阶段。 因此,研究当代日本建筑设计理论的发展和经验对我国建筑设计发展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历史上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思想变革

思考历史的重要意义

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任何社会现象都和这个国家的历史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成长的文化土壤和社会环境与日本当代建筑师的成长及其思维方式的关系其密不可分,甚至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1.2 岛国文化的土壤

长期的贫弱使日本在进入近代之前就已经形成了本国特有的岛国意识,而这些性格对未来日本的走向起到了巨大的引导作用,同时在文化和经济层面影响着日本建筑的发展。

忧患意识、自卑感和自尊心:国土的贫瘠和频繁的自然灾害使日本国民对外扩张的野心和妄想从来没有停止过。但是自身的弱小和这种野心又是一对近似于矛盾的心态,因此在更多的时间里,日本国处于向强有力的靠山学习的状态,而又没有停止过自身崛起的野心。长期的这种状态能使该国在面对新形势新技术时迅速改变策略寻求最优的方向。

对细节的重视:在物资匮乏中长期处于儒家文化的熏陶,对自然、自我、外物的哲学思考尤其是汉化佛教的影响下。日本武士阶层和官吏贵族阶层不断对本国文化艺术进行思考。进而将目光扩大到生活中每一个细节。而同样是因贫弱而自古以来养成的勤奋,和这种对细节一丝不苟的态度一直影响到当前各个领域。

战国文化多元化:日本的战国时代大约百年间政局纷乱、群雄割据的日本历史。在这个时代,传统的贵族政治土崩瓦解,土豪平民甚至浪人成为多国大名乃至于“天下人”都成为可能。日本国分裂成68个城邦式的以“大名”为首的小国。而其中但凡有些见地而成为枭雄的大名都有着自己的执政理念和世界观。例如上杉谦信的“极乐地狱之端必有光明,云雾皆散心中唯有明月。四十九年繁华一梦,荣花一期酒一盅。”明显带有禅宗色彩;而明智光秀“顺逆无二道,大道贯心源, 五十五年梦,醒时归一眠。”则是对善恶、是非的自我理解。武士阶层的不羁和对“道”的不同理解,可能也是当今日本建筑界设计理念百花齐放的“野武士”的思想根源。

1.4 明治维新和“拿来主义”

日本在近代以前和中国一样采用锁国政策,中国鸦片战争后的屡次战败使日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和西方国家的巨大差距。由新兴资产阶级推动,明治天皇领导幕府统治,进入了君主立宪时代,被称作明治维新。这时的日本开始了“ 自上而下”的西化运动。

日本在有利的外来事物上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没有丝毫犹豫。这种面对强者谦卑乃至屈从,同时也勇于学习的态度是日本之于中国在面对西方文化时的最大差别。 这种拿来主义其实是一种开放的心态、谦逊的态度和进取的精神。随“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和“富国强兵”三大政策迅速推进,日本建筑业的发展走出了旧体系的桎梏,初步形成了现代的建筑体系。

1.5 二战后民主体制下短暂的萧条和迅速复兴

日本国内在战前已经完成了东西方传统文化的交融和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建立。这也是二战后的丹下健三时代迅速到来的原因。现代主义建筑从思想桎梏下得到解放并且迅速勃发出旺盛的生命力。现代主义建筑随着经济、技术、文化的兴盛而走上高峰。这个时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以前川国男、村野藤吾、丹下健三等为代表, 创作了一批优秀的现代主义作品。

1.6当代绽放的绚烂光辉――后现代主义思想下百花齐放的繁荣期

从黑川纪章新陈代谢理论打破传统建筑理论开始,日本建筑界在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涌现出一大批打破旧理论和形式,开创自己一套体系的青年建筑师。他们的理论已经从对空间和心理的讨论进入到了哲学领域。例如伊东丰雄与菊竹清训等被称为“野武士”的年轻建筑师们,逐步树立自我风格。他们的理念简言之,一是将建筑物模拟为生物般的有机体,主张构件可以被拆解,也具有可增殖与附加的个性;二则认为建筑是自然的一部份,人类应当创造出具有生命特质的建筑与环境。日本年轻一代的优秀建筑师们在根植于日本传统文化的探讨和实践中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获得了世界的称赞。其中黑川纪章的口玉县立近代美术馆、广岛美术馆、和歌山博物馆集中体现了他提炼的日本“灰调文化”;安藤忠雄以清水混凝土构筑的“风”、“光”、“水”一系列教堂再现了日本文化里“禅”的意境。

二、对中国近代以来对阻碍建筑设计理论发展的因素

2.1近代动荡的社会与天朝大梦

中国和日本几乎在同一时期遭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略,相比日本迅速开始的明治维新,当时的中国却仍然在死守着“ 天朝上国”之梦,对西洋人既惧且鄙,“道器之争”一直持续着。而随之而来的是近代以来百年的全国范围的战乱,在这种环境下,营造学社的研究和讨论难得而又令人尊重。但是全国范围的萧条、贫困以及不断的政治变革,包括的文化统治严重限制了学术的发展和实践。留下的只有越来越多的废墟和故事。

2.3 革命造成的功利主义和民粹主义

单一价值观的引导:新中国成立以后,一方面中共是从组织到理念都严重西化的政党;另一方面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流行民间的重视既得利益的功利主义,加上因政治理念而迅速抬头的民粹主义。中国建筑界在政府的引导下学习苏联模式,虽然在战后重建过程中起到了高效、模数化的建设作用。但是忽视了地方特色和人性化,更延误了建筑设计理论的多样化发展。

彻底否定传统:在民粹主义统治下,彻底否定传统在中得到贯彻,无数有研究和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和城市被毁坏,梁思成先生在人类最光辉的遗产北京城的大肆拆除中郁郁而终,只留下“50年后会证明我是对的”的愤言。

长期的浮躁风:同样是在功利主义和民粹主义的影响下,从“三面红旗”开始,大量不切合实际缺乏调查研究的政策的浮躁作风一直流传至今,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地方领导任期内追求的政绩,社会各界追求的短期效益。尤其是搅乱了本该理智、平静的研究工作。在这种背景下,脱离社会经济、国民生活水平的浮躁建筑也出现在中国。一味的追求高大、雄伟。国家大剧院、CCTV大楼等等,破坏了城市景观和城市形态。

2.3 失去信仰的危机

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所信奉的儒家思想,以及在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汉化佛教和道教。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树立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社会道德准则,建立社会群体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就如西方天主教和阿拉伯世界信奉的伊斯兰教,无论社会如何发展都承担着约束社会个体言行的规范。而中国这种核心价值体系是保证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文化先进性的基础。新中国以来对传统文化和宗教的否定,造成了当前信仰危机的爆发。道德体系的崩坏,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混乱,意识形态的混乱。只留下个人的功利与物质追求。

当代日本建筑发展对中国启示

4.1 建立开放的建立建筑界运营体系

我们最需要的其实是一种开放的心态、谦逊的态度和进取精神。从文艺而及建筑,是一样的道理。首先,应该进行更加开放的学术和经验交流,同时理智的对待外来理论和作品。而不仅仅是成为外国建筑师的实验场。其次,建筑界的媒体运作可以仿效日本的经验,对设计师和建筑界进行偶像化宣传和运作。以此提高设计师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有助于提高在设计交流中设计方的话语权。同时提高理论研究的价值在社会范围内的重要性,引导业内人士正确的价值观取向。

4.2 重视纯洁的建筑高等教育

二战时期我们就曾惊叹日本国民对教育的重视,而在受教育期间建立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更是重中之重。对于接受建筑设计高等教育的学生,在校期间还应该学习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并兼顾社会责任,以建立日后工作中个人的“道”。 完成“塑人”的目的。而并非像当前一般将高等教育当做传授工作技能的技校。同时过早的参与实践也是当前流行的潮流,但是这样反而使处于建立个人理想的学生更早的受到当前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成为浮躁风气的传播者。

4.3传统信仰与文化的传承

真正代表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是他们的传统文化。而一个民族的建筑文化应该在吸收(和继承中寻求变革与发展,只有把继承和变革相结合,才能同时体现建筑的时代性与地方性。黑川纪章曾指出中国现代建筑模仿外国的东西太多,“传统有看得见和看不见两种东西,并不是所有中国化的东西都可以用眼睛去看的。比如:屋顶的形式、京剧。这是可以看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对于看不见的思想、人的想法,这是感受的东西,无法用形状来表示。把看不见的东西用抽象的方式来加以表现,找到这种表现方法,也就是抽象化是很重要的。中国建筑在现代化的同时,应该有更多精神性的东西。”在尚有大量宝贵遗产可以挖掘的情况下, 只把目光放在海外,显然是不够明智的。

三. 结语

日本当代建筑发展的经验其实我们必须从思维层面营造一个开放、谦逊而又坚定的观念体系,保留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道”的信仰,大胆的对可借鉴的文化进行“拿来主义”,并辅以扎扎实实的专业技术精神尽早地结束当前的信仰危机。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建筑走出“批判者”和“帮凶”的角色,重新成为“建设者”的角色。因为前者是建筑本体内涵难以承载的,而后者才是其本来的面目。

参考文献:

[1] 萨苏,与鬼为邻[M],文汇出版社,2008.

[2] 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8.

[4] 安藤忠雄,安藤忠雄论建筑[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 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 徐苏斌,日本对中国城市与建筑的研究[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近代建筑论文篇10

作者简介:李俍岑(1989.08-),男,汉族,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硕士,西南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洪智勇(1990.07-),男,汉族,四川省宜宾市江安县,硕士,西南交通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引言

日本与中国自古一衣带水,古时大唐时期,中国最盛期的建筑与城市思想传入日本,奠定的系日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发展基础。但是在中国百年的近代屈辱历史中,茫茫中华大地战火连绵,经济、文化以至城市的建设发展大大退化甚至被破坏。而日本因为明治维新大开国门,又因为大和民族特殊的民族自尊心,在大力学习西化的同时,完成了东方文化的西式转译,自1960年的10年经济奇迹一跃而入世界强国之列。虽然随后遭遇了泡沫经济,但其坚强的经济、文化基础还是非常厚实且底蕴深厚的。

1.主要内容

纵观日本的建筑与城市发展,除了极强的学习能力外,可以观察到极强的文化转译力。亦是说,总能将很好的别国的思想和技术,进行符合日本本国的文化表达,而最终成为自己的成果。这一点和近代的中国有天壤之别。梁思成先生在东北大学建系的宗旨里描述近代中国的建筑设计时说:“溯自欧化东渐,国人崇尚洋风。凡日用所需,无不以西洋为标准。自军舰枪炮,以至衣饰食品,靡不步人后尘。而我国营造之术亦惨于此时,堕入无知工匠手中。西式建筑因实用上之方便,极为国人所欢悦。然工匠之流,不知美丑,任意堆砌,将国人美之标准完全混乱。于是近数十年间,我国遂产生出一种所谓‘外国式’建筑。实则此种建筑作风,不惟在中国为外国式,恐在无论何国,皆为外国式也……”反观日本的文化学者们,往往会在深入了解此外国文化技术的背景后,做出与日本形态意识相符的作品来,几乎所有领域莫不如此。

在半年的研究生学习中,非常着迷于日本的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思想发展,非常关注于这近半个世纪来的近展,日本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如何进行本国的设计营造的。抛开两国的恩怨与羁绊不谈,单从结果出发,且以为,日本文化的相当大程度来源于中华文明,当今的中国想要在这个生态时代之初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大可以去向这位过去的弟子学习,并用来改善我们本国的文化建构和文明思想。

在接触学习日本设计文化发展之后,发现近代日本飞黄腾达的1960至1970这10年期间,是被称作“黄金时代”的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也是奠定日本位列当今世界强国之一的根本所在。并且就是在这十年间,日本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领域,出现了新老交替的传递工作,也完成了西式建筑设计与规划思想在日本的日系转译工作,而完成这关键性的一步,与一个人和一个组织相关。丹下健三,日本近代建筑之父,日本现代建筑的翘楚,第一位东方的普利兹克奖得主。丹下老师在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通过一系列竞赛,开始奠定自己在日本与国际当代设计平台上的地位。他与他的同辈板仓准三等日本第二代现代建筑设计师,深受柯布西耶.密斯等当时现代建筑掌旗者思想的影响,同时又收到本国老一辈建筑师如村野藤吾.白井晟一等的影响,带着强大的西方新建筑思想,与本国古老的东方营造之术,在黄金经济时期的背景下,完成了极高的设计思想与成果,为当今设计与规划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意义和极大的营养价值。

1960年,国际设计联盟(IDC)决定同年在东京举行大会,日本由建筑师学会挑起了这次盛会的大梁。丹下的同事浅田孝一,丹下的弟子黑川纪章,当时十分有影响力的评论家川添登,还有年轻建筑师菊竹清训.大高正人.槙文彦一起,以新陈代谢派设计小组在这个国平台上集体登场,并于之后的10年中,做出了一些列建筑设计与城市探索的概念狂飙式的方案,虽然他们理想的社会主义最终在1970年大阪世博会他们的全盛时期走向了乌托邦主义,但是这10年的种种思想鸣动以及一个又一个的理想方案设计,深深影响了日本甚至世界的城市规划走向。

1970至今日本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建筑师,为世界建筑行业输出了大量人才,由此可见,日本近代建筑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比中国近代建筑的历程,似乎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日本建筑界的持续思考,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对西方建筑思想的深入研究、对东方文化的执着坚守都功不可没。在中国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还是应该研究日本优秀的建筑思想与城市文化,通过学习不断加深对本土设计的深入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将本国的文化与建筑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丹下健三.区域规划理论.1950

[2]丹下健三.现代都市的区域结构与建筑形式.1959

[3]川添登,大高正人,菊竹清训,槙文彦,黑川纪章.新陈代谢1960:新都市主义的提案.1960

[4]槙文彦.集合形式的调查.1963

[5]矶崎新.过程规划理论.1966

近代建筑论文篇11

西方世界科学知识不可避免地要和西方神学中的宇宙论、生命起源论等发生直接冲突,而中国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却不是和科学处在尖锐对立的地位。中国认定价值之源虽出于天,而实现则落在心性之中,所以对于“天”的一方面往往存而不论,至少不十分认真。中国的科学/理性和信仰不但不对立,还大有附会的余地。对待科学的态度积极开放自古有之;早先的第一代建筑师面对现代建筑思想,迅速“拿来”,在使用现代材料和建筑学语言创作的同时即开始摸索中国建筑之路。

但是,第一代的中国建筑师绝大多数自西方接受完整西方建筑教育归来;一方面,原有师徒相承的传承体系几近断绝,另一方面,完全引入西方建筑学思想,使用新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新的建筑设计景象犹如手持油画刀,蘸着油画颜料,开始用焦点透视方法在并不堪承其重的传统山水长卷上作单帧的静物画。

2 中国现代建筑之发展

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使得无法对其驻足长思,有效掩盖了存在的问题:

首先,移植的建筑观。西方建筑学关注建筑单体,二元对立的自然观使得建筑往往与自然环境对峙。且往往于有限的范围之内关注建筑本身。东方的建筑只是体形环境的一部分,讲求与自然相融的放松设计。而我们现今的建筑教育尚未引入本国建筑观基础,直接以西方建筑学教育为起点,继续着移植。我们学习西方建筑学,但由于没有西方传统文化、理性精神、批判精神的素养,无法认清作为实体存在的建筑背后的价值基础,难免论于“摹写”。而相当程度上的重西方理论而轻本国传统甚为可怕。如若没有本国修养,水平再高也只能是以“华裔”的身份参与竞技。

其次,方法论。中国的逻辑――知识论的意识素不发达。表现在建筑上,是设计的非理性与不批判。时下热衷探讨“中国的”,但对于什么才是“中国的”,恐怕也难以说清。笔者以为,真正的民族属性还是来自于深层次的价值之源。数十年来国内建筑尝试过通过形式、符号、风貌来延续传统,创造新的中国建筑;但在内核上,未能有效地对继承的价值内核作精准的再阐释与建筑表达,这也当是中国现代建筑未能为世人认同的重要原因之一。同为引入现代意义建筑学的日本,其在形式上已相当现代和自由,但所传递出的气韵则有深刻的日本气息。传统与现代的设计都与现代生活融合得很好。

再者,职业精神。比照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精神对于西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建筑领域同样面临一个类似的问题:建筑师群体的伦理、价值判断与行业的发展是否存在某种重要联系?西方古老世界的建筑师是建造活动的最高领导者。在构筑是空间的同时更在和上帝、终极存在对话。而今日中国的建筑师,还仅是建造活动流水线上的一员。“中国的建筑师以十分之一的数量,用十分之一的时间,设计着十倍于欧洲建筑师的建筑。”Rem Koolhas谑称中国建筑师的效率是欧洲建筑师的1000倍――但是,若从所取得建筑水平和艺术成就而论――相差甚远。尽管对自己的设计底气不足,问心小愧,但巨大的建设量容易使得建筑师易于满足、小富即安;而且当下标榜个人价值,并无宗教的、精神的内在价值之源敦促建筑师作不断的自我拷问和求索。用略微夸张的话讲:中国大地正在花巨资兴建混凝土垃圾,此话相当不为过。

西方近代俗世化的历史进程中,所谓由灵返肉、由天国回向人间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首先建立起“人的尊严”的观念。但由于西方宗教和科学的两极化,人的尊严似乎始终难以建筑在稳固的基础之上。外在超越的价值作为强大的外在力量,要通过个体人,来实现它自己的价值;而人在其面前只有感到无可奈何。伴随经济利益驱动的日益发展,宗教驱动利益的日益衰落,近代社会中,人们开始迷失和怀疑存在的价值。建筑也失去了统一的价值评判,随之而起纷繁复杂的设计都在表达自己的声音,都企图用各自的哲学解释世界和解释建筑,使得今日呈现百花齐放、甚至芜杂难辩的局面。

但是,西方社会中,尽管制度化的中古教会权威在近代科学冲击下彻底崩溃,但是作为价值来源的基督教精神仍弥漫在各个文化领域。外在超越型的西方文化不能完全脱离它,否则将会无所依托。发展至今,纷繁复杂的西方建筑仍存有对价值之源的肯定,并且理性和批判的精神贯穿对建筑 “正确”建造的探究,换言之,仍在试图追寻建筑中的终极存在。

而中国文化也许并不适应西方文化外倾精神所建立的系统的建筑科学,其内倾精神似乎并不积极鼓励人去对外在世界寻求系统地了解。表现在用学来的方法警醒建造上,一、是延续重实用科技、轻基础研究的偏向;二、不够理性、不够批判。三、价值体系本身的传承也如西方一样,日益不明而面领危机。以庄子“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对天道存而不论的态度,对于超越源头只做肯定而不去穷究,注重个体内心的评判与修养,在逻辑――知识论的持续不发达下学习西方进行建筑设计。

3 发展之未来

安定静止。科技发展和经济成长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物质上的进步正在与精神上的堕落恰成比例。今天西方的危机正在“动”而不能“静”、“进”而不能“止”、“富”而不能“安”、“乱”而不能“定”。而在关于前进的态度上,“过去的一百年里,人类的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人类的智慧并没有增加多少。”2此话也许稍过,但“安定静止”的价值观念在现阶段,确是极富意义。中国传统中对价值之源“天”的追问与和谐,将为建筑指明方向。

与基督教认为自我应完全托付给上帝不同,中国人相信价值之源在与一己之心而外通于他人及天地万物,可以翻来覆去强调“自省”、“自反”、“反求诸己”、“反身而诚”。而自我修养的最后目标仍是自我求取在人伦秩序中与宇宙秩序中的和谐。只有在中国思想史上,个人修养才一直占据着主流的地位。这种“依自不依他”的人生态度固然有其弊端,但在今日,方向上是最富于现代性的。

核心,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师作为舶来的职业,与传统的工匠相差甚远。作为建造活动的全程,今日的建筑师有责任拿出统领的魄力来向更好的方向前进。韦伯论证加尔文教派“入世苦行”的伦理对经济发展中的个体人具有重要联系。而建造行动的主体――建筑师,必须有完善的内心世界。中国建筑未来之路还是要靠内在超越的价值之源。新的知识人是由传统的“士”转变而来的,余英时先生论述近世儒家思想中同样属于“入世苦行”的一型,并且对明清商人精神贡献甚大3。笔者认为:能创作出真正属于中国的建筑的,也必是拥有“士魂”,拥有深厚传统积淀和宽广内心世界的建筑师群体。

参考文献

近代建筑论文篇12

梁思成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业,他系统地调查、整理、研究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和理论,是这一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同时,他还努力探索中国建筑的创作道路,提出了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在近代建筑学方面贡献非常突出。

1946年,留学归来的梁思成回到母校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思成除了仍在清华大学任教授和建筑系的主任外,一直以高度热情参加了各项建设工作,先后担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员、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主任、北京市城市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他还是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时光如白驹过隙,早从1931年起,他就已经将毕生精力投入到中国建筑史著述事业中。梁思成不仅熟知中外建筑的设计方案与理念,而且强烈主张把近代的科学方法应用到研究中国古建筑上。他曾明确提出:“近代学者治学之道,首重证据,以实物为理论之后盾,俗谚所谓‘百闻不如一见’,适合科学方法。”所以,他坚持研究古建筑,首先必须进行实地的调查测绘。选择北京故宫作目标,因为这是目前留存最大量的明、清两代古建筑的代表。他手执清代朝廷公布的《工部工程作法则例》为课本,对着实物,从整体到局部,一一逐个辨识、测量、记录。他老老实实求教于老工匠,在他们帮助下逐渐弄清了清代建筑的结构与形态,这如同跨入了门槛,为扩大调研范围创造了条件。从1932年4月开始,梁思成对蓟县独乐寺辽代建筑进行了调查,写出了详细的报告,在不长的时间里,又连续写出了《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大同古建筑调查报告》《赵县大石桥》《晋汾占建筑预查纪略》《曲阜孔庙之建筑及修葺计划》等10余篇论文和报告,将一座座从汉唐、宋辽到明清各代的古建筑珍宝展现在世人面前。

经过对古建筑的系统调查研究,梁思成终于得到了丰硕的成果。1934年,他编著了《清式营造则例》一书。这部著作第一次将繁杂的中国古建筑构造和形制作了科学的整理和分析,对清代建筑的各部分作法和制度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论述,第一次用近代的建筑投影图绘制出清式建筑构架、门窗、装饰和彩画的详图,使人们在多彩的古建筑遗迹面前,不再停留在一般的感叹上,而获得了科学的认识和了解。几十年来.这部《清式营造则例》成了初学中国古建筑的入门必读教材和研究中国古建筑的不可缺少的资料。

1944年,梁思成开始撰写《中国建筑史》。在这部著作中,梁思成根据大量的实物和文献资料,第一次按中国历史的发展,将各时期的建筑,从城市规划、宫殿、陵墓到寺庙、园林、民居都作了详细的叙述,并对各时期的建筑特征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