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区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1 17:15:09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篇1

近年来,街道坚持以人为本,从广大居民群众实际要求出发,依托街道多年建设和发展的良好基础,发挥整体综合优势,从“夯实工作基础,提升服务品牌,促进和谐社区构建”三个方面入手,采取有力措施,使社区始终保持凝聚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连续提升、利益差异趋于融合、和谐幸福逐渐增进的态势,有力推进了富裕文明、现代新型和谐社区建设。街道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青年文明社区”、“建国以来全国十大思想政治工作典型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全国侨务工作先进单位”和“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文明单位”、“省人民满意公务员集体”以及“南京市‘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等市级以上荣誉170多项。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抓准“四个环节”,增强“两个功能”,不断夯实社区工作基础

南京新一轮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极好的机遇,也带来了现实的挑战。锁金村在构建和谐社区方面要成为都市型社区的代表,必须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强化软件建设,抓准“四个环节”,增强“两个功能”,不断完善公共管理多元化与群众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形成较强的调适能力,进一步夯实社区工作基础。

抓准“四个环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街道先后与驻区大单位党组织合作,牵头成立了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社区党员议事会和社区党建工作党员代表大会,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发展和建设。二是拓展服务网络。以信息化为手段,整合社区资源,建成社区信息传达、管理、服务、监督的连动机制,并建立“万家帮”社区服务网站、呼叫系统和9个社区服务工作站,形成区、街、居三级联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区服务网络。三是推行社区治理。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区管理机制,健全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社区居民自治公约、自治章程、社区论坛等,真正将社区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交给社区居民。培育和完善社区各类中介组织、民间组织20多个,建立以“万家帮”为首的志愿者服务队伍15支,进一步完善社区治理模式。四是加大投入力度。街道每年排出一批为百姓办实事项目,诸如小区出新、道路修整、环境改造等,同时加强社区居民道德素养、科学素养、心理科普进社区等软课题研究。近年来,街道每年用于社区硬件改造和课题调研的经费占街道总支出经费的75左右。

增强“两个功能”:一是增强特色功能。根据统筹、均衡发展的要求,按照建立“一居一特、一居一品”的原则,建成一批学习型、服务型、数字型、生态型的特色功能社区。二是增强“三圈”服务功能。依托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打造十五分钟的健康圈、文体活动圈和生活服务圈,努力使居民群众从改革发展中受益。

二、开展五项活动,突出差别服务,推进“五个提升”

建立和谐社区服务评估体系,以“公平公正、消除差异、促进融合”为切入点,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差别服务,努力使社区成员充分享受发展成果,实现社区成员和睦相处、友好相邻。

(一)开展学习型社区创建活动,推进社区居民文化道德素养进一步提升。充分发挥驻区单位人才集中和场馆众多的优势,打造文化锁金,努力将社区建成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建立“自我形成、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学习组织,树立“学习让社区更文明,学习让生活更精彩”的理念,营造浓烈的求知氛围,不断提升居民的文化水平。以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为重点,开展科技、文化、法律、卫生等“四进社区”活动和“道德建设进社区、基本规范入家庭”知识竞赛、“公民道德演讲比赛”等特色活动,不断推动社区居民道德素养提高。

(二)开展困难群体帮扶活动,推进社区凝聚力不断提升。在街道再就业中心基础上,整合社区资源,成立家教援助、庇护救助、就业援助、法律援助、医疗援助、实物救助和邻里互助等“七位一体”的社会援助中心。建立“四解”工作机制,实现社区成员和谐相处。在经济上“解困”,设立下岗职工培训学校,定期为社区“4050”人员提供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兴办农贸市场、创业园和再就业一条街等社区就业实体,为他们荐岗、腾岗、买岗和开发就业岗位。在生活上“解难”,重点帮助老年人和残疾人员等群体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思想上“解惑”,发挥街道思想政治工作志愿者工作队和谈心室等载体作用,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提高他们对新形势的认识、增强实现自我价值的信心。在精神上“解闷”,经常组织驻区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困难群众当中,开展文化艺术活动。

(三)开展心理健康进社区活动,推进社区人际关系融洽度提升。开设社区心理健康保健点(室),将受过培训的20多名具有高级心理保健师证书的干部,分派到各居委会心理疏导室定期开展工作,对群众在工作、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忧虑、困惑、压抑等情绪进行帮助和疏导。定期邀请心理健康专家来 社区开设讲座、培训,开展咨询、保健服务,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同时,积极开展邻里互助情、公婆体贴情、父母养育情、兄妹手足情、姑嫂姐妹情、婿媳敬老情、儿女孝顺情、夫妻恩爱情等“八情”活动。实施对流动人口和刑释解教等特殊人群送乡情、送亲情、送真情和送温情等“送四情”服务,大力营造亲情社区氛围。

(四)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活动,推进为老服务水平提升。挂牌成立老少照料中心,根据老人身心特点,提供谈心、生活护理等多项服务。各社区对独居、“空巢”老人均提供专业、志愿等低价优惠及免费志愿服务。

(五)开展“五教”活动,推进未成年人综合素质提升。依托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积极开展“德教、科教、法教、帮教、家教”等五教工作。德教,大力普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倡导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并教育青少年学会处理好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科教,就是通过组织未成年人参观科普教育基地,成立未来工程师俱乐部和社区科普大学,对他们进行科学常识教育,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法教,就是通过建立街道“模拟法庭”,举办法律报告会、现场会等形式,对未成年人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帮教,就是重点对街道失足未成年人进行帮教。家教,通过办好家长学校和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广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并帮助家庭处理好家长与子女的关系。

三、构建“六个平台”,打造“六大品牌”,不断提升社区发展档次和水准

品牌就是形象、特色就是优势。为此,街道认真分析形势,抓住重点,创新载体,不断造就新特色,创出闪光点。

(一)构建社区服务平台,打造“万家帮”品牌。近年来,锁金村街道依托品牌优势,成立了“万家帮服务公司”,以“借万家力、解万家难、集万家情、送万家暖”为服务宗旨,秉承“一人帮万家,万家帮一人”的服务理念,立足社区、面向社会,从帮生产、帮生活、帮解困到帮学习、帮创业、帮发展,开展为居民提供医疗、家政、维修等60余项服务。在“万家帮”组织各类服务活动的影响下,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也日益高涨,自发组织了包括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万家帮志愿者在内的5000人以上的志愿者服务队伍,形成了“一家有困难,多家来帮忙”的新型邻里关系。

(二)构建居民参与平台,打造“百姓点戏政府唱”品牌。以社区为载体,建立了“百姓点戏街道唱”的工作机制。先后在社区服务中心和各社区分别设立了群众点评室和点评栏,定期召开社区协调会、听证会和议事会等,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20__年12月,锁四社区主任换届时,街道进行网上表决后,组织召开了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根据多数居民的意见,对该社委会主任成功进行了“海选”。

(三)构建党建强基平台,打造社区党建“四个服务”品牌。一是党工委为基层党组织服务。适应社区特点,推行“社区党委—楼幢支部—楼道小组”的党建新模式。二是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建立党员家有困难必访、家有矛盾必访、身患疾病必访和关系转入必访等“四必访”工作制度。建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对离退休党员、下岗失业党员、在职党员、生活困难党员、非公企业党员及流动党员,提供组织关系接转等13项服务。三是党员为群众服务。建立由600多人组成的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党员安全巡逻队和党员思想政治工作宣传队等三支党员志愿者队伍;建立党员群众一对一结对帮扶制度,切实解决居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四是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持党建工作服务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方向,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在社区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投资兴业的发展环境和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四)构建依法行政平台,打造标准化服务品牌。锁金村街道社区服务起步较早,社区服务标准化工作开展得也较早。20__年,街道制定的社区养老服务、家政服务等服务标准己被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推广为江苏省通用标准。去年以来,街道以实施《行政许可法》为契机,参照ISO9001:20__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行政服务中引入“顾客”这一市场概念,把《行政许可法》的合法原则、合理原则、效能原则、责任原则、监督原则以及公开、公正、公平原则融入日常行政流程,制定了“一门受理、决不推诿;一口说清、决不含混;一次办结、绝不拖延”的“三一三绝不”行政服务标准。20__年9月28日,街道行政服务工作通过了ISO9001:20__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目前,我们制定的和谐社区评价准则也通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可并备案。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C9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07(2016)04002506

[收稿日期]2016-03-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朝鲜族跨国人口流动对东北边疆地区和谐稳定的影响研究”,项目批准号:13BMZ080。

[作者简介]1.朴今海,女,朝鲜族,延边大学民族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民族理论与政策;2.蔡香美,女,朝鲜族,延边大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专业硕士研究生。(延吉133002)

文化是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和谐文化是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团结、促进边疆多民族和合共生、和谐发展的思想根基和精神纽带。在民族地区多元共生的文化百花园中,若是没有民族文化的相互包容、和谐相处,区域内和谐社会的构建则无从谈起。本文以东北边疆地区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试图从文化共生的角度,梳理近代历史上东北民族地区多元文化共生的社会发展脉络,探讨新时期东北民族地区文化共生发展的趋势,为东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建构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

一、文化的多元共生:|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根基“共生”原是指多样性生物间互惠共存的自然现象,引申到文化学则指不同民族、不同地区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交流、兼容并包、多元共存、协调发展的文化形态,即多元文化之间的共生关系。文化共生是多元文化发展的一种普遍方式,是促进文化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视历史上各民族多元文化共生的发展历程,把握文化共生的多维向度,为民族间文化和谐奠定基础,进而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兼容并包是东北边疆地区多元文化共生的基本前提

从历史渊源来讲,东北边疆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自古就是众多少数民族的发祥地,不同民族间的辗转流动与交相杂居以及不同民族政权的轮番更迭,使不同文明符号得以在这里传承和发展,多民族多元文化共生成为东北边疆地区文化的最大特点之一。仅从近代而论,清时的满族入关、鲁冀晋流民及朝鲜人的齐闯关东,使得东北边疆地区原有的民族分布格局被打破,除了满族等土著民族外,又增添了中原的汉族和朝鲜半岛的朝鲜人。不同的移民承载不同的文化。随着移民的到来,中原的旱作农耕文化、朝鲜半岛的稻作农耕文化,以及基于各自经济文化类型的各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在东北边疆相互交汇,使东北地区传统单一的游牧社会更加趋于多元化、复杂化,构筑出一道多民族多元文化共生的风景。

多元文化交汇于东北边疆,其共生的前提是相互认同与兼容并包。文化的共生,首先意味着居住在同一生活空间的任何一个民族所拥有的文化都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同的文化系统都平等地享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不同的文化之间应当保持一种生态平衡。东北边疆地区最鲜明的文化特质就是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认同和包容。当然,不同文化间的碰撞、摩擦、冲突与妥协在多元文化共生与发展过程中也在所难免。如清朝时期满族的强势文化对汉族、朝鲜族等弱势文化的同化、民国时期汉族强势文化对朝鲜族及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同化、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各民族的殖民文化等。但总体上讲,东北民族地区的多元文化始终以尊重、包容和发展的姿态向前生长。历史上形成的东北土著民族文化以及汉族、朝鲜人等移民带来的各自传统文化,建构出东北边疆地区特有的社会文化构造空间。在这里,各民族敞开胸怀、互相接纳、取长补短,表现出开放包容的文化性格,共同托起一个兼容并包的社会。由延边地区耳熟能详的布尔哈通河、珲春等满语地名,延吉、王家屯等汉语地名以及吉地、子洞等朝鲜语地名的通用并存中,我们可以略见其多元文化兼容并包之一斑。

(二)互惠共荣是东北边疆地区文化共生的基本态势

文化的多元共生意味着文化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的。东北边疆地区多元文化的共生也并非停留在各民族原生态的文化并存与相互认同上,而是表现出动态性的多元共生态势。各民族在认同、包容不同文化生态的同时,相互借鉴、相互吸收,从中提升各民族文化的品位和文化自觉意识,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共生共荣。自原住民与外来移民相汇东北边疆伊始,东北边疆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就走上了一条相互认同、借鉴、交融和汇集的文化聚合历程,形成了一种互惠的多元文化的共生态势。多元文化之间不仅相互认同,而且相互影响,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这种互惠关系不仅使东北各民族文化得以“美美与共”,而且促使东北边疆的民族关系趋于和睦、融洽。现今延边的民族关系之所以如此和谐、延边之所以成为我国民族团结的典范,与历史上所形成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兼容并包是分不开的。近代东北各民族文化能够在短期内形成互惠共荣态势,究其原因,可从如下几方面考虑。

一是各民族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共同因子促使不同文化趋于共生共荣。虽然东北边疆各民族的经济生活类型不同,其文化也千姿百态,但不同文化之间也有着普适价值的存在,儒家的伦理道德便是积淀在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的一大共同因子。儒家文化主张“和而不同”,即尊重彼此的差异性,从而形成和合共存的和谐关系。东北边疆的各民族,不管是土著民族还是外来民族,其传统文化都不同程度地汲取了儒家文化的合理因素,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各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类同性为彼此共生与兼容提供了共同性基础,拉近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使各民族之间更具亲和力。尤其是对跨界移入中国境内的朝鲜族来讲,其国民身份虽属朝鲜,但朝鲜人长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再加之历史上中朝之间的宗藩关系与同质文化背景、隔江而居的地理区位等因素,不仅使中国东北成为其移民的首选之地,而且加快了他们与当地的土著民族满族及来自关内的汉族移民间的相互认知,催生出一种文化共生带。

二是不同经济文化类型之间的互补互惠促使各民族文化趋于共生共荣。东北边疆地区自古就是肃慎族系文化和华夏文化以及朝鲜半岛文化的汇聚地。仅从经济文化类型来讲,肃慎系的游牧渔猎经济类型与中原汉族的旱作农耕文化以及朝鲜半岛的稻作农耕文化间固有的差异,可促使各民族在生活上互通有无,形成相互依赖的学习、合作关系。原属游牧狩猎经济的满族从汉族、朝鲜族那里接受农耕文化,而同属农耕文化的汉族和朝鲜族之间则相互传授旱作农耕技术和稻作农耕技术,使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并存、互补、互惠。尤其是19世纪末,清朝移民实边时逃难求生齐闯关东的关内汉族与境外朝鲜人所具有的共同的移民身份以及共同_发东北边疆的历程中形成的汉、朝民族之间在生活方式和经济类型的互动互补关系,不仅带来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渗透和共生共荣,而且促成了东北各民族和睦融洽的民族关系。

二、文化的和谐共生:东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文化共生的和谐态是“文化共生的根本价值向度,是多元文化发展的最理想状态”。[1](156)近代东北地区多元文化共生的历史告诉我们,和谐文化是东北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基础

民族地区建构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必须坚持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首先,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是对各民族人民的民族身份与主体性的尊重和认同。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和灵魂。对于民族学家来说,“文化是一个富有意义的实体,它是以客观的共同要素――语言、历史、宗教、习俗、典章制度,以及主观的人们自我认同来界定的”。[2](250)民族所具有的共同的语言、风俗习惯、以及共同的心理等特点,大都以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一个民族的历史渊源、生产方式也都不同程度地积淀在民族文化当中。因此,对待各民族文化时要平等地看待每一种文化,尊重文化的差异性,正如文化相对论代表人物赫斯科维茨(M.J.Herskovits)所指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内涵和审美价值,都是为自己群体服务的,不同文化之间应相互尊重,要强调多种而不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价值”。[3](80)那些凭借主流文化之霸权掩盖、改造非主流文化或边缘文化差异性的,亦或是将少数民族文化之特殊性作为资本,而排斥主流文化的做法都是极端的。在对待少数民族文化时,尤其要正确理解和把握好跨界民族同境外同根同族的民族感情、亲缘关系。如朝鲜族,尽管与韩国有着将近半个世纪相互隔绝,且各自在不同的社会体制与意识形态下生活,但有着历史的渊源关系――同根同族、同语言、同风俗、同文化,使双方之间自然互有认同感和亲近感,由此增加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的迫切性。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入和中韩建交,朝鲜族试图从韩国文化中追溯本民族文化的根源,从而使得现行文化具有特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正因为跨界民族的特殊的民族情结和文化情缘,朝鲜族对韩国文化情有独钟就不足为怪了。

其次,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就是对一个民族文化权的尊重。文化权是一个民族拥有保持、保护与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权利,其实质就是民族平等待遇问题。保持有利于本民族发展的文化价值,在合理汲取人类有益文化的同时,抵制不良文化对本民族文化的侵害,防范本民族文化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丧失,是各民族行使文化权的应有之义。当今世界仍存在文化霸权与文化殖民、强势文化与劣势文化之差别。全球化时代,各民族文化在更宽层面上相互接触和碰撞,矛盾与冲突在所难免。在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中,一些民族的文化,尤其是一些弱小民族的文化将遭到主流文化或强势文化冲击,或主动或被动发生变化。但另一方面,在全球化语境下所产生的民族文化自觉势必激发民族文化个性化以及各民族争得民族文化权的诉求。尤其对于弱势民族和弱势文化来讲,文化权是对抗强势文化对本民族文化冲击,保卫自己的文化领地和生存空间的重要武器,需要无条件的争取。民族不论大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也就有自己的文化价值与自己的文化立场,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应当获得平等的对待,而体现在各民族文化上的差异也应得到尊重。我们绝对不能以“我族文化中心主义”的观念和尺度去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否则就会导致文化之间的冲突。

(二)和谐共生: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向

首先,文化的和谐共生是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无论是汉民族文化还是少数民族文化,虽然鼎足而立、特色鲜明,但他们都不是封闭孤立的,而是在文明发展长河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体。文化多样性的内涵“不仅在于承认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且在于承认不同文化所具有的价值及其相互之间可共生、可共容、可共荣和可共融的特性。这是在跨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实现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理念,正是对全球化时代多元文化互动共生态势的本质认知,也是党和国家把握时代脉搏、遵循客观规律而确立的文明发展观。东北地区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地理环境、经济类型、社会发展不同而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各民族文化,构筑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和多元文化共生态,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增姿添彩。而另一方面,尽管各民族文化色彩丰富、形态各异,但不同文化间也存在着某些共同的特质和普适性价值,使得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对话以及相互借鉴、补充、吸收、整合成为可能。东北民族地区文化的共生与发展,需要努力做到求同存异,凸显“多元”,寻求多元文化的互惠共生,使区域文化在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彼此吸收借鉴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当然,多元文化共生态中的“求同”并不是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同化或均质化;“存异”也并非固步自封,而是各民族文化在相互交流和不断磨合的过程中,既要保持各自特色,又要兼容并蓄,使不同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再次,多举措增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帮助民族地区提高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通过各种渠道打造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形成系统的产业链条,发展文化产业,以实现民族文化的自主创新,扶持民族文化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当今东北地区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设及国家“一带一路”大棋局倡导的人文精神和互利共赢理念,给东北边疆地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区域之间人员往来,尤其是劳动力的跨国流动,不仅推动了经济发展,而且也带动了文化交流,唤醒了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觉,成为文化共生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充分把握区域经贸发展之机,利用各种政策优势,以发展文化产业为龙头,推动东北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发展,提高文化的竞争力,提高整个国家的软实力。

(三)正确处理“主流引领”与“多元共生”的关系

在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中,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主流引领决定着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引领多元文化的健康发展,才能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推进民族地区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稳步发展,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与此同时,也要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鼓励多样风格竞相发展,防止少数民族文化被边缘化,切实改变主流引领与多元文化相脱节的现象。主流引领并非同质化、单一化,用政治干预来评估文化差异、灌输主流文化、调和文化冲突,只可能一时在表面上制造一种貌似和谐共生状态,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冲突,反而有可能埋下一个意外的隐患,即国家意志与民族意识相对立。近年来,在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一些打着“唱响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号,将多元文化与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同质化,否定民族文化的特殊性,甚至否定“民族政策”的一系列极左倾向。脱离民族地区实际,凭借行政手段的硬性“引领”,只能适得其反,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标,甚至还会引发少数民族对国家和主流文化的离心力。

指出:“一带一路”建设,“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边疆地区是个大利好。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边疆_放开发步伐,拓展支撑国家发展的新空间。”[6]文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东北民族地区也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充分发挥多元文化优势,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和谐共生,以推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邱仁福:《文化共生论纲》,《兰州学刊》,2008年第12期。

[2]周庆智:《文化差异:对现存民族关系的一种评估》,《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6期。

[3]包舒畅:《我国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的选择》,《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2期。

[4]郝时远:《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熔铸中华民族文化》,《人民政协报》,2012年3月13日第5版。

[5]:《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年11月9日第2版。

[6]郝时远:《文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6日第7版。

中国朝鲜史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会员大会

在延边大学召开

2016年8月13日―15日,由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主办、延边大学朝鲜―韩国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朝鲜史研究会2016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会员大会在延边大学召开。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篇3

[5]林钧昌.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2).

[6]金炳镐.民族关系理论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7]全国社区民族工作经验交流.典型案例.北京:注重社区创新发展,谱写团结和谐篇章. .

[8]林钧昌.城市少数民族的权益保障[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4,(4).

[9]价值16万切糕事件.百科名片.http:///view/9706895.htm.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篇4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的发展状态下认识的发展,它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三维结构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四维结构的过渡和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重大推进,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它反映了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动态发展需求。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论断,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体现了我们党执政宗旨和执政使命的本质要求。和谐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文化境界,是一种系统化的社会定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社会基础层面的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有逻辑起点性的工程。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分析

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个时尚的口号,而是一项有着丰富内涵的系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①。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一个因果互动的、双向递进式的动态系统演进的过程,该过程充分地体现了依赖人民、受益人民的“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特质。

二、社区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分析

(一)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社会是形式,文化是内容,文化建设是基础,而社区文化就更加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意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灵魂和支撑。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可以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基础性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文化条件。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同时,社会是一个大系统,社区是一个小系统,从系统论角度审视这两个系统,都需要控制和协调,而社区文化建设,可以协调社区系统运行,从而也协调了社会系统的效率与公平。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社会是合作和宽容的社会,需要容忍各种不同利益关系的存在。社区文化的建设为社区发展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社区公共道德,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区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和谐社会是民主和善治的社会,即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社区文化建设就是要协调好各种社区关系,促使人人友爱、家庭融洽、邻里团结。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社区通过文化建设,净化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社会心态,营造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区生活环境,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和谐社会是公平的社会。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社区文化建设就是在社区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保持权利的平等、利益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对社会公平本质要求,是衡量社区全面进步的尺度,也是建设和谐社会中的社区文化的深厚基础;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社会和谐的深层基础在于全社会之间拥有一种普遍的认同,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的纽带。这对于社区文化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诚信,就没有相互的帮助与合作,就没有社区的团结,更加无法形成普遍的社区认同感,也就更勿需提及社区文化的和谐建设和发展,乃至和谐社会了。

(二)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社区文化是在社区共同体中逐渐凝聚起来的相同文化体验与认知,是居民在特定区域内形成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文化品位、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具有整合社区资源、引导价值观念、传承文化成果、规范行为方式,教育娱乐群众、稳定人心、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等重要功能和作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发挥文明社区的示范作用,进而有效地辐射、带动整个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不仅是城市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服务群众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建设和谐社区也是以群众的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并要注重在工作中不断有所创新文化,具有普遍的接受性、认同性;具有教育、引导、愉悦和美化人的心灵的功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聚人心、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一个有效载体,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社区文化建设的特殊功能,实现“以文化凝结温馨,以文化促进和谐”,通过建设社区文化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社区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灵魂

一个社会的文化及其传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社会的精神面貌,没有社区文化,就没有和谐的社会。社区文化建设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社区文化建设在本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如果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没有共同前进的旗帜和灵魂,就不可能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起来,把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凝聚起来,也就不可能有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追求,更不可能有社会和谐的实现。相应地,追求社会和谐的实践又会推动社区文化的发展。和谐社会越发展,社区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越明显。对每个人来说,社区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全社会而言,社区文化建设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作用,内含着人们高度认同的共同价值观念,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特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和谐所必需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文化源泉,它对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观念引导、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的作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和灵魂。

三、面向和谐社会的社区文化建设

在面向和谐社会的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推进社区文化建设。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是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性环节,是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社区居民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效形式。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必须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社区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前进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推进社区文化建设。要体现这一指导思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在社区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先进的思想道德。先进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着社区文化的根本性质和社会作用。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进行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全面落实“始终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思想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灵魂所在。我们在社区建设中必须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清除社区文化建设的糊涂认识,引导社区居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发展现。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思想道德目标,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社区文化创建活动。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面向大众,由群众创造又服务于群众

当代中国文化最深厚的根源在广大人民群众之中,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来源于人民群众又服务于人民群众,这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始终是我们党文化建设的根本方向。社区建设的宗旨是服务居民,社区文化建设的宗旨亦应服务居民,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社区居民精神需求。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鉴赏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组织社区文化活动要以满足社区居民为最终目标,要注意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考虑他们的精神需求,鼓励他们的首创精神,使他们在活动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既是社区文化的创造者,又是社区文化的受益者,从而调动他们参加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自觉地运用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社区发展的良好局面,不断提高群众的文化鉴赏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为社区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促进社区文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三)把握社区文化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和结构组成,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对社区文化不仅要从广义上去理解它,也要注重狭义上的理解,要充分认识到,社区文化是社区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意识形态成果。社区文化是由社区内部创造为主,外部文化输人为辅形成的不同形态的文化现象所构成的复合体系。它以社区精神为核心,以社区文化为理念,以价值取向和文化形态为主要内容,以社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为支撑,融社区宗旨、行为规范、伦理体系、价值准则、习俗信仰和制度规定为一体,是社区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有了这—认识,才能重视社区物质文化建设;才能构建适应社区文化发展的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才能强化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认同感或归属感;才能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和创造精神。

五、结论

本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面向和谐社会构建的社区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任务进行了较具新颖性的认识。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性支撑,从社会互动的观点看,和谐社会的功能体现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特色;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原则同样体现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系统思路。

参考文献

[1]阎向阳.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集团经济研究,2006(216):14-15.

[2]杜立婕.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求实,2006(3):59-63.

[3]石忆邵,杨碧霞.城市文化与和谐城市建设.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4):55-58.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篇5

关建词:人本主义 和谐社区 社区管理 社区服务

1社区与和谐社区

1.1社区

社区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从其提出到现在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与演变,目前主要形成两大类观点:一种是功能主义观点,认为社区是由有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关系的人们组成的社会共同体另一种是地区性观点,认为社区是指在一个地区内共同生活的有机组织的人群。无论何种观点都是以人为根本出发点、围绕着人这个中心进行的讨论与研究,离开了人,社区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根之木。因此,有必要重构人本主义社区,强化人在社区中的主体地位,深化社区人性化改革。

社区的发展经过了多种形态,其扩展出的类型也各具特点,如现在所流行的生态社区、文明社区、绿色社区以及参与型社区、混合型社区、有归属感的社区等。总结上述社区,无论哪类社区都是在倡导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虽宣传口号和方式各异,但事实上殊途同归,都是为了营造一个和谐社区、一个和谐环境、一个和谐社会。应该说和谐社区并不是社区发展的一种新形态,但对其分析研究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作用。

1.2和谐社区

和谐社区的提出是与和谐社会的发展有紧密联系的,而和谐社会是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风貌得到较大的满足和改变,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后出现的新的社会发展理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和谐社会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这也是实现中国长远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而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细胞,和谐社区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建设和谐社会就要从和谐社区入手。和谐社区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阶段,社区与政府、企业、社会及居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的和谐社区建设逐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构建和谐社区的思路和标准,如大连西港区,北京宣武区、朝阳区、石景山区,西安的碑林区,南京的玄武区,安阳的殷都区,这些社区都在为构建和谐社区、和谐社会而努力。

从城市总体规划到居住区建设,都把构建良好的社区环境作为一项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一个优秀社区的形成,一个和谐社区的建立,对于社区内人们的安定、交流、娱乐、学习等都将起到积极的服务作用,成为人们真正的理想家园。但目前和谐社区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进一步发现与讨论,而且和谐社区的发展不能脱离人本主义,不能违背和谐社会,因此怎样营造一种良好的社区环境,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最终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区,并揭示其发展的核心,提高其服务能力等,正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2和谐社区社会关系的构筑

人与自然共同构成了社会的实体层面,在这个层面上,人与人之间结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的关系网络。人是社会的产物,城市社区正是由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关系而形成的一种居住形态。与农村以纯粹的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基础而构筑的模式不同,城市社区内部人们则主要是一种地缘关系或业缘关系,甚至是类缘关系和机缘关系:另一点不相同的是,农村生活方式相对单一,人际关系密切,感情色彩浓厚,交流频繁,而城市生活方式多样化,人际关系的感情色彩淡化,交流相对简单。这一切都导致了现代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弱化,人与人交往的缺失,社区社会关系的淡漠。要改变目前这种状况,有必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思想,通过人本主义理念来重塑和谐社区的社会关系。

2.1改善社区设施

农村社区邻里关系密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邻里之间有足够的户外交往空间,人们可以在户外边交流边做其他事情,而且互相之间可以帮忙。城市社区也可以通过此类方式来加强此种邻里关系,如在社区内提供一个场所,下班或周末时,家长可以带着小孩到这里来活动。孩子是一个很好的中间体,父母可以一边照望嬉戏玩耍的孩子,一边互相沟通、交流,讨论孩子的成长、工作的情况、生活的问题:老年人之间可以互相传授养生之道,做一些简单的娱乐活动:年轻人也可以在此享受阳光、高谈阔论等,生活、工作、学习各类话题无可不谈。

另一方面,现在大城市住区的多层住宅逐渐被高层所取代,这也导致居民不愿意跑到楼下进行休憩娱乐。事实上,目前高层住宅的有效使用面积低是较普遍的问题,而且内部严重缺乏公共空间。设计时可以改变思路,将不能有效使用的部分空间放大,每隔几层设置一处,成为公共交流场所,使大家能够共同享受这种空中的交流、观光平台。

诸如此类社区设施的建设都属于物质空间和环境空间的改善,其实这些场所、空间所需面积并不大,但这正是人们的基本需求,是以人为本和谐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而且它们所起到的作用对改善邻里关系是不可估量的。

2.2设置组织机构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篇6

构建和谐社区,以人为本是核心。

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 ,利为民所谋,正确处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居民,依靠居民,要以社区群众“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出发和落脚点。要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失地农民、下岗工人、养老保险,再就业弱失医疗卫生救助等民生的基本问题。

构建和谐社区,社区文化是基础。

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基础,社区文化水平高低,居民素质好坏是体现社区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具体体现。社区和谐文化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如健身体,书画展、社区读书室,小区卫生文明、楼台、院坝卫生文明评比等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社会文化精神品位。按照构建和谐社区的要求,加强正面先进典型,好人好事、人性美好的舆论宣传力度,教育市民讲科学,反邪、防邪,唱响和谐文化主旋律,为和谐社区建设和居民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传播服务。

构建和谐社区,共建共享是前提。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篇7

坚持以人为本,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利为民所谋,正确处理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就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权利是人民赋予的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坚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居民,依靠居民,要以社区群众“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出发和落脚点。要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失地农民、下岗工人、养老保险,再就业弱失医疗卫生救助等民生的基本问题。

构建和谐社区,社区文化是基础。

和谐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基础,社区文化水平高低,居民素质好坏是体现社区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城市形象具体体现。社区和谐文化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如健身体,书画展、社区读书室,小区卫生文明、楼台、院坝卫生文明评比等创建活动、不断提升社会文化精神品位。按照构建和谐社区的要求,加强正面先进典型,好人好事、人性美好的舆论宣传力度,教育市民讲科学,反邪、防邪,唱响和谐文化主旋律,为和谐社区建设和居民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舆论传播服务。

构建和谐社区,共建共享是前提。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篇8

在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要求下,以“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培育社区自治功能、发展社区服务、建设新型社区,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基本指导方针,上海积极开展城市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建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是民生之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在实践中,社区位于一个相对小的区域内,并且有着自身的特点,因此,和谐社区指标体系的构建应根据本社区实际有所侧重,能够有针对性的发现和解决社区问题。

一、和谐社区的基本理念

(一)和谐社区的理论背景

和谐社区理论是社区理论和和谐发展理论的有机结合,而社区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有着近百年的历史。1933年国内在翻译帕克(R.Pack)的论文集时开始使用“社区”来反映“community”的社会学含义,帕克认为,社区是表示有地域范围的、人们在地缘基础上结成的相互合作的群体。目前,社区研究日渐成为社会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对社区的定义很多,但其中大都包含三个要素,即:共同的地区要素、共同纽带和社区交往。国际上经常使用的“可持续社区”这一概念是宽泛的,每个社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氛围不同,这种社区的异质性决定了每个社区选择不同的发展优先目标是在所难免的。这些目标包括:空气质量、绿化、居住条件、经济发展、政府服务、公众参与等。在资源、人口禀赋、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各不一致的情况下,社区层面的发展计划应该有不同的政策和实践以适应自身的需要。

(二)和谐社区的创建原则

目前,国内已形成了“武汉模式”、“上海模式”、“深圳模式”等和谐社区建设模式。尽管这些模式根据当地的实际有所侧重,但是,其基本构建原则有许多共同特点:以人为本原则,关注社区居民,充分尊重他们的基本需求,把广大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和谐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居民是否满意作为和谐社区构建成功与否的试金石。共建共享原则,和谐社区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级党委政府、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委员会、业主大会、社区居民、驻区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等在和谐社区建设中要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和谐社区建设的性体合力,实现共建共享。持续改进原则,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充分了解本社区的实际、发展阶段以及社区居民共同需求的变化发展,针对制约和谐社区建设的瓶颈问题逐个处理及时排除,推动和谐社区建设不断向新的台阶迈进。整体协调原则,和谐社区建设必须坚持与本社区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社会其它各项事业的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协调,与社区功能发展相衔接,整体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二、指标体系的构建

构建和谐社区指标体系的目的是试图为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一个反映、预测和评价社区发展状况的科学手段。通过将建设和谐社区的各项工作任务进行量化,将一种抽象的理念变成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数据,使各个部门的工作具有目标性、可考核性,从总体上加速和谐社区建设的进程。

(一)构建思路

和谐社会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在此背景下,各种和谐社区指标体系应运而生,如深圳社会科学院起草设计了“和谐深圳评价体系”;南京玄武区提出了构建和谐社区评价准则等,遗憾的是,这些指标体系对社区内的居民小区缺乏关注。本指标体系从每个居民小区出发,自下而上地构建,使每个指标都能反映社区居民的心声。根据不同社区的具体情况,和谐社区指标体系的测评可适当有所侧重,尽量做到分类设计方案,分类指导,以便于不同发展程度的社区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定位,结合本社区的实际来发展,力求每年都有一个新的突破,使社区在动态中不断实现和谐。

(二)构建原则

科学性,即指标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和谐社区的内涵;代表性,即在众多可以用来监测的统计指标中,选择最有代表性和反映信息量比较大的指标;可操作性,即在统计上能够搜集到这方面的资料,有关指标的资料通过适当的渠道可以获得,并且资料要有一定的可信度,以便用于测评研究;体现科学发展观原则,指标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兼顾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项事业,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居民小区这样的微观层面;易于比较原则,设立一个指标体系必须相对简单、选择客观、便于操作,与其它地区易于比较,有利于查找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三)评价指标

在参考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考虑到中国社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指标数据的获取难易、反映问题的能力与重要性等因素,本文以和谐社区建设的5项基本工作和整体和谐为一级指标系统,二级子指标系统即二级指标,共分13类,操作指标即三级指标,共分42类。每项三级指标下都须分别确定量值即标准。表1给出了和谐社区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见右表1)。

三、指标体系的实际应用

在上海市普陀区长风街道党工委及各小区居委会的支持下,我们在长风街道抽取部分居民小区对这套指标体系进行了实际应用,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确认该指标体系的适用性。在选定的10个小区中,一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66.6%。

从样本结构看,在被调查者中,男性占41.3%,女性占56.9%;18岁以下占2.0%,18―26岁的占7.8%,27―40岁的占9.8%,40―60岁占43.1%,60岁以上占37.3%;可以看出,中老年人占80.4%,由于这一人群大多数为退休职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对本小区的情况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所以,调查问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信度。对调查结果可作如下分析:

(一)总体情况

长风新村街道位于上海市普陀区西南部,东起曹杨路,与长寿路街道毗连;西至真北路,与长征镇为邻;南以苏州河与长宁区为界;北至虬江、枣阳路、金沙江路、中山北路与长征镇、曹杨新村街道相接。地域面积5.98平方公里,所辖24个居民委员会,2个筹备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104862人。对调查结果分析,得出10个小区的所有一级指标得分,把考察的10个小区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曹家巷和大渡河95弄,整体和谐状况得分为57.6;第二类包括华师大一村,华师大二村,长风一村,长风二村二居委,长风四村,中江小区,整体和谐状况得分为61.9;第三类包括锦绿居委会和清水湾,整体和谐状况得分为70.6。

(二)结构分析

首先,从总体上看,三类小区和谐状况由低到高,但具体到各个一级指标则并非如此,甚至有些指标出现“逆序”的现象。所以,有必要进行一级指标的结构分析,找出各小区和谐社区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以有效指导各小区居委会开展工作。如大渡河95弄的社区治安工作得分为39.8,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得分为43.1,在所有的调查对象中都排在末位,所以该小区要着力开展环境工作和文化建设工作。清水湾整体较为和谐,但也有其本身的弱点,该小区的社区服务工作得分仅为59.4(见表2),因此,此项工作应当作为清水湾居委会的工作重心。

其次,社区作为政治共同体受到了广泛关注。从宏观角度看,上海的社区建设经历了两次转变:一是从重视物质需求的阶段转变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重的阶段,二是从重视两个文明建设转变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三者并重的阶段。本指标体系也强调了社区建设的这一内容。从调查结果看,多数居民已有了一定的社区意识和社区参与度,各个小区的居民自治工作得分都在63分以上(见表2),但这还远远不够,社区自治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最后,整体和谐得分比较高的第三类(包括锦绿居委会和清水湾)的居民的小区归属感相对较低。一种原因是这两个小区居民多为白领,生活节奏快,很少参与社区活动和社区事务,社区意识淡薄。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参与的无力感,许多社区居民认为“由于许多条件还不成熟,居民管不了那些社区公共事务”。因此,社区发展应当从体制和机制入手,方便人们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中来,并由此提高参与的效能感,从而促进社区居民的社区参与行为,提高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

四、结论

构建社区居民广泛参与和认同的,与社区实际发展情况相一致的指标体系是创建和谐社区的有力工具。本指标体系旨在通过调查分析对和谐社区建设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各类社区要找到自身的定位,以便有效的开展工作。同时,通过自身一级指标的相互比较,找出自身相对的薄弱点,认准下一步开展工作的重点。本指标的不足之处是三级指标过于繁琐,各社区在利用本指标进行自身评价的时候,可根据自身所在类别进行适当取舍,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TU98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1(c)-0017-01

一、和谐社区构建,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社区是一种重要的区域性组织,是小而全的社会。近年来,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大量的“单位人”走向社区转为“社会人”,他们之中相当一部分为下岗工人、协保人员、失业待业人员,这些人员成了社区工作的主要对象,他们思想定位、生活安排、上岗再就业等成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随着大连市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旧城区的改造,城区拆迁人口流向城郊新村社区。社区的外来人员,不断增加,由于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以及不同社会群体、年龄层次、文化修养和价值取向多元化,使社区越来越成为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地,面对种种复杂的情况,要求我们必须针对性地做好社区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事实上,和谐社区的构建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很多方面。从横向看,不仅是社会,而且与政治、经济、文化密不可分;从纵向看,涉及到宏观、中观和微观。在我国社区作为我国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了桥梁的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是我们党的事业的工作基础和组织基础,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由此可见,我们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大量非政府组织发展,大力培养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意识,从法律的角度,确认公民身份,养成公共精神,培育协作型的公民社会,为实现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二、和谐社区构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

构建和谐社区,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重大贡献。而社区是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必然是以和谐社区为基础的社会,社区和谐了,城市就和谐了,社会就和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社区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和谐社区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因此,全面建设和谐社区,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推动作用。表现:1、发挥政府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主导作用,即抓好和谐社区建设规划,搞好和谐社区的分类指导;2、发挥党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要以增强凝聚力、亲和力、辐射力、引领力为社区党组织建设为重点。3、加强生态文明社区建设,营造人与环境和谐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4、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和谐的社区文化氛围。5、强化以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服务功能建设。6、积极培育民间组织参与和谐社区建设;7、完善社区干部教育管理机制。

三、和谐社区构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和谐社区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治理理念,坚持从建设和改善社区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促进和谐社区的治理,坚持从根本上维护社区居民的公共利益,努力提供适宜社区要求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不断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最终促进和谐社会的早日实现。

在这充满挑战的时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新期待,我们迫切地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创新精神的推动。大连市西岗区香炉礁街道是全国精神文明工作先进单位,也是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特别是香炉礁街道的“七携手工程”(携手共兴区域经济;携手共办社区服务;携手共保社区平安;携手共育四有新人;携手共建五好支部;携手共创文明社区;携手共美社区环境)都已成为全国典型,推动了社区建设,使社区成为“人敬人、人爱人、人帮人”的令居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

近年来,香炉礁街道从实际出发,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建“七携手”为牵动,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把广大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构建和谐香炉礁,走出了一条党建统领、多方参与、以人为本、特色服务、建设文明和谐社区的新路子。

以人为本是指一切历史创造活动都是以人为中心,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以人为本强调社会发展在于满足人们的愿望和需要,维护人的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重要意义在于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它体现了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和依靠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来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坚持以人为本。

作者单位:大连市西岗区香炉礁街道办事处

作者简介:尚香,(1958,3- )女,汉族,大连市西岗区香炉礁街道办事处,政工师。主要从事工作: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篇10

创办民族院校,是中国共产党成功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平等的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就把创建民族院校放在帮助少数民族发展和建设、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高度考虑,先后成立了13所民族院校,累计培养出了30余万毕业生,占全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21%,使许多少数民族从此有了本民族的第一个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民族院校成为了少数民族高级专门人才的摇篮。特殊的贡献和作用使民族院校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影响已超越了高校的一般功能,表现出很强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影响。从实际效果看,民族院校已成为党的民族政策的有效载体,通过民族院校的培养使广大少数民族更直接地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民族政策的温暖,在少数民族心中产生了巨大的亲和力和积极的心理影响,成为维系少数民族与党和国家的感情纽带,增强了多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创建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对民族理论和民族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先进科学的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是实践成功的保证。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功处理好中国的民族问题,就在于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与时俱进地制定出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民族政策,并得到有效贯彻和执行,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维护了国家稳定和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进步和繁荣。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影响到民族关系的和谐,需要民族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未雨绸缪,在认真总结构建和谐民族关系和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成功经验和教训基础上,加强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和措施的跟踪调查,对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前瞻性的理论探索和研究,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创新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了强劲的精神动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它包含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体多元”文化,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纽带。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其中包含着各民族文化的和谐建设与发展。对于各民族文化既需要挖掘、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赋予新的内涵、诠释和表现形式。民族院校是一个多民族文化共存、交流、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各显异彩的“百花园”,相关学科的专业研究人员在发掘、传承、弘扬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与时俱进地对各民族文化进行着新的整合和创新,既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又促进了“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文化的交流、交融和和谐发展,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创新,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提供着强劲的精神动力。

多民族的学生构成增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为构建和谐民族关系营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篇11

2.深入学习、宣传科学的发展观,使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思想深入人心。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等方面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建设、社会治理,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从社会关系、社会状态方面反映和检验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成效,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总之,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和谐社会建设,而科学发展观又把和谐社会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目标。因此,宣传思想工作要把学习、宣传科学发展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以科学的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努力使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深入人心,使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健康发展。

3.引导社会舆论,倡导、培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观念。构建和谐社会,舆论引导至关重要。要求宣传舆论部门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坚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坚持正面宣传,团结鼓劲,加强对新闻媒体的引导和管理,大力提倡团结互助、扶贫济困的风尚,形成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努力营造以和谐为基调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积极培育、引导人们自觉树立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社会观念。宣传思想工作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刊物、网络等传播媒体的优势,大力宣传弘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宣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大力宣传尊重人格、尊重个体、伸张正义、维护公平等理念,努力使尊重、理解、友善、文明成为社会氛围的基调,使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构建和谐社会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理念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着力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规范作用,努力形成和谐社会的公共道德体系

1.注重完善、宣传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道德规范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基石。宣传思想工作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因地制宜深入广泛进行道德宣传推广和教育,普及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对一些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内容要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并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大力组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帮助人们提高道德修养,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进行积极实践,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做到处事有准则,言行有遵循,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道德规范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2.充分发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贵和”的伦理道德思想,深深植根于我国人民的实际生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中国古代哲人根据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以和善、友爱的态度对待自然万物,善待鸟兽草木,提出了丰富的保护自然资源的思想。在人与人的关系上,提倡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主张和谐共处,“协和万邦”。孔子提出“四海之内皆兄弟”、孟子提出“仁者无敌”,主张“以德服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掘这些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宣传思想工作要注重弘扬诸如“和为贵”、“和衷共济”、“仁爱”、“孝悌”、“修身”、“守望相助”、“行善积德”、“尊师重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等传统美德,通过在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中大力倡导中华“经典文化”诵读活动,开展“让传统文化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活动,挖掘地方传统文化精华,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使人们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中得到熏陶。

3.精心设计载体,深入开展群众性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群众性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激励、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有效载体,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抓手。宣传思想工作要紧密联系群众实际,精心设计活动载体,用群众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活动形式吸引群众普遍参与,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现代文明素质。首先,要突出抓好创建和谐社区活动。社区是社会的细胞和基础,构建和谐社会要打好和谐社区这个基础,要通过开展各种创建和谐社区活动,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关心社区贫困群众,倡导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努力把城市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为构建和谐社会打实根基。其次,要通过开展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生态文明单位以及和谐楼院、和谐家庭等主题鲜明的创建活动,引导人们牢固树立和谐发展的社会观,增强资源意识、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造福人类;正确处理好人与社会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完善社会功能,实现社会公平,保护个人权益;正确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诚实守信,平等友爱,与人为善,尊重差异。第三,要广泛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城市精神大讨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教育活动等等,坚持不懈地在全体公民中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而逐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道德体系。

4.加大对先进典型的树立、宣传力度,完善舆论监督机制。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一方面,要大力发掘、总结、宣传、树立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和群体,弘扬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时代精神,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投身于现代化建设的热情,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的良好风尚,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另一方面,要加强舆论监督的力度,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努力促进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维护社会稳定。舆论监督要做到客观公正、事实准确,要加强对重大报道的管理,完善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和应急协调机制,协调有关部门准确信息。对于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和协调发展,不利于增进社会团结和巩固改革开放成果的消极甚至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对于干部群众深恶痛绝的腐败现象等等,要敢于曝光、批评和揭露,弘扬正气,鞭挞邪气,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

三、着力发挥宣传思想工作的社会协调作用,努力完善和谐社会的平衡运行机制

构建和谐社区论文篇12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是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

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表述,和谐社会就是“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从横向看,涉及到宏观、中观和微观。在我国,无论农村的微观社会还是城市的微观社会,都是由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组成的,它们是我们党的事业的工作基础和组织基础,它们是我们建设社会说来主义和谐社会的落脚点,正因为如此,胡锦涛总书记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加强城市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和质量上发挥服务作用,在维护社会稳定、为群众创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上发挥促进作用。”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说明中央领导对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是非常关心和重视的,点出了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切入点,指明了和谐社区建设的工作目标和前进方向。

和谐社区的定义是:一个健康的、成熟的和谐社区,应该是社区与政府、社区与企业、社区与社会、社区与生态、社区与群众处于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的社区。

社区建设往往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内容,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社区建设作为国家社会建设的重点。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任期内把社区发展作为其行政当局的六大政策之一。他把社区作为美国政治运作模式,旨在通过发展社区来消除种族、宗教、性别以及政治上的分歧。2005年初,新加坡政府推出总金额达十亿元的社区关怀基金,主要资助社区援助计划。

我国虽然对社区概念的提出比较晚,可成果显著。武汉市常青街常二社区举办了居民自己的节日“邻居节”,增进了居民间的了解,融洽了感情,加强了团结,形成了有难大家帮,邻里共享大家庭的局面。武汉市万松街办事处调动社区成员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深化社区志愿服务,创造了万松平安街工作模式。

一、和谐社区的创建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群众的原则。社区的所有工作都要以社区居民的需求为导向,以社区居民的参与为动力,为社区居民的满意程度为准则,为社区居民的社区发展中得到实惠,在参与和谐社区的建设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二)围绕大局,着眼发展的原则。和谐社区建设要有利于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社区管理和城市治理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激发基层社会的创造活力,为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学校、部队、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实现社区资源的共有和共享,努力营造出共驻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四)注重公平,相互兼顾的原则。只有公平,社会才能和谐,这说明差距、特别是收入分配差距不能拉得过大,超过了警戒线就可能使社会走向失衡。但是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适当有些差距,这是社会有活力、有创造力、有效率的表现。所以要引导人们正确对待差距,正确看待公平,学会互助互爱,学会同舟共济。

二、建立和谐的社区需要有和谐的举措,要建立和谐的社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政治民主,居民自治。居民自治是指居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依法解决自己的事情,特别是处理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在构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居民自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居民自治是城市基层民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国家政权一直致力的政治目标。构建和谐社区是居民自治发展的内在要求,居民自治的推进又要以和谐社区为基础,二者是辩证的统一体,不可分割。居民委员会组织健全,能主动接受社区党组织领导,及时受理居民的意见和要求,以《居民公约》和《社区自治章程》为依据,建立社区事务听证会制度和社区事务通报制度,坚持在居民事务公开栏上进行告示。

(二)文化交流,促进融合。社会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居住条件的改善,扎实坚固的水泥楼房也给邻里之间带来了心灵距离的疏远,使“社会人”变成了“个体人”。社会的和谐首先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社区作为人们生活居住的集合体,就起到了促进人与人和谐的关键作用。文化活动就是促进人们交流的最好载体,健康向上,休闲娱乐的活动不光让居民在工作之余得到了放松,也使居民通过参与活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而且通过文化活动,也可以更好地向居民传导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理念,通过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深入人心,避免了开会总结传达精神的呆板僵化,也有利于社区以后工作的开展。

(三)治安良好,社区稳定。社区里人与人之间的不和谐,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治安不稳定,严密的防盗门致使许多邻里缺少交流了解。治安状况的好坏直接反映了这个国家的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好坏,要创建和谐的社会,良好的治安状况必不可少。社区是犯罪多发地之一,社区治安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命财产,也关系到能否构建一个和谐的社区。只有让居民安心地居住,居民才能去快乐地工作。社区有警务室,治保组织健全,社区内无未成年违法犯罪,有社区矫正人员档案。建立健全了公共安全应急预案,有弱势群体的法律援助机制。

(四)生态和谐,安家乐业。现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现在看重的不再是一味的经济发展,人们越来越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要寻求一个舒适的生态环境。随着房地产的逐步发展,人们对居住的关注已经从社区的规划、建筑和配套等物质层面转向社区文化塑造等精神层面上来。社区除了要有优美的环境,舒适的配套设施外,它还应该是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充满亲和力的和谐社区。人们渴望的是能亲近自然,放松自我的生态社区,能够有完善的社区公共设施,有公共的活动、健身、休闲、交往的空间,提供一个交朋会友的良好场所,供业主之间交流、沟通。

(五)志愿服务,构建和谐。志愿服务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关爱,人与社会之间的互相融合,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因此,深化社区志愿服务,充分发挥发挥志愿服务的动力作用,可以大大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建立。街道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有社区服务设施,能基本满足社区居民需求,制定有社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预案。

(六)党的领导是创建和谐社区的关键。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党的领导;同时这也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的一种责任。同时,要实现社区的和谐,也要看社区党组织的作用发挥的如何,因为社区党组织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处在社会变革的第一线。加强社区党建、夯实执政基础,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形成意义重大。社区党的领导班子健全,建立健全了党对社区工作的协调委员会,有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好,能在和谐社区的建设中为居民群众作表率。

和谐社区的建设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为依据,认真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程度较高、社会秩序稳定、社会保障充分、生活环境舒适、公共服务完善、各种社会群体和谐相处的现代城市社会生活共同体,为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