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1 17:15:33

心血管疾病论文

心血管疾病论文篇1

2护理重点

在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医生强调最多的是患者要有足够的休息,因为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会极大地影响疾病的治疗,甚至导致更为恶劣的后果,其中,出现最多的情况就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每发生一次这样的情况,对心脏就是一次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凡是会影响患者休息的因素,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都是要引起重视,并尽量避免,这同样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心血管内科护理总结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

2.1便秘的护理

便秘是指连续48h未排便,且有自觉症状。便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且严重的便秘常伴有头痛、腹胀、厌食,并因排便时过度屏气使老人颅内压和肠内压升高,从而诱发心绞痛、心率失常甚至心肌梗死,因此不容忽视。便秘原因如下:①Brant[1]研究发现,在不运动的老年人中,左半结肠和直肠内可见到粪便积聚现象。另外,由于老年人脑血管硬化,大脑产生抑制,使胃、结肠反射减弱。②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机体虚弱,无力排便均可致便秘发生。③老年人多因牙齿松动、脱落,喜食软烂之食,纤维素摄入减少产生便秘。④老年人味蕾数目减少,喜食肥甘、厚腻之物,加重便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建议不要过于依赖排便药物解决问题,以免增加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而应从生活习惯方面纠正,如进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适当摄取粗糙、多渣的杂粮及油脂类食物,适量饮凉开水、蜂蜜等。做到劳逸结合,适当参加娱乐活动,加强腹肌和盆底肌的锻炼,有助于便秘的预防。

2.2失眠的护理

在我院住院的老年患者多因住院后环境、心理、疾病因素导致失眠,表现为难入睡或是入睡后易醒,醒后不能继续入睡的情况。失眠原因还包括心血管疾病本身的特点,心血管病易反复发作,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低氧,患者往往因胸闷、憋气而惊醒,导致睡眠不稳。由于夜间平卧后,皮下水肿液的吸收,膈肌上抬,使患者产生阵发性呼吸困难,影响了睡眠。治疗药物的副作用,如利血平、可乐定、卡托普利等。医护人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有效干预,包括保证病房的安静、睡前开小灯,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个人睡眠条件。

2.3心理护理

心血管疾病患者易产生各种思想顾虑,情绪易激动,甚至绝望,从而导致病情恶化[2]。刘海英[3]认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干扰有:①忧虑心理;②绝望心理;③猜疑心理;④抵抗心理;⑤应激心理。相关研究显示,当这些不良心理出现的时候,末梢神经刺激组织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从而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儿茶酚胺与皮质类固醇结合,动员脂肪,从而增加了血中脂质。医护人员应注意观察患者出现这些不良心理的情况及原因,耐心劝导和抚慰,主动与他们沟通,给予精神支持,解除其精神压力,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护理工作是治疗疾病重要、有效的手段之一,良好的护理有利于疾病的康复,故护理人员应切实认识到这一点,将人性化的思想带到护理工作中,在心血管内科中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参考文献]

[1]BrantLJ.GastrointestinaldisorderoftheEiderly-cd1[M].NewYork:RavePress,1984:264.

[2]白耀钧.情绪活动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心理护理[J].中国水电医学,2007,6(2):20-21.

心血管疾病论文篇2

便秘+++++00

头晕+++++或+++

面部潮红+++++++

头痛++++++

心悸或心动过速00+++

皮疹++00

1.外周水肿:见于各类钙拮抗剂,以二氢吡啶类发生率最高。常见于踝部,但亦可发生于手部。常静坐工作的病人容易发生外周水肿,晚间尤为明显。外周水肿与钙拮抗剂扩张血管作用有关。血管扩张致使组织毛细血管压力增高,从而加速血管内液体滤出、组织间液增加,导致外周水肿。

2.便秘:常见于苯烷胺类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甲氧维拉帕米,亦可见于硫氮卓酮。其发生程度与所用剂量成正相关,剂量越大,发生程度亦重。在连续长期使用过程可逐渐减轻。

3.头痛与面部红肿:亦与血管扩张有关,一般均可耐受。在长期用药过程中,经血管自动调节机制,可逐渐消失。

4.心动过速或心悸:常见于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系血管扩张所致的反射性心博加速的临床表现。临床应用较大剂量时易于发生。与b受体阻滞剂合用能控制该类不良反应。另外,大量应用钙拮抗剂,尤其经静脉途径给药时,其固有的负性频率作用,负性传导作用及负性肌力作用可引起心率减慢、房室传导延缓。血管外周阻力的过度降低还可导致低血压反应。

近年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还发现,某些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Verapamil、硝苯吡啶Nifedipine和地尔硫卓Diltazem短期或长期治疗可能使血液动力学及临床预后恶化。鉴于此,本文将钙拮抗剂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不良反应做一概述,以期引起临床使用中的注意。

1.治疗心力衰竭

钙拮抗剂能扩张全身阻力血管,减轻后负荷,阻滞Ca2+内流入心肌细胞,减少细胞内钙负荷过重,保护已处于缺血状态的心肌。从该理论出发,钙拮抗剂在心力衰竭中治疗应是安全有效的。但Elkayam[1]等做随机、双盲、交叉的前瞻性研究,比较单用硝苯吡啶或与二硝酸异山梨醇酯(ISDN)合用或单用ISDN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提示用ISDN治疗相对稳定的心衰病人加用硝苯吡啶后心衰明显加重,38%病例需增加利尿剂量,32%病例因心衰加重提前中止研究。Packer[2]等研究硝苯吡啶20mg对左心功能不全的血液动力学效应,结果有55.2%(16人)血液动力学恶化,左右心室每博指数下降,平均右心房压升高,1年生存率仅为23%,而心衰未恶化的13人1年生存率为67%(P<0.05),提示硝苯吡啶加重病人心衰程度。

不仅硝苯吡啶有此类报道,据Diltazem多中心的梗死后试验的亚群分析[3]显示,在心室射血分数〈0.40病人中,297例病人21%出现晚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安慰剂组326例仅12%(P<0.01)。研究结果提示地尔硫卓能加重原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程度,其恶化的危险率与心室射血分数密切相关。另据MDPIT[4]试验,对心脏X影像显示有肺淤血的亚组病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地尔硫卓治疗病人心衰有加重趋势,心脏病死率明显增加。

钙拮抗剂加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目前认为[5]主要是由于钙拮抗剂的负性肌力作用。其长期使用抑制心肌,使本已降低的心脏收缩功能进一步下降,血液动力学恶化。另外钙拮抗剂可增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素的活性,激活内源性神经激素系统,尤其是肾素¾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血管紧张素II水平升高,产生缩血管反应和水钠潴留。这亦是造成心衰加重的重要因素。确切机制目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临床研究已表明第一代短效钙拮抗剂在心衰病人中应用常引起心衰加重,预后不佳,建议临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时应慎用该类药物。

2.治疗心绞痛

钙拮抗剂能抑制心肌兴奋时Ca2+内流,降低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肌对缺血的耐受性,并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动脉血压,减轻心脏后负荷,广泛用于抗心绞痛。但近年有研究表明,钙拮抗剂引起的冠脉扩张只对明显由冠脉痉挛所致心绞痛(如变异型心绞痛,非心率相关的隐匿性心绞痛以及过度通气和部份寒冷诱发的心绞痛)特别有效,若用于其他类型心绞痛治疗则无效甚至有害。

Egstrup[6]报道硝苯吡啶虽能增加正常心肌灌注区血供,但不能改变甚至减少冠脉侧支循环供给区血流,具潜在的促局部供血作用,在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中,凡冠状侧支循环血流较好的病人,此作用明显,常使心绞痛症状加重。

Muller[7]在一早期研究中就指出,硝苯吡啶在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比长效硝酸酯及普萘洛尔疗效差。根据HoblandInteruiversityNifedipine/MetoprololTrial(HINT)研究,用硝苯吡啶或美托洛尔及合用两药或用安慰剂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心肌缺血试验,结果表明硝苯吡啶只对已接受b阻滞剂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效,对于未给b阻滞剂治疗患者,硝苯吡啶与美托洛尔联合用药不比美托洛尔单独治疗好。可见,b阻滞剂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首选方案。但对于不能耐受b阻滞剂患者(尤其是合并呼吸道哮喘患者)可选择使用钙拮抗剂。另外在b阻滞剂基础上联合运用钙拮抗剂可减少副作用发生,对单独使用b阻滞剂无效患者加用硝苯吡啶可能改善症状。目前在已使用b阻滞剂基础上联合使用钙拮抗剂或维拉帕米等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用于早期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乃为较佳选择。

3.治疗高血压

钙拮抗剂通过阻滞Ca2=进入平滑肌细胞,抑制血管平滑肌收缩,降低外周动脉阻力使血压下降,适用于各型高血压.对不能耐受利尿剂及b阻滞剂患者亦有效.

但近年研究对钙拮抗剂治疗高血压患者安全性提出质疑.Furberge[8]等收集了16个硝苯吡啶用于冠心病的随机二级预防试验,拟评价硝苯吡啶对死亡率影响的量效关系,结果表明,短效硝苯吡啶使冠心病死亡率升高(呈剂量依赖性).对于每天使用30-50mg,60mg及80mg患者,总体死亡率危险度分别为1.06(95%可信限为0.81-1.27),1.18(95%可信限为0.93-1.50),及2.83(95%可信限为1.35-5.93).Pahor[9]等研究结果也很相似.此项研究着重分析各种药治疗高血压的病人的死亡危险,结果维拉帕米在治疗未患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中,各种原因引起的死亡率并不比b阻滞剂好,地尔硫卓危险性增高但不显,硝苯吡啶的危险性则明显增高.

硝苯吡啶引起死亡率增高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钙阻滞剂交感神经反射性刺激,增加心肌耗氧量,致心律失常;负性变力作用;钙阻滞剂扩张血管作用使严重冠心病患者的冠脉供血分流至较小的冠脉侧支循环血管,至使局部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增加手术病人出血危险等有关.

短效硝苯吡啶的此类副作用能否推及其他类型钙拮抗剂成长效硝苯吡啶,只有大型,前瞻性研究才能证实.目前尚不能下定论.但它告诫临床医生,仍应将利尿剂和(或)b阻滞剂患者,有使用钙拮抗剂\ACEI等其它抗高血压药物指征时,应选择对病人个体最适宜的药物.

综上所述,目前已有临床提示在心血管疾病中使用短效,第一代钙拮抗剂对心血管疾病患者预后的不良影响.因此建议临床医生治疗心力衰竭\心绞痛及高血压患者时,应根据病情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宜药物,并避免长期使用短效,第一代钙拮抗剂.

参考文献:

1.ElkayamU,AminJetal.Aprospective,randomizeddouble-blind,crossoverstudytocomparetheefficacyandsafetyofchronicnifedipinetherapywiththatofisosorbidedinitrateandtheircombinationinthetreatmentofchroniccongestiveheartfailure.Circulation,1990,82(6):1954

2.GrayS,Francis.Calciumchannelblockersandcongestiveheartfailure.Circulation,1991,83(1):36

3.GoldsteinRE,BoccuzziST,etal.Diltizamincreaseslate-onsetcongestiveheartfailureinpostinfarctionpatientswithearlyreductioninejectionfraction.Circulation,1991,83(1):52

4.MiltonPacker.Calciumchannelblockersinchronicheartfailure:therisksof"physiologicallyrational"therapy.Circulation,1990,82(6):2254

5.PackerM.Pathophysiollgicalmechanismsunderlyingtheadverseeffectofcalciumchannel-blockingdrugsinpatientswithchronicheartfailure.Circulation,1989,80(6):59

6.EgstrupK,AndersenPE.Transientmyocardialischemiaduringnifedipinetherapyinstableanginapectoris,anditsrelationtocoronarycollateralflowandcomparisonwithMetoprolol.Am.J.Cardiol,1993,7:177

7.MullerJE,ToflerGH,StonePH,etal.Circadianvariationandtriggersofonsetofacutecardiovasculardisease.Circulation,1989,79(4):733

心血管疾病论文篇3

二、生活护理是关键

伴随着临床护理技术的不断提升,生活护理则应当成为护理过程中的所需要尤为关注的地方,也是整个护理的关键所在。根据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病人特点,在饮食当中应当符合低脂低盐的治疗性饮食要求,部分老年人对此持反对态度,尤其是对于已经习惯吃较咸食物的农村病人尤为反对。这时就需要我们根据病人的病情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述,让他们了解低脂低盐饮食的重要性,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能够积极配合医生和护士的治疗,早日康复。另外,由于年龄原因,老年人都存在味觉减退和牙齿松动等情况。所以,在老年人的饮食提供上,应当尽量保证食物的柔软,为老年人提供易消化和咀嚼且饱含纤维的多样化食物。同时还应根据老人情况适当的使用缓泻剂,达到防止便秘和促进粪便软化排出的目的,针对心梗病人还应当对其加强嘱咐,让他们排便不宜用力,避免对病情的加重。在强化生活临床护理的同时,我们还应当对病人用药之后的各种反应做出密切观察和记录,心血管系统疾病药物对中年和老年患者来说有较多的区别,因此,我们应当根据老年人的肾功能减退等等年龄特点和具体情况,严格控制剂量,仔细观察变化,重视老年患者的生活护理,从而实现辅助其早日康复的目的。

三、健康指导是辅助

心血管疾病论文篇4

我国近80%的中老年人都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各心脑血管疾病。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医药相对来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降低血压、并进一步改善体内的微循环、通过降脂抗氧化功能调节体内的血管活性物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治疗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文献及调查资料,统计分析出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应用现状及问题所在;对湖北省武汉市各大医院心脑血管疾病500名患者进行回访,调查研究中医药和西医药对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中医药的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湖北省武汉市某院2012年以来登记收治的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包括: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等,共500例(女320、男180),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45岁。

1.2监测方法

1.2.1资料排查方法利用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简称“CHKD”的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医学知识,通过搜索2001年1月――2013年2月之间的所有国内外公开的文献,其中关键词选择“中医药”、“心脑血管疾病”的所有资料。分类查阅中医药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文献的原文,最后利用专业的文献计量学统计方法进行汇总并统计分析,统计中医药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现状问题点。

1.2.2问卷调查方式通过走访、详细登记湖北省武汉市各大医院的心血管科室挂号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回访,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反映服用中药或西药等药物的治疗情况、患者自我疗效的反应结果。

1.3统计学方法排他性因素对比,参照调查问卷结果,根据中医药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疗效结果,数据采用SPSS13.0系统软件包分析统计,单因素分析采用检验,计数资料行χ2进行检验。运用ECCEL软件功能对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数据按照药物的类别、数量、疗效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出构成比例,回顾性分析出心脑血管系统药物的用药情况。

2结果

2.1文献资料结果显示我国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的发病率逐年处于上升的趋势,每年甚至存在大量的潜在的心脑血管疾病中老年患者。不过,目前国内外市场暂无根治心脑血管疾病的特效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数量之多在中国属大类药物之一,约占总量的15%左右。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调查表明,70%-80%的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的药物治疗存在繁多的不良反应,且临床表现多样。

3.1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心血管疾病是以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升高重要临床表现作为综合症状,经常伴有心、脑及视网膜等各器官功能或性质改变的全身性心脑血管疾病。大部分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比较隐匿,发病初期不存在不适或明显发病症状,根治难度较大所以导致病程很长。由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普及未完善,缺乏相关的防治防护知识,六成患者都是在体检时测量血压或靶器官功能性损伤导致身体不适时才发现的。资料显示心血管疾病发病的年龄性别分布范围主要是中老年且数量是随年龄增大而增多,其中女性患者一般情况下较男性患者晚10年左右患病。

3.2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现状问题

3.2.1中医药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应用目前临床治疗和实验研究都肯定了中医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由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理比较复杂导致中药的应用暂不全面,特别是某些恶性高血压疾病、高血压脑病都是急危重证,仍然是中西药结合使用,甚至部分疾病的治疗中中医药物处于辅助的地位。随着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逐步上升,鉴于传统方法使用的降压药物对人体的血液、脂类代谢及其他器官性能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不能从本质上控制病情发展。何况,一旦使用了西药就必须终生服用西药才能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而且服用西药后病情难以控制容易反弹,波动较大。

3.2.2中医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现状问题

3.2.2.1治疗原理未符合“辨证论治”的原则临床治疗过程中由于医生缺乏“辨证论治”的观念不仅影响了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能今早排除病因,甚至会造成重复开药、药物种数并开的资源浪费。增加患者巨大的经济负担。

3.2.2.2忽略中成药、中药的毒副作用有些医生错误的为中药或者中成药无毒或毒副作用小,所以就过量或者超长时间让患者服用。但是即使相比而言中药的毒副作用小,但治疗疾病而言也必须适量服用,否则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不适,或危及生命。

3.2.2.3中成药、中药与其他药随意使用治疗过程中医生为了尽快达到最优效果往往将中药与其它药结合使用,可往往会产生不良的病理反应,产生拮抗影响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疗效,产生了反作用效果。

3.3针对中药在心脑血管疾病中治疗的相关对策

3.3.1正确认识中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高对中医辨证论治的认识合理使用中成药。另外,国家卫生管理部门应该出台相关中药使用的政策,避免中药的误用。

3.3.2正确掌握中药的相关不良反应依靠现有的科学设备和技术条件,深入研究相关中药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进一步提升中药的质量以达到中药减毒增效的效果,保持中药治疗的特色。

3.3.3医院合理用药的水平中医药的从业人员应努力认清工作职责,通过国际通行的药物标准从质量上控制市场上中药的临床应用评价。另外,医务工作者加强自身中医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其辨证论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金杰.中成药的质量标准及如何更好控制中成药质量的探讨[J].黑龙江医药,2011,(04).

心血管疾病论文篇5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提示,餐后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探讨糖调节受损及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2 h血糖(2hPG)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指标的关系,阐明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将我科门诊及病房收治的150例患者分为三组:①空腹血糖受损(IFG)组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5.7±1.8)岁,5.6 mmol/L≤空腹血糖(FPG)≤6.9 mmol/L;②糖调节受损(IGT)组(包括单纯IGT以及IGT+IFG)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58.1±2.3)岁,7.8 mmol/L≤糖负荷后2 h血糖(2hPG)≤11.1 mmol/L;③DM组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平均年龄(60.3±3.2)岁,FPG≥7.0 mmol/L,2hPG≥11.1 mmol/L。三组患者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继发性高血压及继发性糖代谢疾病。

1.2  方法:①生化指标测定:受检者于空腹或餐后2 h采静脉血分别检测血糖、血脂及CRP,血糖、血脂的检测均用酶法,CRP采用散射比浊法;②CIMT:运用高公辨率彩色血管多普勒超声及线性转换器提供扫描参数。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率比较用χ2检验,多因素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IFG组、IGT组及DM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比较:见表1。

表1  IFG组、IGT组及DM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的比较[例(%)]

组别例数冠心病高血压病脑卒中周围血管病IFG组5018(36)10(20)17(34)6(12)IGT组5031(62)①19(38)①26(52)①15(30)①DM组5033(66)①22(44)①28(56)①17(34)①注:与IFG组比较,①P<0.01

2.2  IGT组与DM组2hPG与心血管危险性指标相关性分析:见表2。

表2  IGF组与DM组2hPG与心血管危险性指标的相关分析

检测指标IGT组DM组TC0.150.10TG0.28①0.31①LDL-C0.130.15HDL-C-0.23①-0.30②SBP0.160.28①DBP0.080.11BMI0.30②0.31②CRP0.22①0.25①CIMT0.32②0.35②注:①表示P<0.05,②表示P<0.01

3 讨论

大量的研究证实,和空腹高血糖相比,餐后高血糖对于心血管疾病更具预测价值[1]。第二届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Ⅱ)死亡率研究建议,应保留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中2hPG的测定,其对预测心血管疾病病死率比1997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推荐的仅用空腹血糖测定要好[2]。以往的研究显示,IGT是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预测因素,而IFG则不是[3]。

本组资料显示,IGT及DM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IFG组,而IGT及DM组患者2hPG与心血管危险性指标呈显著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2型DM患者从胰岛素抵抗(IR)到IFG、IGT直至DM,每一步均伴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2型DM和动脉硬化是平行发展、相互影响的两个疾病。

综上所述,无论是糖尿病患者或糖调节受损者(尤其IGT患者),都应加强餐后血糖的监测和控制,以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4 参考文献

心血管疾病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31-02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在我国较为突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以及发病率均已经与许多的发达国家接近,甚至是超过较多的发达国家,与此同时,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均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心脑血管疾病不仅严重威胁了我国经济的增长,而且对人类造成严重的伤害,为改善这一情况,我院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预防、保健以及健康指导,对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中150例患者进行回访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本院在近一年的时间内收治的所有心脑血管患者,并且经过医院相关诊断之后确诊为心脑血管疾病,回顾性的分析所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和诊疗护理工作,并且从中抽取150例心脑血管患者进行回访,二个月为回访期限,并根据患者的恢复程度,对护理人员实施的预防以及保健措施进行总结。

1.2 方法

医院为住院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检查、诊断、治疗以及相对应的护理工作,在患者出院前经过专业的检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恢复,甚至部分患者在出现时已经达到彻底痊愈。其中医护人员的预防以及保健指导措施如下:

预防指导,预防指导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一级预防的基点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危险、关键因素,重点干预人群为从未发生冠心病、脑栓塞以及脑血栓,但是存在相关方面的危险因素,为了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首次发生,应该加强对上述人群的预防措施工作,二级预防防治对象则为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人群,预防重心在一级预防的基础上,进行关键靶点的找寻,关键靶点为可以控制患者病情的危险因素,与此同时,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服药情况,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在最大程度上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患者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方面,针对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的症状,进行相关的疾病知识宣传、教育以及引导,使相关人群可以及时、明确的掌握这几类疾病的预防知识,还要注意对相关人群日常生活中的作息、饮食以及情绪等多方面进行及时的控制和调整;第二方面,帮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加强对自身的控制,遵从医嘱,长期并按时服用专业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药物,无论是中医还是西药,都不应该出现停吃或者是不定期服用的现象,还要注意在服药过程中,应该按照医嘱避免吸烟饮酒。

保健策略,临床医护人员可以组织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或者是常常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进行自我保健,对心脑血管疾病进行防治,可以采取的策略包括干预饮食、指引运动以及指导用药等方面。其中关于控制饮食,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就是肥胖,因此针对此情况,医护人员应该指导相关人群进行合理饮食,使热量的吸收得以控制,帮助相关人群养成按时就餐、合理控制饮食的良好饮食习惯,进而达到帮助心脑血管疾病相关人群预防疾病的目的。指导运动,其核心是对心脑血管疾病相关人群有益的有氧运动,使患者了解适当运动的好处,引导患者结合自身需求进行对运动方式的选择,其中包括跑步、太极拳、五禽戏、散步以及游泳等。指导用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该避免发生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而过度服用保健药物或者是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而错误使用治疗药物的现象,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进行相关方面的用药指导,提醒患者按时服用药物,还要注意提醒患者在服药期间,应该禁止抽烟、饮酒以及禁止吃油腻、寒凉以及油腻食物等。

1.3 随访调查

依据为本院自制的调查访问表格,对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自觉症状、饮食习惯、服药情况、作息时间、治疗效果以及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程度进行调查、记录,对这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随机性的访问调查。

2 结果

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了解疾病的发病因素、治疗措施、预防方法以及保健策略的前提下,结合本院临床心脑血管相关医护人员的预防、保健以及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之后,进行自身科学管理和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疾病进一步恶化程度,心脑血管疾病治愈率明显升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恢复情况较好,而且患者的生活也较有规律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预防、保健指导表现较为满意。

3 结论

本院调查结果表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接受护理人员预防以及保健措施后,提高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因此提高了对自身的约束能力,同样也就提高了战胜心脑血管疾病的信心,进而达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被治愈的效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同时也表示对预防以及保健措施较为满意,不仅患者的疾病得到治愈,而且医院的声誉也得到大大的提升。因此,医院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预防以及保健措施的重视,并将其正确运用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人群中,改善我国心脑血管的现状。

综上所述,临床医护人员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保健以及健康指导等护理后,心脑血管疾病治愈率明显增高,而且治愈患者精神情况较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至健康状态,在临床上加大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意识的力度,在最大程度上改善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参考文献:

心血管疾病论文篇7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 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 准确有效的诊断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患者治疗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 分析了不同不同个体的体质特征与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特点, 对疾病的发展趋势和病变性质可以做出有效的预判。因此, 分析和探究中医体质学说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对于疾病预防和患者诊治有着积极的意义。

1 中医体质学说和疾病的关联性

体质是个体在遗传基础上, 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生长发育与衰老过程中产生的新陈代谢, 而在此过程中个体的机能和机构维持着相对平衡与稳定的状态[1]。这种状态在很多时候决定了个体对某种可能致病的因子产生易感性, 并对治病因子的病变类型形成倾向性。中医体质学说依据中医理论, 根据人们不同的体质类型, 对病变类型发展的趋向进行诊断, 从而为人们采取有效性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此种方法在古代医书《灵枢》和《金匮要略》中都有所提及。

依据中医体质学说理论, 体质决定了个体易感疾病类型、疾病病机从化和疾病转归, 因此对个体体质的辨识在进行辨证施治和疾病预防方面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首先,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和疾病的耐受性相互关联, 个体疾病发生是体内正气和邪气相互抗争的结果。例如曾有医者通过研究过敏性鼻炎和患者体质之间的关系, 得出了体质影响患者对过敏原反应的程度, 从而判断个体是否发病。其次, 中医体质学说认为体质和疾病易感性相互关联, 个体的体质状况决定了其是否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例如如果个体为阴虚体质及先天肝肾亏虚, 易患类风湿性关节炎, 个体为阳虚体质则容易受到寒湿邪气的侵袭。最后, 中医体质学说还认为体质和疾病从化相互关联, 个体体质不同, 其疾病转化的方向也不同。例如在《医宗金鉴》中就曾明确指出, 即使个体所患病症相同, 但是应为体质不同, 其疾病发展的趋势也会出现寒化、热化[3]。虚化和实化等不同情况, 现代医学认为是基因的多态性使个体在疾病的转化形式上出现了差异。

2 中医体质学说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首先, 中医体质学说对于个体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体质状况, 采取辨质论治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例如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身形状况决定药剂的用量, 以调节患者气血的虚实, 从而实则泻之, 虚则补之。这样因人而异的治疗方法对于治疗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而这都是建立在对患者体质的准确判断上。

其次, 中医体质学说对于个体疾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患者的体质不同, 即使患者所患病症相同, 其预后也各不相同, 而这对于患者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措施至关重要。例如曾有医者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医体质的类型分布与预后因素进行了研究, 最后证明气虚体质是导致原发性肝癌预后的危险因素。因此, 以中医体质说对患者进行疾病预后, 可以帮助患者准确了解自己的疾病发展趋势, 为患者采取合适的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

最后, 中医体质学说对于个体身体的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个体体质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 个体体质的改善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来实现。例如采取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没有熬夜、酗酒和抽烟等不良嗜好, 都可以改善身体的体质, 降低身体患病的概率。

3 中医体质学说和具体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3. 1 中医体质和冠心病的相关性。在《古今医鉴・心痛》中曾对中医体质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做过描述, 认为如果人感觉心脾疼痛, 一般都是因为身体受到了寒邪的侵袭, 如吃生冷的食物等, 结果致使体内郁热, 其表现为痰中带血。当代的医者也对体质和冠心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4]。例如发现气虚质、血瘀质和痰湿质等体质的人容易得冠心病, 而且血瘀质冠心病患者都存在炎症和内皮损伤等情况。

3. 2 中医体质和高血压的相关性。古代中医理论认为高血压为眩晕之症, 其病因病机是本虚标实, 其主要与风、痰和瘀的关系紧密, 而这一论断也被现代医者通过实践研究证明[5]。例如有专家医者发现高血压患者的体质主要为气虚质和痰湿质, 其中痰湿质患者的胰岛素分泌成分较为明显, 其心血管破损的可能性远高于阳亢质患者, 其预后也更为严重。同时, 依据中医的临床辨证分型, 高血压患者的肝火亢盛、阴阳两虚、阴虚阳亢和痰浊壅盛等四种症状的表现最为明显。而这些也验证体质类型决定了证型的疾病规律。

3. 3 中医体质和房颤的相关性。中医理论认为房颤的病因病机为“心悸动”, 中医学著作《证治汇补・胸膈门》中曾将其归结为肝胆心虚、血虚、痰郁和阴火等, 而《伤寒明理论》也认为气虚体质的人, 主要是由于阳气虚弱, 心下空虚而形成悸动[6]。这些都说明房颤和中医体质有直接的关系, 气虚是形成心悸动的主要病因病机。

3. 4 中医体质和血脂异常的相关性。当代医者经过临床研究发现痰湿质和阳虚质为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最为常见的体质, 而阴虚质和痰湿质则可能使原发性血脂异常患者产生并发性冠心病和脑梗死的风险几率显著提高[7]。由此可见, 血脂异常和中医体质之间也有着直接的关联, 相应体质的个体更应该在生活中注重改善自己的体质, 以有效减少其产生血脂异常的可能性。

4 小结

总之, 依据中医体质理论对于不同个体体质的划分, 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对于患者采取正确的改善体质和治疗方法指明了方向, 也为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我们仍要清醒地看到, 虽然中医体质学说对于心血管疾病和体质的相关性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证明, 但是其研究的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 如缺乏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等方面的研究, 当代医者还需要进行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运用更为先进的技术和手段, 完善中医体质理论, 并进一步的探究中医体质学说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俞晓婷,沈雁.中医体质学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吉林中医药, 2013,33(04):58.

[2] 丁萌.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 31(3):192-194.

[3] 周北凡.中国人群心血管并危险因素作用特点的前瞻性研究.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6(1): 58-61.

[4] 王琦,朱燕波,杜建, 等.中医痰湿体质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31(1): 10-13.

心血管疾病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015(2011)01-0033-021

心脑血管疾病概述

心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先天性心脏病、特发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以及肺心病等。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心脑血管病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近年来,心血管疾病的患病人数不断增加。有研究指出,每年我国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超过260万,在各种死因中比例最高,约占50%,因此也被称为“第一杀手”[1]。

心脑血管疾病在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的同时,也给全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其中,对人民健康危害最为严重的是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从卫生部研究数据指出,到2020年全球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达2500万[2],防治心脑血管病已刻不容缓。

2心脑血管疾病基本危险因素分析

2.1遗传、种族和家族因素:遗传和家族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中是非常明显的,家族中有一级亲属有早发冠心病史(即男性

2.2生活方式:研究证实:长期高热量饮食、钠盐摄入过多、大量饱和脂肪酸饮食、大量饮酒都是导致该病的重要因素。同时,吸烟早已被确认为冠心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在加拿大、美国、日本等国家进行的10项主要的队列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冠心病的发病和死亡危险比不吸烟者约高70%左右[4]。运动情况也对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很大的影响,Powell等在对1985年以前开展的43项前瞻性研究进行系统的回顾分析后指出,静坐型人的发病危险是活动型人的2倍,体力活动与冠心病发病呈强的负相关关系[5]。

2.3年龄与性别: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发病很早,并随年龄增长不断发展,产生相应的症状。男性多见,发病年龄早于女性,而女性发病年龄晚,绝经后发病危险明显增加。可能与激素分泌、社会活动不同有关。

2.4超重和肥胖:超重与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也是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应该给予高度重视。 肥胖对人体各系统均有不利影响,但以心脑血管受损较为多见。Framingham[6]等对随访26年的5209名男性和女性的心脑血管病发病资料开展系统性研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调整年龄及其他主要危险因素,发现无论是在男性人群还是女性人群中,肥胖均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重要独立预测变量。

2.5高血压和高血脂:研究指出,血压升高,不论收缩期还是舒张期、也不论是稳定还是不稳定,在任何性别、任何年龄都能使冠心病的发病危险明显增加。而且,多数研究也证实, TC(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

2.6糖尿病: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已确定的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远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一项随访期为7年的人群研究结果显示:2型糖尿患者中有80%死于心脑血管病,其心脑血管病死亡相对危险是一般人群的3倍多[7]。

2.7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冬春季节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主要是因为寒冷刺激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高原低氧可能导致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微量元素锌、铬、锰、硒摄入减少,镉、铅的摄入增加均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8],药物中毒也可引起心肌损害。另外,近年来发现不少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2.8社会心理因素:当今社会,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不断改变,同时人们的感情越来越复杂,社会心理致病因素也日益增加。生活事件对心脑血管病易患因素的影响是较为肯定的,许多报道证实,精神心理应激可以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对血压、血脂和血糖产生影响。

3心脑血管疾病基本预防建议

3.1开展健康教育,加强预防性宣传。预防性的健康教育对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意义重大。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下降的同时,患者因此而产生的医疗费用也大幅下降,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直接和间接效益将是无可估量的。因此,要有计划的开展以健康生活方式为主要内容的健康教育,向群众宣传合理营养膳食、控制肥胖、积极开展体育锻炼等。

从而使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改善社会心理环境,提高对社会应激的承受能力。

3.2合理饮食:按照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制定相关的合理饮食方案,要大力提倡平衡膳食,素食为主。限制盐的摄入量,摄入应保持在每人每日5g以下。每日饮食规律、不宜过饱,从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多吃具有降脂功能的食品,如香菇、木耳、洋葱、大蒜、芹菜等,每日进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粗杂粮、米糠、海带、蔬菜、麦麸、水果等,多吃海鱼、鱼油及豆制品[2]。

3.3改变不良行为:吸烟不仅是心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的一大杀手,同时又是肿瘤和各种呼吸道疾病的罪魁祸首,但是同时也是比较容易改变的因素,应将控烟作为一个干预重点,力争远离烟草。尽量不吸烟,并减少饮酒量。开展适量的运动,控制体重、防止肥胖。长期坚持体育锻炼对控制血糖和血脂水平,增强心脑血管的功能具有极大好处。

3.4防止各种感染:不少心血管疾病是由感染开始的,因此要做好保健工作,适时接种免疫。年老及体弱者要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选择性接种肺炎疫苗、SARS疫苗、流感疫苗等,以同时天气变化时要注意保暖,预防并控制各种感染,从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田向阳,石建辉,周山岚,等.北京市城区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1,35(4):228

[2]陶寿淇,武阳丰.医疗卫生人员心血管病防治知识[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63

[3]魏华,郑建东.北京朝阳门社区高血压流行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疾病监测,2001,16(8):331

[4]赵景波,张文彦,方庆伟,等.脑血管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国公共卫生,2000,16(2):99

[5]Powell KE,Thompson PD,Caspersen CJ,et al.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nnu RevPublic Health,1987,8∶253-287

心血管疾病论文篇9

    据调查显示,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所面临的首要卫生健康问题[1]。针对我国当前心脑血管疾病的控制现状,将循证医学方法与中医药健康干预措施结合起来,建立一套综合控制体系,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的卫生资源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1 循证医学在心脑血管疾病干预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是将医生的主观临床经验、临床客观医学证据以及患者的个人愿望三者相结合,从而给予每个患者正确的诊断、有效的治疗以及精确的预后估计的临床医学。

2 循证医学在心脑血管疾病干预中的措施

    在日常心脑血管疾病的康复治疗中,可通过医务人员对循证医学理论的系统学习、建立患者健康档案、控制危险因素、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及综合患者意愿等多种途径实现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循证治疗干预。

2.1 循证医学知识的学习

医生应在不断更新专业知识的同时,主动地学习循证医学理论并予以实践,在具体的医疗实践中,应主动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中存在的问题,在验证这些证据的有效性及实用性之后,再结合患者的意愿将其应用于临床问题的解决之中。

2.2 患者健康档案的建立

健康档案的建立可以使医生详细地掌握患者的基本资料,从而有利于临床正确决策的确定,其中应包括患者个人基本情况与家庭基本情况等内容,涵盖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密歇相关的危险因素。

2.3 发病危险因素的控制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收缩压、体重指数、血清总胆固醇、糖尿病以及烟龄等6个方面,将上述6个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与发病危险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将其与常规诊疗工作中的筛查相结合,筛选高危人群,确定目标群体,旨在确定高危人群进行高质量的干预。

2.4 个体化的综合干预

依据循证医学的理论,需要对不同的患者个体实施特异性的干预措施。针对健康人群采取普适性预防干预措施,调整日常行为及生活方式,针对高血压、心脏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卒中史、糖尿病、血胆固醇水平、超重、吸烟、饮酒、口服避孕药、高钠低钙等危险因素要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中医疗法等辅助疗法,让病人保持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和最佳的情绪。

3 讨论

中医药的特点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在生理上中医强调人体是内、外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下相对平衡和统一,保持相对动态平衡,在病理上,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其外因是人与自然和人体内部的失衡,而内因则是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中医强调辨证论治,从患者的整体出发,多部位、多环节的整体治疗,其关注的是治疗后的最终整体疗效,而不过分强调药物作用机理等复杂的中间环节。

中医药的辨证论治因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不同的表达方式、个性化的治疗手段以及难以完全客观量化的疗效体现,使得较难对其疗效标准进行量化。EBM是遵循证据,中医药是辨证论治,在疾病治疗策略制定的出发点方面二者是一致的,从方法学上都忽略中间环节、中间指标,疗效上都关注整体疗效【2】,因此,用循证医学理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药治疗进行解释和研究是当前比较科学和可行的方法之一。

心血管疾病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2-090-1

心血管疾病,又称为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循环系统的疾病。循环系统指人体内运送血液的器官和组织,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可以细分为急性和慢性,一般都是与动脉硬化有关。这些疾病都有着相似的病因、发病过程及治疗方法。本文旨在探讨和总结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经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来我院医治的48例不同种类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9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4.5月,年龄最大75岁;体重最轻4.5kg,最重112kg,病种分为先先天性心脏病、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心脏肿瘤、高血压、心律失常等。

1.2方法先天性心脏病除单纯动脉导管未闭在非体外循环(CPB)下采用直接结扎手术,其余均在CPB心脏停跳下行畸形矫治手术。术后使用多巴胺、硝酸甘油微泵泵入,加强心肌收缩功能,扩张血管,减轻心脏后负荷,促进心功能恢复。瓣膜性心脏病在CPB心脏停跳下二尖瓣采用人工瓣膜置换术,主动脉瓣采用人工瓣膜置换或成形术,三尖瓣、肺动脉瓣采用成形术。术后使用多巴胺、硝酸甘油微泵泵入,加强心肌收缩功能,扩张血管,减轻心脏后负荷,促进心功能恢复,并逐渐过渡到口服地高辛、卡托普利等治疗,适当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容量负荷,同时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冠心病采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大血管疾病在CPB或非CPB下行人工血管植入、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或补片修补术。心脏肿瘤在CPB心脏停跳下行肿瘤摘除手术。动脉导管未闭、冠状动脉搭桥、大血管疾病病人,手术后使用倍他乐克、尼福达、卡托普利、消心痛、硝酸甘油等药物减弱心肌收缩力、扩张血管、控制血压等治疗[1]。

2结果

疗效显著,4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均康复出院。

3讨论

心血管疾病是生活方式疾病,是由不健康生活方式,如不合理饮食、热量过剩、缺乏运动和吸烟等所产生的多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等导致的,其发病规律是经历10多年或数十年的无症状隐袭起病与发展,而以突发致残或致死的后果结束病程。据统计全球有近四分之一人口为心血管及相关疾病所威胁。心血管疾病在发展中国家呈上升趋势,我国每年大约有260多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致残率高的疾病。一旦罹患这类疾病,自己很难自理生活,而且还给家庭造成很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无论是从经济角度、家庭角度,还是从健康角度来讲,唯有预防才是万全之策,有研究表明,对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和治疗能够显著降低冠心病的死亡风险,预防的作用明显高于治疗。

意大利米兰大学曼西亚教授强调,虽然心血管疾病成因很多,但造成死亡的直接因素,不外乎中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起始时如能做好血压、血糖、血脂控制,便可延缓其并发症引起的死亡;若未能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则20%会直接成为心血管疾患[2]。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92年就提出了健康的“四大基石”,就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十六个字概括了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合理膳食,增加纤维膳食,且忌大鱼大肉,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多吃鱼和鱼油,鱼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功能,能够预防动脉硬化,大量摄取富含ω-3的鱼油可对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多食豆制品,大豆里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科学生活,适当体育运动,戒烟限酒,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精神紧张情绪激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尽量少服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双氢克尿塞、速尿、类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积极治疗影响血脂代谢的有关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红斑狼疮等,均可干扰脂代谢。定期体检,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人口的老龄化,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正在持续上升,有病早治,无病早防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最好方法。

心血管疾病论文篇11

关键词:

心脑血管疾病;阿司匹林;预防

在1899年,有学者首次提出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的治疗,属于一种环氧化酶抑制剂,经临床对该药物药理作用的不断探索,发现阿司匹林可用于痛风、风湿痛、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治疗中,疗效显著,特别是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其受到医疗工作者及患者的高度重视。由此,本文对阿司匹林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248例健康志愿者,纳入标准[1]:年龄超过50岁;入选前无心脑血管疾病。排除标准: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药物者。按预防方式的不同,将本组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124例患者中,男性69例,女性55例,年龄50-82岁,平均(65.8±2.4)岁。对照组124例患者中,男性71例,女性53例,年龄51-82岁,平均(66.2±2.5)岁。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构成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意义。

1.2方法对照组患者按常规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方法进行预防治疗,加强饮食指导,进食高纤维、高维生素食物,减少钠盐、脂肪的摄入;加强运动指导,合理安排运动时间,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如散步、跳健身操、打乒乓球等,注意运动强度适宜。观察组在常规预防治疗基础上服用阿司匹林(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3021185)75mg,1次/d。随访3年,对两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

1.3统计学处理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本组整理的资料进行处理分析,组间心绞痛发生率(%)比较采取χ2检验,(P<0.05)时则表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16例(12.90%),对照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为61例(49.19%),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人数逐渐增多。有大量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导致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所致。阿司匹林是一种环氧化酶抑制剂,对抗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为:该药物进入人体血液后被分解为水杨酸,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同时小剂量使用可对血栓素合成酶的活性进行抑制,上述两种酶在血小板聚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环氧化酶的作用下,其内部花生四烯酸被分离出的血小板可生成前列腺素H2和G2,而在血栓素合成酶作用下,其生成的前列腺素H2可生成血栓素A2,可诱发血小板聚集。因此,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中阿司匹林药物应用,主要是通过抑制血栓素A2的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进而抑制血栓形成,可达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有研究表明,根据病人个体差异合理使用阿司匹林药物,能有效降低冠心病发生风险[2]。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为29.03%,低于对照组8.06%,与文献报道一致。有学者对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进行随访3年,发现未应用阿司匹林药物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比应用阿司匹林药物患者的发生率增加2倍。有研究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阿司匹林治疗的效果分析,发现其溶栓效果较好,可起到预防心肌梗死的作用[3]。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在冠心病、脑梗死、脑出血等方面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阿司匹林的应用,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文献报道一致[4]。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引起一系列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发生,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因此,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中,应正确合理、适量服用阿司匹林药物,可起到显著效果。但对血液病、低凝血酶原血症等疾病者,应禁止服用阿司匹林[5]。

综上所述,在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中服用阿司匹林可起到良好效果,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同时可降低死亡风险,加上该药物经济实惠,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吴皎,周刚,李燕辉,等.阿司匹林与心脑血管疾病[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13(7):172-174,177.

[2]霍勇,陆菊明.国内外指南推荐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10):882-885.

[3]蔡伟,焦洁茹,杨蓉,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2(3):236-239.

心血管疾病论文篇12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血栓形成; 血瘀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the pathogenetic factors such as platelet activation, adhesion, congregation and thrombosis fall into the category of blood stasis, while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such as tissue necrosis, oxidative stress injury and inflammation, etc, are far beyond the etiological category of blood stasis. The toxin or the comb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oxin and blood stasis of TCM ar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hrombotic cerebrocardiovascualr diseases. It is significant to recognize and stress the comb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oxin and stasis in pathogenicity so as to enrich TCM etiology and improve TCM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ocardiovascular and thrombotic diseases.

Keyword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thrombosis; blood stasis

传统中医病因学,不仅用直接观察病因的方法来认识病因,更重要的是根据中医传统理论从疾病临床表征推绎病因,从而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如《灵枢·本藏》云:“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病因作用于人体,致机体产生病理变化,临床必出现相应的症状和体征(证候)。临床证候是果,由机体病变产生;病因是病机变化的原因。病因、病机和证候三者之间有必然联系。病因不同,所致疾病的证候表现亦不同,通过分析症状、体征,即可辨识疾病的原因。在传统中医临床发展过程中,病因认识学的每次发展,都会带来治疗方法学的改变和相应疾病治疗效果的提高,如温病学、疫病论及现代血瘀理论的认识等。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基因、蛋白、生物信号转导通路等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和发现,现代中医病因学的研究也逐渐向微观深入——尝试在传统中医理论指导下认识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形成和发展了一些疾病病因的认识,由此导致了现代一些疾病传统治疗模式的改变,提高了临床疗效和研究水平。这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因学的认识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

1 中医病因学发展促进了心脑血管病疗效的提高

对于冠心病(胸痹、心痛)和中风等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因的认识,从古到今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和深入的过程。如对冠心病(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认识,20世纪60~70年代以前,多遵循《金匮要略》上焦阳虚,阴寒闭阻,采用宣痹通阳或芳香温通方药治疗。此后,以陈可冀院士为代表的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专家根据传统中医关于血瘀致病特点的认识和冠心病的病理生理改变,倡导活血化瘀为主治疗冠心病[1],创制冠心Ⅱ号等系列活血化瘀方药用于临床。同时围绕冠心病血瘀致病的微观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特点,制定冠心病血瘀证病证结合诊治规范,提高了冠心病的中医治疗效果,促进了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治疗方法学的创新。有关中风病病因的认识,唐宋以前,多以外风立论,强调“正虚邪中”,主张用“风引汤”和“大秦艽汤”治疗;其后,逐渐认识到中风为“内风”所致,提倡采用平肝熄风或补肝肾熄风方药治疗;清·王清任则强调半身元气亏虚,血脉瘀滞不利,并创制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20世纪70~80年代以后,以王永炎院士为代表的中医专家,根据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神志不清、昏迷、大便干结等临床症状及组织坏死、水肿、过氧化脂质积聚等病理改变,提出毒损脑络的病理概念[2],认为病因为“风”、“火”、“痰”、“毒”、“瘀”互结,并创制清开灵、醒脑静等方药用于临床治疗,提高了临床疗效。可见,中医病因学的研究深入、发展和创新,是中医临床防治疾病疗效提高的基础。

2 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因不仅为“血脉瘀阻”,还有“毒损血脉”

我国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约170/10万~390/10万,心脑血管病死亡率由“八五”期间第二位升至“九五”期间第一位[3]。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多是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基础上形成血栓,造成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影响组织供血。AS基础上的血栓形成与炎症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一方面,炎症因子释放可以诱发血小板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另一方面,血栓形成也是炎症激活的主要因素。以往认为血小板主要参与凝血止血和血栓形成,新近则发现血小板本身也是一个炎症细胞,血小板的活化可介导炎症细胞趋化、黏附和浸润,致组织损伤[4,5]。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血小板活化、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传统中医药学多将其病因病机归于“血脉瘀阻”,在此认识指导下,形成了理气活血、益气活血和温阳活血等系列治法和有效方药;但组织坏死、过氧化应激损伤、炎症反应等病理改变,远非单一“血瘀”病因所能概括。结合传统中医有关“毒”邪病因的认识和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的临床特点,应当存在“毒”邪致病或“瘀”、“毒”从化联合致病的病因病机。

高度敏感性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是目前检测炎症反应的一个代表性生物标记物,2003年1月美国心脏协会和疾病控制中心推荐hsCRP为心血管疾病二级临床检测指标(证据B级)[6]。炎性反应在血栓性疾病尤其是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血液致病因素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血糖、同型半胱氨酸及病原微生物刺激等,上述病理因素作用于血管内膜使血管内皮发生结构和功能改变,继而脂质沉积、血小板活化聚集和血栓形成,诱导大量炎性因子产生,促进炎性细胞活化,造成血管内膜发生慢性修复性炎症反应[7,8];而炎症又是诱发AS斑块不稳定和斑块破裂的一个主要原因。斑块破裂,激发血栓形成,堵塞动脉管腔,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脑梗死及周围动脉血栓栓塞等严重临床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发生[8]。

针对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现代医学采用抗血小板、静脉溶栓、动脉溶栓、经皮动脉介入和冠状动脉搭桥等方法治疗,虽多数能达到开通堵塞及狭窄血管和恢复缺血区域血流的目的,但目前仍存在许多无法真正解决而又必须面对的问题:(1)上述方法仍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后的补救措施,即使治疗及时,罪犯血管的堵塞已不同程度地损伤了机体组织[9];(2)目前介入治疗方法针对的是较大的主干血管,无法真正解决“组织无复流”和“缓慢复流”现象[10,11];(3)动脉血栓形成致组织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氧自由基爆发和细胞凋亡等连锁病理反应,皆可严重影响相关脏器的功能和临床预后。可见,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组织变性损伤是动脉血栓性疾病的必然结果,贯穿整个病理过程的始终。

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的临床特点和血栓闭塞引发的组织损伤坏死、炎症瀑布反应、氧化脂质沉积和细胞凋亡等病理损害,与中医“毒”邪致病起病急骤、传变迅速、直中脏腑和腐肌伤肉等特点多有相似之处。因此,将“瘀”、“毒”两种病因结合,可更全面地诠释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更有利于指导心脑血管栓塞性疾病的中医治疗。一些小样本临床观察表明,清热解毒方药在防治不稳定性心绞痛和脑卒中方面具有一定临床疗效[12,13]。我们采用不同活血化瘀中药配伍干预ApoE基因缺陷小鼠AS不稳定斑块形成,证明活血解毒中药消减和稳定AS斑块的作用优于单纯的活血化瘀中药[14,15],以效析因,从实验角度也证实了“瘀毒”病因兼夹在动脉血栓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

3 瘀毒病因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过程中的互结从化

“瘀”、“毒”作为病因,皆具有兼夹性和依附性,它们既可是疾病的病理产物,也可是致病的病因。毒邪致瘀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毒邪煎熬血液,血凝成瘀;(2)毒邪伤络,血溢成瘀;(3)毒邪伤津耗阴,阴伤血滞为瘀;(4)毒壅气机,血脉凝滞;(5)热毒损脏,血行失司。另一方面,瘀血阻滞脉络,血行缓滞或不循常道,溢出脉外,瘀久不消,组织器官变性坏死,则蕴化成毒。由此可知,“瘀”、“毒”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可相互从化,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其中,“瘀”为有形之灶,“毒”为病情转变和恶化的关键。如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基本病理改变是AS造成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其心绞痛发生的诱因、疼痛性质、部位和缓解方式在相当一段时间维持不变;冠状动脉内一旦由稳定性AS斑块(固定性狭窄)转变为不稳定斑块,继发血栓形成,则病情发生急剧变化,心绞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甚至出现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心脏事件,病情转为“凶险多变”。综合“瘀”、“毒”互结致病在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疼痛剧烈、固定性刺痛、出血、厥脱、昏迷,舌紫绛而暗有瘀斑或紫黑、舌苔厚腻或垢腻,脉涩、结代或无脉等;其次可见面色黧黑、肌肤甲错、唇萎甲紫、狂躁善忘、口气臭秽、青筋暴张等。从相关文献资料中归纳“瘀”、“毒”致病的临床表征,审症析因,也可发现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大多有“瘀”、“毒”致病的临床症状,且二者常交互存在,“瘀”中有“毒”,“毒”中有“瘀”。见表1。表1 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瘀”、“毒”病因的临床表征和微观病理改变

注重“瘀”、“毒”病因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致病过程中的互结、从化,在传统中医病因学理论指导下认识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病理生理改变,采用现代流行病学和信息生物学方法,总结归纳中医宏观临床表征变化和微观病理生理变化的相关性和演变规律,从“毒”、“瘀”互结从化角度研究总结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新的治法和方药,进而按照现代循证医学要求客观评价不同活血解毒配伍中药的临床疗效,反证“瘀”、“毒”在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对丰富中医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病因病机理论,进而提高临床疗效,是一非常值得探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Chen KJ, Li LD, Weng WL, et al. Studies of blood stasis syndrome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Xin Nao Xue Guan Bing Za Zhi. 2005; 3(1): 12. Chinese.

陈可冀, 李连达, 翁维良, 等.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 3(1): 12.

2 Li PT, Wang YY, Huang QF. The hypothesis of the injury of brain collaterals by toxins and it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eijing Zhong Yi Yao Da Xue Xue Bao. 2001; 24(1): 16.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李澎涛, 王永炎, 黄启福. “毒损脑络”病机假说的形成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24(1): 16.

3 Chi MY.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rombology.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4: 15. Chinese.

池明宇. 中西医结合血栓病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15.

4 Wagner DD, Burger PC. Platelets in inflammation and thrombosis.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3; 23(12): 21312137.

5 Ruggeri ZM. Platelets in atherothrombosis. Nat Med. 2002; 8(11): 12271234.

6 Pearson TA, Mensah GA, Alexander RW, et al.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pplication to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practice: 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03; 107(3): 499511.

7 Kovanen PT, Kaartinen M, Paavonen T. Infiltrates of activated mast cells at the site of coronary atheromatous erosion or rupture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Circulation. 1995; 92(5): 10841088.

8 Feinbloom D, Bauer KA. Assessment of hemostatic risk factors in predicting arterial thrombotic events.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5; 25(10): 20432053.

9 Li JZ. Attention to arterial thrombotic diseases. Zhonghua Nei Ke Za Zhi. 2006; 45(1): 23. Chinese.

李家增. 关注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中华内科杂志. 2006; 45(1): 23.

10 Porter TR, Li S, Oster R, et al. The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no reflow demonstrated with intravenous perfluorocarbon containing microbubbles following restoration of 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 (TIMI) 3 flow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 J Cardiol. 1998; 82(10): 11731177.

11 Kenner MD, Zajac EJ, Kondos GT, et al. Ability of the noreflow phenomenon during a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o predict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at onemonth followup. Am J Cardiol. 1995; 76(12): 861868.

12 Wei JL. Hypothesi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xic heat and apoplexy. Beijing Zhong Yi Yao Da Xue Xue Bao. 2003; 26(1): 711. Chinese.

魏江磊. 中风热毒论.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26(1): 711.

13 Lu XH. Clinical effect and mechanism on treating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by Huanlian Jiedu Capsule. Shandong Zhong Yi Yao Da Xue Xue Bao. 2005; 29(6): 457460.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卢笑辉. 黄连解毒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29(6): 457460.

14 Wen C, Xu H, Huang QF, et al. Effects of herbs of activation blood on atherosclerotic plaque morphology in ApoE genedeficient mice. Zhongguo Bing Li Sheng Li Za Zhi. 2005; 21(8): 1640. Chines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