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史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1 17:15:56

金融发展史论文

金融发展史论文篇1

本文认为,金融史教育的冷落,将会严重影响金融专业大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金融专业大学生是中国未来金融从业人员的主力军,中国的金融深化,依赖于从业者在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文化和金融研究等方面创造性地发挥作用。正确的观念是正确行为的基础,正确行为的统计显现即是人们所称的实践能力高下之别。金融史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对前述问题形成正确认识,因此,金融史教育是金融专业大学生创造能力的重要基础,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具有推动作用。

1金融史促进学生正确认识金融工具及创新

从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发展历史看,金融深化过程、国家繁荣也是一个金融工具得到创新并推广普及的过程。古代罗马发明了“股份”这一融资工具,既是古罗马社会繁荣的基础之一,也成为现代世界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强大的国债发行系统具有的社会资源动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英国战胜军事奇才拿破仑并确立英国全球霸主地位的重要原因。而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金融界之所以执世界经济的牛耳,也正是因为华尔街具有全球最强大的金融工具创新能力和推广能力。

但金融史也同样告诉我们,金融工具具有强大的破坏性。典型的例子是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次贷危机的表象是信用危机———次贷购房者的违约,但次贷危机更深刻的教训也许是:金融从业人员应该考虑,对于以风险转移为主要目的、具有不可保险性质、没有价格发现功能的金融工具,应该控制的合理规模及有效的审慎监管模式是什么?

通过金融工具在历史上表现出的正面和负面作用,有助于金融专业的大学生对中国现阶段金融工具的创新,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在中国应该采取何种路径发展,形成清晰且较为正确的观点。

2金融史也是金融制度史,是中国金融制度建设的“活教科书”

金融专业的大学生,是未来金融业务的从业者或者中国未来金融制度的建设者,从业者的身份要求对金融制度加以遵循和合理利用,因此,创造性地履行这两个角色,都要求金融专业的大学生充分掌握当前的金融制度及其演进过程和演进规律。

当代的制度经济学会以理论的方式分析制度演进及规律,但那只是一般性规律。金融制度演进有其特殊性,而金融制度演进的特殊性,只有从金融史中才能获取。世界主要国家为何形成以市场为主和以银行为主的两套金融系统?中国为何会形成以银行为主的金融系统?为何全球出现混业经营趋势时,中国仍然坚持分业经营?为何中国的投资者保护弱于很多国家?这些金融当中的重大制度性问题,都可以从金融史的学习中获取答案。

正如陈志武、巴曙松所言,中国相对于世界“金融技术”进展的缓慢,根源在于制度环境上的缺失。相对英美完善的法制,中国法律传统在产权保护方面不力,长期的集权历史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政府对经济包括金融活动的深度介入,这些制度性的因素阻碍了市场参与主体的创新活动。世界以及中国这些金融制度的演化,有助于未来的金融从业者或金融制度建设者认识到中国金融制度问题的复杂性、演进过程的路径信赖等问题,从而明白中国金融制度的建设,绝非一日之功,如何突破“路径依赖”的束缚,不仅仅是改革者的勇气问题,更需要相关参与人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智慧。金融史的学习有助于从业者在业务过程中正确判断金融制度演进的路径及速度,从而制订正确的业务方案,也有助于金融制度建设者与时俱进地进行金融制度创新。

3了解金融史,培养现代金融理念

从中国的传统分析,中国人的金融活动是以基本家庭为单位展开的(陈志武,2007)。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金融活动的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差序格局(费孝通,1948)在金融领域的反应。这一现象印证了格兰诺维特(1985)的社会镶嵌理论,即社会经济活动镶嵌在社会关系之中。这说明中国的金融活动,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而要走出这一格局,实现金融活动的现代化,就要求金融活动的主体进行文化观念的更新,才可能打破旧有观念的束缚,创造性地开展金融活动。

例如融资活动中,当代中国人应该跳出差序格局,将资金来源扩展到家庭之外,才可能在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和更大的规模上获得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而在保险业的发展方面,从保险产品的设计到销售,既要考虑传统中国人的“血缘因素”所起的重要作用,又要充分考虑随着社会的进步,保险对社会网络关系依赖性减弱后对保险产品的数量和种类提出更高要求的特点,及时推陈出新,以新的保险品种占有市场,推动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银行业方面,深圳发展银行的“1+N”模式(具有相同业务或因为业务链而有联系的多个贷款人之间的互保体系)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中国传统信用文化不足推出的一种过渡性策略,虽然在现阶段具有适应性,但在未来的业务拓展上,不能以此为重点。

由此可见,通过金融史学习,一方面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影响了中国金融活动,同时,对于现阶段以及未来金融活动的发展方向也能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对于当代大学生如何在未来选择金融活动方式或者从事金融业务,都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4学习金融史,理解金融活动的复杂性,正确应用金融理论指导金融实践和金融活动

金融发展史论文篇2

【关键词】

货币银行学;历史的方法;理论教学

1 历史的方法之含义及其重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联系的观点去看待和分析问题。一件事情的发展总有其来龙去脉的演变过程,如能对事情探本溯源,则对其今天之所以如此的现状也才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史学界有一句名言:一切历史皆是当代史。民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第一句话即对什么是历史有如下定义:“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者也。”因此,所谓历史的方法就是从“这是一段历史”、“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的思想和思维认知角度,去看待我们所要学习与研究的那些事物。

根据历史的定义,我们可以明白,抱定历史的方法去认识事物,对我们理解和把握事物,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至少在这几方面,历史的方法其作用是明显的:一是帮助了解事物本身的由来及其演变;二是认识到有些事情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性的,用于经济领域则极有助于明了诸如“货币金融是市场发育的产物”等等大量存在的类似的观点;三是可以在了解事物由来演变的过程中探知不同地区国家发展阶段的差异性所在;四是只有在更深入地认识了当前面临现状的古今中外渊源之后,才可以更好地把握现状、改善现状或预测发展方向。因此,历史的方法在学习和认识事物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无可替代和不容低估的。

2 货币银行学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知识内容及其显著特点

货币银行学是大多数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课程,性质地位重要。虽然教材版本不同,编写体例和知识结构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根据笔者对一些比较常见、使用较多的部级规划教材的分析,该门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知识内容是明确的,大致都包括如下一些共同的基本部分:货币、信用、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中央银行、货币供求、通胀通缩、金融创新、开放金融等等。

纵观该门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知识内容,我们可以归纳发现其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不管是货币、信用、金融市场,还是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金融创新等,都涉及到它们的产生、发展与演变,更涉及到中西方在货币银行市场产生、发展与演变方面的一些不同比照。这个显著的特点,为货币银行学课程理论教学中历史方法的运用创造了极大的可能性和存在空间。而历史的方法之巨大思想和思维认知价值,无疑将对学生有效地学好货币银行这一比较复杂的市场的知识产生重要的催化作用,使他们从货币银行市场的庞大体系、数量众多的名词概念、种类繁杂的专业术语等等表象中解脱出来,把握这一无形虚拟金融经济和有形实体产业经济的紧密联动,从而能更好的领会与掌握货币银行市场的特点和运行规律。

3 历史的方法在货币银行学课程理论教学中的运用

明了了历史的方法之含义,清楚了货币银行学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知识内容及其显著特点,现在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具体事例,就历史的方法在货币银行学课程理论教学中的运用作出一些示范性的基础探索。

3.1 运用历史的方法对货币信用的知识进行学习

货币的问题,主要涉及到货币及货币制度的产生、发展与演变经历,涉及各阶段的币材、货币形式、货币制度种类、优缺点等,这些都是可以从大量历史知识、事实、故事的角度去进行教学内容、教学素材的组织提炼的。如果丰富了这些教学素材,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无疑会对货币产生发展的客观性形成具体而微但又深刻的认识,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进一步讨论或预测欧元、亚洲元、人民币国际化、500元乃至1000人民币的发行、未来货币等等一系列极具想象与拓展空间的话题。

信用的问题,主要涉及信用的产生,信用的形式种类发展,信用工具类型变化,对利息本质的古典、近代与现代学派观点等问题。这些知识的课堂理论教学,不仅很多内容本身是一个理论界定问题,并且由于教材的编写体例和规范性,使得其理论性更强,学生学起来就会觉得枯燥乏味,但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能抱以一个历史的方法,从历史的角度引导学生思维去认识和分析,都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2 运用历史的方法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知识进行学习

金融市场的知识讲述中涉及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成熟金融市场形成的基本条件。这是一个理论性相当强的问题,涉及到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服务、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关系、金融立法与金融机构的健全、政府宏观调控与监管的适当等抽象性、宏观性和理论思辩性较强的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能用历史的方法,对中西方金融市场的发展进行一个比照性的研究,而是泛泛的向学生介绍一下这些观点,学生学习和理解起来就会存在比较大的困难与障碍。而通过对中西方金融市场发展运用历史的方法进行一个比对性分析,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感觉生动、有形和可理解得多。

金融机构的学习中涉及到商业银行、非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三大类金融机构的知识,运用历史的方法,对中西方商业银行的起源、业务种类及收入占比变迁,非商业银行的产生发展、具体种类、业务现状,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央行职能变迁、银行独立性、中西方金融机构历史与现状对比等进行学习和认识,就能够有效地避免理论说教与灌输,实现课程理论教学的生动、有形和具体化。

金融发展史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064-02

自1969年美国经济学家戈德史密斯(Raymond.W.Goldsmith)的著作《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问世以来,金融结构理论业已成为现代金融领域的前沿问题,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成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一、金融结构的理论溯源

1580年威尼斯银行的产生,标志着近代意义上的金融业的产生。早期的关于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是伴随着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历史上看,人们对货币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的探讨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六七世纪欧洲“价格革命”时期的货币数量论,之后以著名的费雪方程为代表。欧文・费雪在其1911年出版的《货币的购买力》一书中提出交易方程MV=PT,认为在货币的流通速度与商品交易量不变的条件下,物价水平是随流通货币数量的变动而正比例变动的。

早期的经济学家们将研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的问题上,中性论者认为货币不过是便利交易的工具,非中性论者则强调货币能够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非中性论者代表之一凯恩斯,其《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著作把金融结构寓于金融业整体中进行研究的方法是与当时金融业的发展相适应的。

二、西方传统的金融结构观:两个基本角度

金融体系的根本目的是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赤字部门之间进行资金融通。这种融资主要有两个途径: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因此,传统理论对金融体系的研究也就相应地分为两个基本的角度:一是分析金融市场上各主体之间的关系;二是分析金融中介(银行、保险公司等)活动。

格利与肖的金融结构观。国外经济学家对金融结构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当时占有统治地位的主张强迫储蓄和国家干预的凯恩斯学派影响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为都实行了低名义利率政策,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金融抑制,降低了实际经济增长率也导致了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病态和金融体系的不健全,从而迫使人们开始反思并真正关注金融在经济中应扮演的角色。1955年和1956年,格利和肖合作分别发表了《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和《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投资过程》两篇文章,阐述了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各种金融中介结构在储蓄―投资过程中的作用等问题。在1960年出版的《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一书中,把整个经济划分为盈余部门、平衡部门和赤字部门,指出只要经济部门之间存在赤字和盈余,投融资行为便不可避免,而投融资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提出以多种金融资产、多元化的金融机构和完整的金融政策为基本内容的广义货币金融理论,强调经济单位之间的储蓄一投资差异是金融制度存在的前提。虽然格利和肖没有明确提出金融结构概念,但在他们的货币金融理论中,已包含了金融工具、金融机构、融资方式和金融政策等金融结构问题。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观。研究金融结构问题的鼻祖是戈德史密斯,其在经典著作《金融结构与发展》中,通过对近百年的金融发展史及35个国家的金融结构现状进行了大量的比较研究和统计验证,戈德史密斯指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是同步进行的,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一般都伴随着金融发展的超常水平。此书还明确提出了金融结构的概念,即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之和构成该国的金融结构。

麦金农一肖的金融结构观。肖在其《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一书中完全放弃了新古典理论,认为传统货币理论将货币视为财富的观点不符合落后经济,在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往往并未形成统一的市场、价格,资本市场被严重分割,且受到普遍的歧视和干预,金融制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处于一种恶性循环的状态,认为造成发展中国家金融压制的根本原因是金融制度上的缺陷和当局政策上的错误,特别是政府对利率水平的管制。因此应该放弃金融抑制而实行金融深化。

三、西方近现代金融结构研究:金融结构对金融发展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些经济学家如莱文(Levine)、金(King)、德米尔居斯・孔特(Demirgue-Kunt)、马克西莫维奇(Maksimovic)、泽尔沃斯(Zervos)等又从不同方面研究了金融结构问题,其中大部分的研究集中于金融结构对金融发展乃至经济增长的作用。

迈耶(Mayer,1988,1990)说明了不同国家的企业如何获得资金。他发现,主要发达国家(除日本外)的企业资金来源结构中,企业利润留存是最重要的融资来源;在外部资金来源中,银行贷款是最重要的,而股权融资的比重较小。

克伯特和詹金森(Corbett and Jenkinson,1996,1997)提供了英国、美国、日本和德国近年来的数据,表明企业融资主要依靠内部积累,市场的作用很小。这意味着,从企业融资角度看,各主要发达国家金融结构差别并不大,这一研究直接动摇了人们对金融体系进行金融中介主导型和金融市场主导型分类的基础。

莱文和泽尔沃斯(1998)的研究表明,银行发展和股票市场的流动性不仅都和同时期的经济增长率、资本积累率和生产增长率有着很强的相关关系,而且还是三者很好的预测指标。

德米尔居斯・孔特和莱文(1999)利用155个国家的相关资料来验证戈德史密斯所论述的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表明:随着财富的增加,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股票市场规模越大的国家,金融作用越强,效率越高。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金融结构的规模与收入增加没有呈现出明确的变化规律,但是高收入国家的股票市场作用更强。

艾伦和盖尔(Allen and Gale,2000)以传统金融体系分类为前提,对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和英国的金融体系主要功能的发挥进行比较研究。他们认为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的分类方法是有用的,但是不同国家金融系统功能的发挥差异很大。他们也看到近年来欧洲和日本掀起了用金融市场来补充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的广泛运动,但也没有证明这是否代表金融体系发展的规律,是否意味着市场主导型的金融体系优于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

四、国内金融结构的实证研究

随着西方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理论的逐渐引入和传播,以及中国货币化和金融深化程度的加深,金融发展在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研究,基本上停留于宏观层面的分析,从其研究体系和内容方面看,基本上还没有完全摆脱

货币银行学的理论范式。这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成果主要有:江其务(1990)、周晓寒(i988)、贝多广(1989)、李弘(1988)等。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了对于金融结构的实证研究。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中国经济学者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国内金融、经济关系进行实证性检验,并有学者专门研究和探索金融结构问题。

李茂生(1987)、王兆星(1991)以中国金融结构论为题,分析了金融结构对经济结构的作用,提出了中国金融结构的优化原则和目标模式。王兆星论证了金融结构模式应该是:多元性与约束性结合的组织结构,多样性与流动性结合的资产负债结构,政策性与灵敏性结合的利率结构,开放性与高效率结合的市场结构,以及完善的制度结构和健全的管理结构,并有机统一的结构体系。

在金融结构的实证领域,谢平(1992)较早地对1978-1991年中国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动状况进行了分析,由此说明中国的金融深化进程和金融改革对中国经济运行的深刻影响。张军洲(1995)以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为题探讨了地区金融发展状况和发展战略。周立(2000)研究了中国各地区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情况。

李量(2000)则把“反映一定时期各种金融工具、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形式、内容、相对规模和比例理解为一国的金融结构。一定的金融结构反映一定的金融功能及效率,也反映了一个经济的金融体系的特征。”他的《现代金融结构导论》在世界经济理论前沿的研究成果和信息基础上,从论述资本积累、金融系统与现代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人手,对金融结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剖析;然后分析了金融结构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和战略模型,剖析了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等结构,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发展模型;最后分析了作为国内增长重要资源的境外资本,提出了利用外国资本的基本方略和开放经济下的金融战略的宏观调控体系以及危机管理模型。

赵志君(2000)从流动性出发,将金融资产分为货币、债券和股票三类,分析了这三类金融资产的内部结构、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关系的外部结构以及金融资产总量、结构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

杨林、李建伟(2002)对中国金融结构转变与实体经济结构升级的关联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邓智毅(2003)从制度及效率方面分析了金融结构;季冬生(2004)从信息角度研究了金融发展问题。

郑长德(2006)在《四川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一文中利用四川省金融发展数据。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四川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董晓时.金融结构的基础与发展[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李 量.现代金融结构的导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陈先勇.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谷秀娟.沈其云,中国融资结构的演变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0-16.

[5]王兆星.中国金融结构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

[6]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7][美]罗纳德・I.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中译本[M],上海三联书店,1988

[8]王广谦现代经济发展中金融因素及金融贡献度[J].经济研究,1996,(5).

金融发展史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3-0047-05

总体上看,2011年学术界对于中国当代金融问题的研究不如前两年火热。尽管有近300篇论文涉及到中国当代金融的研究,但真正有份量的成果较少。笔者从这些论文中筛选出50篇文章,从国有银行改革与发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货币政策、通货膨胀、金融市场、农村金融、其他研究等七个方面加以述评。

一、国有银行的发展与改革

对于国有银行发展与改革问题,学术界规范性研究较多,而实证性研究不足。众多论文讨论国有银行“应该”如何改革与发展,仅有少量文章讨论国有银行改革与发展走过的道路“是什么”,而且,其中还有不少属于宣传性的文章。 比如,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中国金融》 推出了一组纪念文章,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金融事业的光辉业绩。

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撰文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金融事业的历史经验与重大成就。他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金融事业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比如:始终坚持为人民的利益来发行、管理货币;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货币制度;始终坚持实践导向;始终将金融事业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把金融事业作为党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与保障。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逐步建成了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 高度集中的单一国家银行体制, 尽管这种体制后来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重要的、积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金融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 基本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 金融组织体系、金融市场运行体系、金融监管及风险防范体系。 [1]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撰文论述了中国保险业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早在建立初期就提倡保险事业。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建立新的保险业进行了积极探索。1979年国内保险业务再度复业后,迈进了新的历史时期,保险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体、 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多家保险公司竞争发展的新格局。在推进保险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的道路。 [2]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刘明康论述了中国特色银行业监管的理论与实践, 认为中国特色银行业监管理论体系是银行监管一般规律和良好实践的中国化与理论升华,包含四个组成部分:一是清晰的银行业监管目标;二是科学的银行业监管理念;三是完善的审慎监管框架;四是强有力的持续监管。这四部分形成了一个不可割裂、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 [3]

今年也是中国银行成立一百周年。 中国银行的前身是1908年的大清银行,1912年改为中国银行并沿用至今,历经百年沧桑巨变, 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中国银行董事长肖钢回顾了中国银行的百年历程,指出中国银行经历了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三次伟大革命,见证了中国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风云。中国银行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爱国爱民、诚信至上、改革创新、以人为本。 [4] 许斌通过介绍中国银行不同时期发行的股票,回眸了百年中行的历史。 [5]

除金融业主管官员论述中国金融业的发展与改革外,也有一些学者对这一问题做了分析。刘迎霜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监管变革的视角,叙述了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历程。指出,金融机构的改革主要是从单一的银行金融机构转向多元金融机构发展, 从完全国有行政主导金融的金融机构转向企业化、市场化的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体系改革是从非常狭窄的资金市场发展到多层次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金融监管改革是从作为中央银行的人民银行的统一监管发展到“一行三会”分业监管。 [6] 刘文的观点已有众多学者提出过,该文尝试着做了一些综合。

何广延用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框架, 分析了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 认为,在1949~1978年“大一统”金融体系下,基本上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金融监管。1978~1998年,伴随金融制度体系的变革,由统一监管向分业监管逐步过渡, 形成了控制性金融监管制度。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控制性金融监管制度又转向审慎金融监管制度。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过程呈现出强制性、渐进性、滞后性三个特征。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主体为政府,变迁形式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强制供给,这是金融监管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 [7]

金融发展史论文篇5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7. 007

[中图分类号] F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7- 0010- 03

1 引 言

20世纪30年代以来,会计学界就逐渐流行这样一种观点:会计就是一个计量过程。由此可见会计的计量是会计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体现了会计的特有属性并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全过程。在会计计量观念中,从传统的实物计量发展到现今的以货币为统一量度,是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产物,会计计量的变革一直与经济环境的改变相伴随,会计计量属性也不例外,其产生于货币计量观的应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并随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创新。

2 文献述评

我国会计发展起步较晚,对于会计计量属性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如林志军(1985)认为,在正常的经济环境下,传统的会计计量模式――历史成本模式有着较显著的优越性。但是,在特殊条件下,即商品价格发生较大变动之时,严格坚持历史成本模式提供会计信息又会带来较明显的局限性。这就决定了会计计量不应当,也不可能仅有一种模式。吴艳鹏(1990)提出应该根据资产计量的客观环境,采取灵活方便的资产计量反映和信息提供的方式,肯定原始成本在企业资产计量中的主流方向,但在某些场合下对于某些资产事项,恰当地运用其他非原始成本计量属性计量反映,形成一种以原始成本为主流、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择优的格局。这都是基于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市场经济初步形成并得以发展,通货膨胀初见端倪的环境下提出的。

随着衍生工具的迅速发展使用,黄世忠(1997)提出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前景取决于下一世纪经济环境的变化。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为公允价值会计在下一世纪发挥主导作用创造了客观环境。葛家澍(2010)认为,今后,在财务会计中运用双重计量进行确认与报告的模式将是大势所趋。对于大多数的非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负债,仍然需要按历史成本计量,而对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则需要按公允价值计量。

由此可见,会计计量属性的不断革新与发展都是基于经济环境的变化提出的新要求。

3 会计计量属性的历史变迁

3.1 历史成本计量占绝对统治地位:商品经济的初步发展时期

人类会计的萌芽可以认为起始于早期的“刻木记事”“结绳记事”等活动,这正是人们力图正确记录各项活动的原始计量行为,这个时期,实物承担了计量的全部任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仅靠实物量度的记录活动已不能满足会计的需要,于是产生了货币量度计量的行为。运用货币作为计量尺度,是会计计量区别于原始计量行为的标志。在由原始计量向会计计量转变的过程中,会计计量方法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结果更加符合人们期望中的“真实”。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所进行的产业革命,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化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企业的最基本经济组织形式,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现象也随之产生。由于委托-关系的存在,当时的会计计量要求不偏不倚、如实加以反映,强调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历史成本以其以实际交易为主、具有可靠性、计量程序简单、资料易获得、可操作性强的特点,自然成为记录公司财务活动的绝对选择。

3.2 多种计量属性登上历史舞台:经济危机引发的思考

在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政府的不干预政策使得市场经济自由化走到了极端。企业“自主管理”使会计变得无序,对外财务报表充满了欺诈,导致了1929-1933年的空前经济大危机。在反思经济危机的过程中,人们认为在大危机之前虚夸利润和粉饰经营前景的会计报告的泛滥,导致各方对经济发展的盲目乐观,是引发大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当时的学者们在系统整理会计理论的初步尝试中,强调收益计量的可靠性,强调会计数据的客观性、一致性、可比性和配比性以及历史成本原则。

然而,由于经济危机引发的经济萧条导致了物价下跌、公司寿命不确定、股份常常易手等现象,会计目标逐渐从反映受托责任转向投资决策有用性,使用者不仅强调信息的可靠性,还关注信息的相关性。虽然这个时期的通货膨胀并不严重,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历史成本信息因不及时和不能完整反映企业价值而日益遭受各界批评,已经有一些会计学家开始关注稳定币值会计,如约翰・B・坎宁在1929年出版的《会计中的经济学》中率先主张会计应向经济学靠拢,并在会计学中第一次提出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概念,同时指出最好采用未来现金流量对所有的资产进行直接计价。

经济大危机的另一个后果就是促进了公认会计原则的研究以及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从而开始了制定会计准则的新时期。其中《试论企业广泛适用的会计原则》(ARS No.3)中莫立茨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假设――“市场价格”假设,认为市场价格可分为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交易形成的过去价格(即历史成本)、现在价格(即现行成本和现行市价)和未来价格(如利用未来现金流量和现值技术形成的公允价值)。斯普罗斯和莫立茨认为既然资产的价值在于它代表未来的经济利益,那么资产的计量问题就应当计量其未来的服务,就应该根据市场价格进行计价,从而不同的资产项目根据各自特点分别用历史成本、现行重置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或其等值进行计量。尽管这些观点不能为当时的会计界所接受,却与目前会计界对计量属性的倾向观点十分接近。

探究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历史成本以其客观公正得到了会计界的普遍认可,然而,面对经济危机造成的一系列后果,其缺陷也逐步显露,受到了现行成本、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等计量属性的冲击。但历史成本依旧是财务会计与报表最主要的计量属性,这是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被有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所取代后,真实的财务会计取代过去弄虚作假会计的必然选择。

3.3 多重计量属性确立:经济复苏对会计的新要求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方面,社会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如企业规模日益扩大、资本集中加速并向国际化扩张、长期持续的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等带来新的会计问题,而且新的会计问题仍在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传统会计理论侧重于描述性,缺乏一套首尾一致的理论框架,有些重要会计文献实际上往往观点不一,甚至互相冲突,结果导致会计实务的混乱,因此会计实务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适应新环境的完整的和规范的会计理论框架,用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和约束会计实务。这样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职业界就纷纷开展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从而确立了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多重计量属性并存的格局。

FASB在1984年12月的第5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 No.5)“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中列举了现行实务中采用的 5 种主要的计量属性,即原始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和现值,并分别给出了定义。它还指出,现行会计实务是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主的多重属性并用的混合计量模式。

3.4 公允价值在批判中发展:金融市场繁荣的背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特点的日益突出,大规模的企业联合与兼并以及衍生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企业逐渐产生了一些难以用传统的可观察到的市价来计量的资产,比如无形资产、金融工具等。特别是衍生金融工具的出现,使关于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摆在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面前。1990 年 9 月,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于防范金融风险的严重不足,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由此宣告了公允价值会计的诞生。美国证券交易管理委员会和广大金融工具投资者普遍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充分反映了金融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而且有助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的问世,既增加了市场竞争的风险,也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市场经济随着金融创新而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于是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应运而生,从最早应用于金融工具的表外披露,逐渐演进到表内确认和计量。在金融创新时代,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被财务会计所采纳,也是历史或时代的选择。会计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公允价值是计量金融工具最相关的属性,也是计量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

3.5 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并行:新时期经济环境的新要求

金融创新的日渐发展使得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逐步得到认可,然而,衍生金融工具的广泛使用也使得金融投机随之产生,因此公允价值属性可靠性低的特性很容易被加以利用,会导致会计造假现象的泛滥。由于会计这门学科是以真实可靠为基础的,因而历史成本依然是也必然一直是会计计量的基础,而同时,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尤其是金融工具的流行使用,公允价值也是顺应环境需求的必不可少的计量属性。企业今后在财务会计中运用双重计量进行确认与报告的模式仍然是大势所趋。就是说,在一个企业中,对于大多数的非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负债,仍然需要按历史成本计量,从而产生相应的历史的即实际的信息,而对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则仍需要按公允价值计量,从而产生相应的按当前脱手价格反映的预期信息,更能反映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实际价值。

没有一种计量属性是完美无缺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等特征的矛盾性使得不同的计量属于不同的会计目标和信息质量需求,因而不同的经济环境会使不同计量属性或备受青睐或广招诟病,同时也会使其不断发展创新。

4 小 结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知,会计计量属性的变革一直与经济条件的改变相伴随。会计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被社会赋予了计量的使命,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会计计量的手段和技术也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以更好地履行自身的使命。经济环境的改变,会暴露出更多关于会计计量属性的缺陷,也会引发新的思考,从而导致不同计量属性的产生与变革。同时,不同计量属性的选择,也会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大环境,促进经济繁荣或是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甚至被认为是经济危机的原因。

迄今为止,对于不同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学术界和实务界依旧未达成共识。可以确定的是,没有一种计量方法是完美无缺的,资产的多样性以及经济环境的动态性决定了计量属性不可能是唯一的或是一成不变的,而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革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1]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财务会计计量模式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J].会计研究,2010(2):7-12.

金融发展史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F7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2 — 0118 — 02

[收稿日期]2014 — 01 — 21

[作者简介]崔佳宁(1984—),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公司金融,融资租赁。

一、引言

融资租赁业是中国入世10年之中最为受益的行业之一。在经历了入世前的极度低迷之后,从2007年3月1日起,在中国境内受银监会监管的银行,可以控股设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金融租赁公司。由此而拉开了中国融资租赁业的高速发展的新篇章。然而,如何全面、准确地反映我国融资租赁行业近年来的发展全貌?如何客观、恰当地评价我国我国融资租赁业的现状?如何引导我国融资租赁业和谐、有序地发展?都是值得关注和深思的问题。

由我国融资租赁业的资深专家史燕平教授组织编写的《中国融资(金融)租赁行业发展报告(2013)》一书,于2013年7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该报告问世后,得到了业界广泛的好评。同时,作为从事融资租赁研究的一员,笔者也认为,该书虽然名为“发展报告”,但其内容的严谨与深刻并不亚于教材或专著。本文将简要介绍该书,希望该报告可以得到我国融资租赁业的从业人员、研究人员的足够重视。

二、报告特色

(一)历史与国际的纵横视角

这一理念明确的体现在本报告引言及前两章所呈示出的“历史——现状——展望”的行文逻辑之中,而且这一逻辑不仅体现在引言与前两章的顺序安排上,而且即便在其他章节内部,这种梳理历史脉络的理念同样清晰可见。例如在分析增值税对融资租赁业影响的第七章中,其分析的起点一直追述到了增值税的起源,而且也简述了改革开放至今的几次重要税制改革与政策变化,最终才基于对以上历史变迁的思考做出了对当下增值税改革影响的判断。可以说这种具有历史感的章节安排与内容书写,使得本报告虽然名称中包含“2013年”的字样,而其内容绝不仅仅是对2012年行业内各种现象的简单概括和评论,更多地方体现的是融资租赁业发展各方面的历史轨迹。而且为了保证报告对上述历史脉络的准确把握,报告撰写过程中还对业内资深人士进行了采访,他们均是在融资租赁业有几十年从业经验的学者、企业家、行政官员,他们多年的经验不但能保证对融资租赁业发展历程的精准把握,而且受访者不同的身份也保证了视角多元。

而该报告国际视角的特色,并不是指报告第三部分简要论述了世界租赁行业的发展概况。而是指本文的理论立足点是建立在对全球租赁业发展以及国际租赁研究成果深刻了解的基础之上的。该报告撰写团队近年来多次承担《世界融资租赁年报(中国篇)》的编写工作,而且本报告报告撰写过程中,也邀请到美国犹他大学的融资租赁研究专家Jame Schallheim探讨了有关融资租赁的形式、本质、特点等一系列进行租赁研究所必须弄清楚的基础性问题。在这些国际的活动中,该报告撰写团队在对世界各国的租赁业发展也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对融资租赁的定义、租赁物的划分有了更为精准的了解。

在综合了上述历史视角与国际视角之后所形成的,便是对当下我国融资租赁业核心概念最为精确的认知,这一点突出体现在报告最后《市场角度下融资租赁的界定与交易形式分类》中。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历程的特殊性,“融资租赁”四个字的概念一直界定不清,也由此导致过国内租赁市场的种种乱象与监管难题,以及对外经济交流中的鸡同鸭讲。因此,在对我国融资租赁业各个方面发展过程全面认识后并且结合国际交流合作中的各种经验,本报告中对融资租赁业中种种术语的精确释义的确为租赁业务、租赁研究与国际接轨做出了贡献。

(二)多学科的交叉视角

融资租赁是学科综合性非常强的一种金融业务,经常涉及到会计、税收、法律、营销等经管类的专业知识,个别时候甚至涉及到医疗、机械、能源、IT等技术性非常强的理工类专业知识。因此,报告主编史燕平教授认为融资租赁犹如一个盒子,盒子的各个面看似独立却实有关联。所以,在融资租赁的理论研究、操作实务、交易设计、政策制定等各个方面,若是没有盒子的立体感,经常会犯站在税收的立场讲监管的问题,或者站在法律的立场讲会计的错误。

在这一点上,该报告体现出很强的学科交叉型。虽然从各章的标题中会看到诸如“法律”“税收”甚至“光伏”这样的关键词,但仔细阅读后会发现,在这些章节的论述中,处处体现了融资租赁非常强的学科交叉性。例如在第四章谈到融资租赁案件面临的法律问题时,用到了租金总额与租赁物总价的大小判断这一思想,而这一思想实则来源于金融学中关于金融学中融资决策的相关内容;在光伏电站融资租赁模式的探讨中也可以看到金融风险控制与光伏专业技术的结合。

可以说在学科的交叉综合性这一方面,该报告的确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关于融资租赁各个方面的、有机联系的、展开的盒子,适合身处融资租赁不同侧面的从业人员了解融资租赁的其他各个侧面,让我们看清了融资租赁各个侧面的形式、本质、联系,这些章节同时也说明了融资租赁行业需要复合型的人才。

(三)监管与政策的宏观视角

融资租赁是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所进行的研究不可以脱离中国经济运行现阶段的特殊环境与国情。而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似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大特色,这只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手几乎已经成为研究中国经济问题任何一方面所必须关注的宏观大背景。

本报告对这种宏观层面的特点把握也及其到位,并且做到了利弊兼顾不偏不倚的论述。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该报告对租赁监管与租赁相关政策两个方面的分析上。首先,在监管上,该报告第三章详细论述了当下内外资融资租赁公司的国民待遇差别。报告认为,由于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历程的特殊性,形成了当下监管中的差别待遇,而这种差别待遇严重影响到了行业的公平竞争,对行业的长期发展非常不利,实行非审慎监管才是将来的发展方向;而后,在关于我国区域性融资租赁促进政策与部分地区融资租赁业发展状况的对比中, 更是以全国各地区的宏观视角提供了地方政府制定融资租赁相关政策与推动融资租赁业发展时宝贵的思路与实践经验,值得有条件利用融资租赁完善金融改革与金融深化的地区参考借鉴。

(四)市场细分的微观视角

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该书的第二大部分。该报告从前面的历史国际视角、学科交叉视角、宏观环境视角对融资租赁进行的阐述之后,在第二部分才进入了融资租赁业最核心的部分——融资租赁市场本身。

其实在该报告问世之前,报告主编史燕平教授在她之前的租赁研究中将融资租赁市场划分为出租人市场、承租人市场和租赁资产市场。这种划分方式是一种看似简单却极其符合经济学原理的划分方法。因为融资租赁本身是一种金融服务。这种服务也的确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商品,商品的供给方就是出租人,需求方是承租人,商品是以资产为载体的金融服务。这是一种规范的、理论层面的划分与分析方法。但是在当时提出这种分析方法的时候(2004年),我国的租赁业刚刚起步,数据很难搜集,导致难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研究中国的融资租赁市场,只是用了外国的数据对国外的融资租赁市场进行了分析。但这次则不同。在中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原来的分析方法可以对中国融资租赁市场进行更深一步的分析。

在市场供给方面,也就是出租人方面,报告的第十章对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渠道做了论述,可以说融资渠道是关乎租赁公司存亡的重大问题。报告指出,在银行信贷仍是各大公司主要渠道的大环境下,点心债、资产支持证券等融资渠道会成为未来的方向。

而在市场需求方面,也就是承租人方面,第十一章以上市公司作为承租人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对于上市公司来讲,以短期内获得大量现金流为目的的出售回租成为了融资租赁各种交易形式中最受青睐的一种。但这种现象并不值得乐观,它背后反映的是金融资源的垄断与不当配置。

在对供求的分析之后,报告第二部分的重点放在了资产,对资产的论述涉及到飞机、船舶、医疗设备、农业机械等。而在对各种资产的论述中,处处体现着前面各种分析视角的结合,任何一种设备都会从历史的、国际的、宏微观的、供求的视角去分析,甚至涉及到非常专业的科技知识。这正是在读完关于各种资产的论述后才会感觉到,融资租赁的核心在资产,对于资产在市场中的风险、价值、供求等一系列问题的判断才应该是融资租赁的核心内容。

三、报告的核心理念——关于融资租赁融资本质特征与核心竞争力的思辨

金融发展史论文篇7

一、综述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主流观点认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显着且意义重大。20世纪60年代,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Raymond W.Goldsmith,1969)对这方面做了开创性的研究,他在金融系统规模与金融服务供给和服务质量正相关的假定下,用金融中介资产与国民财富的比值表示金融发展水平,应用35个国家1960—196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存在很强的平行关系,在数据比较充分的发达国家,金融发展平均速度的增长时期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罗伯特·G.金和罗斯·列文(Robert G.King and Ross Levine,1993)针对戈德史密斯研究的不足,研究了77个国家1960—1989年的数据,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统计意义上的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即拥有发达金融系统的国家经济增长较快,反之,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金融系统通常也较为发达。

20 世纪70年代,麦金农和肖(Mckinnon and Shaw,1973)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金融深化理论和金融抑制理论,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严重的金融约束和金融压抑现象。这既削弱了金融体系聚集金融资源的能力,又使金融体系发展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资金短缺,并不是因为缺乏能用于积累的资金,而是因为金融抑制造成了融资渠道堵塞和资金成本的扭曲,在金融深化的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可以缓解。金融深化理论和金融抑制理论突出了金融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发展中国家制定货币金融政策,推行金融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国内在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问题理论这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在借鉴国外既有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谈儒勇(1999)采用1993—1998年相关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对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中介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股票市场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不显着的负相关关系,金融中介发展和股票市场发展之间有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单俏颖(2003)应用协整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方法,分析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在现阶段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经济增长带动金融发展。

近些年,有关区域金融和经济发展的研究在国内成为研究热点。周立、王子明(2002)采用1978—2002年的数据,对中国各地区(省区层面)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金融发展差距可以部分解释各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王景武(2005)通过研究发现,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东部存在正向因果关系,而西部则为互相抑制。岑树田(2008)选取了1978—2006年的相关数据,对广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紧密关系,广西的金融发展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但广西的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的效应并不明显的结论。鉴于理论界对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方面研究较少,本研究以甘肃省为例,选取1994—2008年的数据,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结论,以期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决策。

二、实证分析

金融发展史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12日

一、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衡量指标体系

(一)金融结构的理论基础及内涵。戈德史密斯是现代比较金融学的奠基者,20世纪60年代首开现代金融理论的先河,于1969年出版的《金融结构与发展》一书奠定了金融结构理论研究的先河。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而金融发展却是金融结构的变化,因此对金融体系的结构研究是了解一国金融发展深度的有效方式。

戈德史密斯认为由于金融结构是由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共同决定的,因此应从下面几个方面研究一国的金融机构,并从数量关系上加以定量描述,它们是:(1)金融资产与实物资产在总量上的关系;(2)金融Y产与负债总额在各种金融工具中的分布;(3)以金融机构持有或发行的金融资产所占的比例来表示的金融资产与负债;(4)总额在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部门中的分布;(5)金融资产与负债在各个经济部门的地位。

(二)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衡量指标体系分析。为了对金融结构进行定量分析,戈德史密斯列出了衡量一国金融结构的8个指标:

1、衡量金融结构最基本的指标。金融相关比率(FIR),即金融资产市价总值与国民财富的比例,该指标主要用来衡量一国金融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结构的关系,这个指标在量上将金融和经济联系起来了,衡量和反映了该国的金融发展状况,是衡量金融结构最基本的指标。

2、衡量金融上层建筑构成状况的指标。金融结构的构成比例,通过主要类型的金融工具在金融工具总额中所占的份额,即主要金融工具的相对发行量和主要经济部门在金融资产中所占的份额,来衡量金融上层建筑的构成状况。

3、衡量不同金融工具在经济中各个部门的渗透程度,以及各部门对不同金融工具偏好的指标。主要运用金融资产总额和各类金融工具余额在各个经济部门之间及其子部门之间的分布,来反映不同金融工具在经济中各个部门的渗透程度,以及各部门对不同金融工具的偏好。

4、衡量一国金融结构中各种金融机构的发育程度及其相对重要性的指标。一国金融结构的特征还受到各种金融机构相对重要性的巨大影响,衡量指标是:各种金融中介机构在所有金融机构资产总额中的比例、在金融工具总额中的比例以及在几种主要金融工具余额中的比例等。

5、衡量一国金融结构机构化程度的指标。金融中介率,即金融机构在金融工具存量中拥有份额的大小,是金融结构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是反映一国金融上层结构机构化程度的最简单、最全面的指标。

6、各种金融资产存量在金融工具种类和经济部门种类的分布。通过将金融资产存量按金融工具种类和金融部门分类组合成一个金融相关矩阵,从而能够清楚地说明各种金融资产的发行者和持有者的关系。

7、对金融结构的流量分析。为了反映金融存量的变化,可以用某一时间的金融流量指标来衡量,主要是运用金融资产的新发行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金融总流量在各种金融工具、各个部门之间的分布,金融机构的金融交易额在金融工具总流量和每种金融工具中所占的比重,以及各种金融工具在每个部门和子部门金融交易总额中所占的份额。

8、测定各个经济部门和子部门之间资金来源与资金运用情况的指标。为了研究各个部门和子部门全部资金来源与资金运作情况,可以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来分析。通过该表可以掌握不同部门的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的比重,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债权变化情况。

(三)对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衡量指标体系的评价

1、对我国金融结构改革的重要借鉴价值。金融结构理论在戈德史密斯的金融发展理论中,金融相关比率处于特殊的重要地位。金融相关比率已经成为目前衡量一国金融发展程度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指标。在金融相关比率衡量的特定金融发展程度下,通过对储蓄和投资关系的重新安排,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产生着巨大影响,所以影响金融相关比率计算的因素间接地反映了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目前,制约我国金融发展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因素在于金融结构的不均衡,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衡量指标体系在我金融改革与发展、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制中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2、不同经济背景的限制。自从1969年戈德史密斯提出金融相关比率以来,该指标就被我国学者频繁借鉴和分析。但是戈德史密斯的FIR指标体系是一个严密的分析系统,其中涉及了诸多次级指标,如各部门新发行、资本产出比、国民财富、估价调整项、乘数、资本形成比率、外部融资率、货币化比率等,且以上各指标均有其特定的经济背景及含义。这使得在不同经济背景下的学者在应用其指标体系研究时,很难排除不同经济背景的影响,造成衡量结果产生偏差。

例如,2003年的中国金融相关比率FIR通过统计计算得1.9,在名次上位居第一,而同时期的美国也对此进行了统计计算,得出的结果是0.68,日本经过统计计算得出的结果为0.5,按照金融相对比率的观点表明中国的金融体系发展程度高于美国和日本,但是真实情况却不像指标所体现的这样。2008年出版的《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中曾比较了五个国家的金融结构,日本是典型的商业银行主导型,38%的金融资产在商业银行里,而美国只有18%,所以美国金融体系比日本市场化程度高很多。但是,当时中国相关的数据为60%左右,说明我们的结构相比日本来说还更加过度倚重商业银行。当前,我们国家的这个比例达到了73%,过去几年中,我国金融结构的发展走向了更加严重的失衡。

3、衡量指标的可得性限制。作为金融结构的主要统计指标,为了有助于金融分析,必须具备基本的可测性、合理性、关联性和可比性。但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尤其是统计数据的完整性,要将上述八种特征全部进行分析研究几乎是不可行的。因此,在资料有限的条件下,可以挑选其中最关键、最重要的指标,分析其影响和决定因素。就大部分国家而言,可以观察研究的指标包括:金融工具新发行总额与国民生产总值之比、金融资产与国民财富之比、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各自作用对比,各种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相对地位等,其中的误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指标的衡量效果。

二、国内金融结构指标体系及评价

(一)金融功能结构指标体系。孙伍琴(2003)在《不同金融结构下的金融功能比较》一书中,从金融功能视角出发,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既包括宏观、微观和综观三个层次的指标,又从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来考察。宏观层次上的金融结构主要指涉及一国金融体系的各种结构,包括融资模式结构(金融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中介主导型)、金融机构的主要形式及其在金融市场上所占的比重)等。微观层次的金融结构是指各经济主体的内部金融结构,包括具体金融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金融业务结构等。而综观层次的金融结构是联结宏观和微观层面金融结构的纽带,主要是指金融功能结构,包括金融功能的丰富程度、质量高低和各种金融功能的相对重要性,金融功能、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之间形成互动。具体来看,数量指标包括金融相关率和金融结构综合指数(而质量指标则包括融资效率、配置效率和投资回报率,进一步,融资效率从储蓄率和储蓄转化为投资比率两个方面来衡量,配置效率即为投资效果系数,资本回报率则从投资回报额和投资回报率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该指标体系首次从定量角度突出了金融效率在金融结构分析中的重要性,并通过数量和质量两类指标把金融与经济的关系、金融中介与融市场的关系、金融结构效率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具有较强的实际分析价值。但对综合评价金融结构合理、优劣与否尚不明确。

(二)金融结构健全性指标(FSI)。刘仁伍(2002)在《金融结构健全性和金融发展可持续性的实证评估方法》一文中利用定性分析方法对金融结构作了四种类型的区分:一是从金融产权角度看,有国有、混合和私营三种;二是从经营效率角度看,有规模金融结构和效率金融结构两种;三是从业务交叉程度角度分,有混业和分业两种金融结构;四是从业务驱动方式分,有关系金融结构和价格金融结构。提出面对特征各异的金融结构,需要建立了一套统一的规范办法来衡量金融结构的健全性。他指出,金融Y构的健全性是具有帕累托效率的金融均衡的现实存在,由一个综合了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的指数来代表金融结构的健全性,即金融结构健全指数(FSI)。

刘仁伍给出的“金融结构健全性指数”从金融工具、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四个方面来评价金融结构,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对评价一国金融结构的综合健全程度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但是实证评估需要用到的上述四种变量及各种变量之间的经验分布关系,涉及庞大而繁琐的计算,其中原始数据的可靠性、各种变量之间数学分布的获得性、各种变量间的分布关系、经验指标的确定是实证评估中的主要问题及难点;此外,权重的确定也具有主观随意性。

(三)多层次、立体化金融结构指标体系。李健和贾玉革(2005)在《金融结构的评价标准与分析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认为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状态,而一国的金融总体主要由金融各业(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金融市场、各种信用方式下的融资活动、各种金融活动所形成的金融资产、一国与他国或国际组织的金融往来等部分。她以金融功能的完善程度和金融效率的高低程度作为判定金融结构合理性的定性评价标准,对金融结构进行多层面的整体性研究,设计出了一套涵盖金融产业结构、金融市场结构、部门融资结构、金融资产结构、金融开放结构五个方面,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立体化、多视角的金融结构分析指标体系。

李健和贾玉革首次将金融体系的对外开放程度纳入结构分析指标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基本上可以反映中国金融结构的全貌,也能展现金融结构与金融功能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并可进一步探讨调整和优化金融结构优化的路径。但是该指标体系考察的因素众多,真正计算起来较繁琐,对金融结构的综合界定并未给出一个清晰的定量判定标准。

(四)高度化、合理化金融结构指标体系。蔡则祥(2006)在《金融结构优化论》一书中试图从金融结构高度化和金融结构合理化的角度来研究金融结构优化问题。其所设计的金融结构优化指标体系在五项原则即综合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原则、可比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的指导下,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和四级指标等四个层次指标组成,其中,一级指标有金融结构高度化和金融结构合理化;二级指标有金融结构综合指标――经济金融化比率(技术加权金融资产总额/GDP)、金融机构结构优化指标(例如非银行金融机构比率、市场集中度、金融机构对非公有经济企业的信贷占信贷总额之比)、金融市场结构优化指标、金融工具/资产(大致分为货币性金融资产、证券类金融资产、保险类金融资产和金融衍生工具,且各自的技术权重分别为1.0、1.3、1.3和1.5)结构优化指标和金融效率(微观金融运作效率和宏观金融调控效率)结构优化指标。三、四级指标视分析要求可多可少。

蔡则祥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将金融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结合起来考察,有一定的新颖性,各分级指标能从不同侧面反映金融体系的要素构成状态。技术加权金融资产总额/GDP不仅反映出金融发展的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能反映出金融结构的层次和金融创新、金融技术发展水平,但对不同金融资产的权重取值仍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其科学性有待进一步考察。

三、总结

戈德史密斯金融结构理论及衡量指标体系为金融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为我们考察金融发展的相关理论提供了可量化的手段抑或是方法,也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随着金融结构理论在经济发展中的不断实践和发展,我们将更加致力于将理论研究不断与国内经济背景相结合,得出更为准确的论断,研究出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的衡量经济结构的指标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孙伍琴.不同金融结构下的金融功能比较[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金融发展史论文篇9

脆弱时代:全球视野下的生态与生存

历史意识与解释学循环

从改革史角度看宏观调控

走进历史的分析哲学

清华简《良臣》的性质与时代辨析

现代中国美学的自我理解及其理论困境

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的专业与信仰

学者兼战士的楷模——纪念龚书铎先生

马克思主义人学视域中的财富观

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两大转变”论再认识

百年中国哲学史研究回顾

西方左翼学者视野中的国际金融危机

资产负债表视角下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困境

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形势与对策

提升大学校园文化育人软实力

新自由主义资本积累方式与国际金融危机

高校党的领导的基本任务和途径

外资零售业扩张与我国经济安全

低碳背景下能源产业发展的金融共生策略

高校创业教育与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研究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启示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公平

论高校创先争优的实践经验

再论冯契对20世纪中国哲学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有益探索

叶澜“生命·实践”教育学创建的思想路径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与文化重建

中国共产党兴国执政的基本经验

论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

中国共产党90年理论武装科学化研究

论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充分发挥学术平台的理论辐射作用

国际分工与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发展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问题

美元霸权和信用评级垄断支撑美国霸权

扎实做好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工作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新的起点上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建设学习型政党提高思想领导能力

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加强高校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几点要求

论“第二次结合”的思想

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

金融发展史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4-0127-02

1、时代价值

第一,代表各方面的利益发表意见及建议。

纵观1949―1950年《银行周报》的主要内容,除国内要闻、国际要闻、各地工商业消息及行庄检查调查资料外,《银行周报》实际上是一个舆论平台,代表各方面的利益发表自己的意见及建议,而且《银行周报》尤其注重以上海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两年间《银行周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类:

首先,宣传建立现代的经济金融体系。1949―1950年《银行周报》正好处于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时期,旧的体制已经被,新的经济金融体制处于讨论及初创过程中,为此,《银行周报》借鉴国外先进体制,结合我国实际,宣传介绍各国经济金融体制的构建,登载许多讨论国内经济金融问题的文章。

其次,讨论现实的财政金融问题,并力所能及的提出意见。解放前,经济金融秩序混乱,政府利用公权肆意剥夺人民财富,一系列的财政金融问题难以得到解决。1949―1950年《银行周报》借社会发生转型的机会,研究这些问题,提出自己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及如何解决的建议。同时,这也为后人研究这些问题保留了史料。

最后,翔实的统计数据的。如果说个人或报社的论述及观点可能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缺乏说服力的话,《银行周报》上每期专门统计数据的统计栏目,则是用不带人为色彩的数据来客观的反映出社会经济的状况。通过分析统计数据,能够反证出时人对时事的看法及观点正确与否。

第二,两年间《银行周报》上的论述分析时事及问题的文章,切入点选择准确,论点鲜明论据有力。

刊物的优劣,取决于该刊物所登载文章的优劣,而文章的优劣又直接关系于文章的作者,及选用文章的编辑,《银行周报》编辑本身就是财经界的专业人士,对于所选用的文章的质量自然优中选优。报刊选择哪些问题论述是受报刊本身性质的限制,同时也能够反映出该报刊对于社会大众的心理把握能力。历来《银行周报》选择的论题都是当时的热点问题,1949至1950年间也不例外,如,财政金融问题、税收问题、货币问题及物价问题等,体现出《银行周报》看问题的预见性及准确性。切入点再准确如果超出了文章作者的能力,也会显得苍白无力,甚至弄巧成拙事倍功半,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而1949―1950年《银行周报》上的文章综合来看,因为作者大多是银钱业从业者、财政经济部门官员、经济金融类的专家学者等,故在论述问题时,专业性极强,论点鲜明,论据有力,社会大众看了文章后,会相对容易接受作者想表达的观点,即使是反对者,在有力的论据面前也难以轻易驳倒对方。

第三,两年间的《银行周报》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巨大,为人民大众对经济的恢复与建设树立了信心。

报刊的影响力既包括该刊自身受众的广泛程度,也包括文章的权威性及消息的及时性,同时,报刊所持立场的公允与否也很重要。《银行周报》出版之初,仅千余册的销量,二十年后,每期销量增加至两万余册,成长之快,令人侧目。《银行周报》社,自己曾根据订阅用户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国内,江苏省居首位,河北省次之,四川,广东,浙江再次之。国外,日本,新加坡最多,美国,英国次之,暹罗,俄国再次之。彼时距离1936年已经过去十余年,《银行周报》的受众群体及范围有增无减。1949至1950年间《银行周报》上所登载文章的作者大多是当时社会名流,也是财经专业人士,权威性自然能够得到保证。《银行周报》所持立场公正,例如,《上海解放以来之物价》一文就没有一味迎合政府,而是毫不避讳的将解放后上海物价仍有起伏的事实提了出来。因此,这两年间的《银行周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巨大。

1949至1950年间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革,在此过程中社会动荡不安,人心浮动,作为社会公共媒体的《银行周报》却基本上坚持了每周发行,所发各期包含了丰富的信息,登载专业人士的文章,所登内容都具有针对性,都是时人所关心的问题。例如,解放后,大众担心银钱业破产,自己在银行钱庄的存款将要付之东流,《银行周报》登载了鹤夫的《京津银钱业概况》一文,将社会大众关心的问题以调查报告的形式。

2、史料价值

1949―1950年间,《银行周报》仍不失其为专业金融刊物的水准,通过登载经济金融消息、论著、法令等文章,以及通过刊物向政府提出经济建设意见的方式,发挥着自己独特的影响。在为以后同类刊物的创办提供借鉴的同时,两年间的《银行周报》也为日后研究1949―1950年间的经济金融保留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第一,1949―1950年间我国新民主主义经济体系开始建立,经济金融思想随之发生变化。1949―1950年间《银行周报》体例开放成熟,办报风格民主,不屈从于权威,对金融创新业务积极探索,为后来刊物树立了榜样。同时,成为研究近代经济思想史的重要资料。

在专业金融刊物中,《银行周报》创刊早,刊期长,在其所积累的丰富编辑经验及思想基础上,开创出较为系统成熟的编辑体例,对后来者影响较大,争相效仿。《银行周报》在1949―1950年间经过以前的探索体例已经成熟,每期主要栏目包括:论著,译述,调查,经济杂志,统计,法令,附录等。除附录一般用于登载国内、国际消息外,其余占最大比例的就是论著、译述、经济杂志及统计。论著及译述栏目,主要登载对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文章,国内外经验的介绍,及提出政策参考意见,例如,对香港黄金问题的研究,谈到了香港为什么会管制黄金失败。经济杂志主要是一周左右的经济数据,分析经济形势。统计栏目则金融及重要商品统计数据。这两年间《银行周报》成熟的编辑体例为后来众多经济专业刊物效仿。

《银行周报》至创刊以来所持宗旨“报告金融消息,研究财政经济情事,以供业界参考,学者讨论”,故周报坚持独立民主办报,不屈从于权威,该立场在1949至1950年一直得以保持。例如,《解放后上海的米价》、《解放后上海的纱价》等文章就没有曲意迎合政府,而是毫不隐晦的将解放后上海米、纱等物质价格仍有起伏的事实提了出来,并分析了原因,因此,这两年间的《银行周报》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巨大。此点值得后来者借鉴学习。

此外,这两年间《银行周报》还积极探讨金融创新,探索

新的金融业务。例如,既对折实储蓄,折实公债等新兴业务进行了探讨,也探讨了传统的银行业务,指出解放后银行的投机行为已然消失,银行自身的发展已经与生产的发展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根据这一变化,提出了“在公私兼顾的原则下,以服务民众为目标,协助建设工业的中国”的方针,另外还结合新的形势,讨论了今后银行制度发展的三大原则“一、实施计划化的金融制度,二、加速建立金融生产和资本市场,三、辅导商业银行的发展”。从以上言论及分析知道1949―1950年间《银行周报》一直把探讨金融创新,探索新的金融业务放在重要位置。

纵观这两年的《银行周报》,体例成熟,风格开放,记录了两年间各方面的经济思想,在研究经济思想史的史料中应占有一席之地。

第二,为以后许多经济金融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1949―1950年间,上海经济金融业面临许多重大而难以解决的问题,《银行周报》发挥自己作为金融专业刊物的优势,登载分析问题的专业文章,并根据分析的结论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例如,《解放后我国的财政》一文,先分析了解放前财政权落入官僚资本主义之手的原因,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发展壮大国营经济,利用国营经济的收益补充财政;财政的支出也要追求合理化的建议。还有其他许多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建议,这许多由专业人士撰写的文章及提出的建议,颇有见地,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为新生政权准确判断经济金融形势提供了参考,在日后遇到同类问题时仍然可以加以借鉴开拓思路。

第三,为日后研究1949―1950年间的经济金融情况,保留了珍贵的史料。

在研究1949―1950年经济金融问题时,少有人对《银行周报》上的内容加以利用。其实,1949―1950年间《银行周报》的刊行从未间断,因此,其上连续登载了大量的数据,这就为日后纵向研究两年间的经济金融问题提供了可能。在利用这些资料研究经济问题方面,较有影响的研究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卢峰、彭凯翔的《我国长期米价研究(1644―2000)》,该著作获得2004―2005年度《经济学(季刊)》最佳论文奖,在研究1949年上海米价时,著作就是以1949年7月4日刊行的《银行周报》第33卷第26、27期合刊上登载的《月度中等粳米批发价》作为原始数据加以研究。由此可见,在研究1949―1950年的经济金融问题时,对两年间的《银行周报》善加利用,深入发掘,会对研究有非常大的帮助。

3、结 语

1949―1950年两年间的《银行周报》积极地为上海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然而,《银行周报》毕竟代表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他提的一系列观点与看法必然是从维护金融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例如,上海解放后,《银行周报》上的大量文章都谈到了私营银钱业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呼吁政府在调整经济金融政策的过程中对其加以照顾。

另外《银行周报》作为专业金融刊物,在长达33年的刊期内历经北洋政府,国民政府,汪伪政权三个不同时期,一如既往的保持原有特色,其中缘由值得深究。在此提出几点,仅供以后研究者参考:一、编辑《银行周报》的人士大多精于专业,同时,对周刊事业持之以恒。二、《银行周报》生逢其时,正好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各方都需要专业中立的参考意见。三、善于从实际中寻找问题,在实践解决问题,使得《银行周报》被广泛接受,从经营角度出发《银行周报》也必须保持其特色。

参考文献:

[1]宋应离,朱联营,李明山,中国期刊发展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2]戴建兵,白银与近代中国经济;1890―1935[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3]李婧,民国时期银行法研究探析――以30年代《银行周报》为考察视角[J],法学杂志,2009,(3)

金融发展史论文篇11

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技术性专业人才或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特定行业或区域的发展需要。与这种应用型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其课程设置要兼顾理论性与实操性。金融学是经管类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实操性的课程,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活动和运行机制及其各主体行为规律的科学。因此,如何将高大上的金融理论知识讲得更生动,让大多数学生理解和接受,是所有金融学教师需要不断探索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探索教学实践,对金融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思考。

一、历史脉络法

1.教学背景。任何制度或规则的出台都烙上了时代的印记,对于金融学内的某些理论和制度也是如此。因此,通过叙述历史脉络的方式讲述理论或制度的诞生,为枯燥的理论配上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使理论更为形象具体,无疑更能使学生记忆深刻。

2.实施过程。历史脉络法要求教师课前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理论诞生的历史背景及重要人物,搜索一些相关图片,在讲授时进行多媒体放映。

3.教学案例。在讲授货币与货币制度时,可提问“货币是怎么来的?为何需要货币?假如世界上没有货币会如何?”以此引入货币的发展历史。接着展示古代货币、各种币材(如盐等)、各国的货币版式等图片。在讲述国际货币体系时引入金本位、银本位、美元本位的发展历史,过渡到The Economist杂志关于“巨无霸汉堡包指数”的由来及可行性分析。可向学生讲述2009年由中本聪提出并风靡世界多个国家一段时日的比特币的诞生及发展。最后亦可以“世界货币是否会诞生,若是,该由谁来主导?”为结尾,引起学生对货币与货币制度的过去、现在、未来的思考。

4.教学总结。在采用历史脉络法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时而面带微笑倾听,时而双眉微皱思考,仿佛置身于整个货币发展历史的长河中。采用历史脉络法的目的在于让死气沉沉的理论知识生动具体起来。因此,要求教师在充分把握整个历史脉络以及背景的情况下梳理知识,使讲述更为连贯及易于理解。若是脉络理得不顺则可能出现断层,学生也不易接受。

二、案例教学法

1.教学背景。金融学课程有着抽象性、实践性等特征,传统的纯理论、填鸭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感到乏味,走上社会后,面对具体的金融问题无所适从,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改变这一现状,可在金融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

2.实施过程。讲述完基础理论后,教师可将选定的金融案例通过口述、PPT或打印分发等方式呈现给学生。由学生将案例中涉及的知识点提炼出来进行讨论学习,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踊跃发言。讨论结束后,教师汇总评价学生的发言。

3.教学案例。讲解信用时,以目前我国的住房和汽车按揭贷款为例,让学生了解我国消费者贷款的操作方法;讲解汇率相关章节时,让学生看外汇牌价表,同时结合人民币的升值和贬值,分析其成因及效应;讲解衍生金融资产时,以“327”国债期货事件、中航油期货交易等案例,使学生了解期货与期权的功能。

4.教学总结。在讲述案例时,学生听讲认真,同时在讨论环节畅所欲言。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案例与理论并重,案例的引申是为更好地阐述理论,因此,所选取的案例需与理论相关。二是保证案例的真实性和时效性,陈旧的案例起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注意把握过程,教师在点评过程中要以鼓励和引导为主。

三、引导式辩论法

1.教学背景。笔者观察到大多数高校都会定期开展一些辩论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相关命题进行资料的查找并辩证。多数学生对辩论赛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即使熬夜查找资料,也乐此不疲。经分析,这是因为命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由被动接收转变为主动探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方法也可以被引入传统的教学中。

2.实施过程。讲授完理论知识后,教师择取时下金融界的争议,由学生就这些争议自由组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正反两方各四名辩手,辩论过程中,教师应重在观察和倾听,根据辩手的表现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辩论结束后,让旁观的学生发表看法。这样既能让辩手们因为同学的关注而乐在其中,又能让观看的学生不因旁观者的身份而心不在焉。教师在辩论结束后也应适当进行总结性点评。当然,对于教学辩论法的开展,教师要进行适当地引导,以使学生更为明确方向,不至于在资料查找和辩论时出现偏题或人身攻击的现象。

3.教学案例。在讲授存款保险制度时,可提出辩题:中国现阶段是否应该引入存款保险制度?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存款保险制度的发展历史,中国现阶段的银行存款状况,存款保险制度的利弊分析等方面进行辩论。在讲述利率这一章节时,可引入辩题:目前中国利率是否应该市场化?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分析利率的作用,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的风险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好处等。

金融发展史论文篇12

出 版 社:中国友谊出版社

定 价:36.00元

【 智囊推荐 】

历史有真有假,鉴别真假有许多方法,计量经济学就是其中之一。本书解释了许多事件的发生与金钱的流动有关,而且金融业成败决定了历史发展的轨迹。这本书不但增加了我们的历史知识,而且更深入地懂得金融业的功能、规则,以及它如何塑造了现代社会。

普通人提起金融,一般的印象是,金融人士工资待遇真高。按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金融业89743元,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92倍。不过也会承认,金融的门槛也似乎较高,需要懂很多,不仅是理论上的东西,还需要懂技术性玄而又玄的东西。

这是客气的。我不客气地替一些人把话说出来吧:金融就是“玩虚的”,忽悠人,忽悠着、忽悠着,就很可能整出个大危机,让各行各业人们一起歇菜。这种态度可能出于“仇富”心态,也可能真的这样认为。作为经济学人,笔者感觉到,对于金融,我们理解的还远远不够。技术层面不够、理论思想层面也不够;学术研究不足、大众观念普及也不足。于是,我们常常把该归罪于金融的,归罪到其他因素头上,该是金融的功劳时,却又将它置于一旁。

我们需要做些努力,让人们“正确”地认识金融,功是功,过是过,不争抢大功劳,也不当替罪羊。王巍先生的《金融可以颠覆历史》正是这样一本书。

传达一个基本理念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讲的是历史,将世界史和中国史的许多重要事件和进程以故事的形式做了独特解读,包括:、大航海时代、美第奇家族哺育文艺复兴、征税诱发的英国革命、奴隶贸易与金钱等,以及张居正改革、外国金融机构在近代中国经济和社会转型中起到的作用、中日甲午战争背后的融资差异、民国废两改元货币改革等。每个事件故事里都贯穿着货币、资本等金融词汇,要传达的是这样一个基本理念:在政权更替的背后,在社会的进步或是倒行逆施的背后,实际上都有“金融”起着强大的驱动力,正是金融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在经意或者不经意间影响着你所知以及未知的一切。古今中外大大小小的历史事件中,货币政策、税收政策、资本运作以及对其的管制政策等金融制度安排,很大程度上左右了王朝大业的兴衰成败,左右着相互连接的历史进程,其巨大而长远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某个、某些帝王将相的作用。

我们喜欢英雄,可真正的英雄是制度安排。当然,缺了这些制度安排,我们也会损失惨重。

金融改变政局

《金融可以颠覆历史》对历史格局变迁做了与众不同的解释。就像凯恩斯讲的那样,如果以货币的角度发掘历史,整个历史将会被颠覆。

我们时常认为,战争是形成世界格局的决定力量。可是战争的胜负是如何决定的呢?战争也许是直接因素,却非根本力量。书中指出,地中海三个帝国,吕底亚王国因标准铸币“狮币”便利了贸易往来,成为西亚强国;波斯帝国强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大流士改革”建立了一套先进的商业制度和货币制度;亚历山大大帝也是通过减税政策以及大量的金银矿支撑,才可攻城略地成就一代帝国。政治和军事强权是建立在金钱(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基础上的。书中涉及政局改变的历史事件时,无不遵循这一级别逻辑。

——恶性通胀毁了古罗马帝国,也是现代政府避之不及的祸害,信用滥用是直接的导火索,但恶性通胀在多个国家历史上都曾发生,看来是金融制度安排难以完全规避掉的现象了;虽然残忍野蛮,也带来了商业文明的融合;英国光荣革命实际上是商人和国王的和平谈判,只要尊重利益,或者争取到对利益的尊重权,议价空间就形成了,权力也就自然受到了约束,不流血、代价低的光荣革命也就完成了。

——宋代交子的产生和发展就预示了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结构;明代张居正的变法,无意间确立了银本位制,牛顿在英国确立了金本位制,不同货币本位的冲突引发了300年后的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的根结落在了融资上,相较日本大肆发行战争国债的情形,清政府没有好好地利用金融,经费短缺带来原本实力强者却成了战败者;辛亥革命是由一张铁路债券诱发的,代表着权利的小小债券见证了清王朝的覆灭。

笔者知道,不少读者对某些结论可能目瞪口呆,不大相信。但这本书中讲的是事实和道理,不忽悠,而是从金融的视角切入,抽丝剥茧地让你看,你看,政局变迁背后是有着另一种真相的。

金融支撑实业、滋养艺术

实业救国是不少时代的潮流。一些人认为应该大力发展实业,而将虚拟经济压缩到最小。这种将实业和金融对立起来的观念是大大不妥的。坊间流传一个故事是讲银行家的,银行家的儿子问其父,你就是个存取钱的通道,你是怎么赢利的呢?银行家就让他儿子拿一块肉放到冰箱里,再取出来,然后看看自己的双手。这个调侃性质的故事点出了金融赢利的典型模式,可是问题在于,这种赢利是否是正当的呢?该书就花了大力气来澄清人们对金融“虚拟牟利”的偏见。

资金融通对于实业的发展是功不可没的。譬如,尽管晚清风雨飘摇,经济崩溃,但有学者曾统计,清朝共修筑铁路约9100公里,其中政府筹款修筑铁路4465公里,盛宣怀和张嘉是铁路建设中的重要人物。其中,张的做法主要就是通过发行铁路债券来推动铁路建设。再如,在宗教与世俗的双重压力下,高利贷者顽强地发展出了现代金融,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剂。我国近代文明的种种要素的形成和引进,与数千家外资央行和数百家外资银行的经营息息相关。

艺术家们常常选择远离“铜臭”,似乎这样才可一身高洁,永葆自己艺术的生命力。恰恰相反,梦想总是要靠现实去支撑的。《金融可以颠覆历史》中以美第奇家族哺育文艺复兴为例指出,正是那些(可能)不懂文化艺术、被认为利欲熏心的金融家族用其财力创造了文明里程碑,并借助财富赐予其的政治影响力为艺术家、科学家、思想家提供了庇护。无论是否情愿,我们都必须正视的是,商业和金融是艺术和文明的温床。

现代金融在各行各业发展中的作用自不必言,不过更丰富多样的金融工具确实可能会带来微观风险,乃至宏观系统性风险。人们将这些风险归罪于金融自身,就像是将交通堵塞归罪于红绿灯一样。我们要做的是完善制度设计,而不是因噎废食。

记住历史的教训

历史并不总是按照最优的路径前行,总会存有遗憾。历史不能假设,可是我们却要从假设引出教训,以鉴后世。

譬如洋务运动的认识,如果有好的金融安排该是怎样呢?近代的洋务运动轰轰烈烈,把西方的实业技巧引进来容易,而把金融制度设计引进来却难。洋务运动的成效使得当时中国的工业产值和经济总量大大超过日本,甚至被英国媒体视为未来的竞争对手。然而,洋务运动主要在军事、工业、贸易和教育上下功夫,而对金融制度和近代金融机构与工具的引进很少涉及。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直到1897年5月27日才由盛宣怀在上海创立。而本土的钱庄、票号虽然具有相当发达程度,却始终难以发展成为真正的银行机构。整体上,依然依赖政府的强制拨付制度和民间的个人信用体系来承载近代的工业建设和产业布局。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也应从金融制度安排入手,认清金融制度与产业、社会、政治等因素的内生关系。

再如,商业和金融因素在革命中的角色也是值得反思的。英国光荣革命背后的驱动力是商业因素,有议价空间,不同力量经过斗争达成协议,实现权力约束的制度变革。东方式革命常常是一方从根本上被消灭,才能最终实现妥协,可是这种妥协并未真正实现权力的约束,仍旧走在历史循环圈中。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革命或者改革到底是为了改掉获得利益的人群?还是要实现一种对利益的尊重、对制度安排的演进完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