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绘画艺术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1 17:17:34

传统绘画艺术论文

传统绘画艺术论文篇1

二、传统绘画影响下的中国油画

在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就呈现出衰败的迹象,油画在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传入中国,之后掀起了思想文化解放的狂潮,“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成为基本的艺术原则,很多艺术家开始探讨西方绘画艺术,李叔同、丰子恺、潘天寿、李铁生等人不断将西洋油画引入我国,其中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在中国油画艺术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

(一)中国传统绘画影响下的早期中国油画。

第一代油画家都深受传统艺术的影响,有着深厚的传统绘画基础,作品中都带有鲜明的传统文化印记。李铁夫被誉为中国写实主义油画第一人,他将中国书法艺术的用笔融入油画艺术之中,使作品呈现出浓重的水墨风趣;颜文梁借鉴了欧洲古典艺术的造型手法和印象派的色彩运用技法,并将中国山水画艺术融入油画创作之中,使油画流露出浓郁的东方文化韵味;徐悲鸿反对“似与不似”的传统绘画艺术,主张用欧洲古典主义法则建立规范的绘画艺术标准,同时他也吸收了中国画的构图方式与勾勒技法,其代表作《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都有着中国画的痕迹;刘海粟是油画运动的先驱,他善于用奔放的笔触、粗犷的线条、浓郁的色彩进行艺术创作,并借鉴了石涛、郑昭道的艺术风格,使画面呈现出“骨法用笔”的气势;关良致力于中西绘画艺术的融合,力求在融合发展中形成独特的画风,其油画中的物象没有西方绘画的繁杂,有的是古朴、淡雅的中国古典韵味;常玉吸收了野兽派的绘画特点,并将中国水墨画的节奏、韵律融入画面之中,使作品显出淡淡的伤感情调,其作品《马》就用质朴的笔法、简约的画面、淡雅的意境展现出鲜明的东方神韵。

(二)中国传统绘画影响下的现代中国油画。

20世纪中期,写实主义一直在中国油画艺术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油画家到西部地区避难,接触到了敦煌壁画,吴作人、常书鸿、董希文等人就深受敦煌壁画的影响。在敦煌壁画的影响下,画家们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将中国传统绘画融入油画创作之中,使油画既有色彩绚丽、造型浑厚的艺术特点,也保持着中国画的东方韵味。解放后,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油画家们纷纷用画笔来歌颂新社会、新面貌、新气象,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油画作品,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罗工柳的《地道战》、艾中信的《夜渡黄河》等,这些作品深受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吴作人坚持了古典写实主义画风,始终将反映群众生活作为创作主题,其作品《齐白石像》画面稳重敦厚,齐白石老人神采奕奕、气度堂堂,大面积的空白背景突出了人物的厚重感。董希文始终将油画的“中国风”作为艺术追求的目标,力求使自己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其作品《开国大典》就用绚丽的色彩、壮观的场面、磅礴的气势展现了朝气蓬勃的时代风貌。吴冠中是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有深远影响的画家,其作品有着强烈的民族文化风格,他善于用黑白灰对比的手法进行绘画创作,将西洋油画的形色与中国传统画的形式意味联系起来,用线条的虚与实、刚与柔、疏与密来展现油画的意境美。

(三)中国传统绘画影响下的当代中国油画。

当代中国油画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局面,油画家们将传统绘画的精髓融入油画创作之中,用油画来表现对民族、社会、人生等思索,如《红烛颂》《高原的歌》《春华秋实》《塔吉克新娘》等都是这一时期的经典油画作品。孙滋溪的《天安门前》将民间年画的创作手法应用于油画创作之中,整个画面色彩艳丽、整洁鲜亮,湛蓝的天空、高高的天安门城楼、金色的楼顶、鲜红的灯笼,这些景物的色彩处理与整体造型深受传统绘画艺术的影响。妥木斯将传统美术中的写意手法、砖雕技法等运用于油画创作之中,使作品呈现出沉静、抒情的中国意味;王霞用传统年画的平涂手法、色彩运用来表现立体空间,并从敦煌壁画中汲取营养,使人物造型质朴无华、充满质感。朱乃正是当代油画创作的佼佼者,他曾长期生活于青藏高原,对自然美有着独特的理解与感悟,并能够从藏区风情中发现美,用独特的艺术语言表现美,其作品《金秋季节》就有意识地融入了许多传统元素,如形式与主题的和谐、线条的虚实粗细,带给观众崭新的视觉感受。赵无极将传统绘画的空间意识地融入了油画创作之中,创造出了东西方艺术神韵兼备的艺术空间,并用中国古典美学解读西方油画,用甲骨文、钟鼎文等抽象符号来表现虚无的空间,使作品充满神秘的东方色彩。

传统绘画艺术论文篇2

二、中国传统绘画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影响作用

1.对意境的追求

中国的绘画艺术借助自然意境、意向、气息、神韵来表现出方式的写意和精神的内容。古人对笔墨的依赖和追求,组成了中国传统的思想,那对笔墨的热爱最终发展为中国传统绘画变现神韵的精神支柱。“笔墨”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占有着独特的地位,在整个中华艺术的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墨”二字很难准确解释的词语,简单的来说就是指使用毛笔水墨在宣纸上画出一些圆形、粗细的线条、刚柔、疏密、急缓融合在浓淡、干湿、涨、渍、破等,同时还包括画家对中国绘画的感受和对艺术境界的认知和理解,以及画家通过这些笔墨培养出来的气质、内心和情感心理等,画家这些内心的种种因素都影响着作品的最终风格。水墨和色彩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它强调流利自然的手法,不受限制,讲究意境。中国传统绘画是中国古老文化中的重要构成部分,笔墨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两者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中华人民的精神世界。

2.与现代技术的结合

我国的现代绘画吸收传统绘画和西方绘画的精华,可谓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且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创新。我们对现代绘画的理解要秉持着两个观点,第一,我们要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把它和它的时代相结合,从时代的角度看待绘画艺术,因为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现代绘画”;第二点,现代绘画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形式,例如绘画受到新媒体、新理念的影响,改变着现代绘画的面貌。现代绘画为了彰显时代特征,多借用现代社会人总的精神特征。当代画家为了展示社会的真实特征,走进自然,贴近人民生活,通过人们精神和意识走进时代的文化环境中,作品只有用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和时代精神相融合,才能展现出活力和创造力,只有符合现代人的创新观念,作品才能成为一种文化标志。纵观历史文化、艺术的发展,每一样文化和艺术的发展,都不会是孤单影只的,都是伴随着社会背景的演变而进展的。现代绘画艺术的大繁荣,促使了一批新的年轻的画家的诞生,他们善于使用客观的真实手法来画出社会中的多样主体,使现代绘画艺术更加的具有多样化和多变化的特点。从思维和感情上紧跟时代的脚步,让现代绘画在中国文化上更加的突出,更具时代精神。

传统绘画艺术论文篇3

    从文化整体上来看,文化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分为两大方面: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西方文化中产生了西方的绘画,东方文化中产生了中国的绘画。就像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中说过的那样:“任何民族地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绝对理念的产物而是与该民族所依赖的地理环境,经济土壤和政治结构密切相关的,也正因如此才构成了风格迥异、绚丽多彩的世界。”

    而在这里我想说明的问题是东西方绘画造型观念的区别和联系。通过一定物质媒介、材料和手段创造的可观看的静态的空间形象的艺术被称之为是造型艺术。雕塑、建筑、绘画、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篆刻等多种门类都称之为造型艺术。绘画、雕刻与建筑作为造型艺术可以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物质化,都是通过这些造型艺术给予的更高度的概括和总结。

    中国绘画的造型观念——“形神同体”

    通过我对中国画的了解,我觉得中国绘画的造型观念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又接近又相互背离,这也是中国绘画传统造型的美学方向。

    中国的绘画历史背景源远流长,中国的绘画的思想变化和艺术本身对现实、对主观和对客观关系的观念的变化有着很大的联系。在唐代二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中,中国的绘画历史发展到高峰期时主要是以人物画为代表。中国的绘画家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同时也融入的外来的新思想,着名的画家也是在这个时期大量涌现出来的,不论是从绘画理论还是绘画作品上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是中国绘画历史上的顶峰时期。

    在唐代,人物画是绘画的主要画种之一。中国画的成就集中的体现在造型上的高度水平,在中国画的中线条和颜色的运用已经达到了难以突破的地步,以线条的造型为主体,以写实为基本手段即使是要夸张变形也要以写实为主,这样的观念形成了一种模式化的规律。中国绘画造型观念带有很强烈的主体意识,中国绘画和西方油画的区别在于,中国绘画对比西方油画在造型观念上没有西方油画的面面俱到。但是这一点也是中国绘画造型观念的长处,强调应该强调的,舍去可以舍去的。但是中国画的绘画的表现形式和技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势必会出现物极必反,这样一种新的形式美也会在这种情况下出现。

    中国绘画的传统观念是“形神同体”、“以形写神”。着名的晋代画家顾恺之曾经说过这句话:“以神写形,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矣。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中国的画家在绘画时是一次次的反反复复的观察,去认真的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然后去领会事物本身的神韵。做到“成竹在胸,胸罗万象,胸有丘壑”。中国的绘画从传统观念角度来说是“传神”;以外形的描写来达到传神的表现是中国绘画的目的,中国的绘画强调的是传神,以传神作为中国绘画的最高目标。中国的绘画主张:“只要形似,神似在其中。”中国绘画中的“神”是指神韵、神态,画人物画时中国绘画讲的是人的神态表情和性格、精神气质,随便植物和动物没有人的那种喜怒哀乐,但是中国的绘画家都把它们当成人来画,给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赋予灵魂和生命。

    在最早的孔子的《论语》中对绘画的理论就有所探讨和研究,但是在那时候这个绘画理论仍然是没有系统的文字,从汉代以后才有了系统的文字和专题性的研究。其中顾恺之的两篇文章《画云台山记》和《魏晋胜流画赞》中很早就体现出了对于造型观点很独特的见解。在南北朝时期谢赫在开创了六法论之说,从这里可以看出六法论奠定了中国画理论体系——“形神同体”。六法论的第一条“气韵生动”就指的是中国画绘画的精神中的“神韵”, 应了中国画的“神形兼备”之说

    一、 西方画造型观念——“锲而不舍,力尽其真”

    西方绘画传统的造型观念中是在对待客观现实关系上基本倾向于“锲而不舍,力尽其真”的原则。这就是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理论和造型观点上最为不同的地方。

    古希腊人的“艺术”概念与手工艺、技艺、技术同义都属于应用技术范畴, 其意为齐白石自称“鲁班门下”倒很一致正是强调技术的精益求精, 而这“精”的基础又是“摹仿”自然,才产生菲狄亚斯和帕拉克利斯这样的巨匠。古希腊雕刻的辉煌成就掩盖了绘画的光彩。事实上,罗马时期留下的希腊绘画摹品设色和谐、形体准确、明暗得当,相当富于整体感可以说技巧超过被誉为早期文艺复兴的欧洲绘画之父乔托的作品。

    以意大利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给西方绘画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新的活力,也成为了中世纪进入近现代的一个枢纽。从本质上说文艺复兴运动是复兴和发展古希腊的文化传统, 是文艺复古即新古典主义的运动。尤其是借助理论方法去发展“艺术摹仿自然”的希腊造型观念。如果说古希腊绘画的伟大成就还停留在对自然与人体感性认识阶段, 凭借经验与感觉去摹仿, 那么文艺复兴理性阶段, 摹仿建立在解剖学、透视学、测量学、明暗法则的科学基础上, 使绘画表现力表现技术获得飞跃发展的动力, 将仿真的技艺推向高潮, 迎接了立体造型时期的到来。

    西方社会艺术上的诸多矛盾对现代各流派产生了重大影响。一种非传统的和反传统的造型观念成为新传统的造型观念, 反传统和反逻辑成为新传统和新逻辑,正因为新艺术造型观念建立在逐步动摇和彻底决裂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的传统观念和程式格局上, 艺术便成为反艺术, 而反艺术又形成新艺术概念, 这就是本世纪西方艺术走向极端化的特征。

    参考文献

    [1]《中国画造型》 莫各伯着

    [2]《浅谈两宋山水画构图的审美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传统绘画艺术论文篇4

当今时代背景下,新媒介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不论是突然爆火的短视频、直播,还是已经能够承载起创新绘画艺术形式的数字媒体、虚拟空间等,都带来了社会发展的更多可能性,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依托新媒介生成的艺术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而改变,更是一种综合性、跨学科的学科领域概念。同时,综合材料绘画带来了更多色彩搭配和创作的可能性,色彩构造更加大胆而自由、生动且形象也是当代艺术进步和发展的主要趋势,其不仅仅是绘画与技术的结合,更是对于传统绘画精神的良好继承和全新挑战。

一、新媒介的基本概念

媒介是信息保存和传播的有机载体,从最初的结绳记事到如今移动通讯设备记录、数据资源库存储等,人类的集体智慧通过媒介得以跨越时间长河与空间限制,代代相传,且不断推动着现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同时也揭开了信息化社会的序幕,移动传媒、人工智能技术等支持的数字文化更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新媒介时代。当然,这些也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从我们每天接触到的庞大信息流就能够窥见一斑。因此笔者也十分认同新媒介为现代社会下的各类产业、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随着传播容量的不断扩增和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文化、经济生活等迎来了传播和发展的新契机。具体来说,新媒介指的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以各种电子产品为载体,为普通大众带来信息服务的传播新形态。新媒介也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广泛等优点,因此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并为大众带去了便利的信息服务。当然,新媒介不仅与大众生活、工作息息相关,还能够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不论是运用到生产与智能制造中,还是在艺术领域、科学领域发光发热,都对于现代化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推动着社会某些方面的进步和发展。从文艺创作角度来谈,新媒介无疑加速了文艺创作的大众化。对于部分文艺创作者来说,作品的创作方式被改变了,而艺术表达的方式和路径也更加多元化了;对于艺术作品赏析人和鉴赏者来说,对于工艺文化、艺术生活等的解读更加便利且快捷了,因此也就更容易满足大众的精神需求和审美需要。数字绘画作品、新媒介支持的绘画作品传播、新媒介支持的绘画作品形式变化等更是如此,不仅丰富了绘画艺术的形态,更能够满足大众多元化、多样化的审美需求,现实与虚拟之间界限渐渐消弭,新媒介也为各类文艺创作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二、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技术优势、传播和应用优势、艺术价值思辨

众所周知,绘画艺术属于古老的艺术门类,是美术中最主要的一种艺术形式。传统绘画主要借助笔、刷、刀、手指等工具将颜料、墨汁、油彩等有色物质描绘在纸张、纺织物、木板等平面上,创作出可供鉴赏、点评的,并具有一定形状、体积、质感的艺术形象,如图1。也就是说,传统绘画艺术的创作过程是较为原始的,虽然具有唯一性、不可复制性特点,但同时也伴随着制作周期长、传播范围小、不易长期保存等显著劣势。数字绘画艺术的创作主要在计算机硬件和绘画软件的支持下完成,创作的主要工具是绘画板、数位笔和绘画软件等,不同压感指数和不同下笔力度等信息都能够传送到计算机终端,最终形成粗细不同的笔触效果,进而能够模拟出不同的画笔效果,最终可以人为地创作出具有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如油画、水彩、素描、聚丙烯画等等。此外,数字绘画也改变以往传统绘画的构图方式,像一些具体的平面空间分割等环节,都可以直接借助数字化工具来完成,这也在很大程度减少了创作者的复杂构图工序。可见,数字绘画不论在创作形式、风格、技巧、表现手段等方面都更胜一筹,对比传统绘画艺术来说也更具有技术优势。当然,通过这两种方式创作出的绘画作品还是具有较大差异的,不同艺术效果也承载着以上两种不同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由于数字绘画的储存载体是电子设备,因此传播途径也是新型媒介和数字媒体方式,更具有传播快速、便捷的特性。对比传统绘画形式需要打包、搬运等方式进行展览,数字绘画只需要一键发布便能够带给普通大众以艺术审美的冲击。与此同时,传统绘画作品还受到储存条件的限制,如果光照、气温、空气湿度等方面没有处理好,便可能出现颜色稳定性变差、材质受损的情况,甚至使作品消失不无可能。但数字绘画绝不会出现此类情况,它的储存方式是以数字形式存储在电子设备上,甚至是备份也极为便利。对比传统绘画作品就大大节省了运输包装、物流搬运等方面的用工成本,也为大众欣赏绘画作品带来了更多可能性。以上种种都显示出了数字绘画在传播和应用方面的优势,因此数字绘画作品也更加适合商业化、工业化发展。数字绘画的艺术价值方面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数字绘画缺少了传统绘画的质感,有的人认为数字绘画缺少了传统绘画的艺术性,当然这些也是我们可以直观感受到的。比如,当我们在美术馆驻足欣赏一幅画作时,一定会被它的笔触、颜色、质感、构图、工艺感、表现力等所吸引,因此会花掉较长时间欣赏和品鉴该绘画作品。因此当我们看到超写实的油画作品时会发出感叹,看到精美的水彩画作时会沉浸在浪漫、优雅的氛围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传统绘画作品具有不可复制性,因此就算请同一位画家再画一遍也无法达到一模一样的效果。这是传统绘画的艺术价值体现,但并不意味着数字绘画就缺少艺术价值。恰恰相反,数字绘画也由创作者带着“工匠精神”绘制完成。同时在数字技术的辅助下,绘画色彩也将变得越发光鲜夺目,创作者不再需要像以往传统绘画那样进行复杂的调色,而是只需要选取合适的颜色便可以实现绘画创作,而其中的绘画便捷性与艺术性是不冲突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绘画的艺术价值。

(二)劣势:模仿创作、消费群体小、仍然处于探索初期

通过传统绘画与数字绘画的创作形式进行对比,可见数字绘画是模仿传统绘画生成方式而形成的专业化系统,相关理论更是借鉴了传统绘画中的创作步骤和方法、配色与色调把握、空间和透视表达、形象的表现、光影的体现等等。也就是说,数字绘画是模仿传统绘画过程形成的专业化系统,虽然相关作品中融入了人文情怀、创作思想等,但仍然通过模仿创作的形式自成一派。当然,也有一部分数字绘画创作者认为数字绘画与传统绘画形式存在工具和用材、传播媒介等方面的根本区别,但不可否认的是数字绘画确实借鉴了传统绘画的核心思想,实为模仿创作生成的专业化系统。既然是模仿创作再进行表达的艺术形式,数字绘画作品当然也受到市场和消费群体的检验。不同于新兴数字出版产业,新媒介支持的数字绘画作品在消费市场上并没有热烈的反响,更没有对传统绘画艺术市场造成巨大冲击。数字绘画艺术目前还属于非主流艺术形式,虽然赢得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追捧,但距离真正流行起来和凸显出巨大的艺术价值、社会性价值还具有较大的现实距离。笔者认为,数字绘画取代绘画艺术的主流地位不无可能,但现阶段对比传统绘画艺术市场来说消费群体较小,还有着很长的发展之路。数字绘画艺术是以计算机技术支持的新媒介,由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媒介的发展,进而形成了数字绘画产业并逐渐发展和进步。当代绘画艺术作品通过数字输入设备采集元素,并对部分内容进行修饰和改造,使其更具有艺术画作的美观性、艺术表现力等,作品也更便于传输和展示。尽管这种新的艺术形式已经适应了社会发展潮流,也改变了部分群众的审美观念和鉴赏价值观,但其在各方面的应用还处于探索初期,如动漫、游戏、广告、设计等产业。数字绘画艺术的发展来日可期,但目前仍然处于探索初期,更有待相关创作者继续探索与实践。

三、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具体应用分析

对比西方国家来说,我国新媒介支持的数字绘画艺术形式起步较晚,其发展历程更是可以分为新媒体艺术的混合时期、新媒体艺术的统一形态、新媒体艺术的分析形态、新媒体艺术的综合时期这四个阶段。就本文中研究和讨论的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具体应用,不仅体现在动漫ip设计、游戏ip设计等方面,还体现在瓷器画、个人创作等等,信息化发展有着助推作用。景德镇是著名的瓷器文化发源地,而南方瓷器画中的数字绘画应用更是充分体现了数字绘画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优势。据笔者了解到,瓷器烧制绘画制作已经具有数千年的历史,相关瓷器绘画更是包含诸多元素,尤其新的艺术理念、新的媒体技术流传开来,更丰富了景德镇瓷器画艺术效果。不仅有清新雅致的山水画、人文故事画、历史写实画,还有着颜色和线条都十分鲜明的野兽派画风绘画,这些瓷器绘画往往更加贴近现代年轻人的审美,更在一定程度上彰显着现代青年对于生活、工作如火般的热情和丰富内心与情感世界。无独有偶,河南南阳又被称为玉雕之乡,那里不仅有许多传统手工艺雕刻匠人,还有着一批批工艺化生产的雕刻设备,通过软件设计、数字绘画等形成了专业化系统和操作流程,使得风格各异、形态各异的玉雕作品在市场上流传开来,并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如图2。可见,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应用具有深远影响,不论是景德镇瓷器画还是南阳玉雕画,都在一定程度上引领着绘画艺术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发展,更为数字绘画取代传统绘画形式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笔者认为,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具体应用还为广大人民群众和艺术爱好者带来了被看见、被喜爱的机会。笔者本身十分热爱涂鸦艺术,并以此为爱好,绘画不仅仅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更是我记录生活、表达情感的主要方式。仅仅通过对现有设备的应用就可以生成数码绘画作品,同时相关作品还可以无限次地进行修改和再创作,软件支持的功能也有快速变形、变色、材质转换等,更为笔者创作涂鸦艺术作品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当然,利用新媒体平台随手分享或发布作品,也为笔者带来了被看见、被喜爱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多次尝试,并与之前绘画作品进行对比,深刻感受到了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应用价值,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大增强了绘画效率和频率,也最终收获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新媒体技术在绘画艺术中的融入增加了诸多功能,但也同样带来了材质、机理、色调等完全不同的画面,一幅画作也不再局限在一个框架内,随着多次色调、明暗对比、颜色饱和度等的调整,也能够带来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些都是传统绘画无法比拟的。首先,新媒体技术的数码绘画丰富了传统绘画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工具限制,为传统绘画技术的创新提供了较大发展和想象的空间,且催生出更富有时代性的艺术风格与艺术语言。例如,对同一软件中的不同工具进行具体应用,每个笔刷都能够带来不同效果,而图层的分层和叠加效果更是令人惊讶。对于绘画创作者来说,更提供了思考和尝试的空间,我们也只需要追寻着脑海中的画面进行创作,很快就能够选择到恰当笔触并绘制出理想中的绘画作品。其次,对于绘画作品风格的选择也更具有多样性特点,不仅可以直接选择铅笔画、油画等具体分类,还可以选择滤镜、艺术风格的加持,能够为绘画作品注入新鲜血液,进一步达到理想中的绘画效果。可见,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应用具有突破性与创新性,不仅带来了艺术创作的更多可能性,更为绘画创作者带来了灵感和被看见、被喜爱的全新机遇。无独有偶,新媒体技术和平台更为一群老奶奶带来了被看见和被喜爱的机会,在网络上广泛传播的大理双廊、白族老奶奶脱贫致富等热词更开创了一个新的绘画时代,如图3。据笔者调查和总结,2008年,沈见华夫妇带着女儿辗转来到大理,与友人合伙开办了一家咖啡馆,名字叫做“双廊农民画社咖啡馆”,其定位是一家具有乡村文化特色的文创馆,笔者也更愿意称之为艺术馆。这里展览的绘画作品来自一群白族老奶奶,她们画自己的生活日常,更画山间美景、乡村文化、传统民俗等。从她们的作品开始走红后,她们就赢得了更多被看见、被喜爱的机会,更实现了从没有收入到脱贫致富的转变,也成为了当地一道有名的风景线。虽然他们的绘画作品不是借助新媒介创作的,但她们在互联网上、新媒体平台上的走红更代表了绘画艺术的更多可能性。因此,笔者认为绘画艺术的足够包容的,而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应用更为绘画艺术带来了更多可能,这也意味着未来的绘画艺术形式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包容。总结总而言之,基于新媒介生成的绘画艺术门类还在不断增加,我们应该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种新的艺术形式正在逐渐发展成熟。无论是传承传统绘画、媒介转变,还是突破传统媒介限制生成新的绘画艺术形式,相关绘画艺术形式都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和特色,值得我们运用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思维理念去理解、去感受。只有这样,当代艺术形式才能够不断拓宽其边界,进一步带给大众全新的艺术体验感,使新媒介在绘画领域的应用才能够越发广泛,进而带来更高质量、更具艺术价值的绘画作品。

参考文献:

[1]李菲,苏静.数字媒介语境下版画与影像的融合性教学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9(06):157-160.

[2]徐萌萌.绘画与设计中的秩序感—兼谈界面设计的教与学[J].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4(03):18-20.

传统绘画艺术论文篇5

中国绘画艺术之所以具有传播功能的属性,也就是说中国绘画艺术能被纳入传播系统,首先在于中国绘画艺术的传播媒介性。传播媒介的三个基本要素即物质、符号和信息,而在中国绘画艺术中表现为特殊的物质、符号和信息。所谓中国绘画艺术的物质,是指承载和构成绘画的材料和工具。在中国绘画史上先后出现的绘画材料和工具,无论是石头、龟甲、墙壁、木竹、缣帛、纸张,还是毛笔、墨和特殊的中国画颜料,它们呈现的都是可见可触的物质形态,即使最后创作出的绘画作品也是具有物质实体性的。

作为传播媒介,中国绘画艺术的符号是指构成绘画形象的点、线、面、色、笔触等基本元素以及有它们所组成的图像。包括中国绘画艺术在内的所有绘画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视觉形象性”,因此这就决定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符号是一种可视的“图像符号”。正是这些“图像符号”,经过画家的妙手按照一定的法则和构图,组织和构成了一幅幅绘画作品。中国绘画艺术是一个符号的世界,了解和掌握一定符号元素,不仅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创作和欣赏是必要的,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传播媒介性也是必要的。

任何传播现象或活动都是围绕着信息而进行的。具有物质性的实物,正是承载了信息才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实物,而成为了传播媒介。同样中国绘画艺术之所以能成为传播媒介从而具有传播功能,原因也是其能承载和传达信息。正如著名画家陈丹青说绘画是“人类的‘记忆装置’与‘认知途径’”,在这里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绘画就是人类的传播媒介,只不过这“记忆装置”与“认知途径”都必须依附于信息才能得以存在。中国绘画艺术是中国人的“记忆装置”与“认知途径”, 而且“记忆”和“认知”都指向信息。没有信息,所谓“记忆”和“认知”都没了对象,也就没有它们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了。中国绘画艺术饱含了丰富宏大的信息资源。从一幅幅绘画作品中,我们不仅能获得审美性信息,而且能索取到有关社会、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信息。可以说蕴藏于中国绘画艺术中的信息,“对于以往的人类意识来讲,是一种延续,对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种表达,对于后来的接受者来说,则是一种文化遗产,起到再延续与教导的双重作用。”(张强 《踪迹学――艺术的文化穿越》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21页)这些信息以中国绘画艺术为媒介,在国人的“记忆”与“认知”之间进行着传播。

中国绘画艺术,不仅具有材料和工具的物质性,而且也具有了建构艺术形象的“图像符号”和丰富宏大的信息资源,由此可见,它具有媒介性,是一种具有传播功能属性的传播媒介。

另一方面,从人类的传播史视野对中国绘画艺术进行考证,不仅在遥远的原始社会和古代社会,可以说在中国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中,绘画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传播作用,并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和传播工具。

从我国现存的古代绘画作品来看,绘画很早是被用来作为一种具有“巫术交感”性质的媒介,通过沟通人与神的交流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原始认识。即便是文明社会的早期阶段,绘画仍继续扮演着这种传播媒介的角色。礼教时期的夏、商、周和秦汉几个时代,在绘画内容日渐丰富、绘画形式也开始多样化背景下,中国绘画艺术的传播功能在各方面得以彰显。夏商周三代,“礼教殊隆”,绘画开始应用于礼教的传播,此一时期,主要绘画门类是壁画、帛画和青铜器装饰画等,而题材多以人物为主,内容传播着兴衰鉴戒、褒功挞过的图像信息,为维护礼教服务。秦朝时期,绘画进入正式发展时期,不仅帛画、装饰画等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壁画更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此时的宫殿府衙普遍绘制壁画,或以精美的图案和阔绰的画面,显示封建统治的威严,或绘制历史故事,作为成败得失的鉴戒。到了汉朝,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绘画的传播礼教的功能更甚。虽然此时绘画表现的内容更加丰富,如经史故事、神怪祥瑞、颂德记功、宣扬威德,但主题意义多在传播“成人论、助教化”的礼教思想。在汉代,绘画除了主要传播礼教,另外在描绘世俗风情方面也多有涉猎,如独具特色的画像石和画像砖,传播和表达的更多的是当时有关收获、渔猎、乐舞、戈射、攻伐等世俗风情方面的信息。

魏晋“清谈玄学”之风盛行,绘画开始偏离传播礼教的航道,走向了艺术“自觉”的道路。随着内容、形式以及创作观念上明显的变化,魏晋以后的中国绘画,不仅先后出现和完善了人物、山水、花鸟等分科,绘画的功用也发生了变化。唐代著名绘画理论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对于绘画的功能,不仅强调“成教化,助人伦”的教化作用,又重视“指事绘形,可验时代”的认识作用,并开始认识到“怡情悦性”的审美怡情之作用。张彦远对绘画功能的认识和总结可谓是集大成者,他之前和以后的绘画理论家对绘画功能的认识,大多都没能超出其教化、认识、审美怡情的范围。但是,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绘画的功能,无论是绘画的教化功能,还是绘画的认识和审美怡情功能,都是以绘画作为传播媒介为前提的。绘画作为传播媒介,承载和传播信息内容的侧重和区别,体现在绘画功能上就有了教化、认识和审美怡情的作用。

中国绘画走向艺术“自觉”的重要标志,就是其不再仅仅圄于“教化”和“认识”的功用,而具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也就是说自此之后,古往今来的人们,不再仅仅关注绘画所承载和传播的伦理教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而转为更加关注绘画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性信息。绘画是人类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产物,也是人们交流审美信息的媒介。千百年来,传统文化滋养下的中国绘画艺术,成为了文人墨客、寻常百姓寻求精神慰籍和体悟自然、人生之美的重要媒介。特别是文人介入之后,中国绘画艺术与诗、书和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 “怡情悦性”的审美价值更加得到张扬。因此,宋朝以来,文人与绘画的情愫成为了中国绘画史上一个大书特书的亮点, “中国绘画史发展到后期,“文人画”不仅成为了绘画史的主流,实质上已成为中国画的‘一统天下’了”( 徐书城《中国画之美》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年版 87页),文人画也在众星捧月中成为了承载和传播审美信息的最重要的媒介。在审美信息贫乏的时代,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中国绘画艺术所承载和传播的审美信息,不仅与本民族的艺术精神是契合的,而且在满足人们精神的审美需求方面是其它种类艺术代替不了的。总之,中国绘画艺术以视觉图像的独特方式,承载和传播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艺术精神和审美文化,浩如烟海的绘画遗作也证明了中国绘画艺术在承载和传播审美信息方面所具有的悠久历史和传统。

有关中国绘画的传播功能的论述,在中国古代文献中也多有记载。“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谢赫《古画品录》);“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记传所以叙其事,不能载其容;赞颂有以咏其美,不能备其象;图画之制,所以兼之也……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图画者,有国之鸿宝,理乱之纪纲。”(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吴道玄作此画 《地狱变相图》,视今寺刹所图殊不同,了无刀林沸镬,牛头阿旁之像,而变壮阴惨,使观者腋汗毛耸,不寒而栗,因之迁善远罪者众矣。孰谓丹青为末技哉!”(黄伯思《东关余论》);“古者图史彰治乱,名德垂丹青。后之绘事,虽不逮古,然昔人所谓贤哲寄兴,殆非庸俗能辨。古图画意在劝诫,故美恶之状毕彰,危坦之景动色也。后世惟供珍玩,古格渐亡,然画人物不于此用意,未得其道耳。云霞荡胸襟,花竹怡性情,物本无心,何与人事,其所以相感者,必大有妙理。画家一丘一壑,一草一花,使望者息心,览者动色,乃为极构。”(方薰《山静居画论》)……仅仅从这些代表性的文献记载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对于绘画传播功能认识古人早就有所洞察和体悟。虽然古人与今人对绘画传播功能的表述不同,但这也仅仅表现在专业术语上的差异,两者表述的意思是没实质的差别的。

传统绘画艺术论文篇6

1 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历史演变

中国画自产生之时起,就体现了对色彩的深入认知。我国“丹青”在古代就表示绘画的色彩,从春秋战国时期,绘画就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形式,统治阶级用绘画艺术来强化自身的身份与地位,如战国时期,人们崇尚黑色,用黑色表示庄重,到了秦汉时期,汉代的绘画表现出了原始的“五正色”特征,体现了对于色彩的最初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画艺术在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中显得格外活跃,这一时期,各种思想、理念相互交错,为绘画艺术创作带来巨大的动力。艺术家对画面用色的意识更具自主性。同时,受宗教、西域异族等文化的影响,中国画的色彩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如一些浓艳的石绿、石青等色彩被作为主色调用于壁画创作中。

1.1 传统中国画色彩传承现状及影响因素

(1)传统中国画色彩传承现状。在数千年的传承与发展中,传统中国画的色彩与水墨经历了重色轻墨、重色重墨、重墨轻色的脉络。色彩在近代中国画中虽然被水墨压制,但仍然对中国画艺术产生影响,并被不同形式的传承着。现代社会经济建设水平迅猛提升,人们的审美需求更加强烈,在此情形下,色彩不仅填补了绘画艺术创作的空间,也为满足现代社会艺术审美需求创造了有利条件。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内涵丰富,且在现代中国画创作中也能够得到直接的应用,如现代中国画的重彩、工笔、彩墨等绘画艺术,都不同程度地吸收了传统中国画的色彩元素。

(2)影响传统中国画色彩传承与发展的因素。色彩是映射人类审美思想的同时,也受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总体来看,传统中国画色彩传承及发展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传统哲学观念的影响,包括传统的“五行”、儒家、道家、禅等,我国古代哲学体系中,“五行之说”是社会思想观念的核心,除了社会生活受“五行”思想的影响,人们对色彩的审美也与“五行”思想密切相关。古代的五行对应五色,即东青、西白、南赤、北黑、中黄,同时金、木、水、火、土分别与白、青、黑、赤、黄相对应,古人将这五色视为正色,而其他两两相配的颜色为间色,并认为间色是不庄重的。儒家思想所要求的修身之道、礼仪规范等对色彩也作出了阐述,儒家圣贤孔子以“中庸”表达了对色彩统一、和谐的要求,体现在中国画的色彩上就是不偏不倚、有度有节。道家的老子、庄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因而在色彩上选择“知白守黑”,传统中国画的黑白色彩,既表现了一种大气、阔达,同时也反映了无欲无求、超脱世外的追求。

二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如社会阶层结构、物质生活水平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传统中国画色彩的表现及传承,如社会经济发展盛极一时的唐代,画家的用色绚丽、丰富,如周P、张萱、李思训、薛稷等,无论是人物画、山水画还是花鸟画,都以缤纷、多姿的色彩来展现一种大气、富丽的艺术世界。

三是传统中国画的绘画理论比较完善,不同时期的理论家不仅对不同类型的中国画类型、技法进行了总结、评判,也会促进人们对绘画色彩的认识,如唐代的理论家张彦远就绘画要有“气、韵、思、景、笔、墨”,可见,他对笔墨极为重视,同时,他有注重“自然”,这些理论进一步推动了“墨”的发展,使“笔墨”对传统中国画色彩运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是绘画技法的影响,唐代以前,传统中国画的绘画技法主要是平涂、渲染,到了宋代,文人们对笔墨之法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宋代文人认为“笔墨”创造的浓淡世界更具艺术效果,尤其是当皴法技艺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时,色彩的地位便一再降低,绘画与社会、自然的联系更加疏远,传统中国画色彩的传承与发展更现式微。

1.2 传统中国画色彩的现代化发展

(1)中国画色彩的多元化转型。随着中国画“水墨”的弊端日趋凸显,人们对水墨的程式化产生了审美疲劳,在现代多元文化日趋频繁的背景下,笔墨绘画中单调的黑白色彩难以吸引大众的关注。从清末民初开始,一些海派画家通过中西绘画的对比,进一步认识到了色彩的重要性,他们在绘画中通过对多样化色彩的组合,形成了一个激烈、鲜活的艺术空间,@种被传统正派画家鄙夷为“民间、世俗”的色彩运用,将人们带出了黑白二色的世界。随后、徐悲鸿、林风眠等绘画大师也通过西方的绘画技法与传统水墨画进行积极的融合,形成了实与意相互交错、色彩变化层次丰富的视觉艺术,将“色彩”与“笔墨”充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了传统中国画多元化、现代化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画艺术也经历了伟大的变革,在一些敢于创新、大胆突破的艺术家的努力下,传统中国画的色彩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如传统水墨、抽象水墨、彩墨、重彩等,这些表现方式在传承传统中国画色彩内涵的同时,也为中国画色彩的发展带来了更加强劲的动力。

(2)中国画色彩的个性化发展。艺术是哲学精神的折射,民族哲学精神、美学思想对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绘画色彩的审美更趋个性化,无论是艺术家还是理论家,都积极、主动地树立了对传统中国画的民族性意识,为发展个性化、民族性的传统中国画深入尝试、突破,除了在色彩与西方绘画进行吸收、对比外,还通过色彩的运用,释放并传达真实的情感,不同创作者对色彩的理解不尽相同,在色彩的运用上彰显了个人对艺术的探索,通过个性化的色彩,表现生动、饱满而且特色的艺术形象,在传承传统中国画色彩多样性的同时,他们也结合自身的经历及艺术感悟,发掘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内涵,并将其以个性化的语言来发展中国画的色彩,为推动传统中国画的现代化进程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2 结语

传统中国画的色彩经历了“重色轻墨”“重色重墨”“重墨轻色”等不同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哲学体系、绘画理论、技法等对传统中国画色彩的传承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传统中国画色彩的传承与发展历经曲折,甚至一度衰落,但是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随着人们思想变革,社会物质生活及审美水平的提升,色彩在中国画创作中的地位日益显著,中国画艺术家们在借鉴西方绘画技术的同时,充分融入传统中国画色彩的内涵,促进了中国画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在吸收并巩固传统中国画色彩养分的基础上,中国画艺术家还应利用现代绘画技法,拓宽中国画色彩的发展路径,为建立民族化、特色化的中国画色彩艺术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传统绘画艺术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043-01

在21世纪的中国,我们处在一个被数码包围的时代;我们处在工业化复制品包围的时代;我们处在手工精神尽失读图的时代。当代艺术更多的是涉及到艺术的社会性,无论是形式语言、主题内涵、还是审美功能与理念,都呈现出一种多元的、折衷的、融合的和混杂的局面。

计算机图形技术和图形图像软件的发展不仅为电脑绘画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使数字化得以介入传统绘画的创作。如今,艺术家们已能通过数字手段生动逼真地实现各种传统绘画的艺术效果,尽管数字化的传统绘画创作与真正意义上的传统绘画作品有着相似的视觉效果,但作为数字模拟的产物,它们仍在绘画的创意思维方式、创作手法以及传播形式等诸多方面与传统绘画有着本质的区别与特征。

一、传统绘画之油画

油画不像音乐那么抽象,也不像文学那么具有阐述意义,更不像电影那么具象。她是人类视觉反映的单纯感受。

首先是要了解油画的发展及其重要性,其次通过练习到正式上布创作,以此来提高油画技术含量并加以运用色彩学的基本理论,提升艺术感染力。传统绘画结合数码这一特殊的现代表现形式,将图片与现代化的工具相结合起来处理,并在电脑上进行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更新,不断地造型,甚至进行各种想象的创作。至此之后,才开始运用到油画布上。可以直接上画布,也可以方便地用喷绘的手段上画布,以至于让数码绘画构成了一种新型的绘画形式,同时掌握好数码这一现代化工具对传统油画的帮助与改造,展现出斑斓绚丽的世界。

二、数码绘画的发展与崛起

随着计算机图形技术的发展,作为绘画工具的电脑逐渐绽放出新的生命力,为电脑绘画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硬件、软件支持。

数码绘画,对于生活在现代的人们来说,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就开始应用,而且发展迅速,九十年代中期传入我国,现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

传统绘画被称作是“贵族式”的绘画,因为绘制一幅油画或是一幅国画,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数码绘画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还可以在一眨眼的功夫里复制。相对来说传统绘画的价格要比数码作品高很多,但是无法实现数码作品大量传播的功能,所以传统绘画是被极少数人所拥有的贵族式享受,数码绘画是大多数人所拥有的“大众式”艺术,更强调的是艺术的实用价值。

对于数码绘画,社会上存在着一些趋于肤浅的看法,主要有两方面误区。一是万能说,认为电脑的模仿能力是万能的,可以完全模仿传统绘画然后取而代之。电脑万能说是对现代科技的崇拜和夸张,没有认识到数码科技的局限性,以模仿的技术代替艺术的原创可以说是非常幼稚的认识。二是认为数码绘画与传统绘画的区别只是简单工具的不同而已,现在的数码绘画其实还是和传统绘画一样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而现代科技对于传统绘画只是起到影响的作用,很明显是没有意识到现代科技的关键作用,甚至是主导作用。

无论哪一种观点都是片面的,都企图掩盖另一方的重要作用。这种观点无疑将会阻碍数码绘画的健康发展。传统绘画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所产生的数码绘画,绝对不能忽略其中任一方的关键作用,他们的结合不是简单的二者的相加而已,所产生的新艺术形式拥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作为传统绘画与现代科技互相借鉴、吸收,融合的产物――数码绘画,一种顺应数字时代的潮流和要求而产生的新型绘画艺术,它拥有新事物的新生命力。时代给予了它广阔的发展前景,传统绘画在与数字技术结合后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语言,也开拓了广泛的欣赏群体,与此同时也拓新了更多更广阔的应用领域。而这一些数码绘画的特点正好与这一日趋发展的时代需求接轨。

传统绘画艺术论文篇8

1 数码绘画技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初步碰撞

(1)中国传统绘画与数码绘画区别。中国传统绘画是画师在对现实中的一些事物、景象进行再创造和后加工,并不是完全的复制,而是融入了画师头脑中的很多想象出来的因素。所以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品本身都是虚幻的,虚构虚拟的特性是由始至终没有变过的,不管是写意的绘画艺术品还是写实的艺术作品。和中国传统绘画一样的,现代数码绘画也是创作者对现实中的事物、情境融合自我的想象进行创作,也不是完全真实的。所以虚拟的特性也是现代数码绘画的特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品的基本变现要素是:点、线、颜色、面,用这几个基本要素组成了各式各样的视觉效果。而现代数码绘画应用到的表达基本要素也是这几个。从这两个层面上讲,中国传统绘画和现代数码绘画只是使用工具不同而已,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2)艺术与技术的融合与共存。数字媒体艺术必须富有艺术文化的底蕴,在数码技术完善的今天,提到数码设计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随便打开手边的一本书就会设计、时装、图像、等各个领域,数码设计和绘画随处可见。无疑,数字媒体艺术以它自身特有的方便、视觉效果丰富等特点带给人民极大的愉悦。不过,随之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有些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缺乏对文化的认识和个人情感的表达。我们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不仅包括我们对于文化的理解,以及民族情感,风俗民情这些我们对于生活的感悟,还有审美水平的高低。好的作品能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能和人们进行情感的交流。而新兴的数码媒体艺术作品是科学技术的产物,缺乏文化底蕴,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有较大的局限,使人产生在文化遗传上的陌生和疏远。

数码绘画只有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吸收不同文化,才是数码绘画发展的根本所在,才能使我们创作出来的东西更具有艺术表现力,同时我们要结合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例如京剧,皮影等。只有不断的充实数码绘画作品才会具有艺术感染力以及生命力。所以,要用民族的文化艺术来丰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以弥补数字媒体艺术创作中文化内涵的不足,将创作者所要表现的文化、情感或思想等运用熟练的计算机数码设计技术手段表现出来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具有艺术性的。

艺术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力为特征把握和反应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懂得了中国的美学思想,才能体现中国艺术的魅力。如果仅仅是只停留在画笔和纸的阶段,是无法跟上社会对数字媒体艺术人才的迫切需求,无法真正进入数字媒体艺术的世界。反之才可以得到真正的发展。

数码绘画艺术必须以高技术和艺术结合发展才能完成,数码绘画同传统绘画一样同属于造型艺术的范畴。传统绘画是是以物象再现,而达到虚拟的真实。无论是超写实或俱象还是抽象绘画都是物像的再现,作品里的圣人不是真实的圣人,而是虚拟的再现。相同的数码绘画也同传统绘画一样,对物象的再现同样是虚拟的模仿。由于数码绘画缺少偶然性,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部分的数码绘画作品形式上和语言上都比较雷同,圆滑细腻、缺少厚重感,这种单调性突显不出来数码绘画本身强大的包容性。那么,面对这个画种的缺陷,我们如何进行填补呢?既然数码绘画是绘画艺术中的一个新枝,那么补充这种缺失的有效途径还是要回归到传统绘画当中去,数码技术和传统绘画相结合,利用数码工具包容一切图像的特点,把传统绘画中的偶然性转移到数码中去。在传统绘画中,使用橡皮擦等工具进行修改或者用颜料覆盖时,不一定能完全清除原迹,而留下先前绘画的痕迹。这些痕迹往往在我们的构思之外,或者是“被放弃”的、“不准确”的描绘。由于技术原因、或作者有意识的处理,这些痕迹会积累起来,同样构成了绘画中的偶然性因素。事实上在架上绘画中,作品正是绘画过程的最终积累。数码绘画虽然具有强大的功能,在很多方面突破了传统绘画的技术难点,例如其中显著的一点是图像可以随意修改、覆盖和清除,并且不露痕迹,可以非常高效率地修正“笔误”,精确的描绘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但同时也意味着偶然性的缺失:清除了绘画的“不确定性”,径直地只往着唯美精确的方向走,绘画艺术的多重解读变成了单向思维了。

2 数码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融合

(1)民族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语言的完美结合。体现民族性、世界性、综合性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影响贯穿于一切传统文化之中,它支配着中国人的行为、思想以至灵魂。它是不变的,或者是极难变的。文化传统是稳定的、恒久单一的。传统文化符号是民族精神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构成民族文化的话语系统。数码绘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有机融合,进一步加快了中国文化向多元发展的进行,在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发扬传统与现代设计结合,并加快艺术的全国化发展。我们常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们要不断吸收本民族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通过更好的表达民间风俗乡土人文风情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设计语言,打造出富有强大生命力的民族性艺术作品,因此,民族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语言的完美结合,是我国数字绘画艺术走向世界,得到世界文化认可的重要途径。越是全球化越需要民族个性的深入发掘。所以,要不断追求具有国际化语言和中国本民族内涵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新思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将在中国人的精神与感官世界崭露头角。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应用,以及信息系统的发展都给我们的传统艺术带来强大的冲击,另外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前卫的思维模式和新观念使我们对传统艺术有了新的认识,使我们有了更新的思考。新的设计符号,新的技术手段加上新的媒介的出现为我们中国传统艺术元素进行再创造提供了诸多的可能性。同时,我们对待传统与现代的态度上,应该是批判的继承,把传统符号打散重组变为现代符号,使传统与现代完美的结合,使得传统绘画得到发展又得到了创新。随着数字绘画的产生与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传统的重新审视和艺术民族性认识的深入,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外来的先进文化,传承好本民族优秀的民族艺术,才能使作品具有艺术性世界性。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艺术作品具有民族性气派和民族风格。具有民族性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因此,只要各民族间的交往存在,艺术的交流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艺术的民族性只有在与他民族的交往中,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美丽,并不断改变自己,才能使传统文化得到延续和永存。同时,艺术的综合性也是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重要内容。要注重不同艺术形式的相互关联,更要注重艺术与其他学科关联。要善于将各种媒体表现形式结合,熟悉各种艺术的特点,做综合的艺术,而不是单一的。未来各种艺术走向融合,互相作用。数字时代的技术让数字媒体艺术发展成为可能。应逐渐走向艺术的综合推进,未来的作品对综合性要求将越来越高。单一的学科制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的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

(2)媒体艺术中的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运用的较多的一种技术,并且是最近几年国内外科技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不同学者对虚拟现实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钱学森院士译为“灵境”,虚拟现实在英文里写成“VirtualReality”简写为“VR”,英文本意为表现具有真实事物的某些属性,本质上是虚幻的。从名字可以看出,VR其实就是真实世界的一个映像。例如,1997年囊括美国奥斯卡金球奖11项大奖的史诗巨片《泰坦尼克号》以令人难以置信的电影数字特效再现了70年前的海上灾难,它标志着数字电影时代的来临。目前,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电影风格的表现中,许多画面如果没有数字技术的参与就不会产生影片所追求的表现风格。因此,我们要在中国美学观念的基础上有机地融入一些新的实用可行的新的视觉技术,体现到视觉艺术的表现中。未来数字媒体艺术的界面将更加人性化和情感化,随着人们与虚拟现实等数字世界的深入接触,数字媒体艺术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设计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数码绘画虽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学科艺术,它如果和传统绘画与现代科技结合,将会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全新的改变。在人类生活改变的同时也使得我们对绘画的表现手法,形式和媒介的选取,艺术作品的表现力以及观念认识也将会发生巨大的影响。同时数码绘画艺术也应该结合高新技术手段,进行形式内容的变革,整合利用好现有的文化资源,依照文化艺术市场的需求,进行更新的现代艺术作品,使传统的人文研究和文化事业向着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业方向发展。无论什么样的文化艺术都起源于文化意义的创造。在一个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里,文化意义的创造,也就是作品本身技术表达方式的再创造,而数码绘画的创新性的革命性变革,就是文化内容的创作在一种数字虚拟现实环境技术形态中获得完美的实现。总之,现代的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艺术的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力,拓展了艺术表现的空间,数字媒体技术与传统艺术的沟通是必然之势,让数字媒体技术表现手段在与传统艺术的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中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传统绘画艺术论文篇9

作为中华文明的精粹之一的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从传统绘画的发展史来看,它的出现一开始不曾离开“教”与“化”的功能,相对于其他绘画而言,它更多的承担了“成教化、助人伦” 的角色。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蕴涵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传统儒、道、释精神虽是阶级统治下的产物,但其中所蕴含的品德教育内容非常丰富。虽然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学生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只是杯水车薪,但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有责任将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这一载体直接传授给学生,从而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这是历史的使命,同时也是时代的呼唤。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融职校德育教育的迫切性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瑰玉,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它们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融汇了民族的道德情感、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利用传统绘画进行教育,不仅能够通过直观的图片震撼学生的心灵,而且可以通过画面反映出来的古人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积极向上、正直高洁的人文精神鼓舞学生。然而面对世界全球化的冲击及外国文化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渐丢失。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祖先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教育者而言也是一种特殊的思想资源和教育资源。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根植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汲取其中的优秀成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渗透堪称捷径。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记载了祖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在内容、题材、文化认同等方面对职校生德育教育具有启示作用,将其作为一种视觉图形穿插到职校思品课程,不仅对职校德育教育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且是炎黄子孙学习华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作品的赏析,使学生在思想、情感、文化及艺术修养方面得到全方面的提升。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对职校生德育教育的作用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是一种与文化和人格道德修养密切相关的绘画,这是西方绘画(如素描、色彩、油画等)所没有的现象。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融入当代职校德育教育有助于教师利用直观的视觉语言滋养学生心灵,从而对整个思品课题起到促进作用。具体而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融德育教育课题具有如下作用。

1.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从而增强爱国主义热情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是中国人深为自豪的艺术精粹,它久经历史、内涵丰富,是构建中国文化的中流砥柱,职校学生通过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赏析,可以全面了解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建立起具体的概念和深厚的民族感情,可以说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赏析教育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如国画大师蒋兆的《流民图》,该作品是以祖国山河在遭到日本人肆意践踏后,作者目睹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所创作的一幅记录中国近代史上悲壮的民族历史群像的画卷,作者怀着强烈的爱国之心投入创作,画面所流露的强烈的民族性是对学生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语言。

2.陶冶情操,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一般来讲,蕴含传统儒家思想的绘画作品通常含括一个典故,如明代王克孝绘制的《二十四孝图》,内含《孝感动天》、《戏彩娱亲》、《芦衣顺母》、《涌泉跃鲤》、《弃官寻母》等二十四幅国画作品,《二十四孝图》的思想教育目的虽有维护古代礼教的成分,但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言,孝,无疑是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继承和发扬的。

3.滋养心灵,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现代研究证明,健康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人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职校生毕业后存在较大职业竞争压力,这导致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精神压力增大,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古色古韵,不仅能缓解压力与紧张的情绪,满足人们回归与避世的情感,而且能够滋养学生心灵。如中国传统画中的文人画善用比兴的手法,在绘画选择对象中最受文人画家喜爱的是梅兰竹菊 “四君子”,它们分明是画家本身思想和人格的化身,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诸如此类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作品的导读,可让学生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他们自己的精神得以升华,心灵得以陶冶。

4.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融德育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需求。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有着漫长的社会积淀和民族传统,它依附于历史文化艺术进程的长河,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建立了自己独特的艺术理论及审美传统,是中华儿女引以为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有效的同职校思品课程相融合是学生了解历史、传承文化的需求。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职校德育教育中的传播可行性

1.教育出发点的一致性

职业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是集德、智、体、美、劳为一体的教育形式,学生的德育教育与美育教育同属素质教育的范畴。从艺术表现上看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是的美育教育组成部分,我国著名的国画家潘天寿说过:“艺术原为安慰人类精神的至剂,其程度愈高,其意义愈深,其效能亦愈宏大。艺术以最纯静的、至高、至深、至优美、至奥妙的美之情趣,引人入胜地引导人类之品性道德达到最高点,而入艺术极乐的王国”。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功能性上看它不仅重技、更重教,是德育教育的组成部分,这与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2.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亲和教育效果

爱美之心, 人皆有之。教师可利用学生天生的这种爱美之心因势而利导之,在思品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怡人的艺术作品辅助德育教育,从而不断健全学生的人格。通过一幅幅国画作品不断净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作品中获得关于自然、人生的体味以及生命的意义和人生价值的启迪。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职校德育教育中的传播途径及方法

1.职校德育教育课程中适当增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模块或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以插图的形式贯穿整个德育教育课程

中国传统的绘画作品有一种魅力,它融括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画家通过画作表达自己的情趣与思想, 体现出一种意境。作为传统文化精神的表达方式之一的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我们可以将其精髓设置成为模块作用于职校思品课程从而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此外职业学校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将优秀的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作为插图插入德育教育的章节中,这不仅作为思品的视觉论证,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巧妙地向学生传输中华古典文化,学生对民族艺术与民族文化情境的理解的同时不知不觉的中掌握了思品的知识。

2.成立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社团活跃校园文化,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校园需要文化的滋养,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职业学校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课堂内容的有益补充。成立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社团,通过社团开展活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以此带动陶冶全校学生,使他们在耳濡目染、润物无声的情境中通过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载体吸收传统文化精髓,进而内化为品质、习惯、观念、精神,从而丰富德育教育的内容及形式。

3.结合特色活动开设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专题赏析普及,从充实思品内涵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是几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职业学校可结合具体的活动开展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欣赏教育,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传统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形式语言特点及其折射的精神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传统绘画相结合的具体活动如国庆期间可以爱国主义画家的爱国作品为主题作为宣传教育的主要插图,通过学生对此类作品的赏读增强其爱国情感,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融职校德育教育存在问题

1.跨学科合作对教材提出新的要求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属于艺术类学科,德育教育属于政治教育类的学科,两者的融合属于跨学科的合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既要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又要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传授给学生,这就需要从课时分配及教学内容上对这两门课的课程进行一定的整合。

2.对教师的要求提高

目前职业学校的德育教育课程一般由政治教师承担,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赏析一般蕴含在美育课程中由美术教师承担,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融德育教育课程关键问题除了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后的对授课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外来文化的冲击下职校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需要循序渐进的引导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自觉与科学发展声浪下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传承现象表明,作为中华优秀文化品牌的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西方绘画的冲击下,在职业学校其整体学科地位不高。我们职校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学生循序渐进的对学生引导,让他们逐步认识国家的传统绘画艺术及其中蕴含的文化,从而为本土文化延续作出应有贡献。

传统绘画艺术论文篇10

新的艺术实践语境对“阐释”途径提出的要求

具体而言,海派绘画的“新”特质中的重要一面就是艺术创作的“偕俗性”及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商品属性。随着近代社会商品经济的崛起,以及文人画家身份与从艺方式的改变,使艺术创作从传统的关照自然、澄怀味象式的个体精神诉求下的产物,转变为新兴市民和工商阶层品赏、收藏的消费品,其对于现实生活的关注与对欣赏和愉悦功能的重视,改变了传统儒道哲学思想主导之下的主体人格精神和美学观念,也改变了传统艺术的体味方式和审美趣味。鉴于此,一些批评者从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对海派绘画所处的社会情境及在作品中呈现的世俗性因素进行了剖析。

以任伯年为例,其创作集中体现出继任熊和任薰以来融深厚的传统、全能的画艺和精湛的造诣为一体的典型的海派主流绘画的特征,标志着海派绘画的时代高度及真正意义上的“新特质”的形成,也使海派绘画真正成为在中国近代艺术史上的重要流派,并由此形成了清末中国画的新格局[3]。从任伯年的人物画来看,早期主要师承陈洪绶,而陈洪绶已经自觉地背离了当时以董其昌为代表的文人画传统专师元季水墨山水的理路,不仅复兴了晋唐时期的彩绘人物、青绿山水及宋代的白描人物,又从通俗艺术中吸取营养,采用民间题材作画。与陈氏相比较,任氏虽在画境之高古、立意之深邃上有所不及,但却能更加贴近时代和生活,贴近绘画的受众群体。任氏吸取了陈氏的用笔方式及线条排列组合的特点,又刻意削弱陈氏用笔之严谨、稳重,于轻率中见生动;同时更加注重线条的变化与形式美,画面的动势也更强于陈氏,创造了合于时代要求和受众需要的清新流畅、雅俗共赏的新风貌[4]。在这种新的要求之下,任氏自觉改造了陈氏奉行的文人画“宁拙勿巧,宁丑勿媚”的艺术信条和刻意作古的形式追求,使之与偕俗性更为协调。从任伯年的艺术成就来看,其价值不仅体现在对传统的继承与开拓上,更主要的是展示了海派职业画家这一崭新的创造群体所具有的商品意识和从业能力。这种具有“集体意识”形态的创造思维态势又依赖于海派绘画市场的运作机制和上海整体文化圈的文化生成机制。正是这种特定的社会文化与经济环境的共同作用,促使海派绘画终于与之前的华亭画派、扬州画派和金陵画派形成了本质上的差别和“新”与“旧”的分界[5]。正如有些学者指出的那样:正是在这样一个群体性的互补与个体性的突破中,形成了任伯年那种典雅绚丽、富美清新、雅俗共赏的风格,使海派书画实现了历史性的嬗变和交替性的更新,从而标志着海派书画商品形态化和市场对象化的真正形成[6]139。并将任氏的成就归功于“海派文化艺术圈的优化作用”[7]79。

但是,这样的研究仍具有不足之处。一方面,它仍未脱离传统阐释方法对作品本体的重视;另一方面在为其寻找合法性依据的过程中也过于显示出对传统的依赖,即过于强调传统中国画学批评理论已经建立的叙述程式或者阐释途径。这种历史叙事在关注从过去获得合法性的同时,却相对淡化了当下叙事如何建构自身价值判断的问题。虽然各种阐释不乏其有效性,但并非过去每种对艺术进行欣赏的模式永远都是有用的,因为模式本身体现了具体文化情境下的各种关系———创造者与对象、创造者与作品、欣赏者与对象、欣赏者与作品、创造者与欣赏者,以及创造者和欣赏者与文化情境之间的关系等。因此,如果以“艺术界”理论为方法,将会越出传统绘画史发展的惯性逻辑,将关注点转移至任伯年的绘画何以因为艺术生产机制的本质性变化而生成全然不同于之前(包括“扬州八怪”)的“世俗性”特征;而任伯年绘画中的“世俗性”特征又如何反映了与受众审美尚趣之间的密切关联,成为这种艺术生产机制的典型例子。当艺术本体形态自身发生变化时,“阐释”的途径和模式都应该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于艺术的“阐释”,实质上必须以对关系模式的理解为基础,才能对不断衍进着的艺术形态做出客观的价值判断。艺术品的“意义”表面上看来是依靠形式语言体系来建构的,实际上同时也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化所规定的艺术家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模式。或者可以说,艺术家所做的就是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具体地表达了这些关系[8]。

以“艺术界”理论为方法对海派绘画的“意义”的“阐释”

随着当代美学的文化主义发展,以艺术品本体为中心的内结构分析逐步转向为对艺术品资格与外在文化结构之间关系的外结构分析。在卡罗尔的理论中,界定艺术这一形式本身再次成为美学所质疑的对象。他强调“我们正在讨论的是辨别艺术,而不是对艺术的定义”[2]157。即强调理论家的一种识别行为,而不是艺术品本身所具有的因素。通常,艺术哲学家提出一个艺术定义,它突出了某些革新的艺术公开凸显的特征,接着试图说明这也是以前得到承认的艺术的必要特征。艺术哲学的一条普遍方法是叙述这些程式的连续性,使后继的定义不断得到调整,以保持新兴的变化被辨别为艺术品[2]162。这种途径借助了定义叙述程式的普遍性形式而遮蔽了它对历史性的依赖。在各类美术史与美术理论著述和文章中,对海派绘画本质的理解,常常以看似合法的程式来遮盖其历史语境的意义。比如,人们惯用的视角是从对传统自身线性发展的轨迹来审视海派绘画对传统的承继与开拓。在此视角下,自然会从对传统笔墨语言的审美特性的拓展来审视金石画派的出现;从对传统文人画的衰败来审视世俗性特征的价值等。但是,却很少反思这种视角本身对于阐释海派绘画历史价值的有效性。与西方现代艺术对“艺术是什么”到“某物为何是艺术品”的转型(即由“艺术品本体”向“艺术品资格”的转型)相类似,对海派绘画“艺术品资格”的探讨重点不是区分日常物与艺术品,而在于如何确立其艺术品资格,或者说如何对之进行价值判断。这同样取决于人们的某种“看的方式”,或者说进行“识别”的方式,即丹托所说的:“有关生活和世界的理论影响了我们对世界作出反应的方式”[1]35-36。艺术界理论的独特意义则在于揭示出美学中一直潜藏着的“看的方式”,而且力图将这种“看的方式”还原到社会文化发展史和艺术形态史之中加以考察。艺术理论氛围、艺术史知识———“艺术界”,作为一种“话语”,其对艺术品的“阐释”作用正是在识别和建构这种“看的方式”的过程中实现的。总之,“阐释”在“构成”艺术品的过程中扮演了核心的角色。通过阐释,作品获得了成为艺术品所需要的“意义”。因此,“阐释”本身的视野、向度、方法成为了关键性因素。

艺术本体的文化特性决定其与社会文本之间的多维关系,形成了复杂、多元的“艺术界”话语体系。这种话语体系对于考察复杂的、变动不居的艺术现象,尤其是表面上与整体文化趋势“错位”的艺术现象十分有意义。例如,金石画派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不同于其他职业绘画的特殊性。从金石画派的创造主体来看,他们具有相对较好的文化素养,在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及对艺术形式的探索上都显示出较强的主体意识和自觉的创造精神,在形式语言上既承继了笔墨的意象性与抽象性,又以其雄强浑厚之风格及构图、色彩等方面的创新彰显出“建构性”的价值。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在表现同样的题材时,金石画派的作品会迥异于传统文人画?同样是表现主体精神,为何又不同于扬州画派?以“艺术界”理论为视域来加以考察,首先需要将之置于海派绘画的总体文化语境之下,视之为特定时期上海整体文化体系建构和公共美术领域中的一部分,由此可以理解世俗性和与之相关的视觉性特征仍在其艺术形式上有所投射和反映。其次,从形成其艺术形态的关系模式来看,“艺术家”这一社会身份本身就是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获得的。艺术品的社会历史文化价值的实现仍旧受制于“创造者”(“参与者”)和“观看者”之间的特定关系及二者在文化结构之中的位置。尽管那些极富创造性的艺术家一面游刃有余地适应那些规则,另一面力图冲破欣赏者的期待视野,以“陌生化”的审美实践强调艺术的自律性价值和艺术家的特权,但最终艺术品是在艺术界和艺术体制的制约下真正“完成”而呈现其“意义”的[9]。这种“意义”就是艺术家意识的具体化,其本质是社会性的。正是这种“意义”,使之与传统文人画和扬州画派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同时使之真正具有了现代性价值取向。

传统绘画艺术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3-0110-02

美术史是由美术史家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美术作品、美术文献、美术遗迹进行研究,揭示美术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基本规律的人文科学。唐代美术史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美术史著作,它开创了撰述中国美术史体例的先河。西方最早的美术史可追溯到16世纪意大利画家瓦萨里写作的《意大利艺苑名人传》,这是一本记叙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画家和雕家的生平、活动和创作的著作。《历代名画记》与《意大利艺苑名人传》是东西方两本源头性的美术史,体现了两种美术史的方法论。同时,这两本著作也给后世东西方美术史写作体例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印迹。

一、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于公元847年完成《历代名画记》,内容按照四个部分记叙:绘画的发展史,画家传记及有关资料,绘画技法与理论,作品的鉴赏、收藏与考证。写作方法采取了画史与画论想结合,先总结前人的画史和画论,然后进行品鉴,这是一种史与论相结合的写作模式,开创了编写绘画通史的完备体例。在提出明确的史观之外,还提出了系统的绘画理论。

张彦远的美术史具有如下的特质。其一,以儒家观念为主导的绘画与外部世界关系。张氏开篇点明绘画与政教、伦理的关系:“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在此,他强调了绘画这种文化载体形式的功能性,指出了绘画在国家意识形态与伦理教化中的作用。在他的论证中强调视觉图像在文化记忆、传统沿续等方面的功能。张彦远出身富贵,家传的书画作品数量丰富,张彦远本人也是晚唐一个重要的书画家与书画理论家。书画本身就是封建士大夫文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封建帝王“雅好丹青”,帝王的品味促使绘画、品评、画史著录活动活跃。张彦远的这种身份和品味,决定绘画品评与画史的编撰的思想,使得他与王朝正统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保持着一致性。

其二,以道家审美观念为主导的绘画本体论。张氏对谢赫“六法”进行了进一步阐释,认为绘画中国中立意与经营位置为主要地位,而“传移模写”为“画家末事”。在他的绘画理论体系中,他论述了形似与骨气、气韵的辩证关系,强调了立意的核心地位。抓住了中国画的本质特征,使“六法论”具体落实到了笔法论的形式语言的基础之上。此外,张彦远将道家理念的“自然”作为创作与品评的最高标准。在论及画家创作时,认为要“意存笔先”。

其三,外儒内道的画学理论结构。张彦远具有崇古抑今的艺术史观,经张彦阐释与发挥的“六法”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画学理论结构,一直主导着传统的中国传统画论与画史的写作。中国早期画学著作,主要是品第类与著录类。在张彦远之前的画学史,基本上都是以品评为中心,按照品第高下来排列著录画家,撰写画家传记。而张氏对所记叙的画家,打破了以往的以品第高下来编排的顺序,而是按历史时期来编次,这就体现了他的绘画史的体例。他尽量搜求散轶名画,以自己亲眼所见来加以评判,不一味地根据前人画论人云亦云,这体现了他的绘画史的信度。此外,由于他的身份和环境,决定了他眼光比前人要开阔得多,他的绘画史涉及内容较前人全面广泛。

二、瓦萨里的《意大利艺苑名人传》(Lives of the Artists)

瓦萨里(Giorgio Vasari),意大利画家、美术史家,因在1562年创立了迪亚诺学院被誉为世界美术教育奠基人。瓦萨里的《意大利艺苑名人传》详述了自契马布耶以来的画家、建筑师及雕刻家的生平、艺术和创作,其美术史写作为列传体美术史。《意大利艺苑名人传》记录了从 13 世纪的著名画家契马布埃到 16 世纪的著名画家,共 200 多名艺术家的生活故事、艺术和主要作品, 对于某些作品的创作细节也有详细描述。

瓦萨里的《意大利艺苑名人传》特别之处在于:其一,瓦萨里《意大利艺苑名人传》采用列传的体例。他采用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短篇小说写作形式,以此为体例,通过为一系列艺术家作传的形式,介绍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发展历程。这本美术史给人印象深刻之处是穿插了画家的传说和趣闻轶事,并加上了作者的评价。采取艺术家传记和理论评述想结合的方式,集趣味性和学术性为一体,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有趣的是瓦萨里在书中还模仿圣徒传的形式,描述了一系列奇迹用以增加艺术家作品的魅力。比如述说拉斐尔的一幅画在被送往帕勒尔莫德途中遭遇海难,同船旅客全部遇难,而只有这幅画被冲到了热那亚海岸得以幸存。瓦萨里还将艺术家的声明和美第奇高贵人士的名望相连,借以说明那个时代艺术家拥有引人注目的社会地位。《意大利艺苑名人传》是第一部为艺术家立传,突出艺术家个人成就的艺术史著述。

其二,瓦萨里的确立了人文主义的艺术发展史分期。瓦萨里将人类艺术发展史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古典风格时期”, 即自艺术诞生到公元 4 世纪。此时期艺术从起源走向了完美的创造。二是“旧式风格时期”, 即从公元 4 世纪到公元 13世纪中期 ,此时期艺术从完美的创造走向衰落。三是“现代风格时期”, 即从公元 13 世纪中后期到瓦萨里自己的时代,此时期艺术在托斯卡纳地区开始缓慢地复兴并走向完美的巅峰。

其三,瓦萨里提出了 “风格主义”。瓦萨里在书中阐述了自己的艺术创作理论。他对于作品的价值判断标准是“样式”,即画风。他认为将最美的手、头、躯干、腿等组成一个比现实美得多的整体,将这种方法应用于描绘其他形象上,这种艺术风格就是“美的样式”了。他认为要创造“美的样式”的方法就是临摹大师的作品,从中归纳出永恒美的规律,他不强调绘画的写生。这便是他的著名的“样式主义”的核心所在。瓦萨里是第一个用“样式”来表述16 世纪艺术风格的评论家, 在他眼中这种对自然进行理想化的模仿是16 世纪具有解放性的发现,当时的美术才摆脱了 15 世纪美术由于依赖客观真实而形成的自我束缚,并进一步超越了代表着人类创造力高峰的古典艺术。

三、张彦远与瓦萨里的美术史体例比较

张彦远与瓦萨里的美术史代表了东西方两种美术史的写作体例。《历代名画记》采取以作品为中心的体例。《意大利艺苑名人传》采取以艺术家为中心的体例。

(一)以作品为中心的体例的《历代名画记》

风格是作品整体结构体现的艺术风貌和艺术感诉力。而从艺术发生看,风格则是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的物化形态。风格史最初出现在艺术史研究中,一部造型艺术史往往就是一部风格史。温克尔曼在《古代艺术史》中认为,艺术史的目的就在于叙述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艺术家的艺术风格变迁史。他认为古希腊造型艺术的四个时期因时代不同而体现为四种不同风格,即“远古风格”、“崇高风格”、“典雅风格”和“模仿风格”,这一过程也是古希腊艺术由发展、繁荣、逐渐转向完全衰落的过程。唐代艺术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这部中国画史中,也采用了同样的思路概述了上古至唐代绘画风格的变迁:“上古之画,迹简意澹而雅正,顾陆之流是也。中古之画,细密精致而臻丽,展、郑之流是也。近代之画,焕烂而求备。今人之画,错乱而无旨,众工之迹是也。”将画史分成四个时期四种风格,由简澹而精致,由新创而摹仿,由鼎盛而衰落。张氏采取了以作品风格为中心的体例来形成了他的美术史。

(二)以艺术家为中心的体例的《意大利艺苑名人传》

所谓个体创作史,即完整系统地评述和研究作家个人的创作历程和文学成就的文学史类型,通常称为“传记”、“评传”。生平方面来解释作品是最古老的研究方法,最注重 “个人活动”的个体创作史。在西方,个体创作史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瓦萨里的《意大利艺苑名人传》,这是一部艺术家个体创作史的专集。瓦萨里的美术史具有西方特有的历史思想特点,即强调发展或进步的观念。这是对历史认识的线性发展观念。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和麦考莱的《英国史》也许可视为这一组观点的代表性的论述。个人的传记也开始按照这一发展的观念来组织编排了,这也体现了西方的文化对个性的重视。

四、两种东西方艺术史文本比较

瓦萨里的美术史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详尽的艺术史,著作生动地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生活和艺术创作,瓦萨里的美术史使艺术以一门独立学科的身份进入到公众领域,同时对确立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创作的地位和提高艺术家的社会地位起了重要的作用。瓦萨里的美术史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历史观。在中世纪,人们普遍推崇“帝国承续”论 。瓦萨里提出了艺术“复兴”的概念,他第一次正式把 “Rinascita ”(复兴)作为专有术语来描述艺术的发展历程, 并把它作为一个新时代列入西欧历史中。自此之后,欧洲历史三阶段划分传统模式一直沿至今,而“文艺复兴”一词也作为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转型时期的特征,为后世艺术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历史学家沿用。

从《历代名画记》来看,传统画史不是一门独立的史学科目,而是被包摄于画学理论之中。画史的写作,也往往是结合着绘画的品评、画家传略和作品著录。画学史的写作往往具有目的性,一是站在传统观念上,强调绘画的社会功能。二是根据统治者及士大夫审美标准品评画家以及作品。三是保存绘画史料。四是总结画及技法理论。从历史观来看,崇古抑今的历史观,也对画史的写作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这种史观的意识形态下,画史编撰者由于本身是集士大夫、画家与学者于一身,故自觉不自觉地成为传统辩护者,但在在绘画批评上具有自己的个人观。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作为中国第一部完善的传统画史,从作者身份、史观、以及写作方法上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画学史结构,对后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以至直至清代的画学史没有一部能摆脱这样一个“超稳定的结构”。

二种美术史在写作方法各有侧重。从《历代名画记》来看,画史画论画评三者一体,画家传记以年代顺序单列其后,体例上也会稍显单调。此外,张氏的画学史具有“随类品藻”的特点。瓦萨里在选择轶闻故事来诠释,《意大利艺苑名人传》虽生动有趣,但不免会在某些情况下偏离历史。瓦萨里在书中的有些评论个人主观的成分。历史局限了瓦萨里,他在表达米开朗基罗已经达到完美的巅峰的同时,也未能得到揭示艺术进步的历史和社会根源的真解。他认为只要刻苦模仿大师的技法就能永葆艺术的青春,这也是其历史局限性所至。

传统绘画艺术论文篇12

1 数码艺术设计的发展

数码艺术设计这门新兴的艺术形式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发展来的,它是数字化与时展互相作用的产物。专门研究数码图形以及数码艺术的机构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直到80年代苹果公司的退出,数码技术才开始大范围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而且在设计领域受到的重视越来越多。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艺术领域上,数码艺术设计开始逐渐形成其自身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到此时,数码艺术才开始迈进艺术的殿堂。但是随着数码艺术设计的高速发展,人们也开始意识到,数码艺术设计除了可以在感官上能够带给人们很多的新鲜感和刺激感之外,对传统艺术美感的体现以及文化内涵的表现好像有所欠缺。与此同时,人们对于数码艺术的认识普遍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性。通过相关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数码艺术设计的形式美与传统绘画在一定程度上有着一定的艺术渊源,探讨这一艺术渊源不仅能为数码艺术设计的今后以及美学发展趋势提供明确的方向,同时还能从很多方面促进人们对数码艺术设计的正确了解。

2 数码艺术的形式美与传统绘画的内在联系

2.1 艺术载体的异同

数码艺术的形式美与传统绘画艺术载体存在着不同,计算机是数码艺术的载体,影像艺术是通过计算机创造出来的,所以只有通过计算机这个载体才能够呈现给我们。而传统绘画艺术的载体是纸张,无论科技会进步到什么程度,传统绘画都依然要在纸张上进行创作,因此其载体不可改变,必须是纸张,只有通过纸张才能够将传统绘画艺术完全表现出来。不过有一点数码艺术与传统绘画艺术相同,那就是数码艺术可以通过计算机的后期制作,由计算机输出到纸张上面,这样就可以把数码艺术的载体转移到纸张上来,所以在纸张上也可以表现出数码艺术,而传统绘画也可以输入计算机上,把计算机作为传统艺术的载体。

2.2 表现形式的异同

与计算机艺术表现形式不同,数码艺术是通过真实物象的具体成像来表达艺术的形式,而传统绘画是艺术家把真实的景物加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后用笔在纸张上创作出来的,传统绘画的表现不仅要形似,还需要神似。数码艺术与计算机艺术相同之处在于,它们表现的艺术形式都是具体的造型和色彩,只不过是数码艺术通过计算机来进行创作,而传统绘画是通过纸笔来创作的,对于同一个要表达的物象来说,数码艺术表达的是真实而独特的视角,而传统绘画艺术表达的画面承载了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

2.3 艺术语言的异同

数码艺术与传统绘画艺术语言的不同主要是由于其发源的时间不同,传统绘画的发源是中华五千年文化发展的基础,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和底蕴,而数码艺术的发源是计算机,它是科技发展的成果,并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其支撑,其艺术语言也很简单,只是单纯的数码艺术的形式美与传统绘画的内在联系所表述的主题而已。传统绘画却承载了很多的文化渊源和创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根据地域的不同、艺术思想的不同,传统绘画分出了许多流派,而数码艺术只能根据其表达的具象不同而划分为不同领域。不过它们相同的是,无论是数码艺术还是绘画艺术,凡是有价值的艺术品,都能够引起读者们心理上和情感上的共鸣,表达读者的内心,使我们的内心感受到艺术的温度。借鉴于数码艺术的表现手法,传统绘画将写实与写意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绘画具有摄影的表现效果,同时又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数码艺术设计的时代性与绘画艺术的传统性的有机结合,不仅能使数码艺术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更进一步,同时这也是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继承和革新。

3 传统绘画与数码艺术的有效结合点

利用传统绘画艺术可以使数码艺术设计的形式美更上一层楼,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提到数码图形。数码图形又叫CG,指的是数码化作品。矢量图形作为数码图形的重要组成,在数码艺术设计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不但可以满足数码图形设计过程中的硬边风格,而且还适用于一些其他标志及标准字体的设计,如2008年奥运会的五环标志,就是一个数码艺术设计与传统艺术的完美结合。如果将数码艺术设计的时代性与绘画艺术的传统性进行有机结合,不仅能使数码艺术设计的创新和发展更进一步,同时这也是对传统绘画艺术的继承和革新。这样做不仅能够有效激发观众的审美感官,同时还能减小作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从而可以尽可能地体现数码作品的艺术美,表现出其艺术价值。在数码艺术设计的过程当中,要不断吸收来自不同文化的有效信息,要在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和发展促进自身,这是当代数码艺术设计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4 数码艺术与传统绘画的发展前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