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工艺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1 17:18:28

石油化工工艺论文

石油化工工艺论文篇1

2教学方法改革

2.1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它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表现形式,达到增强了学生对抽象概念、图形性质和学科定理的理解与感受,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石油加工工艺学课程具有专业性强,需要良好的专业知识铺垫;知识综合性强,涉及内容广泛,内容复杂,新工艺技术、新标准繁多;应用性强,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等特点,决定了该课程的授课形式必须多样化,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授课中把新工艺、新标准等以多媒体的形式讲授,既直观、形象、又便于学生了解掌握,节省教师画图、画表的时间,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实现了大容量、高效率的教学。运用视频将理论与专业实验、仿真素材等紧密联系起来,如对实沸点蒸馏先进行理论介绍,再播放视频,一动一静,将枯燥的理论以实际过程表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外学习平台也不断完善,包括授课视频、实验视频、课件、配套习题、实际问题解决方法等,用现代技术及丰富生动的内容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2启发式与对比式教学相结合为了改变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养成的被动式、机械式的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增加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对知识的渴望与兴趣,本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大量采用启发式教学。如在讲授清洁燃料生产时,先通过图片了解现在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并给出具体数据,再讨论导致的原因。汽车尾气的排放就是源头之一,为了改善全球气候,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污染物是当务之急,这就要求提高燃料的质量,即生产清洁的汽油和柴油。应用启发式教学,从我们切实能体会到的事情出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既可以把问题简单化,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除了启发式教学外,还并用对比式教学方式,两者相互补充。如把汽油和柴油进行对比讲解,找出异同点,便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先指出汽油机与柴油机的虽然都是活塞式发动机,工作过程都是由进气、压缩、膨胀做功、排气4个过程构成,但两者的压缩比、进入气缸的气体、着火方式等不同,所以对燃料的要求不同。汽油和柴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时都会发生爆震,且爆震现象相同,但是产生爆震的原因及时期却完全不同,两者用不同的指标来表示其抗爆性,由此得出各自的理想组分。通过对比归纳,内容清晰,层次分明,相似的知识点不易混淆,便于理解与掌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3小组讨论形式进入课堂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会不定期的提出一些与石油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期刊、报刊、互联网、电视等)收集资料进行了解,之后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结合到我们的生活中,学生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高涨。比如绪论讲完之后提出问题:石油与你有多大关系,你一天消耗掉多少石油?在下次课中用部分时间进行分组讨论,在激烈的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真正了解到了我们的衣食住行确实离不开石油,但石油又是什么,它又是如何加工成我们想要的产品呢?有了疑问和好奇心,增强对本课程的兴趣。

2.4培养独立查阅并加工文献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提出几个比较热门的课题,如原油价格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炼化企业如何实现清洁燃料的生产?现代炼油工业发展趋势?中国的能源安全及战略问题等。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取某一个课题,独立查阅文献并经过整理完成一份报告,提高学生查阅加工文献的能力,为以后毕业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又加深对某一方面的深刻理解。

2.5加强工程意识与理论的联系石油加工工艺学是一门专业课,除讲授理论内容,还引入大量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案例,提升学生工程意识与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工业生产紧密相连。如以辽阳石化加工原油-俄罗斯原油为例,根据原油性质、实沸点蒸馏数据及直馏产品性质,确定加工方案;以辽阳石化550万t/a常减压装置为例,讲授常减压装置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直馏产品性质等,运用实测数据进行产品实沸点切割计算,分离精确度计算等;增加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如当某一侧线产品出现头重尾轻的时候应如何调节操作?本专业定期聘请工厂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讲课,介绍工厂相关装置概况、原料及产品、市场需求、主要设备及生产工艺流程、从事化工行业要注意的安全事项等事项,使学生不但有了安全意识,也对实际生产过程有所了解,有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引起学生对自己未来工作的兴趣,提高学习动力。专业实验最能反映专业特色,是与本专业学科发展关系最密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因此我们不断对专业实验教学环节进行改善,除了开设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外,又增加了设计型、研究型实验;建设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培训中心,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与运行能力;鼓励学生参加“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聘请设计院人员与教师共同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技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实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3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

作为石油加工工艺学课程的老师,本人除了具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也具有实际生产经历,曾在中石化沧州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工作两年,每年参加知道学生下厂生产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并于2012年在辽阳石化炼油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践培训,因此对炼油加工工艺过程及主要生产设备的操作及工作原理颇为了解。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能够将实际生产与理论知识结合在一起,并对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实例进行分析、讲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事石油加工工艺学课程的教师除了担任理论教学外,还担任专业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生产实习及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工作。在学校、学院的推荐下,每年都有青年教师到中石油辽阳石化公司的生产一线进行实习,并派专业教师参加相应的技能培训,定期聘请工厂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讲座,以提高青年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

石油化工工艺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1-0084-0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专业)以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加工利用为背景进行人才培养,满足国家能源化工发展重大战略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教育部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校化工专业具有鲜明的石油石化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石油加工类专业课程的开设,包括“石油加工工程I”、“石油加工工程II”与“有机化工工艺”3门专业限选课,“近代炼油技术”专业选修课,以及40学时的“石油加工工程实验”必修课;2.在国有大型石化企业设立了实习实践基地,以此为依托开展专业认识实习与生产实习;3.绝大多数专业教师有着良好的石油实践背景,不仅讲课案例多与石油有关,而且为学生提供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以及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题目也多与石油相关;4.学生就业去向主要是石油石化企业以及与此相关的单位。

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我校化工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主要通过实验、实习、设计、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进行培养,其中在专业实验与实习方面进行了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项目导向的研究式专业综合实验模式

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石油加工工程实验是我校化工专业的重要专业实验课程,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研究与实践能力,创新了实验教学模式,优化了实验教学内容。石油加工工程实验的开设以项目研究为导向,主要内容包括30学时的油品综合评价实验和10学时的中试演示试验,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协作意识与表达交流能力。

油品综合评价实验以原油评价为核心,先通过对原油的实沸点蒸馏切割得到汽油、煤油、柴油、减压馏分和减压渣油等不同馏分油,然后让学生分组完成各个馏分油的性质测试,最后小组内部汇总各位同学的测试数据,撰写综合实验报告,提出原油的可行加工方案,并答辩汇报。[1]通过这一研究式综合实验,使学生掌握了原油蒸馏和馏分油性质测试的基本方法,模拟了石化企业对原油评价的整个研究过程,体会了石油炼制工业过程的内涵,学会了针对原油性质确定合适的加工方案,不仅学习巩固了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并通过最后的答辩环节培养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

中试演示试验依托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强大的科研平台和化学工程学院中试科研基地而开设,主要内容涉及原油的二次加工过程,包括渣油溶剂脱沥青、多功能提升管催化裂化、固定床催化加氢、碳四烷基化以及冷模流态化。学生分组参加中试演示试验,指导教师结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讲解各中试装置的用途、原理、特点、工艺流程以及相应技术的工业应用状况等,并进行现场提问与讨论。通过中试试验的训练,引导学生了解了石油化工工艺发展的最新动态,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放大意识以及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和实践热情。

二、“校内―校外―校内”的三段式实习模式

实习是工科专业工程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将学生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是深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途径。我校化工专业的实习环节包括金工实习、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三部分。其中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分别在大二暑假和大三暑假进行,主要依托校外实习实践基地来开展。但是目前大型石化企业的自动化和技术集成程度越来越高,在企业“安全第一”的要求下,学生几乎失去了动手操作的机会,在企业现场的实习“只能看,不能动”,致使实习效果不佳。

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教学质量,学校在校内建设了学生可以动手操作的实践基地,包括设备拆装实验室和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并实践了“校内―校外―校内”的三段式实习模式。学生首先在校内实习相关的理论知识,然后到校外实习基地(炼油企业)进行现场实习,最后回到校内实践基地进行操作训练。

(一)认识实习

认识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炼油企业,对企业、生产车间、生产装置有个初步的印象和概念,简单了解主要的炼油工艺过程、原油及石油产品,掌握加热炉、换热器、蒸馏塔、反应器、泵、风机、压缩机、管道、阀门等常见单元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主要用途等,并为《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认识实共2周时间,首先在校内花约2天时间学习加热炉、换热器、蒸馏塔、反应器、机泵等常见单元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主要用途。然后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一周的现场实习,主要是在炼油厂参观典型化工设备,如泵、风机、换热器、过滤机、精馏塔、反应器等,请企业技术人员讲解设备的操作、维护与保养。另外,简单了解石化企业对原油的加工流程、典型加工过程,如常减压、催化裂化、加氢、重整装置等。通过现场学习,使学生对石化企业单元过程设备以及由其组成的工艺过程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最后回到校内的设备拆装实验室,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和现场的参观实习,对照图纸进行设备拆装实习,了解化工设备内部的实际结构及特点,如蒸馏塔的塔盘及装填方式,压缩机活塞、进气阀和排气阀、离心泵的轴承座等的机械密封结构,安全阀和控制阀的执行机构的特点等。通过拆装实习,学生对设备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有了直观和深入的理解。

(二)生产实习

我校化工专业生产实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炼油企业的生产过程,熟悉原油特点、实际加工方案及主要加工过程的工艺流程,了解或掌握某一生产车间的原料与产品、工艺流程与原理、产品质量控制指标与控制方法,加深理解主要工艺设备的结构、原理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安全与环保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并为《石油加工工程》、《有机化工工艺》和《近代炼油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生产实共4周时间,具体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首先结合炼油企业的具体实习车间,在校内用两三天时间学习原油加工方案与主要工艺过程的原料、产品、工艺流程、操作参数等理论知识。然后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两周的现场实习,并采用“集中-分散-考核-集中”的现场学习模式。[2]第一个“集中”是指学生进入企业后,请企业培训人员向学生集中介绍企业概况、车间概况、安全与环保规范及案例等,并到石油化工安全实训基地接受与企业员工类似的安全培训。“分散”指的是将学生分配到具体的车间进行岗位实习,熟悉学习车间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原料处理、产品精制及用途、装置特点及作用、工艺操控、事故处理方案等。“考核”是指岗位实习一段时间后,由指导教师逐一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现场考核。最后一个“集中”是指现场实习结束前一两天,由指导教师分组带领学生对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对各车间以及其之间的联系有一个宏观的了解。通过现场实习,培养学生的生产安全与环保意识,了解石化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生产车间与岗位的工作环境与规范要求,熟悉工艺过程与生产原理。最后回到校内的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进一步学习主要炼油工艺过程的原理、流程,特别是产品收率与质量调控方法,并进行操作模拟,了解装置的开停工操作,掌握工艺参数调整对产品收率与质量的影响规律、生产事故的排查与处理方法。通过仿真实践环节,解决了现场实习“能看不能动”的缺陷,培养了学生的工程运行能力。与此同时,学生要完成生产实习报告和仿真培训报告,按照标准绘制现场实习车间与仿真单元的详细工艺流程图。

图1 生产实习实施步骤示意图

三、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实践基地是开展工程实践教学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实习质量与效果,因此需要加强实验室与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3]为更好地实践三段式实习模式,我校在校内建设了设备拆装实验室和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并在燕山石化、华北石化、石家庄炼油厂等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与燕山石化共同建设了部级石油化工安全实训基地。

(一)设备拆装实验室

设备是拆装实验室的主体。为此,从石化企业引入了一批典型设备,如换热器、压缩机、热油泵(单级与多级)、计量泵、螺杆泵、控制阀、安全阀等设备;专业教师提供了不同类型的蒸馏塔盘;设计建造了加热炉、往复泵、轴流泵、蒸馏塔、反应器等有机玻璃动态演示模型。

(二)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学校于2010年建成了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包括炼油化工过程的仿真培训系统和催化裂化半实物工艺流程仿真系统两部分。

炼油化工过程的仿真培训系统基于霍尼韦尔先进的ePKS(即Experion过程知识系统)DCS控制系统及Unisim模拟平台。该系统与目前石油石化企业仿真培训系统一致,与企业保持技术零距离。该系统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包括一套ePKS DCS控制系统;第二部分包括5套Unisim仿真模拟系统和5个标准工艺模型(常减压CDU、连续重整CCR、柴油加氢DHDS、加氢裂化HCU、催化裂化FCCU),其中催化裂化FCCU模型为定制开发,与所建设的半实物工艺流程仿真装置匹配。

催化裂化半实物工艺流程仿真系统按照真实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进行8:1比例缩小建设,包括反应再生设备、塔、压缩机、机泵、换热器、空冷器等设备构件,体现提升管反应、两段再生、外取热、原料掺渣油、小回炼、催化裂化产物分离、液化气生产、汽油处理和稳定等过程的特点。装置内不运行实际物料,部分重要输入输出数据与真实DCS相连接,以DCS控制系统为中心,获取操作员仿真培训系统中催化裂化五套标准工艺模型的数据,反应―再生和分馏系统的重要数据在实物装置上显示,重要阀位数据可现场显示和调节双向传送。

(三)石油化工安全实训基地

石油化工安全实训基地是我校与燕山石化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同建立的。在基地的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了燕山石化公司的设备、人力、场地、师资条件,并融入学校在安全方面的研究成果,提高了实训基地的技术水平。该实训基地是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实训基地位于燕山石化教育培训中心,包括基本安全技能实训室、现场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技能实训室、提高型安全实训室三部分。基本安全技能实训室包括个人防护基本技能实训室、抢险救护基本技能实训室、安全监测技能实训室、公用工程现场模拟实训室、危险品标识实训室五部分。现场安全操作和安全管理技能实训室包括电气安全实训室、危险化学品物性测试实训室、现场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技能实训室、应急救援能力实训室、事故模式预测实训室。提高型安全实训室包括人机工程安全实训室、设备危险性预测实训室、综合现场管理实训室。

四、结束语

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科专业大学生的重要教学环节,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对工程教育的重视,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强化工科专业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实践教育的实施需要依托有良好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更要有可行的实践教学模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工专业创建了良好的专业实验教学条件与稳定的大型国企实习基地,并拥有中试研究基地、设备拆装实验室、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实践教学基地等特色校内实践基地,以及石油化工安全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专业教师多年来致力于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具有石油特色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如项目导向的研究式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模式、“校内―校外―校内”三段式实习模式。良好的工程实践硬件设施与可行的实践模式相结合,必将培养出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 参 考 文 献 ]

[1] 李瑞丽, 徐春明. 石油加工工程综合实验的教学与实践 [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 24,(4): 108-109.

[2] 孟祥海, 孙学文, 周亚松. 提高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生产实习质量的措施 [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S2): 124-126.

石油化工工艺论文篇3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一种能力型和就业型教育,就是俗称的“专才教育”[1]。这种专才教育对把握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具一定的操作性。但在当今社会更开放、发展更迅速的情形下,这种目标定位呈现出了极大的局限性。首先,从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看,这种目标下培养出的“专才”极有可能面临就业难和转岗难的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是通过市场调节的合理配置实现的,竞争就业和双向选择是人才市场的基本法则。一个知识面狭窄、技能单一的人,即使有较强的专业知识,但因缺乏专业间的横向渗透和伸张,在竞争中也难以占据有利位置[2]。其次,知识经济日渐凸显,高科技促使传统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革。技术含量日益提升,产业岗位轮换频繁。越来越快的岗位变动和职业流动,需要从业者对不同岗位有更强的适应性,进而需要教育不仅要有结构性的嫁接,更应有功能的整合。如果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多样多变的社会需求面前无动于衷或束手无策,那么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生存发展空间就会渐显萎缩[3]。

一、专业嫁接的思路

(一)专业嫁接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近几年来,随着石化行业的振兴,以及机构重组、人员调整的结果,各大石化单位急需补充大量人员,尤其是成本低、能力强的高职高专类院校毕业的高技能人才[4]。以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的特色专业是已有57年历史的石油化工专业,近几年来,该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且就业的质量非常高,学生应该在校学习三年,一般情况下,在两学年还未结束时,几乎一半的学生已经签订了就业单位。就业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导向,学院内一些非石化类专业纷纷与石化专业进行不同程度的复合嫁接,比如人文社会科学系和计算机应用科学系,专业嫁接为这些专业学生的就业确实找到了新的出路。使学生既掌握了共同的专业理论,又能在这些专业理论基础上把已形成的能力在相应的石化类职业岗位范围内发生转移,达到上岗无须过渡,转岗不必培训之目的。即专业嫁接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和提高学生就业质量[5]。

(二)嫁接课程基本包括被嫁接专业的必备知识体系

专业嫁接的效果应该达到嫁接专业(比如文科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被嫁接专业(如石化专业)学生应有的必备知识体系,而嫁接专业又有其自身专业的要求,如何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高质地实现专业嫁接,必须要对嫁接专业的课程进行较大规模的整合,嫁接课程基本包括被嫁接专业的基础、必须、实用、够用的理论实践知识。为了将文科类专业与石化专业进行嫁接,开设的嫁接课程有《实用化学基础》、《石油化工设备》、《石化专业认识实习》。理科类非石化专业与石化专业的嫁接时开设的嫁接课程有《石油化工工艺基础》、《化工技能取证》。

高职教育提倡理论教学“课件化”、实践教学“现场化”,尤其在专业嫁接过程中,为提高效率并保证嫁接的目的,更应该做到这点。我们已经为《实用化学基础》、《石油化工工艺基础》开发了适宜的电子课件,根据编写的《石化中试装置实训教程》校内讲义在学院的中试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两周的现场化教学实习,完全达到了上述要求。

二、文科专业适宜的嫁接课程

开设嫁接的专业课程时,必须考虑到不同专业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差别,必须将嫁接的课程以恰当的形式组织,以达到扩大知识面而又能够有效克服因专业性过强导致的生僻难懂,确实使非石化专业的学生通过课程的嫁接掌握石化类专业的基础知识,实现学生“以一技之长为主,兼顾多种能力”的“通才”教育目标[6]。

(一)化学课程整合

人文系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的化学知识非常有限,文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往往不感兴趣或学习时不得要领,《实用化学基础》电子课件涵盖了高中阶段化学中的所有重要知识点,并且对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部分进行了扩展,既是对三年高中化学的浓缩与简化,又能承接部分石化系学生所学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俗称四大化学)基础知识。这门综合性的课程开设一学期,40课时。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40课时内还要理解掌握必要的实验技能,如果两个专业在地理位置上相距太远,比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文系、石化系分别位于东、西两个校区,学生做一次实验非常不方便,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我们开发了一套适合文科专业的《实用化学基础》电子课件,该课件有445MB,刻成一张光盘,《实用化学基础》共分九章,每章包含有:

powerpoint演示文稿。演示讲课的提纲、重要知识点、例题、习题,并将与课程有关的动画、视频进行了相应链接;

flas。模拟有机物分子构型、有机反应历程、模拟化学实验的操作步骤,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活泼、易懂,可以节约用于实验的财力、人力、时间的投入而达到更好的效果;

视频。课件中有40余个精心收集、制作的视频文件,比如乙醇的生产过程、有机物的性质、石油的用途等电视片、真实录像将教学与生产过程紧密相连,除了该光盘中所含的视频,我们还有另外两张有机化学操作、无机化学实验、玻璃仪器的洗涤等教学录像改制的光盘;

图片。几百幅图片展示了环境污染、化学污染造成的可怕疾病,展示了工业生产的相关图片;展示了高分子、高科技材料,有利于建立起直观的印象,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拉近;

例题、习题。每章都有与之配套的例题、习题,制作成word文档。已经链接到powerpoint演示文稿,独立放置可以更方便查找。

(二)工艺课程整合

文科类专业在学习一定的化学知识后,更重要的是理解并掌握一些石化产品、石化工艺、石化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工艺设备的基础知识,比如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商企业管理(石化物流管理)、市场开发与营销(石化产品)、

应用英语(石化方向)三个专业,就开设了一门《石油化工设备》的课程,主要讲解一些石油产品、石化原料、化工单元操作及设备等知识,主要是石化专业一些应知的知识点,30课时左右就能够对石化行业有基本的了解。

(三)实践课程整合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石化系有着雄厚的实践教学条件,实践课时比例超过了理论课时,对于嫁接石化专业的文科专业,我们专门划出一周的时间为其安排一门《石化专业认识实习》,主要内容包括:

观看安全教育录像,对石化企业生产特点、事故预防等有了直观、感性认识;

参观石化中试装置,加深理解所学的工艺知识,亲眼看到石油化工生产中的设备、装置,现场认识管线、仪表、阀门等,能够在现场摸清工艺流程;

进入化学实验室亲手做1~2个实验,认识大量现代化分析仪器、小型设备。

三、理科专业适宜的嫁接课程

(一)工艺课程整合

理科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有比较扎实的化学基础,在学习石化类课程时就应该扩展课程,并且适当加深深度,我们针对学院内的理科非石化专业编写了《石油化工工艺基础》教材,内容涵盖石化类专业的主干课程《化工原理》、《石油加工工艺学》、《石油化工工艺学》和《高分子化学》,按照石化类专业教学计划,以上前三门课程每门需要讲授两学期,《高分子化学》讲一学期。对于非石化类的理科专业,在进行专业嫁接时,不可能按石化类专业的教学课时进行,这样就必须在教学的内容上提炼出每门课程的最重要、最基础的知识,除了在教材的编写上下功夫,开发与之匹配的电子课程也是十分必要的,《化工原理》部分的单元过程和设备,需要通过模型、照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现,常规教学中还需要实验、仿真、实训,在不足20课时情况下,大致将《化工原理》主要的精髓学完,必须借助于多媒体的电子课件,在《石油化工工艺基础》课件中,收集了有关泵、换热器、精馏塔、吸收塔等大量的动画、视频、照片,用于教学的效果非常突出。《石油加工工艺学》、《石油化工工艺学》要讲解很多装置的工艺流程,常规教学利用布质或纸质挂图,在《石油化工工艺基础》课件中,流程以动画或图片实现,教和学的过程变得轻松,教和学的内容也得到极大的扩充。

(二)职业技能取证

非石化类理科专业,比如我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过程控制)专门开设了《化工总控工技能取证》课程,课程标准与石化专业学生一样,参加统一的取证培训和考试,通过2周(60学时)的强化训练,让其掌握化工总控工中级工应知应会的理论实践知识,通过理论考试和上机仿真操作。

四、专业嫁接的效果

(一)嫁接课程教学效果

《实用化学基础》电子课程于2004年秋季用于教学,连续使用了7年,在教学过程中经多位老师的不断补充、完善,教学效果与常规手段相比,大大提高了效率,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件中丰富的课外知识激发学生运用网络查找资料,写出有价值的小论文,并且在化学专题演讲中表现出较高的水平,这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是难以达到的。

《石油化工工艺基础》课件于2005年秋季用于教学,多个教师在开设该门课程的10余个班内试用,从老师的反馈和课堂上同学的反应来看,采用电子课件授课与常规的教学相比,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讲课的容量得到极大的扩充,而没有给学生带来负担,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许多石化专业的知识,使学生既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又有较强的就业弹性和广泛的适应性,真正达到了专业嫁接的目的。

(二)嫁接专业就业效果

根据本校招生就业办公网显示的石化专业以及嫁接石化类课程专业的就业情况,可以看出嫁接石化类课程的理科专业有油气储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过程控制),文科专业有市场开发与营销(油料储运)、市场开发与营销(石化产品)、工商企业管理(石化物流管理)、应用英语(石化方向),越来越多的专业开始与学院的特色专业进行嫁接,且嫁接的程度越来越大。这些专业尤其是文科类专业,在嫁接石化类课程前,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嫁接后就业质量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祝士明.高职教育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

学,2006.

[2] 裴建平.有关高职课程设置问题的几点看法[J].职业技

术教育(教学版),2006,27(2):26-27.

[3] 李晓.浅议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J].南方论刊,2009,

(10):95-97.

[4] 荣志远.区域人才资源开发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D].兰州大学,2007.

[5] 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

石油化工工艺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TE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041-01

0.引言

水平井主要通过垂直或者倾斜的手段钻进油层,在油层中,井筒的转致与油层始终保持平行,实现地下百米甚至千米油藏的开采,这对提高油井的采油率有重要意义,是当前一种新型的采油工艺。

1.水平井采油工艺现状

我国自上世纪50年代才开始进行石油的勘探与开采,但是受开采技术条件的限制,当时所使用的开采技术相较国外依然比较落后[1]。而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开采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先进采油工艺的引入,我国的石油开采技术以及开采工艺在不断更新,采油工艺上广泛使用水平井采油工艺,这为我国石油产量的提升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但是实际采油工艺上,依旧存在一些技术瓶颈以及发展难关。

1.1 水平井采油工艺方式

当前,我国水平井常用人工举升的方式,具体包括杆式泵以及电潜泵,其中杆式泵是最为常见的开采技术,而电潜泵则常依赖国外进口。在油藏中含水量较高的石油开采中,水平井找水是比较常见的开采工艺,但是受开采技术条件的限制,当前我国石油开采中,常常存在无法检测到水平井出水位置的情况,并且也很难做到堵水。因此下一步研究重点应是研究测井技术以及检测出水位置方面。

1.2 工艺操作繁琐复杂

与传统的采油井相比,水平井采油需要较高的工艺技术,需要保证油井设置的精度,尤其是水平井射孔技术,由于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上发展的比较晚,研发力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1.3 采油需求量与开采工艺的提升不相符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石油能源的需求量在不断提升,石油供给除了依赖进口外,我国也更加重视石油的自我供给,国家相关部门为了提高石油生产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制定一系列的优惠政策[2]。在这种有利的形势下,本应该实现石油开采量快速提升,然而从实际石油开采情况来看,国内水平井采油工艺跟不上生产增长需求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在水平井石油开采中,常使用的普通管柱、管材以及原材料往往不能达到开采所需的技术标准。此外,当前国内所使用的水平井采油工艺当中的修井以及维护操作依旧不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使得修井及维护工序复杂,耗费时间长,这必然会对石油的顺利开采产生一定的影响。鉴于此,国内石油开采企业已经开采工艺研究部门应该加大对水平井采油工艺的研究,不断优化现有的采油工艺,应积极主动的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水平井采油工艺以及相关的维护经验,通过结束与我国石油开采现实情况结合,从而形成一套最适合我国石油开采的水平井采油工艺,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4 水平井采油工艺设计滞后

当前我国对于地下渗流原理的研究跟不上钻井技术的发展速度,地下渗流原理研究不透彻,使得采油工艺设计中无法找出开采过程中常见问题的答案,使得开采工艺技术呈现滞后的特征,有些采油工艺设计与计算方法的精度也能以跟上石油开采发展的需求,这必然会严重拖累相关工艺理论的研究。针对这个问题,应根据我国石油开采的实际情况,加大研究力度,逐渐建立与完善一套水平井的开发以及开采配套相关技术及理论。

在长期开采经验的积累以及工艺技术研究上的不断攻关,我国石油企业已经开始尝试将最新的水平井采油工艺应用的实际开采工作中,并在应用中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这对提高我国石油开采效率有重要意义。

2.水平井采油工艺的发展趋势

2.1 国内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水平井采油技术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应用经验,在相应开采技术水平上具备一定的基础,水平井采油过程中,能够根据石油开采项目所处地理环境以及地质具体情况,形成单种或者多种采油工艺的结合,这表明我国水平井采油工艺的使用已经相当成熟[3]。并且,随着我国政府政策向石油开采的倾斜,国内相关研究机构与研究个人也更加重视水平井采油工艺的研究,在相关的技术研发领域增加投入,并且在高校相关专业教学中也加大对水平井采油工艺的教学,为我国水平井采油工艺领域提供强大的后备力量,随着这一系列措施的实现,相信我国水平井采油工艺技术水平将不断提升,进一步为我国石油开采量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在相关工艺与技术上也将逐渐赶超欧美等发达国家。

2.2 国外发展趋势

西方研究水平井采油工艺的时间较早,相关技术的研发与经验的积累上明显比国内要高,同时在水平井采油新工艺等方面也一直代表世界领先水平。水平井采油中对薄层油层、天然裂p油层的处理方面,西方国家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并且处理结果较优,这些重要的技术一直被西方国家奉为核心,不轻易外泄。总结来看,当前欧美等经济发展国家所采用的水平井采油工艺主要有两个十分显著的特点:第一是水平井采油技术已经开始由一个单项水平井朝总水平井的方向发展,并且在开采过程中,分支井也逐渐开始替代水平井,使石油开采效率不断提升;第二是欠平衡钻井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该技术的优势在于能够显著减少钻井液在油层中的浸泡时间,这能够避免开采过程中给油层带来的污染,同时还能够明显提高机械设备的钻井速度;第三是水平井与分支井的完井技术也得到可科学合理的简化,使得油井的开采效率大大提升。

3.结语

现阶段我国采用水平井采油工艺后,在石油产量上取得一定的成效,然而,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实现我国石油材料的提升,需要我国科研人员以及相关技术人员不断探索,针对我国石油开采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水平井采油技术,使技术水平朝世界先进水平进步,进而使我国水平井采油工艺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石油化工工艺论文篇5

引言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石油总产量由无到有,现在已位居世界第四位。由于石油开采量的不断增加,国内的石油机械设备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国内各石油机械企业在不断扩大设备产量的同时,也应该注意推进自身制造工艺技术的提高,争取做到生产出的产品不仅具有先进的设计理念,也包含着先进的制造工艺水平。这样我们的石油机械设备产品才能从内而外的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1.现今石油机械制造工艺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工作,现今中国国内的石油机械企业制造工艺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跟欧美等制造业强国相比,我们的工艺制造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1.1石油机械制造技术和工艺缺乏系统性

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机械制造技术和工艺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只依靠机械学知识的技能。在越来越多的石油机械企业大力引入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等新理念新技术的同时,相关的机械制造工艺却没有及时跟上这些新技术的脚步,在整体制造上还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

1.2石油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水平不高

我们看到欧美等制造业强国在机械产品工业化的工程中,大量运用到了自动化生产。尤其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引入的自动化流程,大大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制造精度、保障了产品质量。虽然近些年我国在石油机械产品自动化生产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距离实现自动化强国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1.3石油机械制造工艺对管理的重视不够

石油机械制造工艺看似跟管理学毫无联系,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两者却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机械制造技术和工艺中所谓的管理即包括了优化控制、成本和时间管理等技术层面的管理,又包括了组织管理、体制管理和生产模式管理等广义上的管理。而这些工艺管理理念正是现在大多数石油机械相关企业所缺乏和不重视的。

2.石油机械制造工艺的几点看法

针对以上分析,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点看法。我们看到在石油机械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发展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歇,无论是设计上还是技术工艺上都有了一定的创新,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工艺的智能化和精密化

可以断言,未来机械制造技术和工艺一定是朝着智能化和精密化的方向发展。在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技术愈加成熟的今天,如何解放劳动力和提高加工精度,大幅度提升产品质量是摆在所有石油机械人面前的问题。而只有向着智能化制造方向发展,这一切才能成为现实。另外,随着精密工程的发展,必将成为未来机械制造技术的前进方向。类似超精密的切削加工、磨削加工、特种和复合加工都能给机械制造工艺提供大量辅助作用。

2.2工艺的绿色化和低碳化

就当前而言,我国的石油机械行业远远谈不上绿色环保,反而是有着极大资源和能源消耗的能耗型企业。在资源和能源日益枯竭的今天,各行各业都在提倡绿色环保生产,所以对石油机械行业来说,尽快实行绿色制造工艺是当务之急。在我们每个企业的产品制造过程中,就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在保证产品满足性能、安全、成本等技术条件下,统筹兼顾产品的资源能源消耗量,尽量做到用最少的资源能源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具体来说,在设计产品之初就应该多考虑设备的尺寸和比例,做到产品轻巧且可靠,用料少而稳定性好,多采用对称性设计;全面推进产品的自主研发的创新能力,综合产品工艺设计、营销、内部管理等方面工作;树立生态环境保护观念,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减少废料、多选择绿色材料和可回收物料;优化液压系统配置,提高产品集成度,合理选择元件,以及建立健全相关绿色评价体系,都是石油机械行业为生态环保做出的贡献。

2.3工艺管理的深化和细化

一件产品的制造水应的是一个团队的技术水准,要想提高一个团队的水平,首先要从管理上下功夫,对于工艺水平的提升尤其如此。目前,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在机械制造过程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以此为契机推动整个工艺管理系统的全面深化和细化,一方面推进了整个制造技术的革新和变更,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制造的效率和能力。尤其是对于大型企业来讲,机械制造工艺管理制度的科学化能使整个企业焕发出新的活力,大大提升制造工艺的水平。

3.结语

在整个国家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的今天,石油机械的制造工艺再也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而是各个学科多种技术相融合后所形成的新体系革命。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石油机械人加入到这场革命过程中,我们的行业一定会得到更加科学有序的良性发展,石油机械的制造工艺也会在不断地融合中展现自己独特的新魅力。

参考文献:

[1]吴振雅.关于深化石油机械制造工艺工作的几点看法[J].石油机械,1991,(12).

[2]郭志坚.组织起来,抓住机遇,努力开创机械制造工艺工作的新局面[J].机械工艺师,1994,(08).

石油化工工艺论文篇6

化工生产中节能管理的措施

石油化工工艺论文篇7

(一)教材的选择

关于石油加工的特色高职教材较少,而且实践性教学内容篇幅较少,不能满足高职教学中对实践教学课时的要求。本课程选择陈长生主编的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石油加工生产技术》教材。课程组教师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教学,随着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正在编写石油化工实训指导书。理论教学与各种实习及综合训练环节相结合,完成培养石油化工操作工的基本训练,为毕业后从事石油化工操作与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的精选

所选教材主要内容包括: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和性质、石油产品的使用性能和规格指标、原油评价方法及加工方案确定、原油加工典型工艺和主要生产操作技术以及介绍国内外石油化学加工技术状况及发展动向。在石油化工行业就业岗位群中该课程主要对应工艺操作岗位、工艺控制岗位、管理调度岗位等。讲授各岗位所应掌握的职业技能和应遵守的岗位职责,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因此 ,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坚持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操作同等的原则 ,在实践教学中补充了与炼厂实际生产相关的实践知识。一方面 ,我们把石油炼制技术分为石油及其石油产品的组成与性质、原油加工方法的确定、石油加工方法三个部分。在教学中注重介绍与实际工程相关的方法、过程、装备和系统 ,以及介绍实际生产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为学生提供一个从基础理论到工程实际应用的阶梯。另一方面,我们将基本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对每个部分设计了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促使学生运用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例如 ,在催化裂化部分 ,设计了催化裂化装置的开停车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并在实践操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方法的讨论

随着石化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多样性要求,使职业院校现行的课堂教学模式面临严重的挑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生源素质较差,表现为:学生知识基础差,厌学、不自信、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职业院校教模式、教学方法陈旧,缺乏职教特色,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与教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学质量不高。

(一)教学资源库的运用

在传统的教学中主要通过图片和讲解来完成对设备、生产的认识,因此出现了教师难讲、学生难学,导致学生感觉课程枯燥,学习兴致不高。为此课程组教师们通过《石油炼制技术》院级精品课的建设,搜集了大量的视频、动漫、图片、录像等教学资料,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将工厂一些实例和生产设备运行搬到课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介绍车用汽油的性能要求时首先通过动漫展示汽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使学生对发动机工作时汽油的运行情况有所了解,从而掌握汽油的性能要求。增强了学生感性认识以及对抽象事物的了解,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

“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在任务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引导学生学习的实践教学法。它有为目标性和教学情境而创建的“任务”,使学生根据真实的任务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讨论并逐步通过操作、演练充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使他们主动地获取知识和发展智能。例如:教师介绍粘度概念,提出“测定90号汽油的粘度”,由学生分组讨论,查找测定方案,再由教师指导确定测定方案后按组实施测定,最后通过报告方式完成任务。

(三)“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适合本课程学生理论与实践一体的学习特点。传统教学模式通常是“三步曲”,即:老师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学生听、练习、作业。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则采用“四重奏”,即: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在“石油炼制技术”课程授课中,授课教师将授课内容变为任务,下达给学生,学生通过小组共同查阅资料、整理资料、自学讨论、完成任务、汇报任务、互评交流等方式在完成任务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教师首先将一个班级学生进行角色定位,然后分成由6~8人组成的小组,所下达的任务要求每小组共同完成。学生在查阅资料、研究讨论、方案汇报等过程中不仅学习了知识,还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实践教学与课堂理论教学相结合,实验内容与课堂教学进度的配合使实践丰富了理论,增加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认识。除了教学实验装置为基础外,课题组教师还应积极开展不同种类石油产品的实验教学研究,进一步完善石油炼制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过程当中坚持预习、提问、实验、报告等环节的工作,以提高实践课程的质量。

三、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的调整

传统的课程成绩考核方式是以期末书面考试为主(占据了总分的60%),强调了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很难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炼油企业往往要求从业人员拥有较强的操作技能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因此,本课程采用了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扩展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期末考试分=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材料整理及书写报告成绩+课堂讨论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每项各占20%。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学生的出勤率、上课态度、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实验操作规范程度及 完成情况;材料整理及书写报告成绩则考核文献查阅、报告书写规范情况,注重考察学生的分析、总结和写作能力;课堂讨论成绩考核针对于实践操作过程的问题、课堂设问中学生的能力,反映学生的快速反应、归纳总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一 论 文 网专业写作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结和口头表达能力;期末考试成绩则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为主。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从根本上避免了“一张试卷定成绩”的传统模式,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强有力地达到了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四、结束语

总之,对石油炼制技术这样一门最能体现生产与操作特点的学科,让学生掌握并运用它是很不容易的。在教学中,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培养和锻炼学生动口、动手和动脑的习惯。只有紧跟时展的步伐,改革创新,才能使石油化工教学适应时代变化,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石油化工工艺论文篇8

2课程设计组织与实施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共有两个班,课程设计分为四个大组,15人一组,每组由一名教师指导,承担一套装置的工程分析专题。课程组在已经完成的石油石化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选取了10套典型装置的工程分析章节,经统一整理后设计成标准题库供课程设计使用。在课程设计开始之前,首先由指导教师进行石油石化类项目环评内容及要点的讲座,对即将进行设计的几套装置的主要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对课程设计中可能涉及的问题予以提醒和澄清,从而使学生们掌握石油石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分析专题的编制格式及要点,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然后由指导教师给学生发放相关装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布置前期工作要求:(1)查阅相关法律法规、环评导则及标准,列出工程分析专题所需的各项内容;(2)熟悉AutoCAD绘图软件的用法;参考装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熟悉装置的工艺原理、工艺流程、污染源及污染物;(3)查阅石油石化装置物料平衡、硫平衡、水平衡的计算方法;(4)查阅石油石化装置涉及的污染治理措施。在设计过程中,各组每隔两天进行一次集体讨论和答疑,在讨论过程中,指导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在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收获体会以及不完善之处及时进行总结,同时教师利用提问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设计进展和存在的问题。最终上交的课程设计成果包括装置的工程分析专题报告和应用AutoCAD软件绘制的装置工艺流程及污染源位置图。工程分析专题报告的具体内容包括:(1)装置规模及组成;(2)原料及产品方案;(3)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一图一表);(4)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过程;(5)装置平衡性分析(物料平衡、硫平衡和水平衡);(6)装置的污染源、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3课程设计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3.1加强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

装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给出的是装置的工程设计工艺流程图,而环评报告中需要的是装置的工艺流程及污染源位置图,重点关注工艺过程中产生污染物的具体部位、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这就需要学生首先会读图,把工程设计工艺流程图中的设备及物料进出情况摸清,然后将流程进行相应简化,突出污染源分布情况,同时要保证流程的完整性,最后应用AutoCAD软件完成装置的工艺流程及污染源位置图。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发现,有些同学在读图方面存在一定困难,而有些同学对AutoCAD绘图软件操作不熟练,绘图速度较慢。因此需要加强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构思草图的能力,同时应指导学生掌握AutoCAD软件绘图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保证课程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3.2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

学生查阅文献的过程中,不仅要高质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应拓展与课程设计相关的知识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不仅需要学生自己的努力,也需要指导教师的配合。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查阅资料和复习有关教科书,学会正确使用标准和规范,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过程中鼓励学生多做深层次思考,综合考虑环保性、经济性和实用性,强化学生综合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学生过于依赖互联网,对信息的来源往往缺乏考证,指导教师应加强这方面的督导,要强调信息的权威性。

3.3保证课程设计成绩评定的公平性

由于课程设计每组参与同学较多,指导老师有限,设计内容相同,造成部分同学以逸待劳,提交的课程设计报告和绘图存在抄袭现象。针对此问题,指导教师应合理分配学生的任务,保证任务的交叉性和独特性;应完善课程管理,根据学生讨论发言情况、文献查阅情况等,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同时在课程设计完成后增加答辩环节,每组学生需要面向两位以上指导教师组成的评审小组进行汇报和答辩,从而断绝环评报告的抄袭现象,保证课程设计成绩的公平性。

石油化工工艺论文篇9

一、化学反应过程和作用

凡是通过化学方法使得物质的组成或者结构以及合成新的物质的,属于化工工艺。得到的产品就是化学产品或者是化工产品。通过化学工艺创造出来了很多自然界没有的物质,为人类提供了更好的服务。(1)化学反应过程。所谓的化学反应过程,是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反应过程。化学的反应过程是很复杂的,主要表现在其过程本身的复杂性、物系的复杂性以及物系流动时边界的复杂性。它们之间不但有化学联系,还有物理联系,有时候还会同时发生,而且相互应影响着。物系的复杂性表现在有时候是气体和液体,有时候是固体,有时候还会共同存在。液体性质可以有大幅度的变化。有时在进行的过程中,物性明显产生改变。物系流动的边界性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由于设备的几何形状不同,填充物的外形也各不相同,进而使得流动边界复杂而且确定和描述起来也比较困难。物理过程是指物质不经过化学反应,而是在组成、性质、能量以及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如原油经过蒸馏的分离而得到汽油、柴油、煤油等产品。在生活中,通常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会同时发生。(2)化学反应的作用。化学反应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更好的保护了人类的自然环境,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化学工业的竞争力。化学的科研成果和化学知识的不断应用,使得大量的新产品进入了我们的家庭生活当中,为我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提供了更好的服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各行各业都使用着不同的化工产品,而且化学药物也给人们预防及治疗疾病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总之,化学工业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农业发展的支柱,是工业发展的助手,是战胜疾病和改善生活的重要方法。

二、我国石油冶炼的发展

石油是一种很重要的能源,而且是一种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化工染料是世界上消耗量非常大的世界能源。一次能源是指从自然界直接获得并且可以直接应用的能源,像煤、石油、天然气等以及水能、核能等。二次能源是指通过对一次能源进行各种化工加工过程得到的具有更高使用价值燃料。像石油经过冶炼获得汽油、柴油等燃料。以石油作为基础,形成了现代化的石油化学工业,生产出了很多的石油化工产品。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有些物料既是燃料,同时还是原料,二者合二为一。因此化工生产是二次能源部门。对原油进行炼制加工,使之成为各种不同的石油产品是石油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主要包括:石油炼厂、石油炼制设计机构以及石油炼制的研究等。石油炼厂的主要生产设备有: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石油焦化、催化重整以及石油产品的精制等,其主要生产汽油、煤油、燃料油、柴油级油等各种石油化工原料。石油炼制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农业、工业、国防建设以及交通运输等都离不开石油产品。而且石油燃料具有使用起来方便、洁净、利用率高等优点。各种高速度、大功率的交通工具和军用机动设备都是石油炼制工业提供的。近年来,石油炼制工业和石油产品的结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喷气燃料以及柴油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燃料油的需求量大幅度减小,原油的深度加工受到了高度的重视,一些生产轻质油品的装置逐渐增多。同时,还开发出了很多的新工艺,有关节能环保的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上,为了增加轻质油品的产量和提高油品的工艺,很多国家广泛采用了催化重整、异构化、烷基化工艺。加氢处理和精制工业越来越受到各行业的重视。原油的综合利用,增加石油化工原料的产量,石油炼制工业和石油化工以及三大合成材料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已经是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的基础。

三、结语

人类的生活和化工工业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化工工业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很多基本的物质基础,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的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人类的发展是离不开化工工业的。世界的石油冶炼业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不断走向了成熟阶段,冶炼的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参 考 文 献

[l]姜信真,李宝璋,任文坛.化学工程发展及学科内容[J].化学工程.2009(3)

石油化工工艺论文篇10

关键词:石化码头;装卸作业;HAZOP方法

Key words: petrochemical wharf;handling operation;HAZOP

中图分类号:TQ5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1-0032-03

0 引言

我国沿海和内河港口建有大量的化学品和油品码头,这些介质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易燃易爆等特性。在装卸、存储过程中一旦发生危化品大规模泄漏,可能造成港口生产瘫痪,港口水域污染和生态灾难。如2005年12月11日英国伦敦Buncefield油库汽油储罐输油过程,由于液位传感器、防溢出开关同时失效引起溢油,违章启动发动机引起大爆炸,造成4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94亿英镑。2010年7月16日,大连新港一艘外籍油轮卸油时,操作不当,引发输油管线爆炸和原油泄漏。因此依据系统安全原理,分析石化码头生产作业的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对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关于石化码头安全风险控制,在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张拔雄[1]阐述了石化码头的职业危险因素和劳动卫生危险因素,并介绍了不同暴露途径的急救方法。王晓丽等[2]为避免评价过程的主管随意性,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石化码头装卸过程进行了安全评价。深雁[3]围绕石化码头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层次,提出改进措施。以常州港石化码头为实例,叶军[4]对散装液体危险化学品泄漏扩散事故后果进行了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提出事故应急预案。李孔全[5]针对石化码头施工的特点,提出施工安全风险的防控措施。孙毅等[6]研究了国内外石化码头预警体系指标发展现状,提出了把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起来建立一套完整的石化码头储罐区预警指标的重要性。郝新秀等[7]分析了石化码头溢油过程,找到了较为常见的溢油风险点,并提出相关建议。然而,采用系统的分析方法识别石化码头装卸工艺过程危险有害因素是安全风险的基础,这一方面的研究还较少。

笔者采用HAZOP方法辨识某石化码头装卸工艺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措施。探讨石化码头精细化安全管理方法。

1 HAZOP分析方法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于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提出[8]。HAZOP方法的特点在于以一系列“偏差”为出发点,向前寻找产生偏差的原因,即危险有害因素,向后寻找偏差可能引起的危害,即风险,实现对风险的控制。HAZOP方法的实现依据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物料及热量平衡图(PFD)、设备原理等基础资料,综合不同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小组的经验,以讨论会的形式,分析偏差正常运行参数的原因及后果,进而提出应采取的控制措施。HAZOP方法在化工、石油、石化等工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2 某石化码头企业事故统计

某石化码头企业近四年发生的事故与未遂事故故共发生事故、未遂事故158起,事故类型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该石化码头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类型包括涨压、泄漏、溢油;船碰撞码头、断缆或缆绳挂碰、其他碰撞等,其中涨压、泄漏、溢油事故数量所占比例高达49%,从事故后果严重的角度来看,涨压、泄漏、溢油事故的危害与介质的性质相关,也是该类企业最为严重事故类型之一,甚至可能产生灾难性事故后果。因此,采用HAZOP方法分析装卸作业风险和有效控制措施,将改善该类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

3 某石化码头装卸生产工艺

石化码头装卸工艺主要通过管道输送液体介质。根据码头管道两端所连接终端和动力泵位置的不同,一般石化码头主要装卸作业包括装船、卸船、过驳等作业。从管道工艺方面来看,石化码头工艺过程分主要装卸工艺和辅助工艺。辅助流程包括装卸管道的气密性检验、吹扫管线、导热油工艺和预冷工艺。石化码头管线主要包括码头前沿的软管、输油臂,管道连接至分配站,之后通过分配站的输油臂或管道连接各库区管道至储罐,泵一般由船方或发货库区提供。辅助流程主要采用氮气吹扫管线内的残余介质,导热油或预冷介质在夹套管道内流动起到加热或保冷作用。根据输送介质的不同,工艺管线也存在区别,如沥青管道要求温度高,需要采用导热油拌热;原油管道输油温度要求不高,一般要求管道采用电伴热防止输送温度低于介质凝点;乙烯输送温度非常低,管道需要预冷处理,并设置保温层,以减少管道与环境之间的热量传递。

石化码头输送介质工艺设备主要包括管道、阀门和泵等,设备工作原理相对简单,但完整的工艺管线所涉及到船舶、石化码头和各储罐等不同企业;因此,每进行一次装卸作业相当于临时组建一套的工艺流程;另外,船舱、储罐在装卸过程还要根据容量要求进行切换;这都增加了石化码头油品装卸作业的风险。

4 装卸工艺HAZOP分析

本次选取典型油轮与储罐之间卸汽油工艺、库区之间转输柴油工艺、油轮与储罐之间卸原油工艺、沥青装船工艺进行HAZOP分析,以下仅以油轮与储罐之间卸汽油工艺来说明HAZOP分析过程。

某次海翔6号油轮停靠南三码头,卸汽油至津国油库区T7储罐。输油管线包括南三码头304输油臂、码头前沿输油管线,2#分配站管线,津国油库区21号管线及T7汽油储罐,具体工艺PID图及阀门状态如图2所示。

选取油轮与储罐之间卸汽油工艺,将输油工艺管线划分为船舱管线、码头前沿管线、2号分配站挂线、库区储罐及管线4个分析部分。作业开始时,流量控制在200m3/h,待津国油库区储罐检测到汽油后,卸船速率提高到700m3/h,管线压力不超过0.8MPa。

HAZOP分析中明确5个输油指标参数作为分析要素,与7个引导词结合建立偏差矩阵,经讨论小组最终确定10个有意义的偏差进行分析。基于偏差矩阵,经小组讨论,得出导致偏差的原因22条。HAZOP分析表示例如表1所示。

从HAZOP分析的结果来看,出现频次最多的风险为泄漏,与该石化码头事故记录统计一致,导致泄漏的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人员现场的误操作、作业票工艺流程制定错误;如开启或关闭的阀门不正确,阀门开度不够等。

②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如阀门转动不灵活,法兰垫片老化,密封失效、液位传感器失效等。

③管理因素:油轮、码头、储罐分别属于不同企业,引起流程变通机制不合理;维修不及时、培训不到位等。

该石化码头现有的安全措施针对危险有害因素起到一定的保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风险。由于石化码头介质种类繁多,具有不同的危险性,一部分危险有害因素还需要进一步采取控制措施。

5 建议措施

通过对该石化码头典型装卸工艺进行HAZOP分析,核对企业现有的装卸作业规程,提出以下建议控制措施。

①码头管线、库区管线分别属于不同企业,从输送作业方面来看属于一个完整的工艺,任何一个阀门状态错误或不到位都可能引起输送管线涨压、泄漏。建议通过DCS系统掌握整个工艺管线上阀门状态、储罐液位数据、温度、压力等参数,并制定校验周期和制度。

②对与长距离输送管线,沿程阻力大,作业压力高,设置防涨压措施,如在中转储罐设置专用泄压储罐等。

③每次输送作业相当于一次临时工艺,因此完善操作、维修规程,加强培训,降低人员误操作,确保设备设施工作正常。

参考文献:

[1]张拔雄.大型石化码头的安全生产危险隐患因素分析[J].中国水运,2012,12(7):21-22.

[2]王晓丽,魏志兵,彭士涛,等.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石化码头装卸过程安全评价[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4,40(8):1-4.

[3]沈雁.天津港石化码头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4]叶军.散装液体危险化学品码头安全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

[5]李孔全.石化码头施工安全风险及控制[J].广州化工,2014,

41(22):103-104.

石油化工工艺论文篇11

0前言

在过去数十年间,涂料工业已有了相当大的增长,环境友好型的涂料的研制和生产已经成为世界涂料业一个重要主题。低VOC的涂料,即高固体涂料(HSC)是实现环境友好型的涂料的主要途径之一。醇酸树脂涂料是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一个涂料品种,目前在我国涂料总量中占2/3左右。当前我国市售的溶剂型涂料固含量在55%左右,即有机挥发物含量(VOC)约占45%。当涂料的固含量达到60%以上时,称为高固体分涂料;如果固含量达到80%以上,即成为超高固体分涂料。高固体涂料具有较低的挥发物含量,同时会显示较高的树脂溶液粘度,因而,在降低挥发物含量的同时,降低树脂的分子量是研制高固体树脂的关键。业已证明分子量处于1000~1300范围的醇酸树脂适用于高固体树脂。C9石油树脂[1]。本文着重讨论了通过C9石油树脂改性合成一种70%固体含量醇酸树脂及高固体醇酸树脂在醇酸色漆中和醇酸清漆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脂化法引入C9石油树脂改性合成高固体醇酸树脂工艺可行,配制醇酸色漆和醇酸清漆各项指标优于HG/T2455-93标准。

1 试验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脂肪酸、本公司,季戊四醇、工业级,苯酐、工业级,C9石油树脂、工业级,200#溶剂油、工业级。三口瓶,冷凝管,分水器,电动搅拌器,电炉。

1.2配方:脂肪酸41.8 g;季戊四醇15.4 g;苯酐19 g;石油树脂23.8 g;回流溶剂适量;200#溶剂油42 g。

1.3合成工艺

在装有搅拌、温度计、分水器的三口瓶中,计量加入精油酸、季戊四醇, 升温至230℃反应2小时(至季戊四醇全溶),降温至180℃加入苯酐、石油树脂和适量回流溶剂,搅拌升温至210℃回流, 反应6h,降温,计量加入200#溶剂兑稀,放料。

2 结果与讨论

2 .1 树脂理化指标

2.2 应用试验

2.2.1色漆配方

2.2.2色漆工艺

配制适当浓度树脂色浆,研磨至细度合格,加入剩余树脂、催干剂、防结皮剂,搅拌均匀,过滤。

2.2.3色漆检测(HG/T2455-93)

2.3 讨论

2.3.1材料对树脂性能的影响

脂肪酸:高固体涂料适宜于用分子量分布窄树脂配制,树脂分子量分布可通过正确选择原材料来加以控制。脂肪酸是植物油经过水解、精馏制得的碳链长度由C16至C18的直键脂肪族一元酸,精馏过程中分离掉了天然植物油中所含的碳链长度小于C16和大于C18的脂肪族一元酸。由于脂肪酸的分子量分布窄,所以脂肪酸比油更适合于合成高固体醇酸树脂。同时,脂肪酸在精馏过程中,碘价可以通精馏工艺进行控制,制取碘价不同分布的脂肪酸,比如我公司可生产出碘价110--125gI2/100g和碘价在125--135gI2/100g两种规格的脂肪酸,后者可以制得快干醇酸树脂及快干醇酸树脂漆。而天然植物油的碘价不可调整,比如豆油是一种半干性油,碘价基本维持在125gI2/100g,要制得快干醇酸树脂漆比较困难。

石油树脂:C9石油树脂含有一定量的双键,在高温下通过发生加成反应接技到醇酸树脂中,提高树脂硬度,弥补由于低分子量引起的树脂硬度下降的影响。同时提高树脂光泽。

2.3.1工艺配方对树脂及涂料性能的影响

润湿性:由于树脂溶剂含量低,配制着色高固体涂料的内部体积实际更大,结果粘度较高。研磨浆料的配方也因所含溶剂量低而受影响。由于降低了溶剂的含量,在研磨浆料中不可能用低固体树脂溶液,从而导致颜料重量降低,使每单位时间分散颜料量的效率降低。颜料润湿的速率也因高粘度而下降。因此,预混合时需要充分的润湿时间来提高研磨效率。

溶剂法:苯酐在酯化温度下升华,采用溶剂法利用回流至反应釜内和沿反应釜内壁下流的二甲苯可以将升华的苯酐冲至反应物料中,有利于苯酐充分进行酯化反应,减少由于苯酐升华造成的生产损耗。同时采用溶剂法合成醇酸树脂比熔融法生产所制树脂颜色浅,本文高固体醇酸树脂色号小于11号(铁钴比色法),符合醇酸色漆和醇酸清漆用树脂标准。

3 结论

石油化工工艺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 TE624.3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临氢降凝工艺中无论哪一种馏分的临氢降凝过程,所采用的都是具有一定孔径的沸石催化剂。临氢降凝工艺的特点是选用具有一定孔径的沸石催化剂,只允许直径小于该孔径的长链正构烷烃或支链化程度低的异构烷烃分子进入其中而发生裂解反应,产生凝点较低的产品,应用最多的是生产低凝柴油的临氢降凝工艺。

一、临氢降凝反应原理

临氢降凝是典型的择形催化裂化反应,其反应机理与催化裂化有相同之处,即裂解反应同样在质子酸中心上进行,遵循正碳离子反应机理;不同的是,临氢降凝催化剂以ZSM-5沸石为主体,该沸石是由两个交叉的孔道系统组成,即直线型孔道和之字形孔道。直线孔口为0.53nm×0.56nm的椭圆,由于受沸石特殊孔道的限制,只允许分子直径小于0.55nm的链烷烃、带短侧链烷烃和带长侧链的环烷烃等高凝点组分选择性地裂解成小分子,从而降低油品的凝固点,其余的大分子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因不能进入孔道内从而不发生反应。柴油馏分只有长而窄的石蜡分子才能进入沸石的微孔中被裂化,因此临氢降凝工艺也称为催化脱蜡工艺。

二、柴油临氢降凝技术

临氢降凝是在临氢状态下的催化脱蜡过程,也称作择形裂解。柴油临氢降凝是指在临氢条件下使含蜡重柴油中的正构烷烃和类正构烷烃高凝点组分选择性的裂解成小分子,从而达到降低柴油凝点的目的。

MDDW技术是Mobil公司早在70年代开发的一种固定床临氢催化反应工艺。目前Mobil公司已成功开发第三代催化剂MDDW-3,但此工艺一直未见工业应用报道。

Unicracking/DW技术是UOP公司80年代开发的一种固定床临氢降凝技术。HC-80是该公司80年代开发的用于临氢降凝的催化剂,但是该催化剂容易被有机硫和氮中毒,因此原料应先经过加氢处理。使用该工艺可以使柴油倾点降低30~50℃。

CFI工艺是AKZO和FINA公司合作开发的加氢脱蜡工艺。该工艺以常压瓦斯油为原料,先加氢精制,后加氢脱蜡。

三、临氢降凝工艺的技术特点

3.1 增产柴油的有效手段

我国原油大部分属于石蜡基或中间基原油,蜡含量高,因而其馏分油的凝点也高。生产柴油时,为了满足产品对凝点的要求,只能用较轻的馏分来生产,使产量受到限制。应用临氢降凝工艺,把凝点降下来,就可以按馏程的规定来生产柴油,从而达到增产柴油的目的。因此,临氢降凝是增产柴油的有效手段。

3.2 工艺流程简单 经济效益明显

临氢降凝装置工艺流程简单,操作压力为中低压。原料与氢气混合后进入加热炉,加热至一定温度进入反应器。反应产物与氢气在高压分离器分离,氢气循环使用,生成油进入分馏塔,分出汽油和柴油(或油)馏分。临氢降凝装置投资费用与中压加氢精制装置相当,经济效益明显。

3.3 催化剂可多次氢活化和氧再生

随着运转时间的延长,原料中的含氮化合物、稠环芳烃等极性物质逐渐被吸附在催化剂活性中心上,催化剂活性逐渐降低。当催化剂活性衰退到一定程度时,可用氢气在高温条件下吹扫催化剂床层以恢复催化剂活性。氢活化可多次进行,当氢活化效果不明显时,则用烧焦法进行氧再生。

3.4 氢耗低

临氢降凝加氢反应很少,一般临氢降凝装置每吨原料氢耗仅为10~30 m3(标准状态),有时甚至副产微量氢,氢气主要起保护催化剂活性和载热的作用,以减少催化剂床层温降。此外,还可副产一定数量的高辛烷值汽油,所以此工艺具有较好经济效益。

3.5 产品方案灵活

临氢降凝过程中影响降凝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反应温度、空速、压力及原料。当原料一定时,反应温度是最灵活的操作因素。在运转过程中只要适当调整反应温度,即可改变产品凝点,或补偿催化剂因老化造成的活性损失。无论是柴油馏分还是油馏分,临氢降凝的温度效应都很明显。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不同季节市场的需求随时调整产品方案,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四、临氢降凝工艺的发展趋势

4.1临氢降凝催化剂的发展

目前国内临氢降凝催化剂主要有两大类别:一是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的FDW-1催化剂;二是北京的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研制的RDW-1催化剂。多年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这两类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和选择性均高于进口催化剂的水平,对原料的适应性也很好。由于其性能良好,适用性强,在工业装置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国内的临氢降凝装置在工艺、原料、产品和催化剂等方面各有特点。临氢降凝工艺正向装置高灵活性和产品多样化方向发展,为我国提高柴油质量,增大柴汽比发挥作用。由于临氢降凝工艺具有可在较低的压力下(4.0 MPa)操作,氢耗低,降凝效果好,技术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近年来逐步得到了发展和应用。为了使临氢凝工艺在炼油工业中发挥更大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和发展。

4.2加速催化剂的更新和器外再生技术

催化剂是临氢降凝工艺的一个核心环节。提高催化剂对原料的适应性、降凝活性和择形裂化的选择性,使油品的收率高、质量稳定,经氢活化后活性可完全恢复,延长生产周期,这是催化剂研制的目标。催化剂器外再生能使催化剂的活性得到充分恢复,而且还可以提高装置的利用率。因此,发展器外再生技术将是提高临氢降凝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

4.3临氢降凝与其它工艺的联合

对高含蜡原料和二次加工油进行加氢脱蜡的难度很大。采用加氢精制-加氢脱蜡联合工艺,既可降低原料油中的硫化物含量,又可除去对加氢脱蜡催化剂有毒害的物质,可有效地缓解加氢脱蜡反应的苛刻度,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周期。据资料介绍,采用这样的加工工艺装置运转4年后,加氢脱蜡催化剂几乎没有失活。加氢脱蜡反应苛刻度的降低有利于改善产品柴油的性质和提高收率,更为有利的是可以处理高含蜡原料和二次加工油,扩大低凝柴油的原料来源,得到凝点更低的低硫(硫含量小于0.05%)柴油,确保冷滤点等各项指标合格。

对于蜡含量高的油馏分,临氢降凝可与溶剂脱蜡工艺相结合,即先用溶剂脱除高熔点硬蜡制取各种石蜡产品,再用临氢降凝脱除软蜡,以达到深度脱蜡,获取低凝点油。这种方案既可以取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又可提高生产灵活性。油馏分临氢降凝时,不仅要求降低凝点,提高粘度指数也是个重要目标。

结束语

临氢降凝技术以工艺流程简单、产品方案灵活而成为增产柴油和低凝点油的有效手段。临氢降凝技术与加氢精制、溶剂脱蜡等工艺联合,进而提高柴油总收率,改善产品质量是临氢降凝技术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