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科技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1 17:18:28

民生科技论文

民生科技论文篇1

(二)天津市民生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天津市民生科技发展已经取得了喜人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多领域民生需求旺盛,技术力量投入不足、来源单一,不真正了解民意;科技投入经费多来自政府,且支持不够,没有充分激发企业的热情;科技专利中来自于部门的多、来自于个人的少,民生科技价值取向认识存在偏差;科技成果丰富,但能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少,能直接为人民服务的就更少了,转化能力弱;组织方式、实施机制及激励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和不足。

二、天津市民生科技创新发展对策建议

(一)树立科学观念,体现民生科技优先发展发展民生科技,树立科学观念是首要任务。政府主管部门和科技工作者必须提高对民生科技重要性的认识,在天津市科技优先发展战略中,既要重视重点产业领域的科技,也要重视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科技。逐步在全市和各区县科技主管部门中确立民生科技的重要地位,将科技服务民生作为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导向;在财政科技支出中优先将民生科技需求作为资助的重点内容,加大民生科技的项目投入和引导,逐步形成经济发展科研项目和民生发展科研项目两条腿齐迈步的科技项目体系;引导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广大的科技型企业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形成一批长期民生科技科研机构、服务机构,打造一支民生科技服务专家队伍和工程化队伍。

(二)加快技术转化,培育科技惠民示范项目发展民生科技,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体。在促进民生科技成果转化中,需要突出和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积极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面向滨海新区、中心城区、发展转型区县三类典型区域,培育一批科技惠民示范项目。滨海新区以经济繁荣为基础,重点探索盐碱地新城镇建设、智慧型创新城区建设,打造国际化生态宜居新城区;中心城区以促进和谐为中心,重点探索老旧社区全民健康、生态洁净的现代化改造,探索景观河道水生态保护和景观维护,打造具有时代气息和绿色清新气息的都市新风貌;郊区县以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保护农民健康为核心,重点探索村改居条件下智能社区和生态社区建设新模式,探索非农用地改造的技术集成应用新模式;针对水源地保护,着重突出水生态与周边景观可持续发展需求。

(三)实施重点工程,解决民生科技热点问题实施全民健康科技工程,加快发展健康产业,大力促进重大领域健康医疗技术和产品典型示范和推广应用,加快推进先进医药产品和医疗防治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应用示范。实施公共安全科技工程,发挥公安、消防、质监、地震等部门行政资源和信息资源优势,促进联合联动,加强核心技术突破、技术系统集成和重大装备研发,全面提升天津社会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的科技支撑能力。实施生态环境科技工程,加强污染控制、生态修复、水环境质量改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促进节能减排与绿色低碳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施社会管理科技工程,建设全市和区县社会管理云计算服务公共平台,探索开展人口健康、公共安全、智慧政务、环境监测等领域的集成综合性科技惠民示范,为社会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加大民生投入,多元民生科技投入渠道科技主管部门要把民生科技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和重点中,逐步实现科技投入由单纯注重产业发展向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并重的转变,在原有科技投入的基础上,加大对民生科技的投入。逐步加大对科技惠民应用示范、新产品推广应用的财政支持力度,落实和完善采购首台(套)民生科技产品和采购民生科技服务的补偿机制。但是单纯依靠财政科技投入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科技投入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天津市应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投入机制,加大对民间机构研究工作的支持力度,使其科研水平迅速提高,从而逐步成为社会科技投入的主体。激发企业研究、开发的动力,拓宽金融科技贷款渠道。通过投入机制的变化,由“政府主体”向“社会主体”转变,逐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的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民生科技投入体系。

(五)建立激励机制,贯彻民生科技价值取向建立以民生为主要价值取向的惠民激励机制,形成由政府机关、专家小组和民众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体系,用绩效的指挥棒有效引导、控制民生科技发展指向,鼓励各类主体开展科技惠民工作。建立科技惠民计划示范先进企业认定制度,对于纳入认定企业的先进适用技术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指南。在科技奖励计划中引入惠民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奖,对在惠民项目实施和推广应用中,技术支撑效应突出、宜民惠民效果显著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予以奖励。在科技评价体系中,增加对民生科技研究的目标指向,让更多的科研人员投入民生科技研发的行列,让更多的科研要素转到促进民生科技发展上来。

民生科技论文篇2

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具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历久不衰,中华文化的链条没有间断。但是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各个少数民族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当中,世代相传的优秀的文化面临着消亡和被同化的困境。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是如何弘扬、保留自己的传统文化,能使自己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的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不落伍或者不被抛弃;同时,又吸收其他先进民族的文化,甚至世界一切先进民族的文化,使自己的文化不断得到创新,使自己的民族文化不断的发展进步。少数民族文化与其它文化交流,受着外来文化的影响,对此,许多专家和学者开始关注科技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作用,开展研究,成果丰厚。

笔者对近年来的学术期刊和相关的著作进行了目录检索和查阅,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分析,可以发现专家与学者们主要从民族文化的理论、学术活动、技术手段、传承和保护的模式、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研究,收集的材料也主要是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和专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学者的实际调查所得。研究的动态变化上,改革开放以前学者们对此的研究较少,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后的研究成果较多,早期也主要是对民族文化的收集与整理,后期才逐渐将少数民族与汉文化,与国外文化进行比较研究,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对此的研究也更加理性和全面。本文对近年来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归纳和总结。

一、科技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理论的研究

专家与学者们主要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模式、发展战略等方面进行研究,收集的材料也主要是从事文化研究的专家和专门研究少数民族文化学者的实际调查所得。龙秀雄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加强了文化交流,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和人类文化的进步,同时也在深刻影响民族文化的外部环境、物质基础和深层结构等,对民族文化主体性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1]王舒宇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文化因素和文化力量,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多个领域,对民族文化建设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2]徐延花分析文化与科技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方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为民族发展的现实服务。[3]李忠斌的观点,科技进步丰富了民族文化的内涵,推动着民族文化向更高层次演进。[4]专家学者们在科技进步的宏观内涵下对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作用做出了正面的,客观的判断,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和科技发展相互之间的规律,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二、综合全面的分析科技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的理论研究

同时,部分学者也在关注着科技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的相互作用中,正反面等做了相关的研究,发表了很多独特的见解。从全面大局方面,梅其君认为“现代技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有利于和不利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方面有共存现象”[5]。龙秀雄也分析了在全球化背景和受先进科技影响下,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的考验[7]。从正面方面的观点分析,“要使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超常规的发展,必须发展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必须普及科技。可以说,科技能力普及直接影响着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和经济的发展。[6]”从反面分析,吕乃基也分析出“21世纪科学技术所起的作用又有新的特点,在技术领域互联网对民族文化消融所起的影响,比以往的任何平台更大,……凡此种种,都从不同侧面,在不同程度上起到消融民族文化的作用[8]。”

科技与文化之间本来存在着互渗互促的关系,研究者已经认识到在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可能给民族文化造成的潜在威胁,以及最大限度地设法消除和避免这种负面影响,也看到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所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如何充分利用它们为我国当今正在进行的民族文化建设事业服务。

三、教育技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

现代民族文化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和落实在传播载体上,也就是体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方式,技术手段。民族文化的发展不仅反映着现代文化的实质内容和水平,而且也是现代文化得以现实存在和传承的根据。把现代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引入教育,使教育技术活动的条件、手段和方法与现代民族文化处于同等水平与同种构造,文化教育才可能真正成为培养现代文化人、传播现代民族文化的有力工具。对此,学者们也研究分析出通过教育技术可以使教育按着现代民族文化的生成条件和方式去配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设备,选择和运用适应民族文化传播的教育教学手段、方式、运行机制和实施方法,从而根本上保证现代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并使民族文化得到有效的发展。杨改学、张筱兰分析如何将现代科学技术、传播技术,媒体技术等运用于少数民族教育,提高少数民族文化素质 ,加速藏文化和其它外来文化的交流与融合。[9]李永铎在研究传承新疆维吾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时就分析,“充分开发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努力探索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的新规律,提高民族音乐的教学水平,传承新疆维吾尔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发展木卡姆音乐的教育,使之后继有人”[10]。也有专家和学者探讨民族文化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必须以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为依托 深刻挖掘我们本民族自己的文化精髓,并在现代科技和现代社会的催化下……汲取百家之长 建立起我们自己的具有国际意识的民族特色的教育技术学”[11]。黄文(2011)认为跨越部门与行业的界限…… 实现遗产教育共享……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基础。[12]

关于学校的教育和教育技术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作用研究,此类学者大部分是在高校任教或者深造,对此的研究颇多。探讨的是学校如何能让少数民族文化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学校传承民族文化还有不少难题需要破解。比如师资缺乏,“民族文化的传承,关键在于教师。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的民族学校师资力量本来就很薄弱,要想再解决民族文化课程的师资问题,对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考[13]”。另外如语言危机,研究指出,民族语言传承的危机,部分来自于民族成员对自己的语言、文化缺乏正确的认知,认为本民族的弱势地位是由文化造成的,产生了对民族耻于认同的心理,导致青少年对本民族语言不熟悉、不了解、不喜欢的不正常状况。民族语言的危机还源于社会经济的压力,有些少数民族认为自己的语言没有实用的价值,抛弃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转而使用另外一种语言,民族学校的学生也大量流入汉族学校学习。“全球化、现代化的背景下,如何转变民族成员的观念,形成“文化自觉”,让民族语言得到更好的传承,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命题[14]。”对此,如何去教育,如何使用教育去引导,更值得学者专家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学者也认为民族学校的发展非常艰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文化传承的角度看,目前国家的政策倾斜性还不强,资金扶持的力度不够……在很多地方,民族文化的学校传承缺乏整体规划”[15]。民族文化传承困惑,在学校传承中,如何去梳理,如何界定传承的范围,那些文化可以注入时代元素使其走得更远,都是困扰民族地区学校的难题。在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如何发挥民族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解决生源问题,如何应对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解决民族文化传承与提高升学率的矛盾,都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对此,何波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族文化在传承和发展中表现出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的自足系统,发现其科学精神缺乏的弊病。[16]

四、信息技术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理论研究

信息技术作为现在最为重要的一种文化传播技术手段,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中国的现代化潮流中,如何保持少数民族艺术的原生态学习与传承,不仅仅是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的的问题,也是学者和专家一直在寻求解决的严峻课题。他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分析信息技术对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影响。路炜峰尝试从当代信息技术与少数民族艺术课程整合的角度对这一课题进行探索,“在中国教育体制中利用当代信息技术的保真性,大众性共享性和跨越时空等性质进行保持少数民族艺术文化独特性的学习与传承探索,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17]赵生辉(2009)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融合的理念与途径》一文中从文化融合的理念出发,分析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并探讨了现阶段推进两者融合的若干实践途径[18]。“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对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 (古籍、文书、石刻、金文、印章等)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抢救,可以实现少数民族文字历史的数字化与信息化管理,……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并为社会利用[19]。王恒桓认为现代交通与通信技术的革命性变革已导致文化的交流特别是产生、创造机制上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的关系以及人们对待文化的态度、认识心理都与过去的文化有着本质的差别[20]。

一般而言,文化的变异度不但受制于本土文化的生态、心态环境和开放程度,而且主要直接受制于文化交流方式。同样的,现代技术照样对少数民族文化造成影响,处于弱势文化的民族,在传播处于不利地位,慢慢发生着改变。例如在建筑文化方面,一些发展较快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如 吊脚楼 )正被建造更方便的平房和钢筋水泥结构楼房所取代,有的少数民族地区虽然保持了传统的民居,但从建筑材料、样式到内部装饰都已十分考究并具有了相当的现代气息[21]。

评语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近年来科技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的理论、学术发展方向、技术手段、传承和保护的模式、发展战略以及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向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有的方面没有涉及或是研究的不够,今后有待加强,归纳如下:

第一,科技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面具有的选择与整理的理论研究。科技民族对文化的传递必须经过一个文化良性选择的过程,没有文化良性选择的教育技术就不能成为教育技术,特别是对作为专门教育机构的学校来说更是如此,文化良性选择贯穿于教育技术的始终。通过教育技术的选择过程,使本民族文化的合理内核得以凸现,得到传承和发展,也使外来的优秀文化能进入教育技术这一文化融合和传承的最主要的通道。这是民族文化整合,最终得到发展的重要基础。第二,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对民族文化传播的功能研究存在不足。同一文化内知识、观念、价值规范的传承和不同文化的接触、文化输入输出之间的关联研究存在不能完善。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通过课程来促成文化的保存、积淀和增殖和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可以传播和扩散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但相关的研究还是不多。

第三科技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功能上来研究。在民族文化传承方面措施不力,在传承的模式上,如何突破现有的模式,使传承的载体从显性向隐性渗透,使民族文化的精髓真正融入到少数民族群体的血液中,这是一个难题。

第四,从收集到的文献可以看出,现在的科技在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民族研究主要是从技术,理论的角度进行研究,而从更广的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影视人类学角度进行研究的较少,所以这方面的研究可以加强。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研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研究得当,利用得法,则可造福于少数民族文化。我们对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和保护以及相关的研究要有紧迫感,紧跟科技进步的时代步伐,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方法,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为民族发展的现实服务,并展开更加深刻的研究。许多发展中的国家、民族在经历经济发展巨变的过程中,其民族传统文化都经历了从被忽视到重新回归的过程。我们应该吸取前车之鉴,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及时破解传承中的难题,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笔者相信,在今后的科技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不但能够克服这些不足之处,而且能开拓新的领域,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龙秀雄.论现代科技发展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影响[J] .民族丛刊2009年(5).

[2]王舒宇.论科技对创新民族文化及其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J].思想战线,2008,34(1) .

[3]徐延花.论科技进步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 [J].青海经济,1997(3).

[4]李忠斌.论科技进步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以土家族为例) [J].民族研究(京)2002(03).

[5]吕 涛,赵德胜.民族地区科技普及能力与民族文化产业的关系研究[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3(3) .

[6]梅其君.现代技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10).

[7]龙秀雄.论全球化背景下现代科技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5).

[8]吕乃基.2 1世纪科学技术对文化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2001(3).

[9]杨改学,张筱兰.现代教育技术与藏族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J].工作研究,200(5).

[10]李永铎.现代教育技术与刀郎木卡姆音乐[J].艺术教育 2006(9).

[11]安涛.文化传统对教育技术的影响[J].中小学电教,2002(7).

[12]黄文.民族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机制探索[J].天府新论,2011(2).

[13]周宏,刘茜.民族文化传承: 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使命[J]教育探索,2011(4)

[14]卢德生.民族成人高等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J].成人教育,2004(S1).

[15]张大友.民族教育功能的失调与矫正[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 36(3) .

[16]何波.论科学技术教育及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J].青海民族学院报,1998(1).[16]

[17]路炜峰.信息技术与少数民族艺术课程整合思路的研究[J].艺术教育,2007(3).

[18]赵生辉.现代信息技术与民族文化融合的理念与途径[J].黑龙江史志.2009(18).

[19]华宁.论少数民族文字历史档案的数字化技术保护 [ J] .档案学研究, 2006 ( 2 ).

[20]王恒桓.信息技术与文化发展[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3(21).

民生科技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F30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11(C)-0154-02

一、新型农民强调的重点在“新”上面,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让农民能够成为新时期的主人,更好的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去[1]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前来说迫切需要大量素质高的新型农民,这可以说是新农村建设当中最为关键的内容,也是最迫切的需求。假如现代农业的建设与发展没有新型农民的参加,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就比较论难。也就是说,新农村和新型农民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当然是劳动者,同时劳动者也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主体。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个过程,是人们依靠本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并且控制了人与自然之间有关物质交换的一个过程[2]。在物质交换的过程之中,劳动者本身的数量与质量之间,往往更强调质量,尤其是劳动者的智力,这将直接影响生产力各个要素之间的和谐稳定发展,对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也起到一定的决定作用。就目前的体制来说,绝大多数的从事农业工作的劳动者其依靠的生产技术仍然是体力与长期从事农业的生产经验,可以说是较为典型的农民[3]。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劳动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不断加快,农业发展的关键是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劳动者技能的提高。从本质上来说,现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不但要求从事体力劳动的农民数量的减少,更重要的是强调农民生产技术的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等都需要劳动者尤其是农民的生产素质不断提高,所以可以这样说,提高从事生产领域的劳动者的科技素质是最关键的。

温总理曾经指出,将农民素质切实加以提高,才有利于推动我国目前的小康社会建设。[4]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发展现代农业需要靠高素质的农民,他们能够为农业的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方面的支持与保障,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能够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使用现代化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真正提升农业的发展潜力,将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模式能得到根本改变,不断推动现代农业向前发展,也有利于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向前迈进。

二、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加强对农民进行科技方面的培训

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农民科技方面的素质是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相当大,所以说农业科技的最新成果能否应用于实际农业生产当中,主要取决于农民所掌握的科技水平的高低。今天我们所说的农业经济,已经与以前只是说到的种地有很大区别,已经形成了一个综合的立体产业,主要包括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贸易等,这种综合性的立体产业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来支撑和引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农民懂得生产技术,还要学会农业方面的生产经营。

目前我国的农村当中具有实际农业生产技术的人才不足。农民接受教育的时间段是比较短的,并且一小学初中文化程度居多,还有文盲或者是半文盲的,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就很少,而正式接受农业的相关职业教育的则少之又少。还存在这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农村之中年轻的劳动力和文化程度稍微高点的基本都选择了到城市打工,从事农业方面的则主要是妇女与年龄较大的男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基本上属于具备传统经验的农民,是不具备现代农业所需要的劳动者素质的,很显然也不能够适应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依靠这样的力量去进行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还是有很大困难的[5]。

实践证明,现代科学技术只是是能够促进现代农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才能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我国的农民科技文化素养不高,不仅对农民的经济收入产生影响,也能够对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加以制约。由于农民本身科技素质不高,不但影响了农民在经济方面的收入,也不利于农业劳动劳作效率的提高,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也产生影响。对农民加强科技知识方面的教育,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任务还很艰巨。目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农民已经列入农业部需要处理的实事[6]。可是要将数量庞大的农民培养成为适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任重道远。所以现在很有必要加大对农民实施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大批新型农民,将人口负担努力转化成人力资源优势,这能够提高农业科学技术上的含量和国际竞争能力,积极推动农业以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有很重要意义的,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民实施科技培训现状

自从改革开开放后,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已经加大力度对农民实行农业科技方面的培训,并且始终坚持“三面向”的原则,面向农民,面向农村和面向农业,坚持农业的科学技术教育的方向,逐渐向多个层次、多个形式发展,并注意推广大批新成果、新技术以及新工艺,培养大批的农民方面的技术骨干,已经形成了新型农民技术培训网络,进一步将农民的素质提高,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作出很重要的贡献。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培训固然取得了成绩,但和建设小康社会与农业技术现代化之间还有较大的差距[7]。

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民对科技知识培训的认识还不怎么到位。某些地方与部门给农民服务的意识还不强,对农村劳动力进行知识培训重要性认识也不足,并没有放在一个突出位置。农民科技知识培训也没有实行有效调控;用人单位在招录农民工时,也只是重视使用,并没有将培训提到日程上来,没有投入人力开发成本。

第二,农民科技经费的投入量并不足,在进行预算安排时并没有设立专项培训资金。

第三,没有对农民科技知识培训的有限资源整合利用好,相关的监督和激励机制并没有建立起来,法律保障也不健全,农民科学技术培训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四,农民培训的管理没有进行有效整合。在对农民实行分类培训的时候,只是将重点放在了教材、资金、场地等方面,没有对资源进行统一安排,不能进行合理利用,某些内容的实用和针对性还不强。

第五,组织农民培训还比较困难。很多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农村中绝大部分的适龄劳动力都外出打工,或者在当地城里参加工作,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大多数是属于中老年人,其文化水平和年龄结构,并且他们本身认为参加不参加培训的意义并不大,这给培训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四、加强农民科技培训的相关措施

加强政府对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的领导工作。《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出,要在以后的15年内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其基本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农村人口在我国人口结构中占有重要位置,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也是实施公民科技文化素质建设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各级政府中的相关领导要切实抓起来。对农民加强科学知识技术的培训,各级政府的响应领导要真正担当起责任来。

第一,思路一定要理清,重点也要明确。各级领导要具有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对农民科学技术培训方面的工作摆在一个与农业、农村工作相对等的重要位置上来。

第二,加强领导,协调安排。注意按照“政府统筹,农业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管理与运行机制,强化宏观调控,统一协调,相互配合,使得农民的科技知识培训能成为各级政府行为。

第三,注意采取多种培训形式。利用好已经存在的农业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资源,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探索好各个部门之间能够进行有效协作的新道路,制定利于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工作的相关规定,对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的运行机制进行进一步完善,有效组织农民开展科学知识技术方面的培训。注意加强农民科技知识培训体系建设,尤其发挥电脑远程教育在培育新型农民中的作用。

第四,注意加强相关培训经费投入,能够使得培训工作顺利展开。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机制的建立,能够对农民开展有效培训。对农民科技培训的经费要注意再加大投入,建立各级政府为主导的多种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投入机制。采取中央财政投资,各级地方政府投资,进一步解决广大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不足的相关问题。各级地方政府要善于将农民科学知识技术培训中的经费纳入到本地方的财政预算体制中,并且要确保相关的配套资金能落实到位。并且相关政府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做到专款专用,使得资金效益能够得到最大发挥。

第五,加大对培训机构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培训的条件,提高培训能力。注意将农民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工作、农村中剩余劳动力转移到有关培训的工程中去,并在农村实行实用人才专门培训工程,并且加大实施力度。

第六,考核激励机制的建立,保证农民科技培训的目标能够实现。各级政府有关的政绩考核要注意将农民科学技术知识的培训率、就业率等指标纳入其中,也作为选拔后备干部的相关条件,将农民的科学技术知识培训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社会发展目标考核之中,依据“职责有分工、师资有标准、培训有计划、结业有证书、学员有档案”培训标准,开展目标方面管理,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培训任务胜利完成。

作者单位:日照市农广校

参考文献:

[1]赖存理,张耀东.浙江劳动就业发展的十大趋势[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18-23.

[2]仲良华,宣云.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A].2003.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论文集[C].2003年,67-69.

[3]加强农村职业教育 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福建省农村职业教育调研报告[A].“职业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研讨会暨第十三次职业教育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198-203.

[4]朱燕芳,李晓霞.湖北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及转移的有效途径[A].湖北新农村建设的思路与对策――2006湖北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58-60.

民生科技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F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b)-0223-01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而占其中最大比例的是农民。如何做好农村工作,科学发展,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重要工作。在推进农村的各项工作中,要切入了解与农民沟通的特点,牢牢抓住沟通的要害,掌握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推进农村的快速发展。

1 与农民沟通的特点

对于不同的人群,沟通所表现出来的形式存在很大的差别。由于不同的人群的教育背景、历史条件、生活环境等的差异性,使沟通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迥异。农民是一个有着特殊背景的巨大团体,他们手中掌握着国家发展的根基,然而受教育背景、生活条件等的影响,与农民沟通呈现出特定的特点[1]。

生活在农村、乡镇的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掌握的科技知识较少。对于各种科学技术的了解较少,因此与其沟通交流要尽量使语言通俗化,易于理解,不可以像做学术报告或者和专业人士交流一样,大量使用专业术语;这样会造成双方互相产生隔阂,因此要牢牢把住农民的知识文化背景这一特点,尽量使沟通通俗化。

农民对于不同的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是大相径庭的。政府、科技部门与农民沟通主要贯彻新政策、思想,推广先进技术、机械等。先进的科学理论、机械设备对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农民对于先进的农业理论、机械很乐于接受,以期增产、增收,发展高效农业,获得更大的农业收入。

然而,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农民的思想相对比较保守,对于新的思想、科学理论,在初始阶段都持观望态度,一者认为先观望第一批敢吃螃蟹者的收益,如果新的思想理论、机械设备带来较大收益,待第二年再引入,这样可以减少风险,确保自己收益的稳定性;一者持等待依靠心理,依赖农村的带头人,对各种事情都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以第三者的身份处之,你愿意来帮助我推进新技术、理论、机械设备,他就去用,没有高兴亦或是愿意之说,你不愿意来我这里推行,他也不遗憾,不去恳求学习先进知识理论。

除了因循守旧而又期望借助新的科学技术理论、机械设备提高自己的农业收入的矛盾心理,有小部分农民持排斥心理,对于外来新事物一棒子打死,认为没有益处,只依靠传统的技术理论来稳定自己的农业收入。

不同农民因各地风俗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对于新事物、新理论所持的心理不一样,与其沟通要了解清楚相关的背景,做到有的放矢。

中国现有体制下,农民分区域居住,划分为行政村,村落行政事务由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共同主持。此外,行政区的划分是有一定的规则的,通常一个村落内由几个大的家族组成,每个家族都会有一个领导者亦或是德高望重者。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找准沟通交流对象,快速推进科学技术理论等[2]。

除了上述几个主要的特点外,还要认清现在的国内形势,农民中的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大部分是老人、病残以及妇女,使新技术理论的推广存在一定的障碍。

2 与农民工作的方法

无论与何种人群沟通、工作,都需要讲究一定的方法策略。与农民工作过程中,要采用合适的工作方法。

农民的文化底蕴、知识积累等的限制,对于与其沟通,进行推进科学技术理论、机械设备的科技人员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农业)推广人员必须有耐心,在遇到有的农民对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反对时,都要做耐心细致的解释,从而做好推广工作[3]。 推广人员说的意思农民不理解,受地域、文化、方言等的影响,农民想表达的意思推广人员也可能听不懂,因此会出现双方互不理解的尴尬局面。对于科技人员来说,要持一个永久的耐心,不厌其烦的为农民解释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农民不懂的地方会变换各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为大家解答。

与农民接触就要表现出朴实、诚恳、谦虚、热情[4-5]。农民大部分都很淳朴、热心,科技工作者要与农民坦诚相待,急农民之所需,为农民着想,为农民谋利益、幸福。与农民成为知心朋友,关心农民的生活需求,给农民提供信息,传授先进技术,提高农民朋友的技术、知识水平。同时不要摆架子,与农民朋友沟通要使语言尽量通俗化,与其成为真正的知心朋友,快速推进先进的技术理论、设备等。

除了上述的工作方法,还存在其他的好的工作方法,各级工作人员应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摸索,提高与农民沟通工作的效率。

3 实际工作中与农民沟通的特点与工作方法

笔者主要从事与农业相关的水利工作,该水利工作肩负着农田灌溉与防洪抗旱等多项重大使命。在日常的与农民工作中掌握了与农民工作的一些特点与工作方法。

水利在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农民对于水利上的新技术新理论普遍呈现出乐于接受的心理,水利发达,则农业发达,农民的收入随之也大大增加。在推进灌溉的新技术中,农民对于此技术的储备知识较少,在沟通语言上必须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专业名词通俗化。

在推进水利的新政策、新措施中,采用与村落负责人先沟通的方式方法,让其今早了解新政策、新措施、新理论的方方面面,使其帮助水利工作者一起辅导农民朋友采用新措施。

农作物最怕干旱,因此水的重要性尤为突出。新的灌溉方式可以节省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滴灌、喷灌是很好的灌溉技术,应逐渐替代以往的漫溉方式。在与农民朋友沟通交流时,要把漫溉解释的通俗易懂,就是现在大部分采用的水从农田的一边慢慢灌溉至那一边这种古老的方式,同样要将滴灌、喷灌解释的通俗易懂。在与农民沟通,推进水利工作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要端正态度,充满耐心,推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4 结语

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农业是基础。在推进各项新措施、新技术、新理论、新设备等工作中,要掌握好与农民工作的特点,采取合适的工作方法。认清农民的各种心理、文化背景、风俗文化,找准切入点,端正好工作态度,充满耐心,与农民成为知心朋友,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需,为农民谋幸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 蒋冰晶.沟通视域下农民化解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427-2430.

[2] 李秀英.任瑞丽.浅谈沟通在农业推广中的重要作用[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7):34-35.

民生科技论文篇5

【关 键 词】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邓小平理论/组成部分/发展机理

【 正 文】

邓小平同志生前十分关心和密切注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情况,具体、直接地指导和大力推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在这一伟大的实践中孕育和形成了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践中发挥了并继续发挥着巨大的现实作用,已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全面地把握这一思想对于建设四个现代化尤其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迄今在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和研究工作中,并没有把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放在应有的高度。事实上,无论从内容、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看,科学技术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整个系统中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子系统,它应占有自己的位置,把它分散在邓小平理论的其他部分中进行研究和阐述是不恰当的,不利于更深刻地揭示它丰富的内涵和精髓。

一、丰富的内容和完整的体系

仅仅从已公开发表的文献看,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内容就已是非常丰富、深邃的了,涉及到相当广泛的领域,主要有下面6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科学技术对社会及世界政治斗争的意义;3.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4.双管齐下促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5.国家要发展就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6.关于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管理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在多种场合、多次对上述6方面作过深刻的说明和论证。例如: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88年“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的谈话”及同年“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等文献,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实践、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具体、系统地阐述和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979年“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讲话”、1986年“会见李政道夫妇的谈话”、1988年“视察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时的讲话”等文献,深刻阐述了科学技术对社会及世界政治斗争的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1977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年“同中央两位同志的谈话”、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79年“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的报告”、1982年“陪同金日成去四川访问途中的谈话”、1985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文献,非常透彻地分析和阐述了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的道理;1977年“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1983年“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同志的讲话”、1985年“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88年“听取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等文献,强调要抓住体制改革这一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用双管齐下的方法使科技和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发展,并提出了更具体、对现实更有指导意义的理论;1975年“在国务院讨论国家计委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时的谈话”、19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85年“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副总统姆维尼时的谈话”等文献,结合中外历史和现实说明国家要发展不引进先进的经验和科学技术是不可能的,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远的国策;在上述众多文献中,邓小平还多次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论述过关于科技人员和科研机构管理的指导思想。上述6个方面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简明、精辟地阐述了当代科学技术同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密切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科学技术对国家的繁荣、社会的进步、世界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所处的地位、所具有的意义。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就其本身而言,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自己结构、自成体系的系统,但在邓小平理论的整个体系中,它又是一个与其他部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占有自己独特位置、不可缺少、不可取代的子系统。在整个邓小平理论体系中,我们可以看到邓小平在论述其他领域的问题时,往往都从科学技术的视角加以考虑,有时还从科学技术对所论述问题起的作用和具有的意义加以说明。在论述到科学技术的问题时,往往又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其他领域的实际,邓小平对当代科学技术的特性、作用、意义的认识是非常深邃的。如果我们考察一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留下的理论宝库,除恩格斯之外,邓小平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可以说是最深刻、最全面、最自成体系的。

二、邓小平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缩影

邓小平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种发展首先是实践的发展,是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过人的智慧和胆略在对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进行了准确、深刻的总结和概括的基础上大力创新而形成的。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和形成的,它本身的发展也离不开实践。这是邓小平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机理。这一机理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的发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反映。因此,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缩影。比如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及其后对此的一系列阐述,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很明确地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但他没有把科学技术放在生产力的首位。在马克思之后,列宁和斯大林虽然也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有深刻的论述,但是他们对科学技术、生产力问题也发表过一些不那么准确、起码是容易被人误解的言论。比如列宁讲过,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由物质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全人类的首要生产力是工人、劳动者。列宁把生产力定义为物质力量,科学技术不是纯粹的物质力量,它就不是生产力要素了。斯大林也讲过,用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藉有一定的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之助发动着生产工具实现着物质资料之生产的人们……构成社会主义生产力。斯大林实际上把生产力要素定义为生产工具和劳动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前苏联有关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宣传和研究中,一直把科学技术摒于生产力要素之外,如果有所谓争议的话也仅仅局限于劳动对象属不属于生产力要素,即二要素还是三要素之争。新中国成立后,在这方面也承袭了苏联的理论,包括毛泽东都把科学技术摒于生产力要素之外。这样做在理论上是片面的,在实践上是非常有害的,它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忽视了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压抑了他们的积极性。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拨乱反正,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第一个问题就开宗明义地讲:“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0年之后,即1988年又不失时机地提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页。)很明显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这种发展首先是实践的发展,即科学技术实践的发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及其推动作用的实践的发展。在20世纪以前,往往是生产实际的需要刺激了技术的发展,生产和技术的实践又为科学理论的概括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即生产技术科学的过程。如16、17世纪由于社会生产对动力的需求促成了蒸汽机技术的发明,提高蒸汽机效率的实践促成了热力学理论的诞生。对此恩格斯作了十分精辟的概括:“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5页。)这与当时的实践是完全一致的。但是,进入20世纪特别是60年代以来,生产、技术、科学这种关系开始逆转过来了。由于科学迅猛发展,科学理论往往走在技术和生产的前面,并为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它们相互促进的时间越来越短,效果越来越大。如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的质能关系式,后来哈恩的实验和梅特纳的分析,到最后原子能在军事上和工业上的应用,都表明了科学技术生产的过程,激光和半导体产业也是这样。实践表明科学技术的地位较之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已有新的飞跃,具有第一位的意义,实践已凸显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对此邓小平作了深刻而准确的总结和概括:“现代科学技术为生产技术的进步开辟了道路,决定了它的发展方向。许多新的生产工具、新的工艺,首先在科学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一系列新兴的工业,如高分子合成工业、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宇航工业、激光工业等,都是建立在新兴科学基础上的。当然,不论是现在或者今后,还会有许多理论研究,暂时人们还看不到它的应用前景。但是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证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技术和生产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地提高生产自动化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4页。)

此外,从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其他因素的关系的实际来看,科学技术也凸现了其第一的地位。

从科学技术与劳动力的关系方面看,当今高科技对劳动者知识结构有特殊的、专门的要求,在高科技生产系统中人们用的主要是头脑而不是灵巧的双手,拼的是知识而不是体力。现代生产本质上已成为科学技术的物化,一个没有基本的、起码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根本发挥不了作用。当今的科学技术决定了劳动者的效率,科学技术带来的收益几乎是无限的。从科学技术与劳动资料的关系方面看,高科技使劳动资料从代替人的体力劳动朝着代替人的脑力劳动方向转化,使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将科技的新发展迅速融汇到劳动资料中已成为发展生产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一关系中,科学技术也凸显出第一位的作用。从科学技术与劳动对象的关系方面看,当今科学技术已不断改变着劳动对象的面貌,扩大了劳动对象的范围、种类,使劳动对象的品质、性能和用途发生明显的变化。据不完全统计,当代人们借助科学技术已创造出800多万种新材料,使劳动对象越来越丰富多样,大大发展了生产力。从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的关系方面看,现代管理广泛地应用最新的科技,使人、财、物得到最合理的利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如果说现代生产管理对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话,那么现代管理又极大地依赖于先进的科学技术,一些巨大的工程离开科学技术根本无法进行管理。

正是这些实践,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上述说明可以看到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对马克思相应思想的发展的机理是非常清晰的。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思想,它的机理,与邓小平理论中的其他部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机理是一致的。但是,其科学技术思想最清晰、最简明地凸现了这一机理。因此,在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和研究中,把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作为一完整部分放在应有的位置上,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的。

三、巨大的现实作用

粉碎“四人帮”后不久,我国科学技术与文教事业在邓小平的直接关心和指导下,在极“左”思潮的桎梏中首先突围而出。我国科技工作者积极工作,不仅出了很多科技成果,“而且以主人翁的态度,为国家出了许多很好的主意。……科学技术专家这样广泛地参加经济、社会决策活动,是我国几千年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页。)邓小平还高兴地指出:“现在连山沟里的农民都知道科学技术能够使生产发展起来,使生活富裕起来”。(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7页。)当时神州大地学科学、用科学的浪潮澎湃高涨,我国科技事业空前繁荣。

要发展科学技术,首先就要有人才。作为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强调“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他揭示了当代科学技术与教育的深刻联系,指出发展科学技术的根本在发展教育,主张将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发展统一起来,使之构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邓小平当时非常明确地指出:“我国科学研究的希望,在于它的队伍有来源。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一派繁荣,小学、中学、大学的规模和水平空前大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这批人才已成为我国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主力和骨干,成为支撑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原来令人十分担忧的人才断层已得到较好地弥补。为了加快发展科学技术,邓小平还主张“接受华裔学者回国”、“请外国著名学者来我国讲学”、“派人出国留学”(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页。)等措施。这些举措付诸实践后,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正是在邓小平“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要使科学技术与教育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和教育事业人才辈出,相得益彰,大大缩短了与先进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有个别领域甚至达到世界领先的地位。

发展科学技术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科学技术与经济互相结合、协调发展。但是,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不单我国没有解决好,连西方一些科技发达国家也没有解决好。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几年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之后,1985年初邓小平就明确提出:“在方针问题、认识问题解决之后,还要解决体制问题。”“现在要进一步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双管齐下,长期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有可能得到比较好的解决。”(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8页。)邓小平还主张:“生产部门的科研队伍恐怕是最大的。科学不是划分为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吗?生产部门也会有搞基础科学的,但要着重搞应用科学;科学院和大学可以多搞一些基础科学,但也要搞应用科学,特别是工科院校”。(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0页。)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国的科研机构、大学主动和企业联系,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牵线搭桥。大量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产品,企业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又大量汇集到科研机构,从根本上扭转了以前学、研、产脱节的被动局面。随着技术贸易市场的开发,科技成果更迅速、更直接、更规范地融入企业生产之中,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可喜的是我国大、中、小企业按照邓小平的思路,“随着工业的发展,企业的科技人员应当越来越多,在全部职工中所占的比例应当越来越大。大厂要有自己独立的科研机构,小厂的科研可以由市里综合办,也可以由几个厂联合在一起搞”,(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页。)纷纷办起了自己的科研机构,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科研机构的历史。这些科研机构一建立就为企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到上世纪90年代,已成为支撑企业的中坚力量。由于科学技术研究与生产紧密结合,使我国的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90年代后乃至21世纪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珠江三角洲高技术企业,由于有了自己的科研机构,再加上与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紧密联系,即使是在最近几年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高技术新产品产值仍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由于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普遍达到45%,有些地方更达到50%多。

邓小平关于国家要发展就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思想对推动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邓小平认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8页。)我们不仅因为今天科学技术落后,需要努力向外国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8页。)“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7页。)在这一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大规模引进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一下子就把我们建设现代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起点提高了。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出发点铺垫了一个较高的台阶,改变了我国工业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老化的状况,为后来跨越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比如广东80年代引进价值10万美元以上的设备100多万台,5万美元到10万美元的设备60多万台,引进完整的生产装配线1000多条。在此基础上多渠道、多形式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技术改革,使企业的综合技术水平大幅度提高,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上世纪80年代广东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2.3%,国民收入年均递增11.5%,增幅比全国平均值高4.7和4.2个百分点,更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和亚洲四小龙(它们最高也仅有6%)。

当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所取得的跨越发展,不仅仅是邓小平科技思想指导的结果,而且是在整个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取得的。但现实的问题是我们在邓小平理论的宣传和研究中,没有把邓小平的科学技术思想摆在应有的高度和恰当的位置上,这不利于全面、完整地领会和把握邓小平理论的深刻内涵和精髓。为了更好地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我们有必要加强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的宣传和研究,这无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民生科技论文篇6

1从自然方面看科技哲学理论困境

21世纪自然四大科学难题包括:夸克禁闭问题、宇宙中的暗物质问题、科学理论对称性和实验结果不对称性的矛盾、类星体问题等。例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超光速运动,可以制造出比光快了300倍的光脉冲,这对因果律和相对论是巨大挑战。相对论当中指出如果超越了光速可以进行时空倒流,而超越光速300倍的脉冲并没有进行时间倒流,这也就是说科学理论和实验结果并不相符,但是相对论这一科学理论却又适合作用于许多科学解释当中,我们不能否定其错误性,同时爱因斯坦通过了严谨的科学证明了这一理论,在理论的范围内也不能驳斥其错误原因,但是事实又证明二者之间的矛盾。综上所述其理论困境之一就是不严谨。

科技哲学理论是一种不完整的理论基础,人类并不能够在确定的时间、确定的空间、确定的地点去用已知的知识去证明未知的事物,我们通常将这种行为称作是预知,而称这种结果为未来,无论我们搜集到了何种证据,无论我们掌握了何种规律性的轨迹,但是依然不能对未来进行预知。因为人就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行为就是一人的不确定性去控制事物的确定性,从而综合事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我们所认为的定律,而科技哲学理论也是因此应运而生,其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猜想,猜想科技的哲学价值,对社会的贡献价值,对人类的作用价值,但是最大的问题也在于这些仅仅只是猜想,因此不确定的未知因素是这个冠之以“科技哲学”这名,却并无实际因素支持的最大假想问题的难点之一。

2从生命方面看科技哲学理论困境

“21世纪议程”。是人类对生命的重要探索方向,和平与发展已经是时代主题,战争从局部战争化逐渐地过渡到了高科技化,而在科技哲学的认知当中,想要彻底过渡成非暴力化,这就涉及了科技哲学的另一大理论困境——不切实际。

什么是战争,战争是对生命的破坏以及对人类文明的摧毁,局部化战争理论是缩小战争解决主要矛盾的方式之一,战争高科技化,是保证生命通过科技比拼国力压缩“战争来源”的主要方向,但是非暴力化却是空谈之一,只要是战争就必定有暴力,无论是局部战争的人员牺牲,还是高科技战争的经济牺牲,都是一种暴力因素,只不过是将战争变成了“不流血”的方式。

在非暴力化理论当中,通过比拼经济、技术、生产水平等方面,对人民的生命形成保障,杜绝暴力因素,但是这样何尝又不是政府国家或者人民本身作用在人民身上的一种无形的压力,从美苏20世纪的冷战当中我们可以看出,二者是处于高科技比拼的前沿,是非暴力战争的一种初级形式,但是损失掉的却是国民经济与国民幸福,那些因“非暴力”战争所导致的贫穷、饥饿、流离失所的人民,又何尝不是被“暴力”所笼罩的无辜,所以从关爱生命的角度来看,科技哲学只是用于大的形式以及大的理论空间,却不能将其着眼于细处,如果我们从反的方向推论,很容易看穿其“空谈”的本质。

3从创造力的角度看科技哲学的理论困境

20世纪末兴起的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发展浪潮还将进一步延续。关于创新主体的开发与培育又是问题的关键,关于提高人的创新素质、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和培育创新文化问题受到高度重视,科技哲学延续多年的一个热门研讨话题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新知识的创新和生长有什么规律?几年前,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根据脑科学研究新成果,提出多元智能论,其影响和20世纪70年代关于裂脑人的研究一样,对教育科学引起了巨大冲击,(7项智能:语言、逻辑与数学、空间思维、肢体运动、音乐感受与理解、交际、自律)上述智能均有助于提高人的创造力。对于人类文明成果的评价,均把原创性放在首位。但是,有关创新的规律认识(包括主体内在的因素和环境的因素)都还有待深化。例如,西方国家认为“文化多元化”是创新活力的重要源泉。不少国家仿照美国,用吸引高文化层次的移民解决本民族人口下降。也有人认为,凡是处于进取创新状态的人都必然处于逆境等,这些观点都值得讨论。但总的说,21世纪的社会将更有利于创新,人们更理解非常规见解,对它们采取宽容态度,真正对创新的扼杀可能还是来自人自身,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包括追求自身物质享受的平庸主义),缺少自我超越、追求卓越和奉献精神等,都是不利于创新。

我们不难发现科技哲学理论是相对片面的,哲学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关于世界观的解说,而形成哲学思想的并不是任何伟大的哲学系统,而是赋予哲学生命的人,每一个成功的哲学家必定有一套属于自身的哲学理论,但这些理论基础是在于其自身对世界观的认知以及了解,也就是说哲学本身寄托于人类本身,因人类本身的不确定性产生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即使所有成功的哲学观点都有这种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就是“错误”。

任何一种哲学系统都有错误,都有相对的反驳观点,而冠以科技之名的哲学观点当然有错误。如果说数学不科学那么现在我们所形成的大部分世界观都会崩塌,但是谁又能说数学科学?这只不过是我们人类自己通过对自然的揣摩所形成的一套“游戏规则”,按照这套游戏规则我们可以在世界当中如鱼得水,但是一旦我们脱离了准则范围呢?那么到时候数学准则是不是会崩塌,随之而来的所谓的科技哲学是否也会消失,这都是不确定的。因此,科技哲学本身的理论就有严重的猜想问题,这一问题形成了最为根本的理论不确定性,也是科技哲学的致命点。

3结束语

科技哲学的兴起有其必然之处,而科技哲学所形成的理论观点也有璀璨之处,但是这不妨碍我们以辩证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去思考科技哲学的理论漏洞。正如科技哲学本身的名字一样:“科学是严谨的,技术是有目标且确定的,哲学是人在这二者之上的一种对世界以及未来的思考,那么只要有一点是不确定的,所有的观念都成了相对理论”。所以,最根本的解决途径就是从每一个猜想入手,最大限度地完善理论依据,从而反证科技哲学理论的严谨性。

参考文献:

[1]《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1976.

[2]舒炜光,邱仁宗.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赖捆牲.波普尔反历史决定论思想的辩证解读[DB].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9.

[5]邓正来.哈耶克读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民生科技论文篇7

1.农民在学习科技知识过程中的特点

因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状况、家庭生产活动条件以及业余时间的支配等一系列因素,农民在学习技术知识过程中易形成一定的特殊性。

1.1学习科技知识的目的明确

农民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基本生活需要,这种需要可以是生理的,也可以是经济的、社会的、心理的,即农民学习的目的通常是学习技术同家庭致富、求得个人发展以及对子女的培养联系在一起,这种明确的学习目的是产生学员学习欲望的动机所在。

1.2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较强

农民的认识能力是建立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的。他们在多年的生产生活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利于掌握当前的科学技术。农民在学习中借助这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基础知识,就能联系实际思考问题,触类旁通。

1.3精力分散影响记忆力

农民既是生产劳动者,也是家庭负担者,社会活动繁杂,精力容易分散,虽说接受知识较快,但遗忘也快。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容易疲劳,也影响记忆力的保持。

1.4负担重学习时间少

农民的生产、生活和工作任务繁重,特别是农村妇女负担更重。她们不仅参加农业劳动,还要负担家庭内部劳动,学习时间少,困难大。另一方面,农民是自行安排生产劳动时间,没有统一的作息制度。同时居住分散,学习时间不容易集中。

1.5农民学习的心理期望很实际

农民是生产经营者,期望获得好收成。当生产上遇到了问题,或者是想改革又没有好办法,想致富又没好路子时,他们期望科技培训人员能抱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根据他们的需要回答问题,而不是不懂装懂,空发议论。

2.根据农民在学习过程中的特点,切合实际,抓好绿证教育

开展“绿色证书”工程必须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根据农民在学习过程中的特点抓好培训重点,按需要安排教学内容,把绿证培训工作同当地的经济建设及生产特点结合起来,讲究实效,同时要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2.1针对农民的知识水平安排教学内容

由于参加培训的农民年龄差异大,学习能力、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进行技术培训时应准确把握知识的深浅度,讲课语言要通俗易懂。根据农民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采用以实践操作为主的教学方式,提高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绿证培训的实用性、科学性。

2.2针对当地生产需要实施教学安排

绿证培训必须根据当地资源特征、生产条件和农业的特点安排。地区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农业生产地域性的特点。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因需施教,特别是要结合当前各地正在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根据本地区农业生产的需要开设培训课程,让农民真正学到一技之长,学以致用,学有所用。

2.3针对农时季节的需求,随时随地不拘形式举办各种培训

以往的培训主要是在冬季农闲时间进行,这就使得农民参加培训后不能直接应用。冬天过去了,所学内容也几乎遗忘了,所以要在培训时间上巧安排。农闲季节把农民集中到学校或分片集中在一起进行理论授课;在农忙季节,指导教师应分片深入到各地生产现场,了解农民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技术要求,及时进行技术指导,利于农民掌握技术。

2.4 针对农产品市场瞬息万变的情况,进行多方面知识培训

各地在重视培养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市场经济知识、政策法规、环保知识等教育,增强他们了解市场的能力,提高他们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市场经济主体,做到增产又增收。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多方面培训,成为“一专多能”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指导农民进行生产实践。

2.5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加强绿证培训

民生科技论文篇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 现代 化建设的实践中,结合当代中国和世界 经济 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为我国在新时期制定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敏锐关注着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对科学技术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995年,为顺利制定和实施“九五”计划及顺利实现2010年远景目标,在5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 总结 历史经验和根据我国现实情况所作出的重大部署。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同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党中央的决策正式在党的文件中提出。

1997年9月,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再次把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加以强调。他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民生科技论文篇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领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结合当代中国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准确把握时代脉搏,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为我国在新时期制定发展科学技术的基本方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江泽民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始终敏锐关注着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对科学技术问题提出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在新的世纪,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突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指引下确定的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早在1998年12月,江泽民就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题为《推动科技进步是全党全民的历史性任务》的讲话中阐明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他说:“11年前,在我们党号召全国人民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时候,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发表了具有深远意义的讲话,精辟地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观点。最近,他在谈到经济发展时又一再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

我们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依靠科学技术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党和政府根据我国国情和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确定的这项国策,必须在各级干部的思想上牢固树立起来,切实贯彻下去,长期坚持下去。”作为“国策”,1990年5月江泽民邀请出席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的24位科学家到中南海座谈并指出,“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作出的科学论断,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必须唤起全党、全民对科学技术重要性的认识。”1992年10月,江泽民在党的报告中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而“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此后,科技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全党的共识被进一步确定下来。

1995年,为顺利制定和实施“九五”计划及顺利实现2010年远景目标,在5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要内容等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总结历史经验和根据我国现实情况所作出的重大部署。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同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召开,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并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指导方针和主要任务,“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党中央的决策正式在党的文件中提出。

1997年9月,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再次把科教兴国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加以强调。他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999年1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结束时的讲话中,江泽民特别提醒各级领导干部,“当今时代,科技进步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作用。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兴国战略,真正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9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再次重申:“纵观世界,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突出。科学技术越来越显示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我们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二、科技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科技的本质就是创新。在新的世纪,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是近年来江泽民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命题。1989年12月,从领导科技工作逐步走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岗位的江泽民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明确指出:“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学技术长期落后的国家和民族,不可能繁荣昌盛,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992年10月,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江泽民又进一步强调,“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只有坚定地推进科技进步,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主动。”1993年10月,在欧美同学会成立80周年庆祝大会上他再次强调“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竞争的世界,国际社会竞争是综合治理国力的竞争。要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治理国力,我们必须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博采各国之长,为我发展所用。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我们要努力跟踪和创新,力争在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I91995年5月,江泽民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鲜明地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重要命题。他指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必须在科技方向掌握自己的命运。”“叫基础性研究是科技进步的先导和源泉。江泽民一贯对基础性研究工作极为重视。1997年8月,他在《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纪要》中作出重要指示,“基础研究是科学之本和技术之源,它的发展水平是一个民族的智慧、能力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的基本标志之一。从事基础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要把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作为中心任务,不断探索自然界的规律,追求新的发现和创立新的学说,丰富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和方法。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统筹规划,大力协同,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为我国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作出更大的贡献。”…

90年代末,知识经济问题的讨论在全世界范围内逐步展开,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是江泽民倍加关注的问题。1998年2月4日,他在中科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制》的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要“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之后,他在同全国政协科技界委员共商大计时指出:“现在我们更要十分重视创新。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6月1日,江泽民在接见出席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部分院与外籍院士时,明确提出,“希望两院院士和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精神,加快建立当代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全面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这对于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至关重要的。”

民生科技论文篇10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动力是一个包括多因素、具有多层次的综合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最深层次的、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集中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精华,抓住了党的先进性的最重要的现实根据,而且对先进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如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征的新论断。

提出了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知识分子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的论断,拓展了先进生产力的内涵和外延。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革命必将有力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如何顺应时代进步潮流,积极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生产力,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新课题。同志强调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争取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使我们对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内涵和外延的认识更加准确、更加科学、更加全面。不仅如此,十六大报告还明确指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这一重要思想,精辟而深刻地阐明了知识分子在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全党对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较多的一部分,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提高全民族科技文化素质,增强科技实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科教兴国”战略,指明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和途径。同志敏锐地洞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他说,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通过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为此,同志先后提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要以科技进步为主要推动力的观点;以改革作为科技发展的动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观点;坚持自主研究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大力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观点;建设高素质科技队伍,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的观点。特别是在十六大报告中,他明确指出:“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些重要论述,不仅强调了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且为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我国先进生产力指明了方向。

提出了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要求,阐明了党的先进性与先进生产力的关系。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同志把党的先进性和党的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联系起来,把能否代表先进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作为我们党是否具有先进性和先进性程度的根本标志;把执政党的建设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紧密联系起来,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紧密地联系起来。这些论述充分表明,我们党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执政党的地位,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的认识,已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唯物史观社会意识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强调经济基础、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的同时,又非常重视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精神文化的反作用,认为一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既需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同时又离不开精神、文化的发展。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意识的理论,对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观点。

指出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根本任务。在世纪之交,面对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剧烈竞争,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同志指出,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一代又一代“四有”新人。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这些论断不仅指明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根本任务,而且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先进社会意识和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观点的创造性运用和发挥。

对发挥先进文化的作用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同志鲜明地提出,“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这些思想观点,对如何发挥先进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的作用,如何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发。特别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道,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目标,坚持“三个文明”全面推进,使这三个方面的建设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表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大量事实说明,只有用先进文化武装起来,不断推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更好地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更好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并把文化建设作为党所领导的一个重要方面的工作,提高到关系党的性质、宗旨和根本任务的高度来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发展先进文化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和社会全面进步学说的新贡献。

民生科技论文篇11

     关键词:科技;科技惠民;太原市

    中图分类号:F126文献标志码:A

    [基金项目]太原市科技成果惠及民生及“十二五”重点解决的问题研究(ZB0901—06)科技惠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将科技成果应用到百姓现实生活中,不仅提高了百姓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促进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太原市作为中部省份中的能源大市,其科技惠民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太原市科技惠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太原市百姓科技知识的调查,一方面可以了解和掌握太原市目前科技知识普及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发现科技惠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只有及时认识到存在的不足,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将科技惠民工作开展到位。

    1.1太原市市民整体科学文化素养偏低

      通过统计计算,约有78.5%的市民在对“科学”与“技术”两者概念的界定上存在认识上的错误。另一项调查中,认为“科学”直接改变生活的有9.81%,认为“技术”改变生活的有36.12%,“二者都有”的占52.87%,“二者都没有”的占1.20%。

    可以看出,太原市市民对科学技术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为直观的感性阶段。

    科学技术的认识水平直接影响着市民对科技惠民的认识,通过调查,反映出太原市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普遍偏低。百姓科学文化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百姓参与科技活动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在科技惠民过程中,百姓的参与互动至关重要,只有公众接受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才能使科技不断进步,更好地服务于百姓生活。从这个层面上可以认为,通过多渠道提高太原市市民的科学文化素养是科技惠及民生的必要条件。

    1)科技成果惠民效果与收益不明显影响科技惠民工作的开展。科技惠民工作的开展必然要以百姓科技收益为目标,如果市民不能从科技惠民中获益,那么科技惠民的工作就不能真正落到实处。从图1可以看出,科技惠民效果与科技惠民收益的数据分布基本一致,表明太原市科技成果惠民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

    从两方面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为:一是由于太原市市民整体科学素养不高,而产生的科技惠民的收益也就不高,由此在得不到实际收益的情况下影响了科技成果的再次传播;二是不同科技成果在发挥作用的同时需要相关科技部门的协助,还需要多方合作,由于科技成果惠民效果与科技惠民收益效果不明显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将直接关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0年10月总第201期系到太原市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同时会导致保守思想的滋生。

    2)衣食住行用的民生科技发展最为紧迫。衣食住行用五大领域关系到民生的实际生活,其中最为关注的是食品、住房、交通等方面,以食品安全为例,最近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卫生问题,使百姓把解决这些问题的目光聚焦到科技上来。

    据有关数据调查表明,市民最为关注的领域是衣食住行领域中的民生科技问题,占到调查人数的58.22%,生态环境领域和公共安全领域位列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占到调查人数的25.10%和16.68%。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建立和完善食品领域的科技检测手段和信息公告机制是当前食品方面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民生科技既有实用性,同时也是一种技能服务,通过民生科技知识来提高个人能力成为当前太原市民生科技需求中的又一重要领域[1-2]。

    3)市民参与科技活动的途径不完备。据有关数据表明,53.61%的市民愿意“参与”到科技惠民的活动中,32.69%的市民表示“非常积极地参与”。

    在对市民是否愿意通过科技中介服务来获取科技成果时,52.15%的市民表示“愿意”。由此表明,调查发现市民有较高的参与科技活动的愿望,但是缺乏相应的组织管理和引导。

    对科技中介信任度不高是造成科技不能有效惠及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科技服务中介承担着科技信息传播和科技指导的职能,但太原市在科技服务中介方面的工作表现出的不足制约了科技传播的顺利进行,同时也是导致科技成果收益不明显的原因之一。市民希望通过社会公益性质的方式向民众传递民生科技,建立政府与企业相结合的科技传播中介,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对太原市今后开展科技惠民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4)市民获取科技信息途径较为传统。市民可以通过媒体、公共设施、互相交流等方式获取科技信息资源,但是更多的市民选择报刊、电视等传统方式。报刊、杂志、电视属于单向信息传播,参与信息互动性较差,计算机网络属于双向信息,信息参与程度较高。通过调查对太原市整体分析,目前太原市市民获取科技信息的途径较为传统,这与市民整体科学素养有着直接关系[3]。

5)太原市民生科技发展迅速,社会需求量大。

    目前,太原市民生科技产品授权率高,说明民生科技的社会需求量大,技术转化快。但是太原市整体民生科研水平偏低,科技惠民程度偏低,主要原因为:一是民生科技产品的推广力度不够,大多数市民对科技产品不了解;二是太原市市民的科技整体接受能力不高;三是太原市民生科技研发方向与百姓生活的融合度不够,即很多产品的研发偏离百姓的实际生活;四是太原市市民的整体科学认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完善太原市科技惠民工作的几点建议

       第一,通过多途径加强对市民科技教育的培训,由政府相关部门开设公益性的科技普及班,逐步改善太原市市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在全市形成讲科学、用科学的科学文化氛围。第二,建立健全市民参加科技活动的渠道和相关规定,落实科技惠及民生政策,提高民生科技成果惠民效果。针对太原市市民对科技惠民活动参与意愿,政府和有关单位应加以引导并通过各种途径让民众参与到科技惠民活动中。第三,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中介组织的管理和运营。用政府牵头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手段对科技服务中介进行规范管理,通过科技中介组织帮助市民参与到科技活动中,在引导市民学习科技文化的同时,提升科技惠民效果和科技收益。第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重点对民生领域的科技项目予以扶持。采取科研单位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提高民生科技领域内成果的转化,推出一批具有地方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用以解决太原市的衣食住行用领域的民生问题。第五,各媒体宣传单位应通过建立科技培训讲座,结合太原市特点,优先在电视广播、报刊等宣传媒体开设专版,提高民众的科技接受率。第六,加强市民科学技能的培训,使科技知识能够转化为生产力成为个人能力提高的一种途径。

教师职称论文发表

    结合市场需要开设专门的科技培训机构,使科技培训教育成为社会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七,加大对科研单位的科技投入力度,同时对有科研实力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经济上的扶持[4]。

    3结束语

    科技惠民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性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科学技术来源于百姓,最终要落脚于百姓,服务于百姓。不仅要靠广大科普工作者的大力推广,而且也需要加强教育学习提高全社会的科学素养,这样才能将科技惠民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吴鑫,赵瑞华.我国公共安全现状、挑战及对策[J].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认证,2004(6):8-9.

民生科技论文篇12

当前,认真学习和研究同志医学科技伦理思想,对于促进我国医学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医学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中的作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同志医学科技伦理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我们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客观、公正地评价医学科学技术的作用,重视医学科学技术伦理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运用于各个领域。在医疗卫生行业,科学技术越来越显现出重要作用。一些高新技术不断应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之中,为人类的健康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带来了福音。在新的历史时期,医学科学技术更深入、更快速地向前发展,对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正如同志于2000年8月21日在第十六届世界计算机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所指出:“20世纪,人类取得了辉煌的科技成就。从量子理论、相对论的创立,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信息科学的诞生,到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的绘就,世界科技发生的深刻的革命,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可以预计,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不断突破,将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1]220“以分子生物学为核心的生物工程技术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为农业、医药和人类健康开辟了全新的前景。”[2]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高新医学技术的运用也带来了许多伦理问题,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高新医学技术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高新医学技术在医疗工作中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重要作用,为人类的健康服务。2000年8月5日,同志在北戴河会见诺贝尔奖获得者时的讲话中强调:“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涉及人自身尊严、健康、遗传以及生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伦理问题。”“在21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3]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为人类造福历史经验证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同志曾多次指出:促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是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以知识造福于人民,是科技工作者的光荣责任。”[1]601995年5月26日,他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技工作要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主战场,把攻克国民经济发展中迫切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主要任务。”[4]“要十分重视解决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减灾防灾、人口控制、人民健康等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问题,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作出贡献,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1]54防病治病,促进人们的健康是医学的根本目的。高新医学技术的运用是实现医学目的的重要手段,要使高新医学技术发挥积极作用,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操作、运用高新医学技术的医务人员必须具备为病人服务的崇高品德。因此,应对医务人员加强医学道德教育,提高其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真正树立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做到以病人为中心,从而有利于医务人员从病人的利益出发,克服医学技术主义至上的观念,更加注重人文关怀,贯彻和落实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

因此,在发展、运用医学科学技术过程中,必须始终强调医学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思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比如,基因工程可能导致基因歧视,网络技术涉及国家安全、企业经营秘密以及个人隐私权的危险,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基因治疗、克隆技术的适用范围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有的国家利用高技术成果提高自己的军事实力,在世界或地区范围内谋取霸权,干涉他国内政……科学技术本身难以做到这一点。

在21世纪,科技伦理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核心问题是“科学技术进步应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的崇高事业,而不能危害人类自身。”[5]2000年5月17日,同志在接受美国《科学》杂志主编埃利斯•鲁宾斯坦专访时的谈话中又强调:“生物技术,尤其是对基因的研究,必将给人类带来福音。”“防止基因歧视、保护个人隐私、贯彻知情选择和实现公正原则,都是我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科学自由的原则一定要坚持,但科学的发展要为人类服务,不能危害人类自身。”[1]1862000年6月28日,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同志再次强调:“人类基因组计划是人类科学史上的伟大科学工程,它对于人类认识自身,推动生命科学、医学以及制药产业等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经过全球科学界的共同努力,人类基因组序列的‘工作框架图’已经绘就,这是该计划实施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人类基因组序列是全人类的共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财富,应该用来为全人类造福。”[1]

三、尊重医学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保护知识产权医学科技工作者是发展医学科技的主导力量,他们为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劳动必须得到社会的承认,其人格必须受到人们的尊重,其成果应受到保护。

这也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具体体现。在这个问题上,同志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多次要求对那些在科技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鼓励。1991年10月8日,他在农业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一些科学家给予充分肯定。“实践证明,摩尔根对遗传学的贡献是不能否定的。”[1]2910月16日,在授予钱学森同志“国家杰出科学家”荣誉称号仪式上的讲话中,对钱学森在科学研究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表示热烈祝贺,并借此机会向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亲切慰问和衷心感谢本论文由整理提供。1996年12月9日,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建国以来在医学科技和卫生服务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予高度赞扬。2000年6月28日,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对为人类基因组序列作出贡献的科学家给予高度评价。

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是尊重科技工作者劳动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科技伦理的一项内容。“技术转让和保护知识产权,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关系中的重要问题……科学技术,总是要同世界各国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能取得更快更大的进步。”[1]55“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学伦理,尊重并合理保护知识产权,对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实行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是21世纪人们应该注重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1]217加强国际合作是促进科技进步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生物工程、基因技术、信息科学等领域加强了国际合作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与国外科学技术的交流中,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伦理原则。由于各国基础、自然环境、人口特征、文化教育状况等的不同,科技发展的程度差距很大,各有特点,各有优势,各国应互相学习,共同发展,共同进步。所以,在科技交往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同时又要善于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基础上开展国际合作。

至于遗传资源问题,中国在1998年6月了《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其出发点是在该原则下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中国政府鼓励中国科学家与国外同行在这一领域进行合作,所限制的只是少数个人和公司以科研名义采集标本从事商业活动。”

[1]186-1872000年10月11日,同志国际工程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又重申,在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则下,搞好科技领域国际合作问题。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大气和水体污染、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因特网上虚假有害信息的防范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加强工程科技的国际合作来促进解决。我国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展战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更好地保护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生存环境,使我们的子孙后代拥有一个更为美好的发展空间[1]227-228。

四、诚信、求实创新、拼搏奉献、团结协作,是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医学科学研究中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诚信,是科学研究中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道德规范,是科技发展进步的内在保证。诚信,在科技领域,也就是要具备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科技工作者应该率先垂范,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加强科学道德建设,克服急于事功的浮躁心态,反对一切弄虚作假行为,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实践者。”超级秘书网

[6]同样,一个人要想在科学研究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必须“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求实新精神、拼搏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这四种精神,是我国数代科技工作者崇高品质的结晶,也是科技事业繁荣的重要保证,要作为科技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扬光大。”

具体来讲,“求实是科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学之本,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必须以求实的态度,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真理,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是社会化生产条件下科学技术研究活动的内在要求。在科学技术工作中,既要倡导学术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又要提倡相互尊重,团结合作,取长补短,发挥集体优势,协同公关。”[1]60-61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科技行业中可能出现的弄虚作等不正之风,科技才能取得更大进步。

参考文献:

[1].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