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课程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2 17:49:12

传播学课程论文

传播学课程论文篇1

2教学过程系统互动

教学是个系统过程,从课前预习到课程考核,从课堂教学到课外学习,笔者高度重视教学的系统性。首先,注重预习和课前预热。提前公布教学进程表,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进程自主预习,带着问题上课。课前预热的方法是:结合上课内容,在上课前提出有趣的专业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时间控制在五分钟内。这些措施使得上课有条不紊,有计划性。其次,强化教学互动与课后自学。理论课比较抽象艰涩,当学生听课状态欠佳时,抛出一些问题,进行互动,既能调节上课节奏和气氛,又能保证授课效果。每章提供深度阅读书目和课后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笔者深知,课堂四十五分钟是整个教学环节的核心,但课时毕竟有限,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课后自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延展与深化。除了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也非常重要。笔者鼓励和指导学生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参加企业文化传播实践,将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结合起来,全面提升自己能力。笔者也计划组织一个小范围的“传播学读书会”,一起阅读,一起讨论,共同进步。

3考核方式灵活全面

以前,这门课主要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方式比较单一。鉴于此,笔者细化了考核环节:首先,强化了考勤和课堂发言的分值,占总分的5%。此举有助提高出勤率,激发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其次,进行教材比较分析,该项活动占总分的30%。具体方法是:将两个班学生分为十五组,每组一章,对郭庆光新版和旧版的《传播学教程》进行比较分析,制成PPT后每组依次在课堂宣讲,教师进行讲评。最后,将所有PPT上传课程邮箱共享。实践证明该项活动集娱乐性与研究性于一体,效果甚好。其次,学生要完成两道简答题,作为平时作业,占总分的15%。最后,期末考试占总分的50%。题型分为填空题、简答题、名词解释题、材料分析题和论述题五种题型。试卷题量适中、难度适中,既考记忆能力也考分析能力。通过这两年的学生成绩来看,优秀率在15%左右,基本上达到了本科教学任务和目标。

传播学课程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4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燕赵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奇葩,源远流长,博大精微,富有生机与活力。她汲取河北这片沃土的养料成长,能够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同时,在今天这个全球化不断发展,全世界各种文化类型交流、碰撞与融合的环境下,燕赵文化必须靠扩大影响面,发扬光大,来应对其他文明的挑战。文化竞争力是河北综合竞争力的一部分,因此,推进燕赵文化的海外传播,提升燕赵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河北文化界的当务之急。

向海外传播燕赵文化,重中之重在于向旅居河北的外国人士传播燕赵文化。因为他们亲身体验了活生生的文化环境,其直观感受较其他群体相对准确、深刻。燕赵文化经由他们向其他群体二次传播,可靠度高,经济性好。旅居河北的外国人士主要涵括外交人员、经贸人员、游客和留学生四类人群,其中,留学生对燕赵文化向海外传播意义尤其重大:(1)他们群体规模较大,居住集中,且国别丰富,影响面大;(2)他们居留时间较长,接触河北文化环境较为充分;(3)他们属于民间身份,基本为主动来华,对中国文化态度较为持平,较为友好和感兴趣;最后,他们抱着学习的目的而来,接受文化较为主动、敏锐,加上一般相对年轻、教育层次相对较高,学习能力较强。

有鉴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对燕赵文化向海外传播的巨大价值,本研究谨就河北高校留学生燕赵文化课程的现状和进一步强化的可能作出考论。

一、河北高校现有留学生课程中燕赵文化传播状况抽样调研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样本为在河北医科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随机抽取的5个年级300名留学生,问卷回收270份,回收率90%,涉及到欧美亚非18个国家地区。

2、问卷。问卷共设置20个问题,包涵:4个项目调查样本到达河北后的文化感受,4个项目调查样本对燕赵文化的评判和兴趣,12个项目调查现有文化课程教学反响。此外,问卷附设一项访问,即样本对燕赵文化课程的期望。

3、统计与分析。问卷回收后,运用Microsoft Excel统计处理调查数据。

(二)结果与讨论

86%的样本反映来华后感受到了异质文化的冲击,73%样本反映这种冲击相当强烈。但大部分样本能够良好地适应文化冲击,只有4%样本报告心理健康受到影响,需要心理干预。98%样本对燕赵文化抱有好感,认为有必要学习燕赵文化,并且希望了解燕赵传统文化和现状。调研结果反映,绝大多数留学生欢迎开设燕赵文化课程。在留学生中传播燕赵文化,符合他们地期望,有可行性和必要性。留学生是一个高度年轻化的群体,且教育程度较高,因此适应能力强,接受能力好。留学生之所以来华,本来就带着文化目的,所以他们能够敏锐地感知文化差异,并且热情地接受燕赵文化。对燕赵文化传播来说,这是理想的受众群体。

但是,现有的中国(燕赵)文化课程,不足以满足多数留学生的学习需要。虽然96%样本认为现有学校课程有助于提高汉语水平、了解燕赵文化,但85%的样本同时报告课时不足,73%的样本对教师教学不很满意。整理访问结果可以得出,受访留学生的意见集中在:中国(燕赵)文化课程课时不足;课程概览、总论性质太强,而缺乏具体内容,不够深入;文化课与语言课脱节;缺少层次合理、内容充实的专门教材。

现有中国(燕赵)文化课程未能成为精品课程,主要是受到三个方面的制约:1、师资队伍不足。燕赵文化课程的讲授,需要专业性很强的专门人才;留学生课程的特殊对象性质,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我省高校仍需培养更多兼具以上两方面能力的教师;2、缺乏专门教材。“中国文化”课程,现在已经出版了几种行之有效的教材,但是具体到燕赵文化,还没有一种深度介于专门论著和通俗读物之间,篇幅适当的教材面世;3、燕赵文化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还不明确。现在我省高校的留学生教学,一般采用“汉语+英语(母语)+专业”的课程体系。燕赵文化教学,或附丽于语言课程,或渗透于专业课程。没有一个明确的地位,就难以保证充足的学时,也不利于在教学资源、经费投入上给予支持。以上几个制约,已经成为我省高校进一步搞好留学生培养工作的瓶颈。开设优质的燕赵文化课程,是建设高标准高校,进一步吸引留学生的要求。这个要求,理应得到满足。

二、对河北高校开设燕赵文化课程的建设性构思

(一)燕赵文化课程在学科-课程体系中的多层次定位

1、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通识课、选修课。为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留学生公共课中,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通识课。这些通识课程中,河北高校应该因地制宜,发挥本土文化优势,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燕赵大地文明昌盛,生长出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遗资源表现为民俗、曲艺等多种形式。特别是曲艺资源,除了形式特别发达成熟,影响力巨大的评剧和滦州皮影两个剧种外,尚有西河大鼓、乐亭大鼓、任丘大鼓、晋州龙鼓、赞皇旗鼓、安国架鼓、昌黎地秧歌等多个曲种、剧种。它们使用的河北方言最接近普通话,便于留学生接受。我省高校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充分,早在2005年9月,就有河北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因此,非遗进入留学生课程,学理构建比较完备,素材比较充足,师资力量也较强。

2、语言课程中要注意燕赵文化语境。国家汉办制定的《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规定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具备扎实的汉语言能力与言语交际能力;掌握系统的汉语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中国人文知识,熟悉中国国情和社会文化”。在语言课程中渗透燕赵文化内容,与《大纲》要求掌握、熟悉中国人文知识、社会文化的目标是相符的。学习语言,不可能脱离语境,既然这样,语言课堂也就可以成为燕赵文化的课堂。燕赵文化语境无处不在,且有一些特别表征,如名胜古迹,民俗场景,戏曲、曲艺演出、博物馆,教材文本,等。综合利用这诸多资源,不仅可以传播燕赵文化,更能激发起留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3、在中医、人文社科专业的专业课程中渗透燕赵文化。燕赵文化课程可以分三种形式向留学生讲授:(1)开设专门讲座;(2)作为“中国文化”课程的部分章节讲授;(3)在语言课程、专业课程中渗透。能够渗透于专业课程,是因为燕赵文化与这些专业具有颇深的内在相关性。比如中医类专业,医学史(中国医学部分)讲授中必然要涉及河北地区医学发展的特点、成就、重大医事活动,河北人民和医学家的贡献等等。学习中医必须涉及其哲学基础,为此更要深入学习燕赵文化。

目前,中外高校合作,最大的门类是语言人才培养。燕赵文化与此类专业结合更加紧密。课程设计上可以着重讲授白洋淀派等富有河北乡土风味的现代文学经典。

(二)体育课应该成为传播燕赵文化的阵地

得益于影视、文学的大力宣传,留学生普遍对中国传统武术怀有极大兴趣。来自河南高校的一份调查可资参考:“109份问卷中,82%的留学生要求体育课应以中国特有的运动项目――武术为主要内容”。河北高校的情况应当相近。自古“燕赵慷慨”,尚武精神是燕赵文化极其重要的一部分,甚至可以看做燕赵文化的特质。此类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武术在河北有非常好的群众基础,源于或盛行于河北的就有52种,城乡习武人员非常广泛。中国武术四大名拳中形意拳、八卦掌为河北人所创,太极拳五大流派中有三大流派也是河北人所创。”在体育课中开展以武术为主的民族体育,是一种比较成熟的做法。从全国情况看,“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武术课,特别是太极拳、传统武术套路课也逐渐成为他们(指留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的主要途径”,但是,“除部分武术学历生外,武术国际推广多数以非学历课程的各种武术进修班、短训班等学习形式进行,教学的内容根据外国留学生的要求进行安排”。非学历课程有时间和形式灵活、以兴趣相结合,能满足学生多种需求的优点,也有内容随意、系统性差的不足。由于教学内容基本根据留学生兴趣安排,科学性、合理性及与地方、高校资源的适配性都较差。因此,将之纳入学历学位课程体系还是颇有必要的。

值得指出,现有武术课程比较侧重于技能技巧教学。要让体育课成为传播燕赵文化的阵地,还应当注意开掘武术技法背后的人文内涵。太极拳、八极拳等拳种,都深深烙着中国哲学的印记,梅花拳则和民间信仰关系甚深。因此,体育课程在传播燕赵文化方面,也同样要强调深度。

参考文献:

传播学课程论文篇3

马克思·韦伯把理性分为“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价值理性是信仰理性、方向和目的理性,工具理性则是科技理性、手段理性。根据维基百科辞典的定义,传播是人对跨越时间和空间距离的符号进行共享,传播学则是研究传播过程的一个学术领域(academicfield)。人类的传播活动如此地纷繁复杂,所以“作为一门学科(discipline),传播学通常研究各种社会背景下受众如何诠释那些重要的,与政治、文化、经济等层面有关的话语与语言(speechandlanguage)”①。此定义说明了传播学与政治、经济、文化“天然融合”的价值理性。此外,传播学的起源也昭示了传播学与政治学和社会学不可分割的特质。美国最初的传播学者就是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美国政治家在日常政治活动尤其是政治竞选中,如何利用传播媒介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树立正面形象以获得民众的支持而开始了传播学的研究,并由此“派生”出现代美国大学传播学教学的两条“主线”:一是从宏观层面“吸纳”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元素、向学生传授人类政治、经济、文化等传播活动的理论价值观;二是从社会组织或群体交流等微观层面传授传播活动的技能,如人际传播、组织传播、辩论、修辞等工具理性,以培育未来从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传播的人才。

以上的传播学学科特性决定了它的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以美国大学各传播系的专业领域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传播学教育的“价值理性”集中在政治传播、经济传播和传播与社会或文化等方面的关系,其“工具理性”的教学除了传统的广电制作等媒介传播外,主要聚焦于信息科技、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修辞学等(见表1)。

二、传播学教学的第一条主线:以政治学等理论为主的价值理性教育

在现代社会中,传播的触角深入到公共权力、公民权利、资源分配、公共决策等方面,与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的联系尤为密切。为此,现代大学除了传授知识、培育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外,还增加了公民意识的培养,即教导学生辨别各种社会价值观、增强其思维力、批判力以及参与的能力。传播学教育则是实行此种教育理想的主渠道。翻开美国大学各传播系的课程表,我们可以看到,各类课程“兵分两路”,一类是担负着传播真理、探索知识、提高政治判断力的课程,另一类是培育学生政治参与能力和实践技能的课程。如华盛顿大学传播系因其区域特色而设置了最完整的政治传播类课程②,它首先是偏重于培育学生的批判意识,如“传播素养”课明确指出,要将学生培育成具有深度思想和参与能力的公民,以批判的态度看待传播对社会产生的核心作用,使其在思考社会环境和社会机构的基础上,考察大众媒介伦理,并通过传播和政治参与进行意义创造和交换行为;第二是系统地教授传播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如“美国大众传播政治学”、“民主对话”、“议会程序与公共会议”、“美国新闻与政治学”、“政治协商”、“媒介体制比较”等课有时是与政治系的课程联合开设,专门从政治学的角度分析如何规划传播战略,以影响受众的参与及受众对政治的看法。课堂讨论的课题包括社会结构、政治参与、政治宣传和劝导、政治势力对公共舆论的利用等;第三类课程是教授传播与社会关系的课程,如“媒介、社会与政治认同”、“传播与社会分歧”。其中“大众传播效果”课既教授社会学理论,又引导学生做实证性研究和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社会学理论讨论社会偏见、暴力与性描述及劝导性信息对人们的态度与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同类的课程如“传播与环境”、“大众媒介与公共舆论”、“媒介与和平”、“传播、冲突与合作”、“传播的文化编码”、“种族、性别、性与传播”、“美国历史上的公共话语”、“现代美国公共话语”③等;第四类课程是培育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如“传播与社会变革”课考察人类将传播作为解决政治、社会及经济发展问题的工具时所涉及到的相关理论和应用,并对当地社区运用传统的或新的传播工具所取得的实际性社会进步进行个案研究;而“社区参与”课程则要求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地方、全国或全球的,去理解和掌握如何运用传播进行社区文化传承活动,使学生认识到传播学在社会改革方面的巨大潜力…这些课程为学生呈现了传播学全方位的价值追求,及其与社会整体的理论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政府提倡的“政治家办报”在这里成了“政治家办传播”,透视出教育者要培育具有政治智慧传播者的教育理想。

当然,并非仅仅是华盛顿大学开设了如此繁杂的政治传播类课程,其他大学均开有“相当”分量的此类课程,如斯坦福大学的“民主对话”、“公共参与与公共政策”、“政治心理学”、“政治运动、投票、媒体与竞选”等④;康奈尔大学设有讨论传播与社会关系的“传播及其社会影响”、“性、性别与传播”、“媒介影响与说服”、“公共舆论与社会过程”、“群体传播与决策制定”⑤等等。这些课程将人类各种传播活动的最终意义归结到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平台”上来考究,为学生了解传播的政治属性和社会各种机构对传播权力的争夺提供了思想泉源。

三、传播学教学的第二条主线:以多学科理论为背景的传播技能培训课

传播的社会实用性决定了其教育的第二个核心,即培育学生未来从事具体传播工作的动手能力,其所针对的是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内容。我国的传播学教育仅仅在新闻学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传播学概论”课,此外主要按传播的类别设置了如“文化传播”、“国际传播”、“网络传播”或“传播管理”等课程。具体的传播技能培训仅仅包括传统的新闻采、写、编和广播电视新闻的制作课,与新闻学专业的课程相差无几。而在美国的大学,针对不同传播对象或不同社会机构所需要的传播战略、传播手段及其传播流程所设置的传播技能培训课则“应有尽有”。这些课程回答了我们如何运用传播解决各种社会冲突,改善人际关系,提高企业和国家机构形象,如何面对小群体,大型集会或高层人物发表演讲,如何鼓动公众参与,如何写作劝导式的文章等问题。整体而言,此类课程分为四类(见表2)。

传播学课程论文篇4

    新闻传播史学是研究中外新闻事业、传播学说产生发展的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既是一门历史科学,又是一门新闻科学,它和新闻理论、新闻业务一样,都是新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新闻传播史学与新闻理论、新闻业务课程一样,其课程教学在讲授方法、教授方式上面临着如何与时俱进的问题;而新闻传播史学课程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学科各层次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其面临的教学方法改进的压力大大高于其他课程。如何适应目前变化的教学环境、改变其难教的现状成为这类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新闻传播史学课程面临的困境

    1.体系庞大,知识点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学科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传播史学基础课程(含《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一直以专业必修课的定位出现,发挥着进行通识教育的功能;新闻传播史学延伸课程(包括媒介发展史、新闻教育史、新闻学术史、广播电视史、广告史等方面的课程)以专业选修课的定位出现,发挥着拓展专门知识的功能;二者共同构筑了对于新闻传播学科学生进行通识知识教育和专门知识教育的平台。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程教学内容的主要框架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的总体脉络和历史沿革,包括重要的新闻媒介、新闻人、新闻事件、新闻作品,重要新闻理论家、新闻研究者和他们在特定时代的新闻学说、传播思想等;从而探讨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本土化特征,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在社会发展、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中作出的贡献以及它与中国社会文化进步的关系。

    《世界新闻传播史》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为欧美主要国家在近代、现代、当代以来的重大新闻界活动,美、英、德、意、俄、日等国各个历史时期主要新闻传播媒介(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以及新闻机构的产生发展过程、重要新闻人言论活动等,进而探讨西方新闻思想、传播观念、管理体制、新闻报道的诸多风格等相关问题。

    从上述中可以看出,新闻传播史学课程在教学内容上面临双重的困境:一方面要把庞大体系、众多知识点整合成有趣味的、学生可接受的内容,需要教师知识广博,变“标本”为“活体,’;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及现代化的推进,传统的僵化的“革命化”视角已疏离了今天的现实,必须用新的视角才能解释全球化、信息化语境下的诸多现实及其历史擅变,这需要教师必须做到视角“转型”。

    2.教育技术含量高。在教育技术层面上,伴随着新媒体、新兴技术在新闻业务类课程中的普遍应用,学生对新闻业务类课程的兴趣与日俱增,这对新闻传播史学课程的教学形成了挑战。那么,现实的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教学中的课件制作、多媒体应用、网络教学等不再只是一种附属和装饰,而同样成了一种吸引学生、深化教学、提高表达水平的必备手段。

二、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

    新闻传播史学课程面对庞杂的教学体系、教育技术层面、教学理论层面的挑战如何解决?这是目前这类课程授课教师正在思考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新闻传播史学课程自身教学方法的改进来转变,具体说就是:在教学内容上重视新闻传播史学的当代性意义,在秉承史学传统品质的同时,将文化史视角、社会史视角引人到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教学当中来。

    1.明确新闻传播史学的当代性意义。何兆武先生认为:“通常我们所使用的‘历史’一词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过去发生过的事件,一是指我们对过去事件的理解和叙述”,由此构成了历史事实和历史认识:“前者是史事,后者是历史学,有关前者的理论是历史理论,有关后者的理论是史学理论。历史理论是历史的形而上学,史学理论是历史学的知识论。”按照这二者关系的思路,新闻传播史实与认识的关系可以表述为:新闻传播史实是证明曾经发生过事实的有关记载,可以使人们想象再现这一事件的象征,存在于人们头脑、精神世界、文化创造中;新闻传播史认识是对子新闻传播史实的重构、重组。那么如何从当代性的意义对新闻传播史实进行“重构、重组”呢?

   当代性是“全部历史的本质特征”。新闻传播史实是构成新闻传播史的基础,对它的认识随着新闻传播史学家思想认识的深化、对史料的理解变化而改变。、新闻传播史学家让新闻传播史成为总结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鲜活记忆,那么新闻传播史学课程授课教师要做的就是使新闻传播史的当代性得以体现。新闻传播史的当代性就是让学生认识到新闻传播史总同当代社会、现世人生息息相关,它对个人生活、人类生存来说是不可分离的,其一切内涵(包括价值、发展规律、形态变化等)都属于当下此刻,新闻传播史是活的现实而非死的标本,是现实之镜而非流逝的旧影。当学生认识到学习新闻传播史是基于现实的激情而非思古的幽情时,教师的激情和学生的兴趣会同时被点燃。

    2.重视文化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学。方汉奇先生认为:“新闻史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考察和研究新闻事业发生发展历史及其衍变规律的科学……新闻史又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在门类繁多的历史科学中,它属于文化史的范畴,是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新闻事业是文化事业,新闻机关是文化机关,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内的文化方面的范畴。”新闻传播史既然作为文化史的组成部分,那么改变其传统教学中少有文化、少有鲜活思想的状貌就迫在眉睫。

    文化是当下的一个关键词。作为应用于新闻传播史学课程中的文化研究方法不仅仅是社会学层面与政治、经济等并列的一个领域的指称,它“更加体现为人类永远追求创造、超越和批判的精神向度”。过去很长时间新闻传播史学课程的教学思路由于受到“革命化范式”的影响,“中新史”一直以“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为主线构筑,形成了单一的阶级斗争史的模式;而“外新史”也以强化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斗争、社会主义阵营新闻事业与资本主义阵营新闻事业的抗衡为主调。这些模式已经无法令人信服地解释诸多史实。相比较下文化学视角则要敦厚、公允得多,也更有利于论证、阐释诸多史实,因而含有较丰厚文化含量的新闻传播史学也就更令人信服。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新闻传播史学家对新闻传播史本体的追寻,新闻传播史学在内容上逐步摆脱了对政治斗争史、政治思想史的重复和演绎,回归到新闻事业自身过程与规律的探讨上。这表现为由重视报刊形式转向宣传内容、由着重历史沿革转向社会作用、由微观考据转向历史分析的转化。这种逐步以新闻事业自身属性为中心,展示新闻传播思想活动、传播媒介殖变的方法着重探讨新佣事业自身产生发展的过程与规律,彰显了新闻传播的现实影响力,进而显示出了新闻传播史学作为“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现实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这正是我们引人文化学视角的现实语境。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政治说教与宣传在新闻传播史中不再居于独尊的地位,而尝试建构一种文化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它以新闻事业作为本体,以整个世界新闻历史的全局为对象,以跨时间、跨空间和综合多种传播媒介作为方法探讨新闻传播史的价值与规律。

    3.关注社会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学。20世纪以来史学研究的一系列新的动向和新的发展总称为“新史学”。引人社会史的视角研究新闻传播史学,则新闻传播史学也会被改造成新史学所共同追求的总体史。李彬认为“社会史范式在新闻史研究中体现为三种融合:新闻传播与社会生活的融合(从新闻解读社会、从社会透视新闻);新闻理论与新闻史的融合(历史渗透理论、理论立足历史);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融合”。那么社会史视角带来的结果如何呢?

    社会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学注重的是“社会的整体关系、整体结构,针对的是千百万人的日常生活、历史实践,追求的是一种综合的、系统的、全面的总体史”。社会史视角下的新闻传播史不仅仅就新闻谈新闻、就媒体谈媒体,而是既关注新闻本体的内在联系也探究新闻与社会的外在关联,如政治经济、日常生活、文化思想、时代心理、社会风俗习惯等。

传播学课程论文篇5

研究背景

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人类已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时代。传播学专业也已经列入高校本科生专业目录,成为国内多所大学的新办专业。目前。中国高校本科生传播学专业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大多平衡和兼顾了学术界与业界两个方面,力图为社会培养两类毕业生:第一类是新闻传播从业人员:要使未来的从业人员在当代传媒中有效地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理解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以及大众传媒和社会、政治、法律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能够以战略性、创造性和批判性的方式思考和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各种问题,应对专业领域中的变化;第二类是科研人员:要让未来的科研人员在大学就读期间,从理论观念和研究方法方面得到熏陶,毕业后能够致力于对媒体内容、表现和受众方面的批判性分析,增加这个领域中的基础和应用知识,使他们具有批判性和规范性的分析角度,在学界和业界都能出类拔萃,在国内外担任领军人物。

经调查分析,中国的传播学本科教育与美国的大众传播学教育相仿。因此,课程设置要考虑到大众传播学专业的特点,增加学生对大众传媒的认知,注重传媒实践,同时提高传播学理论素养。传播学专业英语正是适应上述人才培养目标而设立的本科生课程,理论与实践并重。

概念界定

在探讨传播学专业英语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之前,有必要对其概念进行界定。传播学专业英语不完全等同于新闻专业英语,但与新闻专业英语存在着部分交叉。传播学专业英语应界定为“以英语为唯一的语言载体,既涵盖英语传媒实践,即英语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评论、翻译、摄影摄像等业务技能,又包括大众传媒历史与现实方面的专业术语、传播学经典著作赏析及前沿思潮研读的专业知识体系”。

基于上述概念。传播学专业英语课程应该包括两大类课程:以英语新闻实践为内容的课程,是通过对英美电视新闻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英语电视新闻主持人、记者、编辑和技术人员的工作方法和特点,掌握英语电视新闻文本的结构、语法、词汇等方面的特色,掌握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和健康等方面的英语新闻术语。而以传播学专业文章为核心内容的课程,则是通过阅读英语专业论文和著作,在了解传播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为学生独立阅读专业英文著作、撰写英文论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特色探索

根据传播学专业英语本科生的教学实践,笔者对传播学专业英语在教学内容构成和教学方法层面的一些特点予以探究。《新闻英语视听说》和《传媒专业英语》两门课程共同构成传播学专业英语课程。借鉴美国大学的做法,前者是后者的预备课程,后者是建立在前者基础上的高级课程。第一门课程在二年级下半学期开设,第二门课程贯穿于三年级整个学年。

《新闻英语视听说》。《新闻英语视听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接触美、英和中国知名媒体的经典新闻作品或最新要闻;鼓励学生分析和借鉴美英电视新闻在采访、写作、摄影、播报等新闻业务中体现的特点,初步培养传媒职业精神和跨文化传播的视野;通过生动直观的案例赏析和专业知识讲解,帮助学生逐步掌握必备的电视新闻学术语,如新闻价值、电视文稿、主持人、标题、导人等,同时培养良好的英语新闻语感以及扩大新闻英语词汇量。另一方面。精要、简洁、辩证地指出中西方新闻媒体在议程设置、平衡报道、新闻与宣传、新闻与法律等方面的异同。

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以CNN、NBC、CBS和BBC的新闻作品为主要视听材料。课后,学生阅读英文报纸,收听英文广播,收看英语节目,登录知名媒体的英文网站进行在线学习。熟悉主要新闻事件,了解其背景和最新进展。

《新闻英语视听说》包含英语和新闻视听说,其中英语是“外壳”,新闻视听说是“内核”。从“外壳”进人“内核”务必首先突破“外壳”。因此,课堂教学应引人视听跟读播报的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知识和技巧包括:练习跟读和复述,了解英语电视新闻结构,识记专有名词,听记数字,辨析和熟悉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发音特点,提高辨识新词的能力,领悟新闻导人部分的核心作用,利用句型结构理解大意,学习并掌握英语速记法等。

教学方法。《新闻英语视听说》课程为全英文教学,对学生的英语水平综合要求较高。而且,二年级本科生的英语水平大多为公共英语四级,建议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课前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需求。正式授课前的课堂调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对听说水平作出自我评价,提出对课程的期望。设立学习目标。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总体水平,控制课程难度和进度,也可依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因材施教。

课上精心引导,消除焦虑情绪。初次接触本课程的学生因听不懂,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紧张。因此,教师应耐心引导学生放松心情,介绍英语电视新闻结构和听力技巧,鼓励他们进行跟读练习,模仿纯正的发音;了解英美新闻播报时的弱读、连读等语音习惯,熟悉不同民族和种族人士的口音,做到泛听与精听相结合;通过模仿正确发音,学生逐渐培养起对原汁原味英语的敏感和适应;针对新闻作品中涉及的专业话题向学生提问,启发学生从中借鉴其独特的采、写、编、评、摄等技巧。每课练习前介绍相关的新闻背景和新闻人物,帮助学生迅速增加新闻知识,消除在理解时的不确定性。

互动式教学,个性化辅导。在教学中,努力向互动式教学和个别化学习模式转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以学生的新闻实践作为传播学专业英语的“模拟演练”。

如每课开始时,学生播报英语新闻,以求掌握并应用英语新闻中的常见词汇。随后,教师会对每名学生的语音、语调、非语言交流等方面予以个性化的即兴点评和指导。

在此基础上,教师“模拟”英语电视新闻策划、采集、编辑、制作和播出的全过程。学生自愿分组,召开选题策划讨论会,实施采访,制作英语新闻。此教学实践强调原创性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可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特长确定分工。教师不断关注学生的作业进展,按专题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最终对学生的作品依次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巧妙地把新闻价值、倒金字塔结构、平衡报道等内容融入练习。

通过学习,学生既可系统地掌握热点新闻及其新闻背景和发展趋势,也可熟悉英语新闻的词汇、语法和文体特色,并逐渐适应电视英语新闻的语音语调、语速和语气,最终理论联系实际,合作完成电视英语新闻作品,全面提升对英语新闻的理解力和掌控力。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发挥

了最大潜能,沉着应对社会现实对新闻工作者的挑战,

《传媒专业英语》。《传媒专业英语》课程跨越一个学年,分成Ⅰ和Ⅱ两个梯度。教学目的在于:满足全球化对英语教学在广度和深度上的要求,引导传播学专业的高年级本科学生直接阅读专业原著,在专业学习中巩固和提高英语水平,在英语学习中了解和研究专业知识。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大致涵盖各类大众传播媒介和大众传播学的主要领域,点面结合,深浅有致。形成梯次。每个单元一般包括综述文章、个案研究和著名学者关于该主题的经典论述。教师根据难易程度,灵活选取精讲和泛读的文章。

第一学期,课程以新闻学和传播学教育开篇。导论中首先界定“传播”的概念。随后,以大众传媒出现的先后为序,选取印刷媒介、电子媒介和新媒体的相关文章。第二学期,学习内容更加倾向于学术性较强的文章,其中涉及广告、公共关系、传媒经济、文化产业与文化研究、大众传播过程和效果、大众传播与社会、大众传播法律与道德等方面。

教学方法。《传媒专业英语》课程是重要的高年级专业课程之一,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由于该课程的讲授跨越一个学年,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侧重点也不同:第一学期强调听力、口语、阅读和翻译训练,第二学期则突出概括文章大意、收集素材、撰写学术文章的练习。具体采取的是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研讨式教学。课前,学生预习指定文章,查阅相关材料,大胆提出疑问。课上,通过学生口译与教师点评相结合、对文章重点和难点的师生互动分组研讨、相关纪录片的播放等方式,着重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精准理解、准确翻译、正确归纳作者观点的能力。在翻译和讨论时,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独到见解,敢于挑战学术权威。教师保持开放的、学习的心态,与学生平等、自由地研讨。课后,教师向学生推荐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名著,鼓励他们继续深入研究。

研讨式教学不仅切实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和翻译英文专业文章的能力,而且着重培养了学生探索新知和大胆创新的精神,为撰写专业论文奠定了基础。

课堂演讲。无论学生日后是从事传媒实践,还是学术研究,他们都应成为某领域的“专家”。因此,第一学期教师建议学生从大众传播中选择某一感兴趣的领域,以课堂演讲形式介绍该领域并陈述自己的观点。演讲后的问答环节培养了学生的应变能力。教师根据演讲内容,结合学生未来的传媒实践和研究的需要,补充实用性强的传播学专业术语,播放相关视频,介绍相关传媒机构,拓宽就业渠道。

因此,课堂演讲的内容大于形式,切实有效地帮助学生灵活掌握传媒专业术语、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专业英语的听说能力,为日后就业拓宽思路、夯实基础。

科研课题。在听、说、译三种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撰写英文科研论文。论文撰写严格按照开题、撰写、修改、定稿的流程执行。

教师将论文开题移至课堂进行,既兼顾整体,又注重个体。论文写作中,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培育原创精神,鼓励他们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在思维和行文方面,学生要借鉴所学文章,体会东西方跨文化差异,运用正确的术语、英文表达和论述方式。教师借助电子邮件对学生的论文提出指导意见。虽然教师的工作量增大了,但学生常常被教师严谨治学的精神所感染,并在科研实践中激发和培养出强烈的成就感。

传播学课程论文篇6

作者简介:黄伟萍(1966-),女,广东和平人,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规律与特点研究”(编号:2010ZY036)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12)11-0078-02

一、传播学视阈下的高职思政理论课与教师

(一)思政理论课内涵表现出的信息传播行为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者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和措施,按照拟定的思想教育目标,对高职学生即受教育者施加思想上的影响,促使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并进而影响其行为的过程。从信息学的分类可知,信息分为新闻性信息、娱乐性信息、劝服性信息和教育性信息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即属于教育性信息,但更多地属于劝服性信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决不仅仅是传授一些思想理论的基本知识,其根本的着眼点在于“三观”教育,即要把“三观”教育的理论切实转化为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并最终升华为他们的理想信念。

从传播学的视阈可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传播的三要素—传播者、信息、受众与之对应的分别是教育者、教育的内容、受教育者,这就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置于一定的传播学体系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以思想理论、价值观念、社会道德规范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作用于学生的知觉和记忆系统的传播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的传播是思政课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把相关信息传受给学生的过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选择尽可能与学生的“意识框架”和“人格图式”相接近的文字、语言、声音、图片、动作、表情等符号来诠释传授的信息,在教学中师生构建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过程中,教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传播的目的,或是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学生;学生是信息传播到达的最终落脚点,他们一方面接收来自传播者的信息,另一方面也主动地对接受到的信息做出反馈。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活动,同时又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

(二)思政课教师在传播学中的定位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作为传播过程的控制者发挥着主动作用。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疑是信息的传播者,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负责选择传播源和传播形式、主导整个传播活动,随时跟踪和接受信息反馈等任务。在传播活动中,作为传播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传播过程的发起者、引导者和组织者,也是思想教育活动的实施者,从传播学的视阈来看处于传播者的地位。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位于传播起点,是信息的寻觅者、加工者和传递者,掌握着整个传播过程。思政课教师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信息的“守门人”,控制着传播信息的进出与流通。当今社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道德意识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存在着道德与经济、传统与现代、追求金钱与讲究奉献等多种矛盾。在市场经济中成长的大学生无疑带有转型社会的烙印,他们身上也存在着很多矛盾,最突出的就是“知”与“行”的脱节。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对纷繁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收集、鉴别和筛选,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学生。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特别注重传播效果的实现,减少传播效果上的障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三)传播者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传播的效果

传播效果是指在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传递的信息被受传者接受以后所产生的有效结果。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的传播活动,良好的传播效果还取决于作为传播者的思政课教师的影响力。由此,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优化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传播者的素质和魅力是成功传播的重要因素。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般的传播,是意识形态的传播,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必须有正确的信仰追求和较高的思想觉悟,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善于对纷繁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收集、鉴别和筛选,传递正确的信息给大学生。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才可能用正确的理论和信仰去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立场去教育学生,用正确的思想去影响学生。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德高者方能为人师,思政课教师的“身教”比“言传”更具感染力。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包括知识水平、科学精神、人文修养等,这就是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事实证明,各方面比较全面的思政课教师最受学生欢迎。

二、基于传播学视阈的高职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升策略

(一)借鉴传播学“守门人”理论提升传播者的思想素质。在传播学视野中,“把关”就是传播者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过滤、制作、传播的过程,“把关人”控制着信息传播的流通与进出,他们充当信息传播“守门人”的角色。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社会开放程度不断扩大,西方价值观的不断渗透,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传媒环境的影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多样化的价值取向都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具体体现在很多学生对党的领导和国家发展道路高度认同,但政治观念和远大理想淡化,在实践中往往遵循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以自身利益作为判断事物的出发点。此外,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健全人格养成上存在着一些普遍性问题,如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这些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思政课教师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门人”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作为传播者的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将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这要求教师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筛选信息,消解西方思想文化的强劲渗透与影响,在信息源头上以正确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平庸或有缺陷,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或误入歧途。因此,具备较强的政治敏锐性、责任感和鉴别力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守门人”的必备思想政治素质。

(二)培养人格魅力提升传播者的传播感染力。要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传播者的人格魅力不容忽视。传播者的优秀人格能增强信源的可信性,可信性基于传播者的人格、声誉、品性等。同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容,由不同的思政课教师来进行传播,产生的实际效果可能各不相同,究其原因是因为作为受众者的学生,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信赖度对信息的真伪和取舍作出自己的判断,而传播效果往往受到传播者本身的人格魅力、个人形象和个人声誉等方面的影响。作为受众者的学生会乐于接受有人格魅力、信誉度高的传播者的信息。反之,如果受众者感到传播者信誉低下或者无人格魅力,则可能拒绝接受传播者传播的内容。再者,传播者应注重“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身先垂范、知行统一是传播者最重要的品德。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能否渗入学生心灵之中,所产生的教育效果能否体现在行动之中,主要取决于思政课教师的行为是否知行统一。青年学生的模仿强,他们喜欢把自己尊敬和爱戴的老师视为自己效仿的楷模,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教师行为的熏陶。思政课教师的身先垂范、知行统一,用自身的品德和言行,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这往往起到口头教育难以产生的效果。作为传播者的思政课教师具备言传身教、身先垂范、知行统一等人格魅力,是争取作为受众者学生信任的关键,也是提升传播者的传播感染力的前提条件。

(三)传播技巧的娴熟运用是提高传播者传播能力的有效途径。传播技巧指的是在说服性传播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教学方法也是一种传播技巧。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借鉴一些有效的传播技巧和方法,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将有利于改进思政课的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比如可以借鉴“预热策略”,在每一次讲课前组织学生“召开新闻会”;或加强多环节互动教学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调动受众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通过设计热点讨论、案例研读、课堂辩论等具体互动环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对真理的探索过程中来,并制造能触动受众者思维神经和情感血脉的“思想风暴”,从而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掌握一定的传播技巧是高职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高思政课教学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

(四)借鉴传播媒介多渠道拓宽和提升传播者的综合素质。媒介是传播中的重要一环,好的讯息只有通过合适的媒介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或形式非常重要,内容上的有效性依靠方式和载体上的有效性来保证。传播学意义上的载体通常指大众传播媒介,如广播、报刊、互联网、影视等。在传播中,讯息越丰富、越具有时代感,就越吸引人。目前,针对提升传播者素质的载体多种多样,如发展日新月异的互联网,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构成的媒介环境提升传播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合理利用传媒环境的社会教化作用,积极为传播者营造健康的传媒环境。

1.不断强化传统校园媒介的教育传播功能。高职院校传统校园媒介是指由学院宣传部、学生处、团委和各系部组织主办的主要面向师生传播的校园内的各类媒介,主要包括校园刊物、报纸、有线电视、广播等。校园媒体针对教师和学生报道的内容绝大多数是师生身边发生的真人真事,校园生活是其创作源泉,栏目设置更能贴近师生生活,适合师生的学习和生活特点,容易引起师生的兴趣和共鸣,这为充分发挥校园传媒在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方面提供了良好基础。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校园传媒的优势,在栏目设置上更多地从教师阅和听的兴趣出发,提高针对性和趣味性,比如开设“教学经验介绍”、“先进教师事迹介绍”、“教科研动向”等栏目,通过大量事实报道,以正确的舆论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帮助教师不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2.深入挖掘互联网的教育传播功能。从传播学视角看,网络为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师即传播者素质提供了新的视角。信息容量大、传输速度快、形式活泼、使用方便等网络特点深受教师欢迎,因此,网络独特的传播途径使其具有其他传播途径所没有的巨大优势。深入挖掘互联网的教育传播功能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措施有:一是搭建网上教育传播平台,如建立“法律法规网”、“红色网站”等主旋律的网页和版面以及电子论坛等方式,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开设“学术科研”、“教学管理”、“职业培训”、“合作交流”等栏目,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业务素质。二是创新形式和载体,卓有成效地开展平等互动式的主题鲜明的网络教育传播活动,如:开设教师与书记、院长互动栏目或信箱,或与相关的职能部门互动,共同探讨,解决疑惑,构建和谐校园,为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创设和谐的氛围。因此,网络传播的讨论式、互动式等传播特点,在领导者和职能部门与教师之间架起了一个平等沟通和交流互动的平台,使网络传播贴近教师思想实际,针对性和实效性强,提高了利用网络了解、服务、引导教师的功能,实现了利用网络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综合素质的目的。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高职院校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思想、学习、生活、管理形式等方面都会出现重大变化,原有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工作方式和载体将面临重大挑战,我们必须以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思路来开发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载体。面对新形势,探索从传播学视角来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的素质,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和功能的实现,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传播学课程论文篇7

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院校为了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在课程设置上不断进行革新,根据社会需求开设学科交叉课程。笔者所在的防灾科技学院就开设了《灾害经济学》、《灾害心理学》、《灾害信息传播学》等课程,学科交叉课程往往缺乏现成的内容体系,需要开设课程的教师结合课程所涉及的学科体系进行自行设计。本文以《灾害信息传播学》为例,认为学科交叉课程内容体系构建需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完整原则、融合原则、主次原则。

一、完整原则

学科交叉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坚持完整原则,也就是说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内容体系。至于什么才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取决于课程的属性。在《灾害信息传播学》的内容体系中,充分借鉴了新闻传播学各种教材的编写体例,最终确定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1.概说部分

这一部分分为三节,分别论述灾害信息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灾害信息传播的概念,灾害信息传播学的理论基础。这三个部分属于灾害信息传播研究的基础内容,决定着整个课程的方法和内容。

2.简史部分

在《灾害信息传播学》课程体系中,专门有一章的内容是研究灾害信息传播简史的。历史的梳理有助于学生理解灾害信息传播的发展演变过程,通过对原始传播时代、传统媒体传播时代中灾害信息传播形态和特征的了解,加深对当前新媒体时代灾害信息传播现象的理解。灾害信息传播简史站在一个宏观的视角,对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的灾害信息传播实际进行了简述,对整个课程内容体系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要素部分

《灾害信息传播学》课程内容体系的主体部分就是灾害信息传播要素,在全部的十章内容中此部分占到了四章(灾害信息传播者、灾害信息传播媒介、灾害讯息、灾害信息传播受众),几乎占到了全部章节的一半。这一部分详细地分析了各要素在灾害信息传播过程中的地位、特点、作用、表现形态,为灾害信息传播的整体认知服务。

4.机制和效果部分

这一部分包括两章内容,即灾害信息传播机制和灾害信息传播效果,传播机制部分分别从行业机制、道德机制和法律机制三个方面论述,传播效果则从积极效果的建立和消极效果的消除正反两方面论述。

5.案例部分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在课程教学中专门设立一章案例分析,选取了近年来发生的几起灾害事件,包括2008年的南方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山西运城地震、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道,分析了这几起灾害事件中信息传播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升信息传播效度的对策等内容。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直观地了解灾害信息传播理论研究大有帮助。

6.研究现状部分

作为一门课程,需要向学生传播这个研究领域最前沿的知识。《灾害信息传播学》专门设置一章的内容讲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在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了新的学术增长点,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术素养训练,指导学生如何在这个研究领域寻找研究选题和进行学术研究。

对于《灾害信息传播学》课程来说,以上的内容体系基本上体现了完整原则。不同的学科交叉课程应该有不同的内容体系,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内容体系,都应该设计完整,让学生对这一领域的知识有全面的认识。

二、融合原则

学科交叉课程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就是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有些课程涉及到的学科比较接近,比如《新闻传播学》涉及到的是新闻学和传播学,这两个学科同属新闻传播学这个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还有一些课程涉及的学科比较远,比如上面提及的《灾害心理学》等课程。无论什么样的学科交叉课程,既然是交叉,也就是说必须解决好学科融合的问题。《灾害信息传播学》涉及的学科知识包括传播学、新闻学、灾害学、管理学,这就需要寻找以上学科的交叉部分,在整个课程内容体系中有所体现。

学科交叉课程融合要实现各学科研究方法的融合。新闻学和传播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灾害学属于自然科学,二者有着不同的研究方法,学科交叉课程因为涉及到以上不同学科,所以《灾害信息传播学》课程在研究方法上也要进行融合。在本课程的概说部分专门有研究方法的论述,指出了该课程的研究方法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法、田野调查法、文化分析方法。其中,定性研究、田野调查和文化分析方法都是人文社会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而定量研究则更多地用于自然科学,灾害信息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但是在研究传播效果时,又常常会考虑到“灾害信息”这一特定的传播内容,经常会用到定量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体现了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融合。

学科交叉课程融合要实现各学科内容的融合。之所以开设学科交叉课程,就是因为单一学科无法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知识才能解决问题,因此,学科交叉课程需要将所涉及到的学科知识融合到一起。《灾害信息传播学》涉及传播学、新闻学、灾害学、管理学等学科知识,因此在涉及课程内容体系时,应充分考虑到内容融合。整个内容体系都是紧密围绕灾害信息传播设计的,如在《灾害信息传播媒介》一章中,针对灾害事件的特点,专门论述了各种媒体的物质依赖性及其应灾能力,在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了广播媒介在灾害救助中发挥着生命线作用。在《灾害信息传播机制》一章中,其中的行业机制、道德机制和法律机制等内容,就要涉及到管理学的相关知识,只有将这几个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才能构建具有学科交叉特色的课程内容体系。

三、主次原则

构建学科交叉课程的内容体系并不是要将所涉及的学科知识平均使用,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坚持主次原则,也就是说,要分清主干学科和一般学科,并厘清它们之间的关系,确定它们在学科交叉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灾害信息传播学》涉及到传播学、新闻学、灾害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在这四个学科中,传播学是主干学科,灾害学是一般学科,而新闻学和管理学只是在某些章节中体现,并不贯穿所有内容,所以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就明确了以传播学为主,灾害学为副,新闻学和管理学为辅的地位。

首先,以主干学科构建内容框架。《灾害信息传播学》尽管属于学科交叉课程,但是归根结底仍然属于传播学的研究范畴。课程组在构建课程内容体系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终认为仍需参考传播学课程体系。在参考了国内外传播学教材体系的基础上,几经协商,最终确定了《灾害信息传播学》的课程体系:灾害信息传播概说、灾害信息传播简史、灾害信息传播者、灾害信息传播媒介、灾害讯息、灾害信息传播受众、灾害信息传播机制、灾害信息传播效果、灾害信息传播案例、灾害信息传播研究现状。

其次,以一般学科凸显特色。《灾害信息传播学》课程毕竟不等同于《传播学概论》课程,它是一门具有鲜明防灾减灾特色的课程,那么就需要在课程建设中体现这种特色,这就需要在课程体系的微观层面紧紧扣住灾害学学科知识。无论是简史,还是要素和效果,甚至案例分析,课程内容的前提都是灾害事件背景下的信息传播。比如对业余传播者作用的重新认识、对灾区受众的信息接收习惯的研究、对广播媒介在灾害救助中的生命线作用的论述、对各种灾害事件中的信息传播进行的案例分析,都具有鲜明的特色。除此之外,在具体的章节中会涉及到新闻学和管理学的相关内容,这些学科知识只是对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充实,以使得整个课程体系更具科学性,更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学科交叉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既要面向市场,也要充分考虑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实际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和反馈,才能打造出体系完整、知识融合、主次分明的课程内容体系。

参考文献:

[1] 何高奇、张启兵、李建华等,《多学科交叉课程软件知识产权管理的教学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16)

[2] 陈海平,《动漫周边产品设计――动漫专业与工业设计学科交叉与整合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0(9)

[3] 杨晓波,《财经类院校学科交叉培养模式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0(8)

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2011年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201127)。

传播学课程论文篇8

Gamble夫妇是纽约大学的传播学博士,他们在纽约周边两所“级别不高”的文理学院担任传播学教授。美国的文理学院通常只培养本科生,教师要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课内外的教学与辅导上。2005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Gamble夫妇的《有效传播》(CommunicationWorks),这本书主要用于为本科生开设“传播学概论”等课程,这本书自1984年问世以来就受到同行的肯定和读者的欢迎,清华出版社引进的是第7版。从这本传播学教科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传播学实际操作技能的传授体系,这与国内目前开设的“传播学概论”课程教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播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但又是远远不够的。广告学专业应该加强具体的传播工作技能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学习了传播学课程以后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传播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传播工作能力,这应当成为传播学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授课内容的安排有两种思路可供参考:(1)增设“传播技能与实务”课程,将授课内容集中安排到这门课程里讲授,并安排相关的训练。广告研究W8张8嚣A张《:(2)将授课内容分散安排到“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与写作”、“公共关系”、“企业文化”等课程里,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加以讲授和训练。

二、文案传播能力的培养

1.加强汉语教育

现在大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令人担忧,一方面,出于功利的考虑,大学生不得不对英语的学习投入大量的精力;一方面,大学里往往不再开设语文课程,学生对于汉语的学习也普遍不够重视。很多时候人们可能会有一个误解,觉得自己是中国人,汉语言难道还需要好好学习吗?学生也可能会想上了大学终于可以不再学习语文了,可以喘口气了。这实在是一种不好的苗头。我们看大学生写的毕业论文,错别字、病句连篇,这样的学生怎么能称得上是合格的大学生呢?广告人从事的很多工作都离不开写作,比如广告策划工作需要撰写策划书,广告设计与制作需要撰写广告文案,广告媒体计划作业需要撰写媒体执行方案,等等。广告学专业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而写作就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运用,从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夯实汉语基本功实在是一件大事。汉语言是我们写作的工具,汉语言知识掌握不好,就很难真正写好文章。应当培养学生树立母语写作光荣的思想,加大对广告学专业学生的汉语言教育力度,培养和提高青年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这是一个基础问题,基础打不牢,高楼大厦就不稳固,终究是要坍塌的。应该为广告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文学作品赏析”等课程,最低程度上必须开设“现代汉语”课程,我们的写作还是采用现代汉语写作的多,这是最低限度的要求。

2.为什么要学习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是现代社会最成规模的职业化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总结提炼出了许多宝贵的技术成果,这些技术成果十分有利于广告文案写作的借鉴。新闻写作既是新闻专业工作者的必备武器,也是现代人生命中无价的技能,是生存和竞争的需要。新闻写作具有提升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普遍价值。它首先是一种职业技能的训练,其次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还训练了公民的表达能力。新闻写作是一种“戴着镣铐跳舞”的艺术。它不喜欢形容词、副词和套话,它反对记者乱发议论,它强调事实的力量,它重视事件叙述、细节描写、直接引语撰写等技术,它强调新闻结构的灵活运用,追求传播的效率。写新闻容易,写出好新闻并不容易。像记者那样写作——用最普通的字词写作,质朴无华却又充满魅力,写得准确、简洁、清晰、通俗易懂,写得又快又好看!我相信,通过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像记者那样写作。新闻写作的能力可以迁移到其他文章的写作上,可以很方便地迁移到广告写作上。一旦广告学专业学生掌握了新闻写作技能,等去掉了“镣铐”,“舞蹈”会跳得更好——广告写作会变得轻松自如,得心应手。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开设“广告文案写作”课程之前,非常有必要先开设“新闻写作”课程。培养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写作传播能力,也必须重视新闻写作技能的培养,这一点非常重要。

3.梳理广告文案写作课程内容体系

“广告文案写作”是广告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核心传播能力的重要实务课程。目前一些广告文案写作教程中,“有的是注重纯理论介绍,很少广告案例,教师要到处寻找资料补充印证理论;有的是理论不足,堆砌案例,成了广告文案汇编;还有的是在广告文案写作教材中讲很多广告学概论的知识,如市场调查、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受众心理等,冲淡了写作理论;有的大量引用国外案例,由于学生对国外市场和背景不了解,很难全面理解案例内容;有的把文案写作与广告创意糅在一起,不伦不类。”⑧我认为非常有必要梳理出一个科学的内容体系,“广告文案写作”课程这样安排内容体系比较合适——广告文案写作概述、广告文案的语言、广告文案的构成、广告标题的写作、广告正文的写作、广告口号的写作、报刊广告文案写作、广播广告文案写作、电视广告文案写作、分类广告文案写作、系列广告文案写作。

4.少讲多练,注重写作实践

写作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活动,必须让学生明白写作实践本身的重要性。写作教学更为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要看学生到底写了些什么,能写出怎样的作品。写作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多动笔多实践,少讲多练是一个好办法。我们容易有一个误解,觉得这个老师总让学生练习,是不是他讲不了写作课啊?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误会。对于写作来讲,老师讲得再多,讲得再动听,如果学生的练习跟不上,是无论如何也提高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我们的写作课程主要的不是培养写作理论家,而是要培养笔杆子。美国西北大学Medill新闻学院一年级专业必修课“采访和写作”每周上两次课,每次课程3个学时,第一次课程讲授为主,第二次课程之前教师布置选题,学生到室外采访2个学时,回来完成写作。@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我们也可以参考美国同行的做法,更加灵活地展开教学,让学生多动笔多实践。还应该鼓励教师编写实践训练教程,现在的教材多侧重理论阐释,却在实践训练方面缺乏亮点。授课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特点编写更加实用的实践训练教程,这必将会大大提高广告学专业写作类课程的授课效果,有助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他们的文案传播能力。

三、媒体传播能力的培养:创办和运营模拟媒体

广告传播效果的最大化离不开媒体渠道。认识媒体,熟悉媒体运作规律,提高运用媒体传播信息的能力,这是广告学专业学生必须修炼的功课。创办并让学生去运营模拟媒体是培养学生媒体传播能力的有效方法。虽然学生可以去社会上的新闻媒体实习,但由于媒体不可控制,学生往往只能接触表面的东西,真正有价值的操作却往往被隔离起来,一时很难起到操作训练的作用。这里讲的模拟媒体主要是指与国家正规媒体相对应的企业媒体和校园媒体,这类媒体主要用于组织范围内的传播,国家新闻出版和广电管理部门一般也不予正规审批。

1.企业媒体

传播学课程论文篇9

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个别学科方向设置较细。如本科阶段设有医疗新闻学。医疗新闻学包括编辑(医学);特写写作(医学);适用于卫生专家的排版设计;适用于卫生专家的出版法和伦理;适用于卫生专家的专业写作;新闻的语境;医疗保健工作政治学等课程模块③。再如,硕士研究生阶段设有传播政策。该专业所包括的必修课程模块有传播政策的政治分析(必修)和学位论文专业指导;第一学期的选修课程模块包括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技术和传播政策;传播理论;传播学研究方法;学习技能;第二学期的选修课程模块包括全球化和媒介;政治传播;媒介受众;性别,暴力和政治;政治传播等④。

点评 :学科细化与学科的深入发展息息相关。与欧美国家相比,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传播学教育)在中国发展的历史并不算久。因此,中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总的来说存在学科方向设置线条粗疏的问题。当然,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和学界研究的细化,一些细化学科正逐步被列入教学方案。譬如奥运报道、健康传播等。但是,由于这些教学方向完整体系的形成还需假以时日,因此,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这些被细化出来的学科方向往往跟其他早已成型的学科方向难以有明显的界线,难以突出细化学科方向个性化的东西。不过可以期待的是,不管是从横向看还是从纵向来看,中国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应该并且会朝学科细化的方向发展,横向学科细化以媒体类别(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为维度;纵向的学科细化以传播内容所属领域或学科领域(如体育新闻报道、社会新闻报道、经济新闻报道、健康传播、传播政策等)为维度。

体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

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此点可由针对新闻学本科生的课程设置略见一斑。

另外,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以2006年第一学期传播学硕士课程《新闻理论》为例,该学习模块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新闻业与互联网、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

点评: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现今中国的新闻学教育最早借鉴于苏联。由于当时国际、国内特定的政治背景和社会背景,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尤其是90年代之前),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但是, “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⑥。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教育差别较为明显

英国大学本科学制3年,硕士研究生学制1年。本科生入学前无需经过统一考试,而是一般要经历提交申请、面试、录取等程序。一般可以同时申请6所学校。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所提供的本科生教育包括媒介学和医疗新闻学。所提供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包括传播学、传播政策、针对国际学生的新闻学研究、媒介管理,摄影新闻学、公共关系等。

本科生阶段教育理论与实践并重(甚至更重实践)。学生一般每学期要修两门理论课,两门实践课。前者包括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全球化、媒介消费、传播法方面的课程。后者包括印刷、在线和广播新闻、电视制作、广播制作或公共关系等。学生入校后,即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侧重某方面的实践。譬如对电视制作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在实践课上学会摄影、编辑视频、制作演播室节目和制作纪录片等所需的技能。本科阶段的理论课在讲授时“多结合案例,与实践紧密相联,并不注重深入系统地介绍理论”⑦。多以教师讲授和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课堂。

硕士研究生阶段主要是深化学生的理论积累和培养其做研究的能力。实践课的重要性下降。理论课多以专题形式组织,表现出一定的深度,如2006年第一学期传播理论这门课涉及大众传播与现代化、发展传播学、意识形态与霸权、传播与文化、法兰克福学派、政治经济学等专题。课堂组织形式除教师讲授和小组讨论外,还包括一对一与导师面谈。在与导师面谈时间内,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老师深入探讨,老师会指导学生论文写作。

点评:国内新闻与传播学教育中出现的一个问题是本科阶段教育与硕士研究生阶段教育之间并未泾渭分明。一些在本科阶段学过的内容还会出现在硕士研究生阶段。解决此问题的一个途径也许是更准确地把握不同阶段教育的定位,拉开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距离。譬如将本科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做”,将硕士研究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对做进行思考”。要教好本科生“怎样做”,可能会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如硬件设备。硬件设备不仅体现在量上――量不足就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充足的熟能生巧的机会;而且还体现在质上――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用20世纪80年代的设备来训练21世纪的学生只能事倍功半。将本科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做”并不意味着只培养“匠人”,而是说,这是本科生教育的基本使命。将硕士研究生教育定位于“怎样对做进行思考”,亦即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会站在理论的高度上描述现实、解释现实、预测与控制现实。

博士研究生教育程序控制严格

博士研究生学制3年。拿到学位之前,一般要经过以下程序:提交研究计划――面试――注册――身份转换――提交论文――论文答辩。入学前无需经过统一考试,但要提交研究计划。如果学校认为有导师可以指导申请者将来的研究,就会组织面试,以了解其对该研究论题的把握程度及未来的研究潜力。申请者面试通过就会被录取。正式入学后就要在导师指导下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工作。首先要大量阅读与研究论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大学图书馆间资源共享,许多政府或社会网站上的信息完全公开,因此可供学生利用的信息资源特别丰富)。一年级第二学期初要经历注册程序,学生要准备书面材料,老师以面谈形式检查学生此前的研究成果,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二年级末要经历身份转换程序,一般需提交字数约为毕业论文1/3的报告,如果顺利通过专家小组的面试,身份就可由MPHil (Master of Philosophy ) 转为PHD候选人(PHD Candidate),如果未通过,就不能转换身份,只能修改后重新经历身份转换程序。身份转为PHD候选人后,就可正式进入论文写作阶段,接着是提交毕业论文及论文答辩⑧。由于目标清晰可见,博士研究生从入学的那一刻起就以理论突破为目的,并且有着明确的研究论题。由于导师与学生间的双向选择机制能确保学生的研究论题尽可能落在导师的研究领域(研究兴趣)范围内,所以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很充分地得到导师的指导意见。通过环环相扣的程序,一步步地完成始定的研究论题,可谓三年磨一剑。

点评:国内博士研究生阶段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所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有些学生所选定的研究论题与导师的研究领域(研究兴趣)出现错位,以致导师在指导学生做研究时不能那么游刃有余。此问题的主要责任并不在导师,而在于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选择机制并未能完全顺畅地运转。

留给学生主动寻求知识的时间与空间

英国高校教育每一学年包括两个学期,每学期正式上课时间为12周。2006年第一学期始自9月18日。第二学期始自1月15日。威斯敏斯特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只要求本科学生每一学期选4门课。硕士研究生的课程量要求不一,但也不算很多。以传播学硕士教育为例,要求学生在一年内修完3门核心课程和5门选修课程。公共关系硕士教育要求学生在一年内学完4门必修课和2门选修课。

点评:英国高校教育的工作量是每年24周,比中国少了近1/3。不仅如此,而且由于理论课上小组讨论和与导师面谈会占去相当多的时间,因此用于讲授的时间就更少了(每门理论课每学期约讲授十多个小时,当然也有的课会多些)。“老师只是给学生拉出一个知识框架,学生可以利用大量课余时间自己去探索、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13

必修课数量不多,选修课丰富

必修课程一般为核心课程,其在学生所修的全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每学期1-2门。以传播学硕士教育为例,必修课只有3门。可供选择的选修课则包括13门。

点评: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中,中国不少高校的必修课所占比重较大。不过此点只能作为一个客观差异来看待,并不能说明孰优孰劣。

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灵活

学生修完一门课,老师都会给出评定成绩。很多老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的方式不是期末考试,而是根据学生的论文(多为理论课)、作品(多为实践课)等做出综合评价。譬如对本科阶段新闻学方向的学生来讲,老师会根据论文和设计方案来评定理论课的成绩,根据实际操作,个人和团体设计方案和分析自己工作的日记等评定实践课的成绩,没有期末考试。

点评:老师到底以何种方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每一种方式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都是有条件的。

学生反馈全面

威斯敏斯特的学生在学期末会拿到一份学生反馈问卷,以调查每一教学模块(model)的教学效果。这份问卷设计得相对较为详细,不仅会涉及授课本身,而且还会涉及到教学设备、教材等。以2006年该校学生拿到的反馈问卷为例,整份问卷共分为9个部分,前6部分为客观题,后3部分为主观题。分别为组织;材料与设备;讲授(lecture);小组讨论和实践/设计;评价;综合评价;你的观点;背景信息;附加问题。每一客观题均包含五六个六级量表。

点评:教学本来就是个双向传播的过程。传播效果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反馈的情况。由于学生反馈意见的根据是自己接受教育的效果,而教学效果不光会受到课堂教学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教学设备、试验室设备、图书馆资源等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将这些内容包括在学生反馈问卷中会更符合实际情况。

注释:

③wmin.ac.uk/mad/page-400

传播学课程论文篇10

1.智媒体的传播者体现出明显的移动化特征。手机、平板电脑等已经成为主流的信息传播和接收终端,通过这些多媒体终端进行的视频电话、网络直播以及网络视频播放的弹幕系统等,都能实现实时互动效果,实现传受双方“面对面”交流的传播状态,互动性、移动化特征明显。

2.智媒体时代传播平台社交化特性明显。信息传播依托微信、微博、论坛、短视频及新闻终端等社交平台,通过好友、公众号、话题、群、圈等具有社会属性的群体进行传播,社交化特征明显。智媒体时代传播者和受众角色融合,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都是受众,传播成为一种低成本、高密度、广泛性的活动。这种传受合一的形态特点使得信息传播具有了个性化、社交化特征。

3.智媒体时代体现出信息传播全流程智能化趋势。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①。写作机器人、人机协同写作系统以及AI主播等智能系统已经融合到信息生产、分发及反馈的传播全流程。信息的快捷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信息传播已经突破地域、时间的限制。

智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为广播电视编导传播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

1.理性认知智媒体,熟悉新媒体终端的影像形态和传播特性的能力。智媒体时代的数字影像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多样态播放终端促使数字影像视听表达方式产生变化。越来越多的短视频采用18:9竖屏模式,第2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特别开设了“新影像手机影片竞赛”环节,竖屏画面已然登上大雅之堂。竖屏影像的勃兴直接导致影像构图形式的改变;且移动手机播放环境复杂,影像的色彩配置、景别、运动及压缩传输等都产生相应改变。因此广播电视编导传播人才应熟悉新媒体终端的传播特性及影像新形态,掌握前沿的媒体制作理念和技术。

2.提升网络信息分析与判断能力,提升运用新媒介进行网络传播的能力。网络传播能力包含双向两个层面,一是从网络中吸收信息的能力,二是使用网络进行信息编码和再传播的能力。智媒体时代的信息具有爆炸性和包裹性双重特性,广播电视编导传播人才应具备在海量信息中选择最具有传播价值的信息,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真实度,并通过视听手段表现出来,引导受众进行正确的信息认知和社会导向。

3.增强广播电视编导传播人才创新创意及制作的应用能力。智媒体时代传播者和受众融合,广播电视编导传播人才不仅要具备写作评论策划能力,更要掌握影像策划、拍摄、制作、包装以及线上传播推广的实践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提升人才的审美素养和创新创意能力,成为业务专长、能力全面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智媒体时代广播电视传播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革新

1.完善课程结构,以课程群模式进行系统化教学。在进行课程设置时通过规划和融合知识相关联的课程形成课程群,增加知识学习的逻辑性和关联性。以“厚基础”为特点设置学科基础知识课程群,培养学生的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方法论,从严从细,使学生学科基础扎实,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自我学习能力。以“精专业”为特点设置专业基础课程群,提升学生的创作基本功和动手技能,从精从专,使学生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每一个课程群内部均设置调研环节、理论基础课程、针对性影像创意策划课程和实操课程。课程群之间前后有机衔接,课程群内部课程互为支撑,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综合实践能力。

2.依托学科资源,加入艺术院校特色课程。艺术类专业院校涵盖艺术学、设计学、美术学、戏剧与影视学等多个学科,能从文学、美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给学生以启发。以“深传统”为特点设置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和中华文明精神内涵,从深从源,使学生具备优秀的人文素养,有社会责任承担能力和历史使命感、民族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

3.跨传播平台、跨学科式课程设计。智媒体时代是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任何一个影像在剥离出外在表现形式之后,最具竞争力的都是内容部分,智媒体时代传播平台融合化使内容生产成为制胜关键。课程体系设置时消除媒介壁垒,锻炼学生全媒体的概念,培养学生针对选题进行全媒体创意创作的能力。使学生创作内容既能满足在电视、网络栏目中播出的需求,又能在手机短视频App、微信公众号上投放。

4.增加网络传播技术类专业课程,掌握网络传播模式。智媒体时代网络信息是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要善于运用网络,对网络信息检索的熟练程度直接决定着学生对待事物的高度。在课程设置上“需要补充和加强信息技术专业技能课程,将数据筛选、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操作等能力,作为广播电视编导数据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②。只有掌握了网络传播技术类的知识,学生才能熟练掌握、运用新媒体传播平台。

5.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个课程群中包含理论提升课程和强化创意制作类课程。以视听栏目创意创作课程群为例,文化传播调研课程带领学生掌握视听栏目创作的行业动态;视听栏目形态分析课程使学生从理论上掌握栏目创作的基本要素;视听栏目编导与策划、视听栏目导播、视听栏目创作实训均为实践操作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学生在理论性课程中掌握主动学习意识和学术研究能力,在创作类课程中锤炼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智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传播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创新

1.项目化教学,有的放矢地锻炼学生综合应用能力。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作为依托指导学生进行通过实际操作进而掌握相关专业技能的授课方式”③。在授课过程中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搭建创作团队,导入项目教学模式。积极运用学院“产教融合”平台,在课程中由企业提出项目要求,学生分组确定创作主题、实施路径并实际操作,由企业和导师共同筛选出优秀项目并实现落地。在进行项目化教学时,教师积极转变角色,通过项目分发、项目创意筛选、项目实际制作及项目展出等环节,引导学生积极搜集资料,使学生提前介入行业水准的创作实践,掌握行业标准化创作流程,锻炼实际操作能力,达到项目教学的目的。

2.跨平台式内容教学,以内容制作为主要培养目标。智媒体时代拍摄制作设备、技术不再是传播活动限制,有创意的内容成为竞争的主力,是“内容为王”的时代。会讲故事、讲好故事成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在课程中增加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其次在剧本写作、视频创意制作等课程,讲授故事叙事的规律性知识,着重培养学生构建故事的能力;最后在授课中实行学生现场讲述的模式,在口头表述过程中认识到故事的逻辑性以及吸引观众的兴趣点,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文化,体现中国精神。

3.研究型课堂,增加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教学课堂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组成,主流的“主导主体论”的观点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具有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处于从属地位④。然而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与熟练程度方是课堂的意义。研究型课堂规避“主导主体论”的弊端,在授课中主动引导课程教学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思考、勤于思考,锤炼学习与创作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播学课程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276-03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社会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变化,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与工作能力成为了即时之需。因此,德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形成了一种新型高等教育类型--应用型高等教育。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传统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人才已无法适应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的需要。而承载精英教育的老牌、名牌院校培养的人才大多研究性较强,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就此,这种人才需求的变化为创办时间较短、区域优势不明显的新设院校提供了错位竞争的契机。不少新设院校积极寻求改革,突出自身特色,多设置应用学科专业,面向行业培养学以致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随着学校办学定位的转型,课堂教学也应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实行教学改革,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性代替知识培养的系统性,这种课堂教学改革的转变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在理论的学习中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成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理论性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将以笔者所教授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传播学概论》为研究对象,探索应用型大学理论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二、《传播学概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多强调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好的应用知识能力,这使得理论性课程教学遇到了难题,大多数理论课程强调的是知识系统的建构和基础理论的讲解,在课堂教学中难以体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传播学概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传播学概论》是一门理论性和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它是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传播学概论》课程主要向学生讲授传播的历史发展、传播的结构、传播类型、受众理论以及效果理论等。传播学作为一个交叉学科,起源于欧美,内容既涉及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符号学等行为科学,又涉及到信息论、控制论、统计学等信息科学。由于其主要理论和研究成果来源于欧美国家,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有相当的难度。如果《传播学概论》的课堂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讲述方式上,理论教学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往往只是对基础理论机械地记忆,不能建立合理的实际联想,很难把课堂教育内容和实际建立联系,致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根本用不上,“学而无用”。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不相符的。因此《传播学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传播学概论》教学改革新思路

1.PBL教学模式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是为了提高学生在现实社会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在《传播学概论》的课堂上把传播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呢?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

PBL教学模式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

PBL强调的是以现实问题为核心,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PBL将学习与更大的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它设计真实性任务,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教学模式的精髓在于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基于PBL教学模式的特点,笔者在《传播学概论》的课堂上强调以学生自主地解决真实情景的问题为中心,提高学习者有效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思维能力,从而有效地将这种能力迁移到未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如何将真实情景置于课堂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主要采取的是情境模拟教学法和案例讨论法。

2.情景模拟教学法 在这种教学方法中,教师将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出一个接近于真实问题的情境,选派若干学生在课堂中进行情景模拟,其他同学进行观察,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出相关传播理论,引发讨论,总结其核心内容。例如在讲授“符号与意义”这一问题时,教师选派四个学生,两个学生一组,以玫瑰花为道具,分别演绎男生向女生送玫瑰花表达爱意和中共地下党以玫瑰花为暗号接头的两个情境,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在这两组情境中玫瑰花是符号,而其所表达的意义却不同,为什么?从而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即“符号与意义并不是一对一的关系,情境在符号与意义的对应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情境并不一定均由老师制定,学生也可以自主提供素材,这种方式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参与教学的机会。例如在讲授“非语言符号的类型与功能”时,教师将学生分为八个组,学生自己设置情境分别演绎眼神、距离、服装、气味等不同类型非语言符号在传播中的作用,这种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参与性,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较为抽象的内容,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情境模拟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师、学生都被纳入到课堂这个具体的环境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有效地创造教学情境。从而实现 PBL教学模式中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双方实现有效互动。

3.案例讨论法 依据PBL教学模式的思想,案例讨论法也是笔者在课堂上使用的主要方法。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为具体、生动的案例,从而以案例的形式把学生置于鲜活的现实问题之中。针对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析,使学生在讨论中总结出相关理论。案例讨论法在《传播学概论》课程中的运用,有助于增加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以及理论的理解。案例讨论方法在课堂上的使用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案例的选择;二是讨论的组织方式。

由于《传播学概论》课程多开设在新闻专业、传播专业、播音与主持专业等,这些专业的学生需具备一种专业素质,即关注时事。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要注意时效性,不能一个案例用十几年。同时,教师选择的案例应当与课程的基本理论融为一体,教师在案例中提出问题,学生在案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得案例与课程内容的讲解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例如在讲授群体传播中集合行为中,笔者并没有以群体传播的概念、群体传播的特殊传播机制等一些理论知识为出发点,而是以发生在2011年的抢盐风波为案例,首先把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中去,让学生主动了解抢盐风波发生的整个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抢盐过程中个体的行为、情绪如何受到群体的影响,以及“碘盐防辐射”和“碘盐库存不足会涨价”这些谣言是如何产生的,从而引出群体传播中的两个重要问题即群体传播的特殊传播机制,以及流言和谣言产生的社会环境。以时效性较强的案例引导学生掌握重要的传播学知识,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讨论形式的组织对于案例讨论法的有效实施至关重要。PBL教学模式强调以“合作学习”为课程运作模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由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在《传播学概论》上如何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笔者主要采用把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的方法。

学习小组的建立既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传播学概论》课程内容的需要。传播学作为一个舶来品,它的核心理论都是由欧美的学者提出的,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中国学者还没有提出经典的传播学理论。因此《传播学概论》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多是建立在西方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这些经典理论会出现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是教材上没有的知识点,需要通过讨论来学习。同时,传播学的经典理论多提出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而我们知道现在大众传播中主要的信息传播平台就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学《传播学概论》不可能不考虑新媒体,而传播学的多数经典理论缺乏对于新媒体的研究,这就要求教师要补充关于新媒体的内容。针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发展性,讨论是理想的学习方式。因此建立学习小组,学生展开讨论是《传播学概论》本身课程内容的需要。

同时,建立学习小组,学生展开充分地讨论,实现“合作学习”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学习小组的讨论分为课外与课堂两组形式。讨论的有效实施需要学生在课堂外阅读相关书籍,搜集相关资料,学习小组可以把讨论放在寝室、餐厅等日常生活场所,在讨论中充分的预习,增进小组内的合作与交流。课堂上,教师引入案例,各学习小组展开讨论、辩论,既符合应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促使学生把传播学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又培养了学生批判思维的能力,在讨论与辩论中表达自己的观点,驳斥他人的观点,这种思维方法的培养学生将会受益终身。同时,在案例的讨论中,学生的语言能力也得到提高。

案例讨论法在《传播学概论》课堂中的应用可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合作学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四、结语

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要求抓住学生未来职业领域的实践性特征进行教学,作为理论性强、实践性弱的《传播学概论》课程,PBL教学模式的引入,促进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提高,在真实情境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而教师成为了知识建构的促进者,而不是形成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笔者认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学不能致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先起.《传播学概论》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初探[J].新闻世界,2009,(9):188-189.

传播学课程论文篇12

一、传播学视阈下的高职思政理论课与教师

(一)思政理论课内涵表现出的信息传播行为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教育者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通过多种方法和措施,按照拟定的思想教育目标,对高职学生即受教育者施加思想上的影响,促使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并进而影响其行为的过程。从信息学的分类可知,信息分为新闻性信息、娱乐性信息、劝服性信息和教育性信息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即属于教育性信息,但更多地属于劝服性信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决不仅仅是传授一些思想理论的基本知识,其根本的着眼点在于“三观”教育,即要把“三观”教育的理论切实转化为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并最终升华为他们的理想信念。

从传播学的视阈可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过程中,传播的三要素—传播者、信息、受众与之对应的分别是教育者、教育的内容、受教育者,这就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置于一定的传播学体系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以思想理论、价值观念、社会道德规范等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作用于学生的知觉和记忆系统的传播过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的传播是思政课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把相关信息传受给学生的过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选择尽可能与学生的“意识框架”和“人格图式”相接近的文字、语言、声音、图片、动作、表情等符号来诠释传授的信息,在教学中师生构建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过程中,教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传播的目的,或是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学生;学生是信息传播到达的最终落脚点,他们一方面接收来自传播者的信息,另一方面也主动地对接受到的信息做出反馈。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一种师生互动的活动,同时又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

(二)思政课教师在传播学中的定位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作为传播过程的控制者发挥着主动作用。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疑是信息的传播者,传播者在传播活动中发挥着主导者的作用,负责选择传播源和传播形式、主导整个传播活动,随时跟踪和接受信息反馈等任务。在传播活动中,作为传播者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传播过程的发起者、引导者和组织者,也是思想教育活动的实施者,从传播学的视阈来看处于传播者的地位。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播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位于传播起点,是信息的寻觅者、加工者和传递者,掌握着整个传播过程。思政课教师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信息的“守门人”,控制着传播信息的进出与流通。当今社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道德意识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存在着道德与经济、传统与现代、追求金钱与讲究奉献等多种矛盾。在市场经济中成长的大学生无疑带有转型社会的烙印,他们身上也存在着很多矛盾,最突出的就是“知”与“行”的脱节。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对纷繁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收集、鉴别和筛选,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学生。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特别注重传播效果的实现,减少传播效果上的障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三)传播者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着传播的效果

传播效果是指在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传递的信息被受传者接受以后所产生的有效结果。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的传播活动,良好的传播效果还取决于作为传播者的思政课教师的影响力。由此,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对优化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传播者的素质和魅力是成功传播的重要因素。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般的传播,是意识形态的传播,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必须有正确的信仰追求和较高的思想觉悟,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善于对纷繁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进行收集、鉴别和筛选,传递正确的信息给大学生。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才可能用正确的理论和信仰去引导学生,用正确的立场去教育学生,用正确的思想去影响学生。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德高者方能为人师,思政课教师的“身教”比“言传”更具感染力。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包括知识水平、科学精神、人文修养等,这就是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事实证明,各方面比较全面的思政课教师最受学生欢迎。

二、基于传播学视阈的高职思政课教师素质提升策略

(一)借鉴传播学“守门人”理论提升传播者的思想素质。在传播学视野中,“把关”就是传播者对收集的信息进行过滤、制作、传播的过程,“把关人”控制着信息传播的流通与进出,他们充当信息传播“守门人”的角色。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中,社会开放程度不断扩大,西方价值观的不断渗透,多元文化的相互激荡、传媒环境的影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多样化的价值取向都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具体体现在很多学生对党的领导和国家发展道路高度认同,但政治观念和远大理想淡化,在实践中往往遵循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以自身利益作为判断事物的出发点。此外,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健全人格养成上存在着一些普遍性问题,如自我中心的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这些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思政课教师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守门人”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作为传播者的思政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将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这要求教师在新形势下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筛选信息,消解西方思想文化的强劲渗透与影响,在信息源头上以正确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导向,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平庸或有缺陷,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可能偏离正确的方向或误入歧途。因此,具备较强的政治敏锐性、责任感和鉴别力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播“守门人”的必备思想政治素质。

(二)培养人格魅力提升传播者的传播感染力。要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活动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传播者的人格魅力不容忽视。传播者的优秀人格能增强信源的可信性,可信性基于传播者的人格、声誉、品性等。同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内容,由不同的思政课教师来进行传播,产生的实际效果可能各不相同,究其原因是因为作为受众者的学生,首先要根据传播者本身的信赖度对信息的真伪和取舍作出自己的判断,而传播效果往往受到传播者本身的人格魅力、个人形象和个人声誉等方面的影响。作为受众者的学生会乐于接受有人格魅力、信誉度高的传播者的信息。反之,如果受众者感到传播者信誉低下或者无人格魅力,则可能拒绝接受传播者传播的内容。再者,传播者应注重“言传身教”的重要作用。身先垂范、知行统一是传播者最重要的品德。思政课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能否渗入学生心灵之中,所产生的教育效果能否体现在行动之中,主要取决于思政课教师的行为是否知行统一。青年学生的模仿强,他们喜欢把自己尊敬和爱戴的老师视为自己效仿的楷模,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教师行为的熏陶。思政课教师的身先垂范、知行统一,用自身的品德和言行,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这往往起到口头教育难以产生的效果。作为传播者的思政课教师具备言传身教、身先垂范、知行统一等人格魅力,是争取作为受众者学生信任的关键,也是提升传播者的传播感染力的前提条件。

(三)传播技巧的娴熟运用是提高传播者传播能力的有效途径。传播技巧指的是在说服性传播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教学方法也是一种传播技巧。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借鉴一些有效的传播技巧和方法,运用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将有利于改进思政课的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传播效果。比如可以借鉴“预热策略”,在每一次讲课前组织学生“召开新闻会”;或加强多环节互动教学的方法,它可以有效地调动受众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通过设计热点讨论、案例研读、课堂辩论等具体互动环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对真理的探索过程中来,并制造能触动受众者思维神经和情感血脉的“思想风暴”,从而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创新,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掌握一定的传播技巧是高职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高思政课教学传播效果的有效途径。

(四)借鉴传播媒介多渠道拓宽和提升传播者的综合素质。媒介是传播中的重要一环,好的讯息只有通过合适的媒介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或形式非常重要,内容上的有效性依靠方式和载体上的有效性来保证。传播学意义上的载体通常指大众传播媒介,如广播、报刊、互联网、影视等。在传播中,讯息越丰富、越具有时代感,就越吸引人。目前,针对提升传播者素质的载体多种多样,如发展日新月异的互联网,高职院校应充分利用各种传媒构成的媒介环境提升传播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合理利用传媒环境的社会教化作用,积极为传播者营造健康的传媒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