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毕业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1-19 02:03:08

传播学毕业论文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1

二、民族大家庭的缩影的有利传播环境

各民族的文化和智慧在民族高校汇聚一堂,各民族的语言、心理特征、、风俗习惯、歌舞、服饰、饮食文化多姿多彩,使得民族高校成为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融汇成了民族团结的交响乐章。在这样的环境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是进行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教育,毫无疑问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因为各民族的同学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自然会懂得民族团结的意义和重要性;自然会理解民族关系的“三个离不开”思想;自然会坚持对待少数民族的“三个尊重”原则。就传播的媒介环境而言,民族高校是展示我国民族政策与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窗口。民族高校的创办,本身就是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重要体现。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是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永恒内容,也是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民族理论与理论政策教育的优良传统和长期实践,使民族高校的各族师生形成了相互包容、和谐相处的大局意识。这样的媒介环境容易使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入耳入脑,有助于促进各族师生的团结进步。

三、独特的传播媒介孕育出的独特信息情景

不同的媒介可以创设不同的信息情景,不同的信息情景能够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因此,选择恰当的传播媒介,创设有利于信息传播的情景,将有助于提高传播效果。和非民族高校不同,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除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及“形势与政策”课程外,还包括“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史”“少数民族史”(尤其是“近现代少数民族史”)等课程。笔者认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民族史”“少数民族史”(尤其是“近现代少数民族史”)等课程是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教育的独特媒介。与非民族高校不同,“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是民族高校各专业本专科生的通识必修课,因而,开设这门课程是对民族高校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及党的民族政策教育的根本途径。为了有效开展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教学科研工作,各民族高校都成立了民族研究院(所),形成了实力较强的民族理论研究和教学团队。由于所有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受益者,比如享受“高考加分”的政策性照顾,所以“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所宣传的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能够被少数民族大学生广泛认同和接受。“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堂因此而成为激发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和接受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独特情景。现在,“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已经成为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大亮点和特色,成为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和方面。“民族史”“少数民族史”尤其是“近现代少数民族史”等课程也是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内容和方面。“民族史”等相关课程的教学,有助于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本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助于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更加深刻地理解56个民族共同缔造了新中国的观念,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对祖国的认同;有助于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进一步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助于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民族团结是福,民族分裂是祸的观念,进一步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有助于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近代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进一步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认同;有助于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进一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总之,“民族史”等课程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途径,有助于培养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的“三个离不开”和“三个尊重”的思想,强化民族高校各族大学生的“四个认同”感。这些都有助于提升民族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2

艺术学院现有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获得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1年国家新增艺术学门类,我院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设计学获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科专业中,音乐与舞蹈学类有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三个专业;美术学类设有绘画专业,其中包括油画、国画、水彩、版画四个方向;设计学类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三个专业。公共艺术教育与研究中心现面向全校本科开设艺术类公共选修课,努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创新能力。学院一直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先后在国内外引进了一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建设成一支素质精良、造诣高深的教师队伍。目前,我院现有教职工97名,专职教师80名,其中教授19名,副教授24名,讲师33名,助教4名,共有硕士生导师41人。学院还聘请部分国内知名艺术家、学者任学院的客座教授,定期来院讲学和学术交流。为了及时掌握当前艺术领域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以及不同艺术流派的新动态,学院同德国、英国、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奥地利等多个国家的艺术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关系,并且聘请了美国、俄罗斯等国的艺术家来学院讲学。

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院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办学实力不断加强。部分教学成果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美术系、设计系连续举办各类美术作品展、毕业创作展和设计展,音乐系连续举办各类主题音乐会、毕业音乐会。近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上322篇,其中在CSSCI期刊30余篇。出版专著41部,教材51部。近四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项,国家863项目1项,各类省级科研项目9项、横向课题17项。可支配研究经费155万余元。

学院未来将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遵循艺术教育规律,树立科学发展观,践行尊重艺术个性,完善社会人格的教育观念,立足学校多学科的优势,在技能型与研究型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下,以科研深化教学、以展演促进教学、以实践检验教学,努力打造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专业平台。

艺术学院发展前景广阔,在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下,教学、科研、管理将上新的台阶,使学院成为培养人才的摇篮、传承文化的基础、艺术创新的源泉、引导审美的窗口,在学校内涵建设的发展道路上作出新的贡献。

音乐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并富有良知和责任感,具备音乐学科知识基础,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具备音乐学科综合能力的专门人才。

专业内容(特色):以音乐理论知识为基础,突出对音乐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音乐理论研究能力、音乐理论的编辑、评论、管理能力。

专业课、基础课:专业及论文指导;音乐学理论;中外音乐史及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说唱、戏曲、器乐音乐概论;世界民族音乐;音乐美学;作曲技术理论;视唱练耳;乐理;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钢琴或其它乐器演奏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相关专业、普通高等艺术院校、艺术研究机构、文化科研部门、文艺院团、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音乐表演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并富有良知和责任感,具备音乐学科知识基础,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具备音乐学科综合能力的专门人才。根据专业方向培养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在专业文艺院团、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艺术研究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内容(特色):音乐表演专业以音乐理论知识学习为基础,突出对器乐演奏、声乐演唱技巧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器乐演奏、声乐演唱及舞台表演能力。

专业方向:声乐演唱,钢琴、民族器乐、管弦乐器演奏

专业课、基础课:表演(器乐演奏、声乐演唱);音乐表演技术理论;中外音乐史及欣赏;中国民族民间说唱、戏曲、器乐艺术概论;视唱练耳;乐理;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美学;钢琴艺术史、教学论;重奏(唱)合奏(唱)室内乐合奏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在毕业后可在专业或普通高等艺术院校、文艺院团、艺术研究机构等相关部门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

绘画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相统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特艺术视角及鲜明的艺术语言。对造型艺术具备基础素描以及国画、水彩、油画、版画的材料进行造型的能力,能够继承国画、水彩、油画、版画艺术传统并将之发扬,能够从事国画、油画、水彩、版画艺术创作、教学以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美术理论知识,研究绘画造型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美术史、绘画基础、绘画创作与实践。

专业方向:油画、国画、水彩、 版画。

专业课、基础课:解剖与透视;素描基础训练;色彩基础训练;油画人体;综合材料;色彩分析;油画造型语言;中西方美术史;风景写生;素描人体;线描人体写生;工笔人体写生;工笔人物写生;花鸟画写生;水墨人物写生;油画人体;色彩分析;油画造型语言;水彩人体;坦培拉绘画研究;水彩造型语言;丙烯绘画;毕业考察、创作;黑白木刻、凸版版画、凹版版画、版画史、凸版技法应用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适合到文化艺术创作单位、设计部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等从事创作、研究和教学工作,到报社、出版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专业实际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运用创新型教育模式,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整体素质提高,强调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塑造,培养具有国际设计文化视野与中国设计文化特色、适合于创新时代需求、集传统平面(印刷)媒体和现代数字媒体于一身、在专业设计领域、企业、传播机构、高等院校、研究单位从事视觉传播方面的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意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和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设计史论、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及专业设计与实践。

专业课、基础课:设计艺术史、设计学、构成、装饰与图案、文字与版式、图形创意、品牌形象策划、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与印刷制作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平面设计企业、出版社、电视台、广告创意公司、展览机构、国家机关、高等学校等从事CI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编排设计、网页设计、插画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室内外环境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环境设计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以室内外环境设计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环境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和研究环境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设计史论、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及专业设计与实践。

专业课、基础课:设计艺术史、设计学、构成、环境设计原理、室内环境设计方法、环境设计基础训练、环境效果图表现技法、数字化环境设计、CAD建筑制图、室内空间设计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室内外装饰设计与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公司、环境建筑展览机构、国家机关、高校等从事建筑室内外设计、家具设计、灯具设计、景观设计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德、智、体、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及产品造型能力、良好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以及开阔的视野和较为丰富的跨学科知识,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以产品创新为重点的设计、管理、科研或教学工作,也能从事与产品设计相关的视觉传达设计、信息设计、环境设施设计或展示设计工作的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专业内容:学习和研究产品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设计史论、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及专业设计与实践。

专业课、基础课:设计艺术史、设计学、构成、工业设的时代性、数字化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色彩与纹饰、产品效果图表现技法、CAD机械制图、模型制作与工艺、产品设计调研、设计报告书与产品评价等。

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艺术设计、汽车设计、日用品设计、展览展示机构、大小企业、国家机关、高校等从事工业产品造型等多方面的专业设计、策划管理、科研及教学工作。

新闻与传播学院简介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于2014年3月22日正式成立,是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关于地方党委宣传部与高等学校共建新闻学院的要求,以及“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与吉林大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协议”的规定成立的全国首批十个部校共建试点学院之一。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以文学院原有的新闻学系、传播学系和广播电视艺术系的师生为主体,包含4个本科生专业:新闻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和广播电视编导;硕士研究生专业包括3个学术型硕士点:新闻学、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专业型硕士点,新闻与传播、广播电视艺术; 1个博士研究生专业:文学传播与媒介文化,同时学院设有1个教育部新闻传播类文科实验教育基地。新闻传播及相关学科现有专职教师43人,其中教授10人(含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23人,学历层次基本实现了博士化。在籍全日制学生1213人(其中本科生956人,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93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52人、博士研究生6人,留学生6人)。

随着国际化的大趋势和学科专业的不断拓展,学院不断扩大对外交流,与美国肯塔基大学、罗格斯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日本西南学院大学、佛教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建国大学,乌克兰基辅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等20余所国外高校相关学院建立并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学院还与台湾大学、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世新大学、台湾淡江大学、香港浸会大学等台港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和师生访问学习活动。

吉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所含相关专业培养的大批优秀人才已遍布海内外,其中不少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知名记者、编辑、广告人和播音与主持艺术及广播影视界精英。近十年来,200余人次荣获全国文科计算机广告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一等奖等竞赛奖近百项,1名同学获得“佳洁士杯”全国主持人大赛新闻类第一名,1名同学获得全国城市电视台主持人大赛上镜奖,10人获得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周冠军、1人获“挑战主持人”新闻类年度总冠军、3名同学获得全国校园金话筒主持人一等奖。同时,毕业生中1人获2007“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电视主持人金奖,1人获2008年度“中国公益事业形象大使”。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毕业生中约有25%的学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进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以及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等国高校相关专业深造。其他同学分别被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阳光卫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社音视频部、北京电视台、上海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知名媒体聘用。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毕业生中约有35%以上的学生被免试推荐或考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进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全国重点高校以及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校相关专业深造。其他毕业生分别被新华社、湖南卫视、辽宁电视台、吉林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等媒体聘用,并显示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学、播音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中外文化知识、播音专业理论,掌握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新闻传媒编辑制作等基本技能,具备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的基本能力。

该专业拥有吉林省一个高校文科教学示范中心——吉林大学新闻传播与广电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同时承担着吉林大学电视台六个栏目的采、编、播工作。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其它传媒机构,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编辑制作工作。

专业前景:适应信息传播和电子媒体的急速发展,发挥综合性大学的学科布局优势并依托文学院相关专业资源,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以播为主、采编播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3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 )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人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

    1.3从高校时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人,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人、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4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经有较多的著作,在中国期刊网(cnki )中以“大学生就业”为检索题名,时间范围为2000-2009年10年时间,共搜索到4700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132篇精确匹配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2篇精确匹配的博士学位论文和52篇精确匹配的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在中国期刊网中以“大学生就业信息”为检索题名,搜索到18篇精确匹配的期刊文献,而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文献、博士学位论文文献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文献均为0篇。可见,目前对就业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对毕业生择业方式、择业观念、择业行为、高校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描述和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上,而从传播学的信息传播角度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的成果则不多,也尚未提出一个较为明确有效的就业信息传播模式。

1.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现状

当前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从文献性质角度划分,大致可分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政策文本和工作报告、高校就业指导和服务部门的工作总结、专门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

1.1大学生就业形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的夏鲁惠认为,从劳动力市场供需分析,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整体上是与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规模相适应的。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区域化发展,劳动力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也呈现出区域化特征。同时,本科毕业生的规模偏大,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数年保持增长。但全国高校毕业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研究员曹殊在《新世纪初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分析指出,我国就业市场将出现买方市场的情况,社会发展快引发的社会需求变化加剧,以及高校的人才培养滞后性将诱发结构性供需失衡,导致供需矛盾加大;研究生挤占本科生、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就业岗位的挤占效应将加剧;高薪职位难求、整体职位层次下降、平均薪酬水平下降的局面将出现;毕业生求职总成本将增加。

1.2从就业政策的层面,部分学者也通过国内外的分析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成果。杨伟国(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分析了欧美国家的就业促进措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通过就业激励措施等促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满足需求的关键则是鼓励创业和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大学生就业匹配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完善大学职业指导体系。这三个方面相关政策的提供,如日本的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英国牛津大学的职业服务处、美国的免除学生的贷款等具体措施是这些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办法。

于伟和郭庆童分析了西方高校的政策并且针对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们认为,首先,西方的高校就业指导基本实现了机构专门化,提供了就业保障;其次,机构的投人力度大,在人员配备、办公条件、经费保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从而提升了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实力;再次,西方国家有非常成熟的就业指导模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李宏和谭远发总结了我国的解决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大学生就业。同时也提出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改革教育体制、转变二元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形成良性的“大循环”长效机制。

1.3从高校时学生的培养这一微观角度出发,研究者们都提出了构建“全程指导”的就业工作模式。罗开礼通过对西南农业大学的全程指导模式的解读,为高校的就业指导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杨静和张庆亮通过比较中、美、德、英等国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认为,目前我国的就业指导处于边实践边改革的阶段,在机构设置,经费投人,人员队伍建设,就业指导工作理念、方式、途径等方面都明显滞后,不能适应目前的就业市场变化和要求,急需建立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黄洽宾则提出了在高校的平台培养模式中构建全程就业指导体系的理论。平台培养模式将大学教学内容按照人才知识结构和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划分成四个平台,这四个平台既有渐进性又有针对性,是一种独具特色、科学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据四个平台的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推进大学生全程就业指导,完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实现大学生的梦想,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相关研究

目前,就大学生就业信息方面的研究并非没有,而是从信息传播模式的角度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仍然很少,从已有的成果看,大学生就业信息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2.1在大学生就业信息收集、筛选、利用方面的研究。在就业信息收集的途径和渠道分析中,学者们的意见比较一致,认为大学毕业生主要通过学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人才交流会、双选会等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和就业市场,各种社会关系、媒体,实习、社会实践,网络渠道等途径来获取信息。而河南教育学院政治系副教授季荣臣则根据以上方法总结了地毯式访问、连锁介绍、中心开花、供需见面和直接研究法等五种信息收集的方法。从信息传播的视角,余彬和潘烈认为,大学生就业信息传播方式呈现群体内部信息传递和外部辐射两个方面,并主要从内部信息传递阐释了就业信息的获取渠道。

在就业信息的筛选和利用方面,学者们的观点比较一致。苏静在对湖南省三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毕业生筛选信息的主要依据有:薪酬待遇、所学专业和兴趣爱好,而对专业对口、单位发展等的要求并不高;对于单位提供的信息的明确程度,已就业和未就业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不能一概而论;在个人各方面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方面,大多数毕业生比较自信,但也认为自己缺乏工作经验。一般来说,通过信息渠道获取的就业信息是比较杂乱的,毕业生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个全面的筛选,选取对自己最有用的信息。季荣臣则提出了科学筛选就业信息的方法:善于对比、掌握重点、了解透彻、适合自己等。

2.2在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化建设方面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的研究比较具体,成果较多。就业工作的信息化和就业信息网络建设是根据高校自身要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现状所提出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拓宽就业工作发展空间,是目前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理论界,关于这方面有很多的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韩伟平等研究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平台。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主管部门构成系统的四位,外部环境则是整个社会,共同作用于大学生就业这个整体。构建一个“四位一体”的系统服务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协助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实现个性化服务,为学生、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间提供快捷、方便的互动平台。余菜花等通过对河北省就业服务信息化的研究提出,虽然目前河北省的就业服务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比如在线招聘求职信息传递不畅、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地区差距大、劳务输出管理问题突出、“就业服务网”建设落后、就业信息搜集缺乏主动性、加工深度不足、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主动性不强、就业培训信息化水平较低等,并给出了对策,如加大对经济落后地区的就业服务信息化投人、统一规划建设就业服务网、主动收集就业信息、提高就业信息质量、主动推送就业服务信息、科学构建劳动保障网站、大力发展在线培训服务、培育企业化的大型在线劳动力市场等。

2.3在大学生就业信息与就业指导关系方面的研究。目前理论界对信息与就业指导也有了一定的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李晓静就分析了就业信息渠道与大学生就业信息的关系,为就业指导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经过研究,她认为,人际传播渠道和互联网若能满足大学生的求职信息需求,将增强他们对自身的就业信心,而传统媒体渠道的信息满足,将增强他们对宏观就业形势的信心。但研究还发现,信息渠道的使用与满足之间的差异性—使用各种信息渠道可能对大学生的求职信心产生负面作用。招聘会、中介等组织传播方式并不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信心。湖南师范大学李权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机制过程中的心理,他从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获得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着手,采用追踪调查和电话访问的手段,提出关于就业心理的四条假设,分别是: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感到迷茫和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对个人能力和努力缺乏信心、大学毕业生中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得出以下结论:大学毕业生对自己就业相关的个人因素认识不足、大学毕业生对职业稳定性认识不足,大多数赞成“先就业再择业”。这些对大学毕业生心理的研究能够促进各个层面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上的发展。

3.从传播学视角建立就业信息传播模式的合理性探讨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5

如今,高等院校传播学本科专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开设在最初的综合性院校,一些单科类院校,比如师范类、理工类、财经类、农林类等院校也都陆续开设了传播学专业。各级各类院校的传播学专业,是否能够结合自身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发展的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是笔者非常关注的问题。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一是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二是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只有实现二者的融合,同时做好两个方面的教学工作,才能使培养的人才既“上手快”,又“有后劲”。要完成这一目标,就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来支撑。

(一)理论层面课程设置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下设机构中,并没有成立单独的针对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因此,关于传播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笔者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收集整理(见表1)。

1.学理性课程。笔者对上述高校中学理性课程名称出现不止一次的课程作了统计。从中不难看出,几所高校不约而同地开设了“传播学概论”这门课程;“新闻学概论”和“传播学研究方法”这两门课程开设的比例也超过了半数;另外还有2门课程,开设比例达到了40%。除此以外,武汉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还开设了“新闻史类”的课程;复旦大学和深圳大学增添了“新媒体类”的课程。

2.术理性课程。笔者对上述高校中术理性课程名称出现不止一次的课程作了统计,80%的高校开设了“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程(其中包括分开设置“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高校);“传播伦理与法规”和“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设置情况也超过了半数;“广告创意及策划”类的课程有40%。

(二)应用层面课程设置

相对于理论层面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共同性而言,各个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应用层面课程设置则差异较大,这是由不同高校各自传播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侧重的方向不同,所开设的应用层面的课程自然会大不相同。但是,笔者通过统计对比,根据其各自侧重的不同方向,各个高校都尽可能地提供了其专业方向相对完善的课程组合,在这一点上仍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见表2)。从表2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各个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应用层面课程设置中,开设率较高的集中在以下几门课程:网络技术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多媒体应用技术、电视摄像、电视节目制作、动画制作等。上述课程都可以归纳到两个方向的范畴中,一个是广播电视方向;另一个是网络方向。其余的课程设置,则重复性不大。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决定的,不同级别的学校其学生未来发展的定位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则是学校类别和教师学缘结构决定的,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教师资源,突出特色办学,也是各校传播学专业追求的目标。

二、吉林农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探索

吉林农业大学作为广义上的单科类院校,其传播学专业从2004年开始正式招生以来,至今已有4届本科毕业生。从这4届毕业生的去向来看,每年都会有3‘~5人考取研究生,其余的则会就业,就业去向又主要集中在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广告公司、企业宣传部门等单位。虽然2006年学校针对课程设置中不尽合理的地方进行了修订,但整个课程体系仍是以广播电视传播为主要培养方向,修订也主要集中在课程开设顺序及个别选修课的调整。因此,目前学生的毕业去向选择面仍过窄,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其与其他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竞争激烈程度,提高了就业难度。针对上述问题以及七年来在实践教学中得到的反馈,我们对2011年新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探索f生的改革。

(一)划分专业方向

吉林农业大学作为省属院校,其传播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在顺应时展的前提下,如何形成自身特色是我们一直关注并思考的问题。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已日益成为公众的资讯工具,未来即将发展成为公众主要的资讯工具。因此传播学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应关注,甚至专注于新媒体,这已赢得了很多同仁的共识。因此,我们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设定两个专业发展方向:“广播电视方向”和“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学生在大二下学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发展方向的模块课程。

(二)完善课程体系

现有的课程体系主要是以广播电视的课程为主,并没有涵盖传播学专业应有的知识范畴,也没有整合和利用农业大学特有的资源。按照上述高年级分设两个专业发展方向的构想,我们必须精简广播电视的课程,增加网络与新媒体的课程,加大跨院系的选修课程的数量,并填补一些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开阔学生视野,使其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1.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基础课中,我们选定了5门学理性课程,其中“传播学概论”和“广播电视概论”为原方案中课程予以保留,新增“新媒体概论”“新闻学史论”和“传播学研究方法”3门课程。其中“新媒体概论”作为与“广播电视概论”相对应的专业方向发展的概论性课程,可为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提供参考;“新闻学史论”有助于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具备长远发展的潜质,同时它也是一些高校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课程;“传播学研究方法”作为研究方法类课程,也是一个专业课程设置中所必需的。另外,传播学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与文字功底,原培养方案中我们在低年级开设了“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两门课程,由于新方案要在低年级增补一些理论课程,考虑到学时的限制,我们决定将上述两门课程整合为“中国文学赏析”这一门课程来开设。同时,为了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我们开设了“农业科技概论”这门课程,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2.专业主干课。我们对原有方案基础课之外的专业课程作了梳理,把一些术理性课程以及两个专业方向都需要涉及的应用型课程作为主干课开设。其中,“数码摄影”强调数字化的拍摄和后期处理;“电视摄像与照明”是原方案“电视摄像”和“电视照明”两门课程整合后开设的课程;新添加的“文案策划与写作”课程旨在加强学生的文案策划与写作表达能力;“媒介经营与管理”也填补了原课程体系中媒介管理类课程的空白;其余课程,即平面设计、非线性编辑、新闻采访与写作、媒介经营与管理、广告创意与制作、编辑出版、媒体政策与法规则是两个专业方向都要涉及的原方案课程,予以保留。

3.专业方向选修课。(1)广播电视方向。对于广播电视方向课的设置,相对较为明确。根据原有方案的实施情况,结合学生的反馈,我们决定在广播电视方向设置“广播节目制作”(由原方案的“录音技术”和“播音与主持”整合)、“影视后期包装”(由原方案的“影视合成”和“影视动画”整合)、“农业科教片与专题片创作”(新增),其余课程为原方案课程,包括影视语言、电视节目制作、影视作品解析、栏目与节目策划。(2)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对于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国内成型的课程设置还很难找到,大家还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其实,新媒体只是一个新的平台,其包含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在,主要包括资讯、娱乐、商务和社交。从传播学的专业特点来看,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资讯方面的内容。结合现有的硬件设施和师资状况,并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我们购买了大量的相关教材,反复讨论,并逐一落实开课教师,充分兼顾了教师和学生的利益。最终决定在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开设7门选修课程:网络传播概论、网络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网络新闻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农业新媒体运营。整个该方向课程中,除“网页设计与制作”为原方案课程以外,其余课程都是新开设的。

三、关于单科类院校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的设想

(一)专业联合培养很多媒体行业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更需要传播学之外专业的毕业生,究其原因只有一点,学生的内容制造能力不足。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不妨尝试在本校非传播学专业的大三学生中进行二次招生,由其入学时的专业(比如农学等)负责培养学生的内容制造基础能力,由传播学专业培育学生从事媒体工作所必需的媒体和运营能力。这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突出办学特性、提升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6

“童子功型”: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顾名思义,这类专业没有个“十年功”你是混不进去的。报考这类专业的考生通常从很小的时候就尝尽了“人间疾苦”――再冷的冬天也要练琴,再枯燥的时候也得对着鸡蛋画画,哪怕脚上有伤也得坚持练舞……好在,熬出头之后的风光,也是相当令人艳羡的。

音乐类:含音乐表演(如声乐、器乐等)、作曲与作曲理论、音乐学、音乐教育、乐器修造(如提琴制作、钢琴调律)等。

美术类:含绘画(如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雕塑、美术学、美术教育、艺术设计学、书法、艺术设计(如环境设计、装潢设计、服装设计、装饰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电脑艺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等)、戏剧舞台美术设计、动画等。

舞蹈类:含舞蹈表演(如芭蕾舞、中国古典舞、现代舞、国际舞等)、舞蹈编导、舞蹈学(如舞蹈教育)等。

不难看出,这类“童子功”型专业的对扣性相对较强,譬如音乐表演、绘画、雕塑、舞蹈表演等专业的性质让人一目了然。下面详细介绍一下设计类几个相关专业。

艺术设计可以说是应用性最强的美术类专业,也是美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力量。它与时展紧密相关,具有多元性,涉及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多方面。由于艺术设计的涉及范围太广了,所以它的专业分类还包含很多细化的专业方向,每个方向的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各有侧重。

平面设计专业即视觉传达,主要学习广告战略、广告表现、书籍设计、插图设计、摄影艺术与技术、新媒体创作与应用等课程。毕业生就职于各企事业单位,从事企业形象策划设计、逆向设计、展示设计等工作。当然,如果你有一颗渴望创造的心,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设计工作室是最佳选择。

广告设计专业主要学习广告策划与创意、文案、广告经营、媒体研究、摄像与摄影、广告设计、市场调查等课程。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去向是:报社、杂志社、电视台、广播电台、出版社等新闻出版单位的广告部门、企事业单位广告部门、中外广告公司、市场调查与咨询行业等。

室内设计专业主要学习室内空间设计、室内陈设设计等课程。学生毕业后多成为图纸绘制员、三维建筑表现设计师、室内装潢设计师等。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 主要学习素描、水粉静物、室内设计原理、现代设计史、建筑工程制图与识图、AutoCAD、Photoshop图像处理、Corel图形设计等课程。学生多从事专业相关行业,如橱柜设计师、家具设计师、施工图设计师、效果图表现师、预算员、工装设计师、设计师助理、施工监理等行业。

装饰艺术设计专业主要学习素描、色彩、三大构成、室内外装饰设计、装饰材料构造与工程预决算、展示设计、家具设计、景观ms211、CorelDraw、AutoCAD、Photoshop、3DMAX等课程。其毕业生多从事室内外设计、装饰绘画、景观设计、家具设计、小区规划等设计工作。

服装设计专业主要学习服装结构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服装CAD、服装生产管理与营销、排料与推板、服装立体裁剪等课程。该专业对口就业率极高,多从事服装设计与开发、服装生产工艺设计、服装打板、服装推板、服装生产工艺单编写、样衣制作、服装生产管理等工作。

产品造型设计专业主要学习设计素描、产品速写、设计图学、快速表现技法、视觉传达设计、形态设计等课程。学生毕业后多就职于工业设计公司、IT产品设计与制造、家具、玩具、影视动画公司、游戏后期产品设计等企业,从事产品三维造型设计、新产品开发、视觉传达设计等工作。

多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主要学习素描、色彩、构成学、数字特技原理、MAYA、After Effects、Premiere、影视广告创意设计等课程。在电视台、影视公司、大众传媒、音乐与唱片发行公司、广告等领域都可以看见该专业毕业生的身影。

“华丽转型型”:半路出家 亦可艳惊四座

这种艺考类专业的情形与“童子功”型不一样。很多同学是进入高中后才考虑改走艺考之路进行的“华丽转型”。这样一样可能在艺考中胜出。比如一些同学从上高中起就参加一些像美术、古筝、播音主持这样的培训班,如果天赋尚可,所学专业突出,再加上文化课成绩不错,不仅可以上个本科,甚至有机会考上像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美术学院这样的名校。

对于这一类考生来说,可选择的专业更多偏向于应用实践类。譬如广播电视艺术类、戏剧影视艺术类等专业,它们区别于美术、声乐、舞蹈需要长期积累,与你平日的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关系紧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这类“华丽转型”专业考生的要求,各大高校可能会有不同的录取政策,主要是专业技能的加试,例如:画面组合、影视作品评析、命题演讲、综合素质及其方案策划等。其专业课考试看重的不仅是学生现阶段学习某专业的能力,还有未来从事这一专业的潜力。

广电、影视、戏剧类

电视上俊男靓女主播们的无限风光显然给广播电视艺术类专业的大红大紫点燃了一把火。近几年来,包括广播电视编导、电视节目制作、播音主持在内的专业,已经成为艺考最大的热门。

广电、影视、戏剧类:含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编导、录音艺术(如录音工程等)、摄影摄像、影视照明、电视节目制作、表演(如影视表演、戏曲表演、戏剧表演等)、导演(如影视导演、戏剧导演等)、影视戏剧文学等。

播音与主持专业

能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你就能成为人见人爱的电视节目播音员了吗?如果你这样认为,显然是大错特错的。虽然标准的普通话和流畅自如的语言表达是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最重要的“硬件”,但是,更为重要的“软件”――临场应变能力才是这个行当里最无敌的杀手锏。这种能力需要从业人员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知识结构。

大学期间,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还需要了解整个新闻采集、编辑的流程,掌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技术,优秀的毕业生除了需要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知识和语言文学的相关能力,还要掌握哲学、政治、经济、社会、法律、心理、艺术和美学等多学科知识。

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非常广,除去我们熟知的电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广告配音、电视电影配音等职位,还可以系统学习采编播课程,毕业后从事音频编辑、灯光师、影响师等工作。

电视节目制作专业

想知道我们每天看到的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可以解答你所有的疑问。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可以分为数字媒体艺术、数字电视制作等方面,旨在培养掌握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同时又能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行电视节目制作、网页设计、课件制作的复合型专业技能人才。毕业生分布于电视台、电台、广告公司、网络传播公司等各种传媒机构。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如果说电视节目制作的岗位是起房子的建筑工人,那么节目编导可以说是房子的“建筑设计师”,他们是台前幕后的灵魂人物,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就是优秀编导的培养基地。编导编导,既要能做编辑、编剧,又要能做导演,是个名副其实的“杂家”。编导专业开设的课程相当丰富,从新闻传播的相关原理,到影视作品分析,再到戏曲类的专业学问,甚至还有色彩学、摄影技术、照明技术等等,与影视相关的内容它都尽收囊中。时下,随着毕业生逐渐增多,所有学生都面临着一样的就业压力,而编导专业学生因为一人可以同时承担多种工作,成为传媒行业的新宠。

摄影摄像技术专业

在校园里有一群很酷的学生,你常常会看到他们扛着摄像机在校园里东走西窜地拍片,他们八成就是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学生。他们用镜头将艺术梦想延续,影像画面就是他们诠释眼中世界的方式,斯皮尔伯格、张艺谋、奥利弗・斯通都是出身摄影类的专业,难怪他们的电影画面总是极具美感。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学生拥有良好的美术基础和摄影技术,该专业的毕业生几乎不会被外行“抢饭碗”,因为他们今后走的是技术型路线,他们的岗位可没这么容易被替代。影楼、影视公司、新闻媒体行业都是该专业的对口单位。

导演专业

也许你从小就是班干部,具有掌控全局的协调能力,又恰好对影视抱有热情,那么导演专业恰好符合你的特点。导演是一个剧组的总指挥,因而全面的专业素质和个人能力是优秀导演的两个支撑点。

导演专业的主干课程包括导演基础、电视节目制作、戏剧、戏曲及电影表演学、导演艺术、电影电视画面、视听语言、中外戏剧史、艺术概论等课程。这个专业,毕业作品可是重头戏。很多高校要求学生在毕业前有自己的毕业作品,可以是集体创作的毕业大戏,也可以是影视作品。这部毕业作品直接就能成为你的求职简历,因为每个毕业作品都是学子综合能力的体现。

导演专业学生就业大致分为两类。其一是理论型,供职于文化系统公务员岗位,或继续深造,搞教学科研;也有人选择做自由剧评人、撰稿人等。其二是实战型,在剧院、电影制片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等部门从事戏剧、戏曲艺术、电影、电视剧制作等工作。

戏剧影视文学

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话剧,只有演员和导演远远不够,一个出色的剧本才是关键,近年来小成本电影常有“丝的逆袭”之作,宁浩导演的《疯狂的石头》《疯狂的赛车》等一系列黑色幽默更将剧本为王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着实证明好电影不一定要大制作,好剧本也会让电影魅力无限。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就是培养编剧的基地。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需要广阔的知识面和敏锐的观察能力,这是创作好剧本的基础。该专业几乎涵盖中文系的所有课程,如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应用写作等,又有艺术类课程,如编剧法、DV实践、经典作品赏析、表演理论等。除去文学和艺术学的主干课程外,学生还要了解政治历史、社会学等多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创作出既具有艺术品味,又有现实情怀的作品。可见,成为一名优秀的编剧,在影视行业是大有可为的。目前这个专业在全国范围内招生人数并不多,就业前景看好,毕业生主要供职于剧场、电视台、报社、出版社等传媒机构。

管理、学术类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7

但在新闻专业就业率提高的背后,隐现的是真正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毕业生数量逐年下降。部分省级、地市级以上的新闻媒体招聘门槛逐年提高,从本科学历到全日制本科学历,目前已经发展到非“211”“985”本科院校全日制学生不考虑。一方面是由于新闻媒体的一般采编人员饱和,另一方面是新闻媒体招聘人才早已不局限于新闻专业毕业生。同时,近年来新闻行业内部以及与其他行业之间的人才流动加剧也日趋明显。

在上述报告中还有几个数据值得关注,如2012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前50位高薪职业及其对应专业排名中,第36位高薪职业是公共关系专家,新闻学竟是其主要对应专业,可预见未来新闻专业人才流向情况。而在2009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内转换行业中被转入最多的行业里,媒体行业排第二,大量非新闻专业人才涌入这个行业可见一斑。虽然新闻专业毕业生就业尴尬,不排除2012年时逢中国大学毕业生“史上最难就业年”因素的影响,但教育工作者更应思考目前高校新闻学专业教育理念、教育机制如何与就业市场接轨的问题。

一、根据市场需求,确立新闻学教育体系中“学”与“术”的比重和地位

根据职友集(某职位搜索引擎)数据,截至到2013年11月22日,30天内为新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的提供岗位的招聘单位有1172个,其中民营企有720个,占61.4%,所提供的职位中,网络编辑最多,约占五成,其次是广告文案与公关营销,约占四成,此外还有行政管理等。事业单位只有6个,占0.5%,其中仅有两家新闻媒体,而且只提供实习生岗位。也就是说,而民营、私营网络公司、广告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已经代替了传统大众传媒成为新闻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

反观我国高校新闻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之距离在逐步拉大。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章第十六条对本科学历教育学业标准描述明确:“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我国最早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多以人文社会学科历史悠久,积淀深厚著称,重视学科知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对术科技能的训练多针对纸质媒介的需求。当时全国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数量少,国家分配工作,人才走向多为政府机关、传统新闻媒体,且供不应求。

上世纪末,我国新闻学专业课程设置已经形成了新闻理论、业务、历史三足鼎立的格局。理论部分一般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等,业务部分包括新闻采、写、编、评、摄等基本技能环节;历史部分包括中外新闻史、外国新闻事业等。后续开设新闻传播学专业的高校大多复制上述课程体系,辅以语言文学类基础课程,形成重学轻术的专业教育体系。此后,由于我国的传媒体制改革,刺激了传媒经营研究,传媒管理与经营也成为新闻专业的必修课程。新世纪,随着广播电视媒介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社会对新闻人才的媒介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多数院校逐步设置了音频、视频采集和编辑课程、网络编辑课程等。一些理工科院校也陆续开设了新闻传播专业,依托技术优势,将培养学生的术科能力放在首要位置。目前,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又催生了几所高校相关专业的建立。

但总体来说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传统课程设置区分度不高,教材内容同质化明显;新兴课程理论积淀不足,某些技术课教材甚至是各种软件操作教程。人才培养重学轻术的院校,毕业生往往有“上手慢,后劲较足”的特点。但企业考虑到人才使用成本和继续培养成本,而对招聘这类新闻人才有所顾虑,尤其是非“211”“985”高校毕业生,就更难获得企业青睐。而人才培养重术轻学的院校,毕业生操作能力强,但往往“上手快,后劲不足”,企业考虑到用人成本低,一般会给予较多就业机会,但这类人才后续发展空间有限,流动性强,企业也会为人才流失而忧虑。因此,在市场导向之下,无论是重学轻术的人才培养倾向还是重术轻学的人才培养倾向,都会阻碍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因此,我国高校新闻传播学专业应在市场导向之下,慎重确立“学”“术”定位,不仅要从学生个性、天赋、爱好、成长空间等角度考虑,还要从学校现有师资、“学”“术”水平、硬件条件等方面考虑,同时还应高瞻远瞩,对就业市场准确预测,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又适应学生职业发展规律的人才。

二、在遵循就业市场发展规律和尊重个性基础上,开展人生规划指导

目前,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最发达的国家,部分知名学府的新闻及传媒类专业排名世界前列。其新闻传播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五大方向是营销广告类传媒、新闻类传媒、创作表演类职业、媒体类职业和公关营销类职业。从我国社会和媒介技术发展规律来看,上述五大就业方向也是我国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现在和将来一段时间的主要就业目标。

我国高校在学生毕业前会进行就业指导,介绍就业政策和程序,讲解基本应聘技巧。但这种就业指导课程和讲座只是对毕业生的一般就业培训,缺乏专业针对性,更多的是站在学校立场,指导学生包装自己,像推销商品一样,将学生投入就业市场中。而且在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新闻传播学专业类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五种专业,每种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都有区别。因此,毕业生的认知结构、专业技能、能力水平等存在差异。在此专业类别中进行无差异的就业培训,效果可想而知。此外,学生的个性因素也应在就业指导过程中被充分尊重,学生的性格、天赋、爱好等心理和生理因素,以及个人专业水平在择业和求职中往往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学生就业既是一项宏观系统工程,又要从细微处着眼,针对专业、针对个人。

高校应在学生入学教育之后,就公开人才培养方案,介绍专业教学计划,同时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思考未来,进行自我人生规划。此外,让学生认识自我,自愿参与人格测验,可以避免盲目性,辅助学生有效展开人生规划。

高校新生在认识自我,了解专业,掌握就业形式之后,才能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和生活,也能迅速适应大学环境,开始目标明确、充满热情地投入学习中去。毕业时,学生应已经从思想政治修养、专业素养、心理生理素质等各方面完成了就业准备,而且能够以作品、证书的形式将其各种就业优势表现出来,打动目标招聘单位。高校让学生入学伊始就接触严峻的就业形势,思考人生,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未雨绸缪,抓紧在校时间和学习锻炼机会,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课程、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尽可能发展自身优势,弥补不足,充分做好就业准备;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有效降低教学和管理成本,减少学校、师、生间矛盾和摩擦,将更多资源用在教学改革和管理创新上,进而实现一种良性循环,实现学生和校方双赢的局面。

三、适应新媒介和融媒体要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新媒介是指相对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而言的新型媒介形式,包括互联网络、手机、平板电脑、图文电视等。而融媒体是指是充分使用媒介平台,将传统媒介如广播、电视、报纸等与新媒介,在人力资源、信息内容等方面优势互补,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据CNNIC的《2013年第32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手机网民达4.64亿,超过使用台式机上网人数,新媒介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令人惊叹。其实,在传播学视阈下,互联网络可以看做是多媒体交互平台。换而言之,即网络为其他媒介形式提供了传播的载体,而手机和平板电脑可以看做是基于互联网络的便携式即时通信终端。因此,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融媒体形式。仅从网络和手机使用的规模,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 G210 文献标识码 A

在财经类院校如何办好新闻传播专业,业内虽然有不同观点的探讨,但笔者认为,突出学校特色,变劣势为优势,适应市场需求,培养特色人才,不失为一条好的出路。

一、新闻传播专业在财经类院校中的地位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未能进入学校的优势学科,在学校处于“边缘化”或“陪衬”的地位。众所周知,财经类院校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要优势学科的院校,经济学、管理学也是其支柱学科,这些学科发展历史早,一般都有几十年的历史,师资队伍完备,教学科研积淀深厚。省级、校级重点学科也大多集中在这些专业门类中。而新闻传播专业大多是在“合校”、扩招以后发展起来的,历史短,教学科研积淀不够,整体实力较弱,在整个学校处于一种劣势地位,短期内难于与财经类优势学科相抗衡。

2 师资科研水平、实践能力低于财经类优势学科。财经类专业的绝大多数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科研已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和规模,实践教学也具备了较为成熟、完善和稳定的模式。相比之下,新闻传播专业教师在这两个方面都显得不足。从师资上看,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师。大致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学中文的教师转过来的,二是在媒体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到高校任教。三是近些年毕业的学新闻传播专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第一类师资虽然积累了一些中文的研究成果,但派不上用场,需要重新开始。第二类师资,由于长期在媒体工作,工作要求与高校差距很大,进入高校后,高校所要求的“高级别”、“高层次”的科研成果较少。第三类师资由于毕业时间尚短,学术积累有待时日。这样一个师资队伍,在财经院校就明显地表现出了自己的劣势。在实践教学方面,与财经类的传统专业相比,各个环节还不够完善。许多还处在探索、修改过程中。

3 实验室经费投入不足,难于满足教学科研的需要。新闻传播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足够的实验设备供教师进行模拟媒体教学、科研和学生操作、训练。如演播室、报纸、期刊排版系统、激光照排机、印刷机、一定数量的照相机、录像机及非线性编辑系统等。由于在财经院校中的弱势地位,一般学校都不肯花大本钱投入在非重点学科上,致使实验室经费严重投入不足。有的学校设备陈旧老化,多为重点学科淘汰下来的设备,不能与社会同步,使毕业生到媒体工作后上手慢。有的学校虽然设备能与社会同步,但种类不齐全,有些设备总量又不够,这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4 难于获得重点项目的支持。一则,新闻传播专业确还不具备与学校优势学科相抗衡的总体实力。二则,即使水平达到了一定的层次,学校也担心报上去竞争不过其他的综合性大学,因而不如推荐经济类、管理类的学科更稳妥。这样,大额的经费往往都集中于优势学科,使他们有足够的资金奖励教学、科研、支持学科建设。而新闻传播专业,除了正常的办公经费以外,几乎得不到任何大额项目经费的支持,仅靠精神鼓励,缺少教学、科研的物质激励机制与手段。一方面,管理者面对捉襟见肘的有限经费黔驴技穷,另一方面,教师缺乏教学、科研创新的积极性。虽然总体也在不断发展,但与优势学科相比,则相对落后。

5 毕业生就业质量低于优势学科。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虽然就业率并不低,但就业的总体质量却不及财经类的专业。用人单位在个体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接受综合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财经类毕业生由于“师出正门”,因而许多人能够找到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而新闻传播专业的毕业生由于受到用人单位的不重视,只有少数毕业生能够找到一份到对口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总体协议就业率低于前者。

二、突出学校特色,变劣势为优势,适应社会需要,培养特色人才

1 设立经济新闻方向,变劣势为优势。财经类院校的强势在于经济学、管理学,若能利用这一优势,在新闻学专业设立经济新闻方向,这样就能变劣势为优势,培养出特色人才。根据我们对毕业生的回访和用人单位提供的信息,许多用人单位更愿意接受经济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这首先是现实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类的报刊、杂志大量涌现,即使是综合类的报刊也有较大版面的经济栏目。各级电台、电视台都分别设有经济台、经济频道、经济栏目。网络媒体更是充斥着大量的经济内容。以前经济节目、栏目的编辑、记者大多是学经济的。虽然经济学的功底较好,但他们到媒体以后。需要一段时间熟悉编辑、记者的职业特点、工作流程及操作技能。而经济新阐专业的毕业生就省却了这个“见习期”,上手快,能够直接进入角色。在媒体,这两种人还可以取长补短,产生互补效应。从目前财经类院校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来看,只有少数毕业生能进入省级大媒体,多数毕业生只能在市级电台、电视台、报纸、杂志或网站等媒体从事编辑、记者工作。这些单位机构小,人手少,需要毕业生来了就能上岗,独当一面,经济新闻的毕业生正是适应了这一特点。再从就业市场来看,经济新闻的毕业生有一定的经济学功底,又懂得新闻业务,在与综合大学新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更有特色,更有专长,更受用人单位的青睐。这样,财经类院校的新闻专业,就变劣势为优势,走出了制约自己的瓶颈。事实上,各个专业类大学都在尝试这种办法,如青岛农业大学设立了农业新闻方向、有些体育大学设立了体育新闻方向,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工商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都设立了经济新闻方向或经济新闻专业,已初步尝到了“甜头”。但由于是新生事物。关于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重要内容还处在探索、发展过程中,这种尝试在专业类院校中还是少数,多数还在徘徊观望状态。

如何保障经济新闻方向的培养质量,关键在于课程设置,经济学的基础课必须由专业课教师“原汁原味”开足,如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管理学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打好经济学基础。在高年级的选修课中,还可以增加一些经济学的延伸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对经济学的时代感和前沿问题的把握。新闻学的专业课也要作适当调整,如新闻评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可改成经济新闻评论、经济新闻采访、经济新闻写作,这样就把经济学和新闻学结合起来,避免了“两张皮”。在实践教学方面,尽量带学生到经济类的专业报刊或电台、电视台的经济台、经济栏目、经济节目实习,使学生在实习中感受到自己的专业所长及学业上的不足,从而回到学校以后更加努力地有针对性地学习,“缺什么补什么”,增加学习的针对性和效果。

2 聘请业界人士做与课程有关的专题学术讲座。新闻传

播专业,除了请这类专家做“一般性”的学术报告以外,还要请与各门专业课程相对应的业内专家做专题学术讲座,这是由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性决定的。如新闻评论课程,河北经贸大学就聘请了河北省著名新闻评论专家、河北省唯一韬奋奖的获得者、河北日报的高级编辑储瑞耕先生做了关于新闻评论的专题讲座,由于是课程讲座,有的放矢,学生听了“解渴”,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等都要请名记者、名编辑做与课程联系紧密的专题学术讲座,其他专业课也是如此。甚至有些专业课的时段(实践性、操作性强的时段)还可以让媒体的从业人员去讲,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与社会同步,消除“滞后效应”。

3 强化师资的专业技能。上文谈到。新闻传播专业的师资分为三类,除从媒体调入高校的以外,其他两类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少媒体的实际工作经验,致使许多教师在讲到“操作性”的问题时“心里没底”,这也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因此,河北经贸大学人文学院出台了:50岁以下新闻传播类专业课教师,凡没有专业对口实际部门工作经历的。都要到对口实际部门脱产工作锻炼半年以上。并把此项内容纳入职称评审体系分值。对教师的实践锻炼也要有具体要求,实践完毕要提交实践报告,并出具用人单位对本人工作的鉴定。学院也要对教师的实践进行不定期检查,起到督促、监督的作用。经过锻炼的教师,普遍反映收获很大,感性认识增多了,讲课更有底更自如了,同时也为科研提供了一手资料。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9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 发展 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 论文 (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 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 历史 、 政治 学、 科学 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 自然 科学和 艺术 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 体育 、 计算 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 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1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 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 科学 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 教育 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 发展 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 自然 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 政治 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10

近几年国内关于高校新闻教育改革的讨论,其实质是在探寻新闻教育如何适应社会 发展 需要,培养符合媒体和社会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一新闻教育的本质问题。目前,在我国新闻传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的确很多,既有宏观层面的体制性问题、学科内在矛盾问题、教育学术化导向问题,也有微观层面的课程体系问题、师资队伍问题、实践教学问题,教学方法问题等。当前的讨论围绕宏观层面问题的居多,如招生规模、办学体制、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等,而对微观层面问题关注的较少。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大方向基本明确了,但新闻学教育改革的小方向依然不清,改革路线不具备现实性,改革内容不具有操作性,改革没有近期目标。教育改革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因此,本文试图从微观层面探析我国新闻学本科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改革新闻学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一环——毕业 论文 (设计)提出基本构想和改革方法。

一、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灵魂的迷失

人才培养是教育的首要目标。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审视新闻教育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或许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看到我国新闻教育的迷失和困境。

1 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认识模糊。

国内高校对新闻学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认识模糊由来已久。wWw.133229.cOM教育的第一要务是培养人才。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出发点。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成为掣肘新闻教育改革的关键。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一个简洁明了的答案是:培养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可是翻开国内高校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看,很少有高校能够明确提出是为新闻媒体培养一线的记者、编辑的。新闻工作者这一称谓往往被“新闻从业人员”、“新闻传播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取代。这里反映出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概念变换,而是新闻学教育自身定位的基本问题。

现代 新闻学教育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培养职业记者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不同时期争论的主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记者,如何使学校培养出来的记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包括在当今美国对新闻学教育的争论,依然是围绕培养“专家型记者”还是培养“融合型记者”展开。无论怎样改革,培养职业记者的目标没有改变。反观国内,新闻学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语焉不详、笼统模糊,方向迷失。这与没有认清新闻学教育和传播学教育的联系有关。恰恰由于这种对新闻学教育_和传播学教育相勾连的认识误区,导致新闻学教育发展中出现了“培养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被培养非记者编辑的新闻教育和传播学取代”的局面。在当下学界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界限差异都没有理出头绪的前提下,盲目用传播取代新闻是弊大于利的,用笼统的传播人才完全代替新闻人才也是不可取的。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社会、业界和学生都怨声裁道。

2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有着较大的差距

如果就本科层次的新闻学教育而言,不管是研究性大学的新闻院系,还是教学型大学的新闻院系,其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合格的抑或是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其差别可以是应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区别等。依托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必然是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的。在代表美国最高水平的新闻院系里,密苏里新闻学院本科教育中“只有25%的课程是新闻、专业课程,75%是其他课程,包括 历史 、 政治 学、 科学 等等”,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新闻专业的128个学分中,新闻学课程最多只占44个学分,剩余的80多个学分中,65个学分必须修完人文、社科、 自然 科学和 艺术 课程。”哥伦比亚大学新闻教育的特点是“课程设置完全以新闻业务为核心,正如他们自己宣称的不讲理论,只讲实践。”

反观国内高校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一个在新闻言新闻的、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的课程构架”,即使像人大、复旦这样一流的新闻学院里,依然是过度强化新闻类课程,新闻类课程占60%左右。通识教育中除掉政治类的两课、外语、 体育 、 计算 机外,真正属于文、史、哲、艺术类的课程凤毛麟角。新闻类课程中又以理论讲授为主,最优秀的教师不是讲授实务型课程的,而是讲授理论的。课程设计多年一贯制,没有课程更新,课程建设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新课程中讲授概论的多,讲授实务的少。所以,媒体人士反映“很多新闻学院设置了各种课程,但这些课程培养的人90%不实用”。课程体系的种种缺陷不足以支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要对现有的的课程体系进行伤筋动骨的梳理和调整,恐怕又会遇到许多现实的阻碍,比如一些地方高校在设置课程体系中,不分学科、专业,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建立全校所有专业的大一统的通识教育课程,各个专业很难依据专业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再如新闻学专业教师自身对新闻类课程难以割舍,既不愿面对无课可带的局面,也不愿让把自家“山头”拱手相让他人等。这些都导致课程体系的改革大多停留在研讨阶段,付诸实施者少之又少。

3 实践教学脱离实践,人才培养纸上谈兵

1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 论文

毕业论文长期以来都被视为考察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新闻学等同于一般人文社会 科学 的背景下,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却要以写学术论文的这种方式来结束其职业训练,似乎有些滑稽。毕业论文美其名曰是考察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检验学生大学四年的学习成效。但是这种考察的方式却背离了新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一新闻学 教育 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管是应用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他们都是新闻工作者。当然,如果一些大学认为其新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术型人才则另当别论。我们衡量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的标准是什么?显然不会是新闻工作者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而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理想、人文精神和职业能力。既然如此,新闻学教育为什么会把毕业论文作为考察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后一道关口呢?这个悖论却长期存在于新闻教育之中。恐怕这笔账就不能赖在教育体制上面了。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新闻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出了问题。

用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新闻教育界常规的做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新闻学院课程模板》中就要求新闻专业的硕士毕业生可以用新闻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新闻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学术论文符合专业 发展 的基本逻辑和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媒体,就应该能够胜任媒体的实际工作需要,是一个标准的记者媒体检验其是否合格,主要看其是否能够担当起各种新闻采写任务,是否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闻报道的技术手段完成新闻作品。表面上看,这是对学生是否掌握新闻工作所需要的“术”的检验,实质也包括了对学生是否有“学”的检验。一个合格的甚至是优秀的新闻作品包含了“学”和“术”两个方面的水准。因此,是否能够采写出合格乃至优秀的新闻作品 自然 应该成为新闻学专业检验学生的标准尺度。

以往的毕业论文只是考察了学生是否有“学”,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对于新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这种“学”的水平和素养,不应该通过学术论文得以表现和张扬,而应该通过他所创造的新闻作品来实现和反映。因为新闻记者的终身职责就是通过大量的新闻报道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大学毕业时的新闻作品就是其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起点。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是“学”和“术”的集合体,它渗透了记者的人生智慧、社会敏感、学养学识。“术”依托“学”而存在,“学”凭借“术”而表现。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毕业论文考察不了学生“学”和“术”结合的水平,只能看到学生掌握的“学”,看不到学生掌握的“术”。更何况,此“学”非彼“学”。学术论文考察的是学术之学,新闻作品考察的是智慧之学、人生之学。就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看,其拥有智慧之学、人生之学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其拥有的学术之学。

2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体系

以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取代毕业论文,必然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才能把握好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审的客观性、公正性。

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评价体系的核心应该是媒体的而非学院的。也就是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指导教师和评审委员会在考察学生的毕业设计(新间作品)时的标准应该是媒体的标准,而不能是学院的标准。一言以蔽之,就是看被评审的新闻作品是否达到了媒体刊播的标准和要求。这项评价原则不能说太高,也没有超出人才培养方案中对本科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新闻学专业来说,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和社会需要、媒体需要实现“零距离”对接,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在校内是准记者,走出校门就是记者。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即将从高校毕业的新闻学专业的大学生的能力和学识都应该也必须达到媒体的要求,即使不是对优秀记者的要求,起码也是对合格记者的要求。因此,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原则不仅包括各种新闻要素,还应当包括 政治 要素、受众要素、市场要素等。

对新闻作品的评价难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在新闻实践中对同一个新闻作品见仁见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不同于以往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对毕业设计(新闻作品)的评价既要从新闻作品的基本规范着手,比如新闻真实性、新闻趣味性、新闻五要素、写作技巧、内容完整等;还要把选题意义、内容深度、新鲜新颖、新闻时效、标题引人瞩目、细节丰富、采访过程等因素作为评价指标。

新闻因媒体的差异分为报纸新闻、电视新闻、广播新闻。对这三种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要分别建立各自不同的评价体系。既要考虑不同形态,的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在内容、形式、表达等方面的共同之处,还要考虑它们各自的差别。如电视新闻还要把拍摄技巧、画面质量、编辑技巧等作为评价指标。

3 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新闻作品)制作过程中的作用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11

首先,改革授课方式。我国大学的新闻传播类课程的授课长期采用“满堂灌”方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听,教师是主动者,学生是被动者。教师往往给出问题的结论,而学生很少提问题。一堂课下来,教师累的要命,学生的思维则几近僵化,没有了个人的思考空间和机会,结果,无论是课下做作业还是期末考试答卷成了千第一律的雷同,离开教师讲授的内容就不会回答问题了。这种方式由来已久,上世纪80年代初我当学生的时候我的教师是这样,现在我当教师都20年了仍然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一切事物都在变、都在改,可是大学的这种授课方式丝毫没变。就笔者曾担任过的新闻传播类的基础课《中国古代文学简史》来说,学时设置要么68要么51,因采用“满堂灌”式,课后即使让学生赏析一首小诗,大多数学生要么不知从何下手,要么不得要领。大学授课方式,应该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判断、去思考,也可以学生提问,教师答疑,总之应该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讲授只起一个启发和引导作用,特别是这类专业。操作性较强,更应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应该缩短教师的讲授时间。改变“满堂灌”方式,相应增加学生的自学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怎样去改?再就《中国古代文学简史》来说,可采用教师、学生平分学时的方式进行,即教师在课堂讲述占一半学时。学生自己思考完成单元作业(小论文)占一半学时。这种方式可以用两种本文由收集整理方法完成,一是设置一位教师完成这门课。讲完一个单元即指导学生进图书馆自己动手查阅资料完成一份课程作业,题目可自选,也可由教师来定;另一种方法是一门课程可设置二位教师来担任,即在学时不变的情况下,一位教师负责讲授理论,另一位教师负责辅导学生完成单元作业(小论文)。这样坚持下来,每讲授完一门课程至少可以做三份以上的单元作业练习,而在做作业阅读资料的过程中,课本上的客观性内容也得到了掌握。这种方式不仅仅使学生受到理论启发,而且从动手到动脑都得到了锻炼。对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牢固。它不仅适用于文史哲等课程,而对于新闻传播类这样的操作性强的专业更加实用,从而相应解决了学生自学时间少、上图书馆时间少、自主思考时间少的矛盾。

其次,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在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观念影响下,高校的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仍然不得完善,不但教学设施差,教室安排紧,而且教育手段、教学方式单一,致使实践教学有名无实,形同虚设。单就实习这一环节来说,目前,基本以这样二种方式进行:一是“放任自流”式,即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待实习期满后随便开具一张加盖公章的实习合格评语,回校敷衍一份实习报告交差了事。这种方式往往是学生以实习的名义走出去,要么回了家。要么找一个毫不相关的公司打工挣钱去了,此方式又被人称为“放羊”式;再一种方式是“走马观花”式。这一方式虽然由教师带队集中实习,但由于受时间、场地和经费的限制。多数情况下只能是随便走几家与专业相关的单位,请业界人士介绍一下业内情况,之后结合课堂教学写出实习感想、见闻或体会,算是完成了实习报告。以上二种方式显然达不到实习目的。尽管有的学校实行了校企联合实习法,又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无论是哪个企业若同时满足几十个甚或上百个人的实习要求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这样的实习也很难按要求进行下去。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笔者认为,高校丝毫不能忽视实践教学。

目前,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应该在更新观念、加大经费投入、逐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积极推进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试提出以下思路:

第一,实行实习教学指导教师制、小团体集中实习法。学生入学后,一旦进入实习阶段,即在本专业内选择实习指导教师,其选择办法可依毕业论文导师制方法进行。指导教师一旦被选定即全程负责相应的学生的在校四年的各个实习环节。每个环节均由指导教师带队进行小团体集中实习,专业相同实习学时与日期相同。实习指导与毕业论文指导可为一位教师,即二个环节均由一位教师负责到底。这样既利于师生互相了解,教师责任明确,责任心增强,而且小团体进行,便于操作,可避免上述不良现象的发生。管理上,对教师可课酬制,可津贴制,实习业绩还可与工作考评、职称评审等挂钩;学生根据规范化要求,写出实习报告,记人平时成绩,为撰写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第二,与改变“满堂灌”讲授方式相适应,构建模块式课程结构,改变实践教学学时过少的状况,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资料室、图书馆、实验室以及与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外语教学、案例教学以及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及早进入实践教学环节,把实践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第三,积极开展讨论式、小团队科研项目式等教学方式,通过举办各种论坛以及与媒体合办节目等,让学生呼吸到本专业的最新知识空气,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开展丰富的知识点和思想的交流,提高其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这样一来,或许有助于提高这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

再次,改革课程考试计分方式和内容设置方式。高校的课程考试是检验学生的学业和能力的重要环节。高校传统的课程考试计分方式一般分为二部分,即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平时成绩所占分值往往为20%~30%。期末成绩占80%或70%,其内容不外乎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简析和论述等,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课程考试也是如此。这种考试方式和内容设置方式存在两大弊病,一是学生平时可以不学习,期

转贴于

传播学毕业论文篇12

1.1 盲目复制本科,缺乏高职特色

由于高职类院校开办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时间不长,经验有限,很多院校都是照搬中国传媒大学的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上并没有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高职院校的特点。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定位于专科层次,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品和培养方向与普通本科院校有着明显的不同。“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从事研究和发现客观规律的学术型人才和从事与社会谋求直接利益有关的设计、规划、决策等有关的工程型人才,这两类人才的特点主要是用智力技能来进行工作;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良好综合素质和职业综合能力,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的应用性专门人才。” [1]由此可以归纳出,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的特点是厚基础、宽口径;而高职院校培养的特点是宽基础、活模块、重技能,学生要以一技之长为主、兼顾多种能力。而目前有些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并没有突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在毕业后由于没有突出的专业技能,学历又不如本科生,从而在就业时缺乏竞争力。

1.2 局限于传统媒体,没有突出新媒体的地位

目前我国中西部县级广播电视台对科班出身的播音员主持人有较大的人才需求,由于国家《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暂行规定》规定,播音员、主持人的最低学历是专科,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受学历层次限制,在定位毕业生规格时,往往将培养目标确定为为基层广播电视机构培养播音员主持人。但如今传媒业发展迅猛,新媒体不断涌现。作为培养媒体人的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过于保守、陈旧。现有的毕业生无法满足新媒体时代对主持与播音专业人才的规格需求。虽然目前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毕业生还基本是在传统的广播电视机构工作,但今后几年,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相应就业岗位的减少,如果主持与播音专业的培养目标依然局限于传统媒体,必然会被社会所淘汰。

2 课程设置

2.1 课程设置求多求全

由于高职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定位不同,反映在课程设置上也会有相应的变化。普通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是按照学科的理论体系来设置课程的,要求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进程,要求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程设置较为全面。“而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是按照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展开的。” [2]不强调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强调针对性及实用性。针对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开设的课程只需要满足学生的实际工作需要就可以了,专业课程的开设要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理论课程的开设要以能够指导学生掌握、应用技能为依据,以“必需、够用”为度,不需要去开设很多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用不到,或者对学生技能掌握并没有太大帮助的理论课程。而一些高职院校由于复制了本科的课程设置,开设了许多对学生掌握技能并没有太大帮助的理论课程,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2.2 教学形式单一,专业实践不足

目前高职院校主持与播音专业的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借鉴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学模式,采用大课集中讲授理论,小课实践训练等方式。小课是对大课所学知识的消化和强化,是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必不可少的环节。如今各行各业的用人单位都希望自己单位招收的员工能够缩短适应期,快速胜任工作环境,那么,对主持与播音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升就需要在小课或去实际工作岗位见习才能实现。“按照中国传媒大学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小课课时应占到专业课的3/4―4/5比较合适。” [3]目前各院校对于大课和小课的开课比例不尽相同,有些院校由于受师资条件的制约甚至没有开设小课。

3 师资力量短缺

随着近几年全国范围内播音主持专业考生急剧增加,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招生人数不断攀高,相对于快速增长的学生人数,现有的专业师资队伍则明显不足。针对这种情况,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用招收普通本科院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应届毕业生,以及从广播电视行业外聘播音员、主持人担任教师两种方式。而这两种方式也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招收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应届毕业生系统掌握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也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但由于缺乏媒体实践经验,不能够很好的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距离成为教育部要求的高职高专“双师素质”教师,还有很大的差距。

外聘的广播电视机构的播音员、主持人,往往有着丰富的广播电视一线的工作经历,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但这些经验丰富的老播音员、主持人,却往往没有系统接受过播音主持教育,对专业理论了解不够,或是缺乏授课经验,只能示范,却讲不好课。另外,由于外聘教师还同时担任着电台、电视台的播音主持工作,并没有太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教学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4 生源质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