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3 15:24:15

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论文

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论文篇1

二、必须在形式上突出学术性。

当前,就省公司而言,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缺乏学术性主要体现在形式上。每年一次的学组会实际上并没有有效地进行学术交流,会议模式基本上是听取各单位政研工作汇报、评选先进政研会、评选优秀论文、分组座谈(党委书记一组、宣传部长一组)、领导到会讲话、布置相关工作等等。很显然,会议没有安排学术交流,虽说事先收集了论文,但是仅仅局限在评比人员范围内,结果会议变成了评比会和座谈会。这几年,大家对评比颇有微词,已经产生了反感,其原因是各家的工作大致雷同,当然不排除有的单位有特点,而评比也是必要的,问题是为什么大家会产生反感呢?究其原因,是我们的会议把工作主体搞错位了。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的会议,它的中心任务应该是开展学术的交流,通过学术交流互相启发,所以会议绝大多数时间应该对此进行安排。现在我们恰恰在这方面缺项,所以它必然显得苍白。我们认为,对此应该加以改善,即在保留原有的形式状态下,把工作主体转移到学术交流上来。对此我们可做好如下设想:第一是把省公司级别的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学组会、年会)改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论坛或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高峰会议。其理由是,参加此等会议的人员构成基本上是各个企业的党委书记和宣传部长及省公司的相关领导,这些领导都有着较强的理论水平,其层次相应也较高,而且党委书记本身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宣传部长也是开展理论研究的具体组织者,而收集上的论文相应质量也较高,因而冠以上述名称是比较贴切的,同时又在形式上提高了会议品位,更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第二是开展学术交流。思想政治工作既然是科学,研究它的文章又称之为理论,显然其本身就具有学术性。这些学术成果不能被封在集子里,或束之高阁起来,因为我们必须看到,每年形成的论文集,很少有人去翻看学习,所以我们必须提供适当的场合去进行交流,学组会是最佳的交流场所。我们可以采取如下的措施:一是由论文作者本人现场宣读论文,由与会人员评判,根据得分多少直接评选出优秀论文,这个做法将会耗去大量时间,但交流的内容多。二是仍采取现在的做法,事先评出优秀论文(专家评选行为),然后现场宣读优秀论文,这样做耗时少,但交流内容也少。如此,学组内就会形成交叉感应,相互启发,座谈起来也丰富得多,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也有利于理论研究的提高。三是在研究与交流上,我们发现近几年似乎论文偏多,而赋有深度的专门调查较少,所以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开展工作调查,所形成的调查报告,可直接参与交流,以引发我们对某些问题的思考。第三是提倡学者风范。现在我们一些论文作者撰写的论文底气不足,缺少学者风范,应引导他们在撰写论文时要以学者的身份出现,要敢于讲话,写文章不能缩手缩脚,这样才有可能形成一定的品位。当然,文章首先要讲思想性和逻辑性。我们的一些作者,往往否定自己写的不是论文,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什么叫理论?实际很简单,观点加逻辑就等于理论,理论系统化了那叫理论体系,所以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者身份出现时,不能首先矮人三分,而要自我提气。第四是先进政研会的评比可以两年搞一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考察各单位是不是就理论谈理论,所研究的成果是否有效地指导了自我实践。因为当年产生的理论成果需要有一段时间进行检验,所以必须把这个时间让出来。很显然,我们在评选先进政研会的时候,必须把理论成果应用做为一项基本条件,而不是仅仅看开了几个会,收了几篇论文上。第五是基层仍为研讨会。其理由是,基层相应理论水准偏低,有些论文缺乏系统性,有的明显缺乏逻辑性,所以他们之间恰恰应该开展研讨,边研究,边讨论,互相激发。如果基层冠以论坛、高峰类的名头,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你层次上也不够分量。如果是这样,我们就把上下层次明确区分开了,即学组会为论坛会或高峰会,基层则为研讨会。这些形式的划分不是唯形式而形式,而是有着一定的理由和实际内容的。

三、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成果转化,加大指导力。

近几年,随着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文章的增多,质量的提高,省公司思想政治工作部越来越关注成果的认定与转化,越来越看到自我理论指导力的重要性。因而连续几年都设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成果奖,这个做法是非常积极的,受到了大家的欢迎。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就省公司范围内,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成果的转化还显得不足,很多成果并没有推广开来,很多有价值的东西还存在了“银行”里,因而导致了它的指导作用搁浅了,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所以,我们必须珍惜这些成果,下大力气促进转化,使其真正发挥指导具体实践的作用。固然有些成果没有普遍性,但是借鉴性总还是存在的,有借鉴就会发展到有运用,有运用就会体现出指导,指导力形成了就必然会推进工作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论文篇2

[作者简介]李昌锋(1978- ),男,陕西岐山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陕西 渭南 7140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6-0126-02

一、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与成因分析

当前,随着课程改革工作力度的加大,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大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改从前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昏昏欲睡的状况,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果明显增强。但是,部分学生自由散漫,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高层次的人生追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尤其在工科院校,学生文科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兴趣不浓、重视不够。存在平时不学,考前突击;作业不认真,应付心理严重等普遍现象。尽管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思想认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并非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和能够解决的,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作用发挥的程度、教学的现状与当前大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具有一定的关联的。因此,高校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值得分析和研究。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值得全社会广泛关注。

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状,主要是由社会环境、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表现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而且存在理论与学生实际相脱节的情况,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因此,相当多的学生仅把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完成学业的无奈之举,应付心理严重。一直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内容,一方面保持了其稳定性的特点,因为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不可动摇;另一方面又紧随国际国内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较快。较稳定的内容因其教学上的重复性,学生缺乏新鲜感,不容易产生更好的效果,最多也是巩固和提高。变化较快的内容,往往又具有前瞻性,不能立即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检验,因此,其教育效果必然受影响。而且,这些内容远离学生生活,根据当前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它们不能引起学生关注,双方不易产生共鸣,这是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2.教学方法陈旧,引导不够,不能让学生在快乐新鲜的氛围中学习那些中学时代就已经有所了解甚至熟知的教学内容。尽管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普遍运用的教学手段,但由于多媒体教学本身的缺陷,如信息量过大、学生掌握效果差、缺少互动等,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引导方面的做法依然比较陈旧。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尽管已经成为许多工科院校研究和实践的热点,但高校扩张后的师生比例问题依然是推行实践教学一个障碍。这是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的直接原因。因此,新的教学方法、教育模式依然需要探索。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价值观念的存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从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来看,功利主义在一定范围内盛行,相当多的人对经济效益的关注远远超过社会效应与可持续发展效用。在部分学生身上,表现为他们以“有用”“实惠”作为一切活动的评判标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普通的公共必修课,既带不来经济效益,也不会对专业和技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学生不重视是目前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最大问题。这是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

4.部分学校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相当多的学校敷衍了事,教育教学改革过于被动。部分工科院校要么缺少必要的激励机制,要么不能给予教育者、研究者必要的政策和经费支持,造成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思想不稳定、教育教学效果欠佳等现象。这是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二、当前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

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性质上来说应该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但事实上,当前许多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充分体现素质教育这一特点和要求。从实际效果上来看,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应试教育并无太大差异。学生要的只是“学分”。教师要么“坚守阵地”,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欠佳;要么 “取悦学生”,使课堂成为学生接收“快餐文化”的媒介。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人才的“含金量”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克敌制胜的关键所在。如果我们培养的人才,在素养上存在“瑕疵”,不具备应有的信仰,后果是不言自明的。“阵地”需要坚守,但方法需要改变。只有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人为金钱所迷醉,一切“向钱看”。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无足轻重,甚至认为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必开设。他们的理由一般是工科院校应该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学生将来是靠专业立足的,因此其他知识用处不大。自高校扩招以来,教学资源紧缺,有些民办院校和高职学院认为压缩公共基础课甚至取消这些课程,就可以为学校减少开支,“节源增效”。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念,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视当前形势,缺乏民族责任感,必须批判。然而,这种声音的存在,也正好反映了目前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危机与挑战。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而且影响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程。无论从战略的高度还是全局的高度,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始终谨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保证。通过多方面努力,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新成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多贡献。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大学生接受人文社科知识的主要渠道。鉴于当前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任重而道远。

三、当前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对策

高校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净化社会“空气”、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阵地。从当前工科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情况看,课时的要求和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安排,庞大严密的组织和众多的人员投入,可以说我们国家已经非常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显而易见的是,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还不够强,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增强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需要按照以下四方面要求进行:

1.内容和形式切合当前学生特点,不能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使内容和形式切合当前学生特点,否则,就是不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再重复,起不到积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是方法问题。只有方法得当,贴近人们的思想实际,贴近人们关心的问题,贴近人们接受思想教育的思想特点,贴近人们的思路和语言,才能收到预想的结果。所以,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立足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有所收获,感觉到思想的变化所带来的快乐。教材内容和教学内容的创新是必然选择,这一创新要求内容上紧跟时代步伐,紧扣社会热点话题,紧贴学生思想实际和现实生活,将教育教学内容和受教育者置于同一个有机整体之内,容易产生共鸣、形成合力。

2.以课堂教学为主,第二课堂活动为辅,全方位影响学生,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但由于思想政治课本身具有政策性强、理论性强的特点,从大部分工科院校的教学情况来看,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依然是教师采用的主要方法。当然,改进教育方式不是要取消灌输,而是要充分考虑不同对象的实际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从统一灌输形式向多层灌输形式转变。另外,当前工科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在一些方面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特点存在脱节现象。因此,工科院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毕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作用是有限的。必须结合“两个课堂”,实施全面育人,立体式地推进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第二课堂活动是学生参与实践、深化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需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效果自然较好。除此之外,还要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软实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文化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学校的校风、校貌如何,教师、工作人员的精神风貌如何,学校规章制度建设情况如何,校园各项活动开展情况如何,都会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有些工科院校要求教师每天穿不同的服装,始终保持干净、整洁的仪表,通过自己的切身行动深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观,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这种教育,比起那种苦口婆心、不厌其烦的说教更加有效。

3.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力量,师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营造良好氛围。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是教育的一对常规因素。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二者的作用,使教与学能够相得益彰。师生相长规律是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之一。所谓师生相长规律,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相互联系,共同促进,二者既有对立性,又有统一性。其表现有两个方面:其一,教与学相互依存,共处于同一个教育环境中;其二,教与学相互转化,教师与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师生相长规律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必须相互尊重,通过“情感对称”体现情感效应,增强教育效果。在此,班主任、辅导员必须深入学生生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师与学生必须相互学习,使教育由单向型向双向型转化。教师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有效消除“代沟”,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水平。师生相长规律还要求工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坚持可持续发展。教育者的工作方法不断创新,以便适应学生实际。学校的规章制度、队伍培养方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使教师与学生具备共同发展的制度保障。

4.效果的测评方式应灵活多样,不局限于考试的形式。教学效果的测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科学的测评机制能够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力,既能全面和客观地检验前期的教学效果,而且对下一步的教育教学产生强有力的激励作用。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的考核应该遵循三个原则:符合人的主体性原则、符合人的全面发展原则和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在现行的教学过程中,大多院校重理论成绩、轻过程考核和日常道德行为实践。这种“学”“用”分离的做法致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绩与日常行为表现不一致,在工科院校,这种现象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性,而未体现出它的教育性。因此,这种考核办法不适合工科院校。为此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首先,增加考核的主体。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考核外,学校、家庭、社会也可以参与对学生的评价。使学校、社会、家庭对青少年学生教育的“三张皮”变为“一张网”,形成合力,加以落实。其次,扩大考核内容的范围。效果测评中,除了考核学生所学的知识,还应考核学生日常表现、实际行动,甚至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后,改变考核的形式。在原有纸笔测试的基础上,引进一些其他的考核形式。总之,思想政治课成绩考核办法应该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样才能衡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实践转化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促进高职生的全面发展,使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综上所述,当前工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亟待加强。在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诸要素中,工科院校必须积极利用有利因素,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同时,工科院校应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放在战略的高度、全局的高度,克服困难,创造条件,为我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确保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方,刘田辉.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J].云南社会科学,2008(2).

[2]李辉.浅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紧迫性[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5).

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3)12-0340-01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力量,当前医院正处在社会的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新医改政策的出台,医疗体制的改革都要求医院各个方面去研究探索、主动适应。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就是要把继承和发扬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与研究新情况、新问题相结合,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使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与医院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因此必须创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

一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是医院稳定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取得较大的成绩,为保障卫生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强有力的作用,但从总体上说,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矛盾,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在观念、内容、形式、方法和队伍素质等方面还显得很不适应。一些同志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对思想政治工作认识不正确,认为党务干部可有可无,不产生经济效益,因而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政治思想工作存在内容陈旧、覆盖不到位、责任不明确、工作不落实的问题,党政各部门和医院业务管理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难以形成,由此带来思想政治工作软弱无力;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不强,方法手段落后,效果不理想等问题也困扰着医院党政干部。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创新求发展,充分

发挥党组织的战斗保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认真研究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开辟新途径,探索新方法、创造新经验,开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二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着力点

1.内容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是一个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的体系,充实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紧密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深化教育内容,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关键是服务和服从于医院建设这个中心,在领导干部中加强先进性教育、科学发展观教育,在职工中开展信仰、信念、信心、信任教育,结合医院在发展中职工的思想实际,做好教育、引导、转化工作。二是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提高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化、知

识化、信息化程度。在党员干部中开展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教育。三是引导干部群众正视医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含金量。

2.形式创新。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人的特点,人的性别、年龄、性格、工作性质上来创造灵活多样的工作形式,使思想政治工作富有层次性,从尊重人的基点出发,讲究心灵上的沟通和道理上的可信。二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大胆借鉴和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最新管理方法。可利用互联网、电信、医院内部信息网络,结合电子台账,影像动态资料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使思想治工作增加时效性和提高影响力。借鉴国外现代化的管理方法,运用渗透到党组织、团组织、工会组织的层级管理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魅力。三是拓宽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医院是知识分子和选拔人才集中之地。党委部门要主动加强对知识分子的管理,建立人才培养计划,实施人才培养工程,在政治上技术上保障医院发展后继有人。

3.方法创新。要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效果,必须从党员干部、群众的实际出发,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声势型”向“实效型”转变。新时期干部群众的思想空前活跃,获取的信息渠道空前增多,教育工作如果仍停留在依靠经济手段搞活动、作报告、造舆论上,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为了避免思想政治工作“走过场”“空对空”,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和措施务求取得实际效果。二是由单纯抓向多元化转变。思想政治工作不单纯是党务部门的事,医院各职能部门都应分工负责,共下一盘棋。

4.手段创新。一是媒体引导。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多角度、多侧面地反应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风采。如医院在行风建设上作出的努力,医院先进典型和好人好事等等。二是文化熏陶。充分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大力发展丰富多彩的医院文化,使广大职工在受医院先进文化熏陶和启发中受到教育,通过这些活动提高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活动参与。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套有效的工作载体。

三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保障

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认识,不断探索的过程,要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永葆青春活力,必须在党的自身建设、理论研究、政工干部的人才配备上做出保障。

1.加强理论研究。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工作创新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我们必须以严谨务实的态度,逐步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理论体系。一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理论研究,特别要着力研究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创新、如何发展的实践课题,力争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新突破。二是大胆吸收和借鉴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时代进步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文明成果,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注意新事物对人们思维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生存方式的影响,不断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内涵与外延,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深度与广度。

2.拓宽工作思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要不断根据时代的变化,转变思想观念,拓宽工作思路。一是要强化大局意识,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确立服务于医院各项工作这个大局的指导思想。努力按照“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医院党员干部、职工的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各项任务上来。二是要树立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观念。社会迅速向前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跟上时代步伐,开拓创新,才能有所作为。

3.培养高素质的工作队伍。“线路制定了,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力,关键在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党务工作队伍,我们要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标准来建立一支

高效精干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努力营造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推行公开竞争,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制度,同时要加强干部的能力培养,努力造就“学者型”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才。

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论文篇4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思考

中图分类号:D44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4-0042-03

目前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教育内部形势而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已成为学术界和教育界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文结合内蒙古工业大学近几年的实践探索,旨在就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内涵及问题的提出

实效性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中依据一定的目标为完成某种工作任务而采取的各种行动、举措所达到的实际效果,是实践活动对于目的的实现以及实现程度。它充分反映活动过程与最后结果之间的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教育者采用课堂或者是课外教学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过程。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使大学生能够正视自己,正视社会,处理好学习、工作以及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在思想上能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坚定政治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是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际效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当前,新形势下国内外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重要阵地,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如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为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阐释力,在多元中确立主导,已成为一项事关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的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迫切的现实意义。

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途径

1.在课程精准定位的基础上找到提升实效性的切入点。所谓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定位,是指从教育学的视角结合新形势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在当前高校育人体系和课程结构中功能、地位、作用,为在教育实践层面发挥上述课程应有的育人功能提供认识前提。必须始终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但需进一步明确的是,不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唯一渠道混同。实际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并不弱于专业课程,这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抵触,也是大学必修课程,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课程。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神化,把其教学目的定位得太高,与现实脱节,当它的实际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时,又开始怀疑其的作用。因此,应该重新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准确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定位。

2.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材的建设。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现行教材是根据中共中央16号文件和中央宣传部、教育部2005年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有关规定实行的。一般而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必修课程四门,分别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选修课程两门,分别为形势与政策课、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根据教育部新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对相关教材的建设工作也需要进一步推进与加强。同时在教学参考、学生辅读以及理论普及读物等方面也应加强建设,充分考虑学生的学历层次、书籍的载体模式等因素努力构建集思想性、针对性、科学性、实践性、可读性为一体的教材体系。同时要对教材使用实行即时监测制度,积极进行跟踪分析,及时征求师生使用意见,把一线教师及学生的评价需求作为教材修订完善的重要标准。

3.创新教学方法,建设理念先进、方式多样、组织高效的教学体系。目前限于软硬件、师资队伍不足等方面的条件制约,大部分高校采取大班、多班授课,一个教师带多门课、带多个班,教师的工作量大,学生的学习效果差。且思想政治理论课偏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育;偏重灌输方式,轻视自我教育;偏重教学内容,轻视教学形式的创新。为此,建议强化教学管理,严格保证学分学时,认真执行教学大纲和相关教学计划,在教学任务制定的过程中保证中班教学规模,原则上班容量不可超过100人。同时,积极使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探索讨论式、小组式等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模式,科学安排教学时间,努力构建互评互学的教学制度,开展教学观摩学习活动。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融入知行合一的意识,积极改革课程考核办法,着力构建科学全面客观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学生评教制度和方式,改进评教流程,积极将评教结果融合入下一步的课程开展中。近年来,我校逐渐探索适合学校实际的教学体系,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强化课程建设的老带新机制,将集体备课和优秀教师引领相结合,注重团队攻关与教学积极性的发挥,注重课堂与实践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融合、实体课堂与网络课堂的契合,努力建设理念先进、方法多样、管理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

4.建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第二课堂,形成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教学体系。相关活动作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第二课堂与课程教学相辅相成,发挥着重要作用,与课堂教学一起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注重学生骨干培养与相关社团建设,包括整个校园环境、文化与氛围的构建上都应该进行积极的努力,不断整合资源,强化实践,建设与课堂教学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教学体系,并以此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实践性。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积极学习、积极研讨、积极总结、积极实践,鼓励学生形成关注热点难点问题,围绕一些模糊认识在讨论中增进价值认同,增强理论自信。从而促进课堂教学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结合,并通过这种途径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教师两方面力量的工作积极性,逐步形成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机构、党委宣传部、学工及团委等相关部门合力的实践教学工作体制。

5.创新教学考核方式,探索建立全面、全过程和多角度考核评价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作为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是课程设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长期以来,课程的考核方式相对单一,很难完全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其教育效果实效性目标实现情况的考核一直以来是困扰提升实效性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以考试成绩来衡量,较少参照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实际表现,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考核结果并不能说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也难以考核出课程的教育效果。在现行的比较多见的两种考核方式中,理论考试一般为开卷方式,而平时成绩老师一般以学生的课程出勤为基础,其考核效果可见一斑。(2)教学内容与现实存在一定的差异,难以学以致用,以现行的内容为准考核判断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效果也就容易出现问题。此外,改变目前重视开卷考试,轻视闭卷考试;重视期末考试,轻视平时考核;重视课堂考核,轻视课下考查的方式,探索适合考核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方式、方法,结合不同院校实际,探索更具实效性的评价考核体系势在必行。

体上,应按照以下两点进行探索:(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原则。考核中,强调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自主思考、积极讨论、共同研究、努力创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2)综合考核评价原则。注重学生潜能发挥和全面发展,“既重视总结性评价,也重视过程性评价;既重视核心知识的评价,也重视伴随知识的评价;既注重考核基本的理论知识,更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探索将课堂教学考核与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相结合,进行全面、全过程和多角度考核评价的评价体系。

三、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效性、实践性,积极建设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就目前而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职化与专业化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学校思想政治实践教育一线工作人员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工作队伍中优秀的实践性人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理论功底深厚,但与当前大学生的实际互动不足,缺乏对大学生实际思想状况和思想政治教育指导需求的了解,实践基础的缺乏,直接导致课程针对性时效性不足。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有待进一步优化,将专职教师的理论高度、研究深度与学校思政教育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经验相结合,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在这种师资队伍构建模式下,通过集体备课、研讨等模式重构课程体系,不但可以使课程体系、内容更贴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需要,更可使师资队伍素质得到整体提升,既强化专职教师的实践基础,也提高兼职教师的理论水平,全面促进师资队伍的发展,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发展民族兴盛的主力军,努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对于我国发展建设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作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渠道,也是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础,是高校培养德才兼备大学毕业生的根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性不可取代,其教学效果影响深远,不可忽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改革,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一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探索与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

[2]张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对教育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分析[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6):144-146.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4]教社科[2015]2号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的通知》[EB/OL].教育部官方网站.

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434(2013)01-0205-06

自从1984年成为独立的学科建制后,思想政治教育在政策支持、同仁努力以及社会形势需求等多重动力的推动下逐步走上了科学化的发展道路。然而,不少社会成员甚至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研究以及实际工作的专业人员时常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疑惑或质疑,引发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及其活动的认同危机。思想政治教育是不是一门学问?能不能称得上是独立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有没有用?这些基本问题成为缠绕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根源性问题,深刻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进度与实践效果。

一、认同危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问题意识

自1984年成为独立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在此后30多年的发展道路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与此同时,也不断地遭遇人们对这门学科及其实践的认同危机。这一认同危机表现为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以及实践活动缺少知识、价值以及情感上的认可、支持与接受。譬如,有人或是不认同学科的独立性、科学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各门知识的“大杂烩”,算不上独立的学科;或是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性差,甚至不是理论;或是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作用效果,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主义”、“假大空”、“没有用”等。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所出现的“认同危机”以隐秘、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严重损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具体表现为:

第一,工具理性僭越价值理性,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空场”。思想政治教育所出现的认同危机与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学科评价机制标准的“移位”是分不开的。在告别了“知识即美德”那种神圣的价值判断标准之后,现代社会所崇尚的工具理性、经济利益成为学科评价体系的基本尺度。一门学科的认同度与这门学科是否面向市场、获取经济价值紧密相关。在“工具理性蔓延”的现代社会,经济利益成为社会生活统一化的度量衡,货币也变成一种人人都必须学会和使用的“统一语言”。以人的精神生活为研究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获得社会甚至高校的认同。在现代社会里,工具理性的高扬将原本富含价值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挤兑”,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精神蕴含被现代性的价值标尺所“漂逝”。如韦伯所说,工具理性的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专家没有灵魂,者没有心肝。”思想政治教育内蕴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人文精神、文化趣味,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应有的学术使命、学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应当具备的引领精神功能及崇高、神圣的气质在工具理性僭越价值理性的过程中被荡涤的“烟消云散”。由于缺少十足的学科与实践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在学校不支持、学生不配合、社会不理解的合力作用下变得弱化、低效。思想政治教育俨然成为纯粹而又机械的知识教条,似乎成了“不思想”、“无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理论研究脱离社会现实,思想政治教育遭遇“生态断裂”。从应然的生态来说,理论研究与实践运用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应当源于实践需求,现实的社会生活为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旨在解决的理论课题: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又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更科学、有效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者有义务审慎地厘清这一学科的基本问题,这无论是对于学科的理论研究、工作实践,还是提升人们对于这一学科的认同感和喜爱度都不无裨益。对于思想政治学科来说,人们的接受程度和热情很大程度源自于理论研究者对这一学科基本问题的精湛阐释。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的最后说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弄清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尤其如此。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两张皮”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亟需具备相应的知识、理论加以指导;另一方面,经院化的理论研究难以生产出有效的、实用的理论产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要么世俗化,要么精深化,“社会上不受欢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套没有用;学术也不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都是时政语言,缺乏知识,更不要说学术含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所生产出的“科研成果”距离社会现实相距甚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缺乏理论指导的情形下所开展的工作常常混乱、无序、低效。

第三,外部投入与内在认同形成反差,思想政治教育陷入“自信危机”。思想政治教育做的是人的精神领域的思想工作,其基本精神为正义。“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正义的工作,它高举正义的旗帜,从正义出发,为着正义的目标而努力。思想政治工作活动的过程,就是为正义而奋斗的过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建设,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规范建制,增加师资投入,在人力、财力以及物力上大力地投入和保障。近年来,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独立化建制,在部属“211”层次高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力度。2005年以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科建制中升格为一级学科,下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等六个二级专业。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拥有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硕士点达到200多个,博士点60多个,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案。与巨大的外部投入形成反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并未形成充足的学科自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身还缺乏学科和学术的自信,尽管有学科平台,但多数成员主要还在从事非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或重点放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外的学科那里,以为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学科,缺乏学术,而其他学科才是学科,才是科学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遭人非议,认为“不管用”,“知行分离”,“说一套、做一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好做,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不明显”业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致的共识。

思想政治教育所遭遇的“认同危机”以深刻的、隐秘的形式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当中,弥散于思想政治教育内部的系统结构。缺乏足够的认同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萎靡”状态的根由。笔者认为,尽管我们可以从宏观的社会环境和具体的工作方法对此作出解释并提出化解之道,但更为主要的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者和从事业者缺乏审慎的态度和系统、认真的了解,并未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准确认知,缺乏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应有的自觉。

二、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基本蕴含

自觉,本属于哲学概念,它指的是主体内在的自我发现、外在创新的自我解放意识。所谓“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作为理论或实践形态所体现出的学科特质、学术品位与实践特色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的“自知之明”,反映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以及实践工作的人“认识自己”的能力。它是从认识论层面对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的描述,是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各项活动的人对思想政治教育自身作出的认识。“自觉”具有“反思”的特质,是人的理性认知能力的重要体现,是事物以自身作为认知对象进行自我刻画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应当具备的认知思维和认知能力,他能够自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性质、特色,理论研究应当具备的旨趣、品位和社会实践活动所应具备的特点、品质等。

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自知之明”。笔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知、主体性以及文化性三个维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结构:

1 价值认知自觉。价值认知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能够自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研究以及实践的重要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并非人们简单地认定的“官方说教”,也不是他人肆意贴上“无用”标签的活动。它以人的精神领域尤其是人的思想作为对象,旨在揭示人们的思想如何转化为行为的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这是其本质,但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强烈的社会性、文化性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培养思想政治教育优秀人才的渠道,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正规化、系统化以及科学化的人才培育通道。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是一项具有探索性和神圣性的事业,其价值在于科学地解释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的转化规律,意识形态嵌入社会的内在机制,人们道德行为发生的心理缘起等,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理论阐释以及有益的理论指导。价值认知自觉不仅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清醒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热情,内在的认同与热爱。

2 主体性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自觉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人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自觉认知,它解决的是“谁之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中国特色的学科,它发端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立足于中国具体的国情与实际,继承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以自己独特的立场和方式言说着“中国故事”。主体性自觉在全球化时代越发具有现实意义,全球化时代的学术研究是多元思潮竞相争斗话语权、通过思想的力量获得主体性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自觉是获致中国研究的自主性、指认中国独立性的重要标志。“谁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提问是全球化时代追问主体自主性的表现。当下的中国,在大国崛起步伐加剧的浪潮中以崭新的姿态、强劲的国力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势如破竹”式的社会发展进程向世界证明中国作为大国的能力与地位。与之相应,中国的崛起激发着中国学术寻求自主性的理论表达。在西方知识系统和概念体系笼罩中国的当下,中国迫切地需要贡献出自身的理论创建和知识表达,体现出应有的大国风范和主体自觉。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学科,“从中国国情、时代特征和中国实际问题的特殊性出发,运用中国特有的视角和方法,秉承中国特有的思维传统,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结论和实践路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自觉增进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认知与它作为中国学科的自主性,使人们更加认清自身的使命,以中国的话语、中国风格诉说着“中国故事”,表达出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中国气派”。

3 文化传承自觉。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自觉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实践工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文化活动并在文化的历史传承性上所发挥作用的自觉认知。思想政治教育是处于一定文化情境中的人们展开的社会实践活动,文化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文化情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社会背景,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与教育对象,都是文化的存在物,借助一定的文化载体宣传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一定阶级所需要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意识形态作为教育对象,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特征的基本面相。“价值与规范的传授与认同则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这便是文化沟通与运作的过程”。作为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文明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传承的作用。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一系列有益的理念、内容和方法都是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借鉴的要素。传统文化的一些优秀的道德品质(如孝道、仁爱),教育观念(如因材施教),教育方式(如道德教化)完全可以进行创造性转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就是中国文化传承的过程。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有效的传播方式和传承载体,将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成果得以极力地发扬和推广。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传承自觉就是要自觉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特征,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所担负的文化传统传承的使命与重任。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尊重、吸取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对其加以转化、利用,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传承自觉的实践要求。

可以看出,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从业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的“自我认知”。这一过程体现出强烈的自我觉醒意识与自我批判意识。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自我认知的理性认识阶段,已不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活动进行简单的、直观化的描述,而是上升为内在的自觉。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所产生的主观认知,成为团结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程度与行动活力的内在“精神纽带”。可以说,如果缺乏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思想政治教育将很难进行准确的认知定位。无法准确地认识到其各项活动的价值与使命,也就不能真正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活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自觉”的培育之途

思想政治教育自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从业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自知之明”。其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自觉也必然从这一群体入手,提升他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认知的自觉性。具体而言:

第一,树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业”的职业伦理观。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思想、灵魂方面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职业伦理显得尤为重要。应当具备怎样的伦理品质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实际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神圣性、正义性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应当秉持韦伯式的“天职”观念,保持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忠诚与热爱,真正地认识并努力地践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业”的职业伦理观。“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认识到这项活动所承载的价值理想,投入热情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教育教学以及实际工作当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应当能够将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方法说清楚、讲明白,澄清他人对这门学科的误解,解决人们对于这门学科认知上的混乱局面。实际上,外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误解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这门学科的不解或误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从业者应投身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中,科学回答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疑问、质疑,提高这一学科的科学化水平,提升人们对这门学科的认同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业伦理观念深刻地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发展、学术研究与实践开展。“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业”而不是“靠思想政治教育生存”应当成为每个思想政治教育从业者应当秉持的伦理操守。

第二,寻求有效的问题意识,以书写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故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自觉的形成离不开对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资源的观照以及对现实社会的观察与解读。通过对中国社会的观察,提炼出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线索,上升至学理的范畴,再加以充分地研究,寻找到中国社会的“问题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者应当培养解读与回应中国社会的能力,书写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叙事”。马克思曾说过:“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思想政治教育在观察、解释社会现象中发现问题意识,进而提升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提高其解释、解读中国社会的能力,从精神交往、价值传导、文化交流等视域对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作出全景式与多断面的剖析。尤其是要对当下中国的转型社会作出描述,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社会转型所特有的“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东方与西方的碰撞”的复杂性以及“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生、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共存、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衡同在、充满希望与包含痛苦相伴”的基本特征。用自身独特话语或理论对中国社会进行观察,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意识,叙述、解读以及分析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在解释、解读中国社会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从自身的立场对其作出回应。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国故事”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自觉的表现,它建立在鲜明的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对中国社会作出详尽的解释与回应。

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5-028-02

同志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全党的一件大事,也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七大提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的精神,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创新的路子,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对处理好当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对完成石油管理局的原油生产任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研究的现实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肩负的责任日益繁重。从社会环境看,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对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的冲击越来越大;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渠道、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使得干部职工的思想更加活跃,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等,应对社会环境变化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现阶段,研究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和方法,有助于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研究,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和现代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体系,是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体系的重要方面。研究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有助于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进一步完备化、系统化。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用理论武装党员和教育群众的有力武器,必须吸收当代的先进思想和科学成果,借鉴现代科学技术所创造的手段,如:电视、互联网、多媒体等手段和工具,创造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从而推动整个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科学化。方式的现代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是客观要求,采用适应各类各层次工作对象特点的新方式,特别是运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突破原有的模式,更符合现代化的要求。

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新方式研究,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目前,一些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缺乏特色,特点不鲜明,针对性不强,因而效果不理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研究不同人群的思想规律和特点,从其自身的情况出发,寻找符合工作对象思想特点的有特色的工作方法,建立一整套能适应多层次对象思想发展特点的方法体系,以适应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2 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局限性

随着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人们生活水平和对社会文化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局限性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随意性较大。在方式的选用上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大,在方法的运用上还不够科学,在传统的手段上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不足;二是沟通、交流不够、采用“一言堂”的方式多,过多地强调“大一统”和“整齐划一”;三是针对性不强、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多采取“一锅煮”、“一刀切”,对工作对象进行类别和层次细分不够;四是文化涵量低。不注重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常常采用单调、枯燥、呆板的方式,缺乏文化感染力和渗透力、形象化和艺术性,受众易产生逆反心理,发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鼓舞人心的作用不明显;五是实效性不佳。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不紧密,“空对空”开展工作,群众戏称为“中听不中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无效”。

3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的思考

不断适应变化了的客观形势,勇于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客观实际对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提出的新要求。不大胆探索实践新方式,思想政治工作就没有出路。

3.1 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高科技手段广泛运用于各个学科和领域,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更现代化,对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利用能力大大的提高。相反,思想政治工作由于机制落后,队伍结构不合理,人员老化现象突出,对科技成果的认识和运用不足。当今的科技技术,比如互联网、多媒体、广播、电视等现代化传媒手段不仅自身在发展,而且对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勇于正视矛盾,坦然的面对实事,要有紧迫感和忧患意识,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和手段辅助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3.2 契合本企业文化,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论文篇7

    一、提出文艺“从属于政治”并“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的观点,为文艺育德的有效运行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毛泽东看来,文艺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一方面,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如同列宁所说,是整个革命机器中的‘齿轮和螺丝钉’”。作为新民主主义文化重要内容的革命文艺就必须自觉地服从和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和政治任务,服从于革命战争年代宣传鼓动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文艺作品生动活泼等特点,激励、调动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惊醒起来、感奋起来,实现其影响政治的目的。

    在文艺“从属于政治”并“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观念的指导下,延安时期,毛泽东特别强调文艺作品的思想性,注重发挥文艺作品的政治动员功能,文学艺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宣传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戏剧改革为中心的新文艺运动, “戏剧、歌咏、图画,都是社教的良好工具,我们都应当运用,而尤以戏剧的宣传效果为最大。所以戏剧是社教的最好工具,不论抗战动员、改良社会风俗、提倡教育它都是有力的宣传武器”。如在当时戏院断乎不仅是娱乐,而且是一种唤醒社会意识的宣传工具,成为革命本身不可分割的部分,“政治方面有变动时,戏院总即完全改变来适应它。所有的歌都换了新的语句、新的戏剧、新的讽刺短剧和‘活报’都匆促编就”。在实行国共合作抗日的时候,戏院的主要内容就是“鼓励反对日本侵略的群众运动,和唤醒人民要求民主,但非苏维埃”。在新秧歌运动中,“不管某出戏的题材和情节怎样,秧歌舞中的主题似乎是不变的。这个主题就是在争取抗日战争胜利和进一步完全实现新民主主义的道路上,如何克服物质和人力的困难”。在歌咏运动中,“这些中国现代的‘游吟诗人’在弦乐、铜鼓和竹板的伴奏之下,用歌声表达时事政治和歌唱抗日战争”。悲壮、激昂的歌曲表达了人们共同的心声,把大家紧紧联系在一起,汇聚成一股股浩浩荡荡的抗日大军。

    “文艺从属于政治”的观点在今天看来似乎有失偏颇,然而在革命战争年代,正是在这样一种认识的支配下,文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了很好的衔接,真正发挥了它的育德功能,在动员干部群众方面发挥了显着的鼓动作用,调动了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二、积极开展文艺育德的理论研究,为文艺育德的有效实施提供了理论指南

    早期,延安文艺界在文艺育德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思想分歧,诸如应该首先努力表现根据地的新生活还是为“大后方”服务,怎样处理歌颂根据地的光明面和批评其阴暗面的关系,怎样对待文艺的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学习政治理论是否妨碍创作情绪等问题,这些问题给文艺育德的有效实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适应革命战争年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要求,针对当时文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毛泽东非常重视文艺理论研究,注重发挥文艺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悉心研究了寓思想政治教育于文艺活动之中的原则和方法,产生了以《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代表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建构了完整的文艺育德的理论框架,为文艺育德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当时延安成立的许多文艺团体经常开展研讨活动,讨论文艺作品的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关系问题;它们创办了《边区文化》、《战地》、《文艺战线》、《文艺突击》等大量的文艺刊物,除了宣传文艺作品以外,还刊登理论研究文章,探讨如何发挥文艺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问题,如艾思奇的《抗战文艺的动向》、 《旧形式、新问题》,沙可夫的《抗战文艺杂谈二则》,柯仲平的《文化下乡去的一个实际问题》,肖三的《论诗歌的民族形式》,冯乃超的《文艺统一战线的基础》,肖军的《对于当前文艺诸问题的我见》,艾青的《我对目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等等,都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成果。1942年5月,毛泽东和凯丰联名邀请在延安的作家、艺术家举行座谈会,专门研讨文艺理论与实践问题,毛泽东在5月2日和23日的两次大会上发表讲话,在对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态度问题、工作对象问题、学习问题等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党的文艺事业是党的整个工作的一部分”、“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及文艺批评的“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文艺作品的批判与继承等理论观点,确立了文艺育德的地位、方针和原则, 《讲话》也因此成为了中国共产党指导文艺育德工作有效运行的不朽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在对文艺作品如何才能发挥育人功能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增强文艺育德实效性的理论观点。他讲到:“我们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动机和效果的统一论者。为大众的动机和被大众欢迎的效果,是分不开的,必须使二者统一起来。”他提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观点对于推动广大文艺家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真正获得工农兵的思想情感和生动、丰富的创作素材,从而创造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欢迎的优秀文艺作品,发挥了巨大的理论主导作用;在谈到文艺批评时,提出评价艺术标准好坏要看“社会效果”,“效果问题是不是立场问题?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死了多少他是不管的”。指导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了一大批动机与效果相统一的作品,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果和艺术效果;提出文艺作品必须“是政治和艺术的统一,内容和形式的统一,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为文艺创作和表演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于增强文艺育德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全面改造文艺人的思想,为文艺育德的有效实施提供了队伍支持

    文艺一旦与政治结合,文艺工作者同时也就转变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当时,朱德在鲁艺做报告时就明确讲到:“一个宣传家不必是一个艺术家,但一个马列主义的艺术家应当是一个好的宣传家。”延安时期随着一批文学艺术家的到来,出现了“天下英才聚延安”的景象。为此,陕甘宁边区成立了众多的文艺协会和演出团体。据不完全统计,延安的文艺团体多达七十多个,戏剧演出团体近二十个,音乐团体十多个,美术社团七个。然而,由于当时的文艺人绝大多数来自于国统区,仍然没有摆脱小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他们在处理政治和艺术的关系上存在的一些严重问题,如有人主张把艺术放在政治之上,有人认为文学艺术家可以不要马克思列宁主义立场、观点,代表这些偏向的作品在文艺刊物甚至党报上都盛极一时,对文艺育德功能的有效实施提出了挑战。

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论文篇8

一、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关于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相对完备的学科研究体系,公开出版发表诸多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著述。研究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问题研究和实践问题研究两方面体现。

第一,理论问题研究。学者们主要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范畴和教育过程构成要素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在基本范畴层面,主要包括对中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历史发展、理论价值、学术地位、主要作用、理论本质等理论研究。如“以完整、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理论基础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整体性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为指导;另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近伟大成果为指导。”(1)在教育过程构成要素层面,主要包括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教育内容、途径方法、教育环境等理论研究。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教育对象制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使他们具有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方向,较高的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理论素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审美情趣。”(2)大多学者认为教育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主要理论内容。关于研究的途径方法,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呈现多样化趋势。从宏观论证到微观证明,从规范研究到实证分析,从人文科学的描述法、元理论分析、经济分析到自然科学的数学方法、建模方法等都有所涉猎。

第二,实践问题研究。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问题研究,其研究具体内容有所差别,基本都是围绕其实践的实效性进行研究的,研究思路大致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进而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教育理念、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等。如梁金霞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问题现状》、冯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房晓梅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张秀荣和韦磊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张苗的《工具理性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邹楠的《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仲兆华的《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及根源》等文章,都是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层面进行探讨的。再如我国学者张再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徐艳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李伟的《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对策》、苏启敏的《价值反思与学生评价》、张秀荣和王瑞荪的《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文章,就是从解决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题维度来进行论述的。由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教育方法侧重单向灌输和说教,缺乏灵活多样的艺术方法,收效甚微,因此必须建立起教育者与受教者地位平等的双向交流模式、隐形教育模式,采取教育途径多样性与多元化的手段,从而有效提高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此可见,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学者对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为发展与完善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也为本文将进行的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了充分的研究基础。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还缺乏充分的调查研究,大量的资料是重复的,新意不够。相关理论大多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性陈述、对面临问题的滞后性罗列以及对未来发展的理想主义式期盼。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第一,许多重要概念没有做出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现有许多含混不清的概念,如高校政治思想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思想教育、高校政治教育、高校政治思想教育、高校德育等等,这些概念没有进行明确区分和科学界定之前,无法建立统一科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第二,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学术研究的应然程度较高,实证程度不够,仅仅依凭理论思考与逻辑演绎来构建应然性的原理原则,应结合实践进行科学的调查研究并进行多维度的实证分析。第三,理论研究方法不够丰富,目前研究方法虽多种多样,但基本上是囿于借鉴其他学科的常用研究方法。而且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经验问题研究多于理性分析研究、静态描述多于动态分析、宏观研究多于中微观研究。第四,在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专业课进行渗透的研究方面,学者基本都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但是在宏观层面研究较多,而在微观层面研究较少,具体措施或结合何种专业的研究大多不够全面或可操作性不强。

二、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

目前,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相关研究已形成专业化研究体系,但从结合高等院校学生专业背景的角度进行专题研究的成果数量却十分有限。主要集中在中国高等院校艺术专业背景、航海专业背景、医学专业背景等专业领域背景当中,艺术专业背景研究如我国学者何勇和程辽撰写的《职场需求下的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陈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尹振永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辽宁大学硕士研究生陶思璇的学位论文《综合大学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孙传辉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徐彩萍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敬芯的学位论文《艺术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等;航海专业背景研究如大连海事大学硕士研究生郭海峡、邱爱红、刘思、刘明明、田沙沙的学位论文《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航海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我国航海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改进对策》、《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等;医学专业背景研究如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刘汉君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刘蔚的学位论文《“90”后医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石春兰的学位论文《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我国学者李久东等撰写的《医学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等。可见,其著述形式主要是以高等院校研究生学位论文为研究成果,偶尔散见于期刊等文献。这些结合中国高等院校专业背景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大都缺乏理论性和专业性,仅简单罗列各个不同专业背景的特殊性,并加以简要分析,分别指出高等院校中具有专业背景的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并试图阐述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对策。

从外语专业背景进行的系统化理论研究就更为鲜见,只有河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代晓雅的学位论文《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其对策研究》、河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王婷的学位论文《高校英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姬喻波的学位论文《外语专业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等数篇文章。

另外还有二十余篇期刊论文形式发表的论文。首先,如以概括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为出发点,分析并论述相应问题对策的文章《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征及其思路》(漳州师范学院学者项梅)、《外语专业大学生的特点及教育对策》(商应美等)、《外语类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刍议》(彭海)、《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引导对策探讨》(河北北方学院学者段汝和)、《试论提高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集美大学学者肖振南)、《外语专业女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策略分析》(苏惠芬等)、《新时期加强外语专业班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高荟等)、《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研究》(黑龙江大学学者曲亮等)、《高职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心探析》(萧君虹)、《新时期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伍廉松)等文章,这些文章主要阐述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这些学者普遍认为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具有专业学习背景、教育生活环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特殊性,并针对这些特殊性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原因分析和宏观对策研究,但这些研究重复率较高,大多是对特殊性和对策进行宏观层面的罗列和泛化研究,没有深入研究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深层原因,也没有从微观层面出发给出具体对策和方法路径。

其次,如从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进行论述的《入世后外语院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北京外国语大学学者曹文泽等)、《关于外语院校实践育人模式的思考》(大连外国语大学学者李宝章等)、《外语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四川外国语学院学者陈洪丽)、《新媒体时代外语类高校思政工作创新策略研究》(西安外国语大学学者迟鸥)、《外语院校育人特点分析》(西安外国语学院学者刘伟)、《对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探索――以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成都理工大学学者张钊等)、《加强独立学院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广东海洋大学学者谢睿萍)等文章,这些文章大多从高校学生德育管理工作的角度对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在中国外语类高等院校的管理层面论述了外语专业背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对策。

再次,如将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放在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中进行研究,重点在于分析外在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强调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问题途径的信息化和网络化。《网络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心》(刘练)、《互联网时代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x睿萍等),这些文章虽然及时关注了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信息化特征,并根据时代背景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的特殊性进行了合理分析,但并未将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根本原因及解决困境的对策路径与时代背景直接联系起来,也没有做出系统化专业化的深入研究。

第四,如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教学方面的论述来研究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问题。《浅析外语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与对策》(四川外国语大学学者张庆虹)、《形势与政策教育对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影响研究》(闫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文化哲学研究》(张家政)、《涉外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略》(笔者)、《浅析在外语专业学生中开展跨文化思想政治教育》(田雨)、《思想政治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杜琳娜),这些文章大体分析了目前中国外语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面临的现实困境,从宏观层面提出一些相应对策路径。也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外语专业课的两种课程教学角度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外语专业学生特点进行外语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这对于改进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现状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和实践意义。但这些文章大多没有对导致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现实困境的根本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提出的对策和路径不够全面具体,同时实际操作性不强。

综上所述,从整体上看,以上相关研究成果还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外语专业背景下中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研究依据,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提出了部分值得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但在相关研究成果中还是缺乏权威性著作和系统性论述,经验问题研究多于学理性研究,静态描述多于动态分析,宏观理论研究多于中微观理论研究。现有研究成果大都是简单罗列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泛泛分析导致这些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进而从宏观层面给出相应对策和路径。因此,结合时代特征、社会背景对中国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系统研究、对其内涵做出准确解读、对其理论价值进行科学分析、对其困境及其产生根源做出详尽论述、对其调适路径和对策方法进行合理构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张秀荣,韦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热点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冯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6]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注释:

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9-0241-02

众所周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施以重要影响的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指针,是决定国家未来人才整体素质的关键。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深刻的发展进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历经了全球经济危机后的今天,我们以宏观的视角,统观世界,从国际环境上看,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继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和文化的碰撞不断加深,各种矛盾日趋错综复杂,特别是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渗透和反渗透,主阵地的占领与反占领斗争十分激烈;从国内发展看,这些年来,经济体制发生深刻变化,社会的结构发生深刻变动,利益的格局深入调整,人的思想认识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也日趋明显,特别是大学生的价值多元化发展趋势日益凸显,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正视我国现阶段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研究的发展现状,实现有的放矢的理论建设,充分发挥理论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是我们积极回应时展需要的必要举措。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基本现状

(一)中央指导文件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持续发展

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是从1984年开始有了统一的概念,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列入国家高等教育专业目录的。也是从那时起,我国明确了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总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理论指导文件,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高指明方向。1985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1987年,中共中央又做出《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93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年,在新时期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又举全党之力发表了16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此《意见》给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依据,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照文件精神,我们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力争用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推进思想政治理论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等方面的作用。

(二)专业学者理论成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丰富完善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内容比较宽泛的概念,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的探讨也从未间断过。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大学德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就进行了认真的探索,贡献了大量的理论成果。1986年,李景先、肖约之、李庆善主编的《大学德育概论》,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对大学德育科学的学科特性,大学德育的社会本质、作用、对象、原则、内容、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很有见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观点。1988年,王殿卿教授撰写的《大学德育学》问世。1993年,他再著《新编大学德育学》。这两本书是作者在总结10多年来高校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后写成的,是我国大学德育学的代表作。书中不但对大学德育观、大学德育的理论基础以及大学德育的价值、规律、对象、规格、内容、原则等进行了论述,还提出了很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启发性的独到见解。此后,又有多本有关大学德育学的论著相继出版,这些论著在丰富了大学德育学科建设的同时又丰富完善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1999年由邱伟光、张耀灿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2003年张耀灿等著的,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从现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出发,建立了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2008年由陈义平主编的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机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规律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三)时代需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断提高

党中央对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出了全面的部署。提出了要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这一重大问题,提出了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一重大任务,同时也对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和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部署。特别提出要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这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提高与发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毋庸置疑,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里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及社会价值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过程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建设研究等方面都有突破性的进展。然而,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教学效果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有些方面尚存空白,因此这方面的理论课题具有广大的研究空间,非常值得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索。

二、国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状况

(一)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在世界各国受到高度重视

目前,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在其他的国家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并没有统一使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的名称,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表述也是以公民教育、国民精神教育、法制教育、共同价值观教育、民族振兴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宗教教育、道德教育、历史地理教育、政治社会化、社会问题研究、社会工作等概念的形式出现,但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实质和目的是一致的,想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达到和实现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目的是相同的。二战之后,由于因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发展而影响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这样的教训在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都曾有过。所以,20世纪后期,各国政府都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无论是政治制度相同的国家,还是政治制度有较大差异的国家都不约而同地纷纷采取各种具体措施,把大力加强本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作为一项首要的教育任务来抓。

(二)世界多国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上不吝投资

美国1991年4月,“教育总统”乔治・布什颁布了振兴美国教育的改革文件――《美国2000:教育战略》;1993年4月克林顿政府又颁布了《2000目标:教育美国法》的全美教育改革计划,并强调要恢复美国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从培养人才开始,学校必须进行品格教育,必须把美国学生培养为好公民,许多州大学都硬性规定,思想政治科目的学分合格才能拿到学位。同时他们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强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关键,就是要把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花在道德教育上;英国也认为:只有不吝惜在品德教育上花钱,才能使德育的效果更有效地发挥作用;除此之外,日本、韩国、英国、印度等国政府,都拨出相当数量的专款,资助思想政治教育的调查和研究工作,努力提升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绩。在教育机制上许多国家还专门建立了“道德效绩评价委员会”等机构,实行专人专做道德教育效绩的评价工作。部分发达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内容、方式、效果等方面都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从而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使本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通过对上述国家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分析介绍,我们对国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状况有了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同时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先进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的必备因素。因此,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是取得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基础与前提。

三、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与展望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欠佳的主客观原因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动,大学生思想上普遍存在理想信念意识比较淡薄,对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看得较重,对国家、民族、党的利益考虑得比较少的问题。实现把每个学生都教育成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高度的国家集体观念和奉献精神的人这一目标的难度越来越大。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并没有完全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主观原因,另一方面是客观原因。

1.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欠佳的主观原因

从主观原因上讲,大学生受到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仍然将受教育的主要目的集中在获取科技知识和智力训练上,往往忽视对自己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创造力的培养。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缺乏应有的重视。

2.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欠佳的客观原因

从客观上讲,第一,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受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表现出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第二,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的符合度来讲,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课内容的设计还没有完全针对大学生的特点进行,依然存在理论内容陈旧过时、脱离实际、大道理多而空洞的情况,不能符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对大学生缺乏说服力和吸引力。第三,从教育形式上看,简单说教、生硬灌输仍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形式,不鲜活、不生动可以说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依然存在的弊端。

近几年来,针对上述原因,为了找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措施,我国教育界的专家和学者进行了不断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其中有些取得了相对较好的效果,但就改进我国整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水平而言,还不尽如人意。因此,我们应该以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主客观原因为靶向进行有针对性的、符合现实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二)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展望

展望未来,在今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应该总结我国过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宝贵经验与成就,结合并借鉴国外有价值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与方法,针对新的历史条件,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的新局面。结合上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欠佳的原因,笔者认为未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将会更加致力于解决如下问题:

(1)找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提出改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具体方法。

(2)探求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的真正需求,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调整和改进提供高质量的理论参考依据。

(3)了解大学生喜爱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方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现实方案,挖掘新颖思路。

(4)为扩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现时性提供素材,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出其在大学生成才过程中应有的实际作用。

(5)比较教育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与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异同,化解分歧,实现统一。

(6)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机制运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影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社会与高校间的良性互动。

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论文篇10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的影响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特指发生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的接受活动,它反映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接受主体出自自身的需要,在环境的作用下通过某些中介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整合、内化、外化、行为多环节构成的、连续的、完整的活动过程。”[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其接受过程具有复杂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必然受到教育主体、接受主体、实施中介和教育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 教育主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主体即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施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主体承担着设计、引导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全过程的职责,教育主体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实现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过程中,受教育者不是被动的接受对象,“教育者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时,往往要运用、结合多方知识及手段, 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进行解释、说明、佐证”[2],教育主体自身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教育主体能否充分了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否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计划、能否运用多种丰富的教育手段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这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同时,教育主体的人格魅力和与受教育者的情感关系也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的重要因素。

2 接受主体

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主体,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程度是影响其接受效果的最根本的影响因素,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接受标志着接受主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解、认可、内化并付诸于行动的过程。在思想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过程中不受其他人的影响,更倾向于自主选择、自主认知,渴望通过自己的解读来做出判断和选择,这直接决定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这一接受主体之间身心特征、自我需求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性,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内容、接受深度和广度等方面都会有不同,这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的实现程度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3 实施中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施中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首先,教育内容不仅要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同时也要符合受教育者的思想实际,只有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教育内容才能被大学生所接受,教育内容达到教育与接受相契合能够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率。其次,多样、新颖的教育方法的恰当运用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的接受热情,使大学生主动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进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最后,教育载体是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实施教育影响的重要手段,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各个要素的连接点,没有教育载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就无法进行;灵活运用教育载体能够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活化”,更加形象、生动的展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使得受教育者更乐于接受,日益丰富的教育载体的灵活运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取得预期接受效果的重要保障。

4 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一定环境中进行,必然受到教育环境因素的影响。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与各种环境因素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提升其接受效果,反之,则会阻碍其接受。在宏观环境层面,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都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经济环境是影响人们思想行为的最敏感环境因素,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诚信意识等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认知观念;而政治环境更是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文化环境则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受教者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不断扬弃社会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其理论体系。在微观环境层面上,校园环境是最具代表性的教育环境,它一方面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

二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的对策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实质上是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理解和处理的过程,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消除接受障碍,就必须立足于影响其接受效果的各个因素,找到教育与接受的契合点,最终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终极目标。

1 提高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能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主体,承担着传授知识、思想引导、调动受教育者主动性发挥等重要职能,教育主体要更好地履行自身的职能,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第一,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治素质是教育主体所必需的核心素质,教育主体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增强政治鉴别能力和政治敏锐性,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方向性和科学性;第二,思想道德素质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高校教育主体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人格魅力,感染和吸引受教育者,使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做出积极的反应,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第三,知识能力素质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素质,教育主体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同时要提高自身表达能力、应用新技术能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生动性、活泼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丰富多彩,进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接受兴趣;第四,教育主体要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素质,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久工作动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主体的各方面素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教育主体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魅力,保障其接受效果。

2 满足接受主体的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主体能否接受、内化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关键取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所传递的信息是否满足其需要,需要是接受主体产生接受行为的重要驱动力,满足接受主体的需要能够激发接受主体的欲求心理,进而激发其接受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第一,智力需要。高校大学生这一青年群体,认识能力不断提高,求知欲望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满足其认知需要才能实现大学生的接受、内化、最终付诸实践的过程。第二,情感需要。高校大学生的情感活动表现为兴趣广泛、情感丰富,“健康、积极的情感能给人的意志行动以力量,不良、消极的情感会变成意志行动的阻力”[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要力求做到以理教人、以情动人,在情理交融中达到更好的接受效果。

3 发挥实施中介合力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实施中介,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载体,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充分发挥这三者的合力作用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的有效途径。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内容要适合所有接受主体,根据不同接受主体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呈现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方法要能够承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针对大学生的接受特点选择和运用丰富多样的教育方法,融合理论灌输法、榜样示范法、对比鉴别法等教育方法,激发受教者的参与意识,在互动交流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第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在教育载体上也要更新发展,采用现代化教育载体,声情并茂地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感染力和渗透性,增强其接受效果。

4 优化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向人们传导的思想道德观念和规范,只有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为各种环境因素所肯定,所强化,才能更好地被人们所接受并逐渐内化为个体意识。”[4]第一,优化宏观教育环境。一般来讲,经济环境公平、公正,更有利于受教育者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要构建良好有序的经济环境为思想政治教育奠定物质基础;文化环境的优化,要倡导先进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受教育者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第二,优化微观教育环境。高校大学生最直接的教育环境就是校园环境,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使大学生长期生活在拥有良好学风、教风、校风的校园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使其更容易接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接受效果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其影响因素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深入分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的影响因素,能够更好的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找到有效可行的工作方法。现阶段,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接受效果,要走好“影响因素四部曲”,即提高教育主体素质促进接受效果、满足接受主体需求深化接受效果、发挥实施中介合力增强接受效果、优化教育环境固化接受效果,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焕发出勃勃生机,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33.

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论文篇11

    英国着名教育学家托尼·比彻(Tony Becherl从认识论和社会学角度运用四个维度对所有学科进行了分类。托尼·比彻所讲的认识论视角包含硬,软(soft versus hard)和纯/应用(pure versus appli-ante)两个维度。硬/软维度是以学科领域的所有学者对某一特定的研究范式或理论体系的认同程度来描述学科理论属性的一个指标,认同度高,则学科硬度高、软度低;认同度低,则学科硬度低、软度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是在大量借鉴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这不仅有基本理论的借鉴与融合,还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的植入,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理论属性上是一门研究范式多元的软学科,不像自然科学领域内的交叉学科有着认同度较高的研究范式。多范式的问题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借鉴移植。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上述学科的结合部、交叉处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学术概括和规律的理论探究。这一形成方式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的理论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的融合。“思想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思想观念的教育。“政治教育”是统治者向社会成员传播政治观点、培养政治情感、使社会成员形成一定的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理想,并达到政治参与和政治认同目的的实践活动。两者的融合结果,就是思想教育有了政治特别是主导政治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样融合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是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政治性的要求与人们的思想现实的差距只能靠商谈、对话和理性说服以达成共识。这种共识的达成是因为“对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共享信念——他们对话行动中提出的有效性主张的主体间承认所产生、甚至所强化的那种共享的信念——蕴含了对涉及行动之若干义务的默认。就此而言,这样一种认可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事实”。也即是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达成政治教育的目的。为实现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理论指导方面就涉及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作为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自然有了融合性的多范式的理论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融合。在研究者的视野中;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是有着明显的区分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文学科的核心是文史哲,对象是人文世界,人文世界具有精神性、意义性和价值性的特征。“研究人的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人文学科区别于社会学科的重要特征。社会科学旨在探寻社会规律,获得关于社会事务及其运动变化的知识,社会科学所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与效果;人文学科的旨趣在于探寻人的生存意义,表达某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为人的行为确立某种价值导向同。另外,国际上有四种比较权威的学科分类体系在社会学科(social sciences)与人文(humanities)上有着清楚的分界。那就是认为社会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有时也起到连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作用。从研究对象上看,社会学科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的行为;人文学科研究人的文化生命,即人的本质。从研究作用上看,人文学科能够提供价值体系,对人的精神起根本作用,因而对人和社会似乎不具有明显的实际运用;社会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较为直接,如法学、管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借鉴的相关学科中,哲学、伦理学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则属于社会学科的范畴,教育学一般也归于人文学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既有人文学科的属性,又有社会学科的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人学范式走的就是人文学科的研究道路,社会哲学范式则是走的社会学科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学更多地关注的是社会政治关系和道德关系,更应该属于社会科学的领域,只不过它是带有人文学科特征的社会科学。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坚持了一条交叉发展的路径。交叉学科是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形式与重要趋势,也是科学深刻变革与日益丰富的表现,是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学科,学科之间的融合是通过交叉来实现的,学科交叉是新兴学科产生的必然途径。进入20世纪之后,由两门学科交叉产生的学科不断出现,跨度也越来越大,也出现了三门以上学科交叉的新学科,如医学化学地理学、物理生物化学、教育社会心理学等。按照交叉程度可以将交叉学科分为六种类型,即比较学科、边缘学科、软学科、综合学科、横向学科、超学科或元学科[91&80-82)。思想政治教育学最初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科学化而形成的学科,逐渐与政治学、教育学和伦理学等交叉融合,又大量借鉴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概念。从交叉程度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属于边缘学科和软学科的层次,但尚不能达到软学科要求的以管理和决策为重心问题的层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具有软学科特征的交叉边缘学科。

    二、从价值取向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指向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是服从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应用性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理论教育和课程设置都是围绕主导意识形态的需要展开的。“在正式课程方面,意识形态试图回答这类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对谁最有价值……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常常是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形成课程。”[10w172)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的实践回答。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在本质属性上反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科属性。

思想政治工作成果论文篇12

英国着名教育学家托尼·比彻(Tony Becherl从认识论和社会学角度运用四个维度对所有学科进行了分类。托尼·比彻所讲的认识论视角包含硬,软(soft versus hard)和纯/应用(pure versus appli-ante)两个维度。硬/软维度是以学科领域的所有学者对某一特定的研究范式或理论体系的认同程度来描述学科理论属性的一个指标,认同度高,则学科硬度高、软度低;认同度低,则学科硬度低、软度高。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建立是在大量借鉴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相关学科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这不仅有基本理论的借鉴与融合,还有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式的植入,这就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理论属性上是一门研究范式多元的软学科,不像自然科学领域内的交叉学科有着认同度较高的研究范式。多范式的问题源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借鉴移植。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上述学科的结合部、交叉处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现象的学术概括和规律的理论探究。这一形成方式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多科融合的交叉边缘学科的理论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的融合。“思想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关于思想观念的教育。“政治教育”是统治者向社会成员传播政治观点、培养政治情感、使社会成员形成一定的政治认知、政治信念、政治理想,并达到政治参与和政治认同目的的实践活动。两者的融合结果,就是思想教育有了政治特别是主导政治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取得更好的效果。这样融合形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是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政治性的要求与人们的思想现实的差距只能靠商谈、对话和理性说服以达成共识。这种共识的达成是因为“对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共享信念——他们对话行动中提出的有效性主张的主体间承认所产生、甚至所强化的那种共享的信念——蕴含了对涉及行动之若干义务的默认。就此而言,这样一种认可创造了一个新的社会事实”。也即是通过思想教育的形式达成政治教育的目的。为实现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理论指导方面就涉及多门学科的相关理论。作为专门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自然有了融合性的多范式的理论特征。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的融合。在研究者的视野中;人文学科与社会学科是有着明显的区分的。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人文学科的核心是文史哲,对象是人文世界,人文世界具有精神性、意义性和价值性的特征。“研究人的价值和精神表现”是人文学科区别于社会学科的重要特征。社会科学旨在探寻社会规律,获得关于社会事务及其运动变化的知识,社会科学所关心的是人类活动的功能与效果;人文学科的旨趣在于探寻人的生存意义,表达某种价值观念和价值理想,为人的行为确立某种价值导向同。另外,国际上有四种比较权威的学科分类体系在社会学科(social sciences)与人文(humanities)上有着清楚的分界。那就是认为社会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有时也起到连接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作用。从研究对象上看,社会学科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即人的行为;人文学科研究人的文化生命,即人的本质。从研究作用上看,人文学科能够提供价值体系,对人的精神起根本作用,因而对人和社会似乎不具有明显的实际运用;社会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较为直接,如法学、管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借鉴的相关学科中,哲学、伦理学属于人文学科的范畴,而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则属于社会学科的范畴,教育学一般也归于人文学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既有人文学科的属性,又有社会学科的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人学范式走的就是人文学科的研究道路,社会哲学范式则是走的社会学科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学更多地关注的是社会政治关系和道德关系,更应该属于社会科学的领域,只不过它是带有人文学科特征的社会科学。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坚持了一条交叉发展的路径。交叉学科是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形式与重要趋势,也是科学深刻变革与日益丰富的表现,是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新兴学科,学科之间的融合是通过交叉来实现的,学科交叉是新兴学科产生的必然途径。进入20世纪之后,由两门学科交叉产生的学科不断出现,跨度也越来越大,也出现了三门以上学科交叉的新学科,如医学化学地理学、物理生物化学、教育社会心理学等。按照交叉程度可以将交叉学科分为六种类型,即比较学科、边缘学科、软学科、综合学科、横向学科、超学 科或元学科[91&80-82)。思想政治教育学最初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科学化而形成的学科,逐渐与政治学、教育学和伦理学等交叉融合,又大量借鉴了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概念。从交叉程度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学属于边缘学科和软学科的层次,但尚不能达到软学科要求的以管理和决策为重心问题的层面。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具有软学科特征的交叉边缘学科。

二、从价值取向上看。思想政治教育指向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是服从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的应用性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理论教育和课程设置都是围绕主导意识形态的需要展开的。“在正式课程方面,意识形态试图回答这类问题——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对谁最有价值……从意识形态角度看,常常是在回答这些问题时形成课程。”[10w172)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中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的实践回答。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在本质属性上反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科属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因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而诞生的学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造、理论宣传、理论教育始终是结合在一起的。早在1847年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章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宣传工作”的概念。并要求大家要有“革命的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他们也规定了理论教育的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和具体形式,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立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也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参考。列宁提出了“政治教育工作”的概念和“灌输理论”,指出“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共产主义者”。而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则成了学科建立的直接理论依据。提出:“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武装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完不成的。”“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生命线。”“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这就需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思想政治工作,各个部门都要负责任。”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问题提上日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得以建立。这一阶段,我们党继承和发扬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开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从经验总结到理论建构的转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更是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提供了新时期的理论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也是顺应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的理论成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灵魂的学科。马克思主义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直接的理论依据,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发展和实践创新。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根本理论依据。特别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成果也不断丰富和发展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架构,塑造着学科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具体来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肯定了思想意识和社会存在的依赖关系,证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地位;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则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的确定依据;社会意识形态理论告诉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众多理论创新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学科建设中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理念,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宗旨的重要原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人学研究范式建构的重要理论依据。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论述构成了学科的直接理论依据。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我们党也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概括为认识和改造世界:邓小平指出是培养四有新人;另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灌输”的理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关于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论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要齐抓共管的思想等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来源。我们党近年来出台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更是继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也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理论研究的直接理论依据。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坚持全面发展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谓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按照人应有的本质,“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思想政治教育学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深入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二是深入研究社会思想意识的变动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引导人们形成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所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其理论出发点和价值追求都是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是“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只能在共同体中才能实现。因为“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能力的手段……个人才能有个人自由”。这一思想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各项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目标。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更是鲜明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从以上经典论述可以看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命题和价值追求,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思想政治教育学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作为学术诉求,是从实践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具象化,也是其作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科应有的学术价值取向。

三、从比较视角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向度”的意识形态教育类学科

国外也是有意识形态教育类相关学科的,如宗教学科、公民教育学科等等。而作为独立学科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特有。我们可以称之为是学科研究取向上的“中国向度”,意思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学科存在的意义主要在于结合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实际,指导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并获得理论上的创新成果的意识形态教育类学科。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这里主要指“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学”,在理论属性上的“中国向度”主要源于以下两点:

(一)德治传统是学科“中国向度”的思想基础。中国传统社会的思想文化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思想为代表伦理型文化。道德理想的播化成为社会秩序建构与维护的关键性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环节。这种思路在治国主张上的体现,就是对“德治”的肯认与推崇。统治者的道德成为德治是否顺利实行的关键环节。圣王和君子作为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居于社会政治生活和道德生活的核心,这就创设了政治生活与道德生活相统一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得“内圣外王”成为儒家人 格修养的纲领性要求。由此推演出“三纲八目”的修养途径和慎独的修养要求,目的在于塑造道德上成“圣”而政治上“王”之的理想政治人才。因为没有法的约束,过分强调道德的自我调适能力,儒家的德治最终发展到了“人治”。同样,法律如果失去道德性,将不成其为法律,而是对人性的亵渎。法律的制定必须要求相应的道德基础作为基本价值取向,这也就是西方的法律都不与《圣经》道德相违背的原因。我们国家的政治文明建设自然也要符合我国的德治传统倡导的伦理道德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尽管在理论基础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但它厚植于我国深厚的传统“德治”文化的土壤必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与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理论的契合,深受传统德治融“政治”于“道德”,以“育德”而“为政”思想的影响,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政治类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学或许也可以看作儒家“内圣外王”学的现代性表达,“内圣”讲的是思想道德的塑造与修养,“外王”讲的是政治实践,“内圣外王”学的核心是道德教化和政治实践,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学科的理论支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集体智慧结晶,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政治和思想财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概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创设与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大体上是同步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意识形态性的时代特征就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04年,党中央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并在随后设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六个二级学科,将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归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下,其实质也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统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形成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奠定学术基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产物,它直接的理论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中国向度”主要指学科的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建构。然而过分强调“中国向度”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一样。由于缺少自觉的比较和对话的维度,结果会把“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思想政治教育变成只有“中国特色”的“自说自话”的体系,最终走向封闭僵化的学科道路。因此,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国际视野是学科建设的自觉追求和重要命题。

首先,从实践理性层面上,要确立全球化语境和国际视野中的中国问题视域。全球化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各种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呈现出复杂联系和共性特征,任何国家和地区的本土性问题同时也成为世界性问题,任何世界性问题都同时也表现为本土性问题。就我国现实来说,经济问题都会在社会思想政治领域有所反应,而价值问题、伦理问题、政治问题更是直接地影响着人们思想意识变化。西方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现代和后现代的问题,我们正在不同程度地体验或面临;我们在发展中所成功解决的实践问题和路径探索、理论创新都不是孤立层面的“中国特色”的问题,而是国际视野中的具有“普世意义”的中国问题,是与全球性问题相互交织的中国问题。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实践经验既是中国的财富。也应当成为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享的精神财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应当从这样的高度和视野来审视中国问题,设计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对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政治问题进行总结和升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