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8 15:08:06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篇1

    本研究的核心是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的问题。各国学校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表明,学校社会工作要发展,其重要前提是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内部行政系统的认可与支持,找准学校社会工作在教育体制及学校内部的学生服务体系中的定位。在中国的制度环境中,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地位问题。在80后、90后逐渐成为大学生主体的今天,大学生的问题日渐多元化、复杂化和棘手化,传统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的学生工作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对调查问卷和访谈资料的分析表明,高校现有的学生工作体系的表现差强人意。不仅学生对学生工作的满意度不高,从业人员本身也普遍存在着工作压力大、成就感缺乏、对职业前景悲观等严重问题。相比而言,学校社会工作充满人文关怀的价值理念、宽厚的理论基础和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使得学校社会工作在解决日渐复杂化的大学生问题时,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更有针对性,也更能适应解决特殊问题的需要。本研究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功能和方法的比较分析,认为学校社会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互补性。

    思想政治教育解决的是大学生因动机缺乏而导致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学习...更多动力不足、缺乏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漠等,而学校社会工作针对的则是个体因能力不足而导致的特殊需要。两者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其目的都是为了把大学生培养成社会的栋梁之才。引入学校社会工作既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也有助于推动学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其结果是双赢的。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通过大学生成长服务共同体的组建,来实现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体制的创新。其方案构想是,将现有的高校学生工作体系中的心理咨询中心、就业指导中心、社团服务中心等服务机构独立出来,与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相整合,共同组建以学校社会工作理念为统领的服务与辅导体系。这一体系与现有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的教育和管理体系联合,形成相对独立的和长期并行的“协调合作模式”,从而搭建起既符合社会工作理念又适应我国现实国情的高校学校社会工作运行模式。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构建了高校学生工作的两大系统并行运作模式,即以学校社会工作为统领的服务辅导系统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统领的教育管理系统的协调合作模式,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高质量、多层次、多样化的服务。第二,提出了构建“金字塔型”高校学校社会工作梯队的设想。专家顾问负责专业指导,专业社工人员为学生提供具体的专业服务,而兼职人员主要由社会工作专业的师生和辅导员构成。第三,提出了在新时期推进学校社会工作本土化、实现高校学生工作体制的改革与创新的“双赢”模式,从而使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校既能推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又有利于增强现有高校学生工作体系的活力。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篇2

一般情况下,学校党委会以行政名义制定并出台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实施基本方案,为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奠定制度基础。同时,要组建专门的心理健康工作管理委员会和专项任务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和监督检查具体活动的落实情况。

1.2结构设置。

学校可根据具体需要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或者组织,主要将其挂靠在设有医药类、社会工作、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二级院系,或者直接挂靠于学生工作部。学校要严格执行三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规划,做到“校级设专门的教育咨询中心,二级院校设心理辅导员、班级内部委任心理委员”。

1.3活动内容。

活动涵盖面广,涉及多种形式,主要包括:新生入学为其办理心理健康档案;定期开展问卷调查,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评;学校宣传部、学工部、大学生团体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构等不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加大宣传力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校内部网站为学生提供匿名咨询服务,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心理咨询人员在工作日轮流坐班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举办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2、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模式的实践困境

2.1主动性较为缺乏。

专家指出,我国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时往往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主动性,参与性不强。但是,就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而言,青年大学生普遍存在闭锁性和独立性等心理特征,他们深受闭锁性心理的影响,且未正确认识心理咨询工作,所以他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烦恼或者困境,而有了心理困惑他们更愿意向朋友倾诉,而不是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部分学生会为家庭矛盾、良性等较为私密的问题而困扰,但是他们很少向心理咨询教育机构征求意见或者寻求帮助。部分高校为了尽可能保护学生隐私,鼓励学生大胆咨询,开辟了专门的网络咨询渠道,但是学生不愿意主动倾吐心声,因此网络咨询也是收效甚微。假若心理教育咨询模式发展为等待式,那么其应有的作用就难以发挥。

2.2重咨询,轻介入。

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时,主要以团体心理咨询或者个体心理咨询的方式为咨询人员提供引导或者启发,会从来访者的具体情况入手,与其进行交流和沟通,帮助其克服或者摆脱焦虑情绪。对于一般情况而言,这为咨询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帮助,但是高校的轮流排班模式大大削减了工作效力。当天的咨询教师只负责当天的工作,轻度心理不适的学生当即即可收到显著效果,但对于严重心理不适的学生缺乏针对性,而且效果不明显。

2.3尚未建立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

要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机制的正常运转,对在校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指导和服务,就要构建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主要由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队伍共同承担,但是辅导员和班主任主要负责监控和观察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人员会运用自身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为寻求帮助的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服务,从而有效化解其心理危机。但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各高校尚未建立起信息沟通的统一平台,不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难以有效预测学生心理动向,因而不能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服务。

3、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与学校社会工作合力作用模式

要预测学校社会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发展前景时,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社会工作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科体系已初步建立起来,但社会影响力不大,决策者和学术界尚未普遍接纳和认可学校社会工作的巨大价值。因此,部分学者大胆假设,提出可将学校社会工作模式穿大学生工作体系中,逐步提高学校的管理教育能力。笔者认为,要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与学校社会工作进行有机融合,就应该在坚持原有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模式的基础上,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全组织结构,积极探索学校社会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结合的有效模式,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3.1初级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逐步渗入学校社会工作。

首先,在制定和设计高校学生工作制度时,要积极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充分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和独特理念原则,有效弥补传统管理中的缺陷和不足。在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时要坚持“人在环境”的理论基础,在选择学生心理问题的介入手段和分析问题根源时要以社会过程和社会结构为基本着眼点,有效弥补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心理教育的缺陷,实现双向协调发展。其次,要大力充实学校社会工作内容,加强对干部、班主任以及辅导员的培训,建成一批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将学校社会工作渗透进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提高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建立并完善高校辅导员制度,切实提高辅导员素质和能力,帮助其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熟练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手段、理论和方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学校社会工作,不仅有利于完善学生工作模式,还能重塑学生工作者角色,实现学生工作功能的延伸,从而创建和谐校园,培养健全人才。

3.2融合模式———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交叉运行。

沈黎曾指出,当前的学生问题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学校现有的心理辅导体系不能完全适应发展需求,心理辅导老师要加强与学校社工的合作,建构起完善的社会工作制度,有效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要保证学校社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充分发挥其职能,就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在制定学校管理体系时明确规定社会工作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时,高校要理顺心理咨询机构、学生教育以及管理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职责以及相应的关系。倘若高校设有专门的社会工作专业,那么就应将其引入社会工作模块中,组建专门针对学生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促使学生和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投身到社工服务中,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和学校社会工作的交叉协调运行。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篇3

身在教育工作一线的教师体会是最深的:现在的学生,一届比一届难教了。教师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作为中学的班主任,压力则会更大。其中最大的压力就是来自学生的德育工作。这个问题已经不是某一个人的个性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了,不仅仅是普通中学的教师有此感受,一级重点高中的老师也有着同样的感受、同样的困惑。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同一个社会背景下同一个年龄阶段的学生群体,他们他们虽然在个人素质和学习能力上有着不同大小的差异,但是生活背景是相同的,因此,也有着独特社会背景下的独性。

我所面对的是浙江省二级重点高中的学生,这个群体比起一级重高的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要差一些,但是比普高和职高的学生又要强一点,因此也更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但作为仍然以高考为评价标准的高中教师,我在工作中最大的困惑并不是来自教学,而是来自作为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我觉得,德育问题是作为我们现在面对的这群学生的最大的问题,也是我们作为教师的最大的职责所在。因为,我们的工作将会直接影响着我们社会、我们国家的不远的未来,决定着我们民族的素质与价值观。知识是可以不断学习的,但个人素质和价值观、民族素质和民族的价值观却是难以再塑造的。高中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时期,也是最难调理的时期。

从我所接触的这群学生来分析,更带有普遍性。这群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问题,不仅仅是他们年龄上所反映出来的阶段性特征的问题,还是跟他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家庭背景息息相关的。

首先,从年龄上来看,高中阶段,他们都在16到18岁之间,正是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也是对自己的定位最为模糊的时期,生理上的成熟与心理上的不成熟构成了矛盾,使他们自己也处在成熟与幼稚之间徘徊,叛逆性极强。很多时候,尤其是在面对社会规范的要求或师长的教育时,他们会表现出明显的反感倾向,他们认为自己已经成熟了,已经懂事了,不希望大人还把他们当孩子一样看待,也不想受到来自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各项规章的制约,这就给老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其实,他们这种希望得到社会认可、希望得到家长和老师尊重的心理我们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在尊重他们的意见的同时,也应该看清楚他们的个性特征的另一面,就是不成熟的一面。如果真的以为他们已经成熟了,对他们听之任之、把事情完全交给他们去处理而不过问,肯定是通不过的,而在错误面前,他们又往往会希望我们把他们当孩子一样来呵护和宠爱,不是当大人一样去批评与苛求。在这时,你会看到他们很不成熟的一面,很多事情面前,甚至连基本的是非观都还不成熟。这就是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所反映出来的特殊的生理特征。而在这个阶段与之接触最多的老师,则无疑是要面对他们这种叛逆性心理的直接对象。而这个阶段在孩子的发育成长过程中是不可跳跃的,也正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作为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则更应该倾注最多的精力来对之教育引导。这也便成了教师德育工作中最为棘手的一个阶段了。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篇4

关键词:社会工作、本土化

一、社会工作的产生极其特点

社会工作是一项助人自助的活动,发轫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社会。当时,由于工业社会的发展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急剧转型,西方社会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也由此产生许多弱势群体,例如失业和贫困的群体。社会工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在基督教文化所提倡的救人助人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

处于初始阶段的社会工作,所依靠的只是施助者的主观经验和善心,缺乏系统和专业性。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工作开始走上了专业化的道路。按照格林伍德的观点,成为一个专业应该具备五个特性:拥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具有权威性、得到社会的认可、有专门的伦理守则及专业文化。在理论体系方面,社会工作从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中引入了许多理论,例如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等,充实了自己作为一门专业的理论体系。此外,社会工作发展出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实务技巧。同时,社会工作的专业所需要的伦理规范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完善。

由此可见,社会工作在西方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走出了一条“助人实践——专业构建——专业服务”的路径。这一发展路径的启示是,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必须有社会内部张力的推动。从“自发的、朴素的和零散的”到“系统的、专业的和自成一体”的,一个专业的形成必须经历这个过程。

以此反观我国目前的社会工作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社会工作恰好是一个“理论先于实践”的状态(向德平,2008)。由于,社会工作在中国是一件“舶来品”,而国内社会内部张力还未充分展现,造成了中国社会工作“理论先于实践”。

中国的社会工作应该是什么样?中国的社会工作应该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本文将对此进行思考。

二、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社会工作的传入,在本质上是与人类同一性的前提分不开的。社会工作中的精神分析理论、认知行为理论、系统理论等等,都承认了在这一个体上存在的规律,通过科学的方法验证之后,可以推论到另外的个体身上之。医学、生物学等基于生物性的推论,在不同人种和不同社会之间通行,这毋庸置疑。然而,社会科学的理论,在不同文化中的通用性并不强,所以单纯的内化西方社会工作的一整套理论是不实际的。如何在本国的土地上,自然发育出具有与西方社会工作相同社会功能的事物?这是中国社会工作的当务之急。

我国的整个社会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着西方理论,本土发育出的理论很少。西方的社会工作理论是在西方的土壤中发育的,它在中国社会的适用性还有待验证。所以,社会工作本土化必须建立在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进行验证的基础之上。除依赖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之外,还有的学者主张将社会工作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的基础之上。江娅在论述社会工作的伦理基础时,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释、道文化当中的仁爱、慈悲等文化可以作为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基础(江娅,2003)。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但其在当代中国社会的适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削弱了。传统文化之于当代的中国,就像西方文化之于中国一样,已经是一个在彼岸相距甚远的事物了。所以,社会工作与中国传统文化话的接洽问题,也面临着跟西方理论本土化一样的问题,即在当代中国社会的适用性有待研究和验证。

根据以上论证,社会工作的本土化,关键在于“立足国情”,将注意力投入到寻找当代中国社会中真实存在着的规律当中,这种规律包括中当代中国个体、群体以及整个社会的切实存在的一系列特点。这种基于实证基础之上的、关于中国社会切实可行的研究结果,在建立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方面才是具有效力的。

三、本土化的社会工作

大卫·豪将社会工作理论分为“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的理论”(王思斌,1996)。“为社会工作的理论”是指用来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规则和机制进行解释的理论;“社会工作的理论”则是指用来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方法进行说明的理论。

由此来看,为社会工作的理论,主要是从比较高的层次来对人和社会进行阐释的理论,如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以及它们的具体研究。这些通过具体研究建立起来的理论,为社会工作中的问题解决、危机干预等活动提供了明确可证的理论和方法依据。社会工作的理论,则是由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引申出来的、关于社会工作实务的、具体可操作的理论。社会工作的伦理准则,也应该属于社会工作的理论。

依照大卫·豪的逻辑,中国的社会工作应该从两方面来确立自己的发展方向。首先,应该了解当代中国的国情,研究认清当代中国个体、群体和社会的特点。其次,再根据这些特点发展出适合中国社会工作开展具体工作的实际操作方法和伦理准则。

如何认清当代的中国社会,这是一个宏大的工程。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社会工作要想具有可靠地、实实在在的理和论方法支持,需要整个社会科学切切实实的研究。特别是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如果能够真切地发现当代中国社会宏观和微观层次存在的规律,以此作为社会工作实践的指导,那么社会工作的具体活动就具有了很好适应当代中国社会的可能性。

例如,王春霞在谈到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时,认为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式的亲情价值观在中国社会工作中有较广泛的文化基础,社会工作者必须摈弃“家长制作风”,让案主学会自决。由于传统的消极求助心理,助人活动应以社会工作人员为主动,西方的等人上门求助的模式在中国会使社会工作变得被动,传统的乡邻之谊在一定意义上有助于社区工作的展开。(王春霞,2006)

在另一个层次上,社会工作者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对其加以科学的总结和验证之后,推而广之,也可以作为中国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来源。在实践层次,社会工作者需要将西方传入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带入到中国社会的实务工作中去,验证其解释力,删去不适用的,保留适用的,并且发展具有本土特色的理论和方法。

费孝通的“差序格局”理论,就是立足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况发展出的一套关于中国人如何将不同的人分为不同的次序的理论。这样的理论无论是对社会工作本身,还是对中国社会其他方面,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社会工作可以按照“差序格局”的规律来构建自己解决问题的路径。但是理论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更新和改变自己。(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参考文献:

[1]向德平,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取向及其反思,社会科学,2008,5。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篇5

[关键字]社会工作,写作,融合,

一、写作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在近几年在中国兴起,比西方社会晚了许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许多缺陷,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社会工作这门新兴专业不断地汲取着其他学科的营养,写作这门课程也进入了社会工作者的视野,目前国内大学都把写作列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

(一)专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者一般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机构从事工作,以救助他人、帮助他人为职业内容,在工作中无不与写作有关,如:调查报告、工作计划、工作记录等。

(二)职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一名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优秀的会话能力,同时也需要出色的写作能力。在从事社会救助时,时常会以书面形式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如何运用恰当的言辞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救济者困难的解决,如:被救助者在诸如婚姻、性等方面难以启齿,这就可以通过书面来交流,这时恰当的言辞有利于引导被救助者向良性方面发展。

(三)社会工作的发展决定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近几年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得到长足发展,对自己专业课程的需要逐渐增多,写作作为一项传统课程在许多方面已经得到运用,他已经融入了多种专业之中,如:新闻专业有新闻写作,广告专业有广告写作等。社会工作在长期发展中也意识到写作对于本专业的重要性,社会工作需要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

二、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中的困难

写作与社会工作到底不是同一专业,因此他们的融合在许多方面都有困难:(一)缺乏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目前的学者或者精通写作,或者精通社会工作,在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很少或者说是没有,而要使写作和社会工作相互融合需要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如果这一难题不解决的话,社会工作要建构适合自己的写作课程很难实现。

(二)专业性质的不同也是阻碍写作与社会工作融合的一大因素。两者到底是不同专业,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例如:社会工作的实践性、随机性与写作的理论性、规范性的冲突。

(三)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持,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属于全新的领域,没有相关的理论性文章出现。没有理论的支持的观点是无法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他所构建的体系也无法得到完善。

三、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首要之处就是他们有着共同点,相联系的一面,这就使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有了可能。

(一)社会工作实践之中需要运用写作,我们在从事社会工作时,不论是调查还是汇报都离不开写作,可以说写作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的工具之一。一方面写作为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渠道,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为写作提供内容,使写作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得到发展,他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鉴戒,比如:社会调查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而这一方法的结果是通过调查报告反映的,只有很好地掌握了写作中调查报告的写法,在加上充分的社会实践调查,那么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二)实践证写作是很多学科的基础,无论从国外、香港还是大陆来看社会工作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之一。社会工作者需要有熟练的应用文写作技巧,这是由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职业所决定的,比如:公务员在工作中就离不开公文写作。

(三)社会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而写作能帮助社会工作者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变化情况反映给社会工作者,然后通过动态信息反馈加以把握,以便及时的加强或修正决策,达到全面救助的目的,动态性信息是社会工作者解决这类问题必不可少的依据。

四、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

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也就是把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把写作的优越性,适合性运用到社会工作中去,总结归纳出一套专门用于社会工作者的写作方法,使他系统化、理论化即形成社会工作写作课程。

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与写作的区别联系,透视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 ,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取目前写作课程中与社会工作相联系的内容,例如:江少川主编的《实用写作教程》中第二章“行政公文”、第三章“机关事务文书”、第四章“会务文书”、第十七章“论述文体”可以成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主体内容。特别是其中的“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学术论文”、“计划”对社会工作更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贯通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人才,从事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理论研究。人才是建立理论的基础,只有把人才队伍建好才能发展他。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作,他需要解决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矛盾冲突,我认为这可以通过系统协调论来解决,我们把社会工作看成一个大系统,社会工作写作,个案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看成他的要素,那么社会工作写作最终会适合社会工作这个大系统的。

(三)从社会实践中寻找写作所需要的内容,从而使写作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理论来自实践,一切理论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正确的理论,社会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把社会工作的实践性渗透于写作之中,使写作与社会工作与相融合,把写作建成社会工作的方法论。

(四)要从三个层面来确立社会工作写作的体系:

1、微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各自的理论入手,分析各自的特点。

2、中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的联系与区别入手,找出社会工作写作的理论基础。

3、宏观层面:从社会大环境入手,适应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写作与社会工作相融合。

五、总结与评价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目前面临着很多困难,理论也不完善,但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这一课程的建设必然会的得到一定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这一课程的建设主要由社会工作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完善。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无论在理论和实践,社会工作写作课程都将渗透其中,我期待着他的发展。

参考文献: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篇6

 

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虽然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最终形成是多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却一直处于核心地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进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个严谨而开放的体系,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党的教育方针的基础上,不断适应社会进步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政治论文,引入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经验,努力开创新局面论文网站。

一、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落后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片面强调教师的作用,注重形式化、表面化,习惯对学生进行外在强化,缺乏“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忽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大大降低了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削弱了学生对于教育内容的认同,致使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排斥乃至厌学情绪,背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和目标,育人功能难以真正实现。

2、教育内容空洞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理想化色彩浓厚,偏重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内容过于理论化和原则化,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认知水平,缺乏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介入,内容更新滞后,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培养结合起来政治论文,忽视大学生对“真、善、美”的真实体验,对大学生面临的实际困难如学习倦怠、就业压力、心理问题等关注不足,致使课堂教育与社会现实的反差极为明显,效果大打折扣。

3、教育手段陈旧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上是课本统一、大纲统一、教学方式统一,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通常以灌输说教和书面考试为主,大话讲得多而行为指导少,管教多而启发少,灌输多而引导少,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了无根之基、无本之木,很难使正确的理论真正内化为大学生坚定的信念和精神的支柱。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社会工作理念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一种以助人为宗旨,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门职业,是确保现代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制度[1]P6-7。”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案主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为那些被社会问题所困的个人和家庭直接提供帮助。社会工作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助人活动,而“是充分考虑到受助人的需要及其主体性,运用尽可能有效的方法帮助受助人满足其需要、摆脱困境的活动和过程 [2]”,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政治论文,以人道主义为基础,以接纳、尊重、自决、保密、中立为原则逐步形成了平等尊重、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引入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更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与社会现实和高校发展实际不相符合的陈旧观念,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保障论文网站。

1、平等尊重的理念

社会工作最基本的价值观就是尊重当事人,确认帮助者和被帮助者之间的平等关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社会工作平等尊重的理念,首先要改变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受教育客体的关系,改变主体绝对权威、客体被动服从的陈旧模式,积极促成主客体平等双向、交流互动的教育模式,满足大学生自我肯定和得到他人肯定的心理需要。其次,平等尊重的理念要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教师必须以不批判的态度接纳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一种平视的姿态与受教育者进行入情入理的对话,真正摈弃那种我讲你听、我说你行、我教育你服从的说教模式,使受教育者在尊重、认可、理解中得到教育 [3]”,更好地以帮助学生成长、成才。

2、助人自助的理念

社会工作“最核心的摘要通过“助人”达到人“自助”。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社会工作方法

作为科学的助人活动政治论文,社会工作在发展中形成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一整套科学的工作方法。从教学实践入手,灵活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性和实效性的关键环节。

1、个案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的个案工作方法是“采用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运用有关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的各种科学知识与专业技术,对案主(个人或家庭)进行工作;它通过提供物质帮助、精神支持等方面的服务,协助案主解决困扰他或他们的问题,并改善其人际协调能力,完善其人格与自我,增强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以维护和发展个人或家庭的健全功能,增进其福利论文网站。[1]P103”

伴随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学生的个性和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要考虑所有学生共同的需要外,还应该考虑到个别学生的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区别对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个案工作方法,教师在课前,通过向学生告知个人邮箱、电话号码、MSN等形式政治论文,与学生充分互动,开展有效调研,多方面收集学生对授课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有针对性地备课;课上从各种角度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关注点,适当调整授课内容,满足学生需要;课后及时对授课效果进行回访,认真对待学生的反馈信息,对于发现的问题可以在以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关注;对于个别学生提出的特殊问题,可以在课后对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交流,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个案工作方法的融入,也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愿意作为一个平等的教育主体通过开放互动的交流与教师相互探讨、共同进步,从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模式更加科学,效果更加突出。

2、小组工作方法

社会工作的小组工作方法,也称为团体工作方法,是“以社会团体为工作对象,在团体工作者的协调下,或通过团体情境与团体互动实现娱乐、教育与治疗的目标,或通过团体的共同努力达成社会行动政治论文,从而促使社会变迁,促进整个社会繁荣。[1]P128”小组工作利用小组成员互动中的彼此分享、分担、支持、感化、教育,带来成员态度与行为的变化,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小组工作相对于个案辅导其最为显著的优点就是小组成员在彼此互动中通过小组动力达到改变的目的,其改变的结果是持久而有效的。[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基本采用大班教学方式,往往效果不佳论文网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小组工作方法,可以按照各种形式把大的教学班分成多个小组,组织学生按小组参与课堂互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自然班分组,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可以按照宿舍分组,组织学生上台讲课;可以按照选题分组,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最后由学生代表评定各小组成绩,再由小组评定个人成绩,直接与学生个人的学期成绩挂钩。在小组活动中,每个组员通过分工都能积极参与、认真准备,既是专业知识的丰富、综合能力的锻炼,也是集体观念和参与意识的提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作为平等主体参与到互动中,以小组工作方法的技巧合理建组政治论文,适时引导,强化暗示,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帮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发挥学生的各项优势,引领小组成员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引入小组工作方法不但实现了社会工作的平等尊重、助人自助的理念,而且可以推动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完善,并通过明确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加强学生的群体教育,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拓展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3、社区工作方法

“社区社会工作是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帮助社区成员确定其需要或目标,鼓起其行动的意愿与信心,协助共寻求各种资源,采取行动,以求得问题的解决论文网站。[1] P15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论文,基本上是以理论灌输为主,大多忽视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解决了“知”的问题,却没有解决“行”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各个高校都提出要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实现寓教育于社会服务之中,寓教育于参与之中,使大学生达到知行统一。社区工作方法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相互联系与彼此依赖,重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对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开放性、持续性以及推动社会化、应用型人才培养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社区工作方法,可以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介入社会,以学校建立的实习、实训基地为依托,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把学校和社会有机结合,一方面协助社会发展,一方面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的成长。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不同的社区资源政治论文,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学生日常实践结合,通过各种课外教学活动、学术讲座、文艺演出、志愿者和社会服务活动,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社会认知和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学会爱和尊重,学会感恩,最终实现知行统一。在实践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表现进行较综合评价和考核,作为学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定会摒弃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适时更新工作方法,切实增强教学实效,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更好地应对社会转型期的严峻挑战,实现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高级才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张乐天.社会工作概论[M]:(第二版).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3

[3]易钢,肖小霞.学校社会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高教探索,2007(6):94-96

[4]范燕宁.社会工作专业的历史发展与基础价值理念[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4-100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篇7

[关键字]社会工作,写作,融合,

一、写作在社会工作专业中的必要性

社会工作在近几年在中国兴起,比西方社会晚了许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许多缺陷,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工作专业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社会工作这门新兴专业不断地汲取着其他学科的营养,写作这门课程也进入了社会工作者的视野,目前国内大学都把写作列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

(一)专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在中国大陆社会工作者一般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机构从事工作,以救助他人、帮助他人为职业内容,在工作中无不与写作有关,如:调查报告、工作计划、工作记录等。

(二)职业性质决定了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一名社会工作者不仅需要优秀的会话能力,同时也需要出色的写作能力。在从事社会救助时,时常会以书面形式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如何运用恰当的言辞与被救助者进行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救济者困难的解决,如:被救助者在诸如婚姻、性等方面难以启齿,这就可以通过书面来交流,这时恰当的言辞有利于引导被救助者向良性方面发展。

(三)社会工作的发展决定社会工作需要写作

近几年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得到长足发展,对自己专业课程的需要逐渐增多,写作作为一项传统课程在许多方面已经得到运用,他已经融入了多种专业之中,如:新闻专业有新闻写作,广告专业有广告写作等。社会工作在长期发展中也意识到写作对于本专业的重要性,社会工作需要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

二、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中的困难

写作与社会工作到底不是同一专业,因此他们的融合在许多方面都有困难:(一)缺乏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目前的学者或者精通写作,或者精通社会工作,在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很少或者说是没有,而要使写作和社会工作相互融合需要这两方面都精通的学者,如果这一难题不解决的话,社会工作要建构适合自己的写作课程很难实现。

(二)专业性质的不同也是阻碍写作与社会工作融合的一大因素。两者到底是不同专业,他们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和不可调和的矛盾,例如:社会工作的实践性、随机性与写作的理论性、规范性的冲突。

(三)缺乏相关的理论支持,目前这一课题的研究还属于全新的领域,没有相关的理论性文章出现。没有理论的支持的观点是无法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他所构建的体系也无法得到完善。

三、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建构自己的写作课程,首要之处就是他们有着共同点,相联系的一面,这就使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有了可能。

(一)社会工作实践之中需要运用写作,我们在从事社会工作时,不论是调查还是汇报都离不开写作,可以说写作是我们社会工作者的工具之一。一方面写作为社会工作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渠道,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为写作提供内容,使写作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得到发展,他们之间相互补充相互鉴戒,比如:社会调查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而这一方法的结果是通过调查报告反映的,只有很好地掌握了写作中调查报告的写法,在加上充分的社会实践调查,那么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才能得到最佳效果。

(二)实践证写作是很多学科的基础,无论从国外、香港还是大陆来看社会工作也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之一。社会工作者需要有熟练的应用文写作技巧,这是由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职业所决定的,比如:公务员在工作中就离不开公文写作。

(三)社会工作最主要的目的是解决社会问题,而写作能帮助社会工作者把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发生、发展及变化情况反映给社会工作者,然后通过动态信息反馈加以把握,以便及时的加强或修正决策,达到全面救助的目的,动态性信息是社会工作者解决这类问题必不可少的依据。

四、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

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体系也就是把写作与社会工作相互融合,把写作的优越性,适合性运用到社会工作中去,总结归纳出一套专门用于社会工作者的写作方法,使他系统化、理论化即形成社会工作写作课程。

通过分析社会工作与写作的区别联系,透视社会工作与写作相互融合 ,我们可以看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提取目前写作课程中与社会工作相联系的内容,例如:江少川主编的《实用写作教程》中第二章“行政公文”、第三章“机关事务文书”、第四章“会务文书”、第十七章“论述文体”可以成为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主体内容。特别是其中的“调查报告”、“工作研究”、“学术 论文”、“计划”对社会工作更有重要作用。

(二)培养贯通写作与社会工作两方面都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人才,从事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理论研究。人才是建立理论的基础,只有把人才队伍建好才能发展他。建构社会工作专业自己的写作课程是一项系统庞大的工作,他需要解决写作与社会工作的诸多矛盾冲突,我认为这可以通过系统协调论来解决,我们把社会工作看成一个大系统,社会工作写作,个案社会工作,社会心理学等看成他的要素,那么社会工作写作最终会适合社会工作这个大系统的。

(三)从社会实践中寻找写作所需要的内容,从而使写作适应社会工作的需要。理论来自实践,一切理论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正确的理论,社会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把社会工作的实践性渗透于写作之中,使写作与社会工作与相融合,把写作建成社会工作的方法论。

(四)要从三个层面来确立社会工作写作的体系:

1、微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各自的理论入手,分析各自的特点。

2、中观层面:从写作和社会工作的联系与区别入手,找出社会工作写作的理论基础。

3、宏观层面:从社会大环境入手,适应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使写作与社会工作相融合。

五、总结与评价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的建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目前面临着很多困难,理论也不完善,但是随着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这一课程的建设必然会的得到一定的发展。我个人认为,这一课程的建设主要由社会工作方面的专家学者来完善。

社会工作写作课程对于社会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无论在理论和实践,社会工作写作课程都将渗透其中,我期待着他的发展。

参考文献: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篇8

一、后现代主义的兴起与其主要特点

后现代社会理论的出现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是分不开的。20世纪中叶,结构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产生了,从而使西方哲学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第二次转向,即实现了由认识论到语言学的转向。到了60年代晚期,结构主义内部出现了以解构现存的知识体系、权威与规则为主旨的解构主义态势,此后逐渐演化成为以反理性、强调非中心性、注重多元化等为主要理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

可以说,后现论是通过语言学的发展,尤其是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继承与批判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后现论也是建立在对现代性的批判之上的。后现论家指斥现代社会没有实现自己的承诺,无法带给人类一个充满着进步与希望的未来。[1]对于现代主义理论中存在的主要概念,后现代主义者都保持批判与怀疑:个人责任、科层制度、自由与民主、人道主义、价值中立与理性等。在后现论当中,这些概念都被消解掉了,因此后现代主义理论也代表着对现代主义理论的反叛。

乔森纳・H・特纳认为在“后现代”的标签里虽然包含了多种多样的观点,但是这个术语包含了两个共通的主题:1.对作为科学的社会学的批判2.与现代性的决裂。[2]与之相通,我们也可以将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看作是对作为科学的现代社会工作的批判,同时也是与现代性的决裂。下文将按照这个思路从三方面对后现论进行阐释。

首先,现代主义理论企图将人类社会都纳入一个整体的理论体系中的努力遭到了福柯与其他后现代主义者的坚决抵制。比如福柯就认为历史事件是异质、独特、不确定与脆弱的,因此,对于社会的研究不能使用一个整体性的框架,而应采用谱系学的观点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的与个别的研究[3]利奥塔也认为现代主义的理论知识是一种宏大叙事,是众多语言游戏中的一种。因而科学没有特殊的权威或权力来管理其他的语言游戏。[4]

在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看来,现代社会工作理论本身就是一种宏大叙事,因为其将自身作为一种科学来发展,相信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是可以解决案主的问题的。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认为这就抹杀了案主问题的多样性与差异性,而仅仅按照科学的叙事来处理实际的问题。如此一来,必定会导致社会工作模式的僵化与人的衰落――不仅是案主,也包括工作者本身。而要打破这种叙事,就必须在工作环境中以经验性的语言来重写案主的生命故事。[5]

其次,后现代主义者消解了主体与理性。主体与理性无疑是现代主义的核心内容,现代主义者坚持普遍理性与主体的存在,例如哈贝马斯。在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中,哈贝马斯用语言学改造了主体与理性,使之不同于传统的先验与绝对的概念,成为了交往的主体与理性。但是他仍然坚持一个主体的存在,相信普遍的理性。而后现代主义者则普遍对此表示怀疑,甚至是激烈的反对。德里达提出了著名的“一切尽在文本中的”命题,将一切意义从文本之外移入了文本之中,以此消解了主体的概念。主体变成了“一个不断变动的概念,一个不断增补与擦抹的踪迹”。[6]与之类似,在后现代主义者那里,理性再也不具备任何的优先地位。因为世界是断裂的、不连续的、碎片化的,一切都只不过是语言的游戏,所以被现代义者所抬奉为标准与法则的理性,也只不过是一种被不断建构的东西,是不连贯与流变的,或者说,根本就不存在现代主义者所说的那种理性。

因此在这里,现代社会工作的种种原则与方法统统都成了问题。那种以案主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理性为指导的社会工作无疑是需要被批判与抛弃的。后现代社会工作提出了各种工作原则与方法,诸如建构主义、构建主义、叙事等等,用以取代现代社会工作的理论原则与工作方法。

再次,后现代主义者拒绝各种界限与规则。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各种学科规则、文化与生活、虚幻与真实的界限都是现代主义所划分的,而后现论就应该打破这种种界限。[7]同时后现主义者也试图消解中心、破除真理。他们认为对于中心与真理的认同是建立在各种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实证主义与权威主义的基础之上的,而这就造成了不平等、扭曲以及权力的衍生,因此应该在理论中摒弃这种取向。如布希亚就宣称自己的理论是一种虚构、科学虚构、诗歌,以区别于现代主义理论中的原则、中心与真理。

作为对中心和真理的反抗,后现代主义者主张进行语言的游戏,关注微小叙事、重视局部与边缘。利奥塔就认为后现代主义作家应该不受制于任何事先建立的规则,不应该用固定的评判与分类标准对其进行评价。后现代所要做的不是提供现实,而是创造各种暗示与隐喻。[8]福柯也提出了要使用古希腊的生存美学的自我技术去反抗与超越散布于现代社会中的权力。[9]

二、后现代主义理论观照下的社会工作

在现代社会工作中,中心与真理是确定存在的,对于问题进行各种类型的区分也十分必要,如此以来,才可以使用现代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与工作方法去解决问题。而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则极其反对这种理论取向的。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现代社会工作以社会工作者为主导,把案主视为主体,无论以工作对象为中心还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都是根本错误的。[10]后现代社会工作要求平等而合作的对话,并把社会工作的过程看作是富有个性的社会工作者与案主对话的过程,看成是人际关系的建构过程。

后现代主义社会工作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取向,是建立在对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批判与反抗的基础之上的。后现代主义者用破碎、断裂、不连续来反对现代主义的宏大叙事。用语言游戏、暗示、隐喻等消解了主体、理性、科学与真理等概念,在很多方面确实提出了一些看待问题的新视角及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对于话语与语言的强调使得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十分注重对话与交流的重要性。因此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所提出的一些思想,包括主观建构思想、叙事思想、权力与知识的思想以及通过语言进行意义建构的思想,都体现出了不同于传统的实证的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对社会工作理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带来了很多有益的思考。

三、对后现代社工理论的评价

但是,后现代社工理论本身也具有很大的缺陷。很多情况下,后现论家只告诉我们世界“不是什么”,而无法确切地告诉我们它“是什么”。哈贝马斯就批评后现代主义者无法说明自己批判的规范性基础。[11]而吉登斯则认为福柯理论中的权力是一种“神秘的力量,其理论也有虚无主义的倾向”。[12]不管现代主义者对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评价是否是中肯与公道,非常明确的一点就是后现代主义者无法使自己的理论建立在牢固的基础之上。

后现代主义通过对现代主义理论中的主体、中心、科学、真理、理性等概念进行消解而阐发了自己的理论见解,而且不同于现代主义理论的是,它又不愿对自己的理论进行理论证明,如此一来就表现出了一种无根的、飘泊的状态。因此虽然后现论对现代社会的批判非常彻底,但是在应用上却没有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法。例如,主体消解了以后,社会工作者是谁?其服务对象又是谁?如何对案主及其问题进行界定?社会工作可以不要理性吗?虽然主观建构思想、叙事思想等可以为社会工作提供多向价值视角、增强人们相互之间的双向理解沟通,发展出多样性和个别性,从而克服传统社会工作道德操守的问题、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实证主义主客二分的缺陷[13],但是现代社会工作的科学性以及专业性也一定要随之抛弃吗?

后现代社会理论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对学术研究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对于社会工作所产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其所强调的平等的合作与沟通、关系的建构等观念已经广为接受。然而由于受到其自身的理论缺陷的限制,后现代社会工作在具体的推广应用上还存在很大的困难。但需要看到的是,后现代主义社会工作理论强调以多样性与复杂性的对策来应对丰富多元的社会现实,对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克服自身的困扰与缺陷是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的。同时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具有反思性的本质,强调观念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从这一点来说,它又特别适用于社会工作。[14]

后现代主义社会工作理论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向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这种视野使我们认识到传统的社会工作理论由于囿于专业化与科学性的要求,而变得忽视了人的真正需求、扭曲了社会现实的本来面目。而后现代社会工作则可以帮助我们冲破实证主义的束缚,破除各种二元对立,重视话语的力量,强调人的价值。本文认为,对于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应采取批判性地采用的态度。首先,应该利用其强烈的批判性精神作为有力武器,来检视传统社会工作理论的不足;其次,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后现代社会工作对于整合和运用传统社会工作的不同辅导模式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最后,对于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整体,则不能全盘的接受。不仅因为其自身的理论特性具有先天的不足,而且将其当作一个理论体系进行发展与应用,本身就违背了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要求冲破学科规则桎梏、反对宏大叙事的批判性精神。

参考文献:

[1]George Ritzer.Postmodern Social Theory[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乔纳森・H・特纳,邱泽奇、张茂元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第7版).

[3]张旭.文化研究关键词[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4]乔纳森・H・特纳,邱泽奇、张茂元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

[5]王瑞华、杨贵华.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缺陷与启示[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6卷,第3期).

[6]马海良.文化研究关键词[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7]George Ritzer.Postmodern Social Theory[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Jean-Francois Lyotard.Postmodern Debates[C].New York:PALG

-RAVE,2001.

[9]兰德尔・柯林斯、迈克尔・马科夫斯基,李霞译.发现社会之旅――西方社会学思想评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0]王瑞华、杨贵华.后现代社会工作理论的缺陷与启示[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第6卷,第3期).

[11]汪行福.走出时代的困境[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篇9

该班是在南京市*区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和街道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为提高我区社区管理工作者的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在区委党校开办的针对性较强的省委党校函授本科班,是省委党校第一个培养社区专业人才的本科学历班。

*区委对这个班高度重视,区委组织部和街道出资16万作为学员学费(其中区委组织部出资占75%),学员个人在上学期间只出500元。区委党校对该班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试。学习期间,党校出资组织他们到井冈山、扬州、上海等地考察学习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加强党性锻炼。来自*各社区的41名学员学习目标明确,态度端正,每学期到课率达到95%,每门课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弘扬了党校良好的学风和考风。

二、创新论文指导模式,论文工作呈现新特点

目前,该班的15门主要课程已经学完,本学期的重点任务是要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毕业论文是学员完成学业的重要的必修科目。对于学员来说,这是调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某一论题研究,从中获得研究能力的一次科研训练;从我校来说,是对学员两年来学习成果的全面考察和衡量,是促使学员学以致用,提高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的教育环节。为了使学员们运用所学得的知识,紧密结合当前工作重心,联系工作实际写出较高水平的毕业论文,区委党校专门制定《社区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工作实施意见》、《毕业论文实施计划》、《毕业论文工作规定》,并创新举措狠抓落实。专门成立由区委副书记陶世贤、组织部长纪增龙担任组长、党校常务校长王天喜、区委组织部副部长袁校柠担任副组长的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周密制定论文写作计划。

1、组建阵容强大的指导老师队伍。省委党校副校长、省社区研究会会长唐建中高度重视论文指导工作,对论文指导工作的各个环节均作出明确指示,并亲自指导一名学员。另外,我们还邀请了省民政厅刘广忠副厅长、基层政权处王元刚处长、仲锦副处长、法规处夏青春处长等4位领导。我们还邀请了省委党校行政教研部主任黄菡教授、李阳教授、宁凌教授,社会学教研部主任冯必扬教授、严翅君教授、尤佳教授、倪洪兰教授,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董连翔教授,市委党校教育长王玉珍教授、副教育长吴抒教授、管怀伦教授等11位知名教授指导学员论文,同时,我们也邀请我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姚坚、组织部长纪增龙等领导,另外还邀请了区、街中层具有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素养的21位干部作为指导老师。为了保证论文质量,每个指导老师原则上只指导一名学员,最多不超过2名学员。

2、论文指导采取双导师制。即每位学员选配两位指导老师,一位是来自由省、市委党校专家和省民政厅的领导,区委领导、区委、区政府中层领导、街道领导等37人组成的外聘指导老师队伍,另一位由区委党校教师担任。双导师制对论文写作有着积极意义:一是有效地弥补了区委党校师资限制。区委党校目前只有11名教师,专业结构也有限制,研究社区问题的老师较少。专家、学者、领导的加入,给学员提供了专业对口,造诣深的指导老师,为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提供了智力保证。通过论文指导,省民政厅领导将在全国、全省社区建设大背景下,为*社区发展提供新思路;省、市党校专家、教授将为*社区建设灌输新理念;区委、各部门、各街道参与论文指导的同志也将在指导学员论文写作过程中深入研究社区民生、民主、民和等问题,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理论水平,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二是扎扎实实地提高学员的素质。这些学员当初都是通过海选担任社区主任、书记岗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但文字表达较弱。通过论文写作将提高文字表达能力,为宣传*社区建设成果提供条件;三是区委党校将通过精心组织好论文写作工作,进一步深化社区研究成果,为社区培养高素质人才,并以此树立函授质量品牌,切实提高全体学员素质。

三、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为学员提供相对明确的选题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篇10

社会主万硕者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精健,灵魂是什么?这是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人们所应关心的重要问题。

1正确的思想理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灵魂

文明是一种进步状态,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它的显著特点是比以前的社会形态具有更高的文明;后来的社会形态所以能必然取代前社会形态,是因为它创造出高于前一社会形态的文明。这是全部文明史和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所以,要创造更高的文明,必须有更高的思想境界、更先进的科学理论,必须有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及思维的更高、更科学的认识。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赖于我们以人类最先进的思想体系为指导。马克思曾经把真正的哲学称为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认为在未来的新时代,真正的哲学将成为文明的活的灵魂。历史已经证明,正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无产阶级开辟了新的社会时代,而正是这一新时代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真正成为整个社会文明的活的灵魂。可以说,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高于资本主义精神文明的一个基本原因,也是一个重要标志。

精神文明的思想形式不是超越历史的。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代,甚至在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有各种不同的思想形式被提到首要的地位。在西欧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是宗教神学。它支配着当时的哲学、法学、道德等社会意识形式。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是封建道德。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天赋人权理论为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被提到首要的地位。而在社会主义社会、处于首要地位的是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是精神文明的核心。因为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一伟大历史变迁,与以往其他社会更替不同,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他们的后继者不断向前发展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当前,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这一过程中即需要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又需要思想政治建设、道德和法律建设等等,按现实情况来看,法治,德治和政治都是不可缺少的,不可偏废:而最为根本的.则是以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又理论为指导,才能符合社会主义本质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如果没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来指导,精神文明设就会失去灵魂,社会主义的发展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动力。

总之,历史与现实都一再教导我们。以马克思主义武装人、教育人、保证思想上的领导权的重要性和深刻意义。

2政治思想理论工作者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历史资任

社会科学,无论从它作为意识形态所发挥的作用看,还是从它作为生产力的要素所发挥的作用看,都要为现代化建设和两个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内容广泛,需要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搞好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思想理论工作者更应努力发挥作用,以自己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来推进这一伟大的工程。即需要深入社会实际,认真研究精神文明建设中所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间题,更需要通过自己的理论工作,拓展和深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正确的理论,思考和决策咨询。当然,在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理论工作者除研究方面工作外,还要注重思想理论教育方面的工作,造就新人可以说是文明的使命、标准和最高成就。具体地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历史任务及生命力,就在于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党中央提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任务,应该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所以,我们理论工作者有责任切实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澄清思想上认识上的一些问题,帮助他们在理论上解疑释惑,真正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提高觉悟,为改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3学校应加强和改进政治理论课教学

在当今风云变幻、竟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环境里,怎样帮助青年学生认清人类历史的走向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景,使他们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尤其是大专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篇11

专业社会工作是西方社会的产物,内地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引入西方社会工作,纵观二十几年的发展,中国本土化、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并没有真正能够在体制内生成,本文即分析国内社会工作发展中现状,并提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的构建途径。

一 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的强力支撑

西方社会工作是在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完成制度化、组织化、专业化建设,而中国是“现代化的后来者”,在较短的时期内完成长时期内的社会变迁,在这种形态多元化的社会中,必定与发达国家社会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差别,这就给国内在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框架的同时提出一个亟待解决的本土化问题。同时,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表明社会工作发展的专业化程度及其所能达到的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本地理论发展的程度。

二 当前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存在的问题

1.“外借理论”对国内社会工作的实践指导性不强。一是国内在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过程中,“照搬照抄”西方社会工作理论较多;二是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本身在其发展过程中较多借用其他学科理论,于是便形成了社会工作理论中所谓的“外借理论”体系。实践证明,“外借理论”尚不能回答如何解决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问题,这便直接导致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半专业化社会工作系统在促进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上遇到一定的阻力,进而影响社会对专业化社会工作的认同以及对专业化社会工作需求的表达,从而制约着国内社会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社会工作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在国内被异化。目前国内对社会工作概念的专业理解和社会理解充满歧义,导致社会上形成两种对社会工作的健康发展的不良倾向,一种是简单地将社会工作视为社会学的应用和应用社会学的一个分支,而实际上,社会学与社会工作二者属于不同性质的不同学科,将社会工作归类为社会学下属学科就导致社会工作本身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直接丧失。另一种则是简单地将社会工作等同于中国特色的助人工作,可以说目前社会工作的具体事务绝大部分是由政府的助人机构如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来完成的,这就在实务取向的遮蔽下让整个社会忽视了对社会工作的理论体系的构建。

3.社会工作价值观与国内社会价值观的融合存在矛盾。我国传统的社会价值观是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价值体系,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使得社会工作价值观在在融入国内社会产生排斥反应,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内社会与社会工作价值观对“人”的看法上有所不同。虽然都是强调利他主义,但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以个人为核心的,而我国传统价值观则以群体为核心。二是追求个人价值实现中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因素没有消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重视自我发展,这种追求自我完善中不乏利己主义思想,这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根本对立的,不利于社会工作价值观在我国的传播。

4.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实践渠道不畅的困境。目前国内社会工作教育和实践现状显示,专业师生往往注重理论的学习而忽略对专业价值观和理论的实践与反思,即一定程度上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缺陷。目前,国内除北京、深圳、上海等地专门设置有社会工作岗位外,其他地区均较少设置有专门的社会工作实践岗位,这使得社会工作者处于尴尬境地,社会工作实践难以在较广范围内开展,社会工作价值观难以与社会主流价值观形成较为明显的碰撞来实现本土化理论体系的构建。

三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的途径探索

1.充分把握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基本特性。一是切实感受到其所承载的明显的文化特性。社会工作理论所面对的社会问题受具体的社会情境影响或制约,这就要求国内在构建社会工作理论时务必要注意到特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背景。二是深刻把握其被打上的时代烙印。从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来看,社会工作理论执着于回应所处时代的社会问题和弱势群体的困境,要构建出完备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就必须深刻把握该专业的时代特征。三是不断保持反思特性。社会工作理论要跨越文化和国界的栅栏,作为社会工作理论的构建者,在纷繁复杂中回应不同处境中的服务对象的具体问题,保持不断的理性反思是非常重要的,需在在实践中反思,反思中实践,推动社会工作理论不断趋向多元化。

2.找准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工作理论的契合点。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以及当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以人为本”,都与社会工作的人本思想价值观是一致的,这就为我们找到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契合点,用中国式理论构建、阐述及宣传模式向人们传达助人本质,不断增强民众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亲切感,从而加深人们对它的认可与接受。同时,注重对现阶段人们普遍追求个人价值实现的方式上的正确引导,让人们将自我价值目标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着力强调在群体中来实现个体价值,争取将利己主义因素降到最低。

3.充分利用中国人际关系及“嵌入性”促进社会工作理论发展。实践中我们会发现,中国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关系在国内乃至整个华人社会长久以来都普遍受到重视。因此,社会工作理论要完成中国特色的体系构建,就必须注重挖掘中国人际中的“社会网络”关系以及“嵌入性”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即充分利用民间解决弱者生存问题时利用家族、亲友等“社会网络”关系网络这一方式,整合专业与非专业社会工作资源,加大两者的嵌入深度和强度,不断推动社会工作实践的纵深扩散,从而推动社会工作理论的快速发展。

4.政府等相关部门强化对社会工作理论的指导和构建。一是着力明确社会工作的岗位职能,确定社会工作的职业地位,扩大社会工作的岗位分布,畅通社会工作者的就业渠道,同时强力引导学生专业实践的日常化,不断强化学生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实践意识和能力;二是着力组织专业研究人员完成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整体框架的构建,即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回答社会工作在国内应该解决怎样的问题,从而促进专业化社会工作体制在国内的生成和发展。

社会的快速发展提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的需求,在借鉴西方社会工作成熟理论体系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完成对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的科学提炼最终完成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构建正成为社会工作学术界的一种现实追求,无疑,“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的追求过程是长期的,还需要社会工作者持之以恒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吴亦明.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框架的构建[J].南京师大学报,2002(5)

[2] 崔效辉.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切入点:农村社会工作[D].南京市.南京人口学院,2010

[3] 李迎生.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路径[J].社会科学,2008(5)

[4] 李增禄.社会工作概论[M].台湾.台湾巨流图书公司,2000

社会学社会工作论文篇12

社会工作在西方经历了一个较为充分的发展历程:18世纪末19世纪初,改善贫民状况协会(Associations for Improving the Condition of the Poor)和慈善组织会社(Charity Orgnization Sociaty,COS)的兴起是社会工作萌芽的开始,而这一时期通常被认为是专业社会工作者前身友的善访问员(Friendly Visitor)的出现,更为社会工作日后成为一个专业和一种职业储备了人员;而后荷兰阿姆斯特丹社会工作学院成立,开始了社会工作训练。正当社会工作开始向专业化和职业化迈进之时,1915年弗雷克斯纳(A.Flexner)在全美社会工作年会上提出社会工作还未能算是一个专业,因为它缺乏系统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弗雷克斯纳的这一论断激发了社会工作研究者和实务者们建构自己的专业理论体系、形成科学工作方法。1917年,社会工作先驱里士满(M.Richimond)出版《社会诊断》(Social Diagnosis)一书,第一次将个案工作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总结,使之成为一套独立的、可以指导实践、并可以作为学校教育内容进行传授的知识体系,拉开了社会工作理论和工作方法蓬勃发展的序幕。1965年,格林伍德(Greenwood)指出社会工作的发展大致已符合其所提出的一个专业必须具备的五项标准:(1)系统的理论(Systematic Body of Theory);(2)专业的权威(Professional Authority);(3)社区认可(Sanction of the Community);(4)专业伦理守则(Regulative Code of Ethics);(5)专业文化(Professional Culture),也就是说社会工作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自成一体的专业。在社会工作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应对各种社会问题的过程中,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和一种职业渐渐为人们所接受,获得专业存在和发展的合法性。

西方社会工作自萌芽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一百多年的历史足以让社会工作实现科学化、专业化、职业化,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也让西方政府和人民充分认同了社会工作。而在中国大陆,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成品”从西方被引进来,用以应对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社会工作漂洋过海来到这个有着全然不同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和政治经济体制的国度,自然会水土不服,一时间也很难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于是从其被引进之初开始,二十多年来大陆的社会工作研究者和实务者们致力于本土社会工作理论的构建和在地实务模式的探索,不断向政府和人民传播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到今天总算艰难地迈出了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步伐。然时至今日,不论西方也好、中国也好,社会工作缺乏本专业原生的理论体系、社会工作重实践而轻理论轻研究的专业特性仍广受诟病;对于社会工作者在实务工作过程中需不需要重视理论、需要什么样的理论也有各种不同的声音。

一、社会工作者需要理论知识

国内学者李迎生认为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帮助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和社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并预防问题的发生,回复、改善和发展其功能,以适应正常社会生活的服务活动。此定义中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包括社会工作者,专业的知识和方法以及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或社区。其中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中的首要的构成部分,没有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活动就无从谈起;专业的知识和方法则指社会工作理论,包括“为实践服务的理论”(Theory for Practice)和“社会工作理论”(Theory of Practice);而处于不利地位的个人、群体或社区则是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

社会工作同时还是一个依托理论并且注重实务的社会服务职业和社会科学学科。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理论提供助人者一个概念性的基础,以形成专业活动方向,并且会修正工作者的看法,以及解释这些看法如何产生,决定工作者采取何种行动。其重要性在于能解释社会工作者应该做什么和为什么这么做,而且理论中的概念是社会工作者之间相互了解与认同的基础。理论对社会工作者处理复杂多变的个人和社会问题有十分明显的帮助,它不仅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正确的分析和解释受助者及其系统的问题,也可以帮助工作者发展出有效的实务模式。社会工作者需要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理论至少具有以下几种功能:(1)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和原因;(2)根据社会工作理论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和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3)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一个优秀的社会工作者,应该能够讲理论与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应用恰当的理论来指导实务,通过实务来检验、修正和选择理论,在理论和实务的相互结合、相互推动中,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二、社会工作者需要建构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

“整合”本来是一个数学术语,是指形成整体和总体的过程,社会学领域的整合概念通常指不同的文化样式由于其内部存在着相互契合的机理,主体出于一定的需要而使之整体化。除此之外整合还用于经济学、伦理道德等诸多学科和领域。尽管整合一词应用颇广,却鲜有学者对它作出明确界定。在社会工作学科中,中山大学社会工作系张和清老师认为“整合的”即是“有机的”,整合社会工作的核心是从“社区”和“生态”的视野分析问题、制定和实施服务方案。

综合上述观点,作者认为本文中整合是指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的主体,为了良好的完成助人的专业使命,需要掌握各种社会工作理论(这些理论之间存有一定的关联性),并结合助人过程中的实务经验,将各种社会工作理论批判地加以吸收、内化成一个有机的理论知识体系。建构起这样一个理论体系后,工作者可以从中选择适切的理论来应对不同社会工作情景的理论知识体系。这种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包含两方面的意涵:一是社会工作各种理论本身是一个具有一定整合性的知识体系;二是建构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是一名优秀社会工作者所必须的。

(一)社会工作各种理论本身是一个具有一定整合性的知识体系

社会工作理论是因应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社会需求而形成的,尽管这些社会需求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地区是有着不同的内涵,但这些需求却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反映、是和社会历史的发展脉络紧密相连的,因应这些需求而产生的社会工作理论自然也是符合这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脉络的,它们紧密相连构成一个有机的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的。例如,19世纪20年代随着个案工作的兴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成为当时社会工作理论的主流同时;而到50年代前后,由于社会问题不断增多,仅凭个案工作已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小组社会工作应运而生,在理论上出现了反对精神分析理论的观点,他们批评精神分析理论过于关注个体经验,而忽视了社会层面,作为回应“人在情境中”、认知行为等同时关注环境与个人人格的理论便形成;到70年代前后,各种社会工作理论纷纷出炉,社会工作方法和取向愈趋专精与分化,系统理论作为一种整合各种理论、方法和去向的社会工作理论而产生。

(二)社会工作者需要建构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

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过程中的主体,在面对案主千差万别的需求时,难免会产生深深的无力感,工作者的这种无力感如果不能及时恰当处理,便有可能对案主和工作者本人造成伤害。一般认为社会工作者出现无力感时,向督导寻求帮助、或者正向心理暗示式的自我增能是有效的处理方式,但作者认为这些方式仅是权宜之计,它们仅能舒缓工作者在该个案上的无力感。由于工作者自身的工作能力并未有实质的提升,下一个案工作者很可能依然无力应对。当然,处理社会工作者之无力感只是社会工作者要建构起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的一个较为直接的原因,具体来说,社会工作者要建构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服务对象的复杂性使然

社会工作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建构的过程,是社会工作者、服务对象与特定的社会目标依特定的社会背景而共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利他主义的专业助人活动过程,是以增强人们的社会功能和解决社会问题为宗旨的活动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制度安排。尽管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社会工作有着共同的使命和价值,但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处在社会环境中的、主观能动的人,使得工作者在实践工作中面临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服务对象、及服务对象的需求是多元复杂的。有效地回应不同社会背景下不同服务对象的需求要求社会工作者运用来自不同来源的概念并和,而不是以单套理论应用于所有实务工作。

2. 实务过程的阶段性使然

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包括接案与建立关系、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制定目标和工作计划、服务计划的实施、结案与评估等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包括不同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不同的理论。例如,社会工作者在对案主问题进行界定和成因分析时,一般运用宏观中观层面的社会工作理论,这些理论多是外借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理论);而在服务计划的实施阶段,工作者则较多运用微观具体的理论,这些理论多为实务理论。

3. 案主问题归因的多层面性使然

社会工作强调“人在情境中”的观点,认为人与周围环境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案主的问题是个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社会工作者对案主问题的分析和介入要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各个方面进行,而不能将案主问题简单归因于案主本身;基变社会工作者们甚至将案主问题的根源直接归因于社会结构。社会工作者对案主问题不同层面的归因,使其在分析和介入过程中需要运用不同的理论来进行指导。例如,我们在分析案主问题的生理和心理成因时,我们会从诸如心理认知行为主义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等理论出发以找到案主不合理情绪、偏差行为的原因;而在分析案主问题的社会成因时,则会从社会结构的不合理入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女性主义理论等理论。

三、社会工作者如何建构整合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体系

我们在前文已经指出,社会工作各种理论知识本身具有一定得整合性,这为社会工作者构建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提供了可能。社会工作理论是因应社会需求而产生的,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需求是不一样的,因应不同社会需求便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工作理论。新的理论的形成要么是在以往理论值基础上的完善;要么是与以往的理论形成互补,一起来指导社会工作实践,因此这些新旧理论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共同构成了社会工作理论体系。我们不否认社会工作理论来源于其他学科的理论,但我们并非全套照搬的、机械的拿来主义。社会工作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们实在工作过程中回应案主需求而选择性的引入理论、为本专业所用。其次,在理论引入的过程中我们会加入社会工作的元素,尤其是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理念和实现爱与社会关怀、公平正义的原初理想。

此外,社会工作者学习社会工作理论的过程其实是一个理论整合的过程,这亦为社会工作者建构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提供了可能。社会工作者在学习理论的过程中会加入自己对这些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并揉进我们自己的价值观和个人偏好,不同的工作者会选择不同的理论。即使我们的选择中有同一种理论,我们对该理论的理解和运用也是有个人的特性在里面的。社会工作者接触到各种理论,根据自己的价值和偏好对这些理论进行批判吸收、内化而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理论是社会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一名社会工作者来说,建构自身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是一种专业素养,同时也是一种专业的基本要求。上述这些可能行为我们社会工作者建构整合的理论体系提供了灵感。

(一)博览群书—广泛接触、全面学习社会工作理论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读书的真功夫在于“既能把薄的书读厚,又能把厚的书读薄”,而把书“读薄”和“读厚”的前提是要博览群书。社会工作理论是一个丰富的知识体系,分为外借理论和实务理论两种。外借的社会工作理论广泛的吸收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从这个角度来说社会工作者要建构自身的理论体系首先要学习各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尤其是社会学和心理学这两个与社会工作密切相关的学科理论,我们不仅要在社会工作理论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也要自己去阅读各类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经典著作,夯实理论知识基础。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广泛的理论知识面是建构社会工作者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基础。

(二)博采众长—将不同的理论知识加以批判、内化、整合

孟子有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也一直强调知识要活学活用。社会工作者在全面学习社会工作的各种理论的时候,不能不加批判地全盘吸收,毕竟理论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总存在着它自身的一些局限;社会工作者在学习一种理论之时,要理性地加以分析和批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将它们与自我经验相融合而内化、整合成为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

(三)信手拈来—社工在实践过程中运用理论,并不断反思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工作者的理论知识需要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运用和修正。正如机器总是要不断运转才能越来越好使,不用则会生锈;社会工作者在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应该用它们来服务案主,回应案主个性化的需求。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丰富的理论运用经验一方面让社会工作者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社会工作者选择合适理论来回应各种不同需求的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做到对理论信手拈来。社会工作者建构的这一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并不是封闭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开放和不断更新的:随着社会工作者处遇的个案不断丰富,其自我经验也不断丰富,这些新的经验与原来的理论体系不断地整合,形成一个新的整合理论体系。

四、结语

社会工作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为了有效应对社会工作实务情境中的各种复杂情况、预防和缓解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和无力感的产生,许多社会工作学者提出社会工作者要具备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提倡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整合、并推行整合的社会工作;同时,因者社会历史脉络而产生的社会工作理论自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知识体系,又使社会工作者建构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成为可能。总而言之,随着当下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的日益复杂、多元化,社会工作的整合取向日趋明显,社会工作者作为社会工作的主体,建构起自身整合的理论知识体系是大势所趋,更是专业之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 徐莉娅主编.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 李迎生.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6]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 Howe,D.1987.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Theory:Making Sense in Practice.AldershotHants,England:Wildwood House.

[8] 顾东辉.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冲突及对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20卷,2004.

[9] Turner,F.1995.Social work practice:Theoreicalbase.SilverSpring,MD: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

[10] 周玟琪等译.当代社会工作理论:批判的导论[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

[11]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2] 李茂平,黎学森.民间组织到的整合:社会整合的新趋向[J].求索,20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