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技师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8 15:08:44

林业技师论文

林业技师论文篇1

2•搭建“实战式”教学平台

为提高园林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搭建“实战式”实践教学平台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好途径,重要的是能使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紧密相结合。学校应该与园林专业相关单位广泛合作,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使实验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我校与市建设局、规划局、林业局、设计院等相关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实战式”顶岗实训基地15处,搭建了稳定的专业技能训练平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使园林专业人才培养不仅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能够很快适应实际工作。通过这种固定和机动的两种教学方式,来发挥该平台的作用,固定的“实战式”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包括校内外实验室、实习、见习基地及“实战式”的顶岗实训基地,机动的“实战式”实践教学平台主要体现在参与实际地方工程项目的建设。学校自己成立“园林专业规划设计创业中心”,申报园林专业规划设计相关资质,搭建稳固的“实战式”教学平台。近年来,在学院教师指导下园林专业学生共参与“张家界市林权调查”、“张家界三望坡度假公园规划”、“桑植县金科明珠绿化设计”等60多个地方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学生在这种“实战式”平台的建设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为就业打下坚实基础。另外,为了培养风景园林专业学生扎实的园林景观表现技法基本功,突出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独具创新的思想,学校应该定期举办专业技能竞赛。我校每年定期举办“插花艺术设计大赛”、“手绘规划设计大赛”、“南方测绘技能大赛”、“计算机辅助设计大赛”等专业技能比赛,通过这些比赛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发掘了学生们的艺术潜能,提升了艺术修养,为他们今后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专业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3•执行毕业论文“双导师”制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专业教学的一个最后环节,是专业课程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园林专业毕业论文推行双导师制,充分体现了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的不断探索,通过创新方法和手段,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双导师”制即由学校、企业各配备一名导师,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实践工程项目,共同选题,共同商定指导方案,共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指导工作。我院园林专业推行毕业论文双导师制,并协助学院专门制定了实施双导师制的办法,聘请与规划设计类专业相关的规划师、设计师、工程师、盆景式、经济师等13位专家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老师。近年来,结合实践工程项目的毕业设计共有80多项。双导师制的推行,不仅确保园林专业毕业论文质量得到提高,而且大幅提高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林业技师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84-03

一、教学研究的基本思路

山东农业大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高等学校,1906年9月开设山东高等农业学堂,设农、林、蚕三科。《造林学》(森林培育学的前身)是林科的骨干课程。山东农业大学森林培育学几十年来为山东林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做出了突出贡献。本学科以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熟练、动手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复合型林业人才为目标,尤其注重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双重培养,多年来已形成了完整配套的教学体系。经过该课程建设,使《森林培育学》课程成为全国林学本科专业的示范性课程。

二、建设经验和成效

1.形成了较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课程教学体系是森林培育学的关键,通过“制定培养方案-方案实施-学生反馈-修改方案-再实施新方案”反复的论证,最终形成了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体系=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专业实习+综合实践(图1)。

2.优化了理论教学体系和内容。

3.构建了较完整的实验及实践教学体系。形成了以实验、专业实习、综合实践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森林培育实验课包括,森培1-2与育种实验、森培3与经理实验。专业实践包括,课程设计、课程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一(森培1-2和育种);专业综合实(森培3和经理)(图2)。综合实践包括,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

4.教学队伍整体结构趋于合理。

通过人力资源整合、攻读学位、青年教师进修等手段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该教学队伍教授5人,占55.55%,其士生导师4名;副教授2人,占22.22%;讲师2人,占22.22%。合理的知识结构是担任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51~55岁2人,占22.22%;45~50岁5人,占55.55%;40以下2人,占22.22%。年龄结构合理为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学缘结构:1人从瑞典获得博士学位;3位从北京林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人获得山东农业大学森林培育博士学位,北京林业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的硕士各1名。2名为山东农业大学的学士。良好的学缘结构为吸取不同国家和学校的学术风格和交流奠定了基础。师资配置:该教学队伍中讲师2名,分管实验实习的教授、高级实验师共3名,每年林学专业2~3个班,60~85人,良好的师资配置为提高实验实习质量打下基础。

5.构建了较完善的教学条件。①教材建设。在选用最新版教材基础上(沈国舫主编:面向21世纪教材《森林培育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自编《森林培育学(各论)》等补充教材,使用或新编《种苗学、造林学实践教学指导书》、《林学专业实验指导书》、《林学专业毕业论文指导书》等3本,2005~2009年使用效果良好。扩充性英文教材有:The Practice of Silviculture;Silviculture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Plantation Silviculture in Europe;Forest stand dynamics。②实验条件。眼下森林培育学实验室包括:林业生态工程实验室;林木生物学实验室;数码互动实验室;综合开放实验室。树木标本室面积84.38,有鉴定标本27200余份,分属135科,为我国华北地区树木标本保存数量最多的标本室。种子标本室有林木种子标本五百余份。③校外基地建设。山东省药乡林场、山东林木种苗繁育中心等,共七处校外基地,是学生野外森林培育学实践活动的最佳场所。④网络环境。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综合实践――毕业实习森林培育模块等全部上网,网上资源丰富,具有分级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手段先进,便于同学使用。

6.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成绩突出。①教学方法。采用了启发式、互动式和研究型等教学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尝试“变教为学”的教学方法改革。②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网站上(http://jpkc.sdau.省略/senpei/)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这样学生也不觉得枯燥乏味,网络教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已为广大师生认同。③作业、考试等教改举措。本课程给学生布置了一些必要的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考核方式上平时成绩占30~40%,期末成绩占60~70%。考核办法:期中测试以撰写读书报告和学术论文为主,采用开卷形式,重在学生的思考、分析和评论能力。期末考试采取闭卷形式,考察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系统把握程度和综合分析能力。学生对此考核方式非常认可。

7.网络教学资源丰富,精品课程建设成效显著。精品课程建设得到许多人重视,2005年3月森林培育学精品课程网站在林学院主页上开通,2008年,森林培育学成为山东农业大学校重点建设精品课程。2010年成为校级精品课程。完善的网络资源为理论和实践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不仅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同,同时学生反映效果良好。

8.注重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通过科研项目、导师制、SRT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引导计划及第二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导师制作用,使学生尽早接触教师科研课题,毕业论文大都与教师科研相联系。1997级~2006级,连续九届林学专业先后结合教师的科研及教学开展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等方面的第二课堂活动,先后有210名学生参加活动。这对于稳定学生专业思想、跟踪森林培育国内外发展动态、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9.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发表教研论文。近几年来通过实施《森林培育学》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森林培育学山东农业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邢世岩,2008);林学专业校外教学基地建设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研究等项目,森林培育学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显著,并解决了许多教学上的实质问题。课题组发表教研论文9篇,在国内具有良好影响。

10.以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学术交流和技术培训的高水平带动教学与课程建设的高水平。①科学研究。近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4人)、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财政部科技攻关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农业成果转化项目、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重点课题等20余项,在国外及国家一级学术期刊上45篇,SCI收录5篇、EI收录2篇。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②学科建设。森林培育学科1981年成为我国首批招收硕士的学位点,也是我校第一批招生的硕士点,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2006年森林培育学成为山东省重点学科。2006年2月,林学院获准林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09年申报成功森林培育学博士后流动站。③技术培训。从2009~2010年课题组成员先后参加了为山东省林业检测规划院、山东黄河河务局、山东省林木种子检验等与森林培育学相关的技术培训5次,共计593人次,说明本课题组在省内外学术上有一定的知名度,通过与培训学员信息交流,不仅扩大了影响,同时为林业院所、基层单位培养了技术骨干。④课题组成员参加的学术交流。从2005年~2010年上半年课题组成员参加的与森林培育相关的学术研讨会20次,通过与国内外林学专家的交流,进一步丰富了专业知识、拓宽了视野,同时将最新的专业知识及时的传授给学生,进而达到了通过学术活动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11.《森林培育学》课程建设标志性成果。《森林培育学》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实施效果显著,经林学2002级~2006级500名本科生实践表明,运行效果良好;本科生就业就业率达90%以上,考研率达50.05%;课题组成员指导SRT项目5项(2005~2009),泰安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引导计划2项(2006)。课程组成员从1999级~2006级共八届导师制指导本科生共计348名,均合格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连续九届210名学生参加了教师指导的第二课堂活动。作为课题组导师指导,有6名(6届)本科生获山东农业大学优秀学士毕业论文二等奖,另有6人分别获得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和山东农业大学优秀毕业生。

参考文献:

[1]贾忠奎,马履一,林平.部级精品课程《森林培育学》建设探讨[J].科技资讯.2009,(36):180-181.

[2]孙广仁,张启昌,于福平.森林培育学网络课程建设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36):145.

[3]卫星,王政权.谈森林培育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J].中国林业教育,2007,(5):19-21.

[4]郭素娟,徐程扬,翟明普.“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的优化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6,(1):63-65.

林业技师论文篇3

本科品牌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等学校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学校特色的有效途径。相对于非品牌专业,品牌专业建设的要求更高,建设的难度更大,也更要强调市场的适应性。品牌专业建设要求做到“思想先进、目标明确、改革领先、师资优化、设备精良、教学优秀、特色鲜明”。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专业始建于1974年,是山西省唯一的培养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本科专业。经过几代林学人的共同努力,林学专业的师资队伍不断充实,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04年该专业被评为山西省普通高校本科品牌专业。本文结合该专业建设的实践,就品牌专业的建设进行了一些理性探索和总结。

一、明确专业建设目标

专业建设目标是否明确、定位是否准确是搞好专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本科专业的定位要坚持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主,坚持适应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与符合本校校情相结合的原则,且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其对高等教育发展的规模和层次提出的新要求,山西农业大学在专业建设的实践中,逐步确定了林学专业的目标定位、学科定位、层次和规模定位以及服务面向的定位。

(一)专业目标的定位

林学专业要以黄土高原森林资源培育和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利用为核心,坚持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森林生态学、森林保护学、林木遗传育种学等多学科的协调发展;坚持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位一体”、有机结合;在考研率、英语四、六级通过率、毕业生就业率等可比的教学质量指标方面,在全国同类学院中力争一流水平,从而把林学专业建设成为山西林业建设事业的“智力库”、“人才库”、“智囊团”和“参谋部”,为山西和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林业科技进步做出较大贡献。

(二)学科的定位

针对山西的省情和本专业的现状,林学专业要把森林培育学、森林生态学和森林经理学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学科;要以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重点科研项目为平台,实现学科的提升、改造和融合;并在已有专著、教材、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出标志性研究成果和高水平论文。

(三)办学层次和规模的定位

林学专业要以本科教育为基础,大力发展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教育,适当发展成人函授教育和专业硕士教育。林学专业的本科招生规模稳定在每年70~80人,林学一级学科各硕士点的研究生招生规模稳定在每年40~50人。

(四)服务面向的定位

林学专业要为促进山西省和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的林业可持续发展、合理培育和利用森林资源、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林业建设人才,提供林业科技支撑。

二、理清办学思路

依据山西农业大学“全方位开放、特色化办学、内涵式发展”的办学思想,林学专业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本科教育办学理念,结合林学院的优势和实际,明确了自己的办学思路,即突出主体,强化基础;优化结构,稳定规模;完善基地,注重实践;创新教育,保证质量。

(一)突出主体,强化基础

在林学专业建设的实践中,树立新的学生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在强调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重视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其次,正视未来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相信每一个德、智、体、情、能全面协调发展的学生都能在未来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贡献。第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着眼于使学生建立起开放的、宽阔的、牢固扎实的知识结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充分认识到培养终身学习、创造性学习能力对学生未来发展的意义,转变传统的知识技能教育观,树立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观,突出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并通过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加以落实。

(二)优化结构,稳定规模

在林学专业建设的实践中,充分认识本科教育的系统性,不断调整和完善师资结构、学科结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注意学缘结构的多元化和开放型人才的引进;在学科建设方面,发挥优势,突出重点,选准突破口,抢占制高点;在课程设置方面,提高应用性、实践性、研究性课程和外语类课程所占的比例;在教学内容方面,协调基础知识与探索性知识的关系,注重国际性背景知识的介绍。

在专业目标准确定位的基础上,确定适度的专业规模,进而明确师资、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教学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的适度规模,以避免急功近利心态,保证办学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三)完善基地,注重实践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30多年来,林学院在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的实际,积极建设和努力拓展了校外教学基地。目前,林学专业有校内实习基地2个(实验苗圃和大型温室),校外实习基地4个(庞泉沟自然保护区、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历山自然保护区、山西省林业厅实验苗圃)。其中,庞泉沟部级自然保护区作为林学专业稳定的教育教学实习基地已达25年。另外,林学专业还在太谷苗圃、杨树丰产林实验局、太行山森林经营局等单位的林场、苗圃设有毕业实习点。2002年山西省林业厅投入80万元用于校内实验苗圃实习基地的建设,完善了实验实习基础设施,从而更好地满足了林学专业教学实习的需要。中国论文联盟

林学院还进一步探索了林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和新途径,发挥实践教学开放性、探索性、主动性强的优势,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为学生锻炼意志、塑造品格、激发潜能搭建平台。

(四)创新教育,保证质量

在林学专业建设的实践中,通过促进校院两级领导和教师教育、教学、管理观念的开放和创新,带动了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创新,保证了创新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校院两级领导和教师转变了办学的质量观念,形成了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办学第一要务的观念;认识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树立了知识、能力与素质综合发展的人才质量观,更 加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三、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院战略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教学科研水平高、治学严谨、精干高效、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的根本所在。林学院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制定了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例如,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外出深造学习;加强沟通,为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在感情上与教师拉近距离。

目前,林学专业师资队伍稳定,学历层次高,梯队结构合理,特别是建立起了以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为主的专业骨干力量,整个师资队伍充满活力。林学专业现有教师28人,实验教学人员5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1人、高级实验师2人。在学历结构方面,博士后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3人,在读博士6人;其中,45岁以下的4名教授均具有博士学位,40岁以下的教师均具有硕士学位。林学专业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良好,最高学历在外校取得的教师有14人,占50%。同时,承担专业教学任务的教师100%符合岗位资格要求,教授、副教授全部为本科生授课。稳定的师资队伍、合理的师资结构是林学专业优化办学思路的具体体现,也是稳定专业规模的基础。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四、强化教学中心地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部周济部长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在高等学校日常工作中处于中心的地位。”近年来,林学院不断调整并明确了办学思想,把加强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作为首要任务,切实落实教学工作在学院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在教学管理方面,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以教学为中心党政工团协调一致开展工作。党政领导经常深入第一线指导、检查教学工作。此外,在教师的职称评定、年度考核中实行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在具体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中国论文联盟

一是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以保证教学质量;

二是要求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全部工作在本科教学第一线;

三是经常组织教师深入林业生产第一线,了解林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以及林业行业取得的成就,以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

四是定期聘请国内外专家为本科生开设学术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

五是在保证正常教学经费供给的基础上,积极通过社会渠道筹措经费,加强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以保证教学效果;

六是促进科研工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七是通过科研训练、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五、注重科学研究,提升学术水平

科研学术活动对促进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林学专业的教师针对黄土高原和干旱石质山地的实际,在山地天然次生林经营管理、生态脆弱区森林营造理论和技术、太行山干旱石质山地抗旱造林技术、树木开花与结实及种子催芽控制技术、种苗的定向培育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林学专业早期带头人高守惠教授,作为“包兰线沙坡头堤段铁路治沙防护林体系的建立”的主要研究者,于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常培英教授多年研制的“用于提高根系活力和干旱阳坡造林效果的植物保活助长剂一根宝”被国家五部委评为部级新产品,于1996年获国家技术发明4等奖,并已连续15年向我国28个省市、自治区推广。

近年来,林学专业的教师连续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课题6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2项,以及多项省部级自然基金和科技攻关课题、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

目前,林业专业教师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其他部级课题7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2项。近2年已有5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

林学专业的教师还主编和参编专著6部,主编、副主编和参编国家“十五”规划教材12部及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7部;在部级高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4篇,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潜力。

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是林学专业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突出特点。这些成果为林学专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林学院多年来高度重视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制定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研促进教学、将科研成果尽快纳入课堂教学内容”的工作思路,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如从2001年开始每年拿出一定的科研奖励经费资助教师编写全国统编教材,有力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2)通过科研活动,教师在教学内容中融入了大量的科研内容和本学科最前沿的知识理论体系,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郭晋平教授将国家基金资助课题的科研成果融入其主编、副主编和参编的全国统编教材中,并及时在课堂教学中讲授;姚延涛、韩桂彪、刘贤谦等教授在教学中也以自己的科研工作为典型案例,丰富了教学内容。

(3)通过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使林学专业获得了大量的经费支持,从而改善了教学条件、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也使学生得到了更多地进行实践技能训练的机会。

六、彰显办学特色,增强实践教学效果

学校的特色是办学历史过程中的积淀,是学校传统与风格的传承,是长期积累形成的。其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明显。林学专业积累了30余年的教学经验,重视基础教育,强调实践教学过程,重视实验课、实习课和课程综合实习,规范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形成了以“221实践教学模式”(2个基础,2个关键,1项成果)为主体的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

具体来说就是:加强实验课和校内实习课这2个基础,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完善课堂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实际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抓住课程设计和林区综合实习这2个关键,强化课程内和相关课程间知识点的联系,促进各知识点向综合性知识结构转化,促进学生的知识向综合能力转化;保证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质量,这既是学生所学知识的一次系统化和综合化,也是对学生解决科学问题、技术问题和生产问题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训练。此外,再辅以社会实践、科研训练、社团活动等,帮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活的探索工具、转化为全面的综合素质。

当代林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适应未来林业和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魄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林学专业要树立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观,重视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使学生建立起开放的、宽阔的、牢固扎实的知识结构,培养其终身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能力;要根据林学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对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要通过实用课程、活动课程、研究性课程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发挥实践教学开放性、探索性、主动性强的优势,强化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为学生锻炼意志、塑造品格、激发潜能搭建一个好的平台,以保证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等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在建设林学品牌专业的实践与探索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摸索和总结出一些经验。品牌专业的建设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要根据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特点,确定专业的定位和建设目标。品牌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科学地确定培养目标,明确办学思路,优化教师队伍,强化师生的能力培养,注重科学研究。其中,专业特色鲜明是进行品牌专业建设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

林业技师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2-0167-02

一、导 言

中国风景园林学科专业教育有三个层次:①为长远学科建设培养高层次研究人员,如博士;②为国家园林管理和规划设计建设部门培养实践人员,如硕士、大学本科人才;③面向数量与质量日益高涨的园林建设市场,为各类规划设计院所、园林工程公司培养实践人才,包括博硕士、大学本专科及各类高职院校等多层次人才。其中,高职院校输送的人才往往深入园林第一线,在实践操作上亲历亲为,是园林人才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环。[1]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园林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已向社会各界显现出它的巨大作用。但是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对高职人才质量的检验,反馈情况不容乐观。本文试图对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通过问卷调查等研究形式,从社会实际需要以及学生就业的角度分析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园林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而进行相应的课程结构研究及教育体系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教改思路,旨在为园林高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园林专业概述

1.发展概况

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是在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九峰分院(台州农校)和台州市教师进修学院(黄岩师范)合并的基础上,于2003年6月30日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的一所以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综合性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合并前的两所学校,均有悠久的办学历史。

自1996年始,台州科技职业学院便开始开设《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作为园艺、果树专业的必修课程。2002年,正式开设园林工程技术专业,至今已有多年历史。

(l)师资队伍

目前园林专业隶属的现代农业系有教职员工33名,其中硕士18名。现有高级职称教师15名,中级职称15名;“双师型”教师25人。园林专业有专职教师5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4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人,“双师型”教师5人。

(2)实践教学条件

实验室: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有植物生理生化、遗传育种、植物组织培养、土壤化学实验室。部分满足了教学需求。

实训基地:校内生产实习基地有花房、联栋大棚、苗圃。面积虽然较少,但部分满足学生在校内实践技能的培养与训练的需求。

设计室:园林制图室。

2.目前存在主要问题

(1)课程体系仍需完善

现行园林专业教学计划所制定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沿用传统的“学科本位”课程论为主导的课程体系,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习教学分段排列,各课程自成体系,缺乏应有沟通,教学内容重复,造成时间及精力上的不必要浪费,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明显与培养园林职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不能突出园林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

如课程设置上,开设的基础课过多,专业课相对较少且开设时间晚,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弱,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该学什么。经问卷调查,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十分粗浅。问及是否了解园林专业,97%的大一学生、80%的大二学生、50%的大三学生回答“不了解”。问及园林工作是做什么的,回答种树种花的学生大一为83%,大二为50%,大三为20%;回答图纸设计的学生大一为10%,大二为45%,大三为75%;回答其他的学生大一为7%,大二为5%,大三为5%。

(2)软、硬件设施不完善

1)软件设施不完善

园林专业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对园林专业教师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目前,在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大多数教师是直接从学校走向学校,具有扎实的书本理论知识,但缺乏真正的实践能力。

在专业信息与资料的提供方面力量薄弱,没有系统化专业图书资料库,与园林专业大环境没有接轨。

2)硬件设施不完善

硬件方面主要是实验室和设计室缺乏,实践教学基地不足。实验室是人工控制条件下联系实际的主要场所,是学术研究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很多研究成果都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设计室是进行规划设计绘图的专用实验室。而花圃和苗圃是园林和林业特有的露天实验室,是实践的场所,是进一步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配套设施。这三样东西对于培养合格的园林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完善台州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园林专业教学体系的对策

1.根据学生层次,明确培养目标;以职业教育为核心,培养职业道德。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高级园林与绿化工程技术人才所必备的园林设计、工程施工和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应用以及管理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适应各类园林绿地设计、施工以及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应用以及管理等现代园林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其适应岗位有:①园林设计施工单位的设计员,包括方案设计与施工图设计人员;②园林设计施工单位的施工员;③园林设计施工单位管理人员;④园林绿化养护技术员;⑤园林花卉、苗木生产技术员;⑥公园、风景区、旅游区管理人员;⑦工矿企业、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绿化部门技术员;⑧花卉市场和花店管理人员。

问卷调查表明,非本专业就业的学生40%是因为觉得专业工作太苦。因此步入校园,就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了解本专业的学习要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2.课程体系设置上,多开、早开相关专业课,把握好教学深度。

到了大三,很多学生要提前实习,没有时间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但是课程量却很大,而且包括很多专业课,所以往往学习效果较差。如园林07(3)班(五年制大专,大三),一周有38节课。然而很多学生已经找到实习的单位,单位要求他们提早开始实习,却因为学校课程太多而无法脱身。学校应为学生就业服务,相反却托了后腿,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建议在大一大二就开设专业课程,尽量在大三时少安排专业课程,给学生留出属于自己的时间,以供反思及实践。

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教学体系的要点是:

(1)基础理论,包括公共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按照“必须、够用、适应广”的原则安排。

(2)专业技术课程,力求体现应用性,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背景、学习能力和就业方向,按照本专业各专业课之间的相关性、层次性和互补性,将专业课进行组合,形成不同专业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小模块,通过不同小模块的学习,形成不同的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

(3)选修课的开设,力求体现与各专门能力培养相适应,与专业技术课有相关性、互补性和延伸性。总之,在理论课的学习安排上力求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为实践服务、学以致用的原则。

3.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目前园林发展的形势下,理论课和实践课1∶1的比例仍嫌不够,可适度再增加实践课的比重。如《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践操作课可增加至60%~70%。

4.改革教材内容,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材虽然有很多经典之处,但随着时代的前进,需及时补充新鲜内容。传统的教学手段应该被现代的教学手段所取代。如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实地考察也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手段。它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知识,不拘泥于书本知识,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最有效的方法。

5.以能力考核为重点,改革考核办法。

传统的考核方法亟待改善。由于一直采用书面考试这种传统方法,且考试范围一般事先已圈好,学生们往往死记硬背,对所学知识囫囵吞枣。为衡量学生能否达到本专业所要求具备的职业能力,改变过去以理论考核为主的单一的考核办法,采取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多种考核方式(绘图、写小论文、闭卷考试、开卷考试等)并存的考核办法。

6.加强专业硬件设施建设

要建立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加大对教学硬件设施的投入。具体做到:

(1)开通信息网络,让师生及时了解世界最新风景园林动态,建立专业图书资料库。

(2)完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建立多功能制图制作室,配备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

(3)完善学校实验基地特别是综合性实习基地的建设,注重生物技术室、温室的配套使用。

7.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1)学校积极引进专业人才,特别是有一定实际经验的专业教师。

(2)注重在职教师的进修提高。

1)鼓励教师多参加社会活动和工程实践,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2)提供教师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可每年选送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各高等院校学习或参与科研协作,定期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及指导工作。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自学提高、编写教材、及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

8.与其他院校、企业之间加强联系与合作,开展广泛的相互交流活动。

(1)我校应与其他农林类院校及建筑环艺城规类院校之间的师生要多交流。

(2)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参与真实工程建设的机会。

9.树立品牌意识

园林教育的目的是为园林产业经济服务,园林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一种产品,一种面向市场的商品。商品的畅销除了质量以外,更重要的还有“品牌”。在目前园林教育飞速发展的情况下,园林专业也要具有“品牌”意识,将自己的特色树立成一个“品牌”,打造成园林教育方面的“名牌”,让自己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

四、结 论

在当前局势下,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原有的教学体系已不适应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2]

林业技师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185-02

在园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既是园林技术专业的支撑学科,也是专业核心课程。其内容包括了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流行规律以及防治原理和方法。通过课程的学习熟悉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基础知识,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能和方法,为以后的园林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以及园林植物的养护、管理和生产工作服务。园林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形成与教学实施和课程建设水平直接相关。要成功实施《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及构建完整的与课程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就必须去主动适应当地行业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需求,依据职业能力分析与实际工作任务,设定专业培养目标,从传授书本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术与能力,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工作典型案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根据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确定学习情境。园林技术专业要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要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通过在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园林技术专业进行的教学改革,探索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分析了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学效果和学生职业能力提高的积极作用。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1.教学目标的确立。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在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按照“专职教师+企业技术专家”的原则组建课程团队,对通过行业企业专家座谈、企业调研以及毕业生反馈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课程教学目标依据园林企业的岗位技术标准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来确定。(1)知识目标:掌握昆虫和病原物的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形态特征;掌握园林植物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掌握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本地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2)能力目标:能鉴别本地常见的园林植物病虫种类;会进行园林植物病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能正确使用农药,会配制常用的农药;能依据园林植物病虫的发生发展规律制定和实施综合治理方案。(3)素质目标:具有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具有工作责任感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规范操作、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意识;具有良好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协作精神。

2.建设“教、学、做”一体化教室。“教、学、做”一体化还体现在教学场地的一体化,既将理论教室、实训场地合为一体,打破理论课和实训课授课地点分离的模式,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具备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室,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的融合与同步。(1)构建一体化教室的原则。构建一体化教室的要符合专业的发展方向,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还要突出实用性原则,在教学的同时能进行社会实践或生产,使学生生产实习两不误。根据专业和课程的特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一体化教室的构建模式可采用“生产+竞赛”型。一体化教室所承担的工作任务除面向社会和企业的园林植物病虫害调查、鉴别以及综合治理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外还要兼顾高职院校技能竞赛,体现出一个学校的最高教学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2)一体化教室的构成。根据功能一体化教室可分为教学区和工作区。教学区除承担传统教室的功能外还要供学生讨论、教师操作演示和学生汇报讲解,一般采用圆形布置,学生围坐,教师在中间。这样既便于学生讨论和展示个人工作成果,也便于教师做任务引导和操作演示。工作区是学生独立完成工作任务的区域,根据工作岗位提供相应的设备。

3.教学项目的设计。课程内容要突出实践性、应用性,基础理论知识传授以“够用、必需”为度,根据园林技术专业的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结构要求,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根据岗位要求和工作任务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提炼和组合,由易到难制定教学项目,课程总学时为64学时,教学项目安排见表1。

4.学习组织安排。在组织教学时有两个问题非常突出。一是学生因学习能力的差异而造成知识掌握深浅不同;二是教师精力有限,无法全面兼顾全体同学。因此在教学上根据学生学习能力混编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小组内互相辅导,教师对小组长进行辅导,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每个项目实施前,教师下达任务书,学习小组领取项目指导书,组内分工合作,明确任务内容,讨论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然后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进行工作演示和汇报,教师进行评价指正。整个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团队协作和敬业精神,融“教、学、做”为一体。

5.课程考核方式。本课程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所以考核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采取“目标考核+过程考核”的方式,重视平时表现,重视阶段能力测试,几方面综合评定学习效果。考核成绩由课堂表现(20%)、实训表现(40%)和实训作业(40%)组成。日常考核包括了平时考勤、课堂表现考核以及项目完成质量考核等;在考核对象上,既考核单个学生又考核团队。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效果

1.学生表现。通过一体化教学,学生的角色由单纯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教学的参与者,由被动变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一体化教学模式使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突破了两者之间的界限,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2.教师水平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是一体化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在教学项目的要求下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技能教学和企业生产管理集于一体,既能讲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专业技能训练,既为教师又为技师,成为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三、结语

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四个一体化,既教学方式的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师一体化以及教学场地一体化,改变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从传授知识向传授能力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向自主学习、主动实践转变,教学场地和教学组织也由固定教室内讲授向一体化教室综合实训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讲解向多媒体、网络化、实例化转变,从而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参考文献:

林业技师论文篇6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是转变林业管理方式、提高林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必然选择。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速度、质量,从某种程度上说,必须靠人、靠人的素质的提升,必需依靠大量林业从业人员的信息技术整体素质。中国论文联盟

信息社会对林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林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有明显的偏差,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能力普遍偏低。一方面人才市场需求远远不能满足;另一方面林学专业学生难以就业。林学专业教育如何主动适应我国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适应不同岗位的林业信息技术人才是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等教育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各级教育部门所关心的重点,也是摆在高等林业教育面前的一道难题。

《浙江省“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把信息技术在农林业中的推广应用作为今后发展的战略重点。林业信息化建设人员信息化素质偏低,有些单位也试图依靠引进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来承担林业信息化建设的重任。事实表明,这些毕业生在进入林业行业后由于缺乏林业知识背景,很难适应林业信息化建设。因此,培养一大批既熟悉林业知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迫在眉睫。

林业信息化建设需要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信息技术人才,有些对信息技术要求很高同时对林学没有要求或要求较低的岗位可以通过引进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人才来担任,但大多数岗位还需要林学专业的人才。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确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的目标,即学生通过四年课程的学习应该达到和掌握怎样的技能和水平?笔者的设想是,要求林学专业学生不仅能够熟练地掌握办公自动化软件、常用的软件工具和基本网络技术,而且还能熟悉使用一种林业应用信息系统;另外还应掌握处理常见的计算机故障和简单的维修技术,部分学生熟悉一种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或一种遥感软件。对于少数学生还应多了解一些软件开发的知识,了解软件开发人员的思路和需求,掌握一门编程语言和一门数据库技术,具备较高的计算机编程能力,或者较好地掌握网络技术,以便于在以后的工作中成为满足林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的人才,成为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技术骨干。

二、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

当前我国林业行业的主要任务很多,决定了林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较多。林学专业学生不可能都朝着林业信息技术的方向发展,在培养计划中也不可能设置很多的信息技术课程和课时。这就要求在有限的信息技术课程和有限的课时内培养出适应林业信息化建设不同层次的人才,实现林学专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

浙江林学院林学专业采用“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确保林业各种特色人才的培养。第一平台为公共基础平台,第二平台为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前两年以素质培养为主,宽口径、厚基础;第三年为专业平台,完成专业模块课和专业选修课,实现特色+技能培养;第四年为个性培养,学生根据需求进行毕业设计。

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是人才成长的养料,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对林学专业学生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我们对教学计划进行了全面修订,并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主要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依托,同时创造性地在非信息技术课程中穿插安排信息技术内容的传授和实践,并对少数对信息技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在非课程教学环节中进行重点培养。

(一)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浙江林学院林学专业的课程主要由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学科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模块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组成。在公共基础平台中,林学专业的信息技术课程主要由两个阶段两门课程组成,即“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第一学期开设)和“高级程序设计”课程(第二学期开设),二者是递进关系。专业平台中设置了“遥感导论”课程(第四学期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第五学期开设)和“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第七学期开设)。公共选修课程中设置了其他信息技术课程供学生选修。

1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这是信息技术的第一门课程,也是最基础的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microsoftoffice、常用软件工具、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等知识。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在信息化社会工作所必备的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网络基本操作技能,了解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使学生树立起牢固的“信息意识”。

学生学完课程之后,有的看不懂帮助,不会安装操作系统,甚至连简单的软件都不会安装,一些简单的计算机维护也要请人指导帮助,这些现象都应当避免。这门课程应以注重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为主,因为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的常用软件都一一讲到,学生也不能等老师讲了之后才能使用。我们要教会学生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为信息化能力的培养奠定扎实的基础。

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林学学生信息技术教育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主,要求学生在掌握高级语言的基本结构并能熟练用之编写程序的基础上,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窗体和常用控件的使用,具有程序调试和出错处理的能力,能较熟练地运用开发windows环境下简单应用程序的能力。主要任务是使得学生初步掌握一门高级语言。

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往往对该课程的语句结构还能掌握,但一碰到自己动手编程的设计问题就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下手。所以,在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程序调试能力和编程的思维导向,强调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编程思维能力,并对编程能力较突出的学生及早发现,进行重点培养,为培养较高层次的林业信息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3 “遥感导论”和“地理信息系统”课程。“遥感导论”和“地理信息系统”是林学专业的两门专业选修课,也是信息技术培养最为重要的两门课程。“遥感导论”课程注重反映遥感的基础知识与理论,结合遥感技术的最新成果及应用,以“林”为特色,详细讲解遥感的基本概念、遥感成像原理、遥感图像特征、 遥感图像处理和信息的提取的基本方法等内容,要求学生能够熟悉一种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操作,为森林资源调查打下基础。“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要求学生加深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掌握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数据的采集、编辑、处理的方法、空间数据分析功能方法;熟练掌握常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应用与操作。中国论文联盟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是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技术,在课程讲解过程中注重结合林业信息化建设实际是进行林学人才信息化能力培养的关键。

4 “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森林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是本校林学专业的专业选修特色课,是将前面3年所学信息技术总结集成提高的课程,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也是大学4年最后的一门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通过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具备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方法,空间信息的管理技术,熟悉信息技术在组织管理中和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基本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和方法,初步具有正确使用、管理和组织信息系统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将管理理念融入管理信息系统中的能力,使学生对信息系统的理论和在林业中的应用有较深刻的了解,使之成为信息社会的中高层管理者。

5 其他信息技术课程。除了上述的信息技术课程之外,公选课程中还设置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其他语言)、“动漫技术基础”、“网络技术”、“网页制作”、“数据库原理与技术”等课程供林学学生进行选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适当的课程进行学习,从而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质。

(二)非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在目前的培养计划中,由于课时限制的原因,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和专业必修课程中没有(也没有必要)设置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教育部要求计算机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做到学习期间不断线。在教学管理上让讲授专业课的老师参与信息技术不同层次课程的教学研究,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体现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有助于课程体系的建设、发展和完善。

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不知道信息技术能在林业中干什么,有什么用。对于林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学习如何通过信息技术来解决林业问题。如果只是单纯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而不能将其与林业进行充分的结合,学生会感到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得不到应用,同时林业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也不能实现。

因此,值得在非信息技术课程中,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学期开设)、“测树学”(第五学期开设)、“森林经理学”(第六学期开设)等,探讨如何结合专业进行信息技术教育。

1 microsoft office的深入学习。在大一的“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课程完成之后,学生对word的文字处理基本操作、excel的制表、绘图和计算等基本功能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已有了基础的认识,但是还有很多的菜单和功能不清楚,认识还很粗浅,离社会实践要求有一定距离。需要在以后的课程学习中继续加强使用和体会,以掌握更多的技巧。

在专业课程中要求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文档格式在计算机上写出实验报告和作业;安排学生上讲台做读书报告等,使他们进一步熟悉word和pow—erpoint的菜单和功能,按照预定目标编排出图文并茂的文档,提高学生的排版能力和演示文稿的水平。

为了深入学习excel,授课老师可以通过安排适当的教学内容和实验项目,将excel功能很强的函数、图表、统计与工程分析功能逐一结合实例具体说明其操作步骤、计算方法和计算过程,比如“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一元回归分析、方差分析、t检验、统计量的临界值等内容;“测树学”中一元材积表的编制、树高曲线的绘制等内容;“森林经理学”中一些图表的绘制、线性规划问题等内容。通过类似的学习,使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信息技术能真正地解决林业上的实际问题,增强其成就感,从而不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林学和信息技术水平。

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学生反映在通过计算机二级考试以后编程能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很快就把原来学习过的程序设计内容都忘记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相关的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结合编程练习,采取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不断的积累总结经验,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比如“测树学”中一些常用算法就可以结合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来编程实现,可以根据学生的编程水平,从易到难地选择安排单木材积测算、林分蓄积测算、林分出材量及板方材材积计算、生长量计算、拟合模型参数计算、一元材积表编制、地位指数表编制等编程内容。

3 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深入学习。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已在森林资源管理上得到广泛应用,正逐步普及到市(县)林业局和林场管理上。由于遥感获取大尺度数据的能力,地理信息系统强大的空间管理分析能力及森林资源所具有的分布的时空特征,在林业信息化建设中,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已成为林业信息化建设的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学习完成后,可以在“森林经理学”(第六学期开设)课程教学中,突出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中的应用。比如,在森林区划和森林调查章节中,讲授gis的数据采集和数据编辑功能。在森林采伐、经营方案、森林资源动态、森林景观动态等章节中,讲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在综合实习时,利用实时的遥感图象作为森林资源的主要信息源,采用gps作为地面控制点的手段,对地形图进行矢量化,以arcgis为软件平台,进行某个林场的森林资源gis空间数据的制作,包括森林林相图、各种专题图、森林资源统计表的生成和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并利用两期数据,进行林业土地利用变化的动态分析,进而使学生切实提高信息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能力。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三)非课程教学中的信息技术教育

对林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以计算机能力为主的信息技术教育重点要依靠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学习时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做到触类旁通,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今后继续获取知识的能力。信息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这样才能把信息技术理论和知识变为一种熟练的技能,才有可能把信息技术熟练地应用到林业中去。但是,仅依靠课程教学和实践来提供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在每一届学生中,总有少部分学生专业知识扎实,且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极大。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积极利用非课程教学环节展开多层次、多方位的重点培养。中国论文联盟

在近些年的实践中,我们主要是利用了毕业设 计(论文)、科研实训(学生课题和教师课题)和实验室开放项目3个教学环节。在这3个教学环节中可以选择遥感在林业上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在林业上的应用或程序设计开发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等大型实验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的较高层次的培养。

1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林学本科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最后一个教学环节,为了更好地发挥毕业设计(论文)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提高的作用,同时减少学生找工作与毕业设计(论文)的冲突,我们于第六学期末就完成学生的毕业选题工作,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早早地从暑假就开始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 科研实训。浙江林学院设立了“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基金”,每年拨出专款用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使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接受较为严谨的科研工作训练,开展一些初步探索性的研究工作。每学期进行一次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申报,学生围绕一个课题自由组合组成科研小组。所申报的项目要求有一定的创新性,对学生某方面的能力有所锻炼,并具有实际应用性或现实意义。教师利用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指导学生申报信息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等相关项目,或者允许学生直接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相关科研课题中进行研究。这样的科研实训,使学生有接受科学研究训练的机会,有利于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3 开放实验室项目。浙江林学院于2006年设立实验室开放专项经费,支持开放实验室项目,允许学生进入实验室,给学生创造了实验活动的环境。教师根据培养林业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提出合适的实验室开放项目,向学校教务处提出申请,教务处批准后公布开放实验室项目清单并组织学生申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实验项目的不同,小组人员由学生自由组合,自己选择已公布的实验项目,向开放实验室提出申请,实验室批准后即可着手实施。

相对于课程教学而言,这3个教学环节在信息技术培养方面有其优越性。第一,前者是以教师为主,后者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不是前台的讲解,而是变为幕后的指导,整个教学环节以学生为中心而展开。第二,学生更为主动,学生自主选择题目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科研课题或开放项目,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后者对林业信息技术的综合性更强,要求更高,要求学生花费相当的精力和时间来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林业技师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如何确定园林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更好地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是园林专业每位老师都关心的问题。由于园林行业飞速发展,以至于行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技术、新方法及新要求超出了传统的教学范围及深度,那些既懂得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又懂得花卉苗木养护的综合型人才才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然而,由于受人们的认识不足和各高校园林专业的基础设施、师资队伍和经费等条件所限,园林植物栽培学科实践性教学成为最薄弱环节。这就要求对园林植物栽培学等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因此,作为非农专业院校的三本独立学院,探索新形势下园林植物栽培学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园林高级专门人才,提高其与一、二本农林院校园林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已成为独立学院园林专业教学的现实问题。笔者作为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的一名园林专业专职教师,经过多年的探索,深感到集教学、科研和生产一体化是园林植物栽培学比较成功的教学模式。本文简要介绍了园林植物栽培学实现产学研的对策。

园林植物栽培学是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园林专业的专业学位课程之一。总课时52,其主要内容是阐述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规律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及植物的繁殖、栽培和养护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进行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环节的改革,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操作技能。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保校内实训基地有效运转

师资队伍是园林植物栽培实践教学的核心。应大力引进高层次的人才,尤其是具有园林栽培行业或工程背景的教师;选拔青年教师进入生产实践基地、苗圃、花卉公司进行实践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聘请园林公司的工程师担任客座教授,指导园林植物栽培的实践教学。同时,学院应加大资金投入,保证校内栽培学实训基地的长期良好运行,进行植物园、温室、大棚、苗木基地等建设与改造,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参与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要求学生参与校园的绿化和养护,使其观察校园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特点,并参与日常管理,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其管理能力、交流能力、团结协作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对园林植物栽培知识的兴趣

教师在园林植物栽培实践课教学中应避免只实践或只讲授理论知识,应将2者相结合,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把最实用的内容传授给学生,通过操作演示、学生练习等途径掌握基本的苗木培育、栽植养护的基本技能。将动手操作融入理论教学中,并设置合理的比例。应注重讲授和实践一些先进的科技成果实例和关键性技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专业课程讲授、实习计划的制订要与实习基地生产任务衔接,既体现教学和生产的密切联系,同时又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学生对园林植物栽培知识的兴趣,增强实际操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毕业生专业水平和择业上岗打下基础。

3 加大对独立学院科研的支持力度

学院应大力支持园林专业青年教师在植物栽培学方面的科研活动,在统筹规划教学科研计划时,应将植物栽培学教学基地建设及课题研究作为提升目标之一,设立专项科研经费,为教师创造外出调研的机会,鼓励教师了解国内外植物栽培学科研究最新发展动态,结合目前绿色植物栽培在增产增效、城市绿化、病虫害防治、水土流失治理、沙尘防治、“PM2.5”治理等方面的需求和作用,进行课题论证及立项申请,并为课题研究和教学试验购置器材、设备等基础研究设施。借助学院老师的理论教学背景,寻求与园林专业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的合作,参与植物栽培方面的技术革新、开发推广的课题研究,开辟共同研发、产业化途径。植物栽培学科研究课题开展的同时,既提高了专业学术水平,又在日常教学中使学生从中受益。

4 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

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园林植物栽培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可与校外从事花卉生产或园林养护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使企业为学生提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并安排、接收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双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推广、设备支持等各个领域开展合作,建立学校与企业的产学研联合体。既节省了学校的经费支出,学生和专业教师也可以了解行业最新的栽培养护技术,使学习和教学更有针对性。

5 结语

我国目前已经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因此,就园林专业教学及其实践、推广来说是前景无限、任务艰巨。笔者针对在独立学院如何有效推进园林植物栽培学产学研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更多学者和专家对园林专业、园林教学给予更多关注,探索一条符合独立学院园林教育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屠娟丽,陈玉琴,黄超群,等.论《园林植物栽培》与校园绿化实施教学项目之课程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12:100-101.

林业技师论文篇8

研究背景

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影响,工程实践的示范,国务院学位办对原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以及环境艺术与旅游规划等新兴学科专业与实践领域的兴起,来这四个方面的变化、影响、制约、激励,促使中国园林(园林景观规划)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重大转变。对此我国的园林教育特别是高职高专的园林专业教育,教学应有一个相应的改变,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将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的现况及问题

风景园林在我国是既古老又年轻的一门学科,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也历经沧桑,事实上我国在上世纪20年代中叶一些高等院校的建筑学科和园艺学科就曾开设了庭园学、庭园设计、造园学等课程,与美国、日本相比也不过仅晚一、二十年的时间,但作为一个专业来设置,园林学科是起源于1951年,由北京农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合办的造园学科,历于1956年迁入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从那时起,这一专业名称就历经变化,直至现在,我国也只有少数几所高等院校设置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除个别院校外,大多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近几年由过去的中专学校升格),在课程内容、教学体系中,与现代国际化人才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生来源层次不齐,培养目标不明确

近几年来高职高专招生混乱,大多数高职高专学校,园林专业学科有中专和专科两种学制形式,中专的生源主要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差,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初中生,专科的生源有普通高中生、职业中学和普通中专生三方面的来源。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不一,学习背景也不相同,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方向目的不明确,不同的院校对园林专业的理解不同,根据各自的条件,课程体系各异,培养目标也不相同,差异甚大。如工科院校,侧重于建筑,城市规划和园林工程,往往在建筑的基础上向园林方向偏移。农业院校,则重于园林绿化、花卉栽培,树木等照抄林学的做法,这种现象导致园林专业教学混乱。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到底培养的是技师还是技工不明确,导致中专、大专一个样。

二)对风景园林创新及教学形式与质量的评价标准不一

由于受到传统园林的影响,仍停留于对诗情画意的追求上,缺乏科学性,多样性,从而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抑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三)专业口经过窄,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我园目前从事(或涉及)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与工程实践的人员主要有3个大方面的要求,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艺术、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这三个方面都是现代合格园林师所必备的知识。而我国目前尚无任何院校是按此知识背景来构建园林专业教育体制的。

(四)在教学体系中,重艺术形式,而对科学、工程技术的重视不够

书本讲授时间过多,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工程实践时间不足,理论课与设计技能,专业设计课之间和衔接不合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是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五)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开发利用不够

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偏重于植物造景,但对真正合乎生态规律的种植设计,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综合开发利用不够。

二、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现状,笔者认为要办好高职高专园林专业,使学生能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园林人才,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先解决如下问题:

(一)根据学生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学校根据学生层次,中专层次由于其文化知识基础较差,知道面又窄,很多学生都有不愿再学习文化知识,只想学专业,对这些学生我们应着重于操作型、实践性教学,把其培养成生产第一线的技工型人才。大专层次,由文化基础较中专强知识面又较宽,他除实践性外,还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把其培养为既能懂理论又会实践操作工、技师型人才。

(二)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

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尚无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有的差距甚远更谈不上统一的教材。培养出的学生,差异很大,且专业面过窄。笔者认为,无论哪个学校,其园林专业都应有基本的共同标准,并且应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才使于统一管理,毕业的学生才能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在课程设置上应以风景规划设计,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为中心。根据各校的特点扩大自选课题范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扬学生的创造性。

(三)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

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摆脱传统评价体系中,对园林作品的诗情画意过度追求,避免只重园林作品的艺术形式,而轻视科学技术成果运用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方式从,定性化走向定量化,系统化、科学化。二是改革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考核的方法和手段,对技工型人才学生的评价方式,应改书面考试为动手操作考核,以技能考核为主。对技师型人才的评价方式,应以书面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以能力(方案能力、动手能力、图面效果、创新能力)几方面来综合评价。

(四)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改变过去那种在黑板上操作的教学方法。对于技工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直接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花卉植物的栽培管理、园艺植物的修剪造型、工程的施工及景观制作等。对于技师型人才的培养,还应加强绘图、模具制作的训练。因为设计师最基本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就是“图”(包括工程图,艺术表现图,手工草图)。没有过硬的手头工夫就不能成为设计师。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

(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园林专业的师资队伍普遍较弱(都是以前中专学校师资),尤其是规划设计方向,有丰富工程与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相当缺乏,这已严重阻碍了高职高专园林专业学科的发展。

当然师资队伍的建设并非一朝一日之事,就目前来说,各高职高专对专业教师存在着片面性认识,那就盲目追求学历和黑板艺术,认为学历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这是不切合实际,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园林学科的艺术性强,艺术源于教师的实践经验,学校应鼓励教师多参加社会活动和工程实践,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质量。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袁克强.可持续发展观与职业教育[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1).

林业技师论文篇9

研究背景

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影响,工程实践的示范,国务院学位办对原风景园林学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以及环境艺术与旅游规划等新兴学科专业与实践领域的兴起,来这四个方面的变化、影响、制约、激励,促使中国园林(园林景观规划)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激烈的重大转变。对此我国的园林教育特别是高职高专的园林专业教育,教学应有一个相应的改变,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园林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将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的现况及问题

风景园林在我国是既古老又年轻的一门学科,风景园林专业的教育也历经沧桑,事实上我国在上世纪20年代中叶一些高等院校的建筑学科和园艺学科就曾开设了庭园学、庭园设计、造园学等课程,与美国、日本相比也不过仅晚一、二十年的时间,但作为一个专业来设置,园林学科是起源于1951年,由北京农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合办的造园学科,历于1956年迁入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从那时起,这一专业名称就历经变化,直至现在,我国也只有少数几所高等院校设置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除个别院校外,大多院校,特别是高职高专(近几年由过去的中专学校升格),在课程内容、教学体系中,与现代国际化人才需求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如下:

(一)学生来源层次不齐,培养目标不明确

近几年来高职高专招生混乱,大多数高职高专学校,园林专业学科有中专和专科两种学制形式,中专的生源主要是一些学习成绩较差,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初中生,专科的生源有普通高中生、职业中学和普通中专生三方面的来源。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不一,学习背景也不相同,学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方向目的不明确,不同的院校对园林专业的理解不同,根据各自的条件,课程体系各异,培养目标也不相同,差异甚大。如工科院校,侧重于建筑,城市规划和园林工程,往往在建筑的基础上向园林方向偏移。农业院校,则重于园林绿化、花卉栽培,树木等照抄林学的做法,这种现象导致园林专业教学混乱。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到底培养的是技师还是技工不明确,导致中专、大专一个样。

二)对风景园林创新及教学形式与质量的评价标准不一

由于受到传统园林的影响,仍停留于对诗情画意的追求上,缺乏科学性,多样性,从而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抑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

(三)专业口经过窄,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我园目前从事(或涉及)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与工程实践的人员主要有3个大方面的要求,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艺术、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这三个方面都是现代合格园林师所必备的知识。而我国目前尚无任何院校是按此知识背景来构建园林专业教育体制的。

(四)在教学体系中,重艺术形式,而对科学、工程技术的重视不够

书本讲授时间过多,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工程实践时间不足,理论课与设计技能,专业设计课之间和衔接不合理,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理论与实践脱节,这是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五)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开发利用不够

      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偏重于植物造景,但对真正合乎生态规律的种植设计,对资源、环境及建筑造景的综合开发利用不够。

二、高职高专园林专业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针对上述现状,笔者认为要办好高职高专园林专业,使学生能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园林人才,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先解决如下问题:

(一)根据学生层次,明确培养目标

学校根据学生层次,中专层次由于其文化知识基础较差,知道面又窄,很多学生都有不愿再学习文化知识,只想学专业,对这些学生我们应着重于操作型、实践性教学,把其培养成生产第一线的技工型人才。大专层次,由文化基础较中专强知识面又较宽,他除实践性外,还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把其培养为既能懂理论又会实践操作工、技师型人才。

(二)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

目前,高职高专园林专业课程设置尚无统一的标准、各自为政,有的差距甚远更谈不上统一的教材。培养出的学生,差异很大,且专业面过窄。笔者认为,无论哪个学校,其园林专业都应有基本的共同标准,并且应与国际接轨,只有这样,才使于统一管理,毕业的学生才能有统一的质量标准。在课程设置上应以风景规划设计,环境艺术、旅游规划设计艺术为中心。根据各校的特点扩大自选课题范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扬学生的创造性。

(三)改革现有的评价体系

这里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改革教学评价体系,摆脱传统评价体系中,对园林作品的诗情画意过度追求,避免只重园林作品的艺术形式,而轻视科学技术成果运用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方式从,定性化走向定量化,系统化、科学化。二是改革对学生能力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考核的方法和手段,对技工型人才学生的评价方式,应改书面考试为动手操作考核,以技能考核为主。对技师型人才的评价方式,应以书面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以能力(方案能力、动手能力、图面效果、创新能力)几方面来综合评价。

(四)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改变过去那种在黑板上操作的教学方法。对于技工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直接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如花卉植物的栽培管理、园艺植物的修剪造型、工程的施工及景观制作等。对于技师型人才的培养,还应加强绘图、模具制作的训练。因为设计师最基本的语言和交流方式就是“图”(包括工程图,艺术表现图,手工草图)。没有过硬的手头工夫就不能成为设计师。而这一点恰恰是目前高职高专园

林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

(五)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园林专业的师资队伍普遍较弱(都是以前中专学校师资),尤其是规划设计方向,有丰富工程与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相当缺乏,这已严重阻碍了高职高专园林专业学科的发展。

当然师资队伍的建设并非一朝一日之事,就目前来说,各高职高专对专业教师存在着片面性认识,那就盲目追求学历和黑板艺术,认为学历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这是不切合实际,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园林学科的艺术性强,艺术源于教师的实践经验,学校应鼓励教师多参加社会活动和工程实践,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袁克强.可持续发展观与职业教育[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2004,(1).

林业技师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9-0088-03在美丽中国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建设背景下,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风景园林学在人居环境和自然环境改善方面的作用愈发重要。为了适应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的社会环境发展需求,风景园林人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充分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规划。风景园林事业发展任重道远,人才培养更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培养力度,采取合理的用人机制,推动我国风景园林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风景园林专业已成为许多高校的热门专业,要把培养具有文化使命感和生态良知感的人才作为专业教育的责任,这也给风景园林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教育不同于侧重理论、技术研究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要针对我国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现状,培养复合型、实践型人才。

风景园林学科是河南农业大学的优势学科之一,为河南省重点学科,目前已形成以风景园林学为主导,融合林学、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生态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位一体”的人居环境学科群。如何构建多元化、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风景园林事业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培养高层次的人才,以满足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对风景园林学人才的旺盛需求,就成为该学科面临的重要课题。河南农业大学作为全国首批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于2011年开始招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在培养过程中,根据农业院校风景园林专业特色和区域发展形势,进行了合理化、规范化培养机制的探索。

一、严格的培养与管理制度

河南农业大学在风景园林硕士招生、培养与管理、学位授予等主要环节上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制定了《河南农业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河南农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河南农业大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规定》等文件,对研究生招生机制进行改革,提出破除教育资源平均分配模式,向风景园林专业等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和重点学科倾斜。在研究生创新培优机制方面,为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培育创新成果,学校设立创新培优专项基金;在研究生资助方面,积极推进“助教”、“助管”、“助研”三助工作,大幅度提高硕士研究生的资助力度。

学校设有研究生处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实行校、院、导师组三级管理。攻读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须完成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总学分不少于28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10学分,专业必修课6学分,选修课不少于8学分,专业实践4学分。每门课程均制订了详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必修课程和选修课成绩分别达到70分与80分才算通过;必修环节的培养计划、开题报告、中期考核以及校外实践研究均须有相应的审核通过意见,并提交培养计划、开题报告与实结。学校建立有校外风景园林推广实践基地,鼓励学生采用顶岗实践的方式进行实践研究,累计不少于6个月。学位论文实行双导师负责制,鼓励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有高级技术职称的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

二、高素质导师队伍的建设

河南农业大学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风景园林导师队伍,现有导师26人,其中教授6人,高级工程师11人,副教授9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13人,硕士学位9人,学士学位4人;平均年龄41岁。导师分别来自于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每所高校的风景园林专业特色独具,有助于学生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学校规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遴选条件,并在招生培养过程中,赋予导师更多的自。导师遴选坚持“明确标准、严格程序、公平公正、宁缺毋滥”的原则,打破导师终身制,实行优胜劣汰的聘用制。在遴选中, 既坚持学术标准,又重视教书育人;既坚持对科研水平及其成果的要求,又重视对教学工作及效果的评价。以科研项目、学科平台建设为纽带,推动研究生导师队伍向适应性强、易于联合、互相渗透的方向发展。在导师队伍的建设中还采取“请进来”的办法,多渠道吸纳优秀导师资源。从其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聘请知名教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专业学位的兼职导师,提高研究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河南农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郑州市园林规划设计院等10余个单位的专家已受聘为我校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

在实施导师负责制的同时,积极探索导师组指导制。首先跨专业、跨方向构建导师组,打破二级学科界限,在专业、研究方向上形成互补;其次探索本校与其他院校风景园林专业之间的融合,与日本香川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学院等10余所高校开展了合作交流。双导师制是针对专业学位教育提出的一种研究生培养方式,为了让研究生不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更能够在专业实践中提高能力,从而拓宽就业渠道,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的特点,倡导以校内导师负责课程安排、选题、论文撰写、论文质量与答辩等环节,校外导师参与业务实践、项目研究等环节的指导工作,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专家实践经验丰富和学校导师理论较强的联合优势。另外在双导师制度实施中逐步细化责、权、利关系,进行科学监控,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考核和激励机制,保障双导师制得以顺利实施。

三、特色化的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风景园林专业硕士要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就要非常重视实践技术和操作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也区别于风景园林学科学硕士。河南农业大学属于农业院校,拥有河南省唯一的风景园林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专业硕士课程体系重点体现了农业院校特色和中原地域特色。在基础理论学习方面,开设了植物资源利用与生物多样性、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生态学等理论课程;风景园林专业具有覆盖范围广、实践操作能力强的特点,为了适应人才市场需求,设置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造景与种植设计、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3S技术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了解学科研究动态和最新科研成果,开设了风景园林科技进展分析、风景园林技术科学与生态工程、专业讨论与专家课堂等创新课程。在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方面,突出了植物造景、生态工程与中原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理论课具有宽泛性和融合性,实践课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创新课具有前瞻性和探索性。风景园林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既要使学生掌握生产中的设计技能和工程技术,又要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又能对学科的前沿动态有所认知。

四、校企联合的实践性培养思路

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教育十分重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坚持走“政、产、学、研、用”协同培养人才的道路。注重与研究所及大型企业开展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合作,采用联合培养的方式,聘请实践基地单位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指导教师,请园林企业单位技术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目前已与郑州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河南农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等多家企业以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共建形式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使之成为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联合培养单位;与省内各地、市级园林管理部门建立了风景园林实践基地,积极推进社会各界与我校风景园林专业教育间的交流与合作。联合培养单位还承担了部分研究生的论文指导工作,为研究生的培养和实践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对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优良的学术交流和社会服务意识

本专业研究生曾先后和清华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的师生在寒暑假期间进行学术交流,与日本香川大学、信州大学等学校进行研究生的互换学习,并鼓励学生到国外大学去读学位。通过聘请国内外本专业的大师举行讲座,使学生们开阔了眼界,增加了学识,为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实践经验。研究生能够主动结合导师课题研究与绿地规划设计项目,进行实践性锻炼和社会服务。到目前为止,参与完成了洛阳等23个市、县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数字化动态管理规划和包括郑州森林城在内的省内外有重大影响的规划与设计项目30余项,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每年举办“风景园林与中原经济区人居环境建设”系列报告会,聘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并与青年教师交流座谈,此外还积极参与行业领域竞赛。这些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我校风景园林学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加速了风景园林学学科的发展。

六、进一步改进措施

1.加强与设有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点的兄弟院校的交流和合作,结合河南农业大学的人才和教学条件方面的实际情况,对培养目标进行细化,对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进行优化,使“风景园林与中原经济区人居环境建设”系列报告会规范化和制度化。

2.加强本学科青年教师培养,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向青年教师倾斜,鼓励青年教师读学位和到国内外知名高校研修,加强学院青年教师科研项目资助,为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打基础,提升青年教师对风景园林文化的认知和利用能力,使其尽快成长。

3.在进一步巩固学科在城市绿地系统和植物种植设计方面的优势的同时,鼓励教师到设计院、设计所及大型风景园林企业兼职,通过实际项目提升教师对规划设计的认识理解,并在科研中提倡跨学科、跨院系的合作,为理论和思想的创新创造适宜的环境。

在建设美丽中国,健全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下,农业院校风景园林专业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河南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学位教育将在风景园林学科成为国家“一级学科”的新形势下,以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契机,面向城乡规划和建设市场,科学谋划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机制,走出一条复合实践型人才培养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特色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包志毅,邵锋,宁惠娟.风景园林专业园林植物类课程教学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2(2):58-60.

[2]高翅,吴雪飞,杜雁等.华中农业大学风景园林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园林,2013(6):23-25.

[3]林世平.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构建[J].高等建筑教育,2012(5):46-50.

林业技师论文篇11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本情况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隶属于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自林业经济管理专科专业招生至今,已为社会培养了25届1600余名本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较大,就业呈现多元化趋向,从单一的以农林业单位为主向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自主创业等多种类型转变。据不完全统计,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中已有100多人走上了科、局级以上领导岗位,体现了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注重知识、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近年来,每年招收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60名左右,现有在校生247人。现有专任教师3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占教师总数的32.4%,副高级职称20人,占总数的54.1%;54.1%的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有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学科组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浙江省“151人才”4人。

二、近年来专业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1)多方参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顺利进行,成立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小组,开展多层次的调查研究,充分收集和分析全国农林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改革情况,对毕业生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召开了“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专业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暨专业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研讨会”等,最后邀请专家对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

(2)根据社会需求和学校层面人才培养目标,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离农倾向明显,就业去向与其他经管类专业并无差异,特色与优势不明显。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林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同时,2009年,浙江林学院升格为浙江农林大学,随即制定了《浙江农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纲要》明确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为:“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能力强,具有生态文明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此,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适时调整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具体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林业发展需要的,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级政府涉农部门、农林企事业单位、农村基层经管单位等从事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顶天立地”的师资队伍

为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主要采取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措施。引进包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的引进。建设期内,共引进博士7名,其中国外高校1名,国内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聘请4名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地方工作人员和农林企事业单位人员、3名国外著名高校的教师为兼职教授。积极鼓励年青教师到国内外名牌大学和一流的科研院所攻读博士学位、及到基层挂职锻炼。建设期内,5名教师获得了博士学位,其中中国科学院1名,985院校3名,211院校1名。有10位教师到国外著名大学访学,5位教师到农村基层或农林业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通过这些措施,使师资队伍真正做到“顶天立地”(既掌握学科前沿又了解农村实际),职称、学历、学缘结构显著优化。高级职称比例由2007年的70.3%上升为2011年的86.5%,其中副教授比例由37.0%上升为54.1%,成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从事教学第一线的主力军。博士学位比例由2007年25.9%上升为2011年的54.1%。教师由原来主要毕业于林业院校,改变为既来自国家重点农林院校,也有来自于国内外著名综合性大学。

(2)注重科研与教学研究,着力提升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

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氛围,鼓励老师从事科研与教学研究。建设期内,共立项科研课题8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38项,科研经费达44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53篇,其中被三大检索系统(sci或ssci、ei、istp)收录18篇;出版学术专著16部。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浙江省科技兴林奖等各类科研奖励共20项。主持浙江省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共3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得浙江省教学研究成果奖、校级教学研究成果奖共5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5篇。从近年的发展来看,专业教师的科研与教学研究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为科研促进教学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为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3.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1)构建“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实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修订了教学计划,着重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理论、实践、特色”三结合的课程体系。具体表现在:

第一,重理论。课程体系的设置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理论基础课程由两个平台构成,公共基础平台及学科专业基础平台,学分合计为40.5,占总学分的24.5%。为培养学生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提供保证。

第二,强实践。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强调实践环节。一是加强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如“林业概论”、“现代农业概论”等课程设有实习环节,“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等课程均设有模拟实习。二是安排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等,专业综合实习主要设置了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期1周的“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三是设置“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社会经济调查及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第三,显特色。为了显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差异,充分发挥学校和地域优势,在专业选修课中,按方向设计了两个模块,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模块(选修模块ⅰ),二是“农林企业管理”(选修模块ⅱ)。

转贴于

(2)强化课程与教材建设

建设期内,有计划地开展了以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为重点的课程与教材建设工作。具体包括:

①重视精品课程建设。专业教师高度重视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工作,新列入校级精品课程8门,现有校级精品课程14门,通过学校验收的8门。“林业经济学”和“林业财务与会计”2门省级精品课程,均于2010年顺利通过浙江省教育厅验收。②加强教材及教辅资料的建设。以精品课程的申报与建设为契机,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在已有主编《现代林业企业管理学》、《管理学案例》、《会计学基础》、《林业财务与会计》等教材的基础上,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2部、参编2部。同时,加强教辅资料的建设,如“林业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等有实习环节的课程均有相应的实习辅助资料。③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首先,倡导国际参与式课堂讨论方法。如在“林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介绍乡村快速评估技术(rra)和参与性评估方法(pra)时,设计一些主题,以行政班为单位分为5~6个小组进行讨论,每组只分析其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规定每组的讨论时间和汇报时间,由小组成员自主确定每组的协调人、观察员、记录员等展开。其次,采用案例教学法。如“经济法”、“市场营销学”、“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开展网络课堂网上互动。各课程组在建设网络课堂的过程中,开通网上讨论,使师生互动不断加强。

4.改革实践教学体系,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1)构建“一、二、五”分类实践教学体系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除课程实习外,构建了“一、二、五”分类实施的实践教学体系。“一”指一个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中心,“二”指两个平台,面向全体学生的平台和面向优秀学生的平台。“五”是指五个支撑点,包括面向全体学生的“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专业综合实习”两个支撑点,面向优秀学生的“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科研创新基金项目”、“大型专题调研”三个支撑点。

一是通过专业综合实习、中期论文及毕业论文的实施,构建“基于应用性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为使学生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一般要求和规范,在第四学期至第五学期,安排专业老师指导学生撰写中期论文。中期论文的基本要求是利用所学的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对农村经济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必须有实际的调查资料和数据支撑。毕业论文是高校实践教学的必修环节。在毕业论文环节,强调选题需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与导师的课题相结合。通过实施中期论文,强化对毕业论文的指导,使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质量较高。2007-2011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入选校级优秀论文12篇,毕业论文的优良率达41.24%。专业综合实习主要包括“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会经济的调查方法,提高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为期2周的“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为例,第1周为外业调查,第2周为内业整理和综合分析报告撰写。调查以小组为单位独立开展工作,教师轮回指导和检查。这一以专题调研为特色的综合实习,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从“提出问题和目标-设计问卷-实地调查-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报告”得到全过程的训练。经过多年的实施,综合实习制度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是通过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大学生科研创新基金、大型专题调研等第二、第三课堂,构建“基于创新型目标的研究型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林业经济研究会由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业老师担任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指导社团开展学术活动,并组织学生参加两年一届的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在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林业经济研讨会上共获得了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11项的好成绩,在校期间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学校和浙江省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由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申报和实施的全过程。2008-2010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成功申报项目共24项,其中省级6项。大型专题调研主要是指部分学生参与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大型专题调研。2009年以来,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挑选了共28名学生参加了农业经济相关课题的调研。通过参加大型专题调研活动,使学生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重视教学条件建设

建设期内,主要抓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图书资料的建设。

一是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主要依托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总面积600m2,下设6个实验分室:财务会计模拟实验分室、工商管理模拟实验分室、国际贸易模拟实验分室、电子商务模拟实验分室、市场营销模拟实验分室、金融模拟实验分室。建设期内,新增教学设备(包括软件)近158万元。现有教学设备总值近432万元。在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新建实习基地11个,现有校外实习基地达21个。

二是图书资料建设。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所需的图书资料除由学校图书馆提供外,由学院图书资料室和专业特色资料室提供。经济管理学院图书资料室,每年及时采购能反映专业发展动态与趋势的图书资料。现有藏书1.5万册、学术期刊310种、报纸40余种。同时,建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特色资料室1个,现有各类资料和藏书800余册。为学生研究性学习和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几点思考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后,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看,就业趋向是以非农企业、政府管理部门(公务员等)为主。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体现特色与优势,适应现代农林业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重新定位。但是,大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真正走上服务“三农”的就业岗位,也就是说如何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除通过对培养环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的调整与优化外,更需要加强就业指导,努力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同时打通高校毕业生通向农村的路子。

林业技师论文篇12

园林CAD 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技术课程,强化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绘图速度与准确度的训练,从而达到熟练应用 CAD高效准确地绘图[1],

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现如今,各高职院校为了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均不同程度地开设了园林CAD课程,如何提高园林CAD的教学效果,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园林工程技术人才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1.明确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园林工程制图为依据,是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要求学生在了解 AutoCAD特点的基础上,掌握园林工程图的绘制方 法;具备运用AutoCAD 熟练绘制园林工程平面图、立面图、断面图和施工图等的能力;具备解决绘图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激发学习兴趣

精心安排好第一堂课,要让学生了解园林CAD能做什么,有没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后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演示园林六角亭的绘制过程,在演示过程中着重介绍传统手工绘图与CAD绘图的区别,展示CAD软件强大的图形绘制和编辑功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掌握学习方法

(1)熟悉CAD工作界面。了解CAD工作界面及组成部分的功能。

(2)基本命令学习阶段。应从最容易、最基本的绘图命令开始学起,熟悉命令提示选项的含义,正确进行人机交互操作。

(3)辅助绘图工具的学习。掌握CAD提供辅助绘图工具,不仅能精确绘图,而且还能大大提高绘图效率。

(4)善于使用显示缩放命令。要善用AutoCAD所提供的显示缩放命令,以观看屏幕上的图形,增加绘图的方便性。

(5)熟练掌握编辑命令。编辑命令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绘图的速度。

(6)综合训练。学完常用命令并能用它们绘制简单图形,再进行综合作图训练,此阶段是提高AutoCAD使用水平的关键,因此要与专业应用结合起来。

4.深化教学内容

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确定园林CAD课程教学要求。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确定本课程学习的三大项目:园林设计图绘制、园林施工图绘制和园林制图符号绘制。其中,园林设计图绘制包括8个子项目:园林围墙设计图绘制、园林水体设计图绘制、园林山石设计图绘制、园林建筑设计图绘制、园路设计图绘制、园林铺装设计图绘制、园林植物设计图绘制、园灯设计图绘制;园林施工图绘制包括3个子项目:园林施工图文字与表格绘制、园林施工图尺寸标注、园林施工图打印;园林制图符号绘制包含4个子项目:标高符号绘制、索引符号绘制、指北针绘制、定位方格网绘制[2]。

5.改变教学模式

(1)理论教学。采用“教、学、做” 一体化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从原理角度去解释命令实现的方法及应用背景。使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并熟练应用CAD软件的功能。教师在讲解操作过程时,应及时指出重点、难点、关键之处,使学生清晰、准确地把握操作过程。讲解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简明扼要,有的放矢。教师要注意自己的速度,不可操之过急。老师讲完一两个命令,立即给学生练习,让学生马上熟悉该命令的用法和功能,这种教法学生普遍反映较好。

(2)实践教学。采用典型工作项目进行教学。实践教学步骤为:①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演示本次实训的目的与要求;②学生分组讨论绘图的思路、方法、步骤;③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指导学生完成项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④小组代表讲解做题思路和关键步骤并通过多媒体演示。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和相互合作的机会,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创新能力。

6.改革教学手段

将园林CAD课程安排在机房进行, 在机房教师机安装极域电子教室多媒体教学软件,实现教与学的同步。具体做法如下:

(1)教学时,教师在教师机上启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广播教学”功能,学生可以在学生机上同步观看演示过程。

(2)学生提问时,教师根据学生问题的难易程度对其进行单独讲解或示范。遇到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将该学生的屏幕传给其他学生或由教师进行讲评。

(3)利用屏幕监视软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随时查看,以便掌握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

(4)通过远程控制,教师可以随时对学生进行提醒和帮助[3]。

7.创新考核方法

(1)在考核内容上,由传统的“理论考核”为主、“技能考核”为辅,改为“技能考核”为主、“理论考核”为辅。理论考核要求学生掌握CAD基本理论,技能考核是必须环节,以专业性的需求为基准,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专业图纸的绘制。

(2)在考核时间上,由“期末考试”为主,改为“过程考核”为主。将园林 CAD工程图以项目分为若干阶段,学生完成每阶段的任务后都要用CAD绘图,然后提交阶段性成果,由教师根据每阶段考核要求进行评价,改变传统只有期末考试的考核方式。

8.开设第二课堂

(1)成立学生园林CAD协会。由园林专业的教师进行专门指导,为对园林CAD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交流空间。教师给出选题范围,学生自己发挥,完成作品后,由学生、教师组成的评定组进行评选,将优秀学生成果在学校展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建立园林CAD学习QQ群。为了更好地促进师生交流,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园林CAD学习QQ群,开辟第二课堂,及时在群里学习任务、上传相关的素材、对群里学生的问题给予解答等。

(3)定期举行园林 CAD技能竞赛。每个学期举办一次由整个园林专业学生参加的园林CAD技能竞赛,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比赛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点评,并为优胜者颁发证书及奖品。通过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与企业专家的交流,可以使学生对园林行业有更好的了解。

(4)增加专业认证。本课程学完之后,鼓励学生参加CAD工程师认证考试以及景观设计师、花艺环境设计师等职业技能考试,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提高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

9.进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在每次课讲解结束时,认真总结教学中的优缺点,如,学生是否掌握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学生是否遇到新问题;CAD操作节奏是否适合学生;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能够学以致用;教学设计是否得当,等等。再次结合教材和学生掌握的程度,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经验得以升华,教学水平不断地提升。通过教学反思,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0.结语

随着CAD软件的不断升级,园林CAD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不断地更新,只有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云平,包 华,周 清.《计算机绘图AutoCAD》课程的教学改革[J].山西建筑,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