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建筑文化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30 11:43:00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篇1

对于文化的定义,似乎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给文化的定义是: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2.中国文化定义

中国文化一般指中国传统文化,是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历史沉淀积累下来的精华,是民族未来发展的根基。“文化”在中国古代典籍里是“文”和“化”的复合。“文”字又通“纹”字,可引申为文、文章、文采、条文等。化,则有变、改、生、造化等义。如《礼记?乐记》中说:“和,故百物皆化。”这里的“化”指化生。

3.西方文化定义

西方的“文化(Culture)”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在物质活动方面,“文化”意味着耕作,而在精神修养方面则涉及等,这是西方的文化概念中最原始、最基础性的涵义。西方文化一般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秉承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传承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经启蒙运动发展而最终确立,并且几百年来兴盛于西欧、北美地区的文化系统。

二、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

建筑文化是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不断作用的产物,是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靓丽风景,是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产生的物质财富,也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建筑文化的内涵和风格是不同的。由于中西方社会发展的差异以及地理、自然环境的不同,它们所呈现的建筑文化也是有差异的。

1.中国建筑文化

中国建筑伴随着中华大地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而产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以其独特的构思、丰富的美学价值而成为无价之宝,它能陶冶国人的情操,提升国人的审美情趣,丰富国人的视野。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如北京四合院、闽南的圆楼、云南的一颗印住宅、河南和陕西的窑洞等,以及都城的规划,宫殿的布局,皇室贵胄、达官显贵的陵寝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结果。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构筑了精美的建筑体系。中国建筑作为中国文化的物质载体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物质化表现,必然有着与西方建筑不同的风格和特点。中国建筑以其独特的形质格局、超拔的内容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大放异彩,为世人所瞩目。从建筑理念上看,传统中国建筑有着浓厚的天人合一的时空观念及和谐精神,在建筑布局上则有着浓厚的中心观念。可以说,中国的建筑渗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黎族文化的发展对于其自身的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自远古时代以来,黎族人民就生息繁衍在美丽富饶的海南岛上,创造出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黎族民族文化一部分的民居住宅建筑艺术同样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黎族人民根据地形环境、气候条件、建筑材料等,因地制宜地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茅草屋。黎族人民居住的传统房屋是以格木、竹子、红白藤和茅草为建筑材料,房屋的顶部是以茅草搭建的,屋子的骨架用竹木构成,属于中国传统的竹木结构建筑。由于房子低矮,外形像船篷,内部布置像船舱,被人们称为“船形屋”,它是黎族人民传统智慧的结晶。黎族传统的建筑文化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无与伦比的智慧和独树一帜的风采,也展现了中华传统建筑的强烈个性和艺术魅力。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篇2

印度尼西亚地处亚洲东南部,俗称“千岛之国”,公元3世纪,中国魏晋南北朝时代就与印尼古奴隶王国毗骞国互派使者来往,中国南部的少数民族也陆续与南亚的种族融合,将中国文化带入到东南亚各国,公元15世纪初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更是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成就传播到印尼各岛,对印尼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1.印度尼西亚木结构建筑风格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1.1印尼的木结构房屋则随各民族的习惯而建造不房屋同式样的住房,如爪哇人、巽达人的住房,一般是方形的,多数建在抬高的地基上,但也有高脚屋,不过离地面不高;米南加保人的住房,屋顶两端翘起来,形成马鞍形,房屋内部很宽敞,分为好几间屋,供年长者、孩子、新婚夫妇居住;巴厘人的住房,一般都盖在一个小院内,院子用土墙围着,院内有住房、附房和家庙;因为雨季时雨水多,印尼大多数民族的木结构房屋都是高脚屋,地板离地面高2米或更高。一般木结构住房内也会分为几间屋,有卧室、有厨房,房子门前都设有梯子,大部分木结构房屋建筑能体现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特点,斗拱结构,崇尚自然,着重通风,遮阳,隔热,防潮,轻巧通透、淡雅明快。

1.2中国唐朝时代的商船常在马六甲海峡与古印尼人交换香料和珠宝,同时中国的斗拱结构形式也传入印尼,印尼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多风雨。不适合建造多层的木结构房屋,因此多为一层或两层房屋,采用过渡搭接方式连接支撑方木或圆木柱和横梁,形成上下层柱和屋顶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保障了木结构房屋的牢固安全。

1_3印尼木建筑在结构并不非常复杂,房屋支撑住支撑顶部骨架,既满足不同地域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精美的具有民族特色建筑形体,显示不同建筑风格,房屋构架以支撑立柱和纵横梁搭接后使用藤条缠绕加固组合成不同形式的房屋骨架,使木结构建筑物上部受力荷载由屋梁架、支撑柱传递到地面,房屋木墙就是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基本不受力,就算是有几面的墙倒了,房屋也不会倒塌。

1.4印尼木结构建筑其外观由基础、屋身、屋顶三部分组成,下面有的是短圆木支撑木地板。有的木地板直接铺在砖石砌筑的基础上;用木制柱支撑屋顶骨架,木板或者竹板钉制成墙面,墙面上预留安装门窗,上面是木结构屋顶架,屋顶可以做成柔和雅致的不同曲线,有的层叠高耸,有的层叠展开,有的四面起脊,有的两面起脊,上面覆盖着棕榈茅草、细密竹席、或者青灰瓦片。

1.5印尼木结构建筑的室内隔断可以用隔扇、门、屏等便于安装和拆卸,能随意划分,随时改变,使房屋内布局既满足当地人生活习惯,又能及时迅速改变空间布局。有的还建有走廊,和很大的盖顶庭院,甚至有的庭院就和房屋屋顶一体化,作为室内和室外空间的过渡段,或是室内和室外空间的有机结合;有的运用木片或竹片雕刻出不同花纹图案装饰木结构建筑的墙面和门窗;有的在屋顶结合地方民族特色起脊,有的如马鞍,有的如宗教佛塔,有的如灯塔,更好的展现了当地的民族特色。

2.郑和下西洋推动印尼宗教建筑建造

2.1中国的航海家郑和在1405—1430年间曾率领舰队七次远航’}氐达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许多地方.每到一地都要举行仪式并宣传伊斯兰教义,并建立华人穆斯林社会区以传播伊斯兰,使得东南亚地区,尤其是在印度尼西亚使伊斯兰教迅速地发展起来。

2.2郑和下西洋沿途经过了印尼的泗水、雅加达、三宝垄、北苏门答腊、亚齐,所到之处宣传穆斯林教义,备受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促进了伊斯兰教在印尼的发展,印尼华人为了纪念他建造了郑和清真寺。郑和清真寺位于印尼泗水市戛丁街2号,那是一幢5层楼宇,飞檐画栋,红墙碧瓦,赤柱镂窗,装修堂皇,左前方矗立着一座色彩鲜艳的八卦亭,雄伟壮丽,风格独特,清真寺的建筑模式,以绿、红、黄为主色调,体现华人穆斯林特点。清真寺右侧绘有郑和宝船和郑和下西洋的巨幅浮雕像,寺内主建筑屋顶呈八角形。长11米,进深9米,其规格有来历:l1米系天房最初的长度和宽度,9米象征印尼9位伊斯兰教圣哲。清真寺一楼刻有碑铭,碑文分别用印尼文、华文、英文镌刻于花岗岩上,碑文歌颂郑和在28年间七次下西洋亲善万国、传播伊斯兰教、开展中外文化经贸交流,郑和清真寺,奇特处在于三教合一,融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于一体,它不仅是印尼华人信奉伊斯兰教的启蒙圣地,也是印尼华族与其他族流、沟通并促进相互了解的桥梁。它将成为印度尼西亚各民族融为一体的象征,促进了中印尼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印尼华人致富起步的排楼建筑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篇3

《东西建筑十讲》面向的是关心建筑的知识分子与普通公众,因此很重视通识性。但这部书的底子,是作者在大学主讲过的“中国建筑史”“西洋建筑史”和“近代建筑史”,因此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十讲的内容里,前面七讲为古代部分,后面三讲为现当代部分,基本的纲要虽以年代为架构,具体的论述则围绕文化变迁展开,从灿若繁星的中外经典建筑中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鉴赏解读并论述其背后的文化基因,使这部著作超越了一般的建筑史教材,更具有文化人类学的视野。

书中第一讲题为“中西建筑分道扬镳”,可以说,从一开始中西建筑便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汉先生认为,这是由于两大文明的先祖面对不同的地理环境,选择了不同的建筑材料。两大文明“都是雨量适中、林木繁茂、适于居住的地方,可是对于建筑的创立,最重要的是地质构成。地中海东部沿海的山岭是石材构成,而黄河上游则基本是黄土堆积而成”,因此西方建筑选择了石,东方建筑选择了土。这两种材料构成了不同的建筑,也塑造了不同的精神。石材与土木的区分是20世纪中西建筑争论的重要议题,梁思成、童[等第一代学者都曾提出精辟的见解,《东西建筑十讲》以此开篇,为后续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篇4

在近代以前,中国和西方城市无疑遵循着不同的发展道路,不仅形成了各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而且也形成了各自的城市规划风格和建筑风格。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以及文化的传入影响,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西方城市文化,开始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中国城市文化,也开始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的转型。

当今,在我国的建筑理论和创作活动中,人们喜欢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等一类建筑文化问题和现象进行比较和争论,这是必要的。但是争论这些问题应该明确它的目的,那就是它应当促进一种文化的发展和建构,推动它的进步,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依据对这些文化现象做出客观、准确的描述。如:在讨论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的问题时,许多人热衷于从风格、形式或技术等方面去争论它们的高下、文野,却不是从它们与现代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根本联系上去探讨它们的意义。在讨论中西方建筑文化时,人们在对中西方空间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等等进行详尽比较的基础上,发现和总结出中国人同西方人建筑观念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进而在创作和理论中充分强调和体现这种特点,这当然是好的。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却较少从人的存在状态的角度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的建筑做出更进一步的价值判断。于是,“传统”“现代”“继承”“革新”“中国”“西方”等等本身变成了目的。建筑文化的比较和争论因此就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不可能导致建筑文化的真正进步。

长期以来,在建筑史研究领域中,存在着一种“西方中心论”的观点,即认为西方城市建筑是历史传统,东方建筑是非历史传统。在弗莱彻尔的《比较建筑史》上刊有一幅“建筑之树”的插图,树的中心主干标明是希腊、罗马、罗蔓式,上端的6根主分枝分别是欧美一些国家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和近代建筑。却把埃及、印度、墨西哥、中国等都摆在下面一些纤弱的幼枝上,把美国放在这棵树的中心主干的顶端,极为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建筑“西方中心论”思想。无可否认,西方城市建筑在近几个世纪以来确实发展迅速,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在科技和理论上、美学形态上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西方中心论”的观点无疑是有问题的,世界建筑历史的发展,决不只此西方而别无殿堂,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建筑文化史家的共识。①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文化理论家佛朗普顿认为:传统建筑特别是民俗建筑是在特定地点形成的建筑体系,具有功能和结构上的合理性。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具体因素,如通风、采光、保温等方面具有优良的特点。所以,不能简单否定依地点、体具体的地理情况和人文文化环境发展起来的地方风格。

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是为了在理论层面上开拓一条中国建筑的健康发展之路。建筑文化学并不局限于解释各种建筑文化现象,它是要为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因此,建筑文化应该是批判的与实践的。要提供价值导向,先要作出价值评判,所以必须树立一种价值观。不同的人类都各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建筑事件也都有一定的建筑文化影子。然而文化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任何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即便是精华,也往往离不开具体的时空条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既可能成为一副沉重的十字架,扼杀现代人的创造潜能,也可以成为一座智慧的宝库,丰富我们的想象,扩大我们思维的尺度。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篇5

Abstract: China's architects are accustomed to the Chinese way of thinking to understand and to define the phenomena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t the same time thousands of years to form a conservative way of thinking, the lack of passion and personality,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the Western way of thinking is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China's inherent foreign cultural attitudes,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rchitecture in China also have a profound impac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foreign cultural traditions by the Chinese literati way of thinking to explore the Chinese-style express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e.

Key words: foreign culture; heritage; innovation; modern architecture in the West

中图分类号: TU-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对外来文化的态度

“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 是由一些国内知名的建筑专家提出的一个对当代中国建筑发展的一个命题。其根本出发点是在现代西方文化充斥的大潮中,如何在建筑设计中体现中华民族的固有特点。这种思想的一个出发点就是中国文化对待外来文化所持态度的一种体现。

在中国文人眼中,中国居天下之中,是一个有几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协和万邦,教化蛮夷是华夏民族对待外族的一个的责任。而对于来自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则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排斥”和“包容”的态度。

战国时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公子成曰:“臣闻之,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聚也,圣贤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以赴也,蛮夷之所以行也。今王释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畔学者离中国,臣愿王图之。(《战国策 赵策》)。在中国文人眼中华夏文明崇高至上,其他外来民族都是蛮夷,所以对待外来文化所表现出的首先是一种排斥。

中国历史上也有几次较大规模的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魏晋时期到南北并持,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完成的民族文化大融合。 其次宋元时期的分别由西夏、女真与蒙古统治者省带来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交融。最后是满清政府对汉族的统治时期,汉、满文化的交流。除了这几次较大规模的民族文化交融外,也有少数是在汉族政权下进行,但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还是在少数民族统治下完成的,是以一种被动的方式完成的。其融合的结果仍是以汉文化为主导。每次融合都为汉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从本质上从未改变汉文化的基本格局和发展轨迹。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为先进文化的中华文明对待外来文化显示出了一种强大的包容性。19世纪中国被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封闭很久的国门。被惊醒的中国文人看到的不仅仅是两千年封建王朝的没落,西方列强带来的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而且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越自己的新思想、新技术。这给长期以来以老大自居的华夏文化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一些激进的学者开始走出去,接受西方的文化的教育,感受中西文化的差距,觉得只有引进西方文化才能振兴中华。被称为中国人的智慧的课启超先生也总结说:”大抵社会进行,必与其他社会相接融,吸受其文明而与国之固府文明相调合,干完新文明乃出焉”。(《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二十九》)

在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中,学者们就提出“以中为体,以西为用”的概念“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张“中学辅以西学”(郑观应《盛世危害》)。他们认为西方文化也只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补充。在建筑领域本国传统与西方的结合也是关于“体”和“用”的探讨过程。从20世纪初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开始就一直在进行着不解的探索。从二十年代吕彦直的南京中山陵、50年代张搏的北京友谊宾馆到90年代庞大的北京西客站,西方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从传统的中国建筑特征与现代的建筑材料,建筑功能的结合(南京中山陵),到是西洋形式(后来的现代主义形式)配以中国古典建筑的装饰结点(革命历史纪念馆、北京西客站),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轨迹是 “中体西用”到“西体中用”的被动的渐变历程。“体”和“用”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建筑的形式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形成了一度繁荣的建筑局面。在体”和“用”的演变过程里,中国建筑师对西方建筑形式经历的是从拒绝、然后接受到初步同化的漫长过程。而这种基本被人们普遍接受的西方现代建筑,在中国设计师眼中也仅仅是对毫无生命力的“符号”的因袭和模仿。现代的建筑师在经济的大潮下不但丢掉了我们引以自豪的传统建筑文化,又没能全面深入的了解西方建筑的思想精髓,中国的建筑理论也仅仅局限于“传统也创新”、“继承与发展”等在“东”、“西”固有形式中学习、借鉴,从根本上缺乏有思想深度的创造。

二、传承与创新

从较早思考如何和对待引进西方文化的学者提出的“本体西用”论,到当代学者所谓的“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即“西体中用”,这个思想的渐变过程可以看出中国文人一直没有摆脱存在于内心深处的,对先进文化、思想的抗变、渐进的传统思维方式。

中国这种保守的思想观念无疑是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思想禁锢的必然结果。春秋战国,诸候并起,诸子百家,学说林立,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时期。随着秦汉大一统王朝的建立先秦繁荣的、多元化思想被一把又一把的大火烧成了灰烬。从秦汉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历史就规定了中国思想的线性发展方向。中国封建社会单一的社会体制重学轻商的社会风气,“学而优则仕”使当官成文人的唯一目标。而孔孟的儒家思想是衡量“学优”与否的唯一标准。

然而从原来上积极向上的儒家文化在经历了从汉代确立“独尊”到唐代韩愈“道统说”,宋代程朱理学的不断发展到明清的“八服文”“文字狱”的兴起,统治者对思想的禁锢愈演愈烈,中国文人在这种禁锢中也形成了线性发展,因袭传统的思维方式。

“中国人生活方式一贯的主要特点就是恪守传统和反对改革,他们建筑史最生动的证明了这一点”(M·Sulliran《中国艺术的遗产》)。中国建筑理论家提出的现代建筑的中国表达这一命题,从根本上来说也是这种“借古咏会”的抗变思想的反映。从二十世纪初中国第一批建筑到现在的新一代建筑师在对待这一命题的立场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由早期以古典形式为主到现代建筑形式借用古典符号装饰,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演变历程中,一直存在着有关“中体西用”还有“西体中用”的争论。主导中国现代建筑发展这种“抗变”的思维方式与西方以批判重构为主导的滚动发展建筑思想体系有着根本的区别。活跃于近期建筑界的所谓海归派“新生代”的建筑,同样缺乏创新的思想和个性的理论,看似“前卫”的作品也仅仅是在西方现代建筑基础上改进,在建筑思想上缺乏原创性,这种根本精神上的缺失是这些作品一直难以立足世界的关键所在。

通过西方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建筑呈观出的是一种反叛的、逆潮流而动作思想。后现代主义本身就是对传统的现代主义的反叛,它的理论体系直接影响和延生了反建筑、反审美、反功能的解构主义。许多中国建筑师标榜的时髦的后观代建筑,其实只是对西方后现代建筑表皮的摸仿,他们从根本是不具备后现代精神的。那些简单的以为在现代样式的房屋上加上传统的符号,或牵强附会利用传统的语句解释抽象的符号并谓之以“象征”的建筑,其根本是对后现代主义的误读

有学者认为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批判,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其实这些并不是造成中国现代建筑落后和思想混乱的根本原因。首先建筑的发展并不是按一个固定的程式延续的,中国建筑没有 经历过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主义,更没经历过被现代主义批判的欧洲古典主义,美国没有经历上千年的历史变迁就一定要回原始的部落重新来过吗。显然不是。

工业革命带来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之间距离也越来越短,信息技术的交流也越来越多,现代主义是随工业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的,现代主义本身就是远离传统的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的现代主义建筑使建筑的民族风格折不被削弱……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生根繁延,二十世纪的建筑是国际化的建筑,世界各国的建筑师在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从不同的方面解释机器时代到信息时代建筑的变迁和发展,现代的世界建筑是以多元共生的面目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以西萨、迈耶为代表的建筑师坚定不移的发展着现代主义建筑,而以埃森曼,盖里为代表解构主义建筑师,他们批判的不是现代主义建筑,而是对几千年来人们对建筑的审美和功能的理解上存在的固有观念的解构,中国建筑师在现代建筑的落后不是因为缺少了现代主义这一环节,从根本上说是缺少对现代思潮产生原因的深度剖析。

从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剖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人的思维方式是渐进的、保守的。对西方建筑的态度也仅仅停留在一个“借”的思想高度,没有能深刻的剖析西方建筑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以及以后出现的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思潮,和它们产生的社会、文化以及思想背景,习惯于用中国的思维方式去理解、去定义现代建筑中产生的种种现象。表现为过分的追求新奇的外型和从建筑的外型特征上 区别现代建筑和后现代建筑。而与我们一水之隔的日本现代建筑的发展道路走的是完全照搬,然后有选择的保留,最后完全本土化的发展道路。他们在“完全照搬”的过程中已经很深入的理解了西方建筑语言,因此日本建筑中所表现出的对本土文化和西方建筑文化的理解要比我们深刻的多。

中国民族固有的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建筑师个性的发挥,对于中国建筑的发展我们不是需要历史的重复,而是需要有足够的胆识、有打破一切的反叛精神,远见卓识的理论创造去冲破条条框框的束缚,开辟一条新的建筑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万书元《当代西方建筑美学》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7

顾馥保《中国现代建筑100年》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10

张岱年 程宜山《中国文化与文化争论》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赵巍岩《当代建筑美学意义》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7

赵冰《后现代多元论》 建筑学报 1986.11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篇6

中国古代建筑有着灿烂的成就,在宫室、园林、建筑空间的处理、建筑艺术与材料结构的和谐统一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创造与贡献,形成了迥别于西方建筑的特殊风貌,在人类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时至今日,建筑文化的特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从建国后的北京人民大会堂到二十世纪末的香山饭店等建筑都继承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精华,又融汇了西方现代建筑艺术的新观念、新技术,成为既有鲜活民族特色,又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建筑文化丰碑。中国的城市建筑无论古代、当代,都是在特定的空间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其丰富性与复杂性令所有研究者无法回避。

自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开始了艰难的转变过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也是有赖于文化的转变。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和演变轨迹是较为清晰的话,那么,近代以来的转变似乎显得非常复杂。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差异较大。

在近代以前,中国和西方城市无疑遵循着不同的发展道路,不仅形成了各自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而且也形成了各自的城市规划风格和建筑风格。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以及文化的传入影响,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西方城市文化,开始对中国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中国城市文化,也开始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的转型。

当今,在我国的建筑理论和创作活动中,人们喜欢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等一类建筑文化问题和现象进行比较和争论,这是必要的。但是争论这些问题应该明确它的目的,那就是它应当促进一种文化的发展和建构,推动它的进步,而不是仅仅满足于依据对这些文化现象做出客观、准确的描述。如:在讨论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的问题时,许多人热衷于从风格、形式或技术等方面去争论它们的高下、文野,却不是从它们与现代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根本联系上去探讨它们的意义。在讨论中西方建筑文化时,人们在对中西方空间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态度等等进行详尽比较的基础上,发现和总结出中国人同西方人建筑观念的差异和各自的特点,进而在创作和理论中充分强调和体现这种特点,这当然是好的。但是另一方面,人们却较少从人的存在状态的角度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革新、中国与西方的建筑做出更进一步的价值判断。于是,“传统”“现代”“继承”“革新”“中国”“西方”等等本身变成了目的。建筑文化的比较和争论因此就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不可能导致建筑文化的真正进步。

长期以来,在建筑史研究领域中,存在着一种“西方中心论”的观点,即认为西方城市建筑是历史传统,东方建筑是非历史传统。在弗莱彻尔的《比较建筑史》上刊有一幅“建筑之树”的插图,树的中心主干标明是希腊、罗马、罗蔓式,上端的6根主分枝分别是欧美一些国家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和近代建筑。却把埃及、印度、墨西哥、中国等都摆在下面一些纤弱的幼枝上,把美国放在这棵树的中心主干的顶端,极为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建筑“西方中心论”思想。无可否认,西方城市建筑在近几个世纪以来确实发展迅速,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还是在科技和理论上、美学形态上都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西方中心论”的观点无疑是有问题的,世界建筑历史的发展,决不只此西方而别无殿堂,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建筑文化史家的共识。①西方后现代主义建筑文化理论家佛朗普顿认为:传统建筑特别是民俗建筑是在特定地点形成的建筑体系,具有功能和结构上的合理性。特别是在处理一些具体因素,如通风、采光、保温等方面具有优良的特点。所以,不能简单否定依地点、体具体的地理情况和人文文化环境发展起来的地方风格。

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是为了在理论层面上开拓一条中国建筑的健康发展之路。建筑文化学并不局限于解释各种建筑文化现象,它是要为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因此,建筑文化应该是批判的与实践的。要提供价值导向,先要作出价值评判,所以必须树立一种价值观。不同的人类都各有自己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建筑事件也都有一定的建筑文化影子。然而文化也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任何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即便是精华,也往往离不开具体的时空条件;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既可能成为一副沉重的十字架,扼杀现代人的创造潜能,也可以成为一座智慧的宝库,丰富我们的想象,扩大我们思维的尺度。

现实及未来生活的复杂要求,远非机械地搬用某一种传统方法、途径,就可以得到满足的,必须博采所长,取我所需。另外,对于本特色的创造仍然是一个严肃的课题,需要结合具体地点、条件,对设计要求作具体分析。在创作方法上,采用“抽象继承、迁想妙得”的原则,可能会找到一条新途径。吴良镛提出所谓“抽象继承”是指从建筑传统中,将传统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基本理论的精华部分加以发展,运用到现实创作中来。并且把传统形象中最有特色的部分提取出来,经过抽象,集中提高,作为母题,予以新意,以启发当前设计创作形式美的创造。同时应当摸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挖掘出传统建筑艺术的时间和空间内涵,首先是要重视和恢复建筑艺术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功能,不能只把建筑艺术作品当作工业产品和生活用品,更不应当只抓其眼前的物质功能。这样的继承,并非形式的抄袭或旧零件的排列组合,既有创作原理的继承与发展,又有形象的借鉴与创造。使设计既求神似,也不排斥某种程度、某一细节的形似,关键是根据地点、条件的需要。而“迁想妙得”,“迁想”是将自己的想象力深入到对象的形象中去,“妙得”是指把握对象的真正神情。②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建筑文化也是同样。我们应不仅从形式的角度,而且从文化的深度来理解传统,譬如:属于第一层面的,传统建筑中古典美的屋顶、斗拱、柱廊的造型特征,诗文、书画与工艺结合的装修形式,以及各式门窗菱格、装饰纹样;第二层面的,庭院式布局的空间韵律、自然与建筑互补的环境设计,诗情画意、充满人文精神的造园艺术,形、数、画、方位的表象与隐喻的象征手法;第三层面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注重环境效应的“风水”思想,阴阳对立、互动、相应的哲学思维和“身、心、气”合一的养生观,等等。它们之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深邃的哲理和智慧。③这些都阐明,传统对现代的价值还需要我们在新建筑的创作中去发掘,去感知。

因此,我们应当努力去寻找传统的现代价值,在保存和发扬其传统精华的同时,摒弃其落后的,不适应现展的东西,寻求传统建筑文化和现展的结合点,体现传统建筑文化尊天地、重人本、讲亲和的唯物辩证思想。弘扬传统建筑文化还可从传统建筑的设计原理、空间组合、构图手法、意念表达等方面有所启迪、有所继承和运用、有所发展创新,不断探索传统建筑思维与现代建筑思维、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把优秀的传统建筑文化结合到现代建筑文化之中。

注释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篇7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思维的混沌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混沌式的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维,它不仅关注人的理性要求,而且重视人情感的寄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混沌有三个基本属性:整体性、本原性、模糊性。

①整体性:强调混沌的整体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一中国哲学认为混沌是非线性的立体态,所以注重自然事物的整体性,在具体处事原则上, 表现重“合”轻“分”;重“和”轻“争”,追求矛盾双方的和谐统一,强调“天人合一”,建筑空间强调“虚实相生”。非线性的有序,是混沌的基本状态。

② 本原性:混沌是一种“原”。从庄子回归自然的观点看,“混沌”可以理解成自然世界的本质状态;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这种本原性就是强调从事物本身的体验中去认识其本质。

③ 模糊性:指其模糊的外在形象的内部包含着有规律的内在本质。混沌的模糊性正是中国传统艺术追求含蓄美的原动力。

混沌思维的特征在于重直觉与体验;注重对认识对象的“意会”、“领悟”和直观把握, 强调非理性的“体验”和“直觉”。不太关心概念的确定性和明晰性。

逻辑思维是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定量精确思维,已由牛顿、 拉普拉斯等西方先哲们奠定了雄厚的数理基础。被当代人认为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来源于西方文化中的宇宙是一个实体世界。西方人的宇宙观是重视实体,在认识上将“实”与“虚”截然分开,实体与虚空的分离既是物质与空间的分离,也含有己知和未知的对立统一,在对未知的不断探索中,就导致了西方文化在对立统一中不断前进,其宇宙认知图式始终处于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运动中,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和精确化就是抽象为形式,因此,以形式为研究的对象, 并走向科学化的逻辑性和实验性。

二、中方建筑文化特征及要素

从传统文化的研究,可以获知,无论东方文化或西方文化受古代哲学观、自然观、宇宙观、美学观影响甚大,这种影响也波及建筑文化。“天圆地方”是影响中国建筑的特殊因素,尤其以礼制、玄学、中心论影响最甚,使建筑成了官府意志的图解,或建造者审美情趣的体现,只有少量的私家苑囿或民居,设计手法显得比较轻松、随意、灵巧。从古代都城的建筑、宗教寺庙及民居的创意、构思、选址、设计布局、轴线关系及型制、体量上都可以看出这一点,甚至施彩用色都有严格规定,大一统的集权统制,抗变排外的思想意识,一直在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这是中国建筑文化重传统轻变革的主要原因。传统主义和抗变保守是儒家思想中消极的一面,而儒家的经典说教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主要思想武器,在意识形态方面具有很高的地位,鄙视建筑创作的观念也一直延续了数千年。“天不变、地不变,祖宗之法不可变”,这种“恪守祖制”的建筑思想不可能对先前的建筑形式有很大的触动,也就不会发生西方那种风格特变和流派纷呈的局面。

封闭的古典轴线关系、院落形制和较为明确的空间界定,注重自然环境“天人合一”,建筑融于环境并强调人与景观的转换等等,所以中国古建空间层次较为含蓄,且多为纵横向展开,以奇、巧、智在有限创作空间内创造光辉的建筑艺术。

三、西方建筑文化特征及要素

西方建筑文化史,同时也是西方的哲学、伦理、宗教、艺术等学科的发展史,在西方人看来,建筑是思想智慧的凝集,是美的化身,是重要的艺术门类,在中国制订《考工记》、《营造法式》及《工程做法则例》的时候,西方则早已开始建筑理论的研究,从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完成《建筑十书》提出适用、坚固和美观到大建筑师斐地设计雅典卫城,创造影响世界的“希腊古典柱式”,从15世纪阿尔伯蒂的《论建筑》到20世纪柯布西埃的《走向新建筑》等反映了西方心理――文化机制中不满足于现状,勇于变革的探索精神。

应该指出西方哲学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民主、自由、平等和博爱,超脱自然的观念对建筑思想和文化体系的建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成了美的化身,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与建筑艺术结合更为紧密,甚至许多建筑构件也被拟人化或情感化,以展示对人性美和神的意志的歌颂,这种意念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创意、构思和设计。

西方的建筑艺术含有较多的理性、浪漫和情感色彩,特别是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及至后来的拜占庭建筑、中世纪建筑、巴洛克、哥特式等,建筑艺术被赋予较多的宗教或伦理意念,有着深刻的涵义,即便建筑的空间也因理念的需要而设计成虚无、梦幻或超脱,并形成了完整的形式美法则和古典柱式,技术、艺术、观念几乎同步的发展进程,是西方善于学习、比较,并创造的文化心态的最好注脚,在建筑上,它兼收并蓄,不拘泥于某一形式,从而形成多变的风格。

四、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

从中西文化比较角度来探讨形式的本体内涵,我们发现形式背后必有反映相应文化理想的事实。西方从实体出发,通过逻辑和分析极大地发展了建筑的形式范畴;中国从 “ 气”的宇宙观出发,用整体思维,以 “ 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建筑的永恒之道。西方长于思辨、分析科学;中国长于兼容、包含、善汲取他人之长的人文价值。

1 中西方城市空间之差异

中国古代城市特色:①城市整体性强,以南北轴线定位,主次分明,对称排列,道路呈方格网状,布局较规整。②市中心突出位置设王城、衙署或钟鼓楼,十字街口,无公共广场,呈封闭式布局。③建筑呈平面展开,不仅实体的个性突出,而且以庭院与建筑组群的出现,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市中心无高耸建筑物,高塔多建在郊区和山丘上。

西方古代城市特色:①无一定的轴线,道路结构呈环形辐射状,布局较自由。②市中心为宗教式市政建筑,有公共广场,呈形式开放式格局。③高耸建筑常在市中心,逐步向周围降低高度,市中心常有不高的山丘。④城市建筑具有尺度雄伟、体量宏巨,呈外张感,与自然对立的外观形式。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见于《周礼》“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种规划思想一直是后人建造都城所遵循基本模式,并且随着历史礼制的强化,皇权一统地位的升高,祭祀的繁复,使得规划设计必须按主次布置,礼制序列在空间布局上更趋于复杂,于是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对称、规整、轴线等布局手法。与中国统治阶级推崇的“王权至高无上”相反,西方认为“神权至高无上”,神人同形的使宗教建筑在城市中始终占据显著位置。如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有统一而强大的教权,教堂位于城市的中心。其庞大的体积和超出一切高度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教堂广场是市民集会、狂欢、从事各种文娱活动的中心场所。城市道路网常以教堂为中心呈放射状,并形成如同蛛网的放射环状道路系统,这符合城市向外扩张和发展的要求。

2. 中西建筑之差异

西方的建筑原形――古希腊神庙,不强调内部空间,却以外部空间为主。四周开敞的柱廊形成心理上的外向社会离心空间,人们的活动主要在户外广场上,西方人把广场称为城市客厅,表明了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是一种开放的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四合院,外部有界限分明的围墙,入口以照壁和影壁屏障,呈现出内向保守的心态,反映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与外无涉的封闭特点。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知道,由于文化思想构架体系的差异,东西方建筑具有明显的不同:东方重组群,西方重单体;东方重布局,西方重造型(这从米开郎琪罗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可见一斑);东方重意念,西方重情感;在环境、空间的把握与创造上,东方传统建筑较封闭,西方则较开敞(公共意识较强);建筑界面处理及轮廓线方面,东方较柔和,西方较直硬;东方重平面视觉艺术在建筑上的表达(如紫禁城等),西方则重空间艺术(如雕塑、绘画、曲面、壳体等)。

越是地方的、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中国现代建筑理论的探索,应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的基础上,透过形式的现象看到西方建筑师们在建筑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中的求真的理想的本质。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正确地认识中国建筑文化的价值所在,找到结合点,吸收西方建筑文化的思想精华,为我所用,在中西文化融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 王贵祥.中西建筑文化比较.见:王化君,顾孟潮主编.建筑•社会•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

[2] 黄国红. 中西方城市空间特色比较.新建筑, 1997(1)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篇8

中西文化比较

程先生首先对中西文化进行了比较,谈了自己对中国建筑现状的文化思考,表达了自己对大量质量不高的西方建筑仿制品充斥大江南北这种千城一面现状的深深忧虑,指出了自己对所谓的“中国元素”、“中国特色”、“中国气派”这些流行说法的质疑。

程院士认为:文化自觉是中国建筑师走出“迷失”,实现创新的前提。没有一成不变的“强势文化”和“普世文化”,对中西文化的比较需要开放包容的心态,也需要冷静深邃的思考。他指出,中国建筑师必须具有文化观与历史观,应该通过跨文化发展的途径,追求本土化和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建构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建筑文化是中国年轻一代建筑师的努力方向。

如何解读西方现代建筑

程院士认为应该从建筑本体出发解读西方现代建筑,要向西方多元化的建筑流派学习,不仅仅要学习他们在形式上的创新精神,更需要学习西方重视理性分析的传统,这对于我们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至关重要。他批评了“唯形式论”和“形式一元论”两种当代西方艺术主流,告诫在座的师生不能一昧的食洋不化,要增强自己的分辨力。

如何解读中国传统建筑

第一:是建筑室内外空间的匀质性。中国传统建筑是以整体的匀质空间来展现其建筑表现力,这与西方建筑理念是完全不同的。

第二:特别关注与自然的融合。受“师法自然”与“天人合一”等理念的影响,建筑自然化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之一。

第三,空间形态的随机性。和西方古典园林几何化构图不同,中国传统建筑形态随机多变,自然生成,与西方建筑有明显的差别。

对“传统”与“现代”的理解

在现代创作中如何借鉴传统,是自从现代主义建筑产生以后近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建筑师心头挥之不去的困扰。程泰宁院士则对“传统”与“现代”有着自己独特深刻的理解:

第一:现代与传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空概念和文化概念,传统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延续,但当它与现代社会发展相契合时,传统文化其实已升华为一种新的文化。

第二:脱离了现代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特别是现代人的文化理想和审美取向,笼统的讲传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第三: 传统≠中国,现代≠西方。未来,他认为:中国年轻一代建筑师所追求的应该是在跨文化对话的基础上,探索“现代”和“中国”的契合,唯此才能在创作中有所突破和创新。

第四:可以从形,意,理三个层次进行探索,以“抽象继承”的认知模式来吸收和借鉴传统,这样可能会有更广阔的建筑创作空间。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篇9

摘要:文化转型是中国自20世纪以来的文化现象,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文化转型中的建筑文化发展更为复杂。当代西安由于独特的文化背景、经济水平以及相对封闭的区域环境,其建筑走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创作路子。西安当代建筑在保持其传统主义创作优势的同时,应探索多元的创作形式,为其现代建形式的探索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文化转型;全球化;西安;当代建筑

中图分类号:TU-09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2-0041-04

“一种主流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当受到冲击乃至颠覆的状态占主导地位,且新的文化还没有形成的历史过程称之为文化转型期”。我国自20世纪以来,一直处在这个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快,使得我国文化转型过程变得更为复杂。这一时期,我们要面对三个问题,即如何对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如何构建自己的现代文化?

建筑是文化最为重要的物质表现形式之一,是一个时代文化的记录和见证,文化转型中的建筑创作同样面临三个问题,即如何对待本土的建筑文化?如何对待外来建筑文化?如何创作自己的现代建筑文化?这三个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富有建筑传统的大国是不可回避的。

回顾我国20世纪以来的文化发展过程,在文化转型时期对传统文化往往并存三种力量:即文化的保守主义派、文化的自由主义派、文化的激进主义派。这三种思潮是文化转型期中的客观存在,三者之间的自然发生、冲突、整合是文化发展的规律。没有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对传统的批判,就不可能有文化的发展;没有传统主义的“保守”,文化转型就可能背离正确的轨道。同时,三者只有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争鸣,才会有益于新文化的构建。

这种文化现象同样反映在建筑领域,传统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三种创作思潮一直在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促进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传统主义更关注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挖掘、探索其有价值的成分,使传统建筑现代化;激进主义更多地是从西方的建筑中选择、移植其适合中国现代的成分,使西方建筑中国化;自由主义往往不拘泥在传统主义和激进主义创作所提出的信条,更重视表达建筑师个人的情感和创作习惯,追求建筑的个性和多样性。由于不同的地域环境、文化传统、社会背景、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再加上建筑师、管理者和居民建筑价值观念的差异,这三种创作思潮在不同的地域表现程度是不一样的。

西安,古称长安,地处我国黄河中游的关中平原中部,历史上曾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是世界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和中国七大古都之首。辉煌的历史孕育了辉煌的建筑文化,中国古代建筑的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都完成于这片沃土,产生了未央宫、建章宫、仁寿宫、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等历史名构。至今,周、秦、汉、唐等重大遗址保存完好,汉唐长安城的格局清晰,唐代的大雁塔、小雁塔以及完整的明代城垣、钟楼、鼓楼及相当数量的历史建筑向世人展示着这个城市悠久的建筑传统。这是西安有别于其他城市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当代西安,由于独特的文化背景、经济水平和社会环境,建筑创作中,尽管传统主义、激进主义、自由主义等三种创作都有表现,但激进主义、自由主义始终没有形成鲜明的流派。当代西安主流的建筑理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对地方传统的回归和本土文化的复兴。由此,也孕育、产生了代表西安当代地域建筑创作水平的传统主义创作流派,这也是当代西安对中国建筑发展的最大贡献,也赢得了西安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地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安完成了南大街改造、“三唐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凯悦饭店、长安城堡大酒店、陕西美术馆、陕西省图书馆、钟鼓楼广场、西安国际展览中心、西安市博物院、大唐芙蓉园等重点工程,它们已被市民广泛接受,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像陕西历史博物馆、钟鼓楼广场、省图书馆等建筑创造性地继承了城市传统,延续了城市文脉,创作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传统主义建筑,成为当代西安建筑创作流派的代表,这一建筑流派以尊重、保护、传承和复兴城市历史文化为主要特质,用现代的技术和材料,表现当代的审美意识。这些建筑温柔敦厚、典雅大方,被时代认同和记录。张锦秋院士讲到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创作时曾指出:“因为我们想,整个陕西历史博物馆风格已经是唐风。但是我们不想仿古,不想用红柱子彩色的彩画做这些,所以想基本色调是素雅,这样可能更接近现代的审美意识,更有一种永恒感”。陕西省图书馆设计中对长安六坡遗迹的尊重、钟鼓楼广场“突出标志性建筑,延续古城文化带”的理念,甚至到大唐芙蓉园的规划设计,都体现出当代西安人对自己文化的一种尊重、理解和创造,它根植于厚重的历史,延续着历史,但不重复历史,而是在继承地方传统、涵养本土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传统。我们把这种建筑创作称之为传统主义。由于新传统主义创作流派在西安城市的重要作用,不少建筑师、业主去模仿,去抄袭这种流派的做法,将一切建筑上都加上大屋顶,例如南门西两侧的永宁宫大酒店,只是用历史的形式堆积建筑,没能重视历史环境的影响,这些建筑与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建筑的创作精神是南辕北辙的。简单的仿古建筑与现代传统主义建筑的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

当代西安的建筑,除了传统主义创作之外,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创作尽管也产生了凯悦饭店、金花饭店等代表建筑,一些青年建筑师也都不断努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优势和流派,更没有与传统主义进行对话和融合。在西安高新开发区进行的建筑创作,总体上还是采用了现代建筑的形式,与古城区以及历史地区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建筑师在试图探寻西安另一种现代建筑形式。但这些建筑并没有解决好现代性与地域性的矛盾问题,它们虽是现代建筑形式,却没有表现出地方文化内涵,与其它城市的现代建筑并没有明显区别。这与传统主义在西安的创作形成强烈的对比。这可能与西安的历史文化过于厚重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需要我们潜心的研究与努力。

建国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的建筑实践说明,探索西安现代建筑模式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当代西安社会文化,应在保持传统主义创作优势的同时,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供更多的探索模式。经过多种建筑文化冲突之后而整合的开放建筑实践将更趋合理。也只有这样,西安在当代中国建筑史上才会有一席之地,才会在中华新文化的形成过程中有所贡献。反思西安当代建筑的创作特点,形成了对构建现代建筑文化的五点认识。

1 要认识到文化转型过程的长期性

“文化转型期绝不是一个短的时期,春秋战国到西汉儒家思想成为正统,定于一尊,是

经过了三四百年;魏晋到隋唐也经过了三四百年;从19世纪末到现在不过一百多年,因此很可能还得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国文化才能走出转型期,形成适应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中华民族的新的文化传统。”从中国建筑历史上看,正是由于东汉以来外域佛教文化的传人,历经魏、晋、南北朝的文化转型,使得雄浑、圆润的隋唐建筑相对质朴、僵硬秦汉建筑更为成熟。文化转型没有捷径可走,它是伴随着政治、社会、经济、人口素质、综合国力等因素的整体发展而发展的。现代建筑文化的形成也将是长期的,它不只是建筑形式的问题,它是一场关于建筑的革命。我们要认识到建筑文化转型的长期性,认真地在建筑实践中进行文化的反思。

2 以人为本是构建现代建筑文化的基本准则

“人性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理由。人性的满足使人的生存成为可能;人性的满足又使人的生存变成为一种精神享受;因此,人性的满足既是文化的最低标准,又是人的最高标准。”人之所以不同于一般的动物,就是因为人是有意识的,有精神的。人性的满足是文化的标准,也是建筑创作的基本标准。现代建筑设计对人性的关注关系到人生存和生活的质量。我们民族建筑文化十分重视建筑与人的关系,或日建筑对人性的关注。《黄帝宅经》中就有:夫宅,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我们无论是汲取中国传统,还是吸收国外经验,与“满足人性”标准相违背的都要抛弃。以人为本不仅仅表现在物质空间的舒适度和对人的关心程度,也需要对人性精神的关怀。现代建筑往往是从功能出发,在物质空间上予以重视,忽视或轻视了人性的精神文化层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满足人性的精神文化深度上是值得学习的,完全可以成为当代建筑文化建设的“前结构”。当然,在民族建筑文化中,也有许多糟粕,例如等级森严的礼制追求、风水理论中的迷信成分等不利于人性发展的内容,这些都是要抛弃的。满足人性的需求就是要用人文的纬度考虑建筑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关系,不仅满足人们基本的生存需要,又要营造诗意的精神家园,营造宜人、怡人、冶人的建筑空间,追求人和人性的全面发展。

3 提倡多元的创作思想和多元的建筑评价标准

当代西安建筑的发展,需要多元的建筑思想,追求多元化的建筑作品。但多元创作不等于求洋求怪、不负责任,相反,它们都应对当代西安建筑的发展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多元创作就会给多元的社会提供多样化的作品,也就为探求西安现代建筑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多元化的建筑思想就要有多元的评价标准。在传统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并存的情况下,管理者、开发商以及建筑师自身就不能用一种固有的标准去判断和评价建筑创作的高下,更不能为建筑创作设立某种既定的形式或风格,而应将建筑创作引向学术争鸣的轨道。

张锦秋院士讲到城市与建筑现代化时,提到三条原则,就是生态性、历史文化的延续、技术材料和手段本身的现代化。这三条原则无论对于传统主义,还是激进主义、自由主义都是适用的。与此同时,还要坚持建筑创作或者是建筑学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就是对美的追求。无论哪种思想和流派的作品,贯彻美的原则应是毋庸置疑的。赵立瀛先生在谈到西安现代建筑创作现状的时候讲到:“古有古的美,新有新的美,无论哪类创作,给人以美的享受应是一惯的。像西安钟楼,到今天看还是美的,比周边许多的新建筑要美得多!还有人民剧院、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具有传统风格的现代建筑就很美,相反,有些所谓的新建筑很丑,这是一个建筑师修养的问题。”所以,在西安现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建筑师的修养对于建筑创作是十分重要的。

4 面对全球化趋势,建筑创作应是开放的

虚心学习世界各国优秀的建筑文化,是我国民族建筑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古代建筑的成就无疑证明了这一点。世界各国的建筑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经验,我们应以开放的精神学习这些建筑文化。

构建地方现代建筑文化不是封闭的,不是处处追求与它域建筑的不同。事实上,像先进的建筑技术、生态技术等文明成果适合于全人类的,也属于全人类,这些完全可以直接参与我们民族建筑的现代化。

建筑创作要开放,要学习国外建筑好的经验和方法,但不是采用一种哗然取宠、“标新立异”的态度,把国外建筑的形式、色彩、表现手法等不加分析地照抄过来,强加给我们。德国建筑师托马斯・史密特先生曾在中国大学里教授建筑设计课程,他对中国当代建筑评论到:“我感到惊讶,今日的中国建筑是以如何一种程度丧失了与环境的关联和它们的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三流国际风格建筑的‘翻版’。显然,这里的建筑学有点走歪了。”建筑是一个地方或社会的文化背景、技术水平、经济实力和建筑传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应分析、解读和认知建筑创作的来龙去脉,去探究一种创作的理念、思路和方法。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篇10

1993年获厦门大学建筑系工学学士

1996年获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学硕士

2008年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建筑学博士

2009年受聘为苏州大学建筑学教授

在作为设计师的同时,长期从事设计理论研究,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与交流,与学术界保持同步,在建筑核心刊物为主近40篇, 2009年即将由建工出版社出版20万字博士论文专著《跨文化语境中的建筑思维》一书。设计专长领域有:城镇设计运营与设计/酒店策划与度假设施设计/现代商业地产策划设计/现代医疗建筑设计

所获奖项:

1993年 闽台文化交流中心设计获台湾洪四川财团法人建筑优秀人才奖佳作奖

2000年 厦门沙坡尾渔港社区改造方案获UIA“北京之路”建筑创作奖二等奖

2003年 上海国际汽车城大厦方案第三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三等奖

2004年 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获第四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二等奖

2005年 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获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2006年 罗店新镇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获建设部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2006年 卢湾区医保事务中心获第五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三等奖

2006年 第六届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提名参选人

2007年 芳茂村生态社区中心获第六届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二等奖

2007年 参与主创的无锡医疗中心获上海市建筑学会优秀创作奖

2007年 参与主创项目瑞金医院门急诊楼获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2007年 当代中国青年建筑师优秀作品大赛二等奖(建设部主管,中央文献出版社编辑出版)

2007年 萧山博物馆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

2008年 获上海市勘察设计协会“最具大师潜质的二十位青年建筑师”荣誉称号

引言

前两篇进行了五种传播范式的分析,前两种是批判性范式,而后面三种范式是建构性范式体系,作为剖析当代跨文化建筑传播现象的理论框架。(见表2)

表2 跨文化建筑传播范式一览

三范式批评――当代中国建筑跨文化传播现象

勿庸讳言,我国自引入现代建筑以来,长期处于传播的受传方地位,因此,过去长期困扰于“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中与西”这样单边依赖又矛盾对抗的状态中,明显是处于“传播与发展”和“文化帝国主义”范式的话语群。对于这个问题历来有两种截然对立的态度,即:不是用西方文化取代中国文化(西化),就是用传统的中国文化抵制、排斥西方文化(如复古主义);不是鼓吹“中体西用”,就是主张“西体中用”。这些“体用论” 者都是以西方文化为坐标系,按照西方的模式来改造中国。(14) 这里通过跨文化传播的范式理论来剖析我国建筑跨文化传播的问题实质,希望可以发现问题的本真。

1.“全球文化多元主义” 范式批评

世界文化已经出现了跨文化发展的趋势,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也必须顺应这一潮流,否则将没有出路。但中国建筑跨文化发展的前景如何,正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将决定于我们对东西方文化的精神实质能否有一个深入和全面的认识。“”以往的30年,我们虽然喊着“民族化”的口号,但在什么是传统,以及传统如何与现代相结合的问题上,并没有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而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虽然倾倒了很多人,但我们并没有明白应该向西方学习什么,我们缺乏对西方文化(包括建筑文化)的整体了解,而总是把一个时期、一种流派和几个“大师”看成是西方文化的全部。因此,如果说我们过去是“食古不化”的话,那么现在则可说是“食洋不化”;“食古不化”造成“复古”,“食洋不化”则导致“仿洋”。试想,如果我们既不真正了解自己,又不真正懂得别人,而是心态浮躁的一再重复“复古”、“仿洋”这种低层次的文化操作,还怎么谈得上跨文化发展去突破创新?如果我们能够在深入了解东西方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坚持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跨文化对话,坚持多元文化视野中自身文化精神的重建,那么实现中国建筑创作的突破和创新,就是可以肯定的了。(15)(见图20-1/20-2:刘晓平新水镇作品)

有学者认为“建筑文化趋同”现象是体现建筑国际性的一极,“建筑文化的民族化”是体现国家性的一极,此二者可以同时并存。在当今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前者向后者的转化,也包含后者的吸收与融合,这两者既对立又统一,相互补充向前发展。过去,我们一直片面地强调创造国家性建筑,所谓“中国固有之形式”、“民族形式”、“中国的社会主义建筑新风格”等等皆然,这种片面的提倡,其实是对文化趋同的一种消极抵制。在21世纪,随着亚洲的崛起,作为一个文明古国,更应当发扬东方文化的优势,变消极抵制为主动参与。在东西方文化交融中积极创造国际性建筑,即创造带有中国或东方特色的国际性建筑,使中国传统与现代的建筑文化,更多地成为国际性的建筑文化,让21世纪文化趋同的重心,向东方文化和亚洲特色转移! (16) (见图21―安藤水中庙)

从文化多元主义范式来看,国际和国家的人为限定未必合理,因为许多国家如我国是多民族文化的,而未来更多的国家将是多民族的,因此以文化的多元化来描述比较科学。“建筑文化趋同” 现象实质是文化发展中的融合及“混杂化”,而“建筑文化的民族化”概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将不再适用,而应该是“文化的多元化”,“文化的差异化”,这不限于以民族为范畴而是以更宽广的学派、个人和文化团体为范畴。(见图22北欧大使馆,图23马尔默图书馆)

从“文化多元主义”范式看待外国设计进入中国的现象,我们应理性学习境外著名规划设计机构运用当代国际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思想方法,向它们学习先进的专业知识与发展方向。另外还有它们的经营模式如客户管理、设计运行管理、人事管理、市场开拓等等,这些都是长期按计划经济管理体制运营的中国规划设计机构之最缺。

从“文化多元主义”范式出发,我们应当欢迎有实力的境外事务所介入国内的城市规划设计市场,但反对一些地方政府和媒体把国际竞赛招标演变成闹剧或看西洋镜。在今天全球化语境中,我们更应当建立平等竞争机制。业界大众既要改变排外态度,更要改变一味崇洋的态度,科学地认识国际交流的规律,平常地对待和评价国内外的设计师,真正在跨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

从“文化多元主义”范式出发,我们也要看到自身的优势和机会。高速城市化的发展给中国建筑师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建筑在设计的经验和设计的效率方面超过世界同行。我们在大规模项目住宅区和高层建筑方面的设计经验尤其丰富。

(未完待续)

注释:

[14] 周鸿铎 主编.文化传播学通论.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p48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篇11

西方世界科学知识不可避免地要和西方神学中的宇宙论、生命起源论等发生直接冲突,而中国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却不是和科学处在尖锐对立的地位。中国认定价值之源虽出于天,而实现则落在心性之中,所以对于“天”的一方面往往存而不论,至少不十分认真。中国的科学/理性和信仰不但不对立,还大有附会的余地。对待科学的态度积极开放自古有之;早先的第一代建筑师面对现代建筑思想,迅速“拿来”,在使用现代材料和建筑学语言创作的同时即开始摸索中国建筑之路。

但是,第一代的中国建筑师绝大多数自西方接受完整西方建筑教育归来;一方面,原有师徒相承的传承体系几近断绝,另一方面,完全引入西方建筑学思想,使用新的材料和技术手段。新的建筑设计景象犹如手持油画刀,蘸着油画颜料,开始用焦点透视方法在并不堪承其重的传统山水长卷上作单帧的静物画。

2 中国现代建筑之发展

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使得无法对其驻足长思,有效掩盖了存在的问题:

首先,移植的建筑观。西方建筑学关注建筑单体,二元对立的自然观使得建筑往往与自然环境对峙。且往往于有限的范围之内关注建筑本身。东方的建筑只是体形环境的一部分,讲求与自然相融的放松设计。而我们现今的建筑教育尚未引入本国建筑观基础,直接以西方建筑学教育为起点,继续着移植。我们学习西方建筑学,但由于没有西方传统文化、理性精神、批判精神的素养,无法认清作为实体存在的建筑背后的价值基础,难免论于“摹写”。而相当程度上的重西方理论而轻本国传统甚为可怕。如若没有本国修养,水平再高也只能是以“华裔”的身份参与竞技。

其次,方法论。中国的逻辑――知识论的意识素不发达。表现在建筑上,是设计的非理性与不批判。时下热衷探讨“中国的”,但对于什么才是“中国的”,恐怕也难以说清。笔者以为,真正的民族属性还是来自于深层次的价值之源。数十年来国内建筑尝试过通过形式、符号、风貌来延续传统,创造新的中国建筑;但在内核上,未能有效地对继承的价值内核作精准的再阐释与建筑表达,这也当是中国现代建筑未能为世人认同的重要原因之一。同为引入现代意义建筑学的日本,其在形式上已相当现代和自由,但所传递出的气韵则有深刻的日本气息。传统与现代的设计都与现代生活融合得很好。

再者,职业精神。比照新教伦理、资本主义精神对于西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建筑领域同样面临一个类似的问题:建筑师群体的伦理、价值判断与行业的发展是否存在某种重要联系?西方古老世界的建筑师是建造活动的最高领导者。在构筑是空间的同时更在和上帝、终极存在对话。而今日中国的建筑师,还仅是建造活动流水线上的一员。“中国的建筑师以十分之一的数量,用十分之一的时间,设计着十倍于欧洲建筑师的建筑。”Rem Koolhas谑称中国建筑师的效率是欧洲建筑师的1000倍――但是,若从所取得建筑水平和艺术成就而论――相差甚远。尽管对自己的设计底气不足,问心小愧,但巨大的建设量容易使得建筑师易于满足、小富即安;而且当下标榜个人价值,并无宗教的、精神的内在价值之源敦促建筑师作不断的自我拷问和求索。用略微夸张的话讲:中国大地正在花巨资兴建混凝土垃圾,此话相当不为过。

西方近代俗世化的历史进程中,所谓由灵返肉、由天国回向人间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者首先建立起“人的尊严”的观念。但由于西方宗教和科学的两极化,人的尊严似乎始终难以建筑在稳固的基础之上。外在超越的价值作为强大的外在力量,要通过个体人,来实现它自己的价值;而人在其面前只有感到无可奈何。伴随经济利益驱动的日益发展,宗教驱动利益的日益衰落,近代社会中,人们开始迷失和怀疑存在的价值。建筑也失去了统一的价值评判,随之而起纷繁复杂的设计都在表达自己的声音,都企图用各自的哲学解释世界和解释建筑,使得今日呈现百花齐放、甚至芜杂难辩的局面。

但是,西方社会中,尽管制度化的中古教会权威在近代科学冲击下彻底崩溃,但是作为价值来源的基督教精神仍弥漫在各个文化领域。外在超越型的西方文化不能完全脱离它,否则将会无所依托。发展至今,纷繁复杂的西方建筑仍存有对价值之源的肯定,并且理性和批判的精神贯穿对建筑 “正确”建造的探究,换言之,仍在试图追寻建筑中的终极存在。

而中国文化也许并不适应西方文化外倾精神所建立的系统的建筑科学,其内倾精神似乎并不积极鼓励人去对外在世界寻求系统地了解。表现在用学来的方法警醒建造上,一、是延续重实用科技、轻基础研究的偏向;二、不够理性、不够批判。三、价值体系本身的传承也如西方一样,日益不明而面领危机。以庄子“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对天道存而不论的态度,对于超越源头只做肯定而不去穷究,注重个体内心的评判与修养,在逻辑――知识论的持续不发达下学习西方进行建筑设计。

3 发展之未来

安定静止。科技发展和经济成长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物质上的进步正在与精神上的堕落恰成比例。今天西方的危机正在“动”而不能“静”、“进”而不能“止”、“富”而不能“安”、“乱”而不能“定”。而在关于前进的态度上,“过去的一百年里,人类的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人类的智慧并没有增加多少。”2此话也许稍过,但“安定静止”的价值观念在现阶段,确是极富意义。中国传统中对价值之源“天”的追问与和谐,将为建筑指明方向。

与基督教认为自我应完全托付给上帝不同,中国人相信价值之源在与一己之心而外通于他人及天地万物,可以翻来覆去强调“自省”、“自反”、“反求诸己”、“反身而诚”。而自我修养的最后目标仍是自我求取在人伦秩序中与宇宙秩序中的和谐。只有在中国思想史上,个人修养才一直占据着主流的地位。这种“依自不依他”的人生态度固然有其弊端,但在今日,方向上是最富于现代性的。

核心,建筑师。在中国,建筑师作为舶来的职业,与传统的工匠相差甚远。作为建造活动的全程,今日的建筑师有责任拿出统领的魄力来向更好的方向前进。韦伯论证加尔文教派“入世苦行”的伦理对经济发展中的个体人具有重要联系。而建造行动的主体――建筑师,必须有完善的内心世界。中国建筑未来之路还是要靠内在超越的价值之源。新的知识人是由传统的“士”转变而来的,余英时先生论述近世儒家思想中同样属于“入世苦行”的一型,并且对明清商人精神贡献甚大3。笔者认为:能创作出真正属于中国的建筑的,也必是拥有“士魂”,拥有深厚传统积淀和宽广内心世界的建筑师群体。

参考文献

中西建筑文化论文篇12

如今,国内建筑学院里的国际学术活动越来越频繁,网络建筑资源也是汗牛充栋,不少青年建筑师和学生面对众说纷纭、五花八门的外来理论——建筑哲学、符号学、现象学、类型学、文化人类学……谈完了“后现代”、“解构”,又谈“建构”和“身体与建筑”。确实有些人是真正专心在研究,可还有许多人是人云亦云、见异思迁,把建筑理论当成时尚的东西,不断地与时新的理论“俱进”。许多人把最旺盛时期的经历不断消耗在无谓的对理论的激动中。须知,国外的这些理论和观点不是三言两语所能道破,涉及到西方现代哲学、美学、心理学、艺术、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及数学、信息技术等自然科学领域。

然而,在浮躁的理论界,有许多人动不动用一知半解的西方理论术语来解释我国的建筑现象,牵强附会。如“建构”一词,许多学者在不明白它的真正含义的情况下就试图用它来证明我国建筑中早就有了“建构”思想。“建构”(tectonic)一词起源于希腊语,原指木匠和建筑匠的手艺。经由19世纪欧洲建筑理论家的工作,“建构”逐渐发展为特指建筑在物质层面上如何建造的艺术,成为西方建筑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作为对后现代主义日益商业化和表面化的批判,“建构”观念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国的年轻建筑学生。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谈论“建构”迅速成为建筑理论时尚的今天,“建构”和其他许多引进的西方理论话语一样,面临被肤浅化和庸俗化的危险。对西方的理论不加咀嚼就随意引用,必定会消化不良,更不要指望能对我国建筑现状起什么积极作用了。

理论最忌僵化和教条。有许多学者故弄玄虚,把西方语境里很平常的话语翻译成拗口的中文,以显示自己的高深,实际上不过是一厢情愿的自恋罢了。如某介绍西方先锋建筑理论的论文,笔者读下来竟如同嚼蜡。文章通篇充斥了奇异的译名和晦涩的话语,还有很多电影、文学方面的未经解释的术语,其中很多翻译的语句前后关系含混,不知道作者想要说什么,可见他只是把别人的话逐句生硬地翻译过来,想必作者也根本没有理解原作的精神,否则不会讲不清楚,只是照猫画虎的描摹了一遍罢了。真不知这类文章和所谓理论能对学建筑的人有何裨益?

学院派的建筑理论教育历来是与建筑实践有距离的,强调“宏大叙事”,即是以群体、抽象和形而上基础的历史叙事方式,含有未经批判的形而上的成分。它制造叙事霸权,并因而成为学院派建筑理论所依赖的基本模式。学院派理论家企图绕过私人感受,用宏大叙事取代对作品的细读分析,导致当代建筑批评以及文化批评越来越远离艺术经验。看看今天的一些重要的建筑期刊,都快成了为官方或学术权威霸权的田地了,在那里听不到自由的声音,看不到独立的见解。而如《时代建筑》这样的杂志,就能看到各种不同的个人论点在激烈碰撞,读者能感受到清新的新面孔,呼吸到新鲜的学术空气。难怪许多实验和先锋的建筑师选择在这里说出自己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

读过王小波的小说和杂文的人都知道,他极少运用成语和某某名人说过的话,他用最朴实的语句说出了最真实的感受,给读者的感受是最亲切、最有震撼力的。他试图用“私人叙事”的真实体验来抵抗学院派“宏大叙事”的臃冗陈腐的叙事霸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