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学习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4-01 10:33:31

体验式学习论文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1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也是新课改对当前小学语文提出的新的要求,能够更好的完成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一般情况下,体验式学习主要包括体验和学习两个方面,在小学语文中应用体验式学习,需要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思考、创新教学形式等方面进行入手。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深深融入教学工作当中。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对于信息进行深入的传播,更好的吸引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合理的设置多媒体内容,更好的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的将声音、文字、画面进行具体化,将语文中的内容,进行声情并茂的展现。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融入到课堂生活当中,让学生更好参与到学习当中。通过多媒体技术,将课堂内容进行生动的融合,并且做到知识点的机密联系,避免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体验式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并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堂讨论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组织角色扮演,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体验式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一个虚拟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切实的在教学情境中进行体验,来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与认识。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则是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学习目标的要求的重要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良好的共鸣,提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的培养自身的个性。教师进行组织角色扮演时,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转化,设计喜剧内容,并且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自主的设计与改编。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更好的对于学生的想象力进行锻炼,并且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工作中,主动的进行知识的探索。角色半夜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表现欲望,更好的融入到文本中所蕴含的情感之中,体会到语文教学内容背后的文化深意。

三、鼓励学生主动的思考和质疑,帮助学生完成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的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并且通过积极的思想交流,来提高思维的深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提出相关教学问题后,让学生自主的对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对于学生学习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总结。对于学生所产生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专门的讨论环节,让学生充分的表达自身的疑问。在学生表达疑问的同时,组织学生进行数据、材料与内容的整理,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在体验式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积极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且组织学生进行合理的讨论,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热情。针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相互交流和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对学生思考与质疑的重视程度,是提高学生学习体验的重要基础。

四、创新教育方法,进行学法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的前提,是教师对于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变,重视对学法的指导。教师要灵活的对教学方式进行安排,并且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内容,对自身教育方法进行有效的创新。体验式教学注重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配合,从而实现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的目的。体验式教学需要与其他教学方式进行良好的结合,并且通过其他教学方式的相互促进,更好的发挥体验式教学的自身优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认识问题思路、分析问题以及解答问题习惯中存在不足进行分析,并且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活动良好的解题能力。

五、师生恰当评价,促成体验升华

体验式教学的评估需要公开、公平、公正。教师的评价应有详细的和严格的标准,并且要有严谨的表述,不能随意而为之。同时,教师的评估要听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个体学生的声音、群体学生的声音;好成绩学生的声音、差成绩学生的声音,尤其是较少发言学生的声音。评估之后不能只让学生关心对错、好坏,重要的是要通过评估让学生感知错误,体验错误,总结为什么会出现认识上的偏差,以及这类错误或失误之间的联系,产生的原因,矫治的方法。体验错误也是一种有效的体验,是体验的另一种形态,能够使学生在此基础上对自我有清晰的认识,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帮助。因此,体验式教学要做好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相对评估和绝对评估、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自评和他评方法结合,以使学生从评估中获得体验的升华。

六、结语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其理念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中,要将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转变,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把握语文教学的发展脉络,要不断的提高教学方式的科学性与时效性,突出教学创新意识,不断的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最终实现新课程的发展理念。

参考文献: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2

(一)社会生活性

社会生活性是指体验式学习的内容来自于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大环境中,源于这个世界的种种关系之中。正如杜威说的要在实践中获取知识,而实践的来源应该是社会生活。要在社会生活中获取真实的实践体验,只有这样的知识才是真实的、记忆深刻的。所以,学习不能脱离社会,体验式学习的本质要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发现知识、学习本领、提高技能。让儿童参与活动体验而获得感受、感知和感悟,从感性内化为理性,从而促进儿童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亲身经历性

亲身经历性是指体验式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获得知识,而是亲身参与和融入实际的活动中。这种体验包含实践层面和心理层面的亲历,实践层面就是指自己的身体参与到了实际活动中,通过实际行动去经历某一件事情;而心理层面即主体在心理上虚拟地经历某一件事,强调的是主体的理解、感受。体验式学习只有自己亲身去经历,才能获得最真实的感受。罗杰斯和库伯都认为体验式学习注重个人的参与性,要求参与者获得自己独特的经验。所以,家庭幼儿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幼儿亲身参与、实践、体验。

(三)个体感受性

个体感受性是指体验式学习所获得的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由于生命的独特性决定体验的独特性。教育学者最初只是强调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后来库伯注重学习者对实践体验后的感悟反思。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和自己内心对话,了解自己在实践中的真实感受。由于生活背景和经历的不同,面对同样的事情和处境,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感受和体验。所以体验式学习是一种独特的,纯粹属于个体特有的情感体验。这种感受是和个体生长背景、自我经历的情景等方面紧密联系起来的,并且这种感受贯穿于体验的全过程。

(四)综合开放性

体验式学习要求我们走出家庭,走向社会、自然,在一个更为开放的空间进行体验式学习。现在,随着社区文化的发展,在体验式学习理论的倡导下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社会资源,创设具体的体验情景,让儿童获得真实情感体验。并且,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不仅是对活动过程的体验,还包括对自我感受的体验,人际环境和学习价值的复杂体验,乃至社会、人生都是体验的对象。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体验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儿童要利用自己的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和大脑进行综合性的学习,这样获得的感受就是综合的情绪体验。

二、体验式学习在家庭幼儿教育中运用的意义

所谓“听到了不如看到了,看到了不如做到了,体验到的才是最鲜活的、最深刻的。”所以,在家庭幼儿教育中倡导体验式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掌握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

在家庭教育中,尽可能的让儿童参与生活各方面的体验中去。这样,儿童在体验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照顾自己、照顾他人的能力。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劳动体验、做家务的体验、吃饭穿衣等体验,掌握了基本的生存技能。在情感交流体验、体育体验过程中幼儿不断与他人相处,促进了幼儿交往技能的发展。

(二)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以及生命意义的建构

在各种体验活动过程中,幼儿不仅掌握了各项能力,同时还获得了愉悦的情绪情感体验。体验有利于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只有幼儿在体验过程中才能真正唤醒幼儿已有的背景经验,并将其与眼前的情景融合,构建新的经验意义,激发真正的情感体验。在体验过程中,幼儿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不断地成长和完善,促进了生命意义的建构。

(三)良好道德行为的发展

道德知识是一种“缄默知识”,是不能单独依靠理性思考获得的,更多依赖于幼儿亲身的体验。所以,在家庭中倡导体验式学习,让幼儿通过实际行动去践行道德标准,当幼儿的具体行为符合道德标准,父母要给予鼓励;当幼儿的行为不符合道德标准,父母要及时指出,让幼儿在以后的行为中加以改正。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良好的道德行为,并在体验中不断实践,从而强化幼儿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意志,使幼儿在行动中达到“知、情、意、行”的一体化。

(四)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

在家庭中倡导体验式学习,要求父母积极参与。家长和孩子一起亲身经历各种体验活动、家长还要创设各种体验活动让孩子积极参与,这个过程不仅是幼儿学习知识的过程,更是促进亲子交流,巩固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好关系的过程。父母经常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幼儿的陪伴、交流,现在也有很多家庭也由于缺少沟通导致家庭关系不和睦,这些都不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所以从现在做起,经常和孩子去郊游,参与到孩子的体验式学习,促进家庭关系的良好发展。

三、体验式学习理论

在家庭幼儿教育的实施家庭教育中各方面的条件都有利于体验式学习的具体实施,家庭体验式学习应包含基本生活体验、情感交流体验、运动体验、自然体验。明确了家庭教育的具体内容之后,家长就应该创设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导幼儿进行体验式学习。

(一)让幼儿获得基本生活体验

成为“生活小能手”每个孩子生下来之后就是为了生活而进行着各种体验,生命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

1.自理能力体验

自理能力包括吃饭、穿衣、系鞋带、刷牙、如厕等等照顾自己的体验,家庭幼儿教育中家长要学会和幼儿做朋友,以伙伴的身份介入和幼儿进行比赛穿衣、吃饭等,看谁的动作又快又好,这样逐步培养幼儿照顾自己的能力。由于幼儿能力发展快慢的不同,在幼儿进行自理能力体验过程中,家长要学会等待,让幼儿不断尝试。

2.味觉体验

由于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幼儿对厨房的各种调味瓶子很感兴趣,家长一旦发现幼儿有品尝欲望的时候应及时抓住机会鼓励幼儿进行味道体验,让幼儿在体验中获得成长。比如,当幼儿询问“辣”是什么感觉时,就可以稍微弄一点辣椒让幼儿尝试一下,这时一定要准备一些“应急食品”,如果幼儿受不了这个味道立刻将“应急食品”放进孩子的嘴里,帮助幼儿消除恐惧感,顺利实现味觉体验。

3.温度体验

生活中家长经常担心幼儿被热水烫伤,“三令五申”地禁止幼儿不准碰这个碰那个。其实,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越让幼儿不碰一样东西,幼儿就越会带着好奇心想要探索。所以,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幼儿去体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知道烫的感觉以及烫伤之后的后果。从简单的温度体验活动告诉幼儿家庭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安全注意事项。

4.劳动体验

家长主动邀请幼儿加入家庭劳动中;随着幼儿年龄的成长,家长还可以给幼儿安排适量的家务劳动,比如动手洗一双袜子,刷一次碗等。这样,幼儿在愉快的家务活动中获得了劳动的体验,而且有利于培养幼儿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但有些不懂教育的家长就错过了这样一个好的教育良机。让幼儿获得基本的生活体验,家长要帮助幼儿发现生活体验过程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经常和孩子交流,关注他们亲自做事情之后的感受。其实,生活中的各个小细节都可以让幼儿亲自去感受、体验,让幼儿在体验中获得成长,成为“生活小能手”。

(二)让幼儿获得情感交流体验

发展亲子关系幼儿的发展离不开书籍,书籍又与人类真实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其内容是丰富多彩的。而幼儿情感的发展更离不开童话故事的陪伴,在童话故事书里幼儿和各种小动物成为好朋友、和它们进行交流,发展自己的语言。具体的家庭教育中:

1.家长要积极主动和幼儿进行亲子交流

让幼儿谈谈幼儿园丰富多彩的活动,家长应该主动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感受;

2.父母要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共同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让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可以和父母一起根据故事内容做表情、动作,实际体验故事内容,让幼儿在体验中阅读,让幼儿在半阅读半表演中理解、欣赏、感受故事中的细节。例如:在阅读中遇到“跑跳蹲”等字,家长就可以和幼儿一起按照故事中的要求做出相应的动作;当阅读过程中有“伤心、高兴”等表情词语出现时,可以让幼儿表现出相应的表情;

3.在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和他们讨论故事中的人物

让幼儿先揣摩故事主角的内心情感,并扮演故事主角进行角色表演。在家庭中积极开展亲子交流、亲子阅读等活动,和孩子分享快乐,就阅读内容和孩子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还能增进亲子感情,促进幼儿认知、语言能力的发展。

(三)让幼儿获得运动体验

成为“运动小达人”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足以看出体育在幼儿成长阶段的重要性。体育运动有利于幼儿大肌肉和各种感知觉的协调发展。家庭教育应该把孩子的体育体验活动作为重点,让幼儿积极参与各项体育活动。

1.幼儿肌肉发展

先是小肌肉精细动作再到大肌肉运动能力的发展,因此,家长在设计体育活动时要考虑到幼儿肌肉的发展程度,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体育活动。在刚学会走路时,可以让从幼儿从短距离再到长距离的练习,慢慢地可以设计一些跨过障碍物的走路练习,然后再到跑、跳等练习。

2.可以开展“过小桥”等体育游戏

幼儿和爸爸(妈妈)两个人面对面站在一条线(小桥)的两端,然后两人双手侧平举相向而行,当两人相遇时要扶着对方身子,侧身同时经过“小桥”,最后沿着“小桥”走到终点。这有利于幼儿获得运动的体验以及锻炼自己的平衡感,幼儿还能感受到体育合作的魅力。家长要鼓励幼儿参与各种体育活动,体验各种体育活动的玩法。在体验过程中,不仅让儿童身体素质得到了锻炼,当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体验越来越多,幼儿的规则意识也就越来越强,会降低体育活动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培养幼儿乐观、自信等品质。

(四)让幼儿获得自然体验

感受自然之儿教育其实是顺应教育,尊重幼儿自然成长的内涵进行自然教育。早在两百多年前教育学家卢梭就发出要在“自然中培养自然人”的呼声。所以,家庭教育中幼儿教育要走进自然,让幼儿获得自然体验,促进自我生命的自然发展。

1.周末家长可以带幼儿参观植物园

了解植物的种类、名称以及生存条件;家长可以买植物种子和幼儿一起种植,亲自照顾植物以及记录植物成长的变化,让幼儿在亲自种植、照顾植物的体验中了解相关植物的知识。

2.不同季节带幼儿出去郊游

让幼儿感受自然界季节的变化。春天,带幼儿放风筝,观察树木新芽的萌发;夏天,带着幼儿穿进竹林倾听知了的叫声;秋天,带着幼儿到农田里看农民伯伯正在忙碌的身影,告诉他们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冬天,带着幼儿去感受白雪皑皑的景象。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3

一、数学课堂教学中体验式学习的内涵和意义

“体验式学习”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地对教育情景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蕴藏于这种教学活动中的欢乐与愉悦,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体验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主要从学习者个体发展的需要和认知规律出发,提出了以“感受、经历”为指向的学习形式及有关的学习内容。它是一种关注学生个体特征的学习方式。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更多的是知识经验的普遍接受和共同感受。而体验则指向每一个个体,让每一个个体都经历学习过程,引起个体心灵的震撼、内省、反思,激发对学习材料的独特领悟,将个体独特的心理内容、体验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展现:它是一种将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积累相联结的学习方式。

二、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追求知识的“一步到位”,应力求体现知识发展的阶段性,让学生经历一翻曲折的道路,有尝试、假设、操作、探究和分析一系列活动,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学生探索、发现的关键时刻,教师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思考。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如“面积与面积单位”一课,教学“平方米”这个面积单位时,先让学生用“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去测量教室的地面。学生花了很多的力气去尝试后,许多学生纷纷放弃了尝试,觉得用“平方分米”这个单位去测量太麻烦了,觉得有必要产生一个更大面积单位,这样“平方米”也就呼之欲出了,然后再让学生用“平方米”去测量,通过这样的比较教学使学生真正体验到了“平方米”产生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及较大的物体表面应该用“平方米”这个单位比较合适。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体验数和运算的意义与方法价值,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传统的数学运算的教学目标只注重让学生牢记法则,形成计算技能。我们认为数学运算的教学应跳出技能框框,不能把法则的得出、技能的形成作为唯一的目标,而应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自身实践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运算的意义与方法价值。先让学生尝试计算。反馈时学生中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这样把学生置身于自己喜欢的学习情境中,在展示学生计算的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自己的方法的局限性、同时学习到同学们更多方法,从而能使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四、数学课堂教学中体验数学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结合有关内容向学生渗透一些现代数学思想方法,如极限思想、集合思想、对应思想、符号化思想、统计思想等。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在教学中只要稍作挖掘,适度地加以渗透,让学生体验到这些思想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养成用数学眼光看待和分析周围的事物的习惯和能力。数学思想渗透在数学知识之中,这样就造成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讲授表层知识,而不注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往往是孤立、零散的东西,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的知识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掌握表层知识的同时,领悟到深层知识,学习层次实现质的“飞跃”,学生所学的知识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组织得很好的知识结构,这样学生才能摆脱“题海”之苦,焕发其生命力和创造力。

五、数学课堂教学中体验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数学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极其广泛。这不仅仅限于简单地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也不像以往教材中以求解为主要目的的应用题。更重要的是因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可以学会许多分析问题、认识世界的思想和方法,所以,应加强数学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4

二、体验式学习应用在高校篮球教学中

1.改进教学手段,创造适宜的教学环境

由于篮球教学是一项室外实践教学活动,教学场地更为宽广,部分学生会对这种开放的环境产生一种紧张和胆怯的心理,而且教师与学生的接触面更广、互动更频繁,这就更需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使篮球教学能在一个和平、轻松的环境中开展。因此教师应先布置好教学场地,摆放好教学仪器,营造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消除学生的紧张状态,提高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同时为了更好地与学生沟通,掌握他们的心理特点,教师应该把学生看做朋友,并做到尊重、理解、支持学生,让学生也把教师当成朋友。如篮球课程教学一般都是在篮球场上或者场边进行集合,教师可以将视频播放机等摆放在场边的安全位置,教学过程中有需要观看欣赏优秀篮球运动员的示范动作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席地而坐,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观看过程中与学生以平等的方式进行讨论,提出建议,活跃课堂气氛。在教学比赛中,教师可以加入学生,与学生一起进行比赛。

2.转换师生角色,创设教学情境

要想进行体验式学习教学,必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为此,教师可以增加学生的主体意识,比如暂时互换师生角色,可以请课前做过准备的学生来组织和领导学生进行热身练习,可以请学生设计一些篮球相关的小游戏,也可以让篮球基础较好的学生来教学生基本动作,教师再做适当点评,这种形式的活动可以实行轮换制,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当“老师”的机会,并要求学生尽量有自己的创新,构思出与别人不一样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方式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篮球教学的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比如说三步上篮练习课,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最基本的三步上篮,那么有谁知道这个动作形成的来历与原因呢?然后让学生进行练习,并请他们在练习过程中注意观察与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从体验式学习篮球中获得成就感。

3.注重学生感官体验,加深情感体验

篮球教学环境下的体验式学习,不仅是学生通过身体活动获得的体验,还包括学生在智力、思考、情感、情绪方面的体验。要想让学生建立身体感官的体验,就应该让学生体验到打篮球是有趣的、让人兴奋的运动,例如传统篮球的教学都是从练习拍球,到学习传接球、再到运球,然后学习投篮,最后进行比赛,这样的程序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如果先进行投篮的活动,比如说组织一些投篮比赛,要求学生接住从球场一端的同学传来的球,并把球运到另一端的球架下去投篮,学生不仅在比赛过程中获得了快乐,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学习传球与运球的积极性。情感体验是体验式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篮球教学中让学生以自己的价值取向、情感结构等去感受篮球运动给自己带来的情感感受,篮球教学以一种快乐的情绪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体验到学会了动作、提高了命中率等胜利带来的喜悦,也体验到运球不稳,投篮被盖等失败的沮丧。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去感受篮球运动带来的情感体验。

4.培养学生在体验中反思与总结的能力

学生经过亲身体验,对篮球知识和技能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总结出适合自己的篮球技巧。比如,通过投篮比赛中自己的感悟和观察别人的动作,总结出怎样改进投篮动作可以提高命中率,还有通过多次上场比赛与观赛找出进攻时要怎样动作才能突破防守等等。学生通过自己逐步地探索和实践,加以思考和讨论,能更快更好地掌握篮球技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做好引导工作,对学生的初步结论予以点评,组织开展讨论和进行补充完善,从而得出正确可行的结论。由于篮球运动中的规则很多,所以教师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在不触犯规则的前提下进行篮球技能的提升,篮球是一项团体运动,离不开团队的配合与合作,教师应注意让学生自己在进行篮球体验学习中感受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比如说,篮球的一项基本战术,掩护和防掩护的配合,因为有时一个人很难摆脱防守,自然需要一个队友来进行掩护,两个人之间要怎么配合怎么动作,都需要学生自己在实战中摸索总结,而在教学比赛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讨论分析赛况和安排战术,这样不仅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了解,也能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意义。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5

关键词:转变 教师角色 语文课 体验式教学 对策

一、简析语文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突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参与意识与体验性意识已经成为课堂改革的必然要求,按照新课改的理念,强调和突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之中,实现学生主体参与式教学和体验式学习,这不仅仅关系到落实素质教育,实现教学思想的革新和转变,还有利于培养新型的社会人才,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体验式教学的重点就在于创设各种有利条件和机会,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去体验知识,感悟知识,锻炼能力,通过体验式教学来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

对于初中语文课堂的体验式教学来说就是指根据语文教师根据初中生的现有学情,认知特点、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通过创设现实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语文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以生活化的方式,触摸式的感觉来学习语文知识,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熟悉的环境下和情境中不自觉的就了解了知识的内容,并且可以学以致用,能做到不读死书,不读书死,不死读书,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达到既定的教育和学习目标。

二、在体验教学中语文教师角色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残缺的教育教学课堂

目前,语文课堂的教学三维目标得不到全部的实现,教师不能很好的把情感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知识学习目标等同起来,一般都是重知识,轻能力和情感教育,这是极为普遍的现象。特别是在语文课文言文和古诗的学习上,只看重知识的学习,教师一味的去让学生掌握知识点和考点,而完全忽视了语文课学习的目的,忽视了学生情感的升华和能力的培养。如在学习的《沁园春.雪》时,老师一般要求学生背诵默写这首诗,至于诗中表达的情感教学却很匮乏,老师也很少开展引导学生爱国主义的教育和树立远大理想的引导。初中生的素质是参差不齐的,语文课实施体验式教学也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来设置课堂内容,引导所有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实现对知识的自我构建。

(二)较低的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

有效实现体验式教学,必须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科研能力,因为语文体验式教学是与教学研究密不可分的,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和教学科研能力十分的低。虽然部分语文教师能够自觉加强理论学习,但所学的内容不具有针对性、专业性,并且理论学习后没有认真的感悟,没有有效的运用到教学活动中,使得理论与实践脱节;部分语文教师能采用与本班语文课体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科研,但是他们也没有意识到体验式教学的课堂就是他们进行教学科研的实验基地,没能很好的利用课堂教学,使得教学和研究完全脱节。

(三)教学管理的负担

初中生处在青春期,有自身特征,使得语文教师在实施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对课堂的控制能力和效果会面对一些困难,这样就会使得部分初中教师不愿意开展体验式教学。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绝大多数的教师其教学管理观念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赞同体验式教学中要呈现民主、和谐、活跃的氛围,但是,也有很多语文教师不想加重课堂管理的负担,其还是愿意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自然教学观念也是没有成就的。

三、体验式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角色转变的途径研究

为了贯彻新课改教育教学的理念,实现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体验式教学已经迫不及待,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作为体验式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转变自身角色也是适应新的教学方式的必然要求。

(—)加强学习,提升素养

语文课教师要想在体验式教学中顺利实现角色的转变,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养是关键。学习不但要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还是深挖教材,学习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一些课外内容,是的自身的素养得到全方面的提升。语文教师不仅担任着文化知识的学习,还担当着学生情感的教育和相关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因此,要想实施体验式教学,必须要转变观念,转变自身角色,只有提升了自身素养才能更好地完成上述转变。

(二)参与校本教研,增强科研能力

初中语文教师参加校本教研,有助于完善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语文课教师要想更好地开展语文的体验式教学,就要坚持以体验教学为基础的校本教研。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行教学实践性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同时,语文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各项研究,增强其科研能力,以辅助自身的教学。

(三)转变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教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教学策略主要有教学方法构成,是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针对语文课的体验教学的教学策略是以新课改中体验教学思想为依据的,它主要是要求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参与知识感受的体验,然后利用同化理论和图式理论,让学生感悟到知识的重要性,能更为深刻的理解知识,从而达到既定的学习和教育目标。如在讲授七年级(上)第五单元的《羚羊木雕》时,可以这样开展体验式的导入:每个人的成长都少不了一些磕磕碰碰,那面对矛盾时,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呢?大家都来说一说吧!然后学生可以开展讨论,最后教师进行评析,并引出本课学习。接下来,教师说我们再来欣赏《羚羊木雕》,看看文中的小主人公是怎么做的吧!这样就能让学生参与其中,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然后展示主人公的两种内心世界。一面是充满友情,珍惜友情。但另一面,在大人的价值观上,很多成年人却是见利忘义,重财轻义,虽然他们十分溺爱自己的子女,但并不尊重孩子自己的培养情谊,不懂得他们最渴望最珍惜是小伙伴之间的友情。然后再通过讨论,得出如何处理亲情和友情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以引导者的身份发挥作用,而学生成为了课堂主角。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6

目前,会计行业的国际化步伐越来越快,中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是大势所趋,不同类型的会计业务大量增加。毫无疑问,对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会计双语职业化人才的需求必将大幅攀升。2001年,教育部对高校双语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从那以后,会计双语教学课程在很多院校都被作为必修课程大量开设,对会计双语教学的研究和探讨也成为焦点。

一、体验学习论的基本观点

体验学习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理论。有学者认为,体验是指在真实情景中,人们与种种事物接触而产生的经验。体验学习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亲身体验有关专业环境,亲自参与各项业务活动,并经过自身反思、总结从而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人们把从自己体验中得到的学习方式看作是最佳的学习方式。体验学习方式不但适合一般课程的学习,也特别适合实践性较强课程的学习。其原则可以初步概括为以下几点。

1、体验学习的环节

美国学者Kolb(1984)在关于体验学习的论述中提出,体验学习是一个四阶段的循环周期,即具体体验—反思—形成抽象概念—在新情景中检验概念。Jarvis(1995)通过实验验证了Kolb的观点。这些研究都显示,关于体验学习包括四个环节的观点,是体验学习的核心。完整的体验学习应包括:制定教学目标、情景体验、反思概括、实践应用等环节。关于体验学习环节的观点被各类课程的教学所采纳,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教学策略之一。利用这个观点可以用来指导教师进行体验学习的教学设计,构建适合某种课程特征的教学模式。

2、课程内容情景化

传统教学方式把概念化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学生在脱离具体真实业务的环境中学习,一般很难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常反映“课堂学习不如实习”,就是这种“去情景化”教学模式带来的直接负面后果。

知识不可能脱离真实的生产业务环境而孤立存在。学习只有与生产实践活动结合,才能解决“学用分离”的问题。因此,体验学习论强调情景是体验学习的基础,是体验学习的必要条件。

为了创设学生进行体验学习的情景,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想方设法把概念性知识情景化,这种学习情境应与真实的工作过程,即应用情景保持足够的一致性,让学生在这种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中了解知识的背景、产生兴趣、进行反思、生成对知识的领悟,从而获得体验。事实证明,经过体验学习,学生一般都能做到学用结合,能较快适应实际工作环境,能在工作中学以致用。

3、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体验学习的核心特征,是指学生在体验学习的各个环节中应发挥的主动性、亲历性。因为主体只会对自己感兴趣、有意义的事物产生体验,如果没有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必然不会在学习中产生体验。传统的教学观习惯于灌输说教,强调学生死记硬背,因而忽视了学生应有的自我体验,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很难学以致用。

为了发展学生在体验学习中的主体性,教师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教学形式要生动活泼,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强调体验的亲历性,要给每个学生亲自体验的机会;三是鼓励学生进行有个人特色的创新性体验。

4、学生学习的互动性

传统的学习观忽视学习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体验学习的每个环节中,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争论和归纳总结,把促进教学互动作为实现有效体验教学的有力措施,这也有助于激发学生深入思考,让知识和思维精确化,提高学习活动的质量。

二、会计双语教学体验教学模式构建的思路

1、基本思路的设计

对会计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应该考虑学生的语言基础以及学生对双语教学的认可度和接受力。

实践中,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将教学设计为几个阶段。主要思路是用汉语和英语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会计内容以中国会计体系为主,国际会计为辅。针对学生开始用汉语教学为主,英语为辅,随着教学进展,逐步过渡到以英语教学为主,汉语为辅,条件具备时,也可以采用全英语教学。

根据体验教学模式的原则构建的教学内容,设计思路不是按会计常规体系来安排的,而是按实际会计业务流程来构建,这样设计的教学内容便于将会计知识情景化,为体验学习创设条件。

英语部分的教学内容不单独进行英语词汇和语法教学,而是以会计专业的应用为主,与会计教学同步进行。例如提供全英语的会计课件、录像片、账务处理习题、案例和财务报表等,组织英语专业教学互动及角色扮演,让学生在以上这些情景中学习实用的会计英语知识,获得用英语进行会计业务的能力。

会计双语教学模式可以按体验学习“环节理论”来构建。教学时应充分运用现代教学多媒体技术,采用情景式、交互式、探究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体验环境下用双语掌握从事会计业务的能力。

2、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体验学习极为重视师生对学习目标的关注,因为这有利于帮助教师和学生集中注意力,使课堂行动、交流和教学评价都趋向一定的目标,从而提高体验教学效果。

会计双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可以从职业要求的角度来考虑。我们认为,通过会计双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借助英语促进专业知识学习,成为懂专业又会英语的职业人才,即能用英语学习会计知识,能进行基本的英语会计业务操作,能用英语进行基本会计业务交流。学生如能达此目标,就能获得初步的职业能力,将大大拓宽就业门路,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学习效果评价方法的设计

体验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在相同的教学环境中,通过体验教学的四个环节的训练,由于每个人的智力结构、认知方式、个性特征不尽相同,他们的感悟和收获必然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所以在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时不能采用同一种标准,而应该进行发展性评价,用不同的方式充分肯定每个学生在体验学习中的收获,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样的学习评价可以给学生以自信和激励,成为学生不断前进的动力。

三、会计双语教学体验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1、教学内容情景化

(1)英语场景录像。有业务背景的英语录像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情景。在学习某种会计业务前,放一场相关录像,能让学生很快进入业务情景,学生通过观察录像了解业务过程,为下一步通过实际操作并体验操作后果做准备。例如在学习筹资账务处理时,可以把银行相应业务作为业务背景,让学生在录像展示的情景中体验企业从银行贷款的筹资账务处理方法。又例如提供生产车间会计业务的录像,让学生以此为情景,体验产品制造账务处理方法。

(2)英语案例。案例教学法是会计教学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有成熟的教学经验。在会计双语体验教学中,我们把英语案例作为一种教学情景,作为学生体验学习的载体。但是应注意作为体验学习的英语案例,应尽量从真实业务中提炼,不能作过于简单的处理。

(3)英语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自己学习会计的做法是源于Robert N.Anthony的一本会计教材。他提供一种会计业务卡片,让学生回答问题、计算填空,在做中学习会计。我们认为这种形式的练习也是一种情景化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体验会计的基本业务,通过自己反思、概括、总结得到会计知识,获取能力。

(4)角色扮演。为了训练学生用英语口语进行业务交流的能力,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根据不同的会计业务,让学生模仿不同的角色,进行英语口语业务交流。这种方式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实用的会计专业英语能力。

2、反思性学习

(1)反思性英语案例。案例不仅可以提供教学内容的情景,而且也可以为学生搭建反思的平台。例如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反思总结,可以提供某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案例,通过分析不同折旧方法对企业总利润和总资产的影响,让学生自己通过反思自己总结出如何在复杂条件下正确选择折旧方法的规律。

(2)设置选择性英语练习。通过提供单选多选形式的英语会计练习,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总结。

(3)英语专题讨论。设置不同类型、不同难易程度的讨论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兴趣选择合适的题目,按选题分为不同小组,学生先写出英语发言提纲,再用英语在小组讨论中表达观点,使学生在会计专业知识能力和英语口语交流方面都获得锻炼。

(4)英语小论文。对于英语程度较好、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他们就某些问题进行研究,或者就某些会计业务进行反思总结概括,写成英语小论文,用英语宣读,并接受质疑。

3、综合性的实践应用

这里所指的综合性实践应用是指阶段性的或课程结束前的实践性活动,其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会计知识和专业英语知识的应用能力。综合性实践应用教学平台具备真实性、综合性、全面性和研究性特点,这类平台一般可分为两类。

(1)综合性英语账务处理。提供综合性英语会计业务案例,要求学生用英语进行账务处理、编制财务报表、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并组织学生用英语宣读财务报告、质疑讨论。

(2)研究性小论文。对于有兴趣有能力的学生,组织他们阅读文献,收集资料,通过分析研究,撰写英语会计小论文,并在适当的范围内宣读讨论。

四、结语

本文从高职教学的角度出发,概括了体验学习论的教学原则,为指导高职会计双语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并从体验学习的四个环节出发,提出了基于体验学习论的会计双语教学的体验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有明显的职业化倾向和可操作性特点;其教学目标和内容是面向职业需求的,以培养初步职业能力为导向;教学过程具有情景化、反思性、互动性特征,教学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在组织教学、协调教与学关系方面作用的教学理念;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展现教学场景,较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评价采用具有鼓励性的发展性评价。

本文构建的这种教学模式深化了“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作者将这种模式应用在会计双语教学中,通过学生反馈,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也较好地获得了会计职业能力和会计英语职业能力。当然,本文提出的体验教学模式是初步的,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

参考文献

[1]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7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这一新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的情况下,大学体验式英语教学应运而生,为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注入了一丝生机。

一、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

所谓的体验式教学是教师以课堂为舞台、以任何可用感官接触 的媒质为道具、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造出值得学生回忆,让学生有所感受,留下难忘印象的语言活动。笔者对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界定为: 创造一切条件,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在多维的人际互动的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中进行有效地学习。其教学在课堂上的表现形式,就是让学生自主参与英语学习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例如,举办各种英语演讲大赛、英语广角等一系列内容新颖、形式活泼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体验学习。

二、体验式英语教学理论基础

(一)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教育的目的不再是把人培养成工具, 而是注重发展人的内在价值, 把人作为独立的主体来培养, 以满足新时代对以“自由个性”为内核的“全人格”的人的素质要求。Stevick提出“以人为本”的教学三维意义(three dimensions)。第一层面是指注重学生的需求, 而不是语法、词汇方面的知识;第二层面是指课堂上权利的平衡(the balance of power), 即学习者具有独立性、自主性、责任性和创造力; 第三个层面的意义是指学习过程中的方法差异。人本主义折射到大学英语教学领域,就是要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重视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transmission),而是知识的处理(transaction)和转换(transformation)。体验式英语教学吸收了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精华并在教学中得以体现: 体验式英语教学认为英语的学习以学习者为中心,在亲身的体验中学习并取得进步,不断扩大自己原有知识结构。它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让学生通过具体体验来发现语言使用原则并能够应用到实际交流中的大学英语的教学方法。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促进作用,仅仅是一种从旁指导的作用。

(三)体验式学习理论。美国的大卫·库伯 (DavidKolb)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他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型即 “体验式学习圈”,提出有效的学习应从体验开始,进而发表看法,然后进行反思,再总结形成理论,最后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当中。该模型包括四个步骤:

(1)实际经历和体验--完全投入到当时当地的实际体验活动中;(2)观察和反思----从多个角度观察和思考实际体验活动和经历;(3)抽象概念和归纳的形成---通过观察与思考,抽象出合乎逻辑的概念和理;(4)在新环境中测试新概念的含义-----运用这些理论去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并在实际工作中验证自己新形成的概念和理论。

三、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任务型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强调通过任务的设计和方法的选择照顾到语言形式的练习,以增加中介语发展的机会。其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人为本”,鼓励学习者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英语学习的任务的设定主要由学习者自行设计完成,在输入、吸收、输出的整个语言学习过程中,任务是贯穿始终的主线。

1.课前准备。要求教师课前收集大量的语言素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视听素材、语言应用情境素材等等。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查找相关资料,扩大信息量,为课堂上的参与、体验作准备。这提高了学生查找、筛选信息的能力。

2.激情导入,展开讨论。充分展现情境,以情动人,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例如,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一册unit4 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一课中,先向学生播放一段面试的视频,让学生模拟一次面试场景,给其他学生设定任务——找出应聘者给面试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通过教学软件、光盘或多媒体课件,利用其中的图片、声音、动画等元素烘托气氛。之后,老师马上揭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从而引出文章的主题。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并选取一名组长,针对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话题,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的现象和自身经历展开联想,进行体验,以课文为基础,但又不受课文的限制和约束,用已知的语言材料表述文中的题材。最后每个小组推举出一名成员陈述讨论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表现得异常活跃,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而且能够提出很新颖的观点,同时学生的口语也得到了锻炼。这不仅是语言创造性的使用过程,也是文化知识的积累过程。

(二)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自主学习体验。现代大学英语教学离不开网络,尤其是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内容丰富全面,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的学习者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专业或兴趣的学习资料;网络中的资源都会定期更新,这为学生及时提供最新的内容,这是对枯燥的英语课堂有益补充和拓展,从而促进了学习交流和参照,学习者适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和调整。从而使得个体学习者能够“量体裁衣”,有的放矢地高效学习语言。

四、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面临的考验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8

[作者简介]王亮华(1972-),男,湖北黄梅人,景德镇陶瓷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理论与教学。(江西景德镇333001)李明(1981-),男,湖北公安人,荆楚理工学院体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理论与教学。(湖北荆门448000)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0-0092-02

体育教学模式是以一定的体育教学理论或者教学思想为指导设计,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体育活动模型或者体育教学理论。由于体育模式具有系统、简洁、直观、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可以显著地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使体育教学活动更加科学化,因此一直是近些年体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随着我国体育教学慢慢呈现出由单一教学模式到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的发展势态,在指向明确、选择诸多的教学模式中,究竟何种方法能最有效地促进学生体育知识的内化、完成体育三维目标?文章认为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能为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提供有益的探索。

一、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核心内涵:引导与体验

“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是基于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型,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为指导,以体验式学习理论为基础,为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以团队精神与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社会适应性(狭义),通过教师设计有利于技术正迁移的引导性项目活动,让学习者通过个人在活动中的充分参与和体验,获得直接认知,然后在团队成员的相互交流和分享讨论中,在教师的积极鼓励和引导下,激发体育学习兴趣,提升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的目标明确指向会学技术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并在“学会”与“会学”中促进知识的内化,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适用于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主要针对技术动作的学习而设计,对场地和器材没有特别的要求,特别适合对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在实践中基于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情境学习法等实施,其核心在于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体验。

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的引导不仅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还指目标技术项目对转换了的项目活动形式的引导。“引导”实际上是教师主体地位以及传统讲解示范教学的淡化,在教与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作用还表现在教师通过设计和制定有利于技术学习的项目或者游戏,将枯燥的技术动作学习转换成有趣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反思、分享、总结和掌握,然后再次参与到新的技术动作或者转换了的技术动作的学习中,循环反复。

体验式的体育学习是指学生在体育项目的学习中以自然或者结构性的方式获得亲身的实践和感受,在获得体验和感受的过程中反思自己在项目学习中的步骤、要领等,得出抽象的结论,并在交流和讨论中调节和指导自己的后续行为。体验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项目技术,学生在参与活动、反思、讨论、总结、调节指导实践、再次参与活动的流程中循环反复。

二、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的突出功能:知识内化为能力

体育教学以身体运动为手段和表现形式,以运动技术为教学内容,但体育学科教育和其他学科一样,不仅要传授、传递文化价值,还应能使学生获得认知、情感能力、品质等方面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运动技术的学习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建立技术动作表象,接受新的知识,更应该是知识的消化和运用,内化为能力,掌握技术动作过程。

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中,教师从两个层面上引导,让学生在转换了的能促进技术正迁移的项目体验中习得知识,教学形式活泼生动,技术动作的学习环环相扣、逐步推进,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更能使学生在不断的反思、讨论、分享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在这种过程中习得的动作技术知识,基本上不会因为学生的忽略或者疏于练习而被遗忘。在传统讲解、示范、练习的体育教学中,学生听懂了教师的讲解、看明白了教师的示范,也能建立起动作的技术表象,比划着也能做个差不多,但如果不能内化为本体的感受,成为学生个体体育知识结构中的一部分,这部分知识就会时刻受到遗忘的威胁。

在引导与体验中学习技术动作,个体内化知识的过程,是个体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体系进行整合与重构的过程。知识结构的优化能剔除已有相关知识模糊、错误的部分,实现知识的正向有序累进。因此,知识内化于心的过程,并不会像知识记忆一样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在技术动作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受:看似简单、一气呵成的动作居然结构复杂、环节众多,看教师或者运动员做得轻松容易,可是自己做起来总是一错再错,按照技术表象连接起各分解动作,僵硬生涩不说,也不连贯。在这种较重的精神负荷下,一再的练习也不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度。但如果教师能引导课堂教学实现技术项目转换和正迁移,引导学生交流、分享和讨论,为学生搭建新知识与已有经验结合的桥梁,使学生从建立技术动作表象到掌握技术动作过程转化,产生内化的本体感受,相对而言教学效果就会好得多。

三、高校体育普修课应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与要点

(一)高校体育普修课应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步骤

操作流程作为教学模式的外在表现形式,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相似,大致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明确目的、确定任务;第二阶段团队热身、增进互信;第三阶段心理磨炼、应对挑战;第四阶段深度交流、共享经验;第五阶段内化消化、再度挑战。因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显著特征是引导与体验并行、技术动作项目的转换、分析交流与讨论循环反复,在课中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明确要学习的技术动作,布置课前设计好的能促进目标技术正迁移的个人或团队挑战项目,介绍项目规则和要求等。第二步:合理分组,组织小游戏热身,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第三步:组织学生充分参与体验,教师也要参与进学生的体验中,与学生即时互动、引导,并适时进行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建立技术表象。第四步: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分享经验,并结合目标项目本身反思、总结与操练,掌握技术过程。第五步:由学生或者老师进行项目总结,教师进行引导性示范,提供建议,学生再次结合目标项目消化与提高,组织学生进行再次的挑战。

(二)高校体育普修课应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要点

体育课程在一定意义上是一门行为体验课程,在亲身经历的动态过程中发展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内化,完成新知识与已有知识的整合。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就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转化的运动项目为体验练习手段,“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在交流、讨论、反思和再次的行为体验中建立技术动作过程,升华情感体验,因此情感的体验升华是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取得成功的关键。那么,实施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时,该如何催化、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呢?

一是以愉悦的感官体验催化。有趣的、快乐的和令人兴奋的观点和事物能让学生连续、全方位地去体验,从而引发学生的美感和兴奋感,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趣。如在课的导入部分设计一些快乐的小游戏,将课程技术的练习转换成一种相关的愉悦的活动形式,使学生的心理由被动到不抵制再到略有好感,进而到较为强烈的偏爱转变,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积极的情感色彩。

二是以创造性的思考催化。体育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行信息吸收、加工、整合的过程,在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用惊奇、计谋和诱惑来引发学生的信息加工,从而产生统一或各异的认识。如篮球掩护与防掩护的配合,个人摆脱防守较难,而两人之间的掩护配合就比较容易,那么防守应该如何做相应的变化?是采用挤过、穿过、绕过还是采用交换防守?进攻又要如何相应的变化,等等。学生在积极的思考和积极的行为体验中,也能升华情感体验。

三是以积极的行为催化。体验具有亲历性,没有亲身经历的过程和直接经验,就难以产生情感体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把体育运动与实际经验、生活方式或各因素的相互作用联系起来,使学生能通过体育学习方式的迁移价值来适应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的合作与竞争环境。如在体育课程学习中,组织学生进行各级别精彩赛事点评,激励学生自发组织小组赛,或者鼓励学生争做裁判员,等等。积极的参与能扩大学生的社交圈、提升学生的社交能力,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竞争意识等,积极的行为参与产生的效果也能极好地催化情感体验。

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合理转化都能有效地促进情感体验的升华。教师要以平等独立的交往原则、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目标原则、以时间内容为主的方式原则、以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原则灵活选择如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法、分组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四、高校体育普修课应用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需要明白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普修课中的应用范围。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模式,它仅适用于技术技能的学习,适合体育学习兴趣不高的非体育专业的学生。如体育课程的某些基本原理、概念,体育保健等描述性知识,由于其系统性与抽象性,用传统的学习法会更有效。

在实践中需要注意:一是目标技术项目的转换与正迁移的实现是该种教学模式取得成功的基础,这对教师的理论与实践水平、经验与控制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课前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与进度,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和目标项目技术内容,设计挑战项目。二是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讨论、分析、反思很多,教师除了要以平等身份加强与学生的双向交流,多多进行鼓励性的评价外,对于学生分组的合理性要控制得当。因为分享反思环节会因为分组不合理导致学生松散,教师需要调动每组学生的团队精神,激发组长的责任感,协助教学。三是引导体验式体育教学模式的体验、内省、讨论、分析(分享)、总结、再次体验过程相对于常态体育课程而言较为繁琐、耗时,在以时间为前提条件的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每次课都花费很多的时间去采用引导体验式教学。

引导体验式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普修课中的应用到目前为止还只是一种尝试,相关研究比较少,实践中也没有多少经验和教训可以参考借鉴,在实践中将学生的练习形式转移为对目标技术有正迁移的活动形式是较为困难的一个环节,还有待学者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9

1.1体验式外语教学概述

考尔博是体验式外语教学模式的主要倡导者,他认为体验式外语教学注重的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包括听讲、阅读、实践以及研究等,这些体验可以更好地帮助学习者掌握更多的知识点,从而完成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将人的学习过程进行划分,主要分为两类,即右脑式学习和左脑式学习。右脑式学习就是与体验式外语教学相符合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强调学习者通过实践来获得学习的知识点,需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去参与、实践和体会,这样可以更好地消化学到的知识;而左脑式学习则是与体验式外语教学模式相对应的一种教学思维,这种教学思维与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一致,主要强调学生机械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的接受,无法进行自身的思考和体验。在体验式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四要素包括参与、愉悦、共鸣、环境[1],要想更好地达到学习效果,就必须具备这四要素。

1.2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在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学的四个阶段,分别是体验阶段、思考阶段、抽象阶段和实验阶段。这四个阶段贯穿于体验式教学的整个过程中,缺一不可。体验阶段是基础阶段,这个阶段主要需要学习者在真实的生活中体验和接触世界,从而获得知识和感悟。思考阶段是学习者通过体验之后进行思考,对接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抽象阶段是学习者将自己的初步经验经过加工上升到概念阶段。实验阶段是指学习者离开体验的环境到新的环境中,将在体验环境中获得的经验运用到新的情境中,从而进行深化和掌握。

1.3克拉申教学理论

体验式教学理论是基于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所提出的教学理论。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教学因素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克拉申将情感分为动力、焦虑和自信三种类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学习自信以及过度焦虑会直接影响语言习得。反之,如果动机明确、自信满满会直接提高语言习得。所以根据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教师主要教学任务是将学生焦虑降低到最低程度。从各方面来讲,体验式外语教学不但可以减少教师在外语教学中的恐惧和焦虑,而且也能为学生营造出生动活泼、丰富有趣的课堂。

2体验式外语教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2.1创造学习环境

创造体验式外语教学人文环境及生态环境作为体验式外语教学开展的重要基本原则,同时也是体验式外语教学理论的基础工作。从各方面来讲,体验式外语教学主要是全方面创造出有助于学习者产生内心体验的外语学习环境,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并且为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创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这要求学习者自身语言学习环境需要具备一定的即时性、真实性、文化共通性。即时性就是学习对象与学习者之间能够展开交流和互动,简单来讲,就是学习者对于某个对象要素所做出的反应,学习对象应给予相应的反馈,学习者可以根据所得到的反馈,获取到相应的语言活动。所以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外语教学组织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差异,针对性地为学习者创造出更多的条件,充分运用好学校教育资源,为学习者设计出更多学习情境互动模式[2]。所谓语言学习真实环境,并不是要求实践者需要在现实环境中展开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保证人物、气氛、语言三者有效结合。想要做到这一点,教学实践者需要充分利用好现代科学技术。在外语语境中具备连接学习者文化语境所需要的要素,称为文化共通性。在外语教师将话题创设成对应的教学语境中,所创造的话题不但要反映出目标语言内涵的文化,而且也要反映出学习者在母语文化要素中所产生的关系。例如在外语教材中,设计与外国体育名人相关的故事,这样直接提供给外国学生学习汉语文化的任务,所以应该尽量包括与学习者母语文化相关的名人故事。

2.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体验式外语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为了给学习者提供更多学习参与机会。其中参与学习分为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两种形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才能直接获取到相应的愉悦体验。在教学任务设计中,教学组织者需要促使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自身的主体地位,学习时学习者才能将自身全部精力投入到语言学习中,并且产生相应的体验效果,但是要明确的是,这种活动并不是让学习者被动接受某些学习信息,而是教学组织者需要设计出相应的学习目的,学习者可以体验到自身的学习效果。在外语教学人文环境和生态环境中,充分调动起学习者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参与到语言学习中,在健康向上、和谐友好的学习气氛中,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2.3促使学生获取学习愉悦

对于体验式外语教学活动来讲,主要是追求学习者在学习中的积极体验,与学生获取到愉悦紧密结合,这样既能给学习者带来很大的学习乐趣,也能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同时还需要意识到实现自身学习价值所带来的愉悦性。另外教学设计者要敢于将学习挑战转变成学习兴趣,克服在设计教学任务中所遇到的困难。唯有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习者才会勇于面对一系列挑战,这样才能为主客体之间产生共鸣,创造出有利的条件。

2.4提高学习者学习动力

在语言学习理想环境创造的基础层次上,体验式外语教学能够促使学习参与者获取到愉悦轻松的学习体验,最终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唯有学习者不断体验到成功学习的乐趣,才能积极评价自身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同时也能为进入到共鸣和融合状态中提供更多的条件。这里所讲的共鸣状态可为学习者成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组织者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学习者的实际学习情况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习者达到自身理想的学习效果,并且帮助学习者体验到成功学习的快乐,不断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力。

3体验式外语教学理念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唯有主动积极参与到语言学习过程中,才能真正对外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3]。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学习才能获取到愉悦感,愉悦学习可以促使学习主体与学习客体之间产生共鸣,这也是体验的最佳境界。在传统外语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学手段根本无法提供这些环境要素,所以不能保证学习人员可以达到体验式外语学习所要求的境界。简单来讲,体验式外语教学理论不但全面分析了语言条件和语言特点,而且在实践形式上引入现代科学技术,促使学生能够在体验外语的同时体验到外语学习的快乐。外语教学既是一个理论教学的问题,也是一个实践教学的问题。笔者主要从外语教学理论层次上研究和分析,重视建立体验式外语教学的实践原则和基本框架理论体系,但是不管从理论层面上分析,还是从实践层面上分析,我国的外语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唯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促使外语教学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对于我国外语教学实践改革来讲,体验式外语教学理论体系仅仅是其基础工作,虽然是基础工作,但是却非常重要,是管理、开发外语教学资源,评估外语教学工作,促使外语教师发展等的理论基础。

4结语

体验式外语教学转变了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被动地位,让学生主动去体验生活,在体验中不断观察和认知,从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体验式外语教学的具体应用仍然在探索阶段,具体的改革举措仍然需要教育者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体验式外语教学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金艳.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的多元评价[J].中国外语,2010,7(1):68-76,111.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3-0256-140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13.013 

一、推销学体验式教学现状 

体验式教学是一种教育哲学和方法论。在这种哲学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教育者有目的地把学生置于直接经验和专心反思中,使其增长知识、发展技能和澄清价值[1]。 

由于体验式学习在获取“如何做”的默会知识方面有明显优势,因此这一方法非常适用于推销学等以获得操作技能为目标的职业技能类课程。依据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循环模型,推销学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可以大致归纳为四个阶段。(1)情境体验。通过案例阅读、观看推销情境视频、模拟销售等形式使学生经历推销情境,产生直接体验。(2)情境回顾与反思。学习者回顾经历的体验过程与即时感受,对体验进行分析反思,找寻情境中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原因。(3)总结归纳。通过对学生反思的引导,归纳总结出经验与教训方面一般性的结论,与理论相比照,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知。(4)设计应对方案。对推销情境进行重新设计,如考虑“如果我是推销员该如何应对”,然后撰写形成具体的应对方案。 

尽管进行了大量的教学实践,国内的推销学体验式教学仍然存在一些教学设计方面的问题,造成“学生在情境中没有参与感知”“体验环节僵化与教学内容两张皮”等现象[2]。参照库伯的体验式学习循环模型,笔者将推销学体验式教学设计的问题归纳为创设情境、回顾反思、理论指导、评价反馈四个方面。 

二、推销学体验式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创设情境的真实性不足,容易被学生质疑,降低学生学习的投入度 

对于职业技能型课程而言,情境与技能学习密不可分。情境不仅是学习技能的辅助手段,还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投入度。在学生看来,真实的情境意味着学习的有用性,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可以直接应用于现实社会,从而增强了学习的投入度。反之,戏剧化的情境或与学生经验差异较大的情境会被学生质疑学习知识的有用性,从而降低学习动机。 

很多教师喜欢在课程中采用案例分析方式创设学习情境。当案例源于国外教材时,由于国外文化与学生的经验差距较大,就可能出现学生质疑情境真实性的情形。此外,一些学生为了在情景模拟时突出戏剧化的效果,会刻意加入一些不真实的应对,也会引发对情景真实性的怀疑,进而降低学习效果。 

(二)回顾反思缺少合适文本,难以引导学生全面回顾,深入反思,发现问题 

反思是体验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只有从情境体验中发现问题,分析根源,提出解决方案才能完成体验式学习过程。现有的教学方式中,如果采用书本中的案例进行分析,案例的真实性有可能受到质疑;如果对现场的情景模拟进行分析,学生又难以记得推销过程中的各个细节,不利于反思的进行。 

(三)课程理论的指导性不足,难以使学生学以致用 

分析推销情境时,如果采用学习理论知识的教学视角,强调答案的唯一性就容易使理论成为教条,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如果不给予理论引导,又可能出现学生反思过于分散,没有统一研讨重点的情况。因此,体验式教学设计的关键是将理论学习融入具体情境,使学生能将理论知识自觉作为分析框架,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学习结果缺少及时细致的反馈,降低了学生的主动性 

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反思分析出的问题是否正确,提出的应对方案是否有效是学生关注的焦点,也是保持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要计划在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都给予及时细致的评价与反馈。而现有的体验式教学中,由于师生比不足,教师精力难以达到对每个同学学习过程的及时细致评价,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推销学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拟定任务,从现实中获取真实情境 

为了提高情境的真实性,教师可以设计活动,让学生记录现实中的推销情境进行分析。比如,推销学中识别需求、推销说明与演示、异议处理、成交等环节常见于店面销售的真实情境中。对此,教师可以选取手机等产品,让学生以消费者身份进入店面经历推销过程,并通过录音等形式让学生再现这一真实情境。由于学生对推销过程有切身的情感经历,因此对这类情境的分析往往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借鉴访谈分析的技术,将现实情境转化为可供分析的文本 

教师可以通过录音文字转录的形式让学生把现实中的推销情境转化为对话文本,让其他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这种对真实推销对话的分解可以让学生找出销售员下意识反应时出现的问题,归纳出需要注意的常见缺陷,提出针对性的方案。 

(三)将课程理论转化为分析框架和评估工具,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推销过程包括识别需求、推销说明、异议处理等多个环节。如果没有分析框架就组织学生对推销情境进行反思,很容易形成思维过于发散、讨论杂乱无章的情况。对此,教师可以在分析前,对推销步骤进行大致介绍,以此为分析框架引导学生对各个推销环节逐一分析。 

此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真实销售情境中总结出这些经验性结论,从而将推销理论转化为学生认同的评价准则。当学生进行推销模拟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其他学生利用准则对推销过程进行评价,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文由WWw. dYlW.nEt提供,第 一专业教学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5.055

“主体参与”在现代教学理论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是创新教育的核心。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需要教师引导他们以主动思维去获得新知识,而创新教育也只有在学生主体参与下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善于探究,它注重情感体验的特征,要求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是对传统的传授式语文教学的伸展,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丰富与完善。

“在做中学”、“体验式学习圈”、“发生认识论”等理论,是体验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当前认可度较高的科学教学方法。其实,体验本身就是教学的过程,也是课堂教育所要达到的实践目的之一。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它除了要让学生习得直观的书本知识以外,更多的是要刺激他对新鲜世界的体验和感知,进一步加深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领悟。现在的教育理念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新的教育方式当然要具备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双重功能,应有利于学生的能力教育、素质教育以及审美教育。

第一,新的教育方式应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体验式教学注重学生们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体验,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为直接和真切的参与和互动,在参与和互动的过程当中获得独特的体验与感悟。这就要求老师提高对自己教学水平的要求,既要熟悉教材,又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进而从课本出发,深入挖掘其中情感,创设相关性的教学情境。

情境创设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老师能否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情感之间的契合点,只有情境能够吸引学生,让学生愉快地参与进去,才能发挥体验式教学的启迪作用,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相反,如果教师创设的相关性环境对学生来说具有明显的“违和感”,那么,就很难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被动的体验和传统的简单呆板的灌输式教育就没有了本质上的区别,所谓的创新教育就成了“新瓶装旧酒”,意义不大。被动的接受或许也能让学生考高分,但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育方式的创新要以匠人精神为推力,精雕细琢,精益求精。

高中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智慧的互动和情感的交流,对话和活动环节是主要载体。体验式教学所强调的“体验”不仅有知识、认识的深化,还包含了对情感的升华,这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深入的过程。体验式教学方式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们积极地投入课堂,从而相对自主地建立起自己的知识能力体系,获得非凡的情感体验。比如,在学习课文中的《诗经・氓》这篇古诗时,学生可能直观感觉很难,但是教师可以根据现在学生的特点,将晦涩难懂的古诗以相应的情境再现,让学生带着角色进入古诗情境之中,让他们以自己的体验感受为基础,开展师生、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在这整个过程中掌握知识,并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第二,体验式教学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准备得丰富全面才行。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遵循主体性、激励性的原则,进行细心考量,精心设计,做到环环相扣,起承转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认知水平给予充分关照,才能较好地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自主地参与到课文学习中来。

例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朗读。这样可以增强课文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灵活的教学方法,激情的学习课堂,更容易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主旨,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取学习的成就感。体验式学习的终极目标还是要落脚到学生学习效率和语文素养的培养上,寓教于乐同时也要注重课堂的知识性。除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的介入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体验式学习中,教师适当的启发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高中学生自身的知识积累和生活阅历都相对有限,对问题的理解可能并不能全面,教师就要发挥答疑解惑的作用,让学生感悟文章,反思人生,以期实现知识与情感的双重提升。

第三,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学习虽然是个人的事情,可是学习的过程也同样需要团队的力量。因此,可以把小组讨论作为体验式课堂的重要方法。合作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进行思想的碰撞,能够实现知识互补。同时,这也有助于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提高。

体验式学习论文篇12

教育部等五部委联合下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要求在“十三五”期间“采取切实措施建强做优教师教育,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升教师素质能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1]为此高等学校特别是师范类专业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专业化,肩负时代重任的卓越教师。然而,文件出台的背后映射正是教师教育改革的困境,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师范人才培养的难处,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痛处。本研究旨在发展KOLB体验式学习循环理论,以地方性本科课程“语文学科教学设计”课程为案例,在智慧教学环境下,以互动式、启发式以及探究式为核心,进行循环模式设想,以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教学设计能力为中心,打造实践课程,实现师范课程的实践性取向,为新时代教师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KOIB体验式学习循环理论

美国教育学家Kolb全面审视了勒温、杜威以及皮亚杰等人研究,以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多种不同学科为视角,在体验式学习模式、行为研究模式和认知发展模式等研究成果基础上,在其理论著作《体验学习--让体验成为学习和发展的源泉》一书中,提出体验学习循环理论。Kolb认为,学习是在特定的物理空间中,学生以动态的认知体验与挖掘知识的内在逻辑形式,建立主体与客体的自我概念,理解所承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深层次的循环延续过程。Kolb依据体验学习过程建立体验式学习循环模型(图1)KOIB体验式学习模型是由四个阶段构成的循环系统,即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行动应用。该模型的关键在于适应世界的双重辩证对立之间矛盾。具有两种不同获取体验方式:感知(具体体验),领悟(抽象概括),感知与领悟之间的辩证统一需要学习者通过体验的转换才可完成。体验转化涉及到两种不同的加工方式:内涵转换(反思观察)与外延转换(行动应用)。两种不同的体验转换方式之间也存在着辩证对立的关系。[2]Kolb体验式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仅有助于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而且指向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教育者引导学生将自己的身心投入到外在的交往之中,在反思与实践中,触及到传统教育与网络学习所无法涉及的人格及社会性的发展领域。该循环理论不是简单的止步于学生的体验活动,而是通过学生对体验进行领悟、体察、反思,从而实现理性的升华,同时突破了个体学习的牢笼,以活动交往为方式,进行意义化的挖掘,深刻剖析问题,在思维碰撞中,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语文学科教学设计”课程中体验循环理论模型建构

“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是一门针对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开设的教师教育必修课。该课程是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上具有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目的是增强学生教育教学专业化的思维意识以及语文教学设计意识,提高学生教学设计能力。因此,本文以“语文学科教学设计”课程为应用案例,基于KOLB体验循环理论进行教学设想,在智慧教学背景下,改善学生学习体验,促进学生教学设计能力的培养。如图2所示:体验式教学活动流程图将教学内容分为案例讲授、研读分享、团队设计、成果展示四个阶段的外循环,每一个阶段都引导学生经历相应的内循环,即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念、主动实验。第一阶段教师进行案例讲授,通过启发提问、类比研究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具体的体验中引导学生明确任务、界定问题。第二阶段教师提供辅助支架,学生在观察、反思的过程之中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提取问题关键、内化设计结构。第三阶段学生组建团队进行教学设计建构,通过头脑风暴、分配任务、模型建构等过程,优选认知策略,设计教学方案。第四阶段学生以团队为单位进行微课制作、展示,并以线上投票、线下点评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教学设计进行一轮又一轮的迭代优化。以上的阶段中,将教师讲解、学生探索、团队合作贯穿于其中,通过内外循环、层层递进,迁移性、系统化地促进学生教学设计能力提高。以下将结合课程内容对KOLB学习循环四个阶段进行阐述:

(一)具体体验具体体验是通过把感觉、思维和情绪融入到真实的环境之中,并与之相互作用进行体验,该课程中教师内容的准备应基于学生的起点以及潜在发展点,创设情境,通过学生对知识的符号认知重组,加深其意义化、社会化的认知,打破学生常规思维,勾起学生进行意义化的情绪。具体教学如下:首先教师通过对优秀语文案例分解以及类比不同文体的案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其语文教学设计内部结构与功能,形成对相关概念宏观的初步认知。其次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优秀案例与问题案例的拆分,在互动中探究问题的根源,明确语文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基础,界定语文教学设计要素的微观问题。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拉近教材或案例与学生的距离,充分关注学生的动机、兴趣、情绪及其感受,促进学生具体体验能力的提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