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建设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4-01 10:33:50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篇1

二、群众文化和现代公共文化建设的发展困境

现代公共文化建设在发展过程中,目前还存在一定困境,首先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其文化系统机构相对比较少,不能够满足当前群众文化和现代公共文化建设所需。另外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无论是建设政策和经费投入目前均存在一定的不足。群众文化事业经费具有技术小、增长慢以及投入总量少的特点,虽然说目前其经费投入呈逐渐上升趋势,但是在国家财政总支出和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中,所占有的比重依然比较小,对其建设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最后现代文化建设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相对偏低,文化骨干不稳定,同时在加上人员流失比较严重,因此导致群众文化站多出现人员不足、无转业干部等问题,严重阻碍了现代文化事业的发展。

三、群众文化在现代公共文化建设中的发展

无论是图书馆,文化馆还是纪念馆,这些公共文化都是为了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服务的,公共文化要真正转变思路,面对大众要突出“服务”,事业单位性质不变,工作思路必须改变。我们要从过去的人民群众上门转变到文化工作到农村、社区,到最基层服务,坚持将服务面向群众,走入基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之中广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大力发展城乡文化和校园文化以及军营文化等等,为提高市民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为目标来服务广大社会。例如妇女家务劳动繁重,没有时间也没有经费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则可以适当的依照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妇女进行一些文化活动,以丰富她们的生活;少年儿童在进行学习的同时,也应该积极鼓励其去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阅读不同书籍,以增强自身兴趣爱好等等。我国拥有多个民族,文化底蕴十分丰富。由于民族种类繁多,使我们的群众文化也各种各样丰富多彩,各种文化的发展也是参差不齐。为了加快群众文化与公共文化共通过发展的步伐,就要进行全面的改革规划,建设富有特色的群众文化和公共文化体系。要想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进入基层,建设富有发展特色的模范村。比如相关的文化政府部门可以定期的组织当地文化宣传活动,加大文化宣传力度,引起人们对群众文化和公共文化的重视程度,鼓励建设新文化模范村的快速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带动群众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全面建设发展。其次要充分利用好群众广场文化活动,让其带动更多的文化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形成一个繁荣发展的和谐局面。想要更好的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资源共享就是一条合理而且经济的途径,比如说由资源共享理念推动的公共图书馆联盟。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体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文化日益增长,仅仅一个图书馆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使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的共享已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建立公共图书馆联盟是为了实现资源共享,实现互惠互利,把若干个图书馆的相关信息资源系统联合起来,以便能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另外还可以在各区县大力推广“社区影视厅”项目,将公益电影引入到社区文化中心、村居委活动室,丰富中老年人文化生活,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创建示范区(项目)正发挥着“积累经验、探索示范”的领头羊作用。构建公共文化体系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以及文明程度的保障。公共文化体系的建立是为了确保人民群众都能够平等的享受到文化的基本权利,不仅仅是城市公民,还要包括基层甚至偏远地区的农村群众。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篇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体为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已经在文化政策、设施建设、队伍组建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以西部大城市成都为例,已经成为全国统筹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试验城区,构建城乡一体文化的建设中取得良好的成效[1]。我国人民对文化要求逐渐拔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设施建设、人员、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等重要构建内容还需不断地完善与进步。

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理念和主要内涵

1.1公民自由

文化权利的基本标准就是保障公民的自由权利。每个国家的宪法制度与文化权利的文件内容都重点提到,国家公民有追求文化自由的权利,其中包含信仰、思想、艺术创作、表达等多方面内容[2]。我国所颁布的宪法内容中也明确表达了公民有追求自由的权利。但我国公民需要重视的是,国家表示公民有追求自由的权利,但并不代表公民可以利用文化自由的权利放任自由。

1.2文化参与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要有文化参与。现今我国开始鼓励人们创办民办图书馆。“科教图书馆”已经分别在10个省市创立了25家加盟图书馆。现今,民办图书馆数量快速增加。为了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采用政府协办、民企民办、民众合作创办等方式创办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占比博物馆数量超过三成,已有30家有余。其次,公民也要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项目。以北京朝阳区为例,其建设的“垡头文化中心”以社区内的居住人员自由建设,并实施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实施政策。促使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文化。

1.3文化公平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要对公共文化资源配置进行合理、公正的分配。财政转移支付的资源配置方案能够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公平与原则。社会中不同阶层的人们群众都应有权利平等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其能够充分体现文化公平。例如部分地区的政府部门在其城市决定构建超出老百姓消费水平的公共文化项目,“大剧院”为体现最明显的项目之一。大剧院构建资金较大、票价超出当地实际消费水平、大剧院的文化项目与老百姓生活实际相差较远、收益不佳等等问题都违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做不到真正的公平公正。

2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2.1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意识的全民提升,唤醒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地区的政府部门为投入建设的主体,但国家公民的参与、对于社会文化的责任承担能力也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国家政府部门与公民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完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对此,国家政府部门应该努力实现公共文化意识的全民提升,唤醒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公众文化自觉能够积极响应国家政府构建文化服务体系的号召,国家与公民之间有良好的互动。根据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民众的公共文化意识水平有待提升。从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得出结论,从产生国家形态初期,一直由权利者与高阶层人士掌握文化资源,高阶层贵族和权利统治者拥有专享文化的权力。在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进程中,也无法实现人民群众共享文化资源。也可以理解为改革开放前期,我国从未产生真正的公共文化服务形态,更无法唤醒社会公共的文化意识。社会发展到国家建立了完善的经济体制,我国公众才得以享受平民化消费和展示自我价值的机会与平台,公众公共文化意识得到唤醒。社会公众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决策层有直接的关系,更是公众文化需求的体现。

2.2坚决履行政府的文化责任

地区政府对文化共建有重大的责任义务,更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力量。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地政府要保证社会公共文化的完整构建,以不损害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为原则目标,坚决履行政府的文化责任,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具体规划、设备投入、设施建设、公共管理等方面都要进行合理的安排,从而兑现对公众的文化责任。

2.3强化对文化需求的引导,拉动积极文化内需

公众在文化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矛盾问题,是公众对文化的需求与文化实现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矛盾问题。公共文化设施在建设过程中或其服务出现问题时,就会导致其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的情况发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全面,公众参与文化服务没有积极性,其投入与产出也会出现失衡的现象。对此,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转变政府热度过高、群众过冷的情况。其中还有一点问题尤为重要,文化设施中体现文化内涵较少、民众参与性不高,导致文化设施的用处没有得到发挥。政府可以将部分文化场所进行免费开放,将收入标准降低为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的消费水平。强化对文化需求的引导,积极拉动文化内需。

2.4拓展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整合基层文化队伍资源,指导开展文化活动

我国人民群众基本都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生活水平与经济水平都呈整体上升的趋势发展。无论城市还是农村,扩展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政府部门要将分散的人群进行整合,构建基层文化队伍资源。可以创立公众文化协会,由文化部门对协会进行管理与监督,并进行辅助创建,指导开展文化活动,以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3结束语

以上内容,充分说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政府要提高公众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为公共群众建设基层、适用的文化设施项目,确保公共服务建设的公平公正。

参考文献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篇3

二、德宏州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总量不足,发展不平衡。在州委、州人民政府和省文化厅的关心支持下,德宏州公共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发展态势良好,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要求,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甚至盲区。较为突出的是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没能跟上群众的需求和时代的节拍,发展极不平衡。事实上,德宏州需要的不仅是用一组数据来说明在农村新建了多少图书馆、文化站、活动中心,更重要的是这些公共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以及在文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这需要考虑到不同县市、乡镇、村社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那些经济发展较慢、人均消费水平较低的县市、乡镇、村社,如果也一味地在文化设施建设上求大求全,往往会造成文化设施利用率低下,运作费用难以为继等问题。2、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第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时至今日,德宏州仍有部分县市对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措施不力。第二,公共文化投入严重不足。由于诸多原因,德宏州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不到位、拖欠现象非常严重,国家和省补助文化专项资金有的县市全年到位率为30%,严重影响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加之州、县级两级人民政府对文化站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各乡镇文化站基本上只有免费开放资金,无图书购买经费和设备的更新、维护经费,致使各项工作的开展非常被动。第三,发展差距拉大。由于村级和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不在免费开放政策范围内,德宏州大多数行政村基本上拿不出钱来开展村级文化活动,导致城乡之间、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生活差距逐步拉大。3、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第一,乡镇文化站队伍不稳定,能力和素质难以适应农村公共文化发展的需要。从2012年8月28日起,德宏州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文物管理所、文化站全面免费开放,但由于德宏州的文化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偏少,乡镇文化站干部队伍不稳定,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观念相对滞后,能力和素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以致公共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第二,乡镇文化专干不专职的问题较为突出。在德宏州的乡镇文化站,文化专干不专职、不专业、变动快的问题比较普遍,大部分乡镇文化宣传服务中心的编制,被乡镇党委、政府占用;许多村级文化活动室都无人管理,造成文化资源闲置,文化发展后劲不强。第三,基层文化人才缺乏。尽管省、州、县各级文化部门一直坚持对农村基层文化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培训,但是,由于时间紧、内容多,基层人员很难掌握相关技术,以致开展的文化活动质量不高,发展的后劲不足。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 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1)09-0168-07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9.028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首次未提GDP,却引人注目地明确指出:要在“十二五”期间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可见,公共文化环境建设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其核心就是科学有效地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民的文化权利[1],满足社会的公共文化需求,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向公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它是制度化的国家公共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本质是提升公众的文化品味和生活品质的一种社会福利,其结果则增强了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其服务的提供者和管理者之主体通常是政府。换言之,公共文化环境建设所需的资源主要来自政府支配的公共资源。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公共财政如何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科学的资源投入,如何构建高效的公共文化建设资源管理机制,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公共文化服务能够稳健发展。本文以安徽省财政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例,在充分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此问题给予了初步的系统性思考。有必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论及的资源投入在内涵上当属政府对其所掌握的公共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一个方面。

1 公共文化建设资源投入机制经验与启示

依循经济、社会、文化运行的一般规律,我国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核心的公共文化环境建设率先发展于经济发达的地区。梳理有关资料可以发现,深圳、上海、浙江等地业已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实践和制度经验。这些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对起步较晚的其他省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显著的借鉴意义。

深圳市政府在公共文化环境建设的资源投入方面,重视通过品牌活动的影响力、辐射力、凝聚力,吸引市民主动热情地参与公共文化活动,以营建积极、健康的公共文化环境。这些品牌活动包括:以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为重点的“深圳读书月”,以提高市民文化鉴赏品位为重点的“市民文化大讲堂”,以普及社会科学知识为重点的“社科普及周”,以倡导高雅文化为重点的“深圳大剧院艺术节”、“中外艺术精品演出季”和“交响乐音乐季”,以保护文化遗产、弘扬历史文化为重点的“文化遗产日”,以面向来深建设者为重点的“外来青工文化节”,以面向社区居民为重点的“鹏城金秋社区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等。[2]

上海市为确保公共文化的资源投入与产出绩效,努力在各类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上做文章,提升“中心”的平台作用,重视“中心”的公共性和非营利性,其路径则是通过对“中心”的严格评估来实现这一目标。“中心”获得政府资助和公共文化资源的前提条件,主要取决于“中心”的服务宗旨、组织架构、资金来源及使用、场地使用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中心”的运作和服务能力,即“中心”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具体保障方面,政府分别从管理能力、人力资源、业务能力等方面对之予以评估;“中心”的服务效率,即“中心”产生的社会效益,则是“中心”评估的重中之重,政府分别从服务的覆盖面、受众满意度、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评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情况,政府也分别从财务保障、公共关系、自身建设、社会评价等几个方面展开评定。

浙江台州市则以基层文化建设为资源投入的重点,着力建设农村、社区、企业“三类文化俱乐部”,举办“农民文化节”、“邻居节”、“企业文化节”等三个文化节,建立所谓的“百分之一”文化计划共建机制、公益性文化项目政府采购制度、文化设施建设以奖代补机制等三项文化制度。浙江的“三个三”文化工程在2010年3月被、文化部所推介宣传[3]。

作为文化大省的安徽,是连接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枢纽,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迅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环境的建设,明确提出“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为此,安徽省许多地市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不断创新公共资源的投入和使用机制,积极构建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公共文化事业投入及运行模式,积累了可称之为“四新”的公共文化环境建设经验。

1.1合作新模式

寻求政府投入与私人投入合作的新模式,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从国际惯例来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不能完全由政府包干代办,必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参与。安徽省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期摸索出一条既减轻政府压力,又能惠民的好路子。比如,芜湖市徽商博物馆,在投入机制上,即采取了私人投入为主,政府扶持为辅的方式,政府主要在土地资源上予以优惠,并要求该博物馆建成以后进行公益性开放。

1.2运营新思路

探索文化服务机构项目运营的新思路,实现低投入高回报的目标。在公共文化环境建设中,政府无疑是投入主体,但是,由经济学语境分析中的“有限政府”理论可知,政府需充分利用市场等因素,积极拓展自身的有限职能。政府在其主体性贴现后,如何保证项目的有效运转,还需要文化机构挖掘自身的潜力,发挥自身的优势;换言之,文化机构若坐等政府给钱,必然会导致自身逐渐失去活力。芜湖市王稼祥纪念馆正是基于此理念,而在服务的主体性上下功夫,探索出一条低投入高回报的运营新路径。首先,他们通过与当地高等院校历史专业的相关院系展开合作,聘请大学生做义务讲解员,这一方面节约了纪念馆的支出与运营成本,另一方面也给高校大学生提供了实践的岗位,因而深受学生的欢迎,更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其次,该馆大力精简员工队伍,狠抓员工素质建设,造就了一支业务熟练的管理、服务团队,大大节省了人力资源的成本。再次,纪念馆寻求与芜湖市方特欢乐世界合作,构建一个芜湖大旅游格局,规划出一条“游方特――参观王稼祥纪念馆”的旅游线路,既丰富了方特欢乐世界的旅游项目,又提高了王稼祥纪念馆的社会知名度,使得该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大大增强。又如,芜湖市对于那些不便引入市场机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类项目,往往利用当地高校的资源与力量,进行产品开发与展演,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共文化服务之功能,大大提高有限的资源投入的使用效率。

1.3 服务新办法

创新社区文化服务的新办法,降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对财政的依赖。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细胞”,社区内的文化服务与百姓生活贴得更近,面对的情况也最复杂,困难阻力也最多,然而在全省各地的社区文化服务建设中却涌现出许多大胆的创意。有些街道社区通过与相关文化部门合作,盘活了整体的社会文化资源,有效地节省了文化费用的开支;有些街道社区则寻求与辖区内的单位进行“共建合作”,联合举办文体艺术类活动,不仅大大提高了活动的规模与档次,也突出地增加了活动对居民的吸引力;还有一些街道社区在调动居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上狠下功夫,通过调动居民的这种积极性,增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自觉参与文化建设的信心。

1.4 改革新举措

积极推进文化产业体制改革的新举措,充分发掘潜在的人力资本。传统体制下的文化艺术团体,在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大多数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失去活力,人员“青黄不接”现象十分突出,演出设备与表演形式均显落后,往往成为地方财政的“负担”,难以发挥原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以合肥市黄梅剧院和芜湖市艺术剧院为代表的演出艺术团体,率先迈开了推进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的新步伐,将原有的事业单位改制为国有独资企业,将原先“吃财政”的固定投入改成政府采购服务,将“演出与不演一个样、一般演出与优秀演出一个样”变为“多演多得、优演优得”。机制的改革带来了活力的迸发,体制的创新带来了生机的重现。以芜湖市艺术剧院为例,根据我们实地调研所得的数据,改制前的2005年该剧院演出30场次,而改制后的演出场次在2008年就增加到了186场;2006年剧院收入为79万元,2008年则达到231万元。

由国内公共文化环境建设资源投入的经验可以看出,在我国现阶段及“十二五”期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效推进,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是基本,设施建设是基础,品牌打造是抓手,制度建设是保障,长效机制是关键,体制转换是突破,满足基本文化需求是出发点。

2 公共文化建设资源投入及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以安徽省为例尽管就历时性的纵向比较而言,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源投入之增速的确较快,同时也在局部地区和有关部门积累了可贵的经验。但是,从全局来说,由于历史欠账太多,加之社会对公共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使得这种增速若与该省同期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相比,与国内少数发达地区公共文化环境建设的成就相比,仍然存在明显的差距甚至较为突出的问题。而这类问题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某种程度上具有普遍性。

2.1 财政收入的实际效益低下

无论现行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还是中国在未来的理想时代富裕到何种程度,政府公共性支出永远都无法完全满足社会的公共性需要。按照供给支出计算中对有效供给支出的∑MB=MC的效率公式,无限增加供给产品的供给数量就必须无限增加税收收入,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要想通过承担非稳定性的奉献来无限扩大对文化供给的支出就是走向预设供给政策的反面。[4]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投入固然重要,但是一味地投入并非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关键是投入的有效产出,这就要求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进行评估[5]。目前,由于公共文化服务运行的绩效评价制度及其运行机制没有建立,导致财政投入的实际效益十分低下,参见图1。

2.2 资源保障机制不科学

目前安徽省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保障机制未能充分考虑地区差异与资源整合,众所周知,该省是个人口众多、地区差异很大的省份,东西南北中的发展皆不平衡,因此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投入及财政的转移支付中,需要对此予以充分考虑,构建科学的资源保障机制,从而提高投入的绩效。同时,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的整合状况也不容乐观。就农村“书屋”建设来说,有农委的“科技书屋”、共青团的“共青书屋”、出版部门的“农家书屋”等等,因此需要合理地整合现行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渠道,实实在在地为公众服务,而非走过场、搞形式、求政绩。

2.3 公共文化服务软件投入不足

在大力抓公共文化服务硬件设施投入的同时,也要重视公共文化服务软件建设的投入,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公共文化服务软件投入包括制度和信息建设、服务主体素质提升、公众文化素质的培养等[6]。当前,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素质亟待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素质决定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资源投入的效益。基层专职文化服务人才缺乏,队伍力量较为薄弱,普遍存在年龄、学历、知识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以安徽省颍上县为例,县文化馆18人,其中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16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8人;县图书馆16人,其中中级职称 1人,初级职称12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15人;全县364个行政村的文化室共有从业人员69人,均为兼职人员[7]。

2.4 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管理体制亟需改善

从世界范围看,政府对公共事业的介入是20世纪初开始的。由于大工业生产的影响,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急剧膨胀,对公共事业的需求也空前提高。在此背景下,政府包揽了几乎所有的公共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对公共事业采取了国有化措施,这不仅提高了公共事业设施的普及率,也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公共事业的需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投入在效率、效益以及激活其他资本的积极性方面,渐显僵化。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我国也只是近几年才全面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分析,2010年6月。

的,在投入方式上一直处于政府投入为主的探索阶段,这容易造成国家重视的“大文化”与现实“小服务”之间的结构性的体制矛盾。

由于这种结构性矛盾,政府花大力气建设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众对之的知晓率却并不高。我国公共文化环境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让普通公众享受国家改革开放的成果,提升公民的文化素养[8]。但是很多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或地处偏远民众无法问津,或无人宣传而藏之高楼,这使得这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易得性水平低下。加之很多地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接待能力有限,更制约了对公众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参见图2。因此,在制度上根本转变传统的事业型投入管理模式,建设服务型资源管理体制,成为当下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亟需完成的改革任务。

此外,安徽省公共文化的资源投入及其管理方面尚存在诸如以下一些问题:公共文化财政投入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的增速及财政收入不相匹配;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亟待财政增加投入;文化投入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例偏低;公共文化投入的区域性差距悬殊,人均文化事业费高低失衡等等。

3 公共文化服务良性运行的资源管理机制

公共文化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必须以政府为主导;同时,它的“服务”属性又决定了社会力量的积极介入本来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基于此,本文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拟从宏观的政策与制度层面和微观的对策与措施角度,探讨公共文化服务良性运行的资源管理机制的构建策略。

3.1 宏观政策与制度设计

(1)创新公共文化建设资源管理的政策支持方式。一方面创新吸引社会资本、拓宽文化事业融资渠道的办法,制定推行针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税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对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捐赠与合作,将这种“税惠政策”与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有机结合起来,调动企业法人团体投资公共文化服务的热情。

另一方面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配套手法,充分发挥财政的“乘数效应”,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实行“以奖代补”,比如一个公共文化服务项目预算投入需要资金数额为A,文化机构争取到的社会赞助资金数额为B,那么政府便可以将数额为F的奖励资金拨付给相应的文化机构,模型为:

F=(A+B)BA•P

(注:P为一定数额的百分比,具体值可以由政府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这样一方面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另一方面也大大调动了文化事业单位和服务部门的积极性。

(2)建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长效机制。就安徽省而言,目前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缺乏长效机制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运营投入不足,大量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建立起来以后,由于缺少运营经费与后续投入,使用率与产生的社会效益均很低,不能胜任长期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任务;另一个是制度支撑不足,许多深入人心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例如“三下乡”、“法律、卫生服务进社区”、“送欢乐、下基层”等,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不能提供稳定的公共文化服务。因此应在制度层面把基层公共文化环境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纳入创建文化先进乡镇和创建文明社区等相关评价体系,适当加大文化建设在政府考核中的比重。实行县(区)对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对村(社区)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于效率的长效运行机制,推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轨道,确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实实在在地开展。

(3)构筑公共文化环境建设的资源分级保障机制。首先,对于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与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密不可分的基础性文化需求与公共文化产品,应该由政府全面负责,由公共财政实行全额保障。比如公共广播、公共电视、新闻出版、党报传媒、乡镇综合文化站与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等等。其次,对于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逐渐进入人民群众需求视野的发展性文化需求与公共文化产品,应以政府为主导、全面吸纳社会资源、拓宽社会合作渠道的方式进行保障。比如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影剧院的建设和艺术演出、技能培训等服务的提供[9]。再次,对于更多地体现人民群众个性化偏好和高层次文化需求的公共文化产品,政府应该处于监管位置,通过政策引导,利用市场机制,以繁荣此类公共文化产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② 该项目成果提交安徽省财政厅后,财政部曾于2011年2月10日以新闻稿形式介绍、引用该处的论述。参见生产,促进公共文化产品市场的成熟。

(4)完善公共文化建设的人才环境。人才是文化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2007年8月下发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中,就明确提出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的要求。根据中央文件精神,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拥有充分的人才保障,应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培养机制。一是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现有工作人员实行职业资格管理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规范化管理,运用多种方式加大培训、轮训力度,着实提高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思想水平与业务能力,使他们尽快步入专业化轨道。二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人才,配齐、配强文化站工作人员。采取措施吸引各类优秀人才进入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同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公共文化建设工作,鼓励专业文艺院团的工作人员到基层担任文化辅导员和文化指导员。三是努力调动广大民众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在提高居民文化活动参与度的同时积极发现并培养业余文化骨干,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民间文化骨干在活跃基层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间文化方面的作用①。

(5)创设公共文化环境建设的资源整合机制。以安徽省为例,目前该省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由于缺乏资源整合机制而带来的重复建设和反复投入的现象时有发生,无形间增加了财政负担又没有达到投入的预期效果。创设一种有效的资源整合机制应从两点着手:其一是“合并同类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政府应该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因为不同的部门可能正在实施同一类型的建设项目,比如 “农家书屋”工程就与原先的“共青书屋”、“科技书屋”等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重复建设现象。对于这样的情况,要积极通过工作协调,合并同类项,减少重复投入与资源浪费。其二是“寻求双赢者”。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所有的文化服务项目与文化产品供应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依赖政府投入,除了政府应该全力保障的基础性文化设施与文化产品外,许多文化服务项目的实施和文化产品供应完全可以通过寻求共建单位、寻求合作对象的方式来完成②。要充分发挥财政的引导作用,积极采取相关措施,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积极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共同财政主导,社会力量普遍参与的良好格局[10]。

(6)实施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评估与绩效评价机制。建立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评估机制和公共文化投入的效绩评价机制,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最大化财政支出使用效率的重要制度保障。首先,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环境建设的指标体系。这个指标体系至少包括3层子系统,其一是公共文化服务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总体指标,包括与GDP增长率相应的公共文化资源投入的增长率、文化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人均文化事业费等等。其二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指标,包括公园覆盖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覆盖率、免费电台电视台数量、公共图书馆数量、文化馆(站)数量、博物馆数量等等。其三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绩效指标,包括公民满意度、居民人均文化消费、居民公共文化活动参与率、社会机构文化活动参与率等等。其次,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评价值的收集与测定应采用实证主义的方法,如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相关访谈等,将所得的数据通过科学的分析形成相应的评价指标。评价权数的确定应结合实际情况反复斟酌,可采用德尔菲法(Delphi)来确定。该方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他们只能与调查人员联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的结果。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为可靠,避免集体讨论存在的屈从于权威或盲目服从多数的缺陷[11]。

3.2 微观对策与措施建议

(1)现阶段公共文化建设的资源保障重点。根据我们在安徽各地的调研情况,诚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当前政府公共资源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应该重点保障以下几个方面: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建设;重大公益性活动;图书馆、文化(艺术)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运行经费和业务活动经费。

同时,必须明确各级财政的投入范围和基本保障的支出责任。市级、县级公共文化环境基础工程建设(新建图书馆、文化馆等)、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经费和市县两级公共文化业务活动经费以同级财政为主;重大文化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等)、乡镇和村公共文化环境基础工程建设(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大院)和业务活动经费要省市县乡四级财政配套[12]。

(2)转变公共文化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为了使公共财政资金更有效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由直接投入向间接投入转变。以投入方式的转变合理解决政府在公共文化管理方面的“越位”与“缺位”问题,实现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过渡[13]。二是由单一的财政拨款向鼓励捐赠、吸引社会资金的多元化投入转变。三是由对文化事业单位及从业人员的一般性投入向项目投入转变。变“吃饭财政”为“效益财政”,贯彻“养事不养人”的财政策略。四是由行政附属的事业型文化投入体制向服务社会民生的公益性公共文化投入体制转变。

(3)改变公共文化环境建设的资源投入结构。以安徽省为例,目前该省公共文化资源投入大体可以分为两块:一块是以设施建设为主的固定投入,另一块是以机构运营、活动组织为主的动态投入。从目前的情况看,安徽省各地均存在公共文化设施的公众知晓率低、使用率低、服务水平低的状况。必须彻底改变这种“建一个、荒一个”的现象,为此需科学地分配有限的公共文化资源的投入比例,注重对现有设施的功能提升,适当增加动态投入,提高服务水平,完善服务功能,让已有的文化设施和文化产品更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同时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一定要科学规划,坚决反对盲目上项目乃至建设形象工程,从而在根本上富于实效地提高资源投入的使用效益。

(4)完善公共文化建设的资金管理方式。首先,推动资金管理体制的“扁平化”,严格执行预算,将款项直接拨付给项目单位,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用于重大的公共文化建设项目的紧急投入,可以开设预算审批执行的“绿色通道”,例如中央文件中明确要求的“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其次,实施公共文化环境建设的“金财工程”,建立公共文化运行的基础信息库,发挥公共财政的高位优势,从预算安排、支出执行、文化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指标、公共文化服务从业人员等多方面实行动态监控,切实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

4结束语

以上着重分析了公共文化环境建设在资源投入和管理上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据此而从宏观的政策与制度设计层面及微观的对策与措施角度,做出了相应的回应,初步探讨了如何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得以良性运行的科学的资源管理机制。就安徽省和全国其他有代表性的地区之实际情况来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一项由政府所主导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它必须以构建科学高效的资源管理机制为核心,实现增加政府财政投入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相结合、保障人民文化需求与提升文化产业效益相结合、保持政府主导力量与拓宽社会合作渠道相结合。为此,需要政府各部门之间密切配合,统筹安排;需要社会力量积极介入,共同承担;需要法律法规建设的跟进与完善,以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如此,才能在资金安排和资源配置方面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有效整合文化资源,进而达至各部门、各层级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整合与共建共享,提高公共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益[14],真正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有质量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陈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M].深圳: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6.[Chen Wei.A Research on the System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M]. Shenzhen:Shenzhen Journalism Group Press,2006.]

[2]深圳市文化局.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圳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R/OL].(2007-06-26). [Anonymous.To Put forth Effor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 Power in This Year’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Development [N/OL]. People’s Net.(2010-04-30). .]

[7]匿名.颍上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情况汇报 [R/OL].(2010-04-21). .[Anonymous.A Report of Yingshang County about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R/OL].(2010-04-21). .]

[8]逸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部分社科专家座谈会综述[R/OL].(2008-06-25). http://zjskw.省略/Index/Catalog126/3386.aspx. [Anonymous.Several Concerns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the Summarization about the Symposium of Some Experts on Social Science [R/OL].(2008-06-25). http://zjskw.省略/Index/Catalog126/3386.aspx.]

[9]魏鹏举.公共财政的文化投入机制创新刍议[J].艺术与投资,2008,(7):68-70.[Wei Pengju.A Humble Opinion on the Cultural Investment Mechanism of Public Finance[J].Art & Investment,2008,(7):68-70.]

[10]财政部教科文司.关于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财政保障机制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08,(6): 19-21.[Department of Education,Science,and Culture of Ministry of Finance.Consideration for the Financial Security Mechanism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J].Assets and Finances in Administration and Institution,2008,(6):19-21.]

[11]刘学毅. 德尔菲法在交叉学科研究评价中的应用[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2):21-25. [Liu Xueyi. Delphi Technique in the Assess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J]. Joumal of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7,8(2):21-25.]

[12]韩梅.关于财政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的调研[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09,(5):43-46.[Han Mei.Investigations of the Support Provided by the Public Fin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J]. Assets and Finances in Administration and Institution,2009,(5):43-46.]

[13]任海涛. 关于推进县城文化建设的思考[D].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0. [Ren Haitao. Consideration on Promoting County Cultural Construction [D]. Hohhot: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2010. ]

[14]赵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财政保障机制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J].中国财政,2008,(21): 12-13.[Zhao Lu.Formulation of the Financial Security Mechanism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to Satisfy People’s Basic Cultural Demand[J].China State Finance,2008,(21):12-13.]

A Brief Discussion on Resourc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the Public Cultur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WU Zongyou1JI Yongchao2

(1.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9, China;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篇5

建国之后我国成立了文化馆,作为我国文化服务体系重要机构,文化馆发展成传播中华文化的阵地,具有综合性与开放性的特点。自从我国推出对外开放开始,经济就获得急剧发展,由此带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文化馆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传播先进科技上。伴随我们发展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日益推进,广大人民群众在文化方面的需求同样日益提升,文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这个背景之下,国家需要切实加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民众文化权益提供坚实的保障。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以来从事文化馆工作的经验,探讨了文化馆发展的作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推动文化馆发展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与业界人士共同探讨,为推动文化馆建设、发展提供参考,使其更好的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一、文化馆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发展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这一宏伟梦想,一定要提升我国的文化发展的软实力,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进一步提升文化的教育与引导功能。随着经济实力的逐渐提升,带动了广大名男子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在物质上获得充分保障的基础上,民众在精神层面的需求逐渐提高,文化馆将文化服务提供给民众,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众的生活,令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文化馆是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关键一环,对充分确保广大民众的文化权益起着助推的功能。作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有机组成内容,公共文化的服务体系属于社会文明成果,应当切实强化对该体系的建设,推动其不断完善,具体来说,应当从广大民众的文化利益入手,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精神文化的需求,充分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非常有帮助。现在我国公共文化事业依旧停留在起步时期,尽管有了很多成绩,但还存在体系不完善、区域失衡等现象,这样就很难有效满足广大民众的文化需求。因此,在今后必须加强文化馆建设,推动其不断发展。

二、文化馆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文化馆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包括保障机制不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现建设不平衡,基层文化队伍不合理,公共文化供给不足等诸多方面,这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影响很大。因此本文首先分析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为下一步提出对策做好铺垫。

(一)尚未形成完善的保障机制。

现阶段,我国投入到公共文化事业上的资金不充分,所以,造成基础设施不完善,没有充足的经费来提供支持,那么就无法开展公共文化事业。现在的具体情况是该项事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区域不均衡问题,有些地区无法提供充足的文化产品。不仅如此,地区的经济状况同样能够对文化发展起到作用,我国在该项事业上的资金来源途径非常单一,单纯的依靠政府拨款来进行运作,明显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资金上的不足,使得文化设施不完善,广大民众在进行文化活动中往往会受到限制。因此,今后应当加大经费支持,构建起科学合理的保障机制,进一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平衡。

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各个地区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失衡现象,究其根源,关键由于不同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导致,经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广大民众文化活动的发展。在经济状况相对较差的西部地区,由于自身经济状况的影响,以及国家经费的不足,使得文化馆和基层设施陈旧,文化活动内容比较单调,这样就很难引起广大民众的参与热情。这与经济水平高东部沿海地区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些地区往往建设了比较完善的文化馆与基础设施,文化设施建设比较科学,人民群众也非常方便参加各种相关活动,具有相对较高的参与热情。因此,今后必须进一步缩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三)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不科学。

研究可以发现,现阶段文化馆的基层文化队伍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人员结构不合理,年龄相对较大,具有较为落后的观念,素养根本无法满足当今工作的需求。尤其是管理人员,往往是年龄较老的人,没有先进的理念,开展活动的形式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对于各种先进的技术不能灵活融入到文化活动中,导致活动内容陈旧、缺乏吸引力。

(四)公共文化供给的随意性比较大。

国家在文化供给上不充足,同时形式比较单调,所采用的方式相对落后,在形式与内容方面不注重创新。文化馆从业者基本上没有专业背景,管理人员在性别搭配师不协调,上述问题的存在,充分表明公共文化供给上比较盲目。

三、加强文化馆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发展的有效策略

针对当前文化馆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推动文化馆发展,使其所具有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今后必须重点把握以下策略:

(一)构建起完善的保障机制。

政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导者,应当以身作则,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构建起完善的保障机制。具体来说,应当详细记录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收入,制定科学合理的保障制度以及方法,应当进一步优化经费管理制度,推动公共文化事业进程,不断拓展收入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其中,增加公共文化服务的经费。

(二)构建创新性文化馆。

如今,社会已经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因此,今后应构建现代型的文化馆,不断提升其水平与层次,积极应用各种新技术,例如互联网技术手段,打造良好的平台,提升广大民众的文化体验,使其技术手段更加现代化,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文化馆管理模式,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创新管理机制,为文化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对各个年龄段的人,提供相应的文化服务,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全面发展,构建起联动效应,从城市逐渐向农村的发展,采取流动服务的制度,符合广大民众的需要,不断增加对经济落后区域的经费,在财政预算上侧重于这些地区,进一步拉近地区之间的距离,推动地区公共文化的发展。

(四)推动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应当适当放宽公共文化服务政策,政府应当出面,来为文化馆的l展提供支持,做好宣传工作,吸引社会各界的参与,一起推动公共文化事业。激发社会各界的参与积极性,吸引企业、个人对公共文化事业的投资、捐助。应当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加大政府的购买力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政府创办的文化机构,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载体,是广大民众文化学习的场所。当前,文化馆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经费不足、人员队伍素质相对较差等,对于文化馆的发展以及公共服务的供给产生严重影响,为切实推动文化馆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应当注重以下策略:构建起完善的保障机制;构建创新性文化馆;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成伟. 试论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重要地位[J]. 大众文艺,2014,24:18.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篇6

一、引 言

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养,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与生俱来就具有公共性的特征,又因其传播迅速、受众面广、感染力强等特点,使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广播电视产业属性的不断强化,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受到极大冲击。因此,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是当前广播电视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任。

相对于文艺演出、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而言,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节目制作、播出、传输、覆盖、接受等多个环节,涉及技术、内容、管理等多个层面[1]。因此,在总结和评价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时需进行多环节、多层次考察。浙江广播电视非常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建设和完善过程中有许多创新之举,尤其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渠道、内容和资金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三大保障,这也是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三大着力点。

二、渠道建设:覆盖全,技术新

以功能划分,渠道建设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建设与新技术平台集成创新两个层面。[2]基础设施建设是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目标,保证所有公众都享有广播电视的视听权。新技术平台的集成创新是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更高目标,满足公众对广播电视视听效果的需求。

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效显著。自1998年开始,浙江省按照中央部署先后实施了三轮“村村通”工程,至2012年5月底,全省所有乡镇和99.9%以上行政村实现了有线电视联网,有线电视用户数达到1343万户,农村有线电视实际入户率提高到90.7%。在巩固“村村通”工程成果的基础上,浙江大力实施“户户通”工程,计划到2015年,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此外,浙江省还推出了农村广播“村村响”、“广电低保”、“广电进渔船”和乡镇广电站设施改造等一系列配套工程。至2012年底,将达到100%乡镇建立广播站,95%以上行政村(社区)建立广播室。对农村“低保户”实行有线电视入网费和收视费全免政策,使全省城乡“低保户”群众都能收听收看到有线数字广播电视节目。2012年将完成3000艘渔船卫星接收设施安装任务,完成200个乡镇广电站设施更新改造的目标任务。

数字化浪潮推动着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技术的不断更新。近年来,浙江广播电视在有线网络数字化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建成了全省统一的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构建了全省统一的有线数字电视发展平台。截至2012年6月底,全省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率达到97.1%,大中城市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率达到98.5%,其他城市达到90.8%。同时,积极推进有线数字电视城乡一体化发展,全省农村地区整体转换完成率和双向化改造完成率分别达到66%和47%。

由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等投资组建的华数数字传媒集团,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浙江省有线数字电视和移动电视发展的省级主体,信息化的主平台和全国数字电视、手机电视内容应用服务的重要平台。2003年,华数率先在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转换过程中推出双向互动模式,将“数字电视网、互联网、通信网”业务进行了融合,开创了跨网、跨屏、跨媒体的“全媒体”模式。2010年华数承建的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通过国家广电总局验收,成为全国首家可以正式商用的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同时,华数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数字节目内容库,储备了数百万小时的精彩视频内容,为三网融合业务提供重要支撑。

三、内容生产:公益性节目比重持续增加

播出内容是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终落脚点,内容的优劣决定着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多个领域,内容本身难以衡量和取舍,但内容所表达的价值观、功能定位应该是可以把关和把握的,广播电视的播出内容应该传达健康、积极、主流的社会价值观,体现信息传播、社会教育、舆论监督、文化娱乐等功能。

浙江广播电视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创新,无论是省级广播电视媒体还是市县级广播电视媒体,节目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公益性节目的比重持续增加。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旗下的12个电视频道和7个广播频道,有影响力的名牌栏目和精品栏目基本上都以公益性节目为主,如浙江卫视举办的大型新闻行动《五洲四海看浙江》、《创业创新在基层》、《走向蓝海》,荣获“全国10大创新创优栏目”的《我爱记歌词》、《江南》,以及关注弱势群体的《范大姐帮忙》、《小强热线》、《1818黄金眼》、《钱塘老娘舅》等民生栏目。广播的《阳光行动》、《浙江第一线》,分别开设了“厅长在线”、“向人民报告”等系列专栏,邀请省市有关职能部门领导走进直播室,与全省民众开展在线交流,发挥了通达民意、沟通社会、化解矛盾的积极效果[3]。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还创新举办了中国电视观众节,开创了广播电视“为观众办节”的先河,每年吸引2000多万人次观众参与,被称为“电视的榜样”、“观众的节日”。此外,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举办的“风云浙商”、“浙江骄傲”、“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省十大民生工程”等年度评选活动,影响也比较广泛。

2002年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专门开播了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立足全省、面向城镇、服务基层,体现了地方性、联办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的特点。2007年9月,浙江广电集团实行浙江教育科技频道和浙江公共频道的整合运营,改版后的浙江公共频道收视率不断攀升,形成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服务节目。比如浙江最前沿的创新致富资讯杂志节目《新山海经》,浙江首创的电视流动舞台形式的平民草根互动竞技节目《流动大舞台》,浙江唯一一档房产装修舆论监督服务节目《房产装修我来说》,超大容量的新闻资讯节目《雪倩说新闻》,以及浙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评选、浙江新农村“创业创富”大赛、“新农村冲击播”浙江特色乡镇全方位电视助推行动等品牌活动。

四、资金投入:多管齐下,兼顾效率与公平

浙江作为一个经济强省,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资金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单一的公共财政供给难以保证其可持续性发展。

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以公共财政投资为主,依靠浙江省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资金优势,并综合运用多种财税优惠政策。资金在投入与使用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不断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与水平,并向农村和弱势群体倾斜。

浙江省建立了对农节目服务专项扶持资金,从2008到2011年,用于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建设专项资金1500万元。乡镇广电站设施改造工程已纳入浙江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浙江省政府每年投入2000万元予以保障。“户户通”有线电视联网工程建设的资金主要由各广播电视台及网络公司负责承担,省级财政原则上不再另行安排专项补助资金。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及用户个人共同承担。“户户通”直播卫星设备购置费由用户个人支付100元,其它由省财政补助。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省直播卫星服务管理机构,承担了全省直播卫星设备的采购、发放、维修、服务等工作。

同时,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浙江广电有线网络的运营主体,对已加入到浙江华数公司的市、县(市、区),主动承担其所属自然村、行政村有线联网任务的相关建设经费。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运用市场机制,不断增强经营实力,全力推进技术装备的改造提升,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优质平台。2001年以来先后投入20多亿元,引进配置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16讯道高清电视卫星转播车和各类卫星转播车11辆,建成规模不一、功能各异的数字化广播电视演播厅21个,完成电视制作楼整体改造、广播5.1环绕声录音棚、卫视高清新闻演播厅和非编网改造等重大技改项目。计划投资启用50亿元,用5年时间建成“浙江广电传媒大厦”和“浙江国际影视中心”两大省重点文化工程项目,成为迄今浙江省投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全的现代化广播电视建设项目。

浙江广播电视紧紧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建设、内容生产和资金投入三大支柱,彰显了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较好地满足了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基金项目:本文是浙江省教育厅2010年度科研计划项目:“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战略”(y20101785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1-0107-02

一、引 言

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养,转变政府职能,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媒,与生俱来就具有公共性的特征,又因其传播迅速、受众面广、感染力强等特点,使其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随着广播电视产业属性的不断强化,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受到极大冲击。因此,加强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是当前广播电视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任。

相对于文艺演出、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服务而言,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节目制作、播出、传输、覆盖、接受等多个环节,涉及技术、内容、管理等多个层面[1]。因此,在总结和评价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时需进行多环节、多层次考察。浙江广播电视非常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建设和完善过程中有许多创新之举,尤其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渠道、内容和资金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三大保障,这也是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三大着力点。

二、渠道建设:覆盖全,技术新

以功能划分,渠道建设可以分为基础设施建设与新技术平台集成创新两个层面。[2]基础设施建设是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目标,保证所有公众都享有广播电视的视听权。新技术平台的集成创新是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更高目标,满足公众对广播电视视听效果的需求。

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效显著。自1998年开始,浙江省按照中央部署先后实施了三轮“村村通”工程,至2012年5月底,全省所有乡镇和99.9%以上行政村实现了有线电视联网,有线电视用户数达到1343万户,农村有线电视实际入户率提高到90.7%。在巩固“村村通”工程成果的基础上,浙江大力实施“户户通”工程,计划到2015年,全面完成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基本实现广播电视“户户通”。此外,浙江省还推出了农村广播“村村响”、“广电低保”、“广电进渔船”和乡镇广电站设施改造等一系列配套工程。至2012年底,将达到100%乡镇建立广播站,95%以上行政村(社区)建立广播室。对农村“低保户”实行有线电视入网费和收视费全免政策,使全省城乡“低保户”群众都能收听收看到有线数字广播电视节目。2012年将完成3000艘渔船卫星接收设施安装任务,完成200个乡镇广电站设施更新改造的目标任务。

数字化浪潮推动着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技术的不断更新。近年来,浙江广播电视在有线网络数字化发展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建成了全省统一的有线数字电视网络,构建了全省统一的有线数字电视发展平台。截至2012年6月底,全省数字电视整体转换率达到97.1%,大中城市有线网络双向化改造率达到98.5%,其他城市达到90.8%。同时,积极推进有线数字电视城乡一体化发展,全省农村地区整体转换完成率和双向化改造完成率分别达到66%和47%。

由杭州文化广播电视集团、浙江省广播电视集团等投资组建的华数数字传媒集团,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浙江省有线数字电视和移动电视发展的省级主体,信息化的主平台和全国数字电视、手机电视内容应用服务的重要平台。2003年,华数率先在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数字化转换过程中推出双向互动模式,将“数字电视网、互联网、通信网”业务进行了融合,开创了跨网、跨屏、跨媒体的“全媒体”模式。2010年华数承建的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通过国家广电总局验收,成为全国首家可以正式商用的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同时,华数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数字节目内容库,储备了数百万小时的精彩视频内容,为三网融合业务提供重要支撑。

三、内容生产:公益性节目比重持续增加

播出内容是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最终落脚点,内容的优劣决定着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效果。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包罗万象,涵盖多个领域,内容本身难以衡量和取舍,但内容所表达的价值观、功能定位应该是可以把关和把握的,广播电视的播出内容应该传达健康、积极、主流的社会价值观,体现信息传播、社会教育、舆论监督、文化娱乐等功能。

浙江广播电视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创新,无论是省级广播电视媒体还是市县级广播电视媒体,节目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公益性节目的比重持续增加。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旗下的12个电视频道和7个广播频道,有影响力的名牌栏目和精品栏目基本上都以公益性节目为主,如浙江卫视举办的大型新闻行动《五洲四海看浙江》、《创业创新在基层》、《走向蓝海》,荣获“全国10大创新创优栏目”的《我爱记歌词》、《江南》,以及关注弱势群体的《范大姐帮忙》、《小强热线》、《1818黄金眼》、《钱塘老娘舅》等民生栏目。广播的《阳光行动》、《浙江第一线》,分别开设了“厅长在线”、“向人民报告”等系列专栏,邀请省市有关职能部门领导走进直播室,与全省民众开展在线交流,发挥了通达民意、沟通社会、化解矛盾的积极效果[3]。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还创新举办了中国电视观众节,开创了广播电视“为观众办节”的先河,每年吸引2000多万人次观众参与,被称为“电视的榜样”、“观众的节日”。此外,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举办的“风云浙商”、“浙江骄傲”、“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省十大民生工程”等年度评选活动,影响也比较广泛。

2002年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专门开播了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浙江电视台公共频道立足全省、面向城镇、服务基层,体现了地方性、联办性、公益性和服务性的特点。2007年9月,浙江广电集团实行浙江教育科技频道和浙江公共频道的整合运营,改版后的浙江公共频道收视率不断攀升,形成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服务节目。比如浙江最前沿的创新致富资讯杂志节目《新山海经》,浙江首创的电视流动舞台形式的平民草根互动竞技节目《流动大舞台》,浙江唯一一档房产装修舆论监督服务节目《房产装修我来说》,超大容量的新闻资讯节目《雪倩说新闻》,以及浙江新农村建设带头人“金牛奖”评选、浙江新农村“创业创富”大赛、“新农村冲击播”浙江特色乡镇全方位电视助推行动等品牌活动。

四、资金投入:多管齐下,兼顾效率与公平

浙江作为一个经济强省,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在资金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单一的公共财政供给难以保证其可持续性发展。

浙江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投入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以公共财政投资为主,依靠浙江省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的资金优势,并综合运用多种财税优惠政策。资金在投入与使用过程中,兼顾效率与公平,不断提升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技术与水平,并向农村和弱势群体倾斜。

浙江省建立了对农节目服务专项扶持资金,从2008到2011年,用于对农节目服务工程建设专项资金1500万元。乡镇广电站设施改造工程已纳入浙江省“十二五”发展规划,浙江省政府每年投入2000万元予以保障。“户户通”有线电视联网工程建设的资金主要由各广播电视台及网络公司负责承担,省级财政原则上不再另行安排专项补助资金。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所需资金由省财政及用户个人共同承担。“户户通”直播卫星设备购置费由用户个人支付100元,其它由省财政补助。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省直播卫星服务管理机构,承担了全省直播卫星设备的采购、发放、维修、服务等工作。

同时,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浙江广电有线网络的运营主体,对已加入到浙江华数公司的市、县(市、区),主动承担其所属自然村、行政村有线联网任务的相关建设经费。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运用市场机制,不断增强经营实力,全力推进技术装备的改造提升,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优质平台。2001年以来先后投入20多亿元,引进配置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16讯道高清电视卫星转播车和各类卫星转播车11辆,建成规模不一、功能各异的数字化广播电视演播厅21个,完成电视制作楼整体改造、广播5.1环绕声录音棚、卫视高清新闻演播厅和非编网改造等重大技改项目。计划投资启用50亿元,用5年时间建成“浙江广电传媒大厦”和“浙江国际影视中心”两大省重点文化工程项目,成为迄今浙江省投资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功能最全的现代化广播电视建设项目。

浙江广播电视紧紧围绕公共文化服务的渠道建设、内容生产和资金投入三大支柱,彰显了广播电视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较好地满足了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篇8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规划课题):城市农民工文化普及知识服务平台建设研究 课题编号:GBC1212106

一、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公共图书馆是城市文化的标志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代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形态,城市文化具有先导性、引导性、指导性。城市文化载体在形态上各异,作用也有所不同,但图书馆可说是一切载体的载体。公共图书馆它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其生存状态不仅积淀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明成果,还蕴含着国家、民族走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它是文化的圣殿,收集古今中外丰富的文献资源;它分门别类使社会文献信息资源流程有序;它是传播文化知识的媒介,连接亿万读者的枢纽;它是进行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的一座无墙的大学;它是一个融服务性、教育性、学术性为一体的知识信息机构,是知识信息收集、整理、储存和传播的主要基地。

2.公共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保存、传播文献并提供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文献是图书馆开展一切工作的物质基础。关于图书馆的作用,或说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一致认为主要是三种:1.保存人类文化遗产。2.开展社会教育。3.传递科学情报。

二、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公共图书馆功能弱化,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区域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社会大学和传播信息的主要渠道。从国外不少图书馆来看,它们向公众提供的服务范围是很大的。除了提供传统的文献信息服务之外,有的图书馆专门设立了各种市民咨询服务窗口,承担市政府在市民服务方面的工作;有的设立了会议厅、演播厅、展示厅及放映厅等,成为社会、文化的中心,直接参与社会文化事业。公共图书馆已由一般的社会文化机构逐渐演变为城市的文化中心、信息中心和知识中心,为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服务。但在我国,很多图书馆普遍条件较差,馆藏信息匮乏,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不高,很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人们学习知识、获取信息,很少想到图书馆,有些人虽然去了图书馆,也往往因馆藏资料的贫乏而空手而归。久而久之,图书馆渐渐淡出领导和市民百姓的视野,有些人甚至视图书馆为多余或累赘。

2. 财政投入不够,经费不足

由于历史和体制方面的原因,经费不足是大多数基层公共图书馆所面临的现状。虽然各级政府对公共图书馆的投入逐年提高,但是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和快速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比,基层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投入明显偏低。一些地区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拨款只能勉强维持人员工资支出,甚至有些连人员工资都无法保障,根本不可能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基层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3. 观念陈旧,服务方式、服务手段落后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公共图书馆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图书馆是用以收藏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这种陈旧的观念根深蒂固,导致了很多图书馆工作人员重藏轻用,服务方式、服务手段落后,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其次,传统的工作模式也制约了工作人员的观念和认识,墨守成规,能动性较差,信息化意识淡薄。很多基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仍旧以手工状态方式为主,有的虽然引进了信息技术,但是利用程度不够,很多仅停留在简单应用方面,工作人员没有形成创造的意识,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都不高。

4. 专业人员匮乏,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加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但是在大多数基层公共图书馆中,一方面既懂图书馆专业知识又能够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才少之又少;另一方面,现有管理人员年年龄结构趋于老化,知识结构陈旧,管理水平较低,与读者沟通不畅。图书馆人员不论是自身的知识、业务能力、外语水平还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都有所欠缺,整体水平不高,这些都影响了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制约了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三、公共图书馆在城市文明建设中的措施与对策

1. 领导重视,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公共图书馆是政府投资的公益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提供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公共服务产品,政府应当承担保障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的经费。加大政府投入是从根本上改变基层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关键。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在资金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应将本地公共理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和更新改造经费单独列入预算,以防被有关部门以各种理由截留,并加强政府监督管理,才能有效推进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同时,各基层公共图书馆也要主动出击,积极向政府和社会各界争取资金,从推介、宣传入手,努力提升自身在公众及政府领导心目中的声望。

2. 开展多元化服务,让图书馆成为社会教育和市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

在科技和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教育已不仅仅限于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的传授,更重要的在于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开发智力,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公共图书馆除了向社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外,还需提供社会教育、信息交流和文化休闲等各种服务。1996年新版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图书馆应向每个人开放”,意味着图书馆将为社会每一个成员提供教育服务。图书馆所珍藏的文化典籍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运用图书馆特有的教育性与渗透性,实现对每个人的文化塑造”。图书馆要根据自身特点为市民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文化氛围,培养市民的阅读习惯,指导市民读好书,推广各种读书活动;要倡导社会文明,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地;要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健康文明的文化娱乐活动,举办如电影欣赏、音乐欣赏、美术展览、专题讲座等活动,引导市民参与高雅的娱乐活动,提高市民的艺术欣赏水平。公共图书馆还必须积极参与到社会重大的文化活动中去,为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作出贡献。

3 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基层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需要既懂图书情报学专业知识,又熟悉各种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需要高层次、高素质创造型管理人才和训练有素、学有专长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受过正规培训的信息管理人才和计算机网络人才。因此,必须加强图书馆人才队伍的建设,一方面要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现有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特别是熟悉图书馆业务知识、计算机技术、核心专业等方面知识的人才。同时还要利用可观的薪酬激励机制,相互竞争的用人机制,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才环境,真正做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为图书馆的数字化改造、信息化发展和网络化管理做好人力资源的准备。

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的根本性质决定其在城市文明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文明的载体和标志,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工具。公共图书馆与城市文明关系密切,相互促进,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必须努力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积极作用,采取多项措施,承担起自身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篇9

本文系河北联合大学图书馆科研项目“基于城镇化的高校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模式研究”(项目编号:T2013B3)和河北省社科联课题“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农村图书馆治理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303183)

中图分类号:G258.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3月4日

一、引言

2007年6月16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2011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北京召开。此次会议将审议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件。分析指出,这是自2007年十七大以来,中共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也是继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讨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问题之后,中共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备受关注。

公共文化服务,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也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建设水平不高、存在问题最多、最需要发展的图书馆。发展农村图书馆事业是对促进农村的无知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败。

二、农村图书馆建设现状及困境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面貌反映了全国的现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既是我国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公共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农村图书馆的建设是重中之重。正确认识当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我们构建科学规范的公共文化体系,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经费奇缺问题严重制约农村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健康发展。目前,我国除了少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大部分的乡镇财政都非常困难。我国乡镇政府的财政债务每年以200多亿元的速度递增。估计当前的乡镇基层债务超过5,000亿元,其中乡镇一级净负债超过2,300亿元,村级达2,500亿元。乡镇财政如此困难,没有购书经费,长期不购一本新书,图书馆的藏书变得过时、陈旧、破烂,甚至出现“空壳”现象。

以山西为例,据报道,截至2002年五台县图书馆和静乐县图书馆分别连续11年、12年没有购买图书。再比如,甘肃省80%的县级财政对图书馆的拨款仅限于人员工资,有42个县级馆没有购书经费,长年不购一本新书,只订三五份报刊维持局面。据统计,全国2,000多个县区图书馆中未达到国家最低标准的高达55%以上。为了解决经费问题,有的图书馆开始出租“空闲”房屋,有的改成了网吧,还有的办幼儿园、卖自建车库。甚至,有的图书馆在出卖工作人员的编制。经费奇缺,令绝大多数县级图书馆面临馆舍破、藏书旧、读者少、设备缺、人员多、效益差的窘境。

(二)经济基础弱,农民需求意识薄。从逻辑上讲,在新农村建设中,作为知识信息集散地的图书馆,理应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力量,从而备受广大农民的关注,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广大农村地区,很多群众对图书馆一无所知,以至于和“新华书店”混为一谈。很多农民潜意识里认为图书馆就是书店,而书店只是图书馆的通俗叫法。这种错误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对图书馆的需求。

经济的相对落后,视野的相对闭塞,影响着农村图书馆的发展。严重滞后还体现在一个方面:图书馆在农民心中的地位。笔者在山西五台县图书馆和静乐县图书馆的调查中,关于“当地是否需要设立农村图书馆”,“如果所在村有图书馆,你会去看吗”的问题,有不少农民回答“无所谓”,“不去”。这说明当地农民对科学技术和知识的重要性没有一个基本认识,对图书馆的创建、利用意识淡薄。

(三)管理制度缺失,服务问题积重难返。农村图书馆的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人员与服务方面。具体来说,表现为人员的从业素质总体水平不佳,工作待遇较差以及图书馆服务水平不理想等。用人制度的不健全表现出管理的不规范,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过关,导致图书采购质量不过关,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图书馆活动开展力度不够,读者服务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从图书馆最开始的用人环节就出现人员问题。很多县级图书馆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招聘制度,图书馆学专业或者相关专业的人要想进去工作,就得积极拉动其社会关系,否则谋取职务的机会很小。一位某县的文化行政官员曾说,该县图书馆有20多名工作人员,但真正具备从事图书馆工作业务能力的只有1人。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乡镇级、村级图书馆存在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据调查,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23个乡镇图书馆中,专职的工作人员共为5个,绝大部分村图书馆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而有兼职工作人员的图书馆也仅为8个。其次是图书馆的服务问题。农村图书馆没有专门供读者看书的阅览室,没有固定的阅览桌椅。这类现象在农村图书馆中并不鲜见。甚至有些馆所谓书刊外借就是出租书刊而不是免费借阅。以上这些问题同时存在的情况下,有效的图书馆读者服务几乎是不可能的。读者是图书馆存在的基础,而服务是图书馆吸引读者的理由。

农村图书馆工作机制不完善,经费投入无保障,专业人才缺乏,服务手段落后,发展方向不明确,图书更新缓慢,农民文化偏低。没有经费,便无法补充资源;没有资源,图书馆就形不成服务能力;没有服务能力,图书馆就吸引不来读者;没有读者,图书馆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中发挥作用就是空谈;看不到图书馆的作用,奢望政府增加对图书馆的投入又成为难题。如此,我国农村图书馆的发展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这与农村图书馆作为公共图书馆在农村地区的延伸应提供有效服务的原则明显背道而驰。

三、公共文化背景下,改善农村图书馆的可行性和优势

我国一直没有停顿过农村基层文化的建设,历史留下的不仅是刻骨铭心的记忆,还有深刻的思考。农村图书馆建设以国家提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为契机,为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科学技术、提高素质、普及计算机知识、缩小数字信息的鸿沟、丰富文化生活创造了有利条件,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一)拓展经费筹集渠道,积极寻求外部援助。政策倾斜,确保经费。作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建设工程,农村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政策保护和经费支撑。因此,各有关职能部门应该联合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的政策,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农村图书馆购置图书等支出的需要;要切实抓好农村图书馆(室)图书的配备工作,而且每年新增图书比例应不少于藏书总量的3%进行递增,做到图书结构合理,保证图书质量,提高图书的可读性。

多方募集资金,逐步建立图书馆经费保障机制。各级文化部门要争取当地财政部门的支持,切实加大投入,确保购书等经费按时足额到位。同时,基层图书馆也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公关活动,主动向社会团体和组织争取捐赠或资助,探索介入社会力量援建图书馆的有效模式。

(二)提高农民意识方面,培养阅读兴趣。影响农民图书馆意识的因素是错综复杂的,培养农民图书馆意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长期工程,结合社会现实,应当遵循一些重要的基本原则。

1、以实带“虚”。就是要求图书馆在培养农民图书馆意识进程中,首先注重务实的图书馆社会化服务工作,以良好的社会形象为基础,开展各种形式上“虚”的图书馆宣传工作。没有务实与良好的社会形象,空谈农民图书馆意识的培养,那只能让农民与图书馆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由此,图书馆既难以得到政府的支持与信任,更不可能赢得社会的理解与尊重。

2、点面结合。就是要求村级图书室、乡镇图书馆与所在地区之间产生有效互动,并形成宣传合力。培养农民图书馆意识如果仅靠一个或几个农村图书馆的努力只会出现孤掌难鸣的现象,必须依靠所有农村图书馆的共同参与,形成强大而有效的整体合力。认真、细致地落实每一个乡、村农民图书馆意识的提高工作。还应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的支持与配合,为有效培养农民图书馆意识提供可能的条件。

3、突出重点。就是优先和重点培养领导者、青少年和图书馆员的图书馆意识。在农民的图书馆意识中,干部的理念起着关键作用。干部认识不上去,村民的主动性和行动就上不去。干部有了积极、正确的理念就会带动并帮助广大村民树立自觉的图书馆意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农村中小学生是明天图书馆的主要利用者,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应当成为重要的培养对象;图书馆员既是当前农村图书馆意识的宣传者,又是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建设者,如果他们自身的图书馆意识不提高,那么承担培养农民图书馆意识的重任就成为了一句空话。

4、长期坚持。就是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农民图书馆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图书馆员有足够的耐心、信心和恒心。这不仅因为农民的图书馆权利意识有待提高,政府职能的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走,图书馆立法的进程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更是因为有法不依和农民维权意识薄弱的现象还将长期存在。

(三)完善馆内工作机制,健全人才培养制度,提高读者服务质量。完善馆内工作机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要明确为农村文化事业服务的立馆原则。明确为农村文化事业服务,就是要一切工作以农民服务为宗旨,要充分考虑到当地农村的实际环境、农民的文化水平、农村干部的协调性等因素去开展工作。建设农村图书馆的根本目标就是要为广大农村人民的生产、学习服务;二是完善农村图书馆的日常工作机制。农村图书馆要走向规范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有完善的日常管理制度。日常管理制度应包括图书馆的各项管理内容,从图书的年进购量,图书采购来源、编目加工、流通上架、村民借阅等环节,都要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有了完善的日常工作机制,既便于农村图书馆日常工作有序进行,也便于政府部门的管理和上级图书馆的指导。

在一定的客观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图书馆能否巩固和发展,管理员是个关键。因此要重视健全人才培养制度。首先要设立公平的评优评先制度。要使农村图书馆留得住专业人才,就得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给员工一个公平发展的平台。馆内每年可设置一个先进个人的奖励名额,并附带适当的物质奖励,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每月可评选服务之星,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服务热情。创造温馨的工作环境,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给予员工更多的发展空间;其次,加强对工作人员业务技能培训。农村图书馆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专业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图书馆为农民服务的质量。农村图书馆缺乏专业人才也是其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因此,提高农村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是办好农村图书馆的重要保证。农村图书馆可要求上级图书馆的专家到本馆来指导工作,高校图书馆可参与新农村建设;同时,要充分开展馆际交流,加强同级农村图书馆之间的相互学习;最后,在馆内开展每周工作总结,加强对员工的服务理念教育。

提高读者服务质量是农村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首先保存传统的图书借还服务。再举办一些专题图书展,或设立信息专栏,及时最新农业科技信息;举办技术培训班,重点科技跟踪,开展服务。有条件的农村图书馆要与本地区的农技中心、林业站、科协及其他相关农业科技信息服务进行联合,形成网络,将本地区有实用价值的信息汇集,努力创新,力争将服务做到最好。

四、结语

农业部特聘专家温铁军说,对中国而言,农民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因为中国的农村人口,占了全国总人口的半数以上。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在这难得的发展机遇里,农村图书馆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农村图书馆的创办、巩固与发展,有助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拓展更加广阔的农村科技信息领域,开发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新型人才,促进农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从而加快奔小康,继而跨入农村现代化。总之,将农村图书馆放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环境中探讨其发展治理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黄体杨.我国农村图书馆(室)界定初探[J].新世纪图书馆,2008.2.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篇1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是实现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地公共文化服务,是当前我国政府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落实文化惠民政策的重要任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提出,对我们公共图书馆的发展和办馆思路更明确了崭新的方向和更艰巨的社会服务任务。目前,社会上的文化娱乐场所均为私营化、经营化、市场化的服务形式,而社会的最基层、最普通的公众阶层大部分为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残疾人以及城市下岗困难职工等弱势群体,他们难以享受消费式文化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图书馆公益性文化服务的作用更为突出。公共图书馆应承担起更为均等化、多元化的社会公益文化服务的责任,为政府办实事、为公众办好事,为自己办新事。

中共牡丹江市委《关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到2012年底,在中国中部地区和黑龙江省率先建成广覆盖,高效能、可持续的部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牡丹江市朝鲜民族图书馆,要积极响应市委的号召,在“部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中发挥好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中应有的作用。怎样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好作用? 首先,要明确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实质和基本特征。

(一)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内涵?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含义:“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影、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齐全、使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要构建这样一个体系,积极推进公共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免费开放,促进各行业文化设施公用共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完善服务设施、拓展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容,健全公共文化产品市场化机制。在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服务机构、队伍建设以及公益性文化单位布局和职能上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建设。

(二)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首先,就是要以人为本,以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和文化需求的满足为根本目标。其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除政府主导意外,鼓励和扶持民营文化团体、民间文化社团、群众自办文化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定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需求,要建立合理机制,鼓励文化人才的自由流动和才能的发挥。改善文化单位的服务质量,满足公众的不同文化需求, 才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营造良好的公共文化生态环境。

(三)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特征?公益性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特征。政府文化行政部门应加强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不能允许公益性文化单位在享受政府财政支持的同时,进行商业性经营活动。在文化公益事业方面,私有化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香港的图书馆均以政府直接拨款为主,政府不应把纳税人提供公共文化物品视为财政负担,而应作为政府财政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只有把政府的财政支持和行政监管结合起来,才可能保证文化事业的公益性。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和知识资源。图书馆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机构,还体现着一种公共生活的理念。任何一个公民,都有权利接触他所需要的信息,没有人能够拦得住他。不仅文化人需要图书馆,那些社会最底层的普通百姓,只要是个还在呼吸的人,都有权利走进任何一家公共图书馆。这是一个文明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

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位置?怎样发挥重要的作用?结合图书馆实际谈以下几点:

(一)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职能作用。

公共图书馆作为人类公共需求的产物,他所提供的服务实质上就是一种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与私人物品相对的一个经济学概念,私人物品是满足个人需求的物品或服务;而公共物品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公共图书馆属于公共物品,是有政府通过全民税收支持其经费开支而向公众开放,免费为全民所利用的文化教育设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公共图书馆自身是普及群众文化的重要阵地,是提高公民素质的一种“平台”,也是公民享受文化权利、支持终身学习的有效方式。因此,在无偿的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不可动摇的位置。另外,坚持图书馆的公益性,也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目前,我国综合国力还比较低,人民用于文化消费费用还非常有限。同时,我国图书馆的主要经费来源于国家拨款,从某种意义上说,图书馆的人和一切文献、设施均是国家所有。因此,无偿的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也是理所当然的。

(二)发挥公共图书馆“终身教育”的职能作用。

公共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是收集、存储、传递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为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研服务的重要场所。公共图书馆不仅是构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全民实行“终身教育”的学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是任何学校都无法替代的。终身教育既是一种先进的思想体系,又是一种崭新的制度体系。图书馆是“知识的宝库”,又是“没有围墙的大学”。可以说,图书馆是面对最广泛人群可持续发展的终身教育的最理想的场所,又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不仅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全社会中是一所不受年龄限制,对全民进行终身教育的大学校。当前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图书馆通过网络教学,广大读者不但可以获得广泛的现代信息资源,在学习时间、学习进度方面可自行安排,使更多群众获得图书馆教育机会。这种对全社会成员知识普及教育的职能是任何学校无法完成的。牡丹江市朝鲜民族图书馆,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公众读书学习需求,在开关时间上加大服务力度,每星期保证开馆7天,全年开馆时间达到330天以上。广大读者赞扬我们图书馆说:“朝鲜民族图书馆,是读者终身教育的好学校。”

(三)发挥公共图书馆“学术科研”的职能作用。

公共图书馆不仅是学习知识,图书阅览的场所,也是做学问、搞学术科研的场所,这是公共图书馆的又一重要功能之一。我国的许多名人,也都“出自”图书馆。如康有为、梁启超、鲁迅、以及现代的科学家等等,都曾在图书馆做过学问,写出了自己名著,成就了一生事业,更不用说我国近代图书馆事业的开拓者缪荃孙先生。

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知识信息枢纽之一的公共图书馆,面向全社会提供综合型的信息服务,强调的是公共图书馆“为学术科研服务”,把他摆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突出位置。图书馆要更优质的为“学术科研”服务,首先就要做学术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的服务,要做到“专中求全、广中求精”。图书馆文献服务中,既要健全、增设于学术科研的设施和资源,又要健全、增设于学术科研的软件和硬件。“参考咨询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灵魂,是衡量现代图书馆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朝鲜民族图书馆为进一步提高“参考咨询服务”水平,去年选派两名青年馆员到省图书馆参加“网上咨询服务”专题培训班,全面提高咨询服务业务水平。今年又购置了30台新电脑,增设了网络信息服务平台,为更好地开展网络信息服务,“参考咨询服务”等业务打下良好基础。知识经济的新时期,现代化公共图书馆应要培养一大批知识全面、技术高超、反应迅速的网上咨询服务专业人员,适应学术科研的图书馆重要功能,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做出应有的贡献。

1.关键词: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图书馆的“公益性”作用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篇11

摘 要: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殊的一部分,完善的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很好地保障残疾人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残疾人群体的基本文化需求。但是,我国的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还很不完善。以结构功能主义方法论为理论基础,研究和分析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结构和功能,使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能够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关键词 :残疾人;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结构;功能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11.039

*基金项目:2014年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2014049719003)

收稿日期:2015-04-16

1 结构功能主义方法论与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在2006年“公共文化服务”这一重要概念被国家提出以后,无论是政府还是个人都越来越意识到公共文化服务对于文化生活的重要性。加快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明确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具备的各项功能,对当前我国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结构功能主义,是现代西文社会学中一个发展历程较短,但受重视程度较高的理论流派。它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的系统,各组成部分以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整体上它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任何组成部分的变化都会趋于新的平衡。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内外结构所具有的功能不是单个的分割开来的,它们的功能是相互作用、相互连接的,只有各个功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整合,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价值和功能才能实现。可以说,作为整体社会结构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结构,在它的建设和长远的发展过程中,结构功能主义都应作为重要的理论和方法论贯穿始终。

2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结构体系

根据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现有的社会资源和社会经验,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建设的结构体系由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保障体系、产品生产运营体系、信息集成体系、资金保障运行体系、人才体系组成。

2.1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保障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需要政府承担主要的责任,积极为残疾人制定和实施基本文化权益保障政策。为了确保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切实有效,就要尽可能地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残疾人自己的意见,最好是能够开通一个征集各方意见和收集相关信息的渠道,这样既方便了群众发表意见,也方便了政府收集信息。各级人大、残联等相关的组织或单位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出台的相关政策都能有效施行。与此同时,政府应该重视相关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可以对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行行之有效的理论研究,使政策实践能够获得深厚的理论支撑。

2.2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生产运营体系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生产运营体系是指专门针对残疾人进行文化服务的包括产品选择、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产品营销等环节的体系。这一体系的关键作用在于相关企业能够长期为残疾人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供给。这一体系在产品选择和产品设计方面,应有效地与政策保障体系和信息集散体系相结合,时刻关注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了解信息集散体系收集的有关残疾人文化需求方面的相关意见,同时也能听取相关专家的建议,做到产品选择契合残疾人的文化需求,产品设计吸引残疾人的文化兴趣。在产品生产方面,要做到保质保量,让残疾人能够买时放心,用时舒心。在产品营销方面,要使用合适的宣传手段,积极开拓销售市场,让尽可能多的残疾人享受到文化产品服务。

2.3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信息集成体系

这一体系的主要作用是面向不同的人群收集、发布、传播公共文化、文化服务相关方面的有效信息,这些人群包括残疾人群体、文化服务相关的工作人员、专门从事文化服务研究工作的有关专家、企业人员以及一般的非残疾人群体,在这些人群中残疾人群体的相关信息的收集、发布和传播是重中之重。相关的机构或组织可以借助互联网、新闻媒体、电视、广播等媒介进行公共文化、文化服务信息的收集、发布、传播。同时,其他非残疾人群体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积极配合政府、残联等做好相关信息的集成工作。

2.4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资金保障运行体系

这一保障体系主要包括资金投入和资金运行两个方面。关于资金投入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投入,政府在进行财政投入的时候应该进行合理的考量,比如在建设文化服务设施、投资文化产品的生产、培养文化服务人才等方面要进行合理分配,分清轻重缓急,比较重要的方面在财政投入方面可以放宽,不是特别重要的方面则可以缓一缓,从而做到张弛有度,有的放矢,另外从中央到地方的资金投入比例也要合理分配,而不能有所偏颇。在资金运行方面,要建立保障资金安全运行的有效机制,从上到下的资金能够足额发放、及时到位,并有效监督各级政府能够将资金用到实处,确保资金保障运行体系能够支撑其他体系的正常运行。

2.5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体系

这一体系是培养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各方面的人才。不仅包括高素质的专业干部、技术人员等,还包括能够走向基层的人才队伍。目前,我国的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没有全面完成,还需要从各方面加以完善,人才体系的建设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方面。因此,应未雨绸缪,确立明确合适的目标,竭力提高各方面、各层面的人员素质,使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体系逐步完善。

3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合功能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整合功能事实上是由它自身所具备的结构体系决定的,共包含三部分的内容,分别为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显功能即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正功能即社会管理功能,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潜功能即弘扬和创新文化的功能。

3.1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显功能——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积极发展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有利于维护残疾人的文化权利、丰富残疾人的文化生活、培养残疾人的文化兴趣、开阔残疾人的文化眼界、加深残疾人的文化内涵。积极建设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对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大力支持,它对政府、对残疾人等最明显的作用就是面向残疾人所具备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

就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来说,相关人员应该在文化服务理念上,树立想残疾人所想,急残疾人所急的社会主义服务理念,并结合当今社会,为残疾人提供多元化的文化服务内容,比如服务产品的多元化、服务设施的多元化、服务方式的多元化等等。同时政府、残联、企业等机构能够积极宣传和践行公共文化服务,在全社会的范围内营造为残疾人进行文化服务的良好氛围,并积极拓宽为残疾人提供文化服务的途径。现在常见的提供文化服务就是通过博物馆、文化馆、广播这样的途径为向残疾人提供文化服务,但是在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显然是不足以全面满足残疾人的文化需求的。

3.2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正功能——社会管理功能

残疾人群体本身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仅凭借其自身的能力很难得到基本的保障,尤其是他们的文化权益更容易被忽略。但是,残疾人的文化权益也是残疾人应该获得的重要权益。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建设过程中会为残疾人提供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公共文化活动场所、文化产品等健康向上的文化内容,在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向残疾人群体倾斜,使文化资源能够均衡布局、合理配置。

除此之外,残疾人由于相对于非残疾人而言较少接触社会,从而也比较缺乏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等。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备的文化服务性质,不仅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步培养残疾人长久性地、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在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残疾人潜在的创造力和自我约束力,并且能够有效的向残疾人传播一些法律知识和社会行为规则,这可以说是传播法律知识的一条捷径,使残疾人不仅提高了内在文化素养、培养了残疾人必要的维权意识,也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残疾人抵制犯罪的能力,降低残疾人犯罪的概率,从而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3.3 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潜功能——弘扬和创新文化的功能

面向全体残疾人所建设的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针对残疾人群体,提供一个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吸引更多的残疾人对本土文化的兴趣,在提升他们的文化修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文化自豪感和责任感,让残疾人群体感受到我国本土文化的优越性,积极推动本土文化的传播并努力发展本土文化。

现在,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对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就包含对文化创新要求的提高。关于文化的创新,可以从我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明两方面入手,既要去粗取精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又要海纳百川借鉴世界其他文明,从而形成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还可以体现自身特色的文化内容和形式。不过,文化的内核一般来说是比较稳定的,而文化的形式则会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当今的文化创新主要体现在文化形式上的创新。建设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利用当今的网络技术、电子技术等手段,面向残疾人群体提供文化内容的多种表达和传播方式,在创新文化形式的基础上创新文化,实现文化的现代化。在现在的生活中,人们对于传统文化越来越少的接触或者了解,比如书法、剪纸等。对于残疾人群体来说,他们比非残疾人更少的接触这些优秀文化。所以,残疾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要在稳定的文化内容的基础上创新出有吸引力、易于接受的文化表达形式,以此传递深层文化内涵,让更多的残疾人受益于本国文化,热衷于本国文化。

参考文献

1 J.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 周怡.社会结构:由“形构”到“解构”——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理论之走向[J].社会学研究,2000(3)

公共文化建设论文篇12

1三项国家重大文化教育工程

1. 1现状

由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一项用数字技术组织的,以网络形式的,具有双向使用功能的文化创新工程。也是一项惠民工程和德政工程。它将优秀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整合,通过网络传送到城市农村的基层文化单位,最大限度的为社会公众所享用,实现优秀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共享。工程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实现以国家中心、省级中心为龙头,市级分中心为枢纽,县、市公共图书馆为基础,农村乡村和城市社区文化站、图书室为重点的覆盖所有城市社区和农村乡村的公共文化信息资源服务网络。汇聚其它文化机构的各类优秀文化资源,以及民间传统文化资源,让公众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民,通过“天网”或“地网”可以方便快捷的享受文化信息资源。

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中央组织部、财政部在新形势下实施的造福亿万农民群众的一项功在当代、惠及长远的富民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创新工程。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是由国家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实施的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教育均等,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惠民工程。

这三项工程的实施,给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但是,我们也看到,在繁荣的背后,存在着许多深层次的问题。

1.2存在问题

1.2.1财力资源的重复投入和发展不平衡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都是国家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虽然由不同的主管部门实施的,但国家财政部均参与其中,其设备的投人均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分担的,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中央财政的投人占有较大的比例。在实施过程中,基本上是各自为政,互补隶属。虽然牵头实施的部门不同、工作重点不同,但三者的服务对象是基本上是农村最基本的群众,在服务平台、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内容、终端设置等方面也有许多相同之处。

经过几年建设,贵州省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中心现已具备资源接受、制作、、人员培训的能力,数字资源总量近6.8tb。贵州省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从2006年10月全面启动以来,目前已建立了省级“先锋在线”前端播出平台,收集整理了可供基层收看学习的各类教学节目2800多个小时,建成乡镇、村和城市的街道、社区等基层党组织终端站点18000个,计划到2007年底完成终端站点16000个,约占全部建设任务的90% ,2008年将完成全部终端站点建设任务,基本形成全省城乡一体的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贵州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也基本上普及到村级小学,基层网点也达到20000多个。目前,我省已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这三项工程中,无论是建立的乡镇和村级网点,还是数字资源,都处于较低水平。一个村既有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网点又有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点的现象普遍存在,且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相比较,设备投人和发展状况也不平衡。

1.2.2受人才资源的限制,工程的效益发挥不够理想

三项工程基本上都是依托计算机网络或者卫星传输、有线电视网络传输为手段的高新技术来实现资源共享的。但是,在农村,特别是在贵州这样的西部贫困地区,县、乡镇的计算机人才十分缺乏,甚至有的乡村干部对计算机的认识还停留在表象阶段,威宁县支中心仅有3名工作人员,下属650个村级网点,几乎没有人懂得计算机的一般操作程序,各中小学远程教育网点的工作人员也是有教师兼任的。各乡镇、村技术人员因工作关系,经常变动,往往接受共享工程培训的人很快离开现在工作岗位。由于人才匾乏,一些偏远山区的乡镇因操作不当,造成设备损坏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需要花很长时间到县城维修,甚至有的因经费困难干脆不去维修,形成设备闲置。据2007年9月的调查,威宁县650个村级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点,正常开展活动的不足70%,甚至个别村几乎全年役有开展活动。这种状况不仅不能发挥作用,而且造成国有资源极大的浪费。

1.2.3数字资源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存在着重复建设的现象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小学远程教育都把数字资源建设作为工程实施的重点,各自都在建立自己的数字资源。虽然各自的资源建设重点不同,但由于役有统筹规划,有许多数字资源仍然是重复的,打开各级各自的网站和镜像站,相同或者似曾相识的数字资源随处可见。特别是电子图书、影视节目等数字资源重复量较大。随着技术的进步,数字资源传输也随之多样化,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整合工作的通知》(远通联发[2006]1号)和贵州省委组织部、省远程办、省文化厅、省财政厅(关于加强全省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整合工作的通知》(黔组通〔2007]10号)要求,加强对“两项工程”的资源整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避免重复投资、资源浪费,推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网络优势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步骤。通过对“两项工程”的基础设施、教学资源、组织管理等资源进行整合,将有效地扩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覆盖面,丰富现代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目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汇集各类资源达35tb;“十一五”期间将达100t$以上,每个基层用户将拥有5万种以上电子图书、9000部以上数字视频节目和40个以上多媒体数据库的文化资源),提升“两项工程”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2加强三大资源整合是县级公共图书馆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当务之急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中小学远程教育相比较,虽然目前的发展规模、普及程度还有一定的差距,但就数字资源建设看,无论是数字资源数量,还是涉及社会领域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县级公共图书馆在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如何进行资源整合,就成了当务之急。

令人高兴的是,进行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建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领导层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多次出台资源整合的相关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国农村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必须坚持“整合资源,共建共享”的指导原则,充分整合各系统各部门现有的基础设施、教学资源、管理队伍、站点场所、技术和资金等资源,多方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因此,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资源整合,是完全必要和可行的。

扎实做好资源整合,既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正确政绩观,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资源,避免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作用,构建“远教搭台、部门唱戏、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机制,实现优势互补、互惠多赢,推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与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健康协调发展。最近,贵州省委组织部、贵州省文化厅已经就资源整合问题发出通知,拉开了资源整合的大幕。共享工程贵州省分中心还与省农业厅、省计生委、省环保局、省科协、省烟科所、省疾控中心等相关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商讨我省资源库建立的问题并达成一致意见,全力配合共享工程贵州省文化资源建设。利用共享工程平台为广大农民群众服务。我认为:资源整合,要立足于实现“多赢”,坚持统筹规划、密切合作的原则,明确资源整合工作任务,重点加大整合和协作力度,真正使“几张皮”变成“一张皮”。

2. 1整合墓础设施和网络资源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要在省、市、县三级“先锋在线”前端播出平台上进行对接,实现远程教育资源与文化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电视上网”工程终端站点同时作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基层服务网点,为基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播放文化信息资源。实行“一站(点)两牌”,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实现统筹规划、共同建设、共同使用。中小学远程教育播出平台要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程播出平台对接,让文化信息资源和党员干部教育资源进校园。

我省于2006年底建立遍及遵义全市的“文化共享工程”县级分中心、基层分中心以及基层服务网点,初步搭建起市、县(区)、镇(乡)、村四级网络构架,成为全国文化共享工程实施运行五年来,第一家达到了“全区域覆盖”的地级市。2007年,国家中心再次向遵义市8个县配送了8套文化共享工程设备。2008年,8个县下辖114个乡镇全部配备文化共享工程设备,进一步完善了遵义市文化共享工程网络服务体系。

遵义市文化共享工程网络服务体系建立以来,各支中心、基层分中心以及基层服务网点因地制宜,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点,利用文化共享工程资源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为改变遵义市农村文化生活贫乏的状况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基层广大群众的欢迎,被有关媒体誉为“流动的数字图书馆”。

为确保遵义市文化共享工程的资源利用最大化,让更多的基层群众得到实惠,遵义市开拓思路,强化全局意识,打破条块和部门的局限,实施了文化共享工程与遵义市广电网络、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及国际互联网的整合,实现了“多网合一、一网多用”的目标,创建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探索出一条西部地区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新途径,在2006年6月“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经验交流会”上,被国务委员陈至立誉为“遵义模式”。

2. 2整合数字资源在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省级“先锋在线”播出平台主页面,设置“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专题栏目,播出由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提供的资源。在各地州、县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平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可以利用自己已有的大量数字文化信息资源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中小学远程教育服务,并不断开发整合资源。在数字资源建设上,根据各自的工作重点,既有分工,又有协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