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合集12篇

时间:2022-09-12 07:25:16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篇1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篇2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现状笔者对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工作与就业指导处的关于学生在校的基本信息统计数据进行整理,结合从教中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访谈和观察,认为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2011-2013年这三年的首次就业主要表现出三个特征:(一)该专业毕业生以签三方协议形式就业的首次就业率①低2011年,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共73人,至毕业派遣时,签订三方协议的有18人;2012年该专业毕业生共56人,签订三方协议的有21人;2013年该专业毕业生共35人,签订三方协议的只有3人。

(二)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

签三方就业协议的毕业生中,2011年签约机关事业单位的有3人;2012年没有人签约机关事业单位;2013年签约机关事业单位2人。此外有少数升学的学生,其他学生均进入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及民营企业)工作。

(三)该专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且考研时多选择新学科

毕业生继续升学的意愿强烈,据访谈,2013年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比例已达到40%,而他们大多不再继续报考公共管理类学科,转而投身其他学科。2011年,该专业毕业生升学5人,2012年升学7人,2013年升学4人,这些学生均被其他专业录取。综合上述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特征,可看出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较弱。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困境的根源

有必要思考为什么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量递增,而就业率并不理想?为什么毕业生就业去向不是以该专业的研究对象———公共行政单位为主,而以企业为主?为什么学生在升学时放弃原学科?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12级(入学)共有学生25名,笔者在2014年11月随机选择了其中14名学生进行结构式访谈。并运用同一份访谈提纲于2015年4月随机选择了2013级25名学生中的24名学生进行了结构式访谈。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前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涉及到专业定位与社会认可度、招生规模、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五个方面。

(一)专业定位与社会认可

教育学者们定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培养公务员与管理干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那为何在国家及地方公务单位的招录中基本没有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职位?在这个问题的驱动下,笔者自2009年从教以来,就这个问题向接触到的二十名公务管理人员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均表示,医疗、教育、环境等公共事业的管理工作要具备具体的医疗、教育、环境等方向的专业学科背景,而“公共事业”研究太宽泛,无特别的专业技能。当然这种说法本人认为值得商榷。所有的公共事业的管理活动中既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解决近期的问题,也需要具有综合背景的专业管理人员来统筹长远的发展。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注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医学或文学学士学位。这种做法使得社会各界很难从专业名称上推断出这个专业到底是学什么的,能做什么工作,造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社会中的认知度不高。该专业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大,且考研时多选择新学科。通过调研,2012级学生有7名要考研,其中1名的意愿专业为公共管理类的行政管理专业。一般来说,本科生考研首选本专业,可在1997年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

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管理类一级学科公共管理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目录里根本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②。既然要换专业,很多学生在考研时干脆选择就业率高的新学科。社会认知度不高,自然影响到该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对于问题“这个专业是你们在高考时主动选报的还是后期调剂的”,2012级有12名学生表示该专业是自己主动选报的,但报志愿时他们及家人对该专业的理解和现在经过两年多的专业学习后的理解有很大差异。在后续问题“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本科修读专业,你们会选择什么专业”的回答中,14名学生中竟无一人继续选择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2013级的24名学生的调查中,17名学生表示该专业是自己主动选报的,但报志愿时他们对该专业不了解以及当时是补录没有其他选择了。若可以重新选专业,他们中除1人外全部都选择报其他专业。这表明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可度低,这会影响到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和生活中的自信心,进而影响到将来在任职单位的表现,学生个体在任职单位的表现会影响社会对此专业的认同下降,这将增加该专业就业中的困难,形成一个恶性的累积循环。 (二)招生规模

自1998年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首先试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设此专业的高校在不断增加:2004年全国已有224所院校设立该专业,而到了2009年底,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472所,仅在五年内就翻了一番,至2013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已有500多所。招收学生总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考虑到近年此专业的就业压力,内师大公管院已经大幅缩小招生计划,但就全国看来,毕业生市场供给量大。

(三)课程设置

在日常谈话中,有学生提到了“我们学的课太宽泛,什么都学,又感觉什么都不精”,基于此,笔者提出了“你认为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能不能提高就业率”的问题。2012级学生中有5人表示不会,他们认为课程设置和就业率没关系;5人认为能;4人认为应该有提高,但影响不大。认为课程设置和就业率没有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学生解释说,就业困难是整个社会的就业环境和社会认知所致。在课程设置方面,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定位是“厚基础、宽口径”,课程涉及文科类和有关理科类的知识,如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高等数学、行政法、统计学、应用文写作等等。课程体系内容丰富,但囿于学校层面的课时要求和专业师资的限制,课程设置还是侧重理论学习,缺少实践机会,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实践存在相脱节的现象。

(四)师资力量

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系专任教师只有8名,其中有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的有4人,兼职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事务的有3人,教师数量不多,并且缺少双师型教师。学生实习平台建设不足,实践环节需要实习基地,这涉及到和公共事业组织的对接,而行政事业单位出于业务保密和业务纪律的考虑并不愿接受过多实习生;若采用实验室实践,需要优质的软件系统,而国内市场上在售的相关软件在设计理念上重事务操作而轻决策,实践中收获有限。

(五)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该专业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面对调查中“你已经为就业做了哪些准备”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都说准备考研、考证。在考证的选择上,大家的选择同质化:考教师资格证和会计从业资格证,理由是“不知道该考什么,但是大家都考这两个证,所以我也就随大流”。这是一种盲从的状态。至于毕业后三年所期望实现的具体职业目标,大家表示没想那么细。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意识,也就不可能主动去学习求职技巧和技能,在求职时处于劣势。关于求职期望,对问题“你首选的职业及行业是什么”,2012级17名学生们的答案同质化———公务员和银行,他们的解释基本围绕着职业社会声望高、薪酬待遇高、工作环境好以及休假有保障。可见职业相伴的回报是学生们择业的第一关注指标,那些选择公务员的学生们都没有提到专业对口的原因。对问题“你想到什么地方工作”,2012和2013级同学的答案涉及到北京、上海和“家那边的城市”,其中的关键词是一样的———“一二线城市”。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

(一)教育部门推进体制改革

就业形势不理想,为什么全国范围内设置该专业的高校数量却仍然增加?原因可能有二:一是高校功利化趋向明显。许多学校为了扩大办学规模、增强学科实力和提高办学效益,尽可能多地申报专业和招生,二是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有权批准所辖区域高校的专业设置计划。应全国统筹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确保市场中公共事业管理

人力资源的供给均衡。 (二)学院调整方案适应社会,引导社会

出于就业压力和师资有限的双重考虑,内师大公管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经逐年减少招生人数。即使如此,每年的招生录取分数线仍然在微降,这使得生源的素质无法保证,可进一步减少招生人数。为了适应社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坚持既重理论又重实践,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投入,努力实现在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建立实习基地;通过对往届毕业生进行追踪分析他们工作中需要的知识结构来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公务员考试应试课程,开设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申论、公共基础知识和公务员面试指导等专题选修课程。学院为了引导社会正确理解并接受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可以到对口就业单位比如各类公共事业相关单位进行主动宣讲和推介。

(三)学生规划职业生涯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篇3

1、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前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该专业是培养公务员与管理干部及研究公共政策和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政府和其他公共管理部门的职能及管理手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主要是为国家培养现代公共管理人才,加强公共政策与管理的深入研究,以促进国家的改革与发展。

2、本专业的就业范围相当广泛,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服务系统等的办公和管理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篇4

此外,我也很注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有较强的计算机网络以及操作能力,能非常熟练地运用各种基本的应用软件。这些开阔了我的视野和思维,使我具备更为多元的知识体系,学习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性有所提高。

本人是性格良好,我为人真诚坦率,自信大方,乐于主人,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协作精神;工作和学习态度严谨,踏实负责善于解决复杂问题;富有创新意识;身体素质健康,长期坚持锻炼,培养了坚忍不拔的品质,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大学的锻炼使我成长,成熟,让我吸收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为人处事的能力。走上社会之际,我将努力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尽快使自己融入到工作岗位中,做一名优秀的从业者。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而过,美好的大生活就要接近尾声。在大学四年紧张而有条的学习生活里,我本着学好本专业,尽量扩大知识面,并加强能力锻炼的原则;大量汲取知识财富,锻炼了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我努力的学习基础课,深研专业知识,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名列前茅,连年获得奖学金,受到老师好评。马上就要离校了,对于这四年我的进步自我评价如下。

大学期间,本人系统学习了公共管理、管理学原理、管理心理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管理经济学、公共关系、公共财务、管理定量分析、应用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文秘等课程。通过学习,我系统掌握了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谙透现代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一般管理方法、管理人员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能从事公共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具有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能成为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及各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篇5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10-0152-02

一、引 言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于1998年被教育部正式列入本科专业目录,并规定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从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迅速。2000年,全国有包括武汉大学在内的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4年迅速增加到327所,至2005年已有500多所高校(包括高职高专在内)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专科生。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现状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培养目标笼统,难以体现专业个性特点。到目前为止,有关该专业的较完善、较统一的教学规范仍未确定,各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建设、教材建设及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都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分歧。在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对培养对象规格层次的定位不准确,对培养对象所适宜的工作领域的界定过于笼统,对培养对象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不够全面,不够具体,缺乏专业特点等。2.课程体系庞杂,专业特色不明显,校际差异较大。本专业普遍存在着指导思想不明确,人才培养模式不清晰的现象,由此导致了课程设置的五花八门。例如,某工业大学将课程体系高度概括为3大类:经济类、社会类、管理类;有的学校课程内容包罗万象,覆盖了文、理、工、管、经、法、政、社等大学科的内容;有的学校课程设置中大部分是经济学与管理学类课程,把本专业视为面向社会的经济管理。3.专业方向越位。根据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准确理解,本专业的培养方向既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过于狭窄,但不少高校却偏离甚远。从一些高校在本专业之下设置的方向名称就可看出问题来,这些方向名称有:行政管理、政治学、物业管理、房地产管理、环境经济。以上方向中,行政管理是与公共事业管理并列的两个二级学科专业,将前者作为后者的方向,犯了逻辑性错误;政治学是属于法学门类的学科,而非管理学门类;物业管理与房地产管理是属于工商管理学科,而环境经济应是经济学专业的方向。

国外高校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此相应的概念是“非政府部门管理”、“第三部门管理” 等所谓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但鲜有专门针对“非政府部门管理”或“第三部门管理”设置的本科专业,一般只在大学的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相关的课程,或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如美国约翰- 霍布金斯大学的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中心。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来看,争议最为突出的是高等学校培养该类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由于专业特色不突出,致使社会上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模糊,不明确本专业学生的定位,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该类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没有实现专业初创时的预期目标,大量本科毕业生并未进入公共事业管理领域就业。社会对公共事业管理的普遍认识不足,不知道行政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区别在哪里,不明白公共组织和政府机关究竟有那些分工。认为该专业培养的学生不是专业人才,没有实在的东西,成了“万金油”,而大多数的用人单位都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因此,造成学生就业难。该专业在家长、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有网站将其列为中国高校十大最差专业之一,专业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对前途感到渺茫。

为适应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华侨大学人文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全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于2007年10月27 日至29日在福建省著名侨乡泉州市举行。来自全国三十多所高校的六十余位从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关于专业方向问题,会议认为:由于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校五花八门,各有不同的办学层次、办学基础和优势学科,因此各高校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摸索出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专业方向,应根据学校的不同而体现特色,这种特色应建立在本学校原有优势专业的基础之上,例如财经类院校可以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原有的财经专业相结合,培养既掌握公共管理一般知识又具备公共部门财务专业知识的新型管理人才。但遗憾的是,由于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大多关注专业类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问题,本次会议没有就综合类院校如何在专业方向上体现特色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根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来看,江西师范大学是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中唯一的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管理方向)专业,第二批和第三批公共事业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的学校分别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北大学、白城师范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潍坊医学院和云南大学,其中除了东北大学和云南大学属于综合类院校外(且这两所院校属于1999年首批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试点院校),其他五所院校都结合本校特色突出了公共事业管理的自己特色,或是卫生事业、或是教育管理、或是体育经营管理特色。

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策略

一个专业的设置应该是基于社会实践需要的,其办学规模、专业方向等必须与之相适应。但就目前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现状看,突出问题是招生规模太大、专业特色不明显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及人才实际需求相互脱节。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重点突出“多维发展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设计。即建立模块式的课程体系和动态的教学计划,根据社会需求,把专业知识本位与职业能力本位两种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分类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并建立一系列有力的教学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方案顺利实施。从基本流程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运用系统论和控制论理论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学是建立在政治学和经济学基础之上、研究社会领域内公共事务管理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其人才必须具有以管理科学为基础,由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知识交叉渗透的多学科知识结构,学校必须建立适应多层次、多方向发展要求的课程体系,同时要建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加强实践能力训练的教学保障体系。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原来的教育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师范类),可将教育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教育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农科类高校依托农业学科优势,主要培养面向农村公共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当然我们不是说专业方向定了位,有特色,培养的学生就好“销售”,就能向自己的专业领域输送人才,我们必须严肃且慎重地思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一味按照“特色”模式培养实用技能型的工具性人才,注重培养学生专业操作应用能力,就限制了他们将来的就业领域或转向其他行业的潜在能力,以及进一步学习研究的能力。所以,本科层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既不是培养直接的现成的公共组织管理者或公共商务服务人员,也不是仅仅培养“拿来即用”的实用型人才,而应该在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基础上,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即使基本素质培养和职业技能训练相结合。课程设置上具体表现为,通过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思想素质,培养其认识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思维、决策能力,通过专业选修课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即解决问题、执行决策方案的能力。这样,学生毕业后,既可以再深造学习,成为理论研究型或学术性人才,又可以通过一定的职业技术准备走入社会,参加生产和工作,还可以通过经验积累和进一步学习,成长为中高级管理人才;或者可以不太困难地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转行学习和工作。

总之,各高校建设有自身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势在必行,但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在充分调研和严密论证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的规律有序的进行,确立可行的模块方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改善学生的就业状况。

参考文献:

[1] 李燕凌,杜宝贵等.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4(6).

[2] 宋琪,方永恒.对构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篇6

本文系石家庄铁道大学管理教育创新高地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一门运用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专门研究公共组织的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原相关专业的调整和改革,于1998年开始建立的旨在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专业。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

(一)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公共管理学科,是面向应届高中生招生的本科专业之一。要了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必须弄清楚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区别。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同属管理学类的一级学科,公共管理是指公共事业组织依法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它提供的是公共产品,追求的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平分配;工商管理是以私人企业为管理对象,以提供私人产品,获得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管理。所提品性质的不同是两个学科的本质区别。

公共事业管理和行政管理专业同是隶属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两个专业,行政管理主要是指政府的管理,而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指公共事业组织的管理,它是把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性组织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覆盖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领域,甚至涉及到群众组织、社会团体、志愿性公益性组织以及部分中介机构和委托机构。

从一个国家对整个社会的管理来看,行政管理是国家权力执行机关的行为,代表政府意志,具有强制性;工商管理是以企业自身利益为核心的管理,具有明确的经济目的;而公共事业则处于两者之间,是涉及国家长远利益的微利事业,具有社会公益性质,以提高社会水平和质量为宗旨的组织或部门。

(二)国外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发展特征。公共事业管理是20世纪六十年代首先在欧美发达国家兴起的一个重要学科领域。但是,在西方国家高校的学科专业设置中,并无“公共事业管理”这一专业名称,他们对该类人才的培养是与其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背景相一致的。比如,美国学者菲利浦・科特勒认为,整个社会组织划分为企业、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三大部门。由于西方国家公民社会发达,诸多的社会公共事务主要由社会组织进行自我管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较少。因此,西方公共管理人才的就业去向主要就是非营利组织,这些非营利组织涉及文化娱乐、教育研究、健康医疗服务、社会服务、环境保护、发展与住宅、法律宣传与政治、慈善中介与志愿、国际活动、宗教、商业与专业协会等。这样,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类专业即据此来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课程门类等。公共管理类专业在西方国家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发展前景极其广阔。

(三)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产生与发展。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公布的新专业之一,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由于公共事业涉及社会领域广泛,公共事业管理渗透到了除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之外的其他一切领域,为高校提供了广阔的办学空间。从全国情况来看,开办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院校包括师范类、医学类、体育类、科技类、农林类、财经类、综合类等各种高校。由于学校的性质与类型不同,而且大多数学校都是依托本校原有的学科基础来举办该专业的,使得各学校在专业方向的设定上各有侧重,形成了社会公共经济管理、教育管理、科技管理、文化管理、社区管理、保险管理、资源与环境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劳动管理以及城市事务管理、农村事务管理等专业方向。有些方向实质上是对较早之前的教育管理、体育管理、文化艺术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等专业的一种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较好的大都是依托所在学校原有专业优势而设置、有相应专业方向的院校,而那些既无原有专业依托又无学校名气支撑却办起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地方院校,正经历着培养目标难以确立、培养方案难以稳定、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学水平难以提高、毕业学生就业困难以及第一志愿招生难以保障等困境。

二、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的两点建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国外引入到蓬勃发展,再到目前面临的毕业生就业困境,正承受着一段磨难过程。但我们并不能就此否定它的价值与存在的必要性,而是要以发展促进矛盾的解决。从促进就业的角度来讲,笔者认为应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一)课程设置与培养定位要突出特色。在专业建设发展过程中,课程设置应服从学科体系建设的要求,遵循统一的专业规范。要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强调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突出公共事业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必须以公共事业管理为核心,各门专业课程和其他课程有机配置形成有机整体,在保证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平台课程、体现其专业规范的基础上求特色。专业特色是一个学科专业的优势所在,是一个学科专业在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是一个专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许多卫生、教育、体育类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由卫生管理、教育管理、体育管理专业演变而来的,学科定位清楚,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所培养人才被社会广泛认同。因此,各高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学科基础、师资力量、办学优势,整合各方面的力量,确定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如农业类院校可以定位于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师范类院校可以以教育事业管理为主,财经类院校可以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原有的财经专业相结合,培养既掌握公共管理一般知识又具备公共部门财务专业知识的新型管理人才。

(二)学生要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当前就业形势趋于紧张,其中既有社会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高等院校扩招速度超过社会岗位增加速度,本科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毕业生应该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既要避免孤傲心理、攀比心理、完美心理、急功近利心理,又要克服急躁、焦虑、自卑、依赖等不良心理。能正视现实,勇于竞争,不怕挫折,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合理进行职业定位,找到切入社会的起点;其次,必须正确进行职业定位分析,了解公共事业管理涵盖的范围,在多领域、多层次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不要盲目追求高薪水、高福利、高社会评价的职业,要树立从基层做起,从具体业务做起的思想。

近年来,扶贫开发、弱势群体权益保护、社区服务、经济中介、慈善救济等公共事业的新领域不断出现。越来越宽泛的职业范围为该专业毕业生求职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比如,社区服务,无论是在农村社区还是城市社区,都有越来越多的公共组织在提供医疗、保健、文化休闲、养老、绿化、环保等社区服务。只要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确定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一定能找到用武之地。

(作者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篇7

国外高校并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与此相应的概念是“非政府部门管理”、“第三部门管理”等所谓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而其设置的本科专业,一般只在大学的政府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或管理学院开设相关的课程,或建立相应的研究机构[1]。

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研究重点集中在教材建设方面,最具影响力的有中山大学教授王乐夫主持的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公共管理学科建设”,以及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的相关课题。南京农业大学整合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各个专业资源,成立了高等农业院校中的第一个“公共管理学院”。从国内主要研究结果来看,争议最为突出的是高等学校培养该类专业人才的“出口”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1“变异”与“超前”论

认为我国所谓的公共事业管理是从国外“第三部门管理”研究中嫁接过来的,是针对中国特有的事业单位而展开的专门研究,具有“变异”特征。虽然国外早有“第三部门管理”研究热潮,但由于我国“第三部门管理”并不发达,受体制因素制约,事业单位改革进展缓慢,因而大兴“公共事业管理”研究,特别是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与人才实际需要相比,实属“超前”。该观点主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主要培养以“考研升学”为主要目标的“知识发展型”人才。但由于目前我国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中没有“公共事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教育经济与管理等相近专业,因此培养知识发展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存在着“考研升学”障碍。

1.2“准公务员”论

认为我国大规模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是以培养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准公务员为主要就业目标,这是适应转型时期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也是适应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一些学者对我国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调查后认为,目前公务员队伍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不足20%,且多没有管理类专业背景。

目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就业岗位出现分流现象,不是政府不需要这类人才,而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公务员制度建设滞后的体现,是体制性问题。但事实上,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规模并不引人注目。我国公务员考试中并未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门槛,考试中行政管理专业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更具优势。这样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准公务员”的目标也难以实现。

1.3“泛管理人才”论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比较宽泛毕业生在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等领域寻找就业机会,是十分正常的现象,它反映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基础的宽广性。但从多数高校实际运行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培养计划来看,由于缺乏工商管理、企业管理或经济管理等专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训练,该类专业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内的专业技能不强,因而其就业率受到明显影响。所以,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成为适应众多管理领域的“泛管理人才”,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不适合的。

2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针对以上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在当前和未来的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上,应注意以下几点培养要求。

2.1注重公共事业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专业性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应该至少能够“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工作,这些部门所涉及的行业,工作岗位就已经十分广泛,在学生四年的大学教育培养中已经很难成为这么多领域的通才。因此,有必要在该专业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某一方面的专业化教育,以提高学生自身能力和专业水准。

2.2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在专业培养的过程中,按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有目的推动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唤起学生不断追求新目标的需要、兴趣和意向。在发展、变化的思想指导下编制的教学目标,应能体现“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的能级转换、梯度渐进,不断开掘更新的“最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获得大限度的发展[2]。学生进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这个平台之后,首先是学生认识、了解这个专业,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根据自己的特点深入、潜心这个专业,最后才会热爱这个专业。

2.3满足个性化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

创新的特征落实到教育环节上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要重视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处理好教学的公共性和培养的个性化的矛盾,为学生成才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公共事业管理本身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让学生的个性与教学相结合是公共事业发展的需要。同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个性的发展也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4满足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需要

现在各个高校都在强调要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的特点是:注重个体的特别性;强调教育过程的终身性;要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整体性;面向教育个体的全面性,避免歧视;突破传统,注重培养实际性的职业能力;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充分发挥[3]。“职业生涯”教育理论的前提条件就是针对受教育个体的特殊性,这与我们国家传统倡导的“因材施教”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

2.5满足用人单位选择的需要

面对“千人一面”、“广谱抗菌”的培养模式,用人单位早已经提出了自己的异议,同时这样一种培养模式也给用人单位招聘选择时带来了很大的选择成本。

突破这样的培养模式,让大学重现自由发展的时代是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责任,尤其是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专业,本身就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因此更加应该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层次、多元化地凸现个性,也给用人单位更加丰富的选择。

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迄今未能对其专业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形成共识,教育部公共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多次召开相关高校专家学者讨论,也一直未能形成较为规范的专业课程体系,这给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人才培养教学模式上有必要确定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利于高校根据自身教育资源优势,培养出具有校本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

3.1确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人才的社会需求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改革进程密切相关,应针对各种公共管理部门人才需求的实际要求,加强专业能力训练和公共服务能力培养。同时要增强学生对管理类相关专业课程的选修自由度,提供更丰富的专业实践机会,以适应更广泛的就业需求。各办学单位要在充分进行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确立灵活的培养目标。例如,由文化事业管理专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化事业管理类),可将文化传播学作为学科基础,主要培养文化事业管理型人才,充分发挥教学经验成熟、就业定位明确、教育资源充足的优势。科技类高校依托技术优势,主要培养面向科技事业领域的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这种培养方式也有其发展空间,符合当前我国提高科技服务能力、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且有利于办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方向。

3.2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整的教学保障体系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建设是基础。高校应努力在课程模块设计、主干课程规范、校本课程开发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打造特色。教学保障体系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当前最困难的是师资队伍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尤其需要充实具有在公共部门特别是事业单位工作经验的教师充实到该岗位,以实际经验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在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方面,既要重视校内教学实验室基础设施的建设,又要重视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或大中型企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校外合作教学实习基地。

3.3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

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应充分把握机会,总结教学经验,避免学生的实践目标不明确,学生参加积极性不高,抵触接触社会的心理。: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实践教学重要性教育与引导,使之高度重视,树立实践思想意识,积极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篇8

(二)学科专业发展及社会对人才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虽然近十多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迅速,但该专业招生情况却并不乐观,在全国出现了“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高校数趋于增长,而招生却趋于递减”的现象;同时,从全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该专业学生从业形势不乐观,学生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学生就业去向以企业为主,到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工作的比较少。另一方面,从社会发展来看,随着中国“NPO”(非营利性组织)和“NGO”(非政府组织)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社会对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人才需求必将大量增加,故从社会的人才需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状况以及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改革调整该专业课程体系,减少基础理论性课程,增加实务应用性课程,切实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升该专业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

(三)对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也是合作育人模式的要求。近年来,许多高校开始对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探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育人培养途径探索,如校府合作、校企合作、校社合作等,以期尽可能广泛地拓展学生的多方面公共管理技能。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内容,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的改革,必然要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作相应改变,利用合作育人平台下的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资源,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不仅有助于学校与社会各部门共同开发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改进考核方式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程体系建设,能保证课程内容始终与社会发展同步,也符合本专业学科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二、“合作育人”模式的内涵、特点及其指导作用

合作育人,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已经成为国外高等院校的普遍共识,并成为大学制度化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大家都认识到在学生培养中,需要借助校外的资源来扩展教学内容,丰富教育手段,提升教学效果。但是,在实践中,多只限于个别课程,没有从专业整体的课程体系来构建。且较多的是职业技术类院校在教育中利用企业现有设备及技术培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而公共管理类中开展课程建设较少。所以,将公共部门的资源引入到公共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过程,并且能具体到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就需要探讨和研究。

所谓合作育人模式是指以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学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等组织机构的合作为基础,以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系为保障,以合作项目为载体的集多种教学方法(方式)为一体的共同培养人才模式。其特点在于以合作育人为平台,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合作育人平台三者作了开创性的对接。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体现应用性的课程体系来实现,应用性的课程体系又通过合作育人平台来实现。怀化学院按照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要求,积极推行以“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途径”三者一体的人才培养改革。即:人才培养规格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人才培养内容融学生“公共能力、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为一体;人才培养途径融“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校园文化活动”三个培养平台为一体。怀化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自2005年招生以来,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但由于受学校发展和学校自身资源条件的限制,课程设置中基础理论性课程偏多,应用实务性课程较少,授课、师资也都是由学校独立承担,没有将社会公共部门资源引入到学生培养过程,并能具体到课程体系建设中。其结果是学生理论知识强,而实际应用能力偏弱,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有一定差距。基于此,利用合作育人平台下的政府、企业、社会等各类资源,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不仅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具有指导作用,而且对于教学手段、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合作育人模式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篇9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缘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新古典自由主义思潮推动下西方国家“第三部门”的蓬勃发展、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引发的职业化管理需求,一些大学如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纽约大学等为回应社会发展需要先后开设公共事务(管理)专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社会公众对公共产品与服务巨大需要与供给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显现,作为对社会需求的回应,教育部(原国家教委)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正式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次年秋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所高校率先试点招生,随后开设此专业的学校迅速增加,到2006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学校多达303所。与开办高校多、招生规模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高校培养目标不清晰、方向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健全、专业特色不明显、就业出口不畅通等。这些问题不解决将直接影响该专业的社会声誉直至专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解决的根本思路是对人才培养模式逻辑起点的正确认识和逻辑体系的完整构建。本文试图以多元化结构与平衡的视角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必要性

1.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当代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内在要求

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高层次有用人才,这意味着高等教育必须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需求相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推动高等教育量的增加和质的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办学层次不断提高,本科阶段教育将越来越多的成为一种中间阶段的教育而非终极教育,研究生教育将日益扩大并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当代高等教育的这一发展趋势,内在地要求本科阶段教育更多的体现为素质教育而非职业教育,相应地,本科阶段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更多地体现为素质取向而非职业取向,传授与训练多种知识、技术与能力将成为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文理渗透”、“理实交融”、“多学科交叉”、“跨学科学习”等将成为本科阶段成功教育的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结构将被不断采用并成为一种本科素质教育的制度保障。

2.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大势的外在要求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类组织处于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之中。一方面,许多问题(无论是技术的还是管理的)的复杂性程度在不断提高,有效开展工作、解决问题需要相关工作者了解、熟悉、掌握许多领域的专门知识,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高,单一知识结构的人员将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今及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知识的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行业新旧更替的速度不断加快,产业发展重心转换的频率不断加快,复合型人才由于其高度的灵活性和较强的适应性而明显地比单一型人才更具优势,这同样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结构提出了要求。

3.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是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直接动力

学科交叉、各学科知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推动学科和专业发展,这已是不争事实,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作为一种制度保证,有利于学科交叉而形成学科互补,有利于专业基础的夯实而形成专业特色,从而成为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像公共事业管理这样的新兴专业,没有诸如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系统工程学等学科理论知识的支撑,不吸纳其他相关学科的丰富“营养”,就无法想象它能够茁壮成长,更无法想象它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和鲜明的专业特色。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构建设想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内涵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涉及招生、培养、就业的全过程,好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招生、培养、就业等环节的一体化联动,从而形成自组织系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以系统的观点,强调从招生到就业各环节的平滑过渡、紧密衔接和闭环反馈,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就业/升学渠道和师资结构等环节。

1.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经过几年的办学实践,特别是毕业生的不断输出,各高等院校都已注意到培养目标设定方面存在的问题,比如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不高,毕业生的实际就业去向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很低等。这就要求我们有必要对此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加以重新审视,这也说明单一化的培养目标并不能很好地切合实际以及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就是在目前专业不成熟、第三部门发展不成熟、就业岗位接纳度不大的特定历史时期,根据各校各地实际,基于分类培养的思路,而对人才培养设定多个目标、多条路径,从而形成培养目标体系。比如把一部分实践能力强、富于创业精神的学生往企事业(含公益性企业)方向培养(就业主导型目标),把一部分有希望通过公务员考试的学生往公务员方向培养(准公务员型目标),把一部分刻苦钻研、品学兼优的学生往研究生方向培养(知识发展型目标),通过诸如此类的分类培养,能够使培养目标更切合实际需求,目标达成程度也会大大提高。

2.课程体系构成的多元化

基于多元培养目标和分类培养思路,课程体系构成必须多元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成的多元化,是指课程设置不仅要有理论类课程,而且要有较大比例的实践类课程。理论类课程不仅要有体现专业性质的基础平台课程,而且要有体现多元培养目标的模块方向课程;实践类课程不仅要有课程知识运用的操作环节(如社会调查、公文写作),也要有理论知识综合运用的研究环节(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还要有实际或仿实际工作的实践环节(如各类实习、模拟实训、社团活动)。另外,就理论类课程而言,除了开设公共(事业)管理类课程以保证专业性质与方向不偏离外,也要适当开设企业管理类实用课程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还要适当开设人文、理工、科普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数理演算能力,使学生系统掌握、熟悉、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技术、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3.就业/升学渠道的多元化

由于事业单位改革难度较大,进程相对滞后,且目前对从业人员职业技能要求还不高,人员进出受体制性因素制约,就业容量受限;“第三部门”不发达,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规模不大,对专业化管理要求不高;公务员考试不设“公共管理”专业门槛,相反本专业毕业生经常被挡在有特定专业要求的单位的招考资格之外,专业优势经常难以有效发挥;现行的研究生专业设置目录没有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只有行政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等相近专业方向,给升学考试带来一定的专业壁垒阻碍。从而追求单纯的“出口”模式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理想,多元“出口”模式是现实的必然选择。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就业市场上,学生的就业适应性比就业专一性更重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升学渠道的多元化,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强调公共精神的理念基础上,依据“管理主义”的共性特点,学生在包括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社区、企业等在内的各类组织事务性、管理性岗位上广泛就职或升学读研,注重“出口”的多样化和灵活性,从而形成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联动的良性运作机制。

4.师资结构的多元化

公共事业管理学是建立在政治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基础之上,关于社会领域内公共事务管理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既要以管理学科为基础,构筑起由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交叉发展形成的多学科知识结(下转273页)

(上接272页)构基础,又要以适应多元化职业发展要求为目标,加强专业的职业技能训练,从而构建一种动态均衡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决定了此专业师资结构的多元化,即教师队伍的专业背景来自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这群人组合在一起以团队的方式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和积累,一方面可以实现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学科交叉和融合,推动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良性发展。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动态平衡

根据自组织理论,一个系统自组织功能愈强,其保持和产生新功能的能力也就愈强。而系统内外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是自组织过程的基础,系统内各序参量之间的竞争和协同作用使系统不断产生新的结构,从而推动系统自身功能的升级发展。如果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促使构成该系统的多元要素之间发生竞争和协同的作用,并由此建立动态平衡的机制,那么在这种机制的作用下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从一种平衡态发展到另一种平衡态,则可实现专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建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结构的动态平衡的机制,关键是实现理论、技能与实践教学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人文社科知识与理工知识传授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专业特性突现与管理共性并具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多样化延展与特色化追求等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通过这四个方面要素间的竞争和协同,促使“文理渗透”、“理实交融”、“多学科交叉” 、“跨学科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的落实,能够形成专业发展动态平衡的机制,从而实现专业建设基调由“环境适应型”向“内涵特色型”转变,形成“公共精神”与“管理主义”的有机融合的公共事业管理独特学科体系,继而增强专业和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娄成武,郑文范,等.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0,(2).

2.李燕凌.拓宽农业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0).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篇10

二、河北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状况分析

为了探析河北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笔者从2005—2012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2001年开始招生至今共8届毕业生)毕业生中每届选取部分毕业生作为特定调研对象,主要就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密切联系的直接描述指标与间接影响因素等系列问题进行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95份,有效率达95%。被调查学生中早期毕业生(2005届、2006届)23人,占23%;中期毕业生(2007届、2008届、2009届)学生36人,占36%;近期毕业生(2010届、2011届、2012届)41人,占41%。其中男生37人,女生63人。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文科类性质专业,女生比例一般高于男生,造成问卷数量性别比例略显悬殊。根据调查问卷内容,笔者分别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意向及影响就业的因素,教育培养3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其中,第一个因素系对学生就业情况的直接描述,第二个因素系对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的勾勒,第三个因素系对学生应对就业应具备素质的剖析。

(一)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毕业生就业状况是测度专业培养效果的重要指标,就业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专业的社会认可度。而毕业生就业结构是对专业发展的深层次解析,通过就业结构分析可以看清专业课程体系的成熟度、发展重点和特色。通过调查分析可发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较高,其就业结构分布多集中于各级党政机关或基层单位,国有、私营、民营或其他类型企业也占有重要份额,对从事的行业和领域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如表1所示)。同时,通过访谈得知,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业领域多为门槛较高,竞争激烈的政府部门,加之本专业属“年轻专业”,显示度低,很多用人单位对此专业缺乏了解,故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较低,对专业持不乐观态度,但经过多次面试后能够找到比较满意或合适的岗位,从而获得较高的就业率。同时,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各类型企业将大量涌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企业对公共事务管理和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将成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一个重要就业方向。

(二)就业意向及影响就业的因素分析

就业影响因素和学生就业意向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关心的问题,明确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对于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水平、强化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专业的特色化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就业帮助最大的因素,理想就业单位性质、选择就业单位时更看重的因素及理想就业地区”等项目的调查,分析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社会需求趋势和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意向,结果见表2。表2显示,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普遍认为帮助最大的因素是相关社会实习、工作经历、社会关系和专业4项;理想的就业地区和单位,毕业生大多选择直辖市、省会城市或非省会城市的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但大多集中于河北省内。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在择业时更加看重“经济收入高、福利待遇好、工作稳定、个人发展前景好”等因素,而对于“符合兴趣爱好、劳动强度、权利和社会资源”则处于兼顾状态。此外,当问及是否自主创业时,绝大多数毕业生选择“否”,仅有6个同学选择创业,比例仅为6%。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河北省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会对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在各类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各类中小型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多层次的管理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扩大,这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学生希望在城镇化过程中寻求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

(三)教育培养因素分析

教育培养条件和环节的优劣决定着学生就业的竞争力,是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该调查从就业的教学因素和基本素质入手,探究增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外在教学条件和内在影响因素,从而调整课程设置,完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水平,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调查显示,毕业生普遍认为“专业实践教学”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至关重要,“教师教学水平”次之,再次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课程设置”。并提出“扎实的专业功底、良好的表达和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成为决定就业的关键因素。

三、河北农业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路径选择

(一)找准专业定位,服务地方区域

河北农业大学的生源主要来自于河北,科学研究所开展的多种调研实验也都依托河北地区开展,河北省也对河北农业大学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在建设中都不可避免带有地方色彩,这就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特色建设提供了契机。河北省正处于城镇化进程的攻坚阶段,城市规模的扩张、新农村建设使得各种公共事务纷繁复杂,层出不穷,需要大批公共事业的管理者投入其中。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根据河北省发展需要,以“农村公共事业管理”和“城市公共事业管理”为方向,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在各类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多层次的管理人才,推进河北省城镇化的发展,服务于地方区域。此外,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将大量涌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断增强,面向企业的公共事务管理和行政管理人才也将成为今后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设置特色课程体系,增强专业辨识度

特色化的课程体系建设度决定了学生知识体系的特色和专业的辨识度。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以专业主干课程为核心,在拓宽专业口径,强化管理基础的同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和发展战略,设置特色课程,从整体上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一个相互衔接、相互渗透、分段实施、总体安排,多层次、具有不同功能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即: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区域性地方特色选修课模块。各模块课程之间有机配置,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即以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政府经济学、公共财务、公共政策学、社会保障学等专业课为核心,以管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定量分析、管理文秘等专业基础课为框架,并辅之以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社区工作、河北省农村社会发展专题、河北省社区发展概况等区域特色选修课课程,为学生构建一个具有特色的知识体系,增强专业的辨识度。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根据调查显示,实践教学环节是构造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不仅要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实验、项目教学、情景扮演等方式挖掘资源潜力,还要多方面加强与政府、社会公共事业单位、各类型企业和其他团体组织的联系和沟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还要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增加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在实践中磨砺自己的管理技能和综合素质。此外,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也是一条有效的途径,使学生将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经验,为以后的实践教学、服务生产和科学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学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学生在基地本着边学习、边实践和兼顾农时的原则,上午听课、下午进棚实践、晚上与指导教师和基地的技术人员进行交流。通过实训,学生对育苗、定植、管理、采摘到分级包装等生产过程有了较熟练的掌握,对企业管理、市场策划、国际贸易等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正如学生调查问卷中所写的“我们能在真正的生产环境中体验实践”,“我们对蔬菜和园艺产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通过聆听企业负责人的创业经验和心得,自己对择业和创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篇11

然而,虽然在经济体制的改革方面我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政府职能部门改制却显得滞后。政府职能转变不畅、事业单位改制迟缓,造成我国的事业单位,即国外的非赢利组织发展缓慢,政府和大部分事业单位有直接或间接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在此背景下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显得有些“超前”。这是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过程中专业定位模糊,甚至不少地方综合性高校在专业培养中将之与行政管理专业等同的主要原因。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定位,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目录规定,其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成为各地方综合性高校开办专业的指导思想。从教育部的定位来看,公共事业的管理涉及多个领域,面对的是担任不同公共职能部门的“事业单位”,培养的是复合型的人才。然而,宽泛的培养口径导致各高校在安排知识教学及能力培养方面,只能借鉴现有的行政管理、教育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课程,结果内容繁复,专业性不强,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影响了学习的主动性。

对地方综合性高校而言,在政府职能转变、事业单位改革相对迟缓的进程中,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需要在教育部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具体化并有一定的延伸,培养的人才应具有新公共管理理念与新公共管理能力,承担事业单位、基层政府和农村基层管理与服务工作。相对而言,基层的公共管理与服务意识相对较弱,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政策亟需完善,待解决的公共问题也更复杂。因此,大量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从事基层公共管理与服务工作既拓宽了就业途径,也有利于基层公共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开展。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地方综合性高校应加强其公共政策分析能力、公共事务处理能力和公共责任感的培养,使其毕业后能从事基层的公共管理与服务,推动和促进中国改革事业的发展。

服务地方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立足点

地方高校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地方政府是其主要的投资者和管理者,地方综合性高校的办学定位通常为本区域培养人才,为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在当前中央和地方共管、以地方为主的现行高教管理体制下,地方高校为地方服务的特征日益明显,在招生、就业以及对周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技术支撑和文化动力的辐射作用上越来越大。因此,地方性综合性高校应以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为自己的立足点。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与发展程度不一致,决定了各地区对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人才需求的侧重点不一致。总体而言,可从以下两方面展开:

第一,以地方需求为导向,根据高校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以培养应用型、适应性人才为主,并积极拓展新的发展方向。地方综合性高校要结合学校所处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人才需求状况,结合学校既有的学科优势及发展潜力,确定本专业发展方向,并与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配合,明确未来的人才需求状况及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规格。在具体实践中,要以为地方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为已任,如社区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管理、农村公共事务管理、应急管理、安全管理等领域的人才。对于地方综合性高校而言,其一般均具备一定的学科优势,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长期积累的科研与师资优势,因此,在选择专业方向上还可以考虑从专业方向的行业性、层次性设置,培养出真正服务地方的高级专门管理人才。

第二,依托优势学科,注重专业特色。很多的地方综合性高校是由一些专业高校发展而来,均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上,应结合地方实际需求和高校自身条件选择最能突出人才优势与竞争力的专业特色领域予以重点培养。把专业建设得有特色,与其他开设该专业的重点大学错峰定位,才能避免高校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上的趋同现象,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学生的就业率上升,并真正服务于地方,才能实现地方与学校合作办学,实现地方经济发展与高校办学实力、办学水平提升的良性循环。

强化实践教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是对理论教学的验证和强化,在教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培养应用性、实用型人才为主,实践技能的培养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设计与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目前地方综合性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教学环节均非常重视,而实践教学环节却普遍比较薄弱。要强化这一内容,就需要在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实践教学运行体系等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增加实践教学课时,编制实践教学大纲。由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培养计划中,应适当减少理论教学比重,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并适当增加实践型课程。除认识实习、毕业实习以外,在一些核心课程中应适当增加实践环节,并增设一定的实践型课程,如SPSS应用、办公自动化、管理沟通、公共管理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环节落实,应科学合理的编制实践教学大纲,对实践教学的内容、目的、时间安排、教学形式和手段、教学设施条件、考核办法等进行规范。根据教学大纲和专业培养目标,制定每学期的实践教学计划,使实践教学规范有序。

第二,增加实践教学投入,购置相关设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新兴专业,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与政策倾斜,应大力争取学校相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增加对本专业的经费投入,为实践教学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建立公共管理模拟室、公共管理案例分析室,并购置电子政务、公共政策分析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教学软件,借助于现代化的信息与网络技术,用模拟、仿真手段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

第三,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新兴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落往往后于专业自身的建设。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上,首先要充分利用学院、系部和专业教师的各种社会关系,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基地或公共事业组织建立起实践教学基地;其次要加强实践教学的维护与管理,如落实教师责任制、经费保障制、教学检查评估制等相关机制,并在实践教学结束以后邀请单位的领导、指导老师和相关人员进行座谈,以维系与实践教学基地的良好的合作关系。

第四,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建设。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建立既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良好实践操作经验的教师队伍,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实践教学师资的建设。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完善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适应实践教学的需求。如鼓励教师参加培训班、学术研讨会等。二是选派部分教师到单位实习或挂职锻炼,参加管理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三是聘请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外部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的兼职指导教师,指导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建设并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篇12

(一)教师要有专业发展使命感。

一是教师要有专业发展的责任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有责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改良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修订。对于教学来讲,作为任课教师要结合现状组织教学,汲取多家之长,最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教学方式方法才是其最明智的选择,所以,任课教师要及时搜集、积累、分析、总结学生们的意见建议,这将会极大地推动教学的不断改善。二是教师应有正面的舆论导向。正因为社会需要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高校才予以培养,虽然暂时还无法看到其很好的就业形势,但是应该对其抱有信心;专业的新兴性,其教材必然不太丰富,教师可在备课时适当补充和完善。

(二)教师要有敢于挑战传统的精神。

许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既担心难以适应专业教学对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和教学方法等所提出的高要求,也担心习惯于应试教育的学生不能较好地适应改良后的教学模式而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还担心课程授课教师的不固定性使得自己在一段时间为之付出太多精力的研究与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将没有合适的“用武之地”,等等,诸种因素导致了现在公共事业管理教学的诸多尴尬局面。然而,专业年轻,教师也较年轻,这就避免了较多条条框框的束缚,也为专业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并且这也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工作应该具有的精神和思维导向。

(三)教师要有“只有最适合,没有最好”的教学理念。

在原有教学理念下,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但新兴专业的教学方式可谓是多种多样,在开课伊始,任课教师可能无法准确把握最适合师生的教学方式是什么,随后教师的教学总结和学生的意见反馈就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征求学生对本次和以往教学环节的意见和建议。总之,在整个教学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搜集教学信息,寻求师生教学相长,而不是一味寻求最佳的教学模式。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职责所在

有人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何其不幸,因为专业不是自己选的;但笔者认为,能够在大学阶段学习该专业,是一件幸运的事。因为,年轻专业的发展空间随处都在,在教师身上,更在学生身上,这就要看该专业的学生,他的“专业”修为如何了。

(一)生涯方向应明确。

“Career”一词在英文中有两种词性的解释:名词被解释为生涯,职业;经历,事业。动词被解释为(犹指失控地)猛冲,疾驰,飞奔。在这里我们特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主观方面的受教育规划,具体来讲就是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应该如何去规划。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生涯方向主要体现在就业、创业、读研、留学、入伍等五方面,由于专业年轻,使得这五个方向的努力要困难一些,往往这些,才能成为该专业更高研究起点的突破口和指示灯。

(二)专业发展规律要尊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适应整个社会发展需求产生的,然而在最初必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做的是在尊重事物发展规律之余,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专业学习上,学生要摒弃“专业的就是最好的”惯性思维。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抱怨任课教师专业出身的少,主要原因是,客观方面,新兴专业的发展规律以及高校人才引进的门槛要求决定了现阶段几乎不可能有专业教师的出现;主观方面,说明该专业部分任课教师缺乏职业责任感,不好好备课以致漏洞迭出。所以学生们应摒弃“专业的就是最好的”思想,紧跟教师教学进度,做足自己的“功课”,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