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库存管理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4-03 10:02:55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篇1

2.库存储量不合理,与生产经营相脱节。对于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所拥有的资金等资源都是有限的。一方面,为了降低库存资金占用流动资金总额的比率,企业尽量降低库存量,但是,这样其一会影响工程进度,其二频繁的补货会增加采购费用,进而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为了确保工程进度,企业在采购物资时没有合理考虑生产需求,导致材料积压,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影响了资金周转率。

3.库存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建筑施工企业为了保持施工项目的正常运行,就必须保持一定量的库存,也就产生了库存成本,包括仓储费、保险费、运费、折旧费等。而且显而易见,库存成本会随着材料的增加而增加,同时伴随着相应的设备管理费、人工费的增加,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二、改进建筑施工企业库存管理的措施

1.构建企业内部物资管理平台,优化物资采购和库存。建筑施工企业通过构建企业内部物资管理平台,将供应商的各种材料信息和施工项目的物资需求信息整合到一起,实现物资采购与库存的信息共享,这样企业就可以按照施工进度和需求合理配置材料,实现由供应商定时、定点、定量配送物资,减少库存量,优化库存结构,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运用ABC重点管理法对库存材料实行分类管理。此方法是把各种库存材料按其品种、数量和金额的大小,划分成ABC三类,进而针对不同的种类采用不同的管理与配置方法,突出重点,统筹兼顾。A类物资的品种、数量约占全部存货的10%,资金约占70%。此类物资应该享有最高的优先级,需要重点控制。其主要措施有:同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确保材料能够及时供给。精确计算每次的订货数量和再订货点;严格按照预定的数量、时间、地点组织订货;认真进行市场预测和经济分析,尽可能使每次订货量符合实际需求。B类物资的品种、数量约占全部存货的20%,资金约占全部金额的20%。此类物资需要适中控制,可采用定期控制方式,如按经济订货批量进行订货,大约每隔3个月检查调整一次。C类物资的品种、数量约占全部存货的70%,资金约占全部金额10%,对C类物资的控制应该以成本最小化为原则,在保持一定库存量的基础上,通过标准化管理,将材料进行更细致的划分,进而提高管理效率,一般每年调整检查一次即可。

3.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供货关系。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所需要的物资种类较少,而单一种类的物资需求量又比较大,因此选择稳定的、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对于施工企业是非常重要的。既能保证稳定的物资供给,又减少了反复的询价、议价环节,而且长期的合作可以使企业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和可靠的质量拿到物资材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成本。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篇2

基础管理模块涉及8个子功能模块。一是组织机构管理功能,可灵活设置企业组织机构,包括各级部门、部门负责人、联系电话、办公地址等。二是权限管理功能,定义权限,并按照不同权限分组。三是角色管理功能,定义角色,分配角色权限和操作范围。四是用户管理功能,设置用户信息及用户角色,按工作分工不同确定自定义模块和模块结构。五是日志管理功能,可记录用户的登录及操作日志。六是查询定义功能,这是一个带保存功能的自定义查询模块,可自动识别子数据窗口和下拉列表、日期类型。七是报表打印功能,可预览交叉数据窗口、复合数据窗口,打印参数可保存到数据库。八是客户端自动升级功能,可实现客户端自动升级。

1.2采购管理模块

采购管理模块是对纸张、辅料采购管理维护的模块,能实现纸张、油墨、橡皮布、润版液等生产材料采购计划信息的生成以及采购完成后对信息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的操作。

1.3纸张管理模块

企业必须注重对实物的管理,做到实物与实物账严格一致。实时监控实物库存的动态变化,便于企业控制合理的库存量,减少呆滞库存,提供库存预警。纸张实物是印刷企业原材料的主要构成部分。印刷企业要确保纸张实物的及时供给,确信纸张库存数量的准确无误,必须对纸张入库、出库等相关操作的及时准确记录。纸张管理模块主要实现了如下七个管理功能。①纸张期初功能:在企业首次实施本系统时,首先建立期初纸张档案,需设定企业现有各种纸张的名称、编码、品牌、克重等信息,对应于手工管理中建立每种纸张的账页,其中编码由两位数字大类代码、两位数字代码和4位数字代码组成。系统规定不同产地,不同规格的纸张以及特规纸均应单独建立档案。将企业现有的库存实物数据、财务账目数据等无缝迁移到本系统中,实现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平滑过渡。②纸张档案:纸张档案用于期初纸张档案设置后纸张信息维护,包括增加、删除、修改。纸张档案还支持查询功能。对历史纸张价格信息进行查询,查询条件包括日期、克重、名称、规格、产地和吨价,查询的方式应该是各个查询条件的组合得出,查询结果可以导出到Excel文档并且可以通过报表的形式进行打印。③发纸计划:每一张生产工艺单下达到生产线以后,其用纸信息会自动传递给库房管理员办公台,库房发纸指令自动通知纸张库房管理员,显著提高了企业的运转效率。④纸张入库与出库:系统提供每一笔入库、出库纸张产生的记录,实时记录库房纸张的变动情况。⑤纸张盘点功能:支持按纸张品种盘点,对于盘点形成的盈亏,系统自动生成盈亏调整表。⑥月末结转功能:根据本月发生的实物入库、实物出库、采购发票登记等记录,自动计算出本月出库纸张的成本单价、金额,并生成财务明细账及汇总账,极大地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⑦纸张安全库存提醒:当纸张库存数量低于限定值或数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时,系统会自动产生告警信息,提示管理用户及时采购入库。

1.4辅助材料管理模块

材料实物是印刷企业原材料的重要构成部分。辅助材料管理模块包括七个子功能模块。①辅助材料期初功能。②辅助材料档案。③辅助材料计划。④辅助材料入库与出库。⑤辅助材料盘点功能。⑥月末结转功能。⑦辅助材料安全库存提醒。

1.5订单、成品及发货管理模块

订单、成品及发货管理是企业对订单和完工印件进行管理。根据印件的订单、交货期及印件的完工情况,进行成品及发货事务安排,保证适时、适地、适质、适量交货。本模块包含四个子模块。①成品期初功能。②订单管理功能:设置订单信息档案,包括产品名称、产品规格、产品数量、产品交货期等信息。在下订单时有库存预警及提示功能。在成品出库时要同时填写相应订单出库情况。设置查询功能,可查询单次及批量订单执行情况,包括已出库数量,还需出库数量。③成品档案。④成品入库与发货。

2系统关键技术分析———三层C/S体系结构

三层分布式结构数据库应用软件的开发包括客户端、中间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三个部分。三层的数据处理体系结构是对双层的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的改进,具有降低客户端维护工作量、数据集中管理、数据应用更加灵活等优良特性。

2.1客户端

客户端接收输入的数据,判断输入信息的合法性,然后将获得的信息发送到中间件服务器。客户端可以接收、处理中间件服务器发送来的数据信息并反馈给客户端输入人员。客户端操作数据库的命令封装存储在中间件服务器,通过专用接口连接,可以确保数据库的安全性。

2.2中间件服务器

三层的数据库访问结构中,中间件服务器完成的主要功能是实现PowerBuilder与SQLServer2000数据库的连接,将客户端传递的请求分别进行分类和处理,再生成结构化查询语句并传递给数据库服务器,能够接收数据库服务器对数据信息处理的结果或返回的数据信息的状态,最终将数据信息传送回应用程序。

2.3数据库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答复中间件服务器的请求,并将数据信息送回中间件服务器,中间件服务器再计算、处理数据后显示给用户。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篇3

供应链库存管理的重要信息资源包括库存数据、生产计划和需求变化,这些重要的数据存在于不同的环节中,高效的供应链库存管理需要对所有重要数据信息进行处理和反馈。但是许多石油企业的供应管理模式多采用分级物资管理模式,一些企业甚至单独设置采购和供应两个部门,这种供应管理模式造成库存管理部门的权力严重分散。石油企业在各级分别设立独立库房、物资供应站点、中心库存,物资从采购到使用需要经历多个环节,审批过程复杂,效率低下。另外,不同生产点的位置存在很大的差异,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大、供应周期长的问题。如果采用提高物资需求计划的方式来解决该问题,有容易造成库存积压现象。

(二)物资储备定额研究不足

从众多的石油企业物资供应现状来看,石油企业普遍存在对物资储备定额研究不足的问题。石油企业当的物资供应模式是“被动”的模式,它只根据需求计划安排供应,并没有主动预测物资需求。缺少主动预测物资需求则不能准确、全面地掌握生产单位的实际物资需求,库存管理只能被动的根据需求计划准备和安排物资,以应对需求计划发生变化。因此,这种库存管理只能被动应付,不能积极主动的改善。

(三)供应链的环节间的合作和协调不足

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和整体,只有各个环节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才能维持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行。缺少合作和协调会造成各个环节的重要信息资源传递渠道不畅,供应链适应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的能力会遭到极大的削弱,基于供应链的供需关系也就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另外,物资供应部门与生产部门缺少沟通容易造成物资供应部门采购活动缺少目的性;与技术部门缺少沟通,如果出现技术升级或产品更新,采购的物资技术含量可能满足不了实际需求,造成材料浪费。最后,如果物资供应部门和市场部门的沟通不畅,物资供应部门则不能根据企业的生产计划和市场形势及时调整物资供应计划,容易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石油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物资计划管理

首先,加强物资供应部门和物资需求部门的合作和协调,物资供应部门的工作人员每个季度都需要在生产现场进行办公,依据现场办公所得的数据和信息,准确掌握需求部门的物资需求计划以及需求变动情况。其次,加强物资需求信息的管理,建立和完善物资消耗数据库,逐渐形成一个由需求计划引导采购和物资供应的库存管理机制。第三,让物资供应部门参与工程项目的计划管理中,通过参与工程项目的前期论证和设计两个阶段,不断优化和完善需求建议,提高对采购风险的预见性,以规避和降低风险,减少采购成本。最后,物资供应部门要加强重点工程项目的管理。编制科学的统筹采购计划,并以此作为项目采购的依据。

(二)加强物资储备定额研究

物资储备定额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以金额和品种为依据将物资进行分类,并根据物资的特定进行专用和通分类。如果某种物资属于通用型物资,则可将该物资作为物资储备定额的物质。其次,总结物资消耗的情况。建立储备定额物资的消耗规律模型或消耗定额,统计通用性物质在不同年份或月份的实际消耗量,并选取订货模型。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篇4

当管道工程项目施工完成后,在日常的运行中,管道是输送油气的载体,为了确保油气能正常输送,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就必须对管道进行相关的维护、维修工作。因此,管道运输企业就需要持有相关的维修器材、材料等资源。除此之外,在长距离的管道输送地区中,天然气管道往往需要穿过复杂的地形,天然气的输送受地质灾害等影响较大,这就要求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备有相关的抢险物资。

2.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现状和问题

目前,我国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量超过企业设备投资总量的百分之十,随着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每年都会有一些库存物资报废,造成大量资料浪费和资金损失。而且,目前我国的管道运输企业也没有真正合理的物资存储结构,我国的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库存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道运输企业领导阶层库存管理意识薄弱。

当前,我国的管道运输企业领导阶层库存管理意识薄弱,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金管理上,对企业的库存物资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

(2)库存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管道运输企业库存的结构并不合理,企业的库存物资处于一种粗放状态,既没有科学规范的管理方法,也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

(3)信息化程度低。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行业逐渐向信息化发展。但是我国的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并没有很好地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库存物资的相关信息,缺乏有效的统计和共享。

(4)缺乏规范的库房管理。

管道企业的库房规模与设备设置缺乏协调性和统一性,库房内部的货架等排放混乱,没有专业人员对库房进行管理,责任关系不明。

二、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原则和措施

1.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原则

我国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想要优化库存管理工作,就必须遵守库存管理的四大原则,分别是:

(1)对库房储备的规模进行有效的控制,优化库存结构。

(2)加快相关物资的周转,从而减少物资的占用,规范库存管理,确保库存物资可以安全、及时地供应。

(3)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确保相关部门都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库房的物资存储和使用信息。

(4)确定责任主体,让提取物资和审核物资的部门和人员,负担起相关物资的责任,确保责任可以落到实处。

2.优化管道运输企业库存管理的措施

(1)建立并完善库存管理制度

《孟子》曰,“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企业想要实现有序的发展,就必须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因此,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想要优化库存管理,就必须建立并完善企业的库存管理制度,让库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具体说来,管道运输企业可以制定类似《采购管理办法》和《供应商管理办法》等相关的规章条例,并严格实施条例的内容,根据设置的要求,建立一套规范的标准化流程,对企业的库存管理内容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2)加强物资储备管理

管道运输企业要优化库存管理,就必须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管理力度,谨慎选择企业的库房。在各个管理处一定要设置地区性的库房,来存储日常需要用到的物资,再设置相关的备品存储仓库,存放抢险物资。在管道线路长的地区,可以跟具有较好存储条件的企业签订相关协议,支付一定的资金让该企业代为存储。

(3)聘用专人对库房进行看管,落实库房责任

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工作专业性较强,因此,必须要有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人对库房进行看管。看管人员必须了解企业运作的流程以及相关设备的作用和性能,还必须要有一定的成本意识、财务基础知识,能对相关物资的重要性进行很好的把握。当前我国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现状并不乐观,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库存管理的责任没有落到实处,一旦出现问题,就出现互相推诿的现象。为了优化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管道运输企业必须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提高职工的库存管理意识,促进岗位责任心的提升,从而让相关的岗位责任落到实处。

(4)利用ABC分类法进行库存物资的管理

ABC分类法是根据实物在技术以及经济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对实物进行分类排队,按照重要性进行区别管理的一种分析方法。天然气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物资一般具有较多的品种规格,价格差异较大,存留时间的长短也不相同。因此,管道运输企业可以根据ABC分类法对库存物资进行管理,注重设备停机对企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将周转速度较慢、比较贵重、较难采购的物资设为重点管理物资,也就是A类物资,对这部分物资进行重点控制。对于B类物资,也就是重要性较低、经常需要使用,而且可以大量采购的物资,可以根据一般的经营情况适当多订一些;对于这类物资,还要注意灵活周转,避免库存积压。而类似钢丝绳等品种多,价格较低的C类物资,则可以按照一定的周期进行一次订货。

(5)建立库存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信息化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管道运输企业的库存管理也可以借用信息技术,对库存管理进行优化。要建立管道运输企业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就必须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实现电子化采购,利用电子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对库存管理工作进行统计分析。例如:进货管理、出货管理、统计报表等。通过建立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现管道运输企业对库存管理的有效控制,并可以实现企业各部门对库存管理信息的共享。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篇5

2添加剂库存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只看重库存管理的形式,忽视了库存管理的实际效果

在目前的化工企业中,都针对添加剂库存管理建立了一系列的相关制度,有添加剂的采购制度,添加剂的验收入库制度等,但是很多制度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例如,添加剂存货的采购制度,对采购来的添加剂进行验收入库的制度,添加剂的仓库储存保管制度,对添加剂进行盘点以及清查的制度,还有当添加剂存货出库时的制度。

2.2过分注重制定库存定额

在化工企业的库存管理中,过分的注重了制定库存定额,但在实际的生产中,库存中的原料无法保证按照原计划被生产单位所领取,无形中就增加了存货的成本,导致库存的物资结构发生改变,造成企业在后期发展的过程中生产成本的上升。

2.3对库存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化工企业在库存的管理中,对一般性的库存管理操作的比较好,但一旦遇到一些比较重大的问题时,管理人员没有能力从根本上来解决掉这些问题。还有许多以后不再需要用的存货积压,管理人员不能及时的处理掉,给以后企业的库存管理增加资金上的负担,造成企业的损失。

2.4只重视存货的数量,不重视存货的管理质量

有一些企业因为效益好,生产规模扩大,相应的原料需求也迅速的增加。但是因为仓库的储存空间饱和,造成剩下的那些原料直接露天摆放,而且胡乱的堆在一块儿,造成管理上的困难。而且还加大了盘点工作的难度,造成数据的误差。同时,这些原料长期的摆放在露天的环境下,造成原料的质量下降,消耗增加,从而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大大的打了折扣。

2.5库存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低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和社会需要的人才严重的脱节,无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的库存管理人才。在现有的企业库存管理人员中,普遍缺乏高素质高学历的管理人才,现有的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又不够,普遍缺乏专业素养。造成管理人员在实际的库存管理中,只能依靠以往的工作经验进行管理,无法运用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对存货的质量定性分析,对存货的数量定量控制。

3改善化工企业中添加剂的库存管理的举措

3.1优化库存管理中的存货周转率

合格的库存管理应该是:在企业基本的生产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实现库存周转效率的最大化。因为库存的周转天数越少,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就变的越低;反之,企业库存的周转天数变高,生产成本与生产风险就明显的增加。所以,在企业的生产运作过程中,要尽可能的缩短物料在每一个环节上所停留的时间。具体操作则可以通过改进企业的生产工艺等,通过合理的控制来实现物料停留时间的有效压缩。

3.2优化库存的管理

在具体的企业生产经营中,根据经验,探索出一个具体有效的库存限额,保证库存既能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资金的占用。对于货物出入库制度要严格执行,对于货物的出入库信息要准确的保管。

3.3加强和供应商的合作关系

公司可以开放自己的生产经营,让供应商能够最大限度的参与进来。建立一个强大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公司和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这样供应商就可以了解到公司库存的消耗需求,根据需求供应商自己组织安排发货。这样既可以使库存的资金占用量减少,又让存货的采购成本大大的降低。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

3.4企业内部各部门加强合作

能够迅速及时的满足市场对货物的需求与降低存货中的库存是一对矛盾问题。怎么样才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一对矛盾呢?这也是库存管理行业一直以来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如果想把这个矛盾很好的解决,就必须要加强对添加剂的库存动态的全面的管理,以及加强对企业生产计划的调查和跟踪,让添加剂的存货始终控制在合理的地位的范围内,以防止添加剂的存货量太高造成存货积压的现象,以便能够把添加剂库存的周转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但是要想实现提高添加剂库存周转率的目标,是一项非常复杂的任务,只是靠对添加剂库存的实物控制还远不能做到,它只是整个的供应与需求链管理这一个超大的企业业务流程中的一部分。所以,还要做的有,把在生产管理岗位上的管理者、销售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以及添加剂库存的采购管理人员之间的工作进行紧密的连接,在整个企业运转的时候,每一个周、每一个月都应该开一次交流会,交流计划书、工作进度,以便能够合理的定下一个采购量。这样一来,虽然员工们的工作量加大了,工作难度也增加了,但是对降低企业的库存有着实实在在的利益。相比之下,这种工作模式是非常值得坚持和推广的。

3.5实现库存管理的信息化

把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将是以后企业迈向现代化的趋势。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一个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共享,全面掌控库存管理的动态变化。从库存的购入一直到库存的出产等环节,全部实现信息化,实现实时跟踪检查,极大的优化企业管理能力。

3.6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的要求也相应的变高。需要不断加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定期参加员工培训班。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以引入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3.7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构建

要想在企业的内部建立一个严格有效的控制体系。最主要的要落实三点。第一点,在公司的内部建立一个严格的稽核制度。建立一个岗位责任制,在存货业务的岗位上,明确每一个员工的岗位责任,对每一个部门的每一个员工所拥有的权利,需要承担的责任,需要履行的义务等进行明确的界定。把存货业务中所要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还要保证一些其他的相关岗位以及部门的职责权限要分明,而且还要确保库存管理中的各个岗位不相容,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分离以及相互的监督,以免出现等恶劣的现象,造成不良的影响。第二点,对供应商的管理规范化。在公司的内部,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供应商的档案。在建立档案的时候,要注意对供应商最基本的几点的考察,这些基本的考察有供应商的资质等级,供应商的生产产品的能力,供应商的价格定位,以及供应商的信誉状况等。在对供应商进行了全面的考察之后,建立一个供应商获准进入的制度,这样就可以从供应链的最开始的部分来制止不良的存货,避免出现不良存货发生的现象。第三点,对添加剂库存的存货要进行不定期的或者定期的存货的盘点,对存货盘点实施合理的控制。在公司的内部业务设置中,应该加入公司对存货的不定期或者定期的清查盘点这一项业务,核实公司的账务信息以及其他的相关信息,这样公司在对添加剂的库存管理进行操控的时候,这些真实可靠的信息会为存货管理的决策的正确性提供合理的保障。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篇6

二、创设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提升库存现代化的管理水平

传统的图书库存管理模式,在管理手段上显得十分落后,造成库存信息与出版、编辑、发行等部门没有进行互通,形成严重脱节的现象。出版部门对现有图书的库存数据没有准确的了解。编辑部门没有及时掌握已出版图书的印制发货情况。发行部门和客户签订的合同内容也没有和储运部门进行交接,各个部门都是各行其是,没有计划的出版、盲目的印刷和发货,对图书的销售带来严重的影响,还造成出版企业的资源浪费,使得图书库存迅速上升。伴随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借助现代化的科技成果进行存货的管理,已经是出版企业图书库存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了。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需要引进ERP管理系统。在现代化图书库存管理中,信息系统是工作的重要部分。ERP系统中包含中存货管理模块。管理人员可以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和信息处理能力,对图书库存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图书最小和最大库存量、经济生产批量等库存管理指标,并将这些指标数据及时的反馈给各个部门,通过有效的数据安排图书的各项任务计划。采用信息系统,能够实现所有的信息数据在各个部门之间的互通关系,比如发行部门收到了图书征订发货单,能够将单据信息快速传递给储运部门,保证及时安排配货和发货工作。库存图书的准确库存量、所在库位,需要进行配货时,信息系统都能够快速的呈现出来,简化了配货人员的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储运部门将图书的出库情况反馈到ERP系统中,其它的各个部门也能随时进行查询,掌握到每种图书的入库、发货、库存等具体情况,作为自己工作安排的依据。通过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帮助出版企业实现以最小库存量来满足最大销售周转的目标。

三、借助外力,帮助实现图书库存尽快周转

任何一个出版企业在图书存储方面能力都是有限的,伴随现代图书市场,图书种类越来越多,需求量也在加大,很多企业的储存能力和发货能力都跟不上现在图书市场的需要。为了适应出版企业规模的发展,如何提升图书存货和发货的能力是出版企业必须解决的问题。现在我国的物流企业正在快速崛起,为出版企业解决以上的难题提供了有效的条件。目前很多专业的物流企业都有健全的物流渠道和现代化的技术设备,与出版企业自身的储运部门相比在运营能力和交易成本上都占有优势。所以现在出版企业在壮大规模时,借助市场物流企业,解决物流问题,降低库存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适当的和外部物流企业建立业务上的合作关系,不仅能够解决在发货高峰期发货量不足,运输任务繁重的问题,而且物流企业还能承担出版企业部分的发货风险损失。很多出版企业都在积极探索借助各种外力缓解图书库存管理压力的方法措施,比如,根据全国对某种图书的需求量情况,在需求集中地区选定图书分印点,出版企业规定具体印制要求,然后签订协议委托地方印制单位进行分印。图书在地方分印点印制之后,出版企业再组织物流力量向周边进行配货。使用这种方法能提升发货的时效性,缩短发货距离,减少运输成本。为了保障各个地区分印点的规范和信用问题,对分印过程的监督控制有必要性的。现在各个行业都在进步发展,出版企业要懂得借助外力,提升自己图书库存的周转速度,实现高效的库存管理。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篇7

“库存”在英语里面有两种表达方式:inventory和stock,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用于今后销售或使用的储备物料,包括各类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不同形态。按照管理学的定义,库存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任何物品的停滞和储藏”,其主要作用在于能有效地缓解供需矛盾,使生产尽可能均匀。“库存控制”,从传统的狭义观点,主要是针对仓库的物料进行盘点、数据处理、保管、发放等;通过执行防腐、温湿度等控制手段,达到使保管的实物库存保持最佳状态的目的。从广义的角度理解,库存控制是为了达到公司的财务运营目标,通过优化整个需求与供应链治理流程,合理设置ERP控制策略,并辅之以相应的信息处理手段、工具,从而实现在保证及时供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库存水平,减少库存积压与废、贬值的风险。不能简单地将其曲解为“仓储治理”。

对于任何企业而言,原则上保持一定的库存是非常必要的。合理库存可以使得企业整体运作变得更为有效,生产率更高。但若库存控制管理不当,将会给企业带来缺货率高、库存周转不灵、无效库存多,造成资金积压,增加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库存控制管理可以说是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与灵魂,库存控制水平代表了一个企业总体的管理水平。高效的库存控制管理是企业经营革新、降低成本的重要一步。

近几年以来,持续高涨的原油价格对中国石化各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成本控制已成为石化企业首要考虑的问题。如何有效控制库存,降低物资供应成本,已成为物资供应部门必须思索的课题。

一、库存控制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中国石化的大部分企业在库存控制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库存储备规模大,储备资金周转缓慢。其结果造成企业物流运营成本高,资金占用比例大。

2.库存结构不合理。在目前中国石化100多亿元的储备额中,属于三年以上无动态的物资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3.供需脱节。石化大部分企业的物资需求计划是由使用单位(生产车间)提出,机动部门审批,然后由机动部门将需求计划提供给物资供应部门进行采购。物资供应部门不了解检修计划,使用单位不了解物资采购的情况,供应与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脱节。

4.物资需求牛鞭效应。使用单位提报需求计划时,在考虑检修需要的同时,也增加了储备需要的考虑,因此需求计划在提报时已经放大了需求量,而物资供应部门根据使用单位所提报的需求计划进行采购时,也要考虑储备的需要,适当放大采购量,因此就造成需求的再放大,导致库存量持续增加。

5.使用单位满意度低。由于库存控制主观性比较大,因而在库存控制上往往是不该储备的多备了,一些应该储备的反而没储备,造成临时采购居多,生产与检修不能得到及时满足,甚至影响了生产。

二、原因分析

1.需求计划提报的非科学化。特别是设备备件的需求计划预测不准确。设备备件要求较高的服务水平,一旦不能及时供应将会影响生产。备件的种类和不同规格型号数量巨大,管理困难。目前,中国石化的大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而有效的备件需求预测分析体系。几乎所有的备件需求都是靠机动部门和物资供应部门的人员根据工作经验来确定,主观因素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2.库存决策方法的简单化。库存控制管理就是要解决在保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在什么时间内,库存量多少,使得保持库存和补充采购的总成本最少。库存的控制水平体现了物资供应管理的水平,更是物资供应成本控制的关键所在。但是,一些企业物资供应部门的关注点更集中在物资采购的谈判价格上。对于需求计划是否准确,应该有怎样的合理库存,何时采购是最佳时间,则很少考虑。虽然在物资管理绩效考核上,有出库率等指标,但由于其他科学的配套指标不完善,其结果是物资采购人员为了逃避责任,一味地以使用单位需求计划为采购依据,以便出现库存积压时好给自己一个解脱的理由。这种简单化的库存控制方式,其结果是我们虽然在物资采购的谈判价格上做了很多努力,也节约了一些采购成本;但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库存的增加,却造成库存成本大幅增加。

3.信息沟通不畅。物资供应链中的各部门之间信息不畅通,造成供需脱节,导致库存控制管理的盲目性。一些企业的物资供应采购管理的主要依据是生产单位的需求计划。物资需求计划和检修计划由生产单位提出后,经机动部门审批,然后再转给物资供应部门进行采购,最后由检修部门实施检、维修。物资供应部门对关键物资情况掌握不全面,不清楚哪些是关键部件;机动部门对哪些物资需要专门储备以及对设备备件的使用情况不够了解,而生产部门和检修部门不了解库存的储备情况。结果是物资供应部门不了解计划编制的依据和目的,采购具有盲目性;生产单位不了解库存情况及进货周期,计划编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机动部门不了解备件及供应物资的需求规律和供应状态,计划的审批具有盲目性。

4.约束机制不当。过高的物资库存,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很大的影响,制约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些企业的决策者为降低库存制定了一系列的考核办法,但没有相关的配套措施,导致相关部门为减少考核给本部门带来的影响而采取一些本位主义的做法。结果是使用单位为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多报计划,机动部门为规避责任而没有事实审批计划,物资供应部门为避免承担增加库存的责任而简单跟随生产单位的需求计划。结果是看似都在负责,但最终又都没有负责,造成了库存积压,责任最终以牺牲企业的效益为代价而被遮掩。

5.部门职能界定不清。备件库存管理的职能属于物资供应部门,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在生产单位和检修部门均有历史库存。造成了虽然有需求计划,但在实际检修时,因有自己的库存而未到物资供应部门领取,从而造成库存积压。生产单位和物资供应部门在库存的理解上存在矛盾,生产单位希望备件库存越多越全越好,而物资供应部门则希望减少库存,库存越少越好。

三、库存控制管理的对策

1.建立库存控制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20世纪20年代晚期,科学库存决策(Scientificinventorydecision-making)成了进行库存管理的主要手段,即以数学模型来寻找最佳的库存水平。“二战”以后,由于运筹学、数理统计等理论与方法的广泛运用,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开始应用系统工程理论来研究和解决库存问题,从而逐步形成系统的库存决策理论。近几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又进一步提高了库存决策的工作效率,促使库存决策理论成为一门比较成熟的学科。因此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结合科学的库存决策理论,建立库存控制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是物资供应系统应积极思索和大胆尝试的。通过库存控制管理系统的建立,可以提高库存控制管理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提高物资供应需求计划的准确性。生产单位在了解设备运行情况的基础上确认备件现场使用和库存情况,尽可能地提高所报需求计划的准确性。物资供应部门在了解需求特点的基础上,确定供货周期和库存情况,根据需求时间进行采购。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物资供应的牛鞭效应问题。

3.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企业领导组织生产部门、机动部门和物资供应部门的相关人员进行研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约束管理机制。对于出现的多报不领、缺货、库存积压等问题要追究主要部门的责任,相关部门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样就可以避免生产单位多报计划,物资供应部门照单采购,采购来的物资全部领用,以及物资供应部门的大库与使用单位的小库并存等问题。

4.供需单位加强信息沟通。物资供应部门应多了解生产情况,生产部门对物资供应情况详细的了解(库存情况、进货周期等)。同时,物资供应部门应增加库存透明度,充分发挥企业ERP系统信息共享功能,让生产单位、检修部门及时掌握库存情况,尽量提高库存周转率。

5.建立关键设备的物资台账。建议由机动部门、生产部门和物资供应部门联合建立关键设备的物资台账。确定哪些设备是关键设备,哪些备件必须,应储备多少等。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篇8

二、 题目研究内容:

当今社会为信息社会,世界已进入在计算机信息管理领域中激烈竞争的时代。信息已成为继劳动力、土地、资本之后的又一大资源,谁控制的信息越多,谁利用信息资源的效率越高,谁就会在各方面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谁就会更有优势,这一点已得到举世公认。

随着WTO的加入和我国工业的迅猛发展,为了抓住机遇,在竞争占得先机,作为生产企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库存管理的信息化、计算机化也就迫在眉捷了。开发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即有宏观上的意义,那就是顺应时代信息化、现代化潮流,提高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结构优化;也有微观上的意义,那就是可以提高管理的现代化程序,加强管理的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单位效益。

库存管理的对象是很多的,广而言之,它可以包括:商业、企业库存的商品,图书馆库存的图书,博物馆库存的展品等等。在这里仅涉及工业企业的产品库存。它主要包括下列三部分: 没有经过企业加工,而为企业生产或其他各方面所需要的原材料、燃料、半成品、部件等,如钢材、轴承、发动机、电动机等。

2、 已经过企业加工,但尚未加工完毕的在制品。

3、 企业已加工完毕,储而待销的成品与备件等。

库存管理系统按分类、分级的模式对仓库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控,缩短了库存信息流转时间,使企业的物料管理层次分明、井然有序,为采购、销售和生产提供依据;智能化的预警功能可自动提示存货的短缺、超储等异常状况;系统还可进行材料库存ABC分类汇总,减少资金积压。完善的库存管理功能,可对企业的存货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降低库存成本,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内容涉及库存管理的全过程,包括入库、出库、退货、订货、库存统计查询等等。

下面介绍库存管理的工作流程:

#入库

供货单位发货-运输-货物到达后测试检验-送货单-库管人员查收入库-入库单

处理各种入库业务,如:工业企业的生产入库、委外加工入库、其他入库等入库业务;按入库类型可以分别在不同模块录入入库单据信息。

#出库

库存统计表-各使用单位-领料单库管人员出库-出库单

处理各种出库业务,如:工业企业的生产领料、委外领料、其他出库等出库业务;按出库类型可以分别在不同模块录入出库单据信息。

#退货

产品不合格通知书-各使用单位领料单存根-库管人员退货-退货单

#订货

库存管理部门向采购部门发出采购单-采购部门向供应单位传递订货单-供应单位组织发货-运输货物到达后测试检验-入库

#盘点

备份库存数据,打印盘点表,可按仓库、批次进行盘点,并根据盘点表生成盘盈、盘亏表,调整库存账。

盘点的功能是检查仓库现有库存量与帐面数量是否一致。若盘点结果是仓库现有库存量大于帐面数量,则盘盈;若盘点结果是仓库现有库存量小于帐面数量,则盘亏。无论是盘盈还是盘亏,它们的差异量都记录在盘点调整单。

根据上述工作流程,库存管理系统将包含以下内容:

1. 能对企业内的各类货物进行ABC分类管理,并提供最低库存量、最高库存量、安全库存量的预警功能。

2. 可以存储各类信息档案包括物资、产品基本信息、供货单位信息、使用单位信息等。

3. 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物资入库管理“物资出库管理等等,安全、高效;支持各种类型的出/入库业务:生产入库、委外加工入库、采购入库、其他入库、生产领料出库、委外领料出库、销售出库和其他出库等

4. 提供退货管理功能

5. 通过查询库存,及时了解库存余额信息,便于订货下单,以免由于缺货,影响生产。另外,还提供经济订货量计算功能和打印订货采购单功能。

6. 支持库存盘点功能,可按仓库、物料进行盘点,自动汇总盘点数据,及时生成盘赢亏调整单

7. 可及时打印库存余额,方便领导决策或安排及时定货.

三、调研情况国内外现状研究:当然,由于库存管理在经济管理中占重要地位,其计算机化在发达国家中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应用,是在70年代末开始的,虽然起步较晚,近几年发展却较快,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为信息处理提供了物美价廉的手段,对于推动我国管理信息处理的现代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2、目前存在的问题:

库存管理对企业来说是一项繁琐复杂的工作,每天要处理大量的单据数据。为及时结清每笔业务,盘点库存和货物流动情况,保证企业生产用料以及货物安全,库管人员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来作数据记录统计工作。

在世界发达国家,库存管理的计算机化水平已经很高了,尽管我国的生产企业在这方面也有了很强的意识和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

表现之一:有的企业单位的库存管理部分目前仍为手工、半手工操作。从供应单位办理入库登记开始,到使用单位输领料出库手续为止,所有操作基本上都是由仓库管理人员笔写,手理,加上算盘、计算器来完成。这不仅繁锁,效率低,而且缺乏库存管理的一些基本手段,如库存状况统计,查询经济订货量计算等,这给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管理上的落后,及经济利益上的损失。

表现之二为:有的单位的库存管理部已上了微机,但对微机的利用效率极低,有的在用它打游戏,有的仅把它当计算器或打字机来用。

四、研究解决方法及思路

根据我国国内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应用普及时出现的各种问题,我将用我所学知识,利用当前管理信息系统科学的、实用的理论,开发一套基于NET的库存管理系统,以求能对我国库存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具体的方法及计划

全论文将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论,阐明所开发项目(库存管理信息系统)要满足用户哪些要求,并给出全文的摘要。第二部分为实际开发过程,这将是论文的核心内容分为理论支持,系统分析(实际调研),系统设计,软件编写,运行调试,系统安装,系统维护七章。第三部分为结束语部分,分为经验教训和注意问题及建议,参考资料二章。作为自己的心得体会与读者共享。这三个部分中,第二部分为库存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方法及工具()使用的详尽论述处于全论文的核心地位。而其中的理论支持,系统分析,系统设计,软件编写又是第二部分的核心,在此将这四章主要内容概述二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就是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系统的逻辑方案。系统分析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把要解决哪些问题、要满足用户哪些具体的信息需求调查、分析清楚,从逻辑上或从功能需求上提出系统的方案。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篇9

一、前言

煤炭行业与国内经济周期紧密相关,由于国内经济增速的放缓,煤炭行业的景气度也开始下降,加之煤炭行业一直存在的产能过程、竞争激烈的局面,所以煤炭企业必须提高自身竞争力、管控好企业运营成本,而居高不下的企业库存管理,一直是煤炭企业难以治愈的顽疾之一。高物资库存不仅极大的占用了企业资金,造成闲置浪费和企业生产成本的攀升。科学的库存管理,能够有效避免供需不平衡导致的经济损失,使公司资金处于良好的周转状态。煤炭企业不仅要关注自身经济效益,更要担负能源供应责任,以科学合理的库存管理,确保煤炭的生产、运输、存储安全,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二、约束理论(TOC)

TOC是关于进行改进和如何最好地实施这些改进的一套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制约因素并进一步指出如何实施必要的改进来消除这些约束,从而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简而言之,即找出妨碍实现系统目标的约束条件,并对它进行消除的系统改善方法。

1.实施TOC管理后的衡量指标

通过实施基于TOC理论的库存管理模式后,其实际效果如何,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的指标来判断。

(1)财务指标

依据TOC观点,需要从净利润、投资收益率和现金流量三个方面,对企业的盈利情况进行衡量。净利润是利润总额中按规定交纳了所得税后公司的利润留成;投资收益率即特定时期内收益与投资之比;现金流量是指短期内企业现金的流入和流出情况。单纯靠这些指标进行决策是存在缺陷的,因此,要把这些指标与相关作业指标结合起来,才更有操作性。

(2) 作业指标

作业指标包含有效产出、库存、营运费用。有效产出即通过销售获取盈利的速度;库存是指包含原材料、成品和固定资产等在内的闲置性资源。库存对资源产生占用,影响资金周转,还会产生库存保管费用,增加企业成本;营运费用即生产系统对库存转化为有效产出的费用,包括人力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

2.煤炭企业应用TOC管理库存的原则

(1)注重物资供应的平衡性。煤炭的市场需求具有不稳定性,在不稳定市场环境下,应主要关注物资供应的平衡性,即物资供应不会因为市场波动出现供应困难进而影响生产的情况,因为生产能力的平衡是相对的,市场波动是绝对的。同时应注意,非约束资源的利用程度取决于系统约束,而系统产出取决于约束资源。

(2)应区分资源利用和活力程度。利用和活力分别指资源应该利用程度和能够利用程度。TOC理论下,这二者存在区别。在库存管理中,应区分物资应该合理库存的程度和能够利用的程度,需以系统约束为前提,对系统非约束资源进行安排使用。

(3)节省非约束资源不能增加煤炭生产量,也即意义不大。节省非约束资源,虽然能够增加生产时间,对在物资库存进行有效降低,但是,煤炭生产的特性决定了它需考量的要素包含生产时间、生产准备时间和闲置时间等,因而,节约一个小时,将会增加闲置时间,不会对煤炭生产量产生影响。

(4)转运批量与采购批量不等同。采购批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设备检修次数和产量;转运批量需对生产连续性、加工工序时间、运输和费用等要素进行考量。因而,二者之间是不等同的。约束和非约束条件下,可以对物资供应应用不同的加工批量和转运批量,以节约费用和时间。TOC背景下的作业计划制定,需对约束资源进行考虑,通过有限能力计划方法,按照顺序,分别对约束资源上的生产和非约束资源上的煤炭生产进度进行安排。

3.约束识别工具

基于TOC理论的库存管理应用,应首先识别出制约煤炭企业生产和物资供应的约束条件。煤炭生产过程和工序比较复杂,各工序中又包含许多作业内容,涉及到的资源消耗比较多,组成链网结构。各生产环节之间的联系仅限于技术层面,缺乏投入产出之间的关系。如果在煤炭生产环节,不注重对原材料和人工进行合理分配,会形成约束。煤炭生产过程包括采掘、井下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地面运输和洗煤等,需对各环节进行合理分配,以保障矿井的综合生产平衡能力,并对薄弱环节进行改进。

煤炭开采过程中,各种辅助材料消耗比较严重,它们不会影响原煤质量,只是为了满足原煤的顺利开采需要。对TOC理论和煤炭生产特性进行分析,煤炭企业立足于原煤开采需求,对各环节和作业消耗水平进行确定。约束理论则以系统和整体优化视角,对煤炭企业生产制造过程进行评估,它强调煤炭企业中局部最优之和小于整体最优。约束资源直接决定了煤炭企业整体利益。成本核算和管理中,需从资源物理消耗过程对企业的约束资源进行识别、管理和突破,并在该基础上加以改善。

约束识别模型构建包含约束生产环节模型和约束资源模型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构建约束生产环节模型。重视煤炭生产环节的匹配性,如果某一工序生产能力不足,会对整个矿区综合生产能力平衡产生直接性影响。因而需要对各工序生产能力进行计算,以薄弱环节生产情况对矿区总生产力进行确定,并对薄弱生产环节进行优化,提高生产力。其次,构建约束资源模型。矿井约束环节一经确定之后,还需对该环节进行改进,不断提高薄弱环节和矿井生产能力。深层次分析约束资源,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

三、煤炭企业库存管理

1. 库存管理定义

库存管理主要是根据企业对原材料等物资的要求,并根据企业订购的特点,预测,计划和补充库存的行为,并对这种行为进行控制,重点在于确定如何订货,订购多少,何时订货。煤炭企业库存管理,是对生产用材料、生产用机械设备零部件等所有物资进行管理。库存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对供、需过程进行缓冲,实现用户需求和企业生产能力的中和。

库存管理系统是生产、计划和控制环节的重要执行要素。系统的管理对象主要包含仓库和货位等账务管理、入/出库类型和单据管理,对物资仓储和流向等及时反映,确保后期生产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顺利进行。分析库存,使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对不同类别的统计分析信息进行明确。通过跟踪批号,进行专批专管,并对质量跟踪工作进行深入。

2. 库存管理分析

煤炭企业物资库存管理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库存资金浪费,使物质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也能够降低企业库存,减少企业煤炭采购和运输频次,对物资价格波动风险进行有效规避,使企业内部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并提高其利用效率。同时,库存管理能够使煤炭企业资金得到良性周转,提高它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缩减供需时间,实现供求关系的有效衔接。煤炭企业库存管理使企业之间进行良性的互动与合作,供应链企业实现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以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达到良好的企业管理效果。

四、S公司基于TOC理论的煤炭企业库存管理策略

1. S公司简介

S公司是一家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公司地跨陕西、山西和内蒙古自治区三省,拥有19个矿井,整体产能超过2亿吨。依托其母公司矿电路港一体化和产运销一条龙运营模式,煤炭生产规模化水平较高,生产技术也更加现代化。依托信息化管理,生产流程比较专业,形成了新型集约化安全高效千万吨矿井群生产模式。在生产技术、安全管理、经济效益方面都居于国内乃至世界先进水平。

2. S公司物资库存管理现状

近3年来,S公司采购生产设备、材料每年达到70亿元左右,库存维持在55亿元左右,物资采购主要通过ERP系统进行管理。S公司设立专门的物资供应中心,采用集中采购模式。总部物资供应需由下属矿单位提前申请,提货手续齐全后,将其运送到需求单位仓库进行管理。S公司采用ABC分类法对物资进行管理,而仓库则以人工管理为主,应用计算机对相关文件和打印表等进行辅记录。目前,S公司库存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矿井每月依据生产计划和消耗定额提出需求计划,上报公司物资供应中心,供应中心综合考虑之后,对物资需求计划进行编制。由于物资采购周期比较长,导致矿级单位多报物资计划,储存大量物资,严重影响了煤炭企业运营效率。

(2)生产计划多变,公司对生产接续要求高,不允许故障停机时间长,所以导致矿井多报设备配件。

(3)内部通用设备、材料配件的调剂使用制度不完善,不能达到资源的有效使用。

3.TOC在S公司的优化设计

(1)制订库存管理策略

首先,借助现代化库存管理方法,应用TOC理论管理理念和技术,借鉴其他库存管理理念如ABC法、最佳库存量法,制订S公司自己的库存管理策略,使S公司库存控制管理更加现代化;其次,依托ERP系统物资管理模块,开展库存管理,实现与供应商、需求单位的信息共享。企业能够结合实际诉求,与供应商和需求单位进行沟通,使所需产品设计功能逐渐增多,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第三,依托于网络信息平台功能,使物资需求计划更加准确,并简化计划审批流程;第四,实行集中配送,降低运输成本,避免重复库存。

(2)未来库存管理体系构建

培训和整合物流人才,使其能够胜任本职工作,以有效解决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加强硬件设施建设,依据S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库存管理方法,有效控制成本;落实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实现利润最大化。

(3)未来库存管理方式转变

物资管理人员要精简品种,提高部分设备的通用性,并对物资需求进行准确预测,有效避免重复备货情况。首先,采购部门在采购初期,要对产品用途进行明确,然后与供应商沟通,说明产品功能,尽量对现有产品进行升级和改进。其次,对替代品进行直接应用,但是该种方法不具备可行性。为了使物流需求计划更加准确,需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对数据进行实时更新,并采用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对企业采购和配送工作进行统一管理,使物流需求计划更加准确。取消两级库存模式,实行集中管理,提高煤炭企业运作效率。

4. TOC在S公司的实施

(1) 基于TOC的供应商库存管理的实施

首先,建立客户情报信息系统。客户情报信息系统能使供应商对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准确掌握,使库存管理更加科学,从而对物资库存和消耗信息进行明确,以及时调整生产及采购计划,降低企业库存或对其进行及时补充。连接内外部局域网,将各具体物资情况及时进行汇总,传递给供应商,实现信息共享。

其次,构建销售网络管理系统。供应商需保证产品条码的可读性和唯一性,S公司进行统一编码;对产品分类及编码标准进行统一,使其与煤炭企业保持一致;将信息扫描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到储运过程中,实现网络接口连接。

第三,建立供应商与S公司的合作框架协议。企业与供应商协商之后,对订单业务流程和库存控制参数进行确定,签订合作协议。

第四,变革组织结构。由供应商对库存进行管理,在企业供应部门对库存管理、补给和货物配送等进行集中。煤炭企业需调整原有组织结构,使各部门能够进行良好的信息处理和沟通,确保物流的畅通性。供应商需成立专业部门对S公司库存进行控制,并对库存信息数据进行整合和处理。

(2)基于联合库存管理的实施

首先,建立供需协调机制。S公司要与供应商合作目标一致,并对联合库存协调控制方法进行构建。同时,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对利益分配机制进行完善。联合库存管理能够对供应链上需求方情况进行有效控制,使预测更加准确,实现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并注重利益分配,坚持公平互利原则,对利益分配制度进行完善,继而开展激励活动。其次,构建快速响应系统,提高供应链运作效率,避免出现缺货问题,降低企业库存。并与供应商进行合作,对网络平台共享信息进行充分利用,及时补货,实现供应商、用户和企业三边利益。第三,发挥第三方物流作用。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委托机制,把订单直接传达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实现运输和一体化服务,使供应商加强核心业务管理,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服务水平,避免发生私下交易行为。

5. S公司库存优化效果

首先,S公司基于自身利益设定库存,为应对内外部不确定性,使物资积压和浪费现象严重。供应链背景下,企业利用ERP和DRP技术,结合ABC分类法进行库存管理,降低了企业物资库存量,提高了产品供应质量和库存管理能力。其次,实施供应链管理模式,降低了煤炭企业库存量和库存管理成本。第三,逐渐应用信息技术,实现了库存管理的信息化。第四,企业库存管理柔性增加,响应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也不断提高。

基于TOC理论,进行煤炭企业库存管理,使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加强,不断深化组织结构;实现了库存的信息管理和分级控制;以TOC理论为基础,实现煤炭企业库存控制管理,不断增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调,降低了库存,减少物资积压和浪费。同时,该企业取消二级库存设置,简化企业内部供应流程,使物资需求计划更加准确,提高了供应链上库存管理能力。

五、结束语

在煤炭企业物资库存管理中对约束理论进行应用,能够有效避免煤炭企业物资积压和浪费问题,使物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本文以S公司为例,在煤炭企业物资管理中对约束理论进行应用,使该企业物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煤炭企业物资库存管理工作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刘广东.基于TOC的煤炭企业物料库存控制研究[D].山东:山东科技大学,2011.

[2]胡嫣然.基于TOC的煤炭企业库存控制研究[J].物流技术,2011,(23):210-213.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篇10

0.引言

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原材料、零部件等持续供应能够确保企业连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库存产品按时、按量的供应,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库存管理的问题直接导致诸多生产问题,甚至引起企业管理的困难。如原料、零部件、备用品的不足可能引发生产的停滞;过多的库存量会占用企业大量流动资金,影响企业财务的安全与运营,如何开展库存管理活动,使得库存物资占用较少资金的同时,确保企业正常生产活动,即在降低库存成本与保证生产活动实现良好的平衡,成为生产制造企业库存管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上,制造企业多将采购、生产、仓库、销售等活动割裂开来,各个部门各自为政,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这对于库存管理的改进造成了阻碍;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重新就各个上下游活动环节进行分析,理清其间的相互关系,有助于库存管理的改革,零库存的出现则为大多制造企业库存管理提供了方向。零库存最早源于汽车制造企业丰田公司的准时制(JIT即just in time)理念,这里所提出的零库存是指通过现代化的技术以及对于上下游活动关联性、连续性的准确分析,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方法,实现库存最小化的同时为其上下游提供良好的服务。需要指出,零库存并非指代仓储的物品数量真正归零。

一方面生产制造企业面临库存管理的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零库存管理的深入与成熟,使得有必要进一步研究零库存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基于此,本文将在阐述库存管理、零库存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重点针对轨道交通制造企业的零库存管理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这不但有易于零库存理论的丰富与完善,更有助于推动制造企业零库存管理的实践活动。

1.理论综述

1.1库存及库存管理

一般意义上说,库存是指企业所有资源的储备。这种资源与是否存放在仓库中没有关系,与资源是否处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美国生产与库存管理协会将“库存”定义为:以支持生产、维护、操作和客户服务为目的而存储的各种物料,包括原材料、在制品、维修件和生产消耗品、成品和备件等。

按其经济用途可分为三大类:商品库存、制造业库存及其他库存,这里重点解析两类库存。

(1)商品库存是指企业购入供应商转售的库存。其重要特性在于商品再次转售之前,保持原有形态。

(2)制造业库存是指制造企业购入加工所需的材料将其用于生产过程之中所需的库存产品。这种库存品可以是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半成品、产成品等。其重要特性在于生产加工过程改变原有实物形态。本文即对此类库存的研究。

库存管理又称库存控制,是对制造业或服务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物品,产成品以及其他资源进行预测、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使其储备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上。

库存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1.1.1库存信息管理

库存信息管理即包括库存物品本身的信息管理,同时包括市场及用户对库存物品需求信息的把握,还包括与存储业务紧密相关的信息管理,如出入库日期、存货数量及库存成本情况的信息管理。

1.1.2库存决策与控制管理

库存决策与控制管理直接决定与库存相关业务活动如何进行。如订货时间间隔、订货数量、订货品种、订货方式等。依靠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决策,并对其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

1.1.3库存管理水平的衡量

库存管理水平的衡量是对于库存管理活动的绩效考评,通过建立完善的指标评价体系,评估库存管理活动,可以帮助企业及时识别库存管理中的问题,促进企业库存管理做出迅速地、事宜地调整。

1.2零库存管理理论

1.2.1零库存及零库存管理

零库存最早源于准时制生产方式。准时制生产追求一种无库存或者存量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随着零库存概念的提出,20世纪80年代日本丰田公司首先提出零库存管理理念。它是指通过实施特定的库存控制策略,实现库存量的最小化。

1.2.2供应链环境下的零库存管理

供应链管理强调整体性,各个节点企业(活动)协同、协调,实现整体最优。作为制造企业其各个活动环节诸如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等紧密关联,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动都会引发整个链条的波动,因此在供应链管理思想指导下,制造企业库存管理需要与其相关的上下游各个活动内容实现良好、有序的衔接,将库存管理与采购管理、生产运作管理等活动作为整体进行分析,只有在供应链管理理念之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库存管理。

1.2.3零库存管理的作用

零库存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如下三方面:

(1)降低成本。实施零库存管理能够有效降低库存资金占用,如存储费用等。

(2)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对于制造企业通过实施零库存管理,简化了生产流程,缩短产品生产周期。减少了中间环节,缩短了产品与用户的距离。

(3)提升客户服务质量。由于成本降低,产品生产周期的缩短,使得企业对于客户需求做出快速反应,进而提升客户满意度。

2.制造企业零库存管理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6 — 0078 — 02

1. 引言

钢铁行业一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加快工业化的先导产业。全球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尤其是经济体量较大的国家,几乎大多优先发展包括钢铁产业在内的基础产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各钢铁行业都建立新的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提高经济效益,国家也投入大量资金,以提高我国钢铁行业的竞争力。

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钢铁行业的公司既要保证自身的经营资本实力,又要协调好产供销三者之间的关系。从钢铁行业供应链的角度分析,钢铁行业供应链 “牛鞭效应”现象严重。研究钢铁企业库存管理问题迫在眉睫。

2. 钢铁行业企业存在库存问题分析

钢铁产品的最终用户大多为制造业,绝大多数的产品都需要进一步的深加工;用户对钢铁产品的品种、规格、价格有明确需求;钢铁企业主要通过水路和铁路进行运输,路途远,时间长,运费价格高。产品库存的增加将最终影响钢铁行业内企业的经营效益。依据一般钢铁产品的出入库流程〔1〕,剖析其库存问题有五:

2.1库存管理观念落后

钢铁企业大多自备库存,容易在上下级企业之间造成逐级库存放大,形成“牛鞭效应”〔2〕。供应部门为了能及时得到原材料的需求情况,避免出现原材料的短缺,通常的办法是配置大量的安全库存,设置二级库存管理。这必然会增加企业成本、造成部分物资库存重复、占压原材料、占用资金、承担利息负担,而且还需支付仓储、保管等费用,还存在耗损、变质、报废等风险。同时由于库存管理还是手工或人机并存的管理模式,保管员都是重复性劳动,不及时录入数据,人工统计手工帐,不能得到精准的历史数据,最终形成库存积压和库存短缺。

2.2库存组织结构不合理

我国钢铁行业中大多企业采取了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库存组织结构不合理,部门横向交叉多,权责不分明。该问题存在于企业发展各个阶段,公司规模的扩大,组织结构却未及时优化。公司内各部门的职能都不同,对各自的要求也不同,对于销售部门来说,希望钢材产品种类多样,可以尽快的开拓市场;而生产部门希望钢材品种单一,能大批量生产,操作越简单越好;采购部门希望订货批量越多越好,有利于减低采购成本,价格的谈判,业务简单化;物流部门希望小批量、多批次到货,可以减小库存,降低库存管理难度。

部门间矛盾将进一步导致企业销售预测准确率下降,采购量增大,提高了库存水平,库存成本增加,物流周转减慢,最终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

2.3库存需求缺乏预测

对钢铁企业而言,对钢材的库存需求预测还是在经验化管理阶段,公司主要凭借销售经理的主观意向对库存产品的销售需求进行预测,为公司的年度计划作参考。另外,在获取市场波动内部信息的过程中,钢铁行业内企业往往倚重于行业内人际关系。一旦波动消息在同行竞争企业间传播,就会使钢材价格和钢材销售需求预测不准确,进而导致企业大量卖出或囤积钢材,在采购成本增加的同时,库存量大增。因此,钢铁企业需要科学制定合理的预测程序,对合适的预测对象进行针对性的预测,规范化公司的库存需求。

2.4库存控制不合理

目前我国大部分钢铁企业的库存控制策略还处于经验化管理阶段。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统计分析手段,往往根据每阶段各钢材品种的大致销售量和发货量来制定采购计划。而且在入库过程中,库管人员延时违规,钢材产品杂乱堆放,进而导致查找库存产品时间过长而不能实现“先进先出”的库存策略〔3〕,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现有的库存制度对公司一线业务员的控制作用弱化。在现有制度下,公司的业务员只关心库存量是否充足,是否可以按时按量交货给客户。由于组织结构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市场部的各个区域经理极少要求业务员每个月预测所负责客户的原材料品种、数量需求,或者主动与业务员对客户的库存变动情况和公司库存情况进行沟通。导致公司市场信息不能有效及时更新;另外为获得较高的服务水平,业务员偏向于增加订购量,因此造成公司总体库存量偏大。

2.5企业内部信息化程度低

在钢铁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库存数据都分布在不同的部门,这些数据都是使库存管理实现科学、规范、合理的重要依据。数据通过纸质文件传递的速度慢,无法快速有效地响应客户需求。大部分公司只有负责公司内网维护的网络信息部门,而且公司各部门都是电脑办公,内部网络主要用于通讯交流、收发邮件、备份数据、记录文件、文件共享等基础工作,库存管理功能不完善,普遍采用人工录入库存数据。

3.钢铁行业库存问题的改进对策

3.1提高库存管理认识,优化库存管理流程

加强学习,转变观念。钢铁行业的企业应通过理论培训、成本核算等多种方式,提高对库存及库存管理的认识。通过理论培训,可以提高相关人员的理论水平,拓展库存管理知识面,在科学合理的库存管理基础上,反思公司内部库存管理的不足之处,从而树立正确、全面的库存观念;通过成本核算,可以明确影响公司库存持有成本与相关的物流成本的因素,从而促使钢铁企业将观念转化为行动,提升库存管理水平。

优化库存管理流程业务。钢铁行业内企业应该普及信息管理共享,既可以避免库存管理业务的重叠,又可以避免仓库保管员手工重复填写出入库单和统计出入库信息(可直接在在信息系统中调出直接填写)。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避免重复库存,降低库存资金积压,同时还降低安全库存量,提高供应保证能力,使企业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3.2搭建合理的组织机构,调整配送模式

搭建合理的组织机构。钢铁企业的机构设置与职能的关系应为每项业务由一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对自己的业务实行从头到尾的全过程管理,做到机构不重叠,业务不重复。实现企业上层与基层之间更准确、更及时和更全面信息沟通。这就要求钢铁企业合并关系密切并容易推卸责任的部门,根据信息的合理流向确定机构设置的组织方式,取消成为阻塞信息流通的中层机构,加强信息采集加工控制层、企业决策层的功能。

组建钢材仓储配送中心。根据钢铁企业的实际情况,应建立专门的仓储配送中心,负责钢材的储存、加工和配送,强化公司的仓储加工和物流服务水平,提高自身对钢材加工水平和配送能力的建设,使钢材物流服务成为公司的另一核心竞争力。

3.3加强钢材销售预测

加强钢材销售的准确预测可以指导公司制定合适准确的库存计划,设计好每种钢材产品的库存实力,为采购提供依据,既保证供应需要,又避免库存过多而产生库存积压,减少了库存成本,降低库存多余量,增加企业的经营利润。有利于钢铁企业经营计划的制定,减少库存标准设计的盲目性。

要加强钢铁企业钢材的销售预测可以实施钢材定量预测和定性预测两种方法。由于钢材的销量大,每个月都能有稳定的销售,公司往年的钢材销售量都有详细的数据统计,可以很好的借助这些历史信息来进行市场销量的预测,所以主要采用定量预测中的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实施时间序列预测方法一般程序为先确定时间序列的类型,然后找出适合此类型的预测方法进行评估,最后确定最佳预测方案进行预测。同时,针对不能用时间序列方法进行预测的因素,如成本、供求双方的关系、社会环境的变化等宏观因素就要求公司销售部门采取定性预测的方法,并应及时修正定量预测的结果。

3.4从供应链角度加强库存管理

借鉴JIT库存管理方法〔4〕。针对钢铁企业的库存管理现状,可以借鉴准时采购库存管理方法。成立准时化采购部,负责在全国范围内寻找货源、商定商品价格、发展与供应商的协作关系并不断改进。在采购过程中,针对不同产品制定采购计划,采购部门要与供应商一起商定准时化采购的目标和有关措施,保持信息沟通的通畅。通过信息互动平台,供应商及时预测公司需求,提前备货,缩短供应周期。为确保钢铁企业准时采购策略的顺利实施,可首先选择部分供销稳定的钢材产品进行试点工作,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

运用联合库存管理方法。钢铁企业所属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都是自己管理自己的库存,彼此间缺乏沟通与交流。为了使联合库存管理方法充分应用到钢铁企业内部,公司应建立供应链协调管理机制,让彼此间的合作更加顺畅,明确各自的目标和责任,确保联合库存管理方法的有效实施。

3.5推进信息化建设

加快钢铁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可以及时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实现钢铁企业的库存合理化和信息化,就要构建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企业资源计划体现的不仅仅是一个系统,而是一种管理思想〔5〕。针对前文所述钢铁企业存在的库存问题,需要企业在科学的管理指引公司业务的规范化;引进信息技术人才,在技术上要有稳健化的方向,产品价格合理;系统设计上的产品具有灵活性和快速实施的特点。加强仓储终端的信息化投入,借助自动识别技术来自动识别仓库里的钢材产品,采用手持数据终端,可以淘汰过去的出入库、盘点纸单,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又减少了错误率。

4.结论与展望

钢铁企业应通过内部培训来提高相关人员对库存管理的认识;采用信息管理共享,实行集中管理库存〔6〕,优化库存管理流程;建立专门的钢材储存、加工和配送中心;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减少库存管理业务流程交叉繁琐现象;加强钢材销售预测,制定准确适合的库存计划;从供应链角度加强库存管理,运用JIT库存管理法、联合库存管理法〔7〕提高企业的库存服务水平和运作效率;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增强企业的库存应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随着钢铁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库存管理问题会不断产生出现,需要不断更新研究方法,完善库存管理解决措施。要想在供应链环境下成功的运用各种先进的库存管理方法,解决钢铁企业存在的库存管理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 考 文 献〕

〔1〕王雷,王勇峰.对钢材期货的认识与思考〔J〕.冶金管理.2007,08: 35-37.

〔2〕曲立. 库存管理理论及应用〔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3〕Lee H, Padmanaham V,Whang S. Information Disto-rtion in a Supply Chain: The Bullwhip Effect.Management Science, 1997: 38-41.

〔4〕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企业库存管理论文篇12

0.绪论

历史上,库存被认为是财富的象征,但按精益生产的观点,库存是七大浪费之一,应尽可能的去除。如何减少库存乃至到“零库存”对于制造业成本节约有着巨大的作用,因此现代生产管理总是把库存控制放在重要的位置[1]。精益库存管理对于制造业而言,实施门槛相对较低,没有硬体设施与人才等软件准备的基础要求,而且兼具投资成本低收效快等优点,因此具有巨大的实践价值。从汽车巨头丰田公司到零售业霸主沃尔玛,都从精益库存管理的实施中获得巨大收益。中国作为制造第一大国,许多企业已开始认识到实施精益库存管理的重要性,并已付之于行动。

1.精益库存管理的基本理念

在制造业经营理论中,管理人员通常都保持一种观念:在现有生产基础条件下,不断提升产量,提升生产效率,就意味着生产成本降低。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品的销量已完全受市场操控,而非前端制造环节可以控制。因此,如何在不增加产量的条件下,降低成本来提升营收显得更为关键。精益库存管理基本理念就是针对制造业营运之中的库存成本进行有效控制,精打细算,在不增加产品售价的前提下,通过制造成本中库存成本的降低来提升营收。精益库存管理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利润,强调利润源于售价与成本差的“非成本主义”的观念[2],通过不断的库存现场与业务的改善,降低库存成本,提升企业盈利。

2.精益库存管理的应用条件

针对制造业而言,有许多系统改善与成本优化的方法。例如,利用全面质量管理与六西格玛来降低品质缺陷成本。而这些方法的应用都要求企业在内部建立最基本的推行小组这样的人才团队。而精益库存管理则具有硬件投资少、推行门槛低、理论易掌握的特点,只需要对库存现场运作的规范化与库存传递流程中对细节的改善,便可直接降低可见的库存成本,增加企业利润。我国制造业组成中,中小企业总数在800万家左右,约占我国制造业总数的95%,这些企业普遍存在生产管理落后,员工素质低等问题[3],但是这些客观缺陷都不会阻碍精益库存管理的实施。只要各阶管理层的支持,全员参与,以及具备持续改善的信念,通过管理人员理论培训与不断实践,都可以实现精益库存管理。而且正因为我国制造业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的现状,实施精益库存管理所能见到成效可谓立竿见影。

3.精益库存管理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方法

在制造业中开展精益库存管理,可以使用以下4个阶段进行。

3.1检视原料入料至产品生产中各个区域内的库存现场,标示中转库存

现场管理人员检讨各中转库存在货物运输流程中所需停顿的必要性。若判定为非必要之中转库存,管理人员安排区域净空,并警示物品不可存入空置区域。通过这个阶段的改善,车间内会释放出一些空置区域,然而生产具体运作则需要3到5周时间来适应新的环境。待生产稳定后,就将看到库存空间的精简,而更为可观的是隐藏在背后这些释放库存管理成本的节省。

3.2工单数量合理性检视与确定,整合功能相同且流程相接之物料仓库

许多生产企业发料按照工单发料,而如果生产线无法及时消耗所有投入工单料件,则会在原料库与生产线间行成小型的原料库。针对这种现象,管理人员需要根据产量基准算出工单开立的合理数量,以此来消除原料与生产线间各类不必要的库存。呆滞原料保存成本降低与车间有效作业面积增加是这个阶段的主要效益。

3.3料帐运算电算化实施,确保料帐一致性

许多生产企业对于原料库,半成品库以及成品库都已具备料帐系统来进行维护,但是却忽略了实际生产过程中从原料库料件发入工单后在生产现场的料帐管制。这个阶段就要求管理人员针对料件流动过程内未实现料帐电算化的部分进行层别并设计信息系统来维护并确保料帐一致性。让料件信息在企业内共享与交流,一套健全的信息网络系统可以大大提升料帐维护效率[4],消除查找料件,丢失料件等成本投入。

3.4提升生产线平衡率,消除生产车间在制品库存

产品在新产品试产时,各工作站生产节拍无法确保一致化,这将导致工作站与工作站间必然存在在制品库存。因此,管理者在产品进入大量投产后需要花费精力进行各工作站生产时间监控与调整,确保各站生产节拍趋于一致以达到较高的线平衡率,消除工作站间不必要的在制品库存。这个阶段完成后,除了可以增加车间有效作业区域面积外,更能节省在制品搬运,转运工具等不必要的成本投入,降低产品生产周期,这也是准时生产所提倡的改善方向。

昌硕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电子产品加工制造企业,2010年第四季度对年产量180万台笔记本主板加工车间实施以上各阶段的库存管理改善,全面推行精益库存管理,得到了巨大的收益。其中,原料库存面积减少135m2,库存精简幅度达55%,物料存储设施等硬件投入成本节省2.8万美元,库存管理员工节省18人,库存人力精简35%。更为难得的是通过精益库存管理的顺利推展将精益理念植入员工,使全员加强成本意识,精益已融入该企业文化,为企业未来追求卓越绩效铺平道路。

4.结论与展望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对于国家的发展举足轻重。实施精益库存管理仅仅是中国企业全面推行精益生产等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各企业利用管理科学在科学管理中的不断实践与努力探索,中国的制造业不仅会在“量”上继续前进,更将在“术”上不断突破,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从制造大国腾飞为制造强国。■

【参考文献】

[1]胡宗武.工业工程--原理、方法与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0:143-14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