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4-03 10:03:42

全国大学生论文

全国大学生论文篇1

1.违规用电造成的安全隐患。学生寝室使用违规电器、私接电线、乱接插座的现象十分普遍,而很多大学生却不具备安全用电、安全接线知识,便容易引起安全隐患。电子产品在学生生活中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量电子产品的使用,往往使得一个插线板插有好多充电器,造成插座及电线超负荷运转。过度负载用电器,容易导致整个电路超负荷短路。

2.不良行为习惯造成的安全隐患。大学校园内有很多学生,尤其是男生存在有违规在宿舍吸烟、酗酒、打牌、晚归、不归等类型不良行为习惯,虽然偶尔的玩闹、休闲、娱乐属正常,但事实却是很多学生自律性差,不懂节制,经常性的不良行为,不仅影响了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与作息,还容易因此引起纠纷。大学生都是血气方刚,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往往由小口角、小纠纷升级成打架斗殴事件,彼此心存不满、芥蒂,因此发生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3.各种心理扭曲变异造成的安全隐患。大学生年龄、性格、学习、生活、恋爱以及家庭背景,均有可能给他们带来众多难以承受的心理压力,出现心理压力时也不懂得适时调节,也是导致大学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的原因之一。例如大学生因小纠纷、小矛盾造成的杀人事件,马加爵事件,郭力维杀人案均是由此产生;还有大学生之间谈恋爱,因分手、被甩等问题而产生的杀人事件,例如5•8中南大学杀人案等。这些让人觉得沉重和沉痛的事件,无一不是心理扭曲、变异而引发的。这些事件虽然只是个案,但也印证了我国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综合素质与安全意识仍旧不是很高。

4.对陌生人无戒心造成的安全隐患。最近我国多地发生的多起女大学生失联案、女大学生被害案,如:女大学生搭黑车被52岁男子囚禁用性工具虐待、吴江女大学生离家返校途中“神秘”失踪、女大学生在校园停车场遭陌生男子持钝器打伤、女大学生陪领导应酬遭暴力致死、重庆失联女大学生被害警方证嫌疑人已被刑拘。这一个个可怕的恶性事件,都是发生在今年,导致这些惨痛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与我国的治安不佳有关外,还与女大学生对陌生人不设防,无安全保护意识有直接关系。

二、大学生安全隐患的诱因

通过对大学存在安全隐患的综合分析,文章认为,导致大学生安全隐患发生的诱因,主要与环境因素、思想因素、形势因素、季节因素相关。

1.环境因素。相关调查表明,我国很多大学周边网吧、宾馆、浴池、按摩院、饭店、KTV、酒吧等场所星罗密布,这些场所虽然丰富了大学生生活,但里面也存在着很多对大学生健康发展不利的因素。大学生自控能力差、面对外界各种诱惑时,头脑不清醒,行为易冲动,久而久之便会形不良行为习惯,引发安全事故的几率也会增加。此外,由于近年来各种大学生恶性事件的频频发生,教育部门也一直在强调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很多大学为了抓安全,采取比较严厉、极端的管理措施,在倡导“人性化管理”的时代,这种管理方式也很容易造成大学生的抵触言论、逆反心理,叛逆行为,物极必反,最终也会导致大学生安全隐患的发生。

2.思想因素。大学生普遍对自我安全防护的意识不足,对安全教育漠视,对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刻,虽然最近屡有大学生恶性事件发生,但仍持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自己不会出什么事,不能充分认清当前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前段时间有个试验显示:南京某民警驾驶一辆私人牌照的轿车,来到某高校随机搭讪女学生,该民警一共搭讪五位女生,有四位女生愿意上陌生人的车,并将自己的基本信息都告诉了民警。由此可见,大学生思想上便对安全教育不重视,太轻意相信陌生人,虽然这也体现出了我国大学生的善良,愿意帮助他人,但是,另一方面,也很容易让坏人钻空子,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此外,高校思想教育不到位,不能针对大学生的所思所想对症教育,对大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无法及时发现,这也是致使大学生安全隐患的主要诱因。

3.形势因素。最近几年,国内外的各种反动势力,打着各种看似“正义”的旗号,利用国家、民族间矛盾,扰乱国家秩序,干扰国家发展,迷惑大学生思想,利用网络等多种手段途径让大学生产生不良思想,进而做出一系列不合常理的事情,造成大学生安全隐患。

三、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对策

1.创新安全工作体制与机制。首先,建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遵循“人性化”、“以人为本”的原则,健全和完善大学生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通过学生组织宣传活动、教师身体力行、不厌其烦地宣教,贯彻落实规章制度,逐渐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自我安全警惕意识,并严格遵守安全制度,严于自律,不做违法之事。其次,建立安全教育与培训机制,通过相应的安全机制为导向,高校定期组织大学生进行防火、防病、防事故、防盗的处理、急救、逃生演练,同时制定校园安全应急预案,以提高大学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的应变处理能力。再次,建立安全防范体系,我国各大学应该在安全防控方面增加资金投入,各重要路段、偏僻区安装安全警示牌,安装摄像头、设立减速带;对寝室、教学楼、图书馆、礼堂等聚集人数较多的场所进行门窗加固,安装电子监控系统、预警系统、消防监控系统;对学校公共设施设备定期进行大检查,针对落实、老化、劣质设备,及时更换改进,通过先进的服务设施,排除安全隐患。

2.优化校园安全环境。分析可见,我国很多高校现行的安全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脱节,使得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在功能上呈“孤鸟效应”,这也是导致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将大学生校园安全教育与区域安全、城市安全、国家安全紧密联系起来,将校园安全建设作为提高社会安全的原动力。将安全教育纳入到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中,通过优化安全教育环境,时时渗透安全教育,慢慢树立起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使大学生不论在社会还是在学校中,均能通过各种有效的防护手段保障自身安全,进而减少安全事件的发生。

3.丰富大学生的安全辅导机制。(1)开设性安全教育课程,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学科来抓,设立专门的性安全教育咨询室,由专职性辅导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性安全问题作为科学、合理的回答。有条件的高校,还应该及早建立性安全教育主题网站,给一些羞于咨询教师、又想了解性教育的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相对开放、能够保护学生隐私的教育途径。通过性安全教育,规避大学生混乱的,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2)加强校外租住安全管理与辅导。很多大学生不愿在学校被束缚,选择校外租房居住,但校外租住也很容易发生安全隐患,因此,还需加强大学生校外租住的安全管理与辅导。完善大学生外出租房手续,申请外住的学生必须严格审核,建议大学生租房在学校附近,租住房集中,以便管理。辅导员对学生租房地址、联系方式进行详细记录,并加强安全教育,定期进行走访调查,确保学生安全,同时也规避一些学生在外租房期间的不良行为。学校还需加强与社区的联系,构建群防群治网络,充分利用学校与社区安全力量,尽量消除各类安全隐患。(3)拓展安全教育模式。为避免传统安全教育管理的单一性与乏味性,学校还应该拓展安全教育模式,科学、灵活地组织各种安全实践活动,例如,创设消防演习、营救人质、与歹徒搏斗、与陌生人斗智斗勇等多种安全教育情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亲自实践中总结经验,保证自己在遇到类似事件时能冷静处理。

全国大学生论文篇2

Key words:intracranial tumor,children;diagnosis;computerized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摘要] 介绍国内外数字化学位论文(ETD)全文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分析我国ETD全文数据库建设,如学位论文的收集范围、数字学位论文格式、数据著录内容、统筹规划与协调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数字化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信息共享

学位论文是伴随着学位制度的实施而产生的,是高等院校或科研单位的毕业生为获取学位资格递交的学术性研究论文,主要指硕士和博士论文。学位论文一般都具有独创性,探讨的课题比较专深,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学位论文主要是供审查答辩之用,一般不通过出版社正式出版,通常收藏在各授予单位或指定的学位论文收藏地点,因此查找比较困难,需要通过专门检索工具和特殊搜集渠道才能获得,给学位论文的利用带来极大的不便。近10多年来,世界各国充分利用因特网和其它信息技术发展成果,开发学位论文数据库及检索平台,为学位论文的检索,尤其是学位论文全文的获取提供了便利条件,其中数字化学位论文(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ETD)全文数据库建设近年来更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国内外ETD全文数据库大致可以分为3类,即商业性的学位论文数据库、分散在高校和研究院所的ETD全文数据库、由多个成员单位参与的ETD全文资源共享检索平台或数据库。

1 我国ETD全文数据库建设的现状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国内一些高校开始开发学位论文数据库,如上海交通大学从1996年开始收集学位论文电子版,在校园网上博士论文全文。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hina Academic Library&Information System,简称CALIS)从2000年起,由清华大学牵头建设CALIS高校学位论文数据库,目前该项目在一期文摘库建设的基础上,开始二期的全文数据库开发[1] 。若干商业服务性学术数据库也开始提供学位论文全文服务。

目前,我国(除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外)投入使用的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有:

(1)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DBFT )。CDDB FT 由国家法定的学位论文收藏单位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提供,并委托万方公司加工建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http:..wanfangdata.com.cn.)提供检索服务。CD-DB FT 收录各高等院校、研究所等单位送交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论文,内容涵盖了自然科学的数理化、天文、地球、生物、医药、卫生、工业技术、航空、环境以及社会科学、人文地理等学科领域。CDDBFT 以1998~2004年学位论文为主体,逐年回溯并月度追加,截至2004年12月,已有27万篇论文全文,2005年初将达到30万篇。

(2)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MD)。中国知网(http:..edu.cnki.net.)的CDMD收录了1999年至今的16万篇质量较高的中国大陆博、硕士论文,每年新增论文约28000篇,覆盖学科范围包括哲学、社会学、教育、政治、法律、经济、文学、历史、理工、农业、医药卫生、电子技术、信息科学等。

(3)各高校自建的学位论文数据库。目前我国收集学位论文电子版全文并提供网上浏览的高校有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大学(医学学位论文)、北京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前24页)、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

除已建立的全文数据库外,国内许多高校和研究院所也开始收集学位论文电子全文,或建立学位论文文摘检索系统,具备了全文数据库的开发基础,例如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等建立了论文的网上递交及文摘检索系统;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武汉大学等建立了学位论文的网上递交系统。

值得关注的是,CALIS二期重要子项目之一的“高校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规划建设一个提供集中式元数据检索(包含前16页全文浏览)、分布式全文服务的学位论文共享平台,参与单位已达50多家国内高校,至2005年拟收录10万条全文数据,并与一期建设的文摘数据库中10万条文摘数据合并。

2 国外数字化学位论文全文服务的主要进展

国外学位论文数字化起步较早,如美国的网络学位论文数字图书馆(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NDLTD,http:..ndltd.org.)从1991年起开始学位论文数字化的应用研究。目前ETD项目开发和应用以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较为成功,多个项目已投入实际使用,比较著名的有:

(1)NDLTD。这是一个基于OAI(Open Archives Ini-tiativ)的国际性博硕士学位论文共享检索平台,1991年由美国弗吉尼亚科技大学发起,目前有来自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的215个成员单位,其中187个为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是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唯一参加该项目的高校。该平台提取存储在各EDT数据库的学位论文元数据,用户可免费检索题录元数据及PDF格式的文摘。平台同时提供NDLTD成员单位的联系方式及ETD数据库服务的链接,以便于用户索取全文,其中部分成员单位的ETD数据库可免费下载全文[2] 。

(2)加拿大学位论文门户(Theses Canada Portal,ht-tp:..collectionscanada.ca.thesescanada.)。它提供加拿大学位论文的保存和检索服务,截至2002年共有55所高校加入该项服务,可检索22万篇博硕士学位论文,每年新增数据1万条,其中1998年以后的学位论文可免费下载全文。

(3)澳大利亚数字论文项目(Australian Digital The-ses Program,ADT,http:..adt.caul.edu.au.)。该项目在1998~1999年由澳大利亚7所高校发起,旨在建立分布式的论文数据库,目前已有26所高校的博士及硕士学位论文可通过ADT项目或在各学校的电子数据库中检索,部分学位论文可免费提供全文。

(4)PQDD学位论文数据库(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s)。PQDD是美国ProQuest公司(原名UMI公司)出版的博硕士络数据库,该库收录欧美1000余所大学从1861年起的320万篇博士、硕士论文摘要或题录,其中170万篇有纸质或缩微格式的全文,年新增4.7万篇博士学位论文和1.2万篇硕士学位论文,近2年的学位论文可免费下载电子版的前24页内容[3] 。PQDD的全文服务通过网上订购实现。我国由中科.亚信公司联合引进PQDD全文数据库网络版的部分数据,在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CALIS全国文理中心(北京大学图书馆)(http:..pro-quest.calis.edu.cn.umi.index.jsp)建立全文镜像服务器。该数据库目前主要收录1998年以来北美地区博、硕士论文4万多篇。

其它,如英国的“Index to Theses”(http:..the-ses.com.)可检索自1716年起的46万余篇学位论文文摘,提供全文的订购服务;法国有“cybertheses”(http:..cybertheses.org.cybertheses.cybertheses.html);德国、奥地利、捷克、新西兰等国也建立了学位论文全文的网络检索服务。

3 我国ETD全文数据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与国外相比,我国ETD服务工作起步较晚,虽然通过这些年的努力,目前已能提供比较丰富的ETD资源,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位论文的收集范围包括地域范围和时间范围两方面:①尽管国家教育部对学位论文规定有呈交制度,即将博士论文上交国家图书馆保存,硕士论文交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保存。但由于无隶属关系,收藏渠道不畅,现在所建的各库论文数据均不完整,而且不收录港、澳、台等地区的学位论文。②目前国内所建学位论文数据库收藏的ETD全文主要为2000年以后的数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代较早的电子学位论文全文数据会越来越难以收集,因此各数据商和高校应加强对学位论文回溯库的建设与开发研究工作,对于无法获取电子全文数据的学位论文,可采用扫描等方式进行补充,以满足用户全文获取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许多研究单位尚未建立ETD学位论文的收缴制度,造成目前还有大量资源流失,十分可惜。

(2)学位论文著作权与保密问题:①我国学位论文一般不公开发表。部分学位论文为保密级论文,有一定的保密期,还有部分论文由于需要申请专利、进行技术转让或投稿公开发表而希望延迟公布,因此网上公开学位论文全文,可能会产生版权纠纷与泄密。在国外,如美国NDLTD要求论文的提供者必须作出相应的版权使用声明,授权学校使用并向需要者提供论文全文。而我国对此尚无统一规定,亟待研究解决。由于我国硕、博士研究项目一般使用公共经费,其论文具有成果汇报性质,因此,建议除应保密或有合理的延迟公布理由的文献,应在国内因特网上公开,但必须说明不得用于谋取不当利益。②采用PDF文档及加密技术,生成PDF文档时分为前若干页和全文2个文件,前若干页可在因特网上免费浏览,全文在学位授予单位内部网络内免费使用,在授予单位外则必须订购。这样可部分解决著作权问题,但降低了免费资源的完整性,不利于资源共享。

(3)ETD全文的格式:国内各数据库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常用的格式主要有PDF、WORD、HTM。如CDDB FT 采用HTM格式,CDMD采用CAJ、PDF等格式。综合国内外采用格式的总体趋势及相关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PDF具有很多优点,例如,可以包含超链接、表单等带有交互性的内容,支持多种级别的安全性(如可阅读不可打印、可阅读打印但不可修改等),可将文字、图形、声音和动态影像等封装在一个文件中,支持特长文件等。因此,PDF的集成度和安全可靠性都比较高,这对ETD的浏览和版权保护都非常重要,建议各ETD 数据库采用。

(4)数据的著录格式:目前国内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著录内容不统一,CDDBFT 和CDMD著录项目可见表1,各高校自建的数据库格式更是变化多端。CALIS学位论文全文库已提出采用规范化的元数据。美国NDLTD也规定了ETD的元数据标准。考虑到我国情况与美国不同及与国际接轨两方面的要求,建议进一步讨论我国学位论文采用何种元数据、元数据著录项目的选择及扩展描述的范围等。例如,考虑到收录公开出版的学位论文,可使用出版年;考虑到收录用外文书写的学位论文,可使用原文语种。表1 CDDB FT 和CDMD著录项目对照(略)

(5)检索系统功能:我国学位论文全文库检索界面均较友好,设置的检索途径也较全面。

CDDB FT 的简单查询可从全文、题名、作者、分类号、导师姓名等5个字段检索,有2个检索词输入框,逻辑关系可选择逻辑与、逻辑或、逻辑非,允许同一字段中两个不同关键词的组配、两个不同字段中同一关键词的组配、两个不同字段中不同关键词的组配;专业查询功能较齐全,提供全文、题名、作者、分类号、导师姓名、授予学位单位、馆藏号、分类号、论文页数、文摘语种、出版时间、关键词、文摘等13条检索途径,支持复杂的布尔逻辑表达式、截词检索、位置算符等功能。

CDMD的简单检索提供全文、中文关键词、英文关键词、中文题名、英文题名、中文副题名、英文副题名、中文摘要、英文摘要、中文目录、作者、导师、引文、论文级别、专业、学位授予单位、论文提交日期等字段。高级检索支持不同字段间布尔逻辑检索。

两个数据库均设置了论文学科导航系统。但两个检索平台均无检索史的设置,无法对检索史进行组合运算,也无法保存检索史。CDDBFT 只能每一章节浏览全文,无法一次性下载。

4 小 结

我国目前已可提供一定数量的ETD全文服务,但总的来说,ETD全文数据库建设仍处于分散的状态,各学位论文授予单位之间缺乏ETD全文的收集、保存、利用和数据库建设的统筹规划与协调,已建数据库的文档格式、著录内容及检索系统功能不统一,均有待完善之处。

高校系统ETD全文数据库由于有CALIS全国中心、地方中心的协调,采用统一规范、分散加工、索引库集中建设、全文分散存储的运作模式,有计划、有步骤,可望取得较好的成果。

但相对于全国高校、科研单位每年产生近10万篇学位论文的情况而言,CALIS学位论文数据库仍显得覆盖面小。因此迫切需要拥有权威与实力的全国性的机构对全国学位论文数字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整合相关标准,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国家数字图书馆等建设一个包括港澳地区乃至台湾地区在内的“中国学位论文数字图书馆”。

CALIS学位论文项目可能成为实现上述目标的基础,如CALIS可吸收港澳地区高校、中国科学院系统参与项目的建设,逐步实现全国ETD全文的资源共享。

当务之急是防止ETD全文数据的进一步流失,对具有研究生培养任务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应指定其相关部门负责收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电子版全文,规定统一的文件格式,统一在网页上安装让作者直接提交论文的软件。有必要制定学位论文递交的行政措施,规定未提交者不得授予学位或毕业离校,并就学位论文的公开范围及方式、保密级别与公开时限等具体授权条款签订明确的协议。

要进一步研究学位论文的版权与保密问题,研究可免费使用的资源范围,研究商业性数据库与免费资源之间的关系,避免ETD全文库或检索平台的重复建设。

[参考文献]

全国大学生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 G255.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4-0085-05

学位论文是高校机构知识库重要的文献类型之一,能取得电子全文授权将是实现各高校机构知识库真正意义的开放存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台湾地区学位论文的开放存取在中做得最为出色、最具指标意义的是其“国家图书馆”接受“教育部”委托建立的“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截止2013年2月14日,该系统共收集了已取得全文授权的博硕士论文共250794篇,摘要754877篇,覆盖台湾地区137所高校,自2010年6月起访客达103210709人次[1]。而由我国台湾地区的华艺数位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商业数据库CETD中文硕博士论文资料库只收录了56所台湾地区高校的学位论文摘要、全文共197040篇[2]。可见,现阶段,我国台湾地区的学位论文获取模式是以开放存取为主的。

1 台湾地区高校博硕士论文开放存取及授权书现状调查

为了深入了解台湾地区各高校学位论文开放存取及其授权的现状,笔者于2013年1月抽取台湾地区28所高校的博硕士论文数据库进行了网络调查。这些高校中既有实力位于台湾高校前列的台湾大学、政治大学、成功大学、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中央大学、中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科技大学,也包括私立高校如东吴大学、长庚大学、世新大学、南开科技大学等,基本覆盖了台湾地区现有的所有高校类型。

1.1 台湾地区高校博硕士论文开放存取的现状

要了解台湾地区各高校博硕士论文开放存取情况,一是看该校博硕士论文数据库是否OA,二是看该校在“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中全文授权的数据量,同时也和该校被CETD中文硕博士论文资料库收录实行有偿获取模式的数据量进行对比(见表1)。

在抽取的28所高校中,有17所高校的博硕士论文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免费提供经授权的论文全文,占60.71%;在“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能免费获取全文量超过CETD中文硕博士论文资料库收录实行有偿获取模式的数据量的高校有23所,占82.14%;5所高校在CETD中文硕博士论文资料库收录的数据量较“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多,占2.19%。

1.2 台湾地区高校学位论文授权书的解读

28所高校中,有的院校对学位论文纸本和电子档的授权都在同一张授权书中规定,如台湾大学等;有的院校提供的是学位论文电子档授权书的列印,如中央大学等;有的院校则分别提供纸本和电子档的授权书列印,如逢甲大学、成功大学等。由于开放存取的实现主要是与其电子档授权有关,所以像逢甲大学等高校我们都仅以博硕士论文电子档授权书为调查对象。不管是否在图书馆网页上提供本校博硕士论文授权书下载,这些授权书基本都能通过提交系统进行列印,很多选择是通过提交系统实现的,因此,要准确解读各高校的博硕士论文授权书必须结合其提交系统授权部分。

1.2.1 授权书提供授权人及论文信息的情况

所调查的台湾地区高校中,所有博硕士论文授权书全部都在最前方列印或填写详尽的授权人信息及论文信息。这些信息基本上都包括授权人姓名、所在大学、系所、学年度、学期、博(硕士)论文类型、论文名称、指导教授姓名。甚至有些授权书还必须填写授权人的学号,如成功大学;有些授权书在最后还进一步要求授权人提供E-mail、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等,如台湾大学。

1.2.2 授权形式的规定情况

28所台湾地区高校的博硕士论文授权书100%都明确表示为非专属授权,意思是学生将著作权的部分权利非独家授权学校及“国家图书馆”或者第三方商业数据库,学生未来仍可主张其所授权的权利,不受授权与否影响。

1.2.3 网络公开范围时间的选择情况

所调查的28所台湾地区高校的博硕士论文授权书或者提交系统100%都提供了学位论文全文网络公开时间的选择,其中大部分都允许学生自订时间。有18所高校的博硕士论文授权书或者提交系统还能分别对校内外的公开范围及时间进行选择或自订,占64.29%。

1.2.4 转授权第三方的选择情况

本校博硕士论文授权书及提交系统均没有提供转授权第三方的选择或者表述的有16所高校,占57.14%。本校博硕士论文授权书及提交系统均有提供转授权第三方的选择或者表述的有9所高校,其中进一步提供有偿授权权利金回馈选择的有6所高校,占21.43%;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大学、台东大学的转授权第三方采取无偿授权形式,但是强调了基于个人非营利性质的网络利用,占10.71%。仅在提交系统上提供转授权第三方的选择或者表述的是交通大学及清华大学2所高校,选择授权后也可进一步对有偿授权权利金回馈形式进行选择,占7.14%。本校博硕士论文授权书及提交系统均没有提供转授权第三方的选择或者表述,但是在图书馆其他网页上提供了授权商业数据库商(如华艺数位股份有限公司)的授权书下载的有中正大学1所高校,占3.57%。

1.2.5 “国图”授权的选择情况

本校博硕士论文授权书及提交系统均有提供电子全文授权“国图”的选择或表述的有12所高校,占42.86%。本校博硕士论文授权书上没有电子全文授权“国图”的选择或表述,但是提交系统提供了电子全文授权“国图”的选择有10所高校,占35.71%。本校博硕士授权书上有电子全文授权“国图”授权的表述,但是提交系统没有提供电子全文授权“国图”的选择有1所高校,占3.57%;本校博硕士论文授权书和论文提交系统均没有提供电子全文授权“国图”的选择或表述,但在图书馆其他说明网页上提供链接是成功大学和中兴大学2所高校,占7.14%;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台北教育大学3所高校的本校博硕士论文授权书和论文提交系统均没有提供电子全文授权“国图”的选择或表述,也没有在图书馆其他说明网页上提供链接,占10.71%。

1.2.6 授权异动申请的情况

有17所高校在其提交系统或者是图书馆表单下载专区提供了学位论文授权异动申请表格的下载,占60.71%;有11所高校则暂时无法在其图书馆网页找到相关的表单下载,占39.29%。

2 台湾地区高校学位论文授权及实现开放存取的经验

2.1 主管部门主张开放存取

我国台湾地区的《学位授予法》第8条规定“博、硕士论文应以文件、录影带、录音带、光碟或其他方式,于‘国立中央图书馆’保存之”。“教育部”在2010年补助“国立中央图书馆”构建了“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这一台湾地区学位论文开放存取平台,先后于2008年和2010年两次发函给各高校,要求“以公开利用为原则,若延后公开则需订定合理期限,其期限至多为5年,且应避免永不公开之情况”[3],“将学位论文之纸本及电子档案送存‘国家图书馆’,并鼓励所属研究生授权公开” [4]。

纸本学位论文的公开利用原则在台湾地区高校中基本是没有什么异议的,基本都预设同意图书馆可以公开上架阅览,如果有申请专利或投稿等考量的,不同意纸本立即上架陈列的,必须另外填写延后公开发表声明书,而且延后公开期限至多为5年。异议主要是学位论文的电子档的网络公开期限是否也是5年为限。在所调查的高校中,有的高校如南开科技大学对学位论文的电子档暂不开放的最长年限也设定为5年。有的高校如台湾大学对电子档的网络公开日期没有强制性的规定。更多的是像成功大学、逢甲大学、朝阳科技大学、台湾科技大学等高校在提交系统的说明文字中建议授权人如无特殊情况,请尽量勾选较高开放权限的选项或立即开放选项[5-7]。

2.2 仿UMI学位论文开发模式及开放存取度

上文调查的28所台湾高校中的成功大学、台湾大学、中兴大学、台北教育大学均表示仿照UMI(Universal Microform Internationally Dissertation Publishing学位论文开发模式。这几所高校自身学位论文数据库的构建都是采用了华艺数位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软件,一般都和华艺数位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博士、硕士论文授权电子合约”取得作者授权,在校外范围要利用这几所高校的学位论文全文,主要是通过注册付费的形式利用旗下的商业数据库CETD中文硕博士论文资料库来获取。

这几所高校的本校博硕士论文授权书或者提交系统的授权选择有以下三个特点。

(1)转授权第三方的选择详尽且居于显著位置。这几所高校同时在本校博硕士论文授权书和提交系统的授权选择中直接详尽规定了转授权内容。尤其是电子全文转授权于商业数据库部分,提供了有偿授权、无偿授权、不同意授权等多种选择,其中的有偿授权部分进一步提供了有偿授权产生的权利金是捐赠学校相关部门作为发展基金还是回馈本人的多项选择。

(2)没有提供电子全文授权“国图”的选择。这几所高校的本校博硕士论文授权书和提交系统的授权选择中都没有提供电子全文授权“国家图书馆”的表述或选择。成功大学、中兴大学则在图书馆相关网页上有提供“国家图书馆”“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的授权链接,成功大学更是在独立于提交系统之外的另外一个授权书列印系统提供了“国家图书馆博硕士论文电子档案上网授权书”的下载,让有将博硕士论文电子全文提交给“国图”意愿的作者下载填写提交。所以成功大学也是上述四所高校硕士论文电子全文授权“国家图书馆”、“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篇数最多的高校。台湾大学、台北教育大学都没有提供相应的链接。台湾大学则在其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常见问题文件中列明“研究生的纸本论文既已由图书馆代缴‘国图’,即已符合学位授予法的要求,缴交电子全文至‘国图’非办理毕业离校的必要条件,研究生可以依个人意愿办理[8]。”

(3)总体开放存取度较低。上述四所高校中,自身机构博硕士论文数据库实现部分(作者愿意将电子全文无偿授权校外网络公开)开放存取的只有成功大学1所高校,其余3所高校实行了IP限制。现阶段,校外读者要免费利用台湾大学、中兴大学、台北教育大学的博硕士论文全文,只有通过“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这一平台。但由于这几所高校的本校博硕士论文授权书和提交系统的授权选择中都没有提供电子全文授权“国图”的表述或选择,从上文表1中的调查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包括成功大学在内,这几所高校在“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中的全文授权的数据量都远低于CETD中文硕博士论文资料库收录实行有偿获取模式的数据量,台湾大学、中兴大学更是不足其五分之一。

2.3 仿NDLTD模式及开放存取度

台湾地区的“国家图书馆”是NDLTD(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学位络数字图书馆)的机构会员,其构建的“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也是仿照NDLTD的模式的。实行以“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作为校外读者获取自身机构博硕士学位论文的最主要平台而不是商业数据库CETD中文硕博士论文资料库的,在上述调查的28所高校中有台南大学、南开科技大学、中央大学、屏东教育大学、中正大学、嘉义大学、东华大学、台中教育大学、台北市立教育大学、逢甲大学、朝阳科技大学、南华大学、台湾科技大学、东吴大学、铭传大学、大叶大学、世新大学17所高校,占60.71%。

这些高校的本校博硕士论文授权书或者提交系统的授权选择有以下三个特点。

(1)没有转授权第三方的表述或选择。这些高校的本校博硕士论文授权书和提交系统的授权选择中都没有提供转授权第三方的表述或选择,更没有电子全文有偿授权商业数据库的选择和表述。只有中正大学在图书馆其他页面提供了“中正大学与华艺数位合作之博硕士论文授权书”的下载,但是迄今为止,中正大学授权CETD中文硕博士论文资料库的数据量也还是相当低的。

(2)提供电子全文授权“国图”的选择。在本校博硕士论文授权书或者提交系统的授权选择中提供电子全文授权“国图”的表述或者选择,提醒同意电子全文授权“国图”的研究生要列印单独的“‘国家图书馆’博硕士论文电子档案上网授权书”。其中9所高校既在提交系统的授权选择中提供同意不同意电子全文授权“国图”的选择、网络公开时间的选择或自订时间,也同时在本校博硕士论文授权书中也列印出电子全文授权“国图”等相关表述。

(3)总体开放程度高。上述17所高校中,除了台南大学、嘉义大学、东华大学、台中教育大学、逢甲大学等5所高校,其余12所高校自身机构博硕士论文数据库本身都尊重授权人的选择,只要愿意对校外读者开放的,都能实现开放存取。台南大学、南开科技大学、屏东教育大学、嘉义大学、台中教育大学、台北市立教育大学、逢甲大学、南华大学、台湾科技大学、东吴大学、世新大学11所高校授权CETD中文硕博士论文资料库的数据库篇数还是0,中正大学、东华大学、铭传大学、大叶大学4所高校授权数也仅为数篇,仅中央大学、朝阳科技大学2所高校授权篇数较多,但与其授权“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的篇数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可见,校外获取这些高校的学位论文全文最主要是通过“台湾博硕士知识加值系统”及自身机构博硕士论文数据库的开放存取形式。

2.4 兼顾型开发模式及其开放存取度

兼顾型开发模式的高校既鼓励研究生将博硕士电子全文授权“国图”进行推广,也鼓励授权商业数据库进行推广,其有两大特点。

(1)兼顾型开发模式的授权特点。长庚大学、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彰化师范大学、台东大学等6所高校的本校博硕士论文授权书或提交系统的授权选择中同时提供了转授权第三方的表述或选择,也提供了电子全文授权“国图”的表述或选择。长庚大学、彰化师范大学的本校博硕士论文授权书上转授权第三方的表述或选择类似于仿UMI模式的成功大学、中兴大学、台湾大学,在提交系统的授权选择中提供了电子全文授权“国图”的选择,同意的研究生要单独列印单独的“‘国家图书馆’博硕士论文电子档案上网授权书”。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的本校博硕士论文授权书上没有转授权第三方的表述或选择,但是在提交系统的授权选择中提供了是否同意“有偿授权华艺数位”,同意的研究生则需另外列印并亲笔签署“华艺数位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博硕士论文全文电子学位论文授权书”一份,这两所高校还同时在本校博硕士论文授权书和提交系统的授权选择中提供了是否同意“全文电子档送交‘国家图书馆’”的表述或选择。台湾师范大学、台东大学两所高校也同时在本校博硕士论文授权书和提交系统的授权选择中提供了是否同意“全文电子档送交‘国家图书馆’”的表述或选择,与交通大学、清华大学不一样的地方在于,这两所高校本校博硕士论文授权书和提交系统的授权选择上都直接列明了非专属、无偿转授权第三方,且强调了基于个人非营利性质的网络利用。

(2)总体开放存取度也较高。上述6所高校中,除了长庚大学、台湾师范师范大学,其他4所高校自身机构博硕士论文数据库尊重授权人的选择,只要愿意对校外读者开放的,都能实现开放存取。在这几个高校同时提供电子全文授权“国图”及转授权第三方选择的情况下,目前台湾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电子全文授权“国图”的篇数和授权给CETD中文硕博士论文资料库的篇数基本相当,都为9000多篇。长庚大学、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彰化师范大学、台东大学电子全文授权“国图”的篇数则比授权给CETD中文硕博士论文资料库的篇数多了不少,其中长庚大学、彰化师范大学、台东大学授权给CETD中文硕博士论文资料库的篇数还分别是0、1、2。

2.5 以自身机构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开放存取为主要推广平台的模式

在所调查的28所台湾地区高校中,政治大学采用的就是这种模式。政治大学的本校博硕士授权书和提交系统的授权选择中都直接列明了非专属、无偿转授权第三方,但是都没有提供电子全文授权“国图”的选择。关于电子全文开放时间的拟订,政治大学自身机构学位论文数据库采取的是校内外一致的做法,没有像很多高校一样分别对校内、校外进行限定,只要同意在网络公开的,校内外都可以同一时间通过网络免费获取全文。截止2013年2月14日,政治大学学位论文电子全文授权“国图”的篇数为2338,授权给CETD中文硕博士论文资料库的篇数为6577,远远少于自身机构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对校外全文开放授权的篇数。

2.6 充分尊重授权人的选择权利

由于各高校开发自身机构的博硕士论文的模式不同,所以各高校博硕士电子文档授权书或提交系统的授权选择的范围各有侧重与不同,但都充分尊重著作权人的选择权利。授权人能保留自己的学位论文电子全文不授权“国图”或者其他商业数据库的权利,可以选择甚至自订公开的时间及范围。非专属授权形式更是给予授权人更多的选择空间。仿UMI学位论文开发模式的高校的授权选择虽然没有提供“国图”的选择,但毕业生如果想把自己的学位论文电子全文提交到“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供全球用户免费阅读可以自行到“国图”提交系统提交并签订“‘国家图书馆’博硕士论文电子档案上网授权书”。同样的,仿NDLTD模式的高校的毕业生也可以自行和华艺数位签订授权书,把自己的学位论文提交到CETD中文硕博士论文资料库进行商业推广。相当多的高校在一定期限内还允许毕业生通过填写授权异动申请改变对其原有授权进行改变。

2.7 授权书规范且能独立具有法律效力

所调查的台湾地区高校的博硕士论文授权书都相当规范,除了上文提到的对授权对象、授权形式、授权内容、地域范围、时间等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外,每一份授权书都列明授权人包括系所等在内的详细信息及论文题名、导师姓名,最后还有授权人及导师的签名,不需要和各自的博硕士论文装订在一起也能具有法律效力。这一点也值得我们大陆高校学习。

3 结语

我国台湾地区各高校学位论文开发模式的不同决定了各高校授权选择的侧重点不一样,也决定了其开放存取度。但无论何种模式,都充分尊重著作权人选择的权利,最大限度地避免了侵权诉讼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国家图书馆”.台湾博硕士论文知识加值系统:自由的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资料库[EB/OL].[2013-02-14]. http://ndltd.ncl.edu.tw.

[2]华艺数位股份有限公司.华艺线上图书馆硕博士论文校院浏览[EB/OL].[2013-02-14]. http:///thesisbrowse.aspx?tag=1.

[3]台高通字第0970140061号函[EB/OL].[2013-03-13].http://etd.lib.nctu.edu.tw/gs32/stdcdr_ncu/0970003169.pdf.

[4]台高(二)字第1010085280号函[EB/OL].[2013-03-13]. http://webapp.yuntech.edu.tw/Announce/1630/201205311137_112847R.pdf.

[5]国立成功大学数位论文全文系统论文作者缴交转档及登入连线操作手册[EB/OL].[2013-03-13].http://ncku.edu.tw/source/home/EtdNcku_op.pdf.

[6]朝阳科技大学博硕士论文系统电子论文上传操作说明手册[EB/OL]. [2013-03-13].http://www1.lib.cyut.edu.tw/eThesys/manual.pdf.

全国大学生论文篇4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受到日趋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为当代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奠定基础,形成价值构架。而经济全球化使国际政治斗争日趋复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文化价值观的斗争也日趋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焦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是依靠经济和科技的优势,利用经济合作、贸易往来、技术转让等方式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诱压兼施的手法,推行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念。特别是通过文化扩张和渗透,播下资本主义思想的种子,千方百计模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区别,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认同,降低社会主义思想对人们的凝聚力和整合作用。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暂时进入低潮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由此以咄咄逼人的姿态进行政治、文化渗透。社会主义理想的感召力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大减弱,社会主义“悲观论”、“破产论”、“渺茫论”、“马克思主义优而不越”、“共产主义水中捞月”应运而生。由此激发大学生怀疑、否定社会主义,羡慕、崇拜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产生向往心理,导致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排斥。第二,爱国主义精神受到全球意识的挑战。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之后,从贸易、金融领域扩展到政治、文化、法律各领域,而科技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普及以及全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国与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很多全球性的问题只有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在全球的层面上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传统的各国固守边界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国家的职能越来越多地被让渡和削弱。由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全球化浪潮使得的神圣性大打折扣,国家的相对化越来越强。为此,西方国家也极力地造成一种印象,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大同时代,无须再提民族、国家与利益。著名学者巴蒂认为,经济全球化将毁灭国家,连通世界版图,挑战社会契约,改变国家的内涵。世界秩序主席罗伯特·C·约翰逊则呼吁以人类利益克服狭隘的国家利益。认为人类的意识应当先于阶级意识和民族意识,传统的国家观念已来越成为阻碍世界各国共同进步和发展的障碍,必须对其进行限制。而美国又自恃经济、科技、军事力量的强大,毫不隐讳地声称要“领导世界”,妄图把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统统纳入它领导的完全符合美国资本利益的“自由世界体系”,为此,美国大肆宣传“全球民主化论”,提倡“全球公民社会”、“全球共同价值”、“全球意识”,要求以“全球民主化”来构筑当今世界,进而在世界事务中推行“新干涉主义”,鼓吹“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上述这一切,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受到巨大挑战。

第三,社会主义文化受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而受到挑战。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全球化,经济上的支配力量衍生出强势文化。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通过高功率广播、卫星电视、互联网、电脑软件、好莱坞电影等媒体,无时无刻不在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侵略与扩张。老布什曾经说过:凡是接受美国经济的国家就无法拒绝美国的价值观念。针对这种文化殖民主义,马来西亚副总理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在谈到全球风险时就这样认为,全球化会使人们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文化,“但它导致西方文化中最肮脏、最无价值、最颓废的东西在非西方社会泛滥成灾。使本土文化岌岌可危。一些国家的本土文化很有可能消亡,或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一方面通过经济领域进行大众文化、快餐文化、消费文化的贩卖,使西方文化逐渐进入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活之中,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媒体竭力推销它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直接侵害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内政自由和社会稳定。这些文化统治,腐蚀着人们的政治信念、政治热情,使社会主义文化处于劣势地位,阻碍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已经势不可挡。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我们在面临挑战的同时,同样可以积极应对,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优化。

其一,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因素,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经济全球化促进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其所带来的多元文化、多元观念和多元生活方式不仅拓宽大学生的视野,而且打破了他们的封闭局限观念,使得大学生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优点和缺点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比较中有目的地借鉴、吸收,做到洋为中用。同时,也使大学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促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体制等方面有所思考,使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融汇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中,打破大学生被禁锢着的思维模式,逐渐形成开放的新观念、新思维,实现观念的变革和理论的创新。经济全球化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随着中国不断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家竞争力逐步提高,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国际地位的提高激发了全民族特别是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空前高涨。由于中国在全球化经济中发展了自己,人民的生活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基本实现了小康,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不断提高,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信念也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全球化中多元的意识形态在对立和差异中并存,相互交流、相互融汇的局面,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吸收全球化时代的合理养分、丰富自身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也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看到传统与现代的差距,找到长处与不足,有利于我国学习和借鉴各国在对意识形态教育、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其二,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因素,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兴起,具有不同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融,已成为历史性的大趋势。多元文化会逐步由对峙、冲突走向对话、沟通。全球化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文化演进的过程。世界上各种文化会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励、更加深入地互相接触和冲撞,并且是在多向的、多层的文化层面上予以互动和吸纳。在这一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宽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借鉴,不仅有助于本民族文化自身发展,也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必须参照全球化时代的大背景,致力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一方面谨防“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观念,警惕西方发达国家打着“文化全球化”、“文化一体化”旗号,强化西方意识形态,大规模向中国灌输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念。因此要抵制西方霸权文化的侵蚀,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增强大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应有之义。同时也要认识到整个世界是多样化的统一,倡导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与适应,通过接触、交流、对话和建立共识,达到多元文化“和而不同”的境界,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对我国传统文化要有一定的“文化自觉”,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关门主义,片面强调文化的民族性,目空一切、夜郎自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为学生树立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和全球性的文化意识,自觉地把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结合起来,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起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球化的态势下,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融合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以建设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世界先进文明成果、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其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因素,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增强大学生对民族认同的爱国情感。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民族国家的消亡,也没有改变国际文化中的原则,国家利益始终是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着眼点。摩根索就说过:“只要世界在政治上还是由国家所构成的,那么国际政治中实际上最后的语言就只能是国家利益。”尽管人类的共同利益在国际关系中分量越来越重,但围绕国家利益的冲突、对话与合作仍具有现实意义。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国家的战略利益乃至政治安全必须以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和竞争能力的提高为依托,同时也有赖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全球竞争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直是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这样说过:“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爱国主义是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我们民族长盛不衰的巨大动力。针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大学生中出现的国家观念、国民意识淡漠、否定历史、否定民族文化价值、数典忘祖等现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更要侧重于激起大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强意识教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经济上,也包括政治和文化上,就更要侧重于激发大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把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形成的压力变为推动自我奋发以及促进民族振兴的动力,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努力奋斗的决心和使命感。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与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建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最重要的国内社会环境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原则,为集体主义价值观、道德观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也彻底打碎了中国传统的“重义轻利”、“羞于言利”等观念对人们的束缚,产生了巨大的思想解放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法制观念摆脱了传统集体主义的僵化性、虚幻性。为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对个人都具有利弊并存的双重功能,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极大的挑战。

第一,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受到市场经济功利性的挑战。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向学生灌输并要求学生必须确立的价值观,而市场经济的首要法则是功利性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在功利性的浸染中,个人主义、实用主义被视为社会发展的主导性原动力,大学生在升学、就业竞争的严峻形势面前,考虑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增强自己在社会上的搏击能力,并把此看作硬件,从而把道德修养的提高看作软件,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无实用性,解决不了他们的升学、就业问题,进而在人生价值取向上出现理想淡漠、急功近利、忽视修养;以个人主义为中心、以实用主义为标准来衡量和评价身边的人和事。使高校一直倡导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受到极大的挑战。而过分崇尚自我、强调自我价值便成为时尚,使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沦落。当前高校中持续的“打工热”、“经商热”、“炒股热”、“考证热”等正是这一心态的一种折射。大学生片面追求实惠,把满足自己的切身利益作为追求的目标,凡事均先出于自利的考虑,显现出目光短浅,过分看重眼前利益、追求物质利益、忽视内在的精神素养,从而造成对他人、对社会责任感的缺乏。

第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价值多元化的挑战。马克思主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学生确立的理想、信念。这是一代中国人曾以生命捍卫的神圣和权威、以鲜血染红的伟大旗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分配方式多样化,由此产生和形成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也日趋多样化。这些都成为大学生比较、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内容科学性的另类标本和思想元素,使他们从更多的视角去审视马克思主义,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把马克思主义教育边缘化,使大学生在政治理论观念的走向上与马克思主义渐行渐远。有些大学生不仅是厌烦马克思主义教育,更是从根本上否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性、全面质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一些大学生误解为马克思主义只解决夺取政权问题,巩固政权需要另外的主义来回答,从而过多地崇尚多党制、三权分立等西方政治,造成对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动摇。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信度受到理论与现实之间巨大反差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大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然而,随着改革的进入、开放的扩大、现代科技的普及,高校在地理空间、信息交流、文化传播等方面不再与社会隔绝。信息来源的日益广泛,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学生课堂之外能了解到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课堂内外的内容,理性与现实的比较,使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观念、信仰不断受到冲击。当理论与现实一致时,大学生会信服马克思主义,反之会大大降低马克思主义的可信度。特别是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矛盾不断凸显,最让大学生们反感的分配不公、贫富悬殊、腐败现象等还不能一时完全解决,最让大学生担忧的就业竞争,会愈益激烈。一部分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往往从理论与现实的负面效应中思考问题,进而质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确立的重要体制,它本身就是邓小平理论的一块基石,而邓小平理论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理论本身不存在矛盾,现实中的不吻合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优化。

其一,用市场经济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市场经济的特点首先是竞争,并且需要在公平的条件下进行竞争,通过竞争企业获得更好更多的效益,通过竞争人才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竞争是一种奋发,是一种昂扬,是能力的展示,更是价值的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引导大学生坚定地确立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效益意识、法律意识,思想要解放、观念要更新。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在学习中增强竞争能力,善于竞争、勇于竞争,并在竞争中取胜。

其二,用理论创新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说服力。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然而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具体结论要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变化,用符合实际的结论来取代过时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一向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的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中,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出现,许多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入课堂,不回避、不隐瞒,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科学的、有创建性的新理念,如科学发展观、执政党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让大学生去讨论、去分析,在讨论分析中提高认识。使马克思主义在学习、研讨的过程中逐渐接受,使大学生用创新理论去应对新情况、新问题,从中发挥理论创新的吸引力、说服力。

其三,用舆论导向来树立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高校集中着时代精英,因此高校是国际风云、社会变革、政治思想、学术思潮的集散地,是思想理论的重镇,是各种信息的密集地,是发展科学文化的重要园地,也是西方敌对势力渗透的重点地。一批批的时代精英需要在高校得到培养,培养的过程、教育的过程,也是各种错误思想、腐朽思想侵入的过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用舆论导向来引领大学生,利用校园文化、理论讲台对大学生进行宣传、引导,以此塑造大学生的高尚精神、鼓舞大学生的雄心壮志、磨炼大学生的坚强意志,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和建设者。

全国大学生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30

一、全球化的背景以及当下中国文学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关于全球化的讨论也达到了高潮,“全球化”已成为当今国内外学者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之一。不管是赞叹还是反对,全球化的概念都已经为人们广泛地所采用。在文学界,对“全球化”的种种讨论便是其中的最直接的反映。

然而,究竟什么是全球化呢?我们真的需要现今所谓的全球化吗?它真的对我们的中国文学有所指导、有所助益吗?

全球化的字面意思似乎就是世界化。但如同“现代化”一样,无论是作为概念,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和发展趋势,全球化都是西方的命题,而非中性的概念。“它是以欧洲近代文明为原点,不断向全球辐射,试图逐步把世界纳入到某个共同的基本价值和行为规则的体系中来的过程,全球化是西方文明价值观和西方利益的全球化,非西方的国家则被放在全球化的边缘。”

有目共睹的是,当全球化的实际影响扩展到整个世界的范围时,它所带来的不仅是强势国家对全球经济资源的垄断,而且更是价值的垄断。这种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取向与价值观念不断输入,渗透到其他国家,从而造成了新的文化垄断和霸权,以致掩盖或模糊了民族文化的原有的身份特征。

这种忧虑并非杞人忧天。以中国文学界为例,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接受的是以西方中心论为核心的解释体系,去盲目地夸大一些国外文学批评的意义和作用,而对本国的批评模式和理论资源却视而不见,这样做不但会让他们轻率地使用一些所谓的新名词新术语,而且一旦西方的学者对中国的某些理论予以重视,他们就妄自尊大,以为就可以用中国中心论来取代西方中心论了。

当然,我们并不能回避全球文化给予文学发展的巨大作用。应该说,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学是被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的当代世界的文学,它在多少程度上已经突破了以往西方中心论的狭小圈子,具备了以全球眼光来看待当代世界的一些问题的能力。对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文学观和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以及世界各个地区一切民族的文学建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大大地利于了人类文学的发展。

平心而论,这种意义上的全球化只不过是恢复了社会历史进程中的本来面目,以及在此基础之上强调学术研究应有的研究思路和价值取向。然而,要把全球化带来的这一可取之处,带入研究实践,是相当不容易的。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承认,正如全球化语境下民族化的转向一样,文学研究也正转向文化研究,也正如失去了民族化,全球化会成为一纸空文一样,缺少了文学研究,文化研究也会变得乏味沉闷而无人问津。笔者以为,面对全球化大潮,既不盲目膜拜,又不陷狭隘的民族主义之泥淖,坚定地走参与竞争的民族化道路,就是我们自己的全球化――这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二、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学民族化道路的困境

如果我们翻开近几年的国内文学期刊,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些基本事实。关于中国文学创作、中国文学批评、中国文学理论等在全球化语境中或背景下的发展前景的探讨可谓是名目繁多,随处可见,不仅如此,有关这一论题的学术研讨会也是接踵而至,专家学者们几乎都在思考这一问题,并且很严肃地提出了种种应对策略。

曹文轩对当今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作了这样的区分,他认为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的根本之异在于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区别。我们也不妨借此路径,来阐释中国文学的民族性问题。

应该说,文学的现代性倾向已格外明朗:越来越形而上。先人们的民族使命感与卡夫卡相比较,显然是后者更形而上。

所幸的是中国当代作家已经深切地领会到了上述道理和真切地看出了文学的特质与趋向。

综上所述,全球文化下的中国民族文学,“所反映的生活,不是与外界隔绝孤立的生活,而是在与国际文化发生交感和对流的世界格局中的生活。”[21]在这种语境下,“中国文学得时刻保持这样(形而上---笔者加)一种欲望,惟有保持这种欲望,中国文学才能在艰难竭蹶中提升自己。”[22]

三、关于中国文学“西方化与民族化”走向的反思

在论及了当代中国文学走上现代性(形而上)这一基本事实后,让我们把目光移向欧洲。我们发现,无论是一战后的现代派文学还是二战后的后现代派文学,都有一个重要特点是“哲学、社会思潮对文学的影响十分深刻而巨大”。

我们知道,现代主义文学突出地表现了现代资本主义时代异化这样一个主题。确切地说是大工业时代的异化,所谓大工业时代的异化,又无疑是西方文明的一种异化。而所谓文明又不能不是西方高度发达的物质生活和同样具有先进的近代人道主义精神生活的集合体。

最后,我们,大多数的,有理由相信:中国文学的一个崇高而辉煌的时代必将到来。正如已逝的巴金老人所说:“它会来,它一定会来。但是它不会自己走来。要迎来一个灿烂的黄金时代,我们应当付出高昂的代价。”

注释

①吴炫反思“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命题,认为它容易掩盖文学自身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无法准确表述文学现代性何以区别思想和文化的现代性。他提出需要用“文学性”穿越“文化政治”,建立文学的个体性、创造性和经典性的阐释尺度。(吴炫《中国当代文学批判》,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版,第323页。)

②“失语症”是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曹顺庆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中国现当代文化基本上是借用西方的一整套话语,长期处于文化表达、沟通和解读的“失语”状态。

参考文献

[1]吴晓群.我们真的需要“全球史观”吗?[J].学术研究,2005,(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1):254-255

[3]齐林泉.全球化是什么[EB/OL].http:///sxjky/ls/lookxw.asp?xw_id=369&lb_name=%BD%CC%D1%A7%D7%CA%D4%B4

全国大学生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286-03

一、全球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

早在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预见到,由于世界市场的开拓,由于产业革命完成后工业生产日益脱离了本国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逐步走向世界,“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

20世纪90年代,随着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全球各民族国家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交往迅猛加强。人类跨入新世纪,全球化浪潮汹涌而来,波及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并为我们重新审视周围的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全球化成为当下我们所在世界的最时髦的知识语境。全球化是指“人类不断地跨越空间障碍和制度、文化等社会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充分沟通(物质的与信息的)和达成更多共识与共同行动的过程”[2]。

随着中国对外改革开放进一步的推进,中国卷入世界的程度也进一步深化。全球化带来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人类精神王国不再是某一亚里士多德式或黑格尔式的集大成者独白的舞台,而变成众多指挥头脑争相对话的、群星璀璨的思想天空”[3]。这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编织着一幅更为复杂和广阔的现实图景,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可忽视的时代背景。

二、全球化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挑战

全球化在当今世界已势不可当,它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政治方面、文化方面和思想等方面。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家间、地区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互相联系,使得世界政治趋于多极化,对全球政治格局、文化走向、思想意识形态等都带来巨大挑战。在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1.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定受到日趋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的挑战。全球化的趋势使国际政治斗争日趋复杂。一方面,使东西方思想文化相互交融和碰撞,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随着外来文化与西方思潮在大学校园的涌入、传播,近现代各种哲学、文化思潮与形形的西方价值观念,部分有其合理与进步性,但其消极和不合理的方面,也容易被人们不断地崇尚和偶像化,极易侵蚀部分大学生,导致的迷离和困惑,将逐渐消解穷国和落后国家的主流和民族文化;另一方面,西方通过文化渗透的手段,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将进一步加强,思想文化的侵蚀和意识形态渗透的压力也将进一步加大。西方从来都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青年的身上,指望通过意识形态方面的强烈渗透,在青年思想上打开缺口,首先使他们在精神上解除武装,降低和破坏社会主义信念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进而达到颠覆社会主义制度的目的。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暂时进入低潮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由此以咄咄逼人的姿态进行政治、文化渗透。社会主义国家除中国一枝独秀外其余国家在曲折中缓慢发展,先进和落后的对比使得当代大学生对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问题产生了疑问,社会主义理想的感召力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大减弱,社会主义“悲观论”、“破产论”、“渺茫论”、“马克思主义优而不越”、“共产主义水中捞月”应运而生。由此激发大学生怀疑、否定社会主义,羡慕、崇拜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产生向往心理,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的心理排斥。

2.爱国主义精神受到全球化意识的挑战。全球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各个民族国家不断加强合作的发展阶段,是民族国家从狭隘的地域性生存发展到普遍交往的高级阶段。很多全球性的问题只有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在全球的层面上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传统的各国固守边界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国家的职能越来越多地被让渡和削弱。由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全球化浪潮使得的神圣性大打折扣,国家的相对化越来越强。为此,西方国家也极力地造成一种印象,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大同时代,无须再提民族、国家与利益。尤其是美国又自恃经济、科技、军事力量的强大,毫不隐讳地声称要“领导世界”,妄图把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统统纳入它领导的完全符合美国资本利益的“自由世界体系”,为此,美国大肆宣传“全球民主化论”,提倡“全球公民社会”、“全球共同价值”、“全球意识”,要求以“全球民主化”来构筑当今世界,进而在世界事务中推行“新干涉主义”,鼓吹“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上述这一切,使以培养爱国主义为核心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受到巨大挑战。

3.社会主义文化受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而受到挑战。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具体体现,是我们的民族之根。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优秀的道德理想教育具有永恒的生命力,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道德操行的规范,对当代大学生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也带来了文化全球化的问题,一方面全球化为各种文化的广泛迅速传播提供了载体和渠道,促进了各国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学习;另一方面文化全球化使文化的独立性遭到削弱,经济上的优势衍生文化上的优势,经济上的强权衍生文化上的强权。在文化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以美国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逐渐呈现出来强势的特征这使得一部分大学生产生“西方文化才是最先进的文化”这样一种印象,他们的兴趣点主要聚焦于外来思想和文化,或多或少的忽视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有的甚至拒绝接受中华文化,出现文化上的自卑和崇洋现象。这种潜移默化的后果,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的认同出现危机,文化价值观念出现动摇,对民族文化和传统的热爱程度削弱,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被消解,进而对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民族心理和文化根基造成严重的渗透和侵蚀,这就势必会给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教育带来更大困难,使培养大学生民族认同感和国家归属感的教育目标难以达到。

三、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优化,应对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已经势不可当。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我们在面临挑战的同时,同样可以积极应对,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优化。

1.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时代内容。在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赋予了更多的新的时代内容,要求体现更加鲜明的开放性特征和国际化特征。全球化的现实语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体系提出了新的课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把握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近代西方科技的迅速发展,建立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同样也带来了精神文明严重失调和生态文明的严重破坏。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一些有眼光的西方学者已经认识到: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万物并育而不害”、“和平共处”、“和而不同”等等是有着十分深刻的道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有选择的教授给学生,让他们深刻理解我们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增强爱国意识和历史责任感,更好的承担起传承文明的使命。中国红色文化继承和发扬了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优秀民族精神。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课程时,教师应该结合近现代革命历史事实,告诉大学生为什么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选择共产党人的领导等问题。通过大量而丰富的史实使大学生了解了我们今天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并增强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从而采用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思维。第二,注重学生的时事和形势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紧跟时展,加强大学生的时事和形势教育就是一个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全球化,不要被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所迷惑,从而丧失了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西方发达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进程带来了人类的全球问题(又称世界性间题),如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人炸、南北差距、精神贫乏、信仰危机、价值观冲突等等,这些全球化间题的存在是发达国家遗留下来而被整个世界民族国家所承担的灾难性后果。通过这些分析,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全球化进程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更好的参与到建设小康社会的大潮中去。第三,在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价值观冲突加剧的情况下,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文化的主导地位,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在人类相互依存、相互合作日益增多的“地球村”时代,如何培养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之间的相互依存与合作意识,形成对文化“他者”、异质价值观念的尊重与宽容态度,增强国际理解与国际竞争意识等。

总之,如何在确保中国的文化安全和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主导地位的同时,增强人们的全球意识、开放意识、合作意识、生态意识、忧患意识等这些都是全球化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新的生长点,丰富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发展的时代内容。

2.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理念。首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授课时要善于结合学生实际,针对他们思想上、生活中的困惑和主要问题,对症下药。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判断、选择的空间。在多看、多想、多议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理论的认识,提高获取知识并自觉运用的能力,同时在讲授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密切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及学生思想的实际,提出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供学生思考,调动他们参与教学过程的自觉性、主动性,引导他们通过自学、思考、研讨等方式达到互相启发和共同提高,变被动注入为主动接受。如果能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改变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模式,实施“开放式”教育。在文化全球化的态势下,高校政治理论课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多种思想、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全面冲击,面对这种复杂态势,继续采取传统的封闭隔绝式教育模式,以坚守意识形态阵地来巩固和净化人们的思想已经不现实。因此,高校德育必须对全球思想文化价值观持谨慎开放态度,大胆地吸收和借鉴有益的文化和价值观念,尤其是要在多种思想的相互交融和比较中摈弃其不合理和消极的因素,在不背弃主流思想的影响和导向作用的前提下,允许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存在和碰撞,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观念。既要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又要在科学的文化价值观基础上深化对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合理因素的认同,从而提炼和整合成民族文化的新精神。

3.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形象地说是以“一支笔”、“一张嘴”为主,不仅在承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息量、速度方面远远无法同网络相比,而且更加缺乏网络媒体的交互性、形象性和吸引力。网络技术的迅速普及不仅是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和表现之一,而且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创造了新的载体。网络作为大众媒介,具有传播方式的双向交互性、传播手段的多媒体化、传播空间的全球化以及传播的高效性等特点。网络的兴起给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也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网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创造了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信息载体。如何充分利用和开发网络资源,使网络成为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新渠道和新阵地,是当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载体创新的热门话题。网络不仅传播着知识技术,而且传播着思想文化价值观念,成为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和国际舆论斗争的新领域,网络文化变成了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学校应该主动开发网络资源,占领学校网络阵地,通过多种渠道利用网络平台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和网络诚信,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自律意识,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顺利开展。

4.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队伍。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成败。教师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人才的主体,更是实施思想道德教育的基本力量。首先,在政治素质上,教师面对各种不良思潮,要更加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若在原则问题上前后矛盾、闪烁其辞,是不可能真正赢得学生的信任与尊重的。其次,在知识素质上,教师应主动学习各种新知识,拓展知识面,并很好地与理论相结合,增强理论的说服力。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论新知识,努力掌握思想政治工作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只有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做到博学多才,才能提高实际工作能力。最后,在心理素质上,即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教师要不断提高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独立性、恒久性和自制性,能够沉着应对突发事情,依然保持对工作的热情、对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良好的形象,对学生具有示范和导向作用。因此,教师要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为此,教师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2]胡元梓,薛晓源.全球化与中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13.

[3]衣俊卿.20世纪的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9.

The Challenge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YI Dan-ni

全国大学生论文篇7

第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受到价值多元化的挑战。马克思主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学生确立的理想、信念。这是一代中国人曾以生命捍卫的神圣和权威、以鲜血染红的伟大旗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分配方式多样化,由此产生和形成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也日趋多样化。这些都成为大学生比较、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内容科学性的另类标本和思想元素,使他们从更多的视角去审视马克思主义,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把马克思主义教育边缘化,使大学生在政治理论观念的走向上与马克思主义渐行渐远。有些大学生不仅是厌烦马克思主义教育,更是从根本上否定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必要性、全面质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一些大学生误解为马克思主义只解决夺取政权问题,巩固政权需要另外的主义来回答,从而过多地崇尚多党制、三权分立等西方政治,造成对社会主义、对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动摇。

第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可信度受到理论与现实之间巨大反差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任务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大学生坚信马克思主义。然而,随着改革的进入、开放的扩大、现代科技的普及,高校在地理空间、信息交流、文化传播等方面不再与社会隔绝。信息来源的日益广泛,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学生课堂之外能了解到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课堂内外的内容,理性与现实的比较,使大学生的思想、认识、观念、信仰不断受到冲击。当理论与现实一致时,大学生会信服马克思主义,反之会大大降低马克思主义的可信度。特别是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矛盾不断凸显,最让大学生们反感的分配不公、贫富悬殊、腐败现象等还不能一时完全解决,最让大学生担忧的就业竞争,会愈益激烈。一部分大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往往从理论与现实的负面效应中思考问题,进而质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改革开放后确立的重要体制,它本身就是邓小平理论的一块基石,而邓小平理论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理论本身不存在矛盾,现实中的不吻合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断优化。

其一,用市场经济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市场经济的特点首先是竞争,并且需要在公平的条件下进行竞争,通过竞争企业获得更好更多的效益,通过竞争人才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竞争是一种奋发,是一种昂扬,是能力的展示,更是价值的体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引导大学生坚定地确立竞争意识、民主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效益意识、法律意识,思想要解放、观念要更新。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在学习中增强竞争能力,善于竞争、勇于竞争,并在竞争中取胜。

其二,用理论创新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说服力。马克思说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然而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具体结论要依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变化,用符合实际的结论来取代过时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一向强调:“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的加以重复的教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探索中,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出现,许多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入课堂,不回避、不隐瞒,用中央提出的一系列科学的、有创建性的新理念,如科学发展观、执政党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让大学生去讨论、去分析,在讨论分析中提高认识。使马克思主义在学习、研讨的过程中逐渐接受,使大学生用创新理论去应对新情况、新问题,从中发挥理论创新的吸引力、说服力。

其三,用舆论导向来树立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高校集中着时代精英,因此高校是国际风云、社会变革、政治思想、学术思潮的集散地,是思想理论的重镇,是各种信息的密集地,是发展科学文化的重要园地,也是西方敌对势力渗透的重点地。一批批的时代精英需要在高校得到培养,培养的过程、教育的过程,也是各种错误思想、腐朽思想侵入的过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用舆论导向来引领大学生,利用校园文化、理论讲台对大学生进行宣传、引导,以此塑造大学生的高尚精神、鼓舞大学生的雄心壮志、磨炼大学生的坚强意志,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和建设者。

二、经济全球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挑战与优化

经济全球化在当今世界已势不可挡,它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而且还表现在政治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家间、地区间在经济上相互依赖、互相联系,使得世界政治趋于多极化,对全球政治格局、文化走向、思想意识形态等都带来巨大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受到日趋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的挑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为当代大学生构建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奠定基础,形成价值构架。而经济全球化使国际政治斗争日趋复杂。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渗透与反渗透、颠覆与反颠覆的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文化价值观的斗争也日趋成为国际政治斗争的焦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是依靠经济和科技的优势,利用经济合作、贸易往来、技术转让等方式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诱压兼施的手法,推行西方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念。特别是通过文化扩张和渗透,播下资本主义思想的种子,千方百计模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在意识形态上的区别,弱化人们对社会主义理想的认同,降低社会主义思想对人们的凝聚力和整合作用。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绝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转向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暂时进入低潮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由此以咄咄逼人的姿态进行政治、文化渗透。社会主义理想的感召力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大减弱,社会主义“悲观论”、“破产论”、“渺茫论”、“马克思主义优而不越”、“共产主义水中捞月”应运而生。由此激发大学生怀疑、否定社会主义,羡慕、崇拜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产生向往心理,导致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理排斥。

第二,爱国主义精神受到全球意识的挑战。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之后,从贸易、金融领域扩展到政治、文化、法律各领域,而科技的发展、市场经济的普及以及全球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国与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很多全球性的问题只有超越国家和民族的界限,在全球的层面上依靠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传统的各国固守边界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国家的职能越来越多地被让渡和削弱。由此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全球化浪潮使得的神圣性大打折扣,国家的相对化越来越强。为此,西方国家也极力地造成一种印象,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大同时代,无须再提民族、国家与利益。著名学者巴蒂认为,经济全球化将毁灭国家,连通世界版图,挑战社会契约,改变国家的内涵。世界秩序主席罗伯特·C·约翰逊则呼吁以人类利益克服狭隘的国家利益。认为人类的意识应当先于阶级意识和民族意识,传统的国家观念已来越成为阻碍世界各国共同进步和发展的障碍,必须对其进行限制。而美国又自恃经济、科技、军事力量的强大,毫不隐讳地声称要“领导世界”,妄图把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统统纳入它领导的完全符合美国资本利益的“自由世界体系”,为此,美国大肆宣传“全球民主化论”,提倡“全球公民社会”、“全球共同价值”、“全球意识”,要求以“全球民主化”来构筑当今世界,进而在世界事务中推行“新干涉主义”,鼓吹“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上述这一切,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受到巨大挑战。

第三,社会主义文化受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而受到挑战。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文化全球化,经济上的支配力量衍生出强势文化。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通过高功率广播、卫星电视、互联网、电脑软件、好莱坞电影等媒体,无时无刻不在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侵略与扩张。老布什曾经说过:凡是接受美国经济的国家就无法拒绝美国的价值观念。针对这种文化殖民主义,马来西亚副总理阿卜杜拉·艾哈迈德·巴达维在谈到全球风险时就这样认为,全球化会使人们接触到各种不同的文化,“但它导致西方文化中最肮脏、最无价值、最颓废的东西在非西方社会泛滥成灾。使本土文化岌岌可危。一些国家的本土文化很有可能消亡,或被西方文化取而代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一方面通过经济领域进行大众文化、快餐文化、消费文化的贩卖,使西方文化逐渐进入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活之中,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等媒体竭力推销它们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直接侵害发展中国家的独立、内政自由和社会稳定。这些文化统治,腐蚀着人们的政治信念、政治热情,使社会主义文化处于劣势地位,阻碍人们特别是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趋势,已经势不可挡。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我们在面临挑战的同时,同样可以积极应对,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优化。

其一,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因素,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经济全球化促进人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其所带来的多元文化、多元观念和多元生活方式不仅拓宽大学生的视野,而且打破了他们的封闭局限观念,使得大学生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优点和缺点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比较中有目的地借鉴、吸收,做到洋为中用。同时,也使大学生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促使他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体制等方面有所思考,使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融汇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中,打破大学生被禁锢着的思维模式,逐渐形成开放的新观念、新思维,实现观念的变革和理论的创新。经济全球化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随着中国不断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家竞争力逐步提高,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全球化中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国际地位的提高激发了全民族特别是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空前高涨。由于中国在全球化经济中发展了自己,人民的生活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基本实现了小康,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使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不断提高,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信念也不断加强。经济全球化为高校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全球化中多元的意识形态在对立和差异中并存,相互交流、相互融汇的局面,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吸收全球化时代的合理养分、丰富自身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也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看到传统与现代的差距,找到长处与不足,有利于我国学习和借鉴各国在对意识形态教育、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机和活力,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其二,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有利因素,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兴起,具有不同历史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融,已成为历史性的大趋势。多元文化会逐步由对峙、冲突走向对话、沟通。全球化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文化演进的过程。世界上各种文化会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励、更加深入地互相接触和冲撞,并且是在多向的、多层的文化层面上予以互动和吸纳。在这一过程中,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宽容、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借鉴,不仅有助于本民族文化自身发展,也有利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必须参照全球化时代的大背景,致力于民族文化的发展,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一方面谨防“西方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观念,警惕西方发达国家打着“文化全球化”、“文化一体化”旗号,强化西方意识形态,大规模向中国灌输资本主义文化价值观念。因此要抵制西方霸权文化的侵蚀,必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从而增强大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应有之义。同时也要认识到整个世界是多样化的统一,倡导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与适应,通过接触、交流、对话和建立共识,达到多元文化“和而不同”的境界,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对我国传统文化要有一定的“文化自觉”,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关门主义,片面强调文化的民族性,目空一切、夜郎自大。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为学生树立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和全球性的文化意识,自觉地把民族意识与全球意识结合起来,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统一起来。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全球化的态势下,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融合世界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创新能力,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以建设顺应时代要求、反映世界先进文明成果、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全国大学生论文篇8

“全盘西化”论,又称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文化激进主义,是近代中国文化思潮演进过程中的一种以彻底否定民族文化传统、全盘肯定西方价值取向为特征的文化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胡适、陈序经,二人主张“全盘西化”论的主要目的是反对当时“闭关自守”和封建文化复古倾向,并为抵制封建文化复古倒退思潮提供理论依据,这对加深国人对中西文化的认识、推动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全盘西化”论从根本上否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存在的合理性与传承性,并且“全盘西化”论在社会实践中无任何可操作性,这样“全盘西化”论就演变成为了一种激进的文化观。

一、“全盘西化”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全盘西化”论的产生与近代中国的屈辱史密不可分。1858年6月签定的《中英天津条约》是“中国官方对西洋人态度开始前倨后恭的转折点”。(1)此时的中国人仍然坚信中国在器物层面上的落后是导致自己失败的根本原因。随后,甲午之战的惨败以及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的签定才真正刺痛了所有的中国人,当东洋人真正崛起的时候,中国人对自己的道德文章的自信、对中体西用之“体”的自信的心理防线被彻底击溃了。正如梁启超在《戊戌记》中所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则甲午一役也。”(2)惊醒后的紧张和焦虑导致了西化的改革倾向,国人从原来相信中国的道统、文化不可变,仅在器物层面的求新求变转为开始相信精神文化层面也必须改变,并将西学视为“国家、民族求富求强的万灵丹”。(3)

在亡国灭种的危机意识的刺激下,1898年一个叫樊锥的人在《湘报》发表《开诚篇》,提出了最早的“全盘西化”论:“洗旧习,从公道,则一切繁礼细故、猥尊鄙贵、文武名场、恶例劣范、诠选档册、谬条乱章、大政鸿法、普宪均律、四政学校、风情土俗,一革从前,搜索无剩,唯泰西是效,用孔子纪年”。(4)同年另一个叫易鼐的人也在这份报纸上发表《中国宜以弱为强说》,希望中国“毅然自立于五洲之间,使敦之会以平等待我,则必改正朔,易服色,一切制度,悉从泰西,入万国公会,遵万国公法”。(5)中国士人自古以来便怀揣大中华的天下中心主义思想,并且长期始终处于东亚的文化中心地,于是构成了一种偏激的自尊心态。在大国地位不断受到外来挑战的情况下,中国人常常急于证明自己的大国地位,当残酷的现实将中国知识分子阶层长期置于心理失衡的状态中,他们必然会萌生体用皆无的思想,进而采取全盘摒弃传统文化的极端做法。“全盘西化”论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东西文化大论战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为武器,对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纲常礼教进行了猛烈的批判,从思想观念和文化的深层价值意义上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最深刻和最全面的反省,这在当时无疑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二、“全盘西化”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理论表现

1926年,胡适发表《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初步提出他的“全盘西化”论主张。1929年,胡适在为《中国基督教年鉴》撰写的英文短文《中国今日的文化冲突》中提出了wholesale westernization(全盘西化)和whole hearted modernization(充分世界化)两个概念。1934年,胡适又在《独立评论》上相继发表《信心与反省》、《再论信心与反省》、《三论信心与反省》三篇文章,文章深刻批判了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和纲常礼教,同时感性的表述了其“全盘西化”的主要观点。“从此以后,我们所有的,欧洲也都有;我们所没有的,人家所独有的,人家都比我们强。试举一个例子:欧洲有三个一千年的大学,有许多个五百年以上的大学,至今继续存在,继续发展:我们有没有?至于我们所独有的宝贝,骈文,律诗,八股,小脚,太监,姨太太,五世同居的大家庭,贞节牌坊,地狱活现的监狱,廷杖,板子夹棍的法庭,……虽然‘丰富’,虽然‘在这世界无不足以单独成一系统’,究竟都是使我们抬不起头来的文物制度”。(6)但是,“全盘西化”的口号是在当时的守旧文人卷起一片封建文化复古逆流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他们“极力宣扬中国固有文明,鼓吹东方文化救中国,救世界”。(7)因此“全盘西化”口号提出的动机主要是为强调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是一种“矫枉过正”的手法,是一种斗争的策略。正如胡适所言:“抗拒西化在今日已成过去,没有人主张了。但所谓‘选择折衷’的议论,看去非常有理,其实骨子里只是一种变相的保守论。所以我主张全盘西化,一心一意的走上世界化的路。”(8)“现在的人说‘折衷’,说‘中国本位’,都是空谈。此时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努力全盘接受这个新世界的新文明。全盘接受了,旧文化的‘惰性’自然会使他成为一个折衷调和的中国本位新文化。……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风斯下矣。’这是最可玩味的真理。我们不妨拼命走极端,文化的惰性自然会把我们拖向折衷调和上去的。”(9)因此,胡适之所以主张全盘西化,是因为他要使国人从落后的社会现实中去追赶时代的潮流,要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对传统文化的深刻反省中重新振作起来。胡适坚信,通过“全盘西化”的洗涤,中国的传统文化必将发扬光大。“我的愚见是这样的:中国的旧文化的惰性实在大的可怕,我们正可以不必替‘中国本位’担忧。……如果我们的老文化里真有无价之宝,禁得起外来势力的洗涤冲击的,那一部分不可磨灭的文化将来自然会因这一番科学文化的淘洗而格外发挥光大的。”(10)

陈序经是“全盘西化”论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人物。1932年,他撰写了《中国文化的出路》一书。“他(指陈序经)认为,欧洲近代文化的确比我们进步得多,而且不论我们喜欢不喜欢,他是现世的趋势,我们如果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除了去适应这种新趋势外,只有束手待毙。”(11)陈序经比胡适更为激进,他在回应吴景超的“全盘西化”论相关文章时指出:“总而言之,从东西文化接触的趋势来看,接触以后,东方固不能存其固有,西方也不能存其固有;因为前者正在其趋于消灭的途程,而后者正趋于为共有的道路。……从文化的各方面的比较来看,我们所觉为最好的东西,远不如人家的好,可是我们所觉为坏的东西,还坏过人家所觉为坏的千万倍。”(12)“中国文化根本上既不若西洋文化之优美,而又不合于现代的环境与趋势,故不得不彻底与全盘西化。”(13)

三、对“全盘西化”论的评价

“全盘西化”论是近代中国士人对西方文化的一种选择模式,它对封建伦理道德和礼教纲常所进行的深刻批判,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加深国人对中西文化的认识、反对封建复古主义、推动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历史进程,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全盘西化”论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只能在理论层面上进行研究,却无法在社会现实中得以实施。正如胡适在论述“全盘西化”的《充分世界化与全盘西化》一文中所说:“我们不能不承认,数量上的严格‘全盘西化’是不容易的。文化只是人们生活的方式,处处都不能不受到人们的经济状况和历史习惯的限制,这就是我以前说过的文化惰性。……况且西洋文化确有不少历史因袭的成分,我们不但理智上不愿采取,事实上也决不会全盘吸收。”(14)

“全盘西化”论主张用一种文化代替另一种文化,势必造成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完全肯定西方文化,另一个极端是完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两者非此即彼,势不两立。用这样极端的方式来对待异质的文化,必将导致尖锐的矛盾和对抗,其最终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全盘西化”论“否定了文化的民族性这一文化的基本特征”。(15)文化的民族性是一种文化区别与另一种文化的最根本特征,它是在文化的创造者所处的一种特定的社会空间和氛围中所形成的。各民族的文化或处于不同时期的文化都具备文化之所以为文化的共同本质,同时也具备其自身的特殊性,即每一种文化自身的民族性。而且,不同文化的共性与文化自身的民族性这一文化的根本特性之间并无冲突。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继续向前发展的内在基础。文化的优劣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优秀文化,也没有绝对的落后文化,每种文化各有所长。“文化的时代性决定了一切文化价值的判断和历史认识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16)对一种文化进行相应的价值判断,应该以这种文化所处的时代作为首要的判断依据。

注释: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673.

(2)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38.

(3)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684.

(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686-687.

(5)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七世纪至十九世纪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0年.687.

(6)胡适.信心与反省[A]. 钟离蒙,杨凤麟.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二集第六册)中国文化问题论战[C].沈阳: 辽宁大学哲学系,1982.79.

(7)许全兴,陈战难,宋一秀.中国现代哲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156.

(8)王继平.论近代中国的文化虚无主义-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剖析之三[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11.

(9)陈序经.再谈“全盘西化”[A]. 钟离蒙,杨凤麟.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二集第六册)中国文化问题论战[C].沈阳: 辽宁大学哲学系,1982.145.

(10)胡适.试评所谓“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A]. 钟离蒙,杨凤麟.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二集第六册)中国文化问题论战[C].沈阳: 辽宁大学哲学系,1982.90.

(11)王继平.论近代中国的文化虚无主义-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剖析之三[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11.

(12)陈序经.关于全盘西化答吴景超先生[A]. 钟离蒙,杨凤麟.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二集第六册)中国文化问题论战[C].沈阳: 辽宁大学哲学系,1982.139.

(13)陈序经.关于全盘西化答吴景超先生[A]. 钟离蒙,杨凤麟.中国现代哲学史资料汇编(第二集第六册)中国文化问题论战[C].沈阳: 辽宁大学哲学系,1982.141.

(14)刘鹏,王艳秀.对胡适中国文化态度的再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3):44.

全国大学生论文篇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理论与技术应用于交通、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与此相适应,如何培养21世纪社会需要的能源动力类及相关专业人才,是每个大学相关专业以及每位从事该专业教育的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尤其是代表本专业高水平人才培养的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

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创新,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措施。因此,衡量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指标之一就是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下面以1999年至2013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为基本素材,[1]分析讨论本学科的研究生培养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授予单位比重分析

从1999年到2013年,共有28篇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博士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他们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苏大学和海军工程大学等8所高校,各高校所占百分比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到,占比由高到低依次是:西安交通大学29%,浙江大学25%,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东南大学各占11%,上海交通大学7%,江苏大学和海军工程大学各占3%。除江苏大学和海军工程大学之外的其余6所高校都被列为国家“985”和“211工程”高校,占75%。据此可以看出“985”和“211工程”高校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都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东南大学的热能工程和江苏大学的流体机械及工程是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依托“985”工程建设及国家重点学科优势,上述学校及学科几乎囊括了所有入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由此可见,“985”工程建设及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对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促进高层次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方面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此外,北京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上海、江苏和浙江是经济发达地区,汇聚了大量的相关人才。优秀生源充足,这一优势也是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起到促进作用。

二、学科比重分析

表1 工学及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占比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在学科门类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工学、理学、医学三个门类,其中工学包含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在内的21个学科类,共79个专业。历年工学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平均每年入选论文占入选总数的37.9%,同时,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总数在所有大学科中排名第一。

图2是本一级学科优秀博士论文在所有学科优秀博士论文中所占比重的柱状图。从图2中可以看到,1999~2001年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占比出现较大下降,2001~2003年占比又逐年上升,2004年到2006年占比回落到1%左右,2007年到2009年期间波动比较大,2009~2012年则稳定在2%附近,2013年占比达到3%。

参考本学科优秀博士论文在工学学科中所占比重及工学在全部学科中占比的柱状图(图3)。可以看出,工学占比虽然略有波动,但大体而言比较平稳,维持在38%左右,本学科在工学中的占比在3.8%左右波动。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西安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对本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占比影响较大,本学科在工学中占比较高的1999年、2003年、2007年及2013年上述两高校均有入选论文,而本学科在工学中占比较低的2001年、2002年和2008年则上述两高校均没有入选论文。

由此可以看出,相对而言,两校是本学科研究生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领头羊,在学科内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三、论文影响因子分析

影响因子是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之一,同时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对于论文影响因子的分析就显得非常必要。

图4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在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注:这里只统计优博获得者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的影响因子的分布图。

从图中可以看到,本学科高影响因子的论文数量偏少,在统计分析的105篇论文中,影响因子超过3.5的有8篇,占总数的7.62%;影响因子在3.0~3.5之间的论文有7篇,占总篇数的6.67%;影响因子在2.5~3.0之间的论文5篇,占总篇数的4.76%;影响因子在2.0~2.5之间的论文有30篇,占总篇数的28.57%;影响因子在1.5~2.0之间的论文有7篇,占总篇数的6.67%;影响因子在1.0~1.5之间的论文3篇,占总篇数的2.86%;而影响因子低于1.0的论文数量为45,占总篇数的42.86%,占比还是比较大的。

本学科的高影响因子论文偏少与本学科领域的研究特点有关,由于本学科是传统的工科学科,研究的新兴热点相对理学学科不会太多。因此与大多数工学学科一样,整体学术刊物的影响因子不会太高。因此,大多数全国优秀博士论文的研究发表在影响因子低于1.0的学术刊物上。同时,由于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强调创新性,这可以通过在高水平高影响引因子的学术刊物上有若干代表性的工作发表来体现,这样的代表性论文不会太多。因此,本学科优秀博士论文在影响因子3以上的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并不多。

四、二级学科及作者性别分析

1999年至2013年,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28位作者中,有14人在博士期间攻读工程热物理,占到优博论文作者的一半;攻读热能工程的有6人,占比为21%;4人攻读制冷及低温工程,占比是14%;2人攻读流体机械及工程,占比7%;能源环境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工程的各一人,分别占比4%。各专业所占比例如图5所示。

同时在这28人中,男性人数25,占总人数的89%。女性人数3人,仅占总人数的11%,男女比例差距较大。

由此可以发现,若假设所有优秀博士论文作者具有相当的智力水平和勤奋程度,其导师的指导水平也相当,则可说明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最有可能产生创新性的研究。或者说,该二级学科由于涉及学科的基础理论问题较多,研究偏基础,产生创新性突破的可能性相对其他二级学科较大。此外,男性优秀博士作者数远较女性作者大,则说明了本学科男性在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中的普遍表现高于女性。

五、指导教师分析

本学科28篇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是在22位博士生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这22位指导教师中,有17人指导出1 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人指导出2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指导出3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表2是历年指导教师的平均年龄。这22位导师指导的博士学位论文第一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时的平均年龄是57.5岁。50~59岁和60~69岁这两个年龄段的人数最多,分别是5人和10人,其次是40~49岁的有3人,70~79岁的有2人,40岁以下的有1人。

全国大学生论文篇10

一、电影理论的发展史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电影进入大学,这给电影理论的出现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从此以后,电影理论摆脱了制片公司和新闻媒介的控制,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当一门新的学科出现时,那就意味着它已经开始具有自己立的概念和范畴。过去,人们经常把电影看作是一种语言,后来法国哲学家麦茨开始用语言理论来研究电影。电影理论出现后,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当今世界出现了一种新的电影理论,即先锋电影理论。先锋电影理论运用语言学、精神分析学和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和研究电影。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电影理论经历了重大的发展和演变。在这期间,西方电影理论的传入对我国电影理论的演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电影理论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红色理论时期、蓝色理论时期以及蓝色理论以后。

红色理论指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历史时期,由于这时期的电影主题都是以革命战争和为主题,它反应的是人们的现实生活和无产阶级的革命性。因此,它也成为经典理论时期。它表明了艺术和现实生活是相互联系的,红色理论反映了艺术的现实性。

蓝色理论时期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这段时期,许多文学家和批评家引入了西方电影理论,这时期中国电影理论是与西方电影理论紧密联系的,它是用西方的电影理论来解构中国电影的经典理论。蓝色理论给中国最大的启示就是不应该排斥外来文化,应该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对于西方电影理论,中国不能一味地排斥,也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而是要立足于自己的民族现实,认清民族电影要表达的意义。在西方电影理论及其美学与中国的民族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点就是中国民族电影的蓝色理论。

蓝色理论以后的电影理论指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浪潮下的电影,这个时期的电影理论摆脱了西方电影的理论框架,从我国的民族文化出发来理解中国电影的理论和美学。它是我国电影理论的一个重大进步。

二、当代电影理论的发展思路

电影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文化,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它本身带有西方的文化韵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慢慢地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理论。因此,中国电影理论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民族特色。只有在电影理论中融入自己的民族文化元素,才能创作出真正的中国特,这对中国特理论的形成有很大帮助。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在美学基础上不断创新,创造出积极、健康、有活力的电影理论,这样拍出来的电影才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积极、乐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任何工作只有在制度的规范下,才可以长久有效地进行。电影理论要想取得突破性进展,就必须用制度来约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要对电影理论设立考核和评价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电影理论是一门需要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学科。如今,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电影理论也呈现出了全球化的特征。

三、如何对待电影的全球化理论

首先,面对电影全球化,人们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西方电影有西方的文化特色以及游戏规则。中国电影应该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和特效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民族特色,宣传自己的电影文化,提高电影的制作手段和画面感。每年在国际电影节获奖的作品并不代表特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只是代表了当时评审的审美标准。人们对电影的喜爱和满意度与大众的审美有很大的关系,而大众对电影的美学标准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其次,研究电影理论是为了更好地研究电影。学习其他科目时,人们就提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同样,研究电影理论也不例外。国际电影节是我国电影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机会,中国电影要学会推销自己,而研究电影理论首先就是要了解国际电影市场的动态。只有这样,才可以了解电影市场的饱和状态和供求关系,才能做到知己知彼。

全国大学生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5)05-0045-05

中国传播学的系统发展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迄今已有30余年。在此期间,华人学者着眼于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与当代现实,发掘具有本土特色的传播现象与观念,意图建构中国特色的传播理论体系,这在中文新闻传播学界从一开始即是孜孜以求的学术目标,被称为“传播学中国化”“传播学本土化”或“传播研究本土化”等。另一方面,自其伊始,华人学者就围绕“传播学中国化”的合法性和可能性展开论争,赞成与反对对立,实践与反思并存,争鸣之声至今不绝,这使其成为中文传播研究中几乎最具影响力的议题,也是中国传播学30年来苦苦摸索以求发展突破的一个关键问题。

一、传播学的中国化

早在1977年,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Wilbur Schramm)在访问香港中文大学时就已提倡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播遗产。首次论及“传播学中国化”这一命题及其内涵的,是香港中文大学传播研究中心的创立者余也鲁。他在1978年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第一次“中国传学研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文化与传统中传的理论与实际的探索》的演讲。他认为,“文化与传统若不同,作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传的观念、原则、型式也随之而异。因此,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与实际中应该可以找到中国的传播理论。”余氏不仅从议题设置上旗帜鲜明地倡导中国化的传播理论与范式,并且进一步探索它的取径与步骤,就如何在中国历史与传统中探寻传播理论提出了“十二个入口”。〔1〕余也鲁的呼吁成为“传播学中国化”的先导。在大陆,“传播学中国化”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至1982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一次西方传播学研究座谈会,会议形成了对待这一外来学科的十六字方针:“系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造,……要结合中国实际,建立起符合中国国情的、有中国特点的新闻学或传播学”〔2〕,该会议为传播学中国化提供了思想理论上的依据。

1993年,在厦门大学召开“首届海峡两岸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的探索座谈会”,论题涉及中国传统文学、哲学、历史、语言、民俗、人类学、经济等多个领域中的传播现象,会后出版了《从零开始:首届海峡两岸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的探索座谈会论文集》(1994),这一标题意味着,中国学界开始正式有组织地展开中国传播学的本土研究。同一时间在厦门,还举办了第三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中心议题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理论体系,正式提出传播学“本土化”的问题。〔3〕这一系列传播学会议对“传播学中国化”议题的确立有倡导和推动之功。

此外,研究著述更是代表了这种学术努力的成果。吴予敏的《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国的传统文化》(1988)是国内第一本传播学中国化的专著。此后,中文传播学界陆续出版了一批中国特色的传播学著述,专著如尹韵公《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1990)、关绍箕《中国传播理论》(1994)、孙旭培主编《华夏传播论》(1997)、张立伟《心有灵犀:儒学传播谋略与现代沟通》(1998)、李敬一《中国传播史论》(2003)及金冠军、戴元光主编《中国传播思想史》(2005)等;论文如陈力丹《论孔子的传播思想》、黄星民《礼乐传播初探》、邵培仁《论中国古代受众的信息接受特色》、何庆良《先秦诸子对传播功能的认识与应用》等。这些研究基本属于余也鲁提倡的研究路径: “回到过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求传播观念,从历史经验中总结传播特征,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偏重于传播理论的中国化。此外,“传播学中国化”还有另一种路径:“着眼当下”,借鉴西方传播理论研究中国现实问题,针对当代社会改革发展中的传播问题提出新观点,这种研究更关注传播应用的中国化,其研究成果在中文传播学界更是不胜枚举。

简言之,“传播学中国化”是华人学者倡导的从传播视角研究中国传统与现代的社会历史及其思想观念,一方面“将中国历史和传统中所出现的传的现象、事件、思想进行分析,在共同性中寻求特殊性,并提炼出来,作成规律、原则,甚至理论”〔4〕,另一方面借鉴西方理论,对现当代中国社会的传播活动展开研究,提供传播策略,解决传播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探索新的传播理论。前者以古代中国为主,后者以现代中国为主,在两者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契合中国历史与现实的传播概念、模式乃至理论范式,彰显文化的特殊性,又兼顾理论的普遍性,以期建构中国特色的传播理论体系。

二、“中国化”:合法性与可能性之辩

“传播学中国化”在提出后,并未获得国内学界的一致认同,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命题的合法性与可能性提出了质疑与反思。

20世纪90年代,徐耀魁撰文指出,这一提法的弊端在于过分强调其特殊性,把传播学仅仅视为一种方法,仅局限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未免有些片面和狭隘〔5〕,持类似看法的还有陈力丹,他强调社会科学理论普遍性的一面,“某学就是某学,一定要某国的什么学,其实很难成学。……不宜简单地将研究中国历史与现实中的传播观点,视为是传播学的‘本土化’”〔6〕,这两位学者是对“传播学中国化”的合法性、特殊性提出了质疑。然而,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而非客观规律,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中国,传播语境、传播主体的思维与行为模式、传播载体等与西方均有所不同,不具有超越国界的普遍性,西方亦然,因此笔者更同意李金铨的观点:“西方传播学理论不能定于一尊,而且除非经过国际层面的考验,终究还是停留在‘西方’的理论层面。”〔7〕换言之,在传播学的西学东渐中,源自西方脉络的传播理论未必具有跨文化的普遍性,如“现代化理论”以及受其影响的国际传播学经典之作丹尼尔・勒纳(Daniel Lerner)的《传统社会的消逝》(1958),以西方现代化的历史模式强加于中东等第三世界国家之上,如今已受到诸多批判。祝建华也以自己的研究经验证明,西方传播研究中的受众和效果理论,对于个人主义至上、并已被充分研究的西方社会或许并不构成太大问题,但是对于研究中国的受众及效果却有“隔靴搔痒”之效〔8〕,原因即在于中国不同于西方的社会政经体制和媒介环境。因此,与西方传播理论一样,中国的传播经验及其模式观念无疑也具有其历史文化的特殊性,传播学的中国化有其存在的合法性和学术意义。

对社会科学理论持普遍性的观点,不仅容易忽视本土化研究的文化特殊性,另一方面,这一观念加之西方理论不可否认的强势地位,使一些学者对中国化的研究是否可能也产生疑虑。如李彬曾指出,传播学中国化面临着西方霸权的困境,当人们从传统文化中总结传播学的本土特色时,实际上早有一个“固定的范式与框架预先设置在思想之中”,“所使用的核心概念却无一例外地属于舶来品”,这时“以独立独行相标举的本土化,本质上也许恰恰显示出西方话语的支配性。”〔9〕确如李彬所言,传播学从概念术语到研究范式都以美国传播研究为宗,中国传播研究无论方法还是理论都随着美国式传播研究亦步亦趋,不乏以西方理论设定中国的传播议题,或以国内的传播现象附会西方的理论概念,实乃削中国实情之足以适西方理论之履。因此李彬的担心不无道理,但却不能因噎废食。真正的“中国化”,是从具体国情出发,将中国社会的传播经验摆在首位,直面当代中国社会变革与传媒变迁中的真问题,基于自身的文化传统思考它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探索契合传播实情的学术语言与研究典范。如上述《无形的网络》即从中国古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考察独特的语言文字与非语言传播媒介、家族、社团等社会组织及其传播方式、政治体系及其传播控制、儒道法墨等思想流派的传播观念,并从传播视角总结了三种社会化传播结构:“生命〔生活〕―传播结构”“社会―传播结构”“历史―传播结构”,勾勒出一幅较完整的中国古代社会传播的立体图式〔10〕,在西方传播经验之外展示了新的传播模式,而并无对西方传播概念与理论生搬硬套的痕迹,诸如此类的研究为传播学中国化提供了一些示范性的研究路径。

三、全球在地化:从在地经验到全球理论

在上文中,无论是传播学中国化产生的缘由背景,还是围绕该议题展开的讨论争议,实际上都指向全球化背景下知识生产的问题,或曰特殊性与普遍性、在地化与全球化的辩证关系。2000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国际大众传播研究学会的年会上,中文传播研究学会组织了一场“中文传播研究之批判性回顾”的专题讨论。会议组织者汪琪教授在其建议书中总结了中文传播研究的问题:“随着中文传播学术圈的扩展,人们对其在国际传播学界中的地位及贡献的不满也与日俱增。有学者在质问西方理论对中文传播研究是否有用,也有学者则批评中文传播研究缺乏理论性。问题是,我们还将偏安于国际学术界的边缘地带多久?”〔11〕边缘化是当代中文传播研究的学术境地,也是传播学中国化所面临的学术语境。因此引出的问题是,地处边缘的传播学中国化如何面对全球化的知识生产?两者的关系为何?

在本文中,全球化背景下的知识生产主要包含两层涵义:一是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由各种基于在地经验的研究构成,并在全球背景下流通。就传播学而言,全球化在本质上仍是西方化甚至美国化,由于学术霸权而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知识生产格局。然而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理论仍是一种地方性理论,其解释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需要在理论旅行中接受其他文化经验的验证。二是具有更广涵盖力和解释力的全球性传播理论,这是传播研究中的高阶创新。它必须基于地方性理论之间的比较,在互动对话中抽象出更宏观的理论范畴及体系。对传播学中国化与全球化知识生产的关系探讨,主要在这两层涵义中展开。

首先,在全球化知识生产的趋势下,作为在地经验研究的中国传播学,不再可能如中国传统学术一般闭门造车、自说自话,它与西方传播理论不是两套互不相干的理论话语;相反,欧美传播研究作为当前该领域的主流,应作为传播学中国化的参考资源,后者要在充分吸收西方传播理论的基础上展开。这种吸收不是简单地以西方理论观照中国现实,或以西式研究方法解决中国传播问题,而是全面了解西方有关的社会与传播理论,学习其中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意识、思路和方法论意识,以之来活络眼光思想,勾勒在地的素材现象,遵循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从具体传播经验而非西方理论预设出发直面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才能得出历史契合性的传播概念、思想乃至理论建构,从某个角度,它们又能与西方传播理论形成有效的比较,才有可能“最终创造出集东西方文化精华之大成的传播学”。〔12〕笔者以为,对西方理论的化用不着痕迹、润物无声,才是上之上者,而不像一些学者认为的,“由于传播学的中国化过于强调的是一个‘化’字,也就是化他为我,或者仅仅是把他人的东西改造成我们中国自己的东西,因此,这就很容易把思维的重点放在吸收和改造他人方面,而忽略完全基于我国文化土壤和现实基础的原创性追求。”〔13〕一方面,这是将理论手段当成了研究目的,另一方面,原创无疑是传播学中国化的终极目标,但在学术全球化的背景下,原创并不意味着由于“影响的焦虑”而排斥他者、自我独创,而是转益多师,入乎其内,出乎其外,正如李金铨所言,“先要钻进去学人家的东西,然后要能够跳出来,才能攀登另一个高度”〔14〕,否则“集东西方文化精华之大成”又如何可能?从现实的角度,中国传播学3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译介、研究和自创的历程,原创本就是基于译介学习、研究应用之上和之后的。因此,传播研究的中国化虽然基于地方经验,但无法摆脱先在的西方传播理论的影响而单独发生,只有自觉置身于全球知识生产场域中,不断接受内外的激发和挑战,才能持续发展并具有跨文化对话的全球性意义。

其次更重要的是,传播学中国化与全球化知识生产的进一步关系,在于由特殊性、在地化上升至普遍性、全球化的理论升华。以往的学界讨论和实践主要注重内向的自我研究与理论建构,在方法论上缺乏与西方理论比较对话的全球视野。这首先取径于“文化间际的交互参引”〔15〕,基于第一层关系,中西方传播经验与理论构成不同文化间的交叉互映,由中国化而来的传播概念、方法与理论,一方面用来彰显民族特色,同时也用来“攻错”,即“两个文化之间在相关领域上有所对应,但是对应之间是不一致的,这种差异可以提供相互观看的斜角,也就是透过他者文化与母文化的不一致,产生母文化的问题意识,使得母文化的存在不再是理所当然,而是必须成为思考的对象,并藉着他文化的错位观点,对母文化的物象化过程进行剖析,即可深化母文化的生成机制”。〔16〕“攻错”是母文化与他者文化相互间的过程,一方面深化对自身的陌生化理解,另一方面双方在“错位观点”的烛照下进一步存异而求同。这在当前传播研究中由于中西方学术格局的不平衡而似乎触不可及,但像比较文学等其他比较研究一样,在中国化的传播研究中加入中西的对比攻错是可行的,正如钱钟书先生对中学的研究始终在与西学的比较与发明中,差异性和共同性并举。与之同理,提倡“传播学中国化”的意旨在于注重中文传播的独特现象与规律,但并不意味着强调特殊性而忽视进一步的普遍性探索,而是力图从特殊性上升至普遍性,从中文传播的现象出发,探究重大的传播问题及其内在理路,随着抽象思维拾级而上,自然到达理论的层面取精用宏,此时或者形成原创性的理论与西方平等对话,或者在与西方理论的互映中探求联系、互补融通,从在地化走向全球化。在这一意义上,“传播学中国化”只是中文传播研究的起点,方向是国际化;不是特殊性,而是以在地经验充实传播理论库的普遍性,与西方理论展开平等比较与对话。只不过这是在地化与全球化辩证关系的终极目标,在当代中国化的传播研究中,尚无研究真正达到这一层面。

四、结语

传播学的中国化,这一提法本身就暗示出知识传播自西向东、由中心向边缘的走向,加之其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它所折射出的民族主义和学术自主意识不言而喻,其中焦虑与自信并存;另一边,则是英国学者詹姆斯・科伦(James Curran)等呼吁的传播理论要“非西方化”。〔17〕在这种你情我愿中,传播学中国化成为中文传播研究从地方走向全球,从追随西方亦步亦趋到以我为基自主对话的重要路径,其中包含的是地方经验与全球理论的辩证意识。在当代中文传播学界,香港一些学者已经在上述第二层关系中展开耕耘和尝试突破;台湾和大陆的学者则倾向于向内看,主要致力于研究总结中国历史上的传播现象与理论,试图建构契合中国国情和文化传统的传播理论体系,而对当代中国传播的研究多为归纳与提出观点,尚未形成独特的研究范式和传播理论,整体上仍处于第一层关系中。因此,未来中国化的传播研究,一方面继续致力于对中国经验的研究,另一方面也需要具有全球的理论视野,将中国经验的特殊性上升至普遍性,从具体经验中抽象出理论概念,唯此才有可能实现在地经验与全球理论的辩证统一,实现知识生产的全球在地化,而“传播学中国化”这一命题才具有更深层的学术意义。

〔参考文献〕

〔1〕〔美〕宣伟伯.传学概论〔M〕.余也鲁,译述.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译者代序.

〔2〕邵培仁.传播学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17.

〔3〕明安香.中国新闻年鉴〔M〕.北京:中国新闻年鉴社,1994:141.

〔4〕余也鲁.从零开始:首届海峡两岸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的探索座谈会总结〔C〕//余也鲁,郑学檬.从零开始:首届海峡两岸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的探索座谈会论文集.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288-291.

〔5〕徐耀魁.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得与失〔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4).

〔6〕陈力丹.关于传播学研究的几点意见〔J〕.国际新闻界,2002(2).

〔7〕〔14〕李金铨.传播研究的典范与认同:一些个人的初步思考〔J〕.传播研究与实践,2014,4(1).

〔8〕祝建华.中文传播研究之理论化与本土化:以受众及媒介效果的整合理论为例〔J〕.新闻学研究,2001(68).

〔9〕李彬.反思:传播研究本土化的困惑〔J〕.现代传播,1995(6).

〔10〕吴予敏.无形的网络――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国的传统文化〔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后记.

〔11〕Wang,G. Chinese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A Critical Review〔Z〕// Panel Proposal Submitted to the 2000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onference Planning Committee.2000.

〔12〕钟元.为“传播研究中国化”开展协作――兼征稿启示〔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4(1).

〔13〕郝雨.浅论传播学的中国化与原创性〔J〕.当代传播,2008(1).

全国大学生论文篇12

出版专著有《邱世鸿书法篆刻集》、《抚云斋书法文集》、《魏晋书法的艺术精神》、《创作与理念》、《理学影响下的宋代书论研究》、《大学行书教程》、《诗酒风流》、《抚云斋诗稿》、《邱世鸿草书千字文》、《抚云斋艺术论评集》(正版)。

论文多次参加全国书学研讨会二十余次,多次应邀请在全国高校进行学术讲座。在各类刊物、文章100余篇。2004年论文《论新文书法与文化精神》获得“中国文联理论奖”三等奖,2008年艺术论文获得江苏教育厅颁发的“艺术教育论文评选一等奖”。2009年专著《理学影响下的宋代书论研究》获得“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二等奖”。2011年论文获得大学生艺术节艺术论文“特等奖”。

参展,荣获奖项:

“全国高校师生作品展”(优秀奖1989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三届新人新作展”(1995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六届书法篆刻展”(1995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二届正书展”(1996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首届篆刻艺术展”(2001山东。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首届南方长城杯书法大赛”(二等奖2002湖南。湖南书协主办)

“当代青年书画大赛”(一等奖2002北京。、中国书协主办)

“2005国际书法篆刻年展”(一等奖2005河南。书法导报社主办)

“全国第二届兰亭书法展”(艺术奖2007安徽。中国书协主办)

“荷之韵一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2008山东。济南市政府主办)

“国大阅兵题联”(二等奖2009北京。中国楹联学会主办)

“全国首届篆书展”(2010贵州。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第三届扇面展”(2010湖北。中国书协主办)

“全国楹联书法绘画邀请展”(二等奖2010北京。中国楹联学会主办)

“当代楷书创新展”(入展2011年。中国书协、河北省文联)

“首届中韩优秀书画家”(韩国国会邀请展。2011韩国首尔)

“百名博士写百米长卷”(2011年天津某文化公司主办)

“国际简牍帛书邀请展”(2011年湖南。湖南文联主办)

“西南大学书法论坛暨全国名家邀请展”(2011年重庆文联、西南大学主办)

“中意韩三国名家书法邀请展”(2012年中、韩、意三国。《中国书画》杂志社)

“启功《论书绝句百首》书法名家邀请展”(2012年北京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

“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艺术家作品展”(2012年北京国家画院)

“全国梅花书画名家邀请展”(2013年南京梅花艺术馆并任艺委会委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