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蕴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4-06 19:06:52

文化意蕴论文

文化意蕴论文篇1

因为,未来的企业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

关键词: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形象

一、产品、产品文化、企业文化

什么叫产品?狭义的理解,只是工厂生产出的实物,如食品、服装等。广义的产品概念,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凡是提供给市场的、消费者认为可以用价值来衡量的,或使用后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某种欲望的一切,都可称之为产品,例如服务、咨询也是产品。

所谓产品文化,是以企业生产的产品为载体,反映企业物质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换言之,企业产品不仅是技术和工具的产物,而且是员工崇高理想和自觉奉献精神的结晶;不仅凝结着一般的抽象的人类劳动,而且凝聚着职工无限的创造力,是企业员工群体特定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心理的、知识的、能力的综合素质的体现。说到底,产品深深地打着企业文化的烙印,二者相融相合。

一定的产品文化与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紧密联系的,也与生产或提供它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产品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在社会文化背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产品文化更多地体现的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产品文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广大的消费者,消费者更多地是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来体现企业文化的。对其企业的认同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是通过接受其产品与蕴涵在其服务中的产品文化来实现的。

产品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联系。产品或服务是企业生产的成果,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都是在企业中生产和形成,既受到一定的企业文化的制约,又凝聚了生产它的企业文化因素。因此,产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

换句话说,企业的精神、风格和价值标准将在企业所提供的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之中得以体现。这正是我们在强调企业文化建设时,同时强调产品文化的原因之所在。

二、未来企业竞争更是文化竞争

10年前,烧鹅仔在北京方庄首开中国式快餐连锁服务,它既有中国传统的美味,又能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这种营销理念在当时是超前的。与此同时,在方庄还诞生了一家麦当劳,同烧鹅仔一样,引得八方来客,叫好声不绝于耳。此后,烧鹅仔分店曾达到近百家,与麦当劳共存共荣。

10年后的今天,若想再到烤鹅仔处一饱口福之时,却发现“此地空余黄鹤楼”,烧鹅仔早已倒闭。但麦当劳一如十年前,红红火火,人流不息。有好事者询问麦当劳方庄店经理原因,他回答:“麦当劳出售的是企业文化”。

当今世界上经济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往往与企业文化密切结合,不可分割。企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文化的含量、附加值越来越高。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对文化领先和知识创新更加注重。

中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必将进入中国这一庞大市场,高举“文化竞争”的旗帜圈地圈钱,文化竞争将成为未来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进行“商战”的主旋律。企业的竞争将更快进入商业文化竞争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带有更明显的文化竞争色彩,更多的类似于烧鹅仔和麦当劳的故事即将上演。事实上,这样的战斗在麦当劳、阿迪达斯、耐克等国外名牌进入中国后就已打响。外国企业在登岸之时,必将带着各自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经营管理方式,在中国市场攻城掠寨。在未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忍气吞声绝不是办法。我们需要发掘自身文化、发展自身文化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将它融入企业的产品设计当中,这需要我们自身加倍努力与探索。

现代企业需要现代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研究,不断提高文化的附加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那么中国在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如何应对这种文化的看似无形却有形的竞争呢?国内制造型企业还沉湎于“价廉物美是一个永远的胜律”,没有认识到“产品文化”的价值。企业家将如何从企业文化的层面来更新各自的产品管理理念、产品文化呢?在产品或服务层面值得我们思考:这一层面上的文化营销就是推出能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引导一种新的、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三、厂家不仅是卖产品,更是卖文化

今天的消费者,购买产品已不单单只是为了使用,同时对其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情趣也很看重,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对产品怡情诉求更为强烈。因此,企业在文化创牌努力中,有意识地将符合消费者怡情诉求,象征人们特有的审美情感,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顺应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导向的文化内涵融入自己产品,就可以产品为载体,向品牌投入文化,在满足消费者怡情的心理诉求的同时,取得他们对产品文化的价值认同,实现自己附着于产品的文化识别。产品符合了这样的人文需求,就能以其独特的人文含量在情感上打动消费者,使其因怡情需求而积极购买你的产品,实现情感营销的高附加值销售方式。

生产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它卖出去,在买方市场的今天产品的文化内涵也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前景。有位资深的经济学家说过,“产品的一半是文化”,“文化也是商品”。当我们习惯于在大街小巷听“正宗牛肉丸”、“地道煎肉包”的吆喝声时,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就是有人在卖产品文化赚钱了。美国有名的化妆品制造厂露华浓公司总裁C·雷布隆先生就以“口红不是化妆品,我们让美流行人间”的经营宗旨而取胜于市,闻名于世。

以研究购物心理而闻名的V·帕卡特,在其《隐藏的说服者》一书中这样写道:也许“生意人你不曾想过,如果卖的不是发油而是希望,如果卖的不是桔子而是新鲜的活力,那将会怎样?”不少企业的经营者在产品营销过程中仍沿袭着“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老方式,侧重于产品本身的宣传,在文化韵味和服务方面的宣传不够而造成产品压库严重的现状,我们大有必要加强产品文化的宣传。尤其在市场推广广告策略的制定上善于将企业产品的核心价值进行提炼,赋予其特有的文化内涵。须知,当今许多购物者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他们除了看中产品质量外,更看重的是企业形象和售后服务。“卖啥偏不吆喝啥”的高明之处,在于使顾客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你的企业形象的同时,进而对你的产品产生好感。我国的红豆服饰、娃哈哈食品等企业注重产品的

文化宣传,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四、设计以文化为底蕴

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展开的。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重任:年轻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张扬个性和焕发蓬勃的青春活力;年壮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填补青春已逝的失落和展示成熟与自我成就感;年老的消费者则怀者一股浓浓的怀旧感和饱经沧桑的平静感购买消费品。因此产品是反映物质功能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

以人为核心进行外延,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人类最初的设计,正是针对人们最普通最基本的需要展开的。几千年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沉淀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消费品蕴藏着的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人们对自我实现的不同追求。

设计需要创造。如果没有创造,世界将是一幅模样,但创造是有基础的,不同的地区有其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情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等不同。表现在设计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法兰西民族,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良好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法兰西民族追求美妙而浪漫的生活习惯,时尚成了这个迷人国度奉行的生活准则。时装、香水这些体现浪漫、时尚的载体成了这个民族的代名词,洛可可风的延存与装饰艺术运动的渲染形成了一种华丽、经典的法国浪漫风格;德意志民族则不同,气候干燥、多山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严谨的德国人。因而,德国的设计体现出了严谨、重功能的品质,就连较为倾向艺术性的平面设计在这里也自由不起来。包豪斯是其代表,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的设计就是科学技术,从而形成重功能、技术,缺乏艺术感的德国风格;与之相反,美利坚民族是个民族大融合,渴望自由的环境下造就了设计的幽默感与随意性。短暂的历史,自由的人性,使美国设计更具轻松、乐观的色彩;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讲究和谐共处,因此在自我实现要求上表现得深沉含蓄又强烈突出,反映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内容。总之每个民族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追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包括产品设计)表现自己,借助有形的实体表达民族识别要求和寻求民族认同感。

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设计的文化内涵问题,设计必须融入当地的文化进去才可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处于东亚文化核心地位的国度里,更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设计的文化内涵并不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肤浅理解即“形”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即“神”融入进去。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将浸淫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之精髓融入设计中。儒家的审美标准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和”体现包容性,包容性必然衍生多样性。而多样化也是造型与装饰在注重整体效果之下的多样性。把“和”的观念应用于造物工艺之上,就体现在形式与功能的协调结合与造型的多样性。古代工艺产品中讲究和谐,讲究节制,过分强调设计中的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古代艺术家的造型审美趣味很少指向“五色”、“五音”、“五味”等炫人耳目之物,而更多指向“朴素”、“平淡”一类对象的根本原因所在。具体表现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就是“尚清”的审美追求。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审美要求“内敛”,正是美善统一的自觉要求。“和”还体现在“天人合一”,表现在造物设计上就是体现“形式表达情感”的设计理念,对消费者来说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功能,他们需要通过让人赏心悦目的形式购买包含其中的人文价值、精神关怀和自我意识。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明式家具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物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比较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因此,明式家具无论是在造型上、材料上、装饰上、工艺上都体现出传统文人文化的特有的追求:自然而空灵,高雅而委婉,超逸而含蓄的韵味,透射出一股浓郁的书卷气。中国提倡谦和好礼,廉正端庄的行为准则,在造型上,明式家具造型浑厚冼练,线条流畅,比例适中,稳重大方。从某种意义上说,用明式椅歇息,或许不是最佳方式,但它在仪式、社交、伦理上,却甚于休憩的功能,明式椅对于使用者而言,似乎更在乎于一种文化上的慰藉。

设计是一种把人们的思想赋予形态的工作,设计就是将所有的人造物赋予美好的目的并加以实现,优秀的设计是真善美的体现。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了对人的精神关怀,这是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的根本所在,这也是设计师的责任。

五、产品设计中的文化意蕴

企业的文化是市场给与的,严格的说是消费者所给与的——一种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建立起来的形象。企业形象建立靠的是企业自身的产品,而不是空洞的口号或其它——因为可以支持企业生存的是有市场的产品。企业所有的一切活动,必然要围绕自身产品来展开,来强化既定的发展策略与形象。产品是企业的文化符号和承载体,是企业文化的化身。人们是通过消费产品来认识企业的,而不是相反。因此,通过产品,人们可以认识企业及其文化内涵。

1、产品形象

产品形象是通过产品表现出来的、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关于产品及其企业的印象和情感。

产品形象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集合体。比如有形的物体、服务等和无形的感受。

产品形象是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和情感。

产品形象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反映。

2、产品反映企业文化

产品反映企业文化。一般来说,产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企业文化的:

a、产品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

b、产品反映出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

c、产品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化以及企业变化发展、文化的演进;

企业形象在开始时是靠规划的,但在企业中可以执行企业战略到具体形象——产品——上,工业设计是责无旁贷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的设计方向、风格是否和企业整体战略保持以一致,对企业文化建设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产品通过外观线型塑造、细节刻画、色调品位等元素的共性化处理,在市场与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的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产品形象和产品个性。也就必然成为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代言者。

现代工业设计产品通过整合策略性设计方法实现企业的设计形象(DI),并通过DI系统的实施面向市场推出产品形象(PI),使得企业产品具有家族性、延续性、共生性以及整体个性。所传达的是透过“风格”表露出企业深层文化底蕴和产品发展趋向,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核心,它的作用是超越CI(企业形象策划)的,是CI所无法比拟的。

3.产品整体概念与产品设计

任何一种产品都必须具备核心层、有形产品层、附加层,从而构成产品整体概念。

核心层表达了产品的效用或服务;

有形产品层包括质量、样式、品

牌、包装、特点等五大特征;

附加层即是产品设计者所能提供的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而这正是我们要讨论的产品的设计。

4.产品设计是大势所趋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方方面面重新设计。杨振宁预言,21世纪是一个设计的世纪,产品设计更是商家必争之地。

产品设计既是对人们生活需求的满足,同时又是在超前性地设计着人们的未来生活,所谓设计创造未来,设计不仅创造美的形态,更是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因此,这一项活动必然随着人们文化水准的提高而越来越重要。

5.产品文化设计的四大要素

产品设计对企业及其产品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其中,关键是注意在产品中体现文化内涵。

文化情调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购买某种商品,往往要考虑商品的情调——那种能体现自己爱好、情趣、欣赏品味的感受。为此,产品的设计者应以情调为切入点。

文化功能产品设计者通过产品所表达出来的实用、审美功能。这是产品设计者的核心要素。因为这反映出商家及其产品的品位,同时也反映出使用者的价值取向、个性特征、身份地位以及文化认同的方向。

文化心理这就是要注重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切忌自以为是。

文化精神产品应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个时代的精神,以及一个企业家的精神。

文化意蕴论文篇2

因为,未来的企业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

关键词:企业文化 产品文化 产品形象

一、产品、产品文化、企业文化

什么叫产品?狭义的理解,只是工厂生产出的实物,如食品、服装等。广义的产品概念,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凡是提供给市场的、消费者认为可以用价值来衡量的,或使用后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某种欲望的一切,都可称之为产品,例如服务、咨询也是产品。

所谓产品文化,是以企业生产的产品为载体,反映企业物质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换言之,企业产品不仅是技术和工具的产物,而且是员工崇高理想和自觉奉献精神的结晶;不仅凝结着一般的抽象的人类劳动,而且凝聚着职工无限的创造力,是企业员工群体特定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心理的、知识的、能力的综合素质的体现。说到底,产品深深地打着企业文化的烙印,二者相融相合。

一定的产品文化与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紧密联系的,也与生产或提供它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产品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在社会文化背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产品文化更多地体现的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产品文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广大的消费者,消费者更多地是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来体现企业文化的。对其企业的认同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是通过接受其产品与蕴涵在其服务中的产品文化来实现的。

产品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联系。产品或服务是企业生产的成果,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都是在企业中生产和形成,既受到一定的企业文化的制约,又凝聚了生产它的企业文化因素。因此,产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

换句话说,企业的精神、风格和价值标准将在企业所提供的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之中得以体现。这正是我们在强调企业文化建设时,同时强调产品文化的原因之所在。

二、未来企业竞争更是文化竞争

10年前,烧鹅仔在北京方庄首开中国式快餐连锁服务,它既有中国传统的美味,又能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这种营销理念在当时是超前的。与此同时,在方庄还诞生了一家麦当劳,同烧鹅仔一样,引得八方来客,叫好声不绝于耳。此后,烧鹅仔分店曾达到近百家,与麦当劳共存共荣。

10年后的今天,若想再到烤鹅仔处一饱口福之时,却发现“此地空余黄鹤楼”,烧鹅仔早已倒闭。但麦当劳一如十年前,红红火火,人流不息。有好事者询问麦当劳方庄店经理原因,他回答:“麦当劳出售的是企业文化”。

当今世界上经济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往往与企业文化密切结合,不可分割。企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文化的含量、附加值越来越高。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对文化领先和知识创新更加注重。

中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必将进入中国这一庞大市场,高举“文化竞争”的旗帜圈地圈钱,文化竞争将成为未来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进行“商战”的主旋律。企业的竞争将更快进入商业文化竞争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带有更明显的文化竞争色彩,更多的类似于烧鹅仔和麦当劳的故事即将上演。事实上,这样的战斗在麦当劳、阿迪达斯、耐克等国外名牌进入中国后就已打响。外国企业在登岸之时,必将带着各自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经营管理方式,在中国市场攻城掠寨。在未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忍气吞声绝不是办法。我们需要发掘自身文化、发展自身文化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将它融入企业的产品设计当中,这需要我们自身加倍努力与探索。

现代企业需要现代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研究,不断提高文化的附加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那么中国在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如何应对这种文化的看似无形却有形的竞争呢?国内制造型企业还沉湎于“价廉物美是一个永远的胜律”,没有认识到“产品文化”的价值。企业家将如何从企业文化的层面来更新各自的产品管理理念、产品文化呢?在产品或服务层面值得我们思考: 这一层面上的文化营销就是推出能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引导一种新的、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三、厂家不仅是卖产品,更是卖文化 dolcn.com

今天的消费者,购买产品已不单单只是为了使用,同时对其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情趣也很看重,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对产品怡情诉求更为强烈。因此,企业在文化创牌努力中,有意识地将符合消费者怡情诉求,象征人们特有的审美情感,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顺应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导向的文化内涵融入自己产品,就可以产品为载体,向品牌投入文化,在满足消费者怡情的心理诉求的同时,取得他们对产品文化的价值认同,实现自己附着于产品的文化识别。产品符合了这样的人文需求,就能以其独特的人文含量在情感上打动消费者,使其因怡情需求而积极购买你的产品,实现情感营销的高附加值销售方式。

生产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它卖出去,在买方市场的今天产品的文化内涵也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前景。有位资深的经济学家说过,“产品的一半是文化”,“文化也是商品”。当我们习惯于在大街小巷听“正宗牛肉丸”、“地道煎肉包”的吆喝声时,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就是有人在卖产品文化赚钱了。美国有名的化妆品制造厂露华浓公司总裁C·雷布隆先生就以“口红不是化妆品,我们让美流行人间”的经营宗旨而取胜于市,闻名于世。

以研究购物心理而闻名的V·帕卡特,在其《隐藏的说服者》一书中这样写道:也许“生意人你不曾想过,如果卖的不是发油而是希望,如果卖的不是桔子而是新鲜的活力,那将会怎样?”不少企业的经营者在产品营销过程中仍沿袭着“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老方式,侧重于产品本身的宣传,在文化韵味和服务方面的宣传不够而造成产品压库严重的现状,我们大有必要加强产品文化的宣传。尤其在市场推广广告策略的制定上善于将企业产品的核心价值进行提炼,赋予其特有的文化内涵。须知,当今许多购物者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他们除了看中产品质量外,更看重的是企业形象和售后服务。“卖啥偏不吆喝啥”的高明之处,在于使顾客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你的企业形象的同时,进而对你的产品产生好感。我国的红豆服饰、娃哈哈食品等企业注重产品的文化宣传,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四、设计以文化为底蕴

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展开的。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重任:年轻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张扬个性和焕发蓬勃的青春活力;年壮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填补青春已逝的失落和展示成熟与自我成就感;年老的消费者则怀者一股浓浓的怀旧感和饱经沧桑的平静感购买消费品。因此产品是反映物质功能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

以人为核心进行外延,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人类最初的设计,正是针对人们最普通最基本的需要展开的。几千年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沉淀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消费品蕴藏着的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人们对自我实现的不同追求。

dolcn.com

设计需要创造。如果没有创造,世界将是一幅模样,但创造是有基础的,不同的地区有其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情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等不同。表现在设计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法兰西民族,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良好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法兰西民族追求美妙而浪漫的生活习惯,时尚成了这个迷人国度奉行的生活准则。时装、香水这些体现浪漫、时尚的载体成了这个民族的代名词,洛可可风的延存与装饰艺术运动的渲染形成了一种华丽、经典的法国浪漫风格;德意志民族则不同,气候干燥、多山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严谨的德国人。因而,德国的设计体现出了严谨、重功能的品质,就连较为倾向艺术性的平面设计在这里也自由不起来。包豪斯是其代表,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的设计就是科学技术,从而形成重功能、技术,缺乏艺术感的德国风格;与之相反,美利坚民族是个民族大融合,渴望自由的环境下造就了设计的幽默感与随意性。短暂的历史,自由的人性,使美国设计更具轻松、乐观的色彩;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讲究和谐共处,因此在自我实现要求上表现得深沉含蓄又强烈突出,反映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内容。总之每个民族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追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包括产品设计)表现自己,借助有形的实体表达民族识别要求和寻求民族认同感。

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设计的文化内涵问题,设计必须融入当地的文化进去才可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处于东亚文化核心地位的国度里,更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设计的文化内涵并不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肤浅理解即“形”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即“神” 融入进去。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将浸淫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之精髓融入设计中。儒家的审美标准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和”体现包容性,包容性必然衍生多样性。而多样化也是造型与装饰在注重整体效果之下的多样性。把“和”的观念应用于造物工艺之上,就体现在形式与功能的协调结合与造型的多样性。古代工艺产品中讲究和谐,讲究节制,过分强调设计中的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古代艺术家的造型审美趣味很少指向“五色”、“五音”、“五味”等炫人耳目之物,而更多指向“朴素”、“平淡”一类对象的根本原因所在。具体表现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就是“尚清”的审美追求。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审美要求“内敛”,正是美善统一的自觉要求。“和”还体现在“天人合一”,表现在造物设计上就是体现“形式表达情感”的设计理念,对消费者来说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功能,他们需要通过让人赏心悦目的形式购买包含其中的人文价值、精神关怀和自我意识。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明式家具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物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比较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因此,明式家具无论是在造型上、材料上、装饰上、工艺上都体现出传统文人文化的特有的追求:自然而空灵,高雅而委婉,超逸而含蓄的韵味,透射出一股浓郁的书卷气。中国提倡谦和好礼,廉正端庄的行为准则,在造型上,明式家具造型浑厚冼练,线条流畅,比例适中,稳重大方。从某种意义上说,用明式椅歇息,或许不是最佳方式,但它在仪式、社交、伦理上,却甚于休憩的功能,明式椅对于使用者而言,似乎更在乎于一种文化上的慰藉。

设计是一种把人们的思想赋予形态的工作,设计就是将所有的人造物赋予美好的目的并加以实现,优秀的设计是真善美的体现。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了对人的精神关怀,这是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的根本所在,这也是设计师的责任。

五、产品设计中的文化意蕴

企业的文化是市场给与的,严格的说是消费者所给与的——一种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建立起来的形象。企业形象建立靠的是企业自身的产品,而不是空洞的口号或其它——因为可以支持企业生存的是有市场的产品。企业所有的一切活动,必然要围绕自身产品来展开,来强化既定的发展策略与形象。产品是企业的文化符号和承载体,是企业文化的化身。人们是通过消费产品来认识企业的,而不是相反。因此,通过产品,人们可以认识企业及其文化内涵。

1、产品形象

产品形象是通过产品表现出来的、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关于产品及其企业的印象和情感。

产品形象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集合体。比如有形的物体、服务等和无形的感受。

产品形象是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和情感。

产品形象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反映。

2、产品反映企业文化 www.dolcn.com

产品反映企业文化。一般来说,产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企业文化的:

a、产品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

b、产品反映出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

c、产品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化以及企业变化发展、文化的演进;

企业形象在开始时是靠规划的,但在企业中可以执行企业战略到具体形象——产品——上,工业设计是责无旁贷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的设计方向、风格是否和企业整体战略保持以一致,对企业文化建设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产品通过外观线型塑造、细节刻画、色调品位等元素的共性化处理,在市场与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的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产品形象和产品个性。也就必然成为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代言者。

现代工业设计产品通过整合策略性设计方法实现企业的设计形象(DI),并通过DI系统的实施面向市场推出产品形象(PI),使得企业产品具有家族性、延续性、共生性以及整体个性。所传达的是透过“风格”表露出企业深层文化底蕴和产品发展趋向,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核心,它的作用是超越CI(企业形象策划)的,是 CI所无法比拟的。

3.产品整体概念与产品设计

任何一种产品都必须具备核心层、有形产品层、附加层,从而构成产品整体概念。

核心层表达了产品的效用或服务;

有形产品层包括质量、样式、品牌、包装、特点等五大特征;

附加层即是产品设计者所能提供的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而这正是我们要讨论的产品的设计。

4.产品设计是大势所趋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方方面面重新设计。杨振宁预言,21世纪是一个设计的世纪,产品设计更是商家必争之地。

产品设计既是对人们生活需求的满足,同时又是在超前性地设计着人们的未来生活,所谓设计创造未来,设计不仅创造美的形态,更是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因此,这一项活动必然随着人们文化水准的提高而越来越重要。

5.产品文化设计的四大要素

产品设计对企业及其产品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其中,关键是注意在产品中体现文化内涵。

文化情调 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购买某种商品,往往要考虑商品的情调——那种能体现自己爱好、情趣、欣赏品味的感受。为此,产品的设计者应以情调为切入点。

文化功能 产品设计者通过产品所表达出来的实用、审美功能。这是产品设计者的核心要素。因为这反映出商家及其产品的品位,同时也反映出使用者的价值取向、个性特征、身份地位以及文化认同的方向。

文化心理 这就是要注重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切忌自以为是。

文化精神 产品应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个时代的精神,以及一个企业家的精神。

文化意蕴论文篇3

因为,未来的企业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

关键词: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形象

一、产品、产品文化、企业文化

什么叫产品?狭义的理解,只是工厂生产出的实物,如食品、服装等。广义的产品概念,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凡是提供给市场的、消费者认为可以用价值来衡量的,或使用后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某种欲望的一切,都可称之为产品,例如服务、咨询也是产品。

所谓产品文化,是以企业生产的产品为载体,反映企业物质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换言之,企业产品不仅是技术和工具的产物,而且是员工崇高理想和自觉奉献精神的结晶;不仅凝结着一般的抽象的人类劳动,而且凝聚着职工无限的创造力,是企业员工群体特定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心理的、知识的、能力的综合素质的体现。说到底,产品深深地打着企业文化的烙印,二者相融相合。

一定的产品文化与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紧密联系的,也与生产或提供它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产品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在社会文化背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产品文化更多地体现的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产品文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广大的消费者,消费者更多地是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来体现企业文化的。对其企业的认同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是通过接受其产品与蕴涵在其服务中的产品文化来实现的。

产品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联系。产品或服务是企业生产的成果,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都是在企业中生产和形成,既受到一定的企业文化的制约,又凝聚了生产它的企业文化因素。因此,产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

换句话说,企业的精神、风格和价值标准将在企业所提供的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之中得以体现。这正是我们在强调企业文化建设时,同时强调产品文化的原因之所在。

二、未来企业竞争更是文化竞争

10年前,烧鹅仔在北京方庄首开中国式快餐连锁服务,它既有中国传统的美味,又能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这种营销理念在当时是超前的。与此同时,在方庄还诞生了一家麦当劳,同烧鹅仔一样,引得八方来客,叫好声不绝于耳。此后,烧鹅仔分店曾达到近百家,与麦当劳共存共荣。

10年后的今天,若想再到烤鹅仔处一饱口福之时,却发现“此地空余黄鹤楼”,烧鹅仔早已倒闭。但麦当劳一如十年前,红红火火,人流不息。有好事者询问麦当劳方庄店经理原因,他回答:“麦当劳出售的是企业文化”。

当今世界上经济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往往与企业文化密切结合,不可分割。企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文化的含量、附加值越来越高。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对文化领先和知识创新更加注重。

中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必将进入中国这一庞大市场,高举“文化竞争”的旗帜圈地圈钱,文化竞争将成为未来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进行“商战”的主旋律。企业的竞争将更快进入商业文化竞争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带有更明显的文化竞争色彩,更多的类似于烧鹅仔和麦当劳的故事即将上演。事实上,这样的战斗在麦当劳、阿迪达斯、耐克等国外名牌进入中国后就已打响。外国企业在登岸之时,必将带着各自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经营管理方式,在中国市场攻城掠寨。在未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忍气吞声绝不是办法。我们需要发掘自身文化、发展自身文化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将它融入企业的产品设计当中,这需要我们自身加倍努力与探索。

现代企业需要现代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研究,不断提高文化的附加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那么中国在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如何应对这种文化的看似无形却有形的竞争呢?国内制造型企业还沉湎于“价廉物美是一个永远的胜律”,没有认识到“产品文化”的价值。企业家将如何从企业文化的层面来更新各自的产品管理理念、产品文化呢?在产品或服务层面值得我们思考:这一层面上的文化营销就是推出能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引导一种新的、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三、厂家不仅是卖产品,更是卖文化

今天的消费者,购买产品已不单单只是为了使用,同时对其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情趣也很看重,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对产品怡情诉求更为强烈。因此,企业在文化创牌努力中,有意识地将符合消费者怡情诉求,象征人们特有的审美情感,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顺应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导向的文化内涵融入自己产品,就可以产品为载体,向品牌投入文化,在满足消费者怡情的心理诉求的同时,取得他们对产品文化的价值认同,实现自己附着于产品的文化识别。产品符合了这样的人文需求,就能以其独特的人文含量在情感上打动消费者,使其因怡情需求而积极购买你的产品,实现情感营销的高附加值销售方式。

生产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它卖出去,在买方市场的今天产品的文化内涵也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前景。有位资深的经济学家说过,“产品的一半是文化”,“文化也是商品”。当我们习惯于在大街小巷听“正宗牛肉丸”、“地道煎肉包”的吆喝声时,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就是有人在卖产品文化赚钱了。美国有名的化妆品制造厂露华浓公司总裁C·雷布隆先生就以“口红不是化妆品,我们让美流行人间”的经营宗旨而取胜于市,闻名于世。

以研究购物心理而闻名的V·帕卡特,在其《隐藏的说服者》一书中这样写道:也许“生意人你不曾想过,如果卖的不是发油而是希望,如果卖的不是桔子而是新鲜的活力,那将会怎样?”不少企业的经营者在产品营销过程中仍沿袭着“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老方式,侧重于产品本身的宣传,在文化韵味和服务方面的宣传不够而造成产品压库严重的现状,我们大有必要加强产品文化的宣传。尤其在市场推广广告策略的制定上善于将企业产品的核心价值进行提炼,赋予其特有的文化内涵。须知,当今许多购物者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他们除了看中产品质量外,更看重的是企业形象和售后服务。“卖啥偏不吆喝啥”的高明之处,在于使顾客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你的企业形象的同时,进而对你的产品产生好感。我国的红豆服饰、娃哈哈食品等企业注重产品的文化宣传,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四、设计以文化为底蕴

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展开的。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重任:年轻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张扬个性和焕发蓬勃的青春活力;年壮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填补青春已逝的失落和展示成熟与自我成就感;年老的消费者则怀者一股浓浓的怀旧感和饱经沧桑的平静感购买消费品。因此产品是反映物质功能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

以人为核心进行外延,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人类最初的设计,正是针对人们最普通最基本的需要展开的。几千年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沉淀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消费品蕴藏着的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人们对自我实现的不同追求。

设计需要创造。如果没有创造,世界将是一幅模样,但创造是有基础的,不同的地区有其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情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等不同。表现在设计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法兰西民族,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良好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法兰西民族追求美妙而浪漫的生活习惯,时尚成了这个迷人国度奉行的生活准则。时装、香水这些体现浪漫、时尚的载体成了这个民族的代名词,洛可可风的延存与装饰艺术运动的渲染形成了一种华丽、经典的法国浪漫风格;德意志民族则不同,气候干燥、多山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严谨的德国人。因而,德国的设计体现出了严谨、重功能的品质,就连较为倾向艺术性的平面设计在这里也自由不起来。包豪斯是其代表,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的设计就是科学技术,从而形成重功能、技术,缺乏艺术感的德国风格;与之相反,美利坚民族是个民族大融合,渴望自由的环境下造就了设计的幽默感与随意性。短暂的历史,自由的人性,使美国设计更具轻松、乐观的色彩;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讲究和谐共处,因此在自我实现要求上表现得深沉含蓄又强烈突出,反映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内容。总之每个民族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追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包括产品设计)表现自己,借助有形的实体表达民族识别要求和寻求民族认同感。

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设计的文化内涵问题,设计必须融入当地的文化进去才可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处于东亚文化核心地位的国度里,更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设计的文化内涵并不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肤浅理解即“形”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即“神”融入进去。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将浸淫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之精髓融入设计中。儒家的审美标准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和”体现包容性,包容性必然衍生多样性。而多样化也是造型与装饰在注重整体效果之下的多样性。把“和”的观念应用于造物工艺之上,就体现在形式与功能的协调结合与造型的多样性。古代工艺产品中讲究和谐,讲究节制,过分强调设计中的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古代艺术家的造型审美趣味很少指向“五色”、“五音”、“五味”等炫人耳目之物,而更多指向“朴素”、“平淡”一类对象的根本原因所在。具体表现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就是“尚清”的审美追求。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审美要求“内敛”,正是美善统一的自觉要求。“和”还体现在“天人合一”,表现在造物设计上就是体现“形式表达情感”的设计理念,对消费者来说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功能,他们需要通过让人赏心悦目的形式购买包含其中的人文价值、精神关怀和自我意识。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明式家具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物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比较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因此,明式家具无论是在造型上、材料上、装饰上、工艺上都体现出传统文人文化的特有的追求:自然而空灵,高雅而委婉,超逸而含蓄的韵味,透射出一股浓郁的书卷气。中国提倡谦和好礼,廉正端庄的行为准则,在造型上,明式家具造型浑厚冼练,线条流畅,比例适中,稳重大方。从某种意义上说,用明式椅歇息,或许不是最佳方式,但它在仪式、社交、伦理上,却甚于休憩的功能,明式椅对于使用者而言,似乎更在乎于一种文化上的慰藉。

设计是一种把人们的思想赋予形态的工作,设计就是将所有的人造物赋予美好的目的并加以实现,优秀的设计是真善美的体现。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了对人的精神关怀,这是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的根本所在,这也是设计师的责任。

五、产品设计中的文化意蕴

企业的文化是市场给与的,严格的说是消费者所给与的——一种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建立起来的形象。企业形象建立靠的是企业自身的产品,而不是空洞的口号或其它——因为可以支持企业生存的是有市场的产品。企业所有的一切活动,必然要围绕自身产品来展开,来强化既定的发展策略与形象。产品是企业的文化符号和承载体,是企业文化的化身。人们是通过消费产品来认识企业的,而不是相反。因此,通过产品,人们可以认识企业及其文化内涵。

1、产品形象

产品形象是通过产品表现出来的、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关于产品及其企业的印象和情感。

产品形象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集合体。比如有形的物体、服务等和无形的感受。

产品形象是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和情感。

产品形象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反映。

2、产品反映企业文化

产品反映企业文化。一般来说,产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企业文化的:

a、产品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

b、产品反映出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

c、产品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化以及企业变化发展、文化的演进;

企业形象在开始时是靠规划的,但在企业中可以执行企业战略到具体形象——产品——上,工业设计是责无旁贷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的设计方向、风格是否和企业整体战略保持以一致,对企业文化建设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产品通过外观线型塑造、细节刻画、色调品位等元素的共性化处理,在市场与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的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产品形象和产品个性。也就必然成为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代言者。

现代工业设计产品通过整合策略性设计方法实现企业的设计形象(DI),并通过DI系统的实施面向市场推出产品形象(PI),使得企业产品具有家族性、延续性、共生性以及整体个性。所传达的是透过“风格”表露出企业深层文化底蕴和产品发展趋向,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核心,它的作用是超越CI(企业形象策划)的,是CI所无法比拟的。

3.产品整体概念与产品设计

任何一种产品都必须具备核心层、有形产品层、附加层,从而构成产品整体概念。

核心层表达了产品的效用或服务;

有形产品层包括质量、样式、品牌、包装、特点等五大特征;

附加层即是产品设计者所能提供的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而这正是我们要讨论的产品的设计。

4.产品设计是大势所趋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方方面面重新设计。杨振宁预言,21世纪是一个设计的世纪,产品设计更是商家必争之地。

产品设计既是对人们生活需求的满足,同时又是在超前性地设计着人们的未来生活,所谓设计创造未来,设计不仅创造美的形态,更是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因此,这一项活动必然随着人们文化水准的提高而越来越重要。

5.产品文化设计的四大要素

产品设计对企业及其产品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其中,关键是注意在产品中体现文化内涵。

文化情调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购买某种商品,往往要考虑商品的情调——那种能体现自己爱好、情趣、欣赏品味的感受。为此,产品的设计者应以情调为切入点。

文化功能产品设计者通过产品所表达出来的实用、审美功能。这是产品设计者的核心要素。因为这反映出商家及其产品的品位,同时也反映出使用者的价值取向、个性特征、身份地位以及文化认同的方向。

文化心理这就是要注重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切忌自以为是。

文化精神产品应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个时代的精神,以及一个企业家的精神。

文化意蕴论文篇4

因为,未来的企业竞争将是文化的竞争。

关键词:企业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形象

一、产品、产品文化、企业文化

什么叫产品?狭义的理解,只是工厂生产出的实物,如食品、服装等。广义的产品概念,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凡是提供给市场的、消费者认为可以用价值来衡量的,或使用后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求、某种欲望的一切,都可称之为产品,例如服务、咨询也是产品。

所谓产品文化,是以企业生产的产品为载体,反映企业物质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换言之,企业产品不仅是技术和工具的产物,而且是员工崇高理想和自觉奉献精神的结晶;不仅凝结着一般的抽象的人类劳动,而且凝聚着职工无限的创造力,是企业员工群体特定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心理的、知识的、能力的综合素质的体现。说到底,产品深深地打着企业文化的烙印,二者相融相合。

一定的产品文化与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是紧密联系的,也与生产或提供它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产品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共同作用的产物,在社会文化背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产品文化更多地体现的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产品文化是直接作用于社会广大的消费者,消费者更多地是从产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来体现企业文化的。对其企业的认同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是通过接受其产品与蕴涵在其服务中的产品文化来实现的。

产品文化与企业文化紧密联系。产品或服务是企业生产的成果,任何一种产品和服务都是在企业中生产和形成,既受到一定的企业文化的制约,又凝聚了生产它的企业文化因素。因此,产品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文化的一种体现。

换句话说,企业的精神、风格和价值标准将在企业所提供的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之中得以体现。这正是我们在强调企业文化建设时,同时强调产品文化的原因之所在。

二、未来企业竞争更是文化竞争

10年前,烧鹅仔在北京方庄首开中国式快餐连锁服务,它既有中国传统的美味,又能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这种营销理念在当时是超前的。与此同时,在方庄还诞生了一家麦当劳,同烧鹅仔一样,引得八方来客,叫好声不绝于耳。此后,烧鹅仔分店曾达到近百家,与麦当劳共存共荣。

10年后的今天,若想再到烤鹅仔处一饱口福之时,却发现“此地空余黄鹤楼”,烧鹅仔早已倒闭。但麦当劳一如十年前,红红火火,人流不息。有好事者询问麦当劳方庄店经理原因,他回答:“麦当劳出售的是企业文化”。

当今世界上经济与文化融为一体的发展趋势非常明显。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往往与企业文化密切结合,不可分割。企业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文化的含量、附加值越来越高。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对文化领先和知识创新更加注重。

中国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必将进入中国这一庞大市场,高举“文化竞争”的旗帜圈地圈钱,文化竞争将成为未来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进行“商战”的主旋律。企业的竞争将更快进入商业文化竞争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带有更明显的文化竞争色彩,更多的类似于烧鹅仔和麦当劳的故事即将上演。事实上,这样的战斗在麦当劳、阿迪达斯、耐克等国外名牌进入中国后就已打响。外国企业在登岸之时,必将带着各自企业的文化理念和经营管理方式,在中国市场攻城掠寨。在未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忍气吞声绝不是办法。我们需要发掘自身文化、发展自身文化的价值,并创造性地将它融入企业的产品设计当中,这需要我们自身加倍努力与探索。

现代企业需要现代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文化内涵的研究,不断提高文化的附加力,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内容。那么中国在加入WTO后,中国企业将如何应对这种文化的看似无形却有形的竞争呢?国内制造型企业还沉湎于“价廉物美是一个永远的胜律”,没有认识到“产品文化”的价值。企业家将如何从企业文化的层面来更新各自的产品管理理念、产品文化呢?在产品或服务层面值得我们思考:这一层面上的文化营销就是推出能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产品或服务,并能引导一种新的、健康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

三、厂家不仅是卖产品,更是卖文化

今天的消费者,购买产品已不单单只是为了使用,同时对其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情趣也很看重,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对产品怡情诉求更为强烈。因此,企业在文化创牌努力中,有意识地将符合消费者怡情诉求,象征人们特有的审美情感,体现现代人的价值观,顺应大多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导向的文化内涵融入自己产品,就可以产品为载体,向品牌投入文化,在满足消费者怡情的心理诉求的同时,取得他们对产品文化的价值认同,实现自己附着于产品的文化识别。产品符合了这样的人文需求,就能以其独特的人文含量在情感上打动消费者,使其因怡情需求而积极购买你的产品,实现情感营销的高附加值销售方式。

生产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它卖出去,在买方市场的今天产品的文化内涵也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前景。有位资深的经济学家说过,“产品的一半是文化”,“文化也是商品”。当我们习惯于在大街小巷听“正宗牛肉丸”、“地道煎肉包”的吆喝声时,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就是有人在卖产品文化赚钱了。美国有名的化妆品制造厂露华浓公司总裁C·雷布隆先生就以“口红不是化妆品,我们让美流行人间”的经营宗旨而取胜于市,闻名于世。

以研究购物心理而闻名的V·帕卡特,在其《隐藏的说服者》一书中这样写道:也许“生意人你不曾想过,如果卖的不是发油而是希望,如果卖的不是桔子而是新鲜的活力,那将会怎样?”不少企业的经营者在产品营销过程中仍沿袭着“黄婆卖瓜,自卖自夸”的老方式,侧重于产品本身的宣传,在文化韵味和服务方面的宣传不够而造成产品压库严重的现状,我们大有必要加强产品文化的宣传。尤其在市场推广广告策略的制定上善于将企业产品的核心价值进行提炼,赋予其特有的文化内涵。须知,当今许多购物者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他们除了看中产品质量外,更看重的是企业形象和售后服务。“卖啥偏不吆喝啥”的高明之处,在于使顾客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你的企业形象的同时,进而对你的产品产生好感。我国的红豆服饰、娃哈哈食品等企业注重产品的文化宣传,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四、设计以文化为底蕴

设计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设计其实都是围绕着人的需要展开的。设计承载了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重任:年轻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张扬个性和焕发蓬勃的青春活力;年壮的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填补青春已逝的失落和展示成熟与自我成就感;年老的消费者则怀者一股浓浓的怀旧感和饱经沧桑的平静感购买消费品。因此产品是反映物质功能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产品价值、使用价值和文化附加值的统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愈益密切,文化的力量愈益突出,这种文化色彩首先体现在企业的产品上。就是说,企业生产的产品决不仅仅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越来越多地考虑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千方百计地为人们提供实用的、情感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享受,越来越重视产品文化附加值的开发,努力把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融为一体,突出产品中的人性化含量。

以人为核心进行外延,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人类最初的设计,正是针对人们最普通最基本的需要展开的。几千年来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理环境沉淀了不同的文化。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消费品蕴藏着的不同的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审美追求,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族心理和人们对自我实现的不同追求。

设计需要创造。如果没有创造,世界将是一幅模样,但创造是有基础的,不同的地区有其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情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等不同。表现在设计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法兰西民族,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良好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法兰西民族追求美妙而浪漫的生活习惯,时尚成了这个迷人国度奉行的生活准则。时装、香水这些体现浪漫、时尚的载体成了这个民族的代名词,洛可可风的延存与装饰艺术运动的渲染形成了一种华丽、经典的法国浪漫风格;德意志民族则不同,气候干燥、多山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严谨的德国人。因而,德国的设计体现出了严谨、重功能的品质,就连较为倾向艺术性的平面设计在这里也自由不起来。包豪斯是其代表,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的设计就是科学技术,从而形成重功能、技术,缺乏艺术感的德国风格;与之相反,美利坚民族是个民族大融合,渴望自由的环境下造就了设计的幽默感与随意性。短暂的历史,自由的人性,使美国设计更具轻松、乐观的色彩;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讲究和谐共处,因此在自我实现要求上表现得深沉含蓄又强烈突出,反映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内容。总之每个民族都有自我实现的愿望和追求,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包括产品设计)表现自己,借助有形的实体表达民族识别要求和寻求民族认同感。

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设计的文化内涵问题,设计必须融入当地的文化进去才可能得到持续性的发展,特别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处于东亚文化核心地位的国度里,更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设计的文化内涵并不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肤浅理解即“形”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即“神”融入进去。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将浸淫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之精髓融入设计中。儒家的审美标准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和”体现包容性,包容性必然衍生多样性。而多样化也是造型与装饰在注重整体效果之下的多样性。把“和”的观念应用于造物工艺之上,就体现在形式与功能的协调结合与造型的多样性。古代工艺产品中讲究和谐,讲究节制,过分强调设计中的某一方面,必然会导致失“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国古代艺术家的造型审美趣味很少指向“五色”、“五音”、“五味”等炫人耳目之物,而更多指向“朴素”、“平淡”一类对象的根本原因所在。具体表现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就是“尚清”的审美追求。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审美要求“内敛”,正是美善统一的自觉要求。“和”还体现在“天人合一”,表现在造物设计上就是体现“形式表达情感”的设计理念,对消费者来说购买的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功能,他们需要通过让人赏心悦目的形式购买包含其中的人文价值、精神关怀和自我意识。从人类文明发展史来看,明式家具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物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比较突出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士族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因此,明式家具无论是在造型上、材料上、装饰上、工艺上都体现出传统文人文化的特有的追求:自然而空灵,高雅而委婉,超逸而含蓄的韵味,透射出一股浓郁的书卷气。中国提倡谦和好礼,廉正端庄的行为准则,在造型上,明式家具造型浑厚冼练,线条流畅,比例适中,稳重大方。从某种意义上说,用明式椅歇息,或许不是最佳方式,但它在仪式、社交、伦理上,却甚于休憩的功能,明式椅对于使用者而言,似乎更在乎于一种文化上的慰藉。

设计是一种把人们的思想赋予形态的工作,设计就是将所有的人造物赋予美好的目的并加以实现,优秀的设计是真善美的体现。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了对人的精神关怀,这是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的根本所在,这也是设计师的责任。

五、产品设计中的文化意蕴

企业的文化是市场给与的,严格的说是消费者所给与的——一种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所建立起来的形象。企业形象建立靠的是企业自身的产品,而不是空洞的口号或其它——因为可以支持企业生存的是有市场的产品。企业所有的一切活动,必然要围绕自身产品来展开,来强化既定的发展策略与形象。产品是企业的文化符号和承载体,是企业文化的化身。人们是通过消费产品来认识企业的,而不是相反。因此,通过产品,人们可以认识企业及其文化内涵。

1、产品形象

产品形象是通过产品表现出来的、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关于产品及其企业的印象和情感。

产品形象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集合体。比如有形的物体、服务等和无形的感受。

产品形象是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和情感。

产品形象是企业综合素质的反映。

2、产品反映企业文化

产品反映企业文化。一般来说,产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企业文化的:

a、产品反映了企业的价值观和理念;

b、产品反映出一个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

c、产品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化以及企业变化发展、文化的演进;

企业形象在开始时是靠规划的,但在企业中可以执行企业战略到具体形象——产品——上,工业设计是责无旁贷的一个关键环节,它的设计方向、风格是否和企业整体战略保持以一致,对企业文化建设将起到决定性作用。产品通过外观线型塑造、细节刻画、色调品位等元素的共性化处理,在市场与消费者心目中建立起的风格统一、特色鲜明的产品形象和产品个性。也就必然成为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代言者。

现代工业设计产品通过整合策略性设计方法实现企业的设计形象(DI),并通过DI系统的实施面向市场推出产品形象(PI),使得企业产品具有家族性、延续性、共生性以及整体个性。所传达的是透过“风格”表露出企业深层文化底蕴和产品发展趋向,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核心,它的作用是超越CI(企业形象策划)的,是CI所无法比拟的。

3.产品整体概念与产品设计

任何一种产品都必须具备核心层、有形产品层、附加层,从而构成产品整体概念。

核心层表达了产品的效用或服务;

有形产品层包括质量、样式、品牌、包装、特点等五大特征;

附加层即是产品设计者所能提供的附加服务和附加利益,而这正是我们要讨论的产品的设计。

4.产品设计是大势所趋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方方面面重新设计。杨振宁预言,21世纪是一个设计的世纪,产品设计更是商家必争之地。

产品设计既是对人们生活需求的满足,同时又是在超前性地设计着人们的未来生活,所谓设计创造未来,设计不仅创造美的形态,更是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因此,这一项活动必然随着人们文化水准的提高而越来越重要。

5.产品文化设计的四大要素

产品设计对企业及其产品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其中,关键是注意在产品中体现文化内涵。

文化情调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购买某种商品,往往要考虑商品的情调——那种能体现自己爱好、情趣、欣赏品味的感受。为此,产品的设计者应以情调为切入点。

文化功能产品设计者通过产品所表达出来的实用、审美功能。这是产品设计者的核心要素。因为这反映出商家及其产品的品位,同时也反映出使用者的价值取向、个性特征、身份地位以及文化认同的方向。

文化心理这就是要注重消费者的心理因素,切忌自以为是。

文化精神产品应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个时代的精神,以及一个企业家的精神。

文化意蕴论文篇5

关键词:中国油画 精神潜质 文化意蕴 西洋油画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中西油画创作具有不同的思想内涵以及精神容量。为了更好地厘清其油画创作的文化意蕴,首先有必要从历时性的角度予以阐释。油画创作往往有狭义和广义之别:狭义油画指15世纪到19世纪的西方古典油画,除画种涵义外,还代表着与西方“再现自然思想”相统一的古典文化内涵;而广义油画是只有区分媒介意义的画种。一方面,西方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的繁荣,消解了狭义油画在西方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20世纪中国油画经历了世纪初引进西欧和日本技法、世纪中期学习苏联技术、世纪末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技术的过程,正从“狭义油画”走向“广义油画”创作。正因为如此,中国油画拥有巨大开放性,也正在日益消解油画的西方中心地位。接下来笔者重点从3个方面来探讨中西油画的精神潜质以及文化内涵。

一 中国油画的精神质素

伟大的艺术家无一不是文化底蕴极为深厚的大文化人,如中国油画作家李曼峰、徐悲鸿、林凤眠,直至当代吴冠中等老一辈画家。“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巴尔蒂斯对后来者华裔法国画家赵无极的油画作品评说道:“赵无极的作品中,我只喜欢那些较好反映中国情调的水墨作品。”吴冠中先生的作品能够与伦勃朗的素描同时展出,也是因为其作品的民族性内涵。吴冠中先生的“风筝不断线”的道理,是很值得体味的。油画创作决非仅仅以油画工具材料来临摹中国画,而是能够深刻反映出民族文化内涵的思想之作,而上述杰出的画家的最大特点,就是内蕴着独特的文化审美与民族特色。

特殊的地域环境、社会环境、民族审美习惯,决定了中国艺术家的职责。中国油画哲学思想基础深厚,作品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早已为西方所瞩目。凡高、塞尚、巴尔蒂斯等更是对中国绘画推崇至极。梵高认为:“中国艺术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艺术。”中国绘画高明之处在于不拘泥于事物表面现象,而是力图表现物象背后的东西。中国油画是中国意象美学观于油画中的体现,画中物象之形隐显转换于抽象的意味中,实态与虚形的交融互生等无不体现中国传统意象美学思维在油画中的运用和发展。在融合发展中凝聚着画家的写意性民族情结,使其与中国画家和审美大众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

特别是在当下的国际交流以及融合的背景下,中国油画有了重大的转折,开始了现实主义艺术向现代艺术的转变,它是更广阔的现实更深层的历史层面和文化层面的开拓,在艺术手法上更多地借鉴模仿了西方19世纪、20世纪的艺术。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罗中立的《父亲》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前者借鉴、模仿伦勃朗、柯罗和米勒的质朴情感和手法,描绘生活和环境的强烈平民意识,一方面使生活原始的真实性得以实现,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流行了几十年的苏式情节性绘画的样式规范;后者《父亲》的大尺寸和构图描绘脸部的独特表现形式,也无疑是受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的启发,但又不是完全照搬照相主义样式的机械制作,而是按照油画的基本手法,在其艺术手法上更多地继承了现实主义的绘画传统,表现了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主题。

二 西方油画的思想内涵

如果说中国油画既体现出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又展现出了融入世界潮流的一面。那么,西方油画史则更是一个融合中予以创新的历程,从古典、浪漫、现实主义、印象派,以至现代艺术的异彩纷呈,都给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养料。由于民族的差异,西方人的思维方式、社会环境、民族文化传统与我们东方不同,西方画家们创作时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本民族地域的或社会条件的规范和影响。而同样,任何优秀艺术作品都是与时代密切相关的,能够激发人的美好情感。艺术史在行进中,新的观念与时代合拍,变形是形的再创造与升华,变形同样源于生活感受,写实、古典也同样能传达文化的气息,如上种种,中西方艺术等同。

谈及油画创作,高更认为绘画的本质是某种独立于自然之外的东西,当成记忆中经验的一种综合。塞尚的画重视在事物表象下挖掘其简单形式,将眼见的散乱物象构成秩序化图像,不断地追求心目中永恒性的形体和坚实的构图。高更用色彩表现海岛居民的生活,弱化明暗变化与立体效果,以浓厚色调平涂和装饰性构图创造一种原始性氛围画面,给人以潜在生命的蠕动感,如他在《海边的两个塔希提妇女》中原始异国情调和强烈色块组合所形成的装饰性,单纯而强烈的色彩画法包含着画家强烈的主观情感。

而凡高的《向日葵》更是一幅带有强烈主观情感的作品,画家奔放如火焰般升腾的笔触,不仅表现出事物的本身,更多地宣泄着凡高对生命的体验。他对色彩及造型的种种描绘,就像向日葵中绚烂多彩的颜色表现出生命力的伟大。由此可见,后印象主义画家都确立了对新的绘画本质的信念。不可否认在后印象主义油画中,无论是塞尚追求的心目中永恒性的形体,还是高更和谐的色彩和线条,或是凡高奔放如火焰般升腾的笔触,均注入了画家的主观情感,是画家代表自然并到自然中寻找真理的人格追求。

从上面的论述也可以知道,西方油画是西方传统文化和西方社会环境的产物,其古典油画直接受古希腊、古罗马文化和希伯莱文化的影响,在其宗教精神、科学理性、人文主义、思辩哲学和资本主义观念的影响下,其艺术作品极其理性、严谨和准确。受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手工业文明直接引发,各种流派似乎呈现出一种反传统的面目,但仔细分析,并不难看出在貌似反叛的面目里,却保存着与古典艺术古代文化一脉相承的西方传统精神的内在逻辑和风采。

三 差异性与民族性的浑融――中西油画的出路

民族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和时代性,而不同的文化土壤以及宗教、美学背景盛开的艺术之花,必然其具有差异性。比如有人这样认为“油画一旦引入中国就自然成为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构成之一,而任何一种民族的艺术无一例外都是特定民族文化心理的产物,是该民族在特定社会传统影响下对特定情感思想、心理的特定形式表现,从艺术内容到形式都应该与这种特定的环境氛围相适应,内容与形式两者也应当相和谐,其技法、思维、风格都应该与其存在其中的文化系统和谐有机地成为一体。”这种理论更强调了在模仿中自我意识主体性的确定。

西方油画传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范本,这种技法和材料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人类艺术宝库中很有价值的部分。中国油画的发展不仅在于民族化的审美观念和旨趣,其发展的基础更是和我们对油画语汇掌握和发掘的多少有关,因为材料和技法是我们从事油画创作的第一个问题。如果缺少对西方传统油画美学价值的深入理解而只在视觉因素上进行模仿,就会使大多作品只是呈现出类似“工笔重彩式”的效果,而失去油画这一画种特有的意味,如果这样,那就没有必要画油画了。

绘画中的哲学、美学因素最终体现在图式与技法中,技法本身已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好尚。而中国文化精神注入油画的方式是很广泛的,它从中国美学、哲学、民俗等多个方面通过画家渗入作品。这不仅需要画家对“阴阳”、“意象”、“虚实”、“天人合一”等中国文化概念范畴进行全面深刻的理解与参悟,还要对油画传统进行全面了解,从材料、技法语言到内在意识都有所把握。我们常常将中国油画苍白、贫乏的面貌归结到技法的不成熟,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在技法背后,忽略了对材料技法在艺术语言上的深层次理解。中国不少油画家认识不到这一点,其最直接的后果是导致画家找不到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一个语言贫乏的人很难充分表现自己的思想,更谈不上推敲最恰当的词汇而使语言具有更深广的含义。贫乏不等于质朴,绘画中的质朴应是提升之后的返璞归真,而不是技穷和无能为力的代名词。中国油画要在世界艺术之林占有一席之地,须是移花接木式地吸收与发展,其文化根基是东方的,是深层的艺术审美性,而不是简单样式上的“民族化”。我们经常说,西方艺术多重客观,而东方多重主观,东方把主客物化为一当作最高境界,而西方多以人本为境界,西画的透视光影,都以科学为依据。西方的科学化和东方的人文化,在绘画上反映出的差异非常大。中国人崇尚技艺,但在技艺中所体现的是完美的精神境界。

西方的现代性也从另一个角度造就了人类灵魂的桎梏,艺术家渴求通过东方文明的启示获得再生,于是西方美术界主张在创作中领悟东方绘画的哲学思想,绘画从追求惟妙惟肖的照相式的功能变为后印象主义,并在其影响下产生了行行色色的现代主义油画。这种革命性突破除了照相术的冲击外,主要缘于西方哲人思维的转变和东方文明的启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注重精神和人文历史内涵,强调绘画应注重人内心感受的表现而不是写形,这一点与中国传统绘画具有观念上的同构性相通。西方油画表现性同中国艺术的写意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与中国“似与不似”的意象造型和借物抒情、物我相观的写意观念有融合之缘。

从另一角度来看,中西方艺术在很多方面是有共通之处的。莫奈的晚期作品在形、色、笔上的意气,和黄宾虹的山水可说是毫无二致。西方的野兽派和表现派与中国的大写意都立足于民族和本土而发展,虽貌差千里,但在表达主观感受、摆脱客观物象的羁绊上却是一致的。他们不仅都是对形体的超越,而且是情感的流露、气韵的表达、意象的体现,凝结着本民族的精神特征。同样的道理,毕加索没有因为创建了“立体派”而固守在“立体”的圈子里,在他看来,采用什么画种和方法是根据艺术创造的需要而定的,他和所有真正的艺术家一样,不受任何画种和工具材料的限制。他虽身在西方艺术传统的土壤中,却又竭力吸收其他民族艺术的精华,并将它们融为一体,为己所用,幻化出自己独到的艺术语言。毕加索吸收非洲木雕造型都是从艺术精神上吸收,但没有改变其西方文化之根基,从而拓宽了西方绘画的视觉表现形式。中国的油画家更应该具有这样的民族文化自信心。

四 结语

总而言之,油画的审美风格必须以我们深厚的中华文化为基点,加以时代的文化体现、塑造自己的文化品牌。面对全球化的大潮,一旦艺术形式过于成熟完美而精神内涵空虚下来的时候,艺术就危险了。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就要有一个批判、吸收的态度,能怀疑敢怀疑,不要神化别人,再神圣的光环也敢摘掉。在包容性上要不拘一派,“以万化一,以一是万”。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以及国内的形式缤纷都是情理之中的,正说明我们的艺术市场在丰富、在发展。民族意识、民族风格是自然而然的东西,不是可以任意添加的什么“佐料”。油画总归要渗入民族性,这几乎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民族性的内涵具有稳定性和多义性。谁能够说出民族化的油画该是什么样子呢?每个画家只能按着他的艺术个性,以及他对西方油画和民族精神的理解去进行独特的运思和制作。另外,民族化也不应是简单地把既往民族艺术的某些特征固定下来让外来因素去适应,亦不应是简单地把外来因素简化、淡化以求得和传统艺术的相近似。它是外来形式、外来精神和中国人精神特质和欣赏习惯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结合,其中既包含着外来因素对中国心理的适应,也包含着中国心理对外来因素的汲取。这种结合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一旦完成了交融与化一,形式方面的民族化也就自然出现了,并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参考文献:

[1] 刘纯:《关于油画的民族集团优势》,《画家》,1998年第9期。

文化意蕴论文篇6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著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干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传统服装的制作者(裁缝)在设计和制作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尺寸的“理性美”。

2.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范畴,这一手法通常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寓于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之中,以达到启发联想、耐人回味之艺术效果,彰显“情中有景,景外含情”的艺术境界。这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即不豺着于对事物的客观再现,而强调欣赏某种朦胧的含蓄美,在虚实关系上偏重于对“虚”的张扬。引入到服饰文化的艺术创作中,就是设计者特别注重“不着迹象、超逸灵动”之美,不刻意追求数字上的精确性或纯形式的客观美感,而是崇尚用无穷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现情感。如用宽衣大袍、中规中矩的样式或写实与变体相结合的动物、几何纹样、花草枝、藤蔓纹等具有抽象和寓意的服饰图案来传达一种与政治或伦理的关联意向。

汉初之“袍”被作为礼服,一般多为大袖,袖口部分收紧缩小,紧窄部分为“祛”,袖身宽大部分为“袂”,所谓“张袂成荫”就是形象化的描述;而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其画像人物皆穿着宽敞的衣衫,衫领敞开,袒露胸怀,或赤足,或散发,无羁放荡,张扬着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的人生品性,给世人以高山流水般随性自然的审美意境。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旗袍,是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它造型完美、结构适体、内外和谐,是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是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在女装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旗袍的设计表面上不温不火,实质上内涵丰富、意蕴幽远,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质感和简洁的造型表现出流畅明快的线条与和谐一体的气韵,展示出东方女子温柔、典雅之美。这种气韵不仅展于外表,而且沉于内心。穿上旗袍,既能衬托出东方女性优美的身段,又能显示出其幽雅的心境和悠闲的生活节奏,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美,呈现出一种宛若自然生命律动的朦胧佳境。

三、中国服饰文化的承传拓展

1.继承:拓展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纵观华夏服饰文明的发展史可知,“谐调”、“统一”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文化诞生伊始,就遵循着理物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相结合的制作原则,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群的和谐统一,而情景交融、意象统一更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审美品质。比如,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元素,“标示突出文化”同主要应用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等级尊卑、行业职别、年龄性别的标示和意念表达上,从原始部落首领与狩猎功臣的服饰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标示,从文官武官的服饰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晚礼服的服饰标示等,均彰显着其“标示突出文化”的审美底蕴。当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承载着传统儒家中庸观,受政治因素的影响颇深;而20世纪中期的“绿色”服装覆盖全国,“军干装”及其灰色基调也使中国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况。然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占数千年发展主流的是“谐调”、“统一”的服饰文化,理应将之发扬光大,诸如以原色表现为主的大气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圆满统一并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社会、人群协调一致的完美原则,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表现形式等,现代中国的服饰文化都应予以承传拓展。

2.创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

在当代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设计的审美融通对提高服装的文化附加值、满足时尚消费需求、缔造民族特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具有特殊意义。全球化时代的服装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都很注重对本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用,以张扬本国服饰文化和民族特色。目前,中国现代服装设计整体上还存在着设计理念落后、创意不够、没能把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之中等问题;加之国外品牌纷纷涌入,国内又缺乏与之抗衡的品牌,使中国的服装设计在国内、国际竞争中均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影响了中国服装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在借鉴传统文化符号的基础上,将传统与时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之从表面符号的简单借用提升到对服饰文化内涵的审美体认与表征阴,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发展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设计和谐融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文化。

实现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的完美融通,实质就是一种在继承传统服饰文化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首先须领会传统文化,否则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设计师要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把握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神理念,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各种时尚理念、理论资源加以整合,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创造性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丰富其文化蕴意,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防止对传统元素符号化、表面化的简单组合或图解式、猎奇式的样品展览。好的服装设计创意是设计师在把握了传统服饰文化理念之后,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对传统文化积累、消化并感悟的一种自然情感表述,而不是现买现卖、照猫画虎。河南“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中展示的服装就非常具有文化价值。拜祖服装系列大多采用的是中性的流行色系列,颜色迥异、面料粗朴,以金色缎带镶边;纽扣的设计则采用盘扣样式,其金属材质与服装面料及服装的金边质地形成细腻的对比;袖口翻边采用缎织纹路,既有古朴特点又有现代的工艺形式。整个设计将传统元素与时尚设计完美结合,加之祭祖大典本身的特殊意义,可谓形式与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所以,当代中国的时尚服饰设计应该分析研究传统服饰的配色及制作规律,理解、感悟传统服饰文化的深厚、博大与凝重,并使之巧妙地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来,加之挑花、刺绣、蜡染、扎染、手绘、编织、织花、抽纱等现代工艺,并结合时代流行趋势与时代特征,将继承传统与探索创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创造出既有时代感又有民族神韵的服装。

文化意蕴论文篇7

美学消费时代,时尚品牌在设计和传播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对于文化元素的把握,其不仅会提升品牌本身的价值,而且还会在消费者当中产生一定的附加影响值,对于提升品牌的综合竞争实力具有最为直接的作用。但文化元素如何与时尚品牌进行有效的融合,在不影响品牌核心与精神内涵的情况下,使其产生增值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1时尚品牌设计中的文化意蕴

1.1基于本土化文化意识的时尚品牌设计

本土文化通常意义上包括所谓的民族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域地理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视域下,不同的地理气候环境、生活方式,群众的不同信仰都可以作为时尚品牌的不同文化载体,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让身为艺术载体的时尚品牌呈现出无穷的魅力,成为灵感的源泉。以中国著名的服装品牌Laurenee Xu为例,其设计最大的风格特点就是将中国文化与时尚设计二者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具有独特民族精神和文化灵魂的系列。2015年1月,在法国巴黎春夏高级定制时装周上,劳伦斯・许所展示的“敦煌”系列,灵感就是源于中国古老的“敦煌飞天”壁画,将中国千年敦煌的神秘与瑰丽、华美与壮丽融合在T台那一件件华美的服饰之中,像一件件艺术珍品燃起无数看客内心深处对于敦煌文化的向往和憧憬。

1.2文化意识在时尚设计过程中的运用

在时尚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文化意识的运用要充分注意理论学习和研究,要在文化精神的层面充分把握文化元素的灵魂与核心,防止在时尚设计的过程中片面地出现对于文化意识符号化、表情化的理解,表象化地将文化元素罗列在时尚品牌的设计过程当中,这种设计是不成功的,也是不利于品牌价值生成的。法国著名时尚品牌CHANEL在每年12月份都会发表一个Pre-Fall系列,并且每次都会选择一个不同的城市作为灵感,汲取当地的文化元素在这一季度的诚意设计之中。例如,2016巴黎――罗马系列,2015巴黎――萨尔兹堡系列,2014巴黎一达拉斯系列,甚至更早期的2010巴黎一上海系列。古罗马的假日时光、萨尔兹堡的异域宫廷、达拉斯的西部狂野、中国上海的内敛古香……不同的民族文化共同融合在CHANEL的品牌下,同时伴随着品牌女性独立自主、追求自由精神的文化理念完美契合,将纷繁复杂的异域元素完美地融合在一个共生的文化理念之下,而不是简单的堆叠、累加,反而让一年一度的早秋大秀,成为众多时尚爱好者每年不可缺席的“时尚盛会”。

2时尚品牌传播中的文化意蕴

2.1时装AD中的文化意蕴

时装AD是时尚品牌所有广告当中最为人关注也最被品牌重视的艺术设计之一。每年三九两季AD投放时期,不同品牌都会拿出最能彰显品牌特色以及全新设计元素的AD来吸引大众,同时宣传品牌理念。例如,Louis Vuitton 2016SS广告的首发系列当中,并没有真人模特出境,而是利用日本同名电子游戏《最终幻想》的动画角色作为广告面孔,带给世人一种浓烈的未来感,同时也与Louis Vuitton最新一季品牌的未来感不谋而合;再比如Chanel 2014SS广告,以巴黎夜色为主要画面背景,伴随着巴西超模Gisele在夜色下的漫步、随性,仿佛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在巴黎的夜空下自由自在、不被世俗礼仪所禁锢的Chanel女性形象。比利时著名时装设计师沃特・范拜伦东克就曾说过,时尚品牌的时装AD是其给时尚界的重要贡献,设计师或品牌方面将品牌理念融合在一个个图形与画面之中,将该季度的精神融合在人物的肢体语言和画面的布景选择上,这样不仅可以加深社会大众对于品牌风格的定位印象,还能使其传递出更多的品牌信息。毕竟对于时尚品牌而言,其最终所要面对的是消费者,一切AD的投放是要为品牌服务,为品牌的市场发展和经营服务,只有向消费者传达出最新的理念,才有可能激起消费者对其购买或者关注的心理,使其在广袤的时尚竞争中更加有力。

2.2动态时尚广告中的文化意蕴

动态时尚广告即一般所说的TVC,主要是在电视上投放的品牌宣传视频。其不仅是一种商业行为,更是一种彰显品牌文化元素和文化内涵的艺术行为。充满创意与内涵的TVC不仅能够在视觉上冲击人们的感官,还能使消费者在目不暇接的商品当中瞬时聚焦,将目光定格在这一视频当中所展现的产品上。通常意义上一则动态的时尚广告主要是围绕产品的基本信息,依靠视觉设计者的技能和直觉感官,利用多种外来元素将其产品、广告面孔、北京元素进行有效的组合、筛选,并创造出各种情境将其组合在画面中使其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更利于广告推动产品销售的这样一则效果的实现。

例如,Chanel品牌最新的一支“邂逅”香水广告,利用保龄球这样一种元素,构建了一组动态的广告画面,一群天真浪漫的少女在画面中玩转保龄球场,但是仔细一看,那些所谓的保龄球和保龄球瓶都是“邂逅”香水。这则广告的掌镜大师利用充满动力的视角、独特的运动文化,将这一则“邂逅”品牌所要表达的动力、活力和青春的元素通过灵动的跳跃、青春的画面全部展现出来,让不少消费者面对着这样一则动态的视频广告,在心境上和思想上瞬间年轻和活跃起来。

2.3时尚品牌广告语中的文化意蕴

文化意蕴论文篇8

关键词:网络文化 后现代性 狂欢 仿像

21世纪是一个数字信息技术与文化高度交融的世纪,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正在勃然兴起。它为人类提供了新世界文化生活空间,建构起新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因而网络文化也呈现出一种纷繁复杂的后现代景观。

一、网络文化的定义及特征

1.网络文化的定义

如何定义网络文化?有的学者认为:“网络文化,它并不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如果你感觉到了以某种方式生活的话,这里面就有了文化,当你的吃、住、行、交友日常活动按网络的方式来进行,自然就形成了网络生存方式,也就是网络文化”。盯也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松散的、准合法的、选择性的、对立的亚文化复合体,它可以分为几种主要的领域,如视觉技术、边缘科学、先锋艺术、大众文化等等。”狮综合各家之言,我认为网络文化可以这样来理解:网络作为一种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网上生活为核心内容的新的文化形式,它不仅对传统的占主流地位的文化价值规范进行了反思,带有明显的后现代特性,而且还正在塑造出一种全新的多元的文化体系。

2.网络文化的特征

(1)平民化。在网络中,所有信息都以“比特”的形式传播,人们在网络中的存在也被虚拟化为一个个“符号”。如卡西尔所说:“人不再生活在一个单纯的物理空间,而是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中,而网络的现实是,人不仅生活在一个符号的宇宙中,而且他自身也变成了相应的符号。”因此,这也完全消除了现实社会中身份的差别和地位等级的悬殊,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都可以无拘无束地参与种种思想的交流和探讨。网络作为一个交流的平台,创造了一个非等级化的平等的公共领域。

(2)开放性。网络文化的传播是依靠虚拟技术,以数字编码、存贮和传播的方式实现的,它具有高度的灵活、快捷的特性。网络通信技术打破了时空的界限,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文化产品的传播具有了高效方便和极易普及的特性。有人把网络文化称之为“快餐文化”,例如:一种文化现象、一个观点和一件大家感兴趣的事件,通过网络在一瞬间就可以传遍世界的各个角落。网络的这种灵活、快捷的技术支持,使得网络文化具有了极大的开放性。

(3)共享和互动。网络文化的任何一种产品对于每一位网络行者来说都是可以尽情享用的,它没有供应的限制,也不受供应时间的限制,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读者可以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起翻阅同一本书的同一页。如果你喜欢,你还可以在论坛、聊天室、博客中写下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供大家进行讨论。共享和互动是互联网的特色,因此互联网具有了无限的魅力和生机。

4.多元化。“虚拟文化是文化的多维选择的展示,其中既有变成了现实文化的可能性的选择,也有尚未变成现实文化的不可能的选择。虚拟世界可以兼容现实,把现实的可能性和非现实的可能性都融合在互联网上,这就导致了虚拟文化的丰富多彩”抛游走于现实和虚拟之间的网络行者们,借助于虚拟技术在网络中找到了尽情展示自己的舞台。在这里,避免雷同、张扬个性、发出自己的声音早已成为了一种时尚。在这样一个“蛙噪时代”,网络文化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多元的态势。

二、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意蕴

1.网络文化的后现代性表征之一——狂欢

我们可以发现,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与上世纪6O年代米哈伊尔·巴赫金所提出的狂欢文化有许多奇妙的契合之处。“对话”、“众声喧哗”、“狂欢”、“未完成性”等巴赫金的理论术语极具后现代特色,而这些特色也正是网络文化的。

(1)狂欢文化的全民性、参与性。狂欢节是民间性的活动,“人们不是袖手旁观,而是生活在其中,而且是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其中,因为从其观念上说,它是全民。”这一特色也同样适合互联网。如前面所述,网络文化是平等参与的平民文化,只要你具备上网的硬件设施,你就可以参与其中。任何一个网络行者都可以通过在论坛中发帖和回帖,实现交流、沟通、表达和宣泄的目的。

(2)狂欢文化中的个体是平等的,权威性被消解。在狂欢节中,那些曾经决定和支配着日常生活的秩序、法令和限制统统失去了作用,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平民贵族之分。在网络中,每个主体之间也是平等的,处于边缘和弱势群体的人同样有说话的权利。正如《虚拟认识论》一书所写:“因特网的出现和发展,尤其是它的无中心化趋势的日益加强,削弱了传统社会的文化和信息垄断的局面,行政官员、精英人物都将与平民百姓在信息传播和接受加工的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

(3)狂欢文化的表现形态是多元的、自由的。巴赫金认为狂欢文化的基本表现形态是诙谐和笑,“她是狂欢的,狂喜的,同时也是冷嘲热讽的,它既肯定,又否定,既埋葬,又再生。”狂欢文化这种诙谐和笑与网络文化的潜意识是一致的,没有禁忌、没有限制、随心所欲,这正是网络行者们想要达到的境界,而这种追求也必然决定了网络文化形态的多元化、表达方式的自由化的后现代特性。网络上流行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悟空传》等文学作品都很明显地表现出这一特色。如迈克尔海姆所说:“未来的网络空间可能不单单复制出传统信息的更有效的翻版。新的信息网络类似于现代的超级大都市……混乱的打斗和暗藏的小路到处都是,没有任何明显的中心。”

从网络文化与狂欢文化的比较可以看出,网络是滋生后现代理念的绝佳场所,它使人们可以自由地徜徉其间,多元、反传统、开放和自由的后现代特性在网络文化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化意蕴论文篇9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著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干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传统服装的制作者(裁缝)在设计和制作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尺寸的“理性美”。

2.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范畴,这一手法通常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寓于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之中,以达到启发联想、耐人回味之艺术效果,彰显“情中有景,景外含情”的艺术境界。这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即不豺着于对事物的客观再现,而强调欣赏某种朦胧的含蓄美,在虚实关系上偏重于对“虚”的张扬。引入到服饰文化的艺术创作中,就是设计者特别注重“不着迹象、超逸灵动”之美,不刻意追求数字上的精确性或纯形式的客观美感,而是崇尚用无穷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现情感。如用宽衣大袍、中规中矩的样式或写实与变体相结合的动物、几何纹样、花草枝、藤蔓纹等具有抽象和寓意的服饰图案来传达一种与政治或伦理的关联意向。

汉初之“袍”被作为礼服,一般多为大袖,袖口部分收紧缩小,紧窄部分为“祛”,袖身宽大部分为“袂”,所谓“张袂成荫”就是形象化的描述;而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其画像人物皆穿着宽敞的衣衫,衫领敞开,袒露胸怀,或赤足,或散发,无羁放荡,张扬着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的人生品性,给世人以高山流水般随性自然的审美意境。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旗袍,是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它造型完美、结构适体、内外和谐,是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是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在女装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旗袍的设计表面上不温不火,实质上内涵丰富、意蕴幽远,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质感和简洁的造型表现出流畅明快的线条与和谐一体的气韵,展示出东方女子温柔、典雅之美。这种气韵不仅展于外表,而且沉于内心。穿上旗袍,既能衬托出东方女性优美的身段,又能显示出其幽雅的心境和悠闲的生活节奏,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美,呈现出一种宛若自然生命律动的朦胧佳境。

三、中国服饰文化的承传拓展

1.继承:拓展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纵观华夏服饰文明的发展史可知,“谐调”、“统一”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文化诞生伊始,就遵循着理物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相结合的制作原则,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群的和谐统一,而情景交融、意象统一更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审美品质。比如,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元素,“标示突出文化”同主要应用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等级尊卑、行业职别、年龄性别的标示和意念表达上,从原始部落首领与狩猎功臣的服饰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标示,从文官武官的服饰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晚礼服的服饰标示等,均彰显着其“标示突出文化”的审美底蕴。当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承载着传统儒家中庸观,受政治因素的影响颇深;而20世纪中期的“绿色”服装覆盖全国,“军干装”及其灰色基调也使中国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况。然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占数千年发展主流的是“谐调”、“统一”的服饰文化,理应将之发扬光大,诸如以原色表现为主的大气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圆满统一并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社会、人群协调一致的完美原则,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表现形式等,现代中国的服饰文化都应予以承传拓展。

2.创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

在当代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设计的审美融通对提高服装的文化附加值、满足时尚消费需求、缔造民族特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具有特殊意义。全球化时代的服装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都很注重对本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用,以张扬本国服饰文化和民族特色。目前,中国现代服装设计整体上还存在着设计理念落后、创意不够、没能把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之中等问题;加之国外品牌纷纷涌入,国内又缺乏与之抗衡的品牌,使中国的服装设计在国内、国际竞争中均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影响了中国服装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在借鉴传统文化符号的基础上,将传统与时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之从表面符号的简单借用提升到对服饰文化内涵的审美体认与表征阴,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发展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设计和谐融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文化。

实现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的完美融通,实质就是一种在继承传统服饰文化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首先须领会传统文化,否则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设计师要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把握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神理念,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各种时尚理念、理论资源加以整合,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创造性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丰富其文化蕴意,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防止对传统元素符号化、表面化的简单组合或图解式、猎奇式的样品展览。好的服装设计创意是设计师在把握了传统服饰文化理念之后,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对传统文化积累、消化并感悟的一种自然情感表述,而不是现买现卖、照猫画虎。河南“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中展示的服装就非常具有文化价值。拜祖服装系列大多采用的是中性的流行色系列,颜色迥异、面料粗朴,以金色缎带镶边;纽扣的设计则采用盘扣样式,其金属材质与服装面料及服装的金边质地形成细腻的对比;袖口翻边采用缎织纹路,既有古朴特点又有现代的工艺形式。整个设计将传统元素与时尚设计完美结合,加之祭祖大典本身的特殊意义,可谓形式与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所以,当代中国的时尚服饰设计应该分析研究传统服饰的配色及制作规律,理解、感悟传统服饰文化的深厚、博大与凝重,并使之巧妙地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来,加之挑花、刺绣、蜡染、扎染、手绘、编织、织花、抽纱等现代工艺,并结合时代流行趋势与时代特征,将继承传统与探索创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创造出既有时代感又有民族神韵的服装。

文化意蕴论文篇10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f”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体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这些颜色,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出干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成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调。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著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干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传统服装的制作者(裁缝)在设计和制作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尺寸的“理性美”。

    2.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范畴,这一手法通常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寓于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之中,以达到启发联想、耐人回味之艺术效果,彰显“情中有景,景外含情”的艺术境界。这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即不豺着于对事物的客观再现,而强调欣赏某种朦胧的含蓄美,在虚实关系上偏重于对“虚”的张扬。引入到服饰文化的艺术创作中,就是设计者特别注重“不着迹象、超逸灵动”之美,不刻意追求数字上的精确性或纯形式的客观美感,而是崇尚用无穷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现情感。如用宽衣大袍、中规中矩的样式或写实与变体相结合的动物、几何纹样、花草枝、藤蔓纹等具有抽象和寓意的服饰图案来传达一种与政治或伦理的关联意向。

    汉初之“袍”被作为礼服,一般多为大袖,袖口部分收紧缩小,紧窄部分为“祛”,袖身宽大部分为“袂”,所谓“张袂成荫”就是形象化的描述;而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其画像人物皆穿着宽敞的衣衫,衫领敞开,袒露胸怀,或赤足,或散发,无羁放荡,张扬着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的人生品性,给世人以高山流水般随性自然的审美意境。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旗袍,是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它造型完美、结构适体、内外和谐,是兼收并蓄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是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在女装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旗袍的设计表面上不温不火,实质上内涵丰富、意蕴幽远,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质感和简洁的造型表现出流畅明快的线条与和谐一体的气韵,展示出东方女子温柔、典雅之美。这种气韵不仅展于外表,而且沉于内心。穿上旗袍,既能衬托出东方女性优美的身段,又能显示出其幽雅的心境和悠闲的生活节奏,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美,呈现出一种宛若自然生命律动的朦胧佳境。

三、中国服饰文化的承传拓展

1.继承:拓展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纵观华夏服饰文明的发展史可知,“谐调”、“统一”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文化诞生伊始,就遵循着理物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相结合的制作原则,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群的和谐统一,而情景交融、意象统一更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审美品质。比如,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元素,“标示突出文化”同主要应用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等级尊卑、行业职别、年龄性别的标示和意念表达上,从原始部落首领与狩猎功臣的服饰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标示,从文官武官的服饰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晚礼服的服饰标示等,均彰显着其“标示突出文化”的审美底蕴。当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承载着传统儒家中庸观,受政治因素的影响颇深;而20世纪中期的“绿色”服装覆盖全国,“军干装”及其灰色基调也使中国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况。然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占数千年发展主流的是“谐调”、“统一”的服饰文化,理应将之发扬光大,诸如以原色表现为主的大气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圆满统一并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社会、人群协调一致的完美原则,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表现形式等,现代中国的服饰文化都应予以承传拓展。

    2.创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

    在当代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设计的审美融通对提高服装的文化附加值、满足时尚消费需求、缔造民族特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具有特殊意义。全球化时代的服装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都很注重对本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用,以张扬本国服饰文化和民族特色。目前,中国现代服装设计整体上还存在着设计理念落后、创意不够、没能把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之中等问题;加之国外品牌纷纷涌入,国内又缺乏与之抗衡的品牌,使中国的服装设计在国内、国际竞争中均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影响了中国服装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在借鉴传统文化符号的基础上,将传统与时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之从表面符号的简单借用提升到对服饰文化内涵的审美体认与表征阴,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发展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设计和谐融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文化。

    实现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的完美融通,实质就是一种在继承传统服饰文化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首先须领会传统文化,否则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设计师要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把握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神理念,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各种时尚理念、理论资源加以整合,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创造性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丰富其文化蕴意,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防止对传统元素符号化、表面化的简单组合或图解式、猎奇式的样品展览。好的服装设计创意是设计师在把握了传统服饰文化理念之后,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对传统文化积累、消化并感悟的一种自然情感表述,而不是现买现卖、照猫画虎。河南“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中展示的服装就非常具有文化价值。拜祖服装系列大多采用的是中性的流行色系列,颜色迥异、面料粗朴,以金色缎带镶边;纽扣的设计则采用盘扣样式,其金属材质与服装面料及服装的金边质地形成细腻的对比;袖口翻边采用缎织纹路,既有古朴特点又有现代的工艺形式。整个设计将传统元素与时尚设计完美结合,加之祭祖大典本身的特殊意义,可谓形式与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所以,当代中国的时尚服饰设计应该分析研究传统服饰的配色及制作规律,理解、感悟传统服饰文化的深厚、博大与凝重,并使之巧妙地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来,加之挑花、刺绣、蜡染、扎染、手绘、编织、织花、抽纱等现代工艺,并结合时代流行趋势与时代特征,将继承传统与探索创新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创造出既有时代感又有民族神韵的服装。

文化意蕴论文篇11

中国古代小说特别是通俗小说,大都有一个由素材积累、逐渐加工和最后形成较高质量小说文本的过程。如《三国演义》就是由说话人的底本演化而来,再经由一些文人加以润饰、考证、整理而成的。[1]作为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被后人争相传抄、传阅、出版、评点、评论、传世,有其独特的传播要素。

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拉斯韦尔于1948年发表的《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因为提出了著名的五W模式而被视为传播学的独立宣言。拉斯韦尔认为,一个传播过程包含五大要素:谁(Who)、说什么(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To Whom)、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所以叫五W,是因为五大要素的英文表述中都各有一个以W开头的词。这个模式十分简明,勾勒出任何一个传播过程的共同特征,那就是都由五个部分组成:传播主体(即传播者)、传播内容(即讯息)、传播渠道(即媒介)、传播对象(即接收者)和传播效果(即效果)。[2]一言以概之,即谁在传播,他传播什么,他怎样传播,他对谁传播,传播的效果如何。在分析了传播的五个要素之后,拉斯韦尔又提出五种与之相对应的传播研究:对应着谁即传播主体的研究称为“控制分析”,对应着说什么即传播内容的研究称为“内容分析”,对应着通过什么渠道即传播媒介的研究称为“媒介分析”,对应着对谁说即传播对象的研究称为“受众分析”,对应着产生什么效果即传播效果的研究称为“效果分析”。

传播者,指传播内容的发送者,是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传播活动的第一要素和最活跃的要素。传播者主要解决“传播什幺”和“如何传播”的问题。因此,传播者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传播过程的存在与发展,而且决定着信息内容的质量、数量和流向。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组织。在《三国演义》源远流长的传播长廊中,主要的传播者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队伍,既有不知名的群众作者,如宋代专说“三分”的艺人霍四究;也有很知名文人作家,如西晋的陈寿、刘宋时的裴松之;更有众多文人有意无意间参与了“三国故事”的传播,如宋刘义庆、唐代的李商隐、宋苏轼等。《三国演义》的博大精深也吸引了西方传教士、外籍华人、留学生、商人等的注意,并通过他们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如明清时期赴泰商人在漫长的海上旅途中,常以《三国演义》作为消遣的话题,引起泰人极大兴趣,曼谷王朝建立者拉马一世因而指示当时负责贸易与对外关系的本隆大臣把《三国演义》译成了泰文从而丰富了秦国的文化。至于三国演义的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罗贯中,明代的高儒在《百川书志》中提到罗贯中在写作三国演义时:“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陈叙百年,概括万事。”由此可知,罗贯中根据长期以来累积的三国故事,并依据晋朝陈寿的正史《三国志》以及裴松之的注,加上自己的所学以及对生活的体验,将有关三国的故事加以整理熔铸,编成了这部历史小说巨著──《三国演义》。至于现今通行的三国演义,大部分是依据毛宗岗本为底本,毛宗岗依据明代版本加以修订成通行本,现在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三国演义》,就是毛宗岗修订的版本。由于毛本流传已久,文字亦有许多优点,较便于一般大众阅读。因此成为目前最为通行的版本,尽管毛本亦有一些缺失,但是仍不减其影响力。

传播内容的通俗化、传达精神的平民化是《三国演义》广泛传播的基础。作为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三国演义》的伟大成就在于具体地、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内部的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国古代许多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曾经在不同程度上揭露过这种斗争的尖锐性和残酷性,但是,没有任何一部作品,能比得上《三国演义》这样鲜明、这样深刻、而又这样广泛地揭露出这种斗争的复杂面貌。就是在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里,这样的书也是很少见到的。它通过对三国时期社会动荡分裂状况的描写,特别是通过对曹操、董卓等暴虐统治者的形象的揭露和批判,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悲惨生活及其对于统治阶级不共戴天的仇恨。《三国演义》刘、关、张之间团结、平等和义气的关系及其处处流露的正统思想和忠义精神,是《三国演义》最为人们喜爱,对人们思想影响最大的地方,一直成为封建社会中广大人民加强团结、相互援助的榜样,成为人和人的正直关系的榜样,为广大人民长期传诵和学习。如在明、清两代,农民起义军普遍地把“桃园结义”故事当作组织自己队伍的典范,就证明了这一点。[3]也正是其传达精神的平民化这一点,为我们探究现代香港黑社会争拜“关二爷”的文化底蕴,打开了一个研究的窗口。

传播语言的口语化、传播载体的多元化是《三国演义》广泛传播的前提。《三国演义》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演义,历史演义是中国文学的特色,说书人透过讲史吸引听众,将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加以发挥,加上一些夸大的想象,创造出虚实相参的故事。《三国演义》从口传文学到话本杂剧,再到小说成书,是多重文化因素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三国演义》发根于正史,却更多地取材于民间口头创作,直接汲取了人民创作的题材、思想、形象和语言,使作家的天才和人民的智能得到了高度的结合,其作品中的人物至今仍然通过民间艺人的鼓词、评书、戏曲活灵活现地生活在他们原始发生的土壤里。在这一点上,世界杰出的文学巨著似乎存在着某种内在的相同之处。《三国演义》的形成与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以及歌德的文学巨著《浮士德》等一样,是在“行吟诗人”即民间“说唱艺人”表演传播的基础上,经由文人的整理加工才最后写就的,是由题材内容到体裁样式,广泛吸纳和多方借鉴民间“说唱艺人”传唱表演的口头传说故事的结果。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是从三国历史到《三国演义》,从话本戏曲到传说故事,人们对它说不尽,道不够;有关三国的历史遗迹、遗址、纪念性建筑物,均得到妥善保护和有效地开发利用;有关三国的历史、故事、传说,以史学和文学艺术的各种形式(包括传记、小说、绘画、戏曲、影视等) 广为传播,起着教育和鼓舞人们的作用;有关三国的学术研究,以会议和各种书刊出版物的形式得以广泛交流,不断推动着研究的发展,并影响着一代学者;而与三国密切相关的三国旅游业也在日渐扩展,吸引着日益增多的国内外游客,这不能不说是文学传播史上的一个奇迹。

传播对象的内外拓展、彼此呼应是《三国演义》广泛传播的关键。受众是传播过程中讯息的接收者,是传播对象或“目的地”,是传播过程得以存在的前提,同时又是传播者积极主动的接近者和反馈者。受众接受传播内容的动机是传播者首先要考虑到的,同时,受众对传播信息的反应也会传回传播者以供传播者参考。传播的最根本的特征就是思想和信息的交流,《三国演义》的传播过程,充分体现了传播者对受众的重视。《三国演义》的读者,可以分为直接读者与间接读者两大类。直接读者通过阅读小说文本来接受小说内容,其获取文本的方式主要有购买、转借与租赁;间接读者则依靠听书、看戏等途径,间接接受小说内容。直接读者与间接读者,分别确立了明清通俗小说两种最为基本的传播方式——版籍传播与曲艺传播,并进而对《三国演义》的文学面貌及社会地位,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三国演义》国内的受传者人数众多,相对分散。国外受传者主要是一些高素质的群体,他们一方面是《三国演义》的受传者,另一方面又是向西方传播《三国演义》的传播者。早在公元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日本人湖南文山就把《三国演义》译成了日文,这是《三国演义》最早的外文译本。三百年来,《三国演义》已经被亚、欧、美诸国译成各种文字,全译本、节译本共达六十多种。各国学者都把《三国演义》看作中国文学史上灿烂的明珠,给予高度的评价。《大英百科全书》1980年版第十卷“元朝白话小说”条称《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是“第一位知名的艺术大师”,并认为《三国演义》是十四世纪出现的一部“广泛批评社会的小说”。日本著名汉学家吉川英治认为,《三国演义》是“世界古典小说中无与伦比”的作品。泰国文学学会于1914年把《三国演义》的泰文译本评为优秀小说,泰国教育部还曾明令把它作为中学作文模板。苏联学者帕纳休克翻译的俄文本《三国演义》序言指出“《三国演义》在表现着中国人民艺术天才的许多长篇小说之中占有卓越的地位,它是最普及的作品之一”,“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这些权威人士对《三国演义》的接受与认同在《三国演义》的国外传播中起着极大的作用。受众在接收传播时都有自己的选择,受众一般选择那些具有权威性的信息,他们在本国的权威性使西方受众更容易接受他们所传播的《三国演义》。

传播效果是对整个传播过程的检验和反思总结,对新的传播过程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在中国的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之极的地位,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比得上,近300年来,向来称之为“第一才子书”或“第一奇书”;在中国文学史上,《三国演义》的地位却一向不是很受重视,可能是因为三国受限于历史事实,使其自由度受到局限,又因其为历史小说,故难免会有文白夹杂的情形。但不可否认,三国演义是最深入民间的传统小说,不论在戏剧、生活、宗教、甚至时下流行的漫画及电子游戏都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可见其历久弥新的价值。《三国演义》的价值,至少可分为文学价值与实用价值。在实用价值方面,由于三国演义大量描写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尔虞我诈,可说一字一句皆藏有玄机,因此有人将三国演义当作治世的兵书,商场竞争的宝典,熟读三国,不仅可以增长对人对事的应对技巧,若能活用三国,更能让人无往不利;涉世未深的青年读之,可多一分处世的圆融。因此古人有所谓:“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的说法,因为三国到处都是谋略,老人的处世态度已然圆融,若再看了三国的谋略,将更加圆滑。这固然是凸显三国演义的谋略,也是着眼于其实用价值。

二、《三国演义》的传播特征

(一)《三国演义》的传播受文化传统的影响极大。《三国演义》不仅是在传播一个故事,从深层次上来看也是在传播一种文化,因此必然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极大。与之相对应的是国外的“三国热”主要是在传统文化背景相似或者交流频繁的亚洲地区,表现最突出的就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在韩国,《三国演义》是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一部中国小说;近年来出版的《三国演义》韩文译本、评本、改写本达一二十种,其中李文烈的评译本,销量已达数十万套(每套十册)。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三国演义》也流传很广,并有多种马来文和印尼文的译本。在这些国家的华人社会,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关羽崇拜至今还很普遍。新加坡、马来西亚曾分别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都受到广大观众的热情欢迎。在湖南文山的《三国演义》日文译本出版后,新的日文译本不断出现,总计超过二十种,而且多次再版。如立间祥介教授翻译的《三国志演义》,1972年出版,到1988年已经印刷16次,几乎年年重印。各种译本加起来,发行量至少是几百万套。日本的《三国演义》改写本、新编本、连环画多达几十种。其中,仅横山光辉改编的《漫画三国志》,就有大小两种开本,印数已经超过三千万套,几乎等于每个日本家庭都有一套,普及率之高,竟超过中国。日本的《三国》研究著作多达几十种。要论“本体研究”,应该说不及中国;但从人际关系、经营管理、商战谋略等角度进行的“应用研究”则似乎比中国更活跃。日本的“三国迷”遍及全国,他们自发组织的“三国迷俱乐部”就有上百个。在欧美国家,由于文化传统不同,《三国演义》的传播远不如亚洲那么广泛。

(二)三国人物广泛深入人心,《三国演义》传播的根基始终在民间。《三国演义》在民众心中深深扎根,《三国》故事成了中国大众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人民从其中接受道德教育与价值标准。应当像刘备、关羽那样重视对朋友的义气,要爱护人民,决不可像曹操那样忘恩负义,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诈毒辣的事。刘备与关羽的道德模范比孔子、孟子更加普及、有效而重要。香港的警察以及黑社会人物都要设神坛拜关公,决不拜孔子,也不拜耶稣、不拜如来佛。小说人物成为大众宗教式崇拜的对象,这是全世界任何文学作品都做不到的。关羽受后人尊崇,全靠《三国演义》夸张了他的重义。中国民间最重视的道德,第一是孝,第二就是义。一部小说把一名武将捧成了神,不但由于小说的魅力,也由于中国人传统的性格。

(三)在传播内容上追求多元的典型,蕴涵丰富的价值观念。《三国演义》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三国的历史,从时间上看,只有半个多世纪,比较集中;从政治格局来看,是三足鼎立,三者之间互相牵制,很富有戏剧色彩;从人物方面看,又是人才辈出,群星灿烂,而且三国的君主都可称明主,手下网罗了一大批杰出的文臣武将;从事功方面看,三国都是打着正统或维护正统的旗号,谋求剪除异已,实现新的统一。在很短的时间里,集中了这样一大批智勇之士,演出了群雄逐鹿、三国鼎立、西晋统一等一幕幕惊心动魄、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因而,很自然地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这也是罗贯中要选取三国这一历史时段来创作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一个重要原因。别的历史时段,如楚汉战争、隋末唐初的战乱、元末明初的战乱、明末清初的战乱等相对而言,都没有三国这样在多面具有典型性。在内容上有人们始终珍视的价值观念。《三国演义》是雅俗共赏的作品,其丰富的精神内容,凝聚着晋唐以来社会广大群众的历史观、伦理观和价值观,反映着社会各阶层意识的折衷,在相当程度上集中、融会了中国古代,特别是中古以后我们民族的普遍思想意识、观念心理,这正是《三国演义》数百年来为社会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广泛接受认同,亦为最高统治者所容纳和利用的原因。

(四)在传播方式上,积极借助新的信息形式和最有力的传播载体推动文学内涵的广泛传播。古代文学的传播有两种基本方式:口头的,书面的。在古代主要是靠第一种方式,因为那时文字的使用不普及,甚至没有文字。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文字的普及和发展,书面的方式文化传播与继承,越来越多地被使用,特别是人类进入知识爆炸时代以来。明清小说主要是以文字为传播媒介的,其传播对象便自然的被局限于有文化的受众群体之中。如《三国演义》在传播过程中始终以民间艺人的口头文学形式的传播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并以其文字文采积极地走进文学的殿堂。进入信息时代,《三国演义》又较早与高科技结合,被传播者迅速搬上荧幕,在电子游戏的世界也能独领风骚。

三、《三国演义》的传播模式

纵观《三国演义》的传播过程,宏观上似可归为“高山流水式” 的传播模式。“高山流水式”的传播模式就是蕴含传播者思想内容的信息包括文学、音乐等作品从传播者流传开来,如泉水从山顶流下一般,其过程中吸纳百川汇成巨流,从而形成一种信息的洪流,致使传播的态势越来越顺畅并最终取得很好的传播效果的一种传播方式。而这一传播模式形成的基础就是其文本具有开放性。在它传播的过程中,众多的民间艺人得以参与进来,如参与《三国演义》传播的就有宋代专说“三分”的艺人霍四究;也有很知名文人作家,如西晋的陈寿、刘宋时的裴松之;更有众多文人有意无意间参与了“三国故事”的传播,如宋刘义庆、唐代的李商隐、宋苏轼等。[4]《三国演义》的博大精深也吸引了西方传教士、外籍华人、留学生、商人等的注意,并通过他们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如明清时期赴泰商人在漫长的海上旅途中,常以《三国演义》作为消遣的话题,引起泰人极大兴趣,曼谷王朝建立者拉马一世因而指示当时负责贸易与对外关系的本隆大臣把《三国演义》译成了泰文从而丰富了泰国的文化。

作品自身越成功就对受众越具有吸引力,就越能够在传播过程中吸引读者自觉不自觉地进行二次创作,内容也随之越来越充实爆满,而内容越厚重传播得就越顺利。由此循环往复,作品就逐渐成了一种渗透全社会的文化现象。之所以如此,作品最初的成就固然重要,但更大程度是由小说本身以外的许多原因造成的。以《三国演义》为例,三国故事发生的东汉时期距罗贯中成书的元明之际已有一千多年时间差。这个时间差至关重要,在数百乃至上千年的悠长年代中,人们在传述三国故事的过程中,又孳生和粘附了超过小说容量的更多的文化内容,已经将各种历史时期的思想意识、政治、伦理、历史评价标准、人生价值观,统统熔铸在历史故事之中。到罗贯中成书时,围绕着《三国演义》已经粘附了以汉族为主的几乎全部中国文化。[5]这使得小说由于小说接受了一千多年各阶层人士评价和解释三国史的意识积累,使其历史观、政治伦理观以至人生价值观具有历时性全民共识的意义,因此它比任何正史更能引起世人的关注,更为普通大众所喜闻乐道。

四、《三国演义》的传播启示

通过对《三国演义》的传播要素和传播特征及传播模式的分析,我们似可归纳出以下几点文学传播的有益经验:

首先,凡是伟大的作品,总带给读者许多的想象,给予读者们各种各样思索的精神食粮。三国历史给后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后人从三国历史中得到的启迪是多方面的,三言两语说不清楚。但可以举个别人来说明这个问题。譬如诸葛亮这个人物在三国以后的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后人也从诸葛亮的一生事迹中学到很多东西。诸葛亮的忠贞、济世、敬业、至公、廉洁、谦虚等品格为历代君主、官吏、士人和老百姓所称颂。唐太宗称他为“贤相”,治国“正直”,“至公”,要群臣学习。乾隆《五贤祠诗》说:“端称诸葛是完人”。唐代革新家、名相裴度说:观历代“秉事君之节,具开国之才,得立身之道,有治人之术”者,唯诸葛亮一人。唐、宋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都给予热情讴歌。杜甫诗称:“诸葛大名垂宇宙”。唐初名画家阎立本画诸葛亮像以后历代摹拟传瞻。至南宋摹拟像上有张栻赞、朱熹书。南宋理学家王柏仰慕诸葛亮,特刻其石像供奉。朱子“每酒酣,多朗诵《出师表》”。史可法等一批民族英雄,忠于国家民族的思想品德无不受其影响。诸葛亮对国家对事业“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以及“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立身处事格言,影响了许多人。可以说,诸葛亮思想的积极面已经融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中,它将永远昭示来者。

其次,积极借助新的信息形式和最有力的传播载体有利于推动文学的广泛传播。《三国演义》的顺利传播,依赖于作者采用当时人们的视角和审美观念进行再创作,选择能使受众感兴趣的内容,采用受众常接触的媒体等等。小说的以口语为传媒的改编传播,只在宋元时流行,之后虽延续不断直至今日的“评书”,但对于小说的传播只作为辅助方式存在,文字传播才是最主要的。信息载体不断更新的过程,就是古代文学逐步传播开来的过程。从最早的口耳相传,到绘画传情、结绳记事,再到诉之于龟甲兽骨、铜竹绢帛,一直演变到纸的发明和应用,新的文学都会及时地表现在新的信息载体上。现代社会,出现了语言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古典文学的传播应该采取多种媒介的组合。

再次,传播的内容借助于鲜明的形象更容易深入人心。《三国演义》写人物不直接叙述其内心,单凭言语动作,人物精神自出,这是戏剧的手法。戏剧和电影只表现角色的言语及动作,但内心生活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这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度技巧。有些近代中国小说努力去学西洋小说,着重描写人物的内心思想,不但读来沉闷,人物的性格反而并不明确,这是不学习中国古典小说技法之故。形象一经固定就很难改变。《三国》故事的说书人,以及贯穿史事与民间传说而写成小说的罗贯中对蜀汉的偏袒有目共睹。武侠写得非常成功的金庸先生曾想过要写一部以东吴为主体的《三国演义》,主角是周瑜和陆逊,次主角是孙策、孙权、顾雍(此人是大政治家)以及美人大乔、小乔。然而当他想到这是和全国民间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作对,后果必定不佳,很快就放弃这个意图。

第四,文学的传播不仅仅通过传者及信息来实现,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很大。虽然有人在奏章中援引《三国演义》受到了处罚,但这部小说并未遭禁。究其原因,大概如章学诚所说:“演义之属,虽无当于著述之伦,然流俗耳目渐染,实有益于劝惩。”(《丙辰札记》)确实如此,演义讲史一类的小说被禁毁者显然较少。值得注意的是《三国演义》还得到了封建政权的支持和宣扬。明清两朝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各类社会矛盾尖锐,统治者除加强君主专制外,企图用儒家思想塑造超人的神的力量来维护统治。以关羽为例。关羽由人向神的转化,始于两宋之交,当时宋王朝岌岌可危,希望有像关羽这样“大义大勇”的神来保护它。北宋末封关羽为“义勇武安王”,南宋关羽成为拯救民生劫难之神。明清两代对关羽的推崇达到极点。明政府封关羽为“武庙”的主神,与“文庙”的孔子相对应。清顺治时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以后屡加晋封。同时关羽显灵保卫明、清王朝的神话不断出现,而且见于诏书之中。在封建王朝的提倡下,关羽“庙祀遍天下”。显然,政府的支持作用,更巩固和强化了人们对三国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关注。这就启示我们,作为古典文学的传播者,必须考虑到传播环境对文学传播的影响,如制度环境及文化背景等等,并充分利用其对古代文学传播积极推动方面的影响。

最后,要认真仔细地研究受众的心理。其中移情作用在古典文学传播中非常重要。移情就是设身处地地体味别人的苦乐和际遇,从而产生情感上共鸣的能力。移情不仅在人际传播中非常有用,在古典文学传播中,发展移情有利于增强传播者与受传者的互动。《三国演义》的人物面目清楚,忠就忠得义薄云天,奸就奸得狠毒无比,读者一翻开书就见到每一个人物立场分明,爱憎清楚。《三国演义》在民间主要依靠说书唱曲传播,传播者大都是粗俗不文的劳动人民。《三国演义》有别于正史,“七分写实,三分虚构”,但其对民间的影响力却远远超过了正史。人们对三国时代的认知,大部分来自《三国演义》,而非正史《三国志》,例如小说叙述关公温酒斩华雄,神勇的形象深植人心,很少人会去探讨,其实斩华雄的并非关公,而是孙坚。另外,有关孔明祭东风之事,正史并未记载,应为小说虚构的情节。其它虚构或者夸大的情节更是不可胜数。这固然是因为三国演义具有通俗性、娱乐性的特色,但我们也不能忽略它的文学特性。例如历史上的曹操,确实是一个有作为的人物,但老百姓更多的是依据《三国演义》来认识曹操的。《三国演义》着力鞭挞了曹操的残酷、狡诈、伪善和极端利己主义。例如“诈作中风”(第一回);“借王垕头”(十六回),“诈骗许攸”(三十回);“梦中杀人”(七十二回);攻打徐州时,“但令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十回),征袁谭时,一方面令军士捕捉逃避苦役的百姓。另一方面又叫那些“投首”的百姓“快往山中藏避,休被我军士擒获”(三十三回),杀吕伯奢全家后公然宣称“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四回)等等。[6]这些为人熟知的情节,使曹操“白脸奸臣”的形象深入人心。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是由作品本身的力量与产生作品的土壤即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性质的力量共同形成的。这主要得益于开放的文本容许多时代不同阶层的人员参与进来,使其宗教观、政治伦理观以至人生价值观具有历时性全民共识的意义,成为雅俗共赏的作品,得以“高山流水式”的代代相传,最终成为跨越时代、跨越民族、跨越国度的作品。作为古典文学的当下传播者,我们应该充分了解当下受传者的情感、思想和动机,站在接受者的角度考虑古典文学的传播,与接受者互动并重视接受者对古典文学传播的反馈信息,进而采用符合受众的传播媒介及技巧,才有助我国古典文学传播事业的发展。

参考书目:

[1] 周先慎 《明清小说》[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

[2] 李彬 《传播学引论》[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6重印.

[3]鲁地 《三国演义》论集 [M] 杭州:东海文艺出版社,1957,8

文化意蕴论文篇12

企业文化理论是西方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管理理论的新思潮。它是美国管理学家、企业家对日美优秀企业进行实证分析和个案研究后得出的经验总结。其倡导的文化管理是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之源和财富之泉。近30年来,这一管理思想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已成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主导方式。在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社会条件下,探讨西方企业文化理论的根本特征,积极汲取和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经验,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企业文化理论以人的主体性为其理论底蕴,深深植根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经济文化一体化背景下人的自主自觉能动精神日益凸现的现实沃土中,它一反传统管理理论只追求定量分析和组织崇拜、追求最优化决策等纯粹“理性管理模式”,在重视管理“硬件”的同时,突出对管理“软件”的建设和张扬,着力培育企业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把文化因素摆到管理的核心地位。其中心内容是强调管理要以人为本,注重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综观整体,笔者认为西方企业文化理论的人本性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本性的基础:“文化人”的人性假设。西方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表明,管理模式是人性假设的现实反映。管理方法的不同,根源于管理思想中种种不同的人性假定。西方企业文化理论的提出就是对企业内部个体的人性假设由简单、片面、粗糙到复杂、全面、深刻的必然结果。在20世纪初,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创立了科学管理模式,实现了管理方法一次革命性变革。但是它的这种方法是把企业中的人看成如同机器一样的“经济人”。“经济人”的假设从享乐主义的哲学观点出发,认为人的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并且认为大多数人是懒惰的,不愿意负任何责任,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人们努力工作。科学管理中所蕴含的人的被动性、工具性的弱点不断暴露,一种新的学说应运而生了。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看到了人的精神因素的重要性,注重挖掘人的潜能,注重职工动机、需求等多方面的心理因素,从而提出了“社会人”的假设。它强调企业中的人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社会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只具有次要的意义;人们更加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行为科学虽然对人的认识有所深化,从“经济动物”上升到具有多样的精神需求的人,但由于行为科学理论本身的特点及所持立场和思想方法的局限,仍然在本质上把人理解为消极被动和机械行为的个体,因而也就难以摆脱“科学主义”管理思想的羁绊。

随着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对人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人的主体性逐渐得到了确认,人的价值实现、人性尊严在管理中终于获得了应有的位置,建立在新的人性假设基础上的企业文化理论诞生了。企业文化理论从其理论底蕴上来看,它出自一种比“经济人”、“社会人”更为深刻的人性假设,这就是“全面发展的文化自由人”的假设。这种人性假设,更富于人道主义精神,更体现管理的艺术特质,认为人之为人的本质就在于创造力的发挥,追求成功和实现个体人的价值是人的最大、最高层次的需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实际需要的是一种真正、全面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平等关系,只有在这种工作环境中,劳动者才能自主地、酌情地处理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潜力和创造性,达到一种全面而自由发展自己的境界。

综上所言,人性假设理论乃是管理模式中的一个重要变量,是文化影响管理的一个强有力的作用点,是文化管理理论的理论支点。西方企业文化理论的人本性特征就是奠基于“文化人”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的,新的人性假设是人本管理的人性之根。

2.人本性的载体:企业价值观。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管理理念,绝不是空中楼阁,是建立在新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的;同时也不是空洞的口号,不是可以随处张贴的标签,而是通过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即企业价值观来显现和反映的。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及奉行的目标。从哲学上说,价值观是关于对象对主体是否有用的一种看法。而企业价值观则是企业全体或多数职工一致赞同的关于对象对于企业是否有用的看法。在西方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价值观经历了多种形态的演变,其中最大利润价值观、经营管理价值观、企业社会互利价值观,则分别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西方企业的基本信念和价值取向。而80年代以后企业文化理论所孕育的当代企业价值观的一个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以人为中心,以关心人、爱护人的人本主义思想为导向。企业文化理论的人本性特征就集中体现在它所倡导的企业价值观上。具体说来有三个方面相互关联的内容。首先是人与物、制度相比,谁更重要。我们知道,一个企业大致说来有三个因素。一是物质因素,包括设备、技术、厂房、环境等;二是制度因素,包括所有制、管理体制、分配制度、企业各部门的运转机制等;三是人的因素,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工人等。企业文化理论认为,在企业的诸多要素中人是最根本的因素。因为物的因素归根到底是由人去使用、改进和创造;制度的因素归根到底靠人来执行、推动和制定。人并不是万能的,人离开物质因素和制度因素就不可能有所作为,但比较起来,人不能不是最根本的因素。再好的设备、再好的制度,缺乏合格的人、优秀的人去把它们运转起来,好机器不过是一堆废铁,好制度也不过是一个空架子。因此。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才是企业管理的关键。恰如美国企业文化理论专家托马斯·彼得斯、小罗伯特·沃特曼在《寻求优势》一书中所言:“大部分优秀公司也搞目标管理,搞全面质量管理,甚至现在还继续应用这些技术和方法。但是……令我们感到震惊的是:它们在人的管理方面,采用的技术和方法之多和更换之频繁,可谓不断翻新,层出不穷。”

其次,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谁更重要。否认企业的经济利益,就会扼制企业的活力和生机,这已为企业发展史所证明。承认企业的独立利益,并不是允许企业可以不顾社会效益。就企业而言单纯追求企业利益,不仅要受到道义的约束,更要受到行政和法制的约束。事实表明,一个企业不仅有经济目标,同时更有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目标。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企业必须追求社会效益并放在首位。市场是企业生存的基础,社会需求是企业发展的推进器,社会效益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之所在。只有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符合消费者利益和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企业才可以生存,才得以发展。西方企业文化理论明确标示“为社会服务的价值”高于“利润”的价值,他们着力倡导的接近顾客、质量至上、服务至上这三大理念,都是追求社会效益的标志,也是企业成功的标志。只有了解顾客,才能引导和创造消费需求;只有信奉质量至上和服务至上的理念,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满足顾客愿望的商品和服务,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在这一对关系中,人本性原则已从企业内转移、延伸至企业外,即从以员工为中心,导向以消费者为中心,这是人本思想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最后,经济目标与人的发展谁更重要。企业是社会系统中的基本经济单元,追求效益目标是企业存在的前提。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效益,甚至亏损,那么这个企业就是在浪费资源,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但企业效益的获得只有建立在职工个人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上,这样的效益才是符合人本性原则的。如果以牺牲职工个人利益、甚至用危害身心健康的办法,来获得企业效益,这不仅是不人道的,而且也是不会长久的。西方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企业效益的活动,必须建立在职工个人的发展之上,优秀企业必须尽可能地为职工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劳动报酬,尊重职工的尊严和人格,并为他们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发挥提供优越的环境和氛围。“优秀公司让它们的职工控制自己的命运,它们使职工生活得有意义。它们把最普通、最平凡、最一般的人变成生活中的强者和胜者。”他们“要为每一个人提供施展才干和做出贡献的舞台和天地。”,通过每个职工个人的发展来提高生产率,进而促进企业的成长进步,这是优秀公司的成功之道,也是企业的智慧之源和财富之泉。

概而言之,西方企业文化理论所推崇的企业价值观,把人与物、制度协调起来,凸现了人的主体性地位;把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发现了企业生存发展的社会根由,使人本性原则在更为广大的社会空间得以展现;把企业的经济目标与人的发展有机结合,使人本性原则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找到了企业的社会人文价值,即使职工的工作意义和生活意义得以发掘,使人性解放推进了一大步,从而也使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得到了全面的展开和充分的体现。

3.人本性的保障:“软”性管理新模式。企业文化理论所创制的文化管理新模式,这是继科学管理之后又一次管理理论的新突破。传统管理理论强调理性的功能,凸现制度“刚性”作用,要求通过严格的规章制度,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把一切事务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要求“人适应制度”。在这种理性主义科学管理模式中,人的地位和作用与其他诸如财物、信息等管理要素一样,是一种资源客体;人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是可以通过制度和利益机制进行诱导和控制的;在管理方法和手段上,强调理性和数量化,通过周密的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职能的数量模型和逻辑程序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标。而企业文化理论倡导的文化管理,即“软”性管理模式,是指人格化的企业组织其管理方法要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入手,培养企业组织的共同情感、共同价值,形成组织自身的文化;把企业管理中的软要素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将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成功的法宝,以文化引导为根本手段,通过企业文化培育,文化管理模式的推进,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自主意识和能动精神。文化管理的根本之点就是充分发挥文化覆盖人的心理、生理、人的现状与历史的作用,把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全面地显示出来并得以有效的实施。当然文化管理并不排斥基础性生产力要素(物质资本),以及复合性生产力要素(如信息、知识、科技)的作用,而是要充分运用文化启动和文化开发力量,收激扬民意、塑造民魂、启迪民智、凝聚民力之功效。

“软”性管理新模式的轴心是以人为本。它不仅在感情投资、企业文化塑造、民主管理推行、人才培训、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中凸现出来,而且渗透于组织、战略、营销、生产等诸多方面,成为统摄性的灵魂。它强调组织的软性化,如由集权向分权过度,组织机构的弹性权变设置;强调战略决策的柔性化,如强调战略的灵活性、实行弹性预算;强调营销的软性化,如运用多种灵活多变的营销方式,采取多种有效的营销组合来吸引消费者;强调生产的软性化,如制造业采用软性生产线来组织灵活生产,突出多品种、小批量、适应市场变化的产品,新品开发注重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审美要求,注重产品的个性化等。

总之,企业文化理论所倡导的软性管理新模式,在重视管理刚性要素的基础上,突出了软性要素的中心地位和幅射功能,使企业的领导方式、组织结构、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企业决策过程中职工的广泛参与,使决策民主化程度大大提高;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使企业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克服大企业的通病——“官僚症”;并着力强调运用文化制胜这一法宝,使“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得到了充分和全面的实施。软性管理新模式主要不是依靠外在的他律性因素,而是倡导人性解放、人格平等、主人翁责任感,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更自主自觉、不遗余力地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这就为“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实现开辟了广阔的现实坦途,使人本性思想真正落到了实处。

西方企业文化理论所倡导的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核心理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普遍的运用,是当今欧美成功公司人所共知的“秘密武器”。它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特别是适应了文化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趋向,有着强大的生命力,是现代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和国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它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软性管理模式对于经济依然相对落后、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的当下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正如邓小平所言: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当前,以以人为本为其核心价值取向的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也是我国管理改革的根本指导方针,在管理领域真切、有效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有必要也必须怀有广博的胸怀和气度积极地借鉴西方企业文化理论,去完成管理理念和管理实践的创新,努力做到“三个有机结合”。

第一,充分考虑到人的需求的多样性,使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管理从以工作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这是企业文化理论的最大特色。为实施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人的作用,管理者就必须了解被管理者的各种需要,激发其行为动机来调动其积极性,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由于人的需要既有物质方面也有精神方面,激励也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建立在“文化人”的人性假设基础上的企业文化理论,特别重视精神激励,注重职工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以及成就感的满足。企业文化理论并不排斥职工物质利益的需求,对于人而言,物质始终是第一性的。很难相信,一个连职工的基本物质需要都不能满足的企业,能使劳动者的积极性得到持久地发挥。企业文化理论的发源地美国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实行了对广大员工的分享制度,即公司福利政策和职工持股制度,从而创造了美国效率的再度辉煌。但企业文化理论的高明之处在于充分研究人性需要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的变化 ,主张因时而变,在物质消费仍居主导地位的社会,物质手段可能会产生较大的激励作用,但随着科技进步对生产力的强力推动,社会财富不断丰裕,物质需要的满足不断提高,精神激励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魅力。企业文化理论所推崇的“民主管理”、“文化管理”、“团队建设”等管理方式,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职工的精神需要,挖掘职工的自我实现、成就感等主体能动精神作为工作的源动力。劳动者的个人目标从物质需求转向高级的社会价值需求,工作动机将由谋生转向自我实现,这是一个历史大趋势,企业文化理论的人本性思想顺应了这一潮流,满足了力求从工作中寻找价值和意义、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风气融洽、生活环境文明等新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整个社会都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人们需求的多样性不断增长,精神需求日益突出。因此,在企业管理中,要在不断满足职工物质需要的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创造各种条件,满足职工的精神需要,激发职工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激发人的创造力上的优势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第二,注重平衡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原则,是衡量企业经营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如果一个企业没有经济效益,它就无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科学管理思想的最大弊端就在于过分偏重经济效益的获得,这极易导致企业投机心理的蔓延,短期行为的出现,劳资对立的加剧,最终造成企业的衰败。据统计,1950年《幸福杂志》评选的全球500家大企业,到1990年有一半以上已不复存在了,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不顾社会效益而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西方企业文化理论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出发,在企业内倡导以员工为中心,充分挖掘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精神,使企业内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使人力资本发挥最大的效用。同时把企业内的以员工为中心,推延到企业外,倡导在企业外部的关系上,主张以消费者为中心,认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在企业外。企业文化理论的创立者们,通过对大量企业的实证调查和研究后发现,“顾客已经广泛、深入地渗透到它们的经营里,几乎是无所不在——销售,制造,开发,会计。事情很简单:一切经营的成功首先有赖于销售,这正是联结公司与顾客的纽带”。 因此,接近顾客,从而满足他们今天的需求并预见他们明天的愿望,提供高质量的商品和优质服务,以期赢得顾客的好感和忠诚,这是长期维持和增加销售收入,进而提高经营绩效的根本途径,是企业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奥秘所在,也是企业经济效益的源泉所在。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曾说,企业是社会的公器,利润是企业为社会服务之后,社会给企业的回报,这是松下不败之谜。西方企业尚且如此,社会主义企业更当如此。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也是企业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架构从根本上解决了劳资对立、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对立,使得劳动者与管理者、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个人、企业、社会等诸多关系能够最终实现根本上的最大限度的和谐。效益从表象上看是经济,但背后深藏着的本质却是关于人的。西方企业文化理论推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联姻,是建立在理解人、尊重人、发现人,承认人的价值,看到人的需求多样性,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之上的。只有确认“顾客是上帝”的观念,才能创造需求,满足需求,取得经济效益。而对人的真正发现、重视、肯定,建立全面的平等、信任关系,只有在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条件下才能得以实现 ,即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得以真正实现。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