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学合集12篇

时间:2022-03-15 16:33:32

文化地理学

文化地理学篇1

另一方面,尽管与主流文化之间的互相渗透并没有停止过,但是,文化的交融意义并不是十分清晰。这样的地理空间阻隔造成了仡佬族群落两个截然不同的文化结构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仡佬族文化无论是精英文化还是族群文化特征都逐渐趋向于模糊,仡佬族文化格局成为一种背景性的存在。在仡佬族文化地理变迁以及随之而来的仡佬族地域文化的重构过程中,仡佬族的精英身份群体自始至终都是文化转型的执行者,同时兼具了民族知识的批判者和反思者的角色,成为仡佬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载体。仡佬族文化精英的身份认同大致通过如下几种途径: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特征明显的族群控制者他们通过对于家庭、族群中既有位置的强化来实现自身的身份架构。仡佬族精英对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目的是通过政府力量对民族聚居地进行重建。二是通过对于民族文化的不断开掘,或者通过对于民族聚居地的重建来强化地方形象,强化自我意识和族群精神,进而实现自身身份的认同。务川县九天母石等景观重构就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空间意象的建构,同时也是对于仡佬族民族情感的一种凝聚。第三种方式是相对而言较为被动的实现民族恢复及归化,以便弥合民族精英认同矛盾,架构起民族身份的制度保证。

需要指出的是,仡佬族所代表的黔北文化近年来涌现出王华、戴绍康、肖勤为代表的仡佬族作家通过民间文学形式展示了仡佬族族群自强不息、兼收并蓄的民族精神,文学化、系统化地表达了仡佬族机能性文化区域特征及民众生活状态。这可以看做是第三种方式的代表。上述仡佬族作家如何利用自身掌握的民族语言、文化及精神等表达出民族的生存状态,反思民族发展是接下来讨论的重点。

二、仡佬族民族形象的文学建构路径、约束因素与文化适应

(一)重建地域民族文化的文学建构路径

仡佬族作家对于地域民族文化的文学性架构,既包含了对地域自然环境充满感情的展示,也包含了对于人文环境的相对集中的阐释。如果说地理意义上的环境是一种前提性的基石,那么,对于仡佬族而言,人文环境所内蕴的文化气息对于民族精神生活的形成,对于特定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追求同样具有极其重要的基质性作用,会通过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形式内化于民族的日常行为中。一方面,用仡佬族特色民俗阐发文化认同感。仡佬族作家通过对于仡佬族特有的祭祀、崇拜、风俗意象的文学化表达显现了民族的最为原始的情感特质。比如,王华在《桥溪庄》中通过对“石仡佬”开荒辟草,展现了“石仡佬”对土地深深的眷念之情;《傩赐》中通过仡佬族民族节日“桐花节”的盛大场面描写,以及先民傩戏事象与傩赐庄贫穷对比描写,既凸显出仡佬族的苦难历程,也展现了仡佬族人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正是这样的态度激励着仡佬人民走出苦难,促进了仡佬文化走向复兴。另一方面,用民族生存的苦难书写展现人性反思。

仡佬族所经历的时代的变迁是每一个仡佬族民众都刻骨铭心的记忆。这些历史记忆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仡佬族民族文化的底色,并成为其民族文化不断更新、再造的内生动力。仡佬族作家大多生活于其间,对于仡佬族民族文化的体悟往往感同身受,尤其是民族记忆中关于民族苦难的表述通过传承成为作家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进而触发了作家敏感的神经。他们要做的恰恰是通过对于生存现状、生存困难的回忆和记述,让整个仡佬族群冷静而达观地正视曾经的历史进而肯定人性的多样和复杂。无论是秋秋《傩赐》生命沦为碎片的悲剧,还是李作民《桥溪庄》人性被扭曲的无奈,都展示了仡佬族作家自觉的寻根意识和忧患意识,这恰恰是仡佬族地域民族文化建构的根基所在。

(二)仡佬族民族地理文化重构的约束因素

仡佬族民族地理文化重构体现在民族认同聚合型逻辑约束、族裔话语意识形态约束以及族群女性区域性异化的逻辑约束等三个层面。一是民族认同聚合型转向的逻辑约束。众所周知,文化地理学注重文学表征与地域风貌的社会实证思路,它试图通过空间叙述解释权力关系关联与差异运作。尽管仡佬族民族认同与民族地理空间既相互生产又相互表征,基于“内在动员理性聚合型认同”逻辑的新空间建构还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仡佬族的生活方式与道德秩序,要求仡佬族文化精英形成了新的认同性表述。这种认同性的文化表述,一方面是对于仡佬族自身文化的确认;另一方面是对于主流文化价值的归属性确认。诚如肖勤在《寻找丹砂》中指出,寻找的是一种民族的归属,这种对于相似性的提炼是一个“寻根”的情感认同过程,与此同时也是对于外在文化体系的应激性的认同过程。换言之,我们还能看出,仡佬族民族文化认同背后潜在的“认异”的双向互动逻辑。外在逻辑不应是常态,内在逻辑应该成为主流。实际情形是内聚型的认同逻辑规范以及价值认知过程本身,在仡佬族乃至整个贵州少数民族身份认同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被低估的现象,这对于少数族裔的身份认同和文化重构显然并非有益之举。二是少数族裔话语的意识形态约束。从本质上讲,少数族裔是一种天然的属性,是以自然体质为基础的形式,同样道理,仡佬族文化存在形式受制于主流价值意识形态的归化,自然地又需要融合进与自身特征不同生产体系中。这种地理空间意义上的族群划分,表面上是空间观念的差异,实质上是少数族裔自身身份认同的权力性展示。举例来说,王华在《傩赐》中通过对傩戏表演的环境特质细节性描写,消解“他者”视角中主流文化的优越感,并通过具体的描述转化为仡佬族文化内在的抵抗,从而在空间对立隐喻文学叙述中得到强有力支撑。赵剑平《獭祭》中老荒除了捕杀之外很少有语言的表达,他的人物性格遮蔽与凸显完全存在于对猎物的捕杀。实际上,老荒的失语不是有意识的,而是意识形态规训与自身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基于自身所处层级的初步判断,做出了有利于自身的文化权衡与取舍。尽管这种行为本身具有扭曲的特质,但是,在特定的文化地理空间中,他还是实现了自身价值和意思的语境化的自我认定。

显然,赵剑平试图通过“老荒”的自我认同的构造,来表述少数族裔主体空间语境的紧致,以及族裔话语象征空间的脆弱,而以词汇为基础的话语暴力背面,潜伏着的恰恰是针对少数族裔知识差异的驯服。三是族群女性区域性异化的逻辑约束。既然族群空间成为权力关系及其运作的文化场域,那么,族群中的女性因其独特的性别特质自然成为性别表述与空间表述的产物。诚如学者所言,少数族裔文化空间既参与了女性地位的塑形,其本身也是女性区域化异化的本源。传统仡佬族女性在空间中经验与认同已经被排除在外,当下,女性在仡佬族群中的表达形式更是形成了一种离散性质的特征。我们发现,仡佬族少数族裔的作家,尤其是王华、肖勤等女性作家,在她们文学化的表述中,都或多或少地有意弱化或者模糊了对于空间、时间本身的描摹,从而将女性的空间存在感放置于一个相对虚无的区域中。这种虚构的表达,一方面凸显出少数族裔女性漂泊无根的碎片感、无力感,便于读者从人性的广阔图景解读小说展示的仡佬文化及少数族裔女性的异化表象;另一方面,抛却道德与人文关怀来看,这样的写作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女性对于整个华语体系关系网络的开放,便于作者表述保持一种对内对外相互协调的张力和向度。诚如王华在《傩赐》中对“秋秋”生存困境和精神磨难的种种悲悯情愫一样,我们强调仡佬族女性空间的区域化约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于当下仡佬族群女性现状的剖析,也是对于女性挣脱权力文化实践的肯定,尽管在当下的仡佬族群文化共同体,对于这种反抗本身仍然缺少有效的或者普遍意义的抵抗逻辑。

(三)空间重建对于仡佬族群的文化调适

诚如上述,仡佬族特定的文化地域空间规囿了仡佬族群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而生活于其中的仡佬族文化精英阶层则试图通过文化调适和价值再造实现文化结构的空间重建。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对于空间的重建既包括现实层面对于物质世界、地理景观的重塑和挖掘,也包括想象的文化地理空间、历史记忆的整理和建构。从文化地理空间想象的角度来说,仡佬族的文化重构体现了族群本身对于历史记忆、民族想象共同体的接续。正如安德森所说的,民族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族裔历史代表了一种事实与理想结合物……表现出让人审视起来较为亲切的共同体历史画像”。共同的起源、祖先、神话等历史元素成为“想象共同体”建构的关键环节。对于文化地理空间的再造则利于实现民族身份的定位,锻造民族历史连续感。王华在《傩赐》中写道,祖辈告诉傩赐人过桐花节,没告诉过傩赐人属于哪个民族。我们可以说,这是作家有意藏匿民族身份。因为在仡佬族群聚居地,不仅仅是仡佬族普通民众缺乏对于语言、服饰的认同,即便是精英阶层也缺乏对于本民族语言、服饰、文化活动传承的自觉意识。从物质世界、地理景观的重塑和挖掘,以及对于历史地理仪式再造的角度来看,仡佬族的文化空间也在实现一种文化调适意义上的细微转变。我们看到,传统意义上,仡佬族群中的地方中心性空间策略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文化的和谐共处是不利的。传统祭祀的文化表征不自觉地呈现出一种精英与民众在认同领域的对立。诚如上述,仡佬族祭祖文化实践中精英利用族群、社会关系,使祭祀活动呈现出一种精英阶层与民众阶层不同的参与形式、程度、影响。

这样本应该是“自下而上”的一种对于祖先的呼应,变成了“自上而下”的精英阶层操作的祭祀游戏。这样的结果是,失去了广大民众支持的祭祀仪式,尽管还存在着仪式性、庄重性等诸多表面的特点,祭祀活动内在的认同价值和文化建构意义却大打折扣,仪式本身也就失去了凝集精神的价值,身份认同的弱化又影响到地方文化空间重构,不利于仡佬族民族记忆、民族文化传承和接续。实际上,在诸多的仡佬族作家笔下,仡佬族祭祖仪式都是不可或缺的内容,他们在通过文学化的形式表达对于文化调适的价值。或者是一段文字描述,或者是一种巧妙的变形结构呈现出来,比如赵剑平《獭祭》中“老荒”的祭祀活动就是用小说的虚构形式解构了祭祖仪式和场所,使得“河边”这一自然景观变为类似于仡佬族族群文化中心景观。

文化地理学篇2

文化地理学主要探讨空间中的文化的差异性,包括其成因、分布与呈现等方面,并在地方人类群体的文化实践的特殊性方面与人类学形成互补。通过对真实存在的地区与想象之中的地区之间的辩证,以及对陌生的文化环境和异国情调的营造的探讨,文化地理学与美学也形成了密切的关联。文化地理学对文化实践的特殊性的观察和思考,在当代文化研究的语境中蕴含着多元文化的可能性,在美学教学中展开了“地方性”(local)美学探讨的空间。所谓“地方性的”审美并不单指某个特定地方的独特的感知方式或审美经验,而且指那些难以在“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on)的表述中被涵盖的“地方感”(sense of place),那些因群体文化实践的特殊性而形成的感知经验。这与美学这一学科本身所倡导的审美、趣味、视角的多元性形成了良好的对应。在这些新方法的背景下,美学教学可借助地方性的文化实践与审美经验来与美学学科原有的基本概念相呼应与结合,形成既有理论深度又富于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思路。

大学文科本科阶段的美学概论、艺术概论和文学概论教学通常都会介绍法国社会学家丹纳的文艺观点。后者在正统的“三论”课教学中通常是作为需要批判接受的学术观点而存在,但无疑其中已经包含了当代文化地理学所探讨的地方性的因素。时代、种族、环境三个因素的价值,就在于它们参与构成了一个时代艺术和社会发展的文化语境,并参与了审美主体的建构。于是,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要放在特定时代的文化环境中来进行探讨,其中即包括地理环境。时代、种族、环境之间的关联与互动也形成了有关艺术美的重要主题,如艺术作品的时代性、艺术风格的民族性、艺术书写对象的地域性之类。不仅如此,教师在解析鲁迅、沈从文、老舍、张爱玲等现代作家作品的审美特征时,地方性的审美经验是一个重要的角度。强调这种角度并不是要重归单纯的作家传记分析,而是要在地域文化与作家的互动中综合各种相关的文化因素来进行阐释。如此,鲁迅作品中的绍兴城乡经验、张爱玲作品中的上海都市经验、沈从文作品中的湘西乡村经验、老舍作品中的北京乡土城市经验均可在新的视角中生成新的意义。社会空间中的不同地方,因其文化实践的差异性而萌生了审美的独特性,这种差异性和一般的美学教学思路中着力强调的共通性一样,都是文化的产物。教师不应以共性或规律性简单地涵盖这些差异性,而要在一种相对灵活的框架中创造原有美学教学思路中的共性或规律性与不断涌现的特殊的例证之间,建立一种对话和互动的机制。

在美学教学中,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论述的“感觉的结构”(structure of feeling)的形成也可同地方性的文化实践相结合来进行探讨。感觉的结构是人与环境互动的产物,而艺术作品则与地理环境同样是艺术的文化环境中不可割裂的一部分。雷蒙・威廉斯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感觉的结构是一个时期的文化:它是一般组织中所有因素产生的特殊的现存结果。正式在这方面,一个时期的艺术,包括论证中的独特研究方法和基调,非常重要。如果这个特点在某处得以表现的话,那么就是在这里,它的表现通常是不自觉的,但却通过一下事实表现出来,在我们仅有的载体的被记录的传播例子中,实际的现存感觉,使交往成为可能的强烈的共同性,被自然地加以利用。”这种思路的阐明,一方面可以在文化地理的层面深化对“地方性”的重视,另一方面则可以用来解释某些与文化殖民有关的审美现象。如20世纪初,电影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和散播,不仅推动了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而且催生了一种与之相应的新的感知方式。这种感知方式不仅与美感密切相关,而且进一步成为意识形态合法性的支柱。其中,欧美殖民宗主国的电影作品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不断巩固和支持着与其相关的“帝国表述”,推动了殖民文化的再生产。相应地,第三世界民族电影产业形成之后,电影又可作为国家意识形态重点利用的传媒形式,成为组织和动员民众的有力手段。国家可借助电影取得合法性和道德优先性,进而自上而下推行既定主导意识形态和文化战略。民族电影能够不断生产出国族框架下的理想个体,并说服他们不断认同和归顺主流意识形态,这一价值的实现过程,也是艺术的国族性与地方性在审美和消费过程中相互结合的过程。于是,第三世界民族国家的电影产业,也不断在这一语境中与殖民者的意识形态乃至感知方式发生着复杂的对话、协商和调和的关系。换言之,电影成为了新的感知结构的制造者,也成为文化殖民与反文化殖民的工具。这种新的感知结构在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实践中居于外来的殖民主义和本土的民族主义之间,群体感知体验与个体感知体验之间,是特定时期和特定地方文化的特殊性的体现。由此,这一问题又扣连了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乃至地缘政治的相关问题,成为文化研究语境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美学论题。

文化地理学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261-02

一、引言

作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文化地理学侧重以文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人文现象的分布演变和空间结构特点,并预测其发展变化规律[1]。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决定了文化地理学具有地域性、社会性和综合性突出的特点。在课程教学中,单纯的理论知识讲授往往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或抽象难解,而结合适当的案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客观、辩证地看待事物和分析问题,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启发式问答”,哈佛大学商学院于1870年率先创立实施,获得巨大成功进而风靡全球[2],后被推崇为当代教育改革的成功模式。文化地理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要求,选取典型案例作为教学材料,通过师生之间的双向或多向互动去揭示隐藏在案例背后的规律和原理,以达到培养学生独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文化地理学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课程特点适于案例教学。作为研究人文现象分布演变和空间规律的学科,文化地理学具有如下突出的特点:其一是地域性,各种文化现象由于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历史因素等的影响,在空间分布和变化上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以居住文化为例,陕北的窑洞、客家人的围屋土楼、傣家的竹楼、湘西土家人的吊脚楼和嘉绒藏区的碉楼等,均反映出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具体案例开展对比分析,将有助于解读不同建筑文化景观的地域分布和空间差异。其二是社会性,文化现象的空间分布不仅是一种地理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通过案例的呈现和分析,不仅可以直观感知文化地理事象,还可深入探究这些事象生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动因。其三是综合性,文化地理学是从地域的角度去研究文化现象,而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综合体。这些文化现象内容丰富多样、各具特色,彼此之间及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联系,这就要求从整体出发,以地域为基本的研究单元,以案例为素材综合分析各文化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

2.研究主题适于案例教学。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景观、文化生态和文化整合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主题。其中,文化区是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是文化现象空间分布的具体表现形式。文化扩散关注文化传播的途径、方式和影响因子。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地表痕迹,能够直观反映一个地区的文化特征。文化生态涉及文化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双向影响;文化整合强调不同文化之间通过相互吸收、融合和调合而趋于一致的过程。不难看出,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主题知识性和抽象性较强,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讲授有关概念、理论和原理,更要结合具体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评价和归纳总结,方能对区域文化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双向作用和互动规律有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3.教学实施适于案例教学。教学中案例的运用,可以给学生创设形象、生动的案例情境,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文化地理要素中抓住核心内容,探索本质特征,学会综合分析和概括总结案例所蕴含的知识要素和基本原理,并与课本上的基础理论有机结合、融会贯通,深化学习内容。同时,通过案例的分析和评价,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地推广运用,这一过程的锻炼不仅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可以说,案例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相互脱离的不足,如同一道桥梁一样将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三、教学案例选取的要求

1.紧扣研究主题,体现时代特点。教学案例的选择必须紧扣文化地理学的五个研究主题,凸显相关知识要素和基本原理。教师应在熟练掌握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围绕教学目标并针对各研究主题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除传统的研究内容外,所选案例还应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体现时代的特点。具体而言,案例可选材于当前的热点论题,诸如信息社会下的文化传播、地区间经济不平衡带来的人才流动、跨国公司的企业文化对当地区域文化的影响等。这类选材新颖的案例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升文化地理学在实践领域的应用价值。

2.注重典型性和启发性。合理的教学案例应该是教师能够把握,学生能够接受和认同,同时应该是具有科学性和引人思考、发人深省的[4]。所谓典型性,是指案例与文化地理学理论内涵紧密关联,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内化理论知识。学生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反演理论的形成过程,揭示地域文化现象背后的人地互动关系和内在规律。此外,案例教学强调的是“问题驱动型”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其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主导、以问题为导向。教师应从具有一定挑战性的现实问题中精练出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展示和讲解引导学生对预设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加以分析,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

3.提倡本土化,突出地方特色。除了国外和全球性的典型案例,国内案例的选取应注意文化地理与乡土地理的有机结合,尽量选择贴近学生现实生活,能够引发学生共鸣并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个案。以云南为例,当地不仅有物化天成的自然资源,而且有丰富凝重的历史人文景观。各民族在长期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本土文化,形成具有“云南特色”和“边疆特色”的多种文化类型[5],使云南文化呈现出独特性、多样性和边缘性突出的特点。独特且多彩的文化无疑为文化地理和乡土地理案例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天然的优势。取材于家乡,贴近生活的案例更能唤起学生的乡土情怀,结合切身体会思考家乡的发展和建设问题,关心家乡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达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目标。

四、文化地理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

文化地理案例教学的模式是由教学内容和目标所决定的,教学过程通常包括如下四个步骤。

1.案例呈现与讲解。教师根据课前精选的案例,设置教学情景,运用文字材料说明、口头描述或多媒体展示等手段向学生呈现案例。教师应尽可能渲染案例所描述的氛围,让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之中,从而充分感知案例,为后面的“分析”与“探究”做好准备[6]。

2.设置疑问,提出问题。案例的设疑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①案例的中心问题是什么?②案例主要包含了哪些原理?③运用哪些课本知识可以帮助案例的理解?④如何解决案例中的问题?有哪些解决方法?怎么实施?⑤通过案例分析可得到什么结论?这些层层递进的问题,能够不断引发学生思考,把隐藏在案例背后的问题逐个挖掘出来,实现案例教学最初的设想。

3.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在个人独立思考和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教师设置的疑问进行深入的分析、探究和讨论。小组成员分工协作,相互补充,集思广益,形成关于案例问题的结论或解决方案,并推选代表参加班级交流。本阶段以学生讨论和交流为主,教师根据需要适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拓展思路,创造自由讨论的氛围,鼓励学生充分表述自己的观点。

4.教学评价和反馈。通过教学评价和反馈,可以检查前期案例教学的效果,从而对后续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评价和反馈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①对案例本身的评价,主要围绕案例是否具有典型性和启发性,是否实现了教学目标;②对课堂讨论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参与情况、讨论的焦点和难点问题等着手;③对教师自己的评价,从课前准备、教学设计方案、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馈等方面进行反思,进而提升专业技能和教学理论。

五、结论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案例教学遵循问题性、开放性和创造性原则,实现了教学思路由“知识讲解型”向“问题导向型”转变,课程训练环节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课堂教学也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案例教学的科学运用,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教学策略和教学效果的改进。在文化地理学课程教学中,应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理论学习、课堂讨论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和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周尚意,孔翔,朱f.文化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

[2]王文福.自然地理学案例教学初探[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6):11-14.

[3]李德林.案例教学[M].青岛出版社,2006:14.

文化地理学篇4

一、个性化地理教育诠释

1.个性化教育

个性结构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是由复杂的心理特征独特组合构成的整体。它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①完成某些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②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气质;③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特征,即性格;④活动倾向方面的特征。如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等。这些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错综复杂交互联系,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着调节和控制。

回眸传统的地理教育,受前苏联模式的影响,学校按国家下达的地理课程规格要求培养学生。过于集中统一的地理教育模式,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个性特征难以彰显。

创新与个性是孪生兄弟。僵化、一统的地理教育行为,产生的往往是刻板、缺乏活力的个体行为模式。因此,要实现将创新力培养作为地理教育的核心功能,就必须实现地理教育的个性化。即把富有个性、创造性的人才作为地理教育的培养规格标准,注重地理教育的多样性、个性化,使得地理教育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其实,我们通常强调地理教育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功能.将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关系置于矛盾的境地。实际上,个性化地理教育观与全面发展并不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对全面发展教育观中个性成份的进一步张扬,是指通过地理教育使受教育者个性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和谐发展,是个性的全面、充分和健康的发展。因此。个性化地理教育观与全面发展观不是相互替代而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2.个性化地理教育的价值功能

个性化地理教育的价值功能集中体现在对受教育者的创新能力培养上,并因知识社会的逐渐来临。日益显示出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新的意义。从哲学渊源上来说,个性作为个体的能力、气质、性格及兴趣差异的总和,它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为个性化地理教育的存在提供了哲学基础;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认识。实施个性化地理教育,为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而文化多样性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个性化地理教育能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充分和健康的发展,能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张扬相对于本人个性中其它成分或他人个性中相同成分占据优势的个性成分并以此为基础,形成具有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创造力。

实施个性化教育体现着地理教育对受教育者的深厚的人文关怀,是对我国传统的地理教育观念和行为的一次重要变革,是地理教育向人本教育的回归,蕴涵着对人的个体独特性价值的尊重。更为重要的是,地理教育复兴的机遇可能就蕴藏在其中。

二、中学地理教育中的个性化教育策略

以创新力培养与个性化教育的因果关系作为逻辑起点来认识地理教育,其根本目的之一是促进中学生个性的全面充分和健康发展。因此,在进行中学地理教育的过程中实现个性化教育,对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功能。进而言之,学生个性的全面充分和健康发展将对中学生整个生命过程产生极强的示范、迁移和辐射作用,对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持久的贡献。在地理教育中实施个性化教育的主要策略有:

1.课程设谊多元化

课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长期以来,中学地理课程仍承袭传统的单一、一统的课程模式。从国家到地方都十分注重制定统一的课程方案,并通过行政的力量加以推行。如此的课程模式不仅难以适应全国教育人文社会背景的区域差异,更无从谈起在中学地理教育过程中针对巾学生的个体特征实行个性化教育。因此,中学地理课程模式必须革新,要顺应当今个性化教育潮流,以增加学生对所接受地理教育的选择权和自由度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着重在下列四个方面进行改革。

(1)课程多样化其中重要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微型课程的开发,以一系列独立或半独立的地理专题构成若干门微型课程,形成课程菜单以供中学生按需选择;二是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学校的组织、环境及师生交互作用显示出来的教育价值都属隐性课程的范畴。

(2)课程个性化为适应个体的能力和倾向,发展中学生的兴趣、特长,建立个性化的地理课程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通过个性化的地理课程实现中学生的个别化和自由化学习。在这一领域,我们可采取的行动策略是减少必修课,更多地从中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出发.设置地理选修课和活动课,给予中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自由度。

(3)课程乡土化中学地理课程可以在全国统一的课程计划指导下,根据本区域地理环境特点和学生特点,构建地方性课程和校本课程;或者在全国统一安排的课程中,留出一定的比例安排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课程乡土化和校本化可以从另一种途径来加强地理课程的个性化。

(4)课程综合化现代学科发展的综合化趋势日益显现。课程综合化是实现中学生个性全面、充分和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在这一领域,应十分强调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的交叉和融合,注重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例如,可通过设置以地理问题为中心的“超越学科的学习单元”课程,构建综合化的活动课程。课程综合化是对课程个性化的强化和补充。

2.教学策略个性化

中学地理教育的核心环节是教学过程。因此,教学策略个性化乃是实现个性化教育的主阵地。教学策略个性化主要下列三方面内容构成:

(1)班级规模小型化一般而言,小班制的教学法比大班制教学更有利于个性化教育的实现。1978年,洛拉斯等人对以往有关班级规模与教育效果的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学生的平均成绩随着班级规模的缩小而提高,而且当班级规模达到15人以下时,其效果迅速提高。我们在中学调研过程中发现。小班化教学最受中学生欢迎。小班化教学可充分实现师生交流,发挥学员主体性,这其中蕴含着中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文化地理学篇5

随着我国在文化领域的发展,传统优秀文化已经逐渐和高中教学结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促使优秀文化多方面地传承下去。地理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是老师们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

一、中国传统地理学的现状

我国是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传统文化非富多彩,与我国各个领域相结合,进一步发展。目前,中国传统地理学的发展状况还不是很明朗,结合现代文化发展现状,发现有两个问题正在阻碍着其发展:第一,传统优秀文化与地理学之间具有跨学科的界限;第二,地理学科属于理科教学范畴,让理科教学工作者来讲授文学方面的传统优秀文化确实很难,这就进一步致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高中地理的纽带断裂,阻碍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高中地理教学的相互融合。

二、优秀传统文化在地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我国高度重视教育,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将其渗透到学生的教育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比如:学生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可以帮助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化的了解程度。并且老师也可以围绕着优秀传统文化来讲解,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加强传统文化的感染力,所以学生在接受教育时可以一直伴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子。在高中地理教学以及相关教学资源中,融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因素对于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将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地理教学相结合,在给高中地理课堂增添一些趣味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修养与理解能力,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地理教师在讲授地球公转与自转的时候,首先,可以给学生观看太阳直射地球位置点的视频,使学生对太阳与地球公转的关系有个基本的认识。其次,教师将太阳直射点的描述通过描点的方式画出回归图线,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给学生讲讲二十四节气的相应时间点,并将其融入回归线之中,如此一来,通过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节气渗透到教学之中,使得地理教学和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运用综合性的教学方式,不仅在学习上,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地理知识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有助于高中学生体验到高中地理知识的内在魅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三、地理教学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

(一)提高教师传统文化修养2018年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着重强调,鼓励在职教师踊跃举办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在活动实施中查缺补漏,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高中地理老师是把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到课程之中的重要实践者,因此,高中地理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积极主动地学习,加强自身传统文化修养,这样既可以有效传播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另外,为了满足当今社会与科学文化发展的需求,教师还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重要教育意义,从而更好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地理教学之中,促使地理课程发挥其继承、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独特学科优势。

(二)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学校作为教育的主要场所,培育着渴望学习的青少年们,教师就是这些青少年们的启蒙者、传授者、解惑者,是青少年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引导者。孩子和老师待在一起的时间甚至比和家长待的时间还要长,所以老师在孩子们身心的发展、教育、生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时时刻刻都在引导着学生们,老师身传立教,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高中学生们面临着高考的压力,良好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极其重要,如果只看重教材的“死知识”,不追求正确的教学理念,不利于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会增加学生们面对高考的恐惧感。良好的教育理念不仅可以帮助高中生健康成长,还可以降低学生紧迫感,提高学习成绩,从而使其在高考中稳定发挥,取得最佳成绩。

(三)充分利用地理课堂进行教学每节课45分钟,那么这45分钟真的充分利用了吗?高中地理课堂最看中的是学生们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能力,需要有特色的教学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每节课的学习成果固然重要,但是学生们的学习过程也很重要。科学表明:学生们在对知识进行记忆时,强行死记,只能形成短暂记忆,而经过有规律的灵活运用,知识在学生的记忆中可以停留更长的时间,所以说学习过程非常重要。高中地理课堂应该是老师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两者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理解,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有助于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们的理解能力、思考能力。例如:按照如今的上课形式,老师在课堂上广泛应用预习——学习——复习三步学习法,在课堂最后进行总结,让学生们对整节课有一个笼统的框架,以便课后的学习;在地理课堂中加入传统文化元素,可以让地理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凸显课堂的特点,让学生更深入地学习地理知识,开阔思路,从文化方面重新认识地理,学习地理。

(四)结合课外活动,与地理课堂相呼应课外实践在现代课堂中已经是一大亮点,鼓励学生们离开课堂,参加课外实践,把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如果在地理教学中加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促使学生们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实现高中地理课堂与传统优秀文化的结合,不但会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一步感受我国文化的魅力。例如,老师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参观,对博物馆的展品进行讲解,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参观实物来填充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地理的认识空缺,打开眼界,了解更多在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同时让学生们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下学习,采用传统文化和地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为学生带来学习的乐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文化地理学篇6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07.049

[本刊网址] http://hbxb.net

引言

旅游管理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为了更好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有效宣传当地文化,增强地方文化的影响力,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地方文化的渗透。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还有利于学生更好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作为任课老师,也要注重地方文化渗透,在旅游管理教学中创新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实现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一、旅游管理教学中地方文化渗透的意义

整个旅游管理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掌握旅游管理综合技能之外,还要注重地方文化渗透,其重要作用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利于扩大地方文化的影响力。旅游管理教学中,通过创新教学策略,将地方文化融入教学活动,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识,还有利于扩大地方文化的影响力。以江西九江为例,九江又被称为浔阳、柴桑、江洲,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琵琶亭、锁江塔、浔阳楼、烟水亭、周瑜点将台、李公堤、天花宫、思贤桥等历史文化古迹,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旅游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迫切希望了解其文化内涵。而在教学中,通过对这些地方文化的渗透,有利于深化学生的理解,丰富学生的地方文化知识,让学生对这些内容有更为详细全面的了解。从而在将来的工作中对地方文化进行细致解读,这对扩大地方文化影响力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有利于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任课老师在教学中,为有效渗透地方文化,需要创新教学策略,注重多媒体技术、视频、微课、慕课的应用,将地方文化呈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方文化知识的兴趣,也有利于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三)有利于提高旅游管理教学效果。通过创新教学策略,再加上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激发旅游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的活力,让学生有效学习地方文化知识,深化对地方文化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进而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对就业市场的适应性,让他们在将来的工作当中,能够熟练解说地方文化,与旅客进行有效交流。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对提升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效果也具有积极作用。

二、旅游管理教学中地方文化渗透的不足

尽管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地方文化具有重要作用。但一些任课老师忽视该项工作,教学方法创新不足,未能将地方文化有效渗透到教学之中,存在的不足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忽?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为更好渗透地方文化,旅游管理教学中,任课老师应该注重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并利用互联网、课堂教学活动等多种管道和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但调查显示,目前很多任课老师忽视该项工作,不注重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忽视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整理。由此导致的结果是,制约学生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深入认识和理解,也影响教学效果提升。

(二)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不足。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更为详细和全面的展示地方文化资源,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有效融入学习活动之中。但一些任课老师在渗透地方文化资源时,忽视教学策略创新,局限于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单独讲解和介绍,仍然坚持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足,导致教学过程枯燥无味,一些学生则失去学习地方文化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三)课外文化实践活动不足。通过课外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地方文化资源的调查、整理和汇总,有利于深化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目前在教学中,很多任课老师忽视组织课外文化实践活动,导致学生对地方文化的了解不足,也制约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提升,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

三、旅游管理教学中地方文化渗透的策略

为弥补教学过程存在的不足,将地方文化更好渗透到旅游管理教学活动当中,结合教学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完善措施。

(一)完善教学大纲,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为更好融入地方文化,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旅游管理教学中,首先应该完善教学大纲,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并且明确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从而有效指导教学活动。九江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琵琶亭、锁江塔、浔阳楼、浪井、烟水亭、周瑜点将台、李公堤、天花宫、思贤桥等,再加上九江外滩及环湖的历史文化长廊等,都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九江是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故土家园,又是的黄庭坚的故里,宋代我国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鹿洞书院就坐落于九江。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苏辙,王安石,陆游,朱熹等,都在九江放歌山水,抒发情怀,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题记,墨迹,轶闻,佳话。《三国演义》中所描写的“诸葛亮舌战群儒”,“群英会蒋干中计”,“柴桑口卧龙吊孝”等故事,也都发生在九江。因此,旅游管理教学大纲制定时,应该充分挖掘九江的这些地方文化资源,将其融入教学活动,为教学中更好渗透地方文化创造条件。

(二)健全教学内容,丰富地方文化素材。在旅游管理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为有效融入地方文化资源,应该健全内容设置,结合教学要求和将来工作需要,让内容设置根植于九江独特的地域文化。地方文化是旅游管理教学中的关键内容,也能增进游客对本土文化的感知,对提高当地的文化知名度,拓展旅游市场产生积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完善教学内容设置,丰富地方文化素材,将地方文化有效融入课堂教学活动。这样在学生学习之后,能够深化对地方文化的感知,并在将来的工作中熟练介绍本土文化资源,让广大旅客获得认同感。旅游管理教学承担着为本地培养优秀旅游专业人才的重任,学生通过学习之后,要注重宣传当地的文化资源,提升当地旅游景点的吸引力。这就需要任课老师加强引导,让学生获取丰富的地方文化知识,熟练掌握并应用本地具有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并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承载和传承优秀的地方文化。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旅游管理的每个章节适当融入地方文化,让学生循序渐进,逐步加深印象,努力掌握地方文化知识,进而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拓展教学深度,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地方文化的融入,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深化学生的理解与认识,激发他们对旅游管理工作的热情。因此,任课老师要注意拓展课堂教学深度,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并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综合应用情境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浔阳楼的讲解过程中,首先为学生播放浔阳楼的视频,并介绍浔阳楼是中国江南十大名楼之一。然后介绍它的外观特征、名字来源、内部结构,接着深入介绍有关浔阳楼的历史传说,名人足迹等,并引入韦应物题浔阳楼、白居易题浔阳楼的诗词,分析其它与浔阳楼相关的诗词、楹联等。通过这样层层递进和深入挖掘的方式,不仅拓展教学深度,还能加深学生印象,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化地理学篇7

一、概念的界定

(一)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二)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互相关系的一门学科。从旅游活动的行为性质来看,旅游被看作是部门经济地理学,因为它是一种文化活动,从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一种新兴产业来看,旅游地理学被看作是部门经济地理学,因为旅游地理学是服务行业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科。

二、传统地域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传统地域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是形成文化旅游吸引力的核心。不同地域的文化,由于其形成环境、形成过程的不同,产生了文化的差异性。对旅游者而言,所处的居住地与旅游目的地的距离越远,文化差异越大,越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引发旅游者一的兴趣和动机。作为一种文化旅游资源,传统地域文化的重要价值主要表现在文化、生态和精神等层面。

传统地域文化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每她域文化都是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并由此创造了富有特色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由于不同集团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其创造的文化景观也各有明显的特征。通过对特定地域景观的仔细观察和研究,可以了解许多关于该文化集团过去活动的重要知识,这是因为文化景观比较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最基本的要求:衣、食、住、行和娱乐,这对于异地旅游者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不仅文化景观可以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特定地域的民间传说、民俗风情更加丰富多彩,更加能体现传统地域文化的内涵,对文化旅游来说更具吸引力。

传统地域文化有较高的生态价值。Marc Antrop认为存在于地域的传统文化景观反映了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反映了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方式,有助于维持景观的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景观体系,使文化景观具有更好的识别性,这种可识别的景观对于游客有着极强的吸引力。

传统地域文化有丰富的精神价值。传统地域不仅保存了富有特色的历史文化景观、传统习俗,保留了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更将人们的精神志趣追求融合到日常生活中。

三、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性

文化是总体的人类社会遗产,是一种渊源于历史的生活结构的体系,这种体系往往为集团的成员所共有,它包括这一集团的语言、传统、习惯和制度,包括有激励作用的思想、信仰和价值以及他们在物质工具和制造物中的体现。

旅游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已经从最开始的游山玩水向求知型旅游过度.近些年来,宗教文化游,绿洲文化游,学院文化游广受欢迎。因此不论是旅游从业人员,还是旅游规划与开发人员,具备传统文化知识才能迎合旅游者的要求。

四、旅游地理学教学中本土传统文化的独特性

旅游文化是旅游系统中的文化现象和事物,是构成旅游过程的物质的和精神文化现象和事物的总和。

独特性就是指与其他事物相比,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当地民间传统节庆文化及民间艺术资源等都是本土传统文化独特性的具体体现。旅游地理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配合本地区的大型活动做一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如彝族的花脸节和火把节等,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璀璨。同时也推动了当地旅游发展。

五、加强理论知识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措施

(一)保护传统文化

祖先创造的具有继承活性的历史遗产可称为传统文化。首先在旅游地理学教学中,传授保护传统文化思想,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毋庸讳言,近些年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在现代人心目中所剩无几。让传统文化回归旅游地理学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观念。

(二)进行国情教育

在旅游地理教学中渗透国情教育,是本学科的优势,向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而且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全面提高。第一抓好旅游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落实国情教育。

任课老师要充分利用各个教学环节,渗透国情教育。比如讲到中国工业的发展,要求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课堂上可以结合家乡工业的变化,以现身说法从实教材内容,使国情教育更具时代感。

第二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真实感受国情教育。

课内的国情教育是有限的,课外的国情教育是丰富多彩的。比如组织学生去息烽集中营和遵义会议遗址参观学习,大家的爱国热情,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普遍提高。大家说,没想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这么多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参考文献:

[1]郑朝贵.旅游地理学[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

[2]郑冬子. 旅游地理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郑冬子. 旅游地理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4]庄严.传统文化[J],兰州学刊,1997.

文化地理学篇8

充分发掘区域地理文化资源, 充分利用区域地理文化的丰厚背景, 是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情境,丰富地理课堂教学内容, 促使地理教学亲切化, 形象化的主要手段, 这是我们的做法是:一、选准国情教育和区情教育的契合点, 使地理教学中的国情教育具体化多少年来, 我们喜欢以幅源辽阔, 地大物博来形容我们伟大的祖国, 但都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人口众多”这一基本国情, 同时也淡化了“人均意识”的国情观念。诚然, 我国是一个大国, 但我国当代 最基本的国情: 一是人口众多; 二是生产力尚不够发达; 三是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些 都已成为我国目前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制约因素, 可见将国情、区情教育与地理课堂教学紧密结合 起来, 其实意义深远。

例如: 我们在讲解《中国地理》的“人口和民族”内容时, 注意向学生充分强调我国面临着巨大的 人口压力, 这种压力已严重抑制了改革开放的发展, 减弱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以本区为例, 通过 本区建国初期的人口数和人均资源情况与现实情况对比, 了解人均资源, 消费水平, 消费数量等方 面, 均形象说明人口问题这一重要国情的现实性和严峻性。了解这些, 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到我国改 革开放及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多么的不易。启发学生认识到进行国情教育, 强化人均意识的 重要性和紧迫性。我国的自然资源虽然丰富, 特别是某些重要资源的绝对数量虽然并不少, 但人均 占有量却很少, 还有一些重要资源的拥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这样的国情。就 会进一步认识到要改变这种状况, 一定要合理开发, 更重要的是控制人口增长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 历史意义。

二、利用区域地理文化的背景, 强化地理教学中区域地理文化的渗透, 培养学生民族的自豪感 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在这一方面, 要着重结合教材中自然地理部分做一些适当的补充, 例如: 讲到我国的生物资源 时, 在向学生介绍我国种植种类的古老性、丰富性的同时, 可有意识的结合本区物种特点, 以点带面, 以小见大的凸现我国生物资源的特点。我国野生动物达三万多种, 乔木约 2800 种, 我市东部的抱犊崮山区即为部级森林公园, 珍种物种甚多, 其中银杏是我国特有树种, 并享有活化石的美名。 紧临我市的鲁南苍山县具有银杏之乡的称誉。本市名寺青檀寺内的银杏树有银杏王的美誉。还有 我市地处鲁南地区山东丘陵和大运河流域平原的结合部, 这里虽然人口的密集度大, 但是仍可经常 看到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鲁南山雉的美丽身影。讲到我国兽类, 除结合教材, 讲大熊猫、华南虎、东北虎的同时, 还可结合本省生态演变现象, 适当加入诸城恐龙的内容。我省诸城市有龙城之称, 该地区所发现的恐龙化石和大量恐龙蛋化石为世界罕见的奇观。诸城距我市不远, 从诸城龙的推测, 即可 启发学生充分想象我市远古时代生物状态的瑰丽和神奇。

发掘和补充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也可采用多种手段辅助教学: 如: 列举我国和本地地理方面的 世界之最, 其目的使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 幅源辽阔, 位置优越, 土地肥美, 山河壮丽, 自然条件多种

多样, 自然资源丰富多采。其次, 还可以在教学中随时要求学生搜集中国之最, 待期末交流。这样既

文化地理学篇9

三生课堂的重要目的是立德树人,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和生活并热爱生活,把学生引入广阔的知识视野,把学生引上正确的人生轨道,让学生健康成长。地理学科文化对的开展有着独特的优势。经过不断的实践与研究,地理三生课堂与地理学科文化的关系可以达到水融的程度,使三生课堂的生命活力与地理学科的文化魅力一起绽放、相得益彰。

1.关注现实生活

生活就是地理课堂的教科书,关注现实生活是地理学科的特点之一,也是地理学科文化的内涵之一。探索自然奥秘和认识社会生活环境,是地理教育的目的之一。把学生的生活场景带进课堂,让师生利用地理知识共同探讨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天气预报、自然灾害、环境污染、资源利用、人口迁移、旅游、交通、城市等都是地理教学的重点。关注生活,可以增加中学地理教学感染力,也是培养学生认识生活环境和提升生活生存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就要求我们地理教师转变观念。不是关注教材,而是关注生活。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把教材中的知识体系教给学生,而是挖掘教材中与学生生活场景紧密结合之处,利用教材来帮助学生认识生活环境、解决生活问题,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关注生活的课堂才是三生课堂,包罗生活万象、生活气息浓郁正是地理学科文化的独特魅力之一。

2.培养生存能力

地理课堂教学,不仅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注重锻炼生存能力。地理教学重视对现实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现代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和自然观察技能、地理图文资料阅读处理技能等能力。社会调查,可锻炼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读图文资料分析现实案例,可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知识迁移与应用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思维与创新意识。现代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多彩的学习场景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既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以适应时展潮流。

培养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益的能力是三生课堂的要求。因为放眼世界,关注生活是地理学科的特点,所以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多种能力以适应并改进我们的生活也是地理学科文化的内涵之一。

3.塑造生命品格

课堂教学,若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是很难有高度的,也难以彰显学科文化最有价值、最具魅力的内涵。教育,若不能塑造学生正确的生命品格,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教育。因为一个没有正确是非观、没有高尚生命品格的人,能力越高对社会的危害可能越大。所以,我们的地理教育的最终追求目的就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让学生形成爱护自然、关爱他人、热爱生命的生命品格。

如在学习资源时,从资源的有限性出发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同学们讨论得出下列做法是可以身体力行的:不剩饭菜、少吃零食、少用一次性用品、节约用纸用水、垃圾回收等。除了培养学生的节约美德,我们还发现后天性资源与自然资源相比较的知识点是一个塑造学生品格的亮点。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相对下降,而各种后天性资源(如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等)的低位则迅速上升。经过探究,学生发现,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往往并不是经济发达地区,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国家往往环境破坏、经济不可持续,如尼日利亚、瑙鲁。联系到生活实际,同学们创造性地认识到,父母留下的财富也好比自然资源,天生丽质也是自然资源,从而得出了与其“拼爹”不如“拼搏”,“美人难免迟暮,英雄却能不老”的正确观念。不炫富、不“臭美”,努力开发属于自己的后天性资源就成了很多同学的座右铭。

再如,在地球具有生命的条件的探究学习中,学生认识到,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人们认识的加深,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在不断增加。所有这些条件必须同时同地在同一个星系中组合,才能有一个可住人的像地球一样的行星,然后才能有复杂的、有智慧有科技的生命。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地球是一个多么神奇、多么非凡的星球。我们地球的每个组成部分和它周围的等等因素简直都是经过“精调”的。任何一个部分出现偏差,都不可能有我们人类的存在。所以,地球只有一个,我们要爱护地球,保护这宇宙中几乎独一无二的高等智慧复杂生物的家园。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形成珍惜生命、爱护地球并心存感恩等宝贵品格。

参考文献

[1] 梅桃源.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张明坤.教师教出好成绩的十大技巧[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3] 范秋明.秋月明言[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文化地理学篇10

一、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历史文化知识的原因

1.地理知识与历史文化有必然的联系

历史学科、地理学科均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二者内容互有交叉渗透、互为影响因素,互为分析、解决问题开阔思路和视野,成为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论依据。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学科也具有综合性的特征,地球表面是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其中包括人类活动的因素,而人地相关性的综合研究是地理学科的特点。当今世界人们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失调密切相关。它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既有人类历史上不合理的行为,也有当今人类过度破坏的行为:鉴于经验教训,想法协调人地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融入历史时期的地理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历史上的地理情况,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历史活动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也对地理环境施加程度不同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今天的地理现象的同时,也认识到一些地理现象演变的过程和规律,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适合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并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历史文化知识,兼顾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增进学科间的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自觉的应用所学知识的综合思维意识;同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方面适合高考改革的目标要求,另一方面适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课程综合化的特点,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态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地理学以地球表层为研究对象,而地球表面具有不断变化的特点,这决定了地理学必须用动态的观点进行研究。地理学研究既注重空间的变化,也注重时间的变化,所以我们常说“史地不分家”。在我国的地理教学中,长期以来重视地理学科地域性的特征,强调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忽视地理事象的动态演变过程和规律,造成学生不能动态地、联系地认识地理事物和规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历史思维,引导学生从历史动态的角度思考地理知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这种状况。

4.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地理教学如果只是平铺直叙地讲授某个事物的现状和表象,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没有什么帮助,同时学生也会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而如果在地理教学过程中适当结合历史文化方面的知识,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还会让学生感到趣味盎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到宇宙中的恒星和行星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到历史上我国战国时期甘德、石申的著作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其中记载了许多恒星的名字,还记录了行星的运动情况;讲到哈雷彗星时,就联系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天文学家在公元前613年观测到哈雷彗星扫过北斗,这是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诸如此类,都能大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感情。

二、在地理教学中融入历史文化的策略

1.运用历史方法,从时间动态角度理解地理知识

地理教学从其教学内容来看不仅包含有历史知识,还体现着时间的动态变化。因此,在地理教学中,从时间的纵轴上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会使所学内容更加全面和立体。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的环境的科学。地球表层环境的形成和发展是历史的,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地球表层现在是什么样子,还要让他们知道地球环境的历史演变,以便学生动态地、历史地理解地理事物。例如,讲述我国的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黄土高原的历史演变来探寻答案。学生通过收集和分析黄土高原的历史资料,从划分历史阶段来看,可以了解到黄土高原的巨变是自然与人为两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从时间的演变角度看,自然方面,在新石器时代,正是全新世中期,全球进入“气候最适宜时期”。当时整个黄土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比现在高出20℃~30℃,年平均降水量也比现在要高。当时这一地区河流径流量比今天丰沛,泥沙含量微少,湖泊也较多,所以总的看来生态环境还颇优越。到了距今3000年前后,即我国历史上商末与西周初之际,气候进一步变得干冷,出现了一次新的小冰期,地质史上由全新世中期进入晚期,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带与植被带相应南移,其新出现的格局大体上一直保持至今,可见自然原因不是导致黄土高原如今面貌的主要原因。人为方面,主要是因为自全新世早、中期黄土高原地区各地先后进入新石器时代,原始农牧业由萌生到逐步发展。自隋唐时期起,晋陕宁明长城一线以南滥垦滥伐之风始终未曾止息。该线以北部分,经历了唐与北宋时期第二次垦伐高潮后,曾一度缓和下来。但清中后期出现的第三次放垦浪潮,却一直延续到近代。这直接导致了黄土高原上的森林、草地遭到严重破坏,有的地方甚至是毁灭性的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水土流失与风蚀沙化的日渐加剧。通过这样对黄土高原历史的纵向分析,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对人类活动造成环境破坏的认识更加深刻,进而为正确认识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培养正确的人地观念作铺垫。

2.结合历史知识,加深学生印象

众多历史现象或事件的发生都与它周围的自然环境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将地理知识和历史知识结合,能更确切生动地表述地理现象和规律。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适当穿插与地理课堂内容相关联的历史内容。巧妙地与地理知识加以联系,从历史角度举例联系,使学生了解到的就不再只是枯燥的知识,还有了鲜活的人物背景,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加深印象,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例如“洋流”知识被认为是地理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它的概念比较抽象,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关联较小,学生缺乏感官上的体验,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可以结合我国明朝“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航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除了依靠当时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帆船外,还借助于季风(东北季风、西南季风)和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结合这些鲜活的历史事实,让学生体验到洋流对人类的影响,使抽象难懂的概念具体化和形象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再比如讲到我国的行政区划时也可以通过相关的历史知识来加深学生的印象,我国各省市的简称,如:鲁、豫、黔、冀等,每一个简称后面都有其相关的历史背景,衍生出许多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故事也可以使略显枯燥的课堂教学变得妙趣横生。学生既掌握了地理知识,又巩固了历史课程,可谓一举双得。

文化地理学篇11

说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笔者以为洪秀全、孙中山的历史地位主要在其立行的政治实践方面;康有为既有立行的政治实践,也具有立言的政治思想;严复主要只是立言的政治思想。把严复与其他三位伟人相齐并论,其历史地位可想而知。而最近三十多年以来的学术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严复思想“是什么”的层面。比如,他翻译了《天演论》和大量的西学著作等等。这些学术结论,对于深化对严复崇高学术地位的认识,提升福建省政府重视与严复相关的文物保护工作,应该说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福建要实现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挖掘跟严复相关的文物深层文化涵义,用严格而科学的方法保护相关文物越来越成为迫切的任务。这就要求必须在更广阔的视域和更高的认识层次上回答严复“为什么”在近现代中国思想殿堂上有无与伦比地位。

一、严复——中国人现代文化思维路径的开启者

严复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贡献主要在于,译介西方重要的人文学术经典,将西学全面、系统地引入中国,其思想的深邃和广博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直到甲午战后学术界没有可以与之比肩之人。其中1897年12月陆续翻译发表的英国赫胥黎的《天演论》,犹如一声惊雷对当时中国社会精英阶层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这篇译作表达的全新思想就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中华民族再不清醒过来奋起抗争,就要亡国灭种!第二年,《天演论》单行本出版,重印达数十次之多。有人可能会说,严复不就是译介了一本西方的书,让中国人看嘛!其实,学术思想的原创性有两种,其中把先进的学术思想译介到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里也是一种,叫“照着说”。《天演论》翻译时的中国,正处于从西汉武帝以来,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长达两千多年垄断性的统治时期,纲常名教牢牢地控制着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儒家一直宣扬“三代天理流行、三代以下人欲横流”的退步历史观,坚持圣贤真理观。所谓“三代”,就是天下为公的尧舜禹时代。三代以下人人充满私欲而相互争夺和征战,生灵遭到涂炭,社会状况变得越来越糟糕。这个时候,孔、孟、荀、董、程、朱这些不世出的圣贤铁肩担道义,根据世事变化不断发明纲常名教的天理之学而教化天下苍生,沿着“五行”变化循环之道持续不断地拯救和发扬光大“天理”,但总体来看社会人心距离天理越来越远。两千多年来,中国人总是在圣人发明天理的箴言之中,启示治世良方。严复译介的达尔文原旨进化论,强调竞争择优,这是全新的进步历史观。实际上强调“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坚决摒弃“今不如昔”的历史观念,这在中华文明史上是空前的。在原发而稳定的传统农业社会要接受这一全新的历史观,真是比“登天”还要难。

如果不是蕞尔小邦日本打败天朝上国大清国的甲午战争对于整个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震撼,以及战后马关条约对于中国严重损害的奇耻大辱,所激发起来的全社会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如果没有既是“体制内”人并具有深厚国学基础,同时又谙熟西学的严复那么多同学、朋友以及学生们在这次海战中的英勇捐躯,使他有那么多的悲愤要喷发,那么多的忧伤要发泄;如果严复所译介的《天演论》不是以生物逐渐进化为原理的达尔文原旨进化论,因而无法导引出改良主义政治哲学等等。一句话,如果缺乏上述这些复杂的主客观条件的因缘和合而最强烈的触动了士大夫和知识分子阶层大大受伤的心弦,《天演论》可能就是异端邪说。就是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一个秉持天不变道亦不变意识形态的民族,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合盘接受其思想英雄给予的达尔文原旨进化论。一个完全沉醉在讲等级、讲秩序的民族,迅速导入到了服膺种族竞争和生存斗争的价值轨道,并进而把生存斗争的参照系由在圣人先贤的箴言中激发灵感,用四书五经治天下,转向以西方为参考系在当下社会探寻种族生存的现实力量。从《天演论》发表以后,中国政治文化价值观的发展方向迅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几乎所有中国近现代思想家、政治家,无不受到进化论的强烈影响。康有为称赞严复“译《天演论》为中国西学第一者也”,鲁迅说他当年“一有闲空,就照例……看《天演论》”。胡适说:“自从《天演论》出版以后,中国学者才知道,(西方)除了枪炮兵船之外,还有精到的哲学思想供我们采用”。梁启超自称是“最早读《天演论》译稿的一个人”,译稿还没有出版便加以宣传,并根据《天演论》做文章了。蔡元培说:“五十年来,介绍西洋哲学的,要推侯官严复为第一”。孙中山对严复介绍进化论有更深层的认识,“自达尔文之书出后,则进化之学,一旦豁然开朗,大放光明,而世界思想为之一变”。

二、文史学理价值亟待深层实践开挖

笔者以为学术界关于《天演论》译介影响一代学人的评价,还是大大低估了其历史地位。因为中国社会在《天演论》发表以后到今天为止主流价值观就是沿着进步历史观前进的,强调族群竞争和社会革命。诗词“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流遍了,郊原血”的诗句,非常鲜明地表达中国共产党人在认同族群斗争基础上的阶级斗争观点;而“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诗句,以及由三年解放战争上溯到1840年以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的写作方法,这些都非常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进步历史观。长期倾心研究《天演论》的台盟中央常务副主席汪毅夫近日在首届闽都文化论坛上指出,严复译《天演论》打破中国“沙聚之邦”的社会问题,历史意义重大。这完全切合于解决近代中国在社会结合方面的问题,近代中国思想界由此获得的危机感、使命感、责任感、认同感、道德感等乃是强化社会结合的凝聚力。

文化地理学篇12

二、自媒体个性化地理研修的形式与应用

教师教学自媒体研修的核心价值主要体现在:自媒体能提高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发展的个性化品牌的认知度和教学品牌的信度与忠诚度,其终极目标是帮助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粉丝”,并为目标学生提供特色化的教与学服务和优质化的教学产品,从而打造教师自身的核心教学竞争力。教师教学的自媒体研修拼的是教学品牌,是教学个性化教学品牌的信度和学生学习的忠诚度、美誉度。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推广和实施,一线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品牌的打造显得加倍重视,因为随着教学质量化、均衡化、优质化、多样化需求的逐渐满足,教师课堂教学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凸显,通过教师个性化教学品牌溢价效应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会使教师自己的从业口碑广为传播,从而在其教学品牌的信度和忠诚度上具备更多的话语权。质量化是教学发展的必然和应然,教师要想高效拓展自己的课堂教学品牌渠道,必须拥有自己的教学“粉丝”,这就像“苹果”之于“果粉”,“小米”之于“米粉”一样,教师与自己的课堂学习粉丝“同呼吸共命运”时代,已经成为教师教学创造个性化品牌的必由之路。

(一)自媒体地理教学思想研修当下,中学地理教师聚在一起开展教研活动时,主要交流的已不再是“我是怎样教地理的”“今后应该如何改进地理教法”等内容,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是怎样学地理”的话题。因此,地理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成长需要渐进式形成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学思想,并把这种自媒体研修理念转化到自己的教学行动中,融汇于自己的备课、说课、上课、作业设计、试题评析,以及地理课题研究、地理教科研活动中。教师是学校科学发展的第一要素,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实力所在。尽管课堂教学的脸面应该是一件艺术品,但支撑课堂教学内涵的仍然应该是大脑,也就是课堂教学的科学规律和教师的教学理性。以地理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的自媒体研训培育和个性化专业发展为本的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研修,对于创造性地实施地理新课程,全面落实地理课程改革的目标,切实提高地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地理教师个性化专业成长和学生可持续发展,形成地理教师个性化、专业化、特质化的教育教学特色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教学理论是教学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积淀,是教学实践的行动指南,是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发展的基础和根基。所谓的教学实践专业化,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实践过程之中,利用自己的个人品德、职业道德、学识学养、教学基本理论、教学实践活动,以及学校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等来影响学生群体化、个性化、特色化成长的专业理念、态度和能力水平等。这里的教师教学实践专业化,是从教学一线教师的个案研究中提炼出来的,是教师教学专业实践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有鉴于此,笔者除在新华书店购买《小组合作教学》《中小学有效教学导论》《课程文化》《课程管理》等新教学理论著作进行理论学习“充电”外,还凭借网络电子书报的强大平台,积极链接一些教育大家、名家的博客,如朱永新论新教育、李镇西的博客等,实时学习新教育理论思想,并应用于自己的地理教学之中。在自媒体地理教学思想研修中,要积极开展自媒体自助式“五学”:“专家引领学”“课题研究学”“带着问题学”“同伴互助学”“上网‘淘宝’学”。初步形成一套具有个性化研修特色的“理念研修——专家引领——联合助学——行动实践——同伴互动——研修反刍——成果彰显——群体共振(进)”的地理教学思想研修运营机制;同时,形成地理教师特色化、个性化、优质化成长的“四个一”地理教学思想研修模式:一个好的成长定位,正确树立自我研修进步的标杆;一个好的课题,用于个体研修的抓手,课题要对地理教育教学起到“能引领、有内涵、成体系”的促进作用;一个好的自媒体地理教学理论研修成长网络,为地理教师自媒体个性化研修、幸福成长助力;一个好的自媒体教学理论研修氛围,以营造优良的自媒体地理教学理论进步平台,为有志于成“名”成“家”的青年地理教师助威鼓劲、摇旗呐喊。

(二)自媒体集群式(团队式)研修自媒体集群式研修,也称团队式研修,即个人研修者依托一个或多个固定的地理网络研修团队的集体智慧力量,研修者参与其中,或网络展示自己的地理教学课件,或集体研修某一个地理课题,或就大家共同感兴趣的开学地理第一课进行磋商,或就一个具体的地图教学问题展开研讨等形式的研修。这种团队式研修,可以让研修者获得自己需要的教学技能技巧。如星韵地理群中,江苏常州一中李万龙教授的“幸福地理”和电子白板技术、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李斌老师的“户外活动与地理”、河南省郑州市四十七中赵伟杰老师的“高中地理室外探究活动课”、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景城学校徐艳老师的“以矿石为载体的中学地理社团建设探索”、江苏省溧阳教研室贺丹君老师的“基于学生差异的教学微设计”培训等;四川钟天平老师的“Word地理画图群”面向全国地理教师的Word制图技术动画模拟辅导;蓝月亮YY频道约请全国著名的地理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技术、技能培训,全国高考地理试卷的“十大好题、十大差题”讲座、交流并获得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杂志的青睐刊载;同时YY频道组织的2014高考试题风云榜“经典、困惑”评选获得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主办的《教学考试》的鼎力支持并刊载;中教网地理官方群以安徽淮南二中刘登宇老师为龙头开展全国地理高考试卷的评析系列讲座受到青年地理教师的热爱;星韵地理学堂约请华东师范大学附中冯丹老师、华中师大一附中初中部陈丽娟老师、人教社编审丁尧清、湖北省特级教师程良安、福建省福鼎六中陈竞宇、安徽省淮南五中孙峰等就学生社团、地理八年级教材解读、微课视频的分段播放技术、中学地理课堂游戏的开发与设计、地理与生活等进行有针对性的访谈节目,都有千余地理教师的积极参与、追随、发问、交流和捧场,并且这种形式的培训和访谈都有极强的地理教育教学“”“吸睛”磁力场作用,很受全国地理教师的喜欢。而这种培训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育行政培训的空白。

(三)自媒体个性化(特色性)研修1.参加网络在线学习课程如笔者参加的“江苏在线学习”,就可以不受时间、地点、人员的限制,只要你有一台电脑,且能上网,你就可以随时上网学习。“江苏学习在线”学习内容新颖、丰富,有16000多门课程,包括工作、生活、修养等方面,你不妨去“江苏学习在线”进行注册,然后进行实名认证,尝试看看,说不定你对它会感兴趣。“人教网地理”以其深厚的地理教育教学理念、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案例等,引领着全国中小学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专业发展。网站里有面向教师的“同步教学资源、教材培训、教学园地、高考专栏、个人专辑、专题探讨和地理学会”栏目,内容丰富,极大地补充了教材以外的地理信息,对教师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的开展帮助斐然;有面向学生的“同步学习资源、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学生作品、地理人物、学习指导、解题指南、复习指导”栏目,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丰富学习内容,提升地理科学素养。更值得一提的是,网站自办的“高中地理E刊”“初中地理E刊”,汇聚了地理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证案例、课件、动画、教学感悟等,极大地丰富了地理教师课堂教学内外的“案例式”自主研修的内容,这种在线式的网络研修,既有教师个性化教学成果的展示,又有教师共性教学的需求,图文并茂,动态生成,深得广大一线地理教师的喜爱,“E刊”鼓励教师参与其中,积极分享自己的地理教学成果,并汲取他人的教学经验得失,“品味”地理教育教学“味道”。2.自媒体地理教学随笔、散记撰写梯度开发理论告诉我们,由于教学者的经历、受教育程度、对事物认识视角的不同等,人们所需要的知识阶层亦有所差异。但是人们都有一种积极而旺盛的理论思想渴求,那就是希望获得地理新教育理念的引导,并指导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学实践行动。于是,一部分地理教师就在网络里开辟自己的博客、建立自己的网页,把自己的地理教育教学实践所做、所得、所思、所悟、所感等变成“网络铅字”分享给网友。在互联网上,我们的每一个教学研讨账号,都像一个小小的新媒体。我们就教育教学中的感悟、困惑等发帖子、转微博、评新闻……我们的信息、观点、态度便汇入了互联网的比特之海。在教师教学研修中的自媒体——自我的小媒体,在全球数亿网民、数亿微博的努力之下,焕发出巨大能量。如王树声名师工作室、常州市李万龙地理名教师工作室、靖江市严侠华名师工作室、苏州市蔡明湿地文化研究、扬州市朱雪梅名师工作室、常熟名师大侠沈国明、南粤女侠冯丹、沪“大地之鹰”王亚东、写在人生边上的孙德勤、一支笔鲁爱华、福建涟水陈立新博客、淮南朱庆龙、甘肃康庆琪、瓜山居士杨清、常熟一哥邵俊峰、龙城帅哥胡星荣、镇江才俊田宏文、河南李新运、prezi坛主司林刚和阳兆卫、风靡全国的“小苹果、大中国”之四川罗春等,他们都是有思考力、有创造力、有执行力、有影响力的中学地理教学大佬、新俊,他们是全国地理教师的楷模,他们以自己优秀的地理人生行动和理念感悟引领着青年地理教师的教学实践专业化成长。

(四)交互式濡染性(交叉式)研修在地理教学的新自媒体时代,我们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教学者,人人都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这种媒介基础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自由度显著提高,教师的教学实践专业化发展及教学传媒生态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变。网上有许多热情的教师,他们写博客、建群、开讲座、做课堂等,做教育公益,指导一切愿意学习的教师。网络既是学习平台,又是展示平台。记录点滴感悟,和广大网友进行思维碰撞。网络,让我们发现自己,发现同行者。苦闷,不只是我自己;快乐,你有,我也有。自媒体个性化教学网络研修,让我看到前进的方向,走在前进的路上。它既有自己的主动选择,又有团体的无言督促。如蓝月亮中学地理教研YY频道中的陈国祥老师就在与广大青年地理教师的交流中用先进的地理教育教学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引导青年才俊们去思考自己的备课、上课、教学反思等;内蒙古白絮飞教授以案例教学理论引导青年地理教师进行有效教学备课设计;吉林杨剑老师用先进的教学课件设计思想指引着青年地理教师的个性化自媒体研修方向;常州五中的胡星荣老师以其扎实的地理基本功竞赛业绩和理念与青年地理教师们交流竞赛心得;四川王智勇老师用实例地图融汇于自己的地理教学实践等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