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财务管理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4-17 18:06:37

水利财务管理论文

水利财务管理论文篇1

中国人民银行对责任主体(包括各类法人单位)在银行开户的审批管理是非常严格的,开设的各种账户用途也是非常明确的。但由于水利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不同,存在专款专用的管理规定。因此,水利基层单位往往开设临时账户管理专项资金,但由于专项资金下拔与使用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为保证资金供给,又不可避免的会串户调济使用,若财务处理不及时,公共管理费用分摊不到位,其结果必然会影响财务管理的信息失真和财务核算的可靠和完整。

水利项目实施法人责任管理,成效是显著的,但由于缺乏必要的项目法人风险机制,使得部分水利基层单位在争取水利项目立项时,为了能尽快的争取到水利项目,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存在明显的成本项目缺陷,项目计划任务书与实际投资成本差距较大,结果是频繁变更项目任务,甚至出现“超规模、超概算、超标准”的“三超”项目,财务核算与现实管理难以一致,财务管理程序和核算规律得不到应有的遵守。

现行的水利投入机制,是按照水利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通过综合平衡确定国家、地方、受益区的投资分摊比例。近年来,由于水利建设投资优先增长的拉动,水利投资规模迅速扩张,致使受益区(主要是县级)配套资金严重不足。为了多争取项目立项,在没有实质性财务约束的条件下,编制项目任务书时恣意提高自筹资金计划,伺机套取国家或地方(主要省级)投资,而项目一旦获得立项,为减少受益区配套资金,往往作出暗箱操作的投资调整,或弄虚作假,或虚报配套设施投入,或虚列他项经费支出,为应付检查和各级审计,财务部门也只能被动地作出必要的会计处理,求实性会计准则被扭曲,客观的财务管理行为在守法与违规的两难中罔然所从。

项目建设单位是水利建设资金使用的重要载体,也是考核水利投资绩效的重要部分。对建设项目实施有效监管的基本手段是加强财务核算。但现实情况是,由于上述多种原因的综合影响,致使项目核算水平低,误计工程量、虚列材料设备开支、随意分摊递延费用等行为较为普遍,财务管理的造价监审职能不到位,甚至是职能缺位,综合性的财务审计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认真履职也是困难重重,难以就实质性的违规行为作出有效的纠正,财务管理的造价监审职能虚化严重。

完善水利基层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对策

1、定编核岗,突出财务管理的队伍建设

定编,首先是满足水利基层单位会计需求;核岗,是在定编到位的前提下因事设岗。定编核岗工作是加强水利基层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在此前提下,针对颁布的法律、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等财务管理要件,结合水利基层单位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对财务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提升财务人员的政治素养、业务素质和应对能力,从而突出财务管理的队伍建设。

2、防微杜渐,定期检查与突击财审相结合

水利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既有政策和体制原因,也与单位主管的理财观念和示范作用相联系的。政策和体制原因靠改革,靠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属于水利基层单位的原因,只能依靠政策教育和必要的制度约束。对水利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实施防微杜渐式的监审有且实效性和针对性。防微可改变传统理财观念,使财务管理循规律、按程序办理;杜渐是保证财务管理循规律、按程序的条件,避免将个性问题变成面上问题。要实现防微杜渐,就水利基层财务管理的现状而言,实行定期检查与突击财审相结合,是有效突破现有难点的关键对策之一。

3、完善制度,重视财务监审的程序建设

我国财务制度比较重视内涵建设,强调规则统一、口径一致,而往往忽视外延可操作的针对性,这是我国财务监管效应较低的基本原因。针对水利基层项目资金管理的实际,除应坚持“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账管理”的账户管理原则外,可以针对水利建设项目的特点,作出补充性的规定:“一个会计主体只能开设一个基本账户,临时账户要根据具体情况向上一级水利主管部门和财务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开设”。根据项目建设时限和工程决算的需要,还可以作出更进一步规定:“经批准开设的临时账户在工程峻工验收后,由上级水利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共同出具审计报告,报送人民银行核准后按规定程序销户”。为加强责任管理,还可继续规定:“未取得合规手续擅自销户或转移资金用途的,除追究项目法人责任外,上级水利主管部门承担相应的资金追回和处罚责任”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完善,有利于财务监审的程序建设。

4、优化监控,量化财务内部控制条款

针对水利基层建设单位财务管理的实际,优化投资责任监控,也是有效对策之一。因为水利项目单位是决定投资效益高低的实施主体,是控制水利建设资金运动的主要载体。由于水利建设项目已经普遍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这就需要对项目负责人追加问责条款,从而量化财务内部控制条款。如针对成本控制,制定主要材料、设备采购实施细则;针对日常支出项目,设计簿记式明细账薄;针对财务内部流程,作出严格的分工和问责条款等,通过这些财务监控的条款量化,一方面可以优化投资监控程序,降低发生错误与不当的风险,避免产生相互勾结,串通等违纪风险。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定期财审和突击财审提供依据,保证内审工作的有序开展。

5、改革筹集,变国家、地方“前投”为“后补”

目前,我国水利建设筹集方式实施的是“三点一位”模式。所谓“三点”是指国家、地方、受益区构成的三个责任主体各筹一点,所谓“一位”是“三点统筹到位”。由于地方和受益区投资各有侧重,财政状况相差较大,仅靠单纯强调“三点”筹资是很难同步到位的。为此建议,改国家财政同步投入(或称“前投”)为“后补”(即工程验收交付使用后作出补偿)。这一政策建议体现以下导向:一是体现国家投资的补贴手段。从现实状况看,国家直接投资于中小水利的份额都具有补贴性质,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基础水利建设。二是体现地方筹资办水利的刚性约束。国家、地方对水利筹资的方向和途径已经作出明确规定,之所以仍存在地区性筹资比例的差别,根本原因在于地方与国家对于投资比例的多少存在行政博弈,结果是刚性约束不足。三是强化受益区筹资配套的政策约束。受益区筹资配套之所以不足,除源于地方基层财力不足这个因素外,根本原因仍在于行政性博弈的趋利行为。将国家或地方投资于基层水利的资金变“前投”为“后补”,便于克服现行的水利投资障碍,利于完善水利基层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

水利财务管理论文篇2

1.1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决定了我国水利企业的项目关系以合同及产权模式来进行。虽然企业内已经制定了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但是内容相对简单并且侧重经费支出审批等基础会计工作,对于财务管理的许多模块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如风险预测、数据动态分析以及检测、产权关系等,从而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预算、收入、资产管理及财务分析等职能作用[4]。

1.2预算管理工作没有得到落实

当前财务管理部门职能对各个部门的专项经费进行汇总,很多预算中没有考虑实际工作的费用需要,因而缺乏实际指导意义。而且企业预算执行中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使得水利企业容易出现挪用资金的现象,这不仅给项目工作带来资金损失还影响了整个工作进度,给企业带来损失[5]。

1.3资金管理分散,会计内控较弱

水利公司的财务资金管理需要根据不用的资金来源进行分散管理和预算管理,这种管理方式可能导致企业水利项目的财务管理分散,降低了各部分之间分工协作的效率。此外由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较弱,使得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1.4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需要提升

由于水利企业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业务素质水平不一。水利企业针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学习工作较少,使得财务人员的工作缺乏指导和培训,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这使得财务人员对公司的法规和制度不能较好地贯彻[6]。

2水利企业财务管理的改进对策

水利企业财务管理的改进对策主要有4点:完善水利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控制企业资金拨付和流转和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2.1完善水利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

水利企业需要根据不断完善和细化其财务管理制度,以适应当前我国水利行业的改革和发展。开展水利企业的经济绩效评价,建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加强企业财务数据和报表的分析,了解企业资金运行状况,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此外还需要不断完善企业的资金支出约束机制、经费管理制度和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制度等,从而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保障财务人员工作有章可循,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提高企业的财务工作运行效率。

2.2加强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

水利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就是预算管理,这是企业完成各项战略和工作目标的基本保证。财务部门需要广泛收集各个部门的资料和意见,参照以往的水利财务支出和费用对本年度的水利财务收支进行切合实际的科学预测,并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使之更加合理,从而建立起规范和高效的预算管理运行机制。

2.3控制企业资金拨付和流转

水利企业的资金管理是财务管理部门的核心工作。因此财务部门要强化资金的监管工作。水利企业需要在项目资金的筹集、资金拨付的事前、事中和时候进行控制。严格按照公司水利项目的管理程序,工程投资计划和预算计划进行拨款。严格审查各个资金项目的去向,保证款项明确并用到实处,严格执行财务结算的审查工作。水利企业中的财务管理往往涉及大量的资金,因此需要保证资金的流转得到有效的监督,保证资金的合理利用。需要将水利企业的项目资金账户进行审计和监督,使得每项资金流转都有法可循。

水利财务管理论文篇3

规范的财务行为必须要有相应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约束才能形成,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虽然大部分水利事业单位都有自身的财务管理办法,但办法本身内容过于简单,侧重于经费支出审批程序等会计基础工作,忽视了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职能作用。

1.2财务科目分类不规范

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与我国事业发展的现状相比明显滞后。多年的改革,使我国事业单位在性质、业务、管理等诸多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而引出了一些新的会计事项。而现行的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对于如何处理这些会计业务则没有做出明确规定。事业单位大多以生产精神产品或提供劳务服务为主旨,它不同与企业生产物质产品,其相关的成本、费用配比相对清晰的特点。事业单位的精神产品或劳务服务,很难准确的把当期的成本费用完整的摊销进去。因此对有形资产的管理以及对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的价值增值,造成一定的困难。

2水利财经工作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2.1适应水利建设需要,加强制度规范

①切实加强水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管。基层水利部门要把涉及民生水利的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作为基建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在预算安排、项目确定、落实配套、工程建设、管理运行等方面都需要明确责任,加强管理,科学安排,切实管好用好财政专项资金。

②规范财务票据。鉴于县财政收入主要来源靠税收收入的实际,为使税收收入按时足额缴入国库,同时为规范财务票据,在支付每笔工程款时,积极配合税务部门代扣代缴税款,由纳税人向当地的税务机关提出纳税申请,经税务机关核准后,按照工程款的实际发生额核定纳税税额,缴纳税款,开具专用发票。一是规范了财务票据,为财务检查、审计等提供了有效合法的原始凭证;二是杜绝了纳税人偷逃税款、弄虚作假的现象;三是实现了“以票控税”的目的,取得了有效征税的良好效果。

2.2适应水利发展需要,加强资产经营管理

①加强水利资产价值管理。基层水利单位要现实解困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必须着力抓好水利经营管理工作。以财政投入为保障,经营管理为补充,资产管理为基础,统筹推进基层水利单位改革和发展。大力开展水利多种经营,进一步强化资产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扩大理财范围。在全国3000多亿水利固定资产中,75%以上是为社会公益服务的,如堤防、闸坝、涵洞、水库、水土保持工程等,这些资产在基建竣工验收后,在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账目就不再作任何反映,其带来的效益及价值补偿,也得不到体现。必须加强这些资产的价值管理,在其寿命期内必须有账面价值,虽不提折旧,但在财务报告补充资料中应反映其磨损状况或反映其当期评估价值。

②加强水利无形资产管理。水利事业单位经过国家多年的投资建设和广大水利工作者的劳动,都拥有一定数量的宝贵资源和科研成果,如泥沙开采权、库区和河道两旁的土地使用权、堤坝的通行权、水面航行权、水面养殖权及流域水文地质资料、水利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以及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具有的良好的声誉等。长期以来,因产权不清或观念落后,这些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和利用。通过明晰产权、统一制定产权经营管理办法、加强监督与考核等产权经营措施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可部分解决水利事业单位资金短缺问题。

2.3适应水利改革需要,积极争取各级公共财政投入

基层水利财经部门要紧密围绕新时期水利中心工作,把积极争取各级公共财政投入作为水利财经工作的重点。要始终密切关注中央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关大政方针,始终密切关注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动向和财政政策的变化,立足水利发展与改革的现实需求,深入研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争取公共财政更多的投入,积极配合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不断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加强支出标准体系建设,逐步推行综合预算,整合性质用途相近、规模较小的专项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2.4促进农田水利良性运行,积极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2007年,中央财政已基本明确支持13个粮食主产区和4个主要产粮省开展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其中就包括我省。作为试点省区,我们务必要在工作中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推行农民用水自治,创新农业用水管理体制。要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制度,抓好收费工作,收费标准的确定要以成本核算资料为依据。水利事业单位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实现效益最大化,就必须加强成本控制,努力降低成本。同时,建立系统内统一的征收机构,逐步撤销分散于各个单位的收费单元,明确职能,明确分工,提高各项费用的收取率。

2.5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水利工程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建设资金的安全运行,管好用好资金是工程建设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确保工程建设“三个安全”特别是资金安全和干部安全的重要关口。财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做好重点工程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拓展财务管理的内容,创新财务管理的方法,把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与财政体制改革结合起来,与工程造价管理结合起来,与项目审计稽查的要求结合起来,从提高自身素质入手,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同时要结合工作岗位的实际和特点,学以致用,促进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①重视水利工程财务分析工作。财务分析是从投资者或经营管理单位的角度出发,考察货币收支、盈利和还贷能力。因此,要从水利工程的投资者或经营管理单位的角度出发,按实际支付的价格和现行财务制度,计算工程方案实际支付的费用和实际取得的效益,以评价其财务可行性的工作。凡具有财务收入的水力发电、农田灌溉、城市和工业供水等水利工程项目,都应进行财务分析。对于防洪、除涝等除害公益事业项目,则可不进行财务分析。

②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坚持“专户储存,专款专用,专账管理”的原则,项目资金实行报账制,并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审批负责制。工程开工后,给承建单位预付工程启动资金,保证工程建设工作的展开,在建设期间,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工程进度、质量措施进行检查,阶段性建设期末,经验收合格后准于报账,并及时将工程启动资金扣回。工程款的报审流程设计为:建设方工地旁站人员核实工程实际完成量承建单位申报工程总监审核分管领导预审主管领导审定。这样,有利于加快资金周转,防止了挤占、挪用和拖欠,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和每笔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

③正确处理好财务工作与工程建设的关系。财务管理工作是水利工程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一方面要注意克服重工程建设轻财务管理的思想,彻底扭转把工程建设作为硬任务、财务管理当成软任务的倾向,把建设与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树立管理就是建设的观念;另一方面要防止将财务工作凌驾于工程建设之上,运用相关的财务会计制度,在正确使用一级会计科目的同时,设置相应的明细科目,客观形象地真实反映工程进度,设置切合实际的财务报表,提供真实、合法、有用的财务信息,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为努力创造优质工程提供保障。使投资发挥效益。

综上所述,水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必须适应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制度的要求,不断与时俱进,正确处理改革与加强财务管理的关系,更好地为水利事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顾乃刚.浅议当前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务与经济,2008,(1).

[2]桑琳.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J].财务与审计,2008,(3).

水利财务管理论文篇4

管理人员及职工没有意识到其控制作用,缺乏控制意识。工程的建设和决策由单位和管理者决定,管理者意识同样决定工程的管理。会计职工财务知识欠缺、不够严谨、缺乏责任感、对工程项目整体认识不足,会计人员缺乏控制意识,内部会计控制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较弱,都会给工程带来极大的影响。

1.2内部会计控制执行力欠缺

执行力欠缺,尤其是缺乏预算管理的严谨性,水利工程是一项庞大的建设项目,预算往往存在很多弊端,不够精算,预算往往超出合理预算范畴,这都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预算体制的不完善,导致执行力度的欠缺,内部会计控制过于形式化。

1.3会计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监督机制陈旧滞后,无法与现代工程管理手段相衔接,许多专项经费等缺乏标准的开支规范,财政监督和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部分内部控制缺乏合理性和实际性,照搬照抄,往往产生不良后果,有些内部控制在组织管理、人员安排和科学技术方面,容易出现经济损失,需要不断的完善会计监督机制。

2加强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途径

2.1内部会计控制的企业内部条件

内部会计控制对内部控制覆盖较广,整个工期过程始终存在控制管理,要合理设置相关岗位和部门,提高工作效率。对监查的项目对象,要明确划分各部门职责,各司其职,关系明确,保证信息通畅,推进内部的核算与监督。减少信息失真的现象,充分保证信息质量和数量,促进各级部门沟通,提高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效率。完善内部控制还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素质的提升,加强会计人员控制意识,提高思想水平,进行适当的专业知识培训,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不断提高专业素养,通过相互竞争和监督实现全员素质提升。

2.2建立岗位责任制

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越来越复杂,投资额度巨大,而且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特点,在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施高效合理的内部会计控制,不仅仅提高了会计控制的效率,还对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进行一定的简化,全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加强部门及岗位间的监督和制约,实行独立的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实施岗位责任制。例如分离决策和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岗位、资金预算和预算审核岗位、付款和项目实施的具体操作岗位以及对审计和决算岗位等。根据相应的岗位设置安排和调整,考虑员工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防止出现的行为,实现岗位分配方式的公平、合理和透明,加强授权和审批工作,明确授权的程序和具体审批内容、参考范围等。

2.3健全内部会计控制的监察机制

明确相关监察人员,定期或随机进行检验,根据建设规模设置相应的审计机构和小组,进行严格的内部审计,直接向相关负责人汇报。内部会计控制的检查工作应完善决策责任制度,重点监控奖励和惩罚机制,明确成本费用控制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合同的相关规定,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进行重点监察,调查客户执行情况,配备专门检验人员,严格预防职务职责混乱的局面,防止越权行为,及时纠正。

水利财务管理论文篇5

随着我国水利基本建设管理的逐渐完善,水利建设工作的各个项目按照规定得到了全面的实施,这使我国水利建设在管理上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效果。因此,也对我国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就水利建设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一、水利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单位领导缺乏创新意识

在我国现今的一些水利建设单位,只是单纯的实行体制改革,完全忽略了单位决策人和理财者思想观念的转变,只有彻底摆脱传统的思想包袱,使水利单位走上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道理,才能够全面搞好财务管理。对于水利单位来说最大的缺陷则是思想的封闭和保守,这样会使整个水利建设单位缺乏竞争力和创新精神,无法树立科学发展观。一些单位仅仅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思想观念,认为只要单位能维持就继续维持下去,能依靠就继续依靠,这种观念特别体现在单位的决策人身上。

(2)财会人员知识层面有待进一步拓宽

长期以来,水利建设单位对财务管理在整个基建过程中的地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许多水利基建项目,由于其本身存在费用预算不足,缺项及有些费用预算不足,造成了建设过程中频频出现问题。致使项目无法按原来的投资完成,也拖慢了工程的进度,只好调整工程的预算,增加投资来解决,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工程预算过程中缺少财会人员参与,致使必须的财务费用项目未考虑进去,造成实际待摊费用超支。科技论文,问题。。

(3)资金管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由于部分地区实行财政统一报账,先由建设单位收集好所有原始凭证再向财政局,提出申请,报财政局审批,方可拨付工程资金,延长了项目资金的拨付环节,致使资金不按时拨付到施工单位手中,影响了工程进度,由于所有原始单据必须报财政局留存,建设单位只留复印件,造成了会计信息的失真,更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复记账。

(4)执行有关制度和规定有待进一步明确

1、部分预算项目与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规定脱节。水利基建会计核算对像是水利基建项目。核算的重点是正确反映水利基本建设预算的执行情况。科技论文,问题。。我国基建会计核算执行的是《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其中会计核算科目的设置与水利基建预算中的项目不能一一对应。

2、基建财务管理有关规定与会计制度要求缺乏衔接。

3、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很多都是公益性的且多需地方配套资金。

二、加强水利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1) 提高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

加强水利基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知识,如业务知识、道德水平、实现能力等,培养财务人员的管理能力和预算、决策能力,全面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努力为水利基建工程建设服务。加强财会人员的思想作风建设,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综合管理和监督的职能作用。科技论文,问题。。

(2)财务人员应参与基建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水利单位应由财务人员参与基建工程的预算编报、审定、可行性研究、项目立项、合同的制定等全过程,以便了解工程的概况,方便以后的工作,还要参与招标、签订合同等工作,掌握中标单位、中标预算等情况,以利于履行合同时的付款结算工作,为维护本单位元的利益、降低工程成本打下良好基础。财务人员还应积极为领导出谋划策,严格控制各项费用。

(3)健全资金管理

根据立项及上级下达的拨付文件,项目资金及时拨付到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根据审核无误的单据及竣工验收单等拨付到施工单位,所有原始单据保留在建设单位,以便上级审计部门的监督审计。

(4)拓展筹资管道,切实加强筹资与投资管理

利用国家拨款这一资金管道,切实管好用好国家财政拨款资金,同时还要积极开辟新的筹资管道。有些单位,留存许多事业基金,如果能够运用现代的财务决策分析方法坐好短期与长期投资管理,将会给单位带来丰厚的投资收益,真正取得理财成果。

(5)加强水利单位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

单位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务管理在水利建设单位的应用。单位领导要端正自己的思想,充分信任会计人员,使他们能够在水利工程项目中的预算和规划中发挥有效的作用。单位领导还要不断充实自身的财务知识,增强财务意识,在工作中遵循《会计法》,充分利用单位自身的优势,科学合理的分配人员,分配资金。科技论文,问题。。这样既能降低水利建设中的成本,也能提高经济效益。科技论文,问题。。

三、总结

综上所述,水利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科技论文,问题。。因此,水利建设单位的财务管理问题不容忽视,需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王兴东水利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2】王耕,李百彦,陈峰水利建设单位财务管理浅析

水利财务管理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电力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仅仅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更是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强大支撑,随着电力行业的繁荣,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发激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求得生存,并获取到优势地位,必须要加强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国家加大了对电力基础建设的投入,使得电力企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契机,施工规模日渐扩大,施工标准也越来越高,在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下,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最重要的还是工程成本的竞争,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是电力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所以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已经成为了电力企业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材料设备价格的上涨,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加强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必经之路。

二.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及重要性

1.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

一般财务管理工作存在以下几个特点: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灵敏度高;法制管理。电力企业由于资产性质的特殊性,同时肩负社会责任,其财务管理较其他企业具有特殊性。首先,电力企业的经营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重要影响 。电力企业的电力定价、税收优惠等财务工作均需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执行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利益 。严格的政策规定一方面使电力企业财务工作有章可循 ,另一方面也使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面临较大的政策性风险 ,无法从自身实际出发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其次,电力企业固定资产比重较大。电力企业的固定资产种类多、金额大、规格不一致、分布点多面广、在资产总额中比重较大。相较于一般企业 ,固定资产管理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处于重要地位。再次,资金管理是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电力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所需资金很大程度依赖银行,资金成本控制成为财务工作的重点。

2.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企业的投资逐步转向多元化,电力企业的经济增长模式也在发生着转变,为了适应电力企业当前的这种发展需求,为了实现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必须。通过调查,上一个年度工业企业的经济分析报告显示,电力企业是我国利润总额超一千亿元的企业中一直居榜首的企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从报告中也不难看出,我国电力企业的成本控制以及我国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仍然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弱点。之前的一千亿元的利润总额也只能代表过去的业绩,所以针对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不断的加大财务管理力度,已经成为了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

三.我国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1.许多电力企业缺乏财务管理的意识。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进行管理,是一项贯穿企业经济活动全过程,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而在实践中很多企业存在“大会计小财务”现象,把财务管理仅仅理解为会计核算。正是因为一些管理者相应的财务管理意识淡薄,使得企业的管理活动仅限于生产经营的管理活动,没有给与财务管理应有的重视。

2.对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不准确。传统的观念认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是我国企业财务的首要目标,知识经济的到来使这种传统的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在知识经济时代下要求财务管理的目标重新被定位,财务管理的目标不能仅仅考虑股东的利益,必须也要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及社会利益,这就使得财务管理的目标逐步的走向了多元化。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作为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以价值化、资本化管理为特征,并以价值和资本的增值为目标的一项管理活动。很多企业错误地把追求利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导致定位不准确。

3.财务风险和危机不可避免,由于电力企业投资风险不断的增加,各种需求及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也促成了信息风险的增加,以及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管理意识,不能树立科学的风险观,缺乏应有的思想高度,缺乏眼光的远瞻性,缺乏科学的评价等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所产生的后果难以预计,难以防患于未然。

4.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财富,伴随着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所以对高科技人才需求也不断的增加。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电力企业的会计人员以及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普片不够,这就严重制约着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5.对人才的管理不到位。一些电力企业的发展中,只注重短期利益的获得,而忽视了对人才的培养与管理,使很多财务管理人才流失,造成电力企业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电力企业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重视人才的培养与管理是必由之路。

6.内控制度不完善,影响财务管理水平。电力企业内部的机构设置众多,明确的授权审批制度、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等的缺乏、不完善导致财务管理粗放、低效,没有考核标准,不能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没有配套的奖惩措施,缺乏激励机制,导致职工对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手段认识不足,甚至有消极情绪。

四.提高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1.提高财务管理意识,转变财务管理观念

加强财务管理是电力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改革的中心内容,是适应电力企业公司化改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建一流电力企业的迫切需要。电力企业尤其是电力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提高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在电力企业内部树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坚决避免“重会计核算,轻财务管理”的情况发生,把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

2.建设现代、科学、合理的财务机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法治代替人治已成为必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可以保障企业管理活动的规范有效、有据可依。明确责任分工,规范工作程序,健全文件记录,完善授权分权,加强内部稽核,将内部控制制度涵盖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

3.全面开展预算管理,严格落实考核机制

长期以来,电力企业在管理上重产值产量、轻成本利润,没有树立牢固的经济核算观念。要加强对企业成本的管理,应对成本费用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分析和核算,并严格进行考核。整个预算管理体系中,人是预算信息的制定者、执行者和考核者,因此必须要每个职工都深刻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能以主人翁的意识关注预算,及时纠正预算差距,为企业“节流”。

4.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健全风险管理机制

首先应树立风险意识,做到能够客观预测风险,科学规避风险,适当分散风险,勇敢承担风险,将风险防范意识渗透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中,充分认识风险的存在及影响。其次,企业应该建立健全风险预警系统,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减小财务风险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5.提升财务人员素质,夯实财务管理基础

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客观要求。改革财务机构,提高财务人员素质,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是电力企业对财务人员管理的基础性措施。此外,电力企业要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并加强对职工的激励和约束,充分调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6. 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财务工作效益

会计核算作为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会计核算制度应该是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创新的。现代社会已经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建立网络化的会计核算系统成为电力企业跟随时展最重要的表现。在建立网络化的会计核算系统时,应该注意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培养专业的网络信息人才,加强会计核算软件与安全软件的开发工作,使电力企业的会计核算能够更加安全、高速、有效。

五.结束语

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的效益,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对于电力企业也是如此,在电力企业加强其财务管理的力度,能够充分的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的力量推动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在具体的工作中实施财务管理必须要结合财务活动的具体特点,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财务管理模式,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展财务杠杆的作用,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更好的为我国电力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周瑞闻ZHOU Rui-wen 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华东电力》 ISTIC PKU -2009年5期

[2]孟志敏 论解放思想在电力企业财务管理新形势下的作用 [期刊论文] 《会计之友》 PKU -2011年36期

[3]余婕 试析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难题之解 [期刊论文]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PKU -2010年8期

[4]隋卫娟 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浅析[期刊论文] 《中国电力教育》 -2010年28期

[5]蒋文华 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期刊论文] 《新财经(理论版)》 -2012年1期

水利财务管理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082-01

财务管理是指研究企业财务资源的获得、规划、控制和管理。具体地说就是企业为了达到既定的经营目的及实现预期的利润目标,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资金的筹措、形成、分配、运用、周转、收益和成本等全部过程的计划安排、预算控制、分析考核所进行的全面性管理。财务管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发展于20世纪,特别是在20世纪中期,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计算手段的迅速提高,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本文主要论述财务管理目标的有关问题。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与评价

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财务管理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所应达到的预期结果,它是企业整个财务管理工作的定向机制、出发点和归宿。确立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

财务管理目标是一个重要的财务理论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财务理论体系的构建,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财务实践问题,因为财务目标的规定直接决定了各种财务决策的选择。企业财务管理中心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一切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最具有代表性的财务管理目标为:1.利润最大化。2.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的主要目标可以理解为,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他们因为对财务报酬的期待而购买股票。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必须以股东的最佳利益作为经营的依据。

综上所述,最适用的财务管理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公司经营的主要目标构成了当代财务管理的基础性理念。所谓的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就是使得股票持有者或公司所有者的财富最大化,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股东对公司进行投资,以期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前提下获得最大可能的财富增值,因此,在评价竞争和投资机遇时,股东会对投资的回报和相应的风险加以权衡。

二、为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现代企业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

目前,现代企业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股利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面对这个问题,现代企业如何才能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进而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个最适用的财务管理目标呢?现代企业主要指股份有限公司,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来说股利政策的制定、实施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因为它是企业财务资源获得的源泉,财务规划、控制和管理的基础。具体地说就是企业为了达到既定的经营目的及实现预期的利润目标,对于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资金的筹措过程。

良好的股利政策是股份公司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是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基础。长期以来股利政策问题一直招致很多争论,争论的焦点就是公司所采用的股利政策是否会对股东财富产生影响,尽管股利政策对于股东的重要性一直尚无定论,但是有证据表明管理人员应意识到股利政策的重要性。这里将分析经理人员对于股利的态度,并考察在实务中可能会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此外,还研究了现金股利之外的股利形式。

1.传统观点,股利支付政策对股东财富有着重要的影响

股利政策问题在早期财务文献所接受的观点是股利政策对于股东来说是重要的,如果公司的投资和融资政策一定,公司应采用尽可能大方的股利政策,因为这才是公司最优的股利政策。考虑到股利支付水平会影响股东财富,因此对经理人而言股利支付政策是一项很重要的决策活动。

2.MM理论对股利政策的挑战

MM理论与前面所述的传统理论观点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MM理论认为并不存在最优股利政策,并且每种股利政策都是差不多的(也就是说,股利决策与股东财富是无关的),因此经理人员没有必要花时间去研究可采用的最合适的股利政策,相反应该致力于寻找并经营好有利的投资机会。

3.影响股利支付水平的因素

(1)投资和融资机会。面临良好投资机会的公司可能会设法保留更大比例的公司利润,如果公司在外部融资方面存在问题,那么公司就有必要留存收益来为投资项目融资。

(2)法律要求。公司法对公司可以以股利的形式进行分配的资金数额做了限制,法律规定股利只能用已实现的利润来向股东支付,实际上,可用于分配的最大数额是累积的经营利润(减去种种亏损)加上资产处置所产生的任何收益。

(3)贷款人权利保障条款。在贷款合同中可能会包括一些对于贷款期内向股东分配的股利水平进行限制的贷款人权利保障条款。

(4)盈利能力的稳定性。与盈利能力不稳定的公司相比,能够长期保持稳定盈利能力的公司往往更有能力向股东支付较高数额的股利。

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定位

财务管理目标是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企业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的必然选择。首先,财务管理目标应当与企业管理的最高目标保持一致。现代企业管理的最高目标是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所以我们应将推动企业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我们确立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首先考虑的问题。其次,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有助于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追求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优化。最后,财务管理目标必须是战略性目标与战术性目标的有机结合,即强调企业的近期与长远利益的有机结合。还要与质量、技术等其他管理目标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以求实现企业股东财富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各方利益要求,促进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有利于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许毓彬.企业家财务管理(第一版)[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11:289-291.

水利财务管理论文篇8

Abstract: In this paper,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refor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irst analyzes the main changes in the content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environment, and then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in water management of finance at the present stage, and puts forward the new period water financial management way,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related personnel innova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work.

Keyword: the new situation; water resources; financial management; problems; ways

中图分类号:F279.23

引言:随着国家相关预算管理、采购管理以及财政集中支付制度的不断完善,对于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实现水利部门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以及标准化,确保水利财政资金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已经成为现阶段水利财务管理的主要工作目标。因此,水利管理部门必须重视财务管理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创新管理模式与管理机制,不断强化对水利财务管理的监督控制,促进国家水利建设的不断进步。

一、水利财务管理面临的新形势研究

在水利建设领域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水利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新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水利事业资金来源渠道日益多元化。在传统的体制中,水利事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由国家财政拨付实现,资金来源渠道非常单一。但是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资金投入主体多样化已经成为当前的趋势,进行水利事业建设的资金可以通过财政部门、银行借贷、融资建设、以及水利基金等多种渠道获得,这样极大地提高了水利建设的灵活性,有助于缓解国家在水利事业建设上的财政紧张。但同时这也加大了水利管理部门的财务管理困难,对于水利部门的财务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水利财务管理工作所面临的国家财政基本框架不断完善。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财政制度的改革创新,预算、采购以及集中支付这三项财政管理工作的基础制度已经基本确定,进行水利财务管理也有了明确的标准语依据,这使得水利资金管理工作效率得以提高,水利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二、新时期水利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在新的水利建设形势下,由于部分水利部门未能及时调整管理模式,整体财务管理机制落后,导致水利财务管理问题存在较多漏洞,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水利财务管理模式落后,基础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部分水利建设管理部门长期以来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资金的拨付、使用以及评估均由国家相关部门管理,因此对自身财务管理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水利财务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而且开展水利财务管理的基础制度与落实措施也相当缺乏,在水利财务的预算管理、收支管理、资产管理以及财务报告分析等重点方面较为落后,制约了水利财务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水利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力度不足。内部控制是监督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保证水利财务管理工作依法、规范以及合理开展的重要保证。但是部分水利管理单位在财务内控工作开展过程中,执行力度不足,内控工作基础较差,内部审计工作未能得到有效开展,导致内控工作对于财务管理的监督指导职能十分有限,也难以形成对水利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制约,进而导致财务违纪违规问题时有发生。

3.水利财务管理工作整体水平较低。在水利财务管理工作方式上,受管理制度以及工作人员能力水平的影响,管理工作模式整体陈旧不科学,工作效率较低,导致财务会计工作整体水平较低,预算编制不合理,财政资金收支控制不严以及财务科目混乱等现象经常出现,对于实现水利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与规范化形成制约。

三、新时期水利财务管理优化途径分析

由于受到水利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工作方式以及人员水平等各方面问题的综合影响,水利财务管理现状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的新要求,必须对财务管理进行优化革新,具体开展措施可以在以下几方面执行:

1.建立健全水利财务管理制度。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水利财务管理工作的变化,水利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参照《会计法》、《会计准则》以及《预算法》中等有关的规定,建立符合自身条件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基础。其次,应该确保指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得到切实的落实,因此必须建立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管理制度以及财务管理工作考核制度,将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与创新。

2.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开展水利财务的内部审计工作。内部控制工作的实质就是保证财务管理工作严格依照国家法律、单位制度开展,并最终实现财务管理的最优化。因此,水利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单独设置内控管理部门,并赋予相应的职责权限,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对水利财务管理工作形成强有力的控制工作。与此同时,在内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有重点的对水利财务工作进行内部审计,及时总结分析现阶段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确保水利财务会计信息的准确性,通过内部审计以及监督,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工作的作用,保证水利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

3.进一步推进水利财务预算管理。在新的水利建设形势下,水利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充分重视预算管理对财务管理的指导与控制作用,将财务预算作为规范、约束以及控制水利建设的依据。在水利项目建设过程中,优化预算编制方式,确保预算的准确性,能够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此外,应该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的执行力度与预算监督考核,保证预算编制计划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对水利财务部门的资金管理形成控制,严格依照法律政策以及项目审批依据开展项目建设,最终实现水利财务资源的高校利用。

4.建立相应的水利财务管理考核体系。由于财务管理没有管理实体,因此反映财务管理工作成效必须通过相应的财务管理体系,必须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通过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量化的考核,进而督促水利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评价指标的选择,需要注意的是首先对于水利财务管理工作的评价具有代表性,其次与水利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财务管理现状以及日后工作开展需要补充全面的地方。

5.对水利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教育,明确新形势下的财务管理重点。首先,必须使水利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熟悉国家各项法律以及政策,严格按照《会计法》等中的相关规定开展水利财务管理工作。其次,应该定期针对近期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总结分析,是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及时发现财务工作过程中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工作方法。第三,针对财务会计理论知识以及工程财务管理等方面,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提高水利财务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促进水利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形势下国家对水利建设事业制度改革工作不断推进,新的环境对于水利财务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利财务管理作为水利建设单位管理的重要内容,优化水利财务管理对于促进国家水利建设事业的不断前进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水利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仔细分析新形势下的变化,并总结自身在水利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通过不断制定相应的改革完善措施,适应新形势下水利建设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推动水利建设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兴东 水利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期刊论文]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11).

水利财务管理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在企业财务管理当中,需要管理者能够对财务风险管理有一定的预知性,能够全面的了解风险管理的来源以及特征。管理者要在此之上,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的预防措施,即使企业的资金依然会受到一定的损失,但是一定要将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的程度,从而,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

一、对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1.对各高校中财务管理课程理论研究

财务管理是一门需要很强的实践性的课程项目,这就需要老师在教授财务管理时,不能够只进行理论教学,从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老师一般都是以教材为教学工具,在课堂上系统的对学生讲授财务管理理论知识。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却降低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2.对高校中财务管理课程实践研究

老师在向学生讲授财务管理时一般都是在学校进行,在进行实践教学时缺少了一定的真实性,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财务管理系的学生在校外实习时,却因为在没有任何的资历,企业单位是不可能给学生一个财务决策者的身份,只容许学生查看关于财务管理的相关资料或者是财务会计。因此,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本得不到提高。

二、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

1.由于一直受到我国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有的还一直残留着传统的管理方式。比如:在进行财务管理时,财务的职能依然是传统的分工模式;在设计企业的财务流程时,利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是根本不能准确的计算出企业的财务以及企业的经营状况不能得到真实的反映;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看,企业不断进行一定的改革,而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是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以及企业内部的发展,也不能够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

2.我国的企业一直都是以传统的分工分层结构来构建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但是,这种生产模式已经适应不了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要求。传统的企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以集权的方式呈现的,很容易导致在进行财务分工时分工细密,在一定程度上复杂了企业的管理。企业进行生产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但是得到的生产效率却非常低下。

3.现代企业管理者由于一直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出现一些无用的单位部门的分化还有财务分流的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造成了企业部门为了达到相互平衡和制约的关系,将企业的完整财务系统分割成了达到每个部门为了获得自身利益的工具。从而企业的财务部门成为了集考核和核算为一直的职能部门。在每一个企业当中,员工的业绩水平都是由领导所决定的,所以员工在进行工作时,只为了满足领导的喜好,不断让领导满意;但是,很少考虑顾客的需求,顾客的满意程度都与他们无关,导致财务部门在进行财务管理时遇到空白的或者重叠的管理工作时,很难达到财务标准的要求。

4.随着现代化信息的不断发展,各个企业也相应的引进了信息化手段。在目前我国的大部分企业当中,只是单个部门引用了信息化。并且,这些拥有信息化的部门在进行工作时,只知道独自使用。信息化的少数以及独自享用造成了企业成为了信息孤岛,在进行财务管理时,缺少了一定的网络信息平台,无法做到信息资源的共享。

三、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

1.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当中,可能会受到企业的外部或者是内部的影响,导致未来企业在即将获得经济效益时会产生一定的变数,或者是因为这些变数造成企业产生赔偿或者是要破产的现象,这些我们都可以称为财务风险。目前,我国的企业集团通常都呈现着共同的现象,就是集团都是由多个企业组成的,各个企业的成员组成了集团的成员。在每个企业当中,各个成员身上都存在了或多或少的风险,何况是存在着多个企业的成员的集团。在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控制时,要企业的各个成员对各自财务进行一定的分析与管理,然后对财务风险进行一定的控制。在对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进行控制时要对企业中各个部门的业务进行控制以及一定的财务风险管理。

2.企业经营者在对财务风险管理时要制定一定的财务战略。企业经营者要根据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决策。经营者在对财务进行分析后,要针对企业能够在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并且能够使企业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从而制定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发展战略。同时,企业要不断的创新,进行有效的改革,使企业能够顺应时代潮流。

3.一个企业必须要具备优秀的企业文化。一个有着优秀的组织团队,有着合理结构的企业,在一定程度上都表明了这个企业有着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优秀企业文化的支撑。所以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时,要提高企业文化,提高企业每个员工的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

4.企业若想使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就必须要运用一定的信息化技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技术,促进管理手段的发展。

5.管理人员要提高对财务的预算水平。在对企业财务预算时不能只是从单一的方面进行提高,需要全方位的进行财务预算。这就需要预算人员要对企业财务的一切相关活动进行一定的安排与分析,然后通过预算管理,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在最大限度上发挥企业的管理水平。

6.企业经营者在进行资金运作时,要对资金运作的过程实施严格的监管,对资金的流向地也有进行相关的调查和分析,要进行有效的安排和控制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

7.会计是财务管理中最主要的人员,会计在对财务风险管理时,要对会计中的流程进行全面分析与设计,必须要保证会计流程中各个环节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

四、总结

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水平,要对财务管理中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提高财务风险管理的防范措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水利财务管理论文篇10

一、引言

近年来,公司治理文献重点关注公司管理层行为,包括财务松懈(Financial Slack)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公司行为理论(Cyert 和March,1963)和资源基础理论(Penrose,1959)认为,在瞬息万变的经济发展中,财务松懈扮演着稳定公司绩效,促进公司适应环境的变化,有益于提升公司绩效[1]。然而理论(Jensen和Meckling,1976)却认为,因两权分离,管理层倾向于浪费或挥霍冗余财务资源,产生成本,有损公司绩效[2]。上述对财务松懈截然不同的观点,源于对公司管理层的定位不同。组织理论认为,管理层会积极利用财务松懈资源进行有助于公司绩效提升的投资、革新,并把管理层定义为促进变革、提高绩效的引领者;而理论却认为,管理层利用财务松懈资源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从而产生成本,有损公司绩效,并把管理层定义为者,是股东的代言人。

财务松懈是利是弊,因国外学者究视角不同,至今尚无一致结论。众所周知,我国属于新兴加转型的经济体,那么我国上市公司滞留财务松懈水平如何?终极控股股东不同,滞留财务松懈水平是否不同?在宏观环境发生突变(波动)时,财务松懈是促进公司绩效提升还是有损公司绩效?鉴于此,本文以公司外部环境突变——现今全球性金融危机为研究背景,选取我国2007至201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剔除金融行业,下同)数据,利用财务松懈(FS)、资产报酬率(ROA)、净资产收益率(ROE)、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ENEPS)等财务指标,验证上述问题。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分析

(一)财务松懈与自由现金流量

1.财务松懈内涵界定:财务松懈(Financial slack)是Myers(1984)在论述新融资优序理论时首次提出,指出融资优序理论成立的一个前提是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财务松懈,才能保证企业在筹措外部资本时优先考虑债务融资[3]。Ang和Straub(1998)以资源基础理论为研究视角,认为财务松懈是过剩的财务资源。财务松懈是组织冗余(Organizational slack)的一种主要形式,这些资源是组织已经获得但并没有指定用途,管理层可以自主使用 [4]。Brealey等(2000)宽泛的把财务松懈定义为“财务松懈是指现金、有价证券、随时可出售的资产、容易进入债券市场或向银行进行融资,随时获得基本需要的保守的融资,并使潜在的借款人把公司的债务作为一项安全性投资”[5] 。国内学者沈艺峰、沈洪涛(2004)将“Financial slack”译为“闲置财务资产”,并把企业现金余额、短期证券以及发行无风险债的能力之和称为闲置财务资产[6]。

从文献中看出,财务松懈具体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冗余财务资源,一类是松懈行为。冗余财务资源是指没有指定用途,管理层可以在经营过程中,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投资机会的出现自主使用的资源,主要有货币资金余额、短期有价证券、随时可出售的其他资产、备用负债能力;松懈行为是指在两权分离、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管理层利用冗余财务资源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如懈怠不努力、厌恶风险、在职消费等。

2.自由现金流量与财务松懈内在联系:)自由现金流量(Jensen,1986)是指企业在满足了净现值大于零的所有项目所需资金后的那部分现金流量。因国内外学者研究视角不同,自由现金流量与财务松懈至今尚无同一内涵。Smith和Kim(1994)研究认为,尽管财务松懈和自由现金流量具有精确的和独特的定义,但是,从经验上区分两者的概念是非常困难的[7]。自由现金流量是指企业满足净现值大于零的所有项目投资资金需求后的冗余现金流,这部分冗余现金流,将囤积在企业内部,形成自由现金存量,即为企业冗余财务资源。财务松懈主要是指没有被企业指定用途的闲置财务资源以及尚未利用的举债。从企业资源视角来看,自由现金流量与财务松懈是一种冗余财务资源;从管理层行为视角来看,囤积自由现金流量或冗余财务资源,均有诱发管理层松懈行为的可能性。因此,下文研究中,用自由现金流量测度方法间接表征财务松懈。

(二)资源基础理论与公司行为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将财务松懈视为没有被组织利用的资源,这种资源为组织带来竞争优势,促进公司革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行为理论认为组织是由不同个体组成,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尽一致,容易产生摩擦与矛盾,公司管理层可以利用冗余资源来减少组织与个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矛盾缓解的催化剂。因此,资源基础理论和公司行为理论认为财务松懈吸收了组织内外部环境不利波动,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起着稳定局势的作用,为公司持续经营提供物质储备,财务松懈是冲突缓解器;财务松懈减少了组织内部的不必要的冲突,是组织解决矛盾的工具。正如Moch和Pondy(1977)所说,当财务松懈存在时,组织中的各种问题将会迎刃而解,财务松懈提供了公司革新活动中所需的资金支持,推动公司革新,促使企业更好地适应环境,并且可以使公司顺利推行全新战略下的新产品、新市场,而不必有太多的担忧,据此,财务松懈是革新的助推器。财务松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国外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Latham和Braun(2009)选取2001-2003年美国软件业为样本,研究经济衰退与恢复时期财务松懈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衰退初期公司拥有财务松懈越多,那么在经济衰退后期公司绩效的恢复率越高,在经济衰退初期企业拥有财务松懈越少,那么在经济衰退后期公司的绩效恢复率越低[8]。Sanghoon Lee(2011)以美国公司1990-2008年间的数据组为样本,研究了财务松懈如何影响公司绩效,实证结果表明财务松懈促进公司绩效提升。资源基础理论与公司行为理论认为财务松懈是环境波动的吸收器、矛盾解决的工具、公司革新的助推器,财务松懈促进公司绩效提升。

(三)理论

理论将财务松懈看成是公司内部的不必要耗费,减少财务松懈资源就可以提升公司绩效。公司内部最大问题就是由于两权分离而导致的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冲突,股东冀求公司价值提升,而经理层却追求自身的利益。因此,为了使经理层和股东利益趋于一致,适当的公司治理监管机制是很有必要。但是,在缺失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情况下,管理层将会运用公司资源来追求自己的私利,也就是说,随着公司财务松懈资源的增加,管理层的束缚力会相对减少,管理层更可能投资于劣质项目(Jensen,1993)。由于冗余财务资源将诱使管理层耗费股东更多的资源来追求私利,直接损害公司绩效。Piccolo等从理论观点出发,审视了市场竞争对企业松懈资源的影响,且结果证实,利润导向型契约将会减少冗余资源持有量,提升公司资源使用效率。Kornai(1979)提出的预算软约束观点,并指出,因预算软约束而引起的公司内部的冗余资源(尤其是国有资产),导致了企业的低效率。

理论提出了与资源基础理论和公司行为理论截然不同的观点,认为财务松懈资源越多,管理层越松懈,直接损害公司绩效,即财务松懈有损公司绩效。

(四)终极控股股东差异

La Porta等(1998)将公司实际控制人分为五种类型:家族或个人、政府、股权分散的金融机构、股权分散的公司和其他。我国上市公司大部分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终极控股股东具有国有性质,因此,本文将我国上市公司按照终极控股股东的所有权差异区分为国有控股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其中国有控股公司按照实际控制人具体范围划分,主要分为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国家部委和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三类;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按照实际控制人不同,主要分为自然人、外商、外资、集体、乡镇等控股上市公司。已有研究发现,上市公司终极控股股东不同,公司经营战略、决策与公司治理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

三、研究假说

我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资本市场体制、制度等距离西方成熟资本市场还有一定差距。对国有控股公司的财务管理基本上由国资委采取间接管理、事后管理、分类管理,难免存在粗放、行政等色彩。已有研究发现,对国有控股公司的管理存在约束主体不到位,内外部监管机构不健全,行政干预时有发生,“越位”现象仍存,国有控股公司存在“内部人控制”等现象。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

假说1: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财务松懈水平显著高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我国国有控股公司在多个行业占据垄断地位, “股东父爱”思想比较严重,公司管理层“等、靠、要”的思想依然犹存,鲜有退市等压力,势必诱发管理层思想懈怠、不思进取。与国有控股公司相比,非国有控股公司产权更清晰、经营目标更单一、以市场为导向,更加注重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较少受资历、行政干预以及上下级关系影响。结合上述理论论述,我们提出:

假说2:当宏观环境突变(波动)时,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比,持有较高财务松懈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绩效显著低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现今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企业外部竞争环境日趋激烈,对企业发展与生存提出巨大挑战,许多企业投资规模缩减,甚至申请破产保护,但是也有部分企业适度持有财务松懈,合理规避风险,抓住新的投资与获利机遇。因此,适度财务松懈有利于企业控制风险,减少绩效波动;财务松懈过度或不足均不利于企业控制风险,势必加剧公司绩效波动,由此,我们提出:

假说3: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相比,滞留较多财务松懈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绩效变动幅度显著高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四、研究设计与数据验证

为验证上述假说,本文选取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1年年报数据,以自由现金流量间接表征财务松懈,计算国有与非国有公司财务松懈水平,考察我国上市公司遭受外部环境突变(波动)时,财务松懈对公司绩效的影响。

(一)数据选取

本节数据来源于国泰安服务中心数据库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年至2011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与报表附注,按照终极控股股东所有权差异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和非国有控股公司两个样本,样本分布见表一。

(二)指标选取

1.财务松懈水平指标

借鉴符蓉的研究[9],选取自由现金流量与期末总资产比来测度公司财务松懈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财务松懈占期末总资产比(FS/A)=(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发行债券所收到的现金+借款所收到的现金-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期末总资产

2.公司绩效指标

(1)总资产报酬率(ROA)=净利润 (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 2

(2)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 (期初所有者权益+期末所有者权益)2

(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ENEPS)

(三)数据验证

按照上述指标内涵,分别计算国有与非国有公司2007至2011年财务松懈水平与两个样本ROA、ROE与ENEPS均值,最后计算两个样本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标准差。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一。

(四)数据分析

1.国有与非国有公司滞留财务松懈水平比较:通过表一发现,国有公司内部滞留财务松懈水平均值自2007年至2011年均高于非国有公司,说明国有公司管理层更乐于囤积冗余财务资源,符合假说1,即国有公司财务松懈水平显著高于非国有公司。

2.国有与非国有公司绩效比较:由表一发现,国有公司ROA、ROE与ENEPS均值在2007至2011五年间均低于非国有公司,以此得出结论,内部滞留较高财务松懈水平的国有公司在宏观经济环境突变(波动),并没有缓冲外部环境突变(波动)给公司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其绩效显著低于持有较低财务松懈水平的非国有公司,从财务松懈与公司ROA、ROE与ENEPS均值折线图中能清晰看出(见图一、图二、图三),符合假说2。

3.国有与非国有公司绩效变动幅度比较:我们通过计算国有与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的标准差(见表一、图四),选取该指标主要目的是不考虑公司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更能反应出公司主营业务以及管理层努力的结果,而标准差指标就是反应组内个体间的离散程度,标准差数值越大,表示变异(变动)程度越大,反之,表示变异(变动)程度越小。从表一与图四看出,持有较高水平财务松懈的国有公司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标准差显著高于非国有公司,符合假说3。

(五)显著性检验

1.滞留财务松懈水平检验:从国有与非国有公司财务松懈变量显著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财务松懈指标(FS/A的Levene检验的F值达到显著差异,F=11.250,p=0.001

2.公司绩效检验:国有与非国有公司绩效指标显著性检验结果可以看出,ROA、ROE与ENEPS方差同质(三指标经Levene法的F值检验结果的p值均大于0.05,未达0.05的显著水平),三指标“假设方差相等”中的t统计量的p

3.公司绩效变动幅度检验:采用国有与非国有公司财务松懈变量2007至2011年度均值与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每股收益变量2007至2011年度标准差进行配对检验。从检验结果中发现,显著性检验概率值p=0.000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全球性金融危机为时间窗口,考察我国国有与非国有公司财务松懈水平以及财务松懈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发现国有公司滞留财务松懈水平显著高于非国有公司,绩效却显著低于非国有公司。过度财务松懈加剧了绩效波动,财务松懈未能缓冲(吸收)外部环境突变(波动)而促进绩效提升,而是障碍公司绩效提升,研究结论支持理论。上述结论具有以下启示:一是财务松懈不是充当环境波动吸收器、矛盾解决工具以及革新助推剂,而是充当管理层自利的诱发器;二是囤积财务松懈,诱发了管理层财务松懈行为;三是应高度关注财务松懈资源,加强公司治理,防范财务松懈行为风险。我们认为,加强公司冗余财务资源的管理与监管,公司管理层应科学管理冗余财务资源,实现财务资源高效配置,不断提升公司绩效,最终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公司财务松懈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局限主要有:一是按终极控股股东所有权性质差异区分国有与非国有公司未能贯彻到样本检验中;二是仅考察冗余财务资源对公司绩效的影响,未能考察备用举债能力、尤其是两者合力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三是未能深层次揭示财务松懈对公司绩效的作用机理。上述局限有待进一步研究验证。

参考文献:

[1]Sanghoon Lee. How Financial Slack Affects Firm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US Industrial Firms[J]. Journal of Economic Research. 2011 .16: 1-27

[2] Jensen,M.C. & Meckling,W.H., Theory of the Firm: Managerial Behavior, Agency Cost, and Owership Structure,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306-360

[3]Myers S. C., & Majluf, N. S.,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irms have Information than Investors do not Have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84(13):187-221

[4]Ang, S. and D. W. Straub. Production and Transaction Economies and IS Outsourcing: A Study of the U.S. Banking Industry[J].. MIS Quarterly 22, 1998. 535-555

[5]Brealey,Myers,Partington,Robinson. Principles of Corporate Finance,1st Australian Edu,McGraw-Hill,Sydney,New South Wales. 2000.

[6]沈艺峰,沈洪涛. 公司财务理论主流[M].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0

水利财务管理论文篇11

水利建设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一般来讲,水利建设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其种类繁多,且具备公益性与生产经营性,故其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处理难度较大。本文笔者就我国现阶段水利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所凸显的主要问题及其相应解决对策阐述如下。

1、精细化财务管理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我国水利建设中的财务管理在单位管理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一般来讲,水利建设中的财务管理需要准确理顺具体的产权关系,妥善做好各类资金的管理工作,保证财物安全,为以后财务监督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但当前形势下,我国水利单位管理工作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理念,精细化管理水平不足,各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杂乱粗放,且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形同虚设,大多数领导干部均未遵照管理规定办事,无法起到带头作用,财务管理工作整体混乱,导致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大量浪费。对于水利单位自身来讲,其财务来源主要为国家财政部门的预算资金拨款,其财务管理工作在其内部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所以水利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需树立并严格遵循精细化管理理念,实施精细化预算编制、执行与调整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针对以上所述的水利单位缺乏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的问题,水利单位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①做好提前调研工作,在水利单位编制资金预算前期,展开全方位的调研工作,对单位内各部门和各工程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和预测,并深入基层,进行积极论证,将各笔资金的使用情况细化至各项目和每位工作人员身上,保证各项资金预算指标均切实符合水利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②精细化预算执行,在前期调研后,以既定的预算指标和文本为基础进行预算执行,且各项执行行为均需以相应的文本资料作为科学依据,方便其财务管理与事后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③在预算编制和执行后,水利单位还需建立预算执行考核机制,加强对其管理工作效果的考核力度,并明确各项考核指标与重要内容,完善奖惩制度,实行资金预算前期调研、编制、执行与后期监督的精细化财务管理。

2、规范财务收支管理

现阶段,我国许多水利单位中的资金预算管理机制不完善,大多数均未将预算外的资金收入纳入预算当中,财务收支无法统一管理与核算,且少数人还会隐瞒或私自占有其他资金收入,中饱私囊,此种财务腐败行为可对水利单位造成严重性的内部危害。同时,水利单位的财务支出缺乏科学、严谨的财务支付审批制度,无法合理安排资金运用,票据报销工作中还存在审批工作不完善、不规范,费用结算延迟等许多问题,且资金支出审批工作过于随意,导致单位资产大量流失。面对以上这种情况,水利单位需重视内部财务活动的统一管理工作,以强化其全额预算单位财务管理,顺应现代化财务管理的主流发展趋势。首先,单位内部需制定严格的财务支出审批制度,只有符合单位规定、处于审批范围内的资金支出才给予报销,且报销工作需严格遵守相应的报销程序,保证各项财务支出均具备合法单据,之后经相关主管、经办人、单位领导审批同意和签字,审核无误后给予报销。其次,对于特殊的重大经济项目支出,需采用领导干部集体决策或联合签署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尽量减少不合理开支,避免资金浪费。再次,水利单位内部需树立“服务”理念,秉持其公益性特征,坚持为市场服务,预防水利单位转变为个人谋私的工具,对于资金截留或私自占有等行为坚决抵制,发挥其内部监控职能,以规范财务管理,增强单位内部的管理水平。

3、重视财务管理员工的再教育

由于受到水利事业单位自身社会性质的影响,目前我国水利单位中财务管理员工的管理理念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其日常工作均为简单的会计核算,缺乏对财务预算风险的管理能力,且大多数财务管理员工的财务知识结构不全面,且未及时学习不断更新的会计知识与国家财经法规,与外界交流较少,整体业务能力较差,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不符合新时期的发展需求。同时,有些水利单位不重视财务管理员工的在职学习,并未开展内部学习活动和员工培训,导致财务管理员工缺乏专业性指导。整体来讲,水利单位财务管理员工在其财务管理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以及工作创新等方面均存在很大短板。针对以上问题,水利单位需重视财务管理员工的业务培训与在职学习(即继续教育),以提高其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具体对策如下:①在单位内部定期组织财务管理员工培训,增强其财务理论知识储备及其业务操作技能,并采用内部讨论法,探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并为财务管理工作提出科学、合理的工作建议。②指导单位内财务管理员工积极参与在职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我国最新颁发的财经法规以及相关税收政策等,并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调整相应的财务制度与财务核算工作。③建立健全水利单位内部的绩效考核机制与奖惩制度,增强财务管理员工的竞争意识与工作主动性,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能够积极投入到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

4、加强单位财务监督监管力度

当前形势下,我国许多水利单位财务管理中的财务监督监管工作均存在以下问题:①对单位法人代表、财务员工以及工程项目等各部门的职责分工不明确,大部分单位仅有出纳报账人员,但缺乏专业的会计审查与核算人员。②由于工程项目建设与单位法人代表、财务管理人员往往分隔两地,其所委托的财务监管工作无法及时落实,监管效果较差,易导致单位财务支付与实际的项目进程出现不符或不一致的情况,增强单位财务风险。③单位内少数权力人员私自克扣、虚报或挪用项目建设资金,此时财务管理人员未充分发挥其财务监督监管作用,造成国有资金流失。财务监督监管工作是水利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可督促单位内各方面工作或活动符合既定程序与规章制度,促进各项活动的合法化管理行为科学化,对规范单位组织财务活动,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和纪律,改善其财务管理工作,保证单位实现收支预算等均具有积极意义。所以,现阶段我国水利单位需大力加强单位财务监督监管力度,以增强其财务管理效果。首先,需用开放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单位的经营管理工作,增强其财务管理的紧迫性,并通过深入分析与多方位研究,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单位财务管理、审查和监管的新方法或途径等。其次,需从单位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并掌握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重难点,并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积极探讨相应解决对策,以取得理想的工作效果。再次,将财务监督监管工作贯穿水利单位项目建设财务管理始终,积极发挥其审查、纪检等监督作用,保证财务审计工作的“公正”与“客观”。最后,定期组织相关部门或专业财务监管人员对单位内财务工作进行联合检查、审计和监督,及时修正或改进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不当之处,以推进水利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稳定、健康和快速发展。总之,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水利单位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缺乏科学财务管理理念、财务收支管理不规范以及财务管理员工专业技能有待提升等诸多问题,整体管理效果不乐观。所以在新时代环境下,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水利单位需从加强精细化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收支管理、重视财务管理员工的再教育以及加强单位财务监督监管力度等多个方面进行努力和改进,以加强其财务管理力度,完善管理机制,促进我国水利建设的快速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新平.浅析水利工程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04)

[2]许行军.新形势下我国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2010(12)

水利财务管理论文篇12

2水利施工企业财务风险来源分析

结合我国水利施工企业的运营特点来看,企业的财务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筹措资金、长短期投资、分配利润等都可能产生风险,根据风险的来源可以将财务风险划分为:

(1)筹资风险

筹资风险指的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筹资风险主要包括利率风险、再融资风险、财务杠杆效应、汇率风险、购买力风险等。

(2)投资风险

投资风险指企业投入一定资金后,因市场需求变化而影响最终收益与预期收益偏离的风险。企业对外投资主要有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

(3)收益分配风险

收益分配风险是企业财务循环的最后一个环节。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两方面。留存收益是扩大投资规模来源,分配股息是股东财产扩大的要求,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矛盾。企业如果扩展速度快,销售与生产规模的高速发展.需要添置大量资产,税后利润大部分留用。但如果利润率很高,而股息分配低于相当水平,就可能影响企业股票价值,由此形成了企业收益分配上的风险。因此,必须注意两者之间的平衡,加强财务风险监测。

3水利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控策略分析

3.1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分析

经过风险分析。管理者已对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和潜在损失进行了科学全面的识别.并对损失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的严重程度予以了估计和预测。而如何有效地处置这些风险,则是水利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问题。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进行,宏观方面主要是针对集团公司对所有财务活动均有影响的风险的防范,而微观方面则是分别对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运营风险和分配风险的防范。宏观方面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要做好下面几个方面的工作:

(1)树立动态分析观念,提高企业财务实力:

(2)培养经营者的风险意识及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

(3)建立科学的财务预测和风险监控机制:

(4)密切关注和把握利率、汇率的变动:

(5)建立财务风险防范的措施:

(6)加大对子公司财务监管力度,使所有者权益能保值增值微观方面主要从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的管理以及收益分配风险的管理。采取的传统的技术手段主要依赖于水利施工企业财务对风险的规避。水利施工企业财务风险规避,是指在某项可能的财务风险发生之前,通过分析和判断该风险产生的条件和因素,发现该项财务风险可能会给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较大的损失,因而有意识地采取回避措施,主动放弃或拒绝承担该项风险。

3.2企业财务风险预控机制分析

风险控制机制要发挥预期的作用,必须从机制上进行系统设计,实现监测、诊断、治疗的功能。一个完备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包括风险分析机制、风险处理机制、风险责任机制。三种机制形成良性的动态循环,共同保证企业战略的实现。

(1)风险信息收集机制。引入风险控制机制的前提条件是建立灵活高效的信息系统。包括畅通的信息收集渠道、完善快捷的信息传递渠道。这个系统应是开放性的,不仅有财务人员提供的财会信息,还有其它渠道的信息。企业可以建立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以处理大量的数据,进行大范围的比较,包括同企业、同集团、甚至同行业。

(2)风险分析机制。风险分析机制有两个要素:先行指标和扳机点。先行指标是用于早期评测运营不佳状况的变动指标。扳机点是指控制先行指标的临界点,也就是预先的应急计划的起动点。先行指标的分析可以运用财务预警模型,财务预警模型可分为定性预测模型和定量预测模型。常用的定性预测模型有“A记分法”、标准化调查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等;常用的定量分析法有一元判定模型、多元线性判定模型、联合预测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等。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