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合集12篇

时间:2023-05-15 16:15:50

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篇1

引言:

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我国教育逐渐从“封闭式教学”向“开放教育”形式转变,这种教学体制的变化发展是我国现代社会人才发展趋势的重要体现,引导我国高校人才教育逐步向着多元化,科学化以及实用化发展,促进我国教育发展模式的逐步合理化发展。

一、开放教育

开放教育是相对于“封闭式教育”模式而言[1],开放教育指在在教师教学目标内容设定,教学课堂模式,教学氛围,学生学习模式第三方面的开放式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使现代互联网技术与社会人才需求相连接的教育新形势。开放教育的最大特征是“开放”[2],包括:教学形式,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关系等多方面的创新发展。将开放教育应用到《基础会计》中能够丰富教学课堂内容,转变教学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氛围,推进我国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二、当前我国《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1、《基础会计》教学中开放教学课堂应用范围小

当前我国《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开放课堂范围较狭隘。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主要的理论教学模式,教师是《基础会计》教学中的教授者,课堂互动性较低,学生对会计基础理论的理解受到教师个人理论知识和思考模式的限制,导致学生对会计基础理论的理解程度较肤浅,缺少对理论知识的正确理解。长时间采取这种固定的理论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教师的理论依赖性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我学习意识逐渐丧失,开放教育的应用范围也会逐步缩小。

2、学生自主学习范围应用程度低

传统《基础会计》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较低,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地位严重影响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由于学生主要对教师教授的理论知识进行死记硬背,缺少深切的理解,导致学生在课后学习中无法对专业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学生在对会计基础知识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中,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范围也进一步缩小。

3、教师教学注重理论,实践性较低

教师进行课堂基础会计教学中为了应对应试考试往往只注重对学生基础会计理论知识的讲解,缺少对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培养,例如:某高校开展《基础会计》教学中对会计珠算应用中的珠算实际操作作为课后作业[3],而课堂只采用教师示范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严重降低了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兴趣。这种教学形式能够保障学生在死记硬背的基础上取得优异的应试成绩,由于学生缺少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导致学生的跨级基础知识应用与会计实践之间形成段当,不利于学生将会计基础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影响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

4、互联网在开放教学中依赖程度较高

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与发展在我国现代教育中的应用程度进一步提高,但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开展《基础会计》教学中以互联网课件的应用程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教师在课堂中应用的作用,导致教师对互联网教学课件的依赖程度较高,不仅导致教师的教学中缺少教学创新,同时也使学生对基础会计中的理论知识的理解难度增强,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创新应用开放教育在《基础会计》中的教学研究

开放教育是我国教育逐步发展的重要形式,从我国当前开放教育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实现开放教育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本文主要从“教师、学生、课堂”[4]三方面入手对开放教育的创新应用的探究。

1、从教师角度而言

1)开放教育形式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课程认识的基础首先,开放式教育在《基础会计》中的创新应用作为教师创新教学形式的重要基础,教师应用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内容扩大了教师备课的知识范围,教师能够在教学前期进行更加充分的备课准备,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知识资源,实现会计教学中的相关教学知识点与现代新会计法规的应用以及社会需求之间同步更新,教师应交知识开放扩大了学生对会计学科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会计学科的认识程度,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专业认识。例如:教师通过课堂开放式引导[5],扩大了学生对会计学科的相关学科进行积极引导,拓展了学生对基础知识认识范围。2)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简单化”,达到预计课堂教学目标其次,创新型开放教育形式为教师的教学内容提供多种多样的教学目标实现手段,开放式教育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程度能够将现代计算机手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知识的入门课程,课程设置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内容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会计结构体系,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框架,是学生后期会计知识学习的基础,因此,《基础会计》中有大量的晦涩难懂的教理论知识,传统会计课堂主要采取“学生死记硬背”的形式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记忆,这种“填鸭式”[6]的教育形式不仅为学生造成沉重的课业负担,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困难。开放教育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对抽象知识的讲解提供了课堂助手,教师能够恰当的应用多媒体能够将枯燥理论知识变成“结构化”,提高学生的兴趣,实现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例如:某高校教师应用互联网技术将会计在金融管理中的作用,以及对会计在经济管理体系中的整体构架以树形图的形式开展《基础会计》教学中,实现新课教学中学生首次感知的正确引导。3)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实现教学形式创新再次,开放教育在会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引导教师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程,实现我国现代高校教学形式创新发展,促进我国现代教育彻底转型发展。基础会计教学中一方面注重对学生会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的理论构架;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能够在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践应用,实现学生会计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实践经验的同步积累。开放教育使教师进行《基础会计》课堂教学内容的设定时能够从注重注重“理论”向着“理论+实践[7]”的教学目标的设定,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实现现代高校教学中多种形式的应用,促进基础会计教学课堂的活跃应用。4)积极引导下学生树立良好的自主学习管理的会计意识最后,开放式教育模式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形式,为教师实现课堂角色转变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开放式教育在《基础会计》教学课堂中的应用能够使教师的教学融入到学生中,形成融洽的师生管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教学内容设定,这种开放教育形式不仅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使教师进行课堂设定时与班级中大部分学生接受程度相符,辅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课堂学习范围,逐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会计培养意识。例如:某高校会计专业教学实施开放教育进行《基础会计》教学,教师通过几堂会计课堂交流[8],发现应用“小组讨论形式教学”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会计知识的掌握,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对基础会计理论的创新应用,因此,教师在以后课《基础会计》中,经常采用“小组讨论形式”开展教学。

2、从学生角度而言

1)学生能够提高自身对专业的自由探究范围开放教育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能从学生角度而言,其一,学生能够提高对会计专业的知识的探究范围。开放式教育与现代互联网技术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增强,一方面,学生能够呢从教师课堂教学中实现对面专业知识的自由探索,教师能够及时将自己学习中存在的疑问进行及时反馈,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合理应用;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够通过网络课堂、课下小组讨论研究的形式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丰富了学生的课外学习的渠道。此外,开放教育能够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创新性发展,培养学生逐渐形成完备的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我检测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例如:开放教育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网络互动平台[9],学生能够应用《基础会计》教程软件进行专业知识深入探究,甚至开展“基础会计”相关论文探究,提高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的创新探究。2)启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二,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会计行业人才培养逐步向着“创新型”人才培养,开放教育在《基础会计》中的应用能够引导学生及时对我国《新会计准则》的认识,形成正确的会计管理应用意识。开放教育围殴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基础会计学习空间,学生在基础会计理论的同时没有相应的会计理论限制,实现学生将会计准则在实践中的应用,实现高校会计教学形式改革的实际意义。3)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形式多样化其三,开放教育在《基础会计》中的应用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形式。例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式采用情景模拟式的开放教学模式进行《基础会计》教学。学生依据教师布置的情景模拟教学任务进行课堂前期准备,学生对情景模拟中应用到的“核算账目”、“企业日常账本”准备[10],学生在课前准备过程中应用互联网,图书资料等相关理论丰富自身的会计理论,丰富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达到教师预计教学目标。

3、从塑造民主课堂而言

1)有助于形成“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开放教育的应用能够促进民主课堂的实现。第一,有助于形成“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开放教育的应用使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目标设定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同步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开展高效的基础知识学习,推进基础会计教学内容在专业知识中应用程度的进一步深入提高,学生能够充分利用教师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相关内容的合理掌握,提高学生课堂利用率,提好了学生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作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2)提高教学课堂合理利用率第二,开放教育在《基础会计》中的应用能够丰富教师教学课堂前的专业知识的准备,使教师对基础会计教学内容的进一步合理化安排,实现完备的会计基础理论云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融合;另一方面,开放教育能够降低学生在高校会计学习中的后期实践投入,学生能够将互联网的应用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连接,提高了学生对《基础会计》晦涩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提高课堂利用率。3)课堂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有序化第三,开放教育在《基础会计》中的应用于现代会计人才培养方向同步发展,开放式教育能够打破传统会计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中课堂教学内容安排中内容进行合理安排,丰富《基础会计》的教学课堂,推进课堂应用多样化发展。一方面,教师能够依据开放教育“开放”的特点,对学生进行首次感知的合理引导,积极引导学生将口耳眼等多重感官的合理应用,实现我国高校会计教学中课堂利用率的进一步提高,实现我国会计人才培养中理论发展实践能力同步发展。

四、结论

开放教育是我国教育教学模式逐步发展的重要形式,创新应用开放教育模式在《基础会计》中的应用能够积极引导我国现代会计人才培养中理论知识积累与实践能力的同步发展,实现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应用发展,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创新转型发展。

参考文献:

[1]康萍.远程教育自主学习条件下立体化电子教材设计——基于思维导图的方法[J].远程教育杂志,2015,05:107-112.

[2]邱德君,张晓坤.浅议EXCEL电子表格在管理会计教学实践环节中的应用[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2:39-42+45.

[3]邬展霞,赵世君.会计专业人才需求与信息化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J].新会计,2010,10:2-6.

[4]段贵珠,王志安.基层电大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与运行的探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5:20-24.

[5]韩素莹.电大开放教育会计学专科校内实践活动的形式与成效[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2,03:69-72.

[6]王红艳.变革下的本土化进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3.

[7]史莉玲.信息技术环境下项目课程的设计与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08.

[8]曹世凤.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D].暨南大学,2009.

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篇2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目的在于为国家选拔和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从学生本身来说,研究生教育为有能力、有愿望、有条件继续深造者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平台、机会和途径,由此决定了硕士研究生教育在教育培养理念、课程设置、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目标追求上都要与本科教育有所区别,但是,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却经常出现培养质量不高、缺乏特色、甚至本硕不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造成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对研究生教育的理念、定位、任务、着力点模糊不清。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突出特色,准确定位,核心是处理好“打基础”与“促拓展”的关系。

一、继续夯实基础,创造良好开端

众所周知,万丈高楼平地起,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明研究生培养离不开本科的“基础教育”,没有一个良好的基础,进一步的培养与发展就是空话,显然本科生时期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自不待言。可这并不能必然地得出基础教育就只是本科教育的任务,研究生教育就不再言及基础教育了。恰恰相反,本科的基础还只是一般的普遍性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研究生学习不仅离不开综合基础知识教育,还要进一步培养专业基础知识,不仅基础知识教育不能少,而且还要进一步拓展和加强。比如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等等,大学三、四年级接触到一定的专业基础教育,且不说这些学科能否使学生必要而充分地得到足够全面扎实必需的基础知识,就仅有的这些知识还会因教、学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教育效果难以令人满意,不可避免的会存在学生知识结构上的种种盲点、漏洞与缺陷,这些知识的短板、裂隙、薄弱环节所造成的隐忧短时期内看不见,直到未来进入更高层次、重大项目的研究工程,用到更复杂全面的综合知识要求时才能被发现,倘若如此,立时补!学也无法令人满意,不是时间不赶趟,就是因现学现卖不扎实,在知识上只获皮毛,难究其里,短期内无法达到现代日益复杂、高深、庞大又顶尖的科研课题更高要求,这是由基础知识教育的缓慢、扎实、深化、渐进的“天然”特点所决定的,而基础知识上的不足往往会限制甚至断送掉一个优秀人才继续前进上升的空间。要避免此类事情发生,未雨绸缪,决定了除了本科教育阶段加强基础知识教育以外,在研究生教育阶段,不仅要加强专业学科教育和科研能力、科研素质的培养,同样需要继续深化基础知识教育,查遗补漏,不断夯实基础,为未来的厚积薄发创造良好的条件。这在由大学基础教育向研究型教育转变的硕士研究生身上尤其明显和必要。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不可能和本科生基础教学一样,不可能再针对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去专门地去开设一门或多门的基础知识课程。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基础知识再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灵活性,在方法上也和本科教育有所不同,它不再是通过开设一门基础课程系统的去讲授,而是不断地在培养研究生基本的科研能力的过程中穿行,通过“史海钩沉”、前后联系、同顾复习、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的方式进行。也就是面对研究生教学,在专业知识教学时不断地联系该知识所直接联系或依赖的“前”基础知识,通过提问、讨论、作业等多种方法,设计教学,或者是在科研中结合科研课题,教师在科研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提问所涉及的基础知识,以检测学员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对于熟练掌握的知识点会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对于没有掌握或掌握不好的前知识还具有发现漏洞,予以弥补的作用。通过研究生教学中的知识穿插和反馈,让学生重“绕”故“地”,达到回忆、弄懂、加深、升华的目的,如此不断地夯实基础,为科研能力培养创造良好开端。以硕士研究生的自然辩证法为例:现代复杂性理论是新兴的知识点和热点,其知识的前身应该是线性理论,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如果直接就复杂性理论本身的概念、理论去给学员分析,往往效果欠佳,且学生在教学效果调查问卷中普遍反映此理论突兀孤立,深奥难懂,与以前所学是前后两张皮,联系不起来,有一种知识断层和“硬拐折“的嫌疑。通过调整,在教学中我们采取把复杂与简单、线性与变性、局部与系统、确定与不确定进行比较分析,联系以前传统的牛顿——拉普拉斯决定论这个学生皆知的知识点,由此出发,分析复杂性理论的由来与发展,既让学生复习了以前的基础知识,又让学生看到的新理论与前基础理论的区别和联系,且深化了对新理论内荣的确切把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由此启发我们,研究生教学要继续深化基础知识教育,不断夯实学员知识基础,但在方式方法上要灵活、体现特色,既与本科教学有共同点,又与本科教育明显不同,既进行研究能力培养,又延续基础知识教育的传统,把扩大和深厚基础与集中和拔高专业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为培养时代需要的复合创新型专业科研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突出教育特色,着力教学拓展

研究生虽然要延续本科教育强化基础知识的传统统但研究生教育和本科教育毕竟不同,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之一就是面向科研培养人才,紧跟学科前沿,推进相关学科设置。如果说本科生追求的是面宽、底厚、“容”杂、识“浅”的话,那么研究生教育就要追求面窄、顶尖、“容”专、知深,也就是要求在专业领域,研究生要接触和紧跟学科前沿,掌握本专业在国家乃至世界范同的前沿课题、信息与研究状态,为学生未来自行开展科研做好铺垫,由此决定了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要做好拓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合学科前沿,开阔学术视野

研究生的拓展并不简单的是在知识深度和专业性上比本科教育的进一步的拓展,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学术视野进行拓展,现代科研离不开理论上的高深和操作上的精进。这是良好科研素质的必备要件。研究生培养目标是高层次人才,尤其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批顶尖科研人才,其核心素质和要件首先是要有开阔的学术视野,熟悉专业学术研究前沿态势,具有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

由此要求研究生教育注意培养学生捕捉科研前沿动态,敏锐反应学术研究信息,开阔知识视野,增强科研实践操作能力等等。首要的是要结合专业学科,动态介绍国内外本学科的发展概况、所取得的新成就、新进展以及面临的主要课题。一方面帮助学员熟悉专业领域的现状。另一方面,帮助学员提早选择自身未来科研主攻课题和方向,反过来有利于指导现阶段学员的课程选择、知识结构的搭建,助推学员更好地学习。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信息量大,可以结合图片、动画和录像等相对更加活泼生动的形式,对前沿科学、应用实例等内容的教学发挥得天独厚的优势,帮助学员开阔知识、理论视野。比如,《自然辩证法》教学在讲述系统自然观的过程中,在全面介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让学员了解系统自然观的体系结构框架,把握系统自然观所揭示的自然规律的同时,及时适度地介绍现代宇宙学的新进展,以各种方式介绍等级宇宙模型、大爆炸宇宙模型、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熵与熵增原理等新理论,围绕“宇宙”、“物质”、“宇宙热寂寞说”等问题引导学员展开争论,增进学员对现代宇宙学进展的了解,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系统自然观、生态白然观的理解。开阔了学员们的知识视野,使他们真正体会到物质世界的无限丰富性,人类认识上的无止境特点,激发了学员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究热情。效果良好,深受学员欢迎,有人甚至把“对宇宙热寂说”的几点质疑用做课程作业论文的题目。

需要指出,研究生教!学要注意介绍国内外研究状况,主要采用学术讲座的形式,教员将教学内容分类,形成系列主题,学员分组负责一个主题,通过调研,在教员的帮助下形成调研报告,并选派一名代表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邀请校外单位的科研工作者做讲座。

2、适应科技革命,更新教学内容

知识来源于实践,随着生产、生活的而扩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经济、社会、文化迅猛发展而剧增,在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瞬息万变,给科研、教育、人才培养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研究生培养必须顺势而为,积极改革,不断吸纳新知识,更新教学内容。有统计显示,知识经济时代,新知识新技术新信息每五年总量就会翻一番,知识更新速度非常迅速,研究生教育要跟上时代步伐,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就必须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组织、教材取舍上下功夫。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传统教学内容不能丢,新增知识内容又必须容纳,只能通过压缩传统知识传授时间和内容,相对地延长新知识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容量米实现,最重要的是抓好传统课程的选择、取舍和新课程的遴选和开设,并把学科教材的更新与编写放在关键的位置。统计显示,现在每年研究生教材的更新和新增课程设置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以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为例,上世纪80年代开设以来,教材不下百种,十年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由国家教委统一编发的通用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对全国高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可是,这本教材已经十多年没有更换了,而十年之中,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知识信息爆炸何等巨大,如何将十年来的科技知识信息反映出来,融入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教学小组集体攻关,总结编写了《当代科技哲学前沿问题研究》作为学院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课程的辅助教材,纳入课堂教学,一方面更正、弥补了传统教材的缺陷和不足,另一方面给学员的课堂增加了新能容,增强了吸引力,也缩短了学生所学信息与当代科技前沿之间的距离,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可见,推进研究生教学改革,一定要重视研究生课程的遴选与取舍,一定要经常性地增加教学内容,不断调整教学内容结构,为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创造良好的条件。

3、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学习上,研究生不同于本科生更不同于高中生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学习态度主动,自学能力强,思维活跃。针对以上特点,要求我们既不能、也没有必要继续采取传统的以教员为主的满堂灌的单向授课方式,应该更新教学观念,真正确立学员的主体地位,切实改进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核心在于让每一种教学活动都让学员参与进来,自觉主动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可以采取案例教学,开放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来开展研究生授课,通过创新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研究生教学在方法、目标、重点上相对于本科生教学上都有极大地拓展与创新,更加突出体现研究生教学的特色。比如,“自然辩证法”课程在讲授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时,就通过增加“当代生命科技的伦理审视”这一内容,围绕“安乐死的伦理分歧”。采取课堂辩论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切身看到科技与社会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启发学生从国家与社会的战略高度思考科技发展规划、科技政策的重要意义,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当代中国科技与社会发展面临的种种问题,激活学员的思维,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谋略,为我国科技与社会发展规划出谋划策,做出贡献。在基础理论教学部分,可以采用课堂讲授为主,学员自学为辅,穿插课堂讨论的活动。要求学员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课堂讨论时间应给予学员充分自由表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鼓励学员的新想法,使学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

4、开展科研实践,激发创造能力

研究生课程教育是为后续科研工作的开展打基础的,因此应该把理论和科研实践统一起来,创造条件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到实验、考察、参观、探索和研究等实践活动中来。 古人云:学以致用。恰恰契合了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人类的认识规律。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掌握知识,而是要具备切实的科研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如果只掌握了一大堆知识,而不能有效开展科学研究,这样的研究生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所以,研究生教育一个核心任务就是要打造学生过硬的科研操作能力,科学实验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开展面对应用的科研实践活动,开展实验系统演示活动,激励学员亲自动手调试。不仅包括课堂、实验室的操作,也包括具有改变学生观念的社会实践、企业调研活动,甚至可以有选择地吸收一部分研究生参与学校的一些科研团队,真正让他们承担部分科研任务,以科研促学习,以科研练能力,通过拓展能力,真正使学生达到一个新水平,新台阶。

三、正确处理关系,基础、科研并进

研究生培养既是本科教育的继续,又是本科教育的提升,是连续中的转折和递进,也是从基础培养为主向科研培养为主的华丽转身,能否很好地实现这个华丽转身,关键在于能否处理好基础知识教育和科研能力培养与拓展这一对关系。事实上,处理二者的关系不仅重要,而且必要,不可偏废。研究生教育离开基础知识的回顾和巩固就会根基不稳。反过来,只重视基础知识夯筑而不注意科研能力培养,只能限于教育重复,学生难有长进。科学的选择是恰当处理二者的关系,要兼顾发展,辩证统一。一方面,继续重视基础知识教育,在新知识的拓展中,不断贯穿、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回忆和反馈,另一方面,大力开阔学员的学术视野,介绍国内外科研前沿态势,讲授新理论、新观点、新思维。改革教学方法,把本科生以教师主导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为更适合研究生的以学生为主的讨论式、自学式的自主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和评价上也应该进一步拓展,把本科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考核转变为自我知识更新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机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在继续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科研素质与能力。核心是把知识学习转变到能力培养的方向上来。唯其如此,才能既体现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的连续性、一致。又充分体现研究生教育的应有特色和高度,体现出二者的真正不同和提升。以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开拓性科研能力为牵引、为导向,引领我国高层次人才教育和人才梯度培养的健康发展,实现“夯”基础与“抓”拓展并进,教育与人才共赢。

【 注 释】

[1] 侯静,贺军涛.学科前沿与基础教学相融合的研究生课程教学.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6.03.

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篇3

通识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学外语、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大学体育、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创业基础课程、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等,旨在提升学生的基本知识素养、科学与人文素养、道德品质和身心素质。

2、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研究方法、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课程与教学论、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特殊教育概论等。

3、专业方向课程

各高校可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方向课程,教学内容应涵盖业务方面核心知识点,如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教学技术与媒体、学习科学与技术、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等。

教育技术学专业就业前景 随着教育内容的复杂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对多媒体教学提出了要求,教学过程追求感染力和灵活性,追求在视觉和听觉中获取知识。随着各地都在扩大高中招生规模,争创现代化教学设施,纷纷设立语音室、计算机室、电教室、多媒体教室等,而现有在职的老教师对这些新技术都很陌生,各类中小学对教育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教育技术学成为教育学科的后起之秀,就业趋势逐年看好。

不过专业能力不好的毕业生进学校的工作内容主要就是教学和管理机房。由于该专业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科技含量比较高,很多毕业生不愿意当教师的可以改行去电台、电视台、计算机软硬件公司等。毕业生可选择的行业幅面宽,就业单位除了考察专业基础知识外还会重点考察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实际操作水平,所以,那些图像处理技术过硬、计算机软件技术过硬的有真本事的毕业生,获得高薪也并不难。

拓展阅读: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技术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新技术教育应用方面的基本能力。

1、理论基础知识:包括学习理论知识、教学与课程论知识、传播学知识、系统科学理论知识等。

2、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试听媒体技术、计算机和多媒体技术、通信和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等。

3、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视听媒体理论、程序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知识管理理论、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篇4

摘要:针对一些高职院校忽视公共基础课的情况,指出要顺利地完成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必须重视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简述了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状况,分析了公共基础课在培养合格的高职生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在教学中如何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同时与张新德老师就高职数学教育价值的某些观点进行了探讨,认为对高职公共基础课的重视要适度。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作用;改革;重视:适度

笔者拜读了刊登于《职教论坛》(2005年12月号下)张新德老师的《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及数学价值的思考》一文,有所感触。笔者均为公共基础课的教师,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公共基础课的作用及教学改革也有一些体会,也想就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谈点认识,同时与张新德老师就高职数学教育的某些观点进行商榷。

一、高职院校课程的教学状况简述

2000年1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规定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教育部这一文件为高等职业教育指明了培养目标。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各类专门人才。但由于起步较晚和定位不准确,目前在诸如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教材的内容上有的采用的是本科压缩饼干型,有的是借用普通专科型,有的是本科、专科、中专的拼凑、剪贴型。它们共同缺陷之一是不能根据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要求来选用适当教材。同时,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高职院校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强实践性教学。

但这在另一方面又出现忽视公共基础课教学的问题,尤其是存在着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挤占公共基础课,学生不重视公共基础课的现象。并且受社会传统思想影响,专业设置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还有人认为只要专业过硬,公共基础课学不学都无所谓。其结果是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单薄、人文素养缺乏,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难以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面对越来越多高职院校出现的这一问题,许多企业都感到困惑:高职院校好像是在为我们培养一个个“机器人”。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也曾指出,“现在,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成熟,很多高职院校在设置专业和课程的时候,已经有意识地以就业为导向。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在大部分院校中却‘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一些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片面理解,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专业过窄、文化底蕴薄弱,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处于“弱势”。因此,肩负教育职能的高职院校有责任培养出“德才兼备”的毕业生,而在这方面公共基础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职公共基础课的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是个人才竞争的世界,人才的竞争不仅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更在于人才的基本素质。这些基本素质主要包括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科学的思维、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科学家爱因斯坦尖锐地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也说过:“我们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辨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的,道德品质高尚的,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可见,只有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充分重视公共基础课、人文课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由哲学、法律、语文、外语、体育、数学和计算机等课程组成。公共基础课在高职人才培养中所体现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公共基础课作为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公共基础课是学习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是现代社会中学习和掌握其它学科知识的必备文化。高职教育虽然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但任何一种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高都是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的。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学生要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生产、管理或服务技术,就必须在已有高中阶段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基础知识。况且,我国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基础普遍比较差,综合素质相对薄弱,更需加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安排是为了满足高职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张新德老师在文章中谈到“数学是培养人的科学思维能力的一种最好的训练。”并例举出四川大学曹广福的话:“一个大学生未来成就如何,关键要看他的数学修养达到何种程度。”笔者认为此观点片面,且有王婆卖瓜之嫌。数学尽管在培养人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严密的推理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哲学的抽象思维、法律的逻辑思维难道不也是科学思维吗?学习这些课程不也是“最好的训练”吗?中国历史上一些大有成就者数学修养就不高,例如。在高职中,数学训练重要,但也只是思维训练的一个方面。

其次,在现代社会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变化迅速,职业和岗位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一个人终生只从事一项工作已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个人无法预知自己将来从事何种工作,如果只掌握一门相对固定岗位的专业技能,必然会使专业过窄,职业知识和能力受限,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就业市场。因此学好基础课,是将来转岗、创业立业的前提条件。高职教育对于每个学生都只能作为终身学习的一个环节,所以教学必须为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预留出一定的发展空间,在这方面,公共基础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再次,高职教育除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外,还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能力是指职业角色从事一定岗位工作所需的个体能力,它由知识、理解力和技能诸要素构成.并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综合地发挥作用,其中任何一种孤立能力要素都难以完成职业活动。职业能力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动手能力、竞争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而高职院校要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就要精选必需的社会知识、心理学知识,把人文社会学等基础知识和科学理论有效地结合起来。

最后,加强公共基础课的学习还是素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需要。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写的报告中提出的未来教育发展的“四大支柱”,即学知、学做、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2005年11月国务院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学习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在我国现阶段,大学生个人主义倾向严重,诚信缺乏,协作精神差,国家和集体观念淡漠,……但同时他们又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开设公共基础课程,尤其是人文课,有助于大学生养成具有民族观念、大局意识等政治思想素质;诚信、敬业、团队、勤奋等职业道德。

三、浅议公共基础课教学的改革

在短短的二三年高职教育时间内.既要完成一定量的公共基础课、基础理论课的教学.又要完成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任务十分艰巨。要顺利达到高职教育目标,就必须进行必要的课程改革。而高职公共基础课由于涉及面广.学时多(一般占到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又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培养和今后工作的基本能力,它的改革就显得重要又困难。那么,公共基础课教学应如何改革呢?

第一,教学内容定位要科学。传统的高职课程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确定课程内容、组织课程体系。打开高职教材,似乎遍布“知识点”,从抽象的概念到严密的理论体系,但缺少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知识,使学生觉得进了大学就要进行深奥的理论研究。而这些枯燥的理论在教学中,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上课没兴趣,只是考前死记硬背,教学效果较差。

在有限的时间内,学校不可能也无法给予学生所有基础性的知识,那么,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的选择就应科学定位。首先就必须大胆地对课本内容进行删减整合。目前的公共基础课教材.内容大都是本科教材的翻版,注重理论的体系.同时内容庞杂。这就需要我们明确高职的基础理论不要求学生掌握严谨的学科理论,完整的学科体系,而是掌握的理论知识线条要粗,所以在教学中要大胆删去“偏、难、杂”的理论知识,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但知识面应当宽泛一些。其次要注意把握“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高等职业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它的主要功能不是单纯为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服务,所以对学生需掌握的理论知识.要按照“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来选定。对公共基础课理论的“必需和够用”的原则如果把握不准,在实际教学中要么偏难,要么偏易,会造成学生难以适应。笔者认为,“必需”,是指知识的讲授和学习能够满足专业和职业能力的需要,而不是像本科教育那样,立足打好深厚基础;“够用”,是不再追求学科体系逻辑严密性,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再次,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既注重知识的获得又兼顾学生素质的培养。例如语文课.要在增强学生语言文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教给学生终身受用的“做人”道理。在众多优秀作品中,选择既有艺术性又最能呼唤良知、给人以生命启迪的作品。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除了使学生了解文学知识,感受人事景物形象外,更要让学生感悟人生,认识社会,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在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自然而然地陶冶情操、净化灵魂。

张新德老师在文章中谈到,高职院校“在实用主义的影响下,忘记了数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想给学生‘有用’的东西,把数学知识的体系搞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似是而非,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根本得不到严格的训练。”高职院校中三年制的高等数学课时一般在180至220学时,约占总课时的6%左右,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学好完整的数学知识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如果哲学课、语文课、英语课等都提出如此要求,高职院校又如何培养出具有高等技术应用性的专门人才呢?笔者认为,强调学科体系的完整并要求再增加课时,对高职的任何一门公共基础课来说,都是不现实的。加强高职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可能更应重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因材施教。例如方法上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办兴趣班等),一般培养与特殊培养相结合。

第二.把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公共基础课要体现“基本素质和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在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与体系的构建上,依据的不是学科理论知识体系,而是高职生应具备的能力体系。对于公共基础课,理论知识应通俗、浅显,减少理论的推导方面的内容,理论教学要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强化应用。即结合实际应用多,突出知识与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注重提高学生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利用数学知识逻辑性强、推理严谨、定量精确等特点,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各种基础能力(如观察想象能力、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能力等)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第三,改革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传统的“灌输式”、“讲稿+粉笔十黑板”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以教师为主体,把学生当“容器”,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成了抽象的、晦涩的说教,加上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出现大部分学生对公共基础课厌学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对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进行改革。

首先,要调整教师、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要在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大胆探讨,以造就具有鲜明个性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其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方法,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分析和综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给学生创造积极思维的条件和思路。

再次,要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加快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使用,实现教学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

最后,要改革考试方式方法。传统的考试方式以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对教学效果的多层面的评价,因此考核的结果不能准确地反映教学的实际效果。改革后的考试方法应坚持开卷、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相结合,还可以有答辩等多种形式;考试题以分析应用型为主,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哲学、法律课程的考试中,考试内容、方式就要能反映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体现出高职的特色。

总之,我们认为,对高职的公共基础课既要重视,但又不可强调过头,要适度,课程的设置,调整,改革要受高职培养目标制约,为高职培养目标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智.以人为本,探索通专结合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研究,2005,(5).

[2]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

[3]王浪,凌-Z-.面向人的全面发展的高职教育课程改革[J],职教论坛,2003J12).

[4]谢苗枫.高职,如何才能“高质”[N],南方日报,2003-11-21.

[5]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思考[N],潇湘晨报,2005-12-12,http//www.xxcb.com.cn.

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212-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法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基础”课教育者正确把握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使“基础”课中的法治理念内修于心,外显于行,切实实现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教学效果。

一、“基础”课法治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又称个案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的方法。案例教学法最早在 20 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管理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我国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引入并运用于经济、管理等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在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历来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所谓案例,就是现实生活中某个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的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 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只有当案例所蕴含的理论问题与教学目标相关联或相一致时, 才能称之为教学案例[1]。

“基础”课注重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基础”课法治教育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第一,“基础”课法治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对法治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法治精神。

案例把“基础”课程中法治知识点的抽象内容具体化,把真实、典型问题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通过案例教学,能增进学生对法治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去思考和分析案例背后的法律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法治理念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法治精神。

第二,“基础”课法治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容易使学生将法治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的法治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培养法治理念的教学效果。

“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一方面强调学生在法治方面理论知识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完善,另一方面更强调学生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培养,让法治思维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而案例教学法,正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与现实实际紧密结合的有效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运用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中的现实问题密切联系的过程。在“基础”课案例教学中,学生能设身处地地感受一种教学实践情景。这种实践情景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法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了现实实际问题,也培养了自身的法治理念。

二、“基础”课法治教育案例的递进式教学组织

以典型的案例为导入,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案例的递进式教学组织,能实现案例教学法在“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有效运用。具体来说,就是用典型的案例中基本案情反映的法律事件,为学生提供一种虚拟的教学情境,将案例情境带入课堂,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案件的欣赏、解读和分析,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展开论证和思辨,在模拟法庭中扮演特定的法律角色,通过训练学生的法治思维,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递进式教学组织中,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应合理设计案例教学的具体环节。

第一,学生查询资料环节。

学生查询资料环节是案例教学是否成功展开的前提。教师通过以多媒体或网络平台等形式给出案例的基本案情后,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案情的积极性,并结合法治的基本知识点,给出几个大方向的问题启发引导,如案例背后的法治思维问题,要求每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询案例中的法律知识点,探知案例中的法律问题,找出相关法律知识点,如人权保障和正当程序等,记录疑惑之处,为下一个环节的讨论和庭审做好应对的准备。这种做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

第二,课堂案例讨论环节。

课堂案例讨论环节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提高学生法律表达能力、论证能力和法律推理能力。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中总结的法律问题的相似性,将学生进行分组,一般以8-10人为一个小组,采用小组研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在充分讨论交流中发现和解决法律问题。如针对案例中的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和正当程序等知识点进行思考的同学,分别组合成小组。学生要利用自己查询搜集到的有关案情和法律知识材料来进行论证问题,说服其他同学,并提出自己的法律观点。这个环节教师主要起到组织者的作用,在分组后教师要巡视各个小组,鼓励学生结合案情进行推理与提问,引导学生在合理的课堂时间内给出一定的交流讨论结果,并最终听取各个分组代表的案例讨论汇报。

第三,模拟法庭审理环节。

在小组案例讨论的基础上,由各组选出代表,扮演模拟法庭中的各个法律角色,如法官、公诉人、被告、证人等,展开模拟法庭的调查、辩论和裁决等审理实践环节。这个环节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法庭审理中的程序规则,准备法庭审理中的诉讼文书、辩护词等法律文书,并展开课余的模拟法庭审理演练,在课堂模拟法庭中充分展示其法律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法律论证能力。尤其在法庭辩论阶段,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灵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案例的播放过程,教师可以情景假设某一庭审过程,引导学生代表围绕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展开模拟法庭审理的设计和演练,运用“公平正义” “正当程序”等法治理念进行法律推理,最终实现在课堂上展现一场精彩的模拟法庭。

第四,教师总结点评环节。

通过课堂案例讨论环节和模拟法庭审理环节,同学们基本上对案例中的主要法律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总结和点评,这也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指出学生在资料搜集、案例讨论和模拟法庭审理等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值得表扬的地方,做好对学生培养法治思维的讲解,引导学生积极掌握“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同时,针对社会舆情的各种正负面的信息,教师应从正能量的效果加以正确积极的引导。

三、“基础”课法治教育案例教学组织中的注意要点

选用典型的案例,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在教学培养目标方面,“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应实现培养学生知识、情感和行为“三位一体”的法治理念。

一切教学法包括案例教学法在内,都是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和途径。方法服务于内容,案例是为了揭示理论,它是提升课堂效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舍本逐末,以手段代目的,为了方法而方法[2]。因此,在“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中,不能为了案例而讲案例,而要实现培养学生法治理念的知识、情感和行为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从知识层面上看,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进行对法治知识点的法理解析。如2015年修订版“基础”教材从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和正当程序五个方面来概括法治思维的基本特征,其学理基础是将法律、权力、价值、权利和程序视为治国理政的五个基本要素。因此,“基础”课教师要在案例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案例中有关法律、权力、价值、权利和程序等五个要素上的法治知识点问题。

从情感层面上看,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在案例交流、辩论和分析法律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情感,坚定学生深层次的“认同法治、尊重法治”的法治态度,最终实现以法治信仰作为培养学生法治理念的高境界要求。

从行为层面上看,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发现法律问题能力、进行法律辩论和推理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解决案例中法律问题的能力等,并在法治实践能力的培养中,真正使“基础”课法治教育中的法治理念知识内修于心,外显于行。

第二,在教学原则方面,“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组织中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教师在 “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组织、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的开展案例分析、讨论活动。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自主学习,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搜集并整理有关材料,针对案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充分论证其合理合法性和操作可行性。这将加深学生对相关法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有助于学生法治理念的培养。

第三,在教学导向方面,“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中老师应正确解读案例,实现正能量价值观的教学导向。

如果说,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典型案例的正确选择是前提,那么,案例的正面解读则是关键。案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正面或负面的信息,只有正确地进行价值观的解读,才真正实现案例教学的教育效果。“基础”课法治教育中,教师应结合案例案情因素和社会舆情,给学生进行正能量的说理和引导,及时消除负面信息带给学生的负能量感受,从而引导学生以积极、正确的态度看待司法公正和培育法治理念。

总之,以典型案例导入,通过查询资料、案例讨论和模拟法庭审理等递进式教学组织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灵活生动的案例教学中实现“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使典型案例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知识点融为一体,使案例相关人员与学生的法治情感融为一体,使案例解析与学生法治理念融为一体,从知识、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实现“基础”课法治教育的知识理解、法治情感的体验和法治理念的培养。在建设“法治中国”的大背景下,“基础”课法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培育学生学会用法治思维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把法治理念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而提升其自身的法律修养。

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篇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法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基础”课教育者正确把握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使“基础”课中的法治理念内修于心,外显于行,切实实现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教学效果。

一、“基础”课法治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又称个案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的方法。案例教学法最早在 20 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管理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我国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引入并运用于经济、管理等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在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历来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所谓案例,就是现实生活中某个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的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 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只有当案例所蕴含的理论问题与教学目标相关联或相一致时, 才能称之为教学案例[1]。

“基础”课注重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有较强的实践性。在“基础”课法治教育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第一,“基础”课法治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对法治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法治精神。

案例把“基础”课程中法治知识点的抽象内容具体化,把真实、典型问题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因此,通过案例教学,能增进学生对法治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去思考和分析案例背后的法律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运用法治理念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法治精神。

第二,“基础”课法治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容易使学生将法治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的法治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培养法治理念的教学效果。

“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一方面强调学生在法治方面理论知识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完善,另一方面更强调学生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培养,让法治思维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而案例教学法,正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与现实实际紧密结合的有效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运用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中的现实问题密切联系的过程。在“基础”课案例教学中,学生能设身处地地感受一种教学实践情景。这种实践情景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法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解决了现实实际问题,也培养了自身的法治理念。

二、“基础”课法治教育案例的递进式教学组织

以典型的案例为导入,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案例的递进式教学组织,能实现案例教学法在“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有效运用。具体来说,就是用典型的案例中基本案情反映的法律事件,为学生提供一种虚拟的教学情境,将案例情境带入课堂,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案件的欣赏、解读和分析,在小组讨论中充分展开论证和思辨,在模拟法庭中扮演特定的法律角色,通过训练学生的法治思维,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递进式教学组织中,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应合理设计案例教学的具体环节。

第一,学生查询资料环节。

学生查询资料环节是案例教学是否成功展开的前提。教师通过以多媒体或网络平台等形式给出案例的基本案情后,应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案情的积极性,并结合法治的基本知识点,给出几个大方向的问题启发引导,如案例背后的法治思维问题,要求每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询案例中的法律知识点,探知案例中的法律问题,找出相关法律知识点,如人权保障和正当程序等,记录疑惑之处,为下一个环节的讨论和庭审做好应对的准备。这种做法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

第二,课堂案例讨论环节。

课堂案例讨论环节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提高学生法律表达能力、论证能力和法律推理能力。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中总结的法律问题的相似性,将学生进行分组,一般以8-10人为一个小组,采用小组研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在充分讨论交流中发现和解决法律问题。如针对案例中的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和正当程序等知识点进行思考的同学,分别组合成小组。学生要利用自己查询搜集到的有关案情和法律知识材料来进行论证问题,说服其他同学,并提出自己的法律观点。这个环节教师主要起到组织者的作用,在分组后教师要巡视各个小组,鼓励学生结合案情进行推理与提问,引导学生在合理的课堂时间内给出一定的交流讨论结果,并最终听取各个分组代表的案例讨论汇报。

第三,模拟法庭审理环节。

在小组案例讨论的基础上,由各组选出代表,扮演模拟法庭中的各个法律角色,如法官、公诉人、被告、证人等,展开模拟法庭的调查、辩论和裁决等审理实践环节。这个环节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自主学习法庭审理中的程序规则,准备法庭审理中的诉讼文书、辩护词等法律文书,并展开课余的模拟法庭审理演练,在课堂模拟法庭中充分展示其法律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法律论证能力。尤其在法庭辩论阶段,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灵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案例的播放过程,教师可以情景假设某一庭审过程,引导学生代表围绕案例中的法律问题展开模拟法庭审理的设计和演练,运用“公平正义” “正当程序”等法治理念进行法律推理,最终实现在课堂上展现一场精彩的模拟法庭。

第四,教师总结点评环节。

通过课堂案例讨论环节和模拟法庭审理环节,同学们基本上对案例中的主要法律问题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进行总结和点评,这也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要指出学生在资料搜集、案例讨论和模拟法庭审理等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值得表扬的地方,做好对学生培养法治思维的讲解,引导学生积极掌握“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同时,针对社会舆情的各种正负面的信息,教师应从正能量的效果加以正确积极的引导。

三、“基础”课法治教育案例教学组织中的注意要点

选用典型的案例,展开“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在教学培养目标方面,“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应实现培养学生知识、情感和行为“三位一体”的法治理念。

一切教学法包括案例教学法在内,都是实现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手段和途径。方法服务于内容,案例是为了揭示理论,它是提升课堂效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舍本逐末,以手段代目的,为了方法而方法[2]。因此,在“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中,不能为了案例而讲案例,而要实现培养学生法治理念的知识、情感和行为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从知识层面上看,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进行对法治知识点的法理解析。如2015年修订版“基础”教材从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公平正义、人权保障和正当程序五个方面来概括法治思维的基本特征,其学理基础是将法律、权力、价值、权利和程序视为治国理政的五个基本要素。因此,“基础”课教师要在案例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案例中有关法律、权力、价值、权利和程序等五个要素上的法治知识点问题。

从情感层面上看,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在案例交流、辩论和分析法律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情感,坚定学生深层次的“认同法治、尊重法治”的法治态度,最终实现以法治信仰作为培养学生法治理念的高境界要求。

从行为层面上看,教师在案例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发现法律问题能力、进行法律辩论和推理能力、表达和沟通能力以及解决案例中法律问题的能力等,并在法治实践能力的培养中,真正使“基础”课法治教育中的法治理念知识内修于心,外显于行。

第二,在教学原则方面,“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组织中应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

教师在 “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整个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组织、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的开展案例分析、讨论活动。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要自主学习,查阅相关法律法规,搜集并整理有关材料,针对案例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充分论证其合理合法性和操作可行性。这将加深学生对相关法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有助于学生法治理念的培养。

第三,在教学导向方面,“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案例教学中老师应正确解读案例,实现正能量价值观的教学导向。

如果说,在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中,典型案例的正确选择是前提,那么,案例的正面解读则是关键。案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正面或负面的信息,只有正确地进行价值观的解读,才真正实现案例教学的教育效果。“基础”课法治教育中,教师应结合案例案情因素和社会舆情,给学生进行正能量的说理和引导,及时消除负面信息带给学生的负能量感受,从而引导学生以积极、正确的态度看待司法公正和培育法治理念。

总之,以典型案例导入,通过查询资料、案例讨论和模拟法庭审理等递进式教学组织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在灵活生动的案例教学中实现“基础”课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使典型案例与法治课程的基本知识点融为一体,使案例相关人员与学生的法治情感融为一体,使案例解析与学生法治理念融为一体,从知识、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实现“基础”课法治教育的知识理解、法治情感的体验和法治理念的培养。在建设“法治中国”的大背景下,“基础”课法治教育也要与时俱进,积极培育学生学会用法治思维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把法治理念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而提升其自身的法律修养。

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篇7

1.2采用半脱产学习模式,学生不能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医学高等院校成人继续教育多采取半脱产形式,即学生每学期在2星期内集中学习2~3门课程。学习时间短,内容多。由于这些学生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经常因工作、家庭等因素影响学习,短期的集中学习时间难以全部保证,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理想。

1.3课程教学、评估体系陈旧,教师和学生积极性不高。由于课程教学安排时间紧凑,基本采用传统被动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互动,老师上课很难了解学生的不足,教学内容可能并非是学生渴望获得的知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虽然成人医学生已有一定医学基础,这样被动式教学效果很差。同时缺乏相应的教学监管制度,经常有学生迟到、早退,甚至缺课等现象发生,导致教师教学热情和积极性随之降低,进一步影响成人教育教学效果。

2.强化成人生理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为了提高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成效,真正达到增长学生基础医学知识,培养临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我们在成人继续教育生理学教学中实施了以下措施。

2.1基础与临床相结合,整合课程内容。成人教育不同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大多数同学期望基础课程学习对自己从事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但学习过程中却感觉基础课程与临床实践相脱离,很难将基础知识指导临床工作,临床中遇到的问题不能与基础课程知识紧密联系。这样导致学生感到学无所用,以致学生出勤情况不理想、听课注意力不集中。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将基础与临床知识相结合,使学生感到学以致用。因此,在生理学教学实践中,应以生理学教材为根本,同时将临床病例整合到生理学教学内容中,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临床思维和锻炼科研创新能力。如讲解生理学内容前,先简短描述一个与本章内容相关的临床病例,提出问题,再讲解本章学习重点与该病例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生理学理论知识时密切联系相关临床案例,讲解相关内容时由学生解释病例中出现症状的可能原因,以生理学基础知识解释临床症状,进而推(安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安徽合肥230032)许奇丁睿解敏王烈成案例教学法在成人医学教育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生理学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是医学教育中一门重点课程。成人继续医学教育是我国高等医学教断可能产生的疾病原因。以生理学基础知识解释临床病例的可能发生原因,探讨其可能发病机制,为诊疗提供理论基础。

2.2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授课质量。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多数已参加工作,曾系统学习过医学课程,有一定的临床工作经验,对部分疾病的表现、处理都有一定的认识,但相关基础学科理论薄弱。教学前,可先收集这批学生有哪些理论内容缺乏和在临床工作过程中遇到一些棘手的难题,实施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让他们自己分析讨论,避免“填鸭式”被动教学。教学实施时讲解内容要精简,注重知识点的连接,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抓住重点。讲解主要以临床病例为背景,把复杂的基础理论知识用层次清晰、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出来,加深学生对生理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不过,在讲授过程中应注重生理学知识对疾病发病机理的解释,不必太注重疾病治疗,避免把生理课讲解成内科学。

2.3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实现多渠道学习。多媒体教学是现在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利用投影仪、计算机等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有机结合。成人高等教育学生集中学习时间短,学习任务重。因此,除了新型多媒体教学外,还需要拓宽他们的学习渠道,提高教学效率。网络通讯等快速发展,即时通讯工具已是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QQ、飞信、易信或微信账号等。借助免费的即时通讯工具,教师可以学习要点、相关临床病例等供同学提前预习、相互讨论,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课后学生可以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更深入地讨论,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相关知识要点。

2.4建全继续教育评估、考核体系,提高管理水平。传统成人教育生理学教学评估以闭卷考试形式进行考核,注重学生对纯理论的掌握。但是,由于学生课时集中、课程任务重、部分学生出勤率低等原因,考试前教师只能对考试内容划定范围以提高考试通过率,造成学生考前突击复习,应付考试的负面情况,并没有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针对成人医学教育特点,可以将考核方式改为开卷考试,以理论与病例分析相结合,给予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生理现象或临床典型病例,让学生用生理学理论知识展开分析,这样考试内容更注重实用性,能全面反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教学效率,为临床工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通过健全考核体系,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管理水平,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篇8

对此。有见地的学者其实是发现了问题所在的,这就是,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教师专业培训(教研、继教)、教育科研、教育行政管理,教育观念的落后,教育理性思考的欠缺是造成课堂教学、课程管理、学校办学、教研科研、政府行政管理效益低下,薄弱问题生发的原因所在。

但这样笼统地说还不准确,更确切地说,是因教育知识论的建设与普及薄弱,才影响了知识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人才观等方面思想的进步。知识论建设的滞后,是基础教育诸多薄弱问题的一个根源所在。没有教育知识论的坚实基础,其认识论、教学论就得不到有力的理论支持,其教学实践就缺少了在理性认识指导下的循环发展的动力。

以下对此观点作进一步地阐述。

政府兴学,学校办学,课堂教学,均要以知识为内容,以知识为载体,课程知识是学校培养人的基本内容,也是师生在学校主要的活动时间段。学校课程以知识为基本内容,这知识包括课标、教材、教参、教辅、考试大纲等各个方面,对教师来说,要将如此数量的知识掌握好,其工作强度是不小的。教师要围绕课程知识进行研究,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考试命题、检测、考试等等,如此繁重的职业负担及压力,没有强劲的理论支持系统,要达到期望的效能是很困难的。知识论是专门研究知识的理论。是以知识的性质、知识的价值、知识的类型、知识的获得、知识的关系为内容的理论。一句话,是研究知识之理的理论。由此说来,对以知识实践为内容的基础教育,要获得知识理论的直接支持。应该是非知识论莫属了。

以此视之,以传授知识为己任的课堂教学,其知识理论的支持、参与度如何呢?有见地的学者的一致意见是:基础教育的知识论的建设与应用,是极其薄弱的。

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对知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设置、知识选择、教材编写和知识教学测评上,而对知识的性质、特点、价值缺乏应有的思考。但是,基础教育知识论的研究与应用的这种薄弱,板子不能打在基础教育身上。也就是说,造成知识论应用程度不高的这种局面,是与我国教育科学理论乃至哲学理论发展的滞后密切相关的,正是这种滞后,才造成了实践应用的不足。

20世纪七十年代后,西方教育家逐渐开始超越课程论、教学论的学科框架,热衷思考知识本身的性质、类型、价值,以及知识与教育的问题。且国外的教学知识论研究大多与教师联系在一起,而国内则停留在一般性的理论探讨,较少涉及教师个体,较少立足于教师个体探讨教师的知识理论与教学的关系。在国外知识论的发展及应用方兴未艾之时,我国以知识传递、人才培养为己任的教育学却对“知识”视而不见,反应迟缓,仅仅将自己的研究锁定在知识的传递与学习上,对其他知识问题则束之高阁,不予问津。之所以如此,又是与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领域的研究跟不上时展需要有着密切关系。

与西方哲学相比,我们没有西方几千年来研究知识理论的优良传统,中国哲学对知识的作用也不给予热情的关注。中国哲学界对知识论历来不感兴趣,知识论领域是一片无人耕耘的处女地。对知识论倾心研究的人屈指可数,随便翻开教育研究的期刊、报纸,有关知识理论研究的文章少得可怜,这就足以反映出我们在知识论研究方面与其他国家的差距了。

这样的理论发展的现实,自然会造成基础教育知识论基础的薄弱。没有知识论研究的历史积累,没有与时俱进的现代教育知识论的时代支持,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特别是教师,只能在具体工作中苦苦摸索,靠经验的积累应对复杂、繁重的处理知识的重任。没有理性智慧支持的课堂教学,其效能不高也就在所难免了。知识论的理论发展不充分,知识的理论对教研、科研的支持自然也难以充分,知识论在教研、科研中的作用因不充分而自然会有空白。

知识论不强劲,科学认识不普及,自然会影响到教育行政管理的文化生态,由于认识不到位,自然也得不到教育行政有力度有针对的政策支持和政策保障。

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篇9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科学技术领域不断推出高新技术成果,科技成果的转化要求职业教育迅速为生产一线充实大量高素质知识型、实用型、技能型、管理型人才。但是由于传统职业教育受到重专业技能,轻文化素质教育倾向的影响,造成许多职业学校学生理论知识欠缺,文化基础薄弱,知识面窄,人文素养达不到应有的水平,思维简单呆板,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弱。这样的学生是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为了确保企业竞争力和产品质量,企业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加快培养大批知识结构合理,人才规格适需、职业道德高尚的建设者,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化基础教育内涵

文化基础教育包括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和基础素质。其中基础知识不仅包括自然科学知识,还应包括人文科学及专业基础知识。基础能力指综合职业能力,它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要求学生除掌握专业技能外,还应涵盖运用该技能所必要的理论知识、工作态度、经验以及主动发现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基础素质包括思想、职业道德素质以及身心素质等。

二、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思考

时代要求职业教育应当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把学生培养成既能适应专业技术要求的“职业人”,也能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需要的“社会人”。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也认为,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就是“谋个性之发展”,他提出“办理想职业教育者,必须注意于个性之发展”的办学原则。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就业教育、谋生教育和生涯教育,应将其重点转向“保障全民基本技能”,实现“学历社会”向“学习型社会”的根本转变。职业院校应从剖析专业人才所必需的知识、能力结构要求人手,对各专业职业岗位(群)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总结出专业人才必需的知识水平和职业素质,采取相对应的方法实现知识型技能人才的培养。

1.职业教育的现状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定为技能教育,把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忽视了文化基础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没有处理好文化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使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被严重弱化。因此,打造职业学校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并重的双引擎,就成了当前的首要任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形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无论在教育观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文化基础课教学问题尤为突出,亟待改革。

2.职业院校学生特点

随着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的不断升温,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歧视,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素质较低:首先,从知识水平上看,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不理想;其次,从学习心理上看,职校学生存在一定的厌学现象;第三,是从社会认识上看,进入职业院校是学生及家长的无奈之举。按照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目标要求,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仔细剖析,职业院校学生一般来说,形象思维强于空间思维,具有一定的可塑造性。

3.职业院校办学方向

一些职业院校仅把培养学生的技能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忽视了文化基础的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课的地位与作用。没有处理好文化基础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师傅带徒弟似的技能培训,职业院校也不是单纯的技能培训所,它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高等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必须实现“文化基础宽厚、技能素质全面”的职业教育目标。为毕业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和继续教育奠定基础。  三、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的措施

1.要确立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教育部《关于制定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强调指出:职业学校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具备一定文化基础,懂得生活,懂得欣赏,具有品味,有终身学习能力,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才。

2.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转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观念

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先生,曾对职业教育提出了一个比较完备的概念,即“职业教育的定义,是为用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其目的: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人的个性发展,其次才是能力发展。从关注人的社会属性来看,职业教育应重视学生生活能力的全面提高;从关注人的精神属性来看,职业教育应考虑学生精神世界的满足。确立知识型技能人才的新概念,提高对知识型技能人才培养重要性的认识,改变职业教育“重技能,轻知识”的现象,重视文化基础教育,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2)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我们将课程设置分为:文化基础模块、专业理论模块、专业技能模块三部分。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基础文化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综合素质课的有机结合,要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合到专业教育之中。在专业理论课及专业技能课教学中,要求教师将人文知识、文化素养融合到专业课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丰富知识内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知识,促进文化素质的提升。在专业理论课方面,要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如组建各种兴趣小组,结合学生实际把高雅艺术请进校园,塑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定期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在学生中开展各种能力或素质的竞赛等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必须加快培养一支高素质师资团队

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篇10

历史以来,教育哲学是对教育者做什么,怎样做的思想阐述。对教育哲学的研究是一个推究,规范,分析的过程。说它推究,因为它探索研究人与社会及世界关系间所存在的性质,从而来解释教育研究与行为科学之间的矛盾。在教育与人和社会关系及对美好生活的信念基础上,永恒教育论,基本教育论,循序渐进教育论,重建教育论,存在主义教育论运用而生。这些学说是人们对教育目的,作用,使命探索的结果。也是人们从知识、价值、道德、美学等角度来审视教育观念的总结。对教育思想的了解,我们首先必须了解教育研究的基础,这就是知识、价值、道德及美学与教育的关系。

 

二、教育思想理论基础

 

1.知识与教育(Knowledge and Education)

 

知识是教育的基础。教师的职责是培养人才,发展知识。他对事物所做评价和决策,都必须建立在可信赖的知识基础上。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知识的基本类型。

 

直觉知识是人们自身的顿悟,洞察力在刹那间的展露。这种突然间迸发的知识或决策实际上是人们多年来勤奋努力,无意中的知识积累,从而对某些事物所产生的正确思想或结论。许多著名作家:莎士比亚、荷马、蒲鲁司特在作品里向我们揭示的人的内心真实性就是这种直觉知识的例证。对于这些,我们不可能通过观察,计算或测验去验证,因为这些真实性不是假设,而是洞察力的体现。这种知识从自身及他人经验中地得到积累。随着岁月流逝不断丰富,深入与完善。

 

理性认识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推理演绎而出。从根本上它是一种抽象而正统的知识。它从逻辑性出发,不涉及任何感情意义及需要。然而,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情感的世界,唯理性知识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感性和实践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实践知识还显得更为重要。

 

经验知识是通过感官得以证实的知识。在人们对周围世界所形成的认识基础上,知识从观察,感觉的事实中生成。理性知识者告诫人们对事物要通过理性思维来决策,而经验知识者却强调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实践。

 

权威知识是出自于某一领域的权威所言。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许多知识作为真理来接受,并非因为这些知识得到检验并得以证实。

 

2.价值与知识(Value and Education)

 

教育处处体现了价值,它们融化在学校活动和实践中。运用价值,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老师。社会评价教学课程,教师能力及教学手段。同样,社会本身也面临受教育者的评价。当我们对教育进程进行判断,对教育政策进行评估之时,我们从什么角度出发?教育哲学对价值论的研究一般从如下三个问题出发:⑴价值是主观还是客观的?⑵价值是永恒还是变化的?⑶价值是否存在等级之分?

 

如果价值是客观事实,如:善良,真理,宇宙世界这些天赋因素,那么,教育本身就体现了其客观价值。如果价值判断来自于主观意义,这就是说,其价值是由他人评价而起。

 

如果价值是永恒的,这是人们认定,价值在过去,今天及将来都是不变的。而有些人认为价值以人的意念而转移。因此,如果人们的意愿在不断变化,表达意愿的价值也随之变化。

 

价值有没有等级?理想主义认为,价值具有固定的等级。例如:精神价值就高于物质价值。因此,他们信仰置上。坚信:信仰才是帮助人们实现最终目标的力量。在精神境界的前提下,他们还坚信理性和经验的价值。认定这两者把我们调整和统一到现实目标,自然规律,逻辑规律的认识水平上。

 

3.道德与教育(Ethics and Education)

 

教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道德事业。教师的职责集中体现在怎样说,怎样做。他们重视对受教育者道德价值的教育和培养,提高,以及对人类与社会行为的改善。教师应在课程里提倡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在此,我们对两种道德理论做必要的解释。

 

直觉主义。直觉主义的道德价值出于自身的直接理解而接受。我们对某些事物的是非判断来源于天生的道德意识。这些是非观念的判定不是通过逻辑来证实,也不是通过经验来检验,它只是出于直觉。

 

自然主义。自然主义的道德价值是对某些肯定结果进行细致研究的结果。人们接受某种道德是根据科学调查表明的结果。

 

4.美学与教育(Aesthetics and Education)

 

美学是对美的价值的研究。艺术就是展示人类世界的典例。在未来教育中,美学教育不仅仅扩张、深入,它将从根本上变化。美学是涉及对人的整体素质的培养的教育哲学基础。通过对重要意义的艺术风格,知识的普及及艺术欣赏的熏陶,受教育者将视艺术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对艺术的接触,使他们整体素质得到改变,并形成他们知识和精神的统一。

 

教育哲学不仅是最高水平上待于研究和探讨的抽象学科,而且还是一种基础,一种生活计划,一种我们常用的信仰体系。在发展学生潜能,自我完善的前提下,搞清楚什么是知识,什么是价值,什么是道德,什么是美可帮助老师在了解教育哲学体系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教育思想。下面我们对国际上曾提出的几种教育论进行阐述。

 

三、教育思想理论研究

 

1.永恒教育论(Perennialism)

 

这种教育论建立在信仰基础上。它认为教育的基本原理是永恒的。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揭示永恒不变的真理。由于这些真理永恒而普遍接受,它们就必须是教育的目标。此外,他们提出,在变化莫测的世界,保持稳定的教育目标及教育行为是最重要的。永恒不变论的教学内容主要重在文学、数学、语言、人文等。也就是常言的“普通教育”。它主要以如下几点为基础原理:⑴教育体制在任何时候,任何社会的作用是改善人类社会。因此,在任何环境,对任何人都应该是一致的。⑵虽说人本身是自由性的,但是,他们必须学会怎样培养理智及对欲望的控制。教育任务是灌输永恒不变的真理。⑶教育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模拟,而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因此,学校决不能成为现实生活的翻版,而且不应该如此。⑷学生应该接受某些永恒基础理论的教育。这些理论帮助他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永恒性。⑸名人名著,哲学,历史,科学理论揭示了人类的伟大抱负和成就,是培养人才的最佳教材。

 

2.基本教育论(Essentialism)

 

这种教育论认为学校的主要作用是将文化和历史遗产传播给新一代学习者。通过历史以来的知识积累,传授对世代有价值的核心知识和文化遗产。同时还传授适宜的技巧,观念及价值。学习者的任务是牢记这些知识要素。基本教育论的教学法以主题为中心。掌握课程内容为学习者在今后的生活社会中奠定基础。教师作为知识的象征,他不仅代表某一学科的权威性,而且是学习者效仿的榜样。它影响,控制着整个教学过程。

 

基本教育论以如下四点为依据:⑴学习的根本是勤奋努力,有时往往不是出于自觉自愿。⑵教育进程中起主导地位的是老师而不是学生。⑶教育进程的实质是学习者对所教授的专题知识的吸收。⑷学校应该坚持传统教育法培训学生的智能和思想。

 

3.循序渐进教育论(Progressivism)

 

这种理论创始于著名教育学家约翰杜威(John.Dewey)。他认为,学校是一个充满民主的社会缩影。学生在此能够学习和实践现实社会中必要的知识和技术。循序渐进教育论建立在如下基础原理上:⑴教育是一种生活,而不只是为生活做准备。⑵学习必须与学习者的兴趣直接相关。⑶解决问题式的教学法应该重于死记硬背的教学法。⑷教师的作用不是指挥者而是指导者。⑸学校应该鼓励,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而不是相互竞争。⑹只有在民主的气氛中,才能使个人的思想和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使自己真正得到发展和完善。

 

4.重建教育论(Reconstructionism)

 

重建教育与社会的重建,复兴相联系。这一理论基础是:约翰杜威的循序渐进论仅揭示了社会存在的问题及处理这些问题的技巧。在当代科技进步,社会发展之际,人们需要的不只是处理这一环境,而重建社会的需要更是迫在眉睫。它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把社会视为一个整体。对它的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进行重新认识。它强调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必要技巧,以达到实现重建一个新社会,新秩序的世界。

 

5.存在主义教育论(Existentialism)

 

存在主义教育论是强调人的潜能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哲学。在这种理论下,每一学习者都是独特的,并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这一理论显然与重建论对立。它的基本教育目的是使每一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发挥到最佳水平。它培养的是心理健康,具有创造性的人材。

 

存在主义教育是本世纪中期盛行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想。它和当前提倡的素质教育存在许多融合之处。首先,两者都强调开发个体的潜能;其次,两者都重视培养受教育者的完整人格;第三,两者都坚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四,两者都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素质教育在批判吸收存在主义教育观点的基础上,又超越和发展了新思想。它使教育同社会和人的发展相适应;强调后天素质的塑造与培养;强调学生潜能的实现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和教育条件;强调教师在教育中起的主导作用;强调个体与集体发展的统一。

 

四、素质教育思想理论,中国教育史的重大改革

 

1.素质教育的目标。目标和目标体系,既要体现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又要体现跨世纪的“世代性”和“未来性”;既要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信息时代的“科学性”,又要体现建设一个高度民主,繁荣的未来社会必须具备的“人文性”。

 

2.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传统教育的

 

“教书”这一提法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它不可避免地把老师的注意力局限在书本上,而忽略了对教育对象的了解与研究。教书把教师教的目的定格为使学生学会书本知识。但是,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是教育目的所在。因此,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学。

 

3.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最重要的。美国的学生学习成绩常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有时做出一些难以想象甚至发疯般的事情。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势在必行。

 

4.素质教育与社会关系的变化要求我们增进基础教

 

育的活力以及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获得生活知识和社会经验,促进他们自我管理,自我实现和提高。

 

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篇11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6―049―03

高师院校里的“学科教学论教师”,在人们的印象中一直被视为“教教学法的教师”。曾几何时,他们活跃在学科教学的舞台上,承担了师范教育的重任,扮演着重要的教师角色。但随着教师教育大学化的转型,他们的专业身份受到多种因素的消解,使得这一特殊群体不得不重新在大学制度环境中寻找自身的专业定位,这种无形的压力以及尴尬的处境,学科教学论教师体会得最为深切。如果学科教学论教师的专业定位得不到认同,其独特的专业价值得不到应有的彰显,那么,势必影响学科教学论教师角色功能的实现,进而严重制约着高质量的教师教育的实现。因此,重新审视学科教学论教师复杂的专业背景,以此分析学科教学论教师多元角色的合理性,探讨学科教学论教师在教师教育改革中所扮演的角色,以期推动学科教学论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提升教师教育质量有所助益。

一、学科教学论教师多元角色的合理性

1.学科教学论教师是重要的教师教育者,教师本身就是角色,而“教师教育者的角色是指教师教育者作为一名专业人员应该在教师教育工作中所具备的功能,是教师教育者人际关系的具体体现”。学科教学论教师的人际关系体现在高校学科教学论师资队伍的不同组成,有学者认为高校学科教学论教师有以下几类人员:科班毕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学科专业人员;具有实践经验的中学教师;活动于高校学科教学研究和基础教育之间的教师。在这些不同类型的人员组成中有鼎鼎大名的专家教授。也有默默无闻的助教讲师,可上可下的人也不少,这种差异虽然客观存在,但这丝毫不能否认他们的共同职责是教书育人。他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却从事着共同职业;他们具有不同的身份背景,却有着独立的人格魅力;他们具有不同的专业观念,但有相同的“教学概念”。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结构组成,本身就是学科教学论教师多元角色的合理取向。

2.独特的专业价值是其角色担当的重要内容。学科教学论教师的使命是发展教师教育知识。教师教育知识的核心则是学科教学知识(简称PCK),PCK是教学中的知识,是基于教学(In teaching)、为了教学(For teaching)、关于教学(On teaching)的复合统一体,仅为从事教学实践活动的教师所独有。它是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的融合生成的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内容,体现教师职业专业性的根本标志,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的融合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实践,只有通过教学实践,才能将学科知识由学术形态转化为属于教师个体的具有可教性的学科知识形态。学科教学论教师既具有学科专业知识背景,又具有教育教学知识背景,还具有整合与融合两类不同知识,从而形成独特知识类型的天然优势。这是学科专业教师或者教育学教师所不具有的。由此确立了学科教学论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专业角色。

3.学科教学论是学科教学论教师角色扮演的专业平台。学科教学论是研究如何使有关的一般理论跟学科教学实际情况相结合,来指导、改进学科教学实践,并且在学科教学实践基础上研究并对一般理论进行整合、补充、发展和完善的学科,其核心是以实践为目的的理性设计。这就要求学科教学论教师将现代教育理论、理念自觉贯彻到自己的教学行动中,要从学生的实际经验出发,重引导,重学生的探索和发现,重体验感悟,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重学生身心潜能的开发和作为未来教师的人格完善。教师素质乃教育之本,任何一门课程的授课效应和教学质量在其现实意义上都是由教师素质决定的。学科教学论教师的“综合素质”正是学科教学论教师多元角色的真实体现。

4.“基础教育的伙伴关系”构成了角色扮演的合作纽带。学科教学论教师不仅要对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基,而且要为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学科教学论教师要承担起这一重任,就必须完全摆脱大学学科专业的学术发展逻辑,走进中小学校、走进中小学课堂,与中小学教师、中小学生、职前教师在生动的中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互动、对话与生成。很难想象一个不理解中小学课堂的学科教学论教师如何能够培养出胜任中小学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学科教学论教师的教学只有根植于基础教育实践的土壤,把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的鲜活内容不断充实到学科教学论的知识体系中并改进自身的教学,从而有效地担当起教师教育者的角色,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二、学科教学论教师扮演的多元角色

1.教育理念的先行者,也是终身学习者。教育教学理念根植于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无私奉献,辛勤耕耘,苦苦探索的结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其表现方式为:用独特的视野去观察问题,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去认识问题,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解决问题。作为学科教学论教师的教育理念,主要是在认识教师教育的未来性、生命性、社会性的基础上,形成与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新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教师把这些新的观点和新的理念,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去唤醒师范生的教育教学意识,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尽管有部分师范生会随着教育教学环境的变化而发生部分改变,但这也会促使他们在实践中思考,这种思考又会促进他们教学行为的改变,以形成更加崭新的教育观念,实现超越。由此经过一代一代教师的不断努力,就会形成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这也是学科教学论教师作为先行者所期望的目的所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仅就这一点,学科教学论教师就堪当教学理念的先行者、教师的典范。

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完善需要倾注更多的元素,那就需要学习,而且是终身学习。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终身学习者,在持续学习和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终身学习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实践,是理论和实践不断修正、不断融合的过程。在现在的社会发展中,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是促进人正确、持久、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学科教学论教师的学习,一是在理论的思考中学习,学习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更新知识结构和观念。这种学习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而是结合自己学科教学实践的学习,目的是发展学科教学知识,学以致用。二是要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学习,在师范课程的教学中学习,还要到基础教育的第一线去体验、去思考,关注现实问题,关注国内外基础教育的改革,及时了解国内外的教改动态。这种学习也不是机械式的,是用所学的理论去观察、解释和思考,并解决基础教育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中,螺旋上升,持续建构,始终是一个终身学习者的两大主题。

2.教育的实践者,更是反思性实践者。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的实践被认为没有太多研究的性质,教师只是被动消费、应用教育理论而已,教师的工作莫过于是一个“技术熟练”的过程。事实上,实践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生命。教育从根本上是一种实践活动,教育的实践性预示着教育由单纯知识的传递转变为意义实现的过程,而教育实践根本上是教师的教育实践,因为教师置身于教育的生活世界,经历着教育的丰富情境,体验着教育中发生的一切,感受着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学科教学论课程强调实践性教学,学科教学论教师作为指导者和学生的引导者,他们既要上课,还要评课,既要组织师范生教学观摩、教学试讲、微格教学,引导他们教学反思,还要指导教育实习,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在接受课堂教学考评的同时还要进行教学研究。凡此种种,已经足以证明学科教学论教师工作的杂乱。当我们看到师范生在基础教育战线上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甚感欣慰,因为“对教育的理解只有在丰富的现实的教育实践中才能真正获得”。

教师教育标准指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对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认为,经验加反思是专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教师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立足于对实际问题的探讨,进行主动建构。学科教学论教师应有洞察、反思、选择与判断的意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几个班干部或是表现好的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看到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实施课堂讨论而不是流于形式;进行探究教学则必须研究儿童的学习心理;进行合作学习,不只是简单的分组问题;进行教学评价,而不是一味地表扬;积极参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但不能盲目行事,要有成果意识;注重研究成果,但又不是纸上谈兵,等等。对于实践与反思,我们应然的态度是:学科教学论教师作为教学的实践者,理应在得到关怀、赞赏和支持中实现向反思性实践者的转化;作为反思性实践者,应当是在实践基础上的发展性反思,以形成教育教学实践的持续动力。

3.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自身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科教学论教师具有的课程资源大致可分三类:一是学科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大都紧密联系日常生产、生活,联系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他们更多关心的是这些资源的有用性,因为这些是师范生进行基础教育所必需的。二是教育理论资源,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等。教师应当在深入研究这些理论要点的基础上,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进行案例教学,关注他们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科教学知识资源以及教学研究成果。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提问,学生回答“不知道”,其实“不知道”本身就包含“假说”和“猜想”,倘若教师不回答学生,那就是不知道,但教师如果提出,“想一想,猜一猜有哪些可能,有哪些方式”,学生会很感兴趣,他们会提出各种不同的设想。事实上这就是“探究教学”的具体应用。三是基础教育的课程资源,来自于师范生的实习指导中,来自于基础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中,来自于专家的讲座中,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不仅有利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准。

学科教学论教师本身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它归集于教师个人的专业文化、专业品德修养,由专业成长过程、个人阅历等凝练积淀而成,这些资源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以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各种方式予以表现。比如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教师的教育叙事,使师范生受到感染,唤醒内在动机,立志教书育人;教师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方法不是书本上的方法,而是实实在在的教学实践,自己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师独立的人格个性、丰富的语言表达、良好的教师形象、独具匠心的教学艺术使学生感受到教学的魅力所在;娴熟的实验操作能力、独特的教育技术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教给他们的是实践的知识和实践的智慧。当然教师在这些教育教环境的实践活动中也不是只出不进,而是需要关注“情景”的变化发展,不断充实完善自身的素质,经过调整、内化为教师可再生的课程资源,在实践和反思中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

4.课程教学的评价者,自身也是受益者。学科教学论教师作为课程教学的评价者,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认识:一是教师论课程教学的需要。比如教学设计、实验教学能力的培养、教育实习等,这些课程有教学观摩、教学试讲、微格教学等实践环节,除了师范生自评和学生互评,教师就是主要的教学评价者,师范生也很看重教师的评价,评价的方式是多元化的,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重视师范生的个体差异,目的是激励师范生民主参与与自我反思,以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这与新课改的评价理念是一致的。二是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艺术、学科教学论的理论基础为教师教育课程教学的评价提供了可能性。一方面,传统的教师对教学评价更加注重认知方面的考察和鉴定,在评价过程中注重教师教学知识的科学性、合理性、丰富性;另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教育更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的教学并不是简单地进行知识灌输,而是一个艺术追求的过程。它要求教师运用艺术的手段激发学生兴趣,迅速提高其知识、技能,并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里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发展其创造力。而学科教学论教师恰好具有师范生所需要的教学艺术的能力和魅力,学科教学论教师理应成为课程教学的评价者。

作为课程教学的评价者,自己也是受益者。一是从自我评价中受益。通过自我评价做出自我调整、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实现真正的自我。二是从评价学生的过程中受益。在评价学生的同时,学生也在评价教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评价,更要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在教学过程中有许多知识技能和方法都是学生自主创新,学生中的闪光点会极大地启发教师,教师要及时归纳总结这些创新,适时地加以肯定、支持和推广。推广学生自己的创新成果,具有更高层次的适用性,可以极大地促进教师对学生认知的进一步理解,同时也为自己的教学创新提供可靠的实证材料。三是从专家学者的评价中受益。每一个人的评价方式与角度不一样,评价的水准也不一样,教师应当从这些评价中学习、反思,找到差距与不足,同时要大胆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教师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而在教学评价中应更加重视教师自己对其教学行为的诊断和反思,这不但能够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发现、体会自己的不足,易于改进,而且也有利于协调评价者与被评价者的合作关系,尊重教师个人意见,显然有利于教学活动持久、稳定、高效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康晓伟.教师教育者:内涵、身份认同及其角色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2(1):14.

[2]徐波.学科教学论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31):76.

[3]王政.论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及其养成[J].现代教育论丛,2009(11):22-25.

[4]吴俊明.学科教学论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J].中国教育学刊,2003(11):12.

[5]钱家达.华北、华东七院校教育理论研讨会第十四届年会综述[J].教育研究,1997(5):77.

中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篇12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

Key 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oretical basis;Marxism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4-0211-01

0引言

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整个学科体系的奠基石,不但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定位。因此,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不仅能够更有利的研究这门科学,而且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更加明晰、更加科学。

1什么是“理论基础”

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就必须对“理论基础”这个概念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总的来说,一门学科的“理论基础”应该包括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它能够为相应学科体系的整体构架提供根本观点、立场或理论。既然是“理论基础”,就必须能够为学科的构架提供一个起根本支撑性的观点或理论。如果缺失了这个理论基础,整个学科就将成为空中楼阁。如果这个理论基础发生了动摇,则整个学科或局部分支也必将发生动摇甚至崩溃。理论基础对于基其而建的学科来说,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地位。凡具有上述特点,应该可以称为“理论基础”。第二种:它能够为相应学科的研究领域提供基础的知识体系,从而促成该学科的建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科的细分已经十分深入,现在已出现了大量的边缘学科。这种学科与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领域的知识体系有密切联系,在其学科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必将借助于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应用到自身领域,并不断发展完善成为独立完整的学科。那么原有学科为新兴的边缘学科的研究领域提供了基础的知识体系,也应算作后者的理论基础。但这并不表示所有对该学科有借鉴的知识体系都可称为此学科的理论基础。只有那些提供了最基础的知识体系,对新学科的建立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才能作为学科的理论基础。那些只是对学科中的某具体观点提供了一定借鉴的理论,不能称为学科的理论基础。综上所述,学科“理论基础”的含义应该是能够为相应学科体系的整体构架提供根本观点、立场、理论或为相应学科的研究领域提供基础的知识体系,从而促成该学科的建立的理论体系。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除了要明确“理论基础”的大致含义以外,还必须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这门学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要搞清楚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构成、它的研究领域等。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边缘学科。[1]它的主要研究对象为“两个规律”,即“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以及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2]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是人的一种心理行为,属于心理范畴,所以符合心理学关于人的心理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要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进行研究,首先就要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因而心理学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体系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政治学,将从何处入手去研究人们政治观的形成和变化的规律。正因为如此,政治学也必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支撑其上层构建。同理,伦理学作为研究人类社会道德规律的科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揭示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特殊规律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离开伦理学的理论支持,思想政治教育学也就了政治教育学而面目全非了。而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对象的第二个规律,即“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则突出显示出了对教育学相关理论知识的需要。总之,思想政治教育学就是建立在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与教育学相关理论体系上的一门边缘科学,汲取并综合了它们研究成果,通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已经逐步具备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心理学、政治学、伦理学与教育学这四门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意义重大,缺失其中的一项,就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应该被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3几个容易混淆的问题

大多数观点把马克思主义的完整科学体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我认为有几点不妥之处。

首先,这种理解混淆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与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学。我们现在研究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全人类的科学,有着全体人类社会的共通之处,并没有特别强调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就算马克思主义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学也并没有丧失它存在的合理性。所以不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其次,混淆了理论基础与基础理论。或者说混淆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理论内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并不能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直接提供理论支持,加之上述原因,固不能算完全意义上的理论基础;但他却可以而且必须作为我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要理论,或者说基础理论,利用马克思主义开展各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再次,混淆了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最后,从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意义上把马克思主义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笔者认为也是不妥的。科学的真谛就是发现这个客观世界上的客观规律,或者规律间的必然联系,而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是科学研究的最佳工具。但它并不是科学本身,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发现出来的规律并不能说成是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基础产生的规律。它本身与规律没有任何关系,只不过是发现这个规律的工具,本身不为该规律提供任何理论基础。比如,研究物理学也要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以此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确定为物理学的理论基础就有些不合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