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舆情监管合集12篇

时间:2023-06-04 08:36:38

强化舆情监管

强化舆情监管篇1

所谓网络舆情,是指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伴随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不断进步,互联网在中国迅猛发展,特别是随着网络普及及技术进步一跃而成为新媒体代表。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传媒生态,重塑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深刻影响着国家治理方式。 一、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畅达民意,建立沟通桥梁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利益群体分化严重,利益博弈规则却不够透明、公正,常常使得政府与民众之间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上情下达、下情上传通道不畅。而互联网是完全开放的,广大民众通过网络就可以全面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表达自己的意愿,同时通过网络参与相关事件的评论和讨论,真实、充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使社情民意得以充分表达,甚至实现了民意直达。互联网成为民众利益顺畅表达的通道,更成为不同利益群体进行利益表达,特别是弱势群体维护基本权益的发声平台。在一定程度上,互联网也成为政府和民众之间发生利益摩擦和冲突的“社会缓冲带”。可以说,互联网不仅是传统媒体和生活方式的补充,而且已成为民意凸显地带,在基层群众与各级党和政府之间架设起直接沟通的桥梁。 2.有利于政民互动,实现网络问政 网络媒体以其公开性、透明性、快捷性、广泛性的突出特点,拓展了广大民众的公共空间和选择网络信息的自由,给予所有人以发表意见、参与相关事件的评论讨论及参议政事的便利。在人人面前都有一个麦克风的网络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渠道,成为意见表达的主体。同时,由于互联网的匿名特点,网络媒体常常反映出许多在其他媒体上很难见到的、来自社会基层的各种消息、独特见解,可最快地、最大限度地使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了解到真实民意,倾听网民的意见和建议,为其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国务院总理曾说:“我们现在有4亿多网民,他们代表社会的一个很大的群体,而且也包含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倾听网民们的意见,开创了网络问政的新风。”互联网搭建了人民群众与政府及领导者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成为“民心沟通的平台,领导决策的参谋”。 3.有利于舆论监督,提升政府公信力和科学决策水平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缺陷等因素,各级政府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体制机制上的弊端以及重大事故和社会事件常常反映滞后。随着新兴媒体的兴起,网络监督以其无比优越的特点逐步成为一种新的、重要的社会监督形式。首先,网络监督以其方便快捷、参与率高、影响力大、成本较低等优势和特点,为我国行政监督提供了一条崭新而有效的途径。其次,网络具有虚拟性,利用网络举报、监督无需实名,“安全系数”较高,可以使相关人员得到保护。再次,在互联网上的有效言论也能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形成很大的社会舆论场,产生巨大的作用力施加于决策和决策者。“网络监督”日益成为一种反应快、影响大、参与面广的监督方式。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每一重大事件,几乎都在网络媒体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和激烈辩论,形成了若干规模较大、力度较强的网络舆论,对于有关部门的决策和施政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公共权力特别是“一把手”权力进行了有效的监督。政府合理、有效地利用网络监督,厉行官员问责制,对于提升政府公信力意义十分重大。 4.有利于管理创新,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由于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期,各种利益关系纠结,各种思潮涌现,这给国家社会管理带来一定难度。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众往往以信息化的方式发表各自看法,网络舆情可以采用网络自动抓取等技术手段,方便获取、效率高、信息保真,而且覆盖面全,这给社会管理带来一定启示与创新。首先,在日常舆情管理中,互联网还原了社会真实意见的构成,有利于政府及时、真实了解社会情况,准确判断官民隔阂和对峙情况,以坦诚的姿态促进官民之间顺畅沟通和良性互动,为有针对性进行社会治理提供依据。其次,在网络舆论危机管理中,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和有识之士认识到,舆论危机的实质是民意通道淤塞、政府应答机制缺失所致的瞬间决堤、垮坝效应。政府要从高发的舆论危机和突发公共事件中警醒,总结、制定并创新出一系列危机管理之策,及时疏浚民意通道、理顺应答机制,以和谐而不是高压来缔造稳定。同时,互联网提醒政府如何面对“意见领袖”,发展“网上统一战线”,习惯与社会“自组织”力量共处与合作。可以说,互联网激发了政府的神经机能,使政府变得耳聪目明,提高了决策速度和公共治理水平。 5.有利于舆论引导,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条件下,互联网已成为覆盖广泛、快捷高效、影响巨大、最具潜力的大众传媒,已形成了一块强大的舆论宣传新阵地,对社会舆论的态势和走向产生着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如果我们不重视或引导不力、不当,就可能会通过网络的催化和放大,使局部问题扩大为全局性问题,使一般问题演变成政治性问题,使个人的偏激言论扩散为非理性的社会情绪,直接影响社会稳定、损害政府形象甚至危害国家安全。在视察人民网时的讲话指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网络已经成为舆论传播的“制高点”,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做好网上舆论引导工作,牢牢把握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充分发挥互联网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积极作用,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营造和谐社会环境。 二、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提高应对能力 面对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矛盾,网络言论也复杂多样,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对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性,并参照国际通行的互联网管理做法,结合国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网络监管模式。#p#分页标题#e# 1.重视网络舆情,调整管理思路 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为36.2%,网民数量达到4.85亿,网络舆情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发展。网络媒体具有开放性、全球性、交互性和海量信息等新媒体特征,这导致采取传统媒体的管制方法在互联网上往往失效。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网络舆情的重要性,及时调整管理思路。首先,要重视网络舆情,力避一些部门对于网络舆情采取“不理、不用、不管”的漠视状态。要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互联网基本政策,充分重视网络舆情,管理好网络舆情。其次,调整管理思路,力避强硬监管的传统管理模式。对于出现的网络舆情,一味地禁止既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还易导致网民的抵触情绪。适当调整管理思路,恰当引导舆论,积极疏导信息才是对互联网信息有效管理的选择。因此,政府需要摒弃传统媒介控制下的防民意识,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宽容对待网络时代的公民权利,积极和正确引导互联网言论,形成公共辩论的良好氛围。同时,可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发挥技术手段的防范作用,遏制违法信息对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和未成年人的危害。 2.完善法律规制,提高网络管理能力 与传统媒体以政策管理为主不同,网络媒体由于主体的多元化,依法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就网络立法而言,为了适应互联网的动态发展,我国不断出台了互联网管理法规,至今已有40多个。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2000年制定的“一法两规两条例”,它们是构成我国网络内容管理的重要依据。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简称《侵权责任法》),其中被业界称为“互联网专条”的第三十六条,首次明确了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法律责任。2010年10月1日起,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多个条款涉及互联网管理,其中打击互联网、手机传播色情信息和保护网上知识产权是持续治理的两大重点领域。但整体而言,我国网络立法仍然不够完善,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大多法规的出台显得仓促应付。当前,亟须制定一部强调政府保障传播义务以及网络传播媒介与公民分享传播权利的网络传播法,以保障言论自由和限制有害信息传播。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才能处理好知情权与隐私权、政务公开与国家机密、合理监督与造谣诽谤、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等诸多关系,实现网络监督与管理的规范化。 3.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网络行为 互联网自始就是一个高度自由、高度自治的领域,决定网络行为规范的最初力量并不是国家机关,而是那些信息产业的从业者。与政府管制相比,行业自律往往能够更好地把握管理与发展、规范与自由之间的平衡。自2001年5月,全国性互联网行业组织———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该协会先后制定并了一系列自律规范,促进了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政府应该给行业组织更大空间,支持其工作,为行业组织发挥服务、自律、协调作用提供帮助。同时,政府对互联网行业组织及行业应采取科学合理的监管,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方式手段引导互联网行业发展,达到防范有害信息、预防打击犯罪、纯洁网络的目的。 4.提高网民网络知识和道德标准,培养自主治理能力 网络治理完全依靠政府管制和技术手段是不能达到目的。网民的网络意识和道德对于互联网的自主治理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加强网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对网络的认知是关系到网络自主治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要对网民进行网络安全培训。网络安全培训能提高用户对网络安全的意识以及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防止虚假信息、诈骗信息等对自身造成危害;能够使网民了解网络并不是一个法律空白区,个人的网络行为,例如信息与传播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值得注意的是,网民的网络意识和安全教育并不应当是由政府自上而下所主导的行政强制行为,而应是自主自发的学习和合理引导过程。互联网的自主治理是网民自发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的一个持续互动过程。其次,要对网民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虽然由于网络的虚拟空间使道德压力降低了,但是真实世界与虚拟空间的逐渐融合趋势证明,加强网民的现实道德教育同样也能积极影响其在网络中的行为表现。网络言论自治离不开网民自律,要强化“人人是秩序的享有者,也都是秩序的创造者”理念,对网民加强道德教育和普法教育,促使广大网民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和道德规范,营造良好的网上文化环境,依法合理开展网上活动。 5.强化政府管理,提高应对网络舆情能力 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是执政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一部分,在新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格局下,政府必须学会在各种网音中执政,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首先,搭建平台,保障信息公开透明。公开透明是增强群众信任感、避免谣言散布的关键。政府要积极搭建沟通平台,积极发展、合理利用本地网络媒体,广开网络问政言路,有效疏通民意,坚决做到信息的公开透明。同时,各级政府要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要善于和媒体打交道。其次,发挥“意见领袖”作用,整合疏导网络舆论。针对网络舆论分散性的特点,“在分散中求集中”是可行之策。具体来说,就是在分散无序的网络舆论环境中建立权威和信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社会主流意见(包括媒介意见、政府态度以及专家和专业组织的见解),从而实现对舆论的引导。因而,需要培养一批有号召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网络舆论“意见领袖”,让他们响应民意,情系民生,给网民讲解政府公共治理的复杂性,促进官民沟通,呼唤官场的党性、良知和改革热情。同时,可适当设置实名注册的网评员,引导网络言论,创造有利于创建和谐社会的网络环境。再次,提高对网络舆论的反应速度,树立处理突发事件的大局意识。纸媒体时代有黄金24小时原则,而新媒体出现后,一件事从事发到全国皆知只需要40分钟左右。因此对于政府机关来说,必须提高对网络舆论的反应速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对于一些公共突发事件和,有错误的要敢于道歉,有误解的要积极澄清,有问题的要敢于问责,纯粹情绪性的东西要以冷处理为主。真诚地让权力为民众服务,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努力打造一个“法治政府”。同时,部门之间要妥善协调,不要因相互推诿而错失解决问题的时机。还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应急机制,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问题。#p#分页标题#e#

强化舆情监管篇2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2. 031

[中图分类号] F272.7;TP3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2- 0052- 03

舆情,就是“群众的意见和态度”,主要包括社会舆情、媒体舆情以及新兴的网络舆情。舆情管理就是对群众意见和态度的收集、研判、决策、处置、总结等环节的总和,及时掌握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有针对的正确引导,是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工作。

在我国社会转型期间各类突发事件呈上升趋势,其内容涉及社会各行各业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作为提供煤炭企业,存在着安全事故影响造成影响过大、社会关注度较高等问题,较容易引发突发新闻事件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带来不稳定因素。

1 关于互联网舆情的思考

1.1 关于互联网舆情的解释

互联网舆情主要是指网民对传载于互联网上的关于现实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出的评价、观念、意见、态度以及情绪等。互联网舆情主要通过博客(微博客)、即时通讯、电子公告牌、网站论坛等互联网应用形式来表达。

互联网舆情监测导控是有关部门基于特定目的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对网络上的政情、社情等舆情进行监测研判和引导管控。重点是对“事关本地”、“人关本地” 的涉及维护稳定的负面舆情,对敏感时期、重点地区、特殊人员和突发事件所产生的舆情,以及对网上恶意炒作影响维护稳定的舆情进行监测和导控。

1.2 互联网舆情来源

在开放、虚拟的互联网中, 网络舆情的传播迅速, 内容多元, 互动性强,互联网舆情主要来源于网站新闻评论、论坛与社区BBS、聚合新闻RSS、QQ、MSN、博客、微博,具有迅捷性、随意性、多元化性、隐蔽性、偏差性、突发性的特点。

1.3 互联网舆情的新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化,互联网舆情也发生了新的变化。互联网舆情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互联网独当一面,成为网络舆论的独立源头;

(2)互动成为网络舆情的最主要的特色;

(3)互联网与手机结合,网络舆论更具杀伤力;

(4)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相互借力,放大舆论;

(5)调整网络表达方式,抑制“群体极化现象”。

2 煤炭企业的互联网舆情管理

2.1 煤炭企业信息化进展情况

煤炭企业从实际出发,不断开拓进取,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企业信息化加快推进。信息技术逐步应用到企业安全生产与管理,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了行业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2)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取得进展。煤炭企业建成了煤田地质数据库、煤矿生产许可证数据库、矿井地质资料数据库、安全调度数据库等,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3)网络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煤矿安全监控、井下作业人员定位管理、煤炭产量远程监测3大系统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煤炭专网联网运行的业务系统持续增加。

(4)网络监控进一步增强。相关政府建立了煤矿安全监管执法与决策系统,对井下主要环节特别是与瓦斯有关的信息和数据进行了矿—县—市三级在线监控实时监测,超能力、超强度生产得到遏制,超定员用工明显改观。

(5)信息化覆盖面进一步拓展。大型煤炭企业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综合信息化平台,部分企业还建成了统一集中的数据管理中心,形成了“多网合一”的综合信息网络,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开发初见成效,实现了井下与地面生产系统集控与联网,管控一体化系统初步建成,“数字化”矿井初见端倪。

(6)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逐步加强。初步建立了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开展了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统一规范网络机房、数据中心建设,特别是矿级节点机房安全运行环境,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防护水平明显提高,网站信息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

2.2 互联网舆情管理存在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煤炭企业信息化水平获得稳步提高,然而,在互联网舆情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2.2.1 统筹协调问题

虽然与舆情管理关系密切的部门都建立了相应组织,但煤炭企业存在各自为战的问题,部门之间的协同能力较差。尽管煤炭企业建立了安全生产监控体系,然而部门之间的协同能力较低,部门之间的沟通较少,因而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形成信息的共享机制。煤炭企业的上报多为直接报送领导,而缺乏部门间的联动,在处理重大安全事故,互联网负面舆情时,不能进行合理的统筹。

2.2.2 应对能力问题

煤炭企业应对互联网舆情的不足主要体现在:①专业知识能力缺乏,大部分管理人员对于互联网舆情的传播方式了解较少,遇到问题时应对处理不恰当;②缺乏分析研判能力,对于已经掌握的消息,相关管理人员往往缺乏信息敏感性,处理问题方式、时机存在不恰当的地方;③工作方式单一、呆板,相关管理人员虽然关注网络,但不懂得网上引导的策略,在工作方式上仍然倾向于传统的捂、拖、删、压等手段。

2.2.3 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

长期以来,煤炭企业都存在着安全生产管理问题,尽管大部分煤炭企业在管理能力、生产效率、竞争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提高,然而,安全生产隐患、不良舆情的传播依然存在。

2.2.4 网络信息时代使煤炭企业舆情防控困难加大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企业舆情防控难度加大,改变了传统的舆情传播依靠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向公众单方面灌输信息的现状。互联网舆情通过网络新闻、博客、论坛、视频、即时通信、社交网站、微博客等新型的互联网应用构成了纵横交错的传播渠道,并与传统媒体共同助力,形成立体化传播方式,拓宽信息传播范围并最终扩大对社会舆论和网络舆论的影响力。煤炭企业对于舆情的关注更多地体现在传统的舆情传播方式,而对互联网舆情的重视程度较低。价值互联网舆情传播的立体化,增大了煤炭企业互联网舆情防控的难度。

2.2.5 未建立互联网舆情诉求机制

舆情诉求机制建立方面,煤炭企业存在不足:①企业网站形象塑造能力较低,资源整合能力较低,对于网站的建设并未进行合理的规划,在线服务能力水平不高,不利于互联网舆情诉求机制的建立;②管理人员思想意识并未转变,重视程度较低,尽管有些煤炭企业网站建立了良好的舆情诉求机制,然而由于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够,舆情诉求并未得到合理的解决;③缺乏宣传及培训,煤炭企业矿工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文化诉求表达能力较低。

2.3 提升策略

应对互联网舆情,应坚持“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尊重事实、科学应对”原则,本文主要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2.3.1 政府方面

(1)加强政府在互联网舆情管理方面的舆情引导。我国政府对互联网舆论管理采取政府主导模式,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

(2)制定相关互联网舆情管理制度。政府应加强互联网舆情管理制度的制定,健全管理体系;高度重视互联网信息的与管理。

(3)行政指导。通过网络评论员的方式引导网络舆情,对煤炭企业安全管理予以监控,并对事故信息的进行合理引导,避免安全事故影响的扩大化。

(4)安装技术软件对互联网舆论进行合理监控。政府的监控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互联网信息的监督;二是加强对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督。

2.3.2 企业层面

2.3.2.1 制定互联网舆情管理制度

煤炭企业互联网舆情管理需要健全相关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责任到人,职责明确。建立和完善舆情管理工作考核制度,将舆情管理工作责任落实到各子企业和部门,形成一级抓一级的工作运行落实机制。

2.3.2.2 强化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舆论监督意识

信息社会大众传播承担着对事情做真实、正确而完整的报道的社会责任。一方面,煤炭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树立良好的舆情意识,接受社会舆论监督的义务。以真诚、规范、优质、高效的工作,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打造煤炭企业负责任的良好形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宣传思想教育的作用。多渠道、多形式、高频度教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舆论监督观念,树立正确对待新闻媒体的态度,注重个人行为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升,自觉规范自身言行举止,有效地减少了突发新闻事件发生几率。

2.3.2.3 组建培养一支高素质、现代化的舆情管理人才队伍

舆情信息工作是一项涉及全局的有较强政策性、敏感性、时效性的工作,对从业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要把那些责任心强、文字功底深、分析能力强的同志选配到舆情管理工作岗位上来,提高队伍素质,把舆情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列入企业培训的总体规划,制订实施年度培训计划,安排学习培训,着力提高广大舆情管理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2.3.2.4 转变工作方式,转变思想意识,提高应对能力

煤炭企业应注重转变思想意识,舆情工作人员必须转变工作方式,学习和掌握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把握网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提高运用和驾驭网络的能力,牢牢掌握网络发展和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导权。涉及公司的负面新闻发生后,及时控制舆情扩散;对于已经出现的重大舆情,党委工作部及时与主流媒体联系沟通,第一时间权威信息,正面引导舆论。同时,要求对内及时搞清舆情真相,掌握事件真实情况,制定有效措施,从源头消除舆情隐患。

2.3.2.5 建立企业新闻工作机制

加强企业新闻宣传、危机管理与广告投放等资源配置,统筹协调,统一对外,形成合力,维护品牌形象。加强新闻策划和议程设置,不断增强新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排查本单位可能引起新闻媒体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集中精力抓好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从源头上杜绝负面舆情的产生。

2.3.2.6 建立畅通舆情诉求机制

如山东能源枣矿集团就建立“舆情热线电话”、“电子信箱”、“短信平台”、“网上留言板”、“定期座谈会”等一系列平台和机制,鼓励职工群众大胆反映问题,提出意见,畅通民意诉求,同时建立健全了领导基层舆情调研机制,形成舆情分析报告以指导工作实践。这个过程就是要主动引导处于潜在状态的舆情显现出来,以便及时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强化舆情监管篇3

在新媒体时代,各种社交软件因其功能不同,而受到不同人群的青睐,作为一款时下流行的社交软件,微信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与他人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可以说,微信已经开始取代微博,成为互联网舆论的重要发声和聚集平台。微信有着新媒体时代的独特传播性,不仅传播过程更加私密化,传播的方式和对象也更加多元化,这导致舆论监督难度更大,也给监管部门带来新挑战。[1]在新媒体时代做好微信平台的舆论监督工作,是舆情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微信舆情传播的特点

(一)朋友圈是信息传播主途径

当前的舆情传播途径,突破了传统数据时代的片面化、单一化和静态化的模式,凸显了立体化、动态化和纪实性的传播方式,其传播速度更为惊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通过相关的数据研究表明,很多微信用户主要是通过聊天的形式,达到社交沟通的目的,这部分客户有86.1%。[2]微信的很多大众信息,主要由朋友圈进行传播,同时借助腾讯QQ的强大关系链,传播的效率更高,能够快速到达并且传播效果明显,朋友圈还可以实现不同用户群体的合理分组并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管控,从而提高了传播信息的精确度与效果。

(二)用户基数庞大

微信由于其强大的功能和快捷方便实用的互动交流,能够迅速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其中手机二维码使得手机微信的传播更加快捷方便,通过手机扫一扫就能直接上网,二维码成为线上线下的入口,极大地方便了用户群的沟通和交流,便利性、及时性使其用户群得以不断增多。特别是朋友圈这一特殊功能,给陌生朋友的交流提供了机会,不仅丰富了交流内容,也提高了传播覆盖面。

(三)弱互动与强影响

虽然当前微信账号在不断增加,但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微信公众平台的参与度比较低,互动性不够强,能够坚持长期活动的用户只占总量的25.7%。另外,在微信圈相互交流的主要是熟人朋友,这样会产生一种相对的封闭性,难以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场。但不能否认的是微信公众号是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平台,其信息传播的扩散力和影响力不容忽视。[3]其中很多不良信息也主要是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传播,因此对该平台的掌控是引导舆论的关键,特别是对一些突发事件的负面信息要及时进行舆论引导,防止造成大范围的不良影响。

(四)舆情传播途径复杂

在新媒体时代,媒体渗透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微信舆情传播的途径趋向隐私化,内容需要越来越庞大,而且日益发展为一种交融化的舆论平台,来自各种网络终端的舆论在此汇聚融合。这必然导致舆论传播的途径更为复杂,影响范围更广,给舆论监督造成了很大的困难。[4]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微信成为网络舆论传播的一个新起点,该平台重塑的网络舆论传播速度之快,让网络舆情的监控严重滞后。因此对于一般的监控系统而言,就需要不断地挖掘分析所传播信息的关联数据,将所有的监测时间尽量提前到敏感信息开始传播的初期,或者通过建立复杂的模型来模拟真实网络舆情的演变过程,提前采取措施实现对突发舆情的有效预测和控制,时间的滞后是控制微信舆情的难点。当前,微信的主要用途是交流,其对社交格局的影响不容忽视,微信圈相关信息的传播者主要是亲朋好友,此种传播方式的可信度和实际影响远超其他舆论平台,因此微信平台的舆论成为其他信息交流工具的舆论导向,微信舆论场的意见更容易快速地传播和得到信任,但转发率高等特点也直接增加了微信舆情监控的难度,严格加强监控和管理势在必行。[5]

二、微信平台的舆论监督困境

(一)传播渠道隐秘性导致舆论发展方向难以掌控

微信作为一款私密性较高的社交软件,微信信息很难被其他人发现,而且传播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微信的朋友圈,或者是经常直接联系的通讯录,是一种建立在私人网络基础上的网络化平台,以个人为中心形成一个隐秘的交流圈,具有很强的隐秘性和封闭性,形成了私密媒介场所。由于有这种排他的私密性特点,微信网络舆情监管难度相当大,监管人员不可能记住每个人的朋友圈或进入个人朋友圈。同时,朋友圈的数量在不断地增长,面对6亿多微信用户群体,监督管理部门难以对每一个用户进行合理监督,无论从现实或者理论上都是难以操作的,所以舆论监控平台难以突破隐秘性这一瓶颈,导致政府或者舆情监管者本身的缺席缺位,自然就很难掌控舆论的发展方向。[6]

(二)舆论不可控导致舆论真相难以还原

微信通过私密的方式传播有公共属性的信息,信息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从其传播的形式来看,一条发在朋友圈的信息短时间内可以在全社会传播;从其传播的内容来看,既有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信息,也有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包罗万象,应有尽有。微信内容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方式,没有固定的模式。例如,对很多传统媒体的舆论,舆情管控人员能够轻易地判断其是什么级别,应该如何掌控,也可以预测舆论所造成的影响及所转发的数量。但是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路径主要是通过一些粉丝群体的传播来达到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目的,以几何级数增长的方式转发,同时又能被不少圈内好友转发。当前的科技手段难以有效地追踪传播的数量,这就不能预测所造成的影响,更不能看出其是哪一个级别的舆论,当前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因而使舆情监管者难以发现舆论的真相。

(三)微信传播和舆论引导对象难以把握

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信息,有一些可以进行数量的统计,但朋友圈的信息传播要比传统的微博更广泛,速度更快,影响更深远。虽然微信的传播和微博有相似性,但是微信平台有固定的粉丝群体,而且更职业化,所以在微信圈子里面出现的不仅有“职业圈”“兴趣圈”,还有“朋友圈”“校友圈”等,都是熟人之间形成的一种网络交际圈。这种熟人之间的网络关系颠覆了以往的网络社交,不同于以职业和兴趣爱好为基础划分关系网络的方式。当前的微信圈、微信平台传播受众已经不局限于一个职业群体或者兴趣共同体,其涉及的范围更大、传播面积更广。[7]这样就难以确定舆论的监督范围,导致舆论引导对象呈现不确定性。

三、微信舆情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负面信息激化社会矛盾

由于微信是一种点对点的传播方式,且由一个中心向四面扩散,信息不可能只在两个点之间传播,最初发出信息者,也无法知道这一信息的传播范围,这就导致信息秘密传播,给舆情监控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微信平台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保密平台,传播更具隐蔽性,很多在网络和微博上受限制的信息,有可能借助微信的公众平台进行传播,或者通过朋友圈进行转发。这种亲朋好友之间的全力转发,给各种过激言词和不良信息提供了天然的良好生存环境,很容易被用户接受和传播,从而进一步增加舆论监管的难度。当前微信公众账号中的许多信息在圈子内部交流,封闭交流导致某些舆情在微信圈子里悄然流行之时,圈外人却还一无所知。当舆情发展到主流网站、论坛、微博中的时候,已经给相关管理部门形成了比较大的舆论压力。[8]

(二)诱发群体极化和违规现象

微信圈的朋友,不同于以往的网络或者微博的朋友,微信新加朋友来源多为QQ及手机通讯录,所以这些朋友几乎是现实生活中随时可以遇到的,这部分好友与网民现实生活中真实好友的契合度较高,这使得微信好友更具真实性,信息来源更易被信赖,但很多想法也更容易产生极端化趋势。由于微信用户的信息交流者偏向于有共同兴趣、价值取向的群体,导致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群体极化”[9]现象。微信是交往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在网络十分便捷的当下,能够很好地表达公众的诉求,方便公众意见的交流,但微信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很容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进行不良信息传播。微信的隐蔽性为其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使得很多别有用心者有机可乘。不少不法分子利用这一平台传播虚假和违规信息,或者炒作社会热点和敏感问题,从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影响他人或者社会的利益。

(三)非理性舆论引发集体行为

微信圈熟人具有很强的号召力,通常熟人和朋友都易受其影响,所以一些热点事件在朋友圈很容易引发共振现象,特别是一些错误的观点,在很小的圈子里更容易引起误导;有领导力的个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动员起一大批的亲戚朋友,这就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社会动员的成本。当前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惊人,在网络上发帖能够在很短时间里激起其他无直接利益相关群体的参与。微信平台作为一个信息互通的阵地,很容易在较短时间内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引导,必然会引发社会事件。当前打击网络谣言的力度很大,很多在微博上发不出信息的不法分子将矛头对准了微信朋友圈,这样微信平台就成为他们传播谣言和滋生不良信息的庇护所。而且,微信还不具备信息净化能力,因而无法及时主动有效地辟谣。

四、微信平台舆情监控的策略

面对微信舆论监控的难点和问题,需要社会和政府有关部门对症下药,采取有效手段坚决杜绝微信不良信息传播,对微信舆情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借鉴微博监管经验,完善舆论监督机制

微信传播的途径相对隐秘,但其影响不可忽视,舆论本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不能正确地引导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微信这种隐秘性的交往工具,虽然在某些方面的公众影响存在局限性,但必须对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严格监控。当前的社会机构和技能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控,可以采取以往对微博和博客的监督方式,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方向,从而满足社会舆论主体的价值诉求。

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建立公众媒体监督机制,同时与微信平台进行合作和沟通,克服其私密化特点带来的监管困难,形成双向监管通道,从而达到正确引导微信平台舆论信息走向的目的,为公众媒介提供有效的服务渠道,合理引导社会公众讨论的话题结构。通过抽样调查发现,每10条公众舆论微信传播信息中,就有94%来自微信对微博的转发,4%是对新闻内容的转发,2%是对论坛内容的转发。[10]

(二)关注社会热点舆论,构建科学舆情监测体系

由政府主导建立一个完善的微信舆论监督体系,实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引导舆情发展方向。在网络舆情的监控过程中,无论舆论发展到了什么程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严格把控舆论的发展方向,及时探究舆论发展原因。为了化解有可能存在的问题,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微信网络平台应以当前热点舆论为出发点,构建全方位的预警监测体系,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和掌握微信平台舆论发展方向,灵活运用应对舆论热点的有效办法。舆情监控必须自上而下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形成对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监测体系,这一体系可以及时地发现舆情苗头、把握舆论趋势。因此,建立起微信舆情信息库,形成微信舆情通报制度,定期对微信舆情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以形成有分析、有对策建议的专题舆情分析研判报告。

(三)培养意见领袖,宣传正能量

微信平台是舆情的发动机,是舆情发展、扩散的重要主体,也是舆情引导的主力军。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平台,做好宣传正能量的工作,可以更有效地引导社会舆情发展方向。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社会舆情的积极传播者,也是社会舆情的积极引导者,可这已经不是一种简单的说教,而是人们有意识地去正确使用这种传播途径,使微信平台不仅可信度高、影响力大,而且能够操控舆论的主导权。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积极寻找机会宣传社会正能量,同时还可以从相关的账号中遴选政治素质高、媒介素养好、引导能力强的社会各界正能量人物,对当前的重大事件或敏感问题进行舆论引导,从而端正舆论的发展方向。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微信作为舆情传播的出发点和引导者,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当前网络时代的网络舆情风向标之一。为了提高微信平台的监控效果,可以借助大数据时代的新技术,通过对微信平台主要传播途径的监测,来全面掌控微信平台以及政府各部门相关的人和事物等信息,从中监测出有价值的舆论信息,进行动态化的采集,争取第一时间掌握微信平台的相关舆论新动态。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微信平台舆论的正确引导,建立舆论监督机制,吸纳社会人才。另外,要掌控微信舆论发展方向,积极应对微信舆论监控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舆情应对工作有力开展,特别要讲究社会舆论引导的策略技巧。加大对正能量的宣传,加强对微信平台的组织指挥、综合协调,对网络舆论传播的关键环节及时进行研究分析,深化舆论引导的处理手段,掌握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舆情监管队伍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对政府部门来说,微信舆情管理机制建设的根本是对微信平台信息的预警和监管,防止因放松警惕而导致深陷微信舆情危机的泥潭。

参考文献:

[1]郑习武.基于微信的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5(19).

[2]郜天一.浅谈微信舆论生态与应对手段创新[J].新闻传播,2015(8).

[3]谭秋浩,钟家华.微信环境下高校舆情的监控与引导[J].高教学刊,2015(14).

[4]杨勐,徐娟.新媒体时代“红色微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创新应用探索[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5]王玉珠.微信舆论场:生成、特征及舆情效能[J].情报杂志,2014(7).

[6]何俊明.新时期加强涉税网络舆情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7]熊晟钰.自媒体时代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4.

[8]李晓.中小学教育网络舆情应对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9]靖鸣,马丹晨.论微博大V如何传播正能量[J].新闻爱好者,2014(2).

强化舆情监管篇4

中图分类号:G25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6-0327-02

我国网民数量之大,增速之快,使得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同时也是网络舆情形成的“显微镜”、“聚光灯”。面对新形势,如何及时掌握网络舆情信息、准确把握网络舆情动态,迅速做出疏理与引导,消除负影响,弘扬正能量,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我国政府网络舆情监控疏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网络舆情诸多特性决定,做好疏导应对工作既要看技术手段,更要看工作态度――一种为民、利民的务实诚恳态度。所以,正视网络舆情疏导工作中存在问题,是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树立良好形象的关键一环。根据网络舆情形成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过程,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我们认为,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疏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 监管力度不强

重视程度不够。面对网络舆情,目前地方政府在应对方面大多以事后的“灭火”处置为主,而对事件的预见性“防火”措施显得乏力,监测行为很少或者效果很差,即使事件的前期因素已经积累,但常常得不到足够的重视。监管投入不足。熟练掌握网络舆情监控技术的专业人才少、设备差,监测指标和系统不统一。虽然一些商业公司在网络舆情监测过程中可以提供预警功能,但政府部门接到预警之后再了解整个事态的方式有着明显的滞后性。

(二) 疏导方式不当

一是反应速度迟缓。网络舆情常常在毫无准备的状况下发生,事态的严重程度、发展状况、讨论议题等都在不断的变化。根据危机管理的要求,政府最佳公关和应对时间在事件发生后12小时内。但目前,地方政府对于网络舆情的应对通常是“被迫”方式,“千呼万唤始出来”,错过了改变舆情意见流向和正负态势的良好时机,往往造成网民的情绪淤积,如天价烟事件11天后干预、躲猫猫事件7天后干预、北京站售票事件4天后干预等。

二是存在简单封堵、压制做法。对于网络上突发事件以及涉及本地、本部门的负面信息,部分基层政府领导仍然抱着能瞒则瞒、能压则压的心理,主动回应、公布事实真相的少,迫于压力才不得不公开的多,往往是错过了公布真相的最佳时机,给谣言的传播提供了空间,结果往往是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如: 2012年三亚宰客事件,有关部门用“零投诉”回应投诉,马上引起群众一片哗然。其实三亚方面在处理宰客事件时是十分积极的,商家也得到了相当严厉的处罚,但是面对舆情时,却抛出了诸如“取证难,请消费者站出来”、“追究法律责任”等言论。

对负面消息采取“捂盖子”的方式对待,也是一些地方常用的模式。特别是传统封闭的办案模式,导致不少地方政府把负面报道看作是“洪水猛兽”,动辄使用权力或者找网管关系进行封堵、打压。缺乏与家属开诚布公的沟通,缺少对舆论关切的充分回应,极易使“小道消息”满天飞,酿成群众不满情绪“井喷”。如2008年“瓮安事件”、2009年“石首事件”、2012年“泸州事件”等,都是由一起普通自杀事件或者刑事案件引发数百人集体“散步”,最后发酵成,给地方政府带来极大被动。

(三) 问题处置不妥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淡化期处置不当,往往不利于问题最终解决。主要表现为潦草回应以图应付了事。当政府介入网络舆情引发的公共事件后,惯性思维地胡乱给事件定性,为了维护所谓的官方脸面和利益而潦草应付网络舆情,引起网民和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激发了更大的官民矛盾。一是话语随意型。如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事故后期舆情处理中铁道部发言人说道“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迅速在网络上为传播,一度成为当年网络流行语。二是强词夺理型。如2013年4月河北沧县环保局“红豆局长”事件等,极大影响了政府公共形象。三是推卸责任型。如前不久网络曝光辽宁省西丰县委书记闫立峰超标配备150万元丰田霸道V8豪车、挂假军牌问题,引发网络热议。当事人闫立峰却回应称,车是从朋友处借的,车牌是司机“擅自”挂的,司机是临时工。这样的回复让网友们直呼“神奇”。

二、网络舆情有效监控疏导的策略建议

(一) 提高网络舆情潜伏期监测预警能力

适度加大舆情监管投入。确保对网络舆情监管的适度投入是增强舆情监控处置能力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强监管系统和队伍建设,实行专兼职相结合。应由政府牵头,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培养或引进一批专业技能强、思想素质高的青年干部充实到网络舆情监管队伍中来,由这支专职“舆管员”队伍对网上涉及本地的舆情实行每天24小时监管和疏导。同时,每个乡(镇、街道)、单位和部门均可安排一名工作人员,组成一支兼职“舆管员”队伍,兼管涉及本地、本单位的网上舆情工作,成为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有益补充力量。二是加大对监控必需设备的投入。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的效能与网络舆情监控设备和条件的现代化程度是紧密相连的。要舍得花钱买平安,配齐配强网络舆情监控设备,优化舆情监控条件,确保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置网络舆情,帮助政府及时了解民意,发现重大问题和潜在危机,并针对网民情绪进行及时疏导,防止矛盾激化和酿成重大。

及时预判、发现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疏导能力与政府重视程度息息相关。首先,加强信息挖掘和分析能力。要善于从社会和网络的海量信息中捕捉可能成为网络舆情热点的信息。舆情监控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通过与纪检监察、、公安、国安等职能部门的密切协作,建立健全重要舆情隐患人员名单,明确预警方向; 要密切关注上述人员在网络上的言论动向,及时发现舆情引发苗头,并认真研判处置预案,通过相关机制敦促有关部门妥善消除舆情苗头。其次,完善舆情监督渠道。在国内各大媒体网站开设舆情监督专区,在政府门户网上设置举报专栏,鼓励广大群众监督领导干部的日常作为,呼吁网民通过正规渠道如实反映问题,实名举报,抵制虚假不实举报和谣言传言,完善行风政风热线等其他切实可行的诉求渠道,倾听民声,夯实群众基础。再次,完善舆情报送制度。政府宣传部门每天定时向同级党委主要领导汇报网络舆情情况,重大舆情要即时汇报,并提出舆情处置建议,同时采用“及时处理、组织跟贴、公布事实”等办法,有条不紊地开展网络舆情处置工作,控制舆情升级、扩散和蔓延。

(二) 强化网络舆情爆发期应急措施

一要优化舆情应急预案。通过对网络舆情进行收集、分析和监测,其中潜伏的有可能导致和公共事件等信息将会一一爆发出来。对于网络舆情的处置,政府部门在对其进行分析后按照“主动介入、谨慎操作、严肃对待”的策略,对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重大舆情事件,必须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确保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能及时化解和转移网民对网络媒体上的热点敏感问题的关注。

二要优化新闻发言人制度。在网络舆情引导中,新闻发言人是核心环节,因为所有相关信息的汇总、方案的制定、临场的解答都要通过新闻发言人这个环节。作为各政府部门,需建立长效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其职责应包括几个方面: 第一,汇集相关信息。新闻发言人在网络舆情发生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关于此次舆情的全部信息,包括起因、现状、发展态势、处理情况等。第二,制定应急预案。网络舆情发生之后,新闻发言人需召集相关单位共同对信息进行梳理和研判,研究可能发生的走势,分析网络关注的核心点,从而对症下药地制定应急预案,有针对性的处理舆情。最后,组织信息。信息的总体思路、语言组织、证据把握等都必须精心准备,防止出现激化舆情的情况。

三要果断扼制谣言传播和恶意炒作。对于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故意散布和传播谣言或者恶意炒作放大舆情的公开言论,要通过协同网管、公安等部门,坚决果断予以封杀,对涉嫌违纪违法人员,要及时依法处理,从而有效干扰和反制网上出现的故意造谣、恶意炒作行为,减轻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 完善网络舆情持续期疏导方式

网络舆情“持续期”是网络舆情达到顶峰的标志,如何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将直接影响的政府公信力和社会舆论方向。

一要实现“疏”与“堵”有效结合。在网络舆情疏导处置的过程中,紧紧把握好“疏”与“堵”的合理选择,及“疏”与“导”的有效结合。如上文所述,对于网络中的谣言消息和蛊惑人心、恶意煽动的信息,要态度坚决地予以否定,并采取关键词屏闭等各种有效手段迅速封堵,禁止其在网络继续扩散。但是“堵”的措施应该正确运用和少用,更不许以此为借口对实事求是的批评曝光行为进行干扰封杀。对于互联网舆情的管理,应该少用封堵手段,多选择“疏”与“导”的策略,主基调是引导而不是压制。正确而有效的引导,需要结合传统媒体、意见领袖、合理处置、信息畅通等多种途径来实施。

二要实现“被动应付”向“主动出击”转变。面对网上大量询问、置疑、投诉等信息,安排专人及时进行答复,确保网上“有回音”,网下“有落实”。同时,发挥政府网站信息平台的作用,化被动为主动,变“争夺话语权”为“主动掌握话语权”,正确、有效地疏导网络舆情。有力打造两个网络信息平台。一是“信息平台”: 即及时一些重大信息和政策,实现政务公开、透明,不让造谣生事者有可趁之机; 二是“信息交流平台”: 政府和群众进行网上对话,让群众畅所欲言,成为群众网上反映问题的窗口和渠道,接受群众的监督,从而有效化解群众有意见抚处提而引发潜在危机。

(四) 健全网络舆情淡化期善后机制

一是涉事主体问责机制。对舆情暴露出来经查属实的问题、涉及到的人或部门,要依纪、依法追究责任,严肃处理。还可把其中地方政府官员的典型案例编印成册,分发给各级领导干部,供其随时浏览,坚持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不断修正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于在网络虚假信息和不实信息,进行恶意炒作、甚至故意造谣煽动,并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当事人,根据情节轻重,涉及到违纪违法者,要坚决追究纪律和法律责任。

二是处理结果反馈机制。在舆情平息、对涉事当事人( 包括被举报问题的当事人和利用网络故意造谣、恶意煽动的当事人) 的调查处理告一段落后,将较全面的处理情况在网上平台予以公布,既尊重网民的知情权,又接受网民监督; 另一方面,对后者的依法处理,也可以警示网民依法正确行使自己言论自由的权力。

三是舆情得失反思机制。对网络舆情个案整个进程进行全面认真的梳理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并对已有的制度、机制存在的漏洞进行修补、完善,确保舆情应对方式方法更加规范有效,为提高今后的舆情监控疏导工作质量和效率创造良好条件。

强化舆情监管篇5

监狱是我国重要的刑罚执行机关,是我国司法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对于监狱网络舆情的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十分不完善。我国对网络舆情分析的研究始于2005年,之后相关的研究逐年递增。截至2014年11月,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网络舆情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共有5782篇,以涉警舆情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共有78篇,以监狱(网络)舆情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只有5篇。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近阶段对于公安、司法等涉警行业的网络舆情的分析和研究才刚刚起步,文献成果较少。

1国内监狱与网络舆情突发问题应对的现状

1.1网络舆情的特点网络舆情是广大公众,充分利用互联网,自由表达自己的态度、意见、观点和情绪等。网络舆情的主体是网民,网民虽然具有很大的参考性,但是不代表所有的民意。网络舆情的主要载体是网络上的各种社交软件、新闻网站等。网络舆情经过网络的传播,与一般的现实舆情不同,有许多独特的特点。第一是具有丰富性和多元性,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网络交流十分简单而且方便,能够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第二是网络舆情具有情绪化和非理性化的特点。公众由于心理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或者受其他公众的影响,常常出现不理性化的舆情。再加上网民的责任意识不高,没有网络文明的意识,出现了不少相互谩骂、恶意攻击的问题,情绪化和非理性化严重。第三是从众化和群体极化。在网络舆论中,存在着故意夸大事实,歪曲事实的问题。一些志同道合的网民在网络上交流沟通后,出现群体极化,甚至更加极端的情况,听不到不同的意见,渐渐脱离现实情况。而且网民的从众心理比较严重,常常不顾及事实,只听别人的一面之词。1.2监狱网络舆情监狱网络舆情由于其特殊性,具有自己的特点,监狱网络舆情具有敏感性、突发性、负面性、可控性差的特点。监狱是司法机关的重要部分,既有教育改造的职责,也承担着刑罚的执行责任。监狱工作具有保密性,成为人们挖掘的重点,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监狱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公众的关注。尤其是涉及到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处理,非常容易引发网络舆论危机。其后续的连锁反应,也十分严重,对于司法机关的公信力是一个严重的考验。监狱在公众心中的正义形象将会受到影响,甚至带来社会恐慌。1.3应对现状近年来,监狱网络舆情的负面舆情不断上升,并且舆情的发生点分布不均,有网络暴力向现实演变的趋向。随着媒体结构越来越多元化,监狱网络舆情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多,舆情的受众越来越多。但是传播主体大多判断能力不高,没有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很容易受到舆论的影响,出现盲从的现象。目前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监狱相关机关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前期没有危机预警,在后期恢复阶段,处理能力有限。监狱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不规范,没有危机意识,并且在工作中出现了违法违纪的行为,造成了舆论危机。在案件曝光前,已经发现并进行了处理,但没有向社会公布,造成了曝光后的被动局面,没有把握控制舆情危机的最佳时期。而且与媒体缺乏沟通交流,造成舆情反复,降低了监狱执法的公信力。

2监狱处理网络舆情危机的问题

2.1决策层不重视,没有应对的长效机制决策层不重视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理,没有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造成对网络舆情危机可控性差的局面,影响执法机关的公信力。网络舆情危机应急处理,应该是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的一部分,但是目前并没有纳入其中。监狱不能准确地评估网络舆情危机,缺乏长效的预警机制以及管理机制,往往造成危机进一步爆发。2.2缺乏监狱信息化建设人才目前,监狱缺乏信息化建设人才,监测舆情缺乏及时性和有效性,仅靠一些检测人员的主观判断,往往使涉警舆情在第一时间错过了处理和应对。相关工作人员缺乏网络舆情危机意识,不能准确地分析和判读网络舆情危机,便不能及时控制危机,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不能及时消除公众的质疑。2.3经费紧张当前,各级监狱机关正在建立网络舆情的应对体系,在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部分监狱的机关,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不能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5]。许多地区的信息化建设,都是通过自筹的资金进行的,对于全区的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系统的建设,很难实施。资金不足,经费紧张,不能加强对现有技术人员的的培训工作,覆盖全区或者全省的网络系统不能建立,缺乏必要的网络监控和处理机制。2.4后备人才严重不足监狱现有人员信息化水平较低,后备人才严重不足。不重视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管理,没有后备人才,往往造成网络舆情危机进一步扩大。当前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水平有限,技术手段比较简单,没有良好的危机检测系统和预警系统,无法保证对于网络舆情危机,能够有效地进行控制和处理。

3监狱处理网络舆情危机的对策

3.1重视网络舆情危机处理领导决策层要重视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理,建立长效的预警机制和管理机制,完善应对处置预案。可以设置网络舆论危机管理小组,负责网络监控和信息的,及时判断舆论的导向、性质和可能的后果等,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公众的质疑,避免舆论进一步扩散[6]。要及时整理和收集网络上各种信息资料,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分析,预测潜在的危机。可以联合专家学者和司法人员,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提高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能力。3.2加强信息化人才建设,充实后备人才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对现有工作人员的要定时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制定完善的人才计划,充实后备人才。要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能够掌握监狱管理的工作,又了解信息化假设,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和传播规律,相互配合,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危机管理团队。3.3增加资金投入,改进网络技术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需要有政府财政的支持,加大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通过改进网络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管理。利用网络技术,能够对相关的网站信息进行分类,从中挑选出与监狱网络舆情相关的内容,判断舆情的结果,并对监狱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监测。

4监狱与网络舆情突发问题对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要培养高素质的监狱信息化专业人才,既要重视网络技术的培养,也要重视对刑事执行机关管理的培养。要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的权重,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关注网络舆情的内容和趋势,及时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预估和判断。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技术,使教学更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培养具有实用性的人才。

5加强校局合作,努力为司法行业系统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要加强相关院校和监狱机关的合作,在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政法警察类院校要充分发挥办学的优势,使学生参与到实践问题的处理中,积极与行业相关部门合作,完善监狱网络舆情危机处理系统和应急方案。对监狱网络舆情进行合理划分,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学生应对不同情况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要继续丰富校局合作的内容和方式。学校应当紧密跟随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继续加强与行业有关的应用研究,力争为实务部门解决具体问题。总之,当前我国监狱在处理舆情危机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没有建立长效的应急机制,资金和人才投入不足。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合理措施,促进监狱部门更好地处理网络舆情危机,提高执法部门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王治荃.新媒体背景下监狱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与对策——以“讷河监狱囚犯猎艳案”为视角[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13(2):107-111.

强化舆情监管篇6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一、我国网络舆情政府监管的现状

1.初步建立了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

到目前为止,我国相继颁布了八十多部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和其它规定。[1]我国网络立法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创制的法律;国务院创制的行政法规;行业最高部门即拥有规则权的法规机构创制的行政规章。我国关于网络法律法规的主要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利用互联网开展对外宣传暂行规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网络传播试听节目管理办法》、《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等。

2.网络管理机构日益健全

政府参与网络监管的行政机构日益完善,概括起来可分为三类:[2]第一类是接入管制部门。工业信息产业部与工商部是我国网络媒体的接入管制部门。第二类是安全管制部门。我国的公安部门与国家安全部门是网络媒体的安全管制部门。第三类是内容管制部门。中央和地方的新闻办公室和对外宣传办公室是我国网络媒体最直接的内容管制部门。

3.逐步将先进技术引入网络舆情监管系统

目前对网络有害信息进行控制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设置防火墙、安装过滤软件、实施内容监控等来实现,具体来说,目前网络媒体的技术监控手段主要有:身份认证、阻止进入、过滤和分级,我国目前主要采取前三种。目前我国网络安全的保障主要依靠技术上的不断升级,在实践过程中大多数强调自我保护,设立密码和安装防火墙等。

二、我国网络舆情政府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1.应对网络舆情速度迟缓

近年来,政府越来越重视网络的作用,对网络信息的处理也很及时,但是也有不少地方和部门还是作为不够,应对网络舆情不够及时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发信信息晚,这些地方和部门没有专门人员盯网,更没有专门的应对网络信息的机构,对网络信息发现不及时,即使发现也无法找到相应的处理机构。二是缺乏专业技能,许多地方和部门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对网络信息研究不够,应对乏力。三是协调共治的复杂性,在舆情信息的处理上,可能涉及多个部门,由于部门之间协调共治需要时间磨合,因此,可能出现应对迟缓的情况。

2.网络舆情的监测和预警手段滞后

互联网每天新增海量信息,传统的人工化监看手段已远不能保证获取网络信息的时效性,究其原因我们可以发现以下两方面:第一,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分析工作十分复杂,网络舆情具有苑判浴⒒ザ性和多变性等特点,这就决定网络舆情监测必须应用高度智能化的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以挨饿包网络舆情研判及时准确。第二,目前仅有国安、公安和宣传部门在使用高度智能化的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远远不能满足政府相关工作的需要。所有涉及面向公众服务的政府部门原则上都应该引入智能化网络舆情信息分析和处理技术,以妥善应对日益增强和多样化的网络舆论场。[3]

3.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协调能力不足

目前我国设立网络监管机构的法律依据是《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办法》规定涉及网络的相关监管部门就有国务院新闻办、工业信息产业部、文化部、公安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政法委等二十多个部门。这种模式不仅导致相关部门之间的利益相争,协调难度加大,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会产生一些弊端:其一,造成全盘规划政策的困难;其二,导致监管的低效率。不仅加大了监管成本。降低了监管效率,而且导致争功诿过、执法责任不明等法律后果。

三、网络舆情政府监管的对策建议

1.加强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

要加强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必须着力构建提升民主决策机制,坚持民主执政,增强人民公众诉求表达的信心,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动力。制定并完善诉求表达行为的运作机制,建立政府信息披露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及重大事项的社会公示制度,以使公众充分了解信息,正确认识和理性判断网络信息,为公众参与政府决策、表达合理诉求提供渠道和保障,只有在公众充分知情和了解信息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引导网络舆情朝着积极的方向的发展。

2.建立网络信息预警机制

建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要结合日常监测和突发事件监测,随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导向、特点和趋势。日常监测的意义在于随时了解网络舆情动态、方向;一旦发现有不利于社会稳定、重大的虚假舆情,可以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4]为有关部门提供社会舆情方面的决策支持。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监测在于及时准确的获得最新信息并加以处理,避免出现有价值的信息被遗漏或者忽视,从而有利于对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和研判,避免对处理决策产生误导。

3.建立健全网络信息沟通机制

网络舆情的发展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处理不好就很可能演变成一场大规模的,因此,建立信息反馈与沟通机制非常重要,有助于及时掌握网民的诉求。要充分发挥门户网站的作用,重视政府网站的留言板和论坛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和群众进行交流,让挤压在群众心中的具有普遍性的矛盾拿到网上形成碰撞,从而有利于促进问题的广泛讨论和解决。

4.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网络舆情的爆发通常与网民的正义感相关联,很多网络舆情的传播都是基于义愤或对社会不公现象的痛恨。无论是为了维护正义原则的有效性还是保证社会持续的稳定,整个社会都必须求助于制度的保障,必须通过一定的惩罚机制来惩治非正义行为,以使社会正义得到弘扬。因此,就必须对恶意传播虚假信息,造成不良后果的相关责任人进行惩罚,维护社会公平,保障社会稳定。同时,要完善领导干部问责制,对网络舆情监管不力,使网络舆情事件持续恶化,对政府权威和公信力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

参考文献:

[1]张小罗.论网络媒体之政府管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64.

强化舆情监管篇7

一、网络伪舆情发展现状及成因

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出现的新媒体,成为反应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互联网载体使网络舆情表达快捷,多元化,还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互动的平台,因此使民意表达更加顺畅、便捷。但由于监管部门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空位,再加上网民身份的大众化隐匿性和自律意识不高,这导致了网络伪舆论的不断出现。

(一)网络伪舆情及其预防发展现状

2015年5月中旬,一则“娃哈哈、可口可乐等牛奶饮料含肉毒杆菌并可能导致白血病,被紧急召回”的消息在微博、微信上被疯转,“白血病”、“肉毒杆菌”、“召回”等关键词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让家长对这些乳制品饮料闻之色变。26日,针对此事,南国都市报记者向多部门进行求证。相关专家表示,无直接研究证明肉毒杆菌与白血病有关,该微信内容纯属谣言,同时提醒市民切勿随意传播。

近年以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媒体凭借其快捷性、互动性等优势逐渐取代传统媒体,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而网络伪舆情也随之应运而生,层出不穷。除了“牛奶饮料含肉毒杆菌”事件外,还有赴新疆旅游每位游客奖500元、朱自清《背影》因“违反交规”被逐出教材等事件纯属虚假消息,全部都是网络伪舆情。我国目前网路伪舆情预防现状如下所示:1.伪舆情监测预警手段落后,伪舆情治理思路不当;2、伪舆情判定缺乏标准体系;3、国内的网络舆情监测服务机构缺乏。

(二)网络伪舆情产生根源分析

1、环境因素

(1)网络发言的公开性与匿名性,网络的出现极大地拓宽了公众的舆论空间,网络发言具有公开性、自由性、匿名性和互动性等特点,而且不受地域、阶层、文化程度的限制。因此,网民在获知信息后,可以针对关系到自身利益或者是自己所关心的各种公共事务,包括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政府决策、公众人物言行等等积极传播信息、表达观点和互动交流。

(2)网络传播信息的快捷性,传统媒体受到新闻管理要求或者是报道时效、方式的局限,无法报道一些事件,而网络媒体基于信息传播的快捷、无界等特点,往往成为第一时间的信息者。

2、管理因素

(1)首先,作为强制性的法律不多,且存在等级低,效力有限,实施上有立法空白等缺陷;同时,作为自律性的规范也不多,而由行业制定并执行的准自律和准法律的管理规范占据了主导地位。(2)其次,网络虚拟机构的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和机构,包括公安机关、宣传机关、电信企业、工商部门等。但真正起到管理监督作用的部门很少,加上各部门没有相互协调形成联动机制。(3)最后,政府部门的引导力度不够,没有掌握舆论主动权。面对涉及到公众利益的网络伪舆情,一些地方政府选择了冷处理的方式,没有解除危机,反而招来更多非议与流言。

3、网民因素:(1)网民自身认识的偏差和行为的随意性是网络伪舆情的基本原因;(2)网络水军恶意炒作信息。

二、消除网络伪舆情的对策

(一)提高网民自身素质

在互联网时代,网民作为信息的传播者、舆论的引领者、政治的参与者和社会的监督者,其自身素质在消除网络伪舆情方面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1、充分发挥新闻发言人制度优势,建立舆论引导机制

网络信息和伪舆论传播的泛滥,唤起了人们对高品质言论的追求,就像在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时候,人们更需要从“品牌”中寻求保障一样,人们对政府部门有较多的信任和依赖。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其影响面广泛的优势,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舆论引导机制。

2、完善相关立法,加强法制管理

我国需要一系列完整的互联网管理法律和网络舆情监督法规,从根本上保护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信息安全。

3、逐步实行网络实名制

‘网络是个虚拟的大环境,但它产生的社会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匿名制”带来的危害不仅仅是个人的,而是整个社会的。’只有逐步实现网络实名制,规范网络舆论监督,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网络伪舆情。通过用户的真实姓名和身份登记,可以追究发帖者的法律责任。网络实名制可以减少政府在进行网络舆情监控时的难度和成本,有利于广大网民形成文明习惯和责任意识。“这体现了互联网监督部门的意识,是政府公共权力的要求。”

(三)加强网络舆情分析师的培养

强化舆情监管篇8

随着众媒体时代的到来,舆论监督越来越彰显出巨大的影响力,直接影响着政府管理。法国思想家、社会学家孟德斯鸠曾说:“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舆论监督影响面广、威慑力大、群众关注度高,容易形成舆论压力,能有效地促进政府不断改进工作,完善工作。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舆论监督工作。邓小平同志提出:“共产党要接受监督”,随着舆论监督的机制的不断完善,舆论监督在化解社会矛盾、纯洁干部作风、推进政府工作、现象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更加明显。因此,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更能有效地促进中国特色和谐社会建设。

一、舆论监督的定义

舆论监督广义上是指公民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充分发表意见、建议和呼声,通过社会舆论对权力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实行的检察和督促。表现为言论自由权、结社权、知情权、对政府机构或官员滥用权力等不当行为进行举报、检举和控告的权利。舆论监督也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一种方式。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舆论监督就是通过对事务的评价、建议、批评,明辨是非、伸张正义,影响事务发展进程,从而实现对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的管理。

二、舆论监督的分类

舆论监督又划分为:社会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网络舆论监督。

(一)社会舆论监督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社会舆论监督是广大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管理国家事务的重要形式,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国家行政管理中的具体表现。社会各界人民团体、群众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以及新闻舆论单位依法享有广泛的监督权,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听取来自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注意社会影响,认真接受人民监督。

社会舆论监督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1.直接向各级行政机关提出询问、要求、批评和建议。有关行政机关要认真听取,给予答复,不得借故推诿、回避。这是提高政府行政透明度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调动社会各界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2.申诉、控告和检举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申诉、控告和检举是人民群众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有效方式,是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通过这种强有力的监督,对于督促国家行政机关提高行政效率、克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社会舆论的宣传、“曝光”等形式,可以充分弘扬正气,揭露腐败、渎职等行为,从而较好的协助国家行政机关对照自身检查问题,可以对行政人员当中有可能做出错误行政行为选择的人形成一种强大的威慑力量,有效地制约行政权力滥用。

(二)新闻舆论监督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新闻舆论监督的实质是将国家事务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将党和政府的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将从事国家管理的公民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它是人民群众行使民力的有效形式。

新闻舆论监督随时对国家党政机关、立法执法部门、社会团体及公职人员的决策行为和公务活动进行了解和评论(批评、咨询或提出建议),并对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规范行为所实施的一种公众监督,以此来影响有关权利组织或决策人物的一种社会现象。主要是让广大群众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和重大决策的形成和执行,以保证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保护公共利益。在形式上则可以有读者来信、来电、介绍有争议的情况供民众讨论、交流不同的观点等。其舆论监督的特点是独立性、公开性、广泛性。

新闻舆论监督是公民通过新闻媒介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都必须置于监督之中。舆论监督既是监督公共权力、遏制权力腐败的“利剑”,又是保障公民权利免受侵犯的“盾牌”。因为我们的新闻宣传以党性为原则,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因而人民的建议、呼声、要求等愿望上升为法律就成为可能。

由于这种监督的公众性和舆论性,从而使这种监督蕴含着强烈的正义感,这便是公理,使舆论监督发出强大的社会力量,对被监督者有一种无形的精神上的强制性,从而达到激浊扬清,伸张正义,主持公道的效果。

(三)网络舆论监督及其对政府管理的影响

网络舆论监督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舆论监督方式,它是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发帖、博客、论坛等形式,网民对一定的社会事件或是权力行使者的行为和言行进行监督,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追求真理和真相的过程,切实保障人们知情权和监督权的结果。

被网民监督到“抽天价烟”、“戴天价表”的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原局长周久耕被“”。此外还有“封口费”事件、公务员“出国考察门”事件……这些事件都因为网络的监督而发生了急剧转向,问题解决进入了快速通道。网络舆论监督向人们展示了从未有过的力量。

网络舆论监督日益成为现在舆论监督的有效形式和首选方式,它是使民意上达的直接渠道和捷径,在传递建议和传达意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注重网络舆论监督的作用,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其不断健全和完善。同时,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匿名性的特点,所以在舆论监督的过程中政府应该进行积极的舆论引导,使网络舆论监督更加地和谐完善。

综上所述,社会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网络舆论监督三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只有通过社会舆论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网络舆论监督三种方式相结合,“三管齐下”才能保证政府权力的正确行使,使政府的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合理化。才能使和谐社会的构建向前走的更加平稳!

【参考文献】

[1]陈力丹《舆论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0-08

[2]康荫 《新闻舆论学要略》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91-11

强化舆情监管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022-02

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掌握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动态,找准舆情关键节点,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引导舆情朝着正确合理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在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机制构建过程中,树立高职院校学生舆情引导的理念,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一、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生源广泛且多样,学生群体更加复杂,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的特殊属性。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在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的基础上,可以针对性地调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开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二,引导学生以更加积极正面的状态面对学习和生活,让学生群体的主流价值观更加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三,执行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导高职院校学生完善人格与认知素养,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

二、影响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特点、学历背景、国内国际视野、社会关注热点方向、意识倾向等因素分析,探讨舆情产生变化的社会影响、经济影响和文化影响因素,以此把握舆情变化的主要影响变量和内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的影响因素,可以将其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从舆情主体的角度来分析。在高职院校舆情形成过程中,高校舆情的主体主要包括师生以及员工,无论是教育教学管理人员,还是行政管理人员,或者是师生,乃至校园后勤服务人员,只要是参与校园实践活动的个体或群体,都可能附带着自身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在相互交融的过程中相互碰撞,在螺旋交织的过程中逐步酝酿发生舆情,并由此带来舆情热点话题。从高职院校学生的角度来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知识水平总量总体偏低,文化基础也不是很扎实;学生群体结构比较复杂,有较为明显的贫富差距;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程度心理问题,没有人生目标,缺乏信心,并且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大多数缺乏政治信仰,社会责任意识比较淡薄。在积极因素方面,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爱好比较广泛,社交与实践应用能力强,个体“交流圈”不仅仅局限于系或学校。在这种环境下,开展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和引导,将为研究和实际教学管理带来更多意义。

2.从舆情客体的角度来分析。舆情客体,辐射面积比较广泛,无论是国内外社会发展背景,还是社会重大事件,都可以将其归结到舆情客体的范畴,舆情客体虽然不是构建舆情的核心要素,但是在舆情舆论渗透到高职院校学生生活和学习之后,他们免不了会受到种种外在价值理念的影响,进而成为这种价值理念的忠实粉丝。而此时这种价值理念的正确性,就可能成为影响舆情发展方向的诱因。简单来讲,舆情客体是营造舆情的外在条件,但是在高职院校学生自身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没有树立的背景下,舆情客体很有可能在舆情形成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进而成为舆情的主题内容。

3.从舆情运行的角度来分析。舆情运行过程也是影响舆情发展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在高职院校舆情运行的过程中,存在多样的敏感性信息,这会使得高职院校的师生产生特定的情绪,不同群体在结合自身的利益之后,做出了正面或者负面的情绪反馈,在多种舆论、多种情绪相互融合和传播的过程中,公众情绪、公众认知、公众态度之间的差异也会慢慢消失,并且渐渐的形成一种群体性的情绪。至于这种情绪和意见是怎样的,就要看在这样的群体意见交汇的过程中,领导意愿的是哪种理念,在这种意见和建议成为主导的时候,也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学生的舆情方向和内容,此时的舆情就会展现出稳定性的特点。

三、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存在的不足

为了能够对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情况实现全面了解,笔者采取问卷调查法来对于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不同系别的200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并开展了个案访谈。通过现状分析与调查结果发现,在学生舆情引导工作中存在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其一,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理念落后,舆情引导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调查发现,61.50%的学生认可高职院校对学生舆情引导给予重视,但也有37.00%的学生认为“很少重视”,50%的学生认为高职院校对学舆情引导没有重视。舆情监测的目的性不强,不知道应该如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导舆情监测工作的开展;其二,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组织体系不健全,各部门的责任划分不明确,舆情监测规章制度不健全。调查结果表现出舆情监测工作行为的明显随意性和自由性,往往难以保证良好的舆情监测工作效益的发挥。其三,当前从事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的任务都被纳入到兼职的范畴,或者是辅导员来进行,或者是任课教师来进行,或者是行政管理部门成员来进行,往往都是在没有进行专业培训的情况下,无论是舆情监测方式,还是舆情引导方案,都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难以保证实际舆情监测工作实际成果。

四、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机制构建策略

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既然如此重要,就需要以机制化的方式来建立和健全,以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机制构建为契机,在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的过程中,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是很有必要的:

1.确立正确的高职院校舆情监测理念。正确的高职院校舆情监测理念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明确高职院校舆情监测机构构建的目标,以形成信息通畅的舆情监测渠道,建立快速的舆情监测反应机制,引导学校方针政策因势调整,可以使得高职院校舆情监测工作朝着目的性的方向发展;其二,找到高职院校舆情监测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对于当前高职院校舆情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树立舆情预防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以高职院校校纪校规为辅助,实现高职院校舆情监测工作的导向性转变,并在此基础上消除不良的影响。

2.建立健全高职院校舆情监测的规章。建立健全高职院校舆情监测的规章制度,是引导高职院校舆情监测工作朝着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的重要依据。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建立多层次一体化的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组织体系,从党委宣传部到网络技术中心,从学生工作处到思想政治教育部门,从学校网站到学生学习平台,都应该将其纳入到高职院校舆情监测行为主体中去,明确各个部门和单位的舆情监测职责,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实现舆情监测组织平台的构建;除此之外,注重对于高职院校舆情汇集、分析、报送和应急反应工作的科学管理,组建专门的高职院校学生舆情信息分析权威小组,在得出对应结果之后,实现对于舆情的正向干预,由此保证各个机制效能的有效发挥。

3.打造专业化高职院校舆情监测队伍。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舆情监测队伍不专业的问题,以高职院校舆情监测专业化为工作方向,积极采取对应的措施改善和调整,打造全新的高职院校舆情监测工作格局。对此,笔者认为应该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其一,在选取各环节高职院校舆情监测负责人的时候,要对于其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理解程度、舆情风险管理能力进行综合考量,确保其与高职院校学生的接触是最多的,对于学生动态也是最了解的,并且具备舆情干预和引导能力的人,这样的人是做好高职院校舆情监测的关键性人才;其二,组织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以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分析、高职院系学生舆情监测工作内容和规章制度、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理论为主要培训内容,推动实现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任务的落实。

四、结束语

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被忽视,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缺失存在一定的关联,很多的高职院校管理者忽视了高职院校学生的独特性,片面地以普通的舆情引导的方式来进行,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实际上在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去规划,去培养,去创造,去运营,由此才能够使得高职院校学生舆情监测工作朝着更加高效的方向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灵芝.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分析及引导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

[2]缪志波.浅析微博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J].当代教育论坛,2012,(01):118-122.

[3]湛楠.基于微博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

[4]游佳琳,唐华,顾锋.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2):11-13,21.

[5]张思奇.高校网络舆情调控的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强化舆情监管篇10

作者简介胡小红(1975—),女,江西抚州人中共抚州市委党校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研究。方亚伟(1980—),男,抚州市社科联编辑部副主任,学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与信息技术研究。(江西抚州 344000)

本文系2012年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和谐社会背景下政府网络舆情有效应对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ZZA01)

据2013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090万人,2012年中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可见,我国网民数量之大,增速之快,使得互联网已成为人们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同时也是网络舆情形成的“显微镜”、“聚光灯”。面对新形势,如何及时掌握网络舆情信息、准确把握网络舆情动态,迅速做出疏理与引导,消除负影响,弘扬正能量,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网络舆情监控疏导工作已初见成效

近年来,网络舆情发生频率高、传播快、影响大,已经得到国家领导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及时开展了应对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监控疏导体系初步形成

首先,监管机构和人员基本到位。全国大部分省市成立了诸如互联网信息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网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协调小组等机构,并落实了监管部门,配备专人监管。如:抚州市委宣传部成立了“网络宣传办公室”,4位同志负责具体工作,所辖11个县区均成立相应部门,并配有专业监管人员,形成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监管队伍,并按照“早发现、早处置、早平息”的工作要求,进行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处理。

第二,地方性政策法规相继出台。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先后建立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联席会议制度、网络舆情新闻发言人制度等;出台了《关于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实施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互联网评论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规范新闻会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制定了网络舆情工作职责、舆情处理工作流程等。网络舆情监管体系已初步形成,有力推动了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规范开展。

第三,应对理论的研究渐成体系。近年来,全国型大规模网络舆情理疏导、人才培训和研讨会的召开,每年都在数十次以上,有关的舆情研究理论成果质量高、可操作性强;人民网每周编辑出版《网络舆情》内参,把握最新网络舆情新动向,并及时分析解读,为各级政府提供了有益参考;各地政府邀请专家学者多层次、多角度开展网络舆情系统教学培训,提高了各级监管人员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监控疏导机制初步建立

1.确立了舆情管理联席会议制度。不少地方政府建立了舆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集相关单位、责任人举行舆情分析会议,客观梳理研判近期舆情动态,主动预测、系统了解社情民意,交流工作经验,不断提高舆情处置能力和水平。

2.探索了网络舆情监控疏导机制。各级政府普遍建立了网络意见受理、处理、反馈等相关机制,通过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导向作用,围绕网络热点、焦点问题,及时公开真相,解释质疑,维护网络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动网络社会良性发展。

3.搭建了网络官民信息互动平台。一是开通官方留言板。近年来,不少地方政府对留言板的留言有制度化办理,现在有十几个省市对如何办理人民网留言,用政府文件的形式加以了规范。如吉林省委办公厅组建了一个网友留言督办处,有5个编制,专门回复人民网留言;山东、河北成立了社区民意办公室,云南、天津等地设立网络处,这些都是专门的回复机构;抚州市门户网站开设的“网上办事大厅”迄今已累计收件189898件,累计办结186287件。二是开通官方微博。由于移动无线网络快速发展,催生了微博、微信等更加便捷的网络平台,不少地方政府先后开通官方微博和部门领导个人微博,直接与网民互动,解答网民疑问,开展网络调查,推动政务工作由虚拟网络向现实工作转化。

(三)监控疏导成效初步显现

经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的统计,2009年77起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中,有23件率先在互联网曝光,可见,网络日益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的独立源头。直接考验着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事件处理能力和效果。

一方面,对网爆地方官员腐败处理有力度。如2012年被网爆的“微笑局长”、“表哥”陕西省安监局长杨达才被免职查处;2013年网爆重庆官员雷政富“不雅视频”,当事人被爆光63个小时后即被免职调查;目前涉及此案的21名官员和国企高管均被免职查处。充分表明了地方政府对待舆情的重视程度和处置力度。

另一方面,对网爆公共社会事件处理有担当。2003年广州的孙志刚案,最终使得延续了几十年的收容遣返制度被废止。2013年,浙江张氏叔侄杀人的十年冤案获昭雪,引起许多网友高度关注,公安部门向当事人及家属公开致歉,目前,此案正在进行申诉赔偿事宜。这种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态度受到了人民群众欢迎。

二、网络舆情监控疏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网络舆情诸多特性决定,做好疏导应对工作既要看技术手段,更要看工作态度——一种为民、利民的务实诚恳态度。所以,正视网络舆情疏导工作中存在问题,是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树立良好形象的关键一环。根据网络舆情形成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过程,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我们认为,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疏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监管力度不强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重视程度不够。面对网络舆情,目前地方政府在应对方面大多以事后的“灭火”处置为主,而对事件的预见性“防火”措施显得乏力,监测行为很少或者效果很差,即使事件的前期因素已经积累,但常常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监管投入不足。熟练掌握网络舆情监控技术的专业人才少、设备差,监测指标和系统不统一。虽然一些商业公司在网络舆情监测过程中可以提供预警功能,但政府部门接到预警之后再了解整个事态的方式有着明显的滞后性。

(二)疏导方式不当

一是反应速度迟缓。网络舆情常常在毫无准备的状况下发生,事态的严重程度、发展状况、讨论议题等都在不断的变化。根据危机管理的要求,政府最佳公关和应对时间在事件发生后12小时内。但目前,地方政府对于网络舆情的应对通常是“被迫”方式,“千呼万唤始出来”,错过了改变舆情意见流向和正负态势的良好时机,往往造成网民的情绪淤积,如天价烟事件11天后干预、躲猫猫事件7天后干预、北京站售票事件4天后干预等。

二是存在简单封堵、压制做法。对于网络上突发事件以及涉及本地、本部门的负面信息,部分基层政府领导仍然抱着能瞒则瞒、能压则压的心理,主动回应、公布事实真相的少,迫于压力才不得不公开的多,往往是错过了公布真相的最佳时机,给谣言的传播提供了空间,结果往往是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如:2012年三亚宰客事件,有关部门用“零投诉”回应投诉,马上引起群众一片哗然。其实三亚方面在处理宰客事件时是十分积极的,商家也得到了相当严厉的处罚,但是面对舆情时,却抛出了诸如“取证难,请消费者站出来”、“追究法律责任”等言论。

对负面消息采取“捂盖子”的方式对待,也是一些地方常用的模式。特别是传统封闭的办案模式,导致不少地方政府把负面报道看作是“洪水猛兽”,动辄使用权力或者找网管关系进行封堵、打压。缺乏与家属开诚布公的沟通,缺少对舆论关切的充分回应,极易使“小道消息”满天飞,酿成群众不满情绪“井喷”。如2008年“瓮安事件”、2009年“石首事件”、2012年“泸州事件”等,都是由一起普通自杀事件或者刑事案件引发数百人集体“散步”,最后发酵成,给地方政府带来极大被动。

(三)问题处置不妥

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网络舆情淡化期处置不当,往往不利于问题最终解决。主要表现为潦草回应以图应付了事。当政府介入网络舆情引发的公共事件后,惯性思维地胡乱给事件定性,为了维护所谓的官方脸面和利益而潦草应付网络舆情,引起网民和当地群众的强烈不满,激发了更大的官民矛盾。一是话语随意型。如2011年“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事故后期舆情处理中铁道部发言人说道“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迅速在网络上为传播,一度成为当年网络流行语。二是强词夺理型。如2013年4月河北沧县环保局“红豆局长”事件等,极大影响了政府公共形象。三是推卸责任型。如前不久网络曝光辽宁省西丰县委书记闫立峰超标配备150万元丰田霸道V8豪车、挂假军牌问题,引发网络热议。当事人闫立峰却回应称,车是从朋友处借的,车牌是司机“擅自”挂的,司机是临时工。这样的回复让网友们直呼“神奇”。

三、网络舆情有效监控疏导的策略建议

网络舆情所呈现出的主体多元性、影响广泛性、类别多样性、主题集中性、聚焦持续性、信息偏差性等明显特征,客观上决定各级政府和官员不能再沿用惯性思维去化解危机。网络舆情疏导能力是政府执政能力和管理能力的体现,地方政府应根据网络舆情产生过程的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和淡化期等四个阶段,采取积极有效的网络舆情疏导策略。

(一)提高网络舆情潜伏期监测预警能力

适度加大舆情监管投入。确保对网络舆情监管的适度投入是增强舆情监控处置能力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强监管系统和队伍建设,实行专兼职相结合。应由政府牵头,建立健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培养或引进一批专业技能强、思想素质高的青年干部充实到网络舆情监管队伍中来,由这支专职“舆管员”队伍对网上涉及本地的舆情实行每天24小时监管和疏导。同时,每个乡(镇、街道)、单位和部门均可安排一名工作人员,组成一支兼职“舆管员”队伍,兼管涉及本地、本单位的网上舆情工作,成为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有益补充力量。二是加大对监控必需设备的投入。网络舆情监控机制的效能与网络舆情监控设备和条件的现代化程度是紧密相连的。要舍得花钱买平安,配齐配强网络舆情监控设备,优化舆情监控条件,确保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处置网络舆情,帮助政府及时了解民意,发现重大问题和潜在危机,并针对网民情绪进行及时疏导,防止矛盾激化和酿成重大。

及时预判、发现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疏导能力与政府重视程度息息相关。首先,加强信息挖掘和分析能力。要善于从社会和网络的海量信息中捕捉可能成为网络舆情热点的信息。舆情监控部门及其工作人员,要通过与纪检监察、、公安、国安等职能部门的密切协作,建立健全重要舆情隐患人员名单,明确预警方向;要密切关注上述人员在网络上的言论动向,及时发现舆情引发苗头,并认真研判处置预案,通过相关机制敦促有关部门妥善消除舆情苗头。其次,完善舆情监督渠道。在国内各大媒体网站开设舆情监督专区,在政府门户网上设置举报专栏,鼓励广大群众监督领导干部的日常作为,呼吁网民通过正规渠道如实反映问题,实名举报,抵制虚假不实举报和谣言传言,完善行风政风热线等其他切实可行的诉求渠道,倾听民声,夯实群众基础。再次,完善舆情报送制度。政府宣传部门每天定时向同级党委主要领导汇报网络舆情情况,重大舆情要即时汇报,并提出舆情处置建议,同时采用“及时处理、组织跟贴、公布事实”等办法,有条不紊地开展网络舆情处置工作,控制舆情升级、扩散和蔓延。

(二)强化网络舆情爆发期应急措施

一要优化舆情应急预案。通过对网络舆情进行收集、分析和监测,其中潜伏的有可能导致和公共事件等信息将会一一爆发出来。对于网络舆情的处置,政府部门在对其进行分析后按照“主动介入、谨慎操作、严肃对待”的策略,对可能发生的不同类型重大舆情事件,必须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确保在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能及时化解和转移网民对网络媒体上的热点敏感问题的关注。

二要优化新闻发言人制度。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公众知情权,协调政府和媒体、公众之间的沟通,化解矛盾。在网络舆情引导中,新闻发言人是核心环节,因为所有相关信息的汇总、方案的制定、临场的解答都要通过新闻发言人这个环节。作为各政府部门,需建立长效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其职责应包括几个方面:第一,汇集相关信息。新闻发言人在网络舆情发生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收集关于此次舆情的全部信息,包括起因、现状、发展态势、处理情况等。第二,制定应急预案。网络舆情发生之后,新闻发言人需召集相关单位共同对信息进行梳理和研判,研究可能发生的走势,分析网络关注的核心点,从而对症下药地制定应急预案,有针对性的处理舆情。最后,组织信息。信息的总体思路、语言组织、证据把握等都必须精心准备,防止出现激化舆情的情况。

三要果断扼制谣言传播和恶意炒作。对于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故意散布和传播谣言或者恶意炒作放大舆情的公开言论,要通过协同网管、公安等部门,坚决果断予以封杀,对涉嫌违纪违法人员,要及时依法处理,从而有效干扰和反制网上出现的故意造谣、恶意炒作行为,减轻突发公共事件爆发后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完善网络舆情持续期疏导方式

网络舆情“持续期”是网络舆情达到顶峰的标志,如何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将直接影响的政府公信力和社会舆论方向。

一要实现“疏”与“堵”有效结合。在网络舆情疏导处置的过程中,紧紧把握好“疏”与“堵”的合理选择,及“疏”与“导”的有效结合。如上文所述,对于网络中的谣言消息和蛊惑人心、恶意煽动的信息,要态度坚决地予以否定,并采取关键词屏闭等各种有效手段迅速封堵,禁止其在网络继续扩散。但是“堵”的措施应该正确运用和少用,更不许以此为借口对实事求是的批评曝光行为进行干扰封杀。对于互联网舆情的管理,应该少用封堵手段,多选择“疏”与“导”的策略,主基调是引导而不是压制。正确而有效的引导,需要结合传统媒体、意见领袖、合理处置、信息畅通等多种途径来实施。

二要实现“被动应付”向“主动出击”转变。面对网上大量询问、置疑、投诉等信息,安排专人及时进行答复,确保网上“有回音”,网下“有落实”。同时,发挥政府网站信息平台的作用,化被动为主动,变“争夺话语权”为“主动掌握话语权”,正确、有效地疏导网络舆情。有力打造两个网络信息平台。一是“信息平台”:即及时一些重大信息和政策,实现政务公开、透明,不让造谣生事者有可趁之机;二是“信息交流平台”:政府和群众进行网上对话,让群众畅所欲言,成为群众网上反映问题的窗口和渠道,接受群众的监督,从而有效化解群众有意见抚处提而引发潜在危机。

(四)健全网络舆情淡化期善后机制

一是涉事主体问责机制。对舆情暴露出来经查属实的问题、涉及到的人或部门,要依纪、依法追究责任,严肃处理。还可把其中地方政府官员的典型案例编印成册,分发给各级领导干部,供其随时浏览,坚持警钟长鸣,防微杜渐,不断修正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于在网络虚假信息和不实信息,进行恶意炒作、甚至故意造谣煽动,并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当事人,根据情节轻重,涉及到违纪违法者,要坚决追究纪律和法律责任。

二是处理结果反馈机制。在舆情平息、对涉事当事人(包括被举报问题的当事人和利用网络故意造谣、恶意煽动的当事人)的调查处理告一段落后,将较全面的处理情况在网上平台予以公布,既尊重网民的知情权,又接受网民监督;另一方面,对后者的依法处理,也可以警示网民依法正确行使自己言论自由的权力。

三是舆情得失反思机制。对网络舆情个案整个进程进行全面认真的梳理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并对已有的制度、机制存在的漏洞进行修补、完善,确保舆情应对方式方法更加规范有效,为提高今后的舆情监控疏导工作质量和效率创造良好条件。

总之,面对互联网飞速发展、网民数量急剧增长、网络舆情事件频繁发生的新形势,地方政府在网络舆情监控疏导工作中,要戴好“显微镜”,用好“麦克风”,当好“灭火器”,做好“导航员”。

参考文献

1范达超.论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对策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2汪寅.网络舆情对政府管理的影响及其应对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21).

强化舆情监管篇11

一、网络舆情的形成及网络舆情监管工作的现状

面对不断发展的网络媒体。一方面,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这种传媒对某一事件、某一问题表达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煽动某些事件;另一方面,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也日益多样化,一旦有重大事件发生,如果一时不能获得消息或不能及时得到准确的消息,就会通过网络等获取信息。的是什么样的信息、这些信息的怎样传播,获取信息的人们的怎样反应……这些都属于网络舆情的范畴,如何及时地发现这些网络舆情,并根据其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其实施有效的监管,成为党委政府维护自身形象、加强执政能力的必要手段。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地区已经意识到网络舆情对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也建立起了最基本的舆情监管体系,可以开展网上舆情的采集、分析、处理等,但只局限于小范围之内的,并没有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

二、网络舆情监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从近年来发生的如贵州瓮安、云南孟连、湖北石首等有较大负面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来看:事件发生后,尽管在网络中某些言论的观点是客观的、真实的,对事件的发展、问题的解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更多的是情绪化、偏激的,辱骂、攻击性言语,甚至制造谣言,混淆视听,激起网民对政府的不满与愤怒,网络舆情对事态向负面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首先没有一个健全的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不能适时果断地处理危机;其次,没有与网络媒体建立一个完善的关系网络,难以及时有效的在发生舆情时对舆情进行管制;再者,缺乏危机意识以及处置网络舆情危机技巧的训练,加上过去行之有效的新闻管理办法有的反而束缚了我们自己的手脚,造成处理事件的被动。而现有的网络舆情监控体系中:一方面我们的工作人员对网络舆情知识还不十分熟悉,缺乏网络舆情监控方面的专业人才;其次现在所采用的舆情监控系统刚刚投入试运行,其信息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研判等功能都有待于更好的完善,使之更贴近于我们实际,这需要一个长期的不断更新的过程;再次,我们在进行信息反馈、信息决策,信息处置等多个环节中还存在很多漏洞,很多责任主体单位还存在着不重视、不配合现象,影响了整个舆情处置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造成舆情监管难的原因及对策

分析来看,造成网络舆情监管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网络舆情处于匿名性和虚拟性交织的状态,缺乏有效监管和规范,发言者无需考虑承担法律责任的问题,进而显得肆无忌惮;二是网络信息真实性难以区分,部分网民很少质疑信息的真实性,也没有进行成熟的思辨,仅凭主观臆断对信息发表意见,带有严重的感情色彩,易导致真相的掩盖、言论的失实;三是网络舆情传播快,范围广,聚集效应强,但可控性较差。对在网络中四处粘贴攻击诋毁类的信息,只能被动采取堵截、删除等方式,防不胜防;四是对新兴的网络舆情,缺乏有效监管抓手,也缺乏有效的制止或者进行澄清的手段。对不利言论,主要采取删除了事,很少对事实进行澄清。有些问题早已解决,但反映问题的信息一直在网络中传播,仍可能引发新的不良影响;五是对网络舆情掉以轻心,很多领导认为网络仅仅是发泄情绪的途径,对网络舆情不愿闻也不愿管,怀着自生自灭的心态看待网络舆情,也是造成网络舆情难以实施有效监管的重要原因。

网络是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网络舆情监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他涉及到多个主体,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面对新的历史形式,我们的网络舆情监管更应该按照“管疏结合”,以“疏”为主的原则开展。

一要加大对网站单位和网络使用主体的管理力度。公安、文化等执法部门应加大对网站的管理,严格要求开设信息平台的网站加强后台审核管理,对造谣诽谤、混淆是非的帖子、博文等坚决予以管制发表,强化对网吧等公众上网场所的管理,坚持实行实名登记制度,严查黑网吧;网络运营商要加大对接入用户和网站的登记备案,做到有据可查;使网络信息的者具有“在网络上说话也要负法律责任”的意识。

二要密织社会监控网络。网络被称作浩瀚的海洋,它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信息的传递,单靠网络监控系统只是杯水车薪,需要充分调动各主管部门、网络文化管理机构的积极性,共同参与网上舆情监管工作,建立一种信息共享、高效运作、快速反应的舆情监控体系和机制。

强化舆情监管篇12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3- 0101- 02

1 引 言

舆情是“舆论情况”的简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社会管理者及其政治取向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它是较多群众关于社会中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等表现的总和。

中国全面接入互联网是在1994年4月20日。开始时,互联网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慢慢成为一种新闻传播媒介,其真正成为一种言论工具是在1995年5月8日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5月9日晚,人民日报网络版开通“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网民反应热烈,每天帖子上万条。该论坛后来改名为“强国论坛”,聚集了一大批关心中国时政的中文网民,被海内外誉为“天下第一坛”。这些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形式,已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凸显,政府的公共管理需要改变传统的“领导在台上讲话,群众在台下举手提问”这种居高临下的模式,需要学会利用网络倾听民意、化解民怨,逐渐向“网民在线上提问,领导在线下回答”这种亲民模式转变。这时,如何倾听并引导网络上的“声音”愈发重要和棘手。2009年在中央党校春季开学典礼上指出,提高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是当前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6个方面的能力。其中第六个方面的能力即为: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与媒体保持密切联系,自觉接受舆论监督。

2 网络舆情监控的重要性

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有10个“加强和改进”,其中关于网络建设和舆论监督两个方面的“加强和改进”就有5个:“舆论引导能力需要提高,网络建设和管理亟待加强和改进”、“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加强舆情分析研判”、“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推动解决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维护人民利益,密切党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加强和改进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负面的网络信息往往比正面的网络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影响更大,各级各层都是如此,甚至有时最底层的消息通过网络都能迅速传遍整个国家。负面的网络信息散布者往往都会借助网络来更快、更广地表达其错误的观点、传播其错误的思想,并藉此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给当事部门、单位造成巨大的舆论压力。

同时,通过网民的相互转载、转发、群聊等,错误的观点、思想往往为被放大、发酵,形成比较恶劣的社会影响,乃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生活,使人心惶惶,民心大乱,对整个社会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给政府造成巨大压力。网络载体已然成为负面舆情信息的放大器。

社会各领域网友的知识面不同、对事物的认知度不同、对事情来龙去脉了解的程度不同,当网络出现负面的舆论信息时,很多网友会被迷惑并“以讹传讹”,小到影响某个单位、某个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大到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另外,在网络蓬勃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开放自由、隐蔽性强等特点,传播暴力、色情等违法内容,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更有甚者利用网络进行反动宣传、传播、散布谣言、蛊惑民心,躲在暗处公然与政府为敌,对社会的安定团结造成极大的危害。对此,若不加以监控,及时掌握负面信息来龙去脉并加以引导,坚决遏制违法违规信息,势必影响社会发展,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严重后果。

3 网络舆情监控的现状

改革开放前,我们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建设,更多的是通过“两报一刊”,包括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和红旗杂志;20世纪90年代有了都市报。在今天,传统媒体特别是体制内媒体,仍然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通道。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兴盛,特别是所谓网络“自媒体”的崛起,改变了社会的信息源和发声通道。网络“自媒体”信息来源(载体)主要包括如下8个方面:

(1) 新闻跟帖。这是最草根的网络舆论,且主要出现在商业门户网站,而很少出现在像“人民网”、“新华网”等政府网站。这是因为“人民网”、“新华网”的网民多数为公务员或文教系统供职人员,社会地位普遍较高,看新闻大多不回帖;而那些商业门户网站的网民则更愿意就某个热点问题积极发言。

(2) QQ群。QQ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在线聊天交流服务,QQ群多达5 000万个,允许多人使用互联网即时传递文字、语音、图片和视频等信息。一对多、多对多,病毒式传播。

(3) BBS(论坛)。这是网络舆论的主要推手。中国有130万个BBS。特别有的论坛是基于关键词的主流交流社区,聚合利益或兴趣相关人群,进行封闭式深度交流,此类论坛可能会直接影响地方的人心稳定。

(4) 博客。这是年轻人私生活的记录,从2011年到2012年上半年关心时事的博客提高了26个百分点。名流博客访问数动辄上千万,他们是网上的“意见领袖”。

(5) 微博。这是最新锐的舆论广场。只需一步收集,随时随地最新消息,每次140个字符。在玉树地震、日本大地震中现场播报,相当于中央电视台实况转播。

(6) 在线访谈。这是官民对话平台,其中人民网的在线访谈最为引人瞩目,已有300多位省部级干部做客强国论坛。

(7) 手机短信。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8.7亿手机用户,比网民多得多,这就决定了手机短信在散布谣言、传播虚假信息方面的独特优势。

(8) 图片、音频和视频等。“800块钱一个月,早上7点半做到晚上11点,一个月休一天;抓暂住证时躲到后山上;找不到工作,买不起盒饭,舍不得坐摩的,边走边唱;过年买不到车票回家,几个兄弟大年三十在宿舍里喝着啤酒唱到哭”,这是草根代表旭日阳刚早些年的真实心声。如今的他们生活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网络“自媒体”带给他们最切实的好处。一段视频,不需要包装,就是这么神奇。

随着网络“自媒体”信息来源越来越丰富,网络舆情监控的任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艰巨。从类型上来看,网络舆情监控分日常性监控和突发事件监控。具体到不同企业,舆情监控的流程可能也不一样,但大致都可以分为3个步骤:一是制订应急预案,做到出现突发事件时有章可循;二是密切关注事态,避免事态扩大;三是加强沟通联系,确保各部门单位之间的密切配合和信息共享。

目前,国内的舆情监控系统工作原理基本包括信息的抓取、匹配、审查判定以及最终的分析报告。信息的抓取主要是系统针对舆情高发区定期发出页面请求;匹配就是将抓取的信息与目标关键词进行比较;审查是指将抓取的海量信息进行筛查,找出与监控目标匹配的内容,排除不相关内容;完成以上3个步骤后,分析得出此次监控报告,并通过预警的方式报告相关部门或个人。到目前为止,国家已经成立专门服务于网络舆情监控的机构,例如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北京西盈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

4 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难点、重点以及对策

目前,高校网络建设已广泛深入到教育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应用等各个领域,成为师生交流信息、丰富知识的重要渠道,在推动高校中心工作、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和改进高校网站建设管理是信息化时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然要求,是做好对外展示形象和服务社会、对内改进管理和服务师生的必然途径。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和改进高校网站建设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利于扩大高校宣传覆盖面和增强高校宣传影响力。

高校网络信息的来源主要有学校新闻、学生论坛、OA办公论坛、师生微博微信以及学校各网站的留言版块等。这些信息的审核、等管理权限分散于学校各个部门或二级学院。另外在高校里,由于用户的知识面广、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快以及网络设备的普及率高,网友的言论活跃度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对于国内、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这就直接导致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艰巨。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重点在于加强网站建设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关键在于从信息的“源头”加以控制。在学校党委宣传部的统一管理下,依照“谁建设、谁监管”原则,各网站建设部门或二级学院要安排专人负责网站的信息监管任务,做到“及时关注、时刻警惕”。遇有突发事件,要能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与党委宣传部具体负责人保持沟通,做到出了问题“有人去管”、解决问题“有章可循”。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监控,重点在于加强师生员工的思想宣传、道德约束,关键在于对信息的“传播”加以引导。学校要倡导德育为先、弘扬师德风范、坚持学风建设;师生要强化文明意识、倡导文明风尚、提高文明素质、共建文明校园。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引导广大网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5 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网络舆情监控的重要性及现状,并对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难点、重点等提出见解和对策。藉此,舆情监管部门就可以实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未雨绸缪”,即使出现突发事件,相关部门也可以做事件“第一定义者”,为阻止或遏制负面信息扩散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