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学习法合集12篇

时间:2023-06-04 08:36:43

高效学习法

高效学习法篇1

高一物理高效学习法端正心态,正确的面对高一物理学习。由于先入为主的障碍,许多学生还未入高中就对学习物理失去信心。学生应该明确,高中物理内容与初中大体一样,还是力、热、电、光,只是比初中加深了一点。至于原子物理,一方面内容浅,另一方面在课本中所占比例小,不必害怕和紧张。学生的心理不失去平衡,就会树立能学好物理的信心。

做好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过渡。高一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方法,特别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

物理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很多最基本的认识可以通过自己平时对生活的细致观察逐渐积累起来,而这些生活中的常识、现象会经常在题目中出现,丰富的生活经验会在你不经意间发挥作用。比如,你仔细体会过坐电梯在加速减速时的压力变化吗?这对你理解视重、超重、失重这些概念很有帮助。你考虑过自行车的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区别吗?你观察过发廊门口的旋转灯柱吗?你尝试过把杯子倒扣在水里观察杯内外水面的变化吗?我觉得物理学习也需要一种感觉,这就是凭经验积累起的直觉。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1、重视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都是从自然现象的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多做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概念,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高中物理课标中,有不少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对于高一新生,注重把这两种实验做好,对于演示实验,在老师演示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老师的引导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弄清每个实验的目的、原理,了解一些仪器的性能与使用。

对于学生实验一定要强调人人动手,不能做“听众”;做实验时,要遵守操作规程,明确实验步骤,认真做实验,仔细记录数据,通过正确的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课后学生可以根据教材上的小实验(如“悬挂法”找重心)或“做一做:测定反应时间”主动积极地去动手实验,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2、善于观察

物理学得比较好的同学,大多是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因而,他们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绪言课中,我们演示了小铁球的碰撞现象,有的同学不仅单纯地观察到了一个球碰撞另一个球的现象,而且提出如果两个球碰撞两个球会出现什么现象?

三个球碰撞两个球又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勤于观察,善于提出问题必将使自己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推动自己去看书,去研究,去探索。这样才能对物理真正产生兴趣。

当我们学习了摩擦力之后,就应在平时观察生活中接触物体接触面的情况(物质的材料、粗糙程度等),以及赛车与平常汽车的轮子与地面间的摩擦有什么不同,使平时生活中的现象与摩擦力的相关知识结合起来。

学习了惯性后,当看到汽车启动或刹车时,车上的人向后或向前倾倒,或者汽车转弯时,车上的人向弯外倾斜,看到这一现象就应当与惯性联系起来,这样观察具有针对性和目标性,大脑中必然存储了大量的物理现象以及与之有关的物理知识。

3、勤于思考

高中物理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和逻辑性,联系实际多,灵活性强,学好物理单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一定要勤于思考,增加理解,掌握其规律。做物理题目首先要弄清它的物理过程,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情景,分析它满足的条件,从而正确地选用物理规律,不能把物理题简单当作数学题去解。

在高一刚开始的阶段,我们所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较多,每学过一个概念,要弄清楚:这个概念是如何得来的?如何定义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和其他物理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每学过一个公式,要力图搞清:这个公式是如何得来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是什么?

和其他公式之间有什么关系……每做一道习题,首先审题要清晰,研究对象是谁?物理情景是什么?选取哪个物理过程进行研究?该选用哪个公式去解题?将物理规律与数学知识紧密联系,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就一定会不断提高分析、判断、推理、归纳和想象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学习物理。

如何有效提高高一物理成绩第一要切实学懂每个知识点。懂的标准是每个概念和规律你能回答出它们“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问题;对一些相近似易混淆的知识,要能说出它们的联系和本质区别;能用学过的概念和规律分析解决一些具体的物理问题。

为了学懂,同学们必须做到以下三点:认真阅读课本;认真听讲;理论联系实际。课本知识是前人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准确精练,不是随便看一遍就可弄懂的,必须反复阅读和揣摩,通过课前的阅读了解知识重、难和疑点?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听讲,提高学习效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一般会比课本更具体更详细。认真听讲,一方面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理解,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学习老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思维能力;此外,重视实验,理论联系实际也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是因为物理知识都是从生产、生活、科学实验中概括和总结出来的,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不仅能提高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第二,学习物理,要掌握物理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中学的物理规律并不多,但物理现象和过程却千变万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如假设法,理想化法,等效替代法,隔离法与整体法,独立作用原理以及迭加合成原理等等。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提高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的能力,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物理问题。

高效学习法篇2

3、再次,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不同的学习方法也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有人喜欢朗读,有人喜欢默写,有人喜欢总结错题本,有人喜欢背诵,每个学生必须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在学习中发挥出最大的功效。下面,我向大家总结分享几点各科目的学习方法。

4、物理、化学、生物的学习方法。理化生这三个学科都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与生产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在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掌握各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定理和定律,更要把它们应用到实际中去。不仅要掌握理论依据,更要注重对各种实验方法的研究和探索,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要应用于生活。

5、地理、历史、政治的学习。史地政是人文学科,是一个社会长期发展的精神升华,多了解人文历史,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生方向,为社会的进步做些力所能及的努力。要想学好这几个学科,就要多读书,多了解我们的人文历史、社会发展,只有知识面开阔了,才能更好地理解他们,为我们的现实生活服务。

6、英语学科的学习。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国家之间也需要交流互通,因此我们就必须掌握他们的语言,我想英语学习的最大魅力还是在于人们之间的交流互通。要学好英语,除了在课堂上要听老师讲解最基本的单词语法之外,还要多读外文资料,一门语言的用法,是非常庞杂的,远非在课堂上接触的那点儿东西可比,我们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大的语言环境中,去感受到它的魅力,它的美丽。

7、语文和数学的学习。语文和数学的学习,具体体现在八个“多”字上面,多听、多看、多写、多练、多思考、多总结、多请教、多反思。提前做好预习对即将要开展的新课程做一个简单的预习,能理解的尽量去理解,理解不了的记下来,老师讲课的时候认真去听,顺着老师的思路走,集中注意力,利用之前预习的知识点,来与老师讲的知识点相对应,找出自己不足,认真做笔记,培养课外阅读的好习惯,多做习题巩固,多背诵,多练习要点,记住一定要及时复习。

高效学习法篇3

新知识的接受和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别重视课堂的学习效率,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开展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老师所讲的有哪些不同。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对不懂的地方要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切忌不懂将懂,或将不懂的地方跳过。课后还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多记公式、定理,因为它们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和必备条件。

二、多做习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是不可避免的。当然,多做题并不等于搞题海战术。做的题目要有代表性,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碰到哪道题就做哪道题。有些题适合我们做,而有些题却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做这些题目只能是浪费我们宝贵的时间,不会达到任何效果。做的题要难易适中,通过做些有代表的题目,要力争能举一反三。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需要缜密的思维,解题要有条理,在做题的过程中学会熟练运用正确的解题方法,掌握一些基本题型的解题规律。只有平时大量的训练,见多了、做多了,自然就熟能生巧,考试的时候就会应付自如,不至于乱了阵脚。

三、调整好心态,正确对待平时的考试

大家都知道,数学是个逻辑性极强的学科,要求有清醒的头脑,数学运算过程中的每个解题步骤都很重要,漏掉了哪个步骤都是不行的。因此,在做数学题的时候,保持一个平静的心态是很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学会善于把握自己的情绪,要能及时地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戒骄戒躁,千万不能一遇到解不出来的题目就焦躁不安。焦躁是学习数学的大忌。

高效学习法篇4

1、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预习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

3、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

4、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的结果要认真记在预习笔记上,预习笔记一般应记载教材的主要内容、自己没有弄懂需要在听课着重解决的问题、所查阅的旧知识等。

二、上课。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不言而喻,上课也应是同学们学好功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决定性一环。上课要做到:

1、课前准备好上课所需的课本、笔记本和其他文具,并抓紧时间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3、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上课铃一响,就应立即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种因素。

4、听课要抬头,眼睛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专心致志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5、如果遇到某一个问题或某个问题的一个环节没有听懂,不要在课堂上“钻牛角尖”,而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不懂的问题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

6、要努力当课堂的主人。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7、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的“开场白”往往是概括上节内容,引出本节的新课题,并提出本节课的目的要求和要讲述的中心问题,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老师的课后总结,往往是一节课的精要提炼和复习提示,是本节课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8、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最好是一边听一边记,当听与记发生矛盾时,要以听为主,下课后再补上笔记。记笔记要有重点,要把老师板书的知识提纲、补充的课外知识、典型题目的解题步骤和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记下来,供课后复习时参考。

三、作业。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作业不仅可以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以形成技能技巧,从而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作业必须做到:

1、先看书后作业,看书和作业相结合。只有先弄懂课本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才能顺利地完成作业,减少作业中的错误,也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注意审题。要搞清题目中所给予的条件,明确题目的要求,应用所学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态度要认真,推理要严谨,养成“言必有据”的习惯。准确运用所学过的定律、定理、公式、概念等。作业之后,认真检查验算,避免不应有的错误发生。

4、作业要独立完成。只有经过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才能促进自己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才能培养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否准确,从而克服学习上的薄弱环节,逐步形成扎实的基础。

5、认真更正错误。作业经老师批改后,要仔细看一遍,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改正。要懂得,出错的地方,正是暴露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弱点的地方。经过更正,就可以及时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

6、作业要规范。解题时不要轻易落笔,要在深思熟虑后一次写成,切忌写了又改,改了又擦,使作业涂改过多。书写要工整,解题步骤既要简明、有条理,又要完整无缺。作业时,各科都有各自的格式,要按照各学科的作业规范去做。

7、作业要保存好,定期将作业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复习时,可随时拿来参考。

四、复习。复习的主要任务是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使知识融汇贯通。同时还要通过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真正成为自己知识链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复习要做到:

1、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并且要同时复习头一天学习和复习过的内容,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对老师讲授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和关键,特别是听课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更应彻底解决。重点内容要熟读牢记,对基本要领和定律等能准确阐述,并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对基本公式应会自行推导,晓得它的来龙去脉;同时要搞清楚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注意总结知识的规律性。

2、单元复习。在课程进行完一个单元以后,要把全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一次全面复习,重点领会各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有些需要记忆的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地记忆。

3、期中复习。期中考试前,要把上半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在全面复习的前提下,特别应着重弄清各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

4、期末复习。期末考试前,要对本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力求达到“透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5、假期复习。每年的寒假和暑假,除完成各科作业外,要把以前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全面复习,重点复习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部分。这样可以避免边学边忘,造成高三总复习时负担过重的现象。

6、在达到上面要求的基础上,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阅读一些课外参考书或做一些习题,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考试。考试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考试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明确努力方向。考试时应做到:

1、要正确对待考试。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法,考得好,可以促进自己进一步努力学习,考得不好,也可以促使自己认真分析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所以,考试并不可怕,绝不应当产生畏考心理,造成情绪紧张,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

2、做好考试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对各科功课进行系统认真的复习,这是考出好成绩的基础。另外,考试前和考试期间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这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

3、答卷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①认真审题。拿到试卷后,对每一个题目要认真阅读,看清题目的要求,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结论,然后再动手答题。②一时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先放一放,等把会做的题目做完了,再去解决遗留问题。③仔细检查,更正错误。试卷答完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就要抓紧时间进行检查和验证。先检查容易的、省时间的、错误率高的题目,后检查难的、费时间的、错误率低的题目。④卷面要整洁,书写要工整,答题步骤要完整。

4、重视考后分析。拿到老师批阅的试卷后,不仅要看成绩,而且要对试题进行逐一分析。首先要把错题改正过来,把错处鲜明地标示出来,引起自己的注意,以便复习时查对。然后分析丢分的原因,并进行分类统计。看看因审题、运算、表达、原理、思路、马虎等因素各扣了多少分;经过分析统计,找出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对做对了的题目也要进行分析,检查自己对题目的表达是否严密,解题方法是否简便等。

5、各科试卷要分类保存,以便复习时参考。

6、杜绝各种作弊现象。

六、课外学习。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扩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在搞好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课外学习,可以开阔自己的知识领域,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对课内学习也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课外学习应注意:

1、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选择学习内容,原则是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弥补自己的学习弱点。

2、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一些有关学科的课外读物学习。

3、课外阅读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宁可少而精,也不多而滥,切忌好高鹜远、贪多求全。

七、实验课。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实验的目的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有效地扩大知识领域,培养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的技能技巧,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实验课要做到:

1、实验前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原理及实验方法、步骤等。

高效学习法篇5

    每一个学习不良者并不一定真的了解自己的问题之所在,要想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对学习问题进行自我评价便尤其显得重要了。对学习问题可主要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l.时间安排问题

    学习不良者应该反省下列几个问题: (1)是否很少在学习前确定明确的目标,比如要在多少时间里完成多少内容。(2)学习是否常常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3)是否常拖延时间以至于作业都无法按时完成。(4)学习计划是否是从来都只能在开头的几天有效。(5)一周学习时间是否不满10小时。(6)是否把所有的时问都花在学习上了。

    2.注意力问题

    (1)注意力完全集中的状态是否只能保持10至15分钟。(2)学习时,身旁是否常有小说、杂志等使我分心的东西。(3)学习时是否常有想入非非的体验。(4)是否常与人边聊天边学习。

    3.学习兴趣问题

    (1)是否一见书本头就发胀。(2)是否只喜欢文科,而不喜欢理科。(3)是否常需要强迫自己学习。(4)是否从未有意识地强化自己的学习行为。

    4.学习方法问题

    (1)是否经常采用题海战来提高解题能力。(2)是否经常采用机械记忆法。(3)是否从未向学习好的同学讨教过学习方法。(4)是否从不向老师请教问题。(5)是否很少主动钻研课外辅助读物。

    一般而言,回答上述问题,肯定的答案 (回答“是”)越多,学习的效率越低。每个有学习问题的学生都应从上述四类问题中列出自己主要毛病,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例如一个学生毛病是这样的:在时间安排上,他总喜欢把任务拖到第二夫去做;在注意力问题上,他总喜欢在寝室里边与人聊天边读书;在学习兴趣上,他对专业课不感兴趣,对旁系的某些课却很感兴趣;在学习方法上主要采用机械记忆法。这位学生的病一列出来,我们就能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了。

    二、自我改进法

    1.SQ3R法

    罗宾生(Robinson)提出的SQ3R法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好方法。SQ3R是由Survey,Question,Read,Recite,Review几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缩写成的。

    (1)概览(Survey):即概要性地阅读。当你要读一本书或一段文章时,你必须借助标题和副标题知道大概内容,还要抓住开头,结尾及段落问承上启下的句子。这样一来,你就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有利于进一步学习。

    (2)问题(Question):即在学习时,要把注意力集中到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等基本问题上,同时找一找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力。如果是学习课文,预习中的提问可增加你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要是研究一个课题时你能带着问题去读有关资料,就能更有的放矢。

    (3)阅读(Read):阅读的目的是要找到问题的答案,不必咬文嚼字,应注重对意思的理解。有些书应采用快速阅读,这有助于提高你的知识量,有些书则应采用精该法,反复琢磨其中的含义。

    (4)背诵(Recite):读了几段后,合上书想想究竟前面讲了些什么,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做一些简单的读书摘要,从中找出关键的表达词语,采用精炼的语言把思想归纳成几点,这样做既有助于记忆、背诵或复述,又有助于提高表达能力,且使思维更有逻辑性。这种尝试背诵的方法比单纯重复多遍的阅读方法效果更好。

    (5)复习(Review):在阅读了全部内容之后,回顾一遍是必要的。复习时,可参考笔记摘要,分清段落间每一层次的不同含义。复习的最主要作用是避免遗忘。一般来说,及时复习是最有效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复习可逐渐减少,但经常性地复习有助于使学习效果更巩固,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即是此意。

    2.自我塑造法

高效学习法篇6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098-02

初中历史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是,靠推理掌握的知识少,靠记忆掌握的知识多。特别是到了复习阶段,面对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角色不同的历史人物,千变万化的时间地点,如果没有科学的复习方法,单靠机械的记忆想把这门功课学好,简直是望洋兴叹。实践证明,复习课上巧妙采用“看、念、练”的科学方法,不仅使枯燥的复习课生动起来,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探究意识,使学生有更大的收获,从而打造出高效的历史复习课。

一 有效的看——把厚书读薄,把薄书读厚

第一,看教材设计的内容文字、图片、注释、探究练习及书后的“史海拾贝”栏目等。在教学中,教师可安排学生分组活动:找出你认为的教学重点及疑惑。把学生们整理出来的一个学习主题的2~3课的重点内容和疑点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对活动快而且重、疑点归纳多、恰当的组进行加分评比,激发各组学生的好胜心、积极性。然后各组对所列的重点、疑点展开讨论,看一看哪组学生对教材重点把握得好以及对他组的疑点解决得多,老师再进行加分评比。这样更激发了学生的复习热情,你追我赶、争先恐后,营造一个学习热烈、气氛浓厚的课堂!

第二,看透教材、查漏补缺、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热情、创造性、主动性。让学生试用图表方式归纳这几课的知识点,从而形成知识结构体系,如同在学生的脑海中植下一棵知识体系树,既了解掌握重点知识的主干,也了解次要知识的旁支及树叶,所复习内容一目了然。恰如学者所言“把厚厚的书读薄了,把薄薄的书读厚了”。

二 有效的念——强化记忆

历史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时空性、过去性、概念性等特点,且学习的落脚点,从小处说必须通过书面测试,从大处讲为了培养能力及终身学习习惯。而历史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不可能形成较好的历史能力,也不可能有活跃的历史思维,所以对历史概念、人物事迹、采用措施、历史意义等的诵读是非常必要的,这与新课程课改“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并不矛盾。因为并没有让学生死学、死背,而是改变学生掌握知识的方式,能够更好地保存传统教学中必要的知识量。

例如,在“统一国家的建立”主题的三课复习中,笔者没有让学生拿出书及复习提纲,像以往一样死记硬背,而是到网上搜寻比较好的背诵方法,在复习中加以采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方法一:歌谣记忆法。在重温“秦朝的统一”时,由于秦朝的统一及采取巩固国家的措施比较多,学生记起来较难。笔者采用朗朗上口的歌谣让学生来记忆:“公元前二二一,秦王嬴政大统一;定都咸阳称皇帝,建立中央集权制。中央丞相和太尉,御史大夫辅皇帝;地方推行郡县制,三十六郡始设置。统一货币度量衡,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搞专制,古代文化受损失。北拒匈奴修长城,南统越族开灵渠。西起临洮至辽东,万里长城称奇迹。秦朝疆域广又大,东到东海西陇西,北从长城到南海,疆域四至勿忘记。”这样学生不仅记得牢,也不容易混淆。

方法二:因果记忆法。即用探寻历史事件的前后因果关系来记忆。例如“汉武帝的大一统”,(1)原因:(客观)景帝后期经济繁荣、(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2)措施:(加强中央集权)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封国越分越小;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设太学;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抑商政策;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破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北击匈奴取得“漠北战役”的胜利。(3)意义: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方法三:理解记忆法。记忆的内容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要记忆历史事件、历史概念就必须弄清来龙去脉。例如,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大泽乡。领导人:陈胜、吴广。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原因:戍边遇雨误期(直接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根本原因)。

经过:大泽乡起义攻县城占领陈,建政权挺进关中秦二世反扑陈胜、吴广被害。

结果:起义军被镇压下去,陈胜、吴广被杀害。

意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方法四:比较记忆法。即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从中找出异同,有比较才有鉴别,让学生通过比较,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形成历史的比较思维,把握特征,增进记忆。例如,秦始皇、汉武帝两位杰出的帝王极为相似,于是笔者让学生对秦始皇和汉武帝进行比较:

秦始皇 汉武帝 异同点

政治 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削弱诸侯国王国的势力 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经济 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铸币、盐铁官营 都有统一货币的措施

思想 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都为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文化专制;但对待儒家学说的态度相反;结果不同

军事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 对匈奴都是采取主动出击、维护北部边疆的安定

同时,老师通过“排火车”、小组比赛“看谁记得快”等方式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对优秀组加分评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复习热情,学生主动复习、乐于复习蔚然成风。

三 有效的练——感悟解答规律

新课标下进行复习,仅仅读书是远远不够的,练可以把上面所讲的一切落到实处。精选出一定的对学生有针对性、符合教学重难点的习题,组织学生在课堂后期去练习,是非常有必要的。进行习题练习也符合《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的过程。”“看”也好,“念”也好,都是为“练”做准备的,而“练”不仅巩固了“看”和“念”的成果,加深对所复习历史知识的理解,也检测着“看”和“念”的不足,同时使知识进行迁移,从而形成能力的过程。

但练的效果,同时又取决于练的题的质量与数量。不能没有选择,更不能搞题海战术。应注意精选高质量的试题。所选择的试题应该反映新的考试方向,以便把新课标精神及时落实到每一位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中。

例如,在“统一国家的建立”主题的三课复习中,笔者精选了两道材料题。

第一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统治后期,由于连年征战,赋税沉重,导致人民负担加重,社会出现动荡,西汉统治一度出现危机。汉武帝勇于承认错误,下“罪己诏”,及时减轻剥削,与民休养生息,使西汉统治平稳渡过危机。因此,后代史书称赞他说: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后人将其与秦始皇并称为“秦皇汉武”。

(1)汉武帝为促进和巩固大一统在军事上采取了哪些措施?(2)汉武帝为促进农业社会发展和实现经济大一统的做法有哪些?(3)请将汉武帝与秦始皇做一下简单对比,并简要评价一下汉武帝。

第二题——材料解析。

材料一:(丞相李斯说):“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

公元前212年,因为有儒生方士说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贪于权势”等。秦始皇大怒,命御史追查,结果以诽谤罪将460人在咸阳坑杀。(改编自《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僻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孔子和儒家思想是“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对于不合时宜的旧道德,“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消极作用?(2)请概括材料二的主张。该主张的实施有何影响?(3)材料三对儒家思想持何种态度?在当时有何意义?(4)我们应当怎样正确对待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这样的训练,既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小到对历史名词的写法,大到历史事件、所采取措施的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使枯燥的历史生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及探究的欲望,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总之,在历史复习教学中,教师必须在课前下工夫,课中组织落实。备课不是单纯地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而必须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不仅要研究教材、理解教材,仔细推敲教学的重难点,更要了解学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规律选择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要做到高效严密,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使学生个个积极参与、乐于复习、乐于探究,从而打造出一节高效的复习课,也能使学生掌握复习的方法,终身学习将受益无穷!

高效学习法篇7

“兴趣”是学好任何知识的前提,有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有强烈的求知欲,这样才能形成较强的学习动力。高一学生学英语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但稳定性很差,一旦遇到困难就很容易丧失学习兴趣。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课程难度的不断加大,部分学生逐渐感到学习英语的难度很大,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渐渐减少,有的甚至产生放弃继续学习的念头。因此,到了高二、高三,学生产生了两极分化现象,并且两极分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作为教师必须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尤其是我们所学的英语的重要性,在现代化的国际社会,英语作为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其作用是不容小视的,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帮助他们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是学好英语的基础

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就是学好英语的保障。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功的学习经历、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学生的自我学习评价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他们制订一个切合学生实际的学习目标,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提高、不断进步,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成功和进步,让学生不断建立起“成功感”和“自信心”。另外,我们必须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给予具体解决,经常当众表扬进步的学生。当然,我们更要关心和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他们更多的发表自己意见和提

出问题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

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英语的保证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一些教师仍然沿用初中的教学方法,甚

至用小学的教学方法:教师反复领读词语、把课文逐词逐句地翻译成汉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弄懂、学会。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方法很不适应高中的教学,导致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会触类旁通,对难度相近的阅读材料束手无策。所以,我们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独立学习、独立解决疑难问题,让学生尽快养成适合高中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学好英语的关键

高效学习法篇8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预习是合理的‘抢跑’”。课前预习是学生课前的一种自主认识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和序曲,是学生在新课学习前独立地对新内容进行地前置学习。作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课前预习习惯,教给他们正确的预习方法,使他们预先对新知识进行了解、质疑、思考,使他们主动、自觉地参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逐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最终成为有较强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

一、充分认识预习的作用

在长期地数学教学中,我多次尝试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开展课前预习有以下几点好处:

1.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变被动灌输为主动索取。预习能使学生了解下一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课堂上可以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变课上的大吃大喝为课前的细嚼慢咽。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可以了解新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有目的性。当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学生会回忆起自己在预习时理解不够深入的知识,并加以关注,专心听讲,主动而又有重点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预习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变迷惘为自信。课前预习节省了教师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的探究、合作、交流和展示的时间,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

二、合理安排预习的时间

当然,要想使预习具有实效性,就要合理安排好预习的时间。根据时间,预习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方法:

1.课前预习:老师讲课前,根据老师的自觉要求和提示,自学老师新授时要讲授的内容。

2.阶段预习:用一个比较完整的时间,如周六、周日和其它节假日,把下一阶段要讲的一单元或几单元的新课内容自学一遍。

3.学期预习:利用假期,自学新学期所讲课程的全部内容。

三、适时激发预习的兴趣

《新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有高效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态度,就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生动直观和趣味盎然的学习,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前预习也不例外,它是一种学生个体的、自觉的活动,需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动机。

1.在预习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逐步培养“竞争意识”。比如每周利用周会课开展一次评比活动,评选出本周表现出色的几名“预习小能手”。还可以让预习效果特别好的学生在课堂上当小老师,组织全班的汇报交流活动。

2.教师应多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比如,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时就说:“我看谁是预习的小能手!”“有备而来,才会百战百胜”。

3.建立适当的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预习热情。对于预习较好的或者预习有进步的学生,教师可给予适当的奖励,如:奖给他们“智慧星”,累积到一定的数量就可以发给他们一些奖品,如“奖励他们一本最喜欢的课外书”,进一步激发他们做好预习的兴趣。

四、总结创新预习的方法

如何进行课前预习,采用哪种预习方法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给大家:

1.课前读一读。预习时,把第二天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先从头到尾浏览一遍,使自己对新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用特定的符号做上记号,教师讲解时作为听课的重点,使课堂学习有的放矢。

2.课前想一想。对预习中感到理解有困难的问题要先思考,若是基础问题,可以用以前的知识看看能不能弄通,做到温故知新。如果是实在搞不懂的问题,就把它记下来带到课堂上,通过课上认真听讲,小组交流,积极思考再去解决。这样做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思维习惯。

3.课前写一写。数学课中有大量的概念、定律、公式,是需要学生深刻理解,牢牢记住的。这类课应让学生在预习时认真地看一看新公式、定理是怎样证明出来的?能不能通过旧知识的迁移得出结果。所以,在预习的时候,把这些内容单独汇集在一起,每抄录一遍,则加深一次印象,逐步能够将这些概念、定律、公式融会贯通,灵活应用。

4.课前做一做。对于一些操作性较强的知识,要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亲自动手实践,通过剪、拼、折、移、摆、画、量、观察、比较等活动,领会、体验、感悟新知识。学生只有通过这些操作活动,亲历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才能知其所以然。

高效学习法篇9

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历史,是一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也是一部人类学习的历史。而学习又是一项艰苦而有复杂的认知活动,要提高学习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学习者只有遵循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通过多种器官协调活动,去接受事物,了解事物,才能在理性方面掌握它,应用它。如今,立志成才,奋发学习,为祖国腾飞作贡献,已成为我国亿万青年的共同心愿。那么,在紧张的学习活动中,如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呢?这无疑是个学习方法问题。学习方法的科学,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各种学习能力,从而有助于加快学习进度;学习方法的科学,有利于人们在学习活动中循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而使之少走弯路。长期以来,学习者往往绕着教师转,成为简单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始终摆脱不了对教师的依赖,这种靠“看”或“听”得到的知识,是不能适应时展要求的。因此,作为学习者,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克服依赖性,开动思维机器,养成自学习惯。做学习的主人,去发现新事物,获取新知识。

一、 激发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效率

英语学习动机是指学习者学习英语的目的、态度、兴趣、好奇心、愿望等,以及在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认真、紧张、主动与顽强的精神,它是英语学习的动力因素。教师应在这门学科上首先教育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学习,胜利树立远大理想,从心理上为学好这门课程作良好的准备,增强求知欲。其次,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教师应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创设问题情境,使死的印刷符号变成活的语言。再次,作业要有新颖性。除对书面作业调整外,如值日生报告,课前小故事,英语小节目等口头作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按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有效施教,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不断得到巩固与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以培养,学习者内在动力得到激发才能够勤学好问。知难不退,又愿意持之以恒。

二、 指导方法,发展智力

教育学指出,掌握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智力的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是获得一切知识、应用知识的基础。苏联教育学家赞科夫指出:只有在发展学生智力上下功夫,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而且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培养他们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能力的过程,就是发展智力的过程。外语教学特别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和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大刚》规定,中学外语教学的目的是着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自学英语的能力。因此,不论进行语言教学、词汇教学或语法教学,都要在教给学生语言知识的同时,教给他们掌握和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事实上就是指学习语言的方法问题。(1)词汇教学:必须教给学生学习词汇的方法,引导他们单词拼写和读音之间的关系,掌握基本的构词法,同时还要注意词的本义、引义和转义等、以及多义、同义和反义。(2)阅读教学:这是学生真正获得阅读自学能力的主要环节。为此,根据年级学生的情况,教师首先要选好材料,使材料能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达到逐步培养。其次,阅读技巧方面,教师要给以指导。在阅读中,能够利用构词法推测出某些生疏的单词及词组的含义;不仅简单地理解句子的表面意思,而且了解句子的隐含意思;不仅孤立地理解单句,还要找出在上下文中的含义及各个句子之间的关系。甚至于段落大意、段落之间的关系等。

三、 制定计划 及时复习

高效学习法篇10

如在复习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前,教师可以根据《考试大纲》和历年高考对该专题的考查要求进行命题,以中等题为主,题目也不在多,关键是了解学生的基础。笔者精心挑选考查有关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含配平)、“二剂、二产物”判断、转移电子数的计算、利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律来判断反应发生的可能性等有关题目。控制难度系数在0.55~0.60间,可以较好的测试学生的总体水平,帮助学生预测自己具备的能力,为高考复习做好准备。

二、实施

1. 认真研究高考,抓准方向

通过认真分析十年高考化学题,不难发现有十几个知识点是反复考查的,如阿伏加德罗常数,化学平衡图像与计算;溶液混和后pH值的计算,离子方程式对错的判断和离子共存,“三池”(电解、电镀、原电池)电极产物或电解质溶液pH值升降的判断等等。从2005年、2006年高考命题意图分析看,对学生解决探究性实验能力有更高的要求。2006年高考更是加强了考查学生阅读信息,提炼有关信息的能力。这些能力要求在以后的高考中会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在备考中要注意。对于这些重复出现的高考考查的重点知识,在复习中反复提醒学生注意落实,而且通过练习、专题测试、变式训练从不同角度重复再现,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2. 教学生学会分析高考题

高考题是高考要求的具体体现,它既反映了高考的范围、重点,又展示了题型、特点,成了复习教学的“无形指挥棒”。通过对高考题的分析,帮助学生迅速捕捉高考命题规律,准确地知道每一个高考热点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能算过关,便于学生树立信心,将珍贵的时间用在实处上,提高了复习效率。所以,笔者把近十年高考题按中学化学知识的“六大块”――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进行分类(每个大块还有具体分类),印制出来,复习进行到哪个专题就将与之相关的“高考题汇编”发给学生,进行对应训练。

3. 强化学生的实验能力,主张通过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例如在复习离子反应中,其中一个难点是试剂的多少,离子数目比会对离子程式产生影响,学生也比较难单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把握。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在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l2,是生成Fe3+还是Br2呢?可以提供实验条件让学生从实验中得到证明,教师从中起引导的作用。2006年广州一模的第11题,答案认为靠静置分层观察油脂完成反应是错误的,但有些辅导书却认为是正确的,这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笔者指导学生完成了皂化反应的探究性实验,发现在实验操作中在反应中生成物是呈浑浊状态,根本就看不到澄清的溶液。这些做法都收到了很好效果,进一步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实验兴趣。

三、自评

高效学习法篇11

一、强化记忆法

知识在于积累,积累功在记忆。要想学好英语,就必须要记住一定数量的英语单词。教学大纲规定,高中毕业,学生的单词量不得低于2000个。如果不集中强化,采用零散记忆或随意记忆的方式,是很难达标和突破的。因此要求学生在上新课前记住本节课所教单词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同时在课堂上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背诵单词,进行强化记忆,在课后及时复习巩固。

二、分类归纳法

分类归纳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知识结构,了解自己的知识框架和内容,从而随机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及时对自己的知识查漏补缺。每课或每一单元学完以后,把易混淆的词、词组以及语言点进行分类归纳,找出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异同。比如某个词的同义、反义、同音、异形、异义等;或者: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相互转化;也要根据词的构词法,前缀、后缀等进行总结。这样不仅有利于记忆,而且扩大了词汇量。

三、专门训练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讲解英语故事,也可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自编故事,进行讲解,由于故事趣味性比较强,而且情景能引人人胜,讲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同时还可以扩大知识面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四、回忆记忆法

回忆记忆就是让学生放学后看看一天的课程表,回忆一天中所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打开书对照一下,看自己所回忆的东西是否全面、完整。在每晚休息前,让学过的东西在脑海里再过过电影。经过这样的反复回忆,每日所学的东西不仅记忆深刻,而且不易遗忘。

五、表格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应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如在复习直接引语间接引语时,就要用表格法来复习。用表格列出: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转变时的几种句型;关联词代表的意义;语态、时态、人称、时间、状语、指示代词等的变化。利用表格法,学生们不仅能较直观地对所学知识有个系统的认识,而且对所复习的东西不易混淆。

六、掌握和利用最佳记忆时间

高效学习法篇12

职业高中学生生源及原有的知识层次、心理层次、生活层次、学习方式都参次不齐,因此,教学的难度可想而知。根据多年教学经验,在数学教学方面,多数职业高中学生数学基础底子都比较薄,很多简单的基础知识问题、公式、计算方法等对他们来说都是全新的,或者说成了难题。在学习上需从头学起,反复详讲,加深印象,增强记忆,补上缺漏。再进一步才是理解运用。所以,学习时间要拉长、放慢。在学习情绪上就出现一种失落感而产生厌学、疲倦、恐惧和不安。心理上有很大的压力,思想包袱过重。要花很多时间来做这些与教材无关,而又不得不补做的事情。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总结出针对职业高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策略,即先培养好学生的最佳学习心态,其次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这样才能达到很好地教学效果和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我根据多年从事职高数学教学的经验,就此作一下分析。

1. 学生失去数学学习兴趣及教师的教学对策

兴趣是人的特有心理特征,兴趣可以培养,可以训练,可通过刺激来形成。人一旦有了兴趣,就能自觉为之追求。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获得数学经验,而且还要使学生树立数学意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数学态度,养成数学习惯,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并能够发挥其奇特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基于此老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如有些学生常常对算术应用题、识图、几何证明、数理应用等方面存在着思维受阻、心理恐惧、胆怯等心理障碍。长时间的心理障碍会产生对数学厌倦、失去兴趣而抵触学习,甚至产生逃学等严重现象,这就是数学兴趣的失落。

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对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讲解时就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这一定理的理解。如在上课前,可先将教学器具出示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在教具中找出垂线的个数,并标明垂线的位置关系,借此引导学生理解三垂线的概念及定理的表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造良好开场,形成符合认识规律的刺激,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佳的学习心态,作为老师这也是必备的基本素质。

2. 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及对策

数学的学习可谓是方法多样,形式奇特,但针对于个人,应该根据个人的特点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对于职业中专的学生来说,多数还处于心理发展的初期形成阶段,处于模仿家庭、社会、同学、老师的阶段,还不能够根据个人的特点找出适合自己的最好的学习方法。基于此,老师应根据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性格、心理素质等方面,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成绩达到教学要求。

3. 让学生不再惧怕数学知识的应用

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运用,或不会运用,是数学学习者的失败,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失败。一些学生在学校能够针对课本知识侃侃而谈,并在多次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在现实生活中,却不能将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生活挂勾,从而成了学校里的佼佼者,现实中“文盲”。这与我们长期形成的教学方法有关,我们的数学教法往往侧重放在常规的概念、定理、公式的记忆上,而对形成过程重视不够,这就造成了应用上的缺陷,达不到提高学生理解力与创新能力的要求。

4. 知识提升问题

数学知识要得到提升,需要创设学习的轻松感、愉悦感、新奇感、严谨感和成就感。充分尊重师生的人格与个性平等相待;充分认识不同年龄、不同个性、不同家庭环境的差异;理解他们的不同自控能力、心理能力和不同的抱负,挖掘他们自身的潜能。在教学中,应因材施教,分层教学,不必拘泥于一时一事,一段时间的分数,或一年半载的进步;应因势利导,精益求精,不断加深内容,提高作业质量,加大难度,从另一个方向上提升境界,让他们在充分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达到游刃有余,发挥更大的创造性。

5. 大力加强数学思维的培养

数学思维是对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等)的本质属性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并按照一般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理性活动。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②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③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④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辩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多数学生存在着数学思想方法缺乏、学习目标确定不当、思维惰性造成思维模糊、不会分析归纳,举一反三等方面的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