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综述合集12篇

时间:2023-06-05 08:45:59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综述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综述篇1

中图分类号:P623.1 文献标识码:A

一、评估级别的确定

东港合隆风电场工程静态投资:41447.55万元,工程动态总投资:42426.97万元,风机轮毂高度80.0m,加上风轮直径 93m,构筑物高度126.5m,属高耸建筑物,本项目属重要建设项目。

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不发育,两种地貌,地形条件复杂,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岩性简单,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良好,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综合判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

根据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分类和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标准,综合确定本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一级。

二、地质环境条件

1、地形地貌

评估区主要地形地貌属丘陵区,海拔高程在100-339m,最高标高为339m。东港合隆风电场风机机位为山顶或山脊,总体上地形地貌条件有利于工程建设。

根据区内地貌形态及成因类型,进一步划分地貌单元为剥蚀丘陵和丘间坡洪积谷地。

(1)剥蚀丘陵

分部在全区,丘顶多呈圆顶状、浑圆状,丘脊呈长垣状、梁状,山体总体呈东西分布,最大相对高差239m,地面高程100-339m。丘坡较缓,自然坡度15°-25°,主要由中生界印支期侵入岩组成,风机全部分布于该地貌中。

(2)丘间坡洪积谷地

分布在丘间、丘前,呈宽缓谷地,谷地呈南东向和南北向分布,标高多为140—150m;宽度在100—200m,评估区北部谷地由南向北扩展倾斜,坡度3—5°近坡麓坡度加大。评估区南部丘陵间谷地,由北部向南部倾斜。谷地周边冲沟发育,有向源和侧向侵蚀,冲沟沿丘陵周边坡麓发育,裙裾状放射性分布,与沟谷相联。

综上所述,评估区地貌有两种类型,地形条件复杂。

2、地层岩性

评估区地层为下元古界辽河群上亚群大石桥组(Lds)和盖县组(Lgx)、中生界侵入岩及新生界第四系地层。

(1)新生界第四系(Q4pl+dl)

分布于丘间谷地,坡洪积成因,岩性主要为粉质粘土及砂砾石,厚度2—10m,由山前到谷地厚度递增。

(2)中生界印支期侵入岩

该层分布于评估区大部分范围,岩性为片麻状黑云母花岗岩。岩石抗风化能力较强,强风化带一般厚度2-5m。

(3)下元古界辽河群上亚群大石桥组(Lds)

岩性为菱镁大理岩 、方解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二云片岩、变粒岩。分布于评估区东南侧。

(4)下元古界辽河群上亚群盖县组(Lgx)

岩性为板岩、片岩、千枚岩、片麻岩,分布于评估区东北侧。

综上所述,评估区地层岩性较复杂。

3、构造与地震

评估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一级构造单元的中朝准地台(Ⅰ),二级构造单元的胶辽台隆(Ⅰ1),三级构造单元的营口—宽甸台拱(Ⅰ13),四级构造单元的凤城凸起(Ⅰ13-1)

(1)构造

区域构造受中朝准地台断裂体系控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之辽宁省区域地质志介绍上述断裂为非活动性断裂构造。经过现场实地踏勘、调查,评估区内没有断裂构造通过。

(2)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第四代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该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25s,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综上所述,评估区地质构造条件简单,区域地壳稳定性一般。

4、水文地质条件

评估区有两种地貌单元类型,一是剥蚀丘陵,二是丘间坡洪积谷地,分布的地下水类型有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风化裂隙水。

(1)松散岩类孔隙水

含水层岩性为坡洪积层底部砂砾石、碎石层,孔隙赋水,地下水埋深1.5-4.0m,富水性小于100m3/d。矿化度小于0.5g/L,属重碳酸钙型水,含水层厚6-8m。

(2)基岩风化裂隙水

含水层为花岗岩风化裂隙赋水,根据区域资料富水性弱,单井出水量小于50m3/d。矿化度小于0.5g/L,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属重碳酸--钙型水。

综上所述,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5、岩土工程地质特征: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通过现场对切方地层断面进行勘查,按地层的上下顺序进行描述:

(1)残积土:黄褐色,稍密,稍湿,含大量的植物根系,厚度:0.3—0.5m。

(2)花岗岩:黄褐色,强风化,呈块状,局部碎块状,结构较完整,岩质较硬, 承载力特征值fak=500Kpa。

场内标准冻深为1.0m,最大冻深1.2m。

综上所述,评估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6、人类工程活动影响

评估区中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是果树栽种,没有破坏评估区内总体的地貌形态,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

综上所述,评估区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一般。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经对评估区范围及周边地质环境实地调查,评估区基本处于原始地貌,地形坡度<5°,不存在崩塌、滑坡等危害工程建设的地质灾害现象。

现状条件下地质灾害不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2、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1)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根据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分析,风机、箱变的基础建设有引发基坑坍塌、弃土滑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道路建设有引发滑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害程度较轻,其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2)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遭受其工程建设本身引发的地质灾害。本次工程建设有遭受基坑坍塌、滑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危害性较小,地质灾害危险性是小的。

(3)建设场地的适宜性评估

经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分区、综合评估,该工程建设的用地范围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地质灾害危险小区所发生的地质灾害一般规模较小,危害程度较轻微,治理措施简单,所以该工程建设的用地范围内为适宜工程建设。

四、结论与建议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综述篇2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2-276-2

1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的意义

①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制定防灾救灾和具体安排防灾减灾措施的基础,是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安排灾后救援和分派救援物资的依据;②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灾害种类繁多,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对国民经济发展布局的调整具有参考价值,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③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的灾害评估指标体系、标准和模式,有利于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的科学化,给政府和各级救灾部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正确决策和规划提供科技支持,有利于政府和人民正确认识灾害、了解灾情、提高灾害意识,从而推动社会减灾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 方法和技术路线

2.1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体系研究

本研究首先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阅读和总结,分析地质灾害风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地质灾害风险研究的发展趋势与不足;探讨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重点研究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体系,从灾害评估体系的建立、量化,危险性评估建模、易损性分析,到风险评估建模方法,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的研发

基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建立以C#语言和基于AicEngine为开发平台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示范系统,开发利用RS技术获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所需数据、基于GIS技术获取和管理数据的模块,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制图的流程出发,进行空间数据处理、灾区孕灾环境专题信息提取、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专题信息提取和风险评估建模的模块开发,构建以多源数据为核心的灾害风险快速评估应用示范系统。

2.3 示范应用研究

以"4.14",玉树地震为例,对其诱发的地质灾害进行灾害风险评估示范研究,主要包括:

(1)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研究的资料包括:地震灾区的遥感数据 (TM/ETM+、SPOT、IKONOS、P6,航空影像数据), SRTMDEM数据,1:25万水系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貌图集(1:100万)》的地貌数据,《中国地质图1:200万》的地质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降雨数据以及基础地理数据等。

(2)危险性评估指标提取与量化。包括灾区环境地质条件分析,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提取与量化。评估时,综合考虑灾区地震、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发育环境等因子,建立玉树震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模型、评估指标体系等。

(3)风险评估。地质灾害风险(Risk)可以表达为危险性(Hazard)和易损性(Vulnerability)乘积。因此,风险评估分三步进行,首先是危险性评价,确定可能发生灾害的概率,其次是易损性分析,进行承灾体的识别与易损性评估,最后进行风险评估。

3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GIS)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无疑为地质灾害区划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技术支撑。由澳大利亚专家在Caims地区利用GIS技术对滑坡风险进行评估,把斜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易损性、风险评价作为一体进行风险区划研究,并讨论了滑坡的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性三个定量指标的确定方法,得出风险等于危险性、易损性和受灾对象的乘积。这一成果代表了滑坡灾害及风险区划制图技术应用的国际最新水平和发展方向。自80年代以来,GIS技术在区域地质灾害评估预测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基本形成了基于GIS技术和"多因素综合预测法"进行滑坡危险性分区的研究理念,在方法论上,经历了从定性到定量模型,再发展到非线性学科相结合的过程,提出了各种针对不同地质灾害研究的数学模型,诸如:多元回归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神经网路、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对滑坡产生的危险性进行了有益的研究。

基于GIS技术进行的地质灾害区划研究与地质灾害的研究是分不开的。国外对地质灾害区划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中期,如:60年代末,美国专家在加里福利亚州,利用"滑坡敏感性预测方法"对该行政区的斜坡进行危险性分区研究(殷坤龙等,2000)。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综述篇3

 

1 引言

为改善中低收入员工住宿、住房条件,稳定公司员工队伍的原则,在确保员工享受公司住房福利待遇的同时,尽快完成周边居民危旧房屋改造,从而加快承德市城市建设的步伐,提高城市整体环境、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河北瑞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承德市牛圈子沟镇红石砬村苏子沟拟建紫金城住宅小区。遵照国家有关规定,该公司于2007年12月29日委托我队承担该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2 评估工作方法

本次评估工作紧密结合工程建设特点,以野外综合调查为主,充分搜集和分析评估区及其附近已有的基础资料。详细调查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的种类、类型、分布、变化趋势及其与工程的关系。评估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3 地质环境条件

3.1气象、水文

本区属大陆季风气候,冬长而寒冷,夏短而炎热,多年平均气温9.1°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4°C,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9.4°C,极端最高气温41.5°C,极端最低气温-24.2°C,最大日温差23.8°C。历年最大降水量835.9mm,最小降水量326.7mm,平均降水量557.9mm。历年最大积雪深度27cm,雪压1.8g/cm2。电线积冰厚度25mm。标准冻土深度126cm。

流经评估区附近的河流主要为武烈河。流量较大,随季节性变化较大。评估区位于武烈河北岸约300m处的Ⅰ级阶地外缘。

3.2地形地貌

评估区地处燕山山脉腹地中低山区,地形较复杂、地貌单元属武烈河Ⅰ级阶地外缘及山前坡麓地带,地貌类型较复杂。图幅内海拔高度310-600m,相对高差290m。区内山峦起伏,沟谷发育,评估区内沟谷主要为苏子沟,沟谷横断面呈“W”字形,沟谷走向东西,总长约600m,沟口宽约40m,沟道比降平均为120‰-150‰,两侧山坡坡度15°-30°,区内两侧山坡上植被发育。山谷和冲沟两岸大部分基岩裸露。表层岩石风化剥蚀作用较强烈,节理裂隙较发育。评估区未见第四系上更新统地层。

3.3地层岩性

区域出露地层从老到新分别为中元古界、中生界及新生界。

(1)中元古界长城系大红峪组(Chd):多分布于评估区北侧。

图1 地质灾害评估工作流程框图

(2)中生界侏罗系中统后城组(J2h): 岩性单调,层位稳定,主要分布于评估区西、北两侧。产状160°∠20°。与长城系大红峪组(Chd)呈断层接触。

(3)中生界白垩系下统大北沟组(K1d):主要分布于评估区内及东侧,局部分布于西南侧。产状160°∠15°。与长城系大红峪组(Chd)呈断层接触。

(4)中生界白垩系下统西瓜园组(K1x):主要分布于评估区东南侧。产状60°∠20°。论文参考网。

(5)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Q3pl+dl):主要以黄褐-深褐色粉土及砂类土为主,厚度:6.0-8.0m,分布在评估区内及武烈河Ⅱ级阶地之上。

(6)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al+pl):主要以黄褐-深褐色粉土及砂类土为主,厚度:3.0-6.0m,分布在武烈河Ⅰ级阶地及外缘之上。

3.4评估区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评估区及附近所处大地构造单元为:Ⅰ级构造单元中朝准地台;Ⅱ级构造单元燕山台褶带;Ⅲ级构造单元承德拱断束,Ⅳ级构造单元大庙穹断束。区域性断裂均为非活动性断裂。

评估区及附近地区属华北地震区,在近代历史上本地区未发生源发性地震,是一个相对稳定地区。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一2001),评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评估区区域地壳相对稳定。

3.5评估区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区地层从上至下简述如下:

(1)粉土(Q4 al+pl):黄褐色,孔隙发育,局部含少量砂、砾石,稍湿、稍密。一般厚度1~1.5m。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约110KPa。

(2)砂、砾石(Q4 al+pl):黄褐色,主要成分为细砂及砾砂,细砂主要成分为石英及长石,粒质较均匀。砾砂的砾石主要成分为凝灰岩、花岗岩等,砾石含量约30%-40%,一般粒径0.2-4.0cm,最大超过8cm,多呈亚圆形,磨圆度、光洁度较好,充填物为砂土,稍湿、稍密。一般厚度5~6.5m。细砂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约120KPa,砾砂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约250KPa。

(3)凝灰岩(K1d): 灰褐色,凝灰结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表层风化强烈,岩体风化呈土状及碎块状。强风化层厚度0.5-2.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500KPa;其下为中等风化-新鲜岩石,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c=25MPa。

(4)石英岩状砂岩(Chd):层位以碎屑为主,下部夹有富钾页岩,上部为泥晶白云岩,厚度和岩性变化较大,砂岩中多含长石。

本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3.6 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在河北省水文地质分区中属燕山山地水文地质区,评估区及其附近地下水按类型及其赋存条件,可分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分布在武烈河河谷上,水位埋深约8.0m。论文参考网。含水层的透水性及给水度较强。

本区地下水动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地下水的变化受降水量的影响,年变幅1.5-2.0m。地下水与武烈河联系密切。

本区水文地质条件良好。

3.7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评估区位于承德市牛圈子沟镇红石砬村苏子沟,评估区及附近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是农耕和工民建施工等,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为较强烈。论文参考网。

3.8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综合评述,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确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

4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评估区内主要沟谷为苏子沟,呈“W”字型,沟谷北侧基岩为长城系大红峪组(Chd)石英岩状砂岩,南侧基岩为白垩系下统大北沟组(K1d)凝灰岩。沟道内沉积第四系厚度为0.6-6.0m的砂类土,沟谷南侧坡麓地带为第四系冲洪积全新统砂、碎石土类,厚0.5-4.5m,山坡上植被发育,树种为松树、棉槐和灌草丛,沟道内种植有山楂树、栗子树。形成长条状的山麓斜坡台地。根据现场调查,斜坡安全稳定。

据现场调查及已往资料,在评估区范围内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山体稳定,植被发育,评估区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5 地质灾害预测性评估

5.1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评估区地处燕山山脉中段,地貌类型为山前坡地,拟建场区位于苏子沟斜坡中上部及坡麓地带,附近出露的地层主要为长城系大红峪组(Chd)石英岩状砂岩、白垩系下统大北沟组(K1d)凝灰岩和新生界第四系粉土及碎石土类。建筑物依山而建。基础埋深浅,工程的修建不需进行大面积的挖方及填方,故不会对周围环境及山体造成影响;局部将形成3-5m的边坡陡坎,由于削坡与该区岩石走向相切,该区石英岩状砂岩、凝灰岩岩石坚硬,岩体稳定。工程建设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评估区可能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5.2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评估区位于武烈河北岸约300m处Ⅰ级阶地之上,高出河漫滩约25m。工程的建设遭受洪水冲袭的可能性小。拟建场区位于苏子沟山麓斜坡中上部,苏子沟两侧山体岩石部分裸露,岩体稳定性较好,遭受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评估区上游汇水面积为0.59Km2,山体岩石部分裸露,局部及沟道内含有松散残坡积物,如遇强暴雨时,可能遭受泥石流的地质灾害。其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

小结: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

6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原则及防治措施

6.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合评估区所在地质环境条件差异、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程度、分布范围、现状评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和预测评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综合评估认为评估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

6.2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

根据上述建设场地适宜性分级标准,建设场地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建设场地适宜性为基本适宜。

6.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为了确保工程安全,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1)苏子沟两侧山体建议修筑挡土墙,以防发生岩质边坡崩塌掉块。

(2)为防止雨季洪水侵袭,场区应修筑防洪坝,场区外修排洪沟。

(3)评估区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较为强烈。场区周围应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保护周围环境。

7 结论与建议

7.1结论

(1)紫金城住宅小区属于较重要建设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中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二级。

(2)该项目占地总面积286亩,建筑总面积9.5万m2.

(3)现状评估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预测评估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综合评估评估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

(4)建设场地适宜性为基本适宜。

7.2建议

(1)工程建设必须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进行。

(2)为防止雨季洪水侵袭,场区应修筑防洪坝,场区外修排洪沟。

(3)对苏子沟两侧山体建议修筑挡土墙,以防发生岩质边坡崩塌掉块。

(4)场区周围应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保护周围环境。

8 参考文献

[1] 刘立捷,王瑾,红眼川乡移民小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J].环境保护,2009,1(1):46-49.

[2] 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四地质大队,紫金城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Z].2008.

[3] 王先华,邓建辉.某水电站联合调度中心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36(2):27-28,39-40.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综述篇4

 

1 引言

为改善中低收入员工住宿、住房条件,稳定公司员工队伍的原则,在确保员工享受公司住房福利待遇的同时,尽快完成周边居民危旧房屋改造,从而加快承德市城市建设的步伐,提高城市整体环境、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河北瑞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承德市牛圈子沟镇红石砬村苏子沟拟建紫金城住宅小区。遵照国家有关规定,该公司于2007年12月29日委托我队承担该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2 评估工作方法

本次评估工作紧密结合工程建设特点,以野外综合调查为主,充分搜集和分析评估区及其附近已有的基础资料。详细调查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的种类、类型、分布、变化趋势及其与工程的关系。评估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3 地质环境条件

3.1气象、水文

本区属大陆季风气候,冬长而寒冷,夏短而炎热,多年平均气温9.1°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4.4°C,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9.4°C,极端最高气温41.5°C,极端最低气温-24.2°C,最大日温差23.8°C。历年最大降水量835.9mm,最小降水量326.7mm,平均降水量557.9mm。历年最大积雪深度27cm,雪压1.8g/cm2。电线积冰厚度25mm。标准冻土深度126cm。

流经评估区附近的河流主要为武烈河。流量较大,随季节性变化较大。评估区位于武烈河北岸约300m处的Ⅰ级阶地外缘。

3.2地形地貌

评估区地处燕山山脉腹地中低山区,地形较复杂、地貌单元属武烈河Ⅰ级阶地外缘及山前坡麓地带,地貌类型较复杂。图幅内海拔高度310-600m,相对高差290m。区内山峦起伏,沟谷发育,评估区内沟谷主要为苏子沟,沟谷横断面呈“W”字形,沟谷走向东西,总长约600m,沟口宽约40m,沟道比降平均为120‰-150‰,两侧山坡坡度15°-30°,区内两侧山坡上植被发育。山谷和冲沟两岸大部分基岩裸露。表层岩石风化剥蚀作用较强烈,节理裂隙较发育。评估区未见第四系上更新统地层。

3.3地层岩性

区域出露地层从老到新分别为中元古界、中生界及新生界。

(1)中元古界长城系大红峪组(Chd):多分布于评估区北侧。

图1 地质灾害评估工作流程框图

(2)中生界侏罗系中统后城组(J2h): 岩性单调,层位稳定,主要分布于评估区西、北两侧。产状160°∠20°。与长城系大红峪组(Chd)呈断层接触。

(3)中生界白垩系下统大北沟组(K1d):主要分布于评估区内及东侧,局部分布于西南侧。产状160°∠15°。与长城系大红峪组(Chd)呈断层接触。

(4)中生界白垩系下统西瓜园组(K1x):主要分布于评估区东南侧。产状60°∠20°。论文参考网。

(5)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Q3pl+dl):主要以黄褐-深褐色粉土及砂类土为主,厚度:6.0-8.0m,分布在评估区内及武烈河Ⅱ级阶地之上。

(6)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Q4al+pl):主要以黄褐-深褐色粉土及砂类土为主,厚度:3.0-6.0m,分布在武烈河Ⅰ级阶地及外缘之上。

3.4评估区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评估区及附近所处大地构造单元为:Ⅰ级构造单元中朝准地台;Ⅱ级构造单元燕山台褶带;Ⅲ级构造单元承德拱断束,Ⅳ级构造单元大庙穹断束。区域性断裂均为非活动性断裂。

评估区及附近地区属华北地震区,在近代历史上本地区未发生源发性地震,是一个相对稳定地区。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一2001),评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评估区区域地壳相对稳定。

3.5评估区工程地质条件

拟建场区地层从上至下简述如下:

(1)粉土(Q4 al+pl):黄褐色,孔隙发育,局部含少量砂、砾石,稍湿、稍密。一般厚度1~1.5m。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约110KPa。

(2)砂、砾石(Q4 al+pl):黄褐色,主要成分为细砂及砾砂,细砂主要成分为石英及长石,粒质较均匀。砾砂的砾石主要成分为凝灰岩、花岗岩等,砾石含量约30%-40%,一般粒径0.2-4.0cm,最大超过8cm,多呈亚圆形,磨圆度、光洁度较好,充填物为砂土,稍湿、稍密。一般厚度5~6.5m。细砂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约120KPa,砾砂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约250KPa。

(3)凝灰岩(K1d): 灰褐色,凝灰结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表层风化强烈,岩体风化呈土状及碎块状。强风化层厚度0.5-2.0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500KPa;其下为中等风化-新鲜岩石,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frc=25MPa。

(4)石英岩状砂岩(Chd):层位以碎屑为主,下部夹有富钾页岩,上部为泥晶白云岩,厚度和岩性变化较大,砂岩中多含长石。

本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3.6 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在河北省水文地质分区中属燕山山地水文地质区,评估区及其附近地下水按类型及其赋存条件,可分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分布在武烈河河谷上,水位埋深约8.0m。论文参考网。含水层的透水性及给水度较强。

本区地下水动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地下水的变化受降水量的影响,年变幅1.5-2.0m。地下水与武烈河联系密切。

本区水文地质条件良好。

3.7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评估区位于承德市牛圈子沟镇红石砬村苏子沟,评估区及附近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是农耕和工民建施工等,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为较强烈。论文参考网。

3.8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综合评述,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确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

4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评估区内主要沟谷为苏子沟,呈“W”字型,沟谷北侧基岩为长城系大红峪组(Chd)石英岩状砂岩,南侧基岩为白垩系下统大北沟组(K1d)凝灰岩。沟道内沉积第四系厚度为0.6-6.0m的砂类土,沟谷南侧坡麓地带为第四系冲洪积全新统砂、碎石土类,厚0.5-4.5m,山坡上植被发育,树种为松树、棉槐和灌草丛,沟道内种植有山楂树、栗子树。形成长条状的山麓斜坡台地。根据现场调查,斜坡安全稳定。

据现场调查及已往资料,在评估区范围内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山体稳定,植被发育,评估区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5 地质灾害预测性评估

5.1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评估区地处燕山山脉中段,地貌类型为山前坡地,拟建场区位于苏子沟斜坡中上部及坡麓地带,附近出露的地层主要为长城系大红峪组(Chd)石英岩状砂岩、白垩系下统大北沟组(K1d)凝灰岩和新生界第四系粉土及碎石土类。建筑物依山而建。基础埋深浅,工程的修建不需进行大面积的挖方及填方,故不会对周围环境及山体造成影响;局部将形成3-5m的边坡陡坎,由于削坡与该区岩石走向相切,该区石英岩状砂岩、凝灰岩岩石坚硬,岩体稳定。工程建设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评估区可能引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5.2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评估

评估区位于武烈河北岸约300m处Ⅰ级阶地之上,高出河漫滩约25m。工程的建设遭受洪水冲袭的可能性小。拟建场区位于苏子沟山麓斜坡中上部,苏子沟两侧山体岩石部分裸露,岩体稳定性较好,遭受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评估区上游汇水面积为0.59Km2,山体岩石部分裸露,局部及沟道内含有松散残坡积物,如遇强暴雨时,可能遭受泥石流的地质灾害。其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

小结: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

6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原则及防治措施

6.1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合评估区所在地质环境条件差异、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程度、分布范围、现状评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和预测评估的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综合评估认为评估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

6.2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

根据上述建设场地适宜性分级标准,建设场地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建设场地适宜性为基本适宜。

6.3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为了确保工程安全,减轻地质灾害的危害,应采取如下防治措施:

(1)苏子沟两侧山体建议修筑挡土墙,以防发生岩质边坡崩塌掉块。

(2)为防止雨季洪水侵袭,场区应修筑防洪坝,场区外修排洪沟。

(3)评估区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较为强烈。场区周围应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保护周围环境。

7 结论与建议

7.1结论

(1)紫金城住宅小区属于较重要建设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中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二级。

(2)该项目占地总面积286亩,建筑总面积9.5万m2.

(3)现状评估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预测评估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综合评估评估区为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

(4)建设场地适宜性为基本适宜。

7.2建议

(1)工程建设必须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进行。

(2)为防止雨季洪水侵袭,场区应修筑防洪坝,场区外修排洪沟。

(3)对苏子沟两侧山体建议修筑挡土墙,以防发生岩质边坡崩塌掉块。

(4)场区周围应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保护周围环境。

8 参考文献

[1] 刘立捷,王瑾,红眼川乡移民小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J].环境保护,2009,1(1):46-49.

[2] 华北地质勘查局五一四地质大队,紫金城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Z].2008.

[3] 王先华,邓建辉.某水电站联合调度中心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0,36(2):27-28,39-40.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综述篇5

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的紧急事件。非常规突发事件是指前兆不充分,具有明显的复杂性、潜在次生衍生危害性和破坏严重性,采用常规管理方式难以有效应对的突发事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逐年提高,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非常规突发事件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异常重要。

一、国外研究现状

发达国家在灾害研究开始较早且处领先地位。如美国、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自然灾害进行研究。Brannen(1954)对1953年德克萨斯经历的大灾难进行了研究;Kunreuther和Fiore(1966)、Hirshleifer(1966)研究了灾害与发展的关系;Nelson 和Winter(1964)、Kunreuther(1968)、Dacy和Kunreuther(1969)的评估模型都具有开创性作用。Kates(1971)、Tierney(2001)运用调整跨学科综合研究的分析框架,强调不同风险类别的判别、理解决策过程和社会脆弱性;Cole(1994)运用社会核算矩阵模型估计出灾害对区域经济的生产、家庭、政府、企业等方面的综合影响;Rose、 Benavides、Chang、Szczesniak和Lim(1997)说明了投入—产出模型在综合工程模拟与调查数据方面反映灾害条件方面的有效性,包含空间特征的线性规划模型解释了通过市场或者行政手段进行资源分配可以达到效用最大化; Cohen和Noll(1981)解释了政府参与设立减缓措施标准的基本原理;Cornell和Tagaras(1986)开发了联合可能性模型,分析大坝修建失败的相互依赖性;Berke,Kartez和Wenger(1993)探讨了在灾难以后一段时期内可持续发展的条件;Authony Fish、David Fullerton、Nile Hatch和Peter Reinet(1995)利用东海湾市政设施区(EBMUD)旧金山水利系统的模拟模型得出大型的城市储水区应对干旱的方法;Lester Lave和Tunde Valvanyos(1998)认为风险收益分析可以有效地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加以运用;Kleindorfer和Kunreuther(1999)对完善建筑法规以及相应的风险基础保险政策的经济影响做了经验分析;SungbinCho、Peter、Gordon、James、Richardson、Shinozuka和Sthphanie(2001)阐述了基础设施状况、交通网络与双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相结合能够更精确的测度灾害影响;George Horwich(2002)认为神户大地震后日本迅速恢复的主要因素包括相对较少的死亡人数,转移城镇人力资源的能力和交割导向的市场反应。Johannesburg(2012)提出了全新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法。西方学者对自然灾害影响的评估模型如表1-1所示。

西方国家政府已经认识到突发事件管理的重要性。如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是联邦应急管理的核心协调机构,通过减缓、预备、响应和恢复重建等一系列应急程序协调各部门、机构减少各种突发事件对经济、社会的破坏。英国内阁2001年在内阁办公室设立了非军事意外事件秘书处,以协调各个部门的紧急应变工作。秘书处还负责确定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轻重缓急,改善各级政府、各公共和私营部门,以及志愿者的应对能力。日本政府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体制,政府在首相官邸建立了全国“危机管理中心”,并针对国家安全、社会治安和自然灾害等不同危机类型建立了不同的危机管理机制。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社科基金委员会网站统计。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学术层面上,我国初期研究着重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灾害预测、防治、控制和善后过程中的规律性。包括处理灾害经济问题的基本原理,治理灾害及变害为利措施的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提高除灾、治灾和救灾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不同区域的最优决策体系等。近年来,灾害影响评估显现了向定量以及模型分析方向发展的趋势,但主要以单灾种的直接经济损失研究为主,而作为国民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损失却往往被忽视。如刘芳芳等(2005)分析了灾害评估的系统组成和灾害评估的基本过程,从性质分类上总结了灾害评估的内容和方法。黄崇福教授(2006)介绍了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致灾因子分析、承灾体研究、损失风险评估等主要内容。高庆华等(2007)分析了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基本模式和方法、自然灾害评估指标体系和标准,并对中国地震、地质、洪涝、气象等重大自然灾害分类评估。赵悦(2007)把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技术与模糊聚类技术应用到具体的地质灾害评估中。武汉工业学院(湖北省)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的学者也较早涉足灾害经济损失评估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杜为公(2011)对防灾减灾征用补偿、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我国重视对突发事件影响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至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相关项目共28项,另有重大专项课题和招标课题。如表1-2所示。

在实践层面上,由于重大的自然灾害不断出现,如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SARS事件、2004年禽流感事件、2008年冰雪灾害、2008年汶川地震,以及频繁发生的矿难等,使灾害评估、防灾政策的研究更具实践性。我国灾害研究与管理部门已建立了用于单灾种研究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开始关注应急监测与评估研究及相应技术,如水利部、科学院的实时洪水监测系统及水灾风险评估系统,中国科学院与国家气象局的台风、暴雨、洪涝灾害信息及减灾系统,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所属有关科研、教学部门的应急气象卫星对小区域自然灾害进行应急评估的技术系统等。我国在灾害预测、工程减灾、灾害管理及灾害立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同时开展了自然灾害形成综合机制研究和综合预报,以及综合减灾的理论方法研究。

三、研究现状评述

国外研究存在的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涉及的评估因子及数据的采集与测算与我国国情有很大差别。国内的研究多是研究经济损失,而对基于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影响预评估方法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张政宏,陈曦.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0,3.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综述篇6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a)-0098-04

本次工作的主要目的:对落雁路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建设场地和规划区范围内,各类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逐一进行初步现状评估,对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本身可能遭受的各类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分别进行初步预测评估;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对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对建设场地适宜性做出评价,并对已有或可能产生地质灾害的建设用地提出相应的防灾减灾对策、措施和建议。

本次评估工作主要依据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其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并结合委托书要求,确定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如下:

(1)基本查明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尤其是不良的地质环境条件;

(2)基本查明评估区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等特征,以及对该建设工程可能造成的危害及影响,并进行现状评估;

(3)根据工程建设项目特点,分析该建设工程是否引发加剧地质灾害,以及其对建设工程可能产生的危害和影响,并进行预测评估;

(4)根据地质灾害的现状、可能引发加剧地质灾害及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特点进行综合评估,并进行项目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

(5)针对地质灾害特点,提出防治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1 评估工作概述

(1)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

落雁路道路建设项目工程分两段,第一段南起东湖雁中咀,沿老落雁路,穿团子山、李家大湾、先锋村东接武汉站配套工程改移道路止点;第二段西起武汉站配套工程改移道路止点,经龚家岭村东止王青路。道路全长4440 m,占地约101870.6 m2(152.8亩),项目征地范围位于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湖光村、先锋村、龚家岭村,平面位置见《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落雁路道路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图》(图表编号01)。评估区有多条公路与外界相通,交通较为便利(见图1 交通位置图)。

(2)以往工作程度

评估区隶属于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前人在该区进行了一定的地质调查、勘察工作,主要有湖北省地质局区域地质测量队1965年编写的1∶20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武汉幅)》、湖北省地质矿产局1985年编制的1∶50000《武汉市地质图》、湖北省区调所1985年编制的1∶50000《武汉市基岩地质图》、湖北省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附录E《湖北省主要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上述工作的成果资料为本次评估工作提供了较详尽的基础资料。

(3)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本评估项目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的规定进行,于2009年11月8日接受任务。整个评估工作分为搜集分析资料、野外实地调查、室内说明书编写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项目组收集了《武汉市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勘查报告》(1∶5万)、《武汉市地质图》(1∶5万)、《武汉市地质图系》(1∶10万)、《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武汉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图》(2004―2015年),对工程布局和地质环境条件进行了初步分析,确定了野外调查工作重点;第二阶段,项目组以委托单位提供的1∶2000武汉市落雁路道路 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图为底图,对拟建场地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和地质环境条件调查,调查范围向周边各延伸25.00 m,采用专项环境地质测绘、实测剖面等手段,对评估区进行了比例1∶2000的地质测绘。调查了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土体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

野外调查工作、收集的相应地质资料达到了有关技术规定和要求,为编写本评估说明提供了可靠依据。

(4)评估范围与评估级别的确定

①评估范围

本次评估范围依据业主提供的规划用地范围进行,为全面查清建设用地地质环境条件,本次评估工作在实际规划用地范围的基础上向两侧适当扩大,扩大距离约25.00 m,评估面积为309250.0 m2;由于评估区无明显地质灾害现象,故场区地质灾害调查范围为评估范围。

②评估级别的确定

评估区行政区划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湖光村、先锋村、龚家岭村。根据湖北省地方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规程》DB42/169-2003附录E《湖北省主要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依据《湖北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年―2015年)》的《湖北省地质灾害分布和易发程度分区图》,评估区位于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较易发区,易发指数4.05。评估区地貌为湖积~二、三级地阶貌单元,线路南、南西部地处东湖湖区;中、东部沿线主要分布为居民区、渔场等。场区地貌较平坦、开阔,线路南西低,北东高,最高点39.60 m,最低点20.80 m,高差18.80 m,沿线湖区水深一般1.2~3.50 m,地形坡度小于10 °,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

评估范围内地质灾害不发育;基岩主要为白垩~第三系东湖群(K-E)dn粉砂质泥岩。场区未发现断裂,地质、构造简单,岩土类型单一,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一般;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场区属低震级地区。

综上所述,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属于简单区。拟建工程项目为改建城市支路,属一般建设项目。

根据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的有关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标准,确定本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

2 地质环境条件

(1)地形地貌

评估区地貌为湖积~二、三阶地地貌单元,线路南、南西部地处东湖湖区;中、东部沿线主要分布为居民区、渔场等。场区地貌较平坦、开阔,线路南西低,北东高,最高点39.60 mm,最低点20.80 mm,高差18.80 mm,沿线湖区水深一般1.2~3.50 m,地形坡度小于10°,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单一。

(2)气象水文

武汉市地处我国东南季风气候区,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具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时间长、水量充沛、雨热同季的气候特征。

武汉市年平均气温为15.8~17 ℃,一般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2~5 ℃,极端最低气温-18.1 ℃(1977年1月30日),7、8月为最热月份,月平均气温为29 ℃,最高气温常在35 ℃以上,极端最高气温为41.3 ℃(1934年8月10日)。

武汉市年降水量在1100~1450 mm,降水多集中在6~8月,占全年的41%,3~5月占33%。暴雨多集中在5~8月,最大日降水量332.6 mm(1959年6月8~9日),最大年降水量2107.1 mm(1889年),最小年降水量575.9 mm(1902年)。最大风速为29.6 m/s,风向西北,最大风力为10级,大风以4月最多,9、10月最少。

2000年武汉市春旱严重,市区春旱为120年以来罕见,2月、3月全市降水量仅90.3 mm,为1880年以来最少年份,气温偏高,蒸发量大,地表干旱,地下水位下降。

2004年武汉市年降水量1572.2 mm,降水多集中在4~8月,占全年的80%,最大月降水量435.7 mm(7月),最小月降水量1.3 mm(10月)。

评估区属湖积~二、三阶地地貌单元,区内大量水域分布―东湖,土层渗透性弱,大气降水直接排向东湖,少量雨水入渗地下,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较丰富,其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3)地层岩性

根据本次评估区地质环境调查及区域地质资料,评估区第四系土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Q4l)冲淤积成因的淤泥质粘土,上更新统(Q2al+pl)粘性土,零星分布人工填土(Qml),基岩主要为白垩~第三系东湖群(K-E)dn泥质粉砂岩。

①人工填土(Qml)

填土(Qml):黄褐色,主要成分为粘性土等,为人工堆积而成,力学性质不均匀,厚度0.50~1.00 m,该层在评估区局部分布。

②淤泥质粘土(Q4l)灰~灰褐,软~流塑,饱和,含有机质,具嗅味,夹薄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场区分布于湖区,厚度0.50~1.00 m。

③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粘性土(Q2al+pl)

粘土(Q2al+pl):黄褐色,棕红色,硬塑状,土层粘性较强,上部含少量铁锰质结核,下部棕红色土层含灰白色高岭土条带,局部呈团块分布,局部夹粒径10~20 mm的次棱角状角砾。该层在评估区普遍分布,层厚15.00~25.00 m。

④基岩

白垩~第三系东湖群(K-E)dn泥质粉砂岩赭红色,粉粒结构,厚层状构造,岩层倾角较陡,约45°。该层在评估区呈带分布。

3 地质构造与地震

评估区位于秦岭褶皱系一级大地构造单元(Ⅰ)桐柏―大别中间隆起(Ⅰ2)桐柏山复背斜(Ⅰ21)之新洲凹陷(Ⅰ21-3)的西南部,区域上属扬子准地台二级大地构造单元(Ⅱ)下扬子台拗(Ⅱ3),于武汉台褶带(Ⅱ31)之武汉台褶束(Ⅱ31-1)(见图3)。

武汉市区位于淮阳山字型构造前弧西翼与新华夏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由于受燕山运动南北向水平挤压应力作用,致使古生代及早三叠系地层形成一系列近东西向的紧密线状褶皱,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压性、扭性断裂。

评估区地理位置位于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辖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武汉市1:5万地质图》及说明书,评估区周边大的褶皱和断裂自南向北依次发育有:黄龙山倒转背斜(21)、豹子懈倒转向斜(20)、富家湾扇形背斜(19)、法徐村正断层(F43)

距评估区最近的黄龙山倒转背斜(21)位于评估区西北部约1 km,法徐村正断层(F43)距离评估区>3 km。另外,据1:50000《武汉市基岩地质图》,在评估区北部约1.5 km发育有二条不明性质断裂;在评估区西部推测发育有数条断层,此类推测断层均隐伏于第四系覆盖层下部,性质不明。

综上所述几类断层或距评估区距离较远,或隐伏地下深处,且均为古断层,未发现活动迹象,对评估区基本无影响,评估区目前处于稳定状态,区域稳定性较好。

武汉市地震活动频繁,但多属弱震、远震,并具有震级小、烈度偏高的特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的规定,武汉市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 g。

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根据评估区内岩土工程特征,将区内岩土体划分为松散岩类、碎屑岩二类。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综述篇7

1.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安全生产形势的变化及安全管理的发展,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政府部门在安全监管上对企业应急管理的要求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3年10月1日,新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出台并开始实施,标志着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进入“从有到优”的新阶段,国家在对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方面已经将提升应急预案质量作为了工作重点。新《导则》针对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编制应急预案时缺少风险评估导致预案针对性、实用性不强这一问题,进一步规范了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程序,明确将“风险评估”作为应急预案编制步骤之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2014年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应急综合[2014]4号)中进一步提出应急预案编制需深入开展危险因素辨识,注重将风险评估报告纳入备案内容。北京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更是明确提出将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风险评估报告作为应急预案备案审查的必要条件之一。由此可见,风险评估对应急预案编制的重要性。

目前,企业在编制应急预案时由于编制人员专业能力的限制,极少进行真正有效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在事故风险描述部分,均是凭主观经验对企业存在的风险进行宽泛的概述,在具体的应急预案编制上存在两个极端:一是不分主次,对所有危险源均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二是与风险描述相脱节,仅编制一个综合应急预案。

企业编制的各种应急预案,最终均要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应急预案编制之初,“要编制哪些预案”是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进行风险分析,盲目的对所有危险源均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没有重点和主次,导致预案缺乏针对性、很多专项预案只是作为文本被束之高阁,而真正有用的专项预案也不能得到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重视,从而预案也就丧失了其有效预防、降低事故影响的作用。

针对此问题,笔者在近期做应急预案咨询工作的基础上,以某地勘企业为例,阐述通过风险评估从而进行应急预案体系优化的过程,探讨风险评估对应急预案编制的重要意义。

2.应急预案体系优化

2.1风险评估前的应急预案体系及缺陷分析

地勘企业属高流动分散的行业,其工作条件多变,环境恶劣,涉及的事故风险较多。进行风险评估前,企业仅凭经验对其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概述,包括火灾、人身伤害事故(触电、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车辆伤害等)、野外作业事故(溺水、人员失踪等)、基坑坍塌、自然灾害等,并针对所有风险均编制了专项应急预案,应急预案体系如图1所示。

企业在专项预案中按照常规模板将火灾专项预案放在了第一位,在具体的预案中分析了办公室火灾、施工现场火灾等,但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并没有分情况进行编制,缺乏可操作性和针对性,而火灾事故对该企业来说并非多发事故;野外作业事故专项预案中分析了溺水和人员失踪,但是考虑到该企业的作业活动范围,人员失踪的可能性并不大;人身伤害事故专项预案力求涵盖所有可能发生的人身伤害类型,个体伤害类型和群体伤害等混在一起,没有分重点和主次,接下来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的编制很难较好的进行;自然灾害专项预案中包含了暴雨、洪水、泥石流、地震等,而关于自然灾害方面,企业的主要职责是在灾害来临前做好防灾工作。图1的应急预案体系,针对性较差,并不能一目了然的让企业确定自身生产活动过程中的应急防范重点,具体实施起来很难起到很好的效果。

2.2风险评估

根据该地勘企业作业特点,选择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法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对该企业历年的事故情况分析及对同类企业事故情况进行调研,以“以往事故发生频率”(曾经发生过、未发生过、经常发生、其他单位曾经发生过)这一指标来辅助确定相应的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值,编制风险评估表(如表1所示),对企业主要生产活动(钻井施工作业、岩土施工作业、野外地质调查)进行风险评估,得出各类危险因素的风险度值,从而进行重要性排序。

2.3优化后的应急预案体系

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对原有应急预案体系进行如下几个方面的优化:

1)因野外地质调查作业各项危险因素的风险等级为“可能危险”,等级较低,因此无需单独编制专项预案。

2)企业钻井施工作业过程中,高处坠落和触电的危险等级最高,为“高度危险”,钻井施工中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因发生频率高,达到“显著危险”,其次是起重伤害、车辆伤害等,因此得出人身伤害事故是企业应高度关注的风险,因此将人身伤害专项预案放在了第一位,并且编制高处坠落和触电现场处置方案。

3)岩土施工作业过程中基坑边坡失稳坍塌的风险等级为“高度危险”,触电、机械伤害风险等级为“显著危险”,因此岩土施工专项预案明确为基坑坍塌专项预案,其他风险的应对在人身伤害专项预案中已经包含。

4)自然灾害方面,根据企业的作业范围和特点,其直接遭受地震、泥石流、洪水的可能性并不大,最其作业直接有影响的是大风和雷电天气,因为将自然灾害专项预案确定为“防风、防雷专项预案”,重点针对大风、雷电天气进行预防,编制事故发生前的防范措施。

优化后的应急预案体系如图2所示,优化后的应急预案体系体现了企业的生产作业特点,也使后续的具体应急预案内容编制更具针对性。

3.结论

通过风险评估进行于应急预案体系优化这一过程,总结其对应急预案编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解决了企业“要编制哪些预案”的问题,企业的应急资源和能力是有限的,通过风险评估,对企业潜在的危险源进行梳理,评估出各类事故的风险等级,有针对性的对高风险的事故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才能最大的发挥应急预案降低事故损失的作用,针对性强了,企业的重视度就高了。

2)应急预案体系确定后,由于风险评估确定了各类危险源的具体风险等级或分志,企业在预案内容编制过程中,也能进一步突出主次和重点。

3)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使企业更清楚的了解到自身生产经营活动中潜在的各类事故风险,进而加强相应的安全管理,做到有的放矢。

4)风险评估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过程,经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增强了员工安全防范知识的同时,也会在一定意义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GB/T29639-2013.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2]樊运晓.应急预案编制实务――理论实践案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综述篇8

0、引言

大堂路是是北京房山区规划的山区第二条环线公路,是连通军红路、规划军大路和 G108 线的一条重要公路。因而对对建设场地分区段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并提出了防治建议。

1、工程概况

路线总体走向由西南向北东,路线全长30.671公里。道路横跨河流及各种地质灾害,两侧有采煤厂及若干居民区,地形起伏大。

2、工程建设区地质环境

2.1 气象、水文

调查区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气候特征为季风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冬季漫长、春秋季短暂、夏季炎热多余、气候类型多样、多灾害性天气。一年中偏北风多于偏南风,春、夏季以偏南风为主,秋、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年平均降水量为645.2mm。评估区内主要河流有 13 条,其中二级河流有2条,三级河流2条,四级河流9条。

2.2 地形地貌

评估区处于中、低山区,海拔在530~1650m之间,地势总体呈中间高,东西两侧低,南低北高,按其形态及成因可划分河(沟)谷阶地和中、低山两个地貌单元。

2.3地层岩性及其工程地质性质

评估区出露的地层岩性有:①全新统人工堆积物、残坡积物、冲洪积物、滑坡堆积物和崩塌堆积物,其承载能力低,可作为一般路基的持力层,但需处理。这些松散堆积层往往容易发生浅层滑坡、滑塌和崩塌灾害,也是泥石流沟的重要固体物质来源;②上更新统的冲洪积物;③侏罗系的凝灰岩、砂岩、夹煤层砂岩、页岩和玄武岩,三叠系的砂岩、砾岩;④二叠系的石英砂岩、碳质泥岩,石炭系的砂岩和煤层,其中煤层等极软岩可作为软弱控滑面;⑤奥陶系的灰岩。

2.4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北京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燕山台褶带中段以及华北断坳之西北。区内地壳构造发展经历了由以强烈下陷、褶皱活动为主,发展至以稳定隆坳为主,又复以隆褶、断陷以至拉张,呈断块式不断掀斜下沉,形成多旋回螺旋式推进、继承和新生相交替发展演化过程。

评估区范围内无历史破坏性强震发生记录,主要受到周边地区地震影响。该区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20g,设计地震为第一组。

2.5 水文地质条件

评估区地下水类型主要由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岩类岩溶裂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等三大类组成。地下水补给方式主要有:降水入渗补给、地表水入渗补给、山区侧向补给和人工补给。地下水排泄方式主要有:潜水蒸发、开采和补给地表水。

3、地质灾害及不良地质现状评估

拟建公路沿线地质灾害主要有5处滑坡、6处崩塌、5处潜在不稳定边坡、6处泥石流和采8处空地面塌陷(评估区内的滑坡、崩塌和不稳定斜坡多为人工开挖是受结构面切割结构体临空所致,根据稳定性野外判别标准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得出,H4、H5、B1、P3危险性中等,H1、H2、H3、B2、B3、B4、B5、B6、P1、P2、P4、P5危险性大。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及随意堆弃的煤矿废渣和较丰沛的雨水成为引发泥石流的条件,根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勘查规范》计算得泥石流发生率大于0.8,其泥石流沟易发程度数量化评分为,L1(96)、L2(99)、L3(99)、L4(101)、L5(110)、L6(100),均为易发,且 L5危险性大,其余危险性中等。地面塌陷都为煤炭采空区所致,依据地质灾害评估技术要求对其危险性现状进行评估,X1危险性小,X8危险性中等,X2、X3、X4、X5、X6、X7危险性大。综上,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复杂、危险性大。

4.1建设工程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评估

4.1.1 滑坡

评估区内发现滑坡5处,其中H4滑坡位于线路下方,后缘距下路约90m,为小型堆积层滑坡,目前稳定性中等,对线路影响不大。H1、H2、H3为公路切坡诱发的边坡失稳,其中公路下部的H3的滑动还会引起路基变形。H5为煤炭开挖引发的中型岩质切层滑坡,局部顺层滑动,坡体中有地下水渗出,稳定性差,这四处滑坡对公路的安全使用和附近居民的生命安全有严重影响,危险性大。

4.1.2 崩塌和不稳定边坡

评估区内发现崩塌6处、不稳定边坡5处,其中B5崩塌位于线路下方约30m,P4不稳定边坡位于线路以东最小距离35m,P5不稳定边坡位于线路下方约135m,对线路影响不大。B1、B2、B3、B4和B6崩塌以及P1、P2和P3潜在不稳定边坡位于线路旁边,公路的开挖,或在原公路基础上的拓宽以及公路建成后的汽车振动都会加剧边坡的活动,对公路的安全使用和附近居民的人身安全有严重影响,危险性大。

4.1.3 泥石流

评估区内发现泥石流6处,拟建公路在这些潜在泥石流沟处均设有涵洞,修筑公路的开挖土石方主要用于填方地段,不会弃至在泥石流沟上游,故不会增加泥石流沟的固体物质来源,但由于泥石流沟涵洞的过水能力有限,在特大暴雨条件下,处在涵洞处的冲沟通洪能力受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泥石流灾害。其中,L2、L3、L5对公路的安全使用和附近居民的人身安全有严重影响,危险性大。

4.1.4地面塌陷

评估区内发现采空区或采空塌陷区8处,其中X1、X5和X7采空区位于线路以外,对线路不会产生影响。拟建公路通过X2、X3、X4、X6和X8采空塌陷区,修筑公路时的机械振动以及公路建成运营后的车载、车辆振动和公路排水的渗漏,都会加剧地面塌陷区的路基变形和沉陷,从而加剧灾害的发生,对公路的安全使用和附近居民的人身安全有严重影响,危险性大。

4.2工程建设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4.2.1 路基开挖边坡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评估

本区均为基岩边坡,本次评估只对高度大于5m的16处边坡进行危险性预测评估。根据地形条件、岩性、开挖高度等几个方面,结合边坡防治难度、损失程度,对线路路基施工形成的人工边坡失稳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其中8处不稳定边坡对公路的安全使用和附近居民安全有严重影响。

4.2.2 路基填方边坡引发地质灾害的危险性预测评估

填方地段均位于冲沟处,会阻挡洪水通洪,设有涵洞地段会减少洪水过水断面,因此,在暴雨条件下,路基均会受到洪水的侵蚀,路堤边坡也可能出现局部或一定范围的滑塌和破坏。一般情况下,对于填方高度小于10m的边坡,危害程度相对小些,引发灾害的危险性中等,共30处;填方高度大于10m的边坡,危害程度相对大些,引发灾害的危险性大,共7处。

5、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5.1 评估方法

1)将拟建线路按照轴线方向每200m一个单元进行剖分,线路终点端外延500m;当有单元界线跨越同一灾害点的影响范围时,将界线适当调整,使得同一灾害影响范围处在同一单元内;当同一灾害点的影响范围较大时,可用多个单元划分。(2)将每个单元内分布的灾害进行统计,以就大不就小,就高不就低的原则给出单位的危险性等级,危险性在参考现状评估的基础上,以预测评估结果为主。(3)对于没有灾害点的单元,用工程类比和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给出危险性大小。(4)沿线路方向将危险性等级相同的相邻单元进行合并,合并时结合地貌单元并充分考虑拟建工程特征,对单元边界进行适当调整,遵循“就大不就小”的原则。(5)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的划分,将拟建工程沿线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三级:Ⅰ级(危险性小),Ⅱ级(危险性中等),Ⅲ级(危险性大)。

5.2 危险性分区综合评估

根据以上评估原则和方法,将评估区划分为13个区(见图1)。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的级别面积18.64km2,占评估区面积的63.4 %。线路多以挖方边坡和填方路基形式通过,切坡较高,地质灾害以施工引发边坡失稳和遭受泥石流侵蚀为主,治理难度一般不大,对拟建公路的危害程度中等。地质灾害危险性大的面积10.76km2,占评估区面积的36.5%。线路以挖方边坡形式通过,切坡高,地质灾害以施工引发边坡失稳、遭受地面塌陷和泥石流侵蚀为主,治理难度较大,对拟建公路的危害程度大。

5.4 场地适宜性评估

评估区危险性综合评估结果有2个等级:危险性中等和危险性大。地质灾害较发育、危险性中等的区段场地基本适宜,对地质灾害点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后,场地基本适宜;地质灾害危险性大的区段,场地适宜性差,对地质灾害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后,场地基本适宜。

6、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建议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本着“以防为主、避让与防治相结合”的方针,掌握时机,及早治理,目标是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从而保证拟建公路安全。

(1)H1、H2和H3为小型滑坡,可清除不稳定滑体,并在边坡前缘修建挡墙的措施进行治理。H5为中型滑坡,治理难度较大,建议改线通过。

(2)B4崩塌为坡顶的冲洪积松散堆积层崩塌,可在基岩顶面清理出2m宽的平台,然后将上面的松散层按1:1.5放坡,并采用喷浆挂网的方法进行治理。B6崩塌属于高填方路基边坡受冲沟洪水的侵蚀而发生破坏的,可按填方边坡进行处理,并在坡脚加强处理,以防洪水的再次侵蚀。

(3)拟建公路可能会遭受6处泥石流沟的潜在威胁,应采取的防治措施包括:设置桥梁或涵洞工程,加大过水断面;禁止在冲沟上游方向堆置弃渣,并清理沟底弃渣,减少固体物质来源;在上游方向设置拦砂坝等工程,削弱泥石流下泄总量;营造森林、保护草坡,稳定山区坡面,保持水土、制止泥石流发育;加强监测,及时疏通沟道。其中L3泥石流为坡面石流,沟坡降大,应重点清除沟道中的弃渣。

(4)采空区建议采取避让措施,如绕避方案行不通,防治措施可采取:在影响区内严禁继续采煤活动;填埋井口、巷道;地表裂缝夯实回填;路基及附近区域打孔注浆充填;地表截排水,防治雨水下渗;加强监测等。

7、小结

(1)大堂路评估区地质环境差,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放坡坡度并且加强矿区管理。

(2)大堂路沿线的灾点数量及类型多,但单点灾害的影响范围比较小,可看成为“星点状”的线状评估。“星点状”线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应当充分考虑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分布、危险程度的基础上,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结果,根据“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法,结合拟建工程特点,全面权衡、合理对比。

(3)本文通过对大堂路沿线地质概况的描述、地质灾害及各种不良地质作用的分析,进行了现状和预测评估,并且进行了危险性综合分区,完整的叙述了线状工程地质灾害评估的一般步骤,可为此类线状区域评估工程借鉴。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号[S];

[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S],国土资源部(2006年);

[3]GB 50330-2002,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综述篇9

1、地质灾害评估的目的与任务

地质灾害评估的目的是查明评估区范围的地质灾害隐患,对现状地质灾害、工程建设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和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划分地质灾害危险区,为工程建设提供防灾、减灾依据和征地依据。地质灾害评估的基本任务为:

①查明地质灾害体的类型、规模、分布特征及其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和诱发因素,评价其稳定性与危险性。即地质灾害的现状评估; ②根据工程建设规模及位置,分析预测公路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价是否诱发新的地质灾害和工程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即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估; ③划分地质灾害危险区,进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提出地质灾害防治建议。即地质灾害的综合评估。

2、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特点

2.1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一般是在项目选址阶段进行的。 一般可理解为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时,即应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为后续的工程地质勘察和项目的初设提供必要的依据。

2.2地质灾害评估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 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直接为建设项目服务,预测结果将直接对建设项目产生影响。 因此,科学合理的做出评估结论,并对结论负责是评估工作鲜明的特点。

2.3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对象的重点,一是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工程建设项目,二是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建设的工程项目。

2.4地质灾害评估工作是与工程建设紧密结合的。 相对与区域地质灾害调查来说,地质灾害评估与工程建设本身的关系更为密切,是为工程建设服务的。

2.5地质灾害评估具有风险性评价的特征。 由于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往往是先于工程勘察展开,一般享有的资料较少,同时拟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或建成后,因此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实际就是一种风险评估。

2.6评估工作更加重视区域地质环境的研究,并从区域环境条件中分析地质灾害体的演化过程和主要控制及诱发因素。

2.7 重视已有工程积累的经验。 已有的同类型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诱发或遭受的地质灾害状况会给在建工程的地质灾害评估提供有效的信息,为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减少预测的风险性。

2.8重视典型地质灾害点的研究。典型地质灾害点的研究对于新建项目地质灾害评估是非常重要的手段,特别是在没有同类型建设项目对比的前提下,更要重视典型地质灾害点的结构、规模、变形迹象与发展趋势的研究,为预测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野外调查的主要内容

3.1灾情调查;主要是查明评估区范围内的已经造成的危害,如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生态环境破坏状况及地质灾害危害的特点。 重点利用已有资料,如地方志、地质灾害勘察成果等。 并与调查访问结果相结合。

3.2区域调查;要是调查评估区地质灾害形成的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条件。目的是解决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的判别,为评估级别的确定建立依据,同时为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分析奠定基础。

3.3 具体地质灾害体的调查。 采用简易测量手段确定地质灾害体的形态、规模和主要影响因素。 对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应重视现今变形迹象和其演变过程的调查,对泥石流应重视沟口堆积物的变化及流域内崩、滑体的发育状况的调查。采用地质历史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和地质环境综合判别法评价地质灾害体的稳定性和危险性。

4、评估工作的方法与程序

4. 1野外调查的方法

地质灾害评估的野外调查工作方法选择的原则是以较低的工作投入,取得较多的资料,得到可靠的评价结果,实现较好的减灾效益,强调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实际调查工作中应做到有针对性,简便易行,由点―线―面。目前一般采用的方法有资料搜集、航片解译、地面测绘。资料搜集是评估工作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地质灾害现状评估质量的优劣取决于资料的掌握程度,应在调查工作中应得到重视。

航片解译对认识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马鲁亚苏(Maruyasu) 等人在分析日本一个普遍发生滑坡的山区时,采用航片判释方法确定了365 个滑坡,对该地区进行现场核对后,又发现了68 个滑坡。 航片的鉴别精度达到了84 % ,特别是在没有乔木和灌木覆盖的地区,鉴别的精度高达94 %。目前,此项技术已在云南省(昆明市) 地质灾害调查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地面测绘是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核心与基础,详细的地面调查是掌握评估第一手资料的最佳方法,为评估结论的做出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崩塌、滑坡来说,现场调查主要目的,一是确定现有滑坡的活动特点和环境因素;二是鉴别规划建设区易遭滑动的地段。 后者是调查工作中的难点,因此在调查工作中必须详细调查区域环境因素和已建同类型工程运行情况,从区域和已建工程的对比中得出结论。 对泥石流来说,主要是调查泥石流的产出环境,包括松散物的分布、储量和稳定性,沟口堆积扇发育状况、沟谷切割程度、暴雨特征值、流域岩性分布、植被类型及人文环境状况。重点确定拟建工程与泥石流的关系及泥石流特征值(频率与规模) 与易发程度,为防治工程提供参照。地面塌陷在我省以采矿塌陷为主。 主要应调查场地因素、建筑物因素和地质环境因素。

4. 2室内研究

室内研究主要是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进行现状、预测与综合评估。地质灾害的现状评估主要采用的方法地质历史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地质环境条件综合判别法等。地质灾害的预测评估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地质历史分析法、工程地质类比法、多因素分析法等。评估的工作方法多以定性分析或定性、半定量方法为主,而较少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

地质灾害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方法) 的方法较常见的有信息叠加法、多因素综合判别法、模糊数学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等。

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5.1地质环境的五大因素

5.1.1 地质灾害发育程度

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不能单从地质灾害覆盖面积、发育个数确定,而要综合分析地质环境因素。比如,某个场地局部区域地质灾害发育密度大,但其他大部分区域几乎不发育地质灾害,我们不能轻易下结论说地质灾害不发育、中等发育或强烈发育。我们必须首先分析地质灾害发生的构造区域、岩性、地形特征,明确圈定同等条件下的构造区、岩性区、地形区为地质灾害强烈发育区,其他为地质灾害不发育区。

5.1.2 地形与地貌类型复杂程度

主要研究微地貌的类型和特点,划分为丘陵地貌、峰丛洼地地貌等,应将评估区划分为陡坎、冲沟、漏斗、斜坡、阶地、河谷等地貌区域,并逐一描述。如“厂房处于斜坡底部、冲沟右岸”、“K1+500~K2+100 段穿越斜坡中部、K2+100~K3+300 段公路经过山麓坡积裙区、K3+300~K3+500 段公路跨越一岩溶漏斗”。

地形复杂程度则主要根据地形坡度确定,一般:小于15°为简单、15°~25°为中等、大于25°为复杂。

5.1.3 地质构造、岩性岩相、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

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是地质构造、沉积环境、胶结条件、变质作用、风化作用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5.1.4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分为不良、较差和良好三个等级。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不良,事实上代表岩溶强烈发育、冲沟破坏性严重、存在软土震陷问题、存在膨胀土等等不良地质作用发育。

5.1.5 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

这是我们地质调查中不可忽略的一大因素。项目建设中导致坍塌、滑坡等、致在建工程损毁房屋、威胁拟建公路的现象出现。

5.2地质灾害现状评估

同一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发育及危害范围小于10%,可认为地质灾害不发育;10%~50%可认为中等发育;大于50%可认为强烈发育。威胁人数小于3 人,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小于100 万元,为危害小;威胁人数3~10人,可能造成经济损失100 万元~1000 万元,为危害中等;威胁人数大于10 人,可能造成经济损失大于1000 万元,为危害大。

表1 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5.3地质灾害预测评估

地质灾害预测评估可以参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规范(报批稿)》,根据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确定。

表2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5.3.1 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

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由地质环境复杂程度指数和降水量指数确定。降水量指数由多年年平均降水量和多年平均日最大降水量确定;地质环境复杂程度指数根据其规定的地形条件、岩土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破坏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等几个因素确定。以上地质因素中只要有两项达到中等复杂,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性就较大,只要有两项达到复杂,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就大。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灾害起单方面的决定作用,岩土性质与地质构造密不可分,水文地质与不良地质关系密切,如果不考虑地质灾害发育程度(现状评估中已经单独进行分析),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恰好与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对应。

表3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

5.3.2 地质灾害发生损失

预测的地质灾害是在某范围内可能发生,实际地质灾害是在某点发生,故其损失判定标准不同于现状评估,可按表4进行损失分级。

表4 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

5.3.3 拟建项目的影响

拟建项目的影响可以作为破坏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考虑,其破坏程度大小目前却无明确定义。云南省一般挖、填工程按表5进行划分。

表5 建设工程对地质环境的破坏程度

但是,建议大中型填方和弃渣工程均应按破坏程度较强烈以上考虑,不规范堆放时均应按破坏程度强烈考虑。

6、对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建议

①地质灾害评估技术要求需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成果质量的保证; ②地质灾害评估中的危险性概念,现状评估应主要针对灾情评估,而预测评估则侧重危害程度预测评价。危险性评估结论的得出应是灾害体稳定性和受危害的人员、财产价值二者的综合体现; ③地质灾害评估工作中提出的防治对策多为从地质观点提出,应加强与具体工程的结合力度。

7、地质灾害减灾对策

地质灾害成灾的基本条件是致灾地质作用与受灾体的相互作用。 成灾程度决定于致灾规模与受灾对象的数量、价值与抗灾能力。在不断增强的人类经济活动中不重视对地质环境的保护是地质灾害日趋严重的主要因素,这在我省表现的非常突出。就我省目前的经济基础来看,对地质灾害的大规模治理尚难以做到,因此普及防灾、避灾和报灾知识,提高公众意识是急需展开的工作,应至少等同于甚至高于工程治理的位置。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综述篇10

1.拟建工程概况

华能彰武阿尔乡风光同场光伏发电项目地处阜新市彰武县阿尔乡南侧,场址中心坐标:东经122°26′45",北纬42°49′04",海拔高度在247~269m之间。

2.地质环境条件

本区属湿润性北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多年平均气温为7.8℃;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96.96mm;平均相对湿度59.65%;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748mm;平均最大冻土深度118.4cm。评估区内并无河流通过,泡沼比较发育,目前场址内为沼泽地,地形较平坦,局部地表有积水存在。

3.工程引发基坑坍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

评估区内地貌类型主要为沙丘覆盖的冲湖积平原,一般海拔高度247m~269m之间,地形坡度一般3~15°。评估区岩体类型主要松散岩类工程地质岩组,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太阳能电池组件支架为可调支架,采用薄壁方钢制作,防锈漆防腐。光伏支架基础设计PHC管桩基础埋深为 6.5m,露出地面0.5m ,桩长 5.0m,桩径400mm。逆变箱房、箱式变压器的重量相对较轻,采用天然地基的浅基础。逆变器箱房基础拟采用箱形基础,C30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下设100mm厚C15素混凝土垫层,基础埋深1.65m。底板平面尺寸为6.2×4.45m。为防雨水等对箱变的侵蚀,基础顶面高出设计地面0.7m,基础一边做砖砌踏步。

由上述光伏阵列支架及基础、逆变器及箱变基础的设计条件及所处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地基开挖时将形成人工陡坡,在风化较强部位有引发边坡失稳(特别是雨季施工)而形成基坑坍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一般坍塌规模不大,主要危害施工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危害程度较轻,其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根据评估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光伏阵列支架及基础、逆变器及箱变基础建设不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及地裂缝地质灾害。但有引发基坑坍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危害程度较轻,其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4.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

根据分区原则,将现状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工程影响程度小、可能造成的损失小的、预测引发遭受基坑坍塌、滑塌地质灾害危险性小的区段、综合评估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级的区段,综合划分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

该工程建设的光伏阵列支架及基础、逆变器及箱变基础、道路及架空线路均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

5.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

经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分区、综合评估,该工程建设的用地范围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地质灾害危险小区所发生的地质灾害一般规模较小,危害程度轻微,治理措施简单,所以该工程建设的用地范围内为适宜工程建设。

6.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建议

为了减少和避免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质灾害对人员生命和财产的危害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地质灾害必须加强防治。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394号令),工程建设应采取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预防与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工程负责人员要加强防灾意识,进行有关防灾治灾的学习与教育,提高防治地质灾害的能力,制定发生突发生地质灾害的应急措施。在工程建设和使用中严格执行设计方案、规章制度和责任制,预防于灾害与细微之中。针对工程建设中可能引发、加剧、遭受的地质灾害,提出如下措施防治措施的建议:

(1)在施工场地不允许按设计进行放坡的情况下,施工中要特别做好基坑的支护工作,在施工场地允许的情况下要按设计的放坡比进行放坡、削方。

(2)基础建成后要及时把基坑回填夯实,以保证地面工程的顺利进行。

7.建议

一、未来工程建设、运行过程中应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止工作,认真贯彻《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按照提出的防治措施预防地质灾害。

二、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基坑开挖可能产生的基坑坍塌地质灾害要采取可行的防护措施。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综述篇11

地质灾害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是十分巨大的。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的概念虽然早已被提出,但是在近年来才被运用于地质灾害的评价和治理工作中。由于认知和管理水平有限,目前在面对地质灾害时,只有通过调用有限的资源和采取有限的措施来应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然而,我们对于这种不确定性的认知能力还十分不足,因此,分析地质灾害的评价现状,改进评价机制,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1.概念及特性

1.1 地质灾害风险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由于侧重点不同,地质灾害风险的概念也不相同。比较普遍被接受的地质灾害风险的定义为:地质灾害活动及其对人类造成破坏损失的可能性。这个定义反映出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和造成的损失大小。地质灾害按照其活动特点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发性地质灾害。地质灾害风险是对地质灾害的特征表述和量度。地质灾害的风险包括以下几方面:

(1)普遍性

地质灾害是一种普遍现象,它是地质活动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地球形态不断变化和地质活动不断进行的过程中,人类社会的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因此,地质灾害将不断的发生。

(2)不确定性

地质灾害的形成受到地质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其虽然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却是随机的,并且所发生地质灾害的种类、强度、造成的损失大小是不确定的。

1.2 地质灾害风险的基本构成

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主要由危险性和易损性两个要素决定。

(1)危险性要素

地质灾害活动的动力条件主要受到地质条件、地貌条件、气象条件、人为地质活动等几方面的影响。一般而言,动力条件越充分,地质灾害活动越强烈,其造成的损失也会越大,灾害风险越高。

(2)易损性要素

易损性是指地质灾害发生的地区,生命财产和各项经济活动对于地质灾害的抵御能力和可恢复能力。易损性受到人口密度、人居环境、财产类型、财产密度、资源种类、环境脆性等几方面的影响,一般而言,当灾害发生地区人口和财产密度越高、环境脆性越大、人居环境和资源环境对于灾害的抵御能力越弱,则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越高、造成的损失越大。

1.3 风险评价的概念

风险评价是对灾害、损害等不期望事件发生的几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的大小进行描述和定量的系统工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指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以及对人类社会产生危害的程度进行描述的系统过程。风险评价可以进行风险界定和排序,为风险治理工作提供基础工作。风险管理是指在风险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对风险采取降低或规避等措施的风险管理过程。

1.4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类型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的目的和服务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根据灾种可以分为单灾种风险评价和多灾种风险综合评价。单灾种风险评价的评价方法和过程都比较简单,且所涉及的要素比较单一。多灾种风险综合评价较之于单灾种风险评价的方法和过程较复杂、涉及要素较多,需要将不同种类的地质灾害进行对比得到综合风险程度。

(2)根据评价的范围可以分为点评价、面评价、区域评价三种类型。点评价的评价范围一般是几十平方公里之内的相对独立的灾害群,其行政范围一般是指几个乡或一个县;面评价的评价范围是从几十平方公里到几千平方公里的自然区域或社会经济区域,其行政范围包括一个县到几个县;区域评价的评价范围达几万到几百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域涵盖了几个省甚至全国区域,属于大面积灾害评价。

2.地质灾害评价的现状

地质灾害风险研究是自然灾害风险研究的重要组成内容,国内外关于自然灾害风险研究的时间较早、经验较丰富,关于地质灾害风险的研究是近几十年来兴起的新的研究领域。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地质灾害风险研究的方法和经验得到 进一步丰富,但仍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我国关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研究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是关于地震灾害的研究。我国国家地震局在对地震灾害损失预测和对未来地震损失评估方法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地震灾害评估指标体系,并完善了评估内容。一些部门也对洪水、台风等区域性灾害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评价方法和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地质条件多变,特别是在山地和高原地区,地质构造活动频繁。这样的自然环境下,我国各地区就容易发生地质灾害,且地质灾害的种类繁多,分布不均匀,对当地环境影响大。我国的工业化进程需要大量的能源条件作为支撑,特别是对煤炭的需求。由于我国是煤炭消耗大国,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煤矿开采依赖于煤矿所在的地质条件,煤矿地质灾害也受到地区地质构造的影响。在地质条件的制约下,地质灾害就会对煤矿的生产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更严重的是煤矿生产还会受到矿井下各种灾害的威胁。从灾害中的死亡人数和经济损失数据来看,煤炭行业的灾害占据全国灾害损失的十分之一以上。煤矿灾害的发生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煤炭工业的稳定发展。

近年来,地质灾害风险得到广泛关注,张梁、罗元华等对于地质风险的构成和特性进行研究;刘希林对于云南省和四川省的泥石流灾害进行评估,并提出了评估模型;殷坤龙、晏同珍等针对滑坡灾害提出了多种分析模型,并对秦巴山区和三峡水库进行了风险评估。

3.地质灾害评价的改进措施

3.1 转变思想方法

由于现阶段各种评价方法均具有较大的人为性,很多研究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所用的评价模型还不够先进合理,于是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数学模型的研究和完善上,致使地质灾害的研究工作缺乏与事物间的联系和协调。然而,思考问题的整体性是解决方案更加贴近现实的前提与保证,因此,关于发展途径要加大思想方法上的转变,要从整体来思考问题,不仅仅是数学模型上。

3.2 明确评判标准

目前,我国对于地质灾害评价的标准缺乏逻辑性和合理性,无法满足灾害评价的要求。因此,根据灾害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为灾害管理提供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3 提高对于地质条件的分析和重视程度

我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工作对于地质条件的分析和重视程度不够,如,将滑坡灾害作为一个整体概念,而不区分各类滑坡的差异性;输入数据只简单地照搬二维地形图数据,忽视了对其准确性和真实性的校验;对评价结果进行的审视和提炼不够等。无论采用何种预测方法,在进行评价之前要充分考虑各种灾害发生的地质条件和相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考虑发生灾害的原因所在,并谨慎选择危险性评价的输入数据。

4.结束语

地质灾害风险的评价和管理在我国是一项新兴的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的投入和研究。我国地质灾害风险防治要结合防灾减灾的实际需要和研究管理水平的现状,借助先进技术来逐步完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系统。

【参考文献】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综述篇12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6-138-02

1 工程概况

该建设项目位于平坝县城南面,规划用地1705.12m2,建筑占地面积964.3m2,为一栋4-5层建筑,无地下室,总建筑面积3525.37m2。本次研究在认真收集了评估区有关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了实地调查,初步查明了评估区地形地貌特征、地层结构、岩土类型、水文地质特征、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及人为工程活动特征等地质环境条件。

2 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2.1 评估范围

根据该拟建项目占地范围,对建设中可能产生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和地质灾害可能对该工程本身产生危害的影响范围,结合拟建工程特征及周边地质环境条件,确定自征地边界适当外沿。由此所圈定的范围为评估范围,其面积约为0.004km2。

2.2 评估级别的确定

根据《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拟建平坝县司法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属一般建设项目。评估区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破坏地质环境的人为工程活动强烈。据此判定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类型为中等复杂。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关于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的划分标准,确定该拟建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

3 地质环境条件

平坝县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4.1℃,雨量充沛。评估区位于平坝县城南面,乌江流域羊昌河水系支流槎头河上游,评估区附近地表水体大部分已被城市规划建设活动破坏。经现场调查,评估区北面有一面积约500m2水塘,常年积水,该地表水体溢出自北向南流经评估区,调查时流量1.0l/s。

评估区地貌类型为峰林谷地,评估区位于平坝宽阔谷地内,地形平坦。最低点位于北面水塘,标高1264.33m。最高点位于场地内,标高1265.10,最大相对高差0.77m。

评估区内出露地层为第四系(Q)和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

(1)第四系(Q):主要为第四系残积层及杂填土,残积层为黄色、黄褐色粘土夹碎石及黑色淤泥,分布于整个场区,厚度一般0~5m,结构紧密,呈硬塑—可塑—软塑—流塑状。杂填土分布于场地北东面,主要为碎石,厚度0-1m。

(2)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隐伏于第四系之下,岩性为薄至中厚层白云岩,区域厚度200-300m。

查区域地质资料,评估区无断裂构造发育,下伏基岩为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薄至中厚层白云岩,地层产状为300啊?0埃ǔ∏谖蘼锻罚貌匆谰萸蜃柿希F拦狼谖バ惫乖臁8荨吨泄卣鸲问肌罚℅B18306-2001),评估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0.05g。根据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和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评估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

评估区内岩土体根据其强度和工程地质特征,可划分为下述工程地质岩组(类):(1)松散岩类:为第四系残积层及杂填土,残积层为黄色、黄褐色粘土夹碎石及黑色淤泥,分布于整个场区,厚度一般0~5m,结构紧密,呈硬塑—可塑—软塑—流塑状。杂填土分布于场地北东面,主要为碎石,厚度0-1m。第四系土层工程地质性质较差。(2)硬质岩类:下伏于第四系之下,为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薄至中厚层白云岩。岩体结构较破碎,属硬质岩类,工程地质性质较差。评估区岩土工程地质性质总体较差。

根据地下水的含水类型、富水性及水动力特征,将评估区地下水类型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和碳酸盐岩岩溶水。(1)松散层孔隙水:含水层为第四系残积层,一般为上层滞水,接受大气降水垂直入渗补给,富水性弱。(2)碳酸盐岩岩溶水:含水层为三叠系下统安顺组(T1a)地层,主要由大气降水通过溶蚀、构造裂隙入渗补给,多以岩溶裂隙、孔隙形式赋存运移,向南南西方向迳流,向区内地下水的最低侵蚀基准面槎头河排泄。富水性强。

场区位于宽阔谷地,地形平坦,通过调查,未见岩溶落水洞、漏斗等岩溶形态。根据区域资料,该层为岩溶裂隙含水层,地下水赋存于溶蚀裂隙中,隐伏岩溶发育,存在隐伏岩溶塌陷的可能性。

评估区内及附近人为工程活动主要表现为城区建房(该区域为平坝县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评估区内破坏地质环境的人为工程活动强度强烈。

综上所述,评估区地形平坦,评估区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岩土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破坏地质环境的人为工程活动强烈。据此判定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

4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评估区现状条件下地质灾害不发育,拟建工程遭受现状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场区岩性为白云岩,隐伏岩溶发育程度中等—强,拟建工程遭受岩溶地面塌陷的可能性较大,危害性较大。平场后场地内无高边坡,施工人员、机械设备遭受边坡滑塌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场地周边10m范围内无建筑物。建筑物遭受边坡滑坡危害的可能性小。

综上所述:拟建工程遭受现状地质灾害危害的可能性小,危险性小;拟建工程遭受岩溶地面塌陷的可能性较大,危害性较大广场、绿化地遭受边坡滑坡的可能性小;建筑物遭受边坡滑坡的可能性小;拟建工程场地及施工人员、机械设备遭受边坡滑坡危害的可能性小,危害性小。

5 防治措施

根据前述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结果,现针对不同工程类型提出如下防治措施:(1)做好疏排地表水系统工程;(2)施工前应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查明岩土体工程物理力学特征,地下水埋深及隐伏岩溶发育情况,为工程建设提供地质资料;(3)场地及附近禁止过多抽吸地下水,防止岩溶地面塌陷的危害。

综上所述: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场区平场过程中将形成0.900m以下填方土质边坡,无切方边坡。在施工过程中和工程建成后引发和遭受切填方边坡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危害程度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场地适宜建设。

6 结论及建议

评估区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岩体工程地质性质较差,破坏地质环境的人为工程活动强度强烈。据此判定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类型为中等。

建议如下:(1)施工前应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查明岩土体工程物理力学特征,地下水埋深及隐伏岩溶发育情况,为工程建设提供地质资料;(2)做好疏排地表水系统工程;(3)场地及附近禁止过多抽吸地下水,防止岩溶地面塌陷的危害。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