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管理研究综述合集12篇

时间:2023-06-07 09:04:15

品牌管理研究综述

品牌管理研究综述篇1

人力资本贬值研究评介 黄维德,郗静

辱虐管理的概念界定与影响因素及结果探讨 朱月龙,段锦云,凌斌

国外商业模式创新研究综述 王鑫鑫,王宗军

产品伤害危机及其应对研究前沿探析 方正,杨洋

公司品牌对产品评价影响研究的新进展 吴水龙

顾客忠诚培植研究脉络梳理与未来展望 俞满娇

基于动态内生视角的董事会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郝云宏,周翼翔

创业警觉性研究前沿探析与相关命题的提出 魏喜武

创业机会的发现与创造——两种创业行为理论比较分析 唐鹏程,朱方明

品牌杠杆——整合资源赢得品牌领导地位的新模式 王海忠,刘红艳

供应商选择研究述评 陈启杰,齐菲

家长式领导研究述评 曾楚宏,李青,朱仁宏

员工敬业度研究现状探析与未来展望 杨红明,廖建桥

结构方程模型中的构成型测量模型研究前沿探析 贾跃千,宝贡敏

新企业生成过程中的创业行为特殊性与内在规律性探讨 张玉利,赵都敏

国外社会创业研究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邬爱其,焦豪

组织间关系理论研究的深度与解释力辨析 罗珉

产业组织模块化研究前沿探析 戴魁早

营销管理演进综述 卢泰宏

西方品牌社群研究述评 周志民,李蜜

"家族性"影响因素、战略决策质量与竞争优势关系探析 李新春,刘莉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研究的起源、演进与展望 窦军生,贾生华

循证管理——西方管理科学化新思潮 曹素璋

试论地理距离与社会距离对知识溢出的影响——基于专利引用研究视角 向希尧,蔡虹

国外诚信领导研究前沿探析 罗东霞,关培兰

企业研发人员工作激励研究述评 李卫东,刘洪,陶厚永

管理变革中的流程主导性及其协同管理研究 张晓军,张新国,席酉民,郭菊娥

企业文化力内涵、生成与功能体系研究综述及其展望 聂清凯,赵庆

组织结构维度研究理论与方法评介 朱晓武,阎妍

关于经济行为的社会嵌入理论研究述评 黄中伟,王宇露

资本结构决定因素与逻辑探析——对法金融学派观点的述评与思考 杜媛

西方品牌形象及其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王长征,寿志钢

西方广告理论的发展与"占位"思想的演变 胡维平,曾晓洋

基于企业家团队资本视角的新创企业成长理论探析 贺小刚,沈瑜

2007年度瑞典国际创业与小企业研究奖获奖项目评介 方世建

长任期CEO薪酬现象的理论诠释 李金早,许晓明

工作生活质量研究述评与展望 卿涛,罗键

多重理论视角下的组织适应性分析 吕鸿江,刘洪,程明

国际新创企业竞争优势形成机理研究 薛求知,周俊

国外公司创业投资理论研究及其启示 梁晓艳,糜仲春,叶跃祥,王宏宇

敏捷与精敏供应链范式研究评介 石磊

Intel公司战略演化与持久竞争优势动力机制探析 梁运文,曹平

心理资本理论与相关研究进展 王雁飞,朱瑜

企业员工工作投入研究综述 骆静,廖建桥

消费行为代际影响与品牌资产传承研究述评 何佳讯

国外非营利组织市场导向研究综述 周延风,罗文恩

德鲁克人本主义范式解读 罗珉

中美日三国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业特征比较 贾生华,邬爱其

企业与非营利组织联盟研究现状探析 胡杨成,蔡宁,田雪莹

授权管理与知识管理动态整合研究 陈建安,胡蓓

论服务业的跨产业渗透与融合 李美云

基于组织学习视角的跨国公司行为新解 阎海峰,关涛

实物期权理论——跨国公司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赵明,金芳

工作-家庭冲突及其平衡策略研究综述 刘永强

国外企业裁员理论与实证研究评析 张宇坤,廖建桥

企业家精神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经验研究综述 肖建忠,唐艳艳

创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动态综述 邱琼,高建

世界各大主流经济学派产业集群理论综述 王步芳

基于跨国公司视角的集群研究新进展 任胜钢

程序公正性与跨国公司母子公司战略关系研究 元利兴,宣国良

西门子公司的跨国经营及其启示 王志平

西方企业激励理论的最新发展 黄再胜

日本式经营"不合理的合理性"及其问题探讨 杨斌

企业管理学新分支--企业政治学研究综述 黄忠东,陶学禹

流通革命理论及其在日本流通业的验证 刘庆林,韩经纶

整合营销传播范式下的西方广告公司组织变革 何佳讯,丁玎

"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对外经贸关系"研讨会学术观点综述 兰宜生,樊天和

国外企业成长理论研究框架探析 邬爱其,贾生华

西方家族企业理论研究现状 苏启林,欧晓明

论驻华跨国公司当地化的动因、特征与影响 吴先明

跨国企业的知识流及其管理 叶昕,邹珊刚

品牌管理研究综述篇2

近年来中国的发展全球瞩目,目前有近200种产品产销量位居世界第一,是无可争议的“制造大国”,但由于缺乏自主品牌与核心技术支撑,“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的产品大多数只是处于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最低端,不仅销售额和利益分配少,而且付出了巨额资源和环境成本,同时,还面临OEM产业转移等严峻问题。中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很少,出口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不到10%,是名符其实的“品牌小国”和“贴牌大国”;同时,随着国内市场国际化和竞争化日益加剧,仅有的一些民族和本土品牌还惨遭肢解,不是被抢注商标,就是被恶意收购、被挤垮,真正发展成为强势品牌的极其有限。对此,我国政府、企业家、研究人员必须在战略上重新认识品牌问题,必须认识到全盘学习、吸收国外经验有很大的缺陷。其中,我国品牌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长期滞后、品牌理论体系建设的极度零散,已成为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根本转变的主要障碍。

品牌理论体系是指品牌学由哪些理论知识单元构成,以及这些理论知识单元如何按照一定的层次和逻辑结构组成统一的整体。它是客观存在的品牌事业和其他品牌活动内容的有序反映。决定品牌理论体系的因素有多方面,如品牌建设实践、发展市场经济和深化改革的需要、国家对品牌事业的要求、国外品牌理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移植其他现代学科的理论、对传统品牌理论的继承与改造等。可见,品牌理论体系是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是多层面的。对此,本研究拟从结构、知识、时间、空间、跨学科以及个人等维度出发,建立“品牌理论体系多层面的透视模型(如图1所示)”,以推动我国品牌理论体系的建设、完善和创新。

一、结构层面

结构层面是基于品牌理论体系的“纵向层次”和“横向领域”来划分的,这与品牌最初为了区别实践领域和学术领域而进行的划分大体是一致的。后来,人们认为大量涉及品牌的著作与研究品牌所采取的多学科研究方法也是趋于一致的。换言之,目前大部分品牌理论,主要是由分别发展起来的不同学科领域的交叉知识所构成。这是因为发展品牌的关键因素,不仅包括市场定位、品牌辐延、驰名商标、工业设计、专利发明、新产品开发、技术进步、信息网络、市场调查、公关策略、广告创作、CI策略、新闻宣传、企业外脑、价格策略、销售观念、营销改革、战略联盟、企业竞争、CS理念、市场扩张、电子商务等要素,而且还包括质量管理、作业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企业文化、资产评估、上市公司、股份制、资产重组、企业融资、风险投资、扩张兼并、海外战略以及国际市场等内容。其中,每个领域的著作和思想也被划分为专门性和一般性两大类,或以著述形式从结构上划分为初级的或高级的、理论的或实践的、传统的或非传统的等。

由于构建方式的不同,理论可有类别的不同,而其中最为可观的一种,被称为假设演绎式理论(hypothetico-deduc-tive theory),这种理论在自然科学中较为常见,在社会及行为科学中则为数极少。品牌科学尚处在幼稚阶段,要想建立假设演绎式或一般理论自非易事。退而求其次,绝大多数品牌研究者只好针对自己所探讨的较窄范围以内的课题,建立富有实证意义的小型理论。M.H.Marx将这种理论称为功能性理论(functional theory)。从纵向层次来说,可以把品牌理论划分为交叉性品牌理论功能性品牌理论假设演绎式品牌理论元品牌理论等。从横向领域来说,假设演绎式品牌理论基本还未形成,不过个别学者正在试图建立的品牌运营论(品牌22律)、品牌力理论、(生态型)品牌关系理论(或品牌生态系统假说)等,已隐约具有假设演绎式理论的构建特征;功能性品牌理论主要形成了如商标理论、品牌形象理论、品牌设计理论、品牌个性理论、品牌体验理论、品牌定位理论、品牌生命周期理论、品牌起源理论、品牌延伸理论、品牌资产理论、品牌组合理论、品牌联合理论等;交叉性品牌理论数量最多,主要形成了如品牌营销理论(含USP、CIS、4PS、CS、IMC、4CS、4RS等)、品牌广告理论、品牌管理理论、品牌传播理论、品牌战略理论、品牌美学理论、品牌符号理论、品牌文化理论、品牌心理理论、品牌策划理论……,以及产品品牌理论、服务品牌理论、个人品牌理论、学校品牌理论、城市品牌理论、行业品牌理论、国际品牌理论等。近年来,上述各层次和领域的创新发展,不仅改变着品牌思想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进一步导致各种功能性、交叉性品牌理论之间更大的分歧,以及相应地将它们统一起来的迫切需要。因此,把品牌理论研究提高到假设演绎式理论、一般理论以及元理论的学术高度,将成为实现品牌科学有序发展的重要趋势。

由上可知,像麦肯锡、德勤、毕马威、普华永道、安永、奥美、精信、电通、德根、达波思、智威汤逊、萨奇、国际品牌认定委员会(简称“IBAC”)、国际首席品牌官资质认证机构(简称“ICBA”)等国际著名品牌顾问机构以及大多数营销学家、品牌学者,把品牌置于广告学层次或当成营销的一种手段或科目来发展的逻辑,都是极其片面的。从这些机构在我国并不出色的业绩也可说明一些问题。对此,少数极具前瞻性的营销学家和品牌学者,如Stobart、Ries、Duncan、De Chernatory、McDonald、万力、年小山等,已对传统的品牌认识和操作进行了深刻批判,并提出了营销过程的核心是打造品牌、营销是品牌塑造的重要支撑,以及必须把品牌提升到与战略相一致的高度进行综合研究的系列创新观点。

二、知识层面

知识层面是指品牌作为一门学科所包含的科学规范程度。科学规范是以一些事实和概念为基础而产生的,然后再发展到更高水平的概括与综合。从这个角度来说,可把品牌理论分为三个不同的范畴:一是对个别品牌问题的理性认识,叫品牌观点(brand viewpoint);二是对有关品牌问题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叫品牌学说(brand theory),由于品牌学说在哲学范式、理论范式和研究范式上的不同而形成的派别,叫学派(brand school);三是研究整个品牌领域活动规律的理论体系,叫品牌科学(brand science)。显然,人们总是先有品牌观点,再形成品牌学说,最后建立品牌科学。但品牌学说并非完全就是品牌学理论,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品牌学理论要求的是对一般品牌存在或问题所作的带有普遍意义的论证,是从品牌学的立场出发对品牌存在所作的解释性与解决性阐述;品牌学说则往往是对个别或部分品牌问题所作的带有特殊意义的理论阐述。

根据上述这些标准,可以说品牌思想在知识层面上正在获得一定的地位。例如,世界各国各类品牌及相关刊物生动的叙述了品牌历史的重要片断,为重要思想的建立确定了基础;同时,该领域的拓荒者还对品牌及其生态环境进行了概念化;中国少数学者近年来还做出了将品牌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独立科学从市场营销学中分立出来的不懈努力,并出版了多部不同风格的“品牌学”著作和教材。例如,陈放(2002年1月)站在商业科学范畴从咨询实证角度著述的《品牌学》,余明阳等(2002年11月、2005年9月)站在商业科学范畴从建设、规范本科品牌类专用教材角度整理编写的《品牌学》、《品牌学教程》,年小山(2003年3月)站在社会科学范畴为填补和发展品牌管理硕士教育空白,从类比人类社会基本结构的观察视角所撰写的专著《品牌学·理论部分》,赵琛(2003年11月)站在商业科学范畴将西方的CIS理论与国情相结合而撰写的专著《品牌学》,以及目前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申报已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的新版《品牌学》教材等,这些都是品牌思想在知识层面不断发展的重要证明。不仅如此,有关品牌知识的学科正在经历由一门学科到多门学科的迁移。从用词上说,“品牌科学”这一概念正经历由“单数品牌科学(brand science)”到“复数品牌科学(brand sciences)”的根本转变。例如,诞生或萌芽了如品牌哲学、品牌美学、品牌符号学、品牌经济学、品牌文化学、品牌法学、品牌生态学、品牌地理学、品牌管理学、品牌传播学、品牌战略学、品牌营销学、品牌设计学、产品品牌学、个人品牌学、学校品牌学、城市品牌学等一系列分支科目或前沿科学。

上述品牌学科的建设和探索,具有显著的特点:如对某些同类性质的品牌学科,或全部品牌学科的基本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综合研究;对某些专门的或特殊的问题进行专题探讨;对其他现代科学与品牌学的结合进行边缘探讨;对品牌学的普遍发展规律进行一些初步研讨;等等。同时也表明,虽然品牌学科的建设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但其群体性、机构性和规范性研究都还是相当滞后的。如何站在科学学的高度,加强品牌学科体系的建构和刻画,将成为实现品牌科学规范发展的重要任务。

三、时间层面

时间层面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品牌理论及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品牌理论的时间层面,曾被作为“发展”的问题简略讨论过。例如,何建明(2001)对西方品牌理论的述评;余明阳等(2002)从研究史的角度对西方品牌研究阶段的划分;卢泰宏等(2003)从品牌学说的角度对西方品牌理论研究阶段的划分;陶晓红(2003)从品牌内涵演进过程的角度对品牌理论发展阶段的划分等。如果从学科史的角度出发,则可把品牌学理论形成与发展划分为提出问题、理论准备和框架建设三个基本阶段。其中,每个子阶段的具体时间和代表性成果如表1所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时间的“发展”体现了品牌、营销、广告、传播、设计、人文、法学、管理等不同专业领域的学者们在不同时期对品牌活动所做出的不同分析和解释。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最困难的工作之一便是用适当的概念来代表他们研究的现象,以及说明他们所观察到的结果。例如,对品牌这一概念的内涵理解,人们陆续提出了标识说、商标说、符号说、资源说、媒介说、情感说、认识说、关系说、商标说+符号说、标识说+媒介说、关系说+认识说、标识说+认识说、符号说+认识说、标识说+认识说+关系说、标识说+认识说+情感说、符号说+关系说+资源说、认识说+关系说+媒介说、符号说+认识说+关系说+媒介说,以及品牌本质的模型、品牌概念发展阶段论、品牌认识综合论、双角度的三位一体性“整体品牌”概念模型、品牌体验综合论、品牌界定的一体化模型、生态型品牌关系本位论等一系列假说或准定律。又如,对品牌这一概念的外延认识,已从产品品牌、商业品牌(如消费品品牌、工业品品牌等)、企业品牌(如制造商品牌、零售商品牌、供应商品牌、分销商品牌等),逐渐扩展到非盈利组织品牌、个人品牌、(若干)行业品牌、城市品牌、学校品牌、医药品牌、国家品牌、国际品牌等宽广范围。对“品牌思想史”、“品牌史学”和“品牌学史”加以系统研究,可深刻理解品牌理论及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如何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

四、空间层面

空间层面指的是品牌理论具有空间导向性,即品牌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源于文化环境、问题意识和兴趣产生地,区域性利益影响着品牌理论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频频发生的品牌并购案、频繁的价格战压力使得美国企业更加重视品牌的市值和增值,从而带动了“品牌资产理论”的研究热潮。古德伊尔(Goodyear,1996)基于广泛的国际经历曾指出:各国管理者根据他们所处的不同环境,对品牌这一术语的理解或解释是不同的。例如,兰能和库珀(Lannon & Cooper,1983)曾指出美国广告方式是信息传播的工具,而欧洲广告方式却是神话和仪式的具体化(即它使人们可以看到品牌如何随着文化的变化而演变)。又如,在德国把品牌更多的是理解为功能性利益,而英国则更多的是强调其心理利益。再如,对品牌系统或品牌生态系统的研究中发现,由于一个品牌系统是产生于特定生态环境的。因此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的品牌系统不能立即照搬到另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以取得相同的效果。同时,由于语言或文化沟通的障碍,也导致缺乏对品牌概念体系和理论问题的全面理解,从而使得品牌科学知识不能被迅速的传播和运用。

根据管理活动规律对情景的依赖程度,作为管理研究活动的成果,管理知识/模型可以分成“情景无关的”、“情景嵌入的”和“情景依赖的”三种类型。品牌作为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其理论知识也可按上述标准进行分类。众所周知,国际上现有的品牌理论知识体系基本上是在西方文化及其实践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因此,所谓“情景无关的”品牌理论其实就是在现有体系下扩展出来、可以移植到其他文化中并发挥指导实践作用的西方品牌知识,如品牌起源理论、品牌形象理论、品牌定位理论、品牌生命周期理论、品牌组合理论等。在过去10多年的“引进、消化”过程中,我国品牌理论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这类研究。“情景嵌入的”则主要是指在已有知识体系的框架下,引入新的文化/情景维度对现有理论模型进行改造后形成的新知识,如品牌延伸理论、品牌设计理论、品牌运营论等。较之前者,“情景嵌入的”品牌理论的获取是比较困难的,因而也具有更多的原创性,并对特定文化/情景下的品牌活动更具针对性。过去的5年中,我国品牌理论的研究开始进入到这个层面,并在一些领域方向中取得了新的成果。最后,“情景依赖的”则需要对现有理论模型进行突破性的创新,“情景”不再仅仅作为引入原有理论“框架”的“维度”,而是更进一步地重构了理论的“框架”和基本假设,进而得到全新的品牌理论,如品牌关系理论等。这是最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最具有指导实践的意义,但我国还没有在这个层面取得重要突破。

中国缺乏品牌战略性管理,我们应找到中国打造品牌的自己的路线(卢泰宏,2005)。从理论建构层面来说,首先对不同国家的品牌实践和品牌系统进行充分理解,可称之为“比较品牌系统(或品牌生态系统)”;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比较品牌学”、“国际品牌学”、“品牌地理学”、“品牌生态学”、“品牌文化学”、“品牌政治学”、“品牌社会学”、“品牌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体系,以指导实践。

五、跨学科层面

跨学科层面是指品牌理论包含了其他学科的内容。品牌理论的很大部分内容特别是交叉性品牌理论,不是来自于品牌实践或品牌研究人员的直接发明创新。这种跨学科研究方式的发展,必须通过品牌研究者与其他学科研究者对所共同关心问题的操作方式来体现。具体表现在(如表2所示):(1)分析品牌中的形而上问题,采用哲学、逻辑学、美学、伦理学、符号学、科学学等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2)分析品牌中的人文社会现象,采用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生态学、文化学、人类学、艺术学、地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3)分析品牌中的个体的“人”,采用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行为学、形象学等学科的理论分析框架;(4)直接采用史学、未来学、比较学等学科的方法,分析品牌活动;(4)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测量学、信息学、评价学等学科的方法来分析品牌活动;(5)综合运用管理学、规划学、技术学、组织学、战略学、营销学、传播学、领导学等学科来分析品牌活动与这些学科领域共有的实际问题;(6)综合运用各门学科来分析品牌领域独有的设计论、运营论等实际问题;(7)综合运用各门学科分析品牌化事物——个人、产品、企业、城市、大学、产业、国家等特有的实际问题;(8)综合运用元科学等学科分析品牌理论问题等。

品牌研究必须通过借用上述来自其他学科的概念、观点、方法和理论分析框架,使之与品牌观念相结合,从而充实品牌理论体系。任何科学都不是在真空中发展的,品牌学对其他学科研究成果的兼收并蓄将使其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性的常规科学,如同传播学、电影学、教育学中的研究情境一样。因此,品牌学研究者们必须同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家们密切合作,在这一方向上更深入的发展将导致所有这些学科最终都将被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样的合作对于品牌学研究具有深远意义。从学科属性的角度来衡量,品牌学将会成为一门真正的、独立的社会性科学。

六、个人层面

个人层面是指品牌理论的特征不仅是由引发研究的外部问题决定的,而且受到对品牌思想做出贡献的个人的一些主观因素的影响。像个人特性、家庭背景、学术训练、任职经历和从业经验等,都会影响品牌研究者的思维和视角。例如,Ogilvy从广告学、Aaker从价值学、Ries与卢泰宏从营销学、余明阳从传播学、年小山从社会学、赵琛从设计学、陈放从策划学来探讨品牌问题。同时,由于不同学者对“品牌与产品(品牌化事物)/市场、品牌与相关品牌、品牌与顾客/利益相关者(含竞争对手)、品牌与资源、品牌与环境五边关系(如图2所示)”中研究侧重点的不同,便出现了丰富的“品牌理论丛林”现象。例如,就品牌与相关品牌之间的关系,学者们提出了如品牌群落概念、品牌组合理论、品牌联合理论、品牌组合分子模型等。又如,品牌与品牌化事物/市场之间的关系,学者们则提出了如品牌起源理论、品牌延伸理论等。再如,品牌与顾客/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学者们提出了如品牌形象理论、品牌定位理论、品牌资产理论、品牌顾客关系论、品牌-员工关系论等。

品牌研究者个人贡献大小的评判,可以采用由哲学范式、理论范式和研究范式构成的三维范式分析框架予以比较得出。其中,哲学范式包括基本原则、科学信念、世界观、主观上或实际表现出来的意识形态倾向性、价值倾向性等东西;研究范式包括研究对象的设定及研究程序、研究方法、方法论、实验手段、仪器使用等组成的操作性规范;理论范式主要指以概念、符号概括、模型、定律、规则等组成的理论体系或理论框架,它规定了研究成果的表述及核心术语。因此,必须对不同学者、咨询机构以及各种组织提出的一系列品牌假说进行检验、批判、整合与继承。

我国高校的美术、设计、文学、文化、新闻、信息传播、广告等院系,近年来纷纷站在各自专业领域开设了一系列品牌类课程,目前,已成立的20余个品牌研究所或中心大部分也都挂靠在这些院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我国商学院或管理学院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力量和教学知识的经济学化现象,对于他们来说能够谈论品牌理念和触及它的一些碎片就已经接近他们的知识底线了(白长虹,2004)。从这一侧面来看,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国会出现缺少世界性自主品牌,为什么品牌理论体系不健全、品牌配套体系不完整以及品牌建设人才极度缺乏等尴尬现象。对此,卢泰宏(2005)指出,中国品牌教育系统落后,没有形成造就品牌专才的教育体系和机制,因此应尽快创立、创生“品牌教育学”、“品牌科学学”等若干学科,指导我国品牌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我们相信,当我国品牌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真正繁荣之时,也必定是我国品牌事业全面腾飞之际。

参考文献

[1]荣剑英.品牌,另一种制造:中国制造年代的品牌思考[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2]中国质量与品牌编辑部.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献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品牌研究中心成立暨品牌竞争力论坛隆重召开[J].中国质量与品牌,2005,(12).

[3]万力.中国名牌策略:发展企业品牌的36个关键[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

[4]杨国枢,文崇一,吴聪贤,李亦园.社会及行为科学研究法(第13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

[5]M.H.Marx.The general nature of theory construction. In M.H.Marx(ed).Theories of Contemporary Psychology[M]. New York:Macmillanm,1963.

[6]翁向东.本土品牌战略[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7]陈放.品牌学[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

[8]余明阳.品牌学[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9]余明阳,杨芳平.品牌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0]年小山.品牌学·理论部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1]赵琛.品牌学[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

[12]赵琛.品牌学课程[EB/OL].http:// 202. Z118. 27.146/jpk06/ppx/index.asp.

品牌管理研究综述篇3

毕业论文的题目,题目是毕业论文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要求:

①准确、规范。要将研究的问题准确地概括出来,反映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反映出研究的性质,反映出实验研究的基本要求处理因素、受试对象及实验效应等。用词造句要科学、规范。

②简洁。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表达,一般不得超过20个汉字。

1、介绍课题的目的、意义。即先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研究课题,交代研究的价值。一般先谈现实需要由存在的问题导出研究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谈理论及学术价值,要求具体、客观,且具有针对性,注重资料分析基础,注重时代、地区或单位发展的需要,切忌空洞无物的口号。

2、介绍课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趋势。即文献综述,主要说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关于这个课题前人曾做过哪些方面的研究、解决了哪些问题、还存在什么问题等。

3、所谓综述的综即综合,综合某一学科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研究概况;述更多的并不是叙述,而是评述与述评,即要有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要注重分析研究,善于发现问题,突出选题在当前研究中的位置、优势及突破点。综述的对象,除观点外,还可以是材料与方法等。

4、介绍本人研究的初步方案,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突破的难点,预期的结果等。即说明自己的主攻方向是什么,研究中主要根据什么理论、采用什么方法、取得什么成果等。 整个研究在时间及顺序上如何安排,怎样分阶段进行,对每一阶段的起止时间、相应的研究内容及成果均要有明确的规定,阶段之间不能间断,以保证研究进程的连续性。

5、说明课题的可行性和创新性。不仅对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最根本的关键性困难与问题要有准确、科学的估计和判断,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法和措施,而且要突出重点,突出所选课题与同类其他研究的不同之处。

6、最后要列出所查阅的主要参考文献,一方面可以反映作者立论的真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原著者创造性劳动的尊重,篇数以各校的规定为准。

7、在导师的评价后,再作必要的修改与补充,经导师最后认可后,就进入研究阶段,而后便可着手论文的写作。

范例: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宝洁公司沙宣产品五一促销策划方案

一、课题意义(包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选题背景

目前在中高档洗发水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各品牌不断推出新颖的产品来攻占细分市场,并通过产品系列的充实或产品功能的不断增加,巩固现有市场。发掘特的销售主张(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USP),对现有市场进行市场细分,可以有效争取潜在消费群。宝洁公司经过多品牌策略的成功运用,已占据了中高档洗发水细分市场。其中,沙宣品牌定位在时尚专业角度,能够给予该品牌新产品提供了足够的拓展空间。时尚专业的概念随着时展而不断变化,当前,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消费者将对时尚、专业不断给予新的理解,适应此形势,沙宣需要跟进时尚专业内涵的变化,使产品系列在不断地丰满。沙宣深层洁净洗发露的USP在时尚专业基础上,强调深层次清洁,透明洁净配方,温和有效等概念,很有新意,对市场销售有推动作用。

二、文献综述

三、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五、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1]吴菲. 洗发水品牌营销组合策略对品牌联想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9.

[2]张蓓灵. 联合利华在洗发水市场上的挑战者战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9.

[3]王恒. 联合利华公司洗发水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1.

[4]周立逸. 本土洗发水的营销软肋及其优化策略[J]. 金融经济,2011,24:107-109.

[5]肖明超. 2009年洗发水营销新动向[J]. 市场观察,2009,07:37.

[6]雷茗. 浅析中国塔基阶层的创新营销策略以洗发水行业为例[J]. 经营管理者,2009,12:68+62.

[7]苏凡. 洗发水2010:营销高端[J]. 市场观察,2010,05:74-75.

[8]欧阳胜. 清扬洗发水差异化营销策略的成与败[J]. 经营与管理,2010,09:48-50.

[9]曾盛. S品牌营销策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2.

[10]李婷. 我国十大洗发水品牌电视广告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11]王伟. 霸王集团洗发品营销策略研究[D].安徽大学,2012.

[12]陈洁. 霸王防脱/乌发洗发水上市推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

[13]计超,孙立楠. 论宝洁旗下洗发水在中国市场的创新广告策略[J]. 传承,2007,05:106-108.

[14]祝炳俊. 清扬洗发水 5亿元的营销死局[J]. 中国市场,2007,29:60-61.

[15]张雪峰. 洗发水市场细分与定位策略探讨[J]. 日用化学品科学,2002,01:6-9.

[16] Gardner D M. Is there a generalized price-quality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JMR), 1971, 8(2).

品牌管理研究综述篇4

国内外学者对于品牌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形成机理、评价等内容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品牌竞争力的解释可以从企业角度、消费者角度、综合角度三个角度来分析。从企业的角度分析,邴红艳(2002)、刘迎秋(2007)、DavidAaker(2002)认为品牌竞争力是企业具备优于竞争对手的能力,是企业对其可控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与配置。从消费者角度分析,许晋南(2005)、王永贵(2002)、菲利普•科特勒(2002)认为品牌是企业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建立企业与消费者关系,使其在竞争市场中产生优势。在综合角度方面,伍来定和张世贤(1996)、季六祥(2002)认为品牌竞争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在广义上不仅涵盖了企业、产业、区域、国家或国际诸层面的竞争力关于品牌形象的整合与统一,而且狭义上指在竞争性市场中所具有的、能够持续比其他品牌更有效地获得市场认同与支持的整体形象特质。对于品牌竞争力的评价,学者们从品牌竞争力的不同角度建立了品牌竞争力指标体系模型。许晋南(2005)从品牌市场能力、品牌管理能力、品牌基础能力三个方面分析建立指标体系。沈占波、杜晓静(2005)把企业竞争力分为外显性指标和内显性指标来建立指标体系。余可发(2008)从品牌赢利力、品牌市场力、品牌权益力、品牌国际力四个方面建立了指标体系。王晓灵(2010)把品牌竞争力指标体系分为总目标层、核心层、因素层、指标层四个层次。总目标层为品牌价值,核心层则分为基于企业角度、消费者角度、社会角度的品牌价值。

2品牌资产评价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学者针对品牌资产方面的评价研究基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众多的概念模型,大致可以归为三大类:财务会计概念模型;基于市场的品牌力概念模型;基于品牌———消费者关系的概念模型。在三类模型中,构成品牌资产评估方法的基本要素可以分为三大类:财务要素(成本、溢价、附加现金流);市场要素(市场表现、市场业绩、竞争力、股市)和消费者要素(态度、行为、信仰;认知、认同、购买意愿),代表性方法Interbrand方法,品牌抵补模型(BPTO),BrandEquityEngine等。

3品类选择及评价的相关研究

目前品类研究多集中于品类管理在零售行业的运用。王青(2002)、夏维朝(2005)、李大垒(2008)等从供应商库存管理、零售商品类管理和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三位一体的视角,建立了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实施有效顾客反应策略,以做到商品品类优化、货架陈列优化、商品定价合理以及新产品引进准确。国外学者对品类管理的研究则主要在于消费者特征、商品品类的互补性与营销方面。例如Poel.D.V.Sehamphel(2004)认为,商品品类之间的互补性与销售有着正相关关系,商品品类之间的互补性越强,则会引发销售高单的产生;Fader,Lodish(2000)认为某些消费者特征对零售商品定价和促销环境具有一定解释能力。PradeepChinta-gunta等(2002)认为在品类价格、货架空间、货架位置等之间有不可观测的因素,其针对品类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内生性对品类销售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国内外关于品类及品类管理的研究既有相同之处,侧重点又各不相同,为我们进行烟草行业品类研究提供了依据。

4烟草品牌竞争力及其评价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烟草品牌竞争力及其评价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烟草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归结起来烟草品牌竞争力主要是针对企业、市场、消费者三者的。李雪莹(2011)归结为品牌市场销售能力、品牌市场赢利能力、品牌市场贡献能力、品牌持续发展能力四个方面。顾树东,万桂华(2009)把品牌竞争力分为产品力、形象力、营销力,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计算,建立了烟草品牌竞争力评判的模型。曹航(2011)把烟草品牌竞争力分为内隐性和外显性,采用层次分析法与TOPSIS分析法相结合,建立AHP-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红塔集团一类烟草品牌竞争力评价进行了实证分析。马鹏龙(2010)从市场占有能力、超值创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对烟草品牌进行了评价,同时基于MSD评价法,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烟草品牌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此外,国内外关于烟草价格和收入变化对烟草需求影响的研究也较多,如Su-ChenYang等(2004)对过去有关价格和收入对美国烟草需求影响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AysitTansel(1993)对土耳其、SongJuneKin(2004)对韩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的学者都对烟草价格、收入与烟草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富有成就的研究,所有研究都表明烟草需求对烟草价格和可支配收入的变动非常敏感,价格上升可以有效降低烟草需求,收入增加促进烟草消费。由此可以得出烟草的价格和收入变化会对烟草的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总之,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品牌竞争力及品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都为本研究相关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具体到烟草行业,虽然以往学者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已经基本能够科学有效地衡量烟草品牌的竞争力,但是并没有细致到更加细化的每个烟草品牌下不同品类的评价。本文将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品牌竞争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加入相关品类的评价指标,创建完整的品类评价指标体系。

烟草品类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基于网络营销的环境对品类选择的评价,研究思路可以归纳为:①系统回顾与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烟草品牌竞争力和品类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并进行评价;②在完成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将品牌竞争力研究和其他行业品类选择评价研究的方法相结合,选择性承袭已有的成熟指标,并创新性发展未有的指标,重新建立烟草品类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的建立

1指标的选取

目前,理论界对品牌评价体系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传统营销方式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顾客保有率(王晓灵,2010;李雪莹,2011)、重复购买率(蒋廉雄等,2010)、品牌文化的消费认同性(王晓灵,2010)、品牌市场覆盖率(李雪莹,2011)、品牌市场占有率(黄生权等,2009;曹航,2011)、市场增长率(李雪莹,2011)、销售量(张放等,2009)、销售增长率(张放等,2009)、利润额(李雪莹,2011)、销售利润率(马鹏龙,2010)、成本费用率(马鹏龙,2010)等已成为公认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能够较好反映品牌的竞争力,但是还存在一定缺陷,它们只能反映某一品牌的总体价值,却不能反映其竞争力的直接源头。不同品类的产品拥有不同属性,这些属性才是消费者选择不同品类产品的终极原因。本文引入品类相对市场份额、新品类产值率、品类单箱值、品类利润贡献指标衡量具体品类产品的竞争力,有助于企业发现品牌价值的真正来源,从而进一步提升品牌。其中相对市场份额是根据波士顿矩阵理论提出的,新品类产值率、品类单箱值、品类利润贡献指标则根据前人研究进行引申,加之对烟草企业营销负责人的实地访谈综合得来。具体而言,本文基于品牌竞争力相关理论和实际背景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入品类评价指标,从消费者、市场、销售、利润四个维度来评价品类竞争力。其中,消费者维度的主要指标包括顾客保有率、重复购买率、消费者收入水平、品牌文化的消费认同性等。市场维度的主要指标是品牌市场覆盖率、品牌市场占有率、品类相对市场份额、市场增长率等。销售维度的主要指标包括销售量、销售增长率、新品类产值率、品类单箱值等。利润维度的主要指标包括利润额、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率、品类利润贡献等。

2各个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由于部分指标的含义和算法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不再赘述,仅对部分指标内涵及计算方法作如下介绍。(1)消费者维度。①顾客保有率是衡量顾客忠诚的指标之一,它是指忠诚度较高的客户(通常是用消费额度衡量)比所辖客户总数。这是一个既要定性又要定量的指标。所需数据可以从客户管理软件所记载客户档案,客户消费情况中统计得到。②重复购买率指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或者服务的重复购买次数,重复购买率越大,则反映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越高,反之则越低。重复购买率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所有购买过产品的顾客,以每个人为独立单位重复购买产品的次数,另一种是单位时间内,重复购买的次数占总购买次数的比例。所需数据也是从企业的客户档案及客户消费记录中得到。③消费者收入水平是指消费者通过各种来源所得到的货币收入,通常包括个人的工资、奖金、其他劳动收入、退休金、助学金、红利、馈赠、出租收入等。消费者收入主要形成消费资料购买力,收入水平越高,购买力就越大。所需数据可从当地统计年鉴查询。(2)市场维度。①品牌市场覆盖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特定市场中,某品牌烟草在整个市场上所占的比重。该指标是定量指标,可以通过烟草企业常规统计数据计算得到。②品牌市场占有率是指某品牌烟草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在整个烟草市场中所占的比重。这一指标直接反映了品牌的竞争力,属于定量指标,可以通过企业销售管理软件获得。③品类相对市场份额是指某品类烟草的市场占有率与同档次烟草最大市场份额的烟草品类的市场占有率的比例。这一指标充分体现了某品类烟草的市场价值,属于定量指标,可以通过企业销售管理软件获得。(3)销售维度。①新品类产值率是指某新开发的品类烟草所创造的市场价值占该品牌的所有品类产品总产值的比例。这一指标反映新品类烟草开发成果,可以用品类市场占有率等作为次级指标进一步细化衡量,所需数据也可以通过企业销售管理软件获得。②品类单箱值是指某品类销售总额/该品类销售箱数,属于定量指标,可以通过企业销售管理软件获得。(4)利润维度。品类利润贡献是指某品牌下某品类烟草所创造的利润对该品牌烟草的总利润的贡献,既可以用相对数来衡量也可以用绝对数来衡量,属于定量,可以通过企业销售管理软件来衡量。以上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是综合他人的研究并加以创新而得出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参考使用,用相对数或绝对数进行衡量,从而对烟草行业的实践有所启发和帮助。

管理启示

本文前述部分就如何构建烟草品类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小节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在网络营销环境下,烟草商业企业应该如何迎合环境,并依据上述评价指标,提高烟草品牌乃至品类价值,从而持续长久地增加企业利润。具体阐述如下。

1基于网络营销,优化烟草品类

随着消费者对烟草的独特属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同一品牌下的品类建设将成为品牌管理的趋势。不断推陈出新,开创新的烟草品类,挖掘各品类的基本属性,无疑将很大程度地延长品牌生命周期,提高品牌价值。烟草商业企业应合理安排烟草品牌的市场布局,优化品牌结构。围绕“烟草上水平”的总体要求和培育“532”、“461”知名品牌、低焦油低危害烟草品牌的目标任务,安排部署创优工作,并对创优考核指标和要求进行调整。同时,根据已构建的品类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烟草商业企业可以综合评价烟草的区域销售情况、零售户的销售情况和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再结合本地区市场的实际收入水平,与工业企业共同研究制定“面向市场、面向客户、满足需求、引导消费”的品类培育规划,避免同质化竞争现象的发生或短期行为,使烟草品类管理得到制度上的保障,从而保障品牌乃至品类培育的长期性和循序渐进性。

2积极推进烟草品类切换,提升烟草企业利润

烟草行业由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零售户三部分组成。烟草商业企业作为中介者,可以借助品类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的结果及时发现营销中的问题,充分掌握零售户和消费者的准确市场反馈信息,从而对供应链前端的工商企业产品创新及供应链后端的烟草营销进行一定的指导,培养优质的烟草品牌,形成梯度合理的品类结构。同时,促进零售客户积极推进烟草品类切换,保证库存储备合理,提高服务质量,让消费者和客户拥有更多选择权,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实现利润的长期稳定增长。

3搭建网络平台,建设烟草零售终端信息系统

品牌管理研究综述篇5

[中图分类号]F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7-0047-04

1引言

互联网已经超越其最初检索信息和采购商品的网络媒介的功能,变成一个综合的交互性和参与性平台。利用网络营销打造烟草的品牌、提高其销量并抢占市场,是烟草行业目前的潮流趋势。

烟草销售已进入大品牌营销的新阶段, “532”、“461”行业知名品牌发展战略,使烟草行业网络建设工作站在了更高的新起点上。其中,现代烟草零售终端建设对于密切客我联系、培育知名品牌、增强竞争实力,构建和谐烟草等更是意义重大。现在烟草的品类区分越来越细,品牌结构体系与消费者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为避免品类在构建和推广过程中走入误区,就要对品类选择进行评价,并建立科学合理的烟草品类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保障企业健康长久发展,增加利润。

本文是在前人对烟草品牌竞争力评价研究与烟草品类构建研究的基础之上建立了烟草品类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创新之处在于烟草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加入了品类的相关指标,如品类相对市场份额、新品类产值率、品类单箱值、品类利润贡献等指标,构建了新的烟草品类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烟草品类的优化、网络终端建设等提出了具体建议,希望此指标体系能够为在网络营销环境下烟草品类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文献综述及评价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烟草品牌竞争力及其评价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从不同的角度建立了烟草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但是对于烟草品类的研究还停留在品类构建的基础研究上,对于烟草品类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甚少。本文从四个部分来分别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

2.1品牌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学者对于品牌竞争力的概念、内涵、形成机理、评价等内容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

品牌竞争力的解释可以从企业角度、消费者角度、综合角度三个角度来分析。从企业的角度分析,邴红艳(2002)、刘迎秋(2007)、David Aaker(2002)认为品牌竞争力是企业具备优于竞争对手的能力,是企业对其可控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与配置。从消费者角度分析,许晋南(2005)、王永贵(2002)、菲利普·科特勒(2002)认为品牌是企业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建立企业与消费者关系,使其在竞争市场中产生优势。在综合角度方面,伍来定和张世贤(1996)、季六祥(2002)认为品牌竞争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在广义上不仅涵盖了企业、产业、区域、国家或国际诸层面的竞争力关于品牌形象的整合与统一,而且狭义上指在竞争性市场中所具有的、能够持续比其他品牌更有效地获得市场认同与支持的整体形象特质。

对于品牌竞争力的评价,学者们从品牌竞争力的不同角度建立了品牌竞争力指标体系模型。许晋南(2005)从品牌市场能力、品牌管理能力、品牌基础能力三个方面分析建立指标体系。沈占波、杜晓静(2005)把企业竞争力分为外显性指标和内显性指标来建立指标体系。

余可发(2008)从品牌赢利力、品牌市场力、品牌权益力、品牌国际力四个方面建立了指标体系。王晓灵(2010)把品牌竞争力指标体系分为总目标层、核心层、因素层、指标层四个层次。总目标层为品牌价值,核心层则分为基于企业角度、消费者角度、社会角度的品牌价值。

2.2品牌资产评价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学者针对品牌资产方面的评价研究基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众多的概念模型,大致可以归为三大类:财务会计概念模型;基于市场的品牌力概念模型;基于品牌——消费者关系的概念模型。在三类模型中,构成品牌资产评估方法的基本要素可以分为三大类:财务要素(成本、溢价、附加现金流);市场要素(市场表现、市场业绩、竞争力、股市)和消费者要素(态度、行为、信仰;认知、认同、购买意愿),代表性方法Interbrand方法,品牌抵补模型(BPTO),Brand Equity Engine等。

2.3品类选择及评价的相关研究

目前品类研究多集中于品类管理在零售行业的运用。王青(2002)、夏维朝(2005)、李大垒(2008)等从供应商库存管理、零售商品类管理和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三位一体的视角,建立了零售商和供应商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实施有效顾客反应策略,以做到商品品类优化、货架陈列优化、商品定价合理以及新产品引进准确。国外学者对品类管理的研究则主要在于消费者特征、商品品类的互补性与营销方面。例如Poel.D.V.Sehamphel(2004)认为,商品品类之间的互补性与销售有着正相关关系,商品品类之间的互补性越强,则会引发销售高单的产生;Fader,Lodish(2000)认为某些消费者特征对零售商品定价和促销环境具有一定解释能力。Pradeep Chintagunta等(2002)认为在品类价格、货架空间、货架位置等之间有不可观测的因素,其针对品类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内生性对品类销售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

国内外关于品类及品类管理的研究既有相同之处,侧重点又各不相同,为我们进行烟草行业品类研究提供了依据。

2.4烟草品牌竞争力及其评价的相关研究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烟草品牌竞争力及其评价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烟草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归结起来烟草品牌竞争力主要是针对企业、市场、消费者三者的。李雪莹(2011)归结为品牌市场销售能力、品牌市场赢利能力、品牌市场贡献能力、品牌持续发展能力四个方面。顾树东,万桂华(2009)把品牌竞争力分为产品力、形象力、营销力,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计算,建立了烟草品牌竞争力评判的模型。曹航(2011)把烟草品牌竞争力分为内隐性和外显性,采用层次分析法与TOPSIS分析法相结合,建立AHP-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红塔集团一类烟草品牌竞争力评价进行了实证分析。马鹏龙(2010)从市场占有能力、超值创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对烟草品牌进行了评价,同时基于MSD评价法,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烟草品牌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此外,国内外关于烟草价格和收入变化对烟草需求影响的研究也较多,如Su-Chen Yang等(2004)对过去有关价格和收入对美国烟草需求影响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Aysit Tansel(1993)对土耳其、Song June Kin(2004)对韩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的学者都对烟草价格、收入与烟草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富有成就的研究,所有研究都表明烟草需求对烟草价格和可支配收入的变动非常敏感,价格上升可以有效降低烟草需求,收入增加促进烟草消费。由此可以得出烟草的价格和收入变化会对烟草的需求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之,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品牌竞争力及品类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这些都为本研究相关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具体到烟草行业,虽然以往学者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已经基本能够科学有效地衡量烟草品牌的竞争力,但是并没有细致到更加细化的每个烟草品牌下不同品类的评价。本文将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品牌竞争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加入相关品类的评价指标,创建完整的品类评价指标体系。

3烟草品类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基于网络营销的环境对品类选择的评价,研究思路可以归纳为:①系统回顾与梳理国内外学者对于烟草品牌竞争力和品类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并进行评价;②在完成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将品牌竞争力研究和其他行业品类选择评价研究的方法相结合,选择性承袭已有的成熟指标,并创新性发展未有的指标,重新建立烟草品类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4指标体系的建立

4.1指标的选取

目前,理论界对品牌评价体系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传统营销方式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顾客保有率(王晓灵,2010;李雪莹,2011)、重复购买率(蒋廉雄等,2010)、品牌文化的消费认同性(王晓灵,2010)、品牌市场覆盖率(李雪莹,2011)、品牌市场占有率(黄生权等,2009;曹航,2011)、市场增长率(李雪莹,2011)、销售量(张放等,2009)、销售增长率(张放等,2009)、利润额(李雪莹,2011)、销售利润率(马鹏龙,2010)、成本费用率(马鹏龙,2010)等已成为公认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能够较好反映品牌的竞争力,但是还存在一定缺陷,它们只能反映某一品牌的总体价值,却不能反映其竞争力的直接源头。不同品类的产品拥有不同属性,这些属性才是消费者选择不同品类产品的终极原因。本文引入品类相对市场份额、新品类产值率、品类单箱值、品类利润贡献指标衡量具体品类产品的竞争力,有助于企业发现品牌价值的真正来源,从而进一步提升品牌。其中相对市场份额是根据波士顿矩阵理论提出的,新品类产值率、品类单箱值、品类利润贡献指标则根据前人研究进行引申,加之对烟草企业营销负责人的实地访谈综合得来。

具体而言,本文基于品牌竞争力相关理论和实际背景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加入品类评价指标,从消费者、市场、销售、利润四个维度来评价品类竞争力。其中,消费者维度的主要指标包括顾客保有率、重复购买率、消费者收入水平、品牌文化的消费认同性等。市场维度的主要指标是品牌市场覆盖率、品牌市场占有率、品类相对市场份额、市场增长率等。销售维度的主要指标包括销售量、销售增长率、新品类产值率、品类单箱值等。利润维度的主要指标包括利润额、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率、品类利润贡献等。评价指标体系如下图所示:

烟草品类选择评价指标体系图

4.2各个指标的含义及计算方法

由于部分指标的含义和算法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不再赘述,仅对部分指标内涵及计算方法作如下介绍。

(1)消费者维度。①顾客保有率是衡量顾客忠诚的指标之一,它是指忠诚度较高的客户(通常是用消费额度衡量)比所辖客户总数。这是一个既要定性又要定量的指标。所需数据可以从客户管理软件所记载客户档案,客户消费情况中统计得到。②重复购买率指消费者对该品牌产品或者服务的重复购买次数,重复购买率越大,则反映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越高,反之则越低。重复购买率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所有购买过产品的顾客,以每个人为独立单位重复购买产品的次数,另一种是单位时间内,重复购买的次数占总购买次数的比例。所需数据也是从企业的客户档案及客户消费记录中得到。③消费者收入水平是指消费者通过各种来源所得到的货币收入,通常包括个人的工资、奖金、其他劳动收入、退休金、助学金、红利、馈赠、出租收入等。消费者收入主要形成消费资料购买力,收入水平越高,购买力就越大。所需数据可从当地统计年鉴查询。

(2)市场维度。①品牌市场覆盖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特定市场中,某品牌烟草在整个市场上所占的比重。该指标是定量指标,可以通过烟草企业常规统计数据计算得到。②品牌市场占有率是指某品牌烟草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在整个烟草市场中所占的比重。这一指标直接反映了品牌的竞争力,属于定量指标,可以通过企业销售管理软件获得。③品类相对市场份额是指某品类烟草的市场占有率与同档次烟草最大市场份额的烟草品类的市场占有率的比例。这一指标充分体现了某品类烟草的市场价值,属于定量指标,可以通过企业销售管理软件获得。

(3)销售维度。①新品类产值率是指某新开发的品类烟草所创造的市场价值占该品牌的所有品类产品总产值的比例。这一指标反映新品类烟草开发成果,可以用品类市场占有率等作为次级指标进一步细化衡量,所需数据也可以通过企业销售管理软件获得。②品类单箱值是指某品类销售总额/该品类销售箱数,属于定量指标,可以通过企业销售管理软件获得。

(4)利润维度。品类利润贡献是指某品牌下某品类烟草所创造的利润对该品牌烟草的总利润的贡献,既可以用相对数来衡量也可以用绝对数来衡量,属于定量,可以通过企业销售管理软件来衡量。

以上指标含义及计算方法是综合他人的研究并加以创新而得出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参考使用,用相对数或绝对数进行衡量,从而对烟草行业的实践有所启发和帮助。

5管理启示

本文前述部分就如何构建烟草品类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详细介绍,本小节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在网络营销环境下,烟草商业企业应该如何迎合环境,并依据上述评价指标,提高烟草品牌乃至品类价值,从而持续长久地增加企业利润。具体阐述如下。

5.1基于网络营销,优化烟草品类

随着消费者对烟草的独特属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同一品牌下的品类建设将成为品牌管理的趋势。不断推陈出新,开创新的烟草品类,挖掘各品类的基本属性,无疑将很大程度地延长品牌生命周期,提高品牌价值。

烟草商业企业应合理安排烟草品牌的市场布局,优化品牌结构。围绕“烟草上水平”的总体要求和培育“532”、“461”知名品牌、低焦油低危害烟草品牌的目标任务,安排部署创优工作,并对创优考核指标和要求进行调整。同时,根据已构建的品类选择评价指标体系,烟草商业企业可以综合评价烟草的区域销售情况、零售户的销售情况和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再结合本地区市场的实际收入水平,与工业企业共同研究制定“面向市场、面向客户、满足需求、引导消费”的品类培育规划,避免同质化竞争现象的发生或短期行为,使烟草品类管理得到制度上的保障,从而保障品牌乃至品类培育的长期性和循序渐进性。

5.2积极推进烟草品类切换,提升烟草企业利润

烟草行业由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零售户三部分组成。烟草商业企业作为中介者,可以借助品类选择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的结果及时发现营销中的问题,充分掌握零售户和消费者的准确市场反馈信息,从而对供应链前端的工商企业产品创新及供应链后端的烟草营销进行一定的指导,培养优质的烟草品牌,形成梯度合理的品类结构。同时,促进零售客户积极推进烟草品类切换,保证库存储备合理,提高服务质量,让消费者和客户拥有更多选择权,提高客户满意度,同时实现利润的长期稳定增长。

5.3搭建网络平台,建设烟草零售终端信息系统

以网上订货系统为载体,以网络营销为重点,以提高活动参与率为目标,积极推动营销创新,探索网络营销,推动市场营销新变革。为做好角色转换,烟草公司可以组织客户经理、市场经理开展座谈和研讨,制定出符合实际、可操作、可评估的网络营销规则,做到网上拜访和网下拜访相结合、前台和后台相结合、在线指导和线下指导相结合、订单指导和活动参与相结合、营销指导和客户互动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出网络营销客户、网上订货客户、电话订货客户,分别给予不同的营销侧重点,为网络营销的全面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烟草商业企业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手段,继续推进网上订货、网上营销、网上配货、网上结算“四网合一”模式,打通工、商、零、消信息渠道,实现传统营销向网络营销转变。要以客户自愿、互利互惠为前提,以服务客户为出发点,推进终端信息建设,帮助客户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烟草公司可以率先打造一批示范引领,支撑行业重点品牌培育的现代烟草零售终端骨干力量来引导其他单位按照行业终端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进度安排,紧密结合本地实际,聚集目标,循序渐进,扎实推进现代零售终端建设。

5.4创新营销模式,实施精准营销

建构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提高订单需求预测、营销服务和品牌管理等职能,强化营销队伍建设。创新品牌宣传促销方式,研究新的政治法律环境下对烟草制品的营销、宣传推广要求。精准营销是行业营销创新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市场营销上水平的重要途径。按照“准确定位、有机对接、突出品牌、全面提升”的工商协同营销总体要求和“精确信息、精准投放、精细管理”的精准营销工作要求,开展对烟草品牌精准营销。立足于市场信息和客户两大基点,通过精准营销进流程、进岗位、进标准、进系统,实施可控制、可测量、可评价、可改进的营销管理,从而有效提高调控市场、满足需求、引导消费、培育品牌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烟草商业企业应认真制定精准营销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积极探索高价位烟草品牌精准营销,并按细分客户培育新品类烟草,提升品牌价值。

参考文献:

[1]邴红艳.品牌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02(5):79-83.

[2]Aaker D A,Erieh Joanchimst halel.Brand Leadership[M].Rockland:The Free Press,2002.

[3]许基南.品牌竞争力研究[M].北京: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4]Philip Kotleretal.Marketing Move:A new Approach Profits,Growth,and Renewal[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ehool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2.

[5]伍来定,张世贤.品牌与工业品竞争力[J].经济导刊,1996(6):21-26.

[6]季六祥.我国品牌竞争力的弱势成因及治理[J].财贸经济,2002(7):58-62.

[7]王晓灵.品牌价值的结构,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10).

[8]卢泰宏.品牌资产评估的模型与方法[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9]李大垒,仲伟周,路以兴.我国连锁零售业供应商实施品类管理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08(10).

[10]Fader.P.and Lodish.L.M.Across-category analysis of category structure and promotional activity for grocery products[J].Journal of Marketing,2000(54):2-56.

[11]李雪莹.我国烟草品牌竞争力评价研究[D].济南:山东经济学院,2011(5).

品牌管理研究综述篇6

一、关于个人品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个人品牌是品牌领域中一个比较新近的概念,绝大多数研究成果是最近几年才逐渐出现的,而且数量不多。从国外专著方面来看,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汤姆・彼得斯在The Brand You 50(《个人品牌50》,2004)一书中提出了“50种方法,把自己从职员打造成品牌人”。Be Your own Brand(《个人品牌》,2003)的作者戴维・麦克纳利和卡尔・D.斯皮克认为品牌建设不只是企业行为,个人也可以通过同样方式走向成功。该书阐述了作为一个现代企业的职员该如何创造强有力的个人品牌,从而使自我价值与公司价值相一致。菲利普・科特勒等人在High Visibility:Transforming You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Brand(《塑造知名度》,2007)一书中系统阐述了如何通过塑造知名度,帮助人们在职业生涯中建立个人品牌。

国内关于个人品牌的专著有徐浩然的《个人品牌――学会自我经营的生存法则》、杨艾祥的《把自己做成品牌》和李德伟的《身价――如何打造个人品牌》。徐浩然在书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个人品牌的相关理论,涵盖的面比较广,但缺乏深度。杨艾祥和李德伟的这两本专著都是围绕职业人士该如何塑造个人品牌,从而在现代企业社会中获得成功的主题展开论述的,可以说是嫁接了品牌理论的个人成功学励志书。我通过对中国期刊网的检索发现,国内关于个人品牌的论文也不多,学位论文更是没有。费远强、周爱梅和申树明分别从增强职场竞争力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打造个人品牌。曹百奎等人研究了明星个人品牌开发的相关问题,主要解决了其中心理评价体系的问题。朱海静和陈尔波对个人品牌价值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并将其与公司品牌价值进行比较说明。王操红、邓瑾轩和余桂红、贾永堂分别研究了如何进行大学生个人品牌的打造,提出了一些策略措施。从以上的文献综述可以看出,目前关于个人品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业人士如何塑造个人品牌而获得成功这个方面,而对己经具有商业盈利价值的个人品牌(如众多杰出体育、娱乐明星的个人品牌)该如何营销和传播从而实现品牌价值最大化的研究比较少见。随着国外关于大学生品牌研究的深入发展,国内关于大学生品牌打造的问题也引起了专家学者和国内品牌大学的关注。

二、高职院校学生品牌建设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当前国内关于大学生个人品牌研究,多是针对国内知名大学的大学生开展的,而高等职业院校中有关学生品牌打造方面的研究,则尚未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甚至还是空白。因此,我们应调整研究方向,拓展研究范围,使研究不断走向深入。第一,将个人品牌的研究范围拓展到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研究更加深入,更加贴近现实。第二,将高职院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个人品牌研究。第三,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如何增强竞争力,如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等现实问题,提出新的视角,对现实有指导意义。仅有一些高职院校在实施品牌战略中,单纯要求大学生适应学校品牌战略,做好自己的角色,而对大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和个人成材的需要打造个人品牌鲜有提及。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我国大学生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较综合性大学的同期毕业学生,在学历上、知识层次上明显处于劣势,在就业竞争、社会竞争上明显处于不利地位。但竞争并不可怕,裁员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没有精湛的专业技能,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工作作风,没有具备别人不可取代的价值。在激烈的竞争面前,需要高职院校学生根据自身特点,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创建自己的个人品牌。

基于个人品牌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着力调动高职院校、社会人才市场、学生个人三方力量,共同打造学生个人品牌开展研究,努力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实用型技能人才,使高职院校不再为如何“推销”毕业生、企业不再为苦于追求不到心仪的员工、毕业生不再为寻找“饭碗”而犯愁。

三、高职院校学生品牌建设的研究

1.高职院校学生品牌建设的研究方法

(1)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性分析方法为文献分析和小组座谈会法,定量分析方法为抽样调查法。定性方法用于深度洞察和发现被访者内心深处研究者意想不到的原因和因素,为定量研究做准备;而定量方法则量化定性方法中的研究发现,给我们提供宏观的整体概况定性座谈会,定性座谈会分为三组,分别针对大学生、用人单位和教育机构及其管理者,同时对每组设定性别和年级配额,不同层次的用人单位,不同层次的教育管理机构和不同年龄、不同级别的教育管理者。将大学生、用人单位和教育管理者进行分组探讨更有利于为座谈会营造自由、民主的气氛,减少不必要的争端。

(2)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采用新的具有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和具体的调查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3)纵向分析和横向分析相结合。从历史发展和未来需求的角度分析、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品牌研究的策略。采用横向分析的方法研究学校、用人单位对学生个人品牌打造的影响和作用。对纵向和横向分析的成果进行有机的结合分析,研究高职院校、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与个人品牌打造的相关性。

2.高职院校学生品牌建设的研究思路

首先,采用定性文献分析法和座谈会法,在深刻认识国内外对个人品牌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的基础上,采取座谈的方法深度探讨大学生对个人品牌的认知状况和态度、大学生进行个人品牌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大学生个人品牌建设的内容、建立大学生个人品牌的方法和策略以及网络在大学生个人品牌建设中的作用等问题。

其次,根据对文献分析研究的成果和定性座谈会中的研究发现,设计定量问卷,采用对相关的不同层次的人群、企业、人才市场进行抽样调查,采集数据。一是了解大学生个人品牌建设的现状。二是了解市场、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品牌的认识和需求状况。三是了解高职院校管理机构、管理者对打造学生个人品牌的认识和思路。最后根据抽样调查采集的数据,分析大学生个人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结合座谈会中的策略发现,提出实现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三相结合共同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个人品牌建设的策略和建议。

3.高职院校学生品牌建设的研究内容

个人品牌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概念,国内外研究者对塑造个人品牌都进行了必要性分析。个人品牌通过塑造一种清晰的、强有力的形象,使公众对于个人有更深刻的认识。好的个人品牌可以证明这个人的做事态度和工作能力是有保障的,是新的个人成长模式。在当今多元化发展的时代,寻求知名度、塑造个人品牌已成为个人进入职业领域,发展成为社会精英的必由之路。因此,可以认为个人品牌塑造不但是必要的,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塑造过程中,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关键的因素,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用人单位的直接有效的参与,更从实践上对个人品牌的形成具有直接的作用。

(1)学生品牌形成的动因。①学生品牌形成的前提条件。任何品牌的形成首先要准确定位。个人品牌定位即学生个人根据目标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偏好,通过各种形式的表现,使品牌在用人单位的认识中树立起独特的有价值的形象。定位是形成个人品牌的基础。

②学生品牌形成的内在因素。技术指标和个性特色是个人品牌的宏观要求,是一个价值体系,包括学生个人的学历、资历、职称、成果、实绩等量化指标,也包括不可以直接以数量表达的内在素质,如责任心、事业心、人品、人生观、价值观、能力、心理和生理等。只有这些综合评价值达到或超过人们的期望值时,个人品牌的形成才有了保证。

③学生品牌形成的外部力量。一种再好不过的物品如果不能够被推向市场,或者市场影响程度小,那么就不能够成为品牌。“酒香也怕巷子深”,当今时代,人才济济,各有其能,但若是不被社会所认识、认可,就是品牌也不能产生社会效益,那也就不能算是“个人品牌”。品牌要靠“创”也要可靠“唱”,更多地与外界交流,“唱”响个人品牌,是尽可能地把个人品牌社会化,宣传推销品牌的重要外化力量。

(2)学生品牌形成的途径。①将高职院校建设成为打造品牌学生的基地。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适应了当前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加快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学生塑造品牌的愿望。因此,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教育载体,打造更多的品牌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用之材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明显。

②引导和自我打造相结合,培养学生自觉成材、自觉培养、经营品牌的意识和能力。把一个初进高职院校的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精英人才,不是仅仅依靠学校的课堂教育就能实现的,更需要学校、社会的正确引导和学生个体积极主动参与,使其最终形成不断提高自己、经营品牌的意识和能力。这也是高职学生是否能够成为品牌的关键。

③产学研相结合,培养个人品牌,检验品牌的实践效应。高职院校学生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必须确立和实施个人品牌发展战略,倾力培养个人品牌竞争力。高职院校也应该根据自身的核心价值理念,面向行业、面向社会,通过学校的整体优势和独特个性,为学生品牌的打造提供优质的办学产品和服务,提升学生竞争力和社会普遍认同感。高校输出的人才、科研成果和信息,必须是企业所需要的,企业(用人单位)也应该积极为学生实习、实践提供基地,学生要以在用人单位的实践来检验自己的品牌价值。这样高校、学生和企业(用人单位)看似相对独立,但它们之间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高校、企业(用人单位)和学生三者产学研相结合,对个人品牌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浩然.个人品牌――学会自我经营生存的生存法则[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杨艾祥.把自己做成品牌[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3]费远强,周爱梅.如何打造个人品牌[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4.

品牌管理研究综述篇7

一、前言

随着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业内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竞争的主体也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慢慢过渡到旅游品牌。与之相对应的,国内学术界也开始越来越关注对旅游品牌的研究,本文对这些观点进行了整理,希望能为今后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研究综述

根据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发现国内目前在旅游品牌模型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目的地品牌模型、旅游景区品牌模型、旅游企业品牌模型、城市旅游品牌模型等四个方面。

(一)旅游目的地品牌模型

母泽亮(2006)在《旅游目的地品牌系统建设研究》中提出一个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建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旅游目的地品牌定位;(2)旅游目的地品牌识别要素设计;(3)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策略制定和实施;(4)旅游目的地品牌传播过程监控和管理;(5)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产生;(6)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监测;(7)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调研诊断;(8)品牌再定位[1]。

陶仕娟、张俊锋(2007)《旅游地品牌竞争力浅析》中对旅游地品牌竞争力的探讨采用了“五度模型”(如图1所示)[2]。

高静(2009)《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及品牌化:概念辨析与关系模型》中对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及品牌化的概念进行梳理之后提出了图2所示的关系模型[3]:

(二)旅游景区品牌

朱强华,张振超(2004)在《旅游景区品牌管理模型研究》中对国内外旅游品牌管理研究进行了梳理,分别从品牌定位、品牌设计、品牌传播、品牌保护、品牌延伸和品牌创新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出图3所示的旅游景区品牌管理模型图[4]:

刘建才(2006)在《旅游景区品牌形象模型研究》中对品牌的内涵和品牌形象模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套用了“贝尔模型”,得出了图4所示的旅游景区品牌形象模型图[5]:

何梅青(2008)《民族村寨旅游品牌建设探讨》一文中提出构建民族村寨旅游品牌的框架(如图5)[6]:

(三)旅游企业品牌模型

苏北春(2006)《略论旅行社管理中的品牌化经营战略》中提出从五个方面打造旅行社的品牌:(1)强化品牌的形象塑造;(2)加强品牌的全面管理;(3)重视品牌的不断创新;(4)开展品牌的立体营销;(5)加快品牌的体系建设 [7]。

孟庆洁(2007)《品牌旅游企业塑造之研究》中提出品牌旅游企业的塑造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1)定位(品牌旅游企业的塑造需要三位一体的定位:企业家定位、企业定位、企业市场定位);(2)品质管理(从组织机构、组织效率、流程再造、危机管理四个方面实现);(3)塑造企业文化[8]。

(四)城市旅游品牌模型

易佳莉(2009)《论旅游城市品牌的支撑体系及其建设》中对“旅游城市品牌支撑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得出如图6所示的结论[9]:

三、研究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1.从研究数量来看

2002年开始国内有学者研究旅游品牌模型的构建,从那以后这个方面的研究就一直没有间断,2007年是学者对旅游品牌构建研究比较集中的一年,许多新观点纷纷涌现。但是总的来说,关注这个领域的学者数量还比较少,论文的数量也较少;

2.从研究方法看

截至到目前,国内旅游品牌模型构建的研究方法还是以描述性为主,缺少案例研究、实证分析等方法。此外,对于模型构建的基础,大多数学者的选择都是从品牌模型修改而来,不少模型缺少旅游方面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

3.从研究内容看

对旅游景区品牌构建研究的学者很多,虽然学者之间对旅游景区品牌构建模型的看法各不相同,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共同的构成要素:旅游资源分析(文脉地脉分析)、品牌定位(形象定位)、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游客体验(认知度、知名度、满意度、美誉度)、品牌再定位(品牌提升或创新)、品牌传播、品牌维护与管理等。

(二)研究展望

从目前旅游品牌模型构建的研究现状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也还存在不少的不足,今后这个领域内的研究应当注意以下的问题:

1.由于旅游品牌对于旅游经营者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构建模型应当考虑模型的可操作性,模型构建完成后应当能够直接指导经营者品牌构建的全过程;

2.由于品牌是区别竞争对手的有力武器,因此在考虑构建模型时,应重视与竞争对手的比较;

3.由于品牌是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重视心理学角度的切入,准确地把握游客的心理才是旅游品牌构建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母泽亮.旅游目的地品牌系统建设研究[J].市场观察,2006(9) 14-15

[2]陶仕娟、张俊锋. 旅游地品牌竞争力浅析[J].科技信息,2007(32):172-192

[3]高静.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及品牌化:概念辨析与关系模型[J].旅游学刊,2009(2):25-29

[4]朱强华,张振超.旅游景区品牌管理模型研究[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6):27-31

[5]刘建才. 旅游景区品牌形象模型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21):1424-1425

[6]何梅青.民族村寨旅游品牌建设探讨[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5):69-71

[7]苏北春.略论旅行社管理中的品牌化经营战略[J]. 企业经济,2006(7):96-98

[8]孟庆洁.品牌旅游企业塑造之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7): 123-124

[9]易佳莉.论旅游城市品牌的支撑体系及其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09(9):150-151

品牌管理研究综述篇8

中图分类号:F2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1-0055-05

一、前言

近年来,市场的不断成熟和竞争的不断加剧导致了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出现,并表现出世界顶级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谋求共同控制资源和瓜分市场的格局,其特征是“强强联合,同业并购”。在以宝洁并购吉列为例的众多并购案例中,品牌整合的效果无疑是企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品牌给企业并购行为带来的经济学效应越来越显著。因此本文以企业并购过程为主线,创新性地运用品牌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宝洁并购吉列的案例,得出了可运用品牌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并购案例特征,为企业并购理论提供了新的分析角度。

二、品牌经济学与并购理论

(一)品牌经济学

品牌经济学是以经济学原理为基础,描述、解释品牌为何以及如何影响企业、个体的选择行为,并引导企业、个体进行更好的品牌发展的一门经济学分支。自2006年孙曰瑶、刘华军将品牌引入经济学框架以来,品牌经济学已经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孙曰瑶、刘华军在《品牌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指出,品牌(Brand)是与目标顾客达成了一种长期利益均衡,从而降低其选择成本的排他性品类符号。品牌经济学的品牌概念则是将商标与消费者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品类符号。品牌信用度(Brand Credit Degree)是通过品牌这个排他性的符号向目标顾客作出并做到某种品类承诺的程度。

根据品牌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当某个品牌成为单一品类的代言,即品牌信用度B=1时,该品牌商品的需求数量达到最大。因此,当某个品牌的品牌信用度提高后,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需求量也会增加,此时就会使得原来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同时,由于品牌信用度的提高是以品牌品类度的提高为前提的,即某个品牌所代表的品类越少,其品牌信用度越高。而随着品牌代表的品类数量的减少,该品牌的替代品则越少,进而使得该品牌商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变小,移动后的需求曲线的斜率比原来的需求曲线的斜率要大,移动后的需求曲线将更为陡峭(如图1)。

基础需求函数:Q=a-bp品牌修正需求函数:Q=a(1+B)-bBp

(二)企业并购理论

企业并购理论是企业理论、经济学以及公司财务理论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企业并购理论进展非常迅速。对企业并购的理论研究按照并购事件的先后顺序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并购动因研究、并购过程研究和并购效应研究。

由于企业并购动因的复杂性,从目前提出的各种理论看,还没有一种理论或模型能够高度概括经济生活中的企业并购现象。现阶段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效率理论、信息理论、问题和管理主义理论、过度自信假说、自由现金流量假说、市场势力理论、再分配理论等方面。效率理论虽然从经济学意义上对并购动因进行了解释,但该理论通常是指管理层业绩的提高或获得某种形式的协同效应。效率理论在解释企业并购的动机到底起因于何种意义上的协同效应和效率改进尚需深入讨论。本文认为基于品牌互补性的品牌协同效应,是企业进行并购的重要动因之一。

国内外针对并购过程的研究数量繁多,陈健(2005)等人对并购理论作出了较为全面的总结。Grossman和Hart(1980)提出了小股东的“搭便车”问题;Baron(1983),Giam marino和Heinkel(1986),Khanna(1987),Fishman(1988)等学者对多个收购者之间的出价竞争进行了分析;Kvle(1985)和Shleifer、Vishny(1986)对要约价格以及期望利润之间的关系作了解释;Bradlev、Desai和Kim(1988)通过实证研究对收购者是否获得被购企业的股份进行了研究。除此之外还有学者对被购公司的反并购策略作了研究。

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并购策略以及政府政策的选择、国外并购模式在国内的应用等方面。

国外对企业并购的效应分析,主要集中在并购完成后的企业效益和社会福利的变化上。陈健等人指出,Deneckere和Davidson(1985),Salant(1983)等学者对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下的并购效应进行了分析;Matsusake(1993)通过对最新一轮兼并浪潮的案例分析得出了不同类型企业并购之后利润获取的情况不同的结论。

黄桂萍(2010)指出,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并购给企业内部经济效益带来的影响及并购之后企业之间的财务整合、人员整合、文化整合等方面。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对企业内部绩效评价的方法选择、整合的模式选择等方面。

由此可以看出,基于品牌经济学对企业并购的整个过程进行深入分析、讨论的研究非常少。这主要是因为品牌经济学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理论体系和相关研究仍较少。此外,企业并购过程的复杂性和企业之间的差异性也导致无法对所有企业并购行为以一种统一的模式进行研究。基于此,本文选取宝洁并购吉列的经典案例,创新性地从品牌经济学视角对并购动因、并购过程、并购效益进行分析,提出观察并评价企业并购的新视角。

三、并购案例分析

(一)案例概述

2005年1月27日,宝洁与吉列双方公司董事会达成一致,签下了并购合同。根据合同,宝洁以约570亿美元的代价100%收购吉列,包括吉列旗下各种品牌产品和加工、技术以及设施在内的所有业务。并购完成后,吉列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总裁詹姆斯·基尔茨将加入宝洁董事会,任宝洁公司副董事长,负责吉列业务。

具体的操作方式是换股,以0.975股宝洁普通股换购1股吉列普通股。根据2005年1月27日的股市行情,宝洁纽约收盘价55.32美元,这相当于将吉列的股份定为每股53.94美元,而当天吉列股票的收盘价为每股45.85美元,上升幅度达到18%。同时为了降低交易的稀释效应,宝洁计划未来12—18个月回购大约180—220亿美元的股票。这样看来,这起并购对宝洁的财务影响相当于以60%的换股和40%的现金完成的。按照这两大公司2004年的营业额计算,合并后宝洁将取代联合利华,成为全球日用消费品业最大的公司。

(二)案例分析

根据品牌经济学基本理论,宝洁并购吉列的并购动因,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对品牌互补性的考虑。通过对并购双方产品结构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宝洁公司经营的产品品类有洗发护发用品、护肤美容品等8个产品大类,旗下品牌超过300个,而吉列公司是世界刀片和剃刀产品的最大生产商,同时也生产9种其他消费者产品,旗下品牌超过100个。

通过对二者的产品结构进行对比可以发现,虽然宝洁和吉列的产品覆盖面均较广,但二者品牌并未出现大范围的重叠现象,适合采用品牌互补性的概念进行分析。孙曰瑶(2005),任晓峰(2011)等人提出,品牌互补性,即在一定程度上接近“能力互补品牌联合”的概念。“能力互补品牌联合”是指两个强势品牌在能力上具有互补性,它们的合作并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集中各自的核心能力和优势来共同生产一个产品或提供一种服务。本文在能力互补品牌联合的定义基础上,将品牌互补的定义阐释为两个强势品牌基于品牌互补战略,在能力上、方向上具有互补性,企业可以通过品牌之间的联合,实现扩充产品线、扩大市场份额的目的。

阎艳阁(2010)指出,“品牌互补”战略在本质上是一种顾客价值战略,使企业自身赢得了更大的价值创造和竞争优势,是一种超越了零和竞争的战略思维。这种战略把影响品牌发育的消费市场因子、社会生态因子以及企业生态因子恰当地结合起来,发掘市场潜在需求,建立顾客忠诚,扩大顾客价值。宝洁公司应用品牌互补战略在为顾客提供新的利益的同时,也使企业自身赢得了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是一种全新的战略思维。

品牌经济学视角下企业的并购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的结果。在评价指标的选取方面,本文参考了陈健(2005)等人对国外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的理论综述,参照黄桂萍(2010),李梅泉(2010)等人对国内相关学者关于企业战略并购中的企业价值评估的文献综述,筛选了相关理论,综合考虑张维(2002),黄丽能(2006)的研究思路,建立了独特的绩效评价体系。童话(2006)从公司溢价并购着手,分析了溢价的理论来源和溢价定价模型,并对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通过不同溢价并购后财务指标变化情况,论证不同溢价并购后的目标公司的实际效果。本文参考了其选取的部分财务指标,如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稀释每股收益等,对不适合宝洁公司并购事实的指标予以剔除和调整。冯海涛(2010)认为,恰当选取财务指标可以科学地评价并购效果,应按照并购企业的不同目标选取恰当的财务指标。本文借鉴了他提出的基于经营协同效应和多战略整合目的的企业并购评价指标,结合宝洁公司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指标做了修正,最终得到了从经营业绩情况、资产营运能力情况、偿债能力改善情况出发的财务效应指标体系。

根据宝洁公司年报,得到了2002年度至2012年度的评价指标基本数据(如表1所示),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自2004年开始,宝洁公司的营业收入以超过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持续增长,收购吉列之后的2006年更是达到了20.23%的增长率。但是并购完成之后,其营业收入增长逐渐放缓,2009年首次出现了负增长,主要原因是受经济危机影响,各项业务皆出现了萎缩。另一方面,即使金融危机的影响巨大,宝洁公司仍一直保持两位数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体现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和成长性,而不断增长的稀释每股收益和普通股股利也体现了宝洁公司收购吉列公司之后卓越的盈利能力(如图2所示)。

稀释每股收益和普通股每股股利都在并购吉列之后的1—2年时间内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比如2006年每股收益增长了4%,达到每股2.64美元。尽管因为收购吉列造成股权稀释了8%~9%,但这个结果比宝洁在2005年10月完成对吉列收购后预计的值要低。所以有理由相信,并购吉列这一战略为企业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作出了贡献。

宝洁并购吉列之后,对全球范围内的销售渠道进行整合,在并购初期(2005—2008年)因新构建渠道尚处磨合阶段,相应的存货周转率下降调整,而之后的数据(2008—2012年)体现出渠道整合的长期效应,并保持在6次左右,说明并购后该公司的存货周转速度较快,流动性较强,偿债能力进一步提高,且表明存货的占用水平较低,存货积压不明显(如图3)。

宝洁公司十年来的流动比率大部分保持在75%~80%之间,处于中等水平。2005年流动比率比之前突减,主要是因为2005年对吉列公司的收购支出了大量现金流;2005年并购吉列之后,流动比率大幅增长,达到了120%,主要是由于吉列公司流动资产数额较大,流动负债规模适中。在以后年度,随着各项业务整合的逐步完成,流动比率逐渐恢复到并购前水平,并趋于稳定(如图4)。

2006年之后的资产负债率有了明显下降,从0.6降至0.4左右,之后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主要原因是并购吉列之后的资产大幅增加导致了比率降低,说明宝洁公司拥有较稳定的短期偿债能力。

宝洁公司的品牌营销策略也可通过品牌经济学理论作出合理分析。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乃至世界市场对于宝洁产品的认可度都极高,因此消费者在进行选择时的选择成本几近为零。在考虑品牌选择因素的需求曲线刻画下,宝洁公司能够获得同等程度下更高的消费支持,进而获取更高的营业利润。并购吉列之后,吉列公司原有的重视消费群体并未产生巨大变化,由此带来的消费者认可度会进一步提升,从而导致其品牌效用度的进一步提高,最终会使宝洁公司持续保持零选择成本,获得更高的消费支持。

由于品牌效用度评价中的市场评价、企业形象等指标的不可计量性,本文根据刘丽芳(2013),钱海波(2006)等人的观点,结合案例实际,选取了商标、专利及技术、客户关系等重要的无形资产,反映并购给宝洁带来的市场方面的影响。

由表2可以发现,并购吉列之后,宝洁的商标、专利、技术等品牌的核心组成要素都有了大幅度提升。并购第一年后,其商标价值增幅达到174%,专利技术增幅达到639%,客户关系价值变为原来的6.5倍多,之后一直维持相对稳定。这些数字充分体现了并购吉列公司对宝洁公司品牌、市场等各方面的显著提升,也对上述基于品牌信用度的评价理论作出了有力的支撑。

四、结论

宝洁公司并购吉列公司的并购动因、并购过程、并购效应等并购过程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运用品牌经济学理论作出合理解释,并可根据实际情况推广至同类企业类似的并购案例分析。本文认为,适合采用品牌经济学分析角度的并购案例一般具有如下特征:

并购发生在集中度较高的市场中,这是因为此类市场的产品需求量与品牌形象正相关关系更加显著,并且以同行业企业并购为主,由于资源在不同行业之间的转移成本较高,因此品牌整合较适合于同行业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本身更倾向于以品牌整合为主要目标,通过并购可增强品牌之间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并购双方均是以品牌价值作为经营支撑的企业且具有明显的品牌互补性,即双方企业的品牌所覆盖的产品类型、目标市场重叠度低,且品牌的发展战略、品牌定位不同,并购双方适合走品牌整合之路。

【参考文献】

[1] 孙曰瑶,刘华军.品牌经济学原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 陈健,席酉民,郭菊娥.国外并购绩效评价方法研究综述[J].当代经济科学,2005(5):85-99.

[3] 黄桂萍,姜艳.企业战略并购中企业价值评估的国内研究综述[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8):111-113.

[4] 孙曰瑶.品牌经济学的任务、对象和若干基本问题[J].宁夏社会科学,2005(11):38-44.

[5] 任晓峰.品牌生态因子与企业“品牌互补”战略[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5):82-84.

[6] 阎艳阁.企业并购后的品牌资源整合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12):73-74.

[7] 李梅泉.国内外企业并购研究文献综述[J].时代金融,2011(6):28,45.

[8] 张维,齐安甜.企业并购理论研究评述[J].南开管理评论,2002(2):21-26.

[9] 黄丽能.美国企业并购的历史变迁与启示[J].经济师,2006(2):91-93.

[10] 童话.溢价并购若干财务指标分析[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品牌管理研究综述篇9

中图分类号:F273.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02

一、前言

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家对基础网络设施的持续投入和政策的支持(例如“村村通”)政策,据通信企业协会提供,2004-2013年,我国政府累计投入870亿元,为11.1万个乡镇和行政村开通宽带,通宽带行政村比重分别达91%。全国乡镇开展信息下乡活动覆盖率达到85%,建成乡镇、村信息服务站点共计33.8万个,建设了“农信通”、“信息田园”、“金农通”等全国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工信部)。而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以前对上网的基本需求,而是希望有用户体验更好的产品出现。这就促使厂商对只能硬件不断更新和对电子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增加。

二、文献回顾

1.品牌形象

自从20世纪50年代品牌形象观点的提出以来,品牌形象一直是企业和学者们广泛关注的焦点,也是在营销领域更是一个重要的热门课题,更是消费者行为学研究课题的重要观点。品牌形象的概念最早是由Gardner 和 Levy提出的,他们的观点是品牌形象对消费者购买意向有着非常大的作用。而品牌形象概念的提出也是基于当时的经济背景。由于当时社会生产的产品高度同质化,所以“品牌”的意义也就更为重要。而在提出品牌的概念之后,同质化的问题也得到的很大程度上的解决。而正是由于品牌形象的作用,使得品牌形象的观念深入人心。而在随后的60多年里,品牌形象的研究得到的很大的发展。但是正如当今管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一样,其基本概念并没有得到同意。

王长征和寿志刚在通过对国内外不同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总结,从而整理出品牌形象概念的不同定义。按照从广义到狭义的顺序,可以总结为以下四种类型:强调心理要素,强调意义,强调自我意义,强调个性。

(1)强调心理要素

强调消费者心理要素来定义产品形象的概念的方法在研究中一直是主流的方法。这类的研究者更多的使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术语对品牌形象进行定义,更多的强调消费者的心理反应。而到了90年代,更多的学者认为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于某种品牌的想象或感知的记忆。而这类观点对于很多成熟的品牌来说消费者产生的想象的内容或层次更加丰富,因此这类定义的含义最广。

(2)强调意义

有些研究者在研究产品形象的定义时更多关注消费者赋予产品的意义。这些研究学者(Kdler, Aaker(1992)和Dobni,Zinkhan (1990))认为,相同产品的不同品牌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有着不同的意义,而这些意义可以区分各个品牌。

(3)强调自我意义

Levy , Cova , 和 Wattanasuwan 更加关注消费者在自我构建中寻找的自我意义。他们认为,在消费者把某些商品作为象征物来进行消费时,他们所需要的不是该产品或品牌的功能,而是寻求它们的无形的文化或者象征意义的物化产物。所以, 在这种的消费的情况下,消费者所追求的并不是常见的意义 ,而是一种社会心理学家所提到的“自我意义”。Bearden和Etzel在对品牌形象进行定义时更加关注消费者的自我意义。他们认为,消费者之所以喜爱某种产品或品牌,是因为该品牌能够强化其自我形象。不同的学者对自我意义的概念的理解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认为品牌和消费者的自我形象有联系。

(4)强调个性意义

学者们通常都认为品牌具有一些类似于人的特性或个性,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品牌形象跟个性或人格形象完全相同。Aaker运用人格心理学“大五”结构提出了品牌个性的理论。他认为品牌个性就是与某种品牌相联系的人的个性特征。

2.电子服务质量

对服务质量的开创性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初是由北欧学者进行研究。Gronroos在1982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首次提出顾客感知服务质量这一概念,并建立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即服务质量是服务使用者的主观概念,它取决于顾客期望的服务质量与其实际体验的服务水平之差,同时这个差距还受到顾客之前的服务体验的影响,这一观点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Gronroos在1983将服务质量分为技术质量与功能质量两个部分,技术质量指服务结果,即顾客经过服务过程后得到的可以客观衡量的实质内容:功能质量指顾客是如何得到服盏模包括服务人员的行为举止、礼貌程度及积极程度等。之后,Groiroos提出了改进的总体感知服务质量模型,顾客实际感知的服务质量决定于期望服务质量和实际接受的服务质量,企业的实际形象也决定于此。如图1所示。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网民的人数急剧上升,尤其是最近年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战略的提出,网络购物越来越普遍。它与传统的服务质量的结合的产物――电子服务e-service便出现了。但研究还是很有局限性,甚至对 e- SQ 本身的定义也很含糊和摸棱,直到 Zeithaml 和 Malhotra ( 2000) 在研究中将前面两种研究综合起来,并且第一次正式给 e- SQ 下的定义,认为 “e- SQ 是指网站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和有效的服务,以促进消费者选择、购买和递送产品与服务。”

而最广为接受的是PZM提出的关于电子服务质量的概念,此概念是基于网站的视角:网站能够让顾客完成购买产品或服务、支付和配送产品和服务的效度。此概念包括了顾客网购的全过程:售前,售中,售后。GtSnroos认为,电子服务应该包含功能维度和技术维度。Santos认为,电子服务是顾客对于服务传递质量的总体评价。Rowley认为电子服务质量要包含服务传递、顾客响应和信息的传递。

三、电子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关系文献总结

1.服务质量与品牌形象的关系

Aaker曾经提出品牌资产的“五星模型”,其中的感知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品牌形象。后来在她编著的一本书中,详细的描述了感知质量对品牌形象的重要作用。从而认为,感知模型是品牌质量的前因变量。具体模型如下图所示。

Sethuraman在1997年的通过研究证明了消费者愿意为民族品牌支付更高溢价的原因。消费者对于服务的感知质量解释了强大的品牌可以提高顾客购买意向的理论。

Selnes研究发现企业的服务质量对企业的品牌声誉(或者是顾客对品牌的整体评价或企业品牌形象)有着显著的正面影响作用。Da Silva 等运用 SERVQUAL量表,实证分析了书店的品牌属性,其中有商店的环境、产品属性、T工与顾客的互动等,与品牌形象的关系。研究发现,商店的环境、产品属性和员工与顾客的互动对企业品牌形象有显著的正面影响。国内学者乔梁(2009)在对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进行了研究,证明了保险公司服务质量与公司品牌形象有正相关性。

2.品牌形象和顾客满意的关系

ASC Ehrenberg研究发现,老用户、当前用户和未使用者对品牌形象存在明显感知差异,进而可以推断出品牌形象对产品的购买会产生潜在的影响。Bloelner通过研究商店形象和顾客忠诚的关系,提出商店形象对顾客满意的具有正向作用。Kandampully 通过更为精细的研究,提出了酒店形象管理与顾客满意显著相关。国内学者王广富认为品牌声望对顾客满意度有着正向的影响。陆奇斌证实了品牌形象对顾客满意的显著相关关系。汪旭晖根据大型综合超市的相关实证研究,认为店铺形象与顾客满意有显著的正向关系。Rita 通过研究商店品牌形象与顾客满意的关系,提出店铺的品牌形象对顾客满意具有作用。而Bill 和Chua通过研究认为酒店的品牌形象对顾客满意度有预警作用。

3.顾客满意对顾客重购的影响

陆奇斌认为顾客满意度是影响顾客重复购买意向的重要因素 ,所以企业应从各个环节出发致力于提高顾客满意度,从而提高顾客的重复购买意向。同时Oliver and Swan认为,顾客满意对顾客重复购买意向有正面作用。Torwa提出,当顾客感知比预期水平低时,顾客满意度较低,重复购买意向也就较低。Michael提出顾客在消费某种服务前后会衡量服务的预期质量和实际质量,当实际质量比于预期质量低时,顾客满意度会下降,从而导致降低重复购买意向。Parasuraman研究得出顾客满意不仅会促进了消费者重购意向,还会增加了顾客对产品和服务的良好口碑宣传意向的结论。陈明亮以社会心理学理论为依据,构建了中国IT分销行业重购意愿的理论模型,得出顾客满意、客户认知价值和转移成本是重购意向前因变量的结论。Anna and Daniel通过研究认为在酒店业中,酒店处理消费者投诉时机和质量对顾客满意度和重复购买的意向有重大影响。

史有春认为应该把顾客满意因素归入到影响消费者重复购买因素的理论模型之中。同时分别在耐用品和服务业的验证中,提出了顾客满意对重复购买意向具有显著影响。Parasuraman 和Lee基于电子商务的研究,提出了电商企业的顾客满意度对顾客行为意向有积极的正向作用。

四、总结

通过以上回顾以前的文献可以看出,服务质量会对品牌形象产生积极的正向影响作用。而良好的品牌形象又会提高顾客满意度。顾客满意度的提高又会增加消费者的重购意向。而电子服务作为一种特殊化的服务质量也具有相关的作用。所以,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管理建议,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来提高品牌形象,进而提高顾客满意度,最后达到提高消费者重购的目的。而电商行业的企业,由于电子服务也是服务,所以也要注重电子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范秀成,陈洁.品牌形象综合测评模型及其应用.南开学报,2002(03): 65-71.

[2]倪庆萍.以顾客为导向的电子商务网站服务质量模型研究.上海应用技术学报,2011,11(1):60-63.

[3]肖琨.基于 SaaS 模式的电子服务质量决定因素实证研究.科技创业月刊,2010,(10):76-78.

品牌管理研究综述篇10

1 引言

旅游企业的良性发展不仅需要策划、规划和开发出高质量的旅游产品,以获取广阔的旅游市场,还需要科学高效的管理,以能获取较高的市场利润。然而,美国《危机管理》一书的作者菲特普科?特勒曾对财富500强的高层人士进行了一次调查,高达80%的被访者认为,现代企业不可避免地要面临危机。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指出,美国统计有85%的企业,在危机发生一年后就倒闭或从市场消失。为什么有这么多企业无法度过危机的考验呢?这与许多公司高层对危机管理持有敬而远之的态度密切相关[1]。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品牌是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一旦企业出现经营危机,品牌往往首当其冲。品牌危机一旦发生,如失去控制,往往导致危机扩散引发连锁反应,甚至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品牌危机扩散会对企业造成如图 1所示的影响,因品牌危机而导致企业失败的例子在我国为数不少[2]。例如,百年豫菜老店“又一新”就曾经因为开封老城区的一些单位陆续西迁,再加上鼓楼街改单行道、门前无停车场等因素的制约出现危机,而又因其缺乏品牌危机而最终导致品牌严重“缩水”。 对于市场风险较大的旅游企业来说,危机更是无处不在。所以,我们亟待对旅游企业品牌危机进行研究,这对于探索更为科学的管理之道具有重要意义。

图 1

2 国内外旅游企业品牌危机管理的研究现状简述

在危机管理实践中,发达国家已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3]。国外也有学者对于营销危机中的品牌问题进行了部分描述[4][5]。我国对于旅游企业危机管理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有一部分研究虽然涉及到危机预警和危机管理系统,但尚未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危机管理体系。

综合来看,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内关于“旅游企业品牌危机”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旅游企业危机”和“旅游企业品牌”等相关专题研究。这些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旅游企业品牌危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不过,关于旅游企业品牌危机还是一个尚未有人研究的专题,而且至今尚无科学与系统地介绍和论述,有些观点和研究视角也有失偏颇,缺乏系统性与规范性。

3 开封市旅游企业品牌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依据上述旅游企业品牌危机的基本概念和产生原理,对开封旅游企业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从而得到了一批十分有价值的数据。本文借助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开封市30余家旅游企业的管理层进行了危机品牌管理调查,包括22家酒店(5星级酒店2家,4星级酒店2家,3星级酒店3家,经济型酒店15家)、6家旅游景区、5家旅行社和2家其他旅游企业。调查结果发现如下:

3.1 品牌危机管理机构不完善,缺乏管理人才

开封市大部分旅游企业采取了品牌危机管理措施,如对员工进行品牌危机意识教育,建立相应的品牌危机管理制度及品牌危机应急和善后处理方案等。但由调查结果可知,有63%的企业并未通过建立品牌危机管理机构及储备和培养专业的品牌危机管理人才进行品牌危机管理。因此,为保障品牌危机管理实施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必须进一步完善企业品牌危机管理机构,加强相关管理人才的培养。

3.2 对品牌危机后形象恢复不够重视

企业形象在品牌危机过后能否再次被社会各界和公众舆论理解和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身的主观努力。然而在调查中有50%以上的旅游企业尤其是景区和低星级酒店未做这方面工作。多数认为自己的力量是有限的,应该由政府和旅游相关部门出面宣传,以恢复旅游企业形象。

4 开封市旅游企业品牌危机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只要有竞争,就存在品牌危机;只要不提高经营管理理念,就存在品牌危机;只要不注重旅游基础建设及服务设施的改进与完善,就存在品牌危机;只要从业人员不能从大局和长远利益考虑出发,而短视地追求暂时利益最大化,就存在品牌危机。可以说品牌危机在我国旅游企业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是无处不在。但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完全可以找到有效的措施与方法来舒缓与解除品牌危机。

4.1 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及业务能力培训与考核

提高服务质量,减缓竞争品牌危机,要从与消费者面对面的从业人员做起。特别对于旅行社而言,要提高导游队伍的综合素质,是我们解决问题的核心所在。此外,用人文关怀来实现制度管理的目标,采用人性化和制度化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可能要比单纯的制度管理的效果好得多。可以通过对员工进行不定期的业务培训及考核,并与个人工资、奖金、奖励相挂钩的手段来促进员工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可减少因旅游服务质量而出现的品牌危机。

品牌管理研究综述篇11

一、引言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谢尔顿(sheldon)于1924年提出来的。“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社会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首先在西方世界发起,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已经扩展到全球范围,对中国企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2008年被称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元年”,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后,民间自发的大规模善举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众多企业也纷纷捐款。不同的企业对捐赠的反应不同,我们对不同企业的品牌形象也可能有不同认识,也可能进而影响我们的购买意向。那么,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品牌形象及购买意向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二、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在注重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今天,只有当企业遵守了基于道义的社会责任,它才可能赢得社会的认同,提高品牌的声誉,博得顾客的信任,成为顾客优先选择的对象,提升企业的营销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一些研究认为,csr整体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企业的公众形象和品牌形象,消费者愿意为优秀企业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而低csr水平会导致较低的甚至负面的企业形象,从而导致消费者只愿以较低的价格来购买该产品(mohr&webb,2005)。

根据以上论述,提出如下假设:h1: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形象正相关;h2:品牌形象对购买意向正相关。

mohr、webb(2005)研究了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负责任的行为会正向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评价和购买意向;较低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会大大削弱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企业社会责任和价格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folkes、kamins(1999)研究发现,当企业采用不道德的雇佣政策(如雇佣童工)时,无论产品本身质量如何,消费者对公司的印象仍是负面的。

因此,提出h3:企业社会责任对购买意向正相关。

我们初步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正面影响品牌形象,品牌形象对购买意向有正面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对购买意向有正面影响,那么,将三个变量综合考虑,品牌形象的中介效应是否显著,因此,提出第四个假设:h4:品牌形象在企业社会责任与购买意向中起中介作用。

根据以上理论阐述和假设,我们构建如下模型,如图1所示。

三、研究方法

(一)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很多,如企业社会责任之父,bowen(1953)认为:企业界的义务是追求所有符合社会价值观与满足社会的所有活动。werhane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具有的那种超出其业主或股东狭隘责任观念之外的替整个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由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wbcsd)邀集六十个企业界及非企业界意见团体,给csr的定义是:企业承诺持续遵守道德规范,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并且改善员工及其家庭、当地整体社区、社会的生活品质。另外,戴维斯和布洛姆斯特斯、mcguire等人对此也有论述。

steiner(1980)和gallo(1980)把csr分为内在社会责任和外在社会责任;schwartz&carroll(2003)将csr划为经济、法律和道德三个领域,国内一些学者也有类似的观点。目前被学术界广为采用的是csr四层次模型(carroll,1979,1991),即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本文采用这四个维度。

品牌形象在营销领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点很早就达成了共识(garner等,1955)。品牌形象的总括、象征意义和个性三学派据其不同定义在测量上都进行了实证研究。可分为两类:一是具体测量,在产品类别基础上,测量品牌形象的维度;二是抽象测量,主要是通过测量品牌联想来比较跨产品维度的品牌形象。本文采用功能形象(functionalimage)、品牌形象(brandimage)和声誉(reputation)三个维度进行测量。

购买意愿即消费者愿意采取特定购买行为的机率高低。mullet认为消费者对某一产品或品牌的态度,加上外在因素的作用,构成消费者的购买意愿。dodds等认为购买意愿指消费者购买某种特定产品的主观概率或可能性,也有学者认为购买意愿就是消费者对特定商品的购买计划。我国学者朱智贤则认为购买意愿是消费者买到适合自己某种需要的商品的心理顾问,是消费心理的表现,是购买行为的前奏。

(二)问卷设计

问卷采用组间设计,分别描述了a、b两个企业,他们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不一样。调查时,让不同的被调查者阅读不同材料选择答题。本问卷均采用李克特七级量表。

(三)抽样方法和样本描述

为保证研究结果的普遍适用性,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8份,回收118份,有效问卷108份,样本状况如,表1所示:

四、数据分析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形象和购买意向的cronbach’s alpha值分别为:0.8331、0.8872、0.8282,都大于0.7,总体信度达0.9195,也大于0.7,本问卷的信度良好,信度通过检验。经检验,效度较好,由于采用的是成熟量表,也可以不进行效度检验。

三个变量中,只有品牌形象符合正态分布,企业社会责任和购买意向不符合正态分布,所以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表2所示。

在0.01水平显著相关,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形象呈正相关;品牌形象和购买意愿呈正相关;企业社会责任和购买意愿呈正相关。所以假设1、假设2和假设3得到验证。

散点图显示: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形象和购买意向三个变量之间均是线性关系,方差检验显示,回归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较好。

经检验,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形象回归,标准化的回归系数为0.358,且显著(p<0.05)。回归方程1为:品牌形象=0.358企业社会责任。购买意向与企业社会责任回归,标准化的回归系数为0.481,且显著(p<0.05)。回归方程2为:购买意向=0.481企业社会责任。购买意向与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形象回归,如表3所示。

经检验,vif=1.147,方差检验显示,回归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较好,不存在多重共线性,dw值为1.947,残差不存在自相关。标准化的回归系数为0.288和0.537,且显著(p<0.05)。回归方程3为:购买意向=0.288企业社会责任+0.537品牌形象

综上所述,0.288比0.481小,但仍然显著,所以品牌形象是企业社会责任和购买意向之间的部分中介。

五、结论与启示

品牌形象是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和购买意愿的部分中介,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用重大,可以直接带来品牌形象的提升和购买意愿的增强;同时,品牌形象的改善有利于促使顾客购买意愿的产生。

从研究的结论来看,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具备企业的责任意识、品牌意识,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塑造正面的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社会和消费者的认可,获得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赢。

品牌形象在企业社会责任和购买意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所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履行社会责任增强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同时,也要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增强品牌形象,以此增强消费者购买意愿。

六、研究不足与方向

从样本描述来看,只在安徽省范围内,所选择的几个区域是不是很有代表性,区域性的差异是不是显著影响人们的认识和研究的结果。

本研究把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形象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四个维度和品牌形象的三个维度以及购买意向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也是象整体关系一样,是否存在某一个维度的影响不显著。

如果把品牌资产和购买行为等变量考虑在内,结果会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建峰.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塑造[j].企业经济,2008(10).

2、翟久梅.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形象[j].经济观察,2008(4).

3、刘凤军,杨崴等.中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9(12).

4、祝晓路.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营销竞争力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9(2).

5、周祖城,张漪杰.企业社会责任相对水平与消费者购买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9).

6、方桂荣.论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8).

品牌管理研究综述篇12

一、引言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谢尔顿(Sheldon)于1924年提出来的。“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种社会运动,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首先在西方世界发起,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已经扩展到全球范围,对中国企业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2008年被称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元年”,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后,民间自发的大规模善举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众多企业也纷纷捐款。不同的企业对捐赠的反应不同,我们对不同企业的品牌形象也可能有不同认识,也可能进而影响我们的购买意向。那么,企业的社会责任与品牌形象及购买意向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二、研究假设与理论模型

在注重企业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今天,只有当企业遵守了基于道义的社会责任,它才可能赢得社会的认同,提高品牌的声誉,博得顾客的信任,成为顾客优先选择的对象,提升企业的营销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一些研究认为,CSR整体水平的高低会影响企业的公众形象和品牌形象,消费者愿意为优秀企业的产品支付更高的价格,而低CSR水平会导致较低的甚至负面的企业形象,从而导致消费者只愿以较低的价格来购买该产品(Mohr&Webb,2005)。

根据以上论述,提出如下假设:H1:企业社会责任对品牌形象正相关;H2:品牌形象对购买意向正相关。

Mohr、Webb(2005)研究了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负责任的行为会正向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评价和购买意向;较低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会大大削弱消费者的购买意向;企业社会责任和价格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向。Folkes、Kamins(1999)研究发现,当企业采用不道德的雇佣政策(如雇佣童工)时,无论产品本身质量如何,消费者对公司的印象仍是负面的。

因此,提出H3:企业社会责任对购买意向正相关。

我们初步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正面影响品牌形象,品牌形象对购买意向有正面影响,企业社会责任对购买意向有正面影响,那么,将三个变量综合考虑,品牌形象的中介效应是否显著,因此,提出第四个假设:H4:品牌形象在企业社会责任与购买意向中起中介作用。

根据以上理论阐述和假设,我们构建如下模型,如图1所示。

三、研究方法

(一)变量的定义与测量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很多,如企业社会责任之父,Bowen(1953)认为:企业界的义务是追求所有符合社会价值观与满足社会的所有活动。Werhane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具有的那种超出其业主或股东狭隘责任观念之外的替整个社会所应承担的责任。由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WBCSD)邀集六十个企业界及非企业界意见团体,给CSR的定义是:企业承诺持续遵守道德规范,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并且改善员工及其家庭、当地整体社区、社会的生活品质。另外,戴维斯和布洛姆斯特斯、McGuire等人对此也有论述。

Steiner(1980)和Gallo(1980)把CSR分为内在社会责任和外在社会责任;Schwartz&Carroll(2003)将CSR划为经济、法律和道德三个领域,国内一些学者也有类似的观点。目前被学术界广为采用的是CSR四层次模型(Carroll,1979,1991),即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本文采用这四个维度。

品牌形象在营销领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这一点很早就达成了共识(Garner等,1955)。品牌形象的总括、象征意义和个性三学派据其不同定义在测量上都进行了实证研究。可分为两类:一是具体测量,在产品类别基础上,测量品牌形象的维度;二是抽象测量,主要是通过测量品牌联想来比较跨产品维度的品牌形象。本文采用功能形象(functionalimage)、品牌形象(brandimage)和声誉(reputation)三个维度进行测量。

购买意愿即消费者愿意采取特定购买行为的机率高低。Mullet认为消费者对某一产品或品牌的态度,加上外在因素的作用,构成消费者的购买意愿。Dodds等认为购买意愿指消费者购买某种特定产品的主观概率或可能性,也有学者认为购买意愿就是消费者对特定商品的购买计划。我国学者朱智贤则认为购买意愿是消费者买到适合自己某种需要的商品的心理顾问,是消费心理的表现,是购买行为的前奏。

(二)问卷设计

问卷采用组间设计,分别描述了A、B两个企业,他们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不一样。调查时,让不同的被调查者阅读不同材料选择答题。本问卷均采用李克特七级量表。

(三)抽样方法和样本描述

为保证研究结果的普遍适用性,采用了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8份,回收118份,有效问卷108份,样本状况如,表1所示:

四、数据分析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形象和购买意向的Cronbach’s Alpha值分别为:0.8331、0.8872、0.8282,都大于0.7,总体信度达0.9195,也大于0.7,本问卷的信度良好,信度通过检验。经检验,效度较好,由于采用的是成熟量表,也可以不进行效度检验。

三个变量中,只有品牌形象符合正态分布,企业社会责任和购买意向不符合正态分布,所以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三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表2所示。

在0.01水平显著相关,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形象呈正相关;品牌形象和购买意愿呈正相关;企业社会责任和购买意愿呈正相关。所以假设1、假设2和假设3得到验证。

散点图显示: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形象和购买意向三个变量之间均是线性关系,方差检验显示,回归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较好。

经检验,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形象回归,标准化的回归系数为0.358,且显著(P

经检验,VIF=1.147,方差检验显示,回归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较好,不存在多重共线性,DW值为1.947,残差不存在自相关。标准化的回归系数为0.288和0.537,且显著(P

综上所述,0.288比0.481小,但仍然显著,所以品牌形象是企业社会责任和购买意向之间的部分中介。

五、结论与启示

品牌形象是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和购买意愿的部分中介,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用重大,可以直接带来品牌形象的提升和购买意愿的增强;同时,品牌形象的改善有利于促使顾客购买意愿的产生。

从研究的结论来看,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应该具备企业的责任意识、品牌意识,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塑造正面的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社会和消费者的认可,获得企业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双赢。

品牌形象在企业社会责任和购买意向之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所以,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履行社会责任增强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同时,也要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增强品牌形象,以此增强消费者购买意愿。

六、研究不足与方向

从样本描述来看,只在安徽省范围内,所选择的几个区域是不是很有代表性,区域性的差异是不是显著影响人们的认识和研究的结果。

本研究把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形象都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企业社会责任的四个维度和品牌形象的三个维度以及购买意向之间的关系是不是也是象整体关系一样,是否存在某一个维度的影响不显著。

如果把品牌资产和购买行为等变量考虑在内,结果会是什么,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郑建峰.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塑造[J].企业经济,2008(10).

2、翟久梅.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形象[J].经济观察,2008(4).

3、刘凤军,杨崴等.中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09(12).

4、祝晓路.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营销竞争力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9(2).

5、周祖城,张漪杰.企业社会责任相对水平与消费者购买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9).

6、方桂荣.论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8).

7、高辉.品牌形象理论和实证研究述评[J].现代管理科学,2007(1).

8、张宇红.企业形象与品牌形象的关系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07(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