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与建议合集12篇

时间:2023-06-07 09:04:15

教学反思与建议

教学反思与建议篇1

摘要: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其培养的学生既有当代大学生的共性,又有比较鲜明的个性。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在教学上面临着一些特有的困惑和难题。文章对独立学院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反思,提出几点相关的教学建议: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师角色;尝试分级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授人以渔,突出能力的培养;提高专业水平,丰富教学方式。

关键词:独立学院; 公共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11703三本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在办学机制上的创新,1999年至今,在全国各地发展十分迅速。该类院校既有别于其母体学校——普通高校,又不同于一般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新生事物,独立学院的发展没有现成经验可循,在逐步完善和成熟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问题和挑战”[1]。因此独立学院在学校定位、师资特点以及学生层次上均享有一定的特殊性。据此,在大学英语教学的设计上应该借鉴其他层次院校一些可取的教学模式,并根据自身特点量体裁衣,找到一条最佳的教学道路,达到教学资源合理运用、学生智力和技能综合发展的目的。

笔者在总结几年来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对该层次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反思,提出若干独立院校外语教学的建议。

一、独立学院学生和英语教师的特点

(一)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独立学院的学生存在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如学习目的性较弱,难以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缺乏持之以恒和刻苦钻研精神,学习自觉性较差,时刻需要教师的监督和管理。然而,他们大多思维活跃,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对课堂之外的事物比较感兴趣,动手能力强。

独立学院的学生在尊敬师长,处理人际关系,承受压力,理解、关心他人,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学习之外的其他方面表现良好,给教师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他们热衷于关注社会的边缘及弱势群体,并用实际行动给予关怀,为社会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

(二)独立学院英语教师特点

独立学院发展的时机及其独特的办学模式使专职教师普遍年轻化,大多数教师“对于自身专业发展的目的与途径并不了解,也未能预测专业发展的空间”[2]。由于学校的办学规模较大,专业设置宽泛,英语教师的大学英语授课任务颇为繁重。由此,他们少有精力去进修深造或者搞科研,不利于自身能力的提升。此外,大学英语采取专业内合班教学的方式,一名教师反复多次教授同一科目,久而久之容易失去对教材的新鲜感和热情度,不利于教学的反馈创新。

二、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任务与教学方式的失衡

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部分存在偏科现象,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难以在一堂课上照顾到所有层次的学生。多数教师为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采取“满堂灌”的方法,逐字逐句地翻译课本内容,让学生被动接受作者的语言和观点。这样机械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难以接受作者所传达的文化教育精神。如此一来,没有平衡好教学任务与教学方式二者间的关系,逐渐失去了教学的乐趣。

(二)英语过级与英语能力的误解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任仙仙,等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思与建议

独立学院的学生知道大学英语四、六级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不了解四、六级与英语能力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习得过程,不能直接快捷地通过课堂传授所有的语言机制。而学生急于求成,希望找到一条应付考试的捷径,这样的想法很容易让他们质疑大学英语教育的本质。由此,他们不愿意加入“毫无实际意义”的英语课堂,英语能力得不到提高,导致英语过级率偏低。

三、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几点建议

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要想取得长足的发展,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试验,得出适宜的教学方法作用于教学。在总结独立学院的学生与教师的特点及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之后,基于个人几年来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一)转变教学思想,调整教师角色

大学英语不是四、六级过关率和期末考试通过率,而是学生语言学习重要的一环,是夯实与拓展语言能力的最佳时期。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长远发展出发,以学生语言能力培养为立足点,根据学生的知识构成和学习特点安排教学。

首先,引导学生对大学英语的正确认识,对基础薄弱、缺乏信心的学生要多鼓励,课后配合适当的辅助练习帮助并督促他们学习。要使之明白,学好英语不是为了达到社会的要求和家长的期望,而是自身文化修养和外文阅读、交流的重要手段。英语教师不仅仅要传播知识,更要培养与学生的感情,洞察学生的心理活动,加强学生自信心,最后帮助学生自愿学好英语。在独立学院,许多英语教师都有这样的教学体会:以情动人、以情教人的教学方式收效显著。

其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摒弃以教师的授课内容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发掘学生优势,调整教师的授课方式,及时补充他们欠缺的语法知识和文化储备,找到适合具体班级的学习方式,努力指导和监督学生的学习。比如,土木工程和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思维比较严密,对固定知识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可以先加强他们对词汇、短语以及对语法的掌握,再上升到对整篇文章的把握;人文和艺术专业的学生思维发散能力强,可以让他们从文章的宏观整体布局出发,逐步发掘主题,最后落实到具体的词汇语法学习。在实际教学中,这样的方法顺应了不同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尝试分级教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英语水平差异的问题,为更全面地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尝试其他本科学校实行的分级教学办法[3]。在学生入学时,运用较科学的分级试题,按学生的英语水平分为a班和b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特点,制定有差别的教学目标,让他们在进步中获得学习的自信。同时,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对分级教学的看法,消除歧视或骄傲情绪,根据期末考试成绩动态调整英语a班b班学生人数。

此外,需合理地选择分级教学的教材。a班的学生基础较扎实,词汇语法掌握程度和阅读能力较好,可以选择听说材料多、阅读量大、读写要求较高的教材;b班的学生最重要的是加强基础知识,培养一定的听说能力,可以选择体裁新颖、句子篇章工整、文章难易程度适中的教材。在独立学院中较少应用此种教学模式,但此教学模式以学生语言水平为基准,目的性较强,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授人以渔,突出能力的培养

“授人以渔”是一项重要的教学理念,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师也需践行。学生在中学阶段通常以死记硬背的方式被动地接受词汇、短语和语法知识,很少明白语言的内在机制和规律。进入大学,他们对这门语言的认识应该上升到新的层次,这就要求教师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地讲授其核心和本质内容,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要领,举一反三。例如:学生在高中已具备了4 000左右的词汇量,大多以机械记忆的方式获取。大学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根据词根、词缀等的组合变化规律来教授学生记单词的方法,不断提高他们对词汇的认识深度。实践证明,当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单词记忆法之后,更积极地投入学习,也有利于其他英语知识的学习。

能力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标。语言不仅仅是词汇、语法、句式的简单组合,而是在这些基础之上的一个综合运用。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听说读写技能,那么对这门语言的学习无疑是失败的。他们走出校门以后,如果长时间没有接触这门语言,那么相关的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因此,仅仅凭借应付考试的零星知识点学习,不足以培养真正的语言运用者。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对语言能力的综合训练,拒绝“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现象。

(四)提高专业水平和丰富教学方式

教师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成果,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独立学院的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水平有别于本科院校而放弃对自身能力提高的追求。在教学之余,应积极准备科研活动,踊跃参加进修活动。唯有严格要求自己,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带领学生进步。

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英语教学者更应适时调整教学方式,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增加他们对外语学

的兴趣。首先,熟悉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合理运用图像、音频、视频等手段组织和安排课堂内容,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其次,适时安排学生以对话、朗诵、短剧和电影配音的方式来练习英语,配合奖赏制度,激发学习动力。再次,把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传达学以致用的信息,加强他们对英语实用性的理解。如“人类与自然灾害”这一话题,针对土木建筑系的学生,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整理关于人类的建筑设计如何抵御自然灾害的资料,用各种设计和模型展现出来,最后在课堂上用英语和学生交流。事实上,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出发,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在独立学院欲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因此,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需要每一位教师尽职尽责,在实践中摸索教学之路,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樊哲,钟秉林,赵应生.独立学院发展的现状研究及对策建议—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探析(二)[j].中国高等教育,2011(z1): 24-27.

[2] 张朝霞.独立学院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存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 2009(8): 325-326.

[3 ]吴伟英,邓志辉,黄继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 2008 (1): 6-13.

reflection and suggestions o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ren xianxian1, wu jianhua2

(1.city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2167, p. r. china;

2.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5, p. r. china)

教学反思与建议篇2

有效教学是教学活动所追求的良好结局,也是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教学反思作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在有效教学中的作用重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反思是否有效,直接影响小学语文教学是否高效开展,但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存在一些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

1.教学反思意识淡薄

通俗地讲,意识就是人的感知能力,是任何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对于教师来说,这种感知的能力体现在各个方面,如对自身的意识、对学生的意识、对教学过程的意识等。在教学中,教师敏锐的感知力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的开展,因此强烈的教学意识对教师高效开展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虽能够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并有意识关注学生,有意识地开展教学,但对教学反思的意识并不突出。尽管课改要求教师要具有相当的反思能力,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反思能力并不强,原因是很多老师教学反思意识淡薄。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淡薄的现象更为突出。很多小学语文老师大多停留在“一节课上完”就意味着教学任务完成的层面上,而不会深入思考课程背后的东西,如课堂上自身的行为是否得当、学生的表现说明什么问题等。老师们并没有充分意识到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后续阶段,没有自觉地对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或即将经历的课进行反思。即使有的教师有反思的意识,更多时候也只是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很少从更大更广的范围考虑教学有效开展的问题,这样的反思对于教师自身,对于学生,对于整个教学过程作用并不大。由于教学反思意识淡薄,导致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同一课的教学时没有明显的进步,这样的教学何谈有效。

2.教学反思行动欠缺

教学反思从本质上而言既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教学与生活方式。反思并不等于静坐冥想式地回顾教学实践,而是需要教师将带有批判性质的思维方式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因此,不仅仅需要思想层面的认同,还需要后续行为的跟进。随着语文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目前小学语文的一线教师对于教学反思的认识已明显提高,但不容乐观的是很多教师不能把反思的过程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很多老师以为教学反思只要在头脑里回顾就能带来教学的改进,实际上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教学意识如果发生偏曲就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哪怕教师对教学有多么深刻的认识,多么精彩的想法,如果没有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这样的教学反思可以说就是无效的或低效的。在跟一线小学语文老师访谈的过程中,很多老师反映由于自身、学校、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在教学反思中大多拘泥于思想层面,很多想法过了也就过了,并不会很自觉主动地把考虑的东西记下来,原因是没有这样的习惯。实际上教学反思落实到实践还要有一个“记录”“写作”的过程,教师可以把自己对教学的思考写成日记、随笔等作为改进教学的参照,可是很多小学语文老师由于过重的教学任务很少进行教学反思,更不用说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了。

3.教学反思内容不到位

目前教师对于反思的理解多数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关注的是解决显性的“方法”问题,很多教师反思的内容是“教学内容”,关注的是对教学内容的解读与开发。而对于教学目标、环境、评价及教学理念的反思所占比重很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多数教师仍旧是以“知识传授者”的角色看待教学实践,没有解放性、批判性地看待自身的专业发展及教学本质,没有深入挖掘教学实践背后的依据和理论。任何教育教学实践都是多种因素交汇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教学反思的内容不可避免地承载着教师对于一定情境中的主体、对象、条件、目标、手段等多种因素及其关系的理解。因此,教师要主动地、持续地反思“我为什么这么做”、“我这样做的效果如何”、“我所做的是否合乎公正与平等的原则”及“实现教学目标的路径是否合理有效”等关键问题,从而寻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教师的教学反思应全面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自身行为,如教学理念如何落实、教学目标是否实现、对教材内容的把握是否得当、如何正确运用教学方法及教学智慧、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如何对学生客观评价、师生关系是否平等和谐、教学环境是否有利于教学的开展等。教师只有从这些方面对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反思才能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在下一步的教学中不断改进,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二、对小学语文教学反思的建议

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后续阶段,对教师而言则是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与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教学反思是要对自己已经经历过的教学活动从各个方面做出自觉的判断、推理与分析的过程,包括对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学设计、教学调控能力、学生反应情况等做出自觉的内省,以期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如何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

1.增强反思意识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开展教学活动,但不一定会有意识地反思自身经历的教学实践及其背后的理论意义。只有对教学反思有明晰而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情感上真正接受反思思想,使这种带有批判、探究性质的思维活动从无意识的变为有意识的,并将其付诸实践。反思意识强的教师永远将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一个结构不良领域,会经常有意识地将貌似正常的情境“问题化”,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教学实践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在长期的反思实践过程中,反思意识就会慢慢形成,这样自然提高反思行为的自觉性。同时,要提高教学反思意识,不能仅仅将反思的理解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要从更宽广、多元的社会、文化、政治的角度分析教学实践,才能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实现“知、行、思”的统一结合。

2.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

教学反思是知识建构、专业成长的过程。通过反思将教师实践中的知识呈现出来,不断地解读与建构教学经验中的意义,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挖掘教育实践潜在的意义。教学反思是需要一定知识基础的。教学反思要求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的情景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这些“要求”和“运用”是离不开教师一定的知识基础作出判断的。因此,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是以一定的教学知识为基础的。首先,教师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包括本学科的知识及与本学科相关的边缘学科的知识,如语文学科教学论、文学、美学、文化学、生态学、社会学等,这是教师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必备条件。其次,教师要具备深厚的教育科学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教育理论可以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对教育活动的理性认识。最后,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知识。教师的实践知识是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包括教师的教育信念,教师关于学生的知识,教师关于课程与教学的知识,教师的情景知识(通过教学智慧反映出来),以及教师的策略知识(运用理论知识的策略)。教师要始终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对教学过程中教育理念的运用、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的把握、教学设计的恰当与否、学生学法的指导等进行多方面的反思,确实朝着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面前进。

3.形成教学反思的良好习惯并付诸实践

教师在自我检视中要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教师对自己已有行为和习惯进行刻意的审视和考察,筛选并保持好的行为习惯,淘汰和改造坏的行为习惯,如认真检讨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表现了公正的品质、豁达的胸怀、丰富的情愫和敏锐的判断力,是否有耐心、亲切感和幽默感等。通过自我检视,反思自我,使得教师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促进自己教育教学的发展。虽然,教学反思可以在头脑中运作,只要思考深刻,则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起到好的作用,但如果不把精彩的反思过程和内容记录下来,也许就会很容易在以后的教学中遗忘了,消解了教学反思应有的价值,因此,真正有效的反思还要学会积累自己精彩的反思,这样才会避免重复性的劳动,也具有共享价值。而写作是一个深入反思并系统表达思想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写反思日记、教学随笔、教育博客、教育叙事等把自己在教学过程的点滴记录下来,并进行深入思考形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运用到下一次的教学中。同时,教师要对写作载体进行思考,捕捉关键信息,在分析与推理中再思考这些想法的可行性并把它们付诸实践。只有这样,反思的问题才能在实践中得到解决,才能达到有效教学。

4.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

俗话说当局者迷,为了很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学,除了自己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外,还可以寻求同事的帮助,让同事帮助自己寻找自己教学的不足。首先,教师可以寻求与专家对话和交流,在与专家的对话中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这里,教师与专家的对话,除了面对面与专家进行交流外,还可以多读一读教育专家的论著,因为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有机会与专家面对面的,而文本对话,也可以从文本中领略专家的教育智慧,与专家进行精神交流,思维进行碰撞,在这种交流中提升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和反思。其次,教师要自我开放。教师的自我开放意味着一方面让别人研究自己,让别人帮助自己跳出认识上的盲点与局限,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从别人的课堂吸取经验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因为反思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还需要同其他教师进行真诚的交流、讨论。因此,教师除了开放自己的课外,还应开阔眼界,善于从别人的课堂中吸取经验。

参考文献:

[1]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3.

[2]张立昌.自我实践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育实践与研究[J],2001,(03).

[3]王春光,郭根福.反思性教学实践与教师素质的提高[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4.

教学反思与建议篇3

当代中小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不断发挥作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还在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健康的身心和饱满的学习激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后备力量。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关系到学生个人成长,也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发展。而中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教师必须要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完善德育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辨别善恶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目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德育工作的效果,需要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德育观,成为了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德育教育方面的教学经验及反思,提出有效的德育教育策略,以提高学校德育教育水平。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德育与各学科衔接不紧密,德育工作流于形式

德育教育应该是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启迪。但是,当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却并非如此,许多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只关注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使德育工作进展缓慢,无法发挥德育教育的真正作用,导致德育缺乏完整性。甚至有的教师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发号施令,不顾学生的感受,使学生构建的道德底线瞬间被冲破,从而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也使德育工作流于形式。要想切实改变德育教育的现状,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能够给德育教育留出时间和空间。

(二)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规定

从目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分析,教师和学生都存在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德育教育受挫的主要原因。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德育是可有可无的,完全靠学生自己的约束能力,即使教师苦口婆心地教导,也不见得能够发挥作用,这样错误的想法使德育陷入僵局。同时,有些学生不重视德育,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认为只有取得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思想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就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中小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上缺乏有效的规定和指导方案,使德育工作完全被扭曲,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德育方式不科学,只注重对学生的严格管理

目前,很多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都是在集体活动中进行的,因为这样便于教师管理和总结,也容易让领导和家长看到德育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只是表面的现象,无法真正引导学生掌握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无法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地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真正的德育教育需要教师的监督和检查,需要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也需要教师的情感感化。现在有一些学校依旧认为德育就是严格管理学生,约束学生的行为,限制学生的个性,阻碍学生的发展,这样不但没有发挥作用,还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中小学生需要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才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提高中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策略

(一)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具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一所学校“活的灵魂”。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集体意识,让校园文化感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行为健康地发展。中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学校可以在教室、教学楼、校园等醒目的位置张贴名人名言或者道德故事等,以此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在学校的食堂里摆放珍惜粮食和节约用水的警示牌,告诫学生要从自身做起,珍惜身边的资源;还可以在学校的草坪上做出禁止践踏的提示,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地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德育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德育与各学科的联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德育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不断完善德育教育理念,加强德育与各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如在语文课堂,教师可以用“孔融让梨”“铁杵磨针”等故事教育学生重视中华传统美德,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在音乐课堂,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节奏和音符等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让学生学会团结友爱、尊重师长。在体育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同时,在德育教育上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德育情况记入学生的个人档案,用心呵护每一名学生,不放过每一名德育上的“差生”。

(三)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不利于中小学生的成长。在新时期,教师要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鼓励中小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将德育与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比如,在国庆节、建军节等重要纪念日,教师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到纪念馆或者博物馆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的精神。还可以号召学生到敬老院去帮忙打扫卫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还让学生学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通过多种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为学生走入社会铺平道路。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不断创新和探索,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做出调整,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

作者:李庆勇 单位:河北省辛集市华北油田十五处学校

教学反思与建议篇4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2-022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2.146

当代中小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不断发挥作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还在规范着学生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养成健康的身心和饱满的学习激情。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后备力量。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关系到学生个人成长,也关系到祖国和民族的发展。而中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和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所以教师必须要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完善德育教育内容,培养学生辨别善恶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目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限制了德育工作的效果,需要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提高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促进中小学生养成健康的德育观,成为了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根据德育教育方面的教学经验及反思,提出有效的德育教育策略,以提高学校德育教育水平。

一、 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 德育与各学科衔接不紧密,德育工作流于形式

德育教育应该是渗透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启迪。但是,当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却并非如此,许多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只关注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使德育工作进展缓慢,无法发挥德育教育的真正作用,导致德育缺乏完整性。甚至有的教师把自己的情绪带入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发号施令,不顾学生的感受,使学生构建的道德底线瞬间被冲破,从而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也使德育工作流于形式。要想切实改变德育教育的现状,教师必须首先转变观念,能够给德育教育留出时间和空间。

(二) 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规定

从目前的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进展情况分析,教师和学生都存在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的现象,这也是导致德育教育受挫的主要原因。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德育是可有可无的,完全靠学生自己的约束能力,即使教师苦口婆心地教导,也不见得能够发挥作用,这样错误的想法使德育陷入僵局。同时,有些学生不重视德育,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认为只有取得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自己的思想是没有问题的,因此就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中小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上缺乏有效的规定和指导方案,使德育工作完全被扭曲,远远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三) 德育方式不科学,只注重对学生的严格管理

目前,很多中小学校的德育工作都是在集体活动中进行的,因为这样便于教师管理和总结,也容易让领导和家长看到德育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给学生带来的只是表面的现象,无法真正引导学生掌握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无法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地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真正的德育教育需要教师的监督和检查,需要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也需要教师的情感感化。现在有一些学校依旧认为德育就是严格管理学生,约束学生的行为,限制学生的个性,阻碍学生的发展,这样不但没有发挥作用,还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中小学生需要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才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 提高中小学德育教育水平的策略

(一)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具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指标,是一所学校“活的灵魂”。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集体意识,让校园文化感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行为健康地发展。中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学校可以在教室、教学楼、校园等醒目的位置张贴名人名言或者道德故事等,以此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可以在学校的食堂里摆放珍惜粮食和节约用水的警示牌,告诫学生要从自身做起,珍惜身边的资源;还可以在学校的草坪上做出禁止践踏的提示,这样学生就会逐渐地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德育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校园文化建设为德育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 加强德育与各学科的联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德育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要不断完善德育教育理念,加强德育与各学科的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德育教育,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比如在语文课堂,教师可以用“孔融让梨”“铁杵磨针”等故事教育学生重视中华传统美德,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在音乐课堂,教师可以通过音乐节奏和音符等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让学生学会团结友爱、尊重师长。在体育课堂,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同时,在德育教育上还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将德育情况记入学生的个人档案,用心呵护每一名学生,不放过每一名德育上的“差生”。

(三)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观念,鼓励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离不开实践活动,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不利于中小学生的成长。在新时期,教师要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鼓励中小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将德育与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比如,在国庆节、建军节等重要纪念日,教师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到纪念馆或者博物馆参观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先烈的英勇事迹和不屈的精神。还可以号召学生到敬老院去帮忙打扫卫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还让学生学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通过多种课外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为学生走入社会铺平道路。

三、 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必须不断创新和探索,增强德育的实效性,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做出调整,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通过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

教学反思与建议篇5

一、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

(一)高等学校绩效工资简介

绩效工资制度是以职工被聘上岗的工作岗位为主,根据岗位技术含量、责任大小、劳动强度和环境优劣确定岗级,以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力价位确定工资总量,以职工的劳动成果为依据支付劳动报酬的工资制度。薪酬工资制度将雇员的薪酬收入与个人业绩挂钩,调动了个人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提高组织效益。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制度就是以教师在教学、科研和服务等领域的业绩为依据来确定其薪酬的制度,以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使得高等学校在增强内部竞争的基础上实现培养优秀人才、促进科研创新和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的组织目标。

(二)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制的实践

——以英国、美国为例

1998年12月,工党政府发表英国教师职业现代化的绿皮书,提出要将教师和校长或主任教员的薪金与绩效挂钩的教师绩效评价体系。但英国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制度直到2004年才付诸实施。教师的工资级别通过对每所大学不同学科中教师工作业绩的抽样评估来确定,共分为5个等级。最高级别教师将依据其工龄以及额外贡献,每年都将增加工资,增加量依据教师工作业绩而定。这一工资结构正式认可了通过支付额外工资来表彰教师业绩的方式,并通过工资补贴的方式来吸引教师进入一些冷僻的学科领域开展工作。总之,教师的工资水平通过对其工作业绩的评估来决定,表明大学教师工资制度已引入了市场机制。

美国高等学校在招生、教师聘任、课程与教学各环节都有着很多市场化因素,在基金运营、经费筹措和校产开发领域更是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模式。美国高等学校教师工资制度同样具有市场化特点,即商业管理和评估手段相结合的绩效工资制。美国高等学校制定有严格统一的薪酬定额制度,通过模式化、程序化的工作评估、岗位评估对教师业绩进行评价定级,对不同职员层级上的高绩效教师进行奖励。美国高等学校教师工资组成部分包括固定基本工资、可变工资部分和奖金红利部分。固定工资相对是稳定的,除非职位和薪级有所变化,因为美国高等学校教师工资与技术职务和任职年资相联系,整体上具有“薪级制度”特征。可变工资部分的薪额则由教师所属的学科与专业、职称、学位以及对院校的贡献量来综合决定;学科与专业归属、学位与职称从本质上说并不属于绩效工资的依据,院校贡献率才能真正体现绩效工资的本质。考量教师院校贡献一般是通过教学效果、科研水平尤其是学术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的。可变工资确保教师保持每年大约10%的浮动范围。在相同薪级教师中,基于绩效的可变部分工资刺激了教师主动谋求自我发展。

(三)我国高等学校教师绩效工资动议

1985年和1993年我国分别进行了两次全国性工资制度改革。1993年改革方案确定高等学校实施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教师工资由固定的技术职务工资与津贴构成。1999年后,高等学校校内津贴制进行改革,津贴细化为岗位津贴制度、绩效津贴制度以及岗位与绩效相结合的津贴制度。在实施新绩效工资制度以前,各高等学校不断探索内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师薪资结构和制度,高等学校教师收入主要由“基本工资+省内补贴+校内津贴”组成。但这种薪酬制度具有不足之处,如“科研津贴制度选择不合理”、“教师薪酬未体现学科差异”、“高等学校缺乏教师工资管理自”等,尤其是传统的薪酬制度不利于在高等学校内部形成良性竞争,办学效益不高。

2006 年7月,原人事部、财政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要求高等学校建立以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绩效工资制。根据绩效工资改革的要求和“同步考虑,分步实施,制度入轨,逐步到位”的改革思路,高等学校在 2007 年开始工资套改,岗位工资全部按照各类岗位最低档发放,实现了初步接轨;2009年9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包括高等学校在内的全国事业单位全面实施绩效工资制度。

二、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制度实践的困境与反思

绩效工资制度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评价指标与指标的考量问题,遭到教师反对。在美国也是如此,美国教育与劳动委员会指出:“那些认为绩效工资制是一个廉价、快捷的方法,可以轻松解决全国教育问题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绩效工资制并不简单。”

教学反思与建议篇6

对话意味着教师把学生当成有意识、处于主体地位的人来看待,意味着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是学生群体中的一员,是学生群体中“平等的首席”。这种对话,以师生之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达到互动、互惠,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二 肯定学生,激发斗志

作为教师,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评价,这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针对学生的表现,要尽量捕捉学生的亮点,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斗志,促使其奋勇前进,给教师带来意外的惊喜,让教师深刻感受到对话教学的艺术魅力,深刻体验教育的成就感。

三 使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手段,也是教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运用网络技术教育可以丰富师生的学习资源,传统教学资源只是文字教材的单一表现,教材呆板、生硬、缺乏生动感和形象感。网络技术丰富了课程资源建设的形式和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校园网络的应运而生,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始广泛运用于课堂教学。这既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历史新课改的需求。

对于久远的历史,生活在21世纪的学生们难以深刻感知,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历史图片和影视片段创设情境,把抽象的历史概念变成可感知的历史图像,将消失的历史场景再现,缩短时空距离,使学生的思想受到启迪。并且通过采用适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大大减少讲课时间,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能提高课堂质量。历史教学结合多媒体技术对学生独立性、创造能力的培养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中愉快地学习,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 以历史事件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兴趣

现在的高中生普遍对历史学习缺乏兴趣,这并不是因为教师教得不好,也不是因为课文的枯燥无味,关键在于缺乏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这一教学现状我们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实践表明,将历史知识学习融入语文教学中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前情况下,高中学生面临巨大的高考压力,精神与身体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而宽松的学习氛围更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和新知识的获得,相比起来,简单生硬的知识灌输往往事倍功半。历史的趣味性及故事性恰好能够缓解紧张生硬的知识灌输,将历史知识结合到语文教学中,通过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进行课文导入,无疑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方式。

如讲述一些二战时期的历史,让学生明白战争的残酷性,以及生命在战争面前的脆弱,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例如“七七”事变后日军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南京失陷,驻扎南京的日本官兵开始虐杀南京市民,他们犹如野兽般见人便杀,见屋就烧,并且疯狂掠夺钱财,将囚禁起来的市民集体押解至下关,用机枪进行扫射。在持续6个星期的时间里,日军在南京城共杀戮我国同胞30多万人,南京大屠杀的悲惨程度丝毫不逊于欧洲战场上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通过对这段历史的讲述,学生们对于学习《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文章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他们的心灵将会得到洗礼和升华;对于法西斯、对于战争、对于在战争中死去的无辜平民都会有自己新的认识。

教学反思与建议篇7

教育目的作为对受教育者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规定和标准,是执行社会公众或国家意志教育需求的标准。其无处不体现在教育中,但从其绩效上来说,并不十分理想。原因是复杂的,但较为重要的是教师作为教育目的的实践者无法达成。当下,中小学教育沉浸在进名校、上大学、摆脱当下的生活模式等的迷途中。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就体现出了教师为学生通过考试而获取入场券的教育教学的目的性,或者索性是针对部分“有希望的学生”的高期望目的性及对“没有前途的学生”的一种无目的性的放任自流。教师这样的教育目的状态对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无疑是一个背弃。基于此,笔者对当下教师的教育目的观进行了学理分析和批判,并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及人的成长需求,提出建构教师的教育目的观的基础与途径。

一、教师教育目的与教师教育目的观

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人才的总要求,是培养人才的规格和标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1] 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目的实践的场域,场域中对受教育者起引导作用的教育者必然是教育目的的践行者。从学理上来说,教师应是既定教育目的的执行者,然而教师作为一个经验性、主体性的社会者,不可能机械地执行应然状态的教育目的,他同时会根据其成长经验及场域中的践行实际,建构自己的教育目的。从广义上来说,教师的教育目的是指教师在教育中的一切关系下的行动皆是教育目的的构成体,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学辅导过程、心理辅导过程、思想教育过程等。从狭义上来说,教师的教育目的是指教师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所践行的行动的目的性预设或价值倾向,例如规训、纠偏、掌握等。而教师的教育目的观是指教师关于教育目的的一系列的理念或原则的组合与融合。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目的或倾向性价值都是教师的教育目的观的组成部分。根据主体意识程度的不同,教师的教育目的观可以分为隐性的和显性的。隐性的教师教育目的观体现为教师的无意识的行为观念、对教师的教育目的缺乏清醒的认知、自我放弃对教育目的的建构,然而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体现其意识倾向或功利化目的性行为等。而显性的教师教育目的观体现为教师自觉的自主的教育目的观建构与践行,例如课程目标、教化目标等。事实上,不管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教师在教育场域中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话语等都涵盖了教育目的,其系列组合或理念的建构便是教师的教育目的。

二、当下教师的教育目的观反思

1.工具理性主义下的教师的教育目的观

所谓“工具理性”,就是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服务。正如富兰克福学派理论家们认为“在‘工具理性’支配下,人们不是由最终目的的明确信念和关于个人幸福的传统定义所推动,而只是由效率精神和技术能力所驱使的。人们消费仅仅是为了支配商品而不是为了真正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消费”。[2] 工具理性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同样地,工具理性主义也渗透到当下的教育中,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对教育目的的异化。教育教学过程已经成为一种手段或一种工具。教师的教育目的的工具理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看待课程的方式方法。从教育要素关系来说,课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教育资料。然而受工具理性主义影响的教师教育目的将课程看成是为学生应试的文本内容、考试辅导、考试工具,忽略了课程对于学生的真正价值。在这样的教育目的支持下,使学生对课程丧失了兴趣,以致讨厌读书。这样的教育即使能使学生获得那代价昂贵的“入场券”,但使受教育者厌恶书籍,这样的“为了一棵草而放弃了一片森林”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其次,教育即升学的狭隘的“精英教育实践”工具理性主义。片面地追求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最大功效及一切为考试为升学服务的目的理念,必然使教师将学生看成是考试的工具。而实际上,受教育者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过早地使其承担成熟的工具理性的价值观有悖于受教育者的成长。同时,忽视了受教育者感情的发展,忽视了对人生、对社会的探究,使受教育者只是为考试而学习,为博取高分而沉溺于题海战术,结果是使他们成为完全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书呆子、考试呆子。

最后,教育教学即为考试的考试理性主义。从广义的教育来说,教育是无所不在的,是对受教育者的影响。而教育过程也应然具有教育意义,是受教育者成长的过程。教师如何关注、如何看待教育过程,或者说对教育过程抱着何种心态直接影响对受教育者的培养。很显然,工具理性背景下的教育过程只是为目的服务的“棋子”。在实际的教育中,教育过程的一切是为升学考试,是为获取高分而服务,一切都要为其保驾护航,甚至连父母对子女的关心也成了这样一个目的的工具。

2.经验主义下的教师的教育目的观

经验主义认为人类知识起源于感觉,并以感觉的领会为基础。一般指凭自己的经验来处事的世界观。经验论也影响着教师的教育目的观的构建。

首先,在传统观念中,教师有“传道、授业、解惑”的传承,读书是“学而优则仕”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这样的传统观念,影响着教师的教育目的的建构带有强烈的学习为升学的目的。这种以经验主义为导向的教育目的观缺乏时代的导向性,具有盲目性,显然不适合当今时代的多元化、多样性的培养要求,它针对的只是在考试大潮中凸显出来的少部分受教育者的利益要求,而忽视了大部分多样性教育诉求的受教育者。因此,盲目性、功利性及缺乏长远的教育眼光的经验主义下的教育目的是不可取的。

其次,教师的教育经历及人生经验也是教师的教育目的构建的主要方面。以教师的个人成长经验来教育指导学生的成长,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方向这当然是好事,因为任何的成功、进步都是建立在前人的基础和经验之上的,但是完全以前人的经验为导向来按部就班,显然是不合适的。最为典型的是教师基于使学生努力学习以升学、上高校的经验目的,以其在大学的轻松、舒适、自由的生活为比较对象,反判中学生活的枯燥乏味,对学生产生错误的引导,使学生学习是为反叛当下的不自由、约束与压抑。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是给学生提供期望,使其有学习目标不至于盲目,但同时也将学生导向了一个不真实的非他个体所有的经验世界里,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

3.教师的教育无目的观

在这里谈教师的教育无目的观,必须先区分两个不同:一是不同于杜威教育理论中教育无目的论,二是区别于前文中二者主义背景下的教师的教育目的观下的归类。

教师的教育无目的观主要在于教师对教育目的认知的缺乏。一方面,认为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在于把教学材料忠实地传达给学生。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教师认为教育目的的制定是国家、政府的事情,而否定个体的自我教育目的观。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局限于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以自己本学科的知识传导、以学科知识建构为中心,导致其对广义的教师的教育目的的否定。教师对自己教育目的的缺乏必然导致无法全面关注进而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导致学生对知识、智慧、能力观念等的选择偏向。

三、教师的教育目的观建构

既然教师的教育目的是教育过程当事人(从事教育工作或与教育发生直接联系的人),在自己教育行为中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是正在被实践、被应用、被操作的真实存在的教育目的,教师的教育目的又该如何构建呢?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

1.社会教育目的下教师的教育目的的建构

教育与国家的关系密切,没有任何教育是可以脱离国家目的的。教师作为国家的教育工作者,是国家教育目的的具体实施者、解释者,通过教师的实施和解释,国家教育目的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接受和理解。对于国家的教育目的与教师的教育目的,其实就是处理“实然”的教育目的和“应然”的教育目的。“教育赋予人以现实的规定性,是为了否定这种规定性,超越这种规定性。一切现实的规定性只能是规定人的现在,而不是要去规定他的未来。理想的教育并不是要以各种现实的规定性去束缚人、限制人,而是要使人从现实性看到各种发展的可能性,并善于将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它要使人树立起发展与超越现实的理想,并善于将理想赋之于现实。”[3] 因此,教师的教育目的必须在国家的教育目的下构建。

我国长期以来关于教育目的的规定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教师的教育目的的构建也必须基于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国家诉求。一方面教师的教育目的的性应具有长远的教育理想性,培养学生的远大的社会理想、政治理想;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在国家教育目的基础上,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树立自己美好的“应然”教育目的理想,按照学生个体自主全面性发展规律,实施自己的“实然”教育目的。让“应然”教育目的与“实然”教育目的(成功的教育理念、方法与手段)很好地结合起来,采用个性化教育,全面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发展,既关注学生的升学、深造,也关注学生对多样化教育的诉求,摆脱单一的、固定的、盲目的教育目的。

2.学生发展目的下教师的教育目的的建构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于其是培养人的活动,教师作为培养人的主体,其对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直接的作用。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关注学生的发展目的,也就是说,教师的教育目的必须同时基于学生的特点进行构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主要目标是要为每个人谋福祉。”[4] 我们所谈论的这项活动,“它应当以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5]

学生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其成长发展的目的在于其幸福。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学生当下的幸福;其二是学生未来生活的幸福。只关注学生当下的幸福而忽视学生未来的幸福,必然会导致享乐主义倾向,也不符合国家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目的性;而只关注学生未来的幸福,以当下的时代需求强加给学生,忽视学生当下的幸福诉求,也必然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学生未来的幸福。因此,在教师的教育目的建构中,必须统一二者,以学生的整体发展诉求为导向,关注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

3.教育理论下教师的教育目的的建构

教育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需求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对教育规律、教育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也在不断地深化中,忽视当下的教育发展状况及教育理论的发展,必然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落后于时代。因此,教师的教育目的的建构同时应该以教育理论为基础,包括对学生成长发展过程的认识,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对基于时代需求的教育改革等,这些都将有助于教师对教育教学做出更合理的判断。

四、结语

教师的教育目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对当下的种种的工具理性主义的、经验主义的、无目的的观念等进行反思,并在国家教育目的下,以学生的发展为依据,进行反思建构,以促进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使学生获得幸福。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400715)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教育概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2]刘春燕.当代教育中的工具理性主义[J].江西教育科研,2004(8):6-7,22.

教学反思与建议篇8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169-01

青年教师大多是新手教师,我们所说的新手教师通常是指教学1-3年的教师。这一时期青年教师处于上岗适应期,初为人师的新鲜和困惑常伴青年教师左右,是迎接挑战最多,也是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和专业成长非常关键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观课议课对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师研修活动[1]。无论是作为执教教师还是作为观课议课教师,有效观课议课都有利于青年教师丰富其个人实践经验和吸取他人的经验为自己所用,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发展。

一、作为执教教师

在传统的听课评课中,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执教教师身上,不但要评论课堂,更重要的是评论执教者,从而分辨差别,判定等级,并将评课的结论用于教学和教师奖惩。因此,在传统的听课评课中,青年教师作为执教者,成为被评判者,很容易走两种极端。要么过度紧张,只注重自己讲,忽视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教学效果不理想,得到的评价不高,造成思想包袱大,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要么为了表现得好一些,提前预演,课堂教学更像表演。

而观课议课中,师生的状态,课堂的情境与气氛都成为观察对象,观课议课中讨论的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的是课堂存在的现象,只针对课堂探讨原因,研究发展变化的各种可能性和实现这种发展变化的因素。 观课议课主要功能是通过讨论课堂教学的多种可能性,促进教师专业技术发展,是以发展为目标的讨论课,而不是以展示为目标的表演课。观课议课中执教教师与其他教师地位是平等的,对执教教师不加以褒贬,不评定等级,不对教者本人产生任何负面影响,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因此,不会增加执教教师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青年教师作为执教者,不背包袱,有利于青年教师直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特别是在教学中感到困惑,需要其他参与者帮助和共同讨论解决的问题。观课议课也改变了执教者没有话语权的现状,执教者可以积极地参与到议课过程中,围绕共同的话题与其他参与者平等交流。观课议课,主张在“最近可能区”建议,即针对执教教师现有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结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提出既立足于实际,又走在实际的教学实践前面的方案和建议。这样更有利于青年教师获得帮助,促进反思,求得发展。反思学生的参与情况,目标达成情况,预设和生成情况以及教学器具的使用效果等等。而深入的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业务提高的重要手段。正如叶澜教授所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2]。”

可见,观课议课对青年教师的自信心的建立和专业素养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助于青年教师体会作为教育者的幸福感。

二、作为观课议课教师

听课学习是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重要途径,在听课过程中,青年教师最容易出现只听不思,简单的模仿,导致在教学实践中逐渐迷失自我。而只有投入地钻研教材,深入的思考之后,才能将别人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个性化教学中。

在观课议课中,每一位教师都是参与者,提高了青年教师主动思考的积极性。首先,为达到良好的议课效果,要求观课教师带着明确的目标来观察课堂。观课前青年教师应围绕观课目标,阅读相关资料,全面把握需要观察的问题,明确观察点,从而能够在观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高观课议课效益。

其次,坐到同学身边是观课议课的一个基本要求。这样,青年教师可以把自己投放进课堂,近距离地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中师生互动展开的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的方式,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的形式,有助于青年教师在观课的过程中,获得对自己有价值、有帮助的思路和做法。相比传统的听课,青年教师可以收获的更多,将授课教师优秀的经验和方法变为自己的智慧,这有助于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体会收获的快乐。同时,青年教师还能通过帮助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对授课教师的教学实施配合,有利于培养参与者彼此的合作精神。另外,还可以在课后与学生交谈,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学生的收获如何,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改进有什么建议。

再者,观课议课主张平等对话,“同在共行”,议课时集中焦点。此时的议课,不再是一言堂,而是在平等对话的氛围和环境中,参与者一起贡献彼此的智慧,分享彼此的思考,这就增加了青年教师发言的机会,促进青年教师的深入思考。议课中,大家围绕共同的话题、结合课堂现象集中讨论,深入剖析。青年教师和资深教师两种彼此不同的思想互相碰撞出火花,在反复追问过程中集思广益,实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对于共同话题的深入讨论分析,提出课堂教学的多种可能性,会给参与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有助于青年教师在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得到进步。

最后,观课议课为青年教师自我反思提供了平台。为了能在议课时提出对共同主题有价值的建议,观课同时必须进行反思。反思执教老师是如何构思的、教学行为如何开展、教学效果如何、效果和行为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反思假如自己执教,该怎样进行教学设计。而且议课的过程就是一种集体互助式的反思。议课后,通过大家的讨论,青年教师还要善于捕捉新问题,在与同伴互助中进行再创新。这样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使青年教师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远瞩,有助于其充实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实现自我超越。在这个过程中体验思考的快乐和幸福。

综上所述,观课议课与传统的听课评课相比,更有利于青年教师建立自信心,有利于促进青年教师的自我反思,提高业务水平,体会作为教育者的幸福感。

教学反思与建议篇9

一、研究的缘起

(一)作业评价积极意义的思考

作业评价是教学评价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业既是为了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方法,学生对教师作业评价的关注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度。优质的教师作业评价可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加强对学生作业评价方式的研究有其必要性。

(二)一次阶段测试引发的思考

笔者在一次阶段测试中发现试题中一道与作业本完全相同的题型,在教师详细讲评后,全班38人中仍然有15位同学做错,占全班总人数的39.5%。为什么教师详细讲评的题目学生一错再错?这引发笔者思考,此种现象其实在科学教学中带有普遍性,也说明平常这种你评我改式的作业评价效率是十分低下的,学生关心的是正误,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是否订正,在教师评价和学生矫正中间有相当长的距离。

(三)传统作业评价缺陷的思考

同样的题目、题型,师生反复练习、反复讲评,学生仍然错误不断,引发笔者对传统作业评价缺陷的思考,即是传统的你批我改式的作业评价有以下几个缺陷:一是忽视对学生解题过程的评价,二是忽视评价结果的价值功能,三是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四是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

笔者基于作业评价对教学的积极意义思考和对目前初中科学作业评价存在缺陷的分析,试图提出“缓拍式评价”的科学作业评价方式,为提高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作出努力。

二、研究的设计

(一)概念的界说

1.作业缓拍式评价

“缓”即为延缓之意,“缓拍式”评价即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延缓评价的一种方式。本文所指的作业缓拍式评价是指:以反思性学习与合作学习理念为指导,以师生共同参与评价为主要形式,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方式为目的的作业评价方式。评价实践中通过放缓作业评价节奏,给学生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搭建作业反思和合作交流的平台,使作业评价成为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性评价,从而优化作业评价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2.作业缓拍式评价的特征

(1)评价延缓性

作业的缓拍式评价最突出的特点是评价的延缓性。延缓作业评价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过程,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和解题行为,在互动合作交流中学会矫正错题、探求规律、提升能力,完成知识建构。作业评价的延缓性实质是强调了对学生作业过程性评价,而不是纯粹地对解题结果进行评价。

(2)强调反思性

作业缓拍式评价是基于反思性学习的一种评价方式。“缓”本身不是目的,“缓”是为了实现作业反思和交流合作,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实现教师教学转变。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反思知识的掌握程度、思维的深刻程度及学习行为、态度端正程度等因素。学生在反思中交流,在交流中反思,教师也在指导学生中校验、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

(3)注重过程性

传统作业评价是一种 “一锤定音”的评价,单一的以“对错”评价学生的作业行为,这是一种终结性的评价。他不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作业行为,学生是游离在作业评价活动之外的,因而不能对学习产生促进作用。 缓拍式评价将作业评价视为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性评价。它更为注重对学生解题过程、思维过程等方面的综合的评价。

(4)互动合作性

作业缓拍式评价其互动合作性体现在学生主动地参与到作业评价中来,改变传统评价中教师占据评价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评价结果的现象。教师“缓拍”给学生留出时间空间,让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进行自评、互评,同时搭建反思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分享学习的成果。评价也从教师的单一评价走向师生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

(二)作业缓拍式评价的操作思路

作业缓拍式评价操作实践以反思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师生共同参与评价为主要形式,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转变教师教学行为为根本目的。实践中强调过程性评价,放缓评价的节奏,延时评价作业行为,由浅入深从三个层面实现“缓拍”:

一缓,小组合作,自主评议。即是学生作业完成后教师不急于评价,而是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自主进行作业的校对和自评、互评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

二缓,教师介入,引导反思。即是针对作业重点、难点和薄弱点,教师不直接讲评,而是延缓评价,先行介入指导学生开展作业反思,让学生在自主反思中尝试解决问题,教师最后针对学生的反思内容作出评价。

三缓,互动合作,交流共享。即是教师再次放缓评价节奏,给学生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搭建一个反思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吸取他人的经验,开展互议互评,分享学习的成果,实现评价结果价值功能最大化。

三、研究的实践

(一)一缓:小组合作自主评价

教师转变传统作业评价中大包大揽的现状,以“科学学习小组”为载体,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自主校对作业,开展合作交流,自评互评,使评价的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

1.建立学习小组

“合作小组”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习、合作、交流的空间,成功搭建起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思维对话的桥梁。建立科学合理的科学学习小组是实施作业缓拍式评价的关键,它关系到能否高质量地完成作业校对,能否高效地实现互动合作交流。实践中笔者依据“优化组合、合理分工、动态管理”的组合原则,进行了科学的分组,建立科学学习小组。

作业正误的校对是作业评价的底线,但是作业评价绝不是仅限于对作业“对”或“错”的简单评价。高质量的作业校对是实现全面作业评价的基础,就如何实现优质的作业正误校对,实践中笔者以小组合作为基础,分三步实施:一是教师校对。即是学生完成作业后收取小组长的作业由教师校对评判,然后发还给学习小组,作为小组合作校对的范本。二是合作校对。即是合作小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开展合作讨论,各自知道自己本次作业解题的正误,初步明晰错题产生的错因。三是校对统计。即是由各个小组的统计员将本次作业的错题进行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交给教师,以便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全体学生的作业状况,并能及时地进行教学调整。

3.小组自主评议

小组合作完成作业正误校对,只是个结果评判,不足以全面反映学生的作业行为。为此,有必要延缓评价过程,让学生停下来自己思考本次作业的优劣,应当改进和值得借鉴的地方等问题,对自己的解题和小组成员的解题作出恰当的评价。小组自主评议实践主要是开展自我评议和小组评议。

自我评议 指在合作校对明确自己的作业正误后总览、回顾本次作业行为,进行一次全面的自我分析。具体操作以“自我评议本”为载体,从四个自评维度开展评议,即:我的态度、我的精彩、我的借鉴、我的方向。既体现态度,又体现优劣,更有对他人的借鉴和自身的努力方向。

小组评议 指在自我评议的基础上,由小组长组织成员开展评议交流,对小组成员的作业情况进行讨论分析。一方面实现一般错题的矫正,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对成员作业情况作综合性评价,提出学习建议。同时,将小组合作时暂时不能解决或存在疑虑的问题提交给教师,以便教师适时介入。

(二)二缓:教师介入 引导反思

学生作业会存在许多的疑难困惑,小组合作自评自纠并不足以清晰地解决这些问题,“教师介入,引导反思”就是评价缓一缓,教师主动介入,先就作业疑难和教学重难点为学生搭建自我反思的平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作业反思,最后教师基于学生的反思做出建议和评价。

1.介入指导反思的内容

学生开展作业反思,首先要明确反思的具体内容,作业反思不能停留在表象,笔者在指导反思内容时,由浅入深,设计了三个反思的维度:

反思解题错因 学生做错题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从错误中找到原因,一错再错。错题反思的最基本要素就是要寻找错误的根源,只有这样才能寻求解决的对策。

反思解题思路 思维是科学学习的关键要素,解题中如果没有对解题思路的分析,解题就如无根之水、无本之木,进行作业反思时必须要对解题思路进行再思考。

探索解题规律 作业反思的最高层次就是探索解题的规律,即是在反思中学生对解题规律性的认识,总结出解题的方法和技巧,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三个反思的层面并不要求所有学生整齐划一地做到,根据学生的科学学业水平和反思能力,能达到什么层次就什么层次,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关键是让每一个学生手动起来,思维活起来。

2.介入指导反思的方式

明确了反思的内容,就反思的方式和反思结果的呈现,实践中笔者进行以下探索:

基于反思报告的作业反思 “反思报告”是指经过师生事先约定的,用于学生开展反思并撰写反思内容和后续便于反思交流、教师评价的反思报告单,它包括学习章节、反思者及时间、错题呈现和矫正、反思内容和教师寄语等栏目。学生对作业进行理性的分析后,填写报告单,并将反思报告单用于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反思的认真程度、深刻程度等因素给予学生恰当的评价。

基于实验探究的作业反思 科学作业中的探究性实验分析题,这些题目难度大、错误率高,纯粹地采用理性分析开展反思,有相当大的难度。基于实验探究的作业反思就是让学生动手参与探究实验,在实验中观察、校验、反思,寓反思与实践中,学生感受更为真切,分析更有理据。

3.介入引领反思的评价

学生反思后,必须有后续的缓拍评价,评价要立足学生的发展,强化激励作用。实践中笔者以教师引领主导评价的方式,采用“教师寄语”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等级评价即是教师根据学生本次作业解题情况及作业反思情况,考量学生个体差异而作出的综合等级评价。

(三)三缓:互动合作 交流共享

学生开展作业反思,这仅仅是学生个体行为,学生反思中或仍有问题值得商榷,或有新意值得他人借鉴。因而,作业评价过程应再缓一缓,教师搭建一个反思交流的平台,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表达自己的见解,吸取他人的经验,开展互议互评,分享学习成果。笔者依据学生作业反思的范围、类型,以及教学重难点等因素探究了以下三种反思的交流形式:

1.小组互助式交流

小组互助式交流是指学生在自主进行作业反思之后,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反思交流活动,通过学习小组内部的交流合作实现错题的矫正,解题能力的提升。这种交流的形式主要是用于问题不具有普遍性,而是在某个特定的学习小组成员间出现共同的错题、困惑,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情境。这种情境下小组成员完全能够通过优势互补,合作探究,自主解决问题,而教师则不必直接参与讨论交流,只要对学习小组反思和交流的结果做出评价即可。

2.论坛互动式交流

论坛互动式交流是指由教师为班级全体学生搭建一个“论坛”式的作业反思交流平台,学生针对本次作业中同一个或同几个错题和班级学生共性的困惑,各抒己见,阐述自己的思考,相互争鸣,让“真理”越辩越清晰。这种方式主要是运用在全班学生一次作业中出现同一题或同几题错误,错误带有普遍性,存在共性的问题时。教师认为学生能够开展互动式的交流,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而不需要直接介入指导,那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反思的争辩交流中解决问题。

3.教师协助式交流

教师协助式交流即是教师明显感觉作业题目难度较大,对学生解题能力和知识运用要求较高,学生反思困难或是通过反思也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时,主动介入,参与讨论,带领学生解决问题。科学作业会出现难度较大的综合性题型,学生在这类题上出现解题错误或无从下手是极为正常的现象,很多时候学生即使是通过深入的反思也不能明白所以然,这类题的反思交流,教师必须加以点拨,协助学生开展交流。

四、研究的成效与思考

(一)缓拍式评价的实践成效

学生自主能力提升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参与评价,使评价的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更能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教学行为转变 教师从作业评价的主导者转变为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从包办代替、一讲到底到引导学生自主矫正,从一个教书匠的角色转变为教学的反思者。

师生互动交流增加 缓拍式评价为师生互动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学生可以向教师展示自己的学习、思维过程,寻求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可以全方位了解学生作业情况,作出调整。

科学学习效果显著 科学解题的思维更活跃,思路更清晰,准确率逐渐提升。学生在课堂上逐渐能主动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气氛更融洽,学生整体科学学习成绩进步明显。

(二)缓拍式评价的实践思考

学会反思――让反思成为习惯 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教师必须积极创造反思条件,引导学生自觉反思并学会反思,让反思成为学生学习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学习,使科学学习活动成为探究性、研究性的活动,实现有效学习。

创新评价――让评价促进教学 传统教学评价的目的局限于甄别功能,忽视完善与激励功能。教师要深入研究包括作业评价方式在内的各种教学评价手段,创新教学评价,立足学生的发展,让教学评价真正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快乐学习,同时让评价完善和改进教师的教学。

【参考文献】

[1]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熊川武著. 反思性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教学反思与建议篇10

“观课议课是授课教师和观课教师充分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彼此围绕相关信息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完整的观课议课活动主要包括: 首先是观课前教师间的交流。教师间的交流目的在于了解授课教师的主旨,并就观课议课的内容和形式达成一致,以便获得议课共鸣。根据观课的内容和目的,观课者要做好观课准备,然后进行课堂观察。在观课活动中,观课者把关注焦点集中在预先设定的议课内容上,围绕其主题内容尽可能地全面收集课堂信息,梳理学生行为、效果、互动、关系推测和意见等相关内容。最后是课后议课。参与者平等交流与对话,描述课堂中的种种现象,判断师生的行为效果,探寻教育理念,提出改进措施或方案,制定出行动规划,特别是参与者要深刻反省观课议课活动的内容,收获自己的体会,在交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可从中选择自己的改进行动,或者针对观课议课中新的问题和困惑,选择相关课题内容深入学习。我认为教师在观课议课过程中主要应注意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授课教师与观课教师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

授课前进行观课议课强调对教学内容和意义的研讨,注重强调对教师教学风格、教学思想与追求、教学个性特色的尊重和理解。授课教师应就自己本堂课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理论依据、新授内容的导入、重点难点如何突破、分组讨论问题设计等都应向观课教师进行陈叙与说明,并就自己着重研究的层面想法或建议提请观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细心观察与分析,反之,观课者也可以就自己需要明白的内容或环节向授课者进行咨询。这样可以使整个观课活动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使议课时的主题内容更加明确和突出,提高观课议课的有效性。如我们在探究《三角形中位线》一节时,预设一个实例:如何测量一个池塘的长度(不能直接测量)?经过小组合作、交流与讨论,直到最后,学生用自己探究出来的中位线定理可迎刃而解,前后呼应,更能体现出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授课教师应听取观课教师的反馈建议

有效观课议课是为了帮助教师认识教育观念、教学设计、教与学的行为、学习效果之间的联系,注重授课的实效性。在教师研讨过程中,教师应反省和修正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案设计,调整教学行为,以追求更有成效的教学效果,实现有效教学,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与提高。

观课教师在课堂观察中不是纯粹的“观众”,而也应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或帮助者。除了对课堂设计、管理、互动及其效果进行观察外,观课教师还应该积极思考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能否行得通,从而提供更多的教学可能,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筛选和优化,追求教学活动设计的创新与教学环节的优化。

三、有效观课议课与教师课堂教学

在观课议课时,教师高度集中精力,注意每一个有意义的教学细节,并且让自己的大脑高速运转起来,思考哪些东西可以借鉴,该怎样吸收和改造。在观课议课时,观课教师始终保持“假如我上这节课”的观念,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假如我来执教,我该怎么处理”的行为。这种行为和思想使观课者不做“观众”,而是深入地沉浸其中,使观察和研讨本节课的过程真正成为自己准备本节课的过程。有了这样的基础,一方面是要让观课教师教,自己不会手忙脚乱;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观课教师在议课时空谈大道理,真正使教学改进的意见建立在可以操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践。

四、认真体会议课,使其指导教学实践

议课的过程既是参与者参与反思、获得经验的过程,又是由此促进教师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批判反思,使之逐步成为一种工作习惯和生活方式的过程。在观课议课之后,我们要及时通过反思记录和写教学叙事等形式,把自己的认识和收获记录下来,用以指导日后的教学实践。

五、教师日常教学行为反思指导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强调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检查和反省自己,改进和完善自己。课是普通的课,教师针对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行为,也应对这些行为和教学理念进行评价和反思,更注重强调透过行为深思内心的价值观念和教育假设,通过深度挖掘使隐性知识显性化,通过深度对话帮助教师认识教育假设,更新教育观念。

总之,作为教师只有明确了观课议课的目的和内涵,按照科学和合理的方法进行创新实践和研究,才能提高观课议课的有效性,从而更好地创新与研究课堂,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大伟.有效观课议课 [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

[2] 陈大伟.怎样观课议课[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

[3] 陈大伟.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4] 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教学反思与建议篇11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2)6–0009–03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教学反思与建议篇12

观课前“心中有数”

不打无准备之仗。观课前一定要“备好课”。一是研读《课程标准》。认真学习《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题(实验)》,熟悉国家对高中学生知识、身体、技能、健康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观课的目的性。同时,还要自觉主动地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素养。二是了解教情与学情。向执教教师、学生了解教与学的基本情况,知道教师的平时教学情况,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熟悉学生的学习状况、所学教材、身体素质及基本技能。三是掌握观课要点。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提出了《对中小学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其中一条是“体育课堂教学是否正确地贯彻了《课程标准》的精神主要看4点”。一看体育课符不符合体育课程的性质。《课程标准》指出:“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目前的课堂教学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有些体育课不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教学手段,不以运动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如有的把围棋、象棋、吹肥皂泡等引入教材;有的用硬纸板制成预构件,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去组装房子、汽车;有的把尿素袋开发成“时装”,让学生在上课时学走时装步,等等。这些做法既学不到什么体育的知识、技能,也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背离了体育学科的性质。二看体育课是否遵循体育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主要是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身体锻炼的规律、学习心理的规律及教与学的规律,体育课只有认真遵循上述规律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才能真正学到应有的知识、技能,身心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体育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有效地进行身体锻炼,而主要不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与构建体育知识、技能。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体育科研的一个重要标志。三看体育课是不是从实际出发开展教学活动。体育教学改革应结合学校自己的场地器材、师资特点、学生水平等实际情况来进行。对外来的经验,必须从实际出发,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加以借鉴,不能生搬硬套,警惕“追风”、做表面文章和搞形式主义的倾向。掌握了这些要点,就为我们观课提供了理论基础。四是制作观察量表。在确立了观察重点后,设计合适的观察量表,是体育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观察量表设计所选择的观察指标必须比较全面地揭示我们所要观察的内容;所选择的观察指标要简洁,便于速记、反思,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要深入思考各观察点最需要思量的问题、要素,力求特色,突出创新。

观课中“摆正位置”

观课议课是一种课例研讨活动,是教研组磨练课堂、打造课堂、实现优质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其根本目的就是以一种开放的思维方式和积极的心态去应对课堂教学改革,用先进的教育观念引导团队的教育行为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文化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三点。一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去观课。无论是哪种课型的课,执教教师必然都经过精心的准备,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亮点或是自己平时没有想到、注意到的事。因此,诚心、虚心、专心、细心,客观真实地观察、记录课堂现象成为至关重要的细节行为。二是观课重点要突出。课堂上,体育教师应聚焦课堂问题、课堂病态、课堂细节,带着要解决的问题走进课堂,研究教学。“以学定教”是观课议课的基本指导思想。教师要学会从学生“学”的角度去审视教师的“教”,真正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让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同时,还要学会简单易行的记录课堂现象的技巧,学会归纳、整理、分析课堂信息的方法,学会专业推断的技能,学会客观评价课堂教学的策略。三是切实做到看、听、记、思有机结合。在观课过程中,观课者要时刻观察教师、学生的活动,仔细听教师的语言引导,记录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思考如果自己是执教教师会怎么处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或突发事件。

议课时“直面问题”

观课议课最困难的地方就是直接面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执教教师要摆正心态,敢于面对自己的不足,也不能害怕别人对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往往就在大家的讨论过程中,我们的教学水平、综合素质得到很快的提高。如今年5月我们学校举行了观课议课活动,体育教研组全体教师参加。刘老师执教课,教学内容是手球。刘老师不是学手球专业的,但是他却敢于暴露自己的不足,不断挑战自己,课上得非常成功。课后会议上,刘老师重点说出了本节课获得成功的地方,目标的达成情况,存在的问题或困惑。观察者分别从自己承担的观察视角,依据搜集到的有价值课堂信息,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评议,结合记录的课堂现象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点评议论课堂亮点及存在的“课堂教学病态”,一方面提炼教学经验,另一方面针对“病态教学”开出“药方”,提出课堂改进建议,与执教教师及教研组成员进行平等对话;教研组各成员对每位观察者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广泛地交流,探讨出了问题解决的办法,达成了共识。同时,通过对诸多课堂现象的定性定量分析,归纳出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有本质性、普遍性的问题,并形成校本研究课题,进行共同探讨,合作攻关,最终解决课堂问题。

活动后“自我反思”

观课议课改变着教师日常化的教研方式,改变着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学生的态度、对待同事的态度以及种种教育教学的策略;教研组成员在不断地学习,交流、合作与竞争中,共同进步和发展,形成教师个人与教研组团队协调和谐发展的共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