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工程重点合集12篇

时间:2023-06-07 09:04:25

金融工程重点

金融工程重点篇1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7-0090-02

一、推行BOT、BT融资的必要性

为了迅速解决缺水问题,“十二五”期间,重庆市计划全面建成玉滩大型水库、21座“泽渝”中型水库,新开工观景口大型水库、20座以上“泽渝”中型水库和一批小型水源工程,新增蓄引提水能力15亿立方米。水利工程投资预计700亿元 [1],其中经营性项目约250亿元,准公益性和公益性项目约450亿元。经营性项目可以由引入社会资金投资。准公益性和公益性项目无收益(或收益很少,下同),社会资金不愿投资,需由财政资金投资,预计中央财政将补助230亿元,其余220亿元将由重庆市和区县两级财政配套。初步计划市级预算内资金、水利基金等可以安排约50亿元,其余170亿元拟依靠带项目储备2万~3万亩规划的城市开发土地(目前是农村集体地),通过出让土地获取土地收益来筹集。

从来源上看,水利建设资金均已落实,但准公益性和公益性项目的资金到位时间和工程建设时间无法匹配。水利项目一开工就需大量投入资金,但是中央资金和市级预算内资金及各项基金只能逐年到位,储备土地受到自身区位条件、政府供地计划、区域市场容量、储备土地出让前的征地整治需要花费两年左右时间等因素影响需要十年左右时间才能分批逐步出让变现完。重庆市准公益性和公益性项目无收益,不能凭据项目效益实施项目贷款,储备土地完成征地拆迁前其使用权属于原住户所属的农村集体,储备土地的水利项目业主也不能以土地抵押获取贷款[2]。若无其他新型融资手段,重庆“十二五”期间的水利建设无法按计划推进。

笔者认为,可以采用BOT、BT融资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BOT、BT融资的操作思路

1.BOT、BT简介。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是指政府(或政府所属的投资公司,下同)通过契约授予私营企业(或社会投资者、外国企业)以一定期限的特许专营权,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特许权期限届满时,该基础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BT(build―transfer)即建设―转让,是BOT的演化模式,其与BOT不同之处在于项目建好后,政府立即回购并进行经营管理,私人企业或者社会投资者通过政府回购款回收投资并获取投资收益[3]。

2.重庆水利项目的BOT、BT应用。对于具有一定收益能力,但收益能力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准公益性项目,如供水工程、污水处理工程,适宜采用BOT方式。操作方法是:通过签订项目特许经营权协议授权本国或者外国公司来融资、投资、建设,并在特定年限内经营和维护该项目设施。在协议规定的时期内投资者通过向使用者收取费用(如水费、污水处理费)来获取收益,并承担相应风险。政府在此期间保留对该项目的监督调控权,协议期满,投资者根据协议把该项目转让给政府。为了吸引投资者,项目收益少于合理收益的部分由政府每年进行补贴,或者政府与投资者签订长期购买协议,承诺在特许经营期内以高价购买、低价转卖的方式每年购买该项目一定量的产品。只要补贴和协议购买的结果能使投资者获得合理盈利,社会投资者就会有足够的投资热情。

对于完全没有现金流入或者现金流入十分微弱的纯公益性项目,如滨江路整治,不宜由社会投资者经营,可以采用BT方式。即,由社会投资者来组织项目的融资和建设,项目建成后直接转交给政府。政府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在以后一定年限内逐年向投资者支付回购款,以补偿其投资并使之取得合理的投资利润。

三、BOT、BT融资的可行性

从经济角度考虑,BOT、BT融资能否成功取决于项目对投资者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重庆市的准公益性和纯公益性水利项目能否成功则取决于政府在以后各年是否能组织足够的资金对投资者进行现金流量补贴,或者承担转卖水利产品的亏损。2003年以来重庆市组建了市级水利投融资平台――重庆市水投集团承担了全市绝大部分的大中型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财政安排的项目建设资金均注入该集团,作为该公司的资本金。笔者认为,重庆市水投集团无法在短期内筹集几百亿元的建设资金,但在十年左右的时间内计划内的财政资金逐年到位是肯定的;中国处于高速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价值总体趋势较好,储备土地逐年变现没有困难,而且以上两项资金来源在数量上也有保障。重庆市水投集团可以通过这些逐年到位的现金流对投资者进行现金流量补贴,或者承担转卖水利产品的亏损,从而成功实现BOT、BT融资。

从技术角度考虑,近年来中国对BOT、BT融资研究已有了较大发展,有些省市已经出现过比较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4]。

四、BOT、BT融资的意义

1.节省建设资金。水投集团直接投资时,建设资金在项目建设期就要全部投入。采用BOT、BT模式融资时,由社会投资者来安排融资,重庆市水投集团只需在较长时间内逐年补贴投资者不足的利润,每年需求的资金量少得多。这样就可以保证“十二五”期间计划的大批公益性水利项目集中开工建设。

2.避免债务风险。BOT项目由社会投资者融资建造,水投集团不承担债务,既避免了债务风险,也不会增大集团的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金融机构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较低的资产负债率可以提高水投集团在其他项目上的融资能力。

3.引入先进技术。BOT、BT常被用来吸引外商和国内的知名企业投资,这不仅可以改善重庆市利用内、外资的结构,还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五、小结

常规方式解决不了“十二五”期间重庆市公益性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难题,但是计划的财政资金和土地储备收益形成了重庆市水投集团稳定的未来现金流,重庆市可以运用BOT和BT融资解决资金难题,实现建设目标。BOT和BT投融资的实质是以时间换空间,把未来逐步到位的财政资金和储备土地收益提前集中到当期使用,使大批项目及早开工建设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谭柯.重庆水投水务合并建千亿级投资集团[N].重庆商报,2011-05-08.

[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Z],2003-06-13(2).

[3]侯维东,郑垂勇.水利基本建设运用BOT的探讨[J].水利经济,1999,(5):6.

[4]吴德文.青海水利建设运用BOT方式的几点思考[J].水利经济,1999,(6):24-25.

Practicing BOT and BT Financing to Crack Money Problems of Welfare Key Water Conservancy for Chongqing in the Twelfth Five-Year Plan Period

LONG Shu-fa

金融工程重点篇2

一、金融工程的特征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欧美发达国家兴起的金融工程金是现代金融市场深入发展的产物。其本质是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综合地采用各种工程技术方法(包括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等)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金融问题。通常而言,金融工程的定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工程是指利用数学、计算机、信息网络等工具,结合金融学理论,通过对金融产品的组合和分解等方法创造出符合金融市场中不同参与者需要的金融产品。广义上的金融工程是指借助工程化方法以解决现实中出现的金融问题为目的的一系列程序化过程,包括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定价、金融产品的交易与营销以及金融风险管理等等。因此,金融工程具有典型的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特征,它融入了经济学、工程学、金融学、数学、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最新理论,并结合了现实经济运行体制中的会计、税收、法律体系。在金融工程中,既需要无套利定价、风险中性等金融思想和技术,又需要积木思想和系统性思维等工程思想,还需要能够综合各种工程技术方法如数学建模、网络图解和仿真模拟等工具处理各种金融问题。因此,从金融工程的本质含义看,金融工程专业具有如下特征:

交叉性和边缘性。金融工程学的内容极为繁杂,而且变化与发展无比迅猛。它是融合现代金融理论、信息技术与工程方法的交叉学科,金融理论的工程化思想把金融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金融工程大量地采用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等方法以及运筹学优化技术等系统科学和决策科学工具。另外,信息技术的进步为金融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手段,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金融工程正在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目前,受实验经济学发展的启发,金融工程领域正在积极建立实验室环境来试验各种新设计和开发的金融产品――即实验金融学。总而言之,自然科学和工程化思想和方法已经向金融工程全面渗管,导致金融工程具有明显的学科交叉性和边缘性的特点。

应用性和灵活性。根据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科特性,我们培养的人才属于应用型金融技术人才,金融工程毕业生应该能够运用现代金融理论和方法、现代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现代数理和信息技术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处理:对金融资产收益和风险进行评估、取舍、分解和重组,最后将经过重新调整和搭配过的风险收益契约化、规范化、产品化;为金融市场的总体效率提高和市场的秩序稳定,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金融产品、工具和金融手段、方法与方案。同时,金融理论的工程化方法已经表明金融学已经从抽象的理论中走出来,开始面向客户、面向市场。金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客户需求推动着金融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也使金融工程学成为理论和实践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之一。金融工程的发展能够使金融市场充分而灵活地适应各种投资者的需求。因此,金融工程具有鲜明的应用型和灵活性的特点。

定量化和最优化。由于金融工程需要借助各种工程技术方法和一系列程序化过程进行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定价、金融产品的交易与营销以及金融风险管理等都需要准确地定量分析。因此,金融工程广泛地运用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等技术手段,使得金融工程具有鲜明的定量化分析的特点。正因为把数理工具和现代金融原理结合起来,才使金融工程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有了坚实的科学基础。金融工程不仅要应用定量分析工具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还要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找到最优解决办法。最优化是金融工程的思维核心,是量体裁衣和个性化服务的本质体现,金融工程在解决任何金融实际问题中都以此为指导思想,如投资组合管理和金融风险管理中都需要在无约束条件或者多重约束条件下求得最优化的解决办法。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国外引入金融工程后,国内金融工程的教学和科研迅速发展起来,金融工程在实践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经济领域对金融工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的许多大学也开始了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探索。目前,我国已经有近40所高校开设了金融工程本科专业,还有更多的高校设置了金融工程硕士和博士专业或者开设金融工程类课程,迫切要求我国高等院校为金融工程的人才培养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法。金融工程是一门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融现代金融理论、工程化方法和信息技术于一体的交叉边缘性学科。金融工程思想及方法论一经出现,就对金融市场的创新和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研究金融工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培养模式,探讨实验教学在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就有着特别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金融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

按专业设置组织教学,进行专业训练是现代高校的特点之一。专业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专业是指某种职业的劳动特点和职业特征。狭义的专业是指高等学校或科研院所根据学科分类和社会职业分工分门别类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单位,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因此,专业是高校的基本教育单位,同时它还必须以学科为基础并与社会职业分工相适应。专业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育主体,其中课程体系占有重要地位。课程体系是课程与课程之间的有机组合,这种组合包括一个专业所开课程的类型及其比例关系。

因此,金融工程专业包括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金融工程的课程体系和金融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以及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其课程体系就是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一系列课程的有机组合,学生修完该系列的课程,具备了有关金融工程学的知识素质和技能,因而可以从事在实践中与金融工程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职业或工作。作为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金融工程的课程体系包含了一组涉及现代金融经济理论方法、现代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现代信息理论与方法等课程的有机组合。

目前,国内外的金融工程专业设置存在很大的区别。由于国外高校实施“宽口径”的通通识教育,因此欧美发达国家高校通常在本科阶段没有设置金融工程专业,而是设置了金融工程专业硕士学位(如MFE)或专业证书教育(如CFA)。由于金融工程交叉学科的特性和应用性,美国高校在实施学位教育时,根据其自身的特点而将金融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开设在不同的院系,因而其课程设置扬长避短而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大体有三种模式:强调金融工程理论及其应用的商学院模式,这种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强调金融工程的应用性,注重学生金融工程方案的实施与管理能力的培养,而对一些数量方法的学习课程开设较少;强调工程化方法训练的工程学院模式,这种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强调金融工程的工程化,注重学生的工程化方法的训练,工程化、运筹学和数量方法方面的课程开设较多;强调数量分析的数学系模式,这种模式的突出特点是强调金融工程的数理分析基础,随即过程、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及扩散逼近等数学方面的课程开设较多。

长期以来,我国的金融学科更偏重于宏观金融,注重货币供给和需求、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金融体系的设计以及政策分析,而微观金融研究和教育则比较落后。因此,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展开了金融学科改革与建设的大讨论,形成的基本共识是:在立足于国情的基础上逐步与国际金融教育体系接轨,改变重宏观、轻微观的金融教育理念。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现代金融人才培养模式与经验,在本科阶段开设金融工程专业,就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这种金融教育实践有助于提高我国微观金融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水平,从而完善我国的金融高等教育体系。目前,我国开设金融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主要有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和理工院校。由于国外并未有金融工程专业本科阶段课程设置的经验可借鉴,上述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时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并未完全形成成熟的课程设置体系。从各院校金融工程本科专业课程的开设情况来看,基本上是在原来我国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参照国外高校金融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来进行的。从金融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框架看,其课程体系主要有三个方面:理论基础模块,包括现代经济学理论、金融理论、会计学理论、法学理论和税收理论等;分析工具模块,包括数学理论、统计学理论、工程化理论、计算机软件及其应用等;实践教学模块,包括金融工程案例、金融工程实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目前,我国开设金融工程专业的不同类别大学都在运用自己学校的综合优势培养金融工程人才,扬长避短,各有特色。但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些难点:

1、宏观金融与微观金融的关系。由于国内外金融工程专业设置的差异,我国许多高校金融工程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简单地沿袭传统的重视宏观金融的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而反映微观金融范畴的体现金融工程特色方面的课程开设较少,尤其是财经类高校金融工程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未完全摆脱传统金融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固定模式。

2、金融工程基本原理与数学等分析工具的关系。一般而言,理工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设置重分析技术、轻金融工程基本原理,尤其是理科院校金融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数学分析工具方面的课程开设较多,忽视了金融工程基本原理方面的训练。而对大多数财经院校而言,金融学和经济学基础理论方面的课程开设较多,数量分析工具方面的教学较为薄弱。

3、金融工程的理论性与应用性的关系。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以及我国金融市场中鲜有工程化产品创新案例,注重金融工程基本原理或数量分析工具方面的训练,而欧美国家高校极为重视的实践教学,在我国金融工程人才培养实践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极大的损害了金融工程专业的应用性。

尤其是,金融工程专业的应用性问题较为突出,全国各高校都在这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金融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应用性模块主要包括金融工程案例教学、金融工程实验、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其中金融工程实验课程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介绍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设计,以供各位同仁批评指教。

三、金融工程专业的实验教学体系设计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金融工程专业的实践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西方国家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实践教学方法也给中国的金融工程教育带来了不少启迪。

1、金融工程专业的特色要求进行实验教学。由于金融工程是借助各种工程技术方法进行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金融产品交易与营销以及金融风险管理的学科,因此金融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工程化和定量分析的特征。这些特点决定了金融工程实验在金融工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同时,金融工程实验可以逼真地模拟市场,给学生提供较真实的市场环境。因此,金融工程的实验教学对于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大有裨益。

2、金融工程实验教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途径。金融全球化和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对我国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必须是具有全球视野、富有创新意识、通晓国际金融市场运作规则的“市场型、国际型、复合型”的高素质金融工程人才。而要达成这一人才培养的目标,就必须在金融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中不断溶入新技术、新知识、新思维,构建以信息技术为平台,专业化软件为工具的开放性实验教学课程。因此,金融工程实验已经称为金融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中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

3、金融工程实验是金融工程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金融工程是融合现代金融理论、信息技术和工程方法的新兴交叉学科,这个学科特征赋予了金融工程实验课程极为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投资分析、资产定价、金融风险管理、公司金融等微观金融课程所具有的应用性和操作性,决定了金融工程实验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与实践意义。同时,广大教师和学生通过金融工程实验能够掌握金融工程领域的前沿理论和方法,大幅度提高学术研究水平,促进金融工程学科建设与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因此,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工程专业在新一轮教学计划修订中,大幅修改了金融工程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课程设置,其中包括:课程实验、专业必修实验课、专业选修实验课。

课程实验。投资学、运筹学、金融衍生证券、金融风险管理、固定收益证券等课程随着教学进度安排一定的实验课时。通过这些课程实验的教学,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有关课程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并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专业必修实验课:金融工程实验、证券投资学实验、金融工程专题实验,每门实验课为2学分,共36课时。通过金融工程实验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金融工程基本原理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能够自己动手解决各种金融衍生资产定价的基本操作方法、流程,以及利用金融衍生资产进行风险管理的各种计算方法;通过证券投资实验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证券投资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的全部内容,能够验证证券定价理论、证券组合以及关于风险资产定价模型的验证工作原理。通过金融工程专题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金融工程专业所学主要专业课程能够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强化金融工程和证券投资的实践操作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并结合专题实验课程的教学为撰写毕业论准备。

专业选修实验课:MATLAB在金融工程中的应用、EXCEL在金融工程中的应用、stata在金融工程中的应用、SAS在金融工程中的应用,每门课程2学分,共36课时,每个学生可任选一门。通过这些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这些软件的基础知识,以及这些软件在CAPM模型、APT模型、期权定价模型、固定收益证券计算、利率期限结构模型、金融衍生产品计算、投资组合管理、风险控制、金融数据的可视化与数据获取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这种修改大幅度地增加了实验课时,更好地体现金融工程专业的应用性、工程化和定量化的特色。执行这个新的教学计划一定能够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金融工程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是我们在金融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方面的初步探索,同时恳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教。

参考文献

[1]王广谦,张亦春,姜波克,陈雨露.金融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钟玉梅.高等教育学[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3]王晋忠.不同层次金融工程人才的知识结构与培养模式[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4(4).

[4]郭敏,刘立新,余湄.财经类院校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J].财经科学,

2004(6).

[5]史永东,陈日清.财经院校金融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4).

[6]杨林,颜金林.金融实验教学的定位模式与改革路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

金融工程重点篇3

二、承办、协办单位

活动由市政府金融办公室、市发改委、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共同承办,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中小企业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工业园区管委会、贵溪工业园区管委会协办。

三、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暂定4月下旬;

活动地点:另行布置。

四、参与人员及单位

市有关领导,市政府金融办公室、市发改委、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中小企业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业园区管委会领导;市级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融资需求的中小企业及参与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的单位等。

五、活动内容

(一)信息。市发改委年我市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介绍相应的投资情况及融资需求。

(二)金融产品介绍。银行业金融机构介绍具体的信贷政策、金融业务与产品。

(三)项目推介。企业和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的单位推介项目。

(四)现场对接。采取“对接超市”形式,借、贷双方自主选择洽谈。

(五)现场签约。选择一批条件成熟的项目进行现场签约,签约文书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自制。

(六)领导讲话。

六、组织及活动分工

(一)组织领导。成立年市银行业服务地方经济融资对接活动准备小组,由市政府副秘书长任组长,市发改委主任、人民银行市中心支行行长、市工信委主任任副组长,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中小企业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分管领导、工业园区管委会和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市级各银行行长、省联社办事处主任为成员。准备小组办公室设在人民银行,由人行副行长任办公室主任。各有关单位要确定一位联系人,具体负责有关工作。

(二)融资需求收集由市政府金融办公室牵头,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财政局、市中小企业局、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工业园区管委会、工业园区管委会共同负责。

各园区管委会依照《年市银行业服务地方经济融资对接活动(一般企业)信贷资金需求情况表》对企业融资需求进行摸底、筛选,于月日前将表格报送活动准备小组办公室。

市发改委按照《年市银行业服务地方经济融资对接活动(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信贷资金需求情况表》对参与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的单位融资需求进行摸底、筛选,对政府投资项目经市财政局审核后,于月日前提交活动准备小组办公室。

(三)银行信贷对接由人行市中心支行牵头,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负责。

1.准备小组办公室于月日前将《年市银行业服务地方经济融资对接活动(一般企业)信贷资金需求情况表》年市银行业服务地方经济融资对接活动(一般企业)信贷资金需求情况汇总表》年市银行业服务地方经济融资对接活动(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信贷资金需求情况表》年市银行业服务地方经济融资对接活动(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信贷资金需求情况汇总表》发给市辖各银行业金融机构。

2.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贷资金需求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有针对性地准备具体的信贷政策、金融业务与产品介绍资料,选择拟对接的单位,每家银行业金融机构选择2家以上单位。

3.月日前,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年市银行业服务地方经济融资对接活动(一般企业)银行拟签约情况演讲表》年市银行业服务地方经济融资对接活动(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银行拟签约情况演讲表》报送准备小组办公室,报请准备小组研究确定活动具体事宜。

4.对接活动结束后,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于5日内向准备小组办公室报送《年市银行业服务地方经济融资对接活动(一般企业)银行签约情况演讲表》年市银行业服务地方经济融资对接活动(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银行签约情况演讲表》由准备小组办公室统计汇总。

5.对接活动结束后的半年内,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每月8日前向准备小组办公室报送《年市银行业服务地方经济融资对接活动(一般企业)银行履约情况演讲表》年市银行业服务地方经济融资对接活动(重点工程和重大项目)银行履约情况演讲表》由准备小组办公室统计汇总并反馈给准备小组成员。

金融工程重点篇4

中图分类号:G5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123-02

金融工程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首先在西方国家出现的,是一门创造性的运用各种金融工具和策略来解决金融财务问题的新兴的金融学科。它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科学的研究,综合地运用各种工程技术的方法(主要有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分解与组合等),设计、开发和实施新型的金融产品,创造性地解决各种金融问题。其成果金融产品既包括原生和衍生的金融商品,也包括金融服务和解决金融问题的手段和策略。其创新和创造性既意味着金融领域思想和思维的飞跃,也意味着对已有观念的重新理解与运用,以及对现有产品进行的分解与组合。金融工程的出现,标志着金融科学已走向工程化的阶段。

一、金融工程的特点

作为一门前沿学科,金融工程融合了经济学、金融学和投资学的相关理论,同时又吸收了数学、运筹学和系统科学的精华。从理论上讲,它是一门融现代金融学、信息技术与工程方法于一体的交叉性学科;从教学方面讲,它是一门由现代金融理论支撑、以实务操作为导向的高科技金融学科。金融工程具有以下特点:

1.金融工程具有应用型交叉学科的基本特征。金融工程集合了金融学的基础理论和工程学的基本分析方法而又具备自己的特征――强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除了运用数学和统计学知识为主要分析手段外,金融工程还引入了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人工神经网等前沿技术,也用到了决策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

2.金融工程是一门具有量化特色的学科,重视模型化和最优化。金融工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广泛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来解决金融实务中的各类问题。量化分析的第一步是把没有数量特征的各种实际对象转变成具有数量特征和某种相关关系的变量。在数学模型提出来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针对不同类型的模型进行分析、求解、推导和论证。

3.金融工程重视创新思维。创新是金融工程的灵魂,金融工程的创造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用各种工程分析手段对收益和风险特征进行量化、分解和组合,创造性地改变收益和风险结构,实现新型金融工具的引入和运用;二是通过对各类金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的变革实现解决方案的优化、市场范围的拓展和金融服务的创新。

二、金融工程教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金融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首先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根据金融工程的特点和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现状,中国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立足于使学生熟练地运用已有的金融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模型,并具有一定的金融产品开发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1.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具有比较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尤其要系统掌握现代金融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熟练掌握金融工程的基本理论框架,熟悉公司财务、金融市场与证券投资以及银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具有相应的基本运作技能。

2.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熟悉与金融工程学科相关的原理性知识,并有较高的数学、统计学、外语与计算机操作水平。具备扎实的数理分析基础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能力,能够对金融、经济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为了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还应该熟悉会计、税务等方面的原理性知识。

3.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具备一定的从事金融实务工作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开展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从事资产评估、风险管理以及金融产品设计与开发等方面的实务工作。

4.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创新思维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金融工程的产生和发展是与金融市场密不可分的,金融工程研究开发的每一项结果,都是为了满足金融市场的需要,而推出的一项创新的金融产品,这就要求金融工程的专业人才具有金融创新的意识和思维。

三、教学课程设计

1.强调基础的经济金融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素质。金融工程本科专业的设置必须立足于经济金融理论,这是培养合格的金融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基石,这些理论应包括基础的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学科以及一定的现代金融理论,如开设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公司财务、投资学、金融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另外,还应辅之以保险、税收、金融法等方面的知识。

2.适度开设数学类课程,培养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数学和统计学的技能。为培养各类专门的金融工程人才,使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数学和统计学的技能已经成为必需。为此我们开设了微分方程与动态经济学、概率论基础、数理统计、运筹学、应用随机过程、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等课程,此外还有随机分析、决策分析、经济数学模型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不仅体现数学课程本身的内容,而且充分结合金融工程的需要,强调数学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3.体现金融计算、数学建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具备数值计算、建模技巧及数据分析能力。通过使用计算机及软件对金融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金融运行规律是当今金融信息全球化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们设置了如数值计算、经济数学模型、计算机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分析应用软件、金融实证分析等课程,培养学生能够从复杂的金融环境中分析出关键因素并设计建模方案的基本素质,以及具备通过数值计算对金融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和检验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案的能力。

4.构建金融工程的专门化课程,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的金融工程人才。围绕金融工程我们开设了如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工程学、金融工程案例和应用、金融风险的量化分析、金融产品设计与开发等课程,学生可以通过教学了解金融工程的核心以及运用相关金融工具和策略解决金融问题。

四、应用型为主的金融工程教育

从学科性质来看,金融工程属于应用型的学科,这一性质决定了在金融工程学科建设中,必须充分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教育和培养。

1.开设实践类和信息类课程。利用金融实验室进行金融市场、金融交易模拟实践;采用分散性现场参观与观摩的形式感受真实交易的氛围;通过互联网访问中央银行、大型商业银行网站,了解金融中介业务运作。实践性教学的目的是增强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程度,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引导学生养成通过网络、媒体积极吸收市场、经济和技术信息的习惯。

2.重视实际的技术能力培养,这主要是指诸如SAS和Matlab等课程的开设。金融工程的大部分问题都需要通过软件技术加以解决,比如: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等,因而技术能力也反映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在国外的金融工程人才培养中,不少大学将Matlab作为必修课之一,从而保证学生能迅速的将金融问题转化为技术问题并加以解决。

3.强化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有助于巩固和提高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不仅如此,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对金融工程至关重要的“创造性”的思维,也是非常有用的。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金融工程应用已经积累了很多创造性地解决金融问题的案例,这些案例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思想财富。案例教学是学习、培养和提高这种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4.积极发展实习教学。在美国,是否提供实习机会,使许多开展金融工程教育的学校吸引优秀生源的重要手段之一。事实上,在中国,由于金融人才的缺乏,金融工程的实习教学对于学校和实业界来说是一个双赢的策略,学校应加强同实业界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五、金融工程师职业教育和创新思维培养

金融工程师的称谓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伦敦金融界,区别于传统的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市场分析人员,金融工程师更加注重金融市场交易与金融工具的可操作性,将最新的科技手段、规模化处理方式(工程方法)应用到金融市场上,创造出新的金融产品、交易方式,从而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赢取利润、规避风险或完善服务。金融工程师通常受雇于投资银行、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金融中介机构以及非金融性质的公司。

因为金融工程师具有一系列专业化的、仅凭技术所无法达到的素质,并且由于金融创新的速度超过了市场产生称职金融工程师的能力,金融工程师总体上是供不应求。其就业机会显得格外光明,并且毫无疑问,其工作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加强金融工程师的职业教育已成为现代金融发展的一种趋势。

金融工程自身的特点要求一定的创新能力。首先,金融工程的基本职能是创造,就是在金融市场中根据客户的需要来创造新的产品已实现收益和规避风险。其次,由于金融工程师要解决的问题往往超出个人的知识基础而需要进行小组工作,以处理复杂的金融、法律、税收、会计、产业、计算技术、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作为小组核心的金融工程师,合作的精神、沟通的技巧和协调的能力是必备要素之一。

总之,在金融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过程中,从发展的趋势来看,金融工程将不仅仅作为一门技术性的学科,而是将逐渐成为一种创新和开放的思想方法,日益渗透到金融、经济乃至社会生活中。

参考文献:

金融工程重点篇5

决策酝酿:政策激活一池春水

如何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如何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如何真正改善农民生活?中央在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上述命题在逐一破解之中。

银监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研判经济金融形势,专题调研破解难题,对农村金融改革、强化“三农”金融服务作出重要部署,助推农村金融的改革发展与服务创新。受国务院委托,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曾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汇报农村金融改革发展情况,得到高度重视和广泛支持。

银监会合作部作为专司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职责的部门,切实加强行业监管,积极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引导行业践行普惠金融理念、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取得明显成效。“三大工程”被评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服务民生典型工作,并获中央国家机关工委表彰。

令人鼓舞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将惠及十几亿中国人。实现这个目标,最大的差距在农村,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重点难点在农村,机会希望也在农村。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是党中央对深化农村改革提出的总体目标要求。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农村金融改革被列为今后一个时期金融工作的任务之首;刚刚闭幕不久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进行了重大战略部署。

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银监会明确,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必须始终姓“农”,各级监管部门必须从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战略、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以服务“三农”为根本方向,加强监管引领、政策指导,督促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坚定“三农”市场定位,进一步加强、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布局要立足当地、服务“三农”。

2013年,银监会印发《关于做好2013年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银行业确保实现涉农贷款增量和增速持续增长,注重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配合,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发挥信贷资金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效能;探索建立资金回流农村新机制,制定发行“三农”专项金融债政策,增加“三农”信贷资金来源。

银监会合作部在履行行业监管职能过程中,指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坚持服务县域、服务小微、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在保持县域法人地位不变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和组织形式改革,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在注重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切实加大对涉农、县域经济的信贷资源配置,持续增加涉农信贷投入总量,取得了突出成效。2009年至2012年连续四年实现涉农信贷投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两个不低于”工作目标。

在政策的引领和支持下,“三农”金融主力军稳健发展,支农力度持续加大。截至2013年年末,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有3274家,占银行业机构数的90%,且主要分布在县域;村镇银行总数达到1071家,中西部占61.2%,涉农和小微企业贷款占其全部贷款的90%。全国涉农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7.3%;其中农户贷款余额4.5万亿元,占涉农贷款余额的21.6%。

决胜沃野:“三大工程”普惠“三农”

在2012年2月召开的农村中小金融监管工作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就解决“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难贷款”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以下思路――

围绕解决“贷款难”,在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业务,大力推广不需抵押担保的农户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的同时,创新抵押担保方式,探索扩大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积极采取林权、渔权、农机具等抵质押方式,满足农村大额贷款需求,进一步加强涉农信贷与涉农保险的合作,发挥银保支农合力。

围绕解决“贷款贵”,建立科学有效的价格管理体系,严格执行明码标价制度,充分披露服务价格信息,完善投诉处理机制。

围绕解决“贷款慢”,推行阳光信贷,推动农户贷款的标准化、流程化,并逐步推广至农村小微企业信贷领域,督促公开对农户的贷款调查、授信、定价、操作流程和公开承诺服务事项,积极借鉴国际微贷和农业供应链金融技术,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

围绕解决“难贷款”,协调支持政策,不断完善支农服务风险的分散、转移和补偿机制。

要持续发挥金融支持“三农”的关键作用,就要把提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服务特色化、创新化、差异化水平提到重要日程。2012年银监会合作部监管工作确立了一个主题、一条主线,即以服务“三农”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强化监管、深化改革、优化服务为主线,优先支持“三农”发展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统筹协调、着力创新,坚决守住风险底线,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强化“三农”市场定位贯穿各项工作始终。

在银监会的部署和引领下,合作部组织专家团队,结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和金融政策,重点调查研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惠农政策等问题,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阳光信贷工程”“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统筹兼顾,分阶段、分步骤地不断完善,持续不懈地推进“三大工程”。

2012年6月12日,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科学发展现场会暨“三大工程”启动仪式在福建泉州举行。会上,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指出:“‘三农’问题既是经济问题 ,更是民生问题、 政治问题 。实施 ‘三大工程’要以强农富农惠农作为出发点,投入真情实感、真金白银,切实真抓实干,把‘三大工程’打造成为真正的民心工程、惠民工程。”

让农民获得贷款更容易、办理业务更便捷、服务费用更优惠,是“三大工程”设计者、推动者、决策者最直接的期待――通过实施“进村入社区工程”,夯实客户基础,拓展“三农”服务广度;通过实施“阳光信贷工程”,提高信贷操作的规范化和透明度,提升贷款可得性和公平性;通过实施“创新工程”,全面提升金融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满意度。

引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聚焦“三农”、扎根“三农”、服务“三农”,是“三大工程”的核心要义。银监会合作部主任姜丽明就做深做实“三大工程”提出以下具体要求:“进村入社区工程”是扎根工程,不但要扎,而且必须要扎稳扎实;“阳光信贷工程”是口碑工程,不但信贷人员要全部掌握执行,而且要广泛告知客户;“创新工程”是生命工程,不但现在要有实实在在的动作,而且要持续深入推进。

“三大工程”启动后,银监会派出机构加大了对机构实施工作的考核力度,将实施情况与高管履职、业务准入、机构发展、监管评级挂钩,督促法人机构将实施情况纳入综合考评,实行月考核、季通报;专门制定考核评价办法,将“三大工程”实施效果与员工薪酬绩效、高管任用提拔以及其他荣誉挂钩;建立考评激励机制,对“阳光信贷”和“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实行量化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经营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促进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成立督查组开展重点督查,将“三大工程”实施成效作为支农服务评价重要内容,并在市场准入和监管评级等方面予以倾斜。

2013年3月,“三大工程”启动实施8个月后,就进一步研究推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改革服务工作,银监会副主席周慕冰分别主持召开了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村镇银行培育发展、农村“三权”抵押工作三个专题座谈会,听取了13个省份的7个银监局、2个银监分局、13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汇报。同月,银监会印发了《关于持续深入推进支农服务“三大工程”的通知》,将金融支持城镇化建设、推进“三权”抵押贷款、推进服务升级等纳入“三大工程”内容,赋予其新内涵。银监会合作部加快部署推进和深化,督促引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持续推进“三大工程”。

2014年4月,银监会再次就深入推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服务“三大工程”发出《通知》,要求以发展普惠金融为统揽,深入推进实施“三大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普惠度;继续做好空白乡镇机构覆盖工作,着力推进基础金融服务向村级延伸;金融服务资源配置要更加注重惠及特殊客户群体、向老少边穷地区倾斜;要遵循以人为本原则,对于特殊困难的客户,实行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引领创新:铸造全新特色品牌

在促进“三大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银监会合作部坚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引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顺应市场变化和“三农”需求,从战略、组织、机制、产品、服务和渠道等方面入手,全面建立金融创新体系,引领金融服务创新;根据农村金融服务对象、行业特点、需求差异,细分客户群体,开发符合农村经济组织特点和农户消费习惯的金融产品。

“富民惠农金融创新”工程的设计初衷,就是以满足农村多元化、多层次金融服务需求为目标,引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创新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的量体裁衣式的产品和服务方式,在筑牢风险防线的基础上,从理念、组织、产品、担保方式、商业模式、业务流程、服务渠道、信用体系建设等多维度探索创新,加大产品服务创新契合度,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使普惠金融服务手段更加丰富。

截至目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共创新金融产品5300多个,其中,创新农户(农村个人)信贷产品3100多个,创新公司类信贷产品1900多个。

在推进“三大工程”实施过程中,围绕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银监会合作部开展深入调研,探索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基础,满足农民产业升级对更高水平金融服务的需求,有计划地开展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试点工作,充实完善试点内容,有序扩大试点范围。2014年7月,银监会与农业部联合《关于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指导意见》,就引导农村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金融支持、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同时,构建科学有效的支农考核体系及多级服务体系,推进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银监会合作部“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以扩大服务覆盖面为目标,因地制宜地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持续推进多层次、广覆盖的服务网络建设;根据差异化的地区客户需求,增强网点功能;丰富服务手段,探索推广金融服务便利店、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服务模式,使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乡村、社区,更加贴近农户。

“公开透明、服务优化、公平普惠、因地制宜”是“阳光信贷”工程坚持的四项原则。它以持续强化信贷过程公开化、透明化管理为目标,推行公示制度,实行阳光操作,公开定价标准,强化社会监督。通过深入推进“阳光信贷”工程,建立公开透明、规范高效、互惠互利的信贷支农绿色通道,切实提升信贷业务透明度、规范性,农户申请贷款更便捷、更高效,有效提升了贷款的公平性和可得性。

截至目前,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累计增设各类公示牌(板)32.7万张,增设阳光办贷大厅(窗口)2.9万个,建立授信评议小组6.4万个,增聘信贷监督员7.2万人,增设信贷监督箱、监督电话5.6万个。

实践表明,“三大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各地以增户扩面为抓手,以阳光操作为重点,以富民惠农为目的,站在统筹城乡发展、支持实体经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高度,开拓思路,创新方法,完善措施,积极探索,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经营发展根基进一步牢固,支农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服务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取得了百姓得实惠、银行得口碑的双赢效果。“三大工程”已经成为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特色品牌。

后记

近年来,我国不断借鉴和汲取国际社会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2013年10月,应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组织邀请,银监会派员参加了由G20成员国的财政部和金融监管部门官员、部分非成员国以及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专家参会的GPFI论坛暨全体会议。关于中国农村金融改革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实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其中“三大工程”“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在国际社会具有一定知名度。

多年来,银监会引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改革中探索,在探索中开拓,在开拓中创新,探索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支农惠农富农强农之路。积极倡导“均等化理念”,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打造本土化、社区性的金融机构,进一步提升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竞争和服务充分度;实施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推动基础金融服务进一步向村一级有效延伸人们不仅看到了积极的成果和显著的变化,也看到了其中蕴藏的可挖掘的潜力。

金融工程重点篇6

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陇县人行多次组织召金融联席会,学习传达各级关于推进助农取款服务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要求,落实责任措施,做好工作调度,多次向县委、县政府进行了专题汇报,得到了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召开了全县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推进会议,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县金融办、县人行、县财政局、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等10多个单位部门为成员的陇县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陇县农村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实施方案》,建立了“政府主导、人行牵头、多方参与、共同推进”的良性工作机制。推动了助农取款“村村通”工程扎实有效开展。

深入调研解决难题。助农取款服务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复杂工程,工作难点和问题较多。为此,陇县人行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式,结合实际,组织有关人员,多次深入各镇、各村进行调查了解,摸清底数,掌握情况,分析原因。并就调查了解的情况分别和农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邮政储蓄等涉农金融机构领导班子进行座谈,提出工作措施和要求。

工作方式上,采取先易后难的工作方法,逐项落实、逐一推进,重点解决难点问题。如:陇县人行针对七月份全市通报进度缓慢现状,召开党组专题会议,分析问题、研究对策,要求陇县人行相关人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以“等不起、拖不得”的精神抓好工作的调度和推进。陇县人行组织相关人员和涉农金融机构,进一步深入空白村,走访村居负责人、周边村民等,了解相关情况,与金融机构网点负责人进行座谈,就空白点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在走访中,陇县人行了解到助农取款空白行政村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有线通讯线路不通,移动网络信号不好无法连接安装POS机具,部分涉农金融机构基于成本因素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商户发展难等,针对这些问题,陇县人行会同农村合作银行、农业银行等,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汇报,并加强了与电信、移动、有关乡镇等部门的协调,就线路不通行政村的商户发展与无线POS机具的配置安装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协调,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经过多方努力,这一难点问题在八月份得到了有效解决,九月底实现了村村通。

加强督促防控风险保运行。在助农取款服务点建设中,陇县人行始终注重加强对主办银行的监督和指导,要求主办银行严格遵循《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通知》、《陇县农村地区助农取款服务点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坚持原则,严格程序,健全档案,规范发展服务点。同时,从业务申报、机具布放、系统改造开发、人员培训、风险控制、服务点维护、业务和技术支持等多方面陇县人行都给予全力支持与指导,促进了金融机构规范布点、规范操作、规范运行、规范管理,提高了站点风险防控能力,保障了农民和商户的资金安全,维护了站点的稳定运行。为提高站点建设进度,陇县人行加强工作督导,对工作力度小、推进速度慢的金融机构及时发出通知,要求倒排进度、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确保按时完成目标任务。为加大推进力度,陇县人行还将助农取款“村村通”工作纳入人民银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两管理、两综合”工作,加强对金融机构的考核、管理。

金融工程重点篇7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240-02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企业的财务活动包含投资、融资、运营和利润分配等几个方面,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化,资本市场逐步完善,企业的财务活动开始同股票、债券等金融市场紧密相连。比如,企业通过发行债务和股票筹资;通过购买债券和股票进行投资。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企业贯彻走出去战略,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国际贸易中的结算和汇率风险也影响企业的财务管理。此外,国际金融市场的金融创新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金融工具既给企业提供了风险管理工具,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这些现实要求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丰富金融知识和技能,学会利用金融市场的规则和金融工具趋利避害,为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服务。

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金融学知识的现实需求,反映到高等教育中来,就要求在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开设金融学课程。本文作者就职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财务管理系,该系自成立后的第二年,即开始了金融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授课学时为36个学时。此后,每届的财务管理专业都开设了金融学课程。这对于丰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金融知识,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但在作者从事金融学教学的实践中,感到金融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尤为关键的是,目前一直难以找到合适的金融学教材供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来学习。现有的教材大多针对金融学专业的学生编写,有的侧重于货币供给和需求、金融发展与金融稳定等宏观金融的内容,有的虽然侧重微观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定价,但对金融产品定价过分强调理论,对金融产品的应用性方面介绍不足。有的教材尽管内容全面,兼顾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的知识,但相对于财务管理专业而言,在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方面的介绍过于简略,针对性不强。而国内流行的金融学教材如黄达《金融学》、曹龙琪的《金融学》等,都是面向金融专业学生,内容繁复,很难在36个学时内完成这些教材规定的授课内容。

教材选择的困境,反映了我们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所需金融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不够。如何切实了解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金融学知识需求,在精炼基本的金融知识讲解的同时,根据财务人员工作的特点,有重点地针对性地进行金融知识的讲授,从而改善财务管理专业金融学的教学内容,是本文着力探讨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我们认为:要科学确定财务管理专业金融学的教学内容,仅仅了解国内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金融学教学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地是要面向学生毕业后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对金融学知识的实际需求,只有这样金融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才能收到实效。为此,我们利用2014年暑假的时间,走访了北京地区我系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实地了解他们参加工作后对金融知识的需求情况。为了提高走访活动的实际效果,我们专门设计了调查问卷。考虑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70%的生源来自北京,此次调研走访对象确定为北京生源。我们共走访了30个毕业生,剔除毕业后不从事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外,实际有效走访的毕业生为25位。

三、调查的统计结果分析

3.1 从事财务工作毕业生的工作时间情况。

由于我系成立时间较短,因此毕业生工作时间在1-5年之间。通过图1可以看出,访到学生的人数在不同年级之间分布比较均匀。其中,工作一年的约占16%,工作2年的约占28%,工作三年和四年毕业生各占20%,工作五年的占4%。总体上看,工作两年及以上的学生占到总样本的84%。这意味着,即使考虑到刚刚工作的学生对金融学知识的需求体会不深的因素,本调查的结果也具有足够的可信度。

图1:毕业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时间

3.2 工作中常用的金融知识

图2:毕业生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最常用的金融知识

图2统计分析了毕业生在财务管里工作中常用的金融知识。我们将学生可能用到的金融知识划分成几个模块,然后让接受访谈的学生选择其在工作中最常用的金融知识模块(可以多选)。图中的纵坐标表示受访学生中选择该模块金融知识的人数。从统计结果看,微观层面的金融知识最为常用,如利息、利率结构与决定理论、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创新、金融风险管理等,而宏观方面的金融知识如现代货币体系、货币供给与需求等则运用得较少。这与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主要是微观层面的投融资等业务有关。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多数是北京生源,在北京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从事财务管理工作,毕业生受雇于国际大公司或者国内从事跨国经营的大公司的机会较多,学生对国际金融方面的知识需求也逐渐增多,这一点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3 最重要的金融知识

如同我们在教学内容中经常强调的重点和难点一样,在考察财务管理系学生的金融知识运用方面,我们既强调这些知识的使用频率,同时也强调这些知识的重要性。所谓频率是考察是否经常用到这些知识。所谓重要性,是说这些知识可能用的频次不多,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的问题在财务管理活动中非常重要。图3给出了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利息和利率结构与决定、金融市场基础知识、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等方面的知识相对而言重要度更高些。众所周知,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投融资占很重要的地位,利息和利率结构理论事关筹资的成本以及投资收益的测算(在企业投资分析中,计算投资的净现值时,资金成本常用来当作折现率。),金融工具则直接关系投融资的渠道和途径,金融机构则是企业与资本市场打交道的中介。这些访谈结果所反映的毕业生对不同金融知识重要度的认知,将对确定未来金融学课程重点内容提供借鉴。

图3:哪些金融知识比较重要

3.4 使用频率最高的金融工具

图4:使用频率高的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企业与金融市场打交道,完成企业投融资等财务活动的重要的载体。在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将全部的金融工具分成如下几大类:外汇产品、风险投资、金融衍生品、股票、债券、贷款和商业票据等。从调查结果来看,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运用最多的金融工具是贷款产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目前的企业融资主要是面向银行。不过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债券产品的使用频率也逐渐增多。当然,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商业票据的使用频率也使很高的,这点不难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在财务管理活动中,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品的频率逐渐升高。通常在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金融衍生品主要用来风险管理,这反映了企业对风险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不过,金融衍生品的内容在现有的金融学教学安排中非常少。这一点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四、对财务管理专业金融学教学内容的思考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第一,财务管理专业的金融学教学内容应重点安排微观金融的教学内容,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等。随着国内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企业的投融资活动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多元,若要在多层次的市场体系中,找到最佳的投资项目和融资方式, 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就必须具备这些金融知识。这将成为财务管理专业金融学教学内容变化的一个趋势;第二,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同金融市场打交道,市场的不确定性,企业的经营环境的不确定,都要求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具备一定的风险管理知识,学会利用市场来规避或管理风险;第三,适应北京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中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学生应注重汇率等国际金融知识的学习,这些知识在以往的金融学教学安排中涉及较少;第四,受课时所限,财务管理专业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应注重微观金融知识的学习,适当简化宏观金融知识的讲授(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宏观金融知识不重要)。考虑到该专业学生在宏观经济学课程学习中,也学习部分宏观金融的知识,可将适当将删减部分宏观经济学中已经讲过的知识,从中可以节省部分课时,重点安排微观金融学的知识。当然,这需要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做好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容衔接。

参考文献:

[1]黄达.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曹龙琪.金融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金融工程重点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268-02

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牙买加浮动体系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取代,全球贸易和金融活动面临着日益加剧的汇率风险敞口,与此同时,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风险和离岸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使得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内生需要借助金融衍生产品实现风险管理。这为金融工程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现实背景。

一、中国金融工程学科发展的现状

金融工程的本质是将工程思维引入金融领域,融合数学建模、数值计算、网络图解、仿真模拟等工程技术方法来设计、开发各种结构性的金融产品,其中涉及金融产品的设计与定价、金融产品的交易与营销以及金融风险管理等。

中国金融工程领域的教育始于2002 年,目前国内已有近40余所高校开设了金融工程本科专业。从现实中看,高校间在金融工程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差异较大,缺乏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影响到人才的培养质量。一些高校课程设置过于强调高深理论和数理工具,而另一些高校则对数理基础和金融工程技术缺乏重视。一方面,由于中国金融理论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传统内容和简单的政策研究上,忽视了数学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与金融实践的结合运用,理论与实践脱离的教学理念无法满足金融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另一方面,从现实层面来看,国内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都有待进一步延伸,金融工程技术得以应用舞台从制度到产品都面临着刚性约束。例如,仅以做空机制来讲,国内现有的金融环境不仅缺乏相应的产品,即使是现有的金融衍生工具如股指期货还是融资融券,离普通投资者的距离仍遥远。基于上述原因,如何把握好金融工程这门新生学科的特点,并组织好我们的课堂教学,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也有必要借鉴他山之石。

二、美国金融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金融工程技术的发源国,美国金融工程的专业主要设置于硕士阶段,强调金融学与数学的结合。其对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具有经济学理论、金融理论、金融数学、金融工程和金融管理知识,掌握开发、设计、运用创新性金融工具和手段解决金融实务问题的能力。需要开设一系列辅助课程,比如侧重于微观金融领域的金融市场学、证券投资学、公司金融学和衍生金融工具研究等;侧重于数理金融学领域的时间序列分析、期权定价的数学分析、随机过程和积分等课程。不难看出,所有这些课程的设置,都是为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在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部门从事金融业务性、技术性以及管理性工作;或者胜任在企业从事财务、理财、风险管理工作;或者胜任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等为目标的。由于金融工程学科的复合性和交叉性,美国的金融工程专业在具体的人才培养环节上又演化出三个不同的方向。

1.将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环节设置在工程学院。代表学校有哥伦比亚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其目的是希望培养学生成为金融工程师,课程设置强调数学建模思想,如随机过程模型、金融工程最优化模型、蒙特卡洛方法、期限结构模型等。

2.将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环节设置在数学或统计学院。代表学校有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康乃尔大学等。希望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数理金融理论型人才,课程设置强调相关的数学基础理论课程,比如随机积分、偏微分方程、连续随机过程等,为进一步研究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3.将金融工程专业的培养环节设置在金融学院。代表性学校如加州大学Berkeley 分校的Hass 商学院。其目的是希望把学生培养成为实用型人才,课程设置强调了如金融机构讨论、公司金融、资本与货币市场、动态资产管理等职业导向型课程和案例教学,为学生毕业后较好地适应金融机构的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对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

金融工程专业是在现实经济和金融领域对风险管理、对冲、套利等需求基础上应运而生的,技术的符合性和交叉性是其的学科特征。因此,金融工程毕业生应该能够综合运用数理金融方法、现代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来解决现实问题,这里面涉及到决策科学、现代数理和信息技术方法等并通过模型化、定量化、创新化来满足客户和市场两个层面的需求。在面对客户层面的需求上,要能够对客户所面临的金融收益和风险进行评估、取舍、分解和重组,最后将经过重新调整和搭配过的风险收益契约化、规范化、产品化 产品类型包括具体的金融工具、方案、手段等等;在金融市场层面的需求上,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新的金融产品、工具和金融手段、方法与方案。

当然,随着金融工程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拓展,理论界和实务界也注意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一个金融工程人才要掌握所有涉及金融工程过程的知识,无疑是具有很大的难度的。这正是美国金融工程教育分化为三个不同层面的原因所在。从现实角度来看,在掌握了一些金融工程基本知识和原理以及技术方法等共性知识基础上,每一个金融工程人才在其能力与知识上都应有所侧重,这使得成为一个有特色的、有一定专门技术的金融工程人才成为可能。在金融工程的实际运用中,并不是一个金融人才包揽所有的工作,更多的是由各种金融工程人才所组成的一个金融工程小组来共同完成的,组成的成员各有特点与专长,如有长于金融理论、熟悉金融运行机制与金融业务的专家,有长于数理技术、定量分析的专家,有熟悉税收与会计知识和业务的专家,有善于进行风险管理的专家等等。在解决金融问题的实际过程中,每个成员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项金融工程的工作。金融工程人才的特色不仅是一种客观需要,而且使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更具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使不同学校可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和优势设计出自己所特有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某一方面具有特长的金融工程人才。

四、金融工程教学模块优化

金融工程复合型、交叉性、实践性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实施教学中应该涵盖如下几个模块。

1.金融理论基础模块。金融问题是金融工程研究的直接对象,因此,金融工程应遵循基本的金融理论,这是学习的基石。这包括一定的现代金融理论,如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公司财务学、投资学、金融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并辅之以保险、税收、金融法等方面的知识。

2.数学理论模块。我们知道,掌握比较全面的数学和统计学的技能已经成为培养各类金融工程人才的必需。为此,在该模块中应涉及到数理统计、概率论、运筹学、应用随机过程、金融时间序列、微分方程等课程,并包括随机分析、决策分析、经济数学模型等更多的供学生选修的课程。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课程在实施教学中应充分结合金融工程的需要,注重用数学方法解决金融领域的需求。金融工程学注重运用决策科学、系统理论、信息处理和智能技术等当代前沿的科学技术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并在微分方程、运筹学、模糊数学、随机过程等理论的支撑下建立仿真模型,完成对金融活动的定量研究。近年来,一些自然科学的前沿理论和工程技术,如遗传算法、混沌理论、小波理论等复杂系统理论已开始被金融工程技术吸收并得以应用。

3.实验模块。在研究实际的金融运行规律中,运用计算机及软件对金融数据进行分析是金融工程技术的核心,这需要培养学生金融计算、数学建模及数据分析能力。目前,在国内开设金融工程专业的高校中,一些金融工程实验室已初具规模,如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中信集团合建的中信清华金融工程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实验室、厦门大学金融学院与世华公司共建的金融模拟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院金融工程实验室、武汉大学金融系的金融工程实验室等。我们知道,从金融工程学科的国际发展来看,注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金融工程人才培养的本质。因此,在实验模块中设置数值计算、经济数学模型、简单程序设计、数据分析软件应用等课程,来培养学生从复杂金融环境中提取关键因素并设计解决方案的基本素质,以及具备通过数值计算对金融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和检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金融工程技术模块。工程化的思想要求金融工程技术必须熟悉“积木式”的金融产品,了解每种金融工具(原生和衍生)的风险和收益特征,以及相应的触发条件。因此,开设如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工程案例及应用、金融风险管理、金融产品设计与开发等课程也是很重要的。据此,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金融工程的核心以及运用相关金融工具和策略解决金融问题的思想。以衍生金融工具为例,衍生金融产品是运用金融工程技术搭建结构性金融组合的重要“积木”,从而,对衍生产品的设计定价构成金融工程技术的核心。如Forwards、Future、Swaps、Options等,包括一些OTC衍生产品,如远期利率协议,奇异期权信用衍生产品互换结构化产品等,虽然其结构越来越复杂,其定价和应用也越来越复杂,但都可以运用无套利定价法、复制技术、相对定价法等完成产品定价。因此,本模块在使得学生熟悉具体金融衍生品的基础上,侧重于掌握无套利原理、风险中性定价原理、积木分析法等核心的金融工程技术,并通过案例使得学生掌握其在金融衍生产品设计定价中的运用,来达到运用金融衍生品实现套期保值、套利、金融创新等不同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箐箐,谭春枝.美国金融工程课程设置比较及其启示[J].高教论坛,2009,(1):53-56.

金融工程重点篇9

1.注重通识教育。发达国家高等院校对金融人才的培养追求知识结构的全面性与合理性,强调通识性基础知识和专业性理论基础并重,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创新等方面综合品质的培养,重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例如,美国印弟安那大学凯利商学院制订的金融学本科教学计划侧重于对本科生各方面知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对通识性基础知识的兴趣,使得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自然、人文、艺术等各门类科学的突出贡献,理解国际、国内、政治、社会、经济的环境对公司运作的影响。

2.注重国际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国外著名大学注重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培养。如日本一桥大学和九州大学以培养国际化金融人才为战略目标,英国大学教育则奉行全球化的人才观念,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和罗德经济管理学院强调与国际市场实践结合的方式等。

3.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国外著名大学注重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学生需要熟悉专业外的知识与技术,强调本人知识和能力的增加与其对社会的贡献有机结合。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院对包括金融学在内各个专业的共同培养目标是:“通过将麻省理工学院的一般要求和管理学院的课程相结合,使本科生学会科学技术和管理技能的独特结合,并能够胜任当今技术密集的商界中的顶尖工作。”

4.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本科金融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西方许多顶级名校在培养本科金融人才方面,往往根据社会需求的内容和特点来设置人才培养的目标,并把学生的岗位竞争力作为教育工作的实际考核标准。许多高校注重设置适应市场需求的特色课程。如英国牛津大学设置了金融就业关系、中央管制与转型经济、社会科学统计方法等课程;威尔士波戈尔大学商学院的银行与金融学专业设置了银行发展战略与业绩、模拟金融数据、投资与私人银行业等课程。

二、发达国家金融人才培养的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特点

1.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大多数西方国家大学(尤其要英美国家在大学)的教学计划都非常重视通识教育,它们认为学生不仅应该谙熟和掌握本专业的知识,而且应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累深厚的文化素养。美国大学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一般由通识教育课程、公共核心课程、金融专业核心课程和综合选修课程所构成。这些学校注重新生通识类知识的积累,在大一至大二的课程中,金融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根据兴趣跨学科选修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领域课程,此类课程学分所占比重高达20%~30%。以麻省理工学院此类一流大学金融专业的本科课程为例,金融专业学生需首先修完微积分、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核心课程,才继续学习公共核心课程和金融学专业课程。与广泛的选修课程相比,其金融学专业核心课程则显得少而精,其比例一般不超过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但是,其选修课程也并非随意设置,有大量关注金融学研究前沿、反映金融市场变化、贴近金融类岗位需求特征、培养学生研究兴趣和实践能力的选修课程可供学生选择,有利于金融专业学生拓宽专业视野、激发创新思维、适应市场节奏。

2.更注重微观领域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国内本科金融学教育不同,国外大学金融学专业的课程设置都是以微观金融为主,如金融市场、公司金融、投资学、金融工程、金融衍生工具等,而诸如货币银行、国际金融等宏观金融课程并不占主流,而且学生从大三才开始进行系统的专业领域学习。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为例,为了加强金融学本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专门开设了金融管理案例课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一改系统的专业课程设置,开设了诸如金融市场实践、东亚商务等金融实验课程;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为了培养投资领域的实务类人才,专门开设了风险资本、证券投资基金、资本运作等课程;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开设的特色专业课程包括日本金融系统、证券市场交易、固定收入模型与方法、投资心理学、风险评估与管理等;耶鲁大学则设有竞争策略、计划评估、税收和商业策略、私募证券投资、金融状态分析等课程。

金融工程重点篇10

注重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

伴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传统的金融格局已发生改变。一方面是商业银行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悄然迈进,另一方面财富的金融化趋势刷新着人们的投资理念和财富思想,现代金融服务也从规范化、标准化走向个性化,此外信息技术的使用改变了金融传统的时空观念。正是这些重大变化极大地改变了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在结构上将发生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包括:首先,金融人才的需求层次将发生结构性变化。金融业由过去的手工操作和劳动密集型转向了电子化、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对本科、研究生层次金融人才的需求比重将逐步提高,对一般性金融人才的需求比重将减少,对精通某一业务领域的专业型金融人才、能够熟练掌握并自如运用各种技术(如IT、资产定价技术、风险管理技术等)的技术性金融人才、高级管理人员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其次,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增加,例如既通英语又懂金融的人才、既懂金融又懂计算机的人才、既懂管理又懂金融的人才等。从这些趋势中可以看出,未来金融业对人才的要求主要集中在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上。鉴于以上社会需求,作为专业核心课的金融衍生工具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就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

由于不同专业课内容之间有交叉,如金融市场学中就包括很多金融衍生工具的介绍,但不同的课程侧重点是不同的。金融市场学主要侧重介绍金融衍生工具的性质及特点,金融衍生工具侧重产品的交易机制及定价。因此在课时安排在应加大金融衍生工具定价内容的比重,同时引导同学更多的采用计算机来完成定价过程。课程内容上可以在讲授完定价理论部分后,利用经管中心实验室,安排学生上机课时,使同学们能够利用EXCEL软件来完成对金融衍生产品的定价,加强实践动手能力,使其能够精通该产品的定价过程。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自进入9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其应用已遍及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工作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同样,多媒体技术对教学也产生积极的效应,能为学生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因为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这样的特点,具有许多对于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特别宝贵的特性与功能,这些特性与功能是其他媒体(例如幻灯、投影、电影、录音、录像、电视等)所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的。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具有重要作用。多媒体计算机进一步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这样一种交互方式对于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交互性是多媒体计算机所独有的,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得多媒体计算机不仅是教学的手段方法,而且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乃至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

将多媒体应用到《金融衍生工具》教学中,可以加大教学信息量,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能突破视觉的限制,突出要点,有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并且内容具有可重复性,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和克服遗忘。另外,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使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教学中来,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多媒体教学还实现了对普通实验的扩充,并通过对真实情景的再现和模拟,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

重视课堂讨论的教学方式

当前大学教育仍面临老师讲的多,学生讲的少的问题。这一教学模式有它的优点,易操作、省时间、效率高,是全面系统地传授专业知识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这一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专家认为,“新型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教学的中心,注重启发式教学,提倡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教学过程中,提倡师生互动,适当穿插课堂讨论,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程,灌输式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则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果单单以老师讲授为主,就会影响学生主动思考及动手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讲授完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后,具体的案例分析应由学生分组讨论来完成。这就要求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来查阅大量的资料,进行实践操作,来强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

学好《金融衍生工具》的几点建议

1.要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知识。在专业基础课学习的过程中要踏实、深入,使自己对相关基础理论、基础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要善于借鉴吸收本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牛顿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因此,阅读古今中外经济学的经典著作有助于自己的思考和研究,阅读范围可以不局限于经济学科的著作,也可以阅读中外文学名著,来丰富生活阅历,增强思考能力。

3.头脑中要经常有问号,要学会独立思考。遇事要问一个为什么,要学会独立思考。如遇到问题不要只强调外部原因,还要对其内部与外部、局部与整体、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进行分析和判断,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金融工程重点篇11

一、引言

金融业在我国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货币产生以后,社会的经济运行形态已经从过去单纯的实物经济开始逐渐向实物与货币两者相结合方式转变,发展到今天金融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经济发展的剂,能够促进各个行业之间以及区域之间更加密切的交流。近些年随着各种新型的金融工具在不断的出现,我们除了要加强金融监管以外,我们更应该加强金融行业的思想道德建设,尽可能的提升职工的思想道德的素质,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去防范金融道德的风险。

在目前这样一个社会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是否健康、快速发展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几年防范金融道德风险一直是我们金融工作中的难点与重点,因为金融道德风险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们社会的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金融体系也在不断的完善,金融市场发展也是比较的稳定,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发生过比较严重的、整体性的相关金融风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国家的金融市场体系非常的完善。因为其发展的程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当前的金融市场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隐患,特别是在金融机构的整个经营过程中会有一些不作为或者是过度作为的风险,严重的影响到我们国家金融业未来的健康、稳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正常的运行,基于以上几点在我国开展金融道德风险教育可谓是势在必行。

二、思想道德建设将会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带来巨大的好处,能够从根本上防范金融风险案件的发生

1、思想道德建设的加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层面建设的第一要义。首先,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分为思想道德和教育文化建设,在这其中教育文化建设要求将人民培养成四有公民,四有即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从另一方面来讲,在十四届六中全会中所提出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也将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放在了突出位置,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的安排和部署。作为金融系统来说,应当坚决贯彻方针并加以执行,重点做好干部和职工的思想道德建设,并将其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上。

2、思想道德的建设能够有效提高金融道德的风险防范水平,并对其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对于社会主义而言,思想道德的建设更多的集中在精神文明层面,并且能够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带来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因此,应当将金融行业现状与思想道德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将职工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摆在突出位置。

3、金融道德风险存在的另一大原因就是干部职工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一定缺陷。目前来说那些金融盗窃案、金融诈骗案以及金融抢劫案等金融犯罪,都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那就是多为银行内部人员作案,或者是内外勾结作案。这些案件往往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而对这些犯罪分子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不难发现其大多存在严重的思想道德缺陷,他们只是一味地追求金钱和享乐,并没有社会荣辱观和负疚感。从另一方面看来,但凡是那些没有金融犯罪现象出现的单位,其职工和干部往往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由此不难得出,思想道德建设将会对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带来巨大的好处,能够从根本上防范金融风险案件的发生。

三、当前国内环境对提高金融思想道德水平有利

1、十四届六中全会中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为思想道德建设力度的加强提供了权威的政治保障,同时也为金融道德的风险防范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制度和政策环境。与此同时通过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于《决议》的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加之与本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将精神文明的建设日程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上来,而这些都为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工作创造出了更加良好、更加健康的社会环境。

2、对于“”的批判以及“三讲”教育活动的开展都为金融系统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

3、近些年来我国对于金融系统党建工作的加强以及金融体系的改革等都为金融风险防范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政治保障,同时也为金融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重要的条件

四、认真贯彻落实“重在建设”思想方针,全面做好金融系统的道德建设

1、加强金融企业的职工干部道德教育,将加强职业性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重点。首先,应该将“为人民做好金融服务”作为工作重点和职业灵魂,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谨记心中;其次,要规范职工道德标准,在各级金融业、金融业各个部门中同时建立起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这些都与金融风险的防范息息相关。

2、认真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邓小平理论,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得金融干部职工能够从根本上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以广大人民的共同理想作为自己的理想,同时也要提高金融行业职业理想方面的教育水平,使其达到为了社会主义的金融事业奋斗终身的思想高度。

3、切实落实思想道德建设的作用,主要领导应当亲自抓个例,亲自考察,严格实行奖惩制度,健全约束机制,完善政策要求,为精神文明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4、加大对于思想道德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使得思想道德建设的四大工程顺利施工并完美运行。所谓四大工程具体包括:(1)目标工程,即要求每个干部职工都能树立起全员理想信念的目标;(2)组织工程,即要求实施并成立主管水平的思想道德建设;(3)楷模工程,即对思想道德水平先进的个人或单位进行表彰;(4)艺术工程,即加强金融企业的文化艺术建设。

五、结束语

目前金融风险已经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问题,特别是金融道德风险的防范是我们国家保证金融健康发展的最直接最关键的问题,我国的金融行业在道德风险防范方面一直处于不断的完善过程中,这也需要社会各界从多个方面对其作出全方位的付出与努力,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提升我国金融道德在风险防范方面的实效性,进而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金融工程重点篇12

一、引言

英国巴林银行的尼克李森因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造成14亿美元的损失,导致银行倒闭;日本大和银行案件、中国中航油事件也均与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有关。衍生金融工具有两大功能,一是转移风险,二是发现价格。衍生工具通过组合单个基础金融工具,利用衍生工具的多头或空头,转移风险,实现避险目的;衍生工具依照所有交易者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定价,发现价格。衍生金融工具存在以下特点:衍生工具构造具有复杂性、衍生工具设计具有灵活性、衍生工具运作具有杠杆性,其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加了审计人员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所以衍生金融工具审计是审计人员必须重视的审计领域。本文通过对衍生金融工具审计风险的分析,指出审计测试的一般模式及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特殊的审计测试:模型审计测试。

二、文献综述

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的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这方面的文献并不多,其中绝大部分文献是关于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及管理对策的,如:2002年,王蒙、常谷珍《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及防范对策》指出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及风险防范对策、审计测试的特殊要求;2008年,董博、李莉《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及风险管理》指出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及在这些特点之下如何进行风险管理;2008年,王琰《衍生金融工具的审计风险与路径选择》揭示出衍生金融工具存在的审计风险以及如何在其风险下的审计路径选择;而2007年,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主编的《衍生金融产品审计》指出衍生金融产品存在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内部审计人员的行为和金融监管。

三、什么是衍生金融工具

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同时具备下列特征,并形成一个单位的金融资产及其他单位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一是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的,该变量与合同的任一方不存在特定关系;二是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与对市场情况变化有类似反应的其他类型合同相比,要求很少的初始净投资;三是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衍生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远期合同、金融期货合同、金融互换和期权,以及具有金融远期合同、金融期货合同、金融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的工具。

四、衍生金融工具的特点

金融创新衍生出大量各种新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衍生金融工具为风险管理和投机行为提供了支持,同时伴随这些便利的是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衍生金融工具与审计相关的特点有:

(一)衍生工具构造具有复杂性

1.金融衍生工具如对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的模型建立和资产定价涉及金融研究领域。2.采用多种交易方法与组合技术,如:不同种期权的投资方式、股票指数期权、货币期权、期货期权、股票与期权的组合等,使得衍生工具特性更为复杂。

(二)衍生工具设计具有灵活性

金融衍生工具在设计和创新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为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通过对基础工具和金融衍生工具的各种组合,创造出大量的特性各异的金融产品,如组合投资、程序化交易、复杂的衍生金融组合产品。

(三)衍生工具运作具有杠杆性

金融衍生工具在运作时多采用杠杆方式,即采用交纳保证金的方式进入市场交易。一般只需交付少量的保证金或权力金即可签订远期大额合约或互换不同的金融工具,实现以小博大。这种杠杆效应在使收益可能成倍放大的同时,投资者可能承担的风险也成倍放大,微小的基础金融价格也许就会带来投资者巨大的收益或者损失,杠杆率可以达到100倍甚至更多。期货、外汇交易的保证金和期权交易中的期权费即是这一种情况。

五、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程序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中的重大错报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从下列方面了解可能对衍生活动及其审计产生影响的因素:经济环境;行业状况;被审计单位相关情况;主要财务风险;与衍生金融工具认定相关的错报风险;持续经营;会计处理方法;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

具体应用在风险导向的衍生金融工具审计程序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了解具体事项,确定审计措施

1.了解企业控制环境与内部控制,收集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信息和资料,分析并得出衍生金融工具的重大错报风险。2.针对认定的重大错报,设计风险总体应对措施与进一步审计程序。

(二)实施控制程序

1.审核被审计单位执行的政策和程序,审核有关风险的审计领域的现行内部审计资料。2.制定被审计单位的主要业务流程图,获得业务流程的可视分析,识别控制缺陷。

(三)实施实质性程序

注册会计师在设计衍生金融工具的实质性程序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会计处理的适当性;服务机构的参与程度;期中实施的审计程序;衍生交易是常规还是非常规交易;在财务报表其他领域实施的程序。

具体实施实质性程序时从以下方面展开:在报表日向交易方核对在途交易。检查各衍生金融工具的合同和交易单据。验算年末计价和损益余额调节的正确性。检查衍生金融工具的税收属性,将之与整个应实施的税务方面的审计程序相联系。

六、衍生金融工具模型审计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审计具有特殊性,其涉及到衍生金融工具模型的建立、数据的输入,和结果的输出,其中伴随着复杂的计量和数理模型,所以在衍生金融工具审计过程中,衍生金融工具模型审计成为审计工作的基础。审计人员必须能独立地监督与衍生产品相关的定量技术,其目的不仅在于最小化模型风险及该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而且还在于满足外部监管机构的要求并给高级管理层提供全面、完整的财务信息。就衍生产品的操作而言,管理信息的质量最终取决于提供该信息的模型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所使用的定量技术。

(一)了解和分析模型

衍生金融工具涉及的模型和数理技术非常多,有的模型用于计算债券的久期和凸性,有些模型则用于计算利率期限结构;而布莱克——斯科尔斯欧式期权定价模型则是用一个随机过程来描述构成期权股票价格的动态变化,并根据模型的理论框架导出期权定价公式:无套利定价;还有银行波动性模型、回归模型或插补模型等,这些模型导出的结果常作为定价模型的输入信息。

审计人员应该具体从以下方面了解和分析模型:

1.模型的基本理论假设、金融工具的交易方式。2.所使用的模型的假设条件是否与实际经济现象不符以及该模型的内在的局限性。3.模型常被使用的领域(特别是使用该模型的产品和市场类型)。

(二)模型的控制测试

在实施模型控制测试前,审汁人员应该已了解下列事项:

1.模型是用来做什么,模型用于何种产品的建模。2.模型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假设是什么。3.谁在使用模型,为什么要使用该模型,使用该模型的意图是什么,涉及的风险有多大。

审计人员的关注焦点在于如何筛选和测试已由开发人员所开发的模型。基于此目的,模型错误的可能发生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大类。一是模型不正确。亦即理论方法本身就是错的。二是模型正确但提供的解答不正确。即理论在运用出了偏差,可能是由于所选择的数值解决方法不当,或者是数据来源问题,而或者是数学计算中的四舍五入所致。三是编程错误。由于程序输入或者数据输入时出现差错。

(三)模型的实质性测试

完成模型的审计测试后,应抽取使用该模型的不同业务线的实际交易样本,对该样本再作检验,进行模型的实质性测试。对选出来的交易样本要进行独立评估,同时还需验证其风险数据。这一做法可以强化模型的独立测试。具体为:

1.经交易双方的一致确认,对交易的细节正确记录。2.输入参数的有效性、正确的估价。3.是否经过外部的独立验证。4.正确的风险数据和信用风险流程。

七、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审计

随着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的面世,芝加哥期权交易所的交易商们将该模型以及它的一些变形程序化输入计算机应用于刚刚营业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衍生工具的扩展使国际金融市场更富有效率,新的技术和新的金融工具的创造加强了市场与市场参与者的相互依赖,不仅限于一国之内还涉及他国甚至多国,使得衍生金融交易全球化与复杂化,使得衍生金融市场更有活力。

(一)模型描述

c=sN(d1)-Xe-r(T-t)N(d2)

其中

S:股票价格;X:期权执行价格;r:无风险利率;T:未来时刻T;t:当前时刻t;σ:股票波动率

(二)模型假设

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基于以下假设:

1.股票价格行为服从对数正态分布模式;2.在期权有效期内,无风险利率和金融资产收益变量是恒定的;3.市场无摩擦,即不存在税收和交易成本,所有证券完全可分割;4.金融资产在期权有效期内无红利及其它所得(该假设后被放弃);5.该期权是欧式期权,即在期权到期前不可实施;6.不存在无风险套利机会;7.证券交易是持续的;8.投资者能够以无风险利率借贷。

(三)模型审计注意事项

期权定价模型审计不仅要实施衍生金融工具模型一般的审计程序,还必须特别注意期权定价模型中假定股票服从高斯过程。高斯过程中假定股价的概率分布偏度为零,峰度为3且为瘦尾的正态分布,而实证研究说明并非如此。研究发现,金融过程的偏度不为零,且峰度大于3,并且是厚尾的。而在高斯过程的瘦尾假定下的期权定价,就意味着忽略了诸如股价大跌等极端情形的概率分布,在实际操作中就会低估风险,造成严重后果。实施审计程序时必须注意不同衍生金融工具标的资产价格的分布是否符合期权定价模型中所假设的高斯过程。

【参考文献】

[1]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生金融产品审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