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合集12篇

时间:2023-06-12 09:37:37

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

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篇1

2.对孩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有一定帮助幼儿园是孩子认识世界和事物的重要时期,所以,必须做好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若是将传统启蒙读物运用到幼儿教育中去,能够灌输给幼儿传统文化方面的思想,这对我国的文化传承是有重要帮助的,所以应该将其引进幼儿教育中去。

二、在幼儿园教育中应用传统启蒙读物的时候存在的一些问题

1.幼儿园教学过程中,运用传统启蒙读物的次数比较少现在,很多幼儿园在教学的时候,对幼儿文化知识培养以及幼儿兴趣培养是非常看重的。但是由于幼儿比较小,学习能力比较差,认知能力也不够成熟,所以,更多的幼儿园对幼儿兴趣的培养更加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启蒙读物的次数是比较少的,这对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2.选择读物的时候比较盲目现在,虽然有些学校已经将传统启蒙读物应用了进去,但是在进行读物选择的时候,科学性比较差,很多老师在进行读物选择的时候,没有深入地进行读物的研究,随意性和盲目性比较强,甚至有些老师会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读物,这也导致了很多读物不适合幼儿阅读,这对幼儿身心更好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必须有针对性地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特点进行读物的选择,帮助其更好地学习发展。

三、在幼儿教育中运用传统启蒙读物的对策

现在幼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较多,传统启蒙读物的选择应用也不够到位,所以,老师在进行读物选择的时候必须根据幼儿的特点和需要进行,保证选择的读物是真正符合幼儿需要的。

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篇2

肢体语言,又称态势语言,指通过手势、眼神、走动、表情等方式来达到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美国心理学家艾伯尔•梅柏拉研究表明:语言信息传递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有声语言+55%的肢体语言。由此可见,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使用肢体语言,不仅使语言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还有了非常直观的视觉感受。而0~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幼儿阶段通过肢体语言进行英语启蒙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该如何从肢体认知角度,对幼儿进行具体的英语启蒙教育呢?以下是本人的几点认识和见解,供大家探讨。

一、通过动作表情对幼儿进行英语启蒙教育

首先,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通过动作为英语学习增添一丝亮色和活力。例如,学单词hop,jump,skip时,通过动作把三个单词表现出来,不用多加解释,只要做单脚跳的动作,孩子们就会说出:hop hop hop,做双脚跳的动作,得到他们的快速响应:jump jump jump,做向前跳的动作,孩子们会大声地喊:skip skip skip。通过这种动作达到相互交流、表现,使幼儿在直观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认知,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与掌握。

其次,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实践中,手势语言对于增强启蒙教育效果不可低估。手势语言能以各种不同形态的造型,通过描摹事物的复杂状态,向幼儿传递我们潜在的心声,从而显露出我们心灵深处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要充分合理地运用手势语言进行英语启蒙教育。例如,我们可以用手心向上表示“stand up”,向下表示“sit down”等等。

此外,我们的眼睛也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我们可以有意识的让门敞开着,然后向眼睛望望门,对幼儿启发说“please close the door.”幼儿明白后,走过去把门关上,我们再肯定地点点头,“thank you.”得到了这样的赞许,孩子心里会乐滋滋的。以这个过程中,一个眼神不仅让孩子读懂了我们的意思,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句子“please close the door.”英语启蒙教育中,我们的目光不仅可以沟通我们与幼儿之间的心灵,达到情感的双向交流,而且有助于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因此平时应把目光放在幼儿身上,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和心理状态,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就能收到很好的启蒙教育效果。

最后,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我们蕴含丰富信息的面孔常常是幼儿关注的目标,我们的面部表情直接对幼儿产生心理影响。因此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我们应努力做到微笑中露热情、严肃中显慈祥,告诉孩子们“we are happy.”给幼儿以轻松自如,在这样的气氛下,我们传递的信息就易于被孩子们接受和理解,就能更好地实现启蒙教育目标。

二、通过肢体语言激发幼儿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激发幼儿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幼儿有效的英语学习是在认知发展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生的,同时还受到情感动机的影响。那么在启蒙教育中如何把幼儿参与学习的热情激发出来,将幼儿主动获取英语信息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呢?我们发现除了要使用各种各样的教学辅助手段,进行丰富有趣的活动情境创设外,更需要我们用灿烂的笑容、热情的语调、高昂的情绪、丰富的肢体语言自始至终的感染每个幼儿,这样可以使他们做出积极的回应。此外,我们可以将儿歌、歌曲、对话、单词等,通过配上形象、夸张、生动、有趣的动作,将这些静态的英语知识转化成为幼儿可以更容易理解的动作语言、身体语言、表情语言等动态语言,从而达到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互动氛围中学习语言的目的。比如,在幼儿学习英语数字1-10时,我们可以选择那首琅琅上口的歌曲《数字早操》:one和two起来点点头,three和four起来晃晃脑,five踢踢腿,six弯弯腰,seven、eight蹦蹦跳,nine和ten总爱睡懒觉。这样枯燥的单词学习变的更加形象生动了,还进一步加深了幼儿的印象。幼儿在边唱边跳的过程很快记住了这十个英语单词。之后,再请幼儿仔细聆听cd,让幼儿边听边随着cd的节奏进行肢体律动。

三、用肢体语言去进行纠错

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由于他们是在不熟悉的语言环境中学习与汉语完全不同的第二种语言,因此,在这个启蒙教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错,特别是刚开始学时的发音问题。由于英语发音动作复杂、发音部位隐蔽,具有不便于观察与模仿的特点,再就是英语中的语音大多数均为汉语语音中没有的音,且发音方法和习惯与汉语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客观原因的存在就很容易造成幼儿发音错误。例如,孩子们常常会将英语中的部分短元音一概发作长元音,还有就是将所有的闭音节发成开音节。如:将[buk]发作[bu:ka]。还有的幼儿会把frog(青蛙)说成flo-ger,把tree(树)说成tee等等,当出现这些情况时,我们可以利用肢体语言进行纠错,例如,轻轻的抚摸他(她)的头,告诉他(她)“have a try again?”(再试一次);我们还可以蹲下身体,让幼儿看清楚我们发音时的嘴形说:“look at my mouth.”或者用手指着嘴巴说“say it with me.”(请跟我一起说)。通过这样用各种体态语言把我们心中宽容的态度表达出来,用这种方式接纳幼儿的错误,同时也给予幼儿支持和鼓励,使幼儿们在错误中获得经验,从而为下一步的成功做准备。帮助幼儿树立信心并鼓励幼儿大胆的开口说英语,积极肯定幼儿的成绩。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我们通过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使幼儿感受到爱和支持、信任。因此,在今后的幼儿启蒙教育中,我们应进一步去研究肢体语言,利用一切机会,有效运用体态语言,增强启蒙教育效果,千万不要吝啬运用微笑和肢体语言向幼儿发出积极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孙国强,张立.对幼儿英语启蒙教育的研究与分析[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陈雅,赵志坚.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2).

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篇3

陶行知先生说:“从一定意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告诉我们,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才能显示成效。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从已有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将幼儿的生活与蒙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感悟并发现蒙学教育的作用。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学会利用生活环境

在幼儿园蒙学教育活动中,我们常常能接触到一些显性和隐形的生活环境,而善于利用的老师就能将这些生活环境融入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1.蒙学读物的名物常识类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幼儿的生活

蒙学读物中的名物常识类内容包括科技、农业、艺术和生活类知识,其内容多为贴近幼儿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易学易懂,幼儿容易接受。如,《三字经》有着丰富的内容,是一部内容全面的启蒙读物。从“知某数 识某文”到“此十义 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四时、四方、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简单明了。

2.蒙学读物的道德、礼仪类内容有助于幼儿社会认知发展

皮亚杰认为,幼儿的同伴互动是影响其社会认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同伴互动中,幼儿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而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观点的差异。如《三字经》中“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首孝弟 次见闻”,强调幼儿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千字文》的韵语形式读来朗朗上口,易于记诵,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在反复诵读中潜移默化,熏渍淘染。我们今天在实施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关注幼儿道德范畴中的“先前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有效地引导,使他们具有伦理道德学习与实践的主动性,德育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二、注重实践,实现教学手段的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告诉我们,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

1.为教学活动创设情境

情境能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促进幼儿理解、记忆、运用,在情境的渲染下幼儿的活动兴趣相对较高,有利于幼儿探索学习、建构蒙学知识和促进思维发展。如,特色活动的开展,我们将《三字经》中“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编成幼儿感兴趣的故事,改变传统吟唱诵读教学方式,通过生动、具体的动画形式,幼儿自主探索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2.让幼儿亲身体验

很多知识,仅靠教师的讲解幼儿很难理解和接受,需要幼儿的亲身实践。如,将《三字经》中“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改编成话剧,孩子在边演边学中,不知不觉懂得了其中的道理。又将《弟子规》改编成早操,让幼儿在学习《弟子规》时不会觉得枯燥乏味,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寓教于生活。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使每位教师明白,蒙学教育不是在封闭的有限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是在开放的、无限的时空中实施的。

陶行知思想的精华,对蒙学教育的启迪是深远的,它如同漆黑的天空中的启明星,使黑暗中探索的教师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方向。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要把陶行知思想贯彻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让陶行知思想在蒙学教育中熠熠闪烁。

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篇4

 

党的十七大关于教育的阐述中首次提出重视学前教育。而作为基础教育准备阶段的学前教育,一直游离于义务教育之外,无论是教学园所的分布、教学师资的配备、教学内容的设置还是教材教法的确定等,较之基础教育相去甚远。而当前,书法教育被排挤在主流教育之外,书法启蒙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渐趋边缘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关注书法艺术的发展,就要重视当前书法启蒙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要从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书法教育的核心价值,而古代书学蒙养正是我国传统幼儿书法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古代书学蒙养教育的认知 

1.蒙学与书学的概念 

蒙学,就是“蒙养之学”,是古代对蒙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初步道德养成教育的统称。与小学、大学并列,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周易·蒙卦》有“蒙以养正,圣功也”之说,也就是说,启蒙教育是为了培养人走上正道,是神圣庄严之事。幼儿正处于幼稚蒙昧期,教育就成了当务之急。在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的学校,称为“蒙学”,儿童“开蒙” 称为“蒙养”阶段,接受教育的年龄一般在四至七岁,蒙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儿童识字和书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能够认识并遵从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 

书学,则是古代蒙童接受的一种较为初级的、以识字和习字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古代蒙学中各学科的教学仍处在互相包容、互相融合的浑然形态之中,还没有各自独立形成自己完整的体系。就书法而言,是和识字结合在一起的,写字教学与识字教学密不可分。正如清人王筠所言:“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先取象形、指事之纯体教之。”由此可见,书学是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书学也是蒙学的基础与准备。 

2.古代书学教育的特征 

(1)书学教育目标的实用性 

在印刷术尚不发达的古代,大量的抄写工作要由写手来完成,势必形成对抄手的极大需求。加之科举取士,考生书写水平更直接关乎科场命运。由于抄写的需求和科举的要求,使书法的实用价值巨大,所以书法教育在中国古代备受重视。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习字课程作为书法基本功,在蒙学教育中必然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古代书法教育更加突出书法的实用性,古代书法教育本质是具有强烈工具性的书学教育而非书法艺术教育。 

(2)书学启蒙教材的规范性 

我国古代书法蒙学教材自先秦至隋代均以“字书”为主,“字”指识字,“书”指书写。字书兼有识字与书写功能。周习太史籀大篆《史籀篇》,秦习李斯小篆《仓颉篇》,汉习史游隶书《急就篇》。字书随着书体的演变而更替。从唐代开始,书法蒙学教材开始转向专门化,由于书体的演变,属于篆隶书体的字书系列被更系统的楷书识字课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所替代,后者称为“法帖”。“三、百、千”作为蒙学教材,流传最广泛、最久远的要数《千字文》,自唐宋以后,它一直在全国范围内被用作启蒙识字教材,直到清末。 

(3)书学评价杠杆的强制性 

古代蒙学教育主要是进行基本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初步的道德行为培养,以识字、写字和背书为主。这一阶段中,习字是识字的有效手段,是书写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古代蒙学习字训练,在课程设置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蒙童的书写水平是其学业的重要标志之一。书法在当时是读书人能否走上仕途的考核标准之一,而选官政策与考试制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古代书法教育的风向标,直接影响着书法发展的方向和要求。自隋代科举制度产生以后,书法与选官的关系在科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古代书学蒙养与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比较 

古代书法教育包括家传、师授和官学这三种途径。家庭教育在古代书法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书法教育的一个重要形态。古代书学蒙养教育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其不均衡性,在入“小学”之前的年龄层次,即当前的幼儿园阶段,表现尤为明显。首先,书学启蒙教育的受众面很小,仅限于家庭教育层面。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家传式书法教育受家族成员自身水平的制约,只有皇权、士大夫阶级和士人阶层的子孙才能够享受到这种特权。其次,书学启蒙教育的年龄参差不齐。较之家传式书法教育的早期化,师授式书法教育要待适龄才能开始,应该在“小学”前后,入学年龄明显滞后。再者,书学启蒙教育的官方认可度不高,呈游离状态。古代官学中只有“小学”和“大学”两个教育层次,未涉及“蒙学”这一级,这种初级教育大多是民间自发承办的,有私立的,也有宗族主办的,也有官办与公助结合的,当然谈不上制度保障,完全是出于需要目的的自觉行为。 

古代的书学蒙养的涵盖面很广,与文字书写教育相关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内容都包含在内,是综合之学。而现代书法教育是一个具有现代学术和学科意义的概念,一般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完成的。即使是不在义务教育之列的幼儿园,书法启蒙教育的开展,也要有科学的教学法、专门编定的教材,还需要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等,已然学科化和专门化。这些教育特征是古代书法启蒙教育所不具备的。

1.早期化是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时代要求 

秦汉时期的幼儿有的在四五周岁就开始学习识字、写字,六七周岁就读完了基本的字书。北齐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篇》中就以切身经历强调及早从学的重要性:“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清初教育家唐彪在几十年的蒙学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启蒙教育思想与方法,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要对儿童尽早施教。认为三至八岁之间的孩子在入小学之前就可以通过识字关。 

较之古代,当代学前教育已拥有了幼儿园这样的教育机构,要做到书法启蒙教育早期化已经拥有了完备的物质平台和师资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条件允许,当前幼儿的书法启蒙教育起步可以提前到学前教育阶段。 

2.学科化是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必然趋势 

书法作为独立学科的雏形由来已久,早在西周时期,学校教学内容中就有专门的书法教育,书法列入教学内容“六艺”中;汉代增设“书馆”;唐代国子监有“六学”,书学位列其中。西周“六艺”强调个体在礼乐(德行)、射御(军体)、书数(文理)等教育内容全方位的修养,源于古代社会分工还不够细化,学科化进程还很不明确,习字需要依附于识字教育,从而作用于其他诸学,故书法本身还不具备其独立性。 

而随着当代文化科技的发展,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已非“六艺”“六学”所能涵盖。书法虽然还有在其他学科中的工具作用,同时依旧保留了书法的德育教化功能,却具备了更大的艺术价值取向,对于书法启蒙教育,不仅要求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还应该从文化和艺术两个方面来培养,增补书法史学、书法理论、古代文字、国学知识等相关内容,将其作为一门学科对待,使书法启蒙教育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实现学科化成为可能。 

3.艺用化是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终极目标 

识字与习字有着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习字对识字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由此,古代书学教育的实用功能不言而喻。但“书法课”不同于“写字课”。 写字只是要求把字写规范、易识,而书法则包括写字、艺术、文化、审美的内容,是艺术也是文化。艺术形象和文化精神更是书法所追求的境界。 

随着印刷技术的普及和办公无纸化,书法的实用性正在急剧弱化,艺用性随之凸显出来。当前书法启蒙教育依旧存在较强的实用倾向,书法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功能得不到发挥,失去了书法教育的发展需要。书法教育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除了功用性,还承担着文化延续、艺术审美等职能,因此,突出其艺用性是当前书法启蒙教育的最终目标。 

4.制度化是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基本保障 

在传统官学中,没有基础教育“蒙学”这一级。汉代蒙养教育多行于宫廷或官宦家族,到唐宋才逐步推广到一般平民家庭中。但官方办教育的能力十分有限,除宫廷皇家教育外,官方还无法建立初级的蒙学教育。如果说西周至两汉书法教育是制度化之上的自觉,那么,自隋唐科举制度确立,就使书法教育彻底法制化了。从“籀书”“史书”“章程书”“院体”“台阁体”“馆阁体”这一字体、书体的发展线索上,我们可以发现历代统治者对于书法的强大干预。尤其科举制对书法教育的强制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应试者书写能力的提高和书法人才的培养。 

古人对书法教育制度化的要求与收效对当前不同层次的书法教育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作为当前书法启蒙教育的学前教育阶段,依旧适用。只有加强对书法教育的重视程度,加之教育行政指令的干涉,书法教育才能在启蒙和创新的过程中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这种文教政策的干预从根本上来说又会远远胜过其他因素对书法教育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万应均.浅谈幼儿书法教育中的情感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7期. 

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篇5

关键词:蒙学 书学 幼儿园 书法教育 比较 

党的十七大关于教育的阐述中首次提出重视学前教育。而作为基础教育准备阶段的学前教育,一直游离于义务教育之外,无论是教学园所的分布、教学师资的配备、教学内容的设置还是教材教法的确定等,较之基础教育相去甚远。而当前,书法教育被排挤在主流教育之外,书法启蒙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渐趋边缘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关注书法艺术的发展,就要重视当前书法启蒙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要从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视书法教育的核心价值,而古代书学蒙养正是我国传统幼儿书法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古代书学蒙养教育的认知 

1.蒙学与书学的概念 

蒙学,就是“蒙养之学”,是古代对蒙童进行基础文化知识教学和初步道德养成教育的统称。与小学、大学并列,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周易·蒙卦》有“蒙以养正,圣功也”之说,也就是说,启蒙教育是为了培养人走上正道,是神圣庄严之事。幼儿正处于幼稚蒙昧期,教育就成了当务之急。在古代,对儿童进行启蒙的学校,称为“蒙学”,儿童“开蒙” 称为“蒙养”阶段,接受教育的年龄一般在四至七岁,蒙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儿童识字和书写的能力,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能够认识并遵从基本的道德伦理规范。 

书学,则是古代蒙童接受的一种较为初级的、以识字和习字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古代蒙学中各学科的教学仍处在互相包容、互相融合的浑然形态之中,还没有各自独立形成自己完整的体系。就书法而言,是和识字结合在一起的,写字教学与识字教学密不可分。正如清人王筠所言:“蒙养之时,识字为先,不必遽读书。先取象形、指事之纯体教之。”由此可见,书学是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书学也是蒙学的基础与准备。 

2.古代书学教育的特征 

(1)书学教育目标的实用性 

在印刷术尚不发达的古代,大量的抄写工作要由写手来完成,势必形成对抄手的极大需求。加之科举取士,考生书写水平更直接关乎科场命运。由于抄写的需求和科举的要求,使书法的实用价值巨大,所以书法教育在中国古代备受重视。为了适应科举的需要,习字课程作为书法基本功,在蒙学教育中必然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古代书法教育更加突出书法的实用性,古代书法教育本质是具有强烈工具性的书学教育而非书法艺术教育。 

(2)书学启蒙教材的规范性 

我国古代书法蒙学教材自先秦至隋代均以“字书”为主,“字”指识字,“书”指书写。字书兼有识字与书写功能。周习太史籀大篆《史籀篇》,秦习李斯小篆《仓颉篇》,汉习史游隶书《急就篇》。字书随着书体的演变而更替。从唐代开始,书法蒙学教材开始转向专门化,由于书体的演变,属于篆隶书体的字书系列被更系统的楷书识字课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所替代,后者称为“法帖”。“三、百、千”作为蒙学教材,流传最广泛、最久远的要数《千字文》,自唐宋以后,它一直在全国范围内被用作启蒙识字教材,直到清末。 

(3)书学评价杠杆的强制性 

古代蒙学教育主要是进行基本文化知识的教育和初步的道德行为培养,以识字、写字和背书为主。这一阶段中,习字是识字的有效手段,是书写能力培养的基础阶段。古代蒙学习字训练,在课程设置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蒙童的书写水平是其学业的重要标志之一。书法在当时是读书人能否走上仕途的考核标准之一,而选官政策与考试制度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古代书法教育的风向标,直接影响着书法发展的方向和要求。自隋代科举制度产生以后,书法与选官的关系在科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古代书学蒙养与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比较 

古代书法教育包括家传、师授和官学这三种途径。家庭教育在古代书法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书法教育的一个重要形态。古代书学蒙养教育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其不均衡性,在入“小学”之前的年龄层次,即当前的幼儿园阶段,表现尤为明显。首先,书学启蒙教育的受众面很小,仅限于家庭教育层面。基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家传式书法教育受家族成员自身水平的制约,只有皇权、士大夫阶级和士人阶层的子孙才能够享受到这种特权。其次,书学启蒙教育的年龄参差不齐。较之家传式书法教育的早期化,师授式书法教育要待适龄才能开始,应该在“小学”前后,入学年龄明显滞后

[1] [2] [3] 

。再者,书学启蒙教育的官方认可度不高,呈游离状态。古代官学中只有“小学”和“大学”两个教育层次,未涉及“蒙学”这一级,这种初级教育大多是民间自发承办的,有私立的,也有宗族主办的,也有官办与公助结合的,当然谈不上制度保障,完全是出于需要目的的自觉行为。 

古代的书学蒙养的涵盖面很广,与文字书写教育相关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内容都包含在内,是综合之学。而现代书法教育是一个具有现代学术和学科意义的概念,一般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完成的。即使是不在义务教育之列的幼儿园,书法启蒙教育的开展,也要有科学的教学法、专门编定的教材,还需要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等,已然学科化和专门化。这些教育特征是古代书法启蒙教育所不具备的。

.早期化是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时代要求 

秦汉时期的幼儿有的在四五周岁就开始学习识字、写字,六七周岁就读完了基本的字书。北齐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勉学篇》中就以切身经历强调及早从学的重要性:“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清初教育家唐彪在几十年的蒙学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启蒙教育思想与方法,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要对儿童尽早施教。认为三至八岁之间的孩子在入小学之前就可以通过识字关。 

较之古代,当代学前教育已拥有了幼儿园这样的教育机构,要做到书法启蒙教育早期化已经拥有了完备的物质平台和师资力量。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条件允许,当前幼儿的书法启蒙教育起步可以提前到学前教育阶段。 

.学科化是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必然趋势 

书法作为独立学科的雏形由来已久,早在西周时期,学校教学内容中就有专门的书法教育,书法列入教学内容“六艺”中;汉代增设“书馆”;唐代国子监有“六学”,书学位列其中。西周“六艺”强调个体在礼乐(德行)、射御(军体)、书数(文理)等教育内容全方位的修养,源于古代社会分工还不够细化,学科化进程还很不明确,习字需要依附于识字教育,从而作用于其他诸学,故书法本身还不具备其独立性。 

而随着当代文化科技的发展,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已非“六艺”“六学”所能涵盖。书法虽然还有在其他学科中的工具作用,同时依旧保留了书法的德育教化功能,却具备了更大的艺术价值取向,对于书法启蒙教育,不仅要求掌握书法的基本技法,还应该从文化和艺术两个方面来培养,增补书法史学、书法理论、古代文字、国学知识等相关内容,将其作为一门学科对待,使书法启蒙教育从其他学科中独立出来,实现学科化成为可能。 

.艺用化是当前幼儿园书法教育的终极目标 

识字与习字有着密不可分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习字对识字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由此,古代书学教育的实用功能不言而喻。但“书法课”不同于“写字课”。 写字只是要求把字写规范、易识,而书法则包括写字、艺术、文化、审美的内容,是艺术也是文化。艺术形象和文化精神更是书法所追求的境界。 

随着印刷技术的普及和办公无纸化,书法的实用性正在急剧弱化,艺用性随之凸显出来。当前书法启蒙教育依旧存在较强的实用倾向,书法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功能得不到发挥,失去了书法教育的发展需要。书法教育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除了功用性,还承担着文化延续、艺术审美等职能,因此,突出其艺用性是当前书法启蒙教育的最终目标。 

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篇6

比如,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观察物体的摆放位置。钟挂在什么地方?吊扇挂在哪里?我的床上有什么?我睡在谁的上面,谁睡在我的下面;下雨了,雨从天上落在地上,流进阴沟里;雨打在小草的身上,小草高兴地摇来晃去;雨落在水缸里,小鱼在里面开心地游来游去等。使幼儿在自然环境中不知不觉地感知空间位置;又如在散步时观察树木的粗细、高矮以及排列的规律;坐自行车时观察小树为什么会往后跑等。引导幼儿在有意或无意间通过感觉来感受环境中的种种信息。

二、结合生活经历渗透数学知识

教师应该提供生活化的材料。例如日历、图书、衣服、电话机、遥控器等幼儿所熟悉的物品可以用来认识数字;在玩玩具时,区分玩具的大小、颜色;利用鞋子左右排列找规律;幼儿喝水时自己杯子的摆放位置,小毛巾上的阿拉伯数字等。女孩子们喜欢的发夹可以用来认识颜色形状,进行分类、点数、比多少等等。在生活化的游戏教学情境中,让孩子模仿实际生活中大人的情境,体验和满足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例如,在区域活动娃娃家中“模拟招待客人”,让幼儿学习招待客人时说话要有礼貌,还要请客人喝茶、吃饭,通过给客人递茶具、摆餐具、送点心等活动,积累了一一对应摆放物体以及数量多少的经验。同时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三、创设游戏活动渗透数学内容

维果茨基指出:“在游戏中,一个孩子的行为总是超越于他们实际年龄、他的日常行为;在游戏中,他比他本身的实际水平高出一点。”而游戏又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小班的孩子刚来幼儿园,对数学还没有产生兴趣,这时激发他们愉快的情感尤为重要。如在“猫捉老鼠”的游戏中让幼儿感受“1”和“许多”。老师做猫妈妈,小朋友做小猫,猫妈妈只有1只,小猫有许多;捉到的老鼠有大有小,大的老鼠中,有1只是黑的,其他是灰的,等等。通过游戏,幼儿感受了数字的含义,他们在游戏中自由自在,没有负担,情绪愉快,就会自然而然地喜欢上数学活动。向幼儿进行数学启蒙教育,是幼儿生活和正确认识周围世界的需要,帮助幼儿运用数学思想、知识、方法来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是数学启蒙教育的目的所在。又如小班“认识大小”活动设计,以角色游戏贯穿始终。活动中“熊小小”以极大的兴趣随“熊大大”生活,模仿“熊大大”的一举一动。“熊大大”穿大鞋,“熊小小”穿小鞋;“熊大大”睡大床“,熊小小”睡小床;“熊大大”玩大皮球,“熊小小”玩小皮球。在模仿中幼儿不知不觉对大小的概念有了具体印象,接着熊大大带着熊小小去散步,谁的脚步大、谁的脚步小。找一找原因再比一比谁的脚大、谁的脚小。经过反复比较、强化,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了大小。

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篇7

蒙台梭利教学方法是在“爱与自由”中学习成长,这种教育方式通过在实际操作中取得的成效来看,它是一种很成功的适合于幼儿教育的教育模式,能够对幼儿做到因材施教。因此,这种更适合幼儿的教学模式被当前许多所幼儿园所采用,为当前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可以说,蒙台梭利的教学方法在我国幼儿园教学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逐渐为大众认可与接受。本文就从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以及对数学教学的启示和具体应用三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讨论蒙台梭利教学方法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与方法

蒙台梭利教育是以玛利亚・蒙台梭利的名字命名的,她是20世纪著名的意大利的教育家。她的教育主要是针对幼儿教育,建立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方法。

(一)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理念

蒙台梭利于1909年在《适用于幼儿之家的幼儿教育的科学教育方法》中首次提出了“蒙台梭利法”这一概念,蒙台梭利教育概念正式形成。这一教育理念主要是想保护儿童健康正常地成长,尽最大可能地去消除他们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与障碍,避免他们遭遇任何危险。蒙台梭利将自己的教育思想具体渗透到教学的目标、所具备的基本要素和有可能产生的基本矛盾等三个方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学环境、齐全整洁的教学用具以及专业谨慎谦和的教师三者缺一不可,这也是蒙台梭利所坚持所认同的观点。这三者其中,成功教学的前提是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幼儿提供一个可以供他们自由学习、自由活动的空间。教师是一种示范、观察、引领、解释的角色,这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亲切平和有礼,对学生亲切有耐心,对家长有礼,做好家长与学校沟通衔接的桥梁,这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除此之外,借助着齐全的教学用具,带领幼儿将知识传达、让幼儿接受吸收。

(二)蒙台梭利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在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与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创新的教育方法。她的教育方法总结起来,包含了系统教育方法、环境教育方法和主体教育方法这几个方面。虽然是几个不同的教育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些方法是统一的。其中,系统教育方法是针对儿童成长的系统性,按照幼儿成长认识中水平的差异、接受能力与动手能力的不同,分层给予不同的教学进度,使幼儿的身心都能协调发展;环境教育方法是通过选取合适的教学环境,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动手能力自由选择教学用具进行自由活动与作业。主体教育方法是说发挥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幼儿的自我感觉为主,让幼儿在自我养成中发展,在此过程中及时纠正幼儿成长中的一些错误。

二、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与方法对幼儿园数学教学的启示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是在二十世纪初期传入我国的,但由于具体环境的不同,她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被推广开来。蒙台梭利的思想告诉我们,要关注幼儿的内心世界,引导他们在自由中认识与发展自我,而不是压抑幼儿的本性得不到张扬,将教师与家长的意志强加给幼儿。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与方法对于当前教学的教育启示,尤其是对于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启示表现为以下。

第一,教学环境是前提。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幼儿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首要前提。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幼儿有更好的空间自由成长,这也为教师和幼儿之间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交流环境与沟通平台,无碍于幼儿的自由健康成长。

第二,坚持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一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而蒙台梭利教育则改变了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鼓励幼儿自由学习、自由发展、自己动手,从而活跃幼儿的思维与动手能力,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素养。

第三,发挥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引导作用。蒙台梭利教育告诉我们,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幼儿做正确方向上的引导,而不是机械地传达知识,充分发挥幼儿在学习上的自主性。教师引导幼儿主动获取知识与实践经验,这过程中教师需要观察、指导、分析,从而准确把握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而帮助幼儿健康全面的成长与发展。

三、蒙台梭利教育理念与方法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主要是针对数字、字母和图表等之间的转换,进行数量空间等方面的计算推理训练,从而锻炼人的计算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学科。采用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与方法,不仅对于幼儿在数学学科上的兴趣有很大程度的提升,还能带领幼儿初步认识数的概念,从而挖掘幼儿的潜力。

(一)优化教学环境,增强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感官效应

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比起奖励和惩罚带来的幼儿的学习努力成效,环境所起的作用更好一些。蒙台梭利认为,环境能够激发幼儿自主地学习。蒙台梭利的思想要求将数学教学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让幼儿通过接触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物去把握数学概念中数与量的概念,从而提高自己对数学计算的兴趣。在幼儿园具体的实际教学活动中,认识不同数的概念,比如10,100,1000等数时,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让幼儿在色彩的感官体验中学会这些比较复杂的数学符号,这样不仅削弱了课堂的枯燥无味,同时还提升了幼儿在学习数学中的兴趣,减少了他们一开始对于知识接受的难度。这便是蒙台梭利的思想理念,充分增强数学教学的感官反应,优化教学环境与用具,便于幼儿在独立学习中对物体的分门别类以及数与量的认识中能够迅速有效的获取。

(二)善于积极引导,增强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激发效应

蒙台梭利理论中,幼儿是有学习的主动性的。因此,在幼儿园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充分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具体到幼儿园数学教学中,这里以“0”的概念来举例:“0”的概念的教学可以采用“纺锤棒箱”的方式。在这个活动里,数字固定排序,数量则装入另外一个箱子。另外一个箱子中10个格子标上不同的数字,而箱子里的纺锤棒表示数量,让幼儿根据格子里的数选取对应数量的纺锤棒,这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幼儿认识到“0”所表示的就是一个数量也没有的概念。这样做,由于道具的缘故提升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另外通过感官上的体验与接触,使得幼儿的思维得到充分开拓。

(三)加强体验环节,增强幼儿园数学教学的整体效应

心理的活动与身体的动作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是蒙台梭利的观点,幼儿的成长无论是心理的还是身体、能力的成长都有一定规律。只有将影响幼儿学习成长的各个因素考虑进去,使得各方因素都能相互配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个因素对幼儿成长所起的作用,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健全地成长。

蒙台梭利教育是一种创新的教育方式,通过将蒙台梭利教育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相信对于以后幼儿数学教学乃至整个幼儿教育教学都有一个很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胡慧娟.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

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篇8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依据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蒙台梭利的名字命名,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对于幼儿及儿童教育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蒙台梭利是世界上女性学前教育家第一人,她是一位毕业于罗马大学的医学博士,最初是致力于研究智障儿童的诊治、培训、康复等,后来转而投身研究正常儿童的潜能教育。

蒙台梭利在1909 年完成《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并于1912 年在美国出版,此书一出很快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流传,并被译成 20 多种文字,有100 多个国家引进了蒙台梭利的方法,很受各国教育界及社会各界的欢迎与认可;随后,蒙台梭利教育法传遍了世界各地的大部分国家和地区,蒙台梭利在幼儿教育界引起了一场世界性的变革。

中国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进蒙台梭利教育法,时间虽短,但是国人对其认可度极高。恰好与我国当时推行的教育改革相适应,在我国很快掀起了一股“蒙台梭利热”,不仅成立了中国蒙台梭利协会、中国国际蒙台梭利教育研究会、蒙台梭利工作室等,很多幼儿园还开设了蒙台梭利班,也有很多城市直接开设众多蒙台梭利幼儿园。

二、蒙台梭利教育法内容和方法

1.教育内容

蒙台梭利根据自己多年研究的教育理论以及自己亲身的教育实践,将二者有机结合后为儿童确立了全面的教育内容。

首先是感觉教育。由于学前阶段儿童的各种感觉处于敏感时期和认知时期,正是感觉培养的最佳时期。如果说眼睛是开启孩子心灵的窗户,那感官就是开启孩子智力和灵魂的金钥匙。

其次是语言教育,由于学前阶段是幼儿语言形成的最佳时期,语言的养成是孩子实现高级心理活动的必需条件,语言利于促进智力的发展,蒙台梭利的语言教育不仅仅包括口头语言训练还有简单的书写活动,因此她也很重视对儿童进行语言教育。

然后是纪律教育,由于幼儿阶段是儿童的认知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纪律意识的形成利于其以后的发展。通过纪律教育来让孩子明白,自由都是相对的,是通过遵守一定的纪律来实现的,表现在孩子的外在行为上就是我们一般所认为的懂礼貌或者良好教养。因此,纪律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础环节,是孩子未来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是计数教学,由于幼儿在三岁时就已经具有了数数的意识,所以稍加训练和学习很容易学会计数。此时是儿童学习数字和计数的最佳时期,通过数数,数字练习,认识数学符号和数量关系等,可以实现对数字的学习。

2.实施方法

一是重视环境的作用。幼儿阶段是形成认知观念和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儿童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的环境,众所周知,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反映了环境的重要性,儿童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因此需要为儿童提供一种有准备的环境。

二是重视教师的作用。幼儿阶段是学习的最佳时期,传统的教育中,教师传教授业解惑,使得教师处于主动地位儿童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孩子的主动意识的培养,蒙台梭利认为,教师是儿童活动的指导者和协助者,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作用越来越大。

三、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影响

蒙台梭利教育法来到我国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短时间内掀起了“蒙台梭利”热,引起各方面社会人士的关注与认可。蒙台梭利教育法与我国当前的幼儿教育现状实现了最佳结合之后,为我国的幼儿教育开启了一次新的变革。

首先是实现儿童的自我发展。在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儿童的发展在幼儿阶段需要通过其自身的活动、锻炼、听、闻度、看等方式来实现。孩子应该是学习的中心,教师只是担任了协助者的角色,实现孩子的主动学习,不再是填鸭式的被动教学,不再是通过老师的说教来灌输思想。儿童自我发展是其潜在能力的自然表现,所以,发挥孩子潜能的最好方法是实现儿童的自我发展。

其次是抓住并利用儿童心理发展阶段性的敏感期。儿童心理发展会存在阶段性的敏感期,在特定的时期有特定的心理倾向,在特定时刻对某种事物表现出特殊的兴趣和积极性,此时对该事物的认知和学习是最快的,所以教师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要注意适应和合理利用这种敏感期。儿童的心理发展虽然存在这许许多多的阶段性,但是却是连贯的,许多阶段统一成了孩子发展的连续性。

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篇9

2、意义:在幼儿期,对幼儿进行体育启蒙教育,可有效的促进孩子学语、走路、认字及活动能力的提高,为以后童年,少年期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并符合终身教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思想,对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孩子进行体育启蒙教育,还可完整教育体系,建立新的幼儿教育理念,促进教育科学飞速发展。

二、幼儿期生理、心理学特点:

1、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期,人处于初步的发育阶段:骨骼细小,硬度差,容易变形,肌肉体积小,收缩力弱,心脏心腔小,心肌薄,心肌收缩力小,心跳快,肺组织的弹力纤维少,肺活量小,呼吸弱,神经系统易兴奋,注意不集中。因此,而决定幼儿不宜进行过大压力的负重练习,也不能进行大强度过长时间的大强度训练,即决定了幼儿期体育活动具有特殊性与选择性的特点,采用科学适当的体育方法进行教育。

2、心理特点:依据人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年龄特征,即决定幼儿期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特征,但思维能力较差,发育不成熟,感知、记忆、想象、思维、言语能力都相对较低,社会性较差,兴趣爱好、特长表现不明显,意志不坚定,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差,应变能力弱,情绪、个性、性格都有待于后天的培养,但喜欢玩耍、游戏、好动。另外,适宜的环境对幼儿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体育启蒙教育便是适合幼儿心理特征,且能设置适宜的教育环境,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三、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的可行性思考:

1、符合新时代终身教育的思想,为终身体育与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终身教育,始于20世纪20年代,是一种流行于国际的教育思想,是现代科学的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中的各个阶段,而不是只在儿童和青少年时代。它强调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不但加强了人们对幼儿教育的认可和重视,而且也对幼儿教育工作者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教育指明方向。在幼儿期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教育方式,倡导科学的教育思想,对幼儿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终身体育与素质教育的提出,大大提高了幼儿教育的地位。终身体育是人们一生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也称终生体育,包括现在和未来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种体育的形式,终身体育就要从小做起,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学会简单的体育知识、技能,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技能,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丰富生活,锻炼意志品质,改善健康状况,增强体质,提高兴趣,形成习惯,持之以恒,永不间断。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实质是知识、能力、品德、身心等的有机结合,其目的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思想品德好,身心健康的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教育方法应因材施教,以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因此,素质教育是全面教育的具体化,教育人才适应时展需求,而对幼儿进行体育启蒙教育,能较早的树立体育意识,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并且在其活动过程中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其中在活动中还可学习语言,增加友谊,更有利于德育。随着现代科学发展,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以后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体育活动正是让这些教育目的的完美结合,适合幼儿心理发展需要。在此阶段,提出这种体育启蒙教育思想是势在必行,但其运作过程必须符合以上所谈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促进在教育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2、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的科学性:

幼儿体育启蒙教育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他符合学前教育思想,但却有与其不同的特点,学前教育期是对人的性格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时期,而幼儿体育启蒙教育能更早的促进性格形成,同时还可形成健康的心理,并且可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愿望,积极情感和态度。另外,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莫里逊教授在总结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不同教育目标时指出“这些基本的目标涉及到儿童的社会交往、自我服务、自尊、学习、思考、学习准备、语言和营养等方面”。由这些目标可见,在学前教育阶段,特别是幼儿期,要培养幼儿的认知方法,协助幼儿形成自己的认知观,简单的认别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即在体育活动中是形成以上所强调目标的有效措施,并且在活动中复杂多变的形式,还可提高幼儿简单的应变能力、独立的实践能力,以及判断游戏中胜负的能力,在追其失败原因时,要对此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从而发展了幼儿的思维,对智力进行了启蒙式的开发。与此同时,还能使幼儿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关心、合作、沟通、理解、帮助等,为儿童期、少年期的和谐交往及各种活动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3、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对学前教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幼儿体育启蒙教育不再是传授式的传授教育,也不是控制式的课堂教育,而是一种较灵活的教育方式,它界定在体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的启蒙教育,一方面幼儿期的孩子还不认识社会,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踏入社会进行简单的活动,如游戏、认字、算题等行动,只有在讲解中学习知识认知世界。另一方面,对自己生活及学习中的需要,只是依赖于父母,而自己活动能力较差,但在进行幼儿启蒙教育过程中,不但兼顾以上两个方面,而且对幼儿的生活能力得到锻炼,现代研究证明,快乐学习法比普通学习法成绩提高较快,而体育活动正是实施快乐学习法的有效途径。在进行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对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能有效地进行调动,使得幼儿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活动中来,教育者依据活动内容项目,对幼儿的不同需要进行满足和疏导,启发他们的学习潜能,让人得到尽早的发展!,丰富学前教育内容。另外,为学前教育带来了趣味性与娱乐性,并注重新教育思想,更有效的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为

学前教育带来生机和活力。4、幼儿体育启蒙教育扩展了教育思路:

在以前的认识中,把幼儿园教育称之为幼儿教育。现在所称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还包括处于幼儿期却未进幼儿园的其他场所的教育,只要对其进行教育,就可称之为“幼儿教育”,那么,作为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可看作是幼儿教育的一种方式,教育的一种思想,一种教育理念,就其这一思想的提出对幼儿教育的作用及影响来看,首先,幼儿体育启蒙教育促进幼儿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并对其个性与性格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其次,这一教育方式适合幼儿的心理需要起“对症治疗”的效果。再次,这一教育思想符合了现代“终身教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思想。最后,就这一教育思想下对幼儿进行教育,注重体育活动的内容,必然形成幼儿贪玩或忘身于活动之中的不良影响,这要求教育者认真的加以疏导教育,必要时进行限制,在其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方式与语言,以免伤害学生心理。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具备新教育的优点,同时弥补了教育思想的不足,适合现代终身教育理念,是现代教育中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思想。

四、幼儿体育启蒙教育须注意问题的思考:

1、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必须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

2、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必须符合启发、诱导、科学性的教育原则。

3、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必须采用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

①可控性体育训练法:即或在家或老师的指导、控制下进行幼儿活动能力的训练,如指导做幼儿体操、韵律操牵手上下楼梯等, 训练幼儿活动能力进行身体锻炼促进幼儿生长发育。

②游戏法:即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育,在幼儿期,游戏是孩子特别喜欢的体育活动,更何况游戏此有娱乐性、趣味性的特点,提高孩子参与积极性,选择适当的游戏则尤为重要,如:数字游戏、抓鱼儿、抱球抢摊等。

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篇10

2、意义:在幼儿期,对幼儿进行体育启蒙教育,可有效的促进孩子学语、走路、认字及活动能力的提高,为以后童年,少年期学习生活奠定基础,并符合终身教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思想,对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孩子进行体育启蒙教育,还可完整教育体系,建立新的幼儿教育理念,促进教育科学飞速发展。

二、幼儿期生理、心理学特点:

1、幼儿的生理特点:幼儿期,人处于初步的发育阶段:骨骼细小,硬度差,容易变形,肌肉体积小,收缩力弱,心脏心腔小,心肌薄,心肌收缩力小,心跳快,肺组织的弹力纤维少,肺活量小,呼吸弱,神经系统易兴奋,注意不集中。因此,而决定幼儿不宜进行过大压力的负重练习,也不能进行大强度过长时间的大强度训练,即决定了幼儿期体育活动具有特殊性与选择性的特点,采用科学适当的体育方法进行教育。

2、心理特点:依据人心理发展规律及心理年龄特征,即决定幼儿期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特征,但思维能力较差,发育不成熟,感知、记忆、想象、思维、言语能力都相对较低,社会性较差,兴趣爱好、特长表现不明显,意志不坚定,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差,应变能力弱,情绪、个性、性格都有待于后天的培养,但喜欢玩耍、游戏、好动。另外,适宜的环境对幼儿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体育启蒙教育便是适合幼儿心理特征,且能设置适宜的教育环境,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三、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的可行性思考:

1、符合新时代终身教育的思想,为终身体育与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终身教育,始于20世纪20年代,是一种流行于国际的教育思想,是现代科学的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中的各个阶段,而不是只在儿童和青少年时代。它强调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不但加强了人们对幼儿教育的认可和重视,而且也对幼儿教育工作者为幼儿的可持续发展而进行教育指明方向。在幼儿期采用科学的、合理的教育方式,倡导科学的教育思想,对幼儿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终身体育与素质教育的提出,大大提高了幼儿教育的地位。终身体育是人们一生为了多种需要,不间断地进行的体育的总和,也称终生体育,包括现在和未来各个年龄阶段和各种体育的形式,终身体育就要从小做起,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学会简单的体育知识、技能,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技能,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丰富生活,锻炼意志品质,改善健康状况,增强体质,提高兴趣,形成习惯,持之以恒,永不间断。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其实质是知识、能力、品德、身心等的有机结合,其目的是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思想品德好,身心健康的高层次人才的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教育方法应因材施教,以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为主,因此,素质教育是全面教育的具体化,教育人才适应时展需求,而对幼儿进行体育启蒙教育,能较早的树立体育意识,营造良好的体育活动氛围,并且在其活动过程中使其身心得到全面健康发展,其中在活动中还可学习语言,增加友谊,更有利于德育。随着现代科学发展,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和学习兴趣的培养,对以后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体育活动正是让这些教育目的的完美结合,适合幼儿心理发展需要。在此阶段,提出这种体育启蒙教育思想是势在必行,但其运作过程必须符合以上所谈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促进在教育过程中起到良好的效果。

2、幼儿体育启蒙教育的科学性:

幼儿体育启蒙教育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他符合学前教育思想,但却有与其不同的特点,学前教育期是对人的性格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时期,而幼儿体育启蒙教育能更早的促进性格形成,同时还可形成健康的心理,并且可以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愿望,积极情感和态度。另外,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莫里逊教授在总结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不同教育目标时指出“这些基本的目标涉及到儿童的社会交往、自我服务、自尊、学习、思考、学习准备、语言和营养等方面”。由这些目标可见,在学前教育阶段,特别是幼儿期,要培养幼儿的认知方法,协助幼儿形成自己的认知观,简单的认别能力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即在体育活动中是形成以上所强调目标的有效措施,并且在活动中复杂多变的形式,还可提高幼儿简单的应变能力、独立的实践能力,以及判断游戏中胜负的能力,在追其失败原因时,要对此问题进行思考、分析,从而发展了幼儿的思维,对智力进行了启蒙式的开发。与此同时,还能使幼儿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关心、合作、沟通、理解、帮助等,为儿童期、少年期的和谐交往及各种活动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3、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对学前教育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幼儿体育启蒙教育不再是传授式的传授教育,也不是控制式的课堂教育,而是一种较灵活的教育方式,它界定在体育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的启蒙教育,一方面幼儿期的孩子还不认识社会,在学习过程中逐步踏入社会进行简单的活动,如游戏、认字、算题等行动,只有在讲解中学习知识认知世界。另一方面,对自己生活及学习中的需要,只是依赖于父母,而自己活动能力较差,但在进行幼儿启蒙教育过程中,不但兼顾以上两个方面,而且对幼儿的生活能力得到锻炼,现代研究证明,快乐学习法比普通学习法成绩提高较快,而体育活动正是实施快乐学习法的有效途径。在进行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对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能有效地进行调动,使得幼儿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活动中来,教育者依据活动内容项目,对幼儿的不同需要进行满足和疏导,启发他们的学习潜能,让人得到尽早的发展,丰富学前教育内容。另外,为学前教育带来了趣味性与娱乐性,并注重新教育思想,更有效的促进学前教育的发展,为学前教育带来生机和活力。

4、幼儿体育启蒙教育扩展了教育思路:

在以前的认识中,把幼儿园教育称之为幼儿教育。现在所称幼儿教育不只是幼儿园,还包括处于幼儿期却未进幼儿园的其他场所的教育,只要对其进行教育,就可称之为“幼儿教育”,那么,作为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可看作是幼儿教育的一种方式,教育的一种思想,一种教育理念,就其这一思想的提出对幼儿教育的作用及影响来看,首先,幼儿体育启蒙教育促进幼儿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并对其个性与性格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其次,这一教育方式适合幼儿的心理需要起“对症治疗”的效果。再次,这一教育思想符合了现代“终身教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的思想。最后,就这一教育思想下对幼儿进行教育,注重体育活动的内容,必然形成幼儿贪玩或忘身于活动之中的不良影响,这要求教育者认真的加以疏导教育,必要时进行限制,在其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方式与语言,以免伤害学生心理。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具备新教育的优点,同时弥补了教育思想的不足,适合现代终身教育理念,是现代教育中的切实可行的教育思想。

四、幼儿体育启蒙教育须注意问题的思考:

1、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必须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

2、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必须符合启发、诱导、科学性的教育原则。

3、幼儿体育启蒙教育必须采用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

①可控性体育训练法:即或在家或老师的指导、控制下进行幼儿活动能力的训练,如指导做幼儿体操、韵律操牵手上下楼梯等, 训练幼儿活动能力进行身体锻炼促进幼儿生长发育。

②游戏法:即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育,在幼儿期,游戏是孩子特别喜欢的体育活动,更何况游戏此有娱乐性、趣味性的特点,提高孩子参与积极性,选择适当的游戏则尤为重要,如:数字游戏、抓鱼儿、抱球抢摊等。

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2-0101-01

蒙台梭利数学领域教具可以说是蒙氏教育的精髓所在,4岁的幼儿已经进入了数学的敏感期,如何引导幼儿进入数学领域,怎样让幼儿对数学工作产生兴趣,寻找出适合幼儿的教育方法。使他们顺利的进入数学领域。是摆在我们每一名蒙氏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丰富活动材料

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他们喜欢游戏,喜欢操作性强的教具,作为教师应该满足幼儿的需要。我们在蒙氏教具的基础上为幼儿准备了一些丰富的活动材料,辅助蒙氏教具来达到教育目标。

3~4周岁的幼儿已经进入数学的敏感期,那么我们应采取积极、主动。为他提供喜欢的教具材料,给他们反复练习操作活动材料的机会,让幼儿在不断的摆弄具体形象的学具的过程中渐渐的去理解数量、数字与数词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在现有的蒙氏教具的基础上为幼儿设计了一些辅助教具。例如:100板的工作。为了每次展示后教师给幼儿充分练习、巩固的机会就设计了相应的延伸工作,我们为幼儿提供按“1~30数字穿线板的工作”,穿线板在生活领域中幼儿就比较喜欢,在线板上无序贴上数字,幼儿在穿线的时候要按数的排列顺序进行穿线。(图一);还可为幼儿提供1~50数字“连线工作”,幼儿连到最后能够连成幼儿喜爱的卡通小动物的图案;在1~80的连续数练习中,我们又采用了在铁钉上“饶线绳的工作”,操作性强,能激发幼儿的兴趣点。(图二)。针对这项100板的工作我们就由易到难设计了不同的材料,使幼儿对抽象的数字产生兴趣并对 100板的工作进行了巩固,很好的完成了它的教育目标。

在进行加法板之前我们为幼儿提供了《小猴子吃桃子》的工作,可提供两只猴子玩具,每只猴子配一个小碟,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题卡进行操作:“一只猴子摘了4个桃子,(幼儿在这只猴子的盘子里点数4个桃子),另一只摘了5个桃子(幼儿同样点数5个桃子),他们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呢?”把两只猴子碟中的桃子合到一个大盘中,(注:一定要有一个合成的过程),数一数得出答案。在进行除法板之前可进行《小狗分糖果》的工作,可提供4只小狗玩具,各配4个小碟,碗里装上8块玩具糖果,平均的分给4只小狗……分完之后数一数每只小狗得到多少块糖,在这里为了便于幼儿理解糖和小狗谁是除数、被除数的关系,我们在题卡中可加入形象的图,8的后面画上糖,4的后面画上小狗,幼儿拿到题卡后就会明白8块糖要平均分给4只小狗,使孩子们很容易的理解了题意。幼儿在这样的操作过程中不觉得是在做数学题,而是在做游戏。

二、丰富有趣的纸张工作

4四左右的幼儿已经进入书写的敏感期,纸张工作是他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那么为幼儿提供什么样的纸张工作才能够满足幼儿的需求呢?

我们在不断的研究、推敲之后,为数学教具配备了一些延伸的纸张工作。如在纺锤棒箱之后,我们为幼儿提供了《母鸡下蛋的纸张工作》:母鸡身上都标有数字,含有数字0,幼儿根据母鸡身上的数字在她的下面画出相应数量的鸡蛋,标有数字0的母鸡没有下蛋,这样就加强了对0的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巩固了数与量的对应。再有在塞根板之后的纸张工作,为了让幼儿进一步学习量与代表数量的符号的一致性,我们为幼儿制作了相应的纸张工作,幼儿根据所给的平面串珠棒的数量,写出相应的数字,对于喜欢绘画的幼儿可以提供几种数字,在相应的数字上涂上颜色。方法随幼儿的兴趣可随意调整。还有

在分数小人之后,为了增加幼儿的兴趣,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分数含义,我们制作了贴近幼儿生活的《小动物吃饼干》的纸张工作,最初我们以分数小人为基础提供的都是圆形,每只小动物下面都放有一块圆形的“饼干”,在旁标上1/4、1/2等的分数作为吃掉的部分,每一只小动物下面都有与它对应的被平均分成几份的圆形作为饼干,如吃掉1/2就把吃掉的1/2用笔涂掉……孩子在掌握了已圆为整体的平均分后我又结合构成三角形中的三角形盒设计了三角形饼干让幼儿练习,这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纸张工作大大增加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使孩子在涂涂画画中更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含义。(如图三、图四)通过对纸张工作的操作,幼儿养成了书写的好习惯。

三、拓宽蒙氏数学领域的范围

蒙氏数学教具能够使幼儿理解数与量之间的关系,我们还进一步进行了补充。例如:(1)倒数的认知:我们为幼儿提供了火箭发射倒记时的纸张工作,幼儿根据火箭发射倒记时这一现象,了解倒数,也可根据红绿灯的现象进行倒数的练习。(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首先让幼儿进行量的比较,之后进行数的大小的比较。(图五)(3)量角器的运用:在幼儿对较大的数认识之后,可以为幼儿提供量角器。

让他们通过操作了解“角”是有大小之分的。(图六) (4)相邻数:中间的房子里住着数字宝宝5,那么它前面和后面的房子里住着哪个数字宝宝呢?……。这些教具虽然不是蒙氏教具中的内容,但是它们也能够促进幼儿对数学的理解,培养幼儿的数学逻辑思维。

这些教具的设计体现了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将抽象的数概念变的直观而具体。正如蒙台梭利所说:“我们培养儿童学习数学,并不是让儿童掌握计算能力,而是让儿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我们在幼儿发展的关键期,给幼儿最适宜的解决问题烦人方法,让幼儿从小开启幼儿数学心智,在数学领域里自由遨游。

参考文献

幼儿学数字启蒙教育篇12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儿童的启蒙和辅导教育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逐渐进入全面改革和创新的阶段,为了从根本上满足现代儿童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需要对我国现阶段的儿童的启蒙和辅导教育现状进行科学和理性的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儿童声乐教育是音乐教育和儿童启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超前的教育情况下,只有对儿童声乐的启蒙和辅导教育进行探索,完善儿童声乐教学的理念和声乐教学体系,才能保证儿童审美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实现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本文在阐述儿童声乐的启蒙和辅导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儿童声乐的启蒙和辅导现状

(一)声乐教育目标不明确

目前,我国儿童声乐教育目标模糊,不明确。许多儿童声乐教育逐渐演变成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儿童的启蒙教育是面对全体学龄前群体的素质教育,旨在提升儿童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纯为专业职业教育活动。儿童的声乐教育是为了激发儿童对声乐的兴趣和学习声乐的欲望,让儿童获得更多的心灵满足,因此儿童声乐教学应培养儿童更多的音乐基础知识,而不是单一的声乐教学模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二) 儿童声乐教学课时不足

目前,学前教育专业的班级人数大约在30~35人之间,声乐教学一般以集体的形式授课,一周2学时,同时要完成教学任务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儿童声乐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声乐教学内容只是一点而过,忽略了细节教学。由于时间和人数的限制,声乐课未能对儿童进行针对性的分析、练习、辅导,导致儿童声乐水平参差不齐。

(三)声乐课程教学未能体现出专业性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中,大多数幼儿教师按照教学目标,自始至终都在教授歌曲,没有从儿童的声音特点出发,拔苗助长使他们各种唱法都不精。未能体现出声乐教学的专业性,声乐课程的安排与实际要求脱节。

(四)儿童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儿童声乐教师大多数来自音乐学院,虽然声乐教师在学校学习时是以声乐为专业课,但是声乐教师在教学前没有接触过学前儿童的教育,导致声乐教学水平存在差异。有一大部分儿童教师虽然能够很好的掌握声乐教学的方法,但是没有儿童声乐教学的经验,导致儿童声乐教育具有局限性。同时,由于儿童声乐教师缺乏系统的学习,导致儿童声乐教师无法提出新的教学理论,提出具有实质性的教学方法。

二、儿童声乐的启蒙与辅导方法

根据儿童声乐的启蒙和辅导现状,儿童声乐教学应明确培养目标,在声乐教学活动中要结合他们的生理需求及年龄特征,有规划有目的的授课,传授发声方法、声乐基础理论及演唱状态或技巧,增强在社会中的竞争性和实效性。根据社会市场的发展,合理设置声乐教学内容,改进声乐的教学方法,将声乐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表现出声乐课程设置的基础性、启蒙性、教育性。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提高声乐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应该组织相关的儿童声乐教师和学生到相关的幼儿师范学院及高校去深造、观摩,呼吸新鲜空气和吸收新的血液。此外,还需注意儿童声乐学习的年龄段,加强儿童呼吸、歌唱时共鸣和吐字的训练,科学发音,培养儿童对声乐的兴趣。

(一)注意儿童声乐学习的年龄段

一个人的成长要经历幼儿、童年、少年和青春期等阶段,因此儿童在学唱歌时要注意他们的年龄段。有研究显示,4~6岁的小孩属于幼儿时期,让小孩参加声乐训练班之类的学习是没有必要。由于幼儿时期小孩的理解能力有限,且稚嫩的声带处于发育时期,发音的音域较窄,若不好好保护就会破坏孩子的声带。研究显示,幼儿时期的小孩最好是让小孩顺其自然发展,同时幼儿教师和家长可让小孩多欣赏和学唱一些儿歌,培养小孩对声乐的爱好。

对于7~9岁的小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加强对节奏、音准和歌曲等方面的理解,让儿童学习唱歌的基本知识,刚刚开始要小声唱歌,避免声带破坏。儿童声乐的培养主要以学习歌曲为主,最好是以儿童歌曲为主。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时刻记住不要让儿童模仿成人歌曲的唱法,避免声带受损。

对于10~15岁的孩子来说,这一时期是儿童嗓音发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都要经历变声期,从医学角度出发,儿童变声期不宜学唱歌,但是变声期后是儿童学唱歌的最佳阶段。医学研究表明,男孩变声期在大约在12~14岁,女孩大约13~15岁。在变声期间,儿童的声带会出现充血和水肿的现象,这是自然的现象,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不必担心。在这一时期,若儿童用大本嗓大声唱歌,则会加剧声带的疲劳,最后导致声带肥厚。因此在这个阶段要注意儿童的声带变化,避免出现意外。

(二)加强儿童的呼吸训练

儿童的歌唱发声呼吸方法与成人歌唱发声呼吸方法一样,呼吸时肺、胸、两肋、横膈膜、腹部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时胸部自然的张开,两肋和横膈膜起到关键的作用,小腹是气息支持点。在教学中,首先让儿童练习吸气到小腹,并能保持住。

(三)训练儿童歌唱中的共鸣

儿童的歌唱是以口、咽、鼻、头腔为共鸣点,儿童共鸣训练一般都是从小字组一的duo开始,然后向上唱到小字二组的re。国外一位儿童乐专家认为,儿童声乐训练应从C调的re开始然后下行音阶si。儿童在练习声乐时,如果声音位置不能集中往上,告诉儿童说当训练共鸣时感觉头上落着一只小鸟在歌唱,通过集中精力,通过多次体会这种感觉,效果较佳。

(四)儿童在歌唱时注意咬字吐字及音乐表现力

儿童在歌唱时应该自然大方、咬字清晰,符合儿童歌唱的特点,此外加强儿童的朗读能力训练。另一方面,儿童在歌唱表演时应该注意他们的音乐表现力,训练他们对音乐的理解,肢体语言、面部表情与声音结合起来融为一体,跟着声乐伴奏的节奏,培养儿童自助创新的律动能力。

(五)培养和激发儿童学习声乐的兴趣

有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儿童对声乐的兴趣,增加儿童参加声乐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多数儿童对声乐的兴趣还是比较高的,因此老师采取一些教学手段使他们的兴趣一直维持兴趣直到喜欢。这是声乐学前的一种前提基础与保障。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目前歌唱的训练形式多种,因此在训练之前,幼儿老师应先烘托他们学习声乐气氛,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氛围,然后采取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法,让他们饱含热情有激情地歌唱。此外,教师还可定时举行唱、演、欣赏各个方面的比赛,对进步的儿童加以表扬,奖励小红花,拓宽儿童的音乐知识面,提高学习声乐的兴趣。

(六)科学的发声训练

由于儿童时期声带稚嫩,容易破损,因此科学有方法的训练方法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因为儿童对生活缺乏经验,对一定的事物心里没有一定的感知性,甚至有时候不知道用什么器官来控制协调性。所以,教师在给他们训练时用想象的方法来使儿童的各个器官达到协调。对歌唱呼吸、放松喉部、咬字吐字以及歌唱表现能力等训练内容逐一进行,加深儿童的概念性,有效协调配合歌唱的器官,使儿童的高、低音区达到声音、位置的完美统一。

(七)训练儿童的歌唱情感艺术表现

声乐通过声音来检验的一种艺术,是一种看不见、闻不着的艺术,故需要我们每天及时获得审美的基础知识和积累对审美的经验,如此才能深刻理解声乐的审美。幼儿园教师在教儿童学习新的教学内容时候,对歌曲的音乐背景、歌词的念白及内容、歌曲的内涵及中心思想进行详细的说明。培养儿童在歌唱中的情感此外,教师可教授学生的一些基本音乐表现手段:音的强弱、音的高低、音的色彩、音的高低等,帮助学生表达音乐形象。儿童的歌声是淳朴、童真及干净的,其对声乐的情感比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更为强烈。因此,培养儿童对声乐的鉴赏力和鉴别力尤为关键。

三、结语

目前,儿童声乐的启蒙和辅导仍存在声乐教育目标不明确、儿童声乐教学课时不足、声乐课程教学未能体现出专业性、儿童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对此,我们提出儿童声乐教学应明确培养目标,根据儿童声乐发展需求,合理设置声乐课程,改进声乐的教学方法,将声乐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相结合,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提高声乐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还需注意儿童声乐学习的年龄段,加强儿童呼吸、歌唱时共鸣和吐字的训练,科学发音,培养儿童对声乐的兴趣。

随着高科技网络信息的更新,儿童的心里接受的音乐常识也在更新,需要结合他们的生理及心理特征进行声乐授课,辅助多媒体中的摄像头进行录制,接着可以放在网络中或幻灯片中,让老师根据他们在录制声音进行调整教学方法。使声乐艺术更加直观化,改变传统的声乐教学方法。此外,先进的音乐多媒体教学软件中很多优秀的乐队伴奏,有强烈的民族风及节奏律动,对学生的演唱给与辅助和衬托的作用。可以培养儿童们的节奏感和音乐风格,进而达到歌唱的最好状态,表述歌曲的思想内涵,更激发了儿童学习声乐的兴趣。因此,具备一定的教学条件和良好的声乐学习是实施有效的声乐艺术教学前提。

参考文献:

[1]黄可章.儿童声乐教学的三大要点[J].北方文学,2011,(06).

[2]陈琳.关于儿童声乐教育的两点思考[J].合肥学院学报,2012,(04).

[3]王杨阳.幼儿启蒙音乐教育的重要性[J].亚太教育,2015,(09).

[4]程景丽.校外少儿声乐教学情况分析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2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