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卫生教育合集12篇

时间:2023-06-25 09:22:54

中学生心理卫生教育

中学生心理卫生教育篇1

目前,我国初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不乐观。所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帮助和维护学生的良好情绪,消除不健康的、不良的情绪状态,使学生身心能健康地成长。

一、情绪的概述

情绪是指个体被激起的一种状态,主要反映了客观现实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短暂性,常用于说明某种体验的表现形式。情绪可分为积极(良好)情绪和消极(不良)情绪两种状态。

二、心理卫生的含义

1.新编大英百科全书的解释,心理卫生系“用于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种种措施”。

2.霍夫曼认为:“心理卫生是指在我们的生活环境和内心之间保持和谐平衡。”

3.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原理事长陈学诗教授对心理卫生作了如下定义:“研究和讲求心理健康之道。”他指出:“心理卫生之要旨,在于培养、保持和增进健康的人格。”

三、体育教学中不良情绪的现象

体育教学中,初中生常见的不良情绪反应主要有:焦虑、恐惧、胆怯、自卑、抑郁、羞愧。

四、体育教学中不良情绪的特征

体育教学中,初中生不良情绪大致表现为以下一些特征:肌肉紧张、僵硬,反应迟钝,动作不协调;烦躁不安,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宁,听而不闻;积极性下降,退缩、逃避练习;缺乏信心,忧心忡忡,害怕动作失败;言语减少,回避与教师或同学交谈;判断推理能力下降;行为失控,易激动。

五、体育教学中初中生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初期,这一时期遗传、生理、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环境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不良影响,会干扰初中生的正常心理发育,导致不良情绪的产生。

1.外在因素

(1)人际关系因素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紧张、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协调,往往是造成学生不良情绪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学生在练习时,如得不到同学的认可和尊重,受同学的挖苦和嘲笑等,都会产生不安的情绪变化,从而不敢面对老师和同学,由此而产生自卑、羞愧、抑郁等不良情绪。

(2)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运用不妥当

安排的内容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是影响学生在学习中不良情绪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学内容安排得单一、容易,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从而使学习积极性下降,降低学习兴趣。

2.心理因素

体育教学中,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也是产生不良情绪的主要因素之一。学生的意志力薄弱、克服困难的勇气不足、对挫折的容忍能力差、性格孤独、适应能力差等,这些心理现象都有可能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出现。

六、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不良情绪心理卫生指导

1.体育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心理健康

2.协调好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助于消除学生孤独、恐惧、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

3.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是预防和消除不良情绪的重要保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意志品质锻炼,如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情境和鼓励学生向具有较好意志力的学生学习等。

4.激发运动兴趣

中学生心理卫生教育篇2

高中阶段的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迅速,也极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高中生中开展心理卫生保健教育,对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学习效率都具有重要意义。现代的健康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没有疾病不代表健康。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学生心理卫生保健教育应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开展心理卫生保健教育,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第二,培养中学生学习、生活的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第三,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统一协调,共同对学生开展心理卫生保健知识教育,这是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的重要方面;第四,学生的自我心理卫生保健教育,把讲心理卫生真正转变成学生自己的需要。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学校无疑是心理卫生保健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体育教师和其他各科教师应在学校教育和日常生活中注意向学生不断灌输心理卫生保健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生活的健康心理和良好卫生习惯。健康心理和卫生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配合学生家长做大量的教育工作。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和卫生习惯,他们将受益终生。

在各种心理健康因素中,精神因素对中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心理健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主要标准之一,而心理卫生是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教师和父母决不可忽视或低估心理卫生教育对学生(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作用。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开展心理卫生教育呢?

(1)教师(或学校)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校精神环境,这是学生成长所不可缺少的。班级要温馨和睦,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温暖;教师对学生要悉心爱护和照料,让学生生活在教师慈爱的氛围中;教师对学生要正确管教、严格要求,让学生觉得老师可亲可敬又可畏。

(2)心理卫生教育宜早不宜迟、宜疏导不宜粗暴。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否健康,在很大程度上与幼儿期和学龄前期的家庭教育、学龄初期的教育是否科学合理有密切关系。因此,心理卫生教育应从早进行,长抓不懈。教育的方法应以引导和正面教育为主,切忌粗暴的棍棒教育。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学习有关的心理卫生知识,以便能正确地教育学生。

(3)小学生的心理卫生。儿童进入小学后,其心理状态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中可能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其中最常见的是适应不良,包括各种行为障碍,如注意力不集中、打架骂人、说谎、逃学、学习困难等。另外,还可能出现胆怯、焦虑、咬指甲、口吃和遗尿等神经症。一旦发现学生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教师应与学生父母密切配合,仔细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具体原因,对症下药。同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克服和纠正这些心理问题,并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卫生教育,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青春期心理卫生。青春期是儿童由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和父母一定要主动开展青春期心理卫生教育和性教育,这对学生心理健康发育至关重要。尤其是性教育,我们教师不能谈“性”色变。到了高中阶段,学生对性极为敏感,这是正常现象,我们教师要加强指导和引导。

首先,教师应向学生传授青春发育期的科学知识,消除因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负担。青春期的学生身体形态和机能急剧变化,性的发育渐趋成熟,这些变化同时也会引起身体局部暂时不适或异常,如果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往往会引起恐惧、忧虑和自责等心理负担。

中学生心理卫生教育篇3

随着社会经济及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因此健康的概念也有了新的发展及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及道德健康。”

据这个定义,健康标准应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生理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社会适应能力良好。总之,现代健康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身心健康。

作为天之骄子的高等学校大学生不仅应该具备健康的体质,更应该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所谓心理健康是指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有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有较大的心理容量,经得起各种打击,能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变化,生活得轻松自如,幸福愉快。高校大学生只有身心健康,才能为他们以后踏上社会铺平道路,才能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现代化新型人才。总之,心理卫生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容忽视,必须从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给以足够的重视。

2.适应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需要

高校学生是一个处于人生特殊阶段的特殊青年群体,他们经历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他们一方面具有精力充沛、勤奋向上,热情好动、求知欲强、受教育水平高,知识面宽等优点。在当今变革的年代,如果不能很好地、及时地适应社会的变革和人际关系的变化,不注意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不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就会酿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乃至诱发各种心理疾病。大学生正值心理上的断乳期,正处在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他们敏感性强,参与意识强,但又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但另一方面,他们又经历着周围环境的巨大改变,他们逐渐从家庭到接近社会,从家庭生活融入集体生活,这些客观因素再加上他们的主观因素,就形成了他们在政治上比较幼稚、辩证思维能力不强、看问题带表面性和片面性,容易偏激、固执,他们易受环境和感情的干扰影响。而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是身体成长的关键转折时期,更是青年人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在高等学校开展以德育为中心的心理卫生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具有适应环境的心理准备,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维持健康的心理。

心理卫生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本质上都是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都是在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层次上进行,都是立足教育模式和发展模式,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大学生的某些思想问题是可以通过当代心理卫生教育来解决,同时某些心理障碍也可以通过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得以排除。

二、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卫生教育现状

高校心理卫生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很多理论和技术都来自国外,我们还缺乏自己的认识、理论,心理卫生教育所涉及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人们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高校心理卫生工作难度很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卫生教育认识的现状

随着当前高校中各种形式的竞争日益激烈化,人际关系日趋复杂化,加上大学生正处在心理上的不成熟期,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一些高校学生如果不注意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不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甚至诱发各种心理疾病。据调查,当代大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已形成心理疾病。

虽然高校学生中存在较多的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但是高校学生对心理卫生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充分重视,通过我校学生的调查,虽然很多学生知道自己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相当多的学生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通过自我的心理调节,他们的心理问题可以自然解决,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通过自己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很少有学生会将他们的心理问题告诉同学或者老师。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不能解决问题,有时心理问题还会导致严重的事故如自杀行为的发生。

2.高校及高校教师对心理卫生教育认识的现状

与高校学生一样,我们很多高校教师对心理卫生教育的重要性也缺乏足够的认识。

我国目前参加学校心理卫生工作的是医护人员以及部分心理、教育专业毕业的人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该队伍专业性不强,专业人员较少。因而,高校心理卫生教育面临的问题较多,首先是职业化水平低,心理卫生人员素质偏低,现有心理卫生人员缺乏充分的职业心理学准备,所受的教育缺乏针对性,他们常常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细小的问题上。因而,学校心理咨询声望较低,心理咨询提供的服务根本得不到承认,公共机构和教育者常常对其设置许多限制,使得心理咨询者无法在他们认为可以提供服务的领域里发挥作用。其次学校领导对心理卫生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领导阶层对此缺乏兴趣,学校不同部门的管理者之间相互扯皮,造成心理卫生与咨询工作难以开展。大多数心理卫生机构形同虚设,有的高校甚至还没有成立心理卫生教育机构。在某高校调查中,仅有少部分大学生知道有心理咨询机构。

三、开展高校学生心理卫生教育的对策

1.心理卫生教育制度化

在高校学生中应有计划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中的心理卫生问题定期开展专题讲座。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学习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学原理和心理咨询的技巧和方法,应把心理卫生教育作为一条科学有效的途径引人高校思政工作。应对高校学生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增强他们维护心理健康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要引导他们妥善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对挫折的耐受与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破除对心理疾病的神秘感,正确对待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问题,一经发现,要及时地、明智地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同时应该通过制定相关措施确定校内心理卫生教育的范围、地位,明确学校心理服务的范围,用一种可操作的框架来指导心理咨询者的服务以及承担相应的责任。通过法律的手段来给予学校心理服务的特定权限,国家应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标准。

2.心理卫生教育职业化

高校应该建立一支专门的心理卫生教育工作队伍,心理卫生教育工作其实是一项极为繁重的工作,有一支专门的队伍才能保证心理卫生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支队伍应该以少数专职人员为主,同时吸收大量兼职人员参加。同时要求这支队伍成员应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有相当程度的心理卫生知识,并且熟知大学生心理,愿作这项工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支队伍的成员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培训,应该对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人员进行培训。随着高校心理卫生工作的不断发展,这支队伍应该向职业化迈进。同时心理卫生工作也需要其他兼职人员如学校辅导员、班主任的配合与协助,因此组织对兼职人员心理卫生知识培训,也是学校心理卫生教育的主要环节。应该将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培训纳人岗位培训中,要求每个从事心理卫生教育的人员具备心理卫生和辅导知识。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有关大学生心理咨询问题的学术活动(讲习班、研讨班、培训班),对上述人员进行培训,来扩大学校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3.心理卫生教育多样化

中学生心理卫生教育篇4

随着社会经济及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因此健康的概念也有了新的发展及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及道德健康。”

据这个定义,健康标准应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生理健康。二是心理健康。三是社会适应能力良好。总之,现代健康可以概括成一句话,就是身心健康。

作为天之骄子的高等学校大学生不仅应该具备健康的体质,更应该具备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所谓心理健康是指有明确的人生奋斗目标,有高度的乐观主义精神,有较大的心理容量,经得起各种打击,能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的变化,生活得轻松自如,幸福愉快。高校大学生只有身心健康,才能为他们以后踏上社会铺平道路,才能为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现代化新型人才。总之,心理卫生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容忽视,必须从理论上和实际工作中给以足够的重视。

2.适应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需要

高校学生是一个处于人生特殊阶段的特殊青年群体,他们经历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变化。他们一方面具有精力充沛、勤奋向上,热情好动、求知欲强、受教育水平高,知识面宽等优点。在当今变革的年代,如果不能很好地、及时地适应社会的变革和人际关系的变化,不注意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不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就会酿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乃至诱发各种心理疾病。大学生正值心理上的断乳期,正处在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他们敏感性强,参与意识强,但又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但另一方面,他们又经历着周围环境的巨大改变,他们逐渐从家庭到接近社会,从家庭生活融入集体生活,这些客观因素再加上他们的主观因素,就形成了他们在政治上比较幼稚、辩证思维能力不强、看问题带表面性和片面性,容易偏激、固执,他们易受环境和感情的干扰影响。而高等学校的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是身体成长的关键转折时期,更是青年人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通过在高等学校开展以德育为中心的心理卫生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具有适应环境的心理准备,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保持健康的身体和维持健康的心理。

心理卫生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在本质上都是帮助人们解决心理问题,都是在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四个层次上进行,都是立足教育模式和发展模式,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宗旨。大学生的某些思想问题是可以通过当代心理卫生教育来解决,同时某些心理障碍也可以通过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得以排除。

二、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卫生教育现状

高校心理卫生教育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很多理论和技术都来自国外,我们还缺乏自己的认识、理论,心理卫生教育所涉及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人们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高校心理卫生工作难度很大。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卫生教育认识的现状

随着当前高校中各种形式的竞争日益激烈化,人际关系日趋复杂化,加上大学生正处在心理上的不成熟期,缺乏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一些高校学生如果不注意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不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甚至诱发各种心理疾病。据调查,当代大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已形成心理疾病。

虽然高校学生中存在较多的心理卫生方面的问题,但是高校学生对心理卫生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充分重视,通过我校学生的调查,虽然很多学生知道自己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但是他们并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相当多的学生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通过自我的心理调节,他们的心理问题可以自然解决,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通过自己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很少有学生会将他们的心理问题告诉同学或者老师。这样做的后果往往是不能解决问题,有时心理问题还会导致严重的事故如自杀行为的发生。

2.高校及高校教师对心理卫生教育认识的现状

与高校学生一样,我们很多高校教师对心理卫生教育的重要性也缺乏足够的认识。

我国目前参加学校心理卫生工作的是医护人员以及部分心理、教育专业毕业的人员。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该队伍专业性不强,专业人员较少。因而,高校心理卫生教育面临的问题较多,首先是职业化水平低,心理卫生人员素质偏低,现有心理卫生人员缺乏充分的职业心理学准备,所受的教育缺乏针对性,他们常常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细小的问题上。因而,学校心理咨询声望较低,心理咨询提供的服务根本得不到承认,公共机构和教育者常常对其设置许多限制,使得心理咨询者无法在他们认为可以提供服务的领域里发挥作用。其次学校领导对心理卫生教育没有足够的重视。领导阶层对此缺乏兴趣,学校不同部门的管理者之间相互扯皮,造成心理卫生与咨询工作难以开展。大多数心理卫生机构形同虚设,有的高校甚至还没有成立心理卫生教育机构。在某高校调查中,仅有少部分大学生知道有心理咨询机构。

三、开展高校学生心理卫生教育的对策

1.心理卫生教育制度化

在高校学生中应有计划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中的心理卫生问题定期开展专题讲座。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学习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学原理和心理咨询的技巧和方法,应把心理卫生教育作为一条科学有效的途径引人高校思政工作。应对高校学生加强心理卫生教育,增强他们维护心理健康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要引导他们妥善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对挫折的耐受与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破除对心理疾病的神秘感,正确对待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问题,一经发现,要及时地、明智地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同时应该通过制定相关措施确定校内心理卫生教育的范围、地位,明确学校心理服务的范围,用一种可操作的框架来指导心理咨询者的服务以及承担相应的责任。通过法律的手段来给予学校心理服务的特定权限,国家应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标准。

2.心理卫生教育职业化

高校应该建立一支专门的心理卫生教育工作队伍,心理卫生教育工作其实是一项极为繁重的工作,有一支专门的队伍才能保证心理卫生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这支队伍应该以少数专职人员为主,同时吸收大量兼职人员参加。同时要求这支队伍成员应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有相当程度的心理卫生知识,并且熟知大学生心理,愿作这项工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支队伍的成员必须经过严格的科学培训,应该对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人员进行培训。随着高校心理卫生工作的不断发展,这支队伍应该向职业化迈进。同时心理卫生工作也需要其他兼职人员如学校辅导员、班主任的配合与协助,因此组织对兼职人员心理卫生知识培训,也是学校心理卫生教育的主要环节。应该将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培训纳人岗位培训中,要求每个从事心理卫生教育的人员具备心理卫生和辅导知识。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有关大学生心理咨询问题的学术活动(讲习班、研讨班、培训班),对上述人员进行培训,来扩大学校心理卫生与心理咨询队伍的职业化建设。

3.心理卫生教育多样化

中学生心理卫生教育篇5

中职卫校是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了大批基层的专业技能人才,对服务人民和服务社会作出重大贡献。然而随着近几年高等教育扩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舆论的负面引导,导致中职卫校学生面临更大就业压力和社会竞争的同时,衍生出很多不健康心理,部分学生更是从踏进校门的那刻起,就否定自我、悲观消极,深入剖析中职卫校新生不健康心理的来源,并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加以教育引导,是解决中职卫校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当务之急。

1 中职卫校新生不健康心理来源分析

首先,从学校环境和教学因素分析:受“上大学才算有出息”的社会舆论的引导,中职卫校新生大多抱着自卑心理进入校门,尤其在看到自己中学同学都进入高中,只有自己因中考落榜或家人认为自己高考无望,以一个失败者的角色进入中职卫校学习,不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对前途悲观失意,容易引发忧郁、焦虑、暴躁等不健康心理。同时,中职卫校的专业教育模式与自身所熟悉的中学应试教育模式截然不同,使新生一开始难以调整和适应,再加上部分中职卫校在低年级设置难度较大的化学、数学等文化基础课,让文化基础本身就较差的新生难以跟上教学步伐,容易自暴自弃,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从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因素分析:目前中职卫校的学生都是90后,大多为独生子女,受家庭教育影响,大多比较霸道、易怒,不懂谦让,在学习和生活中容易引发冲突。中职卫校新生刚刚初中毕业十五六岁的年纪,生活自理能力还不够强,大多学生背井离乡来到中职卫校,远离家人和朋友,在人际交往方面又不够成熟,往往造成与同学关系紧张、沟通出现问题等状况,中职卫校新生在这种孤独的心情下容易产生自闭、忧郁等不健康心理。

最后,从学生个人和网络等其他影响因素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游等虚拟网络世界的丰富,青少年容易被这些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吸引,再加上中职卫校新生大多年纪较小,判断力和自制力不足,一旦沉迷网络将会把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投入到虚拟网络世界,厌学情绪激增,更加自甘堕落,容易走上极端。

2 提高中职卫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对策探讨

2.1 学校应提高自身教学与管理水平,在中职卫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主体作用

中职卫校新生从迈入学校的那刻起,他们的大部分时间将在学校度过,因此,学校加强自身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能够在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主体作用。因此,首先学校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设置,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学会医学知识和专业技术,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选聘和培训,使他们能够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引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最后,学校要在新生进校时就对其进行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使其明确学习目标和前进方向,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和进取心。

2.2 家长应采用科学的家庭教养方式,在中职卫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根本作用

家长应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对其困惑的问题和烦恼的问题及时予以解答和正确引导,防止宠溺教育和打骂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判断对错分辨是非,并注意自身的行为和形象,给孩子树立模范引导作用,帮助孩子改掉坏的行为习惯,促进孩子人格的健全与完善。

2.3 社会应加强舆论的正面教育引导,为中职卫校新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社会应进行正面的舆论宣传和引导,使中职卫校学生不再为自己的身份而丢脸,靠自身能力和专业技术生存是光荣自豪的事。各医疗卫生单位应适当给予中职卫校学生实习和工作的机会,让他们在工作中收获自信和勇气,从而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同时,要注重对中职卫校学生生活环境的整顿,网吧等严禁未成年人入内,对于引导未成年人犯罪等的行为要严厉打击,使中职卫校学生在舒适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3 结论

综上所述,中职卫校新生不健康心理是由多种原因共同促成的,因而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通力合作,共同对中职卫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引导,从而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促使中职卫校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掌握技术和本领,实现人生价值。

中学生心理卫生教育篇6

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杭州市健康学校标准》,结合学校的实际,加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学校的卫生工作,切实抓好健康教育,搞好学校环境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以学生健康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1、学生的近视率达到省标准要求。

2、做好学生六病防治工作。

3、学校要达到净化、绿化、美化。

4、抓住健康课堂教学效果,保证学生身体健康。

5、抓好学生两课两操的工作,保证学生视力不良率低于国家标准。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健康教育。

1、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检查评估细则要求,做好各项卫生工作。

2、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做到有教师、有课本、有课时、有评价,确保学生健康知识合格率达小学卫生健康教育方案以上。

3、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尤其是做好防传染病宣传、控烟宣传及预防艾滋病教育。校宣传画廊每月更换一次宣传图片,各班也可以在班级板报上开辟一块卫生与健康的专栏。

4、本学期,学校设置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随时接受学生的心理咨询与交流,重视学生心理、生理健康教育。

5、结合大队部大力开展健康与卫生方面的集体宣传活动,利用每周一的集体晨会对全校师生进行相关的教育。

(二)做好学校卫生监督工作。

1、按《学校卫生档案》要求,做好学生病假统计工作,提高上报数据的准确性。

2、做好教学卫生管理与监督,逐步使学生课桌椅及采光照明等符合卫生工作要求。

3、认真监督学校饮水卫生及食品卫生,杜绝食品卫生事故发生。

(三)开展学生常见病防治。

1、继续开展防近工作,及时掌握学生视力动态,随堂纠正学生读写姿势(一尺一寸一拳),不疲劳用眼,按时下课,保证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6小时。

2、提高眼保健操质量,任课教师要每天检查学生眼保健操情况,对穴位按压不准确的及时予以纠正。

3、根据传染病在不同季节的流行特点,认真做好预防宣传工作、消毒隔离工作。

4、配合防疫站做好学生计划免疫工作。

(四)加强学校卫生管理,不断改善卫生条件。

1.坚持卫生管理检查制度,划分卫生包干区,责任落实到班级,保持良好的校园卫生环境。

2、各班值日生坚持每天清扫室内与包干区,要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彻底的卫生大清扫制度,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进行检查、总结、评比,使学校达到净化、绿色、美化的要求。

3、抓好常规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开学大扫除,检查卫生。

3、出好第一期健康园地。

4、集体晨会:自信,创造成功的根基。

5、大扫除,检查卫生。

6、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检查。

十月份:

1、大扫除,检查卫生。

2、出好第二期健康园地。

3、集体晨会:养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4、做好护齿活动。

十一月份:

1、全校学生体检。

2、做好流感疫苗的宣传接种。

3、出好第三期健康园地。

4、大扫除,检查卫生。

5、集体晨会:正视挫折,走向成功。

十二月份:

1、期末视力测试,统计近视率。

2、各项卫生评比结分。

3、出好第四期健康园地。

4、大扫除,检查卫生。

5、集体晨会:天天都是环境日。

一月份:

1、进行健康教育期终复习、考核。

2、卫生工作总结。

3、进行期末六病及视力统计、汇总、上报。

4、出好第五期健康园地。

5、期末大扫除,检查卫生。

小学卫生健康教育方案范文2一、指导思想

为向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卫生保健知识教育,使小学生能够有卫生保健常识,根据国家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和《小学生健康教育精神,开展扎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二、目的要求:

1、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使学生了解卫生健康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的卫生与教学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

2、使学生了解一些卫生保健常识。

3、开展学生卫生健康与咨询服务。

4、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不断提高其健康水平。

5、动员学生家长主动配合学校进行卫生教育。

三、具体工作:

1.开展好健康教育。

(1)课堂健康教育,做到五个有:即有计划、教材、教师、教案、课时,保证每两周一课时。

(2)为学生提供心理、生理卫生知识教育服务。各年级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培养少年儿童提高调控情绪的能力,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具有预防心理障碍和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合作精神。

(3)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了解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着力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1)在硬件上,校舍、采光、厕所、桌椅配置等均达到国家标准。在软件上,政策落实,制度到位,急救、防灾有预案,卫生服务优良,档案资料齐备,实行依法治理。

(2)通过宣传教育,让全体师生懂得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避免在不利于身体健康的环境(如大雾、灰尘、噪声等)中进行体育活动等。提升绿色环保理念,理解可持续发展观。

(3)学生个人卫生做到头发整洁、无异味;指甲勤剪;面、耳、颈干净;衣服鞋帽整洁、无异味。教育师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注意合理的营养和饮食卫生,较为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自觉做到不吸烟、不酗酒、远离毒品。

(4)搞好健康教育宣传橱窗,印发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利用学校媒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组织厕所消毒、垃圾无害处理等工作。

(5)开展环境卫生评优活动。各班划分包干区。每天由专人检查,当日整改。打分结果公布。学生宿舍开展流动红旗竞赛。积极开展讲卫生、增进健康的知识竞赛活动。使我校的健康教育工作持之以恒、不断深入。

3.做好预防工作。

(1)建立健全小学生体质健康卡制度,分析体检数据。

(2)做好常见病的防治工作,以取得好的效果。

(3)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以防近为中心,定期检查学生的用眼卫生,努力提高眼保健操的质量,各班进行眼保健操的检查评比,积极改善学校卫生条件和设备,保证教室有良好的采光和照明。

(4)做好传染病控制工作。积极配合疾病控制中心抓好传染病监测控制,落实好校园消毒、杀虫、灭鼠和注射相关疫苗等预防措施,建立有效免疫屏障,严防烈性传染病传入我校。如发生疑似传染病疫情,应立即向县疾控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四、具体活动安排:

8月份:

1、制定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宣传栏《健康园地》。

9月份:

1、宣传健康教育小广播。

2、专题宣传:预防甲型H1N1流感。

3、宣传栏《健康园地》。

10月份:

1、爱国卫生月专题宣传活动。

2、宣传栏《健康园地》。

3、预防近视眼知识小广播。

11月份:

1、开展吸烟有害专题活动。

2、宣传栏《健康园地》。

3、六年级青春期知识讲座。

12月份:

1、宣传栏《健康园地》。

2、宣传健康教育小广播。

4、进行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总结。

5、期末视力测试,统计近视率。

6、完成各类《学校卫生》及《健康教育》的上报表。

小学卫生健康教育方案范文3为了加强学校卫生工作,促进学生正常发育,增强对疾病防疫的知识和体质及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我校以陈思廉校长为首的行政班子及全校教师坚持以认为本,感悟巴金教诲、学习巴金品质,让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把心交给孩子!牢固树立卫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要狠抓细节,主动排查隐患,狠抓落实,完善管理措施,建立学校卫生工作的长效机制,让学校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一、我们卫生室和大队部相互配合,根据上级部门、学校、辖区及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九月份:

1、加强对校园卫生、食品卫生、安全的检查及校园卫生的美化。

2、开展20xx秋季卫生宣传月暨预防肠道传染病,远离甲型h1n1流感活动。

3、狠抓学校卫生常规教育,促进学校健康课的健全实施。

4、加强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

5、严格做好传染病的防控预防措施。从系从严,制度管理的宗旨。

十月份:

1、开展狂犬病的宣传教育。

2、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开展讲座及护眼保眼专刊)

3、一年级开展口腔卫生的讲座。

4、均衡营养、身体才强壮。

十一月份:

1、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传染病的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重点从学生个人卫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入手,并开展学生个人卫生和班级环境卫生的评奖活动,强化学生的卫生意识。

2、开展预防肺结核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活动。

3、加强对学生正确使用饮用水的卫生及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

4、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

十二月份:

1、开展心理健康教学讲座。(心理教师)

2、开展关注自己,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活动。(讲座和板报形式)

3、开展考试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开展学生体育锻炼的卫生于安全教育。(体育组配合)

一、抓好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计划和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中学生心理卫生教育篇7

组长:鲍道芳

副组长:杨启国、王贵良、祝庄飞

成员:柯乐、张云龙、殷均锋、张吉祥、潘娟、

石顺海、薛代星、姚康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规定,为更好地加强学校卫生工作,全面做好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我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贯彻卫生工作“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积极推动学校各项卫生保健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工作目标

落实上级相关方针、政策,宣教卫生知识,加强卫生管理,防止传染病、食物中毒发生及流行,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健康素质,确保学生饮食、食品卫生安全。

三、组织实施

成立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行政管理,建立健全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政教处负责组织卫生检查考核,教务处负责开展健康教育,总务处负责改善卫生条件,创造良好的校园卫生环境。全校师生要配合区卫生局开展学校卫生监督和检查防治工作以及区疾控中心对学生进行的健康体检、传染病预防控制和常见病矫治,做好重大卫生事件预防应急预案以及校医(或保健教师)培训。学生食堂要自觉接受卫生监督所对食品、饮食、饮水卫生安全进行的监督。

四、工作内容

1、 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分管领导、教务处、后勤处、班主任及健康教育老师各尽其职,共同做好学校的卫生保健工作。

2、 教务处负责把学校的健康教育列入整个教学计划,保证学校健康教育课本拥有率、开课率均达到100%,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学生健康行为形成率达85% 以上;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坚持做到“五有”,即有课本,有教案,有课时,有考核,有评价,同时要做好学校健康教育普及工作,提高学校卫生健康教育质量,定期进行卫生知识讲座,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异常、心理障碍的疏导及执行学校环境卫生检查、竞赛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将在初一年级开展“生殖系统健康与卫生”教育,继续做好调查问卷。加强指导和引导。同时,针对初二年级,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活动,积极普及艾滋病相关知识,教会学生正确对待异性,强化自尊自爱,使学生自觉拒绝性行为的发生。我们还要积极联系社区和政府相关组织和部门,形成教育合力,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和持续地协调发展。

3、 班主任要做好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卫生行为的工作,提高学生卫生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做好疾病控制工作,做到“防患与未然”;加强春季流行病的预防宣传工作,做好对患龋齿、近视、沙眼、贫血、疥疮等常见病学生的矫治工作。

4、健康教育教师要认真做好学生的健康教育知识学习工作,加强学生用眼卫生的宣传,培养学生正确的坐姿,教育学生劳逸结合、多做户外活动,注意营养均衡,提高眼保健操质量。

5、团队要广泛地利用黑板报、宣传窗、广播等各种宣传阵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

6、政教处要组织学生参加爱国卫生月活动和红十字宣传活动;自觉接受卫生局、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对我校的卫生监督和县教育局的检查,规范爱国卫生档案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同时组织落实好《青白江中学学生健康行为要求》(1)、做到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2)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3)、使用“请、您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礼貌用语。(4)、对破坏公共卫生的行为要进行劝阻。(5)、在紧张的学习环境中注意用眼卫生。(6)、勤洗澡、勤洗头、勤理发、勤换衣、勤剪指甲。(7)、坚持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8)、坚持饭前便后洗手。(9)、注重青春期卫生。(10)、不吸烟、不醺酒。(11)、不喝生水、不吃腐烂变质和被污染的食物。(12)、就餐时坚持使用自己的餐具。(13)、男女同学相处应尊重对方。(14)、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1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16)、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和公益劳动。(17)、不穿紧身衣裤。(18)、不打人,不骂人。(19)、坚持做好眼保健操和广播体操。(20)、养成主动学习卫生知识的习惯(如通过广播、电视、卫生课和报刊杂志等学习卫生知识)。

7、净化师生的心理环境,培养师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努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根据学校实际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不同年级有不同侧重,初一年级是学习适应教育、学习方法指导,集体主义和主体意识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初二年级是社会责任感教育,人生观教育和承受挫折能力的培养;初三年级是升学与择业教育,应考心理辅导。

8、体育教师要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坚持经常锻炼,全面锻炼,循序渐进的原则;坚持开展“两课”(体育课、健康教育课)“三操”(早操、课间操和眼保健操)“一活动”(体育课外活动)。体育活动中要加强安全保护、防止运动创伤的发生,并随时准备好急救措施,对一般的运动创伤和运动事故能进行急救处理。

9、确诊为患传染病的学生,要隔离治疗,复学时需持医疗康复证明方能到校上课;对怀疑是传染病的学生,学校和班主任要动员其到医院检查确诊,以防传染病漏诊或误诊。

10、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及重大卫生安全事故报告制度,学校领导、班主任、校医和专(兼)职保健教师为法定传染病的层次责任报告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法定传染病计38种。分别为甲类:鼠疫、霍乱、艾滋病。乙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痢疾、肺结核、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丙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学生中发现甲类传染病病人或乙类传染病中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效性禽流感以及其它群体性不明原因性疾病,责任报告人应在2小时内报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和区教育局。

学生中出现除上述以外的乙类传染病和丙类传染病,责任报告人在6小时内报区卫生局和区教育局。

在学生健康体检或日常检查中发现的传染病病例,除按规定程序、时限上报外,还应及时通知家长,根据情况责令其隔离治疗。

中学生心理卫生教育篇8

随着中专学生中诸如打架、出走、早恋等现象的发生日益频繁,对中专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教育的同时,中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是不可忽视的。一般来讲,学生心理问题显现在日常生活中有如下的表现:

(1)课堂上,缺席、迟到次数增多;上课总是想者其他的事;注意力分散,无所用心,昏昏沉沉;上课睡觉;课堂上自言自语。(2)休息时,总一个人呆着,贪睡;经常和同伴发生口角;开始谈论奇怪的问题和性问题;外出不归。(3)学习中,成绩突然下降,不能注意力集中地学习,甚至是不学习。(4)饮食方面。食欲不振,吃饭时总是沉默不语。(5)睡眠情况:失眠。(6)与老师关系上,回避老师,害怕老师;对老师有攻击性的情绪、语言和行动。

根据学生的表现,早期引导和教育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借助班会、团队活动等,而且要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2)学校要创造良好的校园气氛。(3)注重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的普及,培训心理辅导的年级主任、班主任等,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强有力的保障体系。(4)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自我认识水平,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训练学生良好的个性的养成。(5)家长的配合。家长的言行举止及训练水平直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的健康成长。可定期在家长会上培训一些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艺术和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方法。

这样,学校重视、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不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有较好的专业技能和适应能力;有较高的心理水平。

二、生理健康

1.人体解剖、生理基础知识教育。中专的生理卫生教育课一般以“体育与健康教育课”来进行,除讲授外,还应结合录像、投影、挂图、幻灯等进行直观形象的教育。中专学生不开设生理卫生和健康教育课,可依青春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青春期知识或性知识讲座,利用墙报、宣传手册、广播等形式开展健康教育。

2.一般卫生保健知识:(1)眼保健知识教育;(2)口腔卫生教育;(3)生活卫生习惯教育;(4)营养和饮食卫生知识教育。

3.青春期生理卫生知识教育。包括男女性生殖器官的构造、功能;月经初潮的生理意义及经期卫生。

4.体育锻炼卫生知识教育。包括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和生理依据;体育锻炼对身体各个系统的影响;运动与营养的关系;体质虚弱和患有慢性病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和体疗;体育锻炼的卫生要求。

中学生心理卫生教育篇9

中图分类号:H319

语文作为我国民众的母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卫校来说,由于缺乏升学压力,语文教育常常被人为的忽略掉,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教师在教学上也出现疲软的状态。在这样的基础上,实行过分严格的教学手段反而会激化师生关系,导致学生厌学情绪的滋生。在这种情况下,将积极心理学引入教学当中,成为了提高卫校语文教育水平的一条途径。

一、积极心理学释义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这一研究开辟了积极心理学的先河,打破了以往消极心理学独占研究领域的现象。积极心理学英文为positive psychology,它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研究中心是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

二、现代卫校语文教育的特点

1、学生本身基础不好 对学习缺乏兴趣

现代卫校教育面临的普遍的问题,就是入校时本身基础都比较差。这些学生的年龄大约在15-18岁,然而多是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才进入卫校进行学习,因而基础都比较差。由于在之前的学习活动中学习成绩都不好,这些学生对于学习缺少激情,又缺乏学习的经验。许多学生都是迫于无奈才进入卫校学习,因而进入学校之后,很难对于语文这一门学科提起重视,多半都是敷衍了事。

2、教师教学目标模糊 重视管理轻教学

生源质量的下降给卫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中职卫校的学生管理难度比较大,在课堂上,教师在管理上下的功夫甚至要比在教学上下的多,这是卫校教育的客观情况。而卫校又是一种职业教育,语文课程并不属于专业课程,因而也会被许多学生所忽视,有的教师自己也认为课程无足轻重。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管理代替教学的情况比比皆是,教师教学过严、过死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引发学生的抵触情绪,教师也经常是无所适从。

3、课堂气氛过于严肃 师生关系很紧张

虽然中职卫校的语文课程并不是专业课程,也没有升学压力,然而许多教师依旧按照普通高中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课堂教学当中师生互动很少,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也比较乏味,因而导致了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学生上课压力很大,但却提不起学习的兴趣。由于学习生活缺乏色彩,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也很一般,有时甚至会出现矛盾的激化。

三、积极心理学在卫校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1、积极引导学生 发掘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自身系统的各项能力的积极塑造,这种心理学重视的是人自身的闪光点的发掘和扩大。世界上的人多种多样,性格千差万别,然而不管是怎样的人,身上都会有勇气、乐观主义、毅力、洞察力等优点。虽然卫校学生基础比较差,然而他们很多人对于诗歌诗词、散文小说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从这些文学形态上进行发掘,用学生本身的兴趣引导其进行语文的学习。卫校的语文教师,要想将自己的教学工作做好,首先就要积极了解班上的学生,通过观察发掘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然后通过课堂的提问、互动引导学生展现出自己在语文方面的特长,从而燃起其心中对于语文的热爱,再进行课堂教学,就会显得更加顺畅了。

2、积极鼓励学生 循序渐进的挖掘学生的潜能

积极心理学认为,对于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要从挖掘其自身潜能下手。而笔者认为,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也要从挖掘其潜能中下手。首先,要让学生充分构建起对于语文学习的认识,让其了解到语文之美,了解各种文体中蕴含的趣味性,从而扭转对于语文教学的刻板印象。其次,要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要多多鼓励学生,不要为卫校学生设立过高的学习要求,要一步一步的提高其语文水平,在循序渐进中帮助其建立对于语文学习的自我肯定。最后,在课堂教学和与学生的接触中,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多用话语、批语鼓励学生,要努力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情感联系,让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对于语文课堂的好感,从而将自身融入其中。

3、积极关怀学生 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良好的环境适应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主张通过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结构等来促进心理教育模式的发展。针对我国卫校语文教育重管理,轻教学的客观现象,笔者认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自觉进行语文学习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诚然,卫校教育是一种职业教育,以职业技术的教学为主,在枯燥的专业课的压力下,学生本身压力就很大,而就业的压力无形中又给学生增加了很多的心理负担。在这样的情况下,年轻的学生产生一定烦躁、郁闷的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技术教育有着自身的特点,我们无法去改变其课程的教学方式,然而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正适合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笔者认为,可以从语文学习的模式方面下手,多引入互动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用轻松的课堂互动、观看影片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也可以用自主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自学,用小组讨论、知识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自发的进行学习。另外,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多表扬,少批评,用学生的进步来促进他们继续努力学习,而不是总将负面的情况拿出来批评学生。除此之外,在课堂教学和生活中,教师还应当积极的关怀学生,体恤学生,积极与学生交朋友,让寝室、班级中都充满人情味,

四、结论

积极心理学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点,在心理学教育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其也为我国卫校语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指明了方向。然而,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教学创新的角度,其作用也是有限的,随着卫校语文教育背景的不断变化,教师们所要进行的探索还有很多。

参考文献:

[1] 马淑霞.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诵读策略与实施[D]. 河北师范大学 2006

中学生心理卫生教育篇10

随着现代体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健康教育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逐渐被社会各级各类学校认识以及重视。尤其是卫校女生的体育教学,已经成为卫校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核心任务。体育教学是健全学生人格的关键渠道,直接影响着卫校教育的质量。由于体育教学是一个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过程,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关键途径就是要结合卫校女生的身心特点,尊重女生的个性特征,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助,从而提高女生的运动技能,促进女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卫校女生身心特点概述

由于卫校女生处在教育的关键时期,女生的身体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在这时期女生的机体代谢功能正处在发育的黄金阶段,女生的心理以及生理逐步走向成熟。在这个关键阶段,卫校女生的身心特点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

1.卫校女生生理特征。在这个阶段,卫校女生在生理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女生的各器官系统有了显著的变化。在结构和功能上,具体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骨盆变宽,二是躯干相对修长,三是肩部变宽,四是下肢变短,五是上臂变细,六是大腿变粗,七是皮下脂肪变多。从整个形态上来讲,女生的体态比较丰腴,并且伴有月经。

2.卫校女生心理特征。在这个阶段,女生的心理处于一个不成熟时期。首先在心理上不稳定,由于情感内向、意志力经不起考验,同时对于事物比较敏感,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单纯希望能学有所成,比较关注自身的体态变化。其次,由于女生处在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女生自身的独立意识日益比较突出,对事物的判断缺乏科学的认识,因此在活动中比较情绪化,同时感情的波动也比较显著。再者,由于生理特征有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性机能的逐渐成熟,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导致女生对于事物的好奇心理比较强。但是,由于女生对事物的认识水平还处在启蒙阶段,对于自我的约束能力不强,因此在面对社会诱惑时,容易陷入危机,产生过激的行为。

二、结合女生身心特点,积极开展体育教学

由于女生处在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内分泌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女生的心理也处于一个不稳定期,尤其是随着月经的出现,女生的体育教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卫校要积极掌握这个时期女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征,积极运用教材。

首先,由于女生对月经的敏感度比较高,在体育课上羞于跟教师沟通,因此教师要注意生理卫生知识的普及,从而帮助女生了解以及掌握经期规律,减少女生的心理障碍。其次,由于这一时期女生的成熟速度比男生快,生理特征比男生显著,因此男女界限的划分比较突出,同时由于肌肉和骨骼的增长速度不协调,因此教师要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注意男女的分组训练。对于女生来讲,适当的韵律操以及姿态操能够锻炼身体的柔软度,激发女生的体育学习动机。再者,由于女生好静不好动,单一的体育活动使女生的兴趣不高,因此体育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材内容和教学手段,通过进行拍手操、跳跃、爬过攀登架、绳操、球操以及棒操等活动激发女生对于体育活动的热情,从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最后,由于女生的心理处在一个躁动的时期,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不能完全解放自身的身体,因此体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调整教学方式,完善奖励机制,积极鼓励开展小组学习,从而使女生能够体验体育的奥妙。

三、卫校积极开展体育教学的策略

1.坚持以人为本,改变卫校女生的价值观念。 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德育为向导,不断提高女生对体育目的以及体育意义的认识,激发女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培养女生对体育的兴趣,从而使卫校女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女生的综合素质。

2.合理安排体育训练,提高卫校女生的健康水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女生与男生在运动量上的比例要满足相关素质教育的要求,一般女生比男生小20%。由于女生与男生在生理特征上明显不同,因此在卫校女生的生理期间,要选择合理的训练类型以及训练量,从而避免引起月经失调等不良后果。同时,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强化肌肉的训练,并且注意训练技巧的正确运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卫校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女生的身心特点,坚持以人为本,改变卫校女生的价值观念,合理安排体育训练,从而提高卫校女生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中学生心理卫生教育篇11

健康教育有三个目标:第一,也是最重要的,把健康作为责任感、诚实、公民品格及生活质量的补充价值,特别是良好的生活质量这个最终性价值是许多美国人所热望的;第二个目标是提供卫生知识、技能,保持个人卫生行为可霜的能力》第三个目的是培养学生会收集、评价和应用新知识的能力,并进一步用来指导自己的健康实践。大多数疾病为非传染性并与生活方式有关的,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也许比医药更为重要。个人行为对控制和预防传染病和非传染病是基本的,如艾滋病。

本世纪六十年代末期是美国健康教育理论的转折时期,美国青少年吸毒和少女怀孕急剧?增加,使公众对健康教育寄托着很大的期望。过去认为健康教育是一般卫生和生理课程,现在青少宇中出现药物滥用,性混乱行为和其他社会问题等认为是最重要的预防方式。这引起了健康教育理论家和研究人员的探索。70年代健康教育重点是道德教育。人们已经认识到健康教育该影响情感领域以及认识和心理行为领域。

70年代末80年代初普遍认为,健康教育应该影响行为。在情感教育方面加入了个人技能教育,使课程模式具有教育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的牢固基础》1985年学校健康教育评价一系列问题,诸如营养,心血管健康、癌症,饮酒与驾驶使用安全带以及多种行为,发现学校健康教育和改善卫生知识态度、技能和相应的卫生行为。

最近有20个州的1071个班,3000多名4?7年级学生被调查发现能影响学生卫生知识、态度和实践的健康教育所需最低课程时数是每年50小时。影响课程效果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是课程计划的执行程度和领导与教师的重视程度。教师在职训练是最能影响执行程度的因素。其他研究报告也认为教师在职训练对执行健康教育课程有重大影响。认真地执行课程与教师的健康教育技能,领导对教师工作的支持与有关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都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有证据表明:卫生教师的地位得到重视不仅影响受教育的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能改变其卫生有关的行为。

近来健康教育研究已引进了若干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发现不少有系统地结合到健康教育理论中。有人认为分析健康教育从计划开始到计划结束的效果对比可作为评价计划成果的主要方式。

现在各方面对健康教育都比较重视。近年,联邦、州和地区发起的支持学校健康教育的活动很多,倡导的项目包括:

1.全国牙科研究学会发起的龋齿预防计划。

2.全国心肺血液学会发起的胆固醇预防教育计划。

3.由全国健康促进和教育中心、疾病控制中心发起的全国预防艾滋病传播的学校卫生教育计划。

4.都市生活保险基金发起“我的健康”的学校卫生模范的评选活动计划。

5.美国教育部倡导的模范无药物滥用学校奖励计划

此外在1990年全国卫生项目中有67项(占三分之一)与儿童和青年健康直接有关。

中学生心理卫生教育篇12

认真抓好校容环境卫生,净化、美化、绿化校园环境,创建优美、整洁、安全和健康的育人环境,同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卫生清洁行动和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卫生意识,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清洁与保洁并举,学生参与校内和社区的爱卫活动。一直以来,各学校坚持校园教室“每天两小扫”、“每周一大扫”的制度,把清洁保洁与创建文明班相结合,让广大学生在时时处处、点点滴滴的清洁保洁中受到精神文明教育,得到劳动锻炼,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文明行为。节假日,学校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到街道、残疾孤寡家庭开展学雷锋、做好事等活动。每年的全国爱国卫生活动月,学校都组织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从学校到社区,到公共场所,大搞清洁卫生,成为我区爱国卫生活动中一支不可或缺的生力军。学生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和社会环境。

二、加强对校舍与食堂卫生管理与监督

为给学生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落实学校卫生监督制度,确保学校师生员工身体健康。防疫、食品药品监督局等监督部门紧密配合,坚持学校卫生安全月检查与突击抽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及时整改。检查内容包括:学校食品卫生许可证情况、从业人员健康证、食堂卫生制度、冷藏设施、卫生设施、使用餐具消毒设施、外购食品索证、炊事员卫生知识、食堂内三防设施等方面。通过检查监督,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并对照有关的规定,对学校食堂卫生及管理工作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整改。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改造力度,统筹安排好校舍、宿舍、食堂的改造计划,食堂硬件建设有了较大改观,食品卫生管理水平大大提高,各学校未发生重大卫生事故。学校领导对学校的建筑卫生、教学卫生、健康教育、教学设施卫生、宿舍卫生、公共卫生管理、卫生经费投入等非常重视,形成了学校行政人员依法治教,学校卫生工作人员自觉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可喜局面。

三、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学生卫生与健康教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