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合集12篇

时间:2023-06-25 09:23:13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篇1

(一)实施城乡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补短板工程。截止目前已完成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县污水收集管网、县农村生活了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项目,正在建设县城区(更庆镇)垃圾处理厂改造工程项目、县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厂工程项目、县污水管网恢复重建工程、县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正在建设县镇污水处理设施,该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开展设备安装,竹庆垃圾填埋厂正在建设;按照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省城镇污水和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2020-2022年)>项目申报的通知文件精神,启动了我县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三年推进方案的编制工作。

17年来,我县实施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3个(2个新建项目,1个改造提升项目),为县城区(更庆镇)垃圾处理厂改造工程项目、县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厂工程项目、县竹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厂工程项目;实施污水处理设施项目4个(2个污水处理设施项目,2个配套管网项目),为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县污水收集管网、县污水管网恢复重建工程、县镇污水处理设施;实施了110个村村级垃圾池建设,配套75村垃圾转运车辆及垃圾箱;通过广东援建资金,为阿须镇、竹庆镇购买大型垃圾运输车一辆;新建农村公厕115座。

(二)实施黑臭水体治理工程。持续推进全县黑臭水体排查整治回头看,加快入河排污口污水乱排整治,防止污水直排,确保全县范围内不出现黑臭水体。

(三)大力实施污水垃圾三年行动。按照《州城镇污水、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已完成县城区(更庆镇)垃圾处理厂改造工程项目、县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厂,加快推进县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力度,提高我县污水、垃圾处理能力。

(四)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县竹庆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厂,县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力度,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合理规划建设一批适度规模的乡镇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服务周边乡镇;规划建设乡镇污水处理厂,提高生活污水综合利用和处理能力。

(五)加快生活污水垃圾处理配套设施建设。推动老旧污水管网和河流排水管网项目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对接入河排污口工作,防止污水直排;完善生活垃圾收转运体系建设,对县城附近的村庄,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处理。对州级“百镇”附近的村庄,按照“户分类、村收集和转运、镇处理”的模式处理。对高山半高山和偏远、人烟稀少的村庄,采取低温热解等方式,实行就地分散处理。对相邻较近的村庄,建立相对集中的垃圾处理站,采取卫生填埋、低温热解等方式,实行就地联合处理。

(六)开展污泥无害化处置设施建设。根据我县污水处理厂实际位置情况,结合实际,计划将污泥转运至垃圾厂处理进行填埋处理,并制定污泥清运方案,确保污泥日产日清。

二、存在的问题

(一)、我县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多,资金量大,我县为深度贫困县,县财政资金缺乏,垃圾污水建设项目资金短缺,导致项目推进缓慢。

(二)、垃圾、污水处理运行维护需要专业人员,我县与之对应的专业人员少,存在困难。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篇2

项目概况

(一)建设地点与建设内容

某森林公园地处城市核心区域,拟建项目位于森林公园内。建设内容包括道路、供电、给排水、停车场及绿化美化等。其中道路建设项目包括园内旅游步道和园内主干道路两部分;给排水工程包括上水、公厕建设和排污工程;供电包括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现有供电进行增容;停车场建设是对现有停车场进行改造和扩建;美化绿化为对现有林分实行更新改造。

(二)建设规模与建设进度

(1)道路建设

道路建设项目包括园内旅游步道和园内主干道路,建设规模和进度见表1-1。

表1-1 道路建设规模和进度

(2)给排水

给排水工程包括上水、公厕建设和排污工程,建设规模和进度见表1-2。

(3)供电设施

主要对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现有供电进行增容,主景区内的明线改造成电缆,建设规模和进度见表1-3。

(4)停车场

对现有停车场进行改造和扩建,建设规模和进度见表1-4。

(5)绿化美化工程

主要扩大森林面积,重点对主景区内的现有林分实行更新改造700 hm2,建设规模和进度见表1-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本建设项目的特点和当地的环境特征,确定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为生态环境影响,为此本文对该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该项目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土壤、水土流失、动植物及植被、景观等方面。

(一) 土地利用影响分析

(1)工程占地情况

项目建设主要包括修建道路、给排水管道、电缆、停车场和绿化美化五项内容,其中道路、管道、停车场为永久性占地,但占地面积较小,对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影响不大;美化绿化项目主要是对原有林分进行改造,不改变原土地类型。五个子项目在建设期均需临时占用土地,该项目土地占用情况详见表2-1。

(2)土地利用影响分析

1)建设期的影响分析

建设期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主要为工程建设的临时性占地,占地面积为15.86 hm2,占地类型主要为林地、草地和荒地。临时性占地将暂时破坏占用土地上的树木和草坪,对土地利用影响较大。但建设期后期,大部分临时性占地得到植被恢复,对土地利用影响不大,基本不会改变森林公园的土地利用结构。

建设期永久性占地面积为716.08 hm2,其中道路、停车场等项目的永久性占地,将造成所占土地的利用性质的永久性变化,但永久性占地面积很小,而且极为分散,对森林公园的土地利用性质和土地利用结构影响很小。美化绿化项目主要是对原有林分进行改造,对土地利用基本没影响。因此永久性占用土地在建设期对土地利用结构的影响较小。

2)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建成后,临时占地通过植被恢复绿化,基本恢复原土地使用功能;永久性占地中除美化绿化项目的占地,其他永久性占地面积占总永久性占地面积的2.25%,由于分布极为分散,因此,从土地利用结构来看,运行期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很小。

(二)土壤影响分析

(1)建设期的影响分析

建设期由于地表开挖、挖方堆放、填方取土、重型施工机械的碾压、施工人员践踏、土体的扰动等施工活动,将造成土壤性质、土壤肥力的改变;此外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垃圾、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固废,如不能及时收集妥善处置,也可能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1)土壤性质影响

a扰乱土壤表层,破坏土壤表层结构

道路、管道敷设、电缆埋设等工程所经的地区土壤大多属自然土壤,受人类干扰较小,土壤表层肥力集中、腐殖质含量高、水分相对优越,土层松软,团粒结构发达,能较好的调节植物生长的水、肥、气、热条件,地表开挖必定扰乱和破坏土壤表层及其结构。由于土壤表层的团粒结构是经过较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一旦遭到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因此,在施工期对土壤表层的影响较大。

b.混合土壤层次,改变土体构型

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和能量长期垂直分异,常形成质地、结构、性质和厚度差异明显的土壤剖面构型。建设期土石方的开挖与回填,使原有的土体构型破坏,原来的土壤层次混合。土体构型的破坏,将改变土体中物质和能量的运动变化规律,很可能使表层通气透水性变差,使亚表层保水、保肥的性能降低。

c.影响土壤紧实度

自然土壤在自重作用下,形成上松下紧的土壤紧实度垂直差异。施工过程中的机械碾压,尤其在坡度较大的地段甚至进行掺灰固结,这种碾压或固结,将大大增加土壤的紧实程度,与原有的上松下紧结构相比,极不利于土壤的通气、透水作用,影响自然植被生长。

2)土壤肥力影响

土壤的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养分含量,均表现为表土层远高于心土层;此外土壤的紧实度、空隙性、适耕性、团粒结构含量等,也都有表土层优于心土层的特点。施工期过程中土石方的开挖与回填,将有可能扰动、打乱原有土体构型,使土壤肥力状况受到较大的影响。

根据资料,管道工程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相当明显,即使在实行分层堆放、分层回填措施下,土壤的有机质也将下降43 %左右,磷下降40 %,钾下降43 %。这表明即使对表层土实行分层堆放和分层覆土,管道施工对土壤养分仍具有明显的影响。本项目输水管线大部分经过自然植被生长良好的土壤区,在土石方开挖、回填过程中,必须严格对表层土实行分层堆放和分层回填,尽量减小因工程施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3)土壤污染影响

道路建设工程、管道敷设工程、电缆埋设工程、停车场建设等施工过程中将产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和污水等难以生物降解的固体废物,若残留于土壤中,将改变土壤表层组分,对土壤造成一定程度污染。

(2)运行期的影响分析

运行期,项目采取环保措施后,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通过排污管道进入城市污水管网,固体垃圾等废物收集后集中运到城市垃圾场,所以在运行期,项目对土壤环境的基本无影响。

(三)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施工过程中的地表开挖、弃土方的堆放等,直接或间接扰动地表,将造成新的水土流失。虽然项目拟建地植被较好,但由于属于黄土高原地貌,土壤疏松,地表扰动可能产生土壤侵蚀,尤其是本项目的管线开挖、地表清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弃土以及弃土场的选择都会造成水土流失。

(1)建设期的影响分析

1)土方估算

建设期产生的土方主要在主干道路建设过程,挖土方28.5×104 m3,填土方2.71×104 m3,涵洞1600 m3,边沟3800 m3,详见表2-2。

2)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

施工过程中,地面的清理、管道的开挖、弃土石的堆放,都将不同程度的损坏原有地貌及植被,使其降低或丧失水土保持的功能,造成水土流失。根据调查计算将损坏水土保持面积31.88×104 m2,其中永久占地16.08×104 m2,临时占地15.8×104 m2。根据美国土壤流失方程(USLE),影响土壤侵蚀模数的因子包括降雨和径流因子、土壤可蚀性因子、地形因子、植被与管理因子以及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因此,建设期间的地表扰动将增加新的水土流失。

对于美化绿化子项目,涉及面积为700 hm2,由于仅是林分改造,对土壤和水土保持有一定影响,但根据该子项目特征,在建设期植株总量不变,而且分批进行,在运行期还会进行维护保养,因此美化绿化对水土流失影响不大,该项目对地段的绿化还有助于水土保持。

3)水土流失预测

工程造成水土流失预测主要有两部分:一是建设期间扰动地貌降低水土保持功能,导致土壤侵蚀加剧而增加的水土流失量,即间接水土流失量;二是项目建设产生的大量弃土弃渣,不合理堆放而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即直接水土流失量。

①间接水土流失量预测

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附录C有关规定,和工程区域有关资料,依据加速侵蚀面积,原生地貌侵蚀模数、区域类比土壤加速侵蚀系数,选用以下预测模型,并结合工程施工年限确定水土流失预测时段。

Ms=F・A・P・T

式中:Ms为新增水土流失量;F为原地貌损坏面积;A 为加速侵蚀系数;P为原生地貌侵蚀模数;T为水土流失时间。

经计算工程建设期损坏原地貌面积(F)0.32 km2,原生地貌侵蚀模数(P)6011 t/km2・a、土壤加速侵蚀系数取用2.0(A),预测在施工期1年和植被恢复期2年内,若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的情况下,原地貌加速侵蚀可造成新增水土流失量(Ms)11540 t。

②直接水土流失量预测

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弃土弃渣25.76×104 m3是导致直接水土流失的基础,并不是所有的弃土都将流失,只有能被暴雨径流有效搬运输移的部分才构成流失量。主干道路沿途弃土流失系数为0.1,因此项目所造成的直接水土流失量约为2.576×104 m3,折合3.35×104 t。在弃土场仍会造成一定水土流失,流失系数为0.2,流失量约4.64×104 m3,折合6.03×104 t。

综上所述,工程建设期间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及植被面积达31.88×104 m2,工程弃土25.76×104 m3,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10.53×104t。若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将形成大量水土流失,会导致区域生态环境恶化。

(2)运行期的影响分析

运行期对水土流失影响较小,被扰动的地表随着植被的恢复,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而且美化绿化子项目的投入使用,将减少面积,降低土壤侵蚀模数,减少水土流失,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

(四)动植物和植被影响分析

本项目对植物的影响主要为建设过程中的植被清理、剥离、占压及施工人群的干扰;对动物的影响主要为栖息地的破坏引起的动物逃离、施工噪声对动物的干扰;对植被的影响主要是植物类型的改变。

(1)建设期的影响分析

1)建设期对植物的影响

项目填挖地段,土方均占压和清除一定数量的植物,使填挖区被生土覆盖或出露生土,植物恢复需较长时间。此外建筑材料的堆放,也可能占压一定的植物,尤其是水泥的抛撒,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在管线建设中,管沟范围内植物将被清除,同时还会伤及附近植物的根系,施工带两侧的植被由于挖掘出的土石堆放、人员践踏、施工车辆和机具的碾压,会造成地上部分破坏甚至死亡。施工便道主要为开拓推平、局部填挖等建设,在开拓推平中植物全部清除,估计一般便道宽度可达3~5 m,局部地段可达5~7 m,因此便道开拓推平占压和清除植物宽度可达7~10 m,扰动和破坏植被约面积31.88×104 m2。由于道路在原有基础上拓宽、管线沿人行道布设和部分的建设场地已有,估计破坏植物约900~1100株,建议将植物进行异地移栽。

2)建设期对动物的影响

项目建设期对动物的影响,主要是运输、施工噪声和人为活动,迫使动物离开施工区域。但由于施工期较短,而且当地的动物多为常见的物种,不会改变当地动物的种类。因此,项目建设对动物的影响不大。

3)建设期对植被的影响

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带性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大多数为次生乔木林和灌草丛受人类干扰相对较小。本项目的建设对植被的影响,在停车场表现为呈片状分布,在道路工程、管道敷设工程、电缆埋设工程的影响则呈线状分布。从影响性质来看,道路、管道敷设、停车场建设、公厕建设为永久占地,原有植被全部遭到破坏,代之出现的是人工绿地或人工栽植的绿化树种;管道敷设、电缆埋设以及施工便道等临时性占地中,原有植被破坏面积估计约80 %,但其中大部分在1~3年内可得到恢复,要达到较好的恢复程度,估计需要3~5年时间。

(2)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

运行期,道路的建成使一些原先无人到达或难以进入的地方变得可达和可进入,增加旅游活动的强度,游人对草坪的踩踏和对树叶的采摘,对植物有一定影响;同时,旅游噪声也对动物产生惊吓作用,但只要对游客加强宣传教育,对一些旅游活动进行限制,则其环境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本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行期虽然对动、植物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工程分期进行,施工完毕后动植物及植被可以得到恢复,因此对整个区域的动植物和植被影响不大。

(五)景观影响分析

(1)景观格局影响分析

建设期,休息台、泵房、公厕的修建将形成点状景观;上水管线、排污管线、旅游步道、主干道路、施工便道、电缆埋设等建设将形成线状景观,停车场建设将形成片状人工景观;项目建设将一定程度的破坏山体的连通性,破坏其原有景观,但对景观格局的影响不大。美化绿化项目建设对原有林分进行改造,对地段进行绿化,而且改变了绿化树种单一、档次低,乔灌木搭配不合理的情况,增加了秋冬季的景观,对景观格局有利影响较大。

运行期,临时占地的植被得以恢复,景观有所改善;停车场等永久性占地虽然改变原有景观,但由于项目符合该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生态绿化景观规划方案和景观协调一致性原则,尤其是700 hm2的林分质量的改善,使公园内雄浑单调,“景味不足”的景观得到美化,提高了绿化美化的品味,达到更好的景观效果,总体来看对景观格局影响不大。

(2)景观生态影响分析

建设期,管线以及道路的建设,会造成项目所涉及的地表两侧一定程度上的景观隔离,从生物传播关系来看,这种隔离作用仅限于土壤微生物和对以根系作为传播途径的植物,对花粉和种子传播植物以及动物的隔离作用较小。从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关系以及更广范围的生物互惠关系来看,其景观生态影响相对较小。运行期,项目对景观生态基本无影响。

总体看来,项目在建设期虽然对景观干扰影响较大,但项目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一般1~3年可以恢复;运行期对景观影响较小,而且美化绿化项目还增加原有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

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特征、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和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提出以下生态保护对策。

(一)建设期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道路、管道等施工的选线应避免和尽量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和影响,对工程施工无法避让的树木,要进行异地移栽;工程结束后,立即对地面进行植草就地恢复;

(2)地表开挖时土层应分层堆放、分层回填,尽量减少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肥力的影响;

(3)加强对沿线弃土堆放和弃土(渣)场的管理,减少水土流失;对弃土方应及时运往指定地点堆放,施工完后对弃土(渣)场进行植树(草)恢复;

(4)严禁将施工固体废弃物随意丢弃,对于生活垃圾、施工建筑垃圾集中堆放,运往指定垃圾处理场进行处置;

(5)与施工方签定的合同中,应有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方面的内容;必须将环保条款和环评措施纳入施工经济合同和工程监理中,并要求施工方配备现场生态环境管理监督人员;

(6)施工开始前,对施工人员应首先进行生态环境保护业务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尽量减少施工人员进入施工范围以外活动的频次,以减少对沿线土壤与植被的破坏;

(7)组建专门的环境管理机构,专人负责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减少施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 运行期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1)加强弃土场植物措施的管理与管护,减少运行期因植物未恢复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加强对路基坡面的植被管理,避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对于水管、电缆出现事故需要对管线进行维修时,应尽量减少对植被的破坏;

(2)加强对道路沿线生态环境的监测与评估,及时发现滑坡、坍塌等隐患工点,采取防治措施以杜绝新的地质灾害发生;绿化改造,应引进适合该区域的树种,防止生物入侵,破坏原有生态系统;

(3)为减少运营期停车场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应在停车场周围设置绿化带,既可利用植物带进行吸声隔声,同时美化环境,提高绿化率;应选用低噪声水泵,减少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4)停车场禁止洗车,避免含油类等污染物对土壤等生态环境的影响;

(5)加强宣传作、好防火准备,避免森林火灾对景观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结论

不同类型的旅游项目对环境影响的评价重点不同,森林旅游类建设项目通常建在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因此评价重点通常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某森林公园基础设施改扩建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土壤、水土流失、动植物及植被、景观等方面,根据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得出:该建设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在在建设期的影响较大,运行期的影响较小。建设期对土壤、水土流失地影响较大,对土地利用、动植物及植被、景观的影响相对较小。根据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为减轻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社会区域类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培训教材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篇3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已产生了质的飞跃。然而经济的增长与人类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人类的生存问题也随之产生。工业化范围的不断扩大必然会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悖的因素。比如:空气的严重污染、气候急剧恶化、城市能源危机、交通堵塞、耕地面积骤减等一连串“城市病”的存在。面对城市工业化发展的大背景,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导致“城市病”的蔓延,这样的严重后果就是生态环境破坏的加剧,城市的发展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停滞不前。

城市的工业化进程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增长趋势和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可持续发展提出的同时,我们首先应该考虑整个城市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是城市建设中处于基础且核心地位的重要环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不仅提供给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各项基础生活设施,保障人们社会活动的顺利进行及居民的高品质生活,同时为城市环境与人的和谐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一般是着重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建设规模的扩张,其目的在于经济效益的提升,片面强调城市的外在美,从而忽视对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种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而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威胁的行为本身就是盲目的、片面的、有一定风险性的。因此,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正确指引下,充分建立并完善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体系,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和谐与发展的有机统一。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重要意义

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现阶段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的前提下,又尽最大努力照顾下一代人的利益,为下一代人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创造必须的条件,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准确概念界定。在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我们的城市已经拥有了一半以上的全国人口数量。因此,面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严峻形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得以顺利发展的基础部分。如果我们把城市建设比喻为人体,那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就是组成人体必不可少的人体脉络。因此,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城市建设水平的高低。下面笔者从三个角度具体阐述一下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重要意义。

2.1在城市社会发展层面存在的重要意义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内容主要涵盖了交通运输、居民水电气热的提供、环境绿化、消防、娱乐设施、通信设备、文化传播、医疗服务、卫生环保、科学技术等方面。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以人的需求为先决条件,并承担着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人们提供便利服务的重要职责。可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始终践行着“以人为本”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出发点是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要求,实现资源共享,努力做到无贫富阶级差距的平均占有社会财富。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就是福利及扶助的确立与实施。这些与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

为了提供给城市居民各种不同方面的社会服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同部门做出了明确的分工,并且各部门之间密切合作,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最终目标。比如:卫生环保部门为城市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及纯净的水资源,在最大范围内减少了居民的发病率,保证了人们身心的愉悦。医疗服务设施部门将最先进的医疗设备引进到人们的生活中,为人们身体健康的保持提供了可靠保障。同时,科学技术设施的发展代表了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因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各个部门以不同的方式为人们提供着不同层次的社会服务保障,从而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推动意义。

2.2在经济发展层面的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商企业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其主要目标一般为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国家前列的城市。因此,如果一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了,那么必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也会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从而引起领城市产业链的形成,对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正面作用。

其次,在城市的工业化进程中,可以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生产成果作为原材料,这种产业模式不仅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加快了城市总体经济发展速度。

此外,一个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是由城市的产品需求量决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高不仅改变了产品的生产模式,增大了产品的生产领域,同时使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得到了扩大,进而影响了城市产业结构的重大改变。

2.3在生态环境层面的重要意义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环境绿化与卫生环保部门为城市环境的绿化与清洁做出了重要贡献。一般而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环境绿化与卫生环保部门对人们的生活和城市整体建设是有双重作用的。一方面,环境绿化部门合理配置园林绿化面积,不仅增大了城市绿地的占有面积,美化了城市环境,同时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愉悦。卫生环保部门清理了城市垃圾,净化过滤了工业生产污水,从而减少了城市水污染的产生,保障了城市居民的饮水质量,同时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需要指出的是,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进程中,往往忽视了对部门之间充分协调与合作的重视。例如:科学技术设施部门在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便利城市居民生活的同时,随之而来产生的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就会导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相背离情况的产生,破坏了和谐的环境氛围,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3. 传统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非可持续发展问题

3.1对基础设施的重要性认识不明确

在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建设中,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并未占据城市建设的基础位置,从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处于从属地位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是可有可无的,其实施过程也就不可能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很多部门均涉及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社会产业结构变化等要素,而这些因素的存在恰好组成了城市建设的核心,关系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产业链的形成、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及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使管理部门充分认识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3.2实施数据过于笼统化

以往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均是以人均指标作为参考数据的。这种情况下数据的产生不仅忽略了地区差异的影响与资源需求量分析的不同,同时在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可操作性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设施及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严重影响了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单一指标的引用不仅会引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全局思想确立的偏差,而且如果将其运用到城市基础设施建中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将会彻底忽略对工程具体施工条件及环境要求的具体分析。理论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并指导实践进行的,而单一指标的生成是以人均占有量作为衡量标准的,而人均占有量不能称为实质意义上的理论,因此,人均指标方法的施行将施工单位局限在了一个小范围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生产技术的革新,创新作为人类生存发展必备的技能已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并接受。因此,只有突破原有人均指标的束缚,在施工实际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施工技术的创新,才能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3忽略长远利益的发展

现阶段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主要放在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方面,而忽视了对环境、资源等有关生态平衡要素的发展。以人们的需求为核心的设施建设更加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短期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不可持续且不稳定的。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动力,因此,只有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着力点放在维持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注重长远利益的发展,才能以环境促经济,实现社会经济的发展。

3.4缺乏对项目后期维护工作的正确认识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实施不仅有利于城市社会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城市内需的有效拉动及产业结构的变化有重要战略意义。一个项目的实施不仅是为人们带来眼前经济效益,后期连锁效应的产生才是项目实施的关键所在。近几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不断推进,人们虽然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其在城市建设中不可忽略的作用,但人们的主要认识还仅限于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实施的初级阶段,并未对项目后期的维护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一些城市建设项目的实施需要长时间的维护才能突显其综合效益,而在项目之初往往达不到人们预想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放弃了项目的后期维护工作,进而转向新项目工作的开发。比如:城市基础设施环境部门项目的实施是为了弥补城市经济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面对现阶段生态环境已严重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严峻形势,短时期的修复工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长时间生态环境的保持工作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4. 加强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几个可行性指导意见。

4.1完善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民主法治建设

首先,建立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保证项目的实施在一定的法律保护范围内进行,同时引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其次,增强城市基础设施相关管理部门的社会职能。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在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要前提条件下,结合居民的生活、生产需求,制定出与城市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及相关保障制度,从而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此外,相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协调沟通与统一规划,避免项目之间冲突的产生,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稳步前进。

4.2打破城市建设政府与企业管理融为一体的局面限制

传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是政府与企业统一制定与决议的。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这种管理制度不仅不能使企业的市场竞争机制得到有效实现,同时政府过多干预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对企业行为的严格约束。面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现状,我们迫切需要改变其内部管理结构,努力实现政府与企业管理职权的分离,彻底打破某些企业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垄断地位,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竞争作用。

4.3建立有效的群众反馈机制

在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广大人民群众才是社会项目发展与实施的核心要素。因此,积极响应群众意见,建立有效的群众反馈机制,发挥群众的广泛监督职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群众的生活及生产需求,才能保证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从而实现项目本身存在的实质性意义。

4.4大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技术方面的革新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及创新机制的不断完善,科学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应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着力发挥科学技术先进性的优势,努力通过技术方法的深刻变革来减少项目投资成本,提高项目基本经济效益,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平衡矛盾关系,只有我们充分认识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城市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完善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民主法治建设、打破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与企业管理混为一体的局面限制、建立有效的群众反馈机制、大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技术方面的革新,才能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修复生态平衡,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沈阳,周珂.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化发展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08(1).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篇4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含义

所谓城市基础设施就是能够给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带来方便和服务的各种基础类服务设施,如道路交通等公共工程,城市的绿化环境以及公共事业等,这些都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活的基础条件,使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安逸,而且,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的发展中是处于先导地位的,只有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才能够促进城市整体的发展。

城市基础设施所包含的内容共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城市的道路交通,如公路,桥梁,公交,地铁等工人们出行的各种交通设施,另一方面是指城市的环境保护,如城市内部的来及处理,污水,废气的排放,消防设施,环境绿化等,此外,还包括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各种基础能源,如水,电等。

此外,城市基础设施还有其独特的特点。

第一,城市基础设施为城市的快速发展提供条件。城市基础设施可以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不仅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而且为城市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城市的功能,为城市协调发展奠定了建设的基础。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先打下良好的基础,城市的发展也不例外,因此,城市基础设施要先于城市建设。

第二,城市基础设施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是为整个城市的发展提供条件的,所以,它的服务对象是整个城市,因此,城市基础设施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如,城市内部能源供给,不仅具备各自的网络系统,还要通过各个系统直接按的相互协作,而交通网络也构成了整个城市的结构骨架,正是因为城市基础设施的系统性,更容易使得公共行业形成垄断。

第三,城市基础设施为人们提供公共设施服务。城市基础设施为人们提供开放性的服务,它的服务范围是整个社会以及社会中生活的居民,所以城市基础设施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根据这个特征可以很好的将城市基础设施与商品进行区分,因为,城市基础设施为人们提供的服务都是客观的,不因个人意识为转移。同时,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公平性,而且为了保证城市基础服务提供的稳定性,政府会对公共服务和产品实行价格监管,保证价格的稳定性,使得公共产品的销售价格要按照政府的控制而销售,而与盈利性商品不同,产品生产者与销售者不具有决定价格的权利。

第四,城市基础设施具有社会性的公共效益。由于城市基础设施是为城市提供公共性的产品和服务的,因此,它也具有社会性的经济效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以城市发展为基础的,所以,它为人们提供的各种服务都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益为前提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都是把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首要任务,所以,它们的建设资金都是有政府统一支出。而成果却是全社会共同享有的,所以说,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产出都是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思考的,要为整个社会带来效益。

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存在的风险

基于城市基础设施自身的特点,就决定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着来自社会与个人两个方面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影响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

首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社会风险。社会风险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而言的,包括城市的交通,资金,环境,工程,以及各方面的协调工作等风险。

第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交通风险。城市的交通风险一般指交通出现的拥堵问题,而且这个问题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日益突出。城市经济发展的越快,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就越高,出行的频率与距离也在逐渐增长。造成城市交通风险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也在不断的扩张规模,而且城市化人口也越来越多,原来的交通规模已经不能够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造成城市内部交通紧张。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个人收入,所以,近年来人们购买私家车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私家车的快速增加使得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城市交通网络不完善,而且交通建设缺乏规划。其次,对车辆停位缺乏管制,目前因为车辆的增多已经形成了缺少停车位,车辆随处停放的情况。第三,是城市交通出现的车鸣声,噪声声级超标,严重影响居民生活。最后,城市交通秩序混乱,闯红灯,驾驶越线等现象屡见不鲜。

城市交通存在的这些风险打乱了交通发展的动态性,阻碍了交通的发展,进而降低了城市居民与社会的整体利益。

第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资金风险。长期以来,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发展面临着资金短缺,融资渠道狭窄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尽管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也越来越多,但是因为原始负债,使得资金投入不足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都是有国家支出,主要还是依赖国家财政,但是国家的税收有限,所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也受到限制,不能提供充裕的资金支持。而且,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实行的金融管理制度也变更为资产负债管理。对于原始的负债要进行解决,所以商业银行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都以贷款时间长,利率低的项目转移。因此,对于大范围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缺乏足够的资金供给,然而,因为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较其他的商业投资的利益低,很多金融机构也拒绝向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融资,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资金风险,严重威胁着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

第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环境风险。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外在条件,但是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因为以前迫切的追求经济高增长,使人们对环境保护缺乏实质性的认识,进而对废水,废气的排放处理不到位,没有自主的推行相关的环境管理制度和相关产业的处罚条例,导致一些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工作处理效率地下,而且污水处理设施也由于长时间的停滞而失去工作性能。现在,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然而,由于原始的破坏过于严重,而导致现在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困难。而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还较低,所以,城市基础设施的发展要以一定的环境破坏为代价,因此,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着环境风险。

第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工程管理方面的风险。工程管理方面的风险主要指工程的资金投入,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等。城市基础工程建设一般都是由政府投资建设,因此,工程建设的各方面人员对城市工程的投入资金进行一层层的“过滤”,到工程施工部门时,资金量还会剩下少量。而施工部门还要用有限的资金完成工程建设,因此他们可能会偷工减料,导致工程的建设材料不符规格或投入设备不足,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工期和质量。

第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各方面协调的风险。根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性的特点,如果有一方面处理不善,对全社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如交通工具与交通道路之间就需要进行协调,不能追求单一方面的发展。所以基础设施建设要由政府进行统一规划,不然会形成畸形发展的状况,即是某些方面的发展过快,而相关设施的发展落后,导致整个设施无法正常运行,这就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协调性的风险。

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风险管理的策略

为了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因此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对它存在的风险进行管理。其策略如下:

第一,加强城市交通管理,完善交通布局。城市交通的建设要将与城市区域发展相联系,人口多喝人口流动快的区域,更要注重交通布局的规划,要是城市交通与城市管理共同进步。同时,还要改变交通建设的总体思路,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要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让城市发展与交通建设相协调,其次,发展交通运输的人性化服务,为居民提供诚信,舒适的运输服务。最后是从整个城市的角度对交通发展做规划,全方位的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第二,建立专门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体系。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不应只以国家为单位,而是要在城市内部建立基础设施投资机构等平台,通过采用BT等多种建设模式为公共设施建设提供更多的资金数量。此外,对于决定城市发展的重要工程和项目,如环保等要为其设立专门的投资机构。此外,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也要随着增多。

第三,设立环境保护和监管部门,对涉及到环境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进行严格审查。对环境造成威胁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经过专业的检测和指标衡量,看它的危害程度是否在环境的允许范围之内,如果环境能够承受,允许建设,如果对环境有威胁,可以通过技术引进等方式对这类城市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对环境的威胁减弱后,再进行实施建设。此外,对于积累的环境问题要给以及时的处理,以免为以后的城市发展造成阻碍,但是最为重要的环境保护要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的发展同步进行,不要形成单一的发展局面。

第四,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各项工程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提高管理。提高工程的管理首先要选择好管理人员,所以,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能力考核,实行责任承包,明确个人所承担的责任,提供人员的积极性。其次,订立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的标准,尤其是成本,质量方面,更要有专业人员对它们进行管理和审查,避免出现成本超出或者质量不合格的现象。最后是工程的监管机制。城市基础设施建立,是为整个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因此更要有质量保证,以免阻碍城市的发展,所以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工程建设,从工程施工前期到工程完工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对它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保证工程顺利完工。

第五,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制度为指导,提高城市基础设施之间的协调度。无论是哪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都要与相关部门和其他设施做好协调工作。如城市用于政府办公的房地产工程建设,要由城市规划部门进行统一的规划部署再进行建设,以房地产施工制度为指导,做好该工程的规划与方案的制定,然后对其进行布局的设定和优化,最后组织施工建设。而公路交通的建设就要与交通管理部门与公路施工等部门进行协调工作,以免某项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受到相关设施的影响而无法进行,进而影响到整个城市基础设施体系的完善。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篇5

一、引言

在许多亚洲城市中,特别是中国的城市,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发展,如污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以及废物管理设施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影响了亚洲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目前还处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中期左右的水平。巨大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已对中国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形成了“瓶颈”障碍。因此,中国急需大力建设和发展城市环境基础设施。

中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面临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1.快速城市化和滞后的处理设施,使中国城市生活污水和垃圾污染问题突出。

2.设施短缺和处理效果不好的主要原因是资金不足和运营效率不高。具体表现是:一方面政府没有足够的资金建设设施,建成了又没有充足资金来维持设施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由于运营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不少运行中的设施,并未发挥出设计的处理能力、效率和质量。

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打破政府建设政府运营的模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建立多元投资主体模式,实行建设与运营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BOT是一种以私营力量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在提高政府部门效率、改善公共服务的质量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作用,而且也是目前在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方式。

二、BOT融资方式概述

1.BOT的概念及特点

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简称,即“建设-经营-移交”投资方式,是一种国际经济合作的新形式。这一投资方式是指政府以契约方式将通常由政府部门或国内单位承担的为某重大项目进行设计、施工、融资经营和维修的责任让渡给国外投资者,该企业在负责建成此项目后,在协议期内拥有、营运、维护该项目设施,并通过收取使用费和服务费来回收投资和获得合理利润。特许权期满后则将该项目无偿转让给当地政府[1\2]。BOT模式主要用于收费公路、电厂、废水处理设施等基础设施项目,BOT模式将是我国今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式。

2.BOT融资模式的优点与风险

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应用BOT模式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对政府而言,BOT项目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可以融通社会资金来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政府对项目的支付不再是一次性巨额财政投入,而是通过出让“特许经营权”,用污水和垃圾费(以及少量财政预算)分期支付给投资者。

对企业而言,由于有污水和垃圾处理费做担保,所以BOT项目具有风险低,投资回报稳定的优势。表面上,BOT项目由于民营企业介入后需要有一定的利润回报而使项目的总成本增加,加大居民和政府的负担,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民营企业的介入,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所以,与政府建设和运营的项目相比,BOT项目实际成本增加与否取决于上述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BOT也具有一定的风险隐患。

政府面临的主要风险有:①当政府对环境基础设施的市场潜力和价格趋势把握不清时,可能对投资者盲目承诺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加大居民和政府负担;②如果政府管制不佳,容易造成民营企业的不规范参与和竞争,甚至造成私人的垄断经营,将损害社会公平,并使得政府丧失控制权;③少数不具备资金和技术实力的环保企业,为在建设期获得巨额收入,不顾建设质量和建成后的运行状况,采用不成熟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把设施的运营风险全部留给项目本身,实际上是留给了政府。

项目公司面临的风险主要有:①政府不讲信誉和政策不稳定,它是民营企业介入环境基础设施领域的最大障碍和风险;②项目设计和建设中的风险,包括项目设计缺陷、建设延误、超支和贷款利率的变动;③项目投产后的经营风险,包括项目特有技术风险和价格风险等。

3.我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发展BOT模式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包括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优先发展基础设施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据分析,GDP要增长l%,基础设施必须至少增长1%作保证,并应适度超前。我国城市特别是西部城市在开发和发展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的步伐,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突出。通过BOT社会融资模式,利用社会资本直接投资和经营环保基础设施产业,可以弥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主要问题,大大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2)有利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利用BOT融资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私人资金增大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减少项目对政府财政预算的影响,使政府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仍能上马一些基建项目。

(3)有利于改善投资结构,加快环境公用事业的制度创新

目前我国环保基础设施的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投资体制格局单一,政府指令性投资比重大,资金缺口较大。采用BOT方式,利用国际和国内商业资本直接投资和经营环保基础设施,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善我国环保基础设施产业的投资结构,有利于加快制度创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增强我国环保产业的生机和活力。

(4)有利于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高环境基础设施管理水平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中有许多属于技术密集型项目,而目前我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一些单项或成套综合技术还没有过关,一些先进设备还不能制造,在设备引进上又存在资金缺口。采用BOT方式,把私营企业的效率引入公用项目,可以极大地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加快项目建设进度。BOT方式由投资者负责项目的全部设计、施工和建设,这意味着对先进的环境保护设施和技术的取得和先进管理经验的积累。

三、我国应用BOT建设环境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已有的BOT实践项目来看,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应用还远落后于其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环境设施建设领域中还存在一些关键性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认识、政策和管理体制方面,这些制约因素成为BOT是否适用于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应用速度的基本前提。

1.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今天,人们对政府与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正确定位问题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但对二者在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领域中的定位问题,仍缺乏正确理解。目前,在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领域,关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偏差主要表现为两个极端。

(1)受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和对公共物品理论的片面理解,过分强调政府直接提供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作用。这一认识在中国许多城市,特别是欠发达地区普遍存在。

(2)没有全面和深入的认识清楚市场机制的实质和风险,片面夸大市场化的作用。与第一种认识偏差相反,一些人被少数成功的市场化案例和媒体报道上的渲染所迷惑,认为市场化方式是发展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主要办法,有的甚至将BOT项目误解为不是由政府和居民而是由投资者最后承担项目成本,有误导政府不发挥主导作用的危险。

2.现有政策还不能满足市场化发展的需要

(1)现有有关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政策仅为部门指导意见,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政策的权威性和力度不够。因此必须建立专门的法律规范,以应对BOT项目投资数额大、在项目周期内不确定因素多、投资周期长等特点。我国当前还没对BOT项目专门立法,现有的相关法规各部门之间不协调、权威性差、操作不规范、透明度低,严重制约了BOT模式的应用。

(2)现有政策只是框架性的指导政策,对一些关键问题如企业改制和优惠政策,既缺乏可供操作的实施办法,也没有明确地方政府实施的权限,给地方政府落实相关政策带来较大困难,往往造成有政策无作为的局面。

(3)标准体系不完善,标准和法规的关系未完全理顺,影响了标准的效力。如《大气污染防治法》率先建立了禁止超标排污的法律规范,规定了超标排污的法律责任,但其他环境法律还没有建立禁止超标排污的法律规范。

3.地方政府应用市场化模式的能力严重不足

(1)缺乏统一有效的环保监管体制,横向部门责权交叉多,职能配置不明晰;缺少有效机制和监督力量,宏观调控能力薄弱,对一些跨区域重大问题协调困难。缺乏环境与发展议事协商机制。

(2)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普遍存在。基层环保执法监管手法落后,不能及时发现并制止企业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等问题。处罚力度弱,强制手段缺乏,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难以到位。目前,按我国法律规定,违法排污处罚多为10万元以下,最高额度100万元,与排污企业造成的损失相比微不足道,没有震慑力。

四、稳步推进我国环境基础设施BOT融资模式的几点建议

1.在推进中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市场化过程中,必须首先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设施建设方面,政府必须发挥主导投资作用,市场化方式为辅,在中长期法律政策完善以后,可以期望市场化方式发挥较大作用。

2.建立较完善的法律规范,提高BOT投资保障制度,降低投资风险和价格要求水平。法规建设需要包括明确公私各方的责任制、界定产权关系、制定收费和补贴及自有资本与负债的比例、地方与外国企业的比例、项目的资金流的财务管理、规范地方政府行为、规范市场以及监管体制等重要因素。

3.切实加强在融资、收益等方面政策调控的力度,提供赢利的政策保障,创造BOT模式应用的基础条件。

4.政府要准确定位,发挥创建市场、规范市场和扶持市场的作用

在推进市场化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三方面作用,即创建市场、规范市场和扶持市场:

(1)创建市场

通过严格执法,将污染治理的潜在市场转变为现实需求;按照“污染者付费”、“投资者受益”的市场经济规则,建立相关收费体系,并尽快将收费标准提高到微利水平;完善产权制度,改变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纯公共物品属性,使之变成价格排他的准公共物品。

(2)规范市场

全面制定城市相关设施建设规划,避免市场化过程中设施建设的盲目性;清除行政性壁垒和地区分割障碍,实行项目公告和公开招标制度,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调控收费价格,保证所有人都能享有设施服务;严格监管,避免二次环境污染。

(3)扶持市场

加大政府财政扶植力度,建立污染治理专项基金;通过税收、土地、用电等优惠政策和技术及信息咨询服务,扶持相关企业积极参与市场化;建立社会公益行业名录,对包括改制企业在内的所有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的企业,根据不同情况,实行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

五、BOT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BOT作为一种有效的项目融资、建设、运营方式,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它是开发环保基础设施项目的一种较理想的选择方案。

BOT模式对于利用社会资金解决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应全面认识BOT模式,通过形成有利于BOT推行的政策、收费和监管环境,积极稳步地推进BOT试点,降低BOT项目的风险,并以此为契机最终形成多种社会资金多种形式地进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局面。

总之,利用BOT方式进入环保建设项目,应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是我国投融资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它在投资主体多元化、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引入国际先进的投融资方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功效。相信它的引入,对于制止一直困扰我国的环境污染严重、重复建设、乱上项目和严重浪费稀缺资源等现象,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经济增长,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篇6

一、城市规划管理环节的加强

为了实现城市系统的内部各个环节的有效协调,我们要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稳定运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实现基础设施配套系统的健全,以满足城市的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们要实现城市整体规划方案的建立,选择出一套城市综合效益最高的规划方案,促进选址地点的有效选择,确保其建设地点及其相关基础设施环节的稳定进行。城市建设的进行,要遵循其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我们要确保设计方案的规范性,科学性、可预见性、合理性,避免出现施工过程中的设计方案的改变。在此环节中,我们要按照设计方案的具体要求,进行绿地资源、道路系统、环保配套设置等的有效规范管理,实现其城市整体系统的稳定运行。确保其城市建设系统的不断深化,为此我们要进行城市基础配套设施的优化。

二、完善基础设施的具体措施

1.目前来说,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系统依旧是不完善的,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其得到了不断完善,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这些问题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大,因此我们要进行城市建设的有效规范,实现对其资金的有效应用,确保其城市建设的稳定发展,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健全。这一目的的实现,离不开对资金筹集环节、项目投资环节、项目建设计划等的有效应用。我们要进行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基础建设及其配套设置的资金投入,实行其资金投入比例的平衡,以有利于基础设施环节的稳定运行。

基础设施的健全,离不开城市建设的有效规划,因此我们要进行针对城市实际发展水平的配套建设的规划,确保其资金的有效规划,确保其施工质量的提升,避免出现豆腐渣工程,以保证基础设施的质量的提升,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我们要确保资金的有效投入,以保证先进技术设备的应用,满足人们对于城市高经济建设水平的需要。

2.在基础建设施工过程中,我们要确保生活项目环节与生产项目环节的有效协调,促进地下设施环节与地上设施环节的有效协调,促进附属工程环节与主体工程环节的稳定运行,确保其城市的经济环境的稳定发展,促进城市的整体功能的有效发挥。在实际工作中,影响城市功能正常发挥的因素是很多的。在城市建设中只管主体工程不管附属工程,只搞地上建设不搞地下建设,只顾生产不顾生活等现象不断发生。这些现象,割裂了城市各种建设之间的紧密联系,是造成目前城市建设中各项配套设施上不去的主要原因。因此堵零星建设的口子,是实现城市综合开发的有效途径。

3.国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基础建设是城市建设关键部分,我们要进行相关基础建设模式的更新,实现其相关规划方案的稳定运行,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年度计划的有效编制。促进远期目标的顺利实现,促进城市基础设施的稳定运行。近几年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前几年,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较好的解决城市的海水污染,改善了海滨环境。对市区道路的硬化、绿化方便了群众生活,美化了市容市貌。我县即将投资建设的生态垃圾处理厂一期工程也即将破土动工。

4.为此,我们要进行人居环境方案的优化,确保其土地资源与经济建设的有效协调,实现对其土地的有效应用,满足其经济价值的深化需要。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实现对发展商的相关环节的优化,促进其土地利用与四周环境的有效深化,促进其环境调研环节的深化,实现市场调查的广泛深入,以有利于其产品开发定位的顺利运行。在这里要非凡考虑开发的合理性,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非凡应控制容积率。规划批准的容积率是一个上限,发展商应根据自己的产品定位确定一个合理的数值。容积率的提高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提高收益率,但超过了一定界限,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带来产品质量大幅度下降,造成整个楼盘销售危机。国外许多城市在对于城市开发项目的治理上,把能够改善这一区域的城市环境,提高其土地和周边地产的价值,作为城市开发所追求的重要目的之一。

做好项目决策环节的优化,促进其经济建设与环境效益的有效结合。在此过程中,我们要实现规范方案与建筑空间形体的有效协调。促进其城市建设的内部相关环节的有效协调。确保房地长事业的稳定发展,促进对城市空间的有效应用,满足城市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确保城市基础建设系统的健全,促进城市综合效益的提升。注重城市整体空间肌理的保护和重新塑造,中国目前处于前所未有的城市建设过程中,规模浩大,速度空前,城市以往逐步发展生长,形成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因而在城市设计中,应非凡重视建筑群的整体和城市全局在空间上的有序与协调。欧洲国家在战后大规模重建过程中,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或说走过这样的弯路。

5.我们要进行从景观建设环节到建筑建设环节的统一设计,确保这两者的有效协调,实现城市的环境质量的提升,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要进行建筑群体环节至建筑装饰细节的有效统一,确保其规划方案的有效实施。实现对其规划形态的优化,促进城市空间环节和功能布局环节的稳定协调,促进其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的规范。通过精心的设计,创造从室内到室外,从私人空间到开放空间、到城市公共空间这样一系列舒适宜人的空间,提高整个城市环境质量。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城市环境空间的不仅要满足城市功能的要求,如居住、工作、交通等,同时它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规范影响看社会行为和城市生活。艺术设计与新技术并重,建筑是工程技术与艺术与手工艺的统一。

三、结语

城市建设综合效益的提升,离不开对其基础经济建设的深化,这需要引起相关管理者的重视,以满足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篇7

Abstract: The city sanitation facilities including the city sanitation faciliti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sanitation facilities and sanitation work of office space, the sanitation infrastructure for maintaining the city's appearance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maintain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ealth. Long-term since, due to the basic sanitation facilities planning, construction work take seriously insufficient, make the city sanitation infrastructure lag, to a certain extent restricts the city development, affect the overall function of the city. In this paper, in the light of our country city sanitation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are discussed.

Key words: sanitation facilities; planning; development level; infra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F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与外来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固有的环卫基础设施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尤其是在我国的中小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基础差、底子薄,环卫部门的建设与管理水平不高,地方政府资金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环卫设施的发展建设,具体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1.1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环卫工人无作息场所

全省大多数小城市,在道路清扫保洁、公厕管理等方面,至今仍采用原始的手工劳动,环卫工人尚没有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由于环卫工人在露天、流动的环境下工作,按照CJJ27—89(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规定:在露天、流动作业的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工人工作区域内,必须设置工人休息场所,以供工人休息,更衣,停放场所工具等。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小城市尚无工人作息场所,不利于调动环卫工人的积极性。

1.2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难以落实

就目前我国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城市环卫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面临三难问题,即:选址难、建造难、环建难。究其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城市居民对环卫缺乏足够的认识,环卫意识淡薄,城市环卫规划在落实过程中不被广大居民所认可。此外,我国城市环卫规划建设还不够科学,缺乏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小区规划建设的总体考虑,导致城市环卫工程建设严重影响城市的与小区建设的总体布局,成为一种不和谐的因素,导致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在建设过程当中遭到了居民以及工商业者的反对甚至是破坏。

1.3环卫设施陈旧,破损严重

公共厕所是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建设内容之一。相关数据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中小城市的公共厕所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存在严重的不足。此外,有限的公厕在城市中的规划与布局中分布还不够合理,而且破坏问题也比较严重,导致能够正常投入使用的公厕数量在不断减少。

1.4垃圾处理无害化率低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增加,城市垃圾量平均每年约以10%的速度递增,垃圾处理没有好的设备和场地。在城市郊区和农村都很难找到垃圾的处理场地,“垃圾在城中、城在垃圾中”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资金的限制,只好利用废旧坑塘进行简易填埋。垃圾渗液无法处理,污染环境、浪费土地等资源,难以使垃圾处理达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2 环卫设施规划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2.1对城市环卫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缺乏正确的认识

我国城市环卫工作在很长的时间里,不被广大的市民所重视,居民没有足够的环保意识,在生产生活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与破坏,极大的增加了城市环卫工作的难度与任务量。由于环保意识薄弱直接导致了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与规划工作的不重视、城市环卫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能力不足,最终造成我国城市环卫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不合理与严重滞后的局面。

2.2城市环卫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缺乏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

在环卫基础设施上,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给环卫设施的建设造成浪费,也是环卫设施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在转运站的建设上,根据CJJ47—91《城市垃圾转运站设计规范》的要求,垃圾转运站的位置和数量是根据垃圾日转运量确定的,垃圾日转运量的计算公式如下:Q=δnq/1000

式中Q——转运站的日转运量(t/d)

n——服务区域的实际人数

q——服务区居民垃圾人均日产量(kg/人·d)

δ——垃圾量的气化系数,一般1.3~1.4

由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垃圾日转运量与服务区域的实际人数、人均日产垃圾量、气化率等因素成正比,这样对于居住密度高、建筑容积率大的生活小区,垃圾日转运量就大,所需建设转运站的数量相应增加。做专业规划时仅考虑服务半径,没考虑垃圾日转运量,以致使转运站的布局显得不合理,为避免盲目建设造成的浪费,要严格按照科学理论作指导。

2.3用于城市环卫基础没施规划建设的资金不足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篇8

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不仅有助于打破城市化发展的资金瓶颈,而且对减轻地方财政压力也有积极的作用。从历史的纵向和国别甚至区域的横向来看,各国、各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探究哪些因素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模式,及如何从制约因素入手创新城市基建的融资模式,是推动城市基建融资体制变革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融资模式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大多数国家都在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以解决政府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投资者和经营者所带来的资金短缺、财政负担过重及运营效率低等问题。城市基础设施的融资模式也由原来政府独家投入变为政府主导的市场化融资模式。各国政府积极倡导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采取多种吸引民间资本的政策,倡导新型融资方式。

法国将一些城市公共事务委托给一个特定的私人公司,或通过一个机构直接管理。以各地的具体情况为基础,在经过对多种选择和授权形式进行前期研究之后,市镇委员会或联合机构将做出选择。委托管理方式具体有特许委托经营、承租经营、法人经营及经营、技术援助合同等四种形式。在确定进行委托管理后,市镇在各自管辖区内要就服务合同授予进行公开招标,拥有投资的专业技术和资金的民营企业才可获得授权。委托管理方式使得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获得主动地位。美国城市基础设施很大程度上是由民间资本投入,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建成。在非经营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中,美国政府一方面尽可能地通过某些技术如影子价格将非经营性项目转为经营性项目,从而将其交由市场来运作,另一方面通过以市政债券为主的融资模式,为非经营性基础设施融资。市政债券的主要种类包括由发行主体的全部税收收入担保的一般责任债券和由项目收益及专门税收来偿还的收益债券。在日本,尽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中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的比重不断提高,但政府和银行的低息贷款仍发挥重要作用。日本“开发银行”自成立以来,通过吸收邮政储蓄资金、养老金等向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长期低息贷款,有效地诱导了民间资本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成功,促使很多发展中国家也纷纷推动类似的改革。伴随着中国经济与金融环境的巨大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融资方式也必将进一步深化和变革。

二、影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融资模式的主要因素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融资主要受基础设施自身特性及社会经济环境影响。具体分析,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技术因素

即通过改变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增强市场化融资的可能性。在考虑到融资问题时,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通常会依其资产收益的特性分为“非经营性项目”、“准经营性项目”和“经营性项目”三大类。“非经营性项目”因无收费机制、完全按市场资源配置机制无法实现有效供给,只能由政府提供以解决市场失灵。“准经营性项目”具有潜在利润,但无法收回投资成本,需要通过政府适当财政补贴或政策优惠维持营运。“经营性项目”有市场收费机制,可通过市场进行有效配置,项目的收益性使私人主体在利润激励下参与投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经营性、准经营性和非经营性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通常会随技术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如,有线电视技术、电表、水表等计费装置的广泛运用,增强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可排他性,减少了“搭便车”行为。从理论上讲,可排他性公共物品存在民间供给的可能性。因此,技术进步通过降低城市基础设施的自然垄断性、排他性,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性,进而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采用市场化融资方式提供了条件。

(二)制度因素

即通过减少制度创新成本激励市场化融资制度的变迁。打破政府单一融资模式,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的多元化,需要政府实施相关的配套改革,在降低创新者排他成本的同时保护创新者的私有产权,从而促进融资制度的诱致性变迁。建立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用户使用费制度是吸引私人资本投资“经营性项目”必要的制度保障;建立与受益者及其受益程度挂钩的价值回报机制,与建设者及其公共设施服务程度挂钩的资金保障和投资回报机制,是城市基础设施由福利性、非经营性、自然垄断性走向非福利性、经营性、竞争性的必然选择;实施财政补贴、政府担保、减免税、延伸资产赠与等财税政策,是激励私人资本进入“准经营性项目”的必要措施。

(三)经济市场化程度

即通过相关主体的融资能力决定市场化融资的程度。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城市基础设施经营体制民营化的改革浪潮,使得城市基础设施市场由原先政府垄断的封闭市场转变成为面向全社会的竞争性开放市场。非国有化程度的提高,使得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模式的选择更加多元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财富和收入的增长在资金上为诱致性变迁提供了可能。当市场经济和思想意识的发展使得制度创新成本降低到可行的程度时,私人模式和合作模式逐步出现,诱致性变迁发生。同时,金融领域所有制结构的改变与私有化程度的提高,也增强了金融行业的竞争性,促使金融机构不断转变经营理念、创新金融工具、开拓新型业务、优化金融效率。这也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深化。

(四)金融生态环境

即通过影响金融结构决定了具体融资方式的选择。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影响金融业生存和发展各种因素的总和,既包括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也包括与金融业发展相互影响的政治、经济、法律、信用这些金融生态的环境因素。地方金融生态质量高,融资环境相对比较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选择的市场化融资方式就越多。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还可以更好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融资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而降低资本的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因此,地方金融生态环境越好,就越能吸引国内外的社会资本参与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越完善,城市提供的基础设施服务的消费者剩余越高,就越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迁移过来,从而增加地方政府的税源,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三、实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模式的创新

(一)促进技术的创新与推广,营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竞争环境

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产品”的特性是决定其融资方式的核心因素。因此,为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融资方式的实施,政府应从设立科技奖励、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和《专利法》、运用税收优惠和城市基础设施收费政策等方面人手,促进技术创新以及先进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如,建设部积极组织和设立的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对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科技创新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地方政府可以借鉴这种方法,以政府的先期投入诱导社会资金设立科技奖励,并辅之以相关的专利及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同时,地方政府应合理规划,运用税收优惠和公平合理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收费制度,促进私人部门研发和引进差异化产品或替代产品。通过城市基础设施服务的差别化,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扩大消费者选择产品或服务的空间。

(二)科学定位政府职能,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程度

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除“非营利性”的公共产品和部分混合物必须由政府提供之外,引入竞争机制,允许私人部门作为生产主体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深化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的市场化程度。对于政府投资提供的城市基础设施服务和产品,也必须建立新型投资项目监管体系,规范政府投资行为,节约建设资金、提高投资效益、实现有限高效的政府职能定位。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方式的市场化,不仅体现为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体现为私人部门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在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之下,地方政府应进一步开放非经营性和关联可经营性城市基础设施,允许私人部门参与设计、投资、建设和维护。这样可以引入民间资本,发挥私人部门的建设经验,通过竞争降低城市基础设施的提供成本,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提供速度,同时也加大了私人部门参与风险分担的程度,减轻地方财政负担和风险。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篇9

*直辖以来,通过争取中央投入和吸收各方资本,加大投融资创新力度,库区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相继竣工投用一批重大项目,新增一批生产能力,办成一些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大事,投资环境和发展成本有所改善。但是,由于三峡工程长期议而未决,经济社会发展欠帐大,基础设施依然脆弱,成为移民安稳致富、产业培育和社会功能再造的“瓶颈”制约。

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一是总体水平较低。2005年库区城镇化率仅为37.3%,低于全市的45.2%;城镇化水平不均衡,最高的巴南达62.9%,最低的巫溪仅15.8%;城镇化质量低,城镇缺乏特色,用地规模扩展远远快于人口城市化速度。二是城镇体系不合理。大城市竞争力不强,中等城市发展迟滞,小城镇发育缓慢,城市间缺乏合理分工,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要素流动和经济交往不畅。三是产业空虚问题突出。库区城镇和企业被动迁建,城镇功能尚不完善,要素集聚度低,缺乏特色突出、带动性强的产业支撑。四是社会功能培育不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或剧烈变迁,社会功能再造相对滞后,使潜在社会危机日益显现。

基础设施供给水平低。一是从交通设施看,网络密度小、等级低,快速通道尚未形成,库区与外部通道、县际、城乡间交通不畅;现代化港口码头能力建设滞后,长江黄金水道运输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农村公路通达深度不够,通畅水平不高,2005年乡镇通畅率为55%(全市为59%)、行政村通畅率为9%(全市为11.5%);铁路缺少纵贯南北的干线,东向通道尚未形成。二是从能源设施看,布局不尽合理,水能资源开发有限,大容量、高参数发电机组少,小煤矿和小火电比重大,安全隐患多,生态环境破坏大;供给网络不完善,电网可靠性差、改造任务重,天然气管网未全覆盖;消费结构不尽合理,以煤为主,比例近2/3;2005年人均电力消费量880千瓦时,仅为全市的75%。三是从水利设施看,缺少蓄水工程,特别是具有调蓄能力的大中型骨干工程;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安全保障度低;病险水库多,渠系不配套,渗漏损失大;安全防护体系薄弱,特别是防治库岸滑坡和抵御洪水袭击的能力较差;水土流失严重,治理进度缓慢。2005年复查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650万,占区域农业人口的54%。四是从市政设施看,承载能力不强,景观水平不高;城市供排水、道路交通、环卫设施建设尚需加强,2005年城市人均道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为6.8和3.5平方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为72%、90%和82%,较全市平均水平略高,但与库区承载长江生态屏障功能尚有差距。五是从信息设施看,供给能力弱,资源缺乏整合,发展水平不高,农村普遍服务任务艰巨,2005年电话普及率、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为35%和90%(全市为52%和95%)。六是从社会服务设施看,基础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服务设施供给能力尚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布局不平衡。

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不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各行业、各地区、各部门之间,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建设、管理之间,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依托之间,城市建设与农村用地之间,基础设施骨干工程与配套工程之间等,相互衔接不够、统筹协调较差。二是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较低,小城镇和区县工业园区布局不尽合理,对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支持乏力。三是管理缺乏有效整合,效率不高。水、电、气、通讯、广电等市政管网布局各自为政,以邻为壑;对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交通和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前期、中期、后期各个阶段紧密衔接和研究指导不够。

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一方面,库区总体发展水平落后,自身经济实力不足,财力薄弱,资本金缺口大。另一方面,库区地形地貌复杂,挖填方量大,施工难度高,技术措施复杂,抗震要求高,单位建设成本高于其他地区。

二、基本思路与总体目标

库区城镇化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思路是: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产业优化升级、城乡关系协调、开放持续扩大、移民生计解决和人居环境建设,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系统;充分体现库区的历史、文化和山城、江城特点,促进基础设施系统与外部系统和谐共生,实现资源、环境和基础设施系统的可扩展性;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导向作用和资本市场的杠杆作用,促进各种基础设施的竞争与合作,引导基础设施系统形成合理结构,最大限度发挥各级各类基础设施综合效能。

根据库区城镇化及基础设施现状和趋势,分阶段目标是:到2010年,城镇化率达到现在全市平均水平,基本消除主要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跟上全市平均水平,主要基础设施供给适度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具体发展指标参见附表。

三、重点任务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突出重点、加快建设,完善功能、增强能力,加快构建衔接主城、辐射周边、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设施平台和城镇化载体。

(一)构建点轴相连、互动并进的城镇体系

市政基础设施作为城镇存在和发展的物质载体,以及城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前提条件,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城镇化的速度和质量。加快城镇化的关键在于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承载力,创造更加舒适的人居环境和良好的创业环境,促进城镇居民现代化。

围绕完善设施、培育产业、改善人居,优化库区城镇体系。一是立足于把万州、涪陵、江津建成大城市,科学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开展战略性环评和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基础设施先行,加快形成各大城市与*主城、国家交通干线、周边城镇之间的高效联通体系。创新城市开发模式,实施必要的财税金融等经济手段,促进资金、土地等要素集约利用。按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责定位,为各大城市集聚要素和有序引导都市区产业、人口和功能疏解奠定基础。二是立足于参与建设*大都市,渝北、巴南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安全稳定、资源共享的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形成关联互动、高端高效、循环节约、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因地制宜,引导县城建设中小城市,有效促进城乡一体化。四是加强村庄整治。完善区县域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着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供给。

围绕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加快建设,增进人文与环境和谐,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一是加快完善城市道路。积极建设城市主次干道、跨江桥梁、步行系统等,优化城市路网结构,拓展城市空间。二是加强供排水设施建设。充分考虑山地城市特点,加快水厂及供水管网建设,增强供水能力,提高供水水质,保障城乡生产生活用水。竣工投用一批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项目,积极推广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先进处理技术和工艺,有序推进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的市场化,保护三峡水库及至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三是建设城市绿地系统。以创建山水园林城市为主线,严格城市绿线管理,划定城市绿地保护禁建区,加强公园、绿化带等绿地的建设和自然风景区的保护,控制、保护、建设好城市的滨江带、山脊线、轮廓线。以城市绿化、公共绿地和城市道路、河道两侧绿化建设为重点,形成层次多样、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绿地系统,展现“山城、江城”特色风貌。四是加大环卫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公厕及粪便、垃圾收集清运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五是建设城市减灾预警机制和应急系统。加快建立健全灾害的预警预报和防御决策系统,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预警系统、防灾救灾应急体系、抗灾保障体系,提高对各类灾害的防范能力和赈灾能力。六是认真解决水、电、气、通讯、广电等市政管网存在的布局混乱、重复开挖问题,实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创造条件解决地下共用管沟和空间管网统一下地的问题,为广大群众创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城市环境。

(二)构建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是基础设施的骨架,是区域发展的先行条件。库区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以及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经济布局的特点,发展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促进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机互动,有序构筑库区综合交通运输网,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运输优势。

围绕全市建设长江上游交通枢纽的总体要求,加快构筑以水运、高速公路和铁路为骨干、航空为补充,出境大通道、城际快速通道、城乡连贯的库区交通网,提高通达深度和快捷程度。一是加强水运建设。抓好骨干航道和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以主城、万州、涪陵枢纽港为中心,加强与公路、铁路、空港等运输方式相互衔接、有机联动,逐步形成水系沟通、干支直达、布局合理、区域成网的内河航运体系,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二是加快公路建设。加快建设出境高速通道和县际公路,提高县乡公路等级。高速公路,建成万开、万宜、垫利、奉巫、渝湘、渝泸、*外环等高速公路;力争开工建设沿江高速公路、*三环、万涪黔快速环网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县际公路,实现县与县之间至少有一条二级公路连接。加快建设农村公路,重点推进乡镇油路和通行政村公路,增加路网密度。三是加快铁路建设。建成万宜、南涪铁路,开工建设渝利铁路,推进达万铁路改造、安常铁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完善铁路场站布局,增强枢纽功能。四是推进空港建设。完善万州五桥机场功能,积极推进旅游支线机场、江北国际机场第二跑道及第三航站区前期工作。

(三)构建清洁安全、保障有力的能源供给系统

能源是经济发展和生活改善的重要保障,能源投资的带动和最终需求的提高均将推动能源供给的持续稳定增长。统筹考虑和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结构、布局和能源供给,增强能源对经济的支撑力,须有经济、合理、清洁、可靠的能源结构系统。

围绕充分利用库区天然气、水力、煤炭等能源资源和核工业基础,积极构建清洁安全的能源保障体系。一是加快天然气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天然气主产区的优势,加强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提高天然气脱硫能力,完善集气、净化、输气管网配套设施。推进天然气就地开发、就地产业化进程。实施天然气勘探开发、天然气液化和川渝天然气管道等重大工程。二是加强电力建设。在水能资源丰富的地区积极推进调节性能好、水能指标优的大型水电站和流域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并从资源状况和生态环境需要出发,适度建设高参数、高效率、大容量的火电机组。推进建设武隆银盘和白马电站、珞璜电厂三期、奉节电厂、石柱电厂等重大项目,加快*核电站、库区抽水蓄能电站、朱杨溪航电枢纽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适时启动建设。加快城乡电网改造,完善库区供电网络,提高电网的输送容量、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三是推进煤炭资源开发。加强煤炭资源勘察和开发,扩大现有煤矿生产能力,确保大型火力发电及经济发展用煤。加强煤矿安全技改,建设奉节青龙等煤矿,增加煤炭供给能力。四是促进农村小水电建设。推进小水电代燃料、农村水电“脱贫解困”、无电村建设和农村电气化等工程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四)构建安全可靠、适应需求的水利保障体系

水是生命之源,人体之本。加强库区水利建设,是保障经济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的战略措施。

围绕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加快建成完善的水供给体系、防洪减灾保障体系和水资源安全管理体系。一是增强水供给安全。实施大中型水利枢纽为主的水源工程,建成开县鲤鱼塘、忠县白石等一批大中型水库,推进南水北调三峡水库调水等重大项目。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成一批乡镇供水工程,争取早日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实施灌区改造工程,推进建设龙溪河、小江等大型灌区,完善渠系配套。加快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二是提高防洪安全保障度。结合沿江(河)等地形特点,实施提高防洪能力、治理地质灾害、改善交通条件、美化城市景观、增强服务功能为导向的区县城市沿江(河)综合整治工程。三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实施水源地保护和应急系统建设,确保集中供水水源地水质安全。实施生态补偿调节,完成龙溪河等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原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重点推进退耕还林(草)、生态修复、“四沿”绿化、地质灾害防治、三峡水库消落区生态保护与整治等工程。

(五)完善资源共享、普遍服务的信息网络

电信通信被誉为国家的神经系统,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作为传递信息的电信也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完善信息网络,对推动库区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等有着重大意义。

围绕全市建设长江上游通信枢纽和信息中心的总体要求,以提高普及率和服务水平为重点,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结构完善、功能强大、技术先进的信息网络。一是加强通信网建设。固定传输网重点加强网络升级改造,提高网络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移动网重点加快基站和光缆建设,建成窄宽带结合、移动方式灵活接入、信息资源丰富的通信网络。接入网建设重点采用宽带技术和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等,发展县城、乡镇和社区的宽带综合接入网。二是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扩容改造广电网络,提高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加快建设城域数据传输网,重点完善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保证网络安全性。按数字电视发展规划,积极推进有线数字电视的整体平移和转换。三是加强邮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营销、投递网网点建设,推进局所特别是较大的局(所)电子化改造及经营、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调整营业网点布局,发展农村偏远地区的综合性的流动服务点。四是加强人口、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社会服务等公益性基础信息资源库建设,着力提高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五是加强库区公共信息服务苑、中小学多媒体教室、远程教育示范、远程医疗示范等信息服务设施,提高信息服务能力。

(六)构建服务大众、改善民生的社会服务设施

围绕构建和谐库区,千方百计增加投入,加强科学普及和技术创新,优先发展教育,繁荣公共文化,增进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共享发展改革成果。

围绕全市建设长江上游科教文化信息中心的总体要求,加快库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是促进科技教育优先发展。在科学功能定位、合理区域分布的前提下,推进科技设施建设,健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打造三峡星火产业带。完善高教配套设施,推动库区高校加快发展。以农村基础教育为重点,优化中小学布局,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优质资源为着力点,确保每个区县拥有1—2所优质高中,并创建一批市级以上示范高中。以“三化”需求为切入点,大力兴办和加强职业教育。二是推进文体设施建设。加强公益文化设施、农村文化设施和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到2010年实现县县有图书馆和文化馆、乡乡有文化站。加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及时启动20户以上的“村村通工程”。建设区县“一场一馆一池”体育设施,大力发展社区体育。实施农村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增强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三是加强卫生设施建设。以农村卫生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传染病救治体系、紧急救援体系,建立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筹资办法,建立稳定的合作医疗筹资机制。

四、政策举措

基础设施既是库区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各级政府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要创新体制和政策,争取中央支持,加大地方投入,集聚社会资本,促进库区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

(一)加强战略规划统筹和重大项目前期研究

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各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和高效运行,对促进城镇化及发挥基础设施综合效益极其重要。要加强规划间相互协调,形成合力,特别要加强基础设施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之间的衔接。优化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布局,统筹地区之间、城乡之间、项目之间的协调。在增强城市功能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同时,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加强对各类基础设施规划实施评估,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及时研究并完善相关规划。

围绕区域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和生态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等,加强全局性、战略性重大基础设施问题的前期研究,有选择地储备一批重大项目,根据规划进度逐步安排实施,形成项目间的接续。基础设施建设在有序推进的同时,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关系全局、带动性强、意义深远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顺利建设。加强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发挥最大综合效益。

(二)加强投融资体制改革和建设资本汇集

按照“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谁承担风险”的原则,在政府引导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落实企业投资自,规范政府投资行为,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优化基础设施投资结构,提高基础设施投资效益。一是争取中央投入。在市和区县级政府财力较为薄弱、市场体系发育不健全的情况下,中央投入仍是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围绕国家西部大开发目标及政策导向,推出一批事关全局的骨干性和区域性的交通、水利、能源、市政、通讯等项目,争取中央财政资金和专项资金支持,发挥好中央投资的带动作用。二是改革政府投资管理体制。调整政府投资方向,重点支持公益性和公共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设施、农村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积极推行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制,加强咨询评估和稽察、审计、舆论等公共监督,逐步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提高政府投资效益。三是创新金融机构支持模式。完善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作机制,在市政府、政府投资主体和区县政府三个层面加强协调和沟通,积极争取贷款支持。组建三峡发展银行,培育成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争取国家在专项贷款、外国政府贷款等方面给予库区基础设施项目倾斜。四是创新社会资本集聚机制。要积极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BOT、BT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在交通、能源、环保和水利等基础设施领域投资;须由财政出资的基础设施项目,也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积极探索特许经营制度。五是盘活资产存量。对有现金流的基础设施项目,积极推行产权重组、委托经营、专营权出让等形式;对一时无法转让的项目,可通过质押贷款等筹集建设资金。严格控制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周边土地开发,其增值收益专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六是严格执行各类项目建设管理制度。认真贯彻国家、市里关于基本建设程序和有关法规,加强考核,分层管理,落实责任,有序推进,实现基础设施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和法制化。

(三)促进科技创新与集约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的科学建设和合理使用与科技进步密切关联。库区发展要突破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是关键,其路径不外乎“开源”和“节流”。“开源”指开发建设新的项目,实现替代;“节流”指通过减少消耗,提高利用效率。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要顺应现代化的需要,加快科技创新和攻关,大力开发、应用和推广各种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提高科技含量。要制定具体措施,抓好试点和典型,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现基础设施现代化。

加强基础设施需求侧管理。基础设施安全最大的威胁在于低水平消费,它受消费意识和利用技术水平的双重制约。因此,必须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实现基础设施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广节能节水等适用技术,建立集约型基础设施利用体系,运用价格手段调控电价和水价,促进节约用电和用水。工业节水以提高重复利用率为核心,城市节水以降低管网漏失率为核心;加快再生水回用步伐。严格控制新上高耗能、高耗水项目,对主要工业用能用水行业的主要产品确定用能用水定额;倡导建立节地、节水型的集约化农业体系,建立节能、节材的节约型工业体系,建立节省运力的节约型综合运输体系,以及适度消费、绿色消费为特征的生活服务体系。

(四)以保障就业和迁徙权为重点促进农民市民化

建立符合城乡一体化要求的农民工社会管理体制,改变对农民工防范式、歧视性的管理方式,将管理和服务结合起来,并突出对农民工的服务,促进农民工有效地融入城市生活。及时、准确、全面地向农民工提供信息,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各种教育培训服务,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规范农民工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维护农民工的正当权益。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歧视性规章制度,在技术资格、健康等条件和要求方面,对农民工和城镇居民一视同仁。统筹规划,积极试点,探索将农民工纳入当地公共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坚决制止和纠正一些城市的行政、执法机关对待农民工的简单粗暴的方式。通过行政服务和法律援助为农民工排忧解难,帮助他们维护基本权益。

五、若干重大问题

(一)合理划分基础设施供给层次与政府间权责问题

合理划分基础设施供给层次和明确各级政府间的权责,有利于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统筹城乡发展和切实改善民生。

合理划分基础设施供给层次。根据市场化程度,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基本属于市场化的类型,即能够回收投资,且能产生资本积累的项目,如电力等具有竞争性质的行业,应在政府统一规划和规范管理的前提下,通过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二是半市场化的类型,如公路、自来水、污水垃圾处理、农村通信、城镇防洪等基础设施,可以通过公共政策支持和产品与服务价格改革给予市场补偿相结合,吸引社会投资。三是基本由政府投入的类型,即纯公益性项目和低收费项目,如生态环保、消防、城市道路、农业灌溉、农村人饮等,其建设资金主要由政府征收税费和投入部分经营性项目收益解决。

科学划分基础设施政府间权责。按照权责对称原则,合理划分市和区县两级政府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等方面的权责。作为市级政府,一是对接和影响国家重大决策,承担基础设施需求预测、总体布局、中长期建设规划和重大项目实施,促进基础设施的资源整合、共建共享。二是建立激励区县政府相互合作的利益机制和督导机制,让区县将地方基础设施规划融入全市总体规划,并引入竞争机制。三是有效规范基础设施运营商。对强自然垄断行业,规定服务质量、限制产品价格、保护公共利益;对具有替代性的基础设施领域,为竞争提供便利。作为区县政府,一是结合区县实际,完善基础设施规划,组织实施好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二是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在经济发展、财政实力增强的基础上,增加区县财政对公益性基础设施投入。三是按照市政府的规划和部署,协助做好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二)建立库区基础设施稳定投资渠道问题

库区属于国家生态敏感区,城镇化被动性强,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大,市场体系不完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弱,为适应库区安稳致富、培育新兴产业、完善社会功能等紧迫需要,基础设施必须跨越式发展,急需国家特别政策支持。同时,随库区污水垃圾处理项目逐步建成投用,运行费用越来越大,市及区县财力难以支撑。为此,要争取国家建立健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对三峡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污水垃圾处理项目运行给予专项补贴。资金渠道:一是按开发者补偿原则,从三峡电站建设基金中安排部分资金;二是按集团受益者补偿原则,从三峡发电收益中专项列支;三是按地区受益者补偿原则,由国家对长江中下游经济发达城市征收环境税费,用于补贴上游城市环境保护费用缺口。

若上述特别政策暂难实施,可以考虑:一是争取国家比照库区产业发展基金模式,设立三峡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基金,用于库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资本金补助。二是争取国家批准*发行三峡库区基础设施建设债券,地方财政逐年偿还债务本息。

(三)处理好城镇化及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保关系问题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篇10

市政基础设施的主要内容

市政基础设施是指城市为了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发展的需求,所建设的相应组织、结构、服务、系统以及基础设施等。市政基础设施是现代化城市发展和和谐社会的主要构建和支撑体系,其完备体制和完善程度对于城市基本的生产生活和公共服务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利于城市顺利开展各项活动。

市政基础设施主要包括防灾、佳通、邮电通信、能源、环境资源以及水资源等系统资源,市政基础设施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同时具有多样性和垄断性的经营、超前性和同步性的建设、公共性和两重性的服务、系统性和协调性的运转、间接性和综合性的效益等多种特点。

市政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综合服务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功能载体,是城市经济和各项活动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标志了一个现代化城市的整体发展水平。市政基础设施关系着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经济等多个方面,需要不断协调涉及到的方面的利益关系,市政基础设施在城市中的主要地位和作用可以概括为: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是衡量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城市人民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基本条件,是城市发挥重要作用和功能的基本保障。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目标

1.开源节流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要坚持以节流、开源、保护水源为重要方针,要确保城市的稳定供水和供水安全,合理配置和安排水资源,科学管水,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应用水资源。

2.构建全面、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

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要充分体现生态、环保、高效、节约、安全等指导思想[2],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重要原则,构建全面、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节约和开发能源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新能源,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完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构建多元化、多样化的能源体系,安全有效地供应城市的燃料、电和水等能源,推动城市快速发展。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有效措施

1.和城市的发展相协调

在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各个阶段,必须要结合城市的生活水平质量、经济发展以及人口增长等方面的重要指标,确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技术水平和具体模式,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要充分体现引导和支持城市经济、环境、文化等多方面的增长,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市政基础设施的形态、结构以及数量要逐渐成为城市的功能性和服务性的导向因素,确保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和城市的发展像协调。

当前,我国很多城市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城市垃圾随处可见、水源污染、交通拥挤和空气污染,这些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地解决,主要原因就在于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迟缓,基础设施之间缺乏协调性。因此要不断提高市政基础设施的供给水平,加入对市政基础设施的投入,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市政基础设施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

2.加强城市交通建设

近年来,我国各个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大幅度增长,城市交通建设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城市交通建设也是市政基础建设的关键内容,因此为了更加快速高效地解决城市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首先就是要加强城市交通建设,各个城市要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建设完善的交通信息系统,大力发展城市的轻轨、铁路、地铁等轨道交通,轨道交通具有节约用地、运输量大、环保、速度快等优点,并且通过合理布局和规划城市交通系统,能够有效地降低城市交通需求,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发展城市的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城市的环境保护、交通监控以及交通信息系统,构建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提高城市的公共交通安全,重点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

3.市政基础设施之间要相互协调

市政基础设施中的能源、交通、环保、通信以及很多其他基础设施项目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关系,为了推动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各项市政基础设施之间要平衡发展、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并且各种基础设施之间的比例关系要能够满足广大市民生活和城市发展需求,推动城市快速发展。

4.构建市政基础设施的数据库

城市相关部门要充分利用通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构建一套完善的包括道路数据、地形图数据、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审批数据、市政管线数据等在内的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库,利用这个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库,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各项基础设施,实现城市内部的市政基础设施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审批效率,科学规划各种市政基础设施。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篇11

1基础设施含义 基础设施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和城市经济发展所建设的一系列用于社会服务的设施。基础设施所包含的内容广泛,共有九大系统:交通系统、给水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燃气系统、供热系统、通信系统、环卫系统和防灾系统。基础设施是一个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最根本的物质载体,也是协调城市各种职能的纽带。 2灾后基础设施规划的研究背景 城市有人口密度大,建筑物集中等特征。在强烈的地震灾害中,建筑物的倒塌和基础设施破坏的现象普遍存在,震后灾民对外界物资来源形成依赖,无法在短时间内正常生活和生产,城市的经济停滞甚至后退。灾后重建过程中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不仅关系着灾民的生活保障,而且从根本上影响着灾后重建的质量及速度。因此,基础设施规划成为灾后重建工作中最重要的建设项目之一。 3灾后重建中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基础资料收集不全 基础设施的建设指标通常需按照城市居民的人口资料进行确定。地震灾后重建过程中基础资料收集困难,一般都是根据地方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进行上报。结古镇震后确定重建城镇的人口规模为8.15万人,其中常住人口2.98万人,有房无户的常住人口3万人,半年以上暂住人口2.17万人。但所报数据中缺少对人口年龄构成的调查,导致教育设施以及社会福利设施的指标无法合理确定,造成配套设施数量不合理的现象。 3.2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不受重视 实际的灾后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规划和落实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结古镇经过一年半的灾后重建工作后,城市交通设施建设中仅有一座桥梁竣工,道路未设置照明设施和交通信号灯。城市仅中心地区的集中安置点内配备有医疗站,周边片区内未设置医疗服务设施,居民的医疗卫生无法得到保障。城市中无环卫设施的建设,道路两侧未设置垃圾桶和公厕,规划中未布置垃圾填埋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灾后重建过于注重单体建筑的建设,忽视了服务于灾民的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了建设的进程。 3.3各部门协调性不强 灾后基础设施重建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单位和部门很多,它们都在规划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这些部门往往都只顾自己部门的设施建设,忽视了和其他部门的相互合作,未进行统筹规划,施工项目相互干扰,从总体上延缓了灾后重建的进度。例如:在市政工程建设还未完成的情况下就进行了道路的铺设,市政管线无处埋设,又重新挖开道路将其铺设在路面下,造成资金损失和时间浪费。 3.4设施规划分布不均衡 结古镇灾后重建中教育设施布置过于集中,城市中心片区集中布置有三所小学,医疗服务设施也都集中布置在城市中心区。禅古寺村位于城市的东南部,居住组团内无任何教育及医疗卫生设施,居民需步行40min才可到达教育和医疗设施集中的城市中心地区。城市的金融设施位于远离中心的西北部,仅有一条道路可到达该区,为人们的出行办公带来了不便,同时也造成了交通压力。 3.5重建过程造成环境破坏 发生地震灾害后,政府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对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以及环境破坏现象未进行及时管制。玉树临时建设的燃料发电厂严重影响了周围的环境质量,缺少环卫设施的城市中心地区垃圾随处可见,贯穿城市的两条河流巴塘河与扎曲河被建筑垃圾堵塞,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4对灾后基础设施建设提出的建议 4.1完善基础资料的收集 灾后重建中基础资料的完善需要各部门相互配合,应及时就灾后的当前情况展开调查,为灾后的各项建设提供可靠依据。必要的时候,可对集中安置点的灾民进行定期访问,获取灾民的切实需要以便确定基础设施的规划方向。严厉制止数据造假的现象,以保证重建资金的充分利用。 4.2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实施 灾后重建过程中城市的其他建设项目应配合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城市整体基础设施集中建设完成之后再进行其他项目的分步建设。基础建设的实施应为居民提供便利服务,可对过渡时期的集中安置点进行有效的临时设施建设,使灾民尽可能地正常生活和生产,减少对外界的依赖,从而加快灾后城市经济的建设。 4.3提高各部门的协调性 基础设施的建设部门和监管部门都是相对独立的,统筹建设和详细分工有利于缩短工期和节省资金。各部门可共同成立一个监管小组并由政府统一协调、规划和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进程和具体施工,避免重复建设和分工不明确的现象发生,从而更好更快地达到灾后基础设施建设的目的。 4.4重视设施规划的均衡建设 规划中应根据服务半径进行设施的均衡建设,保证不同片区的居民都能便捷地进行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公共服务设施应考虑交通流量的影响进行城市分区式布置,保证每个片区在交通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职能。教育设施和医疗设施应根据其服务半径进行分布,保证每个居住区内都有便捷的服务设施。道路的铺设应贯穿城市的各个片区,连接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最大限度地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 4.5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玉树州隶属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更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灾后重建应由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破坏环境和制造严重污染的项目进行管制,从行政手段上制止部分建设项目肆意制造污染的行为。城市需要从建设初期就进行环卫设施的规划实施,对建筑垃圾与集中安置点所产生的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从根本上杜绝因随意丢弃垃圾所造成的污染。#p#分页标题#e#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篇12

近五年来,陕西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全省城市基础设施投资累690.42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近5倍。但陕西省处于国家的西部地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相对落后,因此在国家大力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阶段,如何实现市政基础设施达到城乡一体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1城乡一体化市政基础设施必要性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的目标,要求加快编制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的步伐。省政府根据《加快县域城镇化发展纲要》精神,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一部署,2011年要完成全省83个县(市)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10年全省70%的县要完成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编制。

市政基础设施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保障和基础条件,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硬件环境,是城乡关系中各种网络要素流的依托与保障,它保障城乡生产、生活等各项社会活动正常运行。城乡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发展水平不仅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也是民众最关心的民生问题之一。城乡市政基础设施统筹规划作为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必不缺少的重要环节,目前却缺乏系统的理论依据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各地规划编制内容与规划编制依据存在巨大差距,村镇设施规划标准与城市规划标准差距尤其突出,如何实现城乡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是关键所在。

2陕西省城乡一体化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思路

城乡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并不意味着通过规划使得镇乡、村庄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城市的水平相当,而是找到合适农村市政基础设施的标准和模式,在其经济社会水平下让人民拥有与其对应的市政基础设施发展平台。

陕西省城乡一体化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应遵循《陕西省城镇体系规划》及相关的上位规划对其宏观层面的总体调控原则,参考《陕西省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编制办法》中市政基础设施规划需建设的内容,着重于城镇与乡村市政基础设施如何实现一体化发展,全面的考虑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选择类型、规划中量的标准调控、指标大小、规划方法等内容。做到资源有效的配置与共享,对县镇及乡、村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做具体合宜的安排,成为城市规划、镇、乡及村庄规划的有效参考对象。努力对不同的性质的区域采取不同的措施去实现共同的目的,就是使不管是城镇的居民或是乡村的居民都能享用市政基础设施给他们带去的生活生产上的便利和益处,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支撑基础。

3陕西省城乡一体化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原则

城乡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涉及的专项、等级、内容多元化,需要调节不同空间层次、不同部门、不同专业领域的内容,因此在规划过程中需要贯彻以调整城乡协调发展为重点,建立一个持续协调发展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平台,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遵守的原则是:

1、因地制宜原则,一方面要参考陕西省上位规划对市政基础设施在大层面上的规划安排,另一方面也要符合当地发展实际情况,符合城镇发展及乡、村庄发展的特点,使规划具有可行性。

2、城乡互动发展原则,既要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又要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设施发展进度,为农村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发展平台,实现城镇和乡村两者之间双向互动发展。

3、区域空间整体协调发展原则,市政基础设施中电力、电信网络规划、防灾、生态建设等好多部分都需要从区域空间来整体规划协调,这不同类型空间开局必然存在矛盾,因此以区域整体观念来协调各个类型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及市政基础设施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既有利于城乡之间协调发展,也避免了重复建设。

4、以人为本、综合发展原则,城乡市政基础设施一体化是以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宗旨,努力缩小城乡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城乡市政基础设施综合发展原则,使得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布局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生产质量,有利于创造具有公平公正的社会发展物质支撑基础,合理布局,节约有限的资源。

4陕西省城乡一体化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内容

由于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规划还处于摸索阶段,因此在探讨市政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规划应涵盖的内容,在以往的市政基础设施的内容进行了分类概括,分为水系统、能源信息系统、安全防灾系统、生态环境系统四个部分,水系统就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源保护、城镇的给排水系统、农村的安全饮水工程等方面内容,能源信息系统涵盖县域整个电力、电信网络设施建设、城镇供热、燃气供应设施规划建设及农村因地制宜的方式选取。安全防灾系统是从整个县域来研究防洪、防震、消防、地质灾害及人防建设应采用的措施与方法。生态环境系统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及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1、 城乡水系统规划

1.分析现状(了解现状水资源情况、供水设施建设情况等) 2.城乡供水规划(城乡给水水源规划、城乡给水工程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3.城乡排水规划(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乡排水设施系统建设等)

2、城乡能源信息系统规划

1.分析现状(调查现状气、电、暖、信息系统建设规划情况) 2.城乡电信网络规划(城乡电信设施规划、邮政设施规划及广播电视网络) 3.城乡电力规划(城乡用电量预测、城乡电网规划、新能源供电选择)4.城乡供热规划

(城乡供热方式选择、供热热源建设、供热设施规划)5.城乡燃气规划(城乡燃气发展目标、气源规划、燃气设施规划)

3、城乡安全防灾系统规划

1.城乡防洪规划(城乡防洪标准设定、防洪工程规划、水库治理等) 2.

城乡防震规划(城乡地震设防标准确定、应急抗震救灾系统规划等) 3.城乡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城乡地质现状调查、基本对策规划) 4.城乡消防规划(

消防设施系统规划、消防指挥体系建设等) 5.城乡人防规划(人防设施建设规划、确立基本原则)

4、城乡生态环境系统规划

1.城乡生态规划原则2.城乡生态规划目标3.城乡生态功能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