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合集12篇

时间:2023-06-26 10:19:33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1

中图分类号:G3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4.04.004

构建具有宁夏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是宁夏科技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因此,创新体系建设进展与取得成效是否达到了科技规划的预期目标,直接关系到科技规划实施的成败。所以,对科技规划中创新体系的建设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1 评价对象的界定

根据区域创新理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地区科技、经济部门和有关机构之间相互协调、良性互动,促进创新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融创新执行机构、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创新要素于一体的复杂系统[1]。由于区域创新体系涵盖范围广、主体多,给科技规划的编写和评价带来一定困难。

比较宁夏“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时期的科技发展规划中有关区域创新体系的内容[2-3](如表1),可以看出,在发展目标的设定上,“十一五”规划按照自治区级和部级分别提出了非常具体的量化目标,且涉及的载体类型也较多,除了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技研发平台外,还对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公益性研究所等科技服务平台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而“十二五”规划则重点突出了几类研发平台的建设目标,且未按照部级和自治区级分层次设定具体目标,相对而言比较笼统。在重点任务的确定上,“十一五”规划提到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和四类平台建设,基本包括了区域创新体系涵盖的所有内容;而“十二五”规划则只提了四类平台的建设。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十一五”规划力求全面、具体,而“十二五”规划则更加强调重点突出。

表1 宁夏“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规划区域创新体系相关内容比较

规划时期

具体内容 “十一五” “十二五”

发展目标 新建10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0个自治区认定企业技术中心、5个行业或地区性生产力促进中心和5个科技企业孵化器;

争取2~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重点实验室、3~5个企业技术中心进入部级行列,2~4个公益性研究所进入国家农业区域创新中心行列。 搭建完善50个科技创新平台,即搭建并完善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实验室20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个。认定国家和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达到70个以上,建立完善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100个。

重点任务 1)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2)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

3)完善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

4)建立和完善研究实验平台;

5)建立和完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

6)建立和完善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7)建立和完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1)加快建设科技研发平台;

2)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3)加快建设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4)加快建设科技服务平台。

本文以宁夏“十一五”和“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有关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内容为评价对象,重点从规划发展目标实现程度、重点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4-5],其中“十一五”是事后评价,而“十二五”是中期评价,评价时点为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

2 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2.1 “十一五”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如表2),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总体良好,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任务超额完成;部级重点实验室、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行业或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建设任务均圆满完成;自治区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任务分别完成80%、75%。而规划原定目标“争取2~4个公益性研究所进入国家农业区域创新中心行列”无法评价,这是因为,“国家农业区域创新中心”是继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目标后,由中国科学院卢良恕院士提出的,后来被各省在农业工作报告或规划中广泛采用[6]。但由于国家并未正式命名,因此宁夏是否有研究所进入国家农业区域创新中心行列不好判断。

表2 “十一五”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创新体系建设

主要指标 2005年数值

(“十五”末) 2010年

目标数值 2010年

实际数值 完成情况

评价

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 18 21 100%

自治区(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7 12 14 100%

自治区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20 50 40 80%

行业或地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5 10 10 100%

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4~5 3 75%

部级重点实验室 0 1~2 1 100%

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5 8~10 9 100%

国家农业区域创新中心 0 2~4 0

技术创新中心 0 -- 45

另外,“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是宁夏“十一五”期间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自2008年启动以来进展迅速,成效明显,但在规划中并没有涉及。

2.2 “十二五”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十二五”期间,规划主要目标在头两年内总体进展情况良好,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及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任务均已完成过半,其中工程技术中心的建设任务已提前超额完成,但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任务仅完成40%,稍有滞后。同时,通过对创新平台的内部层次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各创新平台在“十二五”前期的数量增长全部集中在自治区层面,国家层面一个也未增加,说明创新平台的建设仍然处于较低层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3 “十二五”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主要指标中期完成情况

创新体系建设

主要指标 2010年数值

(“十一五”末) 2015年

目标数值 2013年6月

实际数值 完成情况评价

重点实验室 15 20 17 40%

自治区级 7 9 +2

省部共建 4 4 未变化

培育基地 3 3 未变化

部级 1 1 未变化

工程技术中心 24 30 32 133%

自治区级 21 29 +8

部级 3 3 未变化

技术创新中心 45 100 85 73%

企业技术中心 49 70 61 57%

自治区级 39 51 +12

部级 10 10 未变化

3 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3.1 “十一五”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十一五”科技规划提出了创新体系建设的七项重点任务,总体完成情况良好(详见表4)。

3.2 “十二五”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十二五”科技规划提出了创新体系建设的四项重点任务,目前进展良好(详见表5)。

表4“十一五”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评价结论 主要支持证据

(1)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显著 ・企业研发投入已占到全区R&D经费投入总量的75.4%,成为名副其实的投入主体。

・依托科技型企业大力培育组建各类创新平台共143个,占全区创新平台总数的77%;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科技机构的企业占总企业数的比例由2006年的20.83%增加到2010年的35.29%,居全国第四。

・企业承担国家和自治区各类科技项目的数量和获资助经费总量一直稳定在70%以上,企业成为承担科技计划项目的主体。

・大中型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占全区发明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由2006年的15.12%大幅上升到2010年的54.9%;“十一五”以来宁夏获得的10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由企业牵头完成的获奖成果有6项,企业参与完成的有2项;企业已成为技术创新成果产出的主体。

(2) 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积极推进 ・高校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一是基础研究水平迈上新台阶。2006-2010年,宁夏大学和宁夏医科大学分别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8项、57项,占宁夏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数的77.5%。二是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2010年,宁夏大学草业科学获批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少数民族史获批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新增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宁夏医科大学被批准在外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3个学科立项建设博士点。三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取得新成效。宁夏大学建设了一批科技示范基地,惠及农民近100万人,支持了自治区13个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了40余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转制院所实现可持续发展。自治区科技厅自2007年起设立了转制院所扶持专项,每年安排经费400万元,以支持创新项目的方式支持转制院所根据市场需求、并结合自身技术和人才优势组织实施项目。

(3) 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服务组织网络基本建成。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到260余家,先后建成宁夏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一批部级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宁夏农业科技服务“110工程”建成了区县乡三级连通、横向协调的工作体系。

・创新服务平台陆续搭建。搭建和完善枸杞、马铃薯、天然药物及生物发酵、牛羊饲料、中药材等各类技术服务共享平台19个。

・信息服务系统同步建立。陆续建立了宁夏知识产权交易系统、枸杞科技信息网络等专业信息服务系统。

・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向纵深推进。2010年,全区科技特派员总数已超过5000人,累计引进农业新品种489个,示范、推广新技术298项,实施各类创业项目412个,申请专利100多项。同时还启动了企业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招聘106名企业科技特派员派往97家中小型企业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工作。

(4) 研究实验平台建设成果丰硕 ・组建起15家重点实验室、2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5家技术创新中心,基本形成涵盖宁夏优势学科、重点产业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2006年以来,创新平台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53项,获资助经费1.4亿元;获横向技术服务收入近2亿元;登记省部级科技成果73项,获得国家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6项;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30项,获授权专利92项,1035篇,出版专著25部。

(5)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基本建成 ・完成了西北区域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和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农科院3个大型仪器共享服务分中心的建设任务。到2010年底,全区入网仪器已达525台,入网单位62家,仪器总值超过2.4亿元。

・大型科学仪器网累计访问量达到22万次,入网仪器利用率从2006年的62%提高到2010年的79%,对外服务次数由2006年的2210次提高到2010年的5123次。

(6) 自然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初具规模 ・全区总种质资源中农作物种质资源库贮藏入库量合计10665份,经济林木优质品种资源圃收集花灌木、葡萄、枣等经济林优新品种100种,枸杞种质资源圃收集枸杞种质资源7种2000份。

(7) 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整合升级 ・全区电子期刊总量共计为21.07T,其中自建数据库21种,网上包库5种,镜像站点30个,光盘库8个。

・建立了“宁夏科技文献协作共享网络门户网站”,开通了宁夏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银川服务站。

表5“十二五”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

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任务完成情况评价结论 主要支持证据

(1) 科技研发平台建设有序推进,研发实力大幅提高 ・出台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财政支持自治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政策意见》每年拿出1个亿设立“创新发展专项资金”,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各类研发机构;

・各类研发平台数量由2010年的133个增加到目前的195个。

(2)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断完善,支持方式不断优化 ・银川科技园破土动工,计划用3至5年时间,建立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和中试基地,为银川乃至全区的科学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与人才保障。

・2012年底,依托国家科技成果网、宁夏银星能源等机构共同创建“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宁夏)服务示范基地”,为引进创新资源,加快成果转化搭建重要平台。

・启动科技金融工作大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2012年筹集近1000万元专项资金对全区64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4.6亿多元贷款给予利息补助。

(3) 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服务领域不断扩大,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对《宁夏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了修订,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仪器利用效率;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银川镜像站的设立成功实现了与国家科技文献资源共享平台的对接;

・宁夏农林科学院与清华大学中国知网电子出版社联合建设了“宁夏科技数字网络图书馆”,预期将建成一、二、三级网络图书馆180多个。

(4) 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加快,服务效果逐步凸现 ・由企业牵头成立了羊绒、煤化工、冶金法多晶硅、清真牛羊肉加工等4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企业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主导。

・2012年科技厅试点实施科技金融项目对接后,搭建了区内金融机构、科技型中小型企业面对面进行融资需求沟通的桥梁,取得了积极成效。

・现有1家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8家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总面积达17.5万平方米,累计孵化中小企业223家,目前在孵小企业200余家。

4 科技规划创新体系建设评价结论及建议

4.1 评价结论

4.1.1从规划编制水平看

“十一五”科技规划立足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比较全面的勾画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蓝图,并设定了较为具体的发展目标。评价表明,“十一五”期间,规划实际实施情况与规划原定目标吻合度较高,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前瞻性、指导性与可操作性,但也存在个别指标选取失误、无法评价其实现程度的问题。相比之下,“十二五”科技规划的编制更加突出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主要指标的设定上更加突出了总量目标,而未设定反映内部结构的质量指标;且只对创新平台建设提出了明确的量化目标,而对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其他平台建设未提出量化目标,只有定性描述,给规划实施和评价留有空间和余地。

4.1.2从规划实施效率看

“十一五”时期宁夏创新体系建设基本实现了规划预期目标,初步形成了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生产力促进机构、科技企业孵化器、专利服务机构等为主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以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文献信息共享平台等为主的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十二五”前期,宁夏创新体系建设进展顺利,阶段性目标如期完成,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尤其在科技金融、成果转化平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区域创新体系的短板建设方面措施得力,成效明显;但在创新平台的质量提升方面尚未有新的突破。

4.1.3从规划实施效果看

“十一五”科技规划的实施使具有宁夏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初步形成,进而催生了一批科技政策的制定和长效机制的建立,带动了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显著增长,促进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更为重要的是培育了一批创新型龙头企业,使企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十二五”科技规划的实施使宁夏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4.2 建议

4.2.1进一步突出创新体系对产业的支撑

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一定要与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产业特点以及发展阶段等相适应,形成符合区域特点的创新体系发展模式。建议在编制科技规划时围绕全区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创新需求,突出围绕产业链打造创新链的战略部署,凝聚创新要素,形成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

4.2.2重视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短板”

从区域创新体系的视角看,成果转化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协同创新体系、科技服务体系等一直是宁夏创新体系建设的“短板”,影响着全区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建议在编制科技规划时要综合考虑区域创新体系的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对“短板”问题不但要在规划文本中突出体现,更要在具体的实施中给予重点关注和倾斜支持。

4.2.3体现数量和质量的双重要求

编制科技规划时在注重各类科技平台数量目标的同时也要对质量目标提出明确要求,以保证在规划实施阶段避免为完成数量目标而降低质量要求。建议在“十二五”科技规划实施后期,更加关注创新平台质量的提升,争取在进入国家层面上有新的突破;而对于自治区级的创新平台,则应本着“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适时组建。

参考文献:

[1] 张仁开, 刘效红. 基层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实践与思考[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 30(20):30-34.

[2] 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EB/OL].(2006-10-18)[2013-10-30].http:///Readnews.asp?newsid=8552.

[3] 马清贵.宁夏“十二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辅导与问答[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9.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2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4-0289-02

辽宁省是我国的重要粮仓。“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是辽宁农业发展最快、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5年。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辽宁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并不高。利用铁岭农业科研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基础良好交通便捷自然地理位置优越等方面优势,建设铁岭市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使之成为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的中心和枢纽,带动区域经济飞速发展。

1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必要性

1.1 是提高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这些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使我国粮食生产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总产量保持连年增加,多数农产品产量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国的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量所占比重约为40%,如能进一步强化科学管理,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可再提高10个百分点。

1.2 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强调农业技术成果的先进性及农业技术成果的实用性;重视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保护和保持农产品的生产能力;继承传统农业的优秀成果,同时注重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逐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1-2]。

1.3 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互相推动、共同发展关系越来越紧密,客观上要求要尽可能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仅能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还能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科学技术只有通过转化,才能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不断扩散,从而实现科技的使用价值[3]。

1.4 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与世界农业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农业生产面临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严峻挑战,农业发展政策也受到WTO框架下国际贸易规则的约束,使过去对农业的一些保护政策失去了法律依据,这些方面使今后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必须依赖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提高农业整体实力的有效措施[4]。

1.5 优势明显

铁岭资源丰富,交通便捷,自然地理位置优越。全市区域面积1.3万km2。耕地面积54.67万hm2,是辽宁粮食主产区的核心地带,适宜玉米、水稻、花生、大豆、杂粮、蔬菜等多种农作物种植,是辽宁生产水平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典型代表。在这里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具有代表性,有助于解决辽宁省农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铁岭市农业科研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基础良好,为铁岭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已经形成了铁岭农业科研中心、种子生产中心、设施农业中心、成果引进与转化及农业科技信息传递的中心,通过进一步组装集成,便可大大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广率及农业科技信息传递率。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将在辽宁农业现代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腾飞进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铁岭乃至辽宁的农业发展也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

2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规划

2.1 示范展示平台

开展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研及农技推广的团队优势,通过下派科技特派团,建立铁岭县菜牛乡玉米示范基地、开原八宝乡水稻示范基地、西丰营场乡中草药(五味子)示范基地、昌图大兴乡养牛示范基地、清河区张相镇葡萄示范基地、开原三家子草莓示范基地以及27个农业综合展示点。重点展示玉米、水稻、大豆、花生、蔬菜、草莓、中草药、畜牧等新品种,组织当地基层干部、农户到示范点参观,并通过报纸、电视台、广播、多媒体、发放农情海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扩大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影响,激发农户接受新品种、新技术的欲望,达到由点向面辐射推广的效果。鼓励科技特派团建立企业化运作的产业化示范基地,使派驻乡镇成为派出单位的研发基地、创收基地和成果展示基地,促进基地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2.2 推广培训平台

2.2.1 农业技术培训。建立科技特派培训体系,聘请粮油畜禽果蔬食用菌植保土肥水产农机林木园艺农村政策等方面专家,搭建农业专家培训平台,并依托科技特派培训基地,发挥科技特派员传、帮、带的作用,分别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利用农闲时间对农业技术人员、乡镇科技助理、农村经纪人以及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开展农民科技致富能人、农村科技示范户、农民经纪人、农民技术员、乡土科技带头人培训,提高培训人员的创业能力。此外,与铁岭电视台辽北新农村栏目合作,制作农业技术光盘,对一些农业典型事例报道,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导农民勇于探索,寻求致富门路,鼓励科技特派团员创办、领办、协办农业专业技术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构建以科技特派员为核心、农民技术员为载体,农事企业、农民为服务对象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促进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

2.2.2 成立农业专家科技服务热线。组织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成立农业专家科技服务热线,解决各种生产问题,实现农技服务“全天候”,极大地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5]。

2.3 网络信息平台

2.3.1 建立铁岭涉农信息门户网站。整合互联网相关涉农网站,将国内农业方面的网站链接到门户网站首页,构建作物品种栽培、农产品市场信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多种数据库,加快实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并在平台上为农户提供网上检索文件传输、信息资询、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最终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综合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6]。

2.3.2 建立“一村两站”工程。结合铁岭市农业科技示范乡镇,建立12个农业科技信息示范村,在每个示范村,建立“一村两站”工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站将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通过互联网使用技能的培训,使农民学会收集、分析、、传递农业科技信息[7]。同时为每个示范村建立互联网站,并统一链接到铁岭涉农信息门户网站上,将具有本村特色的农产品供求信息、技术信息、村屯的自然情况、招商引资等信息进行,让世界了解村屯,使村屯走向世界。

2.4 管理措施平台

加强组织领导,组成铁岭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科技特派行动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指导科技特派工作,解决科技特派行动的重大问题,制定科技特派行动实施方案,保证科技特派行动的顺利开展[8]。健全管理制度;领导小组要建立科技特派工作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年度工作计划,确定科技特派员(科技特派团、科技特派组)下派、奖励等重大事项。

3 参考文献

[1] 赵林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规划[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10(2):2-6.

[2] 李军,何荣明,毛祥东.当前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紧迫性、存在问题和对策的分析[J].上海农业学报,2004(4):134-138.

[3] 郭照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4] 张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

[5] 薛庆林.我国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与模式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9.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3

1科技发展规划与科技计划

1.1科技发展规划

科技发展规划是国家(或地区)为实现科技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方案体系,它围绕科技发展目标,在发展领域、发展阶段、资源配置、支持条件上进行优势集成和统筹安排,以研究科技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相互关系为基础,设计科技发展以及以科技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战略,并通过实施设计内容来推动这一战略的实现。区域科技发展规划是在国家科技发展规划指导下的区域性科技发展规划,它更注重区域的发展特点和区域的现实状况,是关于区域科技投人方向、科技资源配置、区域科技发展模式以及科技活动中相关主体行为的重要纲领性文件。

1.2科技计划

科技计划一般是政府根据国家或区域科技发展规划和战略安排、有目标、有步骤、有组织、有措施地在行政管辖范围内开展的科技活动。湖南省科技计划体系包括以下3部分:

①基础研究计划:主要结合湖南省的优势学科领域开展攻关,在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源头创新和原始性创新上取得突破性成果,抢占高技术领域制高点,包括自然科学基金计划、杰出青年基金计划、院士基金计划和应用基础研究计划。

②科技攻关计划:包括重大科技专项、地方科技攻关专项、科技攻关重点和一般项目。

③科技创新环境建设计划:包括软科学计划、国际合作交流计划、技术交易与市场计划、重点实验室计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划及其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

规划与计划必须要形成一种有机的联系。规划管理计划,规划是一段时间科技计划的基础和方向。而科技计划是规划的落实和具体执行,要服从规划、支撑规划。因此好的规划要有好的计划衔接和支撑,而好的计划应该是规划的延伸,为执行规划提供保障。

2科技规划的制定与主要内容

2.1制定

2005年开展了1}个专题的战略研究,在取得的相关成果基础上,2005年组织了由政府管理部「〕、大学、科研院所、企业和近百位专家学者组成的规划纲要起草班子,经历了前期准备、框架设计、任务凝练与政策梳理、草案形成和征求意见等五个阶段,对优先主题、重大专项、重点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建议等进行了筛选和综合,并组织专家多次赴北京等地与省外专家和科技界权威进行咨询,2006年4月以省政府文件的形式正式向全省颁布实施。

2.2主要内容

规划确定了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科技规划确定的重点领域有:现代农业、新材料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与现代服务业、生物与医药产业、现代交通运输业、能源、资源与环保产业及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8个方面。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技术基础较好,近期能够取得突破的技术群。根据《规划纲要》的重点领域,确立了s0个优先主题,部署了支撑七大科技工程的重大专项,重大科技专项是由政府主导的,用来解决国家与区域发展中遇到的关键技术性、系统性、战略性、前瞻性和共性问题的大型创新活动,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一种科技计划形态。规划确定要选择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关键技术、公益性技术、共性技术,整合科技资源,加大投人,集中突破,通过3}s年的重点支持,形成湖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标志性工程。先期在超级杂交稻技术研究与示范、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新型换流变压器及特高压直流输变电重大装备、湖沼地区血吸虫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设立重大科技专项。

3规划的执行与成效

规划的作用取决于规划的执行,规划执行又依靠科技管理部门每年的科技计划支撑。湖南省科技厅管理决策层从规划制定开始就要求严格执行规划,其管理战略是: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程序,在8大重点领域和so个优先主体内选择实施重大专项,支撑七大工程建设。以七大工程作为保障体系,确保完成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两大任务。因此,湖南省科技厅把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作为执行科技规划的主要手段,从一定程度上讲,对湖南省重大专项的研究,大致可以看出规划的实施情况。

3.120062007年度湖南省重大专项的安排

2006年共安排了8个重大专项,总经费为7400万元,年度经费3200万元,共引导承担单位投人7319s万元,投人引导比接近1:l002007年在对2006年重大专项滚动支持的基础上,又启动实施了11个重大专项,共投人科技拨款2.13亿元。其分布是:在现代农业领域安5个,在能源、资源与环保产业领域安排4个,在先进装备制造业领域安排3个,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安排2个,在生物与医药产业领域安排2个,在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领域安排2个,符合规划设计的重点领域发展要求。

3.2成效

①促进了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重大专项的重点在钢铁、有色、工程机械、汽车、电子信息、电工电器、轨道交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急需重点扶持的产业上。比如,2006年设立了2MW以上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及关键部件重大专项,通过两年多的联合攻关,该专项突破了整机系统集成技术、机组控制系统技术、大型直驱动低速永磁风力发电机制备三大技术瓶颈。2007年11月3日,2MW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下线、2MW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大型风电装备制造技术进人世界先进水平。

②促进了自主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设立重大专项的主要目标是获取自主知识产权、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以提升解决瓶颈制约的突破能力。这种目标导向强化了重大专项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必须发挥重要作用。湖南省科技厅将取得发明专利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促进了专利申报的积极性。2006年实施的重大专项共突破70项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共申请专利56项,制定技术标准7项,鉴定成果16项。比如,现代柑桔工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专项,在柑桔罐头酶法脱囊衣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相比原有的酸碱脱囊衣工艺,每吨产品减少酸碱废水排放约40t,全年可减少400万t废水的排放,相当于50万人口城市1年的居民污水排放量。

③促进了科技资源的进一步集成。重大专项按照首席专家负责制的机制运行,实现了科技计划项目由单一技术突破向集成技术创新的转变,由单一的承担单位向产学研结合的转变。如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重大专项,就集中了全省电机、电池、电控、整车等方面分别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中国南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湖南神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吉利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为承担单位,形成了一支由38人组成的跨技术领域、跨部门的创新团队,较好的实现了资源的集成。

④促进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持续高速发展。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历史最快增速,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700.6亿元,增加值840.8亿元、利税309.2亿元,出口创汇44.3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2.6%,40.7%,60.6%和57.1%;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较2001年增加了10.9%,有力地推进了湖南省新型工业化进程。

⑤引导企业成为创新的主体。目前,湖南省R&D活动人员71.46%分布在企业;R&D经费投入企业占77.45%;企业自主研发的产品占55%以上。2007年,80%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由企业主持和参与承担,82%的职务发明专利为企业创造。20062007年承担重大专项共有81家单位,企业占承担单位总数接近62%02007年全省首批27家创新型试点企业中,每个企业平均拥有研发机构4.37个,研发投入占销售收人比例平均达到8%0

⑥科技规划促进了科技进步。湖南省统计局和湖南省科技厅对湖南省2006年科技进步的统计监测显示,全省科技进步综合指数为109.1%,2006年湖南省科技进步的总体状况是:科技队伍整体质量提高、人员增加。2006年全省科技人员123.53万人,比上年增加0.9%。国有和集体企事业单位拥有高级专业人员8.04万人,比上年增加0.2%;科技经费投入增加,R&D投入小幅增加。2006年全省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为133.7亿元,比上年增加23.2%o全省投入的R&D为53.61亿元,比上年增加20.4%,R&D经费占GDP的比童为0.71%,比上年提高0.03%;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发明专利居中部第一。2006年取得成果986项,其中15项获国家奖励。专利申请量10249件,增长17%,授权量5608件,增长53.3%;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大;2006年完成高新技术产值1893.18亿元,增长24.4%,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达11.78%,拉动全省经济增1.44%;大型工业企业科技投入大幅增长。2006年全省大型工业企业投人R&D经费25.12亿元,增长29.6%;科技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2006年全省GDP为7568.89亿元,增长12.2%,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提高1.5%

4对科技规划与科技计划衔接的评价

4.1强有力的行政管理措施保证了规划得以执行

湖南省科技厅重视规划的落实和执行,特别重视重大专项的作用,从2006年开始,从总体设计、立项评审标准、监督检查、经费支持和软环境建设等方面加强管理。在专项的总体设计上,提出了“突出重点、有限目标;集中投入、稳定支持;完善机制,滚动发展”的总体思路。此外还提出了“省级重点,地方配套;地方重点,省级支持”,促进各种资源的有效集成。在资金配置上,一方面,集中省本级}o%的科技三项费,单项强度由几十万元提高到数百万上千万元,另一方面,要求承担专项的企业保证配套资金至少达到l:n.s以上;在专项管理机制上,依法采用合同管理,实行首席专家和承担单位的责任制;为了加强监督检查,制定了科技厅专项主管处室、重大项目办、重大项目领导小组的职责,实现立项、实施、监督、考核的相对分离,保证立项公平公正,预期效果显著。

4.2规划制定与实施的不足

①数据使用不充分。规划以宏观的定性阐述为主,没有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缺乏规划应有的系统性数据支撑体系,规划的文体特征不明显,看似如同工作报告。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4

这次即将制定的中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是新世纪中国第一个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以及加入WTO后的第一个科技规划,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要制定和实施的第一个规划。制定本次规划,是关系中国新世纪现代化事业的重大事件,具有鲜明的时代历史背景。

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确定了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我们坚信这一目标一定能实现。当然,任务是艰巨的。面临着人口增长、产品结构、能源供应、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对经济增长越来越强的约束,中国不可能继续走发达国家历史上曾经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为此,中国政府提出,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一切,要求中国人民在未来15—20年内,加快发展科学和技术,创造性地运用科学和技术的力量,克服各种困难和制约因素,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确保实现未来的发展目标。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自1992年中国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国家科技活动结构和方式,与计划经济时期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今天,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是如此广泛,科学技术活动不再是仅仅局限在国有的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民间的科学技术活动十分活跃,规模日益扩大,特别是许多私营、民营企业积极地开展技术创新,企业正在逐步成为R&D的主要力量,以市场为主导的科技资源配置格局正在形成。因此,新时期的中国科学技术体制,必须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十分迅猛;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国家安全的主导力量。在未来几十年里,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将有可能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以及脑与认知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数学与系统科学乃至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领域形成新的科学前沿,发生新的突破,这将引发人类社会新的变革,也将对全球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科学和技术的突破,将不断给人类发展的前景带来曙光,然而,科技发展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技术预见难度加大,对每一个国家来说,如何抓住未来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是一种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更需要紧紧抓住未来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四是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格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科学和技术R&D活动的全球化也在不断加快,科技创新资源、人才、信息等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科技发展中的竞争与合作体现在国与国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本国面对的所有科学和技术问题。任何一个国家,谋划未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都必然要考虑全球化趋势,根据本国的能力、优势和需求,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定位。加入WTO后,中国的开放速度进一步加快,正在全方位融入国际社会。中国不可能关起门来发展科学技术,需要吸收和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自己的创新和突破,从而在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同时,为人类科学和技术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上述时代背景,反映了中国制定新时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同时对规划的制定提出了时代要求和主要战略方向。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根据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先后制定和实施了7个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对中国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确定了中国今天在世界上的科技地位。今天,制定和实施新时期的科技发展长远规划,必将进一步推进中国未来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关于本次规划工作的主要思路

本次规划的时限是从2006年—2020年。制定一个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应全球化趋势,既能满足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又符合科学技术发展规律的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中国政府对制定本次科技发展规划十分重视,国务院专门成立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总理亲自挂帅,担任规划领导小组组长,陈至立国务委员担任副组长,领导规划工作。总理对制定规划工作非常重视和关心,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对规划工作的指导方针、主攻方向和目标以及规划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并针对如何制定好规划提出了重要工作原则。作为规划领导小组的副组长,陈至立国务委员主抓规划工作,先后对规划工作的方案设计、规划战略研究的部署等做了指导,对规划和战略研究的质量提出了要求。

遵照总理的指示精神和陈至立国务委员的要求,为做好本次规划,我们在具体开展规划工作中着重强调以下几方面。

第一,明确国家目标。制定和实施国家科发展规划,是政府行为,因此,制定规划必须有明确的国家目标。为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强大的科学和技术支持,为更长远的未来中国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是制定和实施本次规划的主要目标。因此,本次规划必须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主线,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从总体上解决中国科技发展的重点、布局和体制、机制问题,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体系,发挥其对科技发展的指导和规范作用。

第二,突出战略重点。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能够投入科技发展的资源必然是有限的,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领域必然是有重点选择的。因此,科技规划要充分考虑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能力,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眼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全局,牢牢抓住科技中长期发展的战略重点,紧密结合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关键问题,避免面面俱到,做到精心选择、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第三,重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有经济、社会需求拉动的作用,也有科学技术自身推动的作用。因此,对科学技术发展进行长远规划,不仅要强调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强调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而且要强调科学和技术的紧密联系,强调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互动关系,从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论角度制定科技发展规划;既要重视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结合,也要重视对科学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发展方向进行把握,以发挥科学技术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作用,从而使科学和技术发展在近、中、远期都能最大程度地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并有效增强知识和技术的战略储备和可持续创新能力。

第四,强化制度创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中国的科学技术体制必须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科技规划,应该在继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下,设计新的科技体制,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要重点处理好市场机制与国家意志的关系,发挥国家科技政策和宏观科技管理制度的引导、规划和激励作用,发挥市场经济对科技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入到科技发展之中。特别重视政策和法制环境的创造,充分运用市场竞争与合作机制提高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效益。重视加强科技产业化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

第五,体现区域特色。中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之间差异很大。规划要针对中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强调因时因地制宜,加强有区域特色的创新系的建设,使科技真正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依靠科技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第六,注重开放环境。要适应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格局,规划的制定必须具有全球意识和全球视野,要面向世界,在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中找到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位置。同时,规划制定的过程要面向国际开放。

第七,鼓励公众参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广大公众对科学技术对其日常工作、生活的影响日益关注,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各种各样、越来越多的广泛要求。促进公众理解科技与开展科技创新是科技发展的两个基本方面,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或缺。为保证本次规划真正体现中国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整个规划工作过程,将面向广大公众开放,促进公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并积极参与进来,使得规划制定成为在全社会形成共识、统一思想、集思广益的过程,成为发扬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

三、关于本次规划需要重点研究的若干战略问题

制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是确定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性工作,因此,我们把战略研究放在规划制定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制定规划的整个过程中,首先是依靠各方面的研究力量,对涉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自身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系统而深入的战略研究。编制规划将以战略研究的结果为依据。战略研究重点研究九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研究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公共健康、生态环境等的发展趋势及其对科技的影响,分析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和新的阶段性特点,客观评价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确立未来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提出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和战略目标。

第二,研究未来20年内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科学和技术的迫切需求,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机遇和趋势,筛选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需要科技支撑的战略性问题和重大瓶颈问题,提出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重点领域。

第三,研究确定影响中国科技发展全局的重大科学前沿问题和战略高技术问题,提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点方向,以及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重点学科布局方案。

第四,研究中国区域科技和经济发展的特点,提出促进地方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协调发展的区域科技发展总体战略。

第五,研究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进程,提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组织框架,理清政府、市场和科技创新主体的定位与功能,提出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研力量布局,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

第六,研究提出开发中国科学技术人力资源和提高社会公众科技素养的总体思路,提出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政策措施。

第七,研究如何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以及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的体制、机制问题。

第八,研究如何加强科技基础设施、支撑体系与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提出为全社会提供公共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总体部署。

第九,研究促进科技发展的法制和政策环境,提出立法和重大政策的建议。

通过对以上战略问题的深入究,确定2020年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科技发展战略选择,凝炼出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以及实现目标所必需的、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和条件等等。目前我们正处于战略研究工作阶段。

举办这次国际论坛,是中国政府将本次规划置于全球开放环境下的一项措施,为我们借鉴和学习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及其规划和管理经验创造机会,也为国际科技界汇聚一堂、共同交流和展望人类科技发展的未来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

参加这次论坛的有来自法国、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有关组织的知名科技战略专家,或享誉世界的知名科学家,或政府科技政要。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5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地位不断攀升。现阶段我国逐渐形成东部率先发展,中部迅速崛起,西部竞相开发的格局,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是时代所趋,对于贵州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举足轻重的黔中经济区,花溪区科技创新园区的规划布局与建设必将促进经济区资源的优化配置,掀起高新技术革命,带动经济的发展。

一、贵州大学生科技创新园区规划布局与建设的概述

(一)贵州大学生科技创新园区规划布局与建设的背景

首先,贵州省的黔中经济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其发展不仅有利于带动西南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且有助于连接东、中、西三部的协调发展,从而相互竞争、相互辅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步骤,其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其次,贵州大学城的构建,为科技创新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人才和科研基础。最后,贵州省在“一二五”规划中,立足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协调的目标,为科技创新园区的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贵州大学生科技创新园区规划布局与建设的意义

建设科技创新园区有利于工业集群式布局,依托贵州大学城的人才储备和科研力量,综合考虑资源分布、产业基础和主体功能区类型,优化工业发展布局,把科技创新园区作为工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载体,把园区经济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根据贵州省工业化战略布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高起点、高标准和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贵州省产业结构调整,完成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完美结合,促进贵州省经济的迅速发展,从而形成以贵州为中心的黔中经济区,进而带动整个西南片区的发展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

二、贵州大学生科技创新园区规划布局与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分析

(一)紧迫性

随着贵州省“十一五”规划的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贵州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基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立足科技创新园区,以第一产业为依托,第二产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经济增长点,是贵州省社会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强烈愿望。

黔中经济区不仅是西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连接东、中、西三部经济的纽带,具有极强的经济、政治战略价值。贵州省作为西部多民族聚集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民族安定和团结、国家的稳定,更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奋斗目标。

(二)必要性

1、贵州大学生科技创新园区的建设是贵州省推进“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理性发展的需要。科技创新园区是工业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产物,有利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促进产业格局转型,最终促进三大产业与城市化的完美结合。

2、贵州大学城建设纵深推进的重大举措。贵州大学城是贵州市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为科技创新园区的建立提供充足的人才和科研储备,同时科技园区的建立有利于科技研究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优化产业配置,有助于科技直接转换为生产力。从而形成以大学城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园区。

三、贵州大学生科技创新园区规划布局与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服务贵州“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紧紧围绕贵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在课题研究工作中我们要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三面旗帜,在团省委带领指导下,突击队在工作主要场所要充分展示作为当代共青团员的良好精神风貌,并结合科技创新园区规划布局与建设研究的目标,有目的、有步骤地按时保量地完成好科技创新园区规划布局与建设研究,要在突击中体现作为、彰显作用、建功立业。

(二)基本原则

1、产业研发原则。对区域内的工业、服务业、文化产业等,通过研发引导,形成若干个特色主导产业。特别是科技文化方面,将高等院校集中建设,不仅可以聚集和培养人才,而且有利于智力与资金的结合及科技与生产的结合。

2、统筹发展原则。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区域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环境保护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花溪区以湿地公园为主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三)建设目标

立足于“十二五”规划,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发展黔中经济区。具体是在花溪区建设一个高校聚集、科技产业聚集、公建配套服务、居住生活为一体的创新科技园区,并大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统筹区域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该区建设成为21世纪面向贵阳市及周边城市,集交通枢纽、休闲旅游、绿色产业、高校文化为一体,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科技园区,将其发展为西南经济乃至中国经济的重要一极,建立中国的“硅谷”。

(四)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

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形成以高校、政府、企业之间的良性合作模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我国工业现代化水平及科技创新能力,将政府支持、学校科技创新研究和工业产业化发展合理配置,立足于服务企业,服务经济发展。

(五)贵州大学生科技创新园区规划布局与建设的主要措施

1、明确建立园区的主要目标。不同的目标、园区建立的方式就不同。园区建设需要有科学的总体规划,不仅要能体现高科技园区的功能特点和内在精神,而且要立足区域经济,将经济、人文、科技、环境等因素合理配置。因此园区规划需要立足于“十二五”规划,从而将建设一个高校聚集、科技产业聚集、公建配套服务、居住生活为一体的创新科技园区为目标。

2、建立合理的空间结构。不能只是追求资金投入而忽略整体的构建的问题。必须要看到园区长期的发展,构建时应考虑到周边的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不要破坏当地的自然生态,也不要让园区内各要素因缺乏有机整合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

3、将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体系建设的重点放在整体的建设上,而不仅仅放在对个别产业的重点扶持上。将高校聚集能增强科技教育资源,如果能围绕提高各类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拓展高新技术产业价值链进行系统的政策创新,贵阳以能建设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多样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并能更充分地发挥其科技资源优势,真正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目标。

4、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健全相关政策与法规。对园区具备条件的科技企业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规范化、法制化管理。

四、贵州大学生科技创新园区规划布局与建设的保障体系

(一)强化产业政策支持。抢抓国家对西部地区实行有差别产业政策的机遇,积极争取优势项目,对我省重点优势产业给予政策支持和帮助,鼓励外资投入。明确政府职责,坚持合理性与合法性相结合,坚持政策的稳定性,保护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二)政府主导为主,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科技创新园区,市场调节为辅,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用规划引导市场主体行为。

(三)建立健全有关科技创新园区设置、管理、优惠措施的法律、法规,以作为处理各种复杂关系和各种管理工作的准绳和依据,形成一个园区相对独立的高效能管理机构,保障园区规划布局和建设的平稳进行。

贵州大学生科技创新园区的规划布局与建设,立足于十二五规划,服务于黔中经济区的发展,是贵州省乃至整个西南地区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促进经济现代化的保障和推动力量,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西部大开发这一国家战略的里程碑,有利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产业合理配置和国家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6

规划纲要从发展环境、发展远景与战略。科技战略重点,科技布局与学科发展。学部工作、队伍建设,重大改革举措,事业发展等方面,确定了中科院院今后5至15年的发展目标.明确了新时期的战略重点,提出了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与重大举措。全文共分8个部分。

发展环境。分析未来5至15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对科技的需求,分析未来5至15年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与特点,分析未来5至15年我国实施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环境。

发展远景与战略。提出了中科院未来发展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建设“三个基地”,创造“四个一流”的发展远景,提出了未来5至15年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把新时期发展战略的实施推进到以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的新阶段。

科技战略重点。提出发挥综合优势,加强系统集成,集中力量,分期分批重点支持40个重大科技创新研究。

科技布局与学科发展。提出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和重要方向,以及学科重点和领域前沿部署。

学部工作。提出中科院学部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队伍建设。提出构建人才竞争发展良好环境,发挥人才专项计划引导作用,完善现代科技创新队伍结构,完善科教紧密结合育人模式等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据介绍,未来5年,中科院将培养500名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努力造就科技与教育大师级人才,将向社会输送约6万名硕士以上科技人才,在研究所兼职的大学教授及其他高级专家达到2000人次,研修的企业科技人员1000人次,派遣1000人次以上的科技与管理人员到地方、企业及大学任职任教。

重大改革举措。提出改革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所管理、改革重大科技创新活动管理、改革资源配置,改革院地合作机制等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

事业发展。提出中科院院属机构,资源发展、对外合作。文化建设等各项事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北景知识

“三个基地”

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科研基地以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谋划科学创新,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推进技术创新,有效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创新活动,集中力量做大事、做大贡献,使中科院成为面向全国开放的、在国际科技界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研究平台。

培养造就高级科技人才基地坚持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竖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立足培养,把中科院办成科技工作者向往的科研团体、培养高级科技创新与创业人才的大学校。

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基地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与高技术产业发展不断提供知识和技术源泉。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规模产业化的机制体制,不断孕育孵化高技术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与社会创新单元携手共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

“四个一流”

一流成泉:基础研究领域做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原始性和系统性科学创新;战略高技术领域做出事关现代化全局的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领域,做出事关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创新贡献。

一流效益:科技产出得到科技界高度评价和社会公众的广泛认同,取得重大社会效益,还包括重大社会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科学人文效益和研究机构良好运行效益。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7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从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看,科学技术加快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在新能源、新材料、信息能源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将科技创新提升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努力确保研发投入的持续增长,竞相争夺科技型创新人才,气侯变化、粮食安全等全球性的重大问题正成为国际博弈的新焦点,我国自主创新面临着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从国内的形势需求看,“十二五”期间我国科技发展仍处于重要的跃升期,但与实现大国向强国转变提出的迫切需求相比,我国科技发展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关键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创新资源的配制效率还不够高,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还不够紧密。面对国外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加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走上更多的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十二五”国家科技发展的思路与目标

根据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十二五”科技发展的基本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深入实施科技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攻占科技的制高点,围绕民生经济点,突破改革制高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的驱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走中国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科技工作,让科学发展的理念在自主创新的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推动经济社会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以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的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要把推动科技进步与创新驱动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把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使自主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自主创新是面向未来,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要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着重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努力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

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管理改革,以服务国家为目标,以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全社会的科技资源高效配制和集成为重点,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在开放的环境下,加快推进自主创新。

科技工作要认真制定并组织实施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围绕国家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切实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科技支撑、星火、火炬等国家科技计划的重要作用,争夺科技发展的制高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满足改善民生的重大科技需求,提升科技创新的基础能力,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更好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推进创新型国家政策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二五”科技规划的重点任务

重点任务的选择既要体现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的衔接,又要突出“十二五”期间战略性的需求,国家考虑从以下八个方面强化任务的部署:

一是加快组织实施科技的重大专项。科技重大专项是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部署的重大战略的跨越目的,“十二五”期间要加强整体推进,强化相互支撑,促进协同发展。按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先进制造四个板块系统部署,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统筹协调与系统集成,进一步完成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举国体制,建立符合国情的组织管理模式和监督机制。

二是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的新型产业。战略性新型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选择节能环保、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生物种业、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产业,加快形成一批重大产品、技术系统产业体系。

三是前瞻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研究。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是提升我国原始创新能力和科技长远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源泉,“十二五”期间,要优化和完善基础研究的布局,促进基础学科协调均衡发展,重点实施蛋白质、量子调控、纳米、干细胞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重大科学计划,加强对前沿技术研究,在蛋白质组学技术,纳米技术,全光通讯网等战略方向,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加强构建一批国家重大创新激励和创新服务平台,在重点学科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高技术领域,新建一批国家大科学工程和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是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运用高新技术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十二五”期间,要加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全面推进节能减排科技行动,加快发展研发设计与服务、现代物流、创意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深化国家高新区的发展,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

五是大力提升科技改善民生的能力。科技汇集民生改善是科技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实施粮食丰产工程,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保护治理,环境污染源控制,制定应对气侯变化科技行动规划,提高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的自觉性。

六是加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规模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是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根本保障,“十二五”期间,要组织开展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为杰出科学家建立科学家工作室,加大对优秀创新团队的稳定支持,加强面向生产一线的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技能人才的培养,依托科技重大专项、重大工程项目组织实施,大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型的领军人才和创新企业、创业科技人才队伍。高度重视管理人才以及创业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计划及管理不断调整和完善,基本适应了各个阶段科技发展的要求,反映了不同时期发展和改革的重点,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自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确定,要求进一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依法行政,对国家科技计划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还存在着重复分散、效率不高等一些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对科技计划管理进行进一步的改革,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落实《纲要》精神,以促进自主创新为核心,以发挥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宗旨,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为重要目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强化制度建设,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发展要求的“权责明确、定位清晰、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公正、公开、规范和高效。

二、基本原则

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要围绕促进自主创新的主题,既要充分吸收和继承现有计划管理中好的经验和做法,更要与时俱进,坚定改革,大胆创新;既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解决当前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的突出问题,求真务实,提出切实有效的改革新思路、新举措,力争取得突破,又要加强总体设计,综合集成配套改革措施,积极有序推进。重点要突出以下几项原则:

1、体现国家目标。围绕党的*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以《纲要》为指导,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提出的重大需求,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问题、提升产业竞争力、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等为重点,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2、促进自主创新。把促进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遵循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律,实行分类管理,建立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模式。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类科技计划要鼓励自由探索,突出原始创新,提高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应用开发及产业化类科技计划要面向市场,突出集成创新,以企业为实施主体,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需求问题,提高科技的支撑能力。

3、加强统筹协调。围绕国家整体的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统筹考虑政府和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统筹科技发展与改革,统筹项目、人才和基地建设,统筹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和产业化安排,统筹集成各方面的科技资源,充分利用国外的科技资源,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学利用。

4、明确权责划分。国家科技计划管理要进一步明确计划、项目决策、管理、实施、咨询、服务等各类主体的权利与责任,强化责任制,加强监督,逐步建立咨询、决策、实施、监督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

5、完善管理制度。围绕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管理新机制,制定明确的管理流程和办法,规范科技计划管理运行的秩序,强化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推进依法行政和计划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保证科技计划管理的公正和公开。

6、提高管理效率。国家科技计划管理要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费使用效益为目标,进一步简化程序,建立科学的评估监督机制和绩效考评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成果共享机制,保证国家科技计划各项目标的实现。

三、改革措施

为切实保证“*”国家科技计划的有效实施,计划管理改革要结合实际,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并采取以下具体措施:

(一)构建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

1.发挥国家科技计划对创新活动的导向作用。科技计划是政府组织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形式,主要包括国家科技计划、部门(行业)科技计划和地方科技计划等。作为科技计划的主体,国家科技计划要围绕促进自主创新,落实《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对现有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进行必要的改革和调整后,“*”国家科技计划体系主要由基本计划和重大专项构成:基本计划是国家财政稳定持续支持科技创新活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基础研究计划、科技攻关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等;重大专项是体现国家战略目标,由政府支持并组织实施的重大战略产品开发、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或重大工程建设,通过重大专项的实施,在若干重点领域集中突破,实现科技创新的局部跨越式发展。

2.明确国家科技计划的定位。围绕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各国家科技计划要进一步明确定位和支持重点。基础研究计划要突出原始创新,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计划构成,主要定位分别为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和国家目标导向的战略性基础研究;科技攻关计划要加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支撑作用,加强集成创新,突出公益技术研究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计划)以发展高技术、实现产业化为目标,进一步强调自主创新,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和前沿性,重点加强前沿技术研究开发;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要突出资源共享,以研究实验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和科技文献等建设为主要内容,为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供支撑;政策引导类计划要有明确的政策导向和措施,重点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高技术产业化、面向农业、农村的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国际科技合作等的引导和支持。重大专项按照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明确实施的目标,根据需要和条件,成熟一个,实施一个。

3.把加强自主创新作为优化国家科技计划经费配置的战略重点。根据公共财政要求和创新活动的特点,调整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的配置和结构,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国家财政科技投入重点加大对基础研究、公益研究、高技术研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发的稳定支持,加大对科研基地、条件平台和科技队伍建设的支持。国家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保障重大专项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政府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引导企业成为科技投入的主体,鼓励金融机构和社会其他力量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形成全社会投入自主创新的良好局面。

4.加强科技计划的协调衔接。围绕国家的整体创新目标,加强国家科技计划之间、国家科技计划与部门、地方科技计划之间的协调衔接和集成,整合科技资源。建立制度性的沟通协调机制,适时就国家、部门和地方的各类科技计划当年进展及下一年度安排等情况进行沟通协调,形成科技计划的年度报告制度,以加强集成,避免重复交叉。

(二)进一步推进部门(行业)和地方的自主创新工作

5.发挥部门(行业)在促进自主创新中的作用。国家科技计划目标的确立及重大项目的确定,要充分听取部门(行业)的意见。把征集部门(行业)等科技需求和重大项目建议,作为科技计划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措施。有效集成部门(行业)的资源,加大对行业共性技术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部门(行业)在攻关计划项目和*计划重大项目中的组织实施作用。加强部门(行业)的监督作用,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的有效实施。在有关国家科技计划中设立行业引导项目,由部门(行业)负责管理和实施,重点支持行业科技发展中的前瞻性和创新性的技术储备、应急反应和基础性工作等,提高行业科技发展的持续创新能力。

6.提高地方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地方科技工作的指导,强化地方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责,充分发挥其在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中的统筹协调作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组织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共建实验研究基地,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大对区域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统筹区域科技协调发展,在有关国家科技计划中设立区域引导项目,主要由地方负责管理和实施,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有效集成中央和地方的科技资源,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支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对县(市)科技信息平台等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强县(市)科技服务和支撑能力。

(三)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7.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建立与企业的信息沟通机制,充分听取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反映国家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应用及产业化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立项要充分听取企业的意见,项目的评审要更多地吸纳企业同行专家参与。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支持,鼓励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对于重大专项和基本计划中有产业化前景的重大项目,优先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集团、企业联盟牵头承担,或由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承担,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合的项目实施新机制。

8.支持大型骨干企业的技术创新基地建设。加大对大型骨干企业技术创新基地建设的支持,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独立或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建立国家工程中心、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等,建设一批企业的研发中心,打造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平台。加大现有研究开发基地与企业的结合,建立面向企业开放和共享的有效机制,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9.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平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整合科技资源,进行技术合作开发,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国家政策引导类计划要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支持力度。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孵化器等中介机构的建设,建设一批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服务平台,形成有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和创新的新机制和环境。

(四)促进科技自身的持续创新能力建设

10.加强对项目、人才、基地的统筹安排。国家科技计划从以支持项目为主,逐步转向统筹安排项目、人才、基地,实现从技术突破的单一目标向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高的综合目标转变,把人才培养和基地建设作为项目论证和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强发展与改革的结合,优先支持改革取得实质成效的科研院所和企业,以及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国家科研基地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任务。加强项目实施与能力建设的有机衔接,通过国家科技计划的实施,造就一支创新队伍,建设一批创新基地,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11.加大对创新人才的支持力度。在有关国家科技计划中设立人才专项资金,支持青年创新人才、跨学科复合型人才、优秀创新团队以及“小人物、小团队”的成长。鼓励科学家的自由探索,高度关注具有创新性的“非共识项目”并加大支持力度。提高科技计划项目的人员费用支出比例,鼓励科技人才的流动与交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鼓励和支持青年人才、海外留学人才等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12.加强和统筹创新基地的建设。制定国家创新基地的发展规划,加大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基地建设的统筹和支持力度,合理布局创新基地建设。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把创新基地建设作为重要内容予以支持。改革国家创新基地的管理运行模式,对创新基地实行分类支持和管理,对基础研究类和社会公益类基地实行稳定支持与动态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对工程化、产业化性质的基地,实行政府引导、多渠道投入和共建的方式;成果推广示范基地及其他综合性基地通过竞争择优、后补助或项目倾斜等多种方式支持。鼓励共建创新基地或联盟,制定公共科技资源的开放与共享标准与规范,促进资源共享。

(五)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13.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开展重点领域知识产权态势分析,建立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专利查新制度,并把它作为立项的重要依据。突出自主创新,把创造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作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实施的重要目标。加强国家科技计划形成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科技计划项目经费可用于支持重大成果国内外发明专利的申请和保护。

14.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鉴定与管理机制。改革科技成果鉴定方式方法,建立科学的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发挥成果鉴定与管理对自主创新的积极导向作用。完善科技成果的评价评估制度,进一步发挥社会中介机构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国家层面不再组织成果鉴定,对技术水平的评价不作为项目验收的内容。制定和完善国家科技计划成果共享机制和办法,建立国家科技计划成果数据库,完善国家科技计划重大创新成果的报告、登记和信息制度,促进科技成果的技术转移、转化和共享。

(六)积极推行有利于创新的科技计划管理新机制

15.加强技术预测工作。建立面向社会和产业需求的技术预测制度。把技术预测作为科技计划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建立健全技术预测机构和队伍,完善技术预测方法,建设国家技术预测平台,提高技术预测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为国家科技创新政策、发展战略、发展规划、计划的制定和调整、优先发展领域的选择以及研发资金投向和重点等提供决策支撑。

16.建立和完善独立的评估制度。在国家科技计划及项目管理中引入第三方独立评估的制度。加强科技计划评估专家队伍和独立评估机构的建设和管理,规范评估程序,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促进自主创新、适应不同科技计划和管理工作特点的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科研机构、科技人员和基地等的评估工作,为计划项目调整和科技工作的绩效考评提供科学依据。

17.发挥中介服务机构在计划项目管理中的作用。制定分类管理办法,规范中介机构的服务,提高其服务质量。进一步明确职责,充分发挥中介服务机构在计划项目管理中的作用,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参与计划项目评审、评估、监督、成果评价与推广等管理工作。

18.建立信用管理制度。加快制定科技计划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信用管理数据库。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机构、主要承担单位和责任人,以及咨询、评审专家等进行信用记录和信用评价,并将其信用状况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

19.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加快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网上科技计划管理“一站式”服务平台,逐步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的网上运作和管理。建立重大项目储备数据库、科技计划项目信息数据库等,加强综合信息管理,避免交叉重复,提高科技计划决策与管理的科学性。

(七)进一步提高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公开性

20.完善专家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机制。建立统一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咨询、评审和验收专家库。参与项目评审、验收等同行专家,要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扩大专家遴选的范围。充分发挥专家在战略、技术、经济、经费预算等方面的咨询作用,规范专家参与计划项目管理、咨询、监督的方式和程序,建立回避等制度,完善专家参与管理的机制。

21.改革完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评审机制。规范项目的申报评审程序,严格项目的申报评审要求,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原则上实行网上申报管理。建立立项决策和评审咨询相互分离的机制,根据计划项目的不同特点,逐步实行网上评审等制度。加大竞争性项目的招投标力度,实现决策的公开、公平与公正。根据科技创新的自身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急迫需求,建立项目立项的快速反应机制。

22.提高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透明度。在严格遵守国家保密规定的前提下,按照政务公开的范围和程序,凡不涉及保密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实施和评价等信息,都要通过电子政务网络系统等及时向社会公开,积极推行项目公告公示制度,提高科技计划管理的透明度。

(八)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经费的管理与监督

23.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经费管理办法。按照国家公共财政改革要求,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经费预(决)算制度,建立科技经费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科学统一的科技计划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规范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经费的支出科目、报表体系和使用范围。加强对项目配套资金的监管,保障科技经费的及时拨付和合理使用,提高科技计划经费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4.建立制度化的经费使用监督机制。加强国家科技资产的管理,加强对科技经费使用的监督,逐步形成财政审计部门的专业监督、科技计划主管部门委托的第三方监督和项目组织部门及承担单位的日常监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科技计划经费的绩效考评,逐步形成制度化,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我国迅速发展,联盟在范围、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初步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2007年国家有关部委强力推进联盟构建以来,联盟发展逐步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近年来,沈阳市将建设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形式,大胆探索,积极推进,截至2014年末共组建16个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联合攻关、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资源共享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有效整合了技术创新资源,促进了优势产业的发展,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沈阳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看,联盟尚处在发展初期和探索阶段,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作用尚不明显,相关部门对联盟的指导和支持力度有限。为进一步促进沈阳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健康有序发展,我们对市级联盟现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研,并结合沈阳科技经济发展实际,提出一系列促进联盟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一、顶层设计

(一)确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联盟的构建不仅涉及产、学、研三方,而且由于各方的隶属关系不同往往分属多个政府部门,因而推进联盟发展的首要任务就是确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建由相关技术领域院士及专家牵头,政府职能部门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共同参与的政府层面的专家委员会,整体协调各相关部门的管理职能,对联盟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宏观管理。其主要任务是制定沈阳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长期发展规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度计划指南、认定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

(二)确定年度重点培育联盟

一是从各级科技计划重点支持的项目中,筛选产学研结合基础较好的重大项目作为年度重点培育联盟,促进项目参与单位加强创新合作的组织化、持续化,支持合作各方在共同执行计划项目的基础上,促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形成。

二是依据产业技术创新需求,积极引导和促进具有一定行业地位的企业(或转制院所)牵头,联合相关企业、大学、研发机构,以共同的技术创新需求为基础,通过契约形式建立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利益机制,构建专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三是结合沈阳市产业集群发展需求,在已形成的产业集群中,以产业集群发展的共同需求为基点,加强与高校和科院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完善产业链,形成特色鲜明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三)制定并出台《沈阳市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认定和管理办法》

目前沈阳市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认定依据是主要是《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国科发政〔2008〕770号)(简称《指导意见》)和《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国科发政〔2009〕648号)。前者是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后者就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市级联盟毕竟不同于部级联盟,鉴于目前沈阳市市级联盟快速发展的势头,为进一步规范联盟的认定条件并加强对联盟的管理,急需制定适应沈阳市联盟发展实际的具体规定,因而建议制定并出台《沈阳市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认定和管理办法》,明确具有沈阳特色的联盟认定条件,同时加强对联盟的动态管理。

二、专项支撑

(一)联盟的新要求

科技计划是政府资源在技术创新配置的主要方式,根据2013年和2014年沈阳市科学技术计划指南,市级科技项目计划均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科技攻关计划和科技创新条件与环境建设计划两大主体计划组成。总体来说,现有沈阳市科技计划是围绕技术创新的领域和技术创新的环节进行配置的,联盟的出现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创新路径,强调围绕产业发展目标,通过构建完善产业技术创新链,推进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促进产业发展。联盟这一产学研结合新模式的出现,对现行科技计划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探索设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项

近年来,沈阳市充分发挥科技计划、科技资金的引导、示范作用,集成各类科技资源,为产学研合作提供资金支持。市级科技计划申报指南明确规定,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或形成利益共同体。但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这些规定虽然全面但过于笼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科技计划支持联盟培育和发展的力度和效果。在总的科技计划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探索设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项,专项支持的对象仅限于市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盟专项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专项,它可以看作是一个缩微版的市级科技计划,市级联盟根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度计划指南并结合自身发展需要申报联盟专项。联盟专项支持的方向可以根据不同联盟的不同需求、联盟发展的不同阶段来具体安排。联盟专项涵盖科技计划的所有专项,包括工业、农业、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工程中心及孵化器)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应用基础研究、软科学研究、科学普及、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等科技专项。具体支持项目涉及某个专项,即参照这个专项申报及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的使用可以探索有偿与无偿相结合、前支持与后补助相结合等方式。支持周期可以根据需要联盟发展需要设定,不必拘泥于以往1~3年的支持周期。联盟专项的资金总额度设定可参考上年度分散在各个专项中支持联盟各个项目的总额,划定一个浮动的范围,每年根据联盟的发展视具体情况而确定每年度的专项支持总额。

三、科学管理

(一)加强政策引导

针对沈阳市大多数市级联盟组建时间较短且处于起步期的实际情况,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技术创新工程总体实施方案》、《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构建与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等国家相关政策规章,促进市级联盟制度化、规范化发展。

(二)加强评估引导

完善市级联盟发展动态监测机制,联盟认定实行动态管理,废除终身制。探索开展联盟专项经费使用绩效评估管理办法,每年度开展一次联盟专项经费使用情况调查并定期汇总使用效果,为下一年度联盟专项年度计划指南的制定和提供依据。

(三)明确联盟的主体地位

联盟理事长单位(盟主单位)应承担起更多的管理和组织协调责任,主要包括确定研究内容和方向、考核指标、选择实施单位、监督检查与验收、责任追究等主要方面。

(四)促进联盟间形成自律组织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10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科技;经济;政治;文化

中图分类号:

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3002002

学术界关于中国共产党科技思想的研究大多集中于论述其科技的社会功能思想,而科技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中,既有科技对社会的作用,也包括社会对科技的反作用。分析其关于社会影响科技的内容,是其科技思想的应有之义。

1 经济对科技的影响

1.1 优越的经济条件是科技进步的基础

科技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大量的投入,尤其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现代科技,对设备、资金等人力物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志曾明确提出:科技要发展,“前提条件是要把经济搞上去”。科技投入与经济总量密切相关,经济总量的大小决定了科技投入,特别是科技经费投入的总量。经济增长越快,经济总量越大,则科技投入也应越高,从而促进科技进步。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有更多的经费用于发展科技。相反,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出现经济倒退,则有限的资源将主要用于保证人民生活和维持现有水平的生产,用于科技进步方面的投入会大幅度减少,从而造成科技进步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后退。

1.2 经济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

科技活动的目标之一就是充分满足经济的需要,这一需求对于科技发展的推动远远超过一般性的研究机构。改革开发的新时期,经济需求引导和制约着科技的发展方向,成为人们从事科技活动的强大动力。1988年,同志提出:“经济、社会的需求是科技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只有同经济密切结合,科技的价值和作用才能充分显现出来。也只有在密切结合中,科技自身才能迅速发展。”1999年,在全国技术创新大会指出:“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由社会生产所决定的”,“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只有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具有强调的生命力。”我国发展的现状将“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舞台。”

2 政治对科技的影响

2.1 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规划是科技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活动逐渐朝着社会化、综合化、整体化方向发展,制定和实施科技规划,成为国家管理科技的重要方式。新中国成立初期制订的《1956-1967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对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尽快建立起自己的科技体系并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的成功,为随后中国发展‘大科学’和完善‘规划科学’思想提供了经验。”此后中国的科技发展主要在国家科学计划的指令或指导下进行。以政府为主导制定的科技发展规划有:《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简称“十年规划”)、《1978-1985年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简称“八年规划”)、《1986-2000年全国科技发展长远规划》(简称“十五年规划”)、《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国家科技学技术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国家科技发展“九五”计划和到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科技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2006年,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对以发展规划推动科技事业进步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总结,他说:“根据国家一定发展阶段的要求制定科技规划,是指导科技工作、促进科技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

2.2 良好的法制环境是科技繁荣的保证

科技是一项社会事业,其发展与社会环境息息相关,良好的法制环境是科技进步的可靠保证,科技各项事业的发展,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予以规范和引导。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法律法规逐步成为促进科技进步的基本手段,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大力发展科技,加速全社会的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这就需要大力加强科技法制建设,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随着依法治国意识的强化,法制工作已经成为中国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助推器。199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是一部科技界具有基本法性质的法律,确定了中国科技立法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构筑了中国科技法律制度体系的框架,是中国科技立法走向体系化的重要标志。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我们必须把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符合市场经济运行、符合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的政策措施,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体现国家意志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法律规范,同时建立有效的执法机制,为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日趋优化的法律环境。

3 文化对科技的影响

3.1 教育输送科技人才

教育是人才资源建设的基础,科技发展过程中所需的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人才,都可以通过教育的大力发展来有效满足。1977年,邓小平同志出任国家副总理,分管文教工作,立刻主持恢复高考。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国科学研究的希望,在于它的队伍有来源。科研是要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强调:“科技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1992年,同志指出:科技进步从根本上取决于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为此,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随后,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同志在会上对战略作了全面的部署,他说:“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把“科教兴国”确定为跨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2003年,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提出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加快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育输送科技人才的稳定机制。

3.2 创新文化推动科技进步

一个国家的文化与科技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创新文化推动科技进步,孕育创新事业;科技发展、创新事业又反过来激励着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有关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氛围,它包括人们在创新过程中所形成的实现观念、价值体系和心理意识,主导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创新文化包含了追求卓越、鼓励竞争、敢于冒险,宽容失败等精神内涵,已经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保证,“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全社会创新精神,是科技进步和创新最深厚、最持久的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发展科技的过程中,将培育创新文化看作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环节。2004年,同志提出:“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文化建设,形成能够极大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要在全社会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充分营造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创新、支持科技人员实现创新的社会氛围。”2006年,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发展创新文化,培育创新意识,营造创新环境,提倡百家争鸣。倡导追求真理、宽容失败的科学精神,摒弃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不良风气。”2008年,同志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为科技创新提高良好的文化氛围,必须“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诚信合作、宽容失败的精神,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105.

[2].论科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59.

[3]董光璧.二十世纪中国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8.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199.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11

一、高水平策划联盟规划,制定年度发展计划

一是找准联盟产业定位。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是产业联盟一项基础性工作,是联盟健康发展的保障,找准联盟产业规划定位是规划编制的首要任务。联盟按照要求坚持高起点定位,立足当前扎实的产业基础,结合产业发展潜力、未来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方向,依托骨干企业和技术支撑单位,努力发展差异化、特色化产业,搞好产业战略定位和目标。二是加快编制进度。由联盟理事长单位和技术支撑单位牵头,组织联盟内企业、技术支撑单位,聘请国内最专业的咨询机构或顶尖高校,加快产业发展规划编制进度,力争年底前完成产业技术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编制。三是制定年度发展计划。各联盟结合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各方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制定了各自的年度发展计划,明确目标、重点任务、责任单位和时间节点,确保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四是策划实施重点项目。围绕产业基础、产业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各联盟加强项目研究论证,以实施市创新发展重点项目计划为抓手,围绕共性技术研发、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联盟标准制定四个方面,积极组织策划实施重点项目,发挥联盟协同创新的载体作用,使联盟真正承担起协同创新的组织者和推动者的作用。

二、加强联盟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创新是联盟发展的战略支撑。利用技术支撑单位和技术合作单位研发优势,依托理事长单位和相关企业聚集产业创新链科技资源,各联盟强化协同创新能力建设,利用淄博市与联盟产业相关的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开放性科研开发平台和产业研究院、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科技服务平台,组织联盟内企业协同创新,为实现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和产业共性技术,转化一批新技术、新工艺等科技成果,吸引培养一批顶尖科研人才和团队的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二是加强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不仅是企业技术方向和路线的选择,更涉及到企业组织、文化、资源配置的全方位、深层次革命。在联盟制定年度活动计划时,鼓励联盟积极开拓思路,培养互联网思维,以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为目的,设计开展了一系列商业活动和技术交流活动,在积极探索符合联盟发展实际的商业交流形式,改造提升传统营销模式方面迈出新的步伐。三是加强工业设计创新。工业设计是装备制造业改造提升的必由之路,是转型升级的助推器。鼓励联盟内企业充分利用好山东工业设计研究院和齐鲁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园平台作用,重点支持以联盟为单位组织联合建立工业设计中心,联合制定联盟标准,注重与国际国内一流工业设计人才和团队合作,加快提升工业设计水平,抢占价值链高端,努力形成产业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篇12

在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随后,《规划纲要》及配套政策出台,进一步完善创新环境,这是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的重要战略部署。

2006年是落实《规划纲要》的开启之年。为保证“十一五”科技工作在新框架下运行,科技部编制“十一五”科技规划,把《规划纲要》任务变成五年规划。

重大战术布局的标志性工程是出台《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国科技工作的发展思路、目标,在科技计划、管理机制、创新环境等方面做了一系列新布局。

根据《规划纲要》的要求,国家科技计划体系调整为基本计划和重大专项两大部分。在基本计划中,除原有的863计划、973计划外,设立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加大对能源、环境、人口健康等技术瓶颈的攻关力度;设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专项计划并与科技基本计划并列,明确了“十一五”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和科技资源共享的方向和重点。

重大专项是《规划纲要》的重中之重。目前,重大专项的方案编制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各专项领导小组已建立了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机制,对专项实施工作做出全面部署,实施方案编制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为落实《规划纲要》的60条配套政策,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近100个实施细则,大部分已起草完成,正在陆续中。各地区、各部门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抓紧部署本地区、本部门的科技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改善和提供各种保障条件。

为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去年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实施了企业创新引导工程,成立“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共同推进产学研结合,营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在体制改革方面,科技部积极推进职能转变和管理创新。加强宏观体制管理改革,调整内部管理机构,把具体的管理事务下放到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制定规划政策、优化环境、加强监管,提供服务这些方面。此外,科技项目管理从评审、立项到成果验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计划管理统一信息平台,建立公开、公平和公正的计划管理和监督制约机制,改革和完善科技奖励评价制度。

科技改革与发展工作的战略和战术部署已完毕,各种保障条件已相继到位。2007年将向自主创新发起全面总攻,“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三个重点,实现三个突破,取得六个方面重要进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科技创新放在了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把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和政策环境,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作为今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