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合集12篇

时间:2023-06-29 09:32:50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篇1

独立思考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表明个体能面对不同的情景,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方法和技巧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要培养这种能力,首先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活动过程中去,并尽可能提高其参与度;其次是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思维的方法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最后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水平决定了其独立思考的程度具有相对性。一般地,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能力不断提高,其思考问题的独立性也就不断增强。也就是说,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必须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逐步培养、构建并发展起来。

独立思考并不排斥同学之间的合作互助,但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对于一个具体的问题,倘若没有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就急于与人合作和会话,必定会影响思维的主动性,从而影响思维能力的提高。可以这么说:没有独立思考,也就没有合作学习的本质内容,合作讨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而合作也就只能流于形式。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教学途径

1.分类指导,提出独立思考的要求;教育学生,强化独立思考的意识。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以及统计、分析和判断,我们发现,独立思考与学习效果具有正相关关系。一般地,越是优秀的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就越好,而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又转化为一种能力,从而为独立思考活动提供支撑和保证。为了形成这种良性循环,教学中对各类学生只有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引导学生,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创设情境,教会学生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不是异想天开地胡思乱想,必须遵正确的规律与方法。科学的思维方法,不是游离于获得和运用知识这个过程之外,而是贯穿、渗透在这个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只告诉学生结论,而要让学生了解得出结论的过程和方法,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及相互联系。通过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学会正确地思考,逐步构建起思想方法的体系,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思考做准备。以“复数有关概念”的教学过程为例,随着学生在课上的讨论不断深入,师生共同构建起复数概念的知识结构,并在此解决的过程中提炼出一些思想方法。

3.留有余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推迟判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讲解不宜过细,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否则,看似讲透,实则难以内化为学生的观点,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无法形成,因此,教学过程中,对于最基本、最主干的东西要讲清,以利于知识迁移;而对于一些扩展性问题、简单的推导和论证、前后知识对比及区别和联系,对知识和方法的归纳、总结等,可以给学生留出余地,激发学生自己去钻研思考。

4.提倡开放式教学,提高独立思考的品位。

要学生独立思考,教学方式首先要提倡开放式,决不能“一言堂”,否则这种独立性很快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其次,努力培养学生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因为能够独立地提出问题,不经过独立思考是做不到的;而问题提得好,又恰恰表明了思考的深度。

三、确立思考对象,提高独立思考的有效性

1.对知识形成的背景、过程及作用作思考。

以“函数周期性”的教学为例,我们列出了以下背景材料供学生思考:什么叫周而复始?地球自转的周期是多少?地球公转的周期是多少?物理中是怎样定义周期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回顾正弦函数图像的作法(单位圆等分后移动描点法),并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思考图像出现不断反复的物理意义及数学表示,逐步抽象出函数周期性的定义。

2.对解题的策略作思考,对解题后的回顾作思考。

根据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我们常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1)本题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差异?(2)你知道什么与本题有关的问题吗?如何想出一个更特殊的问题?一个更一般的问题?一个类似的问题?(3)能否找到一个解决计划并实施这一计划?在教学中,我们用这些问题向学生发问,诱发学生独立思考,因而不少学生也逐步学会了如何寻求解题策略的方法。

通过解题回顾,可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使思维不断走向深入,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如解题完毕后向学生发问:(1)能检验你的结果吗?能说出你解题过程中走过的弯路吗?(2)能否用其他方法得出结果?(3)能否用这一结果或方法迁移到别的问题上去?(4)能否把结果或方法加以推广?学生一旦养成这种自问自答的习惯,对独立思考能力形成的促进作用无疑是很大的。

3.对学习中的错误作思考。

对错误的解法作思考,不仅是为了找到改正的依据,而且有着更深层的作用:其一,它是正确思路得以产生的“母机”,错误根源的暴露往往伴随着正确认识的产生,导致正确思路的出现;其二,对各种可能思路的研究充分暴露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思考,可使解题方法不断优化,在培养发散思维的同时,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其三,在纠错的过程中,学生必须竭尽全力,寻找漏洞,构造反例,调整策略,即学生必须经历复杂的心理变化,才能达到纠错的目的,因而其过程本身是独立性很强的思考活动。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篇2

提出问题是探索真理的开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题。问题提出后,要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讨论,解答疑难。如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有学生问:“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边,为什么长方体的棱不是4×6=24(条)呢?”为了把学生引向正确的答案,我让他们思考用根火柴棒摆正三角形的问题:摆两个正三角形至少要几根火柴棒?摆3个正三角形至少要用几根火柴棒?摆6个正三角形至少要用几根?为什么不用3×6=18(根)呢?这时,教师运用电脑图像把摆火柴棒过程演示一遍,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类比不难自行回答前面的问题。

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问题。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肯定的需求。适当地称赞、表扬,能激励其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工作、学习之中,从而提高学习、工作的效益。因此,每当学生提出问题,无论价值大小,我总是“小题大作”,多加赞扬、鼓励,从而调动他们对创造性的兴趣。质疑――解疑――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理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往往是一个数学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教旧问题,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相互作用,一个学生的创造思维成果往往能激励其他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因此,课堂提问的思路要宽,提出的、提出的问题最好有多种解答,有想象的余地。问题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要鼓励学生互相讨论,把自己的多种想法讲出来,如()×()=18。教学“表内乘法”时,这样的口算题比3×6=?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对于有些问题,应该让学生尽可能提出各种新的前所未有的解答。这比传统教育常用的“判定性问题”(要求学生判断是非)、“叙述性的问题”(要求学生凭记忆给出叙述性答案)和“说理性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逻辑推理),更有利于培养创造思维。

二、排除思维定势,培养发散的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中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突破思维定势的局限,重新组成已有知识经验,找出许多新的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它表现出流畅、变通、独特三大特征。

1.创设问题情境,发展思维的流畅性

心理学指出:“教学中如果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兴趣,并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关键、及时、有序地提出有思考性的问题,创设情境,并提供给学生求异思维材料,以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在教学中经常进行这种发散性训练,学生的思维才会活跃,思路才会开阔,既发展了学生的智力,也提高了思维的流畅性。

2.注意多向求解,发展思维的变通性

思维的变通性,是指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以及较多的渠道和较大的范围去灵活地考虑问题,变单项思维为多项思维,它可以反映出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的广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一题多解来培养和提高思维的变通性。这样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了更高的境界,提高了能力,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培养了思维的变通性。

3.克服定势干扰,发展思维独创性

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表现在他们不拘限于教师教过的解题方法,而是追求方法新颖奇特,能从新的角度去解决新问题。小学生在学数学时,往往会产生思维定势,今天学习加法应用题,他们认为所有应用题都用加法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克服这种干扰,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充分表现他们的“发明”“创造”。实践证明,优化学生的解题思路,对于提高其思维独创性有很大的帮助。

三、引导类比和联想,鼓励直觉思维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篇3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增强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在基本活动经验中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具备知识技能、掌握思想方法、积累有关经验,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

新课改提出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科学探究在学生接受新知识时,应培养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自动地获取新知识,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合理度、阶梯度以及新旧知识的关联度,使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上具备“跳一跳,摘桃子”的特点。比如在学习小学六年级数学《比和比例》这一节的时候,我在讲授了比的基本知识后,进一步让学生做化简比例的习题方法。在做习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先给出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1:2=2:4,让学生们自己通过掌握的知识来探究这个简单的式子里面都是包含哪些知识点?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导同学们自己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得出更多的结论。

二、创设情境,营造学生思考氛围

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思考氛围。比如在学习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教师一上来就让学生去测量,然后用周长去除以直径。学生没有“从头思考”,肯定存在为什么要用周长去除以直径的疑问。我在上课伊始,先带领同学们做了一个手工,将一个圆从圆心引出半径到圆上平均分开,做成七彩拼盘的形式,然后沿着对半折剪开,再顺着半径剪开。这样做出一个锯齿状的彩条。学生们兴致高涨,积极认真的做起了手工。我继续引导学生:“大家把这两个彩条再拼接一次,看看像什么呀?”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实践,得出拼接后的彩条像是一个长方形。这时候,我让学生思考:圆的周长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圆的周长和长方形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实践与自我思考,会想到与直径或半径有关,通过长方形周长推论出圆的周长公式。有的学生更进一步的思考:他们实际测量了长方形的周长和圆的周长,提出:“为什么我测了以后不是3倍多,为什么数学家就能得到这么准确的值。”

三、知识融于生活,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教师要不断的教学过程中完善和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根据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现实生活中,以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为背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讲解小学三年级的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习题时,我先给同学们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星期天咱们学校组织老师们去学习,我们学校有男老师25人,女老师是男老师的2倍。大家帮我算一下,咱们学校有几个女老师啊?”同学们听到是比较熟悉的身边事情,融入到生活中的知识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立刻情绪高涨的算出了结果。这时候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再是单纯的为解决问题而进行计算了,更有一种感受数学兴趣的情感在里面。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考能力。

四、创新思考方法,拓展数学思维

传统的数学教学一直停留在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模式上,过于强调对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的灌输与记忆上,而忽视了对这些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和应用过程的揭示与探究。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善于将课题转化为学生认知中的矛盾、内在的需要,还要不断设疑、激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如在学习列方程这一节的时候,有一道题是小明今年比去年长高了8cm,小明现在152cm,去年多高?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第一次接触方程,不知道如何下手。我先让学生们列出普通的算式152-8=144cm。大家对这个式子一目了然,接着我让学生们写成144+8=152cm的形式,启发学生们现在题目让求的是144cm对吗?这是去年的身高。在这道题目中,我们把未知的数字看成x,那么就成了x+8=152cm。通过列式子得出方程,学生换了思考的角度,对于思维的空间也随之扩大。

三、数学思考的教学反思

(一)教学成功的地方

“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是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设置案例,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加以回归生活的应用,提高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让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学会思考数学问题的方法,思考能力和思维空间都得到了开发。

(二)教学中有待改进的地方

培养的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在基本活动经验中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体验,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在备课中过多的注重教师的引导提出问题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水平多层次的问题考虑不周全,不能顾及到程度稍差的学生的接受及思考能力。课堂时间安排的过于紧凑,给学生自主消化知识的时间较少,没有充分掌握自己班学生的学习程度。

如何让每个学生的问题都在课堂上得到答案,培养他们提出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我以后继续努力研究的方向。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篇4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生学习最好是激发学习的兴趣。充分挖掘其中的兴趣点,有的放矢地融入教学各环节中。创设和谐、民主、快乐、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的思维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感性基础上建立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注意创设情境,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和现实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去探寻问题的根源。如教“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时,以游戏形式,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个分数,不做除法,可以知道这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一听就感到好奇,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从而有了学习的需要,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再进一步引导他们去找规律,求结论。这种由好奇心引出的求知欲望,就是通过激起学习情趣,促发学生产生灵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个过程。总之,在引入新课时,要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让学生在兴趣中学到知识,在乐趣中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联系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都充分准备尽可能多的生活中与本节知识有关的事例,这样学生会感到数学并不抽象,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激发探索的兴趣。学生会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特别是在 组织学生数学活动时,我们要激活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活知识,用活知识。 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时,我创设买玩具的活动情景,让学生用36元钱买一件价值8元的玩具,看看还剩多少元?学生通过活动、交流得出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10元减8元,再加上没用的26元得28元;有的小组认为可以先用36减6再减2得28元;还有的小组认为6减8不够减就用16减8得8,再加20得28元…… 经过讨论,学生争着说在不同的情况下,可以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我让学生课后用自己想出的计算方法,看看什么时候你会选用什么样的方法。第二天学生兴高采烈地说:我有21元,买文具盒要用6元,我就用10元减去6元得4元,再加11元,就剩下15元了;我有32个珠子,送给弟弟8颗后还有24颗,因为12减8等于4再加20就是24颗了…… 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去看、去想,在课堂上议一议、算一算,即拓宽了学生知识视野,又把数学课上获得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平时的生活实际中,让学生觉得学了数学非常有用,这样的数学活动,就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篇5

中图分类号:G421;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4-0045-01

数学是一门具有较高抽象性和复杂性的学科,对学生的思考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数学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着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本文研究笛Ы萄е信嘌学生思考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应用情境教学激活“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情境教学法,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的实例,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创设数学情境时,教师要根据数学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从生活实际中选择合适的实例,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直观地了解知识,明确知识脉络,从而获得更加清晰的思路。例如,在教学图形周长相关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甲同学和乙同学在校园里跑步,甲同学在内侧的跑道上,乙同学在外侧的跑道上,两人以同样的速度从同一起点一起出发,问,谁先跑完一圈?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可以很快判断出甲同学先跑完一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周长的知识进行思考,让学生明白“周长等于边长之和,边长越长周长越大”,从而加深学生对周长知识的理解。又如,在教学速度与路程的公式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小红在校园散步,大约2s走3步,每步约40cm,请问小红一分钟走多远?学生多数玩过数步子的游戏,教师将这个游戏与路程公式结合起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2s走3步,一分钟有60s,因此,一分钟可以走(60÷2)×3=90步。每一步40cm,共40×90=3600cm,换算成米就是36米。在学生得出正确答案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路程公式进行思考,让学生明白题目中的速度和时间,使学生的思维清晰化,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应用探究教学引导“思考”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自主探究时,学生能够更专注于当前思考的问题,从而提高思维的活跃性和思考效率,这对培养思考能力有促进作用。在合作探究时,学生能够与其他同学共同交流探讨,自己突然闪现的思考灵感,在团队的帮助下也能更快地得到验证。同时,学生不同的思考方式也能为他人提供参考,从而增强思考的全面性和发散性,有助于更快地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提高思考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为学生设置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问题的设置很关键,一方面要考虑学生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保证问题在学生的能力范围内,另一方面要考虑问题的延展性,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延伸知识。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探究性问题:王老师最近在装修房子,现在需要大家帮助他选择客厅的地砖。客厅呈长方形,长为6米,宽为4米。现在有两种地砖可选,一种是60cm×40cm,另一种是70cm×40cm,应该选择哪一种呢?探究这一问题时,小组可以分工合作,分别计算使用不同地砖的铺设情况。首先,使用第一种地砖,要想满足客厅的长度,需要6×100÷60=10块,满足客厅宽度需要4×100÷40=10块,都是整数,所以刚好可以铺满。其次,使用第二种地砖,要想满足客厅的宽度,需要6×100÷40=15块,要想满足客厅的长度,需要的地砖块数(6×100÷70)不是整数,因而不可用。如果用地砖的宽边贴合客厅长度,需要的地砖块数(4×100÷7)同样不是整数,仍然不可用。所以,选择第一种地砖是合适的。在探究这一问题时,学生要注意的是地砖的长宽不一定要对应客厅的长宽,必须要考虑两种情况。通过探究这一问题,学生不仅能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相关的知识,明确这类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还能初步了解分类讨论思想,使思考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应用实践教学落实“思考”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却忽略实践的重要性。虽然数学探究过程中理论的推导占据较大比例,但实践环节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很多数学知识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思维脉络。例如,在教学九九乘法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小木棍来模拟:用横着的木棍表示乘数,竖着的木棍表示被乘数,根据乘法表进行排列。通过这样的模拟排列,学生能够对乘法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获得牢固的记忆,也能初步了解具象思维在抽象知识领域的应用,从而获得思考能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思考能力是学生最为重要的能力之一,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思考能力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数学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着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篇6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40

爱因斯坦曾说:学校的目标应是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人。独立思考是有所发现、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的前提。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提高化学学科素养,对其长远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习重在理解,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无法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使之成为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识。要培养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让他们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基础

1. 创设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提倡设计真实、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教学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持学生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与化学有关的问题、实验、故事、史料、新闻、报道、实物、图和影像资料等,都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教学情境,用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产生探究的源动力和内在需求,促进知识的建构,以及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例如,教师可用“切开的苹果放一段时间,切开的表面会变色,是VC被氧化了”引出氧化还原反应;学习苯的分子结构时,可以给学生讲述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梦境”中发现苯分子结构的故事,既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的曲折和艰辛,又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加深了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

2. 加强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最全面、最有效的教学形式之一。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基础,化学实验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融合了许多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如果教师能精心组织教材,合理运用化学实验,充分挖掘实验的趣味性,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热情。在化学1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的实验就有很多,如钠与水的反应、碳与浓硫酸的反应、喷泉实验等。这些实验无论是以演示实验还是以学生实验的形式展开,都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对实验现象和原理的分析、探究,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地设计逐步深入的拓展性提问。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可以充分带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比如,氨气的喷泉实验教学中,学生掌握了喷泉实验的本质是氨气极易溶解于水,造成瓶内外气压差,进而可以引发学生联想出能够做喷泉实验的气体,诸如HCl 、HBr 、HI 、S02 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然后,再进一步启发联想,如果改变溶剂类型或采用混合气体能否做喷泉实验呢?学生经过适当的启发很快就会联想出:如果改水为氢氧化钠作吸收剂,那么二氧化碳、硫化氢等也可作喷泉实验,如果用二氧化氮和氧气体积比按4∶1的比例混合,则同样能做出喷泉实验。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只要瓶内气体和瓶外液体接触能使瓶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即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以继续提问:什么条件下可以使液体充满整个烧瓶?本来略显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学生开始根据自己的所知发挥想象以寻找答案,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对未知事物和现象的新奇感,也让他们主动思考创造性地接受知识。

3. 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学生的参与欲望是不容忽视的因素,而学生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思维学习的原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学生在练习或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受原有的知识经验或思维定势的影响,对遇到的新问题“想当然”地进行分析,从而导致错误结果的产生。例如,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钠排在铜的前面,所以教师若要求学生写出钠和铜盐反应的方程式,学生大都认为钠把铜置换出来。这时,可以把学生立即分组做以上实验,通过实验事实证明,钠和铜盐溶液反应并无红色的铜生成,而是生成了蓝色沉淀,并放出大量气体。“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与学生的回答发生了矛盾,学生感到无比惊讶,他们迫切地希望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泳涂梢约し⒀生的求知欲望和参与欲望。

4. 运用“留白”艺术,打造韵味无穷的课堂

从古至今,“留白”始终是音乐、文学、绘画等艺术惯用的表达形式,恰到好处的“留白”可提升艺术作品的意境,深刻表达作者思想。教师如果能合理地将“留白”技法运用到化学教学中,无论是提问、实验后的“留白”,还是内容设计上的“留白”,均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二氧化硫的新课讲授中,教师可以把教学重点放在酸雨形成过程的探究上,而把二氧化硫的具体性质讲解设计为“留白”状态,只需提示学生从物质分类理论、氧化还原反应的价态理论角度去思考、推导二氧化硫可能还具有的性质,促使学生学会静心思考。

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保障

1. 类比迁移,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达到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深入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并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迁移就是学习新知的过程是以旧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对语言文字所表述的知识内容的理解,掌握新知实质性意义的过程。凡有学习的地方就有迁移,孤立的、互不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在学习了化学平衡及勒沙特列原理之后,可以让学生迁移理解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和配位平衡,学生若能抓住它们的共同本质,就能将其熟练运用在有关问题情境中。通过类比迁移,把所学的知识由点变线,由线成面,形成网络,完善认知结构,这样学生才能正确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新问题,思维的深刻性才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2. 突破陈规,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敢于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摆脱原有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定式的禁锢,善于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进步意义的新设想和新发现。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有充足的内容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也可改变实验的形式,对原有的实验进一步完善或重新设计,让学生增加动手实验的机会,在动手过程中完成思维独创性的训练。例如,化学1教材设计的“铜片与浓硝酸的反应装置”,存在着明显的缺陷:实验一旦开始,无法做到随关随停,实验结束时必然导致有毒气体的逸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此实验中存在的不足,鼓励学生开放思维,大胆设想,打破思维定式,综合运用化学知识,设计合适的实验装置来改进实验。在实验探究活动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行探索,让他们来验证实验设计是否正确。

总之,要培养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独立思考能力,教师既要有正确的认识,又要有好的途径和方法,积极创设教学情境,认真加以引导,要长期坚持,有意为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 斌.什么是真正的教育[M].福州:教育出版社,2010.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篇7

新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但随着新课改实验的深入进行,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产生。新课程要求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压抑状态,认为课堂活跃才是新课程的标志,导致一些教师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活跃,忽视了学生实质上的提高。在新课改中,过去那种满堂灌,教师唱独角戏的状况大有改观,学生增加了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如教师变着花样去激发学生兴趣,遇到问题就安排学生交流与小组合作,过多过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结果使得学生眼花缭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没有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机会,在浅薄的热闹中生长着浮躁的品性和依赖的心理。虽然表面上学生都参与了,课堂气氛很活跃,但是这种形式并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却剥夺了本该属于学生的思考机会。

初中数学教学更侧重于在直观、具体的基础上的抽象,更注重抽象的数学模型的建立,教学活动常常按“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节奏相对较快。中学数学课本里渗透了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逻辑划分的思想,等价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的思想,介绍了配方法、消元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要学好这些东西,光靠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理解这些思想和方法的原理和依据,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和技巧,才能将初中的数学学好,同时也能保证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游刃有余。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初中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独立思考也是“终身教育”的需要,俗话说:“活到老,学不了。”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靠在学校接受的一点知识,学生是不可能享用一生的,更多的知识要靠学生自己学习、终身学习。所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所谓创新,就是发现新事物、建立新理论、提出新观点,贵在一个“新”字,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为创新提供思路、观点、理论和达到目的的方法、手段和途径,因此,独立思考是创新的必要条件,是创造性思维的初级形式和基础。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而兴趣则是构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浓厚的学习兴趣无疑会使人的各种感受尤其是大脑处于最活泼的状态,能够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孩子的天性是好奇与求异,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对学生的思维成果做出积极的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这样的学习就有了积极性和原动力。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学习过程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如果你不理解,就算记住了也没用。要理解就必须多思考,思考可以促进理解,理解能加深记忆。学生只有开动脑筋,独立思考,自己品味才能逐步“体会”,才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知识,使之成为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识,并转化成自己内在的能力,成为创新的源泉。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而且有利于促进他们良好的个性特征的和谐发展。探索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终身教育。

参考文献:

[1]杜和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J].教学研究,2007,(03).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篇8

【摘要】课堂教学的成败取决于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践证明,激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一个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教师顺利开展教学的利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学生数学思维的推动力在于教师在课堂所营造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 结合实际;解题思维;思维习惯

To cultivat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of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to solve problems

Liang Ruijiang

【Abstract】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classroom teaching depends on whether students actively,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stimulate the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method. Training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habit is the student learn mathematics, teachers teaching smoothly. Develop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ability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teach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of the driving force lies in the teachers´ classroom atmosphere in the classroom.

【Key words】Based on the actual; The problem solving thinking; Thinking habit

课堂教学的成败取决于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新时期的数学教学对我们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也给我们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如何在课堂教学的四十分钟内增效益,提质量?"多年的教学经验说明,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而提倡思维开放的教学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习惯将会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

一、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带动解题思维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就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教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1、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提高学生用数学思维看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必须开放形式上的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问题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例如对于如下的问题:"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如果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可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这种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做法,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了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2、结合生活实际,联想生活情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之后,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邻居李爷爷带了一些钱去鸡蛋和鸭蛋,他带的钱如果只买鸡蛋,恰好能买10只,如果只买鸭蛋恰好能买20只。那么他买5了只鸡蛋,剩下的钱可以买多少个鸭蛋?这个问题突破了常规"工程问题"的命题方式,提高了命题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学生在思考这类问题的时候,就可以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从而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3、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二、培养学生解题的思维习惯

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反过来,良好的逻辑思维,又会引导出准确、流畅而又周密的语言在教学实践中,不少老师只强调"怎样解题",而忽视了"如何说题(说题意、说思路、说解法、说检验等)"。看似这是重视解题,实则这是忽略解题能力的培养。另外,从学生解题的实际表现看,学生解题的错误,一般是由于缺乏细致、周密的逻辑思考和分析。特别是当作业量稍多时,这种表现更为突出。加强课堂教学中的"说题训练","一例多说"法即采用"顺逆说"、"转换说"和"辩论说"等几种训练形式,养成学生解题的思维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1、顺逆说。

每解答一道应用题时,不必急于去求答案,而要让学生分别进行顺思考和逆思考,把解题思路及计划说出来。再把说出的意义与原题对照,看看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则要重新分析,认真检查,直到说出的意义与原题一致为止。

2、转换说

对于题中某一个条件或问题,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转换的思想,说成与其内容等价的另一种表达形式,使学生加深理解,从而丰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这样,学生解题思路就会开阔,方法就会灵活多样,从而化难为易。

3、辩论说

鼓励学生有理有据的自由争辩,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发表不同见解的思维品质,寻找到独特的解题方法。有一次,一位老师教学解答圆面积一题时,老师问学生:"计算圆面积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能进行计算?"多数学生回答"必须知道半径,才能求出圆面积。"但有一个学生举手表示不同意,认为"知道周长或直径,同样可以计算圆面积。"对这个学生的回答,老师一方面作了肯定,另一方面要他和持不同意见的同学进行辩论。这样,双方经过几轮辩论后,使这位学生认识到"已知周长或直径,最终还是要先求出半径"的道理。另外,也使大部分同学明白了"不光只有知道半径,才能计算圆面积"的道理。 学习"圆的认识"后设计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一圆圈或站成纵队才公平,更好地体会"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

三、多面思维探索,培养学生解题思维的灵活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造成一些机械思维模式,干扰解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有的学生常常将题中的两个数据随意连接,而忽视其逻辑意义。为了排除学生这种消极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常运用的方法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

1、一题多问。

同一道题,同样的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可以起到"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象同一道题,老师还可以从分析上多提问,从解法上多提问,从检验上多提问,进行多问启思训练,培养学习思维的灵活性

2、一题多解。

在解题时,要经常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探求解题途径,以求最佳解法。

3、学生解题时,往往受解题动机的影响,因局部感知而干扰整体的认识。通常,教学中的变条件、变问题、条件和问题的互换等,都是一题多变的好形式,但是,变题训练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要在学生较牢固的掌握法则、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变题型练。否则,将淡化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不利于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

四、利用思辨问题或实验结论作引导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篇9

一年一度的中考已经结束,社会在关心考生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在不停的追问那些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学习的“秘诀”和“法宝”,他们都无一例外的谈及到自主学习能力的话题,正是因为具备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才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成绩。由此看来,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实践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自主学习能力再认识

1.1 概念的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强调的正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什么是自主学习能力?从《纲要》来分析,自主学习能力就是学生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所具备的自觉探究、实践、获取、整理、分析、解决、总结问题的主观条件。

1.2 性质的认识

(1)主动性:自主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与学习心态的形成,只有学生把自己置于学习主人的地位,学习才会成为自觉自愿的事,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自主学习区别于“灌输式”、“填鸭式”、“机械式”的学习,通常是学生在老师、家长的引导下或在没有任何“外力”的情况下,依靠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观能动性,自觉地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之中。

(2)实践性:自主学习能力是实践性很强的一种能力。几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学会在课内、学精在课外”,课堂教学重点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课外重点是要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实践,多思考、多练习、多总结,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外化于形、固化于心,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成为一种习惯和常态。

(3)启发性:自主学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生独立地分析与综合、演绎与归纳的过程,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就是这个意思。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我启发够不够,如果单纯地靠老师教学,学生缺乏自我思考、自我启发,学生素质的提升空间肯定很小。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思维品质。

(4)调控性:普斯季林和普尔季林曾指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我调节的技能和提供终生学习的机会。调控性是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性质。因为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肯定是成功与失败并存,学生在享受成功喜悦同时,也要能够承受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科学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胜不骄傲自满,败不气馁消沉。通过自我教育、自我调控,客观地评价自己,既看到长处又认识不足,制定目标、采取措施,调整心态、控制行为,在学习中占领主动。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

2.1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完善品质的需要: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学生自学自励。”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自我、自主、自立意识不断增强,特别是初中阶段,学生进入青春期,对老师的管教、家长是束缚,时常表现出一种逆反心理,摆脱老师、家长的愿望和自我表现、自我控制的欲望日益增强,这是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必然品质。老师要正视学生的这种变化,充分给予肯定保护和正确引导,塑造学生健康的、积极的、有效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

2.2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实践的需要:不可否认,当前从小学到大学应试教育仍然大量存在,这与现代教学提倡的以学生为本,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自我、自主、自愿的进行学习是背道而驰的,造成了学生学习被动、教学效益低下。而自主学习能力正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种顽疾,在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自主探究,可以学会运用观察、试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从而对学习达到更自觉、更深刻、更持续的掌握,实现学习效率和效果的双提升。

2.3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创新的需要: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指出,我们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这需要从娃娃抓起。当前,一些教育学者或专家在研究教育比较学的过程中指出,现在我们国家的教育存在共性培养多、个性培养少的弊端,大多数学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基本相似或相近,长此以往,将会导致整个国家创造力的下降。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使学生潜在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适应创新社会发展的需要。

2.4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学校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教学成绩无法取得质的突破,已成为摆在众多学校面前的一大难题,特别是以教学成绩和素质培养立身的私立学校,要保持学校良好的发展势头,必须在教法、学法方面加大改进力度,要紧紧围绕新课改背景,牢牢抓住这一改革发展的机遇,顺应课改潮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促进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1 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时,就会主动探索、执著追求。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对某一学科或问题产生浓厚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努力提高学习成绩,提升能力素质。如何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老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技巧和手段来激发和培养,这也给我们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过所教课程的特点,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2 树立积极的参与意识:教学相长,教学是老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离开了任何一方,教学都是不成功的。因此,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设计。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在学生课前自主预习的前提下师生共同研究来确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样确定的目标才能得到学生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并能促使学生全力以赴地实现目标。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实施。课堂教学必须要给予学生充分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要把思考的机会交给学生、把讨论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把练习的实践交给学生、质疑的环节补给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3 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能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不用担心老师的责怪,也不用担心同学的嘲笑。这种状态学习效率最高,最易产生灵感,见解最易独到。有了这样的氛围,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兴趣就会大大提高,也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为学生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搭建互动的交流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老师要给学生搭建一个民主、平等、温馨的交流平台,在学习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表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同时,其他同学对自己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活动不仅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也增强了他的生活实践能力,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飞了自己想象力,使能力得到提高。

3.5 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要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必须要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善于在学习中积累和总结。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总结,特别是对一些容易犯错的知识点,尤其要总结。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亮点是突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自己体验、领悟、积累、总结的过程。多给学生创造自我总结的机会,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在通过一个阶段的教与学后,要积极鼓励学生根据阶段性测试所反映出来的情况和问题,对自己前阶段的学习过程做一个总结,这样不仅是对以往所学知识的查缺补漏,也是对自省能力的有效提高,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2]左卫兵,浅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教学探索》,2009(9)

[3]周玉来、陈荣,浅谈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2(9)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篇10

中图分类号:G421;G62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17-0046-01

课程标准,宛如一盏指路明灯,指引着每个教师在创新改革的洪流中前行,更能让教师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是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文章结合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这一分目标的要求,结合高年段的科学课的教学,谈谈如何践行课程性质与理念。

一、逐步放手让学生拟订实验计划

小学科学课是由一个个的活动组成,制订研究计划是学生在解决科学问题时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也是提高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课程标准在科学探究的标准中指出,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做出书面计划。同时提出,对制订研究计划能力的要求不能过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扶到放,逐步培养。它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动手前先思考,使活动的探究方法更科学,更明确清晰。所以说培养孩子制订研究计划的能力,对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有着重大意义。六年级学生对探究计划的步骤已熟知在心,为此教师就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拟订实验计划。例如,有一位学生的研究计划中的问题是:有无植物覆盖会影响土地被侵蚀吗?在这个对比实验中他提到,不同的条件是:一个盆里放上无植物生长的土壤,对照组应选择在同一块土地上,选一块生长植物并与实验组同样大小的土壤块放入另一个盆中。这就保证一个实验没有植物覆盖,另一个有植物覆盖。看来这位学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可见写实验计划时需要学生仔细揣摩,反复推敲,长此以往,学生的科学思维就会有明显提升。为此,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当学生遇到一些疑难问题、烦琐之事时,都能用这种科学的方法,像成人一样,甚至比成人做得更好,很快理清思路,并独立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在实验中进行观察、记录、思考的能力

实验作为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启发他们像科学家那样去探索自然的奥秘。为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有效性,我常常要求和提示学生一定要在实验中进行观察、记录和思考,在观察、记录和思考中进行实验。高年段学生通过3年级~5年级这三年的训练学习,已有了较强的对实验观察、记录、思考的能力,所以这个阶段,教师一定要放手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记录、思考。例如,在“斜面的作用”一课中,学生经过提出问题,猜想结果,拟订实验计划后,我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放手让学生自己在实验中进行观察、记录和思考,学生通过填写书中表格,更加清晰实验步骤。首先通过直接提升一个物体的力是多少,然后沿斜面再提升这个物体的力是多少,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书中表格中,第二步再换一个重一些的物体做同样的实验,第三步再换一个更重的物体做同样的实验,最后学生很快发现沿斜面提升物体比直接提升物体更省力。学生自己很轻松得出斜面的作用就是可以省力。在学生的探究热情高涨时,我引领学生提出不同坡度的斜面作用时,学生对这个探究问题更加感兴趣了。拟订完实验计划后,学生们自己搭建不同的三个斜面,这三个斜面每一个要比上一个陡一些,即坡度大一些,首先学生们直接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力,然后把数据填在表格里,然后再沿三个不同的斜面提升物体的力,学生们边做实验边记录,宛若一个个小小的研究家。由于实验步骤清晰,实验准确,实验数据搜集充分,所以学生很快发现:坡度越大越费力,坡度越小越省力这个科学道理。看着学生们的进步,看着他们在实验中进行观察、记录和思考,已成为一种很愿意去尝试的习惯,我真是由衷地感到高兴。通过这些事例,我真正感悟到:让每一位学生在小组实验中观察、记录、思考,在观察、记录、思考中实验,对每位学生来说都是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探究能力的有效手段。

总之,课程标准是教材的灵魂,我们要在课标性质、理念的引领下,利用一切能培养学生自行探究的契机,充分发掘学生探究的潜力。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让学生们的生活世界通过科学探究而得到扩展,让他们在探究中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篇11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求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主要在于教师要真正地爱学生。教师若能处处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特别爱自己,特别喜欢自己,就会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产生“我必须学好这一科”的想法。所以平时教师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征服学生的心灵。多给学生一些微笑,使学生充满自信,可以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与合作者。教师所面对的每一位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因此,改革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而忽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首先,课堂上多给学生留出一些时间,让他们自主学习和讨论,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独立思考,相互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交流进而共同提高的效果。其次,利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质疑,设问等都可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讨论,多练习,多提问,多板书。教师主导作用主要在于教学生去学,既要帮助学生学会,也要帮助学生会学。不仅要鼓励学生参与,而且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觉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另外,教师要多运用探究式教学。这种模式下,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探究的主体,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素,积极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逐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让学生从思想上产生“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真正实现自我参与。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逐步培养自学能力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归根到底就是如何教学生会学。”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读、听、思、记、写等各方面能力。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参透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教导学生善读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会自主读书,必须通过教师的正确指导。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翻译”,还应重视教导学生怎样去读,这是善读核心所在。先粗读,弄清重点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打上记号;再细读,理解公式等的实质,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最后是研读,即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这样就能提高学习效率,才能由“读会”变成“会读”。

开导学生乐听“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这就需要“听”的技能。例如在听课过程中怎样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路与教师同步;怎样才能更好领会教师的讲解;怎样归纳重、难点;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别的学生回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听,并积极参与讨论等。

引导学生深思“思”就是要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想象。在想象中感受、体验,让学生在想象中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展现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究中。”这样能使学生学会并懂得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达到启思悟理,融会贯通。

传导学生活记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科日益增多,数学中要记忆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很多。教师要传导学生科学的记法,避免学生死记硬背,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来传授记忆方法,通过知识之间关系的类比,使学生联想记忆,把知识变成顺口溜使学生学会口诀记忆。如在学习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时,学生容易展开成两项,笔者把它归纳成“前平方,后平方,积的2倍在中央;前为正,后为正,积的符号由前定”,学生再也不会错了。

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篇12

每次考试后,都会听到老师们这样感慨:学生审题不清,考虑不全,没理解题意,没按要求答题,等等。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各地的考试,越来越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实验探究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所谓“审题能力”,就是能从题目的具体情境中分析出哪些是已知条件、哪些是未知条件、哪些是隐含条件,找出解题方法的能力。因此,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数学是以数形结合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数形结合,实质上就是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与形象直观的几何图形有机结合起来,在解题方法上相互转化;它是学习数学的一种基本的重要的思想方法。图形的性质可通过数量计算准确地表示出来,即以数助形;抽象的数量关系,可通过图形形象地表示出来,即以形助数,从而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如:已知实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化简|1-a|+的结果是().

本题是二次根式和绝对值的化简,首先根据数轴弄清字母的取值范围,然后再进行化简,由图可知0<a<1的,所以|1-a|=1-a,=a,则原式=1-a+a=1,故应选A.

二、培养学生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能力

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的某些条件在题目中含而不露,没有直接用文字表述的条件,它的形式是多样的,题目中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或一幅图等,都可能隐含一些解题信息,学生难以掌握,但解题时必须用到。若能培养学生善于挖掘出这些隐含条件,不仅是解题的关键,而且是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运用能力,培养严谨学习态度的关键。

例如:七年级上册用方程解决问题中有这样一道题目:暑假小明去桂林旅游5天,这5天的日期之和是20,请问:小明是几号出发的?

解此类题目,应认真读题,反复思考,联想与题目相关的知识,如本题中隐含着月历中相连天数的规律,即后一天的日期比前一天多1,故设出发日期为x,则x+(x+1)+(x+2)+(x+3)+(x+4)=20,解之得x=2.所以小明是2号出发的.

三、培养学生分析题中的不确定因素能力

近几年,开放型试题应运而生,形式有条件开放、过程开放、结论开放。这类题目中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要根据对问题的理解从多角度分析达到求解的目的。开放性试题能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请你写出一个有一根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摇?摇?摇?摇.

本题是一道结论开放型试题,解题的关键是在于建构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且其一根为x=1,因此可以根据因式分解法,把方程写为(x-1)(x-m)=0的形式.然后任意给一个m值,再将方程改写为一般形式即可.

四、培养学生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阅读类试题是中考的热点新型题,它通过提供一些材料,呈现出解题的信息,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推理和概括,得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结论或解题方法,它是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获取题目中有用信息和知识迁移能力。

例如:阅读材料:设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的两根为x、x,则两个根与方程系数之间有如下关系:x+x=-b/a,xx=c/a,根据该材料填空:已知x、x是方程x+6x+3=0的两实数根,则xx+xx的值为?摇?摇?摇 ?摇.

这是一道模仿性题目,利用题目中前面提供的信息,将所给的知识迁移到要求解的题目中,即x、x是方程x+6x+3=0的两实数根,因此x+x=-6,xx=3,x+x=(x+x)-2xx=(-6)-2×3=30,再将所求式子变形就可求出xx+xx的值为10.

五、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各地的考试都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考查形式都是围绕科学探究要素展开的。该类题貌似复杂,但事实上解答该类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解决方法都是已学过的或题目暗示的,解这类题时应明确题目的立意,明确考查的方向,读懂题意,就可攻克。

例如:如图所示,两个全等菱形的边长为1,一只蚂蚁由A点开始按ABCDEFCGA的顺序沿菱形的边循环爬行,行走2008后停下,则这只蚂蚁停在?摇?摇?摇?摇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