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合集12篇

时间:2023-07-02 08:21:03

音乐课程基本理念

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篇1

什么是审美,简单地理解审美就是一种美的体验。那么音乐审美指的就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有些教师觉得审美教育比较空洞,没有内涵可言,不如传授知识与技能来的实在,其实音乐教育也并不是空谈审美,它是渗透在音乐实践中的,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一切美的教学手段来唤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感受美、创造美。兴趣爱好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也是现代音乐教育的一条重要理念,它和审美也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兴趣何来审美可言?所以兴趣是实现审美先决条件,这就需要我们有―个全面的认识。兴趣不仅仅是高兴、玩,它还应该体现在追求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

2 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音乐课程性质决定了音乐实践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音乐是非语义性和抽象性的,音乐的特点使得音乐必须依靠亲身实践才能获得体验,在丰富多彩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美的感受,这种感受的过程就是学习音乐的过程,这种实践的过程对于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知识与技能可以在音乐实践中得到真正的检验和运用,从而也使学生的能力在音乐实践的过程中加以提升,可见音乐实践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例如:教师在唱歌课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学生获得科学的发声方法,在歌声中感受歌唱的独特魅力;在器乐教学中教师要从不同的层面指导学生进行不同乐器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在器乐的学习中感受音乐美、旋律美。

总之,凡是学生喜欢的音乐实践活动,我们都应该在音乐教学中家以运用,从而提升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感受与感知能力。那么有了音乐实践的基础便延伸到了音乐的创造,21世纪需要创新人才,教育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就必须培养有创造意识的人。在音乐教育中,谈到创造,人们往往容易与音乐创作联系在一起,可是音乐创造不仅仅表现在音乐创作中,它其实也存在于每项音乐活动中,和对音乐的体验与表达中,由于我们缺少发现,学生的创造意识往往被我们扼杀在了萌芽中。所以,在中小学阶段我们应该通过音乐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去启动学生的创造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掘学生的聪明才智。

3 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在音乐教学中突出音乐特点是最基本理念,音乐教学中要突出以音乐为主体地位的具体要求。在这里我们重点来谈一谈音乐特点,音乐有那些特点?怎样是突出音乐特点呢?首先我们先来看看音乐有哪些特点?我们知道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学习音乐主要是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音乐也是时间艺术,因为音乐的音响是随时间的流动而展现的,同时,音乐它也是非语义性和抽象性的;它是表演艺术、是时间艺术、是听觉艺术等等,音乐本身固有的这些特点决定了音乐学科不同于其他门类。那么怎样才是突出音乐特点呢?举个例子来说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音乐实践来学习音乐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要围绕音乐本体这一主线为主,如不要用教语文的方法来教歌曲,用教思想品德的方法来教情感,在音乐教学中,音乐学科也有自己的特有的方式、方法,

4 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博大精深,传承并弘扬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是我们作为音乐教育者的使命,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在音乐领域里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流派,因此,在中小学音乐教育阶段既要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也要培养学生热爱和弘扬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自信心,如要让学生了解古曲、也要让学生了解现代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如蒙古长调,和原生态音乐。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世界优秀的音乐文化,以拓宽学生的音乐审美视野。

5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

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76-03

产学研视阈下,立足于旅游院校音乐专业,把民间音乐的研究、民间音乐的教学、民间音乐的文化产业开发三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研究,做到三者的良性运作,相辅相成,不仅可以借助旅游对民间音乐实行活态保护,而且可以促进旅游院校教育的健全和完善,还能够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充分利用旅游院校的优势和资源对音乐专业民间音乐课程实行有特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制定,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层面上对旅游院校音乐专业民间音乐课程设置与教材制定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如下构想。

一、课程设置

依据教学不同的侧重点,我们可以在旅游院校民间音乐课程中设置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修课程、一般选修课程和社团训练课程等多种课程形式。

(一)专业必修课程。在专业必修课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民间音乐的基本知识体系设置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程,算2个学分。它既可设置成一般专业必修课程,也可以设置为专业重点课程,甚至还可以打造成专业精品课程。

1.一般专业必修课程。当前音乐专业中普遍存在这样的倾向:理论课(诸如音乐基本理论、音乐史等课程)不算是专业课程,对专业课程具有一种极其狭隘的观念。如学声乐就是学习声乐,学舞蹈就是学习芭蕾舞、民族舞和现代舞。一般来说,所谓的专业课程指的都是术科方面的课程。只有一些理论的专业,才把相关的理论课程作为专业课程。

由于旅游院校音乐专业的教师和领导基本上都来自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和艺术院校,因而他们往往把这种观念带到旅游院校来,把专业课程定位于术科方面的课程,把理论课作为所谓的非专业课程,因此,民间音乐就是非专业课程。在这种理念指导下,所谓非专业课程往往就是居于第二位的课程,不具有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学生的学习是要先学好专业课程,甚至认为非专业课程学得好与不好都无关紧要。这样,民间音乐课程处于一种尴尬地位。

在产学研的理念下,旅游院校的音乐专业中这种课程的定位一定要改变,要把民间音乐提到专业课程的地位上来。且适用于任何一个方向,要求每一个方向都必修。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就设置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外国民族民间音乐两门必修课程。

2.专业重点课程。在现在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中,民间音乐成为重中之重。在这种情形之下,民间音乐无疑是旅游院校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知识。一个对民间音乐一无所知的旅游院校毕业生,面对民间音乐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必然是一个知识不健全的从业人员。因此,在旅游院校当中民间音乐课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产学研的理念下,旅游院校音乐专业有必要把民间音乐开发成专业重点课程。

3.专业精品课程。旅游院校的音乐专业与其他院校的音乐专业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与旅游文化产业的开发相结合,这是旅游院校音乐专业的特色之所在。我们把产学研结合为一体,民间音乐是最为出彩的地方,因此,把民间音乐打造成精品课程,也是势在必行的。

(二)专业限修课程。在普遍进行民间音乐知识体系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基础上,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民间音乐的基本理念和特色,旅游院校的音乐专业有必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单项的限修课程。例如,某种歌种的演唱,像侗族大歌、瑶族蝴蝶歌、壮族嘹歌、苗族尼呐哩、桂北风俗仪式歌等;某些说唱或剧种的演唱,像桂林渔鼓、广西文场、彩调、桂剧、壮剧等:某些民间乐器和器乐曲的演奏,像扬琴、唢呐、笛子、二胡、葫芦丝,等等。必须限定学生选择两项,声乐和器乐各一项,作为限定要完成的课程,算2个学分。

(三)一般选修课程。旅游院校的音乐专业有必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设置一些单项的选修课程,如上述专业限修课程都可以设置为选修课程,不作专业上的要求,只是作为学生的爱好,不仅音乐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非音乐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选修,算2个学分。

(四)社团训练课程。旅游院校的音乐专业(也包括一些非音乐专业)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建立各种社团组织,诸如山歌会、原生态声乐合唱团、三月三歌舞团、地方戏曲和地方说唱组织等团体,定时进行训练,开展活动。这样,就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社团训练课程,这些社团训练课程也同选修课一样,算2个学分。

旅游院校音乐专业产学研民间音乐课程设置形式可以归纳为表1。

二、教材制定

旅游院校音乐专业的民间音乐课程,尽管与师范院校和艺术院校同名,但是,它立足于旅游院校产学研的相辅相成,要体现产学研的不同特点;它要适合于旅游院校的特殊情况,体现旅游院校的特色,其教材的内容构成和结构要素必然要与师范院校和艺术院校同名课程有较大的区别。经过分析和提炼,旅游院校的民间音乐教材应具有下列结构要素和构成形态。

(一)旅游院校民间音乐教材的四大结构。旅游院校民间音乐教材的构成必须要包含四大结构要素:基本理念、系统知识、乡土音乐和操作实践。

1.基本理念。基本理念部分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帮助学生对民间音乐有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保护发展观和正确的旅游文化产业开发观。

一百多年来,西洋正统音乐在中国音乐教育领域和音乐界占主导地位,民间音乐(包括中国民间音乐和世界民间音乐)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民间音乐的这种地位,严重地影响民间音乐产学研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在培养新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时,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培养他们对民间音乐的正确价值观、正确保护发展观和正确旅游文化产业开发观。教材的这一部分,应该充分地阐释民间音乐产生、存在的理由,它与地理条件、历史因素、民族人种、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的关系;充分地阐释支持它的人类意识和哲学观点;确立民间音乐是人类所创造的光辉灿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意识;解决民间音乐如何审美、如何欣赏的问题,解决如何发现民族音乐的价值问题,从而建立对民间音乐的正确价值观。在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以后,进而树立起保护和发展的观念,在此基础上,再树立合理开发运用、构建文化产业的正确的旅游文化产业观念。

笔者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民间音乐的课程讲义中,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来探讨。在课程的开端,专门用一章的篇幅来阐释课程的基本理念,阐释民间音乐课程理念与欧洲中心论理念上的区别,以及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旅游院校的课程的实践特色,并进行民间音乐价值观和活态保护发展观的讨论。

2.系统知识。系统知识部分就是关于民间音乐结构的知识体系。根据它的知识覆盖面,可以有全息系统知识、单项系统知识和专项系统知识等类型。全息系统知识指的是涵盖整个民间音乐(包括中国和外国各地域各民族的民间音乐)的一般意义上的系统知识。它包括民间音乐的类别,各种类别在各地域上和个民族中的代表性乐种、代表性曲目、代表性人物和典型的特点特征等,是关于民间音乐的一般性知识。这和目前的各种民间音乐的教材内容是一致的,这部分可有现成的教材取用,但是,作为旅游院校的教材要更加凝练,更加集中。单项系统知识指的是关于民间音乐的一个单一项目的系统知识。其单项可以是一个乐种、一个剧目、一件乐器、一位乐人、一部论著、一桩音乐事项等等,是关于诸如此类某一项目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专项系统知识指的是关于一个专门项目的知识体系。它与单项系统知识基本上是一致的,有时候会出现等同的现象,但是,它与单项系统知识是有所不同的,它多了专门特指的含义,它具有比单项系统知识更为宽泛的含义,有时候它还可以包含几个单项的内容。

3.乡土教材。乡土教材部分是教材中突出地域性知识的一部分。在教材形式上,它没有固定的内容,只是一个构成的方案。

乡土教材可以有两种构成方式:一是把旅游院校所在地域的民间音乐代表性的乐种、乐器、乐人作为教材内容;一是各学校或各教师根据自己部门和个人科研的结果,把从田野作业中搜集的资料,通过分析整理提炼,将与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相结合的一些民间音乐作为教材的内容。这是与研结合得较为紧密的一部分,往往是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运用。在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教师把桂北湘桂走廊的仪式音乐,兴安县和灌阳县的山歌,侗族大歌,壮族的嘹歌,南丹县白裤瑶的音乐,桂林市的桂剧、彩调、渔鼓和广西文场等音乐,通过分析提炼,开发成乡土教材,用于教学当中。

4.操作实践。操作实践部分是关于操作与实践的知识体系和实际的操作过程。过去的操作实践主要强调是实际的操作过程,现在则要把它上升到一般的原理,要把一般的方法和原则、操作程序梳理,将其写入教材,并且从实际操着中提炼一些经典的案例作为例证,把实际操作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这一块也可以灵活处理,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归纳操作的有关内容,用于教学中,作为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并用于指导学生的实践。如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方向,在其课程中增加了有关民间音乐如何采集、整理、分析、策划成旅游项目,以及制作成音响的操作方案方面的教学内容,并引导学生利用节假日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田野调查,根据采风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案头梳理,策划表演形式、演出项目,并制作音像作品,还让学生直接参与演出景点的项目策划等。

上述四个要素,前两个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后两个相对地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正是由于这种灵活性,体现出了旅游院校民间音乐教材制定模式的特色。

旅游院校音乐专业产学研民间音乐课程教材结构要素示意图见图1。

(二)教材制定模式的构成形态。根据上述的课程设置形式,我们就有必要编制与之相适应的教材。该教材的制定要有一个原则或规范,这就是教材制定的模式。根据旅游院校的特殊情况和产学研结合的形式,教材制定的模式又可分为基本模式和具体模式两种情况。

1.基本模式。因为旅游院校的民间音乐教材构成包含有四大结构要素,所以在总体上,教材制定模式有一个最基本的结构模式:基本理念+系统知识+乡土音乐+操作实践,这是一个总体上的结构框架,体现出产学研民间音乐课程结构叫大要素之间总的结构关系和构成情况。在实际的运用中,根据不同课程的设置再具体化。

2.具体模式。因为面对具体的课程模式,其中的具体内涵有所不同。特别是系统知识和操作实践这两个方面的差别非常的大,所以与上述课程模式相适应,教材制定模式义在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派生出如下的具体模式。(1)必修课模式:基本理念+全息系统知识+乡土音乐+专业操作实践。此模式适用于专业必修课程,其中的系统知识指的是关于民间音乐的整个体系的知识;专业操作实践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而定或者是有所侧重。就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而论,其专业操作实践,表演策划专业为旅游景点的表演项目策划,音响工程专业为旅游景点的音响策划和音响制作,舞蹈专业则为旅游景点舞蹈的策划和设计,文化市场管理专业侧重于管理方案的制作。假若说有导游专业,则是偏向于导游方案的设计和导游词的编写,等等。(2)限修课模式和选修课模式:基本理念+单项系统知识+乡土音乐+单项操作实践。此模式适用于专业限修课程和专业与非专业的选修课程,其中的单项知识就是学生选修的某个声乐(器乐)乐种或者乐器的单项的系统知识,单项操着实践也就是学生选修的某个声乐(器乐)乐种或者乐器的单项的操作实践。诸如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曾经开设过的唢呐、笛子、二胡、扬琴、民族声乐、壮族舞蹈等。(3)社团训练课模式:基本理念+专项系统知识+乡土音乐(含活动)+专项操作实践。此模式与选修课模式在内涵上差不多,适用于社团训练课程。其中的专项系统知识比选修课模式的单项系统知识相比,除了某个声乐(器乐)乐种或者乐器的专项的系统知识外,还包含有民间活动方面的系统知识,专项操着实践除了选修课模式的内容外也包含有组织活动的实践。诸如对歌台的搭建、庙会的组织、三月三歌圩的举办、婚俗丧仪的举行、龙船风俗仪式的组织。在这三种模式当中,必修课模式是最根本的,也是基础的,适用于旅游院校音乐专业的各个方向,其他两个模式则是针对具体的情况而选用的。

三、结语

产学研视阈下旅游院校音乐专业民间音乐课程设置与教材制定的形式,根据实际情况不可避免地具有多样化,但是,依据产学研并重,利用旅游院校的优势和资源活态保护和传承民间音乐、良性开发旅游文化产业、培养创造性的民间音乐新传人和旅游能人的原则,它们又具有一定的共同规律。课程设置可以有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修课程、一般选修课程和社团训练课程等形式。教材由“基本理念”、“系统知识”、“乡土音乐”、“操作实践”四大结构构成,其构成的基本模式为:基本理念+系统知识+乡土音乐+操作实践,后三者,根据不同的课程设置要求以及地域性的不同有与其相应的内容。按照这样的模式所设置的课程、所制定的教材,能真正体现旅游院校的特色,真正体现关于产学研的民间音乐课程的结构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这样,才能为教学这一关键性的环节打下结实的基础,提供必要的保证。

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篇3

20世纪90年代,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随后国家颁布《新课程标准》,在基础教育各学科中开始实施,并取得可喜的成绩。与此同时,作为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高师音乐教育也拉开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帷幕。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师音乐教育在课程结构、教学手段与方法等方面做了许多新的尝试。学术界关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讨论文章与科研课题也层出不穷。人们开始反思高师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结构和教学目标与现代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的差距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与成绩。然而,这离现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的差距。在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历程中,不难看出从理论指导到实践探索都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现代教育理念在音乐教改实践中的指导性地位不明确,是直接导致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发展进程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理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根本,关注和学习现代教育理念,并践行于音乐教学实践中,是每一位高师院校音乐工作者的职责。

一、现代教育理念

“所谓教育理念,是指关于教育未来发展的理想观念,它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精神性的和终极的范型”。[1]现代教育理念,是当代教育家在总结前人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以社会未来人才需求为前提,形成的对教育未来发展的认识理念。它作为社会文化的典型代表,保持着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前瞻性。现代教育理念为我们呈现出以人为本的育人观,学生发展的课程观,多元、科学的评价观,开拓创新的教学观等等。这些崭新教育观念呼吁现代教育应培养人格完整、素质全面,具有开拓创新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合格人才。这样一个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高规格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一个良好的载体去完成与实现,这个载体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作为承担培养基础音乐教育师资的高师音乐教育工作者,显然应当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树立现代教育、教学观,并在具体的教育实施中将其渗入到我们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适应基础音乐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需要。然而,在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历程中,现代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改革的作用是弱位的。

二、高师音乐教育改革

20世纪80年代,高师音乐教育开始在改革中艰难前行。那时,学术界就师范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等不同特质进行争论,提出高师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音乐师资,提倡音乐教育师范性,脱离专业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这一时期,我们深切感受到了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在师范音乐教育与专业音乐教育不同特质的层面上的学术争鸣,体现高师音乐教育在努力找准自己定位阶段的不断探索,明确了高师音乐教育服务于基础音乐教育的办学目标。但是,由于这些理念更多的只是停留在学术争鸣中,缺少国家、行政和教师的积极而有深度的参与,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院校和教师仍处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形成雷声大雨点小的改革态势。

90年代,国家出台了高师音乐教育教学的修订大纲,对课程结构进行了一些调整,加强了音乐教学法课程,增加了学科教育学和心理学,拓展了公共课和教育类课程,突出了高师音乐教育“如何教”的教育理念。但是,由于教育学科与音乐学科严重割裂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不能把所学的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有机地运用在音乐课的教学中。在技能类课程教学改革中,各院校进行了大小课相结合的教学改革,体现着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由于受高师音乐教师自身教育成长环境的影响,缺乏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学习与指导,不能把现代教育理念转化为自觉的教学观,很好地践行在教学实践中,故改革成效不尽人意,也未被推而广之。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实施,把高师音乐教育又推向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各高校从基础教育改革中看到了此专业的发展前景,从而使过去不被看重的音乐教育专业,立即成为教育学科的朝阳产业,在各高校应运而生。接踵而来的问题是,高师音乐教育师资匮乏,场地与基础设施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等。从此高师音乐教育的重心转向解决扩招后所需的基本教学设施与师资等问题。对自身的教育改革与服务对象的教改态势关注减弱,无暇顾及高师音乐教育深层次的改革与发展。在高校扩招的十年间,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已经进入到一个较深的层面,不管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评价机制、教材修订等方面,都更加接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理念。这期间,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却出现了因不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之需而找不到工作的窘境。

从高师毕业生的求职现状,反映了高师音乐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学方式等诸多领域出现滞后与偏差,这一现象引起国家教育部的高度关注。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师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2004年国家颁布了《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指导方案》,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2]方案根据培养目标的定义,把专业课程分为四大板块,必修课、选修课、地方和学校课程、实践环节。必修课:强化了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体现了课程学科化。选修课:分限选课与任选课。限选课突出了学科专业知识的延伸与应用;任选课涵盖了音乐教育学、心理学类课程,音乐历史文化类课程,现代音乐教育技术类课程,音乐表演类课程,音乐创作类课程,美育与其他艺术类课程等,极大地丰富了学科教学内容,为提升人文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地方和学校课程激发了学校开发地方与学校课程资源的积极性,为传承本民族与本地区的音乐文化搭建了一个很好的教育平台。实践环节是我们培养合格师资的重要内容,每一类实践都是我们培养目标的综合展现,也是我们修订培养目标,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三、改革实践中的问题

从国家颁布的课程指导方案来看,它是在教育改革新形势下,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精神,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方案。尽管还有待完善,但是它为高师音乐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起到积极推进的作用。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根据课程指导方案的意见,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结构修订。然而,在理解和实施过程中,各地区、各院校情况参差不齐,普遍存在对现代教育理念在教改实践中的指导性地位不明确的问题。例如有的院校虽然在课程结构上做了改进与修订,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方法仍旧老一套。从表面上看对课程进行了整合,教学形式有所改变,但实质问题是,这些改变只是形式上的变化,而没有从深层次去思考现代教育的理念是什么,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应关注的对象是什么,教改将达到怎样的目标与要求。多数院校的改革内容主要是课程整合,教学形式的改变,拓展社会人文类课程等方面。有的地区甚至还处于一种简单、初级的教育教学改革阶段。因此,亟待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有几点:

1.在课程整合中,多数学院较少考虑整合后的课程对学习者是否有实效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有的地区在课程整合上,不是简单进行繁、难、偏的删减,就是多门课程的简单集成,而从破坏了学科的逻辑结构,使学习者更加困惑。

2.在教学形式的改革中,理论课教学,除了有的学校加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外,多数教师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格局仍然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单一教学模式,学习者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在专业技能教学中,多数教师仍把技能技术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较少强调和关注音乐作品的表现意义,以及较少对怎样用技能技术去表现作品等问题进行探究。

3.在社会人文类课程拓展方面,各高校根据自己的课程资源,虽然做了增加,但课程种类和课时较少,选择范围较小和实效性课程较少,具有民族特色的地方课程开发更少。

4.教学实践是师范教育学生走向职业生涯的必经阶段。遗憾的是,目前这一重要环节存在着重形式、轻实质的问题。多数学校对教学与技能实践组织甚少,实习、见习的次数非常有限,甚至有的学校是让学生回家自主进行。这些流于形式的实践环节无法帮助学生较好地走进基础教育的课堂。

四、改革实践中的建议

从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历程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教改成效不够明显。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的因素。教师是实现教改目标的重要载体,构建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观,是关乎中国教育改革成败的重要之因。怎样做好现代教师的职前学习与职后培训显得至关重要。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未来音乐教师。毕竟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其教育态度、教育方式、教育策略,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最终转化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因此,高师音乐教育改革一定要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学习和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以及新课程标准,这样才能更加切实、有效、深入地推进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进程。

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现状谈几点建议:

1.课程整合需要教师重塑新的教育理念,构建现代教育教学观,转变自己的教育角色,从主讲者变为引领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合作与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现实与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方法以及求知的兴趣。这些观念的建立是实现课程整合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和原动力。

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课程组合,它必须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考虑课程结构的合理性、综合性、实效性。根据高师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基础音乐教育的课程标准,制定切实可行、针对性强、实用性高的课程整合内容。同时,也要注意高师音乐教育课改与基础音乐教育课改的异同性。基础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教育,重在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养,在音乐体验过程中了解音乐知识,感受音乐的美。高师音乐教育属教师教育,它必定具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训内容。因此,在课程整合中需要尊重各学科的逻辑关系,开创新的课程模式与教学方法。如:高师音乐基础理论课就是学习音乐的必修课程,是否可以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中,渗入综合音乐文化类知识,辅以优秀音乐作品音像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在音乐作品中的应用,感受理论与实践的直接关系。改变原有枯燥、乏味、机械的课堂教学模式。同时,在教学内容与学习程度上,要考虑基础理论知识的实用性与有效性,能承载后续课程的基础需要。

2. 在专业技能的教学中,应考虑学习者在有效时间内需要达到的专业基本技能,有一个适应基础教学工作需要的基本标准。根据要求组织该学科教师到基层学习、研讨,以制定合理、适用、有效的教学目标。

教学方式上可以采用集体课与小组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集体课组织学生对技能课中遇到的问题、难点进行讨论和探究式学习。教师做好思考引导和问题解析的相关资料,学生做好提问资料和学习笔记。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职前培训中感受到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义与乐趣,而不是以单一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教学目标的课堂形式。那些新型的教学模式会潜移默化地应用在未来基础音乐教学的课堂中。小组课教学,在教授专业知识与训练技能的同时,注意共性与个性问题的准确阐释与良好示范。良好的示范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同时应贯穿对学生在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与学生探讨如何 “奏”、“ 唱”好一首音乐作品或练习曲,而不是纠缠于技能问题,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多样的教学方法会给学生带来多样的学习方式,使他们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感受到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 高师音乐教育应成为传承民族音乐文化与地方音乐文化的排头兵,因为,它具有优于基础音乐教育开发此项课程的优势与基础。可与基层音乐教师共同探究和开发本民族与本地区音乐文化类课程,促进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提高基层教师开发新课程的能力与水平。其次,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的是面向基础教育的音乐文化传播者,其辐射性与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师音乐教师如能带领学生进行本民族与本地区音乐文化课程的开发,将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本民族与本地区音乐文化的了解和传承,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以及对课程研究与开发的能力。只有当学生在校有了这些学习经验后,才会把这些知识和经验运用到他们的教学工作中,从而形成新一轮的本地区音乐文化课程的开发。

4. 教学实践是学生走向准教师的重要环节,教学就是一种实践的过程,没有实践的过程无从谈论教学。同时,从体验和经验中学习,也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习形式。因此,教学实践应在有经验教师的带领或指导下进行。如:一年级需要设立见习期,让学生提前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意义以及将要从事的职业情况,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在每一次的见习中,他们将深切地了解到自己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教育理念及教学方法,不断激励和促进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以及职业所需的扩展性知识。在高年级的实习期,应在实习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公开课、讨论课的教学实习及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实践体验” [3] ,培养学生修正和解决理论与实践中各类问题的能力,改进并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在教学技能实践中,应重视组织讲课比赛,教师基本功比赛,专业技能比赛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表现激情。加大学校与社区的艺术实践机会,重视培养学生与社会交往及组织社区文化活动的适应能力,使他们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与价值,对培养学生的自信与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国运新衰,系于教育” [4],教育成败,系与教师 ,教师成败,系于理念。高师音乐教育改革,应当在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不断深化教师教育改革。从政府重视、学校实施,有效推进教师职后培训。只有在教师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形成现代教育理念在教改实践中的指导意义。此外,近十年高校的扩招、转型、升级等原因,造成高师音乐教育对基础音乐教育的服务意识减弱,对改革势态的关注严重不足,促使高师音乐教育作为基础音乐教育改革引领者势态被削弱。高师音乐教育只有重树现代教育理念为基础教育的服务理念,为国家发展的改革理念,才能真正全面地融入到与基础教育改革相适应的层面上来,培养更多新型、合格的音乐教育师资,使高师音乐教育真正成为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济良.论大学的教育理念[j].河南社会科学,2004(9).

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篇4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什么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是广大中小学音乐教师非常关心的问题。因而,《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第一条的表述中“开宗明义”:“音乐审美指的是对音乐艺术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语境和人文内涵的认知。”这种表述直面理念内涵,对于音乐教师正确理解“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课标中指出:“这一理念立足于我国数千年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美育’相对应,彰显音乐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应该认识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是在深入总结我国数千年“乐教”传统和近百年学校音乐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吸纳国际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基于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性质、价值认识之上的,对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做出的科学阐述与定位,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课程建设的理论精华。

课改以前,由于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没能从本质上认识音乐教育的审美属性,将其仅仅看做是一种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这种认识在相当程度上弱化了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造成许多学生“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应该说,这与音乐课程从根本上忽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具有必然的联系。课改以来,随着对基础教育音乐课程价值、性质的逐步理清,音乐新课程突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十年来这一理念在课程实施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引领音乐教学实践走向科学与健康,使音乐课程按照审美认知规律来构建和实施,对于基础教育音乐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音乐理论界对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理念曾有不同意见,有的音乐学者认为“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已经过时,批评这一理念阻挡了历史前进的步伐,但音乐理论界绝大多数学者并不赞同批评者的观点,认为批评者并没有理解音乐审美的正确内涵。为此,课标修订组专门给教育部写了报告,坚持已经得到音乐教师广泛认同并在实践中正在运用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以保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连续性和音乐教学的稳定性。

教学中应该怎样体现“以音乐审美为核心”?这也是音乐教师迫切需要了解的问题。课标对此作了相关表述,而其中的一段话尤为值得关注:“根据音乐艺术的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这段话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涉及音乐审美的几个重要原则。第一,音乐教学要体现音乐艺术的特征。音乐是声音艺术,音乐教学的基本手段之一是聆听,因此音响美是创造良好听觉环境的关键因素;音乐是情感艺术,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在音乐教学中要牢牢把握住情感性原则,以情动人,以美感人。第二,在音乐教学中,最忌音乐支离破碎的现象,因为这会使学生无法感受到音乐的表现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但“整体”并不是指所有作品一律从头听到尾,而是指一个相对完整的乐思和乐段。第三,要注意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这是通往音乐审美的重要通道。兴趣,对人所从事的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兴趣一旦形成,便会磁石般地吸引着人们去参与、从事和认知某种活动。而对于非考试学科的音乐学习来说,兴趣已经成为学生能否积极、主动、自主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课标之所以提出“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正是认识到这种来自音乐学习内部的因素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内趋力,是学生能够保持继续学习的最稳定的动机。因此,关注和重视学生音乐兴趣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与爱好,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动力,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生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

二、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

“强调音乐实践”这一理念,原为“重视音乐实践”。这个修改,一方面是针对我国传统的、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的弊端提出来的,另一方面则是借鉴和吸纳了当今一些具有国际影响的(如美国音乐教育家戴维•埃里奥特“实践主义新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思想的结果。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唯书是从的现象十分普遍,似乎教科书就是真理,标准答案更是不可置疑。应认识到,“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而音乐恰恰是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因此音乐教学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为此,2011版课标进一步强调了关于音乐实践的表述“: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演唱、演奏、聆听、综合性艺术表演和即兴编创等各项音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在实践主义新音乐教育哲学中,强调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主张音乐学习要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和完成。其实,音乐实践与音乐审美并不矛盾,不必人为地对立起来,不能认为审美只注重听赏,而忽略了音乐技能实践,只关注音乐本体而忽略了音乐的文化语境。基于这一原因,2011版课标对文化语境做了强调性的表述,目的即是赋予音乐以文化的属性、意义和特点。音乐课程是最具创造性特征的学科,这是由其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鼓励音乐创造”的一个重要内涵,是在音乐教学中不存在标准答案,不存在一个整齐划一的体验、表达与理解音乐的方式。对音乐有不同理解是很正常的,正是音乐的非语义性与不确定性特征为人们的不同想象与联想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创造性音乐思维活动奠定了基础。音乐学习的关键是需要学习者自身的感受和体验,而“统一结论”和“标准答案”恰恰在这个核心的问题上有悖于音乐学习思维过程的独特性、新颖性和多样性。“鼓励音乐创造”的理念还值得教师深思的是,音乐教学是否应有一个系统的模式和固定的程序?就教学规律来说,尽管有一些共同的原则可以遵循,但从根本上说,音乐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不断发展的开放体系,音乐教学应该是动态的、变化的、充满了创造性的过程。严格、刻板的程序和统一的模式,则意味着艺术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死亡。现代音乐教学不但需要教师具有教学应变意识,而且善于教学生成。从课程理念的角度来看,“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应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为音乐课程更需要创造性音乐实践,需要一种创造性的音乐学习。音乐教学方式的创新,需追求一种无权威的学习机制,追求一种自由、平等、和谐、双向交流的教学氛围。教师要鼓励学生的“问题”意识,允许质疑,允许探索,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

三、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

“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这一理念是针对十年课改实践中对“学科综合”理念理解上出现的偏差,在调整提法基础上的一种新的表述。“突出音乐特点”,首先需要了解音乐的特点是什么?“音乐是听觉艺术,学生主要通过听觉活动感受与体验音乐。”这是2011版课标所阐述的音乐作为艺术的最本质特点。音乐既然是听觉艺术,那么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活动则必须依赖于听觉,因而听觉感知便成为学习音乐的先决条件,所以说,“听”是音乐教学最基本的特征。音乐教学要立足于听,把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作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进而学习音乐其他方面技能的基础。训练与培养良好的听觉感知,发展优异的音乐思维,不仅对于音乐欣赏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学习音乐表现技能的必要前提。此外,音乐尚具有时间性、表演性、情感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同样要在音乐教学中给予关注,突出了音乐特点,教学的学科属性才会明确,教学价值才会体现。“关注学科综合”的理念,体现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它由追求“工具理性”的分科主义课程体系,转向关注生活世界和人格整体发展的综合课程结构与理念,是学科体系向学习领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回归,其根本的要义在于有益于改变人格的片断化生成,向人格的完整化、完善化发展。作为人类文化重要载体、艺术家族主要成员的音乐教育,之所以关注“综合”理念,是由于无论在文化领域、艺术领域和教育领域,音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从根本上说,音乐是一种整体性和包容性的文化现象。音乐艺术的这种特征,为音乐教育的综合理念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艺术的本质上讲,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都具有情感性特征,都表现为形象性特点;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各种艺术门类之间和各种音乐形式之间的融合与人的身心发展有着某种同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教育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通感”这一心理现象使得各种艺术门类或各种音乐形式之间的整合与相融成为可能。2011版课标提出的“关注学科综合”正是这种科学认识的具体体现,它提出了音乐课程学习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外其他学科之间的综合,也就是说“,关注学科综合”的理念可以通过以上三个途径来体现与贯彻。需要指出的是,正确认识音乐课程的综合理念,是实施音乐课程综合教学的基础。音乐教师应该明确两点认识:第一,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音乐课要以音乐为载体,以音乐艺术内容、音乐表现形式和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为学生音乐学习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和主要过程。第二,音乐课的开放态势是有条件的,即其他学科的内容必须与音乐内容密切相关、有机联系,而且应该把握一个适可而止的“度”。这些原则正是课标将“提倡学科综合”修订为“关注学科综合”(不提倡,只关注)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四、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

我国的音乐艺术具有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音乐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还是近现代优秀的音乐创作,都是中华民族珍贵的艺术财富,也是中小学生的重要学习领域。尤其对于21世纪的少年儿童来说,更应该增进对我们中华民族在音乐方面伟大创造的深入了解,更应该加强对伴随着我们民族走过五千年历程、倾诉着我们苦难与欢乐心声的艺术珍品的热爱。作为中国未来的主人,应充分了解祖国文化的“根”,在祖先耕耘过的大地深层汲取历史文化精髓,以再造今日的文明。因此,在音乐课程中,“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熟悉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课标中的这段文字是通过音乐课程弘扬民族音乐的重要表述。以自己国家的音乐文化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并非是中国音乐教育独有的做法,而是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共同原则。以日本音乐教材为例,绝大部分是其历史积淀下来的传统民歌,甚至没有一首中国歌曲。世界其他国家的音乐教材亦基本如此,这说明了任何国家在音乐教育方面都是以本民族音乐文化为主的道理。所以,就音乐教学内容来说,我们也必须以自己的音乐文化为主,减少对外来音乐的推崇,特别要打破“欧洲中心论”的影响。2011版课标将“理解多元文化”修订为“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多元”与“多样性”是有区别的,“多元”没有主次之分。2011版课标在提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理解,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基础上,以“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表述取代原实验稿课标“理解多元文化”的理念,用“多样性”来体现音乐文化的主、次之分,区别主流音乐文化与特色音乐文化的关系。这一修正是建立在近些年来外来音乐文化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已经形成了冲击的现实上,在很多音乐课里,一会儿走近欧洲,一会儿走近美国,走近这个、走近那个……越走离自己的民族传统音乐越远。从修订的指导思想上说,这已经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是国家意志的一种体现。“弘扬民族音乐”和“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是辨证的统一关系。简要地说,对我们祖国的音乐文化要“熟悉和热爱”,而对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要“尊重和理解”。一方面,任何音乐文化都是属于民族的,民族音乐是音乐文化中的“母语”,不管你走到哪里,亲近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绝不会改变。另一方面,对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与弘扬,并非一定要排斥和拒绝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音乐文化,因为世界音乐的多样性是由民族性决定的,也就是说,世界民族多样性决定了世界音乐的多样性。因此,在弘扬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吸收世界上的一切优秀音乐文化,开阔我们音乐教育的视野,丰富音乐教育内涵,共享人类音乐文明的优秀成果,应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与追求。

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篇5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十大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基本理念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推动音乐教学改革不断向前发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多手段的综合教学,灵活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工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集中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力。

音乐基本理念的提出,是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教学形式是实施教学的手段,是为内容服务的。教学形式过于单一,音乐课堂则无味,学生对音乐课就会失去兴趣。教学形式丰富多彩,音乐课就会活动多且有趣,学生自然就会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并且乐在其中。但是,由于教学形式多样,活动内容丰富,教学内容往往容易被忽略,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计划和目的,下课时间就到了。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方法背离了音乐教学的根本原则,学生无法得到音乐的审美体验。

音乐基本理念提出是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味地迎合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在教学中融进了大量的讲故事、玩游戏、竞赛等多种教学活动,来取悦学生,结果把教学任务抛在一边,等学生把活动完成,下课的时间就到了。笔者观摩过一节优质课,教师教授《节日里的歌》,是一节歌唱综合课。教师首先进行分组列举中外的节日竞赛活动,并进一步介绍节日的来历,其次是让学生列举与节日相对应的歌曲并播放歌曲。等到教师进入主题,教唱歌曲《节日里的歌》时,下课铃声就响了。这节课该教师主次不分,只顾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从而忽略教学任务。

现在的音乐课,尤其是优质课、公开课等,如果不运用多媒体教学似乎就无法上好一节课。我们的教师为何非得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可呢?而且乐此不疲!笔者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三点:(1)多媒体的课件容量大,方便教学;(2)能吸引学生的眼球;(3)可以掩盖教师基本功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要握住鼠标,由一位音乐教师变成了一位多媒体操作员,看不到教师的范奏、范唱,一切都在多媒体课件里。

音乐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大都可用两到三个课时来完成,有的教师不加统筹安排,把一个单元的内容作为一个课时来上,内容不但显得多,而且往往忽略教学目标,其结果是教学内容还没有完成就到下课时间了。笔者听过一节《脍炙人口的歌》的公开课,它是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该教师在备课时把它作为一个课时来上,在教学过程中,该教师让学生从头至尾跑马看花似的“看”了一遍就结束了一节课。虽然该教师在学生“看”的过程中用语言加以描述、解说,但是到最后学生也不明白教师讲了些什么。这种让视觉代替听觉的欣赏课是不符合欣赏教学的特性的,欣赏课是以听为主的。

音乐基本理念提出学科综合的教学,在实施中,综合应以音乐为教学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往往忽略了综合应以音乐为主线这一点,为综合而综合,导致音乐课不象音乐课,地理课不象地理课,历史课不象历史课,美术课不象美术课,学生被教师弄糊涂了。一位教师在教授《民族音乐花环》时,用大量的时间去讲解民族的历史、民族风俗、民族风情及民族服饰,结果把音乐挤出了课外,这节课成了民族文化的历史课。这样的学科综合,是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音乐却被忽略了。

音乐基本理念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新希望,带来了音乐教学的春天,把学生重新从课外音乐带回了课堂音乐。因此,笔者相信,只要我们的音乐教师认真地、深入地理解音乐基本理念,合理地、恰当地运用于教学,我们的音乐教学一定会大放异彩。

(作者单位:云浮市云安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篇6

“德”与“艺”的问题涉及到了音乐的价值命题,而音乐教育的价值是音乐教育的最高层面问题,如同就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宏观层面和具体的各个学科的微观层面来讲,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问题的重中之重。对音乐教育的价值这一命题的争论、判断与结果会导致音乐教育功能、目的与具体实施措施的不同。

对音乐教育价值的讨论,必须从音乐的审美教育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也就是说“美”作为讨论音乐教育价值的“入口”是所有音乐教育理论家的共识。简而言之,近现代世界音乐教育哲学宏观理念主要包含以下六种较为主流的观点:1、形式论;2、表情论;3、所指论;4、语境论;5、实践论;6、功能论,形式论专注于讨论音乐本体结构的形式之美,表情论专注于讨论音乐自身所具有的情感之美,所指论指的是音乐外部的形象之美,语境论成长于现代多元文化主义。实践论注重音乐学习的过程、课程与实践的互动与价值,功能论则注重音乐学习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问题。

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篇7

中图分类号:J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111-01

新课改后,在新理念指导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但也有的教学环节还需继续完善,因此,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课堂教学反思,找到音乐课堂教学中有待改变和完善的地方,重新进行教学设计,以求今后的完美教学。

一、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科学准确定位音乐课堂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兼陶冶学生情操为核心的音乐教学理念要求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让学生聆听音,感受音乐,和学习音乐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这也是新的音乐教学理念的主要内容。基于这个音乐教学的新理念,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愉悦性,并把其放在首要位置,而不知不觉中忽略了音乐教学的本质性。比如在进行《伏尔加船夫曲》的欣赏课教学时,有的音乐教师让学生提前准备了跟此曲有关的教学道具。之后,教师为了避免课堂过于沉闷,反而采取了让学生分组用所准备的道具来表演纤夫拖着沉重货船时的情景,结果,课堂气氛活跃了,但课堂教学效果却没了。音乐教学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要体现音乐性,削弱音乐课程的审美价值,也就失去了音乐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意义。

二、以新课程教学理念为指导,合理确定音乐课堂教学中其他知识的综合运用,避免只重共性,忽视个性的教学偏差

事实上,各科知识都不是孤立于存在的,相互间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新课改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体现出知识的综合性,这是本次课改的一大亮点,音乐教学作为陶冶学生情操的基础教育组成部分,更要反映出世界性的发展趋势。遗憾的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部分音乐教师没有把握好知识综合的度,在课堂教学中过多介绍了本该起辅助作用的其他相关知识,而给音乐教学本身却留了相对少的时间和精力。比如,在学习歌曲《四渡赤水出骑兵》时,由于这首歌选自《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于是,教师就设定了以下几个问题:红军长征的起因与起讫时间是什么?经过怎样?途中发生了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一节课过去了大半时间,学生才在课堂上等候到已久的《四渡赤水出骑兵》的歌声。结果,因为时间不够用,作品又较长,教师无法将该讲的内容讲完,学生也没办法详细真切地体验歌曲所传达的情感。因此,音乐教师必须认真解读音乐教学的新理念,准确定位音乐教学新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定位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地位,科学发挥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是提高音乐教学效果的重点

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音乐教学,有直观、快捷的优势,能最大化的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能有效增强学生对美的体验和感受,能充分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音乐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而忽视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作用,具体表现在从网上下载花哨的动感教学课件,虽然活跃了课堂氛围,也激起了学生观看的兴趣,但却没有收到应有的教学实效,因为大部分学生都把注意力放在了课件的动画效应上,而忽略了音乐本身的学习和感受。因此,音乐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从实际出发,做到合理配搭,适时展示。

四、遵循音乐教学的新理念,合理科学安排音乐基础知识学习和培养学生音乐情感的关系

新课程改革后,要求音乐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目标,要体现音乐教学的实效性,即要以审美为核心,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基于此认识,部分教师完全摒弃了以往重视知识学习的传统的教学目标,而只强调审美教育和音乐情感的培养。这种错误的认识,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基本放弃了音乐知识的学习,连最基本识谱等内容也不教了,这完全背离了音乐教学的实质,也误读了新的音乐教学理念的内涵。因此,当前的中学音乐教学应该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合理安排音乐知识学习和培养学生音乐情感的关系。

五、结语

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篇8

    对教师来说,由于Powerpoint和Authorware等课件制作软件的工具化,教师能否掌握现代教学媒体和软件的使用与制作方法已成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建设的重要一环,因此对新疆地区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工作也被提上学校教师培训的日程。除教师在职进修外,各个学校都不同方式地对教师采取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措施,这说明学校领导已经开始重视现代教育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建设。但是,新疆音乐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新疆虽然被称为是“歌舞之乡”、“古丝绸之路”,又是多民族聚集地,有着丰富的音乐文化,但由于缺少权威的、系统的、全面的本土音乐课程开发,使得教师在教授本土音乐时,显得无从下手。从相关调查来看,在音乐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虽然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但在新疆本土音乐的教学中,无论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还是教学中乡土教材的使用都不尽如人意。第二、音乐教师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跟不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在大部分教学过程中,按部就班,对学生愿望关注不够,在使用现代技术方面,即便有条件,但往往怕麻烦,也很少使用,对新疆音乐资源也缺乏研究,没有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此外,各学校音乐教师在教学热情上有差别,由于各个学校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教师的教学热情的差别,这使得一些学校的音乐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教授新疆本土音乐缺乏积极性。第三、在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方面,绝大多数学生是喜欢音乐的,也对新疆本土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但也喜欢如刀郎之类演唱的流行音乐,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往往正是教材中所缺失的。学生的这种兴趣取向,为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开展好本土音乐教育提供了依据,因此,我们在设置音乐课程时,对于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指向应充分考虑,并给予合理的引导。在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进行新疆本土音乐的教学的方面,大部分的音乐教师都做得很不够。如何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革新教育理念,选择学生喜欢的音乐内容,在教学方法、手段上吸引学生,为他们学习本土音乐打下良好基础,因而,开发适合新疆本土特点的音乐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新疆本土音乐课程的开发

    (一)本土音乐课程开发原则《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运用电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在影视、广播、网络上学习音乐的指导。”[1]新疆本土音乐课程开发的原则应该是以多元文化价值观为基础,构建双重乐感的教学理念,立足本土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对教育内容进行科学规划,并付诸实践。迄今为止,“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这一概念是对“欧洲中心论”(Eurocentrism)最严肃、最明确的理性否定与回应,也是“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Relativism)的进一步发展。[2]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教授认为新疆各少数民族有着丰厚的音乐文化积累,他们在音乐方面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和独特的创造力,这些得天独厚的音乐文化资源,是发展新疆音乐文化教育并形成自身特色的地缘优势。[3]而实际教学中,由于陈旧的音乐文化教育观误导以及对少数民族音乐特质认识的贫乏等原因,我们培养出来了一大批四不像的学生,既对传统的国内外的经典音乐缺少深刻理解,又对本土音乐缺少兴趣,因此,我们要摒弃“欧洲中心论”一元音乐文化价值观,以多元音乐文化价值观为基础,培养具有双重或多重乐感的音乐人才。(二)本土音乐课程开发的目标目前音乐课程改革是课程专家与音乐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这是一个以音乐教育学、课程心理学、课程社会学、课程哲学为主体的课题。课程改革的内容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而专家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依据一定的课程目标,这个目标是由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转化而来,并以此来指导课程编制及实施的整个过程[4]。而本土音乐课程培养目标就是以双重乐感理论为指导,培养具有双重乐感的复合型人才。双重乐感不仅是一种心理文化现象,还是一种思维方法和学术理念,是一种旨在建立一种多重而和谐音乐观的范式。[5]新疆师范大学张欢教授的研究《双重乐感的理论与实践》,为我们培养新世纪的多元音乐人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在多元文化价值观中,音乐没有优劣,各民族相互尊重,其音乐文化都是平等的。有了多元的视野,既学习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又学习他民族的音乐文化。汉族学生以学习汉族音乐为基础,同时尽可能的全面学习与了解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同样,少数民族学生首先要学习好本民族的音乐,从而尽可能地全面了解与学习其他民族的音乐,其中包括汉民族音乐,进而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音乐文化的学习,最终全面深入地了解与学习不同的音乐文化。“双重乐感”理论运用于音乐教育中,就是要把对音乐文化统一性的追求转向对音乐的文化差异性的关注,把以欧洲人听觉为基准的“音感”普遍性转变为破除听觉“偏见”的立场,从单一音乐能力(单一乐感)概念转向双重(多重)音乐能力的实践。[6]新疆本土音乐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建立起多元文化的观念,各民族音乐文化相互体验、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包容。当学习者离开学校时,作为一个和谐的人,他会选择文明的生存、会尊重,会友爱,会顾忌多样性的社会文化存在。在传承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增强文化认同,构建新疆各民族和谐的未来。[7](三)本土音乐课程的内容根据《音乐课程标准》中十个方面的基本理念,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对课程结构、学习过程、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音乐课程结构[8]。在课程内容上,需加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基础性,降低课程难度,实行一纲多本。渗透民族文化,注重课程内容的民族性、多元文化性;渗透职业技术教育,注重课程内容的乡土性、多样性;注重课程内容对民族学生的适应性及发展性。[9]在新疆本土教材的编写的内容上应具有以下特点:第一,重视教材构成的系统性,并突出新疆音乐的特点。第二,教材应具有较强的资料性。包括歌曲、器乐、创作、鉴赏等方面的内容。第三,图文并茂,要有较好的欣赏效果。第四,重视趣味性,尤其是低年级教材应有精美的插图[10]。第五,要体现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可操作性,制作出方便实用的多媒体课件,开发相关的教学软件等。第六,在课程内容的选编上,要有多元文化的视角,体现出新疆作为多元音乐文化交汇地的区域性特点。教材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在课程结构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新疆乡土教材的编写,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写。从相关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上,新疆民歌、木卡姆及维吾尔族音乐、其他少数民族音乐、最新通俗音乐都是可选择的内容,其中选新疆民歌的最多。如何在新疆丰富的音乐资源中选择合适的内容,编写出学生喜欢的乡土教材,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新疆师范大学在双重乐感的教学理念下,已编写和开设了《音乐元素与风格训练》、《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概述》、《民歌演唱》等多门课程,为我们新疆本土音乐的教育教学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对本土音乐课程的实施

    (一)本土音乐课程开发的实施构想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逐步走入学校、走入课堂,为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效果提供了许多新的可能。因此,积极开发、利用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实现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整合,促进教学最优化,正逐步在校园得到推广和普及。[11]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多元、文化多元,以及该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的现状等实际出发,走适合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特点的、本土化的校本课程开发之路。[12]本土音乐课程的实施,主要通过校本课程予以实施,而以课外活动、兴趣小组等形式加以辅助与补充。在校本课程的开发方面,“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确立为本土音乐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更大可能。课程的资源本身并不具有课程价值,中间有一个转化过程,只有当课程的资源变成鲜活的、动态的、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融为一体,被利用和转化为课程本身的重要组成部分时,才能称其为课程资源,它才具有价值。[13]在大中专院校的专业音乐教育中,积极探索本土音乐课程的开发与设置的方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针对性的开发出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音乐课程;在社会音乐教育方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探索新疆多元音乐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新疆音乐主题资源库的开发建设”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开发建设新疆音乐主题资源库的网站,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不但使新疆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得到保存与传播,还大大增强了新疆音乐文化在社会音乐教育中的认同感。(二)本土音乐课程的开发实施以《音乐元素与风格训练》课程配套设计开发的软件新疆民歌视唱训练系统为例。第一,课程开发:课程开发是指决定课程的过程及其所依据的各种理论取向。[14]由于此前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在高校,都没有开设有关新疆民歌视唱训练的课程,因此,新疆民歌视唱训练系统的开发本身就是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的课程开发。首先,依据泰勒模式,[15]新疆民歌视唱训练系统课程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学会新疆各民族丰富的民歌的演唱,而且能深刻体会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新疆音乐文化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类音乐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学习,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其次,在本系统中,录入了有关新疆民歌概况以及新疆12个主体民族民歌的介绍(满族不在列),收录了五百余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乐曲,这是达到教学目的的保证。再次,本系统是在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设计开发出来的,它利用计算机技术,结合相关音乐软件,把学习的民歌内容按照民族分类,再把每个民族的民歌按照调式分类,条理清楚,操作方便。本系统已经开发设计完成,结合相关硬件,即可实施。第二,教学设计:格斯塔弗森指出:教学设计包括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指导试验和修改以及评定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16]而新疆民歌视唱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是基于新疆丰富的音乐资源、不断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以及相对滞后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之上的。依据德国的范例教学模式,首先改革教材,充实根本性、基础性和本质性的内容,使学生借助好的教材,通过范例的接触,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17]。以及在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中提出的“操作学习”的方式,并依据程

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篇9

视唱练耳学得好坏,关系到一个学生的专业发展,视唱练耳的教学效果,又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视唱练耳的整体教学质量,又是评价一所音乐专业院校办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因此,这门课程虽然是基础性的,却是需要较长的教学周期,需要教师的默默耕耘,其重要性丝毫不能忽视,丝毫不能降低。如何把握视唱练耳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位置,如何制定视唱练耳课程大纲,如何设计视唱练耳课程的具体内容,如何选择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方法,这也为视唱练耳教师上好这门课,提出了更高和更全面的要求。

二、《新课程标准》对高师试唱练耳教学的要求

新课标本着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内涵,更加关注“人”的发展。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文化为基本理念。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较,新课标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做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于已习惯了传统音乐课教学的广大音乐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

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课内容单一、落后于时展的需求;教法死板、与音乐艺术的本质背道而驰。我们更多地注重音乐技能、技法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更多地关注教师本人的情感体验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音乐情感……使得我们的音乐课文不文,理不理,在某种意义上等于抹杀了学生作为一个有着相对独立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及情感体验。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音乐课程标准》融汇了当代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以人为本、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与传统的教育观念不仅有差距,而且有的是大相径庭的。为此,加强现代音乐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是高师音乐专业师生所共同面临的任务。

通过教学,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并以此为切入口,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使我们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因素,更加注重对“人”的培养,还音乐以其音乐艺术的本来面目。展现给学生一个较为宽松的、和谐的、动态的、充满了美感与浓厚人情味的音乐学习的空间,这样学生们是会在教师的引领下步入音乐艺术的美妙殿堂的。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局面是会得到扭转。也只有这样,音乐教育才能够肩负起“培养人”的神圣使命。

三、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素质要求

以新课标为标志,我国新一轮课改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范围向前大力推进。树立新的教学理念,突破过时的传统教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能力要求。

1.整体把握新课标的教学能力。新课标体系已革新了传统课程体系,由过去的以学科中心逐渐转向以学生为本的轨道上来。只有教师尽快适应新课标,并将新课标贯穿于实际教学中,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灵活运用教材的开发能力。一本教材统天下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不同版本多样化的教材应运而生。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编写只是奠基性的。新增了蕴涵着全新教育理念的课题学习内容,旨在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学习策略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获取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尝试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

4.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为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专业能力与知识水平,研究、整合教材,实践任务型等一些新的教学模式,以满足现代化发展对高师音乐课程的要求。同时要跟上辅助教学技术手段的发展,要求任课教师熟悉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如:window98\2000\XP系统),熟悉计算机的硬件结构,熟练掌握计算机音乐制作技巧(如对音乐制作软件CAKEWAIK8.0\9.0、SONAR1.0\2.0、MW3.0风格软件JAMMER4.0、BAND-IN-A-BOX9.0\10\11等的熟练操作)和相关硬件设备(如MIDI接口、音源、功放、调音台,合成器)的操作。与此同时教师应该了解熟悉国外优秀的练耳软件,有选择有针对性地使用。

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篇10

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艺术家族的主要成员和学校课程体系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之所以倡导“综合”的理念,是由于“无论在文化领域、艺术领域,还是教育领域,音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从根本上说,音乐是一种整体性和包容性的文化现象。”音乐艺术的这种特征,为音乐教育的综合理念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艺术的本质上讲,一切艺术都是心灵的艺术,都具有情感性特征,都表现为形象性特点……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各种艺术门类之间和各种音乐形式之间的融合与人的身心发展有着某种同构关系,是一种相辅相成的教育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通感’这一心理现象使得各种艺术门类或各种音乐形式之间的整合与相融成为必要和可能。”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标志的音乐新课程所提倡的“学科综合”正是这种科学认识的具体体现。它提出了音乐课程内部学习领域(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音乐与姊妹艺术(舞蹈、戏剧、曲艺、影视、美术、书法)之间的相互融合,音乐与艺术之外其他学科(语文、外语、历史、地理、政治、数学、物理、化学、体育)之间的相互融合。也就是说,在新课程的音乐教学实施中,“提倡学科综合”的理念可以通过以上三个途径来体现与贯彻。例如“鉴赏”和“表现”两个学习领域的相互渗透与整合,不仅会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而且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音乐教学的整体效应;再如,充分发挥各种艺术门类的不同表现手段,整合成综合性的音乐教学方式,如用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用表演表现音乐情绪、情感,用色彩与线条表现音乐的明暗、相同与不同等;此外,通过软化学科边缘,加强音乐同其他学科的联系并在教学中整合与实施,如同语文结合,可以选用适宜的背景音乐为诗歌、散文配乐,亦可运用诗化的语言和抒情散文式的表达来描述音乐的情境;同史地学科综合,可以学习和了解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和国家的代表性音乐,以及相关的风土人情;同体育学科综合,可以运用韵律操配合不同节奏、节拍情绪的音乐;同数学、理化学科综合,可以联系“黄金分割线”将美学概念与数学概念整合起来,将音乐的高低、长短、强弱等声音性质同物理学的频率、振幅等知识联系起来等等。

随着音乐新课程的实施和综合理念的贯彻,当前的音乐教学出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崭新气象,有特色的音乐课教学实例层出不穷,这反映了音乐教师对综合理念的正确理解与积极实践。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使人疑惑、令人担忧的问题,比如一些公开课、研究课中显露出来的对综合理念认识偏颇和误解的迹象:在教学过程中脱离音乐艺术属性和音乐文化内涵去探讨、了解、评价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环境保护、精神文明、历史、地理、数学、物理、美术、舞蹈、戏剧等领域的问题。如某中学一节音乐欣赏课,课题是《1812年序曲》,上课伊始,教师宣布了课题,进而检查了学生是否在课前查阅了1812年俄法战争的相关资料。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于是,1812年俄法战争的经过、拿破仑与库图佐夫各自的战略部署、库图佐夫与拿破仑胜败的原因、这次俄法战争对欧洲历史的影响等,均成了这节课讨论的主要议题。再如另一节欣赏课―――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课堂上,教师首先给学生介绍创作背景,然后让学生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继而又让学生观看越剧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片段,接着师生分析这部电影的主题思想,甚至讲到剧中扮演者在“”中的悲惨遭遇……,然而,《梁祝》的主题还没听完,下课铃声就响了。教师还给学生留了一个作业,写听后感。可学生什么都没听,怎么可能有感?还有一种倾向,如:欣赏课《春节序曲》,教师先以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开场的画面导入,使学生沉浸在过大年的喜庆气氛中,而后以小组为单位、以各种表现手段创设春节的气氛,有的小组表演小品,有的小组表演舞蹈,有的小组写春联、贴窗花、放鞭炮……真是好不热闹。从表面看,学生又作诗、又表演、又舞蹈、又写、又画,什么都有了,惟独没有音乐。

面对上述现象,人们不禁要问:这还是音乐课吗?

这种现象,不禁令人疑惑,而且令人担忧,因为这种偏离音乐艺术属性与音乐文化内涵的教学,有可能局部地,甚至是全局性地改变音乐课的学科性质。

诚然,基于综合理念的贯彻,音乐课中可能会不同程度地涉及一些艺术门类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但涉及它们是为了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是为了更好地学习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趣。如果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引向了探究其他学科或艺术门类的方向,用文学、政治、历史、地理、舞蹈、美术、戏剧等内容作为学生音乐课学习、探究的主要对象,那音乐课岂不是成为变相的文学、政治、历史、地理、舞蹈、美术、戏剧课了么?这显然是同《音乐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精神相悖的。《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有句很重要的话,即:“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这就是说,音乐课要突出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课中要体现音乐。我们说,改变单纯的、过于强调学科体系的教学结构,并不等于彻底抛弃学科的自身价值。因为基础教育中任何一门课程必然都会由其学科特征为其存在的支撑点。所以,以音乐为本的综合,必须在音乐课中以音乐为载体,以丰富的音乐艺术内容、绚丽多彩的音乐表现形式及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为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主要目标、主要内容和主要过程。而不是把各类艺术、各种学科与音乐平分秋色、并驾齐驱,更不是把它们拼接在一起取代音乐的主体地位。在这方面,许多国家给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例如,从理论上看,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表述:“艺术学科要为其内部价值而教。”“在学习中,无论是相关、综合还是其他类似的方法,它们的基础首先是各门艺术学科本身的知识和能力。艺术学科本身的知识和能力的教学必须充分、完整、透彻。”从实践上看,世界各国基本上都采用了以一科为主、融合其他学科并做适当整合的分科教学方法。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在某个学科中并驾齐驱地教授多种学科内容的情况。也就是说,他们的综合,实际上仍然处在以一科为主,融合其他相关学科的状态下。

在音乐教学中,之所以要以音乐为本,这是音乐课程的本质所决定的。我们知道,“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课程标准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如果淡化了音乐为本的课程理念,就等于削弱了音乐课程的审美价值,那么,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的音乐课就会被异化为另类课程,失去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意义。

正确认识音乐课程的综合理念,是正确实施音乐课程综合教学的基础。应该明确,音乐课的开放态势是有条件、有限制的。这是因为:

1. 其他学科的内容必须与音乐内容密切相关。而且,它们之间的关联是有机的,而不是勉强的。

2. 学科的内容必须对学生感受、体验、理解、表演、创造、评价音乐有助益,而不是与这些活动无关紧要,甚至是干扰、削弱这些活动。

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篇11

课程教学目标定位偏向音乐教育专业化,我校2009年7月修订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宽厚的文化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从事小学教育的知识技能,学有专长,能胜任小学各科教育教学、管理的复合型小学教师。”[1]有的教师依据培养目标中的“能胜任小学各科教育教学、管理的复合型小学教师”,在本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套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重视理论的讲解和技能的训练,轻视审美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课程教育目标与教学时数、学生基础形成很大的反差,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标。最终令教师感到不知所措,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1.2教学管理不规范

这门课程是我校师范学院开设的,由艺术学院、高职学院及外聘的音乐教师任教,目前还不知道归属于哪个教研室。任课教师各人编写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和教案,主要是针对每学期的教学检查而写。没有针对该专业和课程的特点,经过认真研讨而制定的教学大纲缺乏科学、合理性与全面性,起不到指导、规范教学的作用。教学存在盲目性、随意性。

1.3选择的教材不适用

本课程目前使用的教材是尹铁良、孙兰娟主编的《音乐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才内容分为四篇:乐理与视唱基础;声乐与合唱指挥基础;音乐欣赏基础;少儿歌曲创编基础[2]。各章的音乐知识以“作者独白式文字阐述”的陈述方式编写,各章内容没有建立横向联系,融合贯通性不强,留给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教学的空间不大;教材选用的曲目大多是八九十年代中等师范音乐教科书上的经典曲目[3],反应当前学生社会生活与思想情感的曲目很少。在“反应学科最新信息,并适合学生能力和需求。”[5]、学科综合及文化渗透方面做得不够。所以,我认为该教材对于小学教育专业的《音乐基础》课程来说不适用。

1.4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大多采用传统的传授接受或示范模仿的教学模式教学

首先,由于任课教师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很少,闭门造车,缺乏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理论的支撑,教学观念肯定会落后。其次是没有专门的《音乐基础》学科教研室,缺少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反思,导致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研究处于停滞状态。再次,由于《音乐基础》学科教学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备,不能充分给教师提供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尝试新型教学模式的平台。

2解决教学现状的对策

2.1合理定位《音乐基础》课程教育总目标

从本专业学生的实际况来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学生中小学阶段没有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音乐基础很差,经过64学时的音乐基础课程的教学与训练,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况且,目前我国小学的音乐学科教学一般是由毕业于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师承担。从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上看,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上的“学有专长,能胜任小学各科教育教学”应该理解为:能胜任小学语文、数学主要课程的教学,且能兼带一门或几门其他学科(英语、科学、社会)的教学。如果要担任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需要在学习《音乐基础》必修课以后,通过进一步的音乐专业学习(选修),才能胜任。所以,本课程主要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普及型教育。它既不同于音乐教育专业的音乐专业课、也不同于普通高校音乐欣赏选修课。本课程的性质是学科基础平台必修课程,它的教育目标应该是:让学生接受审美欣赏、审美表现、审美创造的同时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的能力;体验音乐的美感,同时具备传承音乐文化的责任感和基本能力;把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最后达到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个体的终极目标。

2.2建立音乐基础学科教研室,严格组织与管理(非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音乐基础》必修课程和全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目前,全校只有艺术学院有一个音乐教研室,主要负责音乐教育(本专科)专业的音乐各科课程的教学研究与管理。而(非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音乐基础》必修课程和全校公共《音乐》选修课程的教学与教研基本上顾及不上。我校(非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包括小学教育、初等教育、学前教育、英语教育都开设了《音乐基础》必修课;目前每学期面对全校本科学生开设的《音乐欣赏》选修课也有一定的规模。可见,建立一个音乐基础学科教研室是很有必要的。可以严格组织与管理该课程的教学,依据本课程教育目标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大纲,适当进行集体备课,编写授课计划和教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与反思,积极研讨课程改革与发展,使该课程教学逐步走向合理化、规范化、最优化。

2.3精心选择一本适合于本专业特点的音乐教材

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篇12

基本乐科作为职业学院音乐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构建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培养音乐听觉、提高音乐鉴赏和感知能力等诸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职业学院音乐课教学内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由于基本乐科学科之间的交叉性,学科整合显得非常必要。但如何整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各学科的学科特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构建和完善学科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这却是一直困扰职业学院音乐教师们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如果课改之后,我们依然按照以前的教学模式,将课程进行分开教学,而只是在教学时间上相应减少,那就违背了教育部将三者进行课程整合的初衷。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关于课程整合教学的新手段,新方法,真正贯彻落实教育部对这门课程学科性质的重新界定和要求。

一、整合教学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从课程的性质和学科特点来说,乐理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与练习,视唱练耳注重对音响的理解和感悟,二者在教学的侧重点上是不尽相同的。但其教学的目标却是一致的,这就是:通过学习系统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培养其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现代教育理念倡导的学科间的融合性与开放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说,将课程进行整合设计,符合当前教育的规律,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理论结合实践,巩固教学效果

如果说乐理侧重理论技能养成,那么,视唱练耳就是侧重实践技能的掌握,理论结合实践,将乐理中学到知识在视唱练耳中加以运用,及将学习内容转化为实践操作,加深了学习印象。以音程为例,在讲完音程这一内容之后,将视唱练耳引入音程的概念教学,如“三度”的概念,可以用《粉刷匠》这首小曲来巩固,因为这首乐曲开始部分包括了大三度和小三度两种音程。通过视唱练习,学生理解了音程的根音和冠音,也记住了这两种三度音在音响色彩上的区别。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以往分开教学的模式告诉我们:单纯的理论讲解虽然专攻术业,但由于教学互动的缺乏,评价机制的单一,容易引起学生的懈怠。如果能结合实践,则可大大增强课堂的可操作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互动,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二、整合教学设计的呈现

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的前言,是教学环节中最为重要的部分。甚至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优劣。在整合教学设计的前提下,我们要选取适合学科特点的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力求教学效果的完美呈现。下面,将以“音程”为例,具体介绍整合教学设计的方案。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关于音程这一教学内容,乐理教学目标主要是:识别及构成音程;区分自然及变化音程;理解音程的转位。视唱练耳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掌握各音程的音响色彩;识别和听辨音程;唱准音程。通过整合教学,进一步理解音程的概念;通过欣赏分析,加深学习印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思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其中,音程的度数和音数是识别音程的重要参照,在教学设计中,需要作为重点加以讲解巩固。而这些知识和前期全音半音等知识点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在讲解之前,有必要对前期知识进行回顾。因此,整合教学设计多采用“螺旋式”课程设计方法,将知识点进行有效对接。

(二)教学模式的选择

教学模式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它直接面向和指导教学实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基本乐科作为学生音乐素养养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帮助学生构建获得音乐基础知识和听觉技能的路径,另一方面要紧扣师范性,着眼于高师音乐教育的本质,注重综合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1]。讲授永远是基本乐科永恒不变的教学模式之一。其直观性,教师的绝对主导性使其得到了教师们的广泛的认可。如:对“音程”这一概念,采用讲授法就非常适合。通过教师对于音程概念的讲解,例举分析,学生能获得直观的“音程”概念。但想要获得圆满的教学效果仅凭一种教学模式是远远不够的。互动教学也是目前比教流行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强调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引导者的身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用讲授法讲完“三度”这一概念之后,教师可以弹奏根音或冠音,让学生模唱出大小三度音程,还可以弹奏出一组音程,让学生找出其中的大小三度。或者,教师唱出根音或冠音,学生唱出另一个音,形成“和音”的效果,抑或,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别叠加出大小三度,初步体验“和弦”的音色,为将来的和弦学习打下基础。互动式教学对于节奏训练也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教学模式。通过学生对教师给定节奏的模仿,增强节奏的记忆能力和精准的把握能力;通过二声部甚至三声部节奏对位,提高学生的多声节奏思维,互动教学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使理论知识不再枯燥无味。启发和分析模式在音程的教学过程中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这两种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具有融合交叉性。可以综合运用。在运用讲授法讲完大小三度音程的概念后,教师可以选取一首有代表性的乐曲片段,(如《国歌》的第一乐句)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这一乐句旋律音之间有什么关系?音响色彩上有什么特点?通过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三度音程的概念以及色彩特性,帮助他们建立牢固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过程的实施

教学过程是教学设计的实现形式,是整个教学活动中最后的环节。基本乐科整合教学的出发点就在于将课程进行高度的融合贯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体现出学科融合这一宗旨。

(一)学科融合的有序性

基本乐科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和综合性,往往在教学过程的有序性上让教师们觉得为难。到底先讲乐理,还是先练视唱练耳?抑或是先进行节奏训练?按照传统的教学经验,往往把乐理放在前面,因为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先导。但传统教学中往往把乐理知识和视唱练耳的教学内容各自分开,这样就无法体现其融合性。要实现学科的高度融合,我们就必须钻研教材教法以及教学的有序性等课题。课改之后,对于基本乐科教学来说,我认为不应该有固定的教学顺序,而应以授课内容为主线,将三门课程糅合在一起。以六度音程为例,首先通过欣赏乐曲《爱情的故事》导入,分析并讨论其第一乐句的音程关系,引入六度音程的概念,比较大小六度在音色上的差异。然后教师进行讲解加深印象,随后,可以用钢琴对比大小六度音程的音色差异,并通过钢琴指定根音与冠音的形式,将大小六度音程模唱出来,最后,通过视唱六度相关曲目巩固学习效果。

(二)节奏训练的综合性

美国音乐家博西•该邱斯说“节奏是音乐中赋予生命的要素”[2]。可见节奏训练在基本乐科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节奏训练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经常以单独训练的模式进行,这种训练方式确实比较有针对性,但没有音高的单纯节奏训练,可能对乐感的培养稍显不足。因此,在节奏训练中,除了单声部节奏训练和二声部节奏对位练习,把节奏与音程融合起来也是很好的一种训练方式。如下图:上图中,主要训练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的节奏组合,同时也巩固了三度和四度音程的音响概念,可谓一举两得。

(三)课堂教学的互动性

学科融合,讲究的是综合性、实践性、趣味性。摒弃以往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3]在教学中,我们要改变固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研究适合基本乐科融合教学的心路。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调动其参与性是首要任务。比如,可以设置欣赏探讨环节,即兴创编环节,分工合作环节等等。必要的时候,可以辅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有条件的可以借助MIDI软件,让学生进行操作。也可以让学生自由组合创编节奏进行即兴表演,这些都是很好的互动方式。

四、整合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反馈

教学效果是否符合预期是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教学效果是否满意,则需要通过教学评价进行反馈。基本乐科的教学评价应该是多元的、开放的,通过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多元的了解教学设计的合理性。这其中,传统的评价方式——考试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有利手段。但我们要清楚的是,考试不可能覆盖所有的知识点,故而不能“一考定乾坤”。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内心听觉能力始终是重中之重。

(一)课堂教学实施效果

课堂教学实施效果在基本乐科的各个章节中,要求都是一样的。具体体现在:充分体现学科融合性;课堂气氛活跃;知识点衔接较好;教学手段丰富新颖;教学辅助设施应用得当。

(二)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音程这一章节的学习中,应该达到以下要求:构成和识别音程;准确的模唱指定音程;判断所给音程的性质;准确的分辨大小增减音程。

(三)能力培养的目标

能力培养是教学过程中最高层次的培养目标。通过音程这一章节的学习,学生的应用能力应该达到以下要求:快速反应音程的度数和音数,准确的在键盘上找到相应的音程关系;协作能力应该达到以下要求:较好的二声部音程分组练习的节奏和音准把握能力。

五、结语

关于职业学院音乐课程的教学设计探讨,近年来方兴未艾。无论何种教学方法,都是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全面音乐分析、感知以及应用能力。本文以音程为切入点,探讨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基本乐科的融合教学设计理念,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解决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时代在不断发展,作为教师,也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以变化发展的眼光去适应当前的教育要求。只有这样,教学工作才能历久常新。

[参考文献]

[1]宋超,汤洁.高师基本乐科教学模式取向分析.音乐天地,2013,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