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体系建设合集12篇

时间:2023-07-03 09:42:14

心理体系建设

心理体系建设篇1

一、矿井建设、生产方面要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管控,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发生。

重大危险源的管控要做到,一是生产建设与安全高效矿井建设相结合,从根本上提升安全生产保障和抗灾能力,进一步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矿井生产技术的信息化、自动化建设步伐,优化采掘系统,淘汰落后生产工艺,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单产单进水平。二是与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相结合,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基础上,明确各类事故发生的预警行动及各类预警时的岗位职责、工作程序,实现快速处置。企业要完善应急预案,并针对薄弱环节、关键部位的进行日常应急演练,按照持续改进原则,不断完善应急预案,实现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由事后单纯救援向事前安全风险预防的转变。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为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安全质量标准化实质是安全管理标准化、安全技术标准化、安全装备标准化、环境安全标准化和安全作业标准化五位一体的集成,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简言之就是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升级版。风险预控管理是对安全质量标准化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拓展和升华。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具有自我约束机制,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方法,要求明确每项工作任务的具体步骤、存在的风险以及避免风险的措施和工作标准,而工作标准正体现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二者的核心都是强调过程控制和持之以恒,强调安全与质量的统一,安全与管理的统一。所以,实施风险预控管理更要强调安全质量标准化,不仅要坚持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还要深入、持久地加以推进。

三、强化班组建设,牢筑本质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打造无坚不摧的团队精神。

班组建设对我们企业来说还是一项新任务,需要部门协作、人人参与、群策群力,特别是要结合本单位业务特点和工作实际,从下到上,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争取经过一年左右时间,将此项工作取得实效。具体应该做好以下四点:

1、改进安全教育效果的检查方法,着重培养职工判断与应对各种危险的能力,增强安全教育的有效性。

2、完善班组安全互保联保标准,实行动态联保,切实落实安全互保制度。

3、建立班组的安全管理组织体系和内部分担制度,切实改变班组安全的松散管理局面。

4、进一步深化安全文化建设在班组的推广,促进安全工作持续改进。

四、加快安全文化建设步伐,安全文化随着企业文化同步快速发展。

心理体系建设篇2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7(a)-153-02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心理问题成为困扰人们生活与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把“让人生更加精彩、让家庭更加美满、让社会更加和谐”的心理咨询志愿服务,构建覆盖城乡的市、镇、街道(社区)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创立覆盖城乡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显得非常必要。笔者进行了2年的探索,建设了服务体系,践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建立了心理咨询志愿服务机制,努力使心理健康服务向着长效化、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探索了心理健康服务的政策保障制度,为我市和谐社会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1 探索建设覆盖城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性

1.1 适应日益增长的心理疏导需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的过程中,转型时期既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也是社会矛盾高发期,既存在很多机遇,又面临许多挑战[1]。昆山市处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期,企业职工和城乡居民有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心理疏导需求,加大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投入成了广大市民生活与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

1.2 提高城乡全体居民的健康水平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心理健康问题被推到了全国人民面前。昆山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市民的工作、学习、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际交往日益频繁,人们的心理健康也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和市民重视。为提高全体市民的整体健康水平,我们尝试构筑市、镇、街道(社区)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着手组织心理咨询志愿者服务队伍,逐渐开展心理咨询服务活动,并不断规范完善心理咨询服务功能。

2 探索建设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

2.1 市(县)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

在构建昆山市市、镇、社区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时,做到结合各区、镇实际情况设立心理咨询服务站,结合社区服务中心(站)建设设立心理咨询服务室,结合卫生工作规范制订科学合理的心理咨询服务方式,结合社区志愿者服务招募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的四个结合。达到统一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格局、统一制度四个统一。三级心理咨询网络单元名称为:一级网络单元为中心,二级网络单元为站,三级网络单元为室。全市采用统一的心理咨询标识。全市统一格局为:一级网络单元用房二间三室,含接待室、咨询室、宣教室;二、三级网络单元用房二室,含接待室、咨询室。全市统一规章制度与台帐资料。笔者在探索中不断完善保障措施,实现组织、人员、经费三个保障。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成立昆山市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协调小组,在协调小组领导、指导下,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责;成立昆山市心理咨询志愿者协会。昆山市健康促进中心作为全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业务指导专业机构,承担国家二级、三级的心理咨询师报考培训任务;市志愿者协会招募近140名心理咨询师志愿者,按本人意愿和实际需求,调配至相关心理咨询网络单元开展工作。心理咨询除了专业治疗机构外,其余都为公益活动,实行免费服务。网络单元用房以及设施由建立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心理咨询师在公益活动中发生的各项费用由建立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承担。

2.2 市(县)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的服务职责

一是加强心理咨询组织指导。心理咨询志愿者协会根据全年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咨询服务,通过聘任制、督导制,规范心理咨询师的组织管理。为心理咨询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心理咨询师的自我成长。积极开展优秀心理咨询师评比,激发心理咨询师的服务热情,更好地服务于全市人民。二是丰富心理咨询服务项目。通过各种健康知识宣传活动,发放心理健康知识资料,解答心理健康问题;举办各类心理咨询讲座,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开设网站进行在线实时心理咨询;开展各类心理团体辅导和个案咨询,进行危机干预,减轻意外事件对市民造成的心理伤害。三是强化心理咨询服务管理。各心理咨询服务站、室每周开放1次,每次开放有一名具有国家资质的心理咨询师在岗;接待咨询时切实做到维护咨询者的合法权益;各心理咨询网络单元制定专人负责;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一级网络单元对二级、三级网络单元进行技术指导、开展业务培训、服务评比等活动,确保心理咨询服务技术质量不断提高。

3 探索建设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初步实效

3.1 加强咨询队伍建设,提升咨询服务能力

通过办心理咨询师培训班,招募心理咨询师志愿者。自2005年11月第一期培训班开班以来,已成功举办了六期培训班,220多人参加了培训,并有150多人获得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通过制订《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继续教育和积分制度》,抓好业务各项培训。邀请国内心理咨询专家来昆作专题讲座,今年请中德精神分析班中方讲师徐钧讲授沙盘疗法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武汉华中子和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心理学硕士、哲学博士张沛超讲授《现代与后现代精神分析理论与务实》,心理咨询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精神分析专家、主任医师李鸣教授讲授《灾难心理社会干预培训手册》等。定期开展同伴、上级督导,缓解咨询师志愿者自身心理压力,提高专业素养。努力使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工作者不仅能较好地掌握心理治疗和咨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应具有提升人性尊严的情操和思想境界[2]。

3.2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有效解决心理问题

第一,开展心理关怀“六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关怀进企业,科学指导促和谐。针对昆山企业广大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今年分别走进钞票纸厂、沪士电子、龙腾光电、仁宝电脑、富士康、南亚电子、亚龙等企业,开展心理减压、婚姻家庭等讲座43场,听课受益近8 000人,有效缓解了员工的心理压力,提升了处理工作与生活中各类问题的能力,深受企业和员工的欢迎。心理关怀进学校、关注未成年人成长。心理咨询志愿者走进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团体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全面培养。心理关怀进农村,服务覆盖全社会。协会依托市、镇、社区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将心理关怀延伸至农村最基层。心理关怀进社区,增进社区健康和谐。协会组织“心理健康社区行”活动,今年在同心街道、亭林街道、长江街道、枫景苑街道等举办各种讲座9场,听课受益近800人;为开发区56名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生命之旅”讲座;在图书馆为市民举办“健康大讲坛”,婚姻家庭、子女教育等讲座3场,听课受益400多名。心理关怀进机关,疏导减压提效率。今年“三八妇女节”期间,协会组织心理咨询师志愿者走进各机关妇委会,开展“与压力共舞快乐地工作生活”、“和谐生活、高效率工作”等讲座,听课受益500多人,为机关员工适时减压。心理关怀进医院,提高患者满意度。依靠各医疗卫生单位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对医务人员与患者开展心理关爱活动,既缓解医务人员自身心理压力,又使医务人员对有心理问题的患者能及时开展心理疏导与心理干预,有效处理了患者的心理应激与压力,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第二,开展心理咨询辅导,有效解决心理问题。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共有1 300多人次接受了个案咨询。开通热线电话57991110,接受个案咨询58人次,网上心理咨询91人次、点击1 048次;各乡镇三级心理咨询网共开展心理咨询志愿服务和指导685人次;还与苏大心理学硕士生协作,到花桥镇为30多名社区矫正对象进行3次有针对性的团体辅导和个案咨询。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有效地解决了市民的心理问题与困扰。制订了昆山市突发事件危机干预预案,在应对突发事件中,心理咨询师运用专业技能有效地进行危机干预。

4 探索建设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初步体会

4.1 市(县)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的突破难点

围绕将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延伸到社区、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薄弱这两个难点,在两年多的探索与研究中不断有所突破。首先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和谐社会建设。第二有各级政府服务理念的前瞻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从市、镇、街道社区各级领导高度关注,全力配合,共同推进。第三有服务体系运行的公益性。心理咨询服务有志愿者,服务必需经费有市、镇、街道分别进行项目化评估补偿。第四有培养人才队伍的实效性。成立昆山市心理咨询志愿者协会,大力招募有国家资质的二级或三级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并定期为心理咨询师志愿者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通过双向选择,按需将心理咨询师志愿者充实到各心理咨询中心、站、室,切实解决所有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问题。第五有我们服务的奉献性。本次所有的心理咨询服务都是免费服务,每一项工作都体现利他主义和慈善主义的志愿精神。志愿者们在为他人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的同时,志愿者也得到了个人的学习与成长。

4.2 市(县)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探索

心理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3]。自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以来,在为提升市民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家庭的和睦、推动社会的和谐方面做出了应有的一份努力。在苏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的工作会议上、省文明办领导视察工作中,都受到一致首肯。但昆山市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还处在不断建设、完善和提升阶段,心理咨询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人员以志愿者为主,但是他们基本都是半路出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工作多是出于热情和兴趣,缺乏规范,且志愿者多为兼职,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还非常薄弱,心理咨询师队伍的稳定性、专业性以及整体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心理咨询志愿者作为新生事物还需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4]。在今后的工作中,针对昆山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社会矛盾多发的特殊历史时期,落实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职工队伍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意见》,以市健康促进中心为基地,做好精品课件,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讲师队伍建设,打造心理健康宣教服务品牌。以“心灵港湾心理咨询中心”为阵地,做好个案辅导工作,加强咨询室规范化建设,打造市级心理咨询示范中心。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有计划地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市民对心理健康知识的认知度,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竞争形势中打造心理咨询师职业的服务品牌,为建设和谐昆山作出应有的一份贡献。

笔者整合各界资源,率先构建了昆山市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目前有一级网络单元8个,二级网络单元7个,三级网络单元19个,争取调配做到每个中心10名以上,每个站8名以上,每个室4名以上的签约服务心理咨询师志愿者。我们必须要遵循心理健康服务系统本身发展的规律,充分考虑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国情的现状,通过扎实的研究和细致的工作,不断完善三级心理咨询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达到促进身心健康、促进家庭和谐、促进社区和谐、促进社会和谐[5]。

[参考文献]

[1]孟万金.和谐社会呼唤特殊儿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8,94(4):7-10.

[2]黄希庭,郑涌,毕重增,等.关于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问题[J].心理科学,2007,30(1):2-5.

[3]李志勇,廖军和.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心理和谐问题探析[J].心理学探新,2010,30(4):3-7.

心理体系建设篇3

为切实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新城街道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问题导向、注重实效的原则,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多举措积极开展工作,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扎实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安定团结的美好环境。

一、强化领导形成合力。新城街道大力整合现有人力物力资源,街道综治中心、信访办、妇联、团委、社区服务中心等多部门的精干力量,由分管领导牵头成立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小组,统筹协调街道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阵地建设,搭建心理服务平台。建立街道、村二级社会心理服务平台。街道社会心理服务站,设在街道综治中心内;村(社区)社会心理辅导室,设在村(社区)综治中心或其相关场所内。咨询室环境温馨,制度健全。同时,充分利用老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家长学校、图书室等社区阵地,由辖区内太原市六十六中两位专业二级心理咨询师为空巢老年人,未成年人提供文体活动、心理辅导情绪纾解等服务。

三、健全机制,把握工作节点。①.建立特殊人群信息预警和干预机制。在健全部门协同机制、完善健康促进等机制的基础上,着重建立特殊人群信息预警和干预机制。街道、村(社区)加强对辖区内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及性格偏执等五类特殊人群,特别是涉恐、涉稳、重大刑事犯罪前科、涉毒、社区矫正、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重点上访、其他人员等八类特殊对象,建立信息报告收集、预警、干预制度,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

今后,街道将持续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从组织、宣传、队伍建设、网格管理等工作方面入手,按照责任分工,逐条逐项抓好落实,夯实社会稳定根基,不断推动全街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心理体系建设篇4

为切实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新城街道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问题导向、注重实效的原则,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多举措积极开展工作,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扎实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安定团结的美好环境。

一、强化领导形成合力。新城街道大力整合现有人力物力资源,街道综治中心、信访办、妇联、团委、社区服务中心等多部门的精干力量,由分管领导牵头成立了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小组,统筹协调街道社会心理服务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阵地建设,搭建心理服务平台。建立街道、村二级社会心理服务平台。街道社会心理服务站,设在街道综治中心内;村(社区)社会心理辅导室,设在村(社区)综治中心或其相关场所内。咨询室环境温馨,制度健全。同时,充分利用老年活动中心、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家长学校、图书室等社区阵地,由辖区内太原市六十六中两位专业二级心理咨询师为空巢老年人,未成年人提供文体活动、心理辅导情绪纾解等服务。

三、健全机制,把握工作节点。①.建立特殊人群信息预警和干预机制。在健全部门协同机制、完善健康促进等机制的基础上,着重建立特殊人群信息预警和干预机制。街道、村(社区)加强对辖区内矛盾突出、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及性格偏执等五类特殊人群,特别是涉恐、涉稳、重大刑事犯罪前科、涉毒、社区矫正、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重点上访、其他人员等八类特殊对象,建立信息报告收集、预警、干预制度,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

今后,街道将持续开展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从组织、宣传、队伍建设、网格管理等工作方面入手,按照责任分工,逐条逐项抓好落实,夯实社会稳定根基,不断推动全街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心理体系建设篇5

[中图分类号] G4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5?0058?03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的日趋激烈、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标准的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定位,不能正确表达自我、缺乏择业的自信和勇气等成为当前大学毕业生求职突出的心理问题。因此,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中加强职业心理辅导显得尤为必要。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是运用现代心理辅导技术和手段为大学生介绍职业分类、职业特点、职业要求,了解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预测职业发展,协助个人与职业匹配,提供人才测评,求职心理调适,介绍求职技巧,帮助职业适应以及启发自助的过程[1]。

当前就业形势下,系统地进行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研究,建立健全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体系,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心态,明确职业定位,有利于大学生确立合理的择业期望值,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有利于大学生增强择业的自信心,缓解就业心理压力,促进人职匹配,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实现和谐就业。

一、职业心理辅导的研究与发展

1. 国外的相关研究与发展

国外职业心理辅导的发展以美国最为典型。19世纪末,美国快速成为主要的工业国家,促成了职业心理辅导在美国的产生。职业心理辅导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1894-1917年),职业咨询服务产生。职业心理辅导开始服务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社会。1894年,梅内尔在旧金山加利福利亚工艺学校开始了最早的职业辅导实践。心理测试开始应用于职业辅导中。职业辅导逐渐为人们所接受。第二阶段(1918-1938年),中小学的教育指导成为焦点。1927年,斯坦福大学的斯特朗发表了第一个标准化职业兴趣测量表。1928年,豪尔特殊性向测验,强调个人特质与工作需要相结合。第三阶段(1939-1957年),系统化理论开始出现,职业心理辅导工作的焦点转向大学及对咨询人员的培训。1942年,卡尔·罗杰斯《心理咨询和心理疗法》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职业心理辅导由传统的以指导者为中心向当事人为中心转变。第四阶段(1958-1983年),职业心理辅导的兴盛时期。不同流派的心理学家为职业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推动了职业心理辅导的蓬勃发展。第五阶段(1984年-至今),职业心理辅导发展的全新时期,从学校到择业的过渡成为焦点。这一时期,职业心理辅导逐步国际化,多元文化背景的职业心理辅导开始出现。人们对现代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不断复杂化,职业心理辅导的理论趋向成熟[2]。

2. 我国的相关研究与发展

我国的职业心理辅导工作起步比较晚,却已得到教育和人事劳动部门的普遍关注和重视。1916年,清华大学校长周寄梅先生首次将心理测试的手段应用于学生选择职业中,这标志着职业心理辅导在我国开始建立。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黄炎培等老一辈教育家从介绍西方国家职业指导的理论和经验入手,结合当时的经济与社会状况,强调了在我国开展职业指导的必要性。1931年9月21日,成立了全国职业指导机构联合会。新中国成立后,实施了劳动预备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带有职业辅导的性质。1994年,劳动部颁发了《职业指导办法》,明确规定职业介绍机构应开展职业指导工作,配备专兼职职业指导员。同时,国家教委颁发了《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正式在普通中学引进职业指导,这样,以就业指导为重点的职业心理辅导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内学者对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周详(2001)从我国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入手,对大学生就业的心理教育与辅导进行探索。陈社育(2003)主编的《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教材较为系统地阐述职业心理辅导的概念、任务和意义。卢晓红(2004)针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特点和辅导任务,对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开展职业心理辅导的方法和途径。周仲瑜、彭晓玲(2006)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学生由于学历、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所形成的不同职业心理。彭晓玲、周仲渝、段礼祝(2006)通过抽样调查发现:50%以上大学生缺乏面试技巧、存在攀比心理;28%至39%大学生在专业兴趣、职业价值观、自我意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并存在焦虑和从众心理;20%左右大学生存在挫折耐受力差、依赖、自卑、嫉妒、恐惧等心理问题。不同的研究角度丰富和发展了职业心理辅导在我国的发展。

二、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体系建设的具体内容

职业心理辅导不同于传统的就业指导,是对传统就业指导思想的超越,在帮助当事人分析自身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当事人的自我决策能力。因此,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可涉及以下方面。

1. 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的培养目标

心理体系建设篇6

二、国内外大学生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应用现状

国内外积极心理学课程主要有以下两大目的: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署名性格力量;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这些性格力量的运用。它旨在三个层面提高学生的幸福体验。第一个层面是情绪层面,即,帮助学生多体验正面、积极的情绪,并减少负面、消极情绪的体验。第二个层面是生活投入的层面,即帮助学生全心投入他们从事的事情中,尽量体验“心理流畅”。第三个层面是生活意义的层面,即帮助学生在各种生活事件中寻找生命的意义。通过这一系列课程设置更关注人生的意义;更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更注重教学活动的新颖性及学生参与性。国内外积极心理学课程理念的运用现状和效果。

三、积极心理学新视角下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学课程体系

1、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落实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机能的课程目标落实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机能为目标。积极心理学发现,存在着具有缓解心理疾病作用的积极的人格素质或人格素养,诸如勇气,人际关系技巧,理性,洞察力,诚实,坚韧,现实主义等品质,通过识别和增强人们身上的这些积极的人格力量,就能够有效地对心理疾病进行预防。因而,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指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积极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成果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师生共同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提供积极体验,教授积极应对方式,促进学生在情感、行为以及认知等方面的积极改变,达到塑造积极人格、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机能为课程目标。

2、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着重加强积极心理体验和心理品质形成课程体系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形成三个明确的研究方向贯穿整个课程体系。一为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心理学提出了拓宽建构理论来论证积极情绪体验在人类生活实践中的显著作用。二为主观幸福感。这是积极心理学的重点研究内容,其核心思想是个体应该满意地看待过去,幸福地感受当前的生活,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未来的生活。三为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着眼于人格中乐观、积极的层面,强调心理学应该通过对个体积极的人格品质的研究与探讨,来促进个体的全面健康发展。同时,课程体系还需建立以活动为主线、以体验为核心的心理健教育模式,只有将外部活动与内心体验有机联合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潜能,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积极体验、情绪、感悟与提高,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与能力。

3、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促进体验式与合作式的教学改革方式

1.案例式体验教学。案例式体验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有关案例提供给学生,组织学生阅读、分析、思考、讨论,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理论原理,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的目的。案例式体验教学中每位个体在发挥自己智慧的同时,也学习了其他人的智慧,这在加深学生对重要观点、原理的理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2.角色扮演式体验教学。角色扮演式体验教学指教师提供一定的主题情境和表演要求,让学生扮演某种人物角色,演示某种行为方式、方法与态度,达到深化学生的认识,感受或评价“剧中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体验的目的。实践表明,只要运用得当,这种方法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起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心理体系建设篇7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132-03

一、引言

为了促成大学生心理水平的健康发展,完善人格,国家教育部发文要求高校设立学生心理咨询室、配备专职心理辅导教师、设立专项经费,等等,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出了相关规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在近几年也进行了多个领域的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大陆地区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起步晚,起点低,专业咨询师匮乏,一个学校往往只有1~2个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生多师少”的局面多少限制了心理辅导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仅靠一名专职教师和兼职咨询师上几节选修课和进行辅导,所能惠及的人群是非常有限的,也无法满足学校的实际需要。同时,有关研究表明,多数学生遇到心理困惑的时候,最先向朋友倾诉和寻求帮助,很少想到专业助人机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也说明了这一点,报告显示:当大学生有了心理问题时,首先选择的是向朋友倾诉(79.8%),其次是向母亲(45.5%)、同学(38.6%)、恋人(30.9%)、父亲(22.5%)、同龄亲属(15.8%)倾诉,选择向心理咨询师倾诉的仅占3.2%。[1]

学校心理咨询面对的实际困境以及学生群体的求助特性,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思考更加有效的学校心理咨询模式。自2003年开始,有学者引入美国、台湾以及香港地区的成功经验,撰文介绍“朋辈心理辅导”的相关概念,[2]部分高校着手将心理咨询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在校园内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模式的积极探索,改变以往学生只能作为咨询对象、心理咨询只是少数专业心理咨询师才能开展的助人活动的状况,让学生成为心理咨询工作的主体与原动力。

希望通过对近几年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成效的文献综述,从人员选拔、培训、体制建设、活动开展以及学生回馈等方面进行整理,为我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二、朋辈心理辅导的涵义、特点

1.朋辈心理辅导的涵义

朋辈心理辅导(Peer Counseling)起源于20世纪6年代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是指受训和督导过的学生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同学以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尽量少或者不给建议,提供倾听、支持及其它帮助的过程。它可以理解为非专业心理工作者作为帮助者在从事一种类似于心理咨询的帮助活动,因此,有时它又被称为“准专业心理咨询”(Paraprofessional Counseling)。[3]

从中文翻译的字面理解,“朋辈”含有“朋友”和“同辈”的意思,其中“同辈”是指同年龄者或年龄相当者,他们通常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具有年龄相近、性别相同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由于人们之间相互的心理安慰、鼓励、劝导和支持多半发生在朋友和同辈身上,因而朋辈心理咨询对社会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心理帮助而言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2.朋辈心理辅导的特点

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实质是一种非专业或者半专业的心理助人活动,和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相比,在目标、要求、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半专业性。朋辈心理辅导员经过比较严格的培训和督导,理解和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技术,朋辈心理辅导虽不能完全比拟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但却比一般的人际互动更具专业性和有效性。因此,朋辈心理辅导具有半专业性。

(2)自发性和义务性。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利他行为,朋辈辅导员通过协助同龄大学生增强自我价值感,提高自我能力认同感,并不借此获得经济报酬。这种朋辈之间互帮互助的行为自发产生,具有义务性。

(3)简单有效和直接干预。在朋辈心理辅导中,咨询员与受助者之间通常享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具有年龄相近或者所关注的问题相同等特点,彼此容易接纳,容易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且双方空间距离接近、交往频繁,提供安慰、鼓励、劝导等心理支持非常便利,甚至可以对当事人的言行进行直接的监督和干预。

(4)覆盖面广。在专业心理辅导中,一般的专兼职咨询师依据其个人能力所能帮助的学生,往往只占具有求助动机学生中的少数部分。咨询师无法主动接触学生,不能直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苦恼和困扰。而朋辈心理辅导员却可以和学生们直接在一起生活,并能适时发现有需求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帮助。

因此,相对于专业心理咨询服务而言,朋辈心理辅导具有更广的受益群体,更加灵活多样,对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辅导有时比专业咨询更加有效。

三、高校朋辈心理辅导工作成效

近几年来,朋辈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受到追捧,大陆高校在实践朋辈心理辅导的过程中累积了许多经验,并对朋辈辅导的实效性进行了相关研究。

1.朋辈心理辅导对辅导双方的成效研究

(1)朋辈心理辅导对朋辈辅导员的成效研究。国内相关研究表明,在决定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之前,选拔合适的学生担任朋辈辅导员、制定有效的培训体系对选的学生进行系统培训,是科学、有序地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重要前提。朋辈心理辅导的首要受益群体是参加培训的朋辈辅导员,钟向阳、胡浩民等对华南地区某高校39名大学生参与朋辈辅导培训的研究表明,经过为期六周的系统培训,参与学生对朋辈辅导的认识和适任程度得到显著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在一般症状上,参与学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精神病性和偏执等因子的得分培训后显著低于培训前。[4]王海荣、崔建华、叶琳等对93名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培训效果检测、[5]伍翔研究了开设朋辈心理咨询课程对66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6]上述研究均表明,对于参与朋辈辅导的学生而言,辅导前和辅导后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经过培训,学生朋辈辅导员可以从事一定的朋辈辅导工作。同时,培训对于提高大学生自我调节、人际交往、情绪调节、适应环境等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与人格完善,对于建立助人互助的校园文化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2)朋辈心理辅导对受辅导学生的成效研究。也有对朋辈辅导员进入辅导领域后,对受辅导学生所产生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何树德将叙事治疗和朋辈辅导相结合考查朋辈叙事教学的效果,结果发现以学生朋辈带领的方式开展叙事教学有助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同辈群体的亚文化使得辅导双方有更多的共同体验和相近的价值观。相对于教师辅导,小组的兴奋性更强,参与学生报告自己的收益很大。[7]曾艳、王烁等推行了高年级辅导低年级的一对一同辈互助制度,并对此进行实效分析。对大一168名受助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认为朋辈辅导员很好地帮助自己度过入学阶段、得到学习方法上的建议和帮助、变得更加开朗、扩大了交范围的分别约占到受调查人数的91%、78%和63%。以上研究表明,于朋辈互助群体的相似性,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有助于受助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尤其在新生适应阶段,朋辈互助的咨询模式可以帮助新生快速、高效、及时地适应大学生生活,有力地弥补专业辅导人员不足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

2.朋辈心理辅导人员选拔、培训体系的研究

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相关人员总结出适合从事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咨询员需要具备的特质是:耐心、温暖、风趣和亲切;不喜欢咨询员具有的特质是:缺乏了解、缺乏兴趣、攻击性、追根究底、权威性、不亲切、道德取向和优越感。[8]朋辈辅导员的选拔大多通过自愿报名――相关测试――面试――录用的程序来进行,也有研究者要求自愿报名的学生提交一份自我成长报告,以了解报名者的成长历程,作为选拔的参考。

在建立朋辈辅导员培训体系方面,许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4-6],[9]基于不同培训目标的朋辈心理辅导培训有着不同的内容与体系,综合了解,一般均会包含以下几点:一是对心理咨询以及朋辈心理咨询基本概念与定位的知识传授;二是朋辈辅导员个人成长与自我发展的辅导;三是心理咨询基本流派以及朋辈心理咨询技能的学习;四是精神疾病和危机的识别与转介。培训均采用团体活动为主、课程讲授为辅的形式,综合运用团体游戏、小组讨论、个人分享等方式,一般一次培训的时长为6~8次,每周一次,每次2~3小时。朋辈心理辅导的培训改变了以往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授课模式,鼓励学生参与讨论,积极分享,容易为学生所所接受,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朋辈心理辅导现状

1.我校朋辈心理辅导活动开展情况介绍

我校目前所施行的学生朋辈辅导主要集中于学生社团组织――心理协会和班级心理委员这两个层面的工作。

(1)班级心理委员工作开展。班级心理委员作为本土化朋辈心理辅导的新模式,在我校得到了积极的推进。自2006年以来,我校坚持在全校班级设立1~2名班级心理委员,并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展针对班级心理委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培训。经过4年来的努力,校内各班均保证有一名心理委员,并定期召开心理委员例会与培训、上交班级心理记录,心理委员与辅导教师的沟通也促成了几例特殊案例的关注与会谈。应该说心理委员制度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校三级心理预防体系。

(2)学生社团组织――心理协会活动开展。作为学生自发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校心理协会承担着我校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开展工作。通过电影观摩、讲座组织、特色活动演练等形式,面向全校师生宣传心理卫生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理念,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2.现有朋辈辅导模式存在的不足

严格意义上的朋辈心理辅导体系在我校并未获得建立,现有的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和学生社团组织主要承担的任务是辨识精神异常现象和危机事件,以及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它们虽不是定义中的朋辈心理辅导,但却是对朋辈心理辅导体系的一种补充。现行模式下的工作遇到的实际困难是:目前班级心理委员培训的主要形式以全校心理委员集中授课为主,参与人数较多,能够统一集中接受培训的时间较难协调,课程内容设置比较单一,培训方式也主要以讲授和知识讲解为主,对于心理辅导的态度和技能等知识的要求较高、专业化程度较深的能力培养来说,缺少培训课时和培训人员;其次,系部二级网络管理、运行制度的缺失,也使得我校心理危机干预和异常精神状态的识别相对滞后;另外,学校教师心理咨询力量的缺乏也使得培训、管理、督导和咨询等工作的开展显得力不从心。尽管有着较多的困境,我校对半专业化的朋辈心理辅导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比如在首届大学生心理文化节开展的“心理聊吧”活动以及成立朋辈互助中心,由中心成员带领学生举行的团体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并对首批朋辈辅导员进行了九次心理课程的集中培训,对于参加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朋辈心理辅导的进一步探索

尽管对于朋辈心理辅导的有效性存在一定争议,但从相关研究来看,朋辈心理辅导这一新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完善学生健康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也可以运用这一模式,及时发现需关注的学生,做到早发现、早了解、早预防,最大限度地减轻学校、社会、家庭的损失和痛苦。同时,我们也发现朋辈心理辅导制度的开展不仅需要设立一个完善的体系和制度,也应对于朋辈辅导员的选拔、培训和督导过程形成相应的体系,才能科学、有效、专业地运转。王嫣、周贤等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已有研究的成果,提出高校朋辈心理辅导服务工作的三个途径.该途径也可视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朋辈心理辅导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其对于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借鉴意义在于:一是如何进一步发挥朋辈心理教育和朋辈心理互助的功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组织和进一步的培训和督导;二是选拔一批有志于从事且适合从事心理助人工作的学生,进行朋辈心理咨询工作,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和督导,使之成为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力补充。

五结语

朋辈心理辅导以其贴近学生群体、符合学生咨询需求特点的特性,正越来越引起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关注。相关实证研究也表明,制定一个科学、严谨、专业的选拔、培训体系,是能够培养出一批具备一定咨询素质的学生朋辈辅导员的,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发挥积极而正面的作用,相关研究得出的体系建构机制可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胡伟,胡峰.朋辈心理辅导模式在高校中的运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0).

[2]孙炳海,孙昕怡.朋辈心理咨询模式述评[J].教育评论,2003,(6).

[3]陈国海,刘勇.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

[4]钟向阳等.高校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体系的实效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7,(8).

[5]王海荣等.高校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培训效果检测与评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5).

[6]伍翔.朋辈心理咨询课程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5).

[7]何树德.朋辈叙事教学:加速大学新生灰色心理白色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心理体系建设篇8

在管理体系中,要想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实行工具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劳动动作标准化、劳动环境标准化等标准化管理。只有实行标准化,才能使工作人员使用更有效的工具,采用更有效的工作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一是严格制度化管理,防控操作风险。通过认真梳理钞票处理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对照钞票处理中心风险点、控制流程图,多角度、多层次查找安全“死角”,明确责任,完善各岗位制度,严格制度化管理,认真执行各项内控制度,构筑长效风险防线,防控操作风险。二是分解各个动作操作,确定标准化作业模式。由专业部门对工作人员各个操作环节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细分各个动作操作要素,根据安全性要求,结合制度化管理要求,研究每项动作的合规性、必要性和合理性,依据动作的经济合理原则,去掉不合理的动作要素,形成标准化作业模式。三是实行标准化作业,助推科学管理体系建设。在钞票处理中心推广实施标准化作业,就是要让每个人都用标准、正确的方法进行清分、复点和机具保养作业,用以代替传统的经验方法。只有实现标准化,才能使工作人员在标准设备、标准条件下工作,并对其工作量进行公正合理的计量考核。

二、有序竞争,以赛促学,科学核定设备日工作量

心理体系建设篇9

随着我国药品销售的大幅度增长,建立现代化的仓储管理体系成为各大医药企业关注的重点。中药饮片的信息化仓储管理体系主要是借助物联网信息化技术,将独立的智能仓储系统联网,突破信息闭塞的弊端,通过互通互联组成中药饮片的仓储物联网,在智能仓储基础上产生新的变革。建立现代化物流中心的仓储管理体系,能够组织好医院中药商品的供应,保证重要的质量,降低物流成本。

一、当前中药饮片存储的不足

中药材的市场比较混乱,饮片的来源具有多头性和隐蔽性。在进货的过程中,受经济利益的驱动,一些中药饮片企业不开展加工业务,直接从市场购买质量低劣的饮片进行分销,根本无法把保证因饮片的质量。对于中药饮片的仓库,也只是具备一般性的设施各设备、药品检查室和仪器设备等,这对于建立现代化中药饮片仓库体系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中药的储存和养护,目前很多的医疗机构、药品零售企业受到场地和设施等条件的限制,养护条件差,极易导致饮片生虫、发霉、失去气味等,最终严重影响中医临床的用药效果。

总之,目前我国的中药饮片普遍存在着“低、小、散、差”的问题,由于生产设备简陋,机械化程度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企业仍采用传统的前店后作坊的手工式加工药材。这将直接影响中药饮片的质量。

二、建立现代物流中心的仓储管理体系的措施

(1)严格检测进入物流中心的中药饮片的质量。为了保证进入物流中心的中药饮片的质量,需要对其生产单位进行审查,严格检测饮片的质量。再加上电子化交易信息服务平台的帮助,供应商可以建立自己的产品和报价管理,通过完善公共信息库,实现更广范围的信息共享。

(2)按功能区进行仓促设计。在设计仓库时,可以将其分为两个功能区,一个是发货区,一个是饮片储备区。发货区主要进行拣货、发货,储备区主要是对中药饮片进行补货供给。当让还要根据配方剂量大小、贵贱、有毒无毒等情况,再将发货区分为具体的小区,设置常用货区和拣选台,使用提篮或提篮车区分货物,进行拣选、配货管理。通过流水线输送系统,加快货品流入流出速度,以方便货品的交换。

(3)建立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统。借助仓库软件,按照物流运作的业务规则和运算法则,建立物流配送中心信息系统,以提高仓储运作和管理的工作效率,对中药饮片的信息、资源、存货和分销进行严格的管理。这样能够改变之前单纯依靠人的经验来管理仓库的理念,既提高了仓库管理对人的依赖性,又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自动化设备进行仓库作业,加快订单信息的处理,对饮片的收货、入库、补货、、发货等实现无纸化的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

(4)科学合理的存储和养护中药饮片。中药饮片的存储和养护,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按照饮片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进行养护,常见的养护方法有干燥、降氧、熏蒸等。技术人员应该做好仓库温度、湿度的检测管理,根据流转情况对库存饮片定期进行养护胡检查,抽样送检存储时间较长、易变质的饮片。发现中药饮片出现了质量问题,应该立即停滞发货,并通知质监部门给予处理。

三、现代物流中心仓库管理体系的关键技术

(1)加强WMS的建设。WMS仓库管理系统是物流中心信息化建设的先进技术。面对中药饮片品种多、批量小的特点,WMS可以实现物流中心仓库的精细化作业,精细化的管理,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的,还能有效的支持不同客户的各项信息需求,使医药物流中心的仓储管理到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由于条形码的应用和无纸化操作,既避免了人为的错误,提高准确度,还能够降低中药饮片的运营成本。

(2)广泛应用RFID技术。随着医院货物存储数量和出入库频率的增长,传统的人工记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仓储管理的需求,为了优化整个工作流程,我们应该应用射频识别,即RFID技术。RFID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它能够利用射频信号通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的目的。利用这种技术,工作人员可以实时、准确的掌握仓库中货物的品牌、数量,通过对货物的跟踪,使库存物料直观、迅速的以图形化的方式反映出来,提高了物品管理的仓储效率和精细度。

(3)引进先进的库存管理方法。医药物流中心的仓储管理采用的先进管理方法主要有ABC库存管理方法和零库存管理方法。ABC库存管理方法主要是将库存分为三类,找出主次,根据品类和出货总量对物品进行A、B、C分类管理,并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利用资源,通过规范化管理提高物流中心仓储的响应速度。零库存管理方法主要是将库存货物的数量最小化的同时,使库存设施设备的数量及库存劳动消耗最小化。零库存的管理方法具有供货时间灵活、稳定的特点,大大减小库存压力。

四、结语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以及将中药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将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机,这必将对医院中药的采购、仓储、保管等管理过程提出。严峻的挑战。为此,我们必须通过WMS、RFID以及先进的库存管理方法,从中药饮片的采购、储存、养护等各个方面,建立现代物流中心的仓储管理体系,对每一个电子标签扫描定位,以促进仓储作业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心理体系建设篇10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2)02-0101-04

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仍停留在对其基本内容的阐释上,这是很不够的,对此问题的研究要深入下去,需要用多学科的视野来观察和研讨。本文试从价值哲学和伦理学的视角作些探讨。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两个方面:价值存在体系和价值观念体系

从价值哲学的视角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社会制度,而且是一套完整的价值体系。如果没有价值体系的有力支撑,社会制度就会变得脆弱不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由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性质所决定的,反过来又规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同时,它又是开放和发展的系统,因而也包含着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中合理因素的借鉴,其整体包括“核心部分”、“边缘部分”和与其他社会制度的“共享部分”。可见,“核心价值体系”只是“价值体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其全部。因此,认识“价值体系”是认识“核心价值体系”的前提。

“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应该是“价值存在体系”和“价值观念体系”的辩证统一。价值存在体系有客体性、对象性和效应性,主要包括人的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等。“具有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的外界物是价值客体,有需要以及需要意识的人是价值主体。外界物具有满足人的需要的多种属性和可能性,将这些属性和可能性转化为现实的价值属性,则要靠实践的改变和创造。因此,我们要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从能动创造的实践中,来认识价值生成和价值本质问题。”价值观念体系是指一定主体的价值观念的系统化、理论化和自觉化。每个主体的价值观念体系相对独立,并可以划分为核心部分、边缘部分,以及与其他主体价值观念的共享部分。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是以一定主体对“价值存在体系”的主观认识及其追求为基础而形成的。它主要包括“理想信念”、“行为规范”和“心理品格”三个层次的内涵。作为价值存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以及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和执政六十多年的基本经验。作为价值观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党和全国人民都应该树立的理想信念,都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都应该形成的心理品格。

无论是“价值存在体系”,还是“价值观念体系”,都是相对于一定主体而言的。价值作为价值客体对于价值主体的效应、意义,需要主体去认知、判断和评价。进行价值评价,既要认识价值客体的结构、属性、规律、趋势,又要意识到主体的需要和利益。价值评价既是对价值客体的理性认知,又是对主体需要的自我意识,同时也是对主客体价值关系的总体评判。价值评价只有反映了客体的客观属性、主体的合理需要以及主客体之间现实的效应关系,才是正确的。因此,没有无主体的价值存在和价值观念,也没有无价值存在和价值观念的价值主体。价值主体和价值观念主体,又有个体、群体、国家乃至人类之分。任何主体开展价值认识和价值评价的目的都是为了进行价值选择或价值创造。价值选择包括对价值观念的选择和对价值创造实践的选择。价值选择应遵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价值选择既要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又要符合人的本性和需要。一般说来,个人的价值选择还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整体的价值选择。

一定主体价值观念体系的核心部分,是对该主体所认同的“价值存在体系”之核心部分的反映。由于“核心价值存在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念体系”既相区别,又相联系,因而通过认识“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也可以认识“核心价值存在体系”。价值是在改造主体和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创造的。实践既能改造客体,使客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发生变化,又能改造主体,改善主体的需求结构,提高主体的素质能力。从主体方面看,价值创造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在实践活动过程及结果中所进行的自我肯定和自我实现。从客体方面看,价值创造是客体在主体作用下所发生的形式变化,主体赋予客体以意义和价值。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平面结构,而是立体结构,应该多维度、分层次地理解、诠释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体应该是中国人民;其内涵应该是“核心价值存在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念体系”的辩证统一。前者包括物质(或经济)价值、制度(或政治)价值、精神(或文化)价值三个层面;后者包括理想信念、行为规范和心理品格三个层面。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建设有三个层次:理想信念、行为规范和心理品格

心理体系建设篇1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209-03

随着我国教育理念和方法与国际接轨的日益深入,目前国内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新生适应教育的重要性。传统新生入学教育存在缺乏针对性、个性、持久性和主体参与性等问题,近年来国内一些高校正在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行之有效的新生适应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即朋辈心理互助。一种新型帮学手段“朋辈辅导员”制度在高校内推出,大学新生朋辈辅导员是指高年级优秀学生以朋友同辈身份为新生提供学习、生活和心理等各方面的辅导和帮助。因此,探索大学新生配备“朋辈辅导员”,促进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对新生适应性入学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高校朋辈互助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人员的招聘、培训、选拔、跟踪、管理、督导、考核评价等环节,都需要形成一套完整的操作制度,以保障心理互助员工作的科学性。近五年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逐步探索,对朋辈辅导员的招聘、培训、选拔、跟踪、管理、督导、考核评价等环节建设了一套朋辈心理互助完整体系,通过开展朋辈心理互助完成新生适应性教育取得一定成效,希望能为新生适应性教育及朋辈心理互助工作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朋辈心理互助体系建设

(一)朋辈互助人员招聘选拔体系

朋辈辅导员作为新生的领路人和陪伴人,直接与新生面对面接触,对于新生的成长成才有着直接和重要影响。朋辈互助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来自朋辈辅导员的潜质,朋辈辅导员的选拔是实行朋辈互助的前提条件。朋辈辅导员不仅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同时需要政治素质好、心理素质好、学习能力强,这就决定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胜任朋辈辅导的工作。

具体说朋辈辅导员应具以下要素。

1.政治信念坚定

朋辈辅导员要有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才能给予新生正面指导,增强新生对党和政府的信心,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憧憬。

2.学习成绩优秀

朋辈辅导员自身角色首先是一名学生,本职工作是学习,作为学生学习必须刻苦勤奋,成绩优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新生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在引导新生学习方面有榜样性。

3.沟通管理能力良好

新生朋辈辅导员,学院又称班主任助理,作为一名管理者,要具有较好的沟通、组织、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这样才能更好地协助班主任和辅导员做好新生的日常事务管理,开展班级工作,减轻班主任和辅导员和工作压力。

4.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关文献总结适合从事朋辈心理互助工作的人员需具良好的人格特质,待人热情、真诚、善解人意、对受助者无条件积极关注;具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悦纳自己,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理解宽容别人、热心助人。朋辈辅导员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才能给予新生积极影响,增强新生心理素质。

根据对朋辈辅导员的要求,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朋辈辅导员的选拔体系通过自愿报名——相关测试——面试——录用的程序制定,见表1。

(二)朋辈互助人员培训体系

朋辈互助建设的重点步骤和关键环节是有针对性的培训,朋辈辅导员的培训质量好坏是决定朋辈心理互助是否有成效的关键。构建一套系统实用的心理培训体系,朋辈辅导员培训内容应包括个人自我成长课程、朋辈互助理论和技术训练课程二大类,如心理咨询基本知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应对、咨询基本技巧、咨询实践、团体辅导的理论与实践、情境性实践等,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识别心理问题的方法和咨询技巧。同时促进个人自我成长,培养专业倾向的工作态度,增强自我认同、自我觉察、自我接纳等。根据朋辈辅导员的工作性质需要,培训内容分为个人自我成长、政治素质、朋辈心理互助基本知识、团体心理互助技能、日常工作流程等板块。培训形式采用小组讨论、个人分享、团体活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互动教学形式。改变了以往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授课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分享,激发他们对朋辈辅导员工作的兴趣和热情,在工作中获得自我成长与帮助同学双赢成效。

根据朋辈互助人员的身份和工作特点和要求,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制定了以下培训体系。

(三)朋辈互助人员督导评估体系

经过严格筛选和培训的朋辈辅导员,在大学新生入学后,他们将投入具体的工作中,对朋辈辅导员的管理和工作督导是保证此项工作有序性、实效性和有生命力的核心所在。

1.规范队伍人员

建立朋辈辅导员档案,档案内容包括个人成长报告、学校聘书、个人信息表等。

2.建立保障机制

给予朋辈辅导员校内外“合法”地位,学校批文朋辈心理互助委员会类同学校学生会、团委一样的学生组织,新生朋辈辅导员即新生班主任助理,任期1年,主要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协助班主任和辅导员处理日常班级事务,学校给予一定固定津贴补助。

3.规范朋辈辅导员工作任务指标

(1)填写好班级工作日志。朋辈辅导员在新生入学军训期间就开始工作,朋辈辅导员工作日志有利于掌握学生第一手的信息和资料,让各二级学院和学校尽快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对特殊个体给予关注。

(2)组织新生入学适应性团体心理训练。在军训期间,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对全体新生班级朋辈辅导员进行集体新生入学适应性团体心理训练培训,让受培训的朋辈辅导员作为领导者,各班级军训教官为助手,心理老师督导,在每班开展新生适应性团体心理训练,加快同学的互相认识,促进相互了解,尽快融入班级集体,培养班级集体意识。完成团体辅导活动后撰写活动总结,收集学生感想。

(3)定期组织心理沙龙。每月1次心理沙龙,各班级可以根据本班的特点确定不同主题。

(4)开展朋辈心理咨询。对有需要的同学进行朋辈心理咨询,当觉得有困难的及时转介心理健康中心。

4.开展定期督导

学校心理健康中心需要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对朋辈辅导员的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各二级学院2周1次,学校心理健康中心1月1次,同时根据个体的需要提出申请,进行个体督导。在督导中帮助朋辈辅导员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特点和局限,实现自我成长。采用个案督导或成长小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鼓励他们从“同行”的经验中反思自己的实践,体验心理教育,提升自己心理教育的理念。

5.考核评价

专业人员还要对朋辈辅导员的工作进行实际效果的评估,如设立考评细则、奖惩制度等。从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心理测评、院系评价等5项指标进行考核。朋辈辅导员综合评价=工作任务*30%+自我评价10%+学生评价40%+心理测评10%+院系评价10%,最后综合评价分为优秀朋辈辅导员的考核评价指标,学院以20%的比例选出优秀朋辈辅导员进行表彰和奖励。

二、朋辈心理互助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应用

从朋辈互助人员的招聘、选拔、培训、管理、督导、跟踪、考核评价等环节构建一套完整的朋辈心理互助体系,而且大胆地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应用和创新,经过实践和观察,发现朋辈辅导员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有着许多优势,在工作中取得了许多实效。

(一)解决了人员配置不足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持续性要求与一线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专职老师配备不足存在矛盾。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专职老师需要持续地对新生学习、生活、心理各方面进行引导和帮助,但是现有的辅导员队伍1:300和心理健康教育专职老师1:3000的配置方式,让他们无法深入地开展新生适应性教育。而要真正解决大学新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理适应问题,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仅仅靠现有的辅导员和心理教师进行心理互助是远远不够的。每班级配备2名朋辈辅导员(1男1女)和新生是同学、朋友关系,有着自然的信任,朋辈辅导员与新生在同一环境中学习与生活,是和大学新生生活在一起的群体,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发现问题,并可以迅速地采取有效措施处理或上报信息,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朋辈辅导员是专职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的重要补充,解决了人员缺乏问题。

(二)丰富了适应性教育的内容

我国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按照传统主要列入学生管理的工作范畴,其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专职辅导员。入学教育内容大多集中在对学校环境、学校规章制度及自己专业的了解,很多专职辅导员无法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习规划和方法上给予必要的辅导与建议,无法拓展适应性教育的视野与空间,较好地应对当前大学新生存在的不适应现象。而新生的适应性教育包括环境适应、生活适应、学习适应和人际关系适应教育四方面。朋辈辅导员所学专业与所辅导的新生一致或相近,他们所面对的人际关系也大多相似,他们同样经历了环境和生活的适应,可以更好地结合自身的经历感受和专业学习经验帮助新生。同时在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老师会讲授环境适应、生活适应、学习适应和人际关系适应课程,真正使得适应性教育内容全方位。

(三)保证了适应性教育的持续性

从时间上看,传统的新生适应教育时间定位在新生刚入学的一两个星期之内,但是此时新生刚入学没有对大学生活形成感性认识,许多学生还处于好奇阶段,这样的适应性教育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每班配备2名朋辈辅导员,任职1年,他们跟随新生整个大学一年级的生活,适应性教育也将持续一年。朋辈辅导员一是可以帮助老师接待同学们较为简单的问题而减轻老师的压力,二是相近的价值观念、经验、生活方式使得朋辈辅导对于社会日常生活中的心理问题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学习作用,让学生感觉身边总有一个人在陪伴自己成长,保证了适应性教育的持续性。

(四)创新了适应性教育工作模式

从工作形式上看,我国传统的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采用讲座、上课为主。朋辈心理互助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以不同形式带来更有效的效果,通过团体心理适应性训练、心理沙龙、成长小组、经验分享辅导等形式相互评析,相互提醒,相互支持,相互帮助。改变了以往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授课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讨论,主动分享,获得自我成长发展。特别我们抓住新生入学的初的关键期,在军训期间特别推出为新生量身定做的适应性团辅活动,利用军训的教官和朋辈辅导员在新生每班级开展展性训练,教官和朋辈辅导员的朋辈的力量促进同学认识,增强班级集体意识,取得非常好的成效。

(五)打造了学生的锻炼平台

朋辈辅导有利于朋辈辅导员的自我激励、自我成长。在新生来校后从军训的期间开始,朋辈辅导员有大量的事务性、解释性和指导性工作要完成。在给予新生支持和帮助的过程中.有助于提升朋辈辅导员的责任心、自我效能感。朋辈辅导工作要耗费优秀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助于培养朋辈的协调安排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在工作中朋辈需要主动了解学校教育理念、校园文化方向乃至国家教育方针政策。这有助于激发朋辈辅导员爱校荣校的知遇感,激发爱国热情,并在此过程中协助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校园氛围,并影响到广大新生。因此,朋辈辅导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教育平台。

三、朋辈心理互助体系下步工作的思考

朋辈心理互助贯穿了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始终。通过5年的不断应用和完善,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的朋辈心理互助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革和完善。如何加大朋辈心理辅导队伍组织的吸引力,像学院学生会和团委那样吸引有潜质的优秀学生能主动自愿的加入朋辈辅导员队伍;如何开展朋辈心理互助的具体个案研究;如何进一步优化培训内容,因为我们的学生都是没有心理学、教育学背景,选择哪些培训内容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如何采取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结合的评价体系调动他们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等。高校朋辈互助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还有许多研究是我们后期探索思考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胡凯.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谢燕兰.高校朋辈辅导员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11).

心理体系建设篇12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成立领导小组

1.为加强我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区教育局成立了XX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以及XX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教育局副局长XXX担任领导小组组长,XXX为指导中心主任,负责统筹规划,协调、指导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指导中心设在XX。

XX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各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

2.各中小学要成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一名校级领导分管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统筹协调各部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和教育教学工作计划之中,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保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力、物力、资金。

3.根据文件要求和各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室的建设情况,确立了六所学校为示范点。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一)将心理健康课纳入课表。XX学校于2018年率先将心理健康可纳入到学校课表,三至五年级每个班一周一节课,内容涉及情绪、友谊、身体与青春期、性别平等、防性侵、校园欺凌等,同学们通过学习,了解自己的性格、情绪,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及正确看待身体的变化和发育,掌握校园欺凌的应对方法和防性侵的知识与技巧,让孩子们积极、健康、阳光的成长。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各学校通过学校社团、少队课、学生心理课堂、家长心理讲座、研学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开设空中网络心理课堂。3月3日,XX学校为引导全校师生科学应对疫情,做好心里防护,在线开展了一堂主题为“防护疫情,守护孩子心理健康”的网络心理课,观看人数达2000多人。 3月16日,XX学校将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在线学习,继续开启空中心理健康课堂,心理健康教师为大家分享了一节非常有意义的生命教育课。6月3日下午,XX学校心理辅导教师通过校园广播为全校学生开展了“深入认识校园欺凌”的专题讲座。

2.利用中午时间开设学生心理课堂。XX学校从11下旬开始利用中午时间为全校将近2000名学生开设普及型心理课堂,内容涵盖积极自我、积极情绪、积极关系、积极成就、积极意义、积极成就,每天中午一小时全员覆盖,到后期,学校继续开展心理课堂,内容会涵盖青春期性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和积极心理学内容,让学生心理课堂成为XX学校常规化活动。

3.开设家长心理课堂。

为了提升家长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与孩子的沟通、相处技巧,懂得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XX学校于10月14日正式启动家长心理课堂,为全校家长了家长心理课堂,每天下午2点30分——4点30分,每次五个班,轮流开展,心理健康教师李春芳为家长们授课的主题是《做一个传承幸福的人》。让家长先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非暴力沟通,处理好家庭关系,多关注孩子、疼爱孩子,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多给予温暖、支持和力量那么孩子的大部分问题迎刃而解。XX学校在区妇联的组织下,于10月底邀请了专家为家长开展了一次家长心理讲座。

4.202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各具特色。

各学校紧紧围绕“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厚氛围。一是在校园醒目的位置悬挂横幅,引导全体师生了解世界精神卫生日相关知识;二是在升国旗仪式上,学生代表作了以“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讲话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事迹引导同学们学习和弘扬抗疫精神,自觉维护心理健康,珍爱生命;三是组织学生进行“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手抄报评比,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感悟,自觉护佑心理健康。组织各班召开主题班会。10月12日下午班会课时间,各学校在教室召开了“弘扬抗疫精神,护佑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同时渗透生命教育,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守护生命。各班主任精心组织,班会课形式多样,趣味盎然;同学们积极参与,主题班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开展心理健康团体辅导。XX等四所学校于10月12日至14日分年级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团体辅导。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真是生命健康。开展心理书籍的读书活动。XX学校阅读社团的孩子们在社团XX老师的组织指导下开展了心理书籍的阅读活动,学生认真阅读,提出问题,X老师耐心细致的指导讲解。特别是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们赵老师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5.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各学校紧密结合春暖校园关爱行动,班主任加大对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孤儿、残疾学生加大帮扶力度,引导他们正视问题,努力生活。此外,学校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科教学相结合,特别是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勇敢超越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

三、做好学生个案咨询和辅导工作。

各学校在根据实际情况和师资力量,进行了个别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子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特别加强对孤残儿童、发生重大变故家庭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学生等特殊个体的心理辅导及心理干预,必要时求助于专业部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每个来做心理咨询的孩子都做了记录,咨询内容都是保密的。通过个案发现,自杀、自残、逃学、休学的孩子比较多,第二就是家庭问题带给孩子的困扰比较多。

四、加强和完善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专业培训工作。

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每个学校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2.强化教师专业培训和学习。XX教育局在今年7月暑假期间,安排各学校共35名教师参加了中科院基础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共77个课时,这些教师绝大部分都通过考试取得心理咨询师的证书。11月19——24日,教育局安排了五名初中心理健康教师参加了海东市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的培训,11月24日,七名心理健康教师将参加团市委组织的培训。

3.目前,全区直属中小学心理咨询室配比达100%,其中标准化心理咨询室2个(二中、三小),各乡镇中心学校心理咨询室配比为55.6%,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均配备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其中专职教师3名,兼职教师45名。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存在的问题

1.心理健康教师的水平有限,大部分是非专业,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困惑,学生尤其中学的的问题非常复杂,很多时候专业能力不够,面对学生的问题有时不知如何帮助。

2.有些学校没有很好的指导,不知如何开展工作。

3.心理健康教师基本是兼职,不能全身心投入到这份工作中,因为还有很多课业负担。

4.心理健康教师需要加强培训和学习,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制定教育系统层面的工作方案和指导纲要,指导各个学校有序开展工作。

2.开展教育系统内部的师资培训,第一批是各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第二批是全区所有任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