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文化的特征合集12篇

时间:2023-07-05 15:59:23

物质文化的特征

物质文化的特征篇1

笔者有幸参加了本地的这项工作,并经历了从起始阶段到现在的过程,其间对许多具体问题进行过相对深入的思考,并通过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形成了一定的认识。比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界定,我们就应该根据以下三个突出特征,综合地去进行把握。

一、传承性

我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唇齿间倾谈的、纸页上流淌的、精神意识层面跳跃着的“活态”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渊源的基因。

文化是由物质和非物质两种形态构成,而文化的进化是传承和积累的结果。其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化同样也是通过传承和积累来实现,其细致周密和循序渐进的过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经过传递实现传承,另一方面经过长期的沉淀达到积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自我选择、对文明的自主抉择。应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特定历史阶段,特定种群民族、特定地域范围内的人民群众,世代沿袭所传承的结果。其传承过程,生动地保留并表现了这些人群的生存状态、生产习俗、生活风貌、伦理观念,并形成了对当时的社会形式、自然环境和等多方面的历史发展状况的反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依靠冗繁的传承载体和庞大的传承群体。其中,传承载体重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传承群体离不开人们之间所依靠的“口传心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体性的传承,包括礼俗仪式、岁时节令和社祭庙会等,主要是依靠群体性传承或者是家庭性传承而构成的传承链传承至今。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和民间知识等文化,一般是由传承人代代相袭而传承延续。一个优秀的传承人,既传承了先人的文化遗产,又以过人的聪慧,按照当时社会发展的节拍推动文化遗产的创新和发展,他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起着重要的链接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手段离不开人的因素,传承人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传统文化传承的历史重任。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直接面对的是传承人的保护问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为其提供生存和发展延续传统文化的环境和土壤,才能实现当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标。

二、“活态”显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个性和民族审美习惯的“活态”显现,它保持了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

物质文化的特征篇2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3-0075-4

中国西南地区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珍贵的财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强的区域性特征,把握这些区域性特征不仅是深入认识和挖掘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与功能的必要途径,也是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案的重要依据。本文试从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性特征分析人手,探讨与之相适应的整体性保护策略。

一、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性特征

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条件、历史发展以及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等原因,中国西南地区已经形成7-个区域特征鲜明的文化圈。在这个文化圈中孕育生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必然呈现出区域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族特点鲜明,形态丰富多样

西南地区世居着众多的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都创造出了灿烂多彩的非物质文化,成为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90在2006年至2010年先后三批次公布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涉及了西南地区包括汉、藏、羌、彝、苗、瑶、壮、侗、土家、佤、傣、白、怒、水、阿昌、拉祜、哈尼、傈僳、基诺、纳西、景颇、独龙、德昂、布朗、普米、布依、仡佬、毛南等三十多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涵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状态,以及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整体性文化特征的载体,往往是我们识别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如藏族史诗《格萨尔》、彝族火把节、侗族大歌、纳西古乐、白族绕三灵、傣族孔雀舞等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深深烙上了鲜明的民族特点,成为了该民族的标志性文化。

西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民族特点鲜明突出,表现形态也异彩纷呈、蔚为壮观,涵盖了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戏剧、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当然,这些还仅仅是西南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宝库中的冰山一角,还有很多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待去发现、研究和保护。

(二)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内涵丰富

在西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历史价值尤为突出,有相当一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远古时期开始流传至今,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反映着每个民族社会生活和文化的传统与变迁,帮助我们深入了解西南地区各个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发展水平、社会组织结构、生活风貌、道德习俗和信仰禁忌等。也正因为历史的悠久,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在发展过程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研究价值。

例如苗族古歌、彝族的《梅葛》、纳西族的《创世纪》、德昂族的《达古达楞格莱标》,哈尼族的《哈尼哈吧》,佤族的《司岗里》、阿昌族的《遮帕麻和遮咪麻》等不胜枚举的口头文学作品,不仅历史十分悠久而且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和物种的起源、开天辟地,到民族的大迁徙、古代社会的制度和日常生活等,堪称这些民族“史诗般”的百科全书,是研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历史发展、社会制度、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的重要资料,具有史学、民族学、哲学、语言学、人类学等多方面价值。

这些史诗、神话、传说、戏曲、歌舞、仪式、节日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对一个民族往往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平衡人际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跨区域性分布,内部差异性强

从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分布来看,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同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跨区域性分布(有的甚至是跨国性的,如傣族泼水节等),或者为多个民族所共享。例如彝族火把节,它是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同时,它也是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共同节日。又如傣族泼水节,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民族也过这一节日。此外,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二是同一个民族在不同的区域分布呈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的区域性特点,呈现出民族文化的内部差异。例如苗族芦笙舞,它流布于贵州、广西、湖南、云南等地的苗、侗、布依、水、仡佬、壮、瑶等民族聚居区,跨区域分布特征十分明显。由于地域的差异性,芦笙舞表现出丰富多样的形态:如芦笙舞一锦鸡舞发源于贵州省丹寨县排调镇境内;芦笙舞一鼓龙鼓虎一长衫龙是贵州苗岭山麓小花苗聚居区贵定县新埔乡谷撒村所独有的一种苗族芦笙舞蹈;芦笙舞一滚山珠原名“地龙滚荆”,苗语叫“子落夺”,它流传在贵州省纳雍县猪场苗族彝族乡,是苗族人民世代相传的芦笙舞蹈之一。

这两个特征一方面源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族源大多具有多元性,必然会继承多元化的文化基因;另一―方面是西南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在世代交往过程中形成了“小聚居、大杂居”的分布格局,他们互为邻里、和谐相处,既相互吸收和借鉴优秀的文化因子,同时也保留了各自民族的文化特征。

(四)生态变迁加速,传统体系失衡

“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共同特性,任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与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不断发生变异和创新,永远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之中。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工程的实施,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赖以生存、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文化生态环境的破坏使得原本处于一种相对匀速发展变迁中的民族文化受到了猛烈的冲击,造成了变迁的加速,导致民族传统文化体系失衡,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形势十分严峻。这是西南地区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一位数十年投身基诺族文化调查和研究的学者这样写道:“鉴于中青年已不穿或压根儿不再有传统民族服装,民族传统服饰有可能在10年左右消失;民族口碑文史及其风俗传承机制,有可能在20年内消失;民族传统歌舞有可能在20年内消失;作为民族传统文化载体且是民族特征之一的语言,有可能在30年内消失。”基诺族文化的现状及面临的危机在西南少数民族中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意义。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等各方面的原因,生活在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远远落后于我国的其他省区,少数民族面临一方面要求经济快速发展实现脱贫致富,一方面又是传统优秀文化不断受到冲击

的矛盾。西南地区有着历史悠久、数量众多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些民族主要文化形式和历史记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这些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同时,这也将对边疆的稳定、民族的团结以及社会的和谐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保护策略

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特征十分鲜明,在原生态性、兼容性、多元性和内部差异性等方面都具有典型的意义。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树立整体性、活态性及可持续性的保护观念,制定并实施行之有效、利益兼顾的保护策略。笔者认为,应该尤其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立法,因地制宜,建构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法律保护屏障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将于2011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步入有法可依的阶段。

《非遗法》的酝酿、制订及最终颁布实施都离不开西南地区试点与实践。早在1998年,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就是在对云南、四川、贵州、重庆、广西等地的民间艺术之乡、传统工艺、民间艺术等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后,向文化部提出了研究起草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建议的。西南地区也是全国较早进行立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区之一。2000年5月,云南省率先制定《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地方法规,它的出台给国家立法和兄弟省区提供了借鉴和思考。2001年6月,云南省又出台并开始实施《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巴文化保护条例》。此后,四川、贵州和重庆都先后出台了本省(市)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顺利展开:如《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2002),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2005),《北川羌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08),《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村寨保护条例》(2008),《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2010)等。

这些地方性法规的颁布实施,有力地推动了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非遗法》的出台与实施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诉求的体现,也必将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根据前文对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特征的分析得知,西南地区的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跨区域性分布、内部差异性强等特点,这也就决定了立法保护应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表现形态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此外,还要结合已有的《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著作权法》、《文物保护法》等法律中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保护机制,这样才能保证立法保护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持续性。

(二)统一规划,加强合作,制定科学、有效的区域文化保护战略

西南地区各民族在长期融合交流中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一体”特点,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存在民族共同性,又有着地域的差异性;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历史原因造成了行政区划的分割,相同的文化遗产分属不同的省区。这就决定了在西南各省区制定保护策略既要有总体思路、统一规划,将各省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西南文化圈这一整体来思考,同时又要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差异性来区别对待。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程中,政府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不仅要组织出台具体法律法规和政策方案,还要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保护,在组织、协调、引导、扶持、规范与管理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的整体性区域特征,各省区政府就不能各自为阵,更不能抢占、争夺共有的文化资源,应该秉持大局观念,加强跨区域的交流与合作,突破行政区划的界限,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的完整性。各省区政府应该联合起来对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总体统筹规划,在此基础之上各区域也要制定相应的具体实施方案。这样,既能充分发挥西南地区区域整体优势,促使文化资源的整合,又能注重民族特色性和地域差异性,保持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三)关注科研,整合学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纵深开展

物质文化的特征篇3

中图分类号:D4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4-2563(2007)06-0034-07

在女性主义研究中,“男性本质”通常是与“女性本质”相对而言的概念,是伴随着解构“女性本质”的误区而被关注的。因而,对“男性本质”的研究似乎有些犹抱琵琶半遮面。

近年来,随着男性研究的渐兴,一些学者对男性气概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诸如男性气概的内涵、表现形态、其对男性地位及性别关系的影响,等等,拓展了人们对男性的认识。那么,回到历史中,探究“男性本质”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如何被建构的?是谁来建构的?为什么进行这样的建构?它与“女性本质”有着怎样的关系?它对男性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些探索会对男性研究有一定的启发。

是妇女解放的源泉,各种思潮交融荟萃。此间,男性对妇女解放的参与是空前的,他们在建构着对女性的“解放与压迫的双重诉说”,那么,他们是如何自我建构的?这与当时的妇女解放有怎样的关系?本文主要运用文本解读的方法,探索五四时期人们运用生物学、心理学两大学科的研究成果对“男性本质”的“科学建构”。呈现它的历史功过,反观现实,窥见时至今日“男性本质”有何变化?与五四时期的建构有什么联系与区别?推进性别平等还要做出怎样的“科学”的努力?

一、建构“男性本质”的理论背景

“男性本质”一般是指以本质主义认识论为基础建构起来的理性、阳刚、粗犷等男性的个性特征。从文本来看,五四妇女解放思潮中并没明确出现“男性本质”的概念,但所谓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是关注的焦点问题,人们所认定的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是泾渭分明的、而且被认为是由生理特点决定的,是“自然”的、“本质”的,否则就是“不自然”的。所以较为确切地说,应该称其为“男性本质”。

(一)比较、分析与溯源:“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借鉴

在五四妇女解放思潮中,许多人试图从两性的特点、差异、关系等问题人手来探讨妇女受压迫的现状、根源及其解放的途径等问题,这样的思路受到了当时比较流行的生物学、人类学、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启发,同时,这些学科理论也就成为解释这些问题的理论依据。金仲华在《霭理斯的“男与女”》一文中,谈到男女的特点及其优劣问题,说道:“上述几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的力量。生物学所作的是比较的工作,就是把男女的体格状态等等拿来比较,再把动物雌雄性的种种异状拿来和人类男女相比较。心理学所作的工作是分析的工作,就是把男女各种本能上的反映与心理上的特征详细加以分析,决定何者为二性所同具的,何者为一性所特具的?及其所具的强度与生活上的效用。人类学的工作是溯寻的工作,就是从古代原始的人类中和现在世界各处未开化的民族中探寻其二性生活的关系及其在进化中所经过的状况。这三种学问都是以科学为依据的;所以简括地说,男女平等这个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着科学的力量”。在这段文字里作者谈到,生物学所做的是比较的工作,一是将“男女的体格状态”进行比较;二是将人类的两性差异与动物的雌雄异状相比较。心理学的方法主要是分析,即将“男女各种本能上的反映”与“心理上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一是发现两性共有的特征,比较在两性共有的特征中,哪些是女性强一些,男性弱一些,哪些是男性强一些,女性弱一些;哪些是两性独有的特征。人类学则主要是溯源,溯寻“古代原始的人类”和当时所谓“处未开化的民族”中,各个时期的两性关系及其“进化”的状况。作者着重指出:男女平等问题需要这些“科学”的解释。也正是依据这些“科学”概念和理论建构的鲜明的“男性本质”,成为五四妇女解放思潮的一股激流。

(二)两性差异是高等类属的特征:生物学的解析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19世纪末传入中国的。严复的《天演论》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进化论的主要观点。五四时期有许多文章介绍达尔文的“遗传”、“分衍”(分化)、“天择”“三大理论”,并依据“遗传”、“分化”、与“性择”的理论解释两性的特征与差异。认为男女两性的特征是“遗传”、“分化”与“性择”的结果,是生物进化的规律,不可抗逆,因而是“自然”的、“本质”的。一些研究者依据进化论的“分化”概念,将两性的差异解释为高等类属的属性,从而赋予两性差异以人类标识的意义。Y・D所译日本学者富土川游的《妇女的精神生活》一文谈道:“从生物学上说:男女身体上的差别,个性的不同,都是从‘分化’而进步,因分化的能力才达到今日男女身体组织的极致。例如蜗牛、蚯蚓等低级的生物,雌雄两性在同一的身体里边,最下等的,(如原生动物传染疾病之麻拉列恶malaria)几全无男女之别,所以用生物学上的事实来证明,男女的所以差别,是分化到达极点的结果。”富土川游认为在生物界中,高等生物才有分化的能力,低等生物雌雄一体,无男女分别。人类男女身体上的差别是“分化”的结果,个性也是分化的结果。因此,两性差异是高等类属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两性差异在这里不仅指生理特征,也包括个性特征。可见,个性特征被解释为生物进化的结果。质言之,涵盖生理特征和个性特征的两性差异,是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进化的结果,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这就为两性差异的建构提供了理论前提。

(三)个性特征是铭刻的性别标志:心理学的概念框架

霭理士(Havelock Ellis)的《男与女》晚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35年面世,是霭理士第一本关于两性问题的著作。五四时期,一些研究者直接运用霭理士的《男与女》中的“第一义性征”、“第二义性征”、“第三义性征”等概念解释两性的个性特征。金仲华在《霭理士的“男与女”》一文中指出:“男女在生殖的主要机能以外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区别即霭理士所谓的‘第二义性征’(Secondary Sexual Character)与‘第三义性征’(Tertiary Sexual Character)者:第二义性征乃是一性所特具的征状,其直接的作用可以使异性见了这种性征而受到强烈的吸引;所以这是辅助两性的主要作用的。第三义性征不一定是一性所特具的,但在一胜中这种征状常较显著,而且发出来极具力量;在社会生活中常有一性对于某项事件特别擅长,一性对于某样能力特别短缺,就是这种特征的关

系。就学理上说,第二性征是如此的简单,但实际所包括的范围及其表现于生活上的幅员却是极广大:在生理上人体各部器官的构造及机能都显示着这种自然的区别,在心理上从感觉,行为,意识,情绪,智慧,艺术倾向,以致环境适应等等都有着这种性征的或多或少的影响”。作者根据霭理士的解释,将“第二性义性征”解释为性器官以外的生理特征,这些特征是某一性别所独有的;而“第三性特征”,则为两性共有,但某一性别在某些方面比较擅长,主要指感觉、知觉、意识、情绪、智慧、行为、艺术倾向、环境适应能力等等心理特质,即通常所说的个性特征。这里对第二、第三性特征的解释将生理特征与社会建构的特征混为一谈,统称为性别差异,并认为第二和第三性特征是两性差异在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的不同表现,即生理性别不同,心理和个性特征则殊异。显然,这种解释将两性的心理差异和生理差异等量齐观,忽略了心理差异的社会影响因素。虽然文本中也提到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作用,但仍然将其解释为不可改变的事实,作为铭刻的性别标记。简言之,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再次建构了两性的差异――所谓男性、女性的心理特征为不可改变的本质。

此外,一些研究者依据卫宁格尔的理论,认为个性特征是“微妙的内奥的实质”,“科学的男女区别”在“内奥的实质中”。默之在《妇女解放的原理――日本狄原朔太郎作》一文中指出:“卫宁格尔的理论所说,男女的科学的性的区别,决不仅在外貌和生殖器的外部形态,实际的男女区别很复杂,潜伏于性格内部的倾向气质等微妙的内奥的实质中。”这里所谓“性的区别”是指性别差异,在五四时期的许多文本中“性”与“性别”同义。作者批评只从外貌和生殖器的外部形态认识两性差异的倾向,阐释只有从“内奥的实质”方面认识两性的差别才是科学的。所谓“微妙的内奥的实质”是指“性格内部的倾向性气质”。运用这一概念解释两性差异,呈现出智识与悖谬并存的两种认识。一方面,发现并驳斥了刻板的性别气质与角色,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默之在《妇女解放的原理――日本狄原朔太郎作》一文中说道:“世间实际有多少的‘像女子的男子’和像‘男子的女子’啊。关于男女的真正的区别,毫没有严格合理的批评,只依据了肉体的外观,作皮相的习俗的区别”。作者认为只从“肉体的外观”,从“皮相”方面,认识男女的区别是表象的传统的认识。实际上有些人生理上是男人,但是具有所谓女人的特征,有些人生理上是女人,但实际上拥有男性的特征。这些人不是“本质上”的男人和女人。这里所谓男性和女性的本质特征指的是性别气质。作者进而批评基于生理性别的角色培养和分配,认为这是“不自然的,残酷的,荒谬绝伦”的事。指出:“例如,我们只因了某种表象的缘故,一生下来就被认为‘男’,被称作男子,被当作男子加以教育,而且还被强施着当兵的义务哩。我们如果真是本质的男子,性格上都完全男性,这样的境遇。不消说是适切的吧。倘我们是女性的性格者,是不能忍耐军事训练的柔和者,那我们就不适于一切的环境,先在世上无端要被斥为不是丈夫,受那毫无理由的排斥与轻蔑了。其实,我们的境域并不是自己选求的,我们自己并不要想编入男性的队伍里。”作者认为,男性并非都拥有男性本质特征,也有具有女性特征的性格“柔和者”,他们不适合如军事训练等男性角色行为,常常被蔑视为“不是丈夫”,这种情况并非这些男性自己的选择。那么为何如此分配角色?作者认为是没有看到男人和女人“内奥的本质”,只根据生理特征培养和安排的缘故。“内奥的本质”和外表的特征之不同是如前所说的男人也有女性性格者。而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反省?一是基于感同身受的现实的思考,二是受到自由主义理念的启发,认为人应该有选择的自由。此外,作者认为这种刻板的角色培养和安排对于女性来说,则“更加残酷”。指出:“假定这里有一个人,其性格全是男性的,几毫没有女性的成分,只因了肉体的某部分有着女性的外观的特色,生下来就被认为女子,强施以女子一切的教养,责备她具有女子的行为与情操,社会方面亦强制地硬责其为女子,这不消说是一种不自然的,残酷的,荒谬绝伦的事吧。可是,我们的社会却毫不客气地把这种野蛮残酷的事行着!”作者认为,女性中有完全是男性性格的人,生下来却被强行施以女性的教化,培养女性的教养、情操与行为方式,这是不自然(违背自然规律)、残酷的、荒谬绝伦的事情。因为这是违背某些女性“内奥的本质”的。同时也可见作者对传统女性道德与行为方式的痛斥与鞭挞。此外,作者又依据这一认识发现了若深入“内奥的实质中”去看,男性和男性之间、女性和女性之间就有很大差异。男性和女性都有跨越其本质特征的。进而依据“第三性义征”的概念将男人和女人分为有男人本质的男人和有女人特质的男人、有女人本质的女人和有男人特质的女人。这样的划分,较之将女性和男性分别作为无差别的群体看待,无疑是个进步。

另一方面,所谓“微妙的内奥的实质”、“性格内部的倾向性气质”这一认识,已将性别气质作为不同性别的固有特征。研究者据此批评人们没有发现其“微妙的内奥”,是心理学启发了对这一“内奥”的认识。可见人们借助心理学将两性的社会性别特征还原为生理的派生物。这是一个微妙的转化。人们以为自己在性别的认识上依靠科学的力量前进了一步,其实却又设置了新的认识屏障,即,非但没有解释社会文化在个性特征形成中的作用,反而将其解释为生理特点的延伸。将生理特征与社会特征划为一体,统称为性别本质,这是一种“科学”的“结构”,加之没有科学的“解构”,而流弊颇深。

总之,以上将两性差异作为生物进化的“极点”和高等类属的特征,将感觉、知觉、意识、情绪、智慧、行为等个性特征作为本质属性,为进一步建构男性本质和女性本质作了基本认识和概念的铺垫,即赋予两性差异以科学的价值,为进一步建构两性特质解决了认识上的问题:两性差异不仅是存在的,而且认识两性差异才是科学的态度。心理学关于第一、第二、第三义性征的概念,为男性、女性本质的建构提供了概念框架:将个性特征作为“内奥的本质”,将本质特征从生理性别延伸为社会性别,将男女在社会中形成的差异也“收编”为“本质”,作为不可改变的事实。

二、“男性本质”的主要特征

五四时期人们依据生物学、心理学建构的“男性本质”与现在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阳刚、理性等特征有许多吻合之处。关于阳刚的内涵当时突出两点:一是身体的强壮,二是性的欲望。显然,这样的解释带有生物的特征,而社会特征则显不足。从五四时期的文本来看,一些研究者对男性特征的阐释,主要依据达尔文进化论的“性择”理论。此外,还有研究者依据作为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之一的细胞学,解释两性地位的演变,集中为“男性中心说”与“女性中心说”,即为在生殖过程中,是以“娘细胞”为主,还是父细胞为主的论辩。据此,衍生出所谓“男性本质”与“女性本

质”。

(一)“男性开花”的取舍:刚与强

“男性开花”是高希圣在《男性中心说与女性中心说》中提到的概念,指男性在“性择”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外观的美丽。文中指出:“一方面女性的选择是煽动了男性的嫉妒心,引起了男性间激烈的竞争,竞争使们的体格更有强大的必要。而女性选择的趣味性,不只在体格的大小,于是又激成了男性外观的美的特质,孔雀、极乐鸟、鸳鸯等雄者外观上的美丽是人所知道的。男性身体的强大美丽是女性淘汰的结果。――他们为了抵抗同种属的男性,遂使武器体格发达了,这些武器体格决不是用来征服女性的,而只是为了获得女性的选择。所以与其说是为了真正的斗争,不如说是使女性见到互相战斗的样子,以希求她们的选择,还有一半则带着装饰的意义。”高希圣在这里运用了“性择”的概念。认为“男性开花”是男性在“性择”过程中,女性淘汰的结果。关于“性择”,达尔文曾经这样阐释:生物“在家养状况下,有些特性常常只见于一性,而且只由这一性遗传下去;在自然状况下,无疑也是这样的。这样,如有时所看到的,可能使雌雄两性根据不同生活习性通过自然选择而发生变异,或者如一般所发生的,这一性根据另一性而发生变异。――这种选择的形式并不在于一种生物对其他生物或外界条件的生存斗争上,而在于同性个体间的斗争,这通常是雄性为了占有雌性而起的斗争。其结果并不是失败的竞争者死去,而是它少留后代,或不留后代。所以性选择不如自然选择来得激烈。一般地说,最强壮的雄性,最适于它门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它们留下的后代也最多。但在许多情况下,胜利并不靠一般的体格健壮,更多地还是靠雄性所生的特种武器。无角的雄鹿和无冠的公鸡很少留下大量的后代――盾牌在获得胜利上也像剑和矛一样。――这样,任何动物的雌雄二者如果具有相同的一般生活习性,但在构造、颜色和装饰上有所不同,我相信这种差异主要是由选择所引起的:这就是由于一些雄性个体在它们的武器、防御手段或者美观方面,比别的雄性略占优势,而这些优势状况在连续世代中又只遗传给雄性后代。然而,我不愿意把一切的差异都归因于这种作用:因为我们在家养动物里看到有一些特性出现并为雄性所专有,这些特性分明不是通过人工选择而增大了的。”

达尔文发现在生物中,有些特征是一性所具有的,并且传给这一性的后代。他认为这种情况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因为另一性别的选择引起的。将其名为“性择”,并指出,“性择”不同于一种生物对另一种生物以及外界环境的生存竞争,而是个体之间的斗争。在“性择”中获胜者往往凭借“特别武器”。正是这所谓“特别武器”成为某一性别的特征。它既是“性择”的武器,又是“性择”的结果。达尔文的上述论述较为关注雄性的选择及其身体和个性特征的特点。高希圣依据“性择”的理论阐释“女性中心说”,称鸟类和哺乳类的雄性强大而美丽为“男性开花”,认为它是男性“性择”的武器,也是女性选择的结果,不是个体的生存竞争,而是为了吸引异性,繁衍子孙。值得注意的是,后来的性别文化并没有将生物界的“男性开花”像女性美一样,完全转化为男性的本质特征,而只是彰显了“男性开花”中“强壮”的特点,隐去了色彩、美丽的特征,这显然是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选择。这种选择对社会性别特征和性别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见,女性本质或男性本质的建构对当时生物学观点的利用是有取舍的,是一种再建构的过程。即将强壮不仅作为男性的生理特征,而且转化为基于生理的不可改变的社会特征,舍弃了具有装饰意义的色彩和被看功能的美丽,凸显男性的强大,并将其解释为生物学的发现,使其具有无可置疑的科学意义。这样更有利于男性的社会权力、地位与社会关系的建构。

(二)“性择”的结果:理性

在传统的性别文化中,理性被视为男性的特征,女性则被认为更富于感性。在五四时期的一些文本中,理性这一男性社会性别特征也被解释为“性择”的结果,从生物学的角度给予科学的强化。高希圣在《男性中心说与女性中心说》谈道:“理性是指就最最单纯最最具体的事物加以推理考究的心的作用。这种原始的理性是从利己心出发的,在起初是单以更优良地确保欲望之目的物为他的目的。人类以外的动物都是以本能之力来维持女性的优秀,防止种族的破灭。因为女性是以育儿分娩等尽力持续种属的――男性和男性为了要求女性的选择,互相间发生激励的竞争时,体格强大而伶俐的男性当然是处于有利的地位,这又成了促进男性脑髓异常发达的原动力。人类的发达日益显著,于是遂脱离本能的支配,像其他动物那样会引起种族之灭亡的危险没有了。到这里,男性利用优秀脑筋与强大体格的活动以压迫女性终至连生物界最大特权之女性的取舍选择权也都夺取了。”在这里,高希圣将“原始的理性”解释为“心的作用”,表现为“推理、考究”的能力,这种能力导致自我欲望的实现,是利己心的表现。认为动物界为了种族的延续,以本能的力量(非理性的)维持女性的中心地位,而人类在男性间争夺女性的竞争(性择)中,不仅发展了强大的体格,而且促进了脑髓的发达,即发展了原始的理性,并凭借理性解决了种族延续问题,从而走出自然界。拥有理性的男性相对于女性来说,是进化了的人类,并代替了如同自然界的女性中心位置。文中还论及,理性的力量使男性产生了“父之意义的自觉”,即男性认识到了自己在人类繁衍中的作用,从而在男女间发生了“大革命”,即男性代替了女性的中心地位。五四时期,一些男性思想家一方面反省男性的自私,主要是针对压迫女性而言,另一方面又在界定男性由于理性而高于女性的性别等级,在高希圣的论述中也可见到这样的痕迹。同时,又可以看到这样的逻辑:理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被界定为男性的特征,而在当时理性主义哲学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理性被看作人的本质特征,那么拥有理性的男性就成为高于女性的人类,而女性则为接近于自然的“他者”。质言之,女性作为社会中心位置被男性取代,是因为在进化过程中没有发展出理性。理性既然被作为生物进化的结果,作为“性择”的产物,就与生理特征结下不解之缘。从而,理性作为男性的本质特征就被生物学穿上了科学的外衣。“男性开花”被作为“浮游”的装饰而显得可有可无,甚至被舍弃。

(三)“大自然的命令”:性超于生存

五四时期的一些研究者,根据进化论以及细胞学中所揭示的动物、植物的生命规律,阐释了男女在两性“交合”中的不同角色,认为男性的不仅强于女性,而且高于生命。心理学则推波助澜,将男性的性的力量解释为想象力、创造力的源泉。高锸在《性择》一文中指出:“在一端说来,男性是主动,女性是受事。在种属女性是中心。”在这里,高锸谈到了男女在性的欲望与保存种属两个层面的不同角色,他认为在男女“交合”中,即在性的欲望方面,男性是主动的进攻者,与男性相比,女性是被动的接

受者;而在保存种属方面女性是主体,即女性是生命的“蕴能”者。或者说,男性的性源自人的本能,是主体的巨大的欲望力量;女性的性源自“存种”,目的是孕育生命,自始至终是与主体(女性作为人的本性)相分离的。如此,女性同样作为人的性的欲望被隐去了。这其实是对生物学的文化建构,然而,却被作为生物学的结论本身。在此基础上,高又以自然界的生物现象为参照,进一步解释了上述观点:“异性相爱的性质和生命同在,就是本能,这本能是女性可以选择的根本:就是男性底,超过生存欲。忘了痛苦,忘了生命,去忠实奉行大自然命令的原故。”在这里,高说明了两层意思:其一,异性相爱是一种本能,与生命同在。其二,男性的可以超越生命,即男性为了得到了异能够放弃生命,这是自然界的法则。高还以雄蜂和雄性螳螂“视死如归”的例子作为佐证,说明男性的不可遏制,甚至高于生命。由这种观点又衍生出另外的一种解释,即男性的欲望需要女性来控制,男性的过错是女性的责任。因为男性的欲望具有多变性、无节制性、无方向性的特点。如果放任男性的特点,人类的种属将要全部紊乱。而女性的具有沉稳、持重的特点。因而,人类的两性关系,需要女性的沉稳来控制男性的狂放。这样的解释,给女性的内敛乃至性压抑、男性的主动甚至攻击、男性的过错需要女人负责等社会性别规则提供了“科学”依据,将两性关系的文化规则再次转化为生物规律。

此外,男性的奔放还被解释为“力的源泉”。霭理士认为男子的艺术能力产生于恐惧、欲望和疯狂,女性正是由于缺乏“各种冲动浮现到表面上来的心理作用”,所以“想象力特别缺乏”。霭理士举例说明,疯狂的男子具有奔放不羁的胡思乱想,“疯狂妇人完全缺乏对于错乱思想的创造力”。关于力量对艺术想象力的影响,他认为:“妇女的性生活的幅员虽较男子广博而浩大,但其表现的力量则不如男子的强佛。在男子性的本能乃是力的奔放端的源泉,常泛于一切的通路。所以当春机发动期来临――艺术的冲动也已经发生。”他认为,男子表现力的强大,常常可以带来创造、想象的思路,所以男子“春机发动”时,艺术的冲动也随之发生。男子的性本能是“力的奔放的源泉”。霭理士的结论是“艺术的冲动是一种男性的副特征,正如胡须之于男性一样,虽然不能毫无辨别地承认下来,但似觉颇近于真理。”这一结论与霭理士“第二义性征”的概念十分吻合。即将后天形成的个性特征转化为生理性别特征,并据此安排两性的社会分工、期待与评价。

三、结论与讨论

在五四奔腾激荡的妇女解放思潮中,“男性本质”的建构是一股激流和潜流,裹挟在许多议题之中,似乎并不令人瞩目。然而,在人们以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学科为背景的强力打造下,凸显出男性的强大、理性、“奔放的”以及与此相关的创造力等特征,深嵌在性别文化之中。这其中,男女的被作为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建构的逻辑起点和内在标准。关于这一点,默之在《妇女解放的原理――日本狄原朔太郎作》一文中曾经谈道:“男子如果离开了柔美的曲线,美的貌,宛淑的性情,快活,绰约等等一切女性的魅力,对于女子怎能发生性的爱呢?人是一种本能的动物,性的关系是必然的电器的法则。”从这里可以看到:作者认为是人的本能。异性相吸是自然界的法则。虽然异性相吸犹如电器的两极,是双方的,但是,如前文所述,男性的是主体的奔放不羁的欲望,而女性的则由于存种而内敛、沉稳,所以,从尊重人性的角度上说,男性的望更应该满足。女性要拥有美丽的容颜、优美的曲线、贤淑的女德这些所谓女性特征才能燃起男性的之火。可见,是构建性别特征的逻辑起点,能够燃起男人的之火即是女性特征的标准。

此外,许多文本反映出,五四时期一些研究者热衷于运用进化论来解释两性差异,这一问题可以从进化论在社会思想史中的地位窥见一斑。众所周知,进化论是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期,费孝通曾经对它的重要意义做过如下论述:“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重大历史意义就在它作为新思想的先锋突破了旧有意识形态的封锁线。达尔文把人类也纳入了其他一切生物的统一发展系统之中,也就使人类成了可以作为客观事物来进行科学研究的对象。”进化论在当时的意义在于挑战“神创论”的世界观,将人类纳入生物的范畴来研究。五四时期学术界运用进化论解释两性差异,显然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将其作为认识人类及社会的新思想、新方法。严复系统地将达尔文的进化论介绍到中国,旨在使国人了解“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规律,“以唤醒中国人保种自强,与天争胜,变法图存”。五四时期是中华民族面临家国危亡、企盼科学救国的社会转型期。对封建传统的反叛和对科学的渴求,使人们拿起这一科学的武器,解释人类及其社会现象。当时的妇女解放思潮回应了富国保种的政治诉求,人们关注怎样的男性和怎样的女性才能担当起富国保种的任务,进化论便成为解析男女两性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工具。

物质文化的特征篇4

(一) 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三的学生能够用化学用语表示生活中简单的物质以及化学反应,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但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近几年的教育实习中,发现初三的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刚开始兴趣盎然,但是在学习分子、原子以及元素符号之后,学生的学习开始出现分化现象,大约30-40%(依据多个学校化学教师的测试成绩统计)左右的学生感觉到化学难学,听不懂,没有兴趣,不能够达到上述目标。这种现象引起我们的关注。

2006年10月我们在郑州地区做了“郑州地区初中化学学习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初三的学生化学学习的障碍来自各个方面,但最大的困难是化学符号和具体的宏观物质与微观物质不能产生联系。调查表明:初中阶段学习化学,符号表征的分化作用最大。因此,笔者提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三重表征过程,突破化学用语学习困难造成的学习分化现象,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二) 化学学科思维方式的特殊性

1.初三学生化学学习的认知特点。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由于化学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物质的性质体现在宏观上,要求学生认真地观察;物质的组成结构等微观理论则是通过让学生理解、想象,从而认识物质的本质;化学符号则是化学学科独特的表达方式,运用化学符号来代表事物,把化学符号作为思维运演的工具和媒介而进行的思维活动方式就是化学符号思维。因为,化学学科的特点要求学生从宏观、微观、符号三个角度去认知化学知识。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学生心理上的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及其符号表征的形成及融合的问题。

2.三重表征的涵义。表征是指信息在人脑中记载和呈现的方式。宏观表征是指对物质所进行的外在可观察的现象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在化学学科中具体指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外在表现。当进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学生通过观察木炭可感知木炭是黑色的固体,氧气是无色气体;通过闻氧气的气味得出氧气是没有气味的,同时,通过实验知道木炭燃烧是需要氧气的;通过观察发光的实验现象以及触摸瓶壁得出木炭燃烧放出热量,从而完成一系列的直观感知,形成对物质的宏观表征的认识。宏观表征的难度不大且有记忆再现性。

微观表征是不能直接被观察到的,主要指物质的微观组成和结构、微观粒子的运动及相互作用等微观属性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学生微观表征的形成,需要通过想象来完成,而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想象力,所以教师通过模型展示、多媒体演示或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作比喻等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讲原子的构成时,可将原子核比作是放在十层大楼的一个小枣,电子在大楼的空间里不停的运动。凭此帮助学生理解原子不是一个实心球体。

符号表征:是指由拉丁文和英文字母组成的符号和图形符号在学习者头脑中的反映。它属于人们认识的第二信号系统,间接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因而符号表征的学习比较困难。符号表征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这种符号虽然简洁,但是内涵丰富。例如:“CO2”既有宏观意义: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又有微观意义: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1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等。符号表征不仅是化学学习的一种语言,也是将宏观表征和微观表征联系起来的桥梁。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化学用语的中介作用。

(三) 学习化学用语的教学策略

1.运用“类比”和“想象”。类比是依据两个对象之间存在着某种类似或相似的关系,根据已知对象具有的某种性质推出未知对象具有相应性质的一种推理方法。在初中阶段,学生倾向于直观思维、形象思维,因此,严格意义上的类比不多,常见的是用身边事物中的某些相仿点来帮助学生想像,理解问题。例如,一堆小麦是由无数粒小麦一粒一粒的“堆积”起来的,由此类比一滴水是由无数个小得用肉眼看不见的水分子“堆积”起来的。借此类比,有助于学生想象水分子。

另外,精心组织语言,引导学生想像也能帮助学生形成微观表征。例如,讲解“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它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时,学生会产生疑惑,既然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但为什么原子不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组织语言,引导学生想象:一滴水中含有许多个水分子,一个水分子就好比一朵鲜花,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就好比花蕊和花瓣。通过这段描述,学生就可以区分开原子和分子,从而理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2.采用发散思维和直观思维方法。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是化学世界的独特语言文字,是化学学习者的专业语言。

化学方程式的记忆对于初三学生来说负担较重,单纯死记硬背效果较差。教学中发现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效果颇好。其一,让学生对化学符号主动进行发散思维,以赋予符号更多的信息,丰富对它们的认识。例如:提供给学生元素符号“C”,学生说“C”是半圆、或是耳朵、或是月亮、或是钻戒……这样,通过发散思维学生找到切入点来认识“C”在化学学科中的意义。其二,选择学生熟悉的一个化学反应作为模板,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这个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储存在头脑中。当学生再遇到其他化学方程式时,将其与模板作对照,理解新的化学方程式意义。第三,结合化学反应时的现象,对于识记化学方程式、理解其意义也能起到促进作用。在描述物质反应时,配上文字表达式和化学方程式,将它们与实验现象结合起来,丰富联想的线索,减少机械记忆,增强意义识记,效果较好。

3.运用“形象组块法”。化学用语的中介作用体现在将物质的宏观性质和微观本质联系在一起。然而,学生缺乏将三重表征统一的意识,倘若运用形象组块法,则完全能克服三重表征融合难的问题。例如,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想象:吃饭时感觉到咸味,由此想到食盐的味道;通过观察食盐的状态、颜色而形成宏观表征;如果用化学符号表示,食盐是“NaCl”。当学生在实验室中接触到氯化钠晶体模型时,形成微观表征,用化学符号表示便是“NaCl”。学生见到“NaCl”时,很快想象出它的宏观状态和晶体结构。以上过程可用下图表示。由此能帮助学生解决三重表征融合难的问题。

图1: 氯化钠的三重表征图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殊性,结合学生认知特点,采用适当方法,将三重表征融合为一体,突破化学用语教学困难,学生在这一方面的学习分化现象将得以解决,在实践中确实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物质文化的特征篇5

[中图分类号]P6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67-1

新疆西昆仑矿藏资源十分丰富,拥有铁、菱铁、铜、铅、锌等金属矿藏资源,这与其特殊的地质背景是分不开的。文中以新疆切列克其铁矿为例简要的分析了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1切列克其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分析

西昆仑铁矿资源比较丰富,拥有多个矿藏资源,虽然每个铁矿的储量并不相同,但是,地质特征基本相似,文中在对西昆仑铁矿矿床地质进行分析时,以切列克其铁矿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1.1矿体地质特征

新疆西昆仑铁矿均产自于志留系温泉沟组地层之中,而且顺着岩层展布,与周围的围岩同步褶皱,切列克其铁矿矿区的3个矿体都具有这一明显的特征(该铁矿图见图1)。

切列克其铁矿矿床主要含有大理岩、含有石榴片麻岩、块状菱铁矿层、硅化大理岩以及菱铁矿石等。铁矿主要产生于片岩与大理岩之间,以及大理岩与其所夹的片岩的接触带上,只有极少数产于片岩之中。其中,含石榴石片麻岩主要由角闪石、石榴石以及斜长石构成;大理石岩层理较为发育,主要含有石英、白云母,二者均为后期热液作用形成;块状菱铁矿石英脉较为发育,结晶情况较好。

1.2矿物成分特征

矿物成分特征成分主要由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组成,据铁矿石进一步划分,矿石矿物主要由菱铁矿、褐铁矿、孔雀石等组成;脉石矿物主要由方解石、白云母、石英以及绢云母组成。其中,矿石矿物中,菱铁矿由原生沉积、菱铁矿、黄铁矿、褐铁矿是由次生氧化作用形成的;而脉石矿物中,方解石由原生沉积、石英白云母由热液或者变质作用形成。菱铁矿组成基底,石英和白云母分布于其间。白云母和石英常聚集呈微条带状、纹层状。在区域变质和接触变质作用过程中,上述矿物普遍重结晶,偶见菱铁矿包含石英、电气石等矿物。

1.3矿石结构特征

切列克其矿石结构构造主要为粗粒状变晶结构、细粒半自形-自形晶结构,前者是该地区常见的菱矿石的一种结构,呈现出完整的晶面,结晶效果非常好,粒度约为1厘米左右,后者则呈现出半自形的细粒状结构,粒度为0.2毫米左右。另外,西昆仑铁矿石还有褐铁矿、菱铁矿,矿石构造主要有层状、带状、块状、微条带状或纹层状、假波纹、浸染状以及脉状构造,不同形状的铁矿石在含量上、性质上有所差异。

1.4化学成分特征

切列克其铁矿矿床中主要金属元素是铁,其中,局部矿区还含有一定量的铜。铁矿石中原生铁主要是存在于大量的碳酸盐中,其中,一部分被氧化成了氧化铁。极少量的以硫化铁、硅酸铁的形式存在,矿区全铁的品位平均为40%左右,条带状铁矿石的品位相对比较低,块状铁矿石与脉状铁矿石的品位相对比较高。对铁矿石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主要含有以下成分:

1.5围岩蚀变特征

切列克其矿床围岩蚀变类型主要是碳酸盐化、硅化及绢云母化。硅化是相对较明显的围岩蚀变,其在矿体中、大理岩中较为发育,主要由层状硅化和脉状硅化形式。碳酸盐化在围岩蚀变中较常见,也比较发育,石英、长石以及黑云母等被碳酸盐交代。绢云母化主要在赋矿大理岩、片麻岩中可见,其中长石被绢云母交代较明显。

以上为新疆切列克其铁矿矿床的主要的地质特征,虽然,不同的铁矿在具体的地质特征方面有着个性的特征,但是,从宏观的角度上来看,该地区的铁矿矿床主要呈现出了以上几个特征。

2西昆仑铁矿矿床地质特征成因分析

西昆仑铁矿矿床地质特征的成因主要是由于沉积、热液活动等形成,根据当地的地质条件来看,西昆仑铁矿矿床的地质特征的形成过程主要可以分为单个阶段。

西昆仑切列克其矿区在古生代使其处于缓慢的沉降阶段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了浅海盆,导致大量的含铁物质由陆地源源不断地转移到海盆中,然后通过沉积作用在浅海相碎屑岩——碳酸盐系,并出现了海退、海进交替的还原环境,最终沉积形成了大量的菱铁矿石,这是西昆仑铁矿矿床地质特征形成的基本原因。同时,由含有铁质的各种悬胶体与碳酸盐、泥、砂质以及少量的炭质在一起沉积,在这一时期,沉积环境相对比较稳定。但是,由于受到海盆水体进退的影响以及海底地形的起伏较大的影响,导致铁矿矿床的形成环境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最终形成了多层性、形态复杂的矿体结构。

在矿体形成之后,由于受到区域范围内热液活动、变质作用等的影响,加速了该地区铁矿矿床的形成,从矿区的构成情况来看,在该地区区域变质作用的影响是主要的,而且也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形式,在变质作用、热液活动的影响下,各种矿物开始重结晶,逐渐形成了今天的铁矿矿床的特征。

参考文献

物质文化的特征篇6

[中图分类号] P59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0-26-2

虎头崖铜多金属矿床分布于巴音郭勒河以西虎头崖一带,东径91°40'21"-91°43'09";北纬37°02'52"-37°03'18",呈近东西向展布,由两条矽卡岩化构造破碎带,21条铜多金属矿体组成,属青海省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管辖。

矿区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元古代狼牙山群上岩组、寒武―奥陶纪滩间山群碎屑岩夹火山岩组、早石炭世大干沟组和晚石炭世四角羊沟组以及第四纪。

1矿床地质特征

1.1矿体形态

虎头崖矿床主要有两个矿带:Ⅰ号矿带处于下石炭统大干沟组含碳灰岩和狼牙山组上岩组灰岩夹石英岩之间。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65°~82°,通过工程的追索揭露,已圈出大小20个铜铅锌银矿体。Ⅱ号矿带位于Ⅰ号矿带南侧,两带之间相距50~300m,局部有交合趋势,局部倾向南,但总体仍为东西走向,北倾,倾角 55°~78°,78°,两带地表延长均大于4.8Km。

1.2矿石组构

矿石构造主要有块状、浸染状、条带状、斑杂状等。矿石结构主要有它形-半自形粒状结构、交代结构、残余结构、骸晶结构、固溶体分离结构、填隙结构等。

1.3矿物组分

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磁黄铁矿、黄铁矿及方铅矿、闪锌矿,伴生金属矿物有少量的磁铁矿,偶有毒砂、白铁矿等;

矿石的化学成分复杂,矿石以铜为主,其次有锌及铅、铁等。矿石的矿物组成、化学组分复杂,是本矿床的突出特点。这些金属矿物大部分颗粒细小,晶形差,大部分为它形晶-不规则形态。

矿石中的脉石矿物主要有透辉石、蛇纹石、方解石及石榴石、硬石膏、绿帘石等。

脉石矿物的种类比较简单,主要为碳酸盐、硫酸盐矿物及硅酸盐矿物。石榴石矿物中含有镁铁成分反映出形成于上地幔环境下,方解石重结晶及其蚀变为后期热液改造,硬石膏的形成反映其受到了高温热液的改造。这些不同类型、种类的矿物的形成与出现均反映了该矿床的形成过程受到了来自下地壳或上地幔物质的促使、干扰及破坏。

1.4围岩蚀变及成矿期次

围岩蚀变主要有矽卡岩化、硅化、蛇纹石化、大理岩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透闪石化、石榴石化、透辉石化等,具有典型的矽卡岩化矿化特征。

根据野外观察以及室内鉴定综合分析,将成矿期次划分为矽卡岩期、热液期以及表生期三个期次。

2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2.1矿石地球化学特征

虎头崖铅铜矿床矿石的∑REE 值为 10.13×10-6,稀土总量很低;LREE值3.16×10-6,HREE值6.97×10-6;LREE/HREE 值 0.47;重稀土总量大于轻稀土总量。其特征值处于大洋地壳与原始地幔稀土含量特征值之间。La/Sm值2.11;变化较大,表明轻稀土分馏较明显。La/Yb值6.00,(La/Yb)N值4.05;(Ce/Yb)N值2.49;以上特征均表明矿石中轻稀土特征变化较明显。Gd/Yb值2.77,表明矿石中重稀土分馏较明显。矿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明显的右倾的平滑线,基本上处于轻重稀土分馏明显状态。Eu处呈较浅V字型谷,负Eu异常,δEu值为0.43,说明了矿石在形成后的矽卡岩化作用的过程中发生Eu的丢失;δCe值 0.51;铈呈明显的负异常。矿石的这些稀土特征值与上地幔与下陆壳的特征值比较相似。这些特征反映了矿石的物质来源及经历的成矿过程十分复杂,其成矿的物质明显的来自上地幔或下地壳且经历了多次的富集改造。

矿石中Co/Ni值2.27,高于陆壳与洋壳的特征值;Sr/Ba值8.09,高于下陆壳及洋壳特征值;U/Th值0.52处于洋壳特征值范围;Th/Co值0.03与下地壳值相同;Nb/Ta值0.00与下陆壳特征值相同;Sr/Eu值处于上地壳与下陆壳特征值之间;Zr/Hf值高于陆壳与洋壳的特征值;Zr/Nb值高于洋壳与下地壳特征值,而接近洋壳特征值。Sm/Nb值处于洋壳特征值范围。这些特征值高于洋壳或处于洋壳或陆壳值之间,这反映出虎头崖铅铜矿床的矿石经受多次改造。同时也反映了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地壳深处并经历了地壳上部的重熔融造成的矽卡岩化作用的叠加改造的特征。

强不相容元素Rb、Ba、Ta等呈强亏损状态;Cr、Nb、Sr等中等不相容元素也处于亏损状态;弱不相容元素Y略富集;矿石中部分Co、Ni成矿元素显较高丰度值,Zn、Pb 呈特高丰度值状态呈富集矿化特征。矿石组成中成分特征的复杂性与其经历了多次不同性质、不同环境的成矿作用的改造叠加有关。同时也是可作为多期次成矿作用叠加改造的证据。

2.2放射性同位素特征

同位素计算中Rb的衰变常数λ=1.42x10-11/a,矿源层年龄取自468Ma;成矿年龄取自2146Ma。

虎头崖铅铜矿床矿石的Rb与Sr含量极低,而其Rb/Sr、87Rb/86Sr很低;但(87Sr/86Sr)i比围岩的值要高的多,与围岩形成了明显的反差特征,反映了与围岩的物质来源间有明显的差异。矿石的Rb与Sr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出其成矿物质来自上、下地幔等深部环境,但又受到碳酸盐成矿交代作用及成矿热液改造的影响而使Rb交代丢失。

3成矿机理与矿床成因

通过对虎头崖铅铜矿床矿物共生组合、矿脉穿插关系及控矿条件分析,该矿床明显受深大断裂构造、岩浆建造、热液作用的联合控制,且经历了多期次多阶段成矿作用。

奥陶纪热水喷流沉积作用:海底火山喷流带来了铜、铅、锌、铁等成矿元素,并使其初步富集。同时在盆地内形成了富含 铜、铅、锌、铁等成矿元素的硅质岩及碎屑岩,为后期热液改造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其成矿演化模式如下:在矽卡岩期,印支晚期的二长花岗斑岩经分异演化沿着东西向与北西向分支裂隙上侵,与灰岩接触交代形成矽卡岩,构成Ⅰ号与Ⅱ号矽卡岩化蚀变构造带,并在其中析出少量磁铁矿、磁黄铁矿。在热液期,随着矽卡岩期大量矽卡岩矿物的形成,上升溶液中的挥发性组分和金属离子浓度增高,在上升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后,以硫化物方式交代充填产生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等金属矿物。在表生期,深部矿体因剥蚀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遭受地表风化,原生的硅酸盐、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等遭到风化,形成孔雀石、铜兰、等氧化物。

综上,认为虎头崖铅铜多金属矿为热水喷流沉积-矽卡岩叠加改造型矿床。

参考文献

[1]方维萱,柳玉龙,张守林等.全球铁氧化物铜金型(IOCG)矿床的3类大陆动力学背景与成矿模式[J].西北大学学报,2009,39(3):404~412.

物质文化的特征篇7

[中图分类号] P61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4-36-3

云南会泽铅锌矿是国内铅锌矿研究的热点,关于其成因认识百家争鸣[1-8]。该矿山的矿体及围岩中赋存有大量的粘土矿物,张长青[9]对矿体中粘土矿物做过K-Ar年龄测试分析。本文通过对赋存于矿体、矿体顶底板附近及摆佐组围岩地层中的粘土矿物的组成、化学成份、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等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区地质特征进行成因分析。

1 地质概况

滇东北地区曾经历隆起和断陷海槽古沉积环境,沉积地形起伏,出露泥盆系和石炭系地层中沉积的泥页岩不连续广为分布[10]。

矿区出露上震旦统和古生界地层,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和基性火山岩。地层之间接触方式有断层接触、假整合接触、整合接触和喷发不整合接触四种方式。摆佐组地层(C1b)夹厚10~20cm的黄褐色的薄层状、透镜状的粘土层。矿体赋存在摆佐组地层(C1b)中,和地层产状变化一致。围岩蚀变不发育,热液作用较弱;矿体边部碳酸盐围岩地层仅发生大理岩化重结晶,厚度为数毫米至数十毫米。

2 样品地质特征

2.1 矿体中粘土矿物

粘土矿物在矿体中有三种赋存形式:(1)充填于结构松散的硫化矿物颗粒之间;(2)包裹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方解石等矿物;(3)呈“S”形的透镜体(图1),透镜体长约1.5m,宽约0.5m,主轴方向和顶底板大致平行,边部为脉状硫化矿物穿插呈“毛刺状”。

矿体中粘土矿物结构致密均匀,含有散点状部分氧化黄铁矿(图 5,6-b、c、d),并有成矿热液渗入(图3,6-a)。经成份分析[9],粘土矿物为富钾硅酸盐矿物以伊蒙间层为主,XRD检测伊蒙间层97%,AAS检测出钾含量6.84%,I/S 间层比5%(表1)。张有瑜等[11]认为I/S间层比愈小,含K量愈高,愈接近伊利石,意味着该I/S间层可能是由其陆源母体矿物—蒙皂石经较为彻底的蚀变而成。

2.2 矿体顶底板附近的粘土矿物

矿体顶底板上有垂直于壁面裂隙的定向擦痕,局部形成凹形擦痕槽(图2),壁面上覆黄褐色的覆盖层,具定向特征。经野外观察、镜下观察(图2、3)、探针分析(图6-a),覆盖层为含有散点状黄铁矿结构致密均匀粘土矿物,其网脉状裂隙中充填成矿物质。黄褐色为黄铁矿氧化“铁染”所致。

2.2 摆佐组地层中的粘土矿物

矿区下石炭统摆佐组(C1b)地层中广泛分布粘土层(页岩层)。粘土矿物呈浅黄绿色,均匀的分布细粒黄铁矿,具水平层理(图 4),为同生沉积形成的。

3 样品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特征

3.1 常量元素特征

(1)矿体中的粘土矿物常量元素

根据镜下观察圈定的粘土矿物探针分析区,进行探针分析,以便对比分析。图6中b、c、d粘土矿物探针能谱图显示1710分层HZD-4样品除了粘土矿物中主要组份Si、Al、K含量一致外,还含有成矿元素Pb、Zn,表2为常量元素分析结果(因地层中粘土矿物分析结果分别为Pb0.05%、Zn0.02%,远低于探针检出险1%,探针所示铅锌属成矿作用所致,故不列入表对比)。

(2)围岩中的粘土矿物常量元素

围岩中的粘土矿物样品是采于会泽铅锌矿地表下石炭统摆佐组(C1b),除了进行镜下观察外(图 4),还进行了X荧光测试分析(表3),结果显示主要元素为Si、Al、K。

(3)围岩地层和矿体中的粘土矿物常量元素对比分析

将1710分层HZD-4粘土矿物电子探针分析数据均值、下石炭统摆佐组(C1b)ZHZ-1-7粘土矿物X荧光测试分析数据和俄罗斯陆台粘土质地层的平均化学成分[12]对比进行分析(表3、图7),矿体中的粘土矿物和摆佐组地层中的粘土矿物常量组分和曲线特征基本一致,和俄罗斯陆台粘土地层常量元素对比,不活动元素( Al2O3、Fe2O3 ) 的富集, 相对不活动元素( SiO2) 的相对富集以及碱和碱土金属元素( CaO、Na2O、K2O、MgO) 的流失,该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现为地层构造环境为不整合[13]。但钾元素含量偏高,原因依2.1节,可能其陆源母体矿物—蒙皂石经较为彻底的蚀变而成。

1* ZHZ-1-7粘土矿物X荧光测试分析数据 ;2* ZHZ-1-7粘土矿物X荧光测试分析数据和HZD-4粘土矿物同百分比折算后的的数据;3* HZD-4粘土矿物与ZHZ-1-7粘土矿物X荧光测试相同项目的电子探针数据;4* 俄罗斯陆台粘土质地层的平均化学成分。

3.2 微量元素特征

矿体和围岩地层中粘土矿物的一些微量元素进行了含量分析,二者含量基本相近(表4);通过曲线图对比,二者的曲线特征也为一致(图8)。通过世界上其它地区[14]沉积型粘土矿物的Be、V、Mn、Ni、Cu元素对比分析,其含量和曲线特征也基本一致(图8)。

3.3 稀土元素特征

矿体和围岩地层中粘土矿物的稀土元素进行了含量分析,并和北美页岩[15]进行对比分析,三者的含量相近(表5、6、7),曲线特征也一致(图9、10)。

粘土矿物稀土元素总量含量较高,富轻稀土元素,Eu为负异常,轻重稀土元素的分馏较大。其HZD-4中∑REE、∑LREE、∑HREE、∑LREE/∑HREE分别为241.784ppm、227.63 ppm、14.154 ppm、16.082 ppm;ZHZ-1-7的∑REE、∑LREE、∑HREE、∑LREE/∑HREE值为195.97ppm、178.65 ppm、17.32 ppm、10.32 ppm。粘土矿物和北美页岩的稀土元素之间的分配有共同的规律,显示了三者均为沉积成因特征。

4 结果及指示意义

根据上述矿体和摆佐组地层中的粘土矿物资料获得认识:(1)结构致密均匀,都含有散点状黄铁矿(部分或全部氧化为褐铁矿),初步可判断均为同一物质;(2)地层中粘土岩的层理构造和矿物特征显示其成因为沉积成因,且由陆源矿物沉积而来;(3)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曲线特征一致,且同俄罗斯陆台粘土地层、世界其它地区粘土矿物和北美页岩对比,进一步判断二者为同一物质,为沉积成因;(4)常量元素含量显示粘土矿物成因环境为不整合构造环境;(5)含粘土岩的不整合地层之间的结构松散,并易于形成层间裂隙;成矿流体易沿层间裂隙充填贯入;(6)成矿流体中汽水热液组份较少,未对粘土矿物组份改造;仅进行了构造改造:①挤压早期地层中形成的粘土矿物,形成透镜状构造,其边部发生硫化物脉状侵入作用,形成“毛刺”状构造;②部分粘土矿物在挤压的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穿插或包裹于较早形成的硫化矿物;③矿体底板有“刮痕”,形成不光滑擦痕和凹槽,并为粘土矿物所覆盖,显示矿体在固化之前有迁移的迹象;④矿体中的粘土矿物的平行层理特征消失;(7)成矿流体含汽水热液组份少,成矿时发生运移,对围岩及粘土不进行化学作用,仅进行构造改造,其赋存形态应是以塑性形态或熔体形式存在,并充填贯入地层张性裂隙成矿。

5 讨论

根据上述认识,结合矿区及区域上的成矿条件,对粘土矿物成因和产出的构造环境等方面基础理论问题进行一些分析。

古生代时,地层抬升,形成平行不整合构造环境,接受陆源碎屑物沉积,在摆佐组地层(C1b)形成厚薄层状、透镜状的粘土层。二叠纪时,在滇川黔三角区地幔柱系统开始形成[16]。地壳抬升拉张,形成许多张性构造,包括顺层和切层的[17-19],尤其是地层不整合面更易发生活动。上升的基性岩浆分离出成矿物质和大量的碳酸成分[20-23],并形成成矿流体。成矿流体具有温度低、汽水热液少特征[24],而呈塑性或熔融体状态,在岩体边部和的张性构造形成含大量方解石的特富铅锌矿[25-30]。成矿流体充填贯入含粘土层的地层不整合面层形成的构造裂隙时,携带粘土矿物迁移,并对其进行构造改造,最终形成了包裹发生构造变形而没蚀变粘土矿物的富矿体。

本次工作是在分析地表地层及矿体中粘土矿物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及区域上的成矿条件对粘土成因进行了一些探索分析,并借此分析了一些成矿的问题,由于观察的现象有限,一些其它的研究工作还需要不断的深入。

参考文献

[1]张位及.试论滇东北Pb-Zn矿床的沉积成因和成矿规律[J].地质与勘探,1984,(7):11-16.

[2]陈士杰.黔西滇东北铅锌矿成因探讨[J].贵州地质,1986,3(3):211-222.

[3]廖文.滇东、滇西Pb-Zn金属S、Pb同位素组成特征与成矿模式探讨[J].地质与勘探,1984,(1):1-6.

[4]赵准.滇东、滇东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模式[J].云南地质,1995,14(4):364-376.

[5]陈进.麒麟厂铅锌硫化矿床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探讨[J].有色金属矿床与勘查,1993,2(2):85-89.

[6] Zhou C X,Wei C S,Guo J YThe source of metals in the Qilinchang Pb-Zn deposit, Northeastern Yunnan ,China :Pb-Sr istope constrains[J].Econ Geol, 2001,96:583-598.

[7]韩润生,刘丛强,黄智龙,等.论云南会泽富铅锌矿床成矿模式[J].矿物学报,2001,21(4):674-680.

[8]黄智龙,陈进,韩润生,李文博,赵德顺,刘从强.云南会泽铅锌矿脉石矿物方解石REE地球化学[J].矿物学报,2001,31(4):659-666.

[9]张长青,毛景文,刘峰,李厚民.云南会泽铅锌矿床粘土矿物K-Ar测年及其地质意义[J].矿床地质,2005,24(3):317-324.

[10]云南省地质矿产局.云南省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东川幅)[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92-104.

[11]张有瑜,罗修泉,宋健,油气储层中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若干问题的初步探讨[J].现代地质,2002,16(4):403-407.

[12]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简明地球化学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123.

[13]李晓燕,蒋有录,陈涛.风化粘土层-半风化岩石型不整合的矿物学、地球化学特征[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9,34(3):428-434.

[14]南京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346.

[15]刘英俊,曹励明.元素地球化学导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7.77.

[16]王登红.地幔柱及其成矿作用[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8.

[17]张云湘,洛耀南,杨崇喜,等.攀西裂谷[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

[18]颜丹平,宋鸿林,付昭仁等.扬子地台西缘变质核杂岩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19]颜丹平.扬子地台西缘变质核杂岩[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7.

[20]谢家荣.1964.中国矿床学总论[M].北京:学术书刊出版社.

[21]谢玉玲,尹淑苹,徐九华,等.冕宁-德昌稀土成矿带碳酸岩流体研究[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6,(1),66-74.

[22]黄智龙,陈进,刘丛强,等.峨眉山玄武岩与铅锌矿床成矿关系初探-以云南会泽铅锌矿床为例[J]. 矿物学报,2001,21(4):681-688.

[23]张招崇,王富生,范蔚茗,等.峨眉山玄武岩研究中的一些问题的讨论[J].岩石矿物学杂志,2001,20(3):239-246.

[24]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高等地球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5]刘文周.云南金沙厂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J].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89,(2):1-9.

[26]杨应选,管士平.康滇地轴东缘铅锌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J].成都:四川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1-175.

[27]林方成.四川会东大梁子铅锌矿床成因新探[J].矿床地质,1994,13(2):126-136.

物质文化的特征篇8

1虚拟美学审美特征的内涵及时代趋势

人类经过不断造物发展到现代文明世界,造物区别于自然界形成第二自然,在自然的基础上区别于第一自然而带有人的特征。设计可以看成是造物活动的事先规划,任何物在可用之前的制造方法和规划过程都可以理解为设计。

现代设计进入21世纪的后现代设计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非物质设计。其中虚拟产品设计是非物质设计中的重要一个领域。非物质设计建立在物质设计基础上,是信息社会的产物,是基于电脑和网络技术的设计。虚拟设计作为非物质设计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有它自身的审美特点-虚拟审美(Aesthetics of Virtuality)。传统美学是虚拟美学的基础,而虚拟美学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创新、数字媒介和艺术化的美学。接下来我们以地域文化虚拟化保护为例,分析虚拟美学审美特征。

(一)技术性特征

虚拟设计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使设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甚至不受现实生活中的制度,规范甚至道德和法律等等的约束,虚拟现实技术使人们重新认识世界(虚拟世界),重新理解艺术,这是一种数字化时代的美学特征。从虚拟产品的创作形式来看,虚拟美学对技术方面依赖性很高,是依赖于技术的美学。在虚拟的创作中,技术是作为虚拟创作和审美的基础,但又和艺术密不可分,虚拟技术在虚拟创作中的应用,又以传统审美为基础,进而使人们对传统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以及制作方式重新理解,在虚拟的世界里,技术、艺术、审美与人同时存在于同一空间当中密布可分。虚拟场景中的立体可视化呈现且可比拟现实操作的交互体验充分验证了这一点。

(二)创新性特征

创新性是虚拟现实与传统艺术创作所共有的特点。虚拟现实作品的特点是受众在体验虚拟作品有限的视觉元素中可激发再创造,而虚拟现实创新的本质是虚拟中认知与再创造。所谓虚拟创作,就是虚拟当下或者即将到达的未来还没有发生的状况,这就给创作主体提供超前创作且呈现的机会。虚拟技术可以虚拟出想象的概念性认识,它能促进认知的发展与进步。陕西AR数字博物馆就是利用增强现实技术加强用户对历史文物认知的最好案例。

(三)体验性特征

虚拟现实技术是现实化的虚拟,通过数字化技术充分让体验者融入虚拟环境达到审美交流,丰富感官刺激。虚拟体验首先从视觉,听觉和触觉开始,结合多样的技术手段和硬件设备实现多感官。以中国首个在虚拟场景当中展现文化遗产的虚拟故宫为例,首先将故宫以数字化形式还原,从建筑,文物到清朝生活习惯,再到游戏体验清代的人文,甚至可以与当时的人们通过系统提供的相机进行拍照留念,"设身处地"地体验了解历史朝代。

2 地域文化保护APP设计及虚拟美学结构的可行性

地域文化特征的保护通过Adobe系列的二维软件和3DsMax,Rhinoceros等等三维软件制作。使用数字化软件虚拟化地域文化的诸多特征,首先就需要理解这些流传下来的民族瑰宝本身的人文价值和精神价值,设计师通过对地域文化特征的学习,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通过再制作和再设计,使地域文化符号以三维虚拟形式展现数字化呈现的技术美。3D虚拟引擎可实现地域文化的虚拟交互,地域文化特征在虚拟场景中的交互是达到虚拟审美交流的必要手段。虚拟交互包括用户与设计师和产品的交互以及设计师与用户的交互。

交互技术在地域文化保护APP上的应用使用户对地域文化特征有更全面的了解,无论是从感官刺激还是认识层级上都能让用户在虚拟体验中感受虚拟世界之美。

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使虚拟产品的美有了独特韵味。地域文化保护APP的设计以地域文化保护为重点,虚拟技术和数字技术为依托,交互为手段,用户体验为中心,以_到虚拟的视觉美,交互的体验美,虚拟技术的创造美以及地域文化保护的形式美。

3 基于虚拟美学审美特征的地域文化保护APP的架构

地域文化保护APP设计以虚拟技术为基础,结合虚拟审美,以虚拟可交互的形式保护地域文化。其中包括APP的icon设计,loading界面设计,APP主界面设计,地域文化特征的虚拟交互设计。

地域文化保护APP的总体设计主要遵循用户在体验APP过程中了解地域文化符号的多种创新应用形式。在手机界面中点击此款APP的icon后,系统自动弹出界面'是否开启摄像头',点击确定后将进入APP的loading界面,loading界面白色背景上有红色APP icon和黑色地域文化保护字样,接着自动跳转到一个以第一视角出现在不同场景中的体验,场景中各种文化符号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不同场合,有观看印染花布在国际时装设计展上的T台秀,游览世界工艺博览会的景德镇陶瓷器,以皮影戏为主题的好莱坞电影,紧接着跳转到APP的主界面。

主界面的设计默认显示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符号,整个屏幕分六块以方块化形式呈现六种地域文化符号,上下滑动选择,界面最上方包括地区选择和地域文化特征选择,以及查找,这是进入APP后的首界面设计。选择一种地域文化特征后,移动设备将自动打开前置摄像头且激活语音输入,移动设备的画面将进入与文化符号相匹配的环境中,如点击司母戊鼎后,画面跳转到博物馆,讲解员正为用户讲解司母戊鼎的朝代,特点,纹路,出土年月等等。对文化符号有了基本的了解后,退出场景界面,回到具体的文化符号界面中。文化特征呈现在虚拟空间中,系统提醒是否打开后置摄像头,摄像头打开后结合摄像头的现实场景可多角度放大缩小文化特征在现实空间中大小和位置。每一个具体文化符号APP能够结合其自身特征来提取元素,文化元素提取后根据个人不同需求进行再设计。地域文化保护APP的最终目的是将地域文化保护体现于生活当中,虚拟交互形式是APP用户体验的基础和创新形式,利用虚拟交互的多感官刺激让用户对地域文化有更全面的认知,在乐趣体验中激发更多地域文化特征的保护形式。

4 总结

虚拟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立体显示,环境建模,实时绘制等等技术的日趋成熟,虚拟技术将有有望大范围实现由构想向现实的转变,地域文化保护结合虚拟技术的多元感知,便捷交互等等特点为地域文化保护这一领域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突破口,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创新保护地域文化是接下来需要做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陈望衡.艺术设计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11-36.

[2] 陈定方,罗亚波.虚拟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16-25.

物质文化的特征篇9

2水文地质资料

在勘查金属地质的时候,不可缺少的是研究水文地质资料,这关系到选址以及选矿的问题。因此,为了保证选择地址所在地的良好水文地质条件,对于工程、坑道以及钻孔的水文地质等事先编录好的资料利用系统进行检查。同时,这些资料内需要有相关的水质资料、矿体编号以及地层代号。除此之外,为了保证矿址的选择更加科学合理,需要对水的来源以及特征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判断出矿区层位含水层的具体分布,分析矿床充水因素、水文地质情况、水力联系、地下水排泄条件和矿坑的进水边界,预测矿坑涌水量,并综合利用矿坑的防排水。

3探矿工程资料

对于探矿工程的资料,需要做好原图件的更新,并将缺少的原始资料补充完整以及做好系统的检查。采样位置、地层代号、矿体编号以及断层的推断等都是探矿工程所包含的资料。在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检查矿石的内容以及名称,如果出现错误或者缺失的,需要立即进行修正以及补充,之后在综合图件中将完整无误的探矿资料描绘在里面。最后,要将取得的样品进行详细认真的记录,并将样品进行保存。地质勘探、生产勘探是钻探工程中的两个主要方面。其中钻孔的方向位置以及偏斜度都是通过钻孔的弯曲度来进行计算的,这些都是在数据列表中有记载的,其中标高、矿体顶以及标志层都是资料中记载的。坑探工程中,以列表的形式计算工程采样点区域内的矿体品味和厚度。素描图上标出样品采样点位置。认真分析对矿体品味、厚度、储量情况的影响,提出相关意见指导钻探工程施工。列表计算出工程平均品位和厚度。而对于矿床中的特殊地质,则进行照相和素描,分析采样样品之后,把测试结果放置于勘探线剖面图中。以立体的角度对矿体形态进行分析。

4地质填图资料

金属地质勘查中所需要的资料以及图件都是以地质填图资料为主要依据的,对于地质填图资料的整理,需要将采样的点位、数据资料以及草图进行收集。之后需要补充和描述系统剖面以及地质标本,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选择特征明显的,并且是根据野外特征来进行描述。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相机将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地质标本拍摄下来。地形地质图中需要加已经完工的工程投绘,修正和联接一些地层界线、断层、标志层等极为突出的地质现象。之后要编制出矿床的地质图,这是需要根据规定中的内容以及图式来进行的。根据规定的内容和图式,编制出矿床地质图。

5综合资料

综合资料即综合研究矿区各类地质情况,编制整理出的资料。综合资料包括矿区地质、矿区区域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由此分析矿区的矿床成因、成矿规律、成矿流体来源、物质来源、找矿标志等。对矿区地质特征进行研究,还要着手调查大地构造情况,寻找找矿的最佳方向。以研究矿区构造、围岩蚀变、地层构造情况,明确控矿因素中的主要因素。倘若地层属于矿源层,矿体金属品位需近似于该地层的岩性。倘若地质构造是控矿的主要因素,那么矿体空间分布需受到构造控制,方位上保持一致。倘若岩浆岩是控矿主要因素,则研究岩浆岩究竟是喷出岩还是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涉及多个方面,一般包括岩石内的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常量元素的分析。主要调查岩浆岩、围岩、矿石的化学成分,得出控矿的主导。另外就是研究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物质来源,包括包裹体、测年和同位素,特别是包裹体资料,内含矿区气液成分、测温相图,属于矿石的原始资料。在地球物理特征中,对测试数据成图,形成一种找矿的思维。研究矿床地质情况,就要先明确矿石特征和矿体特征。矿床内最主要的载矿物究竟是什么,其生成构造又怎样。具体调查矿床构造的序次、性质和产状形态,对导矿构造、控矿构造和容矿构造进行区分。如果是面理、裂缝、节理的地质构造,则采用系统统计,并做图分析,指出和构造配套有联系的方向与特征。矿区内的褶皱发育时,先研究褶皱的形态、产状、性质和轴向。利用高线图表现其具体特征,工程控制较大的褶皱轴向。矿区内小断裂和褶曲正处于发育阶段时,可沿着地表倾向和走向统计出其发育规律,即褶曲弧度和长度。在对形成矿床的原因进行研究的时候,首先需要研究的是成矿、岩浆的作用,包括空间关系的构造以及地层,这样就能够充分了解矿体富集以及围岩蚀变的规律。矿床的形成原因以及物质成分都是通过矿物学以及热力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研究分析的。矿物标志的寻找应当是从地质特征以及物化探方面着手进行的。关于成矿远景的预测资料,应收集区域中的物化探和岩矿的具体资料,分析研究区域地质背景。综合研究区域内的矿种,特别是形成时间、成因类型和空间分布,并再次分析区域找矿标志和成矿地质条件,编制出岩相古地理图、构造一岩相图。编制成矿规律图以及成矿预测图时,指出矿床点的具置。

6最后的资料整理

将原始编录资料、综合资料整理齐全,并做好统一化的编号存档。综合图件需能反映出矿床的综合特征和特性特征。图件反映一种地质体,需互相符合。图件的图例、内容、文字和图式,都要满足规范规定要求,达到标准化、表格化与规范化。电子化的制图要刻盘存档。组织相关人员检查验收地质表册、文字和图件。把原始编录的资料分类编号,并登记存档。依照设计报告的要求,将地质勘查上的井、槽、钻、坑进行素描,编录磁盘。按规定要求做好整理、清绘、复制。

物质文化的特征篇10

随着经济的发展,珠宝首饰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使菜百、周大福、周生生、钻石小鸟等成为消费者积极关注的中国珠宝品牌。然而,中国珠宝品牌面临的市场问题也十分突出。在高端市场,消费者“崇洋”,选择蒂夫尼、卡地亚奢侈品大牌;在平民市场,消费者重视材质与价格,没法实现品牌溢价。在世界奢侈品领域,中国的产品大多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在广州、深圳等我国主要的珠宝产品产地企业众多,但中高端品牌效应远未形成。黄金、白金、宝石等饰品销售按重量计算,品牌价值与产品设计价值被忽略,企业在首饰设计方面普遍缺乏系统的开发能力,对时尚文化元素的研究相对不足。

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珠宝行业复苏才20年,消费者重抬珠宝文化才10年左右时间,珠宝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在古玩、当代艺术品、珠宝首饰三大投资品中,珠宝首饰的受众相对多,尤其在经济发展的社会中会成为消费重要增长点。同时,中国深厚的地域文化特征、丰富的生活方式、精致的工艺,对于珠宝首饰设计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现代时尚文化元素解析

1、时尚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

时尚文化一词包含了诸多不同的文化语汇,是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都市文化、大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具有一定的传播节奏、周期和范围。在现代生活中,时尚文化的影响渗透在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通过物质和精神的方式呈现。从视觉表现的角度,时尚文化元素的表现形式主要可分为平面表现和立体表现,包括纹样、色彩、图形、符号、空间、形态、结构等方面,并通过建筑、工艺品、雕塑、家居用品、电子产品、服装、首饰等全面呈现。

2、时尚文化元素的显性特征:

正因为时尚文化元素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对消费心理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如何捕捉其表现特征、预测其发展趋势,成为珠宝首饰设计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由于时尚文化元素种类繁多、特征复杂,在珠宝首饰设计中应当对其中的显性特征,即具有共识性的表现特征进行分析与应用。时尚文化的显性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1)象征性:就产品而言,在每一个时代,思想、情感等抽象的文化特征都会通过一些具体的符号、图形、物品等具象的形态呈现,如:对红木家具的喜爱象征着消费者的中国传统文化情结;珠宝首饰的佩戴象征着人们生活的富裕和对时尚的追求。时尚文化元素的象征性可以概括为情感象征、传统文化象征、个性象征、地位象征、宗教象征、性别象征、技术象征等多种类型。而应用这些象征特征进行视觉表现,更能引起消费者的共鸣。

(2)群体性:所谓文化,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论述的,就是

“人为、为人”四个字,指文化是人创造出来为人服务的。文化来源于社会中的人,人们又受它濡染、规束。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差异造成了不同群体特征的差异。根据群体的消费行为与心理特征,可以概括为:新潮型、高端时尚型、保守时尚型、休闲型和基本消费型,其中新潮型、高端时尚型和保守时尚型对首饰设计的影响最大。这些特征可以为首饰设计的定位、表现形式和市场价格提供较为准确的参照。

(3)时代性:时代性是指与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相适应的文化的基本状态以及特征。80年代的现代主义建筑、简洁实用的功能化产品都是在刚刚改革开放,物质并不丰富的状态下的产物。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材料技术发展;交通工具日新月异;电子产品日益丰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对慢生活的渴望不断增加….这些都是现代社会的物质特征和精神征,是我们在首饰设计时应该把握的内涵和表现特征。

二、历史进程中时尚文化元素在首饰设计中的应用

每一时期的首饰发展都与当时特定的时尚文化紧密联系,以历史上几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为例可以看到这种内在的关联性。

唐朝在我国历史上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人们喜爱圆润而丰富的纹饰与形态,如唐草纹,多取忍冬、荷花、兰花、牡丹等花草,花草造型多曲卷圆润,作“S”形波状曲线排列,构成二方连续图案,在建筑、瓷器服装、饰品等诸多领域应用,成为当时的时尚。

宋朝统一的社会局面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偃武修文”的基本国策,使程朱理学逐步居于统治地位。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人们的美学观念也相应发生变化,服饰开始崇尚俭朴,重视沿袭传统,朴素和理性成为宋朝服饰的主要特征。金银器的纹饰主要以清素典雅为特色,洗炼精纯,表现内容更为广阔,亦更为世俗化,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文化发展趋于保守。其金银首饰一改唐宋以来的风格,趋于华丽、浓艳,宫廷气息浓厚。如金银器的雍容华贵,宝石镶嵌的色彩斑斓,特别是那满眼皆是的龙凤图案,象征着不可企及的高贵和权势。当时的皇亲重臣、富商世贾、地方豪绅无不以使用大量金银制品来显富争胜。

欧洲首饰的发展与时尚的关联性更为密切。在15世纪以前的欧洲,由于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远远高于女性,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多于女性,因而男子尤其是贵族佩戴首饰较多,主要以雕像型珠宝,如罗马大帝像、丘比特像,徽章等为主。16世纪以后,随着文艺复兴思潮的深入发展,以及西方妇女社会参与度的提高,女性开始比男性更多地佩戴首饰,参与社交活动。社交场合也成为女性展示珠宝首饰和了解时尚信息的最佳场所。西方经济的发展和艺术的繁荣,使珠宝首饰的表现形式也随之变化,维多利亚风格、新艺术风格、艺术装饰风格等不断涌现,成为各个时

三、时尚文化元素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表现方法

技术、文化、生活方式的发展带来时尚文化的变化,通过对珠宝首饰的不同方面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时尚文化元素与首饰设计内在关联。

1、材料组合――科技与多元

现代技术的发展使得首饰材料的品种不断丰富,性能不断提高;首饰已不再是单纯的贵金属和宝石组合,许多工业和生活用品的材料,如合金、塑料、皮革、竹木、玻璃、陶瓷等,闪亮、跃动、敏感、自然、个性,透露出信息时代的时尚特征,并开始在首饰设计中得以广泛应用,受到年轻受众的喜爱。各种质感的材料可以转化为丰富的形态特征,或古典,或朋克;或可爱,或硬朗….为多元世界中的人们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体验,拓展了首饰的设计的空间。宝格丽B.zero1戒指由黑色陶瓷与18K玫瑰金制成,设计简洁、现代又显示出材料各自的材质美感。

2、功能转换――变换与应景

一般首饰都有较为固定的功能和佩戴方式,如果改变首饰的

固定功能或赋予首饰不同的功能,首饰会更有新意与应用价值。可变首饰可以作为项链佩戴,亦可以作为手镯;组合戒指可以单个佩戴,也可组合佩戴。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中,人们工作、社交、休闲、娱乐的频率高、转换节奏快,这样的多功能首饰设计为人们提供了满足可能。

3、属性变异――独特而趣味

改变现有形态的比例、量感、质感,梵克雅宝的蕾丝胸针将软性属性硬化,蕾丝花边的蝴蝶结用金属质感表现,加上钻石显得格外精致而独特。在现代生活中,面对大量的产品,人们常常钟情于独特而富有趣味的产品,材质属性的改变可以为首饰增添个性与新意。

4、结构移植――技术与创新

移植方法在产品设计中主要指“沿用已有的技术成果,进行新的目的要求下的移植、创造”。将其它事物的技术结构用在新的产品中实现新的结构创造,为技术美提供了更多的表现可能。技术不仅是生产力的象征,同时蕴含着独特的技术美学。技术结构、工艺可以转化为美的物质形式。卡地亚手镯将绳扣的结构应用到手镯的设计中,既适合手镯的圆形结构,又形成结构美感,手镯的形态也变得生动而富有趣味。

5、空间突破――想像与发展

外太空、虚拟世界、可见空间….,现代社会的人们对空间有着无限的想象和发展期望。空间可以用二维、三维或四维来描述,抑或用虚、实等富有哲学意味的概念来定义。在通常的首饰设计中,宝石、金属大多以较为平面的方式进行组合。以下几款我们可以看到空间表现手法的应用对首饰设计的意义。在戒指设计《空间》中珍珠作为三维空间中的球,金属线条成为穿越球体的线条,既很好地固定珍珠的结构又富有空间的动感和美感。项坠设计采用灰空间和高反光材料表现虚实共存的空间,带给人更多的空间趣味和遐想。

6、情景交融――情感与记忆

我们通常较多地注重首饰所呈现的色彩、形态、材料美感,很少去探讨首饰整体所呈现的语境。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他区分出两类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首饰设计领域,“语境”指的是首饰的形态语义所传递出的某种特定含义及引发观者的感受,包括对时间、空间、场景、文化背景等的感受,如引发观者的回忆、感动、憧憬、沉浸等。在现代社会中,生活压力和人际交流的复杂性使得人们需要寻找内心的安宁、愉悦、慰藉与平衡。将“语境”概念引入设计,使首饰以更具有典型性、共识性和整体感的形态方式,引发观者的心理共鸣。

7、偶然捕捉――自然的对话

在生活中有许多偶然性的现象,能触动我们敏感的心灵,带来美的享受,如雨滴滴在水面泛起涟漪;墨汁在宣纸上留下的墨迹;纸团展开后的折痕;羽毛在风中纷飞的瞬间….这些偶然的形态常常呈现出随机性和动感,富有独特的魅力,我们能看到但难以复制。然而,仔细观察这些偶然形态,会发现在偶然中蕴含的一些必然性。如溅开的水滴大多为中心圆呈放射状,溅出的形态边缘较为饱满。《水滴的演变》就是根据水滴滴在物体表面形成的效果及演变过程而设计的,语义清晰,特征明确,具有较好的创新感。

8、历史传承――文化根基

物质文化的特征篇11

中图分类号:P61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7-0350-01

一、前言

“特征”与“规律”是进行石油地质研究工作过程中的常见词汇,地质特征与地质规律往往用来表现不同地质之间的分布、特点以及内在成因,是对石油地质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关键所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进行石油地质研究时,研究人员往往会将地质特征与地质规律二者的有关内容混淆在一起,使得石油地质研究缺乏严谨性,为了使研究人员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和掌握地质特征与地质规律之间的关系,笔者从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特征及规律的关系出发,并指出认知石油地质研究中地质规律的方法。

二、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特征及规律的关系

从字面上看,“特征”就是指某个事物具有可以明显区别于其他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而“规律”就是个别事物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中所呈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周期性与本质性的法则。也就是说,“特征”强调的是事物的特性,“规律”强调的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法则。从哲学上看,“特征”表示相对单一、静止以及片面的事物;而“规律”表示相对多样化、变化发展以及全面的事物。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特征及规律主要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沉积特征及规律、构造特征及规律、油藏特征及规律[1]。

(一)石油地质沉积特征及规律

当前,在我国石油地质研究中,地质勘探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对砂体成因类型和分布特点的深化认识,并逐渐提升地震勘测技术。不同时期对石油地质沉积构造、岩心监测以及对地质沉积区域的图形研究都有不同的研究成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对石油地质沉积特征的探索是研究地质沉积规律的有利条件。因此,对石油地质沉积特征及规律的研究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地质沉积特征展开深入的探讨,通过层学分析总结不同阶段的沉积特征,并从中进一步归纳出地质沉积规律。

(二)石油地质构造特征及规律

在对石油地质构造的研究中,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地质断裂背斜构造形成的原因均有不同的理解,然而地质断裂背斜构造的特征却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在其构造的本质上已经形成了固有的内在规律。现阶段对地质断裂背斜构造的理解可以包括四个部分,分别是由地质边界出现断层而发展成的背斜,由地表的拱张发展成的背斜,由地表逆牵引而发展成的背斜,由走滑断层发展成的花状背斜。由此可以看出,石油地质构造特征及规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的认识过程。

(三)石油地质油藏特征及规律

长期以来,石油地质油藏特征及规律的研究一直是石油地质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表现在对石油天然气地理位置分布的特征方面成果在不停的突破与更新,诸如从以往的分布特征逐渐转变成环状分布或复式拼凑分布等。由此可见,石油地质油藏特征和规律的研究过程是由外在的特征研究过渡到内在的规律研究的。传统的石油地质油藏研究是将油藏的分布情况作为根本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之上对油藏的分布特征展开深入的分析研究[2]。随着我国地质勘测技术的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地质勘测者意识到油藏特征与规律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别,但两者又具有一定的联系,主要表现为石油地质油藏特征反映油藏规律,而油藏规律能够作用于油藏特征。因此,对石油地质油藏特征及规律的研究要充分将二者结合起来。

三、进一步了解石油地质研究中地质规律的途径

若想进一步认识石油地质规律,则先要对石油地质特征的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因为规律与特征是有密切联系的。由于事物所表现的出来的特征,是规律在不同研究阶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所以,规律的认识过程通常是一个阶段性的发展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地质研究人员在对地质规律进行研究时要保持高度的自觉性,正确的区分地质特征和地质规律[3]。石油地质规律离不开对石油分布特征的归纳,换言之,规律需要对特定的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强调的是对研究对象的深层次思考,而特征是对研究对象的表面描述。

(一)地质规律的总体研究思路

在对石油地质规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对研究对象的表面特点以及内在特点展开深入的分析,在现有的研究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重新整合,不在适当的时期和适当的空间位置对地质特征进行归纳总结,通过表象的几何学、运动学以及动力学等方面理论,进一步探索石油地质的内在规律[4]。另一方面,要尽可能的把看似没有任何联系的地质现象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围绕其中的某一个现象形成网状的研究思路,将其他现象融入到这个网状体系中,研究各个地质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运用科学的研究思路,举一反三,不断的推进对地质规律研究的发展。

(二)地质规律的研究对策

在确定了地质规律的总体研究思路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地质规律的研究对策。在进行地质勘探时,往往会面临勘探区域受限的难题,因此在选择地质规律的研究对策时,必须综合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首先,地质研究人员需要树立大局意识,用全面的眼光、整体的思维进行地质规律研究。其次,地质研究人员可以借助现实中的地质勘查案例,来进一步归纳和分析不同地表层次、不同地质单元石油开采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并从中发现地质规律。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油田勘察案例,例如山东东营坳陷梁家楼油田,深入分析其地质特征,并从中总结其地质规律[5]。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分析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特征及规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我国石油天然气分布特征与分布规律之间的联系,并为石油地质勘探提供理论依据。石油地质研究中的特征及规律主要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沉积特征及规律、构造特征及规律、油藏特征及规律。为了能够更好的对石油地质特征及方法进行研究,在研究时应注意地质规律的总体研究思路,利用有效的地质规律研究对策深入开展石油地质研究工作,从规律中反思石油地质特征的研究情况,并用石油地质理论指导石油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宋国奇.浅谈油气地质科研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1,17(04):261-262.

[2] 沈朴,张善文,林会喜,彭传圣,孙超,程付启.油气输导体系研究综述[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0,02(04):64-65.

物质文化的特征篇12

中图分类号: TE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2-0028-02

为了正确地认识油层岩心的物性,为了精确地描述油层岩心孔隙结构的特征,油藏工程师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合理开发好油田,提高原油采收率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4]。

本文以东河11井岩心为例,企图从岩心常规物性和压、退汞毛管压力曲线两个方面,综合对比分析岩心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各特征参数相互之间的变化规律,以便加深对油层岩心的宏观和微观的认识,使我们对油层岩心特征参数的了解更加深入一步。

本文用同一块岩样,从常规油层物性和压、退汞毛管压力曲线资料进行分析统计,这样对比性更合理、更可靠,因为资料来自同一块样品。

研究结果表明:油层岩心孔隙结构各特征参数均有各自的变化规律,而且相互之间也有较好的对应变化规律。以东河11井为例,它们岩性特征参数有较好的变化规律。一般来讲,随着孔、渗增加,岩心均质系数、压汞分形维数变大,变异系数、岩性系数变小;退汞分形维数、退汞效率变小。

1 油层岩心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描述

油层岩心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描述,从不同角度出发有许多不同的表述方式。本文仅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以求得较全面地反映孔隙结构的特征。为了便于讨论,在此对所涉及的孔隙结构特征参数,作一些简单的说明。

1.1常规孔隙结构特征参数

油层物性最常用的参数是孔隙度和空气渗透率,它们分别反映了岩心孔隙的数量和允许流体如空气等通过岩心渗流的能力,两者均是评价油层岩心性质好坏最主要、最直观宏观的参数。

1.2压汞毛管压力曲线表征的孔隙结构特征参数

压汞毛管压力曲线表征的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是一个反映岩心喉道半径大小及其分布的微观参数。它有表示岩心均质程度和表示分形程度两类特征参数。

1.2.1 表示岩心均质程度的特征参数

表示岩心均质程度有许多数学表示形式,从岩心喉道半径分布角度出发,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常用的,反映岩心均质程度的三个特征参数:均质系数、岩性系数和变异系数。

均质系数C是由喉道半径计算出来的平均喉道半径与岩心最大半径之比值,数值用小数表示。其数值越大,表示岩心越均质。

岩性系数F是实测渗透率与由喉道半径计算出来的渗透率之比值,反映了孔隙喉道的迂曲程度,数值用小数表示。其数值越小,表示岩心越均质。

变异系数DR是喉道半径的分选系数(它是反映喉道大小分布集中程度的参数,具有某一等级的喉道占绝对优势时,分选系数值小,表示喉道分选程度好)与平均半径之比,数值用小数表示。其数值越小,表示岩心越均质。

1.2.2 表示岩心分形程度的特征参数[5-7]

表示岩心分形程度的特征参数是分形维数。压汞毛管压力曲线根据对应的欧氏维数有四种分形类型,本文从喉道半径所提供的渗透率贡献值分布频率来分析和研究岩心的分形特征。

具体求法是:以喉道半径R为测量尺度,以R2S 测量对象, logR与 log R2S有较好的直线关系,其分形维数D2数值范围在2~3之间(详细情况见参考文献7)。

1.3退汞毛管压力曲线表征的孔隙结构特征参数[8-9]

退汞毛管压力曲线表征的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是一个反映岩心孔隙半径大小及其分布的微观参数。这里介绍两个特征参数:退汞效率和分形维数。

1.3.1 退汞效率

退汞效率WE定义为,在给定的压力范围内,从最大的注入压力降到0.01mPa时,从岩心内退出的水银体积占降压前注入的水银总体积的百分数,它反映了非润湿相毛管效应采收率。

本文在退汞毛管压力曲线研究中,做出了两个假定。一个假定是:在退汞曲线中也存在麻痹效应,即存在一个突变点。在两个测量点对应的饱和度值大于1%时,认为开始退汞,之前的汞饱和度为麻痹效应应当扣除,其数值为0.3~2%。另一个假定是:当砂岩岩心孔隙度小于15%,渗透率小于0.01μm2时,达到一定压力点后汞饱和度变化很小,在两个测量点对应的饱和度值小于0.5%时,认为退汞中止。本文的研究中,退汞量按此假定作了必要的修正(详细情况见参考文献9)。

1.3.2 退汞分形维数

根据退汞毛管压力曲线资料求出退汞分形维数,具体的求法是:以退汞毛管压力为测量尺度,以对应的退汞饱和度分布频率为测量对象,求出退汞分形维数D0W。

2 东河11井岩心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统计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2.1.1 岩性的选择

东河油田为一巨型海相沉积油藏,储层岩性以细砂岩为主。其特征是:岩石以石英颗粒为主,胶结物含量低(泥质为4%~6%,灰质为6%~7%);粒度细(平均中值均为0.15mm) ,杂质含量低(平均为6.3%),分选中等,颗粒以次圆为主;粘土矿物含量低(平均为3.93%) ,以高岭石为主(占82%);孔隙类型以粒间孔为主。岩心的这些物性使得压、退汞影响因素相对简单。而以前的研究表明[8}:蒙托石对退汞影响最大,高岭石影响最小。因此选用东河11井岩样。

2.1.2岩心渗透率级差的选择

随机选取东河11井5组不同渗透率级差的10块岩心,除了2块高渗透率岩心取自砾岩外,其余岩心均取自一至三岩性段。

2.2东河11井岩心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的统计

根据东河11井5组不同渗透率级差的10块岩心的压、退汞资料,整理出该井的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数据,并列入表1中。东河11井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列入表2中,实际上表2中的资料数据是根据表1中的资料数据计算出来的。其中最关注的岩心渗透率与压汞分形维数、渗透率与退汞分形维数的相关性绘制于图1、图2中。

3 东河11井孔隙结构特征参数变化规律的分析

3.1 渗透率与其它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有良好的相关性

从表1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数据表中,非常明显地看出:随着渗透率的增加,其它参数数值也同时非常有规律的变化(除极个别数据外),孔隙度有序的增加;变异系数、岩性系数均依次变小,均质系数、压汞分形维数依次变大;退汞效率、退汞分形维数亦是依次变小(渗透率低于0.0033μm2的组别与渗透率高于0.0033μm2的组别的规律性略有变差)。这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孔隙结构特征的客观存在,说明孔隙结构参数变化有其内在规律性。

3.2 渗透率与其它参数的相关性要好于孔隙度与其它参数的相关性

从表2中看出:渗透率与其它参数(除均质系数、变异系数之外),基本上良好相关,而孔隙度与其它参数(除退汞分形维数之外)基本不相关,说明渗透率与其它参数的相关性要好于孔隙度与其它参数的相关性。原因是渗透率反映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而孔隙度主要反映孔隙的数量。

3.3 渗透率与分形维数的相关性优于渗透率与其它参数的相关性[10]

从表2中还看出:渗透率与分形维数的相关性优于渗透率与反映压汞均质程度的均质系数、变异系数和岩性系数等的相关性。渗透率与压汞分形维数的相关系数r为0.8305,与退汞分形维数的相关系数r为0.9902,均高于置性度在α为0.01水平时所需的相关系数r 0.765,看出其相关性良好,详见图1、图2。而渗透率与均质系数、变异系数、岩性系数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4918、0.2592、0.7277,均低于置性度在α为0.01水平时所需的相关系数r 0.765,看出其相关性分别为不相关、不相关、基本相关,与前者良好的相关性有明显地区别。这充分反映出,常规表示压汞毛管压力曲线的均质程度的系数均质系数、变异系数、岩性系数均不十分理想。因为均质系数受最大喉道半径的影响,岩性系数受实测渗透率值精确度的影响,所以均质系数、变异系数、岩性系数在个别情况下,其精确度要受到一些影响,而出现一些异常情况。而分形维数只是从实测点直接求取其关系直线的斜率,看来受其它参数影响相对较小,因此渗透率与分形维数相关性较好,所以用分形维数来作为表示岩心均质程度的一个新的特征参数会更好一些,会更优于其它表示均质程度的参数如均质系数、变异系数、岩性系数等,这样对于合理评价岩心的均质程度更为精确一些。

3.4压汞分形维数与退汞特征参数的相关性良好

压汞和退汞有一定对应相关性。压汞分形维数与退汞效率相关系数为0.8594,与退汞分形维数相关系数为0.7884,其相关系数均高于置信度在α为0.01水平时所需的相关系数r0.765,为良好相关性。

3.5 退汞本身参数之间的相关性也良好

退汞效率与退汞分形维数的相关系数r为0.9026,高于置信度在α为0.01水平时所需的相关系数r 0.765,为良好相关性。

4 结论

⑴渗透率与其它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有良好的相关性,随着渗透率的增加,其它参数数值随之非常有序的、有规律的变化,如孔隙度增加,压汞均质程度变好(均质系数、压汞分形维数变大;变异系数、岩性系数变小),退汞特征参数变小(退汞效率、退汞分形维数变小)。

⑵渗透率与其它参数的相关性好于孔隙度与其它参数的相关性,因为渗透率反映了岩心喉道及其分布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孔隙度反映的是孔隙数量。

⑶渗透率与压汞、退汞分形维数的相关性好于渗透率与其它反映压汞孔隙结构均质程度的均质系数、变异形式和岩性系数的相关性。用分形维数来作为表示岩心均质程度的一个新的特征参数会更好一些,这样对于合理评价岩心的均质程度更为精确一些。

⑷由于东河油田为海相沉积,所选择的岩心胶结物含量低,其中粘土矿物含量也低,压、退汞影响因素相对简单,并且为在同一块岩心上取得不同的参数,所以对比性较强。总的结论是岩心孔隙结构的常规物性参数与压、退汞特征参数有明显地内在关系,常规物性参数与压、退汞特征参数,尤其是与压、退汞分形维数相关密切,其变化是非常有规律性的。

参考文献:

[1] 罗蛰潭,王允诚.油气储集层的孔隙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21-23,124-129.

[2] 李克文,秦同洛.分维几何及其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0,17(5):109-114.

[3] 沈平平.油水在多孔介质中的运动理论和实践[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18-26;75-85.

[4] 唐玮,唐仁骐,白喜俊.分形理论在油层物理学中的应用[J].石油学报,2008:29(1):93-96.

[5] 冉启全,周南翔.油气储集层孔隙表面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1992,14(4):28-33.

[6] Shen Pingping,Li Kewen.A new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fractal dimensions of pore structures and its application[C].Presented at the 10th Offshore South East Asia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Paper No.OSEA-94092,Singapore,December,1994.

[7] 唐红瑛,唐仁骐.砂岩岩心孔隙结构分形特征的探讨[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4:34(增刊):69-7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