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合集12篇

时间:2023-07-13 09:25:03

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

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篇1

工程质量检测是保障水利工程安全的重要手段,水利工程关系国计民生,能够保障人们生产生活有序进行,产生经济效益。水利工程投资大,工程建成后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巨大,国家历来对工程质量高度重视。水利工程检测行业作为水利工程发展的附属,对保障工程质量有重大意义。工程检测过去常常作为行业母体的一个部门,没有形成独立的企业运作形式。随着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加深,国务院和水利部制定了一系列的文件,工程检测机构依照国际通用要求,取得独立法人资格进行运行,作为第三方独立的服务机构。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行业发展的情况,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进行规范化、正规化的转变,进行快速发展。

 

1 行业概述

 

1.1 检测行业现状

 

施工企业常常在内部设置检测单位,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专门工序进行质量检测,由于施工企业工作的需要,制约了内部检测机构走向市场。这就导致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处于企业的附属地位,经济实力、检测能力、技术力量等方面常常处于劣势。

 

1.2 检测行业特点

 

1.2.1水利工程检测行业是政策性较强的行业

 

依照水利工程建设有关质量保证要求,在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并出具工程检测质量记录文件,这就出现了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市场,并很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水利工程通过对机构进行资格认可和行业资质进行政策调节,政府行政管理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检测市场的发展。因此,水利工程检测行业是政策导向影响较大的不完全开放市场。

 

1.2.2检测行业是带有很强的地域性

 

由于各个地区的发展和特点各不相同,各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需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地特色的管理要求,行业主管部门需要对水利工程资质进行审查,因此,水利检测机构常常在当地提供服务,外地的检测机构很难在当地提供服务。此外,由于水利工程质量检测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并且样品检测和结果有一定时效性,外地的检测机构在提供服务时受到交通、成本、运作等因素的制约,跨地区开展工作难度较大,因此决定了检测行业有着较强的地域性。

 

1.2.3检测行业目前技术门槛不高

 

水利工程检测行业长期处于不完全开放化市场中,政府对水利工程检测行业指导和经营有着重要影响。由于政策的保护,检测机构常常作为附属部门和科室运行,难于参与竞争、缺少发展和完善的意识。这也导致在长期发展中未形成一套有效的独立运作模式,相比国外先进检测企业存在检测制度、检测理念、检测形式的落后,缺少科学的内部管理体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长期积累下来的种种因素,造成多数水利工程检测单位的检测技术、检测设备投入较少,发展处于较低水平,水利检测行业进入门槛低,利润低,导致检测质量难以提高,行业发展不完善。

 

2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目前水利工程检测市场比较混乱

 

由于受到过去水利行业发展的影响,很多企业还停留在质量资料过关、走形式的观念,水利检测单位被动受到施工单位委托,受到经济利益的趋势,检测方在经济关系和公正性上处于矛盾状态,在进行检测时存在质量把关不严情况。在进行检测时,缺少相关制度进行约束,明确相关主体责任,提高检测者和施工方的责任意识,杜绝不严谨工作作风。在保证施工单位灵活方便,检测单位独立负责的条件下,才能保证检测机构拥有适宜的发展环境,培养负责任、讲信誉的检测机构。

 

2.2 水利工程检测市场不独立

 

现有的工程质量检测机构虽然名义上脱离母体,但行政管理和经济往来不够独立。在以后的发展中,检测机构如何能够更加独立的生存和发展,还需要研究人员继续努力。

 

2.3 对水利工程检测机构不够重视

 

水利检测单位处于工程的附属地位,面临着检测技术、资金投入的忽视,发展速度严重落后其他行业的检测机构,总体发展速度缓慢。随着水利工程发展速度的加快,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水利工程检测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3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健康发展对策

 

3.1 提高检测质量意识

 

现在很多检测中心取得《计量认证证书》,使用国际通用的检验和校核要求,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很多检测机构严格执行质量体系,公正、有效地进行机构运行。现在,由于各方面原因,检测机构大多经验不够丰富,需要在运行过程中吸收经验教训,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此外,检测机构还要根据当地实际,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持续提高管理能力。

 

3.2 树立服务观念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属于服务行业,有着较高的技术含量和政策性,需要有着较好的信用和服务质量。检测机构需要树立公正的服务态度,为检测结果负责,为检测行为负责,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降低检测标准。

 

3.3 树立现代企业管理观念

 

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检测机构也需要逐渐向企业转型,从施工企业的附属单位向独立法人单位转变,这也是检测机构市场化的必然结果。检测机构的市场定位决定决策企业的管理观念,检测机构需要借鉴一切先进有效的检测机构,通过“QC”小组,利用“SS”管理方法等手段,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改变落后的管理方法。

 

3.4 树立人才观

 

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发展状态直接由人才水平决定。水利行业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缺少具有完备知识能力、开阔思路、精湛的专业知识的人才,来凝聚企业力量,避免人才瓶颈。另一方面,企业还要加大和水利研究机构、大中专水利院校的合作,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做好人才储备。

 

4 结语

 

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篇2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企业质量控制与管理水平是企业在行业内发展的关键。如何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预控成为了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开始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自身的施工质量控制水平,以此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础。科学分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针对其特点进行相关的预控措施成为了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重要工作。

1 水利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概述

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阶段上,技术手段不创新与管理机制不完善,是造成质量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所以在进行全面的实践分析过程中,使质量的问题与技术性的失误现象进行有效规避,是加速建设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隐形转包”造成的质量问题、抢工期赶进度造成的工序施工不彻底以及相关的一些技术性质量问题等几方面。“隐形转包”使得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监管力度降低、造成了转包后企业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抢工期赶进度使得施工过程中造成了水泥混凝土固结时间段、养护不到位等情况的发生。另外,由于施工过程中技术监督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质量隐患也时有发生。针对这样的情况,加强自身质量监督与管理、提高质量控制能力成为了有效防治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关键。

2 水利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的控制分析

2.1注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施工技术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也是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通过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指导技术管理工作,有效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在现场管理工作中,水利工程施工企业还要加强现场监控力度,加强技术人员与质量人员的巡检工作,提高技术控制效果,以此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

2.2完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企业质量控制能力

完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分包、转包的质量监管是有效避免水利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的重要方式。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应加强自身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构建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的质量控制体系,有效提高企业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与控制能力,预防常见质量问题的发生。

2.3科学规划工期进度,减少工期紧缩造成的质量问题

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中,由于事前规划不合理或对工程所在地气候条件估计不足常会造成工期紧张的情况。企业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减少企业工期延误造成的成本增加,其在工程施工中会相应缩短各个工序的施工时间。例如:水泥混凝土浇筑速度提高浇筑后固结时间缩短、养护时间不足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甚至导致混凝土工程的开裂,其严重的影响了水利工程中坝体的安全。

2.4经验总结,延伸创新研究

利用创新的建设技术,在进行长期的施工建设过程中,融合多种不同的建设标准,使各个专业协调建设事项能够被关注起来,联合自身建设与人环境,调控施工能力提升的技术手段:加强对技术的准确度提升与施工监督能力的实践强化,一边建设,一边总结,真正将自身的建设力度在提升过程中,融合不同的创新方法,对各个点的建设实施标准与多点联合,才能使自己的建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把握新型内容在完善建设过程中,能够找到自身渗透与融合的切合点,不要盲目施展,一定要对整体的建设内容标准认识清楚,在统筹管理过程中,运用基础性的技术渗透事项,使自己能够在一点一滴的积累过程得到自我提升,把握合理、科学的发展建设标准,融合最新的实施技术,把握点与点之间的融合技术,为将来更好地建设提升打好基础。

3以质量预控理论预防水利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

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以预控理论指导质量管理工作。其通过对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各项因素控制达到预防质量问题发生的目的。根据这一理论,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在工程施工前即对工程技术文件、地理条件、地质情况等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论证,将影响该项工程各项因素进行统计并分类,制作科学的质量控制点库。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与质量管理人员依照质量控制点库进行相关控制工作,以此预防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另外,针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人员以及技术、现场管理等工作,施工企业还应建立分项控制体系,强化对各项因素的控制,有效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

4强化人员培训与管理,有效避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

人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第一要素,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以人为基础的工作,人为因素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智能更要因素。在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中,施工企业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为有效避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发生奠定基础。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加强人员管理及相关质量责任制的完善,使施工人员、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质量职责、权限,并通过培训工作使其明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提高施工质量认识的同时为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奠定基础。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企业以相应的投入为基础,加快自身相关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同时通过质量预控理论对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各项因素进行控制,达到预防质量问题发生的目的。另外,施工企业还要加强自身对质量通病治理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出现质量通病时能够有技术人员提出科学的治理措施,以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通过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企业的健康发展、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浩.现代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J].现代水利,2009,8.

[2] 刘丽红.关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分析[J].水利工程施工管理,2009,8.

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篇3

一、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发展的现状即遇到的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一直是我国进行工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尤其是在党的“十”进入“改革深水期”后,根式成为发展国际民生和基础建设事业的重头戏。同农业发展一样,水利建设事业也是影响到国计民生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我国是否能成为世界强国,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需要认识到的是,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必要对几个重要的因素进行分析,以便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首先,建筑材料的选取可能会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施工原料是进行工程施工的基础,原材料能否达到安全施工标准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整个工程的基础质量。因此,有必要在建筑材料的选取、采购、监察等方面做出严密额部署,以保证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其次。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从业技能优劣也会对水利施工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离不开顺利工程额的从业人员,不论在技术、管理和现场等多个方面,水利工程的各阶段的参与人员就已经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施工人员负责完成水利工程的建设工作,尤其需要层层把关,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从业人员进行统一的安全管理和技术培训,以保证水利建设事业各个环节的质量和安全问题。

最后,施工技术也会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产生一定的影响。水利工程具有复杂繁多的施工流程,并且施工技术多种多样,具有参差不等、良善不齐的特点,因此,水利工程的施工技术的影响将会产生许许多多的不确定性。如此,就需要严密关注施工技术,提高质量。

二、就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提出的控制措施

影响水利工程事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观环境可能对工程产生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控制的,但是对于主观因素而言,依旧可以尽最大努力将主观因素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因此,针对以上在水利工程事业中存在的可能会影响施工质量及安全的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

1.对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监测,严把前期质量关。在水利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原材料的准备工作就是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这将直接关系到日后工程的基本质量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对配件、建筑材料、机器等的质量检测,严格选取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建筑材料,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尤其要注意不可以降低使用标准。

2.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打造优良的建设队伍。首先,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问题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积极参与到安全生产的事业中。其次,要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不但要让他们适应岗位属性,更要培养其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3.严格把控施工过程,提高施工技术及质量。水利施工过程主要依赖大型器械进行,可以在利用这些器械的同时,将诸如挤压混凝土等技术与之相融合。这样一来,人力与机械的融合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也可以让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因此,在具体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在工程的技术层面进行向对应的把关,更需要在负责监督人员的配合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制定合理的安全规范和监测条例来保证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小结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水利事业施工过程中,考虑到原材料、施工设备、自然环境等可以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产生影响的主、客观因素,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一直是几代解决的问题。为了大幅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延长工程寿命,提高水利设施的耐用度,施工单位在进行水利事业建设时要在施工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严把质量关,做到“预防为主、应对及时、严密核查、事后反思”这几个关键步骤。在现代科技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可以为我国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提供应有的保证,不仅如此,只有依靠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才能够从根本上控制施工质量、保证水利工程的稳定实施,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海进.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43-244.

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篇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水利建筑工程的整体复杂度越来越高,其建筑的规模和水平也在不断的扩大和提高,因此,如何加强水利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成为了水利建筑工程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在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管理模式落后、质量监管不力,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等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以期提高我国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

一、我国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模式落后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也受到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重视和关注。管理模式是水利建筑工程施工中管理人员针对所在工程施工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指导和约束的方法保障,更关系着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工作人员的安全情况,并且影响着工程的施工成本。但是反观当前我国的水利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落后是制约其长远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表现在与国外水利建筑行业相比,国内的水利建筑工程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制约了对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探讨和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管理的方法不得当,对相关工作人员未能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不能有效的激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以及创新能力,管理人员的思路比较陈旧,观念比较落后,不利于水利建筑业的发展。

(二)质量监管不力

加强对水利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影响着工程的长远使用功能。然而,目前在我国的水利建筑行业中,质量监管不力是水利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重要问题,更是整个国内建筑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相关管理人员管理方法不得当,不能根据施工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比较有效的管理措施,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部分施工人员以及工程监理等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工作责任心不强,出现、偷工减料以及工程监理监督不力等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最终导致整个工程质量相对较差,影响着我国水利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缺乏制度保障

就目前我国的水利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缺乏相关的制度性保障,是制约水利建筑行业发展的另一大瓶颈。主要表现在在整个项目工程建设中,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水利管理体系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在质量管理方面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监督体制,管理方法不科学,管理手段比较单一;在工程进度控制方面不够科学合理,安全方面的管理也存在着不少漏洞,安全事故频发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反映出水利建筑行业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中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相关人员对这方面的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

二、如何改善我国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一)改变管理模式

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水利建筑行业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中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关系着整个水利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以及整体发展质量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管理模式。首先,要创新管理理念。加强管理理念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水利建筑行业整体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没有创新的管理理念,就不能形成一个比较创新的管理模式,因而相关的水利建筑企业要注重对员工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多多创新,及时更新理念,提高创新能力。其次,要加强对国内外现金管理方式的引进和学习。及时紧跟水利建筑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把握好水利建筑行业管理方面的发展方向及其热点,及时引进国外比较先进的人才管理模式,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企业的发展特点,加强管理方式的改革,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

(二)加强质量监管

水利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本行业所要解决的大问题,也是整个建筑行业的核心问题,影响质量监管的因素有很多,不仅有管理制度、管理模式方面的因素,更与管理者自身的素质以及管理能力息息相关。在实际工作中,加强管理工作,提高质量监管能力是提高我国水利建筑行业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第一,要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工程施工不仅要注重工程质量的监管,更重要的是要盈利,既要重质量,又不能忽视效益,两者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在进行工程监管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工程质量监管,是兼顾工程质量与效益的根本。管理者在对成本进行控制时,要采取动态的成本控制手段,实时检测工程的成本去向,工程的施工进度,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施工成本控制。第二,也要注重管理者自身管理素质的提高。管理人员是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主体,更是把握工程施工大局的重要载体,只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才能够在处理工程施工突况时有条不紊,并且能在工程监管方面方法得当,提高效率。因而,企业在派遣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时要注意对管理者管理能力的考察。

(三)完善管理制度

水利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不仅需要所有管理人员的全力配合,更需要一个比较完善的制度进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比较有利的约束和管理机制。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离不开管理制度的保障。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要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从提高管理水平着手,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不断的完善企业内部的工程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关系着水利建筑企业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更是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的总体水平的重要措施。水利建筑企业要建立一个比较有创新意识的团队,加强对管理制度的研究,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此外还要及时引进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一个制度保障平台,从工作环境、工作效率、员工工作业绩考核模式、奖惩措施以及生产责任制等方面优化管理体系,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

三、总结

总而言之,我国水利建筑行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注重管理理念的创新、管理制度的改革以及工程监管水平的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要及时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从创新能力、工作思路等方面加强对管理制度的完善,推动我国水利建筑业的规模、水平进一步提高,为我国水利建筑业的长足进步做出强有力的保障。

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篇5

【论文摘要】本文基于工作经验,分析了我国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指出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着重介绍了改变管理模式,加强质量监管,完善管理制度等多种解决方案及其具体运用。希望给相关人员一些启迪和思考,在这方面深入探索和研究,已解决我国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水利建筑工程的整体复杂度越来越高,其建筑的规模和水平也在不断的扩大和提高,因此,如何加强水利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成为了水利建筑工程发展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在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比如管理模式落后、质量监管不力,没有完善的制度保障等问题,本文就此提出了相关的解决策略,以期提高我国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

一、我国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一)管理模式落后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也受到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重视和关注。管理模式是水利建筑工程施工中管理人员针对所在工程施工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指导和约束的方法保障,更关系着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工作人员的安全情况,并且影响着工程的施工成本。但是反观当前我国的水利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落后是制约其长远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表现在与国外水利建筑行业相比,国内的水利建筑工程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制约了对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探讨和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管理的方法不得当,对相关工作人员未能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不能有效的激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以及创新能力,管理人员的思路比较陈旧,观念比较落后,不利于水利建筑业的发展。

(二)质量监管不力

加强对水利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影响着工程的长远使用功能。然而,目前在我国的水利建筑行业中,质量监管不力是水利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重要问题,更是整个国内建筑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相关管理人员管理方法不得当,不能根据施工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比较有效的管理措施,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部分施工人员以及工程监理等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工作责任心不强,出现玩忽职守、偷工减料以及工程监理监督不力等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最终导致整个工程质量相对较差,影响着我国水利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三)缺乏制度保障

就目前我国的水利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缺乏相关的制度性保障,是制约水利建筑行业发展的另一大瓶颈。主要表现在在整个项目工程建设中,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水利管理体系来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在质量管理方面没有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监督体制,管理方法不科学,管理手段比较单一;在工程进度控制方面不够科学合理,安全方面的管理也存在着不少漏洞,安全事故频发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反映出水利建筑行业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中缺乏一定的制度保障,相关人员对这方面的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

二、如何改善我国水利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一)改变管理模式

加强管理模式的创新是水利建筑行业在进行工程项目管理中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关系着整个水利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以及整体发展质量的提高。相关工作人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变管理模式。首先,要创新管理理念。加强管理理念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推动水利建筑行业整体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没有创新的管理理念,就不能形成一个比较创新的管理模式,因而相关的水利建筑企业要注重对员工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员工在工作中多多创新,及时更新理念,提高创新能力。其次,要加强对国内外现金管理方式的引进和学习。及时紧跟水利建筑业的总体发展趋势,把握好水利建筑行业管理方面的发展方向及其热点,及时引进国外比较先进的人才管理模式,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以及企业的发展特点,加强管理方式的改革,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

(二)加强质量监管

水利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本行业所要解决的大问题,也是整个建筑行业的核心问题,影响质量监管的因素有很多,不仅有管理制度、管理模式方面的因素,更与管理者自身的素质以及管理能力息息相关。在实际工作中,加强管理工作,提高质量监管能力是提高我国水利建筑行业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第一,要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工程施工不仅要注重工程质量的监管,更重要的是要盈利,既要重质量,又不能忽视效益,两者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因而,在进行工程监管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工程质量监管,是兼顾工程质量与效益的根本。管理者在对成本进行控制时,要采取动态的成本控制手段,实时检测工程的成本去向,工程的施工进度,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施工成本控制。第二,也要注重管理者自身管理素质的提高。管理人员是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主体,更是把握工程施工大局的重要载体,只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才能够在处理工程施工突发情况时有条不紊,并且能在工程监管方面方法得当,提高效率。因而,企业在派遣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时要注意对管理者管理能力的考察。

(三)完善管理制度

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篇6

随着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家加大了水利建设的投资规模,我国水利工程质量总体水平虽有较大提高,但质量问题仍然不少。质量水平发展不平衡,一些工程的质量隐患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出来,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危害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影响水利事业的发展。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是水利工程的生命线,水利工程质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热点,工程质量责任重于泰山。加强水利工程质量和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是水利建设永恒的主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水利工程质量仍然是当今的一个重要课题。

造成质量问题 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主要是诚信缺失造成的。 由于我国的行业信用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建立统一的全面的和动态的信用体系,监管难以到位。使个别水利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相关的执业人员有机可乘。有些项目法人缺乏有效的水利建设市场监督机制,缺乏对施工、监理单位建设行为的有效监管。虽然有些单位和个人屡屡违规失信,在一个地方违规失信,到另一地方或行业照样干而没有受到应有的制约、惩罚,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整个水利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隐形转包”造成的质量问题、抢工期赶进度造成的工序施工不彻底以及相关的一些技术性质量问题等几方面。“隐形转包”使得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监管力度降低、造成了转包后企业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抢工期赶进度使得施工过程中造成了水泥混凝土固结时间段、养护不到位等情况的发生。另外,由于施工过程中技术监督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质量隐患也时有发生。针对这样的情况,加强自身质量监督与管理、提高质量控制能力成为了有效防治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关键。

二、 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对策

、.1 加强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整顿和规范水利建筑市场秩序 。一要加强建筑法制建设,强化法制意识,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法》、《招标投标法》、《建筑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二要进一步加强对水利建筑市场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和诚实信用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市场主体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自觉性。积极推进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质量体系认证工作,规范工作程序,严格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确保工程质量。三要大力推进水利建设行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支持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建立和完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咨询等行业协会,开展信息和评估业务,努力提高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为水利工程建设提供规范优质的中介服务。四要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新闻监督、群众参与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监督体系,把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营造良好的水利建设市场环境。

2、规范建设单位市场行为,落实项目法人职责。项目法人是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对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资金管理和生产安全负总责,并对项目主管部门负责。为了顺利推进水利工程的建设,一要高标准组建项目法人,项目法人要合理组建,既要求专业技术人才、业务管理人才和领导人才的合理配置,又要求有一定比例、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人员;同时要求项目法人机构精简、运行效率高和协调与约束机制完善等。二要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杜绝“三边”工程。三要依法组织招标,并按规定签订有关合同。四要严格择优选择施工队伍,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禁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五要负责按有关验收规程组织或参与验收工作。六要按工程实际需要把建设资金及时落实到位。七要鼓励质量创优,实行优质优价,严禁盲目压价。八要保证有合理的设计、施工工期,防止盲目抢进度、赶工期的现象。九要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制,扭转部分领导重效益、轻管理和重进度、轻质量的倾向。十要保证监理单位责、权、利统一,充分发挥监理单位的作用。十一要积极推行“代建制”、“总承包制”等管理模式。

3 加强施工管理。施工单位质量控制和管理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和基础, 完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分包、转包的质量监管是有效避免水利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的重要方式。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应加强自身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构建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的质量控制体系,有效提高企业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与控制能力,预防常见质量问题的发生。

同时 注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施工技术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也是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通过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指导技术管理工作,有效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在现场管理工作中,水利工程施工企业还要加强现场监控力度,加强技术人员与质量人员的巡检工作,提高技术控制效果,以此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省略

4强化人员培训与管理。人,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第一要素,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以人为基础的工作,人为因素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智能更要因素。在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中,施工企业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为有效避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发生奠定基础。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加强人员管理及相关质量责任制的完善,使施工人员、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质量职责、权限,并通过培训工作使其明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提高施工质量认识的同时为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企业以相应的投入为基础,加快自身相关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同时通过质量预控理论对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各项因素进行控制,达到预防质量问题发生的目的。另外,施工企业还要加强自身对质量通病治理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出现质量通病时能够有技术人员提出科学的治理措施,以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通过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企业的健康发展、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篇7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一、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十二五”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强水利建设与管理,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水利改革发展全局,意义重大而深远。当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水利面临的形势更趋严峻。迫切需要加快水利建设步伐,转变水利发展方式,充分发挥水资源要素配置的先导作用和水利基础设施的保障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加快水利发展的期盼,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水利工程建设投资高、规模大、项目多、任务重这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规范基本建设程序,不断创新建管机制,加快完善法规制度,充实建管力量,强化质量和安全监督,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加强项目验收管理,确保大规模水利建设的进度、质量、安全和效益。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深化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行代建制等,这些政策措施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水利工程质量的要素

1.提升质量意识

意识支配行动,只有意识到位,行动才能跟得上。质量意识,首先是领导的质量意识,一把手亲自抓质量的工作局面的形成。把水利工程质量作为水利行业的重中之重,只有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理念,牢固树立质量是行业生命的理念,牢固树立工程质量是水利工程建设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理念,只有绷紧质量这根弦,才能形成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行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氛围。

2.体制机制建设

以“三制”为核心建设管理制度是全面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推进水利项目进场交易、强化建设监理、严格监理程序、健全水利工程建设的首要工作。项目法人对水利工程质量负总责,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质量检测等单位依法各负其责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政府监管、市场调节、企业主体、行业自律、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

3.政府质量监督

政府质量监督是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有力保障,水利主管部门要确保政府对质量监督管理职能落实到位,完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制度,明确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程序,强化监督手段和措施,实现对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全覆盖。强化质量检测在工程实体质量管理中的关键作用,用检测数据说话,积极推行第三方检测和质量飞检,提高质量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4.质量管理培训

积极组织《质量发展纲要》和水利工程质量法规规章、技术标准的宣贯培训,严格资格管理,加强教育培训,努力造就一批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设计、施工、监理、质量检测工程师队伍,加强专业技术执业人员能力建设,同时加强对一线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尤其要做好新入场农民工等非专业人员上岗、转岗前的培训工作,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一线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操作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水利工程管理的措施

1.工程质量意识的强化

推行工程项目招标制、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工程质量终身制,切实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执行水利工程施工单位质量管理建设程序,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施工单位必须按其资质等级及业务范围承担相应水利工程施工任务。

2.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强法制建设,强化法制意识,认真贯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依法工作的自觉性。建立健全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是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通过建立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从施工准备、施工生产到竣工投产的全过程,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和方法,把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明确、职责和权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高效的全方位质量管理体系,把施工单位的质量职能纳入统一的质量管理系统,把各阶段的工作质量和工程质量联系起来,通过信息保证、组织保证、措施保证、制度保证、素质保证,从而使质量管理制度化、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明确工程施工各部门工作职责,并对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完善,保障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工作的到位。施工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各分包施工部分质量控制重点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提高质量控制体系的实施效果,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领导的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下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

4.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4.1严格施工队伍的组织及管理人员的挑选。就施工队

伍而言:要求人员精良、技术娴熟、作业水平高、施工经验丰富;就管理人员而言:要求技术水平高、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现场指挥和解决问题能力强、身体素质好,能胜任长期野外工作。

4.2对“材料”的控制。材料是指施工所用的建筑原材料、半成品、构件和工程金属结构及设备等。加强现场控制,对个体材料跟踪检查,确保材料符合施工质量要求。

5.加强技术培训,严格技术管理

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篇8

前言:我国在发展农业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其主要表现为规模较小、数量较多、分布范围较广、结构相对简单,正是基于上述的几个优点,小型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管理中的问题,很多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由于建设的规模较小,管理者忽略了其需要严格的质量监控,而疏忽了很多建造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导致小型水利工程项目中存在很多的隐患,这种银黄对于水利工程的质量好坏、使用寿命等都有重要的影响。

1.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1.1避免安全事故等的发生

小型水利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不便性。同时因为小型水利工程具有规模小、种类全、投资少、工期短、施工设备较少、施工队伍技术水平较低的特点,致使因为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水利工程事故常有发生,在进行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的过程中,如果相关管理人员不重视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监督以及施工过程中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施工中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会由于质量不合格等问题造成小型水利工程在投入实用的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严重时将会出现人员的伤亡等危险因素,给人民以及国家带来人力、财力的损失,因此在进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的。

1.2 规范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市场,提高工程质量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强,我国社会有着明显的进步与发展,在进行农业的发展中也得到了很大的完善, 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家给予的支持力度也很大,这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进展。为了保障水利工程艰涩和在保障建设速度的同时加强对于质量的监管,就必须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于质量管理的监控。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质量始终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关键,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整体工程带来严重的后果,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使用效益,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重视质量管理是确保水利工程质量的生命线。

2.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中治质量管理现状

2.1质量监管意识不强,容易造成疏漏

目前我国大部分小型水利工程都是由基层的水利主管部门进行组织与建设的,因此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具有比较大的宽松性,但在现实的实际工作中,在进行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大部分都是由资历较低甚至是不具备任何资历的小型私人单位建设的,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小型水利工程由村或者农民自营,而质量管理意识不足就主要体现在这部分施工单位上。这种质量监管意识不强的情况下,对于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也有不利的影响。

2.2资金投入不足,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记性农业的生产中需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升级与调整,需要的资金也需要进一步增加,以往的农业技术对于现代科学技术已经不能够进行完全支持,但是目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依旧缺乏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持,同时管理人员也缺少相应的技术条件,因此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对这些方面进行加强。

3.如何加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管能力

3.1明确质量管理职责,加强管理意识

为了强化在进行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监控问题,在进行质量的强化与管理中要明确企业各层次、各方面的基本任务及共同任务,在进行质量的监控中,树立良好的质量监控意识。为了加强这种监控,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体系建设中一定要加强公司内部的质量保障体系,制定赏罚分明的奖惩手段,以打造精品质量工程为主要任务与目的。在进行农业水利工程建设中,加强质量监控,明确职责不仅可以将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提高到较高的程度,同时将水利工程建设后期的完工工作做到最优化,争取将质量做到最好,以减少质量问题对于农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推进我国农业水利工程建设。

3.2增加资金投入,引进先进的技术

随着我国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较为先进的技术以及操作仪器,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农业在生产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基层水利建设质量,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确保各级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岗位明确。在进行质检的过程中,邀请业水平高质检管理人员进行专题讲座,全面提高企业内部技术人员的实际操守能力,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在进行施工建设中,管理人员要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督与责任明确,注重工程的质量的好坏对于施工过程以及施工结束后的影响,并且按照设计文件、国家施工规范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综合进行有效的工程质量管理,保证水利工程质量。

4. 结语

小型树立工程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由于在进行施工中所涉及到的问题有很多,其中所需要投入的技术以及专业知识也比较复杂,这就对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工作的严谨性以及专业性提出了重要的要求。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任何一员,都有责任尽心尽力,加强安全责任意识,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只有结合不断地世代的发展,运用新的技术以及投入全部的经历才能保障自身的工作以及责任落实到实处。

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篇9

前言

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水利工程的质量问题关乎着人们的根本利益,更是工程的命脉。因此做好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保证水利工程质量的根本要求,但是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我国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常常不被重视,但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对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现状以及发展提出个人的看法。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现状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一项具有极强的技术性与政策性的工作,必须有一个完善的体系机构对其实行检测,才可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检测机构的检测水平。现如今我国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机构虽然发展成为5000多家,但是持有质量工程检测甲级证书的单位不多,并且多数企业型设置专门的工序,导致检测处于一个劣势状态[1]。目前,水利质量检测专业不够齐全,加之多数企业将自己的检测业务交给其他行业负责,这样一来使得检测结果不确切,问题由此而生。我国水利检测行业一直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缺乏竞争意识,有竞争才有压力,才会进步,由于,检测业务基本不会跨省或跨行业,使得企业没有危机意识和服务意识,并且内部员工人数不够,执业水平不高,加上检测机构硬件条件差,大大增加了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难度。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发展对策

(一)提高质量检测意识与提升检测人员素质

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之下,质量检测单位内部管理经验不足,管理体系不够健全,还需向经验丰富的检测单位学习,相对而言,国外的水利检测行业在管理等方面都强于我国,我国应努力汲取国外企业的管理经验,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增加自己的知识,从而建立一个正确、科学的管理体系,为检测工作顺利进行做铺垫。一直以来,我国水利质量检测机构人员素质业务水平都不高,而检测人员又与质量检测工作密不可分,在水利质量检测工作中,需要的检测人员主要有领导、项目经理、工程师、检测员以及监理,每一个人员都要求掌握着相关专业的技术,以及具有不同的素质,作为水利工程检测的领导人首先要具备管理能力,其次要具有丰富的经验,一定的文化素质不可缺少,项目经理最主要是要具有工程建设经验,监理工程师要持有职业资格证,检测人员除了有建设经验外,还要积极参与到工程的设计、监理以及检测等方面工作中[2]。

提高质量检测意识是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首要措施,工程人员若是没有质量检测意识,一切加强质量检测的措施都不可能落实到位,与此同时,提高检测员素质,保证质量检测顺利有效进行。

(二)改善硬件条件

硬件条件不完善一直阻碍着工程质量检测工作的进行,水利工程检测设备使用多年,设备已开始老化,但由于国家和企业对水利工程的投入不多,设备一直没有得到更新,检测水平由此受限,因此要加大设备的投入力度,加大质量检测实验室的投入,更新设备,添加先进的检测仪器,尽量满足质量检测的需要,工程建设现场检测项目众多且复杂,先进的设备不仅提高检测效率,还可提高检测精度。为了确保检测仪器不出现问题,要定期对其做相应的检修,检修时一般采用计量检定的方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此外还要提高检测机构的竞争力,在竞争的环境下改进技术,提高管理体系,提高检测能力,促进水利检测市场的发展。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离不开硬件设备,硬件设备是检测人员进行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的主要辅助设备,不可或缺,各部门要重视硬件设备的使用问题,对达到使用年限的设备进行更换。

(三)加强监督与树立企业管理观念

加强质量监督从制定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做起,其办法中要明确指出违反水利工程质量检测行为要承担的责任与处罚列条,不允许资质条件不达标、不守信的企业人员进入水利市场,若是这些人员进入其中,不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还对整个质量检测工作造成危害[3]。此外,还要树立现代企业管理观念,传统的企业管理观念很多已经不适合现代企业的发展,所以要适当的进行观念转变,例如,检测机构要转变成独立法人单位,检测单位应向企业属性的方向转变,这样的转变可提高检测质量,检测机构通过借鉴优秀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向企业化路线发展,从而壮大我国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企业规模。

加强质量监督和树立企业管理观念是加强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措施的途径之一,企业管理人员应将这两项工作落实到位,壮大质量检测事业的同时,提高工作质量。

三、结束语

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是工程建设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从提高质量检测意识与提升检测人员素质、加强监督与树立企业管理观念以及改善硬件条件这三方面着手,将水利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提升到系统化的道路上来。

参考文献:

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篇10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城市化进程以及新农村建设两方面因素促进了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但是当前的水利工程还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应充分认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价值意义,并针对问题进行策略应对,确保我国水利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2新时代水利工程的建设特点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水利工程领域中取得了重要成就,就整体规模和技术全面性而言,已经位列于世界的前沿,但是在质量管理方面还稍显薄弱。优良的水利工程产品不仅要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实用功能,同时还要考虑到后期的维护与管理,如果质量不过关就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损失,威胁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还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注重水利工程质量及其管理过程,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行业整体提升的重要举措和手段。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存在着数量多、投资大、分布广的特点,而且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类型等层出不穷,质量监督是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的重点,相关工作人员应明确水利工程的质量目标,深入探索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采用合理化的施工技术应用,以此提高工程处理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我国现代化水利工程行业的高速发展。

3当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不但存在着体制建设、制度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等方面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人们对质量监督工作的认识还急需转变,质量监督手段还需要优化,监督结果的运用还有待加强。第一、由于责任面广、任务艰巨、人员配备不足等,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开展起来较为困难,不免会有疏漏。如果参建单位缺乏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实际工程中为了追赶施工进度,可能就会弃施工质量而不顾,从而带来质量和安全隐患,造成质量缺陷和事故。第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需要有专门的机构和专职的工作人员,还要求工作人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大量的实践工作经验。而目前的状况是,专职监督机构匮乏,且缺少相应的技术人才,使得质量监督管理成为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并伴随着一定风险存在。第三、缺乏足够的经费保障。自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取消收费以后,质量监督工作经费就由同级财政给予保障,但由于各地财政状况不一,导致财政状况不好的地区缺乏持续合理的财政资金投入,给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带来很大的制约,严重影响了质量监督工作的正常开展。第四、各级各部门对质量监督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质量监督工作弱化。一是对质量监督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存在搞不懂、弄不通、做不实的现象,不仅给工作开展带来困难,而且还存在工作推诿和责任追究不清的不良局面,不利于推动政府的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二是部分地方对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认为可有可无,基层监督机构在具体工作中存在很多困惑和难度。部分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对于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视多流于口头形式、落到实处的具体措施微乎其微。第五、质量监督机构发现的各类质量问题未能反馈到市场监管运用上,仅体现于现场的督促整改,受到不良信用信息记录与行政处罚的建设主体寥寥无几。这就使得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工作陷于孤立,变成了质量监督机构对参建单位单向使力,未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市场监管和现场监督的双向围合效力,行业的市场监管和项目监督的联动明显出现了断裂。降低了质量监督工作的震慑力,增大了质量监督工作的难度。第六、施工企业在建设过程中未能建立有效的基层员工管理机制。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对于质量问题置若罔闻,不按正常工作流程施工的问题日益凸显,从而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控制。特别是对于工程规模较小、地址较为分散而偏僻,且受到自然条件等多种因素制约的小型水利工程,基本由无资质的农民施工队伍完成建设,他们对质量监督工作的认识十分不到位,不配合甚至拒绝接受质量监督机构的巡查检查工作,大大降低了质量监督工作成效。第七、施工单位变相的“转包挂”现象突出且普遍。地方民营企业甚至是个体老板借牌中标后,东拼西凑临时组建作业队伍,导致质量意识淡薄、施工专业化水平差、管理混乱,使得水利工程处于失控状态,这就造成了施工过程中质量难以保证、施工行为不规范等问题的出现。第八、水利工程要考虑到自身的承载力问题。要注重水利工程强制性标准的落实和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并实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的全方位透明监督过程。

4新时代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探析

质量监督是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和重要举措。我国正处于社会深度发展变革阶段,因此要注重水利工程质量的规范管理,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应对策略,促进水利行业健康发展。

4.1构建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体系

根据当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议相关建设监督管理机构及部门针对质量监管等薄弱环节构建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细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政措施,对水利工程的监管要强调法律覆盖,并通过条款的调整将质量作为管理重点。同时,建议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落实自身的监管职能,加强程序化的监管体系,以动态的方式对水利工程进行检查抽查,强调事前质量监管、而非事后质量整改。通过构建科学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实现管理工作的全面创新。各级水利工程监督主管部门应充分重视质量的监管环节,从多个方面加强质量管理机构的责任力度并调配人力物力,对建设管理进行优化完善,改变传统的监管模式,注重对多个地区的水利工程进行统筹监管。另外,要明确水利工程质量监管机构各部门的责任制度,注重相关有经验人员的选拔任用,将日常的监管服务延伸到细枝末节,以此适应大面积建设质量监管需求,使得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管体系不断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4.2实行水利工程规范化施工管理

我国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在城市中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但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或规模较小的水利工程,却缺乏细致化的管理措施。因此,要充分注重业主的自身行为,强化项目法人的首要责任。很多水利工程基于经济原因考虑,在勘察设计阶段及施工过程中没能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执行,因此相关部门要注重法律法规及行政策略的干预,规范施工行为,强化过程管理,增强各个环节的监管性和透明性,必须在安全和质量有所保证的前提下追求“性价比”,保证水利工程队伍资质符合要求,并对水利工程材料进行有效监管,为工程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各建设单位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工作经验,不断探索和创新施工管理机制,强调事前管理、注重事中管控、加强事后总结,以规范性的施工手段,提高水利工程监督管理效能。我国地域广袤,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条件,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管实践中,要结合不同地域的特殊问题,提出科学的质量监管策略,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监管综合效能。

4.3提升各市场主体及质量监督人员的职业能力

近些年来,水利工程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在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水利行业也必须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在保证水利工程实用性和经济性的基础上,采用科学质量监督模式,成为行业的共识。在这一过程中,科技是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现代科技同样也为水利工程提供了无限可能性,是未来水利工程市场的必然趋势。我国正处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水利工程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需要大量的人才培养,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水利工程质量,需要对多层次人员的职业能力进行继续教育。同时,由于当前信息化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人员技能培训上应充分注重网络优势,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提高自身对工程质量的认识,强化技术措施,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做好人才储备。社会的发展对于水利工程施工企业也有了更高要求,施工单位要想在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就要在施工技术、施工手段上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同时还要注重施工环境的有效治理。

4.4严格贯彻施工环境的废物管理

传统水利工程不仅在建设上大量消耗能源、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且部分工程使用的一些材料还具有挥发性、污染性和轻微毒性。因此,质量监督机构应提升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和管理,加强对施工现场废物、废水、废气处理工作开展情况的监督工作,要求施工企业在这三个方面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案和策略。首先,对于固体废弃物要建立统一封闭外运的方案,在施工场地内设置专门的废弃堆、废弃物体进行汽车外运时要进行严格密封,防止污染交通环境,并与当地政府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将废弃物运送到统一指定地点进行回收利用,既能有效节约资源,还能减少经济物料的浪费。其次,施工现场要建立完整的水处理系统,将生活用水和施工用水分隔开来,施工用水必须进行沉淀、净化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而生活用水则建议采用循环的方式使用,但是要建立有效的净水循环系统,对于含有化学溶剂或油料的污水不可直接排入地下,而是要建立专门的污水池。最后,对于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气体污染要有针对性地对物料进行覆盖,对于包含较多细微颗粒的珍珠岩、细沙、水泥等不能设置在上风向地点,在有条件时采用库房保存,如果不具备条件则可设置密闭安全网等。随着当前科技的快速发展,应鼓励和倡导水利工程采用节能绿色环保施工材料,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产业能耗,而且还有更好的功能性,实现高质量工作目标,对于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效能也具有重要意义。

5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近些年的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具有多元框架、内部复杂的特点,随着当前人们居住要求的不断提升,在水利工程功能中应注重质量管理的效能,针对目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从构建完善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管理机构责任制度、提升人员职业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促进水利工程质量的长效发展,提高水利工程综合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军平.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监督管理问题探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4):92~93.

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篇11

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国家各种积极的财政政策相继实施、内需也在不断扩大,我国加大了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投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国水利工程质量总体水平,但质量问题仍然存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发展不平衡,随着时间的推移逐,一些工程的质量隐患渐暴露出来,因而时有质量事故发生,不仅影响水利事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危害了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的安全。纵观水利工程发展史,历史早已证明质量是水利工程的生命线。因此,近些年来,人们把关注点投向了水利工程质量的管理上,保证工程质量是重中之重。不断切实有效的加强水利工程质量和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是水利建设最重要的主题。然而,如何有效采取措施,提高水利工程质量是令每个水利工作者深思的。下文主要概述当前我国水利工程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不断提高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

1、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概述

当前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诸如施工过程缺乏严格的质量监督,施工过程不规范、水利工程缺乏相应的质量管理人员、市场经济中诚信缺失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发展。

1.1 施工过程不规范

威胁水利工程质量的一大重要因素,当前部分工程由于缺乏严格的施工质量监管条例和规范,对施工过程的各项步骤监管不到位,因而导致了出现一些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诸如有些工程为了牟取私利,将主体工程通过变相转包的方式、或是暗地里偷工减料、弄虚作假,严重威胁了工程的质量;在实际过程中,还存在部分施工人员因专业技术水平较低、业务素质差、缺乏实际的施工经验,照搬照抄别人的施工方式,忽视了具体的工程需求,导致部分施工人员不按规范施工,质量控制手段落后,管理水平低下;与此同时,水利工程缺乏健全的质量体系,政府对其质量把关不严,从而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1.2 部分水利工程未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

一方面有些项法人责任意识淡薄、质量管理松懈,这为工程的顺利进展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另一方面,有些项目法人并未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对国家的法律法规缺乏深入的了解,因而在具体施工工程中会出现违规现象,甚至存在规避监督和不执行法定的建设程序等问题,很多的项目法人都是为了赢利的目的,真正接受过专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知识教育的少之又少,缺乏水利工程建设经验及应有的理论和技能培训,缺乏专业的从业资格。

1.3 市场经济诚信制度建设不到位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诚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但由于我国的行业信用体系还处在起始阶段,未建立全面和动态的信用体系,导致市场监管不力。使部分缺乏社会责任感、谋求私利的水利施工、监管单位及相关的执业人员有机可乘,因此,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水利建设市场监督机制,对施工监管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某些单位和个人屡屡违规失信,而没有受到应有的制约和惩罚,严重影响了水利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2、浅析提高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通过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了水利工程的长远发展,因此,必须探讨出一条新的工作思路,提高其质量管理。

2.1 多途径落实项目法人的责任制

为了确保水利工程质量,必须要通过各种措施约束和落实项目法人的责任意识。项目建设的责任主体是项目法人,肩负着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进度、资金管理及安全生产的各项责任。为了更好的推进水利工程的建设,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才、业务管理人才和领导人才;吸纳一批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的人员:项目精简法人机构、提高运行效率;牢牢树立其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的理念,杜绝偷工减料等不法行为;对于施工队伍,要不惜代价严格择优选择,加强施T现场监督管理,严禁转包和违法分包行为的发生。

2.2 健全市场信用体系

一方面要加强水利工程法制建设,不断强化法制意识,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法》等各项法律法规,提高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水利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培养其诚实信用的职业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建立健全行业自律、新闻监督等社会监督体系,营造良好的水利建设市场环境。

2.3 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化程度地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已经走进我国的各个行业及领域,为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促进意义。下面就是以VPN技术(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它指的就是一种运用身份验证、密码以及隧道协议等在公共网络上构建专用性的网络的技术。这样的网络既可以是某一个区域内的局域网,又可以是整个因特网。在这样的网络中,大家互相通信,在通信时,并不需要光缆等有线的物理线路的铺设,而是在一种具有动态作用的资源下进行运转和工作。将此技术运用于实际的水利工程管理之中,主要原理可以用如下图1所示:

3、结论

综上所述,探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下述几点:

(1)探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可以深层次的看到当前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为水利工程管理指明新的方向;

(2)研究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可以从本质上克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带动其更好更规范的发展;

(3)对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研究,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更好的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奠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秋爱.浅谈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 工程技术,2010(12).

[2]苏小敏.浅谈水利工程中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向导,2010(11).

水利行业高质量发展篇12

0 引言

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企业质量控制与管理水平是企业在行业内发展的关键。如何针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预控成为了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开始加强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自身的施工质量控制水平,以此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础。科学分析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针对其特点进行相关的预控措施成为了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的重要工作。

1 水利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概述

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集中在“隐形转包”造成的质量问题、抢工期赶进度造成的工序施工不彻底以及相关的一些技术性质量问题等几方面。“隐形转包”使得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与监管力度降低、造成了转包后企业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抢工期赶进度使得施工过程中造成了水泥混凝土固结时间段、养护不到位等情况的发生。另外,由于施工过程中技术监督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质量隐患也时有发生。针对这样的情况,加强自身质量监督与管理、提高质量控制能力成为了有效防治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关键。

2 水利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的控制分析

2.1 完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企业质量控制能力 完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分包、转包的质量监管是有效避免水利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的重要方式。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应加强自身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构建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的质量控制体系,有效提高企业对施工质量的监督与控制能力,预防常见质量问题的发生。

2.2 科学规划工期进度,减少工期紧缩造成的质量问题 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中,由于事前规划不合理或对工程所在地气候条件估计不足常会造成工期紧张的情况。企业为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减少企业工期延误造成的成本增加,其在工程施工中会相应缩短各个工序的施工时间。例如:水泥混凝土浇筑速度提高、浇筑后固结时间缩短、养护时间不足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甚至导致混凝土工程的开裂,其严重的影响了水利工程中坝体的安全。

针对这样的情况,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在工程造价编制阶段即考虑工期对施工的影响,科学规划工程施工工期,将可能影响工期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以此确保工期的合理、科学,为有效避免工期问题造成的质量隐患奠定基础。

2.3 注重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 施工技术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其也是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通过完善的技术管理体系指导技术管理工作,有效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参数符合设计要求,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在现场管理工作中,水利工程施工企业还要加强现场监控力度,加强技术人员与质量人员的巡检工作,提高技术控制效果,以此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

3 以质量预控理论预防水利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

在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以预控理论指导质量管理工作。其通过对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各项因素控制达到预防质量问题发生的目的。根据这一理论,现代水利工程施工企业应在工程施工前即对工程技术文件、地理条件、地质情况等进行综合的分析与论证,将影响该项工程各项因素进行统计并分类,制作科学的质量控制点库。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与质量管理人员依照质量控制点库进行相关控制工作,以此预防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另外,针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人员以及技术、现场管理等工作,施工企业还应建立分项控制体系,强化对各项因素的控制,有效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

4 强化人员培训与管理,有效避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

人,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的第一要素,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以人为基础的工作,人为因素是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智能更要因素。在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中,施工企业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为有效避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发生奠定基础。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加强人员管理及相关质量责任制的完善,使施工人员、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能够明确自身的质量职责、权限,并通过培训工作使其明确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提高施工质量认识的同时为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奠定基础。

5 结论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企业以相应的投入为基础,加快自身相关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同时通过质量预控理论对影响水利工程施工的各项因素进行控制,达到预防质量问题发生的目的。另外,施工企业还要加强自身对质量通病治理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出现质量通病时能够有技术人员提出科学的治理措施,以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通过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企业的健康发展、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浩.现代水利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J].现代水利,2009,8.

[2]刘丽红.关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分析[J].水利工程施工管理,2009,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