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与实践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7-12 09:34:47

创新与实践论文

创新与实践论文篇1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课程在文学理论的学术谱系及系列教程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方法在一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各类文艺批评方法陆续登场退场的喧嚣中始终在场,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但同时也要看到,马列文论课程在当今高校的文学理论教学中存在着课程地位弱化、教学内容空洞化、思维模式僵化、教学手段老化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到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当代学术理论中的继承和弘扬。问题的症结不是马列文论本身,而在于教学方式需要改进。“重视马列文论教学不等于简单地强调这门课的指导地位,不等于直接在教学中加强对课程结论的灌输,增加课时量等等,而在于一定要让马列文论课在当今开放的学术气氛下获得真正的文化领导权。”[1]为更好地体现马列文论的先进性、时代性和针对性,需要在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文论置于特定历史语境中最大限度“还原”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性教学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探索来实现。

一、教学内容上的创新

首先,在“回到马克思”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挖掘和剖析马列文论中关于人的生存发展和文学、美学内部规律及特点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未有专门的文学理论或美学专著传世,他们的文艺见解和美学观点,多半散见于他们的哲学、政治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的论著、札记、手稿和私人书信以及各种场合的讲话中,而且大多是比较零星的感受,这些内容也正是马列文论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我们在讲授过程中对于这些经典文本的解读,除了强调这些言论是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体系,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有机联系在一起的以外,还要从对这些经典文本的解读和分析中,不断发掘一些富有时代感、现实感的新思想和新学术内涵。这样不仅可以使马列文论的固有优势,如宏观视野、历史意识、辩证思维、实践观点、批判精神等得以强化,还可以对以往学习马列文论中认识不足或研究薄弱的一些部分进行重新审视,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完整性。如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人学理论和人学思想的挖掘和重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固然特别强调社会存在的优先性和第一性原则,但同时也强调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把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文艺的终极目标。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和人学理论、史学思想和人学思想、史学观点和人学观点、历史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2]

其次,除了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论思想外,还应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置于更为开阔的时代背景和理论环境中进行解读,并将部分马克思主义“著作家”①的思想也纳入到教学视野中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并非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进行,19世纪中期以来西方精神生产领域内的各种思潮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互动关系也十分重要,只有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产生、发展与同时期西方精神生产领域内的主要文艺思潮进行“参照”和“对比”,才可能更为深入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精神实质。如将存在主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思想进行深入的比较研究,梳理存在主义思想在西方的发展脉络,对存在主义本质有比较清楚的了解,从而更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资本主义时代人的“异化”以及消除这种“异化”的途径的理论。[3]同时,伴随着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在全球的广泛传播,除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之外,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著作家”们对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作出了一定贡献,对于他们的理论成果,可以在马列文论的讲授过程中,结合对一些重点难点话题的展开,有的放矢地给予引介与评析,特别是适度加大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程中部分有影响的理论家观点的介绍。

再次,在以上教学内容得以拓展的前提下,充分体现马列文论课程与其他相关文论课程的有机联系。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挖掘富于时代感和现实感的内涵,提炼出更为贴近文艺学美学本质规律的内容,还是突破传统马列文论教学相对封闭的格局,从同时代精神生产的语境和经典作家之外的著作家言论中拓展理论空间,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最大限度“还原”马列文论生成、发展和演变的本来面目,增强马列文论的现实性与针对性。在教学上,通过这一“还原”工作,可不断彰显马列文论与其他相关文艺类课程如文学概论、美学,乃至西方文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等课程的联系与贯通。如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不仅把文学活动提升到人的存在方式的存在论高度来认识,而且把文学的本质界定为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的、想象性的和情感性的对象化和确证,还把文艺的终极功能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看成是高度一致的。[4]这些观点都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文学概论中有关文学的本质和功能问题;在美学教学中,以美学的最基本问题即审美关系问题为切入点,在结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分析美和美感的发生问题的同时,加深对审美主客体之间在互动中所产生的“规定性”问题的理解。此外,适度关注马克思主义著作家的观点并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对他们的理论进行审视和分析,对于学习西方文论特别是20世纪西方文论、中国现当代文学等课程都不无启示。总之,这种联系与贯通,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彰显马列文论的理论指导地位,凸显马列文论的宏观系统性和微观描述性的辩证统一。

创新与实践论文篇2

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知识与情感传递最直接的途径,是发展素质教育的最纯粹的场所。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人文素养及传统素养的一种传承,是对学生思维、意识、行为、情感的一种调剂。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目标上均呈现出单一趋势,此种形势使学生陷于被动,严重阻碍了学生主体的发展与教学效果的强化。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探究,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解放,是对新课程标准的一种延续,是对学生发展的一种重视。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维系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

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只在于教师如何教,也不只在于学生如何学,还取决于一定的教学环境,以及一定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氛围,是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综合心理状态的一种现实反映,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情感、认知、态度、行为的一种体现特征,是维系师生和谐关系的重要条件。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远近距离,可以激进低落的情绪,可以焕发师生精神,可以激发师生的内在潜能,可以端正师生的教、学态度,可以使教学活动井然有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认清语文教学的本质并非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以教师的人格、性情等的传递塑造高素质人才。教师要注重自身人格在课堂教学中的直接影响力量,抑制课堂教学中的本我冲动行为,自行监控本体情绪,要以现实原则调节课堂教学矛盾,要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品质调控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还要注重课堂教学中语言、行为的修饰,要以幽默的语言和趣味的肢体行为活跃课堂气氛,以此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增添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

二、创设自主探究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主体主动求知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体性的挖掘与培养。所以课堂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主体,必须着眼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就要充分创设自主探究活动,以自主探究方式带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协同发展,以自主探究形式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挖掘学生的积极本性。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知识内容创设自主探究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发问质疑,鼓励学生自主研究揣摩,鼓励学生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个性化地挖掘语文知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主动探究中了解语文真实的深厚内涵,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达到情感的递增。教师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行为基础上给予适当的引导与点评,要以激励性的点评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与能动性,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小学语文《小石潭记》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自主探究活动:同学们,请你们先自行读一遍《小石潭记》这篇课文,然后请你们告诉我你们喜欢作者描述的这个小石潭么?请你们告诉我你们最喜欢文章的哪一部分或者是哪一句话,并告诉我何故喜欢?等等。通过这样活动的创设,激发学生认真读取文章,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以此实现学生主体潜能的有效激发。

三、创设贴切生活的课堂情境,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

生活是炼就知识的重要场所,是强化知识掌握的主要阵地,是检验与融合语文知识的力量源泉。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贴切生活的教学情境,就要以适宜教学内容与学生发展的生活素材为依据,以学生主体的情感升华为根本,以情境的强化效果为最终目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找取素材,将语文知识的教学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将静态的语文知识以动态的现实生活形式展现出来,以生动的生活情境转化枯燥单一的文本内容。例如,在小学语文《失物招领》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同学们,请问大家有没有捡到过他人遗失的物品?大家都捡到过什么呢?对于捡到的物品大家都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们踊跃地谈一下吧。以此生活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快速回想,引发学生思维快速运转,激起学生情感与语文知识的共鸣。

创新与实践论文篇3

人才的成长,依赖于各个学科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提升。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也是关键阶段。只有打好学生的知识、能力、方法基础,才能够使得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与其他学科更加顺利、高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贯彻新课改理念,结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构建模型思想,是将抽象思维形象化的过程,通过引导学生从模型中寻找规律、类比探究、互助合作、拓展思维,可以有效强化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本文就数学教学中运用模型思想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进行探讨。

一、创设情境,体验模型构建思想

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知识的源泉,激发学生生活感悟,探寻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素材,可以起到提升学习效率的效果。生活是灵感的源泉,有很多数学材料、工具,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结合时代热点、实际问题、自然科学等,运用相关的数学理论与知识,构建数学模型,强化数学知识的系统认知,从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例如,学习“圆”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创设生活情境,借助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找寻“圆”的模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圆的模型和关于圆的规律,还可以发现转盘、篮球框等类似“圆”的模型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引导学生动手画出圆,使用圆规分析圆的规律,由此借助圆的特殊性,引导学生分析圆与其他图形的区别。结合“起跑线设置”主题,引导学生实践探究,分析操场内外跑道中起点设置的关系。这样,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提升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

二、参与探究,强化模型体验实践

通过运用模型思想,让学生寻找思维的依托点,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探究,能够有效提升教学实效。构建模型的过程中,教师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将身边事物和已经学习的数学知识相联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与思考的兴趣,促使学生关注自身知识网络的构建,自主分析、实践与探究,更好地与同学交流,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例如,学习“圆柱与圆锥”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构建模型。可以从以前学习的圆柱表面积的转化思想出发,运用转化思想,将圆锥展开为三角形和圆。然后,引导学生将圆锥与圆柱进行类比,运用沙子实施验证性实验,抽象与概括出相关模型,探究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这样,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和探究实践,促使学生强化模型思想,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意识。

三、解决问题,落实模型思想应用

模型思想是将知识、事物进行类比,运用模型思维教学策略,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归纳与总结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学习、分析与应用知识。通过运用模型思想,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寻找思维出路的过程,模型思想能够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够将类似的事物规律化。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总结与归纳出事物的相同特性,引导学生应用数学归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模型思想的运用过程,是强化学生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过程,也是提升学生认知水平的过程,更是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模型与数学方法的结合,可以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构建自身的知识网络与智力系统。例如,学习“比例”相关知识时,教师引导学生构建自行车齿轮模型,通过分析前后齿轮数目的关系,得出相关比例,计算齿轮数目之间的倍数关系,再结合车后轮周长计算方法,得出车轮踏出一周自行车所行驶的路程。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自行车里的数学模型”相关知识,学生能够从生活中寻找类似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四、思维拓展,促进模型思想创新

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发散,是提升学生智力水平的关键,也是促进学生强化思维、自主创新的关键。在经过上述三个阶段的了解、构建与应用模型以后,还需要对模型思想进行拓展延伸,引申出数学方法、思维架构,有效促进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模型思维拓展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知识、问题与方法的关联性,归纳外在特点与内在联系,调整知识结构,促使学生合作探究与创新实践。例如,学习“多边形面积”相关知识时,引导学生分解和整合多边形,构架“三角形”“长方形”等数学模型,同时,细化规则四边形为梯形与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五、总结

通过实施创设情境、鼓励参与探究、激励解决问题、促进思维拓展这几个阶段性、步骤性的数学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运用模型思想,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在今后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继续立足人才成长,加强对学生思维与方法的引导,基于学生形象思维,构建模型思想,结合函数思想、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维等,强化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与实践论文篇4

人作为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主体应当受到重视,落实公开招聘制度、绩效考核制度以及激励制度,不仅能够促使用人行为、人员考核行为等得到规范管理,而且还能够保证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高效性,对高等学校内部各项工作的开展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探索创新、优化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方式,就应当从高等学校人员管理方面入手,对其实施科学管理,将人员管理各项制度落实到位,为行政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一、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实践

1.高等学校行政人员聘用实现了分类分级管理

为了系统的开展行政管理工作,高等学校在行政人员招聘任用工作中应用了分类分级管理机制。在实施分类分级管理机制的工作中,对高等学校各行政岗位实施合理的分类,提高了行政人员招聘任用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秩序性,为评价机制的构建奠定基础。同时,对行政人员实施分级管理,能够促使行政人员队伍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进而促进全体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得到显著提升。在行政岗位管理工作中,其制度的改革对行政岗位实施了明确的分类管理和分级管理,使得各行政岗位职责得到明确界定,将高等学校内的行政岗位分成管理岗位、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个类别,并将管理岗位细分成十个等级,将专业技术岗位细分成十三个等级,将工勤技能岗位细分成六个等级。并且高等学校还对各类各级行政岗位职业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要求,促使层次清晰、分工明确、衔接紧密的行政岗位体系得到有效构建。高等学校的自主招聘任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校自治,符合现代高校制度的核心思想,在人事管理方面,学校自治强调了工作人员招聘任用工作的独立性,要求在不受国家行政力量限制影响的情况下实现对内部人员的自主管理。同时,“管理权力下放,管理重心下移”的贯彻和落实为现代高校管理体制的建设提供了重要前提。

2.高等学校行政人员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得到贯彻和落实

对目前情况进行分析可知,高等学校的行政岗位主要是指校内行政人员受聘上岗后的工作岗位,其工作绩效主要是依据其岗位职责范围、技术含量、劳动强度以及工作环境而定。高等学校行政人员绩效考核评价制度是一种将劳动制度、人事制度、工资制度结合而成的综合制度。通过对行政人员劳动成果的考核和评价得出量化数值,进而根据其量化数值支付行政人员劳动报酬。高等学校行政岗位绩效考核评价制度的贯彻落实效果对行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产生积极影响,不仅能够促使行政人员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还可以促进高等学校的发展目标得到充分实现,为高等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和物质保障。

二、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从现阶段高等学校行政人员管理工作开展状况进行分析可知,高等学校行政人员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运行过程中存在漏洞。一些学校在确定考核评价标准的过程中具有一定倾向性,有失公允。在行政岗位考核评价标准制定过程中,未对行政人员的工作规律进行充分考虑,在评定行政人员工作情况过程中一味的追求较高的目标,导致行政岗位考核评价标准的制定与行政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严重不符。与此同时,相关竞争机制较为滞后,未得到及时的更新。并且在实施人员聘任制度的过程中未能将人员聘用制度落到实处,导致行政人员工作过分自由和放纵,在没有工作压力、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形成懒惰、散漫的工作风气,使行政人员不能将全部精力放在教务管理工作上,对教学和科研活动的开展产生不良影响,阻碍了高等学校的发展脚步。

三、创新优化高等学校行政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1.创新高等学校综合管理制度,优化行政管理效果

创新与实践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21-02

在高等教育中,历史学科是基础之一,必须坚持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同时,要紧密结合改革的步伐和社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历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丰富、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小学师资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相关专门人才。根据这一目标,改革和创新史学论文写作的理论教学和写作实践,必将对我们实现目标、培养人才起到突出的作用。

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和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写好论文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通过论文的写作,将所学的专业基本知识运用于实践,掌握论文撰写的步骤、方法和技能,并且在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为毕业后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整体优化构建

(一)改革理论教学

改革以往史学论文写作课程的传统理论教学方式,增加研读、探求两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有必要逐步改革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这两门历史专业核心课的内容和体例,使之更好地反映时代变化和学术的最新发展。三年级将较多地开设专业选修课(包括必选课和任选课),地方高校尤其要注重开设部分区域历史文化课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增加有关生态、拓殖、人口、社会思潮、大众心态、社会生活等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内容,将历史学习与现代社会问题诸如区域稳定、边疆经济、生态变迁等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趋势,凸显历史学的社会功能。要增开反映本学科前沿成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基本功训练和理论思维能力的选修课,特别是文化史、社会史、宗教史、外交史等领域的专门课程以及断代史研究的专题,拓宽学生的认知面。

(二)创新实践方式

要结合理论教学的改革,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发挥历史学教化与教养的功能,凸显历史学科功能和价值,培育经典名师,讲传经典文献,开设精品课程,打造精彩讲堂;培养学术人才,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质,建设文化名校;培养社会人才,满足社会对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应用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结合高校教学团学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创办校园历史文化节、“历史与文化”学生论文大赛、学生学术论坛等学术实践活动,以演讲、辩论、沙龙、历史剧、考古调查等形式,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能力,在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历史专业独特的魅力。

(三)增强教师指导

教育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是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来完成的。建立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的知识储备,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的不可忽视的前提。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要抓好中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及其知识结构的完善,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绝大多数教授、副教授都承担本科教学第一线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不仅对学生在知识结构、思辨能力、认知水平、学科体系、考研素质等方面着力进行培养,还要对学生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打造。四年级学生除了继续进行少量课程的学习外,在教师的指导下,要积极参与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和项目活动开展。尤其是结合论文写作课程、毕业论文(设计)、历史文化研究竞赛等活动,提高能力。

二、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一)具体分工与集体攻关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和实践,需要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配合、协调统一来展开。在总项目之下,设置若干子项目,充分了解历史学专业本科学生学术研究倾向;调查历史学专业学生读书情况;理清教学、团学工作一体化与创新改革的关系等等。对每一个子项目进行具体分工,展开工作,不定期进行集中讨论。最终在子项目完成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检验和集体修订,形成最终方案。

(二)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要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之下,紧紧把握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结合国家、地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法规、政策,认真学习,融会贯通,将核心内容渗透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同时,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形成,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展开,如对相关现状的调查,就必须通过大量的调查问卷来进行,而初步研究形成的方案,也必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来进行检验和不断完善。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

(三)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要立足于具体高校,但又不能仅局限在一所院校,必须与历史学专业改革发展的趋势目标相统一,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趋势相统一,与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相统一。课题的研究主要针对史学论文写作,但又不能仅局限在写作上,要充分考虑应用型人才对各学科知识的需求,对各种能力的需求,以及教学团学一体化建设的思路。

(四)专业课程与知识拓展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还包括在历史学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以外,有效地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以师资特色开设专门史、断代史专题选修课来培养“学术型”人才;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历史过去性的特点,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声像、音响、图片于一体,增强历史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学史兴趣。开展专业考察、地方遗址遗迹参观了解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主要特色和创新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提出,创新史学论文写作教学和实践活动,具有特色的“123模式”是有效的途径。

“123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两个“123”,即教学中的“一堂课、两论文、三环节”;实践中的“一结合、两展示、三监控”。

创新与实践论文篇6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困境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的大学历来十分重视对实践教学的研究和实践,经过长期的开发与研究,目前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德国‘双元制’实践教学模式、加拿大的‘能力中心的课程开发型’实践教学模式和英国的‘资格证书系推动型’实践教学模式。”【1】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飞速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加以改进、提出和实践。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根据这一精神,高校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中强化实践性教学。

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2】这些年来,经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成效政治论文,但是总体上讲,实践教学效果并不太令人满意,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师资力量薄弱。自1999年教育部实施高校扩招以来,师资不足已成为困扰许多高校的普遍问题。由于学生人数特别多,师资比例严重失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任务特别重,教学工作量特别大。这一问题在实践教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时间和精力所限,一个老师要负责上百个学生的实践教学相当困难,再加上缺乏配套制度的支撑,教师实施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较低。

第二,专项经费不足。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否则师生都很难走出课堂。各高校一般虽然都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但数额较少,人均十余元,这远远不能满足实施实践教学的需要,部分高校甚至根本不予提供经费,或挪用经费。因此,经费严重不足是高校影响实践性教学开展的一大突出问题。

第三,时空限制。一般来说,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性教学,往往会选择一些具有重大纪念性、教育性、学习性的地点进行参观、调研和实践,例如:革命老区、英烈纪念馆、模范小区等等。然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加上路途遥远,这就造成了许多地区的文化资源浪费、不能共享,例如,新疆地区的高校师生若要到湖北参观“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就目前的交通条件,通常乘坐火车需要近40个小时,因此,时空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开展实践教学的重大障碍。

总之,由于各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时间不长,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上述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政治论文,往往造成实践教学走过场、敷衍了事,效果差。

二、“红色文化”对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湖北红色革命孕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湖北红色文化具有数量多、品质高、多样性三大特色。从革命的过程看,它贯穿整个中国红色革命的全过程,即从中共建党、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28年红色革命的各个阶段。从革命发生和涉及的地域来看,几乎覆盖湖北全省。因此,发挥地理优势,充分利用量大、质优、多样的湖北“红色文化”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多媒体为媒介,构建包含现场教学录像、实践教学专题片、教学课件等形式的“红色文化”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体系,对于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形象地“还原历史”、展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开展。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以下简称“纲要”课),“纲要”课,应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国史国情,深化对三个选择的认识。由于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在湖北,例如:“武昌首义”、“二七大罢工”、“中共五大”、“八七会议”、“黄麻起义”等,因此,开展实践性教学,应充分利用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地区优势,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带领学生参观、考察辛亥革命纪念馆、二七大罢工会址、中共五大会址、农讲所、陈潭秋故居等位置,组织和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教学,比如,在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教学中,为重现“武昌首义”的革命历程,让学生充分领会“首义精神”的真谛,我们认真组织了学生在湖北辛亥革命纪念馆内进行了现场教学,并在现场教学结束后,带领学生参观了首义园、三烈士墓、拜将台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印象深刻,受益匪浅。而外地、外省的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实践性教学,由于受时空、经费、师资力量等限制几乎是难以开展,千里迢迢、长途跋涉、费用庞大政治论文,怎么办?这就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等手段,通过不断创新实践性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解决实践性教学因受师资、经费、时空等限制,造成难以开展的一系列问题,这一方法能够使各地学生随时随地观看“红色湖北”,使受众“身临其境”,感受历史,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象地展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第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理论研究。

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湖北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运用现代化教育和多媒体技术,制作电视专题片、多媒体课件、现场教学录像等,实现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的交互传递,构建“仿真”实践环境,实事求是地“还原历史”、“再现历史”,通俗易懂地阐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仿真”实践教学环境。可以直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服务,为《党的基本知识》、《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问答》、《四个分清》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宣传服务,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必将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内容的优选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理论研究

第三,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减少大量重复投入和劳动。

在利用现有校内外有的各种信息技术资源基础之上,发挥群体优势,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多媒体技术设计和制作出最新、最具价值、最具说服力的资料,减少重复投入;建立共享资源库,构建和丰富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性教学的远距离、开放性和现代化,减轻师生负担,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三、“红色文化”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与创新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种课程形态,它需要有一套普遍可行的运作模式,对各个学校都具有指导意义。如果没有一套普遍可行的运作模式,那么如何确保参与的广泛性、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延伸性?

为此,必须学习文件,领会精神;吃透教材政治论文,把握重、难点;贴近学生,精心设计,深入浅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特点。因此,在实践教学设计中,首先,必须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的精神,把握课题研究的方向性。其次,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吃透吃准教材。教材是实施新课程方案的基本依据,能否吃透吃准教材,是能否提高质量地构建科学合理专题教学模式的关键,多媒体课件设计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突出教学重点,把握难点。再次,贴近学生,精心设计,深入浅出。“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更要贴近学生。只有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困惑点和问题点,才能加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3】因此,在实践教学的设计中要不断加强调研,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动态,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 ,通过科学、美观、和谐、清晰的多媒体课件的精心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的时效性。具体而言,应注意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一)仿真实践教学环境的建立

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电视专题片、多媒体课件,实现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的交互传递,并通过一体化设计、交互式实现,构建仿真实践教学环境。

(二)多媒体素材库的建立

建立多媒体素材库,主要包括共享软件、视频文件、音频文件、图片等。建立多媒体素材库,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建立素材库,可以有组织地安排人力制作难度较大的媒体素材,有计划地存放、维护和更新素材,用于教师借鉴学习政治论文,开阔思路,不断提高备课质量,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4】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查询和下载所需素材,提高素材的利用率。

(三)“仿真”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方法研究

主要研究多媒体教学素材库的建立、电视专题片的制作、教学课件的制作、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等,主要环节有学习情景的设计、学习策略的设计、教师指导、管理与帮助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重点是运用现代教育、传播、语言理论和多媒体技术,研究沉浸式、参与式、专题式、启发式教学方式、方法。

(四)仿真实践教学体系的方案设计

“实践目的一经设定,下一步就是设计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实现实践目的的设计、设想、打算、规划。实施方案是为实现实践目的服务的。”【5】具体而言:

第一,选择实践教学的内容。选择教学内容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我们将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题主线和教学目的与要求,结合教育部主编的通用教材,以“武昌首义”、“二七大罢工”、“农讲所”、“八七会议”、“黄麻起义”、“陈潭秋故居”、“将军县—红安”、“中国社区建设的‘神话’—百步亭小区”、“东湖新农村建设”、“神龙”、“光谷”等为典型,既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注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重点围绕中国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及历史和现实中的大是大非等主线选择教学内容。

第二,依据内容,确立相关专题。实践性教学中,教学专题的设计非常重要。教师要吃透教学要求和教材内容,使每个专题要有所侧重。初步考虑,我们拟设立的专题有:

(1)武昌首义(含武汉红楼“辛亥革命纪念馆”、“三烈士”墓等子专题)

(2)中国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含 “八七”会址、“施洋烈士陵园”等子专题)

(3)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含中共五大会址、湖北黄麻革命纪念馆、将军县—红安等子专题)

(4)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含武船扬帆“驶向”国际,神龙在湖北耕耘18年,托起“中国车都”、武汉光谷构建激光产业群等子专题)

(5)和谐社会的贯彻与落实(含中国社区建设的“神话”——百步亭小区等子专题)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含东湖新农村建设等子专题)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含感动中国的大学生——徐本禹等子专题)

【参考文献】

[1]刘小新: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J]思想政治教育,2008(06).

[2]韦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

[3]何勇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J]光明日报,20068.

[4]张宝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对策研究[J]潍坊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创新与实践论文篇7

基层检察院所具有的发展潜力如何?最终发展趋势是怎样的?能够发展到的最大台阶等等,均是依照自身拥有的实力而定,充足雄厚的实力是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壮景。因此,基层检察院要积极统筹协调各方资源,加大科技强检建设和投入,提升“硬实力”,破解基础不强、保障不足、发展不快的难题。

“实力检察”是促进检察工作科学进展的基石。基层检察院不仅需要时时刻刻贯彻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关政策及高检察院和省级检察院的完整严密性文档,保障检令畅通,提高制度执行力。还需要切实了解实际情况,按照实际进展制定科学有效的工作管理制度,争取做到所有检察工作及内部管理环节进行的有条有序,保证要求符合标准、管理落实全面及监督效率最佳。时刻将高检院基础设施构建布局放在重要关注地位,将信息化行业规划作为出发点,不断提高检察机关工作的科技水平。紧抓机遇,锲而不舍,推动“两房”建设成果,加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监督和调整,牢固抓稳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布局。大力宣传以“强办案、强监督、强管理”为主线的科技强检工作,真正使得信息化建设进程得到发展。以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为根本,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打造健康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用人环境和生活环境,构建凝心聚力的环境文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促进人才发展。

二、打造“创新检察”,实现创新的驱动力进一步增强

创新已成为基层检察院前进的动力和发展的指引者。只要树立起足够的创新意识,就很容易达到发展的最高境界。长期以来,基层检察院行使国家法律规章制度及贯彻上级领导命令期间,不断的进行新发现、新领域的探索,继承和弘扬成功经验的同时,进一步把检察改革和机制创新推向深入,及时完成新任务和新政策的相关要求。

深刻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回顾近年检察实践工作的落实情况,可以说“创新检察”是推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动力。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今天湖北检察工作的大好局面。要坚持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把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和加强顶层设计有机结合,通过上下共同努力,实现思想进一步解放,创新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检察改革和工作机制创新要求全面落实,机制和方法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检察理论与应用研究水平迈上新台阶;创新激励机制、评价标准、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重视学习、重视创新的氛围更为浓厚。

三、打造“法治检察”,实现制度的约束力进一步增强

社会的稳定和安宁离不开法治的后台保护,切实加强“法治检察”也是检察机关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针的全面体现。如今,部分地区群体性社会事件经常出现,刑事案件呈现上升趋势,贪污受贿现象也随之递增,行政处理不公,乱用法律,执法不正不清廉等现象比较常见,以上事情如果想得到彻底的解决和处理,离不开“依法检察”工作的制约和监督。检察机关拥有的法律监督职能是国家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检察机关承担着历史所给予的重大使命,需要行政监察机关部门必须胜任和完成,关键在于巩固和加强“法治检察”的使命感、重视程度及责任心。检察机关依法办事、执法必严的意识和态度直接关系到“法治检察”能否顺利实现,将干警依法办案、公正行使法律监督职能作为着力点,全面推进法律执行的公平公正、规范化建设,全力打造地方区域科学、经济持久稳定的发展前景。

树立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良好形象,进行多方位、多角度勘察,积极制定有效措施,争取在各城市、县乡地区呈现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弘扬“和谐社会”气息,将依法执法办案观念融入到所有检查机关意识中,让群众从内心得到温暖和安宁;执法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自身监督制约体系和执法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执法公信力不断提升。

四、推动“人本检察”建设,走和谐社会道路

对“五个检察”全面落实期间,将“人本检察”放在检察工作前进的重要位置是非常关键和必要的。它是检察工作走科学发展道路的源泉,严格遵守“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和加强人权意识的推进,保证人权得到最高的尊重和维护。

坚持人和为魂,努力打造“人本检察”,在提升亲和力上下工夫。“人本检察”是推进检察工作的重要保证。对内干警严格要求、积极响应上级命令,时刻将干警工作放在最前线,做到尊敬干警、宽容干警、体贴干警,将其落实在检察工作的每一环节,积极号召和激发干警的工作积极性、办事效率及勇于创新的胆量。对外阶段性进行服务性活动,将“擦亮窗口、服务于民”作为活动主题,真正落实服务于群众、方便于群众、对群众有利、实惠等工作环节。定期开展下访巡访活动,结合办案,就地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提高群众法制意识。开展人性化办案,在执法办案过程中,准确把握自己的心态,做到怒不变容、喜不失节、辱不冲动,言谈举止得体有度。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的过程中,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冷静应对,认真倾听,依法处置。

五、坚持文化育检,着力打造“文明检察”

文明来源于文化历史的发展和蔓延,文化历史与长久,文明修养提升空间越大。“文明检察”成为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一员,是“文明城市”体现检察工作的主要途径,关系到广大人民、社会群体对检察机关工作提出的新建议、新标准。检察机关拥有法律监督的职能,也属于监督机关,国家的法律能否顺利、公正、严格的执行取决于检察机关工作开展质量,社会形象的高低是由文明涵养水平来衡量和评定。打造“文明检察”,必须牢牢抓住“文化育检”这条主线,用文化软实力驱动执法理念文明、执法行为文明、执法作风文明和执法语言文明。

第一,强化检察文化建设。检察文化来自于检察机关长期运作期间,逐渐应有的一种可以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文化,已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一员,检察事业的腾飞发展离不开检察文化的落实和维护,检察职业道德水平以及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和树造。地方基层机关行政部门应全力服从和落实上级省、市检察机关领导对检察文化建设的要求和规定,动员所有力量,全面开展能够提高和增强检察文化的活动或讲座,依靠先进的检察文化陶冶情操、鼓舞士气、凝聚人心。要阶段性的进行干警素质及岗位职责学习和培训,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在市区、各乡镇积极开展“周末文化活动”,将其作为工作出发点,还可以通过某些读书会、球赛会及演讲赛等群体性组织来提高干警的自我表现能力和文化欣赏水平。不断丰富检察文化主题,提升检察文化品味,增强干警坚定建设检察文化特色品牌的决心和信心。

第二,大力提倡学习之风。不断学习新知识、发现新事物是检察文化建设的基本保证。树立机关善于动脑、敢于尝试的好习惯,才能增强机关干事活力、树立其敬业爱岗的良好形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选择很重要,基层检察院要以提升学习效率为抓手,综合选择分散学、集中学、辅导学、培训学、研讨学等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新与实践论文篇8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困境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的大学历来十分重视对实践教学的研究和实践,经过长期的开发与研究,目前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德国‘双元制’实践教学模式、加拿大的‘能力中心的课程开发型’实践教学模式和英国的‘资格证书系推动型’实践教学模式。”[1]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的飞速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也在不断加以改进、提出和实践。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其实施方案,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根据这一精神,高校必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中强化实践性教学。

所谓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组织和引导大学生主动参与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体验为主要内容,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或教学环节。”[2]这些年来,经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的艰苦奋斗、不懈努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成效,但是总体上讲,实践教学效果并不太令人满意,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师资力量薄弱。自1999年教育部实施高校扩招以来,师资不足已成为困扰许多高校的普遍问题。由于学生人数特别多,师资比例严重失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任务特别重,教学工作量特别大。这一问题在实践教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时间和精力所限,一个老师要负责上百个学生的实践教学相当困难,再加上缺乏配套制度的支撑,教师实施实践教学的积极性较低。

第二,专项经费不足。与理论教学相比,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经费保障,否则师生都很难走出课堂。各高校一般虽然都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经费,但数额较少,人均十余元,这远远不能满足实施实践教学的需要,部分高校甚至根本不予提供经费,或挪用经费。因此,经费严重不足是高校影响实践性教学开展的一大突出问题。

第三,时空限制。一般来说,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实践性教学,往往会选择一些具有重大纪念性、教育性、学习性的地点进行参观、调研和实践,例如:革命老区、英烈纪念馆、模范小区等等。然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加上路途遥远,这就造成了许多地区的文化资源浪费、不能共享,例如教育论文,新疆地区的高校师生若要到湖北参观“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就目前的交通条件,通常乘坐火车需要近40个小时,因此,时空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开展实践教学的重大障碍。

总之,由于各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时间不长,还处于摸索阶段,所以上述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往往造成实践教学走过场、敷衍了事,效果差。

二、“红色文化”对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湖北红色革命孕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湖北红色文化具有数量多、品质高、多样性三大特色。从革命的过程看,它贯穿整个中国红色革命的全过程,即从中共建党、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28年红色革命的各个阶段。从革命发生和涉及的地域来看,几乎覆盖湖北全省。因此,发挥地理优势,充分利用量大、质优、多样的湖北“红色文化”资源,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多媒体为媒介,构建包含现场教学录像、实践教学专题片、教学课件等形式的“红色文化”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体系,对于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形象地“还原历史”、展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有效开展。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以下简称“纲要”课),“纲要”课,应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国史国情,深化对三个选择的认识。由于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发生在湖北,例如:“武昌首义”、“二七大罢工”、“中共五大”、“八七会议”、“黄麻起义”等,因此,开展实践性教学,应充分利用本地“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地区优势,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带领学生参观、考察辛亥革命纪念馆、二七大罢工会址、中共五大会址、农讲所、陈潭秋故居等位置,组织和安排教师进行现场教学,比如,在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教学中,为重现“武昌首义”的革命历程,让学生充分领会“首义精神”的真谛,我们认真组织了学生在湖北辛亥革命纪念馆内进行了现场教学,并在现场教学结束后,带领学生参观了首义园、三烈士墓、拜将台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印象深刻,受益匪浅。而外地、外省的学生对这一内容的实践性教学,由于受时空、经费、师资力量等限制几乎是难以开展,千里迢迢、长途跋涉、费用庞大,怎么办?这就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等手段,通过不断创新实践性教学形式、教学方法解决实践性教学因受师资、经费、时空等限制,造成难以开展的一系列问题,这一方法能够使各地学生随时随地观看“红色湖北”,使受众“身临其境”,感受历史,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形象地展现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 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第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理论研究论文服务。

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湖北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运用现代化教育和多媒体技术,制作电视专题片、多媒体课件、现场教学录像等,实现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的交互传递,构建“仿真”实践环境,实事求是地“还原历史”、“再现历史”,通俗易懂地阐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变为形象的生活逻辑,形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仿真”实践教学环境。可以直接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教学服务,为《党的基本知识》、《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问答》、《四个分清》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宣传服务,让科学理论从书斋走向生动的社会实践,必将进一步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内容的优选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理论研究

第三,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减少大量重复投入和劳动。

在利用现有校内外有的各种信息技术资源基础之上,发挥群体优势,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多媒体技术设计和制作出最新、最具价值、最具说服力的资料,减少重复投入;建立共享资源库,构建和丰富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方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性教学的远距离、开放性和现代化,减轻师生负担,增强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三、“红色文化”在实践教学中的运用与创新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种课程形态,它需要有一套普遍可行的运作模式,对各个学校都具有指导意义。如果没有一套普遍可行的运作模式,那么如何确保参与的广泛性、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延伸性?

为此,必须学习文件,领会精神;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贴近学生,精心设计,深入浅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具有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特点。因此,在实践教学设计中,首先,必须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的精神,把握课题研究的方向性。其次,必须认真研读教材,吃透吃准教材。教材是实施新课程方案的基本依据,能否吃透吃准教材教育论文,是能否提高质量地构建科学合理专题教学模式的关键,多媒体课件设计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突出教学重点,把握难点。再次,贴近学生,精心设计,深入浅出。“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更要贴近学生。只有了解学生的兴奋点、困惑点和问题点,才能加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3]因此,在实践教学的设计中要不断加强调研,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动态,坚持“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 ,通过科学、美观、和谐、清晰的多媒体课件的精心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的时效性。具体而言,应注意解决好如下几个问题:

(一)仿真实践教学环境的建立

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制作电视专题片、多媒体课件,实现文字、数据、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的交互传递,并通过一体化设计、交互式实现,构建仿真实践教学环境。

(二)多媒体素材库的建立

建立多媒体素材库,主要包括共享软件、视频文件、音频文件、图片等。建立多媒体素材库,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建立素材库,可以有组织地安排人力制作难度较大的媒体素材,有计划地存放、维护和更新素材,用于教师借鉴学习,开阔思路,不断提高备课质量,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4]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教师查询和下载所需素材,提高素材的利用率。

(三)“仿真”实践教学的教学方式、方法研究

主要研究多媒体教学素材库的建立、电视专题片的制作、教学课件的制作、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等,主要环节有学习情景的设计、学习策略的设计、教师指导、管理与帮助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重点是运用现代教育、传播、语言理论和多媒体技术,研究沉浸式、参与式、专题式、启发式教学方式、方法。

(四)仿真实践教学体系的方案设计

“实践目的一经设定,下一步就是设计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是实现实践目的的设计、设想、打算、规划。实施方案是为实现实践目的服务的。”[5]具体而言:

第一,选择实践教学的内容。选择教学内容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我们将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题主线和教学目的与要求,结合教育部主编的通用教材,以“武昌首义”、“二七大罢工”、“农讲所”、“八七会议”、“黄麻起义”、“陈潭秋故居”、“将军县—红安”、“中国社区建设的‘神话’—百步亭小区”、“东湖新农村建设”、“神龙”、“光谷”等为典型,既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又注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重点围绕中国革命、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以及历史和现实中的大是大非等主线选择教学内容。

第二,依据内容,确立相关专题。实践性教学中,教学专题的设计非常重要。教师要吃透教学要求和教材内容,使每个专题要有所侧重。初步考虑,我们拟设立的专题有:

(1)武昌首义(含武汉红楼“辛亥革命纪念馆”、“三烈士”墓等子专题)

(2)中国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含 “八七”会址、“施洋烈士陵园”等子专题)

(3)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含中共五大会址、湖北黄麻革命纪念馆、将军县—红安等子专题)

(4)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含武船扬帆“驶向”国际,神龙在湖北耕耘18年,托起“中国车都”、武汉光谷构建激光产业群等子专题)

(5)和谐社会的贯彻与落实(含中国社区建设的“神话”——百步亭小区等子专题)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含东湖新农村建设等子专题)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的“三观”教育(含感动中国的大学生——徐本禹等子专题)

[参考文献]

[1]刘小新.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J]. 思想政治教育,2008,6.

[2]韦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分析[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2.

[3]何勇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建构[N]. 光明日报,2006-8.

[4]张宝香.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对策研究[J]. 潍坊学院学报,2009,2.

创新与实践论文篇9

一、加强工程硕士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环节考核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自1997年起,我国开始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主要面向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掌握某一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独立担负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在工程硕士培养中,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两个环节尤其重要。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培养单位要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评价考核,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培养的必要环节之一,是评价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主要指标,通过解决专业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培养工程硕士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工程硕士职业素养的目标。

因此,加强对工程硕士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环节的考核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更好地促进工程硕士重视专业实践和论文写作,促进工程硕士能力得到更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促进工程硕士工程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提高。

二、构建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环节考核体系

专业实践贯穿课程教学和学位论文两项工作,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核心环节。因此,加强对实践环节的考核,才能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真正将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工程结合起来,实现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然而,目前工程硕士实行校内课程学习和企业专业实践分段式培养,受限于企业导师的责任心、重视度等因素,学生专业实践存在指导不力、监管不足、考核缺失等问题。特别是专业实践考核,形式化现象较突出,一般是由学生在实践结束时撰写一份实践报告,校内外导师根据报告给定成绩。这种方式的考核并不能真正衡量工程硕士的工程经验和实践能力。因此,亟须构建科学有效的专业实践考核体系。

1.严格专业实践考核,凸显专业实践重要性。

对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考核以提升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导向,将工程理论运用情况、工程技能掌握情况、实践计划完成情况等作为主要考核内容,重点考核学生通过实践是否掌握了从事实际工作所必需的操作技能和动手能力,是否提高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专业工作的能力等。对专业实践的成绩评定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成绩合格及合格以上者,取得相应学分,成绩不合格者,必须重新参加实践学习。研究生实践成绩记入研究生个人成绩档案。凡实践成绩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2.明确校内外导师考核职责,加强实践监管。

专业实践环节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外导师成立联合指导小组,共同研究和解决专业实践环节出现的问题,充分发挥校内导师在理论知识、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和企业导师在工程实践经验方面的优势,使工程硕士在学术水平和实践水平上得到全面提高。在专业实践过程中,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之间应建立常态沟通渠道,保证信息共享、交通畅通,形成有效的实践环节指导和监管机制。研究生根据企业实践情况,按时填写实践周志,总结实习经验和心得,并按月提交给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评阅;两位导师根据实践周志对学生进行考评,全面了解实践过程,及时调整实践内容及进度,共同完成高质量的实践教学任务。

3.过程考核与终期考核相结合,提高考核全面性。

对专业实践的考核应由过程考核和终期考核综合评定。过程考核主要以研究生实践工作量、出勤情况、实习周志、工作表现及态度等为考核依据;终期考核主要以实践报告、企业导师考核鉴定材料、实践单位意见等为考核依据,校内组织实践学习成果汇报会,校内外导师及同行专家参照研究生详细记录的实践内容、实践过程、实践体会、实践成果等情况进行最终的考核。通过对工程硕士实践环节的过程考核和终期考核相结合,既可以加强对研究生的监管,强化实践效果,又可以充分保证专业实践考核的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

三、构建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环节考核体系

学位论文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主要环节。作为一种检验手段,学位论文评价既是对工程硕士学习成果和创新能力的综合衡量,又是对其实践能力、工程经验及职业素养的全面测评。因此为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应加强质量把关。

1.加强论文工作监督,实行全程考核。

由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分企业专业实践和返校集中撰写两个阶段,为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必须加强论文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对论文选题、中期检查、论文评审、论文答辩等环节进行全程考核。

高校应通过组织开题报告论证会,成立由校内外导师、同行专家组成的审核小组,对工程硕士论文选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案等进行论证并提出修改意见,开题报告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其后,高校应组织考核专家针对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开展中期检查,针对研究生在学位论文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出指导意见,从而保证论文工作顺利开展。在工程硕士参加答辩前,高校应组织同行业专家进行论文评审,根据对研究生综合运用理论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及论文成果实际效益的评价,做出是否同意答辩的结论。论文答辩环节,高校应邀请其他高校、企业具有深厚理论和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成立论文答辩委员会,专家根据研究生实际答辩情况,对论文学术水平进行鉴定,并给出是否通过答辩的结论。

2.制订论文评价指标,明确考核标准。

制订科学、合理的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指标,有利于规范学位论文考核标准,从而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价,应重点突出对论文选题的工程背景和实用价值的考核,对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的先进性进行评价,对研究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进行鉴定。

表一 学位论文评价指标及权重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可采取产品研发、工程设计、应用研究、工程/项目管理、调研报告等不同形式,因此针对不同论文形式其评价的主要观测点应各有侧重。

表二 不同学位论文形式的评价观测点

3.明确考核职责,确保考核力度。

在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考核中,应明确学校、培养学院、导师的考核职责。学校、培养学院负责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进度和形式进行督促和检查,校内外指导教师负责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进行检查指导和评审。通过建立起学校、培养学院、校内外导师三级考核评价机制,加大论文考核力度,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和水平,进而促进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教研[2009]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

[2]盛伟,申爱兵,等.国家“特需项目”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环节设置的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

[3]俞继仙,苏玉亮,等.基于网络系统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考核与激励体系的构建[C].2012.

创新与实践论文篇10

本文作者:廖伟坚朱扶蓉庄海林工作单位: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通过查阅报刊、著作、网络等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在问卷调查法的基础上对高职药学专业职业技能和实训教材等资料进行检索查阅,在充分了解国内外高职药学专业职业技能标准[5,6]及配套实训教材开发与应用的基础上开展课题研究。头脑风暴法[4]头脑风暴法由现代创造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阿历克斯•奥斯本于1938年首次提出。头脑风暴法的特点是让与会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相互碰撞中激起脑海的创造性风暴,在专家群体决策基础上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是一种集体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头脑风暴提供了一种就特定主题集中注意力与思想进行创造性沟通的方式,能有效对药学专业工作项目、工作任务以及开展工作任务必备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

形成高职药学专业人才需求与课程改革的调研报告,近两年药学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去向某学院药学专业高职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医院、药品生产企业、医药营销企业(见图1)。用人单位对高职药学专业课程设置要求不同方向的就业岗位对课程设置的要求有所不同,既有基本技能要求,又有各自不同岗位技能要求。用人单位对高职药学专业实习生职业技能要求用人单位对高职药学专业实习生职业技能基本满意的占绝大多数,但非常满意的却不多。高职生的技能水平还有待于在工作中不断提高。由于高职生的技能训练与岗位要求存在差距,因此,学生在从学校到临床的过程中,技能水平的提高仍需一个磨合期。形成药学专业工作项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根据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人才需求状况以及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对药学提出的要求,在调研的基础上,确定药学专业高职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医院、制药企业、医药营销企业。药学行业专家、一线工作人员、学院药学专业教师和部分毕业生代表,针对3个方向的不同岗位要求,分模块召开多场药学专业职业技能标准研讨会,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围绕药学专业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态度、知识、能力)进行分析,形成分析表。编制药学专业职业技能标准,编写《药学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与训练指导》实训教材在形成药学专业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表的基础上,以岗位群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结合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按照岗位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编制药学专业职业技能标准,共76项;组织教师与行业专家编写《药学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与训练指导》等11本具有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特点的实训教材。药学专业职业技能标准与训练指导采用表格形式,从职业素养、实训准备、实训操作、实训后清场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使高职生对技能操作程序一目了然,同时针对每项技能提出训练指导方案。通过职业技能的训练和考核,为高职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岗位要求,胜任本职工作奠定坚实基础。高职生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习和考核项目,通过学期教学、专业实习、集中培训与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训练一项,考核一项,根据实际情况,可将职业技能测试项目的考核成绩作为准予学生毕业实习和颁发毕业证书的标准。

高职院校树立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的新理念,建立与实施职业技能测试标准,初步解决了药学专业准入顶岗实习及毕业生职业技能标准方面存在的片面、零乱、不规范的问题,明确了药学专业高职生准入顶岗实习和毕业生职业技能标准,进一步健全了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保证实践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药学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的确立,对强化高职生职业技能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使学生在校期间对职业岗位的要求有明确的认识,及早地接触职业实践,融“教、学、做”为一体,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职业兴趣,缩短了高职生实习和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实现了校内实训与顶岗实习、实习与工作的有机衔接,为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和服务一线的药学专业技能型专门人才打下坚实基础。药学专业技能型专门人才必须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和熟练的职业操作技能,因此,药学专业职业技能标准的编制[7,8]和配套实训教材的编写,应按照高职药学专业职业技能标准及实训要求,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实现教学目标与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规范药学专业高职生准入顶岗实习及毕业生职业技能标准,服务学生的实习与工作[9],为培养高职药学专业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技能开拓了新途径。

创新与实践论文篇11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的科学理念,体现了党中央对于创新拉动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高度重视。从哲学理论基础来讲,创新发展主要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创新发展源自于创新实践,只有“革命的实践”,即具有创新性质的实践才能改变人类所面对的既有环境,创造新的事物。创新发展是指在人类实践发展到由创新实践占据主导地位,创新成为实践活动的主导形式的基础上,一切社会生产(包括物的生产、人的生产和精神性生产)均呈现出以创新为主导形式,以创新为主要内容,以创新为主要驱动,以创新为主要价值取向等特征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作为一个整体性的概念范畴,创新发展主要由理论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四大要素构成。坚持创新发展,必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一、理论创新:创新发展的行动指南

理论创新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新的理性分析和理性解答,对认识对象或实践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作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人类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作新的理性升华。在创新发展中,理论创新通过对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把握和新创造,为创新发展的其他方面与环节提供最基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指南。

就我国的实践来看,近年来,在党中央的大力支持下,广大理论工作者在进行理论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切实肩负起了推进理论创新,服务建设大局的历史责任。在未来,广大理论工作者应当继续立足当前实际,积极探索理论创新,认真思考所提出的“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命题,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用紧迫的时代意识、开放的世界眼光和前瞻性的思维体系,去研究和解决现实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在建设四个全面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二、制度创新:创新发展的规则保障

马克思主义认为,制度是一定社会交往实践的产物,在实践中为生产和交往的顺利开展提供规则保障。在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制度来源于该时期社会生产实践与社会交往实践的现实状况,并且服务于这个阶段的社会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实践。随着社会生产实践与社会交往实践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制度也必然要随之发生相应地调整与变革。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旦出现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水平不相适应的情况,就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及时革除已有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建立和完善新的制度体系,减少和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激发创新活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有效的制度创新可以为理论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提供制度基础和规则保障。

当前,我们要注意克服长期以来“重技术、轻制度”的错误观念,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制度创新的重要性,切实增强制度创新意识,通过提高国民的规则素质,培育高素质的制度创新主体,在切实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方略基础上,有序地增强和扩大民主参与。要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努力克服当前在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缺陷和漏洞,使各项事务有章可循。同时,注重增强制度的实效性,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各项制度发挥实效。

三、科技创新: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推进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在于生产力的进步,而“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并且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因此,只有通过大力开展科技创新,从根本上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才能更好地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新,为其提供坚实的物质前提与基础,一旦离开了科技创新的根本推动作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文化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大力支持和正确领导下,我国的科技创新活力得到充分释放,科技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总体而言,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在有些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当前我们不仅要更加看重科技作为创新引擎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自觉地推动科技创新不断发展,更要深刻把握加强科技创新的内在规律性,破解现实发展中阻碍科技创新的各类限制性因素,为推进我国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

四、创新文化:创新发展的社会环境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即是人化,也就是人的社会化的成果的总结。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文化能够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一个社会中的所有人和所有方面,并在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创新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注重文化创新在创新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大力推动文化创新,为顺利推进创新发展创造积极、健康、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

当前,推动文化创新的关键是要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立足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为根本目标,广泛吸取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不断丰富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我国文化创新事业更好更快发展。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创新精神,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树立以开拓创新为荣、以因循守旧为耻的价值观念,倡导勇于尝试、敢于竞争、宽容失败的创新精神,为创新发展培育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王伟光.创新与中国社会发展[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创新与实践论文篇12

实践教学是指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以获取感性知识、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实践能力为基本目的的各种教学形式的统称,通常包括生产劳动、实验、实习、课程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参观、调查和其它社会实践等。生产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贯彻“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培养专门人才实现基本培养规格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教学活动。实践教学中许多教学形式都直接与生产和社会生活相联系,因此,其教学过程比理论教学更具有鲜明的方向性,同时对学生的个性心理和行为习惯发展具有更强的影响力,

一、实践教学的现状

1、人才培养方案尚待完善

实践教学虽然在本科院校当中已经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实施,但是从人才培养的方案上来看,还不够完善。大多数本科院校完成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借助实践平台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但结果并没用达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以至于学生毕业后没有把实践中所总结的经验带到社会中去。比如一些文科的专业,大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通常是偏向于学术的,实用技能的运用少之甚少。在本科的教学过程中,仍然严格按照“公共课、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三段式模式,课程讲授上也只是严重偏向于讲授,这样学生学以致用的权限没有得以发挥,以至于知识脱离了实际。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所以实践教学中的种种环节都应该本着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原则而着手。

2、实践教学管理力度尚待加强

实践教学管理就是依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涉及的关系比较多,受教学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较大,目前高校的实践教学经费投入较少且思想上重视不够。每次组织学生实习,往往是现联系实习单位,现安排带队教师,现确定实习计划。教师是推动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质量。所以在实践教学中必须有严格的制度,且应有固定的实习基地,优秀的教师指导队伍。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实践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

教学形式和方法受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制约。因此,实践教学的具体形式及其安排,要区别不同层次,因专业而异,但都必须保证一定的时间。在教学计划中,全学程不计入总学时的实践教学(不包括公益劳动和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总周数,要求:本科不少于20—30周。要求在实践过程中要做好详细的记录,比如认真填写实习手册,做好每阶段的记录,毕业论文(设计)要求无任何抄袭,有自己的创新点,且鼓励学生将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融合在论文当中,这样更能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

三、实践教学的创新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实践教学的直接亮点,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点和人才培养的核心。

1、实践能力

现在的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我们要有知识、能力、素质教育融为一体的新的人才质量观。知识是载体,是学知识,是底牌;能力是表现,是学做事,是王牌;素质是核心,是学做人,是品牌。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这就是当前高等教育三个支点,或叫三维的教育目的。

实践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实践教学的亮点。没有亮点,就没有切入点;没亮点就是缺点;没有亮点,就没有生命力。现在大学生就业,用人单位往往明确提出,“有实践经验的人优先用”这使我们的学生很为难,很尴尬,改变这种状况,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2、创新能力

学校的发展在于改革,改革的潜力在于创新,创新教育是一种探索的教育。要着力提升学生的三个能力,即: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创新是创造性的实践,创新是一种超越,比尔•盖茨说:“创新是原子裂变,投入一点点,产出千千万。”创新有三层含义,即改变、更新、创造;创新的载体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十六大)创新使人进步,守旧使人落后,有人说,不创新就意味着死亡。

创新能力培养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是创新能力培养首先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只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深刻理解基础知识,只有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创新。当前,当务之急就是把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结合起来,摒弃固有的旧的教育模式。

二是以理念创新为切入点,提高教师的认识水平。提高教师对创新教育的认识,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教师要认识创新教育,学习创新教育,走进创新教育,实践创新教育。

三是以实践教学过程为载体,丰富实践教学。在实践层面,操作层面上下功夫,增强教师的实践意识,用理论指导实践,以此变成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

四、实践教学的突破

1、应该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实践教学

什么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呢?先进的教育理念应该有四方面内容: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的、素质教育的、以人为本的。

与时俱进就是与时代同行,掌握时代脉搏。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科学发展主要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要平衡,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要平衡,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培育要平衡。素质教育就是知识、能力、做人融为一体的教育,是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学做人是人的根本素质。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教学的“灵魂”,要将“教本位”转变为“学本位”,办学以学生为本。培养人才不能离开人。要求我们思想要常新,知识要更新,方法要创新,在“新”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去思考,去思维,想思路,现在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很艰难。在实践教学中,要强化共同内容,精选独立内容,舍去多余内容,增加创新内容,人才培养要体现创新,围绕实践教学的亮点搞创新。

2、应该抓住重点,既要遵守规范,又要敢于创新

实践教学的安排,实践教学的保障,实践教学的指导,实践教学的管理,实践基地的建设,实践教学体系与内容的构建等等突破某一环节,创新是可以办到的。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很广泛,项目虽多,但要抓住重点,只要我们狠抓重点,例如,抓住“三实”:实验、实习、实训;抓住“两个设计”: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抓住“两个社会”: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突破一点,创新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应该打好毕业设计(论文)这张牌,因为这张牌能反映出学校的品质、品位和水平,能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效益,也反映学生的就业状况。关于毕业设计(论文),希望我们的指导教师在“指导好”三个字上下功夫,要多元化指导,在选题和严格把关上多下功夫。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题,选题是确保质量的前提,思想要开放。应该鼓励学生,从实践课堂、社会实践、生产实习中发现问题,形成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使选题与就业结合起来,与实际结合起来。

毕业设计(论文)需要规范,但要过于强调规范,有可能影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现在的毕业设计(论文)给我自己的感觉是一个模式,缺乏个性,很难做到五光十色,还是应该要求做到“少而精,少而清,少而新”。从某个角度讲,材料越复杂,反而表明思路不清、水平不高,力求用简明的道理说明复杂问题,任何时候,繁琐没有生命力。

高等教育的实践表明,实践教学过程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实践教学改革的成败关系到高校整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实践教学环节不能只作为理论到实践部分的转变,只有在理论与实践双方面都做好的前提下,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创新体系,应用于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完成人才培养目标,起到了保障作用,这才是高等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