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合集12篇

时间:2023-07-13 09:25:05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篇1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3(b)-0-01

当前,社会经济、政治、道德、文化以及精神等领域正经历着深刻变化,在这种变化下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新时代的道德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现实中中学语文教学德育功能的发挥受到较大影响,主要表现为单纯的语文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的政治化,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缺失,等等。因此,该文对中学语文学科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进行了探析,有利于语文学科中道德教育的

发展。

1 当今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及要求

1.1 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

正确深入理解学校道德教育内涵,是开展好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前提。首先,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教育。当今,中学道德教育中,要着重突出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传统,开展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教育。其次,进行理想教育。对中学生进行理想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理想教育过程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信心。再次,幸福观教育。当今的青少年普遍享受着丰富的物质生活,对于幸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社会的影响,当今社会存有一些不健康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因此,应加强以人生观、价值观为内容的幸福观教育。同时,进行生命道德教育。生命道德教育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开展生命道德教育,有效改善学生对于生命认知的不足,这是促进青年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除此之外,对中学生要进行挫折教育,使中学生获得对挫折的正确认识和态度,提高对挫折的容忍力和超越力,让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

1.2 道德教育的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学德育对学生提出了具体的道德要求。就语文学科来说,首先,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教材因而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新理念,这是促进道德教育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得以落实的重要保证,也为今后中学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开展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其次,以中学德育目标为指南。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引导他们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社会主义未来的接班人。因此,语文学科教学应结合本学科特点,寓德育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要求,也要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再次,学校必须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校应完善和落实《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各项要求,使课堂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从而全方位地开展和落实好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

2 道德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

2.1 学识素养的要求

现代语文教育对教师的学识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首先,要认真学习教育学和教学论,从中获得教书育人的理论指导。其次,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研究语文教学,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再次,加强实践性能力的修炼,提高自身备课、组织教学、教学表达以及教学应变等能力。

2.2 心理素养的要求

语文教师要在自己工作实践中正确地认识自己,做到自信、乐观,角色定位正确。建立起积极的自我意向,对待学生友善。其次,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加强这方面的修养,以自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再次,教师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较强的自控能力。尤其不应在学生面前流露出因生活与工作上的困难与挫折而产生的消极的情绪。除此之外,在现代语文教育中,具备高尚的道德风范,才能为学生树立堪称表率的楷模,以自己的示范唤起对真、善、美的追求。

2.3 道德素养的要求

首先,强化教师意识,教师要热爱教师职业,要有法制观念,自觉地法律法规。其次,强化改革意识。当前,语文教师要可持续发展,要变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再次,强化实践意识。教师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宝贵的情感体验,才能不断校正自己的人生坐标,才能锤炼意志,使自己的修养意志逐步坚强起来。

3 中学语文学科进行道德教育的基本

途径

3.1 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语文教师应在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人文因素,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同时,逐渐形成正确的的道德情操。首先,通过学习学习作品,学习作者的伟大人格。如学习鲁迅的《孔乙己》、《阿Q正传》等文章,让学生体会作者疾恶如仇的品格。其次,中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如通过学习《荷塘月色》可对学生迸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学习《背影》、《纪念白求恩》等文章,都可以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

3.2 重视语言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通过多样内容的语言教育不断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比如,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文中的字、词、句,使学生意识到祖国语言无可比拟的表现力,感受到语言的丰富多姿。同时,加强语文教学中书法教育。在语言教育中,书法教育是重要的内容之一,进行书法教育本身就是传承传统文化,它在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3 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指在语文教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情感品质和情感的教育活动。语文学科具有突出的情感性,即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格特征。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语文学科的情感因素主要体现在语文教材中。比如,以“母爱”题材为例的作品,就在于情感真切浓郁,以情育人,使学生受到作品中所流溢的崇高情感的熏陶。

3.4 加强语文课外活动

首先,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如书法比赛、演讲比赛、讨论、辩论会等。其次,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智力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阅读有着重要的德育意义。比如,阅读《史记》等名著可以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文化;阅读《读者》等可以对提高学生的情操具有积极的作用。再次,重视传统文化传播。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丰富内涵,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振兴中华的坚定信念。

参考文献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篇2

[作者简介]吴先勇(1968- ),男,广西凌云人,百色学院教育科学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广西 百色 53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广州大学——百色学院合作科学研究项目“基于红色文化的高校德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BS2010006)和2010年广西教育厅课题“红色资源德育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012MS18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051-02

一、学校红色德育及其途径简析

德育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在学校德育体系中,德育途径是实现德育目标、实施德育内容、采用德育方法、开展德育活动的渠道。学校主要通过教学、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团队活动、班主任工作等途径来实施德育。学校红色德育指教育者利用红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使其形成良好品德的德育活动。学校红色德育是学校特色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路径。在学校红色德育体系中,红色德育途径是红色德育内容、方法及承载体,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实施红色德育的渠道,是实现学校红色德育目标、落实红色德育内容的组织形式。学校红色德育的途径很多,包括课堂类、实践类、组织类、环境类、管理类、媒体类等。构建红色德育途径体系,形成系统的红色德育活动渠道和载体,能够整体发挥红色德育途径的最大功能,增强学校红色德育的实效。

二、构建学校红色德育途径体系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运用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分析各种红色德育途径的特点及功能,整体分析各种红色德育途径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与学校德育之间的关系,整合学校红色德育各种途径,形成红色德育途径体系。红色德育途径构建的整体性,首先强调红色德育途径的全面性和协调性。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红色德育的途径,协调好各种途径间的关系,充分发挥红色德育途径的整体功能。其次强调红色德育途径与内容的协调性。一种红色德育途径可能对应多项红色德育内容,同一红色德育内容也可能对应多种红色德育途径。因此,不同的红色德育内容要选择不同的实施途径,要协调好学校红色德育内容与途径的关系。再次强调学校红色德育途径与方法的协调性。红色德育途径与红色德育方法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不同的范畴,途径是路,行走的方式和手段是方法。学校红色德育途径决定学校红色德育方法,学校红色德育方法的选择依赖于学校红色德育途径。学校红色德育各种途径之间的协调性,途径与方法、内容之间的协调性决定了学校红色德育的实效性。

2.实践性原则。实践性是学校红色德育的本质,学校红色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实践。学校德育要解决学生的知、情、意、行的问题,即不但要授之以知、晓之以理,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学校红色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诸环节构成的,只注重红色知识的传授,而缺乏红色情感陶冶、意志磨炼和行为实践,不可能取得红色德育的实效。在学校红色德育实施过程中,只有把红色理论认识与红色实践体验结合起来,把红色理论认识与行为养成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言行一致,达到红色德育的目标。

3.创新性原则。创新是推动学校红色德育不竭的动力,学校红色德育要取得实效,就要突破常规的德育途径,不断地创新红色德育的途径。创新性原则是要根据学校红色德育内容,构建相应的红色德育途径,根据不同的红色德育内容,选择不同的红色德育途径;根据学校红色德育方法的多样性,优选组合学校红色德育途径,对应不同的红色德育途径,选择不同的红色德育方法;根据时代特点和受教育者的特点,与时俱进地创新学校红色德育途径。学校要鼓励红色德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课堂、网络、环境、实践等途径,以提高红色德育的效果。

三、构建学校红色德育的途径体系

德育途径从宏观角度可分为学校德育、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从微观角度可分为课堂类、实践类、组织类、环境类、管理类、传媒类等。根据学校德育途径和红色资源的特点,可以把学校红色德育途径整合为课堂类红色德育途径、实践类红色德育途径、组织类红色德育途径、环境类红色德育途径、管理类红色德育途径、媒体类红色德育途径。学校不断优化、整合红色德育途径,充分发挥每条途径的作用,是保证红色德育实效性的基础。

1.构建课堂类红色德育途径。可以通过开设专门的红色德育课或者在德育课程中渗透红色德育内容两种方式实现。这是一条具有相对固定红色德育的教材、课时和教师的红色德育渠道,是学校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红色德育课程具有自身特定的目标、内容和程序,对学生的德育更具针对性。在学科课程中渗透红色德育,挖掘各类课程的红色德育资源,在各类课程中蕴含对学生进行红色德育的内容,把红色德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增强能力的过程中接受红色教育。学校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和品德形成规律,整合地方红色资源,加强红色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德育教师在德育课程教学中安排专门的红色德育内容,遵循德育的规律,不断探索红色课程教学的方法,提高红色德育的效果。各学科教师要树立全员育人的思想,在学科知识教学中,充分挖掘红色德育资源,渗透红色德育内容。百色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红色德育工作中十分重视红色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加强红色资源德育价值与实践的课题研究,依托当地红色资源优势,整合当地红色资源,组织编著了《百色起义光照千秋》《百色起义精神研究》等著作和教材。近几年来,学院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青年大学生”的要求,把红色教育纳入大学生的德育课;把红色教育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培训班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红色德育课程资源,有目的、计划地渗透红色德育,发挥了课堂类红色德育途径的主渠道作用。

2.构建实践类红色德育途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明确提出,德育工作要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学院紧抓实践类红色德育途径,开展系列性红色德育实践活动:一是强化课堂红色讨论、红色辩论、红色演讲、红色影视赏析等认识性红色德育实践,让学生参与红色教育和教学过程,提高理论认识水平和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二是举办校内红色歌谣、红色书画展和板报、红色诗文朗诵、红色故事、红色征文等比赛,开展“创先争优与党同行”主题党日活动、“青春建功”主题团日活动等纪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校园公益活动,社团组织、校园文化建设、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使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三是运用“重走红军路”、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将红色文化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外部教育和自身体验相结合,培养学生践行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多年来,学院坚持开展“三活动”,即每逢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百色起义纪念馆、纪念碑开展“缅怀先烈,修身立德,共创和谐,清明节祭奠英烈”活动;每年“七一”党的生日,组织学生新党员到纪念馆、纪念碑开展入党宣誓活动;每学年新生开学后,组织学生在军训活动中到百色起义纪念馆、纪念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通过活动,青年学生深刻领会了伟大的百色起义精神,心灵得到了净化,情感受到了激荡,作风经受了锤炼,思想得到了升华,从而坚定了理想信念,艰苦奋斗、勤于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得到了提高。

3.构建组织类红色德育途径。学校有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以及文学社、书画社、艺术团等多种社团组织,要加强各种组织的建设,让学生自己组织开展红色教育活动,在各种组织的活动中渗透红色教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我教育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参与中接受教育,促进相互学习,以提高育人效果。充分利用共青团、艺术团以及各种学生社团,积极组织各种红色教育活动,如共青团利用暑期“三下乡”开展“服务农村促和谐”“重温百色红色记忆,传承青春报国志,实践科学发展观”等社会实践活动,使红色教育深入学生心灵,取得了应有的成效。

4.构建环境类红色德育途径。环境是德育的隐性课程,是学校红色德育的重要途径。环境分硬环境和软环境。学院注重营造红色文化环境,加强领导,科学计划、周密组织、统一协调、合理安排,通过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立体化的红色德育环境建设系统工程,整体构建了红色文化课程、红色校园景观、红色经典艺术、红色人物等学校红色文化体系,大力宣扬百色起义精神,使学生在浓厚的红色德育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

5.构建媒体类红色德育途径。网络在学生德育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以电视和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社会化产生的巨大影响。学校媒体类红色德育途径主要有广播影视、书籍报刊、信息网络等。信息网络是媒体类学校红色德育最重要的途径,建设红色德育专门网站,借助网络对学生进行红色德育,是红色德育的课外延伸。网络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网络能通过文字、声音、图像等形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料,把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于一体,网络红色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校要充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红色德育效果,增强红色德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如开辟“网上红色德育课堂”、红色教育论坛,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安排教师与学生在线交流,开展参与式学习。以重大节日、重大事件、先进人物事迹为切入点,在网上开展有冲击力的红色教育活动,通过形式灵活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网上正确引导和教育。

6.构建管理类红色德育途径。要加强红色德育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管理。一是加强学校层面的红色德育管理,学校领导充分重视红色资源的德育价值,整体规划学校红色德育体系,组织、指挥、监控各类红色德育组织及红色德育过程,合理配置红色德育资源,改善红色德育条件,使红色德育活动顺利进行。学校领导深入基层、深入学生班级,调查研究;抓住典型,以点带面,把红色德育与其他德育相结合,提高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强班级的红色德育管理。为落实学校各项红色德育措施,班级制订相应的红色德育计划并实施,协调任课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形成红色德育合力。充分调动各方面红色德育的积极性,把红色德育落实到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在“人人是老师,处处是课堂、时时受教育”的红色环境中健康成长。

红色德育具有多种途径,只有把各种途径整合起来,发挥德育途径的整体效应,才能提高红色德育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6-0011-01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教育承载着传递创新文化思想的使命,这就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自觉地肩负起“立德树人”的社会职责,始终以“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为根本,探索其教学思想在高校实施的有效途径,创新教学机制,实现党的十布置的教育任务。

一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1.“立德树人”回归解读我国教育原本的内涵

我国教育一直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德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首要内容,十报告提出的“立德树人”已经被视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其强调的宗旨是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想要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首先要注重“德”的培养,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师德建设,必须遵守教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也使我国教育的原本内涵得到了回归解读。

2.“立德树人”推动落实育人为本的教育核心要求

育人为本这一思想的全面提出昭示着我国教育事业在思想方面的一次全新的飞跃,是我国教育理念的一次全面的创新,这项教学实践行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就是落实育人为本的教育要求。对教育而言,其本质活动是以人为教育对象的一种社会活动,所以培育人才是教育活动首要的任务,“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是以育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理念,它关注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唤起学生心灵的活力,是将学生的发展由知识层面提升至生命发展层面的保障。

二 “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的启示

十召开之后,我国已经将“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创新改革的立足根本,在新时期高校要想进行教育创新,就必须要从高校教师的素质培养入手。

1.需要强化教师的笃学意识

古语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创造力的源头是学习,也是教师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文化多元化和科技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校教师就必须通过刻苦钻研、强化笃学意识,才能在高校教学创新中做好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才能引领学生进行新知识探索,拓宽视野,创新教学思维。

2.需要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

教师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还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教学理念为新的教学方向,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完善教育制度、发展教育理论、更新教学手段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教师要以深厚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制订具有科学性的教育方案,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教学方法。

三 教学创新中“立德树人”的实现途径

1.“实践育人”是实现教学创新中“立德树人”的基本途径

实践是检验知识的唯一标准,也是“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实施的基本途径之一。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和其他一切社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育人”的过程中,学生作为教育实践的主体其自身的主体性必须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弥补理论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欠缺带来的不足。在实际教学创新中,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对于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增强社会责任感以及发展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2.“文化育人”是实现教学创新中“立德树人”的隐性途径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篇4

进行德育,不仅要有正确的内容,而且要有恰当的途径。常有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所讲的内容是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但实际上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就与德育途径选择不当或不畅通有关。为此,必须针对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策略,以确保德育途径畅通,顺利实现德育目标。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的重点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途径规定了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所必须经过的基本通道或路径。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德育途径:第一,教学途径。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第二,活动途径。包括课外与校外活动(含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学途径统一要求缺陷的弥补者,是活动途径的主要组织或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德育延伸的搭桥者。第四,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社会的各种事件、变化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全方位途径。

上述四个途径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寻求优化的策略。

二、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1.教学途径不畅通,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

教学途径不畅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在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成为其他所谓“主课”的牺牲品,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内容陈旧僵化、教学方法单调死板、教学评价重知轻行。二是其他各科教学未能做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顾教书,忘了育人,认为那是德育课老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的事;有的教师则游离于教材之外生硬添加或简单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反感。这些均导致教学途径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让学校德育的实施丧失了主阵地。

2.活动途径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

由于活动途径有着特殊的外显魅力,所以活动被很多学校、老师所青睐,但实践中许多活动途径只是走过场并未取得预期的实效,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搞起计划来相当正规和庞大,似乎很受重视。诸如:搞多少次主题班会、主题队会,请名人做多少次报告,搞多少次参观、访问、调查等等。当然这些活动本身是好的,但若只追求形式和数量,就会使这些活动徒有虚表,而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中存在的很多具体、实际的问题则不一定能解决。

3.班主任工作急功近利,智育重于德育

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外在歪曲的评价、物质的诱惑,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往往落在短期内能够抓出成效的智育上来,而不大钟情于吃力不讨好的德育。其实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并不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说极端点它都不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班主任工作的副产品。“班主任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很多,其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应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较为深层的有关思想认识领域的规范与引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是各科教师优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态度端正的必然结果,这并不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追求,更不能成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

4.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相分离,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有人曾形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是强调奉献的教育,强调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家庭德育是实惠教育,强调自家的孩子在与外界交往时不吃亏;社会德育是利己教育,突出自我发展,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痕迹。这些说法也许是不恰当的,但却也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相互分离,各自为政,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共同地作用到未成年人身上。学校是高处不胜寒,孤掌难鸣;家庭钟情于孩子能否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将来出人头地;社会不太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影响,“社会教育对我们所说的,把父亲和师长所教育的思想全部。”这种分散的、甚至有点相悖的德育影响阻碍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

三、优化中小学德育途径的策略

1.恢复教学途径的主渠道地位

(1)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同时改革德育课的教学与评价,真正发挥德育课专门的教育、养成作用。第一,确保专门德育课的教学时间,不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第二,及时更新并不断吸收新的德育素材,让学校德育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现实。第三,改革德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校其他各科的教学都在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而作为专门培养人思想品德的德育课本应该是这场变革的先导,更不能落伍了。小组讨论与合作、采访或追寻身边先进人物、参观、辩论、社会实践、主题演讲、情感体验等都可以成为德育课教学的策略。第四,打破以试卷、笔试、背诵有关道德条款等以考查德育知识为主的德育课评价体系,构建融面试、道德实践活动、义务劳动、爱心体验等为一体的,以考查知行统一为主的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

(2)必须明确德育“工作”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门工作,也是学校全体员工的工作,只是科任教师在学校里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所施加德育影响的方式有别罢了。“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任何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利,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利放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义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还活动以育人的本真面目

(1)开展活动之前必须明确活动的育人目的,并依此来检验活动的成败。有的时候也可能需要活动来“做做秀”,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应该通过活动达到其他途径所不能达到的最佳德育效果。

(2)活动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活动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所以对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事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等都要加以认真对待。正所谓成功的活动必须考虑到所有方面,但失败的活动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则足以导致。

(3)活动的数量、类型应因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定,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不是活动越热闹越好。如对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友爱之心来说,一个贫家子弟发奋成材的现身说法,可能比声势浩大的向灾区人民捐款要来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3.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篇5

进行德育,不仅要有正确的内容,而且要有恰当的途径。常有这种情况,教师对学生所讲的内容是正确的、有针对性的,但实际上却收不到良好的效果,其原因就与德育途径选择不当或不畅通有关。为此,必须针对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策略,以确保德育途径畅通,顺利实现德育目标。

一、中小学德育途径的重点

德育途径是指学校为了向青少年学生施加德育影响而组织进行的各个不同方面的活动和工作。它是德育工作在教育对象那里取得效果的基本渠道,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桥梁。德育途径规定了实现德育目标、落实德育内容所必须经过的基本通道或路径。

根据我国现行中小学德育大纲的规定,并结合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中小学应重点抓好以下德育途径:第一,教学途径。包括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如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等)与其他各学科的教学。第二,活动途径。包括课外与校外活动(含劳动与社会实践),共青团、少先队所组织的各种活动。第三,班主任工作。班主任是教学途径统一要求缺陷的弥补者,是活动途径的主要组织或指导者,是学校德育向家庭、社会德育延伸的搭桥者。第四,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空间,父母是学生发展的第一任教师。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广阔空间,社会的各种事件、变化等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全方位途径。

上述四个途径在实践运行过程中,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问题,需要我们加以关注并寻求优化的策略。

二、中小学德育途径存在的问题

1.教学途径不畅通,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

教学途径不畅通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专门的德育课教学在中小学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往往成为其他所谓“主课”的牺牲品,教学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学内容陈旧僵化、教学方法单调死板、教学评价重知轻行。二是其他各科教学未能做到寓教育于教学之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只顾教书,忘了育人,认为那是德育课老师和其他德育工作者的事;有的教师则游离于教材之外生硬添加或简单联系学生实际,使学生反感。这些均导致教学途径发挥不了主渠道的作用,让学校德育的实施丧失了主阵地。

2.活动途径走过场,形式大于内容

由于活动途径有着特殊的外显魅力,所以活动被很多学校、老师所青睐,但实践中许多活动途径只是走过场并未取得预期的实效,形式大于内容。有些学校的德育工作,搞起计划来相当正规和庞大,似乎很受重视。诸如:搞多少次主题班会、主题队会,请名人做多少次报告,搞多少次参观、访问、调查等等。当然这些活动本身是好的,但若只追求形式和数量,就会使这些活动徒有虚表,而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言谈举止中存在的很多具体、实际的问题则不一定能解决。

3.班主任工作急功近利,智育重于德育

面对升学的压力和外在歪曲的评价、物质的诱惑,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往往落在短期内能够抓出成效的智育上来,而不大钟情于吃力不讨好的德育。其实促进学生的学业成绩进步并不是班主任的主要职责(说极端点它都不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是班主任工作的副产品。“班主任的具体任务和职责很多,其中的一项主要任务和职责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因此,班主任的主要职责应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较为深层的有关思想认识领域的规范与引导。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是各科教师优秀教学的结果,是学生求知欲强烈、学习态度端正的必然结果,这并不能成为班主任工作的根本追求,更不能成为评价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指标。

4.学校、家庭、社会德育相分离,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有人曾形容我国当前的学校德育是强调奉献的教育,强调学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家庭德育是实惠教育,强调自家的孩子在与外界交往时不吃亏;社会德育是利己教育,突出自我发展,有点“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痕迹。这些说法也许是不恰当的,但却也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即学校、家庭、社会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尤其是在德育方面相互分离,各自为政,未能形成一股有效的合力共同地作用到未成年人身上。学校是高处不胜寒,孤掌难鸣;家庭钟情于孩子能否在学业上继续深造,将来出人头地;社会不太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不良影响,“社会教育对我们所说的,把父亲和师长所教育的思想全部推翻。”这种分散的、甚至有点相悖的德育影响阻碍了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成长。

三、优化中小学德育途径的策略

1.恢复教学途径的主渠道地位

(1)必须恢复德育课在学校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同时改革德育课的教学与评价,真正发挥德育课专门的教育、养成作用。第一,确保专门德育课的教学时间,不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第二,及时更新并不断吸收新的德育素材,让学校德育素材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现实。第三,改革德育课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学校其他各科的教学都在探索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变革,而作为专门培养人思想品德的德育课本应该是这场变革的先导,更不能落伍了。小组讨论与合作、采访或追寻身边先进人物、参观、辩论、社会实践、主题演讲、情感体验等都可以成为德育课教学的策略。第四,打破以试卷、笔试、背诵有关道德条款等以考查德育知识为主的德育课评价体系,构建融面试、道德实践活动、义务劳动、爱心体验等为一体的,以考查知行统一为主的德育课教学评价体系。

(2)必须明确德育“工作”不仅是德育工作者的专门工作,也是学校全体员工的工作,只是科任教师在学校里承担的教学任务不同,所施加德育影响的方式有别罢了。“任何人没有权利剥夺任何教师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权利,任何教师也没有权利放弃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义务,德育是教师的天职,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2.还活动以育人的本真面目

(1)开展活动之前必须明确活动的育人目的,并依此来检验活动的成败。有的时候也可能需要活动来“做做秀”,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应该通过活动达到其他途径所不能达到的最佳德育效果。

(2)活动目的的实现离不开活动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认真处理,所以对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发事件、对学生在活动中的言谈举止等都要加以认真对待。正所谓成功的活动必须考虑到所有方面,但失败的活动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考虑到则足以导致。

(3)活动的数量、类型应因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而定,不是数量越多越好,不是活动越热闹越好。如对于激发学生的同情、友爱之心来说,一个贫家子弟发奋成材的现身说法,可能比声势浩大的向灾区人民捐款要来得更为直接和有效。

3.让班主任成为学生成长为“人”的引导者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篇6

1 国外医学生道德养成途径的经验

1.1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的全程医德教育途径

西方国家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通过医学人文教育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医学教学改革的强劲趋势。1999年成立的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nrationalMde—iaclEduaction,II)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该要求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应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作为对毕业生“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将医学伦理学、医学史、医学法学、行为医学以及医学社会学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这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卫生发展和医学教育的需要,也为医学人文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

1995年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人文课程。1978年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建议把心理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社会学和医学法学等学科列入医学院必修课,而且人文课程的讲授从开始一直延续到医学教学全过程。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医患关系课程从第2学年开设,贯穿4年时间。1987年英国的医学院校就将医学伦理学贯穿在整个医学教育全过程中,并在临床见习、实习中按一定时间间隔由医学以外的专家进行跨学科的伦理教育。因此,从整体上看,西方的人文教育以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为特征。

西方人文课程突出实用性。认为人文教育应当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实现医学和人文教育的一体化,其突出特点表现为“轻理论、重行为”。为了达到医德教育的目的,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如伦理评议、伦理讨论、教学辅导、扮演角色和直接阅读等。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中心,鼓励并创造机会使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提高医学生的道德辨析能力。

1.2通过多种活动,以参与方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西方国家医学院校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利用课外活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其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些活动包括讨论会、社会活动、角色扮演等。德国的医学院校让学生走进医院、走近病人,开展“关爱生命”义工活动。深入到医院为病人提供一些自我保健的基础知识和心理陪护服务,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让病人在快乐中痊愈。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医学生的医德情感。

美国的医学院校都有相当规模的学生活动中心,许多学生参加社区义务服务工作。如帮助移民子弟补习英语,到医院为病人服务,帮助残疾人,救济无家可归者等。哈佛大学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来加强医德的课外教学,成立了“哈佛医学院道德期刊编辑部”,学生可以就涉及医学道德的话题进行热烈讨论,并由医学道德教研室为该编辑部提供指导和资助。为了激励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科的兴趣,1998年设立了“亨利·比车从医道德奖学金”,奖励那些对医学道德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作者。

1.3设立专门辅导机构,对学生日常品德进行引导的道德教育途径

美国的医学院校,几乎都设有学生辅导中心。由一名副校长主管这方面的工作。辅导中心工作的人员大多是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有专长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道德教育及心理咨询。辅导的方法可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座谈、个别谈话、个别咨询,还辅之以电影、电视教育。美国俄亥俄州医学院设有道德咨询,他们认为这种方式是最有效的。最初是由导师讲解,并做咨询,让学生观察,然后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逐渐参与到道德咨询中,并对咨询的案例进行跟踪。

加拿大一些医学院校通过网络创办了“道德教育社区”。定期发布各类医疗道德事件,围绕着这些事件建立“道德聊天室”,“主持人”在学生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发布具有正面导向性的观点,这无疑使道德观点的交流具有真实性和及时性,使道德教育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从而大大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

1.4通过早期接触病人,临床医德实践加强医德教育的途径

西方医学院校明确规定:早期接触临床的中心任务是医德教育和实践,培养未来医生对病人的责任感,把课堂医学教育内容运用于实际,把课堂理论教育、医德实践和医疗实践有机结合,注重“床边教学”。西方伦理学家认为对医学伦理学理论内容的理解只是起点,体验和实践才是深入核心的根本途径。让学生早期参与临床医德实践是国外医学界和医学伦理学界医德培养的重要途径。

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学生要想进入医学院学习,必须先花半年时间学习为病人擦身、剪发等生活护理工作,目的是使他们真正了解病人的需求和心情,知道如何尊重生命,以及作为医护人员应有的态度。

加拿大多伦多医学院在课堂传授的知识,是学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面临的道德矛盾问题,并通过临床实习这种非正式的道德教育方式来解决这些实际的道德问题,从而提高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医学院校发现学生们在早期见习和临床实习中经常会遇到道德难题,因此,学校派伦理教师在教学医院进行伦理学查房,予以帮助指导和解决难题。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在医院里设病房伦理小组,小组由学生、实习生和高级住院医生组成,每天早晨巡视病房,将诊疗活动中遇到的道德问题每周讨论一次,并规定参加此活动可获得15个学分,如果通过了犹他大学医学院和临床道德委员会的演讲,可再得一个学分。并且每月还开展一次午后活动,让学生与在各种环境下工作的医生讨论伦理道德问题,活动规模为每次5~12个学生。通过以上几种方式调动了医学生主动、自觉、创造性地学习医德理论的积极性,并在医疗实践中进一步掌握医德理论,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

1、5强化专业课职业道德教育功能的道德教育途径

西方伦理学者认为,随着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单独、刻板的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排斥,因此,必须发挥专业课的“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在专业教育中拓展道德教育的空间。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医学院校都把道德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之中。在专业课学习中学生会获得解决医德冲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道德辨析能力,并使其意识到医德对每天医护工作的重要性。例如,在教授关于脑死亡和人处于植物状态的相关伦理问题时,最好是在学生学习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课程的过程中传授。同样地,在解剖学讲解过程中也提供了一次与众不同的、对死者尊重及死亡教育的医德教育机会。在学习医疗诊断的课程时,如果很好的融人一些例如医生与病人之间关系,对真相的告知,保守秘密等相关的伦理知识,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拿大多伦多医科大学在医学生学习和实习的4年内,穿插了总学时为50小时的道德教育课程,这样在重要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给与更多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确保医学毕业生具备道德医师所应具备的技能和道德素质。

2 完善和健全我国医学生道德培养教育途径

2.1实施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的全程医德教育的途径

与国外医学人文教育相比,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偏少,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力度不够,以至于我国的医学生文化底蕴薄弱,医德素质不高。医学人文课程的内容应以实用性为主,把人文课程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去,达到医学与人文课程一体化,体现出“以病人为中心”、“密切联系实际”、“最终提高道德水准”的基本思想,避免我国教学内容比较注重理论,普遍侧重于范畴、体系的教授,而对实用性、实效性关注不够的问题,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学科的基本内容,力求知识的完备。改变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现象,采用西方的评议、讨论、教学辅导、扮演角色、直接阅读、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医德教育。

2.2医疗扶贫实践是医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借鉴西方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可采用医疗扶贫来加强医学生的道德实践。我国是以大多数尚不富裕的大众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去贫困地区义诊,为他们服务,强化了治病救人乃医生义不容辞的职责,对病人一视同仁的医德观念,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利他主义。通过医疗扶贫实践可以使学生接受生动而又深刻的医德教育。这种体验将是刻骨铭心的、不易被遗忘。

2.3通过建立“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网”加强医德教育的途径

借鉴西方的经验,我们应建立“医学生医德医风资料库”。以文字、图片和多媒体资料的形式展现医德医风现状、医患关系、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国医疗卫生状况及医学最新进展等多方面内容,再逐步建立“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网”,并开展网上咨询、辅导和讨论。

2、4开辟学生自我道德能力培养的途径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篇7

一高职院校中德育途径呈现特殊性

目前,德育领域人士已经达成了共识,他们认为高职德育应建构一个完整的体系,而在这一过程中,德育目标的确定是其重要问题,所以也是研究者最为关注的一点,但是仅仅确定了德育目标还是不够的,还需要面对德育途径这一问题。对于德育途径来说,人们常常将其与德育方法相混淆,这样的例子常常出现在德育的实践中,他们认为只要设定了德育目标、方法之后就“万事大吉”了,实际上在德育工作中,德育途径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它是目标实现、方法顺利进行、清楚内容的主要渠道,也可以将其看做是德育内容、方法、过程的承载体。可以说,在德育体系当中,德育途径繁复错杂,而且差异很大,它既包含客观性,又囊括了主观性。德育的客观性表现为德育途径在现实中是客观实在的存在物,但是这种客观性又因为德育工作者截然不同的认识及经验呈现出一种主观性。这种主观性染上了个人对德育不科学的评判标准,极易推己及人,影响到接受德育的学生,所以作为教师应该自觉地、科学地对德育途径加以认识,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首先德育工作者要对德育的途径以及体系进行整体的把握,提高高职德育的实效性。

对高职德育途径的体系进行整合构建,这非常有利于德育途径发挥自身的优势。无论是高职教育还是其他学龄段的学生,都对应一个德育途径。而且这个德育途径还比较固定。就以高职德育为例,如果高职德育工作者有效地掌握了这条途径,那么就可以在德育工作中游刃有余地结合不同的德育方法、内容,对德育途径进行筛选使用。尽最大可能地发挥其功用,避免一些德育途径被闲置、浪费,从而有效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另外,德育工作者在进行德育途径考虑的时候,会再次针对德育的内容及方法进行深入探究,使德育工作更加趋于客观性,从而增强其实效性。

二高职德育的途径类别及其特殊性的运用

德育途径分为很多种,如果按照空间的特点分类的话,德育可被分为三大基本途径,即学校、家庭、社会。这样概括性的分类,比较笼统、空泛,没有具体的实践意义,所以本文就以高职德育为例,评析了德育途径的性质特点,将其分为课程、实践、组织、环境这四种途径。这四大途径本身都具有特殊性。

1高职德育课程类途径及其特殊性运用

从高职教育课堂类这一途径来看,它与其他院校并无不同,其课程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想政治为主。但是高职德育又具有职业性的特点,德育工作者在设定德育目标的时候要以此为着眼点,对德育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删,从而将高职德育的职业性特点体现出来。而对于思想政治这一课程来说,它囊括了法纪、道德、心理、政治等内容,教师在德育的过程中要有所侧重,培养学生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的目标,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正确职业观的指导下,增强道德意识,懂法纪、守法纪。

课程类途径是高职院校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之一,而且这种德育存在在各个学科当中,教师应该怀有德育的意识,挖掘各个科目当中潜在的德育因素,并将其提炼,渗透到专业知识中,让学生间接地,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德育,这种方式可以使德育的目标有效的实现。

2高职德育的时间类途径及其特殊性运用

实践类途径主要侧重于实践,德育实践类途径是一种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践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渠道。对于高职德育来说必须尽最大可能地发挥本身的优势,将实习作为最重要的关口。对于一个合格的高职技术人员来说,要想胜任工作,就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以及职业品德素养,而德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实习。实习的过程,也是实践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基础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操作技能得到培养,并且也培养了他们爱岗敬业的思想情感,使学生不断保持热忱的心态投入到为人民服务当中。

除了以实习作为有效渠道,实现德育目标之外,社会实践活动也是高职德育实践类途径。在高职德育工作中,以德育目标为依据,对学生进行组织化的社会深入,让学生全身心地接触社会、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觉悟,在内心当中形成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对于社会实践活动来说,它主要包括:公益劳动、教育活动等,德育工作者可以开展社区服务、公共服务等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具有一系列的特点,其活动形式具有多样性,活动内容具有广泛性,活动主体具有体验性。德育工作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形式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通过社会活动的选择、开展,让其更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这一大环境,让其融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沐浴”德育。

3高职德育环境类途径及其特殊性运用

可以说,环境像一个大染缸,对学生的身心有一定的熏染作用,所以针对这一点,我们提出了德育环境类途径。对于德育环境来说,总的可以分为人际环境以及文化环境。在这两种环境下,学生的个体品德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首先是人际环境,它是指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构建了交往氛围,在高职德育中所指示的主要有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在这些关系建立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生长趋向都会有所改变。所以德育工作者要将这种关系利用起来,并建立平等、合作、互助的关系,为学生的道德品质提供积极的影响。

再者是文化环境,文化环境是指学校、家庭、社会所营造的文化氛围,本文主要论述的方向是高职德育,所以主要来谈文化环境。高职院校应重视校园的文化环境建设,文化环境的建设包括设施建设、环境净化、环境绿化,环境美化、风气建设这五个方面。设施建设主要是指教育教学设施建设,这有利于德育的有效展开,为学生道德的培养提供了硬件设备、设施条件。宜人的校园环境在潜移默化中会润泽学生的身心,塑造学生的品性、情操,所以大部分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园环境的营造,如开展大型的劳动净化校园,垒建花坛草坪,栽花植树,设山设水,办宣传窗,在寝室、教室等人流大的地方粘贴名人肖像,名人警句等,这些环境的营造让学生无意当中受到了心灵的沐浴、点化,是一种无意识的德育方式。最后是学校的风气,这一方面极为重要,它是学校树立给学生的无声无形的指示牌,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的整体走向。所以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尊师守道的良好风尚,科学合理的教学秩序、融洽和谐的关系氛围,学生身在其中,必定会受其熏陶。

4高职德育组织类途径及其特殊性的运用

对于高职教育组织类途径来说,它是以具体的目的和任务为依据而组成的团体。在高职院校中,这种团体主要是指党组织及学生团体组织。

在高职德育中,党工作作为核心力量存在,它是提高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告知德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党工作建设,大力培养集道德、文化、理想、纪律于一身,符合社会主义发展的现代化人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建立党委,党支部等高职德育组织,确保学校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展开。

对于学生团体组织来说,它主要包括共青团组织以及社团组织,共青团组织是先进青年的群体组织,其主要任务是组织全体学生开展一系列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让学生在组织起来的群体活动中得到德育的熏陶。另外,高职学生为了自身能力的提高,参加了自己感兴趣的社团组织,他们以此为展示才华的舞台,挖掘自身存在的潜能,发展自身的兴趣特长。这样一来,学生将自己融入到组织活动中,其人格操守都得到了熏陶和发展。

总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德育途径特殊性的深入探究是德育有效开展的前提,我们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也要对其有效的应用,使其发挥最大优势功能,为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做好导航。

参考文献

[1]马俊霞.德育复杂性对学校德育效果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2).

[2]韩传信.论人的个体道德生活和社会道德生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4).

[3]朱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检测与评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3).

[4]董彩荣.新时期高校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篇8

德育教育担负着促进少年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一般来说,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范围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等。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遵循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课内课外等多种形式,进行渗透式教育。只有这样,德育才不会被受教育者视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才能真正成为一种解放的力量和创造的力量。本文浅析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指出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一、小学德育的一些基本认识

小学阶段正处于儿童思想教育的启蒙时期,因此我们可以说,小学德育是一项奠基性的工程。从根本上讲,小学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原则,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众所周知,德育的本质意义在于不断地塑造和完善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因此,只要我们遵循了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就可以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取得实效。

从内容上说,小学德育涉及的面非常广,而且十分抽象,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化抽象为具体,把虚的工作办实。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我们可以让学生从爱家乡、爱学校做起,从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到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

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抓好班主任工作,搞好班级德育,也可以通过抓好各科教学,促使德智体美劳有机渗透,还可以搞好课外校外活动,利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另外,通过集会、班会、少先队主题队会、社会实践等形式,也都可以进行小学德育教育,它们都是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是课堂

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仍然还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在课堂中,德育由于结合了学科教学内容,采用的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点滴浸润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接受、领悟和内化,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具体到课堂中,为了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内容,高度重视课堂随机教育

在小学课本中,并没有明显的德育教材,但是大量的内容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他们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教师在备课时,应主要把这些蕴含在科学知识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寓德于教,把德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汇于教学过程中。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德育教育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学会抓住这些契机,及时向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必须做有心人之外,还必须要有教育的热情、广博的知识与高超的艺术。这即是我们常说的课堂上的随机教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转贴于

2、合理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实际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例如,语文课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德育教育贯穿于文章的始终,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于那些语句含义深刻,思想性强,又比较含蓄,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课文,我们应采取辅导理解法,不但要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还要对学生作适当的讲解,帮助他们领悟其中的思想、道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阅读思考法、讨论吸收法加强德育教育。总之,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感受到美好,领悟到含蓄,受到德育的教育,形成健康全面的人格,增强德育教育实效。

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电教设备,从音、像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环境氛围的感染和熏陶,以实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专家认为,道德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其中影响道德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可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对德育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德育教育中,通过课堂渗透德育,以课堂知识为基础,做到以文传道,以情入理,文道结合,情理交融。这样,学生在“随风潜入夜”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提高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4、创新德育教育载体,丰富德育教育活动

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促使我们在传统德育的基础上,必须寻找多样化的、富有新意的德育载体。针对少年儿童对网络的兴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远程教育设备等现代化设施,建设专门的德育网站,用于学生浏览学习、互动交流、收看音像资料、参与各种德育活动,通过网站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多姿多彩的资源特色,打开网络绿色通道,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网络浏览过程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另外,还可以以活动为载体,融德育教育于活动中,让学生参与活动,这不仅能使学生通过活动展示才艺,还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感悟道德,形成道德意识。

三、小结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使得学生在做人、做事、学习方面都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在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等方面都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总之,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德育的特征,注意充分挖掘德育教育因素,抓住了小学德育教育的主环节课堂,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响、教育学生,渗透学生的心灵,就能够实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篇9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1 国外医学生道德养成途径的经验

1.1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的全程医德教育途径

西方国家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通过医学人文教育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医学教学改革的强劲趋势。1999年成立的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nrationalMde—iaclEduaction,II)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该要求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应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作为对毕业生“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将医学伦理学、医学史、医学法学、行为医学以及医学社会学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这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卫生发展和医学教育的需要,也为医学人文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

1995年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人文课程。1978年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建议把心理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社会学和医学法学等学科列入医学院必修课,而且人文课程的讲授从开始一直延续到医学教学全过程。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医患关系课程从第2学年开设,贯穿4年时间。1987年英国的医学院校就将医学伦理学贯穿在整个医学教育全过程中,并在临床见习、实习中按一定时间间隔由医学以外的专家进行跨学科的伦理教育。因此,从整体上看,西方的人文教育以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为特征。

西方人文课程突出实用性。认为人文教育应当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实现医学和人文教育的一体化,其突出特点表现为“轻理论、重行为”。为了达到医德教育的目的,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如伦理评议、伦理讨论、教学辅导、扮演角色和直接阅读等。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中心,鼓励并创造机会使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提高医学生的道德辨析能力。

1.2通过多种活动,以参与方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西方国家医学院校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利用课外活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其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些活动包括讨论会、社会活动、角色扮演等。德国的医学院校让学生走进医院、走近病人,开展“关爱生命”义工活动。深入到医院为病人提供一些自我保健的基础知识和心理陪护服务,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让病人在快乐中痊愈。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医学生的医德情感。

美国的医学院校都有相当规模的学生活动中心,许多学生参加社区义务服务工作。如帮助移民子弟补习英语,到医院为病人服务,帮助残疾人,救济无家可归者等。哈佛大学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来加强医德的课外教学,成立了“哈佛医学院道德期刊编辑部”,学生可以就涉及医学道德的话题进行热烈讨论,并由医学道德教研室为该编辑部提供指导和资助。为了激励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科的兴趣,1998年设立了“亨利·比车从医道德奖学金”,奖励那些对医学道德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作者。

1.3设立专门辅导机构,对学生日常品德进行引导的道德教育途径

美国的医学院校,几乎都设有学生辅导中心。由一名副校长主管这方面的工作。辅导中心工作的人员大多是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有专长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道德教育及心理咨询。辅导的方法可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座谈、个别谈话、个别咨询,还辅之以电影、电视教育。美国俄亥俄州医学院设有道德咨询,他们认为这种方式是最有效的。最初是由导师讲解,并做咨询,让学生观察,然后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逐渐参与到道德咨询中,并对咨询的案例进行跟踪。

加拿大一些医学院校通过网络创办了“道德教育社区”。定期发布各类医疗道德事件,围绕着这些事件建立“道德聊天室”,“主持人”在学生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发布具有正面导向性的观点,这无疑使道德观点的交流具有真实性和及时性,使道德教育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从而大大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

1.4通过早期接触病人,临床医德实践加强医德教育的途径

西方医学院校明确规定:早期接触临床的中心任务是医德教育和实践,培养未来医生对病人的责任感,把课堂医学教育内容运用于实际,把课堂理论教育、医德实践和医疗实践有机结合,注重“床边教学”。西方伦理学家认为对医学伦理学理论内容的理解只是起点,体验和实践才是深入核心的根本途径。让学生早期参与临床医德实践是国外医学界和医学伦理学界医德培养的重要途径。

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学生要想进入医学院学习,必须先花半年时间学习为病人擦身、剪发等生活护理工作,目的是使他们真正了解病人的需求和心情,知道如何尊重生命,以及作为医护人员应有的态度。

加拿大多伦多医学院在课堂传授的知识,是学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面临的道德矛盾问题,并通过临床实习这种非正式的道德教育方式来解决这些实际的道德问题,从而提高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篇10

西方国家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通过医学人文教育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已成为医学教学改革的强劲趋势。1999年成立的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IIME)制定了《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该要求指出“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应把“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同“医学知识”、“临床技能”一样,作为对毕业生“基本要求”所规定的核心能力和基本素质之一,将医学伦理学、医学史、医学法学、行为医学以及医学社会学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这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卫生发展和医学教育的需要,也为医学人文教育提出了新的目标[1]。1995年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医学院校都开设了人文课程。1978年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建议把心理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伦理学、社会学和医学法学等学科列入医学院必修课,而且人文课程的讲授从开始一直延续到医学教学全过程。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医患关系课程从第2学年开设,贯穿4年时间。1987年英国的医学院校就将医学伦理学贯穿在整个医学教育全过程中,并在临床见习、实习中按一定时间间隔由医学以外的专家进行跨学科的伦理教育。因此,从整体上看,西方的人文教育以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为特征。西方人文课程突出实用性。认为人文教育应当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实现医学和人文教育的一体化,其突出特点表现为“轻理论、重行为”。为了达到医德教育的目的,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如伦理评议、伦理讨论、教学辅导、扮演角色和直接阅读等。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中心,鼓励并创造机会使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提高医学生的道德辨析能力[2]。

1.2通过多种活动,以参与方式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

西方国家医学院校的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利用课外活动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是其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这些活动包括讨论会、社会活动、角色扮演等。德国的医学院校让学生走进医院、走近病人,开展“关爱生命”义工活动。深入到医院为病人提供一些自我保健的基础知识和心理陪护服务,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让病人在快乐中痊愈。通过这些活动,培养了医学生的医德情感。美国的医学院校都有相当规模的学生活动中心,许多学生参加社区义务服务工作。如帮助移民子弟补习英语,到医院为病人服务,帮助残疾人,救济无家可归者等。哈佛大学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来加强医德的课外教学,成立了“哈佛医学院道德期刊编辑部”,学生可以就涉及医学道德的话题进行热烈讨论,并由医学道德教研室为该编辑部提供指导和资助。为了激励学生对医学伦理学科的兴趣,1998年设立了“亨利•比车从医道德奖学金”,奖励那些对医学道德的发展作出贡献的作者。

1.3设立专门辅导机构,对学生日常品德进行引导的道德教育途径

美国的医学院校,几乎都设有学生辅导中心。由一名副校长主管这方面的工作。辅导中心工作的人员大多是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学等方面有专长的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行职业辅导、道德教育及心理咨询。辅导的方法可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座谈、个别谈话、个别咨询,还辅之以电影、电视教育。美国俄亥俄州医学院设有道德咨询,他们认为这种方式是最有效的。最初是由导师讲解,并做咨询,让学生观察,然后学生在导师指导下,逐渐参与到道德咨询中,并对咨询的案例进行跟踪。加拿大一些医学院校通过网络创办了“道德教育社区”。定期各类医疗道德事件,围绕着这些事件建立“道德聊天室”,“主持人”在学生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具有正面导向性的观点,这无疑使道德观点的交流具有真实性和及时性,使道德教育具有开放性和互动性,从而大大增强道德教育的效果。

1.4通过早期接触病人,临床医德实践加强医德教育的途径

西方医学院校明确规定:早期接触临床的中心任务是医德教育和实践,培养未来医生对病人的责任感,把课堂医学教育内容运用于实际,把课堂理论教育、医德实践和医疗实践有机结合,注重“床边教学”。西方伦理学家认为对医学伦理学理论内容的理解只是起点,体验和实践才是深入核心的根本途径。让学生早期参与临床医德实践是国外医学界和医学伦理学界医德培养的重要途径[3]。在德国慕尼黑大学,学生要想进入医学院学习,必须先花半年时间学习为病人擦身、剪发等生活护理工作,目的是使他们真正了解病人的需求和心情,知道如何尊重生命,以及作为医护人员应有的态度。加拿大多伦多医学院在课堂传授的知识,是学生在未来的医学实践中面临的道德矛盾问题,并通过临床实习这种非正式的道德教育方式来解决这些实际的道德问题,从而提高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医学院校发现学生们在早期见习和临床实习中经常会遇到道德难题,因此,学校派伦理教师在教学医院进行伦理学查房,予以帮助指导和解决难题。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在医院里设病房伦理小组,小组由学生、实习生和高级住院医生组成,每天早晨巡视病房,将诊疗活动中遇到的道德问题每周讨论一次,并规定参加此活动可获得15个学分,如果通过了犹他大学医学院和临床道德委员会的演讲,可再得一个学分。并且每月还开展一次午后活动,让学生与在各种环境下工作的医生讨论伦理道德问题,活动规模为每次5~12个学生。通过以上几种方式调动了医学生主动、自觉、创造性地学习医德理论的积极性,并在医疗实践中进一步掌握医德理论,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统一[3]。

1.5强化专业课职业道德教育功能的道德教育途径

西方伦理学者认为,随着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单独、刻板的德育教育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排斥,因此,必须发挥专业课的“载体作用”和“渗透作用”,在专业教育中拓展道德教育的空间。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医学院校都把道德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之中。在专业课学习中学生会获得解决医德冲突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道德辨析能力,并使其意识到医德对每天医护工作的重要性。例如,在教授关于脑死亡和人处于植物状态的相关伦理问题时,最好是在学生学习神经解剖学和神经生理学课程的过程中传授。同样地,在解剖学讲解过程中也提供了一次与众不同的、对死者尊重及死亡教育的医德教育机会。在学习医疗诊断的课程时,如果很好的融入一些例如医生与病人之间关系,对真相的告知,保守秘密等相关的伦理知识,也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加拿大多伦多医科大学在医学生学习和实习的4年内,穿插了总学时为50小时的道德教育课程,这样在重要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给与更多职业道德教育,有助于确保医学毕业生具备道德医师所应具备的技能和道德素质。

2完善和健全我国医学生道德培养教育途径

2.1实施以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的全程医德教育的途径

与国外医学人文教育相比,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偏少,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力度不够,以至于我国的医学生文化底蕴薄弱,医德素质不高。医学人文课程的内容应以实用性为主,把人文课程整合到医疗实践中去,达到医学与人文课程一体化,体现出“以病人为中心”、“密切联系实际”、“最终提高道德水准”的基本思想,避免我国教学内容比较注重理论,普遍侧重于范畴、体系的教授,而对实用性、实效性关注不够的问题,让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学科的基本内容,力求知识的完备。改变教师上课满堂灌,学生上课记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全忘记的现象,采用西方的评议、讨论、教学辅导、扮演角色、直接阅读、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医德教育。

2.2医疗扶贫实践是医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借鉴西方经验,结合我国实际,可采用医疗扶贫来加强医学生的道德实践。我国是以大多数尚不富裕的大众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去贫困地区义诊,为他们服务,强化了治病救人乃医生义不容辞的职责,对病人一视同仁的医德观念,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的利他主义。通过医疗扶贫实践可以使学生接受生动而又深刻的医德教育。这种体验将是刻骨铭心的、不易被遗忘。

2.3通过建立“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网”加强医德教育的途径

借鉴西方的经验,我们应建立“医学生医德医风资料库”。以文字、图片和多媒体资料的形式展现医德医风现状、医患关系、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国医疗卫生状况及医学最新进展等多方面内容,再逐步建立“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网”,并开展网上咨询、辅导和讨论。

2.4开辟学生自我道德能力培养的途径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篇11

中图分类号:D422.62文献标识码:A

一、以课堂为途径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其中,由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的德育针对性,使其成为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肩负着用系统、科学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的使命。

当今中国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但这不能成为学校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的理由。学校应树立德育优先的教育理念,在“以人为本”的高度上,切实把思想政治课重视起来,抓好课堂教学,重视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学研究和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和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决定了在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课堂教育的同时,也要发挥好其它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的的德育功能。可以说,其他学科的教师既有利用和结合他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不同层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同时这也是他们作为教师的责任。

二、以实践活动为途径

马克思主义是非常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强调意识和实践之间的辩证关系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也决定了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不是仅靠课堂灌输就能形成的,学生只有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经过情感体验、自我修养、意志锻炼、行为践行,才能把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内化,形成信仰,并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教育部颁发的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也明确规定理论联系实际为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并把课堂的知识教学与课外的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作为基本教学方法之一。这就要求我们的中学教育机构要重视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平衡,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环节是不可以被忽视的。

中学的实践活动的具体方式有很多,如学习活动、社团活动、共青团活动、文艺体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可以说,实践活动不仅是课堂的延伸,起到辅助课堂教学,发挥隐性教育的作用,同时也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有力衔接,有助于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信服力。

三、以文化建设为途径

文化具有陶冶情操、涵养品德的功能。面对当前多元文化对校园的冲击,中学要努力营造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校园氛围,占领中学生的思想阵地。这就要求学校必须以文化建设为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里的文化建设主要是指校园文化的建设。

文化具有育人养德的作用,以校园文化为德育途径就是指教育者寓德育内容和信息于校园环境建设之中,使教育对象在优美的校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中受到熏陶,不断调节和规范自我行为,提升其自身的道德素养。孔子就十分重视以美好的事物来促进学生的美好品德的形成,后人把其思想称为“以美储善”。优美的校园环境,能很好地激发人们欣赏美、创造美的欲望,起到陶冶情操的独特作用。当然,学校更应该重视校园软性环境的建设,也就是精神文化环境的建设。它包括校园的人文环境、学校精神环境和舆论环境等。首先,挖掘和确定校园的文化内涵,用主旋律文化引导校园的其他文化,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学生处处能被优秀的文化所感染和激励。其次,以学校的精神为指导,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为核心,深入开展校风建设。再次,发挥舆论导向育人的作用,创造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端正教育对象的态度。

四、以良好的人际关系建设为途径

人际关系途径也可以被称为情感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情感是贯穿教育的因素,是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行为上独立、叛逆,但心里孤独,渴望认同、理解和关心的特点。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重视、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的建设,着眼于人与人的情感相容。这也是由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的辩证关系决定的。

首先,在师生关系的建设中,应强调营造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真诚、平等、和谐的氛围,强调教育者要处处以良师益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这样才能做到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晓之以理”、“服之以理”。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更多的重视以自己的人格形象、思想品德、精神境界、知识底蕴、人生态度、行为习惯等内在素质去影响受教育者,切实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其次,我们要重视营造学生之间和谐的关系,重视以友辅仁,注重学生群体对个体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作用,通过集体活动等方式积极建设健康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五、以学校管理为途径

中学德育的基本途径篇12

中国与新加坡国情不同,制度不同,但具有相同的文化根基,同时,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冲击,也都有忽视道德教育的经历。新加坡能在较短时期内迅速崛起,成为一个政局稳定、社会秩序良好且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其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对道德教育一以贯之的重视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分析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吸收和借鉴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经验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新两国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的共性与差异分析

(一)共性分析

在青少年德育途径上,中新两国存在着共性,两国学校德育都是围绕社会需要的人才规格,遵循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来广泛开展道德教育活动的。

1、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系统灌输核心价值观

中新两国进行道德教育都注重正面教育和自我教育,通过课堂教学灌输各自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中国,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直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着重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和判断能力,培养道德情感,以指导他们的行为,使他们成为“四有”新人,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接班人。在新加坡,核心价值观念就是培养有“共同价值观”的新加坡人。为实现此目标,新加坡开展了系统灌输式的教育活动,而课堂教学则直接承担着向青少年正面传授公民道德知识、行为规范,提高其道德认知水平的重要任务,它是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主渠道。

2、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

中新两国都十分注重校园文化生活对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作用。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除了正规的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学外,学校还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各种课外活动,包括共青团工作、学生会工作、各种科技活动、文娱晚会、体育活动等。这些实践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意志品质和生活情趣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新加坡则通过三个方面来渗透德育意识,包括社团活动、校园文艺及体育活动,全校性的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以达到使其将课堂理论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身体力行结合起来,实现知行统一。

(二)差异比较

1、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的特色

在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强调系统的教育、理论的灌输,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使道德教育具有政治性、统一性和规范性的特点。实际上,“我讲你听”式的正面“灌输”教育方法在中国沿袭了几十年,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实施基本上属于德目主义的模式。学校以开设独立而系统的道德课,编制学生应该学习的“德目”,引导学生认知和理解其内容,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直接的理论“灌输”为主渠道。

2、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的特色

(1)分阶段重层次循序渐进的道德教育途径

新加坡将道德教育对象按不同年龄阶段,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层次,在各个阶段层次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并授予不同的教育内容,以达到不同的教育目标。小学阶段,新加坡认为这一时期是培养自信、形成品格和价值观的基础阶段。因此,教师则依据小学生的特点采用直接教学,采用讲故事、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方式。中学阶段是培养良好品德以及道德判断力,发展个人潜力的时期,教师则有针对性地采用价值澄清法、讨论、问答等方法。大学阶段,教师则为培养学生的东方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采用传授以及学生自我反思等方法。讲解德目时,教师把道德规范作为知识、作为技能进行传授,按: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的层次进行,使每一个德目都能贴近实际生活,实实在在。从整体来看,新加坡青年道德教育方式与其相应的内容一环扣一环,紧密连接,层层递进,形成良性循环。

(2)重启发,重参与的生活化实践养成途径

新加坡的道德教育途径较为多样化,非常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注重教学的启发性。如在新加坡,对低年级的学生较多采用讲述、角色表演、讨论、唱歌、游戏、参观、访问等方式进行教学。新加坡的中小学生每天早晨要参加升旗仪式,唱国歌;另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忠诚周”、“敬老周”等各项活动。据新加坡国会交通与新闻委员会黄海博士的统计,新加坡每年开展的全国性运动有20多个。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礼貌运动”,该项活动自1979年开展以来年年举行,从未间断。正是这种务实的作风,使新加坡国民的基本道德素质和文明礼貌程度得到极大的提高。

(3)以学校道德教育为基点,强化社会性道德教育

学校是道德教育的主战场,可是青年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上的人,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社会性道德教育即是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延伸,更是对之的强化。新加坡不仅在学校开设公民教育课、生活与成长课、宗教道德教育课,而且还鼓励学生到社会中去做调查,参与社区课外活动中心的活动及社会运动。将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的道德教育相结合,使道德教育的小气候与大气候协调一致,从而形成教育合力,这是新加坡道德教育的显著特点。

(4)将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结合起来进行政策性引导教育

新加坡非常重视以法治校和以德育人结合。新加坡的法庭闻名遐迩,世界评级机构也给新加坡的司法制度打了高分。在1990年,瑞士国际管理与发展研究院出版的《世界竞争力年报》的“社会人士对司法公正的信心”一栏中,把新加坡列为亚洲之首;1997年至1998年,新加坡名列同一栏目的全球十大排名榜,领先美国、日本和大部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只有在强调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对其进行严格的法纪训练,才能将社会中多数人认同的风俗、习惯、法律等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意识,使其在每一次行动之前,都用内心的这把“尺”自觉地衡量一下。在这层认识之下,新加坡各学校都制定了与新加坡法律、法规、社会公德相一致的校规,同时推行真实教育。长期的严格法治生活巩固了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造就了新加坡井然的秩序。

二、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对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启示

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积累了很多可贵的经验。但是在全球化和思想多元化的冲击下,中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出现了诸多问题,亟需完善。对比中新两国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的差异,研究新加坡青少年道德教育途径的特色,无疑会给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带来一些有益启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借鉴新加坡的道德教育经验,对加强和改进中国青少年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视实践性、渗透性的青少年道德情感的培养

在西方道德领域中,流行一种说法,“道德不是教出来的,而是感染出来的”。新加坡学校很注重孩子们美好道德情操的培养,在种族和谐日时,学校提倡师生都穿着其他种族同胞的服装,并通过轻松喜悦的形式,让种族和谐的观念根植在每个人心里。与新加坡相比,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对学生的内心和情感重视不够。长期以来,中国的道德教育注重“灌输”的理论,道德教育的“内化”还是不够,对实践活动中学生的道德情感激发和道德情感体验重视不够,留给学生消化、吸收、讨论、思考的空间不多,没有将高尚的道德情感渗透到实践活动中去。因此,在现代德育进程中,为拓宽道德教育的时空,应采用混合教育方式,将灌输与渗透有效结合起来,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判知能力。

(二)提倡隐性德育课程,全方位地对青少年实施道德影响

新加坡的教育学家认为,学生的道德行为不是从书本中学到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养成的。新加坡的道德教育非常注重隐性课程,即“潜课程”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丰富自身的道德情感体验。在中国,由于旧有的课程文化所造成的形形色色的思想障碍和陈规陋习,课程改革迫在眉睫。华东师大课程所所长钟启全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世界课程大会上,做了《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与行动》的演讲。他指出,中国内地正在开展从“控权”到“赋权”,从“大一统”到“多元化”的新型课程文化的创造。青少年德育课程要突破旧的“课程”和“学科”的局限,将理论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除了重视德育课程的德育功能外,也要注重把德育贯穿到所有课程中。只有这样,才能突破目前学校德育课程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多方面拓展德育教学的渠道,构建多元化的德育教学网络,全方位塑造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三)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合格道德教育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