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定义合集12篇

时间:2023-07-14 09:44:58

跨文化交流定义

跨文化交流定义篇1

中图分类号: H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73-02

一、交流和文化是未来的挑战

《Com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介绍了如何去适应、调节和参与到这个新世界中。面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语言、不同的生活习惯,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适应,这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对不同的文化进行了解,然后知道不同文化的禁忌,从而更好地去适应这种跨文化的交际。这本书也解释了下列这几个问题:

(1)你为什么会觉得不舒服,当你遇见那些与你不同的人?

(2)为什么不同文化行为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事情的方式?

(3)文化的不同是如何影响交际的?

(4)文化的差异是重要的还是无足轻重的

(5)为什么理解和适应文化差异变得那么困难

这几点也是我们常常存在的疑惑。

(一)国际化交流的现状和展望

跨文化交际也许正如你所怀疑的,它并不是新鲜事物,人们在很久以前就开始了跨文化交际,到现代跨文化交际仍然存在,并愈演愈烈。这是由于我们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网络工具的便捷,不同人口的旅游及流动,各国之间的交流与活动的展开。跨文化不止是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也同样是指相同国家中,不同性别、年龄之间的交流及差异。不止是语言之间的交际,也同样是非语言之间的交际。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往往存在着矛盾,由于文化不同、语言不通、生活方式不同,所以跨文化交际很容易引起冲突,但这些冲突大多数是无意的,有些还是充满善意的,所以跨文化交际变成了一种挑战,这种挑战是每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都是存在的。但跨文化交际也有它的好处所在,不同的人分享不同的想法,开了视野,使我们的眼界变宽了,思想变得不那么狭隘。所以我们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去对待跨文化中的矛盾与差异,这是每一个国际汉语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二)跨文化交际学

1.跨文化交际学的历史

从古代开始我们就有了跨文化,跨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可是跨文化交际学这项学科却刚刚建立,并逐渐兴盛起来。

跨文化交际兴起于美国,霍尔《无声的语言》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跨文化交际学的诞生。20世纪70年代跨文化交际学诞生伊始,这时期跨文化交际课程开设,跨文化交际专著出现,专业协会成立,还有等等期刊的开创。20世纪80年代跨文化交际逐渐成熟,其标志是各种理论模式的诞生和研究方法的探索。

2.跨文化交际学的理论依据及内容

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门交叉性学科,其中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对跨文化交际影响比较大。其内容主要包括:文化与交际、价值观与文化模式、语言交际、分语言交际、文化身份的认同、文化适应、跨文化交际的心理因素、不同领域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训练等。

(三)跨文化交际与汉语国际教育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学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想通过学习这种语言来了解中国这个文化大国,所以大量的汉语志愿者纷纷去外国教授汉语,这就面临着跨文化交际的问题。汉语教师学习跨文化交际就显得十分必要了。汉语教师对跨文化知识进行学习,不仅能使外国人对中国的文化更加了解,也使我们的汉语教师自身对中华文化有更好更深的了解。我们也同样建立了敏锐的跨文化意识,有了敏锐的洞察力,可以敏锐地洞察到这些差异,在我们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我们能更好地提高对文化的适应能力。我们还要建立开放、宽容、尊重的文化态度。国际汉语教师代表着国家,所以我们一定要摒弃狭隘主义,以开放、宽容、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那些文化之间的差异。所以,我们应该提高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的教学能力,去帮助学习者对其他文化建立好奇、开放的态度,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二、文化与交际

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核心问题。因为文化决定人们如何感知和理解周围的世界,文化影响人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和日常琐事。文化与交际的关系十分密切。有的学者认为文化是交际,交际是文化。文化为交际提供了行为指南,也影响人们对其他人交际行为的解释。了解文化的含义、特点以及文化与交际的关系,是我们理解跨文化交际的基础,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跨文化交际的特点和过程。

(一)文化是什么?

到今天为止,学界还没有一个关于文化的定义。文化的面太广了,第一个定义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下的,这是最早的也是最全面的定义,这个定义把文化与文明等同起来,强调文化包罗万象的特点。第二个定义是人类学关于文化的经典定义,把文化看作人类的生活方式,是人类学领域最流行的文化定义。此定义强调了生活方式中可见不可见的部分。第三个定义把文化看成是意义的系统,特别强调了文化与象征符号的关系。

(二)不同文化的文化现象评估

跨文化交际实际本质是一种人际交往。在跨文化的人际交往中做到礼貌、得体,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并建立友好而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每个人的愿望。由于文化影响人们对社会关系的理解,所以不同文化的人在人际交往模式上存在很多差异,社会交往活动和公共场合的行为也有不同的习俗和礼仪。如果不了解不同文化的人际关系特点、交往习俗和公共礼仪,就会出现尴尬和失误,给人留下负面印象,自己心情也不愉快,有时还会引发人际关系的危机。

1.人际关系与文化

一个人与朋友、上司、熟人、同事、陌生人的相处方式受到文化的影响。与不同文化圈的人愉快交往,并建立良好的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了解不同文化的人际关系特点有利于跨文化的交流。

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分为:朋友关系、人情关系、工作关系、与陌生人的关系。在这里说一下人情关系,人情关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关系。中国人的“关系”与西方人的“关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两者都强调一种可以利用的人脉,达到互Q信息和相互帮助的目的。但是这两者又有各自的特点。首先,建立人情关系的顺序不同。在中国是先建立人情关系,然后再请求帮助。如果你想得到一个人的帮助,你需要的是与这个人建立较好的人情关系,比如请客、送礼物,然后再请求他帮忙,你需要先与这个人建立较好的人情关系。而“社交网络”是可以先请求帮忙,再表示感谢或者请求后不再联络。

跨文化交际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20世纪以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也成为年轻而有活力的学科。

2.人和人的关系

人与人的关系有三种取向:权威的关系、集体的关系、个体主义的关系。在以权威关系为主的文化中,人们承认并接受社会等级的存在,更重视人的出身和地位。阿拉伯国家中的一些王国是权威关系取向文化的代表,这些国家的人们接受国王和王室的特权。以集体关系为主的文化认为集体是非常重要的,集体的目标高于个人目标,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靠。东亚国家的文化是比较典型的集体取向的文化,在中国和韩国,家庭关系至关重要,家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学业、职业甚至婚姻的选择。而以个人主义关系为主的文化强调个人的选择和主宰自己的命运,认为个人的目标高于一切。比较典型的个人主义取向的文化是西欧国家的文化。

人际关系的取向影响人们的交际模式。强调权威的文化更看重人们与生俱来的家庭出身、财产和地位,并以此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而且重视交往时的礼仪和行为规范。而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更注重与别人关系的和谐,强调礼尚往来。而在个体主义的文化中,个人比较独立,人与人的交往追求平等和随意的交往风格。在我国古代的儒家思想中,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而荀子提出了“性恶论”。而且在同一种文化中,不同的亚文化也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如美国的非洲裔、亚洲裔的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集体主义的倾向。另外,价值取向是发展变化的。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与自然相处,但近年来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有些人对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而又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西方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工业过程产生的污染使西方人逐渐改变过去征服自然的价值取向,重视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保护生态环境。

3.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

跨文化交流定义篇2

一、前言

作为文化交际的关键载体,英语学科是我国大学课程设置中的重点组成部分。“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是英语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概念,教师在向学生授课时,要充分重视学生交流意识的形成情况,采取适宜方法启迪大学生的主动交流意识,同时积极调整英语课程的整体构架,使外语教学真正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促进中西文化的完好交融。

二、“跨文化交际”概述

(一)定义解析

从宽泛层面讲,“跨文化交际”囊括了多种不同文化间的跨越式交流,这种交际不仅涉及民族内部和外来文化间的实际交流,还涉及不同语种体系间的相互交流。总体而言,跨文化交际包含了多种交流要素,是一个系统化的文化概念,集中体现出各民族面对“异质文化”时的欣赏、兼容态度[1]。跨文化交流技能可分作四大类别:一是语言能力,即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技能;二是社交能力,即按照具体情境转变语言交流策略的技能;三是语篇能力,即搜集、组织语言素材的技能;四是策略能力,即使用各种手段消除交际障碍,同时顺利进行交际的能力。此外,判定跨文化交际是否成功的要素标准是:有效、适度。“有效”指人经过了奋斗、努力后获得相应的成果回报,在语言交际中体现为交流顺畅、完成交际任务。“适度”指展开交流的双方都遵循一定语言原则,彼此维护对方的权益不受到侵犯[2]。在大学英语的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把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与交流技能”作为重点目标,以拓展大学生的文化交流视野,促进其全面化、综合化成长和发展。

(二)培养原则分析

1.相关原则

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技能培养涉及多方面知识,每一类交际知识的学习及掌握都会对与其相关的知识内容形成影响。跨国界交际方面的语言意识培养,是一个情境、文化、语言等交际因素相互交织联系的引导过程。为此,教师在看待学生培养问题时,应运用联系性眼光展开交际意识培养研究,以对学生技能学习形成良性影响。

2.适度原则

教师对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技能实施培养时,需要坚持适度、适量原则。即学生接受现有交际知识、语言技能的同时,应符合自身学习基础、语言认识能力,教师不可一味灌输新的语言交流内容,以免学生难以快速、有效地理解相关知识。这种原则对语言训练的总体进度、广度及深度有相应要求。

3.综合原则

跨文化的语言交流涉及多方面、多学科相关内容,对学生综合技能、整体素养等方面提出的要求较高。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应当集中整合各类相关知识, 并运用适宜方式展开综合性课堂训练,以提升专业学生对综合知识的总体整合技能。

4.实践原则

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实践教学中,任课教师需坚持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实践性,即让学生在掌握了相应内容后,能够将其运用于实践交际当中,而非仅仅停留于书本学习的层面之上。此外,实践教学需达到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终目的,让学生感受到自身在教学课堂上的主体性,并设置动态性、拟真性的交际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氛围。

5.系统原则

语言教学是一个相对连贯、持续进行的行为过程,教师在掌握了各个学生的总体学习状况之后,应在此基础之上拟定系统而科学的高效教学方案,剔除重复、无用的教学内容,实现“低耗时、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具体方法

(一)借助多种方法启迪跨文化交际意识

在向大学生开展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讲授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外,还要采取适宜方式拓展学生的课外交际能力,注意为学生打造英语交流舞台,尽量营造出接近真实的训练氛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跨文化的语言交流活动当中。例如,教师可把现代的前沿技术引入内容讲解中,借助幻灯设备、录像机、网络技术等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制作符合课程主题的幻灯片,并用“听说法”、“交流法”解说相关的英语知识。值得注意的是,当讲解到特定的背景知识点时,教师要将相关的背景知识、文化典故穿插到教学中,使英语课程呈现出立体化、系统化的特点,让学生更快地掌握所接触的英语知识,并形成深刻的思维印象,便于日后交际中熟练运用相关知识[3]。

(二)加强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流能力

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层面的单项教学,学生想要全面掌握英语交流技能,还要掌握非语言类的交流技能。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运用一定的非语言方法开展教学,以提升全体学生的语言意会能力[4]。例如,在句子“He sat there, his hand over his mouth, his arms and legs crossed”的讲解中,教师首先要说明“arms and legs crossed”( 双手、双叉)、“his hand over his mouth”(用手将嘴捂住)这两个动作的实际含义,一些学生可能将这样的动作理解成“沉思”的姿势,然而,这两个动作传递的真实信息为“我现在不想交谈,请离我远点儿”。又比如,在英语交流中,交谈双方的关系十分和谐时常常对面而立,双肩为平行状态;如果双方的交流不愉快,则可能无意识地做出转身动作, 以避免面对对方。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如果不熟悉这些非语言交际信息,通常难以准确抓住交流内容,因此,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关注这方面的交流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非语言交流技能。

(三)深入讲解英语交流词汇的内涵

英语交流词汇中常常蕴含着多重含义,如果简单地按照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很可能错误理解语言交流的真实意思。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中要重点讲解隐含的文化意蕴,向学生细致讲解英语交流中出现的各种英语习语、典故及谚语。由于英语文化内涵和汉语有很大差异,一些词语的褒贬含义存在一定的模糊性,学生理解起来也较困难。加之,英语交流的文化外延与汉语语言也有不同之处,因此,教师要结合特定场景、特定语境展开词汇讲解[5]。例如,“ambitious”在英语中取褒义, 翻译作 “有雄心、有抱负的” ,而在我国却将该词理解成贬义,取其“有野心的”之意。又如,“dog”在英语国家人眼中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而在中国却认为带有贬义。基于此,教师向学生授课时,要注意讲解清楚英语词汇的隐含意义,全面解析跨文化的不同内涵,避免学生形成错误的交流意识[6]。

(四)引导学生探索英语文化的背景知识

中、英文化在本质上存在较大差异,两者在历史背景、文化根源、价值观念等方面都有不同,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中突出体现了外域文化的个性特征。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研究英语文化中蕴含的宗教知识、风俗人情、价值意识等层面的相关内容,以系统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自主交际意识,实现有效、适度交际。例如,在运用探究法讲解英语知识时,教师提出“西方国家的人们相互见面时,为什么先谈论天气问题?”,学生可运用以往掌握的交际知识分析该问题,之后,教师可总结西方国家的见面问候方式,让学生自觉形成“见面先向对方询问天气情况”的习惯。由以上分析知,跨文化意识与交流技能的培养依赖于背景文化的深入研究,学生只有掌握了跨国家、跨文化的具体背景知识,才可深入了解英语文化,也才能够培养起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意识[7]。

(五)借助先进技术开展语言实践教学

现代新型技术进入教育领域之后,教师的原有教学观念有了较大改变,很多教师积极探究教学革新方面的相关问题,使得跨文化的语言交际教学实现了新颖化教学,提升了学生对课堂讲解内容的探究兴趣。例如,教师借助校内网上论坛、QQ、微信、个人E-mail等交际工具和班上学生展开英语聊天,如此既可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又可提升其运用英语知识的实践技能。在网上聊天中,教师遇到刚刚上线的学生,可以用英文问候:“How are you doing?”,学生自然联想到之前学过的英语交流常识,回复道:“I’m doing fine!”诸如此类的网上交际可让学生培养起日常使用英语的良好习惯,进而逐步达到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的终极目标。

四、结语

语言交际在英语学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语言技能,最终都将投入日常的实际交流当中。大学英语课程的实践教学,应将关注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在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知识能力的同时,积极提升其思维能力、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使广大学子的文化眼界得到进一步拓展,保持对异域文化的探究热情,形成多元化的文化鉴赏意识,进而增强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 张奕雯.跨文化商务交际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探究――评《现代英语教学理论与应用探究》效[J].当代教育科学,2015,17(17):58.

[2] 张志华.跨文化视角下英语文学作品中隐喻翻译的策略研究――从跨文化的视角切入[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31(8):61-62.

[3] 莫颖.信息技术手段在高校“项目式+模块”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中的应用[J]. 海外英语(上),2015,10(4):10-11.

[4] 徐慧娟,曹军,蒋道华.跨文化英语教学模式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大学英语教学新思路[J]. 宿州学院学报,2013,28(12):117-120.

跨文化交流定义篇3

二、跨文化中的语言传播

在传播学中,定义文化交流是一种复杂的、有目的的存在供求关系的交流互动,并且随着交流的深入,传受双方拥有的信息量会随着增加、积累,这种信息的传播交流是无限循环的过程。文化与语言之间存在互动性关系,虽然语言是文化的子部分,但是语言却是文化的核心内容,人们可以在语言中按照文化的发展需要去设计文化、诠释文化,通过语言把文化变成可以加以改造的内容、加以制造的部分。[1]在新疆少数民族语言文化与汉语文化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明显存在这种特性,彼此之间相互借鉴、吸收,形成新的语言改造、融合现象。

(一)跨文化传播中的语言“融合”

“在语言频繁接触的地区,来源于不同的成分可能混在一起,产生一种与这些语言都不同的新的交际工具,这就是语言混合现象。”[2]这种现象在新疆汉语方言中经常出现,新疆的汉民族长期在多民族地区混居,跨文化交流,彼此影响,相互融入了对方语言中的词汇,是自己的语言相近对方语言。根据贾尔斯的“言语调节理论”中的“同化现象”,即讲话者试图模仿对话者的语言,以便表达相似内容。例如,“巴郎子”是维语里孩子的意思,“巴郎”已经深入到新疆地方汉语中,多次在新闻媒体中出现“新疆巴郎的见义勇为”、“好巴郎心系灾区”的标题。还有“哈马斯”是维语“himas”,在汉语里表示“所有的”,经常在新疆街头水果摊听到“哈马斯多少钱了?”。以上都是存在于汉语中的使用现象,在少数民族中也存在融入汉语词汇的语言。例如,“筷子”、“洋芋”、“电视”、“沙发”都是汉语发音。

(二)跨文化现象中的语言“调节”

如贾尔斯的“言语调节理论”中的“趋异现象”所说,即讲话者在有些情况下把自己的讲话与其对话者的语言相异时调整状态。也就是说双方在交流过程中,遇到解码困难时,试图修正或重新解构以便双方理解。通过这种语言调节,人们把整个文化变成可以修正、再造的存在。例如,在非语言符号中表达没有或者否定的意思的时候,我们一般借助摇头动作借以说明,新疆地处边陲,接壤中亚五国以及俄罗斯,所以在新疆还可以用耸肩,双手摊开来表示没有或否定意义。

跨文化交流定义篇4

我们对文化的定义是:它是反映人类生活的一种现象,记录了人类的活动的轨迹以及历史的沉淀,反映出了人们对于生活的需要和要求、理想以及愿望,这是一个不断创造发展的过程。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由于其历史的不同、社会制度的差异、的差别生活方式的迥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的人们走到一起进行生活、交流以及分享各自的感情时,跨文化交流实际就已经产生了。人类的这些跨文化的交流可以分为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J.R.Firth把语言比作为互动的与人际间的语言沟通。即语言的交流过程就是信息的交流过程,交际是在人与人交流中互动进行的。语言学家Grant Hennings则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效果80%以上是通过教师的面部表情以及举止等非语言手段来实现的,而只有不到20%的信息是通过纯语言行为传达沟通实现的。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非语言交际对于英语课堂的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非语言交际,培养学生成才。

一、非言语交际的定义

对于非言语交际这门学科的研究兴起于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的人类学家伯德威斯特在1952年就出版了《身势语入门》,为这门学科奠定了基础。近几年,国外对于“非言语交际”已经掀起了新的一轮热潮。很多专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关于非言语交际的定义,各国学者提出的定义有很多种,有的定义简单,有的定义复杂,如关于非言语交际,西方学者提出的定义很多,有的定义很简单,如西方学者Malandroetal提出了“非言语交际是不用言词的交际”的说法。我国学者于上世纪也加入了到了这个学科的研究,毕继万在其著作《跨文化非语言交际》中就将非言语定义为:“不用言词表达的,为社会所共知的人的属性和行为,这些属性和行为由发出者有目的地发出或被看成是有目的地发出,由接受者有意识地接受并有可能进行反馈。”

二、在英语教学中的非言语交际

在英语教学中,跨文化非言语交际在整个教学中的比重非常高,相比较于传统的外语教学,传统教学往往只是注重语言本身,单纯的强调语法以及词汇的掌握和练习,往往忽视了文化方面的知识传播。在英语课堂上,语言交流和思想文化交流的全过程包含了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笔者认为要想提升英语教学中跨文化非语言交际,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法:

(1)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非语言行为的含义和文化特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最主要表现在东方文化更注重含蓄、内隐的表达,而西方文化则属于外露型的弱交际文化。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十分重视非言语行为,提出了在与人交往的时候,要学会“察言观色”。

比如目光是非言语传递的重要组成部分。眼神不仅可以表达出很多的内心活动,而且具备了一定的交际功能。在我国的传统中,我们在与别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为了表示礼貌以及尊重,一般情况下我们是要避免直视对方的眼睛,而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中则认为,两个人在交流的时候,眼神的直接交流表达了对对方的一种尊重,如果不敢直视则被别人认为是一种心虚的表现。

(2)利用科技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升教学环境。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是采用书本进行信息的传递,随着近几年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一些图形、图像、音频、动画等技术的产物已经走入到学生的课堂。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英语,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更为生动的表情及姿态,从而加深对于英语的学习。

(3)通过非言语交际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非言语行为都会传递一种信息,对接收信息的一方有着一定的影响。在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多去参加一些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去深切的感受不同地区的文化,在与不同文化的人交流的时候,应该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利用自身学习到的知识巧妙地解决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问题,由此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结束语:非言语交际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表现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将非言语交际与言语交际进行有机地结合,一定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际行为要遵循西方英语文化的大背景,并通过多种渠道向学生灌输非言语交际的信息,去分析文化的差异,引导学生体验到学习英语文化的乐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实现跨文化交际,从而培养学生成才。

参考文献:

[1]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李杰群.非言语交际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跨文化交流定义篇5

一、建构主义理论定义

建构主义也被称为结构主义,最早可追溯到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他的理论充满了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个体的认知发展。他认为个体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在众多的教学理论如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客观主义理论中,唯有建构主义理论成为当代信息化教育过程中检验信息化教育活动的一个标准。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出发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含义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跨文化交际能力实际上包括了目的语语言能力、跨文化交际技能和跨文化意识能力。这种建构不是简单地将外部世界知识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周围环境“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modation)这两个基本过程来建构新的理解。建构主义理论有四要素: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准确性,既涉及语言知识和语用知识,又包括文化知识。WWw.133229.COm因此,要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就要把外语教学与跨文化教育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交际环境中亲身体验。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突破我国传统外语教学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中国当代大学生具备国际思维、世界眼光的必然要求。多年来,我国各高校在这方面不断探索实践,已取得较大的成绩,值得好好总结。

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培养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跨越文化交流障碍进行交流的技巧和能力,而交际能力的核心是语言运用的恰当性和建构就是认知个体(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图式即知识结构(schema)。但首先要给个体提供一个“情境”,然后,认知个体通过“协作”与“会话”,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谈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即充分发挥“情境”的交互作用与周围教师、同伴各种有效的学习工具“合作”,最后达到“意义”建构,所谓“意义”,就是在教学上一定要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量的或质的变化,只有使学习者的schema(认知图式)发生了变化,教学才会发生“意义”,否则,就是“无意义”教学。交际能力的指导意义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教学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话题近年来倍受外语界专家们的关注。学习者在直接传授获得了有关目的语语言、文化的客观知识后,当他面临具体的、客观的跨文化交际情境时,那些固定的、概念化的、一成不变的文化特征、行为规范等往往会使他感到不知所措,导致交际失败。因为学习者所面临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要复杂得多,他不仅仅是刻板地知晓、记忆一些固定的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去感知和应对现实的文化情境,这就是跨文化潜藏的、隐现的、主观的、个人的一面,即思维能力、意识能力的一面,也就是本文所说的跨文化意识。然而,到底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它包括哪些要素?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国内专家们对这些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似乎主要有这样的看法:外语学习者应具有目的语文化的知识,因此,外语教学应加强对这些知识的传授或导入。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看,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即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却是主观的,知识不可能仅仅由外部传授而获得,人们应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建构现实和理解现实,从而形成知识,学习者的这种建构不仅涉及结构性的知识(即客观的成分),也涉及大量非结构性的知识(即主观的成分)。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综合的、多向度的概念,除知识向度以外,还有思维向度、行为向度、乃至情感和个性向度。具体来讲,跨文化交际能力除人们常指的行为能力,一种人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外,还包括了目的语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意识。首先,在外语学习中,由于跨越了文化和语种,使得本族语人与目标语人之间的交流变得困难起来,形成了障碍,这就要求学习者有外语语言能力,这是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因为只有当语言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跨越文化障碍,缩小本族语与目标语之间的文化差异,达到交际文化、升华本族文化的目的。

三、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方法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以及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可选择已有的教学材料,如《走遍美国》、《洪恩英语》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日常生活情景以及人物对话,还可创设一些活泼自然,充满生趣的文化情景,然后组织讨论、角色扮演、模仿表演等课堂活动,让学生亲历文化境况、遭遇文化尴尬和文化冲击,与文化发生互动,以培养学生自己进行文化探究的能力,使他们在复杂多变的跨文化境遇中获得具体的交际技能。学习情景只是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文化知识意义的外部条件,是一种“外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设计理想的文化学习情景是为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最终完成意义建构服务。除了培养学生的交际技能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一种主观的、无形的、隐藏的跨文化的特质和文化敏感性,即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的语言材料中所表达的思想主题及其现实文化意义的理解、感悟能力,在学生理解了表层信息之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理解深层的含义,去感受推知、判断作者的态度和价值观,课文内容与自己的本族文化环境有何相关的实际意义等。在此过程中,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创造对于学习个体的意义建构也很重要,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还应该创造一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异国语言和文化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举办外语文化节、英文歌曲比赛、英语辩论赛、英美文化知识比赛、英文诗歌朗诵和英文电影欣赏等。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文化问题背景,以此为支撑物启动教学,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驱动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文化知识意义的目的。breen&candlin曾指出:跨文化交际不仅关系到遵从某种规范,而且也关系到主观解释这些规范本身,它既是遵守规范的活动,又是创造规范的过程。因此,在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摈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重新调整教材、教师、学生和各种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应围绕学生这个中心来进行。那么,要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首先应该创设一种文化学习情景以培养学生具体的、客观的、显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种交际能力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了解和掌握那些约定俗成的文化事实、文化知识或某些跨文化交际的规约的能力,这是与语言学习相关的较为系统的文化学习,如目的语民族的历史发展、社会制度、一般习俗、价值观念、礼仪、禁忌等。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除教师在外语语言课上注重跨文化教学进行文化导入以外,最有效的办法是开设专门的文化课程,如“英美概况”、“英/美国文化”、“跨文化交际学”、“异国风情介绍”、“英语学习背景知识”等。另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外籍教师资源优势,为学生开设一系列讲座等,这些知识都是跨文化交际能力重要的一部分,它们为学生以后自己进行文化探索提供了基本的知识框架,打下牢固的基础。第二,将已掌握的文化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即交际个体的行为能力,即一种与目的语人交往的技能。比如善于识别交际对方身份和交际意图的能力、与对方沟通的能力、善于消除交际障碍、解除交际尴尬的协商能力等。由于建构主义特别强调“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教学因素,创设一种文化学习环境以支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诱发学习者的问题并利用它们刺激学习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对目的语文化具有领悟能力和思考能力,如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吸收、取舍、宽容以及尊重差异等,以适应不同文化的冲击,减轻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苦恼和挫败感。

参考文献:

[1]杜瑾.论跨文化交际中信息编解码冲撞的不同类别[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

[2]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3]gopaul-mcnico,lsharon-anngopaul-mcnico,janetbrice-

跨文化交流定义篇6

1引言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以及世界各国间文化的交融,使得“地球村”的概念应运而生。不同文化、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相互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密切。准确、恰当地与世界各国的人们交流,这是大学英语教学中所面临的难点,因为交流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文化内涵的对接,从而通过语言作为载体表达出来。所以国际间的交流要求两点:一方面是语言表达准确,另一方面是社会文化的熟练掌握。后者往往是前者达到更高境界的铺垫。很多大学教学往往是语言技巧性训练过多,而着重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很少,我们认为培养大学生的语言背后的文化框架是学好语言的更有效的途径,是具有更为长远而深刻意义的训练。

2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2.1语言与文化

关于文化的定义很多,Kroeber和Kluckhohn(1952)列出了关于文化的164种定义。对文化较为权威的定义是EdwardTylor(1920)所提出的人类学领域中的概念,文化是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习惯等所构成的有机体,这个有机体组成了人类社会。Sapir(1921)给出了语言学中的文化定义,文化是指社会所做的和所思考的。HuWenzhong(1998)认为文化是一个特定社会背景下社会成员有代表性的行为模式的集合。Samovar和Po~er(2000)认为文化包括了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行为方式、态度、宗教等等,从宗教到精神的所有领域。

语言反映文化,语言和文化是相互联系的(Samovar&Po~er,1982)。DaiWeidong(1989)认为语言是文化传播中的主要手段和途径,靠它来表达信仰、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并且语言为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其他人文化和思维方式的途径。语言是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根植于文化,一些学者认为是最主要的部分,如果离开了语言,文化的传承是难以实现的;语言是一个群体最有效的代表,它包括了历史、文化背景以及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和思维的方式。

2.2跨文化意识培养与语言教学

跨文化意识(IA)是深入了解各国文化的动机先导,是辨析各种文化相似与差别的前提(Chen&Starosta,1997)。跨文化意识是一种直觉,对交流中文化因素的意识反应,以及两种语言所存差异的敏感。这是一种无形的但可以被感受得到的。跨文化意识不仅仅是一种意识,而且还是一种洞悉交流信息的能力。Hall&To11(1999)将IA定义为识别、理解和区分本国及目标国的社会背景的能力。

对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产生影响的因素,综合起来主要有教师因子、环境因子、学生因子、教材因子等四大因素。其中教师因子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师意识;环境因子包括语言环境、传播交流设备、文化交流环境与机会;学生因子包括学习自主程度、文化交流频次、接受意愿与能力;教材因子包括:教材整体内容设计、教材的难易度、教材中的文化体现。

3样本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调查收据主要采取现场发放问卷的形式,发放对象为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共发放问卷200份,共收回有效问卷l79份。其中英语专业学生占75.6%,非英语专业占24.4%;男生占32.1%,女生占66.9%;大一学生占43.8%,大二学生占52.3%,大三学生占4.9%。

样本的信度和效度是衡量样本数据的两大标准。信度主要检测结果稳定的可靠性。我们采用Cronbach’sAlpha值检验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效度衡量问卷是否达到了预定的目的,是否测量了要测量内容。我们采用KMO值进行分析。

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方法为最大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旋转经3步迭代得到

跨文化交流定义篇7

一、文化定型的涵义及其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正负面影响

(一)文化定型的涵义

“定型”(stereotype)又译作定势。苏联吉鲁格亚心理学家“定势心理学”创始人乌兹纳杰(1886-1950)著《定势心理学实验原理》,将定势定义为主体在知觉对象之前的预先准备性,是主体意识不到的一种内部整体状态,它决定着人的活动倾向,是外界作用与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中介环节。

(二)文化定型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定型几乎存在于各种跨文化交际情境中,为满足人们认知过程中的心理需求提供了一种快捷、方便的手段。”(Samovar, 2000: 246) “定型既是人对世界的认知过程,也是人对世界的认知结果。”(赵爱国,2005:9) 文化定型在跨文化交际教学过程中应用广泛、效果显著。教师通过对于个别“定型”的介绍、对比分析、罗列举例,减轻学生面临未知文化时的茫然无措和认知负担,大大简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三)文化定型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消极影响

跨文化交际教学过程中,以获取间接经验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其一,学生被间接经验束缚住视野,重点关注异种文化与所属文化的差异,较少注意文化的共通性;其二,人云亦云,以偏概全,学生较少有机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对间接经验加以评判、实践。此种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方式难以让学生对于世界的“多极”抱有兼容并蓄的胸怀,恰恰相反,学生可能就此陷入“极化”认识的误区。其三,跨文化交际不同于母语交际,语言差异进一步扩大文化差异的程度和交际者对于差异的主观感受。语言障碍使得学生过多依赖教师,较难对学到的框架式、高集成的“定势”知识进行充实、贯通。语言与文化如水融密不可分,语言弱势易造成学生心理弱势,“定势”知识、“定势”思维容易造成学生将异族文化抽象化、神圣化,且很多时候这种抽象化、神圣化存在于潜意识层面,对未来交际产生深远影响。

二、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利用与超越文化定型

(一)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应用文化定型的策略

1.应用“他定型”文化定型

在对自身文化深入、理性的了解的基础上,跨文化交际教学的重头戏是向学生传递其他文化的方方面面。文化定型既具有相对稳定性又具有可变性。文化定型具有跨时间和地区的稳定性,一旦形成便不易改变。

教师可选用多国学者所著的教材,加以比较、鉴别。所选著作体现的中心观点不应太偏激,或太偏离其民族的核心意识观念,以免误导学生形成消极的文化定型观念。教师应当时常提醒自己和学生保持清醒头脑,慎重对待书本中在概括文化定型时使用的褒、贬义形容词,识别作者所处的文化背景和由此产生的情感态度。重大历史事件常常是文化发展的转折点、助推器,用强劲、集中的方式将隐形于水面之下的深层文化价值核心展现出来。教师可选取著名历史事件,通过影像、录音等客观性、直观性较强的资料,让学生直面事实。

文化定型教学应顾及文化的动态多变性。文化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表层文化不断演变,深层文化也在发生着微调。科技发展改善物质环境,经济进步加快生活节奏,深扎于文化之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模式乃至思维模式都在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渐进式的,也可能是断点式的,教师可选取反映出某种生活方式、交往模式乃至思维模式发生改变的完整过程,并从中提炼文化定型对于已发生改变的表/深层文化的解释的欠缺性,让学生体会出文化的动态性特征。

(二)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超越文化定型的策略

高一虹(2002)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从心理学理论的角度划分成三分模式,在此模式基础上,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在跨文化教学中,我们以这三个层面为目标,探讨如何实现对文化定型的超越。

1.认知层面

跨文化交际教学重点多放在对于国别文化、典型文化的介绍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然而,此类教学内容较难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对自身价值观念的意识。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与文化的其他部分的关系犹如纲与目的关系。与介绍个别文化同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是,向学生推介文化价值的比较工具、理论框架,使得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教师不拘泥于单个文化的特点,而是提供比较常量,帮助学生有的放矢地在语料、资料中形成自己对各个文化特点的判断,并最终提升对自身价值观念的意识,在跨文化交际中知己知彼,做出理性判断和得体行为。

这里举两个例子,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可以引荐上世纪80年代初荷兰社会心理学家吉尔特・霍夫斯塔德(Geert Hofstede)的研究成果。霍氏总结了反映民族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念的四个独立维度,并且计算出了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这四个维度上的量值, 基本上描绘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揭示了不同文化之间量的差异性。这四个维度分别是:个人主义vs. 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回避和阳性文化vs. 阴性文化。学生深入学习这四个维度之后,能够在这四个维度的框架内接触、研究一个陌生的异种文化,并与自身文化进行比较,得出客观、全面的认识。

另一个可以引荐给学生的文化价值比较工具是美国人类学家弗罗伦斯・克拉克洪(Florence Kluckhohn)的研究。克氏在对数百种文化进行研究后得出结论:每种文化都必须对人和自然关系取向、时间取向、行为取向、人性取向和社会关系取向五个方面的问题作出回答,它们是价值观中最基本的五个问题。

跨文化交际教学重点多放在对异种文化上,较少反观自身,仿佛把学生对自身文化的了解当成一种必然。实则不然。学生对于自身文化是一种经验型认识,难以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加之多年外语学习,接受异族文化对自身价值观、文化观的冲击,就更难对自身文化得出客观、全面、系统性的认识。有些同学甚至认为,只要对异族文化了解得深入,将自己也变成异族文化中的一员,就能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改头换面”论纯属天真的童话,况且跨文化交际的题中之意本是文化交流、兼收并蓄、共同发展,而不是一味的趋同。

2.情感层面

首先,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作为跨文化交际者的两种情感能力,即移情能力和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1)移情能力。作为文化群体的一员,交际个体都有民族中心主义(ethnocentrism)的倾向,即自高自大,认为人家什么东西都不如自己,以本民族文化为标准评价其他文化,对其他文化存在文化思维定势、偏见和反感情绪。

(2)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交际者可能因文化差异产生心理焦虑或感到心理压力,集中表现为文化休克。应重视培养学生自我减轻心理压力的能力、对目的语文化中不确定因素的接受能力和保持自信和宽容的能力。

首先要引导学生警惕“妄自菲薄”心理(self-abasement)和惧外心理(xenophobia)。今日中国经济社会保持较快发展速度,与世界联系紧密,但在综合国力、人民素质、当代文化事业发展等方面仍与前沿发达国家存在不小的差距,加之中华民族百余年受欺侮的历史,给一代代国民留下了国弱民贫的心理烙印,尽管这个烙印伴随国力渐强有所淡化,但心理痼疾长存。

其次,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对文化的科学信念与态度。不将学习的终点放在顺利完成某一次特定的外宾会见、涉外导游、文化交流活动,而是引导学生形成符合全球化与本土化并进的时代潮流的世界观、交流习惯和价值体系。

教师要适当向学生灌输“普世价值”的意识,介绍不同文化之间在价值取向上的共通之处,保持兼容并蓄的心态,在遇到文化差异时不至于方寸大乱,或过高地自估或盲目地抬高对方。

在介绍主流文化的同时,还应辅以“亚文化”的介绍。从认知层面讲,“亚文化”信息有利于填补知识空缺,更有利于全面系统地看到主流文化的形成过程。从情感层面讲,意识到在一个主流文化系统内部遍布着形态各异、甚至彼此矛盾的亚文化系统,将修正原本机械、教条的观念,更从容镇定地应对在交际中可能出现的诸多由文化差异引起的突发状况。

3.行为层面

跨文化交际的行为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终体现。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三种跨文化行为能力:言语行为能力、非言语行为能力和跨文化关系能力。

教师可借鉴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Edward T・Hall) 在1976出版的《超越文化》一书中提出的语境文化理论。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供高低语境文化的分类、定义及对于交际活动的影响。在高语境文化中,说话者的言语或行为意义来源于或内在化于说话者当时当地的语境,表达的东西往往比他所说的东西要多,人们可以通过手势、空间的使用甚至沉默来提供信息。高语境文化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更加敏感,不通过语言也能传达他们的感情。而在低语境文化中,人们强调的是双方交流的内容,而不是当时所处的语境,语言传达了大多数信息,语境和参与者方面只包含极少的信息。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和知识,认识到亚洲人的交流方式常常比较隐晦、间接和含蓄,属于高语境文化;而西方人的交流方式常常比较直接和坦率,也就是说,所有事情都需要说明白,而且是越明白越好,属于低语境文化。

三、结语

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可以在各个方面展开,比如对外外语教学、比较文学、商务英语教学等。本文侧重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选取文化定型这一运用广泛、研究成熟的理论,对其在跨文化交际教学中的正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如何发挥文化定型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常识,竖立正确观念,并有意识地超越文化定型固有的对跨文化交际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充分合理地实现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Samovar,L・A.,R・E.Porter&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Wadsworth,2000.

[2] 高一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跨越与超越[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0):27-31.

跨文化交流定义篇8

【中图分类号】G640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映像,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1921)曾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不能脱离社会继承下来的各种做法和信念。”因此,翻译作为不同语言沟通的媒介,“不仅是一种语言符号的转换,即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它更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郭建中,2000)”。这就要求翻译者不仅能够熟练驾驭不同的语言,还要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现象。

二、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策略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相关理论从“意识”“态度”和“知识”等几个基本层面出发,强调交际者应具备对本民族以及其他民族文化的感知与了解。跨文化交际的成功有赖于对不同文化模式的了解,唯有保持对文化差异的敏感,以平等的态度看待文化的多样性,掌握各民族文化的内涵,才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有效且恰当地交流。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一种方式,文化因素对其影响不言而喻。文化间的共性与联系为翻译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基础,而文化的个性和差异则为交流带来了障碍。面对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如何在翻译中恰当地处理目的语文化与来源语文化的冲突,主要有两种手段,即“归化与“异化”。

三、翻译的归化与异化

(一)归化策略

“归化”是指翻译过程中主要以目的语文化或读者为归宿,使语言本土化归化,反对引入新的表达法,从而消除文化差异,避免多义或歧义。

尤金・奈达曾提出“功能对等”理论,认为翻译就是交流,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来源语的信息,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奈达这一理论实际上就是翻译的归化策略,强调在翻译中改造外来文化,以目的语的文化习惯为标准,使译文读者能像来源语读者一样完全明白和理解原文的真实含义。

归化翻译策略可以使译文尽量接近读者,读起来更加通顺,而且还会给读者带来亲切感,更易于接受不同的文化。但是风格的转变,会使读者无法真切地领略异国文化的原貌,因此来源语所承载的很多独有的文化内涵无法原原本本的呈现出来,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间的交流。另一方面,归化策略在使用时一旦陷入民族中心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会迫使来源语迎合目的语的文化价值观,从而破坏文化多样性,以往在强势文化的翻译中较多采用这种方法。

(二)异化策略

“异化”是指翻译过程中以来源语或原文作者为归宿,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和隐含的文化因子,输入新的表达法,使目的语和读者感受差异、接纳差异。

王建开(2003)认为,不同的文化在保持各自的特点时才有吸引力,译文应体现“和而不同”,才会有深层次的、思维方式的交流。尤其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异化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在异化的过程中,如果只注重对文化的包容与吸收,可能会忽视译文的可接受性,同样不利于跨文化交际。过度的异化甚至会造成文化转向,在跨文化交流中厚彼薄己,造成对目的语文化的冲击,这种现象对弱势文化来说尤其需要注意。

四、翻译策略的选择

归化与异化作为实现跨文化交际的不同翻译策略各有利弊,在使用上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但总的来说要注意把握以下两个原则。

首先,译者需要正确的跨文化意识来指导翻译工作。

译者要认识到,翻译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不仅是搭建语言文字的桥梁,更多的是实现文化的沟通与理解。文化差异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进行语言转换的同时要注意潜在的文化差异所造成的交流障碍。罗进德(2000)认为,译者仅仅把握两种语言的语法、字词和句式结构的使用方法还是不够的,还要了解研究诸多语言背后的文化,并且要在正确翻译观的指导下知道在每一具体情况下如何处理文化差异、文化障碍。这种能力是通过对各种跨文化现象的研究逐步培养起来的,因此具备这种跨文化意识是对译者的基本要求,对翻译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另一方面,跨文化意识强调的是平等对待来源语和目的语两种文化,不能有主观偏向性。翻译过程中对来源语文化的体现不能建立在违背目的语文化的基础之上,也不能因为维护目的语文化而排斥来源语文化。文化的交流沟通建立在互相承认共存的基础之上,翻译的目的就在于使不同文化相互学习了解,共同进步。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方面,一面当然力求其甚解,一则保存着原作的风姿”(转引自马鹏俐,2011)。由此可见,两种文化都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消融文化冲突进而实现共同发展。

其次,文本和受众是选择异化还是归化的依据。王东风(2000)曾说过,翻译策略的选择最终还是要视原著的文体和翻译的目的而定。文本的不同决定了译本有着不同的使用途径。同样,不同的读者对译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不同水平、年龄和身份的读者对译本的把握程度、用途需求存在差异,同一种译本不能照顾到所有层面的受众,这一点也需要译者在选择策略时仔细斟酌。

五、总结

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是破解不同价值观、人生观,以建立跨文化的共识,促进文化沟通,追求以新文化、新价值标准为中介并使彼此都能接受,避免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最终促成交际成功。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纽带,也是体现跨文化交际的一个平台。文化差异的存在要求翻译要采用多种方法和根据多元标准来进行语言的转换,同时翻译也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使得我们了解到更多的文化差异,从而进一步指导之后翻译的发展和提高。我们在翻译选择翻译策略时,不仅要传递文字本身的含义,还应将附加在文字上的文化信息传递出去,并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受众进行合理的调整,这样才能在翻译时减少文化冲突,达到更高层次的跨文化沟通与理解。

参考文献

[1]E.Sapir.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1921

[2]郭建中.文化与翻译 [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3]王建开.东边日出西边雨―诗歌翻译中的跨文化视角[A].中国翻译, 1997(4)

跨文化交流定义篇9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因特网把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时时处处在发生,跨文化交际的破裂和失败也跟着时时处处在发生。本文将就文化交际失败产生的原因进行讨论。

一、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是指来自不同文化的成员之间的交流。这个定义看似简单,过程却并不简单。通常,当一个来自一种文化的成员向一个来自不同文化的成员发出信息时,跨文化交际就开始了。

跨文化交际的第一个元素是语言过程: 指我们如何谈话,如何思考。另一个元素是非语言过程,包括使用动作进行交流,不同文化间动作的含义有所不同。另一个重要元素是认知,“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对外界的信息进行选择,评估和组织”,文化认知是建立在信仰,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基础上的。交流活动的内容也受文化的影响。

二、造成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原因

从根本上说,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方面:误解,本民族中心主义,定型观念。

(一)误解

1.对语言的误解。人们交际的最普遍方式是语言。在某种文化之外学习那种文化的语言就很容易由于语言产生误解。比如一中国学生听到“Look out”以为是让她朝外看,而实际上人家是让她小心上面掉下的砖头。惊悚之余,互相都感到很气愤。对“First Lady”,有些中国人会以为,既然有第一夫人,那一定有第二,甚至第三,第四夫人了。这些都是对语言的误解。

2.对习俗、习惯的误解。每个文化都有其代代相传的独一无二的信仰,价值观体系,习俗,习惯等,这些无疑会造成误解。在表达上,中国人所习惯的委婉和美国人的直接经常会造成双方的不愉快。而有些中外不同的习俗,如喝茶,中国人要喝热茶,多次冲泡,而外国人却只冲一次,在咖啡馆里喝茶时,外国侍者会以为中国人吝啬,而中国人也会认为外国侍者待客不周。这就是对文化习俗的不了解造成的误解。

(二)本民族中心主义

本民族中心主义是指以自己所在文化的观点看问题,认为自己的文化是绝对的,把自己的文化作为标准来评判衡量其他文化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等。很多人认为自己不是本民族中心主义的,而是相当“思想开放”,相当“容忍”的。可事实上,每个人都以本民族为中心。这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可能由于我们良好的意愿所完全消除。本民族中心主义会致使各民族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正确的,先进的,其他文化都应该向其学习,与之适应。没有人能生活在文化之外,没有人能脱离自己所在的文化的影响。作为文化的产物,我们不可避免地会以自己民族的文化为中心看问题。

(三)定型观念

定型观念是指一个群体成员对另一群体成员的过分简单化的看法。定型观念通常代表对被定型人的过分简单的看法,偏见的态度和不负责任的判断。

定型观念来源很多,如笑话,课本,电影,电视等。关于牛仔和印地安人的电影把西部牛仔刻画成文明的,而印第安人是野蛮原始的。一个只通过看这类电影来了解印第安人的孩子就会对这群人有一种错误扭曲的印象。定型观念长期造成了对宗教,种族。文化群体的不正确认识。由于我们需要不断地作比较(因为作每个决定时都需要作出选择)我们无疑会对事物进行简单化,只注重一些显著的特征,而忽视了个体差异。比如,我们认为美国人都吃麦当劳;法国人都浪漫;日本人矮小,都是工作狂。而许多外国人认为中国人个个会武术。

三、关于跨文化交际的一些建议

找出造成跨文化交际失败的原因目的是为了避免失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下面是几点建议。

(一)尽可能多地了解其他文化

要进行跨文化交际,我们必须先了解那种文化。因此跨文化交际的关键一点是知识。对文化差异的深层次的理解可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但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更加博学。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

(二)了解你自己

首先,要记住我们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掌控着交际过程。第二,了解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和个人本民族中心主义的程度。把他们找出来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些对交流的影响,也更注意避免。提升自己的文化意识是另一个要点。有意识的避免定型观念,偏见,认识自己的潜在问题是进行跨文化交际,避免冲突和交际失败的另一有效途径。

(三)冷静下来,耐心些,宽容些

冲突通常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一方试图改变另一方的行为方式,而双方并没意识到他们之间存在着问题,因为这个问题都不是他们的责任。他们因而都容易拒绝朝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向努力。这时候,停下来,听一听,想一想。这意味着从现场退出来,在下一步行动之前反思一下发生了什么事。这也对跨文化交际有帮助。当情况好像要变糟时,停下来想一想:发生了什么事?是不是我误解了他们所说的,还是他们误解了我?通常误解是问题的根源。

每个人都应预想到很可能是文化的不同造成跨文化交际出现问题,并且准备耐心宽容而不是互相敌对互相攻击。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问题升级,人们应该谨慎的作出反应,不要自己理解到或听到什么就草草做出结论,因为你很可能领会错了。

四、结语

我们都是相似的,我们又都是不同的,文化体现了这些不同。我们都是文化的产物, 作为多元世界的一员,我们必须理解文化的各种丰富表现。交流是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必不可少也不可避免的。在跨文化交际中,误解,本民族中心主义,定性观念和偏见是造成交际失败的原因。他们通常不被人注意到,但却是具有毁灭性的。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与外国的交流越来越多,要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败,我们必须了解文化,交际,理清文化与交际的关系,提高我们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知识。

参考文献:

[1] 杨艳. 中西文化冲突给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1(01)

跨文化交流定义篇10

口译作为一种现代职业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已被广泛接受,目前由于其传输消息的一次性和及时性,使之成为一种快速沟通方式的。目前,口译在国际社会中已经建立了的重要地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拥有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会议的机会,以此与国际社会进行密切联系。在这种情况下,口译员的语言特殊技能,帮助沟通双方克服语言障碍,成为跨文化沟通中的重要桥梁。

一、口译与跨文化交际

(一)口译

目前,跨文化交际已经经历了二十个世纪的迅速发展。当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世界之间流动性的增加使人们接触不同的文化的机会更多,在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全球经济发展更亟需人沟通的能力的支撑。在沟通的过程中,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说着不同的语言。这时候,帮助他们进行互相沟通的需要刺激了相应的职业的产生,这种职业越来越受欢迎。自然,这些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在翻译中会经常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为了克服文化障碍,口译员在跨文化交流中受到重视,在处理难题的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迎来了世界的市场,中国的经济得到进振兴。许多大学设置了相应的课程来满足广阔的就业市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对口译及口译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成为一名合格的译员。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旨在通过对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人们的行为的理解,达到与之沟通和感知周围的世界的目的。我们常常有将这样的学术研究成果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情况,例如通过整合文化,来帮助心理学家更多的了解他们的患者,都是跨文化交际的应用。

将跨文化交际加以定义并开展研究,试图了解文化对地区交际的影响。跨文化交际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其实是早有先例的。毫无疑问,跨文化的第一次发生规模并不大,当不同文化的人第一次遇到,跨文化交际产生了。例如,在中国,“丝绸之路”是中国商人与西方人之间的联系的渠道。跨文化交际的理论及形式已经有了超越从前的巨大发展。文化的影响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丰富了传播行为的形式,如语言或非语言的手势及其规则和规范,每一种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独特的“世界观”和对世界的认知方式。

二、口译和跨文化交际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口译有时是针对交谈时语言符号的表面的解释,其实更重要的是,口译它涉及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这些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交流因文化的介入而变得可行。奈达曾经指出:“要完全胜任翻译工作还需要用文化穿起阅读的线。”口译与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关于翻译的一些理论也同样可以应用在口译实践的指导中。

三、文化差异对口译口头沟通和建议的解决方案的影响

文化是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与其说口译是一种在不同语言之间进行的活动,不如说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口译员除了应该具备扎实的双语能力和广博的知识,口译员还应当具备较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到来,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国间的跨文化交流比以往更加频繁。当来自不同文化的人相遇,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一种文化的中介,翻译一定要掌握二元文化。如果忽略文化因素,会因不同的国家之间思想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容易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和尴尬。因此,译员应提高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在语言和表达的差异中追求语言关系的整合。

口译是通过语言的转换,将消息从一种语言传输转换成另一种语言。人们常常想当然地认为,一旦一个人能说两种语言,他或她能够对两种语言的翻译。事实上,口译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跨语言的活动而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国内外许多翻译理论家都持有的观点:翻译与文化密切相关,它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强调源文本的语境意义进行翻译,这是基于结构)和“交际翻译”(以效果对等强调)就将两者间的区别呈现于我们眼前。所有这些理论都证明了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文化差异的本质在于思维模式。毫无疑问,不同的思维模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口译中,思维模式对我们的沟通工作起着指导性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跨文化交流定义篇11

随着先进的通讯和交通工具的发展,各国之间经济上的依赖关系日益密切,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狭隘的文化定位显得不适实用,文化已不是简单的与国家概念相统一,更不是与疆域概念相一致。跨文化传播理论,揭示出文化的类型差异,可以是全球的、国家范围的,也可以表现为一国内部的、甚至是一家内部的。即使在个人的行为和心灵中,也会有文化的冲突。

由于人们的信仰、态度和价值观不同,对于外来信息的处理也就不同。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信仰、态度和价值观。原本在同一文化范畴内,人与人沟通时也会发生误解;然而,当人们跨越文化产生互动的时候,尤其是试图跨越那些价值体系差异较大的文化,正常的误解就会被夸大。这不仅给个人之间带来意义读解的困惑、心理情感的隔膜、文化身份的疏离,而且引起文化族群关系的失谐和冲突。这个问题随着全球化交往活动的日益频繁,就显得更加突出了。在全球文化的选择与互动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严重的交流媒介编码失误和交流媒介译码误读问题。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目前国际间或人群间的所有冲突,都与这种交流媒介编码失误和交流媒介译码误读相关,这严重制约跨文化的有效传播,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巫需与国际接轨,国际的跨文化传播学也还函待发展。

一、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历史嫂变

文化传播是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承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和读者的解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精神活动。

“跨文化传播”( intercultrual communication或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研究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是如何进行交流以及研究如何提高跨文化交流技巧,跨越跨文化交流障碍的方法和途径。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跨领域的学科,融合了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以及传播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它是一个既现代又古老的话题,我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玄类取经、郑和下西洋;在西方,很早以前,佛教、基督教的宗教领袖,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以及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便注意到“说对方的语言,根据听众来调整传播技巧”的重要性,这些都是中西方历史上跨文化传播的典范。

系统地研究跨文化传播的第一人是美国文化人类学学者爱德华·霍尔(e. t. hall ) 0 1959年霍尔发表《沉默的语言》,在书里霍尔第一次使用了“跨文化传播”这个术语。他的著作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10年中为美国的外援机构培养外事人员时使用的。因此,跨文化传播研究有它的实践和战略训练背景。

霍尔更多的从行为科学着眼,分析了分属于不同文化的人们的行为类型、学习特点、接受和反应方式。霍尔并没有局限在量化和实验研究的范围,他将应用性的研究和逻辑的分析结合起来,在60年代中期,他发表了《隐藏的维度》。80年代以后,代表跨文化传播研究基本趋势的是古迪昆斯特(w. gudykunst)的“焦虑与不确定性管理”理论(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 theory)、汀一图梅(s. ting-toomey)的“面子一协商”理论(face-negotiation theory)以及菲力普森( g. philipsen)的“口语代码”理论(speech codes theory)。这些理论的总的特点是将跨文化传播研究发展到更加精细的水平。

二、“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差异

语境可以理解为那些与话语本身密切相关的人的社会的、文化的因素和氛围。根据爱德华·霍尔的高低语境学说,在“高度语境文化”( high contextculture)中,绝大部分信息存在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少体现在清晰的被传递的编码信息中。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是通过肢体语言、上下文联系、场景等信息进行的。高语境文化在沟通过程中的反映,就是信息与信息之间存在高度的前后联系或隐含在某种个体特性之中。例如,中国人沟通使用诸多含蓄而不直接的语言,这种过程导向型的沟通,往往取决于接受者对信息的诊释。与高语境正好相反,低度语境文化(low context culture)将大量的信息体现在清晰的编码中。大多数信息是由清晰的符号如语言、文字、符号和各种象征图案等来表达的。在西方,尤其是在美国,人们往往使用的是发送导向型沟通方式,信息发送者有义务帮助接受者正确地理解信息。这就是说,中国人的沟通是含蓄的,美国人的沟通是直截了当的。显然,中国文化是一种典型的高语境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一种典型的低语境文化。

对于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汀一图梅则作了更具体的解释。“高度语境文化”如中国、日本、韩国等历史悠久的东方文化,在既定的文化系统中解释信息时,强调意义对语境(context)的关联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任何解释都是联系到语境的解释,从而没有绝对固定的解释;意义依赖于语境而不是被固定于语词。“低度语境文化”如美国、欧洲国家等西方文化,则是更加重视语言符号本身既定的意义和意思。语言和符号的既定意义在“高度语境文化”中,不是意义的最重要的来源,意义只是隐含在语境和关系当中的。隶属于“高度语境文化”的成员,崇尚集体需求和目标,将它置于个体需求和目标之上。

假定说,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个体的决定都会影响到群体中的每个人,那么,个体的行为就理所应当受到群体规范的控制。是“我们”而不是“我”,才代表最高的认同。相反,在“低度语境文化”中,个体的价值、需求、目标均高于群体。个人权利比群体责任更值得重视。“我”自身的认同才是最高的认同。

三、“自我面子关切”和“他者面子关切”

霍尔以日本人和美国人的差异为例,指出“高度语境文化”更多的依靠非语言传达,更习惯于将人群区分为“我们”或“他们”,更关心外来者进人“我们”的圈子时,是否能举止恰当,并不关心外来者究竟如何想、其真实的态度和感情如何。“低度语境文化”则认为,人们所用语言表达的就应是他真实的思想感情,沟通成败全系于能否恰当和准确的表达。因此,在后者看来,“高度语境文化”是含义暖昧的文化。在既定的语词辞典中,很难掌握到确切的解答。这样,分属于两种文化的人之间,存在着大量的误解。问题是,这两种文化如何达到沟通?汀一图梅提出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对“自我面子关切”和‘他者面子关切”的协商式行为,达到沟通目的。

汀一图梅认为“面子”有消极的和积极的两类。“低度语境文化”追求的是消极的面子,“高度语境文化”追求的是积极的面子。所谓消极的面子包括“挽回面子”( face-restoration)即要求自我的自由空间,避免他人侵害个人的独立自治,“留面子”( face-saving)即表现出对他人自由空间和某种孤僻的尊重。挽回面子和留面子被定义为“消极”或“被动”性的,是因为这类面子,主要作用是维护自我的最起码的尊严,不具有对他人的控制和支配作用。

所谓积极的面子包括“要面子”( face-assertion)和“给面子”( face-giving ) o“要面子”,表示面子有极高的价值,人们生活在群体当中,有被接纳被保护被包容的要求。要面子被认为是最合理的。“给面子”是鼓励支持并满足人们对被包容被接纳被承认的需求。在心理动因方面,显然消极的面子谋求“个体自治”,积极的面子谋求“群体包容”。不同的文化类型决定了不同的保全面子的方式,从而决定了不同的处理冲突的方式。群体价值导向的高度语境文化,追求积极的面子,处理冲突的策略一般是亲切随和、协商妥协、退缩、避免冲突,也就是通过不断的“给面子”,来满足人们的“要面子”,从而化解冲突。个体价值导向的低度语境文化,追求消极的面子,处理冲突的策略一般是整合的、解决问题式的,或者通过竞争,谋求独断权威。

四、把握语境文化的类型差异增强跨文化的传导能力

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只有深切理解这种语境文化的类型差异,才能更有效得进行跨文化传播,使本国文化融合到他国家的文化中去,如果中国的文化通过有效地对外传播能够对其他国家产生吸引力,具有那种安近来远的魅力,得到普遍认同,甚至被吸纳,中国与他国之间就会少几分敌意,多几分理解,化解差异、误解和冲突。就会使各国普遍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与我国合作的愿望也会日趋强烈,这就为我们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发展壮大自己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而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目前席卷全球的文化冲突和对话,正体现着人类精神视野的不断交流融合。源远流长的历史和不曾中断过的华夏文化,将为未来全球文化的建立和研究提供有中华特色的精华和取之不竭的资料源泉。我们需要努力总结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精华,将中华文化成果纳入世界文化和世界文化的未来“天择”之中。并进一步发挥中华文化的传播能动作用,以提掣世界文化到最融洽交流的高度为己任。

跨文化交流定义篇12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在中日商务交往中,除了语言的交流沟通外,还会不时碰到由于非言语行为的错误理解而导致的交流上的障碍或失败。翻译本身是一项作为跨文化交流的中介工作,担负着帮助日本人和中国人之间沟通和协调文化冲突的任务。一名优秀的翻译不但需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而且更需要掌握一定程度的对方语言的文化背景,特别是对非言语交际行为的正确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将谈话内容准确无误地传达出来,从而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对于日语学习者特别是今后从事商务翻译工作的学习者而言,只有准确理解和运用非言语行为,才会推进跨文化交际及商务工作的顺利进行。那么,如何有效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实现中日间的有效沟通,顺利推进跨文化交际的开展是中日商务翻译工作者不可忽视的课题。

1 商务日语翻译中非言语行为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1.1 中日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的作用

人类交际行为是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的和谐统一,在交际过程中,除了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这两种言语交际形式外,我们还运用大量的如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及动作等非言语交际方式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交流思想。可以说,在人类交际行为中,非语言交际行为占着重要的地位和不可忽视的作用。学者Samova认为:“在面对面的交际中,信息的社交内容只有35%左右是语言行为, 其他都是通过非言语行为传递的。”由此可见,非言语行为所传达的信息及表达的含义要比言语行为多得多,而且深刻得多。因为在许多场合下,言语行为往往在某种程度上会把所要表达的真实意思隐藏起来,而非语言行为则会有意无意地表达出人们内心深处的思想意愿。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文化中的非言语行为的形式及含义并不完全相同,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非言语交际方式。因此,顺利推进跨文化交际活动进行的前提是需要我们理解和掌握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非语言交际行为。中日两国同属东方文明,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两国文化既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也有着极大的差异性。如果仅仅只是掌握了对方的语言而没有理解对方的非言语行为所代表的含义,将会很容易导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或误解。而且,由于日本语言所特有的含蓄与暧昧,日本人往往避免使用语言直截了当地表示否定与反对,因此当从句面上很难分辨其真实意图时,我们就必须通过话语者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其非言语交际行为来判断其言语行为的真正含义。并且,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同时也应当处处注意自己的仪态、举止等非言语行为,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或文化冲突。 因此,在中日跨文化交际中,基于非言语行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及影响,如果忽视非言语行为的习得与掌握,将会导致在中日跨文化交际中遇到意想不到的障碍或挫折。

1.2 中日商务交际中的非言语行为的作用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中日两国之间的商务往来日益频繁。商务活动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同时也是一种跨国界跨文化的商务沟通活动,必须要通过语言和非言语两种交际形式的相互配合而完成。研究表明,在商务交际中,要想表明态度和传递信息,言语只占其行为的一少部分,而声调和面部表情等非言语行为所占的比重却高得多。因此,同语言的交际功能相比,非言语交际能更准确地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在社交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例如,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优秀的国际商务谈判人员,必须熟悉对方国的非言语行为的真正含义,并通过及时准确地分析这些非言语信息来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图,以促进谈判进程。

在日企工作的翻译人员如果只是掌握了日语语言知识,而对日企中的企业文化、企业规则及日本员工的非言语行为不了解,就会不可避免地遭遇“文化冲击”,遭受到交流阻碍或挫折,从而影响商务沟通的效果。因此,在中日商务交际中,要想使交流顺畅进行,除了熟练使用日语语言之外,正确运用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语非言语交际手段也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在日本这种注重礼仪、仪态的社会集团中,是否正确使用了视线、表情、动作等非言语交际手段,给听话人的感觉或意思就完全不同。如果使用了不适当的非言语行为必然会导致两种商务文化的冲撞,招致意外的误解和混乱,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影响。

2 提高非言语交际能力的对策

非言语交际与言语交际是结合进行的,两者相辅相成,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跨文化交际中,非言语交际更是言语交流的补充与完善,起着重复、调节、替代、突出或强调说明等作用。那么,如何提高非言语交际能力,正确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人际关系,使商务日语实践得以顺利开展是从事外语翻译工作不可忽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学习日本文化、商务礼仪、风俗习惯及社会规则,了解日本非言语行为的具体含义,并有意识进行中日文化差异性对比,避免两种文化的冲撞和误解。

由于地域、民族、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差别,不同文化环境中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非言语行为所表达的意义也存在许多不同之处。中日两国虽同属东方文明,两国文化有着一定的相似性但却也有着极大的差异性,如果仅仅只是掌握了对方的语言,而没有理解对方的非言语行为所代表的含义,将会很容易在交流中导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或误解,从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和影响。例如,在中日商务跨文化交际中,视线的交汇及目光接触的距离极具差异,如果不了解就很容易导致误解。在听对方发言时,中方人员习惯于直接注视着对方的眼睛,以示自己在认真倾听对方所谈内容,表达对对方的重视;而日本人却认为直视的目光是有失礼貌的,一直看着对方的眼睛是粗鲁、含有敌意和缺少尊敬的表现,会给人不愉快的感觉,他们往往会避免直视对方,会低头或转移视线于周围环境,甚至有时闭目倾听,表示自己对对方的礼貌以及尊敬。因此,在中日商务活动中,交际双方应当了解对方的目光接触的时间及距离等习惯,注意自己的视线投向,避免发生误解导致交流的失败。

(2)通过书籍、网络、电视、电影、报刊、杂志等媒介,多渠道了解日本文化、日本概况、日本风情及商务信息等,增强对非语言交际行为的感性认识。

在资讯发达的信息时代,多媒体网络及影视传媒具有信息量大、资源共享、图文并茂等众多优势,实为了解日本社会文化的有力工具。我们可以通过因特网、学习软件、电影电视录像等传媒来进行直观的学习,在真实、轻松、有趣的环境中学习和领会非言语行为,而这正是观察表情、动作、神态、体势等非言语交际行为以及了解日本社会文化的最有效手段。网络资讯、日文电子报刊、日本影视资源等现代化电子设备不仅可以拓展和延伸我们的视野及知识理论层次,更让我们通过感官与心灵直接接触日本的文化信息,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体验日本文化并感悟其文化内涵,把握其非言语行为所代表的含义,特变是涉及商务场合的场景,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中日商务待人接物文化差异的实质和内涵,以便今后在商务活动中恰当、得体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3)积极认真参与中日交流活动,把握去日本企业的实训和实习机会,在实践中增强非言语交际能力。

众所周知,语言是在交流实践中得到进一步锤炼与提高。同理,非言语也要通过不断的交流实践而得到领悟与掌握。无论是在校生还是工作者,都应该积极认真地参与中日交流活动,通过与日本老师、日本友人、日本客户、日本同事的跨文化交流,认真观察其非言语行为,正确了解并把握非言语行为的真正含义,从而促进交流沟通的顺畅,增加自己的非言语机会。从事中日商务工作的翻译人员自不必说,在校学习的学生更是应该把握每一个跨文化交流的实践机会,特别是把握去日本企业的实训和实习机会,积极交流、仔细观察、虚心请教、认真实践、增强自己的实战性与交流能力,为日后的顺利就业及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交际尤其是跨文化交际,无论是个人的日常生活,还是正式的商务活动,重要的不仅在于言语行为,而且还在于非言语行为。在中日跨文化交际活动中,除了语言交流外,那些伴随着言语行为的所有非言语的要素也在向对方传达着某种信息。错误的理解常常会招致混乱和误解,从而导致交流的失败。只有深刻理解中日两国文化,正确对待文化差异,才能深刻理解对方的非言语行为的真正含义及功能,从而推进跨文化活动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樊军.日本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与日语跨文化教学[J].宜宾学院学报,2005(3).

[2] 王秀文.日本语言、文化与交际[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