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产业发展问题合集12篇

时间:2023-07-14 09:45:16

乡村产业发展问题

乡村产业发展问题篇1

[7] Sharpley, P.. Rural tour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tourism diversification: the case of Cyprus[J]. Tourism Management, 2002, 23:233-244.

[8] 国家旅游局、国家统计局.2000年“十一”黄金周旅游统计报告[R].旅游调研,2000(49).

[9] 吴必虎.大城市环城游憩带(ReBAM)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1(4):354-359.

乡村产业发展问题篇2

自20世纪80年代末深圳举办荔枝节开始,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时间。在这20余年中,全国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特别是自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之后,乡村旅游被列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议程与重点扶植对象,发展更是迅速。实践证明,乡村旅游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村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确作用显著。但也不可否认,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经过了一轮较快的发展之后,遇到了一定的瓶颈,急需从粗放型(外延型)到集约型(内涵型)、规模型(数量型)向效益型(质量型)、观光型向休闲型、体验型转变,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节假日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推行,旅游业发展契机良好。在近距离出行规律的作用下,城市居民的出游频繁的指向郊县,40cYo以上的目的地是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区,乡村旅游更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2006年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全国范围内乡村旅游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为推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2006、2007年国家旅游局分别把当年旅游发展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中国和谐城乡游”。2009年国家旅游局又推出“国民休闲计划”,同时,各个地区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惠农政策,不仅奠定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基础,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超过600亿元,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的23()0和8%。

有学者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资源特色导向时期、农业产业带动时期、政府政策驱动时期,最终进入了现在的市场需求导向时期。但与乡村旅游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乡村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数量多,质量差,产品雷同,经营粗放,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需求的变化。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将“转型升级”、“转型增效”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使旅游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国旅游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乡村旅游电不例外。而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深入,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旅游产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尤其是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面临新的目标、机遇和挑战。在上述背景下,问题的解决和新目标的实现最终都离不开乡村旅游的转型与升级。

二、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各地区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很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普遍存在总量规模大、单体规模小,相关产业发展不配套,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低和经营的“飞地化”;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各地盲目建设,造成了多数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形式趋同,甚至乡村性丧失;管理、协调与监督缺失,社区参与不够,利益分配不公,导致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不和谐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农民投资能力有限、市场意识淡薄、营销力量有限,造成乡村旅游的营销手段单一、营销水平较低;人才引进难,教育培训少,导致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低下等。在这种形势下,乡村旅游要转型升级,必须特别关注如下问题:

(一)产业层面的问题。从产业层面看,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普遍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产业功能单一,各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过分看重乡村旅游的经济功能,一定程度上怱视了其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作为复合型产业的作用;第二,本地产业链过短过窄,产业间横向合作少,融合程度低,导致产业发展水平低,旅游漏损大,广大农村地区受益有限;第三,各地尚未形成协同管理机制,专业合作组织不健全,导致乡村旅游发展中,管理体制不顺,支持力量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二)产品层面的问题。首先,各地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功能简单,基本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初级阶段,未能形成深度开发的系列产品体系;其次,各地乡村旅游产品特色差异不明显,基本呈现产品雷同、内容泛化的局面,尚未形成品牌效应甚至很多地方在开发过程中,一味追求标准化、现代化,乡村性丧失殆尽;再次,产品开发中,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产品质量一直是乡村旅游的一大痛处,严重影响着其长远发展。

(三)市场层面的问题。一方面,当前国内乡村旅游的服务对象基本为本地居民,外地游客和国际游客很少,市场结构单一;另一方面,与传统的旅游景区相比,大多数乡付旅游产品知名度有限,乡村旅游地分布比较分散,旅游企业经济实力不强,网络建设滞后,因此,乡村旅游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基本处于等客上门的局面,即使有点简单自我营销,也是各自为阵,难以形成气候。

(四)专业合作组织层面的问题。我国乡村旅游合作组织发育时间较短,基本以政府主导为主,行政色彩浓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类型较少,而且组织形式松散,自我生存发展能力较差。同时,受合作组织参与者、乡村旅游经营者文化水平低、“小农意识”强,以及做组织内部本身管理机制也不健全等因素影响,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稳定性差,合作局限越来越凸显。

乡村产业发展问题篇3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4)19-4769-04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4.19.068

the Influences of Rural Tourism Economy on the Three Rural Issues

YE Yan

(Department of Tourism Management,Ningxi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Yinchuan 750021, China)

Abstract: Rural tourism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three rural issues” an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touris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 the effects of rural tourism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were discussed. Some advices were put forward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and solve the three rural issues.

Key words: rural tourism; three rural problems; impact

1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背景,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融合乡土民情、礼仪风俗等乡村文化,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满足游客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等多项需求的旅游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加上休假制度的改变,现代乡村旅游的动机已经不仅是探亲休假,人们对农村自然环境、人文风俗的好奇和向往,增大了乡村旅游的需求。加之政府、旅行社等外部媒介的宣传和引导,现代乡村旅游已经完全区别于传统的乡村旅游。现代乡村旅游对于无论是农业结果的转型,新农村的建设还是增加农民就业、收入等问题都有显著影响。促进乡村旅游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手段之一。

1.1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历史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在关注城市旅游的同时开始推动乡村旅游。1998年,国家旅游局推出“华夏城乡游”,1999年则是国家旅游局定义的“生态旅游年”,全国各地以“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为口号开展乡村生态旅游,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新的契机。2006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中国乡村旅游年”,大力倡导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等各种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从2004年开始,国家旅游局开始对全国的农业旅游示范点进行评选,到2006年国家旅游局最新数据为359个农业旅游示范点,农业旅游示范点个数超过5个(包含5个)的省、直辖市的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而具体的旅游示范点类型则如图1所示。

1.2 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于旅游业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现阶段还不成熟,仍存在许多问题。

1)经营缺乏规范化。虽然现在积极倡导乡村旅游的发展,但现行的旅游法规中缺乏对乡村旅游景区、经营范围等的规定,而景点的经营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时间较短,也缺乏经营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没有规章制度使得乡村旅游难于管理,不利于乡村旅游健康持续的发展。

2)缺乏特色化。从图1可以看出我国乡村旅游景区的类型较多,多达8种,但是其实质游玩项目却大同小异,大多娱乐项目为农家乐、农家饭、打牌、唱歌,缺乏特色,可复制性强。现行的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盲目性,在没有认真分析自身特色的情况下,盲目复制、重复建设、相互竞争,造成效率低下。同时,由于大量乡村旅游项目雷同,难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

3)基础设施不完善。虽然乡村旅游以乡村性作为吸引物,但这并不意味着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需要改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难以适应落后的生活设施。因此,乡村旅游景区的建设在保证其特色化的基础上,一定要体现舒适、便捷。现行的景区公共设施往往不够完善,例如道路、停车场都较简陋;住宿设施,例如旅店、餐厅条件较差;软件设施,通信、卫生等也缺乏保证。这些基础设施的简陋造成乡村旅游成为一次性,难以形成回头客和二次消费[1]。

4)重开发轻保护。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由于人们环保意识不强,缺乏对乡村资源的保护,农村环境已遭到严重破坏。大力开发乡村旅游的同时容易陷入只顾眼前利益,过度开发,破坏生态平衡的困局。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合理控制开发力度、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乡村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是丞待解决的问题。

2 乡村旅游经济与“三农”的关系

2.1 “三农”问题

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它是农业问题向工业问题转型的必然问题,对于农业大国的中国,解决“三农”问题更显得尤为重要。“三农”问题具体指农业、农村、农民三方面的问题,三者相互关联但又各有侧重[2]。

1)农业问题。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我国的农业发展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经济并且科技技术也相对落后。特别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对西方发达国家集约型的农业,中国农业面临着严重的冲击。我国农业还存在着购销体制不畅通问题,“产-供-销”的购销链条建立还不完善,使得农产品的供给渠道、运输成本存在很大问题。

2)农村问题。农村存在着户籍制度改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户籍制度把农村和城市人为的分开,造成了农村和城市在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巨大差距。户籍问题存在已久,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涉及到改革后合理安置解放的剩余劳动力问题、形成移民潮对社会治安管理的影响诸多问题。因此,要合理控制城市化的进程。现阶段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存在着很大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直是政府的目标,但是如何引导企业到农村进行投资还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

3)农民问题。农民问题主要体现在农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改善。物质文明主要指为农民增收,为其增加物质财富。农民的收入来源单一、负担较重,使得农民收入低下。改革开放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农村发展缺乏新鲜活力,使农村发展状况进一步恶化。农民的精神文明主要指文化素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据统计,到2012年底我国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九年义务教育。但是仅仅是九年义务教育对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还非常有限。对农民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专业技术的培训以及举办文化活动都能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同时给农民创收。因此,提高农民素质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举措。

2.2 乡村旅游经济与“三农”问题的关系

乡村旅游以农村为活动范围,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必然会对“三农”产生影响。对于乡村旅游与“三农”的关系,已有部分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研究。邵琪伟认为乡村旅游能促进“三农”的发展,因此,应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陈海鹰等分析和探讨了通过乡村旅游促进“三农”发展的途径和方法;郭涛等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研究乡村旅游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总的来说,乡村旅游与“三农”问题关系密切,乡村旅游对“三农”影响重大,具体概括为:乡村旅游有利于农业产业的发展壮大、转型升级;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加快了新农村的建设;乡村旅游对于农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很大提高。同时,乡村旅游必须合理统筹规划和管理,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3]。

3 乡村旅游经济对“三农”的影响力分析

第二部分讨论了乡村旅游与“三农”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本部分从农业、农村、农民三方面具体讨论了乡村旅游经济对“三农”的影响力,图2描述了乡村旅游对“三农”的影响方面。

3.1 乡村旅游经济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乡村旅游给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对于农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能很好地促进农业的转型和升级。旅游作为第三产业,在传统意义上与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相互分离,但是乡村旅游把两种产业很好的结合起来。乡村旅游的背景为农村,游客在旅行过程中存在诸多消费,带动了农村服务业的发展,使农村传统的只依靠农业变得产业多元化。乡村旅游经济与农村紧密相连,其发展推动了和丰富了农民的就业,引导农民以旅游依托发展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使我国的传统农业向旅游、观光和休闲农业转型。这些措施都促进了农业的转型和升级,保证了农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例如我国首批农业观光旅游示范点之一的襄樊锦绣园高新农业观光园,该示范园占地面积70 000 km2,于1999年6月开始建设,11月投入生产运营,已建成从法国引进的自控温室7 200 m2,单拱钢架大棚20栋,面积9 600 km2,三连栋钢架大棚10个,面积7 200 km2,高效节能日光温室5栋,面积3 600 km2,植物组培大楼一栋,面积1 200 km2,已完成投资800万元,已形成500 t绿色蔬菜,100万株种苗的生产能力,“绿波”品牌无公害绿色保健蔬菜俏销市场。 乡村旅游的发展使该地区的农业由传统形式转向发展自己特色的无公害绿色蔬菜,更具市场前景、更有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

2)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带动农副产品的销售,增加农副产品的销售渠道。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不畅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发展乡村旅游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旅游离不开衣食住行,旅行过程中的吃、喝、玩、乐都拉动了当地的内需。乡村旅游的发展让更多的消费者接触到农产品,增加了消费农产品的机会,为农副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方式和机遇。更为重要的是借助自然人文风光的吸引,给当地做出了很好的宣传,起到了广泛的广告作用,有利于农副产品的对外销售。现在很多乡村旅游地由公司牵头,农民负责生产,公司负责销售。这一形式降低了农民由于产品销售不出去造成的风险,同时集体销售产生规模经济、减少流通环节使销售成本效率更高,为农民谋求了更大的利益。

3.2 乡村旅游经济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乡村旅游以农村为背景,其发展必然会对农村产生影响,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对新农村建设产生影响:

1)乡村旅游加快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建立农业观光旅游点就必不可少要建立配套的基础设施。我国农村大多在较偏远的山区,道路交通的不畅更制约了农村的发展,导致农村基础建设落后、卫生条件较差。旅游作为服务行业,其目的是满足顾客需求,农村的卫生安全、服务水平、人文风光等方面一直是游客特别关注的,所以在开发乡村旅游项目的初期,必然会投资大量资金去做好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的拉动,促使了投资商去改造农村的道路交通、住宿环境、通讯设施、游玩场所,同时改善了农村的电力、水利和卫生状况,这些不仅是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服务,也让农村居民接触到现代化的发展、享受到现代化生活,加速了农村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以湖南省的怀化市中方县荆坪古文化村为例,中方县政府投资1.2亿元对“湘西最美顾村”的荆坪顾村进行整体旅游规划,不仅对古遗址、古建筑进行了维修,也扩建了景区道路、停车场等设施,处理了水电供给、通讯设施的问题。现在如果去该村游玩,会发现当地居民家中家电设施一应俱全,电话、网络通讯畅通无阻,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缩短了城乡差距。

2)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农村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乡村旅游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乡村旅游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观看、接近农村的自然环境,有助于人们了解自然,树立环保意识。乡村旅游主要以观光为主,其中消耗的也主要是非自然环境资源,因此对自然环境资源的消耗较少,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3)乡村旅游经济给农村发展的引资带来更多机会。发展乡村旅游,给外界提供了一个认识农村的平台,做出了很好的广告宣传。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让外界看到了农村的巨大市场,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商来农村进行投资,给农村的发展引进更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乡村旅游扩宽了投资商的投资渠道,对投资商和农村发展建设都是有利的。

3.3 乡村旅游经济对农民的影响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农民,给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创业机会,同时让农民更多的接触到新的思想和技术,对农民素质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1)乡村旅游经济给农民创造了就业机会,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产生,乡村旅游的发展更好地解决了农民就业的问题。旅游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景区的各种服务人员都会从当地招聘,能解决大量农民就业问题。同时农民还可以以乡村旅游景点为核心,向四周进行产业扩散,根据旅游的整体产业链来给游客提供围绕旅游的配套服务,拥有广泛的创业机会。农民以自己剩余的生产、生活资料为资本进行经营,这种经营方式通常不需要投资门槛、资金投入较低,所承担的风险也较小。这种方式农民既作为所有者又作为经营者,把土地、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经营服务,能做到直接受益,而不是传统的一次性收到旅游开发商占用土地的补偿。由农民依据乡村旅游项目自主创业更具灵活性,能持续增加农民的收入。相较于农民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这种方式无论是对农民还是农村整体的发展都更加有力。

2)乡村旅游的发展极高了农民的素质,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加了农村与城市的交流,使农民接触到新的思想理念、新的科技,对他们思想的转变起到重大影响。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培养和提升了农民的技能。现在很多的乡村旅游项目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增加吸引力,对村民进行了各种培训,使农民了解和学习新技术、新技能,让他们有一技之长,能更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旅游景区配套设施的建立,使得运动、休闲场所在农村大量建设,这些场所给村民的休闲娱乐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使得整个农村的生活人文风气积极向上,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4]。

4 加快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措施

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正确引导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其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意义重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措施:

1)政府统筹规划,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关乎农业、农村、农民的民生大计,政府责无旁贷,而且涉及诸多方面,必须由政府牵头。乡村旅游的发展对于“三农”问题有很大的积极影响,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扶持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旅游的壮大培养良好的环境。

2)结合地方特色,创造自己的独特性。乡村旅游主要是以农村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为主,如果没有鲜明的特色很容易被其他项目模仿,造成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不利于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规划应该在充分了解和分析当地的各种资源后,把这些自然风光、风俗习惯、文化底蕴等各种特色资源整合起来,并在配套的游玩项目和旅行过程中涉及的衣食住行上融合地方特色,使整个旅游过程变得独一无二,打造成地方品牌。

3)进行人才培训,提升服务质量。人才是发展乡村旅游至关重要的因素,要想长久持续的发展乡村旅游,初期必须对农民进行基本的上岗前培训,评估考核通过后才能上岗,这样可保证旅游的服务质量;后期还应对农民提供持续的培训,思想素质的培训、技能的培训都是必不可少的。旅游开发商对农民进行培训不仅提高了农民技能、素质,还提升了服务质量,是一个利于农民创收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的举措。

4)增强环保意识,节约农村资源。乡村旅游的根本是观光农村的自然人文景色,所以保护好农村的自然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应该给开发商和农民树立环保意识,让他们节约农村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维持资源的可持续性,保障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发展。节约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所提倡的,在建设新农村中涉及的房屋、基础设施建设都倡导着节约的思想。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要以环保为宗旨,兼顾全局、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的过度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

5 小结

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经济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都有重大积极影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各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政府、开发商、农民各方面的努力。但是,只要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意义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解决,我国乡村旅游必将健康持续的发展,也必将促进我国农业的升级转型,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为农民创收和提升农民素质,从各方面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

参考文献:

[1] 郭 文.发展乡村旅游:解决“三农”问题的助推剂[J].商场现代化,2007,6(3):375-376.

乡村产业发展问题篇4

不同时期的“三农问题”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并不是只要与农有关的问题就是“三农问题”,泛泛地使用“三农问题”这个用语,会迷失了问题的要害和本质。什么是眼下的“三农问题”及其性质?我认为,目前的“三农问题”就是城乡产业、收入和社会发展的差距过大。具体说,“农业问题”——农业不稳——实质是城乡产业生产方式的差距过大;“农民问题”——农民太穷——实质是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差距过大;“农村问题”——农村太落后——实质是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过大。“三农问题”表面上是“农字号”问题,实质是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调,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凝固。

“三农问题”的形成非“一日之寒”,“三农问题”的根治也非一日之功。“三农问题”盘根错节,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针对“三农问题”的特殊性质,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既是发展的重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又具有可行性和高效性。解决农业问题,核心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解决农民问题,核心是实现充分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村问题,核心是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全面解决“三农问题”,还必须提出纲领性的发展战略。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相互联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同时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解决“三农问题”,可以把分散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联接进来,可以做到纲举目张。

第一,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观的重大调整。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指导思想。党和政府并不是今天才面临和解决“三农问题”,然而,“三农问题”屡治无效,愈演愈烈,从根本上说是长期奉行“重工轻农、城乡分治”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累积性后果。在既定发展模式下,治理“三农问题”局限于农内言农,必然使“三农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城乡统筹发展抓住了“三农问题”的根源,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找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第二,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核心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以现代工业为依托,在现代市场条件下进行的大农业,是一种高科技含量、高资本投入、低劳动投入、高消耗、高产出、高商品率和高度社会化的农业。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生产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农产品产量最大化,以满足温饱。在农产品供给总量短缺时,农产品数量扩张,就可以达到农民增收,供给目标和收入目标“一举两得”。长期以来,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务农,收入增长受到农业资源不足、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过多、农业经营规模过小的致命制约。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市场化的深入,农民就业多元化,收入来源也多元化了,虽然农业收入依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导性因素。因此,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第四,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改革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迅速,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相对缓慢。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应当统一起来。改革以来,虽然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都获得了发展,但是,由于“城乡分治、重工轻农”的经济发展战略没有根本转变,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明显改善,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加快推进农村道路、饮水、电网、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投入。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重点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发展远程教育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乡村道路建设,发展农村通信,继续完善农村电网,逐步解决农村饮水的困难和安全问题。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第五,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长期以来,围绕“城乡分治、重工轻农”的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城乡歧视的制度安排。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深化农村改革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度保障。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够急功近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遵循以下的原则:第一,搞好总体规划和具体部署,坚持规划先行,抓好试点示范,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逐步推进。第二,坚持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盲目攀比,不搞强迫命令,更不能搞形式主义。第三,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实行中央、地方分级负责,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

解决好“三农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近期,党和政府“三农”工作的一个重大战略举措,就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12月1日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八项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扎实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理解,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推动“三农问题”的全面解决。

什么是“三农问题”?一般而言,“三农问题”就是农业问题、农民问题和农村问题。“三农问题”具有一般性,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三农问题”,我国目前的“三农问题”一定程度上是旧中国尤其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历史问题”。“三农问题”的普遍性在于,二元经济结构普遍存在,而且长时期得不到有效治理。然而,我国当前的“三农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质,它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性问题,而是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难点和重点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瓶颈”,因而成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不同时期的“三农问题”有不同的特点和重点,并不是只要与农有关的问题就是“三农问题”,泛泛地使用“三农问题”这个用语,会迷失了问题的要害和本质。什么是眼下的“三农问题”及其性质?我认为,目前的“三农问题”就是城乡产业、收入和社会发展的差距过大。具体说,“农业问题”——农业不稳——实质是城乡产业生产方式的差距过大;“农民问题”——农民太穷——实质是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差距过大;“农村问题”——农村太落后——实质是城乡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过大。“三农问题”表面上是“农字号”问题,实质是我国城乡发展严重失调,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凝固。

“三农问题”的形成非“一日之寒”,“三农问题”的根治也非一日之功。“三农问题”盘根错节,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针对“三农问题”的特殊性质,选准突破口和切入点。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既是发展的重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又具有可行性和高效性。解决农业问题,核心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解决农民问题,核心是实现充分就业,提高农民收入。解决农村问题,核心是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全面解决“三农问题”,还必须提出纲领性的发展战略。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是多方面的,相互联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同时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解决“三农问题”,可以把分散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联接进来,可以做到纲举目张。

第一,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落实统筹城乡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观的重大调整。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指导思想。党和政府并不是今天才面临和解决“三农问题”,然而,“三农问题”屡治无效,愈演愈烈,从根本上说是长期奉行“重工轻农、城乡分治”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累积性后果。在既定发展模式下,治理“三农问题”局限于农内言农,必然使“三农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城乡统筹发展抓住了“三农问题”的根源,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观和发展模式,找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

第二,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农村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核心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以现代工业为依托,在现代市场条件下进行的大农业,是一种高科技含量、高资本投入、低劳动投入、高消耗、高产出、高商品率和高度社会化的农业。必须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草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农业标准化,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三,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领“三农”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生产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农产品产量最大化,以满足温饱。在农产品供给总量短缺时,农产品数量扩张,就可以达到农民增收,供给目标和收入目标“一举两得”。长期以来,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务农,收入增长受到农业资源不足、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过多、农业经营规模过小的致命制约。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和市场化的深入,农民就业多元化,收入来源也多元化了,虽然农业收入依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来自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不断上升,成为农民收入增长的主导性因素。因此,采取综合措施,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扩大养殖、园艺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和绿色食品的生产,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带动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发展。继续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开辟增收途径。因地制宜地实行整村推进的扶贫开发方式。对缺乏生存条件地区的贫困人口实行易地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乡村产业发展问题篇5

“全域旅游”就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全城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陈竹等,2009)全域旅游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能够正确地指导旅游规划的战略方向。

全域旅游从实践的角度上来说,以城市(镇)为全域旅游目的地的空间尺度最为适宜(厉新建等,2013)。但有着丰富民俗文化资源以及生态资源的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结合民宿、文化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全域旅游也会对乡村旅游有较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对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和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

二、机遇与问题:全域乡村旅游

有学者提出了“全域乡村旅游”的概念(朱世蓉,2015)。所谓“全域乡村旅游”理念,是指把一定区域的各个旅游景点、各种旅游资源当做一个整体来加以统筹的理念,也是以乡村环境为依托,使得各行业、各部门、各居民等共同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建设中来,以此来推动乡村旅游的顺畅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有效整合。

“全域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理念,其所倡导的全新的资源观、时空观、产业观,不仅可以促进乡村旅游的顺畅发展,也可以使得乡村的产业结构得到全面调整,是乡村的幻境得到改善,还能够全方位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以“全域乡村旅游”理念整合农村产业结构,是一种非常可行的方式。(朱世蓉,2015)

全域旅游的理念合理地解决了乡村旅游产业结构落后的问题,但除此之外,乡村旅游还存在着许多其他方面的“顽疾”。 卢小丽等人指出,在乡村旅游的国内外研究中,1994年专注的问题直到2011年还依然存在。

(一)Leeuwis的研究结果却显示了政府参与乡村旅游并不能带动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政府和政府控股的旅游企业是破坏乡村旅游资源的主体。

(二)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一个涉及到众多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相关利益的分配还未有切实可行的方案。吴冠岑等研究指出当前较为严重的问题是收益分配和利用结构失衡,这两个风险均须尽快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三)乡村现代化和保留乡村“原真性”之间的矛盾则一直存在。黄震方等人则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审视和反思,认为乡村旅游既面临环境质量下降、乡村文化受损、旅游同质竞争、整体品质不高、产业培育不足、资金人才短缺、运营模式落后、土地利用错位等现实困境,又面临着新形势下需深入研究的诸多复杂性理论问题。

总的来说,乡村旅游仍处于低端旅游业态的状态,已遇到了其发展过程中的瓶颈。因此,全域旅游以及全域乡村旅游等理念的提出,是对乡村旅游发展理论上的一种提升,而在实践中,并无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三、对策研究

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诸多的探讨。对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的研究中, 学者们特别强调在发展的同时, 也强调保护乡村旅游的自然和文化传统,即乡村的“乡村性”特征。

(一)让乡村旅游社区居民充分参与到旅游发展中来。调动社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主动性,加强社区居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能力和收入,以缓解相关利益者之间的矛盾。

(二)大力发展民宿旅游。民宿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发展模式(瞿伟等,2011),本身也是一种旅游吸引力。民宿是可以同时容纳民俗文化“原真性”和旅游创新性载体,相对国内的“农家乐”来说,民宿的形式发展更加成熟,产业状态更加稳定。

(三)在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和乡村智慧旅游建设的过程中,可采用后现代主义旅游建筑的理念(杨振之),在尽量不改变乡村原有建筑内外部风格的前提下,适当接入现代化生活设备。两权相较取其轻,留不住原居民,从何谈起“原乡性”。

(四)将文化创意应用到乡村旅游发展当中。随着文化创意产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作用日益增强,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成为旅游业的一种创新发展形式,为旅游业注入了活力和生机。

乡村产业发展问题篇6

自20世纪80年代末深圳举办荔枝节开始,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时间。在这20余年中,全国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特别是自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之后,乡村旅游被列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议程与重点扶植对象,发展更是迅速。实践证明,乡村旅游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村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确作用显著。但也不可否认,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经过了一轮较快的发展之后,遇到了一定的瓶颈,急需从粗放型(外延型)到集约型(内涵型)、规模型(数量型)向效益型(质量型)、观光型向休闲型、体验型转变,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节假日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推行,旅游业发展契机良好。在近距离出行规律的作用下,城市居民的出游频繁的指向郊县,40cyo以上的目的地是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区,乡村旅游更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2006年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全国范围内乡村旅游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为推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2006、2007年国家旅游局分别把当年旅游发展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 “中国和谐城乡游”。2009年国家旅游局又推出“国民休闲计划”,同时,各个地区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惠农政策,不仅奠定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基础,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超过600亿元,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的23()0和8%。

有学者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资源特色导向时期、农业产业带动时期、政府政策驱动时期,最终进入了现在的市场需求导向时期。但与乡村旅游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乡村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数量多,质量差,产品雷同,经营粗放,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需求的变化。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将“转型升级”、 “转型增效”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使旅游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国旅游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乡村旅游电不例外。而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深入,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旅游产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尤其是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面临新的目标、机遇和挑战。在上述背景下,问题的解决和新目标的实现最终都离不开乡村旅游的转型与升级。

二、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各地区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很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普遍存在总量规模大、单体规模小,相关产业发展不配套,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低和经营的“飞地化”;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各地盲目建设,造成了多数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形式趋同,甚至乡村性丧失;管理、协调与监督缺失,社区参与不够,利益分配不公,导致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不和谐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农民投资能力有限、市场意识淡薄、营销力量有限,造成乡村旅游的营销手段单一、营销水平较低;人才引进难,教育培训少,导致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低下等。在这种形势下,乡村旅游要转型升级,必须特别关注如下问题:

(一)产业层面的问题。从产业层面看,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普遍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产业功能单一,各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过分看重乡村旅游的经济功能,一定程度上?S视了其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作为复合型产业的作用;第二,本地产业链过短过窄,产业间横向合作少,融合程度低,导致产业发展水平低,旅游漏损大,广大农村地区受益有限;第三,各地尚未形成协同管理机制,专业合作组织不健全,导致乡村旅游发展中,管理体制不顺,支持力量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二)产品层面的问题。首先,各地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功能简单,基本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初级阶段,未能形成深度开发的系列产品体系;其次,各地乡村旅游产品特色差异不明显,基本呈现产品雷同、内容泛化的局面,尚未形成品牌效应甚至很多地方在开发过程中,一味追求标准化、现代化,乡村性丧失殆尽;再次,产品开发中,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产品质量一直是乡村旅游的一大痛处,严重影响着其长远发展。

(三)市场层面的问题。一方面,当前国内乡村旅游的服务对象基本为本地居民,外地游客和国际游客很少,市场结构单一;另一方面,与传统的旅游景区相比,大多数乡付旅游产品知名度有限,乡村旅游地分布比较分散,旅游企业经济实力不强,网络建设滞后,因此,乡村旅游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基本处于等客上门的局面,即使有点简单自我营销,也是各自为阵,难以形成气候。

(四)专业合作组织层面的问题。我国乡村旅游合作组织发育时间较短,基本以政府主导为主,行政色彩浓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类型较少,而且组织形式松散,自我生存发展能力较差。同时,受合作组织参与者、乡村旅游经营者文化水平低、 “小农意识”强,以及做组织内部本身管理机制也不健全等因素影响,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稳定性差,合作局限越来越凸显。

(五)教育培训层面的问题。由于乡村地区较城市条件差,长期以来,乡村旅游发展中一直存在着人才引进难、教育培训落后的局面,导致乡村旅游服务水平低、服务意识差。尽管这—问题旱已为业界和学界多认同,但受资金、规模、意识等制约,对现实及潜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往往部是临时抱佛脚,难以形成制度,形成体系。

三、对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建议

(一)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层面的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产业功能的转型与升级。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除了关注其创收、吸纳就业等基本经济功能外,还要深刻挖掘乡村旅游业作为一项特殊产业的多重功能和综合作用,实施功能多元化取向,由经济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2产业结构的转型。实践证明,产业融合是实现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旅游产业的独特性质使得旅游产业不仅能够带动诸多产业发展,而且也能够和诸多产业一起融合发展,当前实施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战略主要有两种路径,印“泛休闲化”和“广服务化”,3.产业链的本地化和纵深化。产业链的本地化和纵深化是指利用农村本地资源包括各种原材料币门人力资源等,以旅游业为龙头,优化配置相关产业,在本地生产和销售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最大限度地使旅游收益留在本地,避免乡村旅游经营的飞地化:4产业运作方式的转变;要将当前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业运作方式转向多产业融合的政府——市场化(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整合现有产业链,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管理机制,协调各方利益,加强域内外交流与合作。

(二)产品的转型升级。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内当前以民俗村、采摘园、观光农园、渔家乐、农家乐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并不符合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未来乡村旅游产品应该不断由观光向休闲、由审美愉悦向体验参与、康体娱乐转变,由此必然将带来乡村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具体体现在:1在产品结构和功能方面将有两个方向

的转型:一方面是乡村旅游产品向多元化、休闲化转型,即从以简单观光、采摘旅游为主到以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为主的多元休闲旅游产品转变,另一方面是乡村旅游产品向创新化、体验化转型,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升级,让游客参与其中, “表演”旅游。2.在产品形式上,尽管乡村观光、采摘等仍然是大众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已不再是市场的唯一主体,休闲度假、水上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康体旅游等新型乡村旅游产品也亟待开发。3在产品开发方面也将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要保证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保留和延续产品的乡村性,在资源中注入文化,在文化中凸显特色,在特色中形成专题,以专题组合线路,在线路的基础上建设精品,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系列。

乡村产业发展问题篇7

自20世纪80年代末深圳举办荔枝节开始,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时间。在这20余年中,全国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特别是自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之后,乡村旅游被列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议程与重点扶植对象,发展更是迅速。实践证明,乡村旅游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村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确作用显著。但也不可否认,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经过了一轮较快的发展之后,遇到了一定的瓶颈,急需从粗放型(外延型)到集约型(内涵型)、规模型(数量型)向效益型(质量型)、观光型向休闲型、体验型转变,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节假日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推行,旅游业发展契机良好。在近距离出行规律的作用下,城市居民的出游频繁的指向郊县,40cyo以上的目的地是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区,乡村旅游更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2006年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全国范围内乡村旅游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为推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2006、2007年国家旅游局分别把当年旅游发展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 “中国和谐城乡游”。2009年国家旅游局又推出“国民休闲计划”,同时,各个地区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惠农政策,不仅奠定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基础,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超过600亿元,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的23()0和8%。

有学者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资源特色导向时期、农业产业带动时期、政府政策驱动时期,最终进入了现在的市场需求导向时期。但与乡村旅游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乡村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数量多,质量差,产品雷同,经营粗放,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需求的变化。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将“转型升级”、 “转型增效”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使旅游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国旅游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乡村旅游电不例外。而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深入,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旅游产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尤其是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面临新的目标、机遇和挑战。在上述背景下,问题的解决和新目标的实现最终都离不开乡村旅游的转型与升级。

二、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各地区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很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普遍存在总量规模大、单体规模小,相关产业发展不配套,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低和经营的“飞地化”;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各地盲目建设,造成了多数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形式趋同,甚至乡村性丧失;管理、协调与监督缺失,社区参与不够,利益分配不公,导致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不和谐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农民投资能力有限、市场意识淡薄、营销力量有限,造成乡村旅游的营销手段单一、营销水平较低;人才引进难,教育培训少,导致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低下等。在这种形势下,乡村旅游要转型升级,必须特别关注如下问题:

(一)产业层面的问题。从产业层面看,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普遍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产业功能单一,各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过分看重乡村旅游的经济功能,一定程度上怱视了其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作为复合型产业的作用;第二,本地产业链过短过窄,产业间横向合作少,融合程度低,导致产业发展水平低,旅游漏损大,广大农村地区受益有限;第三,各地尚未形成协同管理机制,专业合作组织不健全,导致乡村旅游发展中,管理体制不顺,支持力量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二)产品层面的问题。首先,各地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功能简单,基本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初级阶段,未能形成深度开发的系列产品体系;其次,各地乡村旅游产品特色差异不明显,基本呈现产品雷同、内容泛化的局面,尚未形成品牌效应甚至很多地方在开发过程中,一味追求标准化、现代化,乡村性丧失殆尽;再次,产品开发中,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产品质量一直是乡村旅游的一大痛处,严重影响着其长远发展。

(三)市场层面的问题。一方面,当前国内乡村旅游的服务对象基本为本地居民,外地游客和国际游客很少,市场结构单一;另一方面,与传统的旅游景区相比,大多数乡付旅游产品知名度有限,乡村旅游地分布比较分散,旅游企业经济实力不强,网络建设滞后,因此,乡村旅游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基本处于等客上门的局面,即使有点简单自我营销,也是各自为阵,难以形成气候。

(四)专业合作组织层面的问题。我国乡村旅游合作组织发育时间较短,基本以政府主导为主,行政色彩浓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类型较少,而且组织形式松散,自我生存发展能力较差。同时,受合作组织参与者、乡村旅游经营者文化水平低、 “小农意识”强,以及做组织内部本身管理机制也不健全等因素影响,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稳定性差,合作局限越来越凸显。

(五)教育培训层面的问题。由于乡村地区较城市条件差,长期以来,乡村旅游发展中一直存在着人才引进难、教育培训落后的局面,导致乡村旅游服务水平低、服务意识差。尽管这—问题旱已为业界和学界多认同,但受资金、规模、意识等制约,对现实及潜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往往部是临时抱佛脚,难以形成制度,形成体系。

三、对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建议

(一)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层面的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产业功能的转型与升级。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除了关注其创收、吸纳就业等基本经济功能外,还要深刻挖掘乡村旅游业作为一项特殊产业的多重功能和综合作用,实施功能多元化取向,由经济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2产业结构的转型。实践证明,产业融合是实现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旅游产业的独特性质使得旅游产业不仅能够带动诸多产业发展,而且也能够和诸多产业一起融合发展,当前实施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战略主要有两种路径,印“泛休闲化”和“广服务化”,3.产业链的本地化和纵深化。产业链的本地化和纵深化是指利用农村本地资源包括各种原材料币门人力资源等,以旅游业为龙头,优化配置相关产业,在本地生产和销售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最大限度地使旅游收益留在本地,避免乡村旅游经营的飞地化:4产业运作方式的转变;要将当前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业运作方式转向多产业融合的政府——市场化(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整合现有产业链,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管理机制,协调各方利益,加强域内外交流与合作。

   

(二)产品的转型升级。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内当前以民俗村、采摘园、观光农园、渔家乐、农家乐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并不符合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未来乡村旅游产品应该不断由观光向休闲、由审美愉悦向体验参与、康体娱乐转变,由此必然将带来乡村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具体体现在:1在产品结构和功能方面将有两个方向

的转型:一方面是乡村旅游产品向多元化、休闲化转型,即从以简单观光、采摘旅游为主到以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为主的多元休闲旅游产品转变,另一方面是乡村旅游产品向创新化、体验化转型,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升级,让游客参与其中, “表演”旅游。2.在产品形式上,尽管乡村观光、采摘等仍然是大众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已不再是市场的唯一主体,休闲度假、水上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康体旅游等新型乡村旅游产品也亟待开发。3在产品开发方面也将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要保证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保留和延续产品的乡村性,在资源中注入文化,在文化中凸显特色,在特色中形成专题,以专题组合线路,在线路的基础上建设精品,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系列。 

乡村产业发展问题篇8

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历年来工作的重点环节。新时代赋予了“三农”领域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我国综合实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证。要想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做到“四化同步”发展,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解决“三农”问题这个短板,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建设。

一、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想要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就必让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通过优先配置干部,优先配置要素、优先资金投入,优先公共服务四个优先,提升三农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做到优先安排、优先满足,通过用高效实在的办法去解决“三农”问题。

(一)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因此想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要建设优秀的人才队伍,为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提供足够的人力资源。大力引进外来的优秀人才,开发村镇内部的应用型人才,通过福利待遇和晋升空间保证人才的留任。同时也要加强乡村镇的人才培养,一要重视人才素质,二要重视品德建设。对于人才技能的需求,包括新型农业耕种技能、农业发展经营技能、乡村规划管理技能、乡村治理技能等,都是目前农村建设紧缺的能力。国内各大农业高校要不断加强专业建设,为国家“三农”问题的解决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要建设乡村自主品牌,提升乡村整体价值,推进农村新型智库的发展,建设农业人才高地。

(二)夯实农业基础

要加快农业技术发展,提升先进农业技术普及效率,提高农业科技的利用率,推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土地就是最好的粮倉,技术是最好的粮食,只要有技术有土地,就会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产出。不断加深农产品品质改革,推动农业建设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提升对农业支持的高效率供给,保障食品安全目标的实现。以东平县为例,近些年来扩大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推广,通过提升农业质量,振兴农业发展。以建设具有绿色、优质、品牌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方式,实现“三农”问题的良性改善。

(三)改善乡村公共服务

“三农”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优先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要能够做到普惠农民,保障基本,均衡收入,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方向,完善公共服务提升,全面保障农民的生活条件。要加强在农村的教育、医疗、文化建设,只有农村人民素质和安全的提升,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考虑发展。要加强道路的修建与维护,要想富先修路是自古以来不变的道理。

二、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城乡融合发展体制

(一)贯彻落实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前提是保障农村粮食安全,其次是对于生态安全的保护。与此同时,还要解决城乡之间的流动屏障,保障劳动力、技术、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正常流通[1]。要建立城乡要素之间的互换机制,保障公平性,保证公共资源的均匀分配。比如成立相关的指标调剂交易机制等。

(二)贯彻落实城乡结合扶持政策体制

先发展带动后发展,利用城市高速发展对于基本生活要素的需求,对乡村进行带动。乡村的生产要素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而不断改变,实现短渠道供应链,节约成本的同时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城乡之间也要根据彼此所具备的特点进行发展转变,突出特点,利用彼此在不同领域的优势互相结合帮助扶持。比如城市以旅游业为主,乡村就可以发展特色水果、粮食种植业,减少常规种植物的种植面积。

三、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乡村产业发展问题篇9

引言

乡村旅游主要是以农村的自然风光、人文古迹以及民生生产、乡村生活以及环境作为主要的旅游吸引物,同时以城市居民作为目标市场对象,来满足旅游者休闲、度假以及观光娱乐等需求的一系列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在欧美等国家发展至今已经超过了一百年以上,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起步的时间较之欧美国家较晚,但是整体的发展速度较快。2006年,我国的国家旅游局将全国的旅游主题定位“中国乡村游”。

乡村旅游虽然发展速度较快,并且发展规模在逐渐的扩大,但是由于乡村旅游存在着旅游项目开发程度低、旅游产品单一化发展以及旅游本土特色不突出、经营落后等问题,导致了乡村旅游管理落后、文物破坏严重以及旅游服务水平低等问题。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和进步,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主要的是乡村旅游人才的匮乏,以及对乡村旅游人才培养问题的忽略。

一、乡村旅游人才的发展现状

(一)乡村旅游人才从业人数多,文化素质低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技能以及高水平的旅游行政人员和经理人、旅游经营者以及服务者,其中旅游行政人员数量不多、乡村旅游经理人严重不足以及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服务者虽然在数量上有发展优势,但是整体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发展水平低下。

由于乡村旅游大部分的从业人员文化素质较低,导致在乡村旅游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

(1)观念落后

乡村旅游工作者中很多都是农民,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培训,同时也缺乏旅游开发经营管理经验,对于旅游认识不足。城市近郊虽然已经开始享受旅游开发的成功,但是乡村现今还没有实现旅游开发,以湖南永州市作为研究对象,永州虽然是一个千年古城,拥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对外开放的旅游业仍然是空白区域。

(2)经营管理能力低下

由于乡村受教育的水平较低,导致乡村村民对于旅游缺乏概念认识,只是单纯的认为农村的空房子能够用于接待旅游者,对于旅游景点的规划问题以及景点建设和旅游接待、旅游产品开发等问题完全没有概念,因此,导致乡村旅游出现经营水平低下、收入水平不足以及发展水平落后等问题。

(二)乡村旅游人才培训严重不足

从我国乡村发展至今,各地开始逐渐的增加对乡村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是发展速度较慢,大部分从事乡村旅游的人员主要来源于农村本身的劳动力,专业的旅游人员严重缺乏,并且,由于乡村旅游的发展,很多的人开始投入到乡村旅游事业中来,很多的非专业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起着严重的负面作用。同时,针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训严重不足,国家和地方政府并没有进行重点关注,同时也没有进行相关的投入发展,导致乡村旅游一直处于专业化欠缺的发展背景下。

(三)院校培训的旅游专业人才多,到农村进行就业的数量少

伴随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旅游专业人才队伍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根据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旅游学院的专业旅游学生的数量足够满足旅游业的发展,但是,对于乡村旅游的发展来说,虽然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乡村旅游工作地点以及生活条件的限制问题,导致大部分的旅游专业学生或者工作人员并不会主动的选择进入乡村旅游业,很多的旅游专业人才宁愿进行改行发展,也不愿意去从事乡村旅游事业,这就导致旅游装爷人才的大量流失,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

(一)政府的引导和管理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政府进行管理和引导,并且政府部门还要为乡村旅游制定相应的旅游规划,积极的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基础设施,并且进行积极的对外宣传。针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主要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着手:

第一,政府首先要高度重视乡村旅游人才的专业培养问题,并且将规划问题放在旅游规划中,对乡村旅游报务标准进行严格的规定,为乡村旅游人员指导相应的行业标准,保证乡村旅游人员能够做到专业性发展。

第二是,政府部门要从乡村村民观念和农民的旅游知识技能两个方面进行重点培养,政府部门通过积极的资金投入,逐渐的对乡村旅游进行旅游开发观念的灌输,并且对农民进行乡村旅游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培养和训练。

(二)院校参与

随着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专业人才出现严重缺乏的情况,因此,乡村旅游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要引进学院培训的专业人才对乡村旅游进行专业化的管理,还可以通过将原先乡村旅游者送往学院进行再培训的方式,来提升乡村旅游从业者的专业能力,为乡村旅游培养更多的人才。

总结

随着乡村旅游的逐渐发展和进步,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本文主要是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的人才缺乏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从政府、院校两个角度提出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的方案和措施,最终的目的都是事先乡村旅游的发展和进步。(作者单位:三江学院)

参考文献:

乡村产业发展问题篇10

自20世纪80年代末深圳举办荔枝节开始,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已有20多年的时间。在这20余年中,全国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特别是自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之后,乡村旅游被列入各级政府的发展议程与重点扶植对象,发展更是迅速。实践证明,乡村旅游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农村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城乡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确作用显著。但也不可否认,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在经过了一轮较快的发展之后,遇到了一定的瓶颈,急需从粗放型(外延型)到集约型(内涵型)、规模型(数量型)向效益型(质量型)、观光型向休闲型、体验型转变,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内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节假日的增多,带薪假期的推行,旅游业发展契机良好。在近距离出行规律的作用下,城市居民的出游频繁的指向郊县,40cYo以上的目的地是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区,乡村旅游更是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2006年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后,全国范围内乡村旅游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为推进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2006、2007年国家旅游局分别把当年旅游发展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中国和谐城乡游”。2009年国家旅游局又推出“国民休闲计划”,同时,各个地区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惠农政策,不仅奠定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基础,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各地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4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超过600亿元,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的23()0和8%。

有学者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资源特色导向时期、农业产业带动时期、政府政策驱动时期,最终进入了现在的市场需求导向时期。但与乡村旅游发展成熟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乡村旅游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数量多,质量差,产品雷同,经营粗放,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需求的变化。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将“转型升级”、“转型增效”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旅游发展战略,使旅游业转型升级成为我国旅游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乡村旅游电不例外。而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深入,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旅游产业自身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尤其是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面临新的目标、机遇和挑战。在上述背景下,问题的解决和新目标的实现最终都离不开乡村旅游的转型与升级。

二、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各地区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很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如普遍存在总量规模大、单体规模小,相关产业发展不配套,导致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低和经营的“飞地化”;缺乏统一的规划管理,各地盲目建设,造成了多数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形式趋同,甚至乡村性丧失;管理、协调与监督缺失,社区参与不够,利益分配不公,导致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各利益相关者的不和谐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农民投资能力有限、市场意识淡薄、营销力量有限,造成乡村旅游的营销手段单一、营销水平较低;人才引进难,教育培训少,导致乡村旅游服务质量低下等。在这种形势下,乡村旅游要转型升级,必须特别关注如下问题:

(一)产业层面的问题。从产业层面看,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普遍存在如下问题:第一,产业功能单一,各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过分看重乡村旅游的经济功能,一定程度上怱视了其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乡村旅游作为复合型产业的作用;第二,本地产业链过短过窄,产业间横向合作少,融合程度低,导致产业发展水平低,旅游漏损大,广大农村地区受益有限;第三,各地尚未形成协同管理机制,专业合作组织不健全,导致乡村旅游发展中,管理体制不顺,支持力量分散,难以形成集聚效应。

(二)产品层面的问题。首先,各地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功能简单,基本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初级阶段,未能形成深度开发的系列产品体系;其次,各地乡村旅游产品特色差异不明显,基本呈现产品雷同、内容泛化的局面,尚未形成品牌效应甚至很多地方在开发过程中,一味追求标准化、现代化,乡村性丧失殆尽;再次,产品开发中,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产品质量一直是乡村旅游的一大痛处,严重影响着其长远发展。

(三)市场层面的问题。一方面,当前国内乡村旅游的服务对象基本为本地居民,外地游客和国际游客很少,市场结构单一;另一方面,与传统的旅游景区相比,大多数乡付旅游产品知名度有限,乡村旅游地分布比较分散,旅游企业经济实力不强,网络建设滞后,因此,乡村旅游产品在营销过程中,基本处于等客上门的局面,即使有点简单自我营销,也是各自为阵,难以形成气候。

(四)专业合作组织层面的问题。我国乡村旅游合作组织发育时间较短,基本以政府主导为主,行政色彩浓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类型较少,而且组织形式松散,自我生存发展能力较差。同时,受合作组织参与者、乡村旅游经营者文化水平低、“小农意识”强,以及做组织内部本身管理机制也不健全等因素影响,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稳定性差,合作局限越来越凸显。

(五)教育培训层面的问题。由于乡村地区较城市条件差,长期以来,乡村旅游发展中一直存在着人才引进难、教育培训落后的局面,导致乡村旅游服务水平低、服务意识差。尽管这—问题旱已为业界和学界多认同,但受资金、规模、意识等制约,对现实及潜在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往往部是临时抱佛脚,难以形成制度,形成体系。

三、对新时期我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建议

(一)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层面的转型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产业功能的转型与升级。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除了关注其创收、吸纳就业等基本经济功能外,还要深刻挖掘乡村旅游业作为一项特殊产业的多重功能和综合作用,实施功能多元化取向,由经济功能向综合功能转变。2产业结构的转型。实践证明,产业融合是实现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旅游产业的独特性质使得旅游产业不仅能够带动诸多产业发展,而且也能够和诸多产业一起融合发展,当前实施乡村旅游产业融合战略主要有两种路径,印“泛休闲化”和“广服务化”,3.产业链的本地化和纵深化。产业链的本地化和纵深化是指利用农村本地资源包括各种原材料币门人力资源等,以旅游业为龙头,优化配置相关产业,在本地生产和销售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最大限度地使旅游收益留在本地,避免乡村旅游经营的飞地化:4产业运作方式的转变;要将当前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旅游产业运作方式转向多产业融合的政府——市场化(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整合现有产业链,建立专业合作组织和管理机制,协调各方利益,加强域内外交流与合作。

(二)产品的转型升级。从国际经验来看,国内当前以民俗村、采摘园、观光农园、渔家乐、农家乐等为主的乡村旅游产品,并不符合乡村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未来乡村旅游产品应该不断由观光向休闲、由审美愉悦向体验参与、康体娱乐转变,由此必然将带来乡村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具体体现在:1在产品结构和功能方面将有两个方向的转型:一方面是乡村旅游产品向多元化、休闲化转型,即从以简单观光、采摘旅游为主到以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为主的多元休闲旅游产品转变,另一方面是乡村旅游产品向创新化、体验化转型,从服务经济向体验经济升级,让游客参与其中,“表演”旅游。2.在产品形式上,尽管乡村观光、采摘等仍然是大众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已不再是市场的唯一主体,休闲度假、水上旅游、森林旅游、生态旅游、康体旅游等新型乡村旅游产品也亟待开发。3在产品开发方面也将出现一些新的变化。要保证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保留和延续产品的乡村性,在资源中注入文化,在文化中凸显特色,在特色中形成专题,以专题组合线路,在线路的基础上建设精品,最终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系列。

乡村产业发展问题篇11

从概念来看,农业经济发展具体是指由农业所创造的经济收益从一种状态提升或转变到另一种状态,前一种状态是指农业经济处于较低水平阶段,农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很少,而后一种状态是农业从这种落后的局面中跳出来,通过接收新的技术、新的产业及新的体制,从而摒弃这种落后状况,让农业经济创造持续增长的经济效益,最终带动农业经济及农村发展。目前,我国农业经济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我们在看到发展成效的同时,更应该对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关注,并采取合理措施加以改善,才能真正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加快乡镇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制度不完善

 

就针对于我国的乡镇农村经济建设以发展而言,其是一项极具系统性与长期性特征的工程,必须要依据制度才能够保障顺利开展与实施。我国以往的计划经济一直长期影响着乡镇农村经济的正常发展,其约束力度还较强,在管理体制上也较为落后,从而严重的制约了乡镇农村经济的持续、长效发展。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为:第一,政府制度上的约束缺乏全面性;第二,制度上管理缺乏权威性,最终导致农产品销售渠道、销售方式等缺乏法律支持;第三,相关制度上缺乏一致性,某些制度与制度之间有冲突,例如乡镇农村发展与退耕还林两个策略之间的冲突;第四,制度实施力度不够,以往政策对乡镇农村资源的保护力度严重不够,导致其无法真正长效的发展。

 

(二)经济条件不够高

 

经济条件的约束对于我国的乡镇农村经济而言,一直以来都因为经济体制的约束,严重缺少应用在技术改善上的资金,并且外部资金、融资量也非常少。由此可见,我国乡镇农村经济的整体投资非常少,其严重影响正常的乡镇农村技术、乡镇农村市场的发展。除此之外,乡镇农村市场的经济体系也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终将阻碍乡镇农村市场的资源利用问题。我国省市的多个等级政府对乡镇农村产业扶持投入资金的安排与预计有限,这一现象也必然会导致乡镇农村的非正常成长。

 

(三)市场环境较落后

 

虽然我国是一个乡镇农村大国,许多城市乡镇农村产业经济的占比也相对较高。但是,因为社会的发展道路多样化,其中并没有将乡镇农村产业作为主要发展内容,导致乡镇农村行业的发展水平、发展效率一直处于较慢的情况中,最终导致乡镇农村经济的整个行业缺乏规范性,主体参差不齐,乡镇农村经济的理念、形象等不合实际。例如,重庆的耕地非常多,但是重庆的发展更多的集中在工业产业中,这一现象也导致当地许多居民也参与到工业发展中,导致乡镇农村行业的参与者非常少,这也是导致重庆乡镇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不受重视。

 

二、乡镇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创新技术与能力的转换

 

首先,需要提升乡镇农村技术体系的创新,并深化改造我国乡镇农村经济体系,提高区域性的乡镇农村研发中心以及乡镇农村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速度,逐渐完善我国的乡镇农村体系的人员招聘以及投资建设等乡镇农村运行机制。其次,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大力宣传乡镇农村经济,并通过政策、资金的扶持给予乡镇农村科技创新基地以及乡镇农村研发中心,主要可以通过财政、税收等方式给予扶持;最后,需要创造良好的技术环境,改善乡镇农村技术的投资环境,发展我国乡镇农村经济体系的创新投资方式。

 

(二)提高乡镇农村经济条件

 

在乡镇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逐渐的提升科研技术力量的投入,使乡镇农村科研技术在完善的基础建设设施的条件之下得以更好的发展。乡镇农村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撑,对此,必须做好乡镇农村知识的产权保护。以往我国许多行业并不重视产权的保护,尤其是乡镇农村上,许多人并没有产权这一观念,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尽可能的保护今后所研发出的各项乡镇农村产业知识产权。除此之外,乡镇农村不仅与科技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还与农民有着“母子”关系。只有农民的素质足够,才能够使乡镇农村经济获得持续、良好的发展。对此,提升农民素质是必然的。当前,需要将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农民的素质上,在各个组织、各个部门中,尽可能的推广乡镇农村技术,给予地方农民定期举行相关知识培训活动,让农民自主、积极的参与到这些技术、知识培训活动当中。此外,政府可以联动某些高校或企业,通过优惠政策、鼓励的方式促使大学生、相关专业专家将精力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为乡镇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知识、技术的支持,从而更有效地推进乡镇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合理推动产业化运行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改革,传统的独立产业生活环境越来越差。对此,乡镇农村产业化运行也是推动乡镇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按照地方的实际情况,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找寻外招商,从而更好的丰富乡镇农村产品、乡镇农村副产品的销售渠道。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快乡镇农村原料基地的建设工作,给予乡镇农村经济的生产提供充足的原料,满足乡镇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需求。对于乡镇农村产业结构而言,则需要依靠政府政策进行整改、调配。在调配乡镇农村结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地方乡镇农村发展现状,结合其他产业,通过互补互进的方式推动乡镇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语

 

乡村产业发展问题篇12

在城乡统筹进程中,随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本文以个案研究为基础,通过观察、专访、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认为在城乡统筹的进程中,伴随着农村产权制度的改革。传统村落社会也在发生“静悄悄的变革”。

一、土地流转与农村社区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乡关系长期处于二元分割的状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推进,城乡协调发展日益走进人们的视野,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在城乡统筹的进程中,“乡”的发展成为其中的重要问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为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学术界对城乡统筹中“乡”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一些学者从“三农”角度出发,主张通过农村发展,从内部来推动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如:“通过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支持和引导农村的发展,由城乡分离走向城乡一体化。其核心是通过国家整合,将资源尽可能地向农村配置并激活农村内在动力”。还有一些学者从“城市”角度出发,主张通过城市发展和吸纳,来拉动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日本学者周牧子认为,城市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主旋律,城市化进程的另一个侧面是农村社会的再编,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今天的“三农”问题,已经不能局限在“三农”范畴中来解决了,应该放在城市化进程的角度上来考虑。

不管从“三农”角度还是从“城市”角度来研究城乡一体化中农村发展问题,始终绕不开的问题是土地问题王宏新从农村地产开发的角度提出了城市资本进入农村,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定义应该是“让城市的资本流入农村”。农村地产发展不应该仅仅指当地的发展,而应该鼓励城市资本和‘城里人’进入农村,允许城市居民到农村去购买商品房,以城市资本进入农村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徐勇教授认为“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必须增加新的生产要素”。、而这些究竟怎样才能实现,关键是土地问题,土地流转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个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

二、土地流转进程中的乡村社会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