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人才培养合集12篇

时间:2023-07-21 09:13:26

大健康人才培养

大健康人才培养篇1

[中图分类号] R47-4;G7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1-0146-04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医疗水平呈整体上升的发展趋势,人们的健康理念随之发生变化,大健康理念诞生。在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真正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1]。在全新教育理念和大健康背景下,以特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为依据,以相对科学稳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为基础,为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制度、教学模式以及评估方式等[2],从而体现出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应用价值,为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全新的方向和发展理念,以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1大健康理念

大健康,是指以社会需要、时展以及疾病变化等为依据,提出的一种全局性理念。大健康理念研究的内容主要为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也对各类影响健康的误区和相关危险因素有所关注。在该理念下,自我健康管理是一大特色,而自我健康管理概念的提出是基于对生命全方面、全过程的呵护和指导。大健康理念不仅对个体的身体健康有所追求,同时对精神层面、心理层面、社会、环境以及道德等多方面的完全健康有更大的追求[3]。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健康理念的范畴涵盖各类与健康相关的产品、服务和信息观念与信息处理,同时也涉及到各类满足社会健康需求采取行动的组织。由此可见,大健康理念不仅倡导科学的、合理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不止步于”治病”,更应该是”治未病”,而是在正确的健康消费上更具备独到的看法,消除亚健康、提升身体素质,做好健康管理、健康维护和健康保障[4]。

21世纪是大健康理念不断发展的时代,时代的发展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了更佳的解决方案,这也是大健康理念发展的最大契机[5]。医药事业是21世纪的黄金产业,用冰山模型理论来看待大健康产业,那么治病救人的医疗事业就是出现在表面上的冰山,而更多的是不为人所知的保健事业,这是治未病的关键所在,也是大健康时代下的主要发展内容[6]。从该角度上来看,大健康产业无疑是21世纪经济发展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可作为其他产业突破困局的主要催化剂,这种催化作用所产生的效果几乎等同于网络对各行各业产生的影响。现如今的医学界不仅局限于单因单病的传统生物学医疗模式,而是逐渐向“生物-社会-心理-环境”的医疗模式转化,健康不仅需要医生,更需要自我管理,从而达到保护、促进健康的目的[7]。目前,以大健康为主要背景,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完善,以大健康背景为基础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必定会为社会输送大量的护理人才,最终提升整体护理水平和医疗水平。

2传统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局限性

2.1传统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培养护理人才的最终目的在于将其输送到工作岗位上,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通过对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用人情况、用人标准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多数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在招聘护理人员时,不仅注重护理人员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对护理人员工作中突发状况的解决能力及其与患者、患者家属的沟通能力也有相对客观的要求[8]。但以传统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出的效果来看,多数护生从事到临床工作中往往只可以做一些辅的工作。此外,社区也是护生从业的主要选择之一,相对于二级、三级医院,社区医院对于护理人员的需求量相对较大,但受到学历等因素的影响,社区医院对于受教育时间相对较短的护生招聘量仍然相对较少[9]。随着社会多元化进程不断加快,护生在选择从业时已不H限于二三级医院、社区医院等医疗机构,在一些养老院、中医保健院以及整形美容行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量也相对较大[10]。鉴于此,传统的护理人才培养方向也可以此为方向进行转变,对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理念以及课程教学体系进行适时调整,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变化[11]。

2.2传统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大多数学校在护生教学和培养中往往采用“2+1”或“3+2”的教学模式,也就是说第1年和第2年(或第1年、第2年、第3年)参与学校的理论学习和护理操作实训,第3年(或第4年、第5年)到各个医疗卫生岗位上进行临床实践[12]。通过与医院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探讨,并对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发现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大的欠缺和局限性[13]。这种传统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对护生进行系统性的、规范性的、针对性的培训,在参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前,学校难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前培训,造成护生的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较低,难以实现护理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对护生未来的发展也形成了阻碍和限制[14]。

3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发展

3.1明确护理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以大健康为护理人才培养背景,不仅需要护生对大健康理念有深刻的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教师需要对该理念有独特的认知与看法。在大健康背景下,若要实现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知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则必须要创设先决条件。在此提及的先决条件主要是指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及优秀教师等教学队伍,加大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强化教师对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学能力[15]。同时,作为护生教师,需要在明确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不断创造全新的教学风格,展示自身的教学技巧,激发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16]。除此之外,在实际教学中,借助“引进来、请进来、走出去”的理念,对教师队伍结构进行重组,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护理教学中,引进更多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不断扩充教师队伍,保障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对于现有的教师队伍,要通过培训、实践等多种形式,对现有教师进行再培养,实现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方式的更新,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整体教学能力[17]。

3.2完善护理教学体系,拓展护理专业教学方向

从现代教育观和现代护理观出发来看,护理教学的最终培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素质,这需要在课程改革和课程重组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护理教学体系[18]。护理教学课程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仅需要对护理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进行重新编排,更需要在完善过程中注重提升护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以适应护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和发展需求。在进行护理教学课程体系的完善和重组时,需要遵循如下教学理念:“教学基础要精简,护理重点要突出,素质教育要加强,教学目标要强化”,这不仅仅是护理课程教学的综合理念,更是优化护理教学课程的基本原则[19]。由此可见,在护理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完善过程中,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将专业技术的基本职业素养和应用能力作为教学改革的主线,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化、合理化的配置。在对教学课程进行有效重组和合理排序的过程中,可重点突出护理教学的中心理念,从而建立合理化、科学化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质量[20]。

此外,以大健康理念为主要背景,对护生的教学需要融入全新的理念和观点,这也需要体现在护理教学体系的完善中[21]。例如,可在护理教学中采用交叉式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教师可向护生介绍大健康理念的主要思想和实际应用价值,将大健康理念与实际教学内容相结合,让护生对“治未病”的理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知[22]。而所谓的交叉式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这也是护生接受教学的关键,更可以为其未来从事护理工作提供更多的实践经验。理论为实践提供了基础,实践体现了理论的实际价值,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孰轻孰重的关键,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践出真知,实践的价值更加显著。因此,在完善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实践课程比例,可在护理课程中增加心理学、社会学、护理美学、人际沟通、护理礼仪等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23,24]。此外,在专业知识方面,需要重点突出护理内容和护理特色,并增加与护理工作关系密切的公共卫生知识、社区康复保健、心理护理干预以及老年晚期护理等内容。课程的设置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升护生的护理能力,这也需要在教学中注重评价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护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充分发挥护生在学习和未来工作中的主体性地位与作为,为护理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从多方面推动护理工作的发展,以临床护理为出发点,将护理延伸到社区、家庭、基层医院,倡导保健护理、康复护理、精神护理、老年家庭护理,这也是大健康理念的重要体现。最后,在护理教学中,增加社会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课程,可提升护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其人文精神与社会精神的交融,培养出更多优秀的护理专业人才。

3.3培养护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将教学和临床实践相结合

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主要以“2+1”或“3+2”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在整体上体现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仍存在弊端。因此,在护理教学中,需要在传统护理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改革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护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小组责任制的学习方式,让护生获得更多的主动学习机会,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此外,可在各班级设置“护理技能强化训练课程”“护生助理课程”等,不仅可让参与其中的护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完成护理学习,同时也可让护生享受到脱颖而出的荣誉感,激发其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在实践教学中,需要尽可能的缩小实训基地与工作场所的差距,创设多元化、合理化的实践教学基地,让护生接触更多的临床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将课程设置到医院实际工作中,由医院中的资深护理人员为护生讲解临床工作的要点和重点,从而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无缝对接[25]。

3.4融入大健康理念,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在教育教学课程不断改革的当今社会,大健康理念也逐渐融入到护理教学改革中,护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逐渐趋于现代化和多元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情景模拟、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向护生讲解大健康理念的内容和实际价值。在大健康背景下,护理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医疗护理,更重要的是“治未病”,是对健康的全面认知。所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不仅是指教学方式的多元化,更是指教学理念的多元化,将大健康理念融入到护理教W中,让护生对疾病之外的护理有所了解并认可,这也是护理教学发展的关键一步。

3.5建立以护理人才能力为基础的评价模式,全面评估教学质量

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仅对护生的成绩进行考核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常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因此,在大健康背景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重建需要以护理人才能力为基础和核心,建立适宜护生学习的评价模式,突出技能考核,制定专业的考核手册,体现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的有机结合,从而更加全面、更加科学地对教学质量实施有效评估。在考核中,进而建立阶段式的综合考核制度,即在学期末和毕业前建立综合能力考核方式,将考核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相接轨,让护生在掌握基本技能和理论的同时,也可为职业资格考试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将考核成绩纳入到护生的毕业总成绩中,可提升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护生进入到临床实习阶段,需要对其进行岗前培训和技能考核,护生进入医院实习后,需要坚持与各实习单位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对护生的情况进行阶段性、综合性、系统性的评价,突出护生的临床工作能力。

4 总结

综上所述,大健康是当今时展和应社会需求的产物,现代医学模式和大健康理念对护理人才的培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在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从教师队伍、学习队伍以及整体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上进行改革与创新。在不违背大健康理念的条件下,以专业性质为基础,以护理行业的实际应用价值为出发点,以健康服务为教学主题,实现教学思维的改革、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体系的重建。在大健康背景下,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策略,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循环往返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科学、合理、自主的学习模式和实践模式,提升学生对护理专业的热爱,为其将来从事护理工作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龙泳伶,龙雪梅. 大健康产业视野下基于基地建设的医药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14,27(2):30-32.

[2] 尹永田,陈莉军. 协同创新视域下的护理学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护理研究,2016,30(16):1979-1981.

[3] 王日军,刘云霞,王桂云,等. 现代职业教育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发展[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23):2729-2731.

[4] 段艮芳,何海艳,何梅. 护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3(1):115-116.

[5] 闫春生,郭晓娜. 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护理学专业英语分级教学改革探讨[J]. 经济研究导刊,2014,12(6):95-97.

[6] 段功香,万艳平,王蓉,等. 跨文化护理背景下的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 当代护士旬刊,2016, 11(1):1-3.

[7] 孙立波,于蕴波. 高职高专院校护理专业男护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1(16):76.

[8] 王再超,胡慧,熊振芳,等. 湖北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与保障机制创新[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3):124-126.

[9] 宁国强,曹小川,张水平,等. 大、中专层次面向基层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研究与应用[J]. 今日健康,2015,17(11):470-471.

[10] 杨建辉.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康复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5,21(36):103-105.

[11] 林琳,赵小玉. 协同创新中心在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为例[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4,9(6):673-674.

[12] 张毅,周梦舟,穆杨,等. 基于“721”模式的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研究[J]. 大学教育,2015,11(8):15-16.

[13] 曾理斌,刘海兰. 新医改背景下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2):7-10.

[14] 张耀华,段晓华,简世平. “专业导师+能力导师+企业导师”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探索[J]. 当代职业教育,2014,7(1):48-50.

[15] 刘勇.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科技教育,2013,10(29):191-192.

[16] 舒兵,朱天高,李志国. 高职校企合作”双融共育”教学体系的构建[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3,12(4):98-102.

[17] 李和平,张广红. 高职院校“2+1”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7):11-24.

[18] 张智. 政产学研”四位一体”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28(479):108-109.

[19] 曲中堂,邱烈,x庆娟,等. 医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才培养模式探究[J].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2(5):1-2.

[20] 丁娜尔. 新医改背景下浙江省县级综合医院卫生人力资源配置调查研究[D]. 杭州师范大学,2015,23-24.

[21] 张宗扬,谭燕,林静,等.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J]. 中国现代医生,2016,54(9):124-127.

[22] 程琳,张培华.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2013,31(23):81-82.

[23] 沈玉洁,邹春晴,丁元林. 改革实践教学 培养应用型护理人才[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7(6):58-59.

大健康人才培养篇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985工程”和“211工程”的顺利实施,教育资源的整合,如何促使不断增长的大学生群体健康发展,怎样把他们培养成为具备优秀人格、健康心理、社会责任感、诚信等优秀品质的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力军,是高等教育面临的新课题。大学生是否全面发展,不仅仅表现在德智体中,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将心理健康纳入考量学生素养的标准体系中。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家庭教育逐渐结合起来,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在北美、欧洲和日本,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追求的重要目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的首要正式任务。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在制度、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虽然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比较晚,但是我们的起点高,发展迅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在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的大力推动下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在巴黎召开了“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形成了关于高等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其中指出:“创造高质量的工作有赖于高质量的劳动大军,而高质量的劳动大军的培养正是由高等教育与‘技术和职业教育’一起来完成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7年修订了《国际教育标准分类》。这是该组织为统计各国教育情况而制定的“教育统计标准”,反映了世界多数国家教育体系的共性部分。该《标准》按教育体系的“发展阶梯”划分为7个层次,其中第5层次包含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该《标准》把第5层次划分为“5A”和“5B”两种类型,“5A”是“面向理论基础、研究准备、进入高技术要求的专业课程”;“5B”是一种“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主要通过社区学院、应用科学大学、技术大学等高等工程教育院校来培养。

我校思政部根据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及《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标准》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实施方案。方案包括课程实施方案、日常咨询实施方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三项内容。

方案涉及课程学时、学分设置、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内容设置及咨询对象、咨询类型、咨询方式等,也较为详尽地提到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举措。自2013年3月1日执行以来,心理健康教研室在思政部的领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如期进行,还将纳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

方案主要围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维目标制定,一是对教师进行优化,二是对学生进行优化,三是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

首先,基本途径:全面渗透常态化。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做心理健康的主宰者。发挥大学生心理社团和学生心理骨干的积极作用。强调开放式和参与性,以能力为本,以课题设计为主的教学设计。大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中心途径:专门教育与辅导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互相渗透,有机结合,社会、家庭、学校等各因素有机结合,共同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根据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按照学分学时1:16比值计算,共32学时。其中16学时为课堂讲授,16学时为心理咨询、个体、团体辅导、心理讲座、心理普查等活动。

最后,支持性途径:协同开展实效化。把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心理保健的基本体系中,利用多种支持性途径协同开展教育工作。加快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步伐,使校园心理咨询网络和其他心理咨询网站更便捷地为学生提供指导,学生可以实现远程心理求助或专家求助,也可在网上实现与其他同学沟通聊天。

参考文献:

[1]梅国英.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3).

[2]詹启生.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四层次结构模式[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

大健康人才培养篇3

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当代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高达20.23%。某地的16所大学调查结果表明,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其中某所学院的统计表明,该校因精神病、神经病和其它心理障碍而休学的人数在总休学人数中的比率高达40.3%,这就给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他们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

一、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障碍

就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来看,存在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自傲心理、自卑心理、懈怠心理、孤独心理及变态心理等。

自傲心理。目前我们的高等教育仍是精英教育,能够跨人大学校园的毕竟是少部分,而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因其在中学阶段成绩优异而倍受家长、教师及社会的关心、爱护,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唯我独尊、事事以“我”为中心的自傲心理,其主要表现是目空一切,骄傲自大,集体合作意识差。

自卑心理。与自傲心理相反的则是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在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中较为突出。其表现是性格孤独,缺乏自信,参与性差。

懈怠心理。其特征是事事不思进取,无上进心,办事不积极、不认真。

孤独心理。一些大学生在进人大学前,受到家长、学校的严格管理与监督,自主性很小,更有甚者,长期生活在父母身边,自理能力极差,事事不能摆脱家长的“拐杖”,一遇到挫折,便六神无主,内心异常焦虑;也有的学生不能转变旧有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而感到学习吃力,压力加大;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造成人际关系紧张,陷人孤独境地。其特征是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周围人进行交流。

变态心理。自傲、自卑及孤独心理发展到极端,就会演变成心理的变态。这种心理在极个别学生中存在。其主要特征是自尊心畸形发展,唯我独尊;有的异想天开十分荒诞;有的嫉妒心极强,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就非常痛苦,有事没事找茬;有的常常毫无根据地猜测和怀疑别人,错误地认为周围的人都是不可信的,因而敌视、仇视一切。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心理障碍问题涉及到社会、生理、心理诸因素,它是这些因素作用于个体的结果。就社会因素而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特别是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导人、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的汹涌而至、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日趋复杂。这些无不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影响,构成心理平衡的失调。在学校环境里,如学习生活比较紧张、业余生活单调、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教学方针贯彻的片面性等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就个体因素而言,学生的心理特点、身体状态等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特别是大学生处于17一22岁之间,有其独特的心理变化特点:认同的危机、性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冲突、情绪不稳定、缺乏耐冲击性。在这人生中苦恼、烦扰最多,体验最为深刻的时期,内心既敏感又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是心理问题最易发生的时期。当然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说,社会因素对于个体发展问题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要转变为现实性,最后还是要通过主体自身而起作用。

中学阶段教育的不良习惯的影响。中学对高考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使升学的竞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显然对学生学习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确实给中学生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学校分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班又分重点班和普通班。教师常常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时间向学生灌输、拼命地加班加点;学生则长期地处于高度紧张和焦虑状态,犬脑过度疲劳,处于超负荷运转,从而导致了心理机能降低,如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思维刻板,想象力贫乏等。这种不平衡的心理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所以大学新生中也就有不少患有神经衰弱和失眠症等,处于一种百米冲刺后的状态。可见,高中阶段教育方针、教育目的贯彻的片面性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学学习、生活环境所带来的不适应。高中毕业考人大学后,学习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多变化,新生人学时就会碰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人学之前,大部分学生都居住家里或寄读校内,从小学到高中,都有一些熟悉的同学、朋友和老师,周末又可和家人在一起,相同的语言,共同的习惯,互相了解的个性,故有一种同化感和安全感。到了大学之后,周围同学来自全国各地,素昧平生,从原来依赖性的家庭生活变为独立性的集体生活。生活要独立自理,精神倍感孤独。同时,在学习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变化。中学阶段习惯于教师详细讲解和具体辅导,自学经验少,学习依赖性强;进人大学后则有很大不同,教师的督促、辅导少了,考试和侧验也少了,到了期末就易手忙脚乱、抓不住重点,许多平时不用功的学生更是倍加紧张。一些学生原来在高中时是“尖子生”,现成绩平平,甚至不及格,精神压力很大,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被动性学习”向“主动性学习”转变很容易给学生带来心理方面的问题。此外,还有些学生所学专业与个人志愿不符。不愿当教师的却偏被录取到了师范院校,专业思想不巩固,没有学习动力和兴趣,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常处于矛盾、焦虑和烦闷之中。结果造成心理失调,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生活中的挫折。青年人富于理想是他们的一大优点。但把一切事物都理想化,过分追求完美也会给心理上增添许多困惑。他们追求理想的社会生活,不了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矛盾,缺少艰苦生活的磨炼,容易造成对现实的不满。人学前对大学生活的浪漫想象与实际学习生活的反差,会引起心理上的失落。在这段青年期当中,每个青年都向往美好的爱情,在头脑中编织着美的图景。有因没有“朋友”而难耐孤独的,有的和异性同学谈话感到心慌意乱,有单相思的,有想中断恋爱关系的,也有因评优通不过而痛不欲生的,加之这时期学生个性不成熟,常难以应对这各种各样的挫折,承受其精神上的打击,易产生心理障碍。

就业的压力。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就业已成为在校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就像有的学生在问卷中写到的:就业就像一片乌云,始终笼罩在我的头上。的确,寒窗苦读,有谁不想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呢?但事实上,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还不高,学生择业的压力很大,由此使没有工作经验和社会锻炼的大学生形成思想上的压力。

上网带来的影响。网络是高科技的产物,大学生上网可以开阔视野,查寻资料,增长知识,但是,上网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中有许多对免疫力不强的学生产生姆坏影响的东西,经常上网可以使这些学生产生不关心现实,性格孤独,心理空虚。

三、对策

由于大学生中的一些人存在着以上种种心理’障碍,就使得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产生压抑、焦虑、自卑、孤独、空虚、恐怖等不良体验,甚至厌世和轻生,直至危害他人及社会。我们高校工作者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必要引导,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避免各种不良心理问题的发生。

齐抓共管,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完善我国目前的思想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班主任、政治辅导员要做,而且系领导,任课老师,学校员工都要做,要协同作战,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而且要注意改变形式主义、空洞的政治说教、不考虑大学生思想实际和心理需要的浮于表层的做法,要深人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掌握学生的心理需要,以“爱”为出发点,和学生谈心,和学生交友,以父母之心,兄弟、姐妹之情,朋友之谊对待他们,生活上关心体贴,学习上热情帮助,使他们感受到学校、集体的亲情与温暖。

以社会实践和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江泽民同志说过:“如果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参加劳动,不接触社会实践,不了解工人农民是怎样创造社会财富的,不培养劳动人民感情,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的确,让大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引导他们加人到各种活动中,有利于淡化大学生头脑中既有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色彩,重新调整自我,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合理位置,而不至于夜郎自大、高傲自负,同时在实践活动中也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不断进取的韧性。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奋斗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帮助学生确立适应自己的恰当的奋斗目标,使之能通过艰苦努力,最终实现这一奋斗目标。

大健康人才培养篇4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11月10日主持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就高等体育院校而言,如果把术科院(系)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作为产品来看,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体育行业和人民群众对高等体育院校术科院(系)输出的人才的需求以及术科院(系)提供的社会服务的需求迅猛增加,且进一步多元化。与此同时,术科院(系)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则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供需错位的现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种类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也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在供给有限甚至错位而需求增加且进一步多元的情况下,高等体育院校术科院(系)的服务供给亦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李克强总理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针对健康影响因素抓好预防保健,为保障人民健康营造良好环境;要着力补短板,把卫生与健康资源更多引向农村和贫困地区;要引导和支持健康产业加快发展,尤其要促进与养老、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食品的五大融合;要加大对医疗健康前沿研究领域的支持,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催生更多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努力把健康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健康中国建设,总理的期望与要求,术科院(系)在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应积极响应和做出调整。    

因此,健康中国建设进程中高等体育院校术科院(系)培养的人才产品,供给路径应具体而多元。按“项目”设系,按“需求”设专项,为健康中国建设需求提供对口的高质量的专门人才。为响应国家战略,与健康中国建设对接,成都体育学院对下设术科院(系)的设置进行了调整,把原有的体育系和运动系合并,按“项目”调整为体育教育训练一系、二系、三系,这一举措,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突出体育专业技能与特色,增大运动项目(专项)与社会就业对接;通过实行分类管理、因材施教,可以规避原体育系、运动系同一专项学生管理不统一、培养不系统等问题,以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专项技能,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并对进一步凸显体育人才培养的专业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业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学校满足社会对高水平体育人才的需求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这一举措更是我校新常态下的因时之变、应时之需,适应和对应了当前社会和市场对体育专门人才的客观需求。

(2)根据社会需求,应当对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供给进行结构调整和改革。根据李克强总理的要求,要着力补短板,把卫生与健康资源更多引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全民健身和学校体育的开展还很薄弱,术科院(系)要根据这一发展短板,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供给方面,要及时进行响应的结构调整和改革,通过课程设置优化,通过教学内容调整,为农村地区培养适合农村学校和全民健身需求的专门人才。基于与养老、旅游、健身休闲的融合,增设相关课程,增设养老、旅游、健身休闲等适宜的专修项目。拓展选修课程,服务于催生更多的健康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努力把健康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贡献术科院(系)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应有的力量。

大健康人才培养篇5

作者简介:张志贤,男,硕士研究生,高级讲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内科教学、医疗,养生保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急需养生保健医学人才的健康养生指导。大学要以培养“适应性人才”为基本要求,以适用性为目标来培养学生,满足社会需求[1]。建立我国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是一项涉及政府、医学院校和社会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通过论证其必要性与可行性,对如何构建和实施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探讨,阐述了培养目标、内容和方式,提出了养生保健医学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一、建立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一)解决我国养生保健医学人才严重匮乏问题。

目前,我国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缺失矛盾突出。一是医学院校养生保健师资缺乏,医学生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贫乏。二是各级各类医院缺乏养生保健医学专业人才。三是全社会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需要培养大量的养生保健技能型和实用型医学人才。

(二)改善国民健康状况。

据《2009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显示,我国主流城市白领“亚健康”比例达76%,处于过劳状态的接近6成,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比例极低,不到3%。伴随生活压力的加大,“亚健康”和慢性病人群每年递增,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年有近3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相当于平均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据统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我国总死亡人数的80%,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2]。长期超负荷工作、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主要原因,需要高素质的养生保健医学人才提供健康养生指导。

(三)规范我国养生保健市场。

近几年,我国出现了“养生大师”迷倒众生,“养生秘诀”风靡一时和养生伪科学泛滥的社会现象。一是养生保健行业鱼龙混杂,科学规范、质量可靠的社会化养生保健服务供应严重不足。二是有些健康养生类图书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养生知识和观点违背常识,颠覆传统,使公众误入歧途,损害了人民的健康。三是迷信一些流行的养生保健理论方法,表现为自诊自疗的、延误病情的、没病折腾出病的、看“大师”不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步入养生误区。需要养生保健专家倡导树立科学养生观,正确处理养生与治疗疾病的关系,规范我国养生保健市场。

二、建立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可行性

(一)养生保健医学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医院功能和内涵也向正确引导现代人健康需求和消费调整,养生保健专业人才备受青睐。在美国约1亿以上的人口在大约700多个健康管理机构中享受健康管理服务;日本有40多万健康服务人员,平均每300人配备一个养生保健师;我国享受科学、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的人数只占总人数的万分之二[3],与美国、日本相距甚远。根据有关专家预测:2012-2021年中国将出现养生保健服务人员的需求高峰,养生已成为生活质量象征、健康生活标志和21世纪最热门的产业。社会转型期,我国13亿人民迫切需要养生保健指导。如果按1000人配备2名养生保健师,全国需要260万人;按1000人配备5名专业保健按摩师,全国需要650万人,这是一个庞大潜在的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就业市场。

(二)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就业前景广阔。

近年来,我国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迅速,各种养生保健中心、社区养生保健医疗中心、养生馆、保健馆、养生会所、企业养生俱乐部和经络、艾炙、针灸、足疗等养生馆遍布各地。随着我国养生产业市场的规范,经国家认证的专业养生保健机构将会应运而生,都急需大批的经医学院校培养和国家权威机构认证的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广阔。一是就职于各级各类医院的养生保健机构、健康管理部门和体检中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政府、事业单位、学校、部队的卫生保健和健康教育机构,养生保健教育研究机构,大型企业卫生保健部门,个体医疗机构,养生保健康复中心,健康保险公司;二是自主创业,开设健康管理公司、健康产业公司、养生会所、疗养院、养生保健康复咨询服务部;三是对特殊亚健康群体做家庭养生保健、康复医疗服务;四是保健产品生产开发和营销企业等。

三、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构建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学历教育体系。

构建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学历教育体系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琦指出:“医学院校和卫生职业院校不但要承担培养医疗卫生人才的责任,而且还要培养科学养生与健康专业知识和技能型卫生人才,以适应当今社会医学理念的改变和医疗市场的需求[4]。”医学院校的教师要加强养生保健专业理论和技能的系统化学习,掌握养生保健教学基本方法、教学环节、教学技巧和教学规律,培养一批乐教、适教、善教的养生保健优秀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二是加强教材建设。国家主管部门和医学院校应加大养生保健专业教材的研究力度,组织修订、编写和开发本硕博、大中专层次规范化教材,构建科学系统化养生保健理论教育和实践技能教育课程体系。笔者编撰的《科学养生与健康》医学教材较系统的丰富了情志、心态、饮食、运动养生及全身各系统的科学养生知识与方法和“亚健康”“八高症”“慢性病”的预防及健康管理知识等教育教学内容。三是加强专业建设。医学院校应设置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等教育方向的养生保健专业,如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养生康复,现代养生医学、现代康复医学,针灸推拿,养生保健师、康复医疗师等专业,逐步健全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学历教育专业支撑体系。

(二)构建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构建宽专业、厚基础、多类型、多渠道的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建立养生保健专业教育本硕博一条龙贯通式人才培养机制,培养硕士、博士类研究型人才。二是建立多类型、多专业基础的养生保健专业方向的培养体系,培养本专科应用型人才。三是对相关医学专业的医学生开展养生保健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培训,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四是对医院、城乡社区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执业医师开展养生保健培训,培养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养生保健技能型和实用型医学人才。五是建立高端养生保健医学教育研究机构,启动研究项目,培养专家型人才。六是建立我国养生保健医学人才执业医师考试和注册制度。

四、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

(一)养生保健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内容和方式。

根据社会需求决定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人才覆盖原则,确定大师型、顾问型、技能型、中西医结合型、外向型等5类人才培养模式[5],为社会培养素质良好、结构合理具有“中医传统文华根基”、“中西医思维方式”和现代医学预防思想的各类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养生保健医学人才的培养内容包括养生保健概论,中医养生,道儒佛武传统文化养生,中华武术养生,现代科学养生,现代养生医学,养生保健执业规范等。培养方式包括理论学习、技能传授、考核测试和社会实践等。

(二)养生保健医学人才的知识要求。

大健康人才培养篇6

我国的社会体育专业最早于1993年在天津体育学院创办。作为开办时间较久的专业,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培养了大量相关专业的人才。但是,同时也暴露出一定的问题,比如毕业生就业率较低,就业岗位不对口等。2012年教育部在原社会体育专业的基础上设立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力求使该专业更贴近市场实际需求。各高校随后纷纷开办新设立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

1.2社会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该文在重点调查研究了我国40多所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发展现状等综合信息基础上,在查阅收集和统计分析有关数据基础上,着重从培养目标、专业核心(主干)课程等专业建设总体状况,进行归纳与综合比较。经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些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1.2.1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突出

绝大多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依然按照传统的项目进行培养,如: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等,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雷同,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突出。

1.2.2人才培养“低端化”

由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大多集中在传统的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排球等,没有面向较高层次的项目,导致学生就业一般在低端就业市场。

1.2.3毕业生就业难

由于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同质化”问题突出,人才培养“低端化”等问题的困扰,导致该专业无法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多样性,使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在2014年的我国十大就业困难专业中,社会体育专业名列其中。

2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发展现状

健康管理产业在我国还是刚刚起步,对于我国来说还是一个新事物。对于健康管理的定义有很多,较为普遍的定义为:“健康管理是以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与发展,降低医疗费用,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针对个体及群体生活方式相关的健康危险因素,通过系统的检测、评估、干预等手段持续加以改善的过程和方法”。健康管理是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2012年杭州师范大学建立国内首个健康管理学院,并开始招收第一届健康管理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

2.2我国健康管理产业存在的问题

健康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健康管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是,目前我国健康管理人才极度短缺。特别是与健康管理产业迅猛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比,健康管理人才缺口更显巨大。2013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提出,要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扩大供给、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消费能力,促进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推算,这么巨大的健康服务业市场需要的健康管理相关人才在百万人左右,而目前我国拥有的健康管理相关人才不足十万人,这说明我国健康管理人才需求是非常巨大的。

3开设健康管理方向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完善

首先,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避免出现以前社会体育专业出现的问题,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社会上找不到对口就业的岗位,而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学校又没有进行培养。因此,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健康管理方向可以更好地与社会需求衔接,避免出现社会体育专业曾经出现过的问题。其次,各个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考虑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地理与文化区域特征,以及学校的师资条件等,将那些市场发展前景好的专业方向设置到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健康管理作为新兴的事物,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不能满足国民的健康需求等原因,将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健康管理方向将为健康管理服务在中国逐步形成一个产业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基础。最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健康管理方向有助于促进人们的健康水平。因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健康管理方向的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必要的健康管理与运动干预、促进健康的理论与实践技能,就可以改变医疗机构的体检中心或专业体检机构那种只能满足疾病的筛查,而对于身体机能状态的测试评估以及后续的运动干预指导等跟踪服务极为缺乏的传统体检模式,能够极大地促进人们的健康水平。同时也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完善。

4结论

(1)健康管理是大有可为的朝阳产业,健康管理人才需求量巨大。通过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是成为合格健康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径。

大健康人才培养篇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3-0149-02

随着我国各类残疾人、伤残者的总数增加,具有康复需求的人也越来越多,体育保健康复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地位。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是体育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学科,融体育、健康、营养、医学知识及体育文化于一体,以促进健康为目标,以运动项目练习为手段,使体育锻炼促进人的健康更具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1]。我国高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国内开设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院校大体有体育专业类院校、医学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和其他综合类院校,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理学或教育学学士学位[2]。在针对某些疾病专门性的治疗,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要涉及各方面的知识以促进他们身体的康复。充分挖掘医学院校与体育院校的各自优势,并有效地结合和发挥以培养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发展现状

体育保健学是体育科学的学科之一,是运动医学的一个分支。追溯体育保健学的发生、发展要从运动医学开始[3]。运动医学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以前至20世纪20年代初,运动生理、解剖等基础研究与运动伤病的防治等应用研究相互促进,产生了更精细的不同专业,形成了运动保健学,并逐渐被列入体育院校和医学院校的课程。1982年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了全国部分师范类学校体育专业教师,编写了第一本教材《体育保健学》[4]。体育保健学的发展需要从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医疗医学和康复医学等相关学科的新成就中汲取营养,同时又不断地对它们提出新的课题、新的要求,从而促进医学的全面进步和提高。体育保健学的课程主要在各体育类专业院校,也有部分医学院校也开设了体育保健学课程。运动处方是治疗和预防、康复的核心部分,各种疾病的运动处方等问题均将会研究得更加深入。随着国家全民健身活动和健康事业的发展推进,体育保健学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会更加广阔[5]。

二、保健康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招生情况。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的学校,主要有四类,例如体育类院校、医学类院校、职业技术学校和师范类学校。目前,我国培养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校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能够满足一定的需要。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方面的需要,由于我国开设体育保健康复专业较晚,又由于自身的原因,面对我国对康复人才的迫切需要,还不能满足社会对体育保健康复人才的需要,还存在着需要和培养人才滞后的情况。我国高校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招生,主要还是体育专业和医学类院校,在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培养上,开设了有关康复治疗和运动康复的课程,但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体育院校和医学院校的相结合资源共享,培养符合当今与将来社会需要和发展的人才,更好地为全民健身和健康事业服务。

2.用人情况。在对高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时,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问题。根据调查可知,有部分用人单位、对刚刚毕业的学生就业满意度不高,学生不能直接上岗工作,而是要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岗位培训后才能上岗,主要问题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不能和工作单位的需求有效结合起来,出现了教、学、工作、实践脱节的现象,没有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

学生在工作单位的动手、实践能力较差,在进行按摩时保健康复手法生硬,针对性地实行保健、康复推拿技术较差等等。造成的主要原因为,体育保健康复课程在整个学习中,开设学时短,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办学目标定位不准确,应根据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重点地因材进行培养,考虑用人单位的实际岗位能力的需要,不能重理论轻实践,学生也应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实践和实际的操作机会少,也是原因之一。

三、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是我国健康事业发展的需要

1.医体结合符合培养目标要求。从我国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上看,以及主要职业能力和就业等方面看,需要“医体结合”。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仅仅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掌握运动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和实践,掌握理疗仪器的原理及其应用技术,掌握运动疗法的技能和方法,运用各方面的体育、医学、营养等等方面的知识,才能开具适合的运动处方,并指导人群科学健身。这些目标的培养离不开医学院校的支持。

2.社会发展需要医体结合。到 2020 年,中国将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全国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 2.48 亿。国务院也非常重视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在 2020 年,基本建立较合理的完整体系,为人们服务,国家将加大对健康服务领域的投入[6]。这为我国培养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培养,带来了生机和广阔的前景,社会对康复专业人才的需要也大量增加,这成为了我国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伴随着我国健康服务领域的发展,运动疗法是康复医疗的核心和主要手段,利用\动加医疗康复结合的方法,能很好地为我国的人民健康做出贡献,增强人民的体质,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将成为我国健康服务的重要力量和人才来源。

3.预防治疗康复需要医体结合。随着我国健康服务事业和全民健身的全面发展,各种医疗机构、省县级的康复机构、运动队等等的增多,都需要大量的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7]。各种疾病的早期预防,疾病的治疗、控制和康复,残疾人的康复治疗等等,运动疗法都是不可替代的手段,医体结合培养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医学院校可以借助自身的优势,能够为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提供很好的实践基地,学生学习了医学知识来做理论支撑,制定运动处方,要求学生要具备相关的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医学科学知识和体育教育训练学知识,医学院校能很好地为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提供人文与学习环境。医学院校不仅在医学理论上有专家和学者,在实践上也有着现代医学的实践者。医学院校有先进的医疗器械和专业所需的实践,能针对性地对某些疾病进行专门性的治疗,以促进他们身体的康复。

四、“t体结合”培养保健康复专业人才

充分利用医学和传统体育保健康复各自的优势,将二者有利地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进行培养[8]。医学院校的先进的医疗器械、优秀的医疗人才、适合的人文环境,能为高校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提供服务性实训基地,学生能在医学院校实习和进行实际的操作、手法练习,为将来的工作需要积累经验,将来在就业的时候,就能很好和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这样有助于学校充分利用行业的人力、设备、技术等资源优势,降低办学成本,而且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有助于更好地解决教学资源匮乏等问题。

根据体育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将来就业的要求,分层次、分功能、有重点地对学生进行培养,通过医体的反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完善和改进,提高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9]。医校结合,必须创新教育观念,树立全新的人才观。体育保健康复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将来能服务社会,这就要求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培养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观念,使他们能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中、各种人际关系中和自我的融合中统一发展[10],在“医体结合”下,更好地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

五、结语

随着我国各类残疾人、伤残者的总数增加,有康复需求的人也越来越多,保健康复专业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地位,专业开展得较晚,在培养等方面还有待完善,实施医体结合培养保健康复专业人才,发挥最大的优势,对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学生进行培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

参考文献:

[1] 体育运动学校体育保健学教材编写组.体育保健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7.

[2] 王晓曦.医体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4):98-100.

[3] 钟帮礼.体育保健康复知识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2014,(35):99-100.

[4] 彭代斌,王健.对我国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及内容的分析与思考――兼谈我国学校体育学学科群的构建[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

学报,2008,(1):65-68.

[5] 陈芳,袁建伟.体育社会组织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2):10-12.

[6] 苟梦雍.山西省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基于系统动力学视角[D].太原:中北大学,2015.

[7] 肖冰,崔明.高职体育保健专业“系所合一,零距离上岗”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19):6-8.

大健康人才培养篇8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了杭州地区的7家健康体检中心、5家健康管理公司、6家健康保险公司作为调查机构,对各机构主管及营销管理人员共200名开展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0份,回收率95%,其中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为90%。

    1.2调查内容与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开展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当前市场对健康产业营销人才的需求情况以及健康产业营销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情况。问卷各条目得分统计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非常重要为5分,重要为4分,一般为3分,不重要为2分,非常不重要1分。

    1.3资料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率和构成比描述;单因素分析采用秩和检验。

    2结果

    2.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次参与调查的有18家健康产业相关机构,接受问卷调查人员共计180位,其中健康体检中心参与调查人员有89名,占49.44%,健康管理公司及相关机构37名,占20.56%、健康保险公司54名,占30.0%。被调查者对“健康管理”非常熟悉的为13.3%,较熟悉的为35.6%,一般的为36.7%,不熟悉或很不熟悉的分别为8.3%和6.1%。

    2.2健康产业营销管理人才市场需求情况

    对未来健康产业营销管理人才市场需求情况,68.9%调查对象认为需求非常大或比较大;认为需求一般的占27.8%,见表1。对各机构负责人访谈,其中65.6%的调查机构表示目前非常需要健康产业营销的毕业生。2.3健康产业营销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2.3.1知识需求情况

    “健康产业营销人才所需知识重要程度”各条目得分呈偏态分布,采用中位数进行描述,得分最高的为健康保健知识、医学基础知识、营销学知识。得分最低的3个条目是法学知识、其他相关知识及经济管理知识,见表2。在所有知识中最重要的三项选择中,选择健康保健养生的为137位,占总人数的76.1%,其次是医学基础、营销学知识,如表3。

    2.3.2健康产业营销人才素质要求

    被调查者认为健康产业营销人员最需要的是能力素质(包括社会适应能力,实践经验、学习能力,在校获奖情况,人际交往能力等),有166位被调查人选择,占总人数的92.2%,其次是专业素质(包括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成绩、专业软件的应用等),有148位选择,占总人数的82.2%,再次是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工作态度等),有144位选择,占总人数的79.4%。其中,健康管理机构选择最需要的素质位于前三顺位的分别是能力素质(92.6%)、思想品德(85.2%)、专业素质(75.9%);健康体检中心选择最需要的素质位于前三顺位的分别是能力素质(93.3%)、专业素质(87.6%)、思想品德(83%);健康保险公司选择最需要的素质位于前三顺位的分别是能力素质(89.2%)、专业素质(78.4%)、思想品德(64.9%)。

    2.3.3机构选拔健康产业营销人才的最重要影响因素

    影响机构营销人才选拔的因素得分呈偏态分布,采用中位数进行描述。影响营销人才选拔得分最高的前3位因素是思想品德、综合素质、团队合作意识;得分最低的3个因素是毕业院校的名气、外语应用能力及学历。在所有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3项选择中,111位被调查者选择了综合素质,占总人数的61.7%,其次是思想品德(占总人数的41.7%),第三位是对健康专业知识运用能力(26.7%),见表4。

    2.4健康产业营销人才培养工作中应加强领域

    目前健康管理营销人才培养工作中应加强领域的情况详见表5,被调查人员普遍认为健康产业营销人才培养工作中应加强的领域为健康管理及养生方面的知识培养(67.2%)、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62.8%)、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及协作精神的培养(45.6%)。

    3讨论与建议

    健康产业涉及医药产品、保健用品、营养食品、医疗器械、休闲健身、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等多个与人类健康紧密相关的生产和服务领域[5]。健康产业营销人员除具备一般市场营销人员必备的素质外,还要具备健康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以适应营销专业化的要求。健康产业营销专业应该培养适应健康产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型、应用型和复合型的高素质营销管理人才。

    3.1健康产业营销管理人才市场需求潜力大

    本次调查中96.7%的人员认为市场对其营销人才有需求,大部分机构迫切需要毕业生。因此,健康产业营销专业的设置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健康管理产业营销人才培养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只有个别高校开设了健康管理专业,针对健康管理产业的营销人才培养没有可以借鉴的模式和经验,对于其培养目标和课程架构的设置还需要调研和讨论,需尽快制定并修订完善,其培养方案要符合健康产业尤其是健康管理产业市场对营销人才的要求,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3.2专业课程设置要突出健康产业的需求

大健康人才培养篇9

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健康管理最早诞生于美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众生活条件改善,如何提高生活质量、享受生活日益受到大众关注,因此,健康管理逐渐形成一个产业,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体检中心、保险公司、健康产品厂商等都需要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在高职院校开设健康管理专业,开展健康管理研究,培养更多的健康管理专业人才,服务于健康产业,有重要的意义。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的学者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导向”职业教育思想,即学习领域课程理论,所谓学习领域,是指“建立在教学论基础上、由职业学校实施的学习行动领域,包括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全部学习任务,通过行动导向的学习情境使其具体化。本文将尝试通过利用学习领域课程理论,调研健康管理专业的工作任务,确定学习领域,从而设计或确定职业导向的课程。

一、健康及健康产业概述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一种躯体、精神、社会和谐融合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身体虚弱。该定义清晰地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还包括精神状态、社会适应能力和体格健壮等。而健康产业,是与人们健康相关的产业,范围广,如医疗卫生产业、制药产业、保健产业、养生服务业等。从健康消费需求和服务提供模式角度出发,健康产业可分为医疗性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类,并形成四大基本产业群体,即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耗材产销为主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的传统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医疗产业、医药产业对于消费者而言多是被动消费,偏重于治疗;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则是主动消费,偏重于预防;保健品产业介于二者之间。

二、健康管理专业定位

随着健康产业的发展,国内开设健康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逐渐增多,如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商贸职业学院、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江苏建康职业学院等。基本都是全日制三年大专教育,培养能开展健康管理相关资料的收集、健康风险评估与分析、健康指导及健康干预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就业面向主要是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公司、保险公司、药店、养生会所、养老机构等。根据健康及健康产业的定义,并参考各院校健康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我们可归纳总结健康管理专业应区别于临床医学、药学等专业,立足于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为健康或亚健康人群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治未病,促进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健康管理专业可以定位于培养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健康经营管理等领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区别于本科院校的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而非科研型人才。

三、人才能力建设流程

健康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是以职业为导向,根据专业定位,调研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分析岗位工作任务,再依据工作任务明确专业人才能力要求,从而确定学习领域,制定相应的职业导向课程。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只探讨专业技能,对于人文素质等方面不做探讨。

四、专业人才能力建设

为确定健康管理专业的人才能力要求和课程体系,我们到部分健康管理企业进行了调研,同时通过智能招聘等网站调查了解企业招聘健康管理工作人员所需要的技能,主要目的是根据所需要的职责和任务,分析所要求的职业素养与职能能力。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对健康管理人才的需求岗位主要有健康顾问、健康管理师、健康专员、健康咨询员、健康管理业务主管、健康教育经理、健康市场专员、健康维护师、保险人等等,岗位职责主要是能够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健康医学解答、提供健康管理咨询服务、提供健康监测的提醒服务以及满意度回访工作、做好医生与用户桥梁沟通工作、为会员制定个性化健康评估和指导方案、健康档案的管理、健康产品的销售、健康中心的管理等等。整理企业对健康管理从业人员的岗位和能力需求后,我们发现可以将健康管理服务业中的职业岗位分为四类: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和经营管理。然后在这四类岗位中,再根据企业的需求,列出岗位工作任务及对应的专业能力要求,再确定学习领域,从而可指出对应的课程或设计相关课程.

五、人才能力建设的对策

1.专业应定位于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健康管理专业属于非医学类专业,而且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以技术技能为主,在专业深度上与本科院校学生差别,因此,高职院校健康管理专业应定位于非医疗产业中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以经营、服务为主,从目前企业对健康管理岗位的职责需求来看也是以经营或管理服务为主。培养的学生会使用简单的体检仪器,检测结果会做初步的解读即可,更重要的了能够胜任健康产品、机构等的经营、管理。2.课程设置应以职业为导向。目前,高职院校的教材大多按学科门类进行编写,因此,健康管理专业的课程多是先学习医学基础知识,然后学一些技能课程,如了解体检仪器的使用,这种课程的划分或安排,有其优点,但不利于技能的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特别是理论教学部分。因此,健康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职业为导向,在目前的学科课程基础上,开发职业导向课程,将理论的教学、技能的培养贯穿于相应的职业课程中。如表1中健康经营管理职业岗位,根据就业岗位,可以设计开发健康产品营销、健康机构管理、健康推广等职业课程,将管理学、营销学等理论融入到这几门职业课程中,以实际的技能需求或案例来教学。

六、结语

职业教育主要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根据企业需求分析健康管理专业人才能力,从而设计职业课程,满足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群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5.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41-142.

大健康人才培养篇10

健康管理(Healthmanagement)是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健康管理行业快速发展的根本保证。然而,目前我国拥有的健康管理人才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加快培养健康管理专业人才是当前发展健康管理服务行业的重中之重。

1国内外健康管理学科发展概况

1.1国外发展情况

健康管理理念源自20世纪50年代末最先在美国保险行业提出的概念(ManageCare),其初衷是为了控制客户的患病风险、降低健康医疗费用支出的可能性。1969年美国政府将健康管理纳入国家医疗保健计划,并开始出现区别于医院等传统医疗机构的专业健康管理公司,提供系统专业的健康管理服务。迄今为止,健康管理学已经形成涉及医学、心理学、管理科学、社会科学、环境科学、公共政策和法律等多个学科为一体的新兴学科。在欧洲很多国家,健康管理早已经发展成为完整、系统、规范化的学科体系。美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有健康管理专业,多数在设立在公共卫生学院、公共政策/事务学院下,健康管理专业也多以卫生政策与管理或健康管理与政策的名称出现。学位从大专、本科、硕士到博士4种,学时也分别从2年到5年不等。但无论哪个层次的人才都是专业的医疗管理人员,都必须遵从严格的从业标准方能执证上岗。与美国不同,英国的健康管理的生源则相对较广,拥有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等教育背景的人也同样可以学习健康管理专业。日本在亚洲国家中健康管理发展较快。其本身很重视居民的健康教育,在每一级别的卫生保健服务组织中都有健康管理人员的身影。其服务内容也比较广泛,诸如目前正在实施“健康日本21”的健康行动计划,服务内容大到诸如规划、指导和协调医疗卫生服务、医疗设备区域管理,小到为个人提供健康评估服务、制定健康计划、提供专业的疾病管理服务等。相对而言,欧洲国家健康管理就业岗位也很多,有医疗保健管理、医疗保健操作监督、医疗行政(如医疗保健经理等)不同岗位。

1.2国内发展现状

中国的健康管理思想古已有之,最早可追溯到《素问》中的“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论点。防患于未然,防止疾病的发生是古人对健康管理最朴素的理解。但健康管理一词在国内出现才10余年的时间。健康管理行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首家健康管理公司注册于2001年。迄今为止,国内已设立了6家部级的健康管理协会或学会。2007年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分会成立,同年《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创刊。《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也在同年颁布,“健康管理师”成为被政府部门认可的新兴职业。2009年中国健康管理专家达成《健康管理概念与学科体系的中国专家初步共识》。2016年,“健康中国2030”以及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也对发展健康产业提出了更确切的要求,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及健康管理学科在我国的发展体系框架日益清晰。但总的来说,我国目前所谓的健康管理服务尚未形成全面的服务体系,服务机构中常见的健康管理公司也多是涉及产业链的一小部分,比如健康体检、健康养生等,多是偏重健康管理的某个环节。在服务和产品设计覆盖了健康管理整个环节的服务机构少之又少。

2我国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状况

2.1专业挂靠院系

国内高等院校对于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尚属于起步阶段,大部分高校健康管理是作为一个方向挂靠在公共管理或是公共卫生专业下。杭州师范大学设立有我国首个健康管理学院,2011年由医药卫生管理学院更名而来。除此之外,我国高校中的健康管理人才培养多以健康管理作为一个专业方向,挂靠在公共卫生专业、医药/卫生管理专业、临床医学、社会工作专业、公共事务管理专业、家政服务专业等专业下面[5]。如江苏建康职业学院的公共卫生管理专业(健康管理方向)、重庆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健康管理方向)、安徽医科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健康管理方向)、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公共事务管理专业(食品安全与健康管理方向)、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健康管理方向)、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家政服务专业(健康管理方向)等。目前,也有休闲体育专业在探讨开设健康管理方向的可行性,安徽宿州卫生学校也在尝试开设“健康管理”专业课程。

2.2学历教育层次

与美国高校的健康管理专业多为硕士学位不同的是,我国的健康管理专业则以职业教育和高等院校的本科教育居多,研究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较少,毕业后一般授予管理学学位。健康管理的职业教育一般学制3年,重点是培养其岗位胜任能力。如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开设有健康管理专业,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2015年开设健康管理大专班。江苏建康职业学院、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则都是将健康管理作为专业方向。截止到2016年初,国内有5所院校(浙江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成都医学院、滨州医学院等)成立健康管理专业。杭州师范大学健康管理学院是全国首个健康管理学院,并拥有健康管理学硕士点和博士点资格。浙江农林大学是全国第一所开设健康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与2007至2013年招生健康管理专业本科生。2009年重庆医科大学率先在全国医学院校招收临床医学(健康管理方向)学生。海南医学院、新疆医科大学、辽宁医学院等医科院校也充分利用医学教育的资源优势,在公共事业管理下开设健康管理方向。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开始招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健康管理方向)本科生。

2.3专业课程设置

各校对健康管理的内容及其外延尚未形成统一、明确的认识,所以专业课程设置上差异较大。目前,开设健康管理专业的高校的课程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人文社科类课程、专业基础类和专业核心课程。相对来说,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差异较小,基本都是围绕如管理文秘、人际关系等课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由于各院校的特色和教学优势不同,差异较大。专业基础课程多以公共管理类和基础医学类课程构成,前者包括社会工作理论、组织行为学;后者则包括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中医学概论、医疗保险、卫生经济、流行病与卫生统计等。专业核心课程则主要围绕健康管理类展开,如健康管理概论、健康教育、健康法规、健康信息管理等。另外每个学校还会开设一些特色课程体现自身院校特点的职业性,如社会工作类(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社区、老人、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社会工作实务);家政服务类(护理、信息、保健);食品监管类(营养与食品安全、食品监督检验);旅游管理类(如旅游健康、休闲养生保健、旅游信息学);或者是休闲养生类(中医养生、运动健康管理、针灸和推拿学等)。

2.4毕业去向

健康管理产业涉及医药、保健养生、疾病预防、健康保险等多个方面,所以毕业生就业岗位也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四类岗位。第一类是健康产品生产及监管机构,包括医药/器械生产及经营企业、药品监督部门等,从事药物检测/检验、医疗器械生产、化妆及保健品生产经营、医药及企业营销、新药研究和开发、药物制剂生产与管理等工作。第二类是医疗卫生服务及行政管理机构,如基层卫生服务中心、医疗预防机构、社区卫生服务、健康体检机构、计生部门、医药监管部门等,从事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指导咨询、健康状况调查、健康标本采样和卫生事务管理。第三类是健康服务业,如在健康会所、养老院、休闲/饮食中心、护理中心等机构从事健康保健服务、健康咨询、健康指导指导、私人健康维护、健康信息管理、食品安全监管、员工健康档案馆和健康状况监测等。最后还有健康保险企业或管理机构,从事健康损害保险理赔,健康救助、社会健康保证服务等。

3我国健康管理学科建设思考

3.1鼓励高校尤其是医学院校设立健康管理专业

从目前的培养院校看,我国的健康管理专业尚未形成相对独立、成熟的专业。健康管理人才必须通过建专业、立学科的规范教育培养体系以保障合格的人才的培养。应在坚持学历、职业和继续教育多层次培养基础上,加大学历教育力度。医学院校拥有医学、公共卫生、健康保险等相关教育资,在设立健康管理专业上更具优势和责任。“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提出要推动医疗、养老、旅游等行业的深度融合以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随着健康管理的外延不断扩大,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营养保健、护理康复、疾病预防、健康保险、卫生管理等基本知识和技能等应成为健康管理人才培养的基本知识体系,着重培养其在健康保险、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服务和产品生产、康复保健、养老护理领域的岗位胜任力,以提供医、养、护为一体的健康服务。

3.2规范化课程置,完善学科体系

相对国外,我国健康管理专业的设立院校层次偏低,缺乏研究生及其以上的高等教育模式,即使本专科的教育模式也尚不成熟,所以在课程设置上也未达到系统化和规范化,促使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参差不齐。目前学者对健康管理学的共识是该学科应该集医学、管理学与信息科学为一体,所以在核心课程中这几类课程是必不可少的。总体上相应的课程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设置,首先是人文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第二类是医学类,如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中医学、护理学、康复医学、食品卫生和营养、行为心理学等课程。第三类是管理类课程,对以后从事相关健康产业的管理方面工作有积极意义,具体课程可以包括医院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健康法规、卫生监督、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卫生经济、医药营销等。第四类健康管理类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是必不可少的,可以包括健康信息管理、健康测量与评价方法、健康风险检测技术、健康评估技术、健康管理服务提供途径等内容。开设院校可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师资情况对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进行调整,在保留基础核心课程的基础上提出自身学术特色。

3.3强化教材建设,促进专业人才细分由于我国健康管理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工作实践和应用,专业的教育师资与教材体系也比较缺乏。虽然不同院校的培养在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的同时突出专业特色,但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健康管理教育缺乏统一的理论和教材体系。健康管理相关专业众多、知识面全而散,一本教材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所以根据专业特色细分教材,培养专项人才是大势所趋,如专业营养健康师,儿童健康师、医疗行政助理等。相应地教材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健康管理师就业岗位编写更具专业性的教材。在目前笔者接触到的教材中,郭清主编的全国“十二五规划教材”以及王培玉主编的《健康管理学》,可供卫生管理及相关专业使用。对于没有相关医学背景知识学生参考使用的黄建始和陈君石主编的“健康管理师”。另外还可根据不同的职业特点,选择使用武留信主编的“健康管理师社区管理分册”,以及王陇德主编的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系列教程用书。

3.4开拓示范基地,强化实践教学

如今的健康管理体系的建设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应倡导健康管理的学院理论教学和基地实践教学的结合统一,注重学历教育和职业胜任力的培养。同时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健康管理已经不再局限于保险行业的风险控制,还包括疾病的预防、健康保健、疾病防控等内容。可与居民社区、大型企业、职业场所、保险公司、健康管理公司等不同类型机构开展合作、设立教学基地,完善健康管理职业培训体系和继续教育体系的发展。依托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在理论与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以期形成全面系统的健康管理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1]郭清.“新医改”应致力于公众健康管理[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9):885-888.

[2]熊伟平,余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设健康管理方向的可行性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86.

[3]于建琳.美国高校健康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探析与思考[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6(5):56-59.

[4]苏连久,邹世清,靳鸣.我国医学院校健康管理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4(11):94-96.

[5]朱晓卓,米岚,赵凌波,等.高职院校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2):141-143.

[6]余刚,夏云建.休闲体育专业开设健康管理方向的可行性分析[J].运动,2013(20):124-125.

[7]邓斌菊.卫生职业学校“健康管理”专业课程开发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7.

大健康人才培养篇11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1.创新教育理念

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探索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内在动机的形成,具有创新意识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要求能排解恐惧、害怕、孤独、不自信等不良情绪,形成健康的人格。从而促使教师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创新教学课程以及模式,创建完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和发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潜能。

2.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要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型人才的专业能力,就当前的公共心理学课程来说,必须加以优化。很多学校的心理学课程只有普通心理学,即使条件较好的学校也只是增加了心理咨询而已。另外由于教师师资队伍的缺乏和质量问题,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想承担起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担,似乎心有余而力不足。本文针对这些问题在心理学教育课程体系的分类和原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1)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呈现基础性。根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培养学生增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应注重素质的培养。打破以往培养心理学应用人才时只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的模式。对于教师而言,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而后再进行知识的传授,这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有很大帮助。由此可见,在课程方面,应结合专业的理论知识,增加通用基础知识,比如设置思想文化课程,包括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学等。优化基础课程,让学生学到更广泛的知识,从而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同时能给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今后更好地学习提供了平台。

(2)以强化课程的目的强调应用性。心理学教育课程要和学生实际的职业发展联系起来,再结合生活学习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强化课程的应用性,如此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在心理学教育中的应用技能。依据教育的需求和目标,可以将课程分为各种不同的模块,比如素质教育课程、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程等。在专业课方面可以根据现有的教材进行延伸,增加一些课程内容。其中在专业理论课程里面又可以分为基础专业课和技能专业课程,基础课是教育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多方面的课程。专业的技能课可以根据社会的需求,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本身的知识水平和兴趣自主选择选修课程,专业应该尽量避免课程之间在内容上的重复,并且应该以专业性为主去设置。

3.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创新思维

教师在教学方式上需要改变观念,转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了解和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正确地加以引导。学生或者因为学习压力,又或者因为生活家庭原因,都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这种情况因人而异,承受力强弱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会不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发挥学生的主导意识,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在反思、创新学习中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学生的心理素质会在学校各类社团中和社会实践中得到完善。教师应该有目的地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把专业和实际生活相互结合,经过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社会实践和社团活动中注重让所有学生去参与进来,以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意识,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真正做到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自主学习。也可以邀请专家教授进行讲座,促使学生通过专家的经验介绍和体会,学会自我审视、自我反思,从而完善自我人格。

心理健康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究其本质而言,以心理学健康教育的理论思想为根本,为实现持续不断地供应心理健康教育人才而形成的稳定的人才培养组织形式和教育运行机制。

大健康人才培养篇12

2结果

所以,未来医务人员的职能转变为如何指导病人去防治疾病,保健养生,而不再是单纯的治疗病人,21世纪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国民素质和专门人才的竞争。所谓高素质人才,就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如果一个人身体很弱,或者心理素质太差,即使知识渊博、本事很大、品德高尚、仍然不能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人的身体不健康,就很难淡得上生活愉快,也难以全身心的工作和学习。因此,学校要树立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按照“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教育现状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所面临形势的必然要求。为此,我们必须深人到教育思想观念,学校医学模式和人才健康成长环境的内核,全面审视我们的所思所想所为,努力为人才的聚焦和人才的健康成长创造必要的观念、手段与环境条件。把健康教育作为学校卫生工作最重要的研究内容。

3讨论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