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研究合集12篇

时间:2023-07-30 08:50:44

历史学研究

历史学研究篇1

[中图分类号]K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10)02―0122―07

维柯(Giambattista Vico,也译为维科、韦柯,1668-1744年),意大利伟大的思想家,研究领域涉及哲学、历史学、法学、教育学等。主要著作有:《论我们时代的研究方法》(Denostri只ernporis Sudio。t-um Ratione,1709年)、《论意大利最古老的智慧》(De antiquissima italorum sapientia,1710年)、《新科学》(sct’enza Nuova)等,其中《新科学》是其代表作,该书全名为《关于各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的原则》(Principi di unasctenzanuovad’intorno allacomune deUe nazioni),1725年出版第一版,1730年出版第二版,1744年的第三版为定本。该书奠定了其在学术界的地位,“学术界倾向于把他称作历史忻学的真正奠基人”。国内对维柯史学思想研究较早的有的《韦柯及其史学思想》、张贵永的《历史主义的先驱》。新中国成立后,大陆这方面的研究几近空白。直到1983年,朱光潜先生以87岁高龄翻译了英译本《新科学》,并发表相关文章对维柯进行介绍和研究,呼吁学界要重视对维柯的研究。此后,出现了一批维柯研究沦文,其中有不少是专门研究维柯史学思想的,”研究西方历史哲学和史学史的专著也大多辟有章节研究维柯的史学思想。朱本源先生指出,近代西方历史哲学的基本题材是历史本体论和历史认识论,“维柯的著作第一次做出了这两个方面的探索”。然而总的来说,国内的维柯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他的历史本体论及其学术贡献的探讨方面,对其历史学科学性的思想,虽有严建强的《论维柯的历史科学观》作了论述,不过由于资料所限。认识有待深化。至于对维柯的历史研究及其现当代意义,学术界虽有论及,也有待更准确地认识和评价。为此,本文拟对这一学术界关注不够的问题加以探讨,以期深化对维柯史学思想的认识。

一、真理和创造相互转化――历史学成为科学的原则

17至18世纪的西方思想界是以笛卡尔唯理主义为代表的理性主义的统治时代。笛卡尔的认识论和真理观是以思维的自我为出发点的,从“我思故我在”这个“第一原理”出发,提出真理的判断依据就在于人们的思想,强调科学的知识必须以其概念的明晰和确定为前提和根本标准;知识必须是自明的真理,通过逻辑分析的过程,达到并引向更复杂的命题。不过,笛卡尔认为这只限于哲学所属的三个分支:数学、物理学和形而上学,并不能用于历史学等有关人类社会范畴的学科,因为历史学的对象是具体的、个别的和特殊性的事物,所以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一书中毫不犹豫地将历史学从人类知识中排除出去。笛卡尔的这种思想在当时十分流行,以至于使维柯感到“落在一片荒野森林里”。

维柯早年也是笛卡尔的信徒。1702年,他在给那不勒斯大学学生做《让我们脱离一切虚伪空洞的学识》的演讲时,就呼吁学生学习笛卡尔,并认为“他是一位前无古人的哲学家”。而到1708年写《论我们时代的研究方法》时,维柯就站到了笛卡尔的对立面。在这篇演讲中,维柯第一次提出了真理和创造原则,“我们能证明几何[真理],因为我们创造了它们;而如果说我们能够证明物理[真理],那就是我们曾创造了它们”。”此后,维柯在《普遍法》和《论意大利最古老的智慧》中都一再强调这种观点,他的《新科学》更是将该原则运用到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去。他一方面与笛卡尔主义相同,都相信要以科学理性来确定知识的真理性;另一方面,他却不能苟同笛卡尔主义的历史学知识非科学的论断。因为,在他看来,真理判断的标准并非如笛卡尔所说的那样,而是“真理和创造相互转化”,而且他希望以此来解决历史认识科学性的问题。

维柯发展了奥古斯丁神学“上帝知道他所创造的一切”的观点,认为人既然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也必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而人类社会和历史确实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正像上帝能了解他所创造的自然界一样,人类也能认识自己创造的社会和历史。他说:“‘真理’与‘创造’是交互相应的(reeiproeantur),或者用经院派的俗语来说,它们是相互转化的(conve~untur)。”这就是受到后人极力推崇的“真理一创造”原则。这一真理观认为,真理与被创造的事物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判断我们对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质,就看我们能否创造出该事物。这一真理观的提出,给了笛卡尔主义者以当头一棒。在维柯看来,尽管笛卡尔主义所说的数学是最纯粹的知识形式,但就数学而言,之所以能够成为真理,是因为它是人类思维的创造,而不是因为概念明确。维柯据此指出了历史学同样可以成为科学真理。因为人类历史是人类的创造,人能够认识它,尽管对它的认识可能不具备笛卡尔所说的观念的明晰和确定,但却包含了真理的性质。维柯进而对笛卡尔主义忽略社会历史研究作了批判,认为笛卡尔的真理观使得人们致力于对事物本性的研究而放弃了对人类本性的研究,导致严重的弊端,“我们时代的研究方法的最大弊端就在于,当我们竭力耕耘于自然科学时,却忽视了伦理学”。

维柯对历史学所以是科学的论证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他从历史学知识和科学一样都是建立在普遍和必然的哲学前提上来证明历史学的科学性。他说:“各门科学的特性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科学所要研究的是普遍而永恒的东西’。”而《新科学》所提供的公理,“就替理想的永恒历史提供了一部分原则,每个民族在时间上都要经历过这种理想的永恒历史,从兴起、发展、成熟以至衰败和灭亡。”其次,维柯认为历史学是一门目的在于求得历史真相及其因果关系的学科,反对同时代的学者将历史理解为记忆的观点。他自称:“维柯发明这门新科学是用一种新的批判方法从诸(异教)民族创始人所创建的民族中的一些民间传统故事中耙梳出该民族创建过程的真相”。有学者认为,维柯过分关注于他那套科学理论的构建而忽视了真实的历史发展,“在维柯看来,所有的历史都是观念的历史,和历史的真相和事实相比,他更关注于历史的解释。”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维柯对《荷马史诗》真伪的考察,他从各异教民族的起源作为起点研究各民族起源的共同性,都是其求真的实践证明。不仅如此,维柯对史学家也提出了要求,即,“有所贡献的历史学家并不是去平铺直叙历史事实及其一般原因,而是去追究事件最终的情况,揭示众多原因中那些特别者。”

可见,在维柯看来,历史学是一门学科,具有与科学同样的尊严和价值,“他第一次肯定了历史学 至少与自然科学是平分秋色的科学,并且从某一方面说,比自然科学具有更大的真实性。”维柯正是这样将被笛卡尔驱逐出科学殿堂的历史学,在科学殿堂中重新名正言顺地安排了一个尊贵的席位。

二、历史认识的批判、理性精神

维柯对历史学的科学化,还表现在他在历史认识上主张科学的理性态度与批判精神。概括起来说,他的历史认识的理性态度和批判精神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维柯对古今之争持有历史主义的态度,批判了关于古代是历史发展上的黄金时代说,要求科学和理性地看待人类历史。文艺复兴运动过程中开始的古今之争持续百余年,最初表现在文艺方面,崇古派崇拜荷马,祟今派则攻击荷马。争论后来扩大到其他领域,表现在历史学领域就是历史的进化和退化之争。崇古派主张古代是完美的社会,认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初期是历史上的黄金时代,以后逐渐衰落,一步步退回到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和黑铁时代,人类历史的发展是古胜于今,历史是后退而不是前进的。崇今派则认为古时的人茹毛饮血,和禽兽没有什么分别,现在是由那种状态慢慢进化而来的,人类历史是前进而不是后退的,现代必定胜于古代。

维柯对这场争论持有十分理性的历史主义态度。他批判了崇古派的历史观念,指出所谓的“黄金时代”的人们确实有几种德行,“虔敬和宗教就以这样的方式使最初的人们自然地成为(1)谨慎的,由于听从天帝的征兆;(2)正直的,首先是对天帝正直,其次是对人正直;……(3)有节制的,满足于终生只娶一个妻子;……(4)强健,勤劳和宽宏大量。”但这些德行都是源于无知而对神产生的畏惧,所以,“我们可以断定以往学者们关于从异教世界原始民族所观察到的黄金时代的纯朴天真之类讹见多么空洞无稽。”维柯还从语源学的角度考察“黄金时代”,指出古人还不知道如何提炼黄金,“黄金”最初的含义是谷物。既然黄金这个词最初是指谷物而不是贵金属,那么把黄金时解为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社会显然是后人的误解。维柯由此声称:“把世界分为金,银,铜,铁四个时代,是由退化时代的诗人们创造出来的。因为正是谷粮这种诗性黄金在希腊人中间把它的名称借给了‘黄金时代’,这个黄金时代的纯朴天真不过是独眼巨人们的极端野蛮残酷。”也就是说,所谓黄金时代只不过是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将人类历史划分为金、银、铜、铁四个时代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然而,维柯又反对那种完全否定古代历史价值的非历史主义观点。他说:“许多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发现的东西,古人却完全无知;而古人熟知的许多东西,我们却根本不懂。我们拥有许多才能,以使我们能在某种学问上取得成功;而他们也拥有大量才能,以使他们从事于另外一种学问。他们倾力于耕耘一些我们完全忽视的艺术,而我们所致力的某些东西,他们也显然漠视。许多被我们分割的学科门类,在他们那里是恰当地统一在一起的,而我们也结合了一些他们不适当地分裂开来的学科门类。”如,他认为古代和当代的研究方法各有利弊,批判法的运用使得各学科取得了显著成果,如药物学、解剖学、天文学都超过了古人;但是,批判法的滥用使得其他研究方法如论题法被束之高阁是不恰当的。因此,人们应该结合各时代的长处为科学研究服务。

第二,维柯认为一些错误的因素会影响到人们认识历史的真相,在历史研究中应该尽量避免。应当保持一种理性态度。首先,人类心灵的某种特性。维柯所说的“心灵(mind)”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在广义上,它是一种认知能力,知觉力、想象力、创造力、推理能力等皆可看作是它的种种变相或模式。在狭义上,它是‘理解力’的同义词,即它本身是认知的一种模式。”维柯认为,“人类心灵按本性就喜爱一致性”,人们对于那些不一致的东西习惯将它们和身边熟悉的东西进行对比衡量,然后作判断。而且,人们还时常将自己作为衡量的标准,“人们在认识不到产生事物的自然原因,而巳也不能拿同类事物进行类比来说明这些原因时,人们就把自己的本性移加到那些事物上去。”维柯认为,关于人类起源问题的一切错误看法都来源于此。其次,民族的“虚骄讹见”和学者们的“虚骄讹见”。维柯所谓的虚骄讹见,可以理解为一种虚荣心。维柯引用第阿多茹斯,什库路斯的名言“每一个民族,无论是希腊人,还是野蛮人,都有一个同样的虚骄讹见,认为自己比一切其他民族都较古老,早就已经创造出人类舒适生活所必需的事物,而他们自己所回忆到的历史要一直追溯到世界本身的起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迦勒底人、西徐亚人、埃及人和中国人都声称自己是古代世界人类最初的祖先就是这种民族虚骄讹见的表现。而埃及人和希腊人认为他们曾在世界范围传播文化,也是这种虚骄讹见的表现。维柯认为,“起源于互不相识的各民族之间的一致的观念,必有一个共同的真理基础”。他称之为“共同意识(或常识)”,并说,“共同意识(或常识)是一整个阶级、一整个人民集体、一整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所共有的不假思索的判断”,各种制度正是基于这种共同的意识,在各民族中分别发展起来,而不是像那些骄傲的民族所认为的那样,是“由某一个民族创始而后传到其他各民族的”。他认为,要达到对历史真相的认识还必须破除学者的“虚骄讹见”。

第三,维柯的理性批判精神还表现在他对待史料的科学态度上。首先,维柯主张对史料加以严格的考证。有关《荷马史诗》的考证,是他史学实践的集大成之作。维柯通过考证。提出了民间集体创作的概念,指出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并非哪一个人的个人创作,而是经过很多代人的加工和口耳相传逐渐形成的,实际上是以诗的方式记述了早期希腊的历史。“荷马是希腊人民中的一个理想或英雄人物性格”,是古希腊吟颂神和英雄业绩的众多民间行吟诗人的象征,“荷马纯粹是一位仅存于理想中的诗人,并不曾作为具体的个人在自然界存在过”,“希腊的各族人民自己就是荷马”。有学者称,维柯的这一“发现”,“石破天惊,极大地震动了西方学术界,他的理论,成了聚讼纷纭的‘荷马问题’的先声”。其次,与当时一般的见解不同,维柯明确地将人类早期文明的语言、神话和诗歌等都作为历史研究的史料,充分认识到它们的史学价值。有研究者说:“他第一个提出应当把古代语言,诗歌,神话传说,法律习俗等事物当作有用的史料,放在历史背景下加以考察。”在维柯看来,古代的语言和诗歌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这种信息不是直接的而是间接的,研究者必须抛开种种理性的文明的观念。用想像性的理解的方式来探求其中蕴含的历史的真相。他研究了以往史学家所忽视的人类史前时期即原始人类的制度、文字、宗教、语言、神话等等的源头与开端,认为这些都可以作为史料来运用。如他认为希腊和拉丁神话中的十二个神,表面上是神谱,实则蕴含了民政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天帝约夫代表了宗教的产生;善妒的天后朱诺则代表着隆重的婚礼的约束等。再如,他将民族的语言作为研究民族历史的史料,认为从语言学考察可以再现一个民族在其语言开始时形成的生活状况。

三、历史认识和历史研究法

当我们惊叹于维柯发现的“永恒的历史规律”的同时,往往忽略了他对历史研究方法的独到认识。 正如柯林伍德所说:“他首先是一个训练有素而又非常出色的历史学家,他以制定史学方法的原则为己任。”历史研究方法在维柯的思想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以至卡希尔认为《新科学》的价值并不由他那种随意而富于幻想的文明史结构来决定,更为重要的是维柯为历史思维的进一步发展引进了新的方法和观念。他甚至认为,在某种意义上,维柯的《新科学》和笛卡尔的《方法论》一样,只不过是运用于历史学而已。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讲的方法是广义的,包括认识原则、方式及其所应当使用的研究方法。近代以来的西方哲学主要是属于认识论范畴,即探讨人的认识及其方法,它主要包括两大流派,即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而笛卡尔是唯理主义的代表。维柯在那个时代提出历史研究的方法,是为了回应当时欧洲思想界、特别是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唯理主义否定历史认识和研究是科学认识和研究的观点。

维柯在历史认识上的一个重要贡献,也是他的整个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明确强调和阐述了历史研究必须依靠“想像性地了解”(imaginative understanding)。所谓想像地了解,可以理解为历史认识中的一种推演和一种移情,如有学者所言:“我们通过进入另一些时代和地方的另一些人的一般观念,进入他们观察自我及其目标的方式,而获得的知识。”在维柯看来,由于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古代人不同,所以要理解古人是如何思维的,势必要放弃现代的理性观念,而用野蛮人的粗野本性来思考问题。正是这种移情,使得维柯“默察”出“理想的永恒历史”。人们之所以能够理解不同于自己时代的人的思维、行动等,是由于人性中存在共性,因此人们可以从内部而不是外部来寻求原因,“这个民族世界确实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所以它的面貌必然要在人类心智本身的种种变化中找出。”在历史认识和研究方法上,维柯还提出了其他重要思想。在历史研究的起点方面,维柯认为,“凡是学说(或教义)都必须从它所处理的题材开始时开始”,历史研究也应该置于“这些动物开始以人的方式来思维的时候”。他认为许多著名学者不能正确解释人类各种制度的历史就在于他们没有从人类历史的起点开始,如,当时自然法学家的三大领袖格老秀斯、赛尔敦和普芬道夫在研究自然法体系时,“都犯了同样的错误,都从中途开始,也就是从已开化的各民族的最近时期才开始(所以是从自然理性已充分发展的有文化教养的人们才开始)”。有鉴于此,维柯把研究的范围扩展到原始人类思维上去,并为此足足花费了20年光阴。维柯所探讨的领域包括语言、神话、诗歌、宗教和国家的起源。可以说,文明起源的学说是维柯历史研究中最富有创造性的成果之一,而这正是他本着“从开始处开始”的原则指导下所取得的。正因为如此,维柯主张将历史视为一个自然的合理的进程,“各种制度的自然本性不过是它们在某些时期以某些方式产生出来了。时期和方式是什么样,产生的制度也就是什么样,而不能是另样的。”而且它孕育了后来更高级的文明史的原则,是更高级的历史文明的基础和必经阶段。这种自然主义的历史观不是启蒙时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那种以崇高的却是绝对的、非历史性的理性来看待人类历史,将人类以往的历史、特别是将非西欧的历史视为野蛮的、不值得研究的非历史主义的观点。在伯林看来,维柯用20年的不懈劳作得出的历史观在于:“理解历史,就是理解人为自己创造的那个世界是什么样子,他们对它有什么要求,他们感受着什么需要、目的和理想:他想找出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他追问什么需求、什么问题、什么抱负决定着一个社会对现实的看法;他认为自己创立了一种新方法,它会向他揭示出人们据以思想和行动、改造他们自身和他们的世界的范畴。”

其次,维柯主张把语言学和哲学结合起来研究历史。维柯所说的语言学(philologv)也泽为语文学,包括历史学在内,“它偏重于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维柯用这个术语指史学研究,语文学家即指通常的历史学家。”维柯认为,语言学和哲学二者缺一不可,“哲学默察理性或道理,从而达到对真理的认识;语言学观察来自人类选择的东西,从而达到对确凿可凭的事物的认识。”,而此前和当时的学者不是忽略了语言学就是忽略了哲学,导致没有发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所以说,“哲学家们如果不去请教语言学家们的凭证,就不能使他们的推理具有确凿可凭性,他们的工作就有一半是失败的;同理,语言学家们如果不去请教于哲学家们的推理,就不能使他们的凭证得到真理的批准,他们的工作也就有一半失败了。”在他看来,语言学提供的是历史发展的已然事实,而哲学解释小历史发展所以然的道理。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发现各民族历史在不同时期都要经历的一种永恒。

维柯强调语言学和哲学相结合,也就是将归纳法和演绎法相结合。维柯研究原始人的思维时用演绎法以研究各个民族历史发展的起点,而用归纳法归纳出各民族历史发展的永恒规律。朱光潜说:“(维柯)一方面根据语言学来研究历史发展的凭证,另一方面又根据哲学来提出历史发展的真理,这就是史与论的结合。”维柯的研究方法为历史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方法论。郭小凌认为,这一方法“使史学超越积累事实、描述事实和解释一定范围内的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传统目标,朝着根据经验和思辨的事实归纳人类历史整体发展规律的趋向发展,这就使史学在更大的范围内注意深层的结构分析、所有历史关系的内在联系和矛盾、发展动力问题,将这门学科提高到了‘新科学’的高度”。

维柯还运用历史比较法对各民族文化进行比较,《新科学》一开始就在时历表中对希伯来、迦勒底、西徐亚、腓尼基、埃及、希腊、罗马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各种重要文化创造进行系统对照。维柯的历史比较,不仅是要找出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发现隐藏其中的一致性。严建强说:“比较方法对于维科是一种探寻历史规律的工具。”正是基于此,维柯发现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即各民族都必须经历的“理想的永恒的历史”。

四、维柯史学思想的现当代意义

维柯的思想在他那个时代不为人知,它引起西方学术界的重视是在19世纪、特别是20世纪之后。此中原因除了他的著作相当晦涩难懂和多歧性外,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与其所处的时代不相合拍,易言之,是反时代或说是超时代的。正如伯克所言,模棱两可使得他损于当代却益于后来。现当代学者通过研究惊奇地发现,维柯的思想包罗万象,包含着很多现代思想。霍克斯说:“《新科学》和现代那些思想流派有着直接联系。”严建强则说:“当代西方主要思想流派――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和阐释学等也都把思想源头追溯到维柯那里,……许多马克思主义者,……也高度重视维柯的学说。”维柯思想的丰富现代意义甚至使相互对立的思想流派都能在其中找到各自所需要的内容,有学者描绘到:维柯被看成是革命者、反动者、浪漫主义者、实证主义者、反实证主义者等等。因此,张隆溪称:“我们要在维柯思想中注意寻找的不是历史的因素,而是它奇特的现代性。”

本文不打算讨论维柯整个思想的现当代意义,只是就其史学思想、特别是其历史认识及其方法的现当代意义作一评述。同时,本文也不打算使用“现代性”这一概念及其理论评述维柯的史学思想,因为 对“现代性”学术界有相当丰富的、同时也是存在较多分歧的研究,并形成了诸多的理论。况且,维柯史学思想中还有超越“现代性”的方面。本文的“现当代意义”。意思是指维柯史学思想中超越他那个时代,而与现代和当代史学思想有诸多契合和对现当代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方面。

启蒙运动是一场高扬理性大旗,传播进步观念的运动。但是在那个时代,“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思维着的知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可见,启蒙史观本质上是反历史主义的,因为它所宣扬的进步观念是由永恒不变的理性所保证的。对于理性主义的历史观,有学者称它“在双重意义上是非历史的:它既非指真实的社会历史进程,而只是观念进程:又非指黑格尔所说的那种自我发展的绝对精神,而只是抽象不变的理性”。笛卡尔主义正是这种将理性走向绝对化的唯理主义。笛卡尔将数学研究方法置于一切方法之上,认为只有具备清晰明确的概念才可以成为科学。在维柯看来,笛卡尔“只是为着抬高他自己的哲学和数学,来降低神和人的学问中一切其它科目(译者注:指文学和历史学)”。

历史学研究篇2

黎平这块土地,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繁衍与生活。自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设置福禄永从长官司后,黎平建置不断。黎平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厚重与丰满的历史与文化。挖掘黎平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黎平历史,让学生了解黎平历史,热爱黎平,提高自信心与自豪感,培养学生人文主义精神,是黎平历史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也是一个没有终点的研究课题。

一、研究背景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多方面开发和利用校外历史课程资源。……二是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充分地利用好黎平的历史资源,加强对学生进行黎平历史的教育,增强黎平学生的自我文化认同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黎平历史能拉近历史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使初中历史的德育实效性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研究价值

1.黎平地方历史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研究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德育实效性

在黎平历史当中,有许多本地的历史人物,通过讲述这些历史人物,学生能从这些人物身上学到很多崇高的品质,懂得做人的道理,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素质。这样学生就了解了黎平悠久的历史,自然而然地了解黎平,从而达到热爱黎平的效果和目的。

2.黎平地方历史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研究成果的推广与普及,有利于推动黎平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

黎平人了解黎平的历史,增强黎平人的自我认同感,对黎平人建设小康社会,构筑黎平人的“中国梦”,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具有强劲的助推作用。

3.地方史料的收集和整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

现代教学理论突出思维教学,关注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强调的是如何得出历史结论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论本身。学生通过参观、调查、走访,获得第一手资料,在整理、分析、综合、比较、筛选、运用史料的过程中,不仅掌握基本的史实、概念,同时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方法和过程。对当地的文物古迹、社区、村庄等进行历史沿革、发展现状的调查,搜集相关资料、信息,并加以整理和分析,进行较为完整的叙述,提出自己的见解,恰好弥补历史教材的不足,也是历史课标的要求。

三、在历史教学中渗透黎平历史的主要方式

1.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穿插

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穿插黎平历史,展示有关课件页面与图片,把通史和黎平历史进行有机结合,既不影响通史的教学,又能对通史进行有益的补充,同时促进了学生了解本地历史,拉近历史教学与学生的肌理感,借助黎平历史的穿插,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注意力,可谓一举多得。

比如,在上“废丞相设三司”一目时,讲明朝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顺便穿插贵州布政使司的设立(1413年),顺便说黎平建府的情况,因为黎平建府也是(1413年),黎平建府与贵州建省是几乎同步的,了解黎平和贵州的基本历史渊源。再如,在上“清朝的建立”一目时,讲到明末农民起义时,顺便穿插黎平地区的吴勉起义、吴国佐的石纂太起义,让学生知道,在反抗压迫,追求幸福上,黎平也有血性男儿。讲“郑成功抗清”时,插入何腾蛟抗清的有关故事,让学生知道我们黎平县也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气节的大丈夫。上“交通运输的新纪元”一课时,可以介绍黎平机场建设与航线开通、夏蓉高速、三黎高速建成和通车、贵广高铁建成与通车的有关情况,了解黎平在交通运输建设上的新起点、新成就、新跨越。

2.对历史遗迹、文物进行参观考察

黎平县境内历史文物、遗迹遍布,历史教师可以利用这些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在考察过程中听导游、老师讲授,真实感受历史历史、触摸历史,与历史进行心灵对话。

比如,清明节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和参观黎平会议会址。

让学生通过烈士陵园里一块块墓碑,接受心灵的洗涤,教育无声,全在心灵体验。学生观看黎平会议会址里的一幅幅照片,以及导游生动的讲解。这时候还需要我们老师吗?我们老师需要做的就是与学生一同感同身受。参观考察现场的教育效果、对学生心灵的震动力度,比我们把学生关在教室进行声嘶力竭的教育的效果好得多。又如,在上“近代‘文明婚礼’的传入”后,组织我校六合片的学生去参观纪德寨脚的“青山界四十八苗寨婚俗改革碑”。既让六合片的学生知道当地厚重的文化积淀,也让他们知道这块碑相当于一部“民间性婚姻法”,让学生了解这场婚俗改革,使我们青山界四十八苗寨的妇女们在自己的婚姻选择方面有了较大的自由,“十八姑娘三岁郎”和“十三四岁姑娘嫁老郎”的陋习得到遏制。姑娘家必须返还给舅家一个女儿的传统习惯,受到否定,其影响力在当时是非常深远的。

3.专题讲座

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在课前现开展有关专题讲座,能够有利于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本内容的理解,或者课后展开有关专题讲座,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识深度,也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某一历史问题。

比如,在上“红军长征”时,可以先组织学生学习《黎平会议》,向学生说明黎平会议召开的背景、会议情况、会议决议、历史作用,让学生知道黎平会议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基础,也让学生真正理解黎平“伟大的历史转折从这里开始”和“曙光之城”这些历史定位的含义。

4.随机介绍

所谓随机介绍,即及时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各种活动、各种场景,利用学生的有关问题,随机对学生渗透黎平历史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机动灵活、方便自然,教育意识性不强,学生在无意中获得历史知识。

比如苗族过苗年,到学生家中做客,无意间交谈,老师就可以介绍苗年的来历:苗年这一天是五千多年前苗族始祖蚩尤与炎黄大战罹难之日,过苗年是为了悼念蚩尤的英灵。同时也可以介绍苗年在不同地区、日期有不同的变化等。比如,夏天在苗寨的大枫树脚下歇凉,你也可以介绍枫香树是苗家的图腾树、祖先树。“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树”“黄帝杀蚩尤于九黎山之丘,掷械于大荒之中,宋山之上,后化为枫木。”苗族崇拜枫树,就是在追念蚩尤,也是苗族人民怀念祖先、思念故土的唯一寄托,枫树也成了我们苗族新的栖身地的守护神。再比如,学生问你为什么苗族住的地方都比较高,都在边远落后的农村,远离城市,交通不便。你可以介绍苗族的四次迁徙史。

5.专题社会调查与研究

教师结合历史课程教学有关学习任务,布置学生有关专题,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与研究。这种方式能提高学生资料收集与整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某一时期某一历史现象的认识,或者能清晰地了解当地在某一方面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比如,在上“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时,布置学生走访经当地的老人,要求学生把访问到的有关情况进行整理,展现社会状况与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理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知道,改革开放使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积极支持和拥护改革开放政策,做中国改革开放的推动者、执行者、实践者、受益者。

6.考试中插入黎平历史的内容

在考试中插入黎平历史的内容或者以黎平历史作为有关资料背景,可以使学生较好地记住黎平的历史,并能把黎平历史和通史进行有机的对接,加深对通史的理解。

如,2014年初三毕业考试卷就加入黎平历史的题目

第6题,何腾蛟是我们黎平的抗清英雄,下列人物中,属于抗清英雄并的是( )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

第9题,黎平会议会址是我们黔东南州的重要红色旅游景点,

下列旅游景点中,属于贵州红色旅游的是( )

A.黄果树景区 B.龙宫景区

C.镇远青龙洞 D.遵义会议会址

利用黎平历史,在教学中进行渗透,使学生了解热爱家乡,树立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信念,提高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黎平历史教师的责任,也是我们一个永远没有结题的教学课题,

渗透黎平历史的方式应因地制宜,多种多样,达到教学效果和德育目标双丰收。

参考文献:

[1]刘宗绪.中国历史[M].2版.长沙:岳麓书社,2007.

[2]姜胜祥.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地方史教育研究[J].贵州教育,2013(07):26-29.

历史学研究篇3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147-01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历史研究性学习已在种信息历史教学中普遍开展起来,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历史研究性学习在开展过程中还有一定误区,尚需进一步澄清。

1 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本质特征

从词源来看,历史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二是指历史学。作为本体,历史指的是人类的经历及其所创造的一切,它是过去的、既定的、不变的;作为认识,它指人类对自己过去的回忆与思考。和其他任何研究一样,历史研究也含有两个层次,一是以创建或生产人类文明史上新的精神产品为目的,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并进行论证;二是对已有的历史研究结论进行论证为目的设计方案并进行论证。历史研究的流程大致包括:选择一个问题或假设;研究者根据问题或假设收集证据;对证据进行解释,排除边缘证据;根据解释表述观点。从心理过程看,是对历史未知对象的探视、确立及其意义的判断以及对已知对象的真实性、正确性进行解释、确立或否定的过程。

但是,研究性学习与历史研究毕竟不是一回事,两者的研究过程和最终追求价值是不同的,前者的价值在于其对社会的贡献,强调对他人的有用性,而后者强调其教育价值,主要是对学习者有教育性。所有,从实际需要看,在学校教育情境下,完全严格地依照史学研究的方法和程序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没有必要,更不具有现实性。

2 历史研究性学习中的方法问题

科学方法是一切研究的根本。历史具体问题的研究方法需要采用一般性和特殊性的方法。一般方法,这是适用一切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它又可以分为分析方法(如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实证方法(如考证法、校勘法),叙述方法(如纪事本末法、编年法)。特殊方法,是适用于各门专门史的个别方法,可分为研究历史地理的测量法、研究经济史的统计法、研究科技史的模拟法等。

这些方法,对于广大的学生来说不可能一一掌握,即使对于历史教师来说也只能略知一二。因此,我们应当在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同时,有选择地将历史研究中的常见方法渗透在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之中。作为重点,平常在历史研究学习中应当掌握的方法主要为分析和实证方法。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分析方法运用的最多,探讨的也最多,而比较忽视后者的研究。

提高历史实证能力的重要方法就是要重视史料。它是借以研究与反思人类活动的前提和根据,包括文字记录与人类活动的遗迹、遗物以及口碑等三类。对中学生来说,在研究性学习中,虽然难以搜集直接史料,但简间接史料还是必需的,特别要培养学习者的史料意识,形成有理有据,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

3 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模式

历史研究性学习虽然追求的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模式,但由于它发生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因此必须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否则很难保证有多大的生命力。目前,人们习惯采取课题研究、活动设计等开放的形式,但如下方式笔者认为更值得尝试。

3.1开放式习题

这种习题条件不完备、结果不确定、思路开放、表达形式多样化,多以培养能力、训练思维为目的的认知类习题。学习者不可能在教材中找到现有的答案,必须通过自己努力,查找资料,提出假设,论证假设,表达观点。既然是习题,一般来说它出现在一段教学之后,依附于一定的知识。所以,教师也应当对学习主题进行研究,了解学习者的动机,研究学术的有关发展,才能设置比较合理的习题。可以引进目前史学界争鸣的问题,以促进学习者的研究。例如,对科举的一点思考;太平天国是吗等等。学习者发现自己参与到史学研究的前沿,更会促进其主动学习的动机。当然,开放式习题也要注意题目的设计,要尽可能贴近学习者,要设计一些情境化的问题。

3.2教材研究

在教师的合理分工和指导下,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研究。对学生历来说,就一段历史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编写学习材料供大家共同阅读是具有挑战性的事情,也极具有吸引力。其过程可分为:教师和学生根据现有的条件,精选一段教材内容作为对象,学生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一段,并提出自己所具备的条件和开发的目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选择参考资料,按照自己心目中的历史与编写样式,编写“教材”作为对原教材的补充,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也取得了不少收获,最重要的是学生们以研究者的眼光看待原来认为是圣经般的课本,自信心和能力也得到很大提高。

历史学研究篇4

相较而言,对于课外实践这一环节却长期疏于关照。古语有“纸上得来终须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说,特别是对于历史这门偏于理论和知识的学科,更是需要注重实践,否则所谓研究型教学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研究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精神,自主钻研、自主创新,这种能力的培养只通过课堂是很难实现的,实践环节不可或缺。人的能力总是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运用所学知识,方能实现“知行合一”。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对于听到的信息能记住25%,对于听且看到的信息能记住45%,而对于听到、看到且做过的事情则能记住70%。也就是说,虽然课堂有内外之分,但却不应割裂开来,唯有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教学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方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对于学生来讲,课外实践活动的实现形式是多元化的,比如参加甚至主持课题研究,或者自发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即便是做一些兼职也可视为实践活动的一种。但上述方式均有局限性,课题研究从目前来看对于本科生而言机会还是比较有限,而自发参与社会活动或者兼职目的性不强且随意性很大,这都难以收到实效。在这种情况下,体现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见习、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2历史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事实上,历史学专业的管理者和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有清晰而明确的认知的。但是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这种认知大都停留在理念上,以致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并没有落到实处,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按照培养大纲要求,历史学本科专业在课堂教学之余,还设置有固定时间安排的实习活动,包括课程见习和综合实习两个方面。课程见习,顾名思义是针对于特定课程所安排的实习,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考古学通论、史学论文写作等课程,一般要安排至少两天的单科实习。综合实习,又称为综合认识实习,即提供给学生一个较长时间(一般为7天)去校外开展实践活动。无论是课程见习还是综合实习,其目的是相同的,就是通过重返历史现场、开展田野调查,将文本知识与现场实况互为映证,使枯燥乏味的文字变为立体形象的鲜活材料,从情感上和学理上更为深刻地感受历史背景、认知历史事件,进而将所学知识与身处的社会、自然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内化的体验。这样一种设置和安排,无疑是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一个平台。

这样一个平台如若搭建规范完备,就能够将合作性、问题性、实践性三个维度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有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实习环节操作往往是流于形式,几无效果。析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传统教学理念的惯性作用,“重理论而轻实践”,高校管理层面没有予以足够重视和支持,比如实习经费安排比较低难以有效开展活动;二是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课题、论文”至上的倾向依然比较严重,不愿意投入精力于实践教学;三是院系在运作中对于师生安全顾虑过重,往往简化甚至改变实习形式,当下一种常见的做法就是将实习活动完全交由旅游公司打理,从而规避责任,但实践活动却变成了旅游观光。实践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毕业论文写作,其设置的目的在于检验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知识、思维能力等各种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将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学习的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和水平。但是近年来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声讨之声不绝于耳,有部分学者甚至提出废止这一规定,其原因就在于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的论文严重浪费了教育资源,伤害了本科教育的形象。教育部曾多次下达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各高校也纷纷采取举措,力图改变这一现状,如进一步规范论文写作流程和制作要求,严格论文的考核和评估,加强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等。

但从效果来看,似乎难尽如人意。就历史专业而言,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较低是有客观原因存在的。一方面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于知识体系掌握和理论观点介绍,而方法论课程设置较少,加之大学期间又鲜有机会参与科研活动、接触乃至写作科研论文,以致到大四阶段毕业论文写作时有手足无措之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严重不足,也就很难形成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另一方面,大四阶段正是学生面临择业的关键时刻,考研、找工作成为核心内容,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很多学生在重重压力下没有心思、也没有精力投入过多时间在毕业论文写作上,往往只是抽出几天时间就草草完成,其质量也就可见一斑了。

3研究型教学导向下历史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与展望

研究型教学的宗旨是通过教学与研究、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勇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在课内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搭建一座桥梁,以问题为导向,在师生平等而又积极互动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而又自由的探索空间。正如前文所述,课外实践的全面开展和落实,主体环境尚不成熟和完善,目前有效的着力点就是抓好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活动。若要做好这一方面,需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合力。其一,高校层面。高等院校要自上而下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扶持和激励机制。在目前实习补贴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高校可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免除师生后顾之忧;面对指导教师主动性不强的现状,高校可以将实践教学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或者可以通过课题等方式给予指导教师一定的物质奖励。针对于历史学的专业特点,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具有丰富考古经验或者田野调查经验的高水平教师充实到指导教师队伍中来,以优化师资结构。

历史学研究篇5

2001年9月——2002年1月,我们召开了多次课题组会议,对在高二年级文科班中再深入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实验工作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过论证,我们认为是可行的,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高二年级文科班的学生素质较好。近几年来,我校文科高考成绩年年再创新高,在全市多次摘取文科桂冠,使我校文科类学生英才济济,汇聚一堂,高二年级文科班的学生素质较好为全校所公认。2、高考改革的趋势。2000年广东省高考(3+X+1)文理综合试题第十九题(上海市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题)是典型的研究性学习的考题;2001年高考上海卷第37题(老山汉墓走出西域美女题)亦属研究性学习的考题,这两题的出台代表了高考改革的方向,它表明研究性学习的考题在高考中开始出现,紧跟高考改革的方向,是高二年级文科班历史教学的任务。3、高二年级文科班的历史课是我们课题组成员杨柳、周雪红老师任教,这对于研究工作的进行较为便利。4、班主任支持。这几个班的班主任都较为支持,使得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实验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二、对学生进行组织动员工作

考虑到高二年级没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时,我们只能利用历史课及一些班会课时间进行动员。首先,请教科所苏敏老师作专题报告(2002年1月),向同学们介绍了国际国内研究性学习的最新动态,以及柳州市几所中学研究性学习的发展情况,使同学们对研究性学习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其次,请周梅莉老师进行具体的指导,使同学们明确研究性学习不仅是高考改革的方向,而且能够锻炼大家的学习、工作能力,是高中阶段不可多得的一次锻炼机会。最后,杨柳、周雪红老师利用本班历史课时间向同学们介绍了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法及研究程序,布置了研究性学习的具体任务。考虑到高二年级没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时,这一任务只能利用寒假时间进行,所以,我们把研究性学习的任务以寒假作业(作业全文另存)的方式布置下去,要求学生在放假前将研究性学习的准备工作做好,放假时进行研究,开学后再整理研究成果。

三、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

在将寒假作业布置下去后,我们着手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准备工作——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首先,我们组织学生组成课题组,规定1——5人一组,在自愿的基础上选举产生组长,由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分工以及与指导老师的联络等,并负责将研究课题和本组成员名单交给老师。小组成员共同制定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既分工负责,又相互配合,体现全体成员分工与合作的统一。其次,为了把握研究方向,保证进度和质量,我们要求学生制定研究方案,其内容包括课题的名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方法和时间进程,小组成员的分工,预期的研究成果及表现形式等,并规定了研究方案交给老师的时间。最后,进行开题论证工作,研究方案交上来后,我们组织了开题评审会,对每个组的“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评审(开题评审会记录另存)。为此,我们制订了详细的评分细则,内容有课题组所选(拟)课题的意义、课题组所选(拟)课题的可行性、课题组所选(拟)课题采用的研究方法的恰当程度、课题组对所选(拟)课题的设想的合理程度、课题组成员陈述课题及回答问题的语言组织及表达能力等几项,依据这一评分细则对学生的课题进行了评分,好的研究方案建议学生保留,不合格的课题要重新准备后再通过开题评审,在此基础上,开始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该文章由diyifanWEN.COM(第一§范┆文网)整理;

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

在组建课题组,制定研究方案并通过开题论证之后,我们开始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由于没有课时,我们要求学生用寒假时间自主进行研究,我们教师着手进行指导工作。我们指导学生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我们首先指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进行分工合作,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其次,我们给学生讲解了进行资料收集工作的方法:1、通过媒体搜集资料。我们指导学生通过媒体搜集资料,如互联网、图书馆、音像制品、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体,都是较好的搜集资料的媒体。2、实地考察。我们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由同学们亲自到现场勘察,采集相关素材,并提出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带照相机、摄像机进行摄影摄像,并将资料输入计算机。由于没有课时,只能在假期进行这一工作,所以我们提出必须要在家长陪同下前往并注意安全问题。3、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到相关部门(如旅游局、旅行社、博物馆等单位)搜集相关资料。其实,搜集资料的途径很多,可谓条条道路通罗马,除上面的途径外,还可借助父母的关系,找到调查对象进行座谈;借助社会关系,访问不同层面的调查对象等等。在搜集到相关资料后,一定要注意原始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图像等)的保存,有条件的同学最好将资料输入计算机保存。

五、研究成果展示

2002年3月,寒假结束了,同学们带着原始资料回到了校园,我们首先指导他们进行资料的整理工作。同学们搜集到的资料形式多种多样,不仅有文字资料,还有数据资料、图片资料、音像资料、软件资料等。我们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搜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和提炼,确定总结的内容,选择最合适、最能反映研究成果的形式,得出研究成果。同学们有的写出了研究论文,有的写出了调查报告,有的整理出颇有分量的研究笔记,还有的提交了大量的相片、软件等,取得成果共记42项(大量成果另存,成果一览表附后)。我们指导他们在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将所得成果输入电脑制作成PowerPoint课件, 我们选取了一部分优秀成果,在2002年6月进行了研究成果展示,黄明旻、张超、杨秋慧、胡宾等同学展示了他们制作的课件,对此,我们还进行了现场摄影、摄像(相片、录像带另存),这次展示,取得了圆满成功。

历史学研究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学研究;应用方法

史学研究和高中历史教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学科。前者以历史研究为对象,重在探索和发现;后者是对高中生的历史教育,重在知识的普及性,提倡教育和培育人才。但是两者的共同之处就是都离不开历史,史学研究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历史教学活动其实是一个史学研究的推广平台,两者相互联系。高中历史教学需要不断吸收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保证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下面以人教版的《中国近代史》为例,来分析高中历史教学和史学研究之间的关系。

一、史学研究的发展和高中历史教材相对稳定之间的矛盾

历史教科书作为基础教育的普及读物,应该保持内容上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所以教科书的稳定性要求它必须谨慎吸收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同时,史学研究也影响着历史教科书的编写,教师应该认识到,只有先出现普遍认同的史学研究新成果,才能被历史教科书应用,而不是历史教科书超前于史学研究。这就会导致史学研究和历史教科书内容的不对称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历史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善于吸收先进的史学观念,提高专业素养。

二、高中历史教材引用史学研究的几个原则

1.结合学生的认识能力

在历史教科书中引入史学研究成果时,应遵循新课标的要求,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注意引入一些通俗易懂的知识。如果在高中生的认识范围外,则会增加学生理解、学习知识的困难。所以历史教师要把握好史学研究成果的知识层次,进行适当地引用。

2.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

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对于有些教学内容并没有详细讲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引进一些新研究的详细史料,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为教材中涉及的观点提供依据,从而说明历史教科书的权威性,其历史观点的准确性。

3.坚持与教材观点一致

在历史研究中,经常会出现和历史教科书观点不一致的研究成果,所以,在引进这些研究成果时,应仔细查其观点和历史教科书的观点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要进行判断和验证。如果引进和课本不一致的历史观点,很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混乱,影响历史教学。

三、高中历史教学吸纳史学研究新成果的方法

1.史学研究新成果可以纠正教材中落后的观点

因为受到教材篇幅的限制,高中历史教材虽然经常修订,但还是存在许多落后、片面的观点,无法跟上历史研究的步伐。如,中法战争中,教材并没有涉及中法战争的影响,而是重点论述了清政府的“乘胜即收”的政策,和法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谴责清政府“虽胜尤败”的结局。但是有史学研究者指出,清政府是从维护领土的大局出发,才提出这一政策,其实是明智的决策。如果能把学者的研究成果引进教科书中,就能端正学生对中法战争的

认识。

2.史学研究新成果可以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认识历史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史学研究者注重从近现代的角度审视中国的历史,甚至成立了专门研究近现代历史的“显学”。但是,在当今的高中课堂中,并没有运用到这一现代化的教学方法,仍然遵循“革命史范式”的教学模式,落后于高等学校的历史教育。比如,在评价李鸿章时,按照“革命史范式”,他是签订《马关条约》的卖国贼,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人物,他参与了多个丧权辱国的政治、外交活动。但是按照现代化范式来评价他,他又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力量,在中国现代化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需要引进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从新的视角来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

人物。

3.史学研究新成果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史学讨论

高中生在接触历史教学活动时,往往不满足于课堂的教学知识。喜欢自己查阅一些资料,观看相关的历史事件的电影、电视剧。并且喜欢对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质疑历史人物的行为,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比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教材上是这样给辛亥革命定义的: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如果在教材中加入国外学者的研究内容,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史学研究和高中历史教学密不可分,虽然他们之间存在着矛盾,但是史学研究的新成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非常重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其重要性:史学研究新成果可以纠正教材中落后的观点,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认识历史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史学讨论。

参考文献:

历史学研究篇7

(一)课堂导入。

万事开头难,教学亦如此。好的导入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出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而在实际教学中,单纯地用知识、语言导入,总是觉得很乏味的,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运用恰当的图片导入,正好能够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激发出来,能够更好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老师所要讲述的知识当中,提高学习效率,提升课堂质量,利于课堂知识的教授与展开。比如,我在讲新文化运动时,开篇就用PPT滚动展示近代以来,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仁人志士的图片,并配上音乐和学生的旁白,很多学生很受感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和兴趣。

(二)知识解读。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中,文字所记述的知识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很多的人物神态,一些历史的细节等是很难用少量文字描绘出来的,而历史图片却能够将这些知识完全地、细致地表现出来,让知识更加具体化与形象化。让同学们在学习当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比如在讲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时,我会向学生展示书本23页上的“哥伦布到达美洲”的图片,让学生讨论通过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讨论很热烈,最后老师指出图片远端有三个人在树十字架,这说明新航路开辟还有宗教因素在里面。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学习热情很高,课堂气氛也很好。

(三)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是每节课即将结束时,教师一般用3~5分钟时间,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升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是把本堂课学习的知识简单梳理,这样的课堂小结显得平庸,简单,没用内涵。相对于完全文字化的课堂小结,必要的历史图片总结,要更加容易让同学们接受,并提高学习效率,也更加能够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力,发挥同学们的个性,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对于相对的重难点知识更加容易吃透,在同学们的脑海中形成历史表象。比如讲中国改革开放格局时,我最后使用一张中国地图,让学生上黑板,把学到的开放过程在图上展示出来,这样更能让学生掌握,学生也得到知识的总结升华。

二、应用历史图片的优势

(一)培养学习能力,提高主观能动性。

历史图片本身的直观性,表现的多样性,这无疑利于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个体中感官器官的使用,尤其是视觉的使用。这样避免了死记硬背的传统学习方式,与此同时,培养了对历史图片的识别和解读能力,实现了形象记忆法。例如丝绸之路的开辟,通过对历史图片中地图的认识和了解,清楚了整个路线和沿路的商品分布和历史变化,比大段文字描述更加有效。

学生的能力一旦养成,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占领主动地位,从而灵活运用历史知识,并获得各自的历史认识。在练习过程中或自我涉猎知识的过程中,提高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符合现今所倡导的素质教育。

(二)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审美。

历史教学中的历史图片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历史知识有很多,而图标能够很好地理清其中知识逻辑,帮助同学们理清历史逻辑从而形成更强的知识整理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历史图片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及思维能力。分析历史图片时,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正确的审美价值观,有助于良好人格的形成。

(三)吸引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自己主动学习获得的知识,远比老师填鸭式教学所获得的知识记得更牢,理解更透彻。高中历史课堂一般给学生沉闷的感觉,而历史图片能够缓解这种感觉,将大量抽象化的知识直观幽默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加接近历史,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证明史实,提供证据。

历史学研究篇8

2要了解学生

教师可通过访谈、问卷的方式询问学生“哪些内容让你感兴趣?”“哪些教学让你感到乏味?”收集可靠信息。准确把握学生的智力水平、对课程的兴趣程度,然后再对症下药,精心策划课堂教学的方案,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方面教师必须花大力气去研究教材、探索教法,多观察学生对高中历史的学习态度,最后整理出一套适合本班同学实际情况的个性化教学。同时要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科学指导,根据教育规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列表比较法,直观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系统及依法、排比记忆法、口诀记忆法、评价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法,数轴法等。在学生自主学习中,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进行点拨,启发深入探讨。跟踪学生学习态度。主要包括学习态度是积极还是冷漠,对继续学习是期待还是厌倦,从而及时调控或采取补救措施。

3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

3.1确立清晰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决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深入研究教材是制定教目标的第一步。其次,准确把握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课程目标是通过三维目标来落实的,教师要灵活地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贯穿于教学目标中去。如在讲选修课的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框架,第1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课时,我确立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能力: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等基本史实;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通过阅读等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注意情境再现,分析材料;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培养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理解和尊重人类文化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的特点。

3.2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就是通过创设历史问题来诱发学生自主深入探究,进而形成双向互动、交流的教学过程。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在于问题,而具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是启发学生心智、推动学生思维发展的最佳途径。而问题的设计要科学、严谨、富有启发性且有梯度和广泛性,能面向全体同学,设计出不同类型、有层次性的问题,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切忌老是向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提问。例如,尽量设计“是什么”的判断型问题,“怎么样”的描述型问题,“为什么”的分析型问题,“有什么异同”的比较型问题,“有哪些不同意见”的创新型问题等。如在讲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这一课时,通过阅读材料:为了巩固议会的地位,弥补《权利法案》的遗漏之处,防止威廉国王之后王权落入天主教徒之手,杜绝英国回到专制主义时代,1701年国会制定了《王位继承法》……它的出台,延伸了国会的立法权,使国会有权决定国王的继承人问题,基本上确立了分权和司法独立的原则。我所设置的探究问题是:1)《王位继承法》颁布的目的及影响?这个问题相对简单,提问时找成绩中等的学生回答。接着探究问题的难度加大:2)英国君主立宪制基本原则在法案中如何体现的?君权与议会权力如何分割的?为何要遵循基本原则?这需要合作探究,然后让成绩好的学生回答。随着探究问题的复杂化,开放性,同学们的讨论更激烈了:3)探究英国君主立宪制之影响。真是百家争鸣,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说上几句。

3.3活动式教学

高中新课标历史教材中每个模块都有一个探究活动课,这完全是一种创新课堂的形式。历史活动课以活动促发展的思想来渗入到课堂教学中,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创造性、体验性、开放性等。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地组织一些活动,如开展历史知识抢答赛、编写历史小报、撰写历史论文、进行历史专题辩论会、召开历史故事演讲会、进行课本剧表演等,使历史课堂教学具有开放性,逐步实现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校内向校外延伸,从学习书本上的历史知识向书本以外的多种学习对象延伸,从跟着教师学历史向社会、家庭延伸,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这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对历史课堂教学来说是一种升华。

3.4挖掘乡土资源

搭建连接历史知识与学生经验的桥梁。乡土资源的优势在于它能消除历史与现实的差距感,所以教师要重视开发和利用典型而又深刻反映问题的乡土资源。例如充分发掘、利用隋朝大运河柳子码头、淮海战役前敌委员会遗址、淮北市博物馆等本地历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历史实践活动,既可以组织参观、访问、调查实地考察等社会实践性活动;也可进行专题讲座、看电影、看电视录像、搜集资料等,把本地的历史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

历史学研究篇9

由于受篇幅的限制以及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高中历史教材虽经多次修订,但始终无法跟上学术发展的步伐,在许多历史问题上依然停留在陈旧、过时或片面的观点上。比如,在阐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时,教材沿袭了一种传统的说法,称: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最新的研究表明,这种说法并不完全符合历史的事实。毕竟,思想观念的布新远比政治上的除旧艰难得多,攻克传统意识的文化堡垒远比攻克军事堡垒复杂得多。虽然武昌起义一夜成功,清王朝似大厦将倾,各省先后易帜,但是,与民主共和观念对抗的封建专制思想绵延千载,盘根错节,流毒深广。它通过古典律法的实施,儒家经典的传播,传统意识的灌输以及社会风俗、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不仅渗透到统治阶级的脑海中,而且也浸润了被统治阶级的思想。洪宪帝制和张勋复辟的迅速败亡,通常被论者当作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有力佐证。但是,这两次短命闹剧的匆匆收场,与其说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结果,倒不如归功于部分接受民主共和观念的政治精英奋起抗争。如果认定辛亥革命就已经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那么和新文化运动举起的民主与科学旗帜岂非是无的放矢?因此,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可以修正为:“辛亥革命首倡民主共和。从此,民主共和观念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逐渐深入人心。”

这种修正并不损害辛亥革命的光辉彪炳史册,因为首倡民主共和也是极其伟大光荣的。

二、吸收新成果、引导学生从新的视角审视历史问题

历史学研究篇10

近年来,我国在不断的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现如今的中学教学模式已由原来的死板教学转变为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了。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开始逐渐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也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内容了,教师们在进行教案设计的时候也会加入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历史知识,让历史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高中历史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学生们非常有必要好好学习,但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必须要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学好历史。本文就个人对于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的心得为依据,简要讲述高中历史学习方法,希望能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和帮助。

一、高中历史兴趣学习法

伟大的“世纪伟人”、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的德国作家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也曾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由此可见兴趣对于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同样高中历史的学习也离不开兴趣。

无数的经验已经证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在学习高中历史的时候一定要学会培养自己去历史的学习兴趣,想办法让自己喜欢上历史,只有喜欢了,我们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愿意主动去学习历史、去记忆历史、去探求历史的精髓,才能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取得好的成绩。

高中历史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要想仅仅利用高中三年的时间就全部记住,那确实是非常难的,而且历史是非常繁杂的。且每朝每代都是不尽相同的,对于我们这些课业繁重的高中生来说彻底的学会、记住并学会历史,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历史就是历史,不允许有丝毫的差错,因此如果对高中历史没有充分的兴趣,仅仅靠死记硬背来记住历史事件,那要想学会高中历史简直是难如登天,不但会浪费我们大量的课余时间,起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很难让我们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取得好成绩。因此我们在学习高中历史时,要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或者从自己喜欢的地方入手,逐渐培养自己对高中历史的学习兴趣,这样学习高中历史就会事半功倍。

二、高中历史信息化学习法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纪,我们这些高中生对于网络都不陌生,而且大多都有自己的电子产品,浏览网络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青年的一种乐趣和娱乐方式。

信息化的广泛应用不但可以让我们在网上休闲娱乐,其实我们在进行高中历史学习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好网络的便利之处,高中历史的知识点非常多,但由于篇幅有限,很多历史事件都是一概而过,让我们像丈二和尚一样摸不着头脑,由于不了解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所以就很难记住这个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这是我们学不好高中历史的问题所在,但现如今网络科技非常发达,所有的历史事件网络上都有,对于高中历史课本中讲解不是特别清楚的历史事件,我们可以在课余事件通过网络找到事件的具体经过,这样了解了事件的前因后果之后,我们记忆这些事件就会非常容易了。

高中历史不同于其他学科,不是单单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我们在课下认真看书、背诵就能学会的,高中历史的零碎知识点实在太多,各种人物、事件、地点、时间,多种多样,各不相同,要想清楚的记忆来不混乱实在难之又难,加之对于历史事件又不太清楚了解,记忆起来更是困难,因此我们要好好利用网络平台来学习历史知识,在网络上阅读历史故事,让我们可以将整个身心融入到历史故事的海洋中,这样就会自然而然的记住历史知识,从而达到学好高中历史的目的。

三、注重历史的连贯性

高中历史的难学之处在于各种历史事件层出不穷,而且很多历史事件都是交叉重叠发生的,因此记忆起来就有些困难了,其实历史是非常有规律的,完全都是按照时间发生先后顺序而来了,掺不得半点假,我们在学习高中历史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让自己在心里对各种历史事件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利用课余事件梳理整个历史事件,历史永远都是环环相扣的,我们只需要找到其中一个时间点,就可以把所有的历史事件串联在一起,这样我们记忆高中历史知识就会非常容易了,而且还不容易记混,及时有哪个知识点记不住了也不需要太过于担心,我们只要记住一些历史事件就可以顺藤摸瓜从而将所有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内容都梳理出来了,学习高中历史一定要注重历史的连贯性,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容易的记忆历史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非常有利于我们学好高中历史。

参考文献:

[1]古红兵.高中历史自主学习的研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07.

[2]陈金乡.高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1.

[3]张亚娜.谈谈高中历史学习方法[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02:114-115.

历史学研究篇11

一、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

我国的教育改革在持续不断的进行,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在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涯中都是十分重要的,是充分了解我国传统历史的关键性课程。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时候,教师是教学的组织和指导者,而学生仅仅是参与者。但是对于整个学习过程来说,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因此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必须要培养初中学生的历史素养,实现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初中历史中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因此需要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注重学生情况以及教学大纲的掌控,确保教学方向的正确性。核心素养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不但可以实现初中学生自身学习动力的提升,对于初中学生历史的学习,也有较为突出的作用。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将相应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自身的核心素养比较高,就可以实现自我的课下学习,能够更加全面的理解历史、分析历史,形成相应的历史思维。学生自身良好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确保学生在了解相应的历史后,运用相关的理论,正确的看待历史,全面的了解历史的发展。

二、通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对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对于初中历史来说,整个教学的过程仅仅拥有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要通过学习,深入的了解历史知识,充分的了解我国的多方面历史背景和文化。通过历史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内涵,确保对我国历史的充分了解。教师在进行课堂讲解的时候,可以通过查询相应的历史资料,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充足的知识扩展,实现和学生的历史知识分享。对于初中历史教学来说,整个教学的过程是比较枯燥的,因此需要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提升学生的兴趣,确保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全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历史的学习,是需要循序渐进的,而且只要是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有充分的兴趣,就可以实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入了解,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认知和全面学习,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帮助。目前我国的各方面科技水平都在不断提升,可以将多媒体等方法应用在日常的教学中,确保教学内容的直观和生动。教师还可以根据所教授知识的特点,设定相应的场景,提升学生对于相应历史的了解程度,确保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表现出较为良好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使用,让学生可以对知识本身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兴趣点,确保对教材内容的深入了解,让学生更好的学习。

三、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

历史学研究篇12

【中图分类号】 G63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3-0274-02

历史课内容庞杂,学生不易掌握,缺乏学习兴致,长期以来,历史课被看作是“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代名词,尤其是初中历史课程,许多学生、家长更加不重视。如何改变人们对历史课的偏见,真正让学生喜欢历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摆在每个历史教师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我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谈谈历史课的教学。

一 上好起始课,诱发兴趣

教师要精心准备,在课堂上要深入地讨论和讲述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纠正学生对历史这门课程的不正确的认识,引起学生应有的重视。这是诱发学生兴趣的奠基性的工作。事实证明,如果教师能把起始课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横生,融智怡情,赏心悦目的话,那将能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拴住,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我上起始课时,往往用图片和录像把学生有所了解的历史人物展示出来,让学生自由地讨论和评价,然后我再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正本清源,帮助学生去伪存真,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历史并不是死记硬背的”。因此,一节精彩的起始课将会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

二 质疑设问,引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如在讲述《中国边疆的危机和中法战争》一课中法战争时,我先让学生回答“镇南关一战的结果?”学生回答:“老将冯子材带领军民取得胜利。”我再追问:“接下来战局如何?”当学生兴奋地回答“中国取得战场的主动权并导致法国茹费理政府的”后。我用沉重的语气说:“但最终的结果是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同学们一片愕然,我紧接着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让人看不懂的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立即展开积极的讨论,纷纷发表个人的见解。最后大家在思考中认识到“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是清政府一味妥协求和卖国的结果。”这样使学生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所以说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问题时,才能引起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巧妙地质疑设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

三 运用历史故事,激发兴趣

历史是一门有血有肉,内容丰富,同时趣味性又很强的学科。它包括一定时间。一定地点,一定条件下人物的动态和事件的发展。因此,它是有情节有过程的,是有善恶是非和喜怒哀乐的,历史本身就含有构成故事的各种因素。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梗概,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一堂历史课尽是大一、二、三,小1、2、3,只有条条框框,不见情节和过程,那么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的。初中生活泼好动,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尤其感兴趣。根据这一兴趣特点,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将历史知识揉入故事情节中,把史实故事化,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典型短小有趣的故事,这样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最终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例如在讲授《春秋五霸》时,我插入了“老马识途”、“退避三舍”和“卧薪尝胆”等成语故事,在讲《》时,我穿插了“康有为如何摆脱慈喜太后追捕的”那段惊险刺激的历史,学生兴趣相当浓厚,从而轻松地掌握了这些内容。

四 恰当运用多媒体手段加强教学

初中生在思维特点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处于感性认识阶段,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加强教学能给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积极思维,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如;我在上《伟大的历史转折》的时候,就运用多媒体展示了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资料片,当时学生就象是一个个关心时事的青年坐在电视机前,深刻地领会到了会议的精神和重大意义。教师稍加引导,学生就很容易通过昨天与今天的对比,理解“伟大转折”的内涵。还有为了让学生理解“长征精神”,我运用多媒体播放了电影片段《四渡赤水》,动画展示了红军在前有阻截,后有追兵的情况下不得不迂回曲折行军25000里的路线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更真切、更直观地感受到红军长征的艰难,从而体会到长征精神的具体内涵。接着让他们谈自己在和平年代的今天该怎样承传长征精神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因为他们的心灵受到了触动,乃至震撼,自然会今昔对比,感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要发扬长征精神去创造新的文明!

五 教会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抓住学习重点

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开始讲世界史时,首先指导学生看教科书前的目录,然后教师概述世界史的分期、每个社会阶段的特征、基本内容等。在讲世界近代史时,要让学生明确必须抓住三条基本线索,即:资本主义发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和战争,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