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核心问题合集12篇

时间:2023-08-02 09:28:05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篇1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1-0066-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对青年学子的要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很多学校在如何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切实提高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问题上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总结了一些经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应当清醒认识到思想教育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文化多元化发展使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心理特点乃至行为模式呈现出多样化,这在某种程度上干扰甚至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效。因此,只有深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教育和指导。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具有良好个性、心理品质、品格,具有较强心理调适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工作者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状况和思想动态的重要手段。因此,借心理健康教育之力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选择。

一 心理健康教育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系

1 学科根源的差异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为理论基础,综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管理学等诸领域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成果,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具有明显的阶级性,重在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以适应社会生活为培育目标。二者在学科根源上既有交叉也有区别。

2 工作目标的一致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是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向着符合社会主义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党和国家对新时期人才需求的方向发展变化。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通过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引导和改变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反应特点,预防心理疾病以及优化心理素质的教育活动,目标是培养身心健康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二者在工作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3 工作方法的相似性

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要途径有: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日常教育管理是有效抓手,校园文化是氛围,社会实践可以提高和深化认知的水平。工作方法主要有理论学习法、榜样示范法、实践锻炼法、比较鉴别法等。高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有:面向所有学生群体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课堂教学,面向部分对心理健康知识有兴趣的学生开展的讲座、沙龙、论坛以及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心理健康实践,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开展的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二者都有课堂教学、校园活动、实践体验等教育方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4 工作效果的互补性

已有研究表明,价值观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呈正相关。健康的心理使学生更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外化为自己的行为。而良好的思想品质也有利于促进个人心理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具备崇高理想和远大追求的学生往往会比其他学生更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较强的辨别能力,能够以积极的态度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自觉培养健全人格。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工作效果上是具有互补性的。

二 心理健康教育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相结合的现状与问题

1 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合不足

在高校实际工作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较少从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入手,因而难以深入学生内心,教育效果流于表面;而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是局限于针对特殊学生群体的辅导咨询,缺乏对全体学生思想观念的提前干预和引导,经常是出了问题才去解决,是“事后救火”。二者都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范畴,本可以互相借力,融合共通,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各自为战,大大削减了教育效果。

2 对大学生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区分容易混淆

学生工作者对大学生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判断往往出现混淆,导致处理方式方法失当。应该认识到,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政治问题、思想问题或道德问题,更多的是因学业、家庭、情感问题而导致的心理问题。学生的许多问题不仅需要通过做思想工作来疏导,更需要通过做心理辅导去处理。如果将心理问题当作思想问题来处理,通过理论灌输或说服教育来做工作,可以想见,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甚至还会耽误对学生的及时帮助,甚至导致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

3 心理健康教育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结合存在一定难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盖的理论很多,容易脱离大学生实际生活,遇到学生成长中容易出现的学业、情感、就业等实际问题就更显得因超出自身的范畴而难以有效解决了。一直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因高校重视不足,工作体制机制不顺畅,辐射的学生群体有限,工作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二者各自的特点使得其在教育实际中课程难以融合,教材师资严重缺乏,开展相结合教育存在一定难度。

4 体制机制不顺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缺乏实效性

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中常存在体制机制不顺畅,工作归属不清的问题。有的学校将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放到党委宣传部,有的学校是思想政治教学部负责,有的学校是学生管理部门牵头,更多学校是几个部门都做一部分工作,大家各做各的,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合力。这种情况带来的结果必然是教育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实际效果“水过地皮湿”。机制不顺是因为学校领导重视不够,缺乏顶层设计,没有进行科学论证找准切入点,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来将核心价值观培育纳入学校整体人才培养方案当中。

三 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核心价值观培育相结合的思考

高校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过程中既要总结经验,将一些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继承好、运用好,也要结合新问题、新情况创新思路寻找新方法。坚持教育引导与学生的思想状况、实际需求相结合,以学生为本,以解决学生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放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教育管理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1 完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制机制

高度重视,成立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委员会,完善顶层设计,学校领导亲自抓工作落实情况。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精神,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教材、师资建设等方面做相应的安排,设立一系列打通心理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课程,建设一支具备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设计打造一系列践行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2 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人文关怀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体现人文关怀。首先,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要做到能够及时了解和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行为表现,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特点,对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进行区分,然后运用不同的方法加以解决。其次,价值观培育要防止一刀切,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群体的学生开展调研,比较大学生个性心理差异,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使不同群体都能得到相应的教育和指导。第三,价值观培育要提高教育者的教育水平,增强感召力,通过借鉴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多与大学生进行沟通来拉近心理距离,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和改造。

3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

在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大学生就业难等现实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会越来越多地出现,而这些问题多是由于实际困难没有得到化解所引起的。要解决这类问题,单纯说教恐怕收效甚微,只有通过为学生办实事去解决。要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研究他们情绪和心理上的变化,选取恰当的方法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4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常抓不懈

心理学认为,个体学习的过程是从低到高、从部分到整体、从外部到内心的长期过程,是循序渐进而非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因此,应该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一个长期任务,学校要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核心价值观培育常抓不懈,使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融入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参考文献

[1]谢春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方法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2(10).

[2]范美香.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究[J].教育探索,2007(1).

[3]黄赐英.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论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6(2).

[4]查颖.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 [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5]叶一舵.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J].思想教育研究,2002(6).

[6]刘锦涛,王晓丽.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模式[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10).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篇2

2结果

2.1流感行为知晓情况通过对两组患者的调查测验结果进行统计,评价其流感行为知晓率,根据健康素养调查计分方式进行总体流感素养和各类别健康素养的计算。最后得分不低于80分为显效,不低于60分为有效,60分以下为无效,以显效和有效人数之和除以总人数为中有效率。经对比,两组健康教育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教育满意情况统计观察结束后,观察人员还统计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情况。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次调查在新昌县引入健康教育理论,旨在提高普通民众对于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能力,更好的满足社会上不同学历层次人群的对健康知识学习的需求,使其行为向着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次四周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3.1计划制订对新昌县甲型H1N1流感患者实施健康教育评价,评估患者的学习愿望及需求。以病人为主体制定健康教育的计划,根据教育理论和居民学习的特点以及每位患者的背景和病因病况制定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一般由四周组成,第一周宣教周,第二周为示范周,第三周为实践周,第四周为考核周。

3.2健康宣教进行甲型H1N1流感的知识宣教和心理干预。以问题为导向,讲重点疾病的原理,在与患者交谈中评估患者最想了解的问题。例如,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有哪些,如何预防和应对并发症,如何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不同患者的心理护理,增强患者应对疾病战胜病魔的信心。

3.3教育示范本周医疗护理操作均由健康教育专家示范完成,主要介绍所使用的各种医疗器械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健康教育专家边做步骤边讲解讲,学历高的提供书面资料;学历低的老年人,提供操作步骤流程图案。对患者实施健康用药指引,针对每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开列二级预防药物使用清单,明确列明需要服用的药物种类、名称、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和注意事项。初次用药在护理人员的指引下完成,主要介绍正确的无菌用药方法。这一周还会提醒患者注意平衡饮食、体育锻炼以及排便问题。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篇3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对专、兼、聘职教师加强请进来、走出去的长短期培训,提高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

1.1按标准配足专职队伍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要求:高校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高校应按学生数的一定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每校配备专职教师的人数不得少于2名,同时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配备兼职教师。但目前仍有高校人员配备不到位,以兼职代替专职或者以聘请代替专职等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时效性。

1.2按需求聘请专家队伍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原因复杂,问题多变,仅仅依靠高校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很难达到预期成效。因此高校应依据本身的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男女生比率、专业布局等实际情况聘请校外专家队伍,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例如:文科类女生多的高校,聘请的专家首先应侧重女生生理辅导和人际交往辅导,其次应注重男生的男子汉气质的塑造和担当精神的培养。另外,聘请专家时还要注重与医院的对接,聘请临床经验丰富的心理医生来校内讲座,同时指导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转介就医等,共同做好本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3按发展聘任兼职队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多,涉及面广,仅仅依靠专职心理老师(1:3000~5000比例配备)是无法达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的。因此,必须依据学生实际需要和本校实际发展状况配备适量的兼职心理老师补充队伍力量,特别要重视对二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工作指导,他们的重点工作是定期排查二级院系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指导辅导员开展学生的成长辅导和心理疏导,遇到严重心理问题学生及时转介到学校心理中心或协助心理中心送医院就诊。

1.4按目标打造辅导员队伍

辅导员是大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大学生从新生入校一直到学成毕业接触最多老师,是最能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需的老师,也是学生最信任的老师之一。因此辅导员能够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连续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更能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所以高校应依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培养打造适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辅导员队伍,充分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进而提高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1.5按实际培训朋辈辅导队伍

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是广大学生的同辈朋友,在其所开展的工作、活动及进行的心理辅导中,主要是向周围同学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援助途径等,同时深入观察并及时反映周围同学的心理动态,扮演同学或朋友之间的倾诉、共情、沟通和帮助、支持、引导角色。他们被称为“阳光天使”,是预防最基层的心理危机产生的关键力量。因此,按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朋辈辅导队伍的培训是加强最基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需要。

2.开辟“形式多元”的培训教育途径

2.1校内培

学校每学期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心理健康案例交流会、团学人员培训班、外出学习交流者的返校汇报会、校内专职心理教师的面授等方式加强工作交流和研讨,促使大家向身边的人学习,获得典型经验,并在工作实践运用中进步。

2.2专家讲

为了紧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要求与新形势,高校应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校外知名专家面向全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咨询队伍、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让他们学到更前沿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更实用的教育咨询技巧,促进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2.3送出学

高校应大力支持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参与各类专业培训与交流活动,包括全国高校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高峰论坛、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修班、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会、各类心理健康疗法理论与实务培训等,从而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技巧技能。

2.4竞赛激

唐纳德?克雷斯说:“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你比过去做得更好,而在于你比竞争者做得更好。”竞争能给我们以直接现实的追求目标,赋予我们压力和动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我们的潜能,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因此,高校应通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案例评选、心理健康教育赛课、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评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单位与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等竞赛活动激励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不断加强学习,强化专业素养,提高创新、创优意识,从而促进工作的开展。

2.5考证促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问题越来越多、情况越来越复杂,仅仅依靠几名专职的心理健康老师是远远不够的。但兼职的老师往往专业知识又比较欠缺,能较好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就是通过培训考证促成长。因此,高校可免费对兼职心理老师、全体辅导员进行国家二、三级心理咨询师、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的知识培训和考证,从而提升兼职心理老师的专业水平。

3.创新“方式多元”的考核激励措施

创新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机制是激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活力,鼓励创新、争先进、创优秀的有效途径。

3.1加强二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核

高校应将各二级机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综合考核中,并明确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单项奖,并对单项奖的评选从发展性心理教育和预防性心理教育等方面提出详尽要求。

3.2落实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核

在辅导员工作考核中应有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考核内容和分值,学生工作处、二级党总支每学期应对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全面考核。

3.3细化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考核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纳入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每月检查一次。对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考核,在辅导员月考核中建议实施缺项扣分的方式。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篇4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1―102-03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施测范围涉及黑龙江省省会和主要地市的高校。调查取样于16所高校,占黑龙江省普通高校总数的1/5,其中“985”与“211”院校3所,省属本科院校11所,高职(高专)院校2所。共发放问卷6090份,回收有效问卷603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04%;从样本的构成看,性别、学历、年级、年龄、学科专业等结构合理,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构成情况,具有代表性。

一、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1.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可行性

如果对学校工作有意见需要反映,首先会选择哪种途径?有40%的大学生选择向辅导员、班主任反映,另一个重要渠道是通过校园BBS发帖,占20%,其他方式比例均较低。

调查表明,大学生主要还是通过辅导员参与学校事务,有意见和建议愿意向辅导员反映,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辅导员是值得大学生信任的,而在心理咨询中,能够取得来访者的信任是建立持久稳定咨访关系的必要条件,心理健康教育也遵循着同样的前提。因此,作为辅导员有条件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这种条件就表现为师生之间的亲近性。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可行性从另一个角度看,目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多属适应和发展性问题,如学习与就业压力、恋爱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真正属于心理疾病并需要专业咨询与治疗的问题所占比例很小,而这些严重的问题可以及时转介给专业心理咨询师来解决。因此,通过加强心理辅导知识的学习与基本咨询技能的培训,加上在具体工作中的实践锻炼,辅导员完全可以做好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必然性

另有一项是对辅导员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所起的作用的调查,结果显示,40%的大学生认为辅导员在自己的成长中所起作用较大,认为很大的占17%。

整体来看,大学生对辅导员的评价还是很高的,而且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辅导员对自己的成长影响较大。这种影响除了言行身教的表率和为人师表的教诲,也包括对学生成长烦恼的化解和受伤心灵的抚慰。目前,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凸显,有超过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倘若不及时得到有效的心理救助,则容易诱发严重的危机事件,甚至出现自杀或谋杀的现象。从马加爵案到复旦的投毒事件,类似的悲剧有增无减,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刻不容缓。近年来,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高校对心理问题的重视,大多数的辅导员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十分关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意识强烈而迫切。这意味着,作为辅导员有能力也有责任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任,心理辅导必然成为辅导员工作职责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大学生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认知

1.大学生对辅导员工作评价较高,并关注其心理辅导能力特质

在一项对本校辅导员工作的评价中,选择满意(包括比较满意)的占93%,相比本校其他工作的总体评价,如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设施等,满意度较高。

辅导员的日常工作繁多琐碎,几乎负责有关大学生的所有事务,与大学生联系紧密,因此,由大学生来评价辅导员工作,相对来说更加客观和准确。对于辅导员最应该具备哪种品质,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具备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亲和力,其次是善于发现问题、科研水平、思想觉悟等。

大学生关注的辅导员应该具有的品质中,都是与心理辅导能力特质相关的。从理论层面来讲,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属于特殊的专业能力,由沟通情景意识能力、观察与诊断能力、沟通能力、辅导关系构建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五个特殊能力维度构成。比照本研究所采用的测查指标,亲和力基本上等同于辅导关系构建能力,善于发现问题基本上等同于观察与诊断能力。所以,沟通能力、亲和力、善于发现问题都属于心理辅导所应该具备的能力特质。心理辅导中需要坚持的共情、倾听等原则,都要以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基础,而辅导员的沟通能力和亲和力为创造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提供了可能,大学生更容易倾诉自己的真实想法,实现自我暴露。当确立了平等关系之后,辅导员的任务就落在了如何去发现并诊断来访学生的问题,而形成准确的判断是采取有效干预策略的前提。

2.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较强,对辅导员心理教育的职能不够重视

大学生认为辅导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亲和力及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不意味着就会主动向辅导员寻求心理援助。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自己心理调适能力较强(或以上),占到63%,说明多数大学生面临心理压力的时候,凭自己的能力是可以有效应对的。当感觉自己有心理压力,需要寻求社会支持时,有39%的大学生选择向亲戚、朋友、同学倾诉,还有20%的大学生选择查询相关知识,向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求助也占到14%,而向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求助的仅为4%,这说明大学生的心理调适策略偏向于运用理性的情感释放和接受专业性的心理辅导,对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的求助并不具备优先选择的倾向。因此,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辅导缺少信赖的受众,使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职能在实际上长期处于空置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学生对辅导员的心理教育职能不够重视,缺乏有效认知。与此同时,甚至有部分学生从不知道辅导员兼有心理辅导的职责,更不用说向其寻求帮助了。

三、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职责的重新定位

1.与高校心理咨询相区别,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

基于大学生对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期望较高及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较强等特点,辅导员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优化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促进大学生潜能开发与自我实现。它既指向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促进一切学生的发展。以往的辅导员心理辅导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只针对个别学生进行障碍性咨询或辅导,忽略了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利于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在三级心理健康网络中,辅导员与高校心理咨询属于不同的层级,高校心理健康中心的任务则更多地偏向于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有针对性地矫正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障碍。二者虽然单纯从专业分工上较易区分,但综合事件影响、工作配合等考虑,就凸显出问题的复杂性。不过,正确区分辅导员心理辅导和高校心理咨询的功能和职责上的不同,明确辅导员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职责定位,还是有重要作用的,其表现在:一是避免严重心理问题的治疗延误。超出一般性心理问题的界限就要及时转介到高校心理健康中心,实施专业心理援助。二是满足大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大学生的一般心理问题通过自我调整是容易解决的,他们关注更多的是开发心理潜能、实现人生价值,发展性心理教育恰恰适应了这种需求。三是保证三级心理健康网络的顺利实施。

2.实行心理辅导与思想教育双轨制

有些学者认为,心理辅导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一种有力补充,其立足点依然是思想品德的教化和思想政治的宣传,而非将其根植于涤除心灵痛楚的伟大事业之中,虽然也承认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区别与联系,但最终将二者混为一谈。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的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科学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班主任、辅导员不仅要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也要在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高校的辅导员不仅要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制教育,还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区分心理问题和道德品质问题,勿将心理问题品德化或品德问题心理化。心理辅导如同心理咨询一样需要遵循某些原则,如价值中立原则、无条件尊重原则等;而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没有这些要求的约束,甚至需要反其道而行之,打破这些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要传播特定的价值信仰,灌输政治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又多是以权威身份介入教学与管理,师生界限分明。无论是思想品德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不同的教育目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手段,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区分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实行双轨制教育,这样便能够对症下药,有效避免心理问题简单被上升为思想问题和思想问题被等同于心理问题的错误归因以及所产生的消极后果。

四、发挥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职责的有效途径

1.提高大学生和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包括两方面:一是大学生要清楚辅导员有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二是辅导员自身要提高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自觉性。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并不知道辅导员有心理辅导的职责,遇到自己调节不了的心理问题并不会首先想到要向辅导员求助,这种情况制约了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解决。辅导员常常只将自己视为学生事务工作的处理者,忽略了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忽视了其心理健康工作者和服务者的角色。因此,辅导员要有自觉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观需求,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主动自觉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知识,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学校领导要积极开展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重要性的教育,使他们均能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自觉性。

2.培养心理健康教育核心能力,提高辅导员个人心理素质

近年来,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教育模式从补救性模式向发展性模式转变,“发展性为主,治疗性为辅”的心理辅导取向已逐渐成为共识。但是,在确立辅导员应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应对一般心理问题的心理治疗方法的运用,整体而言,当前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呈现中等偏下的水平。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核心能力的要素包括掌握心理学基本学科知识的能力、开展心理健康课教学的能力、了解学生心理特征的能力、鉴别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着力培养以上四项核心能力,全面提高辅导员灵活处理问题的水平,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在现实工作中要以这四项能力为依托,时时参考比照,弥补不足,扬长避短,发挥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最大的作用。

辅导员的个人心理素质养成与心理辅导的能力和效果息息相关。辅导员应该有关爱之心和乐于助人的精神,关爱生命、同情弱者,接纳多元的文化和价值倾向,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学生和这样的教师接触,才能够感觉到教师是在用心和他交流,才愿意敞开心扉;辅导员应该对工作和生活充满热爱和激情,他们热爱生活的乐观心态能够感染学生,使心灰意懒的学生重新唤起生活的勇气;辅导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弹性,保证辅导员能够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磨炼好自己的耐性和受挫力,理智地化解所遇到的困扰;辅导员应该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平衡的能力,具备自我反思意识,能够时时审视自我,并通过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建立清晰的自我统一性,这样可以避免自己的薄弱之处对工作和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3.开展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评价与考核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辅导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考核纳入对辅导员考核的范畴。辅导员考评工作的制定能有效调动辅导员对心理辅导工作的热情度,有效提高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效率。运用心理学、管理学、人才测评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研究制定科学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可以把辅导员之间互评、辅导员自评、学生评价、学院教师评价等纳入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业绩考核的范畴组织或聘请有关专业人员组成考评小组对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心理素质进行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辅导员评优评先和晋升职称职务的重要依据。不得不说,辅导员长期工作在学工队伍第一线,所背负的职能众多,所承担的责任重大,这都是有目共睹的。高校应竭力保证责任与待遇相符合,绩效与薪酬相挂钩,使辅导员能够安心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到学生的管理和服务之中。

参考文献:

[1][5]陈虹,叶建辉.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现状调查及提升对策――以福建省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34(1):38-40.

[2]崔诣晨,杨振华.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结构分析[J].农业教育研究,2012,(3):34―36.

[3]徐学,曾天德,曹佳佳.心理咨询督导: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新途径[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28―132.

[4]刘科荣,罗品超.论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6,(2):37-40.

[6]罗品超.试论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核心能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5):54-55.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篇5

健康教育是一门涉及医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的综合学科,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是检验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贯穿于患者从入院至出院的每一个环节。健康教育对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1],关系患者的恢复程度,但目前各医院健康教育都流于形式,没有规范系统地实施。为了解我省医院健康教育实施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规范化的实施方案,满足患者需要,推动医院的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2],我们于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对省内20所医院护理健康教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找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实施建议,为制定甘肃省医院护理健康教育实施工作规范、工作细则、考核标准等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在全省204所医院(其中三级医院37所,二级医院167所,注册护士40668人)中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在东、中、西、南4个区域抽取二级及以上医院20所,就其护理健康教育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每所医院抽取100名护士、100名患者或其家属,采取自行设计的统一问卷进行调查。

1.2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包括甘肃省医院护士健康教育调查问卷,甘肃省医院护理健康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调查问卷,甘肃省医院患者或家属健康教育调查问卷。每部分问卷有若干问题,调查者逐条询问后如实填写,遇见被调查者不懂或无法回答的问题时,可不予回答[3~5]。

1.3资料质量控制

对工作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和培训,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逐项核实,就存在逻辑错误的资料进行再次收集,确保资料真实可靠。

1.4统计学处理

将问卷录入Excel表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

2结果

2.1护理人员调查情况

发放问卷2000份,调查护士949人,护师801人,主管护师250人;中专学历552人,大专学历1288人,本科学历160人;工作年限<5年800人,5~10年658人,>10年542人。通过调查,发现工作5~10年的护理人员及高学历护理人员能够利用自己的护理知识和工作经验开展少量健康教育工作,而护理人员少、无任何考核与肯定机制、健康教育重视不够、缺乏相关知识和沟通技能是健康教育难以实施的主要原因(见表1)。

2.2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调查情况

调查医院20所,发放问卷20份,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100%。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医院不重视健康教育,没有将其列入医院规范的诊疗及考核内容中。

2.3患者或其家属调查情况

90%以上患者希望医院能提供与疾病诊疗相关以及对康复起到帮助作用的高质量、效果好的健康教育。

3讨论与分析

3.1存在问题

3.1.1医院管理层重视不够

医院管理层没有意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临床意义,没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建立健全规范的实施过程以及科学的考核评价标准。所以,临床护理人员也难以认真、规范、有效地实施健康教育活动,仅从患者需要角度随意讲解,难以真正发挥健康教育在护理乃至疾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6]。

3.1.2没有足够的健康教育时间

调查发现,不同职称、学历及工作年限的护理人员均认为没有足够的健康教育时间。说明护理工作繁忙、任务重、人员编制不足是影响健康教育实施的又一原因。

3.1.3缺乏健康教育知识及理念

调查发现,护理队伍中28%的是中专毕业生,而有些高学历也是工作后通过继续教育取得的,所以部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意识淡薄,且知识结构较局限,如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知识缺乏。现在的医疗是以人为本的医疗[7],医疗护理模式也需要发生转变,应以患者为中心,以健康为重点,实施高效规范的健康教育。

3.1.4健康教育方式不当

部分医院开展的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无个体化内容,仅为入院介绍、住院须知、手术须知等,教育内容、方式、效果有待于改善[8],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教育内容教条,没有个体化内容,不能针对患者的病情及个人需要实施;(2)教育方法单调,无形象、通俗、高效的手段,仅是简单的说教;(3)缺少健康教育效果监督、评价体系。

3.2解决策略

3.2.1加强医院管理层面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1)健康教育

作为医院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投入少,治疗效果好,符合目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要求与趋势,对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患纠纷及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均有积极意义。因此,要转变护理模式,使健康教育根植于医疗活动的全过程,让患者享受高效、人性化的健康教育。医院应该加大人力、物力投入,建立规范、科学、完整的健康教育程序及考核评价体系,将健康教育融入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使健康教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将健康教育贯穿护理工作始终,贯穿于患者入院至出院的每一个环节,而且制定效果评价考核指标[9]。

(2)病区

应将健康教育内容程序化、日常化,分解到各班工作日程中,落实执行。护理部应该制定健康教育考核指标,对实施情况加以监督考核,并列入护理质量考核体系,以使健康教育逐步推进、深入开展。

3.2.2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水平

(1)全面有效地开展健康教育,满足患者需求。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及技能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尤其是护师以上人员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支能承担医院健康教育任务的护理骨干队伍。

(2)调查发现,部分护理人员学历低、工作年限短,掌握的知识偏重医学,缺少相关心理及健康教育知识,对健康教育认知不全面,教育意识淡薄[10],应引导其学习一定的健康教育技巧,理解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外延。通过参加院内外培训、各种讲座重点对护师以上本科和大专学历护理人员进行有计划的强化训练,使其基本掌握有关行为科学、传播学和预防医学的知识与技能,成为病区开展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

3.2.3解决护理人员少问题

调查发现,健康教育时间不够,主要是因为护理人员数量不足,这也是医院长期存在的问题。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医院建院理念转变,需要逐步解决人员编制问题。同时,护理人员应该正视暂时的困难,合理安排工作时间,缓解工作压力,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3.2.4健康教育方式

尽管病区健康教育以不同的形式开展,但教育效果均不佳,内容形式都有待于完善。

(1)各科室及病区应该根据不同疾病、患者特点及要求制定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宣传手册、板报等,添置视听器材,如投影仪、幻灯片、录像和光盘等,选择适合的宣传方式,使患者获得规范、具体、完整、有效的健康教育。

(2)病区应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形式,制订专科疾病的标准健康教育计划,强调入院后、手术前后、特殊治疗前后、特殊检查前后及出院前的健康教育。

(3)做好系统分析,开发适合工作实际的软件系统或将其融入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中,以实现计划与动态调整相结合、信息高效并符合个人喜好、规范且效果可靠的目标[11]。健康教育是一项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医疗活动,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已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部分。健康教育需要同评价诊断、治疗一样严格实施、评价考核,以尽快落实医院以健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主题。要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支持下,积极创建健康促进医院示范点[12],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社区共同行动,营造有益健康的医院环境,努力探索有效的教育形式,积累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参考文献:

[1]覃美兰.医院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J].内科,2010,5(6):634-635.

[2]谢多双,朱宗明,胡荍,等.医院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医院管理杂志,2008,15(5):450-451.

[3]李赪.健康教育小组在孕产妇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8,7(10):28-29.

[4]柳丽爽,孙怡.现代医院健康教育管理模式的实践及探讨[J].中国医院,2013,17(11):42-43.

[5]孙卉.浅谈医院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与意义[J].现代医院,2013,13(4):138-139.

[6]陈春芳,俞申妹.护士在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干预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08,7(1):25-27.

[7]邬丽满.影响基层医院健康教育效果的因素与对策[J].中外医疗,2011(1):25-26.

[8]张永梅,朱智玲,侯秀珍.设立专职教育护士深化医院健康教育[J].中国护理管理,2009,9(8):64-65.

[9]王莹洁.医院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2,33(1):220-221.

[10]赵芳.医院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121-122.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篇6

现代的大学生理论知识比较丰富,但社会实践知识比较匮乏,对社会的复杂与生活的艰辛估计不足,其心理承受能力不强,对社会适应性差,常常表现出情绪化、极端化、人格障碍等不成熟的心理健康现象,这表现出大学生心理不成熟现象。但是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校期间我们高调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人生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能使大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在工作岗位上游刃有余,当面对挫折,能用一个正确的姿态去解决问题,表现其非常成熟的一面。

1.2多样性和复杂性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也有很多问题,比如对生活的适应性,情感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就业问题,每个问题处理不好,都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现在很多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尤其对一些985高校的一些大学生,心理根本承受不了,必须加强正确的心理疏导,情感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1.3矛盾性与困惑性

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和网络、视频等现代传媒而产生现代功利性的价值观和网络价值观,必将对大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产生较大的冲击,这就要求大学生有较深刻的辨析能力,否则大学生在心理抉择的过程中很可能迷失方向,产生矛盾和困惑的心理。是‘见义勇为’还是‘见死不救’,社会上道德价值观这种格外引人关注而又无休止的争论,存在于当代大学生中。”

1.4不稳定性和易变性

大学生的年龄是一个不成熟的年龄,这个年龄段的人具有很高的心气,一旦受到挫折,心理会产生很大影响,不能正确解决会影响这个人的一生。其心理健康具有不稳定性和易变性,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导思想,会很快解决其问题,心理会更加阳光。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

2.1国家与社会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宣传

(1)加强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文艺作品等大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每个大学生都要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树立正面典型。对一些社会雷锋精神等要积极宣传,树立一批正面典型,比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等。对这些正面典型案例,有条件让其宣讲团到学校给学生宣讲,在心灵深处理解。

2.2高校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互动

(1)转变观念,高度重视两者的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就包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今后高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共同教育学生。(2)创新两者结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大,传播媒体及互联网等为我们更新两者结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以及提高教育效果提供了有利的条件。(3)注重培养两者结合的高素质教育人才。在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同时,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二者同等重要,培养出社会认可的高素质人才。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篇7

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国内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孟万金教授创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成功推广让我们更加坚信帮助普通高中学生构建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让他们的人格得到健康成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并提高学习效率,进而促进其获得幸福、成功的人生。为此,我校于2011年成功申报了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普通高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的实践与研究》。经过两年多以来的实践和研究,并结合澧县一中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和学校优良的文化传统,我们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升华。并以此提出普通高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的有效途径,供业界同行们探讨和批评指正。

一、深刻领会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价值观及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一)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核心价值观。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不同的是,积极心理学强调对心理生活中积极因素的研究,它的主要研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积极的情感体验;二是积极的人格特质;三是积极的社会环境。积极心理的核心价值观是“积极”。

(二)积极心理学的目标。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促使人们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质,增进幸福感,以造就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且具有幸福感的优秀人才。积极心理学的目标与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不谋而合。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应该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运用积极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和方法,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积极心态、积极品质和积极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三)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带有以下特点:(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强调人的潜能,应该关注人的潜能的挖掘与发挥。(2)、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帮助人追求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帮助人消除所谓的什么问题。(3)、心理健康的本质并不等于没有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或者是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消除,还应该包括身心积极因素的增加。(4)、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对问题寻求积极的解释有助于我们从更高的角度,全面地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5)、应该重视学生的自我调节与体验。(6)、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因素。

二、紧紧围绕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价值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探索普通高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的有效途径

(一)学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大心理健康教育观”来有效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因此有必要建立符合时代要求和具有本校特色的“大心理健康教育观”来有效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以澧县一中为例,我们坚持如下一些理念和做法。

明确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以“人格养成”为核心内容。对学生,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第一,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我校将办学目标定位为“让每一个学生得到与其个性相适应的最大发展”。第二,我校坚持把学生人格培养放在第一位,坚持“身心好、品行好、学习好”的成才标准,把健康的思想感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修炼内容。对教职工,学校坚持“教师第一”的管理理念和“人格优先”的培养理念。学校坚持“人格优先”的原则培养教职员工,对教职员工提出“心态光明,状态积极,推己及人,知足常乐”的基本要求,让每一位教职员工都深入领悟“用人格提升人格,用智慧启迪智慧,用爱心培养爱心”的育人境界。如我校的师德论坛论文集《大写的爱》和《以人育人》就很好地表达了全校教职工对育人理念的诠释。

(二)科学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价值观,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专业化发展。我校坚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的发展方向。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有如下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通过宣传橱窗、校本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讲座等形式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和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第二个层次是通过开展各类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帮助其中的成员优化人际关系、挖掘心理潜能、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掌握心理调节的技能和增强社会适应的能力等等。第三个层次是进行个别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通过心理咨询信箱、网络咨询、电话咨询和面询等形式与求助者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帮助他们解除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

同时,我们也十分重视继承学校优良的传统教育活动,通过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科学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价值观,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在班主任工作和课堂教学中融入积极心理学思想,有利于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构建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教师还广泛发掘课堂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探索利用班会、户外实践、游戏活动、成长小组等多元化途径,并在学科教学中运用情境创设、分享讨论、问题辨析、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增强师生、生生互动,扭转单向传授的不足,从而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

(四)创建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和积极的人文、自然环境,巩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的成果

我校的教育评价体系有如下几个部分组成:

(1)制定“新三好标准”:即身心好、品行好、学习好。(2)确立“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与其个性相适应的最大发展”的办学理念。通过创设各种机会,培养学生自信心。(3)明确实践目标:即努力培养健康的思想感情、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同时,我们也十分注重创设有利于学生成长的环境。如我校校内人文景观丰富,自然环境优美,学校将校园环境设计风格定位为“简明、通透,古朴、大方”,对培养学生大气的人格起到了环境暗示的作用。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普通高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的实践与研究》(XJK011CJJ016)研究论文。

参考文献:

[1]肖汉仕.学校心理教育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

[2]陈.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篇8

【中图分类号】R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270-02

今年在我市部分学校学生中出现了肺结核病散发病例和聚集性病例,并有一所中学出现了结核病暴发疫情。有的学校结核感染率高达23%左右。肺结核虽已为可治之症,然而当前我市面临的仍然严峻的肺结核防控现状,肺结核传染性以及致病后带给学生身心以及家庭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加之我国肺结核病人发现率仅为28%,大部分病人隐匿在健康人群中,[1]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需要结核病防治机构不断深入思考和探索防治新方法新途径。学生是一个国家中人才的后备力量,是对社会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的群体,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则关系到自己以及家庭的幸福未来,大则关系到祖国未来事业的发展。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实际上是实现关注祖国未来一代的生命质量,对其健康和疾病进行管理的重要举措。学校结核防治工作者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作为达到一定教育层次的学生其身心发展有着特殊需求。尤其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学生的健康意识以及对于健康知识的需求心理是需要结核病防治工作者细致了解和把握的。前沿信息科技的发展和健康管理科学研究的跟进,新时期,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又有其突破所在。深入学校进行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员的角色定位以及对自身使命的认识,结核病防治教育形式以及内容,是确保结核病防治工作质量的关键。工作者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积极思考适合学生的宣传教育方式。本文通过了解分析新情况、新形势以及对结核病防治工作提出的挑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新时期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突破所在,以供结核病防治工作者们借鉴。

1 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国家卫生部、教育部等部门对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日益重视,作为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员,应当对当前宏观和微观层面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应有清醒的认知。学校作为传授知识的地方,结核病防治工作面临的群体又不同于一般社会群众,其身心的发展决定了结核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应当适应其内在的健康诉求,而避免一般的说教形式。

1.1 学校出现的新情况:适度的空间,空气的流通对于减少肺结核病菌的传播是有助益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群众对于教育的需求日益强烈,学校学生数量呈稳步上升的态势,而与此同时学校基础设施改善和建设速度以及师资力量配备等往往出现滞后于学生总体规模的扩大的情况。学生食宿拥挤,室内空气流通不畅,卫生意识不强或由于学习压力较大而忽视卫生习惯的养成;部分教师对于课业知识意识强烈,健康意识薄弱等情况,是学生体质下降以及疾病尤其是肺结核传播的隐患。学校结防工作应当一方面按照国家相关文件要求落实各项措施,另一方面要求增强主体体质(如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科学饮食、开展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等活动),双措并举。

尽管已有专家提议建立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之外的学校健康管理组织,实行周期性的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档案,而师资又是面临的一大问题。健康教育这一心理和生理并重的教育的现状不能满足确保学生身心全面健康的育人愿望,学生身体上小的不适也往往由于学生对自我身体健康意识不强贻误了治病时机。

1.2 学校学生群体的新情况: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情绪的低沉都会降低机体的免疫,给结核病菌的传播创造条件。在个性化、信息化、全球化的趋势下,目前,学生无论思想状况还是行为举止方面都张显着个性特征。思想状况方面:总体来看,呈现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他们追求自主能力、自主意志。同时由于多元文化汇集融合,但仍缺乏系统性,没有任何的规则及标准,造成了学生日常交往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卫生的生活方式也隐匿其中,上网吧熬夜,卫生意识差,饮食作息不规律等等影响自身体质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增加了患病几率。

面对目前学生出现的新情况,身为结核病防治工作者要看到他们品质良好的一面,肯定品质,又要看到矛盾性的一面,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和君子之交的健康生活方式。因而工作者作为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者的角色已经确立,推动学校构建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机制在目前来看又极为迫切。

1.3 结核病防治工作者自身以及组织出现的新情况:

1.3.1 角色多样化,角色多样化容易导致角色冲突或角色失败的现象。现在目前的结核病防治工作者身兼“科员”、 “管理者”、“服务者”等多个角色,尽管有优秀工作者这样很好的例子存在,但我们也看到角色冲突和目标无序的问题出现,认识不到位、医德淡化等,有些工作者主观将生活与工作对立,使得在没有解决思想认知和对于工作的神圣情感确立的前提下,工作动力不显著,拖沓和热情不高的情况时有存在,有能力的工作者有时也处于回避的状态。

1.3.2 侧重被动管理。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组织更多是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进行程式化的宣传与教育,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管理组织并没有建立。主要原因是学校肺结核防治无论在经费上还是决策上,必须经过上级审批,依赖性强,思路固化,难于革新。然而工作意义的探寻和自身对于工作归属感的形成需要组织自我管理的强化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拓工作的新局面。

1.3.3 工作者素质参差不齐,服务意识有待加强。这种情况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价值取向多样化、人生态度实际化,工作者内在的个人发展需求在工作中得不到满足。学习型团队正待构建。构建学习型团队更重要的是赋予组织成员生活的智慧分享工作的乐趣,并充分发挥先进模范的引领作用。加强理论学习和道德修养,增强服务意识,团结协作以及配合精神。

2 新形势下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突破口

2.1 服务和管理理念的创新:理念的作用机制在于激发人的精神情感,情感共鸣的基础上,增强行动力量。结核病防治工作者自身组织的服务和管理理念的创新将不仅决定工作质量的高低,更影响工作者的幸福感和对于工作的归属感,影响工作的持续性以及稳定性。接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丰富的生命体,怀着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并拥有创造幸福生活的强烈需求。作为传播健康的组织在管理和从事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容易从共通的对于健康的需求出发引发主体和客体情感的认可和心灵上的共通,使得主体出于热爱与追求产生对工作的确定性情感,自觉服务。团队需要结合工作的特殊性质探寻最适宜组织自身当前发展的理念,进而实践理念并将理念体现在文本当中对于当前的结核病防治高效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意义重大。

2.2 尝试肺结核健康教育新方式的开辟:由于结核病的控制与患者的生活习惯及对结核病知识了解的多少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常规的药物治疗外,健康教育对肺结核的防治尤为重要。[2]学校本身孕育着健康文化,学校群体敬畏生命,呵护健康的情感浓郁,并且随着知识的丰富学校生命个体会更理性地追求健康。而健康教育方式也决定着在学校开展结核病防治的有效程度。当前,结核病防治工作者应当具备防治并重,督促学校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肺结核有着重要意义。因而在学校进行健康教育需要开辟新的方式,可尝试与学校合作开辟并探索健康课堂的新模式和新内容,而突破以往的就疾病而论疾病的说教方式。让学生通过健康课堂真正收获对于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和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心态,身心并育是潜在的对于肺结核防治工作的促进。

此外,主题日的健康教育活动值得关注。例如在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肺结核防治工作者与学校教育者或者学生社团联合开展以防治肺结核,拥有健康体魄为主题的活动。结核病的早期症状类似感冒症状,一旦出现发热、咳嗽、咳痰持续2周以上、不明原因消瘦、乏力,[3]自我就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了。在主题活动中倡导学生关注身体,及时察觉及早治疗,并且呼吁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主题日的活动中,丰富家长的疾病防治知识,既可以避免因无知而引发的过度恐慌,又能够通过健康生活方式的引导,让学生安心地学习和生活。

2.3 推动学校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由于传统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健康保障服务需求。健康管理是指一种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4]其实质是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体化健康事务管理服务,它是建立在现代营养学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模式上,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的角度来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它帮助、指导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与维护自身的健康。

对于学校受教育群体而言,自身积累一定的知识,在接受健康服务方面有着更高的理性和更强烈的需求。而健康管理管理的本质在于能够调动管理对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改善效果。从而保护和促进人类的健康,达到预防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生命质量、降低疾病负担的目的出发,健康管理的性质与学校这一育人组织的性质是相通的,都只在激发主体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构建均衡健康的身心作为主旨。

因而掌握一定的健康管理知识对于结核病防治工作者在新形势下开展好工作是尤为必要的,也是具有先见性的行为。推动学校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是在有效地提升学校整体的健康水平,与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理想达成一致。通过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检查监测(发现健康问题) 评价(认识健康问题) 干预(解决健康问题)循环的不断运行。健康管理循环每循环一周,解决一些健康问题,健康管理循环的不断运行使管理对象走上健康之路。[4]

肺结核病防治工作组织自身的健康管理活动也在于在组织内营造健康文化,同事之间工作中的身心沟通与交流,相互理解与支持,排除工作压力。增强服务学校的意识,又可促进工作效能。

总之,探讨新形势下,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突破点需要我们工作者不断反思工作性质以及工作意义乃至人生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理念的创新,认识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和工作的重要意义。在理念践行的过程中关注自身在工作中的角色和职责,进而上升至对工作的情感热爱与追求是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开创新时期新局面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刘菊秀 陈辉.浅谈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临床肺科杂志[J].2006,11(3):399

[2] 胡东升.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教育探讨.[EB/OL] .[2011-04-21]省略/Front/XueShuLunWen/Article.aspx?ArticleID=115425&DispMode=101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篇9

1.抓住学生心理,结合学生实际以趣促学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同样的内容,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学生接受起来会更加乐意和主动。在《赢得友谊》这一课中,我从生活中常见的心理现象为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情感出发引出课题,使学生明确有朋友的好处,促进学生提高自律意识,合理调节情绪,形成良好性格,尽快学会与人交往。

2.坚持核心原则,围绕核心问题开展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点是在活动中进行有的放矢的体验,活动应该有主题、有核心。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应该坚持一个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开展活动,着重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习和体验到对自己的终生发展有价值的核心观念。例如《赢得友谊》这一课,学生在讨论交流环节中觉悟到宽容、理解、真诚守信、平等文明的行为让人愉快相处,任性、嫉妒、抱怨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情绪,阻碍人赢得友谊,不利于身心健康和学习。这种认知使学生终身受益。

3.聆听他人故事,因势利导

心理健康教育课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得的心理体验和感悟程度。学生总是非常关注他人在同一问题上的表现,喜欢聆听他人的“故事”。

3.1 心理感悟:在课堂上,我因势利导经常会给同学们机会讲述同龄人的“故事”。试图让学生明白这些问题别人都有,自己有也是很正常的,并相信这些问题可以解决,进而学习和掌握方法。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篇10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断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也显著提高。各高校纷纷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但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带来的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相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真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现状,把握大学生心理特点,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使他们全面、充分、和谐、主动地发展,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水平

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心理素质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从教学内容上改革,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适应自己和社会的需要。

(二)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人格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中有机结合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动的引导地学生对自我行为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1]。

(三)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

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充分开发学生潜能。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首先,绝大多数高校都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置为选修课,采用大班化的授课方式,开设时间短。课程内容分散,缺乏对课程的整体规划,学校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专业发展趋势引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形式化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混为一谈。同时,大学虽设有心理咨询室,很多学生不能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羞于咨询,心理咨询室的作用得不到发挥。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缺乏专业化。经调查证明,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多数为兼职人员,他们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不了解、心理学专业知识结构不完善、心理咨询的方法和原则也达不到能力要求。

第四,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考核方式缺乏多元化也比较简单,主要采用试卷答题、论文撰写的方式来考核学生,对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成效也没有准确的评价态度,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流于形式。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社会关注。调查显示,当前中国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忽视问题,其次目前的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建设不够完善。同时,目前存在的不良社会风气的也消极影响着学生的心理成长。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改革

(一)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诉求,在不同阶段开展多形式的专题讲座、心理卫生宣传教育活动等。也可以通过校园报刊、校园广播或学生社团等来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或在学生中择优培训出心理咨询师,深入学生其中,向同学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了解学生的现状,诊治或防治学生心理隐患,从而形成校-院-班的心理督导模式[2]。

(二)设置系列化的教育课程

首先将课程设置为“必修课+选修课”模式,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心理变化较大,应该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比如针对新生的人际交往问题展开疏导,大二学生学习压力问题以及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等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引导教育工作。在课程设置上应根据大学教育的过程,阶段性的开展教育活动。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应注重实效性,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各学科教学目标之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扩充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

高校要按照相关规定,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并联合兼职人员、学生代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鼓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不定期进行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不断提高工作人员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让辅导员深入解学生的现状,向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对症下药;在班级中选出优秀学生代表,组织讲座,开展辩论赛,深入探讨并解决学生所遇到的心理问题。

(四)改革课程评价考核体系

唐超与王椿阳的研究显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自我情绪、挫折压力应对、人格心理等方面。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应该多采用访谈、问卷调查、表演情景剧、心理知识竞赛、团体心理辅导等方式来进行,通过不同的活动了解学生心理,多方面的对学生进行考察,有效地疏导学生心理问题。所以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要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环节,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及时有效干预,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

(五)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首先是父母不能只是在物质上去关爱子女,更要做好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与子女沟通。其次学校应加强校园校风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学术活动,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有助于学生自我认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最后,要建设良好的社会氛围,杜绝不良风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

四、结束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基础性、系统性、创新性的工作。全面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存在问题,有助于全方位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改革,有助于我们有目标的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只有这样,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实现规范化、成熟化、科学化。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篇11

2014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之中”。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无疑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为了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切实贯彻落实到学校体育教学之中,本文针对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1 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随着我国学术界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研究的逐步深入,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逐渐明晰。概括的讲,学生的核心素养,指的是涉及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学生个体适应未来社会,实现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课程学习所形成最基本、最重要的素养,是学生在课程学习和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由于每个学科的特点和性质不同,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具体到体育学科而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是以学生发展素养为核心价值追求,具体包括: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以及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三个主要部分。本文在研究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这一问题时,就是从这三方面进行探讨的。

2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2.1 学生体育情感与体育品格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主要围绕学生的体育兴趣来开展,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让学生喜欢体育运动,热爱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品格则更倾向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比如: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团队精神、吃苦耐劳、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等均属于体育品格的范畴。

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是,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比如:在开展趣味性和娱乐性较强的教学活动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在挑战类项目的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挑战精神;在集体合作类运动项目教学中则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二是,结合学生身心特点,选择适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和体育品格。比如:针对中学生采用竞赛法比较合适,而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则采用情境教学法更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2 学生运动能力与运动习惯的培养

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基本运动能力、培养学生专项运动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等三个主要方面。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和运动习惯应注意如下问题:一是明确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W生提出了不同的运动能力培养目标,因此,要确保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能力的有效培养,必须首先要注意明确培养的目标,并根据培养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二是构建家校联动的机制,通过学校和家庭之间的配合来切实促进学生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的养成。

2.3 学生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的培养

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和促进健康的行为养成。学生健康知识的掌握是学生对体育健身知识、运动技能和相关健康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的能力,伴随着思维、理解和感悟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先决条件。健康行为的养成是学生为完成设定的体育锻炼任务,联系实际采取的有意参与、强化练习、比赛运用和持续健身的决策能力,伴随着动机、态度及价值观取向等活动,是自主健身的实现载体。

培养学生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一是要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健康知识。比如:在篮球传接球技术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一时机向学生介绍篮球运动中手指挫伤的预防知识,让学生了解如何才能够避免手指挫伤问题的出现;在开展正式的练习之前任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性,让学生了解哪些问题是导致运动伤害的潜在风险以及如何排除等等;二是,在学校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应专门开设健康教育课程,以此来促进学生对健康知识的全面掌握和学生健康行为的良好培养。

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帮助学生培养其核心素养,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放松身心,劳逸结合,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基于体育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

健康教育核心问题篇12

一、引言生

命教育是一个新开拓的研究领域,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育人过程中的具体化和实践化。生命教育既是教育的逻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高目的,它将成为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取向。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新趋向显示,心理问题不仅仅是理想和现实矛盾导致的心理冲突,或是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人格障碍,还会是涉及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核心问题的缺失,以及由此导致的生命活力和生存意义的缺失。本文探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发展模式,即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出发,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为根本,选择贯通知、情、意、行的教学内容,创设参与、体验、成长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和情境,构建尊重生命规律,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的立体化的实践教育模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减少或避免心理问题的发生。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新趋

向调查和研究显示,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除具有传统特点以外,还出现了更为复杂和微妙的现象,一是北京大学徐凯文老师提出的“空心病”①,二是北京大学中文系钱理群教授命名的“精致的利己主义”倾向②。

(一)徐凯文提出的“空心病”现象徐凯文梳理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展脉络:早期来访者大多是神经症水平的问题;近些年更多的是人格障碍水平的个案;而最近三年出现了精神障碍患者,比强迫症、神经症障碍以及人格障碍更加复杂,甚至让人感到束手无策———这就是“空心病”。“空心病”是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或可称其为“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空心病”的主要表现为:

(1)情绪低迷,兴趣淡漠,但是在智力、性格、为人处事等方面与其他人没有明显差别,甚至非常优秀。症状上较为符合抑郁症诊断。

(2)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强烈,不知道活着的价值和意义,多年来就是为了追求出色的成就而拼搏,并以此为唯一的支撑。甚至当这些东西都得到的时候,内心还是空落落的,出现强烈的无意义感。

(3)人际关系良好,但协调人际关系中的一切都是为了别人而做,而且做得非常辛苦,感觉疲惫不堪。

(4)对生物治疗不敏感。常规的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以及生物疗法对他们都没有效果。

(5)有强烈的自杀意念。这种自杀意念并不是由现实中的困难、痛苦和挫折引起,而是由于缺乏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感,缺乏人生信仰和生活目标。

“空心病”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功利的应试教育。在这种教育体制和考试机制下,所有师生和家长都只关心分数,学生也完全被训练成分数的奴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着,只知道高的分数可能获得奖赏,获得成就感,获得别人不能得到的东西。学生不仅在承受压力,而且其价值观也被扭曲、被功利化,生命的活力和张力被封杀,自我的需求被压抑。

(二)钱理群提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

钱理群提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倾向在大学生身上普遍存在,成为影响他们提升素养、塑造健康人格的瓶颈和障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指经过精心打扮甚至伪装的‘利己主义者’。精致指的是对生活有着自己的追求,不是一味地追求物质价值,有自己的生活品味的一群人;利己主义者就是一切活动都以利己主义为核心的人。高智商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最大特征。造成‘利己主义者’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孩子出生之始,经幼儿园、小学、中学不断强化,大学阶段不过使其越加‘精致’而已。”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养成是长时间、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家长的个性特征、贫穷狭隘的家庭环境或过于溺爱的家教方式,是造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家庭原因。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性格特点和个性特征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及行为。无论贫穷或富裕,农村或城市,家长自私自利的生活方式都将使子女过分注重个人利益。此外,贫苦的生活环境或过于溺爱的家教方式,生活资源的稀缺或资源的独占等,也会使孩子产生习惯化的自私心理。

其次,“唯分数论”是造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教育原因。中国的现实是人口众多,教育资源相对短缺或不平衡。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从孩子进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再到大学,无论家长还是教师一直都在强调分数。拿到高分似乎就赢得了一切,人们意识中以为上学的高分数直接影响着毕业后的好工作,最终影响着人生的成功。为了拿到高分数,学生可以不择手段,可以盘活各种资源,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显现出较高的智商和情商。

这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典型表现。第三,唯利是图的大环境是造成“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社会原因。社会环境中,为一己私利而导致的医患纠纷、食品安全、诚信危机、道德困惑等现象不断出现。高校环境中,教师为自身发展热衷于报课题、申经费,对本是主业的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现象,是现成版的“利己主义”教材。大学生作为社会人不可能不受影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其问题的要害,就在于没有信仰,没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关怀、大悲悯,缺乏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必然将个人的私欲作为唯一的追求和目标。

如果说“空心病”是自我的迷失,那么“精致的利己主义”就是对社会的迷失,无论哪种迷失都将导致个体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缺失,结果或伤害个体,或危及社会。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普遍化、复杂化态势,说明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有所调整和改变。审视生命教育,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将其有机地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方面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发展模式构建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发展模式,就是从生命教育的视角出发,探寻生命本质,激发生命活力,丰富生命体验,塑造核心素养,实现生命价值。这需要融汇课上课下、校园内外、时间空间等全方位资源,打造立体多维的框架。

(一)以培养科学生命观为导向,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科学的生命观唤起积极的心理,而积极的心理是核心素养的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则以核心素养为中心。近期,国际范围内都在关注培养人才的核心素养问题①②。2014年,教育部发文提出,要“组织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11月6日,清华大学心理系主任彭凯平教授在第十五届明德论坛上提出“核心素养的本质就是积极教育”的理念。对大学生实施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具体化、实践化,教育目标的确定则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和框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③由此,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即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围绕“三大要素”和“六大素养”确定塑造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目标。

(二)以激发生命活力为主线,选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发展模式,旨在以生命教育为线索,以核心素养为框架,选择激发生命活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为此,在传统、常规教学的基础上,笔者带领研究团队选择了与核心素养中“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核心要素有关联的三个代表性课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公选课,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发展模式的创新和课程改革尝试。第一,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大学生入学之后出现的目标缺失、动机乏力和生命困顿现象,为在校大学生开设《生命导航———心理学视角下生命解读》选修课。通过认识生命之贵、体验生命之美、跨越生命之痛、引爆生命行动力四个专题,帮助学生寻找自我,尊重、规划自我,实现自主发展。第二,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借助分析教育之异化现象、解读生命教育的内涵和原则、性健康教育、死亡教育等专题,引导学生一方面在发现自我、尊重自我的过程中接纳个体自我,另一方面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找到社会自我。通过个体自我与社会自我的相互融合,践行社会参与,实现自身价值。第三,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茶与茶文化”。通过介绍中国茶史、普及茶的基本知识、了解茶与身心健康的关系、展示茶叶的冲泡技艺等专题,宏观上使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产生民族自豪感,微观上促进学生思考人生,自我完善,并且在操作中让学生感悟那种崇尚自然之精神、待客之道及文明礼仪等。

(三)以互动体验为主要方式,改革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种成长课,互动体验是其主要方式。首先,课上专题授课,师生互动。老师简要解读基本理念和规律,更多时间以学生展示、分享、体验与表达等方式进行。授课环节使学生对自我、他人、社会和生命理念的认知有所改变,丰富初步的情感体验。其次,课下参观体验、调查研究。通过参观茶楼、殡仪馆,对社会群体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获得直接经验,充实内心体验。“生命教育”课外体验课———“殡仪馆里的死亡教育”是一个集中体现。在殡仪馆里看到无人认领的死刑犯的骨灰,学生们认识到“路是自己走的,只有自己才能选择死后骨灰的存放方式。那就是好好做人,做好人,做令人尊敬的人,做服务他人的人”。体验式、分享式、成长式的教育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触动和震撼。第三,借助校内社团、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以情境教育入手,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心灵协会”社团,利用心理学专业优势组织策划相关活动,让学生们在体验分享中解疑释惑,化解交往、恋爱、生涯规划中的矛盾和冲突,并学会沟通与合作。“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团队以心理学、学前教育、教育学专业为依托,在全国心理学家大会、老年人心理疗愈、社区亲子教育、留守儿童、特殊儿童教育等领域开展专业型志愿服务。团队项目实施三年,学生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有所提高,学生专业认可度和自身价值感得到强化,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互动体验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三观”在知、情、意、行的相通相融中得到了塑造和固化。

(四)以全程式一体化为统领,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途径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是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融汇了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元素,是一种全人教育。全人教育需要汇聚学校资源,整合不同岗位、不同角色的教职员工统一思想、统一意识,在生命教育理念下,全力以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具有人性化的同一性的教育元素,并以此与培养“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相衔接。笔者以高校基层教学单位为平台探讨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途径。

1.强化管理,完善制度,制定规划,实现管理育人

强化管理是保障。通过建立组织机构,分解目标,责任到人,加强督促和检查等措施,确保实效。完善制度是根本。建立工作规程、明确导师职责,并与评优、考核挂钩,保证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制定规划是前提。针对大学四年中入学适应阶段、发展方向分化阶段、充实提高阶段和学用结合的冲刺阶段,制定相应规划。①管理育人环节旨在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目标、规划学习生涯、利用各种资源、实现生命价值。

2.发挥教师专业优势,实现教书育人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

更多体现为专业能力的培养,并由专业教师来完成,他们在入学教育、课堂教学分类指导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独到作用。任课教师的入学专业教育突出专业性,帮助学生熟悉培养方案,介绍课程内容、作用及专业地位,巩固专业思想。实施课堂教学分类指导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首先,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特长和职业倾向。其次,帮助考研和就业学生各自完成六个明确,从而有的放矢地规划好学习、实践、社团活动等。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专业老师的重心。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实习等环节,帮助学生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化。②教书育人环节,助推学生形成专业实践能力,使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彰显生命的张力与活力。

3.突出辅导员功能,实现服务育人

辅导员作为生活导师,在入学教育、生活指导、综合测评、社团活动等方面应给予学生帮助,对他们思想、品行、人格的成长与发展进行指导。辅导员老师在入学教育环节,重在帮助学生熟悉新环境,明确学生守则,组织其活动,缓解其孤独与陌生,增加安全感。生活指导方面,应把握学生信息,关注特殊群体,营造温馨和谐的班风。综合测评工作,要发扬民主,深入调查,细致组织,贯彻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弘扬正能量,塑造学生积极的“三观”。社团活动个性化指导,应帮助学生了解社团、自己、未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提高有效性。服务育人环节辅导员应该成为学生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传递正能量,激发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良好品行和健康人格,强化人生信仰和生命的意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