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合集12篇

时间:2023-08-04 09:20:12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篇1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337-0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地文化产业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很不平衡,在产业结构、产业层次、产业规模、文化消费等各方而都表现出不平衡性,呈现出城乡文化产业的二元结构发展状况,这和今天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发展的目标很不一致。因此,在新环境和新要求下,要从城乡统筹的视角,把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置于新农村建设的大视野中、城乡文化一体化的统筹中、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格局中来认知和发展。

一、城乡统筹协调理论的提出

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曾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一体化。”这对城乡一体化与统筹城乡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城乡一体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最终目标,统筹城乡发展是一个过程。从国家政策精神来看,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坚决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而发展,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农村文化产业的困境

1.规模化、集约化经营与农村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分散、冲突与融合

农村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形态还没有形成。农村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大多属个体私营,资产少,规模小,在文化产业的经营思想、管理模式、营销策略等环节上,呈现出分散的、手工作坊式的特点,很难跟上整体的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城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投资、竞争、经营、管理和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形成。

2.市场开放的冲击与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融入与消散

农村文化产业领域而临着来自国外文化市场的巨大的挑战。西方产业文化中宣扬的生活方式给农村固有的传统精神文化带来了极大冲击:传统的民风民俗日益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快捷的、西化的所谓“现代生活”;我国传统的节日渐渐远离了人们的视线。从而导致许多本国优秀的民族风俗、民间文化、民间艺术品类濒临灭绝。一些民俗文化山于难以走向市场,其传承和发扬日益困难,正逐渐走向消亡。

3.功利化倾向与农村文化产业的服务与争利

目前,基层政府和文化管理部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意识依然不高。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只有文化事业的概念,没有文化产业的观念,过于强调文化的事业属性,忽视了文化的产业属性。另一方面不能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农村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产品。

三、统筹城乡,推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1.统筹城乡文化产业规划和布局,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

一是统筹城乡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协调职能,做到城乡统筹。二是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三是建立统筹城乡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机制,为城乡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2.开发传统民间文化资源,农村文化产业走自主创新道路

各地农村要根据区域文化资源的特点,在继承、保护的基础上,运用新颖、独特的创意加以开发和利用,充分利用小断涌现的新科技和新知识,创造新的形式和构建新的平台。通过创意把农村文化艺术活动、民间艺术、农产品和农耕活动,以及市场需求有机链接起来,走符合当地特色文化和环保理念的文化产业之路。政府可以牵线搭桥推动资源和资本的有效对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输入动力,形成彼此良性互动的产业价值体系,为农业和农村的发展拓展全新的空间。

3.统筹城乡融资渠道,加大对农村文化产业的投资

一是创新投融资体制,建立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投资的城乡文化多元化投资机制。二是实行城乡统筹的多渠道集资兴办农村文化产业投入机制。

4.统筹城乡人力资源,建设一支热心农村文化产业的人才队伍

一是进一步完善人才资源开发政策,加快建立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 二是促进城市文化人力资本向农村流动。三是各级政府应制定和出台鼓励城市大学生到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优惠创业政策,吸引具有发展文化产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去农村,鼓励他们发挥聪明才智,创新发展思路,这既减少了城市就业压力,又有利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5.找准契合点,推动农村文化市场逐渐成熟到纵深发展

一是培育、完善农村文化产业市场体系,优化运行机制。二是找准城里人和农民情感交流的契合点,吸引城市文化市场自然归流。三是着眼于国外市场,推动农村文化产业走外向型发展战略。充分利用全球文化市场平台,积极参与国际文化贸易竞争。重点发展有较强竞争优势、他国小易效仿的乡土特色文化产品,如饮食、武术表演、民间艺术等。加快建立文化产品海外营销网络,可以借助现有海外华人文化传播资源,山龙头企业采取投资、合作、参股等方式,经营各类海外,建立文化产品国际连锁经营网络等厂。

总之,在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的视野下,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凭借城市先进生产力的积聚和辐射带动优势,充分发挥“增长极”的带动作用,实现对其周边乡村区域经济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另一方面,乡村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劳动力、原料和广阔的市场支持,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结介、城乡互动的格局,使城乡各经济主体、各产业以及各生产要素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介作,形各具特色、各有千秋的城市和农村个性化文化产业,实现城乡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篇2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150-02

一、北京新城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央和北京市委关于“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城乡统筹发展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要求,立足新城拓展区所在乡镇实际,以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题,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突破城乡统筹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前提、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改革创新为动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为主要路径。通过“安置就业有岗位、经营增收有资产、稳定生活有保障、服务管理有组织”的工作思路,探索撤村转制和旧村改造新模式,引导农民有序向新城、镇区转移,逐步削减自然村和行政村数量,加快农村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发展进程;加大基础设施由新城向所在乡镇的延伸,进一步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在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差距,逐步扭转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实现新城城乡一体化发展。

二、北京新城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目标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必须跳出村域、镇域范围,树立新城区域城乡互动的统筹思想。

(一)新城与周边地区协作共赢,整体发展

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方面,加强新城与周边地区的功能对接和互动合作,推动区域整体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在产业发展上新城与周边地区以产业链为纽带加强协作,联动发展,产业双向互动,合理布局;推进区域内的产业梯度转移和有效对接,在新城的空间布局和发展规划中,统筹考虑周边地区的产业规划。

在新城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规划建设中,考虑同时带动周边地区的设施提升,实现资源共享。打破周边地区与新城的交通瓶颈,构建现代立体交通体系,使周边地区融入新城的经济半径以实现产业的协作。

推动新城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模式向周边地区延伸,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在环境保护方面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对区域整体的水环境、大气环境等生态环境统筹考虑,合作治理。

(二)实现农村和农民的可持续发展

在新城拓展中,从就业、住房、收入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考虑农民的发展问题,加强新城对农村发展的辐射和带动,寻求农村集体的可持续发展。做到“四有”:1.安置就业有岗位。突出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地位,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功能,完善就业托底安置机制,实施培训就业奖励政策,培养农民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确保安置就业有岗位。建立大项目就业岗位沟通机制和跟踪服务制度。启动青年创业扶助项目。增强农民在安置和就业等环节的全流程服务,重点加强农民向二三产转移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深化城乡就业协作,建立纯农就业家庭就业援助制度。加大农民创业扶持力度。2.经营增收有资产。按照“产权主体、界限划分、债权债务、处置政策四明确”的原则,科学确定集体资产产权,深化资产股份合作改革。通过集中归并、资产量化、统一经营等形式,实现集体资产产权变股权、农民变股东,确保集体与农民的长期收益。3.稳定生活有保障。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搬迁村社会保障政策,建立富余回迁房集中托管机制,确保稳定生活有保障。整合城镇和农村各项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养老和医疗全覆盖、有效衔接、机制灵活的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乡社会低保救助机制,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医疗、住房、教育、就业、司法、临时救助等为辅助的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体系。4.服务管理有组织。完善组织建设工作体系,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加强群众自治组织建设,发挥经济组织利益协调职能,充分挖掘社会组织服务居民功能,确保服务管理有组织。

(三)减少社会问题的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借鉴产业园区建设、运营和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征地拆迁及“三农”发展方面的经验教训,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新城建设前期的征地阶段重视保护农民权益,妥善安置农民,组织引导帮助农村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并且始终坚持城乡统筹的思想,通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以及产业引导等途径,在新城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同时带动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发展。力争无论在拆迁补偿阶段还是未来产业区建设运营的长期阶段,都没有大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保障产业区的有序拓展、平稳运行。

三、北京新城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保障措施

以城乡统筹思想促进新城与周边地区的发展要求把握好规划实施的重点和时序,并且建立完备的城乡统筹发展保障机制,从组织协调、政策体制、规划实施等方面提供切实保障。

(一)政府主导,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政府的责任,也是政府相对于社会、企业、社区等主体而言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长项。由政府进行统筹,可以避免继续沿袭城乡二元分割发展的弊端,减少无序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要坚持政府主导,为城乡统筹提供明确的发展思路、政策和体制机制保障。

在明确发展思路上,政府要从规划的高度对新城及所涉及和影响的相关镇、村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一谋划,既要考虑新城的需求,也要考虑被占地和受影响的农村、农业和农民长远的可持续发展。

在制定相应政策和规章上,要从全局考虑,实行统一的土地一级开发、统一社会管理、财政资金保障等,各政府部门也要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相应的倾斜政策。

在发展思路和方针政策确定之后,能否顺利实施,管理体制是重要的先决条件。在城乡分治的管理体制下,由于利益诉求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农民作为弱者,他们的利益往往难以得到保障。因此,要创新管理体制,加强组织保障能力。

(二)合作经营,将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引入农村集体经济

在新城扩展中,如何使所涉及村镇的农民能够持续享受到城市化和土地增殖的红利,经营好集体资产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经营好集体资产仅靠农村和农民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做到的。为此应将现代经营管理模式引入农村集体经济。

首先,应对集体经济实行股份制改革。分离村集体的行政管理职能和集体资产所有者职能,农民按人口入股,享受集体经济分红权,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市场调节、政企分开”。优化经营,保证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在实际操作中,可以以征地为契机,对集体资产进行诊断和处理,剥离劣质资产,只保留优质资产,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

其次,应引进高级管理人才,提高管理层的业务水平。发挥高级管理人才的专业能力,提高集体经济的盈利水平和管理水平。并不定期为集体经济管理层进行培训,提高其素质和管理水平。

(三)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市民化水平

为了使农民在产业新区发展中尽快融入城市化的洪流,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应加强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市民化水平。

首先是加大培训力度,对失地农民开展非农技能培训。围绕产业新区主导产业的用工需要,突出重点抓特色,大力开展符合园区用工需求的专业技能培训。还要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失地农民从基础做起,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适应本岗位工作要求的能力,以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同时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和服务体系及就业信息网络。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信息平台,岗位需求、技能培训信息,提供就业咨询,帮组农民更便利的寻找工作。

其次,要加快失地农民的市民化建设。这是他们融入城市的重要步骤,有利于促进失地农民的角色转型,最终实现城市化。为此,应对逐步对农村社区实行城市社区管理,增强农民对城市的认同感。还要加强对农民的现代市民教育,采取灵活多样、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方式,增强农民的政治意识、发展意识、大局意识、集体意识和法制观念。还可以不同程度地开展新市民的心理健康教育,设立社区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基地等,定期为农民开设心理辅导讲座,组织社区心理咨询活动,从而帮助他们调整心态、缓解压力,使之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

(四)完善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制度

农村集体资产包括资金性资产和固定资产两大类,农村集体资金包括集体原有积累、集体发包经营租赁收入、土地征用补偿及其再投资和上级拨入资金等各项货币性收入;固定资产包括农村集体所有和经营的房屋、土地、厂房等有形物。

建立全面、系统、规范的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制度,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民主、监督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科学高效、公开透明的指导、服务、监管体系,这样才能够确保农村集体资产的安全与保值增值,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为农民提供社会福利。

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制度的完善首先需要核实集体资产,界定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加快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登记,规范集体资产所有权主体;在此基础上,成立镇级或村级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农民以资产入股作为股东,在组织建设上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拆迁补偿款等集体资产需要专业金融机构进行经营管理,应该创造条件,采用资产经营、集中理财、公司运作、商业参股等模式引入金融机构,做大做强集体资产,以实现稳定收益;监督体系方面,建立农村财务网上监控系统、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交易平台,整合提升农村相关信息公开平台,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与监督,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稳定,从源头上遏制农村基层腐败现象。

(五)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统筹规划水电气热等资源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考虑城乡供水方案,科学论证水资源的补给方案,保障地区水资源供给;燃气供应在全市气源统筹分配的基础上,考虑燃值等因素确定供应方案;在考虑拓展区的供电、通讯等设施建设时,应扩大范围,将周边地区的需求一并考虑,即使近期管网难以向周边地区延伸,也要在规划设计中做出预留与安排。

统筹规划学校、医院、文体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考虑所在地区的人口数量、服务半径和整体需求,让农村和农民也能享受优质和高水平的公共服务。

统筹规划城乡垃圾消纳处理和污水排放处理设施,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整治河道以利于城市防洪减灾。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篇3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近些年来,统筹城乡发展已经从理论研究、方略制定进入实践探索阶段。如何统筹城乡发展、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高度关注。笔者结合平昌县的发展慨况作了一些调研和思考,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看法。

一、统筹城乡的现实意义

(一)缩小城乡贫穷差距。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过于重视城市,忽视农村,一贯依靠行政力量汲取农业剩余资源投入到工业和城市中去。所以尽管以农民、农业和农村为构成要素的乡村为国家的工业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城乡分割,农副产品价值走低,而工业产品价格却居高不下,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我县是贫困县,也由于农产品贬值及工业产品增值的剪刀差导致城乡公共品供给失衡,城乡居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差距拉大;城乡民间投资失衡,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拉越大;资源要素流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失衡,城乡就业差距在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失衡,农村消费品市场份额在持续萎缩;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失衡,各种相关制度不能很好地适应农村经济的发展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发展,减缓了城镇化进程,因此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势在必行。

(二)实现均等公共服务。山阴县县长侯元说过:“农村是被文明遗忘的角落,如果现在都给农民以市民的待遇,城市又负担不起,所以要把城市与乡村放在一块考虑。”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主体将公共服务资源集中在城市,地方用于乡村的投入严重不足,乡村水、电、路、通讯、教育、医疗、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同时,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影响,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经济增速明显放缓。要解决发展的问题必须重点解决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因此。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因果关系综合起来统筹解决,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使城市和农村相互促进、工业和农业协调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统筹城乡的具体内容

(一)统筹资源配置。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要求我们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城市偏向,合理分配资源,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将农村交通、环保、生态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都列入政府财政支出范围。统筹资源要更加注重农村的发展,确立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统筹空间发展。抓好城市定位,编制全域规划。按照“南拓、北控、东保、西优”空间发展策略,形成“一城三片区”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县城发展理念及产村相融,产城一体,成片连线,扩面连片,全面覆盖的乡村发展理念。充分考虑平昌城镇建成区、广大乡村以及非建设用地等发展要素的集聚,实现了全空间的转变。要改变目前城乡规划分割、建设分治的状况,使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协调,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促进城镇有序发展,农民梯度转移。

(三)统筹产业布局。充分统筹平昌的经济、社会、资源、产业、生态系统性,挖掘平昌地域特色,找准旅游、物流、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发展爆破点,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以工业化支撑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我县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加快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工业向工业园区集中,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促进土地向规模农户集中,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城市社会服务事业向农村覆盖,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使城乡有序、协调、快速发展。

三、统筹城乡的方法探究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口的聚集,人口的聚集离不开产业的支撑。统筹城乡的本质就是培育产业、形成规模效应、提升经济效益、解决就业问题。

(一)乡的效益,以农业产业化和旅游产业化促进经济发展。

1、农业的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农业产业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着重跨行业的产业整合,我县作为山区,一贯从事传统农业经营方式,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不高,因此要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规模经济、加工增值相结合。第一、紧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在建立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权益,构建合作社和参与农户认同的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各环节参与主体都得到产业投入的平均利润率;第二、重构农村微观经营主体,确立农民个人、农民团体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第三、建立健全优质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协调、宏观指导,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促进农业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

2、旅游业的产业化发展。首先,资源基础的分析。平昌县农业、资源基础、自然景观系列、乡村民俗具有可展示性。应着眼于能够突出我县特色、见效快、风险小的旅游线路,围绕“一乡两园三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格局,编制得胜、五木、灵山、镇龙、西兴、青凤乡村旅游景区规划,以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其次,市场定位分析。从目前我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其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于服务周边大中城市的居民,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然、传统、休闲的场所,因为我县地处四川、陕西交界处,交通便利、山、水、植被基础较好,适合发展旅游业。第三,目标市场、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分析。目前我县及周围县市已有相当一部分的居民具有进行旅游的能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消费群体将不断扩大,消费水平也将随之提高,我县重点打造三条旅游线路,沿途景点都可以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所以,我们要依托特色资源,开发特色旅游。通过开发红色旅游,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加通过大古镇古村、古建筑、古文物等历史遗存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规划建设民族历史文化博物馆,实现历史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转化;挖掘民间节庆、民间艺术、民族歌舞等,打造巴文化民族风情旅游品牌;通过发展会展商务旅游,培育新旅游经济增长点。从而带动和促进交通、通讯、商贸、餐饮以及金融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城的效益,工业的产业化发展。我县要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分析人士认为,我国东部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已难以满足资本增值需要,加工工业和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腾笼换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明显。因此我县要借助外资,大力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制造业,进一步强化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形成以摩托车制造为引领的的制造产业集群,并促进该集群向星光工业园区集中,加快工业园上规模、上档次进程。 同时对现有的传统优势产业白酒生产及食品生产提速升级,因此应依托江口醇、小角楼发展白酒工业园区,规划建设白酒文化展示体验园,促进白酒生产再上新台阶。同时加大何家坪、马家坪食品工业园建设力度,积极引进食品加工企业,将我县粮食深加工,促进农产品增值,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三)公共服务均等化。时下,我县的公共服务的对象少,服务内容不全,服务水平低现象较为突出,要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方略:

1、公共服务平等。要实现公共服务平等,一是继续坚持基础教育的公益性质,努力实现教育公平,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农村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二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三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四是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统筹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人员、毕业生、农民工、复员转业军人等各类群众的就业服务工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2、教育培训平等。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没有城乡一体化。产业人口的转移再培训、再教育至关重要。但是我们又要思考城市不可能接受全部的农民,农民也并非全部都想进入城市,因此从两个方面思考如何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我县城乡居民就业技能及生存能力

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对就地转移后脱离了传统农业的作业方式的农民,一方面要加强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改变观念。在促进农民就地变市民、农业就地变工业、农村就地变城镇的基础上,我们应针对不同群体劳动者,组织开展相应的职业培训,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和技能水平。在观念改变上,我们要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进行规模化经营,使农民一方面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分红,一方面在合作社或公司打工挣工资;同时提高“耕地流转”,解决农村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土地价值。把一家一户农民集聚到一块,把传统农业方式向现代农业方式转变。

(2)农民转化为市民后的新技能的培训。首先,整合现有培训资源,搞好技能培训,在培训形式上,充分思考我县产业布局,整合现有的各类教育资源,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资金的投入,合理布置培训项目,根据市场需要和农民就业意向选择培训内容,有的放矢的开展订单式培训和定向培训;其次,针对培训成本高支付能力低的现实,还可以采取多方渠道集资,提供免费培训等方式来调动农民工的积极性,增强新市民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再次,要增强其法律意识和市场意识。加强对新市民法律及市场意识的培养,全面提升其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提高整体素质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结束语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篇4

第二,统筹城乡产业结构,使城市的产业布局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合理分工,形成紧密的产业互动链条,由城市二三产业带动农村二三产业,由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城市产业层次的提升。

第三,统筹城乡居民就业,把农民就业的着眼点从农村内部转移从就近转移转向跨区域、城乡间的大范围转移,把转移渠道从单纯的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到整个城乡二三产业,把转移方式从单纯自发的分散式转移转向有组织的、集群式转移。

第四,统筹城乡投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对农村发展给予更多的财力支持,调整农村税赋政策,在农村税费改革的基础上,分区域、分阶段取消农业税。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篇5

中图分类号:A849.1;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10)05-0014-05

统筹城乡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的继承、发展与创新。

一、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时代,西方主要国家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城乡的分离已发展成城乡尖锐对立,并成为重要的社会矛盾。人类在城乡对立中已提出了城乡协调发展的萌芽性要求。

基于资本主义条件下城乡尖锐对立的现实,马克思恩格斯把城乡关系放在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来考察,从人类生存的两种社会有机体的发展及人类自由全面的发展两个维度揭示了城乡关系的起源、对立及融合的基本规律,提出了科学的城乡关系理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深刻论证了城乡分离的历史必然性

首先,城市的出现、城乡关系的分离,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当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社会分工深化了,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直接结合在一起的人类社会出现了城市,开始了城乡分离甚至对抗的历史。

其次,产业革命使城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工厂的大量出现与集中,使城市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体现了资本主义比以往生产方式的优越性。市政、金融、商业和交通等领域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的经济地位。

再次,资本主义使城乡矛盾发展为城乡对立。“资产阶级使农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农村人口大大增加起来,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脱离了农村生活的愚昧状态。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2.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城乡关系的状况及性质

马克思描述了城乡之间对立的表现。首先是城乡差别和城市病态。“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其次是个人劳动方式的对立。“城乡之间这种对立鲜明地反映出个人屈从于分工、屈从于他被迫从事的某种活动,这种屈从现象把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城市动物,把另一部分人变为受局限的乡村动物,并且每天都不断地产生他们利益之间的对立。”再次,是劳动方式的对立和劳动活动的畸形发展。“第一次大分工,即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立即使农村人口陷入数千年的愚昧状况,使城市居民受到各自专门手艺的奴役。他破坏了农村居民的精神发展的基础和城市居民的体力发展的基础。”又次,是农业持续发展遭受到损害。“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城乡对立的根源一方面是生产力水平低、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另一方面是存在私有制。资本主义社会不仅不能消除城乡对立,反而不得不使它日益尖锐化。

3.科学分析了城乡融合的条件并预见了未来城乡关系融合的历史趋势

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旗帜鲜明地指出:随着剥削阶级的消灭,城乡对立的阶级基础也随之消失,在工人阶级的政治统治下将会产生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之间关系日益密切的条件,这就是建立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的建立,必须取得农民的支持。马克思在总结1848-1850年法国阶级斗争的经验时也明确提出:“在革命进程中把站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国民大众即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者发动起来反对资产阶级制度,反对资本统治以前,在革命进程中迫使他们承认无产阶级是自己的先锋队而靠拢它之前,法国的工人们是不能前进一步,不能丝毫触动资产阶级制度的。”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正如当初城乡之对立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样,随着大工业的发展,“产生了空前大规模的资本和生产力,并且具备了能在短时期内无限提高这些生产力的手段”,此时,“社会将生产出足够的产品,可以组织分配以满足全体成员的需要,因此,社会划分为各个互相敌对的阶级就是多余的了”,“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将消失”,融合将随之产生。

对于这种“结合城市和乡村生活方式的优点而避免两者的偏颇和缺点”的城乡融合,恩格斯指出,要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终极目标。他进一步指出,实现这一目标,有两个标志:一是工人和农民之间阶级差别的消失,二是人口分布不均衡(指城乡之间)现象的消失。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城乡在更高级的形态上实现融合,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这是由于:首先,这是农业发展和乡村摆脱愚昧落后状态的需要。其次,这是大工业发展和解决“城市病”的要求。“消灭城乡对立……日益成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实际要求……当你看到仅仅伦敦一地每日都要花很大费用,才能把比全萨克森王国所排出的更多的粪便倾抛到海里去,当你看到必须有那么多巨大的建筑物才能使这些粪便不至于弄臭伦敦全城……那么你就知道消灭城乡对立的这个空想是具有极实际的基础了。”再次,这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人的自由发展要求消除城乡分离造成的劳动活动本身的畸形发展,而消除城乡对立是消灭整个旧的分工的首要基本条件。

4.提出了一系列实现城乡融合的方法与途径

首先,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和技术化。马克思指出:农业资本化和企业化经营在英国等西方国家创造了农业史上的奇迹。同时,农业的工业化还可以引发现代大农业取代小农经济的农业革命,它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缩短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最有力的手段,机器化大工业在占据城市工业部门之后也开始占领农业领域并引起农业革命。随着以农业机械化、良种化和化肥化为主要特征的农业工业化进程逐步展开,最墨守成规和最不合理的经营,被科学在工艺上的自觉应用代替了。”大工业在农业中的应用还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并将大量农业人口从封建宗法关系和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成为产业工人或农业工人,从而促进了城乡社会关系的大调整和大转变。

其次,重视生产力发展在消除城乡对立中的作用。马克思认为,乡村农业人口的分散和大城市工业人口的集中,“仅仅适应于工农业发展水平还不 够高的阶段”,这种状态会在工农业发展水平提高后得到改变。“把每个人的生产力提高到能生产出够两个人、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或六个人消费的产品;那时,城市工业就能腾出足够的人员,给农业提供此前完全不同的力量;科学终于也将大规模地像在工业中一样彻底地应用于农业。”

再次,强调工业和农业的结合。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公民公社将从事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将把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避免二者的片面性和缺点。”他认为,消灭城乡对立的最重要条件是,不仅使工业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而且使农业生产资料也由社会占有。在此基础上,使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发生密切的内部联系,通过把工业同农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消灭。

又次,合理布局城乡生产力和产业结构,使城乡之间的文化和生活条件日益接近起来。一是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密切联系与有机结合。“在最先进的国家里采取的方法是: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步消灭。”二是生产力的计划利用和平衡分布。“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均衡的分布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离的条件”。三是人口的平均分布。“只有使人口尽可能地平均分布于全国……才能使农村人口从……那种与世隔绝和愚昧无知的状态中挣脱出来”,从而达到城乡之间文化和生活条件的日益接近。

二、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前身――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对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

1.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奠基性探索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尤其是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的统筹和协调问题,一直受到的高度重视。他认为,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战争;他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就提醒全党: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决不可以丢掉农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

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在1956年和1957年的许多重要讲话中,他多次阐发了这个思想,并将其提高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表标着这一思想的成熟。他的统筹城乡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1957年,在“正处”序言中指出:“社会主义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是,发展农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占有极重大的地位。农业用粮食和原料供应工业,同时,有5亿以上人口的农村,给我国工业提供了世界上的最巨大的国内市场。从这些说来,没有我国的农业,便没有我国的工业。忽视农业方面工作的重要性是完全错误的。”1962年9月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总结了“”的教训,明确做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是一个普遍规律”的论断。

第二,强调正确处理农轻重关系,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是中国式的工业化道路。新中国成立之后乃至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基本上是照搬苏联的经验,按重轻农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虽然这在摸索过程难以避免,但生搬硬套,问题不少。1956年,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提出要按农轻重次序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其实就是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强调首先要把农业搞好。批评苏联没有很好地考虑农民的利益,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他认为,国家和合作社,国家和农民,合作社和农民,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哪一头;只顾一头,都不利于社会主义,不利于无产阶级。因此他要求,必须在增加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争取百分之九十的社员每年的收入。他一再强调:统筹兼顾,适当安排,就要对于我国包括五亿农民在内的六亿人口统筹兼顾。这就澄清了对“农、轻、重”提法的误解。的这些论断科学揭示了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之间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客观规律,指明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与特色。

第三、城市要支援农村,工业要支援农业。1956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了《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体现了统筹城乡、工农学商四业协作的重要思想。《纲要》就各行各业支援农业的问题,提出了十分明确和具体的要求。认为:“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和工农相互支援是农民解放的保证。”并明确提出:“工人应当生产更多更好的工业品,满足农民的需要;农民应当生产更多更好的粮食和工业原料,满足工业和城市居民的需要。”还号召要知识下乡、干部下乡、把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放在农村。

2.邓小平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创造性开拓

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邓小平提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统筹城乡发展思想。他认为,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反过来为农村服务,这是由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的。邓小平在关于城乡建设如何更好地协调发展的考虑过程中,孕育产生了工业支援农业,农业反过来又支援工业的发展思路。邓小平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的思想,为我国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道路。他的统筹城乡思想主要有以下三点。

第一,支援农业是工业的重大任务。1975年,邓小平提出要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指出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关于工业支援农业的方式,邓小平指出,工业区、工业城市要带动附近农村,帮助农村发展小型工业,搞好农业生产;工业要以自己的发展为农业提供资金积累和科学技术支撑,提供农用机械设备、肥料等;同时要减轻农业的负担。农副产品的增加,农村市场的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强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同时,工业要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邓小平坚持工业支持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重要思想,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第二,农业哺育了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促进了农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就是产生了许多乡镇企业。对“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邓小平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要大力扶植其发展。他指出,乡镇企业反过来对农业又有很大帮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农民积极性提高,农产品大幅度增加,大量农业劳动力转移到新兴的城镇和新兴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农村发展必由之路。显然,邓小平为我国农村找到了一条以乡镇企业为主体、小城镇为载体的工业化、城镇化的新路子。

第三,改革是城乡建设协调发展的引擎和动力。中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是农村改革的起点,也是统筹城乡的动力。邓小平认为,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必须改革。他主张“百家争鸣”,用改革的办法发展;对改革措施,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对农村改革发展,邓小平提出了“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 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

3.和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全面丰富

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概念,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所谓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就是要使城市和农村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平等和谐的城乡关系。同时,他还从“三农”问题、城镇化和党的政策三个方面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

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第一,确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第二,明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003年1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要求“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仅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提供了理论指导,还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基础。第三,做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在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

三、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最新理论

我国改革开放起自农村,农村改革促进了全国的改革与发展,一度缩小了城乡发展差距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但中国的经济改革是非均衡的,改革重点转入城市后,农村改革就停滞了,城乡发展与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又逐步乃至急剧扩大了。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强调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集约型发展道路,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与发展。而科学发展观中的统筹城乡发展理论,则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对统筹兼顾、辨证统一发展思想,对邓小平城乡互促、工农互依协调发展思想和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的精髓在于:城乡间关系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城乡关系协调发展本身离不开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这个基础,城乡分离和对立最根本的还是城乡居民间的利益对立。而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正是强调要坚定走城乡协调之路,使城乡居民利益统一起来,使城乡发展在利益关系上相互依存、补充和促进。而做到这一点的根本途径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此外,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城市是实现工业化目标的重要载体,必须坚持优先发展,但决不能忽略农村的基础地位。这也正是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所强调的。因此,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城乡发展理论,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2.科学发展观高度概括并发展了统筹兼顾思想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五个统筹”科学发展观,并在三中全会的重要决议中加以阐明和确立下来。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五个方面的统筹,把全面安排、协调发展和各种关系的妥善处理等统筹兼顾的观点和思想高度概括整合起来,形成了明确的科学发展思想。这是对统筹兼顾思想的高度概括。

不但如此,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思想,还历史性地继承、丰富和发展了的统筹兼顾思想。首先,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兼顾的原则和思想从经济建设扩大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上。其次,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兼顾的原则和思想从经济建设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上。再次,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兼顾的原则和思想从国内经济建设扩大到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相关发展上。

3.科学发展观中的“城乡统筹”思想与、邓小平和关于我国城乡发展的科学思想是相契合的,并实现了历史性的继承与发展

科学发展,“五个统筹”,是对我们党自建立新中国以来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思想,是对关于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按农轻重排序等思想,对邓小平城乡互促、工农互依等思想,对统筹城乡发展、重视“三农”问题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说是继承,是因为其思想精髓,都是尊重国情、实事求是的。说是发展,是因为科学发展观的统筹城乡思想实现了进一步的与时俱进,更加充分地体现着科学精神,而且具有更加系统、更加开放、更加深刻的特点。

正因为有上述继承与发展,所以,科学发展观成为马克思主义统筹城乡发展思想的最新、也是最高的理论平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篇6

3月22日至2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周铁农,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朱培康,农业部教育司原副司长、中国农学会原副会长兼秘书长孙翔等到我市考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河南省委主委毛增华,省政协常委、民革河南省委副主委史小红,省农业厅副厅长郭鹏亮,市领导吴天君、李庆贵、赵胜修、杨崇林、狄美良陪同考察。

22日,周铁农一行来到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参观了史来贺同志事迹展览,察看了农户家庭、村学校、华星制药厂之后,和市、县、村领导及村民代表在刘庄大酒店进行了座谈。在座谈中,市委书记吴天君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的几个问题谈了自己的认识。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不仅仅是解决农村和城市差别的问题,不是阶段性的,是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一项工作,是在建设现代化国家当中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政治民主化的一项重要工作。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来谋划。要站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围绕“三个集中”,即产业向聚集区集中、人口向小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着力作好三个层次的规划:1.体现城乡一体化的新农村空间布局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要与都市区建设规划相衔接,按照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布局结构的要求,科学确定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产业聚集区和中心村的功能定位,编制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2.体现现代文明的村庄住宅社区规划,要在空间布局结构的基础上,按照农村住宅社区的要求和适应小康社会生活的标准,用城市设计规划的理念,进行群众住宅社区的规划。3.体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四大文明”协调发展的建设规划。三、新农村建设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突出生产发展的问题。不断推进现代化农业,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要为农村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构建载体,构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体制、政策环境。四、坚持分类指导,依靠农民为主体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长期的过程,要避免偏差,避免一哄而起,要给地方适当的权限,创造一个宽松的探索环境,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解决群众生产、生活最基本的问题。吴天君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了四点建议。一、在认真落实中央以工补农等惠农政策的同时,更好地着眼于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生动力。比如农村的电力、交通、通信、邮政、教育、医疗卫生、再就业等。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构筑城乡一体化的政策体系和管理体制,主要包括: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实现城乡规划布局一体化;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实现城乡产业分工一体化;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实现城乡服务功能一体化;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实现城乡就业、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一体化;统筹城乡两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社会进步一体化。二、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发放给农村建设以及农村中小企业发展贷款的限制较多,农村建设和农村中小企业发展融资存在较大困难,国有商业银行应加大对农村的贷款力度,降低门槛;农民的邮政储蓄多数用来支持城市建设,真正用在农民身上的很少,应该考虑开办邮政银行,将农民的钱真正用在农村建设和发展上。农村 信用社的改革要进一步深化,并适度放宽农村民间金融的放贷。三、着力培育农村各类新型合作组织,资金扶持,政策引导,科学规范,法律保障。四、中央以及各级财政通过拨款、转移支付等手段为农村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但是,由于农村人口基数大,平均到每个人身上的就很少,要注重效益最大化问题。如果给予农村建设更多的政策支持,要比中央给予大量资金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

23日,周铁农等考察了卫辉市唐庄镇代庄村的建设情况,并在唐庄镇政府与全国政协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庄镇党委书记吴金印及村民代表进行了座谈。

周铁农在听取了大家的发言后说,史来贺同志、吴金印同志是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他们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为农村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刘庄、代庄共同的特点是生产发展,农民比较富裕,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虽然这样的村目前还属凤毛麟角,但它们有很强的示范作用,说明我们只要齐心协力,就一定可以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次通过考察新乡市的这两个村,看到了中央制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抓到了农民所需、所想,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得到了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的衷心拥护、热烈欢迎。我们将把这次考察结果进行总结,上报给中央;也将地方上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整理后反映上去。

周铁农就如何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讲了六点意见。一、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就是发展生产,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就是要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很多,但重点是发展生产,增收致富。在发展经济中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发展,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可以包括三层意思:一切事情要靠人做,人是发展的主要动力;体现人是发展的受益者;人在推动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发展。对应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人为本就是:以农民为主体,充分体现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农民要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农民自身得到了发展。新农村建设改变的不仅是农村,更要改变农民,要使农民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技素质都得到提高;反过来,农民素质的提高又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不尽源泉。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坚持科教兴农的方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必须科学规划经济社会的发展。像吴金印同志为唐庄镇的规划“西抓石头东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粮”就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所以才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依靠科技和教育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因地制宜走创新之路。各地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建设新农村的方式也会不尽相同,必须因地制宜,在大的思想的统领下,各人使各人的“招儿”。要在工作中研究新方法,形成新思路,探索新途径,创造新模式。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必然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而非一个沿袭旧路的过程。五、要把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贯穿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去。当前我们倡导的节约型社会,不仅是珍惜资源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要以勤俭节约为荣,铺张奢侈为耻,制止一些农村经济上稍宽裕些就不思进取、铺张浪费的现象。要珍惜民力、珍惜财力,珍惜物力,珍惜人力,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六、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和派的作用。各级人民政协和派要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好的思路、方法。同时希望各级党委、政府能够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和派的特点和优势,使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篇7

一、xx村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西山根村行政区域面积xx公顷,总人口xx人。

产业发展情况:1.基础条件方面:有耕地面积xx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xx亩;高标准农田面积xx亩。

2.农业组织方面:有专业大户xx户、家庭农场xx个、农民合作社xx个。

3.设施农业方面:有养殖设施面积xx亩,蔬菜大棚xx亩。

4.农业机械化方面:粮食机耕地面积xx亩,粮食机播和机收xx亩。

由此可以看出,该村还停留在传统农业作业模式,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农业附加值比较低,同时,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特色产业支撑,产业发展现状不容乐观。

二、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观念相对落后。部分农民安于现状、缺乏敢想敢干的创业精神。一些基层干部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做得还不够,未能从根本上考虑到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没有深层次地去认识、思考、研究农副产品的经济价值,在延伸产业链、提升现代多功能农业价值、拓展农民增收空间方面办法还不够多。

(二)乡村特色产业不强。“一村一品”的发展水平较低,主导产业难以形成规模,又缺乏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产业链条短,生产环节的链条还不完善,产品加工、储运、销售链条更未形成;无论是产业基地、发展规模、产业产品区域集中度、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农民组织化程度还远不适应 “一村一品”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品牌化的产业化发展要求,不能充分实现农产品的附加值。

(三)技术人才支撑不足。农村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50岁以上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较少。务农人员文化程度一般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主。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推广难,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

三、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篇8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02.155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02-0216-02

1 河南省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现状分析

河南省是全国人口大省,截至2013年底,全省人口数量达到10 60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三农问题”尤为突出。河南省的乡镇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初建立以来,历经三次重大乡镇机构改革。1998年底,河南省制订的《关于开展乡镇机构改革的实施方案》,拉开了新一轮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发展的帷幕。第二轮乡镇改革是在2001年3月,此次乡镇机构改革与全省税费改革全面启动直接挂钩、同步配套进行。第三轮乡镇改革:2005年9-12月底,河南省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乡镇机构改革。第三轮乡镇改革全省共精简乡镇富余人员近20万人,每年至少可为省财政减少转移支付20亿元以上,“预期收益”远远大于“改革成本”。尽管如此,乡镇政府在运行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农业面临着资源短缺、生态脆弱、体制障碍等问题,农村面临着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滞后等问题,农民面临着致富能力弱、收入水平低、生活质量差等问题。

2011年9月28日,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将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对河南省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就是探索一条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由于传统城镇化的弊端日益显现,以促进城乡一体化为目标、致力于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成为非常明朗的发展趋势。而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必将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并为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 河南省乡镇政府职能转变中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建设职能方面重直接参与轻引导服务

一直以来,乡镇政府在经济方面过多的使用行政手段,直接参与经济政策,打着宏观调控的幌子对各个行业和领域,甚至每个项目进行行政干预,破坏市场经济规律。政府一再强调其掌舵者的身份,却忘记了政府也是经济的守夜人。一些乡镇领导天天围着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和开发区建设绕圈子,搞一些GDP业绩,反而对“三农”问题不闻不问。在工作方法上,政府通过使用行政手段,强求农民和民营企业承担责任,人为干预市场发展,一些乡镇政府打着政府入股的旗号剥夺企业经营权,严重破坏了市场,导致一些地方官民矛盾激化,出现很多集体上访事件。而在农业发展上,农民没有技术支持、没有项目支持,获得不了政策引导,与市场脱节,很多农产品无法往外销售,高速增长的GDP却换不来农民的增收。一些地方确实有所谓的粮农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政府扶持的帮扶组织,但是目前看这些帮扶机构主要是提供种子和化肥,甚至其功能仅仅是销售机构,而并非技术支持和科技引导。这些形式主义的东西并没有给农民提供多少帮助,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2.2 公共服务职能方面重城镇轻农村

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特征,它是由政府组织承担责任或者政府授权其他非政府组织提供,并承担责任。农村的公共服务主要是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以及卫生、教育和文化等社会事业。目前农村公共服务产品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供给渠道单一、上级财政支持不够、效率低下、监管和监督不力,而最紧迫的问题是公共服务的总量偏少。政府在收集民众建议方面表现的比较迟缓、传递回应不够灵敏,公共服务结构失衡,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制约了新农村建设。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只有道路桥梁和大型农田水利项目能够得到资金支持,而其他的公共服务产品多是由县、镇、村、组和农民自筹资金,而且多数公共产品都是一事一议,一事一筹。

2.3 为农服务职能方面重“压力型”管理

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农村的农民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而政府也习惯了对“三农”问题进行压力干预,农民没有自觉主动的参与;政府又越俎代庖,造成了目前农民只能被动接受的现状。一些专业合作社和中介组织本应该有社会自由组成,农民自我管理,但实际上,这些合作社和中介组织都是由政府操纵的,没有发挥农民的自主意识,导致这些合作社和中介组织更像是政府的下属管理一些机构,政事不分,闹出很多的。地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急于求成,政府盲目制定发展目标,下属盲目制定计划。这种形式主义在一些地方渐成风气,导致本应该受益的农民反而成为乡镇政府施压的对象。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应该是农村,应该是农民增收,而所谓的结构调整成了强迫农民种植固定作物,导致减产减收,农民失去了主体地位,利益也被剥夺。而政府各种行政手段背后的法律依据却备受质疑。

3 河南省乡镇政府职能转变的对策

3.1 准确定位乡镇政府职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解决物质基础,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要为农村发展找到经济支撑点。农村建设和发展要充分依靠政府指导和市场规律来双向协调,处理好政府命令和市场引导的关系,改变农村建设依靠行政命令进行的路线,尊重市场。依托市场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的经济水平,政府从行政管理向规划、引导方向转变。

3.1.1 建设高效农业产业

发展是农村建设的第一要务,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要利用农村现有的资源进行深挖掘、广合并,进行产业化、规模化建设,提升农业整体生产经营水平,提高农民收入。具体的做法是:发掘优势产业,继续做大做强。对具体项目要整体规划,努力做大项目,发挥优势产业,依托优势产业发展高效农业,发挥一些龙头企业的示范作用,强调企业和农民的合作关系,降低市场风险,提高企业和农民的双向收益。强化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政府。新农村建设,政府不再是县太爷,而应该是服务人员,政府要帮助农村引进项目和资金,引进人才和技术,建设典范项目,加强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努力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3.1.2 实现农村工业化改造

工业是现代社会的基础,建设新农村离不开工业发展,在建立高效农业产业的同时也需要提升农村的工业水平,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科学规划发展方向,按照产业集群、企业集群的要求科学规划,建设富有特色的工业园区,重点扶持一批企业、一批项目,完善工业链。优化工业的服务质量,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政策咨询、资金担保和人才引进等,优化工业环境,利用税收手段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关闭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扶持一批高科技、环保型企业,促进节能减排,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各个领域,激发全民的创业热情,大力扶持创业项目,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

3.1.3 开发农村第三产业

除了工业和农业两大基础行业外,还要大力鼓励第三产业的发展,包括交通运输、金融、商业以及旅游业等,建设一批重点产品的农贸市场,引导农业服务行业发展,保证种子、化肥和农具供应,大力推广农技服务、农机服务等中介服务,开发乡村旅游业。

3.2 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3.2.1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目前,我国是五级行政管理体制,基层组织是中央的神经末梢,是国家政策的直接执行者,也是政策改变的推动者,更是农村事务的管理者和公共事业服务者。所以,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关系到整个管理体制的稳固,要不断加强基层干部学习,增强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战斗力基础,是落实各项方针政策执行者。基层党组织要从服务大局、拓展功能、抓住重点,不断扩大党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3.2.2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培养一支善于推动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层干部队伍。一是加强干部能力建设。加强党委书记和支部书记队伍建设,重点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和群众工作、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维护稳定的本领;采用干部交流、轮岗锻炼、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乡镇干部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农业经济等方面的综合素质。二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思路,跳出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目标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绩效评价制、效能监察制、干部问责制等制度,从过去人管人转向以科学的制度来激励和约束人,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三是建立科学考核机制。创新指标体系,以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为主要考核内容,结合本地区年度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加大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公众参与等工作的考核权重;创新考核办法,提高群众参与度、考核透明度和考核监督力度;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3.3 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3.3.1 完善城乡一体化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农村层面,而是要从更大的范围内解决问题,坚持发展乡镇经济、县域经济和区域经济,将新农村建设纳入区域发展目标,形成纵横联合的发展态势。逐步实现农村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关联,让区域经济辐射农村经济,保证农村经济跟随市场经济一起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3.3.2 科学编制农村发展规划

建设新农村就离不开城乡规划,农村发展归根还是要在城乡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城乡发展,科学规划城乡发展,依托城乡工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乡镇政府要科学编制城乡发展计划,利用城乡优势产业带动农村发展,重点完成集镇建设、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避免城镇化建设中盲目化,解决政府对土地资金的依赖问题。

3.3.3 建立城乡一体化经济体系

农村发展和城乡发展相互依存,所以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机制,重点需要解决农村的土地所有权问题,让农村的土地进入市场,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实现人员的自由流动,提供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平等的就业机会,使其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消除目前的城乡差异。

4 结 语

从历史上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将不断提高,上层结构如果不能够适应不断提高的生产力就必然会造成社会矛盾,因此政府改革是每个国家必然面对的现实。新农村建设的根本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因此必须解决上层建筑对农村生产力的制约,而乡镇政府职能改革势在必行。就目前而言,对于河南省来说,乡镇政府职能改变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满足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贯穿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需要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去设计,借鉴国外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打造服务型政府,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使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美好农村,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

主要参考文献

[1]吴爱民,朱国斌,林震.当代中国政府与整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篇9

为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培植地方财源,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加快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现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20__-20__年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

1、指导思想、规划原则

1.1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培育特色产业,建设产业基地,兴办龙头企业,完善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生猪、水果二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薯类、蚕桑、家禽三个特色产业,努力抓好劳务输出增收项目,在做大、做强、做活、做优上做文章,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1.2规划原则

一是坚持面向市场,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原则;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三是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效益的原则;四是坚持标准化生产的原则;五是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加财政收入为根本目的的原则。

2、乡情概况、现状潜力

2.1乡情概况

__乡位于__县东南部,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属浅丘山区,四季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22度,年降雨量1350毫米。全乡辖14个村,45个村民小组,3635户,总耕地面积11944亩(其中水田6461亩、旱地5483亩),总人口12262人,农业人口12224人,农村劳动力6044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2564人。20__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356万元,农业产值3429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044万元;畜禽业收入1200万元),占全乡工农业总产值78.7;外出劳务收入927万元,占全乡工农业总产值的21.3,人均年纯收入2370元。

2.2现状潜力

20__年以来,我乡本着因地制宜、分村指导的原则,以生猪、水果两大支柱产业和蔬菜、家禽、蚕桑等开发为重点,通过培育基地、建立专业协会、完善服务体系,使农业产业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全乡种植日本优质丰水梨1500亩、锦橙100号1500亩、蔬菜达3000亩;年出栏肥猪1.8万头、小家禽50万只、山羊1500余头;建立果业、猪业专业合作协会4个,初步形成了“服务中心 专业协会 农户”的服务体系。利用我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在产业化实践中积累了成功经验,探索出了适合乡情发展的路子,为全乡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奠定了基础。

3、规划目标、规划任务

3.1规划目标

总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小康社会;

5年目标:农民从产业中人均增收20__元。

3.2规划任务

生猪产业:抓住我县优质生猪基地建设的机遇,以LY母猪、DLY肉猪为主,全面推行生猪改良,推进生猪结构向优质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以碧海路、仪北路沿线村为重点,确定基地村专重户,重点抓好4、5、6、7、9、13、14村专重大户的发展。20__年发展饲养LY母猪50头以上专重户10户、100头以上专重户3户,DLY肉猪500头以上专重户10户、1000头以上专重户5户,全乡存栏LY母猪800头、出栏DLY肉猪1.6万头以上;到20__年全乡存栏LY母猪2500头、出来DLY肉猪2.2万头以上。

水果产业:继续抓好以锦橙100号为主的水果基地建设,在现有的栽植面积上,再新栽1000亩15万株,至20__年全乡锦橙100号、日本丰水梨等优质水果面积达6000亩。同时加强对现有果树的高接优换和果园管理。

4、主要措施

4.1抓主抓重,培育产业开发典型。围绕生猪、水果产业开发,每年选择1-2个村,按照一村一品、户均70以上的纯收入来源于一业的经营格局,发展专业村,培养产业开发的典型村。建立1-2处产业开发示范区,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带动群众富。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篇10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背景与契机

1.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

(1)赶超型发展战略促使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初步形成

建国初期,受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中国选择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但是,中国推进工业化的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国民收入低下,储蓄率低,资本积累能力不足,且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支持工业化的能力有限。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一方面不可能通过对外掠夺来实现资本原始积累,也不可能通过引进外资来补充国内资本的不足。由此,为了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中国形成了由政府统一调配资源,以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并减轻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转移而形成的城市化压力的二元经济体制,包括统购统销、化和户籍制度等等。中国得以在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实现了较高的工业化水平,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但是,这种以牺牲农业的长远利益为代价的发展,不仅造成了农业生产长期低速增长,而且使农业内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积累,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越来越突出。

(2)不均衡发展模式与二元经济结构的深化

从1979年开始的经济体制改革,使中国的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不断增强。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采取了“先富后富”的非均衡发展模式,以及以农促工的经济政策。由此,各级政府不仅在资源配置上重城市、轻农村,而且在制度、信贷、教育及基础设施等政策安排上偏向城市,依靠集权“城乡分治”,人为地把城乡经济截然分开,把城乡置于不平等的劳动分工和贸易条件之下,为城市利用不平等的经济、政治关系攫取农村剩余确立了基础,即人为地强化和确立了城市相对于农村的优势地位,农村搞种植养殖业,城市搞工业和其它产业,割裂了农业社会经济与城市社会经济的联系。这种不均衡的发展模式和经济制度安排进一步深化了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

2.城乡统筹的契机

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工业化发展通常经过三个阶段,即依靠农业积累建立工业化基础的初期阶段,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中期阶段,以及工业支持农业发展的实现阶段。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不再需要从农业吸纳资本等要素。农业应获得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机会与权利,并成为接受“补助”的部门。这个阶段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过渡,工农、城乡关系开始改善的阶段。国际经验反映出的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GNP 由700美元上升到1500美元之间,农业在 GDP 总值中的份额由25%下降到15%之间,农业人口就业份额由55%下降到30%之间,城市人口份额由35%上升到50%之间。根据专家们对中国人均GDP或GNP、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等四项工业化发展指标的衡量:2002年,人均 GDP按汇率计算,为970美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产值结构大约为15:85,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就业结构大约为50:50;城镇化水平约为38%。通过以上数据比较分析,可以判断中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在客观上具备了城乡统筹的前提和条件,为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带来了契机。

二、城乡统筹发展的深层次矛盾

尽管中国在客观上已经具备了城乡统筹发展的条件,但是中国在从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城乡分割体制

以实现工业化为首要目标的发展观不但导致了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还造成了城乡区域分割的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使得工业化发展难以利用市场机制获得资本积累,农业剩余直接输送到城市进行再分配,空间上的联系难以形成,而城乡分割的体制却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各地区出于自身经济发展和利益的考虑,资源的地区封锁、市场分割等现象日益严重,区域间的商品流通壁垒限制增多,严重制约了市场体制和城乡统一市场的形成,使得原有的城乡分割体制进一步深化,城乡分割的空间广度逐渐拉大。

2.城乡资源配置的矛盾

农村劳动力的相对富裕和城市劳动力的相对短缺。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农村人口为8.07亿,其中年龄在15岁~64岁的比例为70.15%,即农村劳动力人口为5.66亿。按照蔡(2007)对农产品成本资料测算的结果显示农村需要劳动力为1.78亿,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2007)统计农村劳动人口就地或外出转移是2亿人。实际上,农村剩余劳动力为1.88亿。而且随着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会有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释放出来。根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2007年)调查,从1995年到2006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数量由5066万人增加到11891万人。预计今后几年,每年劳动力转移新增人数将维持在500万至700万,增长速度为5%至6%。但与之相矛盾的是,2007年上半年数据显示,累计实现新增城镇就业人员629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0%,但全年劳动力就业缺口仍然有1200万。

城乡资本投入的矛盾。我国的城乡经济发展中,资本流动的规模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国家对城乡财政支出的规模有很大的差别。国家对农业部门的财政支出从1978年的150.66亿元增至2005年的2450.31亿元,增幅为16倍;而同期非农业部门财政支出从971.43亿元增至31479.97亿元,增长约为32倍。从二者的财政支出比变动情况来看更为明显,从1978年至2005年的27年间,从0.16:1到0.08:1,下降了1倍(见表)。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相关数据计算。

三、统筹城乡发展下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五个统筹”之首。围绕实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需注意以下几点:

1.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必须瞄准城镇化目标,加强同城市发展的有机融合。在战略指导思想上,要以化解城乡矛盾为重点,使农村的发展不断靠近城镇化目标,用“城”的定位引导和把握好同“乡”的建设同时,要通过学习宣传,使各级领导更加明确这个目标定位,自觉地把这个定位贯彻落实到各种“建设”活动之中克服就村建“村”的狭隘认识,走出用小农经济的发展理念设计“新农村”的规划误区,改变短期行为、重复建设、低水平维持型发展的工作思路,真正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大战略、高目标和长远任务,当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性战略,切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2.推动综合变革,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国沿海发达区的实践证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实际上是一个包括有业产业化、生产标准化、机制市场化、发展城镇化等在内的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性变革过程。这诸多变革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仅靠农业一个方面的发展和变革是无法完成的。谋求在全方位、深层次上推动“乡”与“城”发展方式的有机统一,是从根本上化解城乡对立的必经之路,也是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抓手。当前,我国西部农村生产力水平低,城乡发展差异明显。西部地区应实践东部农村改革发展的经验,把发展生产同改造小农经济结合起来,把发展农业同向非农产业扩展结合起来,把发展现代农业同加快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结合起来,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综合变革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倡导互助合作,推进新农村建设。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从这一背景出发,一定要把强化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作为构建城乡互助合作关系的主导方向,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以工促农应采取多种方式、多种途径进行,要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生产所需生产资料的供给,开展城市工业对农村工业的配套支持、产业衔接和改造提升,化解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同时要通过一定的政策手段,积极引导城市工商业资本向农村流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以城带乡从根本上说要加强城乡间的内在联系,解决城乡之间产业、市场、发展方式、设施条件、消费水平、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管理方式、治理模式等方面的均等化问题。要害不在于让农民移居城市,也不在于城乡之间的距离有多远,而在于农民是否享受到城市的环境条件和消费水准,农村是否具有同城市差不多的“经济社会整体素质”。因此,理顺工农、城乡关系,重点要在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改善和制度创新上下功夫,使城乡关系发生本质变化,形成农村面貌的整体性突破。

4.突出“抓大”思路,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农村扶贫,不能搞平均主义,更不能简单采取“谁穷扶谁”的战略,而应把建设的重点放在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可以起到骨干支撑作用的大村大镇的发展上。应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实施抓大带小、扶大促小、强大化小的工作思路。支持特色产业向工业园区和优势发展区域集聚,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向中心村镇集合,人口居住向重点社区集中。西部一些地方人口稀少、居住分散、生态环境脆弱,在新的人口流动中又出现了“空壳村”现象,与其投资去搞“村村通”和“村村有”,还不如下决心作一次性搬迁。要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与已在城镇稳定就业者彻底“离土离乡”相结合,推动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和生态化集中。做大做强一类村庄,带动发展二类村庄,消化转移三类村庄,最终构建起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有机联系的城、镇、村结构基础。

5.破除体制障碍,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也是一场城乡之间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大变革,同时给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任务。由于长期以来采取城乡分割管理体制和城乡不同的治理模式,我国城乡一体化至今仍面临一系列的体制,仍缺少合理规范的融通促进机制。城乡要素市场不统一,物质利益关系不合理,发展状态不协调,户籍管理不同轨,社会保障以及享有公共服务权利不均等,生产和生活服务体系及运行机制不完善。当前,应以户籍制度为突破口,加快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改革,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基本公共服务在城乡人口之间的均等享有,让农民切实分享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桂文: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历史考察与特征分析.宏观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2]夏耕: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实证考察.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篇11

1、指导思想、规划原则

1.1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培育特色产业,建设产业基地,兴办龙头企业,完善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生猪、水果二大主导产业,积极培育薯类、蚕桑、家禽三个特色产业,努力抓好劳务输出增收项目,在做大、做强、做活、做优上做文章,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1.2规划原则

一是坚持面向市场,按照经济规律办事的原则;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三是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效益的原则;四是坚持标准化生产的原则;五是坚持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加财政收入为根本目的的原则。

2、乡情概况、现状潜力

2.1乡情概况

**乡位于**县东南部,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属浅丘山区,四季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22度,年降雨量1350毫米。全乡辖14个村,45个村民小组,3635户,总耕地面积11944亩(其中水田6461亩、旱地5483亩),总人口12262人,农业人口12224人,农村劳动力6044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2564人。200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356万元,农业产值3429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044万元;畜禽业收入1200万元),占全乡工农业总产值78.7%;外出劳务收入927万元,占全乡工农业总产值的21.3%,人均年纯收入2370元。

2.2现状潜力

2000年以来,我乡本着因地制宜、分村指导的原则,以生猪、水果两大支柱产业和蔬菜、家禽、蚕桑等开发为重点,通过培育基地、建立专业协会、完善服务体系,使农业产业化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全乡种植日本优质丰水梨1500亩、锦橙100号1500亩、蔬菜达3000亩;年出栏肥猪1.8万头、小家禽50万只、山羊1500余头;建立果业、猪业专业合作协会4个,初步形成了“服务中心+专业协会+农户”的服务体系。利用我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退耕还林、生态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在产业化实践中积累了成功经验,探索出了适合乡情发展的路子,为全乡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奠定了基础。

3、规划目标、规划任务

3.1规划目标

总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小康社会;

5年目标:农民从产业中人均增收2000元。

3.2规划任务

生猪产业:抓住我县优质生猪基地建设的机遇,以LY母猪、DLY肉猪为主,全面推行生猪改良,推进生猪结构向优质化、规模化方向发展。以碧海路、仪北路沿线村为重点,确定基地村专重户,重点抓好4、5、6、7、9、13、14村专重大户的发展。2006年发展饲养LY母猪50头以上专重户10户、100头以上专重户3户,DLY肉猪500头以上专重户10户、1000头以上专重户5户,全乡存栏LY母猪800头、出栏DLY肉猪1.6万头以上;到2010年全乡存栏LY母猪2500头、出来DLY肉猪2.2万头以上。

水果产业:继续抓好以锦橙100号为主的水果基地建设,在现有的栽植面积上,再新栽1000亩15万株,至2010年全乡锦橙100号、日本丰水梨等优质水果面积达6000亩。同时加强对现有果树的高接优换和果园管理。

4、主要措施

4.1抓主抓重,培育产业开发典型。围绕生猪、水果产业开发,每年选择1-2个村,按照一村一品、户均70%以上的纯收入来源于一业的经营格局,发展专业村,培养产业开发的典型村。建立1-2处产业开发示范区,带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带动群众富。

乡村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篇12

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就是要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确定国民收入分配、制定重大经济社会决策时,把“三农”发展放在优先位置来考虑,使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城乡发展的现状分析

1.城乡收入差距大

城乡隔离,收入差距拉大。建国后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在一定程度上采取了放弃农村、发展城市的指导思想,造成城市和农村日益分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经严重阻碍了城乡的协调发展。由于工农产品的剪刀差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偏向城市等原因,农村经济远远落后于城市经济。世界银行发表的《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中的《中国报告》不无担忧地警告:“如果中国听任当前城乡差距与各省人均收入增长速度的差距继续不断扩大,到2002年基尼系数将会上升到0.474,而这将严重威胁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2.城乡社会福利事业差距大

我国城乡居民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城市居民享受的住房补贴﹑物价补贴等各种补贴,以及各种社会保险等,绝大多数农民都不能享受,对于绝大多数农民来讲,生老病死伤残等只能由自己负担,几乎没有任何社会保障,农民只能靠农业和外出打工等收入积累来看病、养老。最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城乡统筹力度,农村社会保障开始逐步在探索中建立,不少地方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和合作医疗制度,受益农民群体不断扩大,但是总体上覆盖面还是太低。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

1.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格局

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城镇化,可以加强城乡联系,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最终达到城乡共同发展繁荣。加速农村城市化进程、发展小城镇、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个国家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客观上承担了为工业化、城市化提供积累的任务,但当工业化、城市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必须反哺农业,这是加快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重要路径选择,而城镇化是融合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出路。

2.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为解决我国当前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对农业实行产业化经营。第一,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着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以工业化思维办农业,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同时努力建设一批优质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对农、林、畜产品进行深加工、精加工和增值加工,形成比较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体系。第二,大力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培育具有高起点、大规模、经济实力强、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集团,实行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经营,发挥规模效益和示范带头作用。

3.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的补贴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