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劳动教育内容合集12篇

时间:2023-08-07 09:24:58

初中劳动教育内容

初中劳动教育内容篇1

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是素质教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对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磨炼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新课程强调劳动教育中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强调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的养成,关注学生发展为本的,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益美、以劳促创新的多方面的功能实现和劳动教育的多途径实施和多学科渗透。

劳动与技术教育中所内含的技术教育,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技术教育,也不是专科院校所开办的高度专门化的技术教育,而是指普通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的技术教育。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技术教育是未来社会成员基本素养的教育,是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人人都必须接受和经历的教育。因此,技术教育对中小学生的发展有着广泛而又独到的教育价值。

新课程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哪些特点呢?据专家介绍,过去,小学的劳动课、初中的劳动技术课是独立设置的一门课程。新课程计划中,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被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这是课程形态上的重大变化。它综合运用了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语文、艺术、社会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同时也融合了经济、法律、伦理、审美、环保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劳动与技术教育不仅是已有知识的综合应用,而且也是新的知识与新的能力的综合学习。

初中劳动教育内容篇2

渗透的必要性

(一)义务教育的薄弱性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滞后性的现实情况对义务教育阶段渗进职业教育内容提出了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大量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制约着劳动力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据各年度《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 2002年和2003年全国初中生平均升学率分别为50.7%、50.0%、51.2%、53.2%、 58.3%和59.6%,农村地区还远低于 50%。这表明有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且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目前每年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有500万至60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没有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

义务教育的薄弱性和高中教育发展的滞后性,要求我们必须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否则,这些不能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和虽已完成义务教育但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一毕业就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升学无门,就业无路,致富无技,步入社会后仍属于体力型劳动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劳动者在择业过程和就业之后的不适应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要求

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劳动力总体上表现为低素质,在择业过程和就业之后存在诸多问题。

就业难度加大 现代社会的大生产,其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劳动力文化程度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很多用工单位都要求受聘对象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或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这说明,低文化和无文化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受市场竞争机制的约束,其转移难度明显增大,职业选择的余地也受到比较大的限制。有资料显示,全国城镇对熟练工人的需求达58%以上,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素质离这种需求相差甚远。从农村劳动力的后备力量看,即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但因他们在普通学校接受的只是升学模式的教育,很少学到实用技术和从业技能,最终多陷入升学无门、就业无路、致富无技的窘境。

就业岗位层次不高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的提高。低素质的“农民工”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和“下岗职工”相抗衡,必然失去在城市“拾遗补阙”的机会,农民工往往只能选择在建筑、运输等部门干体力活,选择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就业岗位层次不高。

就业稳定性差 低素质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增大,一旦经济过热,如房地产升温、运输繁忙,“农民工”的用武之地就会增多;反之,一旦经济萧条,已经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课题的“民工回流”现象就会出现。这样一来,就使得曾经被一些经济学家看好的中国特色农民流动就业,随着经济周期而上下波动,这一点在2000年和2001年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周期的固有联系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

可见,无论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就业岗位的层次,还是从农民转业的稳定性来考虑,加强对准“农民工”——农村义务教育毕业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是当务之急!

(三)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最符合农村实际,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办学积极性

首先,从教育的角度看,基础教育系统在我国农村是最正规、组织最健全、农民花钱最多、在农民心目中也最有分量的教育体系。然而,在许多农村地区,它是否能对农村的社会经济产生明显而直接的促进作用却值得探讨。那些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毕业生,那些留在本乡本土就业的青少年迟迟不能进入角色,或虽然进入角色,却仍然按照传统方式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渗透职教内容,以此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在是非常必要的,也最符合农村实际。

第二,从农民的角度看,渗透职教因素可增加他们对义务教育的支持程度,还可增加学生(未来农民)学习的自主参与程度。农民的支持首先表现在是否愿意对教育做更大的投入;其次表现在是否支持学生完成学业。但是,这两点均取决于农民是否感到教育对他们有着看得见的效益和作用。学生的参与程度主要是指他们是否对学习有兴趣,是否愿意把义务教育的课程学完。然而,依笔者所见,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不少地方,农民投入并不十分情愿,学生亦有相当的隐性辍学率,特别是到初三,辍学就有相当的数量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脱离实际,农民不予支持,升学无望的学生也实在无兴趣学下去了。如果在基础教育中适当渗透职教因素,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剂良药。

第三,从社会和经济发展角度看,由于农村的发展相对落后,人口相对分散,社会分工、职能分化也不如城市,因此,在农村义务教育内容中渗透一些职教内容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必要的。

渗透的可能性

(一)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的理论依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国务院制定的《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农村尤其是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初中应适时注入结合本地需要的职业教育内容;也可以在初中教育的一定阶段,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有的地区可试办职业初中。”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培养当地经济所需的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和各种初级人才,符合《纲要》精神。

(二)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的特点

现行的各科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中,都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术,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教学内容的可解性看,义务教育中的许多内容与职业教育是相通的,这就大大减少了增加这些内容的难度。例如,义务教育中自然科学的内容只要一具体化,就成为许多实用的科学技术;职业道德、法律、社会交往知识,也不过是义务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的延伸,等等。

(三)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利机遇 新课程改革为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提供了良好机遇。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对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指导和支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开设一些职业技术课程。

渗透的途径方法

(一)加强义务教育文化课中职教内容的渗透

当前,我们应将在义务教育文化课中渗透职教内容作为重点,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教材中相关内容,有意识地渗透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我国普通学校现行的各科教材,特别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小学的自然学科与生产实践有着广泛的联系,完全可能使学生了解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掌握一定的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文化科学知识中的有利因素,加强教学与现代工农业生产的联系。各科教学都要重视实践环节,加强观察、演示、实验、操作、练习和实习作业,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实验园地以及校外挂钩的工矿、企业、农科所进行参观、实验、测量、探求,使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理解和掌握生产技术知识,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和原理运用于实际生活,从中培养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判断力、创造力得到发展。

(二)进行农村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的整合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内容严重地存在着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问题,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不能反映农业现代科技、农村社会发展的新内容,同职业需要很少联系,致使回乡初中毕业生在思想、心理、技术、劳动技能等方面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必要准备,难以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这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反思和重构,在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拓展职业教育课程,使农村义务教育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相互整合。要对现行的课程体系中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没有多少价值的课程进行革命性清理。除了正常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应当有区别地重点开设农村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课程及劳动与教育课程。这类课程的设置应根据本社区的地域特点及文化需要,体现出鲜明的职业性,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农村建设或经过培训后转入相应的行业服务。它可以作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来开发,也可以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领域中去。

(三)实行“3+1”模式

过去,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实行的是“5+3”模式,即小学5年,初中3年,目前进行的“6+3”模式转换异常艰难,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习惯了小学5年的教学体系,不愿意让孩子多上一年小学,这种思维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教学纲要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上看,小学6年过于松散,初中3年过于紧张,这也是广大一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共同感受,学制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认为,实行“5+4”模式比较合适,即小学5年,初中4年。初中实行“3+1”模式,即初中三年文化课学习结束后,根据学生接受水平和实际需要,进行一年的职业教育,使学生掌握初级技能。

(四)实施绿色证书制度

自199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意见》以来,在总结绿色证书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近年来,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门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在农村初中引进绿色证书教育,即要求学生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除取得毕业证外还应取得职业技术培训合格证。具体做法是:在保证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3+1”教育,即在三年初中教育的基础上,安排一年的绿色证书培训,学生就有了更为全面的学习和系统掌握农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既奠定了学生升学基础,又为将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创造了必要条件。实践证明,根据本地实际,在农村普通初中阶段试行绿色证书教育是完全必要且可行的。 渗透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渗透宣传,创造适宜的舆论氛围

农村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是一种新事物,牵涉到学生、家长、教师、政府和社会等方方面面,必然会遇到不少困难和阻力。改革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政府、学校和社会能否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因此,我们认为,要搞好这项改革,当务之急是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大造舆论,宣传义务教育中渗进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使社会各方面充分认识这项改革对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必须突破传统的“质量”标准,端正教育内部以及社会各界的教育质量观,破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把升学率和各文化学科考试分数当作检验、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的传统,树立全面发展的新观念。

(二)教材建设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最重要的问题是教材问题。教材建设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解决:一是文化课中渗透职教知识点,要求教师将教材中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知识点挖掘、归纳、整理,在讲授文化课时有意识地贯穿其中;二是新增职教内容,结合当地实际,组织人力编写乡土教材;三是根据“3+1”模式,有选择地利用其他地区的教材。

(三)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顺利实施“普九”阶段渗透职教的关键问题。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主要有四条:一是通过培训教育、引导教师树立职教意识,热悉职教政策,掌握职教动态,了解职教信息,以便尽快适应“渗透”教学;二是鼓励现有教师边教边学,自我提高,掌握相近专业知识,实现一专多能;三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做法,选送部分教师到高职院校进修,培养职教专业教师;四是在社会其他部门选聘部分热爱职业教育、专业知识丰富、生产技能较高的专业人员来校任教。

(四)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技能训练,而实训设施及基地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技能训练的提高。因此,重视实训设施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途径有:一是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要根据所设职教内容,筹措资金,购置专业设施,开设实习基地,使基地建设与师资、教材建设并举并重,满足教学需求;二是个别职教内容由于校内条件制约无法开展教学,可通过校外租借、与企业签订租用合同等,建立长期稳定关系,保证教学需要。

(五)职教内容的选择

职教内容的选择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产业的比例为49.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可见,未来农民迫切需要的是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针对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要根据本地经济特点或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选择要渗透的职教内容。

初中劳动教育内容篇3

目前,我国无技能或低技能劳动力供过于求与技能型、知识型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双重局面已经形成。农村女性劳动力能否向城市、向非农产业顺利转移将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进行职业培训的效果。但由于农村女性劳动力的个人情况差异较大,因此必须根据其在非农转移中体现出来的特征对整个群体进行细分,以便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才能提高培训的针对性,促进其就业。

一、农村女性劳动力的细分

细分农村女性劳动力是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的第一步,其标准的选择一定要非常谨慎,一般来说必须满足以下三个要求:足够鲜明,便于对其群体进行有效地区分;符合培训的需要;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非营利性的培训项目对参与者进行甄别和筛选。

目前,参与非农转移的女性劳动力总体呈现出三大特征:转移主体为青年女性、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从表面上看,以这三个特点为标准都可以将非农转移中的女性劳动力进行细分,但其中,年龄因素只与劳动者劳动机会的获取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职业收入和培训的关系并不显著,不适合作为细分的标准。婚姻状况虽然不仅可以通过影响流动的机会成本影响女性劳动者流动的倾向,也可以通过影响其家庭负担状况来影响其参与培训的形式,但对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的影响较小,也并非最佳选择。

而以学历层次作为细分标准则具有以下几方面优势:学历层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女性劳动力的职业选择,有利于根据其职业走向确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和内容;学历层次可以通过影响农村女性劳动力的就业水平和收入,影响培训投资主体的确定;学历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劳动者的自学能力,从而影响到培训方式的选择。

综上所述,农村女性劳动力应该按照受教育程度进行细分,更明确一点说,应该以是否接受过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为分界线,将其分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和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两大群体。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包含从未接受过教育、小学学历和未完成初中层次教育的女性。前者在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大背景下,数量日益减少,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并且其中的绝大多数都选择在家务农,对她们的培训以农业知识和技能的讲授为主,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因此,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群体主要指的是具有小学学历和未完成初中层次教育的农村女性劳动力,而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的群体则包含初中学历、高中和中职中专学历、大学及大学以上学历的女性劳动者。

二、农村女性劳动力分层次培训目标的确定

(一)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群体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群体的主体为具有小学学历和未完成初中层次教育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对这一部分女性进行培训,目的是要把她们培养成掌握多种初级工作技能,适应城市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初级劳动力。确定这一目标的依据有四个:

1、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群体主要从事技术含量低或基本无技术含量的工作,门槛低,竞争激烈,失业风险大,收入少。在相应的社会保障还不到位的情况下,即使是短期的失去工作,也将给她们带来生存危机。掌握多种初级工作技能将大大增加她们的就业机会,缩短择业的时间。

2、这部分女性所从事的工作较为繁重,超时加班现象普遍,很难有时间和精力接受更高层次的正规学历教育和比较复杂、困难的技能培训,只能进行耗时较少的初级工作技能的培训。

3、这一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太低,在获得更高学历之前,她们不具备到较高技术层次需要的职业就业的资格(企业招收技术性工人和管理人员往往有明确的学历要求),升迁性的职业流动基本不可能,参加中高级技能培训的动力不足。

4、这部分女性对城市生活的适应性较差,必须对她们进行专门的城市公共设施、法律法规、工作制度等方面的介绍,帮助其融入城市快节奏的生产和生活。

(二)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群体

初中以上(包含初中)文化程度群体是非农转移中女性劳动力的主体,所从事的职业分布很广,包括宾馆和餐饮服务、保险推销、汽车销售、个体经营和业务员,当然也有相当数量的女性流向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对这一部分女性劳动力进行培训,目的是要把她们培养成中高级技术型人才和管理人员,以满足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其原因有: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一些产业衰落下去,另一些产业发展起来,要想进入新的产业就业,相关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在原有的产业中,新技术、新机器不断被引入,也要求其从业人员接受更高层次的技能培训。

其次,初中以上(包含初中)文化程度群体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学习能力强,可以完成较高层次的技能培训。

最后,这个群体的女性自我期望值较高,自我发展的意愿也比较强烈,收入也比前一个群体更高,有足够的动力和资金支持去完成相对复杂的技能培训。

三、农村女性劳动力分层次培训目标的实现

(一)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群体

1、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并重。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女性对城市新生活比较陌生,适应能力也较差,这需要在培训内容上不能只注重技能培训,而要把引导培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所谓引导性培训,主要是进行相关的基本权益保护、城市生活常识、市民道德规范、市情、社情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目的在于提高被培训者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增强他们的文明素质,加快其融入城市生活的步伐。但对于农村女性而言,引导性培训还应包括正确两性关系的教育,帮助其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人格精神,鼓励其为自身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2、以政府为培训投资主体。如果按照“谁受益,谁投资”的市场化规则,培训的投资主体应该是多方面的。但是,对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群体而言,政府必须成为培训投资的主体,这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方面,这一群体的就业层次低,收入水平低,对培训收费将大大降低她们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低层次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十分突出,企业很容易就从市场上招收到符合岗位要求的劳动者,缺乏投资办培训的热情。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依靠政府,依靠财政力量才能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

3、“学”和“练”分离,合理设置培训地点。农村女性劳动力既要完成繁重的工作,又要承担大部分的家务劳动,往往精力和体力双重透支,如果培训地点设置不合理,就会浪费她们的时间,增加她们的培训成本。因此,应该从她们的利益出发,尽量将培训基地安排在吸纳农村女性较多的工厂周边地区或居住聚集区的附近。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这部分女性的学习能力是较弱的,职业培训不仅要进行课堂的讲授,还要进行实际的操作观摩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在就近设置的每一个培训地点都建立实践基地是不现实的。因此,应该将“学”和“练”的场所相对分开,就近设置培训地点进行知识和技能的理论传授,利用已有的就业训练中心(例如技校所拥有的工厂)进行技能的实践。当然,这需要政府整合各类培训资源,进行统筹管理。

(二)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群体

1、投资主体向多元化发展,合理分摊培训成本。我国农民工培训经费的缺口是比较大的,单靠政府投资,只能满足一小部分农民工的培训需要。并且前文已经提到,财政应对初级技能培训倾斜。那么,针对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农村女性群体所开展的培训经费缺口将更大。因此对这类培训,应推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首先,政府要从农民工培训专项经费中拿出一定比例,投入中高级技能的培训,这也体现了培训是农村义务教育的继续和向工作领域的延伸,具有公共产品属性的特点。其次,应鼓励企业利用内部培训机构或向社会培训机构购买培训成果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的投资。最后,劳动者个人应承担一定比例的培训费用。由于整个群体的就业层次相对于前者较高,收入也较高,只要分摊的比例合理,培训内容有吸引力,让其自己掏腰包参加培训是完全可能的。

2、逐步落实就业准入控制,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对职业教育和培训起到规范和引导作用。将就业准入控制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既可以保证劳动力市场的有序发展,又有利于引导劳动者由被动接受培训为主动参加培训,确保培训工作顺利进行。要想做好此项工作,一方面需要政府从法律法规上对该制度予以确认,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内部奖励和晋升制度相配合。比如法国就规定农业职业证书和农业职业学习文凭持有者只能在农场或农业企业中当雇工,只有农业技术员证书持有者或通过农业职业和技术会考的学生,才有资格独立经营农场。

3、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就业信息服务与网络职业教育平台。初中以上(含初中)文化程度农村女性劳动力受教育时间长,学习能力较强,其中的大部分能够掌握互联网的使用技术。政府和各级培训机构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为劳动力的培训和转移服务。例如,政府可以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各行业用工需求信息库和职业培训机构信息库,并向外公开,让求职者能够很容易的获知相应的就业与培训信息,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内容,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盲目性。各级培训机构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开展职业培训的后续服务,包括解答疑难问题和就业指导等,同时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让学生对学校的培训情况进行信息的反馈,或参与师资的考评,这将反过来促进培训机构的健康发展。

4、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对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女性劳动力进行培训,要有发展的眼光,把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这一群体中的女性自我发展的愿望是比较强烈的。因此,除对她们进行技能培训外,还应利用成人中专、成人高校、职业技术学校以及普通高校的师资和设备优势,举办夜大学、函授、自学考试等学历教育,帮助其提高学历水平。只有获得了更高的学历,她们才拥有进入更高层次劳动力市场的资格、更多升迁性流动的机会,才能更好的改善自身的生存状况。

参考文献:

1、方向新,裴莉.农村妇女流迁:性别差异与内部差异[J].湘潮理论,2007(1).

2、张晓芬.被动非农化过程对农村妇女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07(6).

初中劳动教育内容篇4

劳动对于每一个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人生活在社会上首先要满足吃穿住行的需要,劳动是人获得生活资料的基本手段。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比较发达的今天,人们往往不再满足于获得基本的生活资料,而是追求自己最高价值的实现,劳动正是实现自己价值的根本途径。但是在技术经济的背景下,劳动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教育和学习。劳动是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实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中就开设了初中劳动技术课程。这对初中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作用巨大。应该说,没有劳动内容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是有缺陷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就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素质俱佳的新人。但在目前初中的教育实践中,还是有不少缺陷的,特别是在劳动与技术课方面有明显不足。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家校双方都忽视劳动技术教育,由此带来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学生好逸恶劳、动手能力差、轻视体力劳动者等等。当这样的学生走向社会后,就会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不能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初中劳动与技术课的意义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初步的劳动素质,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因而,陶行知说“唯独贯彻在劳力上劳心的教育,才能够造就在劳力上劳心的人类,才能征服自然势力,创造大同社会”。

二、打破教材局限,增强劳动实践

初中阶段的学习分为基础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学习两种。多少年的义务教育阶段中,初中学校已经适应了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学。但属于实践能力学习的劳动与技术课则不适合以教材为核心的教学,“新课程理念要求综合实践活动不允许有原来意义上的教材出现,不允许每个学习领域都编成教材”。劳动与技术课的实践性是第一位的,要紧紧地围绕着劳动实践来组织教学。“实践活动是加强劳动教育的有效手段,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更应该是有目的、有内容、有方法、有阵地”。第一,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初中阶段各个学科都会涉及一些手工制作,这是进行劳动实践的很好契机。比如,在数学课中会涉及很多图形,班级可以让学生在劳动实践课中引导对这些图形加以制作。物理课中,半导体、滑轮等也都可以在劳动实践课中让学生进行制作。第二,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与校园的日常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比如,每周的一次的大扫除就是进行劳动实践的好机会。校园板报、班级板报也是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舞台。第三,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与家庭生活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安排“周末我给父母洗脚”“周末我做家务”等活动,然后教师通过家访和课堂点评,总结相关情况,这种方式增进了学生的劳动能力,也加强了家校共建合作。第四,让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中进行,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报纸义卖活动、市区街道清扫活动,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劳动的艰辛、在劳动的艰辛中体验社会生活。

三、在劳动中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来自于实践,向学生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是培养初中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设计’‘劳动’等内容结合起来,运用‘问题情景’‘探究设计’‘自主实践’‘及时评价’等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才能达到目的”。第一,学生是劳动实践活动的主体,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劳动实践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那种参与到了劳动场面中却飘在劳动实践表层的行为是培养不出创新能力的,要谨防劳动实践中的假“实践”,要把劳动实践真正地落到实处。第二,在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改变教师主导的强势职业心理。通过让学生发挥不同的兴趣、性格、能力,开创创新性的学教活动。第三,教师通过及时评价,起到引导、启发的作用。但如果不是严重的错误,教师不适合把问题全部抖开,要给学生留下想象、发挥、革新的余地,这样可以锻炼、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第四,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互相配合、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容易培养各自的创新能力。如果是复杂性的、规模化的劳动场合,学生之间的配合、交流就更重要,老师要教育、启发学生通过默契协作,完成劳动实践任务、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总结

劳动是应该从少年时期就培养起来的思想,初中生要树立劳动观念,并培养出初步的劳动技能。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要在劳动实践间活动中打造初中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初中劳动与技术课的根本责任与使命。增强劳动实践的具体步骤是,第一,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第二,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与校园的日常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第三,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与家庭生活结合起来。 第四,让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中进行。要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发挥主体地位,发挥不同的兴趣、性格、能力,这样才能够培养出他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 陶行知全集(第一卷)[J].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129.

初中劳动教育内容篇5

义务教育阶段有没有必要、可不可以渗透职业教育内容?虽然教育综合改革10年的经验已经充分证实了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职业教育法也有相应的规定,然而要真正实行起来,恐怕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还需要我们提高熟悉,加强对渗透方法和途径进行研究,还需要我们对渗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本文就此谈几点个人看法。

渗透的必要性

(一)义务教育的薄弱性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滞后性的现实情况对义务教育阶段渗进职业教育内容提出了要求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义务教育还相当薄弱。九年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但由于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义务教育,非凡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大量学生不能完成义务教育,要害在于辍学和流失的问题不能彻底解决,这既降低了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又囤积下成批的低素质人口,甚至成为不断产生新文盲的重要原因。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2000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33年,相当于初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同期城市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2年,相当于高中一年级的文化程度。截至2001年,我国尚有522个县未实现“普九”,覆盖全国总人口10%左右的地区。

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滞后,大量初中毕业生无法升学,制约着劳动力文化水平的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据各年度《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和2003年全国初中生平均升学率分别为50.7%、50.0%、51.2%、53.2%、58.3%和59.6%,农村地区还远低于50%。这表明有近一半的初中毕业生不能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且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我国目前每年新增农村剩余劳动力有500万至600万,其中绝大多数是没有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

义务教育的薄弱性和高中教育发展的滞后性,要求我们必须在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否则,这些不能完成义务教育的学生和虽已完成义务教育但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学生,一毕业就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升学无门,就业无路,致富无技,步入社会后仍属于体力型劳动力,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劳动者在择业过程和就业之后的不适应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要求

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没有接受过职业教育的劳动力总体上表现为低素质,在择业过程和就业之后存在诸多问题。

就业难度加大现代社会的大生产,其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对劳动力文化程度的要求亦越来越高,很多用工单位都要求受聘对象具有高中以上学历或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这说明,低文化和无文化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受市场竞争机制的约束,其转移难度明显增大,职业选择的余地也受到比较大的限制。有资料显示,全国城镇对熟练工人的需求达58%以上,而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素质离这种需求相差甚远。从农村劳动力的后备力量看,即使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但因他们在普通学校接受的只是升学模式的教育,很少学到实用技术和从业技能,最终多陷入升学无门、就业无路、致富无技的窘境。

就业岗位层次不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低下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的提高。低素质的“农民工”难以在劳动力市场上和“下岗职工”相抗衡,必然失去在城市“拾遗补阙”的机会,农民工往往只能选择在建筑、运输等部门干体力活,选择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就业岗位层次不高。

就业稳定性差低素质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经济周期的相关程度增大,一旦经济过热,如房地产升温、运输繁忙,“农民工”的用武之地就会增多;反之,一旦经济萧条,已经成为经济学家们研究课题的“民工回流”现象就会出现。这样一来,就使得曾经被一些经济学家看好的中国特色农民流动就业,随着经济周期而上下波动,这一点在2000年和2001年就表现得非常明显。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周期的固有联系不可避免地表现出来。

可见,无论是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就业岗位的层次,还是从农民转业的稳定性来考虑,加强对准“农民工”——农村义务教育毕业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是当务之急!

(三)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最符合农村实际,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办学积极性

首先,从教育的角度看,基础教育系统在我国农村是最正规、组织最健全、农民花钱最多、在农民心目中也最有分量的教育体系。然而,在许多农村地区,它是否能对农村的社会经济产生明显而直接的促进作用却值得探讨。那些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的毕业生,那些留在本乡本土就业的青少年迟迟不能进入角色,或虽然进入角色,却仍然按照传统方式从事农业生产。所以,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渗透职教内容,以此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在是非常必要的,也最符合农村实际。

第,从农民的角度看,渗透职教因素可增加他们对义务教育的支持程度,还可增加学生(未来农民)学习的自主参与程度。农民的支持首先表现在是否愿意对教育做更大的投入;其次表现在是否支持学生完成学业。但是,这两点均取决于农民是否感到教育对他们有着看得见的效益和作用。学生的参与程度主要是指他们是否对学习有爱好,是否愿意把义务教育的课程学完。然而,依笔者所见,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在不少地方,农民投入并不十分情愿,学生亦有相当的隐性辍学率,非凡是到初三,辍学就有相当的数量了。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的基础教育脱离实际,农民不予支持,升学无望的学生也实在无爱好学下去了。假如在基础教育中适当渗透职教因素,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剂良药。

第三,从社会和经济发展角度看,由于农村的发展相对落后,人口相对分散,社会分工、职能分化也不如城市,因此,在农村义务教育内容中渗透一些职教内容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必要的。

(一)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的理论依据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包括初中阶段的职业技术教育。国务院制定的《关于%26lt;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6gt;的实施意见》要求各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农村尤其是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初中应适时注入结合本地需要的职业教育内容;也可以在初中教育的一定阶段,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有的地区可试办职业初中。”因此,在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培养当地经济所需的有一定生产技能的劳动者和各种初级人才,符合《纲要》精神。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内容的特点

现行的各科教学大纲,在“教学要求”中,都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以便学生更好地把握所学知识和技术,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工农业生产、第三产业、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教学内容的可解性看,义务教育中的许多内容与职业教育是相通的,这就大大减少了增加这些内容的难度。例如,义务教育中自然科学的内容只要一具体化,就成为许多实用的科学技术;职业道德、法律、社会交往知识,也不过是义务教育中思想政治课的延伸,等等。

(三)新课程改革提供了有利机遇

教育部于2001年在全国38个部级实验区正式启动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目前全国共有1642个实验区的3500万中小学生开始使用新课程。新课程增加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历史与社会》、《艺术》、《综合实践活动》,以及高中的《技术》等必修课。新课程所增加的必修课蕴含了大量的职业教育内容。2004年秋季全国范围内2576个县(市、区)实施了义务教育新课程,约占全国总县数的90%,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2004年在广东、山东、海南、宁夏4省区开始实验,到2007年,全国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

新课程改革为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提供了良好机遇。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对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指导和支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开设一些职业技术课程。

渗透的途径方法

(一)加强义务教育文化课中职教内容的渗透

当前,我们应将在义务教育文化课中渗透职教内容作为重点,根据课程特点,结合教材中相关内容,有意识地渗透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我国普通学校现行的各科教材,非凡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数学、地理,小学的自然学科与生产实践有着广泛的联系,完全可能使学生了解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把握一定的工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充分利用文化科学知识中的有利因素,加强教学与现代工农业生产的联系。各科教学都要重视实践环节,加强观察、演示、实验、操作、练习和实习作业,组织学生到实习工厂、实验园地以及校外挂钩的工矿、企业、农科所进行参观、实验、测量、探求,使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理解和把握生产技术知识,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和原理运用于实际生活,从中培养科学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判定力、创造力得到发展。

()进行农村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课程的整合

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课程内容严重地存在着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问题,课程结构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不能反映农业现代科技、农村社会发展的新内容,同职业需要很少联系,致使回乡初中毕业生在思想、心理、技术、劳动技能等方面缺乏从事农业生产的必要预备,难以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这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反思和重构,在农村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拓展职业教育课程,使农村义务教育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相互整合。要对现行的课程体系中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没有多少价值的课程进行革命性清理。除了正常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应当有区别地重点开设农村社区服务、社会实践课程及劳动与教育课程。这类课程的设置应根据本社区的地域特点及文化需要,体现出鲜明的职业性,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农村建设或经过培训后转入相应的行业服务。它可以作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来开发,也可以融入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领域中去。

(三)实行“3+1”模式

过去,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实行的是“5+3”模式,即小学5年,初中3年,目前进行的“6+3”模式转换异常艰难,绝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习惯了小学5年的教学体系,不愿意让孩子多上一年小学,这种思维模式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从教学纲要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上看,小学6年过于松散,初中3年过于紧张,这也是广大一线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共同感受,学制改革势在必行。我们认为,实行“5+4”模式比较合适,即小学5年,初中4年。初中实行“3+1”模式,即初中三年文化课学习结束后,根据学生接受水平和实际需要,进行一年的职业教育,使学生把握初级技能。

(四)实施绿色证书制度

自199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农业部《关于实施绿色证书工程的意见》以来,在总结绿色证书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近年来,有些地方的教育部门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在农村初中引进绿色证书教育,即要求学生接受完九年义务教育,除取得毕业证外还应取得职业技术培训合格证。具体做法是:在保证执行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3+1”教育,即在三年初中教育的基础上,安排一年的绿色证书培训,学生就有了更为全面的学习和系统把握农业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既奠定了学生升学基础,又为将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治理创造了必要条件。实践证实,根据本地实际,在农村普通初中阶段试行绿色证书教育是完全必要且可行的。

渗透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渗透宣传,创造适宜的舆论氛围

农村义务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是一种新事物,牵涉到学生、家长、教师、政府和社会等方方面面,必然会碰到不少困难和阻力。改革能否成功,要害取决于政府、学校和社会能否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因此,我们认为,要搞好这项改革,当务之急是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各种新闻媒体大造舆论,宣传义务教育中渗进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使社会各方面充分熟悉这项改革对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必须突破传统的“质量”标准,端正教育内部以及社会各界的教育质量观,破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把升学率和各文化学科考试分数当作检验、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的传统,树立全面发展的新观念。

()教材建设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最重要的问题是教材问题。教材建设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解决:一是文化课中渗透职教知识点,要求教师将教材中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知识点挖掘、归纳、整理,在讲授文化课时有意识地贯穿其中;是新增职教内容,结合当地实际,组织人力编写乡土教材;三是根据“3+1”模式,有选择地利用其他地区的教材。

(三)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顺利实施“普九”阶段渗透职教的要害问题。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主要有四条:一是通过培训教育、引导教师树立职教意识,热悉职教政策,把握职教动态,了解职教信息,以便尽快适应“渗透”教学;是鼓励现有教师边教边学,自我提高,把握相近专业知识,实现一专多能;三是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做法,选送部分教师到高职院校进修,培养职教专业教师;四是在社会其他部门选聘部分热爱职业教育、专业知识丰富、生产技能较高的专业人员来校任教。

(四)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技能练习,而实训设施及基地建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技能练习的提高。因此,重视实训设施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主要途径有:一是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要根据所设职教内容,筹措资金,购置专业设施,开设实习基地,使基地建设与师资、教材建设并举并重,满足教学需求;是个别职教内容由于校内条件制约无法开展教学,可通过校外租借、与企业签订租用合同等,建立长期稳定关系,保证教学需要。

(五)职教内容的选择

职教内容的选择要大胆跳出“农门”,不再局限于传授种植、养殖技能。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200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产业的比例为49.9%,转移到第三产业的比例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仅占5.5%。可见,未来农民迫切需要的是第、第三产业的专业技能,针对农村的职业教育应该适应这种需要。要根据本地经济特点或劳动力输入地的需求选择要渗透的职教内容。

参考文献:

[1]雷世平,姜群英.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J].职业技术教育,2003,(28).

初中劳动教育内容篇6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多媒体的广泛应用使教学水平也相应的大幅提高,日益成为教育教学领域中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成熟模式。那么,多媒体教学在实践劳技教学中也发挥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教学能突破时空的限制的这一突出特c,图文并茂这种教学模式,声相兼备,使教学的听觉效果更生动和直观,同时,也能极大的激发学生在学习当中的兴趣和热情,并且多媒体教学的这些优点和好处,也正在被初中劳技教学所采纳和发展应用,使初中劳技课的教学效果和水平都有一定的提高。多媒体与劳技教学之间的整合,也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之间的整合,它给初中劳技教学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所以,现阶段的初中教学中,多媒体在教学理念、教学效果和教学模式机制上都发挥着巨大的辅助教学作用,学校、教师应该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在硬件上的优势,使多媒体教学更深入的运用在初中劳技课中。

1.多媒体在初中劳技教学的广泛应用

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中,多媒体教学其实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但它确实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教学观念,使现代教学手段应用得到了一个广阔的提升空间,它具有独特的教学特色,特别是它的应用多种媒体形式的表现属性,快捷、易保存、图文并茂、声相合一等等,是传统教学中所没有和无法代替的。还有就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给整个教育教学界在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在近几年提出后,就成为了初中劳技课教学的核心思想,它认为,每一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知识基础,也都会在一定的环境下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它强调的是人在学习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而多媒体教学的软件体系和客观环境完全可以激发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习者使用多媒体可以不用在任何人为干扰下进行学习,这当然也符合初中劳技课教学的特点,所以,现代多媒体教学“横空出世”以来,就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前景,广泛的被学校和老师们所接受和采纳,同时,也被初中劳技课教学者所认同并积极应用。

1.1改变了初中劳技课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与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它比传统教学更方便、快捷、高效,并且它是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实现教学目的的,这样就会使初中劳技课教学变得更方便、快捷和实用,极大的节省了教师在授课过程时撰写板书、使用图板和幻灯片带来的时间消耗和形式上的枯燥,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1.2转变了初中劳技课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异媒介整合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式上,以教学课件的运用为主要形式,并可以采用现代教学软件中的任何突出的优点,如超媒体、自媒体、超文体、超链接、平面设计及3D效果等等,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全方位立体的阐述和解释是绝对能够做到的。尤其是在初中劳技课的教学中,有许多劳技课程需要进行现场观摩学习,而传统授课多以现场授课的形式,非常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多媒体视频授课就能克服传统授课的许多耗损,只需把现场授课的教学视频加入多媒体课件中,就能在一个课件中完成多个授课内容,并且能达到传统授课时现场教学的那种立体和直观,也能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实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1.3丰富了初中劳技课教学资源

在初中劳技课程中,所包括的教学信息量非常大,因为初中劳技课的教学种类比较多,如网花、剪纸、陶艺、木工、服装设计和摄影等。所以,通过多媒体的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初中劳技课程大量的信息资源很好的保存在多媒体课件内,而且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随时使用网上的海量教学信息资源,获得最先进的教学资料。

1.4营造了初中劳技课教学氛围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劳技课教学中的应用,会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活泼有趣,并且极富有启发性和真实性特征,从而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最终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2.多媒体在初中劳技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1有力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初中劳技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互动相对较少,有的教师单一进行操作,并不重视对课程内容的讲解,或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运用通过视频讲解和声相技术向学生传递知识,教材被以另一种丰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教师自己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观看教学视频后,再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讲解,而不用将主要精力放在实践操作上,而忽视对学生的讲解交流。这样,教师就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与学生讲解和交流中,加大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力度,就会有力的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有效的提高了学习的实践应用能力

在传统的劳技课教学中,大部分教学内容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学生被动接受,常有由于授课方式的单一而导致学生视听感官上的疲劳,最终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的现象,导致授课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劳技课的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用虚拟化的情景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观摩学习,并对虚拟化的情景教学进行讲解,这种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也弥补了传统劳技教学中的一些短板。

2.3加强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

多媒体劳动技巧教学模式是在多媒体网络技术与投影等功能的基础上建立的一个信息化、视频化、共享化的多用途计算机网络劳技教学体系。在这个教学模式之下,教师与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环境下进行直接交流对话,并可以授课、讲解、答疑、演示和练习同时开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实际操作、并达到学以致用的程度。

参考文献:

[1]俞国新.现行初中劳技综合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6(12).

初中劳动教育内容篇7

劳动技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必修课,是实施劳动技术教育、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做到合理施教,组织好劳技课的实践活动,加强劳动技能训练,通过形式多样的的劳动技术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劳动技术课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关部门的调查分析表明,“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初中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而劳动技术课则是薄弱环节中的薄弱科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对劳动技术课的意义认识不足;(2)教材内容与实际需要脱节;(3)忽视培养学生操作能力;(4)教学设备、实习场地条件差;(5)缺少高水平的劳动技术课专任教师。因此,要切实加强初中劳动技术课的教学与管理。

一、正确理解劳技课教学基本要求和特点

劳动技能的培养是劳技课教学的核心,在劳动技能的培养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劳技课教学有以下的特点:

1.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要注重学生所从事的劳动项目和内容,组织有关知识的教学,做到手脑并用,知识和技能并进。

2.注重思想教育。劳技课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要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利于思想教育的全过程渗透。

3.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劳动技术教育受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制约,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性别、认知水平和能力,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项目和内容。

4.注重综合性。把有关学科的知识技能有机地渗透到劳技课教学中,把劳技课教学与参加校办厂、校外工农业生产的劳动,以及参加社会和学校的公益劳动,自我脑力劳动、家务劳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内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二、认真钻研教材,优化课堂结构

遵循劳技课教学的特点和基本要求,结合现行教材、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及教师个人特长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然后设计课堂教学,组织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1.激趣导入。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常用的方法有:讲故事、猜谜语、实物展示、设疑、谈话等方法。例如,在讲授初中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刨削》时,可利用谜语“一只猫顺板跑,吃木头拉皮条。”学生们跃跃欲试,情绪高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接着导入课题。

2.突破重点和难点。做好技术操作示范是劳动技术课的一项重要任务,完成好这一教学任务,教师的操作示范至关重要,要求教师示范动作要规范、娴熟,步骤要清晰、明了;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有些动作可以夸张、放大一些,尽量让学生看清楚。因受教学内容限制,有的动作不宜演示清楚,可选用电化教学的手段进行演示。

3.加强课堂练习,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形成。

劳动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堂练习尤为重要。如《简易木制品的制作》一节,让学生在规定时间里每人完成一个粉笔盒时,就比较困难。因此,可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这样,教师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在社会劳动中的合作精神。

4.注重成果评价,引入竞赛机制。教师对学生的劳动成果要及时做出评价,对好的作品要给以充分的肯定,进行表扬。还可以开展劳动竞赛,通过同学与同学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劳动技术竞赛,既能检查教学效果,又能促进技能的形成,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自信、自强、团结协作的品质。

三、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良好技术习惯的养成

初中劳动技术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技能为主要任务的课程,其特点主要在于它的实践性、基础性和通用性。它不同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一般的文化课,主要是通过劳动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虽然它也有传授生产技术基本知识的任务,但那是为技能训练服务的。它也不同于以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的一般劳动课,而是使学生通过劳动过程把书本知识和实际劳动结合起来,掌握基本的生产知识和使用简单劳动工具的技巧。它更不同于为从事某种职业所进行的专门技术培训,而是给学生打下从事生产劳动的一般基础;即使在实际教学中把某一职业技术项目作为教学内容,也不能以这个职业的需要为目标,而应该使之成为培养学生通用技术的“载体”。因此,劳动技术课必须以操作训练为中心,采用“手脑并用,操作为主”的教学方法,绝不能把它变成劳动知识课。

四、注重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和创新能力的形成

初中劳动教育内容篇8

二、东北地区农业教育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一)“新学制”下农业教育的主要内容

1.普通学校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1)初等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日本侵略者认为,小学教育是殖民地统治的基础,为了加强殖民统治,造就洲国需要的“国民”,必须从初等教育着手。在洲国的初等教育中,就包含着对中国东北地区儿童进行简单浅显的农业教育。1938年《新学制施行规程趣旨》中规定,“新规程之学科目中,尤须留意者,为初等教育之国民科、作业科、实务科”,这里的“作业科”、“实务科”就包含着简单的农事教育的内容。民生部公布的《国民学校规程》规定国民学校科目就包括作业课,作业课的内容包括简易手工及扫洒、园艺初步以及简单的农事等。在国民优级学校课程设置中,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周共有32学时的课程,其中就有4学时的实业课。实业课授课的要旨为:“授与关于实业之普通知识、技能,依地方情况得课以农业、工业或商业。”

(2)中等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洲国成立之后,日伪政府多次整顿东北地区的中学教育。实行“新学制”之后,日伪政府取消“三三制”的中学,改设四年制的国民高等学校,也就是国高。在国民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上,以农业为主的实业科成为主要学科。依据《国民高等学校规程》,在洲国的农科国民高等学校中,实业课占全部课程的比重达40%。政府还为农业教育编制了指定教材,1937年政府编制了一批规定使用的中学教材,其中就包括中等学校农业教科书(全一册)。在农科实务教学中,从农作物、土壤、肥料、园艺、土地改良、农作物病虫害、畜牧业、牧场经营、兽医、育林造林、森林保护、农业土木、农业气象、测量、产业组合和其他有关农业方面选择教学内容。相比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中的农业教育课程更加丰富,课时也有所增加,农业教育也更加系统。中等教育中的农业教育,为日本殖民者掠夺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资源,输送了大批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力。

(3)高等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日本殖民主义者为了适应在洲国进一步推行殖民统治的需要,在中国东北地区先后成立了多所大学,其中包括多所农业高等院校。1935年将沈阳塔湾的农业学校升为奉天高等农业学校,1939年创办新京畜产兽医大学,1940年创办哈尔滨农业大学。洲国创办的各所农业大学,采取三年制的学制。以奉天农业大学为例,奉天农业大学设置的学科主要有:农学科、林学科、兽医学科、农业土木学科等。奉天农业大学注意实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各科学习均配备供学生使用的实验室、实验农场等,而且奉天农业大学还设置师道学科,为中等教育培养农业教师。然而,奉天农业大学所教授的知识程度,仅仅相当于高级农业学校,并非真正培养农业研究人才。日伪政府成立的多所农业大学,基本上都是如此。

2.职业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日伪政府特别重视职业教育。从1937年起,洲国实施第一个“产业开发五年计划”,更加需要拥有一技之长的人为其服务。1937年5月2日,日伪政府颁发了《职业学校令》,在10月10日又颁发了《职业学校规程》,这两个文件规定:职业学校招收年满13岁以上国民学校和国民优级学校的毕业生。开办各类职业学校,如农业学校、商业学校、工业学校等,在各类职业学校中,农科学校占大多数。以1941年为例,在160所国民高等学校中,农科学校102所,占63%以上。职业学校的设立,不仅包括各级市县所设立的公立职业学校,也有各系统行政部门、各产业集团、企业、农场所办的职业学校。私立的农业职业学校的代表有三江劝业模范农场、农业技术员养成所等。职业学校的修业年限最初是1~5年。“新学制”施行以后,把职业学校修业年限改为2~3年,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年限。农业科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有农业、园艺、养蜂、养殖、渔业、家畜、畜牧、兽医等,各学校选取不同的方向作为学校的具体培养目标。课程教授的目标是“以授予有关职业之一般知识并授予足以独立经营家业之技能为要旨”。因此,农业职业学校还配备农场等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农业职业学校的学生每年都要在农场进行实习,实际上充当了农业生产的免费劳动力。

3.社会教育中的农业教育

洲国除学校教育外,为了达到其思想文化的统治,还在广大民众中开展社会教育。洲国的社会教育开展的范围十分广泛,其中就包括关于农业教育方面的内容。1934年日伪政府以文教部的名义颁布了《社会教育十大纲要》,其中包括农业方面的社会教育,主要有青年职业教育、开展农业讲习所和召开农业产业博览会等。日伪政府为了在青年中培养所谓的国家中坚分子,积极开办青年训练所,对所招收的青年子弟进行各方面的训练。在训练课程方面,“公民科分法制、厚生、产业、日语”。这里的“产业”科就包含着基础的农业知识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教育。还设立了农艺实习所、农艺训练所、农业补习学校、青年职业班等类似青年训练所的机构。在这些机构中,都开展了关于农业基础知识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教育。时期保留了原东北地区的成人扫盲性质的民众学校,这些民众学校的教育方针是“对失学者及一般民众授以日常生活所必需之简易知识技能,以努力于国民道德之涵养”。在这些民众学校中大多都开设简易实业科,为民众提供简单基础的农业教育,教授民众简易的农业生产技能。日伪政府为了控制东北农村,在东北农村设置民众讲习所。当时的民众讲习所根据职业进行分班,分成农工补习所和劳作训练班。民众讲习所招生对象一般为15~45岁之间的失学青年和成人,其中大多数都是农民。所以,民众讲习所会临时举办短期讲习会,根据各地情况讲解农业知识和相关的职业技术知识。

(二)沦陷时期东北地区农业教育的特点分析

洲国的农业教育是为日本殖民主义者服务的,是殖民统治下的农业教育,这就决定着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教育有着鲜明的特点。

1.农业教育以奴化教育为目的

通过在东北地区开展农业教育,使东北地区的人民文化素质普遍不高,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将培养为日伪政府服务的“顺民”作为最终目的。洲国的《职业学校规程》第一条所定的五项条规中,第一项便是“应阐明建国之由来及建国精神……借使深刻体会日满一德一心不可分之关系,涵养忠君爱国、孝悌仁爱之至情……俾期养成其为中坚国民之信念”;第二项才是“授予关于职业之知识,并磨炼其技能”。由此可见,在洲国的农业教育中,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和精神上的奴化教育是首位的,在实现思想上和精神上的奴化后,进而教授学生专业的农业生产技能。因此,洲国开展的农业教育是以对东北人民的奴化教育为最终目的的。

2.农业教育的开展具有广泛性特点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大肆掠夺东北地区的农业资源,以达到其“以战养战”的目的,在中国东北地区大规模开展农业教育,并将农业教育的开展渗透到洲国殖民教育的各个角落。从初等教育开始,就有对于学生的简单的农事教育。在中、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开设大量的农科专业学校,进行专业的农业技术知识的教授,甚至在社会教育中也包含对民众扫盲性质的简易农业技术讲解。可见,在时期,在普通学校教育和职业学校教育乃至在社会民众教育中都包含着关于农业教育的内容。所以说,洲国农业教育的开展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3.培养目标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应用型劳动力

洲国农业教育的目的,究其根本是为掠夺中国的资源而培养劳动力和技术人员,所以,洲国农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只需掌握相应的农业生产技术,而并非掌握农业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培养能够从事农业生产的实用型的劳动力,是洲国农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因此,在洲国农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上,对实习课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于农业基础的学习。一般的农业学校都配备实验田及农场等,学生往往直接到农场进行实习,实习课程基本上就是直接参与农业劳作活动。学生被驱使参加各种劳动,为日本的侵略战争提供了大批无偿的劳动力,利于其大规模地掠夺东北资源。1941年,日伪政府在滨江省木兰县各级学校及社会中选拔青年壮丁,组建“勤劳奉公”队,创建“勤劳奉仕”制度,得到了日伪政府的肯定和支持。通过在各高校实行“勤劳奉仕”制度,驱使大学生去参加各种劳务活动,不参加者不得毕业。后来,在中学和小学也开始开展“勤劳奉仕”制度,中小学生也都参与各种劳动。在开展“勤劳奉仕”活动的初期规定了劳作的时间,后来取消了时间的限制,学校甚至停课,迫使学生整日参加各种劳作,苦不堪言。农业学校的学生更是如此,参加农业劳动成为学校的主要活动。大量的农业实习和“勤劳奉仕”活动的开展,大大缩减了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使学生忙于参加劳作,缺乏真正的文化知识,从而造成东北地区的学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

三、农业教育的开展对东北地区的影响

日伪政府统治中国东北的14年中,在东北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农业教育,并贯穿着洲国教育的始终,对中国东北地区造成了深刻的影响。

(一)对中国东北地区教育事业的影响

在农业教育方面,学校以实习的名义按照农事时节安排学生在农场参加劳动,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远少于“实习”的时间,这就导致学生只会简单的劳动,而不能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学生到最后只能充当日本侵略者的免费劳工。政府在开展“新学制”之后,逐渐建立起殖民教育体制,而这种教育体制是严重畸形的。重视初等教育,缩减中等教育,强化职业教育,而高等教育仅仅是几所实业学校,这种教育体制实质上就是为日本殖民统治输送劳动力的工具,这致使中国东北地区的教育水平全面降低,无法培养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教育体制的畸形发展,导致中国东北地区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

(二)中国东北地区成为日本侵略者的粮食供应地

日本在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奉行“以战养战”的策略,将中国东北地区作为其发动战争的粮食供给地,大肆掠夺中国东北的农业资源。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战争的不断深入,其对中国东北地区的粮食更加依赖。政府公开宣称“我国使命之最重要者是以农作物、工产物、矿产物之增产,而援助日本完成大东亚战争”瑏?瑡。因此,洲国重视农业教育,开展了多个农业教育方面的新学科,如农业土木、农业气象等学科;同时,推行、改进农业生产技术,这对东北地区的农作物生产起到了较大的影响。在各类农科学校中,大量学生都被派到农场和田地中参与农业劳动,“勤劳奉仕”活动的开展使这种劳作更加频繁,这就给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有了生产技术及劳动力等必备条件,促成了时期中国东北地区的农业有所恢复和发展,从1936年之后的几年,基本持平稳发展态势,在有些年份甚至有恢复提高的势头。但是,这种发展和稳定只是表面文章,是在涸泽而渔的做法下所体现的虚假繁荣。日伪通过“粮食配给”、“粮谷出荷”等手段,大肆掠夺粮食,一方面为满足关东军对粮食的需求,另一方面还大肆出口,运回日本,满足日本国民的粮食需要。所以,在中国东北地区开展的农业教育,实际上使中国东北地区完全沦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战略基地,有力地支援了日本的侵略战争。

(三)激发了东北人民对殖民教育的反抗和斗争

日伪在中国东北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农业教育,推行实习课和“勤劳奉仕”制度是日伪政府农业教育的重要手段和内容,这种实习课和“勤劳奉仕”制度,实质上是把学生当作无偿的劳动力。学生直接参加农业生产,整日参与繁重的农业劳动,使学生普遍产生了厌恶心理,但又敢怒不敢言,而稍有怠慢就会遭到体罚。这种苦不堪言的生活,迫使学生采取消极怠工、破坏工具等方式进行反抗,教师也积极参与反对奴化教育的斗争。师生们没有被日伪政府的残酷镇压所吓倒,以各种形式和手段同日伪当局的反动统治作斗争,他们抵制学习奴化教育课程,反对“勤劳奉仕”活动,抵制参加“实习课”,同时,以各种方式宣传爱国思想,唤醒群众反对日伪政府的统治。他们的抵制和斗争,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日伪政府的奴化教育,宣传了积极的爱国主义思想,鼓舞了中国民众反对殖民统治的志气,振奋了中国人民参与斗争的精神。

初中劳动教育内容篇9

《中学德育大纲》规定:“通过中学阶段的教育,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热爱祖国,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奋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一)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

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

②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常识: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③有基本的民主与法制的观念,知法、守法、护法。

④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⑤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

①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助他人。

②热爱班组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③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3、个性心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①养成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自尊自强的品质。

②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等能力。

二、教育重点、教育内容及教育活动。

(一)初一年级

1、教育重点: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热爱班级集体、认真学习、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教育。注意做好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学习习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衔接工作,迈好中学第一步。

2、教育内容:

①行为准则教育⑥爱中华、爱家乡教育

②集体主义教育⑦合格公民教育

③道德品质教育⑧自学、自理能力教育

④学习目的性教育⑨热爱劳动、爱护公物教育

⑤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⑩体育合格标准教育

3、教育活动

①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召开“迎新大会”,进行校史教育,了解校史、继承我校光荣传统,研究调查新生情况,建立新生教育档案。

②学好《政治》课,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公民教育,为合格公民打下良好基础。

③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校规校纪,观看《规范》录像,进行行为准则教育。

④组织好新的班组集体,开展创建优秀班集体活动,完善班内各种组织,开展五项常规红旗竞赛,明确学生一日常规,使学生生活、学习尽快上轨入格。

⑤上好第一次班会,开好第一次家长座谈会,做好第一次广播操,组织好第一次课外活动。

⑥做好中考前复习动员及考后学习经验交流会,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自觉主动的学习习惯。

⑦组织远足活动,游览家乡名胜古迹,锻炼学生毅力、意志,培养热爱家乡情感。

⑧开展年级、班级集体文娱、体育活动,组织义务劳动。

(二)初二年级

1、教育重点:认识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增强社会责任感;开展青春期教育,珍惜青春年华,好学进取迈好青春第一步;加强法制观念和健康的审美观念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情操。

2、教育内容:

①爱国主义教育⑥劳动教育

②集体主义教育⑦团的基础知识教育

③理想,道德教育⑧学习目的性教育

④法制纪律教育⑨科学学习方法教育

⑤青春期教育⑩健康的审美教育

3、教育活动:

①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懂得共产主义是人类的最高、最美的理想、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开展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教育活动,观看录像、电影,组织祭扫烈士墓活动,使学生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理。

③开办少年团校,进行团的基础知识教育,举行集体离队仪式,做好建团工作。开展“共青团员,我的向往,我的目标!”“迈向政治生命的第二高度”等主题活动。

④进一步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防止两极分化,开展互帮互学活动,开展学习方法交流活动。

⑤重视劳动教育,教育学生在家中生活应自理,在学校要认真上好劳技课,积极参加各种公益劳动,开展学雷锋为民服务活动。

⑥增强集体荣誉感,进一步开展创建优秀班集体活动。

初中劳动教育内容篇10

【中图分类号】G633

初中的劳动技术课的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各种劳动教学中慢慢学会各种生存技巧,在劳动中创新思维,进一步实现劳动技术课程在初中课程中更加接近生活化的目标。

众所周知,陶行知先生是一位热爱生活的教育学家,他不仅仅告诉我们要将生活和教育联系在一起,还要在生活中寻找出更多关于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方式,让整个教育和理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初中教学中如何实现初中劳动技术的生活化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的知识浩瀚无比,如果在教学中可以做到使初中劳动技术课程回归到生活的本质,回到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中去,将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好处。

目前,素质教育的口号就是“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审美”这其中就包含着学会劳动。我们都知道,劳动技术教育在初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劳动技术教育不仅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作为一名社会成员的整体劳动素养,也可以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也是每位初中生必须要经历的事情。在新课标改革的号召下,劳动技术课程的任教老师必须要改变以前传统落后的教学形式,要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在劳动技术课堂上使各种实践生活化,从而改变学生旧有落后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劳动技术课堂上学到更深的知识以及技能。

一、教学理念、教学想法的生活化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材书.在生活中,活的人类、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都是活的书。”但是反观我们目前的教育制度,许多课程往往都是纸上谈兵,忽略对学生潜力的考虑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相反,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过多的干涉以及控制,则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扰。因此,在劳动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上,我们要尊重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接受能力,科学合理地帮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进一步教会学生更好地生活。在新课标的号召下,我们要对劳动技术这门课程创新教学理念,要适当地走进学生的生活以及内心世界,近距离地通过各种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用他们自己的方法、方式去解决在劳动技术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只有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才可以让学生学会用相关的生活经验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成为生活上的强者。

二、教学过程的生活化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生活教育的内容。”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带领学生善于去捕捉劳动技术课堂上的现象,还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提出相关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让这门课程更加有内涵。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善于使用和创设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情景,以充分激发学生在劳动技术课堂上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比如在讲解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的时候,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先用谜语引入中心课题,这时可使用到的谜语可以是:“一只小猫顺板快奔跑,吃大木头拉大皮条不费劲。”让学生猜谜语,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利用这样言简意赅的谜语作为一节课的导言,将可以极大调动学生的思维以及更多的注意力在课堂上,这样就可以提高教师在劳动技术课堂上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质量。除设定谜语之外,教师也可以采用一些形声文结合的图像以及文字,提高劳动技术课堂上的气氛。这样也可以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生活化,以及贴近实际生活。因此,在劳动技术课堂上,教师要将教学的内容生活化,与生活结为一体。当把饭放在学生面前,叫学生自己说出制作的过程的时候,当时,所有的学生都会无比兴奋。如此生活化的初中劳动技术教学模式,相信会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可以亲身体验到生活的点点滴滴。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也曾经生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的大体意思就是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自己去探索美妙无比的生活世界,进一步可以做到捕捉生活中的美好,从而寻找到生活的真滴。任何课程的教学最终目的也是要回归我们的生活世界我们要善于摒除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缺点。例如,在初中劳动技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去掉讲台的角色,把教室的桌子围成圆形,让师生之间围成一个大圈,进而营造出轻松愉快地课堂氛围。再通过多媒体向学生介绍生活中各种关于劳动的事物和小故事,并及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在生活中的劳动小故事。这样的初中劳动技术教学课堂就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了生活中的美好,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劳动技术课堂体验、认识生活进而创造生活,并学会在生活中寻找各种生活技巧,以提高生活质量。

【结语】在初中劳动技术课堂上,让学生把教材中的内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投入到更多的激情和热情到劳动技术这门学科上,这样的课堂相信必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技术课堂的趣味性,以及实用性,进而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明伟.艺术评价快乐奇葩――劳技课堂作业的评价[J].学周刊.2013(28)

初中劳动教育内容篇11

新义务教育课程结构设计,基于“整体”与“一贯”的理念,将初中原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这是对传统的初中体育的根本性变革。我校通过近3年的课程改革实践,深刻体会到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必须对传统体育课进行全面改革,在目标、内容、途径、评价等方面全面创新。

一、多维发展,确立教育目标新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为宗旨,与德、智、美等各育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新课程确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规定了以下课程总体标准:(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合作精神;(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这一目标体系避免了过去所用的套话、空话,显得更加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就教学宗旨来看,体现了以学生运动技能培养为主的价值取向向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多维价值取向的转变。实施这一目标体系,要遵循以下规律:一是目标的权威性。课程目标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的,不可随意拔高或降低;二是目标的灵活性。新课程目标体现了总体要求的规定性与实施单元的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在选定具体项目或内容后,执教者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目标;三是目标的层次性。根据各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将目标纵向分解,形成目标树,使各阶段教育目标具体化;四是目标的针对性。体育与健康课必须关注学生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在总体目标范围内,根据学生性别和年龄特点确定教育目标;五是目标的全面性。体育与健康课目标既有显形的习惯、技能目标,也有隐形的品质、情感目标,设计目标应综合考虑,不可偏废。

二、多育并重,构建教育内容新体系

新课程突破了以往以竞技项目为主的内容体系,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确立了课程内容框架,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体育课程的内容范畴。因此,选择新课程教学内容,要树立“大体育”观念,既考虑体育与健康课本身的教学内容,又思考体育与健康同各种教育因素的有效衔接,从“动育、心育、食育、性育、劳育”等方面整体谋划,科学设计。“动育”,即运动技能教育。包含着对学生运动兴趣、爱好、习惯、体育道德的培养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训练,是体育与健康课的主体内容;“心育”,即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整合是对体育认识的一次飞跃,心理健康教育肩负着学生健康知识的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和乐观、进取、开朗、豁达的心态的形成等重要任务;“食育”,即饮食科学教育。人体的许多疾病都是“吃”出来的,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必须从关注饮食开始,因此,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和安全意识,培养科学的营养结构知识和饮食习惯,是体育与健康课的基本内容;“性育”,即性知识教育。初中阶段,正值学生生理发育成熟时期,加强青春期卫生知识教育,让学生掌握性科学,打破性神秘,既是卫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育”,即劳动教育。它既是一门专门的课程,同时也是体育与健康的重要组成部门,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劳动或自我服务性劳动,可以达到以劳健体、以劳益心的目的,对于增强学生体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多方结合,创新教育途径新体系

初中劳动教育内容篇12

一、学期教学总体目标: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4、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二、教材分析:

本册劳动课共15课,内容包括“十字绣”、“种植”、“雕刻”、“饮食制作”,十字绣主要内容是十字绣的基本功和练习绣梅花;种植主要内容包括番茄的育苗、移植、管理保鲜与加工;雕刻主要包括果皮、萝卜、肥皂的雕刻和橡皮印章的雕刻;饮食制作主要让学生学会一些简单的菜的制作方法。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四年级学生整体素质不错。但思想较浮躁,大多数同学热爱劳动,有部分来自农村,他们有一定的劳动技能,爱劳动,能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手工制作能力比较强。但部分学生劳动积极性不强,劳动技能不高,极个别学生劳动态度不端正,对他们应加强指导和教育。 四、主要措施: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3、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

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4、改革劳动课的评价制度

改变过去单一的理论测试的评价制度。本学期要从三个方面评价学生的劳动。①平时的劳动(如值日、义务劳动)②对待劳动课的态度③家务劳动。即:一方面从学生平时的值日,义务劳动等情况,评出等级;第二方面从学生在劳动课各方面的表现评出等级;三从家长反映在家中的劳动情况评出等级,最后进行综合评定,这样全方位地调动了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5、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劳动的兴趣。

6、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本学期教学中,要以以上的总体计划来完成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一年级劳技教学计划 篇【2】

一、指导思想

初中劳动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劳动技术课程的教学与实施要注重体现基本课程基本理念,体现“全体性、综合性、科学性、实效性”原则。正确认识初中劳动技术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初中劳动技术课程是为与之衔接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打基础的必修课程,是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实施中,要明确初中劳动技术课程具有为高中阶段通用技术打基础的通识教育意义,教学中应努力提高学生的基础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富有个性的发展。注重技术思想和方法以及符合时代需要并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发展学生技术实践能力。通过技术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批判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创造潜能、批判性思维得到有效开发,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和依据

以“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作为劳动技术课程基本目标,以九年义务教育《7~9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指南》为教学依据,以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作为参考。

劳动技术课程课时安排应依据北京市实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课程计划(试行)来安排,满足7到9年级劳动技术课程100课时的要求。以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劳动

技术》作为主要参考进行教学活动,同时在课程实施中要结合各校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教学内容,突出学校特色。

三、教学要求

1. 认真学习研究《7~9年级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施指南》和《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 ,理解初中阶段劳动技术课程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明确初中阶段劳动技术课程是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理解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三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要注意融合与协调,努力实现三者的统一。注重学生在技术理解、技术实践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经历和基础奠定。

2. 认真备课,仔细研究和设计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结合学校特点,选择适合的技术学习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亲历设计过程,重视技术思想和方法的指导,重视技术试验的教学。

3. 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倡导多元化学习方式。改变传统的技术教学中单纯的技能培训模式,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新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考虑学生差异,选择模仿、合作和研究等不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互动、谋求共同发展。

4. 遵循发展性评价理念。评价中要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

结合,发挥评价的激励、诊断和发展功能。评价要体现本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评价时要关注学生的劳动态度与技术实践能力。评价方法注重多样化,将作品评价、访谈评价、书面测试、技术活动报告等多种方式结合,体现学生在评价中的参与程度,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反思。

5. 增强科研意识,开展课题研究。以“初中劳动技术教师技术素养提升策略的实践研究”课题为契机,引领劳动技术教师从自身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寻求提升技术素养的方法;以劳动技术学科课堂教学低效(无效)现象研究为核心,推动劳动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有效实施。

6. 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课程资源的开发。立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通过研讨、听评课、课题研究、专题讲座、技能培训等各种形式,加强本课程教学研究和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加强校际之间劳动技术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分享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7. 固化教学成果。重视经验、成果、案例等积累,将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炼,汇总成教学设计、活动案例、论文、研究报告等,同时将学生和教师作品进行整理。

四、教研活动

1. 研读本学期教学计划和要求。

2. 组织教材教法分析、研究课、专题讲座活动。

3. 组织木工、电子传统工艺技能培训。

4. 组织青年教师说课基本功交流与研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