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分析合集12篇

时间:2023-08-21 09:26:32

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分析

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分析篇1

陕有的地理优势和自然条件,孕育了众多富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农产品市场不断壮大,电子商务正取代传统商业模式,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动力。随着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农产品的电子商务产业抓住机遇,快速发展,推动经济成功转型升级,目前取得喜人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陕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一)涉农网站数量少,应用层次低

涉农电商网站发展呈现东南沿海地区发达,中西北部地区发展缓慢的状况。并且多为政府参与的行政性建设主体,企业参与实际不多。

网站主要提供了商情信息和电子交易平台,但受传统观念,人才和技术制约,线上交易量少,多为线下交易。

(二)缺少品牌影响力的产品

虽然本地产品尤其是特色农产品网上销量增长较快,但在陕西卖家总销量中所占比例不到20%,因此“品类单一、缺少品牌”已成为陕西农业大省推进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迫切问题。

(三)网站成交量低

分散化的小农生产方式,产业集约化程度低、产品品质不稳定,达不到农产品分级标准化、包装规格化、产品编码化的现代化标准,导致网站成交率低。

(四)物流成本过高

因农产品经营主体大多分散在农村,虽然靠近原材料基地,但配送难度较大。对于农产品的网络销售,因保鲜、防破损要求,土特产品包装费用大,加之物流运输服务费偏高,导致农村电商单店存活率低。

二、陕西农村及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短缺,融资困难

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主要是以企业对消费者模式(B to C)、个人对个人模式(C to C)为主,网店开办成本较高,而经营利润较低,成为一些农业市场主体进入电商渠道的难题。

另外,当前农业市场管理者的知识技术水平难以满足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电子商务人才短缺矛盾比较突出。一些网店,由于专业水平低、网上营销能力不强,网店运营效果不佳。而且,或因薪资太低,留不住专业技术人才。

(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陕西农村网络覆盖基本形成村村通,但网络信号差、速度慢,难以满足农村电商发展需求。信息不畅导致农产品销售不畅,效益减少。旬邑县调查显示,63.8%的农村网民反映网速慢。在偏远山区,由于没有网络设施,更多的农产品仍然依赖传统交易模式。

(三)物流配送、货物仓储配套设施建设较滞后

农产品的生产季节性强、鲜活量多、不易储藏运输,这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尤其是缺乏物流资源集聚基地,不利于节约成本和提升效率,从而导致物流服务效率低下,服务水平不高。

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策略

(一)引进技术人才,组建电子商务团队

加大优秀电子商务人才的引进力度,支持引进高端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支持电子商务企业开展职工培训,支持行业协会组织交流活动。为企业电子商务发展储备中坚力量。

可采取“政府+企业+院校”三者结合的形式,将电子商务人才的储备和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例如,2015年礼泉与阿里巴巴集团建设的“农村淘宝”的合作项目非常成功。

(二)强化电子商务功能,提升电子商务应用能力

网站不仅是作为宣传企业和商品的窗口,还要做到及时信息,更新信息,加强客户服务,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沟通,加大线上推广力度,促进网上交易。所以要加强网站的管理和维护;强化网络的交流功能和服务跟进。

优先支持地方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专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鼓励网络平台与实体市场融合发展。推进文化、旅游、农业、医药保健、教育等特色行业电子商务发展。

(三)实现农产品的品牌化

农产品进行品牌化运作便为农产品实现溢价增收开创了先决条件。打造品牌是一个长期战略,更大的价值在未来市场。

在发展领域方面,重点围绕果、菜、茯茶等特色农产品和“一村一品”发展农产品电商以及商贸流通、文化旅游发展的服务业电商;充分利用空港优势和空港保税区建设机遇,推进跨境电子商务。

(四)设立标杆企业,带动周边区域共同发展

陕西省电子商务示范县的武功、岐山2县,分别唱响“买西北、卖全国”和“举县一致,全力网销特色产品”有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并带动了周边区域农产品的销售。

(五)制定出台产业促进政策

1.积极争取、认真落实国家和陕西省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大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扶持力度,对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或示范园区建设给予奖励扶持。对入驻电子商务园区和孵化基地的电子商务企业给予租金、物业、税收、人才培训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

2.完善电子商务孵化创业基地。通过免房租、宽带服务等一系列优惠条件和支持政策吸引电商小微企业进驻,集商务办公、产品展示、仓储物流三大功能区为一体的电子商务孵化平台,提供电商基础设施、物流、办公等优质、优惠、优选的服务,为小微电商和电子商务创业者提供免费电子商务普及性、实训性培训。

3.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步伐。规划建设大型电子商务、物流、仓储产业园区,积极招引电子商务、等关联项目,着力打造集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综合电商物流园区。

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分析篇2

[2] 凤凰财经.商务部等19部门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EB/OL]..

[4] 于占海,李二超,刘华斌.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推动现代农业建设――专访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负责人[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5(7).

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分析篇3

中图分类号:F752.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在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总理首次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在这一计划中指出,应积极促进互联网对相关行业的带动发展,进而提高行业的创新优势。而电子商务进农村正是对这一计划的积极响应,其不但可以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同时对于加快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说电子商务进农村已经成为时展的一种必然。

一、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现状

在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电子商务进农村已经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在2015年年末中国互联网信息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网民已有1.86亿人左右,相比较2014年,初步估计增长25.7%左右,且这样的比例还在逐渐攀升。除了网民数量的增加,农民网购率也在不断提升,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网上购物情况相比较2012年增长了10%左右,可以说农民的网上支付以及网上购物情况已经渐渐的与实体购物缩小了差距。这些数据足以证明,电子商务渐渐的渗透到了农民的日常生活之中。从农村网购市场分析,在阿里集团的调研报告中指出,预计在2016年年底,农村网购费用可以达到4600亿元左右,且在现下的淘宝、天猫等几大购物网站中增设了越来越多的农业板块,有越来越多的农副产品通过网络进行流通,除以阿里为主的购网网站,现下还出现了中国特色农产网,华夏农业网等,不但优化了农产品的资源分配,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

二、电子商务进农村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虽然电子商务进农村发展迅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很多问题也渐渐的暴漏出来,而这些问题对于农村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拓展势必造成影响。在所有的问题之中,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无疑是最显著的一个问题,如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连电话、电视这种现代信息载体都比较匮乏,更无法提及网络化的建设,甚至部分农村交通状况较差,没有完整的物流链,致使很多快递进不来,本土物资出不去。在这种恶性循环下,农村与外界之间的信息交流越来越少,这无疑影响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的进一步发展。

2.缺乏有效培养机制

人才决定着事物的本质发展,因此若想将电子商务进一步的走进农村,就必须要注重当地农村人才的建设。虽然近些年高校毕业的电子商务人才有很多,但是由于农村环境比较艰苦,且升值空间比较少,因此很少有学生愿意选择进入乡村就业,这就影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且从本地人才分析,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留在农村的只是一些老人或者小孩,这就影响了当地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而产生这两种现象的本质原因就是缺乏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无法吸引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没有人才的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将终成为昙花一现。

3.电商平台存在不足

有数据显示,我国从07年的200家惠农网站建设到迄今为止的8000家左右的农业电商平台,在不到十年间,几乎翻了40倍左右,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虽然电商平台如此之多,但是有70%左右的农民仍然放弃了网购方式而选择了与商贩之间的实体交易,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出于农民的生活习惯问题,但本质原因还是因为电商平台存在缺陷,无法满足农民的本质需求,影响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的进一步发展。

三、解决电子商务进农村问题的对策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前提条件,从现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通信、交通、环卫是农村主要缺少的基础设施。但是单依靠政府的资金投入,必定是杯水车薪,若想从本质上扩大农村的经济来源,就必须要进行多方筹资,对此笔者认为有两种方式是非常可行的,首先利用电子商务项目向当地银行申请贷款,待运作有所收益后,将贷款还清。其次,洽谈更多的引商项目,政府可以利用当地的农产品特色以及地理资源特色,运用自身的优势引进资金进行开发,进而在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2.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无论是电商平台交易、农村物流体系建设还是网络基础设施使用都离不开优秀的电子商务人才参与,因此在贯彻电子商务进农村计划时,建立一个长期稳定且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来说该项人才培养机制应该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引进来”,二是“走出去”。在引进来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应的福利制度,让更多的人才意识到进入农村也可以实现自身的理想抱负,而对于“走出去”,就是将一些可造之材送出去培养,如对于具有网络线路修缮的人才,可以让其去学习网络线路建设,避免当地的人才流失,利用人才带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3.完善电子商务平台

完善电子商务平台,让农民感知到网络平台的便利性,是促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有效方式。为此笔者认为首先要建O一个有组织性的物流配送网点,兴修专门线路,配备相应快递配送车,为商品流通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物流配送。其次优化网络平台,将电商模块设置的更加简单易懂,提高农民的电商平台操作能力,让其感知电子商务平台的方便快捷,进而改变自身的购物交易习惯,加深对电子商务平台的正确认识,使电子商务可以真正的走入到农民心中。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电子商务进农村是带动农村经济、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有利措施,但是由于基础设施以及相应的资金政策问题,影响了电子商务进农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未来工作中,需要相关部门对其予以重视,进行相应改进是十分必要的,从而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分析篇4

农村电子商务是指通过网络平台嫁接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服务领域,使之兼而成为遍布乡、镇、村的三农信息服务站,作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的实体终端直接扎根于农村,服务于三农,真正落实三农服务,使农民成为该平台的最大受益者。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配合密集的乡村连锁网点,以数字化、信息化的手段,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成体系的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构筑紧凑而有序的商业联合体,降低农村商业成本,扩大农村商业领域,使农民成为平台的最大获利者,使商家获得新的利润增长。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包含网上农贸市场、数字农家乐、特色旅游、特色经济和招商引资等内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又必须以农村电子商务的大力普及为前提。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商务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统筹城乡发展,缩小数字鸿沟的作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极大的必要性。农村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是横亘在当前社会的难点、重点。在当前农村信息化工作上,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在就当前状况而言,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之多;而对于电子商务而言,农村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而且农村信息化工作上包含着电子商务,如何在农村推广电子商务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针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以威海市农村村民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方法,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对策,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1 项目意义

本次科研实践立足于威海市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重点研究目前实用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形式及其关键技术的开展利用情况,并加以宣传推广。

2 项目内容

本项目的研究内容主要是调研威海市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综合运用多种科学方法深入了解其目前总体发展态势,并进行相关研究。

3 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调研共发出纸质问卷300份,电子问卷100份,其中有效问卷350份。调查人群覆盖面较广,年龄层大约为15—75岁,受教育程度不等,包含务农、从商、学生和无工作者等人群。

3.1 电脑普及率分析。 在调查人群中有高达60%的人拥有电脑,而且拥有电脑人群中有60%能够简单操作电脑。而在与农村干部的谈话中,我们也发现,有38%家庭拥有电脑,从这些数据上看,在农村进行信息化以及电子商务的推广,设备应该不是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当前生活水平下,电脑普及率应该已经到达一定高度。在网络以及设备方面,我们认为,在农村进行信息化特别是电子商务的推广条件已经趋于成熟。

3.2 对电子商务的了解程度。 有27%左右的农民或多或少对电子商务都有一定的认识,而相当一部分的农民却对电子商务概念模糊,所知甚少。约一半的人知道网上购物,但对于30岁以上人群来说,他们仅局限于知道网络购物,真正进行尝试的人群比例非常小。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仅有25%左右的人选择了网络销售,而这些村民多数是从事农副产品销售的。这说明,在电子商务的普及推广上,需要进行的工作还很多。

3.3 农业信息的收集。 农民多是通过网络获取天气气候以及政策信息,而通过网络获得收购价格只是少数一部分,是农民们不知道网上可以获得收购价格的相关信息,还是在获取收购价格渠道方面仅仅通过洽谈方式了解,这有待于进一步分析。

3.4 村级政府的重视程度

在“您觉得村里是否重视农村信息化,并定期进行网络信息平台相关知识的推广”这一问题上,仅有19%的人选择了“重视,村里经常开展相应的培训班活动”这一选项,但我们也应该注意,有48%的人选择了“不了解”,在 我们访谈中发现,这类人群大多是并没有主动关注相关方面的信息,因此,我们认为村级政府在农村信息化特别是电子商务信息平台应该是有一定的重视,也做了相关的宣传、培训工作,只是因为推广方式有点问题而导致效果不明显;但也有相当的人群认为村里不重视农村信息化,这表明村庄的工作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3.5 对网络购物的认识。 约59%的农民们对于网上购物还带有很大的偏见,并没有真正了解网购,而且思想仍停留在某个阶段,他们情愿走路到实体店进行选购也不愿意冒风险选择网购。所以要更好的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首要便是改变农民的观念,对于网购一贯的错误认识,同时需要教导农民如何辨别真伪,其实,这与在城市推广电子商务是一脉相承的。

3.6 电子商务的推广。 在涉及如何推广电子商务的问题时,村民在言谈中或通过问卷的形式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中大部分农民是有这个需要和学习的欲望的。35%的农民希望有关人员能进行现场示范、手把手教导。这个方法能实施固然是最好的,不过像这种长期示范、教导的形式是不现实的。另外,希望通过电视、媒体宣传的和通过亲朋好友推广的都约占25%,可见农民最愿意相信的是榜样和亲友,这对于电子商务推广形式的拓展也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另外,还有约15%的农民希望从村干部那里学到这些知识。村干部里大学生村官和信息员,是非常重要的教导员,他们自身都比较了解电子商务,又对农村实际情况比较了解,通过他们推广也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重要的作用,它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方式,拓展了产品的市场份额,有效地降低了各种成本,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它将促进农村流通工作,推动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分析篇5

《行动计划》把电子商务进农村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同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要求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建设与产业联动发展,方便农民就近到产业园区就业,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有效解决城镇居民的“米袋子”和“菜篮子”问题。农产品电子商务有望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变革的“助推器”。

一、概述

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制约因素分析方面,谈海霞等提出,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受到信息、物流基础设施薄弱、配送体系、法律法规、信用体系不健全、人才短缺等因素制约;石鲁达等以黑龙江农产品电子商务为例,通过AHP法分析总结指出影响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电商平台知名度、农产品品牌化程度等6个因素;曾奕棠指出人才与物流以及产品等7个因素是制约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电商企业生鲜产品物流模式可分为:自营物流配送模式;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共同配送模式;自营物流与消费者自提或自营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与消费者自提或第三方配送模式;联盟物流配送模式;“O-S-O”物流模式;物流一体化模式;第四方物流模式;第五方物流模式(洪涛,2015)。甘小冰等立足生鲜供应链视角,在总结了美、日、韩等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提出建设以政府组建和管理行业协会为核心,围绕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的生鲜供应链一体化模式。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潜力巨大,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规模逐年增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网民总计6.49亿人,普及率高达47.9%,其中,农村网民占比27.5%。2014年我国涉农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各类涉农电商多达3.1万家,其中近4000家涉农交易类电商。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城镇,农村消费蕴藏着巨大的潜力。

目前,中国社会物流总额逐年增长,但比例逐年下降。农村物流发展总体增长趋势与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的增长趋势基本一致,也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大体保持一致;从历年数据来看中国农产品物流占社会物流总额数据呈逐年下沉趋势,这主要是因为农产品物流的同比增长速度滞后于社会总物流的同比增长速度所造成的,这也说明了中国农产品物流的经济地位还没有完全确立,其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何黎明,2012)。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问题分析

1、交易平台所需物流运输的限制。中国城市规模较大导致交通不便,最后一公里正处于探索发展阶段。物流体系不完善,尤其是冷链物流,中国整体冷链企业资源比较分散,冷链企业大小不一,资源各异,长距离配送不仅需要整合大量物流企业资源,而且还要大量投资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难度大。

2、传统经营模式与电商平台交易之间的矛盾。层层分销是目前多数农资产品采用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固定的价格与利润体系,而农资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却必须打破这个体系,电商平台较强的宣传性,必然冲击传统营销模式和盈利体系,可能存在渠道冲突的风险。

3、信任机制和标准欠缺。全民电商意识尚未形成。发展氛围不够浓厚,农民对电子商务信任和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任都不足。我国农产品流通企业资本能力和管理水平不一,整个物流行业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政府对物流行业的监管缺乏规范化引导机制,物流企业的管理和市场运作有很大的随意性。行业标准缺失,规范化不够。

4、电商专业人才短缺。现今县域经济的发展中,运营电子商务的队伍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县域电子商务人才呈现一种短缺的状态。如何建设一支高质量,结构合理的电商人才队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对策分析

1、建立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中心。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具有集约和调节优化两大功能。建立物流中心优化了农产品的运输组织结构,大大提高了高货车装载率。同时,还使得车辆空时率得到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不合理运输,节省物流时间,加快物流速度,减少多余的搬运、装卸、存储环节,提高准时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损失,节省物流费用。运用政府的支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统筹和规划好长远规划和眼前利益。

2、做好企业信誉和农产品质量。在消费者体验和口碑为王的今天,企业信誉与农产品质量对消费者体验的影响较大,任何电子商务模式都必须认真做好消费者体验,尤其重视企业信誉与农产品质量对电商模式选择的影响,在企业信誉不是很好时,农产品电商设计模式时可以适当借助政府的公信力提升自己的信誉。农产品质量则要从各个环节严格把关,要设计相关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建立可追溯体系严格保障食品安全,从源头上消除危害,减少损失。

3、合理运用农产品电商人才培养平台。与各地高等院校或职业培训机构合作,实施“农产品电商人才培养”项目,提供专门的培训教材,开展知识普及课程,重点加大对农民、农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的电商知识培训,培养他们使用电商的意识,提高运用能力,同时着力培养农村网络经纪人,合理引导促进现有经纪人在网上开展农产品交易。

四、结论

电子商务经历近二十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己经有了一些成功的模式,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本文从目前所有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文献以及专门研究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结合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的一些优化建议,要建立现代物流中心,有合理科学定位以及要建设现代化的人才队伍。(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洪涛等.2014-2015年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5(1).

[2]洪涛.农产品电商创新模式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5(08).

[3]曹淑艳,李振欣.跨境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2013(03).

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分析篇6

一、江西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为加快电子商务的扶贫步伐,江西江西省农村将建立网店服务体系、网货供应监管体系以及网络物流体系、人才培训体系等。网店服务体系包括,完善县电商服务中心、乡服务站和村服务点功能及配套设施,为贫困地区网店开设和运营提供策划、培训、IT外包、美工等专业服务;网货供应监管体系包括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产业化经营,带动贫困户从事网货生产加工,建立完善的供应体系。加强农特产品网货监管,制定农特产品生产加工标准等,从源头保证网货供应质量等。

网络物流体系方面包括,将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在贫困乡村设立服务网点,鼓励发展面向乡村的“草根物流”。通过物流补贴、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扶持物流企业在贫困乡镇建立符合电商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门店,在贫困村建立快递服务点,开展集中收购、集中配送,到2017年实现物流快递乡镇基本覆盖、功能覆盖到村。

为壮大网店规模,江西将采取教育培训、资源投入、市场对接、政策支持、提供服务等方式方法,帮助贫困户开办网店,销售农产品。对暂不具备开办网店条件的贫困村,鼓励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官、未就业大学生和贫困村在校大学生以及致富能人,在乡镇服务站、县服务中心或电商扶贫产业园开设扶贫网店,代销农特产品。

二、江西各县区电子商务展开状况分析

修水县、永修县、鄱阳县、九江县、金溪县、崇义县、都昌县等县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一年来,各示范县结合实际探索出了农村电商发展新路子。环县全力打造公共服务、企业培育、能人创业、学生就业、信贷服务、培训孵化“六大平台”,农村电商发展迈上新台阶;崇义县强化服务功能,探索“互联网+电商+旅游”的新模式,实现了餐饮、旅游、文化与电子商务有效对接;金溪县着力打造适宜网上销售的品牌产品,九江县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发展电商,永修县创造“电商+邮政”模式,鄱阳县探索出了“网店”带贫、“就业”带贫、“平台”带贫、“信息”带贫和“工程”带贫五种电商扶贫新渠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江西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一)农村信息化建设

农村信息化建设是开展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前提和基础。近年来,江西省农村信息化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农村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 9.8 部/百人,行政村通电话率达到 98.2%。开通互联网业务的乡镇数为 1246 个,乡镇互联网覆盖率达到 99.6%,开通互联网业务的行政村占40%。100%的省级农业部门、97%的地(市)级农业部门、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67%的乡镇建立了农村信息化管理或服务机构,为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同时,农村信息化工作队伍不断壮大,目前直接面向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服务的农村信息员队伍已达 25 万余人。

(二)渠道便利,交易成本低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特征,网络销售应运而生。特色农产品销售者可以通过电子商务网站或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信息、广告宣传、网上支付等销售活动,从而实现销售渠道多元化,有利于特色农产品的销售。研究表明,采用网络消息和销售商品,并不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且由于供求双方信息透明、实时和高度互动,使得农产品在销售过程中信息搜索、议价、交易等各个方面的成本显著降低。开展网络营销,使买方和卖方都有了既定的目标,改变了盲目跑市场的情况,节约了成本,扩大经营规模。

四、江西省如何开展我国农村的电子商务

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电子商务属于网络活动,农村需要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用户的网络环境,为农业电子商务奠定良好的基础。建立网络机构。电子商务的展开必须具有健全的网络配套设施。

第二,加强文化教育及引导,进行电子商务应用培训。同时多引进农村电子商粘晒κ道,让农民感受到效果,了解未来农村的发展趋势。

第三,充分借鉴国内外最新技术,立足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实际需要,增强我国在农村电子商务领域的科技实力和技术竞争力。

第四,优化物流配送。一方面初期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开不宜运输的农产品;另一方面与农村的相关部门共同探讨,规划运输路线,缩短配送距离,同时向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早的发达地区学习,结合自身情况找到一条适合本地的发展道路。

第五,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的法律体系。面对信息产业的发展,政府制定和健全有利于信息产业发展的政策、法律,加大在农村的教育投入、农村电子商务的投资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比如,政府要积极出台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的优惠政策,同时也要制定一些行业的标准,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我国已经颁布了《电子签名法》、《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合同法》中增加的“数据电文”条款是专门为适应电子商务活动而设立的。

参考文献:

[1]周海琴,张才明.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关键要素分析[J]. 中国信息界,2012,01.

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分析篇7

【关键词】电商扶贫;现状;人才瓶颈;对策

一、引言

1.政策及理论背景

“电商扶贫”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其实质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三农”,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全面进步(李志刚,2007)。但农村电商人才匮乏已成为电商扶贫工作进一步开展的瓶颈,制约电商扶贫效果。诚如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陈震(2016)所言,“电商扶贫的核心在于培育农村人才”,弥补电商扶贫人才缺口,才能帮助农民利用电商手段发家致富。

作为精准扶贫创新思路,电商扶贫在重庆市发展迅速,石柱县被誉为部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但随着电商扶贫工作的深入,人才瓶颈愈发制约扶贫绩效。电商是信息经济的典型代表,人才瓶颈的突破需要电商人才培养理论作支撑,因此,本文引入网络经济时代下的新兴管理方法――知识管理理论,从其核心思想“积累、共享、交流”三项准则出发,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2.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本课题以石柱县农户为调研对象,通过发放问卷与深度访谈考察当地电商人才培育现状。在问卷设计中,从农户、政府、企业三个主体挖掘电商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问卷主要涉及:(1)农户对电子商务的了解和应用程度;(2)政府电商人才培养工作的政策力度与效果;(3)企业在电商人才培养过程的参与度。课题小组还走访了石柱县政府部门和电商企业,了解电商扶贫各个环节,获取第一手数据和资料。

二、重庆市石柱县电商扶贫人才现状

1.人才主体――农民对电商认知与应用现状

首先,农户对电商认知粗浅,大多数农户对商的认知不清晰,停留在概念层面,对电子商务仅是略有耳闻,实际接触过的不及三分之一,真正了解电商、懂电商的则少之又少。其次,农户对电商应用程度低,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的不到20%,不清楚或是很少使用电商进行销售的占比高达81%,大部分农户选择传统农贸市场或卖给大型的中间商进行销售。

2.人才主导――政府对电商人才培养导向现状

其一,政策宣传不到位。在实地走访中,农民普遍反映政府对电商扶贫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没听说过以及不了解电商扶贫政策的农户占比达42%。在政府主导电商扶贫的大背景下,宣传不到位直接导致了农民对电商认识不足。其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69.3%的农户愿意使用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但表示电商销售存在诸多困难,其中最大的忧虑在于政府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担心电商平台销售缺乏法律保障、政策优惠不可持续等。这抑制了农民电商创业者的积极性。

3.人才支持――电商企业在人才培育市场贡献的现状

其一,电商培训平台少,覆盖面狭窄,不清楚电商培训平台的农户占比达75.4%,说明电商企业未担负起电商人才培训重任,培育电商人才的市场力量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二,培训效果欠佳。据农户反馈与电商企业自身透露,61%的农户认为电商培训效果不大,10%的农户认为电商企业未做实质性工作,农民对电商企业的人才培训工作认可度不高。

三、重庆市电商扶贫中的人才瓶颈及原因分析

石柱县的电商扶贫工作取得许多可喜进展,然而,电商扶贫工作正遭遇人才瓶颈。正如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如所言,“推进电商扶贫,吸收培养人才应放在首位”。下文根据石柱县电商扶贫人才现状的分析,将电商扶贫工作中的人才瓶颈概括为“三个不足,三个跟不上”,并针对问题分析其原因。

1.农民对电商认识与掌握不足,发展电商所需的综合素质跟不上

由本文第二部分的数据分析可知,农民对电商认识不足,应用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的能力弱,相关的人才培养与电商孵化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任重而道远。对于大多数农户而言,不会或不敢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的症结在于对电商销售知识掌握不够,很多专业大户对电商应用一知半解,反映出电商人才培养的紧迫性。

受教育程度作为个人综合素质的基石,对于农户利用电商起着基础性作用。在样本农户中,受教育水平在小学及以下的占比近一半,大专、大学及以上只有5.3%,农户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很多人对计算机不会使用,制约着农村电子商务技术的推广。

2.政府对于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政策手段与政策落实跟不上

石柱县政府部门对电商扶贫工作十分重视,各级政府均设立了领导统筹机构。但总体而言,政府在电商扶贫人才培养工作中思路不开阔、工作落实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人才孵化工作贪大求全,具有运动型特点,人才培训工作简单粗糙,工作质量不高。其二,政府相关管理人员素质不高,难以发挥引领作用。其三,电商人才培养工作中偏重行政主导,市场力量发挥不够。

农户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官员充分了解电商的不到20%,调研小组走访了石柱县电商扶贫办公室、商务局等部门,发现很多基层工作人员对电商了解不够,思维局限,阻碍了宝贵扶贫资源的配置。

3.企业对电商扶贫人才孵化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培训工作跟不上

电商企业平台掌握着电商发展技术,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是电商扶贫中专业化程度最高、实际操作经验最丰富的主体,但在实际运作中却暴露出诸多问题。首先,这些电商巨头均重视物质基础设施,轻视人才培养。其次,其电商人才培训工作重心在理论培训,轻视实践指导与练习。

电商企业在融入农村方面浅入浅出,以城市思维发展农村电商,没有考虑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农民接受水平低的现实,忽视了农村发展实际。

四、突破人才瓶颈的对策建议

电商扶贫工作遭遇的诸多瓶颈中,最紧迫的是人才孵化。现以石柱县为例,围绕知识管理的积累、交流、共享原则,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政府主导农村电商讲师资质培训,培养顶层设计团队

农村电商讲师是既有电商知识背景又懂农民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在农村电商培训体系中扮演顶层设计者角色,是推动农村电商发展的关键群体。石柱县可从本地遴选一批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电子商务社会讲师等具备经验者参加农村电商讲师认证培训,形成本地讲师团队,进行初期知识积累。

2.政企合作引入PPP模式设立本地电商培训公司

农村电商人才培训具有投入周期长、成本高的特点,对社会有正外部性效应,带有公共品属性,需要政府支持主导。将PPP模式应用于电商人才孵化,可减轻政府的投资负担和风险;企业可拓展农村市场,为未来深入农村发展赚取流量。由于政府参与减少了电商企业和农户间的信息不对称及由此引发的道德风险,利于政府、企业实现双赢局面。

3.校企共建电商实训中心,对农户实行阶梯式人才培养

校企共建电商实训中心,可实现“教、W、做”一体化创新。分层次的培训体系,更贴切农户实际需求,大大推进电商扶贫工作。因此,当地电子商务职业高校依托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支持,首先招揽农户入学培训,鼓励有电商知识和经验的农户参与阶梯式电商人才培养项目;再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建立电商实训中心,实现电商业务外包。

4.电商企业构建乡镇O2O生活服务平台

将社区电商模式引入农村并深入村民生活,可缓和电子商务在农村施展不开的尴尬局面。通过村镇商超中心辐射带动,促进周边农户自我电商化。初始示范作用会迅速扩展至整个乡镇,更多农户主动模仿电商模式,形成农村电商自我孵化。

5.政府设立农村电商服务点,发挥基层网点作用

目前,石柱县电商服务站点已覆盖85个贫困村,但仅发挥了物流配送站点作用,农产品上行渠道却未打开。政府应对电商服务点设置一两个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农村电商推广员,专门解决农户在电商孵化实践中遇到的难题。通过电商服务点提供的最新经验,由下而上为培训体系注入新的知识方法,促进电商培训模式持续创新。

五、结论

电商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创新思路,人才是制约电商扶贫绩效的首要瓶颈。当地政府要深入农村,借助市场力量,从讲师、电商服务点等软硬件设施提高农村电商从业者对电商的把握;电商企业需摒弃电商的城市模式,考虑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和农民知识水平低的现实,对农户进行系统化培训,着眼于长远,培育农村电商市场环境,实现农村经济与企业双赢;农户要主动了解电商扶贫政策,学习电商知识,提高认识水准。强化政企农三方联动机制,利用电商平台打通农村传统产业链,切实帮助农民发家致富。

参考文献:

[1]林洁.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研究[J].南方农机,2015(1).

[2]曹建平.浅析我国农村电商发展现状与对策[J].北方经贸,2015(5).

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分析篇8

1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越来越受到重视,农村市场也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搞活农村商品流通、发展农村市场,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基本任务和重要步骤,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目前农村市场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农产品的销售问题,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规模化生产,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农民没有获得市场上有效的信息。而农村这个大市场,能成为电子商务的又一个潜力市场。所以要对农村的生产模式进行改造,加强文化信息传播,促进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快速发展。

2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思想封闭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交易手段,在城市还没有达到广泛的普及和应用,而在农村实施更加困难。农村生活普遍比较落后,农民思想也比较保守,这就导致了农民对新鲜事物接受困难,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对于农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再加上文化知识的缺乏,思想上的封闭,农民对于电子商务并不认可。并且针对农村电子商务业务展开服务的组织或单位很少,先进农业科学信息无法得到传播。

2.2 农民缺乏必要的网络知识 我国大部分农村,电脑的普及程度很差,即使使用电脑,也都仅限于网上游戏或聊天。甚至在一些贫困山区连电话都没有普及,这就给农村建立电子商务带来了极大的难度。电子商务活动的首要前提就是要具备一套健全的网络设施,普及和传播农业信息。致力于发展农村农业信息化的人才缺乏、体系不健全,加上农民对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的相关技术知识了解很少,降低了农民对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主观能动性。

2.3 农村生产规模小 目前,我国农村土地主要以个体生产或者小部分承包为主,土地比较零散,农作物生产规模小,这就形成单个农民不能提供足量的农作物供给量,进而失去了竞争性,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农产品的运输必须要保证产品的鲜活,交易成本高,买卖过程透明度不高。针对农民进行指导和参考学习的农业信息甚少,单个农户和小规模农业组织搜集和分析市场信息的能力较差,阻碍电子商务业务发展的进程。

2.4 农村物流体系不健全 我国农村人口地域分布广泛较偏僻,交通运输比较落后,物流技术难度较高。大多数物流公司的配送范围只覆盖到县一级地区,没有延伸到乡镇,一些偏远的地区更是被排除在配送范围之外,即使这些地方的农民有电子商务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并且缺乏专业的农业物流公司。在很多农村,农产品还存在运输难的问题,缺乏农业运输专用技术设备,技术装备落后,鲜活产品易腐,再加上农村的配送点比较分散交通不发达,直接影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2.5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现今大部分农民仍然采用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农业主管部门对信息化的认识程度不够清晰、利用网络的农业人群较少、对农村电子商务的运用意识不强烈、农作物的采购和粮食销售还停留在原有的模式、农产品企业和农民之间缺乏畅通的渠道。没有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市场,农民依然存在买卖难的问题。农民选择种植的农作物主要凭借自身的经验和往年的销售情况,从来没有根据市场行情的发展趋势或是市场需求关系进行种植,大量的信息资源无法有效被开发,这就给农民生产带来了的风险性。秋收卖粮时,卖不上价,不知何时卖,不能主动地选择最有利的市场去销售。各地区涉农部门之间信息共享能力差,无法了解市场对各种农作物的需求情况、价格趋势以及各种原材料的准确信息,不能通过正确的市场动态来决定何时销售何物,把握不住时机,这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来源。除了这些,还存在着农民贷款难、缺乏对稻田的科学管理、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低,没有统一标准、农产品销路少等诸多问题,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农民的收入。

2.6 农民怕风险意识严重 电子商务这种新型的在线支付交易手段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买卖双方只通过电脑进行交易,略去了双方见面互谈的程序,采购商可能毁约造成农民的损失,农民大多数惧怕风险,农民每年的经济收入有限,无法承担过多的风险,小农意识强,不敢去尝试新型的电子商务交易业务。再加上交易风险较大,不安全性高。农民对此抱有怀疑以及排斥的态度,从而阻碍了电子商务在农村的运作。

2.7 政府缺乏足够重视 在农村电子商务萌芽阶段,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是不可或缺的。大部分基层政府缺乏专业知识和技术人才,大学生返乡创业几乎没有,基层乡镇府的硬件设施差,电脑数量少,利用率低,农业信息收集、分析人员严重不足,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把握能力不强。

3 全面发展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对策思考

3.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电子商务属于网络应用,只有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网络环境,才能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必须普及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知识,提高因特网的宽带服务,加强网站建设,建立大型的综合性的农村信息化网站,引导农民积极踊跃的进入市场,主动地参与电子商务活动,亲自动手体验电子商务的操作流程,在网上自己的农产品,与商家进行产品信息交流,吸取其它发展电子商务成功的商家经验,为开展电子商务创造有力的基础条件。使其真正体会到电子商务的优越性。

3.2 优化物流配送 建设和完善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网络技术优化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规划运输路线,缩短配送距离,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经营效益,结合自身情况,大力发展物流企业,找到一条适合本地的发展道路。

3.3 加强农村文化教育 加大对现有农村电子商务人员的培训力度,聘请电子商务取得成功的企业家,在农村开展关于电子商务的相关讲座,将农产品与电子商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引进农村电子商务的成功案例并借鉴国外已成功的农村电子商务实例,派遣专业人事指导农民动手实践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让农民深深体会到网络给自己生产和生活中带来的便捷和利益。同时,鼓励专业大学毕业生和高级人才到基层农村为广大农民提高农村电子商务运用指导,使农民积极主动地运用电子商务进行网络交易,这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保障。

3.4 健全国家相关法律 加强对农村电子商务活动的监管力度。首先要建立健全、完善的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督,改善投资环境,保证网上技术、产品、市场信息来源的可靠,使农村电子商务得到健康、有序地发展。借鉴电子商务立法完善的国家经验,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用法律的制度来规范和保障农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3.5 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单位应积极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并在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大力的支持,为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一个完善的发展空间。面对信息产业的发展,政府要制定健全有效的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加大在农村的教育资金的投入,正确的引导,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4 结语

发展农村经济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电子商务为我国农村经济提供技术支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有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与建设,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与城市信息闭塞的现象,减少贫富差距,同时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对我国城乡经济协调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目前我国农村现状来看,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需要逐步地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因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道路任重而道远,仍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林文宏,刘茜.《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4期,第78页-80页.

[2]于小燕.《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决策》[J],《经济导刊》,2009年第12期,第68页-69页.

[3]孙百鸣.《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初探》[J],《北方经济》,2005年第10期,第35页-37页.

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分析篇9

现代社会对于工业化水平已达到成熟阶段,目标逐渐转向农村的建设上。农村追随信息化的脚步,相关政府和企业都开始使用电子商务来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和发展,这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手段,搭建了群众购买和消费的平台,同时也是市场与农产品之间的桥梁,根据电子商务消费数据的不断更新和变化,对市场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为部门领导的决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是政府与市场协调与共同发展的集中体现。为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进程,也是农村发展的必然选择和趋势。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

1.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近年来一直呈现极速增长的状态,尤其是网络零售市场,如淘宝、京东、天猫等等交易额一直保持大幅度增长的势头,这说明我国的网络市场存在着较大的潜力。电子商务的应用随处可见,甚至已经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拉动着企业的发展。在传统行业在电子商务介入以后也出现了突出的成绩,不断创新,逐渐挖掘适合自身的电子商务平台。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行业在跨境电子交易中也保持着稳定持续的发展,政府和企业也在不断的完善跨境网上交易的物流、购物平台、支付手段等方面的配置。电子商务的不断完善,全民对电子商务应用意识也随之不断增强,对基本技能都有所了解,国家也陆续的出台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保证消费群体和经营者的共同利益。

2.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现状

农村经济已经成为我国整体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村经济转型为农民提供了增收的动力来源,自2004年起,中国就开始推行农村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模式,农村经济的发展模式也逐渐从农业支持工业向工业反哺农业发展,同时也从开始的城乡分割转向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正是这样迅速的转型,导致了农民的文化水平不能紧跟经济发展的步伐,落后的群体也随之被淘汰,导致个体之间的差距增大。

3.电子商务推动农村经济转型研究现状

目前的研究主要都是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研究,如赵立娟主要提出了农产平网络营销模式以及创建平台手段,并提出需要加强的体系建设基础;邓秋林主要研究了农产品在网络影响中所处的销售环境,并针对相关案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提出可行性策略;李燕武针对现实市场进行总结了农产品营销环境的构成要素,并针对个极端营造运营环境,做后提出了7种运营模式,为企业和农民提供了丰厚的理论经验和基础。还有一部分研究主要是针对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和途径研究,如史雅多对现存的集中模式发展和成就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阻碍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的制约因素,并从电子产业角度提出科学的建议和对策;马迪分析了多种模式下电子商务所需要的配置支持,包括信息、人才、设备等多个方面,并且提出需要重新的审视农业的保险领域;唐林从农村微小型企业出发分析电子商务的境况,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电子商务模式和对策,为小型企业的运作有重要的意义。学术界对于该方面的研究比较多,说明该课题受到广泛的重视,因此具有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二、电子商务在农村经济转型中的作用

1.转变交易形式

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传统的交易模式存在很大的缺陷,一方面销售面很局限,面对的客户选择基本固定,虽然能够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但是出现合作阻碍问题时缺少其他选择,这样会对农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尤其对于农产品的营销,受时间和季节的影响较大,如果遭到货物运输的延迟就会严重损害产品的质量,同时产品也难以推广,因为其他较远地区由于缺少市场信息很难了解到产品的存在,对产品的推广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缺少便利性,无论从资金结算、产品销售和介绍等各个方面都不能方便快捷的进行,所以会造成客户对产品的了解较少甚至也会由于了解过程的麻烦而拒绝合作。而电子商务的交易形式显而易见的克服了以上的困难,线上了解和线上支付,全国各地都会对个地方特色产品有所了解和进行合作,这样经营的农民也可以多方面选择,进行信任度、价格、地区以及成本等多方面考察,只要符合条件的都可以进行合作,销售渠道的增加会使农民得到较为乐观收益。

2.有效了解市场信息动态

电子商务平台的数据更新具有及时性和全面性,作为农民对外界的了解较少,缺少对市场的了解和客户需求的了解,这样对产品的生产和营销具有盲目性。现代市场变化和更新速度比较快,如果农民对相关信息了解滞后和不对称,那么就加大了交易过程中风险。通过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实现农民与客户的实时对接,平台随时更新和共享数据与信息变化也会为农民提供有效的选择,这样更加具有安全性和利益性,只要产品交易得以保障,无论是顾客还是农民自己都会受到利益最大化。

3.电子商务促进农村产业聚集

可以在农村建立产业基地,形成电子商务产业集中区域,可以进行集聚生产,形成品牌效应,相互生产商可以形成利益共同体,出现缺货或者存货过大可以互相协同营销,展现出综合型产业优势,这样可以减少相互之间在竞争中存在的矛盾和纠纷,有利的保障了商品的流通,可以吸引更多外来客户,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独特性和服务性,在农村形成和谐共赢的市场环境。

三、电子商务推动农村经济转型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农民对电子商务认识水平较低

随着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民知识积累上升缓慢,处于中低等文化水平,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力不从心,难以适应信息化技术手段,这就导致了农村的发展出现瓶颈,陷入较为被动的局面。同时农民对电子商务的了解只停留在网络购物简单操作上,而且国民素质较为欠缺,混淆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概念,不愿意接受新事物甚至会排斥,认为无形化的服务是不受保障的和不安全的,严重缺乏物流思想理念,同时农村的电子商务设施较为落后,先进的人才由于地域和资金的限制不愿意到农村就业,这样不利于在农村普及电子商务,导致电子商务在农村难以稳定持续的发展。

2.农村缺乏完善的物流体系

电子商务最核心的业务就是产品的交易,交易过程中会涉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以及商流等,在农村中由于地域的影响网络通信设备和配送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物流覆盖面小,市场比较分散,行业彼此之间不集中,交通运输你便利,导致农民即便愿意使用该技术手段进行经营和销售也受到阻碍,所以物流体系的匮乏会影响电子商务在农村中的普及。

3.政府政策不到位

农村之所以缺少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政策的缺失,无论是对于农民还是外来企业都缺少相关的保障政策,如技术扶持、人才投入、资金补助、产业导向、安全保障等政策,造成农业产业调整过程中出现各种弊端。而农民的经济水平较低,资金缺乏,又因为缺少保障,农民更不愿意进行投资甚至是没有能力投资,所以农产品不能有效的开发和供应。

4.电子商务缺少严格的监督体系

在电子商务的环境,购物平台产品种类繁多,集聚的商家也是比较复杂,运营商很难做到对每个个体进行一一仔细的审查,这样就造成大量的奸商甚至是不法分子涌入其中,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损坏其他商家信誉等现象不断暴露,因为电子商务缺少系统的监督体系和监督队伍,所以造成了管理上的混乱,在民众中的口碑大打折扣,所以比较传统的农民很难信赖该营销手段和营销环境,如果对商家的产品信誉受到影响,这样会使商家和客户均逐渐流失,所以农民不云阿姨选择电子商务来管理自己的产品,所以如果没有安全可靠的监督体系和管理,就会阻碍电子商务在农村经济中的推行。

四、对策分析和研究

1.加大农村电子商务的宣传和引导

根据现存的信息传播方式,将电子商务的服务理念和知识在农村进行广泛的传播,对于知识水平较低的群众应该进行集体的培训和指导,从电子商务的政策环境、发展前景、利润、安全性和原则性多方面知识进行灌输,同时对普遍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引导和解决,让群众认识到电子商务是农村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同时对违反规则的人员严肃处理并公开批评,使群众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也能充分的体现政府对电子商务推行的重视和严格的监督行为,确保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忠诚度。

2.完善物流体系设施

物流体系设施一般包括通讯设备、仓储、运输设备等,在农村中应该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同时受到交通的影响而阻碍产品的运输,政府都应该加大重视,权衡农村实际条件和需求大小进行适当的改善,不同区域应该进行不同力度的调整,以保证成本最小化,而且在像公路、车辆等方面的建设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政府领导必须实事求是,量力而行,防止造成反向作用。在完善设施的同时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动态的进行调整,比如信息化服务、通讯能力都要跟上市场的脚步,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基础。

3.增强惠农的政策体系

强农、富农、惠农是现代农村管理的宗旨,政府应该加大基于该宗旨的政策投入,并采用媒体、网络等手段在农村中进行宣传,进行多角度、多领域、多层次的扶持体系建设,将弱势群体和需要扶持的群众引入政策中,不放弃任何能够发挥巨大潜能的个体,使优惠政策共享在所有的农民中,即便政府付出的是较大人力、物流和资金的投入。但有无电子商务产业具有无限的优势,通过对广大人民的扶持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大的利益,这是个互利双收的举措,因此政府应该全面的进行政策的设立和推广。

4.建立严格的监督体系和监督团队

虽然现有的电子商务存在监督行为,但是并不严谨,仍然存在很多漏洞,监督体系和监督团队是营销环境安全可靠的保障,运营商应该在已有的监督管理基础上分区域、分层次、分产品类型、分品牌等进行管理和监督,对监督人员的素质、专业性、服务水平等多角度考核才能够在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对人员要进行不断的培训和评价,不断完善监督体系,从小问题出发,从客户和商家两方面利益出发,不断调整和改善制度体系和服务理念,对商家和客户都需要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评价,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商家和客户介入电子商务平台,同时使电子商务在农村经济转型中发挥作用,打造出农民值得信赖的电子商务平台。

五、结论

农村经济转型对对国民经济的影响重大,政府必须加强重视,尤其是电子商务的普及工作,尽可能减少地域、基础设施、信息设备等的限制,主动拉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对于企业和农民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才能更好的在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下处于不败之地,同时应该掌握更多的营销手段推出自己的品牌,不断的与其他相关产品的优劣做出比较,这样才会顺利应用电子商务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高收益,进一步促进我国电子商务发展之路的进程,从而实现电子商务在农村经济转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广毅.农村电商扶贫的作用机理及脱贫促进机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

[2]叶锐.湖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D].湖北省社会科学院,2016.

[3]徐芳.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南京大学,2012.

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分析篇10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052―02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也逐渐扩展到农村市场,为大家所熟悉的是淘宝和买卖宝。尤其是买卖宝,他的市场定位就是为农民、农民工及三四线城市居民提供平等的购物机会,让农村居民也可以享受到质量好的产品。然而,在经济并不发达且农民居住分散的农村,限制电商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物流。

在2013年7月份,由中国互联网研究中心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新增网民规模为2656万人,其中新增农村网民为1445万人,占544%,高于城市网民,成为中国互联网的重要增长动力。而同样也在2013年7月份,由淘宝网发布的《县域网购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县域地区共有超过3000万人上淘宝购物,花费达1790亿元,平均每个人网购花费近6000元。这比一二线城市居民的支出足足多了1000多元,三四线城市网购力量远超一二线城市。在城市电商已经饱和的情况下,农村无疑成为了最大的市场。所以,建立一套合理的快递服务模式对于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2民营快递在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最大的快递企业无疑的是EMS,然而邮政速递的价格比较高,对于收入并不高的农村居民来说,更加倾向于低价格的民营快递,但是民营快递由于规模不大等原因,在农村这个分散较广的市场上并没有提供门到门的服务,甚至在很多的乡镇地区,民营快递根本不提供服务。下面总结民营快递在农村发展的问题。

2.1乡镇的快件数量少

虽然总体来说,中国农村的网上消费水平较高,但是中国农村分布极为广泛,并且在一个地区居民也是分散居住,这样对于民营快递企业来说想要独立的做好快递业务更是难上加难。同时快递的收入大多数是需要来自于收件,而农村市场在这方面的需求较低。

2.2基础设施的落后

在2013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是新世纪以来我国连续第10个关注“三农”的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大力培育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农产品网上交易、连锁分销和农民网店;要建设现代农业,重视信息化在农业变革中的作用。但是就目前状况来看,农村的物流基础设施设备还是相当的不完善。

2.3政策的支持性弱

民营快递之所以还没有大举进入农村市场,主要就是由于农村业务的成本较高,如果政府能给予民营在这方面的支持,民营快递定会加快进入农村市场的步伐。

3民营快递业务在农村发展的现有模式

快递企业从1993年诞生到如今,不过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其发展速度无疑是非常迅速的。我国的民营快递企业目前来说主要有三种经营方式。一种是以顺丰为代表的直营模式;另外一种是以三通一达为代表的特许加盟模式;还有一种以宅急送为代表的混合模式。根据2012年中国邮局统计业务量可得表1。

而2012年国有、民营、外资快递企业业务量市场份额分别为22.8%、75.4%和1.8%。据不完全统计几家典型的民营快递公司韵达,申通,圆通的业务量就已经占到快递业务量的一半。中国民营快递企业有几千家,而主要特许加盟模式规模较大民营快递品牌企业有。

4民营快递农村业务的探索

4.1民营快递农村业务的分析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农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网络的兴起,电商的袭来,农村已经不再是隔绝城市的落后区。政府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农民如今也可以通过网络来享受和城市居民同等的质量的产品。当代大学生是网购的主力军之一,他们把网购这种新的理念已经逐渐普及到农村地区,但是就目前来说,民营快递还不能很好的渗透进农村,主要是依靠电子商务的力量来带动,以派件为主。然而快递主要的利润是在收件上,所以快递企业在农村经营基本上处于薄销阶段,这种模式如果不能转变的话民营快递企业在农村是很难生存下去。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电商的大战在城市已经趋于白热化阶段,接下来打通农村电子商务是其发展的必然性。而电商的发展正是推动快递业前进的动力,以外部拉动内部需求,拉动快递业的发展而不是单纯等待农村经济发展再开辟快递业。以城市带动农村的快递业务需求,同时以依靠电商平台包裹流入农村为主,农村向外快递为辅。真正做到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其具体的模式图如图1所示。

从上图可以把民营快递在农村发展的分为二个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是依靠电商来带动农村快递的发展,而农村向外快递东西为辅。这一时期主要是以特许加盟的经营模式的快递为主,这是由于在农村快递业务量不大,特许加盟模式的经营成本相对来说交小,可以直接由当地相关人员或者组织的加盟来承担这一部分的业务。在农村快递业务模式发展较为成熟之后,农民便会意识到电商所能带来的商机,将农产品快递到城市。由此来促进民营快递农村的发展。

4.2现有快递模式的SWOT分析

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目前在农村快递的主要模式就是特许加盟的模式,这种模式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农村快递道路上能否一直前进下去。我们对特许加盟模式目前发展情况进行SWOT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从特许加盟模式的SWOT分析来看,这种模式目前虽然目前是处于民营快递公司的主流,但其发展的弊端的也是显而易见的。在民营快递进入农村市场的初期,应该规范企业的流程,制定企业能够在农村长期的发展的战略,实现专业化与差异化的服务理念,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3民营快递在农村发展的新设想――电商物流一体化

4.3.1电商物流一体化的提出

从以上的分析中,得到想要发展好农村快递,就应该以电商为主体来带动。而现有农村快递的模式也正是现在电商与快递之间的基本模式,从SWOT分析中可以得出这种模式目前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并没有一个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因此,让电商来带动农村快递的发展,实现电商物流一体化是对农村快递长远发展的一个战略部署。所谓的电商物流一体化,就是说电商物流要做到一体化的服务,分析电子商务与快递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整个业务活动中所有参与者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合作竞争战略,并最终实现扩大商业机会和共同发展的目标。强化电子商务网站与快递企业的合作,促进电子商务与物流业的一体化发展,将产生良好的效应。

4.3.2电商物流一体化的建设

在电子商务下,快递业是介于供货方和购货方之间的第三方,是以服务作为第一宗旨。从当前物流的现状来看,物流企业不仅要为该地区服务,而且还要进行长距离的服务。因为客户不但希望得到很好的服务,而且希望服务点不是一处,而是多处。因此电商物流一体化的改革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实现电商物流一体化?

中国电子商务已经迎来爆发式的增长,但物流业却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块短板。目前,以京东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网站耗费大量的资金组建自有物流时,而以阿里巴巴

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平台也试图通过云服务来解决物流问

题。于此同时顺丰等一些较大快递企业却业凭借自己相对完善的物流配送网络陆续试水电子商务。不管是采用哪一种方式,这些企业都在试图将电子商务与快递紧密联合在一起。

实现电商物流一体化主要要做到二点。第一点就是要规模化,规模化可以降低整个作业过程中的成本,而电商物流一体化也能使电子商务企业和快递企业充分发挥各自相对优势,进一步提高系统内的专业化分工程度,放大规模效应。第二点就是要电子商务企业与快递企业协同合作。对于大的电子商务企业如京东,它有其自身的资本来建设物流从而实现电商物流一体化的服务,但是对于大多数的电商企业来说,这是不实际。那么对于它们如何进入农村的市场,还是得依赖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实现电商物流一体化,就必须电商企业与快递企业协同发展,建立战略联盟的合作关系。使整个行业进入良性循环上升阶段,产生1+1>2的协同效应,从而实现共同的目标。

5结语

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分析篇11

关键词: 大数据;农村电商;互联网

Key words: big data;rural e-commerce;Internet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8-0038-02

0 引言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和农民生活的改善,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全局。电子商务是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汇孕育出的新浪潮,为了进一步改善和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对农村电商给予了政策上的扶持,贵州省先后引入了淘宝农村电商和京东农村电商。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是数据,基于大数据技术进行商业的运营和管理,已经成为传统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新方向。本文将大数据引入农村电商,探讨大数据影响下农村电商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运用大数据有效的开发新产品和挖掘潜在客户,这对推动农村电商向更好方向发展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1 大数据相关内容简述

1.1 大数据概念 大数据是从英语单词“big data”直译而来,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如果仅从字面意思理解可以认为数据量巨大,而与海量数据、大规模数据以及超大规模等概念相比完全不同。关于大数据,目前业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定义都是根据大数据特征来定义的。大数据主要有以下四个特征:第一、数据体量巨大(Volume);第二、数据类型复杂(Variety);第三、价值密度低(Value);第四、速度快(Velocity);Merv Adrian[1]认为:“大数据超出了常用硬件环境和软件工具在可接受的时间内为其用户收集、管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1.2 数据处理模式 从大数据的4个基本特征可以看出,使用现有方式来处理大数据是不可取的。大数据主要处理的是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通过分布式集群对数据体量巨大的数据进行分布式并行计算,其中集群结点可以灵活调整。而这种灵活性主要是运用Google提出的MapReduce框架来处理大规模数据集[2]。

2 贵州农村电商现状及发展趋势

2.1 贵州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农村电子商务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是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把实体店与电商有机结合,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有利于促消费、扩内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

近年来,贵州省电子商务发展加快,产品销售搭上新快车、创业就业找到新门路、快递物流得到新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途径。

2014年贵州省电商交易规模758亿元,同比增长132%,网络零售额达到342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达到3万人,间接带动的就业人数近6万人。今年上半年,贵州省电子商务交易总额493亿元,同比增长31.6%,网络零售222亿元,同比增长30%。

贵州省确定了部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8个县获得国家财政部和商务部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同时还增评11个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通过部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和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带动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

贵州省与阿里巴巴集团深化合作,签署《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阿里巴巴在品牌、网络、技术、人才方面的优势,结合贵州省的生态资源丰富,围绕“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应用普及、新型高效的农资电商O2O渠道的建设、生态产品电商化供应链的打造、农村金融以及农村电子商务培训发展”等主要内容,提高贵州省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水平。

2.2 贵州农村电商发展趋势 贵州省出台《贵州省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构建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打造有贵州特色的电子商务产业和创新模式,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与贵州省五大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到2017年底,贵州电子商务发展“百千万工程”基本完成,电子商务生态圈基本形成。

3 大数据为农村电子商务带来机遇与挑战

在数据时代,人类的活动基本上是基于数据的活动。而电子商务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本质上来讲是大数据的竞争,谁能获得和运用好大数据谁将能在数据时代占有先机。电商平台所产生的数据量巨大以及收集到的信息具有真实性、精确性和指向性。因此,大数据在电商行业中的应用具有先天优势。

3.1 大数据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机遇

3.1.1 农村电商企业通过大数据应用创新商业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活动已经改变了农村传统的商业活动方式,这也是商业营销的另一种新模式,数据服务的变革是大数据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农村电商企业通过挖掘和分析消费数据来制作具有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的营销策略,建立一种比现有营销广告和产品推广策略更为高效新商业模式。农村电商企业可以应用大数据来很好的掌握客户需求,寻找更多的切入点来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同时这也是增加农村电商企业收益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1.2 农村电商企业通过大数据推送精准营销信息 农村电商企业通过运用大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客户可以更好的掌握客户信息,以便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从而提高营销活动效率和降低营销成本。利用大数据精准营销模式可以帮助农村电商企业降低成本,找到更大的利润空间。农村电商企业利用大数据对消费者的地区、购买习惯、收入水平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进行细化,同时对消费者的浏览记录以及购买信息进行数据挖掘,找出商品营销过程中的规律,这将有利用增强电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2 大数据在电商企业与贵州农村电商活动中的应用

3.2.1 大数据在ZARA中的应用 ZARA是美国的一家服饰生产销售企业,ZARA平均每件服饰价格只有LV的四分之一。但是,打开这两年的财务报表,ZARA税前毛利率比LVMH集团要高出23.6%。

当有客户像ZARA店员反映:“这个衣领图案很漂亮”、“我不喜欢口袋的拉链”等细微未节的细项时,店员都会记录下来并反映到ZARA内部全球资讯网络平台,每天至少有两次传递资讯给总部设计人员,由总部通过数据汇总后做出决策传达到生产线,改进产品样式。

收集和分析海量的顾客意见做出生产销售决策,这样的作法大大降低了存货率。同时,根据电话和电脑数据,ZARA分析出相似的“区域流行”,在颜色、版型的生产中,做出最靠近客户需求的市场区隔。

不仅收集客户意见给生产端,让决策者精准找出目标市场;也对消费都提供更准确的时尚信息,双都能享受大数据带来的好处。分析师预估,网络营销客至少提升ZARA总营销额的10%左右。

3.2.2 贵州淘宝生态城 贵州淘宝生态城是基于大数据产业而建立起来的大型电业产业城,该生态城不是单一的电子商务,而是线上线下共存的新型淘宝商家。通过整合分析线上、线下销售数据,为商户提供有价值的二次数据,比如什么商品销量好、如何把握季节性来推广农产品、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什么样品牌的农产品等。商品可以通过提供的数据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以及开发新的商品。

同时,物流园区可以通过获得的数据,对每一个物流中心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对仓储空间以及配送路线进行精准计算,降低了物流仓储和运输成本以及能为消费者提供精准及时的服务。

3.3 大数据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来的挑战

3.3.1 商务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传统的商业活动是基于现实场景完成交易,文件和票据的传递、信息交换以及资金往来等仅发生在交易双方之间,需要经过的中间环节很少,第三方很难接触和获取交易双方的商业信息,所以发生商业信息被窃取和泄漏的概率很低。然而电子商务的交易是基于互联网虚拟的现实场景,交易双方的文件和票据传递、信息交换以及资金往来等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交易双方数据极容易被窃取和篡改,这将给交易双方带来难以估计的后果。大数据处理技术在应对信息安全时进行了性能的全面评估,使其能够及时、精确地定位各类网络攻击或非正常现象,并将这些异常数据收集整理通过分析实施预防措施。

3.3.2 海量数据挖掘和分析 农村电商企业利用大数据挖掘数据的过程中通常要在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体现出了大数据价值密度低的特征。这些数据中一部分是用来分析和预测消费的购买行为和购买习惯,来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另一部分数据是用来研究未来农村电商的发展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农村电商企业利用大数据的主要问题是在数据的挖掘和处理上,海量的数据为农村电商企业分析数据增加了难度。从事农村电商企业的人员,缺少发展电子商务大数据的经验和技术,这必定会影响农村电商企业的发展状大。而当前人才和技术的缺失恰恰是农村电商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首要挑战。

4 结论

到2017年末,贵州全省预计打造50个以上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各县(市、区、特区)分别建成1个县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建成1000个以上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建成10000个以上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鼓励具有条件的县创建电子商务产业园,2017年力争达到50个;力争培育发展1000个以上注册地在县乡的电子商务企业法人主体;发展乡村网店10000个以上;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从业人员10万人次以上;开创贵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功模式,力争农村产品(包括农产品和产自农村的工业品、民间工艺品、乡村旅游产品等)上网销售额年均增长30%以上,实现农村产品卖得出、卖得好,乡村用品买得到、方便买,促进农村加速发展、加快转型。

电子商务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是数据,基于大数据技术进行商业的运营和管理,已经成为传统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新方向。应用大数据技术推动贵州农村电商发展,是同步建设小康社会的另一重要战略支撑点。

参考文献:

农村电商的发展现状分析篇12

引言

随着网络的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在农村产品流通对传统的农产品交易影响逐步变大。农村改革核心问题是改革传统的农业观念,促成主动,积极,有效的交易方式提高农村的发展用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来实现小康社会。本文从农产品流通及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分析出发,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生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适应现代农业的改革方向,以电子商务为辅助的条件下为当今农产品交易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一、农产品电子商务分析

农产品电子商务是以农产品生产为中心的一系列电子化交易活动,包括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物流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在应用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方面也有所差异。

国外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农业发展中的应用比例多,地位高,美国农业中使用农产品电子商务规模大,投入多,澳大利亚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澳大利亚农业交易中的一部分,是澳大利亚的经济命脉,日本农产品电子商务适用范围广而且标准化程度高[1]。国内农产品电子商务处于不断发展阶段中,使用农产品电子商务范围不断扩大,受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但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在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少网站数量少,使用没有达到普遍化,规模化。

二、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特点

第一:农产品的大众化

根据农产品电子商务的优点,利用电子商务进行营销因手续简便所以参与的人多,由于电子商务没有中间商,因此利用电子商务成本低,所以参与的人多也越来越大众化

第二:农产品的无风险性

农产品电子商务消除了传统的流通环节的缺点,通过电子商务农民与顾客直接交易,农民能了解市场需求,减轻农民的风险减少盲目性,顾客了解产品可以选者产品通过农产品电子商务拿到商品后满意在付款,减轻顾客的经济风险。

第三:农产品的集中性

我国位于多个地带因此有各种农产品品种,但都分布在各地,因此有些农产品了解的人少,体现不了它的流通价值,通过农产品电子商务顾客就能非常直观并容易了解到每一个农产品,因此吸引更多的农产品集中在一起。

三、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互联网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互联网最大的优点就是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有惊人的信息传播速度。而电子商务是利用互联网为工具,使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的各种商业和贸易活动[2]。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快,农产品的销售完全可以发展电子商务来减少流通成本,形成大家的互利共赢[3]。

经营分析矩阵是由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的Mike Allen根据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要求开发的,用于评价企业不同战略经营单位业务状况的一种分析方法。经营分析矩阵同样适用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应用研究。经营分析矩阵图[4]如下:

市场前景由盈利能力、市场增长率、市场质量和法规限制等因素决定,分为强中弱三个等级;经营单位的竞争能力受到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生产能力、产品研究和开发等因素的影响同样分为强中弱三个等级[4]。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只有满足温饱问题,人类才能进行一切实践活动。因此,农产品的市场前景吸引力属于中等。农产品种植或养殖的成本不高,但是流通到市场上的农产品价格却不低,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农产品流通成本过高,时间长了易变质腐烂,所以农产品经营单位的竞争能力属中等。综合分析,农产品行业处于区域5。

四、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意识低,重视少。

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农民和,企业,政府还没有意识到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农产品交易中的重要性与潜力。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投入少,对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重视少。参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热度不高。

第二,农民不懂电脑,上网费高。

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没有几人懂电脑,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低,因而农民无法利用农产品电子商务进行交易。上网费用高也阻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在农村的良好发展。

第三,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标准化程度低。

我国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时间晚,虽然发展速度快但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总体分析得出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标准化程度低,包括参与少,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质量水平差。

五、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建设

第一,更新农民的固有销售观念。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产品主要还是靠厂家或者中间商来收购,基本上处于被动状态,来收购的人多了,价格自然上涨,反之下降。应更新农民的传统营销观念,引导农民通过互联网来获得信息,通过互联网来销售农产品,做好农产品电子商务,变被动为主动,增加农民的收入。

第二,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时代,掌握信息就意味着掌握了主动权,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农业从业人员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要想国家发展,农业必须发展。信息不通也是制约着农产品销售的重要因素之一,构建信息化的新农村,政府应该加大在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农村互联网基础建设。

第三,加强培养农村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

一是普及农业专业学生掌握互联网并鼓励毕业生去农村就业,在进行大学生村官招聘时,有意识地招聘一些有专业背景的学生。二是加快农业技术学校电子商务师资的建设,在每个县区农业技术学校,增加专业师资力量,引导和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

第四,减少农民的上网成本。

政府应该出台政策鼓励农民从网上获得信息,不仅仅靠“电脑下乡”来降低普及成本,还要从网络费用上给农民以优惠,其次建立公共的上网设施,有利于农民上网交流学习获取更多知识和信息。

六、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创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目前国内比较火热的电子商务网站之一如淘宝等个人到个人的CtoC(个人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模式根本解决不了农产品的供求矛盾,由于我国农产品生产的特有模式和农产品生产的分散性,而通过涉农组织搭建的BtoC(企业到个人)平台也不符合农产品的流通规律,因为目前中国农产品生产还主要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此不能照搬消费品和工业品的电子商务模式,所以提出了F(Farmer农民)toC(Cooperation专业合作社)

toB(Business企业)模式。

F(Farmer)为农民,C(Cooperation)为专业合作社,根据将来的发展状况C可能会成为大农场,B(Business)为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企业。对于农民来说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的农产品,从数量上来说都非常的少,其质量也难以把握,这样在交易中就不具有话语权,如果形成了专业合作社这样一个组织,这个组织中就会有专业的人才来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使农民利益最大化。

农产品电子商务不能照搬照抄其他产业的模式,必须研究和探索出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模式。虽然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但随着农产品电子商务新模式的出现和发展,电子商务将在农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F to C to B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不管是从农产品的生产上还是从农产品的流通上都会减少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从而实现农民利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窦隔.甘肃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2011,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