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劳动教育合集12篇

时间:2023-08-21 09:26:38

青少年劳动教育

青少年劳动教育篇1

基金项目:江南大学部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基于农村留守青少年未来就业保障的PPP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610295056)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7日

一、引言

与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不同,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界定在年龄上增加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本文中的农村留守青少年特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没有条件随父母进入城市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14~18周岁的青少年。这部分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年龄段已经超过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面临着接受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或直接就业的选择。农村留守青少年未来就业选择:一部分直接转化为农村劳动力;另一部分继续接受职业教育而进入城市工作。近年来,随着农村留守青少年数量逐年上升,就业保障问题日益引发社会的关注。

为了适应我国城镇化的市场需要,农村青少年劳动力必须经过专业职业技能培训才能就业,所以一个健全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对未来的就业保障至关重要。我国对农村留守青少年就业保障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家用于就业保障的资金不足以满足所有层次的需求。公共私营合作的PPP模式是满足这一需求的最佳方式,通过PPP模式可以适当地引入社会资本,拓宽国家就业保障的融资渠道。PPP模式下对农村留守青少年职业教育的研究能使就业保障问题得到重视,促进农村留守青少年劳动力转移,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农村留守青少年现状

(一)农村留守青少年人数增加速度迅猛。根据全国妇联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披露,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有农村留守儿童人数为6,102.55万,占全体农村儿童的37.70%,占全国儿童的21.88%,与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的2,443万留守儿童数量相比,仅仅十年就增加了1.5倍。从留守儿童成长为留守青少年,几乎是每一个留守青少年的必由之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这部分人口仍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二)农村留守青少年未来就业现状堪忧。根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披露,2016年农民工总量达到28,171万人,比上年增加424万人,增长1.5%。其中,本地农民工11,237万人,比上年增加374万人,增长3.4%;外出农民工16,934万人,比上年增加50万人,增长0.3%。当下农民工仍以青壮年为主,其中接受过农业和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2.9%。可见,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未来就业竞争压力十分巨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保障。

(三)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率高居不下。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邵文虹披露,近年来,我国各级法院判决生效的未成年人犯罪平均每年上升13%左右,而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根据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抽样调查显示,只有36.3%的未成年罪犯在入监之前能够同亲生父母长期生活。未成年人犯罪多发生在留守青少年群体中,并且近70%的未成年人罪犯所走的就是一条由学生变为流生,再由流生沦为罪犯的道路。

三、农村青少年职业教育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与国外经验借鉴

(一)农村青少年职业教育中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目前,我国的农村青少年所受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呈现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以整体效率低下为特征的政府办学,另一种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民间办学,两种模式各有利弊。虽然近年来职业教育领域出现了混合所有制的形态,但是在校政企合作方面仍不够完善。有活力的PPP模式管理体制有利于职业教育把握行业的发展方向,拓宽基建融资渠道,保障学校日常运营。因此,为了改善我国职业教育学校以政府办学为主的局面,一个重要改革就是增加学校办学自,使得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办学特点的职业教育领域更贴近市场需求。通过PPP模式适当地引入社会资本,在兼顾教育公平的基础上从供给侧角度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二)PPP模式在国外教育I域的实践经验。根据国外经验,教育领域PPP模式的关键是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通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方式,共同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PPP模式的应用为实现教育服务供给方多样性提供了可能。英国“私人融资计划”(Private Fiance Initiatives,简称PFI),即利用签订长期特许融资租赁协议的方式从私人企业中获取公共设施和服务,私人企业负责项目的建设与运营,这项计划极大地降低了英国学校的融资成本。澳大利亚的一些学校由私营企业融资建设学校的基础设施,提供系统维护、设备升级等非核心服务,而政府部门保留核心服务的公私合作模式。

除此之外,国外教育领域也有针对于类似国内留守青少年失学状况的PPP模式实践经验。在美国,教育慈善行动已成为常见的教育PPP模式之一。像布罗德教育基金会这样的私人慈善机构,通过向教育机构提供捐款资助,为低收入家庭儿童提供帮助。再如,印度的巴尔蒂基金会(简称SCF)每年捐助约5,000万美元,帮助贫困的农村地区创办非营利性私立学校。巴基斯坦也成立了许多慈善组织,旨在扩大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机会和提高教育质量,为他们未来的就业提供有力保障。

四、PPP模式下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实证分析

(一)文献研究。目前,国内已经有学者对职业教育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李敏(2015)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视角分析了苏北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快苏北职业教育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强化“三个保障”、推进“四项建设”、实施“五个统筹”、把握“三个重点”、扩大“试点”规模、加快“四个转变”。唐瑾(2014)针对“后危机时期”巨大的就业压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析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贡献机理,从制度创新、具体措施两个层面探讨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二)数据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指农村劳动力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本文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衡量采用非农产业农民就业人数指标,职业教育规模由职业学校的数量和每所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人数来表示。此外,本文还引入私人部门投资在职业教育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这个指标代表PPP模式的参与程度,用来论证私人部门与政府部门共同投Y职业教育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本文选取的是全国2005~2014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文中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和就业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职业教育规模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私人部门投资比重的数据来源于《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三)实证研究。多元回归模型是对一个因变量与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因果关系的研究。利用Eviews9.0软件,本文对多元回归模型基本形式进行多次调试,最终得出如表1所示的多元回归模型,合理地解释了各个变量之间数量的依存关系。在多元回归模型中,L表示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万人),S表示职业教育学校的数量(所),Q表示每所职业学校毕业生人数(人/所),P表示私人部门投资在职业教育学校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的比重(百分比)。(表1)

得到的多元回归模型的估计式为:

lnL=10.06964+0.0000306S+59.06931/Q+0.005971lnP

s=(0.032080)(0.0000309)(6.929749)(0.002392)

t=(313.8893)(9.9110460)(8.524018)(2.495843)

R2=0.993980 Ajusted R2=0.990970

Dw=1.540205 F=330.2082

(四)模型检验。模型的经济意义检验:S和lnL回归系数估计值分别为0.0000306和0.005971,均大于零,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与职业教育学校数量和私人部门投资在职业教育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同方向变动。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职业教育学校每增加一所,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增加0.00306%;私人部门投资在职业教育学校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每增加1%,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增加0.00597%。

回归方程的标准误差的评价:S.E=0.006439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实际观测点与其估计值(对数形式)的平均误差为0.006439。

拟合优度检验:Ajusted R2=0.990970说明,回归方程的解释能力为99.0970%,即职业教育学校数量、每所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人数和私人部门投资在职业教育学校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三个变量对农村劳动力的解释能力为99.0970%,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相当好。

回归模型的总体显著性检验:从全部因素的共同影响来看,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F=330.2082>Fα(k,n-k-1)=Fα(3,6)=4.76,可以说明职业教育学校数量、每所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人数和私人部门投资在职业教育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的共同影响是显著的。这从P=0.000000可以明显地看出,回归模型是相当显著的。

单个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t(C)=313.8893>t0.025(6)=2.4469,t(S)=9.9110460>t0.025(6)=2.4469,t(1/Q)=8.524018>t0.025(6)=2.4469,t(lnP)=2.495843>t0.025(6)=2.4469,说明职业教育学校数量、每所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人数和私人部门投资在职业教育学校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三个变量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分别显著。这从他们的P值为0.0000、0.0001、0.0001和0.0468也可以看出回归系数显著不为零。

(五)结果分析。经过模型检验,可以得出这个多元回归模型是合理的。据此,本文对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与职业教育学校数量和私人部门投资在职业教育学校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同方向变动。当其他条件不变时,职业教育学校每增加一所,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增加0.00306%;私人部门投资在职业教育学校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每增加1%,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增加0.00597%。但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数随着每所职业教育学校人数的增加而减少,这是因为当一所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学资源一定时,随着每所职业教育学校人数的增加,每个人享受的教育资源就会减少,学生的专业素质降低,就业竞争力不足,从而劳动力转移人数减少。因此,通过增加职业教育学校数量和私人部门对职业教育学校的投资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职业教育PPP模式能够拓宽职业教育领域的融资渠道,是实现职业教育学校扩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转移的最佳途径。

五、促进农村留守青少年劳动力转移的PPP模式

(一)深化社会领域供给侧改革,增加职业教育供给维度。经济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在倒逼着社会领域供给侧的改革,职业教育PPP模式正是沿着“先经济领域后社会领域”一般建设路径推进的,将在社会领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职业教育的PPP模式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在于适当地引入私人供给渠道,多方位地增加职业教育供给维度,政府与私人部门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基于此,本文针对供给侧角度设计出职业教育供给PPP模式,如图1所示。第一种是职业教育供给的外包模式。该模式主要是指双方在职业教育学校的基础设施、专业培训、实践实训等项目上签订合同,通过模块化或者整体性的外包将项目托付给私人部门经营;第二种是职业教育供给的特许经营模式。该模式主要指的是双方签订合同,政府部门授予私人部门一定期限的特许经营权。在规定期限内,私人部门可以依法建立职业教育学校并获得投资回报,期限结束后可以有偿或无偿转让给政府。这种模式分为两大类:TOT指的是政府创办职业教育学校,授予私人部门经营权,最后由私人部门移交给政府,BOT指的是私人部门创办职业教育学校,经营一段时间转交给政府;第三种是职业教育供给的私有化模式。该模式主要指的是双方通过签订合同,政府将创办完成的职业教育学校移交给私人部门,并对其经营施行一定程度的补贴和监督。

(二)推动校企双主体合作进程,培养市场需求导向人才。近年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农村留守青少年职业教育PPP模式必须确立政府和企业的双主体地位,这需要企业从职业教育学校的参与者向学校的管理者转变,可以借鉴德国“双元制”与美国“合作教育制”的优秀经验。在PPP模式下,职业教育学校拥有强大的企业后盾,可以紧紧围绕市场需要,实现产教一体化。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下,职业教育的形式更加丰富,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将企业直接引入学校,在学校里开办实训基地与对接工厂,围绕R蹬嘌跟进校办产业,实现“以教促产、以产养教”的办学模式,对口输出农村青年劳动力;第二种是校企建立订单培养计划,企业通过提供必要的实训项目运营经费、专业的生产设备和经验丰富的技能培训师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根据企业所需劳动力订单进行专项培养和定向输出,并承诺优先录取从学校毕业的农村留守青少年。作为劳动力市场上需求方的主体,企业对于劳动力需求的把握将会为留守青少年职业教育PPP模式指明劳动力转化方向,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在农村留守青少年的职业教育PPP模式中,推动职业院校与私人企业的深入合作,定向培养市场需求导向性人才,有利于打破对留守青少年不利的就业市场。

(三)关注留守青少年职业发展,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农村留守青少年并没有很好的认知,大多数成为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盲流。现代的农村留守青少年职业教育PPP模式需要关注的不仅是职业技能的培训,更要激发他们对于职业发展规划的思考,引导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提升自我价值。目前,社会非营利组织在教育、医疗、社工等社会的公益性事业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弥补了政府部门、私人部门以及市场规范的不足与缺陷,满足人们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需要。目前,许多国家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都采用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发挥非营利组织在募集资金、动员全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巨大优势,在市场不愿意做、政府做不好的公共服务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农村留守青少年职业教育PPP模式中,非营利组织可以通过自愿合作的方式介入到职业教育领域,具体可以有以下两种模式:第一种是非营利组织基于自己对于中国当下农村留守青少年情况的了解,通过公众资金募集的方式,资助因经济问题而放弃接受职业教育的留守青少年,通过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的服务促使留守青少年意识到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第二种是非营利组织在募集社会资金的过程中,主动与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接洽,充当校企合作的桥梁,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为留守青少年职业发展提供保障。

六、结论

本文通过现状分析、实证研究、策略创新三个方面,得出职业教育PPP模式将会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未来就业保障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建议在发展农村留守青少年就业保障PPP模式的同时,需要深化社会领域供给侧改革,增加职业教育供给维度;推动校企双主体合作进程,培养市场需求导向人才;关注留守青少年职业发展,发挥非营利组织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农村留守青少年就业保障PPP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这需要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在当前的基础上深化合作,发挥效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建立起高质量、高效率的农村留守青少年就业保障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辜胜阻,易善策,李华.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对策[J].教育研究,2011.9.

[2]苏晋萍.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的社会学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7.7.

[3]周丽婷.构建农村留守青少年分层分类教育管理体系[N].中国妇女报,2016.3.13.

[4]赖桂玉.PPP模式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探索[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5.

青少年劳动教育篇2

关于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问题,已有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但是,以往研究在分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过程中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现象: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青年就业和中年失业问题。文章试图从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青年就业和中年失业问题为切入点,运用Wallace Huffman的人力资本多期投资理论来分析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青年就业、中年失业问题分析

2007年底,中国农村劳动力达到4.8亿人。从年龄构成看:16岁-29岁、30岁-49岁和50岁以上年龄段的劳动力分别占27.1%、53.4%和19.5%。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文盲和半文盲、小学文化、初中文化和高中级以上学历分别占7.4%、29.9%、50.2%和12.5%。从技能培训来看:未受过培训、受过短期培训、初级技术培训、中等技术培训的分别占76.4%、20%、3.4%和0.13%。在劳动力转移方面:16岁-19岁、20岁-24岁、25岁-29岁、30岁-40岁及40岁以上年龄段的转移比例分别为:57.5%、97.4%、55.9%、34.%和17.8%。在企业用工需求方面:83%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53%的岗位要求达到初级技工以上技能水平,62%的岗位要求年龄在18岁-25岁。可见,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与企业的用工需求有巨大差距;青少年劳动力用工需求旺盛,几乎所有在20岁-24岁年龄段的劳动力都得到转移,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转移比例逐次下降,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可持续性,企业用工年轻化和中年失业化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问题(章铮,2009)。

青少年就业和中年失业的原因可以从以下方面分析:首先,农村劳动力在向非农行业转移过程中主要就业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现有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工作的典型特点是:简单重复作业、技术含量低、对从业人员的体力、反应灵敏度具有很高要求。为此企业更希望雇佣年轻劳动力从事生产,而青少年劳动力则看中了短期利益,缺乏在生命周期早期进行技术培训的投资,纷纷流向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当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劳动生产率下降,而无法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提供的岗位竞争中获胜时,加之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持,非农转移的难度加大,最终导致失业。其次,农村劳动力在生命周期的初始时期缺乏必要技能培训的同时,劳动力再培训发展滞后,加之对失业农民工参加技能培训的收益刺激不足,影响了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政策效果。

解决劳动力转移可持续性问题的两个着力点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升级和建立完善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在制造业中无特别技术的劳动和资本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但是技术劳动和资本之间存在互补关系(Orazem,1997);更一般的是,随着劳动者技能的增加,资本和劳动之间的替代关系将会变小,劳动和资本最终变成互补关系,特别是对受过较高水平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随着知识和技术的提高,对技术劳动力需求相对于较少技能劳动力需求在增加,而且增加技术型劳动力的实际工资是有可能的。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加速调整时期,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业升级是一个重点。在农村劳动力的现有技能水平下,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业升级必然会加剧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为此加快农村劳动力培训,完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已迫在眉睫。

二、劳动力技能培训体系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多期投资模型

人力资本多期投资模型由Wallace Huffman(2001,2007)建立。该模型以家庭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假设家庭是风险中性的,具有三期生命周期。在每期,通过消费人力资本L1t(t=0,1,2)和商品X1t来获得效用:

U=U(L10,X10,L11,X11,L12,L12)①

人力资本生产和农业生产具有以下技术限制:

一是人力资本生产是初始时期人力资本禀赋或上一期的人力资本投入L2t、购买的要素投入X2t和固定的先天能力要素A2的函数:

Z2t=F2(L2t,X2t,A2),F2(0,X2t,A2)=0,F2(L2t,0,A2)≥0②

其中,F2(•)对L2t和X2t规模报酬递减。

二是农业生产是人力资本服务L3t和购买的要素投入X3t和固定的农业气候条件A3的函数:

Z3t=F3(L3t,X3t,A3)③

其中,F3(•)对L3t和X3t规模报酬递减。人力资本投入只改变可用人力资本量,而不改变单位人力资本的工资率。家庭具有原始人力资本禀赋K00,人力资本以δ(0≤δ≤1)的速度折旧,并以α(>0)的比例将人力资本存量转化为可用量:

Lt=αKt=α[(1-δ)tK00+(1-δ)t-1Z2t-1]

人力资本被分配到闲暇L1t、人力资本生产L3t、农业生产X3t和非农场工资工作Lwt:

Lt=L1t+L2t+L3t+Lwt,L2t,L3t,Lwt≥0⑤

同时,家庭面临多期预算限制:

(Pe3tZ3t+WtLwt)/(1+r)t=(PitXit+Cj)/(1+r)t⑥

其中,Pe3t是农业产出期望价格;Pij则分别是购买的消费品、人力资本生产投入要素和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的价格;Wj是单位人力资本的工资率;Cj≥0是家庭生产和消费形成的固定成本;r是固定贴现率。

在公式②、③、④、⑤和⑥的限制条件下来最大化公式①。最终得出最优的人力资本投资:

PV=MC=λ/MP=P/MP⑦

通过人力资本多期投资模型发现以下重要结果:首先,在每期,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优规模是单位人力资本的边际收益的现值等于边际成本的现值时的量。其次,推迟一期的投资显著降低边际收益的现值,所以在生命早期而不是晚期去制定大量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最优的。在最后一期(时期2)将资源投资于人力资本生产永远都不是最优的,因为这时只有成本,没有收益。但是人力资本生产的边际成本是递增的,当延期进行投资而使得成本节约超过收益的下降时,在两期而不是一期实施人力资本投资是最优的。

三、基于人力资本多期投资下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分析

目前,农村劳动力培训存在不少问题。农村劳动力培训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使得在现有的培训供给下没有建立合理的培训体系,从而未能实现效用最大化。人力资本多期投资模型的结论对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农村劳动力是一个由不同年龄段的劳动者构成的群体,年龄层次的不同决定了其在接受技能培训方面应当区别对待。根据多期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将农村劳动力按年龄不同划分为青少年(16岁-29岁)、青壮年(30岁-49岁)和中年(50岁以上)等层次,分别对应于生命周期中的第0期、第1期和第2期。

(一)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优先次序分析

确定农村劳动力培训的优先次序主要是在现有资源下如何在农村劳动力中进行合理分配实现收益最大化。

农村青少年是即将踏入社会或者刚刚踏入社会不久的人群,是未来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在农村劳动力中占有的比例接近30%。从人力资本投资模型中看,青少年处于第0期;因此在青少年时期而不是在晚些时候的青壮年或者更晚的中年时期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最优的。青少年群体具有最长的工作年限。能够通过在青少年时期的人力资本投资获得收益的同时提高在青壮年甚至中年时期的人力资本储量,从而提高今后的可用人力资本量;并且,能够通过其在青壮年时期的再投资而达到最优,使得其净收益的现值达到最大。

农村青壮年是目前新农村建设和推动经济发展的主体,在农村劳动力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比例达到了60%。农村青壮年处于人力资本投资模型中的第1期;对青壮年的技能培训仍然是能够取得净收益的,只是其净收益要小于第0期的青少年;因此在青壮年时期而不是在晚些时候的中年时期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是最优的。青壮年具有相对较长的工作年限,能够通过其在青壮年时期的投资提高中年时期的人力资本储量,增加今后的可用人力资本量,使得其净收益的现值最大;但是,此时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净收益要小于青少年时期的净收益。

中年劳动力基本上处于生命周期的末期,其在农村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最小,处于人力资本投资模型中的第2期,工作年限最短。此时对其进行技能培训是不经济的。

综上分析能够得出的结论是:在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过程中,对青少年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是最优的;对青壮年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则是次优的;对中年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则是不经济的。应当优先发展农村青少年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合理安排青壮年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二)农村劳动力再培训分析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一个持续性的动态过程,劳动力技能培训也应是持续的动态过程。根据人力资本多期投资模型,人力资本不断折旧,只进行一次性人力资本投资会因为人力资本的边际收益下降,边际成本上升,无法实现净收益的最大化,这时需要对其进行人力资本再投资,以对人力资本更新,来避免边际收益下降和边际成本上升带来的损失。

在目前的劳动力培训过程中,更多的是就培训而培训,缺乏再培训体系建设;劳动力再培训的滞后使得劳动力未能及时进行技能更新,原有的技能水平无法承担新的岗位技术要求,最终导致失业。这构成了劳动力转移缺乏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确定现阶段劳动力技能培训优先次序的同时,应当建立农村劳动力再培训制度,以防止劳动力由青少年进入青壮年时由于缺乏再培训使得技术陈旧导致失业的窘境。

四、结论及建议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可持续性,这主要是因为当前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用工条件和劳动力培训体系不健全。通过对人力资本多期投资模型的分析后发现:在劳动力培训中,应当优先对青少年群体进行技能培训,然后合理安排青壮年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并建立农村劳动力的再培训制度。

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坚持加快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业升级不动摇。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业升级是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教育培训的一种刺激:一方面,它可以有效地化解“读书无用论”的毒瘤,防止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行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农村劳动力在青少年时期进行技能培训的需求。

二是加大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资金支持,特别是在青少年教育方面。首先,要进一步强化义务教育阶段的执行,防止义务教育阶段中途退学,把好义务教育关。其次,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目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使其更能够体现经济发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改善教师队伍,特别是建立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费的专业和地区覆盖范围,通过相应的技能和经济刺激使得青少年能够顺利接受和完成中等职业教育。再次,实施高考落榜生的职业教育。

三是鼓励企业对农民工进行再培训。为了使农民工能够顺利达到和适应新的技术要求,需要对其进行再培训。当农民工在企业中从事工作达到一定年限时,应当鼓励企业承担更多的对其进行再培训责任。

四是加强农村劳动力对进行技能培训和再培训的认识,提高参与率。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的限制和进行技能培训收益的不确定性,其对技能培训和再培训的认可度不高;需要对其进行更多的宣传和收益刺激来提高其技能培训的参与率。

参考文献:

1、章铮.从托达罗模型到年龄结构――生命周期模型[J].中国农村经济,2009(5).

青少年劳动教育篇3

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生急剧而复杂变化的时期,和健全孩子一样,处在这个时期的聋哑学生对未来有种种幻想,虽然有充沛的精力和一定的探索精神,但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足够的自制力,聋哑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相对于同年龄的健全孩子,他们对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兴趣广泛而不能专注,意识超前且不愿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有时有抵触、敌视甚至过激的行为。如何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使他们能在较为平稳、愉快的心态中度过青春期,为将来的成才、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学习劲头不足,兴趣在网络:我们处在一个发达的信息环境中聋哑学生听力受限,接受信息容易片面,鉴别能力不强,不论是对我国国情还是西方生活,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真切的体验,往往不加分析地把他们看到的,文艺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现象,与国内的某些现象简单地比较引起某种“共鸣”,对学习失去兴趣,长期沉迷于上网,他们不惜欺骗老师、欺骗家长,甚至不惜违反学校管理规定,在半夜翻墙出校甚至夜不归宿,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1.2生活要求过高,缺乏劳动习惯: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但由于部分家长过分溺爱残疾孩子,又加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会做饭洗衣,有的学生把穿脏的衣物攒成堆,等放假时带回家让父母洗。有些学生从小养成了随便花钱的坏习惯,盲目追求高消费、高享受,互相攀比,衣服、鞋子要穿名牌,甚至洗发水也要用名牌。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置于脑后,他们这种种缺乏爱劳动的习惯不能不引起老师、家长的担忧。1.3生理逐渐成熟,早恋时有发生:由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因素,青少年发育期普遍提前已成为事实。他们开始意识到两性的差异,产生对异性的好奇。有些学生出现早恋现象,如果任其发展,不加以正确引导或制止甚至会出现其它不良行为。

青少年劳动教育篇4

青春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发生急剧而复杂变化的时期,和健全孩子一样,处在这个时期的聋哑学生对未来有种种幻想,虽然有充沛的精力和一定的探索精神,但缺乏必要的知识和足够的自制力,聋哑学生由于生理上的缺陷,相对于同年龄的健全孩子,他们对事物辨别是非的能力较低,兴趣广泛而不能专注,意识超前且不愿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有时有抵触、敌视甚至过激的行为。如何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特别是德育工作,使他们能在较为平稳、愉快的心态中度过青春期,为将来的成才、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1.1学习劲头不足,兴趣在网络:

我们处在一个发达的信息环境中聋哑学生听力受限,接受信息容易片面,鉴别能力不强,不论是对我国国情还是西方生活,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真切的体验,往往不加分析地把他们看到的,文艺作品中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现象,与国内的某些现象简单地比较引起某种“共鸣”,对学习失去兴趣,长期沉迷于上网,他们不惜欺骗老师、欺骗家长,甚至不惜违反学校管理规定,在半夜翻墙出校甚至夜不归宿,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1.2生活要求过高,缺乏劳动习惯:

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但由于部分家长过分溺爱残疾孩子,又加上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会做饭洗衣,有的学生把穿脏的衣物攒成堆,等放假时带回家让父母洗。有些学生从小养成了随便花钱的坏习惯,盲目追求高消费、高享受,互相攀比,衣服、鞋子要穿名牌,甚至洗发水也要用名牌。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美德置于脑后,他们这种种缺乏爱劳动的习惯不能不引起老师、家长的担忧。

1.3生理逐渐成熟,早恋时有发生:

由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因素,青少年发育期普遍提前已成为事实。他们开始意识到两性的差异,产生对异性的好奇。有些学生出现早恋现象,如果任其发展,不加以正确引导或制止甚至会出现其它不良行为。

2当前问题的教育对策

2.1优化成长环境,以利健康成长:

任何一个青少年的思想成长都受其生活的社会环境所影响。当前,存在着不少与我们对青少年培养目标相悖的消极因素。我们要治理和优化环境,以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优化学生成长的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首先,要优化社会环境。社会舆论工具,如电台、电视台、报纸、刊物等的宣传要有利学生的健康成长,要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和全面发展。对优秀人物的先进行为和思想,应大力提倡、推广,鼓励、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其次,要优化学校的环境。学校要坚持“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彻底改变重智育轻德育的状况。学校要把橱窗、文化长廊等办成精神文明的传播阵地和窗口,用小环境影响大环境,用学校素质教学推动学生的素质提高。学校还要充分利用社会信息的积极影响,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要宣传、学习英雄人物的事迹,大力弘扬英雄主义精神,以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再次,要优化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现在,对于家庭生活不幸的学生我们应给予更多的爱。学校要组织成立家长学校,帮助他们营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子女成长的家庭环境。同时,也要做好贫困家庭学生的思想工作,消除家长因经济困难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2.2加强劳动教育,培养良好品德:

造成部分学生缺乏热爱劳动的习惯,有其多方面原因。劳动教育形存实亡,造成学生片面发展。再加上社会传播工具宣传的片面性,助长了学生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不良习气。要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人,必须加强和改革学校的劳动教育。学校要根据各自的情况,设置各种各样的劳动课,开设并办好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劳动基地,既能使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又能通过劳动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德,也利于培养劳动技能。同时,还要加强劳动的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劳动者最高贵,劳动最光荣”的观念,使学生通过劳动,认识劳动的美,劳动价值的美,体现劳动创造成果的关系等。培养学生自治自理的能力。

2.3开展青春期教育,树立正确道德观:

青少年的青春期教育是一项学校、社会、家庭都要关心和重视的工作。对于学生中的早恋现象,我们要导不要堵,要耐心劝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用理智战胜感情。如果采取一些简单粗暴的“有力措施”,必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反抗行动,甚至由公开转入地下,由青春萌动升级为两相眷恋,造成严重的后果。当然,学生早恋的情况比较复杂,引导的方法也应因人而异,相机行事,切不能拘泥于一种做法、一种方式,学校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青春期教育,正面给学生以科学知识,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伴随青春期而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条件的话,还可以举办个别心理辅导。使学生身心素质能健康地得到发展。

青少年劳动教育篇5

北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是2001年由国家返还专项公益金扶持建设的第一批校外活动场所,2003年6月动工建设,投资总额为1250万元。2005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是广西同类项目中第一个建成并开放使用的校外活动场所。该场所成立初期,主要开展综合素质拓展训练项目,训练内容有:生存能力训练、军事技能训练、团队精神训练和意志品格训练等等,这些也是我国校外教育传统的培训项目,介于目前的学校相对封闭式的教育,学生参与较少,因此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初中、高中学生的实践育人工作,从2007年4月开始,北海市教育局制订并批准实施了《北海市市直学校高中新生军训工作方案》和《北海市初中学生劳动技术课实施方案》。按照该方案的规定,学生军事训练和劳动技术课作为必修课被列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并由北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全面负责承办。具体来说,北海市直高中、初中的新生必须到中心进行为期7天和5天封闭式的军事训练,而市直初中生每学年必须到中心进行为期两天的劳动与技术教育。

我国的校外教育机构基本上以开设特长班、补课和开展文体活动为主体。北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承担学生军训和劳技课的做法,一改以往校外教育机构的传统运作模式,其做法和转型具有重要的创新意义。

事实上,在北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开展的军训和劳技课都因其新颖的运作方式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军训为例,以往北海市各校的新生军训都是在各校各自进行的,学生的吃住都在家里,军训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改到北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开展的封闭式的军事训练,则完全参照了部队管理的模式,实行全宿全膳制度,这对众多独生子女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通过开展封闭式军事训练,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经调查回访,98%的家长支持这一做法!

至于劳动与技术课程,北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先后开设了手工制作、陶艺制作、体能训练、农业实践、烹饪实践、模型拼装、四驱车模型拼装与操控、线控塔式起重机模型操控等具有较高趣味性、实践性和科技含量的项目。这些项目的开设,填补了以往学校劳技课存在的空白,深受学生的欢迎,经发放调查问卷和现场咨询,学生的满意率达96%。

在开展军训和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的同时,北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尝试有:一是与北海军分区在我中心建立了北海市青少年学生国防教育基地。二是与广西社科联、北海社科联建立了北海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三是与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建立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科普教育基地。还与相关单位先后建立了国防教育、社会科学发展、海洋知识、海洋文化、海洋生物多样性等展览室。这些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多样性的实践平台,既丰富了学生的活动,又增长了学生的知识,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

二、 北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开展校外教育活动面临的困难及其思考

尽管北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在开展校外活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结合实践,笔者认为,依然在以下方面存在改进的必要。

青少年劳动教育篇6

国际劳工组织《2004年世界就业趋势》的报告表明,全球15岁至24岁的青年人占15岁至64岁劳动力人口的25%,而他们的失业人数却占全球1.86亿失业总人数的47%。其中在亚太地区,青年失业人数比成年失业人数高出四倍。这表明,青年人较成年人更难进入劳动力市场,其就业问题更加突出。

此外,许多青年人由于从事非自愿性的非全日制工作、临时(短期)工作或生产率不足的工作而处于就业不足状态。

对于已经就业的青年劳动者而言,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和就业经历,通常只能在非正规经济中工作。这些青年劳动者无法得到体面的工作,其工作条件恶劣,工资低、劳动时间长,并且不享有社会保险、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的权利,甚至在全世界有5900万年龄在15岁至18岁之间的青年还从事着危险的工作。

在青年群体中,青年妇女的失业问题比男性更为严重,尤其是在南部非洲,其青年失业率的性别差距达到了35%。由于女性接受教育机会有限,她们往往在一些非正规经济中就业。

首先,教育投入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青年就业率的下降。在1993年至2003年期间,全球青年人的劳动力参与 率下降了近4个百分点,由于在校青年人数的增加,他们接受了更长时间的教育和培训,从而推迟了就业。

其次,教育体制是否适合市场需求直接影响到青年就业率。很多发达国家通过升学减少青年失业,但在一些国家,高等教育的扩充,并没有和“体面劳动”同步成长,反而造成高学历者更容易失业的局面。这主要是因为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不合理,高等教育职业方向不明确,与社会需求不相符。与此同时,一些传统的职业学校、技术类学校未受到重视,致使其教育质量低下。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脱节,导致大批毕业生在求职时处于困境当中。

再次,不同的学习方式也对就业产生影响。在许多国家,女孩在学校的表现要优于男孩,但这种优势并没有转化为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除了性别差异外,很多女学生往往更专注于传统学科的学习,而这些学科并没有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造成了女性青年就业难于男性的局面。

当前,全球青年人数面临上升趋势,据国际劳工组织估计,到2015年将有6.6亿青年人进入到劳动力大军中,这比2003年青年劳动力队伍的人数增加了7.5%。而2007年世界银行的世界发展报告指出,仅在中东和北美地区,要稳定该地区的就业局势,就必须在2020年前创造1亿个就业机会。

然而很多国家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通过正规部门增加对青年劳动力的实际需求有限,导致青年失业率上升。另外,非正规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低就业岗位,导致青年劳动者的就业条件差,工作不稳定。

对于初次就业的青年而言,其竞争力有赖于在校期间的培养。而一部分青年人在校学习期间并不能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其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并不理想,因而在求职过程中难以脱颖而出,顺利获得工作。

而对于那些已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劳动者,相比于其他劳动者,他们接受企业的培训投资更少,因此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职业技能有限,这使得青年劳动者并不具备市场竞争优势。而当劳动者被解雇后,其经济补偿金以工作年限为计算标准,时限越短,补偿越少,因此,解雇青年劳动者的成本要低于成年劳动者。当企业面临困境时,青年人便成为最易失业的人群。

促进就业

发展中国家教育体制对青年就业的束缚,仍然有待于从教育入手。世界银行公布的2007年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下一代》中指出,教育水平的提高无疑提供了与工作有关的技能。因此,各国相应的对策不是减少教育,而是通过公共政策增加就业机会。世界银行认为,通过教育改善青年人的就业状况应当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重视教育质量。很多国家在扩大教育规模时却忽视了教育质量,出现了入学率提高而教育成果上不去的现象。重视教育质量,应对教育结果加以考核,通过实行标准化考试来检验教育的结果。此外,培训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加强学校管理者对家长、学生和当地社会的责任感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措施。

其次,应考虑终身教育制度,而不是进行互相独立的学前、小学、中学和高等教育体系。青年人的劳动力素质并不只在大学中形成,与其少年时的教育密不可分。有些国家丰富的学前教育计划表明,学生在上学之后往往有更好的考试成绩。而当青年人完成学业,也不意味着其学习生涯的结束,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应允许他们继续留在学校,留校期间,通过建立失业青年中心,提供职业培训的机会,帮助他们度过求职阶段。

再次,应使教育满足更高层次技能的需求。即使具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如果学生的技能并不适应企业需要,那么即使是高学历人群,也会有很高的失业率。因此,很多国家正在重新修订课程,强调实用性的思维和行为技能,加强学术和职业教育的紧密结合,来满足雇主的要求。

信息与指导

提供青年就业的信息与指导是帮助青年人就业的有效手段。

首先,把握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促进青年就业的前提。在国际层面上,国际劳工局通过完善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调查,收集不同国家当前的劳动力市场以及青年人抱负的信息,为各国政府的青年就业政策和技术咨询带来最新信息。在国家层面上,各国通过劳动力市场信息以制定合理的就业政策,并通过获取雇主的需求信息及时地调整职业培训的内容。在微观层面上,则可以建立一个共享的供需信息平台,通过劳动力市场的最新信息来增加介绍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并减少失业的持续时间。

对青年就业进行指导也是各个层面需要努力的内容。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三方会议拟定国家青年就业战略和行动计划,以动员和帮助成员国对青年就业采取行动。各国政府相关部门需做好对青年就业的宏观调控,具体落实上,政府应与学校共同协商确立总体发展目标,并制定计划。在微观层面,学校应建立就业指导中心,全面负责学生的就业工作。

由于当前中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人员往往以兼职为主,队伍稳定性差。因此,建立良好的高校就业指导制度,拥有专业的职业发展辅导和职业咨询队伍是提高高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措施。

创造良好的自我创业环境。青年人可通过自我创业来解决就业问题,但青年人在获取资金以及建立自己的企业网络的途径往往是有限的,需要国家对此提供帮助。

青少年劳动教育篇7

1.1培养青少年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生活和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它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巨大力量。但是,近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有的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了对青少年的政治思想工作。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严重侵害了我们青少年一代。我们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要充分认识这个现实,努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用共产主义理想武装青少年的头脑。要把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相结合,使学生从爱国主义出发,接受马克思主义,逐步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志向和信念,使学生认识到共产主义是美好的,但要实现它需要长期的艰苦曲折的斗争。对青少年一代进行理想教育,要和他们的学习、工作、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他们能够胸怀大志,立足当前自身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按照党和人民的愿望锻炼自己,以使自己成为在德、智、体、美、劳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才干的人。

1.2认真抓好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民从未间断地坚持并发扬光大的优良传统,是团结人民共同奋斗的一面旗帜,是鼓舞人民沿着民族振兴之路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

1.3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青少年一代的头脑。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闭关自守只能带来落后挨打。随着改革开放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各种意识形态,各种文化思想,各种价值观、人生观,都不可避免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如何教育广大青少年吸取外来文化的精髓,去除其中的糟粕,使他们能够在改革开放中健康成长,最有力的思想武器就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4立足于现实生活,加强道德教育,培养青少年一代的优良品德。远大的理想,要从一点一滴开始培养,高尚的情操要在每一件小事中锻炼,热爱祖国,就先要从热爱家乡的一草一木,热爱自己所在的班级、学校,热爱自己工作的单位做起;热爱人民就先要从尊敬师长,尊重他人,礼貌待人,助人为乐做起。国家教委颁布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守则》是在校青少年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把《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放到重要地位,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切实遵守。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许多传统美德也是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忠报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至今仍是我们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内容。

2、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

2.1学校应当充分利用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向学生传授马列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学校教育中的其他各学科教学也包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在以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武装学生的同时,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2.2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的集体组织的作用,深入开展“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手拉手”等活动,发扬互相关心,助人为乐的精神,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认识社会。通过活动,把远大理想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2.3社会各级各类教育机构还应当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政治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等,通过这些劳动使他们了解沸腾的社会生活,对社会主义建设,对改革开放有切实的感受,使他们能够从广大工农群众,尤其是英雄模范人物那里吸收丰富的思想营养。通过这些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德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4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舆论宣传部门应当树立正确的创作思想,努力创作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大力宣传正气的艺术精品,在丰富青少年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让具有无产阶级思想的人物、事件感染他们、教育他们,充实他们的精神,提高他们鉴别是非的能力。

2.5家长应当担负起教育和指导子女的责任,家庭是青少年首先接受教育和受到影响的地方,父母亲实际上是学生的第一位教师,因此,家长自然而然地成为青少年校外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为人父母者当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并经常同学校及校外教育机构加强联系,发挥家庭教育和家长指导的作用。全党全社会都要十分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3、教育工作者要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青少年劳动教育篇8

2000年代初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甚至出现大学毕业生“蚁族”和“大学毕业生与农民工工资趋同现象”[1],导致许多农村地区再度兴起“读书无用论”,农村高中生弃考现象日益普遍。高考弃考现象是一种放弃高等教育投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不再相信“读书能够改变命运”。而“读书能否改变命运”本质上是“教育能否促进社会底层向上流动”,那么,当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否意味着“教育不能促进农村学生向上流动”?准确评价、判断这一命题,需要对大学毕业生与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状况进行全面比较分析,这对于农村学生的高等教育投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国内不乏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农民工就业的研究,也有关于二者的对比研究,但是对大学生与青年农民工就业的比较研究并不多见。与父辈农民工相比,青年农民工(也称新生代农民工)通常是指年龄在16-30岁之间、户籍为农村、进城务工的第二代农民工,他们中的大多数与大学毕业生年龄相仿,因此青年农民工与大学毕业生的可比性更强。比较大学毕业生与青年农民工的就业状况有利于更准确地探讨高等教育对农村学生就业及社会流动的影响,检验高等教育在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能否改变农村学生的命运。基于此,本文拟对二者的就业进行比较研究,并为农村学生的高等教育投资提供建议。

二、大学毕业生与青年农民工就业率和工资水平比较

根据劳动经济学理论,就业率和工资水平是反映劳动者就业状况的两个最主要的指标,因为这两个指标不仅直接影响就业者的收入,而且容易量化,具有客观性。从就业率的角度来看,按照统计时间节点,大学毕业生就业率通常分为初次就业率(统计时间截点为7月1日,即大学生毕业离校时间)和总体就业率(统计时间截点为12月底,即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一般而言,由于大学生毕业后进入劳动力市场存在一定的择业期,所以,我们认为,大学生的总体就业率高于初次就业率,并且更能准确反映大学毕业生的实际就业状况。表1显示,2007-2013年间,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8.0%-72.5%,平均值为70.93%;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85.5%-91.4%,平均值为88.81%,远远高于初次就业率。由于鲜见专门针对青年农民工的就业率数据,我们退而求其次地以农民工就业率数据作为替代。有数据表明,进入城镇的农村劳动力,大部分都实现了就业,劳动参与率高达90%。在经济活动人口中,农民工就业率在98%以上,失业率不到2%。[2]此外,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调查数据,2009年外出农民工的就业率超过97%。[3]据此可以估算,青年农民工就业率高于90%。以上数据表明,尽管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仅为70%左右,远远低于青年农民工就业率,但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略低于青年农民工就业率,二者的差距并不明显。

从工资水平的角度看,工资是雇主或用人单位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在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格或价值,它是衡量人们社会经济地位的一个关键指标。表1显示,2007-2013年间,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工作收入呈逐年增长趋势,从2007年的1798元增加到2013年的3250元,平均值为2480元。2011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调查报告指出:2010年青年农民工的平均月收入为1747.87元,约为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平均月收入(3046.61元)的57.4%。[4]由于缺乏其他年份的权威性青年农民工收入数据,以全国城镇职工收入57.4%的比例来估算其他年份的青年农民工收入。估算结果显示,2007-2013年间,青年农民工的月收入从1182元增长到2462元,平均值为1793元。这表明,青年农民工月收入上升趋势十分明显。这与社会对农民工需求的不断增加、“民工荒”在全国各地蔓延密切相关。随着青年农民工工资逐年不断上升,以至于出现“大学毕业生与青年农民工工资趋同”的现象。尽管如此,2007-2013年间,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仍然高于青年农民工,二者差距平均值为716元。以上分析表明,尽管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略低于青年农民工,但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仍然高于青年农民工。由于就业状况不仅包括就业率和工资水平,还包括工作时间、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因此,只有进行全面比较,才能准确揭示大学毕业生与青年农民工的就业差别。

三、大学毕业生与青年农民工工作时间比较

工作时间长短既影响劳动者个体工作和生活的和谐度,又影响劳动者个体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进而影响劳动者个体的就业质量和生活质量,因此也是衡量工作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5]《劳动法》规定,1995年起,国家实行五天工作制,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个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但是,许多数据表明,青年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明显偏长。例如,有调查显示:青年农民工平均每月工作26天,每天工作9个小时,与其他年龄段的农民工劳动强度相比并没有显著的差异。[6]另有资料显示:约60%的青年农民工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近五成青年农民工日工作9-10小时,五分之一的青年农民工日工作时间在11小时以上。[7]由表2可知,2006年、2008年青年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多达56小时、57小时,分别超出法定工时12小时、13小时。另外,青年农民工的工作时间还存在不确定性,这与青年农民工从事的行业有密切联系。在服务业中就业的青年农民工人数较多,这一行业提供的大部分是轻体力的工作,但通常劳动时间较长且不固定,“几班倒”、拖延下班时间、剥夺休息时间的现象屡见不鲜。建筑业中的青年农民工劳动时间不固定的情况也普遍存在,他们雨雪天无事可做,遇上抢工期又必须加班加点,工作时间常常缺乏规律。由于缺乏直接的关于大学毕业生与青年农民工工作时间对比性的调查数据,以不同受教育程度者的工作时间区别来替代。表3显示,2003年至2011年间,城镇就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工作时间就越短。大学专科和本科学历者的周平均工作时间比高中及以下学历者短3-5小时,二者差距明显。这间接表明,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时间少于青年农民工。大学毕业生工作时间少于青年农民工,与二者所在的行业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就业人员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所占比例最大的行业有:教育(67.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66.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65.6%),金融业(64.4%);就业人员周工作时间大于或等于48小时所占比例最大的行业有:住宿和餐饮业(49.4%),批发和零售业(47.5%),建筑业(46.6%),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5.3%)。

青年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和公共服务业,这几个行业是周工作时间超过48个小时所占比例最大的行业,即工作时间普遍较长。而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个小时的行业(教育,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金融业)主要需要知识和技术技能型劳动力,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行业。总之,青年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比大学毕业生更长,并且工作时间不固定,被迫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四、大学毕业生与青年农民工工作环境比较

工作环境是指劳动者所处的工作场所的各种环境条件。工作环境对劳动者身心健康有重要影响,是衡量就业质量的又一个重要指标。不同行业和职业的工作环境往往差异很大,分析大学毕业生与青年农民工的工作环境差异,可从行业和职业的角度进行比较。青年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行业是制造业(32.4%)、批发零售业(21.9%)、建筑业(11.2%)和公共服务业(10.9%)。[9]制造业中的农民工作为一线工人从事生产加工、制造等工作,工作环境一般是工厂厂房和车间,很少有专门的员工休息室和茶水间,流水线式的工作任务量大,工作讲速度重效率,工作内容重复循环,单一乏味,工人与冰冷的设备、零件、器具打交道,活动范围有限,工作环境中人情淡薄,员工之间缺少人际交往和沟通,员工很难从工作中找到归属感。批发零售业一般以私人个体和家庭集体经营为主,工作岗位有搬运工、物流配送员、分拣员、普通销售员和货物管理员等。这一行业的新生代农民工靠体力劳动获得报酬,工作地点多为密闭阴暗的仓库或者配发货间,工作环境艰苦恶劣,大部分劳动关系不正规,缺少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及对应的法律保障。建筑行业是“艰苦劳累”的代名词,从业者大都为男性,女性比例明显偏低。这种自发的分工主要是由建筑业的工作性质决定的,这一行业一般是繁重的体力活和高强度高耐度的技能活。室外作业工作强度大,危险性高,避免不了风吹日晒,钢筋水泥的环境中尘土漫天,空气质量差,对体能和身体耐力要求高,又由于建筑行业的劳动者教育水平低,维权意识淡薄,流动性大,一般无法与用工单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公共服务业中就业的新生代农民工人数较多。由于公共服务行业提供的是各种不同类型的服务,这对从事此行业中的劳动者心理素质和工作态度要求比较高,他们的工作灵活性大,在以“顾客至上”为基本理念的服务业中,面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和顾客要求,劳动者更容易产生心理上的苦闷和恐惧,职业热情也会随之下降。

与青年农民工从事的行业不同,大学毕业生所在的行业大多具有专业技术性强的特点,工作环境也有着显著不同。根据《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0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工作最多的行业类是金融、银行、保险和证券业,其次是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业,这些职业都是以专业技术工作为主。除了各类专业技术工作外,也有大学生从事各类企业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还有一些从事技术辅工作和较少的服务类工作。大学生主要靠提供脑力劳动和专业技能技术来获取劳动报酬,工作稳定,工作地点多为室内,环境较好,配备单独的工作格子区间或者办公室,工作时间八小时制居多,加班会有对应的补偿加班费,所在单位实行人性化管理,重视员工物质和精神需求,关注员工情感的动态,员工享有平等和受尊重的权利。从职业的角度看,大学毕业生的工作标签对应的是“白领”,他们所处的工作环境干净整洁,工作氛围舒适和谐,人与人之间能彼此信赖和尊重;而青年农民工的工作标签接近于“蓝领”或者还不如“蓝领”,与办公室工作人员不同,他们的工作环境往往比较恶劣,不仅谈不上舒适优雅,而且可能对身体健康存在直接或潜在的危害。总之,大学毕业生和青年农民工从事的行业和职业不同,导致大学毕业生的工作环境明显优越于青年农民工。

五、大学毕业生与青年农民工职业发展前景比较

职业发展前景显著影响就业者的未来收益,因此,也是衡量就业质量的重要指标。就业者的职业发展前景在根本上决定于其所处的劳动力市场类型和所处的行业类型。一方面,根据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劳动力市场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是大公司、大企业、大机构的工作岗位;就业稳定、职业有保障、工资高、工作条件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晋升机会。一般而言,能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往往需要受过高等教育。次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是小公司、小企业、小机构的工作岗位;工作不稳定、流动性大、工资低、工作环境差、规章制度严厉、晋升机会少。一般而言,那些难以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求职者只有进入次要劳动力市场,例如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求职者。在我国,次要劳动力市场广泛存在于农村和城市的传统部门。

在劳动力市场存在分割的条件下,青年农民工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他们很难通过正规就业渠道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而基本上是通过非正规渠道就业于非正规部门,现实中他们多从事的是体力工作。有调查表明,外出务工期间有50%以上的农民工每年更换工作次数超过3次以上,甚至有3.5%的新生代农民工平均每年更换工作次数超过5次。[10]青年农民工不享有或享有很少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而且由于他们往往从事简单的生产性或服务性工作,很容易被替代。有研究显示,近四分之一的(25.4%)新生代农民工从事非全日制、临时性工作,其中打零工、散工的比例达到17.7%。[11]由此可知,青年农民工工作改换频繁,就业极不稳定。工作缺乏稳定性显然不利于未来的收入增长,更谈不上良好的晋升机会,这是影响青年农民工业发展前景的一个原因。相对而言,大学毕业生因教育优势,符合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教育条件。也许毕业之时,他们暂时未能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但是他们潜在的综合素质使得他们以后仍然有机会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获得更高的收入和晋升机会。这一点是绝大多数青年农民工不可比的。调查数据表明(见表4),大学生在毕业三年后的工资水平大幅度上升,2007-2010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的月收入分别为4388元、4445元、4755元、5301元,比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分别增长2279元、2555元、2625元、2822元,增长幅度都超过一倍左右,并且各届毕业生中均有大约10%的月收入超过1万元。同时,各届均有超过50%的大学生毕业三年内获得了职位晋升,平均晋升次数约1次。这充分表明,大学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和青年农民工职业发展前景的区别,也与二者进入的行业不同密切相关。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悬殊,收入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不同行业的收入排名情况,可以反映不同类型的行业和工种所能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差异。总体来看,垄断性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和知识密集型行业的收入高,而劳动密集型行业、竞争性行业的收入低。据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就业人员年度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排名依次是金融业(99653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90915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76602元)。就业人员年度平均工资最低的四个行业依次是: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不同行业对就业者的受教育水平要求不同,总体上看,平均收入水平高的行业对就业者的受教育水平要求更高。例如,工作收入较高的几个行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需要的是知识和技术技能型劳动力,所以农村籍大学生比青年农民工具有竞争优势,而教育水平低的青年农民工往往与之无缘,只能进入其他收入较低的行业。调查表明,青年农民工主要集中在制造业、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和公共服务业,这五个行业对应的2013年度平均工资分别为46431元、34044元、50308元、42072元、38429元,这些行业从2007-2013年连续七年的收入都低于所有行业平均水平。可见,青年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因为受教育水平的不同而进入收入水平差距明显的行业,而不同类型的行业和职业预示着不同的工作发展机会和收入前景。

总之,大学毕业生凭借其学历优势,更有机会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收入较高的优势行业,因此职业发展前景明显优于青年农民工。

六、结论及对策

从就业率与工资水平、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和职业发展前景等四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发现:尽管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略低于青年农民工,但是大学毕业生收入高于青年农民工,并且有机会进入主要劳动力市场和优势行业,职业发展前景更好,未来的收入增长幅度更快,有较多的晋升机会,而青年农民工的工作时间更长,工作环境相对恶劣,总体上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仍然显著优于青年农民工,表明当前尽管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弱化,但是高等教育依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农村籍青年的身份,改变农村学生的命运。因此,为了有效促进农村学生向上流动,政府、高校和农民家庭应采取相应对策。第一,农村学生应着眼于长远收益,不要轻易放弃高等教育机会。教育经济学理论表明,高等教育给个体带来的收益具有长期性多样性。从时间维度来看,年龄-收入曲线和工龄-收入曲线是衡量就业者职业生涯中收入变化的两个重要指标,因此,不同受教育程度者的年龄-收入曲线和工龄-收入曲线能准确反映不同受教育程度者之间的职业发展差别。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对于相同年龄或工龄的职工,教育水平越高,工资水平就越高,大学本科和大学专科学历者的收入曲线均高于高中学历者。可见,从时间维度来看,高等教育学历者相对高中学历者教育回报更高。而且,从教育收益的类型来看,教育经济收益并不是教育收益的全部,事实上,接受高等教育对于个体还具有多方面的非经济收益,例如丰富个人精神生活,提高生活质量,获得消费性收益。教育的消费性收益是指在人的一生中由教育所带来的非货币回报,包括受教育期间的即期收益和完成教育之后的延期收益。大学生活期间的学习能够满足大学生了解自身、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求知欲望,大学生可以参加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提高个人的文化修养和文化欣赏能力等;大学毕业后,大学毕业生通过接受大学教育优化消费观念,增强理性消费,提高消费技能,丰富消费方式,能够从阅读、艺术欣赏、思考等活动中获得更大的精神享受。并且,受过高教育水平的人会搜集和学习健康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更加注意营养,能够自觉的减少不健康行为和增加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从而提高了健康水平。

以上非经济收益尽管不能以货币来衡量,但是同样能增加个人的效用,增强人生幸福感,而且这些收益伴随人的一生,价值之大,难以估量。总之,农民家庭(即使是贫困家庭)应着眼于高等教育的长远收益,尽力克服暂时的经济困难,选择普通大学或高等职业教育,而不应轻易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具体而言,社会媒体加大宣传高等教育的多方面价值,引导农民阶层进行高等教育投资;尤其是要重视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和初次就业率的区别,总体就业率才准确反映大学生就业的真实状况,过分强调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将夸大大学生就业难,导致公众对高等教育失去信心和希望。所以,公布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意义不大,并且具有不小的负面作用,社会媒体应该更多地宣传大学生总体就业率。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应在高校收费方面对农村籍大学生予以照顾,以削弱高校收费对农村籍学生入学机会的制约作用,同时应加大针对贫困生的奖助学金的支持力度,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提供更多的勤工俭学岗位,以减轻农村籍大学生及家庭的经济负担。

青少年劳动教育篇9

【Abstract】Basedontheinportanceofbuildingofteacher''''sprofessionalethics,pointedoutthe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oftheprofessionalethicsofteacherscurrently.Strengtheningandsolvingtheproblemsofthebuildingofprofessionalethicsofteachers,whichisthemostimprotantthingofthecauseofsocialisteducationandthesocialistspiritualcivilization.

【Keywords】Teacher''''sProfessionalEthics,moral,teacher''''slabour1.

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1.1师德建设在道德建设的基础。

教师的主要劳动对象是青少年,青少年这一特殊年龄段的人群情绪不稳定,个性品质易变,人生观,道德观等还未形成,正处于确立阶段。而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的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教师的道德思想对学生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教师的崇高的道德信念对学生有很大的支持作用,能坚定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教师的积极的道德情感对学生有强烈的熏陶作用,能影响学生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绪。教师坚毅的道德意志对学生有巨大的激励作用,能鼓舞学生锻炼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教师的高尚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直接的示范作用,能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可以说,教师的道德常常是学生的道德的先导。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受到怎样的教师道德的教育和影响,直接关系到他今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教育实践一再证明,教师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道德高尚的学生。

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教师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也决定了师德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教师的道德水平决定了青少年的道德素质。要想培养青少年具有高尚的道德,必先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教师的道德状况决定着青少年的道德状况,也通过青少年而影响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状况。教师的道德建设是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也可以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

1.2师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关键教师劳动的特点,决定了教师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严格的典范性和鲜明的表率性。教师劳动的介质不是机械工具或者其它实物,而是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思想,道德。教师思想的好坏,道德的高低,知识的多少,能力的强弱,以及情感和意志的状况,直接反映了教师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的质量与效果。教师本身对学生就起着一种巨大的教育作用,教师劳动具有其他职业劳动所没有的直观示范性。

教师劳动的特点决定了为人师表对做好教书育人任务起重要的保证作用,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德行为树立了教师良好的道德形象,其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学生的道德品行。可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核心是教师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以人来促进人的发展。教师的道德对学生的渗透性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教师道德水平的提高对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起着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任何人都不可替代的。只有提高了教师的道德素质才能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也只有通过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才能实现。教师的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亿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成长,也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因而决定了师德建设是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关键,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道德建设的关键。

1.3加强师德建设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从教师的劳动成果和意义来看,教师劳动是一种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密切相关的脑力劳动,教师劳动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人类社会的延绵继续和进步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教育。教师既是人类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宝贵遗产的继承者和传授者,又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树者和传授者。教师劳动是一种精神生产,是通过继承和传授、建树和传播,培养教育出社会有用之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绝不只存在于在校期间,而是存在和作用于他们走上社会从事工作,甚至于他们的一生。这就是说,教师劳动的效果和作用要存在并作用相当长的时间。教师劳动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道德在影响上比其他职业道德更深、更广、更远。所谓深,就是说教师道德会影响青少年人生观的形成,培养其道德,塑造其心灵;所谓广,就是说教师道德的影响广泛作用于每位青少年,通过青少年,作用于整个社会;所谓远,就是说教师道德将持久地存在并延续到青少年的今后,从而影响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因此,师德建设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师。教师在培养完善人才的道德人格时,当然需要也必然会注意自身道德形象的完善。一般情况下,教师的整体道德素质高于其他职业。青少年生活在社会中,会受到社会中各种消极道德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家庭道德的熏陶。教师为了培养人才,巩固青少年在学校接受的积极道德教育,会千方百计地改变社会道德环境。师德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意识形态,会影响上层建筑中其他意识形态。教师努力影响消极道德,创设积极道德。教师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人才功在社会,而教师自己却默默无闻。教师以自己的道德促进了社会道德的进步和发展[1]。

2.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教育管理中的价值偏颇导致了教师的角色模糊。本来是以培养人、发展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管理,却忽视了对育人精神的塑造。在教育管理中,创收渐成压倒一切的硬任务,一些教育管理者误将教师职称晋升、工资调整、发放奖金作为管理人的第一要素,结果使许多教师只看到市场经济功利性一面,而忽视了市场经济同样需要奉献的一面,把自己纯粹置于一个社会经济人的位置,而忘记自己首先是一名人民教师,再加上社会不健康风气的影响,少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有所缺损。

2.2教师的“主体性”问题。经济繁荣与教师“主体性”的矛盾导致了教师人生理想的淡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在这个变革阶段,教师与其他知识分子一样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教师在社会中的“主体性”却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虽然1985年我国为教师专门设定了“教师节”,号召全社会都来尊重教师、关心教师,但从整个社会来看,教师在生活中较难找到自己的轨迹,难以确定自己的价值、地位和作用。比如教师的社会地位还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教师的工资收入与某些科研人员、个体老板、金融企业和垄断行业的员工相比,差距较大,教师的住房问题、子女就业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此少数教师认为自己为这个社会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牺牲了一定的个人利益而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于是产生了消极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丢弃了敬业、兢业和钻业精神,淡漠了人生理想,也淡化了事业心、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心。2.3缺少师德建设的责任心。长期以来,我们在学校建设中只注重了学科建设、教学研究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而忽视了师德建设和德育工作者的培养;在指导思想上,往往注重通过学生工作实现教育目标,而忽视教师的德育功能和教师的道德规范;突出了教研成果、著书立说在学校中的主导性而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道德素质建设的灵魂地位。在处理“德与智”、“红与专”的关系中,只强调“智与专”的重要性而轻视“德与红”的能动性,导致了教学科研工作一手比较硬,思想道德建设比较软的状况。缺乏构建大德育体系的紧迫感[2]。

3.师德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3.1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要热爱本职工作,关爱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的树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观念,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去追求宏伟的人生目标,启发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那种认为“听话、顺从”就是好学生的陈腐理念应破除。教师要以十倍的忠诚,炽热的爱去铸造锐意进取,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要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严谨治学,探求创新”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应具备的业务素质。一方面,严谨的治学精神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杜绝学生中的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不良风气,进而为建立良好的班风、校风打下坚实的基石。另一方面,要不断求知,为学生做好榜样。在科学和技术发展迅速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那么原有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需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核技术的发展步伐,不断创新。

要诚实守信,身正为范诚实守信是教师之本。总书记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对诚信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教师要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声誉,加强学术自律,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要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坚守、弘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忠于真理,力戒浮躁学风,避免急功近利;要严格遵守教学纪律,恪守职责,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就是要教师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权益;要尊重科学规律,发扬优良学风和团队合作精神。

3.2创造一个良好的师德环境。要提高对师德教育的认识。学校领导,教育行政单位、教育工会以及社会各方面,都要提高对师德教育的认识,抓好师德教育。通过开展表彰、总结和推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先进活动,使教师明确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是每个教师的天职。同时学校还应制定和完善各种奖惩制度和责任目标,开展教育评估工作,多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克服重智轻德现象。

要解决教师生活上的后顾之忧。针对目前学校教师生活上存在的许多实际问题,我们应加强学校管理工作。努力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使教师能安心于自己的职业,忠于职守,以他们的高尚人格和楷模行为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而努力奋斗[3]。

3.3建立对教师的监督机制。教师也是人,他也有自己的个性和正常的情绪表现。但教师职业毕竟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我们必须要求教师要严格履行教师职责,要为塑造青少年健康的心灵负责。所以,教师师德行为要受到自我的约束和社会的监督。家校合作应是家长与学校、教师工作的合作、配合,同时家长委员会也要接受家长的反映,监督教师的教学行为,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这样家长对教师不履行职责的行为才会有投诉之门。学校管理上真正对教师成长负责,接纳家长的意见,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对学生的不良表现,家长与教师应做到常沟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4]。

参考文献

[1]吴建荣.试论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J].科技创新导报,2008(34):124

青少年劳动教育篇10

【Abstract】Basedontheinportanceofbuildingofteacher''''sprofessionalethics,pointedoutthe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oftheprofessionalethicsofteacherscurrently.Strengtheningandsolvingtheproblemsofthebuildingofprofessionalethicsofteachers,whichisthemostimprotantthingofthecauseofsocialisteducationandthesocialistspiritualcivilization.

【Keywords】Teacher''''sProfessionalEthics,moral,teacher''''slabour1.

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1.1师德建设在道德建设的基础。

教师的主要劳动对象是青少年,青少年这一特殊年龄段的人群情绪不稳定,个性品质易变,人生观,道德观等还未形成,正处于确立阶段。而学校教育在青少年的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教师的道德思想对学生有着明显的影响作用。教师的崇高的道德信念对学生有很大的支持作用,能坚定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教师的积极的道德情感对学生有强烈的熏陶作用,能影响学生培养丰富的情感和健康的情绪。教师坚毅的道德意志对学生有巨大的激励作用,能鼓舞学生锻炼坚定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教师的高尚的道德行为对学生有直接的示范作用,能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道德行为。可以说,教师的道德常常是学生的道德的先导。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受到怎样的教师道德的教育和影响,直接关系到他今后成为什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教育实践一再证明,教师道德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那些具有高尚道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道德高尚的学生。

教师劳动对象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决定了教师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也决定了师德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教师的道德水平决定了青少年的道德素质。要想培养青少年具有高尚的道德,必先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教师的道德状况决定着青少年的道德状况,也通过青少年而影响整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状况。教师的道德建设是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也可以说是我们国家和民族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

1.2师德建设是道德建设的关键教师劳动的特点,决定了教师道德比其他职业道德有着更严格的典范性和鲜明的表率性。教师劳动的介质不是机械工具或者其它实物,而是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思想,道德。教师思想的好坏,道德的高低,知识的多少,能力的强弱,以及情感和意志的状况,直接反映了教师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的质量与效果。教师本身对学生就起着一种巨大的教育作用,教师劳动具有其他职业劳动所没有的直观示范性。

教师劳动的特点决定了为人师表对做好教书育人任务起重要的保证作用,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德行为树立了教师良好的道德形象,其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学生的道德品行。可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核心是教师以人格培养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以人来促进人的发展。教师的道德对学生的渗透性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教师道德水平的提高对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起着巨大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任何人都不可替代的。只有提高了教师的道德素质才能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质。青少年道德素质的提高也只有通过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才能实现。教师的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亿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成长,也直接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因而决定了师德建设是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关键,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道德建设的关键。

1.3加强师德建设是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从教师的劳动成果和意义来看,教师劳动是一种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密切相关的脑力劳动,教师劳动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人类社会的延绵继续和进步发展需要人才,人才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培养教育。教师既是人类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宝贵遗产的继承者和传授者,又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树者和传授者。教师劳动是一种精神生产,是通过继承和传授、建树和传播,培养教育出社会有用之才。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绝不只存在于在校期间,而是存在和作用于他们走上社会从事工作,甚至于他们的一生。这就是说,教师劳动的效果和作用要存在并作用相当长的时间。教师劳动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师道德在影响上比其他职业道德更深、更广、更远。所谓深,就是说教师道德会影响青少年人生观的形成,培养其道德,塑造其心灵;所谓广,就是说教师道德的影响广泛作用于每位青少年,通过青少年,作用于整个社会;所谓远,就是说教师道德将持久地存在并延续到青少年的今后,从而影响国家与民族的未来。因此,师德建设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师。教师在培养完善人才的道德人格时,当然需要也必然会注意自身道德形象的完善。一般情况下,教师的整体道德素质高于其他职业。青少年生活在社会中,会受到社会中各种消极道德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家庭道德的熏陶。教师为了培养人才,巩固青少年在学校接受的积极道德教育,会千方百计地改变社会道德环境。师德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意识形态,会影响上层建筑中其他意识形态。教师努力影响消极道德,创设积极道德。教师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人才功在社会,而教师自己却默默无闻。教师以自己的道德促进了社会道德的进步和发展[1]。

2.当前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教育管理中的价值偏颇导致了教师的角色模糊。本来是以培养人、发展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管理,却忽视了对育人精神的塑造。在教育管理中,创收渐成压倒一切的硬任务,一些教育管理者误将教师职称晋升、工资调整、发放奖金作为管理人的第一要素,结果使许多教师只看到市场经济功利性一面,而忽视了市场经济同样需要奉献的一面,把自己纯粹置于一个社会经济人的位置,而忘记自己首先是一名人民教师,再加上社会不健康风气的影响,少数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有所缺损。

2.2教师的“主体性”问题。经济繁荣与教师“主体性”的矛盾导致了教师人生理想的淡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出现了繁荣的景象,在这个变革阶段,教师与其他知识分子一样为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教师在社会中的“主体性”却得不到应有的体现。虽然1985年我国为教师专门设定了“教师节”,号召全社会都来尊重教师、关心教师,但从整个社会来看,教师在生活中较难找到自己的轨迹,难以确定自己的价值、地位和作用。比如教师的社会地位还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教师的工资收入与某些科研人员、个体老板、金融企业和垄断行业的员工相比,差距较大,教师的住房问题、子女就业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为此少数教师认为自己为这个社会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牺牲了一定的个人利益而得不到应有的补偿,于是产生了消极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丢弃了敬业、兢业和钻业精神,淡漠了人生理想,也淡化了事业心、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心。

2.3缺少师德建设的责任心。长期以来,我们在学校建设中只注重了学科建设、教学研究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而忽视了师德建设和德育工作者的培养;在指导思想上,往往注重通过学生工作实现教育目标,而忽视教师的德育功能和教师的道德规范;突出了教研成果、著书立说在学校中的主导性而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道德素质建设的灵魂地位。在处理“德与智”、“红与专”的关系中,只强调“智与专”的重要性而轻视“德与红”的能动性,导致了教学科研工作一手比较硬,思想道德建设比较软的状况。缺乏构建大德育体系的紧迫感[2]。

3.师德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3.1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要热爱本职工作,关爱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的树立,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观念,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去追求宏伟的人生目标,启发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那种认为“听话、顺从”就是好学生的陈腐理念应破除。教师要以十倍的忠诚,炽热的爱去铸造锐意进取,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要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严谨治学,探求创新”是教师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应具备的业务素质。一方面,严谨的治学精神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杜绝学生中的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不良风气,进而为建立良好的班风、校风打下坚实的基石。另一方面,要不断求知,为学生做好榜样。在科学和技术发展迅速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那么原有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需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核技术的发展步伐,不断创新。

要诚实守信,身正为范诚实守信是教师之本。总书记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对诚信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教师要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学者声誉,加强学术自律,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要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坚守、弘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忠于真理,力戒浮躁学风,避免急功近利;要严格遵守教学纪律,恪守职责,钻研业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就是要教师树立法制观念,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权益;要尊重科学规律,发扬优良学风和团队合作精神。

3.2创造一个良好的师德环境。要提高对师德教育的认识。学校领导,教育行政单位、教育工会以及社会各方面,都要提高对师德教育的认识,抓好师德教育。通过开展表彰、总结和推广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先进活动,使教师明确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是每个教师的天职。同时学校还应制定和完善各种奖惩制度和责任目标,开展教育评估工作,多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克服重智轻德现象。

要解决教师生活上的后顾之忧。针对目前学校教师生活上存在的许多实际问题,我们应加强学校管理工作。努力改善教师的生活条件,使教师能安心于自己的职业,忠于职守,以他们的高尚人格和楷模行为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而努力奋斗[3]。

3.3建立对教师的监督机制。教师也是人,他也有自己的个性和正常的情绪表现。但教师职业毕竟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我们必须要求教师要严格履行教师职责,要为塑造青少年健康的心灵负责。所以,教师师德行为要受到自我的约束和社会的监督。家校合作应是家长与学校、教师工作的合作、配合,同时家长委员会也要接受家长的反映,监督教师的教学行为,真正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这样家长对教师不履行职责的行为才会有投诉之门。学校管理上真正对教师成长负责,接纳家长的意见,完善学校的管理制度。对学生的不良表现,家长与教师应做到常沟通,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4]。

参考文献

[1]吴建荣.试论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J].科技创新导报,2008(34):124

青少年劳动教育篇11

基金项目:江南大学部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基于农村留守青少年未来就业保障的PPP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610295056)

中图分类号:D917.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3日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转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渐形成。为了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进城务工的农民数量不断增加。国家统计局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8,171万人,比上年增加424万人,同比增长1.5%,其中外出农民工为16,934万人,增速为0.3%。与此同时,农村留守青少年作为进城潮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的农村留守青少年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3~20周岁的人。

随着教育体制的完善和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从2001年的114万人扩增到2016年的765万人,增长近5.7倍,加上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后不再升学的学生,2016年的就业群体大约有1,500万人。由此可见,整体的就业形势十分复杂、非常艰巨,而与城市生源毕业生相比,农村生源毕业生的就业更加困难。2013年中国社科院“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调查”的数据显示,来自城市家庭的毕业生就业率为87.72%,而来自农村家庭的毕业生就业率只有69.51%,远远低于平均水平。由于就业的困难,很多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而农村留守青少年由于自身特点,其犯罪率一直高居不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这一现状,深入分析就业对犯罪率的影响,探讨未来就业保障对于降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率的作用。

一、我国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现状。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政府工作的落实,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人数在不断减少,刑事犯罪案件中主体为青少年的比例也在稳步降低,但是2015年仍有236,341名青少年因刑事犯罪而受到刑罚,形势十分严峻。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递、舆论的传播更加快捷,过早地接触复杂的社会生活给青少年带来物质、心理等方面的冲击,由于心智尚未成熟,青少年极易受到他人言论的影响而导致价值观的歪曲,从而违法犯罪。目前,青少年犯罪现象逐渐呈现低龄化、团体化、智能化、暴力化和突然性等特点。(图1)

在青少年犯罪案例中,大部分是由于缺乏P爱、缺乏监管、缺乏教育、经济贫困、心理扭曲等原因,而这部分群体中农村留守青少年占较大比例。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家人的陪伴,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现象更加严重。据全国法院相关资料,2006~2012年全国法院判处留守青少年罪犯人数由41,707人增长至97,895人,年均递增9.7%,2013年和2014年人数有所下降,但2014年仍高达67,420人,占全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总数的27%。

(二)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特点。通过对近年来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案例的分析,其犯罪特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犯罪年纪低龄化。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以上,呈现上升趋势;二是犯罪类型相对集中,以财产型犯罪为主。农村留守青少年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攀比心理,追求物质主义,当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心生邪念,引发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报告》中指出,抢劫、盗窃等侵犯财产型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80%以上;三是犯罪手段暴力化。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大部分农村留守青少年缺乏对法律红线的辨别能力,没有明确生命和犯罪的概念,易受网络上的暴力游戏和不良信息的诱导,不仅侵犯财产而且危害人身健康与生命。近年来,校园暴力层出不穷,农村留守青少年因矛盾杀人的悲剧也时常发生,如2014年的肖明案、薛毅案等;四是犯罪行为偶然性强。农村留守青少年往往会因为一时冲动而犯下罪行,作案动机比较单纯,多为临时起意,突发性犯罪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五是犯罪方式团伙化。农村留守青少年易情绪冲动、盲目随从,但是非辨别能力不足,缺乏法律知识,聚集到一起时易受人多势众心理的影响而共同犯罪。

二、就业对犯罪率的影响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基于郭飞对于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因素的分析,本文着重研究国家政策、劳动力素质、劳动力市场三个就业因素对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率的影响。根据经济政策作用的直接性与调节性,选取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作为国家政策对于就业影响的具体指标。根据农村留守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机会与层次,选取普通本专科招生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人数作为劳动力素质对于就业影响的具体指标。由于缺乏青少年就业市场岗位供需与就业人数的具体数据,故以我国就业总人数作为劳动力市场对于就业影响的具体指标。由于农村留守青少年是青少年刑事案件中的犯罪主体,并且缺乏近几年我国青少年总人数的数据资料,无法直接计算犯罪率,故以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数作为犯罪率的具体指标。

(二)模型构建。为了进一步研究就业对降低犯罪率的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2015年的数据材料,以我国青少年刑事罪犯数(用Y表示)为被解释变量,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用G表示),普通本专科招生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人数(用E表示),我国就业总人数(用X表示)为解释变量,利用Eviews软件建立计量模型,用最小二乘法做回归分析。通过对不同模型结果解释能力的比较,最终选取半对数模型与倒数模型相结合的回归模型。(表1)

根据Eviews输出得到表1所示结果:

(三)结果分析。2=0.965223说明样本回归直线的解释能力为96.52%,即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数变动的96.52%可由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普通本专科招生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人数、我国就业总人数作出解释,回归直线拟合观测点较为理想。方程的F值为84.2629,说明回归模型总体是显著的,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普通本专科招生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人数、我国就业总人数对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数的共同影响是显著的。从每个自变量的t值看,在5%显著性水平上,三者分别对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数的影响都是显著的。由回归方程系数可知,其他条件一定时,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与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数成正相关,与理论分析不符,可能是由于时间序列的有限性或模型固有的局限性;其他条件一定时,普通本专科招生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人数每增加1万人,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数将会减少0.05%;其他条件一定时,我国就业总人数每增加1%,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数将会减少31.40%。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扩大普通本专科招生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人数可以增加升学机会,提高劳动力就业素质,从而增加我国就业总人数,减少我国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对于高犯罪率的农村留守青少年,提供未来就业保障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对于降低其犯罪率有更大的积极效应。

三、我国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一)就业对犯罪的影响原因分析。就业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就业层次与就业质量更是不容乐观。

由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农村青少年的升学率明显低于城市青少年;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健全、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留守青少年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自卑、孤僻、叛逆等都会造成人际沟通方面的缺陷;由于学校教育方法的失当,重视升学率、就业率而忽略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养,导致农村留守青少年自律意识薄弱,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上原因都造成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就业困难。

由于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农村留守青少年自我认识存在不足,如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弱、情感需求强烈、意志薄弱,再加上缺少父母的关爱,农村留守青少年易夸大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而形成阴暗的人生观,面临就业的困境往往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过分追求物质满足而置法律法规于不顾。失业问题也可能引发青少年对秩序的叛逆、对社会的不满,从而产生报复心理,增大了犯罪的可能性。

未来就业保障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就业困境,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一方面未来就业保障使农村留守青少年感受到社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注与呵护,有利于情感上的感化,减少他们对社会的不满,矫正扭曲的心理,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另一方面通过未来就业保障的各项措施,农村留守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专业技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找到能发挥个人价值的岗位,在获得劳动收入的同时实现自尊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从根本上预防犯罪行为。

(二)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调研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原因,研究就业对降低犯罪率的机理,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广安市的农村留守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250份问卷,回收224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有210份有效问卷。

在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率高的原因分析中,由图2可知,共有33.3%的受访者认为心理问题为主要原因,即亲情缺失导致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内心封闭、情感冷漠和行为孤僻,这一类青少年极易形成扭曲的价值观而导致犯罪。26.2%的受访者认为教育问题为主导因素,大部分犯罪的农村留守青少年都存在厌学、逃学、辍学的情况,由于学业知识的不足无法进行就业技能的学习,从而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为了追求物质生活极易进行犯罪。此外,部分受访者认为社会风气的不良倾向、周围同学的欺凌行为、家庭教育缺失而形成的错误道德观等也是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诱因。(图2)

由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原因分析可知,扭曲的价值观、道德观是犯罪的根本原因,物质的生活需求则是犯罪的主要目的。大部分农村留守青少年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由于专业技能的薄弱导致就业困难,在金钱主义不良倾向的诱导和攀比心理的鼓动下导致犯罪行为。由此可知,提供未来的就业保障对于降低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率有一定的促进效应。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受访者认为学校再教育、就业岗位的增加、就业基金的支持等都能提供未来就业保障,促进就业从而减少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行为。

四、促进就业、避免犯罪的对策

(一)职业教育培训。为了让农村留守青少年更好地就业,提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训。针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普遍情况,开展以门槛低、费用少、时间短的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的培训,通过实行免试入学、放宽年龄限制、建立弹性学制、加大扶持力度等措施积极促进农村青少年的就业,并把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学历证书与业资格证书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让更多的农村留守青少年获得工作技能,可以通过劳动所得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从而降低犯罪率。

(二)对接就业岗位。加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针对就业岗位培养专业人才,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学校应围绕市场进行教学行动,根据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调整专业结构,在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条件下通过模块化教学提高青少年的职业能力。此外,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联合办学让企业作为学生实习的基地,加强实践教学,便于对口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利于就业岗位的对接。学校的老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双向交流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更好地把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进行订单式培养。通过对接就业岗位可以提高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就业率,通过在工作上获得的成就感纠正被扭曲的价值观,从而避免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行为。

(三)创新创业扶持。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各种补贴与优惠政策的扶持为农村留守青少年进行就业与创业提供良好的机遇。积极发挥创业对就业的倍增效应,建立完善创业培训、项目推荐、资金扶持、专家指导为一体的创业扶持机制,提高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创业能力,从而更有效地规避创业风险。此外,在银行贷款、税收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也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并充分利用社会的就业创业基金,大力表彰成功创业的农村留守青少年,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青少年勇于创业”的新机制。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就业保障机制,为农村留守青少年梦想的实现铺垫道路,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减少犯罪行为。

(四)调整产业结构。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出现负增长,第二产业劳动力增长缓慢,第三产业劳动力增速不断加快,逐渐成为我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但是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就业总人数虽然有所增加,但是与产值比重的增加幅度不对称。相较于城镇,农村的产业结构更不合理,第一产业已成为劳动力净流出的部门,第二产业未合理吸收劳动力,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因此应大力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首先,通过强化农村科技、引入先进设备提高农村第一产业的工作效率;其次,增加第二产业中的技术比重,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注重与生产业的融合发展;最后,应将优化第三产业结构作为调整重点,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运输、保险等项目,同时抓住农村的地域特色,发展特色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等产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为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就业与创业创造更多机会,教育培训与不同产业岗位需求的密切联系也增加了未来就业的保障,从而降低犯罪的可能性。

总之,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应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关注。通过提供各种形式的未来就业保障,满足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犯罪行为,从而降低犯罪率,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训伟.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2]索文斌,宋欣.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J].青年研究,2015.3.

[3]宋洪杰.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0.

[4]操学诚,路琦,牛凯,王星.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6.

[5]郭飞,夏建军,余欣.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出与就业(就业版),2011.24.

青少年劳动教育篇12

从当前一系列被媒体曝光的存在于广大青少年群体中的不良现象,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当前必须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道德教育与行为教育,使其明白优良的道德、健康的行为,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二是必须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扭转当前泛滥成灾的一切向钱看、极端自私自利等不良现象,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育其关注社会、服务人民、热爱国家的道德意识。三是必须重视对不良社会风气的整治。要大力加强、时刻不放松对于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的打击力度,铲除社会丑恶现象与不良风气滋生的土壤,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优良的社会环境。四是必须加强对网络渠道影响力的正确认识,采取必要的手段净化网络环境,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绿色的新型信息接收平台与娱乐渠道,遏制一切不良的网络负面现象。五是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在东西方文化的冲击尤其是外来商业文化、不良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冲击下,我国的文化形态与社会风气的西化、洋化危机,已经越来越明显。特别是富有腐蚀性的西方腐朽文化与生活方式十分易于在我国找到其滋生、蔓延、泛滥成灾的土壤,因为其能够勾引起多数人潜意

识中的丑恶因子来。因而,必须采取有力手段大力加强对于一切外来文化与事物的监督控制,在剔除糟粕、取其精华之后,将干净的、净化后的外来优秀文化与事物传达到国内,要牢牢地构建起捍卫国家文化安全、道德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的铜墙铁壁。六是随着社会的开放,原本传统的父母子女关系、师生角色等均已发生新的变化,尤其是个性主义的流行,已经使得我国广大青少年的独立意识与反叛意识越来越强烈。因而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才能够在实质上做好对他们的教育工作。

俗话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均需要高素质的人去完成,而作为开发、培育、塑造、矫正、强化人的诸多方面素质的教育工作必须发挥出其核心作用,进而为我们这个国家孕育出一代更比一代强的优秀国民与合格的接班人。如此,我们的事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才有明天。

新形势下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子女)的具体措施 通过前面的简述,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如何教育好我们的学生(子女)”这个严肃命题,对于我们这些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以及广大青少年的父母长辈们来说,可以通过如下四个层次的教育实践来加以解决。

首先,做好第一层次的四个教育。笔者提出的第一层次的四个教育,关系到一个人一生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在最为基本的为人要素方面影响着一个人的自我形象与整体素养。具体来说,其一是加强性别教育。当前社会中流行那种男不男、女不女的所谓“中性人”现象,不仅严重戗害到广大青少年的性别角色定位,更严重伤害其身心健康。只有有针对性地开展男人教育、女人教育,教育广大青少年担负起正确的男性角色、女性角色,表现出一个男性、一个女性应有的性别要求与性别特征来。这样在其成人、走向社会、构建起家庭之后,才能准确地担负其应有的性别责任、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否则性别角色错位,将会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

其二是加强道德教育。道德是为人的根本,当前中国社会之所以问题丛生、社会诚信严重缺乏、家庭与社会的凝聚力越来越差、社会诸多方面的危机重重,其根本原因即在于――道德败坏。因此, 加强广大青少年的个人道德与社会公德教育十分必要。与此同时,要在全社会形成家庭道德、社会道德、职业道德齐抓共管的局面, 采取一切必要的有力措施大力提高整体国民的道德素养,培育出自尊、自重、自爱、自律、自严的道德风尚。

其三是加强心理教育。我们历来强调身心健康影响着一个人的一生,作为一个人, 除了要具备健康的体魄、优良的道德之外,心理健康在当前日益市场化、竞争化的时代,显得尤为必要。历来成大事者、能够担负起国家栋梁之责的,几乎均是心理素养上绝对过得硬的人物。与此同时,我们通过对社会中涌现出的不良社会风气来看, 其绝大多数存在着心理变态、心理畸形、心理病态等问题。因而,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心理矫正工作十分必要而且紧迫。

其四是加强行为教育。行为是心理的反映。因而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对于行为的教育与矫正,也显得很有必要。诸多的道德规范、法律要求,只有转化为健康的、正常的实际行为,才能够将抽象的道德、法律所包含的功能发挥出来,由此而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其次,做好第二层次的六个教育。笔者提出的第二层次教育,主要倾向于培育广大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体来说,其一是大力加强民族意识教育。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团结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通过对广大青少年的民族意识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广大青少年对自身所属民族的身份认同,而且可以有效地继承各自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进而在整体上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与繁荣。另外,要大力开展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的教育,以促进中华民族内部更加团结,国家更加稳定。

其二是大力加强政治意识教育。政治是现实社会生活的核心要素之一。作为公民必须具备优良、正确的政治意识,如此才能立足于社会、使得个人得到更好的发展。在我国就是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制度教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力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以及大力加强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教育。

其三是大力加强国族意识教育。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虽然我国有56 个民族,但在整体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之源、血脉之源,那就是中华民族――这是我们的国族。因此,在面临各种境内外反动势力与分裂主义势力的破坏活动之下,我们必须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国族意识教育,要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形成牢不可破的国族意识情感,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稳定,形成共同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荣辱感与民族自信心。

其四是大力加强国情教育。作为公民,必须对所在国家的现实国情有所了解,如此才能在正确判断国家情势中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与定位。尤其是对于将来会担负起治理国家重任的青少年群体,更需要从小培养起正确的国情观,如此才能使其走上领导岗位时不至于乱决策、乱行政。因而,国情教育与形势教育,必须大力开展。

其五是大力加强历史教育。历史是民族的根,只有有效地继承了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才能够给予我们正确认识当下,进而预测未来的智慧。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历史教育在培育国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培育共同的民族精神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历史是民族的过去,它影响着民族的今天、引导着民族的未来。

其六是大力加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文化是人类生存的精神家园,其与物质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两翼。在当前的形势下,开展有力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不仅可以丰富广大民众的精神世界,而且可以在世界民族丛林的激烈的生存发展竞争中,而取得难得的优势。作为一种软实力,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它越来越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团结力、凝聚力以及创新力,影响到国民的精神面貌与综合素养。

再次,做好第三层次的四个教育。笔者所提出的加强广大青少年的第三个层次的教育,能够直接影响到他们步入社会后的职业发展能力、为人处世能力与实际生活能力。具体来说,其一是大力加强文艺素养教育。文学艺术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精神状况与审美理念,会影响到其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的审美判断。而且必要的文艺修养,在步入社会后不仅有利于个人的社会交际、职业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个人的生活品位与幸福感。文艺可以为人们带来快乐与愉悦,可以缓解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各种压力,能够起到塑造人们高雅生活品位与精神追求的作用。因此在广大青少年群体中大力开展文艺教育,不仅会给予他们一种职业发展的技能,更能培育出他们高洁的人生风格与生活习性。

其二是大力加强科普素养教育。科学素质在当前的信息化、科技化、网络化、工业化时代,其作用越来越突出。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中,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的要素。另外,迷信活动一直是困扰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负面因素,因而,为了铲除迷信活动的生存土壤,为了提升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必须形成崇尚科学精神、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氛围。

其三是大力加强专业素养教育。俗话说,厚积而发。在具备多方面的素养之后, 为了取得在社会竞争中的一席之地,还必须加强每一个青少年的专业素养教育,使人人都能够熟练掌握一项适合自己、保证自己能够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谋生技能,从而把自己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

其四是大力加强职业素养教育。职业教育在当前这个竞争化、信息化、学习型的时代,已经成为增强个人的社会竞争力、提高个人发展潜能、提升个人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不断地伴随着社会的新变化、新发展、新要求,而相应地开展富有针对性的职业素养教育, 才能紧跟社会发展的潮流,从而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做好第四层次的两个教育。本人提出的做好针对广大青少年的第四层次的素养教育,决定着前面三个层次教育的实际成果。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教育手段的实际成效,只有回归到实际运用中,才能看出它的成败、它的有用与否。具体来说,其一是大力加强劳动实践教育。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历来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而作为为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培育合格的、优秀的劳动者的教育工作者,其最终的检验标准是实际培养出的人能否科学地完成工作、能否创造性地做好工作。实际劳动能力既是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实际效果体现,也是验证我国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只有将知识教育与劳动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才可以发挥出知识的内在价值。与此同时,通过劳动实践不仅可以让青少年在劳动中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形成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而且可以在实际劳动中增强个人的体魄、意志力。须知,真正的本领是在劳动实践中孕育并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