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合集12篇

时间:2023-12-28 17:03:20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1

体能训练是篮球运动训练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是部分教练员在组织开展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却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以至于影响了训练质量的提高。鉴于此,为了加深对青少年体能训练的认识,提高篮球训练的质量,本文就针对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和实施关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概括而言,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主要可以归纳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体能训练的开展能够促进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各方面机能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是运动员篮球专项运动素质提升的基础。

对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来说,不同的运动素质都有其固定的发展敏感期。在发展敏感期内,某种特定运动素质的发展速度会远远超过其它时期的发展速度。因此,抓住运动素质的敏感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是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身体进行生物改造的有效方式,对于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不但能够有效的改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各器官和各系统的机能,还能够通过青少年身体各方面机能和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篮球专项运动素质的发展和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体能训练的开展能够确保机体适应大负荷的运动,是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承担高强度比赛任务的基础。

快速灵活、对抗激烈是篮球运动的重要特点,而这一点也决定了篮球运动员只有具备良好的体能才能够承担高强度、大负荷的篮球比赛任务。在一场4节,长达两个小时的篮球比赛中,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不但要在攻守之间、控制与反控制之间不断进行转换,同时还必须要快速完成各种急停、急起、跑动、跳跃以及投篮等等一系列的动作,在这个过程中体能的消耗非常大,如果没有良好的体能水平做保障,在比赛进行一段时间之后,运动员往往就会因为体能不支而出现技术动作的变形、跑动速度的减慢或者是主动失误的增多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因此影响到最终的运动成绩。由此可知,通过体能训练来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是确保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承担高强度的比赛任务的基础。

(三)体能训练的开展能够为篮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保障,是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顺利提升的基础。

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说,体能是影响其技战术水平的先决条件,无论是技战术水平的提高,还是技战术水平的发挥,亦或是技战术水平的保持都需要良好的体能来做保障。体能水平高的篮球运动员相较于体能水平低的篮球运动员而言,在其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往往能够更快、更好地掌握复杂和先进的技战术。反之,体能水平低的篮球运动员即使掌握了先进的技战术在实际比赛的过程中,也往往会由于体能而受到局限,无法得以充分地施展。因此,体能是影响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重要因素,体能训练是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服务的,是青少年@球运动员技战术水平顺利提升的基础。

(四)体能训练的开展能够通过促进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提升,降低运动损伤事故发生的几率。

篮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决定了在篮球运动中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不但要承担极大的运动负荷,还要面对激烈的对抗。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运动员一旦出现运动疲劳,身体的薄弱部位就容易受到损伤,例如:膝关节、腰部等,而运动损伤出现后轻则影响训练和比赛的正常顺利开展,重则影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但是,在开展日常训练的过程中,教练员如果能够重视体能训练,通过体能训练来有意识的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和抗疲劳能力,往往能够大幅降低运动损伤事故出现的几率。以力量训练为例:力量训练的开展能够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而力量素质的提高则能够让运动员身体关节稳定性能的控制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并且运动中身体的抗疲劳能力也会因此得到一定的提升,从而降低运动损伤出现的可能性。由此可知,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开展有助于降低篮球运动训练和比赛活动中运动损伤的发生几率。

二、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实施关键

综合上文的分析可知,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具有多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体能训练的质量会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职业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而要确保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科学高效开展,还应注意如下两点问题。

(一)要注意树立科学的训练理念,切忌出现重技战术训练,轻体能训练的情况。重技战术训练,轻体能训练的情况在我国篮球运动训练中是切实存在的,为了改变这种情况,青少年篮球教练员一定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树立技战术训练和体能训练并重的科学理念。

(二)要注意避免出现体能训练脱离专项体能训练的问题。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体能训练脱离专项体能训练的问题通常表现为将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混为一谈,一般体能训练在训练中所占的比例偏高,专项体能训练所占的比例偏少;青少年体能训练成年化等等。上述问题的出现,不但无法实现预期的训练成效,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因此,教练员一定要注意青少年体能训练与篮球专项特点之间的有机结合,切忌出现体能训练脱离专项体能训练的问题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2

在强调专项身体锻炼的同时,还要充分关注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陆上专项素质训练,逐步提升青少年的游泳水平。在运用科学的训练手段和方法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对青少年陆上训练环境的营造,让青少年在良好的环境下进行训练,不断提升训练的效果。

一、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

1.1 注重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陆上的训练中,要强调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辅地对青少年运动能力、机能能力进行训练,增强青少年基本技术动作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对青少年柔韧性、身体协调性以及灵活性等素质的训练,实现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在青少年身体各方面机能和年龄逐渐增长的过程中,也要随之增加专项素质训练的比例,根据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合理地提升训练的难度和要求,逐步向专项运动素质的需求发展。

1.2 注重核心力量训练

对于游泳运动员而言,要想在游泳项目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首先要保证自身的具备足够的核心力量、关节力量能够具有绝对协作性。因此,在游泳项目的训练过程中,可以将其他运动项目的训练方法和游泳项目关联起来,例如田径、拳击等,通过借鉴相关运动项目的训练方法来提升运动员肌肉力量以及协调能力[1]。

1.3 注重协调能力

发展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协调性成为陆上游泳训练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在青少年游泳训练的过程中,抓住青少年游泳协调能力发展的敏感期,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与训练手段,提升青少年运动员协调能力发展的效果。又如,为了更好的提升青少年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可以通过跳绳练习等途径,来发展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节奏感与快速应变的能力。也可以通过田径项目的优化,来提升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协调能力。主要的发展协调能力的田径练习方法有:小步跑、并腿前后跳、左右侧跳、快速收腹跳、蛙跳、矮步走、前后交叉步等,这些田径练习的方法,既可以在原地也可以在行进间进行。

二、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陆上素质训练的内容

2.1 陆上柔韧素质的训练

首先要突出柔韧训练的重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柔韧素质发展需要将重点置于肩躁和躯干的各关节及肌键和韧带。这是由于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在游泳的过程中不同的游泳姿势都要求肩、手臂的广泛参与。都要求运动员的躁关节最大幅度的屈与伸动作。因此,加大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柔韧性的训练,既是发展技术的需要,也是提升身体素质的要求。其次,要提升青少年游泳柔韧素质发展的实效性。即在青少年柔韧素质发展的过程中,要科学的将柔韧与力量素质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提升力量素质的前提下,发展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再次要注重柔韧素质发展的持之以恒。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柔韧素质的特点是速度缓慢,并且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柔韧素质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容易消退,不易巩固。但长期发展起来的柔韧素质,会在长时期内慢慢消退。所以,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柔韧素质的发展需要持之以恒,在柔韧素质练习的过程中循序渐进,不能于求成,以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2]。

2.2 陆上耐力素质的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为了充分遵循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实际训练过程中需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积量”训练。人在8岁到12岁之间的心脏负荷适应机制还未发育完全,而通过合理的耐力训练可以使人体的心腔增大、每搏输出量提高,进而提升肌体的运动能力。因此,在这年龄段对青少年进行耐力训练可以有效地增强青少年肌体对运动负荷的承受能力,提升青少年肌体的耐力。而如果待人体心脏负荷适应机制完全建立以后再进行耐力性训练,则很难收到很好的效果。因此,进行“积量训练”可以为将来青少年发展专项适应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重视对有氧耐力的训练。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人体处于青少年时期机体内的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比例较成人较低,肌体对氧气的利用能力和成年人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这一时期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发展不完全。因此,在这一时期可以通过强化有氧耐力的训练来提升青少年的心血系统和呼吸系统水平,增强青少年的肌体耐受力。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逐步增加负荷和运动频率等方式来提升青少年肌体在缺氧状态下承受力,从而为将来的发展专项耐力打下基础[3]。

(3)综合性。在对青少年进行耐力训练的同时,还要强调对青少年其他身体素质训练的有机结合,同时还要保证训练方法的丰富性。在进行陆上耐力训练时,要不断变化训练的手段,采用多种训练方式交替的方式,避免因长期使用同一种训练方式让青少年对训练产生厌烦,进而对训练失去兴趣。

2.3 陆上速度素质的训练

速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动作技术、力量、反应能力等。速度的快慢能够充分反应出人体的技能状况。对于游泳项目而言,力量的大小对运动员游泳速度的快慢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成为一个优秀的游泳运动员所必备的素质之一,特别是力量中的爆发力对于提升游泳成绩的作用更为显著。由此可知,不仅要关注对速度的训练,同时注重发展青少年的力量,将速度、力量以及柔韧和耐力等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相互之间的平衡。在青少年游泳陆上素质训练的过程中,以陆上全面的身体素质练习为主,水上循序渐进练习的方式实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科学有效的陆上身体素质训练措施,可以帮助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身体各个能力与技术动作水平的发展,对于发展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专项有氧耐力,提升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身体柔韧性,塑造与改善身体流线体型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在青少年游泳陆上身体素质训练的过程中,要以青少年身体生理与心理发育为基础,在切实把握游泳技术特征的基础上,提升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陆上素质训练的效果。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3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码:A

青少年篮球是我国篮球运动事业的后备军,是篮球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阶段。目前,青少年篮球训练虽然在学校广泛的开展起来,但是因为社会、家庭、青少年本身的年龄特征、教练素质等因素,青少年篮球训练效果不佳,严重地阻碍了篮球后备人才的发展。因此,加强对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的研究,提高训练效果极其重要。

1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的篮球竞技后备人才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对篮球训练的观念没有改变。家长普遍认为文化素质的发展是重要的,认为现代社会没有文化素质的支撑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就业。更多的家长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安稳地学习而不愿意他们在体校里顽强地拼搏。如果每一位家长都有这样的意识,那么我国的篮球后备人才储备就会严重不足,能够代表国家队出战的篮球运动员就会越来越少,进而导致国家的运动能力和综合国力下降。本文旨在研究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分析影响青少年篮球训练的因素,并提出解决青少年篮球训练问题的对策,以期给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事业的发展一点启示。

2影响青少年篮球训练的因素

青少年运动员对篮球训练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离开了运动员训练的主动性,教练员的指导就没有意义。青少年时期的篮球训练是技战术掌握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对青少年运动员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甚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1运动员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的态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素质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从某种程度上讲,青少年的文化学习成绩和态度决定了其以后的发展道路。篮球运动训练不仅要求青少年运动员有较好的技战术,还要求他们有较好的技战术理解能力,除此之外,正确处理运动员与运动员、运动员与教练员之间的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文化素质好的运动员能达到上述要求,能积极应对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篮球在我国的普及,很多学生都喜欢打篮球。这对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也是我国篮球事业发展的动力。据笔者了解,大部分青少年在体育课上喜欢打篮球,而不是参与广播体操、田径等活动,由此可见,大部分青少年对篮球训练的态度是积极的。

2.2参与文化学习和运动训练的时间

青少年在学校学习文化课的同时还要进行体育训练,尤其是体校的青少年运动员,他们要兼顾学习和训练这两大艰巨的任务。学习文化课和体育训练的时间是矛盾的,协调二者的时间比例至关重要。如果训练的时间增多了,学习的时间必然会少,反之亦然。以笔者带队的经验为例,笔者带队训练多年,基本上早上从6点至7点训练,下午4点至6点30分训练,这两个时间段是青少年训练的黄金时期,因此笔者选择让学生在以上两个时间段训练。在学校,青少年运动员学习的时间是非常充裕的,早上7点30至12点,下午2点至3点50,晚上7点至10点。也就是说,学生一天的学习时间总计9小时20分钟,训练时间3小时30分钟。每周训练5天,一天大约两次,这样的时间安排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而言是合理的,他们的学习和训练时间也能够得到保障。因此,正确处理训练和学习的时间有利于青少年的长远发展,防止出现“学训矛盾”。

2.3参加运动训练的目的

青少年参加运动训练的目的主要有三个:进入大学高水平专选队,进入高等体育院校,进入职业队。据笔者所知,大部分学生都选择进入大学高水平专选队,这需要学生有一定文化水平,体育成绩也不错。这一类学生凭借自己的篮球技能进入大学的高水平篮球队,进一步发展和训练,为CUBA赛制做充分的准备。第二类学生进入高等体育院校,这一类学生较第一类学生,人数较少。学生的第三种选择就是进入职业队,但因为他们是体校的学生,其篮球技术与职业队篮球运动员的水平差距较大,进入的可能性较小。

2.4参加赛事的次数

竞赛是检验青少年篮球训练成果的途径。竞赛是青少年篮球训练的动力,也是青少年磨炼技战术的机会。在篮球竞赛中,体校的青少年学生可以学到很多篮球技巧,提高篮球技战术理解能力和执行能力,学习心理战术。从某种程度上讲,青少年进行篮球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竞赛,竞赛也可以挖掘青少年的潜能。

2.5篮球场馆、设施和器材

体育场地、器材是开展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制约体育教学、训练质量的重要因素。据调查,现在很多地方的基层学校缺乏篮球教学、训练的场地,篮球场馆的器材比较陈旧,质量不好,坏了的篮球器材得不到及r维修。这些都会影响青少年的篮球训练。

3解决青少年篮球训练问题的措施

3.1加强教练员的培训

教练员的业务水平对篮球训练的后备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笔者认为,要想提升青少年的篮球训练水平,就应该定期开展教练员的业务培训。只有教练员提升了自身能力,同时监督青少年的训练进度和学习进度,才能促进青少年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又有专长。因此,学校应对教练员开展培训,注重提高篮球教练员的篮球专业技能和篮球教学创新能力。

3.2完善学校的制度

学校应该重视青少年的篮球训练,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篮球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提升篮球技术水平。学校可以实施奖励制度,如有偿训练制度,即参加竞赛获得名次的团队可以获得奖金。这可以极大地调动青少年篮球训练的积极性。学校还应处理好学生学习与训练的关系,做到因材施教。

3.3完善学校篮球训练的硬件设施

学校篮球场地、设备的完善对于篮球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好的场地、设备能够让青少年的身体素质、篮球技战术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出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如果没有足够的篮球场馆,篮球器材不能及时更新,篮球教学训练课就不能正常开展,这一定会影响青少年的篮球训练。

4结束语

学校应高度重视青少年篮球训练,注重影响青少年篮球训练的因素,明确青少年篮球训练目的,加强教练员培训,完善学校的制度和篮球训练的硬件设施,根据篮球运动项目的特点以及青少年的身体特点,创建良好的训练氛围,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开展训练,以提高青少年的篮球训练效果,适应篮球运动的发展需要。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 游泳训练 基础训练 青少年 训练有效性 训练策略

在运动训练领域,青少年基础训练始终是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发展的关键,这一点在我国游泳运动员的运动训练中亦是如此,青少年游泳基础训练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但会对游泳运动员的职业运动生涯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还会对我国游泳运动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由此可见,青少年游泳基础训练在我国游泳运动训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提高我国青少年游泳基础训练的有效性是十分有必要的。鉴于此,本文就从训练内容、训练负荷以及训练方法等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提升我国青少年游泳基础训练有效性的策略。

一、重视训练内容的合理组织

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正处于身心各方面素质发展的快速时期,其生长发育主要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骨骼的发育要比肌肉的发育快,骨骼的硬度比较小,关节的柔韧性也比较好;二是,心肺功能明显提升,且血管的发展速度要高于心脏的发展速度,血液的循环量会明显增加;三是,大脑结构逐步完善,神经系统的可控制性也明显提高。根据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生长发育的以上特点,在针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组织训练内容时,一定要注意训练内容的全面化和多样化,而且尽量避免负重练习。例如:在开展陆上训练时,在传统的训练中陆上训练都是以运动员的上肢力量练习为主的,而关于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的训练却非常少,甚至几乎没有,这不但不利于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甚至还因为训练内容固定单一影响了运动员的训练热情,降低了训练活动的有效性。针对这种情况,在组织陆上训练内容时,教练员就一定要注意训练内容的合理组织和科学安排,不但要重视上肢力量训练方面的内容,同时也要将柔韧素质训练和身体协调性训练方面的内容纳入青少年游泳基础训练的内容体系之中。

二、重视训练负荷的合理安排

首先,要注意技术训练与素质训练之间的比例。技术训练和素质训练是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基础训练的两项主要内容,也是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开展专项训练的基础。在开展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基础训练工作的过程中技术训练和素质训练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单纯的重视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影响训练的成效。在我国游泳项目发展的历程中,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基础训练曾经长期存在“轻技术、重素质”的问题,虽然这种训练负荷的安排方式能够让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的运动成绩提高的速度较快,但是在达到了一定的运动水平以后,却很容易因为青少年训练阶段的这一问题出现运动水平停滞不前、运动寿命缩短,提前结束运动生涯等问题。因此,在开展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基础训练工作时,一定要重视技术训练与素质训练之间的合理比例,通过体能与技术并重来确保青少年游泳训练工作的科学化开展。

其次,要注意速度素质训练、力量素质训练和耐力素质训练中的比例分配问题。通过敏感期理论可知,在人体的某种素质进入高速自然增长期时,有针对性的对该种素质进行目的明确的训练往往能够取得理想的训练成效。因此,在开展青少年游泳基础训练时,就要根据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发育特点科学确定速度素质训练、力量素质训练以及耐力素质训练中的训练负荷的分配比例。例如:青少年时期是游泳运动员动作速度发展的敏感期和关键期,所以,在开展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训练时,就要注意突出动作速度训练,提高动作速度在速度素质训练中所占的比重。

三、重视训练方法的合理选择

训练方法的科学与否是影响青少年游泳基础训练有效性的重要因素。从组织形式的角度而言,青少年游泳基础训练中常用的训练方法主要有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以及持续训练法和短冲训练法几种;而如果从能量代谢的角度进行划分则主要可以分为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两种训练方法,其中针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有氧训练通常是低强度有氧训练、无氧阈和最大摄氧量的训练等等,在训练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训练方法则主要为持续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针对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无氧训练通常是耐乳酸和乳酸峰值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训练方法则主要为重复训练法和短冲训练法。

在开展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基础训练工作的过程中,要提高训练的有效性,教练员应注意在每天的训练中有意识的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例如:在开展有氧训练活动时,多数教练员都是以持续训练法为主的,也就是说采用的是长距离的训练来提高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有氧水平,训练方法比较单一,不利于运动员训练积极性的调动和训练有效性的提升。而如果在开展有氧训练的过程中,在持续训练法之外,教练员还在训练的过程中有意识的穿插短距离的训练方法,这种强度略低,间隔时间较短的训练手段不但同样有助于促进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提升,而且与此同时,还能够改变训练方法单一乏味的问题,使得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得到更好的激发,而这无疑是提高训练有效性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在开展青少年游泳基础训练工作时,教练员要注意不能局限于某一种训练方法,而应该尽量实现训练方法应用的多样化和灵活化。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 篮球训练 青少年 训练有效性 训练策略

由于青少年篮球训练水平有限,我国很多具有潜力的篮球运动人才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培养,并因此影响到了我国篮球运动的健康良性发展。由此可知,提升我国青少年篮球运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是现阶段我国篮球运动训练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把握

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简单而言,实际上指的就是某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段时期内某项特定身体素质的发展会相对迅速。人体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大多集中在青少年时期,如果错过了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不但身体素质的发展速度会变慢,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水平。因此,要提升在开展青少年篮球运动训练的过程中,要提升训练的有效性,就一定要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并据此制定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训练策略。例如:在青少年篮球训练中开展速度素质训练时,就要注意速度素质一般划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位移速度三个主要的类别,其中反应速度发展的敏感期为9-12岁、动作速度发展的敏感期为9-13岁、位移速度的敏感期为7-13岁,在训练时就要注意根据上述的敏感期,结合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速度素质训练活动的开展进行合理的安排。

二、重视青少年良好篮球运动体验的积累

篮球运动源于比赛性游戏的本质是吸引青少年参与篮球运动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促使青少年学习篮球运动的重要途径。在开展青少年篮球运动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篮球运动的这一特点,通过让青少年学生和篮球运动员在篮球训练活动中体验并享受篮球运动的乐趣,让他们充分的感受的篮球运动的魅力,才能够逐步的完成其对于篮球运动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为后续开展的篮球运动训练奠定良好的内在基础。因此,在开展青少年篮球运动训练活动的过程中要提高训练的有效性,一定要重视其良好的篮球运动体验的积累。

而要确保青少年学生和篮球运动员在篮球训练中积累良好的运动体验,主要应注意如下两点问题:一是,注意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选择组织和选择他们感兴趣的训练内容、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二是,要注意营造轻松愉悦的训练环境,理解并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确保“教”、“学”双方之间沟通的顺畅性。

三、重视心智训练理念在训练中的有效贯彻

智力和心理训练是青少年篮球训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但是,我国很多篮球教练员和篮球任课教师在组织开展青少年篮球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心智训练的重要性,部分教练员和任课教师即使认识到了心智训练的重要性,也往往是将其作为独立的内容进行专门的讲解和训练。虽然说,在开展青少年篮球训练活动的过程中,开展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心智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但是将其作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心智训练的唯一方法和途径却是远远不够的,正确的做法应是树立心智训练的贯穿性理念,将智力训练和心理训练科学的贯穿于篮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之中,通过心智训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的有效贯彻来循序渐进的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心智水平。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在篮球训练活动中,每一项技术训练和战术训练任务,实际上都同时包含了心理和智力的因素,都会或多或少的承担一定的心理压力指标,运用到一定的智力因素。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注意引导青少年儿童及时的思考当天的训练内容,并分析自己在训练中的表现,针对自己的表现来总结和梳理适合自己的调节方法,才是提高青少年心智水平的有效途径。

四、重视训练中慢性微细损伤的科学预防

青少年学生和篮球运动员还处于身心快速发育的阶段,各项身体素质还没有发育完全,身体素质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低,再加上篮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的体育运动项目,因此,在开展篮球训练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运动损伤问题。一般来说,训练中偶然性的、急性的创伤在经过积极的治疗和干预后,对运动和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影响不大。但是,由于长期训练不合理或者是缺乏防护形式的慢性细微损伤,却很容易发展成为“劳损”,而且这种运动损伤由于早期不易诊断,所以被很多篮球教练员和篮球任课教师所忽视,而一旦等确诊之后治疗起来往往就已经非常困难了,对于训练活动和身心健康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开展青少年篮球训练活动时,要提高训练的有效性,还要注意训练中慢性微细损伤的科学预防。

具体的预防措施:一是,要注意通过青少年学生和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升来从根本上防治慢性细微损伤的出现;二是,要讲解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青少年学生和篮球运动运自我保护的能力;三是,要注意训练安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尽可能的杜绝局部训练负荷过重或是训练强度过大等问题;四是,在训练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和教练员要注意青少年学生和篮球运动的情绪状况,并注意及时纠正其错误的或者是不标准的技术动作。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6

1.国内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训练执行问题

1.1体能训练重视性问题

国内的教练更注重于传统武术的训练方式,着重提高武术技能,对于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却不花费精力。这无疑是丢西瓜捡芝麻,武术技能是非常需要体能支撑的,只有充沛的体能才能发挥出各种武术技能从而赢得比赛。传统武术重在修心,重视技能的掌握。而竞技武术,动作繁多,对身体负荷极大,重视成绩及动作的标准度。教练应该充分理解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区别,从而重视起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的体能训练,要知道高水平的竞技武术运动员的技术层次基本持平,往往最后比的是哪方体能好,能坚持下来。体能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人的体能提升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只有充分理解了体能的重要性,并坚持训练体能,才能得到长足的进步,水滴石穿,贵在坚持。所以,运动员们应该意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严格执行训练要求并坚持下去,才能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2体能训练缺乏场地和器械问题

在体能训练时,必须要有训练空间及多种器械来提高身体素质。竞技武术运动,不但要求力量过关,同样对于肌肉耐力也是一种考验。锻炼肌肉耐力最好的方法就是长跑,所以体能训练时训练场地是必备的。而且肌肉很容易形成记忆,它会记住你的训练方式、训练量和完成动作需要的力量,导致肌肉适应训练量,不能深度刺激肌肉生长,这种肌肉俗称“死肌肉”,它的灵活性、爆发力不足。如果训练方式单一,那么肌肉就会形成肌肉记忆,使肌肉的灵活度下降。这时就需要用不同的器械来训练,锻炼一个部位要用三到四种不同的器械和训练动作才能有效地刺激肌肉,使肌肉爆发力得到提升,并且不会形成肌肉记忆。所以,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在体能训练时训练空间和器械一定要充足。

1.3体能训练平衡问题

大部分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为了追求赛场上的观赏性,主要训练高难度动作,诸如720度转体旋风腿、腾空摆莲腿、空中刹车等。这些动作观赏性极高,但是难度极大,在施展这些招数时,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会随之调动,很考验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及肌肉核心力量。很多运动员盲目练习这些高难度招数,却因为身体素质达不到要求导致动作变形甚至身体受到损伤。万丈高楼平地起,武术本就是从基础上延伸出各种组合套路,所以注重基础显得尤为重要。武术名家赵长军在分享武术经验时说他当初加入国家队时也是眼高手低,但是由于身体平衡性很差,在比赛中屡次碰壁,吸取教训之后,苦练基本功。他的肩和胯很硬,导致动作不美观,改变这些只能通过硬搬,俩个人一人抓住一个脚,把腿慢慢靠向墙,疼的有时候十几分钟腿都收不回来,但是取得的效果很明显,最终也是成功击败李连杰夺得冠军。所以,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在体能训练时应该多练,打好高难度动作的基础。

2.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的问题

2.1体能训练计划缺少系统性

武术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体能作为武术的支撑,同样需要长期、系统的训练。体能训练计划是体能训练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系统化的体能训练计划能够更好地训练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的体能,同时这些计划也是青少年武术运动员的目标,能让之更有动力的训练。系统性的训练计划能够帮助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规划自己的时间,提高训练积极性。在制定训练计划之前应该了解青少年身体发育的特点。通过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的综合数据分析,6-14岁锻炼力量、灵敏度、协调能力、爆发力和柔韧性能取得更好地效果,12-18岁更为适合训练速度和耐力。根据这些数据,能够制定一个详细的系统化的训练计划,使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付出的汗水能够取得最大化的效果。所以,制定一份系统系的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能提升训练效果。

2.2体能训练计划缺少科学性

训练计划不能盲目制定,青少年的身体正处于发育时期,当然这同时也是身体素质提升的最佳时间。但是一切训练计划要科学、合理,在提升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要不影响其身体发育,过刚则易折,武术技能的掌握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体能的提升也是漫长的。如果过度训练,对青少年的膝盖会产生很大的负荷,容易引发滑膜炎和骨质增生甚至造成肌肉溶解。竞技武术运动由于训练不当造成身体损伤的例子在生活中并不少见,轻则承受一些疼痛,重则使运动员失去上场的机会,而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能够有效地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进而能够安全的提高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竞技武术的宗旨是尚武、竞技、健身、防身、养生、休闲、娱乐,切不可因为竞技武术的竞技性而背离了竞技武术的宗旨。科学地制定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训练计划能让运动员们在提升身体素质的同时不会造成身体的负荷,保障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身体的健康。

2.3体能训练计划中饮食问题

饮食会影响人体健康,当然也曾影响过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和训练状况。国际上许多运动员都有专门的运动营养专家为其制定饮食,就是因为饮食对体能训练有着很严重的影响,如果饮食不合理,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在训练之后可能会恢复不好,并且体型也会改变。训练时影视摄取量要考虑身体的需求,特别要考虑足够碳水化合物的补充,以维持肌肉内苷糖的储存。当体内肌肉肝糖含量被用光时,便会出现“撞墙”现象,即肌肉呈现疼痛、发烫、疲倦和无力的感受,因此运动能力便会严重的受到限制,所以在大量运动之后,应摄取较多碳水化合物,帮助训练后肌肉肝糖含量的恢复。当然训练之外并不需要摄入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否则这些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会影响运动员的灵敏度。不断地训练才会让身体对高负荷适应,当适应之后才能不断突破,因此要更注重训练时的饮食问题,只有正确的饮食才能给身体带来正确的补充来适应。所以,体能训练计划中应询问运动营养专家制定一份合理的饮食计划。

3.对于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策略

3.1针对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专项技术特点训练

武术讲究,动若猛虎,不动如山。武术是靠内劲发力,内劲发力始于腰,寄于足,达于稍,运用全身与地面的协调性产生爆发力。虚步、窜、蹦、腾、挪、闪、躲、踢都是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在比赛中要经常使用的动作,这些动作的发力中枢都是在腰部,其次由腿部发力。就是说用腰将力量传导到身体四肢,犹如甩鞭子一样充满爆发性和灵活性,这样发出的力量具有刚柔并济、力道充足、能收能放的特点。所以,在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中应将腰部和腿部训练的比重调大,进行针对性训练。只有当腰腿力量上升后,整体的爆发力与灵活度才能得到大幅的提升,而且注重腿部训练会使运动员的底盘更加沉稳,在对抗中不易露出破绽,从而和对手长时间对抗。所以,在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训练时应结合其专项技术特点来训练。

3.2结合青少年武术运动员体型特点训练柔韧性

当我们观赏青少年竞技武术比赛时,可以看到运动员们的动作十分流畅,既标准又美观,这些都需要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具有十分好的柔韧性,如果柔韧性不够这些动作就会产生停滞感。例如踢腿抱脚直立和十字平衡动作,如果肩关节和胯的柔韧性不够,落地后就会无法使后腿举起,不能保持上下腿垂直。腾空转体旋风腿接高鞭腿,这个组合动作非常考验胯部的柔韧性,如果柔韧性不够,转体旋风腿后高鞭腿的动作就会变形而且力道不足。对于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来讲,提升身体的柔韧性是必须的,只有柔韧性够了才能改进动作技术、提高运动水平,从而在比赛中不会扣分。而且提升柔韧性可以防止肌肉、韧带、关节损伤。所以,在运动员体能训练时,也要结合运动员的体型特点来制定提升柔韧性的训练方法。

3.3重视其他身体素质的训练

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在对抗时,不单单只是肌肉力量的对抗,同样也考验运动员们的协调能力、灵敏度和耐力。竞技武术的动作大开大合,每个动作都要求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完美协调身体各个部位。运动员的协调能力是武术动作标准的基础,如果协调能力不足,会导致动作不标准从而失分。当我们观赏竞技武术比赛时,可以看到运动员脚步灵活,能收能放,虚实结合,训练灵敏度能够提升身体反应速度,增大躲闪对手打击的几率。同时竞技武术是一个有氧与无氧结合的运动,比赛中会使运动员的肌肉产生大量乳酸,如果身体对于乳酸的分解能力不够,就会显露疲态,导致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敏度下降,影响水平的发挥。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在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挺能训练时应加强其他身体素质的训练。

4.总结

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是青少年竞技武术中施展各种套路的基础。体能训练有助于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的提高,是竞技武术训练中必不可缺的环节,科学、系统的训练计划及饮食有助于竞技武术运动员更有动力地进行体能训练并使身体能及时得到恢复。重视体能训练能使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固然在比赛中各种组合动作是高效的得分点,但如果没有相应的体能,竞技武术的各种高难度动作也只是无源之水,必会枯竭。因此必须重视青少年竞技武术运动员体能训练,为中华武术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兴,对竞技运动中体能训练若干问题的认识[J].上海体育学报,1998,(2):30-33.

[2]王东亮,赵鸿博.现代大学生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指导[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 青少年 田径 训练量 训练强度

一、引言

田径是世界上最为普及的体育运动之一,同时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运动项目,正所谓“得田径者得天下”。作为奥林匹克运动最古老的竞赛项目,田径一直以来以其“速度、耐力、高度和远度”的特点,充分践行着“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青少年是田径运动优秀人才储备的重要载体,青少年的田径训练更是培养、选拔高水平田径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等多种原因,青少年的田径训练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何根据青少年身心发育的特点,消除田径训练中的不利因素,探索全新的田径训练方法,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青少年田径运动的发展水平,成为摆在青少年田径训练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田径训练量与训练强度的关系

田径训练过程中,训练完成的时间和距离决定了训练量,完成的速度和效率决定了训练强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训练量将有效保证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始终保持在一个合理的空间范围内,使运动员长期处于田径竞赛的状态中。另一方面,充分且必要的训练强度可以增强运动员身体和心理的紧张感,有效保证运动员田径运动的兴奋点。

然而,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并不是越大越好,简单的增减训练量和训练强度都将直接影响到田径运动的训练效果。过分地强调训练量而忽视训练强度,会使训练无法突破现有状态,从而达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难以实现质的飞跃。过多地倚重训练强度而减少训练量,会使运动员难以保持一个平稳的训练状态,加剧运动员身体状态的起伏,失去了量的基础。因此,正确把握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关系对于田径训练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只有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在科学合理的训练模式下共同作用,训练的效果才能最大程度地得到体现。如跳高运动的最好水平是2米,那么,安排训练时,就应以2米或适当超过2米为标准进行强度训练。经过一段时间刺激后,其身体机能就会不断适应这个强度水平,并且感觉越来越轻松。此时,再逐渐配以训练量的增加,则青少年的跳高运动水平就会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青少年田径训练的特点

青少年是人类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介于童年与成年之间。通常情况下,青少年的年龄范围为14-28岁。这个阶段,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运动系统和运动机能还不完善,心理素质和身体机能也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因此,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处于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达到竞技技能提高的关键时期。然而,由于这个阶段的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还处在不断调整变化过程中,试图简单地通过增强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方法从而达到竞技机能提高的目的并不可取,甚至是有害的。

事实上,青少年的田径训练必须在结合青少年身体机能和心理素质的基础上,严格遵循提高田径竞技技能的运动规律。由于青少年群体的年龄跨度较大,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亦应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对于年龄较小的青少年,应该采取训练量较大、训练强度较小的训练方式。对于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应该采取训练量较小、训练强度较大的训练方式。这样才更符合青少年身体机能的增长,符合田径训练的运动规律。

四、对青少年田径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思考

提高青少年的田径技能,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是最关键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并不是全部。正确规范的指导思想、因地制宜的训练模式、科学有效的检验方法,配以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有机结合,青少年的训练效果才能够得到扎扎实实的提高。

首先,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训练原则是提高青少年田径技能的前提。青少年的田径训练应坚决杜绝急功近利、盲目追求成绩的错误指导思想,应根据青少年现有基础和水平科学引导,保证田径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保证训练的数量和质量。另外,不能片面地追求运动成绩,从而忽视对运动保护的重视。更不能简单强调青少年的身体训练,从而忽视心理训练。

其次,因地制宜的训练模式和训练方法是提高青少年田径技能的基础。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对田径运动训练负荷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负荷的变化亦应是循序渐进的。年龄较小的青少年宜采取负荷较小的训练模式,年龄较大的青少年宜采取负荷较大的训练方法,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最终达成预期的训练目标。

再次,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有机结合是提高青少年田径技能的关键。青少年田径技能提升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科学合理的田径训练,而田径训练最主要的载体就是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有机结合将在心理上和身体上锻炼青少年的意志和能力,从而达到提高青少年田径技能的最终目的。

最后,科学有效的检验方法是提高青少年田径技能的试金石。田径训练的间接目的是提高身体素质,但直接目的却是参加田径比赛。所以,要以比赛作为检验田径训练科学性和有效性的试金石,将训练和比赛结合起来。通过比赛,查找田径训练中的缺点和不足,每次比赛后都能够做到对技术和经验的科学总结,以此作为改进训练模式和训练方法的标准。

五、结束语

训练量和训练强度是青少年田径训练最主要的载体,是提高田径训练效果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训练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尊重田径训练的运动规律,坚持科学有效的训练模式和训练方式,做到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提高青少年田径训练的效率,从而提高青少年的田径技能。

参考文献: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8

兴趣引导法就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兴趣引导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青少年男子篮球训练而言,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在培养健康的体魄,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青少年男子只有掌握了一定的篮球技能和技巧,才能在篮球运动中避免受伤,进而更好地发挥篮球作用。在篮球训练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青少年男子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开展篮球训练,让青少年男子享受篮球训练带来的乐趣和好处。在篮球训练中应用兴趣引导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青少年男子对篮球运动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会更多的篮球运动技能,使其以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顺利、有质量的完成篮球训练任务。 

二、兴趣引导法在青少年男子篮球训练中的应用 

(一)营造良好的训练氛围 

在青少年男子篮球训练中,良好的训练氛围是篮球训练顺利进行的保障,是激发对于篮球运动兴趣的基础,只有良好的训练氛围,才能让青少年男子更全身心地投入到篮球训练中,体味篮球训练的乐趣和好处。为此,在青少年男子篮球训练中,要想更好地激发青少年男子对篮球训练的兴趣,就必须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训练氛围。在篮球训练中,教练员要根据青少年男子的兴趣、爱好加以指导,在指导过程中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给青少年男子关爱和关照,建立良好的关系,让青少年男子成为训练中的主体,使青少年男子的兴趣和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展示,进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潜能。 

(二)转变观念 

篮球训练作为一种体育活动,就当前篮球训练中,教练员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青少年男子处在被动的接受知识。同时,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偏重于理论的教授,没有让他们进行实践操作,在这种观念下,很难激起青少年男子的兴趣。为此,为了更好地提高篮球训练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必须积极的转变观念,让青少年男子成为篮球训练中的主体,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要与实践相结合,多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进而在不断的实践中掌握篮球运动技能,激发锻炼兴趣[1]。 

(三)加强教练员的教育 

在青少年男子篮球训练兴趣引导法应用过程中,教练员作为兴趣引导法实施的主体之一,首先,教练员要重视兴趣引导法的重视,在训练过程中全面落实兴趣引导法。同时,教练员还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对兴趣引导法的认识,开展多元化、多样化的兴趣引导,在训练过程中要重视篮球技能的训练,注重与青少年男子之间信息的相互交流,根据训练的结果与篮球队员进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篮球队员的进步,鼓励篮球队员自我反思、自我提高,进而促进青少年男子在篮球运动中不断完善自我、改善自我,提高篮球训练效果[2]。 

(四)加强青少年男子的指导和教育 

在青少年男子篮球训练中,兴趣引导法注重的是青少年男子的主体地位,青少年男子不仅是练习的对象,也是练习的主体,是篮球训练的参与者。为此,在篮球训练中,要加强青少年男子的教育,提高他们的重视,争取他们的主动配合。作为青少年男子,更要通过自评,不断自省和反思。通过篮球队员之间的互评取长补短,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篮球队员是学习的主体,训练时应以篮球队员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有益于篮球队员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篮球队员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知识与技术的综合能力不断发展[3]。 

三、结语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 青少年 田径训练 问题 教练

训练人员在对进行田径训练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遵守相应的原则,保证训练强度可以促进田径综合素质提升,同时还不会使得属于超负荷训练状态中,避免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只有对田径训练中存在的不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效的进行改善,才能保证田径训练的科学性、规范性。本文对田径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启示,使得我国田径训练可以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青少年田径训练问题研究

(一)训练活动开展规范性较差

对于田径训练活动开展进行深入调查发现,训练活动开展的规范性较差。处于青少年时期的运动员,因为他们身体功能发育还没有完善,如果教练不能良好把握训练强度,使得运动员处于超负荷运动中,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不良影响,严重还会导致青少年运动员发生肌肉拉伤,致使青少年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运动生涯。所以运动员训练活动开展前,对运动员的身体发展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合理化安排训练强度。训练负荷过低,就不能有效的保证田径训练成效。而且在较低负荷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的神经系统容易疲劳,对于田径训练活动开展的积极性也会较弱。所以严格的把握训练负荷,避免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身体受到损伤。要以青少年运动员身体素质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细化,注重训练方式与训练手段的创新,掌握先进的训练方法,从而有效保证青少年田径训练成效。

(二)田径训练活动开展针对性较差

教练人员需要明确运动员在身体素质等众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一些田径训练人员耐力较好,但是爆发力不足,所以在田径训练中除了需要注重提升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还需要注重弥补田径运动员的不足之处。但是在以往田径训练过程中,教练布置的训练计划不能满足田径训练的个性需求,对于训练成效造成了非常不良影响。教练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训练理念,对运动员身体素质差异性要给予充分尊重,制定可以满足青少年运动员田径训练个性需求的训练计划。以运动员自身实际情况为切入点,采取多元化的训练方式,将运动员参与训练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保证田径技能可以稳定、有效提升,取得可观的训练成效[1]。

二、解决青少年田径训练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教练人员的综合素质

教练人员综合素质与青少年田径训练成效有着直接影响,因为训练计划和训练负荷都是教练制定的。对于教练培训工作开展必须要提升重视程度,定期的对教练人员进行培训。不仅需要注重教练人员专业素质提升,还需要注重教练人员职业道德素质提升。因为,青少年运动员是国家田径领域未来的希望,只有教练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才能将自身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青少年田径训练中。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运动员,不仅在田径技能成长方面给予帮助,在生活方面也需要给予更多的引导。教练需要积极找寻青少年田径训练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及时应用有效措施进行解决,为我国田径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保证运动员田径训练成效。

(二)对田径训练环境进行优化

青少年运动员是我国田径事业发展的储备人才,田径训练活动开展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所以,在青少年田径训练活动开展过程中,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过于急切。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教练也需要给予鼓励,维持运动员参与田径训练的积极性。在青少年运动员长期训练过程中,必须要建设良好环境支持田径训练活动开展。相关部门需要加强资金投入力度,对于田径训练活动开展给予更多的支持,促使我国田径事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建设青少年田径训练教育保障体系

青少年不仅承担着较为沉重的训练活动,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学习压力。所以,需要加强青少年运动员田径训练教育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协调田径训练与学习活动开展存在的矛盾关系,保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可以实现全面发展。要不断加强相关科研工作开展,从理论层面上进行分析,青少年田径训练成效与其自身体能水平发展有着较深影响。教练需要以运动员的生长发育规律为基础,创造出符合实际需求的训练计划。慎重选择田径训练方法,这些训练内容的开展需要有科研工作人员参与,从而对田径训练过程进行全面化的监控,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正确引导[2]。

三、结语

青少年运动员是我国田径事业的后备力量,对于我国田径事业发展有着较深影响。相关人员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力度,提升教练的训练水平,积极找寻强少年田径训练中存在的不良问题,对田径训练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良,从而保证青少年田径训练成效。要以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以及生长发育规律为切入点,科学、合理的制定训练计划,保证训练负荷在运动员承受范围内,促进田径训练成效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更为优秀的田径运动人才,促进我国田径事业发展。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10

【摘要】要保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训练目标得以顺利实现,就必须将建立全过程的训练最高目标作为基本着眼点,也就是说要准确定位青少年田径训练实质,保证我国田径事业的健康发展。由此,我国要制定全面、系统、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技术、素质以及信念的全方位发展。

关键词 青少年;田径;训练

作者简介:崔健(1986—),男,黑龙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方向为专项理论与方法。

王丹,女,黑龙江人,牡丹江师范学院2013级硕士研究生,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教育。

开展的青少年田径训练不仅能使得青少年的运动潜能得以激发,还能使他们的运动水平得以提升,从而在田径比赛中拔得头筹。教练如果想要培养更多优秀的运动员,就必须在训练的同时,根据运动员各自的身体素质以及优劣势结合田径运动的特色制定合理的训练规划,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基本特点

从我国田径训练的人员构成来看,青少年是各国培养田径项目运动员的首要选择,在日常训练开展过程中,要准确把握田径训练的基本特点。结合我国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实际情况来看,青少年田径训练具备以下要求和特点。

1.1要明确青少年田径训练的主要目的

之所以对青少年进行田径训练,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青少年掌握田径运动的步骤,在他们身体机能尚未成型之前提高其心理和身体方面的技能,夯实日后训练的基础。在竞技类比赛项目中,田径训练是其中的主要内容,要培养起青少年较强的运动技能,就必须不断激发青少年身体机能的成熟和运动素质的提升。

1.2青少年田径训练要正确处理好与文化课的关系

与专业的成人田径训练不同,青少年田径训练有着一定的业余成分,所以青少年在田径训练中要正确处理好文化课与田径训练之间的关系。就目前而言,参加青少年田径训练的人员年龄集中在6—16岁之间,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必须接受学校的文化课教育,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并用丰富的知识储备武装自己的头脑是他们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青少年必须加强文化知识学习,并将其运用到日常训练中,为日后取得优异的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

1.3青少年田径训练要有步骤、有层次地开展

青少年田径训练项目的人员构成不尽相同,心理年龄和生理年龄明显不同,所以在开展青少年田径运动项目时也要有计划、有步骤的展开。青少年心理生理极不成熟,对新鲜事物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所以他们对新技能和新要领的掌握速度都远快于老运动员。据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在6—12岁时,协调能力的提升最快,在13—14岁时,他们的协调能力已基本成熟。由此,在田径训练时,必须从青少年的实际情况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升其技能,保证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4青少年田径训练的内容和方法要得当

1.4.1内容方面

对青少年进行田径训练,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将来的训练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由此,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要尽可能帮助运动员掌握较多的训练内容,从整体上提升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始终保持身体的协调,保证未来运动项目的顺利进行。

1.4.2方法方面

运动专家通过长期调查研究发现,青少年运动员自身的控制能力较差,难以长期将注意力集中在枯燥的运动项目中,要保证青少年田径训练的顺利实施,教练必须积极解放思想,从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入手,制定丰富多彩的训练项目和形式,切实减轻青少年的厌倦和不满情绪,激发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热情和主动性。

1.4.3步骤方面

就训练方式而言,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主要包括两类,即强度较高、训练量较小的训练方式和强度较低、训练量较大的训练方式。比较两种方式我们可以得出,当训练方式强度较大时,青少年的自身水平能在短时间内提升,而且能取得预期成绩,但是如此高强度的训练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青少年田径训练的目标出发,要选择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从整体上提升青少年的技能水平和运动素质,将青少年的长期发展与全面发展有机的结合起来,所以,青少年应该尽可能选择强度较低、训练量较大的训练方式。

2青少年田径训练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2.1训练的根本应该是运动思想

对于青少年运动员而言,他们不仅需要参加田径训练,更要切实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实现竞技和学习的协调发展。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青少年运动员要学会权衡,合理分配时间。但是从我国目前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实际训练情况来看,教练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体育训练上,忽视了对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培养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过程中,教练要切实解放思想,合理安排学习文化知识和体育训练的时间,夯实人才基础。

2.2青少年田径训练中的运动负荷问题

2.2.1重视运动负荷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的突出作用

青少年运动员在田径训练过程中,要循序渐进,有步骤的增加运动负荷,从而切实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和技能,帮助其在比赛中赢得较好成绩。要切实提高青少年运动技能,就必须重视运动负荷的作用。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他们的心脏系统也处于发展不成熟阶段。由此,在开展青少年训练活动时,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从青少年成长规律和身体变化情况入手,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负荷。

2.2.2青少年田径训练运动负荷的制定要坚持科学性原则

运动员之所以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异成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能合理控制运动负荷的增加频率和节奏,而且他们的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也始终处于增长状态,所以他们有着常人不具备的更多突出优势。在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田径训练时,不能单单依靠无限制的增加运动负荷,需要从青少年的性别、训练情况以及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着手,适度的增加运动负荷。

2.2.3正确处理训练与比赛的关系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参加训练的目的并不是单一的,除了提升自身身体素质以外,还要参加比赛赢得较好的名次。在具体的田径训练中,要实现比赛和训练的有机组合,在训练的过程中切实提升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心理战术和田径技能。所以我们在制定训练计划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合理制定训练目标和方式,实现运动员自身特点和训练方式的完美统一,从根本上提升训练效果。

3总结

开展青少年田径训练不仅要结合运动员各自的身体素质还要结合田径运动的特点,并与文化课程不冲突,从而促进青少年的成长,达到素质教育中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曲淑华.中国青少年田径运动训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11

关键词 铁人三项 青少年运动员 体能训练 训练原则 实施要点

铁人三项是由游泳、自行车以及长跑等三个项目组成的综合型体育运动,属于体能主导类耐力性体育运动项目的范畴,体能对于运动员运动成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与此相对应的,体能训练能否得以科学高效的开展也是影响铁人三项运动员竞技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就针对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与实施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对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一、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指的就是根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所确定的,在组织开展体能训练活动时必须要遵守的基本准则,其对于体能训练实践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因此,在开展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活动时,必须要对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具体来说,铁人三项的运动特点决定了在开展体能训练工作时,主要应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系统性原则。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所应遵循的系统性原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体能水平的提高必须要通过人体系统和器官对运动负荷渐进性和长期性的生物适应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必须要经过长期的系统训练才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教练员应确保训练安排的系统和连续;二是,体能的系统结构是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以及运动素质三个层面的要素共同构成的,在体能训练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只有确保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以及运动素质三者之间的系统协同发展,才能够确保其体能系统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如果有所偏颇必然会对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整体提升产生消极不利的影响。

其次,专项性原则。专项性原则指的是在开展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工作时,要注意根据铁人三项这一运动项目的特点和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决定性因素,制定特定的训练内容、选择特定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以此来尽可能的促进一般素质向专项素质的良性转移,使得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通过专项化发展,更好的满足铁人三项运动的专项要求,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最后,因材施教原则。运动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材施教的训练原则,指的就是在开展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工作时,要重视运动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并注意根据运动员的个体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体能训练模式,切忌不顾运动员个体的实际情况就一刀切的开展统一内容、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的训练。

二、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实施要点

为了确保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工作的科学高效开展,在开展体能训练工作时,应注意把握如下几个实施要点:

首先,注意结合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的身心特征,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正处于各方面素质快速发展的阶段,教练员应该根据不同素质的发展敏感期针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例如:一般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为12-15岁,专项力量发展的敏感期为15-17岁,在制定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计划时,就要注意根据上述的敏感期为处于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切忌为了追求专项成绩的提升就盲目开展成人化的训练,不但容易引发运动损伤,长期来看对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成绩和运动寿命也会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

其次,注意提高教练员对现代体能训练理念的理解与把握能力。体能训练理念是为了实现体能训练的目的、完成体能训练的任务、提高体能训练的成效所确定的训练观念或者是观点,对体能训练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练员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现代体能训练理念,并将其贯彻落实到日常的体能训练活动之中,才能够确保体能训练活动的成效。因此,在开展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活动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运动员层面的因素,同时还要重视教练员层面的因素,重视教练员对现代体能训练理念理解与把握能力的提高。

最后,注意合理安排体能训练过程中各子项体能训练内容的比重。青少年体能训练过程中子项体能训练内容的比重,主要取决于项目特点、运动员的个体特点以及比赛任务和训练环境等因素。由于铁人三项是一项超长耐力性体育运动项目,而且要求运动员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固定的距离,所以,在开展体能训练时,一般的做法应将速度耐力素质训练放在首位,关于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训练内容所占比重则要较低;在力量素质训练中则应以力量耐力训练为主,速度力量训练为辅,关于最大力量训练的内容所占的比重则要较低;在耐力素质训练中,则要以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相结合的训练为主。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重要性篇12

篮球训练是结合科技,力量、技术的综合项目。在篮球比赛过程中,往往体现出来技术和战术双方面层次,同时还表现出来体能方面、智能、心理反映多方面的结合因素。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基本技术与实际结合的战术外,同时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作为保障,是篮球运动员进行各项对抗的基本保障。篮球运动中力量训练往往被放在整个训练过程首要位置,力量训练的合理与发展对运动员有重要的意义。

青少年时期,是篮球运动员成长的重要时期。随着国家对体育重视程度的提高,高中生篮球联赛在全国的开展,青少年在篮球力量训练过程中慢慢走上合理发展思维。从以往篮球训练理论来看,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必须开展基础的篮球技术、战术学习,同时在篮球青少年运动员关键时期和发展的青年期进行合理的、科学的周身性力量训练。

一、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特点

1、结合力量增长的年龄特点进行训练

篮球运动员在少年时期肌肉力量训练过程中增长比是较小为9%,到少年时期增长速度呈上升趋势为12%,青年肌肉力量增长最快时期出现在14-17岁之间,根据青少年生理生长特点,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能够对篮球青少年运动员身体力量给予快速提高的正确方向。在篮球运动员9-11岁时期,力量训练工作,主要是把少年运动员小肌肉群、大肌肉群以动力性锻炼方式为主,基本上不参与静力性力量训练,同时要给与少年运动员自身生长不足的肌肉力量给与一定的锻炼,譬如:少年运动员的上、下肢主要肌肉群。在篮球运动员14-17岁时期,运动员训练要以科学的循循渐渐近原则为主导,同时可以进行间歇训练法,大力量训练法,静力训练与负重训练。在篮球运动员18-20岁时期以后,在此阶段可以采用周期训练、大强度超负荷训练,要注重少年运动员下肢的力量训练(尤其是退步的爆发力),发展爆发力要配合各种跑和跳跃来完成,并进行快速度力量、速度耐力性的练习。

2、结合敏感期进行力量训练

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身体形态、机能等各种身体素质锻炼增长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身体力量增长呈现出不同与不对等现象,肌肉集中体现出增长高峰也有早晚区别,速度与持续时间也有不同的区别。我们在运动训练学理论方法中,引用这一特定发展普遍现象为“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我们能够抓住这一关键时期,给予正确的科学的合理训练能使运动员成绩上取得较大进步,并为青少年在竞技篮球发展道路上奠定基础。所以在整个青少年篮球训练过程中,发展敏感期在全年训练计划中合理安排,只有科学的针对性的计划才是合理的、有目的训练。据统计,运动员绝对力量的敏感期在13岁时候发展较好,相对力量的敏感期在15岁为宜,速度力量的敏感期在12岁岁最佳。

3、结合遗传因素进行力量训练

遗传因素是科学选材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根据当前研究显示,快肌纤维力量受遗传程度站中等,根据相关学研究对比来看,快肌纤维力量和慢肌纤维力量的遗传度,前者低于后者。对人体的运动遗传有所了解,对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训练有很好的科学依据。对于遗传度高运动员,在后天训练中说明可塑性小,反之则大。教练员要正确认识到力量训练受遗传因素影响,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出训练计划,使训练计划尽可能发挥到极致。

二、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的方法

1、提高腿部和膝关节周围的大肌肉群及腿的柔韧性和灵敏性练习

篮球运动员腿部和膝关节在运动中跑、蹬地、转体、支撑是篮球训练的重点部分。

(1)肩负杠铃作半蹲(大、小腿夹角约120°)和个蹲(大、小腿夹角为0°至90°),负荷安排以小中大中进行,最大负荷不能超过整体计划的80%,训练组数要根据运动员具体情况来定。

(2)徒手靠墙半蹲来发展大腿和膝关节肌肉力量或负重作单腿深蹲起,每组需要换腿。

(3)徒手或负重杠铃作单足、双脚的快速连续跳跃,要求脚尖着地,不要全脚掌着地。

2、发展小腿部肌群力量和增强踩关节趾关节韧带和肌腱的坚韧性。

从运动训练学角度来分析,前脚掌、足弓踩关节在篮球运动中跑的蹬地、起跳、变向的起跳侧蹬及急停等都有重要支撑作用;同样小腿部肌群爆发力对篮球运动一样重要,训练中要针对象腿肌肉群制定计划。青少年的关节灵活性大,韧带好,可塑性强。

(1)单足或双足在软地或弹性跑道上连续作交换跳。

(2)负重(小)或不负重的直膝跳绳,跳绳可以练习滞空能力(双飞、三飞等)。

(3)徒手或肩负最大负荷的60-80%做起踵练习。

3、发展腰腹背部肌群力量练习。

(1)仰卧起坐,两头起,仰卧双手握同伴踩关节作收腹举腿,俯卧做“两头起”。

(2)肩负杠铃,做体前屈曲(直腰)或转肩练习,注意脚掌不能移动,控制住杠铃的惯性,避免受伤。

(3)向后抛实心球。

4、发展手指、手腕、手背肌群的力量和灵活性。

(1)对墙双手推离后双手击掌。

(2)以小器械带动腕部反转练习。

(3)手背负重一定重量练习。

三、青少年篮球运动员训练注意事项及建议

1、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力量训练侧重于快速爆发力练习,加强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性练习。

2、在训练中首先要做好热身运动,以防止运动损伤发生。训练计划要有针对性、合理性,避免大负荷运动训练,并注意大负荷运动过后放松性训练。

3、每课训练计划要求多样性,避免重复,训练方法要多样化并与专项紧密结合。

4、力量训练使得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增大,每日摄热量的15%来之于蛋白质,就能适应这一增长了的需要。力量训练可增强肌肉的力量和爆发力。如果坚持使用一种有利健康的食谱来保持身体不断增长的需要,可以很好地执行训练计划。

5、青少年力量训练整个过程必须进行系统、持续的,不能停停练练。同时必须为整个训练队配上科研和专业体能师,为青少年篮球运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